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发布时间:2020-03-02 05:16: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阳泉西环高速公路LM1合同段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阳泉西环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部 二0一三年四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保障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山西省重点公路工程建设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本预案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信息畅通、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科学防治、加强合作的原则,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时,项目部各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充分动员应急力量,有效地实施预防、控制、救治措施,及时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蔓延,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和维护项目部的安全、稳定。

二、工作目标

1、对项目部员工进行突发事件预防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突发事件的认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2、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出现突发事件的迹象时应立即报告,并迅速开展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处置,及时控制事件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

3、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积极开展医疗救治,对危重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及时转上级医院进行抢救,尽量减少和控制突发事件对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4、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要及时报告,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积极采取预防、消毒隔离和控制等紧急措施,对有关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和控制交叉

2 感染,防止疫情扩散传播。

三、预案启动条件

凡发生下列情况,即启动本预案:

1、发生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或者疑似甲类传染病,以及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疾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出现传染病暴发疫情,即在本校同一局部区域,短期内突然发生多例传染病病人;

3、出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

4、出现集体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5、出现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

四、组织领导

1、项目部成立“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对突发事件处理的统一领导、指挥、决策,调动相关力量进行紧急处置; 负责传达布置上级指令,提出贯彻措施和相关要求;负责对突发事件预防的领导与管理。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工作,及时收集、整理、上报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发布动态信息;负责突发事件防控的阶段总结和报告;

2、项目部成立“卫生健康安全工作小组”,分别负责突发事件的有关处理工作:

①综合协调组。负责项目部单位部门之间、各工作小组之间的综合协调;负责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报告、协调。

②预防控制组。负责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及时分析上报;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③医疗救治组。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医疗救治工作;做好传染病人的疫情报告、隔离消毒等相关处理工作;对需要转院的病人做好转院、转运时的医疗安全及个人防护工作。

④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药品的采购、调配、供应;保证突发事件处理时的水、电、车辆等相关物资的供应、调配工作。

⑤安全保卫组。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区域的安全保卫、警戒工作;负责流动人员的调查管理等工作;参与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⑥宣传教育组。科学、广泛地宣传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及时准确的地向

3 师生发布相关政策、法规和项目部有关规定;及时收集、整理、编辑、发布先进典型事迹。

⑦办公室。由项目部抽调有关部门的人员组成,负责“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工作,及时收集、整理、上报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发布动态信息;负责突发事件防控的阶段总结和报告。

五、突发事件的报告和通报

任何部门及个人一旦发现突发事件,应立即向项目部“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项目部“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按照有关规定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由项目部“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授权办公室,将突发事件发生的准确信息向员工发布。

六、应急措施:

1、项目部“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接到突发事件发生的报告后,应紧急调动各工作小组力量赶赴现场,各工作小组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做好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根据初步调查情况,对突发事件发生的类别、性质、严重程度进行初步判断,现场指挥如何进一步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在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预防控制组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赴现场采取以下措施:

①对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伤害的人员、范围、后果以及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行认真的调查并做好记录,及时分析汇总,向项目部“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②在调查处理过程中一旦发现造成突发事件的可疑因素,要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控制可疑水源,通知有关部门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防止事态扩大,同时对中毒食品、可疑水源取样留验,对中毒现场进行终末消毒及相关处理。

③如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必须立即将病人就地隔离治疗;迅速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决定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或相关处理措施;对易感人群采取应急预防接种、预防性服药或其他群体防控措施;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加强对员工食堂、宿舍、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

④根据传染病流行的疫情情况,向项目部“卫生健康安全领导

4 小组”提出限制人群集聚的活动或停工等建议和意见,最大限度地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3、一旦发生上述突发事件,积极救治的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求得帮助、指导和技术援助,必要时采取相关知识的紧急培训工作,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水平和能力。

4、宣传教育组应结合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通过电视、网络、板报、标语、校报、传单等各种形式广泛地进行有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必要时举办各类骨干培训班,以点带面,层层深入,将预防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并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做好解释工作,防止引起恐慌等心理反应;及时将国家的政策、法规和项目部有关规定向师生发布;及时收集、整理、编辑、发布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事迹。

5、安全保卫组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维持秩序、保护现场、保证交通道路畅通;对重大中毒事件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中毒源的调查和毒源、毒物的安全管理工作,如需进行毒品的检测分析,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并配合做好样品的采集、送样及病人的安全运送工作。

对重大疫情配合做好疫点、疫区的封锁和戒备工作;加强校园门卫管理;与基本建设处、房地产管理处共同对校内各类出租房屋和基建工地的暂住、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监控;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管理,对蛊惑人心、不利稳定的信息,及时进行清除并追查信息来源。

6、发生突发事件的院系或单位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成员,要立即赶赴现场,服从项目部“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和指挥,积极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7、处理好突发事件有关善后事宜,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为了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要常备不懈,平时要大力开展卫生健康安全教育,利用各种形式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特别是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方面的知识;做好传染病的监测、预警、防范工作;经常开展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熟悉和掌握常见传染病及突发事件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隔离期限、防护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对传染病的识别能力、诊治水平,提高对突

5 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和自身防护能力;平时要经常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的检查工作,加强对项目部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实验卫生等监督检查,定期对餐饮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及时查找隐患,防患于未然。

七、典型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1、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食入被致病性细菌或细菌产生的毒素所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一种急性食源性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我国人民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以门氏菌食物中毒最多。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主要是由于气温高,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另一方面人体肠道的防御机能下降时,易感性增强。但在冬季,当被污染的食品保存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细菌大量繁殖,也可导致食物中毒。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类、蛋类、奶类等,尤以病死牲畜肉为常见。植物性食品,如剩饭、糯米凉糕、豆制品、面类发酵食品等,亦可引起。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表现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一般在进食后2~12小时后出现。开始时表现为发烧、头痛、恶心、无力、全身酸痛,以后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一般2~3天即可恢复,重症者经输液抢救,1周内也可康复。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一般较低,恢复快,预后良好,但年老体弱者如抢救不及时也可能造成死亡。

预防措施:

(1)严禁食用病死的牲畜肉。

(2)严格执行生熟食品分开制度,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相接触, 6 同时避免接触生熟食品的工具容器的交叉使用。

(3)彻底加热食品。

(4)妥善保存熟食品,剩食品用前应充分加热。

2、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属化学性食物中毒。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结晶,味稍苦且咸,外观颇似食盐。它能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人摄入0.2~0.5g即能引起中毒,3g即可使人致死,是一种剧毒品。某些叶菜类蔬菜(如菠菜、小白菜)、新腌制蔬菜、若井水中均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大量食用后,某些肠道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枯草杆菌等)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便可引起人的急性中毒,即“肠原性青紫症”。

中毒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误食。因标志不明显,被当作食盐误用。 (2)污染。如用盛过亚硝酸盐的器皿装面粉。

(3)天然食物变质。新鲜蔬菜、海产品、剩菜剩饭旋转时间过长,被细菌污染、利用后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

(4)某些地区的水或不洁锅盛放的隔夜水中含较多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人饮用后可引起中毒。

(5)新腌制的菜类。腌制2~4天后亚硝酸盐开始增高,7~8天达高峰。

中毒表现:多在食用后1~3小时发病,其主要症状是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出现紫绀等皮肤缺氧的表现,并有头晕、头痛、心跳加快 等症状。重者可有昏迷、痉挛、大小便失禁,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预防措施:

(1)不吃腐烂变质的蔬菜。

7 (2)不饮用苦井的水。

(3)不吃存放过久的熟菜或新腌制的菜(约20天左右腌透)。 (4)注意食堂的卫生、清洁,盛放食品的窗口要干净并标识清楚。

(5)存放亚硝酸盐不准散装、散放,并应有明显标志。

3、菜豆中毒

菜豆中毒属有毒植物食物中毒。菜豆中的含毒成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红细胞凝集素有关。中毒者多有进食未烧透的菜豆史,以胃肠炎为主要中毒症状,少数病人有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症状。该中毒病程短,恢复快,一般无需特殊治疗,1天内即可恢复健康。不宜火焊后做凉菜。即使炒食,也不要贪脆或颜色好看,应彻夜加热炒熟,方安全可靠。

4、毒蘑菇中毒属有毒植物中毒

主食后的中毒表现较为复杂,通常表现为胃肠炎症状、神经精神症状、溶血症状、实质性脏器受损症状及类植物日光性皮炎症状等。

觉的毒蘑菇中毒类型如下:

(1)速发型毒蘑菇中毒,如毒蝇伞等。

(2)迟发型毒蘑菇中毒。这种类型的中毒常在胃肠症状之后出现假愈期,然后突然回生出现肝肾等脏器操作的症状。因此,对同时进食而未发病者应视为发病者对待,以免发生意外。

预防措施:食品采购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种毒蘑菇的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提高鉴别毒蘑菇的能力。

5、发芽马铃薯中毒

发芽马铃薯中毒属有毒植物食物中毒。马铃薯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食物,由于保存不当多在春季发芽,其幼芽及芽眼部含有大量的龙葵碱(龙葵素),人良入0.2~0.4g即可引起中毒。

8 预防措施:

(1)马铃薯应贮藏在低温、无直射阳光的地方,或用沙土埋起来防止生芽。

(2)不吃发芽和黑绿色皮的马铃薯。

(3)加工发芽马铃薯,应彻底挖去芽、芽眼及芽周部分。 (4)龙葵碱遇酸分解,烹调时可加少量食醋。

八、发生卫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如发生卫生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送受伤者到医院进行抢救,项目部要不惜一切代价配合抢救。

2、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要立即封存并取样食品送卫生部门化验。

3、查清事故原因,并立即调查该工人24小时内食用过的食品及来源地,如为外面的食品引起中毒事故,则应马上报告上级有关部门,以免造成更多人的伤害。

4、对不明病因的突发病,要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然后急送医院进行抢救。

阳泉西环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部

二0一三年 四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总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总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脚本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总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总结

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卫生事件应急演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