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师口语考试内容概括

发布时间:2020-03-03 20:00: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师口语是口语交际的一种类型,最大的特点就是职业性。

教师口语的基本特征:

1.可接受性 2.规范性 3.教育性 4.科学性 5.儿童性 6.生动性 7.鼓励性 口语交际的三个原则:合作原则

得体原则

角色原则

合作原则所要遵循的四项准则:数量准则

质量准则

关联准则

方式准则

质量准则包括的两个方面:要说至少自己认为是真实的话,要说至少自己认为是有根据的话 方式准则所包含的四个具体的要求:1.避免晦涩

2.避免歧义

3.简明扼要

4.条理清晰 得体原则的含义:

“得体原则”应该是一个更具有涵盖力的,对于合作原则起到援救作用的原则。

所谓“得体”是指用于交际的言语材料与言语环境之间最为适切的一种境界,是两者之间的一种最佳组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恰如其分” 得体原则包含三个准则:礼貌准则

幽默准则

克制准则

礼貌准则的要求:1.赞誉,适当赞誉,不过分

2.谦虚,适当谦虚,不过分

3.一致,减少分歧,力求一致

4.同情,减少反感,增进谅解

5.宽宏,得理让人,给人面子

6.恰当的称呼,尊重文化习俗,体现民族特色

幽默原则作用:1是增加情趣,活跃气氛2是缓解矛盾,避免冲突3是回击无理,机智作答 克制准则要求:1含蓄,不直截了当表达意思2分寸,考虑对方的接受能力3制怒,不用训斥甚至谩骂的方式

角色原则包括以下的准则:1.角色条件准则

2.角色风格准准则 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有很多,这里着中介绍四种:

1.语音技巧

2表达技巧

3修辞技巧

4.态势技巧

语音技巧:1.发音:发音要力求准确,掌握发音原理,美化音质

2.语调:重音,停顿,升降,节奏

表达技巧:1.准确与模糊 2.简洁与反复

3.直述与委婉

4.平实与幽默

5.先说与后说 修辞技巧:1.比喻 2.比拟 3.夸张 4.对偶 5.排比 6.仿拟 7.回环 8.闪避

态势语作用:1.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之集中于言语所指向的内容。

2.能扩大教师教学信息的发射量,增加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接受量。

3.有时可替代有声语言,向学生独立发送信息。

4.可以增强所讲内容的形象性,使学生在接受语言信息的同时,看到生动的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

5.可以调节课堂学习气氛。

教师运用态势语的原则:1.辅助性原则

2.准确性原则

3.稳定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5.美感性原则

教学口语的含义:教学口语是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工作用语。

教学口语的特征:1.规范性

2.启发性

3.形象性

教学口语的重要含义:教学口语是教师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最重要手段,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教学口语的重要作用:1.教学口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2.教学口语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学口语按教学过程中不同作用不同方式可分:导入语 讲授语 提向语

应变语

结束语 导入语的含义:导入语又叫导语,开讲语。它是教师上课开始时对学生讲的与教学目标有关,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席话。 导入语的作用:

1.激发兴趣,因发动机

2.一起关注,导入情境

3.沟通情感,活跃气氛

4.承上启下,明确目标 导入语的要求:

1.要新颖活泼,忌平淡刻板 2.要庄谐适度,忌庸俗低级 3.要短小精悍,忌冗长拖沓

导入语的类型:

1.故障导入

2.情景导入

3.教具导入

4知识导入

5.谈话导入

6.游戏导入 讲授语的含义:讲授语是指导教师系统连贯地向学生讲解材料、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语言形式。他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教学语言的主体。 讲授语的功能:1传授知识解疑释难2启发思维培养能力3传道育人培养习惯 讲授语的要求:1要深浅适度2要重在点拨3要连贯畅达 讲授语的种类:1讲析语2归纳语3点拨语

提问语的含义:提问语是指导老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钻研以加深理解的教学语言形式。 提问语的功能:1训练思维2集中注意3反馈调控

提问语的要求:1要适时2要适度(难度,深度)3要适量4要讲究策略(面向全班、因人而问、不可逼问、适时的语速等)5要启思

提问语的种类:强调性提问语、矫正性提问语、发展性提问语 提问语的类型:判断型“是什么”、论证型“为什么”、说明型“怎么样”、想像型“会怎样” 提问语的技巧:1巧设矛盾激疑设问2由易到难连环设问3故布迷津迂回设问4叩其两端正反设问 应变语含义:应变语是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调解师生关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所应用的语言 应变语的功能:吸引学生注意、调控教学过程、应变语的要求:1针对性2分寸性3自然性

应变语的种类:1教师自身的失误2来自学生的偶发事件3来自外界的偶然事件

结束语的含义:结束语又叫断课语、结尾语。他是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在进行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的总结、巩固、扩展、延伸与迁移的教学活动时所用的语言。

结束语的功能:1整理概括巩固记忆2启发思维开阔视野3加深印象巩固记忆4指导实践培养能力5承前启后过渡自然6质疑问难发展智力 结束语的要求:忌拖沓、忌仓促、忌平淡

结束语的种类:1归纳总结式2拓展延伸式3练习巩固式4活动游戏式5探讨式 教学口语综合运用应遵循的原则:计划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表扬语的定义:

表扬语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个体或群体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思想品质,言语行为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表扬语的意义:

首先,通过表扬帮助小学生从一个个具体的事实中,明白哪些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是正确的,从而培养他们向真,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其次,表扬作为一种肯定的评价,满足了小学生被尊重,被肯定,被赞赏的需要,激起了小学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激发他们发展自己,完善自我的要求,从而形成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再次,通过表扬可以培当众表扬养小学生欣赏他人,学习他人的良好心态,从而使他们在家庭,集体,社会生活中,能够赞赏别人,并善于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表扬语的要求:

1.真实性原则

2.公正性原则

3.及时性原则

4.适度性原则

5.发展性原则 表扬类型:

1.当众表扬

2.个别表扬

3.随时夸奖

4.迂回夸奖

5.赠言暗示

鼓动语的定义:鼓动语是教师在学生有畏难情绪,信息不足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推动他们前进的教育语言,也是在学生取得一定成绩,激励他们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教育语言。 表扬语与鼓动语的区别:

表扬语着眼于评价学生以往或当下的言行,鼓动语着眼于对学生未来言行的期望;表扬语重在肯定,鼓动语重在激励。鼓动语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常常与别的教育语言结合使用,在表扬,批评,启迪后,用鼓动语激发学生的信心,指出努力的方向。 鼓动语的类型:

1.夸奖式

2.启发式

3.激将式

4.号召式

批评语的定义:批评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群体或个体所表现出来的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的否定,以使被批评者改正,也使全体同学受到教育,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 批评语的意义:要求我们教师能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予以指出,并指出改正的途径,由此提高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辩别,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健康成长。

批评的原则:尊重性原则

引导性原则

批评的类型:1榜样法

2.肯定法

3.暗示法

4.幽默法

5.宽容法

家访的类型:沟通型、教育型、探视型 家庭访问的交际特点:1.交际对象的多样性

2.交际地点的特殊性

3.交际中心的特殊性 家庭访问的交际原则:1用言语创设平等交流的环境2听说结合做出积极反应 3突出谈话主题限定谈话范围(1孩子的在校表现 2孩子在家的情况3孩子家庭的有关情况) 4正面称赞入手,巧妙提出建议与批评5多使用叙述性语言,少用专业术语。 家访注意事项:1合理安排家访时间 2小心避开某些话题3周密考虑家访对象4着装大方端庄,说话真实自信

托福口语考试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教师基础考试内容

教师口语

教师口语

教师口语

教师口语

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整理

北京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内容

教师口语学习心得

教师口语考试内容概括
《教师口语考试内容概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