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杂诗其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0:49: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河北清河中学 李立芳

学习目标: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2.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悲凄”的方法。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一、课前导入:

“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古代文人常常作出的两种选择,就是说,一个人得志时就使天下都为天下苍生做些事,为国家社稷作一番贡献,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然而一个人的选择真的能那么泾渭分明吗?身在官场,难道就没有过一丝一毫辞官的念头吗?归隐田园,就完全不想以前的政治抱负了吗?恐怕也不尽然吧,其实做出选择后可能依然会有矛盾纠结。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陶渊明,感受归隐后的他的内心的矛盾冲突吧。

二、回顾作者:

陶渊明,一名_,字元亮,自号____,谥号____。___时期___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明确:潜,五柳先生,靖节先生,东晋,田园。

三、齐读,初步了解诗意。 1.全班齐读全诗。 2.正音,再次诵读。

3.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大致诗意。

四、赏析探究。

1.师问: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 生答:悲戚。

2.师问:诗人为什么“悲戚”?(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生答:“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逝离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伸展。

3.师问: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生答: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种景象:对影独酌,倍显诗人之孤独。

师问:“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冷“字用的妙,试分析。

生答:表面上是写枕席冷,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冷。这里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 4.师问:诗歌的

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

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师问: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

生答:时光流逝,生命有限的概叹;事业未成,有志难酬的悲哀;悲怀难诉,世无知音的寂寞 。 联系材料,知人论世: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一生经历:1.居家读书时期(29岁前)2.三仕三隐时期(29岁至41岁)3.彻底归隐时期(41至62岁) 相关背景: 《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陶渊明50岁时所写,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这是离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陶渊明为官十三年,看惯了战乱、篡夺、阴谋、危机,决心归隐田园,不再出仕。但隐居后的陶渊明,表面上过得安逸、恬淡,却始终未曾忘记现实, 对腐朽社会的不满与壮志未酬的苦恼时时困扰着他,使得他的诗作看似悠然平淡,却包含焦灼与悲愤之情。这首诗就展示了他的这种痛苦,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在光阴虚掷中矛盾不安的心境。

总结感受体悟:一个人也许可以逃避喧嚣的世界,却无法逃避自己的内心。

五、课堂小结

1.意象:白日

西河 素月

东岭

月光

高空 环境特点:空旷(荡荡) 意象:寒风 冷枕席

环境特点:清冷

2.艺术构思:

开篇写景,中间触景生情,结尾直接抒情点题。

3.意境:空阔冷清

4、情感:抒发了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悲哀,以及世无知音的寂寞。

六、拓展提升。 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问题。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注】。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①忧道不忧贫:这是《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的话:“子曰:君子忧道不优贫。”意思是说:君子只忧愁治国之道不得行,不忧愁自己生活的贫困。

②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

(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

答案:(1)A (2)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3)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 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

七、布置作业。

1.课下阅读《杂诗》其一与其五。 2.完成《作业本》上本课相关作业。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_教学设计_教案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杂诗》教学设计

《杂诗》教学设计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教案教学设计1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管永东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专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教学设计

杂诗其二教学设计
《杂诗其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