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建设生态文明乡镇建设总体规划(—)(修改)

发布时间:2020-03-01 19:28: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共相公街道工委相公街道办事处

建设生态文明乡镇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

为切实抓好我街道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和省、市、区关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具体要求,按照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关于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步伐为目标,以又快又好发展为主题,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新型农民,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与自我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群众为主。加强领导,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引导农民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是履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农民始终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主体,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

2、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根据各片区客观条件和发展水平,科学编制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规划;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村容村貌整治上,要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3、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制定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生态文明乡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4、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我街道农村点多面广,发展极不平衡,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必须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上有新突破,在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上有新突破,在扶贫攻坚上有新突破,在“十个一”推进上有新突破,在民主管理、便民服务和平安村建设上有新突破。要抓重点,攻难点,突亮点,建示范,稳步推进。

5、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推进。

三、目标任务

从今年开始,力争用5年的时间,把农业主导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使以村为单位的农村经济总收入、农业总产值有较快增长,农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在全街道农村开展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规划和文明村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五改”(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灶、改厕、改厩、改路)、“四新两好”(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发展好产业、创建好班子)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活动,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标准,农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具体目标是建设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达到“十有”标准:即户户有花有树有竹有白净墙;有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厕、改厩、改灶);有最基本的生活设施(通水、通电、通路、有水泥院坝、薪炭房);有一项收入稳定的产业;有一人掌握一项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技能);不能有一个留守孩子失学;有一个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行业)或参加农村专业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街道政府有一个文化站和业余文艺表演宣传队;每个自然村有一个文化科技广播活动场所;有一套群防群治的安全机制。具体任务是: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把我街道90%的自然村建设成为生态文明乡村。

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点规划

(一)建设点布局

根据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的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十一五”期间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点分三个层次:一是规划1个村居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目标要求;二是规划3个村居取得明显成效;三是规划2个贫困村居达到脱贫目标;四是各

村居至少有一个解决留守儿童的失管失教问题工作平台(例如“少年之家”“代理家长”)。

(二)建设内容及投资

根据中央、省、市、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按照“十二五”期间1个村民小组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目标、2个村民小组取得明显成效、4个村民小组脱贫致富的建设要求,我街道结合实际分层次规划了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产业发展、民主法制、精神文明、新型农民培训等建设项目。

(三)资金筹措

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坚持投资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动力。本着以政府引导、适当扶持,群众自主参与建设的原则予以实施,采取各种措施,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对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建设项目资金主要通过争取国家投资为主,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对产业发展、新型农民培训等建设项目由政府给予扶持帮助;对精神文明、民主法制等建设项目由政府指导、引导,群众自建,不纳入投资范畴。

(四)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

通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各建设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现状,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致富能力。

2、经济效益。

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农业产出率,夯实农业基础。产业发展项目的实施,可使各建设点农户户均有一至二个产业致富项目。再加上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提高村民素质,增强发展后劲,从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3、生态效益。

通过生态能源、河堤治理等建设项目的实施,保持水土,增强地力,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生态产业项目的实施,可提高植被覆盖率,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五、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议

(一)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落到实处。

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在规划点建设中,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并成立由村领导任组长协调工作组,落实专人抓、具体抓,明确各部门和各级干部职工的工作职责,形成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在涉及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国家投入资金的建设项目,要加强资金管理和工程技术指导,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和工程质量过关。

2、建章立制,强化管理,落实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村民“一事一议”的自治优势,在规划的建设项目实施完后,交付所在村委会和建设地村民小组按谁受益、谁管理的办法进行管理,确保建设项目持久发生效益。同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建

立符合各建设点实际的长效机制,为村民持久受益提供制度保障。

3、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中共相公街道工委

相公街道办事处

2011年1月5日

甘肃省迭部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

东营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要点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乡镇建设总体规划(—)(修改)
《建设生态文明乡镇建设总体规划(—)(修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