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云南省昭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练习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08:31: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航帆网

1.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世界观就有了方法论的意义。所谓方法论是指:

A.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共同原则和共同方法

B.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原则和关键方法

C.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具体原则和具体方法

D.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2.下列选项中对哲学的含义表述准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了指导

过去两年,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使全球经济转暖,贡献最大的除了美国经济,还有中国经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越来越高,不仅仅是世界影响中国,中国也影响了世界。根据上述材料回答3-4小题。

3.上述材料表明:

A.哲学就是对经济生活的概括

B.哲学对经济生活具有指导作用

C.哲学源于具体的经济生活

D.哲学与我们的社会密切相关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由此可见:

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B.哲学阐述的是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每个人的活动都是在哲学指导下进行的

5.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正确的理解是:

A.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D.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航帆培训祝大家考试成功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佛家俚语的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可知论的观点

7.胡锦涛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紧跟世界发展进步潮流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80多年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需要;是江泽民同志长期以来坚持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的理论成果。上述材料说明:

A.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哲学是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

C.社会越复杂人们的哲学思想就越多

D.哲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越来越正确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B.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

9.“星座占卜”、“运势分析”、“姓名测未来”„„这些迷信活动为何会在校园中流行?蓬勃向上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去相信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呢?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学生认识世界的渴望和科学教育的缺失。下列观点中与中学生迷信思想一致的有:

①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②存在即被感知

③气者,理之依也④自然界的规律性是人们思维总结出来的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0.水的流动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或者“洪水无情”,或者“细水润田”。2004-2009年是我国兴建的三峡工程的第三期工程阶段,第一第二期工程已完成的拦河大坝全长1983米,坝顶高185米,水电站总装机容量

1768万千瓦。它对于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所起的作用极为有利的。这说明:

A.人们发挥自觉能动性,就可以改变水流动的规律,变害为利

B.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

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条件和规律,就可以限制水流的破坏作用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规律创造有利条件,为人类服务

11.我们每一个人在活着的几十年中,从少年到青年,又到中年、老年,始终是我们自己,而不会变成张三和李四。这表明了:

A.事物有时是运动的,有时是静止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静止是相对的

D.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2.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13.据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现小孩被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这些狼孩有的虽已七八岁,甚至是十来岁,但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这事例说明:

A.狼孩的脑子虽是人脑,但思维不一定是人脑的机能

B.狼孩的脑子不是人脑

C.狼孩的脑子天生就是笨的,不聪明的

D.狼孩没有参与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

14.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创造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神不过是一个噩梦,不过是人想象的、仅在人的幻想中存在的东西罢了。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A.神是根本不存在的,神的观念是人的头脑自生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可以创造人间根本没有的新事物

C.神的观念是对客观世界的‘某种原型’的一种主观映象

D.人与神二者不存在性质的不同

15.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独特“思想实验”,不是在实验室中,而是在抽象思维中进行的,所使用的不是现实的仪器设备,而是严密的逻辑和数学的推导。这种创造性的科学想象获得了成功。这充分说明:

A.意识活动不仅能“复制”客观对象,而且能进行主动创造

B.并非科学的抽象思维活动都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

C.不进行主观想象,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D.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源泉是意识的能动性

16.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中国为加入WTO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 ③全国大学生辩论赛 ④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⑥《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⑦学生在教室里听课 ⑧.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⑩小行星撞击地球 ()

A.①②⑤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④⑥⑧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7.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从“制度外”进入“制度内”,由“有益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力量”。这个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的变化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推动着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18.2005年8月7日,广东兴宁市大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23名矿工被水吞噬。据抢险指挥部的有关人员的介绍,此次矿难所带来的积水是1500-20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的存水量。据专家分析,这次透水煤矿还连接着几条地下水系,抽水的同时,地下水也同时得到补充,要抽干矿井里的水至少需要600天。这说明:

A.世界上还是有不可认识的事物B.有些认识不能依靠实践检验

C.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被动的D.人类的实践活动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19.2005年7月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峰会发表《宣言》,在宣言中呼吁国际社会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专家认为,新安全观的思想已不仅成为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内涵,也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我国提出新安全观的哲学依据是: ①错误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②物质决定意识

③主观必须与客观相符合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下列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有:

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②三思而后行 ③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④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21.高尔基说:“热爱书本吧,他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愉快舒畅,他会帮助你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情,他会叫你尊重别人和自己,他会用爱世界、爱人类的情感振作你的头脑和心灵。”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A.读书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手段B.参加实践是不重要的

C.书本知识对我们的实践有指导作用D.书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目前我国人口已近13亿,众多的人口使得我国资源相对短缺,人均GDP相对落后.早在1957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预见到了这一点,在当时全国6亿人口的前提下,他主张计划生育。但他的主张却遭到批判。44年后的今天,客观事实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据此回答22-23题。

22.44年前《新人口论》惨遭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变化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23.如果国家当时采纳马寅初的主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定会相对较好。这是因为:

A.一切理论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全面

C.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D、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24.“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社会的共识,但杨陵人认为这还不够,他们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并认为这是他们成功的经验。这个经验体现了这样的哲学道理:

①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②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③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知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昭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练习题

云南省昭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昭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练习题四

昭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基础知识练习题

昭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昭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基础练习题六

云南省交通厅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练习题

云南省昭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试题

云南省昭通定向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预测试卷

云南省昭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基础强化题

云南省昭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练习题
《云南省昭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