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党员党性修养

发布时间:2020-03-02 22:11: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党的十六大对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作了深刻地论述,指出“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按照中央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强化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是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性和坚定性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根本途径。

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五观”

一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由此可见,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始终是共产党人高度重视的问题。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世界观改造的结果。像焦裕禄、孔繁森、李国安等党员领导干部能够数年如一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为共产党员的楷模,受到人民的爱戴,为党旗增添光彩,无一不是长期坚持刻苦修养的结果;而像陈希同、王宝森、胡长清之流,之所以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最后为党和人民所唾弃,又无一不是长期放松修养、放松世界观改造的结果。所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至关重要,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途径就是在我们的工作实际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和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的修养,才能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才能不断地实现世界观方面的升华。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无正确的人生观,不仅内在地决定着一个人品格的高下和人生的方向,而且外在地决定着整个社会精神状态和道德风貌。领导职位本身和长期拥有领导职位就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一种考验。能够面对各种利、欲诱惑而不为之所动,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是人之楷模;能够懂得自知之明,有意克服人性的弱点,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操守基本道德标准的人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所引用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从先秦思想家孔子、孟子到宋代良臣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在赋予新时代的涵义之后,都可以作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人生修养的准则或追求的境界。

三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通俗地讲,就是判断是非的标准问题。领导干部的价值观的关键则是用权为谁服务的问题。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人们正确地行使“权力”,不仅得到人民的公认和尊重,也会不断实现人生价值,从而真正产生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的荣誉感。错误的价值观,它会使你脱离人民群众,成为孤家寡人,甚至让你身败名裂。在这方面,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举不胜举。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心中有职工,做事为企业,行为利集体,效益惠大家。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好的领导干部、好的带头人。

四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民心的向背决定胜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关键在于把群众的利益和意愿放在头等位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需,真正为人民鞠躬尽瘁。因此,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这既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有党性的明显表现。所以,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一个地道的人民公仆,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不论其职位高低,都必须承认并始终如一地坚持并实践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企业实际工作中,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始终不渝地把职工群众放在心上,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五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能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对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大影响,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作为人民服务的手段,还是把它当作谋私利的工具,这是衡量权力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如何管好用好手中的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是党员干部世界观改造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万分珍惜手中的权力,把权力看成是人民的信任,千方百计用好权;把权力看成是责任,而不是组织对个人的补偿;把权力看成是党和人民的重托,而不是贪图安逸、享乐的资本。领导干部只能说明比一般群众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而并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领导干部要做到利益面前不伸手,票子面前不动心,执行纪律不徇情,生活待遇不特殊。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五官端正”:嘴不歪——讲真话实话;眼不斜——全面发展看问题;耳不偏——不偏听偏信;手不长——廉洁奉公;腿不短——勤政为民。

二、要强化五种理念

一是民本理念。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之说。以民为本,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的重要体现,是评价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标准。是否视民为本,为民服务,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首要解决的问题。邓小平曾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以民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面向新世纪的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修养的总纲。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把“三个代表”贯彻到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中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本质的人格特征和政治素质,深怀爱民之心,

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二是诚信理念。古人言:“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诚信教育不只是对百姓进行教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领导者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领导干部要敢于说真话,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反对形式主义,作表面文章。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德行。领导干部首先要做讲诚信的领导,如果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就会失信于群众。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只要我们说实话,他们就会觉得可信。在实际工作中,关键是要实事求是,言要有信,行而必果。不能嘴上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三是公正理念。公正是对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对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起码要求。权力的行使是否公正、公平,是否指向公众利益,与领导干部的学识、能力、道德密切相关。俗话说“人品决定官品,官品折射人品。”人的德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权力运作的效果和结果。领导干部要强化公正理念,就必须坚持从严治政、依法办事,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行使权力,反之就会违背权力道德,丧失公正原则,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就应该做到“一碗水端平”,公才能有威,公才能有信,公才能有德,公才能有望。

四是尚廉理念。廉洁是“为政之本”,“为官之宝”,是共产党人的基础性品德。马克思说过:“不可收买是最崇高的政治美德。”领导干部是全社会的表率,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道德品格,也是人民对他们的起码要求。廉洁是为民的前提,不讲廉洁,就做不到为民,做不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有可能失去民心。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廉洁从政作为对自己最起码的要求,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贯穿到工作八小时以外。

五是服务理念。领导干部是以为民服务为己任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必须尽到的道德义务。邓小平提出的“领导就是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道德原则。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是执政党的第一要务。说明我们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精力搞市场经济,这是全党最大的政治。这就要求全党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必须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服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经常深入基层,坚持调查研究,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这是每位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之一。

三、要做到“五慎”

一是做到“慎初”。万物之发端在于“一”,一切坏的习气、坏事都是从“一”开始的,第一次干或不干,对每个人都是严峻的考验。犯上一次,就难免不再犯。以权谋私也像吸鸦片,一旦染上,想戒也难。由此可见,一个领导干部要想清正廉洁,永葆气节,贵在“慎初”,贵在把好第一关,守住第一道防线。

二是做到“慎微”。廉洁自律要从细微处做起,防微杜渐。“小善不拘,大善难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许多人犯错误都经历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开始对一些小事不注意,逐渐顺坡滑下去,终会陷入泥坑而不能自拔。“祸患常积于忽微”,古往今来这种教训实在太多了。

三是做到“慎独”。“慎独”精神不仅为我们古代贤人志士所追求,对新时期共产党人尤为重要。古人视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决条件,有“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的至理名言。领导干部要自我评判,“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经常反思自己,扬长避短,克服缺点,择善而从,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努力规范个人行为。四是做到“慎终”。善始而慎终,始终如一,有好的开头,也有圆满的结尾,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半途而废,“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和“行百里而半九十”讲的都是开端和结局的重要。

五是做到“慎权”。权力的两重性告诉我们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领导干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力,恪尽职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是一种贡献,对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是一种肯定和认可。如果失职渎职,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贪污受贿等,那将是历史的罪人,最终毁灭了自己。有人崇拜权力,而掌权者却应审慎地对待权力。古人说:“吾养吾浩然之气”。每一名党员干部如果都能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自觉抵制各种侵蚀和诱惑,真正把党和人民的权力用来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服务,就能实现像十六大要求的那样:“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

新党章对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这说明新的时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世界观改造,既是党员个人保持政治本色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中华民族跨世纪发展振兴的时代要求,是完成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

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与党性修养,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党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自己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现实任务所需要的素质和本领。在跨世纪的时代,党在领导全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在开创和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与党性修养,核心问题是要使党员牢固确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自觉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根本目标是不断提高党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从而进一步增强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对广大群众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在改革和建设中的战斗力,把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

一、什么是党性观念

按照《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规定,共产党员的党性观念最基本的内容是六个方面: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尊重客观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坚持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现实和理想的关系;

3、坚持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党与人民的利益的关系;

4、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组织、少数和多数、下级和上级、全党和中央的关系;

5、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员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6、坚持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团结和党内斗争的关系。

党员的党性观念则是在社会实践中,立身行事、待人处世,对待事业、工作、组织,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和观点,归根到底就是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说一个党员的党性观念强,就是指在工作、学习、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始终坚持这些基本观念,用这些基本的观念来自觉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约束自己、改造自己。

二、什么是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是党员自觉地主动地用党性来改造自己,使自己具备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及其一切优良品质和美德。党性修养问题,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不仅关系到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历史使命的实现,而且也是共产党员永恒的主题,是共产党员力量的源泉,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党性修养具有必然性、历史性和长期性。党性修养是任何党员的必修课,党性修养具有时代特征,党性修养永远没有止境。

关于党性修养的内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毛泽东同志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

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一个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共产党员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今后配备领导班子的时候,要选用什么人呢?要选那些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斗争中经得起考验的人;要选那些党性强,能团结人,不信邪的人;要选那些艰苦朴素,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风正派的人;要选那些努力工作,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有魄力,有实际经验,能够办事的人。江泽民同志指出,无论做什么工作,作为党的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都要具备基本的政治业务素质。第一,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第二,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开拓前进,具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第四,模范遵纪守法,保持清正廉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拒腐防变,坚决反对腐败现象;第五,刻苦学习,勤奋敬业,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修养,成为忠于马克思主义,坚定、正确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者。

三、党性原则和党性修养基本内容

如果说党性观念是指党员个体的待人处事的基本观念和态度,那么党性原则就是党的组织对他的每个成员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全体党员在社会交往、生产、工作、实践和处理党内外各种矛盾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的立场。这些基本原则和立场是:

党性的第一条基本原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党的思想路线。

党性的第二条基本原则,是以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为目的,并为之奋斗到底,无论遇到任何艰难曲折,都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个理想,把为这个理想奋斗终身与脚踏实地做好现实工作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岗位,为党的事业建功立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动摇这一理想,更不可忘记这一理想。

党性的第三条基本原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尽最大努力为人民谋幸福。党性的第四条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在高度自觉基础上的铁的纪律。我们党之所以特别能战斗、特别有力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党有统一的意志,有自觉共同遵守的铁的纪律。

党性的第五条基本原则,是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了十分密切的联系,这是我们战胜各种强大敌人和克服困难的力量源泉。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党性的第六条基本原则,是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证党的政治肌体健康、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锐利武器。经常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利益改正错的,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个优良作风。我们党和每个党员,要有效地抵御各种政治微生物的侵袭,保持政治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纯洁性,就必须经常地、自觉地、严肃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新时期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的重点

一般地说,党性观念和党性原则,都是共产党员应该努力锻炼和修养的内容。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和新《党章》对新时期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强调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具体说来有以下内容:

1、要加强政治修养。不断增强政治素质,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观点和政治原则,保持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理想。

2、要加强理论修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和理论基础,是新时期党员改造世界观的科学武器。增强党性,首先要加强理论修养。提高理论素养,是加强党性修养的基础。

3、加强共产主义道德和无产阶级意识修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最高尚的道德,也是判定每个党员有无党性和党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共产党员必须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反对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进行道德修养,就是用无产阶级的优秀品德改造自己,完善自己。一个共产党员,最根本的是要忠诚于党,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以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处理个人与党组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对党忠诚老实,个人利益自觉服从党的利益,对同志满腔热情,真诚相待,坚持党的原则,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克服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剥削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需要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共产主义道德方面做表率。带头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并且把这种精神推广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支柱。

4、自觉加强组织纪律性修养。保证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统一,组织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纪律是完成革命和建设任务,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保证。必须切实加强党员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还要增强法制观念。除了遵守党的纪律,共产党员还必须自觉带头遵守国家的法律,把遵守党纪和国法统一起来。一方面自己身体力行依法办事,秉公执法。一方面敢于同违法乱纪的现象作斗争,自觉维护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的严肃性,做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带头人,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5、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修养。广大大学生共产党员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有献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满腔热诚和责任意识,还必须认真学习理论文化知识。同学们要把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作为新时期党性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作风;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同不良倾向作积极正确的思想斗争的作风;还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作风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构成了我们党的特性,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与财富,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优势。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张鸣歧、李国安、徐洪刚、郭秀明等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员,之所以成为时代的楷模,受到人民长久的怀念和爱戴,就在于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如果一个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江泽民同志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基础上,提出新的历史时期,伟大创业实践需要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每个党员都应躬身践行,率先垂范,把带头发扬这些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认真扎实的工作结合起来;把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新的时代内容、新的形势任务结合起来;把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融为一体。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艰苦奋斗,勇敢拼搏,脚踏实地干事业,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党员党性修养

党员党性修养

党员的党性修养

加强党员党性修养

党员党性修养学习心得

党员党性修养小结

党员思想汇报:提高党性修养

加强机关党员党性修养

思想汇报加强党员党性修养

党员思想汇报:提高党性修养

党员党性修养
《党员党性修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