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主观题答题十种意识

发布时间:2020-03-02 05:47: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十种意识让你主观题升格

1.审题意识。2.角度意识。3.分点意识。4.文本意识。

5.归整意识。6.寻根究底意识。7.词眼句式意识。8.术语意识。

9.勾画圈点意识。 10.文面排版意识。

高考语文主观题的分值越来越多,掌握主观题的答题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实践和多年的高考阅卷经验告诉我们,强化下列十种意识,完全能够让每位考生的主观题得分大大提高。

1.审题意识。认真分析题目要求和命题者的用意,切忌遗漏回答或答非所问。

例一:在‚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在 ‚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2007年湖南卷17题)

此题是考查词语的语境义和情感义;有两问,第一问又有两点。

例二: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2007年湖南卷21题第1小题)

第一小题赏析的是“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而有的考生将赏析范围偷换成了“人物形象”。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的题目,先要答“这样写”是怎样写,即写的内容、写的方法;其次才答“作用”,从内容角度看的作用,从结构角度看的作用。

2.角度意识。思考分析回答问题的角度或切入口。

例一:‚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2007年湖南卷18题)

回答此题要从“有些人”和刘半农这两个角度切入,若只是从刘半农的角度思考作答,这就将题目窜改为 “鲁迅对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了。

例二: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秦淮杂诗王士祯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

两首诗写景有所相同,抒情有所不同。请就两首诗的异同作简要分析。(衡阳市联考)审题:此道题其实包含三问,第一问:“写景有所相同”。 第二问:“抒情有所不同”。 第三问:“简要分析”。

角度:第一问:①写何景;②用何法写景;③景情何特点。

第二问:①柳诗抒何情;②王诗抒何情;③抒情手法有何不同

第三问:就是结合诗歌中的关键词,分析柳诗的景与情,王诗的景与情。

3.分点意识。主观题每题有4-7分的赋分,往往不是一两句话就能答好的,因此答题时,一定要想好有几个点,然后分点分行作答,这样答案要点才不会遗漏,同时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如上述衡阳市联考题,此题7分,7个赋分点。〔附参考答案:(第一问)相同:①都写了如秋之春;②都是景中寓情;③都是衰败之景,凄苦之情。(第二问)不同:①柳诗抒“宦情羁情”②王诗抒盛衰兴亡之情)。(第三问)简析:①柳诗前两句用“宦情羁思”“意转迷”直接抒发被贬的凄苦迷惘之情,“凄凄”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后两句借“雨后百花凋零”“榕叶纷飞”“莺鸟乱啼”之景衬托官场失意、郁郁寡欢之情。②王诗第二句借

1梦境写对南京的向往,暗含南京昔日的繁华美好,与首句今日的“肠断”形成对比;

三、四句通过今日南京荒凉衰败之景进一步与昔日对比,对比中突出沧海桑田、豪华易逝之感。

4.文本意识。即答案只能从文章中来,不能凭空想当然,任何答案都要能在文本中找到依据,尽量保留文本中负载信息量大的词语。答案既不能全抄原话,也不能脱离原文,最好是既有原文关键字眼,又有自己的概括。

例一: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依据的理解。(2007年湖南卷20题)

其实是考查考生对最后一段层意的概括。此段有三句话,第一句是一层,总说;第二层有两句话,有三个意思,是分说;第二层的三个意思正是答案的三个要点〔(①“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的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从鲁迅与半农朋友的角度思考)②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从半农与中国的角度思考)③“憎恶”的只是半农的近几年,其实是为了肯定、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从半农与“陷沙鬼”的角度思考)〕,缺一不可。

5.规整意识。“归整”就是归纳整合,答案不能全摘录原文,要借助文中关键词眼用自己的话对原文调序、置换、合并、概括。

例一:文中说‚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请根据文章,说明‚惟公不及‛的原因。(2008年湖南卷14题)

其实此题是考查对段落层意的把握,段内句间的关系。

公刚果有气,外严内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此为第一层,欧阳颖品行端正,持身严谨)初,皇考侍郎为许田令,时丁晋公尚少,客其县。皇考识之,曰贵人也,使与之游,待之极厚。及公佐峡州,晋公荐之,遂拜著作。其后,晋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荣显,而公屏不与之接。(此为第二层,丁晋公居高位时,欧阳颖有意同他保持了距离)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书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郎中,皆以岁月考课,次第升,知万、峡、鄂、歙、彭、岳、阆、饶、嘉州,皆所当得。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此为第三层,欧阳颖升迁主要是靠自己的能力和政绩,而不是丁晋公的提携)(此段分三层叙述欧阳颖的品行和经历,最后说“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可见,前三层内容正是其原因)

例二: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2007年湖南卷19题)

参考答案:①刘半农出国留学,“我”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第8段一二句) ②鲁迅在《何典》序文中说了“老实话”,又在《语丝》上登了纠正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第8段三四句和注释1)

③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第九段)

④“五四”退潮后,刘半农思想日益保守,这是两人疏远的最根本的原因。(从全文和17题看)

三、概述文章所表现的荷之美。(2010湖南,6分)

文本: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我们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叶如盖,俗气一

点说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为它有那一把瘦长的腰身,风中款摆,韵致绝佳。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着脸的动物,专注而矜持,显得格外英姿勃发,矫健中另有一种娇媚……整个叶面上的水球倾泻而下,紧接着荷枝弹身而起,又恢复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花是没了,取代的只是几株枯干的莲蓬,黑黑瘦瘦,一副营养不良的身架,跟丰腴的荷叶对照之下,显得越发孤绝……情势逆转,现在已轮到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了……它又安静地退回到叶残花凋的自然运转过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来接唱……终于找到了一朵将谢而未谢,却已冷寂无声的红莲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E。

【答案】①形象美:由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韵致美;在雨中英姿勃发的矫健美。②精神美:风雨中伟岸挺拔的气质美;将谢未谢而安静温柔的孤寂美;接受命运安排,等待命运第二次接唱的平和美。

(当然也要有术语意识)

6.寻根究底意识。一是答案要力求答到人家不能追问你为此,二是最终要与文章主旨挂钩。

例一:从情感方面分析‚为什么在‘古文’前面用‘弄’字和‘烂’字。(2007年湖南卷17题第二问)

很多考生就只写了“表现鲁迅先生对刘半农的批评”。这属于审题不到位,这“分析”了吗?如何分析呢?其实就是指出“批评什么”,“批评的原因”,即“从前刘半农投身革命,提倡写白话文,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五四’退潮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日益走向了保守”。所谓寻根究底意识,就是。

例二: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2007年湖南卷18题)

很多考生答案为“持肯定的态度‛(或‚持辩证的态度‛)。

此时应该继续想想“肯定什么”,“怎么个辩证,一方面怎样,另一方面怎样”。参考答案为:①鲁迅承认刘半农的确有浅的一面。②鲁迅认为刘半农坦诚、直率,虽然浅,却浅得清澈。③鲁迅觉得,作为一个战士,刘半农的浅是可以原谅的(可以解解的,可以接受的)因为那是前进中的浅(因为那是他作为《新青年》的一名战士的浅)。

7.词眼句式意识。许多考生答题不能答在“点子上”。高考阅卷老师看主观题往往看重你的答案中有没有参考答案中或评分细则规定的关键词语,即“词眼”,这叫做“踩点赋分”。考生要善于猜测“词眼”可能是什么。“词眼”多为文本中负载信息量大的动词、形容词,反复出现的词。在语言文字表述上,要尽量用短句而不用长句,用肯定判断句而不用否定句、问句,用主谓句而不用非主谓句,答案的几个要点力求句式相似。

例一:本文(朱光潜《谈静》)可分为三大部分,(1)—(3)为第一部分,(4)—(5)为第二部分,(6)为第三部分。请分别从每个部分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每处2个字),概括山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2008年湖南题第20题)

“感受”、“静趣”在文中多次出现,另一个是“裨益”或“帮助”(“静的裨益”比“静的帮助”好)。

例二:文章

四、五两段中,‚孩子‛‚老人‛‚热恋中的情人‛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2008安徽卷15题)

参考答案:①孩子:对生活感到新奇,对未来充满希望;②老人:对死亡从容坦然,对人生无怨无悔;③热恋中的情人:对生活满怀激情,对世界充满眷恋。

例三: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式,请简要概括(2008重庆卷16题)

参考答案:①时间在钟表中行走,②时间在生活中行走,③时间在生命中行走。 例四: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2008辽宁卷17题第一问)

参考答案:①雨韵是人生四季的旋律,②雨韵是增强生命记忆的媒介,③雨韵是大自然美丽的乐章。

8.术语意识。恰当使用术语,诸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布局谋篇、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能增强理性,让阅卷者觉得你是内行。当然也不能滥用、乱用术语。

9.勾画圈点意识。古有“不动笔墨不读书”之经验,而有的同学往往只是看了一遍文本就答题,文本上包括题干上根本不留半点笔墨,这样作出来的答案要得好的分数可能性不大,除非是过目不忘的奇才。因此,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在题干上、文本中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圈点(点评)的习惯。一般就下列内容勾画圈点。

(1)抓首句尾句

(2)抓独立成段句

(3)抓过渡句(转承句)

(4)抓中心句(一是支撑句:一段文字内容的交汇点,结构上起着支撑全段的作用;二是主体句:一段文字中体现中心内容的)

(5)抓升华句(点睛句)

(6)抓警句(哲理句)

(7)抓抒情句

(8)抓议论句

(9)抓修辞句(特别是比喻句、双关句、象征句、曲笔句、含蓄句、倒装句)

(10)抓矛盾句

(11)抓出现频率高的词语

10.文面排版意识。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用行书(楷书)书写,不得用草书, 力求卷面赏心悦目。不用涂改液或透明胶修改,不得已要修改须使用规范符号,下笔得轻、幅度得小。答卷上的答题区域没有横线,不要将答案写得斜斜扭扭,排版要力求美观。

有位记者问诺贝尔获奖者他能成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幼儿园学到的东西。的确如此,好的习惯会让人一生受益!

十种意识

《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要点

考研政治主观题答题

《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考研政治主观题答题

历史主观题答题方法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

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十种意识决定员工素质

主观题答题十种意识
《主观题答题十种意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