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二部分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题库

发布时间:2020-03-02 18:22: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浙江省公安机关“三考”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库

第二部分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本题库:判断(12题)、单项选择(11题)、多项选择(17题),案例分析题(3题),总计43题。

一、判断题

1、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前一律应先行警告。 ()

×

2、人民警察依法执行看押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制服性警械。

(×)约束性警械

3、对袭击人民警察的违法犯罪分子,可以使用武器。

(×)

4、高压水枪不属于警械。

(×)

5、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人民警察就应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

6、犯罪分子已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人民警察就应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

7、对违法犯罪分子逃跑的,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

(×)

8、人民警察对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犯罪分子,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

9、人民警察对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1 (√)

10、某人因泄私愤到甲家持炸药相威胁,民警接报后到达现场,发现该人正欲点燃炸药引爆,即开枪将某人击毙,该民警未经警告即使用武器,是错误的。

(×)

11、人民警察依法制止打架斗殴时,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但不能使用制服性警械。

(×)

12、人民警察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二、单项选择

1、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7条的规定,在下列何种情形中,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A、抓获违法犯罪分子,犯罪分子可能自伤的

B、执行逮捕任务时犯罪分子可能自杀的

C、执行押解任务时犯罪分子可能逃脱的

D、制止非法集会游行

D

2、下列有关民警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说法错误的有:(

A、当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的能力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B、民警使用警械之前,必须要先予以警告

C、民警使用制服性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D、对于正在进行持枪抢劫的孕妇可以使用武器

B

3、下列哪些情况经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武器( ) A、张某正用菜刀砍杀李某 B、王某持刀抢劫一路人

C、李某溜入一居民住宅行窃,被户主发现后,用木棒打伤户主逃跑

D、青年张三等人因口角与王五等人发生扭打,在双方用拳头互殴过程中,造成多人表皮出血,110民警到场后口头制止不了

2 A

4、人民警察判明有( )的紧急情形,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A、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 B、聚众赌博

C、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 D、拐卖妇女儿童

C

5、人民警察依照规定使用驱除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 )为限度。

A、不致违法犯罪行为人伤残

B、实际情况需要

C、足以保障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

D、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D

6、某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后携枪逃跑,经警告无效的,警察( )。

A、不可以使用武器

B、可以使用武器

C、应当使用制服性警械

D、应当使用约束性警械

B

7、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 。( )

A、参照;赔偿

B、按照;赔偿

C、参照;补偿 D、按照;补偿

C

8、对处于群众聚集场所的犯罪分子使用武器的前提是:(

A、能够确保不伤及他人的

B、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会使犯罪分子逃离的

C、具备有利地形等条件的

D、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

D

9、《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所称武器,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

A、致命性警用武器

B、制服性警用武器

C、驱逐性警用武器

D、以上都是

A

10、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

A、所属机关负责人口头报告

B、所属机关负责人书面报告

C、所属机关口头报告

D、所属机关书面报告

D

11、公安机关接到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的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勘验、调查,并及时通知当地(

A、警务督察部门

B、行政监察机关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D

三、多项选择

1、特警刘某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因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赵某受重伤,这时应采取的处理办法是( )。

A.马上离开现场 B.及时抢救赵某 C.保护现场 D.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其所属机关报告 E.犯罪分子受伤,不用抢救

BCD

2、一伙法轮功分子举行非法集会,对此,经警告无效的,警察可以使用( )。

A.警棍 B.催泪弹 C.高压水枪 D.特种防暴枪 E.手枪

ABCD

3、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经警告无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只能使用约束性警械

B.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C.可以使用武器

D.当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可以使用武器 E.只要能把犯罪分子制服,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4 BD

4、人民警察遇有( )等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A.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 B.袭击人民警察的 C.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 D.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 ABCD

5、下列情形中,属于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是( )。 A.民警王某看到一伙人结伙斗殴,鸣枪制止

B.民警张某在街上巡逻时受到几名青年的言语侮辱,警告不听,于是用警棍将他们制服

C.一伙流氓分子聚众扰乱车站,影响恶劣,经劝阻不听,民警用特种防暴枪将他们驱逐

D.民警在审讯犯罪嫌疑人吴某时,吴某欲自杀,民警用警绳将其捆绑 E.几十个下岗工人在市中心区非法举行游行示威,民警警告无效,开枪示威

ABE

6、人民警察遇到下列情形中,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的是( )。 A.寻衅滋事,经警告无效的

B.侮辱妇女,经警告无效的

C.袭击人民警察,经警告无效的 D.抓获犯罪分子时,犯罪分子脱逃的 E.押解犯罪分子时,犯罪分子脱逃的

ABC

7、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 )为原则。

A、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B、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C、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D、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BCD

8、人民警察遇有( )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A、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

B、犯罪分子劫持人质,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

C、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

D、发现使用枪支进行抢劫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

5 AC

9、人民警察遇有下列哪些情形不得使用枪支( )。 A、处理一般治安案件、群众上访事件和调解民事纠纷 B、在巡逻、盘查嫌疑人员未遇暴力抗拒和暴力袭击时 C、与他人发生纠纷时 D、查处交通违章时

ABCD

10、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只要是在执行公务中使用,就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B.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D.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E.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BCE

11、()属于约束性警械。

A、手铐

B、脚镣

C、警棍

D、警绳

ABD

12、人民警察依法抓捕违法犯罪分子,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 )或者有其他危害行为的,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A.脱逃 B.行凶 C.自杀 D.自伤

ABCD

13、( )属于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A、警棍 B、警绳 C、高压水枪 D、催泪弹

ACD

14、人民警察判明有( )等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的,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A.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B.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

C.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D.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

E.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洪等重要设施,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

ABCDE

15、人民警察判明有( )等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A.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

B.国家规定的警卫、守卫、警戒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暴力袭击、破坏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破坏的紧迫危险的

C.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

D.聚众械斗、*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 E.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

ABCDE

16、人民警察在( )时,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等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A、执行逮捕任务

B、抓获违法犯罪分子

C、抓获犯罪重大嫌疑人 D、执行审讯任务

ABCD

17、人民警察使用武器时,( ),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A、来不及警告

B、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

C、遇到犯罪分子暴力反抗

D、发现犯罪分子逃跑的

AB

四、案例分析

1、某县公安局民警下班,见路上有二青年追逐一中年人,追上后用力推搡,其中一青年持一钢条猛击中年人头部一下,中年人倒地求饶,二人继续实施殴打。该民警即掏枪将持钢条者击倒在地(击中腿部),另一人见状捡起钢条击打该民

7 警,击中该民警肩部,该民警倒地后开枪将该人击伤。然后,该民警打电话给110报警台,接着自己去医院包扎。该民警使用武器和处理善后工作是否符合《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

参考答案:(1)不符合使用武器的条件,不能使用武器。

(2)该民警在处理善后工作时,不符合《条例》规定,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并向县公安局报告。

2、章某杀人后,长期流窜潜逃。某日,县局刑警大队获悉,章某藏匿在该县园林场一平房内,立即组织警力火速赶到现场进行围捕。章某发现后,持炸药包和上膛的大口径猎枪拒捕。刑警江某见状,未警告即开枪将章击毙。江某行为是否违反《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条例》的规定?

参考答案:江某的行为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的,可以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3、无业人员陈某因倒卖外币与解教人员武某发生纠葛,当晚,陈纠集了谭某等一伙10余人,乘出租面包车寻找武某。22时许,陈、谭等一伙与武某等三人相遇,即发生持械殴斗,武的头部、臀部被砍、戳伤倒地。此时,因执行任务经过此地的民警祝某发现后,喊道:“我是公安局的,不许再打。”但歹徒见祝仅一人并未收敛,祝某为震慑罪犯朝天鸣枪警告。谭某持长刀砍中祝持枪的右手(皮夹克砍口为3cm,二件羊毛衫砍口为lcm左右,手臂条状皮下出血)。祝某果断开枪将谭某击倒(击中腹部),陈某等歹徒四处逃窜。祝某及时拦车将谭送市一医院抢救,谭某因肾脏、胰腺被击伤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祝某是否负法律责任?为什么?

参考答案:祝某的行为不负法律责任。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行为,受法律保护,民警祝某鸣枪制止械斗,击毙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犯罪分子的行为是符合《条例》规定的。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题库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题库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题库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考试题库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警械条例复习题库

三考《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题库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推荐)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复习题

第二部分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题库
《第二部分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题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武器条例试题 条例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