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出 塞

发布时间:2020-03-01 21:35: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出塞》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了解这首古诗的大概意思,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朗诵并背会这首古诗。

3、认识1个字:塞。会写1个字:塞。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诗的意思,能背诵这首古诗。

2、诵读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尤其是一些反映战争的诗歌,读起来更是令人回味无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这样的古诗,它就是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出示课件)

(1)学生读题,师板题。(师一边板书一边提醒学生注意“塞”独sài,下面是“土”)

(2)学生齐读诗题。

2、“塞”是什么意思?谁来介绍“出塞”?这首诗是谁写的?介绍一下王昌龄。(出示课件)

3、带着对诗题和诗人的了解,再来读一读诗题。

二、诵读诗歌,感知大意。

(一)读通读顺。

1、(出示课件)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是读好诗歌,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诗歌,注意读准诗中的几个多音字。

2、指名读诗。(注意正音:人未还huán 飞将jiàng 不教jiào)

3、全班一起练读。

(二)、读好节奏。

1、听老师读读这首诗,注意诗的节奏,

2、带领学生画出诗的节奏。(出示课件)

3、学生练读,师提醒学生读准节奏。

(三)、读懂诗意。

1、把诗读给同桌听听,再互相说说诗的大意。

2、指名读,读后再说说诗的大意。(师提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3、让我们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三、品读诗歌,入境悟情。

(一)、品读第一二行诗。

1、读诗要读出诗中的景、读出诗中的情。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诗的前两行,注意诗中的景。(课件出示 )

2、指名读诗句,说说诗中的景。(师借机板书:明月 关)

3、读到“明月”,你会想起李白的那句诗?

4、是啊,当我们身在他乡,抬起头看到明月时,不禁会想念起家乡,带着这种感觉去读一读诗句。

5、到底是什么人有家不能回呢?读读诗句,看看从哪个词语能够读出来。(学生汇报,师板书:人未还)

6、“万”和“长”告诉我们什么?

7、引读:是啊!将士们不远万里来到边关保家卫国,一年过去了还不能回来,读—— 十年过去了还是不能回来,读—— 二十年过去了还是不能回来,读——

8、将士们久久不能回来,等待他们的结果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

9、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把你的这种心情放入诗句中去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配乐)

10、同学们在上一个环节里表现棒极了,不仅把古诗的字音读得很正确,还读出了古诗的韵律美,老师都好佩服你们的。但是我们学习古诗,光是把诗句读准,读出诗的韵律美来是不够的,还应当怎样学?

生:还应当弄懂诗句的意思。

11、同桌间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的注释,商量着了解诗句的意思,如果还有不懂的词语待会儿再提出来,我们来共同解决。 生自由活动。

12、反馈。

1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解释第

一、二句诗的意思。(出示课件)

(二)、品读第三四行诗。

1、想到将士们常年征战,不能与亲人团聚,诗人不禁感慨万千。这时,一位英雄人物浮现在诗人的眼前,他是谁呢?读一读诗的后两行,看看你从哪个词语中能够读出来。

2、学生读诗句再汇报。(师借机板书:飞将在)学生介绍李广,理解“飞将”。

3、介绍李广,你觉得李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你想到的一个词语来说说。

4、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读出感情。

(1)、要是有李广这样的将军在,结果会怎样?学生读诗句,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这样一来,战争就会……将士们就会……老百姓就会……(师借机板书:平息战争)

(3)、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把这种美好的感觉放到诗句中去读一读。

(4)、可是,现在没有像李广这样的大将,所以,战争还在继续,读—— 将士们还是不能与亲人团聚,读—— 老百姓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读——

(5)同学们读的非常棒,接下来同桌间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的注释,商量着了解诗句的意思,如果还有不懂的词语待会儿再提出来,我们来共同解决。 生自由活动。

(7)反馈。

(8)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解释第

三、四句诗的意思。(出示课件)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认读。

2、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在田字格中的比例。

3、师范例(或是课件范例),边写边讲。

4、生临摹。

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展评。

五、回读全诗,有效拓展。

1、战争还在继续,将士们还在边关英勇杀敌,一想到这些,诗人心中就充满了—— (同情、忧虑、期盼)把这种感觉用你的声音表现出来,一起读全诗。

2、这就是边塞诗歌,读它,如品香茗;读它,如饮美酒;读它,如尝甘露。令人回味无穷。这样的好诗,我们不仅要读,还要把它永远珍藏在心间,把诗背给同桌听听。指名背,齐背。

3、像这样反映战争的诗歌,我们把它们称为边塞诗歌。除了《出塞》以外,还有很多很多,课外要多读一读。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三首,请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唐)王昌龄

明月 关

平息战争)

人未还

飞将在

第二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体备课

第二单元 6《示儿》 第一课时

负责人:李振东 组长:刘春莲

主要设计者:刘洋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了解这首古诗的大概意思,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朗诵并背会这首古诗。

3、认识3个字:元、州、乃。会写3个字:秦、汉、胡。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诗的意思,能背诵这首古诗。

2、诵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中华诗词千古流传古代诗人层出不穷,你知道哪些古代诗人?

2、(课件出示)知诗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也是诗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现存诗九千三百余首。陆游生活在北宋后期到南宋前期,由于战争不断,百姓苦难深重,江山支离破碎,他的作品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其诗作主要有:《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3、揭示课题《示儿》,板书:示

齐读课题《示儿》,解题。

二、自由朗读。

1、(课件)范读《示儿》,注意要听准字音。

2、自由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评读(可以从字音、韵律美方面来评价)

(2)、师示范:死去/元知/万事/空,(课件出示)

(3)、生练习,划分节奏,重音。

(4)、反馈,教师及时纠错,边反馈边练习读。最后教师整体出示诗的节奏与重音。

A、同桌互读。

B、小组赛读

C、男女赛读。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师:同学们在上一个环节里表现棒极了,不仅把古诗的字音读得很正确,还读出了古诗的韵律美,老师都好佩服你们的。但是我们学习古诗,光是把诗句读准,读出诗的韵律美来是不够的,还应当怎样学?

生:还应当弄懂诗句的意思。

2、同桌间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的注释,商量着了解诗句的意思,如果还有不懂的词语待会儿再提出来,我们来共同解决。 生自由活动。

3、反馈。

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解释第一句诗的意思。 同学们看,在第一句诗里,我们弄懂了“元知”“万事空”的意思,“死去”就不用说了,老师根据这些词思,就知道了整句诗的意思:我本来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5、教师揭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习古诗的秘诀:那就是先划句成词,这一步我们在前面就已经做了,划分节奏实际上就是把句子划成了词;接着就是解释词语;然后连词成句,也就是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6、学生理解第

二、

三、四句诗的意思。

第二句诗的意思是:只是感到悲伤的是没有看到国家统一。(课件出示)

适时板书:遗憾 不见九州同

第三句诗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打败金兵,收复中原的那一天,(课件出示)

第四句诗的意思是:你们在祭祖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这个胜利的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课件出示)

板书:遗嘱 无忘告乃翁

7、齐读诗意。

四、悟诗情

1、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2、齐读。

3、尝试背诵。 生练习。

4、用你喜欢的方式,可以站着,坐着,或是通过动作、表情,也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的吟诗。

5、小结

同学们真的很厉害,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把这首诗背下来,这说明我们班的孩子都是最棒的。一起来夸夸自己吧。说:“我是最棒的”

五、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认读。

2、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在田字格中的比例。

3、师范例(或是课件范例),边写边讲。

4、生临摹。

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展评。

六、拓展练习。

1、爱国诗歌你知道多少?(课件出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这些诗你们喜欢吗,试着背背吧。

板书:

遗 憾:不见九州同

示 儿

爱国之情 宋 陆游

遗 嘱:无忘告乃翁

出塞

《出塞》

出塞

出塞

出塞

古诗出塞

王之涣出塞

阅读 出塞

《出塞》说课稿

前出塞

出 塞
《出 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出塞新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