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七年级语文上册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苏教版

发布时间:2020-03-02 00:17: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课前学习】

●为你提供资料

1.介绍

田晓菲在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经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26岁获哈佛大学比较 文学 博士学位,现在哈佛大学任教。

2.背景

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写的。

●请你完成任务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chóu chàng(惆怅) 安tián(恬) xié(撷)取

bìng(摒)弃 积zǎn(攒) qiáng(樯)橹

2.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目不转睛 白驹过隙 弹指一瞬

B.茫然若失 津津有味 小心翼翼

C.一视同仁 谈笑风声 不折不扣

D.曲径通幽 耳目一新 无忧无虑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排比)

(2)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比喻)

(3)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着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拟人、排比)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课堂学习】

●学习目标

1.能深刻认识北大的精神魅力。

2.能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

3.能从作者的经历中感受北大对作者的深远影响。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学生回答)13岁的田晓菲已经是北大的学生了。她是个早慧型的人才,4岁就大量接触文学作品,初一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后来相继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为纪念北大90周年校庆而写作这篇文章时,她也只有16岁,却已是大三的“老生”了,北大带给她怎样的影响呢?她又想对这所享誉全国的著名高等学府说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

二、走近北大和田晓菲

1.作者在13岁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幸运的事情?

(答案提示:考取北大。)

为什么作者认为考取北大是一种机遇、时运呢?北大究竟是怎样的一所大学呢?

2.仔细阅读文章,把有关介绍北大特点的语句用直线画下来。关键词语下面加着重号。

组织学生介绍北大,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回答出北大的两个特征,但要紧扣书本有根据地回答。学生回答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

(答案提示:

校园风景秀美——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秋天有柔软的遍地落叶、冬天的湖面会冰冻。

藏书量大,是知识的海洋——图书馆有400万册藏书。

学术氛围浓厚——追求真理。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北大的学生——敏感、纯洁、言谈犀利而机智。

北大的老师——有个性,风格各异,都很亲切。

北大是河,老师是舵手和船工,学生是船客。

小结:北大不仅风景优美,更是一所充满精神魅力的培养人才的摇篮。

过渡:同学们,你们向往进这样充满魅力的高等学府吗?那么要具备怎样的资质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呢?我们下面一起来看看田晓菲是怎么做到的。

3走进作者美丽的精神世界

(1) 田晓菲在几岁的时候写成了本文?

(2) 16岁就能写出如此精彩的文章来,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认真阅读文章结合相关语句回答。用黑色波浪线划出相关语句,关键词语下面加着重号。要求能紧扣书本讲出三点。

(答案提示:

有远大志向——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进入北大后,觉得自己是不系之舟,终会离开北大,去追求下一个理想。

自信——从未怀疑过我能成为北大的学生。

浪漫——下雪时在冰冻的湖边欢笑。

敏感——老生看新生,心中茫然若失。

理智——面对北大的400万册图书,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爱读书——常在书架间徜徉。

有探索与创造精神——北大为我展示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善于欣赏别人——喜欢读北大的人。

热爱老师——北大老师的肖像,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

热爱并感激学校——北大是河流,老师是舵手和船工,学生是船客。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情感丰富——最浓最浓的诗行。留恋北大,依依不舍。

诗才超人——不系之舟的诗行。)

4追溯作者有才华的源头。

(答案提示:有良好的阅读、写作等习惯。)

小结:同学们要想让自己变得优秀,要想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那么现在起你们就得拿出实际行动来,努力看当年的田晓菲看齐哦!

三、课后作业

在文中用红色波浪线划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语段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作者的真情实感,说说作者寄寓在文字中的感情。(每人至少找出两处,批注在书上)

第二课时

一、领悟感情

指导: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语段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作者的真情实感,说出作者寄寓在文字中的感情。

学生朗读、交流。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评价活动。Iaoda了

教师小结:

把同学们的发言综合起来,我们不难发现,这篇文章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向往、热爱、依恋和怀念之情。

二、主旨归纳

本文作者回顾了

表达了

三、拓展迁移(联想造句)

1.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的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

用心

爱心

专心

4 折不扣的现实了。

自从___________ __ __ ,不再是______________ ___ _,不再是_ ______ _______ ,而是________ _____ _ ___ 。

2.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我渴望 ,渴望 ,渴望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真情告白

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肯定很羡慕这位少年大学生,但除了羡慕,我们是不是还应该想到点什么?请以《田阿姨,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写你的感想。

【课后学习】

● 水平自测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不过,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是永远无法忘记的。“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为了我能在北大校园里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正是在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它珍藏在内心最柔软的角落里,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幼稚又美好的少年的回忆一起,永远无法分割开来。

“啊,也许有一天/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纵然没有智慧,没有绳索和帆桅。”

是的,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那么,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是梦是真,又有什么相干!我只要像当初一样,在老朋友般的三十五楼下小立片刻,那么我相信,所有逝去的岁月都会重新开花结果,所有往昔的梦幻都会再现,我将不顾头上苍苍的白发,再次像个十六岁的女孩那样,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

用心

爱心

专心

5

1、“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诗中的“玫瑰”、“绿荫”、“宁静的港湾”比喻什么?

比喻生活中的种种舒适、安乐的诱惑

2、“不系之舟”是什么意思?“我是不系之舟”与“我的誓言”有什么关系:

象征永不停息的追求 。

只有永不停息的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誓言 。

3、说北大“是师长”是因为北大给“我”知识,给我追求真理的勇气 ,“是朋友”是因为北大自由清新,我与他朝昔相处,“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是因为 “我”与北大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4、最后一节既是对北大表达自己美好的 祝愿 ,也是对北大倾诉自己永远的 思念 。

用心

爱心

专心 6

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教案 苏教版(推荐)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八、十三岁的际遇(苏教版七年级上)教学教案

语文:备课资料【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十三岁的际遇》

七年级语文上册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