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标题原来还能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4: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标题原来还能这样做

吴永亮

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一时间世人瞩目。

3月17日,一股抢盐潮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迅速蔓延全国,当天新闻媒体及时辟谣,翌日纸质媒体更是全方位给予追踪报道。

本文暂且不论这种谣言来自何方,也不讲谣言危害何在,单表有关纸质媒体在相关新闻标题制作方面的一些可圈可点做法。

《大众日报》3月18日在2版右上角以《山东食盐储备充足确保供应》为题,对全省食盐进行综合性报道,从题目中不难看出标题中规中矩的党报风格。

当日《济南日报》在头版很不显眼的位置刊登了题为《我市食用盐市场供应基本稳定》的新闻。

以上两则标题,不用看报名,一般读者都能猜出非党报莫属。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党报完全可以也完全能做到与生活类报纸接轨。笔者以为,放下我们整天板着的面孔,用轻松愉悦的语言做标题,影响不了党报的形象。若长此以往,办报人的思想僵化,标题很难出彩。

同期,几家济南生活类报纸以“言”制“盐”让人回味无穷。

3月18日,《齐鲁晚报》头版(见图),以整装待发的盐库为背景,硕大的“不差盐”三个字冲击读者的视野,下方为山东省盐务局、山东省卫生厅、国家发改委极其鲜明的态度,言简意赅,读者扫一眼心里就踏实了。“不差盐”取自春晚赵本山小品《不差钱》,放在封面除了调侃的味道(不咸不淡),还有对谣言不屑一顾的感觉。头版右下角看似随意摆放的“储备一级精制盐”牌子,其实无意中也包含深层次意思:看看,一级精制盐如此这般堆积如山,更何况普制咸盐呢。

《齐鲁晚报》封二版头条为该报首席评论员张金岭的《“抢盐”就是在社会信任的创口上“撒盐”》。标题旗帜鲜明,立意深刻,无疑是篇好文章。

《生活日报》3月18日头版大半个版,由盐袋、蔬菜等衬底,左上角标题为《不要相信谣盐》(见图)。

“不要相信”四字为黑体暗藏指责、愤怒,“谣盐”两字字面斑斑点点,好似盐粒撒在上面,并有渐渐融化的感觉。这种处理,寓意好,艺术性强。不过有一瑕疵,应该在“谣盐”的“盐”字上加一引号。《生活日报》3月19日5版上的《“谣盐”寻踪》,这个双引号加得也不考究,应该只将双引号“撒”在“盐”上。

《济南时报》3月18日头版导读(头条位置),标题为《济南不会无“盐”以对》。3月19日5版发表《盐未荒 心慌个啥》进行追踪报道。前一个标题借用成语并谐音换取,后一个采用同音字替换跟进,都非常有意思。

笔者以为对于抢盐事件的新闻标题,最佳者当数3月18日《山东商报》。头版正上方《谣“盐”!请淡定》(见图),标题板板正正,稳重中透出坚定。特别是感叹号左右居中,上下相连,犹如定海神针。一个“请”亲切可信。最妙不可言在“淡定”。“淡定”是近年来的时髦用语,用在这里,既告诉读者不要惊慌,同时“淡”与“盐”的咸相对应,真是令人过目不忘。头版中间为装卸车托起沉甸甸盐袋,图下文字为济南市长、工信部、中盐公司的态度。整版图文并茂,意味深长。

3月19日,《山东商报》头版以《谣“盐”平息》为题再次进行深度报道,仔细一看图片中“谣”左侧有“特”(见图), 开始笔者以为是美编有意而为,其实不是,查看当日3版也有类似图片,标题为《谣“盐”渐息》(见下页图),不知为何,头版和3版标题有一字之差。我觉得以《谣“盐”渐息》为好,原因在于如此重大的谣言一天时间之内就能平息恐怕难以实现。

从3版可以明晰看出售盐柜上原本标有“特价”二字。如果头版美编将《谣“盐”平息》四字向右移动一个字位置,这样就能形成《特价 谣“盐”平息》,有意与无意的结合,那给人的感觉会更帅呆加酷毙了。

除了济南几家媒体在“盐”上大做文章,其他媒体也是加紧“烹调”。《中国青年报》3月22日2版《笑逐“盐”开,国民理性何时回归》,其他还有一些标题值得玩味:《核出此盐》、《妖盐惑众》、《谣“盐”惑众》、《盐而无信》、《无盐的结局》、《日本地震真的让我们无盐以对》„„

借“盐”之咸,本人再来拌拌标题制作这盘传统老凉菜。

多年来,中外人士对标题制作技巧归纳出成百上千条,笔者也从中受益匪浅。学习之余,笔者发现有几条捷径小道藏在茂盛的标题森林之中。

歌曲、电影、电视剧、小品、畅销书籍等名称、对白,给标题涂上神秘色彩

歌曲的最大优势在于将音乐的旋律与优美动人、韵味实足的歌词相结合,之所以能流行并得到广泛传唱,肯定有拨动人心弦的地方。朗朗上口,易懂易记,自然歌名或歌曲中的歌词能充当标题的责任。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生活日报》标题大都采用流行歌曲中的歌词,如2008年8月14日标题生动形象,图片真情可亲,两者融合,令人激动之余喜笑颜开。

8月15日《生活日报》,在报道张娟娟战胜韩国运动员勇夺北京奥运女子射箭个人赛冠军(中国奥运会第一枚射箭金牌)的标题为: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的小村抬起高昂的头 我们的娟娟金光下更风流》。

张娟娟是青岛市莱西县抬头村人,标题中“高昂的头”一语双关,叫人激昂。

在杜丽获得女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比赛冠军后,8月15日《生活日报》标题为:《她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怕照样赢回来》。

不知何故,《生活日报》从某日起运用流行歌曲歌名或歌词制作标题戛然而止,有些可惜。

《济南时报》(2009年11月15日21版)标题为《2009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不说也能知道来自刀郎的歌曲名。

流行歌曲与标题结缘之日,电影也积极参与其中。每年年底,贺岁大片蜂涌而至,自然电影名称以及电影经典对白就可能出现在媒体标题之中。

《非诚勿扰Ⅱ》热播,片中女演员朗诵仓央嘉措所作的《在与不在》,一时间,媒体纷纷在“在与不在”间纠结起来。其实,“干部在与不在一个样”、“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这样的话我们耳朵都听出老茧来了,但谁也不会刻意去嵌在标题里。《在与不在》也问世几百年了,但经电影这门群众性艺术普及,瞬间就能走红标题:2010年9月24日《常州日报》中《江南的在与不在——周伟摄影作品展》,其他还有《房子,在与不在》《爱与不爱,我都在那里》等等。

电影《让子弹飞》上映后,报端上套改的标题大有漫天飞舞之势,如《京华时报》的《让工资飞》、《都市快报》的《让情感飞》、《济南时报》的《让谣言先飞一会》(4月1日B6版)、《都市女报》的《让时装飞》(4月7日4版)。

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焦点访谈》的标题常常令人耳目一新。若干年前,有一期报道西安卫星控制中心主任的先进事迹,当期标题为《牧星人》。我想这个标题就是从电影《牧马人》借用而来,仔细一想“牧星”,那意境、那胸怀、那„„反正没有再合适的词来比喻了。

电视连续剧《我的青春谁做主》播出后,报纸上、网络上,电视剧名称成了套改标题的万能公式了。诸如《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青春你做主》、《你的青春我做主》、《你的青春你做主》、《谁的青春谁做主》„„

畅销书籍名称与流行歌曲、电影电视剧在标题制作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明朝那些事儿》畅销之时,也正是“那些事儿”成为街头巷尾必谈之日。《汉朝那些事儿》、《清朝那些事儿》、《2010年那些事儿》等等,让“事儿”泛滥成灾。“那些事儿”早已成了往事,但至今还时不时被人们想起,如《山东商报》3月23日C1版标题《济南公安微博的那些事儿》硕大醒目,C2版纵向列出“那些事”三个重量级大字,让你不想说事都不行。

每年中央电视台春晚,相声、小品中一些精彩绝伦的对白,常常会成为春节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标题的范本。无论怎样评价赵本山,许多带有东北风味的语言经他之口就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每年春晚,总能创造出一批流行语,诸如忽悠、太有才、为什么呢、伙计、不差钱、姥爷„„这些信手拈来就能组合成标题或标题中的一部分。

群众性语言,让标题生动且充满灵性

群众性语言具有广泛性、深远性、生动性,还具备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好听好记好理解等特点,因此在标题上恰当运用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21日头版头条主题为《湖南双峰:近500名县直干部先免职再竞聘》,肩题为《是骡子是马,拉到群众眼皮底下遛遛》。这肩题做得太棒了。这里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群众性语言都适合做标题,比如说“是男娃是女娃生出来瞧瞧”与“是骡子是马,拉到群众眼皮底下遛遛”在某些地方意思相近,但前者涉嫌违反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自然担当不起肩题的责任。

2009年3月29日,中国女子冰壶队首次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从而创造历史。次日《山东商报》A13版压题照片的标题为《“壶”了!》(见图),名眼人一看就知道取其打麻将中“和”(音hú,赢了的意思)。《“壶”了!》中的感叹号,加之高举的奖杯,女将们灿烂的笑容,“壶”之欲出。同日,《都市女报》以《一片“金”心在冰壶》作了报道,看来是借用“一片冰心在玉壶”,也许“金”是金牌的简称,两者比较,与《山东商报》还是逊色不少。

2009年7月4日A24版《齐鲁晚报》(见图),对美俄峰会之前双方指责进行报道,标题为《峰会没开 先掐上了》,标题上安排两张颇有个性的照片,另加设计台词。看后,真想掐自己一下,咱怎么就想不到这么起标题呢!

今年4月2日《生活日报》18版《我的天!3次领先也没能赢下来》快评《够邪够窝囊》。

4月6日《齐鲁晚报》A19版《一分半钟出现六次 〈家常菜〉植入广告“很二”》。

某报将《失败是成功之母》改编成《失败是成功之娘》。

以上均不失为好标题。

网络语言,让标题更时尚

如果说语言是一条流淌的河,那么网络语言就是注入河流的无数涓涓细流。网络语言往往是不按规矩出牌,因而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层出不穷,自然就结出丰硕且充满怪异的语言新成果。同时,一根宽带将世界联结在一起,因此,最新最亮丽的语言常常被最快速传播并运用。

语言是群众智慧的结晶,网络语言来自无数充满智慧的网民(群众中相当一部分),网络快捷又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可以说最鲜活的语言就诞生在网络世界里。俯卧撑、躲猫猫、被就业、打酱油、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叫人目不暇接。

去年《人民日报》将“给力”放到头版头条,一时间掀起波澜。不管咋讲,此举既是对以前媒体借用网络语言一个阶段性总结,又对未来大胆运用网络语言发起了冲锋号。

“囧”这个字早被语言文字学家所淘汰,不知何时起又被网民起死回生。反对者说《现代汉语词典》没有其位置,支持者说“朱镕基”中“镕”也才救活没多少年。在不停的争论中,“囧”雄赳赳地走到今天。“囧”刚定下身来,“槑”又晃晃悠悠出来,看到“呆头呆脑”的“槑”,你准会先是发呆后是会心一笑。

粉丝、美眉、恐龙(长得不好看的女生)、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驴友、闷骚、“神马都是浮云”等等搅得人们晕头转向。对网络语言也要有所甄别,不能无条件全网照收。

人名、地名等名字做标题,往往一鸣惊人

可以说大部分人的名字是上辈人深思熟虑的结果,寄托了无限希望和美好祝愿,因此说“字字珠玑”。难怪礼仪课有一条:记住别人的名字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尊重。

地名应该说是历史底蕴深厚并具有神圣使命的符号,其深处常常藏着风土人情、时代变迁等记忆。

我们在人名、地名等名称上开动脑筋,往往能引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山东商报》2009年4月1日A18版的《一岁一哭荣》(见图),来自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恰好张国荣名字最后一字为“荣”,这个标题虽说不大,但表达了作者及编辑的一种怀念情愫。

《济南时报》2009年5月30日12版,头条压片标题为《高水平》(见图)。其标题源自中国男子足球主教练高洪波率领中国新国足1∶1战平世界劲旅德国队。

除了“高”与“高洪波”之姓相互借代外,还有几处细小地方值得评析:一是在“高”字中右镶嵌“洪波”,在“平”字上印有红色“1∶1”。“平”身兼水平、平局双重责任,“水”字为白色,表示水的洁净,同时高于“高”、“平”一大截,并与“高”“平”两字相连接,与背景中铲球的“箭”腿互为照应,这标题做得“高,实在是高”。尤其要表扬的是“1:1”中间用的是比号,而不是报纸上常用的冒号,由此看出该版编辑水平不低。

2008年8月22日,张怡宁VS王楠,这是中国乒坛时任“一姐”与前“一姐”的对话。在0:1落后的情况下,张怡宁连扳4局,实现了卫冕。次日《齐鲁晚报》标题为《不畏艰“楠” 化险为“怡”》,将两位大姐大的名字极其自然地融入两则成语之中,实则不易。

《齐鲁晚报》2009年8月12日A27版《人家不嫩 赢得费劲》(中国男篮71:68险胜黎巴嫩队)。

《齐鲁晚报》2010年12月22日A05版在“世界第一长”的青岛海湾大桥主桥贯通之际,采用标题是《一桥连三岛终结“青黄不接”》。“青黄不接”是人人皆知的成语,标题中“青黄”又暗指“青岛”、“黄岛”,这标题做得太绝了,两个字来形容就是“神了”,四个字来夸奖真是“天助我也”。

《山东商报》3月30日头版导读在图片下标题《“闵”锐 国足3:0洪都拉斯 蒿俊闵助攻帽子戏》、《“璇”晕 〈建党伟业〉发布会 叶璇突然晕倒》。另在A13版压题照片《“蒿帽”》,对国足与洪都拉斯比赛进行详解。

笔者记得多年前,《齐鲁晚报》给郝克远老师开辟了一个“有话郝说”专栏,如今又有“尉伟道来”,姓名开发得淋漓尽致。

《齐鲁晚报》4月5日A14全版三个标题,个个都采用谐音法。《“姚”祝胜利》(图片说明,因伤缺阵的姚明向队友们送出祝福)、《“倩”影依旧 全国游泳冠军赛,陈倩夺冠》、《“城”事在人 曼城5:0横扫桑德兰,积分升到第三位》。

《齐鲁晚报》4月6日A24版《鲁能1:1战平阿雷马 亚冠出线不容乐观“怨”天“怨”地苑维玮 “点”高“点”低点球悲》

人名、地名之外,其他如动物、植物、药物等名字也能用于标题,用好了,其“疗效”会立竿见影。

《齐鲁晚报》2009年2月3日头版《飞鱼坦承“大麻”烦》(见图),说的是菲尔普斯因吸食大麻毒品后发表声明道歉那些事儿。制作标题者巧妙地将“大麻”与“麻烦”两词嫁接,那感觉的确令人兴奋。

正话反说,效果是正话的N方

正话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语言格式,或表扬或批评或赞同或反对。由于人们常挂在嘴边,习以为常,不足为奇,如果将其中一个字拧巴过来说,有时候那个效果远远大于正话正说。

《济南时报》经常采用正话反说制作标题,并形成独特的风格,是标题林中一道亮丽风景。

以下为该报几则同类型标题集锦:

2009年2月20日A29版《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见图)。猛一看,你能笑得趴下,但稍加琢磨再加上仔细阅读文章,你会微笑着从座位上站起来。

2010年12月29日A32版《求求你,让我见个“鬼”》。

2011年3月11日A31版《强扭的“瓜”,也很甜!》。

2011年3月25日B7版头条通栏大标题《任达华:我是披着狼皮的羊》。

重复关键词,不是啰嗦是精彩

我们平日里讲话,必要的重复是为了强调、加强,也是渲染,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并予以关注,但无意义的重复有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啰嗦。

在标题中,在关键时候重复使用关键词,能给人一浪拍到沙滩上的联想。

早在1936年12月28日,针对蒋介石当年12月26日在洛阳发表的歪曲西安事变真相的所谓《对张杨的训词》,中共中央就发表《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两个“声明”针锋相对,不声也明。

这方面,《中国青年报》经常采用,并形成自己独有的品格。以下采撷该报此类标题几则,以飨读者。

2008年11月24日:《“煤吃醋的醋”说明了什么》。

2008年12月9日:《警惕山寨文化被山寨产品山寨了》(见图)。

2010年9月15日:《禁止老师“乱说话”才是乱讲话》(文章针对江苏省邳州市教育局8月27日下发要求老师“不该说的话不乱说”而发表的评论)。

2010年12月20日:《别让“螺帽精神”腐蚀“螺丝钉精神”》(文章内容:广西柳州市交管部门推行新的机动车固封装置,每个号牌的4个安装孔均须安装“桂B”螺帽,售价27元,原价1元)。

2011年3月18日:《比丑闻更丑陋的是遮丑》(针对广州亚运会上一位名叫邵斌的中国裁判炮制的“改分门”丑闻而写)。

除了以上外,2009年8月20日《生活日报》一则标题也是值得称道的。当天,针对孙悦、杜峰、朱芳雨三人在男篮亚锦赛领奖台上偷笑的大幅照片,该报制作标题为《比赛一输他们笑了 他们一笑网友恼了 网友一恼领导急了 领导一急麻烦大了》,副题为《篮协公开批评领奖台偷笑队员:影响团结将永久开除》。

从字面入手,收获的不仅仅是说文解字

我们知道,中国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一支充满历史沧桑的曲子、一个跌宕起伏的传说。因此,从解剖汉字结构入手制作标题,常常令人在沉思中收益颇丰。

《中国青年报》2011年3月18日11版《公众热议食品安全:食字下面是良心》,字结构与文章主题结合得完美无缺。

2009年10月30日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评论《“田”字新解》获得一等奖。该作品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荣誉,除了主题鲜明符合国家基本国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田”字上大做文章。该作品不仅在标题上给听众以新意,更重要的是文章对“田”字结构以及背后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全面解析:如果失去中心内涵,“田”字就变成了一个“口”„„“田”字不是不可以出头,但向上出头必须有充足的理“由”„„“田”字可以出头,但向下出头必须有个“甲”等的选择„„“田”字必须出头,这是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提出的“申”请。“田”让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收获的岂止是“甜”。

以下摘撷几个汉字的奇异拆解,这些在适当时候都可用于标题制作。

舒:“舍”得“予”才能“舒”。

企:“人”要“止”方能“企稳”。

起:“走”出“己”就能“起”。

夸:爱说“大”话终会吃“亏”。

赶:“走”与“干”结合会赶过超。

谐音换字,换来标题林中春色一片

通俗地讲,用谐音换字法制作标题就是将成语、俗语中的字通过同音替代,从而达到一种新的表现效果。最常见的就是成语的运用。

前些年,诸如:出口成“脏”、望眼欲“穿”、后来“锗”居上、植树造“临”(树“数”造“零”)„„同音“窜”改成语形成风潮,一时间批评声大于赞同声。反对者说如此下去,会让孩子误入歧途,分不出真假成语。笔者举双手赞成这种谐音换字法,当时曾在《齐鲁晚报》写文说这种方法可刺激人们的思维创新,但有个前提是老师、家长要让学生识别并牢记正确的成语。十多年过去了,人们对此心态也放得比较平和了。

《生活日报》2009年3月17日通栏标题,说的是一位小保姆在孩子父母相继离家之后,继续承担抚养孩子的事。标题中“孤儿寡母”被“孤儿寡姆”替换。这里有两点值得商榷:一是“孤儿寡姆”要是将引号加在四个字之上,那“姆”要再加单引号,要么只在“姆”上加双引号;二是“寡姆”虽然是同音换字,但有些欠妥。“寡母”之“寡”是死了丈夫的女人,用在一个少女保姆身上,很不吉利。

其他较好的例子有:

《山东商报》2009年4月1日A24版《日导弹就位拟拦截朝卫星 枕戈待“弹”》。

《济南时报》2009年7月23日《天涯共此食》(世纪大日食)。

《都市女报》2009年11月3日头版《“罩”常上课》(延安某学校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学生戴着口罩上课)。

《齐鲁晚报》4月1日B03版肩题《不但要当生产商 还要当品牌运营商》,主题《纺织大省“衣”声叹息中顿悟》。

一字多意,让标题意气风发

汉字诞生之初,一般来说都是一字一意,随着社会发展、交往的需求,一字由单意向多意方向发展。现在许多标题制作者就是在此基础上,大胆挖掘,从而博得满堂喝彩。《济南时报》2009年6月2日A20版《胜利伊始》(见图),报道中国男足以1:0战胜伊朗。“伊”既有中国足球胜利始于此,也有战胜对手——“伊朗”之意。

但要注意的是,一字多意用得恰到好处往往事半功倍,反之,轻者令人啼笑皆非,重者会引起误会乃至被告上法庭。

《重庆晨报》2009年3月15日刊登《三大全国性交易市场布局渝中》,文章讲的是OTC市场、畜产品远期交易市场、土地交易中心等三大全国性交易市场布局渝中区的事,但标题也可让人理解成三大性交易市场,产生如此大的歧义说啥都晚了。

说实在的,这个“性”稍不注意就会惹一身臊,前面我们表扬《齐鲁晚报》《峰会没开 先掐上了》,但内文中有一段值得玩味(见图)。本来“全球性安全„„”就让人“浮想联翩”,结果“性安全”三字另起一行,更让人哭笑不得。因此,这里提请编辑记者注意的是,如果遇到“性”事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如《重庆晨报》标题中那个“性”就可以省略,《齐鲁晚报》中“全球性安全”改为“全球范围安全”就平安无事了。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发展,一些新的名词出现,容易与传统称谓、叫法产生冲突。如“小姐”、“接客”、“扬威”(与阳痿谐音)、“同志”,现在人们用时都比较小心;有些过去不咋的,如“驴”、“白骨精”、“骨灰”、“闷骚”,现在倒成了香饽饽。因此小到给孩子起名字时要格外小心,大到组织活动名称、标题制作,也要有所顾忌。

前不久,一家网站打出题为《故宫五一将首次限制客流 每天接客8万》。一看,游客心里就不会太熨帖,游兴就减了不少。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闻出版局)

写作原来可以这样做

习作原来这样有趣

快乐原来这样简单

字词教学,原来应该这样 做 研修日志

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原来应该这样做

原来语言可以这样教学

原来生命可以这样 作文

新闻原来可以这样写

回忆原来可以这样美

语文学习,原来可以这样

标题原来还能这样做
《标题原来还能这样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