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10课 故都的秋

发布时间:2020-03-01 16:40: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0课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2、理解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 【教学重点难点】

1、全面理解本文的题旨。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欣赏作品的绘画美。 【教学方法】

运用披文入理、缘景入情的赏析方法,把握情境,感受情物,探究情缘,揣摩情语,领悟情思,形成鉴赏抒情散文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相关准备

1、引入课文: 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今天看看北京的秋天在郁达夫笔下又是怎样一番情致。( 教师板书课题)

2、介绍背景(印发资料)

作者: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县人。创造社的重要成员之一,现代著名作家,诗人。1896年,郁达夫诞生在富阳这个富春江畔的古老小城中。据说他家藏四万卷书,郁达夫在少年时期就全部翻读过了,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1913年,他留学日本,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十年异国生活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1922年,他回到祖国,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4月,他离开上海隐居杭州三年,过着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为派遣苦闷,写了许多游记,多为遁世作品。1937年,他愤起离家参加了抗战工作。1945年在南洋被日军杀害。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厚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也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的:“悲怀伤感,决不是一个人的固有私情,照托尔斯泰的艺术论看来,则感情的渲染传统,却是艺术作品的主要功用之一。”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白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郁达夫创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其小说代表作为:《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夜茫茫》等。 背景: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二、整体感知

(—) 指导学生初读文章,理清行文脉落。 学生品读后,研究,讨论。 教师以问题点拨

1、本文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关于秋的景物?

(秋晨天空、秋牵牛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秋枣奇景”等)

2、在刻意描绘的五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首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秋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驼[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其中点明中外文人及作品) (二)指导学生细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中景物的特征。 教师以问题点拨。 学生欣赏、讨论。

1、读罢全文,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儿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各具怎样的特点? (作者先从“秋光”写起,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我们还能从文中听到“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弱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但也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和“潭柘寺的钟声”,是高亢,幽远、清亮的。而再看那“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透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还有秋树的落蕊,没声、没味,“会铺得满地”却“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可“像花而又不是花”,真是朦胧中又有落寞蕴含其中,更具“秋味的是那“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2、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的特点,而南国秋则具有“慢”,“润”、“淡”的特点。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之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之秋的色彩浓重(枣子红透、牵牛花的蓝白之色)、天之高远(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

三、诵读全文,自选两段背诵。(首段和倒数第二段)

第 二 课 时

一、指导学生精读文课文,深层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主旨。 教师以问题点拨。 学生欣赏、讨论、交流。

1.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几处景物来写呢? 提示:清代学者王国维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弱、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在故都,火一般的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都显示着“秋”的韵味,但因为作者身处的时代,在作家的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的阴影,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就笼上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2.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上述秋景的描绘,是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呢?

提示: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没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点,都“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作者正是依据这“缘情写景”的手法,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而这“情”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3、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饬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二、师生尝试进行“揣摩领悟语言”的欣赏性阅读训练,教师相机点拨。

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下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饱尝到了故都怎样别具一格的秋“味”?) 提示:※天的颜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比南方的天有“味”;※那花开的有“味”,因为它多蓝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众人脚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衬;※那蝉叫得有“味”,因为在南方,则“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得到的”;※那雨下得有“味”,因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样;※那风刮得有“味”,因为它使故都成了尘沙灰土的世界;※那都市闲人侃得有“味”,因为那方言的合辙而美妙,“倒来得正好”。

2、在北平即使不出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从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色彩”?)

提示: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筛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显然,这是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与“皇城人海”相比,于“一橡破屋”独居,显然又具有一种隐十之风,而这隐逸中难免有“孤单”感觉,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一种最美的“创造”,是一种对社会的洁身自好,静对秋光、秋花,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的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交织的情怀的着落点。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品出怎样的情感?) 提示: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铺得满地”的落蕊的存在,使人不由得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这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愫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4、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提示: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这种腔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雨后之秋的凉意之中。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5、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作者在后文为什么强调“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与其自身有何用意?)

提示:“有情趣的人类”,在文中侧重于指文人学士,因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较深,因而对于天气逐渐变得凄凉,接近寒冬的秋季,这些文人学士总是要进行“悲啼”的。尤其是中国的文人学士们,当在仕途上不得志时,内心多产生失落、凄凉之感。这和暮秋的萧索的景象一样,像欧阳修、苏轼等就是这样的文人,他们面对西风飒飒、草木凋零的秋天,都会引起心潮澎拜,引起“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共鸣。作者在写古代文人学士,实际也是在表白自己,表白作为一名有着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内心多感的“情趣”——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作家自己独立于北国的寒秋中,曾经如夏蝉一样高唱过“唤醒民众的醉梦,增进民主的地位,完成民众的革命”的他,由于现实的不得志,虽然隐逸于山水之中,而当面对北国深秋的秋声、秋雨之时,此情此景,能不引起他内心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伤感之情吗?

7.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整篇文章,作者或议论,或抒情,或描写,都展示着一种感伤、忧郁而又清静、闲适的情绪,可却有这样的一个结尾,读后有何感受?) 提示:作者这样的收笔,就如同一条舒缓的小溪,经过长久的蓄积后,达到了喷涌而出的飞瀑之势,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情感的潮水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出,这是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激情,仿佛我们眼前站立着这位沉醉于故都之秋的率真而感伤的主人公。

三、品味比喻等修辞手法

1.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并不合适的。(秋与名花、美酒,在欣赏角度上有何不同之处?)

提示:名花在品味中,只有在半开的含苞欲放时,才使人陶醉,使人欣赏到其朦胧之美;美酒在品味中,只有达到半醉微熏的状态,才会感到酒之香、酒之美,使人陶醉其中,而秋则不然,那种“浑浑沌沌”地只感到一丝清凉,而草木还是绿的,天气还是湿润的,是不能使人陶醉的,只有在飒爽的秋风中,在清凉的秋雨中,在残弱的秋声中,才会真正感到十分的秋意。在秋天,只有草木凋得快,空气来得燥,天色对比度大,才是故都的秋,才使秋具有独特的个性。

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个角度入手的呢?)

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人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昧悠长,明了于胸。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第10课 故都的秋
《第10课 故都的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10故都的秋 故都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