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书报告 骆驼祥子

发布时间:2020-03-03 16:21: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骆驼祥子》有感

没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是没有根的花,它不但在本乡本土活不下去,而且无论在哪里也活不下去——老舍

最近再次有幸拜读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感觉还是那么的翔实、深刻、鲜明。《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是老舍自己最钟爱的作品。

“骆驼祥子”名列世纪百强第3。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出身寒苦。他从小就熟悉城市贫民的生活。自己的切身经历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耳闻目见的各种不合理现象,激起他对于社会恶势力的愤懑和对于生活在底层者的同情。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优秀代表作,而且是老舍的创作进入新的阶段的里程碑似的标志。“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伕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 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 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 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 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 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祥子在文中被刻画成一个个性很鲜明的人物形象。他的身上具有很多基层劳动人民的优良作风和人格品质。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几乎是没有任何修饰,却细腻逼真,令人感同身受.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 ——拉洋车.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最大的梦想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 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

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象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象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这样的语句、这样的描写是多么的朴素、多么的生动啊。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所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并不是想借此往上爬,买车当车主剥削别人。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作品描写了他在曹宅被侦探敲去了自己辛苦攒来的积蓄以后,最关心的却是曹先生的委托,就因为曹先生在他看来是一个好人。还描写了他对于老马和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表现出他的善良和正直。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像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 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使我对文中祥子命运的遭遇深感同情和痛心,对那个时代感到极其的愤怒,如果出生于这样的一个不公道的世界,是多么极其的悲哀,“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多么入骨的描述啊。故事的结局低沉,弥漫着一种阴郁绝望的气氛据老舍自己回忆,作品发表后,“就有工人质问我:『祥子若是那样的死去,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呢』我无言答对?”。。这样的处理,一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的悲惨气氛,加强了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力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老舍在认识了旧社会黑暗势力的强大和个人奋斗的无能为力以后,还未找到劳动人民自我解放的正确道路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彷徨苦闷的心情。老舍十分熟悉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他用一种朴素的叙述笔调,生动的北京口语,简洁有力地写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祥子的悲剧,是当时黑暗社会产生的悲剧。当你处于黑暗的社会中时,对于我们个体人来说,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凭自己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到后来呢,却使身心又一次伤痕 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痛苦的挣扎中,只是越陷越深,他渐渐的被黑暗的社会所扭曲、所吞噬。以前有着抱负和理想并且满是骨气的祥子,现在只有对钱的贪念而已。 在社会的黑暗与钱的诱惑下,祥子没有了骨气,他什么都会干。只要有钱,他无论别人怎么看他,他都会不择手段地来争取拿钱。完全成为一个被钱强奸后甘愿成为俘虏的杯具。

“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确实这样,祥子为了“生命”来争取钱。可是在那时祥子除了生命还拥有什么呢?没有,没有,没有。在黑暗的社会中,人性变得扭曲,人与人之间布满着仇恨。那黑暗力量如此可怕,人的力量与之相比,实在太渺小了。在此我领悟到:一个人的命运并不完全的由自己掌握着,我们人生的桌面上注定要摆满各种杯具。

南宋《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说明人刚出生时是纯洁无暇的,但因接触了社会,性情便大变了。说得好听点,是与时俱进,说白了,就是与世同流合污。

曾经我们的教育教给我们说:人定胜天,一切由自己掌握,爱拼才会赢。但现实确实存有不公,有时我们不可避免的遭遇挫折、困苦,此时该怎么做?我对自己说冲、冲、冲,跟随自己的心,念着自己的信念,去勇敢的追自己的梦和理想,但绝不屈服,自己给自己开出生命的绚烂。

面对各种杯具,握起拳头狠狠砸碎它们。

《骆驼祥子》读书报告

《骆驼祥子》读书报告

《骆驼祥子》读书报告

骆驼祥子读书报告

骆驼祥子读书报告

骆驼祥子读书报告

《骆驼祥子》读书报告(版)

《骆驼祥子》读书心得体会

骆驼祥子读书心得

骆驼祥子读书心得

读书报告 骆驼祥子
《读书报告 骆驼祥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