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

发布时间:2020-03-03 06:21: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

高嫚 057071213

一、宣威市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据统计,宣威市14个产煤乡镇中,共有有证乡镇煤矿195矿225对井。2005年度,乡镇煤矿产煤总量900万吨;常年从事煤炭生产、加工、营销、运输从业人员,全市突破3万人。2003年以来,由于全国性的能源紧缺,煤炭价格一路飙升,到去年底,宣威煤炭市场均价达到240元左右(电煤除外),煤炭行业成了高额利润行业。几年来,通过全市煤炭安全生产为目标的整治非法小煤矿清理整顿行动,全市煤炭生产逐步走向正常发展轨道。产量、产值、销售收入、安全状况、矿井建设和电煤供应等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煤炭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2005年宣威乡镇煤矿共生产原煤 900万吨,加工焦炭

21.51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06720万元,原煤、焦炭产量分别完成其年计划的100%、107.55%,与2004年同期相比原煤增28.45%,焦炭增2.92%,产值增56.87%,销售原煤890.10万吨,焦炭21.5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6601万元,与200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29%、0.9%、50%。

(二)电煤任务总体完成较好。全年宣威乡镇煤矿共供应电煤643.67%万吨,占全市原煤产量900万吨的71.52%,完成任务数589.29万吨的109.23%,其中供宣威电厂442.79万吨,完成任务数563.74万吨的78.54%;供曲靖电厂99.31万吨,完成任务数25.55万吨的388.69%;供昆明电厂74.88万吨,供来宾小电厂12.5万吨,供羊场小电厂7.99万吨,供田坝小电厂6.2万吨。

(三)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状况逐步改善。全年宣威共组织全市性安全大检查、抽查、重点督查20次,查出不安全隐患18518条,责令停产、停调168井次,组织恢复生产验收检查155井次。切实加大安全投入,共投入安全技措资金17025万元,购置安装安全设备1.4万余台件,安装使用瓦斯监测监控67套,瓦斯移动抽放泵3套,高瓦斯矿井均实现了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报警仪、瓦检仪“三同时”监测监控,低瓦斯矿井实现“两闭锁”和瓦检仪、报警仪同时监测。全部矿井实现了井上、下供电分开,65对矿井实现了双回路供电,其它矿井配备了备用电源。经安全评价的219对井全部达到B类,安全状况逐步好转。以人为本,加强教育培训。2005年宣威共培训、复训煤矿特种作业人员16期2366人,全市乡镇煤矿基本按规定配齐配足了特种作业人员,矿长持证率达100%;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全市有证乡镇煤矿发生死亡事故7起死亡22人(其中6起14人属于非生产性死亡事故),7起死亡22人(其中6起14人属于非生产性死亡事故,不计入百万吨死亡率),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89人,低于上级控制考核指标。

(四)煤矿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共完成基建技改资金45020万元(其中宣威电厂七期供煤矿井完成基建技改投资9605万元),重点对110对6万吨/年以上骨干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全年全市乡镇煤矿2005年共完成开拓总进尺2760米,砌碹巷道49760米,完成土建工程59860平方米,购置安装设备6880台件,架设输电线路775.5公里,新修维修矿区公路1525公里。加强资源勘查工作;完成了宣威西部七乡镇共200平方公里的地质预查工作。积极推广使用适合乡镇煤矿的先进适用技术,全市现有2对矿井改提升运输为皮带运输,11对矿井使用了掏槽机,建成壁式工作面180个,金属支柱工作面40个,40米以上较为规范工作面140个,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二、目前宣威市煤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煤矿对《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别规定》、《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等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学习贯彻不到位,未能真正树立依法办矿、依法管矿的思想。存在违规作业现象。部分煤矿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没有按“三班制”配齐配足,一人兼多职的现象突出。人员流动性大,存在无证顶岗现象,加大管理难度。“一通三防”和瓦斯检查管理不到位,部分矿井仍存在风流短路、测风分风不合理、无风微风作业,瓦斯超限作业,少数矿井瓦斯检查未实现“一班三检”、“一炮三检”、“三对口”、“三签字”、虚填虚报、仪器失修、失效等现象。现场管理不到位,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不严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乡镇煤矿普遍存在从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低,经营管理层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乡镇煤矿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电煤价格低,煤炭发展资金不足,电煤供应组织协调难度加大。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煤矿建设资金难以筹集,导致煤矿建设不能足额投资,难以形成规模生产;同时,宣威电煤价格偏低(同类同质电煤价低于市场价60—80元/吨,煤矿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制约煤炭产业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加之市场需求增长快,煤炭价格上涨,电煤价格与市场价格差距大,煤矿供电煤积极性不高,电煤供应组织协调难度大。

(三)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生产技术管理、服务滞后。煤炭行业职工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尤其是采矿、机电、地质、工程测量、通风、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管理人才紧缺,导致图纸测绘追接滞后,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可操作性差,成为制约矿井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

(四)煤焦流通秩序治理整顿任务艰苦。流通领域存在抗拒管理、制造假单、掺杂使假等扰乱正常经营秩序的行为,治理工作任务艰苦。

(五)可开发利用资源有限,前期工作滞后,影响开发建设。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程度低,可供设计利用的储量相对不足,前期地勘工作落后于矿井建设速度,探明保有储量难以满足矿井生产建设需要。

(六)影响和制约乡镇煤矿发展的因素增多,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一方面因资源、饮水、房屋开裂、地表塌陷等引起的矛盾、问题和纠纷增多,另一方面在少数人的操纵利用下,对矿井封堵,甚至止、砸、抢,煤矿的生产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七)煤炭加工转化工作滞后。全市煤炭加工转化大多数仅仅停留在小机焦和简单的洗选加工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先进的加工生产工艺应用较少,煤炭价值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三、加强煤炭管理工作促进煤炭经济健康运行的建议

(一)加强监管,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一是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446号令。国务院办公厅紧急通知、国家总局“五整顿”、“四关闭”紧急通知精神及煤炭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各级的文件、指示、指令精神,努力加强安全监管,不断提高安全监管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抓好加强指导和督促,加快“十八”项安全基础工作的建设进度。切实抓好“五整顿”、“四关闭”工作,严厉打击违法开采行为。二是加强以“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等为重点的安全监管工作,严肃查处超通风能力生产、瓦斯超限作业、无风微风作业等现象,杜绝使用非矿用设备,积极推进“科技兴安”战略,建立和完善监测监控信息网络,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样板乡镇、示范矿井、样板矿井建设工作;全面推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步伐,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三是强化检查督促和现场监管,对查出的隐患限期整改。及时清除事故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加大培训力度,严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引导煤矿企业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组织生产,为实现安全生产夯实基础。五是加强安全监管,加大处罚力度,落实各种责任制,切实加强现场管理和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事故,努力实现安全状况的基本好转。

(二)加大矿井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努力提高规模生产能力。一是要多方筹资金,增加煤矿投入,充分发挥国有和地方大公司大企业在融资方面的优势,通过向银行贷款、补偿贸易、引进外来资金和外来优势企业等形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增加煤矿投入,提高生产能力。二是立足现有矿井,搞好地质补勘,围绕技术改造,抓好标准化、示范化以及骨干矿井的建设。加大宣威电厂七期配煤新建矿井办和羊场工业园区配套新建矿井的建设力度,使之早日建成投产,确保按时足额供煤。三是积极推广应用适用技术和先进装备,改进和完善“五大系统”,推广使用光爆、锚喷、机械化采煤、液压支柱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力推行以壁式工作面回采为主体的正规生产,提高资源回收率,保护有限的煤炭资源。四是抓好矿区公路的规划和实施,改善运输条件。五是加强对矿井开拓布局的技术指导,制定合理的采掘方案,使矿井基本做到开拓布局合理,采掘协调,系统完善可靠,做到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加强煤炭资源管理,加快煤炭产业发展步伐,实现优势资源的优势企业集中,在两年内,地方政府应以宣威煤电联营有限责任公司,宣威发电选煤有限责任公司、宣威煤磷有限责任公司、三联公司等企业集团为载体,打造4个产量100万吨以上的区域性龙头生产企业集团,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强对矿井开拓布局的技术指导,使矿井基本做到开拓布局合理,采掘协调,系统完善可靠,做到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煤供应。牢固树立保煤增电、增煤保增长、增煤促发展的观念、讲政治、顾大局,加强组织协调,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煤供应。一是组织矿山、基层千方百计积极筹措资金,对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整治,保证道路畅通,确保电煤运输;二是加大整改力度;推进安全评价进度,使待评矿井尽快恢复生产。采取过硬措施,加大市场整顿力度,规范经营秩序;三是多方协调配合,严格控制产品外调,按计划保电煤;四是搞好综合协调服务,努力增加电煤运力;五是积极和发电企业协商,在电煤价格和市场价差距下,燃油价上涨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煤价、运价、调动煤矿企业供煤积极性;六是强化目标管理责任的落实,认真地把任务安排到具体的单位、部门、井口和个人,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电煤供应任务得到有效落实,缓解当前宣威电厂电煤供应紧张的状况。

(四)加大地质勘探投入和地质基础调研,增加资源储备。通过加强老矿区深部的寺质勘查工作,积极寻找和扩大接续资源。通过对矿井生产、安全系统改造,加大地质勘探投入,加强煤炭地质基础调研,增加新的资源储备,探明未开发区域情况,为煤炭资源的整体规划和合理开发提供地质依据。规划储备20对15—21万吨型的矿井,满足市场发展需要。

(五)抓好煤焦流通秩序的治理整顿工作。严格依法办矿,坚决取缔有证井的挂靠井,拖斗井,加大流通秩序的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运输煤焦活动,减少国家税费流失。

(六)大力改造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走煤焦一体化路子。以煤炭资源为依托,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产业关联关系或技术经济联系为切入点,遵循总量控制,合理布局的原则,整合改造提升现有洗选厂,切实改变现有企业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环保设施不配套的状况,延伸产业链、走煤电、煤化、煤冶、煤焦结合等综合经济效益,地方政府应当力争建设入洗能力60万吨的洗选厂和焦化能力60万吨的焦化厂。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地方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严肃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要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票据管理,认真做好规费收缴工作,确保规费按期足额入库,要加强票据管理,加快结算汇兑过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协调联系,增进供需双方互信,使煤炭价格、考核标准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最大限度维护煤矿企业的合法权益。

(八)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还要进一步关注和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现象和问题:

1、私营煤矿中的资源暗地倒卖现象;

2、煤炭行业普遍存在掺杂使假问题;

3、正视煤炭市场开发建设现状,切实解决宣威当前乡镇小煤矿过分过滥、无序发展问题。

宣威煤炭工作运行情况

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当前煤炭经济运行走势

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分析

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上半年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大同市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研材料

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
《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