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诸,水,北’三地襄味探索记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9:20: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诸,水,北”三地襄味探索记调查报告

一、活动原因

在我们家乡有许多值得发现和细细品尝的襄阳味,而城市建设中的襄阳味则是襄阳的明信片。作为家乡的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将这项任务好好完成。

爱家乡,爱祖国;汇聚个人之力,成就中国之梦!本次科技实践活动,我们设计让学生利用充足的寒假休息时间,到户外去,走访襄阳大街小巷,关注城市建设中的襄阳味,既通过调查,加深了解,引起学生对这些民间珍贵文化财产的珍视,又可激起学生心中对这片自己生活的本土城市的淳淳热爱!

二、活动内容

(一)活动成员:

探索小组全体成员

(二)活动时间: 2月4日~2月10日

(三)活动安排

1、小组成员拟定计划

2、然后小组成员在实地进行调查拍照,感受文化氛围

3、整理资料感受。

4、进行整合,写出活动感受。

(四)活动过程

1、诸葛亮广场 同学们在商讨计划时提前查阅了关于诸葛亮广场的资料,发现它的建设十分优美,设计合理,非常适合本次活动的对象。资料显示的来历是,1999年底,为纪念诸葛亮,迎接将在2001年金秋时节举行的诸葛亮文化节,发展襄阳市经济,中共襄樊市委、襄樊市政府决定修建诸葛亮广场,建设成为文明窗口和城市客厅。2001年9月,诸葛亮广场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如今作为襄阳都市的标志,是城市建设中最具襄阳味的公共场所。

同学们如约来到诸葛亮广场,首先就看到了很多草坪、花卉等植物。正直隆冬,却依然郁郁葱葱,不禁为广场的绿化程度之好而感叹,充分体现了“绿色襄阳”。随后步行来到体育馆,咦?怎么和平时看到的体育馆不一样?场内搭起了一个个红棚子,人来人往,个个人们手里或拿着一些年货,或观看具有襄阳传统特色的节目。哦!原来是在举行农贸展销会啊!同学们进去转了一圈,到处红红火火,感到了十分隆重的年味,这才是真正的想老襄阳年味啊!

同学们继续向前走着,一路上的现代设为市民提供了方便,让我们感受到了广场在市民心中不可缺少的作用。 走到了诸葛亮大铜像了,远看诸葛亮铜像昂首挺胸,右手执扇,目光炯炯,胸怀谋略,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英姿爽健。在铜像底座下有襄阳市人民政府的题词碑文,叙述了诸葛亮的一生以及后人对诸葛亮的追慕。走在它脚下,可以纵观全广场。诸葛亮广场铜像雕塑工程是诸葛亮广场起步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到这里,同学们更加佩服脚下这座广场了。

再往又走,就看到了襄阳体育馆。襄阳体育馆羽毛球馆是一所专业性质的羽毛球活动场地2013年襄阳市正在筹备“隆中对·创业与人才”活动,全省大学生创业大赛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将于9月28日下午在襄阳体育馆举行.这里就成为代表襄阳举办活动的一个“明信片”。这里所蕴含的襄阳味也是最浓厚的。这里还聚集襄阳的大量的各类人才,创造出了属于襄阳特色的企业,在各类产业中显示出别具一格的襄阳味。

虽然这座体育馆我们还没进去,却以感受到襄阳特有的文化味。

建设诸葛亮广场的目的是什么呢?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迎接将在2001年金秋时节举行的诸葛亮文化节,而经过很多年后,诸葛亮广场成为了周边地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为此增加了许多的的设施来为人民创造更好的休闲环境。

同学们虽然都已多次来到诸葛亮广场,但每次前来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里添加了什么有襄阳味的设施,那里举办了什么有文化特色的活动。。。。。。这个广场还真是“人老心不老”啊! 这次活动这是带给同学们别样的感受,沉醉襄阳味的视觉大餐中!

2、水星台

接着,同学们又来到了水星台,如今的水星台依旧很高,仿佛显现出它当年的飒爽英姿。据史料记载,相传为晋代喜占卜之术、擅游仙诗的文学家郭璞始建。历代曾多次维修。台高8米,残长约30米,宽22.4米。台基南面有蹬台石阶。台上现存建筑坐北朝南,为清代建筑风格。前殿前檐仿木结构的牌楼门额上竖匾书“水星台”3个大字。前、后殿均为三开间单层硬山顶式建筑,东西两侧各接一套民居式小四合院。古时人们在20多里的郊外,还能看见水星台的高大身影呢!

同学们不禁感慨:原来古代也有“消防站”啊。不禁为古代襄阳人民的智慧而感到骄傲。在走访途中,同学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到了地方却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这时,我们便利用旁边正在打牌的老奶奶,终于找到了位置的所在地。

而如今的水星台虽然不是全樊城最高建筑了,却依然有着不容小觑的历史价值。我们要充分肯定水星台在消防史上的作用及历史价值,并加以研究,毕竟它是我国目前保留最为完整、历史记载清楚、地址一直不变的古代消防建筑。希望消防专家对水星台进行进一步考证和研究,挖掘它在古代消防史上的作用和在消防科技史上的历史意义,以填补我国古代消防史上的空缺。

现在在原水星台遗址附近还建立了水星台社区,使人们感受到的文化气息愈发浓厚了。它的确是最具襄阳味的社区!

3、北街

北街坐落在襄阳城中心——十字街之北。 北连古城墙,南接昭明台,长860米,宽12米——北街的特殊位置注定了它是襄阳古城的一个重要“符号”,也是襄樊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名片”。凭借着位于古城南北中轴线、靠近汉江的优势,北街曾是襄阳城内最繁华的街区。襄樊北街历史悠久,商周时期开始发展,唐宋时期甚为繁华,虽历经沧桑战火,但街道位置没变。 2001年和2007年,市政府又先后成立襄城北街区域整治工程指挥部,对北街的排水管网、路面街景、交通环境等进行整治和维护。

同学们都已多次来到北街,而每一次都被北街的繁华所感叹。他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呢?1991年,为迎接第一届诸葛亮文化节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会议(俗称“一节一会”)在襄樊举行,市政府决定将北街改建为一条与襄阳古城墙、昭明台等古建筑相匹配、仿明清建筑风格的文化商业步行街。据称,北街是全国最长的仿古步行街。

在北街改造过程中,市政府邀请国内著名的文物保护专家和精通古代建筑设计的专家,确定了襄城北街改造的三个原则(即:历史上原有的建筑格局不变、建筑体的体量和高度不变、沿用襄阳传统名居的建筑法式和建筑材料),要求修旧如旧。这些要求极好的保留了北街的价值,使它成为了襄阳仿古建筑的标志,是襄阳建筑中最有襄阳味的标志 ,充分体现了襄阳的建筑特色。

在走访途中,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它作为商业之街的美誉:满大街的商品聆郎满目。饿了,就到小摊上豪吃一顿;渴了,就到饮店内细细慢饮;写字的笔没带,就到附近学校门前买一只。。。。。。真是因有尽有啊!那个同学不是满载着快乐回家的呢?

三、活动收获

这次活动下来,虽然同学们走了很多路,但在感受襄阳文化是无不高兴不已。襄阳文化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不断升高。在这次活动中不仅收获了快乐,而且还学会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们学会了许多有关我们家乡城市文化建设的知识,提高了我们实地调查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我们对家乡味的热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真不错,这次活动也成为我们积累社会经验的第一步。我们城市中的文化建设虽多,但是不完全能凸显襄阳独特的风味。这就需要同学们多多宣传、支持这些文化活动,爱护这些设施。让我们今后一起为建设更美丽的家乡而努力吧!

2015年2月8日

襄北车间团支部

北水小学工作总结

北江滨调查报告

粽味飘香周记

赴裕溪口三地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参加襄北监狱警示教育函

北林水保真题

读《山南水北》有感

水北中学工友考勤制度

北林水保真题

‘诸,水,北’三地襄味探索记调查报告
《‘诸,水,北’三地襄味探索记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