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消防工程师考点速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发布时间:2020-03-02 15:13: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考点速记

一、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所使用喷头的型式,分为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下简称湿式系统)在准工作状态时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水。

2、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下简称干式系统)在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气体。

3、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下简称预作用系统)在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不充水,由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开启雨淋阀后,转换为湿式系统。预作用系统与湿式系统、干式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系统采用雨淋阀,并配套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雨淋系统——采用开式喷头,由雨淋阀控制喷水范围,由配套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传动管系统启动雨淋阀。

5、水幕系统——水幕系统不具备直接灭火的能力,是用于挡烟阻火和冷却分隔物的防火系统。

6、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配置供给泡沫混合液的设备后,组成既可喷水又可以喷泡沫。

二、系统的工作原理与适用范围

1、湿式系统——适合在环境温度不低于4℃并不高于70℃的环境中使用。

2、干式系统——适用于环境温度低于4℃,或高于70℃的场所。

3、预作用系统——适用于严禁系统误喷的忌水场所。

4、雨淋系统——适用于需大面积喷水、快速扑灭火灾的特别危险场所。

5、水幕系统——适用于局部防火分隔处。

三、系统设计主要参数

1、火灾危险等级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共分为4 类8 级,即轻危险级、中危险级(Ⅰ、Ⅱ级)、严重危险级(Ⅰ、Ⅱ级)和仓库危险级(Ⅰ、Ⅱ、Ⅲ级)。

室内最大净空高度不超过8m、且保护区域总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 ㎡的民用建筑可采用局部应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但系统应采用快速响应喷头,喷水强度不应低于6L/min﹒㎡,持续喷水时间不应低于0.5h。除特殊规定外,系统的持续喷水时间,应按火灾延续时间不小于1.0h 确定。

四、系统主要组件及设置要求

1、洒水喷头

根据喷头的热敏性能指标,喷头分为早期抑制快速响应(ESFR)喷头、快速响应喷头和标准响应喷头。早期抑制快速响应(ESFR)喷头的响应时间指数为RTI

2、报警阀组

报警阀组分为湿式报警阀组、干式报警阀组、雨淋报警阀组和预作用报警装置。

3、报警阀组设置要求

报警阀组宜设在安全及易于操作、检修的地点,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距地面的距离宜为1.2m。水力警铃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地点附近,其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直径应为20mm,总长度不宜大于20m; 水力警铃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05MPa。 一个报警阀组控制的喷头数,对于湿式系统、预作用系统不宜超过800 只,对于干式系统不宜超过500 只。

4、管道

配水管道应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或铜管、涂覆钢管和不锈钢管,其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20MPa。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下列关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湿式系统适合在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环境中使用

B.当雨淋系统处于准工作状态时,由消防水箱或稳压泵、气压给水设备等稳压设施维持雨淋阀入口前管道内的充水压力

C.雨淋系统的喷水范围由雨淋阀控制,在系统启动后立即大面积喷水

D.水幕系统应能有配套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传动管控制并启动水幕系统

答案:D。水幕系统处于准工作状态时,由消防水箱或稳压泵、气压给水设备等稳压设施维持雨淋阀入口前管道内的充水压力。发生火灾,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开启雨淋报警阀组,系统管网压力开关启动供水水泵,向系统管网和喷头供水。选项D中包括了传动管控制,故错误。

某地下百货商场,总建筑面积为800 m2,室内净高为4.8 m,所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参数应按火灾危险等级不低于(

)确定。 A.中危险Ⅱ级 B.严重危险Ⅱ级 C.严重危险Ⅰ级 D.中危险Ⅰ级

答案:D根据2018年版表3—3—1的规定,总建筑面积小于1000m2的地下商场的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Ⅰ级。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用技术探讨

《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5008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常见问题与防治措施

消防工程师考点速记:防火卷帘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

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实用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四类报警阀工作原理总结

湿、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消防设施操作图解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流量算式的探讨(精)

坦克自动灭火系统

消防工程师考点速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消防工程师考点速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