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考前密押试卷 大学语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22:44: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考前密押试卷

(一)大

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制国有常,利民为本 B.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 .................... C.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 D.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 ................2.下列属于契诃夫作品的是( )

A.《我的叔叔于勒》 B.《万尼亚舅舅》 C.《山上的小屋》 D.《猎人笔记》 3.《谈时间》一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演绎论证 B.比较论证

C.归纳论证 D.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和归纳论证 4.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是( )

A.司马光 B.柳宗元 C.王安石 D.司马迁 5.张洁的《拣麦穗》表现出作者向往的是( ) A.丰收的年景 B.美好的爱情 C.人间纯真的感情 D.一个美丽的梦 6.《麦琪的礼物》运用的结构方法是( )

A.一虚一实,虚实结合 B.采用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 C.追溯法 D.四条情节线交叉叙述 7.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 A.类比法 B.归纳法 C.演绎法 D.对比法 8.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体现出的风格是( )

A.含泪的讽刺 B.淡淡的哀伤 C.含泪的微笑 D.含泪的哀伤 9.戴望舒是三十年代( )的代表诗人。

A.现代派 B.格律派 C.婉约派 D.格律派 10.巴金的作品被称为《爱情三部曲》的是( )

A.《家》《春》《秋》 B.《雾》《雨》《电》

C.《春蚕》《秋收》《残冬》 D.《幻灭》《动摇》《追求》 11.《声声慢》中引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 )

A.晚来风急 B.梧桐细雨 C.黄花 D.雁过 12.杜甫《兵车行》中反映当时社会反常心理的诗句是( )

A.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B.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C.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D.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13.下列诗人中属于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的是( )

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甫 14.下列诗歌中属于律诗的是( )

A.杜牧《泊秦淮》 B.陆游《关山月》 C.李白《行路难》 D.王维《山居秋暝》 15.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诗的是( ) A.《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B.《陌上桑》(日出东南隅) C.《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D.《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二、古文翻译题(将每题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6.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7.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8.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19.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0.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材料一: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不容忍只是不能容忍和我自己不同的新思想和新信仰。一个宗教团体总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必定是错的,必定是异端,邪教。一个政治团体总相信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政治见解必定是错的,必定是敌人。

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试看欧洲的宗教革新运动的历史。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和约翰·高尔文(John Calvin)等人起来革新宗教,本来是因为他们不满意于罗马旧教的种种不容忍,种种不自由。但是新教在中欧、北欧胜利之后,新教的领袖们又都渐渐走上了不容忍的路上去,也不容许别人起来批评他们的新教条了。高尔文在日内瓦掌握了宗教大权,居然会把一个敢独立思想,敢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塞维图斯(Servetus)定了“异端邪说”的罪名,把他用铁链锁在木桩上,堆起柴来,慢慢地活烧死。这是1553年10月23日的事。

——节选自胡适《容忍与自由》

请回答:

2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3分) 22.文中的“异端”指的是什么?(3分) 23.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4分) 材料二: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节选自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请回答:

24.这个语段记叙的是哪一次战役?(3分)

25.先写“中贵人走广”,对于突出李广的性格特征有何作用?(3分) 26.这个语段主要表现李广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四、作文题(本题50分) 27.一位先哲曾经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 2.C 3.D 4.C 5.C 6.A 7.C 8.C 9.A 10.B 11.D 12.C 13.C 14.D 15.B

二、古文翻译题(将每题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6.臣活着愿捐献生命,死后也应结草来知恩图报。

17.祸患往往是从细微小事积累起来的,而有才智勇气的人又常常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物而陷入困境。 18.许远不怕死也就很明确了。

19.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20.任凭小船飘去,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材料一:

21.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

22.指一切与自己政治思想宗教信仰不同的团体与个人。 23.例证法。 材料二: 24.上郡之战。

25.先写中贵人大败走广,这是先铺垫,在铺垫的基础上对比,在对比中用反面衬托来突出李广的机智勇敢、善于骑射的个性特点。

26.主要表现李广善骑射、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胆略过人、指挥若定的性格特征。

四、作文题(本题50分) 27.评分标准:

①观点明确、立意切合原材料;内容丰富、叙事清楚或说理有力;语言通畅、生动;结构合理、线索明确。(50-42分)

②观点基本明确、立意基本切合原材料;内容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合理。(41-34分)

③观点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完整;语言不太通顺;结构不够合理。(33-0分) ④缺少标题扣2分;总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错3个字扣1分。

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考前密押试卷

(二)

大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诗经》 B.《史记》 C.《战国策》 D.《左传》 2.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 A.结交戏子 B.鄙视功名利禄,不走仕途经济之路 C.被人诬告,枉加罪名 D.父子失和 3.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和( )

A.情节 B.时代背景 C.事件 D.细节 4.下列《报刘一丈书》中的语句,描述作者对权贵者态度的是( ) A.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B.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 C.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D.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

5.《门槛》用“门槛”寓意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这种表现方法是( ) A.比喻 B.比拟 C.铺垫 D.象征 6.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7.孔子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的道理,来批驳冉有为季氏攻伐颛臾寻找借口的行为,这种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8.“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

A.《韩非子》 B.《墨子》 C.《论语》 D.《诗经》 9.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情,这种叙述方式是( ) A.插叙 B.倒叙 C.平叙 D.顺叙 10.《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 ) 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 C.《礼记》成书是春秋时代

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 11.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是( )

A.惟陈言之务去 B.无望其束成,无诱于势处 C.文以明道 D.取于心而注于手 12.《饮酒》(其五)是谁的作品( )

A.李白 B.杜甫 C.陶渊明 D.欧阳修 1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左传》 B.《战国策》 C.《后汉书》 D.《史记》 14.“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下列哪位诗人诗风的评价( ) A.孟浩然 B.李白 C.王维 D.陶渊明 15.《氓》选自《诗经》中的( )

A.王风 B.魏风 C.陈风 D.卫风

二、古文翻译题(将每题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6.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17.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9.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材料一: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我总觉得,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都是可鄙的。

——节选自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请回答:

21.这段文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22.这段文字中作者说“客观世界”是永远达不到的对象,为什么?(3分) 23.作者在文中说,“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指的是什么?(4分) 材料二: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出。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洲,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节选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请回答:

24.这里表现出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

25.除慷慨陈词外,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南霁云的形象?请概要说明。(3分) 26.除正面刻画南霁云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这具体体现在哪几个地方?(4分)

四、作文题(本题50分)

27.现在社会上有些人以追求金钱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享受。请你以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一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B 2.B 3.A 4.B 5.D 6.D 7.B 8.C 9.C 10.A 11.C 12.C 13.D 14.C 15.D

二、古文翻译题(将每题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6.于嵩将要到州府打官司,被人杀害。

17.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的做法。 18.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败亡。

19.如果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

20.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材料一:

21.人的理想应该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而不是追求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 22.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23.要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能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不然的话,生活就会是空虚的。

材料二:

24.疾恶如仇,忠贞刚烈。

25.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主要细节有二:一是抽刀断指,二是射矢明志。

26.还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具体体现在三个地方:一是用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嫉贤害能、狭隘自私来对比衬托;二是南霁云抽刀断指后“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来烘染;三是用汴、徐二府的人长期流传南霁云的英雄事迹来渲染。

四、作文题(本题50分) 27.评分标准:

①观点明确、立意切合原材料;内容丰富、叙事清楚或说理有力;语言通畅、生动;结构合理、线索明确。(50-42分)

②观点基本明确、立意基本切合原材料;内容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合理。(41-34分)

③观点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完整;语言不太通顺;结构不够合理。(33-0分) ④缺少标题扣2分;总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错3个字扣1分。

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考前密押试卷

(三)

大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我与地坛》反复抒写母亲死后“我”的痛惜和追悔,对表现母爱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 A.对比反衬 B.类比显现 C.象征暗示 D.侧面烘托 2.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能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第一本诗集是( ) A.胡适《尝试集》 B.闻一多《红烛》 C.鲁迅《野草》 D.郭沫若《女神》 3.在《聊斋志异》中,( )是最成功的狐仙形象。 A.王子服 B.婴宁 C.聂小倩 D.花姑子 4.下列曲句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 ) A.断肠人在天涯 B.枯藤老树昏鸦 C.古道西风瘦马 D.小桥流水人家 5.茅盾《香市》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 )

A.先抑后扬 B.今昔对比 C.借景抒情 D.托物言志 6.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妇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 )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D.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7.在屠格涅夫《门槛》中,“门槛”的象征意义是( ) A.革命事业 B.参加革命的条件 C.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 D.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8.在《秋水》中,论证“个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道理的语句是( )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C.此其自多也 D.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9.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借姐姐的悲惨命运来( )

A.揭示人生命运的“偶然”和“意外” B.诉说对亡姐善良心性的敬重 C.暴露封建家庭和礼教的罪恶 D.抒写对新生活理想的向往

10.侯方域在《马伶传》一文中说马伶为提高演技“乃走事昆山”,这里“昆山”所用的修辞格是( ) A.比喻 B.借代 C.象征 D.拟人 11.称赞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人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1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

A.思慕贤才 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C.礼遇贤才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13.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复古家尽可不必悲观的。太平的景象还在:常有兵燹,常有水旱。”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是( )

A.反讽 B.对比 C.侧写 D.象征 14.毕生从事杂剧及散曲创作、有“曲状元”誉称的是( )

A.王实甫 B.马致远 C.关汉卿 D.张养浩 15.下列作品中属于四言诗的是( )

A.《国殇》 B.《关山月》 C.《从军行》 D.《短歌行》

二、古文翻译题(将每题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6.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17.姜氏何厌之有? 18.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19.年来以家窭贫,又无三尺之男,遂至音问梗塞。 20.生无语,目注婴宁,不遑他瞬。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材料一:

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的去“杀时间”。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珅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

——节选自梁实秋《谈时间》

请回答:

21.本片段从内容上可分为几个层次?哪个层次是论点?论点的实质是什么?(3分) 22.本片段中,作者在议论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23.本片段中,作者列举了两种人打发时间的方式,请说出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由此能看出作者的意图吗?(4分)

材料二: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节选自宗臣《诗经·卫风·氓》

请回答:

24.写出上面两节诗的比兴句及其比兴意义。(3分) 25.这两节诗在内容上构成什么关系?(3分) 26.女主人的悲惨遭遇是怎样造成的?(4分)

四、作文题(本题50分) 27.有人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有人说:一分耕耘,十分收获; 也有人说:十分耕耘,一分收获。

请结合以上观点,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D 2.D 3.B 4.A 5.B 6.D 7.C 8.B 9.C 10.B 11.C 12.A 13.A 14.B 15.D

二、古文翻译题(将每题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6.将军自己想一想,难道曾经有过什么遗憾的事吗? 17.姜氏哪有什么满足。

18.这就是我为您购买道义的缘故。

19.近年因家境贫寒,又没有男孩子,于是致使相互之间音讯隔绝。 20.王子服没有作声,眼睛注视着婴宁,根本无暇看别的地方。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材料一:

21.分两个层次:“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为第一层;从“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至结尾为第二层。第二层是论点。论点的实质是如何处理和运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

22.比较论证中的对比论证法。

23.梁公所说的名人志士与和珅所说的凡夫俗子。他们之间的区别是打发时间的方式不同。前者为了要有所作为,不浪费任何时间,重寸之阴,后者也重视时间,但忙碌是为了名利。作者的意图是通过两种人打发时间的方式不同,将“时间即生命”和“时间即金钱”两种观点作对比,来说明“士各有志”。

材料二:

24.比兴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初婚时年轻貌美,受人爱怜的幸福;比兴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遭人遗弃时颜色憔悴,飘零无依的痛苦;比兴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

25.构成对比关系:前节写女子新婚之乐,后节写女子被弃之苦。新婚与遭弃对比,乐与苦对比。 26.女主人公的悲剧遭遇是由她丈夫朝三暮

四、道德败坏造成的,而根源则在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四、作文题(本题50分) 27.评分标准:

①观点明确、立意切合原材料;内容丰富、叙事清楚或说理有力;语言通畅、生动;结构合理、线索明确。(50-42分)

②观点基本明确、立意基本切合原材料;内容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合理。(41-34分)

③观点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完整;语言不太通顺;结构不够合理。(33-0分) ④缺少标题扣2分;总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错3个字扣1分。

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考前密押试卷

(二)

大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诗经》 B.《史记》 C.《战国策》 D.《左传》 2.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

A.结交戏子 B.鄙视功名利禄,不走仕途经济之路 C.被人诬告,枉加罪名 D.父子失和 3.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和( )

A.情节 B.时代背景 C.事件 D.细节 4.下列《报刘一丈书》中的语句,描述作者对权贵者态度的是( ) A.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B.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 C.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D.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

5.《门槛》用“门槛”寓意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这种表现方法是( ) A.比喻 B.比拟 C.铺垫 D.象征 6.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7.孔子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的道理,来批驳冉有为季氏攻伐颛臾寻找借口的行为,这种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8.“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

A.《韩非子》 B.《墨子》 C.《论语》 D.《诗经》 9.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情,这种叙述方式是( ) A.插叙 B.倒叙 C.平叙 D.顺叙 10.《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 ) 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 C.《礼记》成书是春秋时代

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 11.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是( ) A.惟陈言之务去 B.无望其束成,无诱于势处 C.文以明道 D.取于心而注于手 12.《饮酒》(其五)是谁的作品( )

A.李白 B.杜甫 C.陶渊明 D.欧阳修 1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左传》 B.《战国策》 C.《后汉书》 D.《史记》 14.“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下列哪位诗人诗风的评价( ) A.孟浩然 B.李白 C.王维 D.陶渊明 15.《氓》选自《诗经》中的( )

A.王风 B.魏风 C.陈风 D.卫风

二、古文翻译题(将每题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6.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17.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9.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材料一: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我总觉得,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都是可鄙的。

——节选自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请回答:

21.这段文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22.这段文字中作者说“客观世界”是永远达不到的对象,为什么?(3分) 23.作者在文中说,“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指的是什么?(4分) 材料二: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出。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洲,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节选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请回答:

24.这里表现出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

25.除慷慨陈词外,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南霁云的形象?请概要说明。(3分) 26.除正面刻画南霁云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这具体体现在哪几个地方?(4分)

四、作文题(本题50分)

27.现在社会上有些人以追求金钱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享受。请你以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一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B 2.B 3.A 4.B 5.D 6.D 7.B 8.C 9.C 10.A 11.C 12.C 13.D 14.C 15.D

二、古文翻译题(将每题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6.于嵩将要到州府打官司,被人杀害。

17.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的做法。 18.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败亡。

19.如果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

20.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材料一:

21.人的理想应该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而不是追求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 22.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23.要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能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不然的话,生活就会是空虚的。

材料二:

24.疾恶如仇,忠贞刚烈。

25.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主要细节有二:一是抽刀断指,二是射矢明志。

26.还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具体体现在三个地方:一是用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嫉贤害能、狭隘自私来对比衬托;二是南霁云抽刀断指后“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来烘染;三是用汴、徐二府的人长期流传南霁云的英雄事迹来渲染。

四、作文题(本题50分) 27.评分标准:

①观点明确、立意切合原材料;内容丰富、叙事清楚或说理有力;语言通畅、生动;结构合理、线索明确。(50-42分)

②观点基本明确、立意基本切合原材料;内容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合理。(41-34分)

③观点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完整;语言不太通顺;结构不够合理。(33-0分) ④缺少标题扣2分;总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错3个字扣1分。

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英语考前密押试卷

安徽省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

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计算机基础

安徽省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计算机基础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安徽省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

【真题】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计算机基础试题

【真题】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计算机基础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

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专业考试简章

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考前密押试卷 大学语文
《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考前密押试卷 大学语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