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发言稿

勤俭发言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23 07:47:34 来源:发言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勤俭

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历史上最智慧的人之一——诸葛亮在晚年时在《诫子书》中用来告诫儿子。节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传承不息。。可见几千年前这已是中国人所尊崇的美德,道理,而今天——21世纪的中国又如何呢?

近来我们一直在谈俭以养德的话题,但节俭的习惯早有记载:“具膳餐饭,适口充肠。”大意是说生活提倡节俭,饭菜只要求合口味能吃饱。中华文化从古到今几千年的传承中也不乏此类的劝诫,溯其根源,节俭是中华文化精神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对于一个人健康地生活有重要的意义。节俭可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美好的品德。而节俭对于一个国家更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勤俭节约是现实的需要,并不是生活水平高了就不用勤俭了。节俭的生活不仅有利于家业兴旺,还有助于陪养人的道德情操。其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机会做到勤俭——比如说简单的一张纸,很多人都忘记注意它“干净”的反面,尤其是一些旧文件,打印一些不重要的资料时完全可以利用其背面。有调查称,我国每生产一吨纸就要消耗七棵树、一立方米的水;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约2700吨纸、27万吨水。只要多数企业都能接受双面复印,将大大节约纸资源。而对于学生来说,作业本的背面完全可以当草稿本来用;对于热爱书法的人,在旧报纸上练字也是很好的节约用纸的方式。没有人会想到自己一点点的改变会意味着什么,但当这种微乎其微的数目乘以像中国人口那样庞大的数字时,往往就变成了一种近乎灾难性的毁灭。更让人担忧的的是,我们丝毫不会为自己点滴的陋习感到深深的羞愧。长此以往,这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很难扭转的问题。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多年后的今天,在这个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喊着号召“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口号,却不得不面对浪费愈发严重这个问题。从餐桌上的十物到自己所用的生活用品,浪费都可能在不经意间发生。我校食堂一楼到二楼的楼梯中间写着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标语,我们真正实践在生活中了吗?节俭,既是我国优良的传统,又是人们所推崇的,是够我们适用一生的美德。宋孝宗等等的先例已经证明,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节俭习惯的推动,那么我们何不从自身做起呢?只愿我们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提升道德,为节俭这一太阳之下金字塔根基的建设注入一份新鲜的力量。

天水一中 高二(20)班 吴子游

推荐第2篇:勤俭演讲稿

国旗下的讲话: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勤俭节约是美德,,可是常常会被人所忽略。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少吃零食,少买新衣服,省下每一分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节约。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每一个同学都能琅琅上口的千名古句。再次吟起这首诗,你是否尝出了汗珠的苦涩?是否体会到了烈日的暴晒?是否开始反思自己的点点浪费。

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直都把节俭当作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主席所有衣服中竟没有一件不打补丁的;敬爱的周总理的睡衣穿了几十年,破了就补,补了又补;革命战士雷锋,脸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舍不得丢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就是为了替国家省下建设的资金!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就拿身边的同学来说,有的同学一味追求手机,有的同学禁不住诱惑,每天都买很多的零食;有的同学经常攀比,炫耀自己的名牌。更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浪费在有些同学眼里不是让人羞耻的事,反而成了一种值得追求的时尚。当你批评这些现象时,一些学生甚至说:“花的是自己的钱,我的东西怎么处理又没损害你的利益,何必要你来指手划脚。”

“成由勤俭破由奢”, 即使在人民生活富裕的今天,也要继承勤劳节俭的美德!我们现在还小,还没有能力为国家、为家庭做出更多的贡献,但勤俭节约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节俭下的东西其实也能起到为国家积累财富的作用啊。让我们牢记勤俭是中华的美德,用实际行动告别不文明行为,在校园里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学生,在社会上,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做个合格的好公民。

为了那一块干裂的大地,请节约每一滴水吧!为了那些瘦弱的身躯,请节约每一粒粮食吧!为了那一片阴暗的夜晚,请节约每一缕灯光吧!„„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我节约,我快乐~!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推荐第3篇:说勤俭

《说勤俭》

勤俭,就是勤劳俭朴,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在我们党和国家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中,就有许多勤劳俭朴的典范,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徐特立。还有,像大家非常熟悉的南京路上好八连和雷锋战士,他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事迹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有人说,在艰苦创业的年代里要勤俭,那是因为生活艰苦,物质贫乏,现在生活好了,物质丰富了勤俭就没有必要了。真的是这样的吗?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或许你会从中得到启示。

著名的爱国华侨巨商陈嘉庚先生家资巨万,非常富有。他在对祖国和人民有益的事业上十分慷慨,五十年代,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捐资达数亿元,此外,在三四十年代,他还为抗战筹集了大批资金。但是,他在生活上却一贯非常简朴,甚至到了别人难以理解的地步。在较早的年代,电厂供电到晚上10点就停止了。陈嘉庚先生就点蜡烛继续工作,他用来做烛台的是捡来的一个断把破瓷杯。有人劝他买个烛台,他却不答应。他有一把雨伞,到他逝世时已经用了20年。时间长了,伞布破烂,他就让侄媳妇为他缝补。后来无法缝补了,他又让侄媳妇买块布来更换腐朽了的旧伞布。他常说:“该用的钱,几千万都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听了以上陈嘉庚先生的故事,相信你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所赞誉、所褒扬的一种美德,在物质贫乏的艰苦岁月里需要提倡,在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的时候更不应该忘记。让我们都牢牢记住这样的一句至理名言吧:“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推荐第4篇:勤俭时评

两会时评:节俭,坚守现在进行时

没有鲜花、气球,没有横幅、地毯,没有警车开道,没有宴请、物品;减少会外活动,集中精力开会„„连日来,我省“两会”吹来阵阵节俭之风,代表委员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回应、坚决贯彻中央八条规定和省委省政府改进作风21条规定、省委办公厅关于切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通知的有关规定,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公款浪费,奢侈之风,群众深恶痛绝。此顽症,败坏社会风气;此“痼疾”,污染政治空气。浪费之风不仅挥霍了公款和公共资源,也在损害党的威信和政府的公信力。公务消费,折射干部奢俭取舍。刹住此风,须干部带头。

勤俭节约,知易行难,特别是在日子正在变得殷实的今天去“吃苦”,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少数干部此前形成的超标吃喝惯性和“法不责众”的破格例行招待,之所以稍不留神就成“惯例”,不仅因为我们现在比过去富有了,更因为我们勤俭持家的弦绷得不那么紧了。

节俭是党的传家宝,无论条件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个优良传统万万丢不得。尤其是我们青海还相对落后,不少群众生活还不富裕,经济发展、社会建设要办的事情还很多,如果与勤俭节约背道而驰,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懈怠、迷茫和消沉,《报告》描绘的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就有可能因此落空,令人向往的“青海梦”便有可能破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告别“不知不觉、浪费无数”的过去,需要干部的道德心、责任心和意志力,需要纪检机关、舆论媒体和全社会的严格监督。同时,需要更细、更严、更实的制度以及对制度公开公平公正的执行。

干部厉行节俭,群众始终在期盼,始终在评判。会风的转变是党风政风转变的一个鲜明体现,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保持、延续这样一个好的开端。岁末年初,会多、活动多;春节临近,礼多、应酬多,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两会”新风为契机,做反对浪费、厉行节约,务实开会、简朴过节的排头兵,促使“两会”节俭之风渐成机关和社会良好风尚,让节俭之风没有过去时、将来时,永远只有现在进行时。(作者:郝 炜)

舌尖上的剩宴丢了政德良知

本报特约评论员金明岩

公款大吃大喝也许构不成腐败立案,但每一次都造成了民心的丧失。这样的损失,也许比那些立案的腐败更严重。试问,还有什么比失民心更严重的腐败么?

国人好客,摆宴必盛,盛后则“剩”,虽花的是自己的辛苦钱,为了不给人抠门印象也得咬牙浪费一把。一些官员尤其好“剩”,花的不是自己的银子,更加不心痛,吃好喝好还得“剩”好,排场要讲足,阔气要比足,面子要充足。只可惜了那白花花的银子,好端端的菜肴。直看得老百姓流泪,一根烟一斤油,一顿饭一头牛,浪费起来没个数,这到底造的是谁的孽?

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会上强调“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党心民意的共振,在一些官员那里会怎样?情况未必乐观。最近严禁公款大吃大喝风紧,不少地方的“下有对策”花样繁多。在外面宴请扎眼,就转战内部餐厅,其装修之精、标准之高有的堪比五星饭店。甚至有些地方连风头都不避,如江西一贫困县的村委乔迁,也大宴宾客,数十桌宴席真是壮观。

官字两张嘴,一张能吹一张能吃,殊非虚言。这种吃喝风不只一次刹过,但最终都流产,根本原因恐怕还在思想上。你去问大小官员,十个有九个可能会说吃点喝点不算什么。你去问监督者,吃喝算不算腐败,恐怕他很难回答你。无论吃喝面临多少诡辩和不以为然,一年公款吃喝下来的天文数字可都是纳税人的钱,那得有多少人辛劳才能创造出来,那省下来又能养活多少人,能让多少人脱贫。然而,这种直观的想法,顶多只是公众的一厢情愿,鲜有官员会这么想。

公款大吃大喝在事实上的大行其道与监管乏力的尴尬处境,带来的就只有一个恶果——百姓失望。公款大吃大喝也许构不成腐败立案,但每一次都造成了民心的丧失。大吃大喝得把党风污了,把干部形象毁了,把民心丢了,这样的损失,也许比那些立案的腐败更严重。试问,还有什么比失民心更严重的腐败么?为官者,不为公款大吃大喝心痛,说到底是缺失了政德,丢弃了良知。只有丢失了这两样东西,才可能会置民心于不顾。

民心不可失。对贪污要严惩,对大吃大喝的、铺张浪费的、奢华享乐的也要严惩。这种严,不仅在宣示上,更在制度设计与实际行动上。设若严定公务用餐标准,全部信息公开,引入社会监督,看谁还敢大吃大喝?没有严厉的手段,辞严也会不严,义正也会失义。

人民日报:反对浪费从领导干部做起

连日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讨论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共鸣。一个普遍的共识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有效刹住浪费之风,树立节俭新风。

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何屡禁不止?这与一些领导干部的奢靡习气不无关系。一些人不是想着怎么为百姓干实事,而是沉迷于要待遇、比规格、图享受,把各项规定抛诸脑后。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浪费陋习一级一级传染下去,必然是有禁不止、有令不行,使得一些地方楼堂馆所何其豪华,迎来送往何其热闹,觥筹交错何其铺张。正如俗话所说,房檐下的冰溜子——根子在上头。

铺张浪费的背后,存在的观念误区更须警惕。一些人以为,现在经济发展了、收入增加了,吃点、喝点、玩点、用点,不过是“牛身上拔根毛”。殊不知,推杯换盏之间,喝坏了党风政风;高楼华宇之中,日益疏远了群众。浪费之风不仅挥霍了公款和公共资源,也在损害党的威信和政府的公信力。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首先要求各级干部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浪费也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把勤俭节约作为政德标准。“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领导干部要从我做起,自己首先不搞排场、不破标准、不要超标配置,事事简朴、处处节约,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跟着一级学,就会聚合崇俭抑奢的正能量。政风简,民风淳,这对净化社会风气也有积极作用。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我们的国家越发展,党员干部就越要艰苦创业,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群众眼里,领导干部的公务消费,正是映照奢与俭的明镜。当前,正值各地两会召开,又值春节临近,各级领导干部务必反对浪费、厉行节约,务实开会、简朴过节。人民群众在期盼,更在评判。

人民网评: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不能止于道德批评

日前,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真是不算不知道,这个数字大得吓人。今后,您在请客吃饭、联络感情的时候,请多留份心,尽量少让“舌尖上的浪费”发生在自己身上。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博大精深、美不胜收,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这种是对食物的亵渎。老祖宗说得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虽然逐渐富起来了,但没有理由浪费,更何况不少人经历过饥馑年代,对饥饿有过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更应该敬畏粮食,杜绝浪费。

“舌尖上的浪费”一般发生在哪些群体身上?既有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还包括一些大学生——一项调查显示,每年大学生倒掉的食物,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不同的群体,浪费食物的原因不尽相同,一些公职人员认为公款吃喝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浪费起来不心疼;而一些普通百姓则认为,大操大办才有面子,菜点得多、酒上得足才有身份;不少大学生花着父母的血汗钱,糟蹋粮食不以为意,因为他们不事稼穑不知辛苦。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需要动真格。人民日报曾谈到这样一个细节,一行中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花的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浪费食物绝不是小事,也不是个人私事。常听到有人振振有词,“我花我自己的钱,我浪费关你鸟事?”这种观点经不起推敲,你虽然花的是自己的钱,但浪费的是社会资源。对这种浪费食物现象,就不能止于道德批评,还应该引入惩罚机制。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更需要拿公权开刀。公款吃喝中的食物浪费,不仅糟蹋了公共财政,还会起到恶劣的负面效应,助推浪费食物现象愈演愈烈。“己不正,焉能正人”?如果连公职人员都没有底线地糟蹋食物,又如何要求民众俭省节约?如果公职人员浪费公帑,又如何取信于民?为何管不住公款吃喝,又为何管不住公款吃喝中的浪费?还是制度不够严厉。几年前,芬兰央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中,因点了一盘20欧元的鹅肝而被迫辞职。如果都照此严惩,还有公职人员敢浪费吗?

减少“舌尖上的浪费”,有人建议吃不了兜着走,其实,与其吃不了才兜着,何不一开始就少点些菜?而对于一些公权浪费,“舌尖上的中国”已经演变成了“舌尖上的腐败”,那就真得让相关公职人员“吃不了兜着走”,依法依规处理。

陈德铭:制止餐饮浪费是餐饮业不容推卸社会责任

中新网1月28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月28日上午,商务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全国餐饮行业开展“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活动进行工作部署。会上,两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餐饮行业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大力支持餐饮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宣传文明用餐,提倡科学合理消费。中国烹饪协会和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代表分别发出行业倡议,倡导在餐饮行业和饭店行业树立文明、健康、科学、节俭的风尚。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德铭指出,制止餐饮浪费,是餐饮行业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大吃大喝,奢侈浪费,可能会为某些餐饮企业带来一时的畸形繁荣,但绝不是长远之计。只有始终坚持面向大众为主,依托理性消费,中国餐饮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陈德铭强调,餐饮行业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活动,重点要加强文明用餐合理消费的宣传引导,建立餐饮节俭消费提醒提示制度,提供便利节俭用餐的餐饮服务,建立节俭用餐激励机制,加强行业自律,推广先进典型。广大餐饮企业要切实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着力构建大众化餐饮服务体系。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把包括早餐工

程、社区快餐和单位团餐在内的大众餐饮作为餐饮行业发展的重点来抓,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服务,提高餐饮行业集约化发展水平。

邵琪伟要求,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切实加强旅游行业的指导和监管,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旅游饭店要做厉行节约、优质服务的表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推动企业增强社会责任,引导消费者养成文明消费意识。旅游饭店业不仅要与“舌尖上的浪费”作斗争,同时要为“舌尖上的健康”作贡献。各级旅游部门要通过狠抓厉行勤俭节约各项措施的落实,从现在做起,从实际出发,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预算和经费管理,坚决杜绝各种浪费现象。(中新网财经频道)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反浪费”是政治任务

“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习近平同志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体现了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新要求,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表明了我们党狠刹不良歪风、倡导文明新风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铺张浪费绝非小事,不仅因为它脱离我国基本国情、背离优良传统文化,还在于它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目前,我国各种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其中,公款浪费更是危害巨大、影响恶劣。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更需要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跟着一级学。

浪费也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各地区各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任由铺张浪费等不良之风蔓延,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要从严治党、取信于民,必须把“反浪费”当成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改进作风的突破口,作为坚持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抓手,作为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有效途径。从而以党风促政风,以政风带民风,有效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

把“反浪费”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既要让人们看到立见成效的变化,更要研究长期有效的机制。一方面,作为转作风重要内容,“反浪费”等不得慢不得,必须从现在抓起、从两会和春节抓起,让人民群众看到新气象新风尚。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一阵风一呼隆,制定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约束和惩戒措施,把根治公款浪费“顽疾”作为衡量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让我们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坚决反对任何浪费行为,从每一个时间节点抓起,从每一个具体事务抓起,狠抓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以良好的党风政风,聚合崇俭抑奢的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好环境。

华媒谈公款浪费:“三公”公开不应只有总账而无明细

中新网1月23日电 美国侨报23日刊发署名钟海之的时评文章《从八项规定到三不允许》,文章指出,对于习李新政而言,向关乎执政党命脉的转作风入手正当其时。而从“八项规定”到近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内参批示杜绝“公款浪费”,再到22日习近平在中纪委讲话强调“反对浪费”,如果说“八项规定”是总体部署,那么“反对浪费”则是逐个击破之一举,中共新领导层显然已展开了转作风更具体的行动。

文章摘编如下:

1995年,赵本山在大陆春节晚会上表演的小品《牛大叔提干》中,对餐饮浪费、公款吃喝等不良风气进行了讽刺。17年过去了,官员的陋习依然如旧。

而当习李“八项规定”出炉月余,星级酒店在文山会海之际接到政府退单,人们正在喟叹转作风初显成效时,新华社指,公款宴请转战内部豪华餐厅随之而生,一些酒店里政府单位的party也并未绝迹。官员故旧的“舌尖上的腐败”让人愤懑。

“剩宴”是浪费陋习,公款“剩宴”更是可耻的腐败。尤其是,为后者而打了水漂的公款,正是来自普通民众所缴的税,其中自然也有贫困人口的“贡献”。

公款吃喝本就是件“吸贫养富”的事。因为是公款,所以点菜时大手大脚,下级接待上级时更是怎么奢侈怎么来;因为是公款,所以整桌整桌的饭菜倒掉也不心疼。正如赵本山当年小品里的剧情:乡村小学连窗玻璃也装不起,上级官员却大摆宴席,吃不了“就倒了呗”。

不是只有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才叫腐败,滥用公款同样也是腐败。对于习李新政而言,向关乎执政党命脉的转作风入手正当其时。而从“八项规定”到近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内参批示杜绝“公款浪费”,再到22日习近平在中纪委讲话强调“反对浪费”,如果说“八项规定”是总体部署,那么“反对浪费”则是逐个击破之一举,中共新领导层显然已展开了转作风更具体的行动。

但在“三把火”烧的风声正紧之时,新政到了基层,仍遭遇顶风犯案,面临的局面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仍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仍是“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习近平对此号令“三个绝不允许”洞悉其恶。就公款浪费而言,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是可以入刑的重罪,官员尚且“前腐后继”,更何况是不能入刑的公款消费?

曾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出台反浪费法。立法严惩,重典治乱,杜绝公款浪费,就需要震慑之威。同时,更应加强束缚与监督。已经实施的“三公”应纵深展开,不应有总账而无明细,让政府的各项支出,具体到举杯投箸,具体到一餐一饭,如此,“三公浪费”岂能逃脱法眼?岂能屡禁不止?说到底,还是如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问题,从高层到基层莫不如是。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先拿公权开刀

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巨大,“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更值得忧虑的是,浪费之风又何止于“舌尖”,造成影响又何止于挥霍钱财?

有的接待宴会,菜吃一半、倒一半;有的会议庆典,住星级酒店、发高档礼品;有的楼堂会所,贪大图洋、气派非凡„„对公款浪费,奢侈之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这不仅是败坏社会风气的顽症,更是污染政治空气的“痼疾”。

相比于过去,我们的条件确实好多了。然而,就在一些人摆阔气、讲排场、比奢华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不要忘了,我们还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资源短缺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不要忘了,我们的人均GDP尚在世界百位之后,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对于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国而言,我们绝不能容忍各种奢侈浪费。

狠刹浪费之风,首先要从整治公款浪费开始。因为打的是公务旗号,这种“不揣腰包”的公款浪费,相比于贪污受贿,可能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同样是恶劣的行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古人说:“惟俭足以养廉。 ”今天,我们反对铺张浪费,不仅是因为我们的国力还远未达到富裕、我们的发展还在艰难爬坡,更因为勤俭节约是我们党弥足珍贵的传统,是我们建设国家的根本方针,是任何时候都不可丢弃的传家宝。一个浪费盛行的国度,不可能涵养真正的现代文明;一个艰苦奋斗的政党,必须懂得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反对铺张浪费,我们党才能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中,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厉行勤俭节约,才能有效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

(原载1月22日《人民日报》)

港媒:遏止铺张浪费之风从管住“三公”开始

中新网1月24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刊文指出,今年开年,诸多暴殄天物的铺张浪费现象频见报端,在浪费表象的背后,实际上是公款消费风气之盛、公务人员铺张之奢、公众节约意识之寡,遏止浪费须从管住这“三公”开始。

在遏制公款消费方面,“十八大”后,中央提出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严禁公款送礼等“六项禁令”,在各地掀起反腐与节俭风。为打击公款消费,相关部门出台多项规定,有些要求公务接待必须使用公务卡,有些则公布详细的餐饮标准,目前已初显成效。未来能否进一步巩固初战成果,关键在于相关部门从严治理能否持之以恒。

在公务人员管理方面,重点在于严控“中式饭局”。所谓“中式饭局”,指的是座中一般有“主”和“主人”、“客”及“说客”。上座的“主”多是公务人员,买单的“主人”却是企业老板或形形色色的“朋友”。要规范公务人员的此类行为,就要规范他们手中的权力。把权力锁进制度的笼子里,饭桌上寻租获益的空间就会压缩,浪费必然相应减少。

第三“公”是公众,即每个公民自身。去餐馆点菜是适量还是铺张、打不打包,看是小事,但关乎的是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能不能够传承。

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批示后,重庆立即召开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强调,重庆官员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精神,狠剎铺张浪费之风,坚决杜绝浪费现象,坚决禁止公款大吃大喝,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勤俭节约措施。

孙政才指出,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批示,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决心,体现了中央关心群众生活、注重改善民生的为民情怀;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树立好形象,培养好作风,引领好风气。

习近平要求厉行节约批示在各地引起强烈反响

新华网北京1月28日电(记者隋笑飞、赵仁伟、李铮、许晓青)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习近平是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的。批示指出,从文章反映的情况看,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联想到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要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鼓励节约,整治浪费。

中共中央办公厅1月20日发出通知指出,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批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新要求,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央关心群众生活、注重改善民生的为民情怀。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狠刹浪费之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好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

从东北地区到西南地区,从高原边陲到江南水乡„„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批示引起强烈反响。各地各部门迅速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讨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深入领会批示的内容和精神实质。广大党员干部表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从现在抓起,从“两会”和春节抓起,继续认真、坚决地抓好中央各项规定要求的落实,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刚刚闭幕的北京市“两会”严格按照中央要求,落实节俭办会,会场内外没有了横幅、花坛等装饰,代表委员们的餐饮也简单了许多。“总书记批示精神和中央政治局规定对基层来说太及时了,为基层干部减轻了很多负担。”北京市门头沟区区长王洪钟告诉记者,以往,每到年底,都要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和会议,今年则清静了很多,“干部少了迎来送往,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干工作,这种风气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在上海,不少机关单位取消了联谊性质的招待宴请。对此,正在参加上海“两会”的代表委员“举双手赞成”。一位列席上海“两会”的市级机关干部对记者说,“这么多年来,今年春节前是最清静的,终于有时间回家吃饭了”。据悉,上海市纪委、市监察局将组织力量,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明察暗访。

辽宁、云南、贵州、陕西、广东等地的党员干部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切中要害,“舌尖上的浪费”不仅花费金钱、耗费精力,

也丧失了大量思考工作、研究问题的时间。在1月22日开始的辽宁省“两会”上,参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律驻会吃自助餐,严禁到会外吃请。“简简单单、干干净净、热热乎乎。”辽宁省人大代表、丹东市委书记戴玉林形象地形容如今当地公务接待的做法。他说,丹东党政机关将以约束公务接待为突破口,进一步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人民日报: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

“清风起松海,正气贯重山”。好的风气是社会发展一双“隐形的翅膀”,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扬善扶正。党的十八大强调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带头制定和严格执行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发出了改进作风的动员令,迈出了转作风、正党风的有力步伐。这是对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积极回应,也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坚持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党风正则政风民风正

党风一头挑着政风,一头挑着民风。党风决定政风、民风。我们党是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今天已经是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执政的大党,各级政府官员大多都是党员。在一定意义上,党风就是政风,直接决定政风,政风正不正,实际上反映着党风的状况。而党风、政风,在百姓眼里就是“官风”,“官风正则民风淳”,民风则透视和折射党风、政风。在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党风,有什么样的党风,必然会有什么样的政风、民风。

古人言,“治国先治吏”。我们党始终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历史上来看,这也反映了党风、政风与民风的关系和规律。北宋王安石在变法改革中曾感慨“举国奢靡、全民腐败”,叹息“变成法易,变世风难”,他的变法正是触动了上层地主官僚集团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坚决反对,终至失败。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政府各级官员们贪腐成风,大发国难财,结果迅速失去了民心,失去了优势。甚至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有我们今天这样颓唐和腐败,也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被淘汰了!”反观我们党执政的陕甘宁边区,毛泽东同志曾描绘“十没有”:“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

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个“十没有”,就是良好党风、良好政风和良好民风的统一体,生动地反映了党领导下的边区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新风尚新气象。而这一时期从延安访问归来的陈嘉庚先生,谈到边区的为政清廉与国民党统治区的贪污腐败,恰成鲜明对照,他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得天下者,共产党也!”来到延安的中外记者和美军考察组则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国家的“两个世界”,感叹“他们不是一般的中国人,他们是新中国的人”。可见,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事业成败,关系人心向背,马虎不得!

当前,我们党正在领导人民改革开放,攻坚克难,同时党的自身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严峻挑战。现实表明,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败坏社会风气的问题,许多与某些党员干部作风不正有很大关系。正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要搞好我们的党风、军风、民风,关键是要搞好党风。”要解决当前官场上的不良习气,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归根到底要从整治党风入手。正人须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搞好了党风,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教育引导也才更有说服力、更有效。

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

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要从多方面去带,但最关键的是要从处理好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带,这不仅是党风的核心问题,也是政风、民风的核心问题。十八大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强调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表明了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深刻认识。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之要,也是党的基本经验所在。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联系群众是最大优势,脱离群众是最大危险。只有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才能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苏联后期,党内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特权腐败盛行,严重败坏了苏共的党风,使党群关系遭到严重破坏,逐步形成一个与人民对立的特权阶层,并最终为人民群众所抛弃,导致亡党亡国,教训极为深刻。

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贯穿党的作风建设各个方面。在我们党长期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中,密切联系群众是核心。

理论联系实际,就要联系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利益;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批评。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作风建设具体内容中,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主线。比如,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必须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改进学风文风,就必须真正了解群众的现实需要,教条主义、照抄照搬必然为群众所反感;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就必须真正坚持群众路线,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心中牵挂群众,直接面对群众,也就不会沉溺于精神空虚、灯红酒绿的生活之中。

衡量党风状况,最直接、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实践证明,一切好的作风必定都是建立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的。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脱离群众造成的。在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出了问题,脱离了人民群众,其他优良作风无从谈起。

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

优良党风不仅事关党的形象,更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老百姓不仅要看你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你怎么做,也就是看你的实际状态和作风怎么样。作风出凝聚力战斗力、出号召力感染力,决定着党员和人民群众是不是拥护你、跟着你。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更需要从严治党,改进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最美的“中国梦”,也是一项极其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把我们党自身建设好,切实解决好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良好的党风,才能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的严峻挑战,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改进作风,关键是领导带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各级领导干部是公众人物,出头露面的机会多,曝光率高,一言一行人民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抓起,才是抓住了要害。如果“上面害病、下面吃药”,甚至说一套做一套,基层干部和群众不会服气,不会支持,改进作风就可能成为一阵风。党中央强调抓作

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彰显了我们党的坚强决心和郑重承诺,展示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巨大勇气和魄力,为全党做出了表率。

改进作风,重在制度保障落实。加强作风建设,不能停留于一般原则号召,必须有具体措施。这就需要建章立制,用“硬杠杠”来衡量,以标准细则来保障,使转作风、正党风落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搞虚情假意,不搞形式主义,不要作秀演戏。要对照中央“八项规定”,认真查找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切实管用的改进办法,建立健全转作风、正党风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为讲实话、干实事提供制度激励,为敢作为、勇担当提供制度支撑,为言必信、行必果提供制度约束。

改进作风,根本的在依靠群众。“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改进作风,不能自说自话、自我评价,要发扬民主、开门整风、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让群众来检验、来评价。当前,对人民群众通过各种途径对党政工作进行评议和社会监督,提出意见建议,应当给予鼓励并积极引导,这既是改进党风政风的实招硬招,也是赢得人心的好举措。牢牢抓住作风建设,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我们党就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就能凝聚起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胜利的强大力量。

刺眼的中国式“剩宴”何时才能休止

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后,公款吃请之风得到遏制,铺张浪费场面却格外“刺眼”。据估算,目前光酒店或家庭浪费,就造成了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粮食流失。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当今中国,很难见到‘饿死鬼’,但随处可见剩宴,甚至和朋友一起吃饭,将盘子里的饭菜吃个精光都很没面子。

咱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老百姓,有时和几个朋友吃饭,不管我买单,还是朋友买单,总之,大鱼大肉使劲要,事实上,随着人类追求营养平衡,再加之大家平日饮食都很丰盛,所以大鱼大肉未必就是上等菜。但有一种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宴请一定要拼价钱。

我是一枚吃货,偶尔受邀去五星级酒店,实话说,服务一流,饭菜昂贵,却感觉不到味美,个人觉得,真不是我对饭菜欣赏水平有限,确实是物超所值,为此,会直言不讳的说花这么多钱,吃这么难吃的饭菜,何必呢?朋友会反驳我:哥吃的不是饭,是环境,ok。遇到这样的主,我只能灰心一笑。

对于一些因工作忙,中午来不及回家吃饭的上班族来说,午餐是个大问题,点一个菜,吃一份米,刚刚好,但却营养单一;点两个菜,又吃不完,也只能浪费。为此,中国缺少的不是‘大盘子’饭店,而是‘小盘子’菜馆,因为饭店老板在血拼每天的营业额,中国的食客也只能无奈接受。换句话说,很多食客都属于被浪费,饭店老板才是粮食浪费的罪魁祸首。

如今,很多味美价廉的小吃已经销声匿迹,大家常见的麻辣烫、面皮。担担面也已经好几块钱一碗,对于手艺好的一些小吃店老板,生意是如火如荼,但是对于生意差的那些老板,坚持不了几个月就打道回府,甚至很多的馒头店都关门停业了,以至于现在一点大一个馒头都五毛至一块钱不等。

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天所做的事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养家糊口,当一些小吃生意难以维系养家活口时,让他们贴钱继续,那是他们傻。

为此,现在下馆子对于一些收入微薄的人来说,都有些伤不起,但凡下馆子,肯定会形成必然的浪费。

中国式剩宴除饭店老板在提高饭菜的价格的同时也增加了盘子的容量之余,也与老百姓对粮食的不珍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朋友聚餐或宴请时,比的不是是否饭菜合胃口,而是在比吃饭的环境、菜的数量和肉类的多少,因为很多人并不觉得浪费饭菜是值得内疚的事,似乎摆谱比浪费更重要。

试问我们每个人,是不是绝大多数人每天都在浪费着粮食?是不是每次掏腰包请客的时候很喜欢打肿脸充胖子?

面对中国式剩宴,我的建议如下:

一、官也好、民也罢,饭菜的最根本还是吃的舒心,所以点菜的时候最好从实际出发,从大家的食量出发,而不是从面子出发。

二、建议饭店老板能够将盛菜的盘子换小,价格降低,花样增多,别只顾自己追求营业额,让更多的食客被动浪费。

三、每个人都应该有‘浪费粮食可耻’的认知,从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开始,真正做到珍惜每一粒粮食。

四、加大对公款宴请的监督。

陈光标吃剩饭倒了谁的胃口? 陈光标带了一帮自家兄弟,跑酒店里吃人家的剩饭剩菜。标哥说,以后单位里的食堂,不打算开伙了,都去酒店里吃剩菜。

按现在酒店每天倒掉的泔水总量,全南京的剩菜剩饭,陈光标一家公司的员工肯定吃不完。如果这算个投资项目,标哥赚定了。

但如你所知,陈光标带领员工吃人剩饭,显然无意抠门。作为国内首个高调宣布死后裸捐的企业家,陈光标刺到了中国慈善事业管理漏洞的同时,也顺带着捅到了很多富人的钱包。

陈光标在骂声、争议声中一意孤行,一秀到底,这次吃人家的剩菜剩饭,则让许多人,找到了可以堂而皇之地骂他一句“倒人胃口”的机会。这两天,在钱江晚报官方微博关于这条新闻的数十万转发或跟帖中,稍作留意,就能看到许多名家大腕,对陈光标吃人剩饭所作的不屑状,呕吐状。

即便人们知道陈光标吃剩饭仍然是行为艺术,但这副吃相,确实夸张到了令常人难以接受的程度。难以接受,是反观自己得出的感受。从卫生层面看,下不了筷子。从面子角度看,丢不起这脸。

照片上,人家吃得忍俊不禁,标哥吃得一本正经。这就是陈光标的异人之处。陈光标任何一次一本正经的作秀,别人看到的是戏中的显摆,戏中的沽名钓誉。而他自己,却在内心充满着对现实的批判。

在吃剩饭这件事上,陈光标本意,显然不是想做个榜样人物,号召人人都去酒店找剩饭吃。一来,都去吃,酒店里没那么多剩菜剩饭;二来,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下得了箸的心理素质。标哥想必也没吃人剩饭的嗜好。就像他高调炫捐一样,陈光标用几近自贱的形式,发泄着对现实的不满。

很多人对于不满的现实,或愤世骂人,或煽情批判,但大多停留在嘴上功夫,或者纸上功夫。陈光标的骂功,却表现在行为艺术上。是地道的不带一个脏字。他与前者的区别在于,他用高调炫捐,替代了骂骂咧咧的不信任;他用一罐空气,替代了怨怨艾艾的不满意;他用一盘剩菜,替代了叽叽歪歪的不平衡。

陈光标的行为艺术,如果改为嘴上的骂声,纸上的批判,或许反而不会招来太多的讥议。吃剩饭这事,陈光标批判奢侈浪费的含义,远胜于裹腹充饥的目的。否则,标哥可以遣人到酒店候着,打包带回来吃。但那不叫批判,叫乞讨。

陈光标带人吃剩饭时,员工吃得直翻眼珠,标哥吃得入情入戏。你知道别人戳过筷子的剩菜不卫生,陈光标也知道。陈光标每一次作贱式的高调,都是想极致地彰显某种对现实的批判。如果将他批判现实时表现出来的行为艺术方式,用榜样的标准去衡量,那一定是会错了陈光标真正的用意。

陈光标高调炫捐,人说炫富。那些炫餐的将钱财倒进了垃圾桶,人们能司空见惯般地去包容,却包容不了陈光标劝诫浪费时吃人剩饭。有钱的人嘲讽陈光标倒了他们的胃口,其实许多人不是倒在生理上,而是倒在心理上。他们心里有自己的一本财富账。倒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实在没有在陈光标面前表现清高的必要。我们做不到像他那样,他也没要求我们那样去做。嘲弄一个悯贫讽奢的吃剩饭者,不如去责难那些如土挥金的炫餐者。如果我们都因陈光标吃剩饭而心存善意,而倒了些暴殄天物的胃口,倒也中了标哥的下怀,不枉他那些艰难下咽的剩餐。

陈光标吃剩饭”即使作秀也应叫好

1月25日晚,陈光标率领其公司40名员工来到南京街头一饭店吃剩饭、剩菜。在出发前,陈光标不仅给员工开了“动员大会”,还给每个员工发了一双筷子,并强调:“说百遍不如做一遍”。陈光标表示,从明天开始其公司食堂不烧晚饭,鼓励员工走上街头饭店吃剩饭、剩菜,希望能够以点带面,让更多人节约粮食和水电。(中新网 1月27日)

陈光标吃剩饭,此事一经爆出,舆论一片哗然,和以往一样陈光标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中国的公益人士中,陈光标绝对是一个另类,他每次的公益行动都是那么得高调特别。之前有开飞机抓小偷、送现金扶贫、为环保砸车、登《纽

约时报》宣示钓鱼岛主权等等。此次吃剩饭,也正是响应政府近日倡导的勤俭节约政策。

有很多人质疑陈光标是在作秀,目的是树立自己的形象,倡导节俭完全没有必要去吃剩饭。笔者认为,陈光标是否在作秀并不重要,即使高调吃剩饭是在作秀,那也应该为其叫好。起码他真正为节俭去做了,并且开创了有钱人吃剩饭的先河,给那些动辄一顿上万的公款吃喝或商务招待一记响亮的耳光。

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不管是在困难时期,还是在小康社会,这都应该是提倡的社会风尚。有人说“提倡节俭对GDP不利”,从表面的数据看确实是这样的,但那并不是“绿色GDP”,如果要按目前流行的“绿色GDP”去统计,呈现出的数据会很难看。事实上,只要社会资源能够有效配置,提倡节俭根本影响不了GDP,反而对GDP的优化有帮助。

“陈光标吃剩饭”带来的示范作用值得我们深思,提倡节俭主要针对的就应该是公款吃喝和富豪浪费。公款吃喝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对其规范理所当然,“光盘”行动用在这里尤其具有实效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富豪们奢侈的生活频频被曝光,对他们的这种逆社会风尚的行为,我们往往只能无奈地抱怨,“钱是人家的爱怎么花咱管不着”。用制度从消费终端上提倡按人定量、卖半份菜、“光盘”等节俭行为,可以对富人的这种奢侈浪费形成一定的制约,引导社会理性消费,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一件好事。

陈光标那么有钱,都能够放下身段去吃剩饭,我们为什么不能?拿着纳税人的钱去公款吃喝的公务人员为什么不能?那些同样有钱的富商巨贾为什么不能?这就是陈光标吃剩饭带给我们的,应该为其“高调节俭”叫好。

社评:反对浪费是场意义深远的社会改良

习近平近日作出批示,要求广大干部群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节约之风已由中国最高层推动,逐渐吹向社会。它的最终效果将是这一轮官员改变作风成效的重要试金石。

反对浪费在中国有着强大的民意基础,中央从这里做突破改革官风,应当说下手处选得很准,很得人心。一旦有成绩,社会很容易看到,它所带来的激励力量亦将非常宝贵。

反对浪费隔一个时期就应狠抓一次,这是因为生成浪费的社会条件不断翻新,对它们的铲除也必须与时俱进。浪费有着一定的世界性,但各国浪费最集中的领域不同,比如美国人用电浪费严重,普遍开高排量汽车。而中国人的浪费首先表现在酒席上,中国每年倒掉的饭菜据说可以够2亿人正常吃1年。

中国官场的酒席文化应当说是社会同一种浪费的推波助澜者。而酒席浪费又是普遍浪费风的缩影。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埋了太多这样的种子。经济繁荣和官场风气不正都可以像洒过的雨水那样,让它们破土发芽。

浪费风盛行的具体原因数不胜数。有人认为政府和机构的预算制漏洞也是其中之一,因为争预算时的越多越好和花预算时的不花白不花心态总是能不断扩大浪费的空间。这使这种现代管理方式总是在节约的问题上被打折扣。

反对浪费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现实情况又总是千差万别,这些差别也总是给突破统一规定制造没完没了的借口和机会,这使得浪费是有着很强的反弹力。。

中国是人情社会,人情往往比制度更好用,更有针对性,“礼多人不怪”被广泛信奉。围绕人情的浪费常被看成是“必须的”,这些认识都是浪费盛行的重要文化负资产。

中国人浪费已经不仅表现在酒席,中国人现在追求住大房子,开好车,有点学美国人的那一套,这些都是浪费习气升级的征兆。中国的建筑浪费已经很严重,到处都有闲置的房子和各种公共设施,已有建筑不到使用年限就被推倒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

反对浪费的涉及面非常广,需要推力的坚持不懈和不断更新。但社会的关注焦点又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这一个问题上,因而怎样把集中的推力变成持久的力量就成了关键。

无论有多难,反对浪费都是中国的长久大计。这不仅关系党风政风,关系国家政治的健康度。此外它是中国人口多资源少对我们的战略倒逼,是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重大文化前提。一个缺少节约自觉和约束的中国不可能走向发达社会,而只能在“暴发户”的阶段折腾。

反对浪费因此既是改变官员作风的重要一役,也很可能成为中国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改良运动。能把节约同高速发展结合得浑然一体,将会改变中国人对财富和荣誉等人生核心概念的理解,会为中国下一步的现代化冲锋做一次扎实的思想准备。

对官员的节约,必须有更加精细的制度设计,有严厉的奖惩措施。为让节约风向全社会劲吹,除了抓官员,还要力推从名人做起,培育与奢靡对立的新社会时尚以及新的价值取向。

这次反对浪费是在互联网时代打响的,它的实施将处于前所未有的全民监督之下,相互影响的声势制造也必将是强有力的。我们真心祝愿它会促成中国社会在转型期间的一次始自官方、遍及全民的风气及文化转变

推荐第5篇:勤俭之星

勤俭之星

他活泼可爱,聪明伶俐:他团结同学,刻苦学习:生活中的他勤俭节约,用自己的行动来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就是陈曙洋——第一小学三年级1班的一名普通的小学生,却又被大家称为“节俭小能手”。

他出生于一个文化之家,家境并不困难,但自小就在家人的熏陶下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餐桌上的他从不浪费一滴粮食,还经常教育身边的弟弟妹妹们要珍惜粮食的来之不易。生活中他是个节约小能手,家里的各种用水都会合理安排,拖地、浇花,就连厨房的下水道都让父母巧妙地利用起来。无论在学校还是别处,都会看到他随手拧紧滴水的水龙头,真正做到了节约每一滴水,合理利用每一滴水。

随着年龄的增加,他懂得了越来越多的节电小常识:提醒爸爸妈妈饭后切断电源,提醒爷爷奶奶看完电视记得关电源,更别说他自己了,即使是刚刚独自一个房间睡觉害怕时,也会关掉小小的台灯。

学习生活中,他又是一个节约用纸的孩子。用过的旧作业本,他会用来做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然后积攒起来,为自己换来新的学习用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变,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各种快餐店,肯德基,麦当劳外加学校门外的各种小卖铺等等,无不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可是自小有着勤俭节约优良传统习惯的他极少去买这些,父母有时心疼孩子,觉得别人的孩子都愿意享受这种生活,偶尔也想带他去过过瘾,他却给父母说他们的钱来之不易,不能这样浪费。有时亲朋好友给他买来,他还会耐心的劝说别人以后要节约用钱,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样的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却会把自己的零用钱放到学校的捐款箱里,为灾区孩子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同时也积极带动他的同学和家人去做这样的好事。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学生,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时时刻刻带动着别人,班里的同学在他的带动下,已逐渐成为另一个节俭小能手。而他也在秉承着优良传统的同时,健康快乐的生活。

推荐第6篇:勤俭故事

我们从小就听老一辈的人讲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要浪费。古语说得好,“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今天小编就整理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勤俭节约的小故事,我们来看一下吧。 我的勤俭节约故事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德。正如萨迪所说:“谁在平日里节衣缩食,在穷,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所以我时时刻刻都把勤俭节约这四个不引人注目的字牢记在心中。

有一次,我们全家人吃完晚饭都出去玩了。等到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们回来的时候,我猛然听见厨房里有水流的声音。我冲进厨房一看,天哪!我们走时水龙头没有关紧,现在还在滴水。我立刻关紧水龙头,生气地从厨房走出来,问:“是谁刚才最后一个用水?我们出去了那么长时间,水一直开着,都浪费了好多水了!不是说要勤俭节约么?”妈妈连忙说:“哦,是我刚才洗碗后太着急了,随手一关,没想到竟然没有关紧。”“好吧好吧,没关系了,不过你下次注意点就好了,千万不能再这样了。”我认真地对妈妈说。“知道了,”妈妈说,“你可真是一个节约的小老师啊!”

还有一次,我的小外甥女来我家玩,正巧妈妈做好饭了。我一会儿就吃完了,就坐在旁边等她吃完。她看我吃完就着急了,随便扒了几口就起身想要进房间玩,我连忙开口:“妞妞,你快点把饭全吃完,不能浪费的。”可是她摇摇头,就是不吃。这时我想起了一首李绅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于是我和妞妞说:“你知道吗?这些米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他们流了这么多汗水,才换来了我们的粮食。我们可不能随便浪费。”妞妞似乎听懂了,埋下头默默地把那些饭全吃完了。

是啊,我们一定要从点滴做起,慢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减少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快快行动起来吧,让我们都成为勤俭节约的小天使。并且感染身边所有的人,这样世界便会因我们而美好!

5、邓小平

邓小平厉行节俭伴随他三落三起的一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魅力无穷,再三回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在一些先阔起来的人已把节俭看作小气抠门,把浪费当成促进消费。但是这些人完全忘记了我们资源匮乏的国情。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

3、1/

4、1/

5、1/10和1/22。在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已有四百多个供水不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资源危机观。厉行节俭,是应对资源短缺的最重要的选择。今天,深感水荒、电荒、煤荒、油荒切肤之痛的我们,应比白居易更加具有节俭的紧迫感,深深感到领袖们厉行节俭的细节魅力的永存。

6、雷锋的节约精神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 ,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 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 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 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是“够穿了”。

7、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8、毛泽东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

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

毛泽东勤俭节约的故事

时间:2013-02-27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 点击:12983次

毛泽东一生俭朴清贫,从不贪图享受。毛泽东一生只用竹筷、木筷吃饭挟菜,坚决反对使用任何在他看来可谓高级精美的餐具。毛泽东去世后遗留于世的大量生活遗物中,餐具占有相当比例,其中就有许多普通的竹、木筷子,但未曾发现一双用名贵材质做成的金银筷或象牙筷。

1949年9月,毛泽东住进北京城不久。他的饮食依然如战争年代一样,并无多大改变。但环境毕竟变了,毛泽东的应酬多了,时常要陪客吃饭。有一天,毛泽东突然吩咐卫士:“今天我要在家招待客人,是国民党的起义将颂,中午就在这里吃饭,你们准备一下。”毛泽东很少留客吃饭。更少亲自吩咐工作人员提前做准备。这次如此重视,来客自然有些特别。不一会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来给卫士们布置任务。他对李家骥说:“你叫厨房多加几个菜,让招待科帮助搞好一点。”他还对小李说:“你到招待科弄些好点的餐具来。”小李一听忙摇头摆手,说:“主任,主席反对摆阔呢!”杨尚昆说:“这次例外么,不然人家会笑话我们的。”杨尚昆这么说自然有其道理,因为毛家的餐具也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几双竹筷子霉变后黑乎乎的,怎么也洗不干净。

李家骥感到事关重大,于是跑到李银桥那儿汇报。李银桥是卫土长,听了他的汇报也很为难,他说:“既然杨主任这么说,我们还是服从吧!”于是李银桥与李家骥一道去招待科借餐具,招待科借给他们一套新碗筷,其中筷子是象牙做的。

开饭前,毛泽东突然来到东房餐厅,似乎是特意来巡视检查的。他见餐厅布置得井然有序,不禁微微点头。突然,他见到了餐桌上的象牙筷,于是脸色一沉,大声说:“谁让你们摆象牙筷?赶快给我拿下去!”李家骥在毛泽东走进东房时心中便一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现在见毛泽东生气,更是紧张得很。他硬着头皮解释说:“主席,这是从招待科借来的……”毛泽东未等他说完,马上大声打断说:“我叫你撤你就撤!”说完拂袖而去。

李家骥感到颇为委屈难受,他遵照毛泽东指示换上了黑乎乎的竹筷子,然后跑去向李银桥汇报。”刚才主席为摆象牙筷的事发火了。你看,我当初就说过不能摆的嘛!只怪杨主任呢,现在主席火了,怎么办?”李家骥说。李银桥听了,也感到大事不妙。他安慰小李:“我去跟主席解释清楚。”于是便朝毛泽东办公室走去,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小李说:“你回去准备吧,就要开饭了。”

李银桥见了毛泽东,先是自我批评一番:“主席,象牙筷是我让借的,您要批评就批评我吧!我当初考虑主席平常很少在家里招待客人,不搞好一点会让客人笑话,再说来客也不一般呢!”

毛泽东本来余怒未消,现在见李银桥来陪不是,心中火气顿时消了一大半。他用缓和的口气说:“这件事么,我也有责任,怪我没有交待清楚。不过,我今天再重申一次,今后不管来客是谁,都要讲节约,不能摆阔气,不能大吃大喝。而且,今后无论是待客还是自家吃饭,都一律用竹筷子!”

1956年,毛泽东去广州,真是说走便走,随行工作人员没有时间作行前准备,只得背起平时就准备好的行李跟着上路。这次外行由卫士封耀松负责打点行装。封耀松匆匆忙忙准备东西,没有时间细细思量。登上专列后不久,毛泽东开始用餐时,小封才发现忘记为毛泽东带筷子了。他感到大事不妙,大有罪责深重之感。然而,事己至此,也已无可奈何。于是,他便去专列招待部门借了一双筷子。招待部门只有象牙筷,小封心中惴惴不安。开饭时,毛泽东一眼便看到了这双象牙筷,顿时脸色阴沉,火冒三丈,对封耀松大发脾气。其他同志见毛泽东如此生气,便极力婉言劝慰,希望毛泽东能将就着吃完这顿饭。

可是,毛泽东任凭大家怎么规劝,就是不肯用餐。他开始像孩子一样赌气“罢饭”了。没有任何办法了,小封只得硬起头皮说:“主席,我去服务员那儿借吧,看能不能借到?”毛泽东听后半天才吱声,说:“你去吧!”于是,小封就如获大赦似的立刻跑到专列服务员值班室借筷子。然而,年轻的服务员们一般用勺子吃饭,很少有使用筷子的时候。他们听了小封的诉说,颇为同情,也深感为难,但还是答应想办法帮他找一找。

服务员都去找筷子,费尽几番周折,好不容易找到一双早已弃之不用,而且长短不齐粗糙不堪的竹筷。她们无可奈何地问小封:“这能行吗?”小封满脸颓丧他说:“有什么办法,先试试看吧!”然后转身便跑。封耀松没想到,毛泽东见了这双霉变丑陋的竹筷,顿时眉开眼笑,连声说:“好,好,我就习惯用竹筷子!”毛泽东在使用筷子方面的故事多得不计其数。据说,毛泽东使用筷子的技术十分精湛。饭粒掉到桌面上,一般人很难挟起来,而毛泽东却能一粒粒将小饭粒挟起来送到口中。此时此刻,工作人员常常惊得目瞪口呆。

毛泽东一生都用竹、木质地的普通筷子吃饭挟菜,尽管也偶尔用刀叉吃过西餐,但毕竟次数有限,他更喜欢中餐和筷子。毛泽东的家乡湖南在了解到毛泽东这一生活特点后便特意为他制作了一些漂亮的木筷送到北京。当时,他们派了专人专车去湘西寻找一种黄羊木。因为他们听说这种黄羊木质地细腻,做出来的筷子不仅美观耐用,而且无论使用多长时间也不会长霉变色。

经过苦苦寻觅,他们终于在一个老乡家门口找到了这种木材。在这个小山村里,人们不仅用这种黄羊木制作筷子,也用它来制作梳子。他们花费几百元买了老乡家的木材运回省会长沙,由木工赶制了一批木筷,然后派人专程送往北京。毛泽东用过这种木筷后,感到很是满意。此后,毛泽东便一直使用家乡父老赠送的这种木筷。毛泽东辞世后,人们清理遗物时,发现这种木筷尚且留下不少。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噙着热泪说:“这是主席一生中用过的最高级的筷子!”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

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 “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推荐第7篇:“最美勤俭少年”

“汉滨区最美勤俭少年”

我爱学习,勤于思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能高质量的完成作业。还非常喜欢课外活动,丰富的业余爱好使我进一步充实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陶冶了情操。

在生活上坚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自立自强,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提高自己适应环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我热爱劳动,对班里的各项劳动任务尽职尽责,脏活累活抢着干,每次劳动都不少我。每天早晨我提前到校,利用早上的宝贵时间进行复习,识记知识点。在家,我也常常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勤俭朴实,从来不乱花钱,我知道我们家经济困难。当别人买漂亮衣服、好吃的零食时,我从不眼红,而是把零花钱存起来。当笔用完了,用零花钱买,而不是向父母要;当书包坏了,就学着用针线缝好,直到不能用,就用袋子装书。衣服虽然很旧,但是却是干净整洁。在学校就餐,吃多少打多少,从不乱倒饭菜,从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因为我知道“汗滴禾下土,粒粒盘中餐”。

我爸爸是位临时工,因为我要考试了,所以没有出门在家陪我复习,在家做农活,有时候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又苦又累钱又少,尽管有这样那样的艰辛,爸爸因为我还是常常露出幸福的笑容。因此,我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不让他的辛苦和努力就这样流逝。

我因为家穷,所以从小就不得不学会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上小学时便早早的起床,做早饭,帮奶奶吃饭后,才匆匆的赶到学校上课。

我与人为善,和睦邻里,孝敬长辈,十分重视自己的思想品德。我立志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为像我一样贫穷的人过幸福生活,能同样享受平等的高等教育。我人穷志不穷,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帮助贫困的人们受教育,献爱心。在学校,我常常就吃一顿饭,然后等晚自习下了,回家再吃。在家里我也是顶梁柱,我关心父母,还要照顾妹妹。周末,我用挤出来的时间去摘一些药材卖钱,用这些钱买学习用具,而不向父母要钱。父母最大的希望就是我考上高中,为此他们早早的就在筹划给我攒学费了,他们多年在外打工。

我还是一个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学生,我从不乱扔垃圾。爱护一草一木,积极的宣传环保知识。为汶川地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虽然那只是10元,可是却是我省了一个周的零花钱。我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我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尊重他人,从不以大欺小,更不会戏弄同学,我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热心帮助同学。

我还喜欢运动,体育爱好也很广泛。这生活和学习中,我已经养成了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当同学犯了错,我会立即告诉老师,让老师制止他错误的行为。

平时,班集体活动,我都是积极踊跃参加,把自己应该做的事做好。

勤俭是勤劳节俭,我争取做一名勤俭的好少年,以身作则为大家树立一个好榜样。

推荐第8篇:勤俭之星事迹材料

他以实际行动,努力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龙凤小学“勤俭之星”李杰垚事迹材料

他叫李杰垚,龙凤小学一个普通的少先队员,出生于一个经济不怎么宽裕的家庭,生活的困难使他明白上学的重要性,更让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因此,在学习生活中,他更加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生活中,当李杰垚走过洗手池的时候,他会主动扭紧滴水的开关;当他看到课桌上的剩饭,他会主动邀请小伙伴一起诵读唐诗《锄禾》;当他丢垃圾,看见有的同学随手乱丢,一走了之的时候,他会一边制止一边拣起可回收的垃圾。就个人而言,他觉得节约是一种品质,会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节约是一种高尚,只有做到节约,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学习中,一块橡皮,李杰垚要用到不能再用为止;一枝铅笔,他要用到握不住为止;一张纸,他都不会随便丢弃。因为他知道,这些点点滴滴,在有些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是来之不易。教室里,他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纸张扔在一个角落里,收集起来。收集变卖的钱,捐给了比自己更需要的人。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也都养成不乱丢弃学习用品的习惯。

家庭中,李杰垚承担了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自已的房间整理得整整齐齐,衣物也不需要父母料理。因为来自农村,家里偶尔会给零用钱,但他将这些零用钱小心地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用于日后购买学习用品,从不舍得乱用。他衣着朴素,只求保暖、干净就行,从不与同学们攀比,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良好习惯。

工作中,作为一名班(队)干部,李杰垚积极向学校大队部献计献策,倡议开展“争做绿色小使者”环保活动,号召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通过举办环保知识竞赛,开展节约用水、收捡塑料品、回收废旧电池等环保实践活动,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使环保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李杰垚是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人,但他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思想积极上进、不断进取;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工作认真负责、热情服务;生活勤俭节约,尊重长辈……国为他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了周围许多同龄孩子,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做一个为别人的劳动成果负责任的人。

推荐第9篇:勤俭少年事迹材料

勤俭节约美德少年先进事迹

今年13岁的易斯,现就读于xx县城关中学2015级1班。她乐于助人、品学兼优,曾荣获“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人才艺术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2012年9月,她以初中新生第一名的成绩升入城关中学。前不久,她还被评为“xx省美德少年”。 热爱劳动 吃苦耐劳

居住在县城文星街a栋楼房的住户,几乎都认识易斯。因为所住单元楼住户多,物业管理工作人员每周只对楼道打扫一次,楼道很容易脏。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易斯只要看到楼梯脏了,就会主动拿着扫帚等工具,从自家门前一直打扫到楼底,一坚持就是6年。直到现在学习变得更紧张了,打扫的次数才有所减少。

在学校,易斯也是劳动的一把好手,干活从不怕脏、怕累。2012年刚上初中的时候,学校要进行义务劳动,每次中午一回家,她就把所有的劳动工具整齐地摆放在家门口,以免出门忘记。

厉行节约 点滴做起

她出生于书香之家,父母都是教师,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了她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她认识到,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必须节约。

在家里,哪个房间里没人、开着灯,她总是第一个前去关灯,还不忘批评道:“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哟!”甚至家里人洗澡、洗衣服,她也常常会提醒,别洗得太久,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您的浪费正是别人的眼泪!2011年春节期间,她在老师的带领下到中央电视台参加“2011魅力校园”新春音乐会。午餐时桌上有两种汤,一种棕色,一种白色。她看大家都在喝棕色汤,也舀了半碗,结果一尝,呀,好酸!像是放了很多醋。”老师见状提议她尝尝白色汤的味道。她一抬头看见墙上写着“尽量吃好,不浪费粮食”她想:“要是白色汤也不好喝,咋办?”她硬着头皮将棕色汤喝完便没敢再尝白色汤了。老师直夸她是个懂得节约的好孩子。

处处热心 乐于助人

初中一年级时的一天中午,易斯拿着崭新的黑板擦进了家门,妈妈何翠兰误以为她把学校的黑板擦带回家,大声地训斥道:“你拿这个干什么?”易斯看着妈妈生气的脸,立即明白了她生气的原因。原来班上的黑板擦坏了,易斯用零花 钱买了一个新的,准备吃完饭带到学校去。在明白女儿的良苦用心后,何翠兰惭愧地低下了头。

“就是班上的清洁用具坏了,易斯都会带回家让她爸爸修好后再送回来。”班主任曾小红告诉记者。

平时,易斯还会利用课余时间热情为同学补习。最近,班上的谢小可参加了今年岳池县中小学生艺术节等活动,由于排练时间紧,耽误了一些课程,易斯每周末利用休息时间主动为她补课,使谢小可的课程一节也没有落下。

最美勤俭好少年事迹材料

记xxx xxx,女,今年11岁,是xxx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担任学习委员,她活泼开朗,阳光自信,是一位品学兼优,有着优秀美德的好学生。勤劳节俭就是她最美的闪光点!

勤劳,让她闪亮。在她6岁的时候,爸爸妈妈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含泪把她和比她大5岁的弱智姐姐托付给了年迈的奶奶照顾。奶奶因为年岁大,手也不方便,照顾自己都是问题,更何况还要照顾年幼的她和姐姐。身体瘦小的马润茁便开始学着洗衣、做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分担家庭的重担。她不怕苦,不怕累,担起了大部分的家务,洗衣、做饭、洗碗、打扫房间等等对于她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从上小学起,她每天早早起床,一边做早饭,一边抓紧时间把家里的鸡,鸭,猪等喂饱,料理完了家里的琐事之后,才赶到学校上课。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有很多同学会去买零食。可是她,却在捡拾路边的塑料瓶,一个一个的存起来,换成一毛一毛的钱攒起来。同学们不理解,总会投入异样的眼光,但当同学们知道她的故事后,都对他敬佩不已!

节俭,让她闪耀。俗话说:“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约是幸福的右手。”钱对于她的家庭来说不容易。爸爸年龄大了打工挣钱不易。幸运的是现在政策好,奶奶有点低保金。但是当别的孩子都随意地花钱买零食的时候,她却把奶奶偶尔给她的零花钱偷偷地存在起来。当书包坏了,就自己学着用针线自己缝好,直到用到不能用为止。衣服,虽然旧但是洗得干干净净!在学校,中午打饭,吃多少打多少,从不乱倒饭菜,不浪费一粒粮食。还号召其他同学不要浪费,努力向同学们宣传粮食的来之不易!

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在4月20日的雅安地震后, 当学校倡议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时,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积攒很久的积蓄全都捐了出来。当老师问她为什么捐这么多时,她平静地说:“这么长时间来,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从心底里感激他们。现在,我也要献爱心,这些钱虽然不多,但它代表着我的心意。” 生活给了她太多的不幸,她却从中磨练出了坚强乐观,有了这些她不再脆弱,这就是“勤劳节俭”美德好少年马润茁!篇3:最美勤俭少年---事迹材料

最美勤俭少年

一、基本情况

程林,男,15周岁,家住商南县青山镇草间村四组,现为商南县鹿城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

家有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奶奶74岁,先天聋哑,患有高血压,且十年前双腿又摔断,不能正常行动和交流。姐姐小时因不慎将面部烧残,父母亲因长年劳作分别患有严重胃病和重度贫血。为了一家生计,父亲和姐姐长年在外打工,母亲除种地、操持家务外,还要经常到别人家帮工。

二、主要事迹:

(一)在家里勤快懂事,为家分忧。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从小知道:长辈体弱多病,家境困难,便很懂事。上小学时,每天放学回家就帮助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凳、洗碗、打猪草、喂猪等。上了初中后,回家的机会少了,他只能在节假日在家里帮家人分担家务。他通常下班车后再走半个小时的山路才到家,妈妈还在地里干活,或在给别人家帮工。他放下书包,听到猪在嗷嗷叫,便提着篮子到地里打猪草,给猪喂上猪食后再做晚饭。尽管做的饭菜的味道不十分可口,但一想到能让劳作一天的妈妈放工回来便能吃上热饭菜,心里非常欣慰。在家期间,他劈柴,做饭,打猪草忙个不停,尽力帮助母亲分担家务。

(二)在学校勤奋刻苦,品学兼优

他深知家境困难,读书不易。于是他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每次考试他都能保持全校前50名的成绩。自进入初中后,他将华罗庚“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虽天资不占太多优势,但他却用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以勤补拙。

(三)尊敬长辈,孝心感人 由于奶奶残疾,交流、行动都不方便,他非常疼爱奶奶,每次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看望奶奶。晚上帮奶奶擦身、洗脚,吃饭时先给奶奶盛饭、夹菜。在上学时经常从自己有限的生活费中节约一点,放假回家时买点水果带给奶奶吃。

曾记得上初中时,有一次周末回家,奶奶见孙儿回来便从屋里出来,当她走到门边时却突然晕倒,不醒人事,这可把他吓坏了。当时妈妈在别人家帮工,无法联系。他只好给村医打电话求救,可村医正在很远的地方出诊,无法赶来施救。在万般无奈情况下,他急中生智,便将奶奶绑在自己稚嫩的脊背上,吃力地连背带拖,踉踉跄跄用了两个多钟头,将奶奶送到另一个更远的村卫生室医治,由于他及时将奶奶送治,在危难时刻挽救了奶奶的生命。 在村子里,提到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每逢寒暑假村里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他都会按时参加。在奶奶的陪同下,他从未缺过席,而且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保质保量。为村里敬老院的

爷爷奶奶送去最美的舞蹈,为村里居民清扫房间,为周围邻居义务发传单,帮助残疾人过马路、打扫卫生。用自己的爱心帮助身边一切有困难的人,这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

(四)勤俭节约,朴实无华

生活中,当她走过洗手池的时候,她会主动扭紧滴水的开关;当她看到食堂桌上的剩饭,她就想到农民伯伯背朝天的艰辛汗水;当她丢垃圾,看见有的同学随手乱丢,一走了之的时候,她会一边制止一边拣起可回收的垃圾。就个人而言,她觉得节约是一种品质,会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节约是一种高尚,只有做到节约,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学习中,一块橡皮,她要用到不能再用为止;一枝铅笔,她要用到握不住为止;一张纸,她都不会随便丢弃。因为她知道,这些点点滴滴,在有些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是来之不易。教室里,她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纸张扔在一个角落里,收集起来。收集变卖的钱,捐给了比自己更需要的人。

在学校,他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里,他是勤快懂事,孝顺长辈的好孩子。2013年3月被评为商洛市“优秀班干部”,还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的光荣称号。 ?篇4:最美勤俭少年---事迹材料

最美勤俭少年

一、基本情况

孙雅琪,女,9岁,家住平阴县财源街,现为龙山小学三年级(3)班学生。 她学习成绩优异,却一如既往地努力,力争上游;她在班内身居要职,却总能做到谦虚、团结同学;她身体柔弱,却在劳动中勇挑重任

二、主要事迹:

(一)在家里勤快懂事,为家分忧。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从小知道:长辈体弱多病,家境困难,便很懂事。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就帮助妈妈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凳、洗碗等。生活中,她主动地帮助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已的房间整理得整整齐齐,衣物也不需要父母料理。

(二)在学校勤奋刻苦,品学兼优

她深知家境困难,读书不易。于是她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她将华罗庚“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她虽天资不占太多优势,但她却用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以勤补拙。

(三)勤俭节约,朴实无华

在学习方面,她勤俭节约地使用学习用具,不浪费纸张,不追求时尚学习用品,将用过的纸张用来当草稿纸,并感染着身边的同学,时常鼓励他们要勤俭节约。另外,有时她会看到厕所的水龙头没关上,就马上走过去关上它,以防水资源的浪费。每次下课时,她都会主动关闭电灯、电扇等,不让资源流失走。而且,同学们在饮水机那里接水时,通常会有水漏出来,她总会及时提醒他们,要节约用;生活中,当她走过洗手池的时候,她会主动扭紧滴水的开关;当她看到饭桌上的剩饭,她就想到农民伯伯背朝天的艰辛汗水;当她丢垃圾,看见有的同学随手乱丢,一走了之的时候,她会一边制止一边拣起可回收的垃圾。就个人而言,她觉得节约是一种品质,会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节约是一种高尚,只有做到节约,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学习中,一块橡皮,她要用到不能再用为止;一枝铅笔,她要用到握不住为止;一张纸,她都不会随便丢弃。因为她知道,这些点点滴滴,在有些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是来之不易。教室里,她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纸张扔在一个角落里,收集起来。收集变卖的钱,捐给比自己更需要的人。她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了周围许多同龄孩子,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做一个为别人的劳动成果负责任的人。 勤俭是财富的源泉。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用节俭的精神使用财富。勤俭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观。

在学校,她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里,她是勤快懂事,孝顺长辈的好孩子。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一个小学生,一个女孩子,她选择了一条其他孩子都做不到、难以坚持的“节俭”之路,她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会着生活的快乐。 ?篇5:最美勤俭节约少年事迹材料

最美勤俭节约少年事迹材料

景州联小 张钰珊

张钰珊,女,11岁,现就读于景州联小四(6)班。她是一个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孝敬长辈、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张钰珊同学家境贫寒,爸爸在外工作,妈妈又患有慢性病,一人在家操持家务,还要照看幼小的妹妹,家庭收入很低,所以她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家里,从来不乱花钱,不买零食吃,吃饭时,从不乱倒饭菜,决不浪费一粒粮食,如果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她总是给妈妈妹妹留着,让她们先吃,主动地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在学校学习时,她勤俭节约地使用学习用具,不浪费纸张,不追求时尚学习用品,将用过的纸张用来当草稿纸,并感染着身边的同学,时常鼓励他们要勤俭节约。另外,有时她会看到水龙头没关上,就马上过去关上它,以防水资源的浪费。每次下课时,她都会主动关闭电灯、电扇等,不让资源流失。学习中,一张纸,她都不会随便丢弃;一块橡皮,她要用到不能再用为止;教室里,她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纸张扔在一个角落里,收集起来。收集变卖的钱当做班费。 她觉得勤俭节约是一种品质,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节约是一种高尚,只有做到勤俭节约,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推荐第10篇:勤俭之星事迹材料

首先我是来自于山区的一名孩子,在山区的成长经历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贫穷的艰辛,深刻感受到父母各种不容易和辛酸,我的我的祖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爷爷患癌症花费巨大,大爷残疾还不停吃药,欠债累累,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因此在学习生活中,更加的体会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下面由我来介绍一下我在各个方面中的勤俭节约。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直秉着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去做事。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勤俭节约,我也延承着古人的高尚品德对待生活中的每件事,争取每次都把事情做到最好!

在学习方面,我勤俭节约地使用学习用具,不浪费纸张,不追求时尚学习用品,将用过的纸张用来当草稿纸,并感染着身边的同学,时常鼓励他们要勤俭节约。另外,有时我会看到厕所的水龙头没关上,就马上走过去关上它,以防水资源的浪费。每次我们下课时,我都会主动关闭电灯、电扇等,不让资源流失走。而且,同学们在饮水机那里接水时,通常会有水漏出来,我总会及时提醒他们,要节约用;

在生活方面,我也节约地利用资源。譬如说我们宿舍洗完衣服的水,我都会拿去浇花或者冲厕所,将水重复利用。每天上课我都会自己从宿舍带水过去,从来都没买过商店那些精装饮料,有时哥哥想要给我买几件衣服,我都会婉言拒绝,因为我觉得衣服只要有几件日常穿的就行,不需要那么多,而且,就算买衣服我也不会去挑那些名牌,朴素一点就好,像我们贫困山区的孩子有的还没有很好的衣服穿,所以我不会随便把衣服扔掉,我会将那些捐给需要的人们。基本上每次吃饭我都会到食堂去吃,因为食堂比外面较便宜,而且吃饭时,我也不会浪费粮食,不浪费一粒米,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要对的起“天地粮心“。我也不会像有些同学一样,吃着那些奢侈品,穿着那些高档货,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跟他们攀比,炫耀,我认为我们现在学生最应该做的本职工作是学习,跟他们比的应该是学习!情感上我也还没有交过女朋友,我个人认为在大学谈恋爱而且在自己还没有经济基础下这实际上就是在浪费金钱,浪费青春!该来的时候它自然而然就会来的! 在社会实践方面,我也经常在自己空闲的时候去做兼职工,上个学期由于空余时间比较多,所以每到星期六的时候我都会去市区那里派传单,有一次还

1 扮过公仔,这次寒假的时候我也去了电子厂做寒假工,虽然这些工作都很辛苦,但是当我拿着凭借自己能力挣来的钱时,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和激动。也让我明白了父母挣钱的不容易。更使我明白了,在这样一个物质丰富的新社会生活中,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思想信念仍然很重要!所以现在的我在生活中从不铺张浪费,一直坚持勤俭节约的习惯,主张同寝室的人一起把废水瓶积攒起来卖废品,得来的钱用作寝费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花费。

在工作方面,我都是秉着负责到底且做的最好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在军训期间,作为副班长的我每时每刻都在提醒着自己“你是副班长,你要对自己的同学负责,要树立好的榜样,要做好每一个动作”后来我也被评为了“军训优秀积极分子”在班里面作为学委,我几乎是每天都有发飞信来敦促同学们学习,“作业要做好,今天作业要做什么?同学们明天上课要积极一点!”在课余时间我也积极热情的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工作踏实,认真负责的完成老师辅导员安排的工作,也深受同学尊敬和老师喜爱。被同学们热情的称为“拼命三郎”,我也积极参加校、院的各项活动,从来没有缺席任何一次活动工作,积极负责的做好部长安排的每一次工作,也正在准备申请“优秀社团会员”

我觉得勤俭节约是一点一点的积累下来的,不管在任何时候,我都会节俭利用资源,节约可以节约下来的物质,在任何方面都要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勤劳致富,“多做事,少说话”!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承着这勤俭节约的品德。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以勤俭节约为自己的基本准则,对事事要求勤俭节约,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也感染身边的人同我一起打造一个“勤俭节约”社会。

第11篇:勤俭之星教案

“勤俭之星”月评价课教案

五(1)班

吴凌云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上周五我们全校同学在操场观看了电影,开心吗? 2.现在我们去电影院时都会带吃的,一般都带什么? 3.观看玉米从播种到收获的视频,谈谈感受。 4.引出评价主题:勤俭。

二、感悟勤俭之重要

1.交流校园中有哪些浪费现象。

2.教师小结,图片出示,并解说,让学生认识到勤俭的重要性。3.交流名人勤俭故事。

三、评价

(一) 学生互评反馈

1. 结合课前四人小组的评价,统计优秀等级的学生。

2. 在交流中,同学在勤俭方面是否有让你印象深刻或者很有感触的事情,一起来说一说。

(二) 家长、教师评价

1.结合家长评价的图片,根据勤俭评价细则的几个方面,选取典型的学生实例点评。在点评的同时对班里同样做到这个方面的同学也出示名字,以示表扬。

2.教师小结,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欠缺的同学进行鼓励。

3.全班为自己鼓掌,加油打气。

(三) 名言警句

出示名言警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决心朗读,并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个勤俭节约的学生。

四、回音壁

1.结合同学、家长和老师的评价,回顾自己一个月在勤俭方面的表现,根据勤俭之星评价细则对自己做一个全面而真实的小结和反思。除了细则上提到的,其他勤俭方面表现好的也可以写。 2.全班交流。

五、升华小结

全班起立,齐读《我们的公约》,结束评价活动。

第12篇:勤俭——格言解析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治国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在现代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或治国方针,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君子以俭德辟难。

【出处】《周易·否》。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提示】《周易》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有许多地方阐述事物变化的道理。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一方面,阐明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另一方面,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周易》的作者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通与不通之时,不顺不通,就要修身养德,不能过分彰显自己,以渡过难关。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处】《尚书·大禹谟》。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提示】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数过家门而不入。尧特别关心群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是自己的过错。古代圣贤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由于尧、舜、禹在事业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出处】《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提示】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在椽子上雕花纹,这都是奢侈而不合礼法的事情。大夫御孙劝谏他时,说了这句话,并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先人的“大德”中注入了“大恶”,不但不能取悦先人,反而是辱没了他们。可见,古人是从礼的规范和德的大小的高度来看待节俭,而把奢侈浪费看做一种恶行。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戒奢以俭,不靡费财物,仍是值得我们崇尚的美德。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提示】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古人明白,只要老百姓辛勤劳动,社会安定,百姓和国家都会随之富足起来。我们现在仍应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动,这样,国家才会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裕。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出处】《墨子·辞过》。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提示】在先秦诸子之中,墨子以乐于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而闻名。他痛恨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靡费财物,提倡节俭。他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吸引了大批人做他的弟子,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处】李绅《悯农》。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提示】这首诗语言浅显而内涵深邃。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稼穑之艰难,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但把饺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馅。后来家里遭遇火灾,丽楼美阁一夕之间夷为平地,他成了乞丐,要饭要到这个饭馆,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他深为感动。老板说,不用谢,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皮,我拣起晒干了而已。财主的儿子很惭愧,后来勤奋劳动,生活节俭,家道重又殷富起来。这个故事,也印证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出处】李商隐《咏史》。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提示】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的阶段,所以比较注意勤俭节约。但是对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出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提示】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他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宠爱伶人,不思进取,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处】司马光《训俭示康》。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提示】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它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而且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商纣王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了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止。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的能力。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出处】《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提示】这是唐朝的陆贽给皇帝上书中的话,旨在强调节俭的意义。大至一国,小至一家,量入为出都是重要的理财原则。推而广之,资源和财物总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挥霍。只有“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出处】《宋史·范纯仁列传》。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提示】“俭”和“恕”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常用的两个概念。因为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粮食产量低,几年的丰收才有一年的积蓄,所以特别要节俭。对于官员而言,贪污受贿,不廉洁,往往是因为贪得无厌、迷恋奢侈生活,而俭朴的德行有助于抑制这种过分的欲望,所以,节俭是富国的重要国策,也是防腐倡廉的重要途径。“恕”作为儒家的一种伦理道德范畴,要求以仁爱之心待人。对官员来说,经常能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就一定会得到百姓拥护,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出处】朱柏庐《治家格言》。

【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提示】朱柏庐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教育家,提倡家庭教育。他的《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是一部专门教育人们勤俭治家的格言集。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首先是尊重劳动和从事劳动的人。我们的食物和衣裳,都来之不易,要通过种植者、烹饪者、纺织者的许多劳动生产出来,不能轻易浪费。所以,这段话成为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第13篇:勤俭伴我一生

勤俭伴我一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勤俭节约的故事,理解勤俭的含义,认识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反腐倡廉的重要途径,更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勤俭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知道新时代下如何节俭。教学重难点:

理解勤俭的重要含义,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会背诵《锄禾》这首诗,朦朦胧胧中就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同学们所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恰念物力为艰”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廉洁教育读本》的第二课,勤俭伴我一生。(板书课题)

1、理解课题:谁知道“勤俭”的意思?

2、学生交流。

3、教师评并小结:勤俭就是勤劳节俭。以“勤”励志才能进取向上,以“俭”自律,方能廉洁自守,只有勤劳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

二、感悟故事

A、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古今许多著名官员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请同学们快来看看唐代官员刘晏的故事。

1、学生自由读故事,边读边体会。

2、指名读故事。

3、交流谈读后感受。

4、教师小结:刘晏真是清正廉洁的好官呀,他不仅勤俭,还将大部分收入周济他人,这正验证了:唯有俭可助廉呀!

B、同学们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还需要勤俭节约吗?让大家来看看艰苦朴素的好元帅——朱德。

1、学生读故事,边读边悟。

2、小组交流读后感悟,理解“从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勤俭是中华美德,在物质贫乏的艰苦岁月里需要提倡,在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的今天更不应该忘记,朱总司令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让我们牢记“从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名言吧!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同学们,俭以养德,艰苦朴素,永远是我们的传家宝,更是我们小学生应该继承的光荣传统。新时代条件下,你是如何践行节俭的呢?请写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吧!

2、学生写后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勤俭,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更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个人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类要想生存发展,都不能忘记“勤俭”二字。今天,我们要大声倡议,让我们行动起来,养成勤俭的好习惯。从我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我们的家园才会永远瑰丽富饶!

四、课外夯实

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勤俭持家的小窍门。

1、建立理财档案。

2、坚持用手绢不用餐巾纸。

3、淘米水可用来冲厕所或浇花。

4、尽量买菜自己动手做饭。

5、不使用一次性碗筷。

6、使用并保管好循环教材。

7、合理支配零花钱。

板书:

勤俭伴我一生

勤俭施救

艰苦朴素 从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第14篇:勤俭一生老舍

勤俭一生老舍

廉洁故事

在北京的西城,有一个小胡同,叫“小羊圈胡同”。“小羊圈胡同”非常小,全是低矮的草棚一样的房子,住的老百姓都是些穷苦人家。每逢刮风下雨,小胡同里低洼的地方就成了水塘。冬天,这里奇寒无比,屋里和屋外一样冷,缸里的水常常冻得结成冰。这里的老百姓吃的东西,常常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有的人家长年只能从菜市场里找些烂菜叶子。

1899年2月3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老舍就降生在这个小胡同里。老舍上面有4个姐姐和3个哥哥,他最小。由于生活艰苦,长大成人的只有5个——大姐、二姐、三姐、三哥和老舍。老舍出生时是狗年,姑母就给他起了个很不好听的名字——小狗尾巴。老舍的妈妈靠拼命地给人洗衣裳,来养活一大家人。由于长年地洗衣裳,妈妈的手始终都是鲜红和微肿的。而晚上,她还要在一盏小煤油灯下,做白天接下来的缝纫活。过年了,老舍喜欢到大街上看人家放焰火,看人家穿新衣、戴新帽。每当他看到街上谁家又宰了两头大猪,谁家又弄了一大筐冬天看不到的水果,妈妈总是说:“孩子,我们家的饺子肉少菜多,是北京城最好吃的,不要去看人家的了。别看咱们家穷,可咱们要穷出志气来,让别人看到咱的腰不是泥做的,硬着呢。”穷要穷出志气来,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老舍的心里。

老舍上小学那年,已经出嫁多年的姐姐,给小弟弟做了一双新袜子。她兴高采烈地给老舍穿上了,看着弟弟一蹦三跳地去上学了。可是弟弟放学回来时,她发现弟弟的脚上却是空空的。她问老舍:“弟弟,你的新袜子呢?”老舍从书包里掏出那双新袜子,说:“老姐,我一出校门就脱掉了,我怕穿坏了。我上学时穿,放学了就脱掉。姐姐,我要和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比学习,不是比阔气。”

第二天上学,老舍仍穿着以前穿的旧袜子,头抬着上学去了。走着走着,老舍想,我把鞋也脱下来,不就可以少磨些鞋底吗?于是,大街上多了一个光着脚走路的小小读书郎。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家,老舍问正在洗衣服的妈妈说:“有没有吃的?”妈妈正在洗衣裳,头也没抬地说:“没有啊,我还没有时间做呢。”老舍听了,扭头又回学校去了。中午当别的孩子在玩耍,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他一个人在教室里埋头写作业,头也不抬地写,他希望这样能让自己忘记饥饿。下午上课,他仍然若无其事地和同学有说有笑。穷人的孩子特别看重自己的尊严,他不希望自己因为贫穷而被人看不起。

梅花香自苦寒来。老舍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了勤俭节约的精神,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当他功成名就之后,仍然保持着勤俭的好习惯。一次,朋友邀请他参加一个舞会。舞会是一个隆重的场合,穿着自然要讲究一些,可是老舍只有两套灰布中山装,洗过几次后,就显得旧了,穿在身上像个清洁工。老舍就穿着这套衣服进了舞会,他对投来不解目光的朋友说:“对不起了,这已经是我最好的衣服了。

老舍以是中国的大文豪,但他依然那么的勤俭,那么的廉洁。这都是儿时培养了精神。

第15篇:从我做起,节约,勤俭

从我做起,节约,勤俭

最近在微搏上看到一则故事——

一企业派员去德国考察,先派到驻地的同事免不了要为其接风洗尘。在餐馆里点了不少菜狼吞虎咽之后,晚餐很快就结束了。结果还有三分之一没有吃掉,剩在桌面上。结完账,出门没走几步,餐馆里有人在叫他们。几个白人老太太,在和饭店老板叽哩呱啦说着什么,好像是针对他们的。说剩的菜太多,太浪费了。他们认为这老太太多管闲事!“我们花钱吃饭买单,剩多少,关你老太太什么事?

为首的老太太立马掏出手机,拨打着什么电话。一会儿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来了,问完情况后,这位工作人员居然拿出罚单,开出50欧元的罚款。这位工作人员收下罚款,郑重地对他们说:“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还吃不饱饭,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

这则故事里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在我们看来一个很富有的国家里,人们普遍有着这种意识。我们得好好反思:我们国家是个资源不算很丰富的国家,而且人口众多,经过了改革开放这30年的发展,才刚刚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在许多的落后欠发达地区,甚至还有很多孩子连一顿象样的饭都吃不上,但是在许多地方,许多场合,平时请客吃饭,剩下的总是很多,主人怕客人吃不好丢面子,担心被客人看成小气鬼,就点很多的菜,反正都有剩,你不会怪我不大方吧。

事实上,我们真的需要改变我们的一些习惯了,看到中央台公益广告中报道的中国人每年浪费在餐桌上的粮食够两亿人吃一年,这个数字真的是震撼到我了,其实回想一下自己或身边人平时在餐桌上的表现,莫不是如此,似乎已是见怪不怪了,在家里,餐馆里,食堂里,食物一旦为你煮熟上桌,你们不吃完就成了泔水,就无法再给其他需要的人吃了。我们真有吃不完的食物吗?

我们的父母在这方面其实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最好的榜样,他们那一代人,在油田开发建设的几十年中吃过苦,挨过饿,他们深深懂得粮食意味着什么,懂得节约,不浪费一粒粮食,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现在条件好了,为了表达对父母的孝心经常会带他们去饭馆里吃点好的,换换口味,在餐桌上老人说的最多的话一定不是菜可口好吃,而是不要点太多菜,不要浪费,吃不完咱们打包带走。很多时候做儿女的都觉的这样做拉不下面子,剩点就剩点吧,带回家多没面子。咱不差那点钱。

的确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我们应该养成这样的公民意识,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意识之一。今年开始,新一届的国家领导人上任伊始就提出了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理念,并以身作则出行轻车简从,就餐与基层同吃。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节约、勤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和美德,是一个民族立身之本,节约每一粒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价值,让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每一位公民都有饭吃,贫困地区的孩子不再挨饿,营养不良,让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在阳光下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民族崛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前提。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教育孩子,节约,勤俭,有效合理的利用资源。

第16篇:世界勤俭日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记得我刚踏入小学的大门,老师就教我们背诵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小,老师就教我们要勤俭节约!

千百年来,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李商隐有句名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是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有同学会问:“勤俭节约,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回想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而事实上,往往是我们在不经意中造成了诸多浪费。许多纸张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废纸篓;阳光明媚的日子,教室里还亮着电灯;吃完饭,地上到处洒落着米粒;洗完手,卫生间水龙头依然滴滴答答地响着,有时甚至还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其实稍加注意,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们却忽视了这些细节。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关键是我们的脑中没有节约的意识,更没有将节约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并形成一种观念。

同学们,勤俭节约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不经意的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一人一小步,将会带动社会发展一大步!只有我们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约,我们才能节约资源,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我们的地球家园才会永远美丽富饶!同学们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校园、节约型家庭而努力吧!

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携手共创节约型校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大家都耳熟能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是奔向富裕生活的必经之路;勤俭节约也是体现个人素养的鉴金石。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的学校是难以持续发展的。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好转了,经济宽裕了,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就有了浪费的权利。我们提倡勤俭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仅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为后代,为将来尽我们应尽的责任。节约不止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行为方式,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让节约成为校园的时尚,让节约成为每个人的共识。老师们,同学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节约型校园,人人都献出一份力!

接下来我要向大家宣布一条喜讯!我校在2011中小学生篮球赛男、女子组双双获得小学组亚军。队员们表现不俗,技高一筹,在赛场上,他们激情高涨,拼抢积极,充满了青春朝气,展现了我们三小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下面我们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第17篇:世界勤俭日

我和“世界勤俭日”

我是张理想,现就读于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专业,是一名普普通通的11级学生。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又要到了,同时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学院院风监督队的队长,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勤俭的浅认识、在生活中关于勤俭的经历和一些小感受。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朝朱柏庐这一名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勤俭的优良传统。

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能“四菜一汤”,否则严惩不贷;出身于三世为相家的季文子看到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于是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使其注意简朴。他们之所以能时时刻刻将简朴铭记心间是因为深刻地体会到“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明白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沉湎于轻歌曼舞、锦衣玉食之中,最终只能昏聩腐朽,丧权辱国。

勤俭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素养,是一种美德。它的思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如今同样是现代文明的内在需求。我们都清楚地知道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需要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既是用有限资源生产更多财富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在资源上必须做到又勤又俭,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尤其如此。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时刻牢记“勤俭”的古训,使这一传统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在新时期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为落实勤俭节约的思想,加强我院大学生环保节约意识,今年3月份,我们院风监督队所有队员策划并组织了“节约校园,从我做起”活动。这次活动以“节约校资源,服务大学生”为理念,鼓励当代大学生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实现环境、经济共同发展,建设绿色节约家园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次活动中,我们在校园道路上、各宿舍、各餐厅向同学发放宣传单、调查问卷;以自行车车队形式环校大范围宣传;到宿舍楼随机抽查宿舍节水、节电情况并制止浪费水、电行为;到餐厅收餐具的地方,对严重浪费的同学做节约意识宣传;最后邀请嘉宾欣赏由学生拍摄的DV以及图片,并请嘉宾点评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果和意义。这次活动传承和弘扬了节约、俭朴精神意识,并进一步让同学们秉承光荣传统,增强时代责任感,树立科学发展观、适度消费观与正确价值观,使我校形成一股节约的风气。而亲身参加节约行动,从自身做起,带动他人,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节俭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我要在日常生活中节约决心。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日益腾飞,人类在获得日益丰厚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开始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地球村日益被破坏,由此,低碳生活也越来越重要。于是今年暑期,学院为我们举办了“绿色邯郸宜人宜居,低碳生活共享共建”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赴学院北路打扫卫生,亲身体验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浪费严重的现状;我们亲临母亲河进行质量大检测,见证了资源浪费对合体的污染;我们骑着后座配有写着“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等标语的宣传旗的自行车进行节能环保的宣传。这次活动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当前环境的严峻性、树立环保节能意识的关键性、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体验到了自己作为大学生的时代使命,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少,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为迎接今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 我们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代表、燕阵邯郸网与邯郸市自来水公司联合举行活动“参观铁西水厂,了解城市供水”。 此次活动,使我了解了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加强了节水的意识,并决定之后一定要健康用水、科学用水,并向更多的人宣传讲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小技巧,希望我们都可以用行动拯救我们的未来……

此外,为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产生越来越大的威胁这一状况,我们还组织了“地球一小时”活动。通过举办演讲、组织同学们听讲座,呼吁大家熄灯一小时等形式使大家认识到如今过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使气候产生巨大变化,全球变暖也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危害,减少能源消耗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共同行动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一起为节能减排出份力。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小的经历和感受,愿与大家共同分享。10月31日,又是一个“世界环境日”。愿我们在这个节日里共同反思,共同努力,把勤俭节约的理念植入我们的生活,继续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第18篇:世界勤俭日

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World Thrift Day)最早是在1924年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储蓄银行大会上由意大利教授Filippo Ravizza提出并最终于2006年由联合国确立的。该节日的确立旨在号召人们勤俭节约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进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924年来自世界各地的29个国家参加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储蓄银行大会(International Savings Bank Congre),会议的最后一天(10月31日),意大利教授Filippo Ravizza倡议大会的最后一天为“国际节能日”,之后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创立一个致力于促进全世界共同勤俭节约的“世界勤俭日”。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国人所提倡。传统文化推崇勤俭,那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贤哲伟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对过度消费的抵制。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资源的消耗,但这一切,更离不开人们的勤俭。 勤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勤俭,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素养,是一种美德。 铺张浪费 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步提高,浪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一些饭店、家庭、学校等浪费现象随处可见。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要消耗比以往更多的能源,各种资源日益枯竭,节能减排迫在眉睫。

世界勤俭日的确立,可以体现出世界对勤俭的一种呼唤。勤俭,已经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主题!

第19篇:社区勤俭事迹材料

节俭节约先进事迹材料

社区王泽昌节俭节约先进>事迹材料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可以磨意志,陶冶情操,增强人的责任感、进取心;艰苦朴素、勤劳节俭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王泽昌,家住攀枝花西里4号楼。是鸿大社区一名勤俭节约、工作认真的老党员。

一、利用旧物 环保派用场

王泽昌家住一楼,别人不要的废旧物件常有人放在楼口,他便把它收起来,有时在道路旁,垃圾筒上也捡一些,包括各种标准件、水暖件、电器件、玻璃片、镜片、自行车零件、废材料、废工具等,有的拿来修配还可以用,有的成为给邻居修什么的材料,这也是邻居们看惯了的事。邻居们便时常有人来借工具,找标准件、玻璃、自行车、车锁,确是一种邻里交往互通有无的渠道,方便了群众,解决了他们的一些小事。雷锋的遗物有个节约箱,他还有个旧品利用柜。里边装的大都是别人不要的和捡来的,不时就能派上用场,现代已经更新换代作为时尚了。可他还是修旧利废,虽说不太时尚,他总是说可能利用的不去利用也是一种浪费,浪费不管多少,大小归根结底是资源浪费,浪费总不如节约点。邻居们有时也帮他积攒费旧物资,帮助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他的行为也带动了居民群众,加入到为居民服务的行列中来。

二、庭院当中添点光

楼院中的交往虽然不像村落那样密切,但生活在一个共同环境里也对环境、对风气多有好的追求,可创造好环境又要用劳动,谁会去无偿地干呢?这里党员确有用用武之地,给环境添点光彩,减点污浊,自己看着顺眼,大家看着喜欢、方便。于是王泽昌家的旧工具就能派上用场。一把做针线活的旧剪刀、剁菜的破菜刀,旧锯、旧铁锹便成了锄草、剪树的伙伴。修剪过高的树墙,歪斜的大树、枯枝、冗枝,就量力去做。根据情况也补植树木、花卉。维修庭院晾衣绳,设置树下座位等。不花一分钱改善环境,公共有益,也就包括了自己享受在内,公中有己才是事实。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清理绿地菜园,他主动认领了自家门前的绿地,早晚会拔草、浇花,带动周围的邻居共创优美的环境。有的群众不理解,王泽昌告诉他们绿地是大家的,我们应该自觉栽花草,不应自种菜,并协助社区干部拔掉栅栏,还给城市一个良好的环境。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朴素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做到身体力行,营造人人把节约当成“举手之劳”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篇2:勤俭节约之星事迹材料 向兰欣勤俭节约之星推荐材料

向兰欣是上马镇中心小学二年级一班的学生,她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她一直秉着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去做事。

在学习方面,向兰欣勤俭节约地使用学习用具,不浪费纸张,不追求时尚学习用品,将用过的纸张用来当草稿纸,并感染着身边的同学,时常鼓励他们要勤俭节约。另

在生活方面,向兰欣也节约地利用资源。譬如说向兰欣们家里洗完衣服的水,向兰欣都会拿去浇花或者冲厕所,将水重复利用。 在以后的日子里,向兰欣会以勤俭节约为自己的基本准则,对事事要求勤俭节约,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也感染身边的人同向兰欣一起打造一个“勤俭节约”社会。。篇3:勤俭之星个人事迹材料

勤俭之星个人事迹材料

我是一名交通系统的普通干部职工,主要从事公路工程建设工作。十年来在个人的工作岗位上,能做到吃苦耐劳,勤勤恳恳,不畏艰辛,爱岗敬业,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为我县公路交通事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这次的“勤俭之星”的推荐活动中,我为能有幸被推荐感到荣幸,但本人深深感到,个人存在的不足,有些行为或许出于本能,出于责任心,但并非个人有意识地有深刻认识地去完成每件事,在今后我一定注意个人言行,在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一 在本职工作上能做到足够刻苦,不畏艰辛 我出身于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百姓,小时候的生活经历,给予了我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自2001年8月我学校毕业分配至景县交通局机械站从事公路机械化施工摊铺机作业工作以来,认真钻研专业业务知识,扎实肯干,团结同事,促进了我局公路建设大型摊铺施工作业从无到有从不足到逐步完善过程的进行。十几年工作以来,无论是酷暑高温沥青烟雾的艰苦环境的逼迫,无论是工作任务艰巨身心疲惫,工作时间较长劳心劳力的影响,还是工作回家后撇家舍业遭家人抱怨,满身油污遭家人埋怨的困惑,我都一步步坚持下来,一路走来,不畏艰苦,勇于承担,这就是工作,也是责任,做了就要做好。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艰辛,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光彩,没那么轰轰烈烈,却也发光发热。 二 在工作生活上注意节俭,珍惜资源,拒绝浪费 在实际工作中,我认识到勤俭节约的必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车辆的维护保养,只有良好的保养才能保证机械的使用寿命,才能保证机械使用的经济性,我所使用的摊铺机十几年来未发生重大的不良性机械故障;在机械的维修工作中配件的使用能用则用,能修则修,拒绝浪费,曾经有摊铺机的集中润滑分配阀出现故障,我个人在油盆中清洗,拆卸,分析原因,组装恢复使用,在机械的其它部位如液压部件、电路部件等也出现过类似情况,我并没有采取通知维修人员,更换配件的措施,保证了机械维修使用的经济性,拒绝财物浪费。在实际生活中,我注意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在衣食住行方面未养成攀比炫耀的行为,时刻注意身边发生的资源浪费现象,注意用电、用水的节约,杜绝浪费行为,见到生活中水管未关紧,照明电器设施闲暇时未关闭电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对浪费资源的行为及时制止,如单位照明设备,下班后仍在使用后,我拿到钥匙后关闭电源等。

三、注意提高个人业务知识能力和素质修养

十几年来的工作,使我从一名学校刚毕业的青少年,到一名年近四十岁的交通干部职工,一个人的认识思想都有很大的改变,同时也对个人的不足有了足够深刻的认识,相对于单一工作的知识面狭窄,社会交际能力的欠缺显得尤为突出。针对个人不足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先后通过本科路桥专业函授,取得学位证书,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中级工程师等,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与领导同事交流,锻炼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个人业务能力的同时注意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精神文明素质水平以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关注时事,学习领会上级领导的文件精神,提高政治修养。

四、在工作生活中起到了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工作中,我多与同事们交流,学习老同志的工作经验,带领新同事做好本职工作以身作则,不艰辛苦,吃苦耐劳,得到了大部分干部职工和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认可,起到了一定的模范作用。在生活中时常教育家人和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习惯中养成节约勤俭的好习惯。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由勤俭败由奢,是句古老实用警言名句,勤俭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反映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修养,是现代社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具体表现。虽然我因“勤俭之星“活动被推荐,但更多是因为个人行为习惯和家庭条件因素影响使然,在个人思想认识和模范践行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在以后的个人工作生活实践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改正不足,提高认识,完善自我。篇4:勤俭节约之星事迹材料

化工实践部 12-环境工程1班,罗子锋 学号:12104021033 事 迹 材 料:

首先我是来自于山区的一名孩子,在山区的成长经历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贫穷的艰辛,深刻感受到父母各种不容易和辛酸,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什么经济收入,我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我打工的哥哥交的!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因此在学习生活中,更加的体会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下面由我来介绍一下我在各个方面中的勤俭节约。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直秉着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去做事。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勤俭节约,我也延承着古人的高尚品德对待生活中的每件事,争取每次都把事情做到最好! 在学习方面,我勤俭节约地使用学习用具,不浪费纸张,不追求时尚学习用品,将用过的纸张用来当草稿纸,并感染着身边的同学,时常鼓励他们要勤俭节约。另外,有时我会看到厕所的水龙头没关上,就马上走过去关上它,以防水资源的浪费。每次我们下课时,我都会主动关闭电灯、电扇等,不让资源流失走。而且,同学们在饮水机那里接水时,通常会有水漏出来,我总会及时提醒他们,要节约用;

在生活方面,我也节约地利用资源。譬如说我们宿舍洗完衣服的水,我都会拿去浇花或者冲厕所,将水重复利用。每天上课我都会自己从宿舍带水过去,从来都没买过商店那些精装饮料,有时

哥哥想要给我买几件衣服,我都会婉言拒绝,因为我觉得衣服只要有几件日常穿的就行,不需要那么多,而且,就算买衣服我也不会去挑那些名牌,朴素一点就好,像我们贫困山区的孩子有的还没有很好的衣服穿,所以我不会随便把衣服扔掉,我会将那些捐给需要的人们。基本上每次吃饭我都会到食堂去吃,因为食堂比外面较便宜,而且吃饭时,我也不会浪费粮食,不浪费一粒米,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要对的起“天地粮心“。我也不会像有些同学一样,吃着那些奢侈品,穿着那些高档货,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跟他们攀比,炫耀,我认为我们现在学生最应该做的本职工作是学习,跟他们比的应该是学习!情感上我也还没有交过女朋友,我个人认为在大学谈恋爱而且在自己还没有经济基础下这实际上就是在浪费金钱,浪费青春!该来的时候它自然而然就会来的!

在社会实践方面,我也经常在自己空闲的时候去做兼职工,上个学期由于空余时间比较多,所以每到星期六的时候我都会去市区那里的碧桂园派传单,有一次还扮过公仔,这次寒假的时候我也去了东莞的电子厂做寒假工,虽然这些工作都很辛苦,但是当我拿着凭借自己能力挣来的钱时,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和激动。也让我明白了父母挣钱的不容易。更使我明白了,在这样一个物质丰富的新社会生活中,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思想信念仍然很重要!所以现在的我在生活中从不铺张浪费,一直坚持勤俭

节约的习惯,主张同寝室的人一起把废水瓶积攒起来卖废品,得来的钱用作寝费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花费。

在工作方面,我都是秉着负责到底且做的最好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在军训期间,作为副排长的我每时每刻都在提醒着自己“你是副排长,你要对自己的同学负责,要树立好的榜样,要做好每一个动作”后来我也被评为了“军训优秀积极分子”在班里面作为学委,我几乎是每天都有发飞信来敦促同学们学习,“作业要做好,今天作业要做什么?同学们明天上课要积极一点!”在课余时间我也积极热情的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工作踏实,认真负责的完成老师辅导员安排的工作,,也深受同学尊敬和老师喜爱。被同学们热情的称为“拼命三郎学委”在社团部门中,我也积极参加校、院的各项活动,从来没有缺席部门的任何一次活动工作,积极负责的做好部长安排的每一次工作,也正在准备申请“优秀社团会员” 我觉得勤俭节约是一点一点的积累下来的,不管在任何时候,我都会节俭利用资源,节约可以节约下来的物质,在任何方面都要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勤劳致富,“多做事,少说话”!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承着这勤俭节约的品德。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以勤俭节约为自己的基本准则,对事事要求勤俭节约,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也感染身边的人同我一起打造一个“勤俭节约”社会。。篇5:最美家庭“绿色(勤俭之家”事迹材料

最美家庭“绿色(勤俭)之家”事迹材料 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联育小学 黄健芳 家庭,不仅仅是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长相厮守;不仅仅是尊老爱幼,其乐熔融的和谐氛围。家,意味着责任、奉献、宽容和理解。一个幸福的家庭,应当是一个和谐的家庭、勤劳的家庭、学习型的家庭、环保型的家庭。当然,要让家庭幸福之花常开,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为“她”培土、施肥、浇水,需要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

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绿色,勤俭,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勤俭节约”这个词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了。现代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在物质方面家长给予孩子极大的满足,却使得许多孩子把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丢了,反而对铺张浪费习以为常。自从我踏入这个家门,在公公、婆婆的影响下,他们在生活上提倡勤俭节约,朴素大方,精打细算。这勤俭持家的好家风代代相传。这使我之前的不会做家务,奢侈浪费,等的坏习惯慢慢地改变了。既肩负着繁忙的教学工作的我,又身为人妻,人母和人媳的我,养成了孝顺和勤俭的良好习惯,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的工作,照顾好老人和小孩,关心体贴丈夫。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给予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这个家更温暖。在本职工作上能做到吃苦耐劳,不畏艰辛,想方设法,妥善解决家庭中的存在问题困难。在工作生活上注意节俭,珍惜资源,拒绝浪费现象, 在平日里,我会主动打理大大小小的家务,协助丈夫,搞好家庭。经常对老人问寒问暖,节假日陪老人聊聊天。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好孩子应该“勤俭节约,从小做起”,然而现实的社会情形却令人担忧。作为家长的我要使孩子养成勤俭节约良好习惯,使他形成“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信念;所以,在家中,我还经常教育孩子,节约开支,养成勤俭持家的良好习惯。例如:人离要关灯,节约用水,用电,用煤气,用纸等;不要追求名牌,跟同学、朋友互相攀比,而乱花钱,这是浪费的。在生活中,我以身作则,成为家人的表率,比如:平时,我用淘米水浇花、擦油污,用洗衣服的水拖地,用果皮,菜

叶做酵素等,这既节约,又环保,还可以美化家园和净化家里的空气等作用。除此之外,我合理利用资源,在菜地里,陆地种农作物,瓜果,蔬菜等,在菜地旁的小河里养鱼。每逢假期,我们全家人都到菜地里种菜,除草,施肥、浇水和捉虫子等,这既让孩子感到农家的乐趣,也使我们全家人拥有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庭倍感欣慰。还让我们能够吃上健康的食品,节约开支,可见,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由勤俭败由奢,是句古老实用警言名句,勤俭能反映一个 人的精神世界,能反映一个人的行为准则,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修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的公德和职业道德,也是家庭的美德,也是个人品德的具体表现。虽然我在这次活动中被推荐,但更多是因为个人行为习惯和家庭条件因素影响,但在个人思想认识和模范践行方面仍存在不足, 在以后的个人工作生活实践中,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改正不足,提高认识,完善自我。让我们的这个港湾更和谐美满,让这朵“家庭的幸福之花”更美丽,灿烂。

第20篇:点点滴滴话勤俭

点点滴滴话勤俭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军长期形成的优良作风之一,然而,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队生活水平的改善,在个别战士身上,这种美德逐渐有所淡化。就在我们连队也出现了花钱大手大脚,吃、穿、用讲高档,挥霍浪费毫不在乎的现象。这堂课,我就从身边发生的几件小事说起,同犬家探讨一下保持勤俭美德的话题。

一、一桌酒席吃掉什么?

有些同志可能注意到了,在我们营区周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悄悄地出现了几家小饭店,如果你留点心,会发现进出这些饭店的,大部分是战士,其实,就在我们连队,过生日,摆桌酒席,亲朋好友下馆子喝一顿的,也大有人在,据我了解,有一位战士过生日,一桌酒菜就花掉了二百多元钱。对此,有的同志不一为然,一位战士就说过这样的话,在地方,赶上大事小情,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下趟馆子很平常,只有部队才会大惊小怪。可是大家不要忘记,对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行为,非但部队不提倡,就是在地方也是被禁止的,我感到,作为一名战士,吃吃喝喝害处不少,可别小看普通一桌酒席,它吃掉的不仅仅是二百元块钱。

(一) “吃”掉了父母的血汗。

咱们连农村籍战士占一多半,绝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都属于一般,城镇战士家庭也基本上都属于“工薪阶层”收入除了维持开销外,剩下的也不是很多。我们当兵本来就不挣工资(我说的工资可不是指津贴)如果再胡吃海喝,无疑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当然大多数父母因为疼爱孩子的缘故都会满足我们的要求。可是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想没想过他们的难处呢?曾经有一位战士,因为吃喝挥霍欠了一千多元的债,逼得父母为替他还债不得不出去捡破烂,还有一位农村籍战士小张,见几位老乡逢周末总清自己改善伙食很觉提的过意不去,就东拼西凑了几十元钱请战友吃了一顿,为了还帐,他写信骗父母说参加自学考试需要100元钱买书,年近60岁的母亲为了让儿子有出息,拉着板车走了10多里山路去卖粮,回来时遇暴风雨不幸摔下山崖,拆断了腿,小张的父亲随钱给他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这100元钱的学费,不仅是母亲拉板车走了10多里山路卖粮所得,饱含着母亲的身体创伤,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别糟蹋了这来之不易的血汗钱,小长看信后伏床痛哭,懊悔不以,想想这些,我们于心何忍呢?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堕地到蹒跚学步,从欢乐的童年到快活的少年,父母不知为我们付出了多少辛劳的汗水,为了我们能享受到童年的快乐,父母舍不的吃、舍不的穿,尽量满足我们,为了我们的学习能取得好成绩父母不知多少次顶着风霜雪雨,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为我们购买学习用品。

我们来到部队的时候父母也曾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们在部队好好干,别辜负了亲人的一片希望,我们做儿女的,应该怎能样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珍惜父母挣来的血汗钱,不要在部队胡乱花钱。

(二)“吃”坏了连队的风气。

战友之间,今天你请我吃一顿,明天我请你聚一次。年轻人还都争胜好强,谁也不愿意被看做“小气”,时间一长,就会在连队形成一种吃喝攀比之风,有位战友跟我说,他就怕这种事,别人请客不去不好,去了就得回情,可他家在农村,经济很困难,不能向家里要钱,只好从津贴费里挤,有时连牙膏香皂都买不起,愁得整天无精打采,干什么都没有劲,这又何苦呢。

二、扔个馒头丢掉了什么?

节约粮食是一个老话题,今天之所以在这里又把它提出来,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始终没有杜绝。细心的同志可能都能看出,连队的泔水桶里,时常都有扔掉的馒头,我也看到过个别同志饭成多了,吃不了,随意就倒掉的现象,对此我感到十分痛心,那些同志在糟蹋粮食的时候,可曾想到这一粒粒的粮食,都是农民“一个汗珠摔八瓣”从春忙到秋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不知多少人的辛勤汗水。正如那首古诗所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粮食实在是一种十足的“败家子”行为。

可能有人觉得一碗饭,一个馒头微不足道,算不了什么,可是大家都这样认为,又会怎么样呢?说到这里,不尽 我想起曾看过的几篇关于周总理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的文章。

周总理吃菜非常简单,非常俭朴,就是吃霉豆腐,霉干菜,周总理也是一再交待搞少一点,多了浪费,连一块小小的霉豆腐,这顿吃剩了总理还嘱咐我们不要倒了下一顿还可以吃。周总理喝茶,每天只准泡一杯。茶水冲了又冲淡得象白开水。有时,警卫员要求总理换一杯,总理总是亲切地说:“不要换了这一杯还可以喝,换一杯浪费”。

周总理穿的衬衣,除了领子、袖口是另外换上去的外其它地方都是补钉打补钉,颜色都发黄了,但是总理还是坚持着穿不肯换新的,他穿的皮鞋,也是旧的,鞋面邹纹又粗又深,有的部位已经发白变色了。

一天泡一杯茶,穿的衬衣补了又补,这些事山出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身上,还是一种美德,然而,贵为一国的总理全国人民的当家人,他的生活是如此的简朴,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和敬佩啊?可以豪不夸张地说,在他身上集中了广大劳动人民身上的美德。

这几件“生活小事”事情虽小,但意义却很大,它反映了人类历史上一种无比感人的美德: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这种美德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直接参加劳动是直接有关的。他们在劳动中深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他们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亲身感受到繁重的体力劳动的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大儿插。笑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当劳动人民成了今天社会的主人后,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许多人依然保持这种劳动人民的本色,而且把这种勤俭节约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把一点一滴都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我们有些同志往往认为浪费一点无所为。其实,聚沙成塔,积少成多。如果每个人每年多浪费一斤粮食,就是十二亿斤粮食,每人每年多花一元钱,就是十二亿元钱,如果我们把十二亿斤粮食,十二亿元钱节省下来,那能使多少人吃,用呢?续范亭同志在一首诗《五百字诗》里说得好,“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一粒米如珠,一菜不许烂‘”“节省虽有限,万合是十石,细流成江河,冲破东海岸”。我们有的同志往往只见细流之细,而不知细流可以汇成江河,甚至可以“冲破东海岸”细细想一想这句诗就可以明白,浪费一点根本不是无所谓的事。

列宁指出:“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社会主义大厦要靠一砖一瓦砌起来,人生理想要靠一步一步走出来。“万尺高台,起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都是由无数平凡琐碎的具体努力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平凡细小的工作,就是向理想靠近的阶梯。把伟大的理想落实到每一件平凡的小事,这是革命军人的品格。鲁迅曾经这样赞美战士;“其实,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间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有的同志看不起平凡的小事,总想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革命军人应该懂得,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伟大也往往出自平凡。一个人只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就能有所作为。

三、一双旧胶鞋说明了什么?

这双旧胶鞋是我从垃圾箱里拣回来的,我把它涮洗干净了,大家都可以看到,这双鞋除了面磨捐一点外,没有任何破损的地方,要我看,这样一双鞋在穿个一年半载应该没有问题,可是鞋的主人却毫不可惜地把它扔进了垃圾箱里,就在我拣回这双鞋的时候,旁边的几名战士也感到惊讶,并说,这么一双旧鞋拣回去有什么用,,由此看来,此类现象还真不是个别的。

其实,就这件事本身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从这个行为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艰苦奋斗的意识正在某些战士的头脑逐渐淡化,艰苦朴素的作风正在某些战士身上逐渐消失。这对于我们这支曾穿着草鞋走过二万五干里长征的军队,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式装备敌人的军队,曾在“一把炒面一把雪”的条件下击败了国外强敌的军队来说,丢掉了艰苦奋斗的思想,丢掉了艰苦朴素的作风,就意味着丢掉了我军赢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也没必要让大家来穿草鞋、住窑洞。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勤俭建军仍是我们的传家宝。而且,不论到什么时候,对一个人来说,生活上克勤克俭都永远是成就事业的基石。俗话说:俭以养德,奢必丧志。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勤俭朴素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助于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有助于保持奋发进取的革命斗志。

艰苦朴素,俭以养德。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也是人民军队的本色,作为军人不要与别人比阔气、讲排场,要立足本质把自己培养志“四有”军人,我们大家大都出身于工农家庭,父母挣钱以养家,够辛苦了,理应积攒点钱帮家中一把,如果非但不帮还要伸手要钱,昧着良心挥霍父母的血汗钱,这是我们部队历来所遣责的,所以同志们我们一定要记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也为我们每个军人日后走好人生之路打下了坚定不移的基础。

楼房是用一块砖彻成的,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不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此,我们每一个同志都应该从小事做起。

勤俭发言稿
《勤俭发言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