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感言大全

对鲁迅感言(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24 08:33:38 来源:感言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对鲁迅作品

对鲁迅作品《故乡》《社戏》中童年故乡的认识

淮安市涟水县陈师中学薛雪

初中三年里,我们学习了鲁迅的数篇作品,可以说篇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中的《故乡》和《社戏》。《故乡》和《社戏》中的童年故乡显得美丽、宁静、祥和、神异,充满了梦幻的色彩。

《故乡》和《社戏》两篇小说都写到了童年的故乡,而对童年故乡的回忆都源自现实生活的触发。《故乡》中,“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丝活气。”这既是现实故乡的直接呈现,也是成年人荒凉心境的折射。《社戏》中,“我”所处城市环境的拥挤、促狭、嘈杂、压抑、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都使我觉得“不适于生存”,使我毛骨悚然。两篇小说,一篇是现实乡村触发“我”对童年生活的诗性联想,一篇是现实城市生活触发“我”对童年乡村生活的诗性联想。《故乡》中,荒凉乡村诱发我对记忆中故乡的联想,然而现实乡村人的麻木、迷信、恣睢,人与人之间“看不见的高墙”使我记忆中闪电般出现的诗意故乡跌入现实的无情生活中,所以“我”选择了“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表现出与现实故乡的决绝。从农村宗法文化的罗网中挣脱出来奔向现代都市的“我”并未找到理想的精神家园,很快就落入现代都市文化的困扰和夹击中。在《社戏》中“我”两次看戏都慨叹“不适于生存”,表现出生存的困惑、焦虑、无奈感。这种现实生活的“被抛状态”使“我”受本性中的恋土、归乡的情结的影响做起了“怀乡”的梦。

鲁迅曾写到:“我有一时,曾经屡次记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思乡的蛊惑”、“旧来的意味”就是缠绕鲁迅的故乡情结。当现实生活带给鲁迅精神的困惑、存在的焦虑时,“故乡”成了他放飞心灵的乐土。与“故乡”紧密相连的童年生活也就具有了诗性的色彩。如果说《故乡》中的美丽的诗性的“故乡”从儿时的记忆中闪电般出现又陷入现实的灰暗背景里,那么《社戏》中的故乡则是在现实的灰暗背景里,记忆中的故乡被诗化了。

当鲁迅在现实中深感生存的不适时,童年的火种在他心中复萌了。当现实之苦折磨着鲁迅时,为寻找精神的支撑点,作为一个补偿,“故乡”便成了心灵栖居之所。鲁迅要把他构筑的儿童乡村生活参与到与城市生活各现实乡村生活的比照中的,所以诗性的色彩浓烈。它是鲁迅童年的梦想和童年梦想的诗化的有机结合。所以在《故乡》中,当我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时,内心万分凄凉,在情感上无法接受眼前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这是因为“我”所记得的故乡是诗化了的童年的梦,所以“故乡”才那么的神异: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英武的少年,景是诗化的景,人是神化的人,这是想象与记忆的复合。所以无论是“我”和少年闰土,还是“我”和双喜、阿发等小伙伴的生活都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

鲁迅在一篇名《五猖会》的回忆散文中写到过看戏,他写父亲规定他必须背完鉴略才能去看戏,他不得不为这一规定而受煎熬,他借背鉴略抨击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活泼天性的压抑和摧残,现实童年生活的受压抑使他在幻梦中必然出现一个诗性的童年,这一诗性童年留存于他的记忆中,是所有不自由的孩子都可能

幻想到的自由生活,所以小说里平桥村的人是不受礼法约束的,“我”也可免念“秩秩斯斯幽幽南山”,打了太公也没人想到“犯上”,可以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偷豆却不被责罚。回忆与想象的结合才使童年的生活充满光芒,故乡才显得那么明丽而迷人,那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歌吹和渔火都给入迷离飘忽之感,那回望中飘渺的如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照着的戏台更显瑰丽,给人以梦幻般的色彩,这是经过沉思的梦想的童年。

鲁迅相信青年胜于老年,孩子胜于青年。他把希望寄托于将来的孩子,认为“孩子是可以敬服的”,“惟其幼小,所以希望就正在这一面”。 鲁迅要寄希望于那些没有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所以他赋予少年闰土能干、青春英气的鲜明个性,并希望水生、洪儿能过“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在《社戏》中,作家同样把希望寄托在像阿发、双喜那样的未受封建文化毒害的孩子身上。这群孩子具有为鲁迅希望的鲜明的个性特色。第一,平等意识,他们无上下尊卑观念。“打了太公”也不会有人用封建等级观念去衡量这一行为,从而想到“犯上”。这与中年闰土和中年的我的关系是多么的不同。中年闰十那一声使我心寒的“老爷”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可悲的厚障壁”。第二,他们待人热情、聪明能干、无私心、有组织性。在人家为船的问题而苦闷时,双喜及时提醒人家八叔的大船回来了。在揣摩到外祖母不放心全是小孩时,聪明的双喜立刻抛出说服外祖母的三条理由:船大,迅哥儿规矩,大家识水性。他们很能干,驾起船来“飞一般”,“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窜”。他们表现的有组织性,行船时双喜拨前篙,阿发拨后篙,年幼的陪我坐在船中,较大的陪我坐在船尾。第三,他们心细、率真、无私心又不乏狡黠。这在“偷豆”、煮豆、收拾残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鲁迅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群鲜活亮丽率真的生命,或许鲁迅在这群天真、淳朴、聪明、能干的孩子身上看见了并寄托了全部的希望。

鲁迅把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和他的追求人格的平等的思想灌注于笔下的诗性故乡中,从诗性的童年故乡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对抗生存的痛苦感、焦虑感。

推荐第2篇:对老师感言

对老师感言3篇

篇一:对老师的感言3篇

对老师的感言3篇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二十年了,老师你还好吗?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举手投足,时常展现在我的眼前;你的关心,爱护,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你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至今铭记在我的心中;你和我们一起时的一切,都如同昨日历历在目。 老师,我想对你说:是你给了我学习的自信;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是你给了我发奋发图强的动力,是你给了我奔向好前程的希望。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是我开启智慧的敲门砖;你是我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你是我生活航程中的引路人;你是我奏响人生乐章的指挥者。 老师,我想对你说: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自暴自弃;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那么沉迷下去;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我生活的前景;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我。 老师,我想对你说:感谢你风雨之中为我的遮挡;感谢你冰天雪地之时给予我温暖;感谢你对我的培育之恩;感谢你对我的知遇之情。 老师,我想对你说:新年到了,祝愿你健健康康,幸幸福福,和和美美,快快乐乐地度过每天!好人一生平安!!

对老师的感言(2):

老师,你会说英语、会有情感地朗读文章,会唱动听的歌曲,会画画,还会算难度很高的数学题,会&&但你有一样不怎么会,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点笑。 你每天扳着脸走上讲台,我们刚下课玩后的愉快心情又被破坏了。这时我多么希望你能笑一笑啊!开始上课了,你一直眉头紧锁,忽然叫起一个正在开小差的同学回答问题,那个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答得牛头不对马嘴。老师顿时火冒三丈,问他怎么回事。后面的同学告诉我的,他解释道,全班哄堂大笑,但老师不笑,仍然眉头深锁,用箭一样的目光盯着我们,我们只好马上闭上嘴巴,正襟危坐。这时,我们多么希望老师你也能笑一笑啊!这样,你的不快、同学们的不认真,也许就会在一笑之中飘然而去,我们与你的距离会因这一笑而变得亲近起来。 下课了,有很多同学跑上讲台,想跟你谈谈话,可一头忙碌的你一句:什么事?正欲张嘴的我们不好意思开口了。那时,我们多想你笑着与我们放松地聊一聊啊! 笑一笑,十年少,我们学习会更好;笑一笑,真轻松,苦恼、伤心抛脑后。我以前也写过这样的儿歌或小诗,但都没敢唱,什么时候能在你面前开心地唱一唱呢? 老师,我们知道你严厉是为了我们好,我们经常会惹你生气,但如果你时时刻刻都调整好心情的话,这点小事你不会在意的。 今后,我们会好好地学习,拿出良好的表现和最好的成绩给老师看,让老师开心,让老师微笑!

对老师的感言(3):

你说红苹果是果树, 吹出的泡泡 是一颗颗彩色的小太阳。 老师,我想对你说, 你是魔术师, 你托起了一个神奇的梦想。

你说孩子头上的蝴蝶结 是会转的螺旋桨。 于是那个爱美的小姑娘, 幻想有一天能飞到天上。 老师,我想对你说, 你是天使, 你洒下了一片青春和阳光。

你说向日葵是朝鲜族小姑娘, 头上顶着金黄金黄的洗脸盆儿, 笑微微地等待着 田野里归来的农民伯伯 洗一洗晒黑的脸庞。 老师,我想对你说, 你是园丁, 你播下的是种子和希望。 你说月儿光着脑袋, 没戴棉帽, 旁边两颗星星是冻红的耳朵, 他有一位狠心的后娘&& 于是那个爱淘气的小男孩, 摘下滑冰帽, 眼泪汪汪&& 老师,我想对你说 你是圣洁的安琪儿, 你已经撒下了憧憬和想象。

老师啊,我想对你说, 在孩子中间, 你是想象的风, 你是幻想的旗, 率领着天真, 率领着勇敢, 荡起如云的秋千, 登上开满鲜花的山岗&& 篇二:老师的感言3篇 老师的感言3篇

老师的感言(2):

老师,你会说英语、会有情感地朗读文章,会唱动听的歌曲,会画画,还会算难度很高的数学题,会&&但你有一样不怎么会,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点笑。 你每天扳着脸走上讲台,我们刚下课玩后的愉快心情又被破坏了。这时我多么希望你能笑一笑啊!开始上课了,你一直眉头紧锁,忽然叫起一个正在开小差的同学回答问题,那个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答得牛头不对马嘴。老师顿时火冒三丈,问他怎么回事。后面的同学告诉我的,他解释道,全班哄堂大笑,但老师不笑,仍然眉头深锁,用箭一样的目光盯着我们,我们只好马上闭上嘴巴,正襟危坐。这时,我们多么希望老师你也能笑一笑啊!这样,你的不快、同学们的不认真,也许就会在一笑之中飘然而去,我们与你的距离会因这一笑而变得亲近起来。 下课了,有很多同学跑上讲台,想跟你谈谈话,可一头忙碌的你一句:什么事?正欲张嘴的我们不好意思开口了。那时,我们多想你笑着与我们放松地聊一聊啊! 笑一笑,十年少,我们学习会更好;笑一笑,真轻松,苦恼、伤心抛脑后。我以前也写过这样的儿歌或小诗,但都没敢唱,什么时候能在你面前开心地唱一唱呢? 老师,我们知道你严厉是为了我们好,我们经常会惹你生气,但如果你时时刻刻都调整好心情的话,这点小事你不会在意的。 今后,我们会好好地学习,拿出良好的表现和最好的成绩给老师看,让老师开心,让老师微笑!

老师的感言(3):

90年代,我曾经做过一次有关kevin lynch的文献综述,顺便把林奇老师在mit的那些教学历程和学术转型的前后,瞧多了几眼。林奇是1984年去世的吧?(好像)。他是在答应清华要来教课之前突然辞世的。那时的林奇,正处在1980年代如火如荼的现象学和场所话语的潮水面前这股浪潮,要等到1990年代,才涌到了中国所以,我在林奇晚年的文献中,看到了他的思想转变。林奇早期是跟着心理学(不管是美国那种相信后天人格的行为心理学,还是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跟着包豪斯教程和教授(比如,纳吉,合作的凯皮斯)的视觉理论,跟着当时的人类学调查等(见《城市意像》附录)等崛起的。我们看到的《城市意像》火红于1960年代,1970年代。而事实是,林奇二战退役之后就开始了这个方向上比较结构化的认知地图调查,并思考着怎样用到建筑学和城市设计里面来。

总之,我想说,林奇最初的成功源自其青年时期到中年的知识储备和长达20年左右的积累。而这种积累和知识的成熟,还有等上另外20年去消化和打磨。但是到了1980年代,林奇的这些理论遭到了许多批判,也包括遗忘。有趣的是,林奇曾经在1979?来过同济,并在南京、北京都开过讲座。林奇在日记里用类似的口吻写到:台下听众都是教授和领导,他们提问的问题,都是关于城市是否存在着数字意义上的最佳人口规模?是否有最佳的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是线性城市好?还是单中心城市好?而这些问题,正是我在1960年代关心的东西。那时的结论,如今看来,都很轻率(哦,这是我凭记忆转述的)。

林奇到晚年,已经从定量和结构化的城市空间认知,似乎开始转向了某种人类学化或者说面向价值观讨论的场所质量的描述(比如,他最后的那本书)。但是这项工作没有完成,林奇就去世了。

林奇的故事,让我看到,多数教授和学者和老师和学生,我们的学术道路一生不可能转型无数次。转型无数次的人一定是疯子或是超天才或是赶场子的。我们多数人的成长历程,真是经历着一个年轻无畏、到大量调查、积累和筛选,到回到田野,再次思考的这类过程。一个人,一个学者,能脱胎换骨一次已经不错,能换两次,神助。有天天脱胎换骨独领风骚一辈子的吗?

这就让我想到刚刚和crusader的对话。我说:如今,即使国内一流大学里出现了一个悖论现象。一方面,中青年教授很愿意变,也愿意更新。但是,这种更新的危险在于,他们往往极 端到放弃自己前xx年的研究,彻底地改行。比如,从什么现象学的建构,一下子都去搞参数化设计。等到未来别人搞虚拟城市,他们再去学虚拟城市。求变是好的。可是,像greg lynn这样的人,他们的数字化技术也不是搞了一天两天,也不是因为看到别的建筑师出了风头才开始搞的。这其实提醒青年学者,即使更新和占据前沿,也要从根子上彻底地占据前沿,而不是把前沿当成时尚;另一边,是老教授或是思想上老教授的老化。这个也没有办法。。。。这个也不是年龄的问题,反正知识到了一定的阶段就老化。特别是技术行当。。。。学校的界面又不开放。。其实,老教授如果技术上不领先了,真可以去搞管理。crusader说,greg lynn本科是学数学的,另外他对建筑的构造学,建构学的理解,实在不咋样,所以搞digital是他的最佳选择。不过老美确实很执着,不会因为funding在哪里,市场在哪里就随意变更自己的兴趣。当然,在各种压力下,他们也会主动适应整个学术市场的变化。数字化技术,已经是太大的一个概念,一般如果有朋友说要搞数字化技术,我会问到底具体是什么,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个方向的发展史是什么?国内好像搞数字技术都成了一窝蜂。看上去老是跟在世界前沿的后面,其实就永远是在后面。在经济学里这是有一个理论的,就是说后进者即使学习能力很强,但是永远跟不上原创者,因为方向是别人定的,你到了人家那个位置,但是人家已经又挪窝了。

看来,那些像赶场子一般跟着学术时尚转来转去的青年教师,可能最值得从林奇的故事里琢磨出一些经验和教训的。一是做研究真地要选自己内心的最爱和最痛的东西,二是要能够沿着某个方向深它20年。不然,转到后来,总是二流,神马都没有。 篇三:老师讲课的感言3篇

老师讲课的感言3篇

一节干脆又利索的课堂,一节用心而又展现自己独特风格的课堂,一节别有一番韵味的课堂,我的语言无法表现出课堂的精彩,他能充分的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在联系中渗透对比之间的关系,这节课真的让我感慨良久。

虽然我并未讲过《小数的乘法》这节课,它属于五年级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节课,但是在于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中,涉及到了我的孩子们刚刚学习的知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在讲解小数的乘法时,于老师是这样设计的:1.2×0.34时,先讲了12×34,并指出后面的整式乘除法可以作为小数乘法的替身,重要的是下一个环节: 12×34=408,

1.2×0.34=0.408,她提到了计数单位的个数和计数单位的问题,408是计数单位的个数,0.001是计数单位,这就指出了小数乘法可以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算理,或许这个也并不算什么,因为我们确实没有学过小数乘法,紧接着的联系让我不战而惊,于老师出示了120×3400=?,这样一个问题,当时我想的是这与小数的教学,或者说与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正在疑惑之中,在学生的竖式之中,我知道先求12×34=408?然后再算出扩大多少倍?进而学生就能说出408是计数单位的个数,计数单位是1000,这样的一个算理,我并没有想到,也没有意识到,所以我对于教材的分析或者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真的是完全的不够到位。

我在教学生做类似120×3400=这个算式的竖式计算的时候,只教给了学生该怎样对齐数位。而并没有讲或者说根本就一点也没有涉及到前面刚刚讲过的计数单位的问题。所以说,在这节课我的教学中是一个失败,因此,我准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充分展现孩子们,充分联系教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探究讨论,自己得出结果的过程。用吴正宪老师的一句话是:抛给孩子一个球,思路就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吧。

老师讲课的感言(2):

我通过听完中国超级执行力第一人张戴金老师的授课以后,觉得口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特别是对于我这种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的人,只知道默默无闻做事的人,更应该向张老师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特别是我们的领导、李总花费大笔的资金,用心良苦来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吸引每一位客人,让我们挣更高的工资,我们更应该感激不尽,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我决定在以后的工作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服务好每一位顾客。顾客是我们的上帝,是我们的亲人,自己的家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认认真真的对待,所以不管是领导、同事,还是每一位顾客要笑得甜一点,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凡是来我们公司的顾客都是我们的回头客。在豪爵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我们也要换位思考,作为经理主管,他们也不易。如果没有他们的严格管理,也许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他们有什么不对,可以私下谈,不要当面顶撞。只要互相学习,互相沟通,才可以共同进步。豪爵的精英们,努力吧!加油吧!凡事认真做,用心对顾客,积极主动,负责任,绝不找借口,凡事高标准,严要求,团队第一,大局为重。做事要讲长远,不要只顾眼前。对公司要忠诚,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豪爵会更出名,更出色,会更好!

老师讲课的感言(3):

有幸,今天听到了褚长萍老师的一次讲课,一种久违的贴近心灵的亲切感由衷地涌了上来,弥散在我的身边,良久不能退去。诚然,这些年在商场上颠沛奔波,阅人多矣,但是,象今天这样认真的聆听,而又被听到的内容深深震撼的情况,是绝无仅有的。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话题关系到自己的孩子,最主要的,是褚老师那连珠妙语中包藏着的智慧与阅历的精髓,深深地吸引了我。对褚老师恭维的话就不多说了。在此,仅谈一下褚老师的建议对我来说感触最深的两点。第一点,就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我是深有感触啊。孩子降生的时候,我已经三十二岁了,经历了十多年的打拼,生意略有小成。在孩子不到一周岁的时候,我的母亲 去世了。在感情上遭受沉重打击的情况下,孩子成了我几乎是唯一的情感寄托,我把郁积在心里的所有的情感一股脑倾泄在他的身上。再加上孩子确实也讨人喜欢,不但长得人见人爱,而且乖觉懂事,伶俐聪明。于是我的溺爱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主要体现在买玩具上,大到两个小朋友可以并排坐下的电瓶吉普车,小到肯德基儿童套餐里的哆啦a梦,他喜欢的,我买;他多看两眼的,我买;别的小朋友有的,我买;他看不见而我看见了觉得他会喜欢的,我还买------于是乎,玩具开始泛滥成灾,整整堆满了一间屋子。一件玩具新鲜不到第三天,便被埋进了箱子底,而他呢,还是不停地要,不给买就闹情绪。自打孩子上了小学,我便下决心要更正以前的做法,因为,我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它的恶果------因为他的玩具太多,长期以来导致了他干事没有常性的毛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学之大忌,这是我最怕的呀!第二点,我个人认为与第一点有连续性,就是孩子不能专注的问题。尽管从科学上讲,孩子的专注是有局限性的,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但是,我痛苦地认为,罪魁祸首就是我。除了前面提到的玩具太多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也是我一手造成的。我小的时候,性格较为内向,遇事多腼腆。后来在北京参加了工作,户口也转了过来,但是,因为自小在外地农村长大,在那些土生土长的北京同事面前,总觉得有些矮半截,虽然日后凭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出来一些成就,从而彻底驱散了隐藏在心底的自卑阴影,但是,却总怕孩子将来也会有自己同样的经历。于是,我不但给他取名淘淘,让他淘气,而且,也刻意地给他打造活泼甚至粗犷的性格。比如说鼓励甚至怂恿他,干一些他原本想都没想过的事情;不分时间、地点地与他打闹,过分的折腾;突发奇想地干一些异想天开的事情------总之,我把他的生活搞得五彩斑斓,生活更是妙趣横生。而我还没有从自得其乐的享受中清醒过来时,就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我几乎给他造成了多动症!从孩子上学到现在,我一直为这两个问题困惑着,想解决,却无从下手。现在好了,学校请来了专家,请来了给我指点迷津的高手,我如在迷雾中看到了嫩绿的柳丝,虽然若隐若现,虽然摇摇曳曳,但是,毕竟看到了,我很欣喜。听了褚老师逻辑的推理,缜密的分析,系统的概括,我不但为她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折服,而且更加惊叹于这门学问的高深莫测,从而更加追悔自己先前的轻率和幼稚。感谢学校给了我一个认知的机会,这充分地体现了学校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几乎令我们家长愧疚难当。希望学校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多地创造这样的机会,让我们的家长与学校紧密结合,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才。

推荐第3篇: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以《故事新编》为例,开题报告

一、研究现状分析

《故事新编》作为鲁迅创作生涯中的最后一个小说文本,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与《呐喊》《彷徨》不同的命运:研究者的态度,从开始的惊异、不解和观望,到后来的贬低、排斥与回避,直至今日的认同、褒奖与青睐,经历了这样一个研究态势由冷到热,评价定位由低到高的过程,而近十年以来,《故事新编》逐渐成为鲁迅研究界的热点研究对象。与之相伴,对《故事新编》的体裁类别、修辞方式、生命哲学和创作流派等问题的阐释和论争也愈演愈烈。

《故事新编》是鲁迅有意打造和集中阐释传统文化的作品集,对《故事新编》文本—文化向度的阐释可能。这一角度的研究文章还有钱振纲《对儒、道、墨三家‘显学’的扬弃—从文化角度解读鲁迅后期五篇历史小说》、韩云波《论鲁迅与中国侠文化的改造一一兼谈

二、立论依据

传统文化视角研究《故事新编》起步较晚,大体起步于八十年代,而且集中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对《故事新编》的文化寓意进行具体注释,二是以鲁迅杂文中的文化观念注解《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前者往往忽略作品内在统一的整体性特点,后者则忽略鲁迅不同作品中文化批判与建设的不同态度。本文认为,《故事新编》是鲁迅有意打造和集中阐释传统文化的作品集,对《故事新编》的研究应兼顾其整体性和独异性,立足于文本细读,梳理鲁迅通过《故事新编》的创作回到本土文化之根寻找文化再生资源的创作。

三、研究意义

中国有着深厚的重写传统。中国古典小说以《三国演义》为代表,在明清即呈现出历史题材的繁荣之象。余邵鱼编写的《列国志传》等列国系列小说,《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等隋唐系列小说及明末历史演义小说等。然而处在古典小说创作阶段的写作主体往往在利用了这种文化心理积淀的同时自身也深陷其中,从而使作者对读者的引领滑向了正统的教化之渊,这时的作者主体意识实际是叙事意义上的主体意识,而思想观念上则缺乏主体的独立性。

大多数论者己经注意到了《故事新编》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并在其文化寓指与现实体验的遥遥呼应中各有心得,但《故事新编》毕竟与《呐喊》、《仿徨》不同,其游离时代主流的历史题材与洋溢其中的浪漫气质都明示了它是一个独异的个体:服从于现实斗争需要的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独特选择,对原有历史素材的现实性处理,别具一格的构思,以及能够同时反映双重社会生活(现代和古代)内容的古今交融独创手法的确立。

四、研究基础

(1)通过阅读传记和《鲁迅全集》,对鲁迅生平及创作有了一定了解。 (2)通过阅读相关研究专著和论文,对《故事新编》有了总体上的把握,并选修过张霞老师的《鲁迅研究》更加深了对鲁迅及其研究的认识。

(3)尚待解决的问题:《故事新编》创作过程的时间跨度较大,蕴含的内容丰富而深刻,依然需要更加细致的考察,避免以偏概全。

五、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1-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高远东《故事新编》与中国传统思想和价值批判研究系列论文。 (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冯雪峰:《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

(5)许广平:《鲁迅回忆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

(6)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7)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8)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9)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赵卓:《鲁迅小说叙述艺术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倪玉联:《对古老文化思想的深刻反思──本体意义新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3期。

(13)张雪莲:《反讽的意义——的现代再评价》,《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7期。 (14)郑家建:《传统的影响:在误读与契合之间——从文学史角度重识鲁迅与庄子之关系》。

推荐第4篇:39鲁迅智对理发师

《名文赏读》――背景乐:巷口

鲁迅智对理发师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很多人说他是一个天才。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候,鲁迅便义无反顾地把辫子剪了,这在当时就像男人穿裙子一样不可思议。但他面对嘲笑、讥讽、辱骂,依然我行我素,从来不理论而是保持沉默。后来他甚至留平头,他的发质坚硬,头发迎风竖立,铁刷一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帅呆了。

他懒得理发,而且往往一忙起来好几个月不理。朋友们开他玩笑:‚豫才,你的‘地球’怎么还不削一削?多难看!‛鲁迅一本正经地说:‚噢!我掏腰包,你们好看!‛后来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勉强去理一回。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店理发。理发师看见他穿得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像个乞丐,很不把他当一回事儿,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几下就说好了。

鲁迅看到自己的头发还是乱乱的,比刚来的时候好不了多少,也并不生气。整了整衣服,一句话也没说,就从口袋里胡乱地抓了一把钱给了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便乐开了花。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一眼就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理发师很小心地给鲁迅理发,还不停地问他的意见,这样行不行那样可能更好,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理发师一直笑脸相待。

《名文赏读》――背景乐:巷口

一切都满意了,鲁迅问了理发师多少钱,然后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

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一句话说得理发师满面通红,惭愧极了,连忙给鲁迅道歉。 古人说过:沉默是金。可古人又说了:一语惊人。是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真是天才的智慧呀!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翻译过来就是多一言不如少一语,言多语必有失,说话应当实话实说,不能花言巧语。这句话是说沉默是金,花言巧语不好。

推荐第5篇:对教师境遇感言

周一日志

刚刚进班回来,为什么这么晚。冻得腿都僵了,还不是为学生的事。

因为学生在处理一些事情不恰当,在对班干部进行开导,一直进行了五十分钟,温度持续降低,腿都快没知觉了。

在和学生谈论处理事情,尤其是班干部处理班级事情,一定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与班级同学建立平等关系。一定要用和班级共荣共存的态度来处理事情。

2、针对个别问题一定持平和心态处理。不可急躁,冒失,切记不可大呼小叫,在全班激起反感。

3、一定得了解原因再做决定。记住,任何事情的产生不一定合理,但是一定有其原因的,千万不可不问因果,不问青红皂白,横加指责。有些事情的发生不是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故而难以控制结果;而有的时候我们作为管理者更应该想想是不是自己该负一些责任,甚至是主要责任。

4、对事不对人。切忌:不可因为某些事情的不寻常擅自扩大涉及范围;不可因为事情的恶劣影响而否定人的其他优点;切忌把事情的处理和人格挂钩。

5、在针对小的或者是影响面积不大的事情,一定要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尽量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6、处理事情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自觉反省,自我更新。针对有些事情我们作为管理者应首先归因于自己,这样才能让被批评者不会反感你接下来的话和言辞。比如针对某件已经产生了严重后果的事,我们不妨这样说:这件事都是我不好,我应该负主要责任(或者一定的责任),所以针对这次结果,我主要是表示歉意的,愿我们能汲取这次事件的教训,不要犯类似错误,要是再犯,我愿承受怎样怎样的惩罚。如此这般其他学生还有什么话说呢?

照此行事,效果一定不差吧。

这就是我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冻得双腿麻木得来的教学智慧,也许叫人生智慧,对了,最好叫管理智慧吧。正当我怀着满怀激情,忘却了生活的痛苦,地位的低下,身份的卑微,„„得到暂时的麻木。回来却在论坛上看到这样一篇教师请愿书: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教师罢课请愿书

中共中央、国务院、江苏省政府、江苏省教育厅、市县教育局:

我们都是教师,当年我们怀着对“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美好憧憬,步上了三尺讲坛,满怀信心要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多少年来,我们拖儿带女、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地工作,总以为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社会的认可,但在物欲横流、物价飞涨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为正常的日常开支而担忧劳累。我们都是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很多人依靠父母的东挪西借支撑着修完学业,至今余债未清。我们都是正常人,也要结婚生子、敬老养小,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强养家糊口。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在负债中挣命,在贫穷中苦度。政府有些领导每次检查我们的工作,不是恐吓,就是叫我们要有奉献精神。我们只能在职业的良知与生活的窘迫中默默奉献。有人用打油诗生动描绘了我们的现状,读来令人辛酸:

“上告教委整死你;得罪校长治死你;笨蛋学生气死你;野蛮家长打死你;不涨工资穷死你;竞聘上岗玩死你;职称评定熬死你;考试排名压死你;教育改革累死你;假期培训忙死你;光辉职业哄死你;一生操劳病死你。”

《教师法》的出台曾给予我们巨大的惊喜,尤其是第25条更给了我们心灵的安慰。我们曾经是那么坚信,教师有了法律保障,证明了政府与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将教师与国家公务员等同对待,更让我们感觉到公务员不愧为“人民的公仆”,能够与教师一样安贫乐道,其精神也算难能可贵。但是,这种惊喜只是过眼云烟。就在我们无法应对物价成倍增长、最渴望增加薪金得以正常生存的时候,我们却遭到了实现社会主义以来最不公正的待遇:国家公务员增加月收入不到2000元,而我们增加的只有他们的十五分之一。这种巨大的反差只能让我们看到《教师法》的虚伪性与政府中某些人的欺骗性。而且,很难有一个充分的理由来解释这种荒唐的事实。试明查暗访一番,我们当地的国家公务员的阳光年薪有几个不是60000元以上?大权独揽者更是收入斐然。如果再算上他们的灰色收入,所谓“人民的公仆”游戏一年抵得上人民的教师辛苦

五、六年。这让我们所有的教师百思不得其解,凭什么高薪者需要加薪,低薪者则保持低薪?这种荒谬的逻辑好有一比,即强盗是吃肉的,就一定要给他们更多的肉吃;乞丐是饿着的,则必须让他们继续饿着。

有官员解释说,公务员的加薪不叫“加薪”,叫增加补贴?那么请问,公务员在哪些方面需要增加补贴?难道他们的工作比教师辛苦?难道他们的生活比教师困窘?难道他们的生财之道比教师还少?难道他们的社会地位比教师更低?又有官员说,给公务员加薪是为了高薪养廉。这种解释无异于自暴奇丑,即他们默认了自己是贪污腐化的、是不廉洁的,只要一加薪,他们就廉洁了。令人发笑的是,倘若公务员仍然不廉洁,是否还要继续加薪?反之,政府没有给教师贪污腐化的权利与机会,我们只能在教师这种唯一的职业上辛苦耕耘、固守清贫。因为教师太廉洁了,所以也就成了不加薪的理由。荒谬啊,荒谬!还有一位是我们的市委领导,他曾语重心长地劝我们教师道:“你们难道就等这几个钱用吗?”我们的回答很肯定:“是的!”因为我们每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收入比每天工作八小时的泥瓦匠还低,这种微薄的薪金已经置我们于生活的最底层。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能一生驰骋的,我们的确需要增加收入来维持我们的基本生活。

我们不是对国家公务员天生芥蒂,也不是对他们心存诽谤,而是通过比较,让明眼人彻底了解此次调薪的严重不合理性,希望社会与政府不要将尊师重教置于形式上,更不希望政府成为鄙视教师、漠视教育的罪魁祸首。各级政府应该牢记这样一句名言:“对待穷人的态度 ,考验一个社会的良知;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考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教师既是穷人,又是知识分子,因此,对待教师的态度,既是在考验我们政府的良知,也是在考验我们政府的文明程度。我们不是常常反思十年*的错误吗?因为打击迫害知识分子,导致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至少20年。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政府好了疮疤忘了痛,在*三十年后再制造一个*的翻版。

调薪的极度不合理性已经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我们没有足够的理由要求学生学好知识,因为教师的知识首先已经严重贬值;我们也没有理由要求学生遵纪守法,因为我们的政府首先在亵渎法律;我们也没有理由继续无私奉献,因为我们的奉献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政府的腐败;我们更没有理由支持某些公务员先生的工作,因为我们不想永远成为愚民政策的受害者。我们唯一要做的是,为自己合理、合法的权益而抗争。我们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是首先通过集体请愿,希望各级政府体察民情、换位思考、尊重法律、以身作则,给教师以公务员的同等待遇,将尊师重教落实在行动上。如果我们得不到合情、合理、合法的对待,我们将会不断抗争,并决定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采取游行、罢课等行动。

今天,教师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已经显而易见,我们在不放弃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下集体请愿,既表明我们良知未泯,又表明我们可怜之至。但我们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并未完全失望。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有度过三年困难时期的顽强毅力,有应对四川大地震的拼搏精神,有十年*的惨痛教训„„她们既克服了许多巨大的困难,也纠正了许多历史性的错误。我们相信,在对待教师待遇的问题上,党、国家和地方政府一定会发扬优良传统,克服具体困难,迅速给出正确的处理意 看完之后,我不是双腿冻僵,我是心凉了,冷了,冻住了„„

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在下判断似乎为时过早,但是我们的处境比什么都能证明我们这一个知识分子族类的生活处境,社会地位。我立下重誓,不看到这一天的结束,我永远会奋斗不止,哪怕是与整个社会为敌,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弱肉强食的原则永远不会改变,公平只是一个美好的许诺,一张空头支票。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无所谓失去,得到一点就会收获一点,加油吧,站起来吧,同志们,我们的腰已经弯到地面,再顺从地弯下去,高高在上者就会把铁锹紧握,铲上几铲泥土就把我们埋掉,无知的、愚昧的、胆小的大多数就是这样被少部分消灭的,你知道南京大屠杀是多少人杀了多少人吗,看看就再清楚不过了。

推荐第6篇:对父母的感言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们好!

对父母的感言

今天是母亲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给您们写信,首先我要祝妈妈节日快乐!

在我心里,我们这个家中,您是一个很伟大,很坚强的人;妈妈您总是那样温柔敦厚。而我是那样的脆弱,组成了快乐的家。

十二年来,我在您们的关爱下茁壮成长,是您们给了我一个可爱的小生命,一个温馨美满的家庭。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今天就让我向您们表达我的一份感恩的心。

外婆告诉我,我一生下来就是一个调皮的小捣蛋鬼。晚上当爸爸把我抱到摇篮时,我总爱“嗑嗑”作响。爸爸,是你总用绳子一端绑在摇篮上,一端牵在手里,只要我稍一发出声音,您便拉动手中的绳子,边摇边哄我入睡,一直到天亮,等等,就这样多次让我带着幸福进入梦乡。我听到这些,深深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当然,在我这幼小的心里,还有一个人最应感恩,她就是我的“妈妈”。我从小就体弱多病,是妈妈您经常抱着我走南闯北,四处求医。我生病了,常常把您累得憔悴不堪。有时抱着我整整一个晚上不合眼。您这样给予我一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我却早已习惯以为常了。

您为了我的病,为了提高我的免疫力,是你省下吃饭的钱来给我买药,您自己的身体也快不行了,您自己也多少天没有吃饭。

您们为了我的成长,花了多少心血„„

“小燕子,放学回家可千万别叫外婆买摊上的垃圾食品呀!小心肚子疼”。这声音总像不速之客常常溜进我的耳朵里,而我却常赌气不回答,有时心不在焉地“唉”一声,还是照样趁妈妈不知道,偷偷地买。结果总不出您所料,又害您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熬红了您的眼睛„„这种事在我身上不知发生了多少次,我说也说不清。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真的,爸爸妈妈,您们在我心中多像充满爱的“神”呀!

有首诗这样写的:“如果说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那么父爱就是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如果母亲的真情,点然了我们心中的希望;那么父亲的厚爱,将是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是呀,要是现在我能马上长大该有多好,可是现在,我用什么来感谢您们呢?爸爸妈妈,您们的爱说不完.道不尽,我知道您们的恩情将会一直伴随我永远,永远„„我都将一点一点铭记于心。那么,现在我只能用我出色的成绩来回报您们吧!

祝您们

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白石学校五年级:严红梅

指导教师:李志毅

推荐第7篇:对幼儿教育的感言

对幼儿教育的感言

时光飞逝,转眼间大约一个月从事幼儿保育工作过去了,回看这些日子,好象就在眼前,这当中的酸甜苦辣真的很多。从中我也了解了幼儿教师的辛苦,更随着天气的转热以及幼儿已经很适应幼儿园生活,我发现我迎接的挑战更多了!

青年教师的我,对于幼儿日常生活护理不是很有经验,因此带小班无疑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 由于班上孩子年龄太小,所以日常生活不会自理,基本都需要老师帮忙,于是我的工作压力很大。 刚进班时,我每天在班级都是手忙脚乱地度过的。这边刚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边已经尿裤子了;喂饭的勺子刚拿到手中,后面已经在你背后吐了起来;刚拉开一对打架的,那头有多了两排牙齿印……那些日子恨不得一个人掰几瓣来用,两只手根本不够使唤,顿觉自己是那么的笨手笨脚。 和我搭班主任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给我鼓励,在她的帮助下我慢慢的领悟到很多窍门,更总结出来,带小的老师必须动作快一点。 吃饭的时候,对于那些不会自己吃饭的孩子,及一些吃饭很慢的孩子,会把他们集中坐在一起,每人喂一口,等最后一个喂入口,第一个嘴巴里已经吃光了,这样比单独对着一个喂可以省很多时间,特别是天气温度不是很高时,一定要让孩子趁热吃。中午睡觉时 有些孩子不睡,不让孩子着凉,我们就抱在怀里摇睡,所以老师琐碎的事情会多一点,无形之中要求老师的行动再快一点。 我会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向老教师学习,用行动来总结出更多的“一点”。 作为幼儿园教师并且是小班的教师,我觉得自己最需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还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时刻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作为老师是绝对不能视而不见的,这并且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这阶段小班孩子的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遇上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好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孩子。对于刚入园爱哭爱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安定下来,再慢慢地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还要及时的拥抱,亲吻孩子,或送给孩子小礼物。要让孩子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如:孩子的饭量,挑食情况;孩子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小班老师不但要多和孩子沟通,还要常常与家长交流,将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表现情况等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更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师进行孩子的教育工作。

我想,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要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谦虚谨慎,耐心细致,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的更好,让每个孩子得到更周到、更细心地照顾,让每位孩子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的成长。幼儿教师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只要会唱歌跳舞就可以了,作为幼教必须要有事业心、爱心、责任心。幼教是通往儿童心灵世界的桥梁,是孩子的忘年交,老师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作为教师应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关注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幼儿是成长的懵懂期,调皮、好动、想象力丰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顾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了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无限的爱,否则,还真容易被孩子的不听话气坏呢。小朋友喜欢的老师长头发的,可以梳辫子、漂亮的、年轻的、知识多、懂科学的、有本事的。

如果没有爱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师关爱,比如经常要抱着他们,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老师,可能鼻涕、眼泪就都蹭到老师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

幼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天8个小时都得目不转睛地跟着孩子,必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小孩子很多事情需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下班时间还要给孩子做教具、备课、布置环境,自己的业余时间非常少。一个孩子出现问题对幼儿园来说是1/400,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100%。所以无论在生活照顾还是教育教学上都要精益求精。

幼儿园教师就像百宝箱,什么知识都要通晓一二,要有较强的综合艺术素质,包括对色彩的理解能力、对音乐的感觉能力,包括穿着,怎么样穿着得体,让小朋友喜欢又符合教师的身份,这些都是幼教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还有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幼教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桥梁,对小朋友说话要简练,听得懂同时注意层次性。对家长的建议要有指导意义,对孩子的评价措辞要准确、委婉。

作为幼儿教师,我认为理解、爱和尊重是与孩子沟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再有,爱和尊重是贯穿教育始终的,“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同时让孩子在自然发展中体验到了无尽的爱和自由,这对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铺垫辉煌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的游戏、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游戏和生活中不断出现在幼儿面前的真实问题情景使他们不断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经验,并在不断地面临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因此在我平日的工作中总是将教育生活化———让孩子不知不觉地会了,让环境问题化———让孩子玩着玩着就学了。这种说法看似简单,其实对老师的观察、分析、提炼、创设能力则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支持幼儿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幼儿将经验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去。

幼儿园的日子也是开心的,幼儿与我之间已经有了感情,突然有一天,有个幼儿拿着一块巧克力跑过来和我说:“老师,这是我带给你吃的!” 我好开心,说明孩子们还是喜欢我,记着我的!每天早上孩子们来幼儿园时都在在门外躲着,来个突然出现,我并觉得这样他们就不乖,反而想是幼儿一种打招呼的方式!孩子们还喜欢在我背后躲,他们是想和我一起玩闹,我就尽量配合他们!因为我发现这样他们会很开心!

在幼儿园的每一天,我觉得自己过的很充实,有苦有甜,每天都在为孩子的开心而做着很多东西,弄到手酸,但是他们的一句开心就能让我很肯定的,很坚信的把自己的这份工作好好干下去!我希望自己每天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新意!让孩子们真的觉得汉小班是快乐的大家庭!我在想,孩子们进步了,我也在进步,我会加油的!“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尊贵的”,而我选择叶的事业,无怨无悔,心将永远为孩子跳动。

推荐第8篇:对党的感言

对中国共产党的感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灿烂、勤劳勇敢、坚强伟大的民族,她的强大和兴旺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中国共产党也在全面提升自己,注意培养人才,让中国科技走在世界的前沿,“神九”飞天,“蛟龙”入海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曾孜孜探索过中国的革命的正确道路,谱写了壮丽恢弘的革命史诗,铸就了光芒万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医疗卫生条件在加强,医疗保险事业的完善,看病难题正在一步步解决。农村养老保险也在普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养老金支付由政府负责,有国家政权做后盾,保证投保对象60周岁按规定领取养老金一直到死亡为止。农民的养老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接下来该让贫穷地区的生活水平也跟上去,党中央也推出各种举措,确保让全国人民的生活步向小康水平。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正式出台,说明共产党始终心系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共和国始终牵挂着苏区人民。《若干意见》不仅拿出了真金实银,而且给予了重大政策,包含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寄托着红土地人民的热切期盼,展示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壮美画卷,它加快了苏区的脱贫致富,确保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若干意见》的出台,必将进一步鼓舞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民的斗志,有利于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使原中央苏区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第一项重大工程。苏区很多地方依然处处可见土坯房,人民的居住条件有待改善,政府实施土坯房改造,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向小康社会的步伐迈进。

瑞金市九堡镇的老王至今还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兴建的一栋土坯房中,这是他辛辛苦苦一辈子积攒的一份家业,但听闻土坯房改造的相关政策后,老人十分激动,忙说:看来党没有忘记我们苏区人民啊。当土坯房改造调查摸底工作完成后,马上要进入拆建改建阶段时,有些村民担心拆了住哪的问题,出现了观望的情绪,老人知道后立即表示,我就是住在马路上也要配合政府带这个头。老人为了宣传好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整整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仔细研读危旧土坯房改造相关政策,逢人就讲现在共产党的政策真的很好,被村里群众誉为“小广播”。随着钟恩传老人的老房子开始拆建,村里土坯房住户也陆续开始了拆建,村里的拆建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拆建工作正在急锣密鼓、如火如荼的进行。今年土坯房的扩建目标是1988户,目前已经拆掉了近1300户,扩建工作还在进行中。

“太感谢党和政府了,近年来不仅免收了几千年来的皇粮国税,现在连房子都给我们盖了,还派人给我们设计,房子看起来又漂亮又结实,真是我们老百姓上辈子修来的福呀!。”近日,九堡镇的很多村民感慨地说。走进九堡镇各个村,眼前已不见危旧土坯房的踪影,具有现代气息的楼房雏形矗立在青山绿水间格外醒目。

以前我们是祖孙三代也盖不起一套房子,如今有了共产党的好政策,我们盖的房子可以住三代!”今年73岁的钟才生老人看到自己住了大半辈子的土坯房大变样,她笑地合不拢嘴说到。

钟才生老人一个人独守着一栋老房子,她有八个子女,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事业,常年不在家,每次过年过节儿女回家是老人最开心的时候,老人想让孩子们在老家住住,可是由于房子比较破旧等原因,老人一直未能如愿。

如今,老人看到周围邻居都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土坯房拆的拆、建的建,可是她又不忍自己住了大半辈子的房子就这样给拆了,毕竟这是她与老伴一辈子的心血。于是老人对大儿子罗振魁说了自己的想法,随即,他就召集了其他几个兄妹一起商量。八兄妹们一致认为,老人不愿离开老家也不愿拆掉老房子,可现在老家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又进行的如火如荼,无论如何也不可以拖全村的后腿,决定把老房子进行全面装修。

经过半个月的维修加固,老房子已经旧貌换新颜,并添置了家具与家电,既保障了八兄妹过年过节回老家陪老人时每人都有一个房间住,也让老人住的舒心,子女们放心。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她书写着宝贵的经验教训;它传递出厚重而深刻的智慧与感悟。多年来,我国的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在国际上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中国的和平崛起,为众多中国家展现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成功道路,并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人类带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能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而感到万分自豪和幸福,也切身沐浴了党带给的阳光和雨露,是党的关怀给我铺就了成长、求学和工作的道路。我幸运经历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人民迈向幸福生活、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步伐,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对中国共产党怀有拳拳的感恩和热爱之心,都会激动和骄傲于祖国这片热土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深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有各级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不懈怠、不折腾,一心一意谋发展”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就,一定会让全世界劳动人民更加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向全国全世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为马克思主义的发扬光大,为人类社会的彻底解放,作出更大贡献。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推荐第9篇:对老师的感言

对老师的感言3篇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二十年了,老师你还好吗?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举手投足,时常展现在我的眼前;你的关心,爱护,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你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至今铭记在我的心中;你和我们一起时的一切,都如同昨日历历在目。 老师,我想对你说:是你给了我学习的自信;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是你给了我发奋发图强的动力,是你给了我奔向好前程的希望。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是我开启智慧的敲门砖;你是我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你是我生活航程中的引路人;你是我奏响人生乐章的指挥者。 老师,我想对你说: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自暴自弃;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那么沉迷下去;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我生活的前景;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我。 老师,我想对你说:感谢你风雨之中为我的遮挡;感谢你冰天雪地之时给予我温暖;感谢你对我的培育之恩;感谢你对我的知遇之情。 老师,我想对你说:新年到了,祝愿你健健康康,幸幸福福,和和美美,快快乐乐地度过每天!好人一生平安!!

对老师的感言(2):

老师,你会说英语、会有情感地朗读文章,会唱动听的歌曲,会画画,还会算难度很高的数学题,会&&但你有一样不怎么会,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点笑。 你每天扳着脸走上讲台,我们刚下课玩后的愉快心情又被破坏了。这时我多么希望你能笑一笑啊!开始上课了,你一直眉头紧锁,忽然叫起一个正在开小差的同学回答问题,那个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答得牛头不对马嘴。老师顿时火冒三丈,问他怎么回事。后面的同学告诉我的,他解释道,全班哄堂大笑,但老师不笑,仍然眉头深锁,用箭一样的目光盯着我们,我们只好马上闭上嘴巴,正襟危坐。这时,我们多么希望老师你也能笑一笑啊!这样,你的不快、同学们的不认真,也许就会在一笑之中飘然而去,我们与你的距离会因这一笑而变得亲近起来。 下课了,有很多同学跑上讲台,想跟你谈谈话,可一头忙碌的你一句:什么事?正欲张嘴的我们不好意思开口了。那时,我们多想你笑着与我们放松地聊一聊啊! 笑一笑,十年少,我们学习会更好;笑一笑,真轻松,苦恼、伤心抛脑后。我以前也写过这样的儿歌或小诗,但都没敢唱,什么时候能在你面前开心地唱一唱呢? 老师,我们知道你严厉是为了我们好,我们经常会惹你生气,但如果你时时刻刻都调整好心情的话,这点小事你不会在意的。 今后,我们会好好地学习,拿出良好的表现和最好的成绩给老师看,让老师开心,让老师微笑!

对老师的感言(3):

你说红苹果是果树, 吹出的泡泡 是一颗颗彩色的小太阳。 老师,我想对你说, 你是魔术师, 你托起了一个神奇的梦想。

你说孩子头上的蝴蝶结 是会转的螺旋桨。 于是那个爱美的小姑娘, 幻想有一天能飞到天上。 老师,我想对你说, 你是天使, 你洒下了一片青春和阳光。 你说向日葵是朝鲜族小姑娘, 头上顶着金黄金黄的洗脸盆儿, 笑微微地等待着 田野里归来的农民伯伯 洗一洗晒黑的脸庞。 老师,我想对你说, 你是园丁, 你播下的是种子和希望。 你说月儿光着脑袋, 没戴棉帽, 旁边两颗星星是冻红的耳朵, 他有一位狠心的后娘&& 于是那个爱淘气的小男孩, 摘下滑冰帽, 眼泪汪汪&& 老师,我想对你说 你是圣洁的安琪儿, 你已经撒下了憧憬和想象。

老师啊,我想对你说, 在孩子中间, 你是想象的风, 你是幻想的旗, 率领着天真, 率领着勇敢, 荡起如云的秋千, 登上开满鲜花的山岗&&

推荐第10篇:对老师的感言

老师是您这生中第二个要感谢的人,没有老师也就没你的今天,下面请参考对老师的感言!

篇1:对老师的感言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二十年了,老师你还好吗?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举手投足,时常展现在我的眼前;你的关心,爱护,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你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至今铭记在我的心中;你和我们一起时的一切,都如同昨日历历在目。

老师,我想对你说:是你给了我学习的自信;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是你给了我发奋发图强的动力,是你给了我奔向好前程的希望。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是我开启智慧的敲门砖;你是我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你是我生活航程中的引路人;你是我奏响人生乐章的指挥者。

老师,我想对你说: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自暴自弃;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那么沉迷下去;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我生活的前景;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我。

老师,我想对你说:感谢你风雨之中为我的遮挡;感谢你冰天雪地之时给予我温暖;感谢你对我的培育之恩;感谢你对我的知遇之情。

老师,我想对你说:新年到了,祝愿你健健康康,幸幸福福,和和美美,快快乐乐地度过每天!好人一生平安!!

篇2:对老师的感言

老师,你会说英语、会有情感地朗读文章,会唱动听的歌曲,会画画,还会算难度很高的数学题,会……但你有一样不怎么会,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点——笑。

你每天扳着脸走上讲台,我们刚下课玩后的愉快心情又被破坏了。这时我多么希望你能笑一笑啊!开始上课了,你一直眉头紧锁,忽然叫起一个正在开小差的同学回答问题,那个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答得牛头不对马嘴。老师顿时火冒三丈,问他怎么回事。“后面的同学告诉我的”,他解释道,全班哄堂大笑,但老师不笑,仍然眉头深锁,用箭一样的目光盯着我们,我们只好马上闭上嘴巴,正襟危坐。这时,我们多么希望老师你也能笑一笑啊!这样,你的不快、同学们的不认真,也许就会在一笑之中飘然而去,我们与你的距离会因这一笑而变得亲近起来。

下课了,有很多同学跑上讲台,想跟你谈谈话,可一头忙碌的你一句:“什么事?”正欲张嘴的我们不好意思开口了。那时,我们多想你笑着与我们放松地聊一聊啊!

“笑一笑,十年少,我们学习会更好;笑一笑,真轻松,苦恼、伤心抛脑后。”我以前也写过这样的儿歌或小诗,但都没敢唱,什么时候能在你面前开心地唱一唱呢?

老师,我们知道你严厉是为了我们好,我们经常会惹你生气,但如果你时时刻刻都调整好心情的话,这点小事你不会在意的。

今后,我们会好好地学习,拿出良好的表现和最好的成绩给老师看,让老师开心,让老师微笑!

篇3:对老师的感言

我是学前一班师师妈妈。今天,十分荣幸地作为家长代表在此发言,我此刻的心情和所有家长朋友一样,心中感到无比激动。也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代表我们学前一班的家长表达对幼儿园以及各位老师的感谢,感谢你们辛苦的工作,感谢你们对幼儿教育的热爱和投入,感谢你们给所有的孩子带来一段丰富多彩、健康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儿子在幼儿园已度过了精彩的三年时间。三年前,他还是一个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的小孩子,经过老师的培养和教育,关心和鼓励,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现如今,他已成为一个具有多方面本领的小大人了!这三年,也是孩子在幼儿园里接受新知识、接触新事物的启蒙阶段。学拼音、识字,节目表演、绘画比赛、角色故事表演等等,丰富的活动令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多姿多彩,既培养了孩子的技能和适应能力,还完成了幼儿阶段的学习。

每一个孩子都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作品。他对老师是那么的依赖、那么的信任、那么的敬佩、那么的服从,如果不是老师们父母般的爱心、关心、操心,甚至许多父母都做不到的细心和耐心,()又如何能从纯真的孩子身上得到这些?孩子生病了,他们和我们一样感到担忧;孩子表现不佳,他们和我们一样着急;孩子习惯不好,他们总能主动和我们探讨改正方法等等,这样的细节有很多很多……所以,谢谢你们,辛勤的老师!

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孩子能系统地完成了各门课程的学习,更让他学会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乐观上进。看着孩子在幼儿园里快乐、健康的成长,养成了很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得到了最好的启蒙教育,作为家长,我感到很庆幸,庆幸的是为孩子选择了这所温馨如家的幼儿园,遇到了具有创新精神的园长,遇到了非常敬业、充满爱心的两位老师(在这里特别感谢吴园长、林晓虹和张洁君老师)我不是最聪明的家长,但我却做出了一个最聪明的选择,那就是让孩子在快乐宝岛幼儿园这样一个愉快、充满爱心的环境里,享受了他最宝贵的童年时光。我想,如果再次给我机会选择的话,我依然会选择快乐宝岛幼儿园。

尊敬的老师们,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浸透着你们的汗水;每一点成长,都饱含着你们的心血!在这里,我代表所有幼儿的家长再次向园长和老师们致敬!向各位老师说一声“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

当然,我最要祝福即将毕业的可爱的孩子们,现在你们已经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祝福你们都会有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祝愿快乐宝岛幼儿园越办越好!谢谢大家!学生致敬爱的老师感言新员工培训感言观看党代会开幕后的感言词

第11篇: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

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朗朗的读书声中,老师带领着我们一步步走近您这位历史伟人——鲁迅。

这是我第一次接近鲁迅。以前虽多多少少听说过,然从未关注。聆听老师讲您的生平,满是喜悦和好奇,只记住了几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诸如此类的话,并没有其他的想法。

然此事经年,回想起来,百感交集,确乎是另外一番风味。随着年龄的增长,陆续读了您的好多作品,方才知晓您是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一个令敌人闻风丧胆而又倍感敬佩的战士,您用笔做武器,创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军队,向旧社会一次又一次地发起攻击,招招命中人性的弱点;您是黑夜中的明灯,您告诉青年们光明的所在,您告诫我们要“走自己的路”;面对世事,您总是义无返顾,奔走呐喊。您斗过刽子手,斗过帮凶,斗过伪君子,斗过御用文人,最终因思想斗争而贡献出了您的生命。

您呐喊:拯救国民在于拯救其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文化落后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的愚昧麻木。在那黑暗的时代,当整天说着“我先前比你们阔多了”的阿Q惨死刀下时;当愚昧无知的华老栓拿着蘸满先烈鲜血的馒头为儿子救命时;当“救救孩子”的呼喊从狂人口中发出时;当风雪中的祥林嫂倒在新年的一片祝福声中时,我的灵魂颤抖了,愚昧已然蔓延,“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是您,为我在黑暗中把前行之路照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建立起高高的精神殿堂,才能堂堂而生,磊磊而立!

时至今日,捧着您的《呐喊》,热泪盈眶,我想对您说:“您为国民呐喊了一辈子,今天,您的呐喊‘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已被大家所熟知,可谓是家喻户晓,您在人们的心中越发伟岸,虽然您已在历史的那头悄然隐去,但我们会永远记住您。”

第12篇:浅谈对鲁迅作品的体会

浅谈对鲁迅作品的体会

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坛中,在文学的思想高度上没有人能到达或者超过鲁迅,它的作品更是具有革命性和战斗性。可以说,鲁迅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鲁迅是中国文化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为什么对于鲁迅作品有如此高的评价?我认为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鲁迅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民看不到希望,当时的政府也没有能力改变现状。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已经成为当时广大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写照,也成为他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例如:在《孔乙己》一文中,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他以一种欺骗自己的强迫性的方式去接受这个社会,体现出一种劣根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没有同情,没有帮助,没有丝毫的人情味……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这同样也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

综合上述,鲁迅的作品以当时的劳苦大众为原型,通过写他们的悲惨生活,精神上的无知和麻木,以个人的表现展示社会的缩影。表现了社会的悲凉和残酷。作品富有思想性、战斗性、启发性和政治性,希望国人能够从作品中领略深刻的思想觉悟,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和爱国的原则。

第13篇: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体会

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体会

教育2009-08-07 16:35阅读6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主讲的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我也想以自己教学《孔乙己》时的感受为例说一下

自己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体会。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一个有着深刻思想的惯用三只眼看社会的大文人,大凡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们都了解鲁迅先生杂文思想的深刻性。其实鲁迅先生的作品大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因为鲁迅先生本身就

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的人,鲁迅先生的小说与杂文一样也是深刻的、精彩的。

记得自己在讲授《孔乙己》时,自以为是地想发挥学说大主体地位,于是留了一些题目让学生自己先预习新课。我自信满满地在教室里巡视着学生的预习情况,却看到一个学生在教材的彩页上写着什么,于是悄悄走到其身后一看,这位老兄正在鲁迅先生的画像上写着“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气氛之余严

加追问,学生十分委屈地道出了自己的“苦衷”。根据学生的困惑,我总结如下:

一、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先要了解鲁迅先生本人。鲁迅先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人”,更是那个时代

的“社会人”,鲁迅先生由于其独特的性格与思想,因而长于对那个社会的透视与解剖。

二、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更要知道写作背景。以《孔乙己》为例,《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一方面国内年年军阀混战,政治黑暗,劳动人民遭受着深重的灾难。在文化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很猖獗,封建教育仍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部1916年下令恢复中小学“读经科目”。另一方面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作者清楚地看到,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的文化教育走什么道路的大问题,是一场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青少年的大问题。为了拯救青年一代,不让他们再受封建制度的毒害,作者先后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小说,对黑暗的封建制度、吃人的科举制度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一篇反封建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知道了这些,学生才能理解文章乃至细微

之处所体现的鲁迅先生的思想。

三、鼓励学生在“尊重文本”前提下的“个性阅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鲁迅先生的文章,是产生在特定时代的战斗檄文,所以还要考虑作者思想、时代背景和文学创作。如《孔乙己》文中出现的“十九文钱”,“表现掌柜的唯利是图冷酷无情”这一阅读是尊重文本的。但也会有学生读出“掌柜的对孔乙己的念念难忘,他还是有同情心的”,这样个性化的阅读,老师就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加以引导。总之,鲁迅先生的思想是深刻的,先生文章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句话,都是值得好好品味,好好

揣摩的。

第14篇: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

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

鲁迅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对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年来,有关鲁迅的作品是否过时的争议不绝于耳,一部分人认为鲁迅的文章读起来过于刺耳,已经与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必定会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也正因为此,鲁迅的文章正在悄悄的淡出我们的教科书,似乎鲁迅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应该被彻底清除。我认为,如果真正理解了鲁迅,理解了鲁迅精神,那么我们一定会坚信,鲁迅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我认为,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警醒民族的责任感

鲁迅出生在十九世纪后期,那时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封建意识形态统治民众二千多年, 长期淤积下来的毒素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形成一种历史的惰力和社会改革发展的阻力。鲁迅曾经说过 “凡是愚弱的国民, 无论身体怎样的强壮, 都只是示众的材料和无聊的看客。” 正因如此, 鲁迅放弃了在日本学医的愿望, 改学文学, 认为对于 “愚弱的国民我们的第一要着, 是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由此看出,鲁迅是怀着深厚的对祖国的爱和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来从事文学创作的。

从他的众多小说中,我们也可以看见他对当时中国人身上存在的种种劣根性的详实的刻画,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最犀利的嘲讽。例如《阿Q正传》里的阿Q, 既有农民式的质朴、愚念, 又有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在主子面前是奴才, 在奴才面前是暴君, 挨别人打, 说成“终于被儿子打了”; 失掉了土地, 却还常常夸耀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通过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 深刻揭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国人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特征, 烙上了鲜明的民族耻辱的烙印。

如今,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长,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升,可是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必须得到保留并发扬。中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我们的人民身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好的性格。比如,在我们的身边,总会有一些同学,生活颓废,其表现形式基本是胡吃海喝、上网游戏、凌晨睡觉,上课补觉等。他们浪费了自己宝贵的青春,辜负了父母,老师,社会对他的期望,更辜负了自己。我们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来到大学,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明确做人的根本。我们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这些问题的答案都由我们的理想给出。想当年周恩来的那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多少热血青年的人生追求,而现在,一个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大学生何以扛得起建设祖国的大任呢?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脊梁。没有中国少年,就没有少年中国,如果想要中国像少年一样蓬勃发展下去,我们的年轻人就必须朝气四溢,蓬勃向上。我们必须学习并发扬鲁迅先生身上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树立远大的目标与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鲁迅精神的一部分,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二. 不惧强权的批判精神

鲁迅说过,他所写的文字遵奉的是革命前驱者的将令,而不是权势和金钱的指挥刀。在我看来,鲁迅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身上这种不畏权势,不受政治浪潮的影响,保持独立的思考,勇于揭发当时社会的黑暗现象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下面谈一谈鲁迅不畏强权的精神以及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启示。中国共产党对鲁迅一直有着高度评价,鲁迅的文学地位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肯定。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将鲁迅评价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并将中共在延安创办的文学院取名鲁迅文学院,后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种种这些事实给我们一种误解,认为鲁迅是拥护共产党的,是一个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创作的战士。其实,事实并非如此。鲁迅不是共产党员,从他的作品里也没有一点歌颂共产党的文字,他只是单纯的在批判当时军阀和国民政府统治下的社会,而与他的政治立场毫无关系。据2001年出版的周海婴著《鲁迅与我七十年》记载,1957年毛泽东在回答罗稷南的问题时表示,如果鲁迅仍然活着,“以我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作声”。1950年曾有读者向《人民日报》提问:“如果鲁迅活着,党会如何看待他?”当时任国务院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的郭沫若亲自回信答复“鲁迅和大家一样,要接受思想改造,根据改造的实际情况分配适当工作。”这些事例表明,鲁迅并不是共产党的写手,事实上,鲁迅从不支持或否定某个政党,或者说某个流派,无论是新文化运动, 还是左翼文学、文化运动, 他都是既支持、参加, 又投以怀疑的眼光。可以说,鲁迅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坏公民”,因为他总是在不断的怀疑,不停的给当权者找麻烦,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从一定程度上说,对鲁迅这类文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这个政府的繁荣程度,因为只有繁荣的社会,自信的政府才能容忍鲁迅们的存在。批判对于落后封闭的政府的打击是致命的。

反观当今社会,敢于批判社会黑暗面的作家越来越少,或者说,这些反对声音被主流的媒体,主流的价值观所埋没,使我们普通民众听不到这些批判的声音,可以说,这个社会越来越容不下持有反对意见的人,只有歌颂和赞扬才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声音统一的背后,是声音被压制的愤怒,我们需要一个敢说真话,敢于批判的领袖,带领我们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只有批判,只有争论,才能帮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走向繁荣,走向辉煌。

三.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

深切关注现实, 求真务实, 客观全面反映现实问题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是贯穿鲁迅作品以及鲁迅一生的又一精神特征。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到, “为什么做小说吧, 我认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在鲁迅的作品里, 无论是鞭挞还是鼓励, 是唾弃还是赞扬, 他的笔墨始终没有离开社会现实。他一贯主张“ 写出实情”,“因为真实, 所以有力” 。他所捕捉和描写的生活细节总是真实的、常见的、客观的。比如《故乡》里少年闰土的纯朴、健康, 老年闰土的木呐、守旧“豆腐西施”贪小便宜拿了东西“ 飞也似跑了”的可笑;孔乙己落魄后仍舍不得脱下长袍, 及拿出茴香豆请小孩吃的迂腐善良等等。鲁迅一生都在用他那深切敏锐的眼光来关注现实生活, 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不平凡的深刻的时代主题。可能正是因为他写的作品太犀利,太真实,有不少人认为他是个浅薄的激进主义者,是一个只会破坏不会建设的人,对任何现实永远不会满意,是一个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反对者。而我认为,这是鲁迅能正视一切, 无所畏惧, 慷慨大义的体现, 他不愿陶醉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中不思进取,而是直面现实,发现问题。这种敢于批判自己的勇气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总的来说,鲁迅作品是深刻的、哲理的、思辨的, 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即使是在最简短的文章里,最平凡的问题里, 也可见到他活生生的精辟无比的见解, 表现了明确、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和高深透彻的理论造诣, 使人产生一种回肠荡气、回味无穷的美感。鲁迅是伟大的,鲁迅的作品以及鲁迅的精神到今天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在如今这个“另类文学”,“网络文学”大行其道的社会,细细品读鲁迅的作品,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这是民族团结的力量,是爱国的力量,是关注现实,认真为文的力量,是不畏强权,敢于批判的力量。当今社会,最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神力量,我们需要一大批真正为人生、为社会、为人民从事文艺创作的文学工作者, 需要深入生活实际, 认真去观察描写那些中国的脊梁, 同时, 不惧邪恶, 勇于揭露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用诙谐幽默的文字去武装人们的思想, 振奋国人的精神,实现民族的复兴!

第15篇:鲁迅对早恋的精辟回答

问:父母应该怎样看待早恋问题?

答: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问:您怎样看待早恋现象在校园里的蔓延呢?玖

答: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问:您对已经被老师家长发现了的早恋学生有何建议呢?

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问:你怎样评价那些排斥早恋的学生呢?

答:无情未必真豪杰。

问:您对早恋中的男女有何劝告呢?

答:不能只为了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忽略了。

问:您对早恋本身的看法是?

答:他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人们也便这么过。

问:请您将国内外同龄人的早恋问题做一个比较?

答: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问:您对教师干涉学生早恋抱什么态度?

答: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

的痛苦。

问:您对教师不干涉学生早恋又抱什么态度?

答:则普天下之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问:您对早恋者的评价是什么?

答: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问:您对学生某某因早恋事发被其父殴打有何看法?

答: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问:您认为早恋的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气质?

答:横眉冷对千夫指。

问:胆量呢?

答:我以我血荐轩辕。

问:您觉得早恋者该怎样面对师长呢?

答: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问:您自己有过早恋的经历吗?当然您可以不回答。

答: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

问:父母应该怎样看待早恋问题?

答: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问:您怎 样看待早恋现象在校园里的蔓延呢?

答: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问:您对已经被老师家长发现了的早恋学生有何建议呢?

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问:你怎样评价那些排斥早恋的学生呢?

答:无情未必真豪杰。

问:您对早恋中的男女有何劝告呢?

答:不能只为了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忽略了。

问:您对早恋本身的看法是?

答:他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人们也便这么过。

问:请您将国内外同龄人的早恋问题做一个比较?

答: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问:您对教师干涉学生早恋抱什么态度?

答: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

的痛苦。

问:您对教师不干涉学生早恋又抱什么态度?

答:则普天下之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问:您对早恋者的评价是什么?

答: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问:您对学生某某因早恋事发被其父殴打有何看法?

答: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问:您认为早恋的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气质答:横眉冷对千夫指。

问:胆量呢?

答:我以我血荐轩辕。

问:您觉得早恋者该怎样面对师长呢?

答: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问:您自己有过早恋的经历吗?当然您可以不回答。

答: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

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16篇:对鲁迅作品《呐喊》的文学评论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茨维塔耶娃的这句话:“我生活中的一切我都喜爱,并且是以永别而不是相会,是以决裂而不是结合来爱的。”后来在读《树上的男爵》的时候,看到结尾处,在男爵的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终身住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逗趣之余也能感受到那种又恨又爱最终还是爱但是又以告别和决裂来表现的爱。

在重读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之时,我忽然觉得,小说很多时候也表现了这种矛盾的爱。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决裂的爱?我想这和其基于个人经验之上的孤独感有关。

一、个人经验的孤独。

鲁迅一生当中,有很多经历使他感觉到寒冷,让他觉得与环境格格不入。我们从小说当中能够看到,对鲁迅影响至巨的个人经历至少有两处,《〈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说的:“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这处经历使少年鲁迅体会到人情冷暖,并且在逐渐成长的鲁迅心头放大生根,使得他在所处环境中总是遽然转身,瞪着怀疑的眼睛审视周围一切,感到遍体生凉,格格不入。这点我们在《狂人日记》中当能体会到。《狂人日记》的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从怀疑赵家的狗到怀疑赵贵翁一直到辨认出吃人的还有自己的大哥,可不是要从头直冷到脚跟?在《明天》里,单四嫂子的宝儿夭折之后,邻居王九妈帮做丧事,作者这样写着:“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事主家里都已经家徒四壁,却仍然要顾及人情请帮忙办丧事的人吃饭,这种人情可不是冷酷?所以作者不无讥讽地说:“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一个小小的孩子夭折下葬到底需要多少帮手呢,然而人们自会借一个机会来给无聊的生活添点色彩,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也是背脊冷嗖嗖起来。

还有一处对鲁迅影响至巨的经历在《〈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表述的:“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出麻木的神情。

第17篇:关于对鲁迅的一点思考

关于对鲁迅的一点思考

2012121133 何雯

选取观点:茅盾1921年发表《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罗良平《再论对鲁迅的评价问题》

梁实秋 《关于鲁迅》

我现在所处的是初中学段,在初中人教版的教材中几乎每本教材中都有鲁迅的文章,甚至一学期学两篇“鲁迅”的讲读课文。面对鲁迅的文章,老师教起来觉得费力,学生学起来觉得困难,为什么?我个人觉得是因为涉及面太广、内涵太深、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了解全面,如果要让学生能完全了解文章内涵,不仅需要老师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有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就我所教过并影响比较深的几篇文章来谈谈我鲁迅的认识和探讨一点关于学习鲁迅文章的方法。 针对梁实秋提出的“„„五四以来,新文艺的作者很多,而真有成就的并不多,像鲁迅这样的也还不多见。„„但是要作为一个文学家,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都要有一套积极的看法,纵然不必即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鲁迅不足以语此。他有的只是一个消极的态度,勉强归纳起来,即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态度。这个态度并不算错。”我觉得其实不然,比如《雪》,作者就是给出赞赏北方的雪,赞美它的不怕牺牲的旋飞,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或者说是为战斗随时做好准备的心理;另外,《故乡》中结尾“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觉得可以理解为鲁迅想走一条“既不奴役别人也不受人奴役,内心舒适坦荡,行为光明磊落,无忧无畏,活在世上的‘真的人’”这样的一条路。《故乡》看似在写一次回乡的经过,信手拈来从杨二嫂、中年闰土的形象,自然就表现出了封建等级制度观念渗入中国大部分人骨髓里。有如,《藤野先生》既回忆了在日本读书的经历及与藤野先生美好的回忆,同时又表现了当时部分中国人的愚昧无知,才使得鲁迅意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身体而是思想。很多看法和观念都自然融入,几乎不着痕迹。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也存在没有给人指出明确的“出路”,比如《风筝》,全篇由回忆儿时虐杀弟弟爱玩天性的往事,由此想到虐杀者与被虐杀者的关系,但是到底该怎么做,貌似并没有很明确的方向。

在初中教学中,既然在教材的选择上,对鲁迅的文章有这如此的“偏爱”,说明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养成中,需要吸取这样的养分。在面临学生怕“鲁迅”的情况下,不防让学生自己多读、多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多引导,让学生有读鲁迅其他作品的兴趣,再慢慢让学生在今后的阅历中去感悟与收获。

第18篇:鲁迅精神对当代文学的意义

能源学院

1006102121

王国臻

鲁迅精神对当代文学的意义

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一直被人们所敬仰。他所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浩繁的作品,而且还有他的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和平年代的青年来说,学习鲁迅的爱国精神是尤为重要的。它能使我们记住那段屈辱的的历史,激励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奋发学习。希望读过本文的人在重大抉择面前,能够想到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为了挽救自己的祖国而奋斗了一生 ,——横眉冷队前夫指,伏首甘为孺子牛——从而能够得到一些力量和启示。

鲁迅所处的时代,中国正处在一个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过渡、近代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转型时期。鲁迅的身上,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的历史内涵;其作品所显现的人文情怀、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至今辉耀着文学史册。他的创作实践所凸现的强烈的政治意识,“立人”思想,文艺批评坚持的“求真”精神,对同样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当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早在日本留学期间,青年鲁迅《自题小像》的诗作,就是一篇担忧国家命运、决心以血献身的宣言。他与在日本留学的一批反清志士关系甚密,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光复会。他的小说《狂人日记》直指“吃人的社会”,呼唤“救救孩子”;《药》颂扬革命先驱夏瑜,抨击没落社会的黑暗。大量评论时政的杂文,都是指向旧制度、旧文化的“匕首”和“投枪”。鲁迅在各类政治活动中都是一位积极的倡导者、参与者,他参加了浙江两级师范驱逐守旧校长夏震武的“木瓜之役”,参与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在《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宣言》《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等许多进步宣言上签名。他支持左翼作家,成为“左联”的精神领袖,痛斥北洋政府屠杀爱国学生而作的《纪念刘和珍君》,痛悼左联五烈士而作的《为了忘却的纪念》,鲜明地表现了他反对暴政、鼓呼民主、争取人民权利的立场。

文学作为反映时代的镜子,脱离政治(政治为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不可能的,这恰如一个人想拔着自己头发离开地球那样荒谬。没有对丰富多变的社会生活的关注,没有对改造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宏愿产生热情和冲动,哪怕是最有文学天赋的作家也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对此,鲁迅早就指出:“政治先行,文艺后变”,“文学与社会之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使有变革。”为改革社会、改良国民素质拿起文学这武器,因而鲁迅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家的同时,也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一生批判国民性的奴性和“奴隶道德”,自身以“追真”为人生态度。他思想敏锐,见解深刻,任何时候能坚持真理,分明是非,敢说真话,铸成了没有媚骨的刚正人格,没有俗颜的劲直文风。

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展现的是一个敢于直面人生、敢于革故立新的斗士形象。“五四”时期,针对当时的黑幕派、鸳鸯蝴蝶派小说,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与“太阳社”、“创造社”论争,后来“两个口号”之争,他都旗帜鲜明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畏人众势大。对某些人以“革命工头”、“奴隶总管”自居,以“扬鞭”为业,他表示不满并予以严厉的反击。鲁迅对梁实秋、章士钊、陈西滢、胡适等名人,都有过尖锐的批评,即使对“国粹”中医和“男人演女人”的京剧,他也坦率地批判过。这种勇气和率真,难能可贵。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对研究鲁迅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鲁迅文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复杂的。鲁迅称杂文为“杂感”或“短评”,现代杂文的兴起、发展和繁荣,则是和鲁迅的名字分不开的。在鲁迅的笔下,杂文成为一种自由地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内容无所不包、思想启蒙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的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进入了“商尚的文学楼台”(《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杂文是一个未经规范化的文体,在意义上,它是一种无体之文。鲁迅说:“我的杂文,所写的是一眼、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几乎是或是一形象的全体”, “„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 杂文也被鲁迅称之为“杂感”或“短评”。鲁迅曾经“想到可以择历来极其特别,而其实代表这中国人性质之一种的人物,作为一部中国的„人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鲁迅的杂文不仅是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哲学、道德、文学、艺术、乃至经济、军事…..的“百科全书”,而且以其对中国现代国民的

能源学院

1006102121

王国臻

文化心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以及民性、民情、民俗、民魂的真实、生动而深刻的描绘,成为一部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史”。现在人们常说的,要想了解中国的特别国情,就要了解创造这特别国情的中国人;而要了解中国人,莫过于细心阅读鲁迅杂文这一文献:这是有道理的。

鲁迅杂文对自由创作具有重大意义。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我们试去查一通美国的„文学概论‟或中国什么大学的讲义,的确,总不能发现一种叫做杂文的东西”。他还说:“我知道中国的这几年的杂文作者,他们的作文,却没有一个想到„文学概论 ‟的规定 ,或者希图文学史上的位置的,他以为非这样写不可 ,他就这样写。” 这就是说,杂文是一个未经规范的文体,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无体之文。“无体”固然会给它的学习、推广、再产生造成困难,却同时提供了特别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问“以为非这样写不可,就这样写”,一切出于内心 自由欲念的驱动,最方便地表达 自由。可以说,正是因为杂文这种“无体的自由体式”才使得鲁迅天马行空的思想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我们看到,鲁迅是那样自由地飞翔于杂文这块广阔的天地里,进行着既是现实的,又是超越性的思考,无忌地出入于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心理、民俗、人类学、政治学、文化学以至自然科学……等各门学科,无拘地表现自己的大愤怒、大憎恶、大轻蔑与大欢喜,将各种艺术形式——诗的、戏剧的、小说的、散文的、绘 的,以至音乐的… …熔为一炉。鲁迅正是利用杂文这一形式,发挥他不拘一格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他的文体实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杂文”确实具有某种先锋性。这是鲁迅终于找到的最足以发挥他的创造天才的,也是最适合于他的文体。正如此,鲁迅的杂文,才具有了某种不可重复性。鲁迅杂文的“个人性”,体现了“文学的现代性”这一基本特征,利用它可以更直接地与现实对话,也更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鲁迅已逝世半个多世纪,解析他的精神,重温他的文学观,对照现实文学创作的状态,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在反思中清醒头脑,认清方向,汲取精神力量,这对推动和繁荣当代文学创作,无疑有积极的作用。

第19篇:鲁迅

姓名:

学号:

性别:

专业:

年级:

指导老师:

? 从古至今,多少关于文学的言论,甚至传说,准确的说: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然而,鲁迅所承受的是一个民族无路可走的悲哀,他无法顺利地在其间抽身,相反,他愈在其间探索愈是加深了悲哀,这种悲哀集合起来无处发泄,慢慢成了心内的黑暗及虚无感。这种鲁迅才能让人理解,因为他有痛,有伤,然而奋然前行!在人生道路上留下了辉煌的色彩。

一、鲁迅简介及其当时社会背景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代表作品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也是新文化涌动的倡导者。

鲁迅生活在一个无言语自由、黑暗、有反动派的社会里。因此,他一生中就以写文章表达出自己强烈的感情和对民族灵魂的深切期望。当然,他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而且家教又严,这就造就了他的性格。小时候空闲的时间就读一些诗词,这也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起了最直接的引导作用。

二、鲁迅先生的深刻而且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

像鲁迅这样表达出来的极端深刻的思想,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甚或在几千年以来的整部世界文学史中间,无疑也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现象。他燃烧着自己的生命,集中全力地思索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前途,焦灼和无畏地呼吁着要改变长期以来专制王朝的统治方式,阐述和控诉着像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等级特权为基石的社会体制,只能造成民族精神的衰退和社会生活的停滞;他针对着这样的痼弊,提出了人性解放的主张,认为“根柢在人”,“首在立人”(《文化偏至论》);而“立人”的关键,又在于“尊个性而张精神”,要做到人人都具有独创个性和聪明才智,像这样的话自然也就“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破恶声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获得了健康与合理的发扬,那么整个社会群体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升华,自然就是轻而易举和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第20篇:鲁迅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等14篇作品;《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鲁迅生平简介:浙江绍兴人。七岁开始读书,十二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十三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渐入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使他饱尝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年8月回国。

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供职,后又随部迁住到北平。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至1926年,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其思想产生了飞跃,由此进化论思想为主导,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思想为主导。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 后十年的杂文,更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枪,充满了唯物辨证的精神。这些作品收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认为:鲁迅是 “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附: 自嘲

1932年: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 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 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 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 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 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 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 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 外集拾 支持了“未名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 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 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 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 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 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对鲁迅感言
《对鲁迅感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