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庆典致辞

作文范文屠呦呦被致辞(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05 12:08:00 来源:庆典致辞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屠呦呦获奖致辞

屠呦呦获奖致辞

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

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

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

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

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 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

青蒿呦呦。

情感呦呦。

生命呦呦。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

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

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

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推荐第2篇:屠呦呦

青蒿素是什么?——提取自青蒿的抗疟药

 抗疟新药

 二战之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主要是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然而这种疾病也在演变,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再次肆疟东南亚,疫情难以控制。科学家们重整旗鼓,开始寻找对付这种疾病的新药。在这股浪潮中,传统中药青蒿脱颖而出。

 提取自中药青蒿

 青蒿素是从我国民间治疗疟疾草药青蒿中分离出来的有效单体。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认为青蒿素实际来自黄花蒿,不过屠呦呦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称,这是当初日本植物学家在编订草本植物的英文名称时出现错误,青蒿就是含有青蒿素成分的那种有效药物,性状和《本草纲目》描述一致。也有学者认为黄花蒿可能是青蒿的晚出异名。

 挽救数百万人生命

 青蒿素的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2001年,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到2007年,在需要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治疗的76个国家中,有69个已采纳世卫组织使用这一疗法的建议。

青蒿在中医中的应用?——民间曾成功使用

 中医药典籍记载

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 《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前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1963年版的《中国药典》中,也记载了青蒿主治“疟疾寒热”。

 民间曾成功使用  有学者研究称,青蒿不仅记载于古代中药书中,而且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国民间也有使用的记录。有资料显示,江苏高邮县一直有使用青蒿治疟疾的做法。1958年高邮就有用青蒿汆汤治疗疟疾的记录,在1969年,当地农村医生和群众还利用当地青蒿开展疟疾的群防群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屠呦呦如何发现青蒿素?——受中医启发

 整理历代中医医籍

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1969年1月,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参加了523项目。此前,国内其他科研人员已经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屠呦呦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 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 受古医籍启发找到提取方法

 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她再次翻阅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原来青蒿里有青蒿汁,它的使用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让屠呦呦意识到温度可能是提取的关键。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摄氏60度的温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获得了成功。

 对疟原虫抑制率达到100%

 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在实验室中观察到,用新方法提取的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五二三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1973年,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云南地区得到证实,“五二三项目”办公室于是决定: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 争议——青蒿素的发现归功中医还是西医?

 诺奖委员会:并非奖励中药

 据英国卫报消息,在诺奖随后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是对中药的一次奖励。诺贝尔奖委员会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该委员会称屠呦呦获奖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 屠呦呦:青蒿素是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 10月5日晚间,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称:“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  观点一:青蒿素的发现和中医无关

为数不少的媒体和网友都认为,治疟药青蒿素与中医无关。他们认为,青蒿素的研制跟中医的关联极其微弱,青蒿因为中医错误的煎熬方法导致价值尽失,一度被当无用垃圾扔掉。屠呦呦和其他研究人员,是用西医研究方法挑选了中医用过的药材,青蒿素并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

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

  观点二:中医药现代化的胜利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手段不是西医专属,中医也可以使用现代化技术,青蒿素是中药提纯,而并非西药。屠呦呦获奖,是传统药物走向现代化的胜利。

推荐第3篇:屠呦呦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公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在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哟哟是何许人,一夜之间她蜚声国内外,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 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

“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 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屠呦呦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这美好的期待既是小鹿在原野上呦呦地叫着,吃着青草,象征和谐之意,又有小鹿象征人才,父母希望女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之意。 B.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

C.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的发现,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效益。例如,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 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E.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影响的生物医学奖,正因为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这个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为她如今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屠呦呦获得突破性进展,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因素有那些,结合文章进行概括分析。(6分) (4)文中说“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结合全文,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1)AB(答A2分,答B3分,答D1分)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理解实用类文本的能力。C项张冠李戴,文中倒数第二段说“屠呦呦„„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起的作用和意义立竿见影,而不是“不可能在短期内看见显著的价值和效益”。D项“描写细腻”有误,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是平实的语言,没有细腻的描写.故1分。E强加因果)。

(2)改进提取药物的方法(2分)。①从东晋名医葛洪的有关记载中受到启发,认识到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2分);②改用乙醇冷浸法(1分);又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法。(1分)。

(3)①源于兴趣理想的动力: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②克服困难的执着精神: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③研究操作的实践能力: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进行大量实验;④临危受命领导团队的才干: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每点2分必须先概括再联系原文分析,答出三点即可)

(4)①“各种肤色的人表达敬意”的原因是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②“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敬意”意味着85岁的老人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

③这种“敬意”源于:疟疾这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

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有着像屠呦呦一样为理想克服困难、执着奋斗的坚强毅力,不为名利、潜心研究的科研精神,即使获奖依然不忘团队的合作精神;难能可贵的是屠呦呦查阅中国古老的医药典籍,利用现代的科研方法提取的青蒿素是具有中国医药特色的科研成果,为中医药学增光,更为中华文化添彩,她激励着国人、华人为世界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2015 年10 月5 日,北京时间17 时30 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乌尔班·伦达尔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宣布,将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初闻屠呦呦的人,都会为她的名字所吸引。“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名句。而根据朱熹的注释,这里的“蒿”指的正是青蒿。1955 年,她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时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

1967 年,疟疾肆虐越南战场,越方向中国求助。1967 年5 月23 日,全国60 多家科研单位、500 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代号“523”,研究的指向明确——找到防治疟疾新药。两年后,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也参与进来。

那一年,屠呦呦39 岁。她仅有大学本科学位,也被召集加入“523”项目。因为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在那个资深科学家大部分已被打为右派的年代,屠呦呦很快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开始查阅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屠呦呦研究组耗时3 个月,从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 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最终入选的胡椒“虽对疟原虫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抑杀作用并不理想”。青蒿是当时的191 号样本,虽然曾经有过68%的抑菌率,复筛结果却一直不好。

屠呦呦开始系统地查阅古代文献,希望能在古籍中找到只言片语,而这还真被她找到了。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素。这抓住了“牛鼻子”——温度正是青蒿素提取的关键,过高的温度将破坏青蒿素的性质,使其抗疟性丧失。在发现青蒿素的有效性和温度的关系后,屠呦呦又做了几件事。

“*”期间,没有办法做新药的临床试验。为了疟疾病患的福祉,屠呦呦和同事们勇敢地成为了青蒿素的第一批志愿受试者。在确认了青蒿素提取物对人体是安全的情况下,他们前往海南省,在患有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的病人身上试验该提取物的有效性。临床试验的结果激动人心:经治疗的病人疟疾症状迅速消失,这些症状包括高烧和血液中的寄生虫数量。而采用氯喹(治疗疟疾的传统药物)治疗的病人却没有这些临床收益。

积极的临床结果指引着屠呦呦研究组再接再厉。他们接着分离纯化了青蒿的抗疟有效成分,屠呦呦研究组将其命名为青蒿素。著名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同为诺贝尔奖得主的约瑟夫·戈尔斯坦曾总结,揭示(发现)和创造(发明)是生物医学进步的两条不同的路径。屠呦呦研究组在完成科研征程的第一步——发现青蒿素后,接下来就要进入下一步——创造,即把自然界的分子转变为药物。

1986 年,青蒿素获得了我国颁发的一类新药证书。青蒿素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一种能够在疟疾早期阶段扼杀疟原虫的有效药物。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一项特殊历史时期的任务,最终转化成了全人类对抗疾病的武器,拯救了数不清的生命。

10 月5 日下午,从电视上得知获奖消息时,以为还是哈佛大学医学院颁发的华伦·阿尔波特奖。“这个刚闹完,又出来个诺贝尔奖。”老人皱着眉头。媒体蜂拥而至。几经争取后,10 月6 日上午,几家中央媒体的记者得以进入她家中进行采访——从2011 年因获得拉斯克奖而声名鹊起后,她几乎拒绝了所有的采访。85 岁高龄的屠呦呦听力已经不好,每个问题都要重复几遍才能听清。她准备了一张纸,算是“标准答案”,一上来就拿在手里,对着念了一遍:“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这份“标准答案”也许恰恰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这位无博士学位,无留学经历,无两院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能够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恐怕当年给屠呦呦起名的父亲,也不曾料到这《诗经》中的迎宾之曲真的迎来了一个济世之才,更不会想到那句“食野之蒿”竟成了一个神奇的预言吧。

(根据《人民日报》海外版、百度百科、《中国教育报》、中华网等整理) 相关链接

①“诺贝尔的奖项发展到今天,更多是用来对科学家一生的贡献做总结性表彰,而不仅仅是表彰近期的成就。”

(摘自《新京报》)

②“他们(屠呦呦和张亭栋)作出的贡献,在我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最重要的是,这些药物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推崇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成就。”

(摘自原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的《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时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她因此患上中毒性肝炎。

B.39 岁的屠呦呦仅有大学本科学位,却也被召集加入“523”项目,是因为她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她耗时3 个月,从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 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也证明了她的勤奋。

C.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素,是受到了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启发,而事实证明,温度正是青蒿素提取的关键,过高的温度将破坏青蒿素的性质,使其抗疟性丧失。

D.在确认了青蒿素提取物对人体是安全的情况下,屠呦呦和同事在患有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的病人身上试验该提取物的有效性。临床试验的结果激动人心:经治疗的病人疟疾症状迅速消失,这些症状包括高烧和血液中的寄生虫数量。而采用氯喹治疗的病人却没有效果。 E.“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诗句出自《诗经·小雅》,是一首迎宾之曲,该诗曾经被曹操化用入《短歌行》。文尾所说的“神奇的预言”是指诗句恰好将“呦呦”的名字与“蒿”联系在了一起。

(2)屠呦呦在提取青蒿素过程中展现出她身上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3)文章在开篇和结尾处引用《诗经》,有何作用?(6 分)

(4)屠呦呦对获得诺贝尔奖和提取青蒿素的功劳归属问题有何看法?请联系文本并实际谈谈你的思考。(8 分)

(1)C、E。 A项,屠呦呦一度患中毒性肝炎是因为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而她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原因列举不全。B项“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是她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的部分原因,而不是召入项目的原因;后边的工作不是她个人完成,而是她的研究组。D项中“而采用氯喹治疗的病人却没有效果”错误,原文为“没有这些临床收益”。

(C项得2分,E项得3分,A项得1分。)

(2)①具有中西医背景。既能在中医医书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又能驾驭西医的实验操作。

②勤奋。“耗时3个月,从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 ③能够广泛吸收前人经验。吸取了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经验。 ④勇于创新。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素。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3)①内容上,交代了屠呦呦名字的出处,凸显了屠呦呦和青蒿之间的联系,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②结构上,首尾呼应,同时照应了标题,强化了对传主的赞美之情。

③效果上,引用《诗经》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与可读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每点2分。)

(4)①她知道诺贝尔奖是崇高的荣誉,但并未将其放在心上,从她“这个刚闹完,又出来个诺贝尔奖”的慨叹和获奖后对媒体的态度上可以看出;(2分)

她把功劳归于研究团队和国家,并未居功自傲,从她“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的表述可以看到。(2分)

②学者最值得尊敬的是一生的贡献和精神,而不是名誉或者头衔。(相关链接)像钱钟书一生没有很多的头衔,却是不妨碍他受到世人的尊敬,只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具有像屠呦呦那样为病患以身试药的精神,我们就应该给予充分的尊敬。

(4分,看法2分,联系现实2分。言之成理即可。)

推荐第4篇:屠呦呦

屠呦呦

篇1:时评人物素材:屠呦呦

时评人物素材:屠呦

呦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2015年诺 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关键点一:创新

首创性、关键作用,这就是屠呦呦获奖的最重要的原因

1967年,越南战争陷入拉锯。当时,一种可怕的瘟疫席卷战区,杀伤力之大远胜于子弹炸药,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是战斗性减员的4 —5倍。这种古老的瘟疫正是疟疾。越南方面向中国求助。1967年5月23日,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代号“523”,研究的指向明确——找到防治疟疾新药。两年后,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也参与进来。

那一年,屠呦呦39岁。因为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带领

一个小组的成员开始查阅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屠呦呦研究组耗时3个月,从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最终入选的胡椒“虽对疟原虫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抑杀作用并不理想”。青蒿是当时的191号样本,虽然曾经有过68%的抑菌率,复筛结果却一直不好。 问题出在哪里呢?

屠呦呦开始系统地查阅古代文献,希望能在古籍中找到只言片语,而这还真被她找到了。这就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素。这抓住了“牛鼻子”——温度正是青蒿素(青蒿素到了1972年才获得命名,此时研究组尚不知这种物质的化学结构)提取的关键,过高的温度将破坏青蒿素的性质,使其抗疟性丧失。 篇2:屠呦呦个人简历

屠呦呦个人简历

”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

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0次之后才成功

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由于她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名言;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篇3:最新作文素材:屠呦呦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医学奖

2015年10月0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刚刚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央视记者王薇薇)

“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这位80岁的女科学家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也是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的讲话始终保持一致的低调。

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中国人获诺贝尔医学奖#【她曾亲自试药 得中毒性肝炎】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当时,屠呦呦和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屠呦呦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但她们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最终,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屠呦呦通过央视正式发表获奖感言:获诺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青蒿素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

呦!

中国人首获诺贝尔医学奖 1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屠呦呦的名字本身并不“沉默”,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打开《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个名字和这种植物,两千多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增添了几分令人遐想的诗 意。

一、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

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自本世纪六十年代起,氯喹等原有抗疟药因疟原虫对此产生抗药性而失效。时值越南战争,促使国际上迫切寻找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在国内(曾由“523”办组织全国七大省市筛选中草药,国外(合物达三十万种)大量工作未获成功的情况下,领导科研组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基础上,归纳编篡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200多方药,组织筛选。经研制380多个样品,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发现的有效部位和有效单体—青蒿素,对鼠疟、猴疟均具有100%的抗疟作用。

二、首先发现双氢青蒿素

在研究青蒿素化学结构中,屠呦呦于1973年首创其还原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这在青蒿素类药物研究上意义是很大的:

(一)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

(二)由双氢青蒿素结构中的羟基得以制备各类青蒿素衍生物,增效并扩大生物活性,促使当今国内、外对青蒿素类药物研究不断深入,更好为人类保健作贡献;

(三)经屠呦呦负责的科研组七年努力,得以创制出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又复燃率低至1.95%的新一代抗疟药,其片剂具有更突出的“高效、速效、安全、剂量小、口服方便、复燃率低、研制简廉”等优点,特别是经药效学及临床研究,证实最便于病人口服的片剂,在“安全、有效”上,胜于当前注射给药的同类衍生物,被认为是当前青蒿素类药物之优选者!该药于1992年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92卫药证字X-6

6、67),已大批生产,经销国际市场,反映良好,被认为是“国际上治疗各型疟疾的较理想口服治疗药”。

屠呦呦为什么落选院士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2 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评选无异于风向标、指挥棒,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其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

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 (记者王思北吴晶)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5日晚间,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

2015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当晚,受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委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前往屠呦呦家中表示祝贺。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对屠呦呦获奖的贺辞中表示,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

屠呦呦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的一半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记者付一鸣和苗)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3 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再次肆疟东南亚,疫情难以控制。科学家们重整旗鼓,开始寻找对付这种疾病的新药。在这股新浪潮中,传统中药青蒿脱颖而出。青蒿是一株救命草。找到它的人,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1961年5月,美国派遣军队进驻越南,越南战争爆发。交战中的美越两军深受疟疾之害,减员严重,是否拥有抗疟特效药,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美国投入巨额资金,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但没有找到理想的药物。越南则求助于中国。1967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了。因为启动日期是5月23日,项目的代号被定为“五二三项目”,这是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与,屠呦呦是其中一位。

此前,国内其他科研人员已经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屠呦呦决定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开始,也四处走访老中医,她整理了一个64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访集》。

但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都不是最好的。她再次翻阅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原来青蒿里有青蒿汁,它的使用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摄氏60度的温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她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今天,疟疾仍然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有5亿人罹患此病,100多万人因此死亡。

“青蒿是一种作为青蒿素来源的中药植物,用于生产最有效的抗疟药物。”2007年3月12日,世卫组织在发表专著《青蒿种植与采集指南》的新闻稿中如是说。

世界上青蒿素药物的生产主要依靠中国从野生和栽培的青蒿中提取,但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只有0.1%~1%,非常低。专门种植青蒿也占用了大量土地。

青蒿素与中医是什么关系?

“受传统医学启发”是非常严谨、恰当的表达。张大庆也表示,青蒿素不能说与中药毫无关系,“还是受到了启发,获得了一些灵感的”,但是,它的研发其实遵循的是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的方法,经历了非常严格的提纯-再试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优化-生产工艺的制药流程,“这和我们传统所说的中药不一样,疗效和毒性都是非常明确的,不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是说中国人吃了能治疟疾,非洲人吃了就不能治疟疾”。

首先中医药典籍记载长期以来都存在着“名实分离”的问题,也就是说,古人所说的青蒿,其实是一个大类,包含了许多植物。如今我们所说的“青蒿”是不含青蒿素的,倒是“臭蒿”或“黄花蒿”才含有青蒿素。

其次是化学方面。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倍半萜内酯过氧化物,倍半萜内酯的特点是脂溶性较高,这就意味着,传统中药加热煎服的方法,将对青蒿素造成破坏,使其失去治疗作用。但是,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所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倒的确有可能提供成功的线索,这里的关键在于,没有经过加热煎服这一过程。

用“砒霜成分治疗白血病”可能会是下一个受到关注的重大成果

用砒霜治病,中药有传统,西方也曾用过。含砷的中药有砒霜、砒石、雄黄、雌黄等。北宋的《开宝详定本草》、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记载了砒霜的药性。在上世 4 纪

六、七十年代,在巡回医疗过程中,中国医学人员在从民间中医得知可用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等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后,通过一系列艰难的研究加上许多后来者的卓越贡献,尤其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的张亭栋的贡献,最终揭示了砒霜的化学成分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的治疗可以起关键作用。

这个成果曾获得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其重要性可能以后会获得更大的承认,饶毅教授认为,张亭栋的成果足以获得诺贝尔奖。

5

推荐第5篇:屠呦呦材料作文

屠呦呦材料作文

一、材料作文:

材料:伴随着屠呦呦荣获拉斯克奖的欢呼,国内的质疑声同样强烈,一时“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屠呦呦能获得大奖,是一个团队努力多年、经过190次失败的结果。”

“这是集体的工作,为什么给她一个人?”

“为什么大奖只颁给一个人?我也做了重要贡献。”……

拉斯克奖评奖委员会的评奖依据:一是谁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二是谁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三是谁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针对材料,要求选好角度,这就需要我们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思考的切入点应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本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原因是什么;争论的焦点是什么;趋势会怎样;有哪些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等等。

用这些理论和问题做指导,分析这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团队与个人的作用;

2、个人在团队中的引领作用;

3、要勇为天下先;

4、不要过分的计较名利、荣誉;

5、看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等。其中,最佳立意是第二个。 范文:

精英

团队

成功

美国拉斯克奖颁发给了81岁的屠呦呦,依照的是“最先”原则。在国内却舆论大起。是“团队”,是“个人”?功劳到底归谁?真值得审视。从古到今,任何时代,社会都需要精英,需要个人崇拜。但是,任何时代,英雄的业绩都不只是一个人创造的,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也就是说,个人的引领与团队的协作共同发挥作用,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个团队,需要精英的引领,才具有战斗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亮剑》中的李云龙就是一个出色的“火车头”。他雷厉风行,有勇有谋,百战沙场,叱咤风云。信奉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强大的敌手,毅然亮剑。正是这个有尊严、有血性的领导人将一个“发面团”带成了一个嗷嗷叫的英雄团队。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令敌人心惊胆寒。“将帅无谋,累死小卒”,只有充分发挥车头效应,才能带动整个团队前进。没有精英的个人,就没有团队的战斗力。

一个精英,需要团队的配合,才能成就辉煌。

提起篮球,提起NBA,人们自然会想到乔丹,想到芝加哥公牛队,想到由乔丹率领的梦之队。是乔丹,创造了篮球神话,成就了时代辉煌。一代球神在世界人们的心中屹立不倒。他的那句名言“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道出了他成功的真谛。那就是,他的神话离不开皮蓬、罗德曼、科尔、朗利、库科奇、格兰特等“更好”的队友。是这支优秀的团队,成就了芝加哥公牛队两个三连冠的霸业。可以说没有乔丹,就没有芝加哥公牛队上个世纪90年代的辉煌;没有乔丹那帮伙伴,也同样不会有那个辉煌的时代。

精英与团队需要和谐统一,才能产生最大效益。

海尔公司神奇般的崛起和茁壮成长,得益于它的领军人物张瑞敏,也得益于张瑞敏麾下的整个团队中的每位员工的努力。还记得94年与德国的那张订单吗?“两天内发货”意味着什么?紧急时刻,张瑞敏精确指挥,合理调度的领导才能是关键;团队的合理分工紧密配合是保障;适时发货,成功运转就是效益。是的,这种精英与团队的和谐统一,确保了海尔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奉献出最好的产品。

精英力量是锋利的尖刀,团队精神是无形的堡垒;一个团队需要有精英的引领才能不断前进,一个精英需要与团队精诚协作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精英打造团队,团队孕育精英。

二、屠呦呦材料作文

优秀选文

角度:屠呦呦为三无科学家

观点:国内体制与国人的急近功利使屠呦呦成为“三无”科学家

中科院院士,是多少一线科技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头衔。然而,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屠呦呦几次被提名院士却均当选。在引起社会一片哗然之余,更引人深思: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体制,而我们所需要的,又是否适合这儿的社会?

(概述材料,引入话题——提出问题)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屠呦呦获得大奖后,各个研究机构的邀请函便会纷至沓来。当选院士或许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当然,前提是中科院放下看似无比“重要”的面子。却着偏偏又充满了一种戏剧性。不少所谓院士之所以能够当选,只是区区凭借着一篇论文罢了。而类似于屠呦呦的“实干家”却被拒之门外。 (由表及里,直击本质——分析问题)

一所科学研究院,需要的是实干家,是实打实的进行科学研究的人才,而不是成为一个论文漫天文案堆积如山的财务办公室。国人的急近功利,对真正人才的不够重视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科学需要实践,如果连一个勇于实践的科学家受到的关注还不如一只会纸上谈兵,每天的工作仅限于写论文的“院士”,这才是中国科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真正的悲哀。 (重申观点,摆明态度——得出结论)

我们需要改变。

观点:一个人的身份背景的差异,并不能决定其能力的多寡。 论据:1.刘邦项羽 2.莫言 3.袁隆平题目:能力与背景

近日,“三无教授”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以后引发人们对中国学术体制的热议。背景真的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概述材料,提出论点)

一代帝王汉高祖刘邦虽出身农家,地位也不高,可他不也凭着他那不怕死,大无畏的精神打败了出身高贵,将门之后的楚霸王项羽吗?

(举例论证一)

2 而第一位中国籍诺奖获得者——莫言,他没有上过大学,而有因他真实的经历,质朴的文笔,结合中国引人深思的近代历史,成功的俘获了诺奖委员会评委们以及我们广大群众的心,如他的名字莫言一般,无声的向世人宣告,没有背景,能力一样可以很突出。

(举例论证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被人们质疑,科研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同样以“三无”的身份作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拯救了无数险些饿死的人民呐!成功的打了那些质疑他能力的人的脸。(举例论证三)

背景可能与生俱来,可能后天拼搏,但这并不代表什么,只表示你以前的成功或失败。而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自身,自身是否刚强勇毅,以及学识的多寡。

背景可能影响能力,但他决不能决定能力,更不能作为评判一个人能力的标准。未来不也正掌握在我们这些毫无背景的人手中吗?

(结合例子,多角度分析) 角度:屠呦呦为“三无教授” 观点:国家的人才体制决定国家的高度

论据:

1、中国几千年来的人才体制

2、剑桥大学对霍金教授的支持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屠呦呦这个名字便在数年研究的积蓄下,一朝轰动中国医学界。但若不是一次世界的见证,也许他的贡献只能被中国的愚昧所埋没。

(引述材料,提出观点) 想来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不都是如此?九品中正制魏晋多少贤才埋没于田壤,科举考试负了唐宋多少的忠贞,八股文又为明朝创造了多少的傀儡书生。温飞卿,蒲留仙,孟东野„„数不胜数的才人贤士一生悲愤于中国腐朽的制度下。中国从古至今的以笔论英雄,导致当今中国学术界的领袖空会纸上谈兵,以发表论文为目标。而如屠呦呦一般没有华丽的论文去耀武扬威的研究者们,若不能一鸣惊人,或许只能守着自己的研究在简陋的实验室度过一生。若是这种制度残忍地埋没了如此多的英才,或许疟疾的有效治疗绝不至于等到今天。

(群例论证,指出评价标准的根本)

而反观欧美那些称霸诺贝尔奖多年的国家。剑桥大学是世界上距今为止拥有最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学,80多位诺贝奖获得者的辉煌背后,是对人才竭尽全力的支持。我曾为剑桥大学校长理查德先生的一句话所感动:“他们研究的价值并不在于能否获得诺贝尔奖,而在于一个领域新的高度。”发现黑洞的霍金教授,便是这种制度下的受益者之一。当医生说他的生命只有短短三年时,剑桥大学义无反顾地聘请他成为了教授,给他提供最好的医疗资助帮他的生命延续,成就了一个物理届的传奇。英国的社会对于一个萌芽阶段的人才是何等的重视。国家会倾尽一切的财力去完成一个人对于世界与自身的思考与探索。这对比中国的考试支队下创造的论文人才带给世界的轰动强了百倍。中国不是输在了人才,而是输在了对学术的认知和对科学歇斯底里的追求上。

(对比论证,指出根本原因)

如今中国大量的人才流失或许并不是偶然,虽然“千人计划”给中国的海飘人才带来了回华的动力,但对于一个人才全力的支持上却远远不够。国家需要的是给人才一个能够自我创造与改变的空间。鲲鹏不求翅膀的华美,只求予以蓬山万里去翱翔;英才不求财气冲天装饰人生,只求给他一个空间让他刨根到底。若真能如此,屠呦呦、袁隆平将不只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3 (浅谈如何做)

若是“十年寒窗”能有国家付出全力的支持,或许“金榜题名”远不需要十年,创造的也不只是“金榜题名”的价值。 角度:屠呦呦落选院士

观点:真正有实力的人,早已学会比别人加倍努力,也比别人加倍投入,尽管他们并无太多荣誉。

屠呦呦并非院士却获得了诺贝尔奖,这引发社会对中国学术评价体制的讨论,也让我们深思。

屠呦呦能获得诺贝尔奖并非偶然,她抱着对中医的向往,全身心投入到对抗疟疾的工作中去,她研究了上千种中草药的特性,最终瞄准了青蒿这种植物,可效果并不理想,然而在她的一番努力之下,她成功了!她提取出了青蒿素,也因此获得了社会各界对她的关注。她的成功,是必然的! (概述材料,提出观点)

屠呦呦并非院士却胜似“院士”,在某种程度上称得上是实干家,也因为她的成功,打破了人们心中一直存在的观点:只有成为院士那一类的人才能有一番成就。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之说,这也充分说明了不只是有身披各种荣誉的人才能成功,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中,再持之以恒地攻克难关,成功的果实并非遥不可及,胜利的皇冠就在手边!

(层层深入)

屠呦呦被他人戏称“三无教授”,可她还是让世界瞩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也并非院士,可他也凭一己之力改善了千万人的温饱问题;李爱珍教授不是院士,饶毅教授也不是院士,这些鲜明的例子更让我们感受到真正有实力的人,早已学会比别人加倍努力,也比别人加倍投入,尽管他们并无太多荣誉。 (举例辅证)

并非荣誉加身,我们才能成功。努力钻研,认真攻关,我们亦能成功! 角度:社会对于中国学术评价体制的讨论

观点:像屠哟哟一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却落榜院士的科学家不在少数,中国学术评价体制应反思。

屠哟哟参评院士未当选,袁隆平、李爱珍、饶毅等像屠哟哟一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的科学家,却落选院士的情况不在少数。院士头衔理应是对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最高的奖赏,但屠呦呦等科学家却落选,这难道是因为他们所做出的贡献未达到参选院士的标准吗?难道当选院士的标准要比国际水平还高吗?

这是绝不可能的。 (反问设疑,明确观点)

问题自然不在这些科学家身上,而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怎样的学术评价标准,才会使名誉世界的科学家们无法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价?答案只有一个,不够客观准确的。科学进步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如果知识的最高殿堂不够纯粹,无数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积极性将受到重大的打击,导致科学发展止步不前,进而影响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

(分析危害性1)

科学发展需要民主的环境和自由的思想。若评选院士也变得“世俗化”,整个科学界将从上至下蔓延起这种风气。最终导致无人愿意潜心做学问,这对整个科学的传承与发展打击是巨大。

4 (分析危害性2)

综上所述,中国的学术评价体制应进行深刻地反思,加大监督力度,还普天下科学工作者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

(总结全文,再述观点)

观点:院士评判制度或存漏洞,对于顶级人才的国家社会支持欠佳。

屠呦呦作为首位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她的发明拯救了数百万人,贡献更是突出。然而这样一个人却没能当选院士。这实在令人不解。无论是自身能力还是作出的贡献都足以配上院士头衔。相比之下的人,许多有着院士头衔的人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贡献都远不及她。

(概述材料,摆出现象)

这里,或许她的学历就是一个原因。如今,找工作最先看的就是学历,从某种角度而言,高学历便于高能力挂上了钩。而这一规则,放到选拔院士的科研领域里也很正常。这样一来,她落选院士便“合情合理”了。

(由点到面,分析原因1)

然而这种僵硬的体制尽管“简单方便”,却往往失去了一些迫于时代背景而没有高学历的却有极具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一些“高分低能”的人又可以钻这个空子。这或许就是各种科研造假一类的丑案层出不穷的原因。

(点明危害,分析原因2)

院士,是光彩夺目的,往往享有着丰富的科研资源。而屠呦呦由于“头衔”,在科研中或许常会遇到资源上的窘迫,也难以为常人所熟知。

屠呦呦默默工作,不慕名利的精神固然可嘉。但我们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上对她表示敬佩是远远不够的。完善关制度,更多地关心聚光灯背后的科研工作者,这也是我们应做的。

(如何完善)

角度:屠呦呦对获奖并不感到十分意外。

观点:由于屠呦呦对药物学的痴爱,获奖只不过为她投身其中的附属品,真正令她快乐的是过程。

屠呦呦与我国科学家共同研制青蒿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拯救世界人命,并非获奖,所以在获奖时“有一些意外”;但从“也不是很意外”中可以看出屠呦呦对获奖一事的不在意。

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她所说的“并非她一个人的努力成果”,更重要的是她对药物学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让她完全投身其中,不再在乎外界的议论。也许,也只有当你真正沉迷于自己所热爱的食物中去时,你会发现:过程是重要的,结果也是重要的;可此时外界的各种舆论——无论褒贬都已经不能成为影响你继续向前的因素了。

屠呦呦,她享受着即便艰苦却充满希望的研究过程;她享受着和中国科学家们共同探讨药物的每一个瞬间;她甚至享受着在一次次从失败中再一次站起。因为,这一切都是她所热爱的带给她的。而获奖只不过是对她们的努力做了一个小小的肯定。

什么才是她真正在意的?是在历经挫折后研究出的青蒿素临床应用的高效性。她说“能获奖并不意外。”正是她对自己和科学家们的肯定。肯定自己在热爱的事业上的成就比由别人来肯定自己更让自己欣喜,更让自己充满动力。

只有给予自己肯定,你才能成为那个站上山顶看日出的人!

5

三、有关屠呦呦作文评析:

荣誉即责任

①早在1962年,麦克-阿瑟将军就曾在西点军校做过一篇名为《责任-荣誉-国家》的演讲,他站在一名军人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荣誉其实就是肩上的责任。而今天,身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②我曾有幸去过建川博物馆,其间有一幅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名抗战军人席地而坐,背后是硝烟,而他们脸上的笑容却丝毫不减。那一瞬间我的脑海中闪过一句话:“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战争的终结。”在那个年代,没有一名军人奢望能在战争中存活,究竟是什么让这些时刻面对死亡的军人笑得如此洒脱?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马革裹尸焉有所惧哉?困难当头,军人护土以战死为荣,偷生则辱。我想,正是这些军人对责任的铭记,对荣誉的敬畏,才让他们义无反顾,笑对战火。对于他们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肩头沉甸甸的守家卫国的责任。何为军人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配得上这份荣誉,他们愿意肩扛责任守土四方。

④因此,争取荣誉的不二法门就是担当责任,而责任践行的必经之路则是崇尚荣誉。无论你身处什么岗位,一旦你踏上了一个岗位,就意味着你扛起了一份责任。责任关乎你的荣誉,关乎你的人生,它伴随着你每时每刻。

⑤曾经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这样一位职员,公司宣传并不是他的职责,但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每次签字的时候后面都会加上一句:标准石油四美元一桶。久而久之,大家都忘记了他的真名,而叫他“石油四美元先生”。这个人叫做阿基勃特,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从不起眼的小职员到公司董事,从默默无闻到荣誉满身,其中不难窥出责任的重要性。

⑥责任、荣誉,这两个神圣、庄严的词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应该怎样做人以及该做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目标笃定,让我们遇到困难时鼓足勇气,让我们筋疲力尽时奋勇向前,让我们面对绝望时萌发新的希望。

⑦责任与荣誉赋予我们坚定的意志,广阔的想象,让我们从生命的深处焕发新机,以强硬的姿态克服胆怯,甘于吃苦而不图安逸;是它们让我具备在悲恸之后书写青春韶华的魄力,让我具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坚毅。

⑧生命为荣誉而战,肩扛的责任提醒我该如何向前,引导我不走歪路。

⑨我坚信,拥有责任,便拥有荣誉,便能战无不胜,乘风破浪。

分析与建议:

1、从题目看,作者是理解了材料(3)的含意的,抓住了其关键词,题目很好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与文章的主旨。题目简洁、概括。

2、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又没有深刻地理解材料(3)的内涵。你看文章第⑥⑦⑧段中的词语“困难时、筋疲力尽时、绝望时、克服胆怯、悲恸、不走歪路”等等,与材料中的“荣誉越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点”的意思,相距甚远。材料的背景是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奖这个巨大荣誉之后说的话,而不是强调“困苦”时我们该如何应对。此前还好,写着写着跑偏了。

3、从文章结构看,作者是不太懂得“关系型”作文的基本写法的。

关系型作文的一般结构是“总一一分一一总”。

总:即开头。引述作文材料(他没有做到),提出中心论点(他提出了:“荣誉其实就是肩上的责任”)

分:即文章的主体部分。应该先说“责任”,后说“荣誉”,再说“荣誉与责任”的关系。且以“责任”为主,重点论述“责任”(就本题而言)。

总:即后一个“总”,就是总结全文。

本文,明显缺少说“荣誉”段、缺少说“荣誉与责任”的关系段。

“关系型”作文是高考作文中的“高级文”,写好了是特别能得高分的,因为它最能显示作者的思维水平,认识水平,思想视野,文化积累等。所以应该多写“关系型”作文,写好“关系型”作文。

4、从段落关系看,第④⑤段应该对调。第④段说的是争取“荣誉”的途径,或者说说的是“怎么办”,而第⑤段讨论的是“责任的重要性”,它应该紧紧承接第③段,第③段说的是“天下兴亡匹夫责任”,这两段说的都是“为什么”,逻辑顺序应该是先说“为什么”,然后再说“怎么办”。

5、本文紧扣扣“材料”这一点做得也不好。全文始终没有一句提到“作文材料”。这是材料作文比较忌讳的事。一般说“材料”在文中应该出现三次:第一次在开头,目的是引出中心论点;第二次在主体部分,作为论据;第三次在文章结尾,和开头呼应,所谓首尾照应,结构完整。材料作文就是“戴着手铐脚镣跳舞”。“手铐脚镣”就是“材料”。

6、第②③段,应该压缩合并为一段,有些过长、啰嗦。

四、黄晓明pk屠呦呦:

一生努力不敌一场作秀

前一阵子,媒体关注了两大人物:屠呦呦,黄晓明。

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其研究成果拯救了、拯救着、还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黄晓明,结婚。

但两人的差别让我感慨良多!

当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的婚礼,铺天盖地全是他的消息的时候,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让我不禁以为难道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不是屠,而是黄吗?

因参加黄晓明婚礼的大牌太多,导致浦东和虹桥两个机场几近瘫痪,婚礼现场比诺贝尔颁奖典礼都要隆重。

让我不禁以为难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靠演艺圈推动的吗?

当黄晓明挥金如土,婚礼奢华,费用达两亿的时候,而诺奖得主屠呦呦呕心沥血,一生奉献,奖金却只能在北京买半个客厅,所获报酬远比不得baby一季跑男的收入。

这真的不会让年轻人以为读书并没有什么用吗?

当屠呦呦以身试药,历尽坎坷,若未获诺奖,必终身默默无闻;即使得奖,带来的是争论,更被某些人吐槽的时候,黄晓明的婚礼带来的却是全国围观,全民羡慕,更被尊为典范。

我不敢想象,多少勤恳努力的人会受到多大的价值观上的伤害。

原来有句话叫:搞导弹的不如搞茶叶蛋的,而现在:做科研不如演戏的;卖技的不如卖艺的;搞实的不如作秀的;救命的不如搞笑的!

当开创中国自然科学先河,意义不亚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事件却比不上两个艺人的一场婚礼的时候。

7 让我不禁以为难道中国梦要落到“戏子”身上吗?

当这社会虚荣成为风尚,看脸成为审美,娱乐成为主流,浮华成为氛围的时候,下一个诺贝尔奖,真的会从中产生吗?我们的民族真的能保持竞争力吗?我们的下一代真的能够肩负起强大自己、强大祖国的重任么?这种情形如若加剧,谁敢保证这一个诺奖“空前”但不“绝后”呢?

我们的文化喜欢务虚不务实,大众都喜欢树上的果实,不喜欢埋在树下的树根。但是没有树根怎么有果实,没有实力如何娱乐!

当欧美的孩子,在假期去博物馆、去参加科普活动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却在看《中国好声音》,去听各种演唱会,去机场追星!

这样的价值观怎么能有竞争力?!

记得小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后理想是什么?十个同学有九个骄傲的回答:“科学家!” 希望不要有一天,十个小学生有九个骄傲地回答:“大明星!”

五、2016高考热点人物素材分析:屠呦呦

1、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

这位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但历史没有掩埋智慧的光芒,2015年10月5日,全世界见证了属于她的光辉时刻。

分析及点评:科学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既可以满足个人的好奇心和对发现的兴趣,也能对社会做出贡献,给人民带来福祉。但现在是越来越多地将科学发现与金钱,地位,利益挂钩。使得潜心钻研的人少了,弄虚作假的人多了;低调务实的人少了,逐名逐利的人多了。屠呦呦获奖无疑在拷问着我们的灵魂。 适用主题:潜心研究,扎实做事;低调务实与喧哗浮躁;内容与形式

2、190次失败之后的成功

六十年代,屠呦呦的试验条件极差,自己身体又有病,而且,恰逢“*”混乱,各种干扰非常厉害,造反派拎着大棒捣乱。但她和她的团队顶住干扰,从系统收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和名老中医经验入手,汇集了2000多种方药,从中筛选出200多种供研究,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终于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打开了成功之门。 1971年,屠呦呦的试验即获得成功,并后来投入生产,推向世界,几十年来,这种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

分析及点评:正是由于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默默奉献的信念,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得青蒿素问世,填补了医学史上的空白,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适用主题:顽强毅力、传统与现实、创新、信念、奉献

3、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

8 医研究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素材分析】假如没有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假如没有屠呦呦默默奉献的信念,假如没有屠呦呦不断创新的精神,便不会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也便不会获得华人十年未获拉斯克奖的空白。

【素材运用】适用于顽强毅力、心灵宁静、传统与现实、创新、信念、遗产、奉献等话题。

推荐第6篇:作文素材:屠呦呦

屠呦呦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屠呦呦(Youyou Tu)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据悉,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中国人。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一、个人履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拉斯克奖设有四个奖项: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公共服务奖和特殊贡献奖。屠呦呦获得的是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二、科技成就

疟疾是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2亿余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我国是从1964年重新开始了对抗疟新药研究,至1967年,又组织全国7大省、市全面开展这项工作。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新药一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初步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

就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她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均无好的苗头。不久,屠呦呦服从组织安排,到海南岛疟区实验室工作半年之久,回北京后,由于种种原因工作难以开展。1971年,抗疟队伍再次在广州召开专业会议,周恩来总理对此作了重要指示。屠呦呦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肩负新的任务回到北京,组织力量成立课题组,投入了新的攻关研究。

这次,在重新考虑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药物进行复筛时,她又系统查阅有关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吸取药物合理提取方法的线索,以寻找突破口,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有“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她细细琢磨这段记载,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屠呦呦根据这条线索,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法将温度控制在60℃,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效价有了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使鼠疟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政治冲击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等人仍不受任何干扰,日以继夜地埋头于实验室,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即广州会议后的第191次实验(先后筛选方药200余种)中,获得了青蒿抗疟发掘的成功。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她又把青蒿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并发现中性部分抗疟效价高而毒副作用低,酸性部分无效而毒性大。在确证中性部分为青蒿抗疟有效部分后,又进行猴疟实验,取得同样满意的效果。

此后,她又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为确保用药安全她还亲自试服。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于1972年8-10 月,偕同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30例青蒿抗疟的成功。1973年,又在同一地方首次试用青蒿素单体,肯定其抗疟疗效胜于优选抗疟药氯喹。接着在全国各地的大力协助下,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至1978年,共治疗2099例(其中包括间日疟1511例,恶性疟588例),全部获得临床痊愈,使青蒿素真正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结构类型抗疟新药。

在临床证实青蒿抗疟有效的基础上,屠呦呦等人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从中性部分进一步分离提纯青蒿有效单体。这种新型化合物被命名为“青蒿素”,经大量化学工作、衍生物制备结合四大光谱研究,确定为倍半萜类成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后又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协助下,用X-衍射方法最终确定了其化学结构。青蒿素为一具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该结构仅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从而突破了抗疟药必须具有含氮杂环的理论“禁区”。结果还揭示,青蒿素的抗疟活性与“倍半萜内酯”结构中的过氧基团相关,为结构改造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1977年3月,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1977年第3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后的一次重大突破。在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引起国内外代表们的极大兴趣。

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主席、印度中央药物研究所所长阿纳德教授认为:这一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发现这种化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它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的药物指出方向。”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在报告中也指出:“在理论上,任何一种新药物都具有新的结构和它的作用方式,这样才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显然,中国青蒿素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会议代表一致认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发明,它的化学结构与抗疟作用与以往已知的抗疟药作用完全不同,对各种抗药疟原虫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药。

三、人物故事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

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2

时间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推荐第7篇:屠呦呦作文专辑

淡薄无私

名垂青史

404班

朱星宇

屠呦呦,这个不曾被世人熟知的名字,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中国获科学类诺贝尔奖金第一人”、“青蒿素之母”……铺天盖地的名誉与赞扬纷至沓来,她只淡淡地留下了一句话:“我觉得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以身试药,让她的肝脏伤痕累累;放弃照顾女儿,使女儿体会不到母爱的温暖。她的淡泊名利、她的无私奉献,早已让她心灵升华,让她人格闪光,让她名留青史。

我不禁想起了你——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排八阵,演七星,东结孙吴,西和羌族,北抗曹魏,南平蛮夷。为了辅佐明君一统天下,拯救黎民百姓,你没有丝毫怨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你奉献了自己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尽了人臣的责任。你忠贞职守,从未要求过荣华富贵,“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你用生命诠释了无私与淡泊的重量。

三十年间,你遍尝百草,时常在生死之间徘徊,但你始终没有放弃,不知奋笔疾书多少个日夜,不知忍受了多少苦涩的味道,你终铸成这部中国医学史上的煌煌巨著——《本草纲目》,在中国医药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你本着一颗医者仁心,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治病救人的崇高事业,但却不求回报,一生简朴,你的无私淡泊已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千古流传。

为了杂交水稻,你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默默奉献。研究条件的简陋艰苦、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冲击、他人的冷嘲热讽,都没有让你动摇,你的愿望是让全球人民都能吃饱饭,但当你终于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后,你仍穿着过去的衣服,仍吃着简单的饭菜。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乃是你做人的准则,每一个受到你恩惠的人都会将你刻记于心。 ……

行走在历史的河畔,我看到了淡泊与无私无处不在。把诺贝尔奖章当作女儿玩具的居里夫人,放弃外国优越条件毅然回国的钱学森,将毕生财富献给慈善机构的比尔盖茨……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淡泊与无私,永远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只有淡泊名利,才能灵魂高尚;只有无私奉献,方可名垂青史。

用淡泊和无私铸就成功

404班芦鑫荣

屠呦呦半生研究中药青蒿,最终成功提取青蒿素,获得了极高的荣誉。面对诺奖殊荣,她淡化个人荣誉,将无私奉献的精神看得更为重要。正是因为她的淡泊,她的无私,才使她走向成功。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天雨人悲,月黯神伤的困惑都将离人而去,世间的一切都将美好起来。时代变迁,人心永恒。拥有淡泊的心境和无私的精神,方可走向成功。

淡泊的心境和无私的精神给人精神力量,带人走向成功。居里夫人专注科学研究,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科学,最终成功地发现了镭。她虽曾获过两次诺贝尔奖,但她从不为此陶醉,一生淡泊名利,专注研究,无私奉献。她的淡泊心境和无私奉献给予她巨大的精神力量,让她一直努力研究,让她明白“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你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你将一事无成。”正是因为居里夫人的淡泊和无私,才使她的科学事业走向了顶峰。她的美貌虽被侵蚀,但她的精神值得人传颂。

淡泊的心境可无私的精神给人无限动力,带人走向成功。身为名人的王选有一串串闪光的头衔,但他唯独对“老师”这个称谓看得比其他任何荣誉都重要。在他看来,教书才是他的本行。在他个人事业的巅峰之际,他毅然决定将舞台和荣誉让给青年才俊而自己回到本行,甘当人梯,为基础性教育做贡献。在王选的那个领域,他虽有名利,有权威,但他没有陶醉于此,而是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将无私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淡泊的心境和无私的精神给予王选动力,让他甘当人梯,让他成就自我。

淡泊的心境和无私的精神给人心灵支柱,带人走向成功。世人皆知我国有神一到神六,但谁知这些成功是如何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从神一到神六,这一次次的成功都是中国航天人用淡泊和无私铸就的。当成功来临时,这些航天员依旧待在科研室里,不陶醉于任何成功,只是默默的为国家付出。正是因为这些航天员的淡泊和无私,才有了通向太空的成功之路。淡泊的心境和无私的精神给予了航天员心灵支柱,让他们走向了成功,让中华民族走向了成功。

淡泊是一种信仰,无私是一种精神。冰山雪莲,洁白无瑕;满山杜鹃,情满人间。懂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不管生活如何,都会唱响属于他们自己的歌,都会拥有一个美好的心境,都能走向成功。

淡泊中无私,无私中淡泊,用淡泊和无私铸就成功,用淡泊和无私创造人生,创造未来。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404班 谢志荣

一心只系国家,埋头于研究,耗尽青春年华,终得功成身就。耄耋之年,首获诺贝尔奖,但她从未想过争名逐利,只为解救疾苦中的人们,她就是值得万人敬仰的科学家——屠呦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先贤的这句格言一语道出了大部分国人真实的人生追求。然而屠呦呦却将名利置之度外,甘愿承受清贫,潜心研究,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所以,淡泊名利、无私奉献造就不凡人生。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学子开启一扇窗。龚全珍无论是在新疆兵团还是在江西农村,无论是作为将军夫人还是作为小学教师,她的最可贵之处就是能够真正做到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用她丈夫甘祖昌将军的名言来说就是“甘当革命的傻子”。她放弃优越的城市环境和政策保障的优越生活待遇,默默无闻扎根农村60年,为了山区学子们能够受到教育,她坚持达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正是因为她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才为山区的学子们开启了一扇窗,让孩子们发现新的世界。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科学开启一扇门。居里夫人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科学研究,她的美貌被放射性物质无情的侵蚀,最终成功发现了“镭”。在丈夫去世后,她一个柔弱的女人仍然不懈的进行研究。她曾获过很多令人羡慕不已的奖章,但她从不因此而陶醉。她还把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给他的小女儿当玩具玩,以此来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的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正是因为她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才为科学世界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创造了科学奇迹。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众生创安定生活。杜甫身处茅庐,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情怀;范仲淹遭受贬谪却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他们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将个人的得失甚至生死都抛诸脑后,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写就了他们平凡、真实而又光辉、伟大的人生,他们都在为天下众生创造安定生活而努力。

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我们都应学做一个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人,淡泊之中怀有大志,清贫之中向往奉献。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造就不凡人生。

无私亦淡泊 404班 芦悦

85岁的屠呦呦因在中药青蒿素中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但在她40年工作以来,她未曾想过会得到这些荣誉,也不为争名争利而科学研究,她把荣誉归功团队,归于国家。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方可受人敬仰,名垂青史。

屠呦呦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青蒿素的研究,却从未叫苦,从未放弃,只为成功后为人类健康作贡献;面对诺奖殊荣,她淡化个人荣誉,认为贡献是大家的。她的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让我敬佩不已,她理所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喜看稻田千重浪,淡泊名利一农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为寻找特优品种,从早到晚栽头于稻田,只为解决人民饥饱问题,工作起来忘了吃饭,患上了肠胃病,却从未放弃,最终成功,在一次受人评估自身身价时,他不屑地说:“用金钱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太低级,太庸俗。”他奉献自己的一生给稻田,不求金钱回报,只为人民吃饱;虽有很多财富却仍忙碌于稻田。他无悔奉献和对金钱的不屑令我折服,令世界折服。

真菌林业齐并进,无私奉献一先驱。中国真菌学家邓叔群在国家需要时果断放弃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回国;他手提竹篮深入山中,一样一样采集禾真菌标本;他拒绝就任高官,冒风顶日做研究;他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主动提减薪,捐房捐积蓄给国家......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国家出发,无私地奉献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科学报国理想,他淡泊名利,拒绝高官厚禄,是我们的楷模,是国家的骄傲。

镭放射线闪光芒,淡泊无私一伟人。科学家居里夫人一生忙碌于镭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的她把金钱和奖章给孩子当玩具,这件事虽被传得不甚新鲜,但我们却不得不从心底佩服这位伟大的女性,她为科学甚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她的无私与淡泊将永久地使她活在我们的心中。

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庸碌一生,无所作为,生来被人忘记,死去无人关心;第二种人放荡一生,做恶多端,被世人唾骂,遗臭万年;第三种人则是像屠呦呦、邓叔群等这种人,他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受人敬仰,被人铭记,名垂青史。而我们就是要做这第三种人,他们的无私与淡泊给予我们更大的动力,让我们去做更大的贡献。

因为无私,所以奉献。

因为淡泊,所以富有。

举起无私和淡泊的火把

404班

闫智聪

我看着照片上的那位老人。时光遮住了她的面庞,盖住了她的青丝,使他满面皱纹、鬓白如雪,但他的眼神仍是那么清澈,映着阳光闪闪发亮。时光染白了她的双鬓,却染不白她的一颗赤子之心,四十余载风雨,到她口中却只剩云淡风轻。面对镜头,她没有谈及自己的功绩,而是说着不争名利。

我从她身上看到了无私和淡泊,我不禁想着:在这繁华的世界上,我们该不该无私?我们该不该淡泊?我的脑海中飘过几个模糊的影子。

没有人会忘记大亮山上满山墨绿是谁染上的,也没有人会忘记那个人的满头乌黑是如何花白的,没有人会忘记那位老公仆——杨善洲。他本该退休,到一处安逸的地方安享晚年,但他却没有,而是一头扎进了大山里;他为林场争取的近千万奖金他本该拿走一部分,但他却没有,而是仍然只接受每月七十元的伙食补助。他的无私将被人们永世传唱,他的淡泊将被人们世代纪念。

蘑菇云在千里荒漠中腾起、膨胀、扩散。一个已不再青春的男人,望着这朵他辛勤培育出来的蘑菇,不禁潸然泪下。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美国留学的朱光亚听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决定当即回国。他朝着祖国的方向,走的毅然决然,全然不顾此一行将是风雨兼程。他把自己的大半辈子都献给了祖国的核领域。当核弹氢弹引爆时,他笑了,纵使尘满面、鬓如霜。他的灵魂留在了大漠,留在了这片热地。

一根网线,这一端是一个神采飞扬的年轻人,另一端,则是一群学生,他们睁着大大的眼睛,眼中满是渴望,对知识的渴望。萨尔曼·汗,这位被称作“数学帝”的年轻人,用网线连接了自己和那些对知识怀着渴望的少年。当风投要他投资时,他拒绝了,他说,他只想为孩子们传授知识,给那些没钱上学的孩子们一个学习的机会。他因此被称为美国的数学教父。相信多年以后,那些听过他的课的少年们功成名就时,仍会记起这个年轻人,这个无私的,不为名利的年轻人。

身影一一飘过,我心中也有了确切的答案:我们应当无私,应当淡泊。虽然这世界满是自私之人,追名逐利之人,但我们却不能陷入这泥潭,我们应当在这个世界上举起一支火把,光虽微弱,却能照亮我们周围的一方土地,照亮那些仍在黑暗中摸索的懵懂的人,趋使他们也举起火把,他们的火把也将照亮他们周身。如此,黑暗将被驱散,光明将会回归。

淡泊之坚守

奉献之无私

404班

孙泳宁

一生奉献,只为青蒿素的发现;耄耋之年喜获诺奖,却在荣誉的簇拥下宠辱不惊。她看淡名与利,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医学,初衷却只是挽救生命,服务社会。

屠呦呦的经历告诉我们,唯有淡泊名利,心系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在被“名利”玷污的社会中清静独行,得到社会的肯定,造福于民。

谈古今,论中外,像屠呦呦一般置身名利之外,奉献社会的人有很多。新中国成立之初像钱学森,邓稼先这一批心系祖国的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锦衣玉食的生活,回到当初积贫积弱的祖国倾尽全力,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正如那不为荣誉和财富所累,在荣誉、财富的簇拥下,仍为粮食问题魂牵梦萦的袁隆平,年逾古稀,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他依然坚守一线忘我的工作。每天准时上班,准时下田,越是刮风下雨,他越要到田间看看,不断地为了全人类粮食问题而奋斗。当“袁隆平”三个字的品牌价值被估价超过1000亿元,当被冠上“杂交水稻之父”的桂冠,他却依旧挽起裤腿,准备走下农田。国家奖励汽车时他毅然拒绝,骑着自己的摩托车驰骋田畴,他咧嘴一笑:“还是我这个方便”。

他名满天下,却仍然淡泊名利,专注于田畴。

不让须眉的她,埋首于实验台,同样践行着淡泊名利,服务社会人生准则。“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在小女儿玩她英国皇家学会金质奖章时居里夫人这么说。两度获得诺奖科学功勋盖世的她并未向政府申请专利,她淡然的讲“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不仅如此,她还把把得来的诺奖奖金大量赠予别人,她还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法郎的镭无偿赠给研究治癌的实验室,用以帮助更多的患者。

大无畏的奉献,她用行动证实着身为科学家的她淡泊名利,服务社会的崇高追求。她的品德、名字连同贡献一道永载史册。

淡泊者无忧,无私者高贵,奉献着永恒!

淡泊与无私

404班郝晞廷

这世上有三种人:一种人庸碌一生、湮没于历史的洪流中,被人忘记;一种人私欲膨胀、作恶多端,遗臭万年、遭人唾骂;还有一种人名垂青史、流芳百世,被人铭记。屠呦呦显然属于第三种人,她呕心沥血提取出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性命,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留名青史。

记者采访屠呦呦时,她说获不获奖对她来说不那么重要,她的丈夫也说,那个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细思名垂青史者,皆如屠呦呦一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能有不竭的动力去做出更大的贡献。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精神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居里夫人因发现镭而获诺奖,面对骤来的荣耀,她选择了淡然;面对巨额的奖金,她选择了将其投入科学事业。她的淡泊使她能专注于热爱的事业,她的无私让她忘记个人享受、造福全人类。不久后,她因发现钋再次获诺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两次获得诺奖的女性。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会受人敬仰、永世流芳。邵逸夫是香港无线影视公司的创始人、香港影视豪富。他虽身家百亿,但严于律己,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欲寡则心自诚。”他因热心慈善而饮誉四海。他从1985年开始为大陆的教育事业捐款,到1996年,所捐善款已达10亿。邵老先生于2014年溘然长逝,其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已经终止,但社会学意义上的生命却随着一栋栋“逸夫楼”长驻于世人的记忆。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于敏,中科院学部委员、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和科学,奉献精神成就他的伟大事业;他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淡泊名利使他享誉中外。他为国不谋身,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荀子》有云:“不诱于誉,不恐于诽。”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若能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身,那么人生就是有意义的。而名利易使人忘本。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歌德曾说:“你若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几倍。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杨洁

2015年10月,85岁的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记者采访时,她说:“获不获奖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她的老伴说:“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辛勤工作四十载,一朝成名天下知。但获奖后的她,依旧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屠呦呦的品质,正是一位位名垂千古的人身上散发的光芒。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他是一位“无名英雄”。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于敏,毕生信奉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追求科学和真理的漫漫征途中,他致力于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但对于“氢弹之父”的称呼,他并不接受,坚持认为核事业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他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就像他沉默的事业一样,他也是一个安静的人。他对身边的人说,不要计较有名无名,踏踏实实做一个“无名英雄”就好。 只愿“了却君王天下事”却不为了“赢得生前身后名”。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他是博学多才的一代鸿儒。当代大学者钱钟书先生,毕生致力于文学事业,只愿“多做点学问”。就像他的字默存一样,他默默的作者自己的学问,不愿被人打扰。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记者曾千方百计想要冲破钱钟书的防线,但最终也只能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他一生都在做着学问,一生都在默存。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躬耕田亩,辛勤的汗水浇灌着“超级水稻”.名满天下后,他依旧只专注于田畴。如今,八旬老人仍昼夜躬耕于稻田,身价千亿的他身着廉价的衣服,做着“禾下乘凉”的超级水稻梦。

低调做人,像于敏一样,“淡泊宁静”;像钱钟书一样“默存”;像袁隆平一样,做真正的耕者。高调做事,像他们一样,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生。

让我们同他们一样,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推荐第8篇:屠呦呦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

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另外一半由两名获奖科学家共得,为爱尔兰的William C.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二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共同获得该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世界上在生理学或者医学领域有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会(Nobel Aembly)负责评选,大会由50名选举出来的卡罗琳医学院名教授组成。1901-2014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总共颁出了105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9年因一战或二战中断。

从10月5日起,2015年诺贝尔奖将陆续揭晓。

给屠呦呦的颁奖词: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诺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科技成就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疟疾是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2亿余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我国是从1964年重新开始了对抗疟新药研究,至1967年,又组织全国7大省、市全面开展这项工作。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新药一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初步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

就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她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均无好的苗头。不久,屠呦呦服从组织安排,到海南岛疟区实验室工作半年之久,回北京后,由于种种原因工作难以开展。1971年,抗疟队伍再次在广州召开专业会议,周恩来总理对此作了重要指示。屠呦呦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肩负新的任务回到北京,组织力量成立课题组,投入了新的攻关研究。

这次,在重新考虑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药物进行复筛时,她又系统查阅有关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吸取药物合理提取方法的线索,以寻找突破口,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有“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她细细琢磨这段记载,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屠呦呦根据这条线索,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法将温度控制在60℃,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效价有了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使鼠疟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政治冲击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等人仍不受任何干扰,日以继夜地埋头于实验室,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即广州会议后的第191次实验(先后筛选方药200余种)中,获得了青蒿抗疟发掘的成功。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她又把青蒿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并发现中性部分抗疟效价高而毒副作用低,酸性部分无效而毒性大。在确证中性部分为青蒿抗疟有效部分后,又进行猴疟实验,取得同样满意的效果。

此后,她又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为确保用药安全她还亲自试服。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于1972年8-10 月,偕同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30例青蒿抗疟的成功。1973年,又在同一地方首次试用青蒿素单体,肯定其抗疟疗效胜于优选抗疟药氯喹。接着在全国各地的大力协助下,

1 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至1978年,共治疗2099例(其中包括间日疟1511例,恶性疟588例),全部获得临床痊愈,使青蒿素真正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结构类型抗疟新药。

在临床证实青蒿抗疟有效的基础上,屠呦呦等人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从中性部分进一步分离提纯青蒿有效单体。这种新型化合物被命名为“青蒿素”,经大量化学工作、衍生物制备结合四大光谱研究,确定为倍半萜类成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后又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协助下,用X-衍射方法最终确定了其化学结构。青蒿素为一具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该结构仅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从而突破了抗疟药必须具有含氮杂环的理论“禁区”。结果还揭示,青蒿素的抗疟活性与“倍半萜内酯”结构中的过氧基团相关,为结构改造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1977年3月,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1977年第3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后的一次重大突破。在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引起国内外代表们的极大兴趣。 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主席、印度中央药物研究所所长阿纳德教授认为:这一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发现这种化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它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的药物指出方向。”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在报告中也指出:“在理论上,任何一种新药物都具有新的结构和它的作用方式,这样才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显然,中国青蒿素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会议代表一致认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发明,它的化学结构与抗疟作用与以往已知的抗疟药作用完全不同,对各种抗药疟原虫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药。 个人履历: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荣誉: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屠呦呦在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现场领奖; 屠呦呦在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现场领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拉斯克奖设有四个奖项: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公共服务奖和特殊贡献奖。屠呦呦获得的是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人物故事: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

2 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时间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医学奖!

作为第一个获“美国诺贝尔医学奖”肯定的中国人,满头卷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屠呦呦直到领奖这天,才从巨大的“集体”中露出身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屠呦呦隐藏在巨大的“集体”中。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这位满头卷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时,在地球另一侧,好奇的中国民众才第一次看到这张陌生的面孔。可她却是第一个获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肯定的中国人。作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学奖项,一直被誉为“美国诺贝尔奖”。至今获奖的300多人中有80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无怪乎外界评价她为“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颁奖典礼上,这位81岁的老人得到了热烈的掌声,可在中国,这位“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无两院院士头衔”的科学家,却没有获得太多认可。当她凭借4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第一次被推到幕前时,她的感言仍带着集体主义的烙印。“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她说,“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一场“军民联合的大项目”如今屠呦呦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年参与的是一场“军民大联合的项目”。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投入其中,屠呦呦是其中一员。

疟疾在人类历史中是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目前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大约33亿人处于罹患疟疾的危险之中,每年约发生2.5亿起疟疾病例和近100万例死亡。疟疾不仅会引发发烧、头痛和呕吐,而且会通过中断体内关键器官的血液供应,很快威胁到生命。

20世纪50年代,WHO启动了一场旨在根除疟疾的计划,通过大范围使用氯喹类药物控制了疫情。但药物滥用却引发了新问题:进入60年代,很多地方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疾病治疗陷入困境。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的回忆中,1964年美国出兵越南后,越美双方都因疟疾造成严重减员,双方都开始寻求治疗疟疾的全新药物。美方联合英、法、澳大利亚等国的研究机构研究新药,越方则寻求中国帮助。1967年5月23日,代号为“523”的绝密项目应运而生。

这一诞生于*初期的项目带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全国523小组”由当时的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国家卫生部、国家化工部、中国科学院6个部门组成,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地区专门成立了“523办公室”。

由于身处“*”时期,部分资深科研人员只能“靠边站”。1969

3 年,当时还是中医研究院初级研究员的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研究组的组长。

“523项目”分两个组开展抗疟药开发工作:西药组和中药组。中药组在毛泽东发起的赤脚医生运动期间,从各地收集民间药方。1970年后,由于中国已能生产并向越南提供复方化学抗疟药,生产供应不再紧迫,项目重点遂转向了中草药。

屠呦呦遵循毛主席“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指示,开始查阅古代医书和民间药方,“几乎把南方的老中医都采访遍了”。青蒿就是在这时进入了她的视野。这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两千年前的古医书中就有记载。东晋医书《肘后备急方》中记录了一个“治寒热诸疟”药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的研究组收集了2000多个类似的药方,从包括青蒿在内的200种草药中获得了380多种提取物。所有研究者都隐去了名字

直到今天,西方科学界对这个40多年前的研究项目仍然充满好奇。在与中国“523项目”同期的研究中,美国科研人员筛选了20多万药物,始终没取得新发现。不过因为特殊的历史,“523项目”只有少数几篇相关论文得以发表,很多研究细节至今仍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中。

同样参加了“523”项目的李英回忆说,当时研究人员都知道,解决抗药性,关键是寻找与已知抗疟药结构完全不同的有效化合物。一些对疟疾有疗效的提取物,或者毒性大、副作用剧烈,或者治疗不彻底,都不够理想。屠呦呦把目光转向了青蒿。大量实验发现,一开始,青蒿对疟疾的抑制率相对较高,能达到68%。可在之后的实验中,这一药效却未重复出现。

古人的记载中没有采用传统的煎煮方法,而是将青蒿泡在水中后“绞取汁”,屠呦呦突然意识到,高温煮沸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她重新设计提取过程,将水换为沸点较低的乙醚,这才获得了更有效果的提取物。她和研究组的成员甚至充当了第一批志愿者,“以身试药”。

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屠呦呦的小组成功获得了提取物结晶“青蒿素II”。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提取了抗击疟疾的有效单体“黄花蒿素”(山东),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也获得了同样有效的“黄蒿素”(云南)。这些同步进行的研究,在今天引发了成果归属的争议,可在那个讲究集体的年代,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1979年,关于青蒿素的第一篇英文报道发表时,所有作者和研究人员都隐去了自己的名字。“当年就是这样,只要事情做成了就很欣慰。”屠呦呦说。

“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屠呦呦个人简历上的信息只有寥寥数语: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工作至卫生部中医研究院,1979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6年后,55岁的她成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在老同学的回忆中,人们才能找到这位科学家更清晰的形象。她小时候长相“蛮清秀”,生活上却特别粗线条,箱子常常收拾得乱七八糟;婚后不太会做家务;有一次坐火车出差,她在中途停靠时下车走走,竟忘了按时上车,被落在了站台上。

除了几位同样参与“523项目”的研究人员,很少有人会提起屠呦呦。即使青蒿素的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并在中国香港和泰国都获奖,也很少有人去探究“集体荣誉”背后每一位研究人员的努力。

拉斯克医学奖的评选却将这位年迈的科学家第一次推向了幕前。评选结果刚刚揭晓时,记者们在很长时间内竟完全找不到这位从未引人注意的学者。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屠呦呦登上了领奖台。她获得的,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得到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发表获奖感言时,屠呦呦没有太多表情。她摘下老花镜,拿起稿子认真念道:“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纽约时报》援引WHO的评论,称赞青蒿素是消灭疟疾的“首要疗法”;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则指出,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改善人类健康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在第一次由个人获得的荣誉中,屠呦呦获得了25万美元奖金,以及一个象征战胜疾病和死亡的萨莫色雷斯有翅胜利女神像。当然也有争议随之而来,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者”说,将集体功劳归于一人“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不符”。

讲求集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对于屠呦呦,似乎并非如此。“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她说,“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推荐第9篇:屠呦呦时评作文

屠呦呦获奖,不慕浮华埋头苦干者当之无愧

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四年前,她即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当时,舆论冠之“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四年匆匆而过,诺奖终究没有辜负这位勤恳而卓越的科学家。(概括时事,提出观点)

屠呦呦获奖,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消息传来,全球华人无不振奋。振奋,是因为这是一次历史性跨越;振奋,还是因为每个中国人都与有荣焉;振奋,更是因为它让中国科技界看到了更大的希望。(阐释本质)

毋庸讳言,在多数中国人内心深处,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诺奖情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人欢欣鼓舞的同时,也稍有遗憾,中国大陆何时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两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大胆预言:10年后的中国,中国获得诺贝尔奖将成为常态,而非个案!其理由是,我国的基础研究已经与世界接近全面接轨。诚所谓厚积薄发,中国科学奖有理由也有能力拿更多的诺奖。

一方面,中央早就意识到“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体现在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学家的地位不断提高,还体现在制度安排不断完善。今天,“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依然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科学的春天”依然在祖国的天空上播洒阳光,科教兴国战略依然给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着强大驱动。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国科学家从不缺少才华。且不说先人们发明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以及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的成就,单就这几十年来的科研硕果,就让人信心百倍,比如“两弹一星”、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突破„„

于此而言,屠呦呦获奖只是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的一个开始,随着科学家不断钻研,随着科研体制不断革新,随着创新土壤不断优良,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摘得诺奖桂冠。(联系现实)

屠呦呦获奖,其意义不只是局限于科研领域。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在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屠呦呦获奖提振了中国人的信心与勇气,她的科研经历,她的求索精神,以及她的人格魅力,都让民众感佩,并从中受益。(形成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去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屠呦呦获奖的今天,重温这句话,更让人觉得振奋。无论科技工作者还是其他领域的人士,只要将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一起,传承“两弹一星”精神,锐意进取、锐意创新,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实现人生梦想,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解决办法,再次点题。)

推荐第10篇:屠呦呦发言稿

屠呦呦发言稿

讲三点感想。一,屠老师获奖的工作是在40多年前完成的,在当年的环境下,科研条件一定是极其艰苦,科学家甚至亲身试药,具有极大的牺牲精神。今天的情况与当年大相径庭,在科技管理模式、经费分配、科技评价标准等各方面完全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科研工作者必须要埋头专业、坐得住冷板凳、克服浮躁、长期努力创新。二,听到这个消息,既激动,又担心。一方面由衷地高兴和激动,另一方面又担心大家过度解读获奖、走极端。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中国是个大国,应该实事求是地允许多种科技评价标准存在,不能一刀切,不能从一个单一模式走到另外一个单一模式。青蒿素这样的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研究课题是集体攻关,过去适合,也许到现在还适合,这和基础研究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领域,不能要求以SCI文章或影响因子引用率作为评价标准。就算在基础研究领域,也不该一味用SCI、影响因子、引用率等等刻板指标去评价,这事实上是在束缚我们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中国今年获得了药物开发的诺贝尔奖,就立即出现论调认为中国的基础研究不重要了,如果是这样,就叫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基础研究需要长期投入。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需要强大的基础研究,这既是培养人才的机制,也是中国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我借这个机会呼吁一下,中国要允许多种科研评价并存,要实事求是,要根据不同的领域制定不同的科研评价标准。三,屠老师1930年出生,今年85岁高龄,您代表中国老一辈的科学工作者,对中国、对世界、对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现在,接力棒已经到了年轻一代人的手上。我相信,中国今天的年轻人一定能够很好地把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不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厚望。尽管如此——我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即我们再拿几个诺贝尔奖、再取得几个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现几个重大新药创制,即便到了那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历史性贡献的民族来讲,也都是应该的。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我们做得更好。感谢大家!

第11篇:作文素材——屠呦呦(推荐)

[作文素材——屠呦呦]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药学家,中国 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作文素材——屠呦呦。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该院1952年年底自北京大学独立建院,2000年4月回归北京大学,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个人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获奖词

表彰她在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科研过程

屠呦呦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考大学时,屠呦呦选择药物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与工具。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开始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当时,正值初创的中医研究院工作条件差,设备简陋,科研人员不足。但是,党的“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宝库,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遂成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屠呦呦增添了力量和信心。

工作伊始,屠呦呦主要从事生药学研究。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 l.var.lanceolata bge.)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由于她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在2年半的学习中,她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参加过临床学习。通过这次学习,屠呦呦深深感受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她还根据自己的专业,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量,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作文素材《作文素材——屠呦呦》。 ◆分享好文◆以后,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该书广泛收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炮制经验,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1978年,该书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大会成果奖。

通过一段时间的生药和炮制研究,屠呦呦体会到,中药研究还必须重视中药内含物质与药效之间的关系,而有效成分的研究又是掌握中药疗效规律的必然途径。屠呦呦和同志们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先后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奖。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由于屠呦呦在科研工作的出色成绩,1987年,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拉斯克奖

2011年8月,屠呦呦出现在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预言性地公开指出,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医科学家值得获得诺贝尔奖。

饶毅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很大,事实上,她获得这个奖甚至比获得诺贝尔奖更厉害。”

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个人获奖引争议

“功劳归于一人不公平” 。关于青蒿素研究的争议,已持续多年。屠呦呦获奖的消息传出后,业内也不乏异议。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称,关于青蒿素研究的争议已有30年,早期甚至“状告”至国家科委(现科技部)奖励办。“屠呦呦既不是最先发现青蒿提取物抗疟作用的人,也不是首先分离到抗疟有效单体的人,这些研究成果也不是在她指导下取得的,将功劳全归给她一人,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事实不符”。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1967年就参加“523项目”,并在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中作出关键贡献。她透露,这一发明此前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并获香港、泰国等奖项,“但都是颁给集体”。

“泰国的奖,屠呦呦也以个人名义申报了,但在评审时还是给了集体,可能美国特别强调个人的作用,所以给了个人。”李英认为,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证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贡献,但屠呦呦对其他发明环节很难出力。

对于屠呦呦获奖引发争议的问题,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表示,经查证原始资料,尤其是军事科学院此前保密的材料,最后确定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中的关键作用,所取得的成绩无可争议。

饶毅同时也提出,如果屠呦呦获国内广泛认可、甚至世界肯定,大家不要简单地英雄崇拜,更不应否认其他人的工作,在这背后,还有一群“无名英雄”。

第12篇:屠呦呦作文素材解读

屠呦呦: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热点素材三维透视

因为屠呦呦一无博士学位、三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然而,她却成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榜样、中国科学界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这给了中国的评奖机构、管理部门和学术委员会上了一堂严肃的课!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12位女性得主。有人说,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获奖,而且更在于她获得诺奖之前的几十年的沉默。屠呦呦无论在获得拉斯克奖之前还是之后,都遭遇了种种争议和非议,但屠呦呦不作回应、不说废话,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回应争议和非议。

从幕后走到舞台中央,屠呦呦平静地说:“总结这么多年来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屠呦呦当年发明青蒿素,并不是冲着获得诺奖而去的,而是为解决现实的医学难题。盯着功利的获奖目标去搞科研,只会与奖励渐行渐远。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屠呦呦获得诺奖,会给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信心。

屠呦呦获诺奖,空前不该绝后。她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绝不应只是一座奖杯,更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供了指引和反思空间。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她标志着一个石破天惊的开始,也标志着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开启……

素材解读:

“三无教授”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个昔日里少为人知的任劳任怨、执着坚持、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一时名声大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其实,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并非偶然。窥探屠呦呦数十年来的科研之路,她的敬业、奉献、坚持、合作,都为她今日获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她摘取世界大奖做了最好的注脚。

1、勤于钻研,敬业奉献。

对于“三无教授”屠呦呦荣获诺奖,不少人表示惊讶,不可思议。然而,了解了屠呦呦的科研之路,这样的惊讶就可以悄然消失,这样的疑问自可以烟消云散。而立之年临危受命之后,屠呦呦就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去,她带领团队展开科研攻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600多种方药,又从中选出200多种方药,对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为了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没日没夜泡在实验室,满身都是酒精味。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她以身试毒,弄坏了肝脏”。为了科研,屠呦呦不顾家庭,甚至不顾自己生命的危险。研究青蒿素的过程是异常艰辛的,其中的酸甜苦辣绝非常人能够想象和忍受。如

果没有对中医事业的高度热爱,没有勤于钻研、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无法攻克世界难题的。

2、坚韧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

从屠呦呦临危受命到青蒿素成功提取,历时长达数十载,实验多达191次。面对一次次失败和打击,他们没有妥协,没有气馁,反而屡败屡战,愈战愈勇。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极度闭塞的条件下,在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屠呦呦的斗志,她和同事们翻阅大量的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在实验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寻更好的方法,终于如愿以偿,大功告成。正是由于屠呦呦这种百折不挠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使得青蒿素问世,填补了医学史上的空白,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儿”,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百折不挠的意志,科学实验难有建树,更别奢望什么获得诺奖了。纵观科研之路,不管是居里夫人发现镭,还是爱迪生发明灯泡,他们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无数次的坚持,最后攻克一道道难关,如愿以偿,成为世界的巨人。

3、谦逊为人,淡泊名利。

在青蒿素研究工作中,屠呦呦是科研组长,是领军人物,在实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蒿素的成功提取,屠呦呦身先士卒,功不可没。屠呦呦获得诺奖这样的殊荣,是对她科研成果的极大肯定,这个荣誉是至高无上的,她受之无愧。然而面对记者的采访,屠呦呦总是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多年来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和那些好大喜功的人相比,屠呦呦表现出的豁达的胸襟、谦逊的态度和淡泊名利的操守,令人肃然起敬。这让我们自然想起当年莫言获奖的感言:“我因为写小说因为讲故事得了诺贝尔奖,我一点不敢骄傲,内心深处也不敢骄傲。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写作,很多人写得比我好。我感觉到非常惭愧。”

4、团队合作是成功的铺路石。

同其他任何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一样,青蒿素的成功提取并非某一个人的功劳。在“中草药抗疟”的研发工作中,众多同事们和屠呦呦一起,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年轻的同事们同屠呦呦一道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确保安全,屠呦呦的同事们也都心甘情愿地在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正如屠呦呦所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歌德曾经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三人为众,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单人跳舞”,一定舞不出令人仰视的高度。

5、传承与发展。

屠呦呦在抗疟疾药物研究中,从中国古代医药文献入手,大量翻阅中医药典籍,地方药志,四处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海量的中药药方,对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最后整理出《抗疟单验方集》。屠呦呦说:“我们祖先早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经验。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出来呢?”尽管如此,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研究多次陷入僵局。屠呦呦再次翻阅古代文献寻找答案。《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提醒,屠呦呦将古典文献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首次采用乙醚低温提取法,如愿获得抗疟效果明显的青蒿提取物。因此屠呦呦感慨地说:“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的。”对于古代优秀文化,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运用方向:

勤奋、敬业、奉献、毅力、坚持、恒心、创新、信念、谦逊、淡泊名利、团队合作、继承与发展等。

【喝彩】

为屠呦呦喝彩,为中国科学家喝彩!

【人物介绍】

屠呦呦,药学家,女,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她是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完全没有辜负父母给她取名“呦呦”的美好期待。

科研:她向贫困地区输出生的希望 【科学成果】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的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造福全球】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数亿人感染,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20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影响严重。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的疟原虫,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青蒿素类药物可口服、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甚至可制成栓剂,使用简单便捷。但为了防范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目前普遍采用青蒿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复方疗法。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上显示了奇效。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另有5个非洲国家覆盖率为50%至100%。

【素材分析】

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后的一次重大突破。屠呦呦用数年的艰辛尝试让自己的名字与“青蒿素”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几百万感染疟疾的生命联系在一起。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她用苦苦寻找发现的青蒿素给了数亿人健康的保障,善莫大焉。

【适用话题】呵护生命刻苦钻研 人格:她把使命看得很重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

“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实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实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 当时,在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她的老伴李廷钊至今都记得,那段时间她每天回家一身的酒精味,自己亲自服药试验,导致肝中毒。老伴儿李廷钊悄悄为屠呦呦递上一杯水:“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为了工作,屠呦呦兢兢业业而且付出了很多。

屠呦呦接到“523”项目的时候,为了不影响研究,他和丈夫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为了青蒿素,屠呦呦付出太多太多。大女儿当时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

【素材分析】敬业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一种值得人们敬仰的精神。身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屠呦呦用身体力行诠释了自己的敬业态度。屠呦呦用忍受着工作环境对身体的损害,一门心思搞科研,为了解决中药品种的混乱问题,她不顾辛苦地在野外深一脚浅一脚采集样本。临危受命,她舍去了照顾孩子的时间一心一意做科研,造福人类。屠呦呦凭借着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无愧为一个科学界的模范。这种认真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适用话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情操

迟到数十年的荣光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由父亲命名,源于《诗经·小雅》,意为鹿鸣之声,希望她平安快乐、自由自在。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呦呦这个名字和青蒿这种植物,跨越2000多年以这种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了。

虽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当年也许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但在业内专家眼里屠呦呦获诺奖并不意外。早在2011年,当屠呦呦作为第一个获得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中国人,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之际,海外舆论即称之为“距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因为拉斯克医学奖在专业领域口碑极高,从奖项设立至今,获得拉斯克奖的300多人中共有80余位科学家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份迟到的殊荣,给屠呦呦的人生添上了一抹浓重的夕阳红。

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团队,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屠呦呦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

2015年6月,屠呦呦获得了另外一个奖,这个奖叫沃伦·阿尔珀特奖,理由还是奖励她在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的重要发现。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内,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这里宣布。于是,世界认识了一张“中国面孔”——大屏幕上出现的照片中,屠呦呦戴着眼镜,嘴角微微带笑,简介中写着“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国”。

2015屠呦呦感动中国颁奖词

【屠呦呦 春草鹿呦呦】

【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节选

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 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 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

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第13篇:屠呦呦黄晓明的时评作文

屠呦呦黄晓明的时评作文

近期媒体关注有两大人物:屠呦呦,黄晓明。

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其研究成果拯救了、拯救着、还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当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的婚礼,铺天盖地全是后者消息的时候,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当黄晓明挥金如土,婚礼奢华,费用达两亿的时候,而诺奖得主屠呦呦呕心沥血,一生奉献,奖金却只能在北京买半个客厅,所获报酬远比不得baby一季跑男的收入。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娱乐归位重视科研

近期,黄晓明大婚占据了绝大的版面,甚至淹没了诺奖得主屠呦呦,人们不禁反思:社会要有进步,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来推动,重视科研,才能推动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而在茶余饭后,谈谈娱乐话题,消遣一下时光,也未尝不可。

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的社会应该让娱乐归位,重视科研。

众所周知 ,在人类前行的过程中,科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让人类摆脱了蒙昧的状态,过上了更加舒适的生活。那么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们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我们的社会也应该存在感恩之心,媒体也应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们愿意投身于科研事业。当然在物质丰富之后,人们需要舒缓心情,那么谈谈娱乐话题未尝不可,但是让娱乐占据了社会的绝大版面是不成的。过度地娱乐化让人们变得浮躁,以为曝曝光,露露脸就可以一夜爆红,而不想真正付出,适时地让娱乐归位,才能让民众的视线和心态回归本位。让人们不再浮躁而各行其道。

就人类自身的进步而言,屠呦呦等科学家通过研究拯救了无数的生命。理应赢得赞誉和尊重。 我们的社会也应该对其有更多的关注,并且在经济上也应该有所扶持。我们的社会也应该培养重视科研意识:科学家为了人类的进步而付出是值得尊重的,这样社会上也就不会有搞导弹的, 不如卖茶叶蛋的声音的存在。中国梦的核心价值就是让每个生命怒放,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是在市场经济下,我们也不应忘记我们民族的使命感。 而现实的情况是,娱乐帝国的版图肆意扩张应合并进一步刺激着人们妄想一夜爆红,一夜暴富的享乐欲望 ,于是在当下有多少人整天咀嚼着名人的花边新闻, 迷醉在灯红酒绿的幻想中,却已经失去了当年原有的锐气。不复努力奋斗,而羡慕抱怨不已。

诚然,娱乐的触角本就比对目标人群素质要求高的科研更容易接触百姓的生活,但应小心娱乐思想的过度渗入,我们的媒体应更多关注其他领域,引导正确的价值观,须知名人的一举一动可能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而让娱乐适时归位,娱乐圈的艺人们也和其他人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已。我们的政府也应该倡导公众对科研工作者的尊重与敬意,完善相关制度,大力弘扬格物致知的精神,才能让人类社会更好地前行。 娱乐归位,重视科研,才能各安其道,各行其是,安居乐业。

第14篇:关于屠呦呦的简短作文

关于屠呦呦的简短作文是用简短的内容将关于屠呦呦的作文写出来,文字不算长,但是内容简单而扼要的描绘了关于屠呦呦的文字。以下小编准备了两篇文章,可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下面介绍屠呦呦的英语作文由资料站提供。

关于屠呦呦的简短作文一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昨日揭晓,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昨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才知得诺贝尔奖。得奖没有特别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评价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

关于屠呦呦的简短作文二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第15篇:关于屠呦呦的作文800字

关于屠呦呦的作文800字虽然也与其他关于屠呦呦的作文,但是有个不同点就是限制了字数,也就是需要书写作文的人在有限的字数中写好这篇文章。以下小编准备了两篇文章,可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下面关于屠呦呦的作文800字由资料站提供。

关于屠呦呦的作文800字一

2015年10月5日,可以载入史册的时刻: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另外两名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等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中国神药从此在世界各地显示奇效。近两百次的失败经历,刷新了人类医药史的新里程;半个世纪的艰难求索,换来了亿万人命运的改变中国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与心怀苍生的人文情怀,值得所有人献上敬意。 中国科学家首获诺贝尔奖,是个体的功勋,也是群体的荣耀。作为一项有巨大象征性意义的奖项,它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探索态度、首创精神,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前仆后继、精诚合作的传统,展现了中国医学科学的整体水平和人才储备,甚至表达了一个国家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实力和底气。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如同屠呦呦在此前获拉斯克奖时所言,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我们中国科学家群体,诺贝尔奖的光芒也同样照耀其他参与青蒿素研发的研究者们,照耀那些在不同领域数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的科技工作者们,照耀那些心中怀着全人类命运的中国科学家们,无论他们是声名远播还是默默无闻。

中医药刷新了人类抗击疟疾的新高度,这是新闻沸点,也是历史时刻。中医药在西方意义上的科学系统中一直扮演着外来者的角色,中医药理论也常常遭遇无法进行国际评估、无法衡量价值的尴尬,中国医学与西方医学的每一点碰撞,都折射了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话语系统交流对话的复杂情境。现在,中国神药青蒿素对人类的贡献已经被确证,它以一个有力的角度,展现了中医中药的世界性意义,拓展了中国自然科学成果为世界普遍认可的空间,同样为中西方医学的互相启发、造福人类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对一个国家而言,诺贝尔奖是肯定和鼓励,同样也是提醒和鞭策。围绕屠呦呦获奖产生的种种公众意见提醒我们,中国要进一步理顺科技评价和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完善人才奖励和扶持机制,既要推出更多可以面向世界的科学家,也要学会主动引领世界的目光,投向杰出的中国科学家、投向卓越的中国科技成果。

关于屠呦呦的作文800字二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评选无异于风向标、指挥棒,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其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

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第16篇:作文:屠呦呦获奖的思考

【题目再现】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屠呦呦为人类做出来伟大的贡献,荣获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的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一百多个国家里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国际科学界这样评价屠呦呦,而屠呦呦本人对此并没有太大反应,屠呦呦表示自己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才知道得奖的。对于能够得奖,她表示:“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她语气平静,“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方向】

1、人类发展需要奉献

2、扎实做事,低调务实

3拒绝喧嚣,不慕虚名 【范文】

我自静默向纷华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一一题记

杨绛先生曾写道:“我们曾如此渴望生活的波澜,到最后却发现,生命中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读来莫不发人深省。诚然,唯有怀静默之心,方能于浮华之中坐定寂寞,与纷扰之中保持淡然。

我自静默向纷华,活出生命的专注,勿让浮尘扰。获诺奖的莫言拒绝喧嚣与繁华,回到落后却宁静的乡土潜心创作;研制出济世良方的屠呦呦处之淡然,获得巨大荣誉仍无骄躁之色。杨绛先生曾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位耄耋之龄的老者,以最简洁的语言阐述了生活的智慧:不争,故不扰,不屑,故不恼。莫言如是,屠呦呦亦如是。人生路上,他们专注而执着,怀静默之心,看淡荣辱得失,不为名利所累,不被浮尘所扰,活出生命的分量,活出生命的价值。

我自静默向纷华,活出生命的淡泊宁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立于海边,以静默之心,看潮涨潮落,和海风相拥,任其轻柔地拂去内心的浮躁。“凌晨四点,我看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以静默之心,享受生活的恬静与平和。那徐徐开放的海棠,宁静而美好,于是便任那氤氲香气沁满心间。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宁静不是远离车马的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陶潜的“采菊东篱下”,孟浩然的“白首卧松云”,王维的“清泉石上流”,亦如此。

狄更斯曾感慨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时代在发展,经济在增长,生活在日益改善。可物质丰富的同时,精神世界却越发空虚。我们大多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在物质中迷失了自己,也失掉了静默之心。我们太过匆忙,忙着在短暂的年华下积累一生的财富,我们太过愚昧,总是追逐遥不可及的一远方而忽略了眼前的幸福。正如约翰列侬所说:“当我们为生活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离我们远去。”为何不停下匆忙的脚步,拥静默之心,寻个安静的街角,读一本好书,品一杯好茶;为何不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务,去林间漫步,去倾听自然的声音,也许,你会发现,生命的本质在于涤尽铅华,使蒙尘负重的心灵恢复光亮。

我自静默向纷华,于这纷芜繁杂的浮世绘中寂静,欢喜。

第17篇:屠呦呦精神之于成长 作文

屠呦呦精神之于成长

1、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表彰其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发现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1)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发现青蒿素历经艰辛,此前尝试的中药有200多种,提取方法加起来380多种。

(2)研究青蒿素的时候,她经常以身试药,后来甚至患了中毒性肝炎。

(3)85岁的屠呦呦平静地说“我觉得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责任。荣誉越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点。”

屠呦呦身上体现着非常多可贵的精神,你认为哪方面对于成长、成功更重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2、

学生作文题题目再现

1、

克服困难

2、

荣誉即责任

3、

努力坚持一一通往成功

4、

奋斗就是成功

5、

荣誉来去,我自不惊

6、

恒心

7、

谈责任

8、

坚持不懈方能成功

9、

经历艰辛,终能成功

10、

不拼搏,拿什么成功

11、

不畏艰辛地成长才能成功

12、

必要的执著

13、

实践,才能获得真理

14、

责任

15、

不怕失败才能收获成功

16、

大爱无边

17、

永不退缩

18、

平常心

19、

努力方能成功

20、

承担责任,心如止水

21、

刻苦方能成就大业

22、

荣誉越大,责任越大

23、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24、

荣誉越多责任越大

25、

成功在于执着

26、

成功需要一种坚持

27、

难事莫过坚持

28、

成功的基石

29、

一份小心的责任心 30、

坚持就是成功

31、

执著让人拥有机遇

32、

成长之路

33、

阳光总在风雨后(永不放弃)

34、

成长中收获快乐(坚持、责任、敬业)

35、

成长、成功在于根基(付出、磨难、基础)

36、

再坚持一下

37、

梅花香自苦寒来(坚持)

38、

创新铸就成功

39、

不畏苦难,坚持不懈 40、

步步“精”心

41、

责任感是成功的根本

42、

永不言弃和责任创造成功

43、

以平静的心面对成功

44、

勤为径,苦作舟

45、

成功的道路上毅力不可缺

46、

从工作中赢得尊重

47、

荣誉即责任

48、

坚持

49、

承担责任

50、

风雨之后有彩虹(坚持)

51、

在成功的道路上(荣誉与责任)

52、

成功的钥匙一一执着

53、

坚持乃成功之根本

54、

磨砺铸就成功

55、

坚持方能成功

56、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拼搏)

57、

坚持、敬业、责任

58、

不畏艰辛

59、

懂得付出,才有回报 60、

荣誉即责任 6

1、

执著造就成功 6

2、

牺牲之于成功之前 6

3、

坚持

64、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责任) 6

5、

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历经艰辛) 6

6、

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3、

说明:

(1)材料中的三种“精神”是:艰苦努力;不顾个人健康,自我牺牲,献身科学;荣誉越多,责任越大。

可以说离开这三种“精神”的立意,都是跑题的。

(2)粗略统计66人中有31人之多跑题,近于50%的人跑题。而写“坚持”“执著”的人居多数。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写“坚持”或“执著”呢?(我认为这里坚持与执著是同义词) 我看了他们的作文,他们的观点都是从材料(1)里引申出来的,其实他们没有看懂材料,材料中的两个数据是说明“历经艰辛”的。 (3)跑题的原因:

一是没有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材料的关键词语分别是:“历经艰辛”、“以身试药”、“荣誉与责任”。

二是没有读懂材料的含意,没有紧紧抓住材料列出的“精神”,任意旁出,如“付出与回报、坚持、创新、”等等。离开了材料的含意范围。

三是没有读懂作文任务,任务是“屠呦呦身上体现着非常多可贵的精神,你认为哪方面对于成长、成功更重要?”而一篇作文中同时写“坚持、敬业、责任”的人不在少数(列举的题目中只列了个别的)。“哪方面”“更重要”,意思是只能写一个方面,不能写多个方面。 (4)几乎没有人写材料(2),即“以身试药”这一点,从这一点抽象出理性的意义(立意)很难吗?也不是。“不顾个人健康、献身科学”这个立意,不好写吗?居里夫人、布鲁诺等等科学家的例子很多很多啊!为什么没有人写?体现出“拈轻怕重”的思想、没有创新的思想。如果有人写这一点,阅卷老师会眼睛一亮,即使作文一般,也会得个不错的分数。 (5)写“荣誉与责任”的作文,应该是高分作文。因为他写的是“关系型”的作文,比单纯些“责任”,分要高;写好这样的作文是需要思辨能力的,是需要有较好的认识能力的。 (6)关于写材料(3)的情况有四种:

a只谈一面“责任”,完全丢了另一半“荣誉”;

b一半谈“责任”,一半谈“荣誉”,或一段谈“责任”,一段谈“荣誉”,油是油,水是水;

c注意从“责任与荣誉”的关系中寻找立意角度,但二者得兼,并行平推,对其关系不能做更深入的梳理。或者虽然关系理得清,但用例和分析中时有偏离; d准确把握二者的关系,且能运用事例做清晰的论述。

辽西育明高中第二次考试作文题(屠呦呦精神之于成长)分析二 写“努力拼搏、不畏艰辛”的作文有14篇。 写“牺牲精神”的有1篇。 写“责任与荣誉”的有16篇。 写“坚持(执着)”的有25篇。

写“奋斗、坚持、责任”(混写)的有4篇。

写其他的,如:实践,失败,大爱,平常心(二人),创新等有6篇。

我阅读统计的是理科班的作文。估计66人中有30人左右能考上二本以上。巧合的是作文不跑题的人数与升入二本的人数基本相当。

如何提高审题立意的能力?

我们知道高考判作文 一判审题立意,二判文章本身。如果作文立意离题,那么,基本就不及格了。这样语文就难及格了。 所以,审题立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

提高阅读能力。

审题能力说到底就是阅读能力,提高审题能力,要和现代文阅读结合起来;要和“压缩语段” 等题的训练结合起来。

2、

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老师教了可以说许多次了,可是学生还是没有运用好,一是训练的量不够,量上去了,才能形成能力,二是单兵训练,一对一的训练、辅导,布置作业,一定时间内完成。

3、

提高“任务”意识。

有些学生作文跑题是任务意识差,没有按照“作文任务”去完成作文,加强“任务型”作文的训练,即这种新题型的训练,摒弃老的审题思维、作文的习惯。切不可“面面俱到”,什么“精神”都写。看清任务、明确任务。

4、

提高“范围”意识。

有的学生的作文立意跑题是脱离了内容及含意范围,越是熟悉的材料,越是容易离题。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根据材料作文,否则累死也无功。即所谓“戴着手铐脚镣跳舞”。含意是由内容引申而出的,所以首先要弄清内容范围,即材料写的是什么,然后抓住材料的核心词语、深入分析,提炼出一个道理,就是立意了。

辽西育明高中第二次考试作文题(屠呦呦精神之于成长)分析三

1、

文章开头按照“引述材料,提出论点”的要求写的有40篇。其余26篇没有做到这个要求。

2、

文章主体部分设置“分论点”的有10篇,其余56篇没有设置“分论点”,而是“事例+分析+结论(小观点)”的结构。后一种方法,也是挺好的,注意“结论”要鲜明、突出。

为什么开头要引述材料?为什么中间要设置分论点?

材料作文的开头的基本要求是:“引述材料,提出论点”。

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首先要扣材料,然后才是扣中心论点。扣题的具体办法:围绕材料中的关键词,采用“原词重现”“近义替换”“比喻替换”“内涵诠释”等方式,在标题、首段、段首段尾、文末、事例分析等关键处反复强化关键词,能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大大提高切题的准确度。我们试以下面的作文题为例加以说明。

文章开头是最能吸引阅卷老师注意的关键部位。对于记叙文来说,最好是用“关键词重现”法,即便不能明点,也要用“近义替换”“比喻替换”等方法暗扣。对于议论文来说,必须要见“词”见“料”。具体办法:摘引材料,紧扣材料“关键词”作简要分析,段尾亮论点。材料中的关键词在摘引过程中尤其应该重现,或用近义词替代,并最终融入表达中心论点的语句中。

文段开头扼要地概述材料,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历经艰辛”或“以身试药”或“荣誉与责任”,运用“原词重现”法将材料中这些关键词融入分析中进行扣题。除此之外,在概述中又用“近义替换”法分别将材料中的“历经艰辛”“以身试药”替换为“艰苦努力”“不顾个人健康、牺牲自我、献身科学”,这两者都是扣题的经典手法。最后段尾承接前面分析,亮出论点,再强化扣题。

对于议论文来说,核心段落的首尾必须扣题,具体办法:设置一个分论点放在段首,段尾再总结强化。中心论点关键词或材料中的关键词应在段首段尾得以“重现”,或“近义替换”或“比喻美化”。

主体部分的段落,设置分论点,用观点引领论据,会使文章观点鲜明、突出。另外也便于老师阅卷,会快速捕捉到你的文章的观点、写作思路,提高阅卷的速度。

对于写作者本身来说,设置分论点,会很好的整体把握全文的思路、结构,不至于行文中偏离主题;每一段都有分论点,便于紧扣观点作文,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同时提醒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去论证、阐释中心论点。

规避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几种偏题问题

1.把新材料作文当成话题作文来写。即从材料中提取一两个关键词,然后不问它们在材料中的含义而泛写开头。这是写作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写材料中的“包容”,该“包容”在文中是有特定含义的,然而,不问其含义,泛写开去。新材料作文审题行文固然离不开关键词,但只以关键词写作,不管其在材料中的含义,这种写法绝对不行。

2.滑向近义词。因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理解不准、不细而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滑向它的近义词。如写“老规矩”,却泛化为“规则”;写“探究”,却等同于“思考”“实践”;写“自信”,却写成了“信心”;写“诚信”,却写成了“诚实”;写“失意”,却写成了“挫折”。行文过程中可以用“近义替换”法点题,但绝不是写成这个“近义词”。要学会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核心概念作精准的理解,必要时要在文中作阐释。如写“家风”类作文,不少考生写了一件偶然的事或者写父母给“我”的一次教育,这是不明白“家风”的含义所致。“家风”之“家”是在家庭范围内,“家风”之“风”带有长期性、渐染性、趋同性(家庭成员内部的一致性)。

3.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偏离了材料,扯得太远,以至于想收也难以收回。对此,要学会打草稿,学会在行文过程中不断地回扣“材料”。

另外,在写作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暂停”几次。“暂停”虽是体育比赛中的专用名词,但于写作中也颇有用处。不要总想着写作一气呵成,文章写完了才觉得有问题,不仅时间上来不及,心理上也是很难承受的。况且绝大多数同学并不是作家,没有经过长期专业的写作训练,灵感往往不一定可靠,思维质量、思考层次也很成问题。在行文中停下笔来,心中默念题目,问一下自己:“这段切题吗?”适时点题,既可防止思路旁逸、偏离题目,又可收到“既放得开又收得起”的效果。有时,不妨回头把已写好的语句和段落默读一遍,这样顺势往下写,就有一种逻辑依据,可以使语句更加连贯。写完一段也可驻笔凝思,对下一段的文字再稍作酝酿以蓄势,会保证你离题更近,想得更清楚,更透辟。实战演练

西育明高中第二次考试作文例文与分析二

原文再现:

荣誉即责任

①早在1962年,麦克-阿瑟将军就曾在西点军校做过一篇名为《责任-荣誉-国家》的演讲,他站在一名军人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荣誉其实就是肩上的责任。而今天,身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②我曾有幸去过建川博物馆,其间有一幅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名抗战军人席地而坐,背后是硝烟,而他们脸上的笑容却丝毫不减。那一瞬间我的脑海中闪过一句话:“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战争的终结。”在那个年代,没有一名军人奢望能在战争中存活,究竟是什么让这些时刻面对死亡的军人笑得如此洒脱?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马革裹尸焉有所惧哉?困难当头,军人护土以战死为荣,偷生则辱。我想,正是这些军人对责任的铭记,对荣誉的敬畏,才让他们义无反顾,笑对战火。对于他们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肩头沉甸甸的守家卫国的责任。何为军人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配得上这份荣誉,他们愿意肩扛责任守土四方。

④因此,争取荣誉的不二法门就是担当责任,而责任践行的必经之路则是崇尚荣誉。无论你身处什么岗位,一旦你踏上了一个岗位,就意味着你扛起了一份责任。责任关乎你的荣誉,关乎你的人生,它伴随着你每时每刻。

⑤曾经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这样一位职员,公司宣传并不是他的职责,但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每次签字的时候后面都会加上一句:标准石油四美元一桶。久而久之,大家都忘记了他的真名,而叫他“石油四美元先生”。这个人叫做阿基勃特,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从不起眼的小职员到公司董事,从默默无闻到荣誉满身,其中不难窥出责任的重要性。 ⑥责任、荣誉,这两个神圣、庄严的词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应该怎样做人以及该做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目标笃定,让我们遇到困难时鼓足勇气,让我们筋疲力尽时奋勇向前,让我们面对绝望时萌发新的希望。

⑦责任与荣誉赋予我们坚定的意志,广阔的想象,让我们从生命的深处焕发新机,以强硬的姿态克服胆怯,甘于吃苦而不图安逸;是它们让我具备在悲恸之后书写青春韶华的魄力,让我具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坚毅。

⑧生命为荣誉而战,肩扛的责任提醒我该如何向前,引导我不走歪路。 ⑨我坚信,拥有责任,便拥有荣誉,便能战无不胜,乘风破浪。

分析与建议:

1、从题目看,作者是理解了材料(3)的含意的,抓住了其关键词,题目很好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与文章的主旨。题目简洁、概括。

2、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又没有深刻地理解材料(3)的内涵。你看文章第⑥⑦⑧段中的词语“困难时、筋疲力尽时、绝望时、克服胆怯、悲恸、不走歪路”等等,与材料中的“荣誉越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点”的意思,相距甚远。材料的背景是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奖这个巨大荣誉之后说的话,而不是强调“困苦”时我们该如何应对。此前还好,写着写着跑偏了。

3、从文章结构看,作者是不太懂得“关系型”作文的基本写法的。关系型作文的一般结构是“总一一分一一总”。

总:即开头。引述作文材料(他没有做到),提出中心论点(他提出了:“荣誉其实就是肩上的责任”)

分:即文章的主体部分。应该先说“责任”,后说“荣誉”,再说“荣誉与责任”的关系。且以“责任”为主,重点论述“责任”(就本题而言)。 总:即后一个“总”,就是总结全文。

本文,明显缺少说“荣誉”段、缺少说“荣誉与责任”的关系段。

“关系型”作文是高考作文中的“高级文”,写好了是特别能得高分的,因为它最能显示作者的思维水平,认识水平,思想视野,文化积累等。所以应该多写“关系型”作文,写好“关系型”作文。

4、

从段落关系看,第④⑤段应该对调。第④段说的是争取“荣誉”的途径,或者说说的是“怎么办”,而第⑤段讨论的是“责任的重要性”,它应该紧紧承接第③段,第③段说的是“天下兴亡匹夫责任”,这两段说的都是“为什么”,逻辑顺序应该是先说“为什么”,然后再说“怎么办”。

5、

本文紧扣扣“材料”这一点做得也不好。全文始终没有一句提到“作文材料”。这是材料作文比较忌讳的事。一般说“材料”在文中应该出现三次:第一次在开头,目的是引出中心论点;第二次在主体部分,作为论据;第三次在文章结尾,和开头呼应,所谓首尾照应,结构完整。材料作文就是“戴着手铐脚镣跳舞”。“手铐脚镣”就是“材料”。

6、第②③段,应该压缩合并为一段,有些过长、啰嗦。

例1

责任即荣誉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就意味着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工作既是自己的谋生手段,也是个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一个平凡人,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班下班总是忙忙碌碌,似乎也创造不出多少不平凡的业绩。

我认为,“责任”从大道理说,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的来说即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只有负责任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优秀团队中的一员;缺乏责任心的人,也就没有了发挥才能的舞台,成就不了事业的同时,只能整日沉溺于“怨天尤人”之中。

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人的一生必须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责任,对于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时,就等于放弃了生活,也将被生活所放弃。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假如你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讨厌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我们在工作中,就是要清醒、明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完成工作,认识到、了解到自己的责任,清楚自己的职责,并承担起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责任,那么工作就由压迫式、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并享受工作乐趣,取得成绩的快乐。

有些事情并不是需要很费力才能完成的。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简单的说,按时上班准时开会等一些工作上的小事,真正能做到的并不是所有的人。违反单位制度,说到本质就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首先是对自己单位和职业的不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责任重于泰山”,这是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每一个能够成功发展的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可以说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于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责任,已经成为人的一种立足之本,成为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能力。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即使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他也会和各种团队、组织和人员发生往来,在这个过程中,责任感是最基本的能力,如果你缺乏责任,组织不会聘用你,团队不会让你加盟,搭档不愿意与你共事,朋友不愿意与你往来,亲人不愿给你信任,你最终将被这个社会抛弃。在这个世界上,有才华的人太多,但是有才华又有责任的人却不多。只有责任和能力共有的人,才是企业和公司发展最需要的。

责任即荣誉。为荣誉而工作,就是主动争取做得更多,承担更多的责任;为荣誉而工作,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为荣誉而工作,就是为企业分担忧虑,给领导减轻压力,给上司以支持,给同事以帮助;为荣誉而工作,就是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你的职责,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努力工作,忠诚于企业,在捍卫企业荣誉的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荣誉。自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例2 责任铸就荣誉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平凡与真情是锻造人生的两件法宝,任何平凡的岗位都是展示各种才华的舞台,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埋头苦干,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奉献,更是一种升华自我的境界。“荣誉”意味着我们更高的理想和目标,“责任”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实现崇高理想的具体行动。想要获得荣誉,必然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无私的奉献精神。

恪尽职守,就是责任。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让人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个是崇高的道德准则。”许多看似平凡的工作之所以深深地感动着人们,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那就是责任。近日,浙江杭州“最美司机”吴斌让全国人民为之动容。有人说,吴斌最让人感动的是他那平凡却又伟大的职业坚守——从业10多年来,安全行驶100多万公里,从未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和旅客投诉,从未有过一次违章。正是这种职业坚守,才让他能在关键时刻,忍着肝脏几乎粉碎性破裂的剧痛,保证了24名乘客的安全。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是怎样对待审计这份职业的,有没有像吴斌一样的职业坚守呢。在我们这个急剧变革的社会中,许多人只是将职业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得过且过、马虎应付,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始终坚守职业精神。作为审计人的我们,更应该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责任!在二十多年风雨兼程的审计道路上,谁能忘却那些难眠的无数个夜晚?我们审计人顶着压力,历尽艰辛,清查出一本本厚重的账册,纠正了多少财经领域的不正之风。谁能忘却电脑键盘上那些几尽抹平的按键?我们审计人满腔热情,满怀赤诚,撰写出一份份审计报告,提交一条条建设性意见,不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规范部门预算管理、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监督,规范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谁能忘却寒来暑往中活跃在县直各个部门、奔波于乡镇农村与建筑工地中的审计人身影?财政资金流向哪里,审计就跟进在哪里,也正是这份职业坚守,我们审计人用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实际行动筑起了经济领域钢铁般的长城。

廉洁从审,就是责任。审计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卫士,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注定了审计人必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和“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情操。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然而物质与金钱的引诱,比枪林弹雨更能考验人的灵魂与品格。金钱贿赂,我们断然回绝。威胁利诱,我们毫不动摇。有什么能比人民的重托更神圣,有什么能比国家的利益更重要?如果说能力是你的自荐信,那么廉洁就是你的质保书。我们审计人员应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组织观念,淡泊名利、拒腐防变,真正做到枝乱我不乱,从容看万条。

勇于奉献,就是责任。最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感动中国,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的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每个人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们应该学习她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高尚道德情操,学习她大爱无疆、勇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境界。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在浩浩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广大审计干部依旧保持着心中那份责任,在家庭与事业、个人与全局之间,作出了义无反顾的抉择:把青春和汗水献给了共和国的审计事业,把对家和亲人的愧疚默默地埋藏在心底。长时期的伏案工作,颈椎病、腰椎盘突出的疼痛和审计人常相伴随,更有大病顽疾,夺去了审计人的生命。我作为一名审计新兵,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鼓舞着我,让我树立了为审计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我深知我的审计生涯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途还很漫长,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以十二分的热诚,全力以赴,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为审计事业奉献自己的光与热。

审计事业神圣而光荣,审计人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承担起对审计这份职业的责任,努力为审计事业增添荣誉,让审计这片蔚蓝的天空变得更加美丽。(李琰)

分析:

这个题,出的好。模仿了2015年课标卷的作文题,是作文三种题型中最新的一种。最近国家考试中心的专家也强调了这种任务型作文题。

试题材料是热点新闻,紧跟时代步伐,学生不会陌生,一定有话可说。

材料所反映的含意,非常符合“一点四面”的高考命题思想,特别关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积极,意义重大。

试题分四层:

1、

介绍材料背景。

2、

列举三条,规定了材料的含意范围,离开这三条作文,可以视为跑题。

3、

交代了写作任务:屠呦呦身上体现着非常多可贵的精神,你认为哪方面对于成长、成功更重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4、

最后是写作的要求。

关于背景,这是必要的,一可以集中考生的注意力,把精力立即集中到作文中来,立即转换思维方式,审题作文了;二是给后面的内容做好了铺垫、准备,引导考生的思路。

列举的三条的意义:这是写作任务中说的“精神”,那么是什么精神呢? 挖掘出“精神”,其实很简单,抓住每一条里的关键词就可以了。 (1)

的关键词是:“历经艰辛”,解释为“艰苦努力”等等。

(2)

的关键词是:“以身试药”,解释为“不顾个人健康、自我牺牲、献身科学”等等。

(3)

的关键词是:“荣誉与责任”,解释为“荣誉越多,责任越多”等。

关于写作任务:

首先的任务就是分析出材料内容范围内的即材料列举的三条中体现出来的“精神”,离开材料规定的这三种精神作文,即为跑题。 其次确定一种“精神”作文,即你认为“对于成长、成功更重要”的。

再次注意写作任务中最后一句话:“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就是不可以离开材料,离开就离题了。比如,可能你知道屠呦呦的许多精神,可是那不是材料列举的,那个精神是不能写的。

“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什么意思呢?

“思考”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屠呦呦的精神思考,即那三条理解是否深刻到位。一是经过思考你选择了哪一条作为你的作文的观点。立意明确。

“权衡”,权衡就是衡量、考虑,就是比较、评定。其实说出了写作方法:比较、对比。 说出了写作重点:为什么这个“更重要”,分析原因。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

1、“精神”概括要精准。

2、作文时必须紧紧扣住“成长、成功”,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讨论其中的一个“精神”“更重要”。

第18篇:屠呦呦启示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今天很荣幸能在国旗下讲话。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孜孜以求,坚持不懈向获得中国首个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致敬》。

屠呦呦这个名字相信同学们最近都不陌生吧,她的名字占据了各大新闻的榜首。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医学奖被宣布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这是中国科学家凭借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1969年,38岁的屠呦呦参加了523项目,当时只是一位助理研究员,但是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刻苦和对科学的热爱,很快就成为了研究组的组长。他们遍访老名医,查阅中医药典籍。整天埋头于那些旧到发黄,甚至发脆的故纸中.....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收集到2000多种药方。但要从这2000多种药方中筛选出最有效的一种,她与同事又开始了爱迪生般的漫长的试错之路,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打击屠呦呦的信心,反而使她更坚定了继续探索的决心,为了测试药效,她甚至如神农尝百草般以身试药,通过不懈的努力,她和她的团队终于发现了青蒿素。与屠呦呦共事四十多年的同事说:屠老师是一个特别执着、坚定、事业心特别重的人,心无旁骛。

在屠呦呦的身上,我看到了严谨认真、脚踏实地的品质,尤其是在失败和压力面前永不低头,不屈不挠的精神。

反观我们自己,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点的挫折和压力时,有的同学就叫苦不迭,轻言放弃。例如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还没尝试就觉得自己不会,例如800米跑步,跑了没几步就不跑了,例如一次考试失败,就认为自己次次考试都会失败等等。以至于要么整天将愁闷挂在眉梢,在对自己的不信任中无法自拔,要么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彻底放弃自己。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态度。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我们要学习屠呦呦身上那种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学习生活固然枯燥而繁复,但这是为我们今后人生打下基础的最好时刻,我们要抓住每一个前进的机会,也不能放弃至关重要的准备期。我们不仅要放眼广阔的地平线,也要去注意我们的每一个脚步,以及我们的前进道路。

第19篇:屠呦呦事迹介绍

一、彭博全球金融影响力排行:习近平高居第二位

日前,美国财经杂志公布了第五届全球金融

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主席耶伦(Janet Yellen)位列首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二,超越了排名第三的苹果CEO库克(Tim Cook)、第五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以及第六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习近平高居排行榜第二。《彭博市场》表示,全世界都在等待习近平等中国领导人展示出他们能够正确领导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能力。

二、屠呦呦诺贝尔医学奖中国第一人!实验191次才成功

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该奖项。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获奖感言:“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她退休后常来实验室,愿与年轻人交流,她勉励年轻人:科研的事业还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你们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就要有一种执着坚持的精神。”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今天,荣誉终于来了。尽管屠呦呦用了大半生时间研究青蒿素,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为青蒿素就是党和国家赋予她的使命。 “确实没什么好讲的”“自身试毒坏了肝脏”

“第191次实验成功”今天,荣誉终于来了。尽管屠呦呦用了大半生时间研究青蒿素,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她说,“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第20篇:屠呦呦获奖感想

名字

屠呦呦 名字的来由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里的苹就是指青蒿这种野草,美好的名字寄寓父母美好的愿望和期待,甚至会和你的人生成就和辉煌有特殊的缘分。所以孩子们有梦就去追求,不管你的名字平凡与否,它会因为你变得熠熠生辉。

生平经历

所谓大器晚成,在众人看来,屠呦呦可能是在晚年才得出了成果,拥此殊荣。可在诺奖之前有谁知道,她早在1972年就从青蒿中提取出了一种白色结晶体—青蒿素。功成名就怎么一蹴而成,必定是厚积而薄,她没有满足一时的收获,没有止步不前,一直研究着中医药学。39年后,她的贡献终换来了一项国际大奖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1年9月),当时人们感叹呦呦为什么无缘诺奖,4年后,遗憾终结了。中国人终于扬眉吐气,第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可是你知道吗,有人毕生研究,但是不为人知,即便如此,他们赢得了自己。你每天有没有赢得自己的认同?

客观

屠呦呦研究丰硕,可是获奖前一直默默无闻,她被称作三无科学家,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几次被提名参选院士,都没有被选上。有人说这和她的性格有关,平日的相处中让他人不是很愉快。从呦呦的身上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光环,也要从她过去的失意中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如果能够更加愉快和他人合作,那么她的成就会更早被人所知,她的贡献会更早被世人认可,她的发现带来的价值会更加扩大化。

再也别说做不到,不可能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国人都绝望感叹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缺少开放思维,缺少创新细胞。莫言之后,人们对诺奖有了期待,何时会有诺奖中的科学技术奖项在中国诞生呢?至少还要十年吧。3年一瞬而过,就有哟哟的喜讯传来了,请原谅没有使用一位老人的全名,因为这位老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她的呦呦之名也属于中国。

作文范文屠呦呦被致辞
《作文范文屠呦呦被致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