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演讲稿

孟子演讲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12 08:34:30 来源:演讲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孟子》

《孟子》

《孟子》共七篇,每篇又分上下,共十四篇,二百六十一章。《孟子》一书不是孟子自己写的,而是孟子在与万章、公孙丑讲学过程中,口授自己的经历和观点,让弟子记录下来,然后自己加以整理删定而成的。

孟子姓孟,名轲,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所以后人称之为”思孟学派”。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孟子褒贬不一,但我认为孟子的儒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是一位非常值得我们尊崇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

《孟子》一书中阐述了孟子在道德、教育、贫困、战争、为人处事等问题上的观点,他的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下面就来谈一下我读《孟子》的心得体会。

一、尊老爱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敬自己的长辈并由此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并由此爱护别人的儿女。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进入老龄社会,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也来势凶猛。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我们个人、家庭的尊老敬老,要与社会、政府的尊老敬老结合起来。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给予老人物质生活、精神、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关怀,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所为。例如,在老人离退休之前,对老人开展专题讲座,使老人们能够自觉地调整好心态,顺利完成社会、家庭角色的转变,正确对待和处理晚年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另外还可以针对老年人的孤独感、失落感、固执任性、健康焦虑等心理心态,对老年人进行精神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爱幼问题,目前存在两个极端,一是爱幼失位,二是爱幼过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进,我国大部分的适龄儿童都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享受快乐的童年。但我们也应看到,还有许多孩子辍学在家,或者随打工的父母在城里捡垃圾,或者在街道、路口乞讨„„我们在大街上行走时,不是经常看到一些小孩在那卖花,缠着行人不放吗?我们不是也看到小孩把手伸进别人的背包里去偷钱包、偷手机吗? 而爱幼过度,则是一种溺爱现象。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的溺爱使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孩子缺乏磨练,对其将来存在着极大的危害。

所以,我们既不能爱幼失位也不能爱幼过度,我们要选择正确合理的态度和方式来爱幼,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人才本位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尊重贤才使他们发挥才能,杰出的人才都有职位,那么天下的知识人子都会感到高兴,愿意为这样的朝政服务。

把钱财分给别人叫做惠,把善的道理教给别人叫做忠,为天下的智力找到贤才叫做仁。因此,把天下让给别人容易,替天下找到贤才却难。

二十一实际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不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功能、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于是,拥有知识、善于积累和利用有效信息的人才,就成了世界各国最大的争夺对象。而发达国家具有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科技人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根本的就是知识的差距。所以,保护、尊重、发挥好人才是当务之急。

我国的人才在大量流失 。出国留学的人数逐年上升,而返回率却不到三分之一,好多人最后都留在了国外。我国人才流动还呈现一种趋势,就是科技人才从国企流向外资企业。外资企业薪酬高是原因之一,但我们应当看到外资企业更注重人才。现在的国企虽然也注重人才,但其机制僵化,使人才外流,所以要改革机制。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是一种礼貌用语,而是让其有位,让其使能。我们需要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念,集体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人才,国家的前途离不开“俊杰在位”,并且还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这种人才观念的实施。

三、交友之道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责善,朋友之道也。

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不要倚仗年长,不要倚仗自己显贵,不要倚仗自己有富贵的兄弟去交友。交朋友,是交他的道德,不可以怀有其他的目的。

相互以行善为要求,是朋友的交往之道。

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对于容颜有相同的美感。讲到内心,就惟独没有相同的吗?心灵相同相通的是什么?是理是义。

《论语》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过来,不是很高兴吗?远方的朋友因为常常不能相见,所以我们想念着他,牵挂着他。在我们的近处,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啊,与朋友在一起学习、聊天、游玩不也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吗?

朋友之间往往都以某种共同的爱好相维系,有共同的语言。孟子道明了交友的目的和动机。一切外在的东西,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容貌美丑、有钱没钱、出身如何等,都不是交友的媒介。朋友只能以道德修养为根基,才是真朋友,才会彼此深入人心。

最好的朋友叫知己,知己之友不会太多。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在心理上,知己朋友不相互设防。知己朋友一般说来是志同道合的,但也不完全是,有的属性格志趣同类型,有的属性格志趣互补型。知己能够了解自己,理解自己,与自己“心有灵犀一点通”。茫茫人海中,如果能找到自己的知己,一定要珍惜。

在交友时要把握好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这点十分重要。人人都有自尊心,只有自尊并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上天将要把重任落在这个人身上,一个会先磨砺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骨,饿瘦他的肢体皮肉,穷困他的身体,做有所作为的事常常遭到干预,以此考验他的恒心、坚韧他的性格,增益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人常常犯了过错之后才懂得去改正,内心困苦、思路阻塞才会奋发振作,表露在脸上,表白在言语中才能明白知晓。„„由此可知,忧患使生存更坚实,安乐只会加速死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里的生与死,不仅仅是指生命物质。更指生命的价值、意义,即生命力。贪图安乐,不思进取,虽然拥有灯红酒绿、享受人间美味,但状若行尸走肉,酒囊饭袋,这也算是生吗?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忧患意识,不仅对个人十分重要,对一个集体也十分重要。因为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产品竞争、岗位竞争、人才竞争等等,有竞争就有淘汰。我们在学习中也有竞争,我们要有一种忧患意识来促进人的智慧、才能和知识的增长。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会是自己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主观和客观总存在一些差异。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在不断的修正和调整中实现目标的。人处在逆境中,会感到生存压力,同时也就产生了心理上的反作用力。这两种力是同时产生的。不知压力为何物,也就不可能有反作用了。对压力 产生心理上的反作用力后,必定会体现在行为上;或者是情绪化行为,怨天尤人,结果是自暴自弃;或者是理智化行为,变压力为动力,结果是走出逆境,走向成功。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资源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不违背节令而按时耕作,粮食可以吃不完;密孔鱼网不许入水,鱼鳖才可吃不完;在适当的时候上山砍伐,林木就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才能使老百姓养好活着的人,安葬好死去的人而不再有缺憾了。

君子由亲爱亲人,进而仁爱民众;由仁爱民众,进而爱惜万物。

据调查,我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征用、占用农民耕地现象普遍存在。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没有了,有的转向城市打工,有的却连生计也难以维持。

尽管我们一直呼吁“保护鱼苗,禁止滥捕”,但有些地方依旧滥捕,造成产鱼量逐年下降。

我国的森林覆盖绿较低,树木过度砍伐,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北京的沙尘暴就是一例,内蒙古的树木被砍伐了,植被被破坏了,没有了保护屏障,沙尘暴越刮越凶。

在距离我们两千多年的时代,孟子就懂得合理使用资源,爱惜万物,而为什么处在经济发达时代的人们却没有了保护生态资源的思想了呢?

除了土地、森林遭受到破坏,我们的空气、水也遭受着污染,气温日益升高、环境日益恶化。我们有些人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需要世界各国的努力,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村。让我们来共同爱护我们的大自然吧!

孟子在人生、情感、社会等问题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思想将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现在,而且将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推荐第2篇: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东南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4《孟子》编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选自《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在借鉴并发挥一批前辈学者的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我注重分析思想体系和命题组合,逐一考察个案,以事实证明“尊君——罪君”的理论结构普遍存在。除无君论者外,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著作无一例外。因此,我称之为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文化范式”。 “民贵君轻”是中国古代最精彩的思想命题之一,其核心理念是:在政治权力本原的意义上,民众比君主更重要。正是对这个命题的深入研究,使我认识到一个更精彩的“立君为民”命题。儒、道、墨、法等重要学派普遍认同这个命题,其中法家的理论贡献尤为突出。慎子的“立天子以为天下”和商鞅的“为天下位天下”就是孟子“民贵君轻”的理论先导。据此,我不仅找到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政治理论体系的突破口,而且也看到了现代崇儒者的众多说法与历史事实相悖。

在宋元明清,写有“民贵君轻”的《孟子》是官方学说的主要载体。面对陈独秀、胡适等不是民主的断语,现代崇儒者固执是民主或反专制的论点。他们不仅一再强调先秦儒学的民主精神被后儒和帝王篡改、阉割、压制,还常常以明太祖删节《孟子》为重要论据。但是,这种说法经不起事实的检验,这里仅举三类事例

一是大书揭之殿两庑壁

明太祖曾命人将《大学衍义》“大书揭之殿两庑壁”。这部“帝王之学”是宋、元、明、清皇帝与皇子的必读书,其中有专门阐释孟子“民贵君轻”的段落。

二是众多皇帝认同“君为轻” 例如,汉高祖认同的“王者以民人为天”,隋炀帝标榜的“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唐太宗论证的“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等,都将民众置于相对重要的地位。许衡依据“民为重,君为轻”论朝政,元世祖大加赞赏。元英宗告诫臣下:“朕思之,民为重,君为轻,国非民将何以为君?”明成祖恢复《孟子》原貌,颁行《四书大全》,御制《大学衍义赞文》。丘濬著《大学衍义补》,引据“民贵君轻”论说治平之道。明孝宗、明神宗为之作序,下旨刊行。康熙帝撰文赞扬文天祥依据“君为轻”拥立宋端宗“实千载忠臣之语”。乾隆帝曾吟诵“藐予小子识君轻”和“自昔识君轻”的诗句。在《钦定四库全书》中,“民为贵”、“民为重”、“君为轻”之类的字眼不胜枚举。

三是科举考试要求通晓民重君轻 例如,明朝隆庆进士黄洪宪的科举制文《邠人曰》写有“民为贵,社稷次之”。万历丙戌会试会元袁宗道的策试答卷,申说“帝天之命,主于民心”,阐释“天为民立君,君为天重民”,主张君主“不敢一念一事,自先而后民,自贵而贱民,自勇而弱民,自智而愚民”,还以激切的文字抨击“靡所顾忌”、“恣行胸臆”的暴君。这份答卷博得考官们的激赏,写出“必雅抱忠忱,期摅匡翼者”的评语。天启四年举人艾南英题为《民为贵》的科举制文依据“天为民而立天子”,深入解读“民贵君轻”。黄洪宪、艾南英的文章均收入清乾隆帝下令编纂的《钦定四书文》,以作为衡文绳尺。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自从《孟子》被列为科举考试必读书之后,朝堂之上、著述之中援引“民贵君轻”及其基本思路的事例越来越常见。在特定情境下,朝臣们甚至会依据“君为轻”而另立皇帝。

沿着这个线索,我发现一批重要的儒学命题始终处于统治思想的核心地位,构成官方学说的理论基础。诸如被说成“反专制”的“天民相通”、被说成“人民主体”的“民心即天心”,被说成“非程序民权”的“汤武革命”,被说成“民主思想”的“天下为公”等等。只须大致翻检一下《钦定四书文》就不难发现,凡是想走科举仕途的人都必须弄懂这些道理。

儒家思想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孔子:仁爱;孟子:仁政 “仁”: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差别的爱。而这个“爱”体现在孝、悌、忠、信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秩序上。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孟子

(一)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 大约二千五百年前,我们的历史出现一个非常紊乱的时代,也可以说是我们历史文化转变的伟大时代。孔子是春秋时期,孟子是战国时期,春秋战国衔接起来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们民族最痛苦的阶段,打打杀杀,乱作一团。但同时又是百家争鸣、诸子挺秀的时代,也为我们后世子孙奠定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

董仲舒:夫德不足以亲近,而文不足以来远,而断之以战伐为之者,此固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

董仲舒认为,在那个时代,各国诸侯之间的霸业,都不培养道德的政治基础,因此政治道德衰落,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谁也不相信谁,彼此不敢轻易亲近,所谓“德不足以亲近”。对于文化的建立,更是漠不关心,只顾现实,而无高远的见地。国与国之间,没有像周朝初期那样远道来归的国际道德关系,所以说:“文不足以来远”。因此只有用战争来侵略别人。但是他们每次在侵略的战争上,却加上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说自己要侵略别人,而是找些借口来发动战争,这就是“断之以战伐为之者”。“此固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他说,春秋时代几百年的战争,都是没有道理的。所以也有人说,春秋无义战。

在那样现实的时代环境中,孟子始终为人伦正义,为传统文化的道德政治,奔走呼号,绝对不受时代环境的影响,而有丝毫转变。所以,他所继承孔子的传统精神,以及中国文化道德政治的哲学观念,和孔子的文化思想一样,也成为由古到今,甚至将来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战国时期,魏国出了一位名王魏文侯,他是孔子的名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子夏的学生,接受孔子经学的熏陶。他把魏国打好基础,变成战国初期的一个文化强国。在政治方面,他起用了历史上有名的名臣西门豹,主管河内(今河北及陕西,山西部分地区),成为中国政治史上内政修明的典范之治。魏文侯死后,他的儿子魏武侯继起,他用了历史上名将吴起,同时与韩,赵灭掉宗主国的晋国,而三分其地。

魏武侯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干脆直接称王,叫魏惠王,也就是孟子所见的梁惠王。历史上的名将孙武子的孙子——孙膑,打垮他同学庞涓的一场著名战争,那个庞涓,便是魏惠王亲信的大将。在这以前,魏惠王也曾有过赫赫的战功,打败过韩国,赵国,宋国。而且还能威胁到鲁,卫,宋,郑等国来朝,和他建交。同时也一度和秦孝公在外交上建立短暂的和平。可是魏惠王没有重用商鞅,后来商鞅投奔到秦国,三次游说秦孝公,秦孝公接受了他的计划,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奠下了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基础。过了两三年以后,商鞅又说动了秦孝公,出兵打魏国,用诈术欺骗了魏国的前线指挥官魏公子印,打了胜仗,使魏国割让了河西之地求和。才逼得魏惠王迁都大梁。这时候,梁惠王才深深悔恨自己当初的决定。孟子见梁惠王,也便是梁惠王最悲愤难受的阶段。他与齐国一战,损失了大将庞涓,同时太子申被掳。又与秦国一战,损失了公子印,割让了河西之地,迁都大梁。实在是他心里最难过的时候,所以他想网罗礼聘外国的人才,例如在齐国闻名的客卿驺衍,淳于髡等人,也都受过他的邀请。尤其他对驺衍的莅临,曾经亲自到郊外去欢迎他,很隆重地待以上宾之礼。他是受到商鞅这一件事的刺激,很想找到一个振作图强的能臣,来恢复他父祖的光荣局面,甚至能进而窥图霸业。

(二)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批判统治者荒淫挥霍,无视人民的生存权,以至于“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二是强调人民的生存权,必须保证暴行首先“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否则无异于“率兽而食人”的独夫民贼。三是强调统治者首先必须获得民心,并进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的观念,把民本思想升华到一个相当自觉的政治道德境。 孟子说:“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即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这里所说,实际涉及到了君王、政权、民众的关系。照孟子的说法,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有民、天子、诸侯、大夫几个方面。社稷是祭祀古神土神之处,如果以洁净的供品按时祭祀,却仍不能免去水旱灾害,就应该变置它。社稷是一个政权的象征。这实际是说,一个政权不能起到它应起的作用,就可以改变它。一个人得到诸侯的喜欢,就可以做大夫。一个人得到天子的喜欢,就可以做诸侯。在这层层结构中,天子具有最高的地位。但是他只有得到民众,才能做天子。如果天子失去了民众,才能做天子。如果天子失去了民众,也就做不成天子了。

孟子几次谈到汤伐桀、武伐纣的问题。桀、纣酷虐,施行暴政,受到了民众的反对,虽然他们居于君位,但实际上失去了做天子的资格,最后被汤武所灭。而汤、武能“救民于水火”,所以受到民众的拥护。在民众的支持下,他们取得了天下。可见,在孟子看来,政权的更迭,君王的易位,都取决于民众的态度。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民众是基础和前提,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君和民相比,民的作用更为重要些。

孟子从桀、纣覆灭的历史经验中分析了天下得失的根本原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天下之得失在于能否得民,而能否得民又在于能否得到“民心”,即能否得到民众真心实意的拥护。桀、纣之失民,实际是失去了民心。反之,汤、武无敌于天下,就在于“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顺从了天下民众之心。战国时期,战争是最重要的政治活动。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条件是什么,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孟子把战争胜负的因素归结为三个:“天时”、“地利”、“人和”。所谓“人和”,指内部团结,人心所向。孟子认为,在这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人和”即是“有道”有道也就有了胜利之本:“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把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两类。他认为,正义的一方必胜,非义的一方必败,其基本原因是前者顺从了民心,后者背离了民心。所以,民心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

民主春秋战国时期,尚贤之风逐渐兴起。孔子曾主张“举贤才”,(《论语·子路》)但是孔子的主导思想是“亲亲”原则。孟子也要求尚贤,他认为“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公孙丑上》)是实行仁政的重要措施之一。他又说“国贤进君,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梁惠王下》)就是说,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打破尊卑亲疏的界限对贤才破格使用。孟子举贤的下限是“士”。士和庶人尽管都可以说是“民”,但他们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前者属于统治阶级的一层,庶人是被统治阶级的一层。但是孟子毕竟主张向民众中的一部分人开放政权,这显然是对“亲亲”制度的一个改革。孟子还主张君王广泛地听取各阶层的意见。他说:“国君进贤,„„左右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进贤”、任免和处置人都是比较重要的政事,孟子认为,对这样的问题,不能只听左右亲近和诸大夫的意见,还要听取国人的意见,并且还应该把国人的意见当作基本的依据。这个观念,显然包容有民主性的因素。

我们可以把孟子的民本思想概括为三个方面:重民众、申民心、限君权。那么孟子民本思想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孟子政治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王道政治。孟子要求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均在于王道,几乎在他的每一条重要论证中,都明确归结于此:“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黎民不饥不寒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梁惠天下》)称王于天下,实现王道,是孟子政治理论的基本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孟子所提倡的手段,不是“力”,而是“德”,不是通过战争的征伐,而是通过施行仁政以争取民心。孟子说:“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只要行“仁政”,从而使天下之民“中心悦而诚服”,就会使天下之民自然归顺而成王。所以,孟子反复倡导仁政,就是要求以仁德为手段而成就王业。然而,要使当时的统治者们施行仁政,就必须使他们充分认识“民”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唯此,他们才可能接受孟子的仁政说,或进而稍有自觉地推行仁政。正是基于这一要求,孟子才如此不遗余力地宣扬重民、贵民等民本思想。民本、仁政、王道,三者的关系是:民本思想是施行仁政的理论基础;而推行仁政又是实现王道的必要手段;此三者统一的基点或核心是在于“王”,而不在于“民”。通过宣扬“民本”以施行“仁政”,又通过施行“仁政”以实现“王道”,这就是孟子民本思想的实质所在。通观《孟子》一书,孟子的民本思想的确是充分的,确实是伟大的;然而同时,它也确实是为地主阶级的主权政治服务的,它明确的隶属于孟轲之王权政治思想体系之内。 管子

(一)课文翻译

凡是一个国家的君主,必须致力于四时农事,确保粮食贮备。国家财力充足,远方的人们就能自动迁来,荒地开发得好,本国的人民就能安心留住。粮食富裕,人们就知道礼节;衣食丰足,人们就懂得荣辱。君主的服用合乎法度,六亲就可以相安无事;四维发扬,君令就可以贯彻推行。„„政令所以能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人民怕忧劳,我便使他安乐;人民怕贫贱,我便使他富贵;人民怕危难,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灭绝,我便使他生育繁息。因为我能使人民安乐,他们就可以为我承受忧劳;我能使人民富贵,他们就可以为我忍受贫贱;我能使人民安定,他们就可以为我承担危难;我能使人民生育繁息,他们也就不惜为我而牺牲了。单靠刑罚不足以使人民真正害怕,仅凭杀戮不足以使人民心悦诚服。刑罚繁重而人心不惧,法令就无法推行了;杀戮多行而人心不服,为君者的地位就危险了。因此,满足上述四种人民的愿望,疏远的自会亲近;强行上述四种人民厌恶的事情,亲近的也会叛离。由此可知,“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这个原则,是治国的法宝。

(二)管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管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始终围绕着顺民心、应民情而展开,在政治上,崇尚德礼,爱民惠民;在经济上,提倡节约,重民富民;在法律方面,主张严格执法以安民。《管子》的民本思想具有较强的功利性,民本思想归根结底是为君主统治服务的。 相通之处

相通之处就在于都是提倡民贵君轻,都主张德政。 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1]

管子的“德政”思想,将国家兴废与民心顺逆紧密联系:顺应民心,就能稳固统治的基础;反之,就保不住统治权,终要失败。

“以民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以人为本”的范围本身要高于“以民为本”,个体的价值和权利的张扬是现代社会的必然特征。 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唯物史观,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依靠人的力量来发展经济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又在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升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人为本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哲学思想的飞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权、珍视生命,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福祉为依归。它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 历史上,从“民本”到“人本”,无数仁人志士出于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以及追求理想道德社会的目的,竭尽毕生精力,主张保民安民的施政之道,为民请命。这在中国发展史上无疑是进步思想,也是中国民主思想发展的萌芽。随着近代民主政治的出现,民本思想进一步成熟起来。民本思想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呢?据史料记载,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庶民是国家主体,民贵而君轻;第二,人心向背决定着国家盛衰兴亡;第三,注重民生,保民安民,利民惠民。民本思想早在先秦时代即已提出,在《尚书》中记载也相当丰富,它是对神权思想的挑战和对君权的一种限制。春秋战国时期,极力宣扬民本思想的当推“儒家”。孟子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成为后世政治家的座右铭。荀子则进一步发挥,他认为,民本不仅仅是为了人民,也关系到统治者自身的安危和存亡。秦末和隋末无数次农民大起义使统治阶级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许多有识之士对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幕僚亲眼看到了农民大起义的强大威慑力量;魏徵以“舟”比作“君”,以“水”比作“庶人”(百姓),用“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的道理警告最高统治者。据此,唐初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民安民政策,迅速消除了战乱,稳定了政局,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在民本思想的影响下,体恤民情,关心民众疾苦成为历代优秀政治家的共识。唐代政治家、思想家柳宗元,有力地批判“君权神授”思想,他说,君权并非神授,而是人所授。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思想家黄宗羲,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提出“君权存在是社会不得安宁的根源。”古老的民本思想,对近代民主政治产生过极大影响,同时又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它没有超越剥削阶级压迫广大人民的框架,民贵君轻并非目的,而是统治压迫人民的手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民权学说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同时又远远超越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但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推荐第3篇:孟子

孟 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门客的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生平经历

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孔汲。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为《孟子》七篇”。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记载,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孔汲。《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孔汲之门人”。有一种说法是,孟子在十

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拜入孔子之孙孔汲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孟子出生时孔汲已逝世三十载。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孔汲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就连孟子自己也曾说:“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 离娄下》)无论是否受业于孔汲,孟子的学说的确受到了孔汲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孔汲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主要思想

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

一、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

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

三、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第

四、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第

五、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要求封建国家在征收赋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经济观念在当时是进步的。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哲学思想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在《孟子》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指出有许多知能必须经历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取得教训,受到锻炼,然后才能得之。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人所不能违反的。 孟子明确地看到,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进程。他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作为比喻: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

主要著作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有七篇10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一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了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轶事典故

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去逝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孟子的母亲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子的妈妈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妈妈又带着孟子去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在此居住了。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表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儿子的严加管教。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难成大器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

孟子受教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引自《韩诗外传》

断织喻学

孟子最初对学习很有兴趣,时间一长就厌烦了,经常逃学。孟母知道后非常生气,拿起刀来,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割断,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割断织布机上的线,这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割断了线,布就无法织成。君子求学是为了成就功名,博学多问才能增加智慧。你经常逃学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材呢?你今天不刻苦读书,而是惰于修身养德,今后就不可以远离祸患,将来不做强盗,也会沦为厮役!”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不为外界所干扰。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断织喻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孟子从此旦夕勤学,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

杀豚不欺子

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集市旁居住时,孟子看到邻居杀猪,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应到:“煮肉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孟母深知做人要诚实,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于言传。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尽管家中十分困难,孟母还是拿钱到东边邻居家买了一块猪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孟子少时诵

孟子年少时候,有一次,他在吟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受其影响)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吟诵。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就问:“为什么要中间停顿了?”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说:“这个织物割断了,能够再接上去吗?”从此之后,孟子读书就专心了。(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一曝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告子上》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 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曝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

推荐第4篇:孟子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原文翻译解析

(2016-06-30 13:41:35)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一安于辨别,天下的争斗就熄灭。”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吗?男子行成年礼,父亲对他有所嘱托;女子要出嫁,母亲有所嘱托并送到大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自己的家,必须恭敬,必须谨慎,不要违抗丈夫。’以顺从作为准则,是为人妻妾的人生道路。辨别天下众多可辨别的东西,树立天下正确的名位,推行天下最大的道路;如果得志,让人民遵从遵照;如果不得志,就自己走自己的道路。富贵时不能过度,贫贱时不要动摇改变意志,面对威武之势而不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注释

1.景春:孟子的朋友。

2.公孙衍:当时著名的人物,魏国人。

3.张仪:(?~前310)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魏人,于魏惠王时入秦。秦惠文君以为客卿。惠文君十年(前328),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今陕西东部)于秦。当年,张仪为秦相。 4.居:《易·随·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诗经\"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镐,有那其居。”《老子·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论语·公冶长》:“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乐记》:“乐著太始而礼居成物。”俞樾平议:“居,犹辨也。‘乐著太始。礼居成物’。谓乐所以著明太始,礼所以辨别成物。”这里用为“辨别”之意。 5.冠:《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左右。这里用指为成年男子之意。

6.由:《诗\"小雅\"宾之初筵》:“匪言勿言,匪由勿语。”《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高亨注:“由,从也。”《论语·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孟子·梁惠王上》:“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荀子·成相》:“隐讳疾贤,良由奸诈,鲜无灾。”这里用为遵从,遵照之意。

7.淫:《书·大禹谟》:“罔淫于乐。”孔传:“淫,过也。”《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泆。”孔颖达疏:“淫,谓耆欲过度。”《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关雎序》:“不淫其色。”孔颖达疏:“淫者,过也,过其度量谓之为淫。”《礼记·王制》:“齐八政以防淫。”孔颖达疏:“淫,谓过奢侈。”《荀子·不苟》:“小心则淫而倾。”这里用为过度之意。 读解

景春崇拜公孙衍和张仪,认为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行为乃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威风凛凛、威震八方,叱吒风云,着实让人羡慕不已。这种人生价值取向一直到现在还普遍存在,但这是否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的呢?孟子进行了反驳。公孙衍和张仪只是顺从秦国君主的意愿而成就了秦国的一番霸业,因此他们也就象妻妾一样只是顺从了丈夫而做出一点事情,说白了,也就是趋炎附势、狐假虎威而已。那么,怎么样才能算是男子汉大丈夫呢?孟子因此说,“要能会辨别天下众多可辨别的东西,”这句话是说,首先要有善恶、是非观念,能够辨别善恶是非。“树立天下正确的名位,”这句话是说,要懂得正确的名实之分,并树立起正确的名和实,使名实得到统一。“推行天下最大的道路,”使天下所有人都能安居乐业,最大的道路是什么样的道路?那就是人民的道路。

因此,如果得志,让人民遵从遵照辨别天下众多可辨别的东西,树立天下正确的名位,推行天下最大的道路;如果不得志,就自己走自己的道路。这就是说,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并不仅仅是摆摆威风,端端架子,叱吒风云就足够了,而是应该想人民之所想,忧人民之所忧,一切替人民考虑,而且,富贵时不能过度,贫贱时不要动摇改变意志,面对威武之势而不屈服,从而采取最佳行为方式,这才叫真正的大丈夫!

这个“富贵时不能过度”,正是孟子的老师——子思的“中庸”学说,也是他老师的老师——孔子的“过犹不及”的思想。因为,过分了,不及了,缺点就会显明。如勇猛太过即成为鲁莽,文雅太过即成为酸腐,梗直太过即成为固执,温柔太过即成为软弱,等等。所以,人的任何一种性格个性都不益太过,优点太过即成为缺点了。当然缺点太过,就会授人以柄,就会致命。所以,只有保持着中和的品德、品行,才能充分地体现出“仁、义、礼、智、信”的高尚境界。只有采取了最佳行为方式,才能真正做到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

解析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劝谏。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简言之,应该是“和而不同”。只有太监小老婆婢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实际上,也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

可见,“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实实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了。 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 怎么办呢?

孟子的办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就是他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怎样做到?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了。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推荐第5篇:《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读书笔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着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推荐第6篇:《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全书我并没有通读,对于孟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上,十分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的查阅背景资料去加以了解。在读到告子章句上第四篇时,感触颇大。此篇主要是告子与孟子在讨论内在的心理善恶与外在的行为关系上。 告子认为,仁是内在,义是外在,二者毫不相干。他说“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 他年长而我尊敬他,见面问声:爷爷好,也许还扶他过马路。但这并不代表我心中对他有尊敬之情,因为从小父母老师就告诉我,要尊敬师长,而他为什么值得尊敬,尊敬之处在哪里,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家教、习惯使然。就好比那东西是白色的,而我把它作为白色的东西,是随从它外表的白色,里面是啥,我不知道啊。这就是义是外在行为的表现。为什么说仁是内在呢?他觉得,是我的弟弟,我就好好去爱护她,秦人的兄弟,我就不爱,亲人之间的爱,是存于内心的,是内在的,这是无可争议的。而孟子呢,他很厉害,雄辩之术十分的了得,以告子之例反攻告子,以吃肉为例:“嗜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万事万物,道理相通,你吃秦人的烤肉难道和吃自己的烤肉有什么不同吗?难道秦人的烤肉有毒吗?你吃东西的时候不分敌我,不分种族,因为喜欢,你就去吃了。为什么谈到爱人的时候,你就开始挑三拣四,不能如你吃东西一样,去包容呢? 细细揣摩一下二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告子的所言,可以归结于一个“性”字。开篇便讲:“食色,性也。”我吃东西,喜欢吃辣的还是清淡的,红烧还是清蒸的,这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的性子啊!口味淡了,我吃点辣的,上火了,我就吃点清淡的,或者说,我还要吃辣的!随着我的性子来嘛,人活着为了什么,不就是去追求幸福和快乐吗?何必非要拘束自己呢?孟子你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对啊,我也可以试着去做,但是你不能强迫我去爱我敌人的兄弟啊!万一有一天,他拿起了长戈,刺向我的亲弟弟呢?这不等于我害死了我弟弟,这我还能就开心吗?这是违反了我的本性啊! 孟子呢,他的心胸十分宽广,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才会有善恶之分。“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这不怪他,既然环境影响使他变坏了,那么给他换个环境,以我之仁心、爱心,去改变、净化他的恶,不就可以了吗?所以孟子认为君王要施行仁政,讲究仁义,感化邪恶,发扬人善本性。但是人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很难说清,各家都有各家的观点,难以讨论个透彻。其实,孟子所提出的“仁义”,已经包括了告子所言的“性”。例如,公孙丑章句上中,讲:“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浩然正气是集仁义所生,若是行为有违反自己内心的,气便会消失。气都消失了,况乎仁义?更不用说性了。 告子和孟子所说,是很多儒家知识分子在后期成长中主要选择的两条路,随性如诗仙李白,讲仁如诗圣杜甫。但在当今社会,主张人的解放,大众意识的苏醒,这种随性的思想越发的被人接受。反倒是过分提倡物质,讲究现实,爱谈柴米油盐,孟子的这份仁,却是淡出大众视线。为什么呢?因为他太理想,没有现实性,没有利益可捞,只谈奉献,不可能实现,谁又会去做呢?事实上,孟子的仁义,是站在至高点上提出的,他是一个宏观指引我们的大方向,他不可能告诉你去哪家买醋会比较便宜。但是我们要去学习,要去做,要去爬这个至高点,不能因为不能实现就放弃。因为仁义,好比海里的灯塔使航船不易迷路,学好、做好仁义,可以使我们不在道德上迷失。 附原文: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推荐第7篇:孟子礼记

孟子-《礼记

《礼记》是一部儒家经典,它在经学中的地位早有定论。《礼记》是西汉武宣时代礼学家戴圣编定的四十九篇本,是先秦儒家学术论文汇编,非一人一时所著。它包涵了从孔子直到孟、荀各家各派的论著,其中皆为孔子七十子后学所记,内容相当庞杂。大多写就于春秋战国时代,文中反映的基本内容多系先秦古制,其中录有一些孔子言论或其弟子对孔子思想真谛的发挥,即使有个别篇章是秦汉儒生所撰,但其基本内容也都是对先秦古制的追记,书中包涵的古代礼制和当时社会生活情景的内容;另外从治国方略,至家庭准则,在《礼记》中都有专门篇章论述。这些篇章处处体现出宗法制的原则和精神

《礼记》在儒家学术史上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把《礼记》中有关篇章联系起来考察,大致可勾勒出孔孟荀之间乃至秦汉之际儒家各派思想体系传承关系的轮廓。《礼记》为研究先秦儒学史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尤其是蕴含的礼学思想最为丰富。儒家的礼学思想博大精深,从孔子首创礼学思想,经孟荀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体系大备。其间《礼记》对礼学的阐述最为精彩完备。《礼记》还结集了如《中庸》、《大学》、《礼运》等蕴含深邃的思想内容的学术论文,它们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名作,影响极其深远。是了解儒家的礼学思想的重要参考依据。

正文

礼记·乐记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焦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怙懘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征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

.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昏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着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爱以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

故钟鼓管磬.羽钥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还裼袭.礼之文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

之官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干戚之舞.非备乐也.孰亨而祀.非达礼也.五帝殊时.不相颂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及夫.敦乐而无忧.礼备而不偏者.其唯大圣乎.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无辨则乱升.天地之情也.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着大始.而礼居成物.着不息者天也.着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故圣人曰礼乐云.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

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 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

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是故先生因为酒礼.壹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也.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礼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礼以乐之.哀乐之分.皆以礼终.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瞧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

.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故曰.乐观其深矣.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世乱则礼慝而乐淫.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广则容奸.狭则思欲.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也.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着万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大小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

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着往.复乱以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乐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乐.乐其所自生.而礼反其所自始.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

所谓大辂者.天子之车也.龙旗九旒.天子之旌也.青黑缘者.天子之宝龟也.从之以牛羊之群.则所以赠诸侯也.

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

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

穷本知变.乐之情也.着诚去伪.礼之经也.礼乐偩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父子君臣之节.

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天地欣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然后莫木茂.区萌达.羽翼奋.角觡生.蛰虫昭苏.羽者妪伏.毛者孕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则乐之道归焉耳.

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乐师辨乎声诗.故北面而弦.宗祝辨乎宗庙之礼.故后尸.商祝辨乎丧礼.故后主人.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是故先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后.然后可以有制于天下也.

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子夏对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和正以广.弦匏笙簧.会守拊鼓.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讯疾以雅.君子于是语.于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

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及优侏獶.杂子女.不知父子.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此新乐之发也.今君之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文侯曰.敢问何如.子夏对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疢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诗云.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俾.俾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此之谓也.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乎.文侯曰.敢问溺音.何从出也.子夏对曰.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而已矣.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诗云.诱民孔易.此之谓也.然后圣人作为鼗.鼓.椌.楬.埙.箎.此六者.德音之音也.然后钟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庙也.所以献酬酳酢也.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君子听磬声.

则思死封疆之臣.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鼓鼙之声讙.讙以立动.动以进众.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鎗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

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对曰.病不得其众也.咏叹之.淫液之.何也.对曰.恐不逮事也.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对曰.及时事也.武坐致右宪左.何也.对曰.非武坐也.声淫及商.何也.对曰.非武音也.子曰.若非武音.则何音也.对曰.有司失其传也.若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子曰.唯.丘之闻诸苌弘.亦若吾子之言是也.宾牟贾起.免席而请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则既闻命矣.敢问迟之迟而又久.何也子曰.居.吾语汝.夫乐者.象成者也.摠明堂.而民知孝.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耕借.然后诸侯知所以敬.五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摠干.所以教诸侯之弟也.若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僈焉.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故礼主其减.乐主其盈.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礼减而不进则销.乐盈而不反则放.故礼有报.而乐有反.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

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喜则天下和之.怒则*者畏之.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子赣见师乙而问焉.曰.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师乙曰.乙贱工也.何足以问所宜.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焉.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爱.商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识之.故谓之齐.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子贡问乐.

推荐第8篇:《孟子》故事

《孟子》故事 第一课时

一.事半功倍 原文: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

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就像在倒悬着时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事情只要做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一倍,这只有现在这个时候才能办到。”

注释:

万乘:万辆兵车,比喻国家之大。 行:施行。 悦:喜爱。 解:解救。

倒悬:身体倒置,头部朝下。 事:指做事。 半:指一半。 功:指功效。 倍:指一倍。

齐国人有俗谚说:“虽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现在要称王天下却是很容易的。夏、殷、周三朝兴盛时,土地没有超过纵横一千里的,而现在齐国有那么大的地方了;鸡鸣狗叫互相听到,一直传到四周的国境,齐国已经有那么多的百姓了。土地不必再扩大,百姓不必再招聚,施行仁政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挡得了的。况且,仁德的君王不出现,没有比现在隔得更长的了;百姓受暴政折磨的痛苦,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饥饿的人什么都吃不挑拣,干渴的人什么都喝不挑拣。孔子说:“德政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快。”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就像在倒悬着时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事情只要做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一倍,这只有现在这个时候才能办到。

点评:救民于水火之中,是一个国家国君的责任。仁政是世人所向往、众望所归的事情。在一个充满正义、仁爱的国家里,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

二.掘井九轫不及泉,犹为弃井 原文: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章句上》

译文:

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七丈二尺深还不见泉水的话, 仍然是一个废井。

注释:

有为者:有所作为的人,成功的人。 辟若:好像。 掘:挖。

九轫:轫,古代一种长度单位,九轫是指很深。 犹:仍然。 弃井:不能用的井。

有一日,孟子看到一个人在挖井,已经挖了七丈二尺,可又停下来不想挖了。孟子问他:“老兄,你怎么不继续挖了?说不定再往下挖一点,底下就会有水了。”这个人说:“我已经挖了这么深,也没看见有水,这里一定没有水。”孟子听了就鼓励他说:“继续挖啊,不要放弃。你已经挖了这么深,在往下挖一点就会有水涌上来的。”可是那个人听也不听,扭头便走。他心里还是那个念头:这儿一定没水。于是便扛着锹去另一个地方掘井了。孟子看了摇摇头感叹地说:“掘到七丈深,离水泉涌流只有一步之遥了,就这样放弃了,多可惜呀?”

评点:

掘井人没有专一的目标,做事情也不能够持之以恒,总是三心二意,半途而废。这就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就像掘井一样,若不到泉水涌流出来便放弃不做了,就永远不会达不到成功的彼岸。

第二课时

三.五十步笑百步 原文: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译文:

战鼓咚咚,交战开始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奔逃,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了。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而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行不行呢?

注释:

填然:咚咚敲鼓的样子。 鼓:敲鼓。

接:(打仗的双方在大战场上)相遇。 曳:拖着。 兵:指兵器。 止:停止。 笑:嘲笑。

在古代的战国时期,中国有很多诸侯的王国。这些国家都采取合纵连横的计策,和远方的国家交朋友而去进攻离自己近的国家。战争年年都有,这可苦坏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到了这种情况,就决定去周游列国,每到一个国家都要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有一天,孟子来到梁国,见到喜欢打仗的梁惠王。梁惠王听说过孟子很有才能,就对孟子说:“我尽心尽力的治理我的国家,又用心爱护我的百姓,为什么却不见这里的百姓增多呢?”孟子回答说:“大王这么喜欢打仗,我就拿打仗给您作个比喻吧!打仗时战鼓咚咚,两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一场惨烈的厮杀开始了。厮杀的结果,打败的一方弃盔丢甲,鬼哭狼嚎,飞奔着逃命。有一个兵士跑得很慢,只跑了五十步,往回看到敌人不再追赶自己了,就停了下来。他往前看,发现有一个士兵已经跑了一百步远。于是就嘲笑他说:‘你真是贪生怕死啊!’,这个士兵这么做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护你的百姓,可你喜欢打仗,战争会让百姓遭殃。这与只跑了五十步的那个人是同样道理呀。”

点评:

这个故事是说那些爱嘲笑别人的人,以小失败去嘲笑大失败的人,两个人都失败了,虽然程度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即使小朋友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们也不应该骄傲和嘲笑别人的。

四.王顾左右而言他 原文: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译文:

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注释: 顾:看。 言:说

有一天,孟子对齐国的国王说:“假如大王有一个臣下要去楚国,将他的妻子和孩子托付给他的一个朋友照料。等这个人回来时,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孩子在挨饿受冻,他应当怎样对待这个朋友呢?”国王回答说:“应该和这个朋友断交。”孟子接着又说:“做官的人管理不好自己的属下,应该怎么办呢?”国王回答说:“应该把他撤职,不让他当官。”孟子说:“那如果国家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百姓不能幸福快乐的生活怎么办呢?”这个国王听到这话,不敢正对孟子,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扭过头去看他左右的侍从,说起别的事来了。

评点:

故事里的齐国国王在面对孟子的提问时,开始还能回答得井井有条。但后来却被孟子问到无法回答了,不敢看孟子。这是因为他没有把国家治理的很好,也不能说自己不当国王了,所以陷入了尴尬之中。这就告诉我们: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做好,不要等到老师或者别人问起来,觉得不好意思。

第三课时

五.人性之善,犹水就下 原文: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章句上》

译文:

人性的善良,正好像水性的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

注释: 善:善良。 犹:好像。 就:靠近,接近。

婴儿一生下来,哇哇啼哭,这个小生命是没有坏心思的,也不懂得如何做坏事。人的本性就像是一天湍急的流水,虽然流水从东方开了缺口便向东流,从西方开了缺口便向西流,水诚然是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但是它有向上或向下的定向。婴儿也是这样的,人的本性是向善的,人性的善良,正好像水性的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拍水使它跳起来,可以高过额角。激水使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但这不是流水的本性,而是形势使它做出改变的的。一个人生下来之后,如果受到坏人的影响,也是可以使他做坏事的,人的本性也是有可能改变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评点: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小朋友在生活中遇到坏人坏事,千万不要以那些人和事为榜样,去做与自己善良的本性不符合的事情。

六.慎汝所与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孟子•离娄下》

译文:

逢蒙向羿学射箭,完全学会了羿的技术,他想到天下只有羿比自己强,于是杀害了羿。孟子知道了,说:“这件事羿也有过错。”

注释:

逢蒙,羿的学生,后背叛羿,帮助有穷国的相寒浞杀死了羿。 羿,传说是古代有穷国的国君,以善射闻名。 尽:完全。 道:技艺。 惟:只有。 愈:超过。 罪:过错。

一个叫逢蒙的人向神射手羿学习射箭,当逢蒙完全学会了羿的技术后,他想到天下只有羿比自己强,于是就趁羿不注意,杀害了他。孟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这件事羿也有过错。”公明仪说:“羿怎么会有过错呢?他好像没有错”孟子说:“过错小一点罢了,不能说没有过错。当初,郑国派一个将军子濯孺子去侵犯卫国,卫国就派另一个将军庾公之斯去追击他。子濯孺子在路上发现自己被追杀,就担忧地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不能拿弓,我是必死无疑的了。’又问给他驾车的车夫:‘追我的人是谁?’驾车的人说:‘是那个庾公之斯。’子濯孺子听说这样,高兴地说:‘我能活了!’驾车的不能理解,说:‘庾公之斯是卫国善于射箭的人;您反而说能活了,这是为什么啊? ’子濯孺子解释说:‘庾公之斯是跟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跟我学的射箭。我知道,尹公之他是个正派人,所以,他看中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的。’不久,果然庾公之斯追到跟前,说:‘先生为什么不拿弓?’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旧病发作了,无法拿弓。’庾公之斯说:‘我向尹公之他学习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您学习射箭,我实在不忍心用您传授的技术反过来伤害您。但是今天国君交付我来追击你,我不敢不照办。’说完,他便抽出箭来,用力在车轮上敲掉箭头,射了四箭之后返身回去了。”

评点:

逢蒙学会了羿的技术却用来对付自己的老师羿,庾公之斯知道自己追杀的人正是自己老师的老师,他就网开一面。正派的人要用正派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这才是真正君子的作为啊。

第四课时

七.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原文:

故义理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

译文:

所以理义使得我心里高兴,正和猪狗牛羊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

注释: 故:所以。 悦:使人高兴。 犹:好像。

刍豢:古时指牛羊猪狗一类的动物。 口:口味。

环境是可以影响和改变人的。在丰收的年头,少年子弟多半懒惰,而在灾荒年头,少年子弟多半强暴,这不是天生资质不同,而是因为环境造成的。拿大麦来打比方吧,播种,耕地,如果土地是一样的,种植时间一样,便会蓬勃地生长,最晚到夏至的时候都会成熟了。即使有所不同,也是由于土地的肥沃或者贫瘠的差别,雨水的多少,人力的勤劳或懒惰的缘故。所以一切同类的十五,都大体相同,圣人也是我们的同类。古时有一个叫龙子的人曾经说过,不看清脚的样子去编草鞋,我知道不会变成筐子。这是因为各人的脚大体相同。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古时一个叫易牙的人就摸准了这一嗜好。如果人人对于味道的喜好不同,为什么当时天下的人都追随着易牙的口味呢?耳朵也是一样的,一讲到声音,天下都期望做到师旷那样,这就说明了天下人的听觉大体相同。眼睛也是如此,一讲到子都,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他美丽。不认为子都是美的,那是没有眼睛的人。所以说,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容色,有相同的美感。谈到心,就独独没有相同之处了吗?心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是理,是义。圣人早就懂得了我们内心相同的理义。所以理义让我心里高兴,正好像猪狗牛羊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

评点:

发现别人什么事做错了,要想让别人愉快地改正错误,就要能讲得清楚道理,这样做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这样别人才会接受你的意见。

八.爱人者人恒爱之 原文: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

译文: 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

注释: 爱:爱护。 恒:永远。 敬:尊敬。

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君子把仁德保存在心里,把礼貌保存在心里。有仁德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假如有一个人,他以粗暴蛮横的态度对待你,那么君子必定会反省自己:我对他一定还有不够仁德的地方和没有礼貌的地方,要不他怎么会用这种态度冲着我来呢?经过反省后做到有仁德了,反省后做到有礼貌了,那人的粗暴蛮横仍然如此,君子必定再反省:我待他一定还没有尽心竭力。经过反省,做到了尽心竭力,那人的粗暴蛮横还是这样,君子就说:“这不过是个狂人罢了。像他这样,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禽兽又有什么可计较的呢?”因此,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但是没有一时的担心。君子对于不仁的事是不做的,不合礼节的事也不会做。即使有一时的担心,君子也不认为值得担心了。

点评:

做一个优秀的人就要时刻的爱护别人,尊敬别人。这样别人才能关爱自己,和尊重自己。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五课时

九.独乐乐与众乐乐 原文: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译文:

孟子问道:“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这两件事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说:“自己欣赏音乐不如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又问:“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而快乐,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不如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注释:

乐:欣赏音乐。 乐:高兴。 孰:哪一个。 少:少数人。 众:多数人。

古时候,有一个叫庄暴的人来见孟子,他对孟子说:“我被齐王召见,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不知道用什么话回答。爱好音乐,那怎么样呢?”孟子听了,回答说:“如果齐王真的很喜欢音乐,那么齐国治理得大概很好了吧。”

后来有一天,孟子被齐王接见,孟子就向齐王说:“您曾经把自己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了,是真的吗?”齐王变了脸色说:“我不是爱好古代的高雅的音乐,只是爱好世俗流行的音乐。”孟子说:“只要您真的很爱音乐,这样齐国就治理得很好了。当今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齐王面露疑色,问道:“你为什么这样说?这是什么道理呢?”孟子反问道:“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这两件事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说:“自己欣赏音乐不如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又问:“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而快乐,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不如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听了很满意,说:“请让我给您谈谈关于欣赏音乐的事吧。假如现在您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的钟、鼓、箫、笛的声音,都觉得头痛,愁眉苦脸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这样爱好音乐,为什么使我们落到这样坏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见面,兄弟东奔西跑,妻子儿女离散。’假如现在君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您的车马的声音,看到仪仗的华丽,都觉得头痛,愁眉苦脸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这样爱好打猎,为什么使我们落到这样坏的地步呢?父子不能相见,兄弟东奔西跑,妻子儿女离散。’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您不肯和百姓一起欢乐啊。如果您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弹奏钟、鼓、箫、笛的声音,都高兴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如果现在您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您车马的声音,看到仪仗的华丽,都高兴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打猎呢?’这同样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您能和百姓同欢乐啊!如果现在您能和百姓一起欢乐,那天下就能统一了。”

点评:

作为一国的君王,要和自己国家的子民一起分享快乐,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赖和拥护。每个人都如此,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和别人一起分享,这样别人才会把你当成好朋友。

十.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原文: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章句上》

译文: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像鲁班那样手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注释:

离娄:相传是黄帝时代的人,视力特别好,能在百步之外看见很细小的东西。 公输子:即公输班,鲁国人,所以又叫鲁班,古代有名的木匠。 师旷:春秋时候晋国有名的音乐家。

六律:中国古代将音律分为阴律、阳律两部分,各有六种音,六律就是阳律的六音,分别是太簇、姑洗、获宾、夷则、无射、黄钟。

五音:中国古代音阶名称,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中的

1、

2、

3、

5、6这五个音。

尧舜:传说中古代有名的君王,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古时候画一个方形,要用矩这种工具,要画一个圆形,要用规这种工具。没有规、矩,方形就不会是方的,圆形也不会是圆的。军队需要严明的纪律,这样它才有战斗力;社会需要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这样它才能正常运转。可以说,规矩无时无刻不在参与我们的生活,它是社会生活中一定的标准、准则或习惯。没有规矩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试想想,在今天,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红绿灯,那么世界上的交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那行人和车辆就会没有次序的穿行,人车争道,事故频繁,交通瘫痪。世界将变得非常可怕。

点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遵守规矩,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交头接耳,要听老师和父母的话,这些都是懂规矩的表现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六课时

十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章句下》

译文:

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担子加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到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忍受饥饿,使他的身子感到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到干扰、被打乱,以此来震动他的心理、坚强他的性格,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注释: 故:所以。 降:降临

任:任务、担子。 是:这个。 苦:使„„受苦。 劳:使„„疲劳。 饿:使„„挨饿。 空:白白地。 乏:使„„困乏。 行:做事。 拂:违背,不顺。

忍:通“韧”,使„„变得坚韧。 曾益:曾通“增”,增加。

传说,古代的君王舜在田野中兴起,商代的贤者傅说从筑墙的苦役中被人提拔出来,另一个贤臣胶鬲从鱼盐贩子中被人发现受到提拔,齐国的管夷吾从狱官手中提拔出来,楚国的孙叔敖从海边的隐居生活中提拔出来,百里奚从市场所提拔出来重用。所以,上天要把一个重大的担子交付给一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到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忍受饥饿,使他的身子感到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到干扰、被打乱,通过这些痛苦磨难,来震动他的心理、坚强他的性格,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一个人可能会犯些错误,但是犯了错误还能够改正;那些心灵遭受到痛苦磨难的人,思虑往往有时被阻塞,但只有这样才能奋发有为;这些痛苦在脸上显示,在言语中流露,最后才能被别人了解。如果在一个国家里,国内没有能严格执法的大臣和能够辅佐国君的能臣,在国外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外患的威胁,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从这里,就能明白忧患中能获得生存、安乐中会遭致灭亡的道理了。”

点评:

自古英才多磨难,是有它深刻的道理的,舒适的环境、优异的生活条件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不思进取。而在挫折和不幸,让人更容易成长。

十二.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原文: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章句下》

译文: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有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暴虐的人,怎么可能使鲜血横流,连木棒都漂起来呢?”

注释: 尽:完全。 书:指《尚书》。

《武成》:《尚书》的篇名。

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一页。 杵(chǔ):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在春秋时候的秦国,有一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就是辨别出马的优劣,不管什么样的马,经他一眼,就能分出。因此,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有一天,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然看见一匹拉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前去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大了。这匹老马拉着车十分艰难,孙阳觉得这匹宝马良驹实在太委屈了,它本是应该在疆场上奔跑,发挥着更大作用,但现在却只能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真是太可惜了!孙阳想到这些,不禁难过得落下泪来。

回去之后,这个伯乐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就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做《相马经》。

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完全相信书上所说的,还不如没有这本书。可笑的是伯乐的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拿着书到处找好马。他按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中,对伯乐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这个伯乐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这么笨,他幽默地说:“儿子啊,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还不能用来拉车。”

点评:

完全相信书上所说的话是愚蠢的,因为在不同情况下,书中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所以还要有自己的主张啊。

推荐第9篇:孟子论文

孟子之性本善

----我学国学经典

《韩非子·显学》里说:“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这“儒分为八”,究竟是说儒学分裂为八个学派,还是说呈现出八大“掌门人”,抑或说这个“八”,只是虚指,其实是极言其多,学术界有种种不同结论。这且不去管它。孟子确实是孔子所创立儒学的重要的接力人,是当时力排众议的儒林巨擘。

在孟子的思想里,“仁政”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的“仁政”,一是“尊贤使能”,尊重人才,选贤与能;一是“制民之产”,使老百姓躬耕有其田,商贾有其市,天下皆得其利。尊贤使能,这不用多说。天下皆得其利,这个思想非常好。孟子在《梁惠王上》里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岁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从之也轻。”一句话,统治者必须考虑人民疾苦,关心民生,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让老百姓成为“有产者”,而不能只管自己寻欢作乐,更不能“陷溺其民”。政在得民,民贵君轻,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上轨道。孟子说这话,不是无的放矢,他身处战国中期,七雄争霸,长时期的大厮杀,人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所以孟子作为思想家,才有这样的针锋相对的话。孟子关于其“仁政”的具体方案,诸如经济方面的实行“井田制”等等,世易时移,已不必再拘泥,也不必多说。而孟子的仁政思想,确是历千载而葆其光芒。我们固然可以批评孟子的仁政思想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维护君权,是为了统治者的长治久安;但是在客观上,“制民之产”、“政在得民”、“民贵君轻”,总要比严刑峻法、巧取豪夺、与民争利、不管人民死活的暴政、苛政更好吧!人民只有经常感到自己处于国家的强有力的保护之下,只有感到在这个国家里工作和生活是有保障的,才能对这个国家产生认同感和亲和感。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可惜它常常被君王们所忽略。

孟子的仁政思想具有现代意义,现代实行“仁政”,应当关心当代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制订有利于百姓生活的相关政策,减小贫富差距,更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促进全社会的合谐。现代实行“仁政”,国家的当政政府才稳固,才能受到民众的支持与拥戴。现代实行“仁政”,多多援助他国,结交盟友,与人为善,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在危难之时,才会得到更多其它国家的支持与帮助。

在孟子的思想里,他的教育思想也是很重要的。

人性之善也。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于是,在先秦诸子和百家争鸣之中掀起了一股讨论人性问题的热潮。人性善恶问题是一个热点和重要内容,孔子并没有明确表态人性是善还是恶。孟子将孔子“性相近”的观点发展为性善论,奠定了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生而就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者,无不知敬其兄者。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因此,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种心,都是人天生所固有的,还给人的善本性,作了内涵上的规定,“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这里所谓的“四端”或者说“四德”即“仁义礼智”是人善性的集中体现”。在他看来,这种善性是人所固有的,并不是外界的赐予,“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扩而充之,人皆可为尧舜。虽然人人都有善端,“人性之善也”,但是如果不扩充它,那么这些端绪就会随时泯灭,“可使为不善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并说明了扩充善性对社会的重要性,“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不过是把人所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而已,如果凡人也能将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也可以成为圣人”。

如何充分扩充人的善端呢?孟子认为有客观和主观两个因素。孟子说,水向下流是水的本性,但是:“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人也同样如此,“自暴自弃”、“言非礼义”,使“善端”遭泯灭,走上“为不善”的歧途,最终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河人格,不能成为圣人。

那么,如何才能把生而就有的“善端”变成现实的伦理道德呢?他的“人性之善”与生具有的观点,为其教育思想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而他的人性“可使为不善”的观点,则为其教育思想的必要性奠定了基础。“孟子主张用通过教育的途径来扩充先天的‘善端’。因此,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教育内容和目标。“孟子是以‘仁义’、‘五伦’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以‘君子’为楷模的人格理想作为教育的标准内容”,他的教育,基本上是人伦教育、道德教育。他施教的目标是培养“明人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他心中的君子,应当是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义轻利,舍生取义。 “明人伦”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个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三代的共同教育经验。孟子还主张坚持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使“五伦”“仁义”深入人心。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教育就是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之后,“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以培养‘明人伦’的士君子为目标的教育就逐步演变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孟子深刻阐述了教育所起到的重要性和任务。

“求放心”。孟子认为教育对人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他把人的“善端”的转化,看作是自内扩充的过程:而“善端”自内扩充的关键在于教育。“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人固有的善端得以保持和发扬,使失去的善端得以恢复;教育的作用,既表现为“求放心”,又表现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教育使人区别于禽兽、使贤区别于不肖。“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他此处所说的“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的那个“几希”之物,正是指人的善良本性。并且认为,这个“几希”之物区别了人和动物,“有,则为人;无,则为禽兽”。

因此,人只有保存并扩充先天的善性,才能和禽兽相区别,那么,如何去保存和扩充呢?这是教育的任务所在。孟子还认为教育使贤与不肖相区别,“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此话中的“养”,就是教育、熏陶。 孟子不仅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而且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链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上承孔子思想之统绪,下启宋明理学之端倪,直接从人之内在心性出发,发掘他所理解的道德主体的价值和实现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张扬着自己的主体意识。孟子生前虽未能实现其平治天下的愿望,但他的仁政和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同时对东西方文化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推荐第10篇:孟子读后感

长大后的感悟

-----读《孟子》有感

13秋英语1班汪海媚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他的这些思想和观点在由他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的言论汇编《孟子》中有所体现,尤其是在那些被誉为孟子经典名言的语录中更是得到了充分展示。孟子的“仁政”观点,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历代统治者奉为经典,并被当作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长期处于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从小我们就在孔孟之道的耳濡目染中长大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影响着千千万万代中华子女。记得初中时,背诵过许多孟子的名言警句,受益匪浅。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鱼和熊掌都是美味,我都想要,但是二者不可能都得到,那我就取熊掌吧,生命和大义都是我想要的,但如果我不能二者兼得的话,我宁愿失去生命,以全大义。越长大越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小时候背诵这句话能理解,人不能太贪心,事情不可能让一个人占尽便宜,有所得必有所失,我们应该学会放弃次要的而顾着重要的。但只有经历过之后,才能深刻体会到感悟到。不仅是有得必有失的道理,孟子同时还强调了,人们应该重义,舍生取义。如今浮躁功利的社会,能行义之人已经很少,何况以生命为代价,有几人能办到?孟子的话值得我们铭记在心。

还有这句,大家肯定也烂熟于心了,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当我受到什么挫折,什么不公,或者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句话,给自己一些鼓励也是一种安慰,身心就会舒畅很多,心态就会平稳,就可以脚踏实地的走下去。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就是让我们独立思考,不要完全依赖书本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看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要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要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事实。

很多小时候所学的孟子语录,早已烂熟于心,但道理却是在长大后慢慢懂得。懂得了道理,放平心态,才会活得更轻松。

2014年4月2日

第11篇:走进孟子

走进孟子

孟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辩论家,在唇枪舌战中,他战无不胜,在与高高在上的各国君主对话时,他又游刃有余。不论是怎样的强强对话,他都有制胜法宝。孟子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他个人的能力与成就上,而是奠基于他的儒家学说,亦即他从孔子那里所得到的思想启发。

儒家的观点是什么?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真诚,就会发现内心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该做的事。该做的事可以总称为“善”,其内容是需要教育来界定的。于是,人在接受教育之后,始终以真诚态度面对自己的责任,并且勇于实践,择善固执,最后可以止于至善。

这样的人是坦荡荡的,是俯仰无愧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同时也是快乐无比的。

孟子晚于孔子一百多年,他所处的战国时代中期比孔子的时代更为混乱险恶,但是他了解孔子的思想,进而深刻阐述,广为传扬,使儒家学说形成完整的系统,可以应用在人生的每一方面。《孟子》一书就是最佳的例证。

孟子是“温故而知新”的典范。他熟读《诗经》、《书经》,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他善于使用语言,留给后代的格言与成语又多又美;他精于现场辩论,在一问一答之间,使人茅塞顿开,连万乘之君也对他心存敬畏。但最重要的是,他所宣扬的一切都能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从而产生充满自信的快乐。

现代人最重要的不是快乐吗?现代人最缺乏的不是自信吗?那么何不向孟子请教呢?真正的快乐不是源自外在成就,因为外来的东西可得可失,可多可少,并且始终在紧张的竞争状态中。真正的快乐来自真诚,遵从内心的要求去做人处事,就是对人生的肯定与感激,人性的尊严与价值亦在于此。

他能被后世尊为“亚圣”,与孔子思想合称“孔孟之道”,著作又被后代学者定为《四书》之一,这一切荣耀是否实至名归?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希望本书所展现的是孟子的全方位观点,其中又以人性论、修养论、教育观、人生境界说最为关键。这些思想组合为一个结晶体,每一个侧面都映现出核心理念的精彩。

学习孟子,可以明白人类之所以伟大,人性之所以可贵,从而使我们加倍珍惜时光,进行成就自我的修炼之旅。在这一过程中,自信的快乐将泉涌而出。孟子亲身作了示范,我们不妨亦步亦趋。

就像傅佩荣先生所说的,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有同理心,同理心就是说从别人角度来设想,去了解别人在什么样情况,他有什么样的需要,你怎么讲他才会听得进去,他才愿意接受。而孟子这一方面的表现也是很特别的。那么孟子有什么独门秘笈?他能教给现代人什么样高超的说话技巧?

1、齐宣王是战国时期有名的齐国国君,他让齐国的霸业达到了一个顶峰。齐宣王不惜耗费巨资,招揽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封他们为上大夫。孟子就是其中之一,他擅长辩论,与齐宣王的对话气势磅礴,犀利深刻,常常让齐宣王哑口无言。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精彩的对话呢?

2、孟子是一位杰出的辩论家。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位“发明家”。他创造出了很多新的成语,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出尔反尔,反求诸己,绰绰有余,这些成语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已经是耳熟能详,在它们背后又有着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3、孟子创造的成语涉及了方方面面,可以说包罗万象。那么与人相处之道,孟子又创造了什么特别的成语呢?

4、据统计,在《孟子》一书里,孟子创造的成语有137条之多。同时《孟子》一书又处处充满了圣人孟子的智慧,留下了很多至今仍为人称道的至理名言。孟子这位雄辩家又将用什么精辟的语言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呢?

5、孟子针对自我修养和人格培养创造了很多的成语和格言。同时,他又非常鼓励人的实际行动。面对实际生活的时候,孟子又将教给我们怎样的勇气呢?

一,他不是好辩

儒家又称「孔孟之道」,听起来好像是孔子与孟子连手打造了这个学派。事实上,孟子晩于孔子一百多年,是努力「私淑」孔子,再成就一家之言的。孔子认为没有人了解自己;而孟子呢?他也觉得遗憾,因为他被当时的人说成「好辩」。所谓好辩,就是口才胜过道理,让人口服而心不服。

孟子的口才确实过人,但不是伶牙俐齿或机智巧辩,而是学问充实与才思敏捷的表现。一般人遇到梁惠王或齐宣王这样的大国君主时,往往察言观色、委婉发言、投其所好,但是孟子秉持儒家立场,主要考虑百姓的需求,所以说话引经据典,随口就组成浅显的成语,使人一听就明白,并且可以传之久远。

譬如,学习缺乏恒心,是「一暴十寒」;只做几件好事就期望改变大局,是「杯水车薪」;推行政治的方法不对,是「缘木求鱼」;做国君的不宜过于耽溺享乐,「流连忘返」;配合民心就可以「事半功倍」;立志上进则有如「迁于乔木」;了解自身处境,行动「绰绰有余」;百姓生活的美景是「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二,他有同理心

孟子与国君谈话时,善于使用比喻。当梁惠王向他抱怨,说自己如何勤政爱民却没有明显的效果时,孟子说:大王喜欢战争,我就用打仗作个比喻。他所说的是:两个士兵在战场上因为贪生怕死而丢掉盔甲兵器,向后逃跑。一个跑了五十步,一个跑了一百步。请问:「五十步笑百步」可以吗?梁惠王立即说「不可」。孟子说的跑五十步的士兵,正是梁惠王啊!除非推行仁政,不然都不够资格要求国家富强。

孟子与齐宣王谈话的资料更多也更有趣。宣王见到有人牵一头牛走过堂下,他不忍心看到牛恐惧发抖的样子,就吩咐换一头羊去杀了祭钟。这个举措引起百姓议论,以为大王吝啬。孟子说他知道宣王是不忍心。宣王很高兴,认为孟子所言「于我心有戚戚焉」。但是孟子接着提醒宣王不宜「见牛未见羊」,更不可忽视百姓饿死的残酷事实。为政之道很简单,「推广扩充」心中的不忍之情就可以了。

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话,实有颠扑不破的道理。一个人听音乐的快乐,比起同许多人听音乐的快乐,齐宣王会选择哪一种?答案很清楚:「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三,为什么非辩不可?

偏差的观念会带来错误的行为,亦即邪说会造成暴行,结果则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孟子身处战国时代中期,一方面,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另一方面,农家、纵横家、兵家的追随者也游走各国。这个时候若不出而辩论,儒家还有存在的余地吗?

孟子说得似乎偏激:「杨子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种判断是偏激的吗?未必如此。孟子是把一种立场推演到它「逻辑的结论」。若是像杨朱一样,「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又怎么肯纳税支持国家政策呢?这不是「不要国君」吗?若是实施墨翟的「兼爱」,同时而平等地爱护每一个人,把自己的父母等同于别人的父母,那不是「无父」(不要自己的父母)吗?无父无君不是与飞禽走兽一样了吗?

至于农家、纵横家、兵家,有的陈义过高,有的只求己利,有的诉诸征战,结果都不是理想的,亦即无法真正为百姓谋求福祉。孟子出而辩论,是为了「正仁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三圣指大禹、周公、孔子。他的结论是「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真理愈辩愈明,孟子所要表达的是什么?

四,传承孔子思想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从孔子算起是第五代弟子。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是「道既通」,领悟了孔子思想,又有了新的见解之后,才出来周游列国,希望得君行道,造福百姓。

儒家主张政治的目的是行仁,方法则是上行下效,所以要由国君修身做起。孟子对国君苦口婆心而未必能有什么成绩,这是时代大势所趋。既然如此,就只能寄希望于教育了。教育是要唤醒一个人自觉其价值,肯定自己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可以经由修行而成为君子,再往上向往圣人的目标。这一套说法的根据必须落实于人性论上面。有关人性的讨论是孟子书中最精采的部分,也是我们将会继续介绍的。

孔孟所说的都对吗? 我在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讲述“儒家智慧与现代人生”。讲完之后,现场同学提出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孔孟所说的都对吗?一位硕士生提问,他说:“依傅教授所介绍的儒家看来,好像这种学说没有任何缺点.但是两千多年以前的观点,怎么可能完全适用于今日?”

这是个好问题,也是许多人心中的疑惑。今天大陆上虽有国学热,但也有一批人存着看热闹的心理,等着看你烟消云散。既然如此,我们确实应该认真思考及响应这个提问。

我所谓的儒家,是以孔子与孟子为代表,而著作则是《论语》与《孟子》。把握住这两本经典,可以再推而广之,包括《大学》、《中庸》、《易传》、《荀子》等书,则至少抓住了学说的主轴,可以进行评估与定位,确定儒家是什么与不是什么。

《论语》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行,是由孔子的第二代弟子(有若与曾参的学生)所编纂而成的。这些材料是孔子的第一代弟子为他守丧三年期间,大家每日为思念老师而反复讲习传颂的。《论语》大都是类似格言的短句,其故在此。那么,其中所记的难道都对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孔子所说的话,经由学生从各个角度提问,展示了一个“一以贯之”的道理。孔子因材施教,但核心思想始终如一,就是要人“行仁”。行仁符合人性的要求,行仁必须透过教育而明白该如何做;行仁带来最深刻的快乐。必要时,人应该“杀身成仁”,牺牲生命来完成行仁的目的。“仁”字“从人从二”,表示个人不能脱离群体而成就自己。儒家的淑世精神奠基于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更显示了人格平等、人性等值的人文主义立场。这样的学说有何错误可言?

其次,《论语》所记是二千五百年前的生活处境,其中谈到有关封建社会的制度与礼仪规范,当然不合今日生活之所需。这一部分不妨视之为时代的限制,无所谓对错问题。譬如,孔子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背景是:孔子每次上朝时,按照当时礼仪的规定,在堂下先跪拜一次,上堂之后再跪拜一次。结果可能因而受人嘲讽,说他大概是想要谄媚国君。事实上,孔子是依礼而行,不像许多大夫只在上堂之后才跪拜,显得过于傲慢。像这一类数据在今天看来只有一个意义,就是:在社会上长幼尊卑都应该“依礼而行”。今天谁可能再向长官或国家领袖行跪拜之礼呢?

另外《论语》中像“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些语句在适当理解之后,也不是我们从字面上所见的那种含意,因而也谈不上是什么缺点。

至于《孟子》一书,则是由孟子本人与几位学生仔细修订过的。书中公开谈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甚至有学生多次直接质疑孟子,认为他某件事做错了,某句话说得不恰当。然后呢?孟子一一详加说明与驳斥,根本不需要我们再来为他辩护。只要熟读原文数据,就不会再认为孟子只是徒逞口舌之利而已。

孟子真正受人误解的,是他的“性善”之说。许多人根据南宋朱熹的批注去理解孟子,把孟子当成主张“人性本善”了。但是,请别忘记一件事实。先秦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比孟子晚了

六、七十年,他在〈性恶篇〉四度提及“孟子曰性善”,然后把孟子的“性善”说成“性本善”,再予以大力批判。荀子的批判对不对呢?我的怀疑是:荀子可能没有认真念过《孟子.告子篇上》,所以才会误会他所说的是性本善。 孟子说的是什么?他说:人心有四端,就好像人身有四肢。四端表现出来成为四种行为是“仁、义、礼、智”,这些行为才称为“善”。这可理解为“人性向善”而不可说是本善。孟子擅长使用比喻,原因之一或许是:人性本身实在无法直接说清楚。

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句话很明显,是用水来比喻人性,“水向下流”,人性呢?自然是“向善”了。他多次使用“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兽之走圹”这些语词来描写人性是动态向善的。最直截了当的一句比喻是:“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我心以理义为悦,当然表示理义并非我心所本有,而是我心始终“向着”理义。这不是主张“人性向善”又是什么?

说明此理之后,我转而请教这位提问的同学:“请你指出孔子与孟子的言论中,有哪一句话是错误的?”他尴尬地低下头,没有作声。全场一千多位师生也不发一语。

二,如何判断经典原意?

接着,一位博士生提出问题:“请问,在研究《论语》时,我看过魏朝何晏、宋朝朱熹与清朝刘宝楠三人的注解,但是要如何判断谁说的是对的呢?”这也是一个好问题。我们阅读古代经典,常有类似的困扰。我的回答如下:

历代以来有关《论语》的注解,大约有四百多种,有些编辑成书,有些散见于文集中。就以近代来说,刘宝楠之后也有不下数十种批注是较为知名的,那么如何进行判读呢?这里涉及的是诠释学的问题,亦即如何“理解与解释”经典。若想读懂一段文字,完整而标准的程序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

一,这段话“究竟”在说什么?这时要靠文字训诂及考据方面的专家所下的功夫。问题是这些专家的意见未必一致,所以还需要广泛阅读相关研究成果。譬如,我在探讨《庄子》时,先花三个月仔细阅读王叔岷先生的《庄子校诠》,将近一千五百页,其中对庄子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作了精细考核,但经常是两三种意思并列而难以决定。若没有这本书的帮助,我是不可能深入理解庄子的。在探讨《论语》时,我认真读过的书,除了提问者所列的三种之外,主要还有程树德的《论语集释》(这本书收录了四百家注解的重要观点),以及日本学者竹添光鸿的《论语会笺》(这本书综合了日本学界长期研究的成果)。

二,这段话“想要”说什么?每一个时代与每一个社会,都有自身的共同处境与共同话题。这些是当时的人在谈话时所“预设”的情况,虽然没有明白说出来,但却是不可或缺的背景色彩。譬如,孔子的学生为何经常请教“如何从政”?因为孔子首先开始了平民教育,让平民有机会从政做官,为百姓服务。学生当然知道老师的教导与期许。另外,孔子一再谈到“仁”字,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礼坏乐崩”,必须靠教育启发人心的自觉,让人主动愿意行仁以完成人生目的。因此,若想了解某一段话,必须知道其时代与社会的特殊处境。

三,这段话“能够”说什么?孔子说的一句话,可能有

三、四种,甚至更多的不同注解,这些注解代表这句话被人们理解的各种“可能性”。一句话有其无法限制的可能性,我们要设法多加学习,以免成为井底之蛙。但是,这些注解又要如何分辨其价值呢?这就牵涉到下一步了。

四,这段话“应该”说什么?这是研究者本人必须做的判断。如果真的依照前面三个步骤进行,既知道原文的字句,又明白时代的处境,同时还看了历代的注解,这时就要靠自己了。如何判断这个“应该”呢?两个原则:一是求其经典内部的圆融一致,不可形成自相矛盾;二是让经典回归经验,看看是否与今日的生活经验可以对应。

最后,就算我个人认定这段话“应该”是什么意思,我的见解对别人而言也只是许多“可能性”之一而已。学术因此是天下之公器,是开放给一代一代的学者去精益求精的。

孟子的智慧之修养见功夫

(一)

(2009-06-09 16:53:30)

听到修养这个词,很多人可能会有压力,为什么非修养不可呢?修养到什么程度才算够呢?修养是很辛苦的事,可能带来快乐吗?孟子会告诉我们这一切的答案。

一、孟子的经验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离娄下》),人跟其他动物的差别只有一点点,我们应该设法去存养扩充,如果没有把这一点点发展开来,实践出来,那跟动物差别就不大了,所以修养是人之成人的必经之途。修养的范围很广,受教育,各种自我成长的要求,等等,都可以包括在内。我们不妨从孟子自己的经验说起。

孟子刚到齐国的时候,齐宣王对他非常重视。有一个学生问孟子,现在齐王让先生来当卿相这样的大官的话,您会不会动心呢?

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的话,反过来也就是说,如果富贵一来就沉溺于享受,贫贱一来就放弃志向,威武一来就屈服了,就是做不到不动心的要求。 现在,孟子怎么说呢?不会的,我40岁就不动心了。这里面就有意思了。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到40岁的时候没有任何迷惑,所有人间的问题孔子都可以讲出道理。孟子40岁不动心,也是对所有事情都了解了,所以不会心猿意马。

学生接着问,不动心是怎么做到的呢?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个比较容易;然后选择怎么跟别人来往,选择做什么事业,以什么方式来做,这个就比较难了,因为会和其他人构成某种关系。选择需要勇气,勇气培养好了,才能够在关键时刻作一个抉择,所以孟子就从培养勇气开始说。他说有三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以勇士北宫黝为例。北宫黝怎样培养勇气呢?肌肤被刺不退缩,眼睛被戳不逃避。这两点就很可怕了,你要刺我,要戳我眼睛,我毫不在乎,一点都不逃避。不但如此,他觉得受到一点小挫折,就像在公共场所被人家鞭打一样。这个人自尊心特别强,他既不受平凡小民的羞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羞辱;他把刺杀大国君主看成刺杀平凡小民一样,对诸侯毫不畏惧,听到斥骂一定反击。北宫黝就像司马迁笔下《刺客列传》里的那些游侠,个个武功高强,一人可以敌几十人,他才有这样的魄力,才可以表现出这种勇气。这种勇气,一般人即使想做也不见得做得到。它是外发的,具有某种体格上或者武功上的卓越之处。

第二种,以孟施舍为例。孟施舍对待不能战胜的,就像对待足以战胜的一样,就是说虽然我的兵力比你少很多,但是我的士气很高,心态很好,很坚定,我一定可以把你打败。孟施舍说,如果衡量敌得过才前进,考虑可以胜才交战,就说明我是害怕众多军队的人。怎么能做到必胜呢?不过是无所畏惧罢了。这是第二种办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比如参加考试,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行,我一定成功;推销员去推销东西的时候,要相信我一定如何如何。这种办法,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自信,是内敛的。

第三种,孟子是引述曾参的话来说明的。曾参对弟子说,你爱好勇敢吗?我曾经听孔子谈过大勇的作风。接下去的一段话,《论语》里并没有出现,我们平常都以为是孟子说的,其实是孟子转述孔子的话:“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说,反省自己觉得理屈,即使面对平凡小民,我难道不害怕吗?不能说人家是个老百姓,没有身份,没有地位,我就欺负他。但是,如果反省自己觉得理直,即使面对千人万人,我照样向前走去。我们平常总喜欢用后面这一半,常常觉得自己都是理直的;其实前面那一半更重要,很多时候我们是理亏的,或者我们开始以为自己对,后来发现自己错了,这个时候就要勇敢地认错。别人是小孩子也好,一个没有什么能力的人也好,我们都要觉得惭愧,觉得害怕。这是真正的勇敢。

所以勇敢分三种,第一种是外发,第二种是内敛,第三种是上诉,上诉于人间的正义、人间的公理。

现在我们知道孟子的基本立场了,作为儒家,不能靠外在的武力,也不能仅靠精神上的某种想法或信念,而要看是否合理,是否正当。

学生接着问,除了先生之外,还有别人也不动心,先生有什么特色呢?孟子说,第一,我能知言;第二,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什么叫知言?大家想想,《论语》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再想想,《论语》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孟子所说,接的就是《论语》最后一句话。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你要听得懂里面有什么问题、盲点、执着,他的困境何在,再比如他为什么闪烁其辞呢,都要能听得懂,这样才能了解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不是平常的话,孔子这样说,到孟子的时候真的做到了,作为儒家的亚圣,孟子是有他的资格的。

更难的是第二点,浩然之气。这个词,以前没有人用过。什么叫浩然呢?浩然就是下雨很多,河水暴涨,流入下游的时候水势很大。

那什么叫浩然之气呢?我们呼吸一口气,怎么变浩然呢?

二、浩然之气

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为什么?因为它牵涉到个人的生命体验,仅靠笔述口说,实在是讲不清楚。

很多人生问题,要有体验才能很好地理解。比如有人上台演讲,他说,今天的主题是恋爱,恋爱是怎么一回事呢?有经验的人不讲也懂得,没有经验的人讲了也不懂,所以谢谢各位。 浩然之气也是如此。我修炼了一辈子,你这么年轻的学生问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但孟子还是说了:

“那种气,最盛大也最刚强,用直来培养而不加妨°,就会充满在天地之间。那种气,要用义跟道来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累积义行而产生的,不是偶然的义行就能装扮成的。如果行为让内心不满意,它就萎缩了。”

义就是做事有正当性,道就是人生找到正确的路来配合。平常做任何事,都要想到做正当的事,要慢慢地培养,累积久了自然就会产生这种气。但是不能预期,我们已经做了一百件好事了,怎么还没有这种气呢?不能说非要做几件好事它就出现。内心里面要常常想着它,但是千万不要主动助长。后面接着就是揠苗助长的故事。

孟子提到三个比较核心的字。第一个是直,我们讲儒家,常常要碰到这个字。直代表真诚,真诚而正直,内心无愧,不自欺,也不找借口。

第二个是义,义者,宜也,适宜的宜。今天这么做对,明天这么做不一定对;张三这么做对,李四这么做不一定对,所以需要高度的智慧去判断。

我们可以补充说明一点。孟子曾提到“大人”这个词,大人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政治领袖,二是指德行圆满的人。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离娄下》)意思是说,德行圆满的人,说话不必守信,做事不必有结果,只要看义在哪里。儒家讲信用,为什么说言不必信呢?这样一来,很多人会说,你看,我现在说话不守信是孟子的启发。那还得了!我们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说话不必守信而要看该不该呢?这是因为守信到实践之间有时间的落差。

比如说,我最近买了把猎枪,你说下个月要借去打猎,好朋友没问题,我答应你。但是就在这一个月你患了抑郁症,有自杀的倾向,那么我还借枪给你吗?或许我可以说,守信就好,你怎么做是你的事。但如果你真的自杀了,至少我有道义责任啊。这个“惟义所在”的义,就是适当性和正当性。

儒家讲“义”这个字,真是千言万语不容易说清楚。所以孔子要强调,仁者之外还要做智者,智者就需要像水一样,遇到山就转弯,遇到坑就把它填满,要随着各种情势的变化作调整。仁者呢?相对还比较单纯,仁者喜欢的是山嘛,有矿物,有植物,有动物,无所不包容,这是仁者。孔子强调仁、智并重,再加上勇敢可以去实践,成为三达德,也就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孟子》里面提到仁,跟义并举,仁是人心,义是根据不同情况来判断路怎么走。

第三个是道。义跟道怎么分别呢?道是人类共同的正路,比如说我现在是一个人,我立志走上人类的光明大道,这是道。所以通常这个道会具体表现为社会的礼仪、礼节、礼貌。跟别人交往的时候,要走什么路呢?不要想太多,照着一般社会的共识、共同的规范礼仪去走就对了。怎么变通呢?那是义的事情,义就是适宜不适宜。

第一,我很真诚,一定要求自己做正确的事。第二,真正做事的时候判断是否适当,是否正当。第三个,永远要记得,要走在人类的光明大道上。直、义、道就是孟子修养的秘诀。

孟子说自己这一生最大的心得,就是浩然之气。有了浩然之气,内心就会充实圆满,无比快乐。

三、修养从心开始

我们再回到开头,人跟其他动物的一点点差别在哪里?孟子认为就是心。他说:“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告子上》)赵孟就是赵盾,是晋国三卿里面很有权力的人,他可以让你得到富贵,也可以让你变成贫贱。但是孟子说,“人人有贵于己者”,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尊贵的东西,是什么?心。这个字有时候显得很抽象,落实来说就是一种自觉的能力。比如,现在要做一件事,我要问,是别人要我做的还是我自己愿意做的?如果自觉的话,就说好,我自己愿意做,由内而发,这就是我的心在运作了。如果是别人叫我做才做,我不过是别人意志的工具而已,哪里有什么主体性,哪里有什么内在价值呢?儒家观念就在这里。孟子说,这个心是一个人最可贵的部分。为什么?因为心是天给我的。 我们学习儒家经典,千万不要忘记“天”这个概念。在孔子那里,四十而不惑后面是什么?五十而知天命。孔子后来所做的事就是奉行天命,周游列国,虽然非常艰苦,但是他从来不抱怨,而是尽力而为。两次差点被杀,都把天抬出来,作为他诉求的对象。孟子也不例外,他讲到天的时候充满崇敬的心情。他甚至怎么表达自己一生的抱负呢?他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吧,如果想让天下太平,在今天这个时代,除了我还有谁呢?天要治好天下,我才有这样的机会,这是儒家的基本立场。心是天给的,每一个人都有心,就看我们觉不觉。如果从来不自觉,不能觉察这个心有什么内在的要求,就恐怕一辈子都糊里糊涂过日子了。

修养要从心开始,这个心有什么特色?

第一,不太确定。孟子引用孔子的话说,抓住它就存在,放开它就失去;出去回来没有一定的时间,没有人知道它的方向。大概说的就是心吧?我们要了解,心代表你的心思,是一种自觉的能力,有时候会跑来跑去,充满不确定性。

第二,可能会被茅草堵塞。孟子跟人辩论的时候说:“山坡上的小径一点点宽,经常有人去走才会变成路;只要一段时间没有人走,茅草就会堵塞它。现在茅草堵塞住你的心了。”我们的心如果不去阅读、不去思考、不去学习,隔一段时间就又被堵塞住了,被什么堵塞住了?名利、权位。 第三,很容易陷溺。什么叫陷溺呢?孟子说:“丰年时,年轻人大多懒惰;荒年时,年轻人大多凶暴,这不是天生资质有什么不同,而是后天的环境使他们的心陷溺在某一种情况下造成的。”

最后一点,心会丢失不见。一个人价值观颠倒错乱,叫做“失其本心”(《告子上》),把本来的心丧失掉了。所以孟子强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把失去的心找回来。现在养宠物的很多,经常看到街上有人贴寻猫、寻狗的启事,说找到的话必有重谢之类。但是孟子说,鸡和狗走失了,知道去寻找,心不见了,为什么不去找呢?

怎么修养内心呢?孟子的境界很高,他指给我们一条比较好走的路。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要修养内心,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方法。我们知道,一方面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的话,为什么要继续活着呢?没有欲望的话,怎么去发展各种潜能,追求各种正面的成就呢?另一方面,欲望太多的话就成了负担,整天处心积虑,不可能快乐。所以孟子说,要修养内心,减少欲望是第一步。故宫里有个养心殿,皇帝也要养心,可是要从寡欲开始,他怎么能做到呢?所以只是门面而已。

接着要知耻。孟子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我读书的时候,老师的·译都很直接:一个人不能无耻,无耻这种羞耻是真正无耻的。这好像不是孟子的本意,因为完全没有正面的启发。孟子这句话,应该这么理解:人不可以没有羞耻,把没有羞耻当作羞耻,就不会有羞耻了,你就不会做可耻的事情了。这就比较正面,比较积极。 孟子还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有这么一个人,无名指弯曲着伸不直,既不疼痛,也不妨°做事,但是如果有人能使它伸直,那么即使要他去很远的秦国或楚国治疗,他也不嫌远。手指不如别人,知道羞耻;心不如别人,却不觉得羞耻,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我们的生活中的确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很多人跑到国外整形美容,到后来父母都不认识了,何必如此呢?

再就是慎言,说话要谨慎。有关说话的问题,一向是四个字,叫祸从口出。可以再加上四个字,病从口入。一张口可以管好的话,人生的问题就去掉一大半了。孟子希望我们谨慎说话,如果在背后批评别人,招来后患怎么办呢?

好,下面我们谈修养的正面方法。

首先,自我反省,从自己开始。孟子一直强调“反求诸己”,他说,做人处事就像比赛射箭一样,端正好姿势,再把箭射出去;如果没有射中,不要抱怨胜过自己的人,而要“反求诸己”,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与其抱怨别人,不如回过头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加以改善,下次就有更好的机会了。

孟子的自我反省绝不是完全被动的,他举过一个例子。假定有个人对我非常粗暴蛮横,我绝不跟他吵架,一定先自我反省:第一,我是不是不仁,做了不好的事呢?不是。我是不是没有礼貌,对别人不够客气呢?也不是。最后一个,事不过三啊,我是不是没有尽心竭力,做事情不够尽责呢?反省后肯定自己尽心竭力了,而那人的粗暴蛮横还是一样,这就说明他是个妄人,狂妄之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禽兽又何必计较呢?这是孟子的方式。他先自我反省,反省透彻了,真的是不能怪我,代表你有问题,反击回去就很厉害。孟子很奇怪,动不动就说别人像禽兽一样。说实在的,说一个人像禽兽一样,有时候对禽兽反而是一种侮辱,因为禽兽不会做禽兽不如的事嘛。孟子的自我反省是有原则的,不完全是礼让。很多人说儒家是温良恭俭让,那只是一方面;“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也是儒家,儒家是有正义精神的。

接着,孟子提到“尚志”,读书人要提升自己的志向。什么志向?仁和义。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仁和义来自人性的要求,并不是别人叫我做我才做,而是我真诚地希望以适当的方式跟所有人来往,见到父母要孝顺,见到朋友要讲信用,上班要认真工作,这是内心自然的愿望。做到了就是有仁有义,但还是要沿着目标向上走。

颜渊是孔子的弟子,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滕文公上》)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有所作为的人都应该像舜一样。舜本来很平凡,家里也很穷困,遭遇更是比我们都凄惨,他到最后都可以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所以人跟人不要比较表面的荣华富贵,也不要比较出身背景,而是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看到别人有正面的成就要见贤思齐。 颜渊为什么伟大?在《论语》中看不太清楚,因为颜渊上课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孔子说,我跟颜渊谈了半天,他从来不会违逆我的意思,好像很笨一样,“不违如愚”。但是下课之后看颜渊的作为,他真的是去自己研究,并且加以发挥,所以孔子最后说“回也不愚”,颜渊并不笨啊。

古代的一些伟人,如大禹治水,后稷教百姓稼穑(就是种田),让大家有粮食吃,都很了不起。这两个人的成就可谓光耀千古。但是颜渊呢?才活到40岁,也没机会做官,孔子都觉得很遗憾。颜渊过世,孔子哭得非常伤心,为什么?他惋惜这个人才没有来得及服务社会。但是孟子说:“禹、稷、颜子,异地则皆然。”(《离娄下》)大禹、后稷、颜渊,如果换一个处境做的都是一样的。诸位想想看,颜渊地下有知,一定会感激涕零。孟子真是了不起,居然可以让颜渊这个来不及发挥抱负的人跟大禹、后稷并列。孟子的眼光和历史观是超人一等的,一般人只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孟子可以看透一个人内在的修炼跟外在的可能成就。一个人不能选择时代,也不能说一定非要活到多么高寿,我们要学习的是颜渊那样的志向。

最后,当然是“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这又是了不起的话。

四、修养的成效

开头我们曾提出一个问题,修养会带来快乐吗?如果坚持了很久,苦得不得了,看看别人没修养的,一天到晚吃喝玩乐都很开心,心里难免想,早知道这样就不要修养了。 我教书有时候也蛮灰心的。有学生抱怨说,听老师讲儒家之后才知道应该孝顺父母,不听你的课就不用孝顺了。我应该让学生知道,孝顺不是老师教你孝顺才孝顺,而是你自己懂了孟子思想,懂得人性的道理,孝顺的时候快乐就会由内而发。当然,年轻的学生有时候是故意开玩笑讲那些话的。

2008年5月26日,汶川大地震之后两个星期,我到四川绵阳给北川中学的学生做演讲,那场演讲是我这一生最难的挑战。这么大的灾难刚刚发生,面对高中生能说什么呢?我认真地把我所能说的说了,结束的时候看到对面墙上有一行标语,天降大任于中国,我就跟同学们说:“大家知道这句话前面一半是出于《孟子》吗?”他们说知道。我就给他们念这段话,才念了第一句,一千多位学生一起念起来,那场面真令人感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前面苦得不得了,到最后震撼你的心思,坚定你的志节,让你可以得到以前所没有的才干。没有经过锤炼怎么可能成为真金呢?在那种情况之下,大家一起念那样一段文字,都觉得确实古代、现代融合为一了。在这么大的患难里面不但不要气馁,反而更要振作起来。所以你说,修养好不好?修养到最后,感觉到我这一生可以承担更大的使命了。

《孟子》里谈修养的快乐,还是以舜为例。孟子说,舜吃干粮啃野菜的时候,就像准备一辈子这么过似的。当他当上了天子,穿着麻葛单衣,弹着琴,尧的两个女儿侍候着,又像本来就享有这种生活似的。什么意思呢?乐天知命。舜穷困的时候,觉得我这一生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没有什么关系。后来当了天子之后,有各种享受,觉得这也没什么特别,因为我的心不在享受上。“若固有之”,好像本来就是如此,人生都在自己手上,这是《孟子》里描写舜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

在这里我想到《庄子》里的一个故事。庄子很喜欢拿孔子作为古代人物的一个代表,有时候加以批评,有时加以称赞。孔子在陈蔡之间被围,几天没有什么粮食,学生们开始抱怨了。孔子对他们说,君子“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庄子·让王》),穷困的时候快乐,通达的时候快乐,我的快乐不在于穷困跟通达,而在于道。孟子跟孔子是一致的。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为什么要修养?修养是成就自己,到达某种程度之后,快乐就会由内而发。

孟子还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穷困的时候努力让自己变得完美,显达的时候让天下人一起变得完美,这就是读书人的理想。仔细阅读《孟子》中的这些描写,我们会发现,修养是多么关键,由修养而来的快乐又是多么让人赞叹。

孟子甚至还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尽心下》)去向权贵进言,一定要先把他看轻,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样子放在眼里。为什么?权贵要生活的享受,如果有一天得志,我不要这种享受,我把古人的理想加以实践,为百姓服务,所以何必害怕他呢?这代表人格是平等的。

官职、地位,要看个人的专长跟机会,人格是要自己负责的。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这句话中提到了「天、地、人」。简单分辨,天是指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地是指山川形势的优劣;人则是指社会风气所形成的趋势,亦即我们常说的「民气可用」。

传统之美·孟子之“不告而娶”

孟子确实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但是他接着又说:“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是: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就是担心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如同禀告了一样。原来孟子是在为舜辩护,说舜的“不告而娶”比起“无后”,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不过,没有后代的严重性,在古代男性中心的社会(尤其是男性负责祭祀祖先的大任)是可以理解的;在今日男女平权又广受教育,并且无后也可能涉及生理因素,就没有必要过度强调了。至少大家都有了新的共识,就是:生养子女还不够,必须好好教育才是。子女若是走上邪路,则不仅祖先蒙羞,整个社会也将受累。胡适先生为文期许儿子“不要危害社会”,可谓发人深省。

因此,讨论孟子的孝顺观时,不妨撇开这句话,看看他有什么比较积极的建议。子女孝顺父母,所奉养的不应只是父母的身体,还须特别重视父母的心意;不仅如此,以舜为例,他除了“不告而娶”之外,对父母的孝顺才真正让人佩服。孟子借着两段史料,发挥他个人的见解,以下分别加以说明。

一、养志为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角色也逐渐演变,那么在人际相处上有何优先级?并且,在一生中最须持守的又是什么?

孟子说:“哪一种事奉最重要?事奉父母最重要;哪一种守护最重要?守护自身最重要。不丧失自己的节操而能事奉父母的,我听说过;丧失自己的节操还能事奉父母的,我没有听说过。谁能不事奉别人?事奉父母是一切事奉的根本;谁能不守护别人?守护自身是一切守护的根本。”那么,事亲与守身如何结合呢?他以曾子为例。

他说:“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晢时,每餐一定有酒有肉。撤除食物时,一定要请示剩下的给谁;父亲问有没有多余的,他一定说‘有’。曾晢死后,曾元奉养他的父亲曾子,每餐也必定有酒有肉。但是撤除食物时,不再请示剩余的给谁;父亲问有没有多余的,他就说‘没有了’,准备留到下一顿再给父亲吃。这叫做奉养父亲的口腹。像曾子那样,才可称为奉养父亲的心意。事奉父母做到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养志”是指奉养父母的心意,就是按其心意去行善积德,使事亲与守身相与并进,人生也将日趋美好。

二、舜之大孝

孟子推崇最多并且叙述最详的古人是舜。舜的生平遭遇与德行修养也确实与众不同。

孟子说:“天下的人都十分高兴,要来归顺自己,但是把这一切看成像草芥一样的,只有舜是如此。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没有办法做人;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没有办法做儿子。舜竭尽全力孝顺父母,终于使他的父亲瞽瞍高兴了;瞽瞍高兴了,天下的人也受到了感化;瞽瞍高兴了,天下父子之间的伦常也就确定了。这叫做大孝。”

瞽瞍对舜如何?众所周知,简直是坏到极点,但是舜依然无怨无恨,并且更用心思去孝顺。人间的各种关系中,只有“父母与子女”这一伦是命中注定而不可违逆的。换言之,无论父母的作为如何,子女都不能忘记或放弃自己的孝心。这是人之大伦。年轻人也许很难认同这样的观念,但是年轻人将来也有可能为人父母;并且,如果不以孝顺作为人类社会的首善,那么人类生命代代相传的危机将立即浮现,进而导致其它人伦关系也将陷于困境。

孟子特别肯定舜的作为是大孝,原因就是舜把孝顺父母看得比当帝王更为重要。舜的孝顺成为天下人的表率之后,要使天下太平就很容易了。

孟子的智慧01_孟子这个人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被尊为圣人。但是代表孔子思想的《论语》,却只记载了孔子的一些只言片语,由于语境不详,词句不完整,引起了后人的不同理解,甚至为此争论不休。孔子身后一百多年,出现了孟子,其著书《孟子》三万余字,完整系统地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从此孔孟之道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但是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为什么孔子的弟子中,却没有人能够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思想呢?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够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思想?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学习孟子的思想,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百家讲坛特别邀请台湾大学著名学者傅佩荣教授,为我们讲《孟子的智慧》。孟子的智慧02_教育这件事

现代社会的教育,主要是教给孩子们文化知识,而孟子所说的教育,是教给孩子们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么按照孟子对教育的解释,做父母的在家里就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了,为什么还要请老师来教育孩子呢?在现代社会中,当老师是要有相应学历的,小学老师要中专毕业,中学老师要大学毕业,要当大学老师,那就一定得是个硕士甚至博士才行。那么在孟子所说的教育这件事里,当一名老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孟子的智慧03_什么叫孝顺

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甚至采取“举孝廉”的方式,选拔官员,就是在民间推举最孝顺的人做官。因为在儒家文化思想体系里,一个孝顺的人,就是一个善良的人,诚实的人,一定可以做个好官,而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是没有资格为官的。甚至直到今天,是否孝顺父母,仍然是评判一个人人品的很重要指标。于是就有人提出,如果想要好好孝顺父母,就必须事事顺从父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所说所做的一切难道都是对的吗?如果父母犯了错误,子女该怎么办?如果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子女又该怎么做?而在孟子看来,哪些行为是不孝的?子女怎么做,才能称之为孝呢?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子女和父母相处融洽呢?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而把“修身”列在首位,是因为古人认为良好的个人修养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就是在当今社会,是否有修养也是评判一个人的重要指标。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评价某某人很有修养或者谁谁修养不好。那么在傅佩荣教授看来,修养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修养?我们又应该怎么修养?修养最终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哪些改变呢? 百家讲坛特别邀请台湾大学著名学者傅佩荣教授,为我们讲孟子的智慧:修养的奥秘。孟子的智慧05_仁政的理想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群雄割据,战乱频发,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各诸侯国君主都试图寻求一种更好的治国方法,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此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仁学”和“德治”的理论,提出了以仁政治国的思想,认为行“仁”才是统一天下最好的办法。在当时,孟子的主张得到了国君和大臣们的普遍认可。但奇怪的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没有一位君主去真正实践孟子的主张。那么仁政的思想为什么被普遍认可却不被采纳?施行仁政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而施行仁政又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什么好处呢?孟子的智慧06_批判异端

在现代社会中,通常,自居正统的人把异己的观点称为异端。关于异端,孔子曾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构建好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批判异端。在孔子身后一百多年,孟子继承了他的思想,但是在对待异端的问题上,孟子却和孔子的观点完全相反。孟子主张坚决地批判异端。同样是对待异端,为什么孔子不去批驳,而孟子却一定要进行激烈地批驳呢?孟子是如何批判异端的?他批判异端的意义是什么?孟子所说的异端又指的是哪些思想呢?请继续关注台湾大学著名学者傅佩荣教授为我们讲《孟子的智慧》。孟子为了宣传儒家思想,经常同其他学派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孟子生性知言善辩,把辩论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关于孟子的口才,人们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孟子辩论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也有人认为孟子只不过是强词夺理的诡辩。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孟子究竟是怎样进行辩论的?孟子的辩论到底是有理有据,还仅仅是逞口舌之利的诡辩?孟子的能言善辩对于推广儒家思想,都起到了哪些作用?孟子的智慧08_人性的善恶

傅佩荣教授认为,荀子的性恶论找不到理论依据,不能自圆其说,所以是不能成立的。我们普遍认为,儒家的观点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傅佩荣教授却说,性本善是荀子强加给孟子的,在理论上也说不通,那么孟子的人性论到底是什么呢?孟子的智慧09_快乐度人生

现代社会人们常说: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看来快乐生活,是现代人的最高追求。但是怎样才能实现快乐生活呢?如果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我能快乐吗?如果我生活困苦,处境艰难,我能快乐吗?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怀才不遇,甚至被后人讥笑为”丧家犬”,但孔子却认为自己是快乐的,这是为什么?而孟子又是如何解释快乐的?孟子为什么说,快乐是和危险是连在一起的?那么人生的快乐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快乐,又应该怎样追求快乐的人生呢?

第12篇: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4张)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义”,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9、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0、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1、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没有敌人的。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不去打乱它的繁殖期,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打乱它季节生长的规律,那么数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3、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5、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的国君,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的国君,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6、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7、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8、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19、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2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义(真理、信仰、正义有益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2、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译文】 孟子说:“水性是不分东西方向的,难道它也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势所必然)。人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一样。现在论水(的另一面),用力拍打使它跳跃,它可以高过人的额头;堵截令它激流回旋,可以使它停在山上。这怎么是水性如此呢?这实在是外力使然啊!人,可以使他做不善的事,这种违背他善良本性的行为,跟让水违背它向低处流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

23、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4、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25、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26、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

28、出自《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后演化成成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译文】意思是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和众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29、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选拔出来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加以任用的,孙叔敖是从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奴隶市场加以重用的。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让他所做的事情点到错乱,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没有的才能。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虑梗塞,然后才知道有所作为;显露在脸色上,表现在声音中,然后知晓。在国内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就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走向灭亡

第13篇:孟子名言

孟子名句

一、要求背诵名句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二、补充要求背诵名句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从而推广到爱护所有人的孩子,做到这一点,统一天下就像在手掌心里转动东西那样容易。】 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喜欢人民所喜欢的人民也会喜欢他所喜欢的,担忧人民所担忧的,人民也会担忧他的忧愁。把天下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做到这样却不称王,是从来没有的事。】 6.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年老的男人没有妻子的叫“鳏”(鳏夫),年老的女人没有丈夫的叫“寡”(寡妇),年老而没有子女的叫“独”,幼年死去父亲的叫“孤”(孤儿孤女)】

7.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下之间。

【意谓我善于培养浩然之气。这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 8.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靠武力使人服从,不是真心服从,只是力量不足(反抗);靠道德使人服从,是心里高兴而真心服从,就像七十二弟子敬佩孔子那样。】

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

11.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历史上)每过五百年,必定有圣君兴起,其中还必定有声望很高的辅佐者。】 12.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人民有一个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13.夏曰校,殷曰序,周曰痒;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夏朝管学校叫“校”,殷商叫“序”,周代叫“庠”,至于学习则三个朝代都是一样的,都是教人明白人的伦常明事理的。】 14.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父子之间要相亲相爱,君臣之间要有适当规则,夫妇之间要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要有尊卑秩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是真正的大丈夫。】 16.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

1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18.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

【观察一个人,最好莫过于观察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掩盖不了一个人内心的丑恶。】 19.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哪一种侍奉最重要?侍奉父母最重要;哪一种守护最重要?守护自身(的善性)最重要。】 20.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与人相处中的忌讳,那就是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1 / 2

2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2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能成就大事的人物,总会有善良、纯朴、率直、热爱生命的人格品质】 2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24.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歌颂他们的诗,研读他们的书,而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的那个时代。】 25.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势所必然)。人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一样。】 26.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 2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2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义(真理、信仰、正义有益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29.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道德高尚的人(代指君子)不会去吃别人施舍来的食物.意指品行得体的人决不会在别人面前卑躬屈膝,接受别人的怜悯,不管处境多么困难也不会在尊严上贬低自己。】 30.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31.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子说:“羿教人射箭,总是期望把弓拉满,学的人也总是期望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 32.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33.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 3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人不能没有羞耻心。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35.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古代的贤人,得志的时候,就为民众谋福利,不得志的时候,就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德望昭显于世。】 36.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人有不学过但能做的,是人的本能;有不经考虑但知道的,是人的良知】

3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 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 了。】 3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 3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 40.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说:“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41.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言语浅近而含义深远,这是善言;把握住的十分简要,而施行时效用广大,这是善道。】 42.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人民盼望它,好像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

4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2 / 2

第14篇:孟子二章

《孟子二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体肤经受饿瘦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以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途径)来让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在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 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之后人们才会明白,(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鱼我所欲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第15篇:孟子名言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仁者无敌。

1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6、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1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1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0、人皆可以为尧舜。

21、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22、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23、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2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8、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0、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3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3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4、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5、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36、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

37、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38、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39、人之患,在好为人师。40、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41、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42、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4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44、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45、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46、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47、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48、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49、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50、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5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5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5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56、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57、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5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9、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60、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61、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62、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63、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6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65、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6

6、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67、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68、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69、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70、彼一时,此一时也。

71、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7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7

3、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74、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7

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6、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77、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7

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79、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8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8

1、穷不失义,达不离道。8

2、尽心知性,尽性知天。8

3、吾善养浩然之气。8

4、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8

5、顺天者存,逆天者亡。8

6、育才造士,为国之本。8

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88、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8

9、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90、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91、尽心下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 9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

3、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94、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95、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9

6、不以文章害辞,不以辞害志。9

7、无欲者,可王矣。

9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99、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00、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第16篇:《孟子》心得体会

《孟子》心得体会

王海英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心得体会

第17篇:孟子议论文

千年孟子心

站在历史的浪潮中,以一颗虔诚的心,静听纵横千年的历史无声的翻涌、吞吐,感知迸发历史的源头。在波涛汹涌的巨浪之巅,我望见了孟子儒雅别致的长袍与坚定不移的眼神。驾着信念的扁舟,我冲波而上,舟楫横扫,穿越千年。 我听见了它心底的声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好个不淫、不移、不屈,一种凌驾于万物之上的豪情、气节,充斥着我的灵魂微微颤动。千年之后的我们为了富贵清廉荡然无存,为了摆脱贫贱不惜出卖良心,为了威武情愿丧失原则。堂堂华夏子孙,尊严何在?贞洁何在?孟子用敏锐如利剑般的双眼洞察到千年后的人情世事,刻下了世人心中理应千秋万代相传的警言。 披波斩棘中,我闻到了来自远古的气息,是孟子身上一种沧桑、悲愤的味道,静听孟子,原来孟子也有不被世人理解所发出的愤世感慨。他心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积极、超然的宝贵思想,历游齐、宋、滕、魏诸国,但却被冷落、耻笑甚至驱逐。他的仁爱之心在强势、残暴的乱世成了诗人鄙夷之物、牺牲之品。听着孟子这样的心声,我的心不禁痛楚起来。千年巨变,人事皆非,而战争的硝烟还常常弥漫大地,人心的冷漠更加令人寒彻心田。我们需要的是仁爱相传,人与人之间再多一份关爱,国与国之间在少一份争端。孟子用四处奔走、疲倦却有力的双腿走出了一条千年不移的仁爱之路,踏平了世人心中高矮不齐的丑恶。

历史于不知尽头的根源发起,却能纵贯古今。静听历史无声的翻涌、吞吐,感知孟子那千年不衰的心。历史的浪潮不曾退去,这里不是末端,也不是尽头„„

论礼义

昔仲尼学富五车,周游列国。人美其游乎?人美其言。“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忍也!”然八佾止于庭乎?然人皆耻于犯上乎?后,国衰。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日:“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卫灵公不悦,孔子遂行。后,国衰。齐景公问道,孔子对以君臣父子之序,景公弗以为然。后,国衰。孔子过境,民皆愤起而砍其所乘之树,趋之若鹜。可悲!可叹!当是时,天子弱而诸侯强,大国纷争,动荡难安,如不遵行礼义之化,民何以自兴?民乱则国必乱。民何以乱?乃国无礼义之故也。

危乎哉!国无礼义也!国无礼义,所为者何事?唯一“利”耳。孟子云:“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重利轻义,君臣相戳,手兄相残。人人为敌,岂可长久?礼存,国存;礼无,国亡。义在,民在;义失,民弃。如此,礼义可谓立国之基矣。

国不以礼,何以立国?秦始皇废王道而立私权,其暴力为天下始。愚其民,而不教以正道,其败可见。

孟轲“君为轻”之语令洪武怫然而起,废孟子之位欲以毁其口。后作八股以束其民。“士”不学礼义之本而教以局限之法。不可谓崩坏,也亦可谓淹没。数年之后,尽显弊端。如此,国无礼,可乎?

前汉之黄石,怀经天纬地之才,辅世安邦之计,作《三略》之书,名传后世。然独传其作于子房,非

偶然也。黄石三试子房于桥下,察其言,观其色,验其行,终传韬略于良。可见子房之德深矣。其后,张良才可助高祖立汉室之基业,成留侯之名。故曰,才自德生,有德之士,必不为才穷之人。如人皆有德,岂不美哉!

危乎哉!人无礼义也!人无礼义,亦只为一“利”字耳。孔明日:“澹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重

利,则鼠目寸光、胸无实略,不可教也。朋友相欺、夫妻相侮,岂可安宁?礼存,人便知类;义在,人便可知勇。如此,礼义可谓为人之本矣。

人不以为礼,何以为人?所谓“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人不可为生矣。如此云云。 太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哉?”礼义立,则贤不肖别矣。又曰,礼者,

天地之序也;仁以爱之,义以正义。古之贤者言之于此,乃为理也。凭吾之智,岂能悟之?圣人悟道且行之,愚人不知且不悟。此,“是故圣亦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之寡,可叹;今人之不悟,可叹。礼义其难乎?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

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本也。”由此之看,礼也亦简乎?然人为何不力行之?

余读《论语》《孟子》《太史公书》,常叹圣人之德,竟不能止。圣人教化其深乎!然老子曰:“道可道,

非常道。”如道遍地皆存,人何惜道?如此,道难求乎?非也。周有子牙、仲尼、子舆之徒,汉有黄石、子长之辈。其言不亦道乎?人皆知之。所谓难者,乃为“悟”。人皆言道,然人皆行乎?道之艰涩,可谓至矣。知之者众,明之者寡,然如不行此礼义之道,何来“仁和”之士,何来“六守”之质?如此,不可不忧矣。

余言仅至于此。其后,亦非余智所能及,实属可惜之处。

余读古之佳作,畅览典籍而力学于礼义,所为者何?惟愿礼义之种撒天下,文明之花遍地开

必先苦其心志

外面在下雨,落叶纷纷,不如秋,却总有些萧瑟。

不知不觉,我已经遗失了许多,后知后觉。前阵,班里失窃,老师让我们怀疑谁有嫌疑,我认为没有证据怀疑不了别人,于是就写了不在场证明交了上去。翌日下午,被老师在班上痛斥,我成了明哲保身之人。还好,有班长在旁陪我,但是我确实开始和老师疏远了,有些意见不和。我消沉不了,因为我要努力,政治书里有说,尊重是靠自己赢得的。而且我理应有自己的想法,若随“大众”,那就淡漠我的个性和想法,所以与人不同的想法没有什么不对。就这样,我遗失了一段师生情。只是,老师在不断疏远我。打分数不

找我,做事不找我,举手不点我。我漠然,这是一次挫折吧。但这次的代价我情愿。

心凉了,人还在。没关系,心痛,还是要坚强。天降大任于人,必得有坚强的意志和面对困难的勇气。心志这关,先得过。 no.2: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前天一大早7点就起床出发,到了下午5点才回来。天气一开始还是晴空万里,轻风拂拂,不想11点时太阳解开了层层薄纱,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将它的光芒尽数散发出来。我们班军训时有句话,不晒死不是男子汉。那时已经遭受毒辣的太阳折磨的我已经丝毫不畏惧,于是我没有在太阳伞底下,而是毅然决然地在太阳底下钓鱼。4点时,我已经大汗淋漓,我感觉全身发烫,皮肤火辣辣地疼,鱼也好久没有上钩了,可能也是惧怕紫外线的威力了吧。5点时,我已经不敢再与太阳做斗争,躲在太阳伞下面,任由那鱼在海面上跳跃。晚上回到家洗碗时,再一次感到了皮肤火辣辣的疼痛。 当晚,我检查了一下皮肤,我小时候摔伤的那块疤刚好被袖子遮住了一半,我看的时候,发现一半白,一半通红,截然不同。晚上,我躺在床上,全身筋骨咯咯作响,脚几近瘫痪,全身乏力,也没有什么精神想问题了,只是想好好地躺一会。

家里没有任何现成食物,我也不想动。等待,是一个人最大的极限。等待的最大限度,是超过极限。到2点,我已经饿得没有力气,肚子空空的,让我感觉到了“行尸走肉”的滋味。到了3点,我已经超出限度决定去煎个鸡蛋填饱肚子。但超出限度的最后结果是激发潜能。我亲自下厨,煮了一碗鸡蛋面,当我发现自己煮得是那么好吃时,我才知道原来煮一碗美味的鸡蛋面会是那么容易。 劳筋骨是锻炼意志,饿体肤是激发潜能。 no.3: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今天上创网一看,创网女人气写手精华写手强力写手月儿宝贝发来pk挑战书。放弃,还是接受,需要抉择。我想起有一个我很崇拜的人所说的话,有挑战才会有希望。就这样出战。即使如项羽乌江自刎,血流乌江,他最终谢幕得是轰轰烈烈,至少他死得是值得。2000多年后的我,照样可以像他拥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气,照样可以像他勇敢地做最后的斗争。就算他知道前方是无穷的危机,他还是能勇往直前。他原本不能,只是在磨练中锻炼出来,而这次pk也是一次很好的磨练。

我知道我会输,但是那句话让我鼓足勇气。后方是绝路,此时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其实我原来是一个很好胜的人,我很喜欢《亮剑》中那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没错,就是要这样。这是我一贯崇尚的亮剑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同样,今天,我依旧知道我敌不过多过我几倍精华的对手,但是我依旧要pk!如果你问我我会退缩么?我会说,不会!如果你会问我我会刷票么?我会说,不会!刷票是种虚假的东西,即使别人会觉得你的人气很高,但是当你战胜对方那一刻时,你大概会感受到心虚的可怕吧。如果你问我我是不自量力么?我会说,不是!没有最 好,只有更好。总有一天,就算不是我,也会有人超越她的。惧怕不是我的本性,勇敢才是我所需要的。 我不甘于败于你的手下,只因我想胜利。没有更多的鼓励和加油,只有一片冷笑和指责。我不甘于永远淡暗无光,所以我在努力。我知道只有努力才能曾益吾所不能,让别人感觉到奇迹原来有时离人会是那么近。

做原本所不能的事情,对对手不惧怕,敢于亮剑!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说,坚持到底。

我想生活就是如此,一直在步步为营,披荆斩棘„

孟子没想到 孟子,被人们尊称为“亚圣”。他的思想一直被人们学习。他的《鱼我所欲也》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 我赞同《鱼我所欲也》中的“舍生取义”,赞同孟子所说的“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但是,孟子并没有想到,“取义者”与“舍义求生者”之间还存在着一者,我可以由一个成语来说明:忍辱负重。

孟子曰:“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这我也不否认,一般人是会这样做的。但孟子提到的“贤者能勿丧耳”就让我有些想不过去了。像文天祥这等的民族英雄自然是很符合孟子所讲,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为保留骨气而死的。

大家对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定不陌生吧?他为什么能有后来的灭吴的决心呢?正是因为他受过吴王的侮辱。他被吴王呼来喝去,被迫服侍吴王。而他怎么想的呢?死吗?不,他没有生出那等想法,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活下去,有朝一日定要洗清所受之辱。于是,他忍辱负重,屈尊服侍吴王。后来,他终于回到自己的国家,卧薪尝胆,不忘耻辱,终于灭吴洗去了耻辱。这样看来,勾践并不是个没骨气的人。但他若是不甘被吴虏而拔剑自刎,会有机会灭掉吴国吗?那样做,反而会贻笑大方。

如果这个史实还不足以证明忍辱负重是明智的,我还可以举出这样一个例子。 韩信是大家所熟知的人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周济,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跨下之辱”。 而受过跨下之辱的韩信最后终于成为一代名将,难道我们能说他没有骨气吗? 可见,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能屈能伸,听说当初明太祖朱元璋贫困时也当过乞丐,那他有没有受过嗟来之食呢?换个角度说吧,我们假设孟子还未写下《鱼我所欲也》,有一天他也是穷困潦倒,饥饿难耐。此时,有人“呼尔”而与之饭菜,他会接受吗?若不接受,饿死,那哪里来《鱼我所欲也》这传诵至今的文章?若接受,即生,那又哪里能合《鱼我所欲也》之说?

有时候,现实与思想还是存在着矛盾的,也可以说,矛盾无所不在。任何事都是有角度的,所在角度不同,想到

的也就不同。如果思想确实很好,但角度不够的话,还是说得保守点好,但是也不要否定自己的思想。大胆地提出来,即使错了,也会有人帮你改正,你只用虚心纳谏就行了,何乐而不为呢?

我不是反对孟子的思想,只是提出我的一些看法罢了。若得罪了他老人家,那么就只有愿他在九泉之下能体谅了! 孟子是空想家

如果我们暂时抛开带在孟子头上那些名誉的光环后,展现在我们面 前的孟子将会是个十足的空想家。他的政治理论,“民贵君轻”毕竟不是什么真正的民主思想。他的政治体系的出发点是“君”而不是“民”,得到的利益最终获益者是统治者所代表的“君”而不是普天之下的“民”。孟子顶多只是从道德礼义方面对制度进行了某种形式的修补与改善,而不是彻底地废除那种畸形的君主制,没有勇力也没有先见之明,将这种制度完全否定。所以即使他认为作为君王,那必须是“天与人”,并且提出了“天视自我而视,天听自我而民听”,这种似乎将君主的地位就托负给“民”一样,其实不然。因为我们而尔后就看到,当有人问起孟子自己为什么不能成君时,他自己说是没有经过君王的推荐,即便是民心所向,也是不可能成为君王。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极大的漏洞,孟子虽然有意愿让君“民与之”,但这种形式下的君王并不是“民众”选举的结果,而是君主“禅让”移交的结果,仍然是统治阶级之间的政治游戏。因此即便是孟子高呼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人民仍然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限制,他的民贵君轻思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而仅仅是一种朴素的“民本”思想而已。

正如拍拉图眼中由金,银,铜铁组成的理想国,莫尔假想中那个人人平等的事有最初社会主义思想的乌托邦一样,孟子的那个淳正风篇2:以孟子的一句名言为题的作文_议论文600字

以孟子的一句名言为题的作文_议论文600字

仁者无敌

在孟子看来,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保养本心”、善养“浩然之气”。孟子说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能够“塞于天地之间”,听起来似乎充满故弄玄虚的神秘色彩,实则仍以保养本性和加强仁义道德修养为旨归。纷繁世间,酒色财气,人生总是充满了欲望和诱惑,要想学做圣人就必须摆脱这些干扰。孟子认为,人们的差别不在于富贵贫贱,而在于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即做“仁人”。君子“以德服人”,“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抵御外在物欲干扰,保养良好天性,既需要好的环境,更需要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因此,孟子更强调个人的立志和坚持,强调君子必须“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子反对的是大家都将“仁义”抛诸脑后而把眼睛紧盯在“利”上,反对“见利忘义”和“后义而先利”。他认为,如果人人都“怀利以相接”,“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那就会导致人们不顾廉耻、互相倾轧,天下大乱。因此他提倡君子应该做到“仁民而爱物”,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要舍利取义、“舍生取义”。

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相信即使暂时遇到挫折和困难,那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人要想成功,必须经风雨、见世面。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在面对困境时,“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以实现人生价值。 孟子还提出了理想的人生典范——大丈夫人格。在孟子看来,保持自我和完善人格才是理想的人格即所谓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只有人格独立自主才能“无为其所不为”,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仁人无敌于天下”,有了这样的修养和“浩然之气”,就能够无所畏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有墙时人就倚着强站着,没墙时人就自己站直了。

世态变幻无常,安逸和安乐本是一对双包胎,家庭富裕,不愁吃不愁穿,就读于一所贵族学校。两兄弟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以说神仙都不及,富裕的生活其实不错,这只不过是对于常人来说,但是这样的生活造就了这对双胞胎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安逸是弟弟,安乐是哥哥,安照常理来说,哥哥应该比弟弟懂事早,然而事实却相反,弟弟安逸,懂得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他勤奋克苦,努力学习;然而哥哥安乐,却恰恰相反,每天都游手好闲,从不为自己的将来着想,贫玩,他总是认为,父亲是个百万富翁,有父亲的能力,不会让他受苦, 根本用不着他自己奋斗,只要他需要,父亲就会满足他;但是谁都会明白,就算是金山银山,照这样下去,也会坐吃山空的。 然而好景不长,安乐和安逸的父母感情不和,终有一天,父母离异,这对双胞胎必定要分开。法院判决,他们两个一个和父亲继续在这么富裕的家庭里生活,而另一个注定要跟着母亲生活,母亲是个普通的家许主妇,不像爸爸是个生意场上的高手,父亲拓手可得的东西,对于母亲来说却尤如登天,像是要经过万水千山,似乎比唐僧取经还要困难,才能得到。就这样,勤奋的弟弟安逸,选择跟着母亲改名为忧患;而幼稚的哥哥安乐,继续跟着父亲,继续游手好闲的生活着。

忧患跟着母亲艰苦的生活着,过去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张口的忧患,对于这样的生活必然会有些不适应,但是他有坚韧的毅力,忧患更加的克苦,努力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母亲为之骄傲,为之自豪;日子虽然平淡,没有过去的风光,但是优秀的忧患总是会为母亲带来快乐,艰苦的生活,总是夹杂着甜密和幸福。时间一天天过去,岁月的年轮在不断的增长,忧患和安乐也渐渐的长大。就要面临高考,忧患的大学是进在咫尺,然而安乐却依然是个遥远的梦。

高考过后,成绩必然会有云泥之别。终于皇天不付有心人,成功不会给没有付出丝豪努力的人。忧患经过努力,勤奋,克苦,终于金榜提名;而安乐每天游手好闲,不努力,最终还是名落孙山。弟弟忧患和哥哥安乐就这样告别了他们的高中生活。忧患走向了理想的大学,继续寻求美好的未来,安乐不知悔改,命运会惩罚他。

在忧患中生存发展,在安乐中失败死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强弓劲弩,信臣精卒,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却不想在万千文人的惨叫声中,宫女嫔妃的歌舞声中,王公大臣的奉承声中,天下百姓的怨恨声中土崩瓦解。秦国,一个不可一世灭了六国,一个自诩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泱泱大国,在安享了十四年的所谓的太平后,成为了历史。

当秦始皇兵强马壮的军队遍布六国时,他笑了,他认为自己是天下最最强大的,没有人能够打败他。此时的他,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可偏偏那些该死的文人,处处说他的不是,他愤怒了,于是,焚书坑儒,焚毁了多少人的梦想,坑害了多少人的幸福,再也没有人敢评论他了,但人们心里都窝着火。

偌大的宫殿中,秦始皇一人独坐正中,四面美女翩翩起舞,歌声经久不息,他喝着酒,看着一个个浓妆艳抹,彩裙飘动的舞女,一脸的陶醉;宫殿外,士兵们仍在往土坑中推下一个又一个反对暴政的文人;火光仍在继续,烧红了半边天,一捆捆耗费了文人们一辈子心血的竹简顿时化为灰烬??秦始皇依旧沉醉在歌声舞姿中。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有这个必要吗?人都死了,宫殿建得再好也是徒劳,可怜的阿房宫最后还是被项羽付之一炬,惜哉,悲哉,整个秦始皇陵,工程浩大,数不清的兵马俑,可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可这又能怎么样?秦始皇死后,还不是成为一堆白骨,还能在地下享受吗?

秦朝几百年的基业,在其最鼎盛时却在人民的反抗中不堪一击。秦始皇,这个秦朝最伟大的,甚至对中国的日后都作出巨大贡献的统治者为何让自己拼了一辈子换来的基业付之东流,这使我想到了孟子的那句千古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的,多年的沙场征战,使秦始皇成为第一个有能力统治全中国的君主。在战争中,他顽强不屈,有勇有谋,带领秦军战胜一个又一个对手,那时的秦国是坚不可摧的。而统一了中国以后呢?焚书坑儒,就为了一时的美名;征丁无数,就为了生前死后的虚荣;沉溺于声色,更加快了秦朝的堕落。人们心中窝着的火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敲响了秦朝灭亡的丧钟;项羽、刘邦粉碎了秦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美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愿所有统治者都记住这句话。篇3:孟子论文800字左右

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他已经认识到了,在国家 的实际治理 中 ,百姓是尤 为重要的力量。“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恒久稳固,长治久安,首先要“得民心”,“合民意”,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对于人民的需要要满足他们,给予他们充分的生产资料,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可见孟 子“民贵君轻 ”的含义是:民是社会 和国家的根基 ,万万不可动摇 。对统治者而言 ,取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是最为重要 的事情 。

在孟子看来,每个人 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水平各不相同,因此 ,圣贤施教 ,当各因其材 。教育百 姓的方法归纳 为五种 :“有如时雨化之者 ,有成德者 ,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有 私淑艾者。此五者 ,君子之所教也。”就是说道德教育中 ,有像及时 的雨水一 样滋润万物的 ,有成全 品德 的 ,有培养才能的 ,有解答疑惑 的,还有 以自己的善行来正己正人的 ,这 五种便是君子教育的方法。通过道德教育 .孟子试图将道德规范根治于人 民的内心之 中。这样 ,民心就会归服 ,人民就会认同并且 自觉服从统治者的统治 。 孟子的民本思想,从人类的终极关怀出发,在急功近利的封建时代固然是一种“理想主义”,而这也正体现了人类价值理性的优先性和崇高性。孟子不是立足于如何发展经济而不顾人民死活,也不是某人或其集团的利益,而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人民的幸福与安乐。这对于我们认真反省自己的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学》

山东商学院

汽检1101级

李继锋篇4:孟子论辩艺术与高中议论文写作 总论

作为一代先贤,孟子的思想洞穿了2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思想的光辉照耀世界很多国家,继孔子之后,他将儒家思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本文不想谈及他的“仁政”学说,不想谈及他的“性善论”思想,也不涉及他的“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即使这三项内容的任何一项都足以使一个人光耀古今。本文将从他的雄辩谈起,谈谈他的辩论方式和辩论艺术对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些启示。 孟子是一个斗士,他没有无敌于天下的武功,没有号令武林的宝刀,有的只是自己的头脑和唇舌,孟子善于辩论,通过辩论向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在那个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时代,思想家是很容易被湮没的,因为在当时整个中华文明都在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而在孟子生活的时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他必须站出来予以抨击,以一己之力对抗众人口舌。特别是战国时期那种特有的动荡,各诸侯国之间忙于战争、吞并,“仁政”思想难免显得过于“迂远”,他不得不到各国去游说,去“推销”自己的思想,齐、晋、宋、薛、鲁、滕、梁各国都有他雄辩的身影,我们可以想象对于坚守自己思想的孟子,朝堂就是战场,每一次的游说都是剑拔弩张,他要以自己雄辩的口舌和敏锐的思维迎战一个个准备否定他的人,我们不妨看看他的“对战”记录:公元前332年孟子在邹国答邹穆公问,公元前330年在任国答季任,同年在邹国与屋庐子、曹交问答,公元前329年在齐国与齐相储子问答,公元前328年与告子辩、劝蚳鼃向齐王进谏,与匡章问答,公元前326年与滕国世子问

答,与宋人勾践论游说之道,公元前324年说邹之滕推行仁政,公元前323年与农家陈相辩,公元前320年与周霄论出世,公元前319年与公孙丑论短丧,公元前318年答齐宣王问,公元前315年与充虞论葬母,答齐宣王问伐燕,公元前312年与淳于髡辩。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查到的孟子经典“雄辩战役”,而他的“孟子见梁惠王”更是其辩论的精华,我们都知道平等关系的游说至多不过是面红耳赤,而对于君王的游说其难度之大可以想象,特别是选入高中课本的《寡人之于国也》,其语言之准确,譬喻之精当,思维之缜密,语言之平实、晓畅,他的欲擒故纵,反复诘难的手法不禁令人拍案叫绝,而这样的文章在“孟子见梁惠王”中处处皆是。这就使我想到了学生的议论文写作。

议论文写作重在摆明观点,然后分析阐释,来支撑观点。想要让别人接受这些观点还要运用得当的论证手段。议论文的美在于其逻辑思维之缜密,语言之雄辩,这正是孟子所特有的,再加上排比对偶句式的使用,犹如排山倒海一般,来的气势磅礴。反观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无非就是搭出一个框架,开篇摆明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举实例然后加以分析,扣回分论点之后再给出实例,在进行分析然后就是回扣中心论点,这样做与我们心中的逻辑缜密失之千里。再看看学生写作的语言只能用平淡一词来形容,如果说语言就是武器,那么孟子的语言就是长枪和匕首,相对而言学生的语言就只能算是一个有好多窟窿的塑料袋,以及一个从别人那借来的面具——学生写议论文时所使用的论据往往是平时积累,写作时现场套构的。这差别犹如斗士之于

病夫,猛虎之于羸犬,怒海之于扁舟,如果答辩的双方是孟子与学生,我不担心学生会无言以对,只担心他们连孟子思维的过程都无法理解。但是反过来想想这也是好事,因为学生们想写好议论文至少有了一位楷模。

一、高中生议论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生在作文中存在很多弱点,特别是议论文写作。因为议论文对于学生思想的展示要求更加突出,对于语言则要求力度更强,说服力更大,条理性更清晰,而这些都是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弱点,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一)缺乏思想

学生的作文普遍缺乏思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要么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将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些中心,选择合适的套在要求的题目之下,要么学生的观点不够明确,摇摆不定,导致跑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学生所面对的作文很多都是给题目或是给要求的作文,同时还有以材料与提示性话语或材料与命题、半命题相结合的形式,再拓展看看全国其他地区的语文高考作文题,也无出其左右(具体题目举例可见附录1)。高考是一个指挥棒,它在调节着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面于高考中给定作文题目或范围的出题形势,学生在处理中心问题时留下的自由空间并不大,思想稍有拓展就有可能超出考题范围,一旦跑题,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学生只能 从思想深度上下功夫,对于给定的题目不断向下挖掘,我们都明白高考中的作文从本质上不同于文学创作,至少缺了自由,虽然我们都明白失去翅膀的蝴蝶并不美丽,然而,“至少还能生存”。

学生能够通过训练进行拓展的是思维的广度,比如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例如附录2中“绵阳下海经商”这个训练,我们可以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比如谈没有经验;没有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注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没有按实际需要、客观规律办事;只是从自己的主观想象出发,没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认真学习;不懂得“吃一堑长一智”,没能够从挫折失败中吸取教训。这些中心都是合理的,然而学生的思维一旦打开又可能造成无法收束,于是有可能在考试中跑题。所以教师在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以后,又要强化学生在一定范围之内准确审题,选择符合题意的中心,这就又加大了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跑题的风险。此外对于学生思维的深度我认为不是简单训练就能实现的,则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人生阅历的丰富。所以在高考指挥棒引领之下,教师必然把更多的工作放在准确审题,放弃在思想上的求新,而是把作文的重点放在结构与言语形式层面,这样一来学生的思想得不到培养。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没灵魂就会浑浑噩噩,碌碌无为。而高考的重压之下又有多少教师能够在培养学生的思想上下功夫呢?学生没有思想又何谈立意?

2、学生阅读量小。我们都知道,学生现在的课业压力很大,我曾将做过关于读书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见附录3),这是一份

成熟的调查问卷,调查了天津市5所学校的高中在校生共计2785人,在这里,我们只用其中的一个数据那就是高中生有读课外书习惯的同学(只要读过就算)占了中人数71.3%,而平时学习中,一个月课外阅读的字数平均下来只有335个字,这就说明学生在课外阅读上下的工夫不大,古语云“开卷有益”,学生的人生阅历几乎已被学习全部占据的今天,我们能有多少时间让他们去“行万里路”呢?学生的见识该从何而来,没有见识又从哪丰富自己的思想?对于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而言,什么是第一位的,我想“立意”二字大家都会认同,可没有思想又从何来谈立意呢?

(二)语言乏力

学生的语言乏力体现在多个方面:

1、在谈论某一个观点时,学生往往不能够一语中的,说来说去,车轱辘话说了一大堆,就是“说不到点上”,学生自己表述着困难,篇5:孟子作文素材1 孟轲与《孟子》

1、孟子及其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把孔子侧重于道德修养的“仁”,发展为他的政治论“仁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种强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 他又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就是仁政。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 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入世的进退准则。孟子渴望统治者任用他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他每到一个国家见到国君,都反复讲仁政的好处,当他知道这个国君无意用他时,决不附和迁就权贵,而是怅然离开。他对国君采取傲然视之的态度。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2、《孟子》的艺术特色:

《孟子》一书是孟轲晚年和弟子在一起共同编纂的,全书共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对话语录集。《孟子》一书宋代时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南宋朱熹又将它合入《四书》之中。

《孟子》散文长于譬喻和寓言,长于论辩,富有气势,其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

3、《孟子》中的成语:

缘木求鱼 杯水车薪 事半功倍

自暴自弃 一暴十寒 与人为善

赤子之心 当务之急 知人论世

出类拔萃 舍生取义

4、有关孟子的典故:

孟母三迁 孟母断机

5、作文素材

范文一: 孟子:当我们周围狼烟四起的时候 手捧战国典籍,目视诸侯纷争。硝烟还未散尽,土尘又重重扬起。刀与戟相撞的声响,王与侯争霸的号角,合成战国流动的历史图画。

我站在着历史的画面前,看着你昂着头挺着胸自信地走来。用你洪钟般的嗓音,诵读你传世的儒经。彻耳清心之音,拨开茫茫历史雾霭,穿越重重山水阻隔,震撼山川,响彻华史。

多年的战乱,河山早已满目 俯视中原大地,“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你心中是怎样的酸楚。于是你慈悲的心肠,你为民请命的豪举,便显现在一次次的苦心游说中。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则勃然大怒:哼,君为轻?君为轻我当什么王?!你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可梁襄王心里嘀咕:不杀人?不杀人打什么战,又怎夺得了天下!你又说,“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穷”者们于是以“善其身”来自我安慰,而“达”者们谁又能“兼济天下”?多数是明哲保身,躲得远远的罢。

自古才子多孤独!任你跑破了鞋底,凭你走短了春秋;哪怕你说破了唇舌,还是话断了历史,仍然没有一个君王愿意实施你心中的王道。于是你由孤独变的孤傲了。齐宣王称病,你也称病。君王有什么了不起呢?“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可历史决定了你只能做思想的传播者,不能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了君王。你开始蔑视统治者,见了梁襄王后说,“望之不似人君。”要知道这样的话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可你不怕。难怪后来的李大诗人也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激越之语,是受到了你的影响的吧。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周围烟尘这么重,你显然已经“昭”不过来了。你渐渐疲惫了,但仍心存希望,于是向当权者发出最后的“通牒”:“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国田氏却废姜氏而成为诸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仍然是齐国因“附于秦”得一夕安寝,失去民心失去警惕之心,“终继五国迁灭”。唉,他们不听,也只能随他们去巴。

关上>,我已被孟子感动得泪流满面。

范文二: 站在历史之上的巨人

穿越过时间的河流,你依然被世人敬仰。二千多年亦不曾改变。历史的漩涡中,闪亮的是你那思想的光芒。

都说乱世出枭雄,不只是所军事上,你就是思想上、政治上的枭雄。战国时期,一个混乱的时期,一个无主的时期,一个嗜杀的时期,只有你才提出“人性本善”这一主张,只有你才会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只有你才会说人人都可以行“不忍人之政”。该说你太善良呢,还是

天真呢?

善良是肯定的,但天真也是有的,不然为什么会游历各国,而且去游说齐宣王、梁惠王。你明知他们有称霸的野心,有嗜杀的本能,却妄想用“人性本善”去感化他们,这不是天真又是什么?

曹交曾问过你“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你说“然”。当你确切地知道尧舜时代的仁政究竟是什么样子吗?我想你未必清楚,你只不过是虚构一套自己认为的仁政思想.可若说你虚构,却又有些不实,因为当时确是“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也许是你对这些现实的不满才构想出一套“不忍人”的仁政来吧!

你留给后人的是一部充满了你的思想主张的书——《孟子》,虽然并非都是你所作,却可以代表你的思想和风格。

《孟子》一书中论辩居多,而当公都子问你:“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你却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好一个“不得已”,因为“不得已”而“好辩”,因此也就形成了文章的特点。

顾炎武曾说“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一般游士,都肆无忌惮。是不是也因为你无定主,所以说话较随便些,在王宫大人面前,也敢抵掌而谈呢?大概也是因此,你的文章才会有如此磅礴的气势吧!为什么你会无所忌惮呢?难道单单是因为你是个游士,无定主吗?不是的,这其中还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修养,也是因为怎样的修养,才是你的文章沛然而不可御。

孟轲,请允许我叫你全名,这比叫孟子更亲切。

你是站在历史之上的巨人,“亚圣”之名当之无愧。你闪亮的思想会继续耀眼下去!

范文三: 右手举《孟子》,左手握《庄子》 我很庆幸,在生命发展需要的阶段,我读到了《孟子》,也读到了《庄子》;我很欣慰,随着阅历渐长,涉世愈深,我对两部著作重读了一遍又一遍,竟也能悟之愈多,仰之弥高,钻之弥深。我感觉我的生命里已离不了二位圣贤已汩汩流淌了两千多年仍不衰竭的智慧活水的滋养。我只有右手高擎《孟子》,左手紧握《庄子》,才能竭诚尽力坦然泰然走好自己的路。

也曾心怀高远理想,头顶鸿鹄之志,跋涉求索于人生之山,无奈总是山重水复、阴霾难尽的苦日居多,也曾思虑忧悒、胆怯畏惧旅途中的迷雾浓云、恶风苦雨,为一己之追求尚且如此艰辛,遑论为民为国乎?是先生“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

白昼易过,黑夜难熬。同样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辗转难眠之夜里,该到那里去寻找守望月亮的树,才能让湮没红尘日久难免沾染世俗之气的心灵得到洗涤、澄彻?从不奢望“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显要富贵,但如何使有点蒙尘纳垢的心灵得以重新自由呼吸?“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原来先生也有着与我一样的迷茫和困惑。可是先生远比我等“有见,口未能言”之辈看得深刻、精辟、透彻。与其“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般遭受“天刑”的折磨,为何不去寻求“乘物以游心”的顺应自然,保持追求心灵的自由之路呢?先生所语“无名”、“无功”、“无己”的“圣人”、“神人”、“至人”境界我或许望尘莫及,但循着先生指点,试着学会超脱坦然面对人生善恶、得失、祸福,我也能感觉到环绕在渺小自我的周围原是一个无垠的空间,它本就和天际群星交相辉映,与宇宙融为一体,这真是一片绝妙的“神境”呀!读点《庄子》,苦了,累了,倦了,浊了,厌了的眼会慢慢变得清亮起来。 即使仍然踌躇歧路,踯躅险要,只要一边右手高举《孟子》,扬先生自行自助自足自信自律之风,一边左手紧握《庄子》,汲先生自爱自觉自卫自由自然之气,我就能充实、踏实、朴实、真实地度过我唯一的一生。

第18篇:孟子名言

1、孟子对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孟子回答(梁惠王)说:“讲仁德的人是天下无敌的。”

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孟子)说:“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3、(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

甚。” (《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孟子)说:“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4、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

忧……”

(《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孟子回答(齐宣王)说:“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快乐而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忧愁而忧愁(人民便会和你一条心)。”

5、(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孟子)说:“……我善于养我(这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

间的)浩然之气。”

6、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孟子说:“(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当年的圣君)禹听到不同意见后,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

7、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孟子说:“依靠天上(自然界)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社会上人们和谐一致

的有利条件。”

8(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孟子说):“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在道义上不占主动(无道、无德、无理)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9、(孟子)曰:“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孟子)说:“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也都抬头看得很清

楚。”

10、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说:“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面倒。”

11、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说:“老百姓生活和生产上的事不可不急地对待啊。”

12、孟子曰:“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 (《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说:“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13、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孟子说:“(一个大丈夫)应住到天下最大的地方——'仁’里,站在天下最高的位置——'礼’上,履行有利于天下的大道。如果得了志,应按这个道给人民办好事;如果不得志,也要独自按自己的道来行事(不要与社会上的坏人同流合污)。”

14、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也。” (《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孟子说:“荣华富贵不能乱我的心,贫贱困厄不能变我的志,威武强力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大丈夫啊!”

15、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便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如果不用音乐方面的六律,便不能端正五音;……如果不实行仁政,便不能把天下治理好。”

16、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夏、商、周三代得到天下是因为行仁,他们(的后人)失天下是因为他们不行仁。一个国家的衰败和兴起、生存和灭亡,

都是这个道理。”

17、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

其敬。”(《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啊!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

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

18、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

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天下的基础是国,一个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

每一个人。”

19、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服从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灭亡。” 20、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是获得了天下。获得百姓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支持了。获得民心也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

加到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21、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离娄

上》)

【译文】孟子说:“仁,是人们最安心的住宅;义,是从们最正确的道

路。”

22、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恭敬别人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掠

夺别人。”

23、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

正,没有人不正。”

24、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即不谦虚)。”

25、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似是而非的礼,似是而非的义,一个有德行的人是

不会去做的。”

26、孟子曰:“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的声望超过他的实际,君子以此为耻。”

27、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孟子·离

娄下》)

【译文】孟子说:“禹不喜欢美酒,却喜欢有价值的话。汤坚持中正之道,举贤人却不拘泥于一定的常规。”

28、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如果西施身上沾上了骨亢骨葬,当别人走过她身旁的时候,也会捂着鼻子。纵然是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戒沐浴了,

也就可以祭祀上帝。”

29、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之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

娄下》)

【译文】孟子说:“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爱他;恭敬别人的人,别人

也常恭敬他。”

30、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孟子·万章上》) 【译文】孟子说:“孝子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敬他的父母的;尊敬父母的极点,没有超过拿天下来奉养父母的。”

31、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生命是我喜欢的,义也是我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都要的话,我可以牺牲生命而选取义。”

32、(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

子·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心这个器官的职能在于思考,能思考便能得到事物

的真谛,不思考便得不到。”

33、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有一个叫羿的人,教人射箭时,一定拉满弓;学习的人一定要努力拉满弓。有名的木工教导人时,一定要依照规矩,学习的人也一定要依照规矩。”

34、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译文】孟子说:“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任务降到某人身上,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志,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称心如愿。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方能完成大任)。”

35、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做一项事情,你要探求,便能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是有益于收获的探求,因为所探求的对象是在我本身之内(即

强调发挥善性,注重修养)。”

36、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一切我都具备了。我反躬自问,自己是忠诚踏实的,这就是最大的快乐。不懈地用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达到仁德的道路

没有比这更直接的了。”

37、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

上》)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

是最无耻的。”

38、孟子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古代的人,得意时,恩泽加于百姓;不得意时,修养个人品德,以此向世人表现。穷困时自己修养成高贵品质,得意时便把一些善事给予天下之人。”

39、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

心上》)

【译文】孟子说:“仁德的言语赶不上仁德的音乐入人心之深,良好的政治赶不上良好的教育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怕它;良好的教育,百姓爱它。良好的政治得到百姓财富,良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

心。”

40、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

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不干我所不干的事,不要我所不要之物。这样就行

了。”

41、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

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42、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

上》)

【译文】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上了泰山,便

觉得天下也不大了。”

43、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

惜万物。”

44、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孟子·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不信任仁德贤能的人,那国家就会空虚;没有礼义,上下的关系就会混乱;没有好的政治,国家的用度就会不够。”

45、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土谷之神(国家)为次,君主最

轻。”

第19篇:孟子语录

孟子语录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4、仁则荣,不仁则辱。

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1、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1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7、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8、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9、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0、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2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2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3、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24、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25、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6、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27、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8、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0、仁者无敌。

3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32、其进锐者,其退速。

33、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34、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5、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8、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39、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0、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4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42、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43、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44、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7、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4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9、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50、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52、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5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5、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5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5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59、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60、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6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6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64、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65、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66、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6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9、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7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1、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72、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7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74、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75、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76、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7、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第20篇:孟子二章

《孟子》两章

教学目的

1 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2 了解本文逻辑严密、设喻巧妙和借题发挥的特点。

第一课时:介绍孟子和他的“性善说”(要点);诵读《鱼我所欲也》章第

二、三段,讲解第一段。

第二课时:诵读《鱼我所欲也》第一段;讲《庄暴见孟子》的背景,诵读“庄暴见孟子„„不若与众”这一部分。

第三课时:诵读《庄暴见孟子》中“臣请为王言乐„„则王矣”这一部分;总结全课;整理词、语、句。

预习安排

1 要求诵读课文,仔细辨析“为”(在《鱼我所欲也》中出现12次)和“乐”(在《庄暴见孟子》中出现26次的读音。)

2 想一想《鱼我所欲也》中哪一句话能概括全章主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并导入新课。

1 学生背诵《季氏伐颛臾》第3段和《荷蓧丈人》第2段。

2 概述这二章的思想内容,而后提到孔子的继承人——亚圣孟轲。

二、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早岁丧父,幼年受母亲教诲(“孟母三迁”故事出自《烈女传·母仪篇》可证)。长大后受业于子思(即孔伋,•孔子之孙)的门人,治儒术,通《五经》,尤长于《诗》《书》。曾游说梁惠王,不成功。又入齐,见齐宣王,一度充当“客卿”,颇受尊重。但当时各国国君用兵争强,以权谋为先,对孟子的“王道”主张,都以为“迂阔而远于事情(实际情况)”,不予采纳。以后孟子返回家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孟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跟《论语》一样,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篇幅比较长,论证也很充分,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不过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语,《鱼我所欲也》即属于这一类;对话体也有很大的发展,增加了反复辩难的内容,《庄暴见孟子》则属于这一类。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三、回答预习规定的思考题,导入新课。

1 确定“舍生而取义者也”一句可以概括本章主旨。

2 问;“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是指什么说的?(“羞恶之心”。)这跟“舍生而取义”有什么关系?(“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照“义”的原则行事。)

3 孟子认为“羞恶之心”是人的“本心”的一种,•这是他的“性善”论中的一个观点。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观点认识得更加清楚,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性善论”的要点:

①“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②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民,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③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嫩、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④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以上引文均节自《孟子·告子》)

4 试用孟子“性善”论的观点来解释本章中的两个例证(先诵读,后解释)。

四、诵读第2段

1 补充注释。

①“一箪食(旧读sì),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形容饿者欲食之急。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同“眊眊)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③“不屑也”——承上文“屑”后省“受”字。

2 用“性善”论观点解释:“行道之人”“乞人”为什么不受呢?•(恶其无礼。)这说明了什么?(有羞恶之心,本心未泯,故宁死而不食。)

再问:这个例证跟第一段中哪一句话“对针”?(“所恶有甚于死者”。)

3 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检查。

四、诵读第3段

1 补充注释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背诵《鱼我所欲也》第

2、3段。

二、诵读第1段。

1 注疏要点。(以课文的句号计句)

①“鱼,我所欲也”句——“二者不可得兼”是假设口气,意为如不能兼而得之,则舍鱼而取熊掌,盖熊掌之味美于鱼也。鱼喻生,熊掌喻义,义高于生,所以又说“舍生而取义者也”,用类比引出全章主旨。

②“生亦我所欲”二句——上文既已提出“舍生取义”的命题,这里就来说明“生”与“死”、“义”与“不义”之间的关系。“所欲有甚于生者”,指“义”而言;“苟得”,苟且得生之意。“所恶有甚于死者”,指“不义”而言;“患”,指“死”而言。欲生恶死是人之常情,而欲义恶不义,则是因有“羞恶之心”。这二句解释“舍生取义”的原因:“义”高于“生”。这是从正面论证本章主旨。

③“如使人之所欲”二句——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即贪生畏死之意;“何不用”“何不为”皆贬义,即不顾礼义之意,合起来就是:“生”高于“义”。这二句用了假设推理的方式,是从反面论证本章主旨。

这二句贬斥意甚重,“何不用”“何不为”后用叹号更恰当。

④“由是”二句——这是承以上四句,将“生”“死”“义”“不义”之间的关系加以总结,即求生避患都要合乎“义”的原则,不合于“义”则宁肯舍生就死以“取义”。

①“万钟”二句——“万钟”言俸禄之厚,因其厚而不辨礼义,虽受,一人不能独食万钟,故云“于我何加”。“加”,增益之意。

②“为宫室”一句——既不能独食,故有此问。“宫室”等三事皆身外之物,即所谓物欲,物欲陷溺其心,则失其本心,故“不辨礼义而受之”。

③“向为”六句——这是将“呼尔蹴尔之食弗受”和“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二事作对比论述:前者说明人在困难危迫之际尚能保持其羞恶之心,可知这羞恶之心为人所固有;后者说明人在丰裕环境中为物欲所制,而失其羞恶之心。这是以正衬反,重在说明丧失本心的原因,所以下文接着问道:“是亦不可以已乎?”提醒人们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④“本心”——这里专指“羞恶之心”。

2 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检查。

3 用“性善”论观点来解释:为物欲所蔽,则失其本心。•这是用反面例子来论证“舍生取义”。

问:本段跟第一段中哪些语句“对针”?(“贤者能勿丧耳”中包含了“不贤者易丧”的意思。)

六、将这两段连起来背诵一遍。

七、留作业。

1 熟读《鱼我所欲也》第1段。

2 阅读《庄暴见孟子》开头到“不若与众”,准备复述。

“有不用”有不为”的“有”,同“或”,有人。

至此,“舍生取义”的命题已得到充分的论证。下面再作推论。

⑤“是故”二句--“所欲”“所恶”二小句,重复上文,分别指“义”与“不义”而言。这一大句紧下文,“是心,即“欲义”“恶不义”之心,也就是“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是由“舍

生取义”推出的一个新论断。下文的例证即用来证明这一论断。

2 教师领诵一遍后,学生练习诵读。

3 划分本段层次,归纳大意。

〔说明〕背诵这一段,关键是要掌握它的层次。划分层次有不同的方式(各种注本及选本对这一段层次的划分颇有出入),我们打算按文章的逻辑推理过程来划分。

〔讨论〕按上面列出的五个句组来划分。讨论后再板书如下(可以只写加圈的字):

4 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检查,开始检查时可以保留板书,•以后试去板书再检查。

三、本章小结。

1 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中心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避”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 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辨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 从上述的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下面接着讲《庄暴见孟子》。

一、诵读开头至“不若与众”。

1 齐读一遍后,学生复述这部分的大意。

2 注疏要点。

①“庄暴见孟子”--孟子在齐宣王(前341--前324在位)时,曾一度齐客卿,庄暴因不知如何答对齐宣王“好乐”的说法,所以来问他。

②“王语(yù)暴以好乐”--也可以说成“王以好乐语暴”(齐王把喜爱音乐的事告诉了我)。王,承前章指齐宣王。据此可知庄暴是齐臣。

③“曰:好乐如何”--上文是庄暴语,此处加一“曰”字,表示说话中有停顿。问“如何”,提思是“好乐”好不好。

④“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之”,起舒缓语气作用,无义。“庶几乎”,是“庶几于治乎”的省文。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孟子将要借题发挥了--把“好乐”和“治国”联系在一起。

⑤“他日,见(xiàn)于王”--“见”,被引见、被接见。

⑥“王变乎色”--齐王自知他的爱好并不高雅,这是他的心病,而庄暴泄其事于孟子,这使他感到愠怒和惭沮。

⑦“寡人”二句--齐王被迫承认爱好不高雅。“先王之乐”,指上古时代的名曲《咸池》《大章》《韶》等(孔子在齐时曾听过《韶》乐)。“世俗之乐”,指郑、卫之声(孔子曾说过“郑声淫,放郑声”)。

⑧“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孟子这样说,似与孔子观点不同,但他的意图是要说明在王者与民同乐这一点上,古乐和今乐是没有区别的。这是因势利导,即顺着齐王的“好乐”来谈“与民同乐”的道理。

⑨“可得闻与”--意思是请对方继续说下去,是一种礼貌的表示。可见孟子的这种权宜的说法收到了效果。

⑩“曰”至“不若与众”--孟子先不作答反而连续问齐王。对这两问,答案肯定是“不若与人”和“不若与众”。这就为论述“与民同乐”作好了铺垫。齐王已入我彀中矣。

3 学生诵读,教师检查。

二、留作业。

1 准备诵读“臣请为王言乐„„则王矣”这一部分。

2 完成课本练习第四题,准备整理词语句。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本章开头至“不若与众”)

二、诵读“臣请为王言乐”至结尾。

1 教师领诵一遍,学生再齐读一遍。

2 注疏要点。

①“臣请为王言乐(lè)”--这是下文的总领句。“乐”读lè,因上文两次问“孰乐(lè)”,这句自应承上读lè,其余理由详见“教学设想”。

②今王鼓乐于此”--“今„„于此”是古汉语的习惯句式,表示假设,不是“现在„„在这里”的意思。这句话可译为“假如大王奏起音乐”。下文“今王田猎于此”,与此相同。

③“举疾首”的“举”--“举”“俱”音近,义通,可训“皆”,全都的意思。

④“此极也”的“极”--这里是困顿的意思。朱熹注为“穷”。“此极”,如此困顿的境况,指下文“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这是苛刻的赋敛和繁重的徭役造成的。

3 划分层次。

〔说明〕这段话的层次容易划分,之所以要来讨论,是因为要借此明确几个问题:①这段话是围绕着一个“乐”字来写的,话题已经从欣赏音乐转到君民关系上来,从个人爱好转到治国方针上来。②这段话的主体是两幅形成强烈反差的图景,孟子没有指出造成这些图景的原因,因为这是不言而喻的:前者是由苛政造成的,而后者是“仁政”的结果,因此尽管用的是叙述方式,但实质上是议论性的。③本段的结句是有针对性的,齐宣王有“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所以孟子又借机向他宣传“王道”,劝他通过“与百姓同乐”的途径来达到“王天下”的目的。

上述要点都可以在讨论中用启发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说出来,个别地方由教师作补充。讨论后再将层次划分如下: 第一层:点明谈话内容。

第二层:两幅不同的图景:“不与民同乐”和“与民同乐”。

第三层:能“同乐”则能“王天下”。

4 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检查。

三、总结本章。

1 关于本章主旨,可以确定为“国君必须与民同乐,才能王天下”,•这是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体现。详说见“教学设想”。

2 孟子的谈话艺术表现在,善于借题,因势利导。•他知道齐王“好乐”一事就采取主动,询问齐王是否有这件事;待齐王说出“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立即称许他,说“好乐”可以治国,而在这一点上“古乐”和“今乐”并无差别,这就引发了齐王的兴趣。至此,孟子仍不说出本意,却先问齐王两个“孰乐”,让齐王自己说出“与众乐乐”,这就等于承认了“与民同乐”的观点;然后才滔滔不绝地论述“与民同乐”的必要性来。这样,对方即使思想上还不能接受,却无法加以反驳。(如时间有富余,可以略提“王顾左右而言他”一事。)

四、整理词语句。

1 词语

〔欲〕①希望、想要(得到)。②将要。③欲望。

〔今〕①现在。②现代。③假如。

〔甚〕①厉害、严重。②超过。③十分,很。

〔疾〕①憎恨。②急速。③痛。

(以上是练习中规定的词,以下是补充的。)

〔苟〕①苟且。例:故不为苟得也。②假如。例: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加〕①更加。例:而山不加增。②增益、好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奉〕①奉养。例:妻妾之奉。②遵奉:例:近者奉辞伐罪。③捧。例:相如奉璧奏秦王。

〔犹〕①犹如。例:今之乐犹古之乐也。②尚、还。例:犹且从师而问焉。

〔举〕①全、都。例:举欣欣然有喜色。引申为“尽”,例:杀人如不能举。②荐举、选举。例: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

2 常见词汇(以下例句,课后补写)

〔无他〕没有什么,没有别的。例: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庶几(jī)〕差不多。例:则齐其庶几乎?

〔有以〕有„„来。例:暴未有以对也。

〔不可得兼〕不能同时得到。

〔舍生而取义〕舍弃生命,坚持正义。

〔由是〕如是,由此。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 常见句式

〔莫甚于„„〕没有什么超过„„的。例: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有甚于„„〕有超过„„的。例:所欲有甚于生者。

〔今„„于此〕假如。例:今王田猎于此。

〔直„„耳〕只是„„罢了。例:直好世俗之乐耳

〔„„何如〕„„怎么样。例:好乐何如?

〔此之谓„„〕这叫做„„。例: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演讲稿
《孟子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