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孟子》

发布时间:2020-03-03 07:33: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孟子》

《孟子》共七篇,每篇又分上下,共十四篇,二百六十一章。《孟子》一书不是孟子自己写的,而是孟子在与万章、公孙丑讲学过程中,口授自己的经历和观点,让弟子记录下来,然后自己加以整理删定而成的。

孟子姓孟,名轲,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所以后人称之为”思孟学派”。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孟子褒贬不一,但我认为孟子的儒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是一位非常值得我们尊崇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

《孟子》一书中阐述了孟子在道德、教育、贫困、战争、为人处事等问题上的观点,他的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下面就来谈一下我读《孟子》的心得体会。

一、尊老爱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敬自己的长辈并由此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并由此爱护别人的儿女。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进入老龄社会,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也来势凶猛。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我们个人、家庭的尊老敬老,要与社会、政府的尊老敬老结合起来。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给予老人物质生活、精神、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关怀,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所为。例如,在老人离退休之前,对老人开展专题讲座,使老人们能够自觉地调整好心态,顺利完成社会、家庭角色的转变,正确对待和处理晚年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另外还可以针对老年人的孤独感、失落感、固执任性、健康焦虑等心理心态,对老年人进行精神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爱幼问题,目前存在两个极端,一是爱幼失位,二是爱幼过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进,我国大部分的适龄儿童都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享受快乐的童年。但我们也应看到,还有许多孩子辍学在家,或者随打工的父母在城里捡垃圾,或者在街道、路口乞讨„„我们在大街上行走时,不是经常看到一些小孩在那卖花,缠着行人不放吗?我们不是也看到小孩把手伸进别人的背包里去偷钱包、偷手机吗? 而爱幼过度,则是一种溺爱现象。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的溺爱使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孩子缺乏磨练,对其将来存在着极大的危害。

所以,我们既不能爱幼失位也不能爱幼过度,我们要选择正确合理的态度和方式来爱幼,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人才本位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尊重贤才使他们发挥才能,杰出的人才都有职位,那么天下的知识人子都会感到高兴,愿意为这样的朝政服务。

把钱财分给别人叫做惠,把善的道理教给别人叫做忠,为天下的智力找到贤才叫做仁。因此,把天下让给别人容易,替天下找到贤才却难。

二十一实际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不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功能、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于是,拥有知识、善于积累和利用有效信息的人才,就成了世界各国最大的争夺对象。而发达国家具有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科技人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根本的就是知识的差距。所以,保护、尊重、发挥好人才是当务之急。

我国的人才在大量流失 。出国留学的人数逐年上升,而返回率却不到三分之一,好多人最后都留在了国外。我国人才流动还呈现一种趋势,就是科技人才从国企流向外资企业。外资企业薪酬高是原因之一,但我们应当看到外资企业更注重人才。现在的国企虽然也注重人才,但其机制僵化,使人才外流,所以要改革机制。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是一种礼貌用语,而是让其有位,让其使能。我们需要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念,集体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人才,国家的前途离不开“俊杰在位”,并且还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这种人才观念的实施。

三、交友之道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责善,朋友之道也。

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不要倚仗年长,不要倚仗自己显贵,不要倚仗自己有富贵的兄弟去交友。交朋友,是交他的道德,不可以怀有其他的目的。

相互以行善为要求,是朋友的交往之道。

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对于容颜有相同的美感。讲到内心,就惟独没有相同的吗?心灵相同相通的是什么?是理是义。

《论语》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过来,不是很高兴吗?远方的朋友因为常常不能相见,所以我们想念着他,牵挂着他。在我们的近处,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啊,与朋友在一起学习、聊天、游玩不也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吗?

朋友之间往往都以某种共同的爱好相维系,有共同的语言。孟子道明了交友的目的和动机。一切外在的东西,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容貌美丑、有钱没钱、出身如何等,都不是交友的媒介。朋友只能以道德修养为根基,才是真朋友,才会彼此深入人心。

最好的朋友叫知己,知己之友不会太多。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在心理上,知己朋友不相互设防。知己朋友一般说来是志同道合的,但也不完全是,有的属性格志趣同类型,有的属性格志趣互补型。知己能够了解自己,理解自己,与自己“心有灵犀一点通”。茫茫人海中,如果能找到自己的知己,一定要珍惜。

在交友时要把握好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这点十分重要。人人都有自尊心,只有自尊并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上天将要把重任落在这个人身上,一个会先磨砺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骨,饿瘦他的肢体皮肉,穷困他的身体,做有所作为的事常常遭到干预,以此考验他的恒心、坚韧他的性格,增益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人常常犯了过错之后才懂得去改正,内心困苦、思路阻塞才会奋发振作,表露在脸上,表白在言语中才能明白知晓。„„由此可知,忧患使生存更坚实,安乐只会加速死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里的生与死,不仅仅是指生命物质。更指生命的价值、意义,即生命力。贪图安乐,不思进取,虽然拥有灯红酒绿、享受人间美味,但状若行尸走肉,酒囊饭袋,这也算是生吗?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忧患意识,不仅对个人十分重要,对一个集体也十分重要。因为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产品竞争、岗位竞争、人才竞争等等,有竞争就有淘汰。我们在学习中也有竞争,我们要有一种忧患意识来促进人的智慧、才能和知识的增长。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会是自己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主观和客观总存在一些差异。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在不断的修正和调整中实现目标的。人处在逆境中,会感到生存压力,同时也就产生了心理上的反作用力。这两种力是同时产生的。不知压力为何物,也就不可能有反作用了。对压力 产生心理上的反作用力后,必定会体现在行为上;或者是情绪化行为,怨天尤人,结果是自暴自弃;或者是理智化行为,变压力为动力,结果是走出逆境,走向成功。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资源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不违背节令而按时耕作,粮食可以吃不完;密孔鱼网不许入水,鱼鳖才可吃不完;在适当的时候上山砍伐,林木就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才能使老百姓养好活着的人,安葬好死去的人而不再有缺憾了。

君子由亲爱亲人,进而仁爱民众;由仁爱民众,进而爱惜万物。

据调查,我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征用、占用农民耕地现象普遍存在。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没有了,有的转向城市打工,有的却连生计也难以维持。

尽管我们一直呼吁“保护鱼苗,禁止滥捕”,但有些地方依旧滥捕,造成产鱼量逐年下降。

我国的森林覆盖绿较低,树木过度砍伐,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北京的沙尘暴就是一例,内蒙古的树木被砍伐了,植被被破坏了,没有了保护屏障,沙尘暴越刮越凶。

在距离我们两千多年的时代,孟子就懂得合理使用资源,爱惜万物,而为什么处在经济发达时代的人们却没有了保护生态资源的思想了呢?

除了土地、森林遭受到破坏,我们的空气、水也遭受着污染,气温日益升高、环境日益恶化。我们有些人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需要世界各国的努力,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村。让我们来共同爱护我们的大自然吧!

孟子在人生、情感、社会等问题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思想将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现在,而且将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孟子

孟子

孟子

《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礼记

《孟子》故事

孟子论文

孟子读后感

走进孟子

《孟子》
《《孟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孟子免费 孟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