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演讲稿

维和演讲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03 08:38:34 来源:演讲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维和心得体会

生为维和警,死亦为鬼雄 维和心得体会 青山有幸埋忠骨,战友心痛何以堪?八位维和英烈回到祖国怀抱那天,泪水涟涟的不只是我们所有心连着心的战友们,就连苍天都在为之哀伤与哭泣。事实上,自从得知海地发生特大地震、八位维和英雄被埋在联海团总部以来,我的心就一直悬着、提着、担忧着…… 海地,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从建国以来就一直没安宁过。长期战乱、侵略殖民、自然灾害、匪患猖獗,早已把这个原本风光旖旎的国家变得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然而,就是这个国度,是注定要令我梦萦魂牵的。去年的六月份我刚刚从海地维和回来,那已经是我第二次出征海地了。 我们每一名维和队员,都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与报国之志,希望能给海地人民――这个苦难的民族带去和平与安宁。维和的日日夜夜里,我们一起训练,一起外去执勤,一起定点驻守,一起武装清剿,与友邻维和部队和友邻防暴队一起联合行动……那里的大街小巷,那里的角角落落,都曾留下过我们坚毅的身影与足迹。在那里,我们和纯朴豪放热情而又身陷水深火热的海地人民结下了深情厚意;在那里,我们并肩战斗,一同经受血与火的洗礼,结下了战友间的深厚情意;在那里,我们与友邻维和力量为了同一个目标勇往直前,展示了中国的大国风采与和平使者的美好形象…… 我们本来听说第八批维和结束之后,随着联海团的撤出海地,中国防暴队也将圆满完成在海地的维和使命。

推荐第2篇:索马里维和

这是我复制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安理会决议制裁索马里海盗 周边国家合作遏制2008年11月22日 00:44 来源:新华网 作者:报道 选稿:张海盈 东方网11月22日消息:联合国安理会20日通过决议,决定对包括海盗和武器走私人员在内的所有破坏索马里和平与稳定的个人和实体进行制裁。同时,索马里周边及有关国家采取措施,协调合作遏制日益猖獗的海盗活动。 联合国安理会20日一致通过第1843号决议,决定对包括海盗和武器走私人员在内的所有破坏索马里和平与稳定的个人和实体进行制裁,制裁措施包括资产冻结和禁止出国旅行等。安理会制裁委员会将在近期提出有关的制裁名单。 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米乔普洛斯当天建议安理会延长对有关国家参与打击索马里海盗活动的授权期限,继续鼓励有能力的国家积极参与打击海盗活动。 索马里常驻联合国代表杜阿莱说,安全问题是索马里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缺乏控制全国安全局势的能力,而国际社会提供的安全领域的资金援助也非常匮乏。他呼吁国际社会对索马里人民应对挑战的努力给予理解和支持,切实帮助推动索马里和平进程。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刘振民说,中国对索马里安全局势依然严峻深感忧虑。国际社会应积极协助改善索马里安全局势,尽早向索马里派出联合国维和部队。 红海附近阿拉伯国家20日决定建立联合机制,加强红海地区航运安全,共同监督、跟踪和打击任何试图进入红海海域的海盗活动,并通过阿拉伯国家联盟协调各国在国际和地区间打击海盗问题上的立场,呼吁国际社会为此提供技术和物质帮助。 肯尼亚外长韦坦古拉21日说,由东非6国组成的政府间发展组织已决定制裁阻挠索马里和平进程的索马里领导人,具体措施包括冻结财产和旅行禁令等。肯尼亚将就打击索马里海盗问题举办一次国际会议,但没有透露会议时间等具体信息。他还说,丰厚的赎金是索马里海盗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索马里海盗去年一年的赎金收入高达1.5亿美元。 为保护也门沿海航运安全及打击恐怖主义和海盗行为,也门已向海岸巡逻队增派了数百名士兵和先进的武装快艇,并在亚丁湾和曼德海峡沿岸配备了雷达以监控试图接近也门海域的海盗船只。也门总统萨利赫20日说,为解决海盗问题,国际社会应携手一致帮助索马里进行重建,红海和亚丁湾地区国家以及向该地区派遣军舰的国家应加强协调以明确各自的任务。 据《印度斯坦时报》21日报道,印度国防部近日批准海军进入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并加强在亚丁湾水域的军事存在,以保护亚丁湾海上贸易通道和印度船只的安全。 位于索马里以北的亚丁湾是自印度洋经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及大西洋的海上咽喉,过往商船众多。自1991年前政府被推翻后,索马里陷入无政府状态。动荡的局势为海盗活动提供了生存空间,索马里沿海地区被国际海事局列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之一。据国际海事局统计,索马里海盗今年已对90余艘船只发动袭击。目前,索马里海盗仍然控制着10多艘船只。 联合国安理会今年6月通过第1816号决议,授权外国军队经索马里政府同意进入索马里领海打击海盗及海上武装抢劫行为,授权有效期为6个月。目前,多国海军部队在亚丁湾加大巡逻力度,但索马里海盗活动并未受到明显遏制。

参考资料:安理会决议制裁索马里海盗 周边国家合作遏制2008年11月22日 00:443 回答者: guyeqingcheng

追问:

还不错,但我要的是91年的非洲索马里重建希望行动的

回答:

是93年吧?

补充:

指的是美国1993年在非洲国家索马里的军事行动。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是协助联合国在当地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同时消灭当地军阀和反政府武装。其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务发生在首都摩加迪沙,由美国陆军游骑兵部队和三角洲特种部队合作进行,目的是捉拿索马里军阀头目艾迪德及其政府幕僚。但是由于准备不充分以及情报错误,导致抓捕行动陷入混乱,两架美军160特种航空团的UH60“黑鹰”直升机被先后击落坠毁,直升机上的幸存成员陷入民兵的包围之中,抓捕行动随即变成拯救行动。美军在摩加迪沙陷入索马里民兵甚至平民的重重围攻,激战15小时才在巴基斯坦维和部队掩护下撤回安全区,共有19名美军士兵在行动中丧生,而索马里平民和民兵伤亡超过1000人。

索马里的军事行动是美国在越战以后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军事行动。1993年底,美国政府对索马里彻底失去信心,当时的克林顿总统最终下令撤军。这次行动也使美军看到城市作战战术方面的一些不足,促使其改进城市战术方法,为日后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的城市作战提供了经验教训。

【论文摘要】随着冷战后全球化导致的主权观念的变化以及地区冲突和民族、宗教矛盾的加剧,国际人道主义干预在国际社会中愈发频繁,尤其是西方国家以人道主义为借口,多次对外进行人道主义干涉;国际人道主义干预由此面临着巨大争议。文章拟以联合国在索马里维和行动的失败为例来说明,作为争论话题中的国际人道主义干预并不如西方国家所宣称的那般结局美好,其自身仍旧面临着众多困境和艰难抉择。

【论文关键词】维和行动;国际人道主义干预;困境

1991年,自从巴雷政权倒台后,索马里陷入了无政府状态的内战阶段。从1992年起,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组织对混乱之中的索马里进行了国际人道主义干预,但收效甚微,索马里仍旧处于内乱状态,不同武装派别间的矛盾纷争甚至更加激化,武装冲突愈发频繁。从联合国在索马里维和行动的失败中可以看出国际人道主义干预存在的诸多困境。

一、国际人道主义干预的合法性问题

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以及民族、宗教等矛盾更加激化,各种复杂因素的结合带来了发展中国家的持续混乱状况,本国平民也因此受到巨大伤害,在此情形下,国际干预机制开始频繁作用于国际关系实践中。

人道主义干预包括:经联合国授权的合法干预和西方国家粗暴干涉别国事务的非法干预。由于“不干涉内政”原则在当前国际法中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强调,因此这一原则又与合法的人道主义干预相共存。

“人道主义干预”不同于传统的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后者是联合国安理会应受援国方面的要求和同意,旨在消除和减轻当地平民因战乱、灾难所带来痛苦的一种救助行动;而“人

道主义干预”的显著特点是不需要取得对象国的同意。冷战后,联合国打着“人道主义”旗帜在伊拉克、索马里、波黑等地的维和行动都是如此。这样,衡量“人道主义干预”是否合法的主要尺度就在于判断一国的内部冲突是否存在种族屠杀和清洗,是否直接危及到邻国的安全。但在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大国之间,对于这种标准的判定一直存在强烈分歧,因此,人道主义干预在什么情况下具有合法性,怎样才能被各方认为具有合法效力?这些争论一直是萦绕在国际人道主义干预中无法刻意回避的深层次问题。

二、国际人道主义干预的目的

人道主义干预以促进人权为目的,是为了阻止或缓和一国的人道主义危机,其本身应是公正的、非政治的。但一些国家,尤其是强权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更多的是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粗暴干涉别国内政。以联合国对索马里进行人道主义干预为例,联合国干预的目的是恢复索马里的“和平、稳定、法律和秩序”,通过行动来减少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的重现。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以国际人道主义干预为名,扶植亲近自己的政治势力,企图达到控制该国的目的。目的的差异导致美国在对索马里的干预中更多强调自身利益的寻求,数次采取单独干预行动,不甘心在行动上受制于联合国。当确信有利可图时,美国会在联合国旗号下参与人道主义干预,而当利益受到切实损害或者无利可图时,美国则会抛开联合国放弃干预。1994年,美国因对人道主义干预目的的实现充满悲观而撤离索马里,放弃对这个纷乱国家的人道主义“救援”。但到了“9·11”事件后,美国又因其反恐和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重返索马里:2007年1月8日,美国空军武装直升机对索马里南部教派武装控制的村庄发动了一次空袭行动,目标是打击藏匿此处的两名基地组织成员。此外,美国海军第五舰队还派出“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进驻索马里附近海域。这是上世纪90年代美军特种部队撤出索马里后,美军首次公开介入索马里内战。

因此,在国际组织的人道主义干预与国家利益目的之间、国际人道主义干预的名义和实质目的之间就发生了纷扰,这成为人道主义干涉的又一个困境。

三、国际人道主义干预中的武力使用问题

国际人道主义干预中是使用和平手段还是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强制性手段一直是干预行动中颇受争论的问题。联合国维和行动强调自愿、中立、非武力等基本原则。然而,随着冷战后人道主义问题的上升、被干预国局势的复杂化,国际人道主义干预越来越倾向于武力的使用,甚至一向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人道主义危机的联合国也开始采取武力手段来行使人道主义干预。前秘书长加利曾说:“在必要时,联合国应该使用强制性手段,诸如经济制裁,甚至用武力来迫使有关国家来实现和平。”但是,联合国在索马里维和行动中对武力的使用并没有有效控制索马里的国内局势,反而使得该国持续陷入军阀混战局面,维和部队也屡次遭到武装袭击,维和人员伤亡惨重。

同时,国际人道主义干预中武力使用所带来的人员伤亡以及部分国家在其中对武力的滥用也造成被干预国民众对人道主义干预合法性本身的严重

质疑。在维和行动中,部分该国民众不仅不支持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甚至加入了对抗维和部

队的行列中。

即使干预中采取所谓合理的武力手段,那么如何使用武力而不至于造成武力的误用甚至滥用也成为一个问题。如果在武力的行使中出现违背公正、中立、伤害无辜平民的原则,其施行武力的目的也就值得商榷,结果是反而扩大安全威胁,增加干预过程中的阻力。联合国在索马里维和行动中出现的平民伤亡事件所引发的联合国威信在当地的下降效应,促使我们更加关注国际人道主义干预中武力使用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四、国际人道主义干预的施行者问题由于国际人道主义干预触及到国家主权这一敏感问题,国际法上普遍认为别国无权去干预别国的内部事务。因此,由谁来施行也就成为干预中面临的问题。一般认为,联合国是干预的主要授权主体。那么,其他组织甚至主权国家是否也有施行干预的主体资格呢?2006年12月,索马里的邻国埃塞俄比亚的战斗机袭击了索马里首都市中心的摩加迪沙国际机场和该国最大的军用机场,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埃塞俄比亚对索马里内战的介入导致美国、英国、俄罗斯在此事件上与非洲联盟的反对态度不一致。此分歧可看成是人道主义干预施行者问题的显著表现。上述每一方都认为自己是合法的干预主体,都有所谓的正当理由来辩护自己的干预行为。在美国支持下的埃塞俄比亚与另一个邻国厄立特里亚对索马里内战截然不同的干预政策显现出了干预主体资格的纷争性。另外,在施行者问题上的争论也必然导致人道主义干预出现混乱局面。

在谁是谁非、谁有资格承担干预责任问题上的认识缺失带来了人道主义干预过程中缺乏一种强有力的行为主体。由此导致各方以不同立场采取不同政策手段介入人道主义干预,干预行动中国家间协调显得力不从心,其结果必然是问题的复杂化和冲突化。

五、国际人道主义干预中的人权问题

索马里维和行动的失败原因之一是干预中对人权问题的不尊重,尤以美国为代表。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人员中也出现了粗暴对待被干预国民众的丑恶事件:1993年,10多名意大利维和士兵在索马里轮奸该国一位妇女引发了震惊国际社会的“索马里丑闻”。此外,比利时和加拿大的维和部队也被媒体披露曾多次施暴索马里平民、虐待战犯。

这些对人权的不尊重甚至践踏行为导致了该国部分民众对维和行动的强烈对抗。其表现即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官员在索马里不断遭到袭击,在维和部队自身的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联合国维和行动也必然会遭受重大挫折。

但另一方面,干预必然会涉及该国的人权;对人权的不当干预又会直接促使人道主义干预成为一种不被支持的恶性行为。因此,国际人道主义干预中涉及的人权问题也成为其面临的困境。怎样处理和尊重被干预国的人权问题本身也是人道主义干预在长期实践中面临的两难抉择。

六、国际人道主义干预中的大国意志

首先,借着人道主义救援的幌子来实现自身利益成为人道主义干预中大国意志的一贯表现。在联合国对索马里的人道主义干预行动中,美国借机欲推翻对己不利的军阀派别,在军

阀内建立亲美阵营。1993年lO月3日,美国出动地面特种部队深入摩加迪沙捉拿“索马里联合大会”领导人法拉赫·艾迪德,结果遭到伏击,造成18人阵亡,73人受伤,这起严重的伤亡事件迫使美国随后宣布撤离这一内乱国家。

美国对索马里的政策经历了最初的积极干预,到维和行动失败后的完全超脱,再到“9·11”事件后的矫枉过正,甚至为遏制伊斯兰主义者不惜支持昔日敌对的军阀势力。美国对索马里政策的变化轨迹充分反映了美国对外政策的短视,完全是从其国家利益出发。美国的干预与否以及在其后行动中的行为和角色都是首先由其国家利益决定的。这样,人道主义干预在大国手中很多时候成为一种实现其国家利益的最好借口。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克林顿政府对索马里维和行动的态度转变。在获得了冷战后老布什政府推行的国际主义政策给美国带来的巨大收益后,继任者克林顿增强了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政治和财政支持,尤其在索马里问题上更是主动派遣200名特种兵奔赴这一烫手山芋般的国家协助联合国的维和。但当美国对索马里维和行动的“激情”被18名美军士兵浸染在摩加迪沙街道的鲜血所无情冷却时,当克林顿在索马里的维和政策不断受到美国国内政党、利益集团以及新闻媒体攻击时,克林顿政府便开始调整其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态度,并发表了“第27号总统决策指示”,主要内容是拖延维和行动的启动,不浪费钱,维和行动必须目标明确,维和人员装备要适当等。实际上,这是改变了果断多边主义的作法,采取谨慎行动的方针。政策的这些改变导致了1996年联合国维和军警人数减到3万以下,1999年降到1万余人。美国对维和费用的负担也从每年10亿美元减至2.3亿美元。美国政府对维和行动截然不同的反应以及由此给联合国维和行动带来的负面效应,都揭示出当前国际人道主义干预中,大国尤其是美国这一超级强国自身意志的重要作用。

其次,当今的人道主义干预仍以西方国家对人权的观念为标准,因而,时常以大国对人权的定义来作为干预的缘由。这本身就体现了大国在其中的国家强权意志,而大国利益的分歧也会影响人道主义干预的有效施行。因此,这也说明为何联合国在索马里的行动总是面临各方不断的争论,即大多数情况下,不管是在采取行动前还是事后处理,参与国都无法有效形成一致意见。在争论中,国际人道主义干预更多地被赋予大国意志,干预行动中掺杂着众多大国的意念和强权政治。

七、国际人道主义干预效果的背离性

国际人道主义干预是否一定会缓和被干预国的局势,而干预的效果背后是否即是和平、稳定以及民主曙光的出现?与西方国家强调人道主义干预的积极效果不同,索马里至今动荡不安,战火持续不断,局势让人捉摸不定;人权依然被漠视、践踏的场景似乎是对人道主义干预效果的莫大讽刺。埃塞俄比亚应索马里过渡政府要求对该国内战的公开介入表面上帮助过渡政府打击了反对派武装,实现了解除困境、稳定局势的效应,但实质上,这种干预造成了索马里各武装教派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各方更难以回到谈判桌上进行和谈,武装冲突会更

加升级。这使得索马里内乱甚至有蔓延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危险。索马里正日益成为非洲的阿富汗。从而撕裂非洲之角。

索马里现今的混乱状况已经表明:在充满无限正义和高尚道德名号下进行的人道 主义干预与真正出现的效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背离性;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促使人们开始怀疑国际人道主义干预在其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推荐第3篇:向一名维和警察学习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参加这次会议,有这个学习的机会。今喜闻维和警察同志光荣的被选为我分局的代表,执行神圣的维和任务。我作为一名同事首先向她表示由衷地祝贺,并祝她维和工作顺利,不辱使命,载誉归来,为分局争光添彩!

维和警察同志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在平凡的岗位上苦专业务知识,勤奋学习,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通过层层选拔,获得了维和警察这一宝贵资格。她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刚从警校步入警队的新民警来说,她的事迹为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指明了方向。我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维和警察同志的事迹,并结合自身的本职工作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要学习维和警察同志苦专业务、勤奋学习的精神。当我还在公安大学学习时就知晓代表祖国执行维和任务是一项神圣而又艰巨的工作,其选拔和任用更是非常严格、近乎残酷,而维和警察同志能一路过关,最终成功的承担下这一光荣的使命,这与其能够长期苦专业务、勤奋学习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新民警来说尤为重要。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民警特别是110这一窗口形象单位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又面临着接处警经验不足,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欠缺等诸多困难。如何尽快的进入角色,打开工作新的局面,我想首先要有维和警察同志的这种苦专业务、勤奋学习的精神。我决心今后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开展对110接处警业务的学习。首先向老同志学习,老同志从警时间长,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正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虚心的向他们请教并结合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第二要向书本要知识,苦专法律法规、接警规范,力求在今后的接处警中把握好法律准绳,做到接警有依、处警有据。

第二 我要学习维和警察同志立足本职、勇挑重任的精神。维和警察同志虽然身处派出所这一基层岗位,每天有繁重的工作,但她并没有因此懈怠应付,反而立足本职、勇挑重任。这一精神使我倍受鼓舞,结合自身,我们平时所从事的正是公安工作中最基本而又非常重要的接处警、处置突发事件的任务,这要求我要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更要有为公安工作奉献一切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做好各方面知识的积累,一但工作有了新的需要,确保自己能够拉的上、打的赢、独当一面。就像维和警察同志一样,祖国有了召唤,就勇敢的有所担当。

第三 我要学习维和警察同志完善自我、为国争光的精神。成为一名维和警察,代表祖国执行维和任务,这是何等神圣光荣!而其中维和警察同志的不断完善自我,为国争光的精神更值得我去学习。我们原创网站wmjy.net所从事的110接处警工作是公安形象的一个窗口,关乎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看法,所以在平时我要把自己当作公安工作的写照,要通过不断的完善自我为提升公安形象贡献自己的力量。记得刚刚到特巡警大队报道时领导就给我们讲到:特巡警大队是一个品牌,每个人都要树立品牌意识,为这个品牌争光添彩。我光荣的加入了这一集体就要发扬维和警察同志不断完善自我的精神,为大队争光,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

推荐第4篇:《维和步兵营》观后感_1

《维和步兵营》观后感

窗外是海浪的声音,我越来越喜欢青岛这个城市,从刚开始觉得道路狭窄,感觉压抑。这一天的感觉下来,湿润的空气、绿色的植被、各种各样的树木,品种多的我都叫不出名字。今天去了栈桥,看到海面处停着军舰,我想冲到它的面前,我不知道错过这次机会,还能不能再这样近距离的接触。我喜欢军人,就像喜欢大海一样。喜欢它的心胸广大、喜欢他的波澜壮阔、喜欢他的坚实肩膀。

今天特别想看《维和步兵营》,一部彰显大国实力的电视剧。喜欢林浩楠的负责任、有担当,以及那不经意间自信的微笑、明亮的眼眸。沙漠那道孤寂的背影让人心疼,在这个和平年代,可能无法理解在那硝烟的战场中,生命的可贵。利比亚满目的苍痍,我是无法想象的,国家的撤侨德动,让我看到了国家的实力、中国人的自豪,以及在危难关头那抹挺身而出的绿色身影。可能也有人会说,你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想到军人,我想说是的。看到大海,那是海军;看到高山,那是陆军;看到飞机,那是空军。我喜欢他、相信他。虽然今天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信任他,却从未必变,这种莫名的信任可能很难得,但我想澄清的是,我更愿意相信那是与生俱来的信任,信任那抹绿色、信任那坚毅的眼神、信任那不语的身影。

这部电视剧杜淳演得很好,只可惜女主不是很给力,我感觉就是个拖后腿的,但是男主还得救她、喜欢她、忍受她,导演和编剧挺坏的。很喜欢杜淳,演什么像什么。《敌营十八年》、《1号兵站》都是我喜欢的类型,跟杜淳在一起最喜欢的还是和戴娇倩演的《敌营十八年》,说不上为什么好,只是给我的感觉很舒服、赏心悦目,或者说两个人演的确实非常好。

不喜欢海蓝这个人所赋予的角色那种感觉,战地记者的永远格言:“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我之所以不喜欢海蓝,并不是不喜欢她的职业,而是觉得做为战地记者,你可以把你看到的真相告诉世界,我觉得海蓝记者的“界”没有界定好。她想做好战地记者,这个都可以理解,但是为了做好战地记者而把自己当做救世主,这不可取。你可以任性,觉得自己有能力,但是你身后的人为了你这份任性买单。在我看来,跟恐怖分子交手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这个战地记者的帮倒忙,有的牺牲可能就没有必要。战场瞬息万变,如果她不那么任性,可以避免有些无谓的牺牲或者资源浪费。

从维和警察到维和步兵,他们用自己的憨厚和宽容征服着非州这片土地,这其中有多少永远的长眠在这片土地上,再也回不了家,见不到亲人。最后,看到指导员牺牲时,我真的难过。他已经没有白发的母亲在等着、盼着孩子的归来、只有啼哭的婴孩在等着父亲的归来、只有轻声啜泣的妻子在等着丈夫的归来。可他却再也不能为他们做什么,不能尽到做儿子的孝顺,不能尽到父亲的责任,不能尽到丈夫的关怀。

这部电视剧,我看到了国家日益的强大。人们都说弱国无外交,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外交的腰杆也挺得越来越直,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渐不同。我最喜欢里面的林浩楠和老班长、指导员。自认为在红一连蜕变时可以再深入一些,现在有点浮皮潦草的感觉,没怎么着一下就一飞冲天的感觉。电视剧中印象最深的几个片断,现在都有点记得不太清了,只要看见这个战地记者我就有种想要换台的冲动,哎,我的神啊!还是快进将就着看吧。

片断一:

林浩楠做为武官助理,正在协助侨民转移。这个不知死活的战地记者还在拖后腿。这看得我气愤的要命。个人认为,你自己的命可以不要,但不能连累别人为你不要命吧。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道理也是一样的。

片断二:

是林浩楠从机场走出来,看到那一刻,感觉激动得不行。黑色的衬衫、黑色的黑镜,真是太帅了,唯一的遗憾就是有点矮,哈哈!能看到林浩楠活来回来,这是一值得兴奋的事情,虽说导演不会让男主消失,但这种出帅帅的、酷酷的出场方式我很喜欢。

片断三:

林浩楠临危受命,需要将深陷在战区的侨民转移,为了大家能能够安全的撤离。他一个人深入战区。在沙漠中,那转身离去的孤寂背影,让我泪流满面。其实,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默默无闻的英雄在守护着我们,我们虽不相识,但从内心真的期望能认识你们、记住你们、感谢你们,我们现在的幸福安定的生活其实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这部电视剧其实改进的地方还挺多,真希望还能看到《士兵突击》那样好的军旅电视剧,我看的也是断断续续的,因为没有时间连着看,这些都只是一些我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当时的感受,有些可能不准确或有些偏激,只是自我纪念的一种方式,我们一起加油!

推荐第5篇:创新思维和企业文化

创新思维和企业文化

创新思维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两大推动力。研究这两者在企业活动中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正是在这样的目的之下,笔者通过研究创新思维和企业文化这两大推动力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在企业中建立有利于创新思维的企业文化的建议。笔者认为:(1)创新思维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两大推动力,它们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2)创新思维和企业文化两者联系的纽带是企业中的“人”。(3)创新思维在企业文化产生和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来说,重视创新思维是其应含之义。(4)企业文化通过对的人知识结构、心理因素以及人对信息的收集和加工的影响,而影响创新思维的发挥。

在这基础上,笔者提出建设有利于创新思维的企业文化:(1)在方法论上,必须遵守一致性原则。也就是企业文化要与企业历史发展实际一致,企业文化体系内部三层文化要一致,企业的活动、员工的言行与企业文化要一致。(2)在内容上,要以人为本,以创新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之一,实行有效的培训机制,具备顺畅的沟通网络。(3)在实施上,要坚持整体性原则。

推荐第6篇:第二章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第二章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1、(单选题)( D)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o A.权力监督

o B.科学决策

o C.权力分工

o D.权力制约

2、(单选题)(C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o A.行政法

o B.刑法

o C.宪法

o D.民法

3、(单选题)(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贯穿于宪法始终、体现在各部法律之内。

o A.权力制约

o B.保障人权

o C.职权法定 o D.程序正当

4、(单选题)(A )正式引用“小康社会”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目标。

o A.党的十二大

o B.党的十七大

o C.党的十六大

o D.党的十三大

5、(单选题)(B )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标准。

o A.党的十二大

o B.党的十七大

o C.党的十六大

o D.党的十三大

6、(单选题)关于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o A.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o B.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成为宪法规定的治国方略 o C.2002年党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

o D.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7、(单选题)第一次提出了我国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的是(C )。

o A.毛泽东

o B.周恩来

o C.邓小平

o D.习近平

8、(单选题)把(A )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o A.法治建设成效

o B.经济建设成效

o C.经济增长速度

o D.城市工作建设

9、(单选题)(A )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权力来自于法律的明确授权,而非自行设定。 o A.职权法定

o B.保障人权

o C.程序正当

o D.权力制约

10、(单选题)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 A)。

o A.调离领导岗位

o B.开除公职

o C.追究其行政责任

o D.记大过

11、(多选题)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要依法自觉接受谁的监督?(ABCD ) o A.社会公众的群众监督、相关媒体的舆论监督

o B.上级部门的组织监督

o C.人大机关的法律监督

o D.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

12、(多选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法治建设的“五项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ABCD )。 o A.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o B.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o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o D.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13、(多选题)\\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ABCD )。

o A.服务公开

o B.管理公开

o C.决策公开

o D.结果公开

14、(多选题)关于我们党长期注重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表现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

o A.抗战时期,为广泛调动一切抗日力量,各根据地人民政府普遍颁布和实施了保障人权的法令

o B.20世纪80年代末,我们党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中国要把人权旗帜掌握在自己手中

o C.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就将公民的人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用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o D.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其所领导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内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宪法性文件,明确规定了保障人民权利的内容

15、(多选题)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管理时,除(ACD )外,都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o A.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

o B.未成年人保护

o C.依法受到保护的个人隐私

o D.涉及国家秘密

16、(多选题)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权力的设定充分体现了权力的分工与制约原则,主要表现在(ABCD )。

o A.我国宪法为充分保证执法机关正确执法,还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本系统内实行监督和制约

o B.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o C.宪法在人民代表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关系上,规定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人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等 o D.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7、(多选题)习近平同志曾说过:“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ABCD ),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o A.有权必有责

o B.用权受监督

o C.违法要追究

o D.失职要问责

18、(多选题)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ACD )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o A.决策权

o B.审批权

o C.执行权

o D.监督权

19、(多选题)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管理时,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BCD )。

o A.监督权

o B.知情权 o C.参与权

o D.救济权

 20、(多选题)各级行政机关及公职人员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采取(ABCD )、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和办法,确保决策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切实有效防范因决策违法而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

o A.公众参与

o B.风险评估

o C.专家论证

o D.合法性审查

21、(判断题)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成为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抓手。

o A.对

o B.错

22、(判断题)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

o A.对

o B.错

23、(判断题)强调程序正义,不仅在于它是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而且在于程序正义的维护和实现有助于增强法律实施的可接受性。o A.对

o B.错

24、(判断题)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所以党的活动不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

o A.对

o B.错

25、(判断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o A.对

o B.错

26、(判断题)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两者之间属于法治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辩证统一关系。

o A.对

o B.错

27、(判断题)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o A.对

o B.错 

28、(判断题)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o A.对

o B.错

29、(判断题)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是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的最重要途径,也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形势发展,向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提出的新的最高要求。

o A.对

o B.错

 30、(判断题)程序正当是社会主义法治对行政活动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

o A.对

o B.错

推荐第7篇:学习维和英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维和英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继承英雄遗志 弘扬边防精神

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在遥远的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北部一个名叫海地的岛国,地动山摇。联海团大楼里,会议桌前,正在当地执行维和任务的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定格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热血凝固,生命永恒。

海地大地震距今已过去整整13天。从8名烈士的遗体被找到到运送回国,再到举行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不停地忙于悼念宣传海地维和遇难战友的同时,8位烈士罹难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远,网上电视上的新闻热点也已渐渐转移。“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或许,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留在人们脑海里的音容笑貌也会慢慢褪色。然而,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英雄,他们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李钦、钟荐勤、和志虹3名同志都来自云南公安边防一线,都是第二次肩负起海地维和的神圣使命。许多人或许要问,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地重新踏上海地维和的艰险征程?牺牲的宣传干事钟荐勤生前一段采访给了我们最好答案:“身处国外,身穿维和制服,我为我是一名中国维和警察而自豪。八个月的维和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这八个月以来,也让我深深明白两个词的内涵:祖国、和平。”

一、学习他们听党指挥、献身使命的坚定信念

李钦、钟荐勤、和志虹都是新时代的军人。作为10万公安边防的优秀代表,他们接受了组织的挑选和考验。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为了肩上的国家使命,他们以英勇的实际行动,模范践行了当代中国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李钦,原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参谋长,作为云南中缅边境的缉毒英雄,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功勋卓越,屡立战功。2008年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刻挺身而出,带领第六支维和防暴队队员圆满完成海地维和任务。2009年,他再次奉命率队踏上赴海地的征程。2009年6月13日,作为记者,临行前我有幸采访了他。当问他有何感受时,我至今仍记得他的回答:“心情激动又平静。”又要远离祖国亲人心情当然激动,依依不舍,然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面对崇高的国家使命,只有平静地接受,即便是死!还记得出征前,登机前李钦带领维和防暴队所有队员合唱了一首《祖国在召唤》,也许是口误也许是有心,李钦把这首歌的名字说成了《忠诚》。“我们头上的红星,是点燃生命的火种。我们勇敢地出征,祖国召唤着我们。我们顽强地战斗,去抚平所有的伤痛,我们坚定的誓言,是民族共同的心声……”后来,我了解到,李钦生前很喜欢这首歌。或许是因为铿锵有力的旋律或许是催人奋进的歌词,不论如何,如今再听一听,这首歌真像是专门为他为他们而写、而唱的。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公安边防警官,我们都应以李钦为榜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肩负头上的红星,点燃生命的火种。

二、学习他们坚毅果敢、勇于牺牲的战斗精神

海地面积2万8千多平方公里,人口有800多万,90%以上是黑人。它是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海地先后做过西班牙和法国的殖民地。至今已经有200多年海地共和国的历史。这个200多年的国家多灾多难,几乎没有过和平繁荣的日子。不断的政权更迭,不断的军人政变,社会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曾经有过在100年间换50个总统的历史记录。由于这个国家社会发展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海地被联合国评价为“最贫穷的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非常低下,社会秩序完全靠联合国派驻的维和警察维持。

在已牺牲的宣传干事钟荐勤拍摄的一段录像资料里,我们看到刚刚来到海地的维和队员们一出首都太子港的机场,就身穿防弹衣头戴防弹头盔,全幅武装地投入维和行动。一辆辆标记着黑色英文大写字母“un”的联合国车辆和军用装甲车在街面上驶过,直升飞机在空中盘旋,破碎的车窗,随处可见的弹孔、路障,还有不时聚集在街头高呼口号,随时都会蜂拥而上的人群。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我们的维和防暴队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2008年,莱卡处突行动中,李钦政委率领行动小组冒着枪林弹雨,在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任务,受到联合国驻海地官员的高度赞赏。莱卡行动历时4天,真枪荷弹的实战场景令每一位观看录像视频的同志都捏了一把汗。全过程被宣传干事钟荐勤同志无一遗漏地拍摄保存。看到已逝同行用鲜血和生命作代价拍回的珍贵资料,作为一名部队电视摄像同行,我不由得由衷佩服他的爱岗敬业、勇于牺牲的高尚情操!

三、学习他们维护和平正义、为国争光的责任意识

维护和平、报效国家、为国争光,是军人与生俱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在

军人的字典里,“国家”永远是一个崇高的字眼,古往今来,军人总是以精忠报国、牺牲奉献彪炳史册。

公安边防部队是公安部直接领导下的一支公安现役部队,是我国部署在沿边沿海地区、出入境口岸和领海的一支重要武装执法力量。这支部队从诞生起,就以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为神圣使命,用忠诚和勇敢、青春与热血在沿边沿海地区、海上边界筑起一道钢

铁屏障,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人民群众的信赖。

自2008年4月由公安边防部队第一次组建维和警察防暴队以来,公安边防部队维和防暴队的所有队员们就把维护世界和平,为祖国争光的强烈责任意识深深印刻在自己的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出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在钟荐勤的日记里他这样写道:“这样*的国度,危险是如影随行,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每一个黑洞洞的窗户都隐藏着危机,叫人防不胜防。……回首八个月的维和历程,我深切地体会到:在异国他乡,祖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是我和战友们完成任务的坚强后盾。回首八个月的维和历程,我深切地体会到、‘为国争光’这四个字的真正内涵!”正是这样一种崇高的责任意识使他毅然选择舍小家为大家,离开即将临产的妻子,离开年事已高的母亲,第二次奔赴海地维和一线。直到他牺牲的最后一刻,都没有亲眼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儿。

钟荐勤牺牲前,他的妻子写过一篇日记:“每个维和防暴队员身后的坚强而幸福的家庭,都是他们在任务区直面挑战、顽强拼搏、不辱使命、为国争光的力量源泉。我祈求和平的甘露洒遍世界每一个地方,祈求战乱贫瘠的地方早日安宁祥和,祈求每一名维和警察在遥远的异域他乡平安健康,早日凯旋把荣光灿烂的和平勋章别在亲人胸前,把寓意美好的名字写进宝宝的笑靥。”当读到这里,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深深触动。他们不只是一个人,他们还有身后的一群人!小家服从大家,个人服从国家。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国旗、党旗增添了光辉。他们不愧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不愧为祖国的优秀儿女,不愧为公安边防官兵的杰出代表,不愧为维护世界和平的英勇战士。

四、学习他们顾全大局、拼搏奉献的职业风范

3名牺牲的烈士里有一位女同志。我作为一名女警官,尤其为她扼腕。她叫和志虹。原任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教导员,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联络官。她是一名入警大学生,一位优秀的女警官。入伍11年来,凭着对边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她多次参与边防检查工作的会谈会晤、外语资料汇编、外国证照研究等工作,成长为边防检查工作的业务骨干和行家里手,成为边检战线的一名“尖兵”。

2007年3月,当得知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由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组队出征的消息后,她不顾只有1岁多的孩子,毅然报名参加防暴队出征海地执行维和任务。2008年8月第一次维和任务结束后,因成绩突出,和志虹同志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被公安部授予“中国维和警察荣誉勋章”,并荣立一等功。2009年6月,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再次报名出征,第二次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和志虹的孩子今年已经4岁了,4岁的稚子到现在也不明白妈妈“再也不能回来”的真正含义。在电视专访里我们看到,和志虹生前对稚子充满了愧疚,她唯一的遗憾就是未能亲自抚育自己的孩子,她唯一的牵挂就是一定要让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她的母爱比山高比海深。可是为了和平,为了祖国,为了军人的荣誉,她还是选择了坚守岗位,无私奉献。这就是新时代的入警大学生,这就是新时代的边防武警。看到孩子天真稚嫩的笑脸,我的眼泪再一次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他们的英雄壮举感天动地,他们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他们的崇高思想催人奋进。他们作为时代的先锋、部队的楷模、祖国的骄傲,如同一个个窗口,充分展示了中国当代军人报效祖国、献身使命的崇高信仰和精神风貌;如同一面旗帜,高扬在我们的心中,激励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竭诚奉献!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电视新闻中心全体同志都超负荷工作,连续十来天加班加点,通宵达旦,累得喘不过气来。对于电视编辑工作者来说,加班工作都是常事。曾几何时,我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也曾迷茫动摇过,可今天当我再次举起摄像机,再次坐在非线性编辑机前,看到监视器屏幕上平凡而又充满激情的警营生活画面,看到维和英雄们生前的视频资料,看到他们爽朗而亲切的笑脸,此时,我想到的是维和英雄们给我的启示与教诲,是他们给了我一次心灵上深刻的洗礼。在我从警生涯中,这一定是一笔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财富!他们的先进事迹就像是一盏明灯,时刻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在学习维和英雄、弘扬奉献的今天,我深深地明白了:报效祖国,献身使命不仅是一种观念、情感、责任与义务,更应该是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的实践行为,更应该是一份甘守寂寞,一份不图名、不图利的淡薄,一份把一点一滴的小事高高兴兴地做好后的愉悦和从容。作为一名公安边防部队的军人,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宣传干事,报效国家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业务水平、增强电视新闻宣传、策划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本职岗位上,把报效国家的价值观转化为爱军精武、宣传和弘扬部队优良传统和浩然正气的自觉行动。在报效国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和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推荐第8篇: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心得

计算机/软件学院 12计本 学号:1201640109 姓名:王萌

《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心得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本质是前进是对周边事物积极的探索,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国富民强,一个民族只有积极探索才能知道的更多,也更加先进,一个只知道跟随的人是没有热和前途的,命运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对人如此,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如此。

一、《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人类是一种有头脑会思维的动物,思维是人类最主要的秘密,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创新,即构想一种目前现实中还不存在的东西,人化自然中的新事物总是直接来自于人的头脑。

对于个人来说,创新性的思维需要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但是旧方法的改变和新方法的建立往往需要长期主动自觉的训练过程。科学的训练让头脑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于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传统中国社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旧理念并建立相应的新理念才能加以应对。

“头脑就是资源”。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的规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智力的竞争,是头脑的竞争。为了了赢得竞争必须关注自己的思维方法,破除计划经济与传统社会的思维束缚,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这座宝贵资源。

“不断淘汰自己”。在社会领域,信息社会初露端倪,各种新事物铺天盖地涌过来,知识折旧逐渐加速,使得我们每天都要面临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崭新世界。于是仅仅依靠以往的老经验已经无能为力了,只有主动淘汰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和理论,不停地学习再学习,才能跟得上信息社会的步伐。

“做世界公民”。在全世界的范围里,全球化正在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把每个民族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我们华夏文化也正在融入人类文明的主流文化,地球正在变成一个小村庄甚至只是一套小房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站在世界公民的高度,才能真正看穿事物的本质,抓住其来龙去脉。

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每位有志之士都应该建立一种新的个人发展理念:有智慧者事竟成!

现代社会的创新活动大都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的,只要能防止出现一些思维定势,就能做到人多智慧多。

1、良性暗示

暗示又可分为积极的暗示即“良性暗示”、消极的暗示即“负面暗示”。学者们认为,暗示通过显意识进入潜意识,到达意识的深层部分。从这个方面讲,潜意识乃是暗示的积累与沉淀。它深刻地,从根本上影响着、折射着、塑造着人的生命。暗示在深层潜意识中深沉地潜伏着,广大地弥漫着、持久地延续着、多方地沟通着。与显意识相比,潜意识平时处于压抑状态,暗示积淀的各种各样的图景处在被压抑、被封锁、被束缚、少自由、被控制状态。遇到偶然的机会,也会冒出来,在意识中出现,其表现形式即为灵感、直觉、想象等。

积极暗示能够开发头脑中的思维潜能,应该尽可能多地从周围环境和别人那里得到积极暗示,或者直截了当地对自己进行良性暗示,同时要拒绝和抛弃那些压抑思维潜能的消极暗示。

自我暗示的五条原则:(1)简洁:默念的句子要简单有力。例如:\"我越来越进步\"等等。(2)正面:这一点极为重要,消极的语言会印在潜意识里。(3)信念:句子要有\"可行性\",以避免与心理产生矛盾与抗拒。(4)观想:默诵或朗诵自己定下的语句时,要在脑海里清晰地形成意象。(5)感情:要把感情贯注进去,否则光嘴里念是不会有结果的,潜意识是依靠思想和感受的协调去运作的。

2、头脑风暴

原意为用脑力去冲击某一问题。作为一种创造方法,它在韦氏国际大字典中被定义为:一组人员通过开会方式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献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克服心理障碍,思维自由奔放,打破常规,激发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获得新观念,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奥斯本创建此法最初是用在广告的创造性设计活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后经本人不断改进和泰勒、帕内斯、戈登等人完善和发展,终于成为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及的集体创造方法,在技术革新,管理革新、社会问题的处理、预测、规划等许多领域都显示了它的威力。

我们应该牢记的是──创新思维是习惯,关键在于通过科学训练提升能力;有了灵活的头脑想出新创意必须立即行动,才能让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二、《国学思想的智慧借鉴》

老师谈到了儒家、法家、道家,理解如下:

儒家修行为善、人际和谐,贡献社会是仁者君子,孔子主推己及人以行“仁”。关心人类幸福,尤其表现在对慈善活动和社会改革感兴趣;原则的实践或表现——亦称“博爱主义”、“慈善行为” ,人和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有内在的精神,就在于人能从利他的行为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就在于人懂得同情和怜悯,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等为原则的人事。

法家以力服人,力服至心服的管理逻辑,手段是严刑峻法,重赏严罚,赏罚分明,最高智慧就是制法、学法且以法管理。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不引行,好的手段来实行。

创新思维,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颇为重要,它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责任。在实现大学生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做创新思维的模范,结合工作实践,以创新思维统筹兼顾加强管理,把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都想到,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都想到。以思维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努力现在大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

推荐第9篇:创新思维和领导力修炼

创新思维和领导力修炼

职务不等于领导力

“创新思维”与“领导力”这两个关键词联系起来,我觉得有太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改革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怎样把现代化建设推向深入,这就需要我们有创新的思维,再拿老的办法已经不行了。领导力可不是领导者的专利,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执行力,是一种非职务的能力,那么怎样从创新的角度去实现这种领导力,开展我们的工作呢? 什么是领导力?

有人说有了职务就有了领导力,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大家可以回忆一下,1992年邓小平同志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在南方与地方党政领导交流时,有了一系列谈话,这就是著名的“南巡”讲话,使得整个中国刮起了改革的旋风,邓小平何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他的职务,而是在于他的道义和感召力。 领导力怎么样培养?

不是说随职务的升迁领导力就提高了,西方有个彼得原理:我们人人都可以提拔到不适应或不胜任的岗位上。领导职务的提升,标志着对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你各方面的成长要跟得上,跟不上的话就会产生“病态”,如以权谋私、腐败等等。

带人带心,是领导力的关键。领导的本事、能力再大再强也是有限度的,关键是你带出的队伍,以及给社会带来的效应。电视剧《亮剑》里的主人公李云龙,论个人的作战能力未必比他人高明,但是他有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的能力,这说明他有很强的领导力。毛泽东的领导力体现在他建立了新中国,而邓小平的领导力体现在他能使得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领导力每个人都可具备

交易心理学里有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改变自己的性格,但源头还是在思想。

例如,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就是因为我们解放了思想,冲破思想的束缚,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走上了改革成功的道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我们解放思想的前奏,思想大解放为我们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停止使用阶级斗争这个口号,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整整30年,中国开始了全面的发展与振兴。回忆这段历史可以看出,解放思想是我们的一大法宝,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通过自己的拼搏努力才能过上好日子。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了,经济发展了,但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差距拉大了,工薪阶层买不起房子比比皆是,经济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是不是还是埋头搞GDP就行啦?不!要创新。这就是我们引出的话题,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灵魂。

有一个寓言,有个人遇到神仙,神仙问他需要什么,他说需要金子,于是神仙用手指点几块石头,石头变成了金子。神仙叫他去拿,他没有去,神仙就问他,你还需要什么?他说:我要你的手指。所以我们要的不是金子,而是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而这个手指头是什么呢,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源头。

还有一个关于苏轼的故事,有一次苏轼带领他的3个弟子到外面游历,途中遇到一个山涧,山涧很深,而且没有任何工具,苏轼说:你们三个谁要是从这里跳过去,我就承认谁胆量最大。其中有个胆子大的徒弟,听后就鼓足勇气跳了过去;然后苏轼对剩下的两个徒弟说,你们两个谁要是跳过去,我就给谁一枚金币,其中一位徒弟被金币打动,鼓足勇气跳了过去;还剩下最后一个徒弟,这时候来了一只饥饿的狮子,第三个徒弟看到后也飞快地跳了过去。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对第一个徒弟采用精神激励法,对第二个徒弟采用物质奖励法,至于第三个徒弟,他更多地考虑了自己的生存环境。我们看苏轼对他三个徒弟的方法,这就是领导力,这就是非职务的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不是“师父”这种身份给予他力量,是他有拨动你头脑中的价值观的能力,这就是领导力,而这种领导力每个人身上都有,但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没成功呢?这就需要修炼,修身养性。 领导和管理是不一样的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有一股“国学热”,我们要理性地去看待,并不是古人说的话都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应该选择性地吸收。领导力一方面可以吸收西方的先进思想,再一个可以吸收我们中国古典文化,还有一个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的执政理念。毛泽东曾经说,领导干部必须学会使用干部,归纳起来就是出主意、用干部这两件事,能把这两件事做好,作为领导也就不错了。 什么是领导?

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个人、群体、组织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领导者就是实施这个过程的人。领导力是什么呢?是来自于领导者本身的影响别人、群体、组织的综合能力,你的感召力、组织力、沟通协调力、凝聚力等等,领导力就等于这种综合的影响力。当一个人能影响别人,别人愿意追随他的时候,他就是领导者;要影响别人,先要影响别人的思维,要影响别人的思维,首先自己要有思想,人格要有魅力。

我们解构一下领导力 :第一,要有远见,能够看到他人看不到的未来;第二,这个未来会对他人产生影响;第三,实现了这个未来他能够得到实惠;第四,他跟着你这样的人行动,他不会吃亏;第五,他跟你在一起感到开心。你的领导力要持久就必须要让老百姓开心。

领导力是带有道义和真理力量的软权力。通用汽车的老总叫杰克·韦尔奇,他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要多一些领导,少一些管理。我们首先要把领导和管理的概念搞清楚,领导者拥有的这种影响力是内在的、随身携带的,而不是别人赋予他的,同岗位无关;而管理者是通过组织赋予的岗位权力去影响别人,有岗有权,没岗没权。管理者拥有岗位管理别人的权力,领导者拥有追随者,管理者拥有下属;领导者做事主动,追随者也主动;管理者被动做事,下属也被动。在这个意义上我想告诉大家,主动和被动这两个词不是价值判断,但是它会引起不同的做事效果。

领导者把梯子架在正确的墙上,目的方向要正确,管理者只是负责如何爬梯子。领导是做正确的事情,管理是正确地做事情。领导有一定的“特权”,可以制定或者修改制度;管理者在特定的情况下,在必须破坏制度时,那么他可以破坏,这时他就把自己定义成领导者,但是必须先斩后奏,必须请求处罚。李云龙在战斗中不听上级指示,擅自用兵,虽然打胜仗有功劳,但还是被处分。还有一个例子,拿破仑和哨兵的故事,拿破仑在晚上查岗时发现哨兵因极度疲劳,在站岗时睡觉打瞌睡,拿破仑就代替这位哨兵站岗,也没有处罚这位士兵,元帅可以这样做,因为他是领导者,如果班长发现了哨兵睡觉肯定不会像拿破仑那样,因为班长是管理者,不能改变制度。这就是规矩。领导和管理不一样,一定要弄清楚。 怎样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要培养创新能力,一定要有创新的思维。创新思维就是以超常规乃至反常规的眼界、视角、方法去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技术、经验等,以获取创造性的思维成果,从而实现人的主体创造能力的思维方式。

我们通过案例的解剖来看看什么是创新思维。大家都知道牛顿——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近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力学的奠基人,他小时候一次偶然注意到苹果掉到地上而不往天上飞,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探讨,发现并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经典力学,就是从牛顿的三大定律入手,奠定了现代力学的基础。而爱因斯坦从时间问题切入,发现并创立了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牛顿的经典力学就不适用了。爱因斯坦还发现了质量和能量转化的公式。我们把这种超越了人类对原来某种事物认识的思维,叫做创新思维。创新不同于以往人们狭隘理解的发明创造,它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5个领域:实物、制度、对策、理论、心态。

实物的创新我们就不用说了,制度的创新是某种新的组织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组合。对策,是某种解决特定问题的新策略。理论,是某种具有解释力和指导性的新的理论,一个理论的突破可以对我们的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例如邓小平理论,它给我们社会带来的变化绝对不亚于某一个自然科学的巨大推进。还有心态的创新,它是某种内心情绪、态度和观念的转变。心态的创新决定着你的命运,举个例子,中国男足输就输在心态上,米卢说,你不要把足球跟中华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足球就是种游戏,态度决定一切,快乐足球,最后米卢把中国男足带进世界杯。可见心态也是可以创新的。

那么思维怎么去创新?我想给大家说几种思维类型,第一,是顺向型创新思维,它的特点是能够完整地掌握和忠实地传承已有知识系统,并对该知识系统进行延伸和发展。我们经常说的,某理论是对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举个例子就是,张三和李四是同学校毕业,分到一个单位,干了几年,张三被提拔,李四不服气,老总知道后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让他们到菜市场问问蔬菜的价格,李四提前回来,汇报了详细的菜价,张三回来,不仅报了菜价,还把蔬菜近期的价格走势,蔬菜的食品安全情况,以及合作优惠条件都汇报给老总。为什么两个人做同样的事情,得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区别就在于谁能向深处多想几步。中国象棋谁都会下,谁想的步数多,谁就可能赢。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讲顺向型思维,会不会把原有的知识系统向前推进。第二,逆向型思维,唱反调,将思维的角度转移到与原思路相反的位置,从而获得突破和创新。第三,双向型创新思维,是既能掌握和传承已有的知识系统,又能解释已有知识系统内在的缺陷,进而建构起更加充实、更加完备的知识系统,这种思维类型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比较大,海尔的张瑞敏先生曾经说过: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抱怨很可能就是创新点。找到缺陷不是目的,而是改进它,下一步怎么样更好地解决掉,这是双向型思维。第四,内省型创新思维,是通过回想事情的过程,分析评价自身的思想和行动,检查总结其中的优缺点,达到自我领会,自我提高。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第五,破立型创新思维,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老是抱残守缺,抱着过去的一些做法不敢动,那是不行的,必须要破除旧知识系统,特别是促成新知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这个过程,破和立是辨证的关系,破是为了立,只是为了破而破,那不行,不破不立,立字当头。第六,扩展型创新思维,就是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假设、推导中寻求对同一问题的多种答案。最典型的就是毛泽东的游击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敌进我退,敌疲我扰,在革命年代,毛泽东的游击战术是我们革命走向胜利的一个很重要的法宝。第七,聚合型创新思维,就是对各种的设想进行评价、择优,在集思广益的凝聚中,获取创新结晶。就是头脑风暴,专家型思维类型。 创新思维的视角和方法

最后给大家讲几个创新思维的视角和方法,和上面讲的思维类型配合起来,思维能力的训练对领导提高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肯定—否定—存疑。

肯定好的否定不好的,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区分好与不好,存疑也是一种好的决策方式,在不知道好坏的时候,先让事情慢慢发展,等自己阅历丰富了,再来做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第二,自我—他人—群体。

我们每个人考虑事情总喜欢从自我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还要给大家说说群体视角,作为一个领导,谁能代表的群体视角广泛,谁就会赢得人心、赢得胜利。 第三,无序—有序—可行。

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无序的东西做成有序,有序还得可行,无论是党政领导还是企业界的领导,可行的视角是一个很重要的视角,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大炼钢铁,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那是行不通的。到了改革开放时代,是先解决温饱,再进入小康,然后达到全面富裕,一步一步来。 第四,左脑——右脑。

我们的大脑分左右半球,左脑负责逻辑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右脑管着左半身,左脑管着右半身,左脑发达的人从事理工科有优势,右脑发达的人特别适合搞文学艺术、电影、绘画,我们既要用左脑又要用右脑,左脑右脑都好的人适合当领导,毛泽东就是一个典型,《论持久战》体现了他非凡的逻辑性,他的诗词展现了他浪漫的一面。 第五,复杂—简单—复杂。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很不简单,从简单到复杂是说在执行的时候考虑得要细一些,作为一个领导者需要修炼的东西很多。

推荐第10篇:中国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中国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本学期我选秀了联合国军事维和行动这科有意义的课程,从中我了解了许多知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Operations,以下简称维和行动)已走过整整60年的历程(联合国第一个维和行动组织,是成立于1948年6月的“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为维和行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受国际和国内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参加维和行动走过了一段坎坷曲折的道路,当前正以积极务实态度参加维和行动,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史与现状

由于历史和政治上的原因,作为创始会员国的中国竟然被排斥于联合国之外达26年之久。因此,中国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前,对维和行动基本上只能持旁观态度。从1971年至今,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家利益的需要,中国参加维和行动的立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法律问题研究》一书认为中国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1945年至1971年为第一阶段。但笔者认为,此种分法不妥,1971年以前作为创始会员国的中国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中国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也就无从谈起。中国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历程,应从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

一是1971年>1980年的消极旁观阶段。在此期间,中国对所有维和行动持指责和反对态度,拒绝承担维和行动的会费和人员支持,放弃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投票。主要原因是美国和苏联把维和行动作为获取自身利益的手段,中国当时又与其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差异,不可能与两个超级大国保持合作的态度。二是1981年>1987年的态度转变阶段。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开始逐步调整对外政策。1981年,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第一次投票支持第495号决议,即扩大联合国在塞浦路斯的维持和平部队规模,并于1982年开始为维和行动支付摊款。在此期间,中国依然没有为维和行动提供人员支持,对联合国安理会绝大部分决议投弃权票。中国当时对维和行动立场的变化,主要是认识到有利的国际环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至关重要。

三是1988年>1998年的灵活对待阶段。1988年11月,中国加入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五个月后,中国大使俞孟嘉号召国际社会全力支持维和行动。1989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过渡援助机构派出了20名民事人员,去协助选举工作。1990年中国派出了五名军事观察员参加中东的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这是中国第一次为维和行动派遣维和人员。从1992年4月>1993年9月,中国也向联合国柬埔寨过渡机构派遣两批共800名的工程兵部队,这是中国第一次为维和行动派出正规部队。1988年>1998年期间,中国共派遣了437名军事观察员,分别到5个任务区进行维和,包括联合国巴基斯坦停战监督组织、联合国伊拉克一科威特观察团、联合国柬埔寨过渡时期权力机构、联合国莫桑比克行动和联合国利比里亚观察团。在这段时间内,联合国共组织了36项维持和平行动,中国投票支持所有“传统型”维和行动、冲突后建设和平任务,以及冷战期间实施的所有“传统型”维和行动的延期。但是,对《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处理事务,尤其在使用武力方面,中国持谨慎态度。总体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尽力避免与美国和其他西方重要的国家发生对抗,除1997年的危地马拉行动之外,中国对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以及所有维和行动都没有投否决票。

四是1999年>今的积极务实阶段。1999年标志着中国进入积极参与维和行动时期的开端,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向越来越多的国家派出维和人员。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在增加,派往的维和任务区也逐渐增多。据统计,2006年11月中国有1 666名维和人员在联合国部署的15项维和行动的11项中执行任务,其中包括1411名正规部队人员、75名军事观察员以及180名民事警察人员,占参加联合国部署的所有维和行动80368名维和人员的2.07%。在1666名中国维和人员中,有1332名分布在联合国正在非洲进行的所有七项任务区内,这个数目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是最大的。截至2006年底,中国共参与721项维和行动,为联合国提供了6600名维和人员,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提供维和人员的数量是最多的。到2008年5月,中国有1977名维和人员在执行维和任务,其中包括1718名维和部队人员、66名军事观察员和193名民事警察人员,在所有117个出兵国中排名第13位,占参加联合国部署的所有维和行动

88418名维和人员中的2.24%,在联合国五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位居第二,仅次于法国。

二是中国为维和行动缴纳的摊款有所增加。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联大对中国的摊款固定比额的规定还是较低的,但近几年该比例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0.999%上升到2001>2003年的1154%,2004>2006年到了2.053%,2007>2009年则占2.667%,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以150%的速度在增长。在联合国所有191个会员国中,2006年中国是第九大维和经费捐助国,在联合国会员国所有发展中国家捐助的经费当中是最多的,但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除了俄罗斯,该额度比其他三个国家都少。

三是中国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不仅是联合国越来越积极的出兵捐助国、承担维和经费更多的摊派国,而且也是各类国际维和培训和国际交流活动的积极组织者,以及维持和平和冲突后建立和平的慷慨援助者。2004年7月,中国派遣10名民事警察人员参加了在蒙古举行的国际维和演习。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了互派维和培训人员制度。作为培训者来说,中国能够掌握第一手维和的经验和提高培训的技能。另一方面,最近几年,中国开始以维和行动积极的组织者身份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分别于2000年6月和2003年3月主办了两次中英联合维和学术研讨会,其主题旨在两个常任理事国之间加强国际合作。2006年9月,在中国维和民事警察培训中心,中国与联合国维和行动部联合举办了一次有关维和行动培训课程的研讨会,目的是建立标准化的维和培训模式。同时,中国还是对维和行动慷慨的援助国。1999年,中国向东帝汶提供了价值2500万美元的援助,2004年9月,为了维持和平的目的,中国向西非经济共同体提供了价值100万人民币的物资援助。

四是对维和行动的投票表决更加灵活。从1999年起,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投票表决上表现得更加灵活。除了马其顿以外,中国投票支持了所有新部署的维和行动以及正在进行的维和行动的延期。在许多维和行动中,中国也投票赞成维和行动在必要时使用武力的举措。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中国表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

二、中国当前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因分析

从1999年至今,中国进入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时期,这既受到有利的国际环境的影响,又有着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世界格局的变化,为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了契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发生 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世界格局的演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被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的转变之中,世界各国都在争取建立一种对自己更为有利的新的世界格局。作为世界上仅存的超级大国,美国希望建立一个由他主宰的单极世界,但中国、俄罗斯和法国等则明确表示要为建立一个多极化的世界而努力,这种要求代表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呼声。自美国总统小布什上台以来,美国实施单极世界战略构想的举动遇到了极大的障碍。尤其是2001年的“9>11”事件,对美国国家安全观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美国认为,建立一个使美国安全得到保障的国际安全环境,离不开俄罗斯、中国的合作与参与。在伊朗核问题、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上,美国仍然需要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他大国如英国、法国也都希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解决。对于维和行动而言,安理会成员国的合作是成功的关键。2004年英国国防部长吉夫>胡恩在访问北京时表示,欢迎中国在将来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近年来,英法两国与中国进行了多次维和培训和学术研讨会方面的合作。同时,中国实施的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使中国的国际形象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这些都为中国积极参加维和行动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其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了必要条件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未能参与维和行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综合国力不够强大。但是自从197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9.6%的速度在持续增长。199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79553亿人民币(约9610亿美元),而到2006年已经达到200000亿人民币(约255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中国目前有着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使得国家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从而能够为积极参与维和行动等国际事务的解决提供更多的财力和资源。2003年,中国为建立“中国维和民事警察培训中心”投资了2000万美元,就是一个实际举措。除了大力投资培训器材和装备外,中国还在维和人员选拔、培训和部署等方面投入了较大的资金。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联合国维和经费的摊款额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2000年>2007

年的八年时间内,中国的摊款额增长了150%,从0.999%提高到2.667%。尽管与美国、日本和德国相比,中国的数目是比较小的,但这足以说明中国的信心和能力。所以说,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其积极参与维和行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有责任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发挥重要作用。以前,一些国家常常指责中国虽然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未尽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责任。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必将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上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心声,维护他们的利益。

中国军队在新时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对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提出了必然要求

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军队要努力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要求。这是着眼时代发展和我军使命拓展,着眼有效应对挑战和实现军队建设转型而提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我军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指针。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家安全范围也由传统边疆向全维领域拓展。当前,我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传统威胁与非传统威胁相交织、现实安全威胁与潜在安全威胁相交织、军事安全威胁与其他安全威胁相交织、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相交织,共同构成了我国安全环境的总体态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大,对外交往不断扩展,与国际社会联系日趋紧密,承担的国际义务也越来越重。我军要为国家和平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就必须具有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而积极参与维和行动,是我军在新时期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具体体现。

提高实战能力以及保持与外军的密切接触,是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强大动力

由于种种原因,我军在较长时期内没有参加实战的体验,平时仅靠模拟条件下的军事训练,是难以提高部队现实作战能力的。美军在近几年中,不仅是为了国家战略利益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提高军队的海外作战能力,先后发动了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而我国由于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对外用兵。中国军队肩负的不仅仅是对外反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同时还担负着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和联合处突等任务。近一年来中国军队在抗雪救灾、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令世人刮目相看。就连对华态度素不友好的美国《华盛顿邮报》也感叹道:中国军队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了世界赞誉。事实上,积极参加维和行动,同样是提高军队实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政府非常支持和重视维和行动这一崇高事业。自1988年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委会以来,中国军队、警察和文职人员开始在世界各地参与了一系列、多方位的联合国维和行动。维和任务区炮弹的呼啸声、剧烈的爆炸声、难民的哭喊声等实战环境,不仅可以提高维和官兵的战备水平和心理素质,而且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外军,达到与他们直接接触的目的。维和行动是由多国军人组成的综合体行动。通过接触外军,>方面可以学习他们先进的军事理论、管理方法、训练手段、作战思想等;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外军现代化建设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及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前景展望

纵观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程,可以预见,在将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会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此项事业。这既符合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又是国际社会的强烈愿望。

1、中国参加维和行动规模更大、频度更快、方式更灵活

中国参加维和行动的规模,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是维和行动的前景,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从维和行动的前景看,尽管维和行动当前面临着财政窘境、维和行动的立法缺位、传统维和规则的突破等问题,但是应该看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冲突将不断爆发,作为把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为重要使命的联合国必将继续实施维和行动。今天,将近110000名军人和民事人员,正在由联合国部署的20项维和行动中执行任务。自从1948年,联合国共部署了63项维和行动,仅在过去的十年里,就部署了17项。与维和行动开始的前40年里只有1 3次维和行动相比,可以看出近年来联合国维和行动在数量上急剧增加。从中国的外交政策来看,未来中国将继续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会更加积极务实地参加国际事务的解决,努力与自身的国际地位相适应,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从国际社会的反应来分析,中国参加维和行动,不仅受到美、英等国家的欢迎,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希望。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预见,中国未来参与维和行动将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人数会更多、频度会更快。2007年11月,中国由135名官兵组成的工兵先遣分队,赴苏丹达尔富尔执行任务,成为联合国派往当地的第一支维和部队。2008年5月中国有1977名官兵正在执行维和行动任务,未来会大大超过这个数目。据法新社报道,2008年7月17日,中国又增派了175名人员的工兵部队赴达尔富尔。二是维和人员种类也更多。中国将来参加维和行动的人员不仅有军事观察员、参谋军官、工兵分队、后勤分队、医疗分队和民事警察,而且还会派出作战部队。三是可能会选拔更多的文职人员到联合国工作,主要负责执行政治、人道主义援助和行政方面的事务,为维和行动做出应有的贡献。四是方式更灵活。当前,在经济上,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四,有着较强的经济实力;在政治上,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竭力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美国也视中国为“利益相关者”。在联合国组织维和行动的决定权上,中国将根据自身的考虑来选择投赞成、弃权或否决票。

2、中国维和人员的素质会更高

历史上,联合国很多维和行动曾经屡屡受挫,甚至完全失败,究其原因,其中不乏是由于维和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引起当地人民反感而导致的。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人数较多,在历次维和行动中,中国军人遵守纪律,认真负责,军事素质好,善于同各国同行相处,出色地完成了联合国赋予的各项任务,受到了联合国和各国军队的一致好评。但是,由于维和行动的模式和内容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维和行动已经超越了过去几乎纯属军事性的行动,继而承担起监督大选、维持社会治安、保护人道主义援助和保护人权等全方位、多功能的任务。随着维和行动的复杂化、冲突性质的改变,联合国维和行动对我维和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中国维和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素质不够全面,难以适应维和行动由“传统”向“多方位”模式转变的需要。可以预见,未来维和行动,需要的是复合型维和人员,他们不仅要精通英语、能熟练驾驶,更要具有良好的多国、跨军种军事基础知识和作战技能、雄辩的口才、强壮的身体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为此,必须加大我维和人员综合素质培训的力度。要建立相应的维和训练机构,加大维和人员专业技术和处置能力的综合培训,通过严格的一体化专业技术训练,不断增强我维和人员的综合素质,储备合格的维和人才。

四、中国参加维和行动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当前,由于世界格局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保持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能的。中国在本世纪头20年会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是不争的事实。有利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应当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参加维和行动也将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巨大挑战。外部挑战主要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态度,没有美国的合作、英法等国家的鼓励,中国是不可能积极全面的参与维和行动的。内部挑战主要是指我国参加维和行动的态度,稍不留心就可能面临困境,授人以柄,给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继续鼓吹“中国威胁论”以口实,这对中国积极全面地参加维和行动是不利的。

通过学习我对联合国维护行动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今后我也会在这方面继续加强学习,增强自身素质,争取能有机会为中国的维和行动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11篇: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讲座心得

《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讲座心得

2012年4月21日、22日公司组织管理人员培训,请梁作民教授讲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梁红武教授讲了《国学思想的智慧借鉴》,杨松讲了《中国式绩效管理》,学习后深有体会,把所学的心得做以下汇报:

一、《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人类是一种有头脑会思维的动物,思维是人类最主要的秘密,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创新,即构想一种目前现实中还不存在的东西,人化自然中的新事物总是直接来自于人的头脑。

对于个人来说,创新性的思维需要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但是旧方法的改变和新方法的建立往往需要长期主动自觉的训练过程。科学的训练让头脑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于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传统中国社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旧理念并建立相应的新理念才能加以应对。

“头脑就是资源”。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的规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智力的竞争,是头脑的竞争。为了了赢得竞争必须关注自己的思维方法,破除计划经济与传统社会的思维束缚,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这座宝贵资源。

“不断淘汰自己”。在社会领域,信息社会初露端倪,各种新事物铺天盖地涌过来,知识折旧逐渐加速,使得我们每天都要面临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崭新世界。于是仅仅依靠以往的老经验已经无能为力了,只有主动淘汰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和理论,不停地学习再学习,才能跟得上信息社会的步伐。

“做世界公民”。在全世界的范围里,全球化正在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把每个民族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我们华夏文化也正在融入人类文明的主流文化,地球正在变成一个小村庄甚至只是一套小房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站在世界公民的高度,才能真正看穿事物的本质,抓住其来龙去脉。

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每位有志之士都应该建立一种新的个人发展理念:有智慧者事竟成!

现代社会的创新活动大都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的,只要能防止出现一些思维定势,就能做到人多智慧多。

1、良性暗示

暗示又可分为积极的暗示即“良性暗示”、消极的暗示即“负面暗示”。学者们认为,暗示通过显意识进入潜意识,到达意识的深层部分。从这个方面讲,潜意识乃是暗示的积累与沉淀。它深刻地,从根本上影响着、折射着、塑造着人的生命。暗示在深层潜意识中深沉地潜伏着,广大地弥漫着、持久地延续着、多方地沟通着。与显意识相比,潜意识平时处于压抑状态,暗示积淀

的各种各样的图景处在被压抑、被封锁、被束缚、少自由、被控制状态。遇到偶然的机会,也会冒出来,在意识中出现,其表现形式即为灵感、直觉、想象等。

积极暗示能够开发头脑中的思维潜能,应该尽可能多地从周围环境和别人那里得到积极暗示,或者直截了当地对自己进行良性暗示,同时要拒绝和抛弃那些压抑思维潜能的消极暗示。

自我暗示的五条原则:(1)简洁:默念的句子要简单有力。例如:\"我越来越进步\"等等。(2)正面:这一点极为重要,消极的语言会印在潜意识里。(3)信念:句子要有\"可行性\",以避免与心理产生矛盾与抗拒。(4)观想:默诵或朗诵自己定下的语句时,要在脑海里清晰地形成意象。(5)感情:要把感情贯注进去,否则光嘴里念是不会有结果的,潜意识是依靠思想和感受的协调去运作的。

2、头脑风暴

原意为用脑力去冲击某一问题。作为一种创造方法,它在韦氏国际大字典中被定义为:一组人员通过开会方式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献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克服心理障碍,思维自由奔放,打破常规,激发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获得新观念,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奥斯本创建此法最初是用在广告的创造性设计活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后经本人不断改进和泰勒、帕内斯、戈登等人完善和发展,终于成为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及的集体创造方法,在技术革新,管理革新、社

会问题的处理、预测、规划等许多领域都显示了它的威力。

我们应该牢记的是──创新思维是习惯,关键在于通过科学训练提升能力;有了灵活的头脑想出新创意必须立即行动,才能让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二、《国学思想的智慧借鉴》

讲座里谈到了儒家、法家、道家,理解如下:

儒家修行为善、人际和谐,贡献社会是仁者君子,孔子主推己及人以行“仁”。关心人类幸福,尤其表现在对慈善活动和社会改革感兴趣;原则的实践或表现——亦称“博爱主义”、“慈善行为” ,人和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有内在的精神,就在于人能从利他的行为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就在于人懂得同情和怜悯,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等为原则的人事。

法家以力服人,力服至心服的管理逻辑,手段是严刑峻法,重赏严罚,赏罚分明,最高智慧就是制法、学法且以法管理。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不引行,好的手段来实行。

三、《中国式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确保企业及其子系统(部门、流程、工作团队和员工个人)的绩效成果能够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能力的管理方法以及

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

绩效管理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制定目标、检查目标、寻找对策的过程,它是每个管理者都可以随时使用的一种管理工具。

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西方绩效管理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平衡记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等工具,我们常用方法可能是用工作任务法来确定考核指标,也就是对所布臵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考核,这不仅可以对员工进行评价,也可以大大提高中国企业的计划制定和执行能力。当然这里指的是关键任务,而不是事事都进行评价,否则会导致员工时时刻刻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而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大企业,可以尽量去采用这些指标体系,追求企业的长效平衡发展。

企业考核结果仅与薪酬挂钩有弊端,对绩效工资的发放和管理上就会遇到一些现实问题。因此要学会对考核结果的多样化运用,最好能与培训、晋升及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等相结合,但如果还不具备这样的管理基础,那就只能靠管理层在日常的柔性管理中学会对员工的当面赞扬和批评来体现考核结果。赞扬别人是中国人所不习惯的,批评下属也是分寸极难把握的,因此这一点应该是中国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体系中需要重点补课的一个环节。

通过绩效管理培训课程的了解,改变了我以前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绩效不是为了考核而做,也不是为了考核员工而做;而是企业为了发展,面对市场竞争和人力管理方面所必须做出的一项

工作,才能保证我行在当今社会激烈竞争中得到发展。

2012-5-1

第12篇: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

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 (原创)

作者:戴汝光

日期:2005-8-12 23:41:00

7 推荐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在唐代诗歌的天空中,流派纷呈,群星闪耀。其中就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而在群星璀璨唐代诗坛上最为耀眼的巨星李白,在山水诗创作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将王李二人的山水诗作一比较,应是不无意义的。

一、题材异同

唐代诗人,大都有游历名山大川的经历,或因出仕,或为走终南捷径而求名。面对祖国各地的绮丽风光,平添诗情画意,扩大了视野和心胸,自然激发诗人创作出许多景色雄伟壮丽而又洋溢着积极乐观情绪的优美诗篇。这在王李二人的山水诗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几笔雄健粗放的线条,不仅勾勒出沙漠上无边的壮丽景色,也有力的表现了诗人对这壮丽景色的强烈赞叹,以及因它而变得无限开阔的胸襟。在这里,诗人政治上、心灵上的阴影,全部为雄伟粗犷的大自然、为激昂的爱国热忱一扫而光。在这里,他的青春再一度闪耀着光彩,显示出他性格中积极活跃的一面。

同样,在其《汉江临眺》中,也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无限赞叹,同样写得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不仅勾勒出眼前所见江汉全景,而且通过想象,形象地概括地现出了雄伟壮丽的江汉鸟瞰图: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李白,与王维相比,其游历范围更广,入蜀中、出三峡,南至江浙,东至齐鲁,北游长安、洛阳、太原。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同样充满热爱赞美的豪情,而且其内容更为广阔: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望庐山瀑布》之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之二)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游太山》六首)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天门山、庐山、泰山、华山何等雄奇壮丽,长江、黄河又是何等气势磅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更有著名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不一而足。 总之,在描写祖国壮丽山河、抒发热爱赞美之情方面,王维与李白都有名篇佳作,而李白在题材内容上更广,其成就不亚于以山水诗著名的王维。

王维与李白二人在山水诗题材方面的相异之处,亦即各具特色之处,在于王维隐居终南山和蓝田辋川时,对佳山丽水细致的刻画,以抒写其隐居的宁静心境,以某一地为对象而写出一系列山水诗的不多,而王维则是典型的代表。

王维最先隐居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他的《终南别业》(又名《初至山中》),就是他刚隐居时的作品。在这首诗中,诗人恣意描写他隐逸山林、独往独来、任兴所之、无忧无虑的乐趣: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自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联写得心旷神怡,情景交融,而且还反映了诗人后期山水诗的基调和总的风格。

其后,王维又在长安附近的蓝田辋川买了一份产业。这里有山有水,风景很美。在这溪山如画的去处,他和好友诗人裴迪等“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将他们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优美感受,各自分别为辋川二十景的每一景写了一首诗,结成《辋川集》以为纪念。集中王维的那组小诗大多写得很出色。有写山馆结构的精致,境地的幽静,以及诗人从而引起的遐思:“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文杏馆》),有写深林中傍晚的景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有写山前秋日傍晚的美景:“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木兰柴》),有写乘舟到湖心亭上饮酒赏荷的舒畅尽情:“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临湖亭》),有写滩边春夜月下少女浣纱的幽美境界:“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能以一处山水,反复吟咏,仔细描摹,可能只有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可与之媲美,而柳之成就在散文,而诗歌,王维可谓独领风骚。这是王维于山水诗的一大贡献。

李白在山水诗内容题材方面的独到之处,在于利用想象或梦游的方式,不仅写眼中的山水,更写心中的山水,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情。著名的数《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森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岳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因梦而游,飘然而至,谢公屐、青云梯、海日、天鸡、,水气、闪电、鸣雷,石洞、神仙,纷至沓来,意出尘外。借梦中惊心动魄的奇景,对抗腐败的政治、黑暗的社会,最后透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奇光异彩。

类似以想象见长的山水诗以及写到山水的诗句,在李白的诗歌中比比皆是: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鹄之飞沿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去峰连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 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其四)。 总之,王维与李白在山水诗的题材方面,有共同的特点,都能描绘祖国山河的壮美,又各有所长,王以秀丽为主,李以雄奇见长。二人在中国古代山水诗的题材方面,一重精微的深度开掘,一重宏大开阔的境界描绘,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使中国山水诗在题材的开拓方面达到了顶峰。

二、王维与李白思想的异同以及对山水诗创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人,其思想大多受到儒道释三家的影响。当其意气风发、一帆风顺时,儒家入世思想占据主导,从而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作中书令,成为唐朝的开明宰相。王维曾去登门拜访,受到张的赏识,提他为右拾遗。王维跻身朝堂,心中的激动自不必说,诗风也豪放向上。王维在拜右拾遗后所作《献始兴公》诗中说:“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诗句不仅是对张九龄的赞美,更在于表示自己的政治见解与立场,那就是为国立功,为民谋利。即使后来张九龄见放,李林甫得势,这种思想在王维的诗中也有所体现。当他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巡塞上时,写出前文提到的著名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对祖国河山的由衷赞美,“萧关逢候骑,都在在燕然”,对将士们立功边疆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也可以说是自己政治理想的一种寄托与表达。当他后来以侍御史兼殿中的身份到襄阳主持“南选”考试时,又写了《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佳作,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赞美,是自己政治热情的一种婉曲的表达。

与王维相比,李白的政治热情要高得多,其表达也更直接坦率。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然后功成身退。这种热情,贯穿李白一生,即使遭受沉重的打击与挫折,始终没有完全冷却,这也是他与王维相同之中的一大不同。反映在李白的山水诗中,有明朗清新的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东鲁门泛舟》、《秋登宣城谢 北楼》、《清溪行》、《渡荆门送别》、《望天门山》、《关山月》等。而最具特色的,是《望庐山瀑布》、《横江词》、《蜀道难》、《鸣皋歌送岑征君》、《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类作品。它们形象雄伟,气势不凡,色泽瑰丽,或笼罩着某种神话气氛,产生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这类诗歌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显示出他对于不平凡事业的渴求,表现了他向往雄壮有力的事物和广阔天地以及要求冲破羁绊、不愿“拘挛而守常”的独特个性特征。李白这部分诗作,在我国山水诗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贡献。 ………………………………(略去)

三、艺术风格的异同

对艺术风格的追求是每一个艺术家的天职,何况王维与李白这样的大家。在山水诗的艺术风格上,自然各有千秋。

相同之处,两人在描绘山水时,都善用色彩,从而描摹出优美的景色,显得形象生动。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中的“白”、“青”,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斤竹岭》),“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木兰柴》),“仄径荫槐宫,幽阴多绿苔”(《宫槐陌》),“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白石滩》),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北 》),“本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辛夷坞》)等诗中,都用到描写色彩的词语,显得色彩斑斓,不仅富有诗情,更有画意。正如苏轼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体现了作为诗人与画家的本色。 李白在运用色彩方面也毫不逊色。“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登峨嵋山》),“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青天削出金芙蓉”(《望庐山五老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游太山》),“绿竹入幽 ,青萝拂行衣”(《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这些诗句中描写色彩的词语也丰富多彩,据我约略估计,其描写色彩词语的数量和诗篇,胜过王维。

两人在艺术风格上的不同之处,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

一、诗的结构构思上。…(略去)

而李白的山水诗,在结构构思上则不拘形式,只以一个“情”字贯穿。情之所至,笔之所至。正如苏轼所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如《蜀道难》一句“噫吁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破空而来,中间又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结尾再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匠心独运安排,而我认为这是情不自禁的感叹,是贯穿全诗的情感线索,是在写景基础上的情感升华。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则是梦之所至,笔之所至,意象纷至沓来,全无刻意安排的痕迹。这正是李白山水诗高人之处。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离开了“情”这个情,何以言诗?而李白的诗则正是根于情的自然喷发,使之成为独步千古的伟大诗人。

二、在诗体的选用上,二者也各有特点。(略去) 中国古代的山水诗,起于魏晋南北朝的谢灵运,他多采用移步换景式的游赏方式,寻幽揽胜,山水异态,纷至沓来,耳目为声色所感,乃成画境。但这毕竟是写眼中之景,而且受玄言诗的影响,破坏了写景的完整,虽时有佳句,但篇句不相称,结构松散。至谢脁 ,诗风变得更清新流丽,已有唐人气象。山水诗发展至王维、孟浩然、李白,则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之后,有韦应物继其余响,但已失王维之空灵、李白之豪放。宋以后,山水诗走上了说理的狭窄小路,山水成了他们表现的理趣的外衣。元明清三朝,就再也见不到多少有创造性的山水诗了。中国古典的山水诗走到了尽头。当然,五四之后,白话代替文言,又为山水诗带来了新的气象,我们期待着山水诗在新的语言形式下,重放异彩,再度繁荣。

第13篇:新时期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重要性

新时期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重要性

新时期为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现代社会只有全面实行法治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发展。在十八大四中全会的召开完全明确要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全面建设社会管理法治化,对领导干部自觉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那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如何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努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要求,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音像影视中心(法宣在线)联合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制宣传教育与公法研究中心特邀多名法学专家精心录制和编辑了《法治思维100例》微讲座和一些法治思维参考读物,法学专家学者对精选案例进行生动形象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剖析解读,以案释法,讲解通俗易懂,是各级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事业单位及国企经营管理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极佳培训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法治是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深化基层依法治理,让依法办事蔚然成风。法治是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了法治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极端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只要全社会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大棋局,法治就一定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保障。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当前在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只有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才能是国家繁荣昌盛。这就迫切要求国家公职人员要学法懂法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形成定式、模式、方法和习惯。才能早日实现社会管理法治化。结合党和国家的要求,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音像影视中心(法宣在线)联合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制宣传教育与公法研究中心特邀多名法学专家精心录制和编辑了多部帮助公职人员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讲座和参考资料及其他法学用品,非常值得学习和分享!

第14篇:读《我的维和故事》有感

读《我的维和故事》有感

有一本书,我非常喜欢,只要一有空我就会翻看,妈妈说我都能将书里的内容背下来了。这是本什么书呢?书的名字叫《我的维和故事》。

这本书主要讲了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远赴国外,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事迹。他们有的到利比亚,有的到苏丹,有的到刚果(金),有的到黎巴嫩,有的到柬埔寨,有的是去扫雷排弹,有的是去援助重建,有的是去救死扶伤,有的是去筑路修桥……他们为了世界安宁和和平,远离祖国,远离亲人,谱写了一曲曲用生命和奉献描绘的战歌。书里的每一篇都很惊险,看得我心都悬着。我印象最深的是维和部队在黎巴嫩拆弹。2006年中国赴黎巴嫩维和的主要任务是扫雷排爆,就是要将一些未引爆的炸弹清除。这项工作非常危险,因为到处是瓦砾废墟,你根本不知道这些炸弹到底藏在哪?不知道它到底处于什么状态,有的是安全的,有的是危险的,有的一触即发。稍有不慎,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价,非死即伤。“雷场如战场,处处藏杀机,扫雷如闯鬼门关。生生死死分秒间”。我们的维和战士冒着生命危险,一点一点清理、挖掘。有一次有个未爆航弹的重量竟达2000磅,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读完这本书,我有一种自豪感,我们不再是清朝末年的“东亚病夫”,我们不仅独立自主,而且还派出部队去帮助其他国家,维护世界和平。现在我还是一名小学生,长大后成为一名解放军是我的梦想,我要保卫祖国,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和平。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是啊,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心中的梦想,我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

第15篇: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讲座心得

《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讲座心得

2013年2月17日,中心党委工作部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开展了管理人员培训,请高教授讲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学习后深有体会,把所学的心得做以下汇报:

一、《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人类是一种有头脑会思维的动物,思维是人类最主要的秘密,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创新,即构想一种目前现实中还不存在的东西,人化自然中的新事物总是直接来自于人的头脑。

对于个人来说,创新性的思维需要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但是旧方法的改变和新方法的建立往往需要长期主动自觉的训练过程。科学的训练让头脑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于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传统中国社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旧理念并建立相应的新理念才能加以应对。

“头脑就是资源”。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的规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智力的竞争,是头脑的竞争。为了了赢得竞争必须关注自己的思维方法,破除计划经济与传统社会的思维束缚,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这座宝贵资源。

“不断淘汰自己”。在社会领域,信息社会初露端倪,各种新事物铺天盖地涌过来,知识折旧逐渐加速,使得我们每天都要面临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崭新世界。于是仅仅依靠以往的老经验已经无能为力了,只有主动淘汰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和理论,不停地学习再学习,才能跟得上信息社会的步伐。

“做世界公民”。在全世界的范围里,全球化正在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把每个民族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我们华夏文化也正在融入人类文明的主流文化,地球正在变成一个小村庄甚至只是一套小房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站在世界公民的高度,才能真正看穿事物的本质,抓住其来龙去脉。

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每位有志之士都应该建立一种新的个人发展理念:有智慧者事竟成!

现代社会的创新活动大都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的,只要能防止出现一些思维定势,就能做到人多智慧多。

二、《国学思想的智慧借鉴》

讲座里谈到了儒家、法家、道家,理解如下:

儒家修行为善、人际和谐,贡献社会是仁者君子,孔子主推己及人以行“仁”。关心人类幸福,尤其表现在对慈善活动和社会改革感兴趣;原则的实践或表现——亦称“博爱主义”、“慈善行为” ,人和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有内在的精神,就在于人能从利他的行为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就在于人懂得同情和怜悯,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等为原则的人事。

法家以力服人,力服至心服的管理逻辑,手段是严刑峻法,重赏严罚,赏罚分明,最高智慧就是制法、学法且以法管理。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不引行,好的手段来实行。

三、《中国式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确保企业及其子系统(部门、流程、工作团队和员工个人)的绩效成果能够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能力的管理方法以及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

绩效管理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制定目标、检查目标、寻找对策的过程,它是每个管理者都可以随时使用的一种管理工具。

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西方绩效管理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平衡记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等工具,我们常用方法可能是用工作任务法来确定考核指标,也就是对所布臵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考核,这不仅可以对员工进行评价,也可以大大提高中国企业的计划制定和执行能力。当然这里指的是关键任务,而不是事事都进行评价,否则会导致员工时时刻刻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而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大企业,可以尽量去采用这些指标体系,追求企业的长效平衡发展。 企业考核结果仅与薪酬挂钩有弊端,对绩效工资的发放和管理上就会遇到一些现实问题。因此要学会对考核结果的多样化运用,最好能与培训、晋升及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等相结合,但如果还不具备这样的管理基础,那就只能靠管理层在日常的柔性管理中学会对员工的当面赞扬和批评来体现考核结果。赞扬别人是中国人所不习惯的,批评下属也是分寸极难把握的,因此这一点应该是中国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体系中需要重点补课的一个环节。

通过绩效管理培训课程的了解,改变了我以前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绩效不是为了考核而做,也不是为了考核员工而做;而是企业为了发展,面对市场竞争和人力管理方面所必须做出的一项工作,才能保证我行在当今社会激烈竞争中得到发展。

2012-5-1

第16篇:维和英雄申亮亮事迹观后感

维和英雄申亮亮事迹观后感

祭悼蓝盔英雄申亮亮,你们是最可爱的中国后裔

维和英雄申亮亮,你是好样的。祖国人民为你骄傲和自豪!安息吧!!一路走好!!! 荣誉尊严担当维稳保安促和平„„祖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烈士维和精神不朽! 作为军人的家属,已经比平常的家庭付出很多,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这最平凡的的小事,正是最为珍贵的。

身为军人家属的我,看了这则新闻后,心里很痛,觉得军人真的很不容易,为了和平舍小家为大家,亮亮走好,你的家人会为你自豪的。

可爱???一个这么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用可爱,合适吗?急匆匆定义可爱,太不尊重人,太虚浮。

天地间,英雄匆匆走过!千千万万的中国烈士和你同在!不忘!不忘!不能忘! 哀悼申亮亮!

“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战士们,你们是祖国的骄傲,让我们向这些为维护和平而英勇牺牲的战士们致以最高的敬意!

为维护国家安全而牺牲的我们的最可爱的人,望你在天堂一切安好。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牺牲,中国军人申亮亮虽死犹荣。

军人为囯犠牲是军人和家人得到最高荣誉和尊敬, 中国军方要加强保护在海外中国军人及在当地成立军事和政治情布单位保护在海外中国军人, 中国也要找出袭撀我方军人的凶手

谈【祭悼蓝盔英雄申亮亮,你们是最可爱的中国后裔】:军人是国家庄严的卫士,中国军人参与世界维和,更是中国正义力量的代表与化身,“蓝盔英雄申亮亮”为了世界和平而献身

赞美英雄,英雄就会辈出,国家就会更加强大!

不仅是为了我们的军人,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让世界感受到和平那沉甸甸的分量。

今天我们隆重祭奠蓝盔英雄,不仅是为了我们的军人,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让世界感受到和平那沉甸甸的分量。 英雄申亮亮,你无愧是最可爱的中国后裔。一路走好!

第17篇:读《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有感

读《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有感

黄招团

作者简介

郑毓信,男,1944年8月生,浙江镇海人。1965年江苏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1981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硕士研究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0)程序委员会委员,美国《数学评论》杂志评论员,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中方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成员,人民教育出版社21世纪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顾问。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已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传记中心(IBC)编撰的《世界知识分子名人录》。

内容简介

对于数学思维的突出强调是国际范围内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如由美国的《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估的标准》和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育目标的论述中就可清楚地看出。然而,就小学数学教育的现实而言,上述的理念还不能说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下的认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因而不可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的特点。以下将依据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对这一观点作出具体分析,希望能促进这一方向上的深入研究,从而能够对于实际教学活动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精彩分享

一、数学化: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

数学化这一思维方式的完整表述,即其不仅直接设计如何由现实原型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或问题,而且也包括了对于数量关系的纯数学研究,以及由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的复归。 数学化是一条保证实现数学整体结构的广阔途径,情境和模型,问题与求解这些活动作为必不可少的局部手段是重要的,但他们都应该是服从总的方法。 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中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但是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仅仅局限于特定的现实情境,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迁移性\"方面的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我们还需要明确肯定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复归的重要性。

二、凝聚,算术思维的基本形式。

所谓的凝聚,也即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化构成了算术以及代数思维的基本形式。在算术和代数中有不少的概念在最初是作为一个过程引进的,但最终却又转化为了一个对象。 第一,凝聚事实上可被看成\"自反性抽象\"的典型例子,而后者则又可以说集中地体现了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即\"是把已发现结构中抽象出来的东西射或反射到一个新的层面上,并对此进行重新建构。例如:\"加法到乘法,以及由乘法到乘方的发展显然也可以被看成更高水平上的不断建构。第二以色列数学教育家斯法德指出,凝聚包括三个阶段:内化,压缩,客体化。第三,由过程到对象德过渡不应被看作一种单向的运动,同一概念不同的侧面。我们需要根据不同需要与情境在这两者之间做出必要的转换,包括过程转向对象,以及由对象重新回到过程。

三、互补与整合: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同一概念的不同解释间的互补与整合; 其次,我们应注意不同表述形式之间的相互补充与相互作用 再次,我们应清楚地看到解题方法地多样性及其互补关系。 大力提倡解题策略地多样化地同时,我们还应明确肯定思维优化地必要性,我们不应停留于对于不同方法在数量上地片面追求,而应该通过多种方法地比较帮助学生学会鉴别什么是较好地方法,包括依据不同地情况灵活地去应用各种不同地方法。 最后,我们应清楚看到形式和知觉之间所存在地重要互补关系。

笔者风采

读后感悟

数学教师成长的一个必然途经,即是由唯一重视具体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转而意识到应当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数学思维的总体特征,并努力做到在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中很好地予以体现,从而就能较好地实现\"帮助学生初步地学会数学地思维\".由此,我感受到,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要处理好数学思维与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用思维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并且不仅仅停留于\"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更加强调\"通过数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不断探索着,尝试着:

1.在变式中体现思维的灵活性

郑教授在书中提到,思维的灵活性与综合性同样被看成数学思维的又一重要特点,在数学中应当根据情况与需要在不同的方面与环节之间作出灵活的转换,乃至作出新的必要整合。例如我在教学第四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节课,由于二年级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比较困难,课本例题是以\"蓝花有2朵,黄花有6朵,红花有8朵\"分别展开2次\"倍\"的研究,我适当地进行了取舍,以\"红花有2朵,黄花有6朵\"的信息展开\"倍\"的例题教学,然后在不改变花的种类基础上设计了两个\"变式练习\":先变黄花6朵为8朵,再接着变红花2朵为4朵。首先让学生自主研究\"黄花分别是红花的几倍\",巩固对\"倍\"的理解;然后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两组对比后发现:一倍数不变,几倍数变化,倍数也发生变化;几倍数不变,一倍数变化,倍数也发生变化。这样的处理防止了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定势,提高了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让学生能辨证地、灵活地认识\"倍\"概念,理解\"倍\"概念。从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延展中体现思维的深刻性。

课堂上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情感,更能促进主动投入的数学思考,学生的思维潜能得以开启、智慧火花得以绽放,从而提高思维深刻性。在教学《认识小数》一课中,我精心设计、大胆放手,让小数概念的建构会日益深刻起来。如:当学生在数轴上找到了0与

1、在1与

2、2与3……之间的小数之后,我并没有停留于让学生会填写几个指定的小数而已,而是智慧地进行渗透延伸\"看这箭头,表示什么含义?再想想,你还能想到哪些小数呢?\"学生说出了许多小数:五点几、六点几、几十点几,乃至于九十点九九九……真是说也说不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拓展了数的分类、数的大小范围、数的无穷性等概念内涵与外延。

3.在开放中体现思维的创造性

郑教授指出,思维的创造能力对人类而言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因此,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课中,设计了\"水果大拼盘\"的练习,这个练习是基础巩固与趣味挑战相结合的开放性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创造空间。孩子们经过对\"外部\"各种数量水果的观察、选择、思考,能\"内化\"出某两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并能用除法算式\"外化\"表示——让个体经历了一次\"外—内—外\"的思维过程。接着在全班\"猜算式\"所表示意义的活动中,学生从不同除法算式的\"外表\"读出了其\"内在\"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外化\"表达\"这个算式表示××是××的×倍\"——让群体经历了一次\"外—内—外\"的思维过程。在这样由\"外\"促\"内\"、内外互动的创造与分享过程中,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巩固着\"倍\"的认识,实践着\"倍\"的应用,不断体会到数学的逻辑与严谨,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数学学科素养。

第18篇:学习海地维和警察精神心得体会

1月13日,当我在第一时间得知海地发生地震的消息后,我就一直在心里为中国在那儿的维和工作组、一百二十五名防暴警察和十七名维和警察在心里默默地祈祷,我祈祷他们能够在这场地震中毫发无损,平平安安。

自那时起,我就一直密切地关注互联网,电视新闻,关于地震报道的点点滴滴都揪动着我的心。当噩号传来的一刹那,我都不愿意相

信我的眼睛, 不愿意相信我的耳朵,我宁愿相信我听错了,看错了。

郭宝山副局长,这是一个和蔼慈祥的老人,我忘不了我两次参加维和培训,是您经常到维和培训中心看望我们维和队员,嘘寒问暖。那是在2005年的初春,北方的初春乍暖还寒,还很干燥,我们学员中有不少来自南方,是您问我们对于北方的气候适应吗?饮食上对培训中心有什么需求?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对组织上提出来,您不仅是国际合作局主管维和的副局长,更是一个对维和警察深切关爱的慈祥长风辈。是您鼓励我们认真学习,为出国维和打下坚实基础,是您两次对我们进行出国前的教育,激励我们努力工作,为国争光,是您两次到首都国际机场,为我们送行,叮嘱我们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平安归来。

李晓明,那么一个精干、帅气的小伙子,我还记得在参加联合国甄选维和警察期间,是您领着那帮来自联合国的专家跑前跑后,为大家服务, 是您与我们闲聊之余,传授我们您在东帝汶维和期间的经验。这一切都恍如昨天,历历在目,而如今却阴阳两界,留给我无限的思念与悲哀……

还有其他可亲可爱的领导和战友们:朱晓平、王树林、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祖国的英雄,维和警察的骄傲!

1月20日,我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观看了八位英雄的追悼会,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出席,规格之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维和事业的高度关心。八位英雄对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将永远铭记史册,你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你们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亲爱的战友,一路走好!

第19篇:郑俊雅:走近余世维和曾仕强

郑俊雅:走近余世维和曾仕强

时隔半年,大三第一学期某个早上泛读课休息时,朱老师出现在门口,对教室里的我喊了一声:“黄经理就在外面。”I was so surprise.黄经理说:“俊雅,听说你正参选全国三好学生。欢迎你毕业后到我们公司工作啊!”

我说:“黄经理,如果我父亲不安排我去国外读书的话,我一定会去我们公司。”

黄经理说:“你可以先来公司工作,两年后,公司出钱给你到国外读书。”

我说:“万分感谢!”

刘春琳主任看出了我对佛山公司的犹豫,便说:“假如你不去佛山的话,中国最大的地毯公司的总经理是我的朋友,他那边要人,我也可以介绍你过去。”

但,我对陶瓷这种产品没有强烈的兴趣,甚至有点畏惧心理,所以迟迟没去佛山工作。我在大三第二学期中参加了几十次面试,为了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最后,我选择了中国最大培训集团时代光华。

在时代光华工作的日子里,我遇见了著名培训讲师余世维和大师曾仕强。

著名讲师余世维

我们公司邀请余世维过来开公开课!大家或许还记得我大一暑假时开始接触到余世维的讲座,疯狂至极。今天,他竟然要来广州开公开课!于是,同样是免费,我在天河的总统大酒店聆听了这位我崇拜已久的名人的讲座!

我争取到了一个向他请教的机会,他和蔼地看着我,说:“你要开始去关注一个人的背后!”

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

曾仕强先生的公开课是在中山大学举办的!曾仕强被称为世界华人三大管理大师之一,也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近距离的接触,让我知道,原来,卓越就在身边!

在时代光华短短一个月的工作中,我明白了几个道理:

只要明白了几十年后就要永远离开这个星球,就知道人生随处皆是家。

每天都有养花(生活)、种菜(工作)、种树(事业),只是不同的阶段里,它们的时间分配不同,不同的时间里角色应该不同。

好工作不是人家提供给你的,而是你为自己创造的。

每天就是每一个人生。

我是以“俊雅集团”老总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和学习。

我在短短的一个月内,疯狂地看了时代光华内部的30本精华商业著作!然后决定离开!原因有三个:

1、我不习惯电话销售

2、公司的正版光碟受到盗版的强大竞争

郑俊雅简介:中国新一代互联网运营代表人物,亘谷科技25岁CEO,网络营销专家、网络策划专家,《从番职出发》、《为谁风雨前行》、《不一样的网络营销》、《被困的幽灵》四本书作者,曾经担任过阿里巴巴、天涯论坛、新浪论坛、CCTV论坛版主等。联系方式:ceo@gengu.net网址:(郑俊雅文章不谈版权,欢迎转载。)

3、我希望进入工厂了解更加具体的生产、管理知识

于是,我编了一个不太完美的故事,离开了。

郑俊雅简介:中国新一代互联网运营代表人物,亘谷科技25岁CEO,网络营销专家、网络策划专家,《从番职出发》、《为谁风雨前行》、《不一样的网络营销》、《被困的幽灵》四本书作者,曾经担任过阿里巴巴、天涯论坛、新浪论坛、CCTV论坛版主等。联系方式:ceo@gengu.net网址:(郑俊雅文章不谈版权,欢迎转载。)

第20篇:关于语言,思维和爱情杂文随笔

到底是语言具象了思维,还是语言禁锢了思维?

来看看Emil Cioran说的:It is no nation we inhabit, but a language.Make no mistake; our native tongue is our true fatherland.

——人并非生活在国邦中,而是生活在语言里。不要忘记,母语才是我们真正的祖国。

做一个设想:我们所有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思维同样。没有人能跳脱思维的罗网直达本意,除非是出于生理的本能。比如饥饿,大脑能感受到胃部的不适和肢体的虚弱,而无需构建出“我饿了”的模型;手指被火灼伤时能进行非条件反射,“好痛啊!”的感慨反而是在执行完任务后说出的(也就是由行为通向语言,而不是由语言通向行为)但这样的例子并不常见且只停留于本能层面,其余一切独属于人类的高级思维,无一不得经由语言。

高级的思维,是由语言构建的。

因此,使用不同的语言而形成不同的思维也就不足为奇了。汉语飘逸,写诗最为灵秀,进行哲学研究却不够紧凑;德语严密,适合构建体系,写诗却难免僵硬。而处于两者之间的英语,既出国际文献,又出雪莱拜伦(对语言的评价并不准确见谅)所谓的民族文化也就是语言的结果。“人不是活在国邦中,而是活在语言里”,我深以为然。

既然思维是由语言构建的,那么按理说来就不该存在语言不能解释的思维。可如果事实真是如此,语言的漏洞就必然会导致思维的漏洞——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人必然不能探索出西方的哲学,因为语言中“本身就不存在这样的概念”,或者说从没有读过李白的的人,就完全不能理解他诗里的浪漫主义情怀呢?

如果思维是由语言构建的,那“我爱你,但说不出为什么”这样的话,又是不是谎言?

牵着逻辑的阿里阿德涅之线深入迷宫,爱情果然仅仅是“繁殖本能”吗……那么同性恋的错位要做何解释,罗密欧与朱丽叶又是怎样一个巨大的漏洞?

如果诚如白石一文所言,“爱是谎言”,思维受制于语言的设想成立了,最本质的东西又被推翻了。

爱情学……真是比其他任何学问都要玄妙啊。

维和演讲稿
《维和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