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演讲稿

论演讲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11 07:33:57 来源:演讲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演讲稿论阴暗面

论阴暗面

有些人,平时无论多么的道貌岸然,但其内心是极不健康的,他们是容不得别人快乐的,只要你比他快乐,他就一定要折磨你。我就在想,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样的人是“病人”,是严重的“阴暗心理”病人.

书上说乞丐不嫉妒富翁,只嫉妒比他混得好的乞丐,都只盯着周围的几个人,尤其当你们是知根知底的同学亲戚或者是老乡时,缘由多种多样,或者你被提拔,或者老公比她的强,或者孩子比他的聪明,或者家庭比他的幸福,总之见不得别人的好,见不得世间美好的东西。见到别人比自己好,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舒服

“阴暗心理”是一种心理常态,不是心理疾病,但发作起来的话,自伤与伤人的可能性很大。有浓重阴暗心理的人,发展下去有可能导致精神分裂。因为阴暗心理其实已兼备了自闭症、强迫症(特别是“强迫思维”)、精神分裂症等神经官能症的初步特征。有阴暗心理的人多能自感自觉,且有很清晰的自知能力。

如果能做到使阴暗心理一直停留在意识和思想层面,依靠意志力尚可以阻止阴暗心理支配下的行动,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一个人有很严重的阴暗心理,又找不到释放的机会,心里面交织着妒忌与莫名其妙的仇恨,长此以往,完全有可能产生心理疾病,并最终影响到身体健康!

阴暗心理的确是不易识别的,因为这一心理往往隐藏得很深,否则就不成其为“阴暗”了。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想要斟别身边的人是否有阴暗心理,可在你遇到好事时,耐心观察某些人的眼睛和面部肌肉等表情。有阴暗心理的人因心胸狭窄的缘故,很难与人分享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满足。当你遇到什么好事时,他会感到失落和不自然。他会冷嘲热讽,并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居心叵测地撕你的伤疤揭你的短处。

比如:你帮他做了什么好事,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他不会真诚的感谢你,也不会因此而有快乐的表情,因为他会认为你比他强,他仍然用带着刺的话和怪怪的语气让你觉得你犯了什么错,你是在欠着他什么。他还会官冕堂皇的说:“我怕你翘尾巴。”甚至在一些答谢宴请的酒桌上,他也不会真诚的表扬赞美别人,让饭吃得如嚼蜡。这时,你会不解,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你并不存在和他争光辉,争位子,也丝毫威胁不到他的地位,强将手下无弱兵,无论从领导艺术上讲,还是间接表扬自己也好,表扬手下是最事半功倍没有风险的一种奖励。可是阴暗心理的人就是做不到,偏偏让你如同小刀子被割一样难受。

客观地说,人性都是有缺陷的,真正一丝半点阴暗心理都没有的人根本不存在。例如,妒忌心理、复仇心理,都是人类情感的阴暗面。当别人成绩或业绩比我们好,当别人更喜欢别人而不是我的时候,谁不曾偶尔有过妒忌?谁在受过嘲弄、欺骗、羞辱、漠视后,不曾偶尔动

过报复心呢?

有人认为阴暗心理是一个人的操行、品质问题,实际上这种认识并不全面。心理学家现在普遍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即阴暗心理内在于人的遗传基因中,主要来源于遗传。一般来说,有阴暗心理的人有潜在的“攻击性”人格特征。

多数人能洞悉别人的阴暗心理,对自己的阴暗心理却从不关注。几乎没有人会想过自己的阴暗心理,哪怕阴暗到歹毒的人也不这么想。绝大多数人的自感并不强,正是如此,长期搁置于人性层面的阴暗心理,会深深蛰伏于心深处,等待着来自外界的触发!

触发阴暗心理发作的媒介,一般是一个或多个具体事件,不少是偶然事件。而且,多数人的阴暗心理停留于思想和情绪层面,极少数阴暗心理在经过道德良心、风险预估这两个层面时就被压抑或制服,而不会落实在行动中,伤害别人,所以是中性的,无益也无害。当阴暗心理严重到一定程度,再加上身边有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挑拨离间,加上自己的自信心不强时,强烈的危机感就会形成阴险心理,此此,他就是“阴险的人”,他就要做出不理智的事。一定要发起“政变”。这就是我们常常从表面上看到的,这样人的身边发生婚变、人事变故,中间领导层频频更换等现象,而且变得没有道理,所有的人都不能理解,变的结果是更不如以前,更糟糕。这样的情形又加剧了此人的“阴暗心理”,他会不顾一切的去维护那个错误,甚至是强迫症般的较劲。那就严重的伤害到周围的人了。所以“阴险的人”身边无能人,“阴险的人”把与人斗,玩人、整人当乐趣,无事生非,朝令夕改,行为无常,管理混乱,只注重一些表面的东西,而没有实际可操作的内容,因为那些表面的东西是经他手制作出来的,他可以拿来欣赏,可以安慰自己孤独阴暗的心。而真正实际操作起来,则需要坚强的品质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他就做不到了。一但团队里有这样的人能帮他实现这个愿望,他“阴暗的心理”也会对这样的能人实施先依靠后冷“暴力”的折磨行为。

然而,阴暗心理“无益也无害”是相对于别人讲的,对于有阴暗心理的自体而言,是有害还是有益,则要作具体分析。“阴暗心理”与“阴谋”不同,有阴暗心理的人不见得有阴谋。但释放阴暗心理积聚的心理能量,则必须通过阴谋,因而可以推断善于搞阴谋诡计的人(职业军人或战犯除外),一定是阴暗心理面积较大的人。阴暗心理虽然为绝大多数人所不齿,但他们通过阴谋,还是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古今中外,甚至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前提是这样的人拥有一定的权力。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一定要“玩人”,一定要制造“阴谋”,一定要制造“冤案”,这是他极度“阴暗心理”造成的。

有阴险心理的人是可怜的,因为阳光照不进他们的心。他们的心房里阴暗、潮湿而肮脏,时时会被那些阴生的见不得人的心态所折磨。在这些人的心理空间里,充满着妒嫉、怨恨、猜忌、仇恨、失望甚至绝望。这些混乱无序的情绪在心中挥之不去,困扰着他们的每一根神经。

他们嫉恨别人的优异表现和成功,甚至嫉恨别人的顺利和幸福,容不得别人比他强,千方百计阻挠别人的成功。有严重阴暗心理的人往往阴险、歹毒、野蛮、心狠手辣,妄图通过诋毁别人、嘲笑别人、羞辱别人,达到分散被攻击者对事物的专注、瓦解被攻击者斗志的目的,其险恶用心是将被攻击者搞得身败名裂!

阴暗心理主要源于妒忌心,这往往是他们实施攻击行动的诱因。妒忌的对象通常是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的人,但也有一种广泛性妒忌,即妒忌与自身并不相关的,甚至丝毫不沾边的人群或个人。

有阴险心理的人在行恶行的时候,肯定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因而他们往往是单打独斗的。因为没有多少人会昧着良心跟随他,而且要担负恶行败露后的风险与骂名。为虚张声势,他们往往会扯上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力图证明绝非一人的成见,而是诸多人的“共识”。而真相大白的时候,人们会发现一直就是他一个人在带领“一批”虚拟的人在孤军奋战,至少,他一直是并无多少人响应的无中生有事件的主谋。

例如:他会说,你很坏,人们开始还不相信,原来是真的。他会利用手中的权利,让人都不敢理你,甚至周围的人也不敢理你,而证明他的阴谋是正确的,甚至他在实施阴谋时,会说这是一个局,这是来自某方的压力,这不是他的本意,他还会做出他会让事情真相大白的承诺,以此来拖延时间。他更害怕你把真相公布于众,他抱着错误的判断尤如“掩耳盗铃”。

有阴险心理的人往往外强中干,很自卑,很焦虑,很矛盾,因而不仅是无能,而且是怯懦的表现。他们内心里极其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别人,但又很爱面子。他们不敢正面阻扰,只能躲在暗处,放暗箭伤人。因为他们深知这样做是不光彩的,绝不敢正面攻击,也不可能举出实例证明他的攻击,往往都是匿名,而且只能使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的措辞,随意诽谤,恶意中伤,刻意刺激。

有阴暗心理的人往往会挖空心思地将自以为很有杀伤力的语句当作“重磅炸弹”,集中抛出,妄想搞得受攻击者心理不舒服。他们往往采取冷嘲热讽的方式,用几近刻薄恶毒的语言来打击你,甚至不惜裹挟人身攻击,企图给受攻击者的声誉与自尊给予致命的打击。这种卑鄙的伎俩,对于心智尝未成熟的青少年,以及本身就比较自卑的人,心理脆弱的人,往往可以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后果,因而是极其值得警惕的。就算这样的伎俩不是直接对年轻人的,但是对年轻人也是一个极大的伤害,因为,他混淆了是非,制定的不安的因素,不和谐的合作基础,说不定这种伤害会发生在某人身上。不良的办事行为将影响年轻人的办事思维,最终要为这样的行为原则而买单,受害终生。

推荐第2篇:演讲稿:论执着

演讲稿:论执着

演讲稿:论执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执着》。

大家还记得最近刚学的海伦凯勒的示例么?双目失明的她,却并不灰心丧气。本就好学勤奋的她,加上和蔼可亲的莎莉文老师,她便在自己的人生中添了最浓重墨彩的一笔;音乐神童莫扎特,大家可能认为因为他的天资超于常人而有了如今的成就,不过,你却大错特错。仲永的事例不很明显的说明了这件事么?莫扎特借助先天独特的天赋,天天加以琢磨,加以练习,才成为了著名的音乐家。

纵观漫漫的历史长河,有多少的人和海伦凯勒一般,没有成功;而又有多少人和莫扎特一样,也没有成功。他们与海伦等人最大的差距在于——

执着!

这便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

大家都知道,执着肯定是成功的必要因素,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看看现在成功的人们,他们,应该就是真正执着的人!

在我们中学生中,以我们班为例,我看到了许多的执着,像王天淯要夺回第一的位置;像孙昊月立志打败朱天琪等等,他们都拼命的学习,执着的想要完成自己的目标。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关键词没有。我所说的他们,是执着于自己的一小个目标,而不是属于自己的人生。

与海伦和莫扎特对比一下,你会发现,执着是相对于不同的地方:我们执着于目标,而他们执着于人生。他们有着对人生的执着!

上天残忍的剥夺了属于海伦的光明和声音,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然后产生想死的念头?

海伦没有这样。她不甘屈服于残酷的现实,她不甘向世人展示她的懦弱,而她,凭借着义无返顾的执着。

莫扎特知道,上帝给予他出色的天赋,并不是让他安逸享乐,而是让他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他知道,不努力什么都不会带来,于是,他便有着日以继夜的执着。

想一想,大家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比如一年读完50本书,可是,有没有人会多下一些功夫,比如说一本书要写一个读后感,或者说额外提高读书量。

这些人,便是远远超过我们的人,我们叫他学霸。学霸的名字可不是白来的。

再想一想,当完成这个目标时,你们会不会接下来再定下一个目标,并再一次催促自己去实现,而并不是沉浸在达到目标后的喜悦中呢?

达到这个的,可以称之为学神了!

没错,你不能满足于对一个目标的执着,它只会让你自傲满满,这仅仅只是对小目标的执着;如果你并不因此而自傲得意,而继续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不断的设立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并一个个坚持不懈完成它。

这样,你或许就可以达到对人生的执着!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第3篇:演讲稿:论盗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里演讲。今日我便与大家论一论这盗。当然诸位不用紧张,我所说的盗是这个盗。(转身写)。而不是道家里玄幻莫测的那个道。您可能要问,我在这演讲这个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那不是破坏社会主义和谐,搞反动吗?当然,这是不可能发生的。说起来,我演讲这个题目,还是上国学课的王老说了古代偷的不同用法,我回家后仔细一琢磨,还有点意思,便于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好了,下面进入正题。

我们的老祖宗最喜欢讲的就是师出有名,凡事都要找个名分。中国有句俗语“360行,行行出状元”,而每个行业也都遵守着这一思想,便找些历史名人,当作自己的祖师爷。皇帝的妻子嫘祖,曾教万民养蚕织丝,被视为蚕神从此成为了蚕丝业的祖师爷。江淮大地的淮南王刘安,刘邦的孙子,也是个出名的人物,大家都因该记得“曾青得铁化为铜”这句话吧,这就是这位淮南王所最先发现的,他是位杰出的炼丹师,在一次熬药时,无意间将黄豆、盐卤做成豆腐脑,从此被豆腐制造业奉为祖师。先圣孔子,那就不用说了,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当之无愧为教育业的代表。

而盗贼们就纠结了,关于盗贼的祖师,历史上有多种版本,最著名的是时迁与盗拓。两者相比,支持时迁的人却更多些。盗拓原名柳下拓,是著名鲁国著名大夫柳下惠的弟弟,不过其仅在《庄子.杂篇.盗拓》出现过。而时迁,那就出名了,外号鼓上蚤,位列地贼星,唱响中国盗贼千年口号的“盗亦有道”。

而世间有个古老的传说,相传老子所写的《道德经》有部姊妹篇《盗得经》。此书可谓是盗家经典,若能悟透,便可立地羽化登仙,此书一旦现世,便定将掀起腥风血雨。其中经文,也有部分流传于世,可谓大气磅礴,博大精深。

开篇便是“道可盗,非常盗”这里的道指的是世界本源,你看,连本源都可盗,这是多么高超的技艺啊,不是一般的小毛贼能达到的。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夫盗,应天道也。天地有余而人不足,取天地有余之道以补自身是也!他人有余而吾身不足,取他人有余之道以补自身是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积沙土之细,始有雄山峻岭;积滴水之微,方有无量海渊!”、“故天下万物,无不可取者,无不可盗者!”

古人智慧无穷,不是我等可比拟的。而有了这么多理论支持,盗贼们下起手来也觉得腰不酸了,腿不痛了,干起活来也分外有力了。当然,盗贼也有3个境界,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下。

第一重境界,《左传》中这样描述到“窃人之财,尤谓之盗”说白了,就是普通市井小贼,天天往人多的地方挤,想浑水摸鱼,一个个瘦像个竹竿,这全是挤出来的,所以同学们别没事就往人多的地方挤,特别是女生,别一天发挥你们的采集本能,当然,想减肥的除外。

第二种境界,那就比第一种境界高明多了。《聊斋志异》中这样说过:“大盗不操矛弧”,矛指的是长矛,弧指的是弓箭,其意思就是说技艺高超的人,是不屑于用自己操矛拿弓直接强东西的。有形之物对他们来说没挑战,他们所热衷的,便是难以捉摸的无形之物。世人情切的称他们为——偷心贼。心可重要了,一个没有心的人,他的一切理智都消失,达到任人宰割的地步。被别有用心的人使用,那就更危险了。此术可谓是居家旅行,杀人放火必备技能。当然,此术入门极易,高深则难,具体修炼方法相信大家比我更清楚,我也就不再多说废话。

接下来让我们看盗的第三重境界,这可就是我们一般人不能玩的了。《后汉书》中这样描述这种境界,“偷者,天下之盗也,专操国柄以偷天下”说白了,就是篡位。但与农民起义这种没技术含量的东西不同的是,它一般由皇戚或权臣精心策划后实施的。你看,一偷就偷了一个国家,一窃就窃了一个天下,这是何等的霸气,远不是前两个境界可比拟的。其中最有名,也是背负后世骂名最多的,就是西汉王莽。

说实话,王莽是个悲情人物。他身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成员,为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心胸开阔,受众人爱戴。在任期间,更是民心所向,广济灾民。同时他是最先实行古西想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人物,同时以身作则,刺死自己犯过法的三个儿子、一个孙子、一个侄儿。当时百姓赞颂他的功德可以与圣人相比,篡位后也仍受众民支持。可惜当时黄河改道,灾祸连连,加上改革失误,废五铢钱换新币制导致经济动荡。到了公元24年,这个仅存在14年的新朝就此消失。他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反而就品德而言,称得上是杰出之人。但可能是因为后世帝王怕的就是像王莽这种有圣人潜质的篡位者,所以便大肆谩骂王莽,以排解内心恐惧。白居易有这样一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道尽了帝王们真正怕的是像王莽这种角色转换。

中国历史上出了很多这样的人才,有名点的有嬴胡亥、司马炎、刘裕、赵匡凝、朱棣。而这些人物,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过于贼精。毕竟是篡位者,总担心背负后世骂名,一旦上位,便想的是改革新政、改善百姓生活。其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改革不当者,便同王莽一样背负千古骂名,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重新研究,为他平反。而成功者,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永乐大帝——朱棣。重开运河、营建北京、征服安南、五出漠北、七下西洋、十巡奴儿干、编纂永乐大典……历代帝王哪怕只做了其中的一件,都足以名垂千古,也难怪在封建礼制近乎苛刻的时代,嘉靖皇帝要把他这位先皇的庙号由宗改祖。

小事也有大学问,以上便是我对“盗”这一字的研究成果。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推荐第4篇:演讲稿:论盗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里演讲。今日我便与大家论一论这盗。当然诸位不用紧张,我所说的盗是这个盗。(转身写)。而不是道家里玄幻莫测的那个道。您可能要问,我在这演讲这个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那不是破坏社会主义和谐,搞反动吗?当然,这是不可能发生的。说起来,我演讲这个题目,还是上国学课的王老说了古代偷的不同用法,我回家后仔细一琢磨,还有点意思,便于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好了,下面进入正题。

我们的老祖宗最喜欢讲的就是师出有名,凡事都要找个名分。中国有句俗语“360行,行行出状元”,而每个行业也都遵守着这一思想,便找些历史名人,当作自己的祖师爷。皇帝的妻子嫘祖,曾教万民养蚕织丝,被视为蚕神从此成为了蚕丝业的祖师爷。江淮大地的淮南王刘安,刘邦的孙子,也是个出名的人物,大家都因该记得“曾青得铁化为铜”这句话吧,这就是这位淮南王所最先发现的,他是位杰出的炼丹师,在一次熬药时,无意间将黄豆、盐卤做成豆腐脑,从此被豆腐制造业奉为祖师。先圣孔子,那就不用说了,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当之无愧为教育业的代表。

而盗贼们就纠结了,关于盗贼的祖师,历史上有多种版本,最著名的是时迁与盗拓。两者相比,支持时迁的人却更多些。盗拓原名柳下拓,是著名鲁国著名大夫柳下惠的弟弟,不过其仅在《庄子.杂篇.盗拓》出现过。而时迁,那就出名了,外号鼓上蚤,位列地贼星,唱响中国盗贼千年口号的“盗亦有道”。

而世间有个古老的传说,相传老子所写的《道德经》有部姊妹篇《盗得经》。此书可谓是盗家经典,若能悟透,便可立地羽化登仙,此书一旦现世,便定将掀起腥风血雨。其中经文,也有部分流传于世,可谓大气磅礴,博大精深。

开篇便是“道可盗,非常盗”这里的道指的是世界本源,你看,连本源都可盗,这是多么高超的技艺啊,不是一般的小毛贼能达到的。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夫盗,应天道也。天地有余而人不足,取天地有余之道以补自身是也!他人有余而吾身不足,取他人有余之道以补自身是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积沙土之细,始有雄山峻岭;积滴水之微,方有无量海渊!”、“故天下万物,无不可取者,无不可盗者!”

古人智慧无穷,不是我等可比拟的。而有了这么多理论支持,盗贼们下起手来也觉得腰不酸了,腿不痛了,干起活来也分外有力了。当然,盗贼也有3个境界,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下。

第一重境界,《左传》中这样描述到“窃人之财,尤谓之盗”说白了,就是普通市井小贼,天天往人多的地方挤,想浑水摸鱼,一个个瘦像个竹竿,这全是挤出来的,所以同学们别没事就往人多的地方挤,特别是女生,别一天发挥你们的采集本能,当然,想减肥的除外。

第二种境界,那就比第一种境界高明多了。《聊斋志异》中这样说过:“大盗不操矛弧”,矛指的是长矛,弧指的是弓箭,其意思就是说技艺高超的人,是不屑于用自己操矛拿弓直接强东西的。有形之物对他们来说没挑战,他们所热衷的,便是难以捉摸的无形之物。世人情切的称他们为——偷心贼。心可重要了,一个没有心的人,他的一切理智都消失,达到任人宰割的地步。被别有用心的人使用,那就更危险了。此术可谓是居家旅行,杀人放火必备技能。当然,此术入门极易,高深则难,具体修炼方法相信大家比我更清楚,我也就不再多说废话。

接下来让我们看盗的第三重境界,这可就是我们一般人不能玩的了。《后汉书》中这样描述这种境界,“偷者,天下之盗也,专操国柄以偷天下”说白了,就是篡位。但与农民起义这种没技术含量的东西不同的是,它一般由皇戚或权臣精心策划后实施的。你看,一偷就偷了一个国家,一窃就窃了一个天下,这是何等的霸气,远不是前两个境界可比拟的。其中最有名,也是背负后世骂名最多的,就是西汉王莽。

说实话,王莽是个悲情人物。他身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成员,为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心胸开阔,受众人爱戴。在任期间,更是民心所向,广济灾民。同时他是最先实行古西想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人物,同时以身作则,刺死自己犯过法的三个儿子、一个孙子、一个侄儿。当时百姓赞颂他的功德可以与圣人相比,篡位后也仍受众民支持。可惜当时黄河改道,灾祸连连,加上改革失误,废五铢钱换新币制导致经济动荡。到了公元24年,这个仅存在14年的新朝就此消失。他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反而就品德而言,称得上是杰出之人。但可能是因为后世帝王怕的就是像王莽这种有圣人潜质的篡位者,所以便大肆谩骂王莽,以排解内心恐惧。白居易有这样一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道尽了帝王们真正怕的是像王莽这种角色转换。

中国历史上出了很多这样的人才,有名点的有嬴胡亥、司马炎、刘裕、赵匡凝、朱棣。而这些人物,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过于贼精。毕竟是篡位者,总担心背负后世骂名,一旦上位,便想的是改革新政、改善百姓生活。其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改革不当者,便同王莽一样背负千古骂名,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重新研究,为他平反。而成功者,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永乐大帝——朱棣。重开运河、营建北京、征服安南、五出漠北、七下西洋、十巡奴儿干、编纂永乐大典……历代帝王哪怕只做了其中的一件,都足以名垂千古,也难怪在封建礼制近乎苛刻的时代,嘉靖皇帝要把他这位先皇的庙号由宗改祖。

小事也有大学问,以上便是我对“盗”这一字的研究成果。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推荐第5篇:贸易和平论演讲稿

贸易和平论演讲稿

(一页)贸易和平论,又称为“经济相互依赖和平论”,将经济尤其是贸易与和平联系起来考虑,该理论可以追溯至17世纪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埃默里克·克吕塞,他认为通过自由贸易,就能得到靠征服或占领所获得的同样的收益。因此“在获得启蒙之后,经济人之间的互动会导向国家的相互依赖与和平”。这一思想在西方政治经济学界得到了充分的讨论和发展,形成了诸多不同的流派和观点。国内虽然对这一命题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在吸收西方学者的观点上形成的讨论,难以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贸易和平论这一命题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采用历史阶段的分析方法和定量方法形成一个系统的贸易和平论框架,同时在分析过程中运用国际关系理论进行补充解释,主要是理想主义、现实主义。

(二页)贸易与和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经济概念,一个是政治概念,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经典议题,贸易和平论的基本问题就是贸易与和平是正相关关系么?两国之间贸易量的增加必然导致两国间关系的和平、民主么?

一般而言,相互依赖的发展确实具有加强国家间共同利益的纽带、从而加强国家寻找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国际纠纷或冲突的作用。但如果进而认为,只要国家间存在着相当的相互依赖,国际和平就可以得到保障,那显然是夸大其辞。

(三页)、贸易与和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放在现实世界中考察,这两个概念又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并且可以是由诸多变量因素加以衡量的,客观来说,贸易与和平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贸易和平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有其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作为一种政治经济学理论,它主要关心的是是什么(what)以及为什么(why),而不是应该如何(should be),它在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现实。

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贸易和平论遇到了来自现实世界的挑战,即出现了贸易没有导致和平的现象,或者更为甚者是贸易的增加反而导致了两国之间的冲突。通过对贸易与和平这两个概念的考察,我发现在自由主义经济规律的支配下,贸易确实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经济福利与社会交流,从而减少国家间发生冲突和战争的可能性。但是国际政治的发展却不总是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主导着大部分的国家间政治关系,在自由主义经济条件下提出的贸易和平论能适应现实主义支配的国际政治经济现实么?

(四页)、那我们就需要寻找除了贸易范围内变量之外其他的自变量,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反常现象的发生,或者说是什么具体原因,破坏了贸易导致和平这一论点的正常社会反应,使得这一结论不再客观反映社会现实。

(五页)、

1、对经济与和平关系的探讨,就其思想渊源来说,至少可追溯至17世纪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根据早期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自由贸易理论,贸易之所以产生,就在于每一方都能从贸易中获利,无论个人之间、公司之间、地区之间,还是国家之间都是如此,而战争则对双方均无利可图,即使是战争中的胜利者也不会因战争而获利,只不过胜利者一方的损失比失败者小些而已。所以,按照早期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观点,靠战争发财致富只是一种幻想。因此,任何扩大国家领土的企图,无论是通过吞并邻国还是掠夺殖民地,都被视为愚蠢之举;相反,自由贸易则被认为是正确的政策,因为通过自由贸易,无需耗费,就能得到靠征服或占领所获得的同样的收益。这一早期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论点最早由埃默里克·克吕塞提出,经过边沁和穆勒父子的详细阐述,成为后来“贸易和平论”的基本出发点。

埃默里克·克吕塞认为:通过自由贸易,就能得到靠征服或占领所获得的同样的收益;因此在获得启蒙之后,经济人之间的互动会导向国家间的相互依赖于和平。

2、进入到18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主张通过自由贸易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当属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他相信自由贸易,为坚决反对高关税而申辩,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

边沁(18-19世纪)认识到商业的巨大价值,但是他否定与附属殖民地签订的互惠协议,认为这些协议不能有效增加经济总量;他还隐含地表示,强国对殖民地的争夺会破坏殖民地的经济,不利于经济总体发展,这反映出他的自由经济学思想。

约翰 穆勒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写道:“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和迅速扩张不仅极大地保证了世界范围内的和平,而且对于国际理想主义、国际制度以及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也是永久的保障。”

社会学家斯宾塞认为,国家起源于战争,因此政府的大部分职能是与军事社会相联系的。然而,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战争将会变得过时。在这里,斯宾塞假定了经济发展会带来和平。他和他的追随者都相信,自由贸易原则在全世界的传播会导致国际分工和经济专业化,从而有助于加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会使它们拒绝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然而,被视为“贸易和平论”之首创者的,却并非斯宾塞,而是英国曼彻斯特经济学派的著名学者理查德·科布登,他在19世纪50年代正式提出了“贸易和平论”。他曾经说过:“过去与现在自由贸易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最好的外交手段,没有比自由贸易更好的方法能够让人类和平相处。”科布顿把国际劳动分工和商品自由交换看作是天意,坚信自由贸易是一种最完美的制度,认为通过贸易可以把不同国家的企业和工人在物质福利的共同利益上联系到一起,自由贸易与国家间的和平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

4、进入20世纪以来,关于贸易会带来和平的传统观点,在英国学者诺尔曼 安吉尔1933年出版的《大错觉》这本著作中被极大的发挥。安吉尔赞同科布顿“贸易纽带”的学说,并进一步从比较成本的角度,论证了贸易与和平的关系。他指出,随着经济相互依赖的深入,每个国家都将在自由贸易与权力政治之间做出选择。他认为,虽然战争在过去是有利可图的,但由于现代战争能摧毁贸易纽带,因而无异于一种“商业自杀”行为。他解释说,战争之所以仍然不断发生,是因为“战争有利可图”的观念对参与国决策者的影响。如果决策者认识不到与贸易收益相比战争的“无利可图性”,他们就很可能通过诉诸战争来谋取利益。而一旦人们认识到战争除了意味着集体自杀而别无意义时,和平就有可能实现。

冷战时代,经济依赖和平论的观点被美国学者理查德·罗斯克兰斯进一步加以深化和完善。他把国家分成两揣测 类型,一种是以商业促进福利的“贸易国家”,另一种是靠军事扩张加强国力的“领土国家”。他认为,现代世界经济和相互依赖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贸易国家,这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相互依赖。在高度依赖的现代国际体下,发动战争的动力已不复存在。因为战争不仅成本太高,而且一国本来可以从贸易中得到的利益也可能通过战争被他国抢走。一个现代理性的贸易国应该认识到,通过贸易和市场完全可以把国家搞得更好。

(next页)

1、从帝国主义的视角出发,希尔弗丁和列宁以及其他的马克思主义作家认为资本主义是引发危机和战争的前兆,自由贸易实质上对于亚非拉等落后国家是不平等的,表面上平等的自由贸易掩盖了事实上的经济剥削。

2、产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依附论,又称“外围--中心论”,其代表人物劳尔 普雷维什以及美国的沃勒斯坦认为世界被分为中心国家(西方国家)与外围国家(发展中国家),前者在世界经济中居支配地位,后者受前者的剥削和控制,后者依附于前者。依附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产生了不平等的国家分工格局、国际交换体系以及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自由贸易实际上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它非但不能促进两者之间的和平,反而会加剧他们之间的经济贸易摩擦,增加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沃勒斯坦、拉西特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特别是资本主义的贸易特征,研究发现资本主义贸易与和平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3、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加尔通和伊曼纽尔认为不平衡的经济相互依赖会对一国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经济剥削,进而威胁到国家的独立自主,由此引发国家间的紧张关系甚至冲突。加尔通曾说:“失衡的贸易是一种重要形式的帝国主义。”

4、结构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肯尼兹 沃尔兹认为经济相互依赖不是促进和平的力量,而是导致冲突的原因。他认为:“紧密的相互依赖意味着交往的密切,从而增加了发生偶然冲突的机会,最残酷的内战以及最血腥的国际战争都发生在制度相似而紧密联系的人们之间。除非潜在的参战各方具有某种联系,否则战争根本不可能发生\"如果相互依赖的各国之间的联系无法得到规范,必然会发生冲突,偶尔也将诉诸暴力\"如果相互依赖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中央控制的发展,相互依赖便会加速战争的来临。”

华尔兹在其《国际政治理论》中还指出,与国内经济相互依赖造成一体化不同,国际上的经济相互依赖由于国家对相对获益的关注和对可能造成的依附的担心,合作将难以进行,由于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鉴于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之间的可转换性,因此,国家总是担心对方的经济实力会转换成军事实力,对自己的安全构成威胁,时时处于一种安全困境之中。

6、约瑟夫 奈认为“经济相互依赖和平论”忽视了相互依赖的脆弱性问题。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相互依赖并不局限于互利(mutual benefit)的情境。互利的相互依赖假定,该概念只适用于现代主义世界观盛行的情形:几乎不存在军事威胁,冲突是低烈度的。增加某种关系的共同获益将或多或少地避免分配冲突,这种假定尤其值得提防。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争取从交往中获益的份额,即便二者都从中获益良多依然如此。例如,石油输出国政府和跨国石油公司在提高石油价格上有共同利益;但是二者在相关的收益份额上存在冲突。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烤制大馅饼并不能阻止小孩子就分多分少而争吵。

国内研究现状以及评价。

推荐第6篇:论如何写好演讲稿

论如何写好演讲稿

摘要:演讲作为人类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由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又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发展。从古到今,演讲都在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生活领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阐述了成功的演讲离不开好的演讲稿,一篇好的演讲稿的写作必须注重写作的要求和技巧,主题鲜明集中、材料新颖生动、结构合理妥帖、语言通俗生动,实现激发人,鼓舞人,引发人良性行为的演讲目的,为演讲获得成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演讲者,演讲稿,写作,要求

成功的演讲离不开好的演讲稿,演讲稿就是为了演讲而事先写成的文稿,要写好演讲稿,必须先搞清“演讲”一词的含义。“演讲”又称演说,是一种在公共场合借助有声语言和势态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性口语表达形式。演讲稿即演讲所用的文稿。演讲告的撰写正是演讲准备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演讲稿的质量高,就能为演讲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如果演讲稿的质量不高,那么无论具备多么高超的口语表达技巧,演讲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因此,演讲稿之内容、语言必须体现演讲之特点和要求。

一、演讲稿应具备四个特点

(一)现实性。所谓现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演讲是属于现实的社会活动范畴,不属于艺术创作和表演的活动范畴,即使是一个作家或艺术家登台演讲,他可能在表达上艺术性较强,但他的行为主要是现实的宣传教育和自我表现,而不是艺术创作活动。另一方面,演讲不是出于审美的需要,而是出于现实的需要。纵观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演讲,有的可能在艺术上并不是特别出色,但他们能在历史最需要的时候,说出历史最需要的话语,现实性极强,这就使他们能够在历史上占据崇高的地位,诸如林肯的《在葛底斯堡的演讲》。

(二)个性化。演讲的个性化是由演讲者本人的思想感情、个性品质、趣味爱好所决定的。演讲应真实地表达个人的见解,展示自己的风采,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现自己的性格,这样的演讲才有魅力。你只有真实地展现自我,赤诚地表现自我,才可能真正地拨动听众的心弦。

(三)感染性。真正的演讲不仅要晓之以事、明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尤其是叙事、言志、抒情的演讲更要有感情的传递。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对于演讲完全适用。演讲者

必须真切深挚地感受所要表达的内容,并把自己的感受通过具体的事实和个性化的语言以及艺术性的方法技巧传达给听众,唤起听众感情上的共鸣。

(四)针对性。演讲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来晓谕听众,打动听众,征服群众,必须有现实的针对性。所谓针对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听众所关心的问题,评论和论辩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要能为听众所接受并且心悦诚服。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社会效果,其次是要懂得听众有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层次,而公众场合也有不同的类型,如党团集会、专业性会议、服务性俱乐部、学校、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各类竞赛场合,写作时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演讲内容。

二、演讲稿的写作要求和技巧

(一)鲜明集中的主题

演讲的主题必须清楚明白。你要说明什么问题,一定要让听众明白,和听众一起思索、探讨。演讲者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旗帜鲜明地交代主题是什么。鲜明突出的主题不但是自己演讲的线索,也是听众思考的方向,演讲一定要使主题鲜明。如闻一多先生在《最后一次演讲》中,无限痛心于李公朴先生的去世,严厉指责暗杀李公朴先生的国民党特务及反动分子,表达了他爱憎分明的鲜明态度。

演讲稿的主题还必须集中,主题单一,不枝不蔓,重点突出,不搞多主题,多中心。多主题必然无主题,多中心必然无中心。一篇演讲稿集中说明解决一个问题,才能写得比较透彻。

(二)新颖生动感人的材料

演讲要想方设法吸引听众,就要多用新颖活泼的材料。大多数人还没听说过的材料,情节起伏不平的材料,具有幽默感的材料,寓意深刻的材料,往往都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三)合理妥帖的结构

结构就是演讲稿的布局,就是对文字材料的安排,怎样开头、结尾,主体如何展开,先后顺序和祥略程度等等,安排结构是一个重要问题。演讲稿的结构安排与写文章一样,要风头、猪肚、貂尾,即开头要漂亮,中间要丰满,结尾要干净利落。

1、开头要巧妙,能吸引观众,激发兴趣。如开门见山法、情境借用法、实例导入法、故事启发法、感情沟通法、幽默风趣法,所有这些,各有其妙,可以任意选择和设计,但必须紧扣主题,合情合理,才具有真正的吸引力。

2、主体要严密。主体就是演讲稿的中心部分,要求条理分明,富于严密的逻辑性,充分体现演讲的说理性和感染性。根据内容的需要,可选择并列式、正

反式、递进式、因果式、问题式等主体结构方式。

3、结尾要有力,就好像楷书中写字的撇捺的最后一笔,对于演讲稿的完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见的有概括式、希望式。

(四)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

“上口”“入耳”,这是对演讲者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要写好演讲稿,只有语言的明白、通俗是不够的,还要力求生动感人。为了达到这以效果,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形象色彩;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和谐的演讲气氛等。例如,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之所以能成为名垂青史的演讲名篇,除了思想深刻以外,多种语言艺术手法的运用,特别是排比手法的成功运用,可以说为其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综上所述,演讲稿作为书面与口头直接联系的一种特殊文体,写作时应尽可能体现它口语表达的特点,做到演讲者能更快地进入角色,听众才能自始至终地集中注意力,这是一篇优秀的演讲稿所应具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潘力锐、张永梅、陈卫萍、孙永新,《新编应用写作》,汕头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二版,第70页。

2、张涛,浅谈演讲稿的写作技巧,《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二期,第4卷。

3、孙莉,浅谈演讲稿的写作,《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3月第1期,第56页。

推荐第7篇:论习惯中学生演讲稿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习惯”。谈习惯之前呢,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习惯。百度百科上对“习惯”的定义为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好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我常常在一些“鸡汤”似的书籍里看到这样的话:习惯决定人生,习惯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它所举的例子也是相当有正能量的。比如如果你每天读一本书,那么一个月后,你会逐渐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你会拥有一个充满知识的大脑;再比如如果你每天锻炼一个小时,那么一个月后,你会逐渐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久而久之你会拥有腹肌甚至是别人很羡慕的身材。也许你听到这里你会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OK啊。事实上,心灵鸡汤说到这里就结束了,而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习惯所带来的弊端。

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人。在一开始接触时,他会先把丑话告诉你:我这人习惯说话比较直,是个直肠子。然后在相处的过程中,他会说一些自以为比较直(其实在你听来是相当刻薄的话)。当你最难过的时候,他不懂得怎么去安慰你,甚至会说出一些让你当众难堪的的话,甚至是嘲讽你。好,这个时候,你忍无可忍,跑去跟他撕破脸的时候,他反而会义正严词地对你说,不要来指责我的过错,这是我的一种说话习惯。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反省一下,当我们做错事时,会不会以“我习惯了”为借口,更可怕的是,为了证明这真的是一种习惯,我们会一而三再而三地犯错,以自我为中心,不听他人的劝告。这就是习惯给我们带来的弊端:惰性。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社会是不会因为惰性而停止它发展的脚步,也不会因为习惯而一尘不变。那么当我们处于这个多变的社会时,比习惯更重要的是adaptation和challenge,适应和挑战。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事物,甚至再过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即将告别高中生活,去融入新的集体,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学会适应和去挑战。如果你因为习惯不想改变,那么你会被孤立甚至是被这个社会淘汰。

当然,今天我并没有全盘地否定习惯,一个良好的习惯确实可以收益一生。我只想告诉大家的是,当我们做错事时,不要以“我习惯了”为借口,而比习惯更重要的是适应和去挑战。

推荐第8篇:演讲稿论团结[推荐]

团结是领导班子的命根子

大家知道,每个单位的同事都来自四面八方,特别是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走到一起来共事,这是党组织的安排、人民的重托、事业的需要。说的通俗点,这是一种缘分,我们要十分珍惜领导班子的团结,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团结。

领导班子团结,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什么样的压力都可以化解。一个团结和谐的班子,不仅能出政绩、出成果,而且能出人才、出干部;不仅受到上级的重视,而且能得到群众的认可;不仅能形成合力,而且能得到享受。

讲团结,就是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容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和修养。在一个领导班子里,不可能每个人的性格、风格完全相同,不可能每个人的意见完全一致。作为领导班子的一员,要善于尊重和欣赏别人多姿多彩的个性,谅解和包容别人工作中的一些失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看法都不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特别是一把手,要摆正个人与人民群众、与党的组织、与集体领导的位置,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人,用自己的非权力因素去取信人,用自己光明磊落的言行带动人,努力使班子成员成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相互关心的朋友。

讲团结,不能凡事一团和气。在维护党的团结统

一、维 1

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纪律、维护领导班子集体决议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讲原则,不能让步。要提倡说真话、说新话、说短话,有意见充分发表,集体决定后坚决服从,做到谋事不谋人,形成清正、实在、简单的工作交往关系。

团结是领导班子的命根子,在团结问题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党性,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一个喜欢背后搞小动作、习惯于搞“小圈子”的人,不但不配做一个好党员、好干部,连做一个好人都不够格。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搞好了,就有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能够实现XX书记提出的“中心工作跟的上、改善民生办实事、加快发展真爬坡,重大事情拿得下”的工作要求,就能够使我们许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率先崛起、跨越发展。

推荐第9篇: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讲稿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讲稿

网络111班 张鹏 李红梅 梁绿青

同学们好,老师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依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革命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求和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现。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到现在一共产生了四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时期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新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取得不断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推荐第10篇:论公民道德何在—演讲稿

论社会公民道德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自信,我们自豪。可是现在近段时间在网上掀起了一系列质疑公民道德的事件。有没有一点点的激起我们反思自己,反思中国,这个所谓的文明古国。

在一个崇尚道德、正义、文明的国度,面对老人跌倒,不应当出现诸如“该不该扶”、“要不要扶”、“能不能扶”的争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争论,是因为近年来连续发生了多起正义与邪恶、善良与丑恶被颠倒的事件。善良与正义之举演变成了一种带有一定“风险”的行为,才使得善良与正义后面被加上了一个个不该出现的“?”和“!”。甚至连网上还出现了一系列的搞笑片段。在搞笑的同时,在我们看着视频觉得哭笑不得的时候。有没有在心里问过一句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当你在面对老人的跌倒,连“扶”的想法都没有,或者不敢有,而是“敬”而远之,还何谈“扶”的问题呢?或者说连扶老人这种好事,都必须要去讲方法,讲技术。我想说的是,我这个人是个比较笨的,比较傻的。所以:

我不知道你敢不敢扶老人,反正我是不敢扶的了。不管是我们的父母,还是身边的长辈。你一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听你说要扶的时候的那种惊讶表情。当你觉得真的会被人坑的时候,可以用法律来解决的时候。我觉得用法律匡扶善良与正义,这还是一个文明社会的体现吗?一方面,被行善者要有认“善”的素质,不能善恶颠倒;另一方面,其他人对别人的行善行为,要予以全力支持和配合,在遇到不道德行为时,能够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帮助行善者摆脱可能出现的“不

公正”困境,消除行善者的后顾之忧。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不管你扶不扶老人,我反正是会去扶的了。

其实扶不扶老人这个话题,还不足以让我这种年轻人反思我们的公民道德。2岁小女孩,7分钟,18个路人,其中还有带着自己的女儿从旁边路过的。你能想到什么吗?让你将这些词语链接起来,你会想到那个吗?我们怨天尤人,感慨道德沦丧,谴责路人旁观吧!我们来破口大骂吧。可是如果你是那18个人里面的一个呢?如果你刚好是开车路过的呢?你敢吗?你还会骂吗?我们不想去做一件事,总有千百个理由。

可是有一个是一定没人能反驳的,在我们这个文明的社会。你敢吗?这个时候也许就有人问我,你敢不敢?我这个人很懒,很怕麻烦。那个时候敢不敢就看我身边有没有女孩子了。

可是真正的说回来,我们的道德还在的。我也相信这个世界还是有爱情的。不,是有好人的。可是大多数人呢?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落实在行动中。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吧。

能帮的就帮吧。顺手而已。当我们看见不平之事的时候,会有这个想法。我们的社会就可以真的称为文明社会,我们的国家是个文明古国。

第11篇:论做官的学问演讲稿

论做官的学问演讲稿

文章标题:论做官的学问演讲稿

做“官”的学问

怎样做个好“官”,历朝历代掌权人都曾试探过,老百姓一直渴求着。做好“官”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好多做“官”人耐心不够,研究不透,越走越偏离好“官”的轨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好“官”,势在必行,下面就怎样做个好“官”,谈几点浅薄的看法:

一、做“官”先做人

做人与做“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领导干部的榜样郑培民坚持“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做官先做人”与“万事民为先”,二者之间有着密

切的内在的联系。郑培民以自己的行动说明,领导干部要做到“万事民为先”,必须正确处理做人与做“官”的关系,既做好“官”,又做好人。 人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必须接受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这就自然而然地会形成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并以此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社会要有序发展、不断进步,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做好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每个人都应当重视如何做人的问题,不断提高道德水准,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共产党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应该对做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要做好“官”,必须先做好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无论“官”有多大、位有多高,

在整个社会关系中仍是普通的一分子,在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面前没有任何特权。这个要求,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否则,就不会被社会接受,也就谈不上做好人和做好“官”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领导干部尽管在地位、权力等方面有别于普通群众,但如果忽视了做人,仅仅依靠权力和地位去推动工作,那是远远是不够的。古语讲“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做好人,是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邓小平同志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每个党员都能以身作则,我们的一切事情都好办了。坚持“做官先做人”,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这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做官先做人”,并不等于说“好人”就等于好“官”。做人与做“官”,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但也有差异,有些时候甚至会

产生一定矛盾。社会是一架极其复杂的大机器,每个人在其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从事的职业不同、面对的环境不同,因而也就有了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的不同要求。做好人是做事的前提,但做好事还需要有相应的条件和能力。作为社会各项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领导干部担负的任务更重、面对的情况更复杂,因而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更高,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辛劳更多。这就是说,领导干部要做好人,但又不能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做好人,而必须把做人和做“官”有机地统一起来,坚持做“官”先做人,以做好人促进做好“官”。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领导干部面对着更加复杂的情况和更加严峻的考验,做人与做“官”的问题也因之而变得愈加具有现实针对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是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做“官”与做人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增强学识修养和领导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正确运用权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称道的优秀领导者;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大局与局部、整体和个人、长远与眼前等方面的关系,舍小利,取大义,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甘于舍弃和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乃至生命,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二、做好“官”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当今时代,知识在一天天升值,学习一天比一天更重要。领导干部要跟上时代发展,应对时代挑战,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学习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学习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时代

赋予的重要责任。

学以立德。古人云:百行德为首。德是每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我们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德才兼备”。领导干部的“德”是什么?首要的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领导干部进行学习,就要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特别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德”立牢。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理论修养,促进政治成熟。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人12全文查看

第12篇:论学习的重要性演讲稿

论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古人已有认识。“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是汉朝哲人王充的论断。近代英国学者培根也强调了同样的观点:“知识就是力量”。今天, 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不断深化的社会变革,尤其是加入WTO之后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使我们对知识与力量的关系有了新的体验,学习的重要性日显突出.

学习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对领导尤其重要。建设高素质队伍足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对领导的教育,促进学习无疑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领导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应对时代的挑战,带领企业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我们所说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既学习知识,又学习技能;既学习历史,又学习现实;既学习自然科学,又学习人文科学;既向书本学习,又向实践学习;既讨教于专家,又问计于市场;既研究本企业的实践,又借鉴他人的经验。学习是没有边界的。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我们的企业家要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为目标,扎扎实实地学习,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相统一,力求达到三个方面的学习成效。一是学以立德。

即通过学习,科学掌握立场、观点、方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事业方向,牢固树立科学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二是学以增智。即努力掌握基本知识,扬弃旧义,探求新知,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宏观决策能 力、综合协调能力、知人善任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学以致用。即把学习掌握的科学理论和知识用于指导个人发展的具体实践,用于研究解决本个人存 在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学习需要时间。这要求我们的管理者利用好零星的时间抓紧学习,这样在百忙中也会学有所成。学习要靠积累。是否愿意做某一件事,实质上不是有无时间,而是重视与否的问题;重视了,就舍得拿出时间、付出精力。只要想做,就能挤出时间来学习,提高自己。

学习需要动力。学习的动力来自不断求知上进的内在要求,也来自竞争和生存的外在压力。如今的市场竞争很激烈,在我们新疆企业家的群体里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知识与地位、财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让人欣喜的变化,给学习者增添了动力。

我们传统的教育是延续更多的先人教导---要好好学习、学习可以成就功名---于是死读书、读死书,有的人甚

至读到了博士,以后呢,不知道怎么办!也可以说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有了自己的觉悟,观念有所更新,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中国大学生的观念已经从读书是获取功名的旧模式中脱离出来---自我实现是他们的要求!那么现在呢,他们中的一些人更希望去实现个人创业!就是说他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而读书、学习,逐渐的他们的读书、学习有了目标,可能拥有这种想法的大学生,将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更重要的推动力!因为中国传统上是一个中庸思想很浓厚的国家,中国人不愿冒险、怕丢面子,我们可以认为在楼上这个小朋友身上,看到我们中国人有更大的突破这个传统习惯的一面!中国需要有一批敢于走在前面的人!!----所以我们需要放弃旧有的成功模式---毕竟知识经济时代为知

识、技能、人才资源成为资本提供了可能,财富需要重新创造和分配,所以我们现在的成功模式应当是谁会学习、谁学习的更快、谁运用的更快!---成功有时候需要突破传统、突破自我,成功的人有时候是需要一些冒险、经历一些失败。罗伯特清崎形象的说,这就象小孩子学习走路一样,跌倒了呢,他们会爬起来,再继续走,然后他们呢,就慢慢学会了怎么走路。但如果他们跌倒了,他们说跌倒了,再走还会跌倒,我拒绝再前进,他们也许永远学不会走路!----我们都从学走路的时候过来,那时候我们只是本能,我们没有更多的负面思想,没有那样多的顾虑,所以我们才学会了走路,

现在我们也需要那样,-----再往前走两步!! -- 我军必胜! ---你的未来改变和变化难以预料和充满挑战,成功可以不再依赖旧的规则、价值、结构和过程 ,其关键是 ----学习, 超过你今天所知道的、比你的竞争对手来的强、比市场更快捷 ,给你带来优势、利益和成长 ,学习、成长、成功、财富!

生命是上帝赐给人类的一颗未经琢磨的钻石!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自己决定!成功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转折点!

第13篇:演讲稿:论天才与人才

殊途同归

现如今,“天才”这一词汇已并不鲜见,各种以“天才”为后缀的派生词组鱼贯而出,什么“物理天才”、“数学天才”,高考取得佳绩则被冠以“高考天才”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现象,反映出社会对各种所谓“天才” 的重视有所提升,这是可喜的一面;然而,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天才”,而我们对待天才的态度该是怎样,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首先,我并不否认“天才”这一概念。许多人质疑甚至反对天才的存在,我认为是不对的。“天才”就是在某些方面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或稀缺的天赋的一群人,而这种“特异”人群是真实存在的。在这里,我把天才分为两类,即人文天才与科学天才。人文天才主要具有超常的记忆力与海阔天空的想象力,以此为基础造就的文章也就显得灵动鲜活、既浪漫又符清理,于是他们这一拨多成为了作家。钱钟书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学识渊博,记忆力惊人。在与陈衍老人(晚清“三大诗人”之一)说起清末大诗人王运时,钱老便脱口而出:“王死时,沪报有滑稽挽联云‘学富文中子,形同武大郎’,由是可知应该是个矮子。”在回忆陈老的《石遗室诗话》中的某两句诗时,陈老自己一时想念不起,钱钟书马上回答:“好像是‘独惭携短剑,真为看山来’。”其记忆之牢让陈衍这位大诗人也惊叹有余。科学天才主要是指具有紧密的逻辑思维力与不拘一格的创新力的人群,以此为帆桨的科研、探索也就有更大的成功机率。爱因斯坦就是其中的代表,二十出头便提出了史无前例的“相对论”,他是当之无愧的天才。

天才在人们眼中更容易取得成功,似乎离上帝更近。于是很多人都非常羡慕天才们的头脑,进而又指责上天的不公:将人类的智商造成不平衡,显得大煞风景。想来,我们似乎都有过天才梦,也都一次次地被无情的现实所打击,只不过有的从此一蹶不振,有的依旧在幻想,而有的继续追寻。我不禁要问:天才。真有那么好吗?

对于并非天才的大多数人,要想让他们从此脚踏实地,就必须要让其明晰天才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这个道理。我在这里就有两点理由:

其一,正如俗语所传:天地万物,有得必有失;还有一句:天下没有完美之人。这几近真理,即便是天才也不例外。天才,即意味着他们同时是个偏才,我们关心的更多是“天才”们的熠熠生辉,其实他们也都有尴尬不堪的另一面。这个道理季羡林老师在他的《我害怕“天才”》一文中已经说得很透彻了。他在文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天才”即偏才。他说:“某某数学家,在玄秘深奥的数字和数学符号的大海里游泳,如鱼得水......但是,一遇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他的智商还比不了一个小学生。比如猪肉三角三分一斤,五斤猪肉共值多少钱呢?他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这不是个例,因为季老的这一结论就如同一个玄妙的定律般在许多名人大家诸可谓之天才者的身上得以应验。还是钱老的例子。他尽管在语言等方面天赋卓异,但在生活方面却不乏“痴气”。比如,他总分不清东西南北,一出门就弄不清方向;穿衣服不是前后颠倒,便是内外不分......不胜枚举。这便是真实的钱老。诚如一座大建筑,在月光下投出很长的影子,而在这幢建筑的背面却很可能连着一道低矮的回廊。

天才并不完美。

其二,天才也不都会成功。《伤仲永》一文大家都很熟悉。在这一近乎悲剧的故事里,我们见证了方仲永的退化过程。“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曰:‘泯然众人矣’”。前后短短十五年,只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个“不使学”,酿成一出悲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才也需要学习,天才不一定就是最后的赢家。

有时候,天才就像天空中翱翔的雄鹰,众人就像大地上奔跑的骏马,它们都需要休息,马只要不灭其志,可以随遇而息;鹰也可以休息,可只要它一休息,便失去了天空,“泯然众人矣”。

所以说,以这样理性的视角去分析,天才也不过如此,我们没有必要因之自怜、自卑,“天才”终究也是人,是人自己把他们神化了。

可说到这儿,一定有人有疑问:你这样不就是把天才与常人等同对待了吗?难道天才就没有异于常人的地方吗?

当然有,但这不是关键。这就好比是一场径赛,“天才”们拥有的超乎常人的才力的优势,说白了只是起点设在别人之前的几米或几十米的距离罢了。人生是一场漫长的径赛,而不是短跑,这样,人与人的起点之间相差的距离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站在起跑线的人们,没有必要因为别人在己之前就自暴自弃,而应当关注比赛的过程,只要在途中一丝不苟,胜利之门必将为你打开。

起点不重要,终点不重要,重要是途中。

最后,还想就“途中”说几句。“途中”就是指艰辛的历程,生命在于运动,生命的价值也尽显于此。在这路途上,你应当相信奇迹。爱迪生在童年时被扣上了“低能儿”的帽子,后来成为“发明大王”,这就是奇迹;霍金年轻时即重度瘫痪,后来成为爱因斯坦级的物理学家,这就是奇迹。奇迹是上帝设在途中的一场又一场美丽焰火,他担心人们因为长途的跋涉而倦怠,于是才有这番良苦用心,它吊足了人们的胃口,让人矢志不渝。这就是奇迹存在的理由。但前提是你得跑,你得动,焰火永远在前方,静止则永远与你无缘。

也许我们或多或少还有一些对人生的隐忧,信心不够,但人的进步是一辈子的事,我们不要为一时的得失而戚戚,不要为一时的失望、自卑所牵绊缠绕。很欣赏俞敏洪的态度。他就认为,人无非分两类,一类是雄鹰,一类是蜗牛。成功就在金字塔顶端。“雄鹰可以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上去,蜗牛却绝不会是一帆风顺地爬上去的,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但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样的。”这就是我所要提的,殊途同归。

天才与众人,殊于途,却同于归,这一个“归”,便是都成了人才(天才不等于人才,当你年事已高,别人评价你为天才时,不要高兴,因为这是最耐人寻味的讽刺)。所以,我们不妨都把自己当作一只蜗牛吧,“也许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生命留下令自己感动的痕迹。”

第14篇:论为人师表的师德演讲稿

下面小编来跟大家分享一则关于为人师表的师德演讲稿,大家敬请关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教师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这其实只是老师“教书育人”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这都是师德。 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孩子的真心拥戴。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在实际工作中就为孩子们树立榜样,而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师爱是每一个孩子所期待,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主动经常弯下身与孩子沟通交流,愿意与孩子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尊重孩子,不得变相体罚。如果孩子做错事了应给予孩子解释的机会,同时教师也会静一静,或许就不会对孩子发火了。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孩子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孩子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孩子的老师最受欢迎孩子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由此可见,在孩子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因此,在教

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所以,老师对孩子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孩子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孩子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孩子不喜欢老师批评,大声训斥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把握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应改为表扬鼓励孩子,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是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不论在教育环节还是在生活。

参考内容推荐:

师德演讲稿:只要心中有爱

乐为人师的师德演讲稿

幼儿教师的师德演讲稿

第15篇:论爱心的师德演讲稿

在我演讲之前,我想先送给战斗在一线的,我们蓝天幼儿园所有的姐妹们一首诗,一首《幼师素描》:

容颜从青春走向成熟

你依旧美丽

声音从悦耳变成了嘶哑

还依然动听

生活从简单演绎成复杂

不变的还是一颗纯真的童心

孩子甜甜的笑靥

是你心间一泓汩汩流淌的清泉

孩子好奇的目光

是你脑中永不停止的思考

孩子委屈的神情

是你心头忽地飘过的阴影

孩子银铃般的笑声

是你人生路上最美的延伸

教室 活动室 游乐园和操场

你追求人生价值的曲线

恣意地流淌

黑白键上

美妙的音乐在你指尖跳动

舞蹈房里

窈窕的身姿在轻舞飞扬

活动室里

生活的烦恼在孩子们的游戏中荡涤

游乐园里

孩提般和孩子们尽情地嬉戏……

幼师啊幼师

你是女神 你是天使

你是孩子心目中

永远美丽的白雪公主

是啊!我们是孩子们心中的永远美丽“白雪公主”。当我也还是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的时候,也曾有过对自己长大以后生活的憧憬与期盼,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是一样!我们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但是,我们现在都站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因为,我们是“幼儿教师”!我也只是众多幼儿教师中平凡的一员,我叫朱曼,是深圳市蓝天幼儿园大一班的班主任: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花园铸辉煌》

经常有人问我:“你天天和孩子在一起,一定很快乐吧?”其实,在幼教岗位工作多年的老师们都会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太累!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琐事,常常使我们觉得身心疲惫,甚至情绪烦躁。想想吧!当你用尽办法劝说,他还是照哭不误“我要妈妈”;当你忍饥挨饿给他喂饭,他却把一口饭含在嘴里半天也不咽下;当你苦口婆心,鼓励加示范,他仍然握着笔对着

张白纸一动也不动;当你经过数十次的耐心教育,他仍然还是调皮捣蛋时,你能不烦吗?每当这时,我总是告诉自己:“记住,你是一个老师!”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一个幼儿教师来说,“爱”,是多么的不容易!直到有一天,一位孩子拉着我的衣襟,不经意地错把我叫成妈妈;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发型、一套新衣、一个发卡都成为孩子们注意的焦点;直到那么一天,当毕业典礼上响起那曲《老师,再见了》时,我与孩子们的脸上都挂满了泪花。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幸福,一种被认同的幸福,一种付出的幸福,一种当教师的幸福!当幼儿教师的幸福!

短短6年的时间瞬息闪过,对我来说,却有着颇多感悟!回想起2004年秋天,一个既平淡却又让我激动不已的日子。那天,不是我生日,也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但我却意外的收到了一大束香水百合,这不仅仅是一束香水百合,这里面捎来的还有已毕业的张召希小朋友对自己的一股浓浓的师生情!听希希妈妈说,这次正好要回深圳参加公司的一个周年庆典,希希听说之后,兴奋不已,想和妈妈一起来看她的朱老师,由于学习时间不允许,妈妈只身来深圳了。希希在妈妈出发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带礼物给我,“我们朱老师最喜欢香水百合了,她说香水百合放在教室里,整个教室都有一股香味,记住要买6朵白色的、6朵粉色的,有蓝色的吗?我们朱老师最喜欢蓝色了!”希希妈妈见到我也是激动不已:朱老师,希希的每一滴成长与进步都离不开您的教导,离不开蓝天的老师们对她的关爱,她现在在北京的学习非常的轻松,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您,有机会,您一定要来北京,来北京我们的家里玩!有一次,已毕业的陈灵婕的妈妈在超市碰到我,满脸的惊喜与笑意,见到我就拉着我的手说开了:“朱老师,我们家婕婕碰到你真是幸运,她现在在学校挺不错的,一上小学就被选为班长,上次的运动会上,跑了一个“金牌”回来,还第一批加入少先队,前不久又当上学校的小队长,我们工作忙,婕婕的成长与进步真是多亏了您啊!”还有杨宇浩小朋友父母送来的感谢信、饶阳梓家送来的锦旗……想到家长对我工作的认可我真的有种自豪感,可同时又觉到自己身上担子的分量。想想初到幼儿园17岁不到的我,对一切都是那么陌生的时候,孩子们那怯怯的眼神,那故意的调皮,想想现在的……真的,真的让我感慨万千!

第16篇:论可能生活 读后感 演讲稿

品 >有感

------你的可能生活

大家好,在开始我的演讲之前,我先验证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关乎我的一辈子------请不认识我的同学站起来一下。好吧,果然是自己不认识自己。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已经纠结很久了,直到老师提出课内实践----我眼中的世界,我才下定决心把我眼中的世界挖掘出来。可是呢,有碰到这么一个问题,我在镜子里看到的我的眼睛是我的吗?我眼睛看到的又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吗?哲学就是这么活力无限啊,把人都给绕晕了。

好,既然这样,我果断选择了《论可能生活》这本书,看看别人的世界,反观自己。但是,晴天霹雳啊,在听完两个女生对这本书的条分缕析之后,我的世界顿时崩塌了。所以今天你们看到的是我好不容易拼凑的零碎的世界,讲的不好别忘了鼓掌啊.。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赵汀阳的可能生活。赵汀阳开篇用英语来引出伦理学的本质问题,研究范围和最终目的。得出结论后,也就是幸福,提出他的基本分析方法即无立场。最后是关于可能生活的论述,如何幸福生活。

什么是伦理学呢?在学完医学伦理学之后,大家的三观应该被伦理老师多多少少影响了一番。这些规范总是被伦理用来劝导人们做或者不做某种事。这是我们对伦理学的最初印象。伦理是经验十足的老师苦口婆心跟你说不要看上你前桌的女生,你们的另一半还没出生,而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为了将来幸福的生活?是各个机关单位宣传栏里张贴着防腐倡廉,腆着肚子对我们说着很难办啊?还是千篇1律的中学生守则?或者你的她给你制定的爱的戒律?

没错,我们想想便会发现,这些规范被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呢?另一条规范?

还是普遍的群众心理?还是说这些规范行为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有足够的解释力吗?群众心理从来都是自私自利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被制定好的规范总是用来限制别人的。所以伦理应该是对行为的哲学反思,探讨的是是否应该这样做,探讨最根本的人性,而不是单纯的去制定规范。也就相应要求就事论事,按照事实和问题的立场去寻找立场,即无立场方法论。

很多人都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就是冲着作者给出生活的意义的答案去看。结果他给了5个字-----自成目的性。弗洛伊德认为人一旦思考这些问题,他就开始患心理病了。大家小时候有背过一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在生活中,没有抛弃生活,就已经承认了它的意义,但是说不清楚。这五个字前人已经讲过了,我就不画蛇添足了。

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大家都对意义,幸福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张爱玲文记里有这么一句话: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了什么呢?我告诉你,是去经历和享受。没做过的事情要做一做。无,则努力追求,有,则尽情享乐。”西方伦理学则认为决定幸福的是美德,是至善。有一些人就把幸福拆了开来,说“幸”是“土+¥”代表房子和人民币; “福”是”衣+一口田” 代表衣服和粮食。

的确,人是具有生物性的,生活必须先生存,必要的物质需求满足了才能谈得上追求意义。人同时具有社会性,一个人脱离社会是过不下去的,著名诗人顾城曾经在新西兰的孤岛上生活很长时间,他在那里养了几百只鸡,每天杀鸡,最后把自己的恋人和自己也给杀了,这就是心理性格的扭曲,更谈不上幸福了。 赵汀阳的幸福引入了可能生活的概念。

他比较了如下概念:幸福感与幸福,幸福与快乐,幸福和利益,中国传统先

苦后甜思想,廉价的自我宣传快乐等,在此不赘述了。

他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既然幸福不是一个有限的目的,那么是不是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呢?比如我们去参加一个比赛,绝对不是单纯的为了参加而参加,这显然是一种无聊甚至愚蠢的活动,那要是说结果比过程重要的多,那得不到冠军的亚军怎么办,也许你会这样劝失败的参赛者,“没事,就当一次体育锻炼好了”.东北汉子会这样回答:“我X,体育锻炼来着丢人现眼啊?”他把这两种态度否定掉,提出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行动本身,而不是参与过程,就像谈一段恋爱,关注恋爱当中的自己内心的体会,而不是外在的形式,或者结果。

对于如何获得幸福,他提出两个必要条件,创造性和给予性。创造性即跟可能生活有关,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独特的生活,有多种可能性,而你们的可能生活只存在你自己的创造之中,不是套数学公式,更不是山寨别人的幸福。给予也就跟道德联系在一起。一个为非作歹,欺负他人的人创造出他的幸福生活你信吗?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斩钉截铁的说他不幸福,为什么,因为这不符合道德伦理,因为侵犯了其他人的利益。喜欢干坏事的还很幸福要不就被冠上邪教,要不就是心理变态。我们再深入一下道德,给予性的行为如果惦记着回报,也就低了一个档次,离幸福也有些远。一个幸福的人根本不会去考虑是否会获得回报,这个给予的行动本身就已经魅力十足。比如单恋,对喜欢的人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就算不能获得对方的爱,结果的痛苦也不能影响给出爱的幸福。相信在座各位都深有体会吧。

最后用一句人话总结一下,我其实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但是我知道我现在很幸福。谢谢各位!

参考文献:

1 《什么是幸福》 王俊人 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7 2 《看开》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17篇:少年中国论演讲稿[版]

梁启超先生的这段少年中国论振聋发聩,让人如沐春风,热血沸腾。青年一代肩负历史国家重任,与祖国的繁荣昌盛紧密相连。欲强大我中华民族,必强健我中华儿女。那我不禁要问何以强健我中华儿女?

下面然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长沙大学著名教育专家李思程先生为我们做解答。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后进行拨乱反正工作的突破口是什?{恢复高考}对!恢复高考。1977年,邓小平毅然在高考中断了10年之久的秋天里,恢复了知识分子欣盼已久的高考。此举被誉为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转折”。此后,在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教育科技”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带动生产力发展,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中国迈出了伟大复兴的第一步。在此,我毫不客气地把改革开放的成就归功于教育。是教育造就了高端人才,促进了科技发展。教育强健了中华儿女,兴盛了中华民族。

唐太宗李世明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四大发明远播世界,为人类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它见证了一个帝国几世几朝的兴盛。科举八股文,导致万马齐喑,造成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在这样大起大落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古代教育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在此,我希望通过对对古代教育某些现象的研究和探讨,得出些许经验教训,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好的,那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国古代教育。谈古代教育,我们可以找几个英雄少年的故事,比如司马光砸缸,岳母刺字来激励和鼓舞同学们。不!在座的各位都不缺乏强健的体魄,聪聪明的头脑,和满腔的热血。中国历来都不缺乏天才。中国男子篮球和职业联赛CBA并不咋的,但是我们却有姚明易建联这样的巨人屹立在世界篮球职业联赛之巅NBA。美国篮球之所以像他们的综合国力一样处在世界霸主的地位,不仅仅因为他们拥有乔丹科比这样的篮球天才和黑人的超强的运动天赋,更重要的是美国有一套完整的人才选拔体系,从中学到大学再到职业联赛,从地方到州郡再到国家,一步一步地做好人才培养和选拔,这样的体系,把天然璞玉雕琢成举世惊叹的和氏璧。所以今天我们研究的出发点不是个人,而是古代教育体系和社会现象,同样我希望我们今后的教育改革能够从根本的思维和制度上进行改良。

说古代教育我们得从私塾说起,在私塾早已成为历史记忆的年代里,我们最早认识的私塾应该是鲁迅先生笔下写到的三味书屋。一群摇头晃脑扯着嗓子大声咏读的儿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个拿着戒尺,半眯着眼睛,面容古板的老先生。这就构成了我们对私塾最初的认识。私塾作为古代最常见的教育机构,类似于现今学校,下面我们就要比较一下这两者。 私塾和学校三个差别。

首先,二者的性质不同。而今的学校主要是政府出资创办,属于官办性质,而私塾,顾名思义,是私人创办的教育机构。那为什么古代常见的教育机构是私学呢,难道没有官办机构。其实啊,历朝历代都有,比如说:战国时期的齐国就有稷下学宫,汉代的太学,隋朝开创并沿用至清代的国子监。但是这样的官学少,门槛高,集中在中央,专门用于招揽名士,教育达官贵人的子女,寻常人家进不去。而且如果当朝的皇帝不重视教育或者处在*的年代里,官学就会缺乏资金得不到保障,没有延续性,反倒不如私学灵活。而且,古代的帝王也认为,教儿童读书识字是家长的事,所以对蒙学只是略加提倡引导而已。

就更别说像今天的中小学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保证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由此可见,我们现代教育相比古代有了思维意识层次上的进步,它得到了足够政府的重视。

第二,古代教育讲究授业定向,因材施教,目的十分明确。家长送孩子去启蒙的蒙馆,这先生首先就会问:“你打算让孩子将来干哪一行啊?”多数家长回答:“能识几个字,不当睁眼瞎就行。”如果这家是开当铺茶楼的主,他可能就会说:“能扒个算盘珠子,记个豆腐油盐账做个买卖人就成。”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启蒙教育非常实在,先生也讲究个授业定向,根据家长的不同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到了在教育中后期经馆里,学生都是成年男子和准成年男子,他们为了科举考试而学习。这时先生则根据学生的潜力材质差别对待,也就是我们说的因材施教。

对比一下我们今天教育,学生的授业定向大概是始于大学,而在中学时代,学校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学生会毫无选择地接受全部或者大部分的教学科目。而且因为学生人数多,教师资源相对少的缘故,通常是五六十个人一个班接受同一个老师的讲学,所以很难做到因材施教,老师没有三头六臂,他顾及不到那么多的同学。当然授业定向有其利弊,全面素质教育也是利大于弊。但是我们却发现现今的中学教育很难容纳偏才或者是叫做专才。因为高考差六分,八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力保的“国学天才”孙见坤最终与他梦想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擦肩而过,而去了自己毫无兴趣的山西大学法学系。我们在为这个国学天才的遭遇感到遗憾痛心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思考我们的高中教育体制缺陷。虽然文理分科,为高中生提供了两种选择方向,但对于某些严重偏科的学生来,这是不够的。在这样的体制下,我们如何能够使偏才受到合理栽培,使之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当然,高中有体育艺术类的特长生,还有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也越来越重视自主招生,我们看到了政府在这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但中学的专才教育依旧有待改进,任重而道远。

第三,古代教学内容单一,主要把儒家文学经典著作为教材。宋代的程朱理学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佛、道,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适应了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深得统治者的欢心,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这种单纯的儒家文化教育造就了中国近两千年辉煌灿烂的封建文明,它使得这种文明历经战乱而生生不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至今仍让我们津津乐道。。但也正是这种忽略自然科学,脱离实际的教育,在清朝末年,在西方全面素质教育体系的冲击下,其弊端凸显无疑,迅速走向了灭亡,书写了中国近代的血泪史。

当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当时世界上还是非常先进的。祖冲之领先欧洲一千年精确圆周率至小数点后7位,远播欧洲对人类产生极其重大影响的四大发明,等等,古代的发明创造不胜枚举。但是我们可看到,这些个科技成果,它是古代的天才精心研究的成果,与当时的教育体系基本无关。还有学者指出古代的这些发明零星分布在各朝代,他们之间没有太多联系,这样的发明创造缺乏延续性。换句话说,就是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中国古代教育讲求实效性。你是农民,就得像老牛那般踏实种地;你是商人,就老老实实地做买卖;你是读书人,你就勤勤恳恳读书,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就千万别想天会不会掉下来,我们怎么办?否则,你就会像杞人一样,被古代人笑了,还要被现代人笑,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宁。就不别学

万户,看见鸟儿在天上飞,他也要试试,结果咋的,被自制火箭炸得一命呜呼。何必呢,为什么不好生当你的万户,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星相师聪明,他们不想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着太阳转,他们干脆就编一套什么天狗食月,扫把星的故事,把帝王对耍得团团转。所以我们看出,在古代,想脱离圣贤书之外,搞点什么发明创造那都是不务正业。尤其是,你要是个肩负天下安危的帝王,就更不要胡思乱想了。诗人李煜醉心音律诗歌,荒废朝政,最终沦为阶下囚,只得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画家赵佶,荒淫无道,重用奸臣,蒙受靖康之耻,最终客死他乡,含恨而终。只可惜,这两位艺术家生在帝王家,就像是在刷牙,左手拿着洗具,右手握着杯具。

可幸,今天我们虽然肩负历史使命,却生在寻常百姓家,身由得己。我们既学得歌词诗赋,也习得算珠算数,通晓古今中外,知晓自然科学。现代教育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先进教育方法从清末洋务运动开始进行改革,时至今日,已颇具成效。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教育任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教学环境差;学校实行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的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人认为高考一考定终身不合理。总之,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距离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18篇: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演讲稿

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老师好,同学们好:

我们小组讨论的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从五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了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建设中德法治建设。首先,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我们从依法治国的概念,战略意义和发展过程中进行描述。其次,依法治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解说的。从执政党与宪法法律的关系来看,从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来看,从执政党领导与执政的实践来看,再次,关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问题中德“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进行了进一步的详解。对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有关依法治国的新要求,针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的提出进行了理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最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行了分析和发展道路。实行依法治国,必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第19篇:部队演讲稿:论苦与累

亲爱的新兵战友们,你们好,带着对未来的向往,你们远离身边最爱的亲人和朋友,孤身一人来到华山脚下,来到充满火热的绿色军营,在经历近一个多月的工作学习训练和教育训练,相信你们深切体会到军人的内涵,无论你们曾经出生于农民子弟,还是生活于城镇的富家掌上明珠,或只是一个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第文化学生,或者是翱翔于大学;象牙塔;的学生,现在都已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军人。

或许你们现在已经发现,当兵其实是一个既受苦又受累的事情,并且在许多时候都是在强迫去做,甚至会有种逃避现实的想法,虽然事实上这是人受到事物刺激的正常反映,但大不可必以为受苦受累之后背负上心里负担,这是因为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苦与累之后就会变得意志坚定,更懂得如何去对待生活,所以无论是增加阅历或是加强自身素质,我们都应该敢于吃苦,乐于受累,须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所遭遇的困难与不幸,就会从中获得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最后一首小诗送与新兵战友,希望你们在军旅生涯中,苦中作乐。

当兵其中苦与累,

他人难懂乐与福。

若要人生长促进,

必得牢记永坚持。

第20篇:幼儿教师演讲稿:论新时期幼儿教师的形象

论新时期幼儿教师的形象

历史的脚步将中国推上了二十一世纪的轨道,举国上下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加入了WTO;北京申奥成功了;中国男足也首次冲进了世界杯的决赛……今天的中国正昂首阔步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以什么样的形象来教育新时期的幼儿、来面对新时期的幼儿家长、来适应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呢?

千百年来,人们始终不渝地破译着一个庄严而深奥的命题: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一代又一代的幼教工作者们用她们无悔的青春写下了这样一个答案: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人生的意义在于把爱给予孩子,并精心培育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进入新的时期,一切都在变化,不变的就是一个“爱”字!就是一颗热爱孩子的心:我们用这颗爱心不厌其烦地将哭闹的孩子轻拍入睡;我们用这颗爱心不怕脏臭地为孩子清洗衣裤上的大小便;我们就是用这颗爱心循循善诱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在十多年的工作中深刻地感受到那份爱,那份爱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爱心必须通过脚踏实地地辛勤劳作去实现。班上有个叫孙雅心的小朋友,刚上小班时,每天早上入园时只要家长在班上停留一会她就会忍不住哭起来,一哭就是好一会儿,这样一来弄得家长都不敢在班上停留。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及时与孙雅心进行了交谈。通过交谈我发现早上来哭是因为对新环境的陌生从而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在了解了这个原因后我就耐心地安抚孙雅心:“别怕,有老师呢!”从那以后,每次只要我看到家人送孙雅心来,我就热情地迎过去拉着她的小手一同与婆婆再见,一同参加到活动中去。渐渐的,孙雅心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还能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开开心心地和小朋友做游戏了。以前我还带过一个叫王翔的孩子,刚入园时是那样地爱跑,爱笑,爱追着老师问这问那。可是不久他突然变了,笑容从他脸上消失了,甚至午睡时突然惊醒,哭着要找妈妈。这孩子,怎么了?一次他突然问我:“老师,什么叫离婚?爸爸妈妈还爱我吗?”望着孩子脸上不该有地疑惑和焦虑,我终于明白了,紧紧地搂着孩子说:“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老师也爱你!”我知道我需要给予他更多的关怀和特殊的呵护,才能使他和别的孩子一样快乐。从此,我在生活上问寒问暖,游戏中拉着他的小手,家人接迟了陪他一起玩玩具。一天我正陪他等家人来接时,他很认真地对我说:“老师,您真好!”刹那间,我心里涌出一股难以言表的幸福之感。当然,作为一名教师单单一个爱字是远远不够的。伟大的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曾经说过: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但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却是一项伟大的公共事业。我们幼儿

教师不仅肩负着爱孩子、照料孩子的重任,更要教育孩子去认识世界,教育孩子懂得怎样去生活,怎样去做人。新时期的幼儿教育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涉取新知识,才能做好新时期幼儿的教育工作,成为孩子的好老师!

新时期的教师还要面对新时期来自不同层次的幼儿家长,做好家长工作是新时期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做家长的好伙伴。首先,是做家长的教育伙伴。以前家长总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配合既不主动也不积极。我们就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意义,介绍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这样使家园教育得到一致的配合。其次,是要做家长的工作伙伴。现在的家长工作都比较忙,并常常因此而耽误了接孩子。对此,我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和热情的支持,接孩子来的晚了,我从没责怪过他们,相反我会微笑着将孩子送到他们手上。同时,教师还要做家长的生活伙伴。除了关心孩子们的生活之外,我还和家长经常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关心他们的健康状况。

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能学好新纲要,组织好幼儿的教育教学工作,更要能对当前的教育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研究幼儿的发展目标与方向;研究幼儿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和现象;研究实践出先进的教育方法并加以整理记录,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

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有无限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要用自己无私的爱去善待孩子、赢得孩子;我们还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赢得家长的信赖,成为家长在教育、工作、生活中的好伙伴;最后我们还要具备不断钻研的精神,在幼教事业的广阔领域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成为一个创造性的幼儿教师!只有同时具备了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成为新时期合格的幼儿教师!我们将向着这个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

论演讲稿
《论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