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部编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31:54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部编本小学语文

部编本小学语文、《道德与法制》使用心得体会

一、识字写字特点

教材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会认400个生字,会写200个生字,基本为孩子扫除了阅读的障碍。平时,我会让孩子们在书包里放上一两本图文并茂且含拼音的儿童读物,中午休息时,让孩子们拿出课外书读上一会儿,读完的课外书,孩子们之间还会进行交换,在班里形成较浓的读书气氛,孩子还会每天在家里读课外书,在读书的过程中继续巩固认识的汉字,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是一本贴近孩子的生活的书

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大多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新编选的课文,文质兼美,语感新鲜,文化底蕴丰富,体裁多样,既便于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和智慧上得到启迪。比如课文《一个接一个》这篇课文就用最接近儿童的语言来表达孩子们简单的内心世界,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并从课文中明白了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道理。课文《怎么都快乐》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述对快乐的理解,诗歌语言通俗,诗句简短,节奏感强,非常适合孩子朗读,让孩子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还有体现家人关爱的《夜色》,有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文具的家》等等,内容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充分考虑儿童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情感世界,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三、是一本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书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四、《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心得

教材关注一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和生活。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处处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守法、树立规则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推荐第2篇:最新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家庭成员,借助拼音读词语,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2.总结一些特殊偏旁和表意字的关系,了解形声字。 3.区别笔画相似、写法不同的字。 4.借助拼音把故事读通顺。 教学重点:借助拼音读故事。

教学难点:总结表意字和形声字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说说自己家人都有谁?

教师出示词语,让学生认真读一读。

看看图中的小朋友还有什么家人,借助拼音读词语,注意第二个字要 读轻声。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二、我的发现

(一)出示两组词语,让学生认读。

(二)观察这两组词语,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指导:“明、晚、昨、时”都是日字旁的字,都和时间有关。 “妈、奶、姐、妹”都是女字旁的字,都和女性有关。

(三)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带有这些偏旁的字。

三、字词句运用 比一比,写一写。

(一)出示“了、才、长、山、儿、

四、我、心”八个生字,自己读一读。

(二)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三)教师范写生字,讲注意点。“了、才”,“了”是弯钩,“才”是竖钩,“长、山”,“长”是竖提,“山”是竖折;“儿、四”,“儿”是竖弯钩,“四”是竖弯;“我、心”,“我”是斜钩,“心”是卧钩。

(四)学生范写,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并逐一点评。

第二课时 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

1、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图画上都有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说。

2、发挥想象,试着让学生说一两句话。

3、在田字格中写一写。

四、日月积累

(一)出示句子,学生借助拼音熟读。

(二)指名读,教师领读。

(三)学生试着说一说句子的意思。

(四)教师逐句讲解意思。

(五)全班齐读。

五、和大人一起读

(一)借助拼音把故事读通顺。

(二)标自然段。

(三)指名读课文。

(四)“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在文中出现四次,朗读时候声音要洪亮,以表达猴子们着急的心情。

(五)月亮真的掉进水里了吗?

(六)读熟之后可以把故事向大家讲一讲。

教学反思: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竹、牙、几、用、马”5个字。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偏旁、笔顺 教具准备:

投影 录象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揭示课题

(一)板书课题。

(二)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小画家”指谁?它们都画了什么?) 板块二:创设情境 看录像,激发兴趣 你看到了什么?

板块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一)自由读,读准字音。

(二)指名读。注意第五句要读出问的语气。

(三)齐读。

(四)自由读,提出不懂的问题。板块四:精读感悟 理解课文

(一)自由读,用横线画出课文写了哪些小画家?

(二)它们都画了什么?

(三)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了解“冬眠”)

(四)动物画画和画家画画有什么不同?你是从哪句知道的?

(五)看课后读读连连,做一做。(巩固理解课文)

(六)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也会在雪地上画画?画出来的是什么画? 板块四:交流展示 背诵课文。 自由背,老师引背,指名背诵,齐背。 板块五:布置作业

1、

2、

第二课时

板块一:复习巩固 背诵课文

板块二:自主、合作、展示 学习生字

(一)投影出示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说记法。自由说,四人小组互说,指名说。

(三)数笔画:用 几 为 竹 牙 加法: 加 洞 群 步 着 多读: 参

(四)扩词。

你想用哪个字组词?重点用“用、洞、参、群”组词。

(五)用“参加”说话。板块三: 指导书写

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第二笔是横折弯钩,起笔与撇的起笔相连。

用: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马:第二笔“竖折折钩”的第一个“折”要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的“横”要写得长一些。

竹:左边的“竖”不要带“钩”,整个字不要写“分家”了。

牙:第一笔“横”要短一些,第二笔“竖折”的“竖”要短,“横”要长。 板块四:拓展积累 书写生字 读、背课文 阅读儿歌《小鱼,你睡在哪里》

小鱼,你睡在哪里

夜里很黑,夜里很静, 小鱼小鱼,你睡在哪里? 狐狸的脚印通向洞里, 小狗的脚印通向窝里, 松鼠的脚印通向树洞, 老鼠的脚印通向地洞。 河里没有,水里没有, 你地脚印,哪也没有。 黑乎乎的,静悄悄的, 小鱼小鱼,你睡在哪里?

板块四:布置作业

1、

2、书写字词 练习扩词

教学反思:

13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只、石、多、出、见”5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懂得在困难面前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困难面前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动画课件激趣,配乐谈话导入。

有一只乌鸦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飞呀飞呀,飞了很长时间,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找到水了吗?喝到水了吗?请听课文。

配乐动画课件范读。 听了课文,你觉得这只乌鸦怎么样?

(通过画面、音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之中。) 板块二:读文识字。

(一)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么去解决? (二)自由读课文、认字。 (三)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并扩词。

(四)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引导学生独立去读文、识字,培养读书能力。) 板块三:读文感悟,理解课文。

(一)怎样读才能把课文读得有感情呢?自己试着去读一读。(二)指名朗读课文,并说出朗读的见解,师生进行探讨。

1.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到处”要重读,它写出了乌鸦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有找到水,急得团团转。 2.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要用“高兴”的语气读,因为乌鸦发现了水。第二句用“着急”的语气读,因为乌鸦喝不着水。“可是”“不多”“又小”要读出转折之意。句尾的“?”表示疑问,读问句时语调要上扬,句末的“呢”要重读。(教师可进行范读,然后学生练读。)

3.第三自然段要用“高兴”的语气读,因为乌鸦想出办法来了,心里很高兴。

4.做动作理解“放”“渐渐升高”,并用“渐渐”说一句话。要读得慢一些。实验演示:往装了水的瓶子里放小石子,使学生明白水的升高是因为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挤了上来。

(三)指名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探讨如何朗读及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出对课文的理解、体会。) 板块四:发散延伸。

讨论:如果没有小石子,乌鸦会怎么办?

(培养学生通过多种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板块五:布置作业 巩固积累

第二课时 板块一:复习巩固 指名复述课文内容。

板块二:积累词语(词语花篮)。

(一)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

(二)收集自己喜爱的词语。

(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和能力。)

板块三:延伸拓展,发展思维。

有一天,还是这只乌鸦,它又用同样的办法,去喝瓶子里的水,可是它却没喝到,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乌鸦才能喝到水呢?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做试验,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培养学生合作、发现、探究的学习能力。) 板块五:学习生字。

(一)投影出示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说记法。自由说,四人小组互说,指名说。

(三)数笔画:乌

加法:鸦 处 找 办 旁 许 法 放 进

多读:高

(四)扩词。

你想用哪个字组词?重点用“处、办、旁、许、放、高”组词。

(五)用“办法”说话。板块六:指导书写五个生字

1.实物投影仪出示“描描写写”中的五个生字。学生观察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说一说用什么方法去记忆字形。 3.提醒学生在书写时注意的地方。

只:上下结构,下面的“八”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石:第一笔是“中横”,下面的“口”要写得扁一些。 多:上、下两个“夕”大小不是一样的。整个字不要横着写。 出:“竖”要写到竖中线上,“竖折”的“竖”要短。 见:最后一笔是“竖弯钩”,注意和“贝”字的区别。 板块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3乌鸦喝水

找水 喝不着 想办法 喝着水

教学反思:

14.小蜗牛

教学目标: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妈”等四个字。认识2个部首。 借助汉语拼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妈”等四个字。认识2个部首。 教学难点:

借助汉语拼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 教学准备:

1.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2.蜗牛图片,蜗牛生活背景,幼儿观察记录。 3.电教器材:投影仪。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蜗牛吗?蜗牛啊非常可爱,今天我们就和蜗牛来交朋友,好不好?蜗牛啊也有爸爸妈妈,蜗牛会和爸爸妈妈发生什么事呢? 板块

二、认读课题 激发兴趣

(一)谁认识黑板上的三个字?

(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小蜗牛》大家齐读。

(三)有谁见过蜗牛?长什么样子?

提出质疑,引发幼儿探究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简单的生物知识。 (软体动物,吃植物叶子,会伤害庄稼和花草,在潮湿的环境下生活)

(四)观察蜗牛的爬行动态,想想它们一家在干什么呢?引发情感。(螺旋形的外壳,半透明的柔软身体上还有花纹,两只触角非常灵活)

(五)你能想象出蜗牛一家它们在干什么? (构思一副惹人喜爱的“蜗牛的一家”创作画,相互交流自己的故事。) 板块

三、初读理解 激发情趣

(一)蜗牛我们已经很了解了,想不想到课文里去看看,讲的是什么故事?

(二)哪位同学想读一读课文?那就让几位同学一人读一段吧?

相机指导:蜗牛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充满鼓励。小蜗牛的动作很慢,读小蜗牛的动作时,要读出蜗牛慢行的状态。

(三)学习课文之前啊,老师想看看你们预习的怎么样?

出示屏幕:哪位同学认识屏幕上的字?来读一读

相机指导读得不标准的同学的发音等。

(四)接下来咱们做个游戏吧?看看哪些同学能最快的说出老师出示的词语,谁就是最棒的。

(五)同学们可真棒,看来同学们预习的都很充分。

(六)出示背景图。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小蜗牛想出去玩,咱们看看小蜗牛去哪玩了?哦,这里有暖暖的阳光,有青青的草地,有美丽的鲜花。看,谁来了?拿出蜗牛卡片,“小朋友们好,我是蜗牛爸爸,看我身上的花纹漂不漂亮啊?还有比我更漂亮的呢,你们猜是谁?”(蜗牛妈妈)还有呢?(蜗牛宝宝)。它们一家日在玩什么游戏呢?(师生共同想象描述情景。)

(七)今天呀,我们已经认识了蜗牛的一家,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那么我们下节课就一起去看看小蜗牛都在妈妈的要求下,去了哪些地方呢? 板块四:作业布置 对照插图 反复朗读课文 巩固学习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板块一:复习导入

蜗牛的一家我们还记得吗?我看看你们还记得多少?

出示词语,指名读。

这节课啊我们就继续去和蜗牛的一家交朋友,看看小蜗牛都去哪里玩儿了? 板块

二、感知课文

(一)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大声的读一读这篇课文,看谁读得认真。

(二)表扬已经读完还能做好的同学,现在请你们拿起笔,画一画小蜗牛一共去了几次树林?

小蜗牛每次都是什么季节去的?又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指名回答:一共去了三次树林。第一次是春天去,夏天回来;第二次是夏天时去,秋天时回来;第三次是秋天时去,冬天时回来。

原来小蜗牛每个季节都去了树林,那么书中告诉我们小树林里一年四季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春天:树发芽。

夏天:叶子多、密、绿,草莓成熟。 秋天:地上长满蘑菇,树叶变黄。 冬天:树叶落光,地上有雪。

(三)小蜗牛爬呀爬,可是每次到树林都需要一个季节的时间,这说明什么呢? 指名回答:说明小蜗牛爬的很慢

板块

三、总结课文 布置作业

(一)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预设:时间过得很快;要珍惜时间;做事情不能太慢。

(二)其实啊,我们知道了,蜗牛的它的习性就是比较慢,可是蜗牛也在不停的爬,我想这说明了蜗牛做事情很认真,只要认真就一定能做到,而且蜗牛也欣赏到了四季的美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板书设计:

春天 小树发芽

夏天 叶子绿 草莓 小蜗牛

秋天 叶子黄 蘑菇

冬天 叶子落 雪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 教学目标

1.学习按顺序观察几幅连续的图画,培养观察能力。

2.能根据所提供需的图画,合理想象,说出完整的有意义的故事。激发学生说话兴趣和自信心。

3.能够做到语句比较通顺,图意表达基本完整。4.讲故事时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情节完整,生动、有趣的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

一、课前积累

(一)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一个热身运动:好词读读看! 老师准备了一些词语,请同学们跟老师读。 着急:抓耳挠腮、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高兴: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喜出望外、兴高采烈。

(二)好的词语不但要记住,更重要的是恰当运用,使我们的说话更精彩。板块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愿意听故事吗?以前,我们都是听别人讲故事、从书上读故事。今天,我们来看图讲故事,还要评出故事大王,好吗? 出示图画,齐读课题“小兔运南瓜”。 板块

三、指导观察图画,看图说话

(一)三幅图连着,总结总体内容:

师:请把三幅图连在一起,看一看,想一想:三幅图上画的是谁?在它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生:独立思考,同桌同学互相说。全班交流。 师:引导学生总结三幅图的总体内容。

出示填空:(一天早晨,小兔高高兴兴地到南瓜地里收南瓜。可是,南瓜___,小兔___。它看见马路上___,这给小白兔以很大的启发,它就„„。)

(二)观察各幅图的具体内容: 师:同学们说得很完整了,怎样才能编出完整生动的故事呢?口诀是我们的好帮手。 生:齐背。

一看题目记心上,(记住题目有方向) 二看画面正中央。(主人公在画中央)

三看人物干什么?(主人公要重点讲,神态动作连续想。心理活动要考虑,说话用语要恰当。)

观察第一幅图,要求:插上想象的翅膀思考:主人公小兔子,在哪儿发现了怎样的南瓜? 出示:

小兔蹦蹦跳跳地来到菜园:“哇!好大的一个南瓜呀!”小兔高兴得___。这南瓜___。

师:你能看图说一说,这南瓜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这南瓜颜色金黄,一瓣一瓣围拢来,圆圆的,像一个大车轮。

生:这南瓜圆圆的,比我家的脸盆还大,它已经成熟了,懒洋洋地躺在地上,等待小兔把它运回来呢。

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随时纠正孩子们说完整话。 师:南瓜可真大呀!小兔── 出示:

小兔___,累得___,可是南瓜___。 (搬了搬南瓜,可南瓜睡在地上纹丝不动。)

师:怎样才能把南瓜运回家呢?猜猜看,小兔那时候会想出些什么办法? 出示句式:

这么大的南瓜,怎么运走呢?小兔想:___。眼看着这些办法都不行,它急得___。

⑴用汽车运──太浪费。 ⑵用背篓背──背不动。 ⑶切成小块──也不行。

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 师:谁愿意把第一幅图讲给大家听。 生:交流。听一听、评一评。 重点观察第二幅图:

出示:小兔正在发愁时,熊猫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过来,老远就跟小兔热情地打招呼。看着飞快滚动的车轮,小兔___,它想:___。 (议一议南瓜与车轮之间的联系。)

讨论一下,他是怎么想的?小组内交流,比一比谁的想象合理、有趣。 生:车轮是圆的,能滚动。南瓜是圆的,也可以滚动。我何不让南瓜立起来,像轮子一样滚回家呢?

生:车轮圆溜溜的,滚得那么快,熊猫不费劲。南瓜也是圆溜溜的,它也会滚起来,我也不费力。

生:车轮是圆的,南瓜也是圆的,车轮会滚,南瓜会不会滚呢? 师:神态动作连续想,接下来,小兔在干什么?结果会怎样? 出示:于是,小兔___。 观察第三幅图:

师:兔妈妈看到小兔把这么大的南瓜运回了家,什么表情?(妈妈奇怪 )小兔子神态什么样?想象妈妈会说些什么?兔子会说些什么? 出示:

兔妈妈从家里出来,看见小兔已经把大南瓜运到家了,感到___,她___地问:“___?”小兔___地说:“___。”妈妈___。 同桌交流。 板块

四、交流展示

衔接三幅图把故事讲具体、生动

师:请同学们再把三幅图连起来看,你能把故事讲得更有趣,更生动吗?加上一个开头:秋天,南瓜成熟了。

生:自己练习,全班交流,评出“故事大王”。 板块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好看图说话,离不开大胆的想象,要想故事说得生动、有趣,要用得上平时的积累,鉴别人的优点。请同学们课后,把这段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相信他们会为你的出色表现感到高兴。 板块六:作业布置

把故事口头讲给小朋友们听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复习汉字。

2.通过词语搭配联系,学习准确运用词语,不断积累词语。 3.了解词语重叠后在表达上的不同、并学说这样的词。 4.学习猜谜语。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复习汉字。 教学难点:

通过词语搭配联系,学习准确运用词语,不断积累词语。 了解词语重叠后在表达上的不同、并学说这样的词。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

一、谈话激趣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小朋友们学了许多本领。今天我们就要去语文俱乐部——语文园地八中去大显身手,参加四关擂台赛,看看哪个小组、哪个小朋友是俱乐部的擂主?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板块

二、自我展示 过关。

(一)第一关:我会说看谁说得多 1.出示词语

这些词语都是表示职业的,根据拼音认真读一读,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你能说一说吗?

预设:护士 警察 会计

2.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职业很多啊,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几个字。指导学生写“工 厂”,可以在练习本上写两个,提醒孩子注意笔顺。

(二)第二关:字词句运用

1.小火车的形式读书中出示的词语,读得不准确的进行及时纠正。指名读,齐读。 这个练习告诉我们,一个字可以组成不同的词语,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练习一字组多词,增加你们的词汇量。

2.新年快到了,给家人和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吧!

请同学拿出课前准备的卡片,根据自己的计划,制作卡片送给家人。写卡片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件事:

想好卡片送给谁,根据对方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图案。

祝福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表达,比如工作、生活、审题等。只要真心想说 的话,都可以写下来,也可以和贺卡上的图画内容相结合来写。

格式正确。如果是送给长辈,可以在称呼前加上“亲爱的,敬爱的”,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亲近;正文应该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最后另起一行偏右,写上是谁送的以及日期。

第二课时

板块

一、自我展示 书写比赛

同学们比一比,看谁能把书中的这几个字写的最漂亮? 相机指导:四个字分为两组。“小、水”的书写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小”的左右两点应对称,“水”横撇的撇、捺舒展。“月、问”是先外后内的笔顺,字应写方正。

板块

二、交流展示 看谁背得快

(一)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多咏物之作。今存《李峤杂咏》二卷。

(二)词语解释: 解落:解散,散落。 能:能够。

二月:本诗指农历二月,指春天。 三秋:指农历九月,指秋天。 过:经过。 斜:倾斜。

(三)诗歌大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以把万科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四)诗歌赏析:这首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以把万科翠竹吹得歪歪斜斜。板块

三、总结

通过这四关的比赛,可以看出同学们这学期真的掌握了许多知识,个个都是最棒的。

推荐第3篇: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教案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

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13320315344】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

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

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第2课 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

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②过程和方法

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

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十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小结,质疑。

2、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

1、同桌合作读文。

2、汇报朗读,点评。

3、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2、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

“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

“互”的不顺要注意。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画一幅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

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②过程和方法

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说话练习:

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呢?

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2、点评学生绘画。选择一段配画朗读。

3、指导背诵第一小节。

四、介绍作者,推荐阅读:

1、介绍作者泰戈尔。自由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2、推荐阅读《泰戈尔作品集》。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有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们以后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趣。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2、把学生画的花的学校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

3、课后阅读泰戈尔的作品。

教学反思:

《花的学校》同步练习

一、比较下面的字,再组词。

裳( ) 碰( ) 棵( )

棠( ) 湿( ) 课( )

二、猜字谜。(答案从课文中找)

1.把“党”字中的“儿”换成另一个字,可以组成( )字。

2.一只狗从洞里跑出来,是( )字。

三、看看下面的词语有什么特点,再照样子写几个。

一群一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哗啦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急忙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你知道这些花经常穿什么颜色的衣裳吗?

( )的丁香花 ( )的月季花

( )的玫瑰花 ( )的牵牛花

五、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它们是什么意思。张开你想象的翅膀也试着写几个富有诗意的句子。

泰戈尔的诗句:

1.湿润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2.花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3.雷拍着大手。

你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当雷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的东风走过_________,在竹林中_________。于是_________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跑出来,在_________上跳着_________的舞。

七、下面的花有哪些是春天开的?请为它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加上花朵)

梅花 丁香 桃花 荷花

菊花 玉兰花 月季花 牡丹花

3《不懂就要问》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和熟字组成的新词语。

2.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第

2、3题,能正确回答练习第1题中的两个问题。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和他回答同学的那两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2.重点理解“学问”“照例”“私塾”等词语。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形、义,并能正确书写。

(二)掌握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三)能借助拼音,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讲读课文,理解内容,能回答课后练习第1题的两个问题。

(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认识到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中做到勤学好问,是不容易的,教育学生学习这种精神。

(一)练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巩固复习生字新词,会听写字词。

(三)做课后作业练习第3题,看拼音写句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会并掌握1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字义、词义。

(二)初读课文后,认识到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中做到勤学好问,是不容易的。

(一)理解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和他回答同学的两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二)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道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勤学好问。

(三)能正确流利地读好这篇较长的课文。

看拼音写句子,完成课后练习3,提高拼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不懂就要问

2.谈话导入:简介孙中山(可挂画像)。

同学们听说过孙中山这个名字吗?他是广东人,生于1866年,于1925年因病去世。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早年就有志反清。曾任中国同盟会总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写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一件事。

(二)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1.借助拼音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孙中山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 3.指名二人读课文,回答问题。

(共9个自然段。本课书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

4.指名读本课由生字组的词,全班对对。

(三)自学生字,记住字音、字形,了解字义、词义,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四)检查自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

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提问:

(1)孙中山小时候读的什么书?那时候怎么上课? 2.理解词语“私塾”、“至于”。 3.小结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先生只让背诵,从来不讲。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本段,思考问题,并在文中标出有关语句。

(1)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后来又做什么? (2)理解词语“照例”、“流利”。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板书这两个词并讨论。

(“照例”就是按照平常的做法。“流利”就是读得很通顺、熟练。说明了孙中山每天到校都是这么做的;他学习认真、成绩好。)

2.提问:孙中山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提问的? (孙中山不满足于只会背,不理解意思的现状,他认为糊里糊涂地死记硬背而不懂得意思是没有用的。由于这个原因,孙中山“壮着胆子”,向老师提出讲解有关教材意思的要求,渴望老师帮助,态度非常诚恳。

3.小结段意:

孙中山读书认真,功课完成得很好。有一天,他因为不懂书里的意思就站起来请求先生讲解。

过渡:孙中山这一问引起了什么?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学习第3~7自然段。

1.默读第4~7自然段,理清思路。

思考:每一自然段讲的是谁?怎么做的?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 2.指名5人读,每人读一段后回答问题。(第3段讲同学们吓呆了;第4段讲先生厉声责问孙中山会不会背;第5段讲孙中山背出了这段书;第6段讲先生答应讲解;第7段讲先生详细讲解,学生认真听。

3.从这几段课文中找出反映当时课堂气氛和先生态度的词语,讨论理解回答。板书:吓呆、鸦雀无声、拿着、厉声。

4.提问:先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变了呢?

(孙中山“一字不漏”地背诵,说明他确实已经完成了先生留的功课,他写得很认真。他要求先生讲文章的意思,是想进一步理解所背的文章内容,而不是

无理取闹。所以先生才改变了态度,破例给孙中山讲解书中的内容。)

板书:收起,讲得详细。 5.把3~7自然段连起来读一遍,要读出文中先生态度的前后变化的语气来。 过渡:孙中山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四)学习第

8、9自然段。

1.指名读第

8、9段,思考回答:

(1)什么叫“学问”?孙中山是怎么理解学问的?

(2)孙中山为什么敢向先生提问?为什么认为“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呢?

2.讨论回答问题。(然后老师补充总结)(“学问”在这里指的是知识、学识。孙中山认为要想求得真正的知识,就是“不懂就要问”,要问个明白,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为了弄清书里的道理,为了学到知识,他当时宁愿挨打,这种精神是可贵的。在当时情况下,孙中山敢于提出问题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是需要有胆量,有魄力的,是求知的强烈欲望促使他这样做的。孙中山这种认真读书、不懂就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五)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全文,讨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让学生在文中圈画出反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词句,再用自己的话有顺序地说一说。)

(六)作业。

1.写本课生字词和“读读写写”的词各三遍。 2.熟读课文。

【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13320315344】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练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巩固复习生字新词,会听写字词。

(三)做课后作业练习第3题,看拼音写句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看拼音写句子,完成课后练习3,提高拼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练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进行朗读指导。

(1)课文中的问句和感叹句,要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如“这样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这句话反映了孙中山认为胡里胡涂背没有用这一看法,要用反问表示肯定的语气;“……不怕挨打吗?”这句话是那个同学不明白孙中山怎么敢问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你会背了吗?”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得稍重些,表示出恳求、期待的语气。

(2)第三段是一个长句,要读出课堂上当时紧张的气氛。可按下面的停顿和重音来读。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

得|鸦雀无声。

(二)巩固复习生字新词。(出示小黑板) 1.比一比,组词语。 列(

孙(

通(

) 例(

孔(

诵(

) 提(

厉(

堂(

) 题(

历(

党(

) 2.给下面的字加部首组成生字,再组词语。 董(

)________

昭(

)________ 卷(

)________

木(

)________ 3.填空组词语。

弄清(

摇头(

胡里(

) 连连(

壮着(

)无声

4.从下面的词语中各找出两组近义词和反义词填空。 照样 认真 糊涂 详细 马虎 仔细 明白 照例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5.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看拼音写句子。

(1)心里拼读,对齐拼音写汉字,默读句子。 (2)指名读拼音写出两句话,纠正错的,再齐读。

(三)听写本课生字词。

(四)作业。

1.把听写中的错词各改三遍。 2.写课堂练习题。 3.熟读课文。

推荐第4篇: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课前预习:

1.阅读本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的相关内容,再通读课文,梳理本文的“五要素”。

2.从互联网搜索、浏览关于渡江战役的资料,理解战役的意义。

3.完成《语文助学》“预习积累”部分。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基本常识,理解消息写作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式”结构。

2.明确本文的“五要素”和结构层次,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

3.关注时事新闻,培养读报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新闻基本常识,掌握消息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

评价任务:

1.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会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2.培养新闻意识和对社会生活的敏感。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各类消息。

4.体会消息精练、简洁的语言特点,并在新闻写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从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一则消息导入)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通过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后,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构筑成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世界。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的报道。新闻便成了我们了解世界,日常接触最多的文体之一,它使我们足不出户,可遍知天下事。那么,同学们对新闻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消息的阅读和写作。

多媒体展示课题和目标引领

板书课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二、预习展示:学新闻

(一)学生根据多媒体提示完成阅读本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的相关内容。

1.消息的概念

广义的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

狭义的新闻报道专指的就是“消息” ,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2.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

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3.新闻的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4.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5.新闻一般须具备“五要素”,称为“五个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二)多媒体展示

1.给加点字注音

芜湖:wú 摧枯拉朽:kū 荻港:dí

2.解释词语多媒体展示 经营:筹划、组织、管理。

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这里

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溃退:溃败后退。

三、自主学习:析新闻

1.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

明确:(该问题检测学生对新闻“五要素”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明确:在这条消息中,何时,是1949年2月10日午夜开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何地,在芜湖和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看标题便知);为何,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从“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命名中,确定战争的性质。) 本文的重点,在“如何”上:

⑴ 一方面是解放军不到二十四小时,突破敌阵,摧枯拉朽,渡江后乘胜追击;

⑵ 另一方面是国民党军,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防线,军无斗志,土崩瓦解。

2.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

明确: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3.“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四、合作探究:议新闻

研读课文,质疑、探究。

1.这篇消息报道都是一场大战,只用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请说出自己的感觉。作者为什么不详细写渡江战斗的和情景?

明确:本文不足二百字,却简而不陋,是大手笔,堪称经典。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写,只是几笔勾勒,粗线条的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结局。因为敌人“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再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也不值得去详细介绍。

2.

讨论: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情色彩 。找一找本文中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品味一下,说说理由。

明确:①其实,这是对新闻语言的片面理解。作者在写作新闻时,总是在文章中凝聚自己的感情的。②本文中的一些句子中的词语(课本p148页 “词句品味 积累”)包含了作者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也充满了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3. 细读课文,列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语,分析其效果;列举文中用语的精炼、铿锵处,说说精妙处。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已”和“大约”能否去掉?

明确:不能去掉,“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有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经营”能否换成“构筑”,“溃退”能否换成“败退”,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够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

从词语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入手。这句话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赞美的情感,字里行间透出了豪迈的情怀。

教师总结: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本文所反映的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我军南渡长江,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这一战役声势浩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可以想见,这场战役历经大小战斗无数,值得报道的动人事迹无数,但是,作者正文只用了区区199字(含标点),便做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全文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参考答案: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热。

六、布置作业:写新闻

1.就校园内新近发生的事情拟写一则消息。

2.完成本课《助学》 “学习测评”相关题目。

教学反思: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利用文本学习,感受新闻的文体知识和结构特点。 2.把握文章内容,准确概括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 3.欣赏文章主体部分结构安排的匠心所在。 过程与方法: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悟和欣赏文本语言“在准确简洁的基础上突出感情色彩”的特色;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语言的品味和鉴赏。 教学难点:

文章主体部分结构安排的匠心所在。

三、教学策略

通过任务性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通过巧妙设问,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核心问题,充分领会文本的主旨及语言特色。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把握文本内容,了解新闻结构特点

组织学生初次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想象模仿播音员的感觉,并思考:如何用一句话、一段话、几段话的方式来说出新闻的内容。

【设计意图】把握文本内容、了解新闻结构特点。

(二)再次朗读,概括要素,体会情感

组织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想象模仿“人民解放军新华社长江前线播音员”的感觉,结合背景,抓住并概括新闻的六要素,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设计意图】把握文本内容,了解新闻文体知识。

(三)深入探究

引导学生领会主体部分报道三路大军渡江情况顺序安排的匠心所在。

课堂提问: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分述三路战况,为什么又能一气呵成? 【设计意图】把握文本内容,理清作品思路。

(四)语言品味和鉴赏

1.先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重点品鉴“百万”一词。 (1)设问:这是“号称百万”,还是“确实百万”?

【明确】用加法计算,中路军30万,西路军35万,东路军35万,一共100万。这是准确数字。

引导学生想象:在“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大江之上,(可随手画出九江到江阴的战线示意图)我百万大军“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这是怎样的气势和威武壮观的景象! (2)设问:“百万”是唯一的修饰语吗?可以换一种修饰吗?比如,用“威武”大军?

【明确】新闻的语言准确,是指给读者提供“真实的、明确的、具体的”信息。 “威武大军”不像“百万大军”交代具体的人数,用“真实、明确、具体”的数字来突出我人民解放军兵力多,作战规模大,从而自然而然地显示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显示出作者豪迈的胸怀和气度,有一种王者霸气。

还可以引导学生换用其他修饰语,比如用“东西中三路大军”,合理与不恰当的地方分别是什么?

【明确】“三路大军”,是“明确、具体、真实”的数字;“东西中”,交代了作战部署,说明我军全线展开攻势的作战情况。这是“合理之处”。但是这种表达“不简洁”,新闻语言要求用语“俭省”,要高效地表达信息。(能用一个字说清楚就不用两个字,能用两个字就不用五个字。)还有,“百万”说明的是人数,它背后是鲜活的生命,意味着那么多年轻战士的身影,他们汇入到集体行阵的洪流之中,根本没有清晰的面孔,但是,正是他们,用青春的热血和年轻的生命书写了历史,创造了历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略的语言形式,并通过“作比较”的方式,品味语言,作出合理解释。

2.接下来,再看我先头部队“中路军”的作战情况,重点品鉴“突破”一词。 这段文字很短,语言非常简洁,一共是54个汉字,9个标点,交代了明确的渡江时间(20日夜,24小时),渡江人数(30万人),这么俭省的文字却交代了中路军30万大军的辉煌战果。

(1)设问:从哪个字眼特别能让人感觉自豪呢?

【明确】“即已”。借用同学预习的说法──这是两个文言文的副词,意思是“就已经”,特骄傲地展示了我军的辉煌战果,用现代网络词语叫“晒一晒”。 (2)设问:不过,不能光顾着“自豪”而忽略了这辉煌背后的艰难!从哪个词看出“艰难”?

【明确】“突破”。

(3)设问引导:为方便理解,换用其他说法进行比较,能否把“突破”换为“越过”或者“冲破”呢?

总结规律:辨析词句,可以尝试换用另一种表达方式与之比较。换言之,作比较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甚至可以说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做动作区别“突破”和“越过”,即在座位上比划比划这两个动词的不同。 【明确】原来,这二者有难度上的差异。突破:很难。“夜”,晚上,月黑风高,风急浪高,自然条件的险恶,自古以来就是“长江天险”;更何况敌人在此苦心经营,严密布防,司令官亲自督战,人员、武器、装备充足;而我方,从背景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当时我军渡江的装备之简陋,没有空军部队的配合,没有轮船,更没有军舰、航母,只有一艘艘的帆船,甚至征用了民用的小木船。条件何其差也!要想“越过”敌阵,那是须经过艰苦卓绝的激烈战斗的,是要用血肉之躯,冒枪林弹雨,流血牺牲,死伤无数,才能“突破”敌人这道严密的相当巩固的防线的。不可能像是“越过”这么简单和轻松! 总结:“越过”,仅仅是“结果”;“突破”,背后还有激烈、惨烈、残酷的战斗过程。

总结规律:当某个词不是很容易辨析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也可以用“想象”的方式,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形象,这样,文字背后丰富的言外之意和情感意蕴就更容易浮出“水面”了。

(4)设问引导:“越过”之后,就该换“冲破”了。这个更难辨析。“突破”“冲破”的区别是什么,在这里真的需要非此即彼吗?

【明确】鉴赏和评价,形成解释,都不能感情用事,要有理性分析的态度和能力。把这两个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突破”,说的是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是“突破”一段区域;“冲破”,是三路大军,全线进攻。“突破”是点、段,“冲破”是线、面,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用语准确的问题。

【设计意图】用近义词之间的比较,检测学生能否真正做到对语言形式形成准确全面的解说。

3.“东路军”的作战情况:重点品鉴“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设问:能删掉“歼灭”“击溃”“一切”“抵抗”中的任意一个词吗?

【明确】“歼灭”“击溃”,删掉其一就与实际情况不符,即所谓“不准确”;“一切”,表范围;“抵抗”,谁敢不投降,就拍死你!──这是“霸气”!删掉了,“情感不足”。所以,为了表达“准确”和“情感”需要,有时甚至可以牺牲“简洁”。 【设计意图】除了对语言形式的“形成解释”,阅读新闻作品还应包含对“思想感情”作出“合理全面的解说”。

4.布置作业:编题、做答案。

语言的体味和推敲,让我们发现了那么丰富的意蕴,我们也来尝试做发现者: 在本则新闻中再找一处(有余力的同学多多益善)你觉得值得品味和鉴赏的语句,仿照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编成练习,并给出参考答案,下节课用你的题考考同学们。

【设计意图】将“形成解释”拓展到课外学习,既发现值得品味鉴赏的语言点,还能通过“做答案”这一要求,尝试作出“合理判断,并形成全面、准确的解说”。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目标

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

2、了解伦琴等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胸怀。

3、理清新闻的内容、要素、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难点:补叙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是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一提到诺贝尔,我们马上想到代表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首届诺贝尔奖设置、颁发的过程,感触诺贝尔激励后来科学研究的高尚品德。

二、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 (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三、字词积累

1、生字

颁发( )挪威( ) 遗嘱( ) 渗透( ) 炸药( ) 仲裁( ) 卓有成就( )

2、词语 【遗嘱】 【渗透】 【建树】 【仲裁】 【卓有成就】

四、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2.导语都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审权等消息背景。

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

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五、品读课文 1.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把奖金颁发给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五大领域,特别是设定文学奖及和平奖,表现诺贝尔对人类发展及人类和平的美好愿望,展现了诺贝尔作为一代科学巨匠的伟大襟怀——爱科学,爱人类,爱和平。

2.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那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

我觉得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解除了成千上万人的病痛,至今医院里的透视、拍片还在使用X射线。

3.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管理和评议权归属等内容?

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表达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贝尔奖在人类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六、精读课文

(一)、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 第一部分:第2-4自然段 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

(二)、分析第一部分

1、“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 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 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2.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导语作用分析法。 首句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几个要素:人物、时间、事件,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明了,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为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便于读者更有效地读懂和了解新闻内容。

(二)、分析第二部分

1、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三)研读探究

【手法探究】本文结尾部分是补叙,这样写法有什 么好处?

【答案】语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板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得主 领域 成就 伦琴 物理学 发现X射线 霍夫 化学 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 贝林 生理学或医学奖 血清疗法 普吕多姆 文学 诗歌创作 邓南特 和平红十字会 帕西 和平法国国际仲裁会 科学 进步 和平

“飞天”凌空 【导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重点) 3.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 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学法指导一: 【动词的作用】

动词的作用可以表达为:准确生动地+描绘了„„过程(„„技巧)+显示了/写出了„„性格(形象)+表现了„„心情(品质/精神/感情) 学法指导二:

【文章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铺垫、前后照应、直接、间接描写、欲扬先抑等。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对有着“跳水皇后”之美称的郭晶晶,这位美女我们大家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可是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跳水比赛中夺得金牌的女运动员又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芳容吧!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优雅(yǎ)

掠过(lûâ)

翘首(qiáo)

屏息(bǐng) 一刹那(chà) 慷慨(kǎi) 哧地(chÿ) 悄然(qiǎo)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酷似:好像。

慷慨:大方,不吝惜。

轻盈:形容 女子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来源:学+科+网] 由衷:指衷心的,出自内心的,不是假装的。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 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来源:学+科+网] 3.背景介绍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 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 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听课文录音。学生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交流点拨】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交流点拨】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 力

在文中第二部分,记者用诗画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字里行间,盈溢着动态美,请同学们认真读二三四自然段 ,品味动词的精妙。

【交流点拨】1.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对吕伟起跳、飞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

学法指导三: 【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等。

2.第三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第四段中“哧地插进碧波”对吕伟转体,入水的动作进行了近镜头的特写,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高难、惊险、完美,震撼人心。

步骤四 精读课文 探究写法

1.认真通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 【交流点拨】开头起笔不凡,采用了动静结合, 对比烘托的写法。先是“静”中的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再用“飘浮的白云、掠过的飞鸟、翘首的观众”这些动感的环境加以烘托,动静相宜,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和观众的高度关注,为吕伟的起跳作了一个巧妙的铺垫。文中还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对吕伟起跳前的沉静自若及起跳、腾空、入水一系列动作的慢镜头回放采用了正面描写。而对记者的赞叹,观众的掌声、欢呼声,游泳场的气氛的描写则是侧面描写,这样结合起来写,更有力地烘托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出色完美,技艺精湛,精彩绝伦。

2.课文除了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外,还善于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交流点拨】运用的有比喻,如“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此句把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流星”,表现了吕伟空中转体三周的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完美,无可挑剔。

运 用的有拟人。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把时间拟人化了,赋予了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慷慨,把“时间”写得有情有意。从而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既快又潇洒。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在一秒七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相宜,侧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附:板书设计】 “飞天”

凌空“飞天”前——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飞天”时——凌空翔舞,从容不迫,自天而降 “飞天”后——沸腾,如梦初醒, 惊讶不已对比 烘托 侧面描写 《一着惊海天》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

2、了解我国航母及舰载机概括。

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训练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4、揣摩新闻特写的写作方法:品析文章简洁的语言,详略得当的手法。

5、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新闻特写的方法,学会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处理文章的详略。 教学过程:

第一步:检查预习积累,夯实基础,习惯培养。

1、重点的字积累:着陆 凛冽 默契 殚精竭虑 镌刻 桅杆 娴熟 一丝不苟 浩瀚

2、多音字:着 着陆 高着儿 着火 调 调动 调动 载 三年五载 载人

3、重点词语积累: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

镌刻:雕刻

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熟练

4、背景介绍: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本文报道的就是这场训练的情况。www.daodoc.com 第二步:初读课文,把握文章整体内容,划分结构

1、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句有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在县里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2•1•c•n•j•y

2、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

4、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第二部分:2-

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20-25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第三步,研读课文,掌握文章写法特色

1、“一着惊海天”文章标题的妙处?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一着”和“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21教育网

4、研读第二部分,分析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突出而又生动形象地表现当时紧张而又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21cnjy.com 读12-15段的对话描写体会简洁的语言描写和详略的处理。

对话描写,语言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平时,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简简单单的对话,简简单单的口令,是对当时紧张、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容不得人有半个多余的字。

细读地18自然段,看一看本段重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及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对偶和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句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的声势,具有感染力。运用细节描写,“尾钩牢牢地挂住“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舰载机着遇到到第二道阻拦索的情形。”滑行数十米“”稳稳地“描绘出舰载机着舰遇到阻拦索后停下来的情景。21•cn•jy•com 本段在详略的处理恰到好处,真实生动的再现了惊人的一幕。

5、第三部分,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文章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场人的情形,有何作用?

表现了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侧面描写表现了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四步:拓展延伸

1、有人说,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情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2、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叙事完整,铺排有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采用排比、比喻修辞手法。

作业:一课一练 特写镜头描写法写一个给你深刻印象的镜头描写

板书设计:

自豪、爱国 一着惊海天

藤野先生

教材

分析 《藤野先生》是八年级下期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生活侧面,揭示人生意义。《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鲁迅深切感受到毫不受恶劣空气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鲁迅原来想走“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匿名信**”和“电影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使鲁迅认识到要拯救国家,就要医治国民的麻木、愚昧,这就需要用文艺唤醒沉睡的国民。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这一举动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表现。我们也知道初中的学生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青春叛逆时期,让他们了解名人、伟人的经历,理解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可以唤起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追求。

学情

分析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教学需要2个课时。如果讲课时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在这篇文章的两个重点中,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是叙事线索,学生比较好把握,所以应把攻克“感受藤野先生高贵品质”当做重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易到难地掌握本文的两个重点。而课堂要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设计一中心“问题”促使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但要领会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感,课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词语、句子,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获得体验。

教学

目标

1、100%的学生把握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85%体会鲁迅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3、80%学会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留学日本的情况、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2.把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课前准备 1.可引导学生课下观看中央10套的8集电视专题片节目《先生鲁迅》 2.整理学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感情调节:

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 (板书课题)

任务一:预习检测,夯实基础

(一)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学生交流预习时标注出的难字难词。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绯(fýi)红:鲜红。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瞥(pÿe)见:很快地看一下。

畸(jÿ)形:不正常的形状。

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二)检查作家作品掌握情况:

1、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1936年病逝于上海。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社戏》。

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小品,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我们前面提到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任务二:了解作者的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10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过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任务三:自学,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 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2.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任务四:回顾知识,即时检测

订正作业中配练第一大题答案,巩固基础知识

结束语: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的基础知识,理清了结构,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研讨本课的主题,深入了解一下藤野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作者为什么对他充满了敬意。

学生倾听、思考。 任务一 活动

(一)识记生字词

1.师生互动,教师抽查部分学生读字音。

2、教师点拨易错字易错音

3、学生齐诵两遍,巩固记忆。

4、同桌结对互说,相互检测

智者加速:字字落实,字从句顺,熟读全文,能了解大概文意。 5.小组竞读(ppt检测)。 学生练习回答。 6.全班诵读。

(二)了解作家作品

1.自读注释1,勾划批注重点。 2.学生补充预习的作者情况 3.照课件补充作家作品。

4、背诵识记要点

知者加速:诵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作者留学的目的 任务二活动

1.学生口头介绍预习中了解到的写作背景

2、教师补充

3.学生做笔记,记好要点 任务三 群言 展示

1、小组活动,讨论这三个问题。用时约5分钟

2. 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每组2号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讨论后明确:

1、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2、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3、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

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任务四 练习巩固

部分学生课前将配练第一大题答案写在黑板上,教师点拨订正后,自行改错。

布置作业 完成配练第二大题 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鲁迅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 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小时候手的教育有分不开的联系。他的母亲教给了他很多东西,他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的。

二、介绍作者。

朱德,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

三、抄写词语,注音和解释。

迁徙(

溺(

)死

和睦(

衙(

)门

妯娌(

)节衣缩食

宽厚仁慈

四、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了解课文都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优秀品质并找出表现这些优秀品质的事例的语句。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在文中标出,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掌握文中词语的意义。

五、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六、朗读分析课文。

1、教师范读第一段,这段情真意切,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要求学生仔细聆听,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提问: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指定几名学生朗读2——15段,要求感情充沛,尽量声情并茂。提问:这一部分以记叙为主,但其间穿插着评价母亲优秀品质的语句,请把这些句子找出来,思考他们有什么作用。“母亲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烈了”“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这些语句都是由哪些具体材料来支撑的?请加以简单的分析。

七、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对该课词语的掌握情况。

二、共同探讨课后练习三,完成表格,了解课文内容,熟悉母亲经历的事情,体会作者在文中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答案见教师参考用书。

提问: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条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三、全班有感情地齐读14——15段,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抒写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明确:一是“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仔细朗读这两个段落,谈谈你对这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四、请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两个段落,思考问题:作为全文的结尾,16段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有三层意思:一是悼念母亲的离去,二是对母亲的高度评价,三是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五、小结本文的布局特点。

1、以时间为顺序,点面结合,既照顾全局,又突出重点。

2、围绕中心选材恰当。

3、详略得当。

4、前后照应,过度和衔接自然。

六、小结本文的语言特色:本文语言朴实,但是更难得的是它朴实中的真情实感。(教师应结合文中句子详细讲解句子所包含的深厚感情。)

七、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5、回忆我的母亲

爱母亲

交融、升华

尽忠于民族和人民

爱党、爱人民

尽忠于中国共产党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把握文章结构,体会肖像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4、掌握夸张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把握文章结构,体会肖像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列夫•尔斯泰》(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实现这个目标,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相信大家一定可以顺利达标,有没有这个信心?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词【可以利用多媒体朗读】

1、师: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帮助更正。

2、生轮流朗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师及时表扬声音响亮,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

3、学生齐读板书的字词两遍。可能读错的字词:

藏污纳垢(gîu)

禁锢( gù ) 憎恶( wù )

鬈( quán )

髭( zī )伯爵( jué ) 广袤( mào ) 匕首( shŏu ) 鞘( qiào )

4、播放朗读MP3,学生认真体会节奏与感情;

5、学生再次自读。

三、二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自读课文,5分钟后比谁

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自然的意思,比谁概括得好; ②、能给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情况。

3、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学生概括。(对概括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4、多媒体出示答案,同桌互改。

5、学生纠正;

6、教师指导概括段意的方法

四、三读课文,体会肖像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1、师:肖像描写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下面请同学们对照自学指导进行自学,自学竞赛开始。

投影“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快速自读课文,同时认真思考下列问题,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答: 课文前半部分描写了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然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自学效果

师:同学们,4分钟到,不能回答自学指导题的请举手。

(如少数同学举手,老师则给以表扬:真不错,这么多同学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想出答案,的确不简单。下面,我请同学来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更正补充)

(如有较多同学举手,老师则延长自学时间:看来,这几个问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下面再延长2分钟,请同学们抓紧时间,积极动脑,认真思考)

4、出示答案,小组交流;

5、教师点拨此类题型要点。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抄写两遍。3分钟后默写。比谁速度最快,字体最好,正确率最高。

1、生练习,师巡视,找出学生抄写错或不规范的字,并及时板书到黑板上。

2、生默写。

3、收作业。教后记: (第二课时) 茨威格 学习目标

1、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2、掌握夸张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夫托尔斯泰》(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实现这个目标,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相信大家一定可以顺利达标,有没有这个信心?

二、完成自学指导一

1、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对照自学指导进行自学,自学竞赛开始。(投影“自学指导一”)

自学指导一: 认真阅读课文,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答。

①、托尔斯泰的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②、„„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③、当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自学效果

师:同学们,4分钟到,能够回答自学指导题的请举手。

如绝大多数同学举手,老师则给以表扬:真不错,这么多同学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想出答案,的确不简单。下面,我请同学来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更正补充。

如只有少数同学举手,老师则延长自学时间:看来,这几个问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下面再延长2分钟,请同学们抓紧时间,积极动脑,认真思考。

4、教师出示答案,同桌互改;

5、学生纠错,反思;

6、教师点拨。

三、完成自学指导二:

1、师: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认真思考研讨与练习第三题,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答。自学竞赛开始。

2、生自学,师行间巡视。

3、指名学生回答,回答不完整的,其它同学补充。

4、师适时点拨。

点拨:这些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运用。

五、当堂练习课后第四题

1、学生认真独立完成;

2、投影出示答案,同桌互改;

3、更正,兵教兵;

4、教师点拨;教后记:

《美丽的颜色》

一、预习案

1、预习目标

(1)熟读课文,识写生字词。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学习品味文章精练的语言,并把这种语言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去。

(3)学习体会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2、预习要点

(1)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层次。

3、达标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

)

(

)

(

)

(

)

燥热

窒息

沥青

吹嘘

筋疲力竭

(2)辨字组词。

龄(

) 扎(

) 励(

)输(

铃(

) 札(

) 厉(

)愉(

二、探究案

1、要点回顾

(1)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

(2)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2、问题展示

(1)了解居里夫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结构层次划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句中的“极大”一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一段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描写他们的工作环境,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理解在此恶劣环境下的“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如何理解“反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记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请品析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是怎样塑造居里夫人的形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堂总结。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人发现镭后美国政府给予她的嘉奖和荣誉,可是居里夫人对巨额财产毫不动心,体现了她不羡荣利,潜心科学研究,质朴、高尚的人格魅力。

4、拓展交流

学习了本文后,对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有什么感受?谈一下自己的理想。

参考答案

问题展示:

(1)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境贫寒,189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巴黎学院的结业考试,并获得了波兰留学生奖学金。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为夫妻。1898年7月,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除发现了新元素外,同年12月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人通过了博士论文《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的答辩,奠定了在放射形研究方面的基础。1903年12月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皮埃尔•居里因车祸不幸丧生。居里夫人在强忍悲伤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事业中,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934年7月4 日,居里夫人由于过多接触放射性物质,患恶性贫血症而去世。

(2)第一部分(第一段1):总写玛丽•居里“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领起全文。第二部分(2-14):具体描写玛丽•居里在小木屋里提炼镭那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第三部分(15-25):描写玛丽•居里和丈夫终于提炼出镭时的愉快与幸福情景,以事业的成功为乐。

(3)【答案】“极大”指到了极点,表明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写出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4)【答案】“极大的快乐”“奇异的新的开始”“艰

苦而且微妙的快乐”这些短语的使用,极大地增

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

时也设置了悬念。

(5)【答案】运用了对比和夸张。夸张修辞手法的使用,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冷、简陋、恶劣。同时,这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的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6)【答案】在这几年里,尽管环境恶劣,工作量大,但正是由于居里夫人“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最终成功地提取出了镭。正是这几年的艰苦努力,使他们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是“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7)【答案】

此段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了玛丽的工作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环境之恶劣,从而刻画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8)【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她“一个人”比作“一家工厂”,形象地突出了玛丽工作之艰巨,所遇到的困难之大,进一步赞扬了她坚定的科学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9)【答案】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将镭人格化,形象地体现了镭的提炼是如此之艰难。同时也使语言生动、活泼,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0)【答案】“反自然”是指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远远超出人的身体极限。句子表现出了作者欣赏父母两人工作的密切配合和感情的和谐,对父母在科学实验期间的协调的共同生活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11)【答案】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增强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居里夫人这段话揭示了“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的一个原因——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表达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对宁静、专注生活的热爱,以及她执着的工作态度,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12)【答案】“领域”,在这里指他们的学术范围,后面的“梦境”又将其形象化,将其比喻为美妙的境界,这就将居里夫妇热爱科学的情怀又一次显现了出来。这句话表现了居里夫妇早已把艰苦的提炼镭的过程当成一种美好的追求,一种美丽的梦境,进而衬托出了他们乐观、坚定、执着的品质。

(13)【答案】文章在叙述中不断插进居里夫人的记录,使叙述更真实更深刻,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有时候我整天

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这些充分展示了居里夫人刻苦钻研、坚韧执着、以苦为乐,对科学热爱、痴迷,对工作充满热情、献身科学的精神。

拓展交流 (略)

《三 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的美。 (二) 能力目标

1.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2.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

(三)情感目标

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三峡的美和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 。 ●教材分析

《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是令人赞叹。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了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奇神,其笔法令人不能不称奇。在这节课中,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评说课文的美。

● 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本内容上难度不大,但学生在体会三峡的美和领悟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把这作为这节课的重点。

●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2.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三峡风光,感受引读。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长江三峡的风景图吧! 同学们,我们看了长江三峡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是啊,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作者简介:郦道元,字善长,北魏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①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②学生学读古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中停顿,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1段,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段,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第4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③根据朗读提示,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2、

1)学生初度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 ①厥(

叠嶂(

曦(

)月

襄(

)月

沿溯(

素湍(

) 绝巘(

飞漱(

长啸(

) 属(

)引

哀转(

) ②辨明词义

通假字:略无厥处(通“缺”,空缺) 哀转久绝(通“啭”,声音转折) 古今异义:(主要了解在具体语境中所表达的古义)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冲上)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真,实在) 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a略无阙处(毫无)

b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c夏水襄陵(漫上)

d不见曦月(阳光) e或王命急宣(有时)

f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g不以疾也(认为,觉得)

h绝周谳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i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j飞漱其间(冲刷) k良多趣味(很)

1.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m.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n.林寒涧肃(寂静)

3、背一背: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4、根据文章想象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

山---- 两岸连山

隐天蔽日

高峻美

三峡

夏---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奔放美

水 春冬---素湍绿潭

悬泉瀑布

清幽美

秋----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凄婉美

5、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二课时

一、知识回放

在上一节课,我们着重理解了全文的基本内容,我们一起重温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根据文章写作思路想象三峡壮景,并有感情的朗读。

山----两岸连山

隐天蔽日

高峻美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三峡

夏---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奔放美

(层层铺陈、侧面烘托)

水 春冬---素湍绿潭

悬泉瀑布

清幽美

(大笔点染

生动精练)

秋----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凄婉美

(正面摹声

侧面引用)

二、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这节课我们着重理解文章的美和写作的妙处。

1)同学们,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 美,你看

”的句式说一说吗?

例:三峡的 山 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2) 三峡的美哪里是文字能穷尽的?它还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你能再说一句想象的话吗?

如:三峡的云美。你看,那漂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雾,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多么婀娜多情,多么幽深秀丽。

3 )三峡美景让人赏心悦目。写景是为了抒情,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

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4)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4)请同学们欣赏课文,并结合练习提示,领悟文章的写法之妙(学生合作学习,自由评说)

1、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从

面体现了山峦的

,山势的

;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则是

描写,以“不见曦月”衬托山的

学生悟点:

教师点评: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分明。“隐天蔽日”,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烘托山“高”。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用了

手法,突出水势

学生悟点:

教师点评:这段从浩大、险恶、湍急三方面描写三峡的水势,,突出江水湍急、凶猛的特征。从侧面突出夏水湍急的语句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夏季的江水,作者运用了“层层铺展”的手法。

3、本文描写生动、精练,写“湍”用

,写“潭”用

,写“柏”用

,写泉用

。写景用极为精练的四个字

,写出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学生悟点:

教师点评:山静、泉飞、怪柏、水奇,静中有动,声色分沓,山水相配,构成了一幅挺拔超俗的图画。

4、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既从

面摹声,又从

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

学生悟点:

教师点评: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本来“林寒涧肃”已经是够凄清的了,“容谷传响”的“高猿长啸”已经够凄异了,啼声的“哀转久绝”已经能够让闻者倍感寒意了。在尽写了山光水色之后将笔触转向“猿”与“人”,从而深化文章意境,这就是作者的妙笔所在。

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师小结: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了精准的描写以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三峡的美。

三、背诵美文

教师点拨:郦道元真不愧为北魏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他用地理学家的丰富游历和散文家的风厚的文学功底,在一百五十余字的短文,却能囊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古猿怪柏,其笔法确实精妙至极。难怪当代散文家 余秋雨先生说郦道元《水经注》中的三峡,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辞章了。这样的美文,读的时候,一定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用心体会山的高峻,水的湍急,春冬的静谧,秋的凄凉,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情”。同学们,让我们让我们满怀对这篇美文的喜爱,饱含感情的读起来并背出来。

四、比较拓展

同学们,小学里我们一定学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

1)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

一、

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2)这一首诗所表达的感情与课文一样吗?

这首诗所表达的心情是愉快的;课文所表达的心情是悲凄的。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2、课外延伸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看: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观。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三峡是美丽的。其实我们身边也有美丽的风景,我们白云山就是一个著名的风景点,请同学们学习郦道元的写景的手法,写一篇短文来向游客们展示白云山的美。

答谢中书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2) 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3) 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2、过程与方法

(1) 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2) 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美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 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著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2、难点:《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指导朗读,力求美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想象,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背诵课文;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齐背郦道元的《三峡》

2、教师充满感情的导言

同学们,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川,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二) 走近作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附:“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三) 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1、反复朗读课文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3、全班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解释以下加点词,翻译粗字体句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四) 师生共同研读课文,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以小组为单位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参考《三峡》的各种描写角度)

2、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班级交流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总之: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郦道元抓住江水与两岸高山特征,状物传神,描绘了一幅奇异美妙、既生机盎然又幽深冷静的图画,又于其中寄寓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则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五) 巩固、运用

1、自背、互背、最后当堂默写

2、佳句运用

本文和《三峡》一样,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最大化地运用或改用它们说一段话来描绘景物,看谁用得多,用得好。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六) 布置作业

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记承天寺夜游》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景,是怎样写的?

3、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答谢中书书》有什么不同?

第2 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记承天寺夜游》。指导朗读,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背诵思路;赏析文中写景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古有一人: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他频遭贬滴,一生历典八州,他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苏轼) 你能替我介绍一下苏轼吗?

生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天,我们学习他被贬谪黄州时写的一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放声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生听读录音

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体会作者的感情。

3、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4、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

要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名的含义,男女生分组竞赛。(生译读,师巡回质疑) 抢答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

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 (3)

月色入户:(门) (4)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5)

怀民亦未寝:(睡)

(6)

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8)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

抢答题(2):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师:通过精彩的比赛,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准备,下一回我们举行朗读擂台赛。

5、挑战擂主(生荐):朗读比赛

要求:读得流畅自然,读得声情并茂。

(男、女各一名,挑战擂主,其他学生据朗读要求,作点评。)

(三) 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1、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抢答题

(三):先思考,后分组讨论,再抢答。(1)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

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

(3)

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4)

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生成答案预设:

(1)一是因为作者被贬滴,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写作背景链接:

元半二月七日,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如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写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住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耻无权的闲客。

(2)描写夜景之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它给人的感受是空灵、皎洁、明净„„

不错,此句定景仅用18个字,却创造出生动的意境,我们不妨仔细玩味,看它妙在何处?

品析语言方法指导:

抓住关键词语,仔细揣摩其含义,运用增减,调换法,通过比较来体味原文的精妙。 原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

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2)删一删,品修辞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你认为删去原文中的“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 预设参考答案:

(1)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然而添加语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2)删去后当然不好。因为原句

(一)用比喻,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来是天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不仅出奇制胜,而且更显空灵。原句

(二)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而删去后,不但没了新意生动形象,更改变了原意。

(3)为降低教学难度,先出现关键词句,再让学生体味作者的心情。

欣然起行(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

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寻(有急切访友之情)

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

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

(4)月光虽非夜之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作者借“何夜”何处一句点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真谛。这也正是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原因。

所以这里的“闲人”并非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你认为“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呢?

具有闲情逸致,兴趣高雅之人,也包含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壮志难酬,一贬再贬,可见他的无奈与悲凉,他何尝要做一个闲人呢?赏月只不过是他借月抒情,自我排遣罢了。

(四) 与作者对话

面对此景此情,难道你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师:解读了文本,读懂了作者,接下来我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生齐读) 师小结:

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笠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更要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我们在领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背诵课文。(生背诵课文)

(五) 拓展、积累

师: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抒怀。你能说出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吗? 教师预设答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7、举杯望明月,对饮成三人。

——李白

《记承天寺夜游》 林雪雯

【教材分析与处理】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将课堂最大化的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掌握文言词汇,朗读背诵全文,体会本文语言特点,此为教学重点;扣住文眼“闲”字做文章,创设富有活力的开放型课堂。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达成浅文深教的效果。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主旨,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 感情。

3、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解读“闲人”二字,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流程】

(一)导入:(教师唱《但愿人长久》,营造氛围,引入课题) 师:知道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词中的名句是哪句?月是诗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的名句?下面让我们学习苏轼的另一写月名篇《记承天寺夜游》,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走进苏轼。(板书)

(二)解读标题。明确:文体(记), 时间(夜),地点(承天寺) 补充介绍承天寺(展示图片):“承天寺”是张怀民居住之所,张怀民在元丰六年也被贬谪到黄州,他修了一座亭,苏轼给亭命名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送给张怀民,其中有一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三)交流预习体会,明确学习目标。

1、学生资料展示,走进苏轼,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生交流预习收获与疑难,明确个体学习目标与全体学习重点。

(四)初读课文,体会层次美。

1、自由朗读,明确朗读要求。要求:读得流畅响亮。 读得字正腔圆。 读得抑扬顿挫。 读得层次分明。

2、小组再读课文,体会文章层次美。

指导:表达方式的不同,感情不同,语气语调不同。 读叙事。读出闲适、欣慰之情。

读写景。第二段描绘庭院月色,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要读出喜悦、闲适之意。 读抒情。既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闲时赏月欣喜,漫步的悠闲。

3.、指名读,读出记叙、描写,抒情的不同感情。

4、播放视频,听读课文,体会层次美。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的层次美。

(五)疏通文意,合作研讨。

1、学生交流以往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及明确重点。• 教师补充(媒体出示)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留---如人名、地名、年号等不翻译,保留。 • 换---用近义词替换。 • 补---补充省略成份。 • 调---倒装句式进行调整。

• 删---将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去掉不翻译。

2、小组合作,借助课文注释,理解句意,并在便利贴上整理重点。抓住重点字和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等。

3、学生整理汇报,解决疑难。

4、全文整体感知。

(六)深入探究,感受胸怀美。

1、思考:文中那个字最能体味到作者的内心情感?苏轼是“闲人”吗?

扣住文眼“闲”字做文章,引导学生到文中寻找答案。学生自己找,自己讲,自己归纳,老师点拨。

2、明确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体会人物胸怀境界美。教师小结:苏轼看上去真的很闲,无官一身轻,有闲情雅致欣赏美景,(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但苏东坡内心深处不愿意做一个无官一身轻的闲人。他不断被贬,却能够随遇而安,我们从苏轼的身上看到了豁达乐观,看到一生屡遭贬谪,身形万里,但始终释然安然,达观豁达。

3、探究“文人心境”。

补充欧阳修、范仲淹等材料,课外延伸。

(七)拓展迁移,培养胸怀美。

1、展示烦恼清单。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与朋友、父母交往方面的,可以是体态长相方面的。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清单。

2、讨论:遇到烦恼时,应该如何面对?

(八)学生谈体会及疑惑。

(九)教师布置作业并结束语。

苏轼一生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他的那份豁达乐观如皎洁的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那么当我们面对生活的风雨时该如何呢?请同学们齐读寄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面对风雨坎坷,让我们改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这样,也许我们就会找回人生的坐标,用纯净的笔去书写我们大写的人生!

【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吴均

一、课题解析:给朱元思的信 “书”:指书信,本文是吴均写给好友的书信的一部分。

骈体文:又称“骈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

特点:讲求对偶,句子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

关于六朝骈体文:

唐:称时文(与古文相对)晚唐:称四六文(

四、六言为主)清:称骈体文(两马并列驾车为骈)

吴均体:六朝骈体文往往为了追求形式美而只在技巧上下功夫,致使许多作品徒有华丽的外表。

吴均的作品却能扬其长避其短,不堆砌辞藻,基本不用典,自然流畅,清新高雅,形式精美而又内容充实,时人效之,号为“吴均体”。

二、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他的骈文成就很高,《与朱元思书》是传诵很广的名作。

吴均当史官时,实写历史,帝不喜,烧其书,罢其官,吴均被免官后于山水中寻找真趣。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并能流利地背诵,掌握字音、字形。

2疏通文意,能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积累重点实词含义 自学指导一(5分钟)

听录音,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嘤嘤

成韵

鸢飞戾天

与朱元思书

翻译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 / 飘荡,任意东西。自 / 富阳至桐庐 / 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 / 皆缥碧,千丈 / 见底;游鱼 / 细石,直视 / 无碍。急湍 / 甚箭,猛浪 / 若奔。

夹岸 / 高山,皆生 / 寒树。负势 / 竞上,互相 / 轩邈;争高 / 直指,千百成峰。泉水 / 激石,泠泠 / 作响。好鸟 / 相鸣,嘤嘤 / 成韵。蝉 / 则 / 千转不穷,猿 / 则 / 百叫无绝。鸢飞 / 戾天者,望峰 / 息心;经纶 / 世务者,窥谷 / 忘反。横柯 / 上蔽,在昼 / 犹昏;疏条 / 交映,有时 / 见日。

第一段: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俱:完全/都;净:消散;共色:一样的颜色;从:顺着)(东西:名作动:向东向西)(许:表约数,左右;独绝: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总写,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一段: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

写景:风烟俱净,天山一色。

叙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缥碧:青白色)(急湍:急流的水;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奔:动作名:奔驰的马) 译文: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水色——缥碧

水清——见底、无碍(夸张)

水急——甚箭、若奔(比喻)

小结:这部分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缨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夹岸:两岸;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冷之意的树;负:凭借;竞:争着;轩邈:轩,高;邈,远。这里都用做动词,争高,比远) (激:冲击;泠泠:形容水声清越) (好鸟:美丽的鸟;相鸣:相向和鸣;嘤缨:鸟鸣声;成韵:和谐的声音;转:通“啭”;穷:尽)

译文: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和谐动听。

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绝:停止;戾:至;息:平息;经纶:筹划、治理) (窥:看;反:同“返” ;柯:树木的枝干;蔽:遮蔽;犹:如同)

(交映:互相掩映)

译文: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思考:作者从什么感觉来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

视觉——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蔑视阿功名>——

听觉——泠泠的泉声、嘤嘤成韵的鸟声、千转不绝的蝉声、百叫无绝的猿声

———

爱慕自然/蔑视功名 探究主旨:

我们可以从首段“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种享受自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更令人赞赏的是,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两句观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 这几句,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

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爱慕美好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结构: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具体写:“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具体写:“奇山”

“看” (高山,寒树,横柯,疏条)

“听” (泉响,鸟鸣,蝉噪,猿啼)

结构美

意境美

志趣美

语言美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2、结合写作背景,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自学指导:

1)哪句话概括了富春江的山水特点?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章的3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这3段文字是什么关系?为何先写水?

3)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写景? 4)看到富春江奇山异水后,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看到富春江奇山异水后,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是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一种否定。封建时代“世间熙熙,皆为利来;世间攘攘,皆为利往”,读书人无不以功名为追求的目标,作者因看到了官场的黑暗而发此感慨。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功名利禄者的蔑视,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大自然、淡泊人生,意欲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5).怎样理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这一句话?

这一句是作者感受到一种享受自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6).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静态:清澈 ;动态:急猛。

(7).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 。

(8)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 (9)本文是骈文,请找出文中出现的对偶句。

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10)请结合文中具体例子分析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色。

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缥碧”“见底”正面写江水明净,游鱼可数,细石可见,侧面衬托江水的清澈,形象描绘了江水的静态美。

如“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句子运用拟人的手法,从视觉上状写山的高峻,生动形象地赋予了静止的山以动感和向上的活力,又从听觉上写山中天籁和鸣,衬托山谷的幽静,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二、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三、运用课文原句填空(6分钟)

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

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富春江水清澈的:

6、写江流湍急、气势磅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山“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10.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_ __________

(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

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11、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

12.文中写出的富春江江水的特点是

13.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唐诗五首教案 王绩《野望》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注释】

⑴东皋(g üo ):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迫近。 ⑵徙倚(x ǐy 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 ⑶秋色:一作“春色”。 ⑷落晖:落日。 ⑸犊(d 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翻译】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评析】

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是王缜的代表作之一。

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颌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闲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陶潜《移居》),该多好!然而井非如此,这就引出尾联:“相顾无相识”,只能长歌以抒苦闷。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籍,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武,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

【赏析】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

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黄鹤楼》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诗歌的常识。了解诗歌朗读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通过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情味,领悟其意境。

3、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学习重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联系诗歌意境,进行创新写作。 板书设计 黄鹤楼 崔颢 空

空悠悠 孤寂苦闷 历历

萋萋 触景生情 愁 思乡之愁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从《唐才子传》中记载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1、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 湖北: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

2、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颢的诗下面题写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离去了。事后对崔颢的该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众多古人称崔颢的这首诗是“第一”、“千古之奇”。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回忆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今天我们再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崔颢的《黄鹤楼》。

1、听读——划分节奏

2、译读——理解内容

3、说读——体味情感

4、背读——积累词语

三、听读--划分节奏 学会朗读

1、听读诗文,划分节奏

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边听边用笔在课本上划分节奏,可以小声跟读,注意诗的节奏划分规律。

2、学生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引导,诗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写景诗等。从体

裁上可分为律诗和绝句,而律诗有八句,绝句四句。划分节奏的规律分别为 “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

3、学生齐读,体会诗歌节奏,掌握读诗的方法。

四、译读--理解内容 领会意境

1、指导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小组合作学习解释诗句。

2、讨论后可以互相译读。

3、教师小结诗句意思。

4、分别请几位学生示范译读这首诗,教师更正,归纳总结。教师小结:

《黄鹤楼》则是揽胜怀古思乡的名篇。它把神话与现实、古与今、情与景熔为 一炉,创造了一个苍茫开旷的诗歌境界。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 三是声调自然、音节浏亮的音乐美。

五、说读--体味情感 创新运用

1、再读诗文,让学生在读中领会诗人的情感。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个人朗读感受,小组交流:诗人由“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体会诗人在诗中体现思乡的情感。

2、既然写思乡之愁,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 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空荡荡的黄鹤楼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3、哪一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第三联描写繁荣的景致,有什么作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以繁茂之景反衬凄清之情,烘托孤寂的思乡之情。

六、背读--积累词语 再悟美文

1、个人示范背

2、唱诵。

3、回忆、背诵曾学过的与黄鹤楼有关的古诗。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古诗。

七、拓展练习。

1、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理解诗的内涵,提供贾岛的《黄鹤楼》与崔颢的《黄鹤楼》相比较,区分两诗选材角度、所抒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更细腻地理解文本。

《黄鹤楼》(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晴对余晖。

2、《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3、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教学方法 朗读---鉴赏---感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导入: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故事,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请大家回顾曾学过的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李贺:《雁门太行》(黑云压城城欲摧):“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少有才华,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被贬。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诗人,他能诗能画,精通音律。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具有词句秀丽,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点。尤其是避世隐居之时,所作的诗歌大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 。后人称他“诗佛”。

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了解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犒赏三军,并留作军队判官。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庭。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四、反复诵读,以读促悟

(一)读一读

1、从诗体上来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8句,分为四联,大家回忆一下,是哪四联呢?(首、颔、颈、尾)

2、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试读

3、学生个读

4、学生齐读

(二)品一品: 把握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小组探讨:

1、本诗中哪个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问边)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孤寂、激愤、抑郁) 赏析: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而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

然不同。自己过了居延这个地方,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天空。诗人以“蓬”、“雁”自比,这两句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苍茫辽阔、浩瀚无边)

4、整首诗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想到自己被排挤出朝庭之外时——激愤抑郁 看到将士不畏艰苦守边卫国时——赞叹敬幕)

尾联:诗了到达目的地以后,从兵士那里得知都护正在边防前线准备战事,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敬慕之情。

(三)悟一悟:

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1、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 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 。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历来为人称道,你能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吗?

“直”和“圆”两字用得逼真、传神。准确地描写了沙漠广阔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孤寂的感受。大漠无边,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青烟直上云霄,“直”字荒凉孤独中透出挺拔雄伟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长河”之上,是一轮圆圆的落日,“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五、小结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之情。

六、作业布置:吟诵《使至塞上》

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大

大漠孤烟直线条美:直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层次丰富 长河落日圆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青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诗中有画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3、感悟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留恋故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领读。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3、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名作品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著有《李太白集》。

4、选自《李太白集》。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25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诗人正值青年,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野顿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5、学生齐读、背诵。

三、细读品味: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一个“从”字,凸显了诗人的大气魄。本是诗人乘船顺流东下,可在诗人眼里,竟是长江跟着自己游览。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间。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夜晚,变幻莫测的江水、月光、云霞让诗人目不暇接。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明确:运用拟人手法,借故乡的水有情,不远万里送“我”告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亲人的感情。

四、合作探究:

对诗中“送别”情绪应如何理解?

明确: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与作者的其他送别诗不同,并非为朋友送行,而是告别故乡。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25岁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情,江水流过的蜀地是养育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

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己远行,怀着深情厚谊, 万里送行舟,从对方写来,越发显示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 情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别具特色。

这首诗,作者描绘了出蜀过荆门山的沿途山川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 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六、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远渡地点、出蜀目的——山水(远景)——月云(近景)景色壮阔——由景及情, 留恋故乡。

————赞河山、恋故乡。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师:同学们好!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西湖是公认的天下名胜。那西湖风光究竟有多美,大家想不想知道啊?那就先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西湖风光图片, 亲眼感受一下吧!

(配乐,投影风光图片) 师: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呀?

二、检查预习及课下积累(5分钟)

师:西湖风光的确令人陶醉, 大家肯定都想去游览一番吧?好!今天, 就让我们追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足迹, 去做一次超越时空的西湖之旅吧!

1、简介作者: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带领着我们游览西湖的这位导游。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呢?

(指一生说)

(幻灯片出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李白、杜甫合称唐朝三大诗人,是唐代诗人中创作诗作最多的一个,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长庆

三、四年间,白居易任杭州剌史。西湖美景深深地吸引着诗人。在任期间,他写下了很多有关西湖湖光山色的诗歌。请注意:钱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别名。

2、课下积累 师:《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时所作。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啊,在此地做刺史的可以说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应当就是白居易和宋代的一位大文豪?是谁呢?他就是苏东坡。无独有偶,苏轼也曾写过描绘西湖的传世佳作。有谁知道?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师:是美丽的西湖赋予了他们灵感,更是他们为西湖增添了永恒的诗意啊。让我们永远的记住他们,也记住他们千古传颂的诗歌。

师:你还能说出描绘西湖的诗句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三、出示目标:(1分钟)

师:欣赏完这两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歌,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大家请看大屏幕!

目标导航: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2、用心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3、准确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师: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到目标?我相信,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一定能达到目标!

四、读一读 领略诗之韵(6分钟)

1、师:有了目标,就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向美丽的西湖进发,但旅途中我们也不能闲着,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歌吧!在朗读之前谁能告诉大家朗读诗歌有哪些要求啊?

一、读准字音;

二、读准节奏;

三、读出感情。

2、下面我们进入我们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读一读 领略诗之韵。

3、学生自读诗歌。

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诗歌。

4、点名朗读,同学纠正,师适时板书读错的字。

5、听录音:

师: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读诗也是讲究技巧的,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

师:现在我们来对照一下,看看我们画出的节奏是否正确,如果有差错,请迅速更正。

(幻灯片)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6、齐读诗歌一遍

师: 现代作家梁晓声说“读书是一种幸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种幸福吧!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首诗,争取能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五、译一译 通晓诗之意(5分钟) 师:在同学们诵读声中, 不知不觉我们到了西湖, 西湖的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 现在如果请白居易先生做导游, 他所吟诵的古诗啊, 我们可能听不大懂,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

译一译 通晓诗之意

(出示投影)请自由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小组内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讲解诗句意思。

2、生自学;师巡视,将学生有疑难的共性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指名学生译讲诗歌。

师备案: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五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4、全部讲完,学生齐读诗歌一遍。

推荐第5篇:部编语文二年级《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2、理解大话、无边无际词语含义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根据要求,做游戏“纸筒看黑板”。

师口述游戏规则:

(1)左手把纸筒放在左眼处(2)右手捂住右眼。(3)头不能移动,直视前方。

师:通过纸筒,你看到的黑板是什么样子的?拿下纸筒,再看看你刚才看过的地方。你看出了什么?

过渡语:同学们,通过纸筒,我们发现,视角不同,看到的范围也就不同了。

今天,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蓝天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12.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二、再读课文,理解脉络 1、分角色朗读课文。

(1)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个小动物?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学生反馈。(板书:青蛙 小鸟 天的大小)

过渡:这位同学概括简单明了,以后我们也要学习他这种概括课文的方法。

2、师:小鸟和青蛙在争论天的大小,那小鸟和青蛙在井的什么位置进行争论的?你从文中的那句话知道的呢?

学生反馈:青蛙在井里, 小鸟在井沿。“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三、学习课文、深入体会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小鸟和青蛙在井沿上发生了争论,那他们是怎样争论的?文中出现了几次对话?

(1)学习第一次对话:

师:(课件出示)谁想读一读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呢? 指导朗读。理解:小鸟飞了多远啊?一百多里有多远呢? (2)学习第二次对话: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真精彩,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次对话。看看小鸟和青蛙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谁来读?)

疑问:

大话是什么话?解释:大话:夸口说话或言过其实地说话。 例:我们要老老实实做人,不能说大话。

你说过大话吗?你看青蛙多么自信,它说小鸟在吹牛呢!

小鸟是怎么来反驳青蛙的呢?天有多大? 学生反馈: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师:大家想想无边无际又是什么意思呢?没有边际,指极为辽阔广大 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生:大海 草原 森林 沙漠……

师:咱们同学知道的还真不少呢,读第二次对话并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因为小鸟整天在天上飞,知道天无边无际大得很。青蛙整天坐在井里,只能看见井口那么大的一片天。所以他们有不同的看法。 (3)学习第三次对话:

师:学到这里,大家都已明白,到底是谁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笑?

生:它是多么的自以为是啊!他是多么的愚蠢啊!

小鸟见识多广,诚恳地劝告青蛙,希望青蛙能改变它的看法。 (4)师:同学们,通过这个寓言故事,你们学到了什么?

总结: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

师:我们都知道青蛙错了,可它自以为是以为是自己对了,要怎样才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 生:跳出来,让小鸟带他到处走一走

师:对,眼见为实,青蛙真的从井口跳了出来,让小鸟带他到处走一走,它会看到什么?(生练说)

生反馈各景。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优美。

课后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一听,课后续编这个故事。

3、读读这些故事:

画蛇添足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长 狐假虎威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

1、在把握教材时我将“无边无际”、“大话”、“笑”三个词作为文章理解的关键。通过这三个词来了解课文,穿针引线。

首先,在引导学生了解“无边无际”时,我设计了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无边无际?通过让学生欣赏(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天空,等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实现对第一次对话的理解。

2、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来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顺带指出说大话是指:说夸张,不切实际的话。但是在具体教学时,我又在思考:怎样让学生了解说大话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与说谎话的区别。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最后我想:如果举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举了两个实例让学生来感受什么是说大话。

3、通过第三个关键词“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对话。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两次,这两次的笑是有区别的。文中两个笑。青蛙为什么笑,小鸟为什么笑?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是。另一个小折射出了小鸟的虔诚,真诚相劝。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这在为学生最终了解文章寓言作铺垫。

在教学中,本人还有许多不足。如朗读指导不够,教师的评价语言匮乏等,以后我定会多多学习,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三提高。

推荐第6篇:四季(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1)

四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认识10个生字、认识3个部首;会写“天、

四、是”3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能仿照课文,创编小诗。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模仿课文的写法,创编小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四季风景图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欣赏四季风景图片,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读中识字

(一)朗读课文

1.初读:读准字音,感知内容:即慢速地、大声地多读几遍。

2.再读:整体感知,加深印象:即速度稍微加快读。

如学生读得不够准确,教师再范读或带读。

(二)游戏:(出示课件)

(三)再次齐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自主选择,指导朗读

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一)指读、分组读

(二)学生评价

(三)请所有喜欢相同季节的同学都站起来有感情地或加上动作读。

四、开阔思维,训练语言

你还能从哪些事物身上知道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来了呢?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觉得四季美吗?那我们要怎样保护这美丽的景色呢?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与想法,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

一、从图入手激发兴趣

(一)出示课件——四季的景色,学生欣赏。

(二)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季节,说说这个季节的景色特点。学生说哪个季节,就出示表示哪个季节的字卡(春、夏、秋、冬)挂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识这四个生字。

二、自由选读体会诗境

(一)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音。

(二)在学习小组内读给同学听,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指名朗读,要求定位在读对,读通上。

(四)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练习朗读,并体会。

三、感情朗读背诵全文

老师范读课文。

(一)学生练读,小组里学生互读互评。

(二)指名朗读,伺机进行评价。

(三)自由练背诵——小组合作背——全班齐背。

四、拓展训练创编诗歌(以文中出现的句式创编)

五、自主探究识字写字

(一)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二)交流书写体会。

(三)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学生认真看。

(四)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

六、拓展练习,课外延伸

七、课堂小结

推荐第7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目录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目 录

课文 ..........................................................................................................

1 小蝌蚪找妈妈 ............................................................................... 2 我是什么 .......................................................................................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 语文园地一 ................................................................................... 快乐读书吧 ...................................................................................

识字 ..........................................................................................................

1 场景歌........................................................................................... 2 树之歌........................................................................................... 3 拍手歌 ............................................................................................ 4 田家四季歌 ...................................................................................

语文园地二 ...................................................................................

课文 ..........................................................................................................4 曹冲称象 ....................................................................................... 5 玲玲的画 ....................................................................................... 6 一封信...........................................................................................7 妈妈睡了 .......................................................................................口语交际:做手工 ....................................................................... 语文园地三 ................................................................................... 8 古诗两首 .......................................................................................

登鹳雀楼 .......................................................................................

望庐山瀑布 ...................................................................................9 黄山奇石 ....................................................................................... 10 日月潭 ......................................................................................... 11 葡萄沟 .........................................................................................

语文园地四 ................................................................................... 12 坐井观天 ..................................................................................... 13 寒号鸟 ......................................................................................... 14 我要的是葫芦 .............................................................................

口语交际:商量 ........................................................................... 语文园地五 ...................................................................................15 大禹治水 .....................................................................................16 朱德的扁担 ...............................................................................17 难忘的泼水节 ...........................................................................口语交际:看图说故事 ............................................................... 语文园地六 ...................................................................................18 古诗两首 .....................................................................................

夜宿山寺 ....................................................................................... 敕勒歌 ........................................................................................... 19 雾在哪里 ..................................................................................... 20 雪孩子 .........................................................................................

语文园地七 ................................................................................... 21 狐假虎威 ..................................................................................... 22 狐狸分奶酪 ................................................................................. 23 纸船和风筝 ................................................................................. 24 风娃娃 .........................................................................................

语文园地八 ...................................................................................

推荐第8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狐假虎威》教案

《狐假虎威》教案

☆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图片、狐狸和老虎的头饰。

☆ 设计思路

1.《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由于课文的插图生动逼真,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为此我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的插图讲述故事的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读思结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把阅读和思考、联想、讨论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及生活阅历,加深认识,拓宽视野,在师生共议、争鸣辩驳中交流心得,体会寓意。

3.读演结合。

阅读和表演相结合。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通过师生的共演及学生的自演来指导朗读,体悟语言魅力,理解有关词语。

☆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讲述故事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指名读课题。)

2.指名读课文。(老师相机正音。)

3.小朋友读得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谁讲得最好,就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师打出实物投影图。)学生自己练习一遍。

4.指名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二、默读课文,理解题意

1.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大家可以默读课文,想一想。

2.仔细读课文,课文中也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仔细找一找,并请画出来。

3.指名说。

4.出示句子“狡猾的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让学生说说“假”在课题中的意思。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来确定“假”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中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1.细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咱们认真读读这个故事。

⑴.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老师板书“窜”。)

⑵.换词训练。(让学生试着把“窜”字换成另外一个字,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来理解“窜”在课文中的意思。)

⑶.指导朗读。

①.狐狸看见老虎来了,紧张不紧张?小朋友自己读一读,看谁能读得让人感到紧张。

②.学生练读。

③.指名读。(相机评价,如:有点儿紧张的感觉。)

2.细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过渡:请小朋友接着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看谁读懂了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⑴学生读书。(学生读书的时候,老师板书:骨碌、扯、蒙。)

①.骨碌是什么意思?谁懂了?能做个动作让老师看看吗?(指名表演。)

②.让学生再次读书理解“扯”字的意思。

③.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骨碌一转”、“扯”等词语来读好狐狸的话。

④.师生演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特别提醒学生,狐狸该以怎样的语气说话才能把老虎给蒙住?(教师可抓住学生朗读时的语气、表情进行评价,通过积极的评价手段,指导学生读好狐狸的话。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大组交流。

3.学生描红探究生字的书写。

4.教师范写“假、威”。

5.学生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指导。

推荐第9篇: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教学难点

会写“竹、牙、马”等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动物的脚印图、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的时候,你们喜欢玩什么?(堆雪人、打雪仗、看自己在雪地里的脚印。)那你们有什么样的心情?(非常快乐、开心、高兴等。)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看见下雪了,也跑出来玩了,你们看看,认识他们吗?(贴图: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师:小鸭还悄悄地告诉我,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初识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学生分组读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三、合作交流,趣味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教师指名读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笔画“横折弯钩”。 (4)学生齐读生字。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我相信,大家肯定有很多记住这些生字的好办法。那么,就请你把自己的好办法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吧!看谁记的字最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字、记字,再互相考一考。) 3.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1)谁愿意把你记字的办法说给大家听?(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2)教师指名读字卡。 (3)开火车读字卡。 (4)男女生赛读字卡。 (5)“猜字”游戏。(一人指字,大家做口形或动作,一人猜字。) (6)“找字”游戏。(一人读字,大家举起相应的字卡。)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 2.同桌互听互读。 3.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养成习惯 出示要写的字“竹”“牙”“马”“用”“几”。 1.教师指导笔顺,学生书空。

2.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竹”“马”“几”,指导笔顺“横折弯钩”。 4.学生描红,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听歌导入,复习检查

1.播放歌曲《雪地里的小画家》。 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奇怪,《雪地里的小画家》原来还被编成了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学唱这首歌? 大家今天一定要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我们完成任务后就用剩下的时间学唱这首歌,好吗?

2.出示课件、依次检查生字,认读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二、逐句学习,理解课文

齐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共几句话。 (一)学习第

1、2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读第1句,体会感叹号的读法。引导学生读出喜悦、惊喜的心情。指名读。

2.第2句联系课文和实际情况重点理解“一群”。(小鸡来了是不是“一群”?小狗来了是不是“一群”?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都来了是不是“一群”?) (二)学习第3句。

1.播放课件:白雪纷纷扬扬落下,伴随着美妙的轻音乐,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分别在雪地留下清晰的“脚印”,学生看后再读文。 2.启发学生:你们读懂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动物踩出的脚印形状,指四名同学在准备好的课文图画贴上合适的脚印图案。

4.指导学生读课文第3句。

5.为什么他们画出的脚印不一样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教师适时点拨。(他们脚的形状不同所以踩出的脚印也不同,小鸡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爪有厚厚的肉垫,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中间有脚蹼,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蹄子踩出的脚印像月牙。) 6.拓展教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还能画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请你当小诗人来编一编、写一写。 (三)学习第4句。

1.孩子们,如果我们想画画要用笔和颜料画很长时间对不对?小动物们却不用,现在让我们齐读第4句,看看他们是怎样画得又快又好的。 2.你们从哪些地方读出小动物们画画非常简单,而且画得又快又好。(学生自由回答: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等。) 3.朗读这句话,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4.指导读法: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及几步就能画成一幅画的自豪感。

(指名读、齐读、比读、表演读) (四)学习第5句。

1.这些小动物们的画画得这么好,让人看着真喜欢。可是有一只小动物却没有来参加,你们知道是谁吗?(青蛙) 2.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齐读第5句。 3.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五)学习第6句。

1.青蛙为什么没来参加呢?他去串门了?还是在吃饭?(他在洞里睡着啦。) 2.青蛙真懒,大家都在画画儿,他居然睡觉,我们快去叫醒他,好吗?(不行,他正在冬眠。) 3.教师指名回答,适时点拨:什么是冬眠?还有哪些动物需要冬眠?(蛇、刺猬等动物也冬眠,借此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三、回顾全文,熟读成诵 1.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播放课件,学生根据情境背诵课文。 3.学生自编动作背诵课文。

四、总结全文,学唱歌曲

1.说一说:学生谈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画一画:动手画,感知本课或学生知道的其他“小画家”的作品。 3.写一写:找到其他冬眠的小动物,按课文最后两句仿写诗句。 4.想一想:(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他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 (2)还有哪些小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5.唱一唱:学唱《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后反思

13 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石、只”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教学难点

会写“多、出”等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窄口透明瓶子。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随题识字

导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出示乌鸦图片)他是谁?同学们说对了,他就是乌鸦。(板书:乌鸦)识记“乌鸦”这两个字(没眼睛的小鸟眼前一片“乌”黑,鸟前长牙就念“鸦”)。齐读。教师简介乌鸦。

2.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他却十分聪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小故事。看看他是怎样利用自己的智慧喝到水的。(板书:喝水) 3.齐读课文题目,注意“水”是翘舌音。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wū yā dào chù bàn fǎ pánɡ biān xǔ duō 乌 鸦

到 处

办 法

旁 边

许 多

shí zǐ fànɡ jìn zhǎo shuǐ kàn jiàn yì zhī kǒu kě 石 子

放 进

找 水 看 见

一 只 口 渴 (1)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2)去掉拼音读。 3.整体感知。

(1)怎样判断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学生小声自由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三、问题入手,朗读感悟 1.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识记、书写“石”字。

(1)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渐渐)能换个词吗?(慢慢、一点一点)用“渐渐”说一句话。教师引读: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放进了小石子。) 识记、书写“石”字。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强调注意笔顺,第二笔是撇,要舒展一些。书空、动笔写。学生组词(石碑、石头等)。

(3)乌鸦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一颗一颗)从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小石子多、小乌鸦做事认真、有耐心„„) (4)指导学写“多”字。注意音节是三拼音,介母不要丢;书写时上下两个“夕”要竖直摞起来。

(课件出示“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5)认读“放”字,学习“反文旁——攵”。 (6)指名朗读句子,教师相机指导。 (7)齐读第3自然段。

3.为什么乌鸦放进瓶子里的是“小”石子?而且要“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1.准确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书写生字“石”“多”。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名朗读全文。

3.思考: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二、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过渡。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他就喝到水了。那么,他为什么会用往瓶子里放小石子的办法来喝水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以读代讲,感悟交流。

出示第1自然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因为瓶子的特殊性——瓶口又小,水又不多,使得乌鸦即使看到了水,也喝不到。他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着急)。指导朗读。

(2)小乌鸦为什么这么着急呀?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第1句话。 (出示卡片:“到处”“找水”。) 读词,注意“处”“找”都是翘舌音,用顺口溜识记“处”“找”。乌鸦会到哪去找水喝呢?试着用“他也许去____找,也许去____找。”这个句式说一说,理解“到处”。指导朗读。 (3)乌鸦这么辛苦到处找水喝,当他看到一个有水的瓶子时,他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第2句话。

(4)师生配合读这一自然段。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找呀找呀,终于——(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三、情境再现,明白道理

1.这只口渴的乌鸦喝到水了吗?他是看见了什么才想出办法来的? 2.是什么样的石子?有多少?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乌鸦能喝到水,不仅因为他勤于动脑,还因为他——(善于观察)。乌鸦终于喝到了水,你们高兴吗?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课文,想象并体会一下乌鸦的心情变化。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全文。

这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你们想做一次乌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好吗?

学生做向饮料瓶子里放小石子,水渐渐升高的实验。通过“许多”“小石子”“一颗一颗”体会、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入情入境,合作表演 1.同桌练习。

同桌配合:一人读课文,一人扮演小乌鸦,可以加动作。教师相机指导。 2.一组或多组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灵动的表演可以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表演,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感悟“乌鸦由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五、质疑问难,开拓思路

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 学生互相交流,指名说一说。

六、指导书写 1.出示“只”“出”“见”这三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时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只”的下半部分“八”要注意不要和上半部分的“口”挨上。“见”的第三笔撇和第四笔竖弯钩要挨在一起,不要写成“儿”。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七、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一读《伊索寓言》或者有关乌鸦的故事。 课后反思

14 小蜗牛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生字。

2、借助插图、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借助插图、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 zài hái zi wán quán biàn huí fā yá

住 在

孩 子

完 全

变 回

发 芽 hǎo jiǔ wō niú wán bɑ pá yɑ pá 好 久

蜗 牛

玩 吧

爬 呀 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4.学习新部首“”。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 (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

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

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 (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

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

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

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评选出最佳选手。

四、仿照课文,练习对话

导语: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 小黑板提示: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春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夏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秋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冬天了!”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

五、指导书写

1.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

“小兔运南瓜”

教学目标

1.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课前准备

课文图;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课件演示)一只可爱的小兔蹦蹦跳跳地来到南瓜地里,看见一个大南瓜。他高兴极了,想把南瓜运回家,可是抱不动。他愁眉苦脸地说:“我怎么才能把这个大南瓜运回家呢?” 师:你们认识这只小动物吗?喜欢他吗? 生:认识,是小兔。喜欢!

师:这么可爱的小兔遇到什么难题了?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呢? 生:他想把大南瓜运回家,可是他抱不动。

师:小朋友,咱们现在就一起来帮助小兔想办法,好吗? 生:好。

二、全班交流,展示表达 师:我们怎么帮小兔啊?快快转动你们的小脑袋想一想吧!想好了就马上把你的办法告诉小兔,好吗?

生:小兔可以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把南瓜抬回家。 师:这种办法是请别人帮忙。真不错!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我可以帮小兔把南瓜抱回家,也可以背着南瓜回家。 师:你可真是个“大力士”啊!

生:小兔可以把大南瓜立起来,滚着往前走。

师:噢,自己解决问题,把南瓜当成车轮啦!这个办法真好!

生:小兔,我也有一个办法。你可以找根绳子拴住南瓜,把它拉回家。 师:有道理。这个办法能从实际情况去想,让小兔自己克服困难。

生:小兔,你也可以找来一根木棍,撬着移动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这种办法也是自己克服困难,不过挺费劲的。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吗? 生:小兔可以向别人借车运大南瓜。 师:向谁借车?借什么车?

生:向邻居借车,有小货车最好,推车也行。 师:先求助别人,再自己运。

生:小兔可以用许多打了氢气的气球拴住大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很有创意!

师:你们真棒!想的办法真多。我把掌声送给你们。

师:(过渡)刚才大家都积极动脑,大胆发言,说出了自己想的办法。你们的办法都不错,可是小兔不知道选哪种办法好啦!现在请你们帮助小兔参谋参谋,他应该选哪种办法。

三、讨论评议,注重表达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生:我觉得用抱或背的办法不好,因为这样很费劲又很慢。第3种办法把南瓜立起来滚回家就很好。

师:对呀,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南瓜滚回去的办法就挺好。 生:我认为向别人借车运南瓜的办法好,又快又轻松。 师:如果路陡难走,用小车运的办法就不错。

生:用气球运南瓜的办法好,很省力。(许多生:不好,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万一气球撞到树上或者被什么东西扎了就会破,南瓜就会掉下来摔坏,那就白费力气了。 师:看来这办法还不容易实施呢。

生:我觉得第4种和第5种办法不好,小兔小,南瓜大,用绳子拉或用木棍撬着移动都太费劲。

师:是啊,这对小兔来说都太不容易做到了。

生:我觉得还是第1种办法好,自己搬南瓜很费劲,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抬,就比较轻松了,“人多力量大”。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老师替小兔谢谢你们!以后我一定要向你们学习,遇到事情多动脑筋想办法。

四、拓展延伸,学科综合

师:(课件播放音乐)我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帮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现在就请每位小朋友选一种运南瓜的办法把它画下来,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画。回家后把小兔运南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认识多种职业,学习在生活中识字。(重点) 2.通过读词语来巩固会认的生字并积累词语。(重点) 3.会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风》,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难点) 4.掌握书写祝福话语的格式。(难点) 5.掌握书写规则。(重点) 6.了解中国民俗特色。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制作精美的贺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设疑: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亲人在哪里工作,是什么职业吗? 2.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交流,同学们知道了很多职业名称。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工作地点和职业名称吧!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趣味识字”内容。

师:同学们,让我们和这些名称打个招呼吧!热情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学生齐读) 2.认识“工、厂、医、院、生”,指导识记。 3.指导书写“工、厂”,学生写完后在小组内展示评价。(在学生书写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4.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职业。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出示词语卡片。

果皮 树皮 加法 办法 旁边 两边 许多 也许 到处 四处 学生 生气

(2)多种方式读词语: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 (3)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

(4)继续扩词,积累词语。让学生用“皮、法、边、许、处、生”继续组出不同的词语。 2.写祝福语。

(1)教师出示多种贺卡,让学生欣赏祝福语。 (2)课件演示祝福语的格式。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给谁写,我们要顶格写。然后空两个格(大概两个字的位置)写上祝福的话。最后要写上我们的名字。

(3)说一说你准备给谁写,写什么话。 (4)一起试着做一张贺卡。 (5)展示自己制作的贺卡。

四、书写提示

1.指导学生观察“小、水”的书写过程。

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书写过程中共同的笔顺规则。 3.教师强调“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 4.指导学生观察“月、问”的书写过程。 5.学生共同总结“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 6.学生练写“小、水、月、问”。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美,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今天呀,老师为你们介绍两个新朋友,看看他们在生活中都发现了什么?

二、故事导趣,形象背诵

1.讲《画风》的故事。一个老画家给他的弟子出了一道题目,要求他的弟子画出风的样子。周围的人听后都说风没有形状,也看不见样子,该怎么画?老画家的弟子们开始画画了。一会儿弟子们画完了,老画家非常高兴。你们想看一看这几幅画吗?

2.出示图画,(按照诗句的顺序出示)说一说你看到风了吗?(引导学生说出从哪些现象可以看出风的存在。) 3.我们为这几幅画配上诗句吧。课件按图片依次出示诗句,引导学生按照图画背诵。 4.这么美的一首诗是唐朝诗人李峤写的。这首小诗也是一则谜语,同学们回家要背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猜一猜诗里面写的是什么。

小结:看看古人多了不起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

三、快乐积累,了解民俗

1.同学们知道过大年吗?能说一说过年之前你们家里都要做些什么吗?

2.中国农历新年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团结、兴旺的象征,同时也是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要做好多事情,快一起读一读,看看我们都要准备什么。 3.学生自由读童谣。

4.说一说这首童谣中你哪里没读懂。 预设:(1)腊八: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

(2)糖瓜:用麦芽糖做成圆圆的小南瓜的形状。这种糖很粘,会粘住牙齿,让我们说不了话。(可以讲一讲灶王爷的故事) (3)熬一宿:就是一晚上不睡觉。 5.齐读童谣。

四、布置作业

回家和家里人猜谜语。 按笔顺规则书写“小、月”。 和家长一起读《春节童谣》,与家长进一步交流中国民俗的特色。 课后反思

推荐第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曹冲称象》教案

6.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方法:采取小组议论为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故事课件、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范读全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讲读课文

①指名朗读一段

提问: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

板书:官员、曹冲

提问:什么人称官员?

②指名朗读二段

提问: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

提问:课文中怎么具体描写大象的?(像……像……)

指名读句子:“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议论、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

师:“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提问:官员们议论什么?“到底”什么意思?

师:这样的一头大象,要想称出它的重量可不容易。

指导朗读,读出重音“又……又……到底”

师过渡:大家都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于是曹操问大家谁有办法称这头大象。

③指名读三段

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方法?(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式说)

板书:杆秤称象

秤称象肉

提问:曹操听了态度怎么样?“直摇头”什么意思?(做个动作看看)

讨论:为什么直摇头呢?

板书:称不出 伤害象 (指导朗读) ④指名读四段

提问:这段写什么?(曹冲想出称象办法)

做实验演示称象过程

(象上船——船下沉——画线;象下船——船浮起——装石子——船沉到画线处——称石子)

提问: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同)

默读四段:读、画:用“——”把曹冲说的话画出来。

提问:共有几句话?1句和后4句是什么关系?(1句是总写,后4句是具体叙述)

指名逐句朗读

画、批:按称象步骤用…画出有关动词

板书:赶、沉、画、赶、装、沉、称

提问:这些动词可以颠倒顺序吗?为什么?

师:作者用这些动词准确、具体地写出称象步骤和方法。

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过程。

板书:船称石头石头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课堂作业:

出示幻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 )到船上,看船身下( )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 )一条线。再把大象( )上岸,往船上( )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 )减去( )船上的石头。最后把几次称得的石头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⑤指名读五段

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这种方法好在哪儿

提问:结果怎样?“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当时几岁?“才”什么意思?

师:现在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 3.观察插图

思考: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与课文哪段内容相符合?(重点观察曹冲的动作、神态) 口述画面内容 (三)朗读全文。

讨论: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板书:动脑筋、想办法

提问:曹冲为什么能想出科学的称象方法?(其一,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思考。其二,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得到启发)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讨论: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二)练习。

1.读一读,说说每组中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用带点的词造句

①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二句加了“直”字,“直摇头”就是不住地摇头,说明曹操认为官员的称象方法太笨拙,很不赞成他们的意见)

②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第二句加了一个“才”字,“才七岁”是只有七岁或仅仅七岁的意思,强调曹冲年龄小,但遇事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③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第二句加了“到底”二字,“到底”有多重就是究竟有多重,“到底”用在问句里表示深究) 师:第二句在“摇头、七岁、多重”前边分别加了“直”、“才”、“到底”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

指导用“直”、“才”、“到底”三个词造句 2.把下面句子意思写具体 ①大象又高又大。( ) ②教室真整洁。( ) 3.课中练习:

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 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说一段话。 4.练习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书写生字。(1)读我会认的生字。 (2)给生字组词。

(3)同桌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记忆生字。

(4)老师讲解每个生字的重点笔画并在填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书空。

(6)学生书写,老师巡视,单个指导。

(四)作业;完成练习题

第11篇:小学一年级部编语文上册随笔

探究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在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工作了快2年。由于之前学习的是音乐专业,我又第一次接触语文教学,所以缺乏相关专业的教学知识。我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且行且思考,并且将学到的东西在教学中实践。一年多了,我将自己在识字教学中的所学所思总结下来,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前行。

本学期换了新的教材,我通过多次参加了新教材的培训;认真参加在学校的研讨会;以及在自己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写个简单的随笔:

一、具有新特色的新教材

1、翻开新教材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生动活泼的图画,图片的类型丰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幼小衔接,更是对学生美感的陶冶,这是特色之一。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些图画培养一年级的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课程的调整是先识字再学拼音,也是幼小衔接的表现,同时体现了识字的重要,在第一单元的识字课中还有效的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天地人》看似简单的六个字,却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

3、其中有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从而爱上阅读,充分的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与老师一起读、与家长一起读,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4、新教材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语交际,从交际的实际入手,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声音要让别人听到,要懂得认真听。

二、利用好教材实现有效教学的思考

1、利用好图片,增加教学趣味性

拿到书本,我们会发现每一课的内容都精心挑选了插图,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好这些插图。课中的插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语文有效的教学,更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美感的培养,情操的陶冶。例如《日月水火》的插图,通过实物、象形文字这些直观的表象来引导学生识字,既符合现阶段孩子的思维方式又可以通过图片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在拼音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给孩子们讲故事,引导高能力的学生自己编故事。为此,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充分的备课,将本课所学的内容有效的融入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去发现。在课文教学方面,插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他们来理解课文内容,比如《雪地里的小画

家》将每个动物的脚印直观的呈现出来,有助于孩子们的理解。

2、明确教学的目标,有的放矢

对于每一板块的教学,我保持着明确的目标,坚持不做无用功,更不给孩子增加负担。拼音是识字的工具,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在拼音板块的教学上,我个人觉得学生只要能正确的拼读拼音,标准的发音,能通过拼音识字,我觉得就足够了。在我的课堂上,我觉得识字写字应该重点强调,要想让孩子学好汉字,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爱上识字。为了让学生喜欢识字,我会让让学生观察汉字的占格、笔画、笔顺,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欲望,待学生踊跃说出自己的发现之后。我再通过示范、学生练习、好的作品展示、学生练习等环节逐步的提高他们的兴趣,有效的利用课上练习时间。减少学生的写字负担,引导他们发现汉字的美。另外,我会通过识字加油站,结合一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快的特点,设置多种游戏如开火车、小老师、找朋友等游戏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去认识一些汉字。鼓励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或者在电视广告里见到什么字,记下来,并带到学校当小老师与其他同学分享这份喜悦。

3、以学生为主,将内容贴近生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尊重儿童的天性。为此,我将课本的内容回归儿童的生活创设真实的情境。课堂就是我们现实的情景,比如在“口语交际”一中的《我说你做》,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真实的游戏能让孩子明白回答问题的同学声音要响亮,其他人要安静地听。源自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和大人一起读”也是贴近生活的表现,我会让学生分享他们和大人一起读的成果,在分享中回味阅读的快乐。

4、关注整体,培养语文素养

现实生活离不开交际说话,而语文最基础的作用就是教我们更好的表达。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年级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较少,正是搭建知识高楼的基础时期,只有打好基础才会盖好楼。在教学实际中我注重学生字词句的实际应用,把字融于词再融于句子中,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更好地积累。课本中每一个板块都是有机的整体,拼音用来识字,识字用来阅读,阅读用来发展思维,学习表达,积累知识,从而更好地生活。在逐步的积累中提高素养。

5认真备课,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备课是教学的前提,只有认真的钻研教材备好课,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在备课中我首先是研究课文的每副图,利用好图片。其次是确保我所讲出来的知识的正确性,不能应为是一年级的教学而忽视了教学的准确性。最后每词备课都要认真思考课堂的引导,注

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表达,丰富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学语文的快乐。

三、总结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觉得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知识的渗透。倡导合作学习,实现优势互补。关注识字方法,学会自主识字。这一年中,我关注学生识字方法的积累,学生现在已经掌握了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偏旁、数字减偏旁、归类等多种识字方法,并能主动地用这些方法认字。拓展阅读,加大识字量。让学生认字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独立地阅读。我鼓励家长陪着孩子读书,进行亲子阅读。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认字成果,让学生喜欢认字,更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视野。

第12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文1《小蝌蚪找妈妈》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课文2《我是什么》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课文4《曹冲称象》

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一次,有人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课文5《红马的故事》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美术老师让我们自由画画。

“画什么都可以。”老师一边说,一边挥着粉笔在黑板上自由地画。

他画得真奇妙啊!一头浸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欲放,一朵掉了一片花瓣在桌面上。

老师还画漫画: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会走路的椅子。看着老师的画,大家兴奋极了,吵着,嚷着:“老师画!老师画!”

“自己画!”老师把黑板擦干净,“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

“不会画。老师,我们不会画。”

“怎么不会?动脑筋想,用眼睛看啦!”老师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

我喜欢上美术课,更喜欢自由画画。老师刚才画了一头大水牛,我不画牛,我画马,画两匹在赛跑的马。

老师一排排地“巡逻”,一面笑一面点头,不时帮同学补上两笔。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

“这是红马。”我指着两匹用蜡笔涂得周身通红的马。我很高兴,老师居然能认出这两个怪物是马。

“马为什么是红色的?”

“因为赛跑很热嘛!”

“哈哈哈!”老师放声大笑,“很好,很好!就是要这样画!”

课文6《一封信》

爸爸出国了,要过半年才能回来。今天,露西想给爸爸写一封信。

妈妈还在厂里,露西早早回到家。她打开空调,又洗了一些土豆,削好后放在锅里。她朝窗外望了一眼。好了,她想,现在可以开始写信了。她拿出一叠纸,一支圆珠笔。

“亲爱的爸爸,”露西写道,“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这时,妈妈回来了。她拍拍露西的肩膀,问:“是在给爸爸写信吗?” “是的。可是我写得不好。”露西说着,把纸揉成一团。

“要么,我们一起重新写吧!”说着,妈妈在她身旁坐下来。

露西边说边写:“亲爱的爸爸......”

“我们过得挺好。”妈妈接着露西的话说。

露西写完这句一句,想到了小狗希比希,写道:“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妈妈说:“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

露西笑了,她记下妈妈的话,接着写道:“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还有,下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

“啊,太好啦!”露西叫了起来。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露西在信的结尾,画了一大束鲜花。

课文7《妈妈睡了》

妈妈睡了妈妈睡了。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的笑着,嘴巴、眼角都挂满笑意。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妈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儿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儿睡一觉了。

语文园地三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王二小

是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八路军放哨。

有一天,敌人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课文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课文9《黄山奇石》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的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

课文10《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化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课文11《葡萄沟》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周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语文园地四《画家乡》

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他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画上的山山,提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呢。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平平。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她画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羊群。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他画的城市那么美。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那个正跑向科技馆的小男孩,就是京京。

小朋友,你的家乡也一定很美,请你画出来吧!

课文12《坐井观天》

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遥远的地方来,我在天空中飞了一百多里,又累又渴,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相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课文13《寒号鸟》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做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枝,就忙着垒巢,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喜鹊说:“寒号鸟,别睡觉了,天气这么好,赶快垒窝吧。”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你不要吵,太阳这么好,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烘烘的。喜鹊又对寒号鸟说:“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伸伸懒腰,又睡觉了。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就在这严寒的夜里,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发出最后的哀号:“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课文14《我要的是葫芦》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课文园地五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骑驴》

一位老爷爷和他的孙子骑着一头小毛驴,到北村去找朋友。

刚出村子,迎面走来一个中年人。他自言自语地说:“两个人骑一头小驴,快把驴压死了!”老爷爷听了,立刻下来,让孙子一个人骑,自己在旁边走。

没走多远,一个老人看见了,摇摇头说:“孙子骑驴,让爷爷走路,太不尊敬老人了!”老爷爷连忙叫孙子下来,自己骑上去。

又走了不远,一个孩子看见了,很生气的说:“没见过这样的爷爷,自己骑驴,让孙子跟在他后边跑。”老爷爷赶紧下来,和孙子一同走。

他们来到北村,几个种菜的看见了,说:“有驴不骑,多傻呀!”

老爷爷摸着脑袋,看看孙子,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课文15《大禹治水》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他只知道筑坝挡水,经过了九年,洪水仍然没有消退。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重新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课文16《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不肯。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课文17《难忘的泼水节》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语文园地六《鲁班造锯》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工匠和发明家。相传木工用的锯,就是鲁班发明的。

有一回,鲁班领着大家建造一座宫殿,需要很多大木料,于是让他的徒弟们上山去砍树。当时还没有锯,砍树全靠斧子,一天砍不了几棵。鲁班很着急,就亲自上山去看。

山很陡,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忽然,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他在手指上试了试,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提醒了鲁班,他想:如果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快得多吗?

鲁班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一试,果然又快又省力。

鲁班就这样发明了锯。

后来,人们不断改进,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锯。

课文18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课文19《雾在哪里》

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雾来到岸边。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路上走着行人,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课文20《风》

妈妈把洗好的衣服晾在绳子上。

蜻蜓来看看就走了,

蝴蝶来看看就走了,

白云来看看也走了。

只有风最好奇了,

悄悄地试穿着——

爸爸的西装和裤子,

妈妈的上衣和裙子,

弟弟的校服和鞋子。

他们看着彼此的怪模样,

呼呼地笑得喘不过气来。

哎呀——风好坏呀!

还拿了我的毛巾和手绢,

擦过汗,

都扔在地上了。

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

当作铁环滚了起来,

害我跑了好远好远才追回来。

课文21《雪孩子》

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这天早上,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去。小白兔嚷起来:“妈妈,妈妈,我也要去!”

兔妈妈说:“好孩子,妈妈有事,你不能跟着去。”兔妈妈在门外的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有了新伙伴,就不跟妈妈去了。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他玩累了,就回家睡午觉。“屋子里真冷,赶紧往火堆里添把柴吧!”

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就暖和了。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一会儿就睡着了。

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小白兔睡的正香,他一点儿也不知道。

“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湿淋淋的。

这时候,树林里的小猴子、小刺猬都赶来救火了。不一会儿,大家就把火扑灭了。

兔妈妈回来了,激动地说:“谢谢大家来救火,久了小兔子,谢谢大家!”

“咦,是谁救了小白兔?”小动物都说,“真得谢谢他呢!”

这时,救小白兔的雪孩子不见了。他已经化成水了。

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还拿了我的毛巾和手绢,

擦过汗,

都扔在地上了。

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

当作铁环滚了起来,

害我跑了好远好远才追回来。

语文园地七 《数九歌》

九、二九不出手;

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星星的孩子》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里。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仰着头,数着天上的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能数得清吗?”

孩子说:“奶奶,只要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总是离得那么远。”

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个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他从小就刻苦钻研,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课文22《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课文23《狐狸分奶酪》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俩开始拌起嘴来。 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熊弟弟对狐狸说。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你分得不匀!”小哥俩嚷着说,“那半块大一点儿。”

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说:

“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儿。你们别急,看我的--。”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两只小熊又嚷了起来。

于是,狐狸在那半块上咬了一口,结果第一个半块又大了点儿,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半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你可真会分!”两只小熊生气了,“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

课文24

狐狸养鸡

(一)

一只狐狸偷了一筐鸡蛋,数了数一共十五只。狐狸喜滋滋地围着蛋筐转过来转过去,心里盘算着怎么吃掉这些蛋。

突然,他发现蛋在动,惊恐地跳开去。只听见那些蛋咔擦咔擦一阵响动,蛋壳慢慢裂了,破了,一只只湿漉漉的小鸡钻出了壳。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狐狸不知如何是好。

十五只小鸡却满不在乎,看看天,看看地,几下就蹦出了筐子,叽叽喳喳围着狐狸叫个不停,有几只甚至钻到了狐狸的肚皮底下,弄得狐狸浑身都不自在。

原来,小鸡们把狐狸当成妈妈了。

狐狸觉得挺好笑,十五只蛋变成了十五只鸡,他可是最爱吃鸡的!就在这时,来了一只老鼠,小鸡们吓得叽叽喳喳惊叫着,一起挤到了狐狸身边。狐狸急忙俯下身子,护住他们。

狐狸感觉到小鸡们在发抖,又觉得自己好强壮,好伟大,这种保护弱者的感觉真好。就在这一刻,狐狸改变了主意,他要把这些鸡养起来,等养大了再吃。

于是,山坡前的草地上出现了这样一番奇异的景象:总见一只狐狸带着一群鸡。狐狸走到哪儿,小鸡们就前呼后拥地跟到哪儿。狐狸停下来,小鸡们就在他的周围四处散开啄食吃。有时小鸡还啄他身上的草末儿,叽叽喳喳地叫着走来走去。夜晚,小鸡们挤挤挨挨地缩到狐狸身边,睡得很踏实。

有了这群鸡,狐狸心里很舒服,好像他天生就该养鸡一样。

夜深人静的时候,狐狸也曾想,我这是怎么啦,到嘴的美味不吃,反而劳神费力养起他们来了。有几次他也曾试着凶狠起来,可是看着这些在身边睡得很香的小鸡,他又下不了口。

唉,算了,我就先养着他们吧,等养大了再吃。

课文25狐狸养鸡

(二)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鸡们渐渐长大了。特别是几只小公鸡,已经看得出红红的冠子、漂亮而硬挺的尾羽了。只是夜晚,鸡们还是挤挤挨挨卧在狐狸身旁。

这时,狐狸有点儿恨这群鸡了:傻瓜,干吗不逃掉?他突然想了个主意,训练这群鸡,把他们训练得像鸟一样飞翔,我抓到他们,可就别怪我狐狸无情了。

狐狸说干就干,开始让鸡学飞。可是鸡们吵吵嚷嚷,叫成一片:

“为什么,为什么,飞飞飞?”

“就不飞,就不飞,就不飞!”

狐狸气急败坏,冲着鸡龇牙咧嘴。这些鸡还是第一次看到狐狸的凶相,以为狐狸真的生气了,他们只好乖乖地练习。

于是,山坡前又出现了另一番景象:狐狸追鸡,直追得鸡们叫着扑扇着翅膀,到处飞跑,再一用力,真的就飞上了天。

呀,飞起来的感觉真好。草地、树木,还有远处的小河、天上的白云,一切一切都动了起来,好像有生命一般。

鸡们飞了一圈后都落到了狐狸身边,争先恐后地向狐狸描绘飞翔的感觉。有只鸡还对狐狸说:“你也飞吧,可好玩了。”

狐狸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望着一天天肥壮起来的鸡,心里矛盾极了。他真想告诉鸡们,自己是一只狐狸,天生爱吃鸡。他非常非常想吃掉他们,只是怎么也说不出口,即使说了,恐怕鸡们也不相信。不是自己叫他们学飞的吗?干脆趁着天黑咬死他们,吃掉他们。可是一到夜里,看着鸡们挤在自己身边,安安静静地睡着,他无论如何也下不了口。

狐狸简直痛苦死了。

在一个黑漆漆的夜晚,狐狸悄悄地溜走了。

于是,山坡前的草地上出现了这样一番景象:一群鸡在四处寻找,叽叽叽地叫着,寻找一只狐狸。

语文园地八 《狐狸和葡萄》

一只饥饿的狐狸钻进了果园,果园里一串串葡萄已经成熟。狐狸见了眼睛发红,口水直流,水灵灵的葡萄像红宝石一样晶莹剔透,可惜的是,它们都挂得太高,狐狸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虽然眼睛看得见,可是牙齿碰不着。狐狸白白折腾了整整一个钟头,最后还是不得不悻悻溜走。它懊丧地说:“算了!这葡萄看上去挺好,其实酸酸的——果实还未熟:吃一口定会倒牙,涩得难受。”

第13篇:部编小学语文新教材学习心得(推荐)

师之以“德”,行之以“法”

---新源县则克台镇中心小学寒假“集中教育”学习心得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今天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之根之本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知法是我们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我们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我们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我们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我们重要的基本职责。

通过学习《教师法》,让我明确了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的学习。逐步加深了对“教育即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等重要思想的理解。并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加强自己的依法执教意识。这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发扬蜡烛的精神,还要求教师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通过学习《教师法》,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孔子说的:“爱之,能勿劳乎?言之,能勿诲乎?”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学习《教师法》,鞭策我更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1 高自身各方面的知识修养。新形势下新的理论知识层出不穷,业务知识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学过、看过、听过即可,如果钻研不深不透,特别是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做得不到位,就会对工作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加强业务进修,才能满足新时期对教师要求的“从经验型向知识型研究型的转变”,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于教育教学这项本职工作。

通过学习《教师法》,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另外,通过学习使我们懂得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我们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而且,当我们享有的权利越多时,对其素质的要求就会越高,相应地,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会更重、更多。

因此教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教师法中规定的2 义务。具体的说就是教师依法享有“教育教学、学术活动、管理学生、获得劳动报酬、民主管理、进修培训”等权利,并应当自觉履行“遵纪守法、履行聘约、教育学生、关爱学生、制止侵害、自我提高”等义务。

以上是我们这段时间学习的感想,如果说,理论学习只是手段,融入实际才是目的,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师之以“德”。我们在工作中要很好地履行教师的义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世界如此精彩,外面诱惑不断。在琳琅满目的大千世界中,我们的心或许容易浮躁,时至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求“富”寻“逸”或许是大多数人的梦想。物质上的富裕、生活上的安逸真的总是幸福的吗?未必!鉴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有着比其他职业更高的人格要求。师者的传道、授业、解惑不一定只指向纯知识的学习,相反,它更多的作用于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上。很多年后,学生可能忘了你曾经上过的课,但却记住了你在日常生活上的某个小失误或者小成就,这是极其可能的。由于教学对象人格的不稳定性,我们的行为在和学生的交流里散发着潜移默化的威力,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第二,行之以“法”。教师不仅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3 还要将这种人格置于法律的前提之下。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就是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核心,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重点,目的在于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塑造教师队伍良好形象的活动。近几年来,学生、家长把学校和教师推向被告席的事件屡见不鲜。在“管”与“不管”之间徘徊的教师们疑惑不断,到底如何才是可行的?我们说按照法律行事才是合理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行之以“法”。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不能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和人格侮辱,相反应该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这也是在为自己提供和谐的工作环境。我们要将教学活动与法律挂钩,做到心有法律,行有法律。否则一切的理论都将化为乌有。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们一定要牢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4

第14篇: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中卫市第三小学 程辉

一、班级概况分析:

本班学生48人,其中男生 26 人,女生 22 人。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都能按时上学,且能坚持较主动的进行早自习。也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能主动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大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较好,书写干净、整洁。看图写话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不足之处是还有个别学生习惯比较差,书写速度慢,阅读能力较差,家长也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本学期,我将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编部本二年级下册教材于2018年春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为\"春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有关;第5~7课为\"爱心篇\",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识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8~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12~14课为\"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21~24课为\"人物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史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教材新选入14篇课文,其中新选识字4篇:《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识字神州谣》《识字传统节日》《识字贝的故事》《识字中国美食》《枫树上的喜鹊》《我是一只小虫子》《泪水茶》《蛛蛛开店》《青蛙卖泥塘》《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等。口语交际增加了《注意说话的语气》《推荐一部动画片》等内容。

本册教科书包括25篇阅读课文、4篇识字课文和8个\"语文园地\"。课文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以专题组成8个单元。每单元均以导语情境图开头;接着是3-4篇课文,这些课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有的单元在\"语文园地\"前插入一个口语交际。全册共安排了4个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长大以后做什么、图书借阅公约、推荐一部动画片。教材后附有《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

关于课文和识字教学

1、关于课文

本册教科书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新选编了60%的课文。选文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富有儿童情趣,更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了时代精神,更注意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编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对学生进行情感和文化的熏陶。

第一单元共4篇课文,《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和《古诗二首》,教育学生要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单元共3篇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和《一匹出色的马》,让学生感受手牵着手最快乐,心连着心最美好。教育学生要学会伸出双手,献上爱心。

第三单元安排的是识字教学,共4篇识字,《神话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和《中国美食》,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识字,边学习知识,边识字。让学生自主发现汉字里的秘密,并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分享,感受发现和分享的快乐。 第四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和《我是一只小虫子》。童话故事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生动可爱,引人入胜。本单元便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编织一个个美丽的童话,感受童话世界的奇妙。

第五单元共安排了3篇课文,《画杨桃》、《小马过河》和《寓言二则》。这个单元主要讲了遇到问题要学会想办法,要多动动脑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单元共安排了4篇课文,《古诗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和《太空生活趣事多》。这是让学生了解神奇的大自然,了解神秘的太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问\"为什么\",从而让他们去观察这个神秘的世界,和探秘神奇的宇宙,以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

第七单元共安排了4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分别是《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和《小毛虫》这4篇童话故事都是新编入的课文,都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学习这些有意思的故事,激发他们讲故事的欲望,把这些有趣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培养他们的讲话能力。

第八单元共安排了3篇课文,《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和《弈射九日》。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中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让学生接触我国民族优秀文化。

2、关于阅读教学

二年级下学期的阅读教学,仍要坚持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要进一步加强朗读教学,要注意教学的层次性,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再指导读出语气,读出适当的停顿,读出对句子的初步理解;最后才要求读出感情。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默读课文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进入中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要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在读中探究、感悟,从中受到人文熏陶,丰富精神世界。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享受审美乐趣。要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广泛阅读,学习查找、收集资料。还应鼓励学生选择其他课外读物,并经常组织交流,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发展。

3、关于识字写字

本册识字写字的编排仍贯彻识写分步,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会认的字共计450个,在《识字表》中逐课标明;要求会写的字共计250个,在《写字表》中逐课标明,并将由要求写的生字组成的词语也在《词语表》中逐课标明。生字的教学有的结合阅读进行,有的在专设的识字课教学。本册共有4个专设的识字课,全安排在第三单元。通过识字课的教学,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有规律的汉字,并对低段的汉字学习进行总结和提高。

识字教学要关注学生个别差异,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识字教学的要求。对于生字表列出的要求认识的字,可灵活对待。大量阅读是学生增识汉字的重要途径,不同的学生个体,由于感知特点和学习方法的不同,课外接触到的具体的汉字不同,识字的效果是有区别的。所以,只要学生的识字量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会认哪些字,允许有个性差异。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汉字的自主性、积极性,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认知规律。

4、关于口语交际

本册共安排了4个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长大以后做什么》、《图书借阅公约》和《推荐一部动画片》。4个口语交际的交流重点又各有侧重,《注意说话的语气》主要是训练学生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技巧;《长大以后做什么》主要是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图书借阅公约》主要是让学生关心班集体的事情,为班集体的事情出谋划策,并学会事事都要守规则。《推荐一部动画片》是让学生搜集平时观看的动画片,并组织语言向同学推荐,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组织自己的语言。

5、关于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主要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写话、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是每个单元的必排内容,而其他内容只是穿插其中。其中共安排3个书写提示,3个我的发现,2个展示台,4个写话内容。识字加油站主要是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自主识字;字词句运用主要是教给学生积累字词以及运用字词的方法;书写提示是通过各个有特色的字的范写,让学生掌握同类生字的书写规则;我的发现是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学习;展示台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优点的机会,并达到学习的目的;写话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写话欲望,提升学生写话的能力;日积月累是积累一些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和古诗词,重在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我爱阅读是通过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美的经典文章,激发学生阅读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

三、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会写300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2、认识400个常用字,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二)难点:

1、提高识字能力,巩固识字,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3、培养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写日记。

五、教学措施与方法

(一)教学内容方面。

1、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2、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3、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4、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投入情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所提出的问题,力求精心设计:一要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减少无意义、无价值问题的数量;二要注意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阅读的感受。学生极具个性的独特见解或阅读感受,有时会超越课文希望说明的道理,对此,予以必要的尊重,不必拘泥于教学用书中的提示或单一的评价尺度,只要学生的见解、感受能够自圆其说,有一定的道理,就给予肯定。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5、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学习习惯方法指导

1、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思维。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2、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3、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

4、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

六、奋斗目标: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力争让每个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七、年级组小专题研究

(一)题目: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二)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听课,会说话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方法:将小专题的内容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坚持不断地探索创新,优化课堂教学。

(四)措施:

1、将儿歌引入课堂,用儿歌中的内容约束规范学生的言行和听课习惯。

2、灵活运用文本资料,抓住课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孩子说话、写话。课文内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与训练,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

1、

3、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孩子读好课外阅读,积累好词佳句。

4、抓两头,促中间,做好以优带差的训练帮扶工作,对学生的听课、说话进行对症下药,并且与家长密切联系,经常沟通、商讨教育孩子的良方益策。

5、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教学环节,及时进行调控、查漏补缺,及时反思,更新方法。

6、虚心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取他人之长,不及之短,争取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第15篇:小学语文目录(部编版)[材料]

小学语文目录大全(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目录

 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目录

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目录

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目录

识字 1.天地人 2.金木水火土   

识字 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3.小青蛙

 

课文 1.小蝌蚪

 

课文1 1.古诗二首

找妈妈 2.我是什么 3.植物妈妈有办法

   

村居 咏柳 2.找春天 3.开满鲜花的小路   3.口耳目 4.日月水火

4.猜字谜 口语交

际:听故事,讲故

  

口语交

际:有趣的动物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   5.对韵歌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汉语拼音 1.a o e

  

4.邓小平爷爷植树

语文园地一

  快乐读书吧

    

 口语交

际:注意说话的语

气 

识字 1.场景歌 2.树之歌 3.拍手歌

 

课文 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课文2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  

2.i u ü y w

4.田家四季歌

 

3.一个接一个

 3.b p m 

语文园地二

4.四个太6.千人糕 f

    

阳 语文园地二

 课文 4.曹冲称象

 7.一匹出色的马 4.d t n l 5.g k h 6.j q x 7.z c s 8.zh ch sh r

 

5.小公鸡

 语文园地二

5.玲玲的画

 

和小鸭子

识字 1.神州谣 2.传统节日

6.树和喜

6.一封信 7.妈妈睡了

鹊 7.怎么都快乐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 

 

口语交际:做手工

语文园地三

3.“贝”的故事  语文园地二  

 4.中国美食   9.ai ei ui 10.ao ou iu

 8.古诗二首

 口语交

际:长大以后做什

11.彩虹 语文园地四

 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语文园地三  11.ie üe er

识字 5.动物儿歌

 9.黄山奇石

 

课文3 8.彩色的梦 

 12.an en in un ün

   

 10.日月潭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 口语交际:打电话

 

9.枫树上的喜鹊  13.ang eng ing ong

11.葡萄沟

10.沙滩上的童话

 语文园地四 12.坐井观天

  语文园地三

11.我是一只小虫子 课文 1.秋天  语文园地五

  

课文

 13.寒号鸟

 语文园地四

2.小小的船

    12.古诗二首

 

 14.我要的是葫芦

 

课文4 12.寓言二则 3.江南 4.四季 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

语文园地四  

池上 小池 13.荷叶圆圆 14.要下

 口语交际:商量

语文园地五

  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13.画杨桃 

 15.大禹治水    识字 6.画

雨了 15.文具

 16.朱德的扁担

 14.小马过河

7.大小多少

的家 16.一分

 17.难忘的泼水节

 口语交

际:图书借阅公约

语文园地五    8.小书包 9.日月明 10.升国旗

  

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

 口语交

际:看图讲故事

 

课文5 15.古诗二首

 语文园地六

 18.古诗二首

 课文 5.影子 6.比尾巴 7.青蛙写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  

口语交

际:一起做游戏

语文园地七

  

夜宿山寺 敕勒歌 19.雾在哪里

 

绝句 16.雷雨 17.要是

你在野外迷了路 

 19.棉花姑娘

20.雪孩子

   8.雨点儿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 

20.咕咚

18.太空生活趣事多

语文园地七

12.小壁虎借尾巴

  语文园地六 

语文园地六

21.狐假虎威

 

语文园地八

  9.明天要远足

课文6 19.大象

22.狐狸分奶酪  10.大还是小

 23.纸船和风筝

的耳朵 20.蜘蛛开店

   11.项链 语文园地七

 24.风娃娃

21.青蛙卖泥塘

 语文园地八

 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22.小毛虫

 13.乌鸦喝水

 语文园地七

 

课文7 23.祖先的摇篮  14.小蜗牛

 24.当世

界年纪还小的时

 25.羿射九日

 口语交

际:推荐一部动画

 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目录

 第一单元  1.大青树下的小学

 2.花的学校

 3.*不懂就要问

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习作:猜猜他是谁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

 

   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 6.秋天的雨

 7.*听听,秋的声音

习作:写日记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8.去年的

  树

 9.*那一定会很好

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 11.*一块奶酪

习作:我来编童话

语文园地三 快乐读书吧 第四单元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

 

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 14.*不会叫的狗

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习作:续写故事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5.搭船的鸟 

 

 16.金色的草地

 习作例文 我家的小狗 我爱故乡的杨梅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

 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 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 

 19.海滨小镇

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习作:这儿真美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1.大自然的声音 

 

 22.父亲、树林和鸟  23.带刺的朋友

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4.司马光 

 

   25.掌声 26.灰雀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  口语交际:请教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语文园地八

第16篇: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谈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谈

编者按:请各校组织新教师、特岗教师、语文教师认真学习本文,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认真研讨,充分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学习好本地本校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来自于对老师的喜欢。所以,老师平时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喜欢自己。下课时,学生几乎与我没有什么距离,跟我拉手,跟我撘肩,跟我说知心话;上课时,学生比较尊重我,也比较喜欢听我讲课。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可爱,我喜欢每一个孩子,我全身心的教他们,爱他们。因此,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对学习语文就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兴趣有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渐渐地学生喜欢上语文,学习的兴趣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后劲力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兴趣培养的功效体现。尤其是在本期,小学和这个衔接时期更应该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习惯:

1、课前有主动预习,上课勤作笔记,课后自觉的习惯。

2、阅读过程中有查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自己解决生字、新词。

3、阅读时自己提出问题,边读边思考,设疑研读的习惯。

4、有敢于答问,大胆质疑、辨疑的习惯。

5、讨论时有听取同学的意见,判断是非,如对的要坚持自己的观点的习惯。

6、鼓励学生多读作文书,多看课外书,增加知识储备,丰富写作素材。我班学生有这样一个习惯,还没上的课文,学生自觉地往后读,还没要求背的课文和日积月累,学生会自觉去背。所以,老师在教学新课时,学生对新课已经很熟悉了,上起课来就比较轻松。

三、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读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深知落实好一个“读”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会收到背诵和积累知识的效果。一直以来,我都坚持利用安排的早读课时间。我的早读课,我会早早的来到教室,要求学生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学习伙伴互相听写昨天所教的生字、生词或是古诗、日积月累,生字、古诗、日积月累要求自己默写,默写生字时,要写拼音、生字、组书中的词,书中的生词要求互相听写,两人听写完后,互相批改。如有错,再把错的抄写三面,然后再把错的默写一面,做到字、词、古诗、日积月累人人过关。第二件事,要求学生读记本单元该背的内容。第三件事,预习今天要上的新课,主要是把新课读熟。陪随学生晨读,师生共同践行古人的教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日积月累中会慢慢地感受到语文内涵丰富、外延广阔、魅力无穷,对他们升入中学以后学习语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基础,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是否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明显体现于学生素质是否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表现于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基础知识包括:拼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乃至细小的标点等等。实践中我感悟到:严把关,是提高毕业成绩的关键。处理复习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则在字、词、句、段、篇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锤炼和掌握。应依据教材结构分章节对学生进行归类复习,每一个知识有它的特点及规律,老师必须把握,对学生要讲清、讲透每一个知识点,做到讲练结合、举一反三。切记应付了事,完成任务。在同学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后,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迁移运用的培养,在阅读和写作中巩固、运用。在做一些复习题以后,老师不能一味的在黑板上讲,这样会劳而无功、枯燥无味。历届毕业班,学生做的复习题,我几乎没有对改过,都是让小组合作对改,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举手示意,老师立刻帮助解决。因为争论中解决了的问题,学生记忆深刻,而且学习起来不感到疲乏。

五、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对作文选材的把握是学生下笔时的难点,作文布局的不合理和文笔的低劣是六年级学生作文要想有所突破的关卡。每写一次作文,老师要精心指导,教会学生审题、选材、构思、修改,多读例文。教学一次作文,老师必须要求学生写好一次作文,不能布置学生回家完成,只能在课堂上完成。评改作文小组解决,由组长牵头,大家一起找错别字,找用词不当、词语搭配不当的地方,找语句不通顺的地方,看开头和结尾写得好不好。如何修改,大家说了算。这样的批改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第17篇:部编小学语文《春晓》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晓、眠、觉、闻、啼”5个生字,做到能读会写、能结合诗句讲解其意思。

2.能理解各句诗的基本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全诗的意思。 3.能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4.体会诗的意境,产生“春天真美”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思路:

遵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解诗句→讲诗意→悟诗情)和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粗略感知→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牢牢抓住朗读这条主线,充分发挥两个画面(课文中的插图、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画面)的作用,全面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资料:

1.朗读古诗时,句中停顿的规律与要求是什么?

古诗的节拍(音步)跟速度有关,但跟停顿关系更密切。在每一个节拍后面轻轻拖腔之后,往往有短暂的停顿,这种停顿主要是为了突出节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句中停顿。节拍的划分一般都是五言三拍,

二、三拖腔或

二、四拖腔,即可在第

二、三个字或第

二、四个字后分别停顿;七言四拍,

二、

四、五拖腔或

二、

四、六拖腔,即可在第

二、

四、五个字或第

二、

四、六个字后分别停顿。另外在一首诗中,有的可能是同一拖腔,即采用同一种停顿方式,有的可能是两种拖腔同在,即要采用两种停顿方式,这应根据古诗的实际而定。 2.为何“春眠不觉晓”?

冬去春来,春暖花开,人们常常会觉得困倦,这种现象称为“春困”。“春困”期间,人特别爱睡,往往天大亮不知醒,所以诗人写出“春眠不觉晓”。

从生理角度看,到了春天,气温回升,人体表面的毛细血管和毛孔逐渐舒张开来,体表的血液循环随之旺盛,流往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也就相对减少,脑细胞的活动受到抑制,所以人便会感觉“春困”,以至于天都亮了,还不知道醒过来。此外,春季昼长夜短,不够睡,气候宜人,催人欲睡,也是春眠不觉晓的原因。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1.板书课题。

2.读课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查字法查出下列生字。晓、眠、觉、闻、啼

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注意指导学生读准5个生字的音)。3.教师范读,并布置学生边听边看书中的插图,边想:这首诗可能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的景色?

4.组织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讨论,注意追问学生: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5.解题:春晓—晓,天明,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这是一首描写雨后春天早晨情景的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

三、读讲诗句,结合理解生字词。1.读前二句诗,理解词、句的意思。

(1)边读、边看文中插图(有条件的可以出示挂图)、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的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来?(提示学生根据预习时所查字意来分析,后同。)

(2)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春:春天;眠:睡的同义词;春眠:在春天的夜晚里睡觉。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处处:到处;闻:听到;啼:鸟叫。闻啼鸟:听到鸟的啼叫声。

(3)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二句诗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早晨醒来,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 2.仿照上面二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二句。

(1)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的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来?

(2)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夜来:一夜,诗中指昨天一夜。知多少:不知道多少的意思,本诗指花不知被风雨打落了多少。 (3)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二句诗的意思。(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儿被风吹雨打,落下了多少。)

四、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体会意境。

1.过渡谈话:上节课,我们一句句地理解了诗的意思。这首诗,诗人描写的是雨后春天早晨自己的所闻、所想的情景。那么,诗中哪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听到的情景?哪两句描写的是诗人想到的情景? 2.边读边看插图边回忆:你见到过、感受过诗中所描述的情景吗?同座间互相把自己见到的、感受过的情景说一说。

3.结合自己见到的、感受过的情景,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4.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启发谈话:多美的春光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2.指导朗读。

(1)确立感情基调(赞美、喜爱)。

(2)标出节奏和重音。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朗读。先试读,再指名读,读读评评,有条件的还可以配乐朗读。

三、背诵、默写课文。板书设计: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教后反思: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古诗描写了春天雨后清晨鸟语花飞的动人情景,表达了诗人赏春惜春的复杂心情。本诗共四句,第一句写出浓浓春意中诗人熟睡而起,不知不觉天已大亮,第二句写处处鸟鸣的景象;第三四句写春雨过后满地落花的情景。动词与色彩鲜明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结合春天这个季节,选择适合小班孩子的古诗,让孩子在古诗中也能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第18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

班级:一年级1班

姓名:

“优秀宝贝”养成计划(寒假篇)

类别

项目

内容

呈现形式

完成情况

家长初查

老师核查

知书达礼

读几本好书

(拼音版文字类)

自主选择【至少一本】

记录阅读书目,

会讲2个故事,

开学班会展示

预习新知

识记《识字表》

家长检查

怀一腔恩情

春节给亲人打祝福

电话或做卡片

家长检查

艺术修养

绘一篇日记

将有意义的事画下来,配上文字,一篇

班级评奖

评比栏展示

学一首歌曲

学唱一首自己

喜欢的歌曲

开学班会展示

健康生活

锻炼好身体

坚持跑步、跳绳等运动,下一次运动会冠军就是你!

家长督促检查

养成好规律

制定寒假作息时间表,

并认真执行

家长督促检查

学会做家务

能做力所能及的事,跟妈妈爸爸学一项本领

拍照上传班级群

安全提醒:

1.

出门玩耍必须告知爸爸妈妈,不到危险、不熟悉的地方玩耍,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好奇看热闹,按约定时间回家。

2.

不闯红灯、不翻越交通隔离栏,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未满12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不坐副驾驶座位。养成走路不低头,乘车系好安全带的好习惯。

3.

提醒爸爸妈妈喝酒不开车,喝酒不开车。

4.

不在禁放场所燃放烟花爆竹,不准玩火。

5.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出门前要提醒爸爸妈妈关闭所有电源。

6.

注意预防流感,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必要时外出戴上口罩。

7.

快乐旅行不冒险,不去未开放的景点旅游,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

一1班语文寒假作业

1.

认真完成《寒假生活》,书写工整。

2.

提前识记一年级下册《识字表》

提醒:下学期语文要求认识400个字,会写200个字,所以仅靠课堂短时间识字是很难掌握的,

趁假期闲暇时每天安排一课生字让孩子拼一拼认一认【不要求孩子全部掌握,增加孩子对下册生字的熟悉度】孩子下学期识字学习会更轻松,课堂上就可以多花时间重点理解字形和易错拼音的识记。尤其是在这学期在识字上速度慢,有困难的几位孩子,家长务必引起重视。

【后页附《识字表》】

3.

坚持课外阅读。【不要求孩子做《寒假阅读摘抄》,但是要检查阅读书目】

提醒:一个不爱阅读的孩子,一定是一个不愿意主动获取知识的孩子。“阅读”在后面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阅读少”“积累少”就注定“表达难”。

认识的字越多,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会提高,那么孩子也会更懂事、更明白事理。图画类、绘本类等都可以阅读,假期要求至少读一本注音版文字类图书,在阅读中积累词句,练习拼读,提高连词成句的阅读能力。

希望家长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和他一起阅读,或者让他读后给你讲讲书中的故事。

家长,别让孩子输在了阅读上的起跑线上!

孩子假期阅读书目名:

1.

2.

4.

完成一篇绘图日记。

提醒:写作是语文的难点,激发孩子想表达的兴趣尤为重要,希望能在家长的帮助下将春节里最有趣的一件事情用绘画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文字请在草稿纸上写好后工整的誊抄,图画请图上绚丽的色彩。开学后我会评选出优秀作品,颁发奖品,也为班级“海贝百花园”刊物收集作品,希望今后能在的“作品集”中看到你宝贝的作品。

5.

完成语文、数学作业纸上练习

6.

寒假推荐书目:

1.《笨狼的故事》

2.《一年级的小豌豆》

3.《一年级的小蜜瓜》

4.《米小圈上学记》

5.《小猪唏哩呼噜》

6.《小布头奇遇记》

7.《格林童话》

8.《安徒生童话》

《看图写话四》

《看图写话六》

一年级下册二类字认读表(400字)

一年级下册二类字认读表(400字)

识字

1

shuānɡ

chuī

luò

jiànɡ

piāo

yóu

chí

2

xìnɡ

shì

zhānɡ

ɡǔ

zhào

qián

sūn

zhōu

wánɡ

ɡuān

qīnɡ

qínɡ

yǎn

jīnɡ

bǎo

hài

shì

3

qínɡ

qǐnɡ

rànɡ

bìnɡ

xiānɡ

huān

yán

lìnɡ

4

dònɡ

wàn

chún

jìnɡ

yīn

léi

diàn

zhèn

bīnɡ

dònɡ

jiá

园地一

1

chī

wànɡ

jǐnɡ

cūn

jiào

máo

zhǔ

xiānɡ

qīn

1

zhàn

shì

miàn

2

xiǎnɡ

ɡào

jīnɡ

ān

mén

ɡuǎnɡ

fēi

广

chánɡ

zhuànɡ

ɡuān

3

jiē

jiào

zài

zuò

ɡè

zhǒnɡ

ɡè

yànɡ

mènɡ

huǒ

bàn

què

zhè

4

tài

yánɡ

dào

sònɡ

mánɡ

chánɡ

xiānɡ

tián

wēn

nuǎn

ɡāi

yán

yīn

地二

liànɡ

zhī

qiān

jià

5

kuài

zhuō

zhí

hánɡ

xìn

ɡēn

hǎn

shēn

6

zhī

ɡū

dán

zhǒnɡ

dōu

lín

zhāo

jìnɡ

7

zěn

tiào

shénɡ

jiǎnɡ

qiú

pái

lán

lián

yùn

8

chuánɡ

ɡuānɡ

wànɡ

ɡù

9

dǎn

ɡǎn

wǎnɡ

wài

yǒnɡ

chuānɡ

luàn

piān

sàn

yuán

xiànɡ

wēi

10

duān

zònɡ

jiē

zǒnɡ

jiān

fēn

dòu

ròu

dài

zhī

niàn

11

hónɡ

zuò

jiāo

tiāo

xìnɡ

jìnɡ

zhào

qiān

qún

méi

zuǐ

tuǐ

jiǎo

园地四

5

qīnɡ

tínɡ

cánɡ

zào

shí

liánɡ

zhī

zhū

wǎnɡ

6

yuán

yán

hán

shǔ

liánɡ

chén

cháo

xiá

yánɡ

7

cāo

chǎnɡ

pāi

pǎo

línɡ

nào

duàn

liàn

8

zhī

chū

xìnɡ

shàn

jiāo

qiān

ɡuì

zhuān

yòu

fàn

nénɡ

bǎo

chá

pào

qīnɡ

biān

pào

园地五

12

shǒu

zōnɡ

pínɡ

quán

liú

ài

róu

jiǎo

13

zhū

yáo

tǎnɡ

jīnɡ

tínɡ

zhǎn

tòu

chì

bǎnɡ

chànɡ

duǒ

14

yāo

chén

shēn

cháo

shī

ne

kōnɡ

mèn

xiāo

bān

xiǎnɡ

14

湿

ɡùn

tānɡ

shàn

yínɡ

qiān

zhī

dòu

园地六

15

、jù

diū

xīn

měi

pínɡ

xiē

zǎi

jiǎn

chá

suǒ

16

、zhōnɡ

yuán

chí

bèi

ɡānɡ

tàn

ɡònɡ

jué

dìnɡ

jīnɡ

17

、wù

xiónɡ

tōnɡ

zhù

biàn

bǎi

shé

ɡuǐ

liǎn

zhǔn

18

hóu

jié

bāi

kánɡ

mǎn

rēnɡ

zhāi

pěnɡ

ɡuā

bào

bènɡ

zhuī

chǎo

pànɡ

suì

xiàn

piào

jiāo

ɡōnɡ

ɡān

园地七

19

、mián

niánɡ

zhì

yàn

bié

ɡàn

rán

piáo

20

ɡū

dōnɡ

shú

diào

xià

táo

mìnɡ

xiànɡ

lán

lǐnɡ

20

鹿

21

、bì

qiánɡ

wén

yǎo

duàn

nín

shuǎi

ɡǎn

fánɡ

shǎ

zhuǎn

wèi

jīn

shuā

zào

zǎo

shū

pén

园地八

第19篇:二年级(部编)语文教案及反思

二年级语文教案

1 小蝌蚪找妈妈吗

一、教学目标要求: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教具准备:

生字词小黑板、教学录像带

四、教学地点: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二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二段。

1.看插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

三、

四、五自然段。

1.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

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1)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2) 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四、总结课堂。

五、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我给小朋友进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活动。在图片的帮助下,孩子们把小蝌蚪观察的清清楚楚,教学活动的要求只是让孩子们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以及基本形态。而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故事情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及时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让孩子们来扮演小蝌蚪,用自己扭动的身体来演示,活动从静态的观察演变到动态的身体演示,孩子们更加有兴趣地了解小蝌蚪的一举一动。(教师要有及时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和调整教学过程的能力) 说到小蝌蚪长大后能变成青蛙,孩子们对青蛙这个小动物是比较熟悉的,我们讨论了青蛙的外形特征、喜欢吃什么、有什么本领等。孩子们跃跃欲试地想跳一跳,我就调整了今天的户外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到户外进行青蛙跳,孩子们体验到青蛙抓害虫是多么的辛苦。同时也激发幼儿热爱青蛙、保护青蛙的情感。 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并进行适当、适量的引导,使活动推向高潮。

第20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 文 教 案 一 年级 上 学期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本组概括

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

1、

2、

3、

4、5组成。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 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

五、课时分配

我上学了 2——3课时

天地人 1——2课时

金木水火土 2课时

口耳目 2课时

日月水火 2课时

对韵歌 2课时

口语交际:你说我做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 我上学了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国旗、国徽、儿歌《上学歌》 教学难点:

儿歌《上学歌》 教学准备:

国旗、有关国歌《上学歌》的课件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一)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播放《上学歌》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然后初步地认识语文书。

(二)直接利用语文书进行导入,然后带领孩子们认识语文书的封面,并认读“语文”两个汉字,这里的要求只要整体认识就行。 1.我们又设计让孩子们充分翻看语文书,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为什么?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2.告诉学生图文并茂的语文书是将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爱护它。

3.小组合作认识目录、页码、讨论一下怎样爱护语文书,在学生认识页码和目录的基础上,实践一下用目录去试着找找课文, 4.让孩子点课文,教师来范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教师要入情、入境地去诵读课文,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

5.再指导学生整体认识“年级、班级”这几个字,并在语文书上正确地写上自己的姓名,

二、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图画、讲述图片意思。

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生活还不了解。四幅图画是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窗口,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一)请同学们看第一幅图:

(二)这是什么地方?长城

(三)画面上有什么人?学生

(四)他们在做什么?游玩

(五)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

(六)请给第一幅图起个名字-------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

三、教学注意事项:

(一)观察后,可以请同学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每个同学民族族等。

(二)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入学第一天,猜一猜,小朋友见到老师应该说什么?老师会对小朋友说什么?教师切忌答案求同,只要意思正确,都要鼓励。

四、情境演练。

(一)创设情境演练,使入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落到实处。

(二)教师和学生一起模拟的相互问候;并告诉同学们每天第一次见面时见到老师都要向老师问好。老师可和同学共同模拟练习。 课堂拓展:

让孩子展示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技能,把幼儿园和生活中的学到的都展示出来。

(一)谁会讲故事、背古诗、猜谜语、写汉字、读拼音、说儿歌……

(二)告诉学生其实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这些本领,而且在生活和幼儿园中小朋友们已经学到了不少,以此让学生知道语文学习的内容,消除与语文的陌生感,拉近与语文的关系。

(三)推选故事大王

六、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指名说说上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学习语文真好,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先提问:我们班谁是识字大王?指导观察第二幅图。1.同学们你是哪个国家的人? 2.我们的国家叫什么名字? 3.谁愿意我们国家的名字写给大家吗? 4.你愿意把这些字教给大家吗?

三、说一说图片上你还还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里吗?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教交流讨论学习,让所有孩子都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图片上的建筑是**。

四、教学生说说,检查学习情况。

五、课堂小结: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九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要好好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大家想不想学。

二、初步学习儿歌《上学歌》

(一)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音乐。

(二)教师泛读儿歌。

(三)教师领读。

(四)让学生自己读诗歌,分小组朗读。

三、了解《上学歌》的基本意思

(一)教师讲解《上学歌》的基本意思。

(二)教育学生上学要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指名说说上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同学们会读书的姿势吗?请做给老师看一看。

(一)教师表扬坐得好的同学。

(二)指导观察第四幅图,引导学生说出:一位女同学正在读书。他的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三)请大家按以上要求做: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同桌互相纠正。教师巡视指导。

(四)请坐的好的同学做给大家看。

(五)教师表扬坐的好的同学。

(六)来到学校后你看到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然后,试着把眼中看到的甚至小脑袋里想到的都画下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教师在孩子们画的过程中和孩子们亲切地交谈,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也可以帮助那些遇到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孩子,借机了解一下整个班级的执笔姿势情况,看看对的有多少,不对的有多少,以便以后调整教学,发现不正确的姿势要及时纠正。

(七)同学们会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执笔方法吗?请做给老师看一看。

(八)教师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九)指导观察第四幅图,引导学生说出:第四幅图上,一位男同学正在写字。画面上,作业本平放,小女孩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成45度角。

(十)请大家按以上要求做,看谁做得好?同桌互相纠正。教师巡视指导。

(十一)请做得好的同学做给大家看。

(十二)教师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按这两幅图上学生的样子去做,可以使我们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执笔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 板书设计: 我上学了

我是中国人 我爱我的祖国

教后反思

优点:教授之初我便利用课件结合文中图画的讲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较为快速的完成从孩子到小学生的基本概念,知道自己现在上学了,有哪些新鲜的事物,自己要怎样去做。

不足:作为教师,虽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在授课的时候学生年龄较小暴露出的小问题也不断发生:去洗手间、溜号等现象使得课程进展较慢,我认为自己的PPT制作也未能充分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吸取不足、改进不足。

1.天地人

教学目标:

1.会认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6个生字。

3.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教学重点: 认识“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字。 教学难点: 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的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一)看图说话,分别出示天地人你我他的图片。

(二)指名读:谁能读读?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三)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学习生字

(一)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图上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本子上写一写。

(二)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读准字音

(一)学生自由读生字,同桌交流。

(二)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三)读一读。出示6个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五、认识生字

出示表示相应文字的图片,提问谁能说说这是什么?能做什么?

六、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

(一)认识田字格。

(二)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三)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四)指导书写。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七、布置作业

(一)找一找,我们周围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

(二)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一)我会认。

1.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做找朋友游戏。

(二)我会记。 1.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三)我会用。

1.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2.选生字卡填空。

3.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

二、指导书写天、人

(一)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二)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三)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四)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天地人

天 地 人 你 我 他 教后反思

优点:本课的讲授基于开学初所暴露的问题之上,有所改进,ppt的制作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而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渗透也融入到课堂之中,加之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的基础不错,能够快速而有效的学会、学懂本课知识。

不足:本想着在组词方面结合说话进行练习,但由于部分同学能力有限,而未能全面开展,教师会在平日的课上与课下进行反复的训练。

2.金木水火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

一、

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

一、

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教学难点:

指导书写、认识部首。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一)看图说话。

(二)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金木水火土。

(三)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四)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二)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三)读一读。出示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变序抽取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四、朗读感悟

(一)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二)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男女生分别齐读。

五、当堂训练,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六、布置作业

(一)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二)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一)我会认。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二)我会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三)我会用。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二、指导背诵课文

(一)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二)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三)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三、指导书写一二三四五上下。

(一)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二)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三)教师范写一二三四五上下,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四)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2.金木水火土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日月

日月照今古

教后反思

优点:本节课既有数字的书写又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授课中没有存在明显的压力,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结合丰富的课件内容,能够快速理解所学知识,并且在组词方面都能够做到准确。

不足:虽然绝大部分同学能够快速的掌握课文内容,以及生字组词与书写,但是,仍有个别同学完全没有听讲,教师没能整节课一对一的进行专门指导,比较遗憾。

3.口耳目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

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教学重点:

认记生字,会写“

十、木、禾”3个字。教学难点:

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教学准备:

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字结合,认识口耳目手足

(一)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二)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

二、认读生字

(一)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二)认读生字:

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3.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

(三)学习新课文。

三、巩固认读

(一)认读: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

(二)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教笔画名称及笔顺:竖、撇、捺

(三)学生练习书写:课本田字格中生字自己写一写。哪个字写得满意可以向同学和老师展示。

四、作业布置:在田格本上写今天所学的生字 板书设计: 3.口耳目

口耳目手足

教后反思

优点:本节课认识了三种笔画和12个汉字,在讲授汉字的同时我又结合着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让学生独立识字、多种方法识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本节课组词中出现了耳目、手足等词语,学生理解起来较有难度,虽然教师进行了相应的讲解,但是能够感受到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仍有困难,今后会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转换这样较难理解的词语,让学生尽量做到组词后基本理解。

4.日月水火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生字的意思。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4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禾”和“火”两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禾”和“火”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老师又给你们请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呀?(太阳)喜欢吗?太阳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太阳与我们学习的汉字又有什么联系呢?想知道吗?老师告诉你们,在很久以前,古人也非常喜欢太阳,那么古人是怎么记录太阳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演示)古人就是用这个符号来记录的,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写成这样这样的字了。(出示“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你们觉得有意思吗?这一课还有几个生字也是从图形变化来的,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打开书看看这些生字是怎样变化来的?

二、出示图片,认识事物

(一)教师出示课本图片,让学生认识上面的事物。

(二)小组交流这些事物在那里离,你见过吗?

(三)读一读这些事物的字音。

(四)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三、学习生字

(一)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二)教师抽读卡片,顺读,逆读,打乱读。

四、了解字义。

(一)这些生字大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这些字吗?想想,一会儿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你们说得真好,能试着用()月()日说一说吗?你们知道得真多,“日”和“月”可以用来表示时间,说的真不错!

五、记忆生字的字形

(一)导语:这些生字你们不仅认识了,而且在生活中学会了运用,真不简单!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呀?

(二)先认识2种新笔画“竖钩、横折撇”,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三)请同学们看书上的笔顺跟随,先写哪笔?再写哪笔?看看是怎样一笔一笔写成的?伸出小手试着在桌上按笔顺写一写。

(四)请同学跟着老师一边书空笔顺一边说笔画。

(五)请同学拿出铅笔,把这4个生字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按笔画记忆字形。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4个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猜一猜连一连。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教师指导“水”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正确规范书写四个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二)指名读儿歌。

二、书写生字

(一)导语:刚才,我看了一下很多同学们描的笔顺真好!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二)请大家先认真观察4个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三)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水)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1.学生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2.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3.学生评议。

4.出示带田格的“日、月、水、火”字,请学生说说占格位置,提醒学生在书写时应注意:如:“日”字和“火”字写时注意书写的笔顺。 5.学生书写“日、月、火”三个字。

6.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好。

7.如果学生对“火”书写有困难,教师可做范写。

三、巩固练习

(一)学生在生字本上写生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2看拼音写字。

四、课后练习

学生自己做猜一猜,连一连,教师订正。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4.日月水火 日月水火山石田禾

教后反思

优点:本节课的教学结合我做的PPT形象而有效的让学生理解了象形字的奇妙以及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教授完毕之后,我又对象形字进行了拓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拓展的部分虽然激发了学生兴趣 ,但是对于二班的个别不听课的同学而言,仍较有难度。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吸取经验,既做到面向全体,又要针对个体,并且联系家长共同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5.对韵歌 1.学会3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3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二、读儿歌

(一)自己读儿歌,把读不准的字画上小问号。

(二)学生质疑读不准的字,其他同学帮助解疑。

(三)同桌同学互读小儿歌,相互纠正读音。

(四)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五)通过读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

(一)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三)教师抽读卡片,顺读,逆读,打乱读。

(四)巩固生字的读音,做贴字游戏。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读,读后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指名读生字卡片,读对的就把卡片奖励给他,让他把生字贴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

四、了解字义。

这些生字大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这些字吗?想想,一会儿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记忆生字的字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二)指名读儿歌。

二、书写生字

(一)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二)请大家先认真观察4个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1.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水) 2.学生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3.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学生评议。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5.山清对水秀 柳绿队桃红

教后反思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教学目标:

对韵歌 云对雨 雪对风 花对鸟 鱼对虫 1.引导学生认真听取别人说话。 2.能按照要求做相应的动作。

3.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与人合作的习惯。教学重点: 1.注意听别人说话,养成“听”的习惯。

2.发指令的同学要声音洪亮,让别人听得见,听得清。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与人合作的习惯。 2.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游戏的头饰。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一)教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玩游戏的心情怎么样?你们会玩哪些游戏?你们喜欢什么游戏?(指名汇报)

(二)教师出示课文插图,提问:你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这是什么游戏?

(三)教师明确并导入:这个游戏是“我说你做”。今天我们也来玩这个游戏。

二、明确规则,了解游戏

(一)教师用课件动画演示学生做“我说你做”游戏的情景,学生先看屏幕,认真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二)学生汇报交流。

(三)出示“我说你做”的游戏规则:一个人发指令,其他人做动作。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做对动作的人越多,其所在的小组就获胜。

(四)教师朗读游戏规则,帮助学生掌握游戏规则。

三、进行游戏,总结要领

(一)进行第一轮游戏。

1.教师大声地发出指令“请你抬起一条腿”,学生做抬腿的动作。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3.进行比赛,评出优胜小组。

4.讨论交流,总结要领:大声说,听清楚,动作快。

(二)进行第二轮游戏。

1.教师请学生发指令,要求:发指令时,要大声说,要让别人都听得见。

2.指名发出指令,如:把铅笔放到文具盒里,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3.比赛并评出优胜小组。

(三)进行第三轮游戏。

1.指名发出指令,如:从书包里拿出生字薄,从书包里拿出铅笔,打开生字薄,写一个“火”;写字时要坐端正,握好笔。 2.比赛并评出优胜小组。

四、课堂小结

(一)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发指令时,要大声说,要让别人听得见;要注意听别人说话,然后按照指令做出动作等)

(二)教师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教后反思

优点:本节课的讲授我利用了很多个小口诀“谁能像我这样做,我能像你这样做”“一二三手背后”等,指向性明确又朗朗上口,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听、说、做的能力。

不足:在指导写字的小口诀出示过程中,很多学生虽然能够说出口诀,但是做起来仍比较不规范,需要教师的反复示范, 所以我想“光说不练”还是不行的,以后我会在课堂上多多示范,并且对于动作不规范的学生及时的进行指导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猜谜语,会认“

六、

七、

八、

九、十”5个生字,会写“八”和“十”。2.比较三组形近字,学会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新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咏鹅》。 4.和大人一起读儿歌《小兔子乖乖》。

5.按照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二、

三、

十、禾”。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自主识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养成自主识字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识字

(一)复习导入。1.全班诵读《金木水火土》。

2.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内容,让学生在儿歌中找出汉字“

一、

二、

三、

四、五”。

3.教师范读诗句,学生跟读。4.教师引导:你们能猜出这是什么吗?

(二)追问:在这首诗里,除了“

一、

三、

四、五”,还有其他数字,你们能找出来吗?

1.出示练习:将相应的数字与汉字用直线链接。学生完成练习。 2.教师范写“八”和“十”,学生书空。 3.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临写。

二、字词句运用

(一)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分男女读,小组赛读,齐读。

(二)教师出示“读一读,比一比”中三组汉字,学生自由读一读。

(三)质疑:同学们,这三组汉字有一个共同特点,你们发现了吗?(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教师明确:每组汉字中,在第一个字上加上一笔或者两笔可以变成第二个字。如“人”上面加两横变成“天”;“口”里面加上“十”变成“田”;“日”里面加一横变成“目”)

(四)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后在学习汉字时,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更多的汉字。

三、日积月累

(一)出示“日积月累”部分的图片,指名说说图中是什么动物?(鹅) 1.出示“鹅”的演变过程,学生认真观察。 2.指名说说“鹅”与实物的相似之处。

3.教师引导:“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让我们看看诗人骆宾王是如何赞美鹅的。

(二)课件播放古诗《咏鹅》,学生认真观看。引导学生想象鹅在水中快乐的样子。

1.教师范读《咏鹅》,学生跟读。2.指名读,分男女读,小组赛读,齐读。

3.学生尝试背诵古诗《咏鹅》,配乐全班诵读古诗《咏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一)教师出示上节课认识的生字“

六、

七、

八、

九、十”。

(二)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男女读,小组赛读,齐读。

二、和大人一起读

(一)学生观看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插图的内容。

(二)教师范读儿歌《小兔子乖乖》。

(三)教师一句一句带读,同时示范做相应的动作。

(四)师生一起配乐表演读。

(五)教学小结:小兔子做得对,当陌生人敲门时,千万别开门。

三、书写提示

(一)复习田字格中横中线、竖中线及各小格的名称。

(二)师生齐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三)教师:当我们在书写汉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1.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再次观看“

二、

三、

十、禾”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学生在田字格里认真描红,临写。 3.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四、课堂小结

(一)说一说: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二)学生畅所欲言。教后反思

优点: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字谜的讲解,作为教师能够感受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适时地进行了其他字谜的拓展,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涨。

不足:本节课在书写方面“八”字的掌握仍有待提高和加强,在撇低捺高和中间两笔不相连方面有部分同学做的还不够好,甚至有的同学写成了“入”字。教师会利用课下时间继续进行指导

快乐读书吧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全班同学对读书感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一)教师读故事给学生听,如《白雪公主》。

(二)教师:你们喜欢读书吗?都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收获?(学生汇报交流)

(三)教师:同学们,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可以让我们越来越聪明。

二、图文结合,体会阅读的快乐。

(一)教学第一幅图。

1.出示第一幅图,学生观察后说说图意。

2.提问:在家里,除了和妈妈一起看书,还可以和谁一起看书?除了读故事书,还可以读什么书?你是怎么读书的?和家人一起看书,快乐吗?

(二)教学第二幅图。

1.出示第二幅插图,全班说图意。

2.教师:这位同学讲的故事精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为什么这位同学会被评为“故事大王”?

学生自由想象汇报。

(三)教学第三幅图。

1.出示第三幅图,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图意。2.教师:在书店里如何看书?

教师在学生回报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

(四)教学第四幅图。

1.出示第四幅插图,学生观察后说说图意。

2.教师小结:在家里,我们主要是看图听家人读书,上学了,我们学会了汉语拼音,认识了很多生字,就可以读更多的书了。

三、讲故事比赛。

(一)小组推荐一位学生上台讲故事。

(二)师生点评,评出“故事大王”。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后我们班每个月都要举行讲故事比赛。你们要利用课外时间多看书、多读书,为下一次的讲故事比赛作准备。

教后反思

优点:本节课我利用ppt直观的引入了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名篇,让学生试着复述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

不足:对于开展比赛的方案自己还没有完全想好,正在思索如何行之有效的让学爱上阅读而并非硬性的去要求、去逼迫。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a o e》《i u ü y w》《b p m f》《d t n l》《g k h》《j q x》《z c s》《zh ch sh r》《语文园地二》。 本组概括

本单元安排了汉语拼音的教学。本单元共有8课,主要学习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和“yi、wu、yu、zi、ci、si、zhi、chi、shi、ri”10个整体认读音节。编排本单元意在引导学生读准6个单韵母的四声及轻声;准确地拼读23个声母与6个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识“爸、妈”等21个生字,朗读儿歌,体验童趣。“语文园地二”通过读一读、找一找、连一连、摆一摆、比一比、做一做、涂一涂等方式,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能读准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和10个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词;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会认本单元21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会读儿歌《轻轻跳》《说话》《在一起》《过桥》《绕口令》。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声母的发音及声母与韵母拼读音节。

2.能够看图说话,拼读音节。认识事物,把音节和图正确地连接起来。 3.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难点:

1.声母的发音及声母与韵母的拼读。2.能认读本单元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3.拼音的拼音方法。

五、课时分配

a o e 2课时 i u ü y w 2课时 b p m f 2课时 d t n l 2课时 g k h 2课时 j q x 2课时 z c s 2课时 zh ch sh r 2课时

1.ɑ o e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ɑ o 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ɑ o e的音。

2.能通过自我探索、发现,找到隐藏在插图中的字母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中读准字母的音。

3.明白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有主动学习的兴趣。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ɑ o 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ɑ o e的音。 教学难点: 通过自我探索、发现,找到隐藏在插图中的字母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中读准字母的音。 教具准备:

拼音卡片,四线格磁贴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整体认识拼音

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国。(用简笔画勾勒城堡图)拼音王国中有很多的拼音,认识他们了,你就能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和老师一起去认识他们吗?拼音王国中有三大家族,他们分别是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简笔画勾勒三座房子)今天,我们来认识韵母家族中最最可爱的一群孩子,他们就是ɑ o e (出示带有手脚的拼音卡片)。

(二)(挥动卡片)嗨,小朋友们好。学生与拼音打招呼。欢迎你们来我的家做客。请把书翻到第20页。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单韵母ɑ 1.读准音:

ɑ 很害羞,躲到图中去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哦,是小姑娘在唱歌,发出了ɑ ɑ ɑ音。她的嘴巴是怎样的呢?(张的大大的)

你能模仿她吗?模仿ɑ 的口型

老师也学着她的样来唱一唱:1 3 ∣5 3 ∣1 -∣

ɑ ɑ

ɑ ɑ

ɑ -

学生跟唱

我们念ɑ的时候,也和唱歌一样,要张大嘴巴,口型保持不变。看我先来念:张大嘴巴ɑ ɑ ɑ 。小女孩练唱ɑ ɑ ɑ , ɑ ɑ ɑ 阿姨的阿。医生检查口腔的时候,要我发ɑ ɑ ɑ

学生跟念,自己体会发音要领,开火车发音 2.认清形:

请你们再仔细看看图,找一找小女孩身体的哪一部分像ɑ 的形状。

小女孩圆圆的脑袋就像是ɑ 的肚子,她的小辫子就像是ɑ的尾巴。

边描写头像,边念儿歌:“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ɑ ɑ ɑ 。”

我们一起来写个ɑ:(教师范写)

ɑ要一笔写成,先写半个圆,就是小姑娘的头和脸,连上去再写一笔竖弯,像条辫子,最后向右边稍弯一点儿,不要太长。

学生书空

ɑ 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们送它回去好吗?

它的家就是这拼音格,跟我一起念:“拼音格”

四线格就是由四条线组成的,分上格,中格,下格。我们的ɑ就住在中格里,

好,我们比一比,看谁先把ɑ送回家。(教师巡回,纠正)

学生在语文书上找到拼音格的中格,临摹写一个ɑ。

(二)学习声调:

把ɑ送回家了,我们也该开着汽车回家去了。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汽车分别是怎样走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四声调,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声调符号,ɑ遇上它们,读起来声调就不同了。

你们发现汽车的走法和ɑ的四声,哪些地方很像呢?(同桌学习,观察讨论)

对了,第一声是平的,坡也是平平的,我们念的时候也是平的,教师范念ɑ

跟老师说:“啊,阿姨的啊”“阿姨好”。

第二个是上坡,也就是第二声,听老师念:á

别人的话你没听清楚,会问他:“啊,你说什么?”就是这个音。跟我一起说。

第三声要下坡再上坡,形状像什么?我们读的时候也要这样拐弯,边做手势边读ǎ

“啊,怎么能这样?”就是这样个音。跟我一起说。

第四声是下坡,声音也要从高往下降,边做手势边念à

“啊,祖国真伟大!”跟我一起说。

(三)巩固练习:(念儿歌):车平地走ɑ ɑ ɑ ɑ,汽车上坡ɑ ɑ ɑ,汽车上坡又下坡ɑ ɑ ɑ,汽车下坡ɑ ɑ ɑ。

三、归纳总结

四、作业安排边做手势边表演ɑ的四声

板书设计

ā á ǎ 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四声调儿歌

(二)打乱顺序开火车读带调ɑ

二、学习o

(一)读准音:

小朋友真能干,和ɑ交上了朋友。ɑ 也很高兴,拉来了它的好兄弟o与我们认识。

(出示卡通的o)“嗨,你们好,我是o,是ɑ 的哥哥,我们都是韵母家族中的最小的一辈。”

谁想和o 交朋友?快来和它打招呼吧。

(出示卡通的o)“虽然我长得圆头圆脑的,但我的本领可大了。每天清晨,大公鸡都会发出o o o的叫声,催人们起床呢。”

(投影书上插图)你们能学着大公鸡的样子来叫一下吗?

(学生学大公鸡打鸣)

发O这个音,就像你们刚才学公鸡叫声那样,嘴巴是圆圆的,看老师来发音

(学生跟读)

念儿歌:“一只大公鸡,早晨o o 啼。”“大公鸡o o叫,叫我早起上学校。”

(二)读四声调:

老师给o带上了帽子,你们还能念吗?(把声调帽子带到o的卡片上)

你们能把它放到一句话当中,来说一说吗?

老师也想来说说:

噢,我知道了(第一声)

哦?我不明白(第二声)

噢,原来是这样

(三)

哦,我懂了(第四声)

(三)认清形,指导书写

再来看看,o的形状是怎样的?

教师范写:o要一笔写成,从右上起笔写成半圆后继续往上写,与起笔处相接。

请你们找一找,o住在哪个格子里?

好,请你们把o也送回拼音格里,比一比,谁写的好。

三、学习e

(一)读准音

(投影插图)小朋友,看,它是谁啊?(大白鹅)

是呀,我们第三位朋友e就是读这个音。发音时嘴角向两边咧开,唇形是扁平的。教师范读。顺口溜:扁扁嘴巴e e e。试一试。

(二)学习四声

(出示卡通e)谁来向e问声好?

e 也带上了帽子,你能读准它吗?

你能组个词来读一读吗?

e e e,大白鹅的鹅

e e e,恶心的恶

e e e,恶人的恶

(三)认清形,书写指导:

1.(投影插图)小朋友,看,它是谁啊?(大白鹅)

是呀,我们第三位朋友e就是读这个音。发音时嘴角向两边咧开,唇形是扁平的。教师范读。顺口溜:扁扁嘴巴e e e。试一试。(出示卡通e)谁来向e问声好?

2.e 也带上了帽子,你能读准它吗?

3.你能组个词来读一读吗?

e e e,大白鹅的鹅

e e e,恶心的恶

e e e,恶人的恶

4.小朋友,你能找找图上哪个地方像e 的形状?真了不起,跟我一起念;“河里一只大白鹅,水中倒影e e e 。”

5.我们写的时候也要注意,一笔写成,从里面的“一”起笔往上,再接着写左半圆。

6.教师范写

四、作业安排:

用三个单韵母的读音和课本插图编一个很好听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一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

五、板书设计

o ō ó ǒ ò

e ē é ě è

2.i u ü y w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y、w两个声母,yi、wu、yu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读准音,认清形,并正确书写。

2.掌握i、u、ü、yi、wu、yu的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3.感受插图的优美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i、u、ü、y、w及yi、wu、yu的发音,能直接读出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难点:

指导y和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不写。 教具准备: 1.本课的教学挂图 2.拼音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出示复习a、o、e及其四声的卡片,开火车读。

(二)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a、o、e三个单韵母和它们的四声,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另外三个单韵母i、u、ü。

(三)教师板书:i、u、ü,并清晰地读出这三个单韵母的读音。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插图,讲述内容

1.教师出示插图,要求学生说说图画内容。

2.学生畅所欲言。(阿姨正在屋前晒衣服,一只乌鸦正站在池塘边的大树上,小弟弟正在池塘边喂鱼,小鱼快乐地在水中吐泡泡……)

(二)借助插图,学习拼音 1.学习单韵母i。 (1)教师:这幅画多么富有生活情趣啊。今天我们就要像学习a、o、e一样在图画中找到i、u、ü这三个单韵母的音和形。我们先来找找i,它躲在哪儿呢?

(2)教师出示插图,明确:我们念i的时候,嘴巴微微地张开呈扇形,上下牙齿对齐,舌位抬高,声音从牙缝之间发出。i的发音要清楚,要响亮,要读重一些,嘴巴的形状和舌头的位置自始至终要保持不变。跟着老师来念——一件衣服iii。(学生跟读) (3)同桌合作,练习i的发音。教师巡视指导纠正。

(4)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i?(像支蜡烛,iii;小棍头上有一点……)

(5)教师出示i的四声,明确:i也有四声,第一声读ī,衣服的衣;第二声读í,阿姨的姨;第三声读ǐ,椅子的椅;第四声读ì,容易的易。

(6)教师:请认真地观察一下i与ī、í、ǐ、ì,你们发现了什么?(i加声调时要去掉上面的一点。)

学生跟着老师读儿歌:小i有礼貌,标调就摘帽。

(7)出示“小汽车走势”图,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汽车平走īīī,汽车上坡ííí,汽车拐弯ǐǐǐ,汽车下坡ììì。

(8)出示i及其四声的卡片,要求学生按顺序读或者变序读。 2.学习单韵母u (1)教师出示插图,明确:龟壳外沿的形状提示了单韵母u的形;“乌龟”的“乌”提示了u的音。 (2)教师范读并强调:我们念u的时候,要把嘴唇收成圆形,在中间留一个小孔。u的发音要清楚,要响亮,要读重一些,长一些,嘴巴的形状和舌头的位置自始至终要保持不变。跟着老师来念——一只乌鸦,uuu;一座木屋,uuu。(学生跟读)

(3)同桌合作,练习u的发音。教师巡视指导纠正。 (4)开火车读,指名读。

(5)教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u?

(6)教师出示u的四声,明确:u也有四声,第一声读ū,乌龟的乌;第二声读ú,蜈蚣的蜈;第三声读ǔ,跳舞的舞;第四声读ù,大雾的雾。

(7)出示“小汽车走势”图,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汽车平走ūūū,汽车上坡úúú,汽车拐弯ǔǔǔ,汽车下坡ùùù。

(8)出示u及其四声的卡片,要求学生按顺序读或者变序读。 3.学习单韵母ü。

(1)教师出示插图,提问:小弟弟在干什么?这条鱼与其他的鱼有什么不同?它吐了几个泡泡?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这个插图提示了ü的形,这两个泡泡就是ü上面的两点。

(2)教师指导:“鱼”这个音是ü的第二声。我们念ü的时候,嘴巴的形状和舌头的位置自始至终要保持不变。跟着老师念——鲤鱼吐泡,üüü。(学生跟读)

(3)同桌合作,练习ü的四声,教师巡视并纠正。 (4)开火车读,指名读。

(5)明确:ü也有四声,第一声读ǖ,淤泥的淤;第二声读ǘ,金鱼的鱼;第三声读ǚ,下雨的雨;第四声读ǜ,玉米的玉。

(6)出示“小汽车走势”图,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汽车平走ǖǖǖ,汽车上坡ǘǘǘ,汽车拐弯ǚǚǚ,汽车下坡ǜǜǜ。 (7)出示ü及其四声的卡片,学生按顺序读或者变序读。

4.做游戏复习i、u、ü及其四声:学生戴着拼音字母头饰上台,一边用动作展示一边介绍自己。

四、学写单韵母i、u、ü

(一)教师出示四线格,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i、u、i、u、üü分别在四线格的什么位置?(i占上中格,先写竖,写在中格,上下顶格;再写点,写在上格靠近第二条线的地方。u占中格,先写竖右弯,再写竖。ü占上中格,两点最后写,写在上格靠近第二条线的地方。)

(二)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伸出右食指,边读边书空。

(三)学生拿出练习本,在四线格里正确地书写i、u、ü。

五、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会读i、u、ü,以及它们的四声;会写i、u、ü。)

六、作业

抄写i、u、ü各四遍。

七、板书设计 i ī í ǐ ì

u ū ú ǔ ù ü ǖ ǘ ǚ 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六个单韵母卡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嘴巴张大 ɑɑɑ,嘴巴圆圆 o o o , 嘴巴扁扁 e e e ,牙齿对齐 i i i , 嘴巴突出 u u u ,嘴吹口哨 ü ü ü。

(二)开火车读六个单韵母及其四声。

二、借助插图,学习拼音。

(一)学习y和yi。

1.教师:单韵母ɑ、o、e、i、u、ü是六个好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i(出示卡片i)的妈妈是谁?

2.出示卡片y,明确:这就是小i的妈妈。小i的妈妈叫大y,大y是声母,所以我么也叫它声母y。声母要读得又轻又短。请跟着老师读——yyy。(板书y)

3.教师:大y和小i站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整体认读音节,我们叫它音节yi。(板书yi)

4.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大y带小i,一对好母女,;两人在一起,仍然读作yi。

5.教师:你们喜欢童话吗?今天,老师要讲一个童话故事帮你们记住小i、大y、音节yi。 6.星期天,小i(出示卡片i)一早醒来,就吵着要妈妈带她去欢乐谷游玩。小i的妈妈是大y(出示卡片y,指导读法)。大y妈妈把小i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牵着她的手出门了。一路上,大家都和她们母女俩打招呼,称她们为yi(出示音节卡片yi)。欢乐谷里人真多啊!大y妈妈担心小i走失了,紧紧地牵着她的手,一步也不离开,所以yi是分不开的。

7.教师出示yi的四声,明确:yi也有四声,第一声读yī,第二声读yí,第三声读yǐ,第四声读yì。

8.出示“小汽车走势图”,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汽车平走yīyīyī,汽车上坡yíyíyí,汽车拐弯yǐyǐyǐ,汽车下坡yìyìyì。

(二)学习w和wu。

1.出示u及四声的卡片,学生齐读。

2.教师:u是单韵母里面的小弟弟,它呀,有一个声母爸爸(出示卡片w),叫大w。声母w也要读得轻、短。(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教师出示插图,提问:图上的什么像声母w的形状?

明确:房屋的屋顶像声母w的形状。请跟老师读——屋顶屋顶www,小u的爸爸是大w。(板书w)

4.教师:你们可以用手摆出w的形状吗?谁能来试试?

学生用手指摆一摆w的形状。

5.教师:大w和小u在一起,同样组成看一个音节(出示音节卡片wu)。wu也有四声,第一声读wū,第二声读wú,第三声读wǔ,第四声读wù。 6.出示“小汽车走势图”,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汽车平走wūwūwū,汽车上坡wúwúwú,汽车拐弯wǔwǔwǔ,汽车下坡wùwùwù。 7.教师出示卡片,打乱顺序,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学习yu。

1.教师:同学们,单韵母里的小ü弟弟没有爸爸妈妈,它可伤心了。你看(出示卡片ü),小ü弟弟的脸上还挂着两滴眼泪呢。小i的妈妈大y(出示卡片y)看见小ü弟弟哭得这么伤心,急忙走过来帮助他。于是大y和小ü站在一起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

2.引导学生观察单韵母ü和音节yu,说说自己的发现。(ü上的两点不见了。)

3.教师领读顺口溜,学生跟读:小ü没有父母,大y来帮忙,小ü忙擦泪,擦掉眼泪还读yu。

4.教师出示yu的四声,明确:yu也有四声。第一声读yū,第二声读yú,第三声读yǔ,第四声读yù。 5.做游戏:教师说,学生动手拿卡片。

三、学写声母y和w

(一)教师出示四线格,提问:请问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y和w分别在四线格的什么位置?(y占中格和下格,先写右斜,再写左斜,左斜要长些,伸到下格一半处。w由两个“v”组成,不要写得太宽。)

(二)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伸出右食指,边读边写,

(三)学生拿出练习本,在四线格里正确地书写y和w。

四、课堂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部编版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部编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