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我国古代几种建筑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37:48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教案)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 郭黛姮

教学目的:

1、掌握抓住事物特征逐一说明的写法。

2、领会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来说明事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本文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说明事物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板书),大家预习过了吗?很好,那么我来请问一位同学,这篇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我国的古代建筑? 生:厅、堂、楼、阁、亭、榭、轩。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不同建筑各自的风格与特点。

三、讲授新课

(一)作者简介

郭黛姮,生于1936年10月,北京市人。古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雷峰塔重建总设计师。著有《中国建筑史(宋辽金西夏卷)》《华堂溢采》《二十世纪东方建筑名作》等,参与《梁思成全集》的校阅、注释工作。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这几种建筑物的特点。

厅典雅端庄;堂严整瑰丽;楼体型不一;阁造型各异;亭形式多样;榭傍水而立;轩轻盈疏朗。

3、同时落实生字词:

幢 zhuàng 夯土台 hāng

黄鹤楼 hè 蓟县 jì 榭xiè 颐和园 yí 拙政园zhuō 小憩qì 藉jiè 藏经阁cáng 濯足zhuó 椽chuán 秉公执法bǐng 菱角líng 典雅端庄 考究

标榜 茶楼酒肆

4、内容简析:

第一部分(1)概说我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艺术传统独特,列出本文要介绍的七种古代建筑的名称。

第二部分(2—8)具体介绍七种古代建筑的特征。 第三部分(9—10)说明有些建筑名实不符的情况:一种是把名称搞混,一种是随意题名。作者提醒人们不要被这两种情况搞混了各种建筑的确切含义。

(三)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分析课文主体部分 (1)厅:

先从性质、功用、体量、装修、造型、前后布置等方面说明一般厅的特点,再介绍三种更有特色的厅。在说明特征时,作者不仅抓住厅的外部特征,而且注重揭示厅的功能。 (2)堂:

先抓住功能上的特点说明堂的种类,然后从位置、体型、风格、屋顶、分隔室内的陈设等方面来说明它的特征。 (3)楼:

先说楼的一般特点和用途,再介绍那些不是“重屋”的楼,说明它们的功能和下半部分构造的特点,然后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楼的体型特征。 (4)阁:

先说阁的一般用途和型式特点,再介绍园林和宗教建筑群中的阁,揭示了园林中的阁的功用,说明了宗教建筑群中的阁的功用以及型式特征。 (5)亭:

先说亭在园林中的特殊地位,再介绍它的用途,然后说明它的体型特点,并揭示了亭的平面形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6)榭:

先说榭的用途,再说它的突出特点,然后从形状、结构、立面、屋顶等方面加以说明。 (7)轩:

先通过与亭的比较说明轩的特点,再介绍它的布局和风格。最后补说作为天花板装修名称的轩,目的是要人们不要混淆“轩”的两种概念。

2、抓住事物各自的特征逐一说明。

课文介绍的七种建筑,有些是彼此相近的,例如厅与堂,楼与阁,亭与轩,作者抓住它们各自的特征加以说明,而且将形式相近的建筑在篇章上也放在相近的位置加以介绍。如:

亭与轩的比较:都是观赏性小建筑亭

(1)外形:点景建筑,体型力求完美。平面有三角、四面、六边、八边、扇面、圆形、梅花等不同的形式。 (2)功用:既是供游人在内停留小憩的得景建筑,又是供游人自外观赏的点景建筑。 轩

(1)外形:可露在水边或隐于半山,建筑布局较为自由,风格也多轻盈疏朗。

(2)功用:也起点景作用,但在轩中往往陈放简单家具,供游人饮茶、下棋、鉴赏书画使用

3、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课文介绍的每一种建筑,先说功用上的特点,再说建筑上的特征。因为功用决定建筑形式。由于抓住二者的内在联系来说明各种建筑的特征,因此不仅使人知其然,而且让人知其所以然。如: 先说明厅是“用来会客、宴请宾客、观赏花木”的,这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厅的体量最大,门窗等装修最考究,造型典雅端庄,前后多置花木、叠石了。先说明“堂”是长者居住的地方,也常作为举行家庭重要庆典的场所,也就容易明白为什么堂的体型严整瑰丽,室内有分隔空间的陈设了。

四、巩固练习(总结扩展)

好,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上能概括出课文所介绍的几种建筑的功用和制式上的特点,大家掌握得不错。

1、总结各建筑功用及制式特征

2、比较《南州六月荔枝丹》和《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同样是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但二者的写法有哪些不同? 明确:

《南州六月荔枝丹》着重从外部特点、内部构造、果肉味道、栽培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说明荔枝的特征。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抓住建筑形式取决于功用这种内在联系,说明这几种建筑的特征。

可见这二篇文章在写法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复习时要细加体会。

四、布置作业

P57

一、

三、

四、五

推荐第2篇:外国古代建筑 教案

题: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欣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下期 教材分析:

本课所讲的内容主要是从古代建筑的兴起及其发展演变,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各种风格的建筑进行赏析、移情于景,增加学生对外国建筑风格,以及艺术表现的理解,以达到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通过对外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及其艺术风格特征和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增加对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提升对外国建筑的欣赏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对建筑艺术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学会从多方位去欣赏建筑艺术,达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外国经典建筑的欣赏能初步掌握其艺术风格理念,了解外国建筑的艺术语言,提升美术素养,提高艺术欣赏水平,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

对外国古代建筑经典作品的欣赏、体验,以及风格的归纳、总结。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外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1.教法:讲述法

2.学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配套图片等。 学具准备:教材、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通过起立的形式上下课 二:引入新课:(5分钟)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说了中国的古代建筑,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代表性的建筑《》(可由提问的方式激发大家的热情,由学生举例,再顺势引入今天的课题)那么大家又知道哪些外国古代的建筑呢?学生甲:埃及的金字塔;罗浮宫;比萨斜塔„„师:不错,这些都是外国古代有名的建筑。在世界上曾经有过许多优秀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像古埃及、古印度的建筑。那么建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三:讲授新课:(20分钟)

人类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制社会建立后开始。

(一):埃及建筑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的埃及,在它建立了奴隶制以后,营造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念性建筑物。除了被人们常提到的金字塔外,还有著名的卡纳克神庙,是世界最壮观的古建筑之一。(播放关于埃及卡纳克神庙的幻灯片,及其简介,插入音乐)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

继埃及之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取得了突出成就,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古希腊建筑最重要的类型是神庙。它创建并完善了以石制的梁柱为基本构件的建筑形式,柱子、梁枋和两坡顶的山墙共同构成建筑的主要立面。经过不断完善,形成“柱式”,创造了多利安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了解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特点的重要方面。它经过古罗马的发扬光大,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建筑体系,即西方古典建筑体系。古希腊最著名的典型事例是举世闻名的雅典卫城(播放关于埃及的柱式和雅典卫城的幻灯片,及其简介,插入音乐)

2.古罗马的建筑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传统与成就。特别是古罗马时期,她依靠雄厚的物质力量和发明了有天然的火山灰、沙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在建筑结构和建造技术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从而使古罗马的建筑显得更加宏伟、壮丽。现存的罗马万神庙就是一个典型的列子(播放关于万神庙的幻灯片,及其简介,音乐)

(三):三大宗教建筑

古罗马之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各国盛行的时代,象征着强大的宗教势力的宗教建筑,集中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极高成就。现存的土耳其的圣索菲亚教堂、法国的夏特尔教堂、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印度的泰姬·马哈尔陵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古代中教建筑。(播放关于土耳其的圣索菲亚教堂、法国的夏特尔教堂、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印度的泰姬·马哈尔陵的幻灯片,及其简介,音乐)

四:课堂总结:(5分钟)

1.知识点回顾:下面我们请同学们再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2.请同学做总结:从建筑的发展历程,艺术风格的演变,与时代背景的关系等各个方面着手„„

3.教师做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外国古代建筑,同学们对它们的主要的建筑形式以及艺术风格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作业练习:(8分钟)

思考与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西方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

哥特式建筑的主要艺术特色?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

一、埃及建筑 (1)历史背景

(2)代表性建筑:金字塔

卡纳克神庙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

(1)古希腊建筑:三种柱式——多利安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

列:雅典卫城

(2)古罗马建筑:发明了混凝土

列:罗马万神庙

三、三大宗教建筑

(1)基督教建筑: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拜占庭式

法国的夏尔特教堂——哥特式

(2)佛教建筑: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塔 (3)伊斯兰教建筑:印度的泰姬·玛哈尔陵——清真寺风格

推荐第3篇:古代建筑斗拱

古代建筑—斗拱

来自×地的朋友们: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欢迎各位朋友来本地来观光旅游。我姓x,是××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大家叫我“x导”好了。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在我市旅游期间就由×师傅和我为大家提供服务,我们十分荣幸!大家在此旅游,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师傅,因为他的车技娴熟,有12年的驾龄,从未出过任何事故;另一颗是“开心”,就交给x导我好了。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标志,以免跟错队伍。请大家记清集中和游览时间,以免因一人迟到而影响大家的活动。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量提出来,我将尽力解决。最后祝大家这次旅游玩得开心、吃得满意、住得舒适。谢谢!

我国古代建筑单体外形特点为“高基座、木构架、大屋顶”,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材,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木构架结构有三种不同方式:抬梁式,结构式和井干式。抬梁式: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也称叠梁式,主要用于皇家建筑群。穿斗式:用穿枋把一排排柱子穿连成排架,然后柱檩直接连接而成,多用于民居。井干式:木材交叉堆叠,结构原始简单,少用。

木构架结构主要木构件有:柱、梁、檩、枋、椽和斗拱。

柱直接支撑梁架;梁是最重要的承重构架,承担屋面的全部重量;枋是连接两根立柱的方形横木,主要在上面进行彩绘,不具有主要的承重作用;檩是横向架在梁上的圆形横木,檩连接的两组木构架构成的空间称“间”;椽是并排密集架在檩坡上的细木,构成木制屋顶;斗拱是木构架中的小型部件。

下面呢,重点介绍一下斗拱结构。斗、坐斗和升都为方形木块,斗呢,上面有十字凹槽;升呢,上面一条凹槽;坐斗呢,与斗相似,就是个头大些,位于最底端。弓形木块有拱和翘,中间凹的为拱,中间凸的为翘。向斜下方延伸的称昂,向斜上方抹去的叫蚂蚱头。斗拱一般安放在柱头和枋额上,是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它的功能主要有:

1、扩大立柱支撑面,承接梁头和枋额

2、增加入室阳光及防止雨水浸泡屋身(一般屋顶出檐深度越大,斗拱层数越多)

3、檐下装饰作用

4、等级标志(只限于宫殿、寺庙及高级建筑物使用,斗拱越多等级越高)

5、抗震作用

听完我对斗拱的简单介绍,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去搭建一个简单的斗拱吧!

好,剩余时间就请大家自由参观,拍照留念,半个小时后,请大家按时在我们先前约定好的集合点--午门前集合。

各位朋友:眼看火车站就要到了,x导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常言道“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别”。在此,x导我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对我工作的支持。短短几天时间,大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谢谢大家的合作!在几天的游览过程中,若有不尽人意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您的意见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您的建议将是我们改进的目标。在返程途中,如果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多谅解。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再来北京,欣赏北京的春季湖水、夏日荷香、秋天红叶和冬季的雪光。一年四季的美景等着您,到时x导我再来给各位当导游。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合家欢乐!身体健康!

推荐第4篇:古代建筑英文

古代建筑英文

塔: pagodas

木塔:wood pagoda

铁塔: iron pagoda

石塔:stone pagoda

砖塔:brick pagoda

琉璃塔:glazed stupa

舍利塔:sarira stupa (a pagoda for budhist relics), dagoba 喇嘛塔:lamaist pagoda

城墙:city wall

城门洞儿: gateway

楼: storied buildings

城楼:gate tower

钟楼:bell tower

鼓楼:drum tower

角楼:watchtower / turret

戏楼:theatrical stage

阁:tower

亭子:pavilion

飞檐:upturned eaves/ flying eaves

回廊: covered corridor

彩画:colour painting

烽火台: the beacon tower

华表:ornamental column

牌坊:memorial archway

牌楼:decorated archway

题字:inscriptions

马头墙:corbiestep

屋顶形式:types of roofs

庑殿顶:hip roof

歇山顶:saddlle roof

硬山顶:gabbled roof

悬山顶:suspension roof

攒尖顶:pointed roof

圆攒尖顶:conical roof

四角攒尖顶:pyramid roof

卷棚顶: paraboloid roof

屋面装饰:roof decorations

正吻:volute

仙人走兽:glazed ceramic mythological immortals and animals 筒瓦: cylindrical tile

板瓦: flat tile

瓦钉:tile pin

瓦当:eaves tile

滴水:dripping eaves

斗拱: corbel arch

雀替:carveed angle brace 挂落:cartouche

藻井:coffered ceiling

须弥座:base of budhist-style building 栏杆:balustrade/ parapet

石阶:stone steps

抱鼓石:carred drum-like stone

推荐第5篇:我国古代婚嫁六礼

我国古代婚嫁六礼

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纳.采

俗称议婚或说媒,请媒人到女方说媒,了解女方的心意,看看这门亲事有没有成功的希望。媒人到女方家提亲时,通常以活雁作礼,象徵忠贞不二。

问.名

问名:俗称「合八字」,先由媒人送女方的八字庚帖到男方家,上面写著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男方必需放在祖先案上观查几天,如果家中这几天都平安无事,就再将男方的八字送到女方家。女方接受了男方八字之后的三天内,每天早晚要在家中神佛前烧香拜拜。在这几日内,男女双方的家中,如果有任何一方发生被偷盗、物品损毁、或家人生病等不祥之事,那麼婚事就不成了。

纳.吉

又称小定或文定,也就是订婚。问名后如果卜得吉兆,男方就请媒人到女方家致赠礼物,并通知女家决定这门亲事,同时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送给新娘枚金戒子 。

纳.徵

俗称大聘或完聘,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纳徵通常在婚礼前十日至一个月内进行,除了要准备聘金外,还要有六件或十二件礼,聘礼名称都有吉祥的涵意,数量为双数,取成双成对的意思。

请.期

俗称择日,由男家选定婚期大喜之日,并请求女方家的同意。

亲.迎

正式举行婚礼。把新人的八字都写在红纸上,请择日师择定黄道吉日,并由媒人奉送双方同意后,举行迎亲仪式。

推荐第6篇:教育学 我国古代名人

孔子

1、个人简介:

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2、著作:

孔子“述而不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另相传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3、观点:

1.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有教无类”。2.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3.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教学的方法有: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道德教育的原则有:立志乐道、克己内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关于教师,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至圣”、“孔圣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学思想对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

1、个人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著作: 《孟子》

3、观点:

1.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性善论”。

2.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3.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有: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4.孟子的教学思想有: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的思想被多数人称之为“孔孟之道”。

§荀子

1、个人简介:

荀子,名况,字卿,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生于约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对重新整理儒家经典也有相当的贡献。

2、著作: 《荀子》

3、观点:

1.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 2.教育目的: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分为俗儒、雅儒、大儒,教育应当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3.教育内容:教育的内容是《诗》《书》《礼》《乐》《春秋》五经,其中《礼》是重点,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

4.教学方法: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4、历史地位及评价:

荀子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提倡的“性恶论”,常被后世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比较。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梁启超

1、个人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等。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

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

2、著作:

其代表作有《变法通议》、《湖南时务学堂学约》、《教育政策私议》、《论教育当定宗旨》等,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传世。

3、观点:

1.梁启超认为,教育的作用和宗旨就是培养新民。新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特性和品质。

2.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的教育改革主张有:变科举、兴学校;兴办师范学校;倡导女子教育;改革儿童教育。

3.论学制。借鉴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受教育者划分为幼儿期(5岁以下),儿童期(6—13岁),少年期(14—21岁),成人期(22—25岁)。

4、历史地位及评价:

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是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宣传家,世所罕见的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坚决反帝的旗手以及杰出的教育家。 §杨贤江

1、个人简介:

杨贤江(1895-1931) 著名教育家,南高师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者,字英父,又名李浩吾,浙江慈溪人(原属浙江余姚),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是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也是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理论家。

2、著作:

《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

3、观点:

1.对教育本质的论述。杨贤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即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 2.对各种流行教育观点的批驳:批判“三论”,阐述教育的职能;批判“四说”,阐述教育的涵义。 3.对青年进行“全人生的指导”。

4、历史地位及评价: 杨贤江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家,他的著作《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

§陶行知

1、个人简介:

陶行知(1891—1946)男,安徽歙县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师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等。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2、著作:

《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3、观点:

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主张,其中,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4、历史地位及评价: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一生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表达,他以这样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陶行知去世的次日,中共的挽联是:“中国人民教育旗手,民主运动巨星”,毛泽东的评价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其为“万世师表”,董必武称其为“当今一圣人”。

§苏格拉底

1、个人简介: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2、著作:

苏格拉底并未留有著作,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柏拉图所著《对话录》中。

3、观点:

1.教育的意义。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可以使人得到改进。 2.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3.教育的内容。关于教育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道德,教人学会做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最后,他主张人锻炼身体。

4.教学法。经过长期实践,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苏格拉底方法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4、历史地位及评价: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成为“希腊三贤”。

§柏拉图

1、个人简介: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他的《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尔》、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教育史的三个里程碑。

2、著作:

《理想国》、《法律篇》

3、观点:

1.政治观和哲学观。柏拉图的政治观是哲学家治国;在哲学观中,他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不完善的、暂时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善、真实、永恒的,这个理念世界就是理想国。 2.《理想国》中的教育观。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王;男女平等;重视早期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3.《法律篇》中的教育观。首次提出强迫教育;早期教育的规定比《理想国》更加具体;恢复了一夫一妻制,人伦、孝道成了道德教育的内容。 4.学习观。学习即回忆。

4、历史地位及评价:

柏拉图是西方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他的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中,柏拉图也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亚里士多德

1、个人简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老师。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玄学等。他和柏拉图、苏格拉底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2、著作:

《政治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等

3、观点:

1.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的基础——灵魂论,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教育的作用是使人的理性得到发展。关于教育的对象,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人都应该受一样的教育。

2.对实际教育工作的意见。主张应当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初等教育分阅读、书写、体育、绘画四科;高等教育应该与科研相结合。

3.伦理思想。此外,亚里士多德还对幸福、美德等有所论述。

4、历史地位及评价: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一位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统治过全欧洲,改变了几乎全西方的哲学家。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并称为“希腊三贤”。

昆体良

1、个人简介:

昆体良(约35—约95年)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律师、教育家和皇室委任的第一个修辞学教授 ,也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在担任教师的同时,昆体良还兼任律师,这使他有可能以当律师的丰富实践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2、著作:

《雄辩术原理》,又叫《论演说家的教育》

3、观点:

1.教育观。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雄辩家;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巨大作用,天生的才能只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其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和教育。

2.教学观。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在课程设置上,他认为专业知识应当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在教学方法上,昆体良提倡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的方法。

3.教师观。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的;教师对学生应宽严相济;教师对学生应当有耐心,奖惩时要注意分寸; 教师应当懂得教学艺术;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4、历史地位及评价:

昆体良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教育家。他是教育史上大大发展完善教育方法和思想的先驱。《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

推荐第7篇:我国古代文人别号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

五柳先生——晋·陶渊明

香山居士——唐·白居易

东坡居士——宋·苏轼

幽栖居士——宋·朱淑贞

山谷道人——宋·黄庭坚

白石道人——宋·姜夔

后山居士——宋·陈师道

易安居士——宋·李清照

衡山居士——明·文征明

温陵居士——明·李贽青莲居士——唐·李白 九华山人——唐·杜荀鹤 六一居士——宋·欧阳修 半山老人——宋·王安石 淮海居士——宋·秦观 石湖居士——宋·范成大 庐山居士——宋·张无平清真居士——宋·周邦彦 六如居士——明·唐寅 柳泉居士——清·蒲松龄

推荐第8篇:我国古代文人别号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

五柳先生——晋·陶渊明

香山居士——唐·白居易

东坡居士——宋·苏轼

幽栖居士——宋·朱淑贞

山谷道人——宋·黄庭坚

白石道人——宋·姜夔

后山居士——宋·陈师道

易安居士——宋·李清照

衡山居士——明·文征明

温陵居士——明·李贽青莲居士——唐·李白 九华山人——唐·杜荀鹤 六一居士——宋·欧阳修 半山老人——宋·王安石 淮海居士——宋·秦观 石湖居士——宋·范成大 庐山居士——宋·张无平清真居士——宋·周邦彦 六如居士——明·唐寅 柳泉居士——清·蒲松龄

推荐第9篇:9、我国古代的车马教学教案

九、我国古代的车马 《古代汉语》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按一定的顺序运用举例、引用的说明方法,有根有据地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了解一些古代文化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引文较多,引用时又各有特点,应重点加以分析。\\par

2、难点: 对古代车马知识的了解。

三、教学时数: 自读课文,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解题: 本课选自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下册(第一分册)古汉语通论(二十二)古代文化常识(四)中的第二篇(p983),原题车马。 为什么说“古代的车马”而不说“古代的马车”,也不说“古代的车和马”呢? 本课介绍的固然是古代的“车”,但这种车同现代不同的地方是: 必须套马来拉。而当时的马也就是专用来拉这种车的,即所谓“没有无马的车,也没有无车的马”,“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可见,那时的马和车是一个整体。如果用“马车”一词,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偏正短语,以为作者重点介绍的是古代车的一种,即马拉的车,而不介绍其它的车。若用“车和马”,又明确地表示了两个并列的概念,不符合古代的实际情况。足见作者用词表意的准确。 在《古代汉语》“凡例”中说明了“通论”的内容,在于介绍“名物典章制度的基本知识”。就其文体而论,应该属“说”、“解”一类。所谓“说者,解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已意述之也”“;解者,亦以讲释解剥为义”。完全用的解说的方法,即我们现在说的说明文。 《我国古代的车马》正是这样一篇典范性相当强的介绍我国古代名物的说明文。它以说明事物的基本特征出发,不仅清晰地说明了车马的沿革,而且也说明了一些与车马有关的词的含义,典型丰富,考证翔实,根据确凿,富于科学性与条理性。学习本文不但能丰富古代文化知识,开阔眼界,从一个侧面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文物,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而且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文章所表现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作者简介: 王力,又名王了一,我国当代著名的汉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授。曾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专攻实验语言学。回国后,在大学边任教边搞科研。现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语言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纲要》、《诗词格律》等。多年来在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前后翻译的世界名著有几十种之多,如小仲马的《半上流社会》、左拉的《小酒店》、都德的《沙弗》等,另外还写了大量有关语言学方面的论文。本文结构:

一、战国以前,车马有相连的关系。(1--2节)

二、车马的各个组成部分。(3--10节)

三、乘车和驾马。(11--13节)

四、战国时代始有单骑。(14节)课文分析:

一、言之有序,条理明晰。从全文来看,文章说明车马的特征及其发展,说明的顺序是: 先从横的方面说明“车马并举”这一基本特征,这是重点,然后再从纵的方面说明使用马的过程。 说明“车马并举”先作必要的交代,再概括说明: 车的分类( 马车与牛车,后者只作交代 ),马车的具体构造(这是重点中的重点),乘车的规矩,驾车时马的调配,并简单交代车马若干装饰附件。 说明使用马的过程: 战国以前是拉车用的;六国之时始有单骑;到了战国时代,骑马之风渐盛。(详见下表)第一部分:车马的关系。

推荐第10篇: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说

文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说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说明我国古代小说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第一部分是从纵的方面论述,第二部分是从横的方面论述,全文纵横交织,互相补充,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作者阐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抓住了两个关键。第一个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萧统的文学定义说,“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就是指出文学作品必须有想像虚构,还要讲求文采。神话传说、志人志怪,都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所以同历史归于一类。唐代传奇,有想像虚构并讲求文采,因此就离开历史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第二个关键是文人加工民间传说与文人独立创作的关系。宋元话本小说、演义小说,都是文人采用民间传说而进行再创作的,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不寻常的英雄;明清小说,发展成为文人的独立创作,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抓住上述两个关键,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进程就容易理清了。

第二部分讲发展规律,作者列举了四条。这四条与第一部分的内容密切相关。文论述的内容极为丰富,从时间说,从远古到清末;从范围说,小说发展的规律,头绪纷繁。因此,必须下功夫贯通起来理解,才能正确把握文的内容。

首先,把第一部分讲发展历程的内容按时间顺序串连起来理解。在这中间,可以把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两个关键。理解了这些,就理解了第一部分内容。其次,把第二部分讲发展规律的内容与第一部分的内容结合起来理解。例如第二条规律,因为古代小说脱胎于史传文学,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对史传文学的传统有所继承,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的看法和描写上。反之,理解了第二部分内容,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第一部分。

在文中,作者已经举了不少实例来说明规律。因此,学生从文中不难得到启发,模仿着用自己熟悉的例子去进一步说明文阐述的规律。例如,作者已经用《三国演义》《水浒传》说明第三条规律,但失之于简单,不妨要求学生把说明具体化。甚至有些学生熟悉的但作者没有涉及的例子,也不妨要求学生去说明文中提到的某些规律。这是学习文的延伸,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地理解文。

●教学目标

积累词语并掌握成语的用法。

2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形成对中国古代小说完整的印象。

3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和整合语义的能力。

4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

作者采用大量例子来阐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是如何处理详略关系的。

●教学重点

阅读时要注意准确理解文中的个别引文的含义,并能说明有关引文在文中的作用。

2联系学生外阅读,引导他们系统归纳整理,复习巩固古代小说知识,这对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具有实际的意义。

3对古代小说发展规律的准确提取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对文中第

1、

3、10等自然段的准确理解和语义整合是教学中的难点。

●时安排

一时

●教学方法

自读研究学习法。采取自读归纳、小组讨论和全班共同研究的方法。

通过前自学探究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就内容提出疑难问题,然后组织堂讨论与交流解决重点难点,并适当向外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能力。

●教学用具

相关资料讲义

布置学生预习

阅读文第一部分(开头至“中国小说发展的脉络及特点,大致就是如此”),了解我国小说的发展历程,并思考完成后练习一的表格填写。

2理解文中引用语句的含义,解决重点字词。

3理清结构层次。

(本文论述的是比较专门化的知识,内容比较多,时间跨度大,让学生预习,了解大概,既能节省堂上的教学时间,又有利于堂教学的顺利推进)

4前提供一些古代小说的书目和篇目,让学生进行自学探究,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写成微型报告,在堂上交流。

●学习导航

第一时

一、提问导入

前我们已经预习了吴组缃先生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这篇文学评论,这篇的评论对象是我国古代小说,与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相比,这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批评活动。因为文学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国古代小说从上古神话到明清小说,上下数千年。范围包括笔记、传奇、话本、演义、拟话本、章回体等多种小说样式,具体作品更是浩如烟海。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凭借深厚的语言修养,精练而恰当地表述了自己从长期研究中获得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规律。全文共16个自然段,以“发展”与“规律”为界分作两大部分。“发展”以时间演进为线逐步展开,每一阶段均把握特征,重点介绍;“规律”按主次排列,逐点阐明。加上语言洗练、简要,因此篇章不长,容量巨大;内涵丰富,框架明晰。

下面我想联系外阅读的情况,请大家来谈谈自己在外看过哪些古代小说?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老师把学生列举的作品一一写在黑板上):《西游记》《水浒传》《镜花缘》《西厢记》《七侠五义》《红楼梦》《三国志》《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说岳全传》《老人与海》《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聊斋志异》……(学生回答中的错误,老师不需马上纠正,照样抄在黑板上,留待下面处理)

师:同学们列举了这么多的作品,说明大家在外看了很多书,阅读面很广泛,非常好。但是,在你们列举的作品中有没有不符合要求的?

明确:《老人与海》不是中国小说,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写的。《西厢记》是戏剧,不是小说。《三国志》,它不是小说,是历史著作。小说属于文学作品,历史著作则不是。那么,你能说说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有什么区别吗?(是关键,要重点问)

[弄清文学和历史著作的区别,才能理解文所论的小说前后期的发展,它是本文的一个关键。学生把《三国志》误认为小说,这给老师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契机,应该抓住不放,深入追问]

二、整体初读,直逼文的重点

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

提示:按照小说的体裁特点。分五个阶段: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演义小说。

2这些小说形式现在已经消失了吗?

提示:古代小说的原有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这些形式自然还存在,特别是民间。

填表:

3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

提示:四条规律,即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

4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

提示:古代小说立足于现实进行创作,对一般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而言,读者不难理解。但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却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所以作者举《西游记》为例进行更详细透彻的分析阐释,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并不失之偏颇。

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

提示: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例子如《水浒传》《金瓶梅》遭禁,曹雪芹的遭遇等。

6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纵横交织,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三、回扣文,突破难点

小说是属于文学作品的,历史著作则不是。那么,你能说说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有何不同,文学讲求文采。文学作品不仅要虚构想像,还要讲求文采。而历史著作要忠实于史实,不虚夸,不溢美。结合文给文学下定义。

文第3自然节,萧统给文学下过一个定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明确:意思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极意义,其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过作者深沉的构思、想像,其辞藻、音律、用典等艺术形式都比较讲究。指的是虚构、想像。

商榷:由于吴组缃这篇短文中提到“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他在序中提出他的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本编选者竟然向高三学生(当然也包括教师)又提出这样一连串问题:

(1)萧统下这个定义的出发点是什么?

(2)这个定义的正确解释是什么?

(3)这个对文学的定义,小说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除了具有这些普遍的特征外,还有哪些独特之处?

如果你不查阅“教参”,哪怕你是文学理论家,而且对《文选》也作过研究,我也敢断言你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可能像“教参”里说的那么简单而“正确”!我倒是从中悟出点编选者的思路特点:把一些复杂、甚至很复杂的问题都简单化,把文中的某些说法当作金科玉律。如萧统说的“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原是一大段中的两句,其含义,自来学者解释不一,朱自清说:“事出于沉思的事,应当解作事义、事类的事,专指引事而言,并非泛说。”即为不同解释之一。如果将这两句看做文学的“定义”,可能更有争议。而“教参”对此“定义”的“正确解释”更简单得惊人:“文学……应该有想像与虚构,同时要有文采。”)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作者引用《史通》的这句话目的是什么?

提示: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晓得它有长处。缺点、长处必须都写下来,这才是真实的记录。文引用《史通》此言,是为了说明我国古代小说对史传文学的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能够辩证地认识人和描写人。

3“明镜照物,妍媸毕露。”作者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意思是,明亮的镜子照物体,物体的美丽和丑陋全都清晰地显露出来。文引用此言,是为了说明《水浒传》写人艺术的高明。

四、探究质疑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际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比较多的,老师要作一个梳理、归类和筛选,并将有关问题公布出来。公布出来之后,组织学生作进一步学习研究,切不可由老师包办代替,将每一道题目的答案讲给学生。直接给答案,一来剥夺了学生阅读学习研究的自我实践权利;二来老师讲的答案也很难为学生所真正消化接受,且这些答案也不一定是全面的、正确的。这里提供学生在学习讨论与探究过程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材料。

第l自然段中,“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为什么?

2第10自然段说,“在封建制度的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请问《诗经》是产生于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吗?神话传说也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吗?

3第1~6自然段中,几乎是每段解说古代小说发展的一个时期及特点,为什么第3自然段要插进来写文学的定义问题?文中用两个“正是”对这个文学定义作了解释,这个解释正确吗?

4古代小说发展的第一条规律到底是第9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还是第二句话?

关于题1:

思考1神话的写作对象是神,传说的写作对象是人,本来是可以分开的,但作者偏要把这两者混为一谈。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小说起源问题上,作者的认识是“只有一个”,他不同意“很多起源”的说法,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其实鲁迅先生则认为劳动者休息时“彼此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因此,作者只能将神话与传说合而为一,硬说是“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这是认识上的固执导致了行文上的牵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思考2其实作者这样说,正是对前文的“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的很好的补充和完善。可能有的读者读到此会产生疑问:既然是“神话传说”,怎么能说是“一个”呢?当读了“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之后,这个疑问也就冰释了。当然这句话,更是作者对神话和传说的独到见解。神话是把人类一时不能作出科学解释的自然、社会现象形象化、人格化,使之亦神亦人;而传说呢,则是把人世间的一些英雄人物和事虚化、神化,使之亦人亦神。最终给读者的感受总是“亦神亦人”或“亦人亦神”难以区分。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神话传说的研究与认识。

关于题2:

思考1关于封建的理解问题,人们往往认为,封建就是封建社会,其实它还指封国土、建诸侯的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赐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分封的土地上建国,作为中央政权的屏障。西周时期就像这样。封建社会是从战国开始的,乐府是统治阶级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在汉代,当时的朝廷的音乐官署叫乐府,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做乐府。神话传说,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是小说的源头,又怎么能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由统治者从民间搜集来的呢?

思考2神话传说这种文学样式,虽然作者说它是小说的起源,而且是惟一的源头,但这并不否认这种源头的文学样式在封建制度上升时期就一定会消失,尤其是它的叙人、叙事的传统,丰富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对后世的小说创作永远会有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强调的是“政府在封建制度上升时期”为了了解民风民情,从民间搜集的,以供统治者了解民情或其他需要作参考。统治者可以通过搜集民歌民曲来了解民情,为什么不可以通过搜集神话传说等文学样式来了解民风民俗民情呢?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读到《诗经》、“乐府”和许多优秀的神话传说,除少数是民间流传下来的,更多的还是官方搜集而流传下来的。如文中所说的《穆天子传》这样的神话传说,记录的是周穆王驾八骏西游的故事及其言行,统治者的正史上就是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你说这不是政府搜集之后的行为吗?《山海经》这部富有神话传说的古代地理名著,据考也是周秦之间的人所记述的。《汉书》颜师古注引如淳云:“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是最有力的证明。

关于题3:

探究1这一自然段在理解上是一个难点。为什么要插进萧统《〈文选〉序》给文学下的定义,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从两个方面看,一是源于作者对古代小说发展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古代小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离不开史实记载,后期才逐渐脱离历史真正成为文学创作。因此是为了表达作者研究成果之需要。二是从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本身看,可以发现有如下三个作用:一是为了指出萧统《〈文选〉序》中所指的文学并不包含小说这一文学样式;二是引出这个定义是为引出对唐代小说成为文学创作情况的叙述;三是为说明唐代小说具有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提供理论上的参照标准。这样看来,第三自然段最后的目的还是在说明古代小说的发展,即说明小说发展到唐传奇,已经成为一门从历史中独立出来的文学门类。

探究2文段中作者用两个“正是”对萧统《〈文选〉序》中的文学定义所作的解释,从行文来看,阅读的人是比较容易找到答案的。而事实上,尤其是原义或研究者是否就承认:“事出于沉思”就是“虚构、想像”;“义归乎翰藻”就是“讲求文采”,那是另一回事情。第一,经查《〈文选》序》的原文,方知,这是选编者阐述什么样的才能称为文学,即什么样的才能入选《文选》的标准。

“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辩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所谓坐狙丘,议稷下,仲连之却秦军,食其之下齐国,留侯之发八难,曲逆之吐六奇,盖乃事美一时,语流千载,概见坟籍,旁出子史。若斯之流,又亦繁博。虽传之简牍,而事异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至于记事之史,系年之书,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方之篇翰,亦已不同。若其赞论之综辑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细分析原文这段话,不难看出,这是在说哪些在不选之列,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入选《文选》。事实虽美,毫无系统,而且不是文学上有意的创作品,放在一边不选;那些记载事实的史书,也不是纯粹文学作品,所以也不选。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才合格呢?只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方能被选。这个大胆的择取,便把经、史、子、杂说,全驱到文学的华室之外,把六艺即文学的说法根本推翻。有想像的,有整个表现的,有辞藻的,才能算文;不如此的不算。这个规定把“文”与“非文”从古籍里分拆开,使在历史上与文学上“文”与“非文”截然分立,差不多像砌了一堵长墙,墙上写着:这边是文学,那边是文学以外的作品!这个“判断”真是非常勇敢的,也是非常有利于文学独立的。

探究3如果我们就句来论句,我们会发现,这句话解说的是“事”与“沉思”、“义”与“翰藻”之间的关系。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给这四个概念诠释内涵和确定外延。朱自清先生的解释很大胆,他说,“事出于沉思”的“事”,应当解作事义、事类的事,专指引事而言,并非泛说。我们认为,原文的表述不太妥当,不能说成“虚构、想像正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最好应该表述为:“虚构、想像正是‘事出于沉思’中的‘沉思’”;“‘义归乎翰藻’中的‘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正如禹洪平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说,“如果将这两句看作文学的‘定义’,可能更有争议。而如果将这句话解释为‘文学应该有想像与虚构,同时要有文采’,是不是又太简单了一点?”

关于题4:

按一般人读书习惯,会毫不怀疑地选择第一句话,因为从作者的行文来看,似乎明确表述了这层意思。但是从下文的论述重心来看,又分明在第二句话上。而查阅有关资料中的解答也大多是第一句,也有将这两句话统统写进去。还没有发现写第二句作为答案的。其实正确的解答是第二句。这里涉及的是在阅读社科时,如何确认语句和整合语义的问题。语句的确切认定和语义的恰当整合,是实现有效阅读的起点。首先是语句的确认。通常可从结构成分上分析句子,我们就不会对赫然在目的语义熟视无睹了。第9自然段只有两句话,只要我们问一句,这两句话的主语是什么,马上就会发现,第一句主语是“中国的小说”,第二句主语是“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其次是语义的整合。第一句只是说小说之源来自民间,小说的内容反映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通过整合发现,实际上讲的是一个“源”的问题。第二句较长,分析一下可发现包含三层意思:①中国小说的发展是怎样取得的;②作家和民间创作的结合关系是促成发展的重要因素;③这种结合关系表现为作家对民间创作的学习和参与。通过整合,对句中基本语义、从属语义、次从属语义进行辨认,就会得出“中国小说的发展是由文人作家和民间创作相结合来推动的”这样一条规律。当然,我们在思考时,还要提醒自己把握分析问题的“切入点”,这里的“起点”是要弄清“发展规律”,而不是小说的“源流”问题。

●延伸阅读

中国古代小说的性质和范围

小说与史传都是叙事散文,都同样有人物有情节有主题,都同样有作者概述和场景描写,它们的区别何在?司马迁的《史记》,抽出一个片断来,例如《鸿门宴》,那场景描写有行动有对话有细节,性格栩栩如生,可以说与小说没有分别。但是,尽管它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却是史传而不是小说。根据就在它是据实而写。古代小说,特别是历史演义小说,其人物和情节也许是有一些历史依据的,但作者不过是借它们来抒发自己的胸臆,创作中不免要对原来的事实加以选择,加以强调,加以重组,加以虚构补充,总体上是作者主观想像的产物,本质是虚幻的,因此它是小说而不是史传。明代谢肇说:“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亦要情景造极而止,不必问其有无也。”清初丁耀亢则进一步指出小说的价值与史传的价值不同,“小说始于唐宋,广于元,其体不一。田夫野老能与经史并传者,大抵皆情之所留也”。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是“史贵于文”,小说因其虚妄无稽而长期遭到轻贱,谢肇和丁耀亢理直气壮地宣称小说就是虚妄无稽,阐明小说的价值不系于“实”,而系于“情”,从而明辨了小说的文学品格。史传说真话,小说讲假话,真和假,这就是史传和小说的区别所在。

不过,一进入作品实际,问题又不那么简单了。白话小说与史传的区别很明显,问题在文言小说系统。纵向来看,唐代以前比较好办,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小说。古代史志和书目文献指称的那个时期的“小说”是别有所指的,并非文学意义的小说。东汉桓谭和班固在处理古代文献的时候,把那些实录性质的丛残小语统称为“小说”,一部分托古人近于子部而又浅薄者归在子部,一部分记古事近于史部而又悠谬者归在史部。这类作品一是实录,尽管实际上是真伪杂存,但作者是据见闻而录,不事虚夸和铺饰。二是文字简略,篇幅短小,所谓尺寸短书。对这类作品,桓谭和班固是食之不甘,而弃之可惜,故列“小说家”类存之,可备治身理家参考,或可广见闻资考证。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的兴盛自有它的社会文化原因,但在文体上是承袭“小说家”,并且成为唐前“古小说”的主要部分。以实录和短小为特征的“古小说”充其量只是中国小说的史前形态。进入唐代,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唐代传奇不避讳虚构,驰骋想像进行铺叙描写,实录的原则放弃了,短小的格局打破了,它标志小说文体的诞生。传奇小说的存在,使得“古小说”发生了分化。一支紧跟着史传走,这就是野史笔记。野史笔记重在摭拾史料,其中既有叙事文,也有说明文和论说文,内容正如明代胡应麟所归纳的有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六类,以后四类为主体的即是野史笔记;另一支在史传和传奇小说之间摇摆,它标榜实录,篇幅也短小,但比较偏重故事性和趣味性,因而文学色彩比较浓厚,这就是笔记小说。虚与实孰多孰少,对它很难作计量性判断。历史学宽容一点,可以把它纳入自己的范畴,而小说扩大一点,也应该确认笔记小说为小说家族的一员。

再进一步面对一个作品集子,确认是不是小说就要具体分析了。野史笔记的一个集子中也含有传奇和志怪性质的作品,如唐代《酉阳杂俎》就有好的志怪作品,宋代《癸辛杂识》就有一些记录轶事异闻的作品,元末明初的《辍耕录》中有些篇什则成为后世小说的题材,甚至一些文人的文集中也会偶然杂有一些精彩的小说,如《东田文集》中的《中山狼传》,《九集》中的《负情侬传》《珠衫》《刘东山》等;相反,笔记小说集中也会夹杂一些杂录性质的文字,例如用传奇小说方法写成的笔记小说集《聊斋志异》也有一些非叙事性的篇章。出现这种情况,与古代人的“小说”观念有关。尽管明代中期以后通俗文学家们为小说正名,为小说的地位和发展大声疾呼,但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传统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清代乾隆年间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对“小说”的看法与桓谭、班固的看法基本保持不变,就是一个明证。两种“小说”概念的并存,是造成小说与史传有一部分交叉的重要原因。

●学习卡片

《史通》总结了一条,就是“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就是说,爱它而晓得它有缺点,憎它而晓得它有所长。正如我们所理解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的矛盾的统一体,不可能有纯粹的东西。好人身上有缺点,坏人身上有长处。这完全符合辩证法。但这不是说没有善恶、是非之分。所爱、所憎,分得清清楚楚;在此前提下,再看次要的方面。比如吴承恩写《西游记》,创造了个猪八戒,他是个小农生产者。他眼光如豆,心胸也不开阔,而且动摇得很厉害,一遇困难就要散伙,回高老庄去。遇到妖魔鬼怪,孙悟空去打,他却躲起来睡大觉;回来一看,孙悟空快打赢了,他怕功劳全是别人的了,赶快跑过去打几耙子。他还爱挑拨离间,几次在唐僧面前说孙悟空的坏话,把孙悟空赶走。总之,这个人的缺点是很多很严重的。但我们并不觉得这个人特别可恨,我们小孩看到他就笑,并没有把他当成敌人来看。为什么?因为作者还写了猪八戒的许多更为主要的长处。比如劳而又苦的事情都是猪八戒干的,长途挑经担,孙悟空是不干的;过那个稀柿洞,硬是猪八戒拿嘴巴拱出一条路来;妖魔鬼怪把他抓起来,他骂到底,从来不投降的。还有,他闹情绪是常事,可始终没有脱离取经队伍,取经队伍少不了这么一个人。这就是说,作者在创作猪八戒的时候,是“爱而知其丑”的,而且把他的丑大胆放手地写得很充分。《水浒传》写林冲,写武松,写鲁智深、李逵,都是采取这种态度。“憎而知其善”,也是如此。《三国演义》写曹操,作者是恨他的,把他当作反面人物来写。可曹操有雄才大略,最后胜利的还是他。他有很多优点,善于用人,善于识才。抓住一点好处就写出来,决不掩藏、抹煞。可这些好处,这些雄才大略,就使他成为一个大坏蛋,不是普通的坏蛋。司马迁写刘邦,写项羽,也持这样的看法。这就是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写出真实的人来,写出有血有肉的人来。《红楼梦》更是这样。林黛玉是作者同情的,可是写了她很多缺点;薛宝钗是作者不喜欢的,但也并不抹煞她种种的长处。正因为这样,《红楼梦》里写了许许多多的人物,一个个都是活生生的,使我们感动。“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这一条经验我们就没有很好地继承下来。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人物写得真实起来呢?生活中有多少使人感动的新人新事,叫我们一写,往往就显得不真实了。

第11篇:我国古代语文的教学

我国古代语文的教学

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并无独立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是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教育等融为一体的。但古代教育教学中那些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及基础地位的部分内容,已绽露出语文课程的萌芽。中国古代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课程作为教育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下的各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中国古代课程的内容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反映。

中国古代教育有三种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非常简单。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社会教育没有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因而也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课程。但原始社会课程内容却存在,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也已存在。比如:原始的宗教祭祀、原始艺术(歌唱、绘饰、雕刻等)、原始记事(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图画记事)、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中,都有不少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原始人群在生产劳动、生活之中口头创作出来的古代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一直是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传统教学内容。 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教育也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具有共同性,即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教育内容。其中“礼”、“乐”、“书”中包含着相当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封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封建的政治制度表现为专制主义的特点,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的科学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封建统治者不仅在政治上实行专制主义,在文化教育上也实行专制主义政策。所有这一切,在中国封建社会课程上都有明显的反映,突出表现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以儒家经学典籍为主,主体是“五经”。

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相比,中国封建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历时最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也最具特色。其基本特点是:先教学蒙学读物(影响最大的是“

三、百、千、千”),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体的儒家经典;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一)“

三、百、千、千”

我国古代流传的、最著名的蒙学读物,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1、《三字经》

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该书言简意赅,容量丰富,从教学的重要性,谈到封建礼教的基本纲领,进而介绍名物常识、读书次序、历史知识、勤勉好学的范例等。在编制方面,采用三字一句,压韵成文,读起来琅琅上口,很有特色。该书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影响很大。

2、《百家姓》

相传为北宋人所编。全书集姓氏400余个,每四字组为四言韵语,文中字与字之间并无联系,但因句句押韵,读来和谐流畅,易于记诵。

3、《千字文》

相传为南朝梁周兴嗣所著,其内容包括天文、博物、历史、人伦、教育、生活各方面。全书对仗工整,押韵自然,四字一句共250句,恰为千字,字均拓取王羲之手书。

4、《千家诗》

作为蒙学诗歌读本的《千家诗》是在南宋刘克庄编选的《千家诗》基础上选录编订的,流传广泛的有王回选注的《新镌五言千家诗》和谢枋得选、王相注的《重订千家诗》,后来把这两种《千家诗》合二为一,共选出200余首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

(二)“五经”、“四书”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教育,汉代以“五经”为课程,宋代以“四书”为课程。

1、“五经”

“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和“五经”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人和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五经”的内容包含了古代政治、教育、文化、哲学、伦理等方面,在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2、“四书”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的合称。宋代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此后长期为封建政府科举取士的考试用书。

“五经”、“四书”作为我国古代语文教材的典范,一直被沿用到清末。它们在思想内容方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但它们对我们整个汉语文教育的发展,却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后世的政治、教育、哲学思想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文选读本

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其后影响较大的还有宋代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谢枋得编的《文章轨范》,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姚鼐编的《古文类辞篡》、孙洙编的《唐诗三百首》等。各类文选读本,所选的大都是各个朝代的名家名篇,有利于学生阅读和仿作习文。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经验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今天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的经验主要有5条。

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特点,决定了集中识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集中识字阶段的识字量以2000左右为宜(“

三、百、千”三本书合起来,单字在2000字左右,刚好达到初级阅读所需的基本识字量),主要是字形、字音教学,也要进行适当的写字练习,字意教学要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以后可以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巩固,并逐步加深和扩大。

2、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韵语和对偶的使用符合汉字和汉语的特点,“识字教学使用整齐的韵语,或者使用对偶,或者二者并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因为,使用整齐韵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兴趣,又容易记忆”,使用对偶“从声音上说,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耳。从内容上说,或者连类而及,或者同类相比,或者义反相衬,给人的印象特别鲜明突出,容易联想,容易记忆”[1]。

3、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这在识字教学中也得到了体现。如《三字经》中就有这样的内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1944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三字经》选作儿童道德丛书之一[2]。

4、联系日常生活。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内容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明人吕坤在《社学要略》中介绍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习见闻”、“便日用”、“有义理”,足见“

三、百、千”等蒙学识字教材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这也是“

三、百、千、千”等蒙学读物流传于世,成为“恒用之书”的重要原因。

5、激发儿童的兴趣。

儿童喜爱听故事、喜爱看图画,喜爱大声朗诵,适应儿童的这些特点,古代蒙学识字教材中编入简短的故事、浅显的诗歌,有时配以插图,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例如蒙学读物中的孔融让梨、磨杵成针、击瓮出儿等故事,明清时期蒙学的“歌诗”课程,不仅能教学识字,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情趣,树立志向,促进智力和语言发展。

(二)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方面的经验主要有:

1、熟读精思博览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熟读文本,熟读又以诵读为基础。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诵读、熟读,不仅容易形成语感,而且有助于记忆理解。

读和思的关系十分密切,所谓“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也谈到他的体会:“读书须将本文读熟,字字咀嚼令有味。理会不得处,且宜深思;思之不得,然后将注脚看,始有益。”在熟读的基础上精思,方能有所感悟。

在提倡熟读、精思的同时,古代语文教育也主张广泛涉猎,并不仅仅局限在“

三、百、千、千”和“四书”、“五经”的狭小范围里。很多有识之士提出要广泛读书、接触社会,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许多人还认为广泛涉猎即可学会作文,古人所说的“观千剑则晓剑,读千赋则善赋”就是这个意思。

2、评点法

对文章进行“圈点”、“评注”,是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圈点”是指在阅读时给字句画上符号。“评注”是把对内容和文字的评论写在正文旁或行间。使用此法,对指导学生自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大有益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细心阅读、读思结合的良好习惯。

(三)写作教学

1、注重基本功训练。

“蒙学教文,注重锤字、炼句、布局、谋篇等项基础练习,不尽是笼统地一篇1篇写去。”[3]蒙学写作练习,注重进行分解练习。作诗之前,往往要先练属对,先是“一字对”,渐增至二字三字,直到十一字。写议论文,往往要先练习写段落,先练习写“破题”,然后练习写“承题”,直至整篇的文章。尽管格律化、公式化对写作来说是不足取的,但基本功训练扎实,可谓古代写作教学的长处。在写作训练中,从单项训练开始,渐至整篇作文的训练,也体现了写作教学的一般规律。

2、多读多写多改

我国古代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5]的说法,十分重视“多读”对写作的作用,把“读”视为“写”的重要条件,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但读不能代替写,文章的功夫要靠多写才能练就。古代流传着“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的谚语,还流传着“多读,乃借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工夫,其益相去远也”[6]。古代的写作教学,基本上体现了这一原则。

我国古代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一贯有精于改文的传统,颇有可取之处,概其要点如下:其一,先生改文要“随其立意而改之”,[7]避免沮挫学生的才思。其二,批改要精当,“唯可改之处,宜细小笔削,令有点铁成金之妙,斯善矣”。[8]其三,要教学生懂得改文之方。

3、作文从模仿入手

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益学之既久,自然纯熟。”[9]这是对前人写作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宋代对写作规律的一般认识。实践证明,人们练习写作都是要经过模仿,而后才有创新。

4、先放后收

“先放后收”是历代学者主张的写作指导原则。苏轼说:“凡文字少中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10]谢枋得也主张:“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11]

三、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和弊端

中国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存在着三大问题和四大弊端。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

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儒家思想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例如《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记》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语文教育成了统治阶级进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工具。科举取士制度推行以后,全国士子趋向科举,语文教育逐渐变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

2、教学内容问题。

教学内容陈旧片面,主要为识字、读古文、作古文,把古人作为学习的楷模,把古文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窒息了青年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革新创造精神。引导人们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

3、教学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死板、单一,只重整体感知,缺乏分析认识,只强调求同思维、单向思维,忽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只尊重维护作者权威,无视读者理解的主动性、创造性。只听任一条暗胡同里摸索,缺乏系统的读写理论指导,等等。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

1、脱离语言实际。

主要是脱离口头语言实际,不重视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训练。我国古代作为书面语言的文言文,两汉之后就基本定型了,很少变化;而口头语言则是一刻不停地发展着,变化着。所以二者的距离越拉越大。

2、脱离应用实际。

读、写大都与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无关。读书皓首穷经,苦练八股,只为功名。这也使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视师长如寇仇。[元]虞韶编的《日纪故事》中有一则师生矛盾的故事:许衡年七八岁,受学乡师,书过目辄不忘。一日,问于师曰:“读书欲何为?”师曰:“应科第耳。”复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谓其父曰:“此儿颖悟非常,他日必有大过人者,不能为之师矣。”固辞而去。

3、忽视文学教育。

基础教育并不是要把多数人培养成文学家,但要使人人都具有理解文学和欣赏文学的能力。当然,也不排除为具有文学天赋的学生奠定当文学家的基础。这就要进行必要的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的教育。这是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的一部分,在语文美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传统语文教育在这方面也是非常欠缺的。

4、忽视知识教育。

我国有起源很早,很发达的文字学、训诂学知识,但始终没有建立起适宜于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例如文章教育,曾经总结出一个“起——承——转——合”带有点规律性的模式,但很快就变成了僵死的八股文程式。人们反对八股,但又建立不起规范,就只能用“文无定法”来抵制规律性的知识,其实是很无力的。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的训练,实际上成了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75-77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2]《(三字经)在国外》,《华商时报》,1994年6月17日。 [3]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杜甫:《奉赠韦左亟丈二十二韵》。

[5]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卷二。 [6]唐彪:《读书作文谱》卷五。 [7]吕本中:《宋诗话辑佚》卷下。 [8]唐彪:《父师善诱法》下卷。

[9]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

[10]梁章钜:《退庵论文》引苏轼《与住简书》。 [11]谢枋得:《文章轨范》,第一卷

第12篇: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

南船北马 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其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网密布,因此为适应“水乡”的船舶运输便应运而生。而北方多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马匹除了提供乳肉产品外,又以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北方人民驯化为代步工具,成为北方大地的交通工具。

南米北面 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我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我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南矮北高 就人口的生物学特征而言,我国南方人矮,北方人高。据统计,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男子平均身高为1.693米,云贵川地区则是1.647米。从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来讲,由于南方气候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生殖器官发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而北方由于气候寒冷,影响了体内酶的活性,新陈代谢慢,生命周期长;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人们的户外活动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因而长得“人高马大”一些。

南繁北齐 我国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3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这些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一则我国北方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多,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异不大。二则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话”。

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 我国居民屋顶的坡度从南往北是逐渐减缓的。南方屋顶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气候又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北方由于降水较少,所以屋顶多建成平顶,这样既可节省建筑材料,还可兼作晾晒作物的场所。另外,我国南方的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分明,苏州的拙政园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园林建筑则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内外空间界限分明。我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做出总结:“南方为棚,多敞口。北方为窝,多封闭。”可见,从适应环境、居住舒适出发,南方建筑注重通风散热,北方建筑利于保温保暖。

南经北政 从总体上看,我国北方军事、政治活动活跃,南方经济、文化发达。北方历来是我国的政治中心,秦、汉、唐定都长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更确定了北方在全国的政治地位。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的科学文化首先从我国东南沿海传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飞跃发展,使得南方在经济文化

上的优势不断加强。因而“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这两句话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经济心态。

南轻北重 由于受到资源和区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工业布局有南轻北重的地域特征,即我国北方以重工业为主,南方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北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因而逐渐形成以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而东南沿海地区资源贫乏,但交通便捷、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所以便扬长避短,发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业类型,因而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南涝北旱 我国隶属东亚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不仅雨季历时长,而且由于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因而常常出现洪涝灾害。而华北、西北降水较少,再加上垦殖、放牧过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临严重的“水荒”,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此党中央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以调节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配矛盾,这样既可缓解南方的水患,又可解决北方的水资源危机。此外,形容南北方地理和文化差异的词汇还有南拳北腿、南辕北辙、南腔北调、南柔北刚、南甜北咸等等。

总之,南北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造成的原因也很复杂,其中,地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南北双方应正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创造祖国美好的未来

第13篇:我国古代的教学原则

我国古代的教学原则

我国古代学者论教育原则

一、老子的教学原则 1.循序渐进

老子说:\"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教学\"为道\"和知识的学习,既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细到大,由低到高的过程。他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一道理,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无 为 自 化

老 子 要 教 师 做 到 \" 善 言 无 瑕 谪 , 善 行 无 辙 迹。 \"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动 性 和 自 觉 性。 3.谋 于 未 发

教 师在 教 学 过 程 中 要 \" 为 之 于 未 有 , 治 之 于 未 乱 \",对 于 学 生 的 不 良 倾 向 要 善 于 禁 于 未 发。

二、孔子的教学原则 1.因材施教

孔子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孔子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如一地灵活运用这一教育方法。\"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切。\" 《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兼人,故退之。\" 同样是问一个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因人而异。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2.启发诱导

孔子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教师要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其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孔子善于启发诱导,获得弟子对他的称赞:\"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3.学思并重

孔子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徐干的《中论·治学》也引过孔子的话:\"弗学何以行?费思何以得?小子勉之。\" 4.学而不厌

孔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也。\"(((论语·公治长》)。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诲人不倦

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6.学以致用

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7.突出德育 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指出:\"弟子人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以身作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9.由博返约

《论语·雍也》中载:\"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10.温故知新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孟子的教学原则

1.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盈科而进

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又说:\"其进锐者,其退速。\" 他说\"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累)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3.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启发引导

教师主要是启发学生思维,他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度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5.教亦多术

教学方法不能千篇1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四、墨子的教学原则 1.主动性原则

墨子明确指出:\"虽不扣必鸣。\"他坚决反对儒家\"击之则鸣,弗击不鸣\"的被动式教育方法,并以大量事例说明\"强说人\"的重要性。 2.因材施教

墨子认为.不同的教育对象在程度、能力等方面是有高低、强弱之分的,作为一个教育者,就应该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3.察类明故

墨子在教学中注意具体的譬喻及实例,说:\"譬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墨子在教学实践中很注意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他说:\"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谋若此,可得而知矣。\"

五、荀子的教学原则

1.学贵有恒

荀子认为:\"学不可以已\",\"学至乎殁而后止。\"荀子指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2.善假于物

荀子说:\"登高而抬,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驾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说:\"蚓无爪牙之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力行

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正确的学习过程是\"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则\"不论是教育方法,还是学习方法,关键在于\"行之\",\"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六、《学记》的教学原则

1.长善救失

《学记》写道:\"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藏息相辅

《学记》指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3.教学相长

《学记》写道:\"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4.启发诱导

《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记》认为\"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教,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为此,教师要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5.尊师重道

《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认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又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君主对自己的教师也不能按一般臣下对待,即\"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强调\"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6.豫时孙摩

\"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否则,待到不良行为发生后再去纠正,则\"扞格而不胜\",即遭遇抵触而难有成效;\"时\"是及时,\"当其可之谓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孙\"是指循序,\"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杂施而不孙\",学生将苦不堪言;\"摩\"指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七、朱熹的教学原则 1.主导主动原则

朱熹认为学生在学习中要积极主动,教师起引导作用。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千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 \"人生天地间,都有许多道理。不是自家硬把与他,又不是自家凿开他肚肠,白放在里面\"。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师友之功,但能示于始,而正之于终尔\"。\"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2.启发性原则

朱熹认为教师要适时的启发。他在《论语》\"不愤不启\"一章注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又说:\"此五所谓时雨之化。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己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小雨,忽然得这些小雨来,生意岂可御也\"。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他认为\"大疑则可大进\",\"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力一始是学\"。 3.奋发性原则

他说,\"圣贤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拨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功夫。若半上半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 他又把学习比做煎药、推车。\"譬如煎药,先猛火煎,数百沸大滚,直涌坌出来,然后却可以慢火养之\"。\"如推车子,初推却用些力;车既行后,自家却赖他以生\"。这就是说,开始学习时,应动员全部精力,以勇猛奋发的态度去做学问,才能克服客观的困难和主观的惰性。 4.温故知新原则

他说:\"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习而不时,虽日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学贯时习,须是心心念念在上,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不温故是间断了。\"\"温字对冷字,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其温来又好。\"\"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就温故中见得这道理愈精,胜似旧时所看。\"\"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 5循序渐进原则

他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远者大者。\"\"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学不可躐,不可草率,徒费心力,须依次序,如法理会,一经通熟,他书亦身着\"。\"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圣贤教人,下学上达,循循有序,故从事间者,博而有要,约而不孤,无忘意凌躐之弊。今之言学者类多反此,故其高者沦于空幻,卑者溺于闻见,伥伥然未知其将安所归宿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6.博约相济原则

他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孟子日: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语云: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须是先博然后至约,如何便要先约得?人若先以简易存心,不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将来便入异端去\"。\"贯专而不贵博。盖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无所得。\"\"惟先博而后约,然后能不流杂\" 7.笃行原则

朱继承了儒家关于笃行的思想,在教学上重视行的作用。他说,\"徒明不行,则明无所有,空明而。\"\"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行为重\"。\"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八、王阳明的教学原则 1.立志

王阳明认为,无志向的人,\"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痛痒,恐终不济事。\"所以他强调:\"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立志与勤学紧密相关:\"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凡学之不勤,必志之未笃也。\" 2.学贵自得 他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他说:\"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3.启发诱导

王阳明激烈地抨击了当时对儿童教育的各种强制做法:\"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图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畏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他分析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槁矣。\" 4.循序渐进

他说:\"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他把教学比作种树:\"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树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他认为教学应当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量力而行。他说:\"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童倾上,便浸坏他了。\" 王阳明主张在教学上要讲究少而精,他说:\"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5.因材施教

王阳明认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他打比方说:\"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 他说\"既已能奔走往来于数千里之间者,则不必要使之于庭除之间而学步趋\"、\"既已能步趋于庭除之间,则不必更使之抉墙傍壁而学起立移步\",\"然学起立移步,便是学步趋庭除之始;学步趋庭除,便是学奔走往来于数千里之基。\" 他说:\"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 6.知行合一

他说\"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是同一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

九、王夫之的教学原则 1.行先知后

他认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知行相资以为用,唯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 2.教学辩证统一

\"夫学以学夫所教,而学必非教;教以教人之学,而教必非学。\"\"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他说:\"学者不自勉,而欲教者之俯从,终其身于不知不能而已矣。\"他说:\"有自修之心则来学,而因以教之。若未能有自修之志而强往学之,则虽教亡益。\" 3.施之有序

他说:\"知道之序而尽人之材,则因机设教,而人无不可喻者矣。\"\"量其力所能至而行事焉。\"他提出\"立教之序\"有五:\"始教之以粗小之事,继教之以粗小之理,继教之以精大之事,继教以精大之理,而终以大小精粗理之合一。\" 4.因人而进

王夫之认为,\"人之有材质也,譬诸草木天乔者一区,而萌茁者又一区也,自然之别也。\"学生\"质有不齐\",\"志量不齐\",因此\"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有不齐之训焉。\"\"故教者顺其性所以深造之\"。他指出:\"教道之善,取蒙者之刚柔明暗,悉体而藏之于心,调其过,辅其不及,以善养之。\"\"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非一也,理一也,从人者异耳\"他说:\"教者因人才之不齐,而教之多术\"。并且,他具体指出:\"夫教之多术也,或顺而成之,或逆而矫之,或诱之以易从,而生其慕道之切,或困之以难得,而起其奋发之切,盖亦多术矣。\" 5.学思结合

王夫之认为 \"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学则不持己之聪明,而一唯先决之是效;思则不拘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乃二者不可偏废,而必相资以为功。\" 6.躬行自明

王夫之认为教师要\"恒其教事。\"他还说:\"主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源;谨教有义,正道为渐摩之益\"。他说:\"夫欲使人悉知之,能决信之,能率行之,必昭昭然知其当然,知其所以然,由来不昧而条理不迷。......欲明人者先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不自勉乎?\"

第14篇:我国古代的兵役制度[全文]

我国古代的兵役制度

首先说明,这里的兵役只是兵,没有役,只涉及兵役,不涉及劳役。由于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在兵役这个词的解释上有所不同,所以这里说明一下。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制度建设也发展地比较完善,兵役制度便是其中之一。自商代起,国家机器已初步成型,军队,作为暴力机构,是国家机器成型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由于那个时期流传下来的文献不足,今天,那个时期的兵役制度已不太可考。而周朝的各项制度已基本形成,其中自然包括兵役制度,因而本文自周朝讲起。

周代是宗法社会,实行的是贵族政治,采用的是封建制度。但是,自东周开始,进入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代,兵役制度也渐渐发生了变化,讲周朝的兵役制度,主要是讲其中的变化。那时交通不便,为了更好地统治国家,因而实行了封建制度,每一个封建主都是贵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都是贵族,只不过分别是大宗小宗的差别。贵族的社会地位高,力量也更强大,所以他们才能有制造军械,养育战马的能力,才能有足够的时间提高战斗力,而平民是无力参与的,所以那个时代,只有贵族可以参加军队,成为将领这些也恰恰是贵族保持其地位的一种事业,所以,贵族都能形成一定规模的军事集团。至于战争时候需要更多的兵士,则“捉夫力”,农民只是军队中的附随,没有正式编入军队的权利和资格。

但是我们知道,没有永远适用的制度,必须随时变化。贵族兵役制慢慢就不适用了,因为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奢侈安逸,无法适应战国时代规模更大、更加激烈的军事战争,把农民编入军队成了各国变法的需要。从车战改为步战能看出这一变化。贵族渐渐失去了以往的地位,秦楚两国更是在变法后以军功授予爵位,以前是贵族为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宗法封建制度大为破坏,训练农民兵新军国兴起,最典型的当属秦国。

秦统一天下后继续实行战国时代的兵役制度,汉因之而有所损益。汉代是全民皆兵的,每个人到二十三岁开始服兵役,所以这也是义务兵役制。汉代的兵役分三种,去中央的叫做卫兵,去边疆的叫做戍卒,留在本地的叫做民兵。理论上一个人的一生这三种兵役都要服。各地方壮丁轮流到中央做卫兵一年,卫兵的待遇比较好,往来路费由国家负担,平日吃穿也不用花钱。去边疆作戍卒一般是三天,但没有卫兵这么幸运,一切吃穿用度都是自费,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效率低,因为戍边是沿袭的封建时代旧制,那时国家小,去边疆守卫三天,来回算上路程也就五六天,可是汉朝疆域广阔,从扬州荆州到幽州边境,路途往返要半年以上,还要中间不生病。不过虽然制度不合理,汉朝人还是有变通的,就是你可以不去边疆,但你要交三天的兵役钱,国家找人替你,有一百个人交钱,不就能雇一个人一口气服三百天了么。在地方的民兵归都尉管,这是地方的军事长官,民兵每年秋季操练一个月。一旦遇到战争,这三种军队都可以调用。汉代的兵役制度比较完备,和这个国家的各项制度也比较相配,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军队的战斗力不强,因为这些军人平日毕竟都是农民,不能天天操练他们,真正战斗力强的军队数量不是很多。所以一旦在政权对峙的时代,此种兵役制度便不太好用,需要新的制度来适应更多的战争需要。

汉代以后中国进入了长达三百年的乱世,三国鼎立,五胡乱华,南北对峙,直到隋唐大一统,这中间,兵役制度由全民皆兵发展为府兵制。这是一步步发展过来的,这中间少数民族的那种全民皆兵且不谈,单谈制度比较完备的政权的兵役制度。府兵制的不是全农皆兵,而是全兵皆农,其雏形源自于曹操的屯田,只不过后来把这定为了一项制度。全兵皆农的优点有两点,第一,国家不需要这么多人服兵役,像汉代那样人数多,战斗力不强,反而没必要,第二,军队自行生产,不用花国家的钱。府是地方的军事单位,唐代有八百个府,三百个在长安地区,其余的分布全国,边疆地区多一些,每个府有八百到一千二百名府兵。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当府兵的,当时的户口本分九等,下三等民户是没有资格当兵的。国家对当兵还是很优待的,免去他家庭的租庸调,不过军人没有军饷,一切装备也需自备。每个府兵需到首都宿卫一年,其余时间在本府于农隙间操练。唐朝尚武,府兵在从初唐到盛唐一

直有较强的战斗力,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武功。

不过一项制度只适用于一个时期,时代变了,便需要些改变,盛唐以后,府兵制便实行不下去,并不是说这个制度不好,而是人事变了。一百多年的歌舞升平,整个国家,尤其是统治阶层的心态再也不像前几代那样了。府兵的待遇不像以前,很多府兵由士兵变为将帅显贵的劳役,另外,国家对阵亡府兵的抚恤也大不如以前。政府开边,这就需要戍守边疆的军队,按说府兵打完仗就该回来,可是这样一来只能长期驻守边关了。如此,很多人便不愿当府兵了,不过战争还要继续,反正政府有钱,那就雇佣士兵来打仗,这便是募兵制。唐代时华夷之分不强,少数民族的战斗力强,所以就大量雇佣他们来打仗。募兵都是职业军人,吃国家粮饷,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打仗,所以战斗力很强。不过唐代也正亡于此,好多将领拥兵自重,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终于军阀混战的乱世出现了。

五代十国时期兵乱频繁,读书是没有出路的,大家都去当兵,开始这些兵还像样,可是几十年后,老弱病残也并没有被裁汰,等宋朝建立的时候,有很多军队都不像样。但是还是不能让士兵复员,人家打了一辈子仗了,不能到老就不管了,另外,宋朝并未统一,还有一个更强大的敌人,需要好好防备才是。为了精兵,宋太祖从旧军队中挑出精壮编为禁军,驻守中央,戍守边关,也轮流调派禁军去,挑选剩下的士兵叫厢兵,守卫地方。宋代也是募兵制,没有退役一说,老兵不中用,只得再招新兵,因而兵员越来越多,所以政府养兵负担十分沉重。募兵制适合短期使用,有一个明确目标,专门训练,在很多时候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把它用来长期防御,则导致了宋代积贫积弱。禁军虽强,也不敢于敌国决一死战,因为一旦战败,国本动摇,所以宋朝一个又一个地签合约。

宋亡后,元代的兵役制度沿袭了游牧传统,不多说,明代是卫所制度,这也相当于府兵制。士兵平时在卫所里面,也进行农耕,自给自足,所以养兵百万却不费百姓一粮,不过兵装由政府提供。在建国初,卫所制度很好,士兵都是久经战阵的,战斗力强,可是后来,一百多年都不打仗,政府也就不每隔几年更新兵装,士兵的战斗力也大大下降,所以后来连倭寇,农民军和满清骑兵都打不过,这也可想而知,全国各地的人操着不同的方言,拿着朽烂的装备,必败。这个时候募兵制又出现了,比如戚继光的戚家军,比如李成梁的关宁铁骑,国家花费重金,给予他们优厚待遇,他们也不负众望,立下赫赫战功,否则明朝早就该亡国了。

清代实行的是八旗制度,地方军队叫绿营,不过首领都是满族人,八旗兵自然待遇高很多,也是最主要的军事力量,这依然是部族传统。后来不论八旗还是绿营,都没有战斗力,于是只能依靠地方官员办团练,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是办团练出身,他们筹集军费,招募士兵,严加操练,战斗力很强,在晚清时期起到重要作用。不过这样的募兵也引发了地方割据,到了清末就比较明显了。

纵观中国历史,在和平年代,兵农合一的情况比较多,尤其是建国之初,因为这样才能减轻国家负担,并且那时的战斗力还很强。可是时日一长,便显露出战斗力不足的弱点,开始实行募兵制,这适合短期使用,像宋代那样当作长久制度,便会引发问题。另外,全民皆兵不适合中国国情,因为人口太多,不需要这么多士兵。当兵的标准也在不断降低,一开始是富家子弟才能入伍,后来众人皆可,而很多殷实之家不愿让儿子去送死,这也反映了更加重视文治的情况。

第15篇:我国古代内部控制思想

中国古代的内部控制思想

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阶段的转变,它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管理国家、控制社会发展的才能和经验。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程中,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私有制经济在不断发展,上层建筑的政治思想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在朝代变更中也逐渐形成,并在实践中贯彻着钱、财、物三分管的理念。

但是,我国古代的内部控制工作专业化程度还十分低下 , 内部控制制度大都融合于财政经济制度之中。因此 , 历代历朝的内部控制工作主要表现在内部牵制方面。内部牵制制度是指对一切经济业务的处理 , 规定需要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掌管 , 相互核对、相互制约以及查错防弊的一种工作制度,它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由内部牵制制度发展起来的 。

内部控制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状态。我国古代内部控制制度始于西周,完善于唐朝,衰落于宋,这与我国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轨迹是吻合的。

我国最早的内部牵制制度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西周时期之所以产生内部控制,是由于这一时期处于奴隶社会的鼎盛阶段,当时的管理需要加强与完善所决定的。西周首先实施了分权控制和九府出纳方法。周代的财务行政、会计、国库组织各自成一系统,并在其间构建了相互牵制的关系,西周的司会主天下之大计,九府出纳制度使各个出纳部门责任清楚 , 分工明确 , 既联系又制约 , 控制着整个王朝的财物收支活动,而九府又统归司会控制 , 使王朝的财物出纳保管之权都

集中于司会的控制之下,宰夫则行稽察之权,这种财计组织制度的构建,财计分工与协调方法的应用,在世界会计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还有交互考核制度和上计制度。西周的交互考核控制办法,其基本内容就是对同一经济事项,同时从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反映,进行对比考核,基本达到了“一毫财赋之出,数人之耳目通焉”的程度。 上计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套审计监督制度,是一种抑制贪污舞弊的有效形式,每年各地的官吏将地方上的税赋收入及各项财政开支,用书面的形式呈报给皇帝,皇帝则每年进行一次听计,由负责审计的官员将各地报来的收支账目念给皇帝听,以此审查官员的经管责任,其实质是对定期报表的审核制度。

到了秦朝,我国历史上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王朝成立了,秦国在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不仅存在内部控制制度,而且内部控制已经法规化,开始实行严密的上计制度和御史监察制度。皇帝下设三公(丞相、大尉、御史大夫)和九卿,审计工作置于御史监察机构的统辖下,在御史大夫之下,设侍御史和监御史,协助御史大夫专职监督全国的民政、财政和财物审计事项。作为皇帝有效监督控制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御用工具和耳目的御史监察机构,位高权重,在政治、经济和司法领域都享有较高的地位,政治上督察百官的奸邪逆恶;经济上弹举百官赃罪,参与官吏勾考账簿、审查钱粮审计和维护财经法纪;司法上还掌有治理大狱、参予审理狱讼,会同司法部门明察大案和司法监督职权。另外,在每年全国上计时,御史大夫作为主持者之一,监督上计制度的贯彻执行。

内部控制的完善阶段处于封建社会的盛世——唐朝。那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处于世界中心,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内部

控制,内部控制的完善也促进了经济管理的加强,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宋朝初期,朝廷即开始尝试革新之旅,试图在中央机构内部建立起财计管理与财计监督两套班子,从而为审计监督职权的经常有效行使提供机构和人员保障。 北宋时,天下财计归三司(盐铁、度之、户部)。三司各设勾院,负责“勾稽天下所申三部金谷百物出纳帐籍”。在三司勾院之外、三司之下,还设有一些机构执掌审计职权。 岗位轮换控制是内部牵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与方式。 据《宋史食货》记载,北宋时期,政府为了防止官员长期供职于某个岗位而滋生贪污资财的念头,特别作出“主库吏三年一易”的规定,也就是主管仓库的官员必须三年更换一次。这是我国较早见诸文字的岗位轮换控制措施。从宋朝起我国封建社会开始由盛转衰,内部控制也由此而落后于西方国家。

当然,古代的内部控制与今天的内部控制有所不同,古代的内部控制主要服务于公共治理,以国家内部控制为主,而现代的内部控制既服务于公共治理更服务于公司治理,以企业内部控制为主。由于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所以现代社会的内部控制比古代社会显得更为必要。但是,在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时,不仅要学习和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更要认真研究我国古代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本土特色的内部控制。我国古代的很多管理思想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研究、继承和发扬的。

第16篇:我国古代的农业税减免

我国古代的农业税减免

农业税(田赋)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和最重要的税种。夏、商时期已初现雏形。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征收农业税的最早记载。此后,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税,在加强征管的同时,每遇鼓励农业、减轻灾歉损失等情况,都会出台相应的减免农业税政策。

西汉初年,汉高祖接受秦朝赋税20倍于古,迅速走向灭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田赋税率降为“十五税一”。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为鼓励农业发展,宣布免除当年一半的田租(赋)。到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国库充盈,于是下诏“(免)除田之租税”(《汉书·文帝纪》),此后12年未征田赋。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复收田赋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以后定制,从而为“文景之治”繁荣局面的形成做出了贡献。隋唐时期主要以自然灾害税收减免为主。《隋书》记载: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关内七州旱,免其赋税”。《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初在推行“均田制”和“租(田赋)庸(纳帛布代役)调(户税)制”时,就以制度化形式规定了农业税减免政策。即一般灾情在四成以上,免租;六成以上,免租、调;七成以上,租庸调全免。

宋、元时期灾歉减免开始流于形式。宋代常常是“蠲(免)赋之诏无岁无之,而百姓未沾实惠”(《宋史》)。腐败的官吏往往在民已完税后,才公布免赋诏书,“是以宽恤之诏虽颁,悉叹之声如故”。元代实行的灾歉税收减免,百姓实际上也是受益甚微。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诏令流亡百姓回家归耕,免除3年田赋。后凡遇水旱灾荒,全免田赋。明孝宗弘治时(公元1488~1505年)规定,全灾免七分,九分灾免六分,八分灾免五分,以下递减至四分灾免一分,并成为定制。

清初,顺治帝为鼓励垦荒,规定开垦的荒地6年内免征田赋。康熙时,改为10年内免征田赋。同时,他还3次普免了天下田赋。到乾隆时期,国家富足,先后5次普免了全国田赋。此后,主要是以灾歉减免为主。

来源:中国税务报2005.01.21伏杰

第17篇: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2 Abstract: ...................................................................2 Keywords: ..................................................................2 一.古代秘书管制时代 .........................................................2 二.秘书选拔的历史演变过程 ...................................................3

(一)原始社会时期 .......................................................3

(二)奴隶社会时期 .......................................................3

1.夏代时期 ...........................................................3 2商朝时期 ...........................................................3 3西周时期 ...........................................................4 4春秋战国时期 .......................................................4

(三)封建社会时期 .......................................................4

1秦代 ...............................................................4 2汉代 ...............................................................4 3三国时期 ...........................................................5 4魏晋南北朝时期 .....................................................5 5隋、唐时期 .........................................................5 6宋朝时期 ...........................................................5 7元朝时期 ...........................................................5 8元朝时期 ...........................................................5 9 明清时期 ...........................................................6

3.结论......................................................................6 注释: ......................................................................6 参考文献.....................................................................6

1

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

摘要: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而我国秘书工作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秘书活动,上可追溯到三皇五帝,下可查询到明清两代。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和演练,从出现到初步形成、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总管这几千年的的秘书活动,虽然它们在每个朝代的称谓和职位都不尽相同,对机构的设置也不尽一致,但是其具有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辅助君主政令顺利地颁布。而每个朝代对于秘书的选拔制度也是不相同的,条件及要求都有每个朝代自己的特色。本文通过例举我国古代对秘书选拔制度和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虽然这些都只是古代旧社会选拔秘书官员的方法,但其中也有着它独特的精华所在。这对我们当今社会的秘书人员的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古代秘书 选拔制度 政策措施

Abstract: Chinese culture has a history of five thousand years, and our secretary work is also a long history.China\'s ancient Secretary activit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Three Emperors and Five Sovereigns, can query to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wo generations.Chinese ancient secretary work experience of change and drill for thousands of years, from there to the preliminary formation, development, mature stage.Duct that thousands of years of secretary activities, although they are in every dynasty titles and positions are not the same, the institutions are not consistent, but the common purpose of its is to aist him smoothly promulgated decree.And every dynasty for the Secretary of the selection system is not the same, conditions and requirements of each dynasty own characteristics.In this paper, by the example of ancient China\'s secretary selection system an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although these are ancient old social selection Secretary officials, but it also has its unique eence.Have a certain guiding role the Secretary of our social work.Keywords: Ancient secretary Selection system

Policies and measure

一.古代秘书管制时代

国家的产生和公共事务的发展促进了相应的秘书职位和人员的出现,但是,我国古代秘书史上的秘书工作到底是从哪个时代开始萌生的,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秘书工作起源于夏代的奴隶社会,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秘书的工作起源于尧舜时期。

在我国,“秘书”这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而最初的含义是指物不像今天一样是指人。根

2

据古典记载,皇宫里藏有一些有神秘色彩的书籍,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宫禁里的秘籍,因为是宫禁内收藏的各种经典文献,因而一般不予公开,故称为“秘书”。第二类是指谶纬图箓,也即是一种在汉代流行的宗教迷信,是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预算吉凶的隐语。

到了东汉后期,“秘书”不再只是指物,也指机构和人员,古代的秘书工作者,被成称为\"史官\"、\"御史大夫\"、\"尚书\"、\"长史\"、\"主簿\"等。但东汉末年那段时期比较例外,魏王曹操为削弱当时位高权重的皇帝身边的秘书机构--尚书台的势力,曾设秘书令,以\"典尚书事\",这样,秘书令不仅具有原先掌管图书典籍的职能,而且还具有收发奏章、草拟和上传下达的职责。①②

到了清朝末期,我国的秘书工作真正名实相符。辛亥革命后,秘书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一:秘书一词已完全摆脱了\"图书\"的含义,从原先指物转变为特指从事秘书工作的人或职位。其二,对秘书人员所有的旧式称谓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对各级政府部门中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或相关职位均以\"秘书\"相称。

秘书一职的出现,说明了我国历代君主都懂得秘书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在秘书的选拔上,不同朝代的君主对人才的选拔制度是不同的,这不仅要求秘书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学时才能。秘书人员的选拔不仅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的体现,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文化的进步。

二.秘书选拔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原始社会时期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因为其原始、粗糙以及简陋的生产工具,加上及其低下的生产力发展,因此,在那个时期里面就没有阶级和国家。当人类进入氏族社会之后,便产生了小规模的组织,虽然氏族规模比较小,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公共事务要处理,就需要一定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因此,就产生了秘书人员。而那时候的秘书人员的工作任务就是会务活动和传达活动。传达活动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食将首领的意图传达给下面;另一方面是将民众的意见传达给首领。

这个时期的秘书人员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管理者既从事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又从事管理活动中的秘书活动,管理者即氏族首领兼职秘书,和大家一起吃一起住。第二种是由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长老来长官火、天时以及调节纠纷等事务,这些长老经常帮助首领处理公务。第三种是专门承办秘书活动的人员,这些人员有着一定的职务,他们是由民众选举或者是禅让而产生的。

(二)奴隶社会时期 1.夏代时期

到了夏代时期,人类的生产工具得到了改进,生产力也得到了提高,因此,社会制度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逐渐出现了阶级和国家。国家必须设立一批专事国家事务的官吏来操纵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所以我国最早的秘书也就因此产生了,但是那时把这一类官员称为“史官”,秩宗和太史令则属于秘书官职。

秩宗是传说中尧舜两人都设置的一种官职,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司典宗教祭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秩宗是史官在宗教活动中的另一个身份,因此,这种官职的选拔方式也和史官一样,通过世代相袭的方式来进行继承。

太史令的主要任务是辅助国君处理国政的机要秘书长,记录国君的言行,起草和保管文书,掌管典志;有的还对民情进行了解,向君王提出建议,协助君王制定相关的法令。史官的职位大多数是由贵族时代相袭,他们是知识的垄断者,普通老百姓的子弟因为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所以,作为具备高文化和业务知识的史官一般不会在普通老百姓家庭中产生,也不会从白丁中进行选拔。

3

2商朝时期

商朝是在推翻夏朝之后强盛起来的朝代,国家机器和国家管理机构有了新的发展,并且逐步建立了以国王为中心的一套内外职官体制。官职可分为:政务官、事务官、武官和史官。史官则主要从事秘书工作。商朝的史官分为两类,史类秘书和巫类秘书史类秘书。史类秘书要求会制作和保管重要公文,记录君王的言行、宫廷大事、观察天象、记录历法以及保管档案典籍等。无泪秘书则是神权和政治的历史产物。他的主要工作是专门处理人和神灵和先祖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史官本身会占卜、解释卜词,或者是有能力长官商王朝的祭神和祭祖典礼等事务。

由此看来,巫类秘书和史类秘书在工作内容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有的却是身兼两职,也并未做到严格的划分。而且,在选拔方面也是采取世代相袭的方式,但是和夏朝比起来,史官需要具备的能力增多了。秘书官吏必须具有文字、军事、政治、天文以及占卜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从以上可以看出,商朝的秘书官吏已经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并企已经形成了一支专职秘书工作的队伍。 3西周时期

在西周时期,我国奴隶制度逐渐开始瓦解,封建制度逐渐开始产生。这种过渡的主要特点是在政治上开始由神权向人权进行转变。在这时期,国家机构不断在发展,形成了以卿为首的政务部门“卿事寮”和以太守为首的事物部门“太史寮”,太史寮是专门为王室服务的秘书处。在王宫里还设置了专门记录国王言行的左吏和右吏,专门保管君王的印章。还设置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女秘书,也即是专门为王后掌管礼仪和文书的女史。③ 4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战争最频繁和社会最*的时期,在这几百年的大变革中,各国竞相变法图强,战争的纷乱使得各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这一时期的秘书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秘书官吏主要有御史、主书、尚书和掌书等。因为在这个奴隶时期都有着“亲贵和一”的正字色彩,因此,在这个时期的秘书选拔上也是通过世袭相承的形式,但是与前面朝代不同的是,这个时期的选拔方式有了一定的灵活性。

(三)封建社会时期 1秦代

众所周知,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这个时期承办文书为主要任务的人员被称为“史”,这是一种专门的职业。这个时期对于秘书的选拔也是通过世袭相传的形式,他们的后代从小就被送到专门的学校进行学习。秦朝有严格的规定,不是史的后代是不能进入这类学校的。 2汉代

西汉时期,御史仍旧是中央政府的主要秘书机构。但是在这个时期里,御史有了更多的权利。这个时期的秘书官职主要有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配的副职御史中丞、下隶御史、令曹、书曹和印曹等等。

这个时期,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王朝已经呈比较稳固的态势,因此,在选拔秘书人员的时候不再采取“亲贵和一”的方式,而是注重人员的业务能力,选拔方式则主要采取的是察举、征召和辟除等方式。

在东汉时期,尚书台抓紧发展成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并且地位逐渐得到提高。这时的尚书台不仅仅要办理文书和传达皇帝下达的诏令,还可以为皇帝出谋划策,直接对政务进行参与。因此,在选拔尚书台人员的时候就非常严格,需要进行严格的考试。这些人员必须年满17岁,要能背诵9000字以上的籀书,并且还要考察大篆、小赚和隶书等八种字体。每年 4

年底,需要先在郡一级考试,合格之后转移到京城,再由太守进行面试,当中优秀的人则被派到尚书台和御史府担任尚书令史一职,掌写文书。而为朝廷起草公文的尚书郎中,对其选拔的要求则更高,一年之内为见习官员,一年之后被升为尚书郎,协助诗郎办理文书事务,三年之后才能被升为尚书传郎。 3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群雄纷争,政局很不稳定。而三国时期的秘书官制,开始的时候是沿袭汉代的制度,但是因为混乱的政局和官制,因此,从事秘书工作的则基本上是尚书丞进行管理。地方上的秘书就主要是别驾、治中、长史、主簿、司马、阁下书佐等。 4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混战以及纷乱割据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争连年不断,王朝的交替更换也很频繁。但是吗,在这样的时期里,中国古代秘书进行了一个大转折点,从原先的指物,转变成指人。

这一时期,秘书写作已经发展成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艺。在选拔秘书的时候,要求其精通于业务的能力。往往是以察访的方式进行评定,并从中选拔出秘书官吏。因为在这一时期里,文虎工作在继承了秦朝、汉朝的制度之后有了新的发展,增加了令、符、启和笺等公文文中;并且规定了新的公文体式;不仅如此,对公文的书写材料也进行了改革,规定公文一律采用毛笔在纸上进行书写。 5隋、唐时期

隋唐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虽然只是维持了短短几十年的朝政,但是它为唐朝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时期都是唐朝繁荣昌盛的时候。唐朝皇帝非常重视秘书官员,为了避免宰相的权利过于膨胀,皇帝在选择秘书人员的时候通常选拔身边品位较低且资历尚浅的小臣来作为皇帝直接服务的秘书官员。

唐代开始的时候重用的秘书官员是中书舍人,到了唐玄宗时期,开始以翰林院学士代替中书舍人进行秘书活动。这个时期,对秘书官员的选拔是比较全面的。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进行筛选,包括身材相貌、口才、书法文理以及对政事的判断能力等,不仅要求他们具备高文化水平,对书法有着一定的造诣,在写作和治理公文有着较强的能力之外,还要口齿清晰,擅于辞令。归纳起来也就是说,这些人员必须有参政经验和深厚的文字功底;要清洁自守,不结党营私;要有强烈的保密意识。

唐代以科考成绩的好坏为主要评定人才的根据,打破了以往用人的制度,大大扩宽了选人用人的范围,激励世子们发愤图强,充分体现了“任人唯贤”的思想,保障了统治阶级的有效运行。 6宋朝时期

宋朝时期的秘书活动沿袭了唐朝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建朝之后,强化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行政机构较为庞大。为了维持起正常的运行,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专职或者兼职的秘书工作人员,并且制定了一系列严密的制度。

宋代通过专门的考试来选用秘书,宋哲宗时期就专门设置宏词科,专美对朝廷所需的文字秘书进行选拔,严格规定只有取得进士的人才有资格进行报考。而且,要求报考的人必须博览古今,具备很高的文学修养,只有拥有这些功底,才对其进行公文写作的能力测试。不仅如此,对考试的内容也有限制,考生必须以制、诏、书、表、露、布、檄、等十二种文体各做应用公文两篇,合格之后才能准予考试。 7元朝时期

元朝时期对秘书的选拔方式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增设了很多秘书机构,以此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一时期对秘书人选拔的要求是品行必须端正,办事小心谨慎,必须精通业务的办理,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还需要有可靠的人进行担保。除此之外还有规定,上级机关的秘 5

书人员必须是依次从夏季官衙中挑选出来的比较优秀的人。 8元朝时期

元代是以蒙古族为主题的封建王朝,各级官员大多是由蒙古族人进行担任,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懂文墨,在政务的处理方面也就处理得不好,而且有很多官员利用自己的权利徇私舞弊。元朝统治者逐渐认识到秘书人员的重要性,因此开始对秘书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规定,必须选择言行举止符合统治阶级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有较强的办事能力以及奉公廉洁的人。这样的选拔制度,保证了秘书人员的素质处于一个普遍较高的水平。

9 明清时期

到了明代,科举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了。秘书人员的选拔也必须是从科举出身的人中进行筛选。中央秘书机构和各部门的秘书由进士通过管选,进入翰林院时候才能进行职位担任;地方的秘书则由贡士和进士进行担任。在选拔秘书的同时注重其具备的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

清代秘书选拔中以军机章京的选拔最为典型。选拔的条件有以下这些:首先是品德要良好,相貌要端正;其次是要精明能干;第三是拟稿要迅速,字迹要端正;第四是要聪明敏锐,为人小心谨慎;第五是不用高官的子弟。军机章京有着庞大的封建王朝的军政事务,队伍的规模,效率之高以及素质的优质是历代以来最为罕见的。

3.结论

古代的秘书活动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对秘书的选拔制度也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进行完善。不同的朝代在沿袭前面朝代的基础上又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变,对选拔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以至于对秘书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选拔的手段不断在变革中进行提高和成熟,秘书机构也在这不断变化的选拔中逐渐得到完善。因此,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注释:

①李海霞,《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兰台世界,2007-02-01,期刊,整理自第二页。 ②倪代川,《历代秘书选拔制度简介》,秘书,2010-04-18,期刊,整理自第三页。 ③宋宁,《论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发展》,兰台世界,2008-12-01,期刊,整理自第五页。

参考文献

[1]李海霞,《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兰台世界,2007-02-01,期刊。 [2]网晋卿,《我国古代秘书监制度》,高校图书馆工作,1985-07-15.[3]任雪浩,李伟华,刘新钰,《我国古代秘书工作制度探析》,兰台世界,2009-08-01,期刊。 [4]倪代川,《历代秘书选拔制度简介》,秘书,2010-04-18,期刊。 [5]李春燕,《浅谈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沿革》,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6-15,期刊。 [6]宋宁,《论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发展》,兰台世界,2008-12-01,期刊。 [7]何美荣,《中国古代秘书制度初探》,中国行政管理,2001-10-15,期刊。

第18篇:我国古代诗歌说略

我国古代诗歌说略

—— 从《诗经》到宋词

吴士增

《诗经》最早称《诗》,汉代将其列为儒家经典“五经”之首,始称《诗经》。流传到现在的《诗经》305篇,有“风”、“雅”、“颂”三部分。作为一部文化经典,《诗经》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诗歌乃至文学的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圣经,展示着汉文字神奇的魅力,千年弥新。

说《诗经》,不能不说孔子,相传是他编订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孔子非常重视《诗经》的作用。他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他又教导自己的儿子:“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孔子如此看重《诗经》,《诗经》都写了些什么呢?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大雅·生民》)是周民族的史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豳风·七月》)反映终岁辛劳的农民生活;“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魏风·硕鼠》)是怨刺警诫;“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秦风·无衣》)是同仇敌忾;“我徂东山,慆慆不归”(《豳风·东山》)是厌战情绪;“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王风·黍离》)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小雅·鹿鸣》)写欢会宴饮;“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小雅·蓼莪》)感念父母的辛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睢》)是爱情的追逐;“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卫风·氓》)是不幸婚姻的哀歌;“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郑风·子衿》)把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怨如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是姑娘出嫁的生动场景„„

《诗经》,是一幅厚重历史文化的长卷,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诗经》中大量运用比兴,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影响很大。

《诗经》大量运用重章叠句,回环往复,抒情尽意。还善于运用叠字、叠韵等修辞手段,描摹事物的形态,增加诗的音乐美,表达细微曲折的思想感情。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秦风·蒹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等。

如果说《诗经》是一幅黄河流域厚重历史文化的画卷,楚辞则向我们展开了另一幅浓郁瑰丽的画卷。

楚辞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从汉 1 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现存《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

屈原的主要作品包括《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篇浪漫主义抒情杰作,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屈原《离骚》所具有的崇高美,古今人有着同样的感受。司马迁感慨:“余读《离骚》„„悲其志”,“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鲁迅赞叹:“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汉代诗歌成就最高的是乐府民歌。乐府是朝廷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构,主要任务包括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歌、制作歌辞等。为了区别于文人制作的乐府歌辞,习惯上把采集自民间的歌辞称为“乐府民歌”。《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

产生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是早期抒情诗的典范。刘勰曾说《古诗十九首》是“五言之冠冕”,这话并不过分。它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汉末“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曹氏父子。曹操不仅是当时一个政治领袖,也是文学领袖。他的诗绝少华美词藻,语言古朴,气势宏伟,内涵厚重,抒发感情往往悲凉慷慨,跌宕起伏。乐府歌辞从他开始,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曹氏父子诗歌中,曹丕风格与民歌最相近。其《燕歌行》被认为是最早的七言诗,因而在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曹植才华横溢, 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钟嵘《诗品》评其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而不群。”

《观沧海》、《蒿里行》、《步出夏门行》等诗是曹操的代表作;曹植的代表作有《白马篇》、《赠白马王彪》。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以其《咏怀诗》在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选录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月色如水,寒风拂衣,孤鸿悲鸣,宿鸟惊飞,在这一片冷漠枯索的气氛中,主人公独处空堂,徘徊忧思。这种从生命本质意义上提出的孤独感是过去诗歌中从未有过的。

曾因其《三都赋》而使洛阳纸贵一时的西晋文学家左思,诗歌继承建安风骨,有“左思风力”之称,其《咏史诗》是同类诗作的先导。

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诗人是陶渊明。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他的田园诗,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如最著名的《饮酒》之五:

2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心境旷远,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在暮岚紫霭、归鸟返飞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奥秘,参透了人生的真谛。意境最美的,当数《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 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诗语言朴素、自然、真淳,用语浅而含蕴深。“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恬静,“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写雪的轻虚,“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风的踪迹,都是有名的例子。

南朝宋时的谢灵运、齐时的谢朓,是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世称“大小谢”。谢灵运的代表作有《登池上楼》、《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等;谢朓的代表作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诗经》、汉乐府民歌后的第三次民歌高潮。《西洲曲》是一首集中了南朝乐府民歌艺术特点的长篇佳作。《敕勒歌》、《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自明代人高棅始,人们习惯将唐诗按时代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初唐诗人中,沈佺期、宋之问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总结完成了五七言律诗的形式规范,扩大了律诗的影响。“初唐四杰”以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热情,注入诗歌,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陈子昂则从理论和创作两个方面,为唐诗注入蓬勃了的生命力,清除了南朝诗歌和唐初宫廷诗风的弊病,在文学精神上开启了盛唐整整一代诗人。

这一时期,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的《从军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陈子昂的《感遇诗》、《登幽州台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王维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王维的诗歌,前后期有明显不同。前期写出了不少意气风发、充满豪情的诗篇。如《少年行》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后期多吟咏山水,在山林溪壑中寄托志趣。如课文所选的两首绝句。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最确当不过。

孟浩然的代表作有《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春晓》等。其中《春晓》一诗备受喜爱,妇孺能诵。

高适、岑参同是盛唐边塞诗代表诗人。高适以古体诗见长,沉雄深厚,代表作有《燕歌行》、《塞下曲》等。岑参喜以瑰丽笔调描写带异域情调的新鲜事物或奇特风光,开拓了新奇的境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梨花喻雪,化萧索酷寒为绚丽烂漫;“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气势逼人,惊心动魄。

盛唐边塞诗人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等。王昌龄有 “七绝圣手”之誉,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李颀代表作有《古意》、《古从军行》等。王之涣代

3 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雀楼》等。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盛世的歌手。他的诗歌以蓬勃的浪漫气质表现出无限生机,成为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台湾诗人余光中《寻李白》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真是形象极了。

李白诗歌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表现最多的是渴求个人自由、摆脱社会羁绊和对权贵的蔑视。例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

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 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对风景优美的祖国山河的描绘与歌颂,也是李白诗的一个重要内容。如那首有名的《望庐山瀑布》。

杜甫与李白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夙有“诗史”之誉。

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开头是一幅悲惨的图景,接着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好大喜功的唐玄宗:“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诗中继续写到战争导致国内生产力的衰减:“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最后借想象为那些无辜的死者发出悲愤的哭喊:“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在唐诗中,如此严肃地正视现实、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的作品,以前还没有过。

杜诗风格多样,最富于特色的是“沉郁顿挫”。“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不惊人死不休”,杜诗极高的语言艺术也为历代论者所公认。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追求通俗、崇尚实用。白居易的诗歌现存近3000首,在唐代首屈一指。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类。他最为重视的是讽喻诗。代表作《新乐府》50首,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主张。感伤诗中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白居易的诗歌平易浅近,在当时已经流播很广,甚至远及“日本,暹罗(泰国)诸国”。

新乐府运动的其他参与者有元稹、张籍、王建等。元稹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元白”。张籍、王建以乐府诗齐名,称“张王乐府”。

韩愈是一个有独特风格的大诗人。韩愈诗歌的主要特色就是气势宏大,尚险好奇,瑰丽奇崛。在这一方面,他使唐诗乃至宋以后的诗歌发生了很大变化。代表作有《南山诗》、《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

孟郊、贾岛的诗风,有“郊寒岛瘦”之说。二人作诗,精思苦吟,刻意求工,令人感佩。孟郊描写平凡人伦之爱的《游子吟》真挚深沉、感人至深。

韩愈周围的诗人,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李贺。他的诗以想象奇异而著称。“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马诗》),瘦马的骨是铜的,敲一敲会发出金属声;“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鬼魂能点灯,而这灯则是漆般的光亮(《南山田中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从箜篌声联想到玉碎、凤鸣、芙蓉泣

4 露(《李凭箜篌引》)。

刘禹锡和柳宗元也是中唐有独特建树的诗人。

刘禹锡的咏史诗向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很深的感慨,《乌衣巷》就是其中的名篇。他还主动向民歌学习,写了《竹枝词》等作品。朴素自然、清新可爱。

柳宗元留下来的诗歌仅一百多首,但历来评价很高。柳宗元诗兼有简洁、精深、温丽、含蓄之长,自然朴实的语言中蕴含幽远的情思。如著名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晚唐诗人,杜牧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以明丽的意象和俊逸的气骨,构成其诗歌的特殊境界。代表作有《赤壁》、《过华清宫》、《泊秦淮》、《江南春》、《山行》等。

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风格独具。如《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

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全诗朦胧、伤感、凄美。虽然无法知道它所表达的伤感是由何而起,但“一弦一柱思华年”,却让人感受到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宋代诗歌在继承唐诗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有所开拓创造,出现许多优秀诗人作品,形成许多流派,在古代诗歌史上,宋诗是继唐诗而后的又一高峰。特别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剧烈的历史背景下,诗中所抒发的爱国主义精神比唐诗更炽热和深沉,成为南宋诗歌的基调。

在艺术旨趣和风格上,则主要向思辨、显露、精细方面发展。“唐人诗主情”,“宋人诗主理”(杨慎《升庵诗话》)。“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钱钟书《谈艺录》)。

宋代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在中国诗歌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其中尤以苏轼和陆游最为人称道。

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至东坡(苏轼)山谷(黄庭坚),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严羽《沧浪诗话》)。苏、黄可以说是为宋诗开辟了新的作风的诗人。苏诗题材广泛、无体不善。他的诗,从心所欲地表现自己广博而丰富的才能,展露他开朗的胸襟和温厚的人格。

陆游诗现存九千余首,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始终表现出一种激烈而深沉的民族情感,反映着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年代人们的普遍心愿,在当时及后世,都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嘉定二年(1209)年底,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临终前,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敦煌曲子词是现传最早的唐代民间词。中唐文人词的代表作家有张志和、韦应物、刘禹锡、白居易等。温庭筠是中唐以来的多产词作家。《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集。花间词人以西蜀士大夫居多,韦庄与温庭筠齐名,称“温韦”。温庭 5 筠的代表作是《菩萨蛮》(小山重叠)。

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词史上第一流的大家。有人说,至李煜,词作的境界才更为开阔深远。其成就最高的是后期作品,主要写亡国的愁苦、悔恨和绝望。如《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词起源于唐而盛于宋,宋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词人。

晏殊与其子晏几道,合称“二晏”。晏殊的词进一步奠定了疏淡清丽、精致柔婉的风格在宋词中的地位,也把宋词语言进一步推向文人化、典雅化。代表作为《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张先的词清新明丽,语言在流畅中时时有精巧的表现。时人曾据其写“影”的三个佳句,誉为“张三影”(见《高斋诗话》)。指的是《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木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

欧阳修词风与晏殊相近,其题材以吟咏男女恋情、抒写山水闲适之感为多,风格也大体承袭了晚唐以来明丽柔婉的传统。代表作为《踏莎行》(候馆梅残)。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以写词名世的作家。传说他曾写过一首《鹤冲天》,末句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考进士时,“留意儒雅”的宋仁宗特予黜退,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弄得他很久没有中进士(吴曾《能改斋漫录》),干脆自号“奉旨填词柳三变”,专写歌辞去了。正因如此,他在词的体制、内容、风格诸方面均有所突破,而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欢迎,以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柳词的代表作有《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等。

苏轼为豪放词的创始人,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从晚唐五代到北宋中叶,在文人的观念中,词始终被视为纯娱乐性的“末道小技”,又称为“诗余”,说它是写“诗”之余的事情。写来写去转不出儿女情长、离合悲愁的圈子,语言风格也因此难脱柔媚纤巧的樊篱。直到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才极大开拓了词的题材、意境,创造出迥异前人的风格与表现手法。

苏轼词的风格是多样的。如《江城子》的热情浓烈、意气奋昂,《念奴娇》的开阔豪迈,雄视今古,其风格可以用“豪放”和“高旷”来形容,而写恋情、写伤感的词,则又委婉而细密。如《江城子》一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 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感情深挚,凄婉动人。

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少年时多作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与黄庭坚齐名的秦观亦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词风婉丽,代表作有《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雾失楼台)等。

周邦彦词风浑厚和雅,富艳精工,极铺陈之能事,为北宋婉约词之集大成者,在词史上有深远影响。代表作有《六丑》(正单衣试酒)、《苏幕遮》(燎沉香)等。

6 上述作家大致代表了北宋词的风貌。另外,范仲淹的《渔家傲》、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也是千古传唱的名篇。

李清照的词婉约为主,后期词有时兼有豪放派之长。以南渡为界,前期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同她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等小词,都是抒写闺情的名篇。南渡后,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写出了《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更加动人的词篇。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词意境雄奇阔大,所表现的常是阔大的场景, 战斗的雄姿, 以及具有坚强的性格的事物。如《沁园春·期思卜筑》中写长剑是“倚天万里”,写长桥是“千丈晴红”,《贺新郎·赋水仙》写水仙盆景则是“汤沐烟波万顷”。

其作品每多爱国伤时之作, 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便是渴望恢复祖国山河的壮志豪情。《贺新郎·陈同甫自东阳来过余》说:“剩水残山无态度”, 讥讽南宋朝廷苟安, 致使词人怀才不遇, 有志无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词,表现其深切痛愤。辛词亦有描写农村生活之作, 写出了农村景色的清新和农民的淳朴。如《清平乐》(茅檐低小)、《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等。辛弃疾的创作体现了南宋词的最高成就。辛词对当时以至其后历代词的创作都有深远影响。

姜夔的词以清空幽雅的特质和幽韵冷香的意境见长。《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其代表作。

唐圭璋所辑《全宋词》及孔凡礼《全宋词补辑》,录存宋词(不包括残篇、附篇)20000余首,有名姓可考作者1430余人。现有材料虽不尽齐全,但两宋词业之盛,于此可见大概。

第19篇:我国古代写信的格式

我国古代写信的格式

一、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二、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 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 敬请福祉 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 敬请教祺 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三、常用的提称语

提称语是提高称谓的语词,用以表达盼望受信人阅览这封书信之意。

膝下 对祖父母、父母亲用。

尊鉴 对祖父母、父母亲辈的长辈用。〈鉴,是看信的意思。〉

道鉴 对师长用。

赐鉴 对普通长辈用。

大鉴 对平辈用。

惠鉴 对平辈用。

鉴 对晚辈用。

对长辈:叩禀 敬叩 拜上

对平辈:谨启 鞠启 手书

对晚辈:字示 白谕

书信上的称呼

四、书信一开头,便是称呼;信的末尾,再具名的上面,也要称呼;信的中间,提到别人时,又要称呼。称呼弄不清,容易闹成笑话。

〈一〉家族称谓表

称人 自称 对他人称 对他人自称

祖父 \ 母 孙 \ 孙女 令祖父 \ 母 家祖父 \ 母

父 \ 母亲 儿 \ 女 令尊 \ 堂 家父 \ 母

伯父 \ 伯母 侄 \ 侄女 令伯 \ 伯母 家伯 \ 伯母

兄 \ 嫂 弟 \ 妹 令兄\嫂 家兄\嫂

弟 \ 弟妇 兄 \ 姊 令弟 \ 弟妇 舍弟 \ 弟妇

姊 \ 妹 弟妹兄姊 令姊 \ 妹 家姊 \ 妹

吾夫 妻 尊夫 外子

贤妻 夫 尊 \ 嫂夫人 内子 \ 人

吾儿 \ 女 父 \ 母 令郎 \ 媛 小儿 \ 女

贤媳 愚 贤媳令媳 小媳

贤侄 \ 侄女 愚伯 \ 伯母 令侄 \ 侄女 舍侄 \ 侄女

君舅 \ 姑 媳 令舅 \ 姑 家舅 \ 姑

〈二〉亲戚称谓表

1 称人 自称 对他人称 对他人自称

外祖父 \ 母 外孙 \ 女 令外祖父 \ 母 家外祖父 \ 母

姑丈 \ 母 内侄 \ 侄女 令姑丈 \ 母 家姑丈 \ 母

舅父 \ 母 甥 \ 甥女 令母舅 \ 舅母 家母舅 \ 舅母

姨丈 \ 母 姨甥 \ 甥女 令姨丈 \ 母 家姨丈 \ 母

岳父 \ 母 子婿 令岳 \ 岳母 家岳 \ 岳母

姊丈 内弟 \ 姨妹 令姊丈 家姊丈

妹丈 内兄 \ 姨姊 令妹丈 舍妹丈

表兄 \ 嫂 表弟 \ 妹 令表兄 \ 嫂 家表兄 \ 嫂

表弟 \ 弟妇 表兄 \ 姊 令表弟 \ 弟妇 舍表弟 \ 弟妇

内兄 \ 弟 妹 \ 姊婿 令内兄 \ 弟 敝内兄 \ 弟

襟兄 \ 弟 襟弟 \ 兄 令襟兄 \ 弟 敝襟兄 \ 弟

贤甥 \ 甥女 愚舅 \ 舅母 令甥 \ 甥女 舍甥 \ 甥女

贤婿 愚岳 \ 岳母 令婿 小婿

五、书信开头语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钦佩语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喜接教诲,真解蒙矣。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谨蒙悔语,用祛尘惑。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思念语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一别累月,思何可支? 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近况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问候语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

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

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自术语

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祝贺语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你们...... 喜闻......,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致歉语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

六、结束语

2 结尾问候语,是问候受信人安好。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专此奉复辟。 手此奉复。 敬候回谕。

对长辈用:

敬请 福安。/恭请 崇安。/敬请 教安。

对平辈用:

敬请 大安。/敬请 台安。/顺颂 时绥。

对晚辈用:

顺颂近佳。

对居丧的人用:

〈对长辈用〉恭请 礼安。

〈对平辈用〉敬请 礼安。

对生病的人用:

敬请 痊安。

第20篇: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作文

我和博物馆的故事

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 四年级5班 李泽一

北京之宏大,拥有的博物馆之众多,令人叹为观止,但在众多的博物馆中,令我最欣赏的就是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我对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记忆是从孩儿时开始的,记得小时候因为博物馆离我们家近、环境又好、而且人员稀少,妈妈经常带着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那里玩,博物馆院子里的大树,大石台,石台边上的一片绿地,还有那与众不同的大建筑物都是我游玩时的参照物,然而那时的我对博物馆的内容全然不知。现在我已是北京育才学校的四年级学生了,这几年我还是依旧的像过去一样经常到博物馆里去玩,我已知道脑海中的大树是那六百年的松柏,大石台是那皇家的观耕台,石台边上绿地是那皇帝亲自农耕的一亩三分地,还有那与众不同的大建筑物是著名的北京先农坛。

现在我每当走进古代建筑博物馆,就好像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北京。当时没有起重机来搬动沉重的石头和砖头,也没有汽车来运输建筑材料,只有马车、人力车运送石头和砖块。那时也没有现代化的电脑来设计建筑方案和图纸,当时只有毛笔在羊皮纸上一笔一划地画出来。当时的窗户不像现在一样用玻璃和纱窗制

Page 1 of 2

成,只能用羊皮纸来代替。但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造出许许多多宏伟的建筑,正如在博物馆里所展示出的照片:北京皇家颐和园、紫禁城和北京平民居住的四合院,这些都是北京经典的古代建筑。

感染我的不仅是博物馆的环境,还有它向世人展示的内容。我认识北京也是从这里开始的,这几年我所参观过的北京古代皇家园林如天坛公园,故宫博物馆,颐和园等都能够在这小小的博物馆里体现出来。我对那古建筑上的彩绘,雕刻,和各种各样的吉祥物的问题都能够在这里找到答案。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内的环境和它向世人介绍的丰富的古代建筑文化的内容是独一无二的。这里不如首都博物馆现代化,也不像北京科技馆那样人流涌动,古代建筑博物馆给我的是宁静,而她的宁静仿佛让时光倒流到百年前的北京,使我更加了解、更加热爱北京的建筑了!

Page 2 of 2

我国古代几种建筑教案模板
《我国古代几种建筑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