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38:08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13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3年10月19~21日。10月18日报到。 2.比赛地点:江苏省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比赛项目 1.中职组。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设交通运输类专业组、财经商贸类专业组。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德育组、英语组、农林牧渔类专业组、旅游服务类专业组。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2.高职组。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设土建大类专业组、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专业组。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组、数学组、制造大类专业组、医药卫生大类专业组。 (3)网络课程比赛。

四、赛项要求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此项目考察参赛教师对教学软件的教学设计和应用能力,媒体的选择及其表现能力,以及教学过程中软件的使用效果。参赛软件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设计,遵循现代教学理念和学习理论,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生源特点,满足教学需求。

(1)参赛软件应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一个职业岗位进行开发,可为学生用自主学习软件、仿真实训软件等。

(2)参赛软件应体现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特色,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撑作用,能实现助教、助学、仿真实训、考核等功能,明显改进教学与实训效果。软件选题应具有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3)参赛软件开发平台和制作工具不限,软件风格、形式不限,可为单机版或网络版,能够脱离平台运行。

(4)参赛软件应由参赛教师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参与,可以个人、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须由职业院校在职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企业人员可作为团队成员,成员不超过5人,单位报名不列个人姓名。参赛者应拥有参赛软件的版权。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此项目考察教师按照现代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系统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改善。

(2)教学设计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或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教学情境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教学应用效果突出的作品。此赛项为个人赛,不接受以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此项目考察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实训现场资源、虚拟实训资源及网络环境进行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应针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讲解信息技术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并操作现场提供的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演示操作效果。

(1)参赛教师应根据给定的教学内容,按照自定义的教学情境,利用现场提供的实体环境和自行开发的虚拟环境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

(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现场提供的信息化环境和教学设施、设备,完成必须的设备操作。此赛项为个人赛,不接受以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 4.网络课程比赛。

此项目主要考核参赛教师在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条件下,设计、制作和运用便于“学习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的基本技能,推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深度实施,推动课程内涵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参赛作品应针对一门课程进行开发,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2)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自主建设或参与建设的网络课程,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参与,可以个人、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须由职业院校在职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企业人员可作为团队成员,成员不超过5人,单位报名不列个人姓名。参赛者应拥有参赛作品的版权。

(3)参赛作品应是已经用于教学实践并在公共网络开放共享的网络课程。

五、比赛内容

1.中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参赛作品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和英语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8〕7号)、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参赛作品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2.中职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参赛教学内容限定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中的“数字显示时钟的制作与调试”有关内容,土木水利类专业基础课程《建筑CAD》有关内容,加工制造类专业基础课程《CAD/CAM技术》有关内容。 3.高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参赛作品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礼仪、职业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可参加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组比赛。参赛作品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且已发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应依据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要求进行制作和设计。 4.高职组网络课程比赛。

参赛作品教学内容不限学科和专业,可以是公共基础课程,也可以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参赛作品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且已发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应依据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要求进行制作和设计。

六、比赛办法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此项目采取网络初评与现场决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软件制作。参赛教师使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软件,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展示参赛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创新点、辅助教学作用和使用效果进行讲解。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展示、讲解多媒体教学软件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此项目采取网络初评与现场决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参赛教师使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软件,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预期的教学效果。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3.信息化实训教学。

此项目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设备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4.网络课程。

此项目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者向大赛组委会提供网络课程的网址和有关材料,由组委会组织专家网络评审。

七、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教育部。

2.组织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江苏省教育厅。

3.承办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南京市教育局。

4.协办单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

八、组织机构 1.组委会

问:鲁 昕 教育部副部长 曹卫星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季建业 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延申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主任委员:葛道凯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王延觉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推进办公室主任

王继平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刘素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巡视员 沈 健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许仲梓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晓茅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

副主任委员:王扬南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雷朝滋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

徐玉彬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苏雨恒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 蔡 耘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罗方述 教育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杨湘宁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潘东标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

委 员:葛维威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 处长

武马群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赵 林 中央电化教育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部主任 林庆平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立军 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单从凯 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 尹伟民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梁晓峰 南京市教育局职业与社会教育处处长 各代表队领队 2.秘书处

秘 书 长:葛维威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 处长

副秘书长:尹伟民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梁晓峰 南京市教育局职业与社会教育处处长 3.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徐玉彬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委 员:武马群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委员、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赵 林 中央电化教育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部主任 单从凯 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 4.评判委员会

主任委员:程建钢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 委 员:姜丽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研中心副主任

魏 民 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九、奖项设置

1.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 2.比赛获奖名单将在网上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结果无疑后,公布获奖名单。

十、参赛办法及要求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代表队参赛,统一在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daodoc.com)进行网络报名,各代表队沿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用户名和密码。

2.中、高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各代表队每个小组的参赛作品不超过2件。如: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3件中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交通运输类专业组的作品参赛,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3件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数学组的作品参赛。 3.中职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各代表队每个教学内容的参赛作品限报1件。 4.高职组网络课程比赛的参赛作品不得有学科(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大类(专业课,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为准)的重复。如: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2件语文学科或2件文化教育大类的作品参赛。

5.参赛教师应是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性别、年龄不限。每位教师限报一个赛项的比赛。 6.已参加过往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得

一、二等奖的作品原则上不参加2013年比赛。

7.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8.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将在非商业用途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共享。9.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个人情况介绍。 10.参赛软件应在Windows系统下或IE浏览器下能直接运行。

11.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录制讲解视频专用软件和使用教程在大赛官方网站下载。12.凤凰创壹虚拟现实三维互动教学平台作为大赛支持平台,参赛教师可从www.daodoc.com,qgxxhds@163.com。邮寄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9.上述各项材料提交后,请与组委会电话确认。

10.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经网络初评后,公布入围决赛教师的名单及决赛材料报送要求,同时公布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的材料报送要求。

二、大赛同期活动

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会。

推荐第2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感悟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感悟

2016年11月26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济南职业学院,山东商业职业学院进行比赛。我作为一个观摩人员观看并听取了比赛的全过程。通过此次比赛感悟很深。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教学模式改革。学生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什么是信息化教学呢?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全新的教学方式。

信息化教学的方式

1.线上线下两种教学资源,在信息化教学中网上自主学习,成为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网上公开课,微课,慕课。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网上学习,线下思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2.移动互联网融入学习。我们所存在的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移动终端,及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资源随时随地共享,相关App软件的应用,增强了学习的便捷性。

3.三维模拟数字化教学,使教学更加简洁直观。通过三维数字化技术,简单方便快捷的了解所学习的内容。与传统教学相比,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更加直观的展示了产品的构造。

4.游戏引入相关教学。通过各种游戏,通关游戏,纸牌游戏。等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通过信息化教学可以促进教学考评的变革,改变传统的学习考评方式考期末考的方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 阶段进行综合考评。这种考评更能体现学生综合学习的效果。信息化教学更加侧重学生的过程性考核。

6.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互能力加强。通过手机APP。聊天软件等方式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学生对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能力。

7.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教学方法改变的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思维也会相应的提高。 8.任务驱动导向改变以往教学方式。明确教学任务,以教学任务为导向。提高学习效率。

9.建立建设校园资源库。丰富教学资源。给同学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的平台。 10.运用翻转课堂课前发布任务,课上提出问题,以教学任务为导向,提高教学效率。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及课后总结。

信息化教学必将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的技能。提高信息化教学的力,也是为了学生更好更加方便的学习。

推荐第3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解析

摘 要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信息化教学领域唯一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教师教学比赛。自2010年开办来以,大赛吸引了30万职业教育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在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分析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背景、举办成效和发展趋势,并以高职组教学设计分赛项为例,分析参赛应做好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高职组;教学设计分赛项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2-0043-04

一、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简述

(一)背景简介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始办于2010年,第一届主要参赛对象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大赛名称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自2012年起,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纳入大赛参赛范围,大赛更名为“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此项赛事由教育部主办,教育部职成司、教师司、信推办、工信部人教司和承办省教育厅共同组织实施,是考核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国家级赛事,致力于“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1]。

(二)赛项设置

6年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从参赛院校级别到分赛项设置都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只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设计两个分赛项;2011年,增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分赛项;2012年,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纳入参赛对象;2013年,中职组比赛取消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分赛项,增设信息化实训教学分赛项;2014年,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赛事都取消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分赛项,增设信息化课堂教学分赛项,同时参赛选手由个人参赛拓展到团队参赛;2015年,高职组取消网络课程分赛项,增设信息化实训教学分赛项。至此,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职组和高职组均设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实训教学、信息化课堂教学3个分赛。见表1。

二、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举办成效

(一)引领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目前在信息化教学领域唯一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赛事,大赛的权威性以及影响力不言而喻。仅2015年,就有来自全国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和解放军的989件作品,2277名教师参加了全国总决赛。由于进入全国总决赛有严格的名额限制,竞争激烈,所以参加国赛的选手基本都是经过校赛、市赛、省赛层层推荐、选拔才获得国赛参赛资格的。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5万~6万教师直接参与该项赛事,大赛开办6年来,累计教师参与人数达30万人次。

从2011年起,在大赛官网上专门设获奖作品视频展示专栏,供教师观摩、学习。这些优秀获奖作品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开发、教学组织实施、教学成效、特色等在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具有一定引领作用,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普及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二)提升参赛教师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

校、市、省、国家4级选拔的竞争机制有力激发了教师学习、应用信息化的意识,由“被动茫然”走向“主动认知”。此外,从2011年起,大赛组委会在国赛期间增设了专家报告。省、市、校等各级组织单位在选手备赛期间,围绕大赛开展的各类专项培训,从教学顶层设计、教学组织实施、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仪态仪表等多方面提升了参赛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执教能力。据大赛发展报告统计显示,平均每位参赛教师在备赛期间参加的各类专项培训时间累计达2.35个月[2] 。

大赛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和深远影响远不止赛前、赛中,更体现在赛后。据调查显示,赛后90%的教师能继续推广、应用大赛作品和成果、坚持开展信息化教学,78%的参赛教师能通过经验介绍、讲授公开课、组建信息化教学团各队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3]。另外,参赛教师在参与信息化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技术应用、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主动性更强了,绝大部分参赛教师成长为学校信息化教学方面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个别教师成长为该领域的专家。

三、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发展趋势

(一)从重技术走向重应用

第一届大赛就设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分赛项自2014年起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化课堂教学分赛项;高职组也在2015年取消了网络课程分赛项的评选,增设了与中职组相同的分赛项――信息化实训教学。从中不难看出,在大赛的开办前期,更重视技术开发,强调信息技术和手段的先进性。而这几年的大赛,整体导向是偏运用,更强调信息化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如何推广与应用。先进的教学软件、优质的网络化教学资源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它的价值,才能体现它对教学的贡献。

(二)从重设计走向重效果

2014年、2015年,大赛组委会对各分赛项的评审指标进行了调整,其中教学设计分赛项原来的一级指标“内容呈现”和“技术应用”被“教学过程”指标取代,分值调整为30分。同时增设了“教学效果”这个一级指标,增加了“创新”指标的分值。见表2。

从教学设计分赛项评审指标调整来看,单独列出“教学效果”这个一级指标,而且分值为15分,说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期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从重教学设计走向重教学实施,从重教学实施走向重教学效果,实现了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理想与愿望。

(三)从重参赛走向重普及

2014年,大赛组委会将个人参赛拓展为团队参赛。赛制调整的引导性显而易见,就是让更多的职业院校教师参与到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中来,让更多的职业院校教师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此外,在一级评审指标“总体设计”中,增加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系统优化教学过程”这一表述。见表3。强调学校信息化教学设施的整体布局要能有效支持信息化教学的普及。从而,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化大赛已不是单一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开发与应用,更关注学校乃至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对信息技术的接受与推广。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分赛项参赛分析

(一)选题是成功的开始

比赛不同于常规教学,主题要有突出的特色和现实意义。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于参赛。有些教学内容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是核心课程的重点内容,但由于过于专业需要有一定基础知识才能理解,所以这样的选题虽然“重要”,但不“大众”。例如,《成本会计》中的成本会计报表的编制,需要有成本项目核算、产品成本计算等相关知识做铺垫,非专业人士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听得明白,搞得清楚。还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对非专业人士讲得明白,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实用,属于热点内容,但往往会出现撞车现象。例如,《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2015年全国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分赛项中入围总决赛的参赛作品共计127件,分“公共基础课程组别(英语)”“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财经大类”“旅游与公共事业大类”5个组别进行比赛,平均每个组别25项作品。“财经大类”组别中以“资金时间价值”为选题的参赛作品为3件。此外,“公共基础课程组别(英语)中”涉及“商务会餐”“酒店服务”“英文求职、简历撰写”的选题也很容易冲突。

虽然关于选题,在评审指标中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但优质的选题可以让作品在评审时增色不少,同时也有利于推广、传播和应用。在选题时,除了要关注其特色和现实意义外,还要考虑这一选题所涵盖的教学内容是否对信息技术有较强的依赖;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学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是否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如果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能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难点和重点,没有引入信息化元素的必要,这样的选题也是失败的。

(二)总体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分赛项,核心是“设计”,所以对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设计是大赛考核的重点,历年大赛评审指标中关于“教学设计”的分值都是最重的。

2015年关于总体设计指标的内涵描述可以概括为:

有依据。指标描述除了要求“教学目标明确”,还要求“有据”,即要对职业院校的教学对象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教学内容要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求,教学重难点要得当。

有策略。教学策略一定要符合国内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近年来,国外比较流行翻转课堂,国内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所以很多作品中都提及该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无法实现,反倒弄巧成拙。

有技术。大赛要求作品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这是对“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但不过分强调技术的高精尖,而是更注重技术的应用价值。

有反思。比赛作品应该是已经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过的教学任务,所以要求有完整、规范的教案。所谓完整,隐含着包括教学反思、教学过程调整等在内的,留有教学实施痕迹的,课程组教师能根据教案上课等在内的诸多细节体现。

(三)教学过程

教学组织实施过程要淡化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和中心地位,所以纯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不会引起特别关注。反之,分组研讨、组间对抗、课堂汇报等这些能体现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等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却非常容易被接受。同时有真实实践环境的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没有真实实践条件的要通过虚拟信息技术让学生模拟操作,这样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的优势与特色才能被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四)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大赛作为一项比赛,在引领教师理念、技术、教学能力等方面提升的同时,却不能直接带动课堂教学的变革”是大赛自开办以来受到的主要质疑[4]。如何让优秀的大赛作品在实际教学中推广与应用,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一直是大赛举办方的不懈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召集相关部门及专家多次召开会议研讨,对评审指标进行调整,增设“教学效果”这个一级指标,同时淡化对技术本身的追求,取而代之的是对“技术应用”的关注。从大赛评审指标的调整不难看出,信息化技术已经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用得怎么样”的问题。所以教学效果一定要在参赛作品中有所体现,而且还要对比说明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后效果的改进与提升情况。当然,教学效果不仅表现为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更体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主动性更强了等学习态度、学习意识的转变和提升。这些都可以用教学现场学生学习过程的图片、视频来体现,既真实又具有感染力。

另外,通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模式等的重构与改变也能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可以结合教学总体设计来阐述并组织实施。

(五)特色创新

即便特色创新在历年大赛的评审指标中所占分值不断调整,最高时20分,最低时10分,2014年、2015年都是15分,但这项指标始终都在一级指标评审体系中,足见创新的价值。创新包括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等。创新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与专业相结合、与课程相结合、与职业院校学生的特色及认知规律相结合,而且这种创新不能曲高和寡,要具有较大推广价值、要具有普及性,契合大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这一主导作用。

(六)作品展示

所有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都需要提供讲解视频(不超过10分钟)、教案、说课稿等相关资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讲解视频。其基本理念是:让外行听懂作品中讲授的知识,让内行认同作品中的教学组织形式,让观者有视觉上的冲击、听觉上的享受。“听懂”就是要将深奥的问题生活化、实例化,有“原来如此”的感悟;“认同”就是要将杂乱的知识点串成线、程序化,有“提纲挈领”的逻辑;“冲击”和“享受”就是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让专家评委有继续欣赏的渴望,信服该教师团队确实有这样的能力应用信息化手段上好该节课。

推荐第4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实践

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实践

[摘要]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引领了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创新。2010年自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自举办以来,不仅加快提升了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还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给职业院校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职业院校;信息化;实训教学;简笔画

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引领了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创新。自2010年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至今,吸引了30多万职业院校教师参与。作为边远、欠发达地区教师,我们参加了黑龙江省信息化教学实训教学《简笔画》项目比赛,荣获一等奖,并代表黑龙江参加全国该项目比赛。通过网上盲评,有幸进入全国中职《简笔画》实训教学决赛现场,并荣获二等奖。现结合参赛经历及作品设计,谈点粗浅认识。

一、解读文件,对接评分指标

评分标准是大赛核心的指导性文件,以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为例,评分指标分四部分。

1.总体设计30分。选手要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整合、资源环境设计、教学活动及教学实施等各环节整体统筹,精心设计,强调作品设计要突出反映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以及以生为本等理念,强调作品成效。

2.教学过程30分。这是教学的核心要素,要突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在评价上采用多元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3.技能操作25分。重点考察实训教师专业素养和技能操作水平。教师要具备高超的技艺,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4.特色和创新15分。在理念、技术支持下,参赛作品从目标达成到实施成效等方面都要有所创新,要真实、可操作、可推广。

二、临摹学习,汲取众家之长

尽管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如火如荼地走到了第八届,但在参赛之前,我们并不了解赛项、赛规。特别是与东南沿海发达省市,在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等方面,差距甚大。为了更好地参加大赛,我们搜集、整理、下载历届优秀获奖作品,总结出优秀作品的共同特征:

一是在教育理念上,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引导,突出反映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或情境教学法等,突出“做中学、做中教”职教特色。

二是在教学环节上,基于“导课前、导课中、导课后拓展”等模式,在教学策略上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际,采用小组讨论、组间对抗、实践操作、课堂汇报等教学方法,探索教学组织形式,突出以生为本理念,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来。

三是在信息化手段上,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辅助虚拟仿真软件,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评价上实现多元性和过程性相结合。

四是在教学效果上,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到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重构等方面,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主动性的转变和提升。

五是在作品特色和创新上,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当地实际信息资源,设计真实可行,具有推广价值,生动活力的课堂。

三、反复提炼,抓住设计灵魂

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重点考察教师针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实训教学设计和完成相关技术技能操作的能力。此次大赛,我们参加了中职组《绘画》课程中“简笔画”教学内容设计,主讲教师实践操作,完成“快乐的‘六一’”主题简笔画。这项赛事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教学和信息化实训教学3个赛项中难度最大的一个,教师完成的是命题式比赛,包括教学设计、实践操作两部分内容。

在信息化比赛中,教学设计是核心,是灵魂,也是关键。以参赛作品《快乐的‘六一’》为例,我们教学设计如下:

一是教学目标明确。根据教学内容简笔画创编的方法、步骤,结合专业培养目标,针对岗位需要和学情特点,我们设定的知识目标:掌握主题简笔画创编的方法和步骤。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体验与训练,能够为主题简笔画进行巧妙的构思与创编。情感目标:提升学生职业责任感,激发创作欲望,增进文化互鉴,传递中俄友谊。教学重点:掌握主题简笔画创编的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利用简笔画创编的方法和步骤,构思并绘制出符合“中俄儿童共庆‘六一’”的主题简笔画。

二是教学策略得当。在课程教学模式上,创设了信息环境下教师“导预习、导课中、导拓展”的高效课堂。搭建了学生课前备战创作,课中虚实演练,课后交流再练的动态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手段上,利用课程教学平台、简笔画教学资源馆、网络评价系统,在作品创作上完成了从知识引领、虚拟演练、到实战绘制的全过程。建立了师生、生生及相关企业高效互动的教学环境。

三是教学过程优化。课前,学生登录课程教学平台领取任务。以观看中俄文化大集视频、搜集庆“六一”的图片、去幼儿园调研、写庆“六一”活动文本等学习内容渐次展开。学生将文本上传到教学平台,进行课前评价。课中,分为四个环节实施教学。

环节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以市文联举办的“中俄儿童共庆‘六一’绘画展”为背景创设情境,渗透德育目标。教师引领学生进入简笔画素材馆,讨论“如何创作好符合‘六一’主题的简笔画”。归纳出本次创编四句口诀:收集资料很重要、构思构图新奇妙、形象设计动感强、色彩丰富画面巧,明确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环节二:知识引领虚拟演练

1.收集资料。结合学生课前任务,引领学生进入素材馆,对“六一”创编资料进行整理和筛选,为创作准备素材。

2.构思、构图。引领学生进入简笔画教学体验馆,操作模拟体验画板,组合“六一”节日主题场景,并大致确定主体人物形态、大小、位置以及背景布局等。为进一步活跃思维,让学生观看创意简笔画视频,把激发的灵感和创意融入到作品中,从而,解决构思、构图中的难点。

3.形象设计。学生操作模拟体验画板,为小朋友搭配脸型、发型、表情、服饰、设计中外小朋友的不同形象。

4.色彩运用。学生使用模拟体验画板上色软件,复习颜色搭配方法。在视频馆观看绘画工具技法使用方法的微课,完成上色旧知。

5.虚拟演练。在上述学习后,学生在模拟体验画板上进行创作,并实时修改画面,教师参与其活动,巡回指导,完成首次虚拟绘制草稿任务,并将画稿上传到教学平台,进行课中评价。

环节三:实践创作完成画稿

1.教师示范。教师通过实时录播系统创编画展作品。学生通过大屏幕可以更细致的观看绘画细节,减少教师重复次数,提高课堂效率。

2.学生实战。学生根据教师范画,结合自己在模拟画板上的作品效果,到实训区利用4开纸创作。屏幕实时投放学生绘制过程,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实时指导、纠正。

环节四:交流评价任务总结

1.交流评价。经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修改完善后,学生将作品上传到课程教学平台,网络评价系统可实现学生、教师实时评价。小组讨论后,经过投票评选出最佳作品,进行展示汇报。

2.任务总结。教师总结本课的知识点、技能点,并回顾主题画创编要点――四句口诀。布置作业:课后进一步完善作品,按时上交。

在课后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将本课作品推送到幼师口袋APP、微信平台,分享经验,总结不足。学生登录课程教学平台领取任务书,准备庆“父亲节”主题简笔画创编任务。

四、反思总结,做好传帮接力

首先,本次作品我们依托原创简笔画教学资源馆,优化教学过程,突破重难点,实现资源共享。其中素材馆、模拟体验画板等模块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构思、构图和形象设计等重难点问题。其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任务驱动、合作探究、虚拟体验等教学方法,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让评价过程化、多元化,激励学生。使学生学习过程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果纳入统一评价体系,实现了多元评价与实时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今后,我??要建立校内赛事及专家团队保障机制。吸纳参与过省级、国家级大赛选手,组建校内专家团队,在作品选题、内容整合、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文稿提炼、演讲答辩等环节,加强研究,强化指导,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用,以赛促进的良好局面,以信息化大赛为驱动,助推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柏景岚.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解析――以高职组教学设计分赛项为例 [J].职业技术教育,2016,(12).

推荐第5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15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5年11月7日-9日。11月6日报到。 2.比赛地点: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比赛项目 1.中职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数学、物理、化学)、专业课程一组(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课程二组(轻纺食品类)、专业课程三组(教育类、休闲保健类、体育与健身类)、专业课程四组(文化艺术类、司法服务类)。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参赛内容自选,不限课程(公共基础课)和专业。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服装立体裁剪” “机油泵拆装检测”两个教学内容组。 2.高职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英语)、专业课程一组(农林牧渔大类)、专业课程二组(交通运输大类)、专业课程三组(财经大类)、专业课程四组(旅游大类、公共事业大类)。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参赛内容自选,不限课程(公共基础课)和专业。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心肺复苏” “PLC控制电动机启动电路的组装与调试”两个教学内容组。 3.军事职业教育组。

具体方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另行通知。

四、赛项要求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

(2)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已用于课堂教学(含实训场所、网络环境等),教学应用效果突出,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1)参赛作品应依据信息化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学习环境,改进教与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 (2)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原则上控制在35-45分钟。

(3)参赛教师应选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平台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资源免费使用范围仅限于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教师可将大赛专用平台及其教学资源下载安装到本地计算机使用。大赛专用平台尚未覆盖的资源,参赛教师可自行选取或制作,通过平台添加个性化教学资源的功能导入后调出使用,自行添加的资源须保证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主讲教师为第一完成人。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针对给定的实训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1)参赛教师自定义教学情境,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用好现场提供的设施、设备和数字资源,解决实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现场提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完成规定的操作,并展示操作效果。 (3)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

五、比赛内容

1.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或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2.参赛内容为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应参照相关课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3.参赛内容为专业技能课内容的,应依据教育部已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或《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4.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各教学内容组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六、比赛办法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采取先网络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参赛教师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录制软件不限,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另行通知),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教学的实际效果。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根据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案实施课堂教学(35-45分钟),录制课堂教学视频提交大赛组委会,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

提交的课堂实录视频应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连贯,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另行通知)。课堂实录视频应与教学设计、教案内容一致。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七、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教育部。

2.组织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江苏省教育厅。

3.承办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南京市教育局。

4.协办单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2.秘书处

秘 书 长:高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副秘书长:尹伟民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黄子亮

南京市教育局职业与社会教育处副处长 3.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徐玉彬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委

员:武马群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中央电化教育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部主任 单从凯

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 4.评判委员会

主任委员:程建钢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 委

员:姜丽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

魏 民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助理

九、奖项设置

1.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

2.比赛获奖名单将在网上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结果无疑后,公布获奖名单。

十、参赛办法及要求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参赛队参赛,各参赛队参赛教师须经各省级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拔产生。省级比赛原则上于2015年8月10日前完成。

2.参赛教师须为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每位教师限报一个赛项的比赛。

3.已参加过往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得

一、二等奖的作品不得参加2015年比赛。4.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5.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公益性共享。

6.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省市、学校和个人情况介绍。

7.各参赛队报送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参赛作品,每个小组不超过2件;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作品,不得有课程(公共基础课)或专业类(大类)的重复;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参赛作品,每个教学内容限报1件。

8.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专用平台可从大赛官方网站登录,该平台(www.daodoc.com/itc/)为大赛教学资源支持平台,各赛项参赛教师均可申请免费下载平台软件及其教学资源。

一、资料报送要求

1.本届大赛的报名和电子版材料提交工作以参赛队为单位统一在大赛官方网站(www.daodoc.com。邮寄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9.上述各项材料提交后,请与组委会电话确认。

10.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经网络初评后,公布入围决赛教师的名单及决赛材料报送要求,同时公布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的材料报送要求。

十二、大赛同期活动

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会。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视频制作要求

发布日期:2015-06-26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5〕21号)和《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相关工作安排,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参赛作品,参赛教师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教学的实际效果;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作品,参赛教师根据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案实施课堂教学(35-45分钟),录制课堂教学视频。参赛视频具体制作要求如下:

一、录制软件

录制软件不限,参赛教师自行选取。

二、视频信号源 1.稳定性

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

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

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

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三、音频信号源 1.声道配置

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电平指标

-2db— -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3.信噪比 不低于48db。 4.其他

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四、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压缩格式

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MP4格式。 2.码流

动态码流的码率为1024Kbps(125KBps)。 3.分辨率

(1)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 (2)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

(3)在同一参赛作品中,各机位的视频分辨率应统一,不得标清和高清混用。 4.画幅宽高比

(1)分辨率设定为720×576的,选定4:3; (2)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的,选定16:9;

(3)在同一参赛作品中,各机位的视频应统一画幅宽高比,不得混用。 5.帧率 25帧/秒。 6.扫描方式 逐行扫描。

五、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压缩格式

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 2.采样率 48KHz。 3.码流

128Kbps(恒定)。

六、封装格式 采用MP4格式封装。

七、其他

1.视频和音频的编码格式务必遵照相关要求,否则将导致视频无法正常播出,延误网络评审,影响比赛成绩。

2.视频和音频的码流务必遵照相关要求。按要求制作的视频,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的10分钟讲解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的35-45分钟教学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码流过大的视频,播放时会出现卡顿现象,延误网络评审,影响比赛成绩。

3.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省市、学校和个人情况介绍,参赛视频切勿泄露相关信息。4.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视频均可出现教师形象。

推荐第6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附件1: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12年“神州数码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2年11月3~5日。11月2日报到。 2.比赛地点:江苏省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比赛项目 1.中职组。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2.高职组。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3)网络课程比赛。

四、赛项要求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此项目考察参赛教师对教学软件的教学设计和应用能力,媒体的选择及其表现能力,以及教学过程中软件的使用效果。参赛软件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设计,遵循现代教学理念和学习理论,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生源特点,满足教学需求。

(1)参赛软件应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一个职业岗位进行开发,可为仿真实训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自主学习软件等。

(2)参赛软件应体现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特色,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撑作用,能实现助教、助学、仿真实训、考核等功能,明显改进教学与实训效果。软件选题应具有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3)参赛软件开发平台和制作工具不限,软件风格、形式不限,可为单机版或网络版,能够脱离平台运行。

(4)参赛软件应由参赛教师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鼓励团队合作,多方参与。可以个人、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团体成员不超过5人,单位报名不列个人姓名,参赛者应拥有参赛软件的版权。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此项目考察教师按照现代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系统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改善。

(2)教学设计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及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针对1~2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此项目考察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能力和运用设施、设备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应针对限定的教学内容,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并操作现场提供的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演示操作效果。

(1)参赛教师应根据限定的教学内容,按照自定义的教学情境,利用现场提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

(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现场提供的信息化环境和教学设施、设备,完成必须的设备操作。

4.网络课程比赛。

此项目主要考核参赛教师在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条件下,设计、制作网络课程的基本技能,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推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深度实施,加强课程内涵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参赛作品应针对一门高职课程进行开发,满足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2)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自主建设或参与建设的网络课程,鼓励团队合作,多方参与。可以个人、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团体成员不超过5人,单位报名不列个人姓名,参赛者应拥有参赛作品的版权。

(3)参赛作品将由大赛组委会作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成果统一共享。

五、比赛内容

1.中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参赛作品教学内容不限学科和专业,可以是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也可以是专业技能课程。

参赛作品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新修订的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8〕7号)、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参赛作品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加工与实训、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土木工程识图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新发布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2.高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网络课程比赛。

参赛作品教学内容不限学科和专业,可以是公共基础课程,也可以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3.中职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参赛作品教学内容限定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中的“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有关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园区网流量负载均衡设计与应用”有关内容。

六、比赛办法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此项目采取网络初评与现场决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软件制作。参赛教师使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软件,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展示参赛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创新点、辅助教学作用和使用效果进行讲解。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展示、讲解多媒体教学软件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此项目采取网络初评与现场决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参赛教师使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软件,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预期的教学效果。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3.信息化实训教学。

此项目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设备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4.网络课程。

此项目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者向大赛组委会提供网络课程有关材料,由组委会统一搭建课程网站并组织专家网络评审。

七、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江苏省教育厅。

2.承办单位:南京市教育局。

3.协办单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八、组织机构 1.组委会

问:鲁 昕

教育部副部长

曹卫星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季建业

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延申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主任委员:葛道凯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王继平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

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刘素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巡视员 沈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许仲梓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晓茅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

副主任委员:王扬南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雷朝滋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

徐玉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苏雨恒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 王晓芜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罗方述

教育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杨湘宁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潘东标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

员:葛维威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陈 莉

中央电化教育馆办公室主任 尹伟民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梁晓峰

南京市教育局职业与社会教育社处处长 程庆梅

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各代表队领队

2.秘书处

秘 书 长:葛维威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副秘书长:尹伟民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梁晓峰

南京市教育局职业与社会教育社处处长

3.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徐玉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委

员: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 4.评判委员会

主任委员:程建钢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

员:姜丽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研中心副主任

魏 民 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刘克勇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副处长

郭兴社

中软集团安全事业部总经理

九、奖项设置

1.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

2.比赛获奖名单将在网上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结果无疑后,公布获奖名单。

十、参赛办法及要求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代表队参赛,统一在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daodoc.com)进行网络报名。

2.中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每个比赛项目的参赛作品不得有学科(文化基础课、德育课)或专业类(专业技能课,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为准)的重复。如:同一赛项,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两件语文学科或者两件土木水利类的作品参赛。

3.高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和网络课程比赛,每个比赛项目的参赛作品不得有学科(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大类(专业课,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为准)的重复。如:同一赛项,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两件语文学科或两件文化教育大类的作品参赛。

4.参赛教师应是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性别、年龄不限。每位教师限报一个赛项的比赛。

5.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6.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将在非商业用途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共享。7.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个人情况介绍。 8.参赛软件应在Windows系统下或IE浏览器下能直接运行。

9.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录制讲解视频专用软件和使用教程在大赛官方网站下载。

十一、资料报送要求 1.本届大赛的报名和电子版材料提交工作以代表队为单位统一在大赛官方网站进行。

2.请各代表队于2012年8月3日前,完成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的网上报名工作,于2012年8月17日前,完成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和网络课程比赛的网上报名工作。

3.请各代表队在官方网站生成《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报名表》(单项表、汇总表),打印并加盖公章后于2012年8月24日前寄送至大赛组委会。

4.请各代表队于2012年8月10日前,完成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讲解视频、讲解稿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讲解视频、教案、说课稿的网上提交工作,于2012年8月31日前,将网络课程比赛建设课程网站所需的材料、技术参数文档(安装说明)和参赛作品介绍电子版提交给大赛组委会。确因技术原因无法通过大赛官方网站进行网上提交的,可用特快专递将光盘或移动存储介质于前述各指定日期前邮寄至大赛组委会。

5.各赛项提交的电子版材料均须查杀病毒,以免影响比赛。

6.除报名表、汇总表外,各赛项提交的参赛材料不得出现参赛教师的任何信息。7.请各代表队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本次大赛的网络报名工作,并及时与大赛组委会取得联系。

8.各代表队在报名和材料提交工作中有何问题与情况,请及时与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联系。联系人:刘俊、徐勇雁,联系电话:010—66096722,Email:jxjc@moe.edu.cn,qgxxhds@163.com。邮寄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9.上述各项材料提交后,请与组委会电话确认。10.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经网络初评后,公布入围决赛教师的名单及决赛材料报送要求,同时公布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的材料报送要求。

十二、大赛同期活动

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会。

推荐第7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发布日期:2014-06-10

一、大赛名称

2014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4年11月1日-3日。10月31日报到。 2.比赛地点:江苏省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比赛项目 1.中职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语文组、公共艺术课程组、石油化工专业类组、医药卫生专业类组、公共管理与服务专业类组。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参赛内容不限课程和专业。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声光实用型竞赛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建筑桁架模型设计”两个教学内容组。 2.高职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语文类课程组、资源开发与测绘专业大类组、电子信息专业大类组、轻纺食品专业大类组、文化教育专业大类组。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参赛内容不限课程和专业。 (3)网络课程比赛。

参赛内容不限课程和专业。

四、赛项要求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 (2)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已用于课堂教学(含实训场所、网络环境等),教学应用效果突出,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与教学效果。

(1)参赛作品应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学习环境,改进教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

(2)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不超过45分钟。

(3)参赛教师应选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平台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资源免费使用范围仅限于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大赛专用平台尚未覆盖的资源,参赛教师可自行选取或制作,上传到大赛专用平台后使用,上传的资源须保证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此赛项为个人赛,不接受团体报名。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针对给定的实训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设备操作的能力。

(1)参赛教师应按照自定义的教学情境,整合现场提供的设施、设备和数字资源,解决实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现场提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完成必须的设备操作,展示操作效果。

(3)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 4.网络课程比赛。

本赛项考察教师在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条件下,设计、制作网络课程的能力。

(1)参赛作品应体现学习过程管理的特点,满足网络条件下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需求,推动课程内涵建设,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2)参赛作品应针对一门课程进行开发,已经用于教学实践并在公共网络开放共享的网络课程。

(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自主建设或参与建设的网络课程,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参与,以团体名义报名的,须由职业院校在职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企业人员可作为团队成员,成员不超过5人。

五、比赛内容

1.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艺术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厅〔2013〕2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2.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3.“声光实用型竞赛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应参照中职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有关内容,“建筑桁架模型设计”应参照中职土木水利类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及相关课程内容。

4.参赛内容为高等职业学校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可参加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赛项语文类课程组比赛。

5.参赛内容为教育部已发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所含专业的,应依据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要求进行制作和设计。

六、比赛办法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采取先网络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参赛教师使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软件,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教学的实际效果。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根据教学设计进行不超过45分钟的实际课堂教学,录制成视频提交大赛组委会,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

提交的课堂实录视频应与教学设计内容一致,应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连贯,视频应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视频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不允许另行剪辑。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另行通知。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设备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4.网络课程比赛。

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者向大赛组委会提供网络课程的网址和有关材料,由组委会组织专家网络评审。

七、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教育部。

2.组织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江苏省教育厅。

3.承办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南京市教育局。

4.协办单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

八、组织机构 1.组委会

问:鲁 昕

教育部副部长 曹卫星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缪瑞林

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延申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主任委员:葛道凯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葛振江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

雷朝滋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 进办公室副主任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 杨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沈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胡万进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晓茅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

副主任委员:王扬南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徐玉彬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蔡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罗方述

教育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杨湘宁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潘东标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

员:高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陈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培训处处长 舒

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副处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综合处处长 朱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人才处处长 武马群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中央电化教育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部主任 林庆平

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单从凯

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 尹伟民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梁晓峰

南京市教育局职业与社会教育处处长 各代表队领队 2.秘书处

秘 书 长:高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副秘书长:尹伟民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梁晓峰

南京市教育局职业与社会教育处处长 3.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徐玉彬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委

员:武马群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中央电化教育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部主任 单从凯

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 4.评判委员会

主任委员:程建钢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 委

员:姜丽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

魏 民

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九、奖项设置

1.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

2.比赛获奖名单将在网上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结果无疑后,公布获奖名单。

十、参赛办法及要求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代表队参赛,各代表队参赛教师须经各省级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拔产生。省级选拔原则上不晚于2014年7月31日完成。 2.各代表队统一在大赛官方网站(www.daodoc.com。邮寄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9.上述各项材料提交后,请与组委会电话确认。

10.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经网络初评后,公布入围决赛教师的名单及决赛材料报送要求,同时公布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的材料报送要求。

二、大赛同期活动

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会。

推荐第8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15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5年11月7日-9日。11月6日报到。 2.比赛地点: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比赛项目 1.中职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数学、物理、化学)、专业课程一组(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课程二组(轻纺食品类)、专业课程三组(教育类、休闲保健类、体育与健身类)、专业课程四组(文化艺术类、司法服务类)。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参赛内容自选,不限课程(公共基础课)和专业。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服装立体裁剪” “机油泵拆装检测”两个教学内容组。 2.高职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英语)、专业课程一组(农林牧渔大类)、专业课程二组(交通运输大类)、专业课程三组(财经大类)、专业课程四组(旅游大类、公共事业大类)。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参赛内容自选,不限课程(公共基础课)和专业。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心肺复苏” “PLC控制电动机启动电路的组装与调试”两个教学内容组。

3.军事职业教育组。

具体方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另行通知。

四、赛项要求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

(2)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 2 — (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已用于课堂教学(含实训场所、网络环境等),教学应用效果突出,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1)参赛作品应依据信息化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学习环境,改进教与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

(2)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原则上控制在35-45分钟。

(3)参赛教师应选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平台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资源免费使用范围仅限于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教师可将大赛专用平台及其教学资源下载安装到本地计算机使用。大赛专用平台尚未覆盖的资源,参赛教师可自行选取或制作,通过平台添加个性化教学资源的功能导入后调出使用,自行添加的资源须保证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主讲教师为第

— 3 — 一完成人。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针对给定的实训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1)参赛教师自定义教学情境,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用好现场提供的设施、设备和数字资源,解决实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现场提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完成规定的操作,并展示操作效果。

(3)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

五、比赛内容

1.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或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2.参赛内容为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应参照相关课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3.参赛内容为专业技能课内容的,应依据教育部已发布的《中等职

— 4 — 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或《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4.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各教学内容组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六、比赛办法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采取先网络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参赛教师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录制软件不限,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另行通知),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教学的实际效果。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根据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案实施课堂教学(35-45分钟),录制课堂教学视频提交大赛组委会,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

提交的课堂实录视频应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连贯,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另行通知)。课堂实录视频应与教学设计、教案内容一致。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

— 5 — 比赛,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七、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教育部。

2.组织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江苏省教育厅。

3.承办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南京市教育局。

4.协办单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

八、组织机构 1.组委会

问:鲁 昕

教育部副部长

方北群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 曹卫星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缪瑞林

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延申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主任委员:葛道凯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 6 — 葛振江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

雷朝滋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

进办公室副主任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 陈富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院校教学局局长 沈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胡万进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晓茅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

副主任委员:王扬南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徐玉彬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李忠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院校教学局副局长 刘立新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 蔡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罗方述

教育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杨湘宁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潘东标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

员:高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培训处处长 舒

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副处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综合处处长

— 7 — 刘光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院校教学局参谋 武马群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中央电化教育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部主任 林庆平

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单从凯

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 尹伟民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黄子亮

南京市教育局职业与社会教育处副处长 各参赛队领队

2.秘书处

秘 书 长:高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副秘书长:尹伟民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黄子亮

南京市教育局职业与社会教育处副处长

3.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徐玉彬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委

员:武马群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中央电化教育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部主任 单从凯

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

4.评判委员会

— 8 — 主任委员:程建钢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 委

员:姜丽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

魏 民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助理

九、奖项设置

1.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

2.比赛获奖名单将在网上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结果无疑后,公布获奖名单。

十、参赛办法及要求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参赛队参赛,各参赛队参赛教师须经各省级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拔产生。省级比赛原则上于2015年8月10日前完成。

2.参赛教师须为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每位教师限报一个赛项的比赛。

3.已参加过往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得

一、二等奖的作品不得参加2015年比赛。

4.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 9 — 5.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公益性共享。 6.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省市、学校和个人情况介绍。

7.各参赛队报送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参赛作品,每个小组不超过2件;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作品,不得有课程(公共基础课)或专业类(大类)的重复;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参赛作品,每个教学内容限报1件。

8.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专用平台可从大赛官方网站登录,该平台(www.daodoc.com/itc/)为大赛教学资源支持平台,各赛项参赛教师均可申请免费下载平台软件及其教学资源。

十一、资料报送要求

1.本届大赛的报名和电子版材料提交工作以参赛队为单位统一在大赛官方网站(www.daodoc.com。邮寄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9.上述各项材料提交后,请与组委会电话确认。

10.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经网络初评后,公布入围决赛教师的名单及决赛材料报送要求,同时公布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的材料报送要求。

十二、大赛同期活动

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会。

— 11 —

推荐第9篇:信息化大赛教案

课 题: 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溢流阀的结构;掌握溢流阀的工作原理;理解溢流阀的适用范围。

2、能力目标:根据溢流阀工作过程的演示和探讨,能够独立分析溢流阀及其它压力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溢流阀的动态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了解相关的阀的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及事物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重点】 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 观察法、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看一看〗 单向阀的图形符号 〖说一说〗 单向阀的工作原理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说一说〗

直动式溢流阀的结构 〖做一做〗

学生操作,输入不同的压力值 〖看一看〗

师生互动共同观察直动式溢流阀演示的效果 〖讲一讲〗

1、直动式溢流阀是依靠压力油直接作用在阀芯上而与弹簧力相平衡;

2、调节螺母改变弹簧预压缩量,从而调定溢流阀的工作压力;

3、通道可以排掉泄入弹簧腔内的油液;

4、阻尼孔可以减小油液的脉动,提高阀工作的平稳性;

5、该阀用于低压系统,最大调整压力2.5MPa 〖想一想、练一练〗

1、调节螺母的作用是什么?

2、当油液作用力小于弹簧力时,进、出油口是否相通?

3、当油液作用力大于弹簧力时,进、出油口是否相通?

4、直动式溢流阀中的阻尼小孔什么作用?

5、直动式溢流阀一般适用于什么场合? 〖说一说、比一比〗 先导式溢流阀的结构 〖做一做〗

学生操作,输入不同的压力值 〖看一看〗

师生共同观察先导式溢流阀演示的效果 〖讲一讲〗

1、先导式溢流阀中先导阀调压、主阀溢流;

2、利用主阀芯两端的压力差所用成的作用力与弹簧力相平衡来进行控制;

3、先导阀打开后,阻尼小孔的作用产生压力差;

4、调节螺母可调节先导阀弹簧压紧力来调定系统的压力;

5、该阀用于中压系统,最大调整压力6.32.5MPa 〖想一想、练一练〗

1、先导阀未打开时,阻尼小孔的上、下腔的油压相等吗?

2、先导阀打开后,阻尼小孔的上、下腔的油压相等吗?

3、先导式溢流阀打开时,先导阀、主阀谁先打开?

4、先导式溢流阀中先导阀的作用?主阀的作用?

5、先导式溢流阀一般适用于什么场合?

三、【及时反馈巩固新知】 〖想一想、议一议〗

如图所示的溢流阀工作原理示意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所示溢流阀属于什么类型的溢流阀?

2、系统压力P由溢流阀中的哪个弹簧来进行调节?

3、当先导阀打开时,主阀的压力上、下腔的压力关系相等嘛?

4、主阀中的阻尼小孔的作用是什么?

5、如果主阀中的阻尼小孔钻得太大时,溢流阀将会怎么样?

6、如果主阀中的阻尼小孔钻得太小时,溢流阀将会怎么样?

四、【课堂小结总结新知】

〖说一说〗

1、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1) 直动式溢流阀 (2) 先导式溢流阀

2、直动式溢流阀的适用范围

3、先导式溢流阀的适用范围

五、【布置作业温习新知】 【课后思考】

溢流阀一般接在液压回路的什么位置? 【课后作业】

1.直动型溢流阀怎样维持系统压力近于恒定?又怎样调节系统压力? 2.与直动型溢流阀相比较,先导型溢流阀有哪些优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学生对溢流阀有了清晰的概念,学生基本能说出溢流阀的工作原理,这部分掌握得不错。但对于阻尼小孔的作用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这部分要想使学生们掌握好我认为对观察一些应用实例,只有抓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就不难理解了。

2、学生看到溢流阀的态工作过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使书本上原本枯燥的图形变得生动起来,更容易接受。说明只要针对学生的兴趣,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多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下车间实践,通过观察实物强化直观性,并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追求,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推荐第10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发展报告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发展报告 □ 谢传兵 侯小菊 张少刚 【摘 要】

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力求开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全新局面。

调研数据表明,大赛确实较好地发挥了激励作用,在自身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全面促进教师和职业

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特别在提升参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持续发展方面效果显著。根据大赛发

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态势分析,可以认为统筹建设、分类比赛、加强研究是完善大赛制度的理性选择和基 本方向。

【关键词】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教师发展;态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9—458x(2014)12—0084—06 引 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第十九章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 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 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 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为贯彻落

实这一精神,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信 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引导 和促进机制,全面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自 2010年起,教育部牵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 学大赛 (以下简称“大赛”)。五年来,在多个部门 的共同支持下,大赛在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信息 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6月16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六部门 共同颁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 2020年)》,明确提出:要“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 化教学大赛”。鉴于大赛对推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 革创新的重大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大赛五年发展历 程的梳理及参赛教师相关情况调研数据分析,揭示大 赛推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和提高职业院校教师 水平的实际效果,分析大赛发展态势,提出进一步完 善大赛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大赛发展历程 1.大赛缘起与轨迹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由扩大规模向全面提高质量转变,2009年11月,教 育部在辽宁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 化建设现场会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会 议首次提出了举办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倡 议。出席该次会议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讲话中强 调,加快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加快信 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三是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四是 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而倡议 举办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就是要通过赛事 制度化的竞赛机构,整合建设功能、彰显建设成效, 其根本宗旨是为了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 新,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 化教学水平。

2010年12月11日,首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

息化教学大赛在沈阳市拉开帷幕,来自全国33个地 区的256名教师参加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学 设计的语文、数学、土木水利类专业、加工制造类专 业、信息技术类专业等共10个组别的比赛。至2014 年,大赛分别在沈阳(前两届)和南京(后三届)连 续举办5届,共有约4764名职业院校教师、2642件 84 DOI:10.13541/j.cnki.chinade.2014.12.0182 0 1 4 年 12 月 中国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作品参加比赛。五年来,大赛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理念 先进、特色鲜明、思路创新的优秀作品,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位呈现信息技术在优化职业教育教学中的 优势。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以其独特的推 广应用价值、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受到广大专家和 教师的高度评价,为全面推动实践性教学过程与信息 技术的融合提供了范例。 2.赛项设置变化

为突出大赛的导向性和公平性,引导和满足职业

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顺应广大职业院校教师的合理 诉求,五年来,大赛组委会在比赛范围、比赛项目、比赛内容、评审方式和评分指标等方面,坚持采取动 态调整机制,促进大赛走上不断优化的道路。作为首 次试点,2010年确定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多媒体教学 软件赛项,设定语文、数学、加工制造、土木水利、信息技术5个重点组别;2011年起,新增信息化实 训项目,突出职业院校实训教学转向虚拟环境与实体 环境的融合,并在大赛期间增设专家报告;2012年 起,将高职院校纳入大赛范围,促进了中高职教学改 革一体化衔接的进程;2013年新增高职组网络课程 赛项,引导职业院校教师更加关注资源的搜集和应 用;2014年新增课堂教学赛项,引导教师从重视教 学设计转向重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详见表1。 赛项设置的变化,体现出大赛在引导方向上的不

断发展。其总体的思路就是要引导教师基于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实践,改进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大赛的实效 性和对教学实践的引领作用。在比赛内容方面,大赛 还紧密对接社会和产业最新发展动态,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突出了当前职业教育的重点领域和关 注方向。经过五年的不断完善,大赛在引导教学变 革、突出教学应用、对接产业动态、聚焦重点领域方 面,特征与效果显著。 3.改进比赛方式

为构建国家-省市-地区-学校四级赛事体系,自

2012年起,大赛组委会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参赛代 表队要先行组织省市选拔赛,遴选地区优秀选手参加 全国大赛。在这一要求的影响下,到2014年,全部 省级(含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都组织开展了区域内 的选拔赛,大赛的影响力、覆盖面得到快速提升。 为降低现场决赛的环境压力、提高大赛整体水

平,自2012起,大赛评审分为网络初评和现场决赛 两个阶段进行,各地推荐报名的全部参赛作品在通过 网络初评后,按60%的比例进入现场决赛。

为了保证大赛的科学性、权威性和规范性,年度

大赛评委从专家库随机抽选产生。五年期间,大赛建 立了最具权威性的评审专家库,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学 者和专家进入专家库,覆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行 业组织和职业院校,形成了代表国内职业教育信息化 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的顶级库,专家力量深度参与了 大赛的项目设置、评审标准修订、比赛评判、报告 会、培训会等环节。

表1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设置一览表 [2]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组别 中职组

中职组对同一问题,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认识基本一 致。数据显示,84.25%的校长和管理人员认为,信 息化教学大赛对促进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的“作 用很大”(43.64%)或者“作用较大”(40.61%)。而 非参赛教师中,有66.61%的人认为信息化教学大赛 对促进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的作用很大或者作用 较大,显著高于“一般”、“作用不大”、“没有作用”。 4.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提升和区域联动 访谈结果表明,无论教师是否参赛、无论是教师

还是管理人员,都高度认同大赛促进职业院校信息化 教学水平提升和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的作用。被访谈者 的观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大赛促进了教师信息化 教学水平提升,真正推动了职业院校教学方式的变 革;二是大赛促进了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智慧化建 设,从根本上引导和提升了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三是大赛搭建了全国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创新的交 流平台,全面推动了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和教师水平的区域均衡。

在大赛整体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时,也呈现出较为

显著区域梯度差异。以2013年为例,在全国36个代 表队中,参赛获奖排名靠前的代表队 (获奖数) 为: 江苏 (24)、辽宁 (24)、大连 (22)、北京 (21)、宁波 (19)、河南 (19)、湖南 (18)、吉林 (17)、天津 (16)、广东 (15),其中东北地区3个、华北 地区2个、华东地区2个、华中地区2个、华南地区 1个,西北和西南地区没有进入前10名的代表队。 [4] 大赛成绩的差异性,源自各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

建设进程与效果的差异性,同时体现出区域内通过大 赛整合相关建设工作的联动效果。以连续几年排在前 列的江苏为例,不仅长期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 制度化、常态化,还非常注重重点资源的建设。例 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下,先后成立了15个重 点专业建设协作组和9个特色项目建设协作组,与企 业合作共同开发了102门基于网络平台的专业核心课 程数字资源,重点解决了专业仿真实训教学资源不足 问题,并实现所有成员学校无偿共享,在省内所有职 业学校中逐步推广使用。同时,以组织大赛为契机, 系统、深入、全面地研究信息化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学 改革的方向与趋势,特别是探索基于网络教学辅助平台支持下的新型学习活动,鼓励全体教师研究、总结 和推广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 [5] 辽宁和大连同在一个省区内,共同进入年度获奖 总数超过20个的第一方阵。考察辽宁的职业教育信 息化建设发展情况可以发现,辽宁省自2006年开始 投入专项资金开发重点专业的仿真实训软件,并面向 全省职业院校推广应用。 [6] 到2008年,又同步推进

网络平台、教学资源、信息化队伍三个建设,构架了 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三级网络平台体系,构建了包括 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制作规范、统一的数据结 构、统一的仿真模拟环境、统一的用户管理在内的五 大标准,规范建设成果的应用。各项工作组织化程度 高,为深化信息化环境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取得 大赛优秀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其他取得优秀成绩的区域,同样可以看到区

域性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亮点,如:北京、天津的 数字校园建设项目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湖南 的世界大学城(职业教育新干线)建设与推广,宁波 的“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及系统化的职业教育信 872 0 1 4 年12 月 中国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息化教学专题培训,吉林的教育信息化省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工程,广东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 设等。

通过分析各地区的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轨迹,可以

发现以下基本事实和规律: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 水平地区差异较大,信息化教学大赛成绩能直接反应 地区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总体水平,同时与地区职 业教育资源建设水平、师资培训力度、大赛组织化程 度、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深度直接相关。

三、大赛发展态势分析 1.机遇与威胁

以历史的角度来看,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 大赛在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形成 品牌的同时,也正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一是职业院校教师发展需求将更加旺盛。从职业 院校发展来看,未来一段时期,无论是“以信息化引 领职业教育现代化”战略的实施,还是职业院校人才 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都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以竞赛机制来激发教师内在需求、推动教 师能力发展,其有效性已被理论和实践共同验证,职 业院校及教师对通过大赛这一平台来实现各项诸多目 标的诉求将更加显著。

二是政策环境更加有利。从相关政策来看,对大 赛的必要性、持续性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国务院 六部委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 2020 年)》 第十一条就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到 2020年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达成这 一目标,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 用能力的培训,将其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标准。 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举办全国职业 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 展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 [7] 在推进职业院校信息技术

应用方面已经较为充分地发挥了特殊的功能,未来也 必然成为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和理性 选择。

大赛也同时面对显著的挑战。 一是与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其他重点工作融合 不充分。虽然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推 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设 计,在客观上起到协调和引导资源开发、教师培训、教学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但在顶层设计上,这些工 作之间尚缺乏有效的统筹安排,为赛而赛的现象在职 业院校中依然存在。

二是职业院校普遍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环境支持。随着大赛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支持信息化教学设 计和实施的信息技术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 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环境存在显著的局限性,也加大 了大赛优秀成果在日常教学中推广应用的难度。 三是区域发展显著不平衡。从过去的几年看,各 地区举办区域内比赛大赛的情况各不相同,区域性赛 事发展状况和参赛全国大赛的成绩都呈现出显著的不平衡现象,大赛优胜奖过于集中。教学信息化发展程 度较高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职业教育 办学水平较高的地区。由于区域基础条件和重视程度 的差异性,大赛在客观上可能会加大区域信息化教学 创新发展的差异程度。 2.优势与劣势 大赛现有优势分析: 一是大赛以其权威性和创新性成为职业教育信息 化的一面旗帜。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目前 在教师信息化教学领域唯一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赛 事,五年来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职业院 校教师参与其中,已经成为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 代化的重要抓手,在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技 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大赛引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大赛不 断创新比赛项目和评分标准,特别是设置具有典型引 导意义的信息化实训教学项目,如“万用表的组装与 检测”、“声光实用型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建筑桁 架模型设计”等项目,紧密围绕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改 革,体现实训课程教学变革的项目化、模块化方向, 切实引领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大赛同期举 办“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会”,汇聚程建 钢、祝智庭等数十位国内知名专家的优秀报告,对教 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引领性十分突出。 三是大赛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竞赛体系。由于大赛 自身层次性的不断丰富、范围的持续扩大、标准的逐 步完善,加上大赛成果共享渠道畅通,其影响力越发 深远,推动大批参赛教师正在或已经成长为职业院校 的教学改革领军人物和推进信息化教学的骨干力量, 大赛这一平台,已经成为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变 革最有力的机制之一。 大赛自身发展的劣势所在: 882 0 1 4 年 12 月 中国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一是总体规模难以有新突破。按现有的大赛模 式,由于受到承办比赛院校的条件制约,全国职业院 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规模很难再有大的突破。2010年 参加国赛共有256件作品,到2014年,参加国赛也 只有726件作品,且继续上升的空间极其有限。 二是参赛专业轮转周期较长,组别设置连续性不 强。目前大赛覆盖的专业和课程基本按三年周期轮转 的方式设计内容组别,同一课程及专业的组别一般要 隔两到三年才有一次参赛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 师开展相关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三是竞赛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很多职业院校更 重视省赛、国赛的成绩,忽视院校的相关建设与推广 应用,参赛功利性较强,不利于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 性。部分地区的省赛和全国大赛显示了较高的水平, 引领性和创新性显著,但部分专家与教师认为,大赛 作品与日常教学有较大距离,推广较为完善的信息化 教学研究理论和优秀的参赛作品大多处于初级阶段。

四、完善大赛制度的建议

今后一段时期,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思 路,将会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按照制度化、规范化、常态 化的要求,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为抓手, 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 量。 [8] 以这一思路来指导大赛制度的完善,逐步形成 信息化教学持续助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新 常态,就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1.以信息化教学大赛为驱动,统筹推进职业教 育信息化建设。大赛是考量职业院校教学信息化的量 规,大赛成绩客观反映职业院校教学信息化的综合应 用水平。职业院校和教师只要存在参赛获奖的需求, 就能在大赛机制下激发潜在的创新动力,推进信息化 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在 未来一段时间内,只有以举办大赛为契机统筹和引领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各地区和院校才能真正协调 好教学实际应用与信息化建设项目两个方面的工作, 预防和纠正“为了建设而建设”的倾向。 2.适当扩大国赛规模,完善多个层次的区域竞 赛体系。如加强与行指委、教指委的沟通与协作,设 计基于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信息化教学专项比赛。可 以按专业大类分区域进行比赛的方式,充分利用最新 的信息技术环境,突破场所条件的限制,适当扩大国 赛的参与度,缩短专业的轮转周期,突出各专业大类 的特色。

3.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校级多级竞赛与 选拔体系,让更多的教师拥有参赛的机会,激发教师 更多地参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实践,“以赛促 学”、“以赛促改”,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 4.成立研究和推广团队,提高大赛科研水平与 服务水平。大赛不仅仅是一项赛事活动,更应是一个 集研究、创新、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要保证大 赛引领的方向的科学性和成果应用的普及性,就必须 从顶层设计上建立较为完善的研究队伍和研究机制, 深入系统地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 与模式,成立包括获奖选手在内的推广团队,广泛推 广先进理念、优秀成果和优质资源。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0.[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通知 (2010-2014)[Z].北京:教育部,2010-2014.[3]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组委会.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 大赛参赛教师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010-2012年)[M].南京:江苏 教育出版社,2013.[4] 关于公布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名单的通 知[Z].北京:教育部办公厅.[5]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组织开展全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 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的通知[Z].南京: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 院,2010.[6]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 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Z].沈阳: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7.[7][8]《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闭幕式上的讲话》教 育部副部长鲁昕[R].2014年11月3日.收稿日期:2014-10-30 作者简介:谢传兵,助理研究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10013)。

侯小菊,硕士,国家开放大学工程中心、教育部职 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100039)。 张少刚,研究员,国家开放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100039)。 责任编辑 三 川 89

第11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有关要求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相关要求,供参考

一、中职组比赛项目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语文组、公共艺术课程组、石油化工专业类组、医药卫生专业类组、公共管理与服务专业类组。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参赛内容不限课程和专业。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声光实用型竞赛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建筑桁架模型设计”两个教学内容组。

二、中职组赛项要求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

(2)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已用于课堂教学(含实训场所、网络环境等),教学应用效果突出,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与教学效果。

(1)参赛作品应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学习环境,改进教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

(2)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不超过45分钟。

(3)参赛教师应选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平台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资源免费使用范围仅限于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大赛专用平台尚未覆盖的资源,参赛教师可自行选取或制作,上传到大赛专用平台后使用,上传的资源须保证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此赛项为个人赛,不接受团体报名。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针对给定的实训教学内容,

— 2 — 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设备操作的能力。

(1)参赛教师应按照自定义的教学情境,整合现场提供的设施、设备和数字资源,解决实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现场提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完成必须的设备操作,展示操作效果。

(3)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

三、中职组比赛内容

1.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艺术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厅〔2013〕2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2.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3.“声光实用型竞赛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应参照中职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有关内容,“建筑桁架模型设计”应参照中职土木水利类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及相关课程内容。

四、中职组比赛办法

— 3 —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采取先网络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参赛教师使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软件,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教学的实际效果。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根据教学设计进行不超过45分钟的实际课堂教学,录制成视频提交大赛组委会,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

提交的课堂实录视频应与教学设计内容一致,应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连贯,视频应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视频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不允许另行剪辑。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另行通知。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设备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五、参赛办法及要求

1.参赛教师应是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性别、年龄不限。每位教师限报一个赛项的比赛。

— 4 — 2.已参加过往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得

一、二等奖的作品原则上不参加2014年比赛。

3.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4.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将在非商业用途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共享。

5.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个人情况介绍。6.中、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各代表队每个小组的参赛作品不超过2件。如: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3件中职语文组的作品参赛,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3件高职资源开发与测绘专业大类组的作品参赛。

7.中职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各代表队每个教学内容的参赛作品限报1件。

— 5 —

第12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总结[全文]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总结

经过了5个月紧张的准备,在2014年10月31日,我作为江西代表队的一员,赴南京参加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尽管南京市气温骤降,天气寒冷,但是参赛选手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开幕式后,正式比赛就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本次大赛由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组委会主办,比赛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训教学。今年,全国33个代表队组织了地方选拔赛,约6万名教师参与了比赛,其中1468名优秀教师被推荐参加国家级比赛,提交作品726件。

我参与的是信息化教学设计项目。该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

本次信息化教学大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比赛,禁止参赛选手进行个人情况介绍。强调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从整体上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与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三是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四是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全面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大赛展示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成果,交流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的有益经验,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教学以后一定是教学的趋势,对于文科类专业,确实可以实实在在的克服一些教学上的难点,激发学生的课程兴趣。

参加比赛虽然有压力,但是人有时候就是压出来的。通过这次比赛我学会了很多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也见识了全国各地信息化技术的水平。比赛后深刻体会到了与其他选手的差

1 距,也树立了今后我要努力的目标。人活着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会珍惜每个机会,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符合中职教育要求的新教师。

第13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11年“神州数码杯”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部决定举办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1年10月22-25日;22日报到,23-24日比赛,25日颁奖。

2.比赛地点: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大道91号)。

二、比赛项目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项目1)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项目2)

3.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比赛(项目3)

三、比赛要求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此项目考核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及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现场展示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创新点、辅助教学作用和使用效果进行讲解。

(1)参赛软件应是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内容设计开发的软件,或者是某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一个完整部分,可为模拟仿真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网络课程等,能够脱离平台运行。

(2)参赛软件应能实现助教、助学功能,有明确的导航,界面统一,支持人机交互、界面操作,可为单机版或网络版,其软件开发平台和制作工具、风格形式不限。

(3)参赛软件应是参赛教师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4)赛前完成软件制作,按照参赛教师抽号顺序进行比赛,参赛教师展示、讲解多媒体教学软件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此项目考核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参赛教师现场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其预期的教学效果。

(1)教学设计应基于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是针对1-2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2)教学设计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及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也可以是某一个教学单元中的部分内容,但应保证其教学的完整性。

(3)教学设计应有教案、现场说课稿,以及现场讲解演示光盘(含供演示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4)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原创。

(5)赛前完成教学设计,按照参赛教师抽号顺序进行比赛,参赛教师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3.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比赛。

此项目考核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运用教学设备实施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针对限定的教学内容,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现场操作提供的教学设备和用具,演示设计效果。

(1)应根据限定的教学内容、按照自定义的真实情境、利用现场提供的真实设备,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完成设备操作。

(2)教学设计应有教案、说课稿,以及现场讲解演示光盘(含供演示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设备配置文件。

(3)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原创。

(4)按照参赛教师抽号顺序进行比赛,参赛教师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设备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四、比赛内容说明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1)教学内容不限学科和专业。参赛作品可以是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也可以是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

(2)如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依据教育部新修订的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8〕7号)、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3)如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加工与实训、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土木工程识图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依据教育部新颁布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2.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比赛。

教学内容限定为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DHCP技术高级应用”和“安全接入控制”,详见附件1。

五、举办单位1.主办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辽宁省教育厅

2.承办单位:沈阳市教育局3.协办单位: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

4.支持单位:浙江亚龙科技集团、上海新朋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六、组织机构

1.组委会

问:鲁 昕

教育部副部长

陈超英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陈海波

沈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延申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

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主 任 委 员:葛道凯

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

王继平

教育部职成教司巡视员、教育部职业技

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刘素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巡视员

张福昌

辽宁省教育厅厅长

王 玲

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苏文捷

沈阳市教育局局长

副主任委员:王扬南

教育部职成教司副司长

陈盈晖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

徐玉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苏雨恒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

王晓芜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罗方述

教育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唐国华

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

李 铁

沈阳市教育局副局长

员:葛维威

教育部职成教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郭春鸣

教育部职成教司师资与科研处处长

朱 峰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处长

陈 莉

中央电化教育馆网络处处长

章雪冬

辽宁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

司群生

沈阳市教育局职成处处长

程庆梅

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马 光

北京神州数码在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继权

中国亚龙科技集团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燕群

上海新朋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各代表队领队

2.秘书处

秘 书 长:葛维威

教育部职成教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副秘书长:章雪冬

辽宁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

司群生

沈阳市教育局职成处处长

3.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徐玉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员:郭春鸣

教育部职成教司师资与科研处处长

朱峰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处长

4.评判委员会

主任委员:程建钢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

员:姜丽萍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研中心副主任

魏 民

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郭兴社

中软集团安全事业部总经理

七、奖项设置

1.大赛设个人奖和团体奖。个人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总数的20%、三等奖占总数的30%,其余为优秀奖。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

2.比赛获奖作品将在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0天,公示结果无疑后,教育部将公布获奖名单。

八、参赛办法及要求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代表队参赛。

2.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每个代表队每个比赛项目最多可报5名教师参加比赛。每个比赛项目的参赛作品不得有学科和专业类(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为准)的重复。如:不可报送两件语文学科或者两件土木水利类的作品参赛。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比赛的每个教学内容每个代表队限报1名教师参加比赛。

3.参赛教师应是中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性别、年龄不限。

4.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5.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个人情况介绍。

6.参赛软件应在Windows系统下或IE浏览器下能直接运行,光盘须查杀病毒,以免影响比赛。

7.参赛教师自备笔记本电脑参加比赛,大赛只提供备用计算机,如有特殊需要,请提前与会务组联系。

8.本届大赛采用统一的多媒体教学录播系统,现场对参赛作品进行录制,以供赛后作品公示,获奖作品展示、交流和共享等使用。请参赛教师于赛前登录大赛技术支持网站(www.daodoc.com)安装多媒体录播系统软件。

九、资料报送要求

1.各单位请于2011年9月29日前,填写报送《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报名表》(附件3)的“单项报名表”、“报名汇总表”和《代表队组成人员回执》(附件4)。

2.各单位请于2011年10月17日前,报送相关参赛材料。具体为:项目1报送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光盘3份、讲解稿5份;项目2报送教案5份、说课稿5份、现场讲解演示光盘3份;项目3报送教案5份、说课稿5份、现场讲解演示光盘3份,以及设备配置文件的光盘3份。所有文字材料的电子文稿应一并刻录到演示光盘中。报送的材料用于组委会审核作品、评委熟悉作品和评审作品、仲裁委员会和评判委员会审议作品等环节,报送的材料应与比赛现场使用的一致。

3.参赛材料请用档案袋单独分装,档案袋封面要粘贴一份填好后的“单项报名表”(见附件3)。材料的其它位置不得出现参赛教师的任何信息。材料须用A4纸打印,纵向左侧装订。

4.请将上述材料用EMS寄至沈阳市教育局职成处(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北二经街55号,邮编:110014)。同时将上述材料的电子版发送至会务组电子邮箱,并进行电话确认。

十、其他

1.会务组联系方式:024-22879511,13998358051(伍革非),15040372006(关旻韦)。Email:qgxxhds@163.com和jxjc@moe.edu.cn。

2.会务组将于报到当天在沈阳桃仙机场、沈阳北站安排接站。请参赛单位于10月18日前,将抵沈、返程车次(航班)信息(附件5)发送至会务组电子邮箱。如由其他站点抵达,请提前与会务组联系接站事宜。请各代表队尽量自行预定返程票,如确需会务组预定的,请提前联系。

3.自行前往报到地点乘车路线:沈阳北站乘坐1

52、216路,在西塔下车后,前方路口右转前行即到;从桃仙机场乘机场大巴到马路湾(终点站)下车后,乘出租车到宾馆约10元。

4.报到地点、代表队驻地:沈阳军区金城宾馆(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1号,电话:024-23168888)。

第14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征求意见公告 根据《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和《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6年工作要点》安排,2016年教育部将继续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大赛组委会组织研究制订了《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从即日起至2016年6月24日可通过以下渠道反馈:

1.电子邮件:jxjc@moe.edu.cn 2.传真:010-66020434 3.联系电话:010-66096722 4.信函邮寄: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邮政编码:100816)

附件:《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征求意见稿)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2016年6月8日

附件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征求意见稿)

一、比赛项目

1.中等职业教育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一组(德育)、公共基础课程二组(英语)、专业课程一组(农林牧渔类)、专业课程二组(土木水利类)、专业课程三组(加工制造类)、专业课程四组(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五组(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六组(旅游服务类)。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除德育、英语外的其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一组(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石油化工类、轻纺食品类、信息技术类、医药卫生类)、专业课程二组(休闲保健类、文化艺术类、体育与健身类、教育类、司法服务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配线子系统的设计、安装与检测”“多功能控制器的装配与维修”两个教学内容组。

2.高等职业教育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一组(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二组(数学)、专业课程一组(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专业课程二组(水利大类)、专业课程三组(装备制造大类)、专业课程四组(生物与化工大类)、专业课程五组(文化艺术大类)、专业课程六组(公安与司法大类)。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除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数学外的其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一组(农林牧渔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土木建筑大类、轻工纺织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医药卫生大类)、专业课程二组(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水平角的测量”“简易数字电压表的装配与调试”两个教学内容组。

3.军事职业教育组

具体方案由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院校局另行通知。

二、赛项要求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合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解决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效果突出。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依据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学习的情境,优化教与学的过程。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原则上控制在35~45分钟。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针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完成规定操作的能力。参赛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设定教学目标、创设学习的情境,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并结合规定的设施设备完成实际操作,展现良好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学设计应已用于实际教学,效果突出。

三、比赛内容

1.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或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2.参赛作品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礼仪、职业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可参加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组比赛。

3.参赛内容为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应参照相关课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4.参赛内容为专业技能课内容的,应依据教育部已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或《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5.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具体方案见附件。

四、比赛办法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采取先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具体要求见附件),讲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经初评公示入围决赛的作品,由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主讲教师根据提交的教案实施课堂教学,录制课堂教学视频(具体要求见附件)。视频应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连贯,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不允许另行剪辑。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先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录制不超过20分钟的视频(具体要求见附件),讲解信息化实训教学,完成规定的操作。经初评公示入围决赛的作品,由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并完成现场操作2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五、参赛办法及要求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参赛队参赛(计划单列市属地高等职业学校纳入所在省参赛队)。各参赛队参赛教师须经各省级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拔产生。省级比赛原则上于2016年8月20日前完成。

2.各赛项均可以个人(在职教师)或教学团队(同一院校在职教师)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成员不超过3人,主讲教师为第一完成人;同一院校在同一赛项的同一组别中限报1件参赛作品,每位教师限报1件参赛作品。

3.已参加过往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得

一、二等奖的作品不得参赛,2014年以来的一等奖作品第一完成人不得作为主讲人参赛。

4.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5.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公益性共享。

6.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省市、学校和个人情况介绍。

7.各参赛队报送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作品,每个小组不超过2件;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作品,不得有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或专业类(大类)的重复;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参赛作品,每个教学内容限报1件。

六、资料报送要求

1.本届大赛的报名和电子版材料提交工作以参赛队为单位统一在大赛官方网站(www.daodoc.com。邮寄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9.上述各项材料提交后,请与组委会电话确认。

10.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经初评后,公布入围决赛教师的名单及决赛材料报送要求。

七、奖项设置

1.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8个、最佳进步奖3个。

2.比赛获奖名单将在网上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结果无疑后,公布获奖名单。

八、大赛同期活动

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会。

附:

1.参赛名额分配表 2.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内容 3.参赛视频制作要求 4.评分指标

第15篇:教学信息化大赛说课稿

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运用

说 课 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随着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高档数控机床已经成为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的重要领域,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正是将信息技术与数控技术相结合开展教学,在数控技术领域培养李斌、唐建平这样的大国工匠,我的题目是《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运用》,我的说课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效果与特色四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学分析

(一)课程

《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开设,在开设本门课程已经开设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工艺》等前导课程。

(二)教材与内容

《数控编程与操作》教材的选取主要是依据高等职业学校制造大类专业教学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选取的是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运用》是项目二数控车削编程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教材的数控编程基础知识和数控车削编程基本指令内容,后面是本数控车削宏程序编程等内容,学好本节内容为后续数控车削综合编程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着大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数控车削零件的加工工艺制定知识;掌握G71编程指令格式与参数意义。

2、能力目标

能够制定内、外圆车削加工工艺;能够正确使用G71指令编制加工程序;具备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归纳的能力,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通过小组学习不断提高团队凝聚力。

(四)学情

该课程在高职二年级上学期开设,对学习环境已经熟悉,学习情绪开始有所懈怠,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要求具有更多的实践性,能够“看得见,做得出”。 学生经过一年的集体生活,团队凝聚力强,易于组织开展小组活动;学生属于网络原住民,们从小就和互联网打交道,后来又和移动互联网一同成长,数字化成为了一种基本的生存环境。

(五)教学的重、难点

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复合加工循环指令G71格式及参数含义;复合加工循环指令G71走刀路线。 教学难点:

复合加工循环指令G71走刀路线;复合加工循环指令G71在内孔加工中的应用。 难点的依据:走刀路线需要深刻理解才能领域刀具的运动轨迹,对于内孔加工由于孔壁遮挡、孔径一般较小,看不见刀具运动轨迹,因此进、退刀点都必须注意,防止撞刀。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设计上谈谈。

二、说教学设计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教育等诸多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为了充分调动这一代网络原住民的学习积极性,适应他们的方式方法,我将信息化与传统课堂教育相结合,运用数控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MOOC慕课和手机APP三大平台来开展教学,数控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MOOC慕课平台属于自我提高、自我扩展层面,手机APP为我的课堂教学实际应用层面。在云墨班课APP中我能够方便的将知识碎片化,为学生提供视频、PPT、电子教材等数字学习资源,灵活的开展考核测试、小组讨论等活动,并为平时积分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我依靠丰富的数字资源灵活的采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直观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PPT课件讲解、FLASH视频播放、仿真加工软件等教学手段来组织、开展教学。

接下来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实施。

三、说教学实施

为组织好这次教学,我的教学活动其实在课前已经开始,在课堂结束后还在延伸。

(一)课前准备阶段

我将本次课所都涉及的知识用不同的素材去表达、体现,然后将制作好的PPT课件、课件讲解视频、实际加工视频、FLASH动画、电子书、课程任务书等教学资源上传,然后让学生在课前自行通过手机APP软件下载、学习。

(二)课堂实施阶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引出任务:( 5分钟)

我根据课前在移动终端上传的课程学习任务出分析图纸,引出任务,要求学生用课前自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实现课堂的翻转。

有了这样一个预习的基础,到了实际上课的时候,我采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去完成我的设定的小任务,,通过任务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10分钟)

由于已经通过APP软件学习了需要的知识点,学生小组能很快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在教室内巡视各小组完成的过程,了解他们预习的程度和出错的地方。

3、讲授新课:(20分钟)

结合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我引入今天新课的讲解,讲授过程,我综合应用PPT课件、Falsh动画、加工视频等数字化资源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适当对内容进行延伸,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虚拟仿真加工。(10分钟)

讲解完知识后,我利用今天所学的G71指令对课前布置的任务进行实施,完成零件的工艺制定和程序编制,并在虚拟仿真加工软件中予以验证。在完成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就接下了要做的内容提问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思考。

5、布置拓展任务。(5分钟)

外圆零件车削完成后我布置内孔车削零件的编程任务,对G71指令的应用进一步延伸。

6、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15分钟)

学生小组根据我讲解的内容来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在教室内巡视各小组完成的过程,了解他们接受的程度和出错的地方。

7、拓展任务虚拟仿真加工。(15分钟)

学生编写完成后,我将学生的程序导入仿真软件进行加工验证,并总结各组做的突出和出错的地方,学生在观看、听讲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8、课堂小测试。(5分钟)

为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我利用手机APP软件进行当堂课内容的小测试,试题在课前导入,需要进行的时候点击开始进行,学生运用APP软件很快完成答题,系统自动评分,测试结果即时反馈给我。

9、课堂小结。(5分钟)

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和测试结果,我对课堂教学进行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指出学生课后需要复习、巩固的方向,并布置课后作业。

(三)课后提升阶段

课堂所学毕竟是在理论层面,车间能否进行实际应用呢?为满足学生动手实践要求,我在课后带领学生到车间进行实际加工验证,让学生有亲身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求知欲。我还组建了大赛培训小组、创新实践小组,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最后我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感受与效果:

四、说教学效果与特色

在本次课程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互联网+模式教学,充分利用云墨班课手机APP软件,将知识碎片化,为学生提供PPT课件、Flash动画、仿真加工软件、加工视频等数字化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以外根据自己的安排灵活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脱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程度自主决定学习的进度和深度,学习的状况能通过移动终端即时反馈给我,使我能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我感觉只要做出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包括微视频,或融合图片、音频、视频、动画、3D等丰富资源的具有交互功能的数字教材,而不是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学生就会很敢兴趣,积极参与教学当中来,依托软件能够很便捷的实现班级的教学管理,准确记录、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

结束语:

各位评委,本节课我根据大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互联网+模式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16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陕西省选拔赛方案[全文]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陕西省选拔赛方案

一、竞赛名称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陕西省选拔赛。

二、竞赛项目 1.中职组。

(1)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2.高职组。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3)网络课程比赛。

三、赛项要求

中职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参赛作品教学内容限定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中的“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有关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园区网流量负载均衡设计与应用”有关内容(见附件2)。

高职组参赛作品教学内容不限学科和专业,可以是公共基础课程,也可以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1.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此项目考察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能力和运用设施、设备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应针对限定的教学内容,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并操作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演示操作效果。

(1)参赛教师应根据限定的教学内容,按照自定义的教学情境,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

(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信息化环境和教学设施、设备,完成必须的设备操作。

2.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此项目考察参赛教师对教学软件的教学设计和应用能力,媒体的选择及其表现能力,以及教学过程中软件的使用效果。参赛软件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设计,遵循现代教学理念和学习理论,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生源特点,满足教学需求。

(1)参赛软件应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一个职业岗位进行开发,可为仿真实训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自主学习软件等。

(2)参赛软件应体现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特色,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撑作用,能实现助教、助学、仿真实训、考核等功能,明显改进教学与实训效果。软件选题应具有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3)参赛软件开发平台和制作工具不限,软件风格、形式不限,可为单机版或网络版,能够脱离平台运行。

(4)参赛软件应由参赛教师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鼓励团队合作,多方参与。可以个人、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团体成员不超过5人,单位报名不列个人姓名,参赛者应拥有参赛软件的版权。

3.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此项目考察教师按照现代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系统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改善。

(2)教学设计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及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针对1~2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

4.网络课程比赛。

此项目主要考核参赛教师在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条件下,设计、制作网络课程的基本技能,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推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深度实施,加强课程内涵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参赛作品应针对一门高职课程进行开发,满足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2)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自主建设或参与建设的网络课程,鼓励团队合作,多方参与。可以个人、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团体成员不超过5人,单位报名不列个人姓名,参赛者应拥有参赛作品的版权。

四、竞赛方式

本次选拔赛采取由各学校提交参赛作品及有关材料,专家评判组对参赛作品集中评判的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1.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参赛者应在赛前完成教学的设计,并录制不超过30分钟的讲解视频(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并操作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演示操作效果)。

2.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参赛者应在赛前完成软件制作,并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展示参赛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创新点、辅助教学作用和使用效果进行讲解)。

3.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参赛者应在赛前完成教学的设计,并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讲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预期的教学效果)。 4.网络课程。

参赛者向大赛组委会提供网络课程有关网址,以及网站的说明文档,介绍其登录及使用办法、网站教学资源等。

五、组织机构

本次大赛由省教育厅主办,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协办、陕西金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本次大赛提供技术支持。为做好大赛组织筹备工作,省教育厅成立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陕西省选拔赛组委会,成员名单如下:

主 任 委员:郭立宏

省教育厅副厅长

蔡钊利

省教育厅副厅长 副主任委员:李明富

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

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田和平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员:杨雪峰

省教科所副所长

邓耀斌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黄小明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现教中心主任

马军强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评建办主任

赵海龙

陕西省教育厅职成处干部 罗继军

陕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干部

马华磊

陕西金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次选拔赛将从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中聘请专家成立评判组,具体负责比赛评判工作。

六、选拔遴选工作

本次选拔赛评判标准以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陕西省选拔赛评分指标(见附件3)为依据,确定竞赛成绩名次。竞赛成绩将予以公示,公示结果无异议后,省教育厅将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推荐优秀参赛团体或个人参加教育部举办的“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

七、参赛办法及要求

1.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参赛、报名。

2.每个参赛单位每个项目最多可以报送3件作品参加比赛。

3.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和网络课程比赛,每个比赛项目的参赛作品不得有学科(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大类(专业课,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为准)的重复。如:同一赛项,同一学院不可报送两件语文学科或两件机械制造大类的作品参赛。

4.参赛教师应是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性别、年龄不限。每位教师限报一个赛项的比赛。

5.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6.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在参赛作品中进行个人情况介绍。

7.参赛软件应在Windows系统下或IE浏览器下能直接运行。

8.本届选拔赛的成绩将于8月2日在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网站主页的“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陕西省选拔赛”专栏予以公示。

八、资料报送要求

1.本届大赛的报名和电子版材料提交工作以学校为单位统一报送。

2.请各学校于2012年7月23日前,登录陕西省教育厅门户网站(www.daodoc.com。

3.请各学校登录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网站主页的“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陕西省选拔赛”专栏,下载参赛所需讲解视频录制软件。

4.请各学校于2012年7月28日前,完成以下参赛资料提交工作:

(1)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只提交讲解视频及讲解稿。 (2)多媒体教学软件:只提交讲解视频及讲解稿。 (3)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提交讲解视频、教案及说课稿。

(4)网络课程:提交参赛课程网站网址,并确保在互联网上能够正常访问,同时提交参赛作品介绍电子版。

提交方法:可将参赛资料打包发送到电子邮箱:sxgxjds@126.com;容量过大的文件可采用特快专递将光盘或移动存储介质于7月28日前邮寄至大赛组委会(邮递地址:西安市自强西路133号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邮编:710014,收件人:王臻 ),以邮件收到日期为准。

5.各赛项提交的电子版材料均须查杀病毒,以免影响比赛。

6.除报名表外,各赛项提交的参赛材料不得出现参赛教师的任何信息。

7.请各学校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本次大赛的网络报名工作,各学校在报名和材料提交工作中有何问题与情况,请及时与大赛组委会联系。

8.上述各项材料提交后,请与组委会电话确认。

第17篇: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的几点体会

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的几点体会

2010-12-28 上午 08:20:19 点击:1433 作者:谢晓峰 出处:装饰教研室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12月10—13日在沈阳举行,我作为河北代表队的一员参加了土木水利类建筑装饰学科的比赛,下面就本次比赛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下总结;

一、比赛总体介绍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办公厅主办,比赛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和信息化教学设计。多媒体软件要求是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内容设计开发的软件,或者是某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一个完整部分,可为模拟仿真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网络课程等,能够脱离平台运行。信息化教学设计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参赛教师现场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预期效果进行讲解。

大赛设个人奖和团体奖。个人奖按比赛项目和比赛组别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总数的20%、三等奖占总数的30%,其余为优秀奖。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

本次代表河北参加比赛的学校除我们学校外,还包括河北省职教中心、唐山建筑工程学校、石家庄财校等

二、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要求

在本次大赛的闭幕式上,鲁昕部长做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改变一只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全面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明确提出了几点要求:

1、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加快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开发。

3、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

4、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并建议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借鉴中小学网页制作的经验,为提高信息化利用不断开拓新路。本次比赛的评委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程建钢,明确提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以教师为指导,倡导混合教学模式。

三、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成功应用案例

本次比赛结束后进行了优秀设计的展评,看过之后感触很深,在这里给老师们介绍一下。

第一个是语文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是《黄河》。特色一:教师讲解富有激情,象诗朗诵一样,非常有感染力。良好的表达力吸引了在场的所有领导和老师。特色二:容量大涵盖广,大量使用视频及图片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深层次挖掘。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视频内容包含与黄河有关的历史、战争题材,讲述黄河在作者心中的意义,同时挖掘黄河流域文化,如秧歌舞、窑洞文化等,拓展内容。整个的教学设计信息的包容量很大,能看出教师对课程准备非常充分、理解很透彻、对如何吸引学生做的很成功。特色三:作业内容让同学们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并制作网页,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信息化能力培养和信息技术的要求。

另两个是加工类和土木水利类的展评。这两个的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授课。加工类软件设计展示的的是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输入数据和材质等。键盘和实际车间内的机床电脑操控系统一样。输入后可进行加工。声音与实际操作时一样。模具的加工过程和时间控制都是仿真的。利用这个软件授课学生们增强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自己模拟操作。提高兴趣。土木类展示的是《塑钢窗安装》技术,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来实现教学目标。从开始的窗口测量到窗户固定、打胶、检验。场景中有两个工人,学生在屏幕上输入需要的数据及其需要的材料,指挥两个工人进行操作,整个的过程学生都可以自行操控。使安装技术在轻松的点击过程中完成了施工要点,学生也熟悉了施工工艺。相比传统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从展示中能看出老师展示的这些信息技术,其实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结晶。现在国家也在倡导团队精神。跨专业合作,共同创造教学科研成果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主方向。

四、参赛体会

就我自己参加比赛的体会给老师们说一说,今年是教师比赛的第一年,鲁昕部长讲以后年年都会举办。我觉得自己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有些信息技术以前根本就没有尝试过,比如虚拟现实技术。还有些是能够实现但是在教学中没有做,比如网页制作技术和信息平台的支持。如果以往尝试去做,我相信会有很好的教学设计体验和成果。因为接触少,眼界窄,致使在接到这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任务后,不能很准确的把握方向。通过参加本次比赛也使得自己对教学设计的理解更透彻了,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了提高,但是把信息手段作为载体应用于教学还需要不断的去尝试。

我也非常感谢两次听课、评课对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提出宝贵意见的老师们,使我感受到教学团队的力量和支持。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教学工作部给我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机会,感谢张立斌老师的精美制作,谢谢!

五、参赛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演示汇报

谢老师将自己参赛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现场演示。

第18篇: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的几点体会

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的几点体会

2010-12-28 上午 08:20:19 点击:1475 作者:谢晓峰 出处:装饰教研室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12月10—13日在沈阳举行,我作为河北代表队的一员参加了土木水利类建筑装饰学科的比赛,下面就本次比赛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下总结;

一、比赛总体介绍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办公厅主办,比赛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和信息化教学设计。多媒体软件要求是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内容设计开发的软件,或者是某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一个完整部分,可为模拟仿真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网络课程等,能够脱离平台运行。信息化教学设计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参赛教师现场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预期效果进行讲解。

大赛设个人奖和团体奖。个人奖按比赛项目和比赛组别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总数的20%、三等奖占总数的30%,其余为优秀奖。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

本次代表河北参加比赛的学校除我们学校外,还包括河北省职教中心、唐山建筑工程学校、石家庄财校等

二、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要求

在本次大赛的闭幕式上,鲁昕部长做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改变一只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全面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明确提出了几点要求:

1、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加快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开发。

3、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

4、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并建议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借鉴中小学网页制作的经验,为提高信息化利用不断开拓新路。本次比赛的评委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程建钢,明确提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以教师为指导,倡导混合教学模式。

三、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成功应用案例

本次比赛结束后进行了优秀设计的展评,看过之后感触很深,在这里给老师们介绍一下。

第一个是语文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是《黄河》。特色一:教师讲解富有激情,象诗朗诵一样,非常有感染力。良好的表达力吸引了在场的所有领导和老师。特色二:容量大涵盖广,大量使用视频及图片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深层次挖掘。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视频内容包含与黄河有关的历史、战争题材,讲述黄河在作者心中的意义,同时挖掘黄河流域文化,如秧歌舞、窑洞文化等,拓展内容。整个的教学设计信息的包容量很大,能看出教师对课程准备非常充分、理解很透彻、对如何吸引学生做的很成功。特色三:作业内容让同学们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并制作网页,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信息化能力培养和信息技术的要求。

另两个是加工类和土木水利类的展评。这两个的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授课。加工类软件设计展示的的是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输入数据和材质等。键盘和实际车间内的机床电脑操控系统一样。输入后可进行加工。声音与实际操作时一样。模具的加工过程和时间控制都是仿真的。利用这个软件授课

1 学生们增强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自己模拟操作。提高兴趣。土木类展示的是《塑钢窗安装》技术,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来实现教学目标。从开始的窗口测量到窗户固定、打胶、检验。场景中有两个工人,学生在屏幕上输入需要的数据及其需要的材料,指挥两个工人进行操作,整个的过程学生都可以自行操控。使安装技术在轻松的点击过程中完成了施工要点,学生也熟悉了施工工艺。相比传统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从展示中能看出老师展示的这些信息技术,其实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结晶。现在国家也在倡导团队精神。跨专业合作,共同创造教学科研成果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主方向。

四、参赛体会

就我自己参加比赛的体会给老师们说一说,今年是教师比赛的第一年,鲁昕部长讲以后年年都会举办。我觉得自己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有些信息技术以前根本就没有尝试过,比如虚拟现实技术。还有些是能够实现但是在教学中没有做,比如网页制作技术和信息平台的支持。如果以往尝试去做,我相信会有很好的教学设计体验和成果。因为接触少,眼界窄,致使在接到这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任务后,不能很准确的把握方向。通过参加本次比赛也使得自己对教学设计的理解更透彻了,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了提高,但是把信息手段作为载体应用于教学还需要不断的去尝试。

我也非常感谢两次听课、评课对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提出宝贵意见的老师们,使我感受到教学团队的力量和支持。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教学工作部给我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机会,感谢张立斌老师的精美制作,谢谢!

五、参赛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演示汇报

谢老师将自己参赛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现场演示。

2010-12-20 2011年全国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个人总结

在顺应国家教育部对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和肖智老师有幸参加了2011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此次比赛,我们参加的是项目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从9月16日接到任务到11月26日比赛结束,历时2个多月的时间。从确定软件开发内容、软件功能设计、软件素材收集、软件组合完成、讲解PPT的制作、讲解稿的完善,我们得到了学校、系部、教研室各位领导和同仁们的全力支持与鼓励。虽然这只是个单项比赛,却凝结了众人的智慧和努力。

然只获得三等奖,但是整个比赛过程,我的收获还是很多。现将本次比赛的总结如下:

一、比赛情况

我们参加的是项目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比赛主要针对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利用多媒体软件来突破重点、难点,紧密衔接专业教学,延伸扩展课堂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竞赛的关键,每个参赛选手都代表了各省的最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我们设计的《领型设计模块软件》,主要是根据在常规教学中出 2 现的难点,将知识点细化、分类,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如Flash、视频、图片等手段来实现对知识点的重、难点突破,达到师生间的互动、完善教学实践的评价。

在比赛过程中,讲解过程流畅,能基本准确到位的完成整软件讲解程序,但较其他省份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比较,我们设计的软件还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随着3D技术与3G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在教学仿真实训方向有了更加深入的探究,我们目前的技术还处于单

一、平面的层次。

具体来说,比赛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整个教学设计必须十分合情合理,科学规范而且必须是原创作品;

2、现场讲解演示PPT课件必须直观、生动、形象;

3、支撑整个教学的信息化资源必须丰富多彩、教学情景设置与企业实际工作情况相符合,“教、学、做”相统一,并注重实践操作及评价过程的实施;

4、软件的讲解操作过程,要能够在现场进行完整熟练演示;讲解的人必须教态优美,普通话标准,流利,面带微笑,自信稳重。

5、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培养自己本专业的技术水平,还有不断的吸收最新的教学辅助技术(如Flash、3D、PS等),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有立体感的呈现于学生。

二、几点体会

1、要做好一件事情,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因而团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比赛所要制作的是软件,对于我们普通老师来说难度很大。设计制作软件的过程是显得很艰辛,软件运行的平台技术、软件的功能构架、软件的程序编写、软件素材的整理都需要很专业的人员协作共同完成。为此,肖智老师反复修改着软件程序,重整软件构架使软件能更好的辅助于教学内容;我们服装教研室的罗文庆、谭永保、唐秀英老师为本软件的制作也倾尽了全力,不辞辛苦的加班整理制作素材图片、制作Flash,一遍又一遍的探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为了使软件的整体风格效果更加有艺术性,使每个菜单的色彩搭配更加的美观,龙勋老师牺牲了多个周末为我们进行美术编排;袁彦老师也为了软件,制作了评价菜单。为了使软件不断的完善、讲解过程更加清晰合理,每周我们都会得到周校长和各位教学领导的指点,反复的修改着讲解稿和完善软件。每一次的指点,都让我们有着新的进步和收益。

2、从整个比赛的目的、组织来看,教育部领导,尤其是鲁昕副部长对用信息化改造传统教学,用信息化带动职教发展这一观点理念十分看重,这也许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之内职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国家改革示范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等等都将与信息化教学密切相关。

3、从我省信息化教学改革来看,省教育厅与教科院对“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中提倡的“空间教学”十分推崇。教育厅王健副厅长在11月25日的报告会上用“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深刻变革”专题介绍了我省职业教育信息化的一些做法,在全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4、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我校虽然是国家级示范学校,但教学方法手段较职业教育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根据鲁昕部长的讲话精神,要成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信息化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5、从我们教师的综合素质来看,要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职业教育教师,应该不断的充实自我,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开阔眼界、开拓思维。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改变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

3 这次大赛展示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成果,交流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的有益经验,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加比赛虽然有压力,但是人有时候就是压出来的。通过这次比赛我学会了很多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也见识了全国各地信息化技术的水平。比赛后深刻体会到了与其他选手的差距,也树立了今后我要努力的目标。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之风已经在全国大地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们应该抓住时代的脉搏和职业教育改革的良机,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东风来实现我校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为职业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总结

经过了3周紧张的准备,在2010年12月10日,我赶赴沈阳参加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尽管沈阳市刚刚经过一场暴风雪的洗礼,天气寒冷,但是参赛选手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开幕式后,正式比赛就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此次大赛共设两大类比赛项目,分别是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设计。其中,每项又分为语文组、数学组、土木水利类专业组、加工制造类专业组、信息技术类专业组等5组。参与本次大赛的选手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计约300位选手。

我参加的是土木水利组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重点在于考核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及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我在现场展示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创新点、辅助教学作用和使用效果进行讲解。采用软件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文字、图表、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将一些难以教学的原理概念进行讲解,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次信息化教学大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比赛,禁止参赛选手进行个人情况介绍。强调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从整体上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与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三是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四是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全面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大赛展示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成果,交流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的有益经验,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教学以后一定是教学的趋势,对于工科类专业,确实可以实实在在的克服一些教学上的难点。

4 参加比赛虽然有压力,但是人有时候就是压出来的。通过这次比赛我学会了很多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也见识了全国各地信息化技术的水平。比赛后深刻体会到了与其他选手的差距,也树立了今后我要努力的目标。人活着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会珍惜每个机会,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符合中职教育要求的新教师。

2010年“亚龙杯”全国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总结

王炳炳

为期三天的首届“亚龙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12月13日在沈阳落下帷幕。作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首次大赛,本次大赛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和辽宁省教育厅共同组织,沈阳市教育局承办。大赛设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两个大项,设语文组、数学组、土木水利类专业组、加工制造类专业组、信息技术类专业组5个组别。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4个代表队、254名教师参加了比赛。三天角逐共产生一等奖28名,二等奖50人,三等奖75名,是迄今为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高级别的竞技场。

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重点在于考核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及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须现场展示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创新点、辅助教学作用和使用效果进行讲解。信息化教学设计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难点,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与学生的交互作用、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突破授课内容的重难点等。

作为一位年轻教师,能参加这样的比赛是非常荣幸的。虽然从通知比赛到参加比赛只有短短的两个星期时间,赛前就感觉信息化设计对自己来说真的是有很大的难度,但还是在有限的资源里克服了不少困难,按照数学新大纲的要求,应用falsh软件的制作平台比较到位地设计了一节《二面角》的教学内容,在设计思路上利用网络平台设置了可讨论的bbs论坛和flash的绘图平台,尤其是练习环节中通过自主在线测试的计时计分和真人语音反馈成为信息化设计的一大特色。在大赛中我见识到了全国各地先进的教学仿真软件以及如何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开阔了眼见,拓宽了教学思路,学习到了以前从未看到过的先进理念,尤其是对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深刻地理解,通过这次比赛感到自己又得到了一次很大的提高和成长,这也是比赛真正的目的吧。

5 通过这次比赛我也发现自己很多的不足:首先如何利用多种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的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待提高和熟练操纵;其次,对于比赛中答辩环节的应变能力有待加强;最后,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拓开思路,设计出既有实效又创新的教学设计。

最终,能取得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的成绩,感谢校长室领导的关怀和教务处、教研组老师们的指导帮助,也是我校实行强师工程、发挥团队精神、不断推进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最好证明。

全国中等职业信息化大赛总结

语文教师:张爽

2010年12月在我校举办了“亚龙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大赛,本次大赛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和辽宁省教育厅共同组织、沈阳市教育局承办。大赛设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等两个大项,设语文组、数学组、土木水利类专业组、信息技术类专业组等5个组别。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共34个代表队参加了大赛。参加全国大赛的254名教师,来自祖国各地。历时三天,于12月13日在辽宁大厦落下帷幕。

我参加的语文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选手共25人,最终很荣幸我获得此次大赛的一等奖,并且以该组第一名的身份获得此项殊荣。

回首近两个月的赛前准备到比赛的正常发挥,再到取得满意的成绩,一路上,我和为了此次大赛忙碌的所有的我的战友们经历了无数的沈北不眠夜,但是这份经历是宝贵的,更是值得回忆的。那么接下来作以总结: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接到此次全国信息化大赛通知后,我校作为主赛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大赛的团队。从选手选拔、目标确定、强化培训、装备购置、代表队的接待安排整个过程,学校领导都非常关心和重视,在我们选手遇到困难时,总能得到他们的鼓励与支持。

二、组织精心,计划周密

十一月初,沈阳市教育局组织了全市的选拔比赛,在我校沈北校区顺利举行,最终我和三名同事很荣幸的代表沈阳市进入全省的选拔比赛中。

十一月下旬,经过半个多月的选拔,辽宁省最终选定十名选手参加全国的十个比赛项目,其中我和霍宁老师、赵楠老师也非常幸运的代表辽宁、代表沈阳、更是代表我校东道主——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进行全国的角逐。

三、布置周详、圆满举办

6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参加此次大赛,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文化课教师,可以说对于多媒体软件这个概念还是模糊的,什么是软件?什么是课件是首先摆在我面前的严峻问题,概念明确才能做进一步的规划设计,于是我阅读了网上关于“语文多媒体教学软件”论文200余篇,请教我校各位专业课教师,得到大家的帮助和鼓励。11月7日,我带着诗歌多媒体欣赏软件一稿走进了沈阳市选拔比赛现场,成绩并不突出,但是得以校领导的鼓励,带着我们选手又找“高人”请教,最终确定我校的参赛方针和策略的正确性。让我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从小说到大的真理。

最终我们带着这个真理一路过关斩将,走进了全国大赛的大门。这得力于我们坚守自己的原则,并且为之努力前进的动力。

12月11日,万里冰封的沈北,我校迎来了全国的中职学校参赛教师,也迎来了省市领导的莅临,简单的开幕式布置周详,让很多老师宾至如归,更让我们辽宁的选手特别是作为来自东道主学校的我尤为的欣喜、骄傲。最终两天的角逐,我们带来的软件作品得到了评委的肯定,我校的组织规划也给全国的选手和教育部的领导以深刻的印象和高度的好评。

四、团结协作,不遗余力

此次比赛,我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比如动漫组的王健老师、张丽霞老师在工作繁忙中帮我完成了素材搜集和转化工作。葛宇老师更是不遗余力帮助我们选手做论坛网页,和我们一起加班加点。因为我参加的是语文组项目,即使专业性强,语文组的同仁们还是帮我们选手几阅讲稿,从标点到错别字都进行了细致的校对。信息中心的领导以及几位老师帮助我们安装软件,检查故障保证了我们选手比赛的顺利进行,以上所有同事的鼎力支持体现我们学校团结协作的精神,再次对这些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本次大赛取得的几点收获和经验 1.正确的目标是放飞成功的跑道

作为软件类的比赛,中职的文化课可以说处于很尴尬的境地。我们一直高举为专业课服务的旗帜,但是又不能轻易取代文化课的基础作用,那么此次大赛也是一次契机,让我们明确未来的中职文化课该怎么上,以什么样的方式上,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信息化对于我们文化课老师不仅仅是只会做几张PPT,只了解如何上网等简单的常识,信息化教学就是要在技术完备、硬件完备、教师技能完备的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我们老师值得思考,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辅助我们的教学,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得到信息化的辅助那么我们的中职教学,可以说是整个的教育都会得到迅猛的发展。

例如,我设计的多媒体诗歌欣赏软件,设计之初,我运用的依然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策略,比如情景导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但是这些都不能体现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优势。诗歌教学,直接给学生画面就会阻碍学生的想象力的发展,学生也会有厌恶感,自动放弃了课堂的主动位置。于是我设计的是贴近他们生活的QQ秀、KTV点唱机等类型形式,体现多媒体技术,又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兴

7 趣才是王道。这也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网页的一些常识,比如PHP技术、ASP 、JSP等,更了解了一些编程语言,即使还是略知皮毛,但是也刺激了我学习的兴趣,至少我希望以此为契机进行专业课的学习。

2.高效的执行力是成功的关键

两个月来,我们以校为家,经历了无数个不眠夜,高效率的完成每天定制的任务,即使在停课、停班的时候,我们几个班主任老师也不忘时刻和班级干部沟通,时时了解班级动态,体现了我们的执行力和责任感。

在辽宁集训中,我们用心沟通,听取每一次专家的点评,每次的集训就是一次推翻,虚心的听取意见,辨正的采取是此次比赛中我的另一个收获。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并且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比如,当选定用PPT做前言介绍的时候,省领导指出我们的PPT也是信息化项目,不够精美不够专业。于是我和几位同事在观看省领导做的赛前指导材料演示后,忽然觉得这个模板就是经过演示而且精致美观的,于是我们做了母版修改,最终得到领导特别是比赛当天专家评委的好评。再次证明,团结就是力量。

4.锻炼了队伍,树立了信心

通过这次大赛的历练,不但使我们选手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教学水平,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看到了全国中职同行们一些先进的教法和前端的教学理念以及各地的教学特色,开拓了思路,也使我们的文化课教师树立了信心。

通过这次大赛的强化训练,我觉得作为年经的老师,我的语文教学基础知识方面得到了巩固,新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扩展,信息化教学理念也基本树立,另外通过此次大赛,我也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和对工作不够热情等问题,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更明白了中职文化课的意义,它不仅仅是辅助专业课教学,更是专业课的基础,也可以做到无处不“职业”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树立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最后还是感谢领导给予我此次参赛的机会,各位老师的鼎力支持,学生处的全力协助才有我的成绩。我希望在我不断努力前行的路上,我的左手边依然有大家温暖、支持的右手。

第19篇:全国信息化技术大赛比赛说明(定稿)

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比赛说明

(比赛科目:Office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

一,软件要求与硬件要求

Microsoft Word 2007中文版

Microsoft Excel 2007中文版软件要求

Microsoft PowerPoint 2007中文版

浏览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 SP 1或更高版本

硬件要求

处理器:500 兆赫 (MHz) 或更快的处理器。

RAM:至少512MB内存。

硬盘:1.5GB磁盘空间(仅限于安装)。

显示器:1024x768 VGA ,真彩色,需要支持 Windows 的显示适配器。 运行环境

Windows XP系统或Windows 7系统

二,题型、题量、考试方式和时间

预赛题

1)题型为客观题(单选题、多选题)和主观题(基础操作题和综合操作题)。主客

观题分值比例为1:2。

2)题量总计84道,其中单选题60道,每道题1分;多选题20道,每道题2分;基

础操作题3道,每道题10 分;综合操作题1 道,每道题20 分。试卷满分为150分。

3)比赛方式采用全国统一时间在线考试的形式,客观题系统自动阅卷,主观题由大

赛组委会提供评分标准,各考点自行组织阅卷。

4)比赛时间为3小时。

复赛题

1)题型为主观操作题。

2)题量为3道操作题。其中,Word、Excel、PowerPoint各1道,分值比例为4:3:3。

试卷满分为100分。

3)比赛方式为上机操作,由大赛组委会安排专家组统一阅卷。

4)比赛时间为3小时。

决赛题

1)题型为综合操作题。

2)题量为2道,其中一道考察参赛者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另一道考察参赛者创造

性发挥能力。试卷满分为120分。

3)比赛方式为上机操作,由大赛组委会安排专家组统一阅卷。

4)比赛时间为5小时。

三,比赛大纲

基本要求

1.熟悉办公自动化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2.熟练掌握使用Word 2007进行文档制作、编辑、排版的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使用Excel 2007进行电子表格制作、数据处理、统计分析与应用的方法。 4.熟练掌握使用PowerPoint 2007进行电子演示文稿制作、放映效果设置的方法。 预赛部分

预赛主要考察参赛者对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基础知识的全面了解程度以及对各工具、功能、基本技法的熟练使用。具体内容如下:

Word部分

(一)Word 2007基础知识

1)了解办公自动化应用程序及Word 2007的相关知识

2)掌握工具栏的显示与隐藏

3)掌握标尺的设置

4)掌握Word 2007的几种视图方式的特性

(二)创建和编辑文档

1)掌握文档的创建、保存、打开方法

2)了解最近使用文件数目的更改方法

3)掌握中文、英文和标点、特殊符号的输入

4)掌握文本的选取、移动、复制、删除方法

5)掌握文本内容的查找和替换操作

6)掌握文档的定位及特殊符号的插入

(三)文档的格式化

1)掌握文字的字体、字号、字形等的设置

2)掌握段落的对齐方式、段落缩进、行间距和段间距的设置

3)掌握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4)掌握项目符号和编号的使用

(四)文档页面的设置

1)掌握页边距、纸张大小、页面方向与页面垂直对齐方式的设置

2)掌握页眉和页脚的设置

3)了解行号的设置

4)掌握分栏的设置

5)掌握页面背景的设置

6)掌握分页、分节的插入方法

(五)表格的制作

1)掌握表格的创建方法

2)掌握表格内容的输入、编辑与格式化

3)掌握表格的编辑

4)掌握文本与表格的转换操作

5)了解表格的拆分、套用表格格式的操作

6)了解标题行重复的设置

(六)图形、图片

1)掌握图片的插入与编辑方法

2)掌握形状、SmartArt的插入、编辑方法,并能绘制自定义图形

3)掌握艺术字的插入与编辑方法

4)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

(七)文档模板与样式

1)了解样式和样式类型

2)掌握如何在文档中应用样式

3)了解模板,并学会使用模板

4)掌握目录、图表目录的创建方法

(八)文档的信息共享与输出

1)掌握超链接的概念

2)掌握文档的打印设置

Excel部分

(一)Excel 2007工作簿和工作表

1)掌握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概念

2)掌握选择、增加、删除、重命名工作表的方法

3)了解对工作簿设置保护的方法

4)了解改变工作表默认个数的方法

(二)工作表数据的输入

1)掌握单元格中各种数据的输入方法

2)掌握在工作表中连续填充数据的方法

(三)工作表的编辑

1)掌握单元格中数据的编辑方法

2)掌握批注的添加和编辑

3)掌握单元格、行或列的移动、删除与复制操作

4)掌握单元格的合并操作

5)了解窗格的拆分、冻结

6)了解工作表保护的方法

(四)工作表的格式化

1)掌握单元格格式的设置方法

2)掌握行高、列宽的设置方法

3)掌握条件格式化的使用

4)掌握设置边框、图案及背景

5)掌握格式的复制操作

6)了解样式的使用

7)了解数字、日期及时间格式的设置

(五)图表的应用

1)了解图表类型

2)掌握图表创建的方法

3)了解图表各选项的设置

4)掌握图表格式化的设置方法

(六)公式的应用

1)掌握单元格引用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2)掌握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七)数据管理

1)掌握数据的排序及筛选方法

2)掌握数据的分类汇总操作

3)了解数据透视表的应用

(八)工作簿的打印

1)掌握页面设置

2)了解工作表中分页的操作

PowerPoint部分

(一)演示文稿的制作

1)掌握演示文稿的创建、保存操作

2)掌握幻灯片版式的选择

3)掌握幻灯片的制作、文字编排

4)掌握表格、图片、组织结构图和图表的插入方法

5)掌握自选图形和高级绘图功能的应用

6)掌握音频、视频等对象的插入方法

7)掌握幻灯片的插入、删除操作和排列顺序的调整

8)掌握幻灯片内容的格式化操作

9)掌握幻灯片设计方案的选择

10)理解幻灯片母版的概念与使用

(二)演示文稿的演播编辑与演播控制

1)掌握演示文稿动画方案的选择

2)掌握自定义动画的方法

3)掌握幻灯片放映切换方案的设置

4)掌握超链接的创建与设置

5)了解幻灯片放映方式的设置

复赛部分

复赛主要测试参赛者在Word文档编辑与制作,Excel表格制作与数据统计分析应用,以及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方面的水平,考察参赛者对上述三个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复杂文档的处理能力。着重考察参赛者对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参赛者根据给定的应用场景,利用给定的素材和样例文件进行文档和数据的加工、编辑和展示。在考核知识点方面,除要求参赛者能够熟练使用预赛所考察的功能外还应掌握下列内容:

(一)Word部分

1)熟练掌握格式和样式的用法,并能按格式要求自建新样式并添加至模板中

2)熟练使用Word的项目符号和编号功能,为文档添加多级编号

3)熟练掌握Word表格数据的排序和计算功能

4)掌握为文档插入脚注、尾注、批注的方法

5)掌握对文档修订及接受、拒绝修订的操作

6)熟练使用Word分节的功能

7)掌握文档页面格式化的方法

8)掌握目录及索引的创建,并会利用大纲灵活创建目录及索引

9)掌握域的使用方法

10)掌握邮件合并功能的使用

11)掌握Word的文档内容保护功能的使用

12)掌握宏的录制与执行方法

(二)Excel部分

1)熟练掌握Excel函数的类型与使用方法

2)能够熟练进行Excel图表格式化操作

3)熟练使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

4)能够使用Excel进行单变量求解和规划求解

5)Excel VBA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与编写方法

(三)PowerPoint部分

1)熟练掌握母版的制作方法

2)能够熟练地为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3)能够熟练地向演示文稿中插入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效果素材

4)熟练使用超链接,制作不同幻灯片之间的跳转

5)掌握制作可自动放映的幻灯片的方法

6)掌握在PowerPoint中引用Word、Excel文档与数据的方法

决赛部分

决赛主要考察参赛者综合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决赛部分考核的知识点为预赛、复赛所列出的范围。与复赛相比,决赛的命题形式具有更高的开放性,给予参赛者更多创造发挥的空间。决赛部分在测查参赛者扎实熟练的基本操作能力基础上,重点考察以下三方面:

第一,对办公自动化软件高级功能的熟练操作能力。要求参赛者熟练掌握Word文档编辑与排版的快速处理、Excel函数与图表的多样化应用、PowerPoint动画与放映设计的生动化展示,以及运用三款软件对数据、对象与功能的互相引用的方法。

第二,对现实问题的抽象、转化以及灵活应变能力。参赛者能够根据给定的问题场景,选择合适的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工具和功能,建立问题解决模型,为问题解决提出可行性方案。

第三,对问题解决的创造性发挥能力。参赛者能够根据给定的操作标准与要求,在解决思路、实现方法和最终作品完成方面体现创造性思维,包括利用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对抽象概念、数字和对象进行创造性的表现,以及利用Excel对批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与分析应用,并以多样化图表方式进行展示,设计并形成一系列和谐、美观、友好、可读的实用文档。

四,附注

参赛者在比赛准备期间,可以参考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工作组审定、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ITAT教育部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系列教材”之《零起点学办公自动化——Office 2007视频教程》,本次比赛的参赛知识点,是以此书作为基础蓝本,同时对教材知识体系加以适当扩展进行考题设计的。

第20篇: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选用鲜明、准确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感情地描绘景物。重点难点:

1、学习抓住特征、用准确的语言描写景物的方法。

2、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领会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景物。

3、通过各种感觉,有感情地描写景物。

4、文章中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一、准备阶段:让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唱春的歌曲

二、情境导入:(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师生同唱)

1、一曲《春天在哪里》即将拉开今天学习的序幕。同学们都经历了十几个春天了吧!能不能简单地说说你对春天的感受?

2、感受真深刻!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对春有着怎样的感受呢?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的散文《春》,去享受繁花似锦、如诗如画的春天!(师板书课题:春 ,齐读课题)

3、关于朱自清,谁能知道多少?(每人回答限制7秒)

4、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出示字幕:学习目标) 美读课文 品味语句 体会情感

三、自学指导

1、同学们,能不能完成这些目标?

2、按照以下学习指导,开始自学吧!(出示字幕:学习指导,时间3分钟) ①自由地朗读课文 ,说说这是一个 的春天。 ②这篇文章按顺序主要写了什么?(盼春、绘春、赞春) ③绘春部分描写了春天的哪几幅图画?

四、展示交流:春天里的风景

1、初读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几生说)说说这是一个 的春天。

2、你觉得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生说师板书:盼春、绘春、赞春)

2、作者写得很有条理,谁来读读盼春这一部分?(一生读、齐读,读后评价)

3、绘春部分描写了春天的哪几幅图画?(生说师板书: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4、你最欣赏什么图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提示:从字、词、句、修辞手法、感官等来赏析)

★春草图:

1、咱们先来看看春草图,哪个字词或句子写得不错,谈一谈你的见解。生:“偷偷地”:写出了小草的活力,小草神不知,鬼不觉地钻了出来,更现出小草生命力的顽强。“钻”,表现了小草生命力的顽强。

2、“偷偷”是贬义词,分明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嘛,怎么能用到小草身上呢? (贬义词作褒义词用了,能突出作者对小草的喜爱。)

3、师:不光喜爱,还流露出作者惊喜的心情来。

4、师:把这种喜爱之情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就能读出味来了,试试好吗?(一生读)

5、师:果然读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来,来,同学们,一起把作者这种喜爱、惊喜的心情读在脸上。(生齐读:)

6、“偷偷”两个字贬义词褒用了,你能不能再举一个贬义词作褒义词用的句子?(如:枫叶红了)

7、写完小草以后,作者又写了“坐着,躺着,打两个滚??”,一连用了几个动词,这是写什么的?(写人)

8、这句其实运用了动静相生的写法,创造了一个春草勃发、儿童嬉闹的动人意境。

9、作者这样写,突出了人们什么心情?(高兴、兴奋、愉快)

10、是啊,快乐的人与美丽的景合为一体,体现了一种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来,读出这种感觉来。(生齐读这一节)

11、(师打开课件)、由这幅春草图,你可以联想到什么词语?你会想到什么诗句?(几生:)(野火?、浅草才能没马蹄、草色遥看?) ★春花图(打出春花图来)

1、我喜欢“桃树、杏树??赶趟儿”这句话,从“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可以看出花开得很多”

师:你能读出“多”的感受吗?(学生读)

2、我喜欢“赶趟似的??”因为他描写出了春天百花竞相开放。师:读一下这个句子,读出他的竞相开放来。(一生读)

3、来,咱们继续交流。

4、实写:色彩绚丽的桃花、杏花、梨花,虚写了桃儿、杏儿、梨儿,由春花想到了秋实,并且采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手法。

5、闹:“花下成百成千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闹”字用得好,既有热闹的意思,又有闹腾的意思。一个“闹”字很精彩,把这样的情景表现的很形象。

6、“闹”字既写出了视觉的感受,又写出了听觉的感受。既有声音,又有形象,还表现了蜜蜂像孩子一样活泼好动。(师:一字用好,境界全出)

7、这个“闹”字,让人想到了一句诗“红杏枝头春意闹”。

8、师:这一节里,作者为什么写了成千成百的蜜蜂和蝴蝶?(花香才会招蜂引蝶)

9、“散在草丛里”的“散”用得好,这个词给人的感觉是十分随意,自然,像是天然点缀,不是人工刻意装饰的。(师:也许是天女散花吧,想得真好!)

10、师:春是有声音的,只要你用心倾听,就会听到大自然的絮絮低语,(师打开春花的图画:看看这些图画,大家想象一下,桃花、杏花、梨花会说什么悄悄话呢?

11、多么匀称、和谐的春景呀!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和谐的画卷中!(生齐:桃树、杏树、梨树??)

12、读得真好,我好像被深深地陶醉了一回。

13、、由这幅春花图,你可以联想到什么词语?你会想到什么诗句?(几生:) ★春风图(打出春风图来)

1、这一节从触觉、味觉、听觉等方面写出了春风温暖、鸟语花香的特点。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中的“抚摸”一词用得好,我读这句话时,感到有阵阵柔和的春风吹进我的胸怀,充满了温暖,充满了爱。(说明春风很柔和)

3、作者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4、你被母亲的手抚摸过吗? (抚摸过)

师:有什么感觉? (生说:温暖、亲切、慈爱) 师:“抚摸”,一词传递着柔和、芳香和喜悦。

师:回答真精彩!抚摸是一种温暖,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慈爱。春风本无形,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是有情有意。请你读一读这一句,传递你被抚摸时的感受好吗?

4、我们一同来感受这种幸福的感觉。(生齐读:)

5、师:同学们想想看,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以外,我们还可以怎么说?(春风 着你。如:像老师的手、像我受伤后奶奶的吹吁声、像爷爷的胡须扎着我的脸蛋儿)

6、师:想象力真丰富,我们一起为他们鼓掌!

7、还有哪个词用得好?“卖弄”一词用得好(师:换成“展示”行吗?) 生:用“卖弄”好,因为小鸟像让大家听听它的歌喉。 生:用“卖弄”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卖弄”虽然是贬义词,但在这里当作褒义词来用了

生:用“卖弄”好,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鸟儿有了自己美丽的家园,通过卖弄喉咙来表现一下高兴的心情。用展示就不会呼朋引伴,因为展示是发挥自己的特长,别人主动来听。而“卖弄”是炫耀的意思,自然要呼朋引伴。

8、说得多好啊!你想对小鸟说什么?(师打开小鸟图)

9、由这幅春风图,你可以联想到什么词语?你会想到什么诗句?(几生:)

10、多么令人愉悦的美景啊!来,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那亲切柔和、温馨惬意的春风吧!(生齐: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雨图(打出春雨图来)

1、(师打开春风图)在作者的笔下,春雨最具有诗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排比句用得好。

2、“斜织”着,写得好,使人联想到,春姑娘是一位心灵手巧的织匠。

3、写草儿的青哪个词用得好?(逼)说说理由。(因为小草颜色鲜艳有点刺眼。) 师:小草勃勃的生命力真叫人无法抵御!

4、描写春雨的词怎么说来着?(生说) 描写春雨的诗怎么说来着?

5、春天,就是具有一股永恒的魅力!因为,朦朦细雨之中—— (——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有披着蓑戴着笠工作的农民??) ★迎春图(打出迎春图来)

1、师:多美的春天啊!于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涌出户外,拥抱——春天,放飞——希望。

2、师:于是,人们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正如一句名言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

五、升华主题:

1、(师打开课件)看到这些多姿多彩的图画,于是作者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生齐:“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3、最后这三段很明显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写出了春天的哪三个发展阶段?

像娃娃——“新” (万物复苏,新的生命开始) (初春)(生说师板书) 像小姑娘——“美” (百花争艳,景色动人) (仲春) 像青年——“力” (春天充满活力) (暮春)

4、作者认为春天像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有力的青年,你认为春天像什么? 生:春天像神笔马良,勾勒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生:春天像火炉,驱散了严寒,送来了温暖。 生:春天像一道方程式,它的解属于奋斗者。

生:春天像一首曲调优美的歌,唱出了大自然的鸟语花香。 生:春天像指南针,为孜孜不倦、努力向上的人指明了方向。??

5、同学们对春天的设喻,可以和课文的三个比喻句相比美。看到这么美的春天,我们也会和作者一样由衷地发出这样的赞叹——(生齐:“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6、走进姹紫嫣红、鸟语花香的春天,谁都会发自内心的赞叹道(生 齐读:“春天像刚落地

3 的娃娃——”)

六、展示交流:春天里的人

1、春天的风景好美哟!春天里的人呢?他们又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首先请你们诗意地表达(点击课件显示):诗意地说: 草地上的人 花下的人 风中的人 雨里的人

户外的人 (学生思考)

2、老师举个例子,例如风中的人,牧童用笛声应和着鸟鸣、轻风、流水的声音,人与自然共同为春谱曲,所以老师给了一个诗意的命名:“同一首歌”。勇敢地尝试,相信你们会比老师说得更好。 ★我说花下的人:花前倾诉。花样年华。沐浴花雨。花香中的遐想。 ★我说雨里的人:雨夜春忙。播种希望。

★我说草地上的人:绿中的点缀。相约青草地。

★我说户外的人:风中的希望。随风飘荡的希望。放飞梦想。同在一片蓝天下。 ★我说风中的人:与春天同呼吸。与春天共舞。春之歌。

3、同学们,这所有徜徉在春天里的人给你的整体感觉是怎样的?能概括地说说吗(点击课件显示):概括地说:春天里的人是 的。 ★春天里的人是忙碌的。 ★春天里的人是幸福的。 ★春天里的人是朝气蓬勃的。 ★春天里的人是充实的。 ★春天里的人是充满希望的。 ★春天里的人是精神抖擞的。 ★春天里的人是满怀信心的。 ★春天里的人是充满幻想的。 ★春天里的人是快乐的。 ★春天里的人是美好的。 ★春天里的人是浪漫的。 ★春天里的人是不知疲倦的。 ★春天里的人是喜气洋洋的。 ★春天里的人是飞翔的。

4、太精彩了,老师真不忍心打断你们!希望我们都能飞翔在大自然的春天,更希望我们能飞翔在人生的春天!其实,当我们在春天卫飞翔的时候,只要你用心倾听,你会发现大自然会对我们轻声地说话,告诉老师,你们听到了什么 (点击课件显示):大自然与人的对话 春草告诉我 春花告诉我 春风告诉我 春雨告诉我 泥土告诉我 柳条告诉我 提示:可以充满情感地说,也可以富有哲理地说。

★春雨告诉我:春天是对人类心灵的净化。春雨荡涤了人类的灵魂。 你和我一样朝气蓬勃。(春草鼓励了你) 只要有一股钻劲,就一定可以成功。(春草给你的启示) 团结就是力量,因为春雨是由许多雨丝组合而成的。(水滴石穿) ★泥土告诉我: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生命是一棵大树,愈是同泥土为伍,愈是有云彩

4 作伴。) 这里洒下的汗水,孕育着秋天的收获。( 洒下的是汗水,孕育的是希望。) ★春花告诉我:只有勇于竞争,才能使人生灿烂。(用爱成就理想,用心托举希望。) 贮蓄了整个冬季的热情,才酿成了春天美丽的笑脸。 ★春风告诉我:将你的理想放飞吧! (与梦想一起飞翔。) ★春草告诉我:只要根扎得深,就不怕风雨的残暴。(把信念扎入地下,才可能将生命探向蓝天。)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有顽强不屈的人才能在黑暗中重见光明。) ★春花告诉我:不努力是结不出果子的。(不在春天开花,就不能在秋天结果。) ★ 柳条告诉我:做人要谦虚。因为柳条是下垂的。(谦虚是一种美丽。) 倾吐春天,会让自己更美丽;享受生命,会让人更完美。

7、同学们,你们把春天真正地读在脸上了,读进了心里。真了不起!

七、用一句话说春天

你能用一句精典的话来说说春天吗?比如说:(出示字幕:春天是一位飘着芳香的少女。春天是一幅清新明朗的画。春天是从冬眠中醒来的岁月。春天期待一种绽放的心情。春天,鸟巢是树的风景。春天,彩虹是天空的发卡。花朵站在枝头欣赏春天。)

八、结束语:同学们,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珍惜青春年华,就一定能够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12 济南的冬天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温晴”、“响晴”“设若”、“水墨画”、“贮蓄”、“空灵”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学情分析

对于老舍,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对于作家本身知之甚少,所以通过本课学习,让孩子们对老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据此并结合本文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画面再现法、鉴赏品评法、合作探究法,做到授之以渔。本课就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启迪智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活动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说到北方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白雪皑皑的画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会想到呼啸的北风,迎面如刀割的凛冽寒风,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总之,北方的冬天给我们的感受既有美丽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风。然而,在北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的脚步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温情吧。

二、验收预习第一项,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出示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并想办法记住它。

(2)了解文章大意,想想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3)搜集有关老舍的资料。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验收预习第一项。

过程:4人小组学习中1号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3、教师出示整理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2号同学负责,在小组中读正确。

4、检查词语能否读正确。3号同学读词语。

5、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6、检查课文朗读情况。4号同学在小组读课文。

三、验收预习第二项,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

1、默读课文,然后试着想一想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济南的冬天——温晴

四、再读课文,感受。

1、教师设置情景导入,让孩子们想象济南的冬天的画面。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冬天的?

预设: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3、配乐创设情境,朗读体会济南冬天的美。12 济南的冬天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2 济南的冬天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活动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说到北方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白雪皑皑的画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会想到呼啸的北风,迎面如刀割的凛冽寒风,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总之,北方的冬天给我们的感受既有美丽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风。然而,在北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的脚步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温情吧。

二、验收预习第一项,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出示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并想办法记住它。

(2)了解文章大意,想想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3)搜集有关老舍的资料。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验收预习第一项。

过程:4人小组学习中1号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3、教师出示整理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2号同学负责,在小组中读正确。

4、检查词语能否读正确。3号同学读词语。

5、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6、检查课文朗读情况。4号同学在小组读课文。

三、验收预习第二项,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

1、默读课文,然后试着想一想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济南的冬天——温晴

四、再读课文,感受。

1、教师设置情景导入,让孩子们想象济南的冬天的画面。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冬天的?

预设: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3、配乐创设情境,朗读体会济南冬天的美。

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教案模板
《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