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乐器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51:52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乐器教案

课题:制作“烧杯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乐器的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学会用身边的日常用品进行一些小制作;

2、技能目标:经历探究的过程,了解探究的方法;学会从身边的用品中选择合适的器材完成自己的制作;能进行简单乐器的演凑;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简单乐器的制作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对声现象的认识完成一件乐器的制作,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烧杯琴”音调高低的因素,制作“烧杯琴”。 教学难点:制作“烧杯琴”。

教具准备:

1、演示用器材:水瓶琴、烧杯琴;

2、学生用器材:烧杯(每组八只)、木棒、水槽(水)、毛巾。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用多媒体播放“李大成自制乐器演奏的音乐”激发学生自制乐器的欲望。激趣提问:你看到李大成用哪些材料制作了不同的乐器?你也想自己做一件乐器吗?你想用什么材料做乐器?

二、实验探究:

1、探究前的知识准备: (1)乐音的三要素指的是什么?要做成一件乐器选好了材料后,关键是要想办法改变音调,你知道哪些乐器改变音调的方法? (2)、我们今天选择很普通的一种材料“烧杯”来做乐器,制作之前先探究它改变音调的方法。你觉得改变它的音调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探究时需要那些器材?

2、猜想:你觉得装水烧杯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水的多少有怎样的关系?

3、分组完成探究实验: (1)、找出改变“装水烧杯”音调的方法;

(2)、在哪里敲击最方便,发出的声音最好听?

4、汇报实验结果:装水的多少可以改变“装水烧杯”的音调,装的水越多音调越低。

5、实验成果的应用:制作“烧杯琴”。

三、制作“烧杯琴”:

1、制作一个音阶的“烧杯琴”需要几个烧杯?

2、老师用自制“烧杯琴”演奏歌曲《星星歌》;

3、分组制作“烧杯琴”:看哪组的音调得最准?看哪组完成得最快?

4、成果展示:

(1)分组演凑出音阶;(2)分组演奏《星星歌》;

3、集体演奏《星星歌》。

四、拓展延伸:

1、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感受?你还想用哪些日常用品自制乐器?

2、视频播放:自制乐器演奏会;

3、老师用“水瓶琴”演奏歌曲;

4、兴趣作业:元旦将会举办“自制乐器演奏会”。

推荐第2篇:认识乐器教案

《认识乐器》

西洋乐器与名族乐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片认识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外形

2.通过听音乐了解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音色 3.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不同乐器的外形,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外形 难点:同一系列乐器音色的分辨。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课件展示

2.老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哪几种乐器? 3.学生讨论,回到。

4.导入新课: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好几种乐器,这节课我带大家认识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西洋乐器

师:西洋管弦乐队——也叫交响乐队,由弦乐、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四个部分组成(插放课件——单击“认识乐器按钮”。)下面我们对各组乐器来认识一下(1)弦乐组:主要乐器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竖琴。这些乐器都是通过拉弦或拔弦发出声音的,所以叫弦乐组。下面我们从外形和音色认识弦乐组乐器——插放课件(按“弦乐组”按钮) ①小提琴:观察其形状;听小提琴演奏的音乐片断。

讨论:小提琴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小提琴的音色是怎样的,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小提琴的音色吗? ②竖琴

观察其形状;:听竖琴演奏的音乐片断。 讨论:竖琴的形特点和竖琴的音色特点。 ③其他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

观察讨论其形状,老师告诉学生他们的音色特点。 (2)木管组:

①长笛:观察形状;听长笛吹奏的音乐片段。

讨论:长笛的音色,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描述长笛的音色吗? ②单簧管

③其他木管乐器观察讨论其形状特点。

(3)铜管组:这类乐器种类繁多,即是平时所说的号类乐器,俗称喇叭,包括军号, 小号, 短号, 圆号, 长号大号和萨克斯等, 每种又有许多规格他们均是由铜合金制成——播放课件认识各种乐器的形状和音色。 ①圆号②小号③其他铜管乐器 (4)打击组:

①三角铁②架子鼓等 2.认识民族乐器

①常见中华民族乐器分类 拉弦乐器:二胡、京胡、高胡、低胡

弹拨乐器:古筝、琵琶、三弦、柳琴、月琴、阮 吹管乐器:笛子、唢呐、箫、笙 打击乐器:锣、鼓、钹 ②听听部分乐器的音色。(放课件) (看视频演奏)如:古筝,琵琶

(三)学生互动

(1)学生交流讨论对中国乐器民族乐器的认识体会。

(2)听辨练习:播放乐器演奏音乐,让学生找出对应的乐器名称。

(四)课堂小结 乐器种类繁多,今天学的只是小部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了解学习更多的民族乐器。

推荐第3篇:教案认识乐器

中班:认识这些小乐器教案

活动准备:

1、各种质地不同的乐器,金属的串铃和碰铃、木制的响板、散响的沙锤等。

2、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小小指挥家》。

3、乐器图片。

4、多媒体电脑。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听力,能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训练。

2、幼儿认识了解不同乐器的形状、质地。训练幼儿视觉、触觉。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训练幼儿节奏感。渗透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幼儿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自信心。

3、培养初步与人合作的能力。

活动过程:活动前幼儿基本了解认识了金属乐器与木制乐器。

1、将乐器用布盖上,隔着红布敲击乐器引起幼儿兴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什么?”

2、“它们很想和小朋友们做朋友,你们想和它们做朋友吗?”(老师以乐器的身份向幼儿问好,渗透蒙氏中幼儿生活礼仪教育,并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3、教师播放图片并介绍每一种乐器

4、教师取出一样乐器说:“听,它们能发出声音。谁能让其它乐器宝宝发出声音?”

5、请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幼儿有秩序的一一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在活动中幼儿会出现各种情况。如:a、幼儿较小不会操作。b、幼儿拿起乐器发现敲在地上、身上会发出不同声音。c、幼儿频繁更换乐器。这时教师要给幼儿足够的活动空间,让幼儿自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教给幼儿不要将乐器放入口中,鼓励幼儿多尝试几种乐器。)

6、放音乐《小小指挥家》,小朋友悄悄放下手中乐器坐整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猜声音的游戏,在幼儿猜错时给予提示,引起幼儿兴趣。

7、教师说:“让我们听音乐一起和乐器宝宝跳舞好吗?”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起自由敲击乐器,配合音乐节奏,让乐器发出声音。(本活动让幼儿自由创造动作,感受音乐节奏。) 延伸部分:

1、带领幼儿一起制作打击乐器。

2、带领幼儿发现周围一些可以发出声音的物品。

推荐第4篇:乐器教案修改稿

第7课 乐器(民族)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乐器的分类。2.通过查阅等方式了解编钟、古筝等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乐器。

3.通过对古代乐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乐器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编钟、古筝等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乐器的分类。

教学难点:通过对古代乐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乐器对世界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看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吗?距今已有9年的时间了因为那时的你们才三四岁,现在就让我们重温其中令全世界人民感到震撼的一幕,弥补一下你们的遗憾。)

1.播放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表演视频 2.学生观看后谈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缶只是我国古老民族乐器的一种,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其他的民族乐器。)

3.出示学习目标。(板书课题:7.乐器)

二、学习新课

(一)(下面我们来玩个竞猜游戏听音识乐器,小组竞赛答题(答对加10分,答错减10分)。1.鼓

先放音频,小组竞猜,放视频揭晓答案。出示课件图片学生交流有关打击乐器的知识。

2.唢呐

先放音频,小组竞猜,放视频揭晓答案。出示课件图片学生交流有关吹奏乐器的知识。 3.二胡

先放音频,小组竞猜,放视频揭晓答案。出示课件图片学生交流有关拉弦乐器的知识。 4.琵琶

先放音频,小组竞猜,放视频揭晓答案。出示课件图片学生交流有关弹拨乐器的知识。(古人许多的诗中都写到了民族乐器,例如白居易的诗中就曾写道“犹抱琵琶半遮面”) 出示课件了解古琴和古筝的区别。

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目前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

三、乐器分类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华民族乐器可以分为四大类。) 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对民族乐器有一个总体了解。

四、认识了解曾侯乙编钟 (同学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下面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国宝级古乐器的风韵。)

让学生观看曾侯乙编钟视频交流感想。

五、成长阶梯(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这么多民族乐器,相信你有不一般的收获吧。) 谈一谈你有什么收获。

七、升华民族自豪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上民族乐器,不再盲目追星了。最后让我们欣赏一首古筝弹奏的曲子。)

八、作业 课下搜集一些被人们熟知的中国古曲。

推荐第5篇:了解乐器教案

《了解乐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青龙镇联合九义校 陈平

1.通过看图片使学生大致了解部分中国和外国乐器的外形。

2.学生通过听相应举例示范大概了解部分中国乐器和外国乐器的音色特点。3.重点认识几种常见的乐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致了解部分不同乐器的外形,尽量可以分辨出部分中国乐器和外国乐器的外形。 难点:同一系列乐器音色的大概分辨,如葫芦丝和笛等。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媒体:

教学曲谱,多媒体课件,部分相关乐器实物。 五.教学过程:

(一)节奏训练引入

1.师生问好。(可使用键盘弹奏上课问好歌引入)

2.教师问好后用手打节奏。问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上的什么课?(学生回答:我们上的音乐课)然后教师反复强调这一句“我们上的什么课?我们上的音乐课。”并用手边说边打节奏,引导学生跟随练习,时快时慢,引入“节奏”这一概念(教师简单引入,不用进行概念讲解)完成后教师出示节拍器,再举一例,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教师使用节拍器任意定几个速度让学生尝试打节拍。(此时教师不必重点强调节拍的概念和注意,只需简单运用就可以了,不要要求过高,可在之后的教学中引导理解)

(二)导入本节课主题

1.教师用吉他弹唱一首歌曲(有条件可以要求学生跟着边打拍子边听唱)导入今天的主题,并提问:这是什么乐器?(可指名回答) 2.完成后教师直接语言进入主题(出示多媒体课件)。

(三)主题展示

1.课件展示.

2.老师提问:同学们了解哪几种乐器?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做适当引导)。

4.导入新课: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好几种乐器,这节课我带大家认识一些典型的中国乐器和外国乐器。

(四)探究新知(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尝试用手打拍子,感受乐器的魅力。) 1.乐器分类:按发明地分为中国乐器和外国乐器。

2中国乐器的分类(大概可以识别外形,大概可以感受其音色特点)

(1)吹奏乐器

(2)拉弦乐器

(3)弹拨乐器

分类介绍(重点介绍葫芦丝和竹笛等)

3.认识西洋乐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快速浏览了解,大概了解部分乐器的音色特点,不要求重点讲解)

(1)木管乐器(主要有笛类和管类,通过振动管类空气柱发声,以萨克斯为例大概介

绍)

(2) 铜管乐器(这类乐器种类繁多,即是平时所说的号类乐器, 俗称喇叭, 主要包括小号, 短号, 圆号, 长号,大号 和萨克号等, 每种又有许多规格.他们均是由铜合金制成.——播放课件,以长号为例大概介绍,了解这类乐器的形状和构造。)

(3)键盘(重点介绍电子琴,要求学生认识)

(4)自由簧片乐器(主要重点以口琴为例介绍这类乐器的形状,特点和音色) (5)弦乐器(主要乐器有提琴类和吉他类,这些乐器都是通过拉弦或拔弦发出声音的,所以叫弦乐器。)

(重点以吉他为例谈谈这类乐器的独奏,伴奏及合奏特点,对其他弦乐器进行常识性了解,以欣赏为主,不要求掌握,适当导入打击乐器的了解) 4.小结巩固

出示几张中国乐器和外国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识别那些是中国乐器?哪些是外国乐器?。 5.学习总结

(1)教师提问:刚才观看了这么多中外乐器,你有什么感受,是不是也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乐器呢?(可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喜欢的乐器,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

(2)总结中外乐器的分类特点和中国乐器和外国乐器的相同处和不同处(选讲)。 (五)复习巩固

1.再次提出对于目前我们来说继续学习音乐最重要的一件独奏和伴奏乐器—吉他。

2.再次使用吉他做示范弹唱展示吉他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可指名学生演唱教师弹唱增加吉他学习的感染力或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教师弹吉他伴奏,学生演唱,师生互动。有时间谈谈吉他的改词和改曲。)

(六)课外作业

1.收集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的相关资料,并做好记录。

2.写一篇音乐课学习感受

六.教学后记;

推荐第6篇:认识乐器教案

认识乐器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常见的乐器。 2.能够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

3.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能够认识常见的乐器。 教学难点

能够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上课之前,大家看一下大屏幕,看这些乐器里,你都认识哪些乐器?

老师:有些同学特别棒,认识很多乐器。不认识也没关系,今天咱们一起来认识乐器。

板书:认识乐器

二、认识乐器外形

1.看视频,认识常见的乐器。 2.考一考,看图片抢答。

三、听辨乐器音色

1.看视频,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

2.考一考,听声音抢答。

五、总结

六、作业设计

留意生活中的音乐里有哪些乐器。

七、板书设计

认识乐器

乐器外形

乐器音色

推荐第7篇:认识乐器教案

《认识乐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乐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片认识中国和西洋乐器的外形 2.通过听音乐了解中国和西洋乐器的音色 3.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不同乐器的外形,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外形。 难点:同一系列乐器音色的分辨。

三.教学媒体:

教科书,课件,相关乐器实物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课件展示

2.老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哪几种乐器?

3.学生讨论,回到。

4.导入新课: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好几种乐器,这节课我带大家认识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乐器

师:西洋管弦乐队——也叫交 响乐队,由弦乐、木管、铜管、和 打击乐四个部分组成 (插放课件— —单击“认识乐器按钮”。)下面我们对各组乐器来认识一下。

(1)弦乐组:主要乐器有小 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竖琴。这 些乐器都是通过拉弦或拔弦发出 声音的,所以叫弦乐组。下面我们 从形关和音色认识弦乐组乐器— —插放课件(按“弦乐组”按钮)

① 小提琴:观察其形状;听 小提琴演奏的音乐片断。

讨论:小提琴的外形有什么特 点,小提琴的音色是怎样的,妳能 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小提琴的音色 吗?

② 竖琴

观察其形状; : 听竖琴演奏的音乐片断。 讨论:竖琴的形特点和竖琴的 音色特点。

③ 其他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 观察讨论其形状,老师告诉学 生他们的音色特点。

(2)木管组:

① 长 笛: 观察形状; 听长笛吹奏的 音乐片段。 讨论:长笛的音色,你能用一个词语 来描述长笛的音色吗?

② 单簧管

③ 其他木管乐器

观察讨论其形状特点。

(3)铜管组:这类乐器种类繁多,即 是平时所说的号类乐器, 俗称喇叭, 包 括军号, 小号, 短号, 圆号, 长号,大号 和萨克号等, 每种又有许多规格.他们均 是由铜合金制成.——播放课件

认识各种乐器的形状和音色。

① 圆号

② 小号

③ 其他铜管乐器

通过讲述,让学生知道打击乐 的主要作用。 通过课件展示,认识乐器的形 状和音色。也使学生知道,有 些打击乐不仅仅用于特殊效 果,他们也可以独奏。 通过参于计论,使学生对各 种乐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老师的小结,使学生对 乐器的认识更深入,更正确。 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听音 乐的兴趣。 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 高对乐器音色的分辨能力,也 为下面做课后练习做准备。

推荐第8篇:《乐器总动员》教案(推荐)

乐器总动员

沧县捷地乡柳孟春幼儿园

大班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废弃旧材料制作小乐器。

2、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能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有条理的地进行操作。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毛绒玩具一个、做好的响筒、糖型沙鼓和沙锤若干。

2、易拉罐、塑料瓶、及时贴、包装纸、毛线、胶带、种子、剪刀等。

3、音乐录音带。

活动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音乐律动、导入

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见到你们很高兴,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他从很远的地方来,小朋友们想不想认识他?(出示玩具熊)

二、出示材料和乐器

教师出示制作材料和已做好的小乐器。

三、摆弄乐器,探索做法

师提问:这些小乐器用了哪些材料,是怎样做出来的?请幼儿用看、摸、想的方法分组了解这些小乐器的具体制作方法,允许幼儿拆开乐器进行探究,老师鼓励指导。

四、以糖型沙鼓为例,教师讲解做法。

五、乐器小制作

(播放音乐)幼儿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幼儿合作完成。

六、乐器表演

幼儿用自制的小乐器进行配乐演奏。

(沧县捷地乡柳孟春幼儿园林树玲)

推荐第9篇:《我们做乐器》教案

我们做乐器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7课《我们做乐器》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设计知识基础上,以进一步的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媒材、形式原理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设计意识为目的的课程,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了解乐器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创造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乐器的相关知识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用竹筒、铁管、铁盒、陶泥等工具设计乐器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等

学具:事先布置学生搜集乐器的相关资料,准备竹筒、铁管、铁盒、陶泥等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引好奇

1、音乐导入

师:小朋友们认识声音吗?大家一起听听看,这几个声音都是谁发出来的。

播放古代乐器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音效,引起学生好奇。

师:每一种乐器都有它独特的声音,而不同的声音往往可以传达不同的感情,你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乐器呢?

3、板书课题:《我们做乐器》

二、看图片谈构思

1、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古代乐器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图片,并且通过音乐感受它们的音效。

2、交流:展示同学们自己搜集到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共同了解一下乐器的发展和种类。

3、观察: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仔细的观察乐器的类型、形状、材质、特征等,并且欣赏示范作品。

4、思考:教师讲解不同材料乐器的简单制作方法,然后启发学生通过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

三、做乐器显个性

1、尝试: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在白纸上画出大概的草图。2、讨论:分小组讨论具体制作方法和合作方案

3、汇报:将最终确定的制作方法和合作方案向全班同学介绍,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启发性的指导。

4、制作: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小组合作,积极动脑,有创意的设计一个乐器。

教师下到小组适当地参与,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四、赏作品评优缺

1、展示:办一个音乐会,让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乐器上台表演,大家一起娱乐,置身于音乐的殿堂。

2、评价:让所有的同学作为评委,从构思、创意、制作技法等方面以欣赏宽容的态度对作品进行评述,教师对每一个作品的亮点和优点进行肯定和夸奖,对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的表现给予鼓励性评价,并对不足之处给予委婉的提醒。

五、谈收获试创新

1、小结: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很多的感受,有没有谁愿意把你的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的吗?你觉得我们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呢?

2、拓展:鼓励学生课后尝试用更多其他的表现形式制作乐器。

板书设计:

我们做乐器

投影区

板书区

展览区

推荐第10篇:科学制作乐器教案(推荐)

活动名称:制作乐器

设计意图:

我们用玻璃杯喝饮料,在碰杯的时候,就会发出响声。细心的人还会发现,有的响声比较低沉,有的响声比较清脆。如果用这些玻璃杯来演奏乐曲,孩子们应该更喜欢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体验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玻璃杯敲击出不同的声音。

2、运用提供的材料,进行“乐器”制作,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幼儿享受音乐给予心灵的美感。活动准备:

1、六组七个相同的玻璃杯

2、六根筷子,水适量。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木琴,并演奏一首幼儿熟悉的歌曲。引起幼儿制作乐器的兴趣。

2、教师示范将七个玻璃杯依次排在桌子上,再给每个杯子注入不同高度的水。七个玻璃杯倒好水后,用筷子轻轻敲击各个杯子的边缘,引导幼儿听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试着调整每个杯子的水量,是听到的声音接近Do、Re、Me„„七个音阶时,杯子乐器就制作好了!

4、提问问题:为什么每杯水敲击出来的声音不一样呢?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杯子装的水量不同,发生振动的部位和振动的幅度都会不一样,因而通过调整杯子的装水量,可以调出不同的音阶。知道水量多的杯子,敲击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比较低沉,而水量少的杯子,敲击出来的声音听起来则比较高昂。

5、幼儿实际操作活动。

(1)请每组幼儿将七个玻璃杯依次排在桌子上,再给每个杯子注入不同高度的水。引导幼儿按水位从低到高的顺序给杯子注水,教师巡回指导。

(2)七个玻璃杯倒好水后,请幼儿用筷子轻轻敲击各个杯子的边缘,可以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

6、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制作出水杯乐器敲击出好听的乐曲。

7、幼儿依次体验敲击乐器的快乐。

第11篇:西洋交响乐队及乐器教案

西洋交响乐队及乐器

教 具 录音机、钢琴、多媒体设备

教学目的 了解西洋交响乐队及乐器

重点难点 西洋交响乐队规模庞大,乐器众多,不易掌握是本课的难点

一、导课。

1、我们时常听到交响乐队的演奏,时常听到电台广播的交响音乐,每当我们欣赏这些音乐作品的时候都会感到:从这样的交响乐队中不知道会有多少美丽的、雄壮的、激动人心的、热情横溢的音乐奔泻出来。但是,一个交响乐队到底有哪些乐器?这些乐器各有哪些特殊的性能和表现力?它们是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结合成为这样一个庞大的整体的?一个交响乐队所具有的那种魔术般的力量又是怎样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并不是每一位音乐爱好者都能完全了解。

2、交响乐队的萌芽实际上是在十六世纪中叶,即在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交响乐队中的乐器大多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现代的交响乐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末叶,甚至可以说一直到二十世纪初,一共经历了三个世纪的复杂发展过程才最后定型。

二、授新课

1、交响乐的时代变迁与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的萌芽和发展,由于城市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进步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人文主义的形成,因此对艺术创作也提出了以现实主义的方法基础。蒙特威尔第的另一个功绩还在于:他对乐队有着新的理解,认为乐队就是各种不同的音色的结合,因此他开始使不同的乐器进行对置,相互对比,让各组乐器轮番演奏等,这些做法在当时都还是一种意外的新发现。总的说来,这一个时期在乐器的采用和配合方面仍不断地在变换着,有时候甚至还把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例如巨型提琴、风车和大炮等用在乐队中,以造成某种特殊的效果。

十七世纪是交响乐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时期。随着主调和声风格的发展和数字低音的采用,羽管键琴因为便于奏出和弦便在乐队中占据很稳固的地位;其次,由于意大利著名提琴制造家,例如阿玛

蒂和斯特拉蒂伐利等人在提琴的改良和最后定型方面所获得的辉煌成就,提琴族乐器在乐队中的数量便逐渐增多,并最终把诗琴和其他一部分古老的乐器排挤出乐队之外。但是这时候的乐队还不能算是新型的乐队,因为它的基础仍然是羽管键琴,而且乐队中还有不少是古老的乐器。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对乐队的兴趣在整个欧洲逐渐蔓延开来,乐队也从它诞生的摇篮——意大利的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等城市走出国境,在巴黎、伦敦、柏林、汉堡和维也纳,都相继出现不同类型的早期乐队。到十七世纪末,不但在歌剧院和教堂有乐队演奏,还有专门供乐队演奏音乐的新场所应运而生。1672年,第一个公开收费的弦乐队音乐会在伦敦举行,1686年荷兰开始有定期的公开演奏会,并即遍传欧洲其他国家。

十八世纪是大转折和大革命的世纪。欧洲的社会结构、哲学观点、美学理想以及艺术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交响乐队的转折时期也随着到来了。在交响乐队史上的这个转折,应该以海顿的《第一交响曲》问世的1759年为标志。

十八世纪中叶,主调和声的新风格取代了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出现了交响曲和协奏曲这一音乐新体裁,随着音乐风格本身的转换,在乐器组合方面,已经渐趋合理的所谓“古典时期乐队”也在这个时候形成了。这时候的乐队已经从长期妨碍它发展的数字低音和羽管键琴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但是木管乐器组和铜管乐器组在乐队中的地位还没有确立,海顿的《第一交响曲》所用的乐队除弦乐器组外,只有两个双簧管和两个法国号。由海顿所创始并由莫扎特最后确立的“古典乐队”,实际上是取法于曼海姆乐派的双管乐队。

此后,交响乐队的发展只是在细节上有所变换而已。十九世纪初的乐队又扩大了乐器的数量,特别是铜管乐器的数量有了比较大的变动——起初把法国号增加到四个,构成一个四重奏,稍后又加用了三个长号。这样便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乐队——大交响乐队,也就是所谓“浪漫派乐队”。这种乐队在浪漫派作曲家威柏、舒柏特和门德尔松的创作中才最后完成。

2、交响乐队的乐器构成

总的说来,在交响乐队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历代作曲家所采用的乐队是非常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可以把所有这些种类繁多的乐队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那就是小交响乐队和大交响乐队;这两种乐队都包括有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四组。现在先谈小交响乐队。

小交响乐队在十八世纪下半叶形成,这种乐队在当时的作曲家看来并不觉得它是小型的乐队,直到十九世纪初,绝大多数的歌剧和交响乐作品都是采用这种乐队。小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通常包括有:

弦乐器:第一小提琴六至八个,第二小提琴四至六个,中提琴二至四个,大提琴二至四个,低音提琴二至三个。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各两个。

铜管乐器:法国号和小号各两个。

打击乐器:定音鼓一对。

小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有时候往往还有所省略,例如省略单簧管和小号等。莫扎特的后期交响曲创作有时候省略小号或定音鼓,有时候省略双簧管。相反地,小交响乐队有时候也有所扩充,甚至接近大交响乐队。这种扩展的形式时常被用在当时的歌剧乐队和清唱剧乐队中,交响乐作品应用这样的乐队的就少得多。

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直到现在,一般的交响乐、歌剧和舞剧作品,多半应用大交响乐队,大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通常包括有:

弦乐器:第一小提琴十二至十六个,第二小提琴十至十四个,中提琴八至十二个,大提琴六至十个,低音提琴六至十个。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各二至三个,此外往往还加用这些乐器的变形乐器,例如短笛(偶尔也采用中音长笛)、中音双簧管(或英国管,偶尔也采用抒情双簧管)、低音单簧管(偶尔也采用小单簧管、中音或倍低音单簧管)和低音大管等。

铜管乐器:法国号四个,小号二至三个,长号三个,大号一个或两个。 打击乐器:定音鼓、三角铁、小鼓、钹和大鼓等。

除了上述四组乐器外,往往还加用竖琴,而且多半是用两个。大交响乐队大约由六十至九十人组成,但也有一百人以上的。这种乐队有时也压缩一部分乐器的数量,特别是减少弦乐器的数量、但有时也扩大某一组乐器中的个别乐器的数量或全组乐器的数量,以及加用一般乐队少见的个别乐器,如钢琴或管风琴等。

从小交响乐队和大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种类上可以看出,长号是决定乐队所属的类型的标志。缺少长号的乐队只能算是小交响乐队,因为一个大交响乐队必须有三个长号和一至两个大号。如果只有一个长号,也只能算是小交响乐队。

三、总结

我们已经把交响乐队中各级乐器都简略介绍过了,现在再讲一讲这些乐器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上面说过,弦乐器组的乐器数量最多,单是第一小提琴就有十多个,但是其他各组中的每一种乐器一般只用两三个,甚至也有只用一个的。每一种乐器所能奏出的音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容易奏出高的音,有的容易奏出低的音,有的容易奏出快速度的活泼的旋律,有的则适合于奏出徐缓悠扬的曲调。把这些不同性能的乐器结合在一起,就得考虑到使这些乐器能够相辅相成,而不是互相妨碍。因此首先就得使这些乐器在数量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现代乐队中的乐器配置是在十八世纪中叶形成的,在这之后虽然乐队的组织日渐扩大,但是乐队中各组乐器的比例并没有多大变化。

第12篇:《自制小乐器》教案2

《自制小乐器》教案

课程分析

这是一节实践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和拓展。利于学生检验所学知识,提高动手技能,启发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小乐器的制作巩固前面所学声学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认识、演奏一些乐器,使学生感知到不同乐器发出的不同声音,再通过自制小乐器的过程,使学生对乐器的不同声音产生更丰富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乐器的制作。 教学难点:小乐器的制作。

教具

多媒体、鼓、交响乐和音乐资料。

学具:

碗、、饮料筒每人一个,20cm*20cm牛皮纸、塑料薄膜、橡胶薄膜各一张、橡皮筋数条、胶带、啤酒瓶数个、玻璃杯数个、硬纸盒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曲优美的音乐片段。

问:你认识这些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你会弹奏吗?再让学生认识图中有哪些乐器,并简要说出一下这些乐器怎样演奏,那部分发声,其他部分有什么作用。(也可以用带来的乐器进行简短的即兴演奏)营造氛围,引起注意、激发尝试动机。 探究新知

1、尝试活动:做小鼓。

师:刚才播放的一段音乐很美,你想听自己制作的乐器演奏的音乐吗?我们先试着做一个小鼓吧,你能说一下做小鼓需要那些材料吗?简单交流制作方案,然后演示方法图片。

2、小组制作,用圆形的容器(碗)做鼓身,选择一种材料(如:橡胶薄膜、塑料薄膜、、牛皮纸)做鼓面,用橡皮筋(或胶带、胶水)将它绷紧在鼓身上,教师指导学生将鼓面绷紧。鼓就做成了。敲击鼓面,仔细听听发出的声音。

3、小组讨论: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那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为什么?

4、交流完毕,给每个小组一份简单的鼓谱,指导演奏一下。教师巡视指导尽量让所有学生体验成功,获得经验,充满信心。 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

刚才我们制作了小鼓,同学们制作的很用心,很成功。你还会制作别的乐器吗?先让学生设想自己准备制作什么乐器,学生小组讨论制作什么乐器(引学生进行可行性分析如材料来源、技术难度、乐器质量、需要时间)。演示教材中学生制作的小乐器供学生参考。

小组讨论制作计划,给每个小组发一份计划格式纸,引导学生学习制定简单的工作计划。格式如:

第( )组制作计划

1、乐器名称:

2、打算选用材料:

3、制作方法:

4、预计完成时间: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设计出新颖的独特的乐器,并指导他们制作成功。

师:试一试,怎样让自己制作的小乐器发出声音?怎样让小乐器发出高低大小不同的声音?让学生演奏自己的乐器体验出问题的答案。即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交流制作乐器的收获,学生演示自己的乐器,也可演奏学生喜欢的熟悉的童谣,师生共同评价。多鼓励,给制作演奏成功的同学小纪念品。

用自己制作的小乐器组织一次演奏会吧。教师根据学生制作的乐器给予建议,支持学生演奏取得成功。

五、课外拓展 生活中的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乐器。请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材料来制作一件小乐器吧!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各自美妙的音乐都是由乐器演奏出来的,不同的乐器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还自己亲手制作了小鼓,愿同学们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制作小乐器

活动: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自制小乐器:计划——制作——试用。

第13篇:《自制小乐器》教案3

《自制小乐器》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利用身边的材料自行制作小乐器以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鼓励学生对小乐器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调试方法、改进措施等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小乐器的制作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评价能力,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

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经历对各种乐器发声方式的小组研讨过程。 ·经历小乐器的选材、制作过程。

·经历对小乐器的音调、响度的调节方法进行探讨的过程。 ·经历利用自制小乐器演奏简单乐曲的过程。 ·经历对自制小乐器的评价过程。 „„

3.组织、指导学生通过制作简单的小乐器的过程,获得有关乐器发声方式以及音调变化等浅近知识,了解到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种乐器的图片及实物,多种乐器的演奏录音带。学生准备——鸡蛋壳、瓶子、橡皮筋、树叶、纸张、铅笔、硬质管子、贝壳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引导语:前面几节课我研究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怎样传播的,也研究了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那么你们能否自己制作一种能发出美妙声音,并且有一定音调的小乐器呢? 2.出示课题:(板书)“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二、研究乐器发声的原理

1.出示乐器图片,并以具体的乐器为例,让学生先看看再听听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2.在讲台上演示乐器的发声,让学生观察不同的乐器是怎样发出声来的。 3.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 4.研讨乐器的主要结构和各部分所起的作用。

5.引导语:因其发音方式不同,发出的音也不同。下面我们就根据乐器的结构及各部分的特点和我们已准备好的材料来自制一种小乐器,你能不能做出来呀?

三、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乐器 1.学生构思,准备。

2.交流:你打算制作一个什么样的小乐器?怎样来制作?为什么要这样制作? 3.学生自制小乐器。

4.介绍自制的乐器。(引导学生从乐器的结构特点、发音方式等方面介绍。) 5.演示自制乐器。

6.引导学生就音调方面进行评价:谁的乐声好听谁的乐声不好听。

四、改变乐器发出的声音

1.观察乐器是怎样改变声音大小和音调高低的。

2.小组讨论或独立思考:怎样改变自己的小乐器的声音大小和音调高低。 3.用自己的方法改变一下乐器声音的大小和音调的高低。 4.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小乐器。

五、评价乐器的优缺点

(引导学生从乐器的发音、外观、性能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

只要动用我们的小智慧,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物品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奇妙功用!

第14篇:音乐欣赏课认识乐器教案

音乐欣赏课教案

欣赏内容:乐器 年级:四年级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重点:认识乐器,欣赏音乐

教学难点:体会音乐情感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以聆听感受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教学目标:

一、认识乐器,培养对音乐的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一、介绍小提琴

1、小提琴(violin)是一种超擦奏管弦得鸣提乐器。它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如果说钢琴是“乐器之王”,那么小提琴就是“乐器中的王后”了。

2、钢琴发源于欧洲,十八世纪初,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发明的一种类似现代钢琴的键盘式乐器,在以后的几百多年,又不断改进完善,方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现代钢琴 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世界上第一台钢琴,由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里于1710年前后在佛罗伦萨制造出来,当时取名为“弱和强”(Piano e forte)。后来几乎所有语种都称钢琴为Piano,就是Piano e forte的简称。中文称Piano 为钢琴。

3、吉他(英语:Guitar),又译为结他或六弦琴。属于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条弦,形状与提琴相似。吉他在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蓝调、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视为主要乐器。而在古典音乐的领域里,吉他常以独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当然,在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吉他亦扮演着相当程度的陪衬角色。

4、对于持续音,则必须运用两个打棰迅速交替敲击 同一音条以获得连续的效果。 强奏时,木琴音色刚劲有力,弱奏时则柔美悦耳。 短促而清脆,多用来演奏 轻快、活泼的乐曲,表达一种欢乐的气氛。此外,木琴还可以奏出美妙的滑音和动人的颤音,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课后学习:同学们可以在网上观看更多的乐器视频。

第15篇:《自制小乐器》教案1

《自制小乐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背唱、做律动等活动,使学生顺利掌握伴奏部分的音型节奏。

2.通过使用自制乐器为同学的演唱伴奏,培养音乐节奏感和协作、配合的能力。3.通过学习表现三拍子律动的简单舞蹈,进一步巩固对四三拍的认识与感受,培养身体协调性。

教学重、难点

1.学生学习用口风琴或自制的乐器演奏伴奏部分。2.演唱和伴奏之间的相互配合。

教材分析

本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廉价物品(如:各种陶、塑、纸,金属质地的瓶、碗、碟、罐、盒、管、绳等)以及自然界中容易被获取并利用的物质(如:水、木、竹、骨、石、谷等),通过自己的想象与创造,最大限度地开发这些物品的用途,自己动手制作出简单的能够吹奏、弹拨,特别是能够敲击的“乐器”。这些自制小“乐器”可包括:有固定音高的乐音乐器以及无固定音高的噪音乐器。教师一定要事先提醒学生:如果在制作中,遇到有难度或危险的操作,应在老师或家长的看护或帮助下完成。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导入

1.学生共同复习演唱《法国号》这首歌曲,要求背唱。2.学生自己边唱边表现四三拍强弱变化的声势。

3.学习简单的舞蹈律动,加深对四三拍节拍的感受与体验。(1)教师完整示范。

(2)教师分解示范,学生模仿。

(3)播放歌曲《法国号》的录音,学生自己做舞蹈律动。

二、学习用口风琴或自制的乐器伴奏

1.学生展示自制的打击乐器,并做简单介绍。2.教师对学生的自制乐器做简单评价。

3.请学生按乐器类型(皮质类、散响类、木质类、金属类以及有音高变化的和能发出特殊音响的)分组站立。4.分声部进行练习。

教师请全班同学分为两声部,分别用各自的小乐器表现两种节奏型,并相互配合。 (1)3/4 Ⅹ 0 0 |(建议用皮质类、金属类。)

(2)3/4 0 Ⅹ Ⅹ|(建议用木质类、散响类或有音高变化的乐器。) 特殊音响的乐器根据其发音特点,由教师现场决定其分类。

5.各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待学生配合默契,即可加入《法国号》演唱。 6.尝试配合演唱和伴奏《法国号》。

7.教师进行简单评价,指出不足,继续练习。8.再次合作演唱伴奏,要求相互配合默契,节奏准确。

9.教师示范用口风琴或自制的乐器演奏(保证学生的安全),为学生的演唱伴奏。10.请学生辨别伴奏的节奏是(1)(2)里的哪一种节奏型。

11.学生学习用口风琴或自制的乐器演奏伴奏部分。(根据学生能力可降低难度,每人只演奏一种音型,甚至是按节奏演奏一个音,但难度在于相互的配合。此方法更能培养学生神情专注、互相合作的能力。) 12.巩固练习,教师巡堂指导。

13.学生分为两部分,相互为同学的演唱伴奏。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能展示自己的作品,展现自己的才华,更能够与其他同学相互配合,完成我们的音乐活动。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够像今天一样完满地完成我们的每一个活动。

第16篇:自制乐器

自制乐器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简易的乐器。

2、能使学生做一些简易的小乐器。

教学重点

制作小乐器

教学难点

制作小乐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乐器,说出同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大小、高低不同。体验乐器声音的优美,激发学生探究、制作小乐器的欲望。

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1、制作乐器三步骤:

(1)根据乐器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鼓的形状大小各异,但它们都由鼓体和鼓面两部分构成,鼓面都是圆形的并且有弹性)

(2)根据乐器的构造进行制作,重点组装好发声部位的材料。(如小鼓的鼓面一定要绷紧)

(3)敲击小鼓,比较不同材料制成的鼓面发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演示、改进提高质量

2、制定设计制作小乐器的计划。

要求:(1)2人一个小组

(2)让乐器发出大小、高低不同的声音

师引导:提示前面所学的有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内容,认识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

(3)演奏作品,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交流让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做法,并作记录(P16)

(4)自我评价或对其它组制作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A、用来制作乐器的材料

B、乐器的外观和性能

C、如果重新制作乐器,会有什么变化?

D、如果可得到一件真乐器,它与你制作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E、对自己制作的乐器的自我评价

三、小结

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第17篇:奥尔夫乐器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高度赞誉和喜爱,更深得儿童的欢迎,因而在世界广泛流传。奥尔夫音乐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不仅让幼儿学习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而且对语言、模仿、创造等多方面有启智性的效果。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活动式教学,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使幼儿快乐地学习音乐,热爱音乐,鼓励幼儿表达自己,进行创新。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

1、听力训练。

2、节奏训练:打击乐器找节奏及应用。

3、律动训练:声势、形体、游戏等训练及应用。

4、语言学习:作为音乐语言教学训练及应用。

5、创造性能力培养。

6、奥尔夫器乐的练习:节奏、音条乐器、竖笛、键盘训练。

通过说、唱、跳、奏、戏剧表演、绘画等音乐舞蹈艺术形式,让学生发现自我,培养自己的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反应能力及全人格发展。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习,内向的宝宝开朗了;胆怯的宝宝勇敢了;孤僻的宝宝合群了;腼腆的宝宝大方了;

当他们听到音乐时,那怕是在陌生人面前,也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而且是那样地合拍;

当他们听完歌曲前奏时,会准确无误地唱起这首学过的儿歌,并且伴有即兴歌表演;当他们听到不同节奏的鼓点时,会合着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进行演奏,并且是那么的和谐;

他们能很顺利地融合到集体生活中,而且是班上学习进步最快的孩子;

有些宝宝加入了各级幼儿艺术团,其音乐感受能力、情感表现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完成排演能力都非常突出。

奥尔夫乐器16件套

1、蓝色8音铝板琴,长26CM,小头宽8CM,大头宽10CM.注两根琴锤

2、沙蛋1对(鸡蛋大小)

3、沙锤一对(长13CM)

4、双响筒一个(敲击可发出响筒声,用打棒刮螺纹可出鱼蛙声)

5、加沟单响筒一个

6、寸铃鼓2选1,(红白两色,没备注随机发)直径15CM

7、环保铃一对

8、塑料舞板一对(透明和不透明任选一)

9、打棒一对(又称节奏棒,两根棒子互相击打打出节奏)

10、4寸三角铁一个(边长10CM)

11、腕铃一对(长23CM)

12、卡祖笛一个(不是用来吹的,用嘴巴含住小的那一边,对着笛子说话或唱歌可发出不同的声音)

13、塑料串铃一对(规格8*8CM)

14、13铃一个

15、指镲一对

16、碰钟一对

第18篇:乐器演讲稿

从中国有关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资料中我们知道,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了打击乐器和吹管乐器,乐器演讲稿。打击乐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关于鼓、磬和钟的传说。《礼记.明堂位》说:“土鼓、蒉桴、苇籥,伊耆氏之乐也。”。传说中远古时期的打击乐器有土制的鼓、石制的磬和陶土制的钟。这一时期的管乐器有骨制的骨笛、芦苇编制的苇籥和陶土制的埙。原始社会时期的乐器中打击乐器占主要地位,当时乐器的形制和发音都非常简单和原始。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时,乐器的种类已有好多种,其中有打击乐器鼓鼗、铃、磬、编磬、钟、编钟、缶等等,吹奏乐器有埙、籥、言(大箫)、龢(编管吹奏乐器,小笙的前身)。到西周时期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弹弦乐器琴和瑟也已产生。按制成乐器的不同材料来分,当时的乐器可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不同材料做成的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称为“八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十二律的音律体系已完成,七声音阶已开始使用。至春秋战国时期又产生了一些新型的乐器,主要有弹弦乐器筝,击弦乐器筑和吹管乐器笛,秦汉时期又出现了吹管乐器排箫、羌笛和弹弦乐器箜篌、琵琶等。到这时,中国除了弓弦乐器外的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都已产生。弓弦乐器出现较晚,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始于唐代,《旧唐书.音乐志》载:“轧筝,以片竹润其端而轧之。”。唐代以来的文献记载中,多次出现过轧筝 、嵇琴、奚琴、胡琴、二弦等弓弦乐器的名称。

就一般的乐器发展史来看,最早产生的乐器是打击乐器和吹管乐器,然后出现的是弦鸣的弹拨乐器,最后出现的才是弦鸣的弓弦乐器。远古的原始人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发现用棒之类的东西打击一些不同的石块、陶土等固体物质会产生音高不同的声音,同时吹一些大小、长短不同的芦苇管之类的管子、动物的骨头或陶土制成的某些器皿时也会发出音高不同的声音,于是就慢慢地形成了音调很简单的原始打击乐器和吹管乐器。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现用丝或其它类似的纤维做成的线、绳之类张紧后,用手弹拨会发出声音,张紧程度不一样,线的粗细不一样,发出声音的高低也不一样,于是慢慢地产生了弦鸣的弹拨乐器。就世界乐器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弓弦乐器的产生远远晚于弹拨乐器,中国的弓弦乐器轧筝的最初形式最早出现于7~10世纪,欧洲的提琴类弓弦乐器则产生于15~16世纪。

关于中国弓弦乐器的起源,当代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中国弓弦乐器起源于弹弦乐器筝、弦鼗和奚琴,这是大部分学者的观点;二是中国的弓弦乐器由阿拉伯或印度传入中国;三是中国的弓弦乐器是由先秦时期的击弦乐器筑演变而来的。持第一种观点即“中国弓弦乐器起源于弹弦乐器”说的主要的代表有萧兴华先生(见发表于《乐器》1981年第6期的《我国拉弦乐器的产生和演变》)和朱岱弘先生(见发表于《中国音乐》1984年第2期《我国弓弦乐器的源流考》);持第二种观点即“中国弓弦乐器西来”说的,主要有中国学者周菁葆先生(见发表于《中国音乐》1987年第3 期的《胡琴的演变》)和日本的学者林谦三先生(见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东亚乐器考》)、岸边成雄先生(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1版《伊斯兰音乐史》)及田边尚雄先生(见《东洋音乐史》);持第三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项阳先生(见《中国弓弦乐器史》)。

中国的弓弦乐器从共鸣体的形制和演奏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唐代出现的轧筝为代表的共鸣体呈长方形的弓弦乐器(此类乐器国内已很少有使用),第二类是唐宋时期出现的胡琴类弓弦乐器。其中胡琴类弓弦乐器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唐代出现的奚琴(嵇琴)为代表的共鸣体呈圆筒形、琴杆呈细棒状的弓弦乐器(发展到目前的二胡、板胡、高胡等弓弦乐器),另一类是以北宋至元代时出现的制如火不思、琵琶的胡琴、二弦为代表的弓弦乐器(发展到目前流行于蒙古的马头琴和新疆的萨他尔等弓弦乐器)。

唐代出现的轧筝是中国弓弦乐器的始祖。轧筝在宋代时也称为秦,宋代曾三异的《同话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述:“世有乐器,小而用七弦,名‘轧筝’,今乃谓之秦,秦筝以一名为二物。”。《元史.礼乐志》中记载:“秦,制如筝而七弦,有柱,用竹轧之。”。轧筝的琴体的基本形制呈半圆弧状,有七根(或更多根)弦,弓在弦外演奏,一弦发一音,演奏方式有坐着或站着或边走边演奏。演奏时将琴靠在左肩上,左手持琴,右手持弓,一弓一音。轧筝类弓弦乐器到目前仍在民间可见其遗存,主要有河北邯郸的轧琴、山东青州的挫琴、广西的瓦琴、山西河津的拂琴、西安的轧筝、延边朝鲜族的牙筝等等。这些乐器都是唐代轧筝的遗存在各地的不同名称,这些乐器至今仍用竹片、高粱杆、芦苇杆、木棒之类的弓演奏而不用马尾弓。

山西河津文化馆现存有轧筝遗存拂琴一张,项阳先生曾在河津实地采访演奏拂琴的盲艺人张恩科,山东青州文化馆也存有轧筝遗存挫琴一张。据有关音乐机构实地调查,目前山东的青州市和东营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兰、巴马、凤山的交界处、吉林延边自治州的朝鲜族中、河南的平顶山、浙江的舟山等地仍还有人会演奏轧筝的遗存乐器。

作为中国弓弦乐器的最初形式轧筝出现于唐代,是用竹片或木棒等来擦奏的,这是没有争议的。但轧筝是从何种乐器演变而来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轧筝是由弹弦乐器筝演变而来的。萧兴华先生在《我国拉弦乐器产生和演变》一文中认为:“《旧唐书》並没有把轧筝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乐器来对待,而是把它作为弹弦乐器筝的一种变体记录下来,並特别对轧筝的演奏方法进行了说明,以示与弹弦的筝有所区别。从形制构造上来看,筝和轧筝没有多大区别,只是轧筝加了一根擦弦的竹棒。若从演奏角度和发音方式来看,两者就有了根本性的区别,筝属于弹弦乐器,轧筝则是擦弦乐器。就目前所知,轧筝是中国拉弦乐器的最初形式。”。持另一种观点的项阳先生则认为轧筝是由先秦时出现的击弦乐器筑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演变而来的。项先生在《中国弓弦乐器史》中认为:“中国的弓弦乐器是由击弦乐器演变而来,先秦时特有的一种板面状击弦乐器筑,在发展的过程中完成了由击弦向轧弦的嬗变,击弦之‘弓’演化成擦弦之‘弓’,产生了轧筝,继而影响了中国胡琴类弓弦乐器的产生,由此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弓弦乐器的发展轨迹。”。筑是我国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中晚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击弦乐器,就目前所见的文献资料来看,关于筑最早和最明确的记载是在战国时代。《战国策.齐策》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战国策.燕策》中则有高渐离击筑刺秦皇的悲壮故事,《史记.高祖本记》中有记载刘邦在家乡击筑並演唱《大风歌》的情景。魏晋六朝时期,战乱不息,筑的流传情况失载。至隋代筑被列入宫廷音乐,唐乐承隋乐旧制,筑入雅乐。《旧唐书.音乐志》载:“筑如筝,细颈,以竹击之,如击琴。”。至宋代筑仍有流传,宋以后就名存实亡了。作为击弦乐器筑,是用竹尺、竹片、棍棒之类的器物击奏的。项阳先生根据考古资料及有关历史文献的分析,推测筑是最有希望、最有可能成为弓弦乐器的。筑的击弦之弓在史籍记载中均为竹片、竹棍、竹尺、木棍,在其嬗变为轧筝之后,所用的弓依旧是竹片、桃枝、芦苇杆、高粱杆、木棍之类。直至20世纪,轧筝的遗存挫琴、拂琴、牙琴、轧琴等多种乐器仍使用高粱杆、芦苇杆等材料做的弓轧奏。

上面我们说明了中国弓弦乐器的最初形式轧筝的源流,下面将重点讨论中国胡琴类弓弦乐器的起源。胡琴即古代中国北方和西北方胡地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弦鸣乐器。自汉代至南北朝时期胡琴是弹弦类乐器的总称,如琵琶、忽雷等。唐宋时期的胡琴已有弹弦的和拉弦的两种,既有弹弦的胡琴如琵琶、忽雷等,又有弹弦和轧弦並存的胡琴如奚琴(嵇琴)。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诗云:“见学胡琴见艺成,今朝追想几伤情。捻弦花下呈新曲,放拨灯前谢改名。”。北宋陈旸《乐书》中云:“唐文宗朝,女伶郑中丞善弹胡琴,昭宗末,石众善胡琴,则琴一也,而有擅场,然胡汉之异,特其制度殊耳。”,这里所指的胡琴明显是弹弦乐器。唐代诗人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宴荣山人池亭诗》中:“竹引嵇琴入,花邀戴客过。”的诗句中所指的嵇琴应是用竹片擦奏的弓弦乐器嵇琴。

奚琴(嵇琴)作为中国胡琴类弓弦乐器的最初形成,从唐代孟浩然诗中我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正式明确见于历史文献的是北宋陈旸的《乐书》。《乐书》中对奚琴的来历、形制和演奏方式都有较明确的阐说:“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也类焉。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非用夏变夷之意也。”,从“至今民间用焉”的说法来看,这种“两弦间以竹片轧之”的弓弦奚琴其起源的时间应更早一些。一般学者都认为奚琴在唐代就有,奚琴即为唐代的嵇琴。

从唐宋时的有关文字记载中, 我们可以知道奚琴和嵇琴是同一种乐器的两个不同的名称。嵇琴在唐代的文献中有多处记载。崔令钦在《教坊记》中的教坊曲中记有《嵇琴子》的曲名。杜佑的《通典》中也对嵇琴有记述,但没有明示嵇琴是否为弓弦乐器,只是从诗人孟浩然的“竹引嵇琴入,花邀戴客过”的诗句中人们才推测其为用竹片擦奏的弓弦乐器。而宋代典籍中对嵇琴作为弓弦乐器则有明确的记述。宋代的《事林广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曰嵇琴。二弦,以竹轧之,其声音清亮。”。陈旸《乐书》中记述:“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宋代高承在《事物记源》中所记述嵇琴也出于弦鼗。“秦末人苦长城之役,弦鼗而鼓之,记以为琵琶始。按鼗如鼓而小,有柄,长尺余,然则系弦于鼓首而属之于柄末,与琵琶极不仿佛,其状则今嵇琴是也。嵇琴为弦鼗遗象明矣。唐《礼乐志》曰:‘琵琶体圆修颈而小,号秦汉子,盖弦鼗之遗制,出于胡中,传为秦汉所作,今人又号嵇琴为秦汉子。’。《通典》亦云‘汉秦汉子本出胡中,俗传是汉制兼以秦制者,盖兼用秦汉之法,而诸家皆记为琵琶之始,何也?或曰嵇琴,嵇康所制,故名嵇琴。虽出于传诵,理或然也。’”。

通过以上分析、讨论,我们可以认定嵇琴和奚琴确为同一种乐器的不同名称。总的来说其理由有下面几点。一是多处历史文献记载中都认为嵇琴和奚琴均出于胡中,二是嵇琴和奚琴均出于弦鼗形也似弦鼗状,三是嵇琴和奚琴较早时都是弹弦乐器,四是嵇琴和奚琴演变成擦弦乐器时均用竹片轧奏,五是古时嵇和奚发音均为xi。奚琴因出自古代奚人而得名。北宋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试院闻奚琴作》诗云:“奚琴本出奚人乐,奚奴弹之双泪落。”。奚琴在唐代以嵇琴相称,主要是奚在唐时人们的心目中为贬义之词,奚这一古代中国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常常沦为中原人的奴隶。《新唐书.北狄传》载:“奚亦东胡种,为匈奴所破,保乌丸山。汉曹操斩其帅蹋顿,盖其后也。元魏时自号库真奚,居鲜卑故地,直京师东北四千里。其地东北接契丹,西突厥,南白狼河,北鳛。与突厥同俗,逐水草畜牧,居毡庐,环车为营。”。奚人被中原人所掳掠,自然身份卑微,因而文人雅士们便将奚琴附会于嵇康,遂有嵇康制琴说,而嵇康本也姓奚,而当时嵇奚又同音(xi),因而唐时将奚琴称为嵇琴。

弓弦乐器与弹拨乐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弹拨乐器是用拨子、指甲等来弹奏的,而弓弦乐器则是用弓上的马尾摩擦琴弦而进行演奏的。中国胡琴类弓弦乐器的始姐奚琴在唐以前乃为弹弦乐器,它是怎样由弹弦乐器慢慢过渡到用竹轧的弓弦乐器,进而再过渡到用马尾擦奏的弓弦乐器的呢?从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知道唐时已出现乐器史上最早的弓弦乐器轧筝。轧筝是用竹片摩擦琴弦而发音的。奚族居住之地与西域之间的匈奴、突厥等民族在当时都没有任何关于棒擦的弓弦乐器的记载资料,至今所发现的考古资料中也没有这方面的任何依据,所以胡琴类弓弦乐器的鼻祖奚琴由弹弦乐器演变为用竹轧的弓弦乐器的过程中,受到中原地区发展较为成熟,流传区域已相当广泛的弓弦乐器轧筝的影响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轧筝形状呈长方形,象筝、古琴类乐器,安装弦的面板呈半圆弧状,弦数较多,演奏时弓子放在弦外。奚琴只有两根弦平行地由马子撑起,奚琴安弦的琴筒表面也是呈平面状的,如象演奏轧筝那样将弓放在弦外,则势必在演奏一根弦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另一根弦,这样就无法进行演奏。因此,奚人在将弹弦奚琴转变成拉弦奚琴时,只能将弓放在奚琴的两根弦之间,内、外弦有别地进行演奏 。奚人借鉴、吸收了中原的轧筝用竹片擦奏的方法,将他们原先作为弹弦乐器的奚琴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慢慢地向用竹片擦奏的拉弦奚琴转化。在唐宋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奚人演奏的奚琴有一个弹弦奚琴和拉弦奚琴交错叠置的阶段。奚琴在宋时才明确记载为拉弦乐器,但其时仍还有弹弦的奚琴存在。轧筝与奚琴在唐代文献中都有记载,但轧筝作为弓弦乐器在唐代中期的文献中就有明确的记载,而奚琴作为弓弦乐器在文献中记载就明显偏晚。唐宋时期拉弦奚琴的形成与确立,最为重要的是奚人受到了中原的轧筝用竹片擦弦的启迪,将轧筝的竹片之“弓”应用到弹弦的奚琴上,使其成为用竹片擦弦的奚琴,而完成了奚琴从弹弦乐器向拉弦乐器的演变。至此,我们应是比较清楚地理清了胡琴类弓弦乐器在唐宋时形成和确立的过程。

胡琴类弓弦乐器在北宋时(公元960~1126年)已出现两种不同的类型,即似弦鼗的奚琴类型和似琵琶的火不思类型。奚琴类的胡琴的特征是有圆形或碗形的琴筒,细长的琴杆,弓放于两弦之间演奏。火不思类的胡琴的特征是形状似琵琶而瘦长、琴筒一般呈梨形,弓在弦外演奏。火不思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流行的一种弹弦乐器。“火不思”一词最早见于《元史.礼乐志》,“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榼,以皮为面,四弦,皮饼同一弧柱。”。形如火不思的弓弦胡琴的记载最早也见于《元史.礼乐志》,“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 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火不思是蒙古人的称谓,在唐代时弹弦乐器火不思已有较广泛的流传,火不思在唐时也称忽雷。北宋时有火不思状的弓弦乐器出现,宋人所绘的《蕃王按乐图》中有火不思状的弓弦乐器。上述两种胡琴类的弓弦乐器无论在形制上还是在运弓的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形似弦鼗,弓在两弦间演奏,而后者形似火不思、琵琶,弓在弦外演奏。

胡琴类弓弦乐器开始时借鉴了轧筝竹片擦弦的演奏方法,即用竹片轧奏,后来才慢慢发展到用马尾弓演奏。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云:“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从沈括的记述中,我们可以认为宋时中国胡琴类弓弦乐器已完成了从竹片弓擦弦到马尾弓擦弦的过渡。

胡琴类弓弦乐器的始祖奚琴确立之初,其弓是借鉴了轧筝的竹片弓。奚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所居住的地域竹子很少,却有着丰富的马尾资源。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用马尾做弓演奏奚琴的优势,因而用马尾弓取代竹片弓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从竹弓到马尾弓的发展是胡琴类弓弦乐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革命性的变革。胡琴类弓弦乐器马尾弓的使用影响了中国以后广大胡琴类弓弦乐器的发展。

中国唐时打击乐器、吹奏乐器 、弹弦乐器都已各成体系,并且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弹弦乐器古琴、琵琶,无论是从形制上还是从演奏技艺和演奏的曲目上都已相当成熟和完美。正是在弹弦乐器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作为乐器发展史上第四大类弓弦乐器产生的条件已经成熟。随着唐时城市市民文化的勃兴,音乐文化开始从唐代的歌舞大曲的辉煌转向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这意味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新发展,意味着其时人们音乐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人声,注重歌唱性。《宋史.乐志》中的记载多处反映出这种观念:“《礼》‘登歌下管’,贵人声也……”。“堂上之乐,以人声为贵,歌钟居左,歌磬居右。”。弓弦乐器的优势就在于其歌唱性,在于其比其它乐器更适合于模似人声。所以尽管当时弹弦乐器处于高峰发展时期,但因时人音乐审美观念的转变,以及其时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兴起发展,从而为弓弦乐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赖以生存的空间。因而唐时弓弦乐器的产生也就成了自然之事。

贵人声的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到唐时则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唐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书成于公元894年)中云:“歌者,乐之声也。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诸乐之上。”。这里的丝应指弹弦乐器,因其时弓弦乐器还处在初期形成阶段。竹类气鸣乐器以其悠长的音调,比弹弦乐器更接近于人声,因而有丝不如竹的说法。而弓弦乐器,特别是一弦多音的胡琴类弓弦乐器能演奏出无断续的流畅悠扬的声音,能更有效地模似人声,因而弓弦乐器从其一出现就显示出了较强的生命力,演讲稿《乐器演讲稿》。 宋代刘敞诗云:“奚人作琴便马上,弦以双茧绝清壮。高堂一听风雪寒,座客低回为凄沧。深入洞箫抗如歌,众音疑是此最多。可怜繁手无断续,谁道丝声不如竹。”。元散曲家张养浩《折桂令.咏胡琴》中云:“八音中最妙惟弦……引玉杖轻笼慢捻,赛歌喉倾倒宾筵。”。可见这弓弦之“丝”明显优越于管乐之竹更有赛歌喉之妙。

中国弓弦乐器出现于唐宋时期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其时打击乐器、吹奏乐器、特别是弹弦乐器的大发展为弓弦乐器的产生提供了音乐文化背景条件,二是时人音乐审美观念的转变,贵人声的观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三是其时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发展的需要。

中国胡琴类弓弦乐器在唐宋时期形成后,随着城市市民文化的勃兴及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发展,越来越确立了其在音乐活动中的地位。唐宋以后的民间音乐活动中和宫廷音乐活动中胡琴类弓弦乐器已成了不可或缺的乐器。但从唐宋时起至清末近千年的漫长时期内,胡琴类弓弦乐器却一直发展相当缓慢,缺乏独立性。其在中国古代乐器史上的地位远不如其它乐器,特别是弹拨乐器古琴、琵琶那么显赫。古琴从先秦到明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化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乐器,历代文人雅士所著琴论、琴曲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古琴音乐上产生了数不清的琴家、弹不完的琴曲。另一种弹拨乐器琵琶的演奏艺术在明清时达到了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不少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千锤百炼,历代相传,乐曲更有大曲、小曲之分,文曲、武曲之别。胡琴类弓弦乐器一直到明清时期,随着戏曲音乐的快速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才越来越变得重要。清人吴太初《燕京小谱》 说:“蜀伶新出琴腔,即甘肃腔,名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工尺咿唔如语,旦色之无歌喉者,每借以藏拙焉。”。胡琴酷似人声,以致于可达到为演唱者藏拙的程度。胡琴在中国戏曲大发展的明清时期才开始在戏曲音乐中登堂入室,同时大大促进了胡琴类弓弦乐器的发展。

20世纪初,中国的戏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剧种繁多(有370多种),流派纷呈。特别是由板腔体演变而来的以弓弦乐器胡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梆子腔和皮黄腔戏曲种类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弓弦乐器胡琴的地位及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弓弦乐器胡琴的优越性是其它任何乐器所不能代替的。在这种情况下,胡琴的种类和演奏技艺都得到了较唐宋以来近千年从未有过的大发展。中国二胡音乐的奠基人刘天华先生在论胡琴时指出:“这乐器,从前国乐盛行时代,以其为胡乐,都鄙视之,……然而,环顾国内皮簧、梆子、高腔、滩簧、粤调、川调、汉调以及各地小曲、丝作合奏、僧道法曲等等,哪一种离得了它。它在国乐史上可与琴、琵琶、三弦、笛子的位置相等。”。胡琴特别是二胡作为一种独奏乐器,登上专业音乐表现的舞台,正是始于20世纪上半叶的刘天华先生。刘天华先生(1895~1932)作为中国现代二胡音乐的奠基人和二胡专业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致力于“国乐改进”,在继承传统,广泛学习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还刻苦学习、研究小提琴演奏艺术和西洋作曲理论,先后创作了《良宵》、《病中吟》、《光明行》、《烛影摇红》等十首二胡曲,并对二胡的制作规格、定弦、演奏音域的扩展、演奏技法和训练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重大改革,大大地提高了二胡的艺术表现力,使二胡从一件伴奏乐器提升为音乐会的独奏乐器,使处于民间状态的二胡进入到了高等音乐学校的课堂。在刘天华先生的努力下,终于使胡琴类弓弦乐器二胡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使中国弓弦乐器二胡的地位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在提到刘天华先生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提及年长天华两岁,创作了不朽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阿炳——华彦钧先生(1893-1950)。阿炳,江苏无锡人,35岁双目失明,以卖艺为生。作为民间艺术家阿炳,通过他的演奏、创作实践,也将二胡演奏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50年夏天,无锡籍的杨荫浏先生和曹安和先生专程去无锡对阿炳进行了采访录音,为中国乐坛抢救性地保留了二胡名作《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名作《龙船》、《大浪淘沙》、《昭君出塞》。

二、二胡演奏技术改进之我见

自刘天华先生创立中国现代专业二胡学派70多年来,二胡音乐无论从乐器制作改进,还是从演奏技术的提高、发展和二胡独奏曲、协奏曲的创作上来说,都得到了相当迅速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优秀二胡作品,如《赛马》、《江河水》、《三门峡畅想曲》、《河南小曲》、《红军哥哥回来了》、《蓝花花叙事曲》、《新婚别》等等。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二胡演奏家,如刘明源、闵惠芬、王国潼、吴之珉、沈凤泉等等。

自刘天华先生奠定二胡音乐基础,使二胡成为独奏乐器,70多年来,中国的二胡音乐艺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创作、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大量优秀二胡作品的出现,推动和促进了二胡演奏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二胡乐器的改革。20世纪60年代采用金属弦代替丝弦,使二胡在音色、音量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非常有效地克服了丝弦二胡演奏中的易跑弦、断弦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二胡的表现力。但二胡还属于在发展中的乐器,无论从乐器的构造,还是从乐器的演奏技术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高。

由于二胡在构造上与马头琴、提琴类等乐器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而增加了二胡在演奏上的难度。首先,二胡的弓不象提琴类弓弦乐器那样是放在弦外演奏的,而是在两根弦之间演奏 ,这就使得我们必须用两种不同的运弓方法来演奏内、外弦,而提琴类乐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其次是二胡的弓放在两根弦之间,位于琴筒的上面板上,演奏时弓毛直接贴在琴筒的上面板上,弓毛与面板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必要的摩擦,造成能量损耗,甚至影响二胡的发音。第三是二胡弓紧靠着琴筒的上面板,演奏时由于弓杆的重力作用,不可避免地会使弓杆碰到琴筒的面板,产生摩擦,产生杂声、噪音,造成更大的能量损耗,严重影响二胡的演奏音色。由于上面几个问题,大大增加了二胡运弓的技术难度,所以要在二胡上获得象提琴上同样优美的、符合科学振动的声音难度也大得多。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二胡演奏技术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但在二胡发音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去解决。

我曾师从二胡名家沈凤泉先生和吴之珉先生,所接受的是良好的传统二胡训练。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发觉自己演奏二胡所发出的声音从科学振动原理上来说与优秀的小提琴家和大提琴家的发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一种美的声音的艺术。所以如在二胡上发不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无论多好的音乐,都将会暗淡无光、缺乏活力。

优美动听的声音即优美的音色,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从演奏乐器的角度来说,音色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乐器音色,二是演奏音色。乐器音色是乐器所固有的音色。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这是乐器的固有性质所决定的。二胡有二胡的音色,笛子有笛子的音色,钢琴有钢琴的音色。人们能很容易地区别出各种不同乐器的音色。就是同一种乐器由于制作材料不一样、制作工艺不一样,他们乐器音色也存在着区别。一架专业演奏钢琴与一架普通练习钢琴,由于所采用的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因而这两架钢琴的乐器音色就有显著的不同。乐器所固有的乐器音色不是我们器乐演奏家所要研究的课题,而是乐器制作家们研究的课题。乐器的演奏音色才是我们器乐演奏家所要研究的课题。由于演奏方法的不同,就是在同一乐器上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会有所不同,这个音色就是我们所说的乐器的演奏音色,是我们所有的器乐演奏家所要追求的主要目标。

作为弓弦乐器二胡和提琴都是由马尾摩擦琴弦,使琴弦产生振动而发音的,只不过是二胡与小提琴、大提琴的振动载体即共鸣腔体的材料和形状、体积不一样,所发出的乐器音色不一样而已(二胡上发出的是二胡声音,小提琴上发出的是小提琴的声音),但在发音原理上应该是完全一样的。抱着这样一个宗旨,我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思考、探索、实践二胡的发音。

长期来,我一直倾听诸如西班牙大提琴家pablo Casals、俄罗斯大提琴家Mstislav Rostropovich 和小提琴家David Oistrkh及美国小提琴家Jascha Heifetz、Isaac Stern、Yehudi Menuhin等弦乐演奏大师的演奏录音,为了能在自己内心建立起一种美好的弓弦乐器的音色概念,即一种良好的内心听觉。古人说:“未曾画竹,先要有成竹在胸。”。我们演奏乐器也必须先做到胸有成声,然后才能在乐器上演奏出美好的声音来。演奏音乐不但需要我们具备一种良好的音准概念,同时也非常需要具备一种良好的音色概念。我们必须对乐器的演奏音色十分敏感,要确立一种对演奏音色细微差别的分辨能力。我在欣赏、分析优秀弦乐演奏家的发音的同时也常倾听其他各类优秀器乐演奏家和优秀歌唱家的录音。人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这样,通过长期欣赏、分析、比较各类优秀器乐演奏家演奏和优秀歌唱家演唱的录音,我们才能确确实实地建立起良好的内心听觉。如没有良好的内心听觉,我们就无法在乐器上演奏出优美动听的声音。

有了良好的内心听觉,要想在二胡上演奏出持续的、有穿透力的、甜美的声音,还必须掌握一种正确的演奏方法。匈牙利女小提琴家Kato Havas在《小提琴演奏的新途径》(“A New Approach to Violin playing”)一书中说:“我越来越感到在小提琴演奏动作中的任何生理紧张都是错误的,是自找麻烦,而且是不必要的。”。通过长期的学习、研究、探索和实践,我感到正确的演奏方法应是最简单、最随便、最放松、最不费力的, 并能在演奏中去除任何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只要掌握、实现了这个原则,我们也就掌握了正确的演奏方法,也就能在二胡上演奏出振动充分自如、优美动听的声音。我们强调演奏动作的自然、放松,不费力,并不是说一点也不用力。在乐器上使琴弦振动发出声音,需要能量,没有能量琴弦就不会振动,也就不会产生声音。Kato Havas说:“事实一再向我们证明,好听的声音是和个性、才能没有关系的,它不是多年来艰苦练习的结果,只不过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正确的压力用于正确的地方的问题而已。”。所以要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的声音,必须要有一种正确的运弓方法和按弦方法,即在必要的时刻将正确的压力用于正确的地方,只不过这种压力应该是一种柔和的、有弹性的、活的压力。任何僵硬的、没有弹性的、死的压力都会使琴弦发生错误的、不规则的振动,此时琴弦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立即就会成为大量的噪音和少量乐音的混合体。不光是运弓时使用了不正当的压力会毁坏二胡的发音,就是左手手指在按弦时也同样存在着一个怎样正确用力的问题。Kato Havas认为:“错误的运弓可以毁坏世界上最好的左手技术。”,“正是在我们手指尖和琴弦接触的时候,有关音质的生死攸关的问题就产生了。”。在我多年的演奏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到在演奏二胡中左右手的自然、放松再强调也不会过份。Jascha Heifetz的学生美国著名小提琴家Erick Frieman在谈到Heifetz拉琴的情况时说:“……他的手放松得象一个芭蕾舞演员在空中飞。 我一直感到如果我站得离他太近,呼吸太重的话,我真能把他的琴和弓从他手中吹掉。”。可见演奏乐器时要多么的放松。

为了能在二胡演奏中做到左、右手充分的放松,只有经过长期不断的思索、学习、实践,尽力慢慢地来摆脱、克服演奏这一乐器中的不管什么样的紧张、僵硬和拘谨,大胆地探索、尝试一些新的演奏方法才能实现。在实践中,我总是一直用这样的思想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练琴。

在二胡演奏中,如何做到正确的持弓、运弓和如何做到正确的持琴、按弦是至关重要的。按照最简单、最随便、最放松、最不费力并能在演奏中尽力去除任何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紧张这一演奏原则,在持弓时我们必须避免那种很拘谨地用右手和右手指主动地去抓住或握住弓子的做法,因为这样做很容易造成持弓时右手和右手手指乃至手腕、手臂和肩的人为的紧张。在持弓时只要想着将弓子轻轻地放入自然、放松的右手手指和手上去就行了,这样就能较容易地避免由于用手和手指拘谨地去握弓而引起的人为的紧张。关于运弓,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持弓方法后,做到肩、臂、手腕、手、手指各部分动作的自然、放松、协调和平衡, 在运弓时弓毛就会自如地在弦上运走,并能产生一种弓子在空间运行的感觉,这样就能去掉运弓中人为的紧张与不正确的压力。上面所讲的持弓和运弓的原则正是正确的二胡演奏所需要的。左手持琴的要求是要做到左大臂、小臂、手腕、手及手指的自然、放松,使手指在琴弦上能轻松、自如地上下运动,没有沉重感。正确的持琴是将琴杆轻轻地放入左手虎口处,而不是用左手拘谨、人为地去握住或抓住琴杆,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地做到左手及整个手臂的放松。关于按弦,总的要求是手指尖在触弦时要非常敏感,不能对琴弦施加任何拘谨的、僵硬的、死的压力。这样做对二胡的发音是极为重要的。

上述对二胡的持弓、运弓和持琴、按弦等方面的想法和要求,是我多年来在演奏实践中不断追求和探索的过程中得出的体会。但要在实际演奏中真正按这种想法和要求去做好,真正在二胡上演奏出持续的、有穿透力的、有弹性的、有活力的声音,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甚至终身的努力。多年来,我经常学习、参考、借鉴小提琴、大提琴的演奏技法和歌唱的发声方法等,阅读了不少关于小提琴、大提琴演奏的专著,从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东西。通过对小提琴、大提琴等科学演奏方法的学习、借鉴和不断的思索、实践,使自己在二胡演奏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多年来的训练过程中,总是会不断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常常是在某一点上有了一点小小的改进、一点小小的进步后,又会发现另一些问题,然后经过一番苦苦的思索,又会取得一些进步。在无数次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的循环中,慢慢探索出了一条二胡发音的新途径。

一个人只要有坚强的自信心,有一种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一种为了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不计名利地刻苦努力,总是有希望成就任何事业的。只要有这种虔诚之心,一定是会感动上帝的,上帝一定会帮助你成就事业的。感谢上帝对我的帮助,使我在音乐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步。

由于二胡的弓放在两根弦之间,我们必须用两种不同的运弓方法来演奏内、外弦,而且二胡的弓直接位于琴筒的上面板上,在演奏时由于弓杆的重力作用,不可避免地会使弓杆碰到琴筒的面板,产生摩擦,产生杂声、噪音,造成较大的能量损耗,严重影响二胡的演奏音色。为了有效地克服以上二胡构造上存在的问题,使右手在运弓时尽可能地做到放松,避免在运弓时由于弓杆、弓毛摩擦琴筒面板而产生噪音、杂音和能量的损耗,经过反复的思考和试验,我在现有的二胡上作一点小小的改良,增加一点小小的东西,改良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非常有效地克服了原先在运弓时由于弓杆摩擦琴筒面板而产生的噪音、杂音和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具体的做法是在琴筒上面板右边紧贴琴杆的地方固定一块面积约为14x28mm,厚10mm的红木之类的东西,演奏时弓毛贴在这小块的红木上,不跟琴筒面板直接接触。这样,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弓毛与琴筒面板大面积接触而产生的摩擦与损耗,另一方面由于整个弓的位置比原先提高了10mm, 因而在演奏中有效地克服了由于弓杆的重力作用而使弓杆与琴筒面板的接触和摩擦而引起的杂音、噪声和能量的损耗。这样一来使二胡的演奏音色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使二胡的运弓质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二胡持琴姿势一般都将二胡的琴杆向前倾斜45度角左右。由于二胡琴杆向前倾斜,左手就必须来承担二胡琴杆前倾而产生的重力。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左手额外的负担而引起的紧张,使得在演奏中换把时或多或少地出现紧张和手指按弦时触弦不灵敏,因而影响二胡的演奏音色。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在演奏时可采取将琴杆垂直向上,使整个二胡能自然地直立于左大腿的根部上。这样,左手持琴就非常轻松,没有任何负担,手指在按弦时触弦也非常灵敏。采用这样的持琴方法,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原来必须由左手来承担琴杆前倾所产生的重力而造成不可避免的左手的生理紧张。

通过上述对二胡结构上所做的一个小小改良和对持琴方法的改进,既成功地克服了由于二胡构造上存在的问题而引起的运弓上的困难和麻烦,又有效地解决了原来必须由左手来承担琴杆前倾所产生的重力而造成不可避免的左手的生理紧张。为在二胡演奏中做到左、右手的自然、放松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长期来,我一直在探索、寻找一条二胡演奏、特别是二胡发音的新途径,因为传统的二胡演奏在发音上还存在着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同时二胡在构造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使二胡的构造更趋合理,为了使二胡的发音更完美、更符合科学,我曾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和实践,试图来克服二胡构造上的不足和摆脱二胡演奏中的任何生理上的紧张和拘谨,以求获得正确的二胡发音。做任何事情正确的方法应该只有一种,而错误的方法往往有成千上百种,所以为了获得一种正确的方法,往往要经过成千上百次的试验。

我认为,在二胡上一定可以演奏出符合科学振动原理、优美动听的声音,而且这种优美的声音一点也不会比小提琴、大提琴等其他弦乐器所发出的声音逊色。中国的二胡完全可以进入国际弦乐演奏舞台。

我在二胡演奏实践中寻求、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作一些改良,寻找一种客观存在、一种二胡所固有的正确的发音规律和演奏方法。正确的二胡发音和演奏方法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可以去发现它,找到它,应用它。

第19篇:乐器讲解

乐器

一、定义

在奥尔夫的教学中一般不用难以操作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而采用易操作的有固定音高的和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两大类.奥尔夫乐器的诞生来源于一个教学原理:人们只有在音乐实践中才能学到音乐。

二、奥尔夫乐器教学的作用

1、打击乐器最易奏出节奏,这迎合奥尔夫以节奏为第一的目的.

2、打击乐器容易掌握,避免演奏者的技术负担.尤其对于孩子可以使它们尽心的演奏.

3、打击乐器的运用非常广泛,他可以排练已经编好的歌曲和器乐曲.在排练过程中,可让孩子们交换乐器,以便他们能够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使用.

4、打击乐器可以与朗诵,表演,舞蹈相结合起来运用.

三、奥尔夫乐器分类及特点:

奥尔夫乐器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无固定音高系列的打击乐器;第二类是有音高的乐器。

1、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

⑴ 皮革类:即鼓类,常用的有手鼓、儿童军鼓、八寸六铃鼓(老师)

六寸四铃鼓(学生用)、班戈鼓、海鼓、印第安鼓、地鼓

乐器特点:由于一般鼓类都是由皮革蒙在有共鸣体的圆桶

上做成,因此最大的特点是有较强的共鸣声,音量大、浑厚在强拍上给人稳定感。

⑵木质类:用竹木制作的。如单、双响筒、多音响筒、高低

梆子、响板、打棒、刮梆、龙口梆子、方梆子、鱼蛙、直筒蛙)

乐器特点:声音清脆、明亮、短促无延绵音、颗粒性强,

因此在教学中敲打节奏复杂、速度较快一些的节奏型,常担任“旋律声部”奏起来节奏清晰、干净。

⑶金属类:用铜等金属制作。如三角铁、卡巴撒、吊镲、厚

指铜镲、铜碰钟、铜锣)

乐器特点:延绵音长、声音明亮、穿透力强。

⑷散响类:主要根据发声特点命名的。从原材料讲有金属制

作的,如串铃、腕铃、腰铃、四铃板镲、八寸铃鼓圈;还有竹木制作的迷你小砂筒、红绿砂筒、蓝刻雕花沙锤;还有塑料制作的砂蛋、塑料沙锤。

乐器特点:音量小,声音细碎,在打节奏时也比较难控制,

所以一般不易作强拍和较快而复杂的节奏型,但

因它的音长是靠摇动控制,所以适于作长音演奏,对感受音的长度来说是比较理想的打击乐器。

2、有固定音高的乐器(音调乐器):八音音砖 铝片琴 木琴

☆效果乐器:主要是用于表现声响效果的乐器。由多种材料制作,如:风铃、雨声响筒、长蛇鞭、鸟叫器。

四、在教学中的应用:

1、节奏训练( 打击乐器最擅长的当然是节奏感训练,根据朗诵、声势提供的节奏都可以从“说”、到“动”、到“奏乐”。)

2、音乐要素的学习( 节奏乐器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并不只是训练音乐要素中的节奏感受,还涉及到了对音量、音色的训练以至曲式结构的学习,都可通过节奏乐器进行训练。)

3、打击乐器为节奏朗诵、歌曲、声势伴奏

4、即兴创作

5、打击合奏曲

第20篇:乐器学习心得

乐器学习心得

以粗浅的经验分项谈一谈,虽然以前乐团纳新是一定要忽悠人学铜管的

萨克斯、黑管、长笛属于木管,小号、大号、圆号、长号属于铜管乐器,分类方式现在看来不算严谨,感兴趣可自查。

1.萨克斯、黑管

固定而单一的指法(初学),要求不算严格的嘴形,较容易的发声都让它们名列榜首。

学会基本指法就可以吹流行歌曲,平时拿来自娱自乐很靠谱。萨克斯除乐团比较酱油外,拿来流行摇滚爵士都是上好的,有随行箱的话中音高音都非常便携。黑管是乐团旋律乐器,谱面内容丰满,不会无聊,乐器盒小随便塞书包里。

2.长笛、小号

长笛虽然指法固定,但气息难。嘴形虽好掌握,但吹出来的气只有三分之一进了管体,在别的初学者长音动辄三四十秒的情况下你吹十几秒已经要缺氧晕彩生活不能自理了。高音部分对气息质量有要求,音准上也较萨克斯、黑管难把握。 小号发音不难,但同一指法可依气息吹出不同的音。 初学者吹出以上两乐器的声音已经比较容易让自己受打击…长笛很优雅,小号很生猛。长笛谱面内容异常丰满,更和近亲短笛

一起永远飘在乐团之上;小号音色鉴别度高,在管乐团中拥有统治地位,段数高了吹起爵士也是极好的。小号便携度和黑管类似,而长笛是最好拿的乐器,加上乐器盒虽然塞不进塞进女生小香包,但也没比它大多少

3.长号、大号

长号不同的音使用不同的把位,同一个把位也依照嘴形、气息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音。低音乐器音准较高音乐器好把握些,但你想像一下也该知道长号的音准很容易成问题。

长号对肺活量有一定要求,而肺活量是大号的基础。大号的音准、指法不太困难,而且演奏曲目一般速度很慢音符很稀。但是,你得有比较强健的体魄来hold住乐器,比较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耐住寂寞,比较丰满的钱包来顶住乐器的消费压力…

优秀的长号手一向是乐团香饽饽,对于初级乐团来说乐团水平往往和长号手数量正相关。长号要是吹起爵士,那就是销魂的一逼啊!大号基本没有自带的,带的话箱子都有轮,当个大件行李;而长号箱还算可以,就是盒子有点长。

4.圆号

交响乐的乐器之王。

最丰富的泛音,要求最高的音色(不然就是噗噗噗),谱面内容也会比较丰满,乐器制作质量占比重也大。

学了以后基本只能跟团混,自己玩起来除非对古典乐有极大兴趣,不然会无聊。平时遇到亲朋好友,那经常就是阳春白雪。乐器盒基本上是一个大书包的尺寸,那个喇叭口也是可以拧下来的。

乐器教案模板
《乐器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