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药学导论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4:22:10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药学导论

浅谈药导

【初识药导】20实际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药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改革。因此,药学导论课程的开设是以是大学生已进入大学就能感受到药学的启蒙教育和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的。 根据我个人的初步认识,我认为药导课程主要是围绕药物的起源、药物的种类、药物的作用和药物的发展来向学生们介绍药学的概念的,“药导”顾名思义就是带你走进药学,引领你更深入的了解“药”的意义,这门课程彻底改变了我对“药”就仅仅是用来治病的工具的想法。然而“药”只是“药学”的一个代名词而已„„药学就是一个

未被发现的宝藏一样,在等待着我,等待着我去探索和发现!

【药学】药学属医学与理学,分入药学类门类,专业名称——药学。进入或选择该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要学个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药学科研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驾驶的基础和较宽广的转特质是,培养能从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评价、临床合理用药、医药经营及管理、新药研究与开发、药品生产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个技术。

3、具有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能力和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5、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医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事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论和中药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2周左右,修业年限为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或理学学士

【导引过程】根据我所了解的《药学导论》一书,我认为“药导”大致是这样来导引我们来学习和了解药学这门课的:

绪论:主要介绍了以下几点:药物的萌芽、古代药学的发展、近代药物的发展、现代药物的发展、现代药学的概念与特点和21世纪药学发展趋势。

该绪论大致让我了解了“药物”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并让我了解到药对人类的重要性!在人类与疾病的战斗中,人类不断摸索,不断试验,不断发展,人类从古至今更清楚的认识了:“药”,更充满信心的发展了“药”不断的扩大着“药”的领域和种类,可以不谦虚的说这样一句话,我国的“中药”就是“药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典范!

生药学: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生药学的性质与任务、生药的名称和分类、生药的化学成分生药的质量标准、生药的鉴定、生药的生产、生药的商品流通、生药的应用和生药的发展趋势

药物化学: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药物化学的性质和任务、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关系、药物的转运代谢与药效关系、有机物的化学结构修饰、常见有机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及简介、新药的开发的途径和方法、药物化学进展。

天然药物化学:它向我们介绍了天然药物化学的性质与任务、天

然药物化学在发扬祖国医药学中的作用、天然药物化学的内容、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

药理学:在这章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以下内容:它的历史与发展、它的研究内容、常见药物药理。

药剂学:它则分为药剂学的历史与任务、药剂学的内容和药剂学分支学科与任务这三个方面。

药物分析学:这章有药物分析学的性质与任务、药学分析学的主要内容和药物分析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生物制药:我想我们对这一章节的内容已经不陌生了吧„„在高中的生物这门课程中,我们已经深入的了解了生物制药的过程和方法,其有几个生物药品的流程我们也是学过的,虽然只是纸上谈兵,但这也让我对生物制药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对这一章节有着一点小小的亲切感。

中药学:在中药学里则有以下内容:中药的性质与任务、中药的产地采集和储存、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应用及现代化。

药学统计学:主要讲统计和分析。

药事管理学:主要针对药品的管理。

高等药学教育与药学学习:主要讲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药学。

【怎样对待药导】虽然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中的药学导论课是以大讲堂的形式来开展的,有些人可能认为既然是大讲堂就没必要很认真的对待,但其实药学导论课是比较贴近于我们的专业的,它是对我们专业的介绍课,就像是我们虽然选择了一个景点,但仍需要一位导

游来导引我们,带我们轻松的了解我们的专业——药学。真的很感谢这门课,感谢给我们上这门课的老师„„

【总结】通过这次论文的撰写,让我深入的了解了药导的内容与作用,也让我对“什么是药学”的迷茫大大减少,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我在药学专业上的未来还不是很清楚,但我至少通过这次论文为自己规划一下,因为我对药学有了比较深入了解。

参考文献:药学导论

专业:XX

班级:XXXX

姓名:XXXX

学号:XXXXX

推荐第2篇:药学导论复习题

第一次课:

一、名词解释:

药剂学 剂型 制剂 药典

二、填空与判断题的知识点: 商代(BC1766)已使用汤剂 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 夏商周医书《五十二病方》《甲乙经》《山海经》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记载10余种剂型 唐《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最早的国家制剂规范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收载剂型61种、药物1892种

不同时代的药典代表着当时医药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一个国家的药典反映这个国家的药品生产、医疗和科学技术的水平。

国家药典是药品监督检验的重要技术法规,也是药品生产和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标志。 药典中收载的品种是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并规定了这些品种的质量标准。

药剂的工业生产质量和数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药学科学水平

DDS的研究目的是以适宜的剂型和给药方式,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生物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理学中已证明有效的药物,当制成某种剂型或以某种途径给药后的体内过程。

药剂学中新剂型的发展,需要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基础,药剂学的发展向生物药剂学提出新的要求。

三、选择题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d 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

E、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尼莫地平片等均为片剂剂型

2、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b A、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B、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C、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D、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E、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3、下列关于药典叙述错误的是d A、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标准的法典 B、药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

C、药典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D、药典中收载已经上市销售的全部药物和制剂

E、一个国家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国家药品生产、医疗和科技水平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

A、国家药典委员会制定的药物手册

B、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b C、国家颁布的药品集

D、国家药品监督局制定的药品标准 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的法典

5、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颁布使用的版本为e A、1990年版

B、1993年版

C、1995年版

D、2000年版

E、2005年版

6、新中国成立后,哪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国药典》b A、1950年

B、1953年

C、1957年

D、1963年

E、1977年

7、各国的药典经常需要修订,中国药典是每几年修订出版一次c A、2年

B、4年

C、5年

D、6年

E、8年

B型题 [1—4]abcd A、物理药剂学

B、生物药剂学

C、工业药剂学

D、药物动力学

E、临床药学

1、是运用物理化学原理、方法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有关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剂型特点、质量控制等内容的边缘科学。a

2、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边缘科学。b

3、是研究药物制剂工业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科学,也是药剂学重要的分支学科。c

4、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d X型题

1、下列属于药剂学任务的是

A、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B、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C、新原料药的研究与开发 D、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E、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abde

2、以下属于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的是

A、物理药学

B、生物化学

C、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D、药物动力学

E、临床药学 acde

第二次课

一、填空与判断:

1、制剂的要求中,“三小”是指-------、-------、-------。(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

2、颗粒剂根据在水中溶解情况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

剂、泡腾性颗粒剂)

3.注射剂的给药途径主要有-----、-------、-----、-----和-----五种。(静脉注射、脊椎腔注射、

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

判断题

1、硬胶囊剂不能填充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对

2、油溶液型混悬型注射剂通常具有延长药效的作用。(对) 知识点:

非经胃肠道给药包括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黏膜给药、腔道给药

注射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注射剂、混悬型注射剂、乳剂型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末 同一药物的给药途径不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药效 改变给药途径有时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药理作用

缓释制剂的工艺原理主要是基于溶出速度的减小和扩散速度的减慢

二、选择题:A型

1、关于液体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同相应固体剂型比较能迅速发挥药效 B、液体制剂携带、运输、贮存方便 b C、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D、水性液体制剂易霉变,需加防腐剂

E、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外用

2、液体制剂特点的正确表述是

A、不能用于皮肤、粘膜和人体腔道 B、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 b C、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度大,不易引起化学降解

D、液体制剂给药途径广泛,易于分剂量,但不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 E、某些固体制剂制成液体制剂后,生物利用度降低

3、下列是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c A、无菌

B、无热原

C、融变时限

D、澄明度

E、渗透压

4、有关散剂的概念正确叙述是a A、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B、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C、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只能外用 D、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只能内服 E、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只能内服

5、关于颗粒剂的错误表述是 d A、飞散性、附着性较小

B、吸湿性、聚集性较小

C、颗粒剂可包衣或制成缓释制剂

D、干燥失重不得超过8% E、可适当加入芳香剂、矫味剂、着色剂

6、下列是片剂的特点的叙述,不包括e A、体积较小,其运输、贮存及携带、应用都比较方便 B、片剂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C、产品的性状稳定,剂量准确,成本及售价都较低

D、可以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片剂而满足临床医疗或预防的不同需要 E、具有靶向作用 多选题:(X型题)

1、有关颗粒剂正确叙述是 acde A、颗粒剂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B、颗粒机一般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 C、若粒径在105~500μm范围内,又称为细粒剂 D、应用携带比较方便

E、颗粒剂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引入

2、在药典中收载了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主要有 abcd A、主药含量

B、粒度

C、干燥失重

D、溶化性

E、融变时限

3、胶囊剂具有如下哪些特点 abd A、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提高稳定性 B、可弥补其它固体剂型的不足 C、可将药物水溶液密封于软胶囊中,提高生物利用度 D、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 E、生产自动化程度较片剂高、成本低

4、哪些性质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胶囊剂 acde A、药物是水溶液

B、药物油溶液

C、药物稀乙醇溶液 D、风化性药物

E、吸湿性很强的药物

5、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常用 ac A、滴制法

B、熔融法

C、压制法

D、乳化法

E、塑型法

6、胶囊剂的质量要求有 abce A、外观

B、水分

C、装量差异

D、硬度

E、崩解度与溶出度

问答题

1、注射剂按分散系统分为哪几类?

溶液型注射剂、混悬型注射剂、乳剂型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末(粉针)。

2、片剂的常用辅料有哪些?

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着色剂、甜味剂、芳香剂等

推荐第3篇:药学导论论文

药学导论论文

经过了8周的学习,我对药学这门专业有了初步的认识,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有个模糊地印象,而是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构架,再这门课中,更是清楚地知道了药学下所分的二级学科,对药学各方面的研究方向有了清楚的认识,也对药学这门课程的发展前景有了较大的憧憬。

首先我准备先总体谈一下学习完《药学导论》这本书以后的感想和我对药学这门课的了解。在第一章和第十二章的学习中,通过第一章我基本了解了药物和药学的发展历史,对药物的概念和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药学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明确的方向,也知道了药学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这门学科在社会中的发展趋势,而在第十二章中,逐渐知道了药学对人才的具体需要,我们应该以什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来学习这门学科,对于我们最关注、最切身的问题——就业,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使我明白到既然选择了这门学科,就要义无反顾地学习下去,要努力认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让自己的未来更加明确。

在第二章中,首先是懂得了生药学主要是从事生药品质鉴定、炮制加工和新药的研究开发工作,而在当前状况中生药学的主要任务是努力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应用基础研究并且开发现代中药。除此以外,也对生药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内容上的了解,学习了一些生药的分类、化学成分等地皮毛,总体来说,我认为生药的应用范围很广,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从本章的学习中我认识到虽然目前看上去我们能应用的药物很多,但是实际上生药还有很多我们不明的部分等着我们去发现。

在第三章中,主要学习的是天然药物化学,初看目录是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将药物化学下的这一分支特意拿出来介绍,但是在学习完这一章以后,才了解到为什么说这是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正因为重要性所以才要另用一个章节来详细讲解。而这门课程主要是对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结构类别、理化性质、提取分离与纯化和结构鉴定与结构修饰的。它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天然药物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防治疾病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可以这样说这门学科主要是为了临床用药,提高药效方面而存在的,所以这门学科的发展方向也主要是对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的分析与改造,让药更好更有效地对抗疾病,服务于人类。

在第四章中,主要学习的是药物化学,这门课程对全面掌握药学领域各学科的知识起重要的桥梁作用,它是关于药物的发现、确证和发展的科学,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作用方式,而且研究范围涉及广泛,如:开发新药、合成药物、阐明药物理化性质等方面,是重要的带头学科。在当今这个疾病横行的社会,很多新型疾病不断产生,而治疗这些疾病的重任便落在药物化学上面,对新药的不断需求,让这门学科迅速发展,也让这门学科的任务越来越重,正因为如此重要,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努力学习,新药开发和药物有效成分的利用变得刻不容缓,用我们的知识让疾病不再横行。

在第五章和第六章中,主要学习的是药理学和药剂学,讲解了这两门课程的发展历史在当前情况下的任务和发展的前景等,而药理学主要研究了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是医与药间重要的桥梁,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剂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虽然两门学科都主要是学习理论上知识,但是正是有了这些理论的支持才能让其它学科更好地发展。

在第七章的药物分析学中,它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则还是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发掘出来。在第八章的生物制药中,介绍了它的含义、地位和重要性等方面,虽然这门科学起步晚,但它却以惊人的速度在成长、在进步。

对于第九章,则介绍了中国最有历史性的学科——中药学。中国是一个注重中药发展的国家,虽然中药可能没有西药发挥作用速度之快,但是它却是更有效、更持久的,有很多方面,中药的神奇作用对于西药领域是无法解释的,通过这门课程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更

进一步地了解中药这个神奇的东西,对于当今中药的现代化速度是越来越快了,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把我们中国的瑰宝——中药发扬光大,让它走出中国,走向世界,造福更多的人类……

在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中,讲解的是药学统计学与药学信息学和药事管理学,在这两部分中虽然和制药、研究药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它们却是药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这两个学科的发展让多种的药的资料等能格式化,帮助其它学科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查阅,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对其它学科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在谈完了对这本书每一章的理解和收获以后,下面我想谈一下自身在药学这个专业上所倾向的学科。

可能是因为从小对实验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吧,所以在学习完药学导论后,对药物化学这一块有比较大的兴趣。通过学习得知了当今药物化学的几个重大任务,分别有

1、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间的关系,为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剂型选择、药品的分析检测和正确使用及其保管贮藏等奠定化学基础;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间的关系即构效关系,为临床药学研究中配伍禁忌和合理用药,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以及新药研究和开发过程中药物的结构改造奠定理论基础;

2、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与机体组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3、研究药物的最佳制备方法;

4、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的新药。正是因为药物化学在现在具有如此沉重的任务,所以我更想去尝试,更想去挑战自己。

不仅如此,还由于药物化学有涉及新药研制、药物分析和药效测定等方面的工作,所以对我的吸引力就更大了。想要研制新药,可能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于自己是作为人类中的一员,看着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型疾病出现,但却没有多少药物能发挥作用,能消灭疾病,就人类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不想看见自己周围人遭到疾病的困扰,不想再看到那么多痛苦的人在呻吟,所以想通过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能尽力研制出能减轻病人痛苦的药,甚至是能帮助他们摆脱病魔,还有一小部分原因是自己想要完成自己的梦想,想要成为一位事业型的女性,想要在自己的事业中做出成果,所以才想要在将来涉及关于制药方面的知识。

此外我还比较喜欢药物成分的分析和药物的临床型测试。喜欢药物成分分析是因为觉得药物组成成分的结构很有趣,同时也喜欢在分析成分实验中,当添加不同试剂有不同的结果和现象时的那种欢乐感和满足感,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的好奇心,而这也是我喜欢药物的临床型测试的重要原因。

虽然谈自己的理想和兴趣是非常简单,但是要实验自己的理想却是非常的艰难,过程是充满困难和考验的,绝非像说出来那么容易,即便如此,我还是仍然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我会下定决心,努力学习,我要坚定自己的意志,不能畏惧在实现我梦想的途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我要勇往直前,一定要尽自己全部的力量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最终结果不随人愿,但我还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曾经如此努力过,到时候便不会觉得后悔,但如果我连开始的勇气,想要实现理想的信心不够坚定的话,那么最终是注定我会失败的,到时候我将连后悔可惜的机会都不能获得,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努力吧,为目标而奋斗,为了实现理想,为了不后悔。

推荐第4篇:药学导论(大作业)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药学导论》大作业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完整的检验原始记录都应包括哪些内容?

药品的原始档案以文字、图表、数据、摄影等方式记录和见证了研究的真 实过程和科技的发展。

药品研究原始记录是新药研究的凭证、参考依据和科学研究最真实、最可靠的历史过程记录文件,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 。

2.简述大孔树脂的预处理和再生。大孔树脂预处理与再生方法

一、树脂的预处理

1、树脂装入交换柱后,用蒸留水反洗树脂层,展开率为50-70%,直至出水清晰、无气味、无细碎树脂为止,再用50%-100%乙醇10-15倍体积慢速淋洗。

2、用约2倍体积的4-5%HCl溶液,以2m/h流速通过树脂层。全部通入后,浸泡4-8小时,排去酸液,用洁净水冲洗至出水呈中性。冲洗流速为10-20m/h。

3、用约2倍树脂体积的2-5%NaOH溶液,按上面进HCl的方法通入和浸泡。排去碱液,用洁净水冲洗至出水呈中性。流速同上。酸碱溶液若能重复进行2-3次,则效果更佳。经预处理后的树脂,在第一次投入运行时应适当增加再生剂用量,以保证树脂获得充分的再生。

二、树脂再生方法

1、酸性树脂用2.5倍树脂体积的HCl溶液(浓度4%)以2倍树脂体积60-80 min通完,然后用纯水的相同流速(慢速淋洗)30 min之后,加大流速(6BV/h)快速淋洗至出水PH至6-7为止。

2、碱性树脂方法同上,再生剂为4%NaOH溶液,尘洗终点为出水PH7-8。

3、中性树脂配制碱性盐水(含8%NaCl,2%NaOH),以用2.5倍树脂体积60-80 min通完,然后浸泡2-4小时,以纯水淋洗至出水PH呈中性。

3.药品质量标准中的性状项下都包括哪些内容?

药品质量标准的性状项下主要记叙药物的外观、臭、昧、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如《中国药典》关于阿司匹林的性状描述为“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略带醋酸臭,味微酸”,又如《中国药典》对葡萄糖性状的描述为,“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无臭,味甜”。药物的外观具有鉴别的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的内在质量。

4.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随机发现

(2)从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中获得 (3)以体内内源性活性物质为先导化合物 (4)从药物代谢产物中寻找

(5)通过观察药物的临床副作用或者老药新用 (6)给予生物大分子合成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得到 (7)通过组合化学合成机高通量筛选得到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药学导论》大作业

(8)从药物合成的中间体中发现

(9)其他新的发现方法(针对核苷酸、综合平台)

5.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的优点有哪些?

⑴可以在接近室温(35~40℃)及CO2气体笼罩下进行提取,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因此,在萃取物中保持着药用植物的全部成分,而且能把高沸点、低挥发度、易热解的物质在其沸点温度以下萃取出来.⑵使用SFE是最干净的提取方法,由于全过程不用有机溶剂,因此萃取物绝无溶剂残留,同时也防止了提取过程对人体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是100%的纯天然提取方法.⑶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当饱含溶解物的CO2-SCF流经分离器时,由于压力下降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气液分离)而立即分开,不仅萃取效率高而且能耗较少,节约成本.⑷CO2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萃取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属于不燃性气体,无味、无臭、无毒,故安全性好.⑸CO2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取得,且在生产过程中循环使用,从而降低成本.⑹压力和温度都可以成为调节萃取过程的参数.萃取速度快.

二、学习《药学导论》中药剂学相关知识的感想。(50分)

1.题目自拟。题目应是内容的集中概括,要具体,有吸引力。 2.字迹工整,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应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3.字数不能少于800字。

学习《药学导论》的体会与收获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我所在的专业开设了《药学导论》课程,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如下的知识:药物的产生到现今的历史;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物制药;中药学;药学统计学;药事管理学。

在众多关于药学的知识里,我对其中的药事管理学比较感兴趣,对此我下课特意查阅了关于药事管理学的资料,以下就是我在《药学导论》的延伸下查阅理解的药事管理学。

药事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法学,管理学,还有经济学。法学是为指导我国已逐步进入法制社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以法律的授权按法定的程序,执行相关的监管活动。而管理学、经济学为手段药事管理专业课程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必须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的分析方法,这也就有别于其他传统的药学理论课(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等等)。也有别于普通的经济学、管理学,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药事管理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在药学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的手段来分析。药事管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涉及到药学事业的各个层面,与药学活动有紧密的联系。缺乏药事管理的约束,药学活动就不能有秩序、有规律、公平合法地进行。任何药学工作者都离不开这门学科的指导。目的是通过对我国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药品管理的体制、机构以及药事活动的主要环节及其基本规律的学习,使学生具

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管理和监督的能力,并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工作,为执业药师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该课程也是执业药师和执业中药师都必考的科目之一《药师管理与法规》的主要内容,占执业药师和执业中药师考试总分的比重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药学导论》大作业

25%。其在执业药师考试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这门课程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分不开的。药事管理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每一位药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无论在药学工作的哪一个岗位都需要了解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在课后我了解了药事管理学科的发展、性质和内容,包括这门学科在我国药事管理的发展情况,了解了我国国家药物政策及其监管;在课堂中老师还介绍了药师和药学其他职业的相关情况、法规,以及作为一名药师和药学从业者所应有的职业道德。

我还了解到各种药事组织,包括药品监管组织、药学教育科研组织和社会团体、国外要是管理体制和结构;而且,我还学到了我国药品管理立法的相关细则和药品管理的一些规定,包括药品管理立法、药品注册管理、特殊药品管理、中药管理、药品信息管理、制药工业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品市场营销与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在课上赵蕊老师还重点强调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下课查阅了解到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药品专利保护、药品商标保护、还有文献著作权的保护。

老师在课上强调了这门课在执业药师资格证的考试中占的比重很大。课后我了解到考取执业药师资格证书所应准备的科目和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信息,这为我以后就业之后参加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打下了基础,使我更有目的的去准备,而不是盲目的涉猎知识。

在《药学导论》课堂授课中,老师还讲解了药物与我们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决不能马虎,而且药品市场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利润也是相当高的。

还有许多关于我们国家现在的医药行业的不足,需要更多药事管理学方面的人才来提出可行的药品管理规范等来健全我国的药品市场。

在此我也下定决心好好学习知识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为我国的药品管理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为国家的药品管理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推荐第5篇:药学导论一次作业答案

《药学导论》一次作业答案

(2012.2)

填空题目答案

1.中国古代春秋时期最早有药物记载的书籍为 《 诗经 》 ;《神农本草经》出现于

汉 代(朝代), 公元元年 时期;《伤寒杂病论》为 东汉 年代, 张仲景 所著(人名);中国古代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为《雷公泡炙论》,著于

南北朝时期 时期。

2.17—18世纪药剂师在药房开展研究工作,已经发现了多种化学药品

(至少列举三种):铅、铁、硫酸铜、砷等;硫酸钠——芒硝,酒石酸、尿酸、草酸、乳酸、苹果酸、五倍子酸等一系列有机酸,

3.纵观20世纪100年来药物的发展,药物发展呈现三次重心转移和飞跃。

第一次为 时期(年代),标志药物为、等,主要治疗 疾病。

第一次是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药物的发展重心是针对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这一次飞跃是以磺胺药、抗生素的发现与大量生产使用为标志的。

4.疾病的致病因素分为四类:外在因素、内在因素、自然环境与社会心理因素。外界因素包括: ①生物因素 ②物理因素 ③化学因素 ④营养因素

5.知识产权是指包括著作权、、、、、、商号、等科学技术成果权在内的一类民事权利的统称。知识产权:是指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明权、发现权、商业秘密、商号、地理标记等科学技术成果权在内的一类民事权利的统称。

定义与概念题

健康 生命质量 基因工程 受体 细胞工程 酶工程

定义与概念题目答案

1.[健康] 广义的健康概念(WHO):“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个体在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

2.[生命质量]

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生活标准,以及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在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各个方面的主观感受和综合满意度。

3.[基因工程]

指将体外非同源DNA重组,通过载体使基因转移到宿主细胞中,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的质粒中表达,生产所需药品的一种技术。宿主细胞首选是原核或真核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菌质粒存在于微生物细胞内,具有遗传表达特性。

4.[受体]少数激素类受体在细胞浆内,大多数受体嵌在细胞膜上。它可以识别能与之结合的底物,一旦与底物结合后,就会启动细胞功能性的变化,如开启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或者激活特殊的酶,从而导致细胞生理变化产生效应。

5.[细胞工程] 利用细胞融合或体外杂交方法,使非同源基因组与不同细胞质共存一体,有计划地保存、改变和创造细胞遗传物质。细胞工程应用最广泛者为——单克隆抗体、药用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疫苗、抗诊断试剂、主动靶向肿瘤细胞的“生物导弹”。

6.[酶工程] 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是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或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项技术。它包括酶的固定化、细胞的固定化、酶的修饰改造及酶反应器的设计等技术。

简述题

1.迄今为止,有哪些传染病已经被药物成功控制? 2.简述药物发展的社会化特征。 3.简述药品的特殊性。

4.20世纪未,我国提出医药产业要实施五大战略性转变,简述其内容。5.简述合理药物设计的靶点类型。

6.列举心脑血管药物的三大作用靶点及代表性药物。

简述题答案

1.有哪些传染病已经被药物成功控制?

答:被药物控制的各类烈性传染病:

细菌性感染:鼠疫、伤寒、百日咳、脑膜炎、炭疽杆菌、新生儿破伤风、白喉、猩红热、结核病、麻风病、痢疾;

螺旋体感染:梅毒、钩端螺旋体、幽门螺旋杆菌(消化系统溃疡)等。 2.简述药物发展的社会化特征。

答:医药成为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技术和产业、医药产业是国际公认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高效益。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GDP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近期世界各国和地区选择的战略技术和产业。药学成为一种社会事业,医药学发展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关注,国家和社会力量的加入 重视医药是各国政府的职责之一。 3.简述药品的特殊性。

答: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特殊的性质,特殊的用途,特殊的时效性,特殊的消费方式,特殊的质量要求。(以上每点均需要考生展开举例说明)

4.20世纪未,我国提出医药产业要实施五大战略性转变,简述其内容。

答:1998年国家医药主管部门提出医药产业要实施五大战略性转变 1)新药开发从仿制向创新并举;2)市场结构从单纯国内市场向国际并举;3)工业结构从单纯原料药生产向原料药和制剂并举;4)技术结构从单纯合成制药向合成制药与生物制药并举;5)企业规模结构从分散向集中。 5.简述合理药物设计的靶点类型。

(1)以受体为设计靶点,导致了几百种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特异性的受体新药问世。其中绝大多数是GPCR的激动剂或拮抗剂,如治疗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AT1受体拮抗剂洛沙坦等,中枢镇痛的阿片κ受体激动剂丁丙诺啡等,抗过敏性哮喘的白三烯LT受体拮抗剂普仑司特等,以及抗胃溃疡的组胺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等。

(2)以酶为设计靶点。抗肿瘤药物中的芳构酶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物中的环氧酶-2(COX-2)抑制剂,调节血脂药物HMG-CoA抑制剂,降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肾素抑制剂、前列腺增生治疗药物中的5α-还原酶抑制剂等。其中,一氧化氮(NO)以及有关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的研究,已是近年来生物医学和药学研究的前沿之一。

(3)以离子通道为设计靶点,离子通道类似于活化酶,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功能。根据病变的离子通道使离子流动异常,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可以用药物进行调控。如阻断Na+通道的河豚毒素,引起Na+通道开启的海葵毒素等。Na+通道阻断剂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利多卡因、美西律等。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的药物,如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尼莫地平等1,4-二氢吡啶类Ca2+拮抗剂,以及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等K+通道的拮抗剂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

Cromakalin、Nicorandil等K+通道激活剂,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的治疗。

(4)以核酸为靶点。以已知的抗肿瘤药物为先导,以DNA为靶点设计新的抗癌药物和寻找抗衡致病因子的新药抗真菌药物等。

6.列举心脑血管药物的三大作用靶点,作用原理及代表性药物。

以普萘洛尔为代表的-受体阻滞剂,以维拉帕米为代表的钙拮抗剂,80~90年代成功地从新的药物作用靶点研究出以卡托普利为代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

β受体阻滞药。β受体阻滞药如普萘洛尔,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窦房节的自律性,减慢心率;也能降低心房内的传导组织及浦氏纤维的自律性并减慢传导;能抑制房室节,减慢传导,延长有效不应期。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

Ca2+通道阻滞药的共同作用是阻滞Ca2+的内流,从而调节Ca2+参与的细胞过程。如维拉帕米,抑制Ca2+内流,降低窦房节和房室节4相坡度,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延长有效不应期。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氧耗。适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别是兼有冠心病、高血压的心律失常患者。

卡托普利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该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水平降低,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适用于原发性及肾性高血压。

论述题(要求理论结合实际,并谈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1.简述中国古代名医孙思邈的医德思想,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2.何谓老年社会?谈谈老年社会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影响和挑战。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那些?试从全社会角度,结合中国国情谈谈如何有效控制艾滋病?

论述题(要求理论结合实际,并谈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1、简述中国古代名医孙思邈的医德思想,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第一段:全面叙述孙思邈的医德思想。

第二段:结合其中一点,自身最有感触的一二点,展开叙述。

2、何谓老年社会?谈谈老年社会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影响和挑战。

答:如果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超过 7%,或者14岁以下人口少于30% ,老年性国家或地区。一些与老年相关的疾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痛风、糖尿病等)、老年性痴呆等老年人常见病发病率将呈上升趋势,给

医学、药学带来挑战,目前疾病机理尚不明确,特效药物不多。(需要考生展开)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那些?试从全社会角度,结合中国国情谈谈如何有效控制艾滋病?

答: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三种途径传播。

有效控制艾滋病措施

1)加强宣传,充分认识病因,危害,防止高危人群继续感染; 2)加强药物研究,提高医学治疗效率;

3)对血站供血血源、同性恋、吸毒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感染;政府加大投入,集社会全部力量预防。 4)考生展开并补充

推荐第6篇:药学导论学习报告(版)

学习《药学导论》学习体会

一转眼,我已经是一名大一新生了。而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首先学习的与专业有关的课程就是《药学导论》。这门课程是对我们关于药学的启蒙教育,它主要是给我们介绍以后关于药学学习的不同方向以及对药学课程及知识的基本了解,引导我们获得正确的、全面的药学概念。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如下的知识:药物的产生到现今的历史;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物制药;中药学;药学统计学;药事管理学。

通过老师们生动形象的讲解,我对药学这个专业的认识又深刻了一步。在我学完《药学导论》后,我认为这是一门覆盖范围十分宽广,应用十分广泛的学科。它是研究药物本身与药物应用的科学。在药物本身性状研究方面,有研究药物自身性质、自身鉴别、自身发展以及管理规律等:而在药物的实际应用方面,有研究药物与人体或者药物与各种病源生物体的互相作用与规律,即药物作用机理毒理和新药研发方向。药学旗下的其他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同时对化学这门基础学科有很高的要求。药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对实验素质的要求很高,要求我们能够独立思考或者有合作分工的进行实验方案的分析与实验本身的进行,还要有总结实验和进行反思的能力。

药学学科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它不仅是人类战胜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医疗保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推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它对基础学科如生命科学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基础学科的发展。可以说药学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也是一门需要我们具有极强的专业知识,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科。

因此,在进一步了解药学这门学科的特点的基础上,我深刻地认识到我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先打好基础学科,为以后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在课外多多阅读有关书籍培养兴趣并做好复习预习的工作;我要学会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查阅资料、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我不能轻视实验,培养自己的实验素质,实验时认真仔细,试验后及时总结反思。 药学学科下共有六个二级学科: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同时还有药事管理学、药物统计学、药学信息学等有关学科。

而我对药物化学有较强的兴趣。药物化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有机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在有机合成发展过程中合成的有机物{很多为染料}构成了潜在的药品原料。19世纪末零散的有机合成药品如非那西丁、氨基比林、阿司匹林等药品已经出现而越来越多的天然有机物的提纯使得有药效的化合物种类急剧增多。另一方面随着有机化学理论的日渐成熟药物化学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药物化学分化独立条件已经成熟。后又经过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时期和其后至今的药物设计时期,随着基础学科的不断发展。分析方法和对应的仪器水平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药物化学中的药物合成开始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与科学原理,即进入了药物设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定量构效关系。药物化学作为一门经典的药学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化学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结构测定、化学制备、结构与药效相互关系、药物作用的化学机理以及寻求新药途径和方法。作为药学的核心学科之一,药物化学在建立临床用药化学理论基础、阐明构效关系以及定量构动关系乃至化学合成药物的研发与制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看出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有:一 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间的定性、定量关系。二 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与机体组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三 研究药物的最佳制备方法。四 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的新药。

而药物化学的核心是先导化合物的发掘与优化。1先导化合物的发掘。先导化合物的获得途径很多,包括随机与逐一筛选与意外发现先导化合物、从天然活性物质中发现先导化合物、生命基础研究中发现先导化合物、由药物临床副作用观察发现先导化合物、研究药物的体内生物转化发掘先导化合物、组合化学的方法产生先导化合物、基于大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设计先导化合物、对现有药物的不同类型与药理作用进行总结研究发现药理活性股骨架和基因从而发现先导化合物等方法。2先导化合物的优化。由于先导化合物自身往往在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有较大的缺点,只是作为线索物质。所以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就在新药 的研发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剖裂与拼合、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前药设计方式优化、设计软药方式优化。

因此为了学好药物化学,我们要认真学习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药物的运转代谢与药效的关系,有机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常见的有机药物类型,新药开发的途径和方法,药物化学进程等知识。

药物化学虽然已经发展了近两百年,但是它仍然富有创新的气质。这不仅来源于基础学科的进步和分析方法的进步,更依赖于药物化学自身包含创新的气质与灵感的成分。药物化学的发展趋势还是集中于方法学的改进和药物自身的类型创新。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现代生物技术是必然趋势,加强对自然界的利用也是今后药物化学尤其是中国的药物化学界的重要发展方向。

药学导论的学习到此结束,但我在药学研究的道路上永不停歇。

推荐第7篇:学习药学导论的体会

学习《药学导论》的体会与收获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我所在的专业开设了《药学导论》课程,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如下的知识:药物的产生到现今的历史;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物制药;中药学;药学统计学;药事管理学。

在众多关于药学的知识里,我对其中的药事管理学比较感兴趣,对此我下课特意查阅了关于药事管理学的资料,以下就是我在《药学导论》的延伸下查阅理解的药事管理学。

药事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法学,管理学,还有经济学。法学是为指导我国已逐步进入法制社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以法律的授权按法定的程序,执行相关的监管活动。而管理学、经济学为手段药事管理专业课程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必须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的分析方法,这也就有别于其他传统的药学理论课(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等等)。也有别于普通的经济学、管理学,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药事管理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在药学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的手段来分析。药事管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涉及到药学事业的各个层面,与药学活动有紧密的联系。缺乏药事管理的约束,药学活动就不能有秩序、有规律、公平合法地进行。任何药学工作者都离不开这门学科的指导。目的是通过对我国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药品管理的体制、机构以及药事活动的主要环节及其基本规律的学习,使学生具

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管理和监督的能力,并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工作,为执业药师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该课程也是执业药师和执业中药师都必考的科目之一《药师管理与法规》的主要内容,占执业药师和执业中药师考试总分的比重为25%。其在执业药师考试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这门课程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分不开的。药事管理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每一位药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无论在药学工作的哪一个岗位都需要了解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在课后我了解了药事管理学科的发展、性质和内容,包括这门学科在我国药事管理的发展情况,了解了我国国家药物政策及其监管;在课堂中老师还介绍了药师和药学其他职业的相关情况、法规,以及作为一名药师和药学从业者所应有的职业道德。

我还了解到各种药事组织,包括药品监管组织、药学教育科研组织和社会团体、国外要是管理体制和结构;而且,我还学到了我国药品管理立法的相关细则和药品管理的一些规定,包括药品管理立法、药品注册管理、特殊药品管理、中药管理、药品信息管理、制药工业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品市场营销与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在课上赵蕊老师还重点强调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下课查阅了解到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药品专利保护、药品商标保护、还有文献著作权的保护。

老师在课上强调了这门课在执业药师资格证的考试中占的比重很大。课后我了解到考取执业药师资格证书所应准备的科目和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信息,这为我以后就业之后参加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打下了基础,使我更有目的的去准备,而不是盲目的涉猎知识。

在《药学导论》课堂授课中,老师还讲解了药物与我们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决不能马虎,而且药品市场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利润也是相当高的。

还有许多关于我们国家现在的医药行业的不足,需要更多药事管理学方面的人才来提出可行的药品管理规范等来健全我国的药品市场。

在此我也下定决心好好学习知识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为我国的药品管理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为国家的药品管理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推荐第8篇:药学导论考试简答题[优秀]

我国古代主要代表本草著作有哪些主要特点?意义是什么?

简介:《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革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意义:《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特点:有了准确性,李时珍尝了所有记载药,确定了药草属性;有了图形不至于药乱;比以前的更全面,药草比以前多更写出生长地理位置;对化学、地质、天文方面做了重大贡献。

什么是药品?具体有哪些分类?

一、药品与非药品分开

二、处方药与otc的分开

三、内服外用的分开

四、易串味的单独放。

其余的可以按功能分或者剂型分。按照功能与用途分

0

1、抗生素类药品0

2、心脑血管用药0

3、消化系统用药0

4、呼吸系统用药0

5、泌尿系统用药0

6、血液系统用药0

7、五官科用药0

8、抗风湿类药品0

9、注射剂类药品

10、糖尿病用药

11、激素类药品

12、皮肤科用药

13、妇科用药

14、抗肿瘤用药

15、抗精神病药品

16、清热解毒药品

17、受体激动\\阻断药和抗过敏药

18、滋补类药品

19、维生素、矿物质药品中药的常用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膏剂、栓剂、洗剂、丹剂等。

西药的常用剂型有:片剂、胶囊剂、注射剂、颗粒剂、溶解剂、软膏剂、栓剂等。

我国药学的发展方向?

1.生物制剂(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技术)

2.创新型(扩大市场)

3.推广中医药(发展中国古代特色)

推荐第9篇:学习药学导论的体会[推荐]

学习《药学导论》的体会与收获

姓名:夏冰清班级:生物工程二班 学号:2010408222

210年六月战罢,休息四月,带着疲惫的身子,怀着对大学的热情进入了大学。无数圆了大学梦的莘莘学子们告别温暖的家庭,独自去异乡书写自己的壮丽青春。

一转眼就大一第二个学期了,根据专业教学培养计划,我所在的生物工程专业开设了《药学导论》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介绍我们以后向生物制药方面学习的一个桥梁。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如下的知识:药物的产生到现今的历史;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物制药;中药学;药学统计学;药事管理学。

赵蕊老师的生动形象的讲解让我明白我学习这个专业的方向和需要钻研的关于生物制药的一些方面。在众多关于药学的知识里,我对其中的药事管理学比较感兴趣,对此我下课特意查阅了关于药事管理学的资料,确定了我以后考取研究生的方向就是药事管理学。以下就是我在《药学导论》的延伸下查阅理解的药事管理学。

药事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法学,管理学,还有经济学。法学是为指导我国已逐步进入法制社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以法律的授权按法定的程序,执行相关的监管活动。而管理学、经济学为手段药事管理专业课程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必须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的分析方法,这也就有

别于其他传统的药学理论课(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等等)。也有别于普通的经济学、管理学,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药事管理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在药学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的手段来分析。药事管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涉及到药学事业的各个层面,与药学活动有紧密的联系。缺乏药事管理的约束,药学活动就不能有秩序、有规律、公平合法地进行。任何药学工作者都离不开这门学科的指导。目的是通过对我国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药品管理的体制、机构以及药事活动的主要环节及其基本规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管理和监督的能力,并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工作,为执业药师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该课程也是执业药师和执业中药师都必考的科目之一《药师管理与法规》的主要内容,占执业药师和执业中药师考试总分的比重为25%。其在执业药师考试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这门课程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分不开的。药事管理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每一位药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无论在药学工作的哪一个岗位都需要了解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在课后我了解了药事管理学科的发展、性质和内容,包括这门学科在我国药事管理的发展情况,了解了我国国家药物政策及其监管;在课堂中赵蕊老师还介绍了药师和药学其他职业的相关情况、法规,以及作为一名药师和药学从业者所应有的职业道德。

我还了解到各种药事组织,包括药品监管组织、药学教育科研组织和社会团体、国外要是管理体制和结构;而且,我还学到了我国药品管理立法的相关细则和药品管理的一些规定,包括药品管理立法、药品注册管理、特殊药品管理、中药管理、药品信息管理、制药工业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品市场营销与药品流

通监督管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在课上赵蕊老师还重点强调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下课查阅了解到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药品专利保护、药品商标保护、还有文献著作权的保护。

赵蕊老师在课上强调了这门课在执业药师资格证的考试中占的比重很大。课后我了解到考取执业药师资格证书所应准备的科目和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信息,这为我以后就业之后参加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打下了基础,使我更有目的的去准备,而不是盲目的涉猎知识。

在《药学导论》课堂授课中,赵蕊老师还讲解了药物与我们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决不能马虎,而且药品市场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利润也是相当高的。

还有许多关于我们国家现在的医药行业的不足,需要更多药事管理学方面的人才来提出可行的药品管理规范等来健全我国的药品市场。

在此我也下定决心好好学习知识为以后考取药事管理学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为我国的药品管理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然我在此也深深的感谢赵蕊老师的生动的课堂讲解使我对我们专业的了解,使我找到大学学习的目标,走出迷茫的大一时光。

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努力考取药事管理学的研究生,为国家的药品管理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推荐第10篇:药学导论学习总结5B418探讨

《药学导论》学习总结报告

药学概论课程是一门具有总结性和启蒙性的课程,他简要的介绍了要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和药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学科进展为药学专业的引入学科。让我们更早的了解药学的性质任务及责任。简要的了解药学下层的分支学科的一些基本内容和各科之间的区别与关联,让我们更好地学习自己的专业课,通过一些知识的讲解。激发我们对药学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药学素养。

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和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型学科。

由于化学药物是目前最为广泛的药物,所以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化学药物,通俗意义上讲就是对西药的研究。药物化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1899年,阿司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的上市,标志着药物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登上了历史舞台,我们作为药学系的学生,我们的责任重大,药物化学的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我们药学系的二级学科,有着极其独特的地位,而我们现在对于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一些基础学科的学习,就是为以后我们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药物化学做铺垫,所以说我们应该立足于脚下,踏实走好每一步,为后来药物化学的学习打好基础。

设计和合成高效低毒的药物是我们药学专业学生的理想,也是我们药物化学的目的。但是药物又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治病救人,也能害人,有些药品结构稍作修饰,即转变为毒品,所以我们不能私下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合成毒 品,从而危害社会。

我国药物化学的发展是怎样的呢?我国药物化学从解放前的非常落后,几乎全部依靠进口,1949年全国生产的原料药仅40多种,产量不足百吨,但建国后,我国的药学系学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药物化学学科的科研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经过50多年的建设,我国药物化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形成了一只成熟的研究队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研.教学.生产体系,促进了药学工业的发展,保障了人民的健康。但是我们也不应该骄傲,要清醒的认识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和外国药物化学发展的差距。

当前世界创新药物研究的基本现状是发现新的药物单位化合物的速度在减

缓,研究开发费用越来越越高,而且近年来世界上新化学实体上市的数目继续减少,在今年上市的新品种中,抗感染药物,心血管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与抗癌药物占主导地位。国际上创新药物的研究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如功能基因组,蛋白质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等与药物研究紧密结合,以发现和验证新型药物靶点;二是一些新兴学科越来越多的多的参与新药的发现和前期研究中。化学,物理学,理论和结构生物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等与药物研究的交叉,使新药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现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技术。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机体,它是在以众多基础医学和基础药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在指导临床用药和防治疾病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可以把药理学理解为连接药学和医学桥梁。

在我看来医药是不分家的,因为有医学的存在,药学才能发挥其用途,所以药理学的学习,可以充分发挥我们药学专业学生的作用。

药理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之一,通过学习药理学,我们不仅了解药物的神奇,以及机体在面对药物时,是如何神奇变化的,以及如何进行调节的,这是个未知界,可能由于时间问题,这一切都是我们药理学需要去讨论的,所以学习药理学,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好奇心,时刻思考我们所面对的一切。

药理学经过传统药物学阶段,近代药理学阶段的发展,已经有了很长一段历史,可谓是历史悠久,所以我们应继续传承,药理学发展的优良传统,从现在起,充分利用学习药理学的每一天,在老师的帮助下,以及学校教学资源的帮助下,把药理学学精学透,为以后从事药学事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物学和药理学都是很重要很神奇的学科,都是充满魅力的学科,所以以后我们要努力学习,充分利用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培养自己专业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 相信大家对中药这一国货名词不陌生吧,其实纵观药物保健市场里,有很多都是根据我们这个中药的药用价值来配制成一些昂贵的保健品,相比较中药,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于这昂贵的价格了吧,但是在此要真正的问一下,大家对中药真的很熟悉吗?

其实,广义上的中药是指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包括植物、动物的整体或是其

某一部分组织器官及动植物某些代谢产物、微生物发酵产物、矿物及其化学物质。而狭义的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及其配方、制成品。

中药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可根据来源、药用部位、药物功效和动植物系统等进行分类等。后者可以系统科学的进行研究,但是实际应用中使用不便,而前者分类较为粗糙,但是对药材采收和加工具有指导意义,所以我们需要具体实际的进行分类,而不可以生搬硬套,遇见具体事件具体的进行分析。

中药学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下研究中药的来源、产地、栽培、采收、炮制加工、鉴定、性能、物质基础、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类居多,自古以来习惯将中药称为本草,研究中药的的著作多数以本草冠名,而研究本草相关内容的学科称为本草学,近代,随着西方医药学的传播和运用,本草学逐步被中药学所代替。长期以来,中药学一直作为中国传统的医药学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防病治病做出了巨大贡献,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中药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由最初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味中药,到明代《本草纲目》收录的1892味中药,再到建国后出版的《中药大词典》收录的5767味中药,乃至近年出版的《中华本草》共收集8980味中药就是最好的例证。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药学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因此,除了传统药物的药用资源的开发外,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药材规范化种植、药材鉴定新技术研究、药材物质评价、现代中药制剂技术等都是中药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药性能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时租房用药的基础。因此,中药药性理论是连接中医学和中药学的桥梁和纽带。中药之所以能恢复作用于人身,是中药油她特有的性质和作于,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五个方面,是对中药的高度概括。而且,在历代里药学家也十分重视药物的产地和采集,由于现代的科技发展,有了部分的人工制品,但是以前,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的动植物或者矿物,他们的分布也是十分广阔,但是,药物的需求量的增加,某些道地的药材常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刺激广大药农植栽培的积极性,容易造成盲目引种的现象。这就需要科学的指导,确保引种品种的原有性能和疗效,注意道地药材的指导意义。

中药的炮制也是一项中医的特色。因为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的理论,药物自身的性质和临床用药的需要,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他源于古代医学,结果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方法。根据中药炮制的内容、操作特点等综合分类,主要有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四大类。

中药的应用更是令人着迷,他先通过中医临床诊断、辩证后,综合运用药性理论知识。合理选用中药应用于临床,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其中配伍就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将两味或者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中药治病,除少数应用单方外,多数情况下都是两味以上药物配伍使用。中药的配伍,不是几种药物简单的集合叠加,而是有规律可循。

在西药刚进入中国的阶段,开启了一场猛追西药,忘记中药的狂潮,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药的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日益严重,大家的目光又返回到了中药上来,与日韩相比较,我国的制药企业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极为严重,大部分仿制药剂不仅制约中药的发展,影响中药的出路,还严重影响了众多消费者,失去对国产药剂的信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药现代化发展是唯一的出路。

话说那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与中草药是人类防病,治病的三大药源,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制品。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学的迅猛发展,生物药物已成为当今新药物研究开发中最有前景的一个重要领域。生物技术药物的广义概念就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再生物体内存在的天然活性物质。狭义的生物技术药物就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抗体工程或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的源自生物体内的天然物质,用于体内争端、治疗或预防的药物。生物药物按照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3代。第一代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材料加工制成的含有某些天然活性物质与混合成分的粗提取物质剂,第二代生物药物是根据生物化学,免疫学原理,应用近代生化分离纯化技术从生物体制取的具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特异生化成分,带三代生物药物是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天然生理活性物质,以及通过蛋白质工程原理设计制造的具有比天然物质更高活性的类似物,或与天然物质结构不同的具有全新药理活性的成分。

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微生物的初级发酵来生产商品,而现代生物技术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新兴学科。当前所称的生物技术基本上都是指现代生物技术。在所有的自然学科领域中,现代生物技术是涵盖范围最广的学科之一。令人欣喜的是,近20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世人的重视,并且日益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奇异,现代生物技术可以突破物种的界限,有效的改造生物体的遗传本质:其二,现代生物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显著。医药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领域中最活跃、产业发展最迅速,医药生物技术的优势有不可取代性、快速精确、低耗高效、副产物少、副作用小、安全性好。以后,医学生物技术在下列方面发展比较迅速:1.利用新发现的人类基因,开发新型药物;2.新型疫苗的研制;3.基因工程活性肽的生产;4.其他医药业将得到不断改造和发展。生物药物在20实际的不同发展时期,从不同的学科观点出发,根据生物药物的发展实际及其在药学领域中的地位,也在不断的发展。生物药物可以作为治疗药物,也可以作为预防药物,也可以作为诊断药物,生物药物发展趋势不断增大,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大力发展生物药物,从天然存在的生理活性物质中寻找新的生物药物,利用化学合成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创新的生物药物,中西医结合创新的生物药物。

生物制药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我们在发展的同时,更深入的探究了这些技术,将层次更加深入,蛋白质工程就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是哪个发展起来的,还有转基因技术、干细胞工程技术与组织工程、RNA干涉技术与基因治疗、人类基因组、蛋白组与新药研究等,都是前途十分广阔的技术。我们需要更好的应用手中的科技来造福更多的人类。

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成分,开发,制备,检验,经营,使用及管理的一门学科。是揭示药物与人体或药物与各种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药学有五大主要任务,研发新药,生产供应药品,保证合理用药,科学监管药品,培养药学人员。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也在不断进化。如果仅仅只靠原有的药品来治疗疾病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新的疾病也因社会的发展而出现。所以作为药学人员首先是要研究能够治愈疾病的新药。这不仅标志这一个国家的医药事业的发展的水平而且能根本上改变某种疾病的治疗状况。药物生产出来之后当然也要销售出去之后才能治病救人。所以生产供应药品也是药学的任务之一。药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

所以首先要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当然也要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如果没有效也就不能正常的销售出去和治病救人,同时也因具有经济性和适当性。为保证公众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及时方便,不断地提高我国健康水平,科学的监管药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为了我国有关药品事业的更好,更高的发展,我们还需要培养出更多的高技术,高素质的药学方面的人才,为药学事业做出贡献。

药物分析学是药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使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主成部分。为了保证人们的用药安全,有效在药品研发,生产及供临床使用的过程中都应该执行严格的科学管理,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对药品的成分,性质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实现药品的全面质量控制。这是药物分析学的基本性质。药学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临床的用药安全有效,所以我们要在药品研发,生产,贮藏等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药物分析工作要与生产单位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药物及其制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优化生产工艺条件促进生产和提高质量。为了全面提高药物的质量,我们不仅要通过体外药物分析,还应该进行体内药物分析。通过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变化来有力的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药品标准的国际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需要药物分析工作者对药物进行分析来保护自主研发的药品的专利。

药品质量标准并不是随意制定的,应该符合国家药品质量标准。我国现行的质量标准包括法定标准和非法的表准,临时性标准和正式标准,内部标准和公开标准,局颁标准和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参照文宪。目前我国已先后出版九班药典。《中国药典》的第一部记录的是中药,第二部记录的是化学药品,第三部记录的是生物药品。内容有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凡例是药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理解和执行中国药典,进行质量鉴定的基本原则具有法定约束力。一个有科学依据,切合实际的药品质量标准应该从药物的研究实行开始,直到临床使用,整个过程中研究工作的成果。为了确保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就要对药品存在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因此依据我国国情制定了药品质量控制全过程的科学管理规范,其法令文见有GLP,GMP,GSP,GCP,GAP.五个科学管理规范的执行,加强了药品全面质量的控制有利于加速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药品的检验工作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检验的基本程序是:取样,性状检查,鉴别,纯度检查,含量测定和写检查报告。去样是药品检验的第一步,首先取样应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均匀性与合理性是取样的基本原则。但如果发现有药品的包装破损,受潮,混有其他品种和假冒等迹象时应进行针对性取样。形状检查包括药品的外观,形状即晶型,色,臭,味和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溶解度以及熔沸点,吸收系数,比旋度等物理常数。这些常数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作用同时也反映了药品的纯度,是评价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药品的鉴别主要的根据是药物的理化性质的化学结构进行化学反应或测定某些光谱或色谱特征来判断真伪。

纯度检查也是反映药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检查项下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与安全性等四方面,在不影响疗效和病人健康的情况下,允许有少量的杂质存在。药物在生产销售过程中要进行含量测定(即有效成分的测定)是保证药品疗效的重要手段。一般采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或生物测定法来测定。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就更需要为药物分析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现代药物分析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也在不断的出现。为了更好地保证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我们应该寻找更加有效,更灵敏的检验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方法。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

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药剂学宗旨是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谈到药剂学,我们就要知道药剂学的任务。首先,我们要明白药剂学四大支 柱是:基本原理、制剂技术、药用辅料、制剂设备。接下来,我们就简单谈谈药剂学的任务。第一点: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药剂学的基本理论系指药物制剂的配置理论,包括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合理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第二点:新剂型的研究和开发 剂型是药物应用的具体形式,剂型因素与药效学研究表明,除了药物本身的性质和药理作用外,具体剂型也直接影响药物的临床效果。第三点: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新辅料的研制对新剂型、新技术等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辅料不仅赋予药物适于临床用药的一定形式,还可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释放区域、靶向性、稳定性、药效等。第四点:制剂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高水平、高效率的生产技术的开发、使用和推广,对新剂型的开发、药物制剂生产水平的全面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五点: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制剂用的设备和机械是制剂生产的重要工具,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对制剂的发展和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第六点: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开发与质量控制 中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继承和发展中药理论和中药传统制剂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发现代化中药新剂型,是中药制剂走向国际市场所必须的努力方向。最后一点: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生物技术药物是利用微生物、动植物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等获得的生理活性物质。

剂型是为适应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是药物在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药物只有制成适宜的剂型才可以发挥出良好的药效。因此药物剂型是很重要的。不同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作用速度、毒副作用和稳定性。有些剂型还可产生定位和靶向作用。

药剂学是以多门学科的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以及临床药剂学都是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对于药剂学,我们既要吸取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也要不断地开拓创新。这样药剂学才会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以药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为主要基础的药学类边缘学科,是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药事各部门及管理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药事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科学的一个分支,该学科在药学科学中所处的地位日趋重要和突出,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药事管理学是药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打个比方,学习药学正如学习车辆驾驶,掌握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相当于掌握驾驶技术,而学习药事管理学相当于掌握道路交通规则,只有技术过硬、知法守法的人员才能成为优秀的药学人才

说到药事管理学,我们就要了解药事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一,我们需知道药事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第二,我们要知道药师及管理,如果有人对药师感兴趣的话,现在就该看看关于这方面的资料,这样对以后找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第三,药品监督管理,尤其是对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对此国家还建立了多项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制度。例如: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药品召回制度。第四,药品注册管理,其中包含新药及其研发。第五,药品生产管理,我们要对我国药品生产和制药工业的现状有一些了解。我国仍然是制药大国,而不是制药强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我们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通过提升企业的新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国制药企业和品牌在国际上的地位。第六,药品经营管理。第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我们将来都要在各医疗机构单位工作,所以有必要知道一下。第八,药品信息管理,包括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的管理,药品广告的管理以及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第九,药品知识产权管理。我们要加强药品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这样不仅保护鼓励新药的研究开发,而且会推动科技开发和制药产业的战略转变,更重要的是会扩大国际药品贸易和技术交流。最后一点,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像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通过以上的讲解,大家应该对药事管理学有一定的了解了吧。总而言之,药事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

用药的合法权益。

学习了药学概论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联,每一个学科的发展都不能独立于其他学科而孤立发展。要想学好自己的专业必须要将自己的专业课所涉及的学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且要在学习中寻找方法。

我认为在《药学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进行互动是教学,师生之间应该多交流一些如何将各个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第11篇:艺术导论_教案

《艺术导论》教案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为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专业,为艺术创作者从理论上认识艺术的本质,特性及有关规律,从宏观上把握美的特点和规律,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们的艺术创作更有自觉性,更有思想性,更有创新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一)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共性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2,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性:政治,法律,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制约,所决定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前进服务.这是\"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真实含义.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作为更高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意识形态的艺术,同经济基础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要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是直接的,密切的.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五)艺术与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关系

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1,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是相互影响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宗教成为支配的社会意识形态时,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艺术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观念,给宗教以影响.最终决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是经济基础,它们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2,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3、艺术与社会生活

(一)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

4、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艺术与社会生产

(一)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

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态.

(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也有着生产的一般性质;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活动,也有着一般生产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目的性,知觉性,工艺过程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可表述性,等等;产品即艺术作品,也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的二重性.但艺术生产的本质是精神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

(三)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和意义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和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艺术的认识本质

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一)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二)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1,艺术与宗教的区别

宗教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或反映社会生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佛\",\"菩萨\",\"上帝\",\"真主\"等虚幻的观念,颠倒实际的.艺术的方式是真实地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真实性是艺术的生命.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一定的真实性.作为宗教对象的神,显示的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们在对它顶礼膜拜时,只能感到一股压迫自己的巨大力量;而艺术形象显示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们在欣赏艺术美的时候,也认识到自身的本质力量,从而得到审美的享受.艺术与哲学的区别哲学在本质上是寻求真理的,在追求真理或真实性上,与宗教完全不同,而与艺术相同或相似.但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哲学与艺术迥异.哲学是抽象的,艺术的形象是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哲学主要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而艺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的同时,还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不同,最基本的一点是具体可感的形象性.

(一)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二)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按照他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创造出来的,既有客观的现实生活的根源,又有主观的意识作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是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

1、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00再现的真实

艺术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实际,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这是一般再现形或再现性艺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

2、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00表现的真实

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怀.表现性艺术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是中外艺术史上的另一主要倾向

艺术的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融合,统一的方面: A,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或再现的真实.B,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或表现的真实.

3、高度真实的艺术形象与艺术典型

第三节 艺术的审美本质

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一、艺术与美的关系 (一)艺术反映现实美

(二)艺术创造艺术美

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美,而且可以创造艺术美,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

(三)艺术是审美对象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美的反映,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又是生产艺术作品,创造艺术美的;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完成,就成为一件物态化了的社会文化财富,成为欣赏者即观众的审美对象.

二、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审美关系: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或把握它的其他美学特征,如崇高,滑稽,丑等等.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美学关系.(二)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

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真,善,美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在审美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是美感产生的根源.当客观事物的美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合,于是产生了美的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这就是美感.

(三)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 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表现形式.艺术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现实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但它并不就是客观的现实生活,不就是现实中的美;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反映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并且用物质手段将他的审美观念传达出来,表现出来.艺术在本质上说,就是艺术家审美意识或审美观念的一种表现形态.

三、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

1,实践性与主体性 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3,形象性 4,形式美与形式感 5,创造性 6,情感性 (二)艺术的情感特征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美感中,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没有美的感受与感动之情,则不成其为美感.

第二章 艺术门类论 艺术的分类

整个艺术系统,由众多不同的艺术门类组成.各门类有特殊规律.一,艺术门类的多样性: 原始状态的艺术只有两种类型:造型艺术与歌舞艺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演进,以及艺术本身在实践过程中的发展,艺术门类渐趋多样化.二,艺术门类的划分

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 空间艺术,包括绘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时空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分为四个类型: 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舞蹈,杂技,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听觉艺术:音乐,曲艺等.视听艺术:戏剧,电影,电视剧等.想象艺术:文学等.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依据,分为四个类型: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等.语言艺术:文学的各种样式.综合艺术:电影,电视剧等.主要艺术门类

一,美术

\"美术\"是采用造型手段塑造视觉形象的众多艺术类型的总称.(一)美术的主要特征

造型性 与造型性相一致的是视觉性 静止性 美术作品中可视的造型又是静止的

(二)美术的主要类型

1、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绘画因为使用的物质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可分为:油画,水墨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壁画,素描等.

2、雕塑:是最具有实体感的造型艺术类型.雕塑题材,只适合于可以通过静态形体来表现的内容.形象具有单纯性,注重发挥材质的审美作用.

3、工艺美术:品类繁多,有陶瓷工艺,金属工艺,竹木工艺,编织工艺,印染工艺,玻璃工艺,漆器工艺,服装工艺和石雕,玉雕,骨雕等也有专供观赏的工艺美术品,如玉雕,景泰蓝工艺,陶瓷雕塑,金银摆件和一些其他特种工艺.

4、现代工业设计:对美化生活有突出贡献.是二十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艺术范畴.

5、书法:是文字书写的艺术,艺术特征主要把握两点:其一是抽象性,通过用笔,结构和章法等技巧的运用,创造特有的形式美.其二是形与意的结合,在抽象的形式之中,包涵着深厚的意识.书法根据字体的不同,分为篆,隶,楷,行,草五个基本类型.篆书起源于古老的甲骨文,秦汉之际,演化为隶书.魏晋南北朝,盛行楷书,然后出现行书和草书.

二,音乐

(一)音乐的主要特征

音乐是\"以声表情\"的艺术,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艺术.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1,音响的艺术:乐音使用的物质材料,是由物体震动所发出的音响,是音响的艺术.音乐艺术的实体是乐曲.乐曲由旋律,节奏,调式,曲式,和声,复调等要素构成.2,抒情的艺术:音乐特别专注于表现情感

(1)音乐不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形式,而只是表现从其中体验到的情感.(2)音乐中表现的情感是抽象的,直接的.(3)音乐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还带来欣赏的特殊性.(二)音乐的类型

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分为器乐和声乐两大类.器乐中又分为管弦乐,铜管乐和打击乐.按体裁不同,分为独奏,齐奏,重奏,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组曲和独唱,重唱,合唱,歌剧等.(1)独奏:是由一个人演奏的器乐作品

(2)交响曲:是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功能和表现的大型乐曲

(3)协奏曲:是一件或几件乐器的独奏与管弦乐队的演奏相互配合的大型乐曲,一般以独奏乐器而定名.如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等.(4)鸣奏曲:是由三个或四个乐章构成的大型乐曲,可以由钢琴独奏,也可以由一件其他乐器与钢琴合奏.(5)重唱:是每个声部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形式,有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等.(6)合唱:是一种大型声乐形式.(7)歌剧:是以戏剧形式来展示的音乐艺术.三,舞蹈 (一)舞蹈的主要特征

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中展示的视觉艺术,以有韵律的人体动作(律动)为主要表现手段.主要特征:动作性,抒情性,同音乐的密切联系.(1)动作性:舞蹈是用手势说话的艺术.动作有一定标准: 第一 舞蹈动作必须具备规范性和技巧性

第二 必须有内涵.舞蹈演员的一招一式,一动一静,都与所扮演的人物内心活动相对应.第三 要讲究形式美.动作经过高度美化和规范化.具有严格的程式,讲究节奏和韵律.第四 要注重风格.如西班牙舞的风格特点是潇洒热烈.(2)抒情性 舞蹈长于抒情.(3)与音乐的密切联系

舞蹈与音乐共生共存,要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着共同点:节奏,抒情性,都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2)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离开乐音,舞蹈难以充分表达感情.(3)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地协调一致.(二)舞蹈的类型

两个方面来划分:(1)按体裁分:独舞,双人舞,群舞和舞剧.独舞:也称单人舞,即由一人表演的舞蹈.双人舞:有两人表演的舞蹈.有独立的作品,也有属于舞剧或其他大型舞蹈中的片断.群舞:人数不等的多人舞.舞剧:有戏剧情节的最大型的舞蹈艺术样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2)按美学特征: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间舞和现代舞等.芭蕾舞:原是西方最主要的舞蹈类型,近代以来传遍了世界.原文有两个涵义:一个是指一种西方的古典舞蹈;另一个是指舞剧.中国古典舞:是具有深厚传统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主要的舞蹈类型.讲究\"手,眼,身,法,步\"的应用和\"精,气,神\"的张扬.民间舞:泛指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长期流传于民间的舞蹈样式.现代舞:二十世纪初期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艺术的一部分.四,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展示故事情节的艺术门类.戏剧有四个要素:演员,导演,剧本和舞台美术.(一)戏剧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戏剧行动和戏剧冲突

(1)戏剧行动:行动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与手段.必须符合戏剧艺术特定的要求.(2)戏剧冲突:戏剧情节内容的特点是冲突.戏剧包括一切具有戏剧特征的艺术种类和样式.除了话剧之外,还有戏曲,歌剧,舞剧,和音乐剧等等.戏剧表演的歌舞化,是戏曲艺术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包括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戏曲除了具备戏剧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之外,还有形式手法的特殊性.音乐剧:起源于欧洲的通俗歌舞剧,十九世纪中叶之后在美国纽约得到发展,逐渐成为富有商业性的大众化的艺术品种,并流传到世界各地.(二)戏剧的类型

类型的划分,一般是从话剧着眼: 传统的观点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大类.现代,(1)以题材为标准,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神话剧,童话剧等等 (2)从演出形式来分,有剧场的戏剧,街头剧,广场剧等.1,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思想内涵一般表现正义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或失败,以美好理想的破灭,斥恶扬善,给人以激励和启迪.悲剧由于题材范围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 英雄悲剧.表现英雄人物,歌颂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性格悲剧.由于人物内在性格的矛盾或弱点,所导致的悲剧.命运悲剧.恶劣的命运所产生的悲剧.社会悲剧.由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刻矛盾所造成的悲剧.2,喜剧:源于古希腊的狂欢歌舞和滑稽戏.喜剧必须具有可笑性.喜剧的类型:讽刺喜剧:一般是对社会的腐朽势力进行揭露和讽刺.幽默喜剧:如元代杂剧《李逵负荆》 欢乐喜剧:给人以轻松愉快和美好的感觉.正喜剧:以喜剧的形式和手法,嘲笑和否定腐朽势力,赞美进步势力和高尚人格.闹剧:特别追求喜剧效果,手法高度夸张,人物漫画化,情节可以离奇怪诞,使人不断 开怀大笑.3,正剧:是出现较晚的戏剧类型.灵活地运用了喜剧,悲剧的有利因素,加强了表现生活的能力,适应戏剧发展的需要.五,摄影

摄影的产生有赖于近代科学技术,1839年发明摄影术之后,摄影艺术成为最大众化的艺术门类之一.(一)摄影的主要特征:造型性,空间性,静止性,瞬间性等等.区别于造型艺术其他门类的有: (1)纪实性 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性.(2)光与影的艺术 光线和影调(包括彩色摄影的色调)是摄影的独特造型手段,摄影被看作是光与影的艺术.(二)摄影艺术的类型

按题材来划分:新闻摄影,生活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体育摄影,舞台摄影,花卉摄影,静物摄影和广告摄影等等

按体裁来划分:独幅照片,成组照片,连续照片和剪辑照片等.六,电影与电视

电影是在摄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电视在二次大战后才进入实际应用.(一)电影与电视的主要特征: 运动的画面语言.电影与电视主要依靠画面来表现,由画面构成的艺术语言是第一要素.声画结合 时空转换的自由性 追求逼真

电影与电视基本特征一致,观赏条件不同,艺术上有一些差异,电影的篇幅有较严格 的限制,结构紧凑,描述简练,画面大,有利于呈现场面,渲染气氛.(二)电影与电视的类型: 电影的主要类型:故事片,美术片,科学教育片,新闻纪录片四大片种.电视的主要类型:包括电影的类型,比电影更广.有电视剧,音乐电视,电视散文,电视 诗歌,电视文献片等等.电视剧的类型:连续剧,系列剧,单本剧,短剧和小品等.电视文献片:有如电视艺术中的报告文学.内容涉及历史,人文,风光,政治,经济等.七,文学

以语言作为材料和手段来塑造形象和反映现实的,也称为语言艺术.在艺术系统中, 处于基础地位,与其他艺术门类有广泛联系.(一)文学的主要特征

形象塑造的间接性.文学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 艺术表现的广泛性.文学使用的语言手段拥有无比广泛的表现能力,有极大的广泛性 和灵活性.(二)文学的类型

三种方式:\"二分法\":韵文和散文 \"三分法\":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 \"四分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诗歌 最早的文学样式,从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艺术形式中分化出来.具有节奏性和韵律性,注重抒情,高度凝练.有抒情诗,叙事诗.根据语言格式不同,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根据内容分为史诗,颂诗,爱情诗,讽刺诗,风景诗等等.散文 应用广泛,形式多样,手法灵活,题材不受限制,\"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自由灵活,主题立意集中,不尚虚构.小说 塑造形象鲜明,富有个性的人物和设计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 感情.同时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手法.类型有:短篇,中篇,长篇小说.戏剧文学 也称剧本,供戏剧演出用的文本.特点:利用人物对话刻划人物性格,反映 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符合戏剧要求,有戏剧性;选材有限制,表现集中.戏剧文学中包含了电影文学剧本和电视文学剧本.

八,建筑与园林

(一)建筑:在原始的巢居,穴居基础上发展起来,基本形式是利用固体材料来建造空间,满足人的居住需要.

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

1、空间与实体统一 在建筑中,空间与实体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构成完整的建筑作品.如故宫的壮丽辉煌,巴黎圣母院的巍峨奇巧等.艺术与技术结合 建筑的艺术创作,必须凭借技术的支撑.意大利现代建筑家奈尔维说:\"建筑是,而且必须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技术加艺术.\"

2、风格性与象征性 建筑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物质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显示着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美学观念.具有时代标记的意义,反映了时代的面貌.具有民族和地域的特征.如欧洲的教堂,中国的陵园.表现特定的精神内涵.如纪念碑,殿堂,陵墓等.

建筑的类型

以功能为标准来划分: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宾馆建筑,文教卫生建筑,交通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宗教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等等. (二)园林

园林艺术的主要特征:利用自然因素同时也利用人文因素旨在改善和美化生活环境所创造的一种场所.是人造的景观,是自然的和自在的景观的艺术再现.同时具有三个要素:(1)占有较大的固定空间,能够容纳人的游园活动(2)利用自然界的材料首先是植物材料(3)经过审美创造而且具有景观的意义.园林的类型:园林一般指各种游憩境域.有庭院,宅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 园,城市绿化地带和自然风景区等.

从世界范围看,园林的主要流派有三个: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1) 欧洲园林 以法国园林为代表.呈规整性的几何图案,花坛,道路,水池,草坪,和 修剪过的矮树等互相配合,平坦宽阔,一览无余.其中有精美的雕像,华丽,高雅.如凡 尔赛宫园林.(2) 阿拉伯园林 发端于古巴巴比伦和波斯.因干旱缺水,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园林以十字形道路交叉处的水池为中心,花圃下沉,低于地面,以利保持水分.建筑物位于园地一端.该格局成为一种传统,遍及中东,北非,西班牙和印度等地.(3) 东方园林 发端于中国,以中国园林为代表.中国园林建设始于殷周时代.秦汉时的帝皇宫苑以具很大规模.以湖水为中心,堆山建岛,修筑宫室.这\"一池三山\"的格局,形成中国园林的传统.中国园林分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两大派.北方园林如颐和园,规模宏大,豪华富丽,南方园林如苏州园林,设计精巧,风格雅致.

3,园林与建筑的密切联系; 一般来说,园林中不能没有某些形式的建筑,而建筑只要有条件,就会带上园林.从中国园林看,用于园林的建筑,一般是亭,台,桥,廊和水榭,塔,楼,堂,馆等.

九,其它艺术门类

(一)曲艺:中国传统说唱表演艺术的总称.1982年统计,现代国内流传的曲艺品种有341种.其中汉族的曲种可归为四大类:评话,鼓曲,快板和相声.还有东北,内蒙古的二人转,四川清音,河南坠子,安徽凤阳花鼓,维吾尔族说唱,蒙古族的好来宝等等.(二)木偶;由人操作人工制作的拟人形象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造型手段和操作技法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如提线木偶,布袋木偶等.

各门艺术之间的关系

一,各种艺术的相互联系

艺术各门类之间的关系,不知是相互区别,相互独立,而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通融的.如电影艺术,综合了摄影,文学,戏剧表演和美术,音乐等多种因素.不同的艺术门类能够相互联系并结合在一起,是因为:1,有共同的本质,即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领域的审美反映,都是以感性形象来反映世界.2,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具有共同的特点.如雕塑和建筑都是在空间展示的,同属于空间艺术.3,有些艺术门类表现方式或功能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如舞蹈和音乐.不同艺术之间的联系和通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方式.主要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吸收与借鉴 一种艺术经常会从其他艺术中吸收自己需要的东西.(二)配合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艺术出现在一件作品中,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但是并不改变各自 的性质.(三)结合

两种以上的艺术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不可分离,也没有各自独立的价值.

二,艺术在分化与综合中发展

艺术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地经历着分化与综合的过程.诗歌和音乐从原始歌舞艺术中分离出来,成为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这可能是第一次分化.文学在诗歌之后,又出现了散文,继而出现了小说,戏剧文学等.音乐逐渐形成器乐和声乐两大部分,其中器乐又发展为各自演奏形式,直到规模较大的交响乐;声乐也形成了许多样式,与戏剧结合,产生了歌剧.舞蹈也在发展中形成了独舞,双人舞,群舞和舞剧等等.

第三章 艺术发展论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及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理解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实践,洞悉各民族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掌握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辨证关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特别是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生产 劳动实践论.正确理解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辨证关 系;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

[教学手段]课件演示1,动漫《潘天寿》,《空城计》,《惊蜇》;2,《商代青铜器甲骨文》片断;3,园林《颐和园》片断;4,《唐诗宋词》片断5,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片断

论艺术发展的动因,举例说明 字数:800以上 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

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1、游戏说

游戏说由十八世纪德国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艺术史家曾把这种学说称之为\"席勒00斯宾塞理论\".席勒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为什么会游戏呢 精力过剩.游戏就是过剩精力的发泄.当人摆脱了实用的功利目的,才能产生自由的游戏,正是这种无功利的,无目的的自由游戏,推动了艺术的发生.喜悦的无规则的跳跃逐渐成为舞蹈,发之于情的声音逐渐成为歌曲.斯宾塞近一步发挥了席勒的理论.他认为,游戏与审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两者都不能直接有助于维持生命,都于功利无关.游戏虽然没有实际的功利价值,游戏对个人和整个民族都具有生物学上的价值.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00没有地址的信》一书中对游戏说做了激烈的批评.他认为劳 动先于游戏,先于艺术.先有劳动,然后才有游戏,才有艺术.

2、巫术说

艺术起源于巫术,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生学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他说:\"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象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天空.\"另一位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他的名著《金枝》中则把这种关系归纳为俩类:\"基于相似律的法术叫做\"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基于接触律或触染律的法术叫做\'接触巫术\'.\"原始人想使某人死掉,便收集他身上的指甲,头发,眉毛,唾液,用蜂蜡粘成人像,连续七夜在灯焰上烤化.通过接触仇人的指甲等物可称之为\"接触巫术\",模仿人像可称为\"模拟巫术

3、劳动说

沃拉斯切克,毕歇尔,希尔恩都强调音乐,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舞蹈的节奏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因而劳动是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力.普列汉诺夫赞成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他说:\"原始人在劳动时总是伴着唱歌.音调和歌词完全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节奏.歌的节奏恰恰再现着工作的节奏,00音乐起源于劳动.\"又说:\"原始社会的生产者所服从的拍子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为什么在他的生产性运动中恰好遵照着这种而非另一种节奏呢 这决定于一定生产的技术.在原始部落那里,每种劳动都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劳动的节奏.\"

二 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

首先,劳动使猿爪变为人手,猿脑变为人脑,这是从猿到人转化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其次,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劳动与语言又进一步推动了意识的产生,\"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再次,劳动推动了工具的制造.当劳动促进了人手,人脑,语言,意识产生之后,经过了几千万年的量的积累,终于产生了自然界进化过程中最有意义的飞跃:第一把石刀产生了,人成为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工具的产生是猿转变为人的标志.恩格斯说:\"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又说:\"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又是什么呢 是劳动.\"在工具和人类社会产生之前的劳动是\"萌芽状态的劳动\".随着工具的产生,转变为\"真正的劳动\" 人的产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只有人的灵巧的双手才产生了绘画和雕塑,人的歌喉产生动听的歌曲,人的肢体产生优美的舞姿.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劳动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使用工具,征服自然以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活动.

第一种结果是劳动的结果与原来的预想不一致,导致了图腾和巫术的产生.第二种结果:劳动的结果与原来预想的一致,导致人的征服欲,创造欲的发生.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审美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当人类制成摆脱动物界的第一把石刀时,是否成为第一个审美对象呢 不.那第一把石刀仅仅是为了实用,而不是为了审美.实用的观点先于审美的观点.审美的发生过程大约经历三个阶段:仅仅具有实用性而没有审美性00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审美性00仅仅具有审美性.美感发生过程中最大的一次历史飞跃就是人们终于摆脱了对象的实用价值和功利内容,仅仅把对象的形式视为审美对象.艺术,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创造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思想感情的精神产品.所以,人是艺术发生的前提,审美性,情感性是艺术发生的必要条件,当前提和条件具备之后,艺术的发生就是必然的了.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生产劳动不仅创造了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而且成为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建筑艺术

黑格尔说,艺术史的起点是建筑.从建筑到建筑艺术的飞跃是美与情感在建筑物上的凝固.建筑.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重大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会引起人们精神上的 巨大喜悦.于是,在实用的基础上美化它,使建筑迈入了艺术的殿堂.人类最古老的艺 术种类就是这样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了. 造型艺术

原始造型艺术的主要特点是:第一,题材是动物而不是植物,由原始的狩猎生活所决定.第二,高度的写实性.决定于原始的狩猎生活.有对客观对象的敏锐的,正确的观察能 力;有应用感觉器官与运动器官的创作能力. 装潢艺术

原始装潢艺术根源于原始生产实践活动.第一类是对人类或动物形态的模拟.第二类是几何形图形.第三类是刻在武器上的图形.那是部落的标志,源于狩猎生活. 舞蹈

原始舞蹈是原始的审美情感直率,有力的表现.分为模仿式与操练式两种.根源于生 产劳动实践.音乐

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音乐最突出的特征不是旋律,而是节奏.大多为舞蹈做伴奏,舞蹈有鲜明的节奏;最初的乐器是打击乐器,在石片上磨制一孔,悬挂敲击出简单的节奏.因为节奏是原始音乐的突出特点,无法表达复杂的思想,因而,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形式就成为必然.诗歌

原始人在集体劳动中,为了协同动作,提高效率,交流情感,鼓舞情绪,产生了最初的诗歌.原始人劳动过程中的需要,是原始艺术产生的直接动因.

三 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一)艺术发生的上限00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 三百万年前,人类制造的第一把石刀就是第一件艺术品.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第二阶 段:即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叫\"准艺术\",\"史前艺术\".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就 是文明社会的艺术.(二)\"准艺术\"的发生

发生在狩猎经济做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四万年至三万年以前.发生的标志 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三)\"准艺术\"的繁荣

特点之一就是它的过度性与发展性.大约在七千年00五千年之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 原始农耕经济转变,生活方式由游牧渐趋稳定.需要储存和加工粮食的各种器皿,于 是,一种新的器皿00陶器应运而生.陶器的纹样装饰丰富多彩,约有四类:一类是植物 纹样.二类是几何纹样.三类是动物纹样.四类是人面形纹饰.

(四)\"准艺术\"的衰落与艺术的发生

约四,五千年前,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石器工具衰落了,金属工具的使用,深刻 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阶级产生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使社会有了剩余产品.掠夺战争产生了,剩余产品和私有观念产生掠夺战争.宗教发生了,原始社会的巫术观念是宗教的萌芽.

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 艺术发展的模式论

对艺术发展模式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认为\"草创00繁荣00衰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认为\"否定之否定\"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认为\"两极之间的变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艺术发展的动力论

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是人性论的观点.人性论是随文艺复兴而产生的一种唯心主义 历史观,认为艺术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人的本性.艺术发展的他律性

艺术发展的他律性主要有以下几条: 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 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 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 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历史发展不同时代做纵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其次,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国家做横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再次,对艺术内部不同艺术种类做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

因为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 力量.因此,政治即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 致艺术的衰败.

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宗教与艺术像携手并进的孪生兄弟.在原始社会,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是混沌未分的 混合体.在东方和西方的历史上,都曾有一个宗教艺术的时代.在中国,从魏晋南北朝 到,在敦煌,龙门,云冈等石窟中曾创造了佛教艺术的辉煌.在欧洲,整个中世纪,建 筑,雕刻,绘画及书籍插图等构成了基督教艺术的精华.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的就是 宗教.宗教对艺术起影响作用; 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宗教对艺术否定.宗教是对社会生活的歪曲的反映;而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心灵感悟,而艺术要求对现实世界和世俗感情的形象表现.(3)宗教的对象是神;艺术的对象是全面的社会生活.(4)宗教是麻醉人们的心灵的;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5)宗教相信自己的对象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真实存在;而艺术却不相信自己创造的 对象的真实存在.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 宗教与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尽管上帝,圣母,天使的形象是虚幻的,但它 是对社会生活的抽象.艺术与宗教都蕴含了情感与幻象的成分.艺术与宗教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反映.艺术与宗教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产生愉悦与希望.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 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从而得到发展.宗教为艺术提供题材.欧洲许多以宗教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名垂史册.如:乔托的《玛丽 亚诞生》,《逃亡埃及》,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最后的审 判》等等.宗教往往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宗教对艺术来说,既有阻碍,否定的一面,又有促进,肯定的一面.

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认为道德与艺术是对立的,道德与艺术无关.道德与艺术是完全同一的,一切艺术都是道德教育的手段.上述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它们既有本质区别,又相互影响.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丑恶的道德准则会阻碍艺术的健康发展.

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首先,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产生 其次,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选择与改变 最后,哲学思想的矛盾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矛盾

三 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一)历史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

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 第二 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

第三 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二)艺术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原因 第一 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第二 是由艺术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第三 是由艺术表现生活的任务决定的 (三)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坚持继承遗产的批判原则,反对\"肯定一切\"(表现为复古主义)与\"否定一切\"(表现为虚无主义).(四)艺术继承的条件和类型

艺术继承的条件决定了艺术遗产继承的类型.类型有两种: 同一艺术风格渐进延续中的继承 不同艺术风格飞跃断裂的继承 (五)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革新是艺术的任务所决定的 革新是艺术的本性所决定的 革新是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所决定的

革新是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六)艺术发展过程中革新的表现

从艺术作品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的革新与艺术作品形式的革新 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对他人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

从革新的程度来说,革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革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七)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革新是继承的目的 继承是革新的基础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 (一)艺术的民族性

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 (二)艺术民族性的根源 (三)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

由于多民族社会生活的特殊性,必然造成民族精神的差别性,而民族精神的差别性必 然造成民族艺术的多元性.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与融合 (一)各民族艺术相互交流的必然性 (二)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表现 1,民族艺术思想内容上相互影响 民族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 (三)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条件 1,民族的社会生活的类似性 民族交往的可能性

(四)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过程: 第一步,把外来艺术原封不动地\"拿来\" 第二步,鉴别外来艺术的精华与糟粕,吸取精华,抛弃糟粕

第三步,把外来艺术与本民族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是艺术发展的一条规律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 (一)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

从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是东方艺术在世界舞台上融合交汇的伟大时代,也是从民族 艺术走向世界艺术的伟大时代.(二)世界艺术

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是民族艺术的一种.特征是: 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世界艺术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三)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联系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差别在于: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深刻地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 共同美,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 所共赏的艺术.(四)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 该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艺术必须坚持民族形式.2,坚持社会主义艺术的开放性.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艺术并与本民族的艺术传统结 合起来,洋为中用,创造出新的更高级的社会主义艺术,满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需要.

第四章 艺术创作论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理解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艺术家的主体性,掌握艺术家的修 养,艺术的创作活动,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流派,思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家的修养,艺术的创作活动,艺术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和 浪漫主义)与东西方艺术的各种流派和思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 新);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形象思维,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教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课件演示1,《法国印象派画家》片断;2,《齐白石》片断;3,电视《西游记》片 断;4,电视《三国演义》片断5,电影《长征》片断 5,《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片断6,《西方 艺术大师》片断 [教学时数] 6学时

[课外作业布置] 试论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流派,举例说明(字数:1200)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节 创作主体00艺术家 艺术家与社会

(一)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在一定的家庭,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一定的名族文化以 及一定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与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的,每个艺术家 的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等无不打上这些方面的印记.(二)艺术家要有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而献身的精神

艺术家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他对这个社会环境的特点,优点和缺陷等也会了解得 比较清楚和透彻,会产生强烈的如何发扬其优点,吸取世界其他名族的长处和改变其 不足与缺陷,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愿望.即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国民精神素质 和审美素质而献身的伟大抱负.艺术家的主体性

(一)艺术家是艺术生产过程的主宰者

艺术家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构思艺术意象和将艺术意象物化为艺术作品等三个大 的艺术创作阶段中,都充分表现出艺术家主体的决定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产品命运 的主宰作用.(二)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

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不可替代性.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必须具 有独创性.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由多方面因素决定:艺术家所处的不同 时代,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不同民族,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艺术思想,不同艺术 表现形式;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心理定势所包含的各个层次的文化知识,艺术专业知 识,艺术创作经验和创作才能;艺术家所凭借的社会生活素材,所选用的艺术语言的 组合,艺术主体,意象,艺术形象等等;艺术家主观意识上的独创性.三,艺术家的修养

艺术的永久生命力在于不可替代的独创性.艺术创作体现艺术家的修养和智慧,按照 \"学问要博,生活要广,认识要深,感情要真,立意要新,想象要丰富锐敏,意象要饱含 意蕴,形象要栩栩传神\"的审美要求和标准进行创作.必须要有深厚的思想修养和艺 术修养.艺术修养指;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努 力提高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熟练自如地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和神韵 的艺术作品.(一)艺术家修养的五个方面 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

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等的基本观点的总和.审美理想:人在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美,审美和美的创造及其发展所持的基本观点.深厚的文化素养

艺术工作者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大致分为三类: (1)一般文化,知非艺术类所涉及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及自然科学中一些 基础知识.(2)姐妹艺术文化.各门类艺术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3)专业文化.丰富的生活积累

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 (1)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 (2)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3)独特的记忆力

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

(二)不断优化艺术心理定势是艺术修养的最高目标

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 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过程中,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 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第二节 艺术创作活动

艺术家运用已经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将生活中得来的素材00诸多表象做材料,围绕 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胎儿00艺术意 象,随即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方法,把它物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 品的全部创作活动过程.一,艺术创作过程 生活体验

艺术构思 1,艺术胚胎萌发和孕育阶段 2,完整的艺术意象的成熟阶段

意象物化 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和鉴赏的艺 术形象即艺术作品.构思艺术意象和意象物化都要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包含:文学语言,其他艺术门类中起类似文学语言作用的一切艺术想象的材 料和艺术表现手段以及各种艺术媒介.艺术语言符号的运用有规律可循: 特定艺术语言和特定艺术类别互制律.艺术语言和艺术思维的互彰律.内部艺术语言和外部艺术语言转化律.自觉运用艺术语言与非自觉运用艺术语言的同一律.诸种艺术语言交递运用律.二,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与艺术思维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 是指人在清醒状态下对现实的一种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的心理活动.无意识 指未被意识到的,潜在的心理活动.分为:1,误差无意识 2,病患无意识 3,梦幻无意识 4,本能无意识 5,习惯无意识 6,集体无意识: (1)人类生理进化中形成的集体无意识.(2)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集体无意识.(三)艺术灵感:久思不解的关键问题突然因某一事物的触发而在无意中产生一种顿悟.灵感可分为两种:1,在形象思维中爆发的灵感 2,在抽象思维中爆发的灵感 艺术灵感的产生条件: 业已形成并比较巩固的艺术心理定势.在艺术家头脑中要储存着大量的文化知识信息,专业知识信息和社会生活表象等以 供回顾和寻找.大脑皮质中必须建立解决艺术创作问题的优势兴奋中心,只要一触机,便会立即爆发 艺术灵感.(四)形象思维的特征及其逻辑规律

1,形象思维的特征:(1)形象性 (2)想象性 (3)情感性 (4)艺术个性 (5)审美性

2,形象思维的逻辑性

(1)形象思维的思维形式:a,基形意象 b,完形意象 c,群形意象 d,易形意象

(2)形象思维的逻辑规律: I,和谐律 A,意象的整体画面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布局合理,结构完整.B,内容和形式的统一.C,基形意象,完形意象,群形意象和易形意象之间的联接要高度和谐与统一.II,融合律

A,艺术意象和中心思想的高度融合.B,形象和神融为一体.C,情和景水乳交融.iii,理想律;在形象思维过程中,按照作者的审美理想进行思维活动.(五)艺术思维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转化的特殊规律

艺术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相转化的特点是严格地遵循着艺术美的规律来 进行的.1,按照艺术意象理想化的规律进行互相转化.2,遵循着艺术意象中深层内涵的意蕴以外现的艺术形象的独特的神韵表现出来的原 则进行转化.

第三节 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流派,思潮

一,艺术的创作方法 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 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最一般的原则,也是艺术表现中所遵循的最一般的方法.创作中的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是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一)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主要的和基本的创作方法.1,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 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基本特征:(1)艺术描绘的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现实主义在表现手法上,往往要求运用朴素的艺术语言,客观,写实地叙述和描绘,冷 静,细腻地刻画人物和事件,构成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2,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基本特征:(1)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 (2)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 (3)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浪漫主义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常常运用奇妙的幻想,强烈的对比,绚丽的色彩,昂扬的 节奏,夸张的语言,离奇的情节,甚至超越时空,构成奇幻特色,形成浪漫主义的外部特征.

(二)创作方法的多样性

创作方法多样,其他几种较有影响的创作方法: 古典主义创作方法

古典主义是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创作方法.只要原则是要 求创作忠于自然又合乎理想,强调复古.也称\"新古典主义\".鲜明特征是:崇尚理性,排斥感情,往往以抽象的共性代替具体的个性,强调克制自我 的感情和欲望,服从国家的需要,为君主专制的利益服务.自然主义创作方法

产生于十九世纪的法国,后波及欧洲.基本原则是采取\"纯\"客观的态度,从事实出发 再现客观事物,强调描绘的实录性和详尽性,不要求典型化.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十九世纪末以来西方各种文艺新潮和艺术流派的总称,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立 体主义,未来主义,后期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以反传统为宗旨.重要艺术特征:主观性,内向性.后现代主义: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西方艺术,西方后工业社会现实矛盾中所产生的一种 文化艺术思潮,是多国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艺术商品化的产物.在艺术表现上,往往采用反讽,拼贴,荒诞,调侃,亵渎,嘲弄化模仿,矛盾叙述,中断等 手法,直观地表现出当代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分解状态.

二, 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艺术流派 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 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流派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一些具有一定影响的或大或小的艺术家群; 2,这些艺术家彼此有着相近的思想倾向,审美主张,在艺术创作的题材处理,表现手 段和方法,艺术风格等诸方面有相似之处.艺术流派的形成有自觉和不自觉两种情况.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见解,作品风格相近的艺术家自觉地组 织起来,成立一定的组织,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不自觉的艺术流派,往往是由一个或几个代表性的艺术家及他们直接或间接的追随 者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艺术流派多种多样,可分为: 1,以艺术倾向,艺术风格,创作方法等命名的有:写实派,浪漫派,象征派,印象派,古 典派,唯美派,荒诞派等等.2,以艺术大师的名字命名的有:梅派,德国布莱希特戏剧体系等等.3,以艺术流派产生的地区命名的有:中国的桐城派,岭南画派,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画 派,法国的左岸派电影等等.(二)艺术思潮 指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 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一股潮流.艺术思潮往往具有两个特征:1,新的艺术思想 2,群体性潮流 (三)艺术流派,艺术思潮与创作方法的关系 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的区别:艺术流派是艺术主张,创作倾向,艺术风格等相近或相 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艺术风格成于个人,是艺术家独特艺术个性的集中表现.一 个大的艺术思潮中包含着多个艺术流派.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是互为前提条件而具统一性的.艺术创作方法与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特定的创作方法体现了特定的艺术思潮,流派的审美文化精神;某一艺术流派,艺术 思潮往往要推崇与之相应的一定的创作方法;而创作方法也因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而得以迅速发展;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创作方法则是艺 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创作方法具有普适性.各艺术流派,艺术思 潮的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用创作方法;各创作方法之间也没有绝对的 界限,它们是相互渗透,互为作用的.研究艺术流派,思潮与创作方法有现实意义: 有利于直接推动各时代艺术的蓬勃发展.有助于深入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内在意义.进一步证明再现与表明相统一是艺术自身的规律之一.从近代艺术思潮,流派和创作方法的发展经验,教训,艺术的创作方法需要把握两点: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吸取新的时代的社会生活养料和时代精神的乳汁; 要善于不断吸取其他诸流派艺术创作原则和表现手法中之精华来充实自己,使自己 的本体和原则变得更充实,更有活力,更优化.

第五章 艺术作品论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艺术美的 根源,掌握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意蕴,意境与风格等相关属性,艺术美的条件 和特征.[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意蕴,意境与风格等相关属性,艺 术美的条件和特征;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辨证关系

[教学手段]课件演示1,《浙派艺术大师》片断;2,《法国野兽主义马蒂斯》片断;3,《中 国傩舞》片断;4,《古希腊雕塑》片断5,戏曲电影《牡丹亭》片断(昆曲) 6,《贝多芬第九 交响乐》片断

艺术作品是艺术创作活动的成果,艺术家精神生产的成果.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两个相互渗透,融会合一的因素:外在的物质形式方面和内在的精神内容方面.一,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认识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相互包容的辩证关系.二,艺术作品的内容

(一)对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 艺术作品由题材,主题,情节,细节,结构,艺术语言,体裁等因素化合融会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现.要领会作品的含义,产生联想,想象,体会,作品的内容是艺术家和艺术欣赏者共同创造完成的.(二)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

1,题材 概念有两种含义:(1)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也称取材范围.(2)构成已被规定了的作品内容的基本的材料.素材与题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素材是题材的原材料,题材是从素材中提炼加工而成的.2,主题 作品的主题往往被称为作品的灵魂.是统帅,主题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主导因素.作品的主题是透过题材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是作者的主观思想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发出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1)作品的题材 (2)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艺术作品的形式

(一)结构 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组织的样式.(二)艺术语言 在艺术作品中起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艺术语言与结构密切配合,在结构的框架中,艺术语言承担描绘,叙述,抒情等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的任务.艺术作品的完成,由艺术语言给以实现.艺术语言有两个基本功能:1,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 2,审美功能 四,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一,艺术作品的意蕴,意境与风格 (一)艺术作品的意蕴 意蕴指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艺术作品的意蕴分四个层次:各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1,寓于各门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2,包含在作品的形式结构之中

3,作品中的物象,事件,情节等的指称含义和表现意义.4,文化意义

(二)艺术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与客观景物的融合.意境是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三)艺术作品的风格

风格是由艺术作品的独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并由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与时代,民族等社会历史条件相统一而形成的.艺术风格具有多样化与同一性的特征.往往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呈现出十分错综复杂的现象.刘勰曾把艺术作品的风格划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 奇,轻靡等八种.

二,艺术作品的格调与品位 (一)艺术作品的格调

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格调高的作品:1,在作品中能看出艺术家深厚的传统功力.2,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作品.

(二)艺术作品的品位

品位是从作品中再细分出差异,层次和等级的范畴.评判一件艺术作品的品位高低,主要是看该作品中有益于提高人们精神素质的文化含量和美学含量的高低.绘画作品分为逸品,神品,妙品,能品或上中下三品.三,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已从计划经济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文 化艺术领域出现了大量新的现象和新的事物,如: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画廊,画商,书 商,音乐经纪人,演员经纪人,影视戏剧制作商等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总目标下,将其文化产品推向全球.(二)艺术作品本质上是精神产品

艺术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和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在审美创造中,艺术 把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它一方面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体验 和审美认识物化或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中,另一方面又为人类提供了精神消费的产品 即艺术作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最终影响客观世界.(三)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是劳动产品,也是交换物.作为商品的艺术作品是一种特殊商品:1,是一个欣赏对象,是精神产品.2,受到传统 文化和当时社会各种思想观念和风格的影响.

第三节 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由艺术家的审美意识而产生,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为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作品的美.一,艺术美的根源

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映,深化和升华,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现实生活是艺术作品艺术美的源泉.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审美体验及审美认识的物化形态.

二,艺术美的条件

1,美的艺术作品必须是完整的,内容与形式必须是和谐的统一的.2,健康向上的意境,风格,意蕴与格调.3,真是艺术美的基础,善是艺术美的前提.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真,善,美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三,艺术美的特征 艺术作品的艺术美具有超越现实生活的永恒性,统一性与普遍性,广泛的传播性,导向性与感染力,以及高于生活的独创性等特征.

第六章 艺术接受论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艺术接受的性质和社会环节,艺术的审美教育及其意义, 理解并掌握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艺术的社会功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艺术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艺术欣赏的共鸣现象和共同美感(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教学 方法]教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课件演示1,《中国泥人》片断;2,《东晋画圣顾恺之》片断;3,《西方后现代 主义名流画派》片断;4,《德国包豪斯的现代设计》片断5,《西方马戏魔术》片断 6,《郎 静山摄影作品》片断 [教学时数] 4学时

[课外作业布置] 论艺术的审美价值,举例说明 字数:1500以上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节 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

一,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一)艺术接受与艺术的本质

1,艺术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艺术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活动方式.这种活动不仅表现为 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同样表现为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播,接受与消费的过程.在艺术活动中,艺术的接受与消费占有重要地位: A,艺术接受和消费在现实性上是艺术活动的完成.B,艺术接受与消费在潜在意义上同时是整个艺术活动在观念与动机上的起点.C,艺术接受与消费贯穿于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之中.2,艺术接受方式与艺术的本质 艺术本质:艺术家,艺术作品,接受方式.艺术所以为艺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是与艺术消费和接受联系在一起的;创作主体 和作品与接受消费主体构成了特定的对象性关系.艺术在接受方式上要求有特定的审美接受方式00审美态度与它相适应,从而使艺术 作品在其现实性上成为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中的含义和价值并不只是感性的形式,而是一个包括知识,理想,人生态度, 政治倾向和宇宙观的整体结构.3,艺术接受是艺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 艺术返回社会生活内在于艺术接受和消费的形式中.艺术的接受与消费使艺术重返社会生活还表现在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构造新的社 会生活上.

(二)艺术接受与艺术作品 1,艺术作品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

当艺术作品创造出来还未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 (1)接受使作品从潜在的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

(2)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召唤结构,只有接受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它的意义和价值.2,艺术作品召唤结构的实现

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只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才能完成.

(三)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根据: 1,艺术作品在空间上,时间上都能面对不同地域的接受者.2,作品本身结构的召唤性特征.3,不同历史中的接受主体对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而有所创造.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性;主体存在的历史性;艺术作品结构的召唤性构成了艺术接受 的无限创造性和评价性的客观依据.

二,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 (一)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00艺术世界 1,\"艺术世界\"的构造: (1)\"艺术世界\"中为接受做出贡献的各种意义上的主体: 1 艺术家 提供了艺术作品.2 批评家 艺术家与接受者之间的\"中介者\".3 艺术理论家和美学家 4 艺术史家

5 艺术世界中,各种艺术机构中任职的工作人员,有艺术编辑,艺术教师,展览馆和博 物馆的研究及管理人员,出版商,画廊老板,艺术经纪人等等 (2)各种艺术机构: 展览馆,博物馆,画廊,剧场,电影院,音乐厅,出版社,书店,艺术教育机构等等 (3)支配艺术世界运转的规则和制度 三个部分是内在的相互关联的.艺术世界的两个明显特点: (1)艺术世界是一个专业化的世界.(2)艺术作品接受过程越来越复杂.2,\"艺术世界\"的性质与功能 中介性 接受性 主动性 制度性与惯例性 (二)艺术接受的社会环节 1,艺术展览馆 2,新闻媒介 3,艺术出版社 4,艺术博物馆 5,艺术市场 6,艺术院校

三,艺术接受与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的对象主要是艺术作品.是艺术接受活动中的一个层次.1,艺术批评在艺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起沟通,调节和引导的作用.2,艺术批评能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批评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活动,进而影响艺术的接受.3,艺术批评对美术创作的调节还体现在对作品的社会接受效果进行考察这个方面.艺术批评也是艺术接受的方式之一,具有集创造性,接受性与中介性于一体的特征.第二节 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 一,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 艺术欣赏是一种最主要的艺术接受方式,是其他一切艺术接受方式的基础.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 1,在艺术欣赏中,感性和理性是统一和互渗的.2,在艺术欣赏中,充满着联想和想象.3,在艺术欣赏中,始终饱含着感情.二,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定向与期待

当接受者有了相应的接受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心理定向时,注意有了相应的方向,同时 对将要接受的艺术作品,产生相应期待.期待是比心理定向更进一步的接受和欣赏的 心理准备状态.2,审美态度的形成

接受者心理定向与期待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他审美态度的形成过程.审美态度也是 接受者审美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二)初级阶段 1,知觉00完形与弥散 2,知觉00错觉 (1)空间错觉 (2)物像错觉及其他

3,知觉00\"差异原理\"与\"陌生化\" (三)高级阶段 1,理解

(1)理解和前理解 (2)理解的循环 (3)理解中的还原和误解 2,体验

在艺术作品接受过程中,体验既是最高级的阶段,也是最能与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 本质特征相吻合的接受方式.3,回味

富有审美魅力的作品会在很长时间一直以表象的形式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供我们 回味思索.三,艺术欣赏的共鸣现象和共同美感

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当欣赏者被艺术作品所感染,从而达到 与作品的色彩,线条共呼吸;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思其所思,爱其所爱,恨其所恨 时,这种现象称为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对于不同阶级,民族和阶层的人,都能产生共鸣.说明共同美感 是存在的.

第三节 艺术的审美教育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只有在艺术的接受与消费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一,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艺术的认识功能: 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一个时代的生活,人们的精神面貌,欣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艺术作品认识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名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认识真理.(二)艺术的教育功能 指艺术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三)艺术的审美功能 艺术能使人认识形象的真理,能够激动人的情绪,使人产生美的感受与感动;能作用于人的理智,同时作用于人的感情.艺术的这种作用即美感作用,或叫审美作用.(四)艺术的三种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艺术的以上三种功能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艺术的审美教育

艺术的审美教育是建立在艺术所具有的功能及与艺术这种语言形态相适应的接受方 式基础上的.(一)艺术的审美教育与美的观念

美的观念:那些既反映美的事物的种类的本质和规律,又反映经过典型化了的,非常 鲜明的美的事物的个体的现象和形式;既有感性认识中的具体形象,又有理性认识中 的高度概括性,既有某类事物的个别性,又有该类事物的普遍性的观念.在进行艺术的审美教育中,培养人们正确而又深刻的美的观念是首要任务.(二)艺术的审美教育与审美能力

艺术的审美教育要培养的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包括对艺术的审美态度,对艺术作品的 形式,结构,语言特征,风格样式的感受力以及对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经验.艺术的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三)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

1,\"寓教于乐\" 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说明审美教育实际上涉及到艺术功能的各 个方面,而不是只对美的形式的教育.2,潜移默化 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既得到美的享受,又在精神方面得到净化.三,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一)艺术的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审美教育可以使人们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到 现实生活的意义.(二)审美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位置 一九九九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通过一项关于推 进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决定,说到:\"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 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是相互 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体.表现在: 1,德育,智育,体育是美育的基础.2,审美教育对于德育,智育,体育也有反作用.3,审美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属于更高层次的教育

审美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美学观念,提高人们欣赏美,感受 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第12篇:软件工程导论教案

计算机系统发展迅速,但是人们仍然没有彻底摆脱“软件危机”的困扰,软件已经成为限制计算机系统发展的瓶颈。计算机软件工程学就是为了研究如何消除软件危机而发展起来的。那么什么是软件危机呢?

在开始讲软件危机时我要先提出一个概念:什么是软件?(板书:软件危机、什么是软件)简单来举例像我们平时用的word、excel都是计算机软件。

软件就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包括程序、相关数据及其说明文档。(软件的英文名为Software板书:software=program+data+document)

那它具有什么特性呢?在这里我向大家绘制两幅图,大家可以比较讨论一下

硬件的失效率刚开始是降低的,这个阶段就是磨合调整,通过调整失效率降低并达到一定时期的稳定,那为什么会失效率增高呢,硬件是物理实体它存在磨损用坏的问题。再来看软件的失效图像,我绘制了两条,一条是理想情况下,另一天是实际情况下。大家可以看出来吗?没错,开发出来的软件并不是永远有效的,随着用户的需求增大等情况失效率会增高。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在软件的运行和使用期间,没有硬件那样的机械磨损,老化问题。因为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并非具体的物理实体。

另外呢,软件复杂性很高,软件技术的发展落后于需求,成本也相当昂贵。

讲完软件的概念,那么软件危机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软件危机就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能够正常运行的软件可能会存在软件危机吗?答案是可能会。实际上,几乎所有软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比方说,你在用QQ软件时,它不能与你的计算机硬件环境兼容或是不能满足你的要求。 总结下来,软件危机需要应对两方面的问题: (1) 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2) 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软件危机又有哪些典型表现呢?我们在进行一项工程时是不是经常会有一个工程预算,软件工程也不例外,如果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不准确,那么就很容易使用户不满。再来如果没有和用户进行很好的沟通就着手编写程序,那么人家也不会满意;软件质量靠不住、软件开发出来是不可维护的,也可以说是不能够对其功能进行修改适应用户需求;软件开发供不应求都是软件危机的表现。

那么出现软件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在分析原因时我们就通常从内因外因来说,在前面我有讲到软件的特征,软件复杂度高,成本昂贵等都与软件危机的出现有关,外因则是由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

下面我将引入一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假设你是软件公司的总工程师,当你告诉自己手下的工程师们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时,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要求在错误进入软件之前就清楚它们是不现实的,并且还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个故障是编码错误造成的,那么,一个人又怎么能再设计阶段就清除他呢?”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答:在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修改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不一样的,在早期引入变动,涉及的面比较少,代价也比较低当进入开发中期,软件配置的许多东西都已经完成,引入一个变动要对所有已完成的配置成分都做相应地修改,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逻辑上海很复杂,代价剧增啊,在软件已经完成时在引入变动,当然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况且软件的开发是团体合作,并不是一个人,早发现早解决很重要!

那么如何消除软件危机呢?这也是我们这门课永恒的课题啊

首先呢我们要对计算机软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软件并不等于程序,这是很多学生出的问题

必须充分认识到软件开发不是某种个体劳动的产物,而应该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团队合作

推广使用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技术和方法 开发和使用更好的软件工具

那么软件危机我们就讲到这,下面开始介绍软件工程:

什么是工程?我们平时经常听到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工程就是对技术实体的分析、设计、建造、验证和管理。那么我们知道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看不到摸不着而软件工程就是把软件当做一种工业产品,要求采用工程化的原理与方法对软件进行计划、开发和维护。是一种新兴工程。

如何定义它呢?软件工程就是为了经济地获得可靠地且能再实际机器上高效运行的软件,而建立和使用完善的工作原理;另一个更全面更具体的定义:软件工程是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也就是把工程应用于软件。

下面就是本节课的重点,请大家认真听讲。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在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漫长的生命周期中,需要完成各种任务。因而就应该吧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并相应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严格计划开发,维护。

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软件的质量保证工作不能等到编码阶段结束后再进行,那么在每个阶段都进行严格的评审可以更早的发现在开发过程中的错误,及时改正

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大家都知道软件开发成本很高,那就意味着不能随意更改需求。要必须按照严格的规程进行评审,获得批准以后才能实施修改。

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

采用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

5、结果应能清楚的审查

软件是看不到摸不着的逻辑产品,应该根据软件开发项目的总目标及完成期限,规定产品的标准,从而使得所得到的的结果更容易被审查

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

大家不是都在说人多力量大吗,何况软件开发是团队协作吗?在这里要注意到人员多交流情况讨论问题也会增加,耗时耗力。所以软件开发小组的组成人员应该要素质高,且不宜过高。

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就是要积极主动的采纳新的软件技术,且要不断总结经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开发小组组长是一个固步自封的顽固派,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下面进行另一个知识点:软件生命周期

概括地说,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3个时期组成,但每个时期又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阶段;这里我帮大家总结了一下: 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

在这里我解释一下,在开发软件时我们要制定计划,做需求分析了解用户想利用计算机软件帮他们解决什么问题然后进行设计它类似于工程师经常使用的工程蓝图,它包含了详细的设计每个模块,确定实现模块功能。接下来就是编码实现功能,而测试则是使软件达到预订的要求,在这里并不是结束我们还要对其进行运行维护持续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13篇:哲学导论教案

哲学导论教案 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

一、组织教学(5分钟)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听到这样的赞许:“你讲话好有哲理啊!”“你讲话好有深度,像个哲学家了!”,似乎,大家对哲学都有一种敬畏感。很多同学认为,哲学跟我们药学有什么关系,其实,哲学更是对一个人世界观的培养,可能不一定让你一下子吃饱饭,确实教你如何吃饭,如何看待饱和饿,如何从吃饭中学会更多,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哲学。

二、教学内容及板书设计(约70分钟)

导论(板书)

一、哲学的含义(板书)

1、哲学的含义——爱智慧(板书)

哲学可以使人聪明,使人明朗,学哲学可以让人有智慧。

2、哲学的大概框架

唯物论(物质和意识,主观和客观)

辩证唯物主义 (本学期学的内容)

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

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

历史唯物主义

3、哲学的指导作用(板书)

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很有作用。 比如生活中的实例。

当你遇到挫折时,很多人会劝你,向前看,不要灰心。这里就用到了辩证的看问题,这一理论。以及发展的理论,接受挫折,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再如,学习方法。有的同学晚睡看书效果好,有的就不好。这里用到了哲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

总之,哲学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过度】首先,由海子的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开始第一章内容的学习。

【导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分析】海子的诗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千丝万缕关系的社会。这个社会有人、有自然、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海子生活在世界中,在各种关系中。

今天,我们的第一章的内容,就是认识这个世界。

第一章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板书)

第一节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板书)

一、世界的构成及其本质(板书)

1、世界的构成(板书)

世界的构成有三部分组成:首先,自然界。 【导入】提到自然界,很多同学认为自然界就是我们说的大自然,其实非也。大自然,或者说我们认为的植物、动物等等仅仅是自然地一部分。那么自然界到底是什么呢。 (1) 自然界

A

自然界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宇宙万物。 B 地理环境——理解为“纯自然”

C 人类活动的自然—— “不纯的自然”,“人化自然”。人劳动与自然,参与到“纯自然”,于是自然便有了人的足迹。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2)人类社会(板书)

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 (3)人自身(板书)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世界的本质——物质(板书) A

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板书)

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源: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源。 B 物质的概念(板书)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包含两层意思:首先表现为客观实在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其次,表现为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表明可知。

【补充内容】

(了解即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本体论)可知与不可知。(认识论)

三 小结(约5分钟)

通过今天的课我们知道,在我们生活的日子里,时时处处都与哲学有关,学习哲学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今天的可我们应该掌握一个概念:物质,理解物质含义中包含的两层意思。明确一个事实——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是物质的。同时,要了解世界的构成,世界的组成要素,以及每个要素又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特别是自然界和我们了解的自然界有什么区别,要将自然界和简单动植物、山山水水相区分。

第14篇:教案软件工程导论

授课日期: 11月13日

课程名称: 软件工程导论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软件以及软件危机的概念

了解软件危机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途径

熟悉软件工程产生的原因以及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任务 教学重点:软件危机的出现原因、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软件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任务 教学过程:讲解软件的概念

通过软件危机的表现及原因分析引入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分析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 讲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系统发展迅速,但是人们仍然没有彻底摆脱“软件危机”的困扰,软件已经成为限制计算机系统发展的瓶颈。计算机软件工程学就是为了研究如何消除软件危机而发展起来的。那么什么是软件危机呢?

在开始讲软件危机时我要先提出一个概念:什么是软件?(板书:软件危机、什么是软件)简单来举例像我们平时用的word、excel都是计算机软件。

软件就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包括程序、相关数据及其说明文档。(软件的英文名为Software板书:software=program+data+document)

那它具有什么特性呢?在这里我向大家绘制两幅图,大家可以比较讨论一下

硬件的失效率刚开始是降低的,这个阶段就是磨合调整,通过调整失效率降低并达到一定时期的稳定,那为什么会失效率增高呢,硬件是物理实体它存在磨损用坏的问题。再来看软件的失效图像,我绘制了两条,一条是理想情况下,另一天是实际情况下。大家可以看出来吗?没错,开发出来的软件并不是永远有效的,随着用户的需求增大等情况失效率会增高。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在软件的运行和使用期间,没有硬件那样的机械磨损,老化问题。因为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并非具体的物理实体。

另外呢,软件复杂性很高,软件技术的发展落后于需求,成本也相当昂贵。

讲完软件的概念,那么软件危机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软件危机就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能够正常运行的软件可能会存在软件危机吗?答案是可能会。实际上,几乎所有软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比方说,你在用QQ软件时,它不能与你的计算机硬件环境兼容或是不能满足你的要求。

总结下来,软件危机需要应对两方面的问题:

(1) 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2) 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软件危机又有哪些典型表现呢?我们在进行一项工程时是不是经常会有一个工程预算,软件工程也不例外,如果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不准确,那么就很容易使用户不满。再来如果没有和用户进行很好的沟通就着手编写程序,那么人家也不会满意;软件质量靠不住、软件开发出来是不可维护的,也可以说是不能够对其功能进行修改适应用户需求;软件开发供不应求都是软件危机的表现。

那么出现软件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在分析原因时我们就通常从内因外因来说,在前面我有讲到软件的特征,软件复杂度高,成本昂贵等都与软件危机的出现有关,外因则是由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

下面我将引入一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假设你是软件公司的总工程师,当你告诉自己手下的工程师们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时,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要求在错误进入软件之前就清楚它们是不现实的,并且还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个故障是编码错误造成的,那么,一个人又怎么能再设计阶段就清除他呢?”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答:在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修改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不一样的,在早期引入变动,涉及的面比较少,代价也比较低当进入开发中期,软件配置的许多东西都已经完成,引入一个变动要对所有已完成的配置成分都做相应地修改,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逻辑上海很复杂,代价剧增啊,在软件已经完成时在引入变动,当然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况且软件的开发是团体合作,并不是一个人,早发现早解决很重要!

那么如何消除软件危机呢?这也是我们这门课永恒的课题啊

首先呢我们要对计算机软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软件并不等于程序,这是很多学生出的问题

必须充分认识到软件开发不是某种个体劳动的产物,而应该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团队合作

推广使用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技术和方法 开发和使用更好的软件工具

那么软件危机我们就讲到这,下面开始介绍软件工程:

什么是工程?我们平时经常听到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工程就是对技术实体的分析、设计、建造、验证和管理。那么我们知道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看不到摸不着而软件工程就是把软件当做一种工业产品,要求采用工程化的原理与方法对软件进行计划、开发和维护。是一种新兴工程。

如何定义它呢?软件工程就是为了经济地获得可靠地且能再实际机器上高效运行的软件,而建立和使用完善的工作原理;另一个更全面更具体的定义:软件工程是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也就是把工程应用于软件。

下面就是本节课的重点,请大家认真听讲。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在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漫长的生命周期中,需要完成各种任务。因而就应该吧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并相应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严格计划开发,维护。

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软件的质量保证工作不能等到编码阶段结束后再进行,那么在每个阶段都进行严格的评审可以更早的发现在开发过程中的错误,及时改正

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大家都知道软件开发成本很高,那就意味着不能随意更改需求。要必须按照严格的规程进行评审,获得批准以后才能实施修改。

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

采用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

5、结果应能清楚的审查

软件是看不到摸不着的逻辑产品,应该根据软件开发项目的总目标及完成期限,规定产品的标准,从而使得所得到的的结果更容易被审查

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 大家不是都在说人多力量大吗,何况软件开发是团队协作吗?在这里要注意到人员多交流情况讨论问题也会增加,耗时耗力。所以软件开发小组的组成人员应该要素质高,且不宜过高。

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就是要积极主动的采纳新的软件技术,且要不断总结经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开发小组组长是一个固步自封的顽固派,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下面进行另一个知识点:软件生命周期

概括地说,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3个时期组成,但每个时期又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阶段;这里我帮大家总结了一下: 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 在这里我解释一下,在开发软件时我们要制定计划,做需求分析了解用户想利用计算机软件帮他们解决什么问题然后进行设计它类似于工程师经常使用的工程蓝图,它包含了详细的设计每个模块,确定实现模块功能。接下来就是编码实现功能,而测试则是使软件达到预订的要求,在这里并不是结束我们还要对其进行运行维护持续满足用户的需求。

那现在我们来说一下具体的软件过程

软件过程是为了获得高质量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这就好比我们要建一栋房子,必须要有厨房,卧室吧,那么我们就需要有一个任务表,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来完成。软件过程也是这样。那有的同学会问我们前面不是讲过软件周期吗,它不是也规定了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吗,对,没错,它也是一种过程模型。但实际上要根据项目的特点来划分阶段,这也就引出了我们下面要研究的瀑布模型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它和生命周期模型的异同,在下节课我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

归纳小结:这节课呢,我们主要讲了什么是软件,软件具有什么特性,有四点:逻辑实体、成本昂贵、技术落后于需求、复杂度高。在就是软件危机的相关概念以及为什么出现软件危机,以及解决软件危机的途径,也引入了软件的生命周期等知识点,望同学课下做好复习。

课后作业:素材32

1、3

第15篇:教案0导论

导论 (2课时)

【教学目的】本章是该课程的理论基础,为帮助学生树立投资的概念,增加导论部分。 掌握好本章内容是学好以后各章的关键。主要介绍投资的基础知识,国际投资学的基本内容、教学的主要目的、国际投资与其他金融学科的区别与联系等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投资的基本内容;掌握国际投资学的框架、学习方法与要求,为学习以后各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投资的概念、国际投资学的基本内容、教学的主要目的、国际投资与其他金融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投资的概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课堂设计】在时间上安排,2个课时,投资的概念1个课时,其它1个课时。 在授课中安排提问。

1、在开始学习时,提问:请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投资的认识?

2、在第二个问题设计上,提问:就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简述投资的重要性?

3、在第三个问题设计上,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投资形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投资学教学的主要目的 第二节 国际投资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国际投资学与其他金融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国际投资学与投资学、国际投资学与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学与国际贸易学

第四节 学习国际投资学的要求

第五节 国际投资的准备知识——投资的基本概念

一、投资概述

二、投资与经济增长 思考题:

1.比较分析国际投资学与投资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和重点。

2.学习国际投资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导论篇

国际投资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经济活动,它在带动世界经济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使各国的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一节 国际投资学主要目的

通过学习,能对国际投资这项活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理论、实务及管理三个层面掌握系统知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第二节 国际投资学的研究内容

国际投资学是研究资本在国际间的运动过程及其客观规律的科学。 主要内容是:

国际资本运动的发生、发展及趋势;国际资本运动的动因、机制与规律;国际资本运行过程中的收益和风险的分析与管理;国际资本运动对投资国和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第一部分为理论

主要研究国际投资的概念与特点;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国际投资的方式与作用;国际投资的动因理论,包括国际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二部分为实务

主要研究国际投资的各种方式及其操作,包括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灵活投资。只有了解实务,才能真正认识国际资本运动的具体过程,然后通过分析具体运动过程之间的客观必然的联系,又会形成理论,从而掌握国际资本运动的客观规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为国际资本的管理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为管理

主要研究国际投资环境及其评价方法;国际投资风险管理(包括汇率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和国家风险管理)和国际投资法律管理(包括投资国的法律管理和东道国的法律管理。)

宏观方面的内容,比如对国际投资的产生、发展及趋势的分析,对国际投资的各方面效应分析,以及进行国际投资的政策分析与国际协调等;

微观方面的内容,比如对投资者的具体动机,投资规模、投资收益、投资方式及其操作的分析等。

第三节 国际投资学与其他金融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国际投资学与投资学、国际投资学与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学与国际贸易学 与西方投资的主要区别(区域、口径)

从本义上讲,西方投资学的研究对象是证券投资微观理论,如证券组合理论、金融资产定价模型、市场有效性理论。因此,它与国际投资学的区别是较为明显的

首先,国际投资学的研究范围不仅包括证券投资领域,还包括直接投资领域;

其次,贯穿于国际投资学的核心问题在于“跨国性”的研究,即为什么不在国内而要去国外投资,而西方投资学的核心却没有体现这一点。

另一方面,两者也存在一定的联系,表现在: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是在西方国内证券投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证券组合理论向国际领域的延伸与发展。

与国际贸易的主要区别(性质、行为主体、分析角度) 其联系在于:

(1)两者的研究领域都涉及商品在国际间的流动。 (2)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一方面,国际贸易活动往往是国际投资行为的基础和先导。

另一方面,国际投资也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反作用。因为国际投资行为的发生,会引起购买力在国际间的转移,从而带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当国际投资完成、形成生产能力后,又会引起东道国进口的减少。

其区别在于:

国际贸易学对商品流动的研究侧重于交换关系方面,从原则上讲,国际贸易活动是在价值相等基础上实现利用价值的交换,商品最终进入消费领域;

而国际投资学则侧重于对商品生产属性的研究,从根本上看,国际投资活动是把商品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领域并实现价值增殖。

因此,前者重在研究一国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后者重在研究一国参与国际生产的能力。

与国际金融的主要区别(资本表现形式、行为主体、分析角度

国际金融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体系和国际汇率体系三个方面。

其核心问题是研究资本和资产如何通过国际金融市场来配置。

国际金融也是研究货币资本国际间的流动,但国际金融市场中,资本以短期的流动性强的货币形态出现,金融市场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及证券投资提供结算和融资手段。

国际金融主要研究货币的国际收支及短期国际货币资本的运动

而国际投资学研究的是国际间中长期货币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运动及其规律性。在国际直接投资中,资本是以生产要素等表现的。而间接投资也是长期的。

国际投资学也不同于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各国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其研究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主要着眼于宏观经济理论和经济关系的研究;

而国际投资学的研究对象相对狭窄,但它不仅涉及到由于投资活动所引起的宏观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且包括国际投资微观经济活动的理论与方法。

第三节 学习国际投资学的要求

先行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等。

理论与实务相结合 宏观与微观并重

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灵活投资兼容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双方互动的形式。

在基础理论部分,教师主要对重点概念进行解释和引申,并对投融资理论进行介绍和梳理。

在实务部分,引入相关案例的讨论。实证考察和研究各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背景、形式、条件以及各国的国际投资对本国经济、区域经济或世界经济的整体影响。借鉴其他国家利用国外投资和对外国投资的经验教训,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在模拟操作实践部分,则可以适当锻炼同学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辅助教学环节:最好能去一些外资企业了解些实务,或请有关人员与学生交流。 教学安排 :本课程课堂教学32课时,上机模拟实验4课时

共设36个学时(每周2学时)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70%+上机实验和讨论发言20% +考勤和作业10% 第五节 国际投资的准备知识——投资的基本概念

(一)投资概述

投资的概念

投资的要素 投资的特点

投资的运动过程

(二)投资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投资总量;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投资与经济结构

什么是投资?

投资是一定的经济主体为获得预期不确定的效益而将货币或其它形式的资产投入某种事业或对象的经济行为。 投资的作用

(1)投资与储蓄的关系:

储蓄是投资的生成,投资是储蓄的运用。

投资支出的数量主要是由储蓄额决定的,而储蓄是由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决定的。经济增长是决定投资支出数量的最主要因素。

(2) 从社会 生产的四个环节上看,投资是对社会产品与价值的一种分配与运用,而经济增长则是生产的发展。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环节中,存在相互的影响和作用,但总的来看,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经济增长对投资增长的决定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3)经济增长也是投资愿望产生的客观基础。经济增长带来必要的资金和物质保证,才可能产生投资愿望。

(4)国民收入总量=国民收入总积累额+社会总消费量。在一般情况下,社会总消费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国民收入总积累额主要是由国民收入总量决定的。

Keynesism 宏观经济学的加速数原理可以解释经济增长水平与投资支出之间关系。

加速数原理说明收入变化是如何引起投资变化的。其基本思想是:收入的增加必定引起消费品生产的增加,消费品生产的增加又必定引起资本的增加,因此,收入的增加必定引起投资的增加。

思考题:

1.比较分析国际投资学与投资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和重点。

2.学习国际投资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16篇:毛泽东思想教案导论

导 论

【教学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基本内容、学习意义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对导论的学习,使学生对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有基本的了解,明确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意义和方法,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重点及难点】《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基本内容;《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重要意义及方法

【关键词语】《毛泽东思想概论》 方法 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你了解毛泽东吗?你了解毛泽东思想吗?

导入新课:有句名言说得好“当你理解了自然时,你将驾驭自然;当你理解了社会时,你将融入社会;当你理解了毛泽东时,你将与他同在。”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并理解毛泽东,从今天始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毛泽东思想概论》。

讲授新课:

一、《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基本内容 《毛泽东思想概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基本原理与基本观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等概要的论述。《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

第一,毛泽东思想的总论部分,它包括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与科学体系、历史地位与指导作用等;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部分,它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与基本纲领、革命发展道路与三大法宝等;

第三,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

第四,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部分分量更重一些,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点部分。

二、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的目的和意义

毛泽东以毕生精力钻研马克思主义,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他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势下,学习毛泽东思想,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学习毛泽东思想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和了解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历史的过程。从我们党的全部历史来看,不管是谁,也不管在什么时候,所有对党的事业能否胜利产生怀疑和动摇的,都已经被历史证明是完全错误的。中国革命和建设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有自身的特殊规律。

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正因为我们党能克服一切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才能从五十多人发展到今天成为六千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成为领导中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第二,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有助于我们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有助于我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有助于帮助学生坚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培养了几代人。她是指引无数革命者成长、成熟、成才的灯塔。毛泽东思想概论作为一门高校的理论课,学习对象都是年轻学生和年轻干部。青年就是未来。我们现在正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要在这个新的世纪里,使我们国家以社会主义强国的地位屹立于国际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轻一代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群体,而思想理论素质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因此,年轻的一代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必须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素质,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第四,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无论是中国革命还是中国建设,马克思主义如何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个贯穿始终的大问题。这种结合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既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先导。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上,毛泽东思想既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先导。如果懂得了毛泽东思想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理,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从而在思想理论上明确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自觉地遵循邓小平理论,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努力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第五,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深入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充分地了解党和政府所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并自觉地拥护并贯彻执行之。冯伦原是中央党校的老师,对毛泽东思想素有研究。从商后以毛主席革命的“三大法宝”来搞地产革命,一举成功。把那些熟读新经济理论的XBA们堵得没话说。无独有偶,史玉柱在巨人集团倒闭后,一度闭门读书,只读有关毛泽东的书,他认为一事通,百事通,只学毛主席就够了。有所得后才重新出山,且不论他的脑白金是否有效,欠下几亿债务能够自己偿还的,普天之下又有几人?毛泽东思想真是光芒万丈,不但卡斯特罗能学毛著建国,商人也能学毛著发家。

三、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要求和方法

处于新世纪的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前途远大,任重而道远,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为了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青年人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那么,要如何才能使我们深刻领会和切实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呢?除了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外,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坚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原则。学习毛泽东思想要掌握和运用它的体系,不能断章取义,从只言片语来理解。要特别注意毛泽东思想的具体观点的特指对象及其产生的特殊条件,决不能生搬硬套,把它当作千古不变的教条。

毛泽东思想又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智慧和才能,不能把毛泽东思想等同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第一,要把学习毛泽东思想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只有结合历史学习毛泽东思想,才能从它产生的历史背景上、从实践对它提出的要求上,从它对实际问题的创造性回答和解决上,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要把学习毛泽东的著作与学习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结合起来。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同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密切相联的。要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论述相结合。因为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增强“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要把学习毛泽东思想与学习研究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传统结合起来。

第四,要把学习毛泽东的重要科学著作与阅读教材结合起来。毛泽东的重要科学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总结,必须把学习理论与了解历史结合起来,把学习毛泽东的重要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与阅读教材相结合。

第五,要完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必须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完整准确地理解,而不能抓住一两句话、一两个观点,断章取义地学习。

第六,要在努力把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上下功夫。必须懂得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和全部内容。其中,实事求是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一条。

四、毛泽东传记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他的伟大品格具有动人的感染力,他的科学思想具有非凡的号召力,他和他的战友所创造的丰功伟业彪炳史册!

【本章小结】总而言之,毛泽东思想为我们树立了完善人格、创造真善美的革命人生的光辉典范。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前进的光辉旗帜。我们了解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明确了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意义和方法,掌握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特别是掌握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就能更好地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昂首阔步地迈入21世纪。

【复习思考题】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重要意义及方法有哪些?

【板书设计】

一、《毛泽东思想概论》基本内容

二、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的目的和意义

三、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方法

四、毛泽东传记

第17篇:药学导论第3版半期考复习总结

药学导论半期考复习第一章绪论

1.药学(pharmacy) 是研究药物的一门科学,是揭示药物与人体或者药物与各种病原生物体相互作用与规律的科学。性质:药学也是研究药物的来源、成分、性状、作用机制、用途、分析鉴定、加工生产、经营、使用以及管理的一门科学。 2.药品:经国家批准的具有药理活性的原料药和制剂产品。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3.药物:用于诊断、治疗、预防各种疾病的活性物质。

4.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发现了我国古老的药方书——《五十二病方》。

5.《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出现于公元元年左右,共载药365种,采用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法。

6.唐《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以政府名义编撰的药书,是我国也是世界药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7.孙思邈是隋唐时期杰出的医药学家,最著名的为《千金要方》。

8.公元1247 年,宋慈在前人的基础上写成《洗冤录》一书,此书为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9.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成熟的标志,载药1892种。

10.20世纪,药物发展经历的三次重心转移和飞跃: ①第一次是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药物的发展重心是针对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这一次飞跃是以磺胺药、抗生素的发现与大量生产使用为标志的; ②第二次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药物的发展重心转移到治疗各种非感染性疾病上来,发现了一大批受体拮抗剂,酶抑制剂药物,这一次飞跃是以 β-肾上腺素拮抗剂普萘洛尔、H₂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等药物的发现为标志的; ③第三次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种基因工程药物的出现,使生物大分子活性药物广泛地应用临床,开始了各种疑难病症、遗传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生物治疗的新阶段,这一次飞跃是以人生长激素、胰岛素、干扰素等一大批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为标志的。 11.药学的基本范畴:生命、健康、疾病、衰老与死亡和药品。 12.疾病发生的原因有三大类: 外在原因、内在原因、自然环境与社会心理原因。外在因素包括:①生物因素;②物理因素;③化学因素;④营养因素。 13.药学的二级学科:生药学、药物化学(含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事管理学、微生物和生化药学。

14.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有4种:开刀、放射治疗、药物化学疗法、生物治疗。

15.现代工业根据药物的生产性质,将药物分为原料药和制剂两大门类。在原料药中,又根据药物的来源与生产技术的不同,分为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微生物药物与生物技术药物。

16.1998年国家医药主管部门提出的我国医药产业要实现的五大战略性转变: ①新药开发从仿制向仿制与创新并举的战略性转变;

②市场结构从单纯国内市场向国内与国际市场并举的战略转变; ③工业结构从单纯原料药生产向原料药和制剂并举的战略转变; ④技术结构从单纯合成制药向合成制药与生物制药并举的战略转变; ⑤企业规模结构从分散向集中的战略转变。

17.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可以按照“三步走”的方式进行,即按照“完全仿制、仿创结合、自主创新”这三个阶段进行。

18.二十一世纪药学主攻的四个疾病方向:

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抗感染药物、老年病药物。 19.一个药物从发现到临床应用,要经历五个阶段: 药化合成、药理实验(药效试验,毒理实验)、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Ⅰ期,Ⅱ期,Ⅲ期)、上市后的Ⅳ期临床。

20.中药的来源:植物、动物和矿物。21.药物起源:神、巫术、动物习性观察。

22.药物来源:化学合成药物、天然药物、微生物和免疫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基因药物。23.近代药学发展:药学进步;药理学形成;化学合成药的发现。 24.药品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25.现代药学的基本特征:科技发展、医学发展。 第二章生药学

1.生药是指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也称天然药物。2.生药和中药:生药包括一切源于天然的中药、民族药、草药(民间药)以及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中药指在中医学的理念和临床经验指导下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中药包括中药材。 3.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天然药物化学、植物化学分类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中医药学、临床药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学科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生物合成、细胞组织培养、品质评价、药效药理、毒性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学。(性质) 4.生药名称:包括中文名、拉丁名、英文名、日文名等,其中拉丁名为国际通用。生药拉丁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药用部位名称,用拉丁文第一格表示。比较常见的有根(Radix),根茎(Rhizoma),茎(Caulis),木材(Lignum),枝(Ramulus),树皮(Cortex),叶(Folium),花(Flos),花粉(Pollem),果实(Fructus),果皮(Pericarpium),种子(Semen),全草(Herba),树脂(Resina),分泌物(Venenum)。 5.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糖类、苷类、香豆素类、黄酮类、鞣质类、挥发油类、萜类、生物碱类、脂类、有机酸类、植物色素类、树脂类、无机成分。 6.常见的生药分类方法:

①按药用部位分类法: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植物药又根据不同的药用部位分为根类、根茎类、皮类、茎木类、叶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和全草类等; ②按化学成分分类; ③按自然系统分类法;

④按中医功效或药理作用来分类;

⑤按中药中文名的字母顺序或笔画顺序来分类; ⑥其他分类法。

7.我国目前颁布的药品标准有: 中国药典;部颁药典;地方标准。 8.目前主要的生药鉴定手段有:

原植(动)物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生物鉴定;计算机辅助鉴定;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指纹图谱鉴定。 9.生药的采收和加工的要点: 合理采收,最重要的是确定最佳采收期,即有效成分的含量高而药用部分的产量也相对较高的时期;采收后的处理,包括产地加工、干燥和贮藏。(步骤:采收、处理、炮制) 10.中药炮制的目的:

①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药效; ②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③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④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使用。

11.生药炮制的常用方法有:①一般修制;②水制;③火制;④水火共制;⑤其他还有一些发芽、发酵、制霜及复制等较特殊方法。

12.十大药材集散地:安徽亳州、郑州南大街、西安康复路、成都荷花池、广西玉林、广州清平。

13.生药的主要应用:①保健药品和保健食品;②从生药中提取分离的生物活性先导化合物或有效成分,经过结构改造或化学合成,规模生产用于临床;③天然色素原料;④天然甜味剂或加工用于纺织、制革、烟草、建筑、化工等多个工业领域;⑤含有生药提取物或有效成分的化妆品。

14.简述生药学的发展趋势:①生物鉴定正向着超微层次和分子水平深入;②更加科学地揭示影响生药品质的各种因素;③生物有效成分的人工制造成为可能;④药材道地性的本质正在被揭示;⑤生药新资源的开发有了良好的基础;⑥生药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正在深入。 15.近期生药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努力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加强中医药应用基础研究;研究开发现代中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和实施GAP和GMP;制定中药研制的标准、规范。

第三章天然药物化学

1.天然药物化学:是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天然药物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2.中药炮制的目的:增强疗效,减除毒副作用,便于药物的贮藏和利用。 3.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

一是探明天然药物中作为药效物质基础的化学成分;二是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类型、理化性质;

三是研究天然药物中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四是新药的创制;

五是探讨天然药物中药效物质的生源途径,外界条件对这些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及有效成分的结构与中药药性之间的关系等。

天然药物化学在发扬祖国医药学中起到的作用有: 一是探讨中药防病治病的药效物质基础; 二是改进传统药物剂型,提高临床疗效; 三是控制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 四是为重要的炮制提供科学依据; 五是扩大药物新资源; 六是创制新药。

5.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是:中药中所含药效物质基础的探明。6.色谱法分为哪些方法:

色谱法按原理分,有吸附色谱、化学吸附色谱、分配色谱、分子筛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等; 按色谱场所分,有柱色谱、纸色谱和薄层色谱等。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鉴定方法:

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磁共振(氢磁共振、碳磁共振、二维磁共振)、质谱。 列举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各2个:

植物药:人参、灵芝;动物药:地龙、龟甲;矿物药:石膏、珍珠。 9.天然药物中常见的化学成分按结构分为:

生物碱、糖和苷、黄酮类、蒽醌(醌)类、木脂素和香豆素类、强心苷和皂苷、萜类和挥发油。

10.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其他方法。11.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溶剂法、沉淀法、色谱分离法。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是关于药物的发现、确证和发展的科学,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作用方式。研究范围:开发新药、合成新药、阐明药物理化性质和药物与机体细胞相互作用机制。(性质)

简述西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科目:

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专业知识

(一)临床药理学和药学专业知识;药学专业知识

(二)药剂学和药物化学;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学服务与咨询的基本内容。

简述药物的诞生通常流程:结构筛选-基础研究-药学研究(药理研究,毒理分析)-人体临床申请-Ⅰ期临床-Ⅱ期临床-Ⅲ期临床-药证申请批准-投产面市-Ⅳ期临床-管理生产。 5.新药发现的途径有:经验积累、偶然发现、化学合成、天然物提取、药理筛选、代谢研究、利用毒副作用、机制研究、临床发现。

6.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有:从天然资源得到先导化合物;以现有的药物作先导化合物;用活性内源性物质作先导化合物;组合化学和高通量筛选得到先导化合物。 7.药物与保健品:药物: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或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保健品(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8.新药的定义:指未曾在世界上任何国家上市销售的原创药品。 9.新药研发项目的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 10.新药研发需要:运气、耐性或毅力、经验和技术、金钱。 第五章药理学

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

2.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简称药效学,主要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其内容包括药物与作用靶位之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形态学变化,药物作用的全过程和分子机制。

3.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cokinetics,PK):简称药代动学或药动学,主要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

4.药动学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在新药的合成和筛选中,需要考虑药物体内的转运和转化因素;在新药的安全性评价中,药动学研究可以为毒性试验设计提供依据;在新药的制剂研究中,剂型设计的合理性需要生物药剂学研究进行评价;在新药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需要进行动物或人体药动学研究。 5.药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主要研究两方面的内容,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称为代谢)及排泄的过程。 6.简述药物的体内过程:

①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方式有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和膜动转运;②药物的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③药物分布:药物经血液转运到组织器官;④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发生结构变化;⑤药物排泄:药物在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后,最后都要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有肾排泄、胆汁排泄和其他排泄途径。 7不良反应:①副反应;②毒性反应;③变态反应;④继发反应;⑤后遗效应。 8药理效应与剂量或血药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称为量效关系。

9.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浓度)称为最小有效量;出现疗效的最大剂量称极量;出现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称最小中毒量。临床上的常用治疗量应比最小有效量大,比最小中毒量小,不得超过极量,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第六章药剂学

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根据要求而将药物制备成不同的形态,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注射剂、软膏剂、浸出制剂、气雾剂、栓剂等常规剂型,也包括缓控释制剂和靶向制剂等新剂型。

药剂学的任务: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开发新剂型和新辅料;研究和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开发新中药制剂;研究开发新技术。 药剂学的宗旨: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药物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对药物作用的反应;包括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临床上表现为有效性和安全性。

与剂型有关的因素: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和用量;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及贮存条件等。

生物药剂学的发展:药物的吸收预测;建立药物质量评价方法;多肽及蛋白类药物非注射给药研究;分子生物药剂学;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靶向制剂又称靶向给药系统,是指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胃肠道或全身血液循环给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一、物理药剂学

二、生物药剂学

三、工业药剂学

四、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五、其他: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

药物的给药途径:经肠胃道给药,非经肠胃道给药(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粘膜给药、腔道给药)

生物技术药物的定义:是指采用DNA重组技术药物或克隆抗体技术或其他新生物技术研制的基因、核糖核酸、酶、蛋白质、多肽、多糖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的特点:

1)药理活性强,给药剂量小,药物本身毒副作用小;2)分子量大、稳定性差、吸收性差、半衰期短;3)提取、纯化工艺复杂,极易染菌、腐败而失活,并产生热源或致敏物质,生产过程要求低温、无菌操作。 第七章药物分析学

1.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在药学中的应用,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技术研究和解决药物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项目和指标,从而制定科学、可控的药品质量标准。 2.药物分析的任务:

1)药品的常规检查——以“药品质量全面监控”为中心,开展药品质量检验; 2)为新药研究开发提供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

3)临床药学研究:药物质量优劣、使用时剂量、方式是否合理,使用后是否安全有效,还应以临床实际疗效来决定;开展临床研究,研究药物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研究药物作用机制,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指导,以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

4)分析新技术的应用:追踪国际分析新技术的发展前沿,改进或自主开发质量控制平台和分析技术,以使我国药品质量研究与世界同步,进而达到——药品标准的国际化

3.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4.我国药品质量标准体系: ·法定药品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h P),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 ·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 ·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 ·企业标准。

5.中国药典(2015年版)分为

一、

二、

三、四部。一部收录中药,二部收录化学药,三部收录生物药品,四部收载通则,另专门出版了《药品红外光谱集》。

6.标准品·对照品:标准品:指用于生物鉴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对照品:指在用于检测时,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用于药物含量测定、纯度检查和鉴别试验。

7.国外药典: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二者合为一册USP-NF,亚洲版专版药典;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Ph.Eup;国际药典Ph.Int 8.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科学管理

良好药品实验研究规范GLP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良好药品生产规范GMP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良好药品供应规范GSP Good Supply Practice 良好药品临床实验规范GCP Good Clinical Practice 9.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性状检查、鉴别试验、限度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10.药物分析所用测定办法的效能指标

验证内容1.准确度 2.精密度 3.专属性 4.检测限 5.定量限 6.线性 7.范围 8.耐用性 生物制药

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蛋白质工程。

第18篇:04101丁云鹤,药学专业导论学习报告

《药学专业导论》学习报告

042011101,丁云鹤

1.简述药学专业概况及培养目标。

专业概况: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都很重视。平

时的用药以及保健品在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也自然而然增加了社会对药学专业学生的需求量;经分析,药学在世界各大经济领域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医药公司的年经济效益增长率已经高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所以药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对乐观和广阔的。

药学专业的学生也有很多不同的工作领域:有可能从事药品开发

和研究,例如在研究所,药厂或者医药公司的研究部门,在里面做科研人员,当然,这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需要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积累很多知识,打下非常扎实的基础才行;另外,还有可能做药物的质量鉴定等相关工作,例如在药检所,对药厂生产出来的药物进行鉴定,检验能否投入大众的使用,甚至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看这些药物对相应病症的治疗功效以及毒副作用等等,这也是需要严格的专业知识的;还有,可以在医院的药房从事临床药学,指导用药,为病人提供科学有效的用药方法;最后,还有的人去做销售,也就是在医药贸易公司或者企业的销售部门工作,这个对药学专业知识的要求就比前面几种降低了很多。

培养目标:药学专业旨在培养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和药学事业发展需要的,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药学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现代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药物生产,检验,使用以及研究领域从事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药物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简述制药行业的生产现状,GMP实施情况以及新药研发,产品销售,产值效

益概况。

制药行业的生产现状: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制药行业的发展与医疗制度改

革紧密相连,新一轮医疗制度改革推动了制药行业的

发展:政府对于卫生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地提高,既减

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也促进了药品市场需求的增长。

除了一些仿制药,我国还加大了新药的开发力度。由

一系列数据库中的资料可以展望,到2015年,中国将

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药品

市场,这也给我国制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中国现阶段的制药行业仍存在许多缺陷。中国

制药行业规模确实很大,但由于长期地没有将这个行

业好好整理和规划,将那些小企业集中起来,所以对

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中国原料药生产很有竞争

力,但是价格不高,而且对于一些高端的有创新性的

药品,还是外资的医药企业起着垄断作用,拥有着领

先优势,比如说跨国制药企业占了全国三甲医院处方

用药费用总额的65%-85%。而现在也做出了一些改善:

2012年下半年,我国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推动制药

行业的整合,迎来了兼并收购的高潮;我国制药产业

的产业链也在迅速地完善,在研发,临床,生产,分

销等各个环节都有较为成熟的企业。

GMP实施现状:在目前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和设计人员对新版GMP的了解仍

然处于初级阶段,设计方案违背了通过新版GMP提升企业总

体管理和技术水平的初衷;由于新版GMP非常讲究团队整体

功能的发挥,而人才短缺现象的突出也是一个阻碍GMP实施

的一个问题。

新药研发: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药的研发也迅速发展,但是目前不少新药在

为认真进行立题分析和缺乏充分的临床前研究证据的情况下就

仓促申报,给项目本身的后续研发带来一定的风险和盲目性。通

过查资料,有以下四点需要考虑:处方合理性,剂型合理性,工

艺合理性,临床定位,药物毒理实验,临床方案。

产品销售: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通知主

要依据社会平均成本,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

及市场供求状况。除了在医院里医生开的处方药以外,还有可能

是在一般药房里自己根据实际经验买的非处方药,而这些药有很

大一部分是靠药物销售代表的;另外,药品的销量和价格是由该

药品的质量,疗效,有无毒副作用,生产药厂的口碑等等因素决

定的。

产值效益:目前,医药产业生产,销售保持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效益增速有所下降,产业总体呈现持续向好态势。医药行业一方

面要考虑药品的不断创新和改进,迎合更多病人的需要,满足更

多的药物消费人群,另一方面还要控制好研究药物的原料成本和

人力资源的消耗,这样才能保证该药品投入市场之后,能有好的

效益。

3.药学专业学生应当具备哪些专业知识?

(1) 掌握化学,生物科学和药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掌握药物的设计,制备原理和制备技术;

(3) 掌握药物质量控制,药物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

(4) 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了解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5) 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6) 了解药政管理和药事法规的基本知识。

4.请结合个人情况谈谈你的专业发展构想及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

专业发展构想: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属于比较内向的,而且创新思维能力在大多数人中也不是很有优势,在研究所或者药厂中的新药研发部门工作的话,

可能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要求比较高,所以做科研人员,我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另外,做药物销售也是需要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自己在这方面还需要有很大的提高。我做事情比较认真,仔细,所以我的发展构想就是在医院或者药检所这些类似机构里做一些稳定的工作,比如药品质量管理,能够让我自己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但又不是太考验科研能力的,将手头的工作一丝不苟的完成,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就好了。

大学期间学习规划:虽然在高中我是学的化学,对化学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大学的知识内容跟高中联系并不是很紧密,像这学期学的有机化学,跟高中的学习侧重点不一样,甚至对大学的学习会造成一些误区。不管怎样,我是想把每门课程都学好,包括现在学的基础课和下面要学的专业课,然后在限选课里,我会尽量选择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两类,并把它们选修完整。不仅要把学分修完,自己还要主动地学习,比如到图书馆多看看资料,平时看看网上的相关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习过程可能会遇到不理解的也要及时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因为知识是要逐步积淀的。另外,大学期间,我还打算考一些证书,英语四级和六级,计算机一级和二级,相关药学专业的证书要积极地关注,觉得有较大作用的也要去考。可能自己会选择考研,所以大三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平时的学习就更要把专业知识学好;英语也要经常读读书,积累词汇,看看英文的文章;多看看新闻和报纸,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军事也要适当关注,有一定的政治素养。

第19篇:人居环境导论教案

章节题目

第 1 章 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缘由与过程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了解城市规划相关理念,理解三位大师提出关于城市规划的理论以及道氏学说。 重点难点:道氏学说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书 设

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同时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但是现有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科学对实践中的许多问题缺乏确切、完整的对策。为此,吴良镛先生,写成“广义建筑学”,此后仍在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人居环境科学”。针对城乡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以人 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学科群。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第 1 章 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缘由与过程

1.1 城市理论探索→1.2 代表人物→1.3“人类聚居学”→1.4 提出人居环境科学

1.1 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简要过程

1.2 从霍华德、盖迪思到芒福德——近代城市史理论的丰富遗产 霍华德 盖迪思 芒福德1.3 道萨蒂亚斯的“人类聚居学” 道氏学说简介 对道氏学说的评价

1.4 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 当今世界人类住区发展的主要趋势 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板书设计: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 人居环境科学释义

(1)探索缘由与过程 (2)基本框架构想 研究 (3)方法论

(4)规划与设计论

(5)教育——教学

(6)在实践的道路上——实践 教学、实践、研究(人居环境) 第二部分 “道薛迪亚斯聚学”介绍

第 1 章 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缘由与过程

1.1 城市理论探索→1.2 代表人物→1.3“人类聚居学”→1.4 提出人居环境科学

小结:

“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经历了一定的过程:一方面,受道氏人类聚居学的启示;另一方 面,亚洲城市的情况,远非“人类聚居学”所能概括。基于此,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人 居环境科学” 。

作业: 道氏的“人类聚居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关系? 第 1 章 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缘由与过程

1.1 城市理论探索→1.2 代表人物→1.3“人类聚居学”→1.4 提出人居环境科学

1.1 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40 年代,启蒙并决意从事城市规划与建筑专业,研读,加强理解。秉承沙里宁指 导

50 年代,参与国内城规实践与教学,发现问题“物质规划”

60 年代,编写《城乡规划》

80 年代,发现问题,成立“城市科学研究会”

如今,中国城市与发展面临冲击,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正视问题,探索方法! 1.2 从霍华德,盖迪斯到芒福德 ——近代城市史理论的丰富遗产

1.2.1 霍华德 现代城市规划先驱者

原因:

1、前人的基奠

2、志在改革不断追求

3、实践、务实

4、社会活动家

代表理论:

1、“三种磁铁” (如图 1-1)

2、“田园城市” (如图 1-2) 1.2.3 盖迪斯

现代城市规划的奠基人 ——倡导综合规划 提倡“区域理念”、重视调查研究、提出有机规划“生活图式”如图 1-4 1.2.3 芒福德

1、以人为中心

2、区域观

3、自然观-环境对城市重要、创造性的利用

1.3 道氏的“人类聚居学”

1.3.1 对道氏学说的认识

国外→国内→结识名人→产生兴趣

影响: 突破认识——将建筑从房子的概念延至聚居的概念

1.3.2 道氏学说简介

1、对时代及所面临的任务的认识 ——城市化的作用

2、考虑问题的整体观、系统观 ——把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

3、交叉学科观点的运用和引入 ——系统、综合的研究

4、初步建立理论框架 ——五大系统、五大层次

1.3.3 对道氏学说的评价

1、影响深远

2、我们借鉴、结合国情

3、寻找方向

1.4 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

背景:

1、受道氏人类聚居学的启示

2、亚洲城市的情况,远非“人类聚居学”所能概括

1.4.1 当今世界人类住区发展的主要趋势 (1)城市作为人居环境成为焦点 (2)可持续发展 (3)全球一体与地域差异 “着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域的行动”

1.4.2 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1)遗产与理念 (2)教训(如图 1-8) 古代——有功有过近代——启蒙较晚 20 世纪初,外国建筑师到来 20-30 年代,学成归国 后半叶,历史时期“城市规划春天” 60 年代初, “第二春天” 目前, “第三春天” ,同时问题也很严峻。

1.4.3 时代要求我们高起点发展人居环境科学 一方面,新问题不断涌现; 另一方面,大环境——“里约会议” 。

要求 分析中国城市建设有关问题,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的设想

章节题目

第2章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框架构想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人居环境及人居环境科学,理解人居环境科学基本研究框架和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构成,掌握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和五大层次,熟练掌握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重点难点:人居环境科学基本研究框架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既然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西方的学术思想,吸取道氏学术精华,构建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那么,到底人居环境科学的内容包括什么?它的基本框架又是怎样的?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人居环境释义 人居环境概念的理解

2、人居环境的构成 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五大层次

3、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4、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与学科体系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研究框架

板书设计: 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构成 人居环境(人)

五大原则

生态 经济 技术 社会 文化艺术

五大系统五大层次

自然全球 人区域 社会城市 居住社区 支撑网络建筑

小结: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从人出发,在坚持五大原则(生态、经济、技 术、社会、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从五大系统(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五 大层次(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可能的目标,经过分析选 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作业: 阅读理解附录部分——人居环境科学群举例。

2.1 人居环境释义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核心是人;大自然是基础;中介;内容复杂;相互作用。

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1 五大系统(如图 2-2)

1、自然系统 ——侧重于与人居环境有关的自然系统的相关内容 “生态环境问题”——霾

2、人类系统 ——侧重于对物质的需求与人的分析, “人口增长”??

3、社会系统 ——关心人及其活动,是人居环境科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

4、居住系统

5、支撑系统 五大系统相互联系。 2.2.2 五大层次

道氏-划分成 15 个单元

借鉴道氏理论,根据中国实际,分为:

1、全球(着眼于全球)

2、区域(综合研究区域问题,找到总体解决方案)

3、城市(抓住具体性)

4、社区

5、建筑 以上各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2.3 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2.3.1 正视生态困境,提高生态意识——生态观 做到五方面

2.3.2 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经济观 做到三方面 2.3.3 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与发展和社会繁荣——科学观

2.3.4 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社会观

2.3.5 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文化观

2.4 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与学科体系

2.4.1 释义 在认识上的发展过程 2.4.2 基本研究框架 如图 2-14

2.4.3 学科体系的构成

1、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主导专业”三者有

共同的背景,共同的研究对象 不同:尺度、方法、专业内容、技术 地景学——(地、景) “建筑—地景—城市规划” 三位一体, 通过城市设计整合起来, 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

2、外国多学科群随时代而发展 吸收有关学科的观点的理论,的方法,推进人居环境科学的繁荣

3、开放的人居环境学科体系 与相关学科渗透 ,展拓 (如图 2-6)

章节题目

第三章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 ——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求解的尝试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基本的哲学修养对科学工作的重要性,了解简化方法与复杂巨系统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复杂巨系统之间的关系,系统思想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讲到,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且是发展的,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系统,如果出现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哲学修养 基本的哲学修养对科学工作者的重要性

2、复杂巨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简化方法与复杂巨系统 系统思想与复杂性

板书设计:

3.1 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哲学修养——对主体的要求 3.2 复杂巨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对客体的认识

3.3 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求解的尝试——研究

3.4 人居环境科学“范式”与“科学共同体”——结论

小结: 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基本条件

1、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哲学修养——对主体的要求

2、复杂巨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对客体的认识

作业: 如何理解人居环境科学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3.1 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哲学修养——对主体的要求 3.2 复杂巨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对客体的认识

3.3 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求解的尝试——研究

3.4 人居环境科学“范式”与“科学共同体”——结论

3.1 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哲学修养 作者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体会到“要重视哲学的学习和思维方式的锻炼” 。 例如: 对于建筑该走什么道路,大家从不同方面“找出路” ,不能以某一个方面找答案,必须进 行整体的思考,于是有了《广义建筑学》 ,并能在《北京宪章》中有所发展。所以,在科 学的前进中,从复杂性中找启发。

3.2 复杂巨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3.2.1 简化方法与复杂巨系统 简单原则,但若不科学对待,会流于概念。

(1) 如《雅典宪章》中“四大工程”的划分,在之后证明这种机械方法不当

(2) 过去大学里的一些“习题” 城市规划具有复杂性,原因在于:它面向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 对于复杂的社会问题,要引入的方法论。

3.2.2 系统思想与复杂性科学

用系统论,系统的方法处理问题

首先了解系统何谓?

——“具有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在城市规划中,道氏的“人类聚居学”较早运用系统思想。 之后,认识到系统的复杂性,提出“复杂性科学” 。 将其与人居环境科学相关的一些理论方法作以下讨论:

(1)各门科学的相互联系性 复杂性科学倡导一种思想方式,思想导向和概念模式。 对于人居环境科学,可以将相关方面联系起来做综合研究,寻找一种“新方法、新途径” 。

(2)整体和整体性科学 ——由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激发而“涌现”出来人居环境科学也是一种关于整体 与整体性的科学。 如:长江三角洲

(3)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①巨大、复杂、广泛?? ②系统学的“骨干” 人居环境科学,从感性上借鉴现代科学中涌现出的理性,追求科学的方法,学习复杂性 科学,并将其在实践中应用——“长江三角洲课题”研究。 在人居环境发展上,组成要素之间进行相互作用。

人居环境思想和方法,是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方法理论的掌握。 章节题目

3.3 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求解的尝试

3.4 人居环境科学“范式”与“科学共同体”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理解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理解以问题为向导的方法,综合实践,掌握范 式和科学共同性 重点难点:范式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了解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条件,基于这些条件,到底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求解的尝试 融贯的综合 以问题为向导 “庖丁解牛”与“牵牛鼻子” 综合集成,螺旋式上升

2、人居环境科学“范式”与“科学共同体” “范式”与“科学共同体”

板书设计:

人居环境问题 确立目标

理论框架方法论规划与设计

战略确定

开展典型地区研究 政府学术社会

实践 整合

小结: 针对人居环境的问题,首先要建立目标,然后结合理论框架、方法论、规划与设计,确 定战略,将战略在典型地区进行研究行动,通过政府、学术、社会相互沟通,最终投入 实践,并上升至理论。

作业: 理解人居环境科学的“范式” 。

3.3 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求解的尝试

3.3.1 融贯的综合研究 “从外国学科中有重点地抓住与建筑学有关部分,加以融会贯通” 人居环境科学,更自觉地融贯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 以下即对其技术路线及组织方式进行探讨:

3.3.2 以问题为向导 例: 菊儿胡同改造; 发达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

3.3.3 “庖丁解牛”与“牵牛鼻子” ——简化问题,抓住要害 如: 长江三角洲研究

3.3.4 综合集成,螺旋式上升

3.4 人居环境科学“范式”与“科学共同体”

3.4.1 人居环境科学“范式”与“科学共同体”

科学实体——范式 科学活动实体——科学共同体

人居环境研究也应有科学共同体,其范式如图 3-4。

3.4.2 明确教学战略章节题目 第 4 章 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论——复杂体系中设计理念的探索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传统规划设计的不合时宜的原因,历史上有关观点的回顾,对中国规划理论建设的展望,了解建筑设计理论及对城市设计探索,熟练掌握人居 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

重点难点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在上第 3 章学习了人居环境科学方法论,这一章是对其设计理念的探索,即规划与设计 论。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传统规划设计的不合时宜的原因 传统规划设计的不合时宜的原因

2、对规划设计的再思考 历史上有关观点的回顾 对中国规划理论建设的展望

3、城市设计理论 建筑设计理论-对城市设计探索-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 板书设计:

4.1 传统规划设计的不合时宜的原因——发现问题

4.2 对规划设计的再思考

4.3 城市设计理论 ——分析问题 4.4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理性分析

4.5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形象思维——解决问题 小结: 在前文关于人居环境学科体系和方法论讨论的基础上, 结合规划设计实践,可逐步形成规划设计的理念。首先,作为传统的规划设计已经不合时宜,需要对其进行再思考,最终得出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时空观:汇“时间-空间-人间”为一体。

作业: 理解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时空观。

4.1 传统规划设计的不合时宜的原因——发现问题

4.2 对规划设计的再思考

4.3 城市设计理论 ——分析问题 4.4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理性分析

4.5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形象思维 ——解决问题

在第 3 章的基础上,综合实践,形成理念。

“理”—基本原理;

“念”—概念、观念;

4.1 传统规划设计的不合时宜的原因

二战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不尽如意。 原因:

(1)技术的因素 ——交通工具、信息技术?? (2)经济的因素

(3)社会的因素

(4)生态的因素 (5)。。。。。

当前的变化: 现代城市发展急剧; 现代建设是分散的,自由建造的;

现代学术理论不断发展??

在剧烈变化下,探究哪些是变的,哪些是不变的。需要进一步探讨: 4.2 对规划设计的再思考

4.2.1 历史上有关观点的回顾

(1)时代在发展,规划理论思想也在变化中,近百年 3 个“规划思潮” 20 世纪第一个 10 年——自我确立 1960 年前后——综合规划的提出 70 年代——“有序减退”等 规划理论 1.综合性规划 2.倡导性规划 3.沟通性规划 4.?? 理论在发展;目的在于社会进步;方法多样;创造发展 4.2.2 中国规划理论建设展望 物质规划,有利有弊,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如: (1)如何融合规划设计理念; (2)如何发展对其控制和引导 (3)如何提高其“理念” 4.3 城市设计理论 4.3.1 建筑设计理论 《建筑十书》 ,说明建筑学的本质是综合的,

广义建筑学在《建设十书》影响下产生的,

而《北京宪章》重申走向广义建筑学 4.3.2 城市设计探索 ——将人居环境及其相关部分进行四维的设计, 对城市设计随时代发张不同阶段有不同认 识 ——作为整体设计的城市设计; ——参与基础设施设计的城市设计; ——作为建设设计原则的城市设计; 另一种趋向: ——作为解决问题方式的城市设计; ——社区设计运动; ——作为艺术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走向人居环境规划城市设计观: “协调控制” ,??4.3.3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汇“时间-空间-人间”为一体

1、人居环境在时间上是延绵的。在不断变化的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

2、人居环境在空间上是相互联系的。建筑、城市、区域在空间上相互联系

3、知晓城市规划设计对象的来龙去脉。只有知道人创造的过程,演出的过程,才有助于对规划对象发展规律的探讨。

4、建立发展的、动态的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科学的分析事物,了解历史发展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固步不前;走下坡路;继续过去;创造未来(有创造空间,在于追求) 科学的预测未来至关重要。 章节题目

4.4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理性分析 4.5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形象思维 了解规划理论与战略决策的形成,理解结构形态和模式形成,理解不同空 间层次存在城市设计的广阔天地, 基本原理的一致性与形象世界的多样性, 掌握整体性追求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重点难点

整体性追求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对不合时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就是怎么解决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 规划设计论?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理性分析 规划理念与战略决策的形成 结构形态与模式的形成 对整体性的追求

2、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形象思维 不同空间层次都存在城市设计的广阔天地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基本原理的一致性与形象世界的多样性 板书设计: 环境的规划设计,必须将理性分析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理性分析——整体性追求(三项指导原则) 形象思维——形象创造(三项指导原则) 小结: (关于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小结如下)

1、关注环境质量

2、扩大理论认识

3、发展个性,创造典型环境

4、注重人的参与

5、规划设计既有理性,又有感性

6、以动态的观点规划、设计 作业: 如何理解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 规划设计思想酝酿大体包括三个主要阶段: 概念阶段——构筑轮廓; 模式阶段——以概念为主,开始课入内容; 方案阶段——细化功能内容; 整个过程逐步深入,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形象思维。 本节先讲理性分析: 4.4.1 规划理论与战略决策的形成 战略制定至关重要,正确的前提,之后的工作路线和方法才能顺利进行。 例如:北京行政中心争议。 重大的决策需要:

1、全面的观点

2、关键问题

3、多样性选择

4、共同决策

5、多谋的决策人 而对于战略规划阶段,采用概念性规划的方式;详尽的材料;抓住重要矛盾;找出可能途 径;充分讨论,择其要者而行之。 4.4.2 结构形态与模式的形成 决策有结果后,进入战术研究阶段、探索规划设计模式

1、初步认识过程: 设计 形态 结构

2、认识的第二过程: 结构 形态 设计

城市发展阶段,探索城市美的创造。 通过以上的分析: 决策 模式(关键) 方案

4.4.3 整体性的追求:不同层次的实体与普通联系的特征

1、人居环境在空间上的整体性 不同层次实体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不同层次,对规划设计有不同的内容: 区域层次?? 城市层次?? 社区层次?? 以整体的思想,将不同层次加以整合和协调,如: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

2、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三项指导原则 上一层次,?? 同级,?? 下一层次,?? 承上启下,兼顾左右,将个性表达与整体和谐统一 。 说明: ——从建筑到城市不同等级的组合 ——城乡协调发展 ——用区域的观念研究城市 ——从全球的观念鸟瞰区域 4.5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形象思维 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先天经验与感性认识酝酿现象,创造意境,做到科学与艺术的 结合,科技与人文的结合。 人居环境形象创造的三项指导原则: 设计者“外得造化,中得心源” ; 人工环境+自然环境; 一法得道,变化万千。 4.5.1 不同空间层次都存在城市设计的广阔天地 邻里是城市的细胞,城市区域的核心,城市群构成城市网络。 不同层次的规划,都要发挥城市设计的作用: ——研究阶段要有城市设计的意识 ——总体规划中融入城市设计 ——详细规划中发张城市设计 ——从建筑设计中完善详细规划 ——同时构想园林设计 4.5.2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胸中丘壑,笔底波澜,基于自然,高于自给 ——“审势” “造形” ——笔落实处, “借题发挥” 4.5.3 基本原理的一致性与形象世界的多样性 ——“一法得道,变法万千” ——归依基本原则,因地制宜 最后,对本章内容作以下小结:

1、关注环境质量

2、扩大理论认识

3、发展个性,创造典型环境

4、注重人的参与

5、规划设计既有理性,又有感性

6、以动态的观点规划、设计 章节题目

第 5 章 人居环境科学与教育 了解教育、研究、实践结合及“形体环境论” ,理解从广义建筑学的教育论 趋向“人居环境科学”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掌握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和途 径。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重点难点

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和途径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研究

教学

实践

2—4 章为研究,5 章为教学,6 章为实践,三者循环。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关于教育——研究——实践 教育——研究——实践结合。

2、从建筑学的专业教育谈起 从一般的建筑观到梁思成先生的“形体环境论”。 从“广义建筑学”的教育论走向“人居环境科学”。 建设中的问题,人才教育的现状与改革的迫切性。

3、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和途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1)加强基础,培养自学能力,适应发展与创新需要。 2)重视跨学科教育。 3)重视人文与艺术的综合培养。 4)重视具有人居环境综合观念的“专业帅才”的培养。 5)结合国情,培养村镇建设人才。 板书设计: 研究

教学

实践

5.1 关于教育—研究—实践 5.2 从建筑学的专业教育谈起 5.3 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和途径 5.4 决策者的人居环境科学修养

——教育的重要性 ——渊源 ——怎么做 ——强调

5.5 促进全社会人居环境科学教育 ——扩大范围 小结: 教育环节对于人居环境科学不可缺少,而面对人才的缺乏,必须对专业教育进行改革。 作业: 如何对专业教育进行改革? 5.1 关于教育—研究—实践 5.2 从建筑学的专业教育谈起 5.3 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和途径 5.4 决策者的人居环境科学修养

——教育的重要性 ——渊源 ——怎么做 ——强调

5.5 促进全社会人居环境科学教育 ——扩大范围

5.1 关于教育——研究——实践 研究

教学

实践

循环图式 5.2 从建筑学的专业教育谈起

1、从一般的建筑观到梁思成先生的“体形环境论” 1927,重艺术,重建筑样式,?? 1947,倡导“体形环境论” 1949, “清华大学营建系学制及学程规划草案” : 1>对专业概念的反思 新思潮——“体形环境” 2>建筑行业的社会意 人民生活的问题,推进工业 3>推进专业人才教育的考虑 成立“营建学院”

2、从“广义建筑学”的教育论走向“人居环境科学” 背景: 1>迎接国家重点工业及城市建设,其他学科投入其中 2>专业分工过细,缺少共识和沟通→反思→有进一步认识( “人居环境” ) 3>建设中的问题,人才教育的现状与改革的迫切性 ? 高水平人才缺乏 ? 人才流失 如何解决?→人才教育 5.3 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和途径 5.3.1 加强基础,培养自学能力,适应发展的需要 5.3.2 重视跨学科教育 5.3.3 重视人文与艺术的综合培养 5.3.4 重视具有人居环境综合观念的“专业帅才”的培养 5.3.5 综合国情,培养村镇建设人才 章节题目

5.4 决策者的人居环境科学修养 5.5 推进全社会人居环境科学教育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了解人居环境科学修养对决策者的重要性,了解人居环境科学教育的重要 性。

重点难点

人居环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上节课了解了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要注意的?其实决策者在整 个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对于他们的教育,又该如何来做?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决策者的人居环境科学修养 人居环境科学修养对决策者的重要性

2、推进全社会人居环境科学教育 人居环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5.4 决策者的人居环境科学修养 ——强调

5.5 促进全社会人居环境科学教育 ——扩大范围 小结: 1) 科学知识不断发展 2) 提倡多元化教育 3) 设计者要有修养

作业: 阅读附录三——WSE 人类聚居学教育模型计划提案 5.4 决策者的人居环境科学修养 各级政府——主要决策者 其行为: ①发展合适的城市政策; ②书记、市长研究,熟悉城市?? 强调市长的教育——有科学的训练;市长关心的 人居环境规划建设“最高境界” ——政治家+规划师(高度总结) 5.5 推进全社会人居环境科学教育 只有普及到全社会,才能做到公众参与,共同奋斗! 小结: 3) 科学知识不断发展 4) 提倡多元化教育 5) 设计者要有修养 章节题目

第 6 章 在人居环境科学实践的道路上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了解若干年来涉及的问题、理解理念研究中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人居环 境的探索,掌握规划设计理念上的整体思考

重点难点

规划设计理念上的整体思考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研究

教学

实践

2—4 章为研究,5 章为教学,6 章为实践,三者循环。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系统的学习研讨基本理论 理论研究中必须面向的两个问题 人居环境的探索

2、规划设计理念上的整体思考 几条基本准则 从小城镇的研究到长江三角洲人居环境的发展研究 严峻生境条件下人居环境发展研究——以滇西北研究为例 紧迫形势下三峡库区的人居环境研究 桂林规划与“山水城市” 从一项建筑设计任务书引导出一个城市的研究并推进它的城市设计与城 市的历史研究。 板书设计: 研究

教学

实践

小结: 理论研究也好,专业教育也好,都是为了更好的实践,为了建设更好的人居环境,如何把 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需要我们一直学习、探索。 思考: 针对山区城市(如商洛市)的人居环境研究该考虑哪些因素? 6.1 系统地学习研讨基本理念 6.2 规划设计理念上的整体思考 6.3 体会与鞭策 6.4 科研集体的形成与团队精神 6.1 系统地学习研讨基本理念 6.1.1 理论研究中必须面向两个问题 当前面临问题与过去不同,世界捉摸不定,中国建筑师保持头脑清醒,处理好若干关系:

1、中国与世界 ① 虽然世界为一体,但要有自己的立足点; ② 虽全球性难以捉摸,但要有自己的国策。

2、今天与未来 虽然未来有很多未知,但: ① 我国在建筑、城市建设事业上落后 “时势造英雄”, “英雄造时势” ② 我国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 90 年代理论研究的途径: ——从具体/个别到探索方向; ——对比研究; ——吸收相关学科成果(融合); ——注视新事物,关心新问题; 6.1.2 若干年来涉及的问题 理论上逐步形成系统 A.国家基本建设政策等宏观研究、城市规划工作 B.从区域到城市不同层次的研究 C.专题研究 D.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E.具体工作等 6.1.3 聚焦到人居环境的探索 1.古老的概念、新的课题 2.共同的问题,不同的探索 ——全世界共同的问题:走自己的路。 6.2 规划设计理念上的整体思考 6.2.1 几条基本准则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三项指导原则 事物是复杂的,根据不同对象和问题,综合思考和求解,如: 6.2.1 从小城镇的研究到长江三角洲人居环境的发展研究 1.从苏南小城镇研究起 “太湖地区小城镇发展与规划建设”一文提出的观点: ——“彗星式”城镇体系 ——“金字塔式”城镇体系 ——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 ——人工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与环境问题 ——水路交通并行发展 ——小城镇规划设计问题 就小城镇的研究,不仅限于苏南地区,作者赴陕南、新疆考察,节约用地等同时也为这些 地区的研究重点,甚至至今,经济二元结构下仍需进一步研究。 虽然,城与乡有差异,但不同层次下的城镇群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一定范围的地域, 而小城镇是联系纽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将所有城镇作为一个综合体系来看待,而 把小城镇看作城镇体系中的一个层次。 将小城镇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发展与规划问题。 2.探索城镇体系发展规律与对策 城市化发展重要性勿庸质疑,但有不平衡性,需要探讨其不同途径和形式。 我国有五级体系: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镇 随生产力发展,向其高级阶级发展,那么,到底在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下,城镇形态 演变有什么规律? ——特大城市、大城市→“城市群” “城市地区” ——农村集镇从分散→集中 ?? 协调发展,形成综合性网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对上海及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研究 上海: ——重要性 ——国际标准 ——新旧城→城市结构形态 ——新城镇系统,宝塔尖作用 随形式发展,进入特大城市研究。 “中国特大城市的发展与展望” 。 正在出现的“城市地区”与正在形成的特大城市地区体系。 特大城市以点、线、面结合,以多核心的城镇群的方式向整体化发展。 4.对“区域整体化”的探索到长江三角洲的研究,作者逐步意识,如何有引导地使特大 城市地区向完善的方向发展。 ——经济发展上的整体性 ——区域空间上的整体性 ——城乡发展上的整体性 ——发展阶段上的整体性 最后,项目申请成功,并基于此,完成一系列相关课题。 5.规划研究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相结合,通体思考。 “竹筒式”住宅→生态住宅。 建筑不能独善其身,还要考虑其环境与城市→城市亦如此,必须从城市概念到区城概念 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研究→人居环境科学原理框架→推及到其他地区→了解地区研究→ 不同地区共同点,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 6.2.3 严峻环境条件下人居环境发展研究——以滇西北研究为例 “保护滇西北生物多样想,建设国家公园” 1.符合生态,生存条件下必须立足统筹研究 环境复杂独特 →保护 + 发展,同时联系人的生存环境。 经济发展落定 可持续的落实,从几个方面统筹兼顾: ——坚持保护第一,加强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有序发展,有效解决问题 ——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保护文化多样性 ——进行适合的人居环境规划建设 2.必须是多科学参与的关联研究 进行“融贯的综合研究” 。 理论基础----研究对象时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考虑问题的着眼点、立足点不能就事论 事,要注重互相关联,与地区发展联系。所以: ——各专题报告有步骤汇总 ——此工作为 7 个研究过程 ——从定性到定量逐步深入 3.多学科参与的关联性成果,最终应成为政府的战略选择。 成果要落实,强调政府与院校的合作: ——选试点,得经验,铺开 ——冻结不合理项目,制止掠夺性开发 ——立法加强 4.要紧紧把握住研究、规划、实施诸环节间的融贯和整体性关系。 滇西北迅速发展变化,只能暂时平衡。具体措施要追踪观察,每阶段调整;即将融贯 的综合研究贯彻在规划程序的全过程。 研究 战略 实施 调整

在研究中抓住“整体性” ,科研与政府工作紧密结合。 6.2.4 紧迫形势下三峡库区的人居环境研究 1.三峡工程本身的水利枢纽建设和淹没移民外,同时还面临十分重大的课题。 ——产业及经济的一大调整 ——城镇化 ——生态环境 ——安居工程 ——资源环境 建设生存环境角度思考 此工作需从整体上科学的论证和规划,逐步合理实施。 城市建设不仅预见因素很多,且由其自身发展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三峡工程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涉及诸多领域。 2.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科学 对三峡工程的人居环境建设, 不仅注重技术性一面, 还应注重社会性和文化性的一面。 应从环境与发展的高度来讨论。 生态/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环境 而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人的活动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用其观点研究三峡问题,综合研究。 3.要妥善解决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现实问题。 ① 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是总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② 打破传统观念,全面对待。 ③ 创造合适的城市空间。——“山水城市” ④ 政府关注,指导。 6.2.5 树林规划与“山水城市” (从一项城市设计任务启发引导对城市美学的研究) 50 年代,?? 70 年代,?? 80 年代,规划 桂林 市中心的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②区划法导则的制定 “山----水----城”模式 90 年代,钱学森提出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并得到重视。 90 年代,柳州----“江流曲似九肠”的山水文化特色。 中国绘画美 不协调→中国山水美+古典诗词 西方雕塑美 90 年代,无锡----“山水城” ,保护中心,发展外边。 对于山水城市: ① 不同城市深入研究 城市发展 ①对规划原则探索 ② 拓展范围 ③ 理论还需发展 ④ 防止破坏 6.2.6 从一项建筑设计任务引导出一个城市的研究, 并推进它的城市设计与城市的历史研 究。 1996,孔子研究院的设计(建筑设计)----文化建筑必须有“文化内涵” 。之后建设 当地发展统区城市设计。 小结: 由点----线----面,找到联系,找到系统。 强调整体性,以整体观念寻找联系。 章节题目

6.3 体会与鞭策 6.4 科研集体的形成与团队精神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了解作者体会及团队精神,了解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以后的探 索

重点难点

作者体会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其实践过程中也当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作 为其问题的解决,当然也不会是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集体共同完成。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体会与鞭策 作者体会

2、科研集体的形成与团队精神 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以后的探索 板书设计: 第6章 理论研讨 在人居环境科学实践的道路上 理念思考(举例说明) 体会 第一部分

人居环境科学释义 城市规划

① 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缘由与过程

代表人物 提出

释义 ②人居环境科学进本框架构想 五大层次 + 五大系统 五大原则 基本框架 复杂性 ③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 求解 “范式” 原因 ④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论 思考 理性分析 + 形象思维 原因 ⑤人居环境科学与教育 对策 决策者/全社会 基本理论 ⑥在人居环境科学实践的道路上 整体思考 体会 团队 小结: 在新世纪,特别是中国,首先要把建设人居环境科学作为大科学来对待、来发展。人居环 境建设问题无处不在,同样规划设计创新的契机也无所不在,所以,就需要将能量从枷锁 中释放出来。 思考: 通过 1-6 章内容的学习,你对人居环境科学有什么样的认识? 研究 6.3 体会与鞭策 1.专业素养,要追求目标并为之奋斗 2.知识系统的建立 3.不断改进,提升自己的知识系统 4.探讨的方向 5.学科的开放性 6.与文化、艺术相互促进 7.教育水平8.学生学习“博而约” 6.4 科研集体的形成与团队精神 6.4.1 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之后的探索 *前----准备阶段 1984 年建筑城市研究所成立之后----积极推进和实践阶段 1995 年成立后----实际理论探讨的阶段 ① 需要学术“团体” ② 需要学术纲领 ③ 需要带头人 ④ 需要任务需要经费 ⑤ 需要支持 ⑥ 总结成果 ⑦ ⑧ 需要理论建设 ⑨ 需要实验室 人居环境建设纲领很多,规划设计的契机无所不在。

优势

劣势

机遇

威胁 (threat)

(superiority) (weakne) (opportunity)

S W O T 总结: 第一部分 人居环境科学释义 城市规划 ② 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缘由与过程 代表人物 提出 释义 ②人居环境科学进本框架构想 五大层次 + 五大系统 五大原则 基本框架 复杂性 ③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 求解 “范式” 原因 ④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论 思考 理性分析 + 形象思维 原因 ⑤人居环境科学与教育 对策 决策者/全社会 基本理论 ⑥在人居环境科学实践的道路上 整体思考 体会 团队 研究

研究

教育

实践 章节题目

第 7 章 人类聚居学概说 了解思想和理论的形成过程;理解研究内容和工作体系,理解人类聚居学 的研究方法;掌握人类聚居学的概念;熟练掌握人类聚居的定义;熟练掌 握人类聚居的分类,熟练掌握人类聚居的组成,人类聚居的影响因素和人 类聚居的属性。 概念,分类、属性、组成、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重点难点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在第 1 部分讲到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是吸取了道氏学术精华,那么到底道氏的“人类聚 居学”是什么?包含什么内容?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思想和理论的形成过程 思想和理论的形成过程

2、学科的研究对象——人类聚居 人类聚居的定义 人类聚居的分类 人类聚居的组成 人类聚居的影响因素 人类聚居的属性

3、人类聚居学的基本框架 人类聚居学的概念 研究内容和工作体系 人类聚居学的研究方法 板书设计: 第 7 章 人类聚居学概说 理论形成 人类聚居 基本框架 基本框架: 静态分析 ①基本情况研究 动态分析 病理和诊断 基本定理 ②基本理论研究 基本理论 研究方法 展望未来 明确趋势 ③行动步骤/计划/方法研究 (最重要,难点) 小结: 人类聚居学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既注重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同时也是一门应用学科, 与人居环境科学在很多方面相通。理解人类聚居学,才能真正理解人居环境科学。 作业: 人类聚居学的研究内容和工作体系有哪些? 必然/克服 制定方针/政策 第二部分 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介绍 第7章 人类聚居学概说

7.1 思想和理论的形成过程 “人类聚居学”----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整体性, 目的是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20 世纪 30 年代,系统研究古希腊城市,感到环境质量恶化,想改善生活环境。 毕业后,发现当时的建筑师只关心建筑,对城市规划学也很失望, “仅是一种技巧” 。

逐渐产生想法——创选一门新科学 二战后,参与重建希腊工作,对城市问题原因深刻理解: ① 现代城市正陷入困境。 (城市化、人口、生态系统??) 经济角度----居民居住问题 社会学角度----“人”被遗忘 问题 政治角度----无相适应的政治机构 技术角度----聚居缺乏必需的设施 美学角度----现存聚居丑陋 经济角度----居民居住问题 社会学角度----“人”被遗忘 问题 政治角度----无相适应的政治机构 技术角度----聚居缺乏必需的设施 美学角度----现存聚居丑陋 找原因:①有人认为城市规模过大----(方法) “卫星式” ;限制 ② 有人采取急功近利的方法----解决单一问题 客观原因----城市“爆炸”现象----(方法)整体思想 道氏认为 主观原因----人们抱守旧观念;学科只针对某一侧面----(方法)创立一门以 完整的人类聚居为对象,进行系统综合研究的科学。 7.2 学科的研究对象——人类聚居 要了解其内容,需了解其研究对象 7.2.1 人类聚居的定义 内容宽泛,多次定义。 ① 是实体环境 ② 包括周围的自然环境 ③ 包括人类及其活动、社会 其实质即人类世界本身。 7.2.2 人类聚居的分类 根据统一标准划分,便于研究,提出分类框架:如表 7-1.7.2.3 人类聚居的组成 内容----人及社会 组成 容器----有形的聚落及周围环境 细分: 自然 人类 基本要素 社会 建筑 支撑网络 P40(回顾人居环境五大系统) ( 构成要素) 自然 人 社会 居住 支撑

先有自然→有人类→有社会→有建筑→有支撑网络,五中要素相互关联,缺一不可,要 注重其整体性,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整体>部分之和) 7.2.4 人类聚居的影响因素 其发展除受基本要素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但评判标准不一,结论不同,需要澄清 认识方式。 必须有划分标准, 即通过经济/社会/政治/技术/文化五中方式来认识人类聚居。 生态 经济 P62(回顾人居环境建设五大原则) 技术 设计 文化艺术 7.2.5 人类聚居的属性 属性:一个事物的性质与关系,即事物的属性。 (如事物的形态、颜色、美丑、优劣等是 性质,大于、小于、反抗、矛盾、朋友等是关系) 多方面: ① 是一些独特的、复杂的生物个体 作为有机生物体,有其生命周期;作为独特的生物体,如果能采取正确行动,会 用不消失。 ② 是动态发展的有机体 将时间作为其基本因素,认识其动态特点,是对各种变化产生影响作出的反应。 ③ 是协同现象 (协同效应:即 1+1>2 的效应。协同即元素对元素的相干能力,表现了元素在整体发展运 行过程中协调与合作的性质) 动态孤立分析其组成部分不能完整理解它; 对组成要素的单一分析不能预测整体特点, 缺 少将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动态分析手段。

成立一门新学科,深入研究,反应其全部整体特征,即人类聚居学。 7.3 人类聚居学的基本框架 7.3.1 概念 是从所有角度对其综合考察,注重理论和方法研究;又是应用学科。 7.3.2 研究内容和工作体系 静态分析 ①基本情况研究 动态分析 病理和诊断 基本定理 ②基本理论研究 基本理论 研究方法 展望未来 明确趋势 ③行动步骤/计划/方法研究 (最重要,难点) 必然/克服 制定方针/政策 (回顾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基本框架)P71 7.3.3 人类聚居学的研究方法 经验实证 + 抽象推理 步骤: 根据经验研究→比较研究→理论假设→实际验证→修正 经验实证是基本研究方法,但若有的问题重大变化,会出现失误,需两者结合,了解 大概后,对其内容详细介绍。 补充材料: 《城市规划》2009 年 2 期 《上海流动人口聚居区类型及其特征研究》----罗人朝,王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 学院 以聚居区形成机制为切入点,将流动人口聚居区划分为自发聚居、简易安置、集中安 置 3 个类型, 通过现场察看以及对典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 流动人口 自发聚居区居住环境恶劣,公共服务缺乏,聚居者之间沟通较少,社会矛盾突出;简易安 置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尽管物质条件简陋,但管理规范,配置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居住 群体之间有较强的认同感,聚居区治安状况,邻里融洽度均较好;而集中安置的聚居区居 住环境服务较好,服务设施完善,且聚居人员文化背景趋同,交易形成认同感,该类聚居 区已成为未来改善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状况的重要发展方向。

第20篇:量子力学导论 第十章 教案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第10章

定态问题的常用近似方法 §10.0 引言

§10.1 非简并定态微扰理论 §10.2 简并微扰理论 §10.3 变分法

§10.0

(一)近似方法的重要性

前几章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使用这些理论解决了一些简单问题。如: (1)一维无限深势阱问题; (2)线性谐振子问题;

(3)势垒贯穿问题;

(4)氢原子问题。

这些问题都给出了问题的精确解析解。

然而,对于大量的实际物理问题,Schrodinger 方程能有精确解的情况很少。通常体系的 Hamilton量是比较复杂的,往往不能精确求解。因此,在处理复杂的实际问题时,量子力学求问题近似解的方法(简称近似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近似方法的出发点

近似方法通常是从简单问题的精确解出发,来求较复杂问题的近似解。

(三)近似解问题分为两类

(1)体系 Hamilton 量不是时间的显函数——定态问题 1.定态微扰论;

2.变分法。

(2)体系 Hamilton 量显含时间——状态之间的跃迁问题 1.与时间 t 有关的微扰理论;

2.常微扰。§10.1 非简并定态微扰理论

(一)微扰体系方程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五)讨论

(六)实例

1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且可分为两部分:

ˆHˆHˆ H0ˆ0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E(0) ,本征矢|(0)满足如下本征方Hnn程:

ˆ0|(0)E(0)|(0) Hnnnˆ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以看作加于Hˆ0上的微小扰另一部分H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扰后 Hamilton 量H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ˆ|E| Hnnn(0)(0)当H0时,|n|n ; , EnEn(0)(0)当H0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由En状态由|n En,|n。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ˆW H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为明确起见,我们干脆将量子数n对应的能级和波函数分别写为En、|n ,请注意与教材中对应

因为En、|n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0)(1)(2)EnEnEn2En|n|

(0)n|2

(1)n|2(2)n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0)(1)(2)其中En,En,2En,…分别是能量的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0)(1)(2)而||n,|n,2|n,…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ˆW)(|(0)|(1)2|(2))(H0nnn(E乘开得: (0)nE(1)nE2(2)n)(|(0)n|(1)n|2(2)n)

(0)(0)ˆ|(0)00HEn|n0n1(1)(0)(0)(1)(1)(0)ˆH0|nW|n1En|nEn|n2ˆ2(2)(1)(0)(2)(1)(1)(2)(0)H0|nW|nEn|nEn|nEn|n

33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ˆ|(0)E(0)|(0) 0:H0nnnˆ|(1)W|(0)E(0)|(1)E(1)|(0) 1:H0nnnnnnˆ|(2)W|(1)E(0)|(2)E(1)|(1)E(2)|(0) 2:H0nnnnnnnn整理后得:

ˆE(0)]|(0)0[H0nnˆE(0)]|ψ(1)[WE(1)]|ψ(0)[H0nnnn (0)(2)(1)(1)(2)(0)ˆE]|[WE]|E|[H0nnnnnn(1)(2)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的本征方程,第

二、三式分别是|n和|n|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

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0)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n和本征能量En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

(0)|n和能量En的表达式。

(1)(1)能量一级修正En

3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0)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H0的本征矢|n是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1)其展开,|n 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ψ(1)n|ψk1(0)kψ|ψ(0)k(1)n(1)(0)akn|ψk

k1(1)(0)(1)其中aknψk|ψn。

是一组完备基矢。 |k(0)(k1,2,,)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ˆE(0)]a(1)|(0)[WE(1)]|(0) [H0nknknnk1或写成

ak1(1)kn(0)(1)(0)[Ek(0)En]|k(0)[WEn]|n

(0)左乘n|, 有

k1(1)(0)(0)(0)(0)(0)(1)(0)(0)akn[Ek(0)En]m|km|W|nEnm|n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ak1(1)kn(0)(1)[Ek(0)En]mkWmnEnmn

(1)(0)(0)(1)amn[EmEn]WmnEnmn

考虑两种情况 1.mn

(1)(0)(0)EnWnnn|W|n

2.mn

a(1)mn(0)(0)Wmnm|W|n (0)(0)(0)(0)EnEmEnEm可以给出波函数的展开系数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4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0)(1)EnEnEn(0)(0)(0)Enn|W|n(0)(0)(0)Enn|W|n

ˆ|(0)E(0)(0)|Hnnn(0)ˆEnHnnˆ(0)|Hˆ|(0) 其中Hnnnn即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1)(2)态矢的一级修正|n

令|(1)n(1)akn|k(0)

k1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扰动态矢|n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1)系数中ann0(可以取为0)

证:

基于|n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n|n(0)(1)(0)(1)[n|n|][|n|n](0)(0)(0)(1)(1)(0)(1)(1)n|nn|nn|n2n|n(1)(0)(1)(0)1[aknn|k(0)akn*k(0)|n]2k1(1)(1)1[aknnkakn*kn]2k1(1)(1)1[annann*]

各级波函数都可以是归一的。由于归一,所以

(1)(1)[annann*]0

(1)(1)(1)0,[annann*]0Re[ann]0

(1)(1)(1)的实部为0。ann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annanni(为实)。

5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0)(1)|n|nakn|k(0)k1(0)(1)(0)(1)|nann|nakn|k(0)kn(0)(0)(1)|ni|nakn|k(0)kn

(0)(1)(1i)|nakn|k(0)kn(0)(1)ei|nakn|k(0)kn(0)(1)(0)ei|a|knknkn最后两步用到公式eiλ1iλ。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0)对|nei(|nakn(1)kn(0)|k)

(1)(0)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n|n项的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n增加了(1)一个相因子,这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0,即ann0。这样一来,

(1)akn|k(0)kn(0)k(0)|W|n(0)|k(0)(0)EEknnk|n||(0)n(0)n(0)k(0)|W|n(0)||k (0)(0)EEknnkˆ|(0)(0)k(0)|H(0)n|n|k(0)(0)EnEkknHkn(0)|n(0)|k(0)(0)knEnEk(0)n(2)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n按|n 展开:

(0)|(2)n|k1(0)k(0)k|(2)n(2)akn|k(0)

k1(1)与|n展开式一起代入关于 的第三式

2 6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ˆE(0)]a(2)|(0)[WE(1)]a(1)|(0)E(2)|(0) [H0nknknknknnk1k1[Ek1(0)kE]a(0)n(2)kn|(0)k(1)(0)(2)(0)[WE]akn|kEn|n

(1)nk1(0)左乘态矢m|得

[Ek1(0)kE]a(0)n(2)kn(0)m|(0)k(1)(0)aknm|W|k(0)k1

(1)(1)(0)(2)(0)(0)Enm|k(0)Enm|naknk1利用正交归一性,有

[Ek1(0)kE(0)n]a(2)knmkδak1(0)n(2)mn(1)knψ|W|ψ(0)m(0)kE(1)nak1(1)knmkδ(2)Enδmn

[E1. 当mn时

(0)mE]a(1)(1)(1)(2)aknWmkEnamnEnmn

k1(1)(1)(1)(2) 0aknWmkEnamnEnk1E(2)naWnkWnna(1)knk1(1)nnaWnk(1)knknWknWnk(0)(0)knEnEk*WknWkn|Wkn|2(0)(0)(0)(0)knEnEkknEnEk(1)

利用了aknWkn。 (0)EnEk(0)在推导中使用了微扰矩阵的厄密性

*(0)(0)(0)Wknk(0)|W|n*n|W|k(0)n|W|k(0)Wnk2.当mn时

[E(0)mE]a(0)n(2)mn(1)(1)(1)aknWmkEnamn

k1 7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1)(1)aknWmkWnnamn(0)(0)(0)(0)EEEnEmk1nma(2)mnkn(0)[EnWknWmkWnnWmn(0)(0)(0)(0)2Em][EnEk(0)][EnEm]

可以给出波函数的展开系数。 能量的二级修正

E2(2)n(0)|Wkn|2|k(0)|W|n|2(0)(0)(0)(0)EEEEknknnknk

(0)(0)22ˆ||k|H|n||Hkn(0)(0)(0)EnEk(0)knknEnEk2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EnE(0)nEE(1)n2(2)nE(0)n|2|Hkn(0) Hnn(0)knEnEk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2|Hkn(0)EnEHnn(0)knEnEk

H(0)|n|n(0)kn(0)|k(0)knEnEk(0)n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kn(0)(0), EE1nk(0)(0)EnEk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H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上述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k|H|n(1)Hkn(0)(0)(0)(0)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Ek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成反比,即

2En

Z2e422n28

,n1,2,3,...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1)在一阶近似下:

|n|(0)nknHkn(0)| k(0)(0)EnEk(0)表明扰动态矢|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k的线性叠加。

(2)展开系数

Hkn(0)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对第n个扰动态矢|n的贡k(0)(0)EnEk(0)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k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0)(0)(3)由EnEn加上微扰Hn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量En(0)Hamilton量H在未微扰态|n中的平均值组成。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kn(0)Ek(0) 1,En(0)(0)EnEk0 就需要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Hnn求二级修正,态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HW只是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把W理解为H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9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2d21ˆH22x2ex 22dx将 Hamilton 量分成H0H两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2d212μω2x2H022μdx Hˆexε(0)(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E(0), n

(0)nNne2x2/2Hn(x)

,Nn n2n!(0),n0,1,2, En(n12)(1)(3)计算En

E(1)nHnn(0)*n(0)(0)*(0)ˆHndxenxndx0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4)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矩阵元。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首先应计算HknHkn(0)*k(0)(0)*(0)ˆHndxekxndx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xn1[nn1n1n1] 22eHkn(0)n1(0)]dxk(0)*1[nn122n1(0)*(0)(0)n1e[kn1dxk(0)*n1n1dx] 22e[nk,n1n1k,n1]22将上式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得

10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E(2)nkn|2|Hkn(0)EnEk(0)

|e[nk,n1n1k.n1]|222(0)(0)knEnEk11n1(e)2n(0)(0)(0)(0)2EnEn2EE1nn1对谐振子有;

(0)(0)(0)(0)EnEn1, EnEn1

(2)En(e)2[n1n11](e)21222 (2) 22e22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n无关,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1)nknHkn(0)k(0)(0)EnEkkne[nk,n1n1k,n1]22(0)k(0)EnEk(0)

n11(0)(0)en1n1n1(0)(0)(0)(0)2En2EnEE1nn11(0)1(0)enn1n1n221e123(0)(0)n1nn1n1(5)讨论-----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只要我们将体系Hamilton量作以下整理:

22d22ˆH12xex22dx2d21ee2e2222[x2x()]22222dx22d12[xe]2e2dx222222222

2d2e2ε2221μωx222μdx2μω2 11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其中xxeε,可见,体系仍是一个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2μωeεe2ε2的线性谐振子的相应能级低,而平衡点向右移动了距离。 22μω2μω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

(0)(0)(0)动后的波函数n已变成n,n1,n1的叠加看出。

(0)(0)1[n1nn1n1] 32(0)(1)(0)nnnne01c0 例2.设Hamilton量的矩阵形式为:Hc300c2(1)设c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解:

(1)c

1000c0H0030,Hc00

00200cH0是对角矩阵,是Hamilton H0在自身表象中的形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0)(0)E1(0)1,E23,E32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1)EnHnn|2 (2)|HknEnE(0)E(0)knnk得能量一级修正:

0E1(1)H11(1)0 E2H22(1)cE3H33能量二级修正为:

12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E(2)11|2|2|2|Hk|H31|H211c2 (0)(0)(0)2Ek(0)E1(0)E2E1(0)E3knE1kn(2)3E(2)22|2|2|2|Hk|H32|H121c2 (0)(0)(0)(0)2E2Ek(0)E2E1(0)E2E3E3|2|2|2|Hk|H13|H23(0)(0)(0)0 (0)(0)(0)EEEEEEkn3k3132准确到二级近似的能量本征值为:

E11c21212E232c E32c(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Ec0c03E00 0c2E(c2E)(E24E3c2)0

解得:

E21c212E221c E2c3(3) 将准确解按 c(

E21c211c21c428121214E221c32c8c E2c3比较(1)和(2)之解

13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E11c2E21c2121212E232c,E221c E2c3E32c可知,微扰论二级近似结果与精确解展开式不计c及以后高阶项的结果相同 §10.2 简并微扰理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0)(0)假设En是简并的,那末属于H0的本征值En有k个归一化本征函数:

4|n1,|n2,……,|nk n|n

(0)为描述方便,我们将量子数n对应的能级和k重简并波函数分别写为En、|n ,请注意与教材中的|n对应

显然它们满足本征方程:

ˆE(0)]|n0,1,2,3,,k [H0n共轭方程

ˆE(0)]0,1,2,3,,k n|[H0n在用微扰论求解问题时,需要知道0级近似波函数,但我们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波函数的0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如何选0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数的各级修正。

0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n中挑选,而它应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ˆ(0)E(0)]|(1)[HˆE(1)]|(0) [Hnnnn

14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0)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0级近似波函数|n的最好方法是将其表示成k个|n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0级近似波函数要在|n(1,2,3,,k)中挑选。

(0)n|c|n

1k(0)|n已是正交归一化,系数c由 一次幂方程定出

ˆ(0)E(0)]|(1)[HˆE(1)]c|n[Hnnn1(1)ˆ|nEnc|ncHkkk

11左乘n|得:

ˆ(0)E(0)]|(1)E(1)cn|ncn|Hˆ|nn|[Hnnn1kkk1Ek(1)n1ccH1k

(1)]c[EnH1ˆ(0)E(0)]0) (由n|[Hnˆ|n。 n|H其中H得:1k(1)En[H]c0。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为未知数的齐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1)EnH11H21H12(1)EnH222Hk1Hk(1)EnHkk(1)0

(1)解此久期方程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的k个根:En(=1,2,...,k),因为(0)(1)(1)所以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则一级微扰就可以将k度简并完全消除;若EnEnEnEn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可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15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1)为了确定能量En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En之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1,2,...,k)系数,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1)为了能表示出c 是对应与第个能量一级修正En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的一组系数,而改写成c。这样一来,线性方程组就改写成:

1k(1)En[H]c0,1,2,,k

(1)则对应En修正的0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k|

(二)实例

例1.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0)nc|n

1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第n 个能级有n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2ˆHˆHˆ H0ˆ22e2H02r Hˆerezercos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例如,强电场≈107 伏/米,而原子内部电场≈1011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4n1,2,3,En22 2n(rnlm)Rnl(r)Ylm(,)

16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下面我们只讨论 n=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4。

2e2,a0 En22e88a0e4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200R20Y00412(a1)3/2(2ar)er/2a0000002210R21Y10412(a1)3/2(ar)er/2acos3211R21Y1181()13/2ra0a00()e0r/2a0sine0i

4211R21Y1181(a1)3/2(ar)er/2asinei其中,|2,1,2,3,4。 即

1|21ψ2001|21ψ200(4)求H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1|21ψ2004|24ψ211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Hamilton量H’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eR|r|RY|cos|Y1|HH12220210010ˆ|eR|r|RY|cos|Y 2|HH21121201000我们碰到角积分Ylm|cos|Ylm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22(l1)2m2lm cosYlmYY(2l1)(2l3)l1,m(2l1)(2l1)l1,m于是

Ylm22(l1)2m2lm|cos|YlmYlm|Yl1,mYlm|Yl1,m(2l1)(2l3)(2l1)(2l1)22(l1)2m2lm(2l1)(2l3)ll1mm(2l1)(2l1)ll1mm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l1lll1ll1 mmm0mm 17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H21不等仅当l1,m0时,H的矩阵元才不为0。因此矩阵元中只有H12于0。

因为Y10|cos|Y00所以

3H21eR20|r|R21H123e(1)3/2(2r)er/2a0r1(1)3/2(r)er/2a0r2dra0a0302a032a0e(1)4(2r)er/a0r4dr24a00a0

r/a044e1()[2erdrrer/a0r4dr]00a24a005e(1)4[a04!(25)]24a03ea0这是微扰矩阵元的表达式 (5)能量一级修正

将H的矩阵元代入久期方程:

(1)E23ea0(1)E2000(1)E20000(1)E23ea000解得 4 个根:

0

0(1)E21(1)E22(1)E23E(1)243ea03ea000(0)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级E2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见下图:

18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1)分别将E2 的 4 个值代入方程组:

kE)c0(H (1)n11,2,k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E2c13ea0c20(1)03ea0c1E2c2(1)0E2c30000000000

(1)E2c40(1)(1)将E2E213ea0代入上面方程,得:

c1c2 c3c40(0)所以相应于能级E23ea0 的0级近似波函数是:

1(0)1[12]1[200210]

22(1)(1)将E2E223ea0代入上面方程,得:

c1c2 c3c40(0)所以相应于能级E23ea0的0级近似波函数是:

19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0)21[12]1[200210]

22(1)(1)(1)将E2E23E240,代入上面方程,得:

c1c20 0的常数c3和c4为不同时等于(0)因此相应与E20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0)(0)3(4)c33c44c3211c4211

我们不妨仍取原来的0级波函数(经常这样处理),即令:

c31c40(0)3211则(0)。 4211orc30 c41(7)讨论

(0)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1, 2, 3, 4,那末,氢原子就

(0)(0)(0)好象具有了大小为3ea0的永久电偶极矩一般。对于处在1, 2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

(0)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3, 4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

(0)(0)(0)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H0H,

其中

2000H0020,H0002000,1 00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H0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1)求本征能量

由久期方程HEI0得:

E(1)00E(1)00E(1)0

E(1)E(1)20 2 20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解得:E(1)0,。 记为:

(1)0,E1(1) E1(1),E2故能级一级近似:

E1E0E1(1)2(1) E2E0E22(1)EEE2303简并完全消除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将E1(1)代入方程,得:

0000由归一化条件:

c1(c1c3)c1c3c0c0 22c20c(cc)133c则ψ1(0)*1c1*0c102|c1|21取实解:c11

2c1110。

21将E20代入方程,得: (1)00由归一化条件:

00000c1c3c2000c1c30 cc3100c2*0c2|c2|21取实解:c21

0 21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则2(0)01。 0(0)如法炮制,得3110

2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1.正交性

对处理λ一次幂所带来的系数公式

E]c0[H(1)n1k(1)

取复共厄

)[(H1k*(1)*Enc0 ]ˆ的厄米性,有 由于Hˆ|n*n|Hˆ|n)*n|H(Hˆ|nHn|HE]c0 [H(1)n*1k

改记求和指标

, 

(1)*En[H]c0k(2)

1由前知E]c0[H(1)n1k(1)

k(1)c(2)c *11(1)*E]cc[HEn[H]cc0

(1)n*kkkkk1111上式合起来可写为

22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kk[EE]cc0 (1)n(1)n*11或[E(1)n*E]cc0 (1)nk1(1)(1)对于EnEn的根,

k*c0c(3)

1(0)(1)(0)(1)对应于EnEnEn和EnEnEn的 0 级近似本征函数分别为:

kk|(0)nc|n1|(0)nc|n

1(0)n|(0)n*ccn|nkk11kk**cccc0k

111利用了(3)式cc0。 *1k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2.归一性

由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应满足归一化条件,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则上式变为:

(0)n|(0)n*cc1k(4)

1Eq.(3)和Eq.(4)合记之为:

cc*1k(5)

(2)可以证明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n为基矢的 k 维子空间中,H’从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0) 23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kk(0)nˆ|(0)c*cn|Hˆ|n|Hn11kkccHccH**kk11k*11k

cEcE(1)nk(1)n11*cc1(1)Enk第2-3步用到了(1)式

E]c0。 [H(1)n1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近似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也是对角化的。当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1)(0)ˆ(0)Enn|H|n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 求解久期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00H00200020H000000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0)11021(0)20103(0)110

21这是新 0 级近似波函数在原简并波函数i,i = 1,2,3.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cii

(0)i13 24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我们求解

i13E(1)li)ci0(Hlil1,2,3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0)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使 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0)在以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1(0)(0)11021(0)20103(0)110

21则由表象到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12S012其逆矩阵为

0100 121212~*1SSS012H’从表象到(0)0100 1212表象由下式给出:

S1HSHS0100α1221000001α001022000000012012010120 12§10.3 变分法

微扰法求解问题的条件是体系的 Hamilton 量 H可分为两部分

ˆHˆHˆ H0 25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其中 H0 的本征值本征函数已知有精确解析解,而 H’很小。如果上面条件不满足,微扰法就不适用。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另一种近似方法—变分法。

(一)能量的平均值

(二)与 E0 的偏差和

(三)如何选取试探波函数

(四)变分方法

(五)实例

(一)能量的平均值

设体系的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由小到大顺序排列为:

试探波函数的关系

E0E1E2......En......012......n......

上式第二行是与本征值相应的本征函数,其中E0、0分别为基态能量和基态波函数。

为简单计,假定H本征值是分立的,本征函数组成正交归一完备系,即

ˆH|nEn|n|nn|1nm|nmnn0,1,2,

设是任一归一化的波函数,在此态中体系能量平均值:

ˆ|H,则必有EE EH|H0证: 插入单位算符|nnn|1,则

ˆ||Hˆ||EH|HnnnEn|nn|n

E0|nn|E0|E0n即HE0。

26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这个不等式表明,用任意波函数计算出的平均值 总是大于(或等于)体系基态的能量,而仅当该波函数等于体系基态波函数时,平均值 才等于基态能量。

若未归一化,则

ˆ||HHE0

|基于上述基本原理,我们可以选取很多波函数: : (1),(2),…,(k),…称为试探波函数,来计算

HH1,H2,Hk

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最接近基态能量 E0,即

Min[H1,H2,Hk]E0

如果选取的试探波函数越接近基态波函数,则 H 的平均值就越接近基态能量 E0。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计算基态能量本征值近似值的方法。

使用此方法求基态能量近似值还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试探波函数与0之间的偏差和平均值 (2)如何寻找试探波函数。

(二)与 E0 的偏差和试探波函数的关系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试探波函数越接近基态本征函数, 就越接近基态能量 E0

.那末,由于试探波函数选取上的偏差0会引起[-E0]的多大偏差呢?

为了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假定已归一化的试探波函数为:

与 E0之间偏差的关系;

||0||1

其中是一常数,是任一波函数,满足0所满足的同样的边界条件。 显然|有各种各样的选取方式,通过引入|就可构造出在0附近的有任意变化的试探波函数。能量偏差:

27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ˆE|HE0|H0ˆE0|*|H0|0|ˆE||HˆE| 0|H0000ˆE|||2|HˆE|*|H000ˆE|||2|H0ˆ|E|) (利用了Hnnn可见,若是一小量,即波函数偏差0|

是一阶小量,那末

ˆE| HE0||2|H0是二阶小量。

这也就是说, 是小量,与0很接近,则与 E0更接近。当且仅当0时,才有 = E0。

[结论] 上述讨论表明,对本征函数附近的一个任意小的变化,本征能量是稳定的。因此,我们选取试探波函数的误差不会使能量近似值有更大的误差。

(三)如何选取试探波函数

试探波函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计算结果,但是如何选取试探波函数却没有一个固定可循的法则,通常是根据物理上的知觉去猜测。

(1)根据体系 Hamilton 量的形式和对称性推测合理的试探波函数; (2)试探波函数要满足问题的边界条件;

(3)为了有选择的灵活性,试探波函数应包含一个或多个待调整的参数,这些参数称为变分参数;

(4)若体系Hamilton量可分成两部分H=H0+ H1,而H0 的本征函数已知有解析解,则该解析解可作为体系的试探波函数。

例:一维简谐振子试探波函数 一维简谐振子Hamilton 量:

22dˆH12x2 222dx其本征函数是:

28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n(x)Nne22x/2Hn(x)

下面我们根据上面所述原则构造试探波函数。 方法 I:

试探波函数可写成:

c(2x2)(x)0|x|

|x|显然,这不是谐振子的本征函数,但是它是合理的。

1.因为谐振子势是关于 x = 0 点对称的,我们的试探波函数也是关于 x = 0 点对称的; 2.满足边界条件,即当|x| →∞ 时,ψ→ 0; 3.含有一个待定的λ参数。 方法 II:

亦可选取如下试探波函数:

(x)Aex2

A ——归一化常数, 是变分参量。这个试探波函数比第一个好,因为 1.(x)是光滑连续的函数;

2.关于 x = 0 点对称,满足边界条件,即当 |x|→∞ 时,ψ→ 0;

3.(x)是高斯函数,高斯函数有很好的性质,可作解析积分,且有积分表可查。

(四)变分方法

有了试探波函数后,我们就可以计算

ˆ|H|H

ˆ()|H|()H()H()能量平均值是变分参数λ的函数,欲使取最小值,则要求:

dH()dH()0 dd上式就可定出试探波函数中的变分参量λ取何值时 有最小值。

(五)实例

对一维简谐振子试探波函数,前面已经给出了两种可能的形式。下面我们就分别使用这两种试探波函数,应用变分法求解谐振子的基态近似能量和近似波函数。

29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方法I 使用第一种试探波函数:

c(2x2)(x)01.首先定归一化系数

|x|

|x|c*dx1

*dx00dxc2(2x2)2dx00dx2155。 160165c(x)dxc11522222

2.求能量平均值

H()2ˆdx*H222d2122c(x)x(2x2)dx222dx 222222221c(x)2x(x)dx5221224143.变分求极值

dH()523120 d27235。

2代入上式得基态能量近似值为:

52H42135520.5976

351421410.5,比较二式可以看出,近似结果还2我们知道一维谐振子基态能量 E0不太坏。

方法II 使用第二种试探波函数:

1.对第二种试探波函数定归一化系数:

(x)Aex

30

2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1(x)*(x)dx|A|2e2x2dx|A|2 2|A|22。

2.求能量平均值

H()2ˆdx|A|2*Hx22ˆex2dxexH2222x2d1|A|e[x]edx2dx2222 22x2212222x22|A|edx|A|[]xedx2|A|222221212|A|[]2242带入|A|22,得

21H()21

283.变分求极值

dH()21220 d28121, 2代入上式得基态能量近似值为:

21121H2

2282这正是精确的一维谐振子基态能量。这是因为若将

代入试探波函数,得:

1 2(x)Aex21/4ex2/20(x)

31 量子力学 主讲:孟庆田 使用教材: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正是一维谐振子基态波函数。此例之所以得到了正确的结果,是因为我们在选取试探波函数时要尽可能的通过对体系物理特性(Hamilton量性质)的分析,构造出物理上合理的试探波函数。

作业

p309 10.1、10.

3、10.6 32

药学导论教案模板
《药学导论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