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物理机械守恒定律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11 08:37:06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机械守恒定律.功》教学设计

《机械守恒定律.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

2.知道W=FLcosα的适用范围,会用它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正功、负功的含义,会求多个力的总功。

教学重点

1.理解记住功的计算公式,正功、负功的区别。

2.会计算功的大小,总功的大小。

教学过程

3.公式

(1)力F与位移l同向时,W=___.(2)力F与位移l夹角为α时,W=_________.其中F、l、α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1.概念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___________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因素: 和________方向的夹角.

4.正功和负功

α的取值 cos α 功的正负 物理意义 做功的力是_____ (选填

W>0,力π“动力”或“阻力”,0≤α< cos α>0 2______ 下同) πα= 2cos α=0 W=0,力力既不是_____,也不是______ _____ W<0,力π做功的力是_____ <α≤π cos α<0 2______

(共4页,第 1 页)

针对训练:

1.下列四幅图片所描述的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2.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

A.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B.这个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C.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α>90°

D.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α

(

).

拓展:对正功、负功的理解

1.功是标量:只有量值,没有方向.功的正、负并不表示功的方向,而且也不是数量上的正与负.

2.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功的正负由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决定,所以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而只能说明做功的力对物体来说是动力还是阻力.

3.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典例1】 一人乘电梯从1楼到2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对人的支持力的做功情况是(

).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 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D.始终做正功

4.判断力是否做功及做功正负的方法

(1)看力F的方向与位移l的方向间的夹角α——常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形. (2)看力F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间的夹角α——常用于曲线运动的情形. 若α为锐角则做正功,若α为直角则不做功,若α为钝角则做负功.

拓展:对公式W=Flcos α的理解及应用

(共4页,第 2 页) 一个恒力F对物体做功W=Flcos α有两种处理方法:

(1)W等于力F乘以物体在力F方向上的分位移lcos α,即物体的位移分解为沿F方向上和垂直于F方向上的两个分位移l1和l2,则F做的功W=Fl1=Flcos α; (2)W等于力F在位移l方向上的分力Fcos α乘以物体的位移l, 即将力F分解为沿l方向上和垂直于l方向上的两个分力F1和F2, 则F做的功W=F1l=Fcos α·l.功的正、负可直接由力F与 位移l的夹角α的大小判断.

【典例2】 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地面夹角为 θ=37°、大小F=10 N的拉力作用,物体移动了l=2 m,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g取10 m/s2.求

(1)拉力F所做的功W1; (2)摩擦力Ff所做的功W2; (3)重力G所做的功W3; (4)弹力FN所做的功W4; (5)合力F合所做的功W.

拓展:几个力的总功的求法

虽然力、位移都是矢量,但功是标量,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计算合力的功(即总功),要考虑这些力共同的效果,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1) 先由W=Flcos 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

1、W

2、W

3、„然后求所有力做功的代数和,即W合=W1+W2+W3+„

(2) 先由力的合成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F合,然后由W合=F合lcos α计算总功,此时α为F合的方向与l的方向间的夹角.

【跟踪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使斜面水平向左匀速移动距离l.试求:

(1)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物体与斜面相对静止);

(2)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的功;

(3)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4)斜面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

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共4页,第 3 页)

一、对功的理解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10 J的功大于+5 J的功

B.功是标量,正、负表示外力对物体做功还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

C.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D.功是矢量,正、负表示方向

2.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凡是受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B.凡是发生了位移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C.只要物体受力的同时又有位移发生,则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D.只要物体受力,又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则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3.如图表示物体在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发生一段位移,试分别计算这三种情况下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设在这三种情况下力F和位移l的大小都相同:F=10 N,l=1 m.角θ的大小如图所示.

(共4页,第 4 页)

推荐第2篇: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

电场第一节- 1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

·科学家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渗透─—课后阅读材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物理学另一个丰富多彩,更有趣的殿堂,电和磁的世界。高中的电学知识大致可分为电场的电路,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

静电场

【板书】

一、电荷(复习初中知识)

1.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2.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学生自学P2后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电荷守恒定律做铺垫。

演示摩擦起电,用验电器检验是否带电,让学生分析使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过渡到接触起电。

电场第一节- 3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 =1.60×10C。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

比荷──电荷的电荷量q与其质量m的比值q/m,符号:C/㎏。

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课堂训练:

-19

推荐第3篇: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 静电场 复习初中知识:

【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板书】 电荷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3)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 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演示】: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课本图1.1-1).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可以看到A和B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和B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板书】(4)、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

带领学生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分析起电的本质原因:把带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因此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得出电荷守恒定律.

【板书】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与练习3 3.元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 单位:库仑 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19电荷量e的值:e=1.60×10C 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的比值,为

e1.761011C/㎏ me【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 ●巩固练习

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C.元电荷就是质子

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5个元电荷的电量是________, 16 C电量等于________元电荷. 3.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

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 ●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5问题与练习1-4 说明:

1、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这些在初中都已经讲过,本节重点是讲述静电感应现象.要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本节只说明静电感应现象。

2.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

3.要求学生知道元电荷的概念,而密立根实验作为专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选学. 教后记:

1、学生对三种起电方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还例举了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对点电荷、元电荷、质子电量、电子电量之间关系下节课还要复习。

推荐第4篇:初二物理教学教案:机械与人

初二物理教学教案:机械与人

第八章 机械与人

第五节 科学探究:提高机械的效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三者间的关系;

(2)能区别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知道机械效率的定义;

(4)机械效率的表达式.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

(5)会用公式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6)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2、能力目标

(l)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包括组装滑轮组,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刻度尺等能力。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加深理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交流的素养。

二、实验器材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一大一小)轮组成的滑轮组,长1米的细绳2根。

三、教学方式

引导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教学目标

活动1

复习提问

一、回顾-----各种简单机械

1、省力费距离的机械;

2、费力省距离的机械;

3、等臂杠杆。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常用的机械;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机械的结构;

3、为导出“机械效率”作准备。

活动2

猜想

二、猜想----比较直接对钩码做功和使用机械对钩码做功的大小?

1、教师演示两种做功形式并提出问题;

2、学生猜想,比较二者做功大小。

1、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活动3

制订计划进行实验

三、探究-----W总和W有的大小

1、学生动手做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2、教师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学会收集证据和计算;

3、学生陈述自己的猜想和证据是否一致。

1、会动手实验;

2、会收集数据并进行计算;

(文章来源于澎湃新闻网,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

推荐第5篇:高二下册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高二下册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模板

精选

物理学是一门探讨自然界与人类的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二下册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模板,希望你喜欢。

【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使物体带电的方法。给学生渗透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初中已接触,电荷守恒定律对学生而言不难接受,在此从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做本质上分析,使学生体会对物理螺旋式学习的过程。本节关键是做好实验,从微观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了使物体带电的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便水到渠成,进一步巩固高中的守恒思想。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习惯。通过阅读材料,展示物理学发展中充满睿智和灵气的科学思维,弘扬前辈物理学家探寻真理的坚强意志和科学精神。

【教学预设】

使用幻灯片时充分利用它的高效同时,尽量保留黑板的功能始终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使实验简化,给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善于从简单中捕捉精彩瞬间,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体验科学(阅读材料)。

练习题设计力求有针对性、导向性、层次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知道三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及带电本质。

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知道什么是元电荷、比荷、电荷量、静电感应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物理学螺旋式递进的学习方法。

由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

科学家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渗透─课后阅读材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物理学另一个丰富多彩,更有趣的殿堂,电和磁的世界。高中的电学知识大致可分为电场的电路,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静电场

【板书】

一、电荷(复习初中知识)

1.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2.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学生自学P2后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电荷守恒定律做铺垫。

演示摩擦起电,用验电器检验是否带电,让学生分析使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过渡到接触起电。

接触起电──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仔细观察从靠近到接触过程中还有哪些现象?──靠近未接触时箔片张开

张开意味着箔片带电?看来还有其他方式使物体带电?其带电本质是什么?──设置悬念。

自学P3第二段后,回答自由电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各自的运动特点。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再演示,靠近(不接触)后再远离,箔片又闭合,即不带电,有没有办法远离后箔片仍带电?

提供器材,鼓励学生到时讲台演示。得出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

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通过对三种起电方式本质的分析,让学生思考满足共同的规律是什么?得出电荷守恒定律。

学生自学教材,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电荷量、元电荷、比荷的概念。

【板书】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板书】

三、几个基本概念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单位:库仑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19C。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

比荷──电荷的电荷量q与其质量m的比值q/m,符号:C/㎏。

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

高二下册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模板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第6篇: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教案

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理解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列举出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实例; (2)理解“永动机”不能实现的原理。

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计算一些简单的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问题。 3.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分析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是很重要的物理思维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内容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学习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

2.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三、教具

幻灯、幻灯片,其内容是:

1.反映电能、机械能、化学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实例插图。 2.反映自然界各种形式能相互转化的实例插图。 3.历史上有人设计的“永动机”插图。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刀具在砂轮上磨削时,刀具发热是因为通过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暖气片上放有一瓶冷水,过一段时间后水变热,这是通过热量传递使这瓶水内能增加。这些实例中,物体的内能为什么增加了?是凭空产生的还是由其他形式能转化来的?能的转化过程中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 (1)运动的汽车紧急刹车,汽车最终停下来。这过程中汽车的动能(机械能)转化为轮胎和路面的内能(假定这过程没有与周围物体有热交换,即不散热也不吸热)。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内能就增加多少。公式W=ΔE表示了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这公式也反映出做功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数量恰好等于物体内能增加的数量。

(2)把一铁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水,直至水沸腾。在这一过程中,铁块从周围水中吸收了热量使它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过程中水的一部分内能通过热量传递使铁块内能增加。铁块吸收多少热量,它内能就增加多少。公式Q=ΔE表示吸收的热量与内能变化量的关系,也反映出铁块增加的内能数量与水转移给铁块的内能数量相等。

一般情况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过程,那么,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W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ΔE,即

W+Q=ΔE 上式所表示的是功、热量和内能之间变化的定量关系,同时它也反映了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量等于物体的机械能减少量和另外物体内能减少量(内能转移量)之和。进而说明,内能和机械能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

2.其他形式的能也可以和内能相互转化

(1)介绍其他形式能:我们学习过机械运动有机械能,热运动有内能,实际上自然界存在着许多不同形式的运动,每种运动都有一种对应的能量,如电能、磁能、光能、化学能、原子能等。 (2)不仅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其他形式能也可以和内能相互转化,举例说明:(同时放映幻灯片)

① 电炉取暖:电能→内能 ② 煤燃烧:化学能→内能 ③ 炽热灯灯丝发光:内能→光能

(3)其他形式的能彼此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画出图表让学生回答分析:

3.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大量事实证明: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这就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在学习力学知识时,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有条件限制的定律,而且实际现象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存在于普遍自然现象中的自然规律。这规律对物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如力学、电学、热学、光学等都有指导意义。它也对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有指导作用。

4.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历史上不少人希望设计一种机器,这种机器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种机器被称为永动机。虽然很多人,进行了很多尝试和各种努力,但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设计者完全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任何机器运行时其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果它对外做功必然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就无法对外做功,因而永动机是永远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5.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进行物理计算

例题:用铁锤打击铁钉,设打击时有80%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的50%用来使铁钉的温度升高。问打击20次后,铁钉的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已知铁锤的质量为1.2kg,铁锤打击铁钉时的

2速度是10m/s,铁钉质量是40g,铁的比热是5.0×10J/(kg·℃)。

首先让学生分析铁锤打击铁钉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归纳学生回答结果,指出铁锤打击铁钉时,铁锤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而且内能中的一半被铁钉吸收,使它的温度升高。如果用ΔE表示铁钉的内能增加量,铁锤和铁钉的质量分别用M和m表示,铁锤打击铁钉时的速度用v表示。依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

铁钉的内能增加量不能直接计算铁钉的温度,我们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数量等效为以热传递方式完成的,因此等效为计算打击过程中铁钉吸收多少热量,这热量就是铁钉的内能增加量。因此有

Q=cmΔt 上式中c为铁钉的比热,Δt表示铁钉的温度升高量。将上面两个公式联立,得出

经计算得出铁钉温度升高24℃。在这个物理计算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如何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这一基本原理。 应该注意,有的同学把上述题目中铁锤打击铁钉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说成“铁锤做功转化为热量”是不正确的。只能说做功与热量传递在使物体内能改变上是等效的。

(三)课堂小结

自然界的物质有不同的运动形式,每一种运动都对应着一种能。能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存在着相互转化过程,转化过程中总量是守恒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理定律。

同学们要会分析一些自然现象中能是怎样转化的。

应该知道,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通过课上的例题计算,学会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四)说明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学生进入高中物理阶段后,第一次完整、细致地学习。此定律对今后学习物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理论铺垫。教学上要重视,课堂上讲解要细致和透彻

推荐第7篇: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教案 教学设计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教学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举例]

1、冬天,用塑料梳子梳干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2、塑料尺子在衣服上摩擦后,能吸住细小的纸屑。

[讨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很多物质都会由于摩擦而带电,能够吸住轻小的物体。 新课讲授

一、电荷

1、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为负电荷。

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一种电荷互相吸引。

二、三种起电方式

1、摩擦起电 [讨论]为什么摩擦后的物体会起电?

原子核外的电子靠质子的吸引力而维系在原子核附近。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受到的束缚力较小,容易受到外界作用而脱离原子。

[结论]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不紧的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本质: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注意:转移的只能是负电荷,不能是正电荷。

2、感应起电 [实验]课本P·3

[讨论]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金属箔有什么变化?这时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结论]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就叫做感应起电。

注意:感应起电过程并没有产生新的电荷。

3、接触起电

[讨论]一个带电体接触一个不带电的导体,会有什么现象?

[结论]一个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导体时,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这个导体也带电,这种方式叫做接触起电。平均分配:qq1q

22[思考]这三种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分离或转移,那么,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电荷可以随便增多或减少吗?

[结论]不可以。

三、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讨论]电荷是绝对不会产生和消灭的吗?

[结论]不是。近代物理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带电粒子是可以产生和消灭的。但是,带电粒子总是成对产生或消灭,两个粒子带电数量相等且正负相反,所以电荷的代数和总保持不变。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代数和保持不变。

四、元电荷

1、电荷的单位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C。 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 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值。

2、元电荷

最小的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表示,e1.6010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

3、比荷

电子的电荷量e与电子的质量me的比值,叫做电子的比荷。

19C 。

me9.11031kg

e1.761011C/kg

me

推荐第8篇:教案 必修2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必修2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考纲点击

1.功和功率

Ⅱ 三年6考 2.动能和动能定理

Ⅱ 三年12考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

Ⅱ 三年4考 4.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三年12考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三年8考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三年3考 备考指导

1.准确掌握功、功率、动能、势能、机械能等重要概念及相关物理量的判断和计算.2.理解动能定理的含义,并能熟练应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3.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4.熟练利用功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定律,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电磁学等相关内容处理综合性的问题.

知识结构

2 复习指导

一、知识特点

1.功、功率、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等概念抽象、应用广泛、基础性强.

2.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在高考中是必考内容.这部分知识常与力学中的其他内容及电磁学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涉及本章内容的试题题型全、难度大、份量重、地位重要,是高考的热点.

二、复习方法及重点难点突破

1.复习方法

(1)针对本章的知识特点,复习时应注意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功、功率、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重要概念及相关物理量的计算,对功的计算,要注意从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及功能关系、动能定理等角度进行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内涵.(2)动能定理的复习首先使学生明确其物理意义及应用步骤,强调必须是物体受到的所有力做功的总和才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其次要重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特别是对复杂过程整体运用动能定理.

(3)对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要从受力角度和做功角度两个方面讲解;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几种表达形式,可通过一道例题进行比较讲解,使学生理解几种形式的实质是相同的.零势能参考面的选取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列式的繁简,这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2.重点难点突破方法

(1)变力做功问题,机车启动过程分析问题,应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对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的分析和计算,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2)变力做功问题,通过分类讲练、等效变换、化变为恒进行突破.机车启动问题重在过程分析,结合过程分析流程图和 v-t图象更直观更形象.(3)对于过程复杂、难度较大的问题,合理地把全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正确分析各阶段的受力情况、遵循的物理规律及各阶段间的联系,特别是每个过程的始末状态及物理过程中加速度、速度、能量的变化情况,分析过程中画好示意图,在图上标明必要的物理量,然后灵活运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其他力学知识列式计算.

(4)复习时要加大与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圆周运动、电磁学等核心内容的综合训练,熟练地应用能量的观点求解各种问题.

推荐第9篇:电荷电荷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比较

第一节

一般思考设计: 电荷(两种电荷) 三种起电方式 电荷守恒定律 元电荷及电量等

深层次思考设计:

电荷守恒定律是本节的核心内容;

建立对电荷守恒定律的认识是主要线索; 关键是怎样认识“电荷转移,总量不变”;

灵魂是由现象到模型,再到更多现象,再到模型,上升到规律的探究科学方法。

思路:

关于电荷,你知道了哪些? 有两种电荷,你是怎么知道的?

正负电荷究竟是什么?种种猜想和解释。

实验发现摩擦后,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就带负电,即失去负电就带正电。于是就有了存在于中性物体中的正负电荷的假说,而且两种电荷是等量的。(用下列器件进行实验演示验证:法拉第静电演示仪——将相互摩擦后的一个物体放入金属筒可看到指针张开,将另一个物体再放入金属筒不与前物体接触,可看到指针归零) 直到电子发现和建立了原子核式模型,才搞清楚摩擦起电的电本质——电荷转移,总量不变。 在静电中,它是否是一种普遍的规律呢? 金属导体间电荷转移及解释; 静电感应实验现象及解释; ——归纳: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多少的测量,精细到相当程度的发现:电荷量的不连续性; 介绍元电荷等知识。

推荐第10篇:机械基础技术物理总结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半个学期结束了,在这学期里,担任三个13级机电班教学任务,13级秋季两个班级《技术物理》和13级 春季班《机械基础》计14课时,同时每周有12级机电班的4节实训实习自习等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学生现状及技能月测分析:秋季二个班开的《技术物理》学科,计62人,学生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能跟着教学进度走,每个班有5到7人,属于接触过物理学科;一类是没有一点物理基础知识,最简单的运算步骤和方法不能理解,没有接触过物理学科,学习起来很困难;再有另一类是有点基础,但是根本就是不想学,没有学习的意识和愿望,作业也不写。13级春季班学生有了半年的学校生活,课堂纪律前3个月还是比较满意的,后来随着理论课难度的提高,接受有难度。不学的人数逐渐增多,技能实训课时还是比较积极的。平时月测不及格的,基本上是潜能生,该记住的内容以及重点,都不愿意去理解。月测前进行了系统的复习,但是那些潜能生依然是进步很小。优等生达到了自己满意的成绩。

教学授课等方面: 严谨治学,认真做好常规教学。制定出学科教学计划,明确本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前提下,认真钻研、领会教材的基本思想、了解了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合理取

舍、增补、校正、拓展,突出实践教学。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注意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习惯和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困难,以便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选择教学方法。 严格按照学校的备课要求书写了电子教案。

授课时尽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课上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学习习惯从开始的趴桌子、看小说、玩手机、说闲话等基本制止,采取多种授课方法,比如:谈话法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充分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因知识难易、确定回答对象,随时给予积极的点评,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结合社会生产生活实例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直观教学,改进教学效果。制作课件、自制教具、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和与实际的联系。每上完一节课我都要进行反思,记录下每堂课的感受及有遗憾的环节,注意下次上课时修正不妥的地方。

批改作业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布置作业力求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作业前给出必要的提示;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细致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面对面的点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力求每一次作业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共完成了近60次作业。

积极参与校内公开课、实践课活动,坚持每月出全勤干满点。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水平。 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以及向他人请教的方式学习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以及机械类专业知识。

该学期进行了多次的找学生谈话,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包括学习和生活以及个人的思想感情动态,及时给与最好的建议和见解。

学生的收获:

优生基本认识到《机械基础》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主要研究了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的原理、四杆机构及机械类通用零件,差生只停留在肤浅的知识点上,一知半解。《技术物理》方面理解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针对以上情况,我以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尽量拉近优差生之间的距离

要做到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每一节课我都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有空的时候,会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着重师生互动,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课堂上,多让成绩差的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二、注重实践操作,尽量使每位学生都具有独立的动手能力

三、改进措施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有所得,为就业打基础。

2、加强课堂的管理,让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

3、学校安排的工作积极主动的完成。

4、多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课程学习。

5、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健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缺点,弥补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在业绩上,我将力争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新的起色。要不断奋进,为实现我的教育理想而奉献终生。

《技术物理》笔试技能测试计划

时间:

2013年12月16日上午第1.2节课 目的: 1)基础知识的落实

2)提高学科学习兴趣以及与其它专业课的联系性

3)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内容: 物理量

力与运动的关系 题型: 单项选择题、填空题

《技术物理》笔试技能测试总结

取得的效果:

优点:多数学生能认真答题,当做一次考前训练,力与运动关系知识点掌握的较好,题量适中。

不足: 审题不仔细,看不全选项答案, 受力分析模糊,不明确。书写不规范。 以后采取的措施: 1)偏重基础知识技能点

2)字母符号和中文表示法同时出示,降低难度 3)授课时用专业术语,增加口诀、顺口溜等知识点的熟记方法。

4)

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避免选择题的猜测选择。

《机械基础》实验技能测试总结 题目:减速器的拆装 一.实验测试目的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的结构以及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取得的效果 熟练使用拆装工具,熟悉减速器的结构和原理;,通过计时提高减速器装配速度和技巧方法。 三.有待提高和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1.每组有一套自己的工具 2.帮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实验,用洞察的眼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强调安全意识,规范操作程序. 4.做好实验记录和心得

本人第一学期授课12级 机电专业《机械基础》学科、第二学期授课13级机电秋季班《技术物理》和13级春季班《机械基础》两学科,圆满地完成了本学年的教学任务,以及校内安排的相关工作。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年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我热爱本职工作,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中,不断求实进取。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谦虚谨慎,与同事友好相处,求真务实,任劳任怨,勇挑重担,勇于探索,服从工作安排,刻苦钻研业务,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不怕苦、不怕累,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教学方面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项目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

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比如《技术物理》学科,这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而且学生难以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利用媒体课件,把所有的资料通过整合,并且结合重点内容,终于顺利地把课程备好、落实好。比如课程《机械基础》学科,这是一门包括机械原理和机械基础知识两部分内容的理论课程。多找些有工厂情境的题目,让学生实践,提高学生的乐趣。对于机电班学生来说,我首先让学生认识各类机械传动件,然后才能进行最基本的原理教学。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由于本人上的课程都是纯专业理论课程,所以课堂上的管理有很大难度。所以本人上课时经常提问,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并且上课基本都是按着以下思路进行的:引入任务、分析任务、理论链接、解决任务、拓展练习。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教学过程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精神。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潜能生的辅导力度。对潜能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德育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潜能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潜能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潜能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

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我利用业余时间和他们谈话沟通,这样就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些。

6、多充电,提高自己的知识框架

本人经常利用网络充实自己,专业书籍、文化类书籍、社会性书籍等。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

四、值班和招生工作

认真做好值班的细节工作,坚守岗位,值大班时遇到同学之间闹矛盾,为了避免再次升级,和学生谈心到深夜,情绪稳定了再休息。加强班时不停地在楼道走廊里巡视,直到学生安全进入宿舍楼后,心里总算踏实了,再赶车回家。今年完成了招生任务。

五、反思总结争取进步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份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和真挚的泪水,但同时我也收获了充实与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用心去教诲我的学生,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总结到这一年以来所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有不足之处,主要有:

1、教学方法的灵活把握还不是很成熟,仍需继续努力探索新方法。

2、在教学研究方面尽管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有所收获,但我深知还有很多要学。

3、课堂教学缺乏引导性,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不能很好带动学生积极性。

4、加强课堂的管理,让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

5、多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课程学习。

6、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健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在思想上,将更加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更加热爱教书育人的工作;在业务上,将更加勤奋,努力把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与时俱进;在为人上,将更加谦逊,更加真诚,更加热情;在业绩上,我将力争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新的起色。要不断奋进,为实现我的教育理想而奉献终生。

第11篇: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1(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主要学习电荷的基本概念及电荷守恒定律。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就接触了本节知识(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电荷间的性质、电荷守恒定律等),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加深、提高。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知道电荷守恒定律;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这章节内容看起来似乎十分简单,这些内容有的大部分知识点是初中已经讲过的,有的是为后面的知识学习作准备或导入用的,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我们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初中所展示过的实验,而是采用探究性思维展开本节教学内容。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我把这节课的重点定位在通过比较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三种带电方式,找出它们的本质特征,抽象概括出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难点感应起电这部分内容,要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这次教学过程中我用到多种教学资源,包括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表面包铝箔的轻质小球,感应器电机,金属导体,主要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这些资源的利用对学生掌握新知识起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整节课的流程非常顺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达成了教学目标,经过后期的习题练习可以使学生更深刻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以及个人临场发挥的原因,使得感应起电实验的演示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对感应起电的微观过程掌握不足以致不能灵活运用于习题之中。

2.教学语言不够精炼,在重难点教学中还不能一针见血。我会在以后的备课以及教学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最终到达这一目标。

3.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过于单一,不能达到鼓励学生学习,给学生以包容之感,好的评价还能使课堂的学习气氛得到升级。

4.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备课不足,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不够顺利,对本节课的预设不足。应该针对教学班级的理解程度,和当堂课的教学进度制作多套习题方案,以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本节课的抽象微观内容。

5.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不够熟练,使得它教学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够好,如果加上现场拖拽用三种带电方式比较图表得出抽象的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就更好了。这样的方法同样可以在总结的时候让学生回忆并加深本节课的全部内容。

6.教学过程应饱满而且要动静结合,使得学生在重难点问题的攻克变得更容易。

第12篇: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

第1单元 学时数: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机械的组成及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 了解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

2.掌握机器、机械、机构、零件等概念。 难点: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教学手段与方式: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节 机械的组成

第二节 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第三节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绪论

第一节 机械的组成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机械。它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一、机器与机构

在现代的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随处都可见到各种各样的机器。例如:洗衣机、缝纫机、内燃机、拖拉机、金属切削机床、起重机、包装机、复印机等。 机器——一种人为实物组合的具有确定机械运动的装置,它用来完成一定的工作过程,以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

1.机器

的分类( 按工作类型的不同分)

动力机器——实现能量转换;如:内燃机、电动机、蒸汽机、发电机、压气机等。

工作机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搬运物品;如:机床、织布机、汽车、飞机、起重机、输送机等。

信息机器——完成信息的传递和变换;如:复印机、打印机、绘图机、传真机、照相机等。

机器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构造、用途和功能也各不相同。但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

实例1: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动画见课件) 实例2:小型压力机(动画见课件)

2.机器的共有特征

①人为的实物(机件)组合体。

②各个运动实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③代替或减轻人类劳动,完成有用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 凡具备上述①、②两个特征的实物组合体称为机构。

3.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机器能实现能量的转换或代替人的劳动去作有用的机械功,而机构则没有这种功能。

仅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看,机器与机构并无区别,它们都是构件的组合,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因此,通常我们把机器与机构统称为机械。 机器的种类很多,但基本机构的种类不多,最常用的机构有: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机构,间歇运动机构。(动画见课件)

二、机器的组成 1. 按功能分析机器的组成

动力部分 传动部分

工作部分

控制部分

就功能来说,一般机器主要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动力部分——是机器工作动力源。最常见的是电动机和内燃机。

工作部分——是机器特定功能的执行部分。比如:汽车的车轮、起重机的吊钩、机床的刀架、飞机的尾舵和机翼以及轮船的螺旋桨等。

传动部分——联接原动机和工作部分的中间部分。比如:汽车的变速箱、机床的主轴箱、起重机的减速器等。

控制部分——控制机器的启动、停止和正常协调动作。比如:汽车的方向盘和转向系统、排挡杆,刹车及其踏板,离合器踏板及油门等就组成了汽车的控制系统。

实例3:分析自动洗衣机的组成(动画见课件)

2.按结构分析机器的组成

静联接 动联接 协调组合

零件 构件 机构

机器

与动力源 构件是组成机器的运动单元。

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基本单元(即制造单元)。

构件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几个零件装配而成的刚性结构(如内燃机中的曲轴,连杆 )。

通用零件——机器中普遍使用的零件。如:齿轮、螺钉、轴等。

专用零件——只在某些机器中使用的零件。如:内燃机中的活塞、起重机中的吊钩等。

部件——完成共同任务而结合起来的一组零件,它是机器装配的单元。如:联轴器、滚动轴承、减速器等。

实例4:分析带传动机构的组成?(动画见课件) 实例5:分析链传动机构的组成?(动画见课件)

第二节 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要面临对现有机械设备和产品进行仿制、革新、使用、维护、维修等,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种种分析。

本课程将以实物机械为对象,研究常用机构、通用零件与部件以及一般机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

1.机械传动系统的运动分析

分析机械传动系统中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原动机的类型、所用机构的类型、功能、性能特点、运动特点、运动参数、几何参数及标准等 。

2.机械传动装置结构分析

分析机械传动装置中各基本机构、零部件及其组合的结构及其合理性,包括设计结构、工艺结构、装配结构等。

3.通用零件与部件的工作能力分析

分析通用零件与部件的功能、特点、结构、材料、标准,并作载荷分析、受力分析、失效分析、承载能力核算,了解提高工作能力的措施。

4.机械常用零部件的精度分析

根据整机及其零部件的功能要求,分析其尺寸精度、配合精度、形状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

二、机械分析的基本方法

1.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将机械分析的理论与实际机构和机器的具体应用密切联系起来,并运用所学的原理进行观察和分析。 2.抓住分析对象的共性:各种机构和机器具有许多共性的问题,在机械分析过程中,不仅应分析它们的特性,也要抓住它们之间的共性,从而可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并培养创新意识。

3.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工程问题都是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问题,故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工程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分析、对比、判断等多种方法,以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三节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一、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介绍机械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培养一定机械分析能力的技术基础课。

二、本课程的任务

1.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2.具有运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3.培养有关的基本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4.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着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不强调系统的理论分析;

2.着重理解公式建立的前提、意义和应用,不强调对理论公式的具体推导;

3.注意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努力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业布置

第13篇:机械基础教案

篇1:机械基础教案

五莲县职教中心 机械基础课精品教案1 23 4 篇2: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一、运动副

使两物体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根据运动副中两构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1.低副:低副是指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按两构件的相对运动情况,可分为: (1)转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转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2)移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移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3)螺旋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定关系的转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丝杠与螺母组成的运动副。2.高副:高副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二、自由度 —个作空间运动的构件具有六个独立的运动,即沿x、y、z轴的移动和绕 x、y、z轴的转动,构件的

这种独立的运动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可以产生三个独立运动,即沿x、y、z轴的移动及绕a点(极点)的转

动,所以具有三个自由度。

当两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组成运动副之后,由于受到约束,相应的自由度也随之减少。转动副约束了沿 x、y轴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个转动的自由度。移动副约束了沿一轴方向的移动和在平面内两个转动自由度,保留了沿另—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高副则只约束了沿接触处公法线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绕接触处的转动和沿接触处共切线方向移动的两个自由度。

所以在平面机构中,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两个自由度。 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一个自由度。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在于:撇开与机构运动无关的外部形态,把握机构运动性质的内在联系,揭示机构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机构的相对运动只与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及某些尺寸有关,而与构件的横截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

用线条表示构件,用简单符号表示运动副的类型,按一定比例确定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及与运动有关的尺寸,这种简明表示机构各构件运动关系的图形称机构运动简图。 只表示机构的结构及运动情况,不严格按比例绘制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一. 四杆机构的组成

铰链四杆机构是由转动副联结起来封闭系统。 其中被固定的杆4被称为机架 不直接与机架相连的杆2称之为连杆 与机架相连的杆1和 杆3称之为连架

凡是能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称之为曲柄,只能在小于360°的 范围内作往复摆动的连架杆称之为摇杆。

二. 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铰链四杆机构根据其两个连架杆的运动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 1)曲柄摇杆机构 若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两个连架杆,一个是曲柄而另一个是摇杆,则该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 用来调整雷达天线俯仰角度的曲柄摇杆机构。

汽车前窗的刮雨器。当主动曲柄ab回转时,从动摇杆作往复摆动,利用摇杆的延长部分实现刮雨动作。 2 ) 双曲柄机构

如果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两个连架杆都能作360°整周回转,则这种机构称为双曲柄机构。 在双曲柄机构中,若两个曲柄的长度相等,机架与连架杆的长度相等(这种双曲柄机构称为平行双曲柄机构。

蒸汽机车轮联动机构,是平行双曲柄机构的应用实例。平行双曲柄机构在双曲柄和机架共线时,可能由

于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而使两个曲柄反向回转。机车车轮联动机构采用三个曲柄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其反转。 3) 双摇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都在小于360°的角度内作摆动,这种机构称为双摇杆机构。

三、曲柄存在的条件

由上述以知,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能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称为曲柄。而

曲柄是否存在。则取决于机构中各杆的长度关系,即要使连架杆能作整周转动而成为曲柄,各杆长度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就是所谓的曲柄存在的条件。

可将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概括为: 1. 连架杆与机架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 2. 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必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上述两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否则机构中无曲柄存在。根据曲柄条件,还可作如下推论: (1)若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必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a.以最短杆的相邻杆作机架时,为曲柄摇杆机构; b.以最短杆为机架时,为双曲柄机构; c.以最短杆的相对杆为机架时,为双摇杆机构。

(2)若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不论以哪一杆为机架,均为双摇杆机构。

四、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1.曲柄滑块机构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如果以一个移动副代替摇杆和机架间的转动副,则形成的机构称为曲柄滑块机构。

它能把回转运动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或作相反的转变。 2.导杆机构

一、急回特性和行程速比系数

曲柄摇杯机构中,当曲柄a b沿顺时针方向以等角速度?转过υ1时,摇杆cd自左极限位置c1d摆至右极位置c2d,设所需时间为 t1,c点的明朗瞪为 v1;而当曲柄ab再继续转过υ2时,摇杆cd自c2d摆回至c1d,设所需的时间为 t2,c点的平均速度为 v2。由于υ1>υ2,所以 t1>t2 ,v2>vl。由此说明:曲柄ab虽作等速转动,而摇杆cd空回行程的平均速度却大于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这种性质称为机构的急回特性。 摇杆cd的两个极限位置间的夹角ψ称为摇秆的最大摆角,主动曲柄在摇杆处于两个极限位置时所夹的锐角θ称为极位夹角。

在某些机械中(如牛头刨床、插床或惯性筛等),常利用机械的急回特性来缩短空回行程的时间,以提高生产率。 行程速比系数k:从动件空回行程平均速度v2与从动件工作行程平均速度v1的比值。k值的大小反映了机构的急回特性,k值愈大,回程速度愈快。 k=v2/v1 =(c2c1/t2) / (c1c2/t1) =(180°十θ)/ (180°一θ) 由上式可知,k与θ有关,当θ=0时,k=1,说明该机构无急回特性;当θ>0时,k>l,则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二、死点 以摇杆作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在从动曲柄与连杆共线的两个位置时,出现了机构的传动角γ=0,压力角α=90°的情况。此时连杆对从动曲柄的作用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不能推动曲柄转动,篇3:机械基础全册教案(第四版) 机械基础(第四版) 绪 论(2课时)

【导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机械,在日常生活中都随处可见(例如:螺钉、自行 车、汽车、挖掘机),它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可以使物体运动速度加快的称为加速机械(自行车、飞机);一类是使人们能够对物体施加更大力的称为加力机械(旋具、机床)。 教学目标:

1、本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

2、掌握零件、构件、机构、机器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和 机器的组成

3、掌握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1、机器和机构的区分

2、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机械基础就是来研究这些机械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学习专业技术课培养专业岗位 能力服务的。 2.课程内容

它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及液压与气压传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课程任务 学以致用。

二、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 1.零件和构件

(1)零件:是机器及各种设备的基本组成单元(例如螺母、螺栓),有时也将用简单方式 练成的单元件称为零件(如轴承)。

(2)构件: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如曲柄、连杆)。 (3)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零件是制造单元,相互之间没有运动。 构件是运动单元,相互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联系:构件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个零件组成 2.机器和机构

(1)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它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 (如带传动机构、齿轮机构)。(2)机器:是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制造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

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从而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如电动机 手机)。 (3)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不同点:机器能代替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工或实现能量转换,机构只 能用来传递运动和力而不能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

相同点:都是由构件组成;构件间都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的组成

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由四部分组成

动力部分: 作用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机器各部分的运动。 执行部分(工作机构):机器中直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 传动部分(传动装置):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 控制部分:显示、反映、控制机器的运行和工作。

三、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

1.运动副:两构件之间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形式相对运动的可动联接。根据接触情况 可分为高副和低副。

(1)低副:两构件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根据运动特征分为转动、副移动副和螺旋副。 (2)高副:两构件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按接触形式不同分为滚轮接触、凸轮接触 和齿轮接触。

2.运动副的应用特点

(1)低副特点:单位面积压力小,传力性能好,滑动摩擦,摩擦阻力大,效率低。不能 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2)高副特点:单位面积压力大,两构件接触处容易磨损,制造和维修困难,能传递较 复杂的运动。

3.低副机构与高副机构

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的机构称为低副机构;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运动副是高副的机 构称为高副机构。

四、机械传动的分类(p10) 本章小结1.机器、机构的特征及异同点。 2.构件与零件的概念。

3.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之间的关系。 4.机器的组成。

5.运动副概念及其分类。 6.高副、低副的应用特点。 7.机械传动的分类。

作业:上述 3,4,6第一章 带传动(5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带传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v带的主要参数和标记

3.理解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 4.了解带传动的分类

5.了解v带的结构和带轮的结构分类 6.了解同步带传动

教学重点难点: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及传动比 2.v带的主要参数和标记

【复习】1.零件和构件的定义及区别和联系 2.机器和机械的异同点;机器的分类 3.运动副的概念及分类

4.高副和低副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第一节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

【导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用带传动的场合(例如缝纫机、录音机、跑步机),还有一些机器中也常用到带传动(例如粉碎机、手扶拖拉机)。这么多用到带传动的场合,那么带传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又是怎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新授】

一、带传动的组成和原理 1.带传动的组成

带传动一般由固连与主动件的带轮(主动轮),固连与从动件的带轮(从动轮)和紧套在两轮上的挠性带组成。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带传动是以张紧在至少两个轮上的带作为中间挠性件,依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啮合力)来传递运动与力的。目前,大多数用带传动的都是依靠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主动轮通过摩擦力将运动和力传递给带,带有通过摩擦力将运动和力传递给从动轮,从而实现带传动的正常工作。摩擦力的大小不仅与带和带轮接触面的摩擦系数有关,还与接触面间的正压力有关。因此,带与带轮之间应有一定的张紧程度,以保证足够的摩擦力。 3.机构传动比i 机构中瞬时输入角速度与输出角速度的比值称为机构的传动比。传动比是机械传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针对不同的机械传动,具体的表达式会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同的。 带传动的传动比就是主动轮转速n1与从动轮转速n2之比,通常用i12表示 i=n1∕n2 从传动比公式可以得出:

当01时,机械传动为减速传动(从动轮转速小于主动轮转速)。 机械中常用的是减速传动。

传动比的角标符号的含义要清楚,i12与i21的含义是不同的,在计算中不能混淆。 i12:1为主动轮,2为从动轮,表示轮1与轮2的转速比;

i21:2为主动轮,1为从动轮,表示轮2与轮1的转速比。

二、带传动的类型(p13) 圆带传动

平带传动 普通v带传动 v窄v带传动

带传动多楔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同步带传动

第二节v带传动

一、v带及带轮

v带传动是由一条或数条v带和v带带轮组成的摩擦带传动。 1.v带

(1)外形:v带是一种无接头的环形带,其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工作面是与轮槽相接处的 两侧面,带与轮槽底面不接触。

(2)分类:按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帘布芯和绳芯 (3)组成:由包布、顶胶、抗拉体和底胶

(4)特点:帘布芯:制造简单,抗拉强度高,价格低,应用广。 绳芯:柔韧性好,适用于转速较高的场合。 2.v带带轮

第14篇:机械通气教案

重庆垫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教案

课程名称:机械通气

教学题目: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相关护理 目的要求: 掌握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护理要点。 掌握需要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临床指证。 掌握呼吸机的管道护理。 掌握呼吸机的相关参数。 教学重点: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护理要点 呼吸机的管道护理 教学难点: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临床指证以及护理。 教学资源:病例 资料 教学进程:

结合实际病例讲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结束提问考核了解掌握情况。 主要教学内容: 呼衰发生后及时有效的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是救治关键。而气管湿化和温化、及时有效吸痰、气囊护理、感染预防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机械通气是临床抢救和治疗AOPP的主要方法。常见的机械通气主要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密切观察病情和正确的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严密观察病人神志、口唇、皮肤、胸廓起伏情况。自主呼吸频率的变化及有无人机对抗等,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2 重视心理护理 主动关心病人,了解他们的心态。护理人员细致的解释和安慰性语言可以起到增强病人自信心和通气治疗的作用。应向病人说明机械通气的目的及需要配合的方法等。服务态度要和蔼,操作要轻柔,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也可让有书写能力的病人把自己的感觉写出来,必要时请家属和病人交流,有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 加强口腔护理 因病人大多经口气管插管,禁食,加之大量阿托品的应用,抑制了涎腺及气管黏液腺的分泌,出现口腔及上呼吸道干燥症状,使口腔及上呼吸道环境发生改变,易于细菌生长繁殖。曾有报道AOPP病人医院感染腮腺炎的病例。 4 加强气道管理

4-1 严格无菌操作 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正常呼吸的生理性保护功能,加之危重病人抵抗力下降,无疑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更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认真执行“六步洗手法”,戴口罩,一次性吸痰管要每次更换,吸盘每日更换2次,防止医源性肺部感染。感染预防,气管切开是理想人工气道。气管切开者,气管套管应用双带结固定,观察切口有无渗血、皮下气肿、纵膈气肿等发生。保持气管套管外周清洁,每班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用络合碘消毒周围皮肤,并更换无菌敷料,病房应每天开窗通风,严格限制探陪人员,每班用“84液”湿拖地面,并进行空气消毒,每天床旁桌、椅抹洗一次,每班行口腔护理,留置导尿管病人用络合碘消毒尿道口,定时翻身、叩背,每4小时更换气管切开护理盘,并保持无菌。

4-2 气管插管保持固定 昏迷程度轻或意识清楚的病人,因经口气管插管的耐受性差,经常会竭力将导管吐出。若导管固定不好,既会因导管的上下移动而滑出,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也会因导管的活动导致与气管黏膜的摩擦增加而损伤黏膜。我们在固定导管时除常规用胶布交叉固定外,还加用寸带固定,寸带松紧度以容一指即可。如病人的耐受性极差,可遵医嘱应用镇静剂,并适当约束病人。 4-3 气道湿化 充分进行气道湿化是气道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因阿托品的应用抑制了气管、支气管黏膜腺体的分泌,以及气管插管(切开)后吸入的气体失去了呼吸道的加湿作用,均导致了呼吸道的干燥而有利于痰痂的形成。湿化液选用蒸馏水或灭菌注射用水,方法为1~2ml q30s缓慢注入气管插管内,而不能用生理盐水或加入药物。因生理盐水作为湿化液不仅不能稀释痰液,而且还会造成细支气管阻塞和感染[3]。

4-4 体位引流 根据病情每2h翻身、叩背1次。目的是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氧合功能,同时也可以改善皮肤血运,防止褥疮发生。

4-5 适时吸痰 适时吸痰是完成气道湿化的最终目的促进痰液排出。过频吸痰易造成病人不耐受和对抗,损伤气道黏膜,而当病人出现气道压升高或咳嗽时,痰液往往已积蓄较多,影响了通气弥散功能。及时有效吸痰 一般采用40~50cm表面光滑,柔韧适度,头端有侧孔的吸痰管,其管径不易过粗,外径应小于套管内径的一半以上,防止负压过大造成肺泡萎陷。吸痰动作要稳、准、快、避免损伤粘膜,切忌将吸痰管反复长时间地抽插。禁忌一插到底,以免将气管的痰液带入到气管深部引起感染。吸痰前后应给纯氧或高流量的氧气吸入1~2分钟,防止低氧血症,吸痰时应注意观察患者面色、SP0

2、HR等情况,每次吸痰时间不易超过15秒,吸痰时吸痰管进入人工气道可引起呼吸困难,故吸痰前最好将气囊内气体放尽。对严重肺部感染伴有痰潴留的病人,可行气道洗涤术,成人可在气道内注入2%的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5~10ml,操作者提高氧浓度及通气量,吸痰动作迅速,吸痰管在气道内停留少于15秒,及时有效翻身叩背,促进痰液引流,防止压疮。叩背时手呈空杯状,在胸背部进行有力叩击,翻身时注意头部与呼吸机送气管,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防止送气管脱落、扭曲。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时,先向导管内滴入3~5ml湿化液后再吸引。

4-6 定时放松气囊 注意气囊充气要合适,一般充气量4~5ml,过多可引起气道损伤,过少则易引起误吸。气囊应每隔6~8h放气5~10min,以解除局部黏膜压力,避免气管黏膜长时间受压引起溃疡或坏死。气囊护理 :气囊压力是决定气管粘膜是否损伤的主要因素,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保持在18.4mmHg以下,即低于正常毛细血管灌注压,放松气囊前后必须及时吸痰,应先行气管内吸引,再行口鼻腔吸引,放气后换吸痰管再吸气管内分泌物,气放气时加大潮气量200ml左右,以满足换气需要,并守候在床旁,防止脱管。机械通气时每4h放气一次 7 加强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是避免呼吸机依赖和撤机困难的能量保障。我们一般于机械通气当天或第二天给予静脉营养支持,胃肠道持续负压吸引2~3天后增加胃肠内营养支持。如果进食过早体内毒物以及肝脏氧化代谢产物排泄不完全,食物刺激胆囊收缩后随胆汁一起进入肠道被再次吸收而引起病情反跳[5]。胃肠内营养第1天以水、米汤、面汤为主,刺激肠蠕动,恢复肠功能,抑制肠道菌群移位。第2天开始增加:有条件者选用能全素等,无条件者可给牛奶、肉、米汤等流质食物。总之营养液要选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 8 脱机时的护理

8-1 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依靠呼吸机呼吸,减轻了自身负担,特别是带机时间长的病人,一旦脱机,会有呼吸乏力、恐惧、疲劳感。因此需要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使其认识到脱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病人的良好表现予以鼓励以增强自信心。同时,脱机时护理人员应守护在床旁,教导病人正确的呼吸方法。如病人呼吸浅而促时,可指导病人抬起胸廓进行深而慢的呼吸运动;如由于心理因素而不敢呼吸时,可打开呼吸机模拟肺,呼吸机的声音能使大部分病人症状缓解。 8-2 脱机方法 上机时间短者可根据病情直接脱机,时间长者可先逐步改变呼吸模式(A/CSIMVCPAP),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白天脱机,晚上带机让病人休息,逐渐延长停机时间和增加撤机次数。最后才考虑夜间脱机。 8-3 脱机后的临床观察

8-3-1 呼吸监测 脱机时吸氧2~5L/min,如病人安静,末梢红润,肢体温暖,无汗,胸廓起伏状态良好,呼吸平稳,可继续停机。否则,应重新带机,以避免呼吸肌群过度疲劳导致呼吸衰竭。

8-3-2 血流动力学监测 连续监测BP、SpO2,若BP升高及呼吸加快可提示PCO2增高,若SpO250mmHg可复带机。 [备注] 呼吸机护理 呼吸机管道应每周消毒2次,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湿化不洁而引起气道感染,防止湿化水残留管道,或返流而造成患者误吸,故应即时倾倒管道内残留水及滤水杯内冷凝水。湿化器、储水罐中置入过滤纸及无菌蒸馏水(或用冷开水)至上下限之间,注意勿加入生理盐水,以免氯化钠结晶析出,沉积粘附于气管、支气管壁上,影响气管、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不利于痰液排出。呼吸机的放置应与病人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病人自己触摸或转动调节旋纽而出现意外,重视呼吸机报警信号,发现报警,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小结 :对病人加强病情观察,,一旦发生呼衰应尽早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关键。而气管湿化和温化、及时有效吸痰、气囊护理、感染预防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15篇:《机械》教案1

机械

【教学课题】

机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结合实例了解机械的组成以及在人类社会发展当中有什么样的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参与探究机械的组成的具体的体验,能够了解一些简单的机器的组成的器件有哪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机器组成的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养成事实求是、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机器的组成。

难点:机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内容】

一、机械的组成

1、机器的组成部分:

(1)原动机:提供动力,把其它形式的能量变化为机械能。例如:汽车、拖拉机上的汽油组成或者柴油机床上的电动机。

(2)工作机:它的任务是完成某一特定工作,例如汽车的车轮,轮船飞机的螺旋桨等。 (3)联机机构:连接原动机与工作机,在传递机械能的同时改变运动的快慢和形式。例如:汽车的变速箱以及各种传动装置和机构。

(4)控制机构:控制和协调各部件的运动。例如:汽车的方向盘、加速踏板、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等。

新型的自动化机器多采用电子控制或者是只能控制。例如:无人驾驶汽车巴雷达、声纳、摄像机与油门、制动、方向盘集成在一起,使汽车在行驶中始终走在道路的中心线上。

内燃机是将燃气燃烧时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工作过程:

如右图,内燃机可视为下列三种机构的组合: ①曲柄滑块机构,由活塞

4、连杆

3、曲轴2和机架1构成,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移动转换为曲柄的连续转动。②齿轮机构,由齿轮

9、10和机架1构成,作用是改变转速的大小和转动的方向。

③凸轮机构,由凸轮

8、推杆7和机架1构成,作用是将凸轮的连续转动转变为推杆有规律的间歇往复移动。

二、机械使用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堂小结】

1、机器的四个组成部分

(1)原动部分:机器工作的动力源

(2)工作部分:直接完成机器预定功能的部分 (3)传动部分:机器中将原动机的动力和运动 传递给工作部分的中间部分,大多为机械传动系统 (4)控制部分:控制机器的开动和停止,改变运动的速度 和方向等等

2、机器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 (1)都是人为的各种实物的组合。

(2)组成机器的各种实物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够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和信息.

3、机构:根据实现运动形式(往复移动、回转运动等)的机件的外形特点,把相应机件的组合称为机构。

4、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5、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机械的使用,工业机器逐渐成为制造业中的核心装备。

【板书设计】

第16篇:机械常识教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

【课题编号】 1-绪、1① 【课题名称】

绪论 绘图工具与用品。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机械制图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与学习方法;

2、了解常用的绘图工具及其用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正确使用常用绘图工具。

三、素质目标

1、阐述图样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提高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2、通过演示和练习,能较熟练使用绘图工具,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三角板、圆规等常用绘图工具的正确使用。【难点分析】

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图板和丁字尺及三角板的配合使用。 【分析学生】

1、、机械制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与中小学课程及其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对学习方法有一个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2、部分绘图工具,学生在学几何时已会使用,有一定基础。

3、运用常用的绘图工具,从学习一开始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并通过不断练习达到运用自如。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常用绘图工具与用品。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网络演示,讲授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时间分配:绪论(30分钟),绘图工具与用品(60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简述本次课概念、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学习目标。 从日常用品、建筑物、常见机械及高科技产品等制造实例举例,引出要学会阅读和绘制图样(工程界的共同语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

二、新课教学(75~10分钟)

1、机械制图的性质、特色、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 教师演示网络课程的课程说明,重点讲解学习方法。

2、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绘图离不开工具,今天要介绍绘图工具及其使用,重点放在使用上。绘图速度的快慢、图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能采用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按正确的工作程序,自如地运用各种绘图工具绘制几何图形。

教师讲解并演示常用绘图工具,除实物演示,还应充分运用网络课程演示。 穿插学生练习:在小图板上,用丁字尺、一副三角板,画水平线的平行线、垂直线的平行线、与水平线成15°倍数角的各种倾斜线。

介绍用曲线板进行把已知点连成光滑的非圆曲线的作图方法。

三、小结(5~10分钟)

着重强调机械图样的应用和职业素养培养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课堂检测情况,对学习成效进行讲评鼓励。

四、作业

1、思考题:什么是机械图样?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有哪些?

2、预习教材P.2~P.6:图幅、比例、字体。【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2)

【课题编号】 2-1②

【课题名称】 图幅 比例 字体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熟知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和字体的规定。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识别读图方向;具有正确认知和选用图纸幅面及比例的能力;

2、通过练习,能正确书写图样上的文字和数字。

三、素质目标

培养严格遵守《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国家技术标准的良好习惯,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提高工程素质。

【教学重点】

看图方向的规定。 【难点分析】

字体和数字的书写。 【分析学生】

1、本节主要涉及国家标准,规范性强,理论上没有难度,标准字体的书写、图线的绘制,学生过去没有基础,要经过反复多次练习与长期应用,才能掌握。

2、重复性的练习,易产生厌烦情绪,导致练习马虎,要引导和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讲授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三角板或直尺等。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授与练习交叉进行,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机械制图课程性质和学习方法;

2、预习检测:

1) A4图幅的尺寸是多少?比例的概念是什么?

2) 图样中汉字应写成什么体?其高度应不小于多少mm ?字母和数字可以写成斜体,与水平基准线约成多少度?

3) 机械图样上常用的图线有几种?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次课概念、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学习目标。

本节课主要介绍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的基本规定。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1、图纸幅面和格式

教师结合学生预习情况讲解,并演示:①网络课程的第一章课程导航;②图纸幅面演示;③图框格式及尺寸演示;④图标规定的标题栏格式及尺寸演示。

教师强调看图方向的规定,直至学生弄明白。

2、比例

讲解比例的术语、系列、标注方法和选择原则。

3、字体

教师介绍字体基本要求,以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为主进行讲解与示范。

学生上黑板书写,师生讲评。

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重要内容,通过设问等方式,启发学生思维。

四、小结(5~10分钟) 图幅和比例的选用; 字体的号数与书写要求;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1-1题练习。

2、预习:阅读教材P.8 图线。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3) 【课题编号】 3-1③

【课题名称】

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二)(图线)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熟知国家标准关于图线的型式、应用、尺寸及画法。

二、能力目标

1、熟知主要图线的名称、画法和应用;

2、能基本正确规范的绘制各类图线。

三、素质目标

培养严守国家标准的职业素养。

四、教学要求

掌握粗实线、虚线、细点画线、细实线等线型的应用范围和画法。 【教学重点】

各种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难点分析】 画线技能。 【分析学生】

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是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简单而规范,容易理解。而要正确规范的绘制各类图线尚需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掌握。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讲授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字体和数字的书写要求,字体号数与高度关系;

2、讲评作业共性问题;

3、预习提问:机械图样中有哪些常用图线?轮廓线用什么线型绘制?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节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介绍图线及画法。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4、图线

教师介绍图线的型式、应用、尺寸与画法。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以下内容:①机械制图常用线型及应用演示;②图线应用示例;③画线时注意事项;④画线注意事项示例。图线的型式、应用与画法就通过讲解与演示,让学生熟练掌握。

学生进行习各种线型的画法练习,要求笔到力到,粗细分明,图线光滑无毛刺,起迄处无拖尾现象。 小结(5~10分钟)

简述图线的型式、应用、尺寸与画法及注意问题。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3 1-2图线练习。

2、预习:教材P.10 尺寸注法。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4) 【课题编号】 4-1④

【课题名称】

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三)(尺寸注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掌握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尺寸的组成、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正确地标注圆、圆弧、球、小尺寸、对称图形、光滑过渡处、正方形结构等图形的尺寸。

三、素质目标

具备基本的尺寸标注能力。

四、教学要求

掌握尺寸的组成和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 【教学重点】

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 【难点分析】

尺寸的布置和尺寸数字的方向。 【分析学生】

尺寸注法主要介绍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知识内容理解不会有困难。

尺寸标注看起来不复杂,实际应用时,特别在学习刚开始时,往往易出错,通过尺寸标注中的正、误对比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正确学习,减少或避免出错。

正确的标注尺寸,必须经过学习与反复练习,包括习题练习和后继内容学习中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好。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讲授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图线的种类和主要作用;

2、讲评作业共性问题;

3、预习提问:一个完整的尺寸由哪些要素组成?各自作用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节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介绍尺寸注法。图样上有了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才能表示出机件的大小和各部间的相对位置,以为加工提供依据。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尺寸的组成;

教师结合网络课和教材图例,演示讲解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作用、画法和注法。对尺寸线绘制和尺寸数字的书写方向易出错处进行正误对比讲授与演示。

2、常见的尺寸注法

尺寸注法是本次课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师介绍各种常见的尺寸注法,交叉演示网络课程标注示例,如圆、圆弧、角度、小尺寸等的尺寸注法。

学生进行习题集P.4 1-3标注练习。 小结(5~10分钟)

归纳总结尺寸的组成和常见尺寸的注法及注意问题。

五、作业

1、参照教材标注示例,进行标注练习。

2、预习:教材P.12 几何作图。 【教学后记】

第17篇:机械下学期教案

第五章;四驱车的整车技术 [第一节]四驱车的传动结构 教学目的:了解四驱车的整车技术,知道四驱车的传动结构、原理 教学重点:四驱车的传动结构 教具:四驱车的零部件 教学过程:

第五章 ;四驱车的整车技术

 机械:一般是由原动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组成的。  四驱车也是一个完整的小机器:

1.利用电池的能量,通过马达转换成机械能作为原动部分。2.机械能由各个齿轮的传递到车轮为传动部分, 3.车轮在地上奔跑就是执行部分。

4.它是靠中间过渡齿轮来变速,靠车头两边的导轮来转弯,靠开关制动,

5.四驱车也需要润滑来减少摩擦。

整车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噪音、减少齿轮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少不必要的动能损耗来提高四驱车的速度和增加四驱车的使用寿命,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四驱车进行全面的调整。

本章重点: 1.四驱车的传动结构、2.拼装前的处理、3.组装的要求、4.磨合、5.润滑、6.试车、7.维修等

8.在实践中还应多动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想出更简单实用的方法来达到整车的目的

9.可以从整车技术过程中,寻找到玩车的乐趣。

[第一节]四驱车的传动结构

四驱车的传动主要配件:齿轮

任何一个齿轮都有各自的使命,如同接力运动员,把马达的动力由齿轮一个个地传下去,最终传至车轮,使之转动起来。其中一个齿轮损坏或少掉一个齿轮.马达的动力就传不下去

了,车就走不动,也就不能成为车了,所以我们应了解各个齿轮本身的作用。 1.马达齿轮:主要是将马达所产生的旋转动力传递给中间过渡齿轮,最终带动四驱车轮胎 的转动。

2.中间过渡齿轮: 通过马达齿轮与中间过渡齿轮的齿数来改变齿轮比的大小,再传递给输出齿轮。

3.输出齿轮:负责把中间过渡齿轮传递来的动力传输给车轮,使其转动而带动车子行走。

4.端面齿轮:负责将旋转方向转向90度角的传输,所以说它是实现四轮驱动的关键齿轮。

5.传动轴: 连接四驱车的前后轮,使其同时转动,如果少了它,那就成为两驱车了。

以上五个齿轮是属于二级传动车的齿轮,就是马达要把旋转动能传给车轮,要经过两对齿轮的传递才能使车子走起来。一般是3.5:1到5:1齿轮比的车型。还有一级传动的四驱车,一级传动的车子少一个中间过渡齿轮,由马达齿轮直接将旋转动力传输给输出齿轮,而使车轮直接跑起来,如2 3:1的车型,此种车型速度较快。 【演示】齿轮装配位置:

练习: 1.四驱车的齿轮主要起什么作用? 2.一级传动和二级传动有什么差剐’ 3.想一想,去掉传动轴对车有影响吗?为什幺?

教学反思:

[第二节]拼装前的处理

教学目的:知道四驱车拼装前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

1.两种处理马达齿轮装不进的方法

2.解决“传动轴两端的齿轮旋转中,内端同车底盘接触面太大,摩擦阻力大”的问题

教具: 1. 剪钳、小刀、双头锉刀、镊子、手尖钻各1把。

2.油石、干净布各1块,502胶水l瓶、1辆未装四驱车。 3.台钻或手电钻1台 4.滚烫的开水 教学过程:

[第二节]拼装前的处理

不少同学一拆下零件,就急着拼装车子,都想把自己的车子快点装好,根本没有考虑到塑料配件在剪下来对,留有不平整的地方和毛边,毛边很锋利,有时还会伤手。有些不平整和有毛边的地方会加大车子的摩擦力,使车速下降.有时因不平整的地方引起某些配件难装。还有某些配件没经过处理,在装配时,因用力过大而损坏,配件坏了就难办了,无法买到单个配件,所以装前要经过这个处理工序是十分必要的。

一、工具和材料

1. 剪钳、小刀、双头锉刀、镊子、手尖钻各1把。 2.油石、干净布各1块,502胶水l瓶、1辆未装四驱车。 3.台钻或手电钻1台。

二、方法和步骤:

1.拆盒后,用剪钳和小刀把配件从框架上小心地剪下来,在拆剪配件时要留有余地,不能剪太边,避免剪伤配件,剪下配件后要集中到盒里,防止丢失。

2.把盒内所有的配件。一个一个取出。用双头锉刀将零件上的多余突出部分和毛边锉圆或锉平。锉时小心,别锉过头了。

3.不少车的马达齿轮轴孔偏小,马达转子中轴插不进去,有些同学按说明书的方法,硬压进齿轮中孔,中轴口径太大,最终把齿轮胀裂开了,装进车里会打滑,只好用502胶水粘牢,胶水干后,装进车时,因裂开处牙间变大,马达齿轮与中间过渡齿轮的齿牙不吻合,马达转动时会卡齿.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过一阵子,胶水脱胶造成齿轮打滑,使四驱车在跑道上不管用最好的马达和最好的电池,老是跑不快,同学也找不出原因,始终很扫兴。如有这种情况最好要检查驱齿轮,或换马达齿轮就可解决问题了。

下面介绍两种处理马达齿轮装不进的方法:

方法一:

把马达齿轮放进滚烫开水浸泡1~2分钟.待齿轮稍软化后再装进轴内。也可用镊子取出,立即将转子中轴插进马达齿轮.待冷却后才可使用。 方法二:

(1)用钻子将马达外壳的两固定耳撬开,别撬过头或太用力,以防断裂。

(2)分开马达外壳,取出转子,将短轴一端夹在台钻或手电钻的钻夹上,用钻锁将转子锁紧。

(3)启动台钻,手持油石,慢慢靠上转动的转子轴径拼装部位,上下移动打磨一会儿,应小心注意安全。关掉电源,用布擦干净马达轴,用小齿轮旋套试试,如此重复到能紧套上为止。

(4)取下马达转子,用布擦干净,在转子换向器上和电刷片上加点润滑油(黄油)。

(5)组装马达时要小心防止电刷片变形.先把转子装进铁壳中,后装电刷后座,装时转子可慢慢旋进电刷中再合拢马达外壳,扣上固定耳。 (6)蓑与达齿轮时.把与达齿轮立放桌面.点一点502胶水在马达齿轮中孔,也点一点马达中轴.但要注意马达中轴朝下,防止胶水回流马达内。将中轴下压进马达齿轮孔内,待胶水干了就行。

4.传动轴两端的齿轮的内端同车底盘接触面太大.旋转中摩擦阻力大,最好用双头锉刀对两个齿轮内端的齿角进行手锉倒角,让摩擦面缩小,阻力也会减小.

以上配件经过各种技术手段的处理后,就可进行拼装了。

思考:

1,为什么四驱车在拼装前要进行装前处理?装前处理配件有什幺好处? 2. 想一想:你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马达齿轮轴孔偏小的问题?

教学反思:

[第三节]组装

教学目的:知道四驱车的组装方法 教学重点:

1.为了磨合的需要,所有齿轮都不能加润滑油 2.轮轴上要涂点黄油 3.注意检查,防止漏装

4.开时两导电片都要紧压在两电池上 教具:

1.剪钳、十字螺丝刀、小刀各1把。

2.四驱车套件1套、黄油1小盆、竹牙签1支。 教学过程: [第三节]组装

四驱车在拼装前必须仔细、耐心地分析拼装图,对照各配件的安装位置、方向和拼装方法,还要了解各配件的安装顺序,为了磨合的需要,所有齿轮都不能加润滑油。

一、工具材料

1.剪钳、十字螺丝刀、小刀各1把。 2.四驱车套件1套、黄油1小盆、竹牙签1支。

二、方法步骤

拼装顺序: 1.按说明书的要求剪贴车彩画。 2.各齿轮参照装配图安装到各自的位置。

3套装四个轮胎和车底盘四个塑料轴承圈与铜轴套,并在铜轴套孔内用牙签加点黄油。

4.将两根六角车轴插进底盘前后铜套内,并把前后四车轮压进前后车轴,应留有空隙。

5.安装开关及开关导电片,扣上开关盖。

6.在马达座上安装导电片,并将马达装进马达座里。

7.用牙签在过渡齿轮的轮轴上涂点黄油,装进中间过渡齿轮,在马达座上扣上齿轮盖。

8把装好的马达座对准车底板安装眼,一挂一扣装上。

9安装凤尾并在左右两导轮中孔涂点黄油,用专用螺丝同垫片安装两导轮。不能锁太紧。应让左右两导轮能灵活转动为止。 10.安装龙头和左右两导轮.方法与凤尾相同。

11.认定正负极朝向扣上两节5号电池,并扣上电池腰带。 12装上车彩面盖,并用专用车面扣锁住,到此时,车的装配已完成。但最好还是检查一下盒里,看看有无漏装零件,如有应补装上。 13车抓在手上调试几下开关。观察马达运转是否正常,如有不正常或时转时停,那是导电片接触不良,应卸下导电片用手调整,直至开时两导电片都紧压在两电池上为止,关时能离开电池即可。 作业:

1.拼装四驱车时应注意什么呢? 2.拼装完成后为什么要检查开关? 3.你知道开关不灵是哪些零件出了问题?你能不能自己调整好?

教学反思:

[第四节]四驱车的磨合 [第五节]润滑 [第六节]试车

教学目的:知道四驱车的磨合与润滑的好处及试车的方法步骤 教学重点:

1.磨合前,四驱车要固定好;磨合时要空转5分钟;清理时要取出电池卸下马达座和开关盖。

2.润滑时需要加黄油的位置,注意润滑油的用量要适当。3.试车的方法步骤

教具:

1.绳带一条、术块或其他代用品一个、胶带一粒、小号油漆刷一把。 2.待磨合的四驱车一架、普通五号电池两个。 3.竹牙签1支、黄油1小盒、干净擦车布1块。 教学过程:

[第四节]四驱车的磨合

四驱车的齿轮都是塑料制品,生产制作过程都是采用原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使之软化,压注进模具,等冷却凝固而成形的,整个加工过程中,由热变冷,出模后使塑料齿轮都有微小的变形。四驱车拼装后,轮齿之间的结合不是十分吻合,在高速运转时产生相互咬齿,噪音大、摩擦阻力大、影响车速、浪费电能。

塑料的质量同金属对比之下,硬度偏软,可以通过磨合的技术手段来达到相互吻合的目的,也就是让齿轮与齿轮之间的齿牙相咬互磨,把不吻合的部分磨咬去掉,变成粉末.清除干净,就可达到吻合的目的了。

磨合前,要用原装马达进行.不能用高速马达进行磨合,电池可使用普通干电池或旧电池进行。

一、工具材料

1.绳带一条、术块或其他代用品一个、胶带一粒、小号油漆刷一把。

2.待磨合的四驱车一架、普通五号电池两个。

二、方法步骤 1.采用绳带捆吊法 (1)四驱车装上两个五号普通电池,要认准正负极装上,扣上电池带。 (2)用绳带捆绑车身或车头部分,悬空吊挂起来,四车轮不能碰到任何物体。

(3)打开开关,让四驱车空转5分钟左右。

(4)关掉开关,解开绳带,取出电池卸下马达座和开关盖。

(5)用小号油漆刷刷掉齿轮上的粉末,把转动齿轮清刷到干净为止。 2.采用台磨法

(1)四驱车装上电池,扣上电池带。

(2)用木块或小方盒放在车底下,使四车轮悬空,用胶带捆粘固定在小台面上。

(3)打开开关,让四驱车空转5分钟左右。 (4)停车后处理方法同上。最后用口吹干净。

通过以上方法磨合和清理后,不要立即安装,还要经过下节的润滑才可安装使用。 [第五节]润滑

四驱车里有多个转动部位,特别是齿轮之间利用轮齿进行动能传递的,有转动就有磨擦,过分磨擦会损伤轮齿而影响四驱车的使用寿命,润滑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步骤,对各个转动部位的润滑,来减少噪音和不必要的能量损失,让马达输出的功率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车轮的动力。减少各转动部位的摩擦阻力,也提高了四驱车的速度。经常对车进行润滑保养,还能延长四驱车的使用寿命,所以说,润滑工作是整车的主要环节,应认真做好。

一、工具材料

竹牙签1支、黄油1小盒、干净擦车布1块。

二、方法步骤:

1.把经过磨合的四驱车马达座与开关盖卸下来处理干净,以便加油。

2.用牙签粘点黄油,把每个齿轮的齿牙都均匀地涂上一层油,可直接有效地减少齿轮与齿轮之间的摩擦阻力。

3.传动轴两端齿轮的内端面.同车底盘接触的安装位置,也必须加上一点润滑油,在此轴承处的摩擦阻力比较大。

4.车轮六角轴与底盘接触的四个铜套轴承孔,也适当加点油,可在安装车轮的同时上油。

5.马达座上的中间过渡齿轮轴上涂点润滑油,这对于减少噪音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6.车头和车尾上的导轮轴也应加点油,因导轮对赛车行走的稳定性与速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完成以上各步骤的同时,请注意润滑油的用量要适当,如加得太多,反而会加大阻力,而且油会溢出来,轻者会弄脏车身,重者使轮胎粘上油,赛车时.车轮与跑道产生打滑,会影响车速和比赛成绩。 [第六节]试车

试车就是对刚装好的四驱车进行全面大检查,通过试车去发现四驱车有哪些不足与不正常的地方,再动手修改和调试来使小车在高速中达到最佳状态。试车要求在车轨跑道上进行,可方便对车子的观察,也比较保险,如在地面上试车,很难观察车的毛病,车又横冲直撞,容易撞坏。以下是试车中所需要采取的几个措施。

方法步骤: .

1.对各紧雇件检查一遍,螺丝是否上紧,特别是龙头(车头)、凤尾(车尾)与导轮等处,易受撞击的部位,螺丝容易撞松脱,务必锁紧,还有轮胎要上紧,否则一跑脱落就会引起翻车和飞车。

2.检查开关是否灵敏,主要观察马达的起动和停止,如有接触不良,可对开关导电片进行调整。

3.要掌握放车技术,启动开关,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赛车的腰后部,无名指或中指尖点在跑道上,让四轮胎悬空,保持几乎和跑道相接触的状态,在发信号的一瞬间,放车起跑,千万不能将四驱车打开电源而按在跑道上或将车重重地一摔作为起跑。

4.仔细观察跑道中的车子,车速是否正常,车胎会不会松脱。在过弯道和上下立交桥时是否顺畅,有无噪音等。

经过试车后,如果你认为车速不满意,要提高车速就要对四驱车进行强化改造了。 作业:

1.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放车方法? 2.试一试,你能否在试车中利用眼看和耳听,猜出车的毛病来呢?

教学反思:

[第七节]维修 [第八节]马达的保养与维修

教学目的:知道四驱车几种配件的维修方法及马达的保养与维修的方法步骤

教学重点:马达的清洗保养

教具:

1.手钻1把、尖头镊子1把、小号油漆刷1把、缝被针1支。

2.黄油1小盒、汽油或煤油l小瓶、装油盒1个(有盖子)、纸巾一张。 教学过程: [第七节]维修 我们在玩车的过程中,四驱车的高速行驶经常受到严重的碰撞、飞车和其他原因造成的部件损坏,还有的部件经过人工多次的拆卸和安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如受损伤的部件勉强使用,极易造成翻车和飞车、配件飞脱甚至找不到,还会造成车底盘撞裂和车子报废。所以,车一发生问题,就应想办法修复,因为塑料制品质地较脆弱,不可勉强使用。下面介绍几种配件的维修方法。

1.龙头两导轮螺孔变大,螺丝锁不紧会打滑的为维修方法。方法一:

用502胶水涂在待拧的螺丝上,或直接将502胶水滴人螺孔内,然后快速地把螺丝拧紧,待胶水凝固之后,配件就牢牢地固定住了。如要拆卸,只需用螺丝刀用力一拧,即可取如。 方法二:

选用直径相同较长的螺丝,直接从车底的下面往上拧入,接着套进需锁紧的配件,加上垫片,用螺母固定,这样比原本的更牢固,而且装卸也很方便。

2.车轮轴孔变大,时常跑车时会松脱的处理。

方法一:

将车轮平放桌面,轴孔朝上,往轴孔里滴点502胶水。接着六角车轴垂直插进轮轴孔内,胶水未干前请保持车上轮下,其目的是防止胶水倒流进车底盘轴承孔里,会把轴承粘死。过会儿 等胶水凝固就可以了。

方法二:

如轮轴孔偏大,车轴插进时还是太松。502胶效果不好,也照样脱出,那最好用塑料枪,将热化的塑料熔液注入轮轴孔内,立即将轮轴压进就行了.因塑料熔液凝固很快,只要几秒钟的时间。 3.轮胎太松。车子在行驶中,经常会飞脱的处理。

方法一:

将轮彀和轮胎套在一起,用尖嘴钳的末端也就是钳尖,夹住轮毂的外边缘大约2mm处,慢慢地往外扳,使边缘有一小块料往外翻,能挡住车轮即可,每车轮有3~4处就行了。

方法二:

首先脱下轮胎,在车毂外圈贴一到二层的双面胶,如太松要多贴几层.再把轮胎套上,先用手捏紧,后放在桌面,采用滚动下压把轮胎粘牢就行了。

方法三:

也可用502胶水粘紧,但要注意胶水的用量,小心别粘到手。 4.车龙头断裂的维修。

车的龙头由于严重的碰撞.导致龙头断裂,用胶水粘合是不行的,经不起微弱的碰撞,还会断裂,惟一的办法就是锯掉损坏部分。另买四驱车龙头部件进行安装,如没有安装螺孔,应自己钻孔,用螺丝和螺母抱装。现车龙头有铝合金、玻璃钢等多种结构。可选择自己满意的车龙头进行安装。

[第八节]马达的保养与维修

四驱车的马达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马达内部会产生污垢及油垢,若是长期积累下来,马达虽然会转,但转速和扭力不如以前。有的马达由于长期使用或大电流长时问的运转导致电刷磨损太大、有的电刷弹性降低直至变形,造成启动难.甚至走不动。这些都是因平时没有对马达进行保养造成的,所以,不管任何一种马达,都少不了保养和维护。一般久放不用的马达,在使用之前都要清洗保养,做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后才能使用,而且,经过保养的马达,使用时同新马达没什么两样。

材料与工具:

1.手钻1把、尖头镊子1把、小号油漆刷1把、缝被针1支。

2.黄油1小盒、汽油或煤油l小瓶、装油盒1个(有盖子)、纸巾一张。

方法步骤:

1.用手钻子将马达壳撬开,如课本第二节图2-2-2所示,把马达分开,将转子取下来。

. 2.把马达的各配件放人装有煤油或汽油的小盒子里,如课本图5-8-1所示,浸泡十几分钟。

3.用小号油刷,一边粘点油一边轻刷各配件的污垢。

4.杂质和污垢清除完毕后.取出放在干净纸巾上,让配件自然干燥。 5.用细砂纸把换向器的表面氧化层轻轻地打磨掉,如课本图518 2所指位置。因氧化层有一定的电阻,会阻碍电流顺畅地通过,从而降低马达的转速。

6.使用缝被针的针尖,把换向器槽里的杂质逐一去除。不让换向器之间有短路的现象发生.如课本图5—813所示;。

7.抛弃严重烧损的电刷,换新电刷,如旧电刷有变形现象可调整后再使用。

8清洁后的转子换向器上也需涂点润滑油。前后两头轴杆也要涂点润滑油。

9.组装马达时,电刷要调节向轴孔靠近,组装过程见本章第二节。

马达损坏一般是电刷引起的,因其与高速运转的换向器相接触,同时通过大电流,令接触表面不断跳火产生高温,薄薄的电刷片极易被磨穿,令电刷的导电性能变差,进而影响马达的转速。换电刷时,最好换上竞赛专用电刷。 作业:

1.为什么要对马达进行保养?如何保养? 2.想一想.电刷在马达里起什么作用? 教学反思:

第六章 四驱车的升级和改造

教学目的:改造过程就是青少年动手、动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素质的良好途径,还可以通过竞技来培养学生的好胜心、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培养他们认真研究难题的性格。

教学重点:

教具:

1.手钻1把、尖头镊子1把、小号油漆刷1把、缝被针1支。

2.黄油1小盒、汽油或煤油l小瓶、装油盒1个(有盖子)、纸巾一张。 教学过程:

第六章 四驱车的升级和改造

为了在竞赛中提高四驱车的车速和稳定性,可利用一些升级另备零件对车身、底盘、马达、传动装置等进行强化改造.以提高四驱车的性能。

在技术改造之前.首先要了解改造四驱车的相关技术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将为我们改造好四驱车提供有利的条件。 [第一节]齿轮比与扭力的关系 四驱车齿轮比(传动比)的意义就是马达齿轮转几圈,车轮才转一圈的意思,比如四驱车的马达转四圈时,轮胎才转动一圈。此时齿轮所传动的比率为4:l,也就是齿数比为1:4。齿轮比越小,表示马达的转速和车轮的转速越接近,反之,齿轮比越大,马达要转动多圈,车轮才会转一圈。

扭力又叫旋转力,就是马达接上电池启动时,马达的转子中产生电流,在磁场作用下转动,进而带动各个齿轮,使车轮转动的力量,就称为“扭力”。

齿轮比越大,扭力也加大,所以加速度和牵引力较大.而齿轮比较小的.其速度加快,但扭力较小。要使赛车跑得快,掌握齿轮比是很重要的。但是,还要跟车轮直径、跑道相结合。如果齿轮比大,车轮也大.那么车速更加大.但加速力量减弱,如果是直线跑道,最好选择小齿轮比与大直径的车轮.如果是技术性弯曲跑道,或高低起伏的跑道,最好用大齿轮比和小直径车轮,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中应灵活运用,并非一成不变。

所以,只要你能够根据不同轨道的性质及马达的特性,合理地搭配使用不同的齿轮比,对提高整车的性能就有直接的作用。

齿轮比的换算方法:

首先,所有的换算都得由输出齿轮的齿数开始,然后是中间过渡塔形齿轮的小圈齿轮部分的齿数、大圈齿轮部分的齿数,最后才是马达齿轮的齿数。只要弄清楚齿轮的齿数,就可从以下的公式中得出齿轮比的大小。

一、两级传动齿轮比的换算:

输出齿轮的齿数中间过渡齿轮大圈部分的齿数 双级传动齿轮比中间过渡齿轮小圈部分的齿数马达齿轮的齿数现在我们来计算我们安装的四驱车的齿轮比:

它的输出齿轮为绿色齿Gll=28T,中间过渡齿轮为黑色齿轮小圈数=20T,大圈数=23T,马达齿轮为8T.代人公式:

282320 即高速齿轮的齿轮比(传动比)为==4:1 8

二、一级传动齿轮比的换算则稍有不同。

在四驱车齿轮的传动中,我们把两个齿轮完成的传动称为一级传动,它在动

力的传输中减少了中间过渡齿轮,因此,传动效率较高。

一级传动齿轮比=输出齿轮的齿数/马达齿轮的齿数

所以,任何四驱车的齿轮,只要算出齿数,就可以换算出齿轮比的大小。 作业:

1.通过以上的会式,算一算你的四驱车的齿轮比是多少?哪一种齿轮比的车速高? 2.你知道你所玩的车是属于一级传动还是二级传动车,你认为一级传动与二级传动,哪种传动的车速快?为什么? 教学反思:

[第二节]马达的选择

四驱车的专用马达是永磁式微型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合成,定子内有一副永久磁钢,定子磁场是由矽钢产生的,转子由矽钢片上绕线圈制作而成。

永磁式微型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两电刷接上直流电压时,转子线圈内便有电流通过,该电流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个电磁力,使线圈转子在磁场内产生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车轮转动。

目前,市场购回的四驱车,所配的原装马达是一般低速马达,作为玩具或用于四驱车的磨合还可以,要用于竞赛就不行了,因竞赛是比速度,只有换上竞赛专用马达才能在竞赛场中以高速的优势取胜。 竞赛专用马达如奥迪公司生产的美洲豹、烈豹、捷豹、金超霸和银超霸等,市场中微型竞赛马达品种繁多, 这些竞赛型马达的转速和扭力各不相同,是根据不同负载的车子和轨道形式来设计的。

有的马达转速快扭力小,适合于直道长、弯道少的车轨道竞赛, 有的马达转速稍差点,但扭力较大.适用于多弯道的竞赛轨道。 所以,我们应根据跑道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马达的种类。

高速马达耗电量大,要用大电流才能充分发挥它的高速性能,普通电池无法满足高速马达的耗电量,有的马达用普通电池都无法启动它,就是启动也比不上原配马达快。

所以,我们还应该学会使用电池和巧用电池的知识,通过大容量电池的配合使用,才能在竞赛场上寻到玩车的乐趣。

除了选用马达来提高车的速度外,还可以通过减少车轮的阻力、减少齿轮比(传动比)、巧用电池等手段来提高车速,所以说,提高马达的性能不是惟一提高车速的方法,还要通过各方面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才能成为玩车高手。 作业:

1.通过学习。你对马达有何了解? 2.马达的种类繁多。它是为什么而分类的?想一想,它们的结构有哪些不同 的地方? 教学反思:

[第三节]电池的种类及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电池使用的涉及面很广,一般最常使用的有1号、3号、5号、7号及钮扣电池等,其电压是1.5V或是1.2V,而我们的四驱车只能使用5号电池,5号电池里面按其化学成分的不同,又可分为锌锰电池、碱性电池、镍镉充电电池、镍氢充电电池等多种类型。 四大类型的5号电池,其体积都一样,外观也差不多,但其性能却截然不同,各有所长。 1.锌锰电池

价格最便宜,也最容易买到,电压是1.5V,其内阻比较大,输出电流很小,电容量也很小,比较适合于长时间小电流供电的电器上,如石英钟、收音机、电器遥控器等,如果用于一般的电动玩具或是作为四驱车磨合时的电源还可以,如果用于跑车比赛.那就不行了。 2.碱性电池

价格适中,电压同样是1.5V,其内阻比锌锰电池要小得多,输出电流及电容量比锌锰电池要大2至3倍以上.同样适合于小电流长时间供电的电器.大都用于石英钟、照相机、BP机等方面,也适合超霸类的马达,因为碱性电池也不能提供大的电流,所以不适合比赛用,用于玩具车,这种电池比较合适,因不必充电,使用方便。 3.镍镉充电电池

相对上两种电池来讲,其价格令人觉得难以接受,但你只要仔细想一想,还是非常合算的,因这种电池可以反复使用500次以上。这种电池是四驱车最佳搭档,因它的内阻非常小,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强大电流,其电压为1.2V,目前常见的电容量有600至1300 mAh。镍镉电池有它的特殊的使用方法,必须按照其规律来善加利用,否则将影响其使用寿命,会产生记忆效应和极化现象。

什么是记忆效应呢?它是指镍镉电池在使用时,电量没有用完即重新充电,经过多次反复浅放浅充电后,电池便养成了坏习惯.电量还没用完电压就下降,而且越来越严重,也就是蓄电能力越来越弱,电容量越来越小。这个过程就像一瓶胶水,新的时候整瓶胶水都可以用,在你使用之后,瓶盖没有盖好,慢慢地就有一部分胶水凝固了,不能用了,如果每次使用之后,瓶盖老是没有盖好,那么,胶水凝固的就越来越多,可以用的分量越来越少。像这种情况,就是镍镉电池的记忆效应。要防止记忆效应,就必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就是每次充电前必须先将电池放电至截止到电压(0 9 1.0V),最好采用自动放电器放电。 4.镍氧电池

除了镍镉电池外,还有一种也是比较常见的充电电池,就是镍氢电池,因为内部不含镉、水银等有毒成分,对环境没有污染,所以被称为绿色电池,也叫环保型电池。电压也一样是1.2V,一样能提供大电流,而且电容量也比较大,可以达到800到1500 mail,其内阻稍大点,价格也较高,所以目前还没得到广泛使用,其优点是没有记忆效应,使用更加方便。

[第四节]控制翻车的改造

四驱车通过换用竞赛专用马达,又加上大容量电池,车的速度大幅度提高,在赛道中.由于速度快,过弯道时会受到离心作用而倾斜翻出轨道,这是最常见的翻车原因。四驱车不像实际的车子,有方向盘来控制车子的转弯,它完全靠龙头两导轮的作用来转弯的,当车子行进到弯道时,导轮会碰到轨道壁上,这时轨道壁就会施于车子一个反作用力,以利于车子过弯,此时,若是导轮装置的位置或下倾角度大小不对,也会发生翻车。我们应针对以上的原因对四驱车的结构进行分析.从哪里改造?怎么改造比较好呢?

一、改造目标

1.加固龙头,增加缓冲装置,以防因弯道壁的撞击而撞坏车子。 2.改造导轮,使其转动更灵活。

3调节导轮的下倾角度,使车头过弯时有下压力。 4降低车身重心,防止离心作用而翻车出轨。

只要解决以上目标,就会有效地控制翻车。下面介绍几种与此有关的升级配件和作用,我们只有了解各配件的作用,才能顺利地对车进行改造和升级,还可利用现有的材料动手制作。

二、有关改造配件 1.铝合金飞翼

在提高车头防翻车性能的改造中,性能较佳的配件是铝合金飞翼,如课本图6-4-1所示,与一般龙头配合使用的飞翼,即可有效地加重车头,使重心平衡,更可升高转轮的安装位,有效地抵消高速经过弯道时产生的离心作用,而且,其坚固的结构,更令稳定性大增。

如在后部用螺丝与螺母将其锁紧于底盘上,则稳定性更好。

备有多个安装孔位可供选择,适合不同直径的转轮。 2.铝合金弹簧龙头

滚轮下倾角随着冲击力而变化的组合式龙头,如课本图6—4—2所示.滚轮对弯道壁的冲击力越大,其下倾角也变大,从而产生更大的下压力,令赛车不易翻出跑道。 3.可调式玻璃钢龙头

以轻质而高强度的玻璃钢制成的新型万能龙头.适用于目前所有底盘.而且装配调试均极方便,配合任何直径的转轮都能调整到合适的宽度.更可因跑道类型的不同而改变前后距离,以达到最佳效果,如课本图6-4-3所示。 4.铝合金双层风尾

此凤尾以质轻而强度高的铝合金制成的。因为是双层结构,所以有着极佳的稳定性,高位安装的转轮,有效地防止赛车因受到离心作用而倾斜出轨。车身稍一倾斜,转轮即抵住跑道壁,防止翻车,如图6-4-4所示。

5.缓冲风尾

具有吸收冲击,减缓震动的功能,赛车在高速进入弯道及行驶于连续弯道时,其后部滚轮将受到强烈的冲击,该配件能有效吸收此冲击力,令转弯更顺畅,所配的两根弹簧可适应不同的底盘,橡胶柱在赛车不稳定或上下拱桥时令赛车减速而防止翻车,如图6-4-5所示,橡胶柱距路面3 mm为宜。 6.导向轮的改造

直径为19 n\'ma与直径为17 r啪的铝合金转轮,为质轻而较硬的铝合金材料所制.中间都采用滚珠轴承,边上也配以橡胶圈,都拥有极低的转动摩擦阻力,有效地减少能量的损耗,调节角度大约在10度左右,可具有过弯道防翻车的效果,可经受强力碰撞,提高车的稳定性,适合于超级改造。

1.通过了解部分配件的作用,你能否按照以上的原理设计出各种配件呢? 2.你能动手自己制作吗?只要能抓住要点。能有以上功能就行,试一试。

[第五节]控制飞车的改造

飞车和翻车有所区别.飞车一般都在高速上拱桥或立交桥时,由于速度快,到桥顶时有上冲的惯性.直接从桥顶飞出,飞车在}B赛中经常看到。为了要使四驱车能快速安全、平稳地通过拱桥或立交桥,我们应对飞车的发生过程作全面的分析。找出改造对象和解决方法。

一、改造目标

1.在冲到桥顶时,首先要克服的是不让车子抬头,让车头有下压力,才能平稳过桥。

2.让车在上桥时适当减速.减弱上冲的惯性。

下面重点介绍几种相关的改造配件与这些配件的作用,大家可以从中了解到这些配件的原理,为改造四驱车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有关改造配件 1.可调定风翼

空气动力型配件,利用空气动力令赛车紧压地面,提高轮胎附着力和车子的稳定性,通过两种尾翼及其角度的变化来控制空气动力的大小。以螺丝固定.调整非常方便。如课本图6-5—1将尾翼按箭头所示方向前后调整至适合的角度,然后拧紧螺丝。

调节定风翼角度,如课本图6-5-2所示中(a)将定风翼调平可减少气流的影响.提高车子速度。(b)调大定风翼与水平面的夹角可加强车子向下压力。 2.四驱车平衡块

赛车在跳跃、下坡、急转弯时,极易失去平衡,导致出轨。平衡块能解决这些问题,速度越快就越显其重要性。如图6-5-3所示,利用龙头中央的小孔将两块重叠的平衡块,用螺丝固定。如图6-5-4所示,利用玻璃钢加强片的小孔.再用螺丝固定,如果龙头没螺孔,要自己开孔固定。

3.铝合金刹车装置

本装置被称为飞车的克星,赛车在通过立交桥时如果不减速,那么很容易就冲过桥面,飞出轨道,装上刹车装置之后,赛车前轮刚一跑上引桥,刹车橡皮立刻接触路面,并与路面产生强

有力的摩擦,迫使车速慢下来。达到防止飞车的目的。采用长而宽的橡皮刹车器,以实现有

效的刹车。如课本图6—5-5所示,此装置可装在龙头上也可装在凤尾上。 4.动手制作刹车装置

通过以上各种配件的介绍,我们也了解了它们的结构和作用,你能否自己设计一种比较

简单而又便于制作的刹车装置呢?请试一试。 作业

1.想一想,除了靠平衡块和刹车皮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能克服飞丰。

[第六节]提高车轮的性能

大多数同学把四驱车的改造重点都放在提高车的速度和防止翻、飞车技术上,对于车轮的改造都疏忽了,普遍认为车轮不就是大小直径、橡胶胎与海绵胎、普通车轮与差速轮、宽幅与窄幅、宽轮距与窄轮距等的差别,其实要提高车轮性能的方法还很多,这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发现。

一、改造目标

1.提高车轮的同心度,避免车轮歪来歪去的行走。

2.提高车轮的抓地能力,克服车轮在跑道中打滑行走而浪费能量,影响速度。

3.缩小摩擦面,减少转动摩擦阻力。

二、调整车轮的同心度及垂直度

方法步骤:

1.将电机座及传动轴卸下来,让前后车轮能自由转动。 2.转动车轮,让其快速旋转,仔细观察每个车轮的外边缘,看是否有如课本图6-6-

1、图6-6-2所示的虚影出现,如果是图6-6-1的情况,那么你可以把车胎卸下来,旋转90*或180\"后再装上,反复试验,一般可以解决(如果是车轴弯曲或是轮毂偏心则需更换)。

3.如果是图6-6-2所示的情况,那么,你就要看清车轮上哪一点往外偏,哪一点往里偏(慢慢转动车轮,通过底盘与车轮之间间隙的变化可以看出来)。然后往相反方向扳一扳,反复试验,一般可以解决问题。

三、防止车轮对地打滑影响速度

方法步骤: 1.装上转速不是很高的马达,打开电源,让车轮空转。 2.用粗一点的砂纸,打磨车胎面,令其表面达到粗糙的状态,另外,还可以在车胎上面打出几道平行的纵向小沟,提高直线行走性能,如课本图6-6-3所示。

四、减少车子的阻力

首先应该做好磨合和润滑的工作,其次,有可能的话,可采用六角轴专用滚珠轴承套件,如图6—6-4所示,此套件有高精度的工业轴承所具备的优异旋转性能。车轮上的四个铜套轴承可换成四个内孑L为六角形的滚珠轴承。如课本图6-6-5所示。中间过渡齿轮也安上滚珠轴承,如课本图6-6-6所示,这样可令传动系统的阻力降到最低点,令车轮的转动更灵活,利于车速的提高。

还有龙头上面有下倾角的带橡胶圈转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受到的冲击力也是最大的,所以,如有可能。应尽量将其换成中间部分是滚珠轴承的转轮.令其转动阻力尽量减少,如课本图6-6-7所示。 [第七节]动手改造马达

四驱车所配的马达是普通型马达,特点是车速较慢.扭力大.远远不能满足赛车的需要,不少车迷备有多种竞赛高速专用马达,专门应对各种类型的赛道。因赛道有多种,有直道多弯道少、有弯道多直道少、有多种拱桥和立交桥的技术性跑道。那么,马达的外表基本相似,为什么有快有慢的呢?是什么在起作用呢?这些奥妙使不少同学琢磨不透,其实主要原因就在马达的转子和定子上,转动的中心部分称为转子,外壳和壳内磁铁不动的部分称为定子。转子上绕有漆包线圈,漆包线越粗、绕的匝数越少,马达的转速越快,但扭力较小。转子上绕的漆包线越细、匝数越多,马达的转速较慢,但扭力较大。但是.只改造转子的线圈,效果并不很大,所以,也需改造定子。定子内有一对普通磁铁,改造时需要挺上钕铁硼赢强磁钢才行、电刷也应换上竞赛专用电刷,因为普通电刷经不超大电流的跳火而容易烧损或变形,所以说,有的马达转速特快,有的马达转速较慢。

当大家了解了马达的内在奥秘之后,不少同学也想亲自动手,改造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高速马达来,在这里介绍一种经几位对马达改造较成功的同学的经验与技术。

首先、同学们要了解转子里有三个线圈绕组,如图6-7-I所示展开图。三组线圈的绕法、匝数和方向都是相同的,而且用同一条漆包线连续绕完的,▽代表换向器上的焊接脚。漆包线应采用新线,不使用旧漆包线,以防线与线之间的粒路,

一、工具材料

1.尖嘴钳、斜口钳、美工刀、尖嘴镊子、电烙铁各1把; 2.焊锡膏、焊锡丝1小段;

3.未绕线发烧级马达套件1套、直径0.5mm~0.53mm肿的漆包线1米长1条。 方法步骤:

1.将漆包线拉直并用小刀把漆包线一头的绝缘层除去8mm左右。如课本图6—7—2所示。

2.将尖嘴钳把处理过的漆包线始端部分弯成钩状,挂到转子的任一换向器焊接钩上。如课本图6-7-3所示。

3.用尖嘴钳把漆包线钩头夹紧,以防脱落,接着顺着转子矽钢片的线槽将漆包线往线槽另一头拉.尽量靠中心轴位置。如图6-7-4所示。 4.绕矽钢片另一条沟往下拉,也尽量靠中心轴,由里往外排绕,如此绕线时要将漆包线拉紧,三级才能平衡,马达功率才能有最大的输出,如课本图6-7-5所示。

5.一圈一圈互相贴紧,排列整齐,圈圈拉紧,绕一层满后,再由外往里绕第二层,可参照图6—7—6(B)图排列,直绕10匝为止,按金字塔方式搭起来,如课本图6-7-6(A)图所示。

6.绕好一级后.将漆包线先搭上另一个换向器并折弯做记号,再脱下来用小刀将折弯部分的绝缘层刮去,以便焊接,如课本图6-7-7所示。 7.将处理过的折弯部分重新挂上另一个换向器上,接着绕第二级线圈,绕的方法与第一级相同,绕时每一圈都要拉紧,如课本图6-7-8所示。

8.也按以上方法绕第三级,每级绕10匝,并拉紧后,将漆包线挂上第一个换向器上与第一个换向器上的线头结合,如课本图6-7-9所示。 9.取下最后一个弯头,刮去弯头部分的绝缘层,处理后重新挂上第一个换向器上,拉紧钩牢,并用尖嘴钳把换向器上的挂钩夹紧,如课本图6-7-10所示。

10.接着检查一下,是否都夹紧了,最后将多余的漆包线剪掉,如课本图6-7-11所示。

11.将焊锡膏涂在换向器钩子和漆包线的芯线上,用电烙器和焊锡条将漆包线芯线同换向器一起焊牢,三极焊点都要求相同,如课本图6-7-12所示。

12.将焊好的转子换向器表面上涂上一层黄油,提高转子的性能,也应在转子的前端轴上涂上黄油,马达运转才会更顺畅.如课本图6-7-13所示。

13组装马达时要小心,把转子放进马达后盖时要用镊子将电刷片轻轻撬开后放进去,要让换向器与电刷完全接触.如课本图6-7-14所示。 14.把马达外壳和转子及后盖小心地结合在一起,然后用手转动几下转子轴,看会不会卡壳,旋转时如很灵活就行了.如课本图6—7—15所示。

马达在使用时.如发现转向相反,或者是马达的运转方向改变,只要将马达的后盖

取下来,旋转180度后再从另一个方向装上就行了。 教学反思:

第18篇: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等基本概念 2.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1)了解工程力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简单扼要的计算 2)了解机械机械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 3)了解常用的机构和机械传动原理; 4)了解金属零件的联接和支承 5)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调查法、练习法、实验法、引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

手段:常规或现代(多媒体投影、音像资料、各种教具、实物、案例素材文件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机器与机构、构件和零件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四、课时分配计划:2课时布置作业:0-1,0-2 实施情况及课后教学效果分析

当人们拓展视野、深入到创造物质世界活动中时会发现,单纯的数学、物理或化学,常常无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不同的应用领域,需要将数、理、化知识适度综合,高度概括,从而形成解决问题更为直接、更为有效的理论体系,这便产生了诸如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等门类众多的应用工程科学。它们是创造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物质世界的应用理论基础。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机械工程的研究对象是机械。

什么是机械?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1.机器

机器是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和信息,能减轻或替代人类劳动的工具。

图1一1所示的台钻是比较常见的典型机器。观察其工作过程:电动机1转动,驱动带传动,带传动又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变速箱2内的齿轮系,变速箱中的主轴与钻头3直接联接,从而熔话动与动力传涕给了钻头。最后完成对工件的切削加工。

图O-2所示为牛头刨床,它由电动机1通过带传动3和齿轮传动装置2实现减速,又通过暇动导杆机构9改变运动形式,使滑枕5带动刨刀7作往复移动来实现刨削。

由上述两例分析表明,机器通常由三大部分组成:原动装置一传动装置一执行装置。机械最常见的原动装置是电动机。传动装置和执行装置通常是由一些机构或传动组成(如台钻的传动装置为带传动和变速箱,牛头刨床的执行装置为摆动导杆机构等)。 2.机构

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图0一3所示为实现滑枕运动的摆动导杆机构,它由若干构件(大齿轮6,滑块

1、3,导杆2,滑枕4)组合而成。从运动的角度看,构件是机器中运动的最小单元。 3.机械零件

从制造的角度看,机器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零件是不可拆的最小制造单元。

一个零件可能是一个构件(如图O-3中的导杆)。但多数构件是由若干零件固定联接而成的刚性组合。如图。一4所示的齿轮构件,就是由轴、键和齿轮联接而成。

4.运动副

构件与构件之间既保证相互接触和制约,又保持确定的运动,这样一种可动联接称为“运动副”。只允许被联接的两构件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内作相对运动的运动副称为平面运动副。按照接触特性,平面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构件问的接触形式为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常见的平面低副有回转副和移动副。图0一5b所示为回转副及其运动简图符号,回转副有时也称为铰链(图O一5c);图0一5a所示为移动副及其运动简图符号。 构件间的接触形式为点、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如图O-6所示,在凸轮机构和齿轮机 构中,构件1和构件2形成的运动副均为高副。

综上所述,归纳要点如下:

1)构件与零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机械运动的基本单元,零件是机械制造的基本单元;有时一个零件就是一个构件,但通常构件由多个零件刚性固接而成。 2)机器与机构的区别在于:虽然机器和机构都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且机器可以是一个机构或由若干构件与零件组成,但机器具有能代替或减轻人类劳动,完成功能转换的特征,而机构则不具有此特征。

3)平面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低副为面接触;高副为点或线接触。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机械产生的步骤

实际应用的机械是怎样产生的?它通常要经历这样一些步骤: 1)根据工作要求,用规定的机构运动简图符号勾画出机器和机构的运动简图,并分析构件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等情况,通常称之为机械的运动设计。

2)按类比法,确定所要设计零件的材料;对铁碳合金材料,还要考虑其热处理方式。这一步骤可称之为机械的材料设计。

3)根据机器运动设计的简图,对各构件或零、部件进行受力分析,最终确定零件的受载情况,通常称之为机械的工程力学分析。

4)根据零件的最大受载和零件可能产生的失效破坏形式,按设计准则确定零件的主要参数,这称之为机械C零件)的强度设计。 5)计算零件的全部几何尺寸,按机械制图标准规范和公差配合要求画出零件工作图,通常称之为机械零件的结构设计。.

6)根据零件工作图,进行加工制造的工艺设计。

7)用机床(或数控机床)对零件进行制造加工。 8)装配,试车。 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工程力学基础; 2)机械工程材料基础;

3)常用机构与机械传动;4)联接与支承零部件; 5)液压传动。

思考题与习题

O-1 为什么机器中要用机构?机器与机构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0-2辨别自行车、机械式手表、汽车、台虎钳等何为机器?何为机构?

第一篇 工程力学基础

第一章静力学概要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力的两种效应和力的三要素

2.了解静力学的基本力学规律,本书要求掌握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 3.了解受力图的基本画法 4.了解力矩和力偶的基本概念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1).了解力的两种效应和力的三要素 2).了解静力学的基本力学规律,本书要求掌握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 2.学习难点 1).了解受力图的基本画法 2).了解力矩和力偶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和相互讨论法为主

四、讲授课时 8课时

如图1—1所示,在对工程实际对象(如汽车、船舶、机床、卫星等)进行力学分析时,首先要把它理想化,即合理抽象为力学模型,这样才便于进行数学描述,得到数学模型。这一过程也简称为“建模”。然后进行计算,一般用计算机数值求解。随后,对得出结果加以分析,特别要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如误差符合要求,则结束分析,如误差大,往往要修改力学模型再分析。由此可见,力学模型直接决定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它是力学分析的基础,十分重要。

静力分析的常用模型为刚体。实际物体在受力作用时,其内部各质点间的相对距离总要发生一定的伸长或缩短,即变形。由于这种变形通常十分微小,在对某些问题的研究中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引入“刚体”这一为分析方便而假设的力学模型。所以说,刚体是在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 .

刚体静力学是研究刚体在力系的作用下平衡规律的科学,简称为静力学。

第一节静力学基础

一、静力学基本概念 1.力

力是物体间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有两种效应:使物体产生运动状态的变化和形状变化,前者称为运动效应,后者称为变形效应。

物理学中学过,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如图1—1所示。因此可用有向线段OA表示,矢线始端O表示力的作用点,矢线方向表示力的方向,按一定比例尺所作线段OA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计算时,力的单位采用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N;目前已不再使用的原工程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kgf。N与kgf的换算关系是lkgf=9.807N 力对刚体只有运动效应(包括平动、转动及其特例——平衡)。这样,力的三要素可改述为大小、方向、作用线。这种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沿其作用线滑移的性质称为力的可传性,如图1—2所示。如图1—3a所示刚性环与图1—3b所示柔性环均在二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即F,=F。。力F,沿作用线滑移前后,对刚性环的运动效应相同;但对柔性环的变形效应,则由呈椭圆形到仅有局部变形,二者差别很大。这说明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模型。

2.分布力与集中力在物理学中和工程简化计算中,物体的受力一般认为力集中作用于一点,称为集中力。实际上,任何物体间的作用力都分布在有限的面积上或体积内,应为分布力。集中力在实际中并不存在,它只是分布力的理想化模型。但由于分布力的分布规律比较复杂,因此计算时需简化为集中力。

图1—4a、b所示为静置在路面上的车轮胎和水坝。轮胎是弹性的,其所受的力作用在以宽度为b表示的小面积内,当b同其它尺寸(如汽车轮距)相比较很小时,即可忽略不计,而用集中力FR代替,但在车辆动力学中,则要考虑弹性变形后的分布力,要用弹性力学来解决。水坝受到的静水压力分布在坝与水的接触面上,为面分布力,作近似计算时,将坝体简化为变截面梁的线分载荷,如图1-4b中的虚线三角形所示,在分析坝体的平衡时,可用集中力的大小与作用位置代替分布力。 3.理想约束

理想约束是对物体间接触性质和连接方式的理想化处理。

物体的受力可分为两类:约束力和主动力。约束施加于被约束物体的力称为约束力或约束反力;除约束力以外的其它力称为主动力或载荷,如物体的重力,结构承受的风力、水力,机械零件中的弹簧力、电磁力等。本课程中,主动力一般是给定的(实际工作中则往往需要自行确定),对物体进行的受力分析只是分析约束力。

接触面的物理性质分为绝对光滑(理想约束)和存在摩擦(一般为非理想约束)两种。这里主要介绍理想约束。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约束模型。

(1)理想冈lI性约束这种约束也是刚体,它与被约束间为刚性接触。常见的有: 1)光滑接触面。当物体与固定约束(图l一5a)或活动约束(图1—5b)间的接触面非常光 滑,其摩擦可忽略不计时,即可简化为这类约束,其约束反力的方向为公法线挖的方向,称为法向反力,记为FN。 2)光滑圆柱铰链。这种约束简称为柱铰,包括固定柱铰(图1—6)和活动柱铰(图1—7),实际是平面回转副的两种表现形式,常简称为固定铰链和活动铰链。这种光滑面约束,其约束体与被约束体的接触点在两维空间内是未知的,因此其约束反力可用一对正交力F。、F,表示.

(2)理想柔性约束 如图1—8所示,柔性线绳受物体外力(如重力)作用,此时线绳约束力与外力方向相反,并一定沿着线绳方向。当忽略摩擦时,这种约束称为理想柔性约束。工程中常遇到的钢索、链条、传动带等物体均可近似认之为柔性约束。

二、静力学公理

静力学公理是人类经过长期经验积累和实践验证总结出来的最基本的力学规律。它概括了力的一些基本性质。下面简要介绍四个公理。 1.两力平衡公理

刚体受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图1—9a),即 F1一F2 这个公理总结了作用于刚体上最简单的力系(两个力以上的一组力)平衡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这个条件对刚体来说,既必要又充分。但对非刚体来说,这个条件是不充分的。例如对柔性约束,受两个等值、反向的拉力作用时可以平衡,而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作用时就不能平衡。若刚体受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的方向必在两力作用点的连线上,此刚体称为二力体,如果刚体是杆件,也称二力杆(图1—9b)。 . 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任意一个已知力系上,可随意加上或减去一平衡力系,这不会改变原力系对 物体的作用效应。

这一公理对研究力系简化问题十分重要。实际上,前述力的可传性是这一公理的推理。如图1—10所示,图a为原力系,图b在原力系上加了一个F。一Fz的平衡力系,设F=F。,显然F与Fz也构成一平衡力系,可以减去,于是变为图c情况,力在刚体上成功地实现了滑移。

3.平行四边形公理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其作用线通过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以已知两力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这称为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或称平行四边形法则。如图1—11所示,作用在物体O点上的两已知力F,、Fz的合力为F,力的合成法则可写成矢量式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即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但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例如车刀在工件上切削,车刀作用在工件上的切削力为F。,与此同时,工件必有一反作用力F;作用在车刀上,如图1—12所示,此两个力F。F总是等值、反向、共线的。必须注意,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因此不能说成是一对半衡力。

三、受力图

在求解力学问题时,必须根据已知条件和待求量,从与问题有关的许多物体中,选择确了定一物体(或几个物体的组合)作为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为了清楚地表示所研究物体的.受力情况,需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分离出来(即解除约束),单独画出。这种被分离出来的物体称为分离体。画有分离体及其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的简图称为受力图。下面举例说明受力图的画法。

例1-1用力拉动碾子以压平路面,碾子受到一障碍物的阻碍,如图1—13a所示,如不计接触处的摩擦,试画出碾子的受力图。

解1)取碾子为研究对象,并画出分离体图。 2)画出主动力。有重力以和杆对碾子的拉力F。 3)画出约束反力。

碾子的受力图如图1—13b所示。

例1-2水平梁AB的A端为固定铰链支座,B端为可动铰链支座,梁中点C受主动力F。作用,如图1—14所示。不计梁的自重,试画出梁的受力图。 解1)取梁为研究对象,并画出分离体图。 2)画出主动力Fp。 3)画出约束反力。

例1—3 图1-15a所示为一压榨机机构的简图,ABC为杠杆,CD为连杆,D为滑块。在杠杆的端部加一力Fp,不计各构件的自重和接触处的摩擦,试分别画出杠杆、连杆和滑块的受力图。

解 1)取连杆CD为研究对象。 2)取杠杆ABC为研究对象。

3)取滑块D为研究对象。

连杆CD、杠杆ABC、滑块D的受力图如图1—15b所示。

例1-4如图1—16所示为油压夹具。液压缸中的油压力F。通过活塞杆AD、连杆AB使杠杆BOC压紧工件。其中A和B为铰接,0处为固定铰链支承,C和E处为光滑接触。不计各构件白重,试分别画出活塞杆AD、连杆AB、滚轮R(连同销钉A)、杠杆BOC以及它们组成的物系的受力图。

解 1)取活塞杆AD为研究对象。 2)取连杆为研究对象。

. 3)取滚轮R(连同销钉A)为研究对象。

4)取杠杆BOC为研究对象。

5)取活塞杆、连杆、滚轮和杠杆组成的物系为研究对象。如图1—16f所示。

第二节平面汇交力系

静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根据由简到繁、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我们先从比较简单的平面汇交力系开始研究。

平面汇交力系是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同一点的力系。如图1—17所示的起重机的吊钩,即受一平面汇交力的作用。

研究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将采用两种方法:几何法和解析法。

一、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根据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汇交力系中的各点可以分别沿它们的作用线移到汇交点上,并不影响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所以平面汇交力系与作用于同一点的平面力系(平面共点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桂同。因此这里只需研究共点力系力合成的几何法则。 1.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力三角形法则

这一法则实际上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设有F。和F。两力作用于某刚体的A点,则其合力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确定,如图1—18a所示。此法称为求两个共点力合力的三角形法则其矢量式为 F=F1+F2 2.多个共点力合成的多边形法则 如图1-19a所示,

由图1—19b可以看出,虚线矢量可不必画出,只要将力系各力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开口的多边形ABCDE,最后将其封闭,由最先画出的F,的始端A指向最后画出的Fa以受力图中不必画出内力,只需画出物系以外的物体对物系的作用力即可,这种力称为外力。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此法称为多边形法则,其矢量表达式为 F=F1+F2+F3+F4 上述方法可推广到平面汇交力系有咒个力的情况,于是可得结论: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合力作用线通过力系汇交点,合力大小由多边形的封闭边表示,即等于力系各力的矢量和。其矢量表达式为 ,

二、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我们已经知道,平面汇交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即平面汇交力系可用其合力来代替。因此若合力F等于零,则说明物体处于平衡;反之,若物体处于平衡,则其合力F一定等于零。可见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力系的合力等于零,即

在力系合成的几何法中,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是由力多边形的封闭边表示的,当力系平衡时,合力封闭边变为一点,即力系中各力首尾相接构成一个自行封闭的力多边形,如图1—20所示。因此可得平衡力系平衡的充分与必要的几何条件是:力系中各力构成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

用力多边形封闭的条件求解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方法称为几何法。这种方法常用于求解三力汇交的平衡问题,这时三力构成一个自行封闭的力三角形。

例l一5如图1—21a所示,

例1-6如图1-22a所示,

第19篇: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

第一篇

机构及机械零件基础

通常一台完整的机包括三个基本部分: (1) (2) (3)

第一章

第一节

一、低副

两构件以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1、若组成运动副的两个构件只能作相对转动,这种运动副称为转动副或回转副

2、若组成运动副的两个构件以面接触,且沿某一固定直线或曲线(如圆弧)作相对移动,这种运动副称为移动副。

第二节

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一、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具有三个自由度。

活动构件的自由度总数减去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总数就是该机构相对于固定件的自由度数,以F表示即

F=3n-2PL-PH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必须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由若干刚性构件用低副联接而成,也可称为平面低副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的优点是:由于机构中名构件之间的运动副都是低副制造比较简单,承载能力大;

平面连杆机构的缺点是:为实现复杂运动规律或运动轨迹设计的平面连杆机构一般比较繁琐,且多数另能近似满足设计要求;机构构件较多时,有较大的积累误差。

第一节

平面四杆机构的分类及其应用

一、全转动副的四杆机构(又称铰链四杆机构)

1、曲柄摇杆机构

2、双曲柄机构

具有两个曲柄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双曲柄机构。

3、双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均为摇杆的四杆机构称为双摇杆机构。

二、含有移动副的四杆机构

1、曲柄滑块机构

当四杆机构中有一连架杆为曲柄,另一连架杆相对于机架往复移动而成为滑块时,则这个四杆机构称为曲柄滑块机构。

2、导杆机构

四杆机构、其连架杆1为曲柄,连架杆3对滑块2的运动起导向作用,称为导杆。

第三章

凸轮机构的间歇运动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 运动副及其分类 机构分析的基本知识 原动部分 工作部分 传动部分

第一节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凸轮机构按其运动形式,分为平面凸轮机构和空间凸轮机构两种。

凸轮机构运动简图(a)平面凸轮机构(b)空间凸轮机构(c)移动凸轮机构 1凸轮 2从动件3机架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及特点

凸轮是一个具有一定形状的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当凸轮运动时,通过其轮廓或凹槽与从动件接触,使从动件实现预定的运动。止轮机构主要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凸轮与从动件之间可以通过弹簧力、重力或几何形状封闭等方法来保持接触。从动件运动规律完全取决于凸轮轮廓的形状。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的形状分类 ① ② ③ 盘形凸轮,也叫平板凸轮。 移动凸轮 圆柱凸轮。

2、按从动件端部形状分类 ① ② ③

第四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第一节

带传动概述

一、带传动的类型

1、按传动原理分类 ① ② 摩擦式带传动 齿合式带传动 尖顶从动件 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

2、按传动带的截面形状分类 ①平带 ② V带 ③ 圆形带 ④ 多楔带 ⑤ 同步带

二、带传动的特点

1、由于带具有弹性与挠性,可起到缓冲和减振的作用,运转平稳,噪声小

2、可用于远距离(两轴中心距离较大)的传动。

3、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4、由于它靠摩擦力进行传动,当传动负荷过载时,带会在带轮上进行打滑,故能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5、带传动效率(与齿轮传动相比)较低,平均效率一般为n=0.94~0.97。

6、带靠摩擦传动,摩擦容易起电。因此,不能用在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合,如某些化要车间。

7、对于传动比要求比较严格的场合,不能采用带传动。

第二节

链传动概述

一、链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链传动由装在平行轴上的链轮和跨绕在两用人才链轮上的环形链条所组成,以链条作中间挠性件,靠链条与链轮轮齿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链传动结构简单,耐用、维护容易,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能保持稳定准确的平均传动比;没有弹性滑动和打滑需要的张紧力小;能在温度较高、有油污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与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低,成本低廉,能实现远距离传动;但瞬时速度不均匀,瞬时传动比不恒定;传动中有一定的冲击和噪声。

按照链条的结构不同,传动力用的链条主要有滚子链和齿形链两种,齿形链具有传动平稳、噪声小,承受冲击性能好,工作可靠等优点,但结构复杂,重量较大,价格较高。

第四章

一、概述

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泛的传动形式。其主要优点是:传动准确可靠,效率高,寿命长,适应的载荷和速度范围广,能在空间任意两轴间传递运动和动力等;主要缺点是制造和安装要求精度较高,两轴相距较远刊机构庞大,不适宜用在距离传动的场合。

二、齿轮传动的类型

齿轮传动

第一节

齿轮传动概述

其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按两齿轮轮轴的相对位置分类 ① 两齿轮轴线平行圆柱齿轮传动,平行的圆柱齿轮,双可按照轮齿相对轴线的方向分为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和人字形齿轮传动三种。圆柱齿轮按照啮合情况又可分成外啮合齿轮传动内啮合轮传动及齿轮与齿条传动等。 ② ③ ① 两齿轮轴线相交的锥齿轮传动。两员线相交的锥齿轮传动又有直齿锥齿轮传动和曲齿锥齿轮传动两种。 两齿轮轴线相错的齿轮传动,两轴线相错的齿轮传动又可分为交错轴斜齿轮传动和蜗杆蜗轮传动。

开式齿轮传动。开式齿轮传动的齿轮外露齿轮上容易落上灰尘,不能保证良好的润滑,容易产生磨损。这种类型的传动多用于传动齿轮较大的场合,如矿山设备、建筑设备等。 ② 闭式齿轮传动。闭式齿轮传动的齿轮全部安装在封闭的刚性箱体内,安装精确,润滑良好,工业企业的设备多数采用该类型。 按齿轮齿廓的曲线形状可分可为渐开线齿轮传动摆线齿轮传动和圆弧齿轮传动等;工程中常用渐开线齿轮传动,其容易加工制造,费用低,广泛应用在各类设备中。

第二节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基本尺寸

一、齿轮各部分的名称

2、按齿轮的工作条件分类

3、按齿轮廓的曲线形状分类

齿廓啮合线

1、齿顶圆。过齿轮顶端的圆为齿顶圆,是齿轮上最大的圆(或直径)。其半径和直径分别用ra和d a 表示。

2、齿根圆。过轮齿根部的圆为齿根圆,其半径和直径分别用rf和df 表示。

3、分度圆。在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取一个圆作为计算齿轮各部分尺寸的基准,称为分度圆,其半径和直径分别用r和d 表示。分度圆上的齿厚s、齿槽宽e、齿距p、压力角a等分别规定这些符号一律不加脚标。而其他圆上的参数必须指明是哪个圆上的参数,如基圆齿厚符号为sb、齿顶圆压力角符号为aa等。

4、齿顶高。齿顶圆和分度圆之间沿半径方向的高度称为齿顶高,用ha 表示。

5、齿根高。齿根高和分度之间沿半径方向的高度称为齿根高,用hf表示。

6、全齿高。齿根圆和齿顶圆之间沿半径方向的高度称为全齿高,用H表示。

7、齿距。任一圆上,相邻两齿对应点间距离不齿距。分度圆上的齿距(简称齿距或周节)用P表示。

8、齿厚。在齿轮同一圆周上,一个轮齿左右两齿廓间的距离(弧长)称为齿厚。分度圆齿厚用S表示。

9、槽宽。分度圆上,一个齿槽两侧齿廓间的弧才称为槽宽,用E表示。显然

p=s+e

10、齿轮宽度。轮齿沿轴线方向的宽度称为齿轮宽度,用B表示。

二、渐开线齿轮的主要参数

1、模数

工程上规定比值P/∏于整数或选择简单的有理数,并称之为齿轮模数,以M表示,单位为㎜。所以可将上式写成

d=mz

2、压力角

我国规定分度圆上的压力角a=200 ,称为标准压力角。

3、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齿顶高ha=ha*m

齿根高 hf=ha+c=(ha*+c*)m

第三节 渐开线齿轮的啮合

一、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

为了保证齿轮能够连续传动,就必须使前一对轮齿尚末脱离啮合时,后一对轮齿已经进入啮合。

第四节

一、概述

斜齿圆柱齿轮是逐渐进入和退出啮合,同时啮合的轮齿数较直齿圆柱齿轮为多,重合度较大。与直径齿轮传动相比,其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大,适合于高速及大切率传动,斜齿轮的主要缺点是产生轴向力。

第五节

锥齿轮传动的概念

一、概述

锥齿轮用来传递两相交轴的运动和动力。其传动可以看成是两个锥顶共点的圆锥体相互作纯滚动。

第六节

蜗杆传动

当两传动轴既不平行,也不相交,而在空间垂直相错且要求传动比较大时,可以采用蜗杆传动,如图所示,本节讨论常用的普通圆柱蜗杆蜗轮传动。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一、特点

1、传动比大,动力传动中可取i=10~80,分度机构可达1000,故机构紧凑。

2、传动平稳,噪音小

3、蜗杆蜗轮传动可实现自锁,常用于需要反向自锁的设备中。蜗杆蜗轮传动的主要缺点效率较低,发热和磨损严重。为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传动效率,蜗轮齿圈常需用贵重的青铜制造。

第五章

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都是利用具有螺纹的零件进行工作的,前者作为紧固联接件,后者则作为传动件。

第一节

螺纹的基本知识

一、螺纹的类型

螺纹有外螺纹和内螺纹之分,二者共同组成螺纹副用于联接或传动。螺纹有米(公)制和英制两种,我国除部分管螺纹外都采用米制螺纹。常用的螺纹牙型有三角型、矩形、梯形和锯齿形等。按螺旋绕行方向的不同,螺纹可分为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通常用右旋螺纹。按螺旋线的数目,还可将螺纹分为单线(单头)螺纹和多线螺纹,一般常用的是单线螺纹。

二、螺纹的主要参数

现以圆柱普通螺纹为例说明螺纹的主要几何参数,

1、大径d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术体的直径,是螺纹的最大直径,在有关螺纹的标准中称为公称直径。

2、小径d1: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体的直径,是螺纹的最小直径,常选此直径作为强度计算的依据。

3、中径d2:在螺纹的轴向断面内牙厚与牙槽宽相等处的假想圆柱的直径。

4、螺距p:螺纹相邻两牙在中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5、导程s:同一条螺旋线上两牙间的轴向距离。导程s、螺距p及线数z之间的关系为s=zp。显然对单线螺纹而言其螺距与导程相等。

6、螺纹升角^:按螺纹中径所在的圆柱量得。由图6-4可得

tan^=s/

7、牙型角a和牙侧角B:在螺纹 的轴向断面内,螺纹牙型相邻两侧边的夹角称为牙型角。牙型侧边与螺纹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称为牙侧角,三角形和梯形螺纹具有对称的牙侧角,锯齿型螺纹如图所示。其牙侧角是不对称的。

三、常用螺纹的特点及应用

由于三角形螺纹副中的摩擦属于楔面摩擦,自锁性能好,即只要适当控制螺纹升角,即可得到良好的自锁性,从而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三角形螺纹的牙根厚、强度高,但效率低,故多用于紧固联接。

1、普通螺纹

普通螺纹即米制三角形螺纹,其牙型角为a=600 ,螺纹大径d称为螺纹的公称直径,以㎜为单位。

2、管螺纹

管螺纹是英制螺纹,公称直径为管子的内径。可将管螺纹分为550非螺纹密封管螺纹和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第二节

一、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

1、螺栓联接

这种联接是利用一端有头、另一端有螺纹的螺栓穿过被联接件的光孔,拧上螺母将被联接件联成一体。

2、双头螺柱联接

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螺纹联接件 双头螺柱的两端加工成螺纹,联接时一端拧紧在被联接件之一的螺纹孔内,另一端穿过另一被联接件的通孔,再旋上螺母。

3、螺钉联接

螺钉的杆部一般全部为螺纹,其联接的特点是不用螺母,用途与双头螺柱联接相似,多用于不需经常拆卸的场合。

4、紧定螺钉联接

将紧定螺钉旋入一零件的螺纹孔中,并以其末端顶住另一零件的表面或嵌入相应的凹坑中,以固定两个零件的相对位置,并传递不大的力或转矩。

5、地脚螺栓联接

地脚螺栓的一端为钩头、另一端为螺纹,与螺母相联,其作用是将设备固定在地基上。

第三节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一、螺纹联接的预紧

大多数情况下,在装配螺栓时要预紧螺母。

二、防松

一般在静载荷和温度不高的情况下,拧紧螺母后,只靠螺纹之间的预紧力F产生的摩擦力是能自锁的,不会自行松脱,但在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作用下,螺纹之间的摩擦力可能减小或消失,联接有可能松脱而发生事故,因此,这种螺纹联接时,必须考虑防松问题。

第四节

螺旋传动

在机械中,有时需要将转动变为直线移动。螺旋传动是实现这种转变经常采用的一种传动,分别为螺旋压力机和螺旋千顶,工作部分的直线运动都是利用螺旋转动来实现的,又如机床给机构中采用螺旋传动实现刀具或工作台的直线进给。

螺旋传动是由螺杆、螺母和机架组成的螺旋机构来完成的,主要用于将回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同时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场合。 螺旋传动一般采用梯形螺纹或锯齿形螺纹。

第六章

轴承

轴承是用来支承轴及轴上零件、保持轴的旋转精度和减少转轴与支承之间的摩擦和磨损,轴承分两大类: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轴承按所受载荷方向的不同,又可分为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两种。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类型与构造

滑动轴承按其工作表面的摩擦状态有液体摩擦和非液体摩擦之分。摩擦表面完全被润滑油隔开的轴承称为液体摩滑动轴承。

摩擦表面不能被润滑油完全隔开的轴承称为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一、向心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一般是由轴瓦、壳体、连接零件及附属的润滑、密封等装置组成。常用的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类型与构造

1、整体式滑动轴承

典型的整体式向心滑动轴承,系由轴承座和轴瓦构成。

2、剖分式滑动轴承

剖分式向心滑动轴承,它由轴承座、轴承盖、双头螺柱、螺母和对轴瓦等组成。

3、自动调心式滑动轴承。

二、推动滑动轴承

推力滑动轴承由轴承座

1、衬套

2、向心轴瓦3和环状推力轴瓦4等组成。

第二节

滚动轴承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一、滚动轴承的基本构造

滚动轴承有多种结构型式,其基本构造由是外圈

1、内圈

2、滚动体3和保持架4组成。

二、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和应用

第一种分类法:按其承受载荷的作用方向,可分成三大类,即径向接触轴承、向心角接触轴承和轴向接触轴承。

1、径向接触轴承

这类轴承主要用于承受径向载荷,可分为:深沟球轴承、圆柱滚轴承、调心球轴承等。

① 深沟球轴承

2、向心角接触轴承

这类轴承能同时承受径向与单向轴向载荷,可分为: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等。

3、轴承向接触轴承

轴承只能承受轴向载荷。轴承两个套圈的内孔直径不同,直径较小的套圈紧配在轴颈上,直径较大的套圈安放在机座上,称为座圈。

第2种分类法:按滚动体形状可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两大类。

① 球轴承。球状滚动体与内、外圈滚道为点接触,故承载能力、耐冲击能力低,但极限转速较高,价格便宜。

滚子轴承。滚动体与内、外圈滚道为线接触,承载能力、耐冲击能较高,但极限转速低,价格较贵。

第二篇

液压与气传动

液压与气传动都是以有压流体(压力油或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运动和动力传递的一种传动方式。

第七章

液压传动基本知识

第一节

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

一、液压传动装置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液压传动装置是由四部分组成的。

1、动力元件。液压泵,它给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是将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油液的液压能的元件。

2、执行元件。液压缸或液压马达,是将油液的液压能转换为驱动工作部件的机械能的元件。实现直线运动的执行元件叫做液压缸;实现旋转运动的执行无件叫做液压马达。

3、控制调节元件。各种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等,用以控制调节液压系统油液的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以满足执行元件运动的要求。

4、辅助元件。辅助元件包括油箱、滤油器、蓄能器、热交换器、压力表、管件和密封装置等。

二、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8

1、液压传动的优点

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液压传动的优点如下:

① 从结构上看,与机械传动相比传递同样载荷,液压传动装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和其他传动方式联用,易实现较远距离操纵和自动控制。

② 从工作性能上看,速度、转矩、功率均可作无级调节,能迅速换向的变速,调速范围宽,动作快速性好。

③ 从使用维护上看,元件的自润滑性好,能实现系统的过载保护,使用寿命长;元件易实现系统化、标准化、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维修和推广使用。

2、液压传动的缺点

① 由于存在油液的漏损和阻力损失,因此系统的效率低。

② 液压元件的加工的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成本较高。

③ 系统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故液压传动不宜在高温和低温的场合使用。

④ 系统的故障原因有时不是易查明。

第八章

液压元件

第一节

液压泵

液压泵是将电动机(或其他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压力能的能量转换元件。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泵是动力元件,作为动力源,向液压系统供给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心脏”是液压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常用液压泵的种类

液压泵的种类多,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柱塞泵、叶片泵、齿轮泵及凸轮转子泵等;按输出的流量能否调节可分定量泵和变量泵。按额定压亿的高低又可分为低压泵、中压泵和高压泵。

第二节

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作用与液压泵正好相反,它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转换元件,在液压传动系统中属于执行元件。

一、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执行元件。按照液压缸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活塞式、柱塞式和摆动液压缸。按照液压缸-的驱动方式,可分为单作用液压缸和双作用液压缸两大类。

第三节

液压控制阀

液压阀的种类很多,根据其工作特点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1、方向控制阀,如单向阀、换向阀等。

2、压力控制阀,如溢流阀、顺序阀、减压阀等。

3、流量控制阀,如节流阀,调速阀等。

一、方向阀

方向阀用来控制油液的定向、换向和闭锁等,它包括单向阀和换向阀。

1、单向阀

单向阀的作用是使油液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因此亦称逆止阀。

2、换向阀

换向阀的作用通过阀心的运动,变换油流方向或截断油路来对油流进行方向控制。

二、压力阀

压力阀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的压力,以实现恒压、限压、减压或稳压,或利用系统中压力的变化来控制某些液压元件的动作,压力阀是利用阀心所受的液压作用力和弹簧力的平衡关系来进行工作的。

压力阀按用途可分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等。

第九章

液压基本回路及液压系统

第一节

液压基本回路

一、方向控制回路

在液压系统中,起控制执行元件的起动、停止(包括锁紧)及换向作用的回路,称为方向控制回路。

1、换向回路

运动部件的换向,一般可采用各种换向阀来实现。

2、闭锁回路

为了使执行元件在任意位置上停止后漂移或窜动,可采用闭锁回路。

第十章

气压传动

气压传动系统是以压缩空气不工作介质实现动力传递和工程控制的系统,与机械、电气、液压传动相比,由于气压传动的工作介质的空气,因此具有来源方便、不污染环境、节能、高效、动作迅速、维护简单等优点,此外,气动元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寿命长,使得气压传动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机械、轻工、航空、交通运输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一节

气压传动基本知识

一、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气压传动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气源装置。气源装置即压缩空气的发生装置,其主体部分是空气压缩机(简称空压机)。它将原动机(如电动机)供给的机械能转换为空气的压力能并经净化设备净化,为各类气动设备提供洁净的压缩空气。

2、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系统的能量输出装置,如气缸和气马达,它们将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并输出到工作机构上去。

3、控制元件。控制元件是用来控制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以便使执行机构完成运动规律的元件,如各种压阀、流量阀、方向阀和逻辑元件等。

4、辅助元件。系统中除上述三类元件外,其余元件称辅助元件,如过滤器、油雾器、消声器、散热器、传感器、放大器及管件等。它们对保证系统可靠、稳定和持久地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气压传动系统的元件及装置

一、气源装置

1、空气压缩机

二、气动执行元件

气动执行元件中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包括气缸和气马达。气缸用于实现直线往复运动,气马达用于实现旋转运动。

三、气动控制元件

气动控制元件是指在气动系统中,控制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和方向等的各类控制阀。它包括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以及具有一定逻辑功能的气动逻辑元件。

第20篇:中考物理机械能与内能复习题

中考物理机械能与内能复习题

一、选择题

(91年第一届)1.冬天用手去摸铁棍和木棍。觉得铁棍比木棍凉.这是因为 (

)。

A.铁棍比木棍的温度低。

B.铁棍比木棍的热能少。‘ C.铁棍比木棍的导热能力强。D.铁棍比木棍比热容大 答案:C (91年第一届)6.当手扶拖拉机上的柴油机出现故障而使转速急剧增加时,正常的操作已经不能使它停转(这种故障叫做“飞车”)。下列应急措施中,可行的是

(

) A.用手捂住进气口

B.立即找一个隔热的东西,捂住排气口。

C.脚踏刹车板,同时手拉制动器。 答案:A (93第三届)2.人们常说井水冬暖夏凉,这是因为 [

] A.井内冬夏温度变化小,地面冬夏温度变化大,所谓“冬暖夏凉”是井水温度与地面温度比较而言的 B.井水受地热的作用而有较多的热能

C.井水远离地面,不受空气流动的影响,因而具有较多的热能 D.井水暴露在空气中,夏天气温高,蒸发得快,吸收了较多的热量,因而温度较低 答案:A (94第四届)3.有四种器材:(1)自行车座;(2)机械手表;(3)衣服夹子;(4)发令手抢。其中利用弹簧形变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工作的有 [

] A.(1)和(2)。 B.(2)和(3)。 C.(1)和(4)。 D.(2)和(4)。 答案:D (94第四届)6.我国农村使用的一种钢架水泥壳抛物面太阳灶,用30分钟刚好可将4㎏与气温(26.5℃)相同的水烧开。若不计热损失,此时这个太阳灶的功率为 [

] A.163瓦

B.686瓦

C.933瓦

D.41160瓦 答案:B (94第四届复)9.用一重锤从相同的高度落下敲击质量和温度分别相同的钢块和铅块,重锤打在钢块上时,重锤会跳起,打在铅块上时,重锤没有弹起,这时: [

] A.钢块的温度比铅块高

B.铅块的温度比钢块高 C.钢块与铅块的温度一样高

D.无法判断谁的温度高 答案:B (97第七届)3.下列哪种器材在工作中利用了由弹簧形变的势能转化成的动能?[

] A.自行车座

B.机械手表

C.弹簧秤

D.衣服夹 答案:B (98第八届)8.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这样做是为了: [

] A.增大车的惯性

B.增大车的冲力

C.增大车的动能

D.增大车的势能。 答案:C (03第十三届B)5.“蹦极”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勇敢者的运动项目。如图1所示,一端系住人的腰部、另一端系于跳台的是一根弹性橡皮绳。当人下落至图中Q点时,橡皮绳刚好被拉直。那么,在人越过Q点继续向下的过程中,人的动能变化情况是(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D (05第十五届)2.有一种叫做“压电陶瓷”的电子元件,当对它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形成一定的电压,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一种燃气打火机,就是应用了该元件的压电效应制成的。只要用大拇指压一下打火机上的按钮,压电陶瓷片就会产生10kV~20kV的高压,形成火花放电,从而点燃可燃气体。在上述过程中,压电陶瓷片完成的能量转化是[

]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内能转化为电能

C.光能转化为内能

D.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D (05第十五届)4.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用燃煤取暖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在有些家庭已经改用燃油取暖,以降低对大气的污染。小明家的住房面积约110m2,若将住房的门窗关闭好,用燃烧柴油来取暖,并使室温升高10℃,已知柴油的热值为4.3×107J/kg,空气的密度约为1.3kg/m3,空气的比热容为1.O×l03 J/(kg.℃),所需的柴油约为[

] A.0.01kg B.0.1kg

C.1kg

D.10kg 答案:B (10第二十届) 6.小新同学家中的墙壁上竖直悬挂着一指针式电子钟,当其因电池电能不足而停止时。指针最可能停在如图4所示的哪个位置附近

) 答案:A

二、填空题

(92年第二届)3.炒菜时利用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________。 答案:传导

(97第七届复016.用太阳能热水器给40千克的水加热,水温由18℃升高到36℃,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焦耳。若用燃烧值为3.0×107焦耳/千克的煤给水加热,其效率为20%,则需要燃烧约________千克煤。

答案:3.024×106,0.5 (03第十三届)4.(6分)右图为农用扬场机的示意图。谷物脱粒后,谷粒、糠皮及少量碎石的混合物在快速转动的轮W和皮带B的带动下被抛出,谷粒、糠皮、碎石落地的远近不同,从而形成

1、

2、3三堆,达到分离的目的。其中1是

,2是

。从能量的角度看,它们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分离,是因为

答案:糠皮、谷粒。它们以同样的速度被抛出,碎石的质量最大,动能最大,所以克服空气阻力运动的距离最大,糠的质量最小,运动的距离最小。

(04第十四届)4.(5分)2003年10月16日6时54分,“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地安全着陆。

(1)火箭发射时发生的能量转化主要是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在飞船关闭发动机后绕地球飞行时,如果在舱内进行下列实验,与在地面相比,其中最难完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用温度计测温度;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C.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3)如果将农作物种子携带到太空,然后再带回来进行种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化学,机械(或动能和势能),(2)C,(3)在失重状态下看种子的基因是否发生变化

(07第十七届)5.油库里的储油罐如图6所示,它浑身银白,直径较大,高度较矮(相对于直径而言),像个短胖子。请回答:

(1)在储油罐的这些设计中,“浑身呈银白色”是为了________;“直径较大,高度较矮”是为了________ (2)在储油罐旁还安装有自动喷头,每到夏天,特别是白天的中午,常用喷头向储油罐喷水,这主要是利用水的_________较大的特性,以及水蒸发时要吸热的特性来给储油罐________,以防止油的自燃。

答案:(1)尽可能地反射阳光

稳固油罐,增大容积

(2)比热容

降温

三、实验题

(2000第十届)4.(7分)扬场机能把谷粒、谷糠和小石块分开。这三种东西中哪一种的落地点距扬场机最近?哪一种最远?同样大小的谷粒和小石块,为什么落地点的远近不同?

答案:谷糠的落地点距扬场机最近。小石块最远。同样大小的谷粒和小石块,虽然飞出时的速度相同,但是由于质量不同,所以动能不同,小石块的质量较大,动能也比较大,所以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飞到更远的地方。

(03第十三届B)1.(6分)刚倒在杯子里的开水很烫,人们习惯上是先吹几下再喝;冬天写作业

手冷,同学们习惯上是不时地向手上哈哈气再写。分别说明这两种做法的道理? 答案:吹气使水面上空气流动,加快蒸发,而蒸发吸热使水温降低;向手上哈气,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手液化,而液化放热使手暖和些。 答案: (03第十三届B)3.(6分)随着人类能量消耗的迅速增加,如何有效地提高能量利用率是人类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图8是上海“明珠线\"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与站台连接的轨道为一个小的坡度,请你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这种设计的优点。

答案:车子进站走上坡,可关闭发动机,利用惯性上滑,节能;车子出站走下坡,可利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下滑,节能。

(04第十四届)

1、(4分)某城市铁路车站的设计方案如图4所示,进站和出站的轨道都与站台构成一个缓坡。从能量利用的角度看,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答案:车进站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减少因刹车损耗的机械能;车出站时储存的重力势能又转化为动能,起到节能作用。 (05第十五届)3.(4分)小明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后,发现气筒壁的温度明显高于打气前的温度。对于这个现象,你做怎样的解释?

答案:压缩气体做功和克服磨擦做功使筒壁的内能增大。

(05第十五届)4.(5分)如图6甲、乙分别是两种小型饮水锅炉的结构示意图,从节能角度看,你认为那一种更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乙的较合理。燃烧室全部浸在水中,有利于热的充分传递;有鼓风机输送空气,有利于燃料充分燃烧;锅炉壁有绝热材料,可防止热的散失。

(08第十八届)2.据报道:2005年4月20日上午8时38分,由重庆飞往上海的CA454l航班在重庆江北机场起飞后撞上一群鸽子,飞机多处破损,左发动机停止工作,直接经济损失达295万元人民币。所幸机长沉着冷静依靠右发动机单机工作,在空中盘旋59 min后成功迫降,机上所有人员安然无恙。小小的鸽子怎能把结实的飞机撞坏呢?请你应用学过的知识解释鸽子撞坏飞机的原因。

答案:(1)物体动能的大小是由速度和质量决定的,所以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虽然鸽子飞行速度不大,但飞机起飞后的速度很大.所以飞机与鸽子之间的相对速度很大。

(3)鸽子相对于飞机所具有的动能很大,它对飞机的破坏力也就很大。

说明:要点(1)、(2)各1分,要点(3)2 分.共 4 分.

四、计算题

(94第四届复)

七、(7分)有一种型号的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其部分技术规格如下:

试计算这种柴油机的功率。 答案:作用在活塞表面上的压力:

做功冲程每次的功:W=F•L=35325×0.4=14130(焦耳) 柴油机每分钟转360转,即每秒转6转,对外做功3次。

答:这台柴油机的功率约为58马力。

物理机械守恒定律教案模板
《物理机械守恒定律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