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access教案模板下载(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15 08:34:05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ACCESS教案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知识目标:

1.数据库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2.认识ACCESS的界面和基本工具 技能(能力)目标:

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概念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授法、讨论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1、Acce界面使用

一、Acce的启动与退出

二、菜单栏

三、工具栏

四、主要特点和功能

五、打开数据库 1.2、数据库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1、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包括“数据内容”和“数据形式”两个方面

2、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即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出对人有用的数据的过程。

二、计算机数据管理:

1、利用计算机设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2、发展过程: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

三、数据库系统

1、数据库的概念 数据:

数据库:(Data Base)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结构化的相关数据集合。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还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出来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应用软件系统。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

数据库系统:(DBS)引进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和信息资源共享的便利手段。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DBA)、用户。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3、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

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库建立和维护、数据通信接口

组成:数据定义语言及翻译处理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或解释)程序、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实用程序 第二课时:练习课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四、数据模型:

1、实体描述:

实体: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实体的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

实体型:属性的集合表示一种实体的类型。 实体集:同类型的实体的集合。

2、实体间联系及种类:

一对

一、一对多、多对多(处理时要拆分成两个一对多的联系,建立一个中间表)

3、数据模型简介: 层次、网状、关系 第四课时:练习课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1.3、关系数据库

一、关系模型

1、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在Acce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个“表”,每一个都具有一个表名。

2、关系模式:对关系和描述。用文字将表名及表中所包含的属性名一一列出。

3、元组:二维表中水平方向的行。

4、属性: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

5、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6、关键字: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其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

7、外部关键字:如果一个表中的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而是另外一个表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这个字段就被称为外部关键字。

二、关系的特点

1、关系必须规范化

2、在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属性名

3、关系中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元组

4、在一个关系中元组的次序无关紧要

5、在一个关系中列的次序无关紧要

三、关系运算

1、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

2、专门的关系运算:

选择: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 投影: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 联接:关系的横向结合。

等值联接:按照字段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联接。 自然联接: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联接。 1.4、数据库设计基础

一、设计原则

二、设计步骤

三、设计过程 课后小结:

第2讲 数据库和表(1)

知识目标:

1.数据库建立的基本方法。2.理解数据库中常用的数据类型 技能(能力)目标:

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1.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2.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教学重点: 1.建立数据库 2.多种数据类型的掌握 教学难点: 数据类型。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授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7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1、创建数据库和使用

一、设计数据库

二、创建空数据库

三、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四、打开和关闭数据库 2.2、建立表

一、Acce数据类型

1、文本数据类型:可输入各种类型的字符,最长可输入255个字符。

2、备注数据类型:与文本型相似,最长可输入64000个字符。

3、数字数据类型:只能输入0~9,小数点,正、负号(+、-) 可细分为:字节、整型、长整型、单精度型、双精度型(P41表2.3)

4、日期/时间数据类型:可存储日期、时间、日期时间,宽度8字节

5、货币数据类型:等价于双精度数据类型,可自动加入美元符号、千分位隔点,并自动设置2位小数。

6、自动编号数据类型:

1、

2、3……,Acce自动插入一个唯一的顺序号。占4字节空间。

7、是/否数据类型:Yes/No、Ture/False、On/Off 占一个字节。

8、OLE对象数据类型:OLE——对象的联接与嵌入。用于插入一个独立的文件,如:图片、声音、

8 Word文档等。

9、超级链接数据类型:链接到一个文件存放的位置、一个网络中的文件地址、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一个数据库中的对象

10、查询向导数据类型:从已有的表或查询中查阅数据列表;或存储一组不可更改的固定值的列表 第二课时:练习课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二、建立表结构

1、使用“数据表”视图:只能设置字段名,不能设置其他属性。数据库窗口;表; 新建表对话框 ;数据表视图 或 数据库窗口 ;表 ; 双击 鼠标双击各字段名;手工输入新的字段名 保存 ;选择存放位置;给新表命名

2、使用“设计”视图:可设置字段的所有属性

数据库窗口 ;表 ; ;新建表对话框 ;设施视图 或 数据库窗口 ;表 ; 双击 ;表设计器视图 输入字段名 ;设置各种属性 保存 ;选择存放位置 ;给新表命名

3、使用“表向导”:

数据库窗口 ;表 ; ;新建表对话框 ;表向导 或 数据库窗口 ;表 ; 双击 ;表向导 选择所要的字段 ;保存

9 第四课时:

三、输入数据

1、常用数据类型的输入

2、OLE对象数据类型的输入

3、超级链接数据类型的输入

四、获取外部数据

1、“文件”菜单;“获取外部数据” ;“导入” 或 数据库窗口;表; 新建表对话框;导入表

2、选择数据源类型;找到数据源文件;设置字段名和索引;设置主键;命名表

五、字段属性的设置:(在设计视图中完成)

1、字段大小:

2、格式:决定数据的打印方式和屏幕显示方式。数字格式、日期时间格式

3、默认值:插入一条新记录时自动用默认值添加字段值

4、有效性规则:设置字段的取值范围

5、有效性文本:违反有效性规则时的提示信息

6、输入掩码:设置字段的输入和显示格式。P62表2.8

7、索引、主键:

六、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1、表之间关系的概念:Acce中通常为一对多联系。一方表称为主表,多方表称为相关表

2、参照完整性:

3、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分析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系,为主表设置主键

数据库工具栏 ; ;打开关系窗口 ;添加存在关系的表 ;从主表中拖动主键到相关的的相关字段上 ;设置关系类型和参照完整性

联接类型:内部联接、左联接、右联接

4、删除关系:

选择关系连线,按“Delete”键 或 快捷菜单中“删除关系” 课后小结:

第3讲 数据库和表(2)

知识目标:

1.掌握表的各种建立方法和其他基本操作。技能(能力)目标: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表的3种常用建立方法。2.掌握表的修改和编辑,数据的输入 教学难点:

字段设计和索引的概念是本节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讨论法,自学法,讲授法,练习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12 第一课时: 3.1、维护表

一、打开和关闭表

1、打开表:单击数据库窗口 按钮 或 双击表名

2、关闭表:

二、修改表结构

选中要修改的表,单击 按钮,进入表设计器视图。操作方法同建立表。 可进行字段的增加、修改、删除,重新设置字段的属性,重新设置主键……

三、编辑表的内容

1、定位记录:对记录内容进行修改时,首先要将记录指针定位到要修改的记录上。使用记录号定位:

使用快捷键定位:P69表2.9

2、选择记录:鼠标操作与键盘操作 选择字段范围 选择一列或多列

选择一条记录、多条记录或所有记录

3、添加记录:

4、删除记录:

5、修改数据:

6、复制数据: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四、调整表的外观

1、改变字段次序

2、调整字段显示宽度和高度

3、隐藏列和显示列

4、冰结列

5、设置数据表格式

6、改变字体显示 3.2、操作表

一、查找数据

1、查找指定内容:

2、查找空值:Null

3、查找空字符串:“”

二、替换数据

1、替换指定内容:

2、更改默认设置:

三、排序记录

1、排序规则: 数字型: 日期型: 文本型:

备注型、OLE对象、超级链接型不能排序

2、按一个字段排序

3、按多个字段排序

记录菜单 ;筛选 ;高级筛选/排序

四、筛选记录

1、按选定内容筛选

2、按窗体筛选

3、内容排除筛选

4、按筛选目标筛选

5、高级筛选 第四课时:练习课后小结:

第4讲 查询(1)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简单查询的建立方法等。技能(能力)目标: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查询的作用和建立方法 2.简单查询的使用。 教学难点:

如何设定查询准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16 第一课时:

4.1、SQL基本命令

一、简介

1、SQL——Structure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应用广泛的数据库查询语言。

2、SQL的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二、基本语句

SELECT [TOP N [PERCENT]] [DISTINCT] [INTO ] FROM WHERE GROUP BY HAVING ORDER BY 4.2、认识查询

一、查询的功能

选择字段、选择记录、编辑记录、实现计算、建立新表、建立基于查询的报表和窗

二、查询的类型

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生成表、更新、删除、追加)、SQL查询 4.3、数值与数值运算

一、常量:表示一个固定的、不变的量。P255 表8.2

1、数字型:100、-15.2、0、2.58E+20

2、文本型:“ABCD”、“张三”、“计算机”、“1234”

3、日期/时间型:#2005/10/20# #10:25:30# #2005-10-10 13:25:20#

4、布尔型:True、False

二、变量:表示一个随时可变的量,表示为一个名字。

1、内存变量:

2、字段变量: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三、表达式与运算符

1、数值表达式:+、-、*、/、\、^、()、Mod

2、字符表达式:+

3、日期/时间表达式:+、-

4、关系表达式:=、、>、>=、

5、逻辑表达式:Not、And、Or

6、特殊运算符:IN、BETWEEN、LIKE、IS NULL、IS NOT NULL

四、函数

1、数值函数:ABS、INT、SQR、SGN

2、字符函数:SPACE、STRING、LEFT、RIGHT、LEN、LTRIM、RTRIM、TRIM、MID

3、日期时间函数:DATE()、DAY()、MONTH()、YEAR()、WEEKDAY()、HOUR()

4、统计函数:SUM、AVG、COUNT、MAX、MIN

18 4.4、创建选择查询

一、创建不带条件的查询

1、使用查询向导:[查询] ; ;简单查询向导 或[查询] ;

2、使用设计视图:[查询] ; ;设计视图 或[查询] ;

3、运行查询:双击查询

4、修改查询:在设计视图中修改、编辑SQL语句

二、创建带条件的查询 WHERE、AND、OR、NOT

三、结果排序

ORDER BY 字段名 [DESC] 列在前面的记录:TOP N

四、多表查询:超联接查询 内部联接:INNER JOIN 左联接:LEFT JOIN 右联接:RIGHT JOIN 第四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第5讲 查询(2)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掌握查询中如何进行计算。2.掌握一定的函数。 技能(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在查询中计算 2.掌握常用函数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计算得到自己希望的查询,以及掌握常用函数是重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20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5.1、在查询中进行计算

一、了解查询计算功能

预定义计算:SUM、AVG、COUNT、MAX、MIN 用户自定义计算:各种表达式

二、自定义计算

三、总计查询

1、添加计算字段:

2、分组总计查询:GROUP BY

3、新字段命名: AS

4、用新字段设置查询条件:HAVING 逻辑表达式 5.2、创建交叉表查询

一、认识交叉表查询 行标题、列标题、值、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二、创建交叉表查询

1、单一表交叉查询:向导、设计器

21

2、多表交叉查询:设计器 5.3、创建参数查询

由用户输入查询条件后,再进行查询

一、单参数查询:准则中输入[XXXXXX]

二、多参数查询:多字段准则中输入[XXXXXX] 5.4、创建操作查询

一、生成表查询 SELECT * INTO 表名

二、删除查询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三、更新查询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名=表达式 WHERE 条件

四、追加查询

INSERT INTO 表名 SELECT…… 课后小结:

22

第6讲 查询(3)

知识目标:

1.学会创建SQL查询 技能(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使用SQL修改查询中的准则 2. 创建SQL查询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用准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23 第一课时:

6.1、创建SQL查询

一、使用SQL修改查询中的准则

二、创建SQL查询 6.2、操作已创建的查询

一、运行已创建的查询

二、编辑查询中的字段

三、编辑查询中的数据源

四、调整查询的列宽

五、排序查询的结果 6.3、试题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24

第7讲 窗体(1)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窗体的作用 掌握窗体的建立方法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窗体的2种建立方法 学会使用窗体 教学难点:

如何建立自己需要的窗体是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2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7.1、认识窗体

1、窗体是数据库中的一种对象。

2、窗体的作用: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或命令,显示表或查询中的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修改数据。

3、窗体中的两类信息:提示信息、数据信息。

一、窗体的组成与结构——节

1、主 体 节:显示数据信息和安放控件。

2、窗体页眉:显示窗体的标题、使用说明……

3、窗体页脚:显示对所有记录都要显示的内容、使用命令的操作……

4、页面页眉:打印时的页头信息。

5、页面页脚:打印时的页脚信息。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二、窗体的类型

1、纵栏式窗体:P141——图4.3

2、表格式窗体:P141——图4.4

26

3、数据表窗体:P141——图4.5

4、主/子窗体:P142——图4.6

5、图表窗体:P142——图4.7

6、数据透视表窗体:P143——图4.8

三、窗体的视图

设计视图、窗体视图、数据表视图 7.2、创建窗体

一、自动创建窗体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自动创建窗体:纵栏式|自动创建窗体:表格式|自动创建窗体:数据表 ;确定

二、使用窗体向导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窗体向导 或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单一表窗体

一对多窗体:子窗体、链接窗体

三、使用数据透视表向导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数据透视表向导 数据透视表的调整与设置 第四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27 第五课时:

四、使用图表向导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图表向导 图表的调整与设置 第六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七课时: 7.3、自定义窗体

一、工具箱的使用

工具箱的打开与关闭、工具箱的移动与锁定

二、窗体、控件与控件的使用

1、窗体:页眉/页脚的设置、大小的调整……

2、标签控件:用于显示说明性文本,不显示字段或表达式的数值。

3、文本框控件:用于输入或编辑字段数据。分为结合型(从表、查询或SQL语言中获得所需内容)、非结合型(不链接到某一字段,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或接收用户输入数据)、计算型(显示表达式的结果)

4、复选框、切换按钮、选项按钮:显示表或查询中的“是/否”、“真/假”、“On/Off”的值

5、选项组控件:多个复选框或选项按钮的组合。

6、列表框与组合框:值取自某固定内容的数据。

28

7、命令按钮:执行某项操作或某些操作

8、选项卡:将窗体分成多页

9、图像:

三、窗体和控件属性

属性决定窗体或控件的结构和外观特性、窗体和控件都有各自的属性。 利用工具栏中的属性按钮或双击某一对象,可打开属性窗口进行设置。

1、常用格式属性:

控件格式属性:标题、字体、字形、字号、对齐方式、颜色…… 窗体格式属性:大小、边框、颜色、特殊效果…… 第八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九课时:

2、常用的数据属性

控件数据属性:数据来源、输入掩码、有效性规则、有效性文本…… 窗体数据属性:记录源、排序依据、允许编辑、数据入口……

3、常用的其他属性 ***名称***、

控件其他属性:状态栏文字、自动TAB键、控件提示文本…… 窗体其他属性:独占方式、弹出方式、循环……

29

四、窗体和控件的事件

1、键盘事件:键按下、键释放、击键

2、鼠标事件:单击、双击、鼠标按下、鼠标移动、鼠标释放

3、对象事件:获得焦点、失去焦点、更新前、更新后、更改

4、窗口事件:打开、关闭、加载

5、操作事件:删除、插入前、插入后、成为当前、不在列表中、确认删除前、确认删除后 第十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30

第8讲 窗体(2)

知识目标:

学会窗体的美化和设计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和修改窗体格式 教学难点: 选中工具的使用。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1 8.1、美化窗体

一、自动套用格式

二、窗体的属性

三、添加当前日期和时间

四、格式调整: 对齐方式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32

第9讲 报表(1)

知识目标: 报表的定义和组成。 简单报表的建立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2种方法建立报表 建立报表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建立报表过程中各种选项的选择及作用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3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9.1、报表的定义与组成

一、报表的作用

是Acce中的对象,根据指定规则打印输出格式化的数据信息.功能:呈现格式化的数据;分组组织数据,进行汇总;可以包含子报表及图表数据;可以打印输出标签、发标、订票和信封等多种样式报表;可以进行计数、求平均、求和等统计计算;可以嵌入图像或图片来丰富数据显示。

二、报表的视图

设计视图:用于创建和编辑报表的结构。

打印预览视图:用于查看报表的页面数据输出形态。 版面预览视图:用于查看报表的版面设置。

三、报表的组成

报表页眉、页面页眉、主体、页面页脚、报表页脚

四、报表设计区 节:

报表页眉节:在多页报表和第一页上,一般是打印报表的标题。 页面页眉节:每一页的顶端,显示表头信息。

组 页眉 节:数据分组时使用,显示一组数据中的共同信息。

34 主 体 节:用来处理每条纪录,其字段数据均须通过文本框或其他控件绑定显示。 组 页脚 节:数据分组时使用,显示一组数据的统计数据。 页面页脚节:页面的底部,显示一页数据的统计数据、页码等。 报表页脚节:报表最后一页上显示,显示所有数据的统计数据等信息。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9.2、报表的分类

由主体节数据排列方式和显示位置分:

一、纵栏式报表

也称窗体报表,一条记录的各字段垂直方向排列。

二、表格式报表

三、图表报表

四、标签报表 9.3、创建报表

一、使用“自动报表”创建报表

1、创建纵栏式报表

2、创建表格式报表

二、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35 纵栏式报表、表格式报表、两端对齐、分组报表、一对多报表

三、使用“图表向导”创建报表 第四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五课时:

四、使用“标签向导”创建报表

五、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

1、认识节:显示/隐藏节、节高度的调整

2、报表记录源:填加/更改记录源

3、填加标签和文本框

4、加入线条、矩形 9.4、编辑报表

一、设置报表格式 自动套用格式

二、添加背景图案 报表属性 ;格式 ;图片 设置图片格式

三、添加日期和时间

1、插入菜单 ;日期和时间

36

2、使用文本框

四、添加分页符和页码

1、插入菜单 ;页码

2、使用文本框 第六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七课时:

五、使用节 设置节的颜色

六、绘制线条和矩形

1、加入线条、矩形

2、设置线条、矩形的格式 课后小结:

37

第10讲 报表(2)

知识目标:

掌握报表的排序和分组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报表的排序和分组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0.1、报表排序和分组

一、记录排序

38

1、在向导中设置排序

2、视图菜单 ;排序与分组 或 工具栏 ; 按钮

二、记录分组

1、在向导中设置分组

2、在排序的基础上设置分组选项

3、一对多报表 10.2、使用计算控件

一、添加计算控件

文本框属性 ;按件来源 ;编辑表达式

二、报表统计计算

位置:组页脚、页面页脚、报表页脚 方法:文本框属性 ;按件来源 ;编辑表达式 10.3、创建子报表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一、在已有的报表中创建子报表

*工具箱中向导按钮已按下* ;工具箱 按钮 ;在已有的报表中单击 ;子报表向导 ;使用现有的表或查询

二、将已有的报表添加到其他报表中创建子报表

39 *工具箱中向导按钮已按下* ;工具箱 按钮 ;在已有的报表中单击 ;子报表向导 ;使用现有的报表或窗体

三、链接主报表和子报表

*工具箱中向导按钮不按下* ;工具箱 按钮 ;在已有的报表中拖拽出一个矩形区域 ;属性窗口中设置绑定对象为一个报表 10.4、创建多列报表

1、创建普通报表(通常为列表式)

2、在“文件”菜单的“页面设置”中设置列数 10.5、设计复杂的报表 报表属性、节属性

10.6、预览、打印和保存报表 报表的打印预览 窗体的打印预览 第四课时: 课后小结:

40

推荐第2篇:ACCESS数据库教案

第知识目标:

1讲 查询(1)

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简单查询的建立方法等。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查询的作用和建立方法 简单查询的使用。 教学难点:

如何设定查询准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4.1、SQL基本命令

一、简介

1、SQL——Structure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应用广泛的数据库查询语言。

2、SQL的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二、基本语句

SELECT [TOP N [PERCENT]] [DISTINCT] [INTO ] FROM WHERE GROUP BY HAVING ORDER BY 4.2、认识查询

一、查询的功能

选择字段、选择记录、编辑记录、实现计算、建立新表、建立基于查询的报表和窗

二、查询的类型

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生成表、更新、删除、追加)、SQL查询 4.3、数值与数值运算

一、常量:表示一个固定的、不变的量。P255 表8.2

1、数字型:100、-15.2、0、2.58E+20

2、文本型:“ABCD”、“张三”、“计算机”、“1234”

3、日期/时间型:#2005/10/20# #10:25:30# #2005-10-10 13:25:20#

4、布尔型:True、False

二、变量:表示一个随时可变的量,表示为一个名字。

1、内存变量:

2、字段变量: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三、表达式与运算符

1、数值表达式:+、-、*、/、\\、^、()、Mod

2、字符表达式:+

3、日期/时间表达式:+、-

4、关系表达式:=、、>、>=、

5、逻辑表达式:Not、And、Or

6、特殊运算符:IN、BETWEEN、LIKE、IS NULL、IS NOT NULL

四、函数

1、数值函数:ABS、INT、SQR、SGN 2

2、字符函数:SPACE、STRING、LEFT、RIGHT、LEN、LTRIM、RTRIM、TRIM、MID

3、日期时间函数:DATE()、DAY()、MONTH()、YEAR()、WEEKDAY()、HOUR()

4、统计函数:SUM、AVG、COUNT、MAX、MIN 4.4、创建选择查询

一、创建不带条件的查询

1、使用查询向导:[查询] ; ;简单查询向导 或[查询] ;

2、使用设计视图:[查询] ; ;设计视图 或[查询] ;

3、运行查询:双击查询

4、修改查询:在设计视图中修改、编辑SQL语句

二、创建带条件的查询 WHERE、AND、OR、NOT

三、结果排序

ORDER BY 字段名 [DESC] 列在前面的记录:TOP N

四、多表查询:超联接查询 内部联接:INNER JOIN 左联接:LEFT JOIN 右联接:RIGHT JOIN 第四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第2讲 查询(2)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掌握查询中如何进行计算。 掌握一定的函数。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查询中计算 掌握常用函数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计算得到自己希望的查询,以及掌握常用函数是重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5.1、在查询中进行计算

一、了解查询计算功能

预定义计算:SUM、AVG、COUNT、MAX、MIN 用户自定义计算:各种表达式

二、自定义计算

三、总计查询

1、添加计算字段:

2、分组总计查询:GROUP BY

3、新字段命名: AS

4、用新字段设置查询条件:HAVING 逻辑表达式 5.2、创建交叉表查询

一、认识交叉表查询 行标题、列标题、值、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二、创建交叉表查询

1、单一表交叉查询:向导、设计器

2、多表交叉查询:设计器 5.3、创建参数查询

由用户输入查询条件后,再进行查询

一、单参数查询:准则中输入[XXXXXX]

二、多参数查询:多字段准则中输入[XXXXXX] 5.4、创建操作查询

一、生成表查询 SELECT * INTO 表名

二、删除查询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三、更新查询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名=表达式 WHERE 条件

四、追加查询

INSERT INTO 表名 SELECT…… 课后小结:

第3讲 查询(3)

知识目标: 学会创建SQL查询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使用SQL修改查询中的准则 2. 创建SQL查询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用准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6.1、创建SQL查询

一、使用SQL修改查询中的准则

二、创建SQL查询 6.2、操作已创建的查询

一、运行已创建的查询

二、编辑查询中的字段

三、编辑查询中的数据源

四、调整查询的列宽

五、排序查询的结果 6.3、试题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第4讲 窗体(1)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窗体的作用 掌握窗体的建立方法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窗体的2种建立方法 学会使用窗体 教学难点:

如何建立自己需要的窗体是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7 7.1、认识窗体

1、窗体是数据库中的一种对象。

2、窗体的作用: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或命令,显示表或查询中的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修改数据。

3、窗体中的两类信息:提示信息、数据信息。

一、窗体的组成与结构——节

1、主 体 节:显示数据信息和安放控件。

2、窗体页眉:显示窗体的标题、使用说明……

3、窗体页脚:显示对所有记录都要显示的内容、使用命令的操作……

4、页面页眉:打印时的页头信息。

5、页面页脚:打印时的页脚信息。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二、窗体的类型

1、纵栏式窗体:P141——图4.3

2、表格式窗体:P141——图4.4

3、数据表窗体:P141——图4.5

4、主/子窗体:P142——图4.6

5、图表窗体:P142——图4.7

6、数据透视表窗体:P143——图4.8

三、窗体的视图

设计视图、窗体视图、数据表视图 7.2、创建窗体

一、自动创建窗体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自动创建窗体:纵栏式|自动创建窗体:表格式|自动创建窗体:数据表 ;确定

二、使用窗体向导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窗体向导 或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单一表窗体

一对多窗体:子窗体、链接窗体

三、使用数据透视表向导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数据透视表向导 数据透视表的调整与设置 第四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五课时:

四、使用图表向导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图表向导 图表的调整与设置 第六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七课时: 7.3、自定义窗体

一、工具箱的使用

工具箱的打开与关闭、工具箱的移动与锁定

二、窗体、控件与控件的使用

1、窗体:页眉/页脚的设置、大小的调整……

2、标签控件:用于显示说明性文本,不显示字段或表达式的数值。

3、文本框控件:用于输入或编辑字段数据。分为结合型(从表、查询或SQL语言中获得所需内容)、非结合型(不链接到某一字段,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或接收用户输入数据)、计算型(显示表达式的结果)

4、复选框、切换按钮、选项按钮:显示表或查询中的“是/否”、“真/假”、“On/Off”的值

5、选项组控件:多个复选框或选项按钮的组合。

6、列表框与组合框:值取自某固定内容的数据。

7、命令按钮:执行某项操作或某些操作

8、选项卡:将窗体分成多页

9、图像:

三、窗体和控件属性

属性决定窗体或控件的结构和外观特性、窗体和控件都有各自的属性。 利用工具栏中的属性按钮或双击某一对象,可打开属性窗口进行设置。

1、常用格式属性:

控件格式属性:标题、字体、字形、字号、对齐方式、颜色…… 窗体格式属性:大小、边框、颜色、特殊效果…… 第八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九课时:

2、常用的数据属性

控件数据属性:数据来源、输入掩码、有效性规则、有效性文本…… 窗体数据属性:记录源、排序依据、允许编辑、数据入口……

3、常用的其他属性 ***名称***、

控件其他属性:状态栏文字、自动TAB键、控件提示文本…… 窗体其他属性:独占方式、弹出方式、循环……

四、窗体和控件的事件

1、键盘事件:键按下、键释放、击键

2、鼠标事件:单击、双击、鼠标按下、鼠标移动、鼠标释放

3、对象事件:获得焦点、失去焦点、更新前、更新后、更改

4、窗口事件:打开、关闭、加载

5、操作事件:删除、插入前、插入后、成为当前、不在列表中、确认删除前、确认删除后 第十课时:练习

10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第5讲 窗体(2)

知识目标:

学会窗体的美化和设计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和修改窗体格式 教学难点: 选中工具的使用。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8.1、美化窗体

一、自动套用格式

二、窗体的属性

三、添加当前日期和时间

四、格式调整: 对齐方式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推荐第3篇:ACCESS教案doc

衡水科技工程技术学校

科目:班级: 教师:

教 案

ACCESS

2009级升学班1,2010电高1.2

姚焕芝 第1讲 数据库基础知识

知识目标:

了解数据库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认识ACCESS的界面和基本工具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概念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授法、讨论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1、Acce界面使用

一、Acce的启动与退出

二、菜单栏

三、工具栏

四、主要特点和功能

五、打开数据库 1.2、数据库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1、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包括“数据内容”和“数据形式”两个方面

2、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即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出对人有用的数据的过程。

二、计算机数据管理:

1、利用计算机设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2、发展过程: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

三、数据库系统

1、数据库的概念

2 数据:

数据库: (Data Base)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结构化的相关数据集合。它不公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还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出来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应用软件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

数据库系统:(DBS)引进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和信息资源共享的便利手段。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DBA)、用户。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3、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

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库建立和维护、数据通信接口

组成:数据定义语言及翻译处理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或解释)程序、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实用程序 第二课时:练习课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四、数据模型:

1、实体描述:

实体: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实体的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

实体型:属性的集合表示一种实体的类型。 实体集:同类型的实体的集合。

2、实体间联系及种类:

一对

一、一对多、多对多(处理时要拆分成两个一对多的联系,建立一个中间表)

3、数据模型简介: 层次、网状、关系

3 第四课时:练习课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1.3、关系数据库

一、关系模型

1、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在Acce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个“表”,每一个都具有一个表名。

2、关系模式:对关系和描述。用文字将表名及表中所包含的属性名一一列出。

3、元组:二维表中水平方向的行。

4、属性: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

5、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6、关键字: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其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

7、外部关键字:如果一个表中的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而是另外一个表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这个字段就被称为外部关键字。

二、关系的特点

1、关系必须规范化

2、在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属性名

3、关系中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元组

4、在一个关系中元组的次序无关紧要

5、在一个关系中列的次序无关紧要

三、关系运算

1、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

2、专门的关系运算:

选择: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 投影: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 联接:关系的横向结合。

等值联接:按照字段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联接。 自然联接: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联接。 1.4、数据库设计基础

一、设计原则

二、设计步骤

三、设计过程 课后小结:

第2讲 数据库和表(1)

知识目标:

掌握数据库建立的基本方法。 了解数据库中常用的数据类型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数据库

多种数据类型的掌握 教学难点:

数据类型十分抽象,是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授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1、创建数据库和使用

一、设计数据库

二、创建空数据库

三、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四、打开和关闭数据库 2.2、建立表

一、Acce数据类型

1、文本数据类型:可输入各种类型的字符,最长可输入255个字符。

2、备注数据类型:与文本型相似,最长可输入64000个字符。

3、数字数据类型:只能输入0~9,小数点,正、负号(+、-) 可细分为:字节、整型、长整型、单精度型、双精度型(P41表2.3)

4、日期/时间数据类型:可存储日期、时间、日期时间,宽度8字节

5、货币数据类型:等价于双精度数据类型,可自动加入美元符号、千分位隔点,并自动设置2位小数。

6、自动编号数据类型:

1、

2、3……,Acce自动插入一个唯一的顺序号。占4字节空间。

7、是/否数据类型:Yes/No、Ture/False、On/Off 占一个字节。

8、OLE对象数据类型:OLE——对象的联接与嵌入。用于插入一个独立的文件,如:图片、声音、Word文档等。

9、超级链接数据类型:链接到一个文件存放的位置、一个网络中的文件地址、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一个数据库中的对象

10、查询向导数据类型:从已有的表或查询中查阅数据列表;或存储一组不可更改的固定值的列表

第二课时:练习课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二、建立表结构

1、使用“数据表”视图:只能设置字段名,不能设置其他属性。数据库窗口 ;表 ; ;新建表对话框 ;数据表视图 或 数据库窗口 ;表 ; 双击 鼠标双击各字段名 ;手工输入新的字段名 保存 ;选择存放位置 ;给新表命名

2、使用“设计”视图:可设置字段的所有属性

数据库窗口 ;表 ; ;新建表对话框 ;设施视图 或 数据库窗口 ;表 ; 双击 ;表设计器视图 输入字段名 ;设置各种属性 保存 ;选择存放位置 ;给新表命名

3、使用“表向导”:

数据库窗口 ;表 ; ;新建表对话框 ;表向导 或 数据库窗口 ;表 ; 双击 ;表向导 选择所要的字段 ;保存 第四课时:

三、输入数据

1、常用数据类型的输入

2、OLE对象数据类型的输入

3、超级链接数据类型的输入

四、获取外部数据

1、“文件”菜单 ;“获取外部数据” ;“导入” 或 数据库窗口 ;表 ; ;新建表对话框 ;导入表

2、选择数据源类型 ;找到数据源文件 ;设置字段名和索引 ;设置主键 ;命名表

五、字段属性的设置:(在设计视图中完成)

1、字段大小:

2、格式:决定数据的打印方式和屏幕显示方式。数字格式、日期时间格式

3、默认值:插入一条新记录时自动用默认值添加字段值

4、有效性规则:设置字段的取值范围

5、有效性文本:违反有效性规则时的提示信息

6、输入掩码:设置字段的输入和显示格式。P62表2.8

7、索引、主键:

六、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1、表之间关系的概念:Acce中通常为一对多联系。一方表称为主表,多方表称为相关表

2、参照完整性:

3、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分析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系,为主表设置主键

数据库工具栏 ; ;打开关系窗口 ;添加存在关系的表 ;从主表中拖动主键到相关的的相关字段上 ;设置关系类型和参照完整性

联接类型:内部联接、左联接、右联接

4、删除关系:

选择关系连线,按“Delete”键 或 快捷菜单中“删除关系” 课后小结:

第3讲 数据库和表(2)

知识目标:

掌握表的各种建立方法和其他基本操作。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表的3种常用建立方法。 掌握表的修改和编辑,数据的输入 教学难点:

字段设计和索引的概念是本节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讨论法,自学法,讲授法,练习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1、维护表

一、打开和关闭表

1、打开表:单击数据库窗口 按钮 或 双击表名

2、关闭表:

二、修改表结构

选中要修改的表,单击 按钮,进入表设计器视图。操作方法同建立表。 可进行字段的增加、修改、删除,重新设置字段的属性,重新设置主键……

三、编辑表的内容

1、定位记录:对记录内容进行修改时,首先要将记录指针定位到要修改的记录上。使用记录号定位:

使用快捷键定位:P69表2.9

2、选择记录:鼠标操作与键盘操作 选择字段范围

8 选择一列或多列

选择一条记录、多条记录或所有记录

3、添加记录:

4、删除记录:

5、修改数据:

6、复制数据: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四、调整表的外观

1、改变字段次序

2、调整字段显示宽度和高度

3、隐藏列和显示列

4、冰结列

5、设置数据表格式

6、改变字体显示 3.2、操作表

一、查找数据

1、查找指定内容:

2、查找空值:Null

3、查找空字符串:“”

二、替换数据

1、替换指定内容:

2、更改默认设置:

三、排序记录

1、排序规则: 数字型: 日期型: 文本型:

备注型、OLE对象、超级链接型不能排序

2、按一个字段排序

3、按多个字段排序

记录菜单 ;筛选 ;高级筛选/排序

四、筛选记录

1、按选定内容筛选

2、按窗体筛选

3、内容排除筛选

4、按筛选目标筛选

5、高级筛选 第四课时:练习课后小结:

第4讲 查询(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简单查询的建立方法等。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查询的作用和建立方法 简单查询的使用。 教学难点:

如何设定查询准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4.1、SQL基本命令

一、简介

1、SQL——Structure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应用广泛的数据库查询语言。

2、SQL的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二、基本语句

SELECT [TOP N [PERCENT]] [DISTINCT] [INTO ] FROM WHERE GROUP BY HAVING ORDER BY 4.2、认识查询

一、查询的功能

选择字段、选择记录、编辑记录、实现计算、建立新表、建立基于查询的报表和窗

二、查询的类型

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生成表、更新、删除、追加)、SQL查询

11 4.3、数值与数值运算

一、常量:表示一个固定的、不变的量。P255 表8.2

1、数字型:100、-15.2、0、2.58E+20

2、文本型:“ABCD”、“张三”、“计算机”、“1234”

3、日期/时间型:#2005/10/20# #10:25:30# #2005-10-10 13:25:20#

4、布尔型:True、False

二、变量:表示一个随时可变的量,表示为一个名字。

1、内存变量:

2、字段变量: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三、表达式与运算符

1、数值表达式:+、-、*、/、\、^、()、Mod

2、字符表达式:+

3、日期/时间表达式:+、-

4、关系表达式:=、、>、>=、

5、逻辑表达式:Not、And、Or

6、特殊运算符:IN、BETWEEN、LIKE、IS NULL、IS NOT NULL

四、函数

1、数值函数:ABS、INT、SQR、SGN

2、字符函数:SPACE、STRING、LEFT、RIGHT、LEN、LTRIM、RTRIM、TRIM、MID

3、日期时间函数:DATE()、DAY()、MONTH()、YEAR()、WEEKDAY()、HOUR()

4、统计函数:SUM、AVG、COUNT、MAX、MIN 4.4、创建选择查询

一、创建不带条件的查询

1、使用查询向导:[查询] ; ;简单查询向导 或[查询] ;

2、使用设计视图:[查询] ; ;设计视图 或[查询] ;

3、运行查询:双击查询

4、修改查询:在设计视图中修改、编辑SQL语句

二、创建带条件的查询 WHERE、AND、OR、NOT

三、结果排序

12 ORDER BY 字段名 [DESC] 列在前面的记录:TOP N

四、多表查询:超联接查询 内部联接:INNER JOIN 左联接:LEFT JOIN 右联接:RIGHT JOIN 第四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第5讲 查询(2)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掌握查询中如何进行计算。 掌握一定的函数。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查询中计算 掌握常用函数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计算得到自己希望的查询,以及掌握常用函数是重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5.1、在查询中进行计算

一、了解查询计算功能

预定义计算:SUM、AVG、COUNT、MAX、MIN 用户自定义计算:各种表达式

二、自定义计算

三、总计查询

1、添加计算字段:

2、分组总计查询:GROUP BY

3、新字段命名: AS

4、用新字段设置查询条件:HAVING 逻辑表达式 5.2、创建交叉表查询

一、认识交叉表查询

14 行标题、列标题、值、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二、创建交叉表查询

1、单一表交叉查询:向导、设计器

2、多表交叉查询:设计器 5.3、创建参数查询

由用户输入查询条件后,再进行查询

一、单参数查询:准则中输入[XXXXXX]

二、多参数查询:多字段准则中输入[XXXXXX] 5.4、创建操作查询

一、生成表查询 SELECT * INTO 表名

二、删除查询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三、更新查询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名=表达式 WHERE 条件

四、追加查询

INSERT INTO 表名 SELECT…… 课后小结:

第6讲 查询(3)

知识目标: 学会创建SQL查询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使用SQL修改查询中的准则 2. 创建SQL查询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用准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6.1、创建SQL查询

一、使用SQL修改查询中的准则

二、创建SQL查询 6.2、操作已创建的查询

一、运行已创建的查询

二、编辑查询中的字段

三、编辑查询中的数据源

四、调整查询的列宽

五、排序查询的结果 6.3、试题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第7讲 窗体(1)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窗体的作用 掌握窗体的建立方法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窗体的2种建立方法 学会使用窗体 教学难点:

如何建立自己需要的窗体是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7.1、认识窗体

1、窗体是数据库中的一种对象。

2、窗体的作用: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或命令,显示表或查询中的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修改数据。

3、窗体中的两类信息:提示信息、数据信息。

一、窗体的组成与结构——节

1、主 体 节:显示数据信息和安放控件。

2、窗体页眉:显示窗体的标题、使用说明……

3、窗体页脚:显示对所有记录都要显示的内容、使用命令的操作……

4、页面页眉:打印时的页头信息。

5、页面页脚:打印时的页脚信息。第二课时:练习

17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二、窗体的类型

1、纵栏式窗体:P141——图4.3

2、表格式窗体:P141——图4.4

3、数据表窗体:P141——图4.5

4、主/子窗体:P142——图4.6

5、图表窗体:P142——图4.7

6、数据透视表窗体:P143——图4.8

三、窗体的视图

设计视图、窗体视图、数据表视图 7.2、创建窗体

一、自动创建窗体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自动创建窗体:纵栏式|自动创建窗体:表格式|自动创建窗体:数据表 ;确定

二、使用窗体向导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窗体向导 或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单一表窗体

一对多窗体:子窗体、链接窗体

三、使用数据透视表向导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数据透视表向导 数据透视表的调整与设置 第四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五课时:

四、使用图表向导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图表向导 图表的调整与设置 第六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七课时: 7.3、自定义窗体

一、工具箱的使用

18 工具箱的打开与关闭、工具箱的移动与锁定

二、窗体、控件与控件的使用

1、窗体:页眉/页脚的设置、大小的调整……

2、标签控件:用于显示说明性文本,不显示字段或表达式的数值。

3、文本框控件:用于输入或编辑字段数据。分为结合型(从表、查询或SQL语言中获得所需内容)、非结合型(不链接到某一字段,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或接收用户输入数据)、计算型(显示表达式的结果)

4、复选框、切换按钮、选项按钮:显示表或查询中的“是/否”、“真/假”、“On/Off”的值

5、选项组控件:多个复选框或选项按钮的组合。

6、列表框与组合框:值取自某固定内容的数据。

7、命令按钮:执行某项操作或某些操作

8、选项卡:将窗体分成多页

9、图像:

三、窗体和控件属性

属性决定窗体或控件的结构和外观特性、窗体和控件都有各自的属性。 利用工具栏中的属性按钮或双击某一对象,可打开属性窗口进行设置。

1、常用格式属性:

控件格式属性:标题、字体、字形、字号、对齐方式、颜色…… 窗体格式属性:大小、边框、颜色、特殊效果…… 第八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九课时:

2、常用的数据属性

控件数据属性:数据来源、输入掩码、有效性规则、有效性文本…… 窗体数据属性:记录源、排序依据、允许编辑、数据入口……

3、常用的其他属性 ***名称***、

控件其他属性:状态栏文字、自动TAB键、控件提示文本…… 窗体其他属性:独占方式、弹出方式、循环……

四、窗体和控件的事件

1、键盘事件:键按下、键释放、击键

2、鼠标事件:单击、双击、鼠标按下、鼠标移动、鼠标释放

3、对象事件:获得焦点、失去焦点、更新前、更新后、更改

4、窗口事件:打开、关闭、加载

5、操作事件:删除、插入前、插入后、成为当前、不在列表中、确认删除前、确认删除后 第十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第8讲 窗体(2)

知识目标:

学会窗体的美化和设计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和修改窗体格式 教学难点: 选中工具的使用。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8.1、美化窗体

一、自动套用格式

二、窗体的属性

三、添加当前日期和时间

四、格式调整: 对齐方式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21

第9讲 报表(1)

知识目标:

报表的定义和组成。 简单报表的建立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2种方法建立报表 建立报表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建立报表过程中各种选项的选择及作用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9.1、报表的定义与组成

一、报表的作用

是Acce中的对象,根据指定规则打印输出格式化的数据信息.功能:呈现格式化的数据;分组组织数据,进行汇总;可以包含子报表及图表数据;可以打印输出标签、发标、订票和信封等多种样式报表;可以进行计数、求平均、求和等统计计算;可以嵌入图像或图片来丰富数据显示。

二、报表的视图

设计视图:用于创建和编辑报表的结构。

打印预览视图:用于查看报表的页面数据输出形态。 版面预览视图:用于查看报表的版面设置。

三、报表的组成

报表页眉、页面页眉、主体、页面页脚、报表页脚

22

四、报表设计区 节:

报表页眉节:在多页报表和第一页上,一般是打印报表的标题。 页面页眉节:每一页的顶端,显示表头信息。

组 页眉 节:数据分组时使用,显示一组数据中的共同信息。

主 体 节:用来处理每条纪录,其字段数据均须通过文本框或其他控件绑定显示。 组 页脚 节:数据分组时使用,显示一组数据的统计数据。 页面页脚节:页面的底部,显示一页数据的统计数据、页码等。 报表页脚节:报表最后一页上显示,显示所有数据的统计数据等信息。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9.2、报表的分类

由主体节数据排列方式和显示位置分:

一、纵栏式报表

也称窗体报表,一条记录的各字段垂直方向排列。

二、表格式报表

三、图表报表

四、标签报表 9.3、创建报表

一、使用“自动报表”创建报表

1、创建纵栏式报表

2、创建表格式报表

二、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纵栏式报表、表格式报表、两端对齐、分组报表、一对多报表

三、使用“图表向导”创建报表 第四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五课时:

四、使用“标签向导”创建报表

五、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

1、认识节:显示/隐藏节、节高度的调整

23

2、报表记录源:填加/更改记录源

3、填加标签和文本框

4、加入线条、矩形 9.4、编辑报表

一、设置报表格式 自动套用格式

二、添加背景图案 报表属性 ;格式 ;图片 设置图片格式

三、添加日期和时间

1、插入菜单 ;日期和时间

2、使用文本框

四、添加分页符和页码

1、插入菜单 ;页码

2、使用文本框 第六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七课时:

五、使用节 设置节的颜色

六、绘制线条和矩形

1、加入线条、矩形

2、设置线条、矩形的格式 课后小结:

24

第10讲 报表(2)

知识目标:

掌握报表的排序和分组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报表的排序和分组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0.1、报表排序和分组

一、记录排序

1、在向导中设置排序

2、视图菜单 ;排序与分组 或 工具栏 ; 按钮

二、记录分组

1、在向导中设置分组

2、在排序的基础上设置分组选项

3、一对多报表 10.2、使用计算控件

一、添加计算控件

文本框属性 ;按件来源 ;编辑表达式

二、报表统计计算

位置:组页脚、页面页脚、报表页脚 方法:文本框属性 ;按件来源 ;编辑表达式 10.3、创建子报表 第二课时:练习

25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一、在已有的报表中创建子报表

*工具箱中向导按钮已按下* ;工具箱 按钮 ;在已有的报表中单击 ;子报表向导 ;使用现有的表或查询

二、将已有的报表添加到其他报表中创建子报表

*工具箱中向导按钮已按下* ;工具箱 按钮 ;在已有的报表中单击 ;子报表向导 ;使用现有的报表或窗体

三、链接主报表和子报表

*工具箱中向导按钮不按下* ;工具箱 按钮 ;在已有的报表中拖拽出一个矩形区域 ;属性窗口中设置绑定对象为一个报表 10.4、创建多列报表

1、创建普通报表(通常为列表式)

2、在“文件”菜单的“页面设置”中设置列数 10.5、设计复杂的报表 报表属性、节属性

10.6、预览、打印和保存报表 报表的打印预览 窗体的打印预览 第四课时: 课后小结:

26

推荐第4篇:ACCESS第一课电子教案

第一课 认识ACCESS 教学要点:

1. 了解数据库基本概念 2. ACCESS的操作环境 3. 如何创建一个数据库

一、基本概念

1、数据库:指一群有组织、有系统的数据集合,是保存数据的地方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用来操作和管理数据的软件

3、两者之间的关系:数据库是保存数据的实体,用户须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才能访问及更新数据库

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分类

数据库管理系统可分为:

1、层次:

2、网状:

3、关系:

关系型数据库是目前最常用的数据库类型,它是以二维矩阵来保存数据的,保存在行、列里的数据必会有所“关系”,保存数据的表称为“数据表”。关系型数据库有:ACCESS、FOXBASS、FOXPRO、

4、面向对象:

三、二维表中的一些名词

1、关系:二维表

2、元组:记录

3、属性:字段

在关系表中不允许出现两个完全相同的元组

四、ACCESS的用途

ACCESS就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用途就是有效的管理数据

1、有组织的保存数据

2、方便输入数据的操作界面

3、查询想要的信息

4、打印数据库报表

5、有效的分析数据

6、与WWW网页结合

7、连接大型数据库

五、ACCESS的操作环境

1、ACCESS的界面

2、创建一个新数据库

3、数据库的七大对象与组介绍

六、数据表的建立

1、创建一个数据表:表使用设计器创建表设计

2、定义字段,字段的类型

七、设置主键和索引

1、主键的含义:是一笔记录的代表,需具备唯一性和代表性。设置的目的是排序

2、索引的含义:系统搜索或排序的依据

3、主键和索引的设置方法

作业:

用ACCESS建立一个学生档案表和销售表

推荐第5篇:ACCESS答案

打开考生文件夹中\"TEST.MDB\"数据库, 数据库包括\"院系\"、\"学生\"和\"成绩\"表,表的所有字段均用汉字来命名以表示其意义。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

1.基于\"学生\"表,查询所有女学生的名单,要求输出学号、姓名,查询保存为\"CX1\";

2.基于\"院系\"、\"学生\"、\"成绩\"表,查询各院系男女学生成绩合格(\"成绩\"大于等于60分且\"选择\"得分大于等于24分)的人数,要求输出院系名称、性别、人数,查询保存为\"CX2\";

3.保存数据库\"TEST.MDB\"。

1.基于\"学生\"表,查询所有\"1991-7-1\"及其以后出生的学生名单,要求输出学号、姓名,查询保存为\"CX1\";

2.基于\"院系\"、\"学生\"、\"成绩\"表,查询各院系学生成绩的均分,要求输出院系代码、院系名称、成绩均分,查询保存为\"CX2\";

3.保存数据库\"TEST.MDB\"

1.基于\"学生\"表,

查询所有籍贯为\"山东\"的学生名单,要求输出学号、姓名,查询保存为\"CX1\";

2.基于\"院系\"、\"学生\"、\"成绩\"表,查询各院系男女学生\"成绩\"的均分,要求输出院系代码、院系名称、性别、成绩均分,查询保存为\"CX2\";3.保存数据库\"TEST.MDB\"。

1.基于\"学生\"、\"成绩\"表,查询所有成绩合格(\"成绩\"大于等于60分且\"选择\"得分大于等于24分)的学生成绩,要求输出学号、姓名、成绩,查询保存为\"CX1\";

2.基于\"院系\"、\"学生\"表,查询各院系男女学生人数,要求输出院系代码、院系名称、性别和人数,查询保存为\"CX2\";

3.保存数据库\"TEST.MDB\"。

1.基于\"学生\"、\"成绩\"表,查询所有成绩优秀(\"成绩\"大于等于85分且\"选择\"大于等于35分)的学生名单,要求输出学号、姓名、成绩,查询保存为\"CX1\";

2.基于\"院系\"、\"学生\"表,查询各院系每个专业学生人数,要求输出院系代码、院系名称、专业代码和人数,查询保存为\"CX2\";

3.保存数据库\"TEST.MDB\"。

1.基于\"学生\"、\"院系\"表,查询所有\"文学院\"学生名单,要求输出学号、姓名,查询保存为\"CX1\";

2.基于\"院系\"、\"学生\"、\"成绩\"表,查询各院系成绩合格(\"成绩\"大于等于60分)学生人数,要求输出院系代码、院系名称和合格人数,查询保存为\"CX2\";

3.保存数据库\"TEST.MDB\"。

推荐第6篇:《ACCESS数据库》项目教学教案

《ACCESS数据库》项目教学教案

张萍 项

目设计服装加盟店数据库 班级 07计算机应用班 时间 第七周 课 题

知识目标:复习数据库需求分析技术、熟练窗体设计的一些简单技巧、掌握选择查询项 的操作方法、掌握创建切换面板的方法以及命令按钮的用法。 目 能力目标:掌握窗体的创建与设计方法、掌握选择查询的操作方法、掌握创建切换面目 板的方法。

标 情感目标:熟悉项目学习的基本流程,通过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团队精

神,沟通能力和法律意识。 项

目 项目重点:窗体的创建与设计、选择查询的应用及切换面板的创建 重 难 项目难点: 窗体的设计及查询的应用 点

两年前,李明开了一家小小的服装店,专门销售从各大批发市场淘来的衣服。因项 为经营有方,经过这两年时间的积累,李明的服装店已经是小有名气,也攒下了不少目 资金。今年,李明重新装修了服装店,准备大干一场。经过仔细的市场考察,他选择情 了“SKY”品牌,成为SKY服装加盟店中的一员,从此以后,他的服装店只卖SKY境 牌子的衣服了。为了使自己的服装加盟店业务管理更加科学、准确、高效,他准备使

用ACCESS 2003数据库系统,解决业务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信息存储与分析问题。 需求一:存储李明服装店的数据 项 分析一:创建数据表

目 需求二:一个更为简洁并且不易出错的输入方式 分 分析二:窗体的创建与设计 析 需求三:能更好地分析销售情况

分析三:显示经营信息的销售报表、进行数据库导航的切换面板 项

1、捕获服装加盟店的需求

2、创建应用窗体

3、查询经营业务信息

4、创建切换面板

1、学生应该对制作数据库及数据表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

2、安装有“OFFICE 2003”的多媒体电脑室 准

3、对需求分析的步骤有一定的知识了解

项第1课时:项目实施(一)---捕获服装加盟店的需求 目【任务目标】

实复习数据库需求的分析技术,创建信息细化表(即数据表) 施 【实验设备】

OFFICE 2003中的ACCESS 2003软件 【项目过程】

1、确定数据存储的需求,初步建立数据库功能表

2、通过数据库功能表建立信息细化表

3、通过信息细化表开始设计数据表(主键和字段的设置)

4、建立12个数据表

5、创建这12个数据表间的关系,如下图:

第2课时:项目实施(二)---创建应用窗体 【任务目标】

熟练窗体设计的一些简单技巧,能够使用窗体设计器设计复杂、美观的窗体。 【实验设备】

OFFICE 2003中的ACCESS 2003软件,一个已经有数据表的数据库及一些图片 【项目过程】

1、进入ACCESS 2003,打开“服装加盟店数据库”,切换到窗体对象

2、选择新建—>“在设计视图中创建窗体”

3、设计窗体的页眉及主体(此中涉及到工具箱的应用)

4、最后得出如下的效果图:

第3课时:项目实施(三)---查询经营业务信息 【任务目标】

掌握选择查询的操作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查询条件和排序选项,利用查询分析业务活动中的信息。

【实验设备】

OFFICE 2003中的ACCESS 2003软件,一个已经有数据表的数据库 【项目过程】

1、进入ACCESS 2003,打开“服装加盟店数据库”,切换到查询对象

2、新建查询,以“服装销售表”、“服装信息表”和“服装类别表”作为数据源

3、计算记录中“单价”与“数量“的乘积然后再按服装名称将各自的销售额累

加。

4、计算销售数量的总数

5、结果如下图所示:

6、依据如上的步骤,创建如下两个查询:

第4课时:项目实施(四)---创建切换面板 【任务目标】

掌握在窗体中使用命令按钮的方法 【实验设备】

OFFICE 2003中的ACCESS 2003软件,一个已经有数据表、查询和窗体的数据库 【项目过程】

1、进入ACCESS 2003,打开“服装加盟店数据库”,切换到窗体对象

2、选择新建—>“在设计视图中创建窗体”

3、设计切换面板的标题“SKY服装加盟店数据库应用系统”

4、在切换面板窗体的主体中添加四个命令按钮,分别用于打开窗体和查询

5、选择“工具”|“启动”,在“显示窗体/页”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切换面板”

6、切换面板的设计如下:

项,、教师组织各组组长检查各组的项目完成情况,并按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目

,、各小组组织本组成员按照分工,从态度、协作、实绩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评

价 ,、教师总结本项目工作情况。

,、通过项目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提高了 ,、项目教学使教师的课堂更容易管理了 项

,、项目教学使到教师教学的目的更为明确了,学生操作更有方向并且具体了 目

反,、项目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了完成一个任务的过程,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与人合思 作的能力

,、该项目与生活实际比较接近,但与学生现阶段的实际较远,应从学生自身实际出

发,设计与学生更接近的实例,这样他们的兴趣会更高~

推荐第7篇:ACCESS模拟考试 试题

试卷编号:8381 所属语言:Acce 试卷方案:ACCESS模拟 试卷总分:240分 共有题型:3种

一、判断 共5题 (共计10分) 第1题 (2.0分) 题号:790 在查询设计器中不想显示选定的字段内容则将该字段的\"显示\"项对号取消 . 答案:Y

第2题 (2.0分) 题号:631 报表的数据来源可以是表或查询中的数据。

答案:Y

第3题 (2.0分) 题号:744 Acce中,表必须是一个满足关系模型的二维表. 答案:Y

第4题 (2.0分) 题号:778 打开Acce数据库时,应打开扩展名为.DBF的文件

答案:N

第5题 (2.0分) 题号:930 查询的结果总是与数据源中的数据保持同步. 答案:Y

二、单项选择 共10题 (共计20分) 第1题 (2.0分) 题号:422 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表()。 A:完全独立,相互没有关系.B:相互联系,不能单独存在.C: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D:以数据表名来表现其相互间的联系.

答案:C

1 第2题 (2.0分) 题号:1717 假设某数据库表中有一个姓名字段,查找姓名为张三或李四的记录的准则是()。 A:NotIn(\"张三\",\"李四\") B:\"张三\"Or\"李四\" C:Like(\"张三\",\"李四\") D:\"张三\"And\"李四\"

答案:B

第3题 (2.0分) 题号:8 Acce数据库属于()数据库。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答案:C

第4题 (2.0分) 题号:1660 如果要在数据表的某字段中存放图象数据,则该字段应设为()。 A:文本型 B:数字型 C:OLE对象 D:二进制数据类型

答案:C

第5题 (2.0分) 题号:53 打开Acce数据库时,应打开扩展名为()的文件。 A:mda B:mdb C:mde D:DBF

答案:B

第6题 (2.0分) 题号:376 若要查询成绩为60-80分之间(包括60分,不包括80分)的学生的信息,成 绩字段的查询准则应设置为()。 A:>60 or =60 And 60 and

答案:B

第7题 (2.0分) 题号:408 以下关于查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能根据数据表创建查询 B:只能根据已建查询创建查询

C:可以根据数据表和已建查询创建查询 D:不能根据已建查询创建查询

答案:C

第8题 (2.0分) 题号:1702 适合将“计算机使用软件”课程不及格的学生从“学生”表中删除的是()。 A:生成表查询 B:更新查询 C:删除查询 D:追加查询

答案:C

第9题 (2.0分) 题号:387 下列不是窗体的组成部分的是()。 A:窗体页眉 B:窗体页脚 C:主体 D:窗体设计器

答案:D

第10题 (2.0分) 题号:424 结构化程序设计所规定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A:输入、处理、输出 B:树形、网形、环形 C:顺序、选择、循环 D:主程序、子程序、函数

3 答案:C

三、Acce 操作 共3题 (共计210分) 第1题 (70.0分) 题号:164 ------------- 注意事项:

1、必须在指定的试题数据库中进行答题。

2、利用向导答题后,除添加控件外,不要改动任何由向导建立的控件设置。

3、添加查询字段时,不可以选择\"*\"字段。

4、设置命令按钮的单击事件时,必须选择相应的宏(宏组)名称,不可以使用系统

自动建立的事件过程。

------------- 考生的一切操作均在打开的“教学管理.mdb”数据库中进行。

一、基本操作

1、对“学生表”表进行如下设置:

1)添加一字段名称为“通信地址”的字段,设置数据类型为“文本”型,字段大小

为“12”;

2)将字段名称为“籍贯”的字段删除; 3)“姓名”字段的字段大小改为“5”。

2、对“课程表”表进行如下设置:

1)将字段名称为“开课单位”的字段改为“开课院系”; 2)设置“课程号”字段为主键。

3、对主表“学生表”与相关表“成绩表”建立关系,并实施参照完整性与级联更新

相关字段。

二、简单操作

1、建立一个名为“学生查询”的查询,查询所有信息系和保险系的学生的记录,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来源为“学生”表;

2)显示“学号、姓名、所属院系”字段;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1。

2、建立一个名为“选修课程查询”的查询,查询选修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

生记录,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来源为“学生表”、“课程表”、“成绩表”; 2)显示“学号、姓名”字段;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2。

3、建立一个名为“成绩查询”的查询,查询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的记录,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来源为“学生表”、“成绩表”; 2)显示“学号、姓名”字段; 3)说明: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3。

4、建立一个名为“平均分查询”的查询,查询“基础会计”课程的平均分,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来源为“学生表”、“课程表”、“成绩表”; 2)显示“课程名称、平均成绩”字段;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4。

5、建立一个名为“无选课查询”的查询,查询没有选修课程的学生,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来源为“学生表”;

2)显示“学号、姓名、所属院系”字段;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5。

三、综合应用

1、利用设计视图建立一个名为“课程选课名单查询”的窗体,具体要求如下: 1)窗体无记录选择器、导航按钮和分隔线;

2)添加一个文本框,名称为“Txt”,设置标签名称为“Label0”,标题为“请输入

课程号:”,字体名称为“隶书”,字号为“15”;

3)添加二个命令按钮,设置名称分别为“Cmd1”“Cmd2”,标题分别为“查询”“

退出”,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6。

2、建立一个名为“窗体查询”的查询,该查询可根据文本框Txt中输入的课程号显示

该门课程的选课名单,显示“学号、姓名、所属院系、课程号”字段,数据来源为

“学生表”、“课程表”表。

3、建立一个名为“查询宏”的宏,功能为打开名称为“窗体查询”的查询。

4、建立一个名为“关闭宏”的宏,功能为关闭名称为“课程选课名单查询”的窗体。

5、窗体“课程选课名单查询”中,单击按钮“查询”,运行宏“查询宏”;单击按

钮“退出”运行宏“关闭宏”。

第2题 (70.0分) 题号:112 ------------- 注意事项:

1、必须在指定的试题数据库中进行答题。

2、利用向导答题后,除添加控件外,不要改动任何由向导建立的控件设置。

3、添加查询字段时,不可以选择“*”字段。

4、设置命令按钮的单击事件时,必须选择相应的宏(宏组)名称,不可以使用系统

自动建立的事件过程。

------------- 考生的一切操作均在打开的“雇员信息.mdb”数据库中进行。

一、基本操作

1、对“售书”表进行如下设置:

1)在“售书”表中添加名称为“雇员ID”和“图书ID”的两个字段,数据类型分别为

“文本”和“数字”,“图书ID”字段的字段大小为“双精度型”; 2)设置“ID”字段为主键;

3)设置“售出日期”字段的格式为“短日期”,默认值为系统日期;

4)设置“数量”字段的有效性规则为:“大于0”,有效性文本为“应输入大于0的数

,请重新输入!”。

2、向“售书”表中添加如下数据:

ID 数量 售出日期 雇员ID 图书ID 1 23 2008-05-19 1 1 1 45 2008-05-19 1 2 2 65 2008-05-19 2 5

3、对主表“雇员”与相关表“售书”,主表“图书”与相关表“售书”,建立关系,

表间均实施参照完整性。

二、简单应用

1、建立一个名为“Q1”的查询,查找“雇员”表中姓“王”的员工,并显示“雇员ID、

性别、出生日期、职务”字段。

2、建立一个名为“Q2”的查询,通过输入“类别”参数值,查找“图书”表中相关记

录,并显示“图书ID、书名、类别、单价、作者名”字段。当运行该查询时,提示

框中应显示“请输入类别:”。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图片。

3、建立一个名为“Q3”的查询,计算每本图书销售额(销售额=数量*单价),并显示

雇员“姓名、书名、数量、单价、销售额”字段,其中“销售额”为添加的计算字

段。数据源为“图书”“售书”“雇员”表。

三、综合应用

1、对已有窗体“雇员”进行如下:

1)在窗体页眉中添加一个名称为“Label14”的标签,设置标题为“图书销售雇员基本

情况”,字体名称为“隶书”,字号为“18”,前景色为“255”;

2)设置窗体的边框样式为“对话框边框”,取消窗体中的水平和垂直滚动条、记录选择

器、导航按钮、分隔线、控制框、关闭按钮、最大最小化按钮。

2、建立一个名为“售书”的纵栏式窗体,显示“售书”表中全部字段,具体要求如下: 1)在窗体页脚处依次添加四个命令按钮,设置名称分别为“Command10”“Command11”

“Command12”;

2)设置标题分别为“上一记录”“下一记录”“退出”;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图片。

第3题 (70.0分) 题号:169 ------------- 注意事项:

1、必须在指定的试题数据库中进行答题。

2、利用向导答题后,除添加控件外,不要改动任何由向导建立的控件设置。

3、添加查询字段时,不可以选择\"*\"字段。

4、设置命令按钮的单击事件时,必须选择相应的宏(宏组)名称,不可以使用系统

自动建立的事件过程。

------------- 6 考生的一切操作均在打开的“教学管理.mdb”数据库中进行

一、基本操作

1、对“学生基本情况”表进行如下设置:

1)设置“相片”字段的数据类型为“OLE 对象”; 2)删除“籍贯”字段;

3)设置“学生编号”字段的字段名称为“学号”; 4)设置“学号”字段的字段大小为“8”。 5)设置“学号”字段为主键。

2、对主表“学生基本情况”与相关表“学生成绩情况”,建立关系,并实施参展完

整性。

二、简单操作

1、利用图表向导建立一个名为“学生成绩情况报表”的报表,统计每个学生的课程

成绩,数据来源为“学生成绩情况”表,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1。

2、建立一个名为“人数查询”的查询,统计1987年出生的学生人数,具体要求如下: 1)显示“出生人数”字段;

2)数据来源为“学生基本情况”表;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2。

3、建立一个名为“年龄查询”的查询,查询1987年出生的男生或1988年的出生的女生

的记录,具体要求如下:

1)显示“姓名、性别、年龄”字段; 2)数据来源为“学生基本情况”表;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3。

4、建立一个名为“成绩查询”的查询,查询每个课程的平均成绩,具体要求如下: 1)显示“课程、成绩之平均值”字段’ 2)数据来源为“学生成绩情况”表;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4。

5、建立一个名为“成绩更新查询”的更新查询,将所有学生成绩减少10分,要求建立

查询后,只运行一次。

6、建立一个名为“学号查询”的查询,查询学号为“201”的学生成绩情况和参加课外

小组的情况,具体要求如下:

1)显示“学号、姓名、小组名称、课程、成绩”字段; 2)数据来源为“学生成绩情况”、“课外小组情况”表; 3)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5。

三、综合应用

1、利用设计视图建立一个名为“学生成绩查询”的窗体,具体要求如下:

7 1)添加一个文本框,名称为“学号”,设置标签名称为“Label0”,标题为“输入学

生学号:”;

2)添加二个命令按钮,设置名称分别为“Command1”“Command2”,标题分别为“查

询”“退出”。显示格式及内容参照样张6。

2、建立一个名为“窗体”的查询,该查询可根据文本框“学号”中输入的学号显示该

学生的信息,“学号、姓名”字段来源于“学生基本情况”表,“课程、成绩”字

段,来源于“学生成绩情况”表。

3、建立一个名为“学生成绩查询”的宏,功能为打开名称为“窗体”的查询。

4、窗体“学生成绩查询”中,单击按钮“查询”,运行宏“学生成绩查询”;单击按

钮“退出”则关闭窗体。

推荐第8篇:ACCESS练习题(定稿)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下列关于数据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避免了数据冗余

C.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够管理更多数据 【答案】A 【解析】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是①实现数据共享。②减少数据的冗余度。③数据的独立性。④数据实现集中控制。⑤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⑥故障恢复。 (2)在窗体中要显示一名教师基本信息和该教师所承担的全部课程情况,窗体设计时在主窗体中显示教师基本信息,在子窗体中显示承担的课程情况,则主窗体和子窗体数据源之间的关系是 A.一对一关系 B.一对多关系 C.多对一关系 D.多对多关系 【答案】B 【解析】窗体中的窗体称为子窗体,包含子窗体的窗体称为主窗体,主窗体和子窗体常用来表示一对多的关系。根据题意,主窗体和子窗体数据源之问的关系就是教师实体集和课程实体集之问的关系。一名教师可以承担多门课程,但是一门课程只能由一个教师承担。所以是一对多的关系,因此选择B选项。

(3)Acce数据表中的“记录”,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对应的概念是 A.字段 B.元组 C.属性 D.域 【答案】B 【解析】Acce数据表表中的每一横行称为一条记录,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对应的概念是元组。

(4)下列不能建立索引的数据类型是 A.文本型 B.备注型 C.数字型 D.日期时间型 【答案】B 【解析】索引是表中字段非常重要的属性,能根据键值加速在表中查找和排序的速度,并且能设定表中记录的唯一性。在ACCESS中,备注字段类型是不能被索引的。 (5)从多个关系中抽取出所需要的属性组成新关系,应使用的操作是 A.查询运算 B.连接运算 C.投影运算 D.选择运算 【答案】B 【解析】关系运算包括投影、选择和联接。选择运算是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那些元组,这种运算是从水平方向抽取元组;投影运算是从关系模式中挑选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这是从列的角度进行的运算,相当于对关系进行垂直分解;连接运算是将两个关系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条件的元组。选择运算和投影运算都是针对于一个关系进行操作,而连接运算是针对多个运算进行操作。 (6)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域是指 A.字段 B.记录 C.属性

D.属性的取值范围 【答案】D 【解析】在关系模型中,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因此本题应选择D选项。 (7)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所谓的关系指的是 A.各元组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B.各字段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C.数据库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D.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 【答案】D 【解析】在关系性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系统以各种各样二维表格的形式记录管理信息,所以关系就是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 (8)下列选项中,不是Acce数据库对象的是 A.查询 B.表 C.窗体 D.记录 【答案】D 【解析】Acce数据库由数据库对象和组两部分组成,其中数据库对象分为七种,包括: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记录不属于数据库对象。 (9)下列与Acce表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设计表的主要工作是设计表的字段和属性 B.Acce数据库中的表是由字段和记录构成 C.Acce不允许在同一个表中有相同的数据 D.Acce中的数据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答案】C 【解析】Acce数据库中的表是由字段和记录构成,设计表的主要工作是设计表的字段和属性,Acce中的数据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若Acce没有设置主键,则可以在同一个表中输入相同的数据。因此选项c错误。 (10)Acce中描述若干个操作组合的对象是 A.表 B.查询 C.窗体 D.宏 【答案】D 【解析】A、B、C选项是数据库Acce的重要对象,并不是操作组合;宏是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其中每个操作都可以实现特定的功能,使用简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本题应选择D选项。

(11)下列选项按索引功能区分,不属于Acce表的索引的是 A.主键索引 B.唯一索引 C.普通索引 D.主索引 【答案】A 【解析】利用索引可以加快对数据的查询和排序速度,索引文件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进行存储,文件中包含指向表记录的指针,建立索引后,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不变。按索引功能区分,Acce表的索引包括主索引、候选索引、普通索引、唯一索引。因此选项A正确。 (12)下列关于Acce索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个表可以有多个唯一索引,且只能有一个主索引 B.同一个表只能有一个唯一索引,且只有有一个主索引 C.同一个表只能有多个唯一索引,且可以有多个主索引 D.同一个表只能有一个唯一索引,且可以有多个主索引 【答案】A 【解析】利用索引可以加快对数据的查询和排序速度,索引文件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进行存储,文件中包含指向表记录的指针,建立索引后,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不变。按索引功能区分,Acce表的索引包括主索引、候选索引、普通索引、唯一索引。主索引可确保字段中输入值的唯一性并决定了处理记录的顺序,可以为数据库中的每一个表建立一个主索引;候选索引像主索引一样要求字段值的唯一性并决定了处理记录的顺序,在数据库表和自由表中均可为每个表建立多个候选索引;普通索引也可以决定记录的处理顺序,但是允许字段中出现重复值,在一个表中可以加入多个普通索引;唯一索引为了保持同早期版本的兼容性,以指定字段的首次出现值为基础,选定一组记录,并对记录进行排序,在一个表中可以加入多个唯一索引。因此选项A正确。

第2章 数据库和表

(1)表中要添加Intemet站点的网址,字段应采用的数据类型是

A.OLE对象

B.超级链接

C.查阅向导

D.自动编号

【答案】B 【解析】在数据库的表中,要添加Internet站点的网址,应该采用超级链接数据类型。

(2)可以设置“字段大小”属性的数据类型是

A.备注

B.日期/时间

C.文本

D.OLE对象

【答案】C 【解析】字段大小可以用于设置文本、数字或自动编号等类型字段的最大容量,备注、日期/时间、OLE对象不具有字段大小的属性。

(3)可以加快查询操作的属性是

A.默认值

B.有效性规则

C.有效性文本

D.索引

【答案】D 【解析】利用索引可以加快对数据的查询和排序速度,索引文件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进行存储,文件中包含指向表记录的指针,建立索引后,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不变。

(4)如果在创建表中建立字段“性别”,并要求用汉字表示,其数据类型应当是

A.是/否

B.数字

C.文本

D.备注

【答案】C 【解析】根据关系数据库理论,一个表中的同一列数据应具有相同的数据特征,称为字段的数据类型。文本型字段可以保存文本或文本与数字的组合。文本型字段的字段大小最多可达到255个字符,如果取值的字符个数超过了255,可使用备注型。本题要求将“性别”字段用汉字表示,“性别”字段的内容为“男”或“女”,小于255个字符,所以其数据类型应当是文本型。

(5)下列关于0LE对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输入文本数据

B.用于处理超级链接数据

C.用于生成自动编号数据

D.用于链接或内嵌Windows支持的对象

【答案】D 【解析】0LE对象是指字段允许单独地“链接”或“嵌入”OLE对象,如Word文档,Excel表格,图像,声音,或者其他二进制数据。故选项D正确。

(6)如果要将3KB的纯文本块存入一个字段,应选用的字段类型是

A.文本

B.备注

C.OLE对象

D.附件

【答案】B 【解析】文本类型最多存储255个字符,故选项A错误;备注适用于长文本和数字,例如注释或说明,其存储最大长度为64000个字符,故B选项正确;OLE对象类型用来存放数据表中的表格、图形、图像、声音等嵌入或链接对象,而不是用于存放长字段的文本,故选项c错误;附件类型可以将图像、电子表格文件、文档、图表等各种文件附加到数据库记录中去,故选项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B。

(7)在“成本表”中有字段:装修费、人工费、水电费和总成本。其中,总成本=装修费+人工费+水电费,在建表时应将字段“总成本”的数据类型定义为

A.数字

B.单精度

C.双精度

D.计算

【答案】D 【解析】Acce 2010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文本、备注、数字、日期/时间、货币、自动编号、是/否、OLE对象、超链接、附件、计算和查阅向导。“计算”数据类型用于计算结果,计算时必须引用同一张表中的其他字段。“成本表”中的总成本字段是由装修费、人工费、水电费求和得来,因此应将“总成本”的数据类型定义为“计算”类型。因此选项D正确。

(8)若“学生基本情况”表中政治面貌为以下4种之一:群众、共青团员、党员和其他,为提高数据输入效率,可以设置字段的属性是

A.显示控件

B.有效性规则

C.有效性文本 D.默认值

【答案】A 【解析】选项A显示控件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多值设定(如复选框、列表框);选项B、C是对输入的内容限定条件和标准;D选项默认值只有一个值,用户可修改。因此,为提高输入效率,选择A选项。

(9)在Acce中如果要对用户的输入做某种限制,可在表字段设计时利用的手段是

A.设置字段的大小,改变数据类型,设置字段的格式

B.设置字段的格式,小数位数和标题

C.设置有效性规则,使用掩码

D.设置字段的大小并使用默认值

【答案】C 【解析】在Acce中若要对用户的输入做某种限制,可在表字段设计时设置有效性规则输入掩码。输入掩码可以控制数据的输入样式,有效性规则可以控制数据的输入范围。

第3章 查询

(1)运行时根据输入的查询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的查询称为

A.交叉表查询 B.参数查询

C.选择查询 D.操作查询

【答案】B 【解析】参数查询是在执行时显示对话框,要求用户输入查询信息,根据输入信息检索字段中的记录进行显示。

(2)下列关于Acce查询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行之间为逻辑“与”关系,不同行之间为逻辑“或”关系

B.日期/时间类型数据在两端加上# C.数字类型数据需在两端加上双引号

D.文本类型数据需在两端加上双引号

【答案】C 【解析】在Acce查询条件的设置过程中,若要使用文本型数据需在两端加上双引号,数值型数据可直接使用。

(3)在Acce中,与like一起使用时,代表任一数字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在Acce查找数据时,可以利用通配符和like函数一起使用。通配符“*”表示与任意字符数匹配;“?”表示与任何单个字母的字符匹配;“#”表示与任何单个数字字符匹配;不存在通配符“$”。

(4)条件“not工资额>2000”的含义是

A.工资额等于2000 B.工资额大于2000 C.工资额小于等于2000 D.工资额小于2000 【答案】C 【解析】“not工资额>2000”表示对“工资额>2000”进行取反操作,即“工资额

(5)条件“性别=´女´Or工资额>2000”的含义是

A.性别为´女´并且工资额大于2000的记录

B.性别为´女´或者工资额大于2000的记录

C.性别为´女´并非工资额大于2000的记录

D.性别为´女´或工资额大于2000.且二者择一的记录

【答案】B 【解析】0R逻辑运算符表示“或”操作,在连接的两个表达式中,当两个表达式都为假时,运算结果才为假。因此条件“性别=´女´ Or工资额>2000”的含义是性别为´女´或者工资额大于2000的记录。

(6)若姓名是文本型字段,要查找名字中含有“雪”的记录,应该使用的条件表达式是

A.姓名like\"*雪*\" B.姓名like\"\[!雪\] \" C.姓名=\"*雪*\" D.姓名=\"雪*\" 【答案】A 【解析】Like是在查询表达式的比较运算符中用于通配设定,使用的通配符有“*”和“?”。“*”表示由0个或任意多个字符组成的字符串,“?”表示任意一个字符。题千中要查找含有“雪”的记录应使用like”*雪*。

(7)Acce中,可与Like一起使用,代表0个或者多个字符的通配符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Like用于通配设定查询表达式的比较运算符,通配符“*”表示与0个或任意多个字符匹配;“?”表示与任何单个字母的字符匹配;“#”表示与任何单个数字字符匹配;不存在通配符“$”。

(8)在学生成绩表中,查询成绩为70-80分之间(不包括80)的学生信息。正确的条件设置是

A.>69 0r=70 And

(9)有关系模型Students(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要统计学生的人数和平均年龄应使用的语句是

A.SELECT COUNT()As人数,AVG(YEAR(出生年月))AS平均年龄FROM Students;

B.SELECT COUNT(})As人数,AVG(YEAR(出生年月))AS平均年龄FROM Students;

C.SELECT COUNT(*)As人数,AVG(YEAR(DATE())-YEAR(出生年月))AS平均年龄FROM Students;

D.SELECT COUNT()AS人数,AVG(YEAR(DATE())-YEAR(出生年月))AS平均年龄FROM Students;

【答案】C 【解析】在查询中要统计记录的个数应使用的函数是COUNT(*),COUNT(列名)是返回该列中值的个数;AVG是计算值的平均值,利用当前年份减去出生年份可以求得学生的平均年龄。因此统计学生的人数和平均年龄应使用的语句是SELECT COUNT(*)As人数,AVG(YEAR(DATE())-YEAR(出生年月))AS平均年龄FROM Students。

(10)在报表的组页脚区域中要实现计数统计,可以在文本框中使用函数

A.MAX B.SUM C.AVG D.COUNT 【答案】D 【解析】聚集函数COUNT用于统计记录个数,MAX用于求最大值,SUM用于求和,AVG用于求平均值。

第4章 窗体

(1)Acce中,没有数据来源的控件类型是 A.绑定型 B.非绑定型 C.计算型 D.其余三项均不是 【答案】B 【解析】在Acce中,非结合型控件没有数据来源,可用来显示信息。结合型控件和计算型控件均有数据来源。

(2)能接受用户输入数据的窗体控件是 A.列表框 B.图像 C.标签 D.文本框 【答案】D 【解析】列表框可显示一组数据列表,用户只能在其中选择;图像主要用于在窗体中显示图形、图像,使窗体更加美观;标签主要用于在窗体或报表中显示说明性文本,如窗体标题,显示内容是固定不变的;文本框主要用于显示、输入、编辑数据源等。 (3)不能用来作为表或查询中“是/否”值输出的控件是 A.复选框 B.切换按钮 C.选项按钮 D.命令按钮 【答案】D 【解析】复选框、切换按钮、选项按钮均可作为单独控件显示表或查询中的“是”或者“否”。复选框和选项按钮处于选中状态时的值为“是”,反之为“否”;切换按钮处于选中状态时的值为“是”,反之为“否”。命令按钮不能用来作为表或查询中“是/否”值输出的控件。 (4)下列不属于导航窗体可以使用的布局是 A.垂直标签,左侧 B.水平标签 C.垂直标签,右侧 D.垂直标签 【答案】D 【解析】导航窗体是只包含一个导航控件的窗体。其共有6种可选的布局方式:①水平标签;②垂直标签,左侧;③垂直标签,右侧;④水平标签,2级;⑤水平标签和垂直标签,左侧;⑥水平标签和垂直标签,右侧。因此选择D选项。

(5)在Acce中有雇员表,其中有存照片的字段,在使用向导为该表创建窗体时,“照片”字段所使用的默认控件是 A.图像框 B.绑定对象框 C.非绑定对象框 D.列表框 【答案】B 【解析】“绑定对象”控件主要用于绑定到OLE对象的字段上。因此使用向导为“雇员表”创建窗体,其中的“照片”字段所使用的默认控件是绑定对象框。

(6)在窗体的视图中,既能够预览显示结果,又能够对控件进行调整的视图是 A.设计视图 B.布局视图 C.窗体视图 D.数据表视图 【答案】B 【解析】在窗体的布局视图中,可以在窗体显示数据的同时对窗体进行设计方面的更改;窗体设计视图用于创建窗体或修改窗体;窗体视图用于显示记录数据;数据表视图是以行列格式显示窗体数据。因此选项B正确。

(7)要将计算控件的控件来源属性设置为计算表达式, 表达式的第一个符号必须是 A.左方括号[ B.等号= C.左圆括号( D.双引号” 【答案】B 【解析】计算控件的控件源必须是以“=”开头的计算表达式,表达式的字段名不用加表名,需要以“[]”括起来。

(8)要想改变一个窗体的标题内容,则应该设置的属性是 A.Name B.Fontname C.Caption D.Text 【答案】C 【解析】改变窗体显示标题需要为窗体的Caption属性赋值。 (9)决定窗体外观的是 A.矩形 B.标签 C.属性 D.按钮 【答案】C 【解析】在ACCESS中,表、查询、字段、窗体、报表的属性都决定着他们自身的特性。窗体及窗体中的每一个控件都有自己的属性。通过设置属性,可以改变窗体及控件的外观,使窗体变得更加美观。 (10)若要修改命令按钮Command的标题文字,应设置的属性是 A.Text B.Name C.Caption D.Command 【答案】C 【解析】若改变窗体或控件显示标题需要为其相应Cap—tion属性赋值。 (11)若要使某命令按钮获得控制焦点,可使用的方法是 A.LostFocus B.SetFocus C.Point D.Value 【答案】B 【解析】使得某个控件获得控制焦点可以使用SetFoeus方法。语法为:Object.SetFocus。当控件失去焦点时发生LostFocus事件,当控件得到焦点时发生GotFocus事件。在事件中可以设置一些用户定义的语句。

(12)通过窗体输入职工基本信息,其中职称字段只能从“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和“其他”中选择之一。为防止职称字段输入出错,则窗体中输入职称字段应选择的控件是 A.文本框 B.列表框 C.组合框 D.复选框 【答案】B 【解析】文本框控件用于输入、输出和显示窗体的数据源的数据,显示计算结果和接受用户输入数据,但不能避免用户输入出错,故A选项错误;列表框显示可滚动的数值列表,可以从列表中选择值输入到新纪录中,由于列表中的数值输入者不能更改,可以避免输入出错,故B选项正确;组合框由于结合了列表框和文本框的特性,当在文本框输入值时不能避免输人出错,故C选项错误;复选框是绑定到是/否字段,字段输入不可用复选框,故D选项错误。因此本题应选择B选项。

(13)窗口事件是指操作窗口时所引发的事件。下列事件中,不属于窗口事件的是 A.加载 B.打开 C.关闭 D.确定 【答案】D 【解析】窗口事件是指操作窗口时所引发的事件,常用的窗口事件有“打开”、“关闭”和“加载”等,而“确定”是按钮命令,不是窗体事件。

第5章 报表

(1)报表的作用不包括

A.分组数据

B.汇总数据

C.格式化数据

D.输入数据

【答案】D 【解析】报表是Acce数据库中的一个对象,它可以根据指定的规则打印输出格式化的数据信息。报表的功能包括:可以呈现格式化的数据;可以分组组织数据,进行汇总;可以包含子报表及图表数据;可以打印输出标签、发票、订单和信封等多种样式报表;可以进行计数、求平均、求和等统计计算;可以嵌入图像或图片来丰富数据显示的内容。但是,报表不可以输入数据。

(2)报表的数据源不能是

A.表

B.查询

C.SQL语句

D.窗体

【答案】D 【解析】报表是以打印格式来显示数据的,其中的信息大多来源于表、查询和SQL语句,少量来源于报表设计中。

(3)在报表中,不能实现的功能是

A.分组数据

B.汇总数据

C.格式化数据

D.输入数据

【答案】D 【解析】报表是Acce数据库中的一个对象,它可以根据指定的规则打印输出格式化的数据信息。报表的功能包括:可以呈现格式化的数据;可以分组组织数据,进行汇总;可以包含子报表及图表数据;可以打印输出标签、发票、订单和信封等多种样式报表;可以进行计数、求平均、求和等统计计算;可以嵌入图像或图片来丰富数据显示的内容。但是,报表建立完成后不可以再输入数据。

(4)在报表中要添加标签控件,应使用

A.工具栏

B.属性表

C.工具箱

D.字段列表 【答案】C 【解析】ACCESS的各种控件都可以在“设计视图”窗口中的工具箱中找到。

(5)要指定在报表每一页的底部都输出的内容,需要设置

A.报表页脚

B.页面页脚

C.组页脚

D.页面页眉

【答案】B 【解析】报表页脚是在整个报表的最后输出信息;组页脚主要显示分组统计数据;页面页眉显示报表中的字段名称或对记录的分组名称,在每一页上端重复出现;页面页脚位于每页报表的最底部,用来显示本页数据的汇总情况。

(6)每张报表可以有不同的节,一张报表至少要包含的节是

A.主体节

B.报表页眉和报表页脚

C.组页眉和组页脚

D.页面页眉和页面页脚

【答案】A 【解析】在报表的“设计”视图中,区域是带状形式,也被称为节,包括报表页眉节、页面页眉节、组页眉节、主体节、组页脚节、页面页脚节、报表页脚节。其中主体节是一张报表必不可少的区域,用于显示每条记录的具体数据。

(7)要在报表每一页的顶部都有输出的信息,需要设置的是

A.报表页眉

B.报表页脚

C.页面页眉

D.页面页脚

【答案】C 【解析】报表的组成有5个部分:①报表页眉;②报表页脚;③页面页眉;④页面页脚;⑤主体。其中报表页眉和报表页脚只显示在报表的头部和尾部,分别用来显示报表的标题、日期和统计数据、结论等。页面页眉和页面页脚显示下每页的顶部和下方,题中要求每一页的顶部都有输出,应选择页面页眉,因此选择C选项。

(8)要在报表的文本框控件中同时显示出当前日期和时间,则应将文本框的控件来源属性设置为

A.NOW() B.YEAR() C.TIME() D.DATE() 【答案】A 【解析】函数NOW()用于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函数YEAR()用于显示当前年,函数TIME()用于显示当前时间,函数DATE()用于显示当前日期。

(9)将大量数据按不同的类型分别集中在一起,称为将数据

A.筛选

B.合计

C.分组

D.排序

【答案】C 【解析】分组是指报表设计时按选定的某个(或多个)字段值是否相等而将记录划分成组的过程。操作时,先选定分组字段,在这些字段上字段值相等的记录归为同一组.字段值不等的记录归为不同组。通过分组,可以实现汇总和输出,增强报表的可读性。

(10)报表的分组统计信息显示于

A.报表页眉或报表页脚

B.页面页眉或页面页脚

C.组页眉或组页脚

D.主体

【答案】C 【解析】把计算控件放置在报表页眉/页脚时Acce会自动按总数来统计;而放置在组页眉/组页脚时Acce会自动按分组数来统计。

第7章 宏

(1)下列运行宏方法,错误的是 A.单击宏名运行宏 B.双击宏名运行宏

C.在宏设计器中单击“运行”菜单“运行” D.单击“工具栏”上的运行按钮 【答案】A 【解析】若要运行宏可以通过双击宏名运行宏、也可以单击“工具栏”上的“运行”按钮,还可以在宏设计器中单击“运行”菜单下的“运行”按钮,不能使用单击宏名的方法。 (2)打开窗体时,触发事件的顺序是

A.打开,加载,调整大小,激活,成为当前 B.加载,成为当前,打开,调整大小,激活 C.打开,激活,加载,调整大小,成为当前 D.加载,打开,调整大小,成为当前,激活 【答案】A 【解析】由于窗体的事件比较多,在打开窗体时,将按照下列顺序发生相应的事件:打开(Open)→加载(LoaD.→调整大小(Resize)→激活(Activate)→成为当前(Current)。 (3)如果加载一个窗体,最先触发的事件是 A.Load事件 B.Open事件 C.Click事件 D.DbClick事件 【答案】B 【解析】由于窗体的事件比较多,在打开窗体时,将按照下列顺序触发事件:打开(Open)→加载(LoaD.→调整大小(Resize)→激活(Activate)→成为当前(Current)。因此加载一个窗体,最先触发的事件是打开(Open)。 (4)对象可以识别和响应的某些行为称为 A.属性 B.方法 C.继承 D.事件 【答案】D 【解析】对象可以识别和响应的行为称为事件,事件是对象所能辨识和检测的动作,当此动作发生于某一个对象上时,其对应的事件便会被触发。 (5)关闭窗体时所触发的事件的顺序是 A.卸载,停用,关闭 B.关闭,停用,卸载 C.停用,关闭,卸载 D.卸载,关闭,停用 【答案】A 【解析】关闭窗体时,将按照下列顺序触发事件:卸载(Unload)→停用(Deactivate)→关闭(Close)。

(6)调用宏组中宏的格式是 A.宏组名.宏名 B.宏组名!宏名 C.宏组名->宏名 D.宏组名@宏名 【答案】A 【解析】宏是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其中每个操作都可以实现特定的功能,使用简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宏组中宏的调用格式:宏组名+“.”+宏名。因此选择A选项。 (7)执行函数过程的宏操作命令是 A.RnnCommand B.RunMacro C.RunCode D.RunSql 【答案】C 【解析】RunCommand方法是用于执行内置菜单命令或内置工具栏命令;RunMacr0可以运行一个独立的宏或者一个位于宏组中的宏;Runsql是用来运行Microsoft Acce操作查询的命令;RunCode操作可以调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的Function过程。因此选择c选项。 (8)宏命令OpenReport的功能是 A.打开窗体 B.打开报表 C.打开查询 D.打开表 【答案】B 【解析】打开报表的宏命令是OpenReport,打开窗体的宏命令是0penForm,打开查询的宏命令是0penQuery,打开表的宏命令是0penTable。

选择题:

1.数据库设讨的四个阶段是: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

)。

A)编码设计

B)测试阶段

C)运行阶段

D)物理设计

2.在列关系运算中,不改变关系表中的属性个数但能减少元组个数的是(

)。

A)并

B)交

C)投影

D)除

3.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是(

)。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以上三个都是

4.在学校中,教师的“职称”与教师个人“职工号”的联系是(

)。

A)一对一联系

B)一对多联系

C)多对多联系

D)无联系

5.下面关于Acce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Acce表中,可以对备注型字段进行“格式”属性设置

B)若删除表中含有自动编号型字段的一条记录后,Acce不会对表中自动编号型字段重新编号

C)创建表之间的关系时,应关闭所有打开的表

D)可在Acce表的设计视图“说明”列中,对字段进行具体的说明 6.在Acce表中,可以定义3种主关键字,它们是(

)。

A)单字段、双字段和多字段

B)单字段、双字段和自动编号

C)单字段、多字段和自动编号

D)双字段、多字段和自动编号 7.在数据库中,建立索引的主要作用是(

)。

A)节省存储空间

B)提高查询速度

C)便于管理

D)防止数据丢失 8.在Acce数据库中,表就是(

)。

A)数据库

B)记录

C)字段

D)关系 9.在数据表视图中,能(

)。

A)修改字段的类型

B)修改字段的名称

C)删除一个字段

D)删除~条记录 10.下列关于准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日期/时间类型数据须在两端加“[]”

B)同行之间为逻辑“与”关系,不同行之间为逻辑“或”关系

C)NULL表示数字0或者空字符串

D)数字类型的条件需加上双引号(“”)

11.在Acce数据库中,带条件的查询需要通过准则来实现。下面( 元素。

A)字段名

B)函数

C)常量

D)SQL语句

12.定义了二维数组A(1 to 6,6),则该数组的元素个数为(

)。 A.24个

B.36个 C.42个

D.48个

13.在Acce数据类型中,允许存储内容含字符数最多的是(

)。A.文本数据类型

B.备注数据类型

C.日期/时间数据类型

D.自动编号数据类型

14.Acce字段名不能包含字符(

)。

A."#"

B."!" C."$"

D."&"

15.宏命令Requery的功能是(

)。

)选项不是准则中的

A.实施指定控件重新查询 B.查找符合条件的第一条记录 C.查找符合条件的下一条记录 D.指定当前记录

18.下列可以得到"4*5=20"结果的VBA表达式是(

)。

19.已知一个学生数据库,其中含有班级、性别等字段,若要统计每个班男女学生的人数,则应使用(

)查询。

A.交叉表查询 B.选择查询 C.参数查询 D.操作查询

20.建立一个基于学生表的查询,要查找出生日期(数据类型为日期/时间型)在2008-Ol-Ol和2008-12-31间的学生,在出生日期对应列的准则行中应输入的表达式是(

)。

A.Between2008-01-01And2008-12-31 B.Between#2008-01-01#And#2008-12-31# C.Between2008-01-OlOr2008-12-31 D.Between#2008-01-01#Or#2008-12-31 21.如果想在已建立的"tSalary"表的数据表视图中直接显示出姓"李"的记录,应使用Acce提供的(

)。

A.筛选功能 B.排序功能 C.查询功能 D.报表功能

22.SQL的含义是(

)。

A.结构化查询语言 B.数据定义语言 C.数据库查询语言

D.数据库操纵与控制语言

23.在窗体上添加一个命令按钮(名为Commandl),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End Sub 打开窗体后,单击命令按钮,消息框的输出结果是( )。

A.7 B.15 C.157 D.528 24.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代码:

窗体打开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则消息框的输出结果

是(

)。

A.22 B.32 C.42 D.52

25.VBA程序流程控制的方式是(

)。

A.顺序控制和分支控制 B.顺序控制和循环控制 C.循环控制和分支控制

D.顺序控制、分支控制和循环控制

26.表的组成内容包括(

)。

A.查询和字段 B.字段和记录 C.记录和窗体 D.报表和字段

27.报表页脚的作用是(

)。

A.用来显示报表的标题、图形或说明性文字 B.用来显示整个报表的汇总说明

C.用来显示报表中的字段名称或对记录的分组名称 D.用来显示本页的汇总说明

28.以下关于VBA运行符的优先级按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算术运算符、逻辑运算符、连接运算符 B.逻辑运算符、关系运算符、算术运算符 C.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D.连接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算术运算符

29.SQL语句不能创建的是(

)。

A.报表 B.操作查询

)C.选择查询

D.数据定义查询

30.下列四种形式的循环设计中,循环次数最少的是(

)。

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Acce数据类型的是(

)。

A.数字 B.文本 C.报表

D.时间/日期

32.在过程定义中有语句:

Private Sub Get Data(ByRef f As Integer) 其中"ByRef"的含义是(

)。

A.传值调用 B.传址调用 C.形式参数 D.实际参数

33.要求主表中没有相关记录时就不能将记录添加到相关表中,则应该在表关系中设置(

)。

A.参照完整性 B.有效性规则 C.输入掩码

D.级联更新相关字段

34.SQL查询中,若要取得"学生"数据表中的所有记录和字段,其SQL语法为(

)。

A.SELECT姓名FROM学生 B.SELECT*FROM学生

C.SELECT姓名FROM学生WHERE学号=082089 D.SELECT*FROM学生WHERE学号=082089 35.下列关于字段属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格式和输入是一样的

B.可以对任意类型的字段使用向导设置输入掩码

C.有效性规则属性是用于限制此字段输入值的表达式 D.有效性规则和输入掩码是一样的 36.窗体Caption属性的作用是(

)。

A.确定窗体的标题 B.确定窗体的名称 C.确定窗体的边界类型 D.确定窗体的字体

37.VBA程序的多条语句写在一行中时其分隔符必须使用的符号是(

)。 A.冒号 B.分号 C.逗号 D.单引号

38.在使用报表设计器设计报表时,如果要统计报表中某个组的汇总信息,应将计算表达式放在(

)。

A.组页眉/组页脚 B.页面页眉/页面页脚 C.报表页眉/报表页脚 D.主体

39.在学生表中要查找所有年龄小于20岁且姓王的男生,应采用的关系运算是(

)。

A.选择 B.投影 C.连接 D.比较

40.在Acce中已经建立了"工资"表,表中包括"职工号"、"所在单位"、"基本工资"和"应发工资"等字段,如果要按单位统计应发工资总数,那么在查询设计视图的"所在单位"的"总计"行和"应发工资"的"总计"行中分别选择的是(

)。

A.Sum,GroupBy B.Count,GroupBy C.GroupBy,Sum D.GroupBy,Count 41.Acce数据库表中的字段可以定义有效性规则,有效性规则是(

)。

A.文本 B.数字 C.条件

D.以上都不对

42.关于内存变量的调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私有变量只能被本层模块程序调用

B.私有变量能被本层模块和下层模块程序调用 C.局部变量不能被本层模块程序调用

D.局部变量能被本层模块和下层模块程序调用

1D

2B

3A

4D

5A

6B

7B

8D

9D

10B 11D

12C

13B

14B

15A

18A

19A

20B

21A

22A 23B

24C

25D

26B

27B

28C

29A

30C

31C

32B 33A

34B

35C

36A

37A

38A

39A

40C

41C

42A

推荐第9篇:ACCESS实习心得

Acce实习心得

Microsoft Office Acce是由微软发布的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结合了 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 和 图形用户界面两项特点,是一种关系数据库工具。它在很多地方得到广泛使用,例如小型企业,大公司的部门,和喜爱编程的开发人员专门利用它来制作处理数据的桌面系统。它也常被用来开发简单的WEB应用程序.

通过这次将近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实训,我对数据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也加深了对数据库ACCESS2003的认识,了解了相关的ACCESS的知识,尤其是对数据库的原理与开发程序的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我了解到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时必须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经过了一次综合训练,更加全面地掌握和应用了所学的知识。

在此,我总结一下学习Acce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计划要明确,根据自己的实际出发。

2从应用出发。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应把学到的每一点应用于实际操作。

3要多了解相关信息,多思考,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学以致用。

4利用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

总之,本次实习让我收获不少,不仅仅是技术和知识,而且在认识观念上有了新的提高。我们一定要学习好基础知识,才能有更好的发挥!

系别:建筑工程管理系

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班级:0514093班

学号:051409331

姓名:李威戈

推荐第10篇:ACCESS综合练习

一、打开考生文件夹中\"TEST.MDB\"数据库,其中表及表的所有字段均用汉字来命名以表示其意义。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题目中带下划线文字为字段名或输出结果的列名)。

1.基于\"学生\"、\"成绩\"表,查询WORD成绩小于5分或EXCEL成绩小于5分的学生名单,要求输出学号、姓名、WORD和EXCEL,查询保存为\"CX1\";

2.基于\"院系\"、\"学生\"、\"成绩\"表,查询各院系成绩不合格(成绩小于60分或选择小于24分)的学生人数,要求输出院系代码、院系名称和不合格人数,查询保存为\"CX2\";

二、打开考生文件夹中\"TEST.MDB\"数据库,其中表及表的所有字段均用汉字来命名以表示其意义。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题目中带下划线文字为字段名或输出结果的列名)。

1.基于\"学生\"、\"成绩\"表,查询WORD成绩大于15分且EXCEL成绩大于15分的学生名单,要求输出学号、姓名、WORD和EXCEL,查询保存为\"CX1\";

2.基于\"院系\"、\"学生\"、\"成绩\"表,查询各院系成绩合格(成绩大于等于60分且选择大于等于24分)的学生人数,要求输出院系代码、院系名称和合格人数,查询保存为\"CX2\";

3.保存数据库\"TEST.MDB\"。

三、打开考生文件夹中\"TEST.MDB\"数据库,其中表及表的所有字段均用汉字来命名以表示其意义。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题目中带下划线文字为字段名或输出结果的列名)。

1.基于\"学生\"、\"成绩\"表,查询选择小于15分且成绩小于30分的学生成绩,要求输出学号、姓名、选择和成绩,查询保存为\"CX1\";

2.基于\"院系\"、\"学生\"、\"成绩\"表,查询各院系成绩优秀(成绩大于等于85分且选择大于等于30分)的学生人数,要求输出院系代码、院系名称和优秀人数,查询保存为\"CX2\";

3.保存数据库\"TEST.MDB\"。

四、打开考生文件夹中\"TEST.MDB\"数据库,其中表及表的所有字段均用汉字来命名以表示其意义。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题目中带下划线文字为字段名或输出结果的列名)。

1.基于\"学生\"、\"成绩\"表,查询选择大于35分或成绩大于90分的学生成绩,要求输出学号、姓名、选择和成绩,查询保存为\"CX1\";

2.基于\"院系\"、\"学生\"、\"成绩\"表,查询各院系WORD、EXCEL、PPT及ACCESS的均分,要求输出院系名称、WORD均分、EXCEL均分、PPT均分及ACCESS均分,查询保存为\"CX2\";

3.保存数据库\"TEST.MDB\"。

五、打开考生文件夹中\"TEST.MDB\"数据库,其中表及表的所有字段均用汉字来命名以表示其意义。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题目中带下划线文字为字段名或输出结果的列名)。

1.基于\"院系\"、\"学生\"、\"奖学金\"表,查询\"文学院\"学生获\"校长奖\"情况,要求输出学号、姓名、奖励类别及奖励金额,查询保存为\"CX1\";

2.基于\"院系\"、\"学生\"、\"成绩\"表,查询选择均分大于25分的院系,要求输出院系名称及选择均分,查询保存为\"CX2\";

3.保存数据库\"TEST.MDB\"。

六、打开考生文件夹中\"TEST.MDB\"数据库,其中表及表的所有字段均用汉字来命名以表示其意义。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题目中带下划线文字为字段名或输出结果的列名)。

1.基于\"学生\"、\"奖学金\"表,查询非江苏籍学生获奖情况,要求输出学号、姓名、籍贯、奖励类别及奖励金额,查询保存为\"CX1\";

2.基于\"院系\"、\"学生\"、\"成绩\"表,查询各院系学生选择及成绩的均分,要求输出院系名称、选择均分及成绩均分,查询保存为\"CX2\";

3.保存数据库\"TEST.MDB\"。

七、打开考生文件夹中\"TEST.MDB\"数据库,其中表及表的所有字段均用汉字来命名以表示其意义。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题目中带下划线文字为字段名或输出结果的列名)。

1.基于\"学生\"、\"奖学金\"表,查询所有获奖金额为500元的男生获奖情况,要求输出学号、姓名、奖励类别和奖励金额,查询保存为\"CX1\";

2.基于\"报名\"表,查询各校区各语种报名人数,只显示报名人数不足100人的记录,要求输出语种代码、校区和人数,查询保存为\"CX2\"(语种代码为准考证号的4-6位,可使用MID(准考证号,4,3)函数获得);

3.保存数据库\"TEST.MDB\"。

第11篇:ACCESS入门教程(一

ACCESS入门教程

(一)初识Acce 2000

数据库是什么

在学习Acce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数据库”。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很多亲戚和朋友,为了保持与他们的联系,我们常常用一个笔记本将他们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都记录下来,这样要查谁的电话或地址就很方便了。这个“通讯录”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数据库”,每个人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就是这个数据库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在笔记本这个“数据库”中添加新朋友的个人信息,也可以由于某个朋友的电话变动而修改他的电话号码这个“数据”。不过说到底,我们使用笔记本这个“数据库”还是为了能随时查到某位亲戚或朋友的地址、邮编或电话号码这些“数据”。

实际上“数据库”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按某种规则组织起来的“数据”的“集合”,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数据库可是随处可见的啊。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员在查找一本书时,首先要通过目录检索找到那本书的分类号和书号,然后在书库找到那一类书的书架,并在那个书架上按照书号的大小次序查找,这样很快就能找到我所需要的书。

数据库里的数据像图书馆里的图书一样,也要让人能够很方便地找到才行。

如果所有的书都不按规则,胡乱堆在各个书架上,那么借书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找到他们想要的书。同样的道理,如果把很多数据胡乱地堆放在一起,让人无法查找,这种数据集合也不能称为\"数据库\"。

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就是从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改进而来的。人们将越来越多的资料存入计算机中,并通过一些编制好的计算机程序对这些资料进行管理,这些程序后来就被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们可以帮我们管理输入到计算机中的大量数据,就像图书馆的管理员。

我们将要学习的Acce也是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

Acce的发展现状

Acce是Office办公套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刚开始时微软公司是将Acce单独作为一个产品进行销售的,后来微软发现如果将Acce捆绑在OFFICE中一起发售,将带来更加可观的利润,于是第一次将Acce捆绑到OFFICE97中,成为OFFICE套件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现在它已经成为Office办公套件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了。自从1992年开始销售以来,Acce 已经卖出了超过6000万份,现在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

后来微软公司通过大量地改进,将Acce的新版本功能变得更加强大。不管是处理公司的客户订单数据;管理自己的个人通讯录;还是大量科研数据的记录和处理,人们都可以利用它来解决大量数据的管理工作。

你也许要问,Acce的功能这么强,那使用起来会不会很麻烦呢?这一点你可以放心,随着版本的升级,Acce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容易。过去很繁琐的工作现在只需几个很简单的步骤就可以高质量地完成了。

进入Acce的世界 flash 一个简单的数据库 flash 结束语 在这一课,给您讲解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两个概念,并且告诉您关于Acce的历史和发展,和怎么启动Acce、打开已有的Acce数据库文件及将我们的通讯录变成一个简单的Acce数据库,您学得怎么样?

可能你对Acce数据库还有很多的疑问,并且想解决这些疑问,那就跟着我们继续看下面的内容。

ACCESS入门教程

(二)窗口接口使用简介

窗口接口简介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是否感觉Acce的窗口和接口还有点搞不清楚,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的确是个问题,那么这一课就讲讲Acce窗口接口的组成和各个部分的使用吧。

通常Acce的窗口接口可以分成五个大的部分(如图一):“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区”和“数据库窗口”。其中“标题栏”在屏幕的最上方,“菜单栏”在“标题栏”的下面,“菜单栏”的下面是“工具栏”,“状态区”在屏幕的最下方,而夹在“工具栏”和“状态区”之间的空间则是用来显示数据库窗口的。现在我知道了各个部分都叫什么了,但它们各有什么用呢?

图一

首先我们看“标题栏”。顾名思义,“标题栏”就是用来显示软件标题名称的地方,Acce的标题栏中自然写的就是“Microsoft Acce”了(如下左图)。

在标题栏靠右的位置上有窗口控制按钮,利用这些按钮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对整个窗口进行放大(恢复)、缩小和关闭操作。当我们单击窗口上的“最小化”按钮后,整个Acce窗口就缩到Windows的任务条上去了,这时再单击Windows任务条上“Microsoft Acce”按钮,则Acce窗口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了。

我们再看别的几个部分。 在“菜单栏”上有“文件”、“编辑”、“视图”、“插入”、“工具”、“窗口”、“帮助”和这七个菜单项。

用鼠标单击任意一个菜单项,就可以打开相应的菜单,在每个菜单上都有一些数据库操作命令,通过单击这些菜单中的命令,我们就能够实现Acce提供给我们的某个功能。比如我们要打开一个文件,只要将鼠标移动到“文件”菜单上,然后单击鼠标左键,这时会弹出一个菜单。

在这个菜单上,我们会看到有一项是“打开”命令,这时将鼠标移动到这个命令上,单击鼠标左键就可以了。所以通过单击菜单中的命令,就可以执行Acce中的各种操作。

但是仅仅使用菜单也有不方便的地方。要是你需要经常用到Acce的某个功能,而每次使用这个功能都必须打开好几层的菜单的话,你一定会觉得很麻烦,希望能有个办法让你方便一些。为了满足大家的这个要求,就出现了工具栏(如图一所示)。工具栏中有很多工具按钮,每个按钮都对应着不同功能,要说明的是,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执行菜单中的相应命令来实现。

那么你是否会问:既然用菜单命令都可以实现,那为什么工具栏中还要出现同样功能的按钮呢? 这是因为使用工具按钮比菜单命令方便许多。

(菜单操作和工具按钮操作对比图)

你看,比如说象刚才所说的打开一个文件的操作,在用菜单进行操作时要单击两次鼠标左键,中间还要移动一次鼠标,而使用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时,只需要将鼠标移动到这个按钮上,然后单击鼠标左键就可以打开文件了。哪一种方法更方便是显而易见的。

一般我们常用的一些菜单命令都有工具栏按钮可以直接实现相应的功能。熟悉工具栏上的按钮,可以让我们在使用Acce进行工作时的效率大大提高。 除了菜单栏和工具栏,Acce的窗口接口中还有“状态区”和“数据库窗口”,状态区可以显示正在进行的操作信息,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所进行操作的状态,而“数据库窗口” 则是Acce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帮助我们方便、快捷地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而它本身又包括“窗口菜单”、“数据库组件选项卡”、“创建方法和已有对象列表”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怎么用,我们待会儿详细讲。 下一节我们就分别来看看Acce的菜单栏、工具栏和数据库窗口的详细使用方法。 菜单栏的使用

这一节我们要重点讲讲Acce的菜单栏的使用方法。刚才举的那个“打开”文件的例子你看懂了吧? 我们再举一个执行菜单命令的例子。

如果现在想执行“复制”命令,先将鼠标移动至菜单栏的“编辑”菜单上,“编辑”这两个字就会凸出来,单击鼠标左键,就打开了“编辑”菜单,移动鼠标游标到菜单中的“复制”选项上,这个菜单命令的颜色就会变蓝(如下左图),表示选中了,这时单击鼠标左键,Acce就会执行“复制”这个命令了。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有时菜单里的某些选项是灰色的(如上右图),而且把鼠标游标移到这种灰色的选项上以后,单击左键没有任何反应,这是怎么回事啊?有时感到挺奇怪的。这是因为有些特殊的菜单命令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执行,当条件不满足时,Acce就用灰色来显示这些命令,并且不让我们执行它。 工具栏的使用

我们以前说过,一般常用的菜单命令都在工具栏上有相应的功能按钮,那刚才说的“复制”命令也有对应的工具栏按钮。

你看,工具栏中左起第六个按钮,上面画了一个两页文件图标的按钮就是“复制”按钮。 不过工具栏上这么多按钮,你是不是要把每个按钮的功能都记住呢?回答是否定的:不用去记。

如果你想知道某个按钮是什么功能,比如说这个“复制”按钮,只要把鼠标箭头移到按钮上,停留大约两秒钟,就会出现按钮的功能提示。

这样我们就知道按钮的功能了。而且你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自然就会记住每个按钮的功能,那时执行操作就更简单了,只要将鼠标箭头移动到按钮上,单击鼠标左键就可以了。

在工具栏上,很多按钮的右边都有一个“向下箭头”符号,让我们来单击一个这样的符号。我们单击了工具栏上“新对象:自动窗体”按钮右边的“向下箭头”

按钮的下面会出现一个菜单,这个菜单中有几个与“新对象:自动窗体”类似的命令,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来执行它(如自动窗体)命令。

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如果我要执行某个命令,每次都必须先单击“向下箭头”,然后再在弹出的菜单中去找那个命令,那岂不是和使用菜单一样麻烦了吗?不是的,当你使用过菜单中的某个命令后,原来在工具栏上的那个按钮就被你刚刚使用过的那个命令替换了。这样下次使用这个命令的时候,只要直接点按钮就可以了。看,聪明的Acce早已为你想到了。

数据库窗口的使用

菜单、工具栏的使用都讲过了,下面该讲数据库窗口的使用了。

数据库窗口的使用也很简单。数据库窗口中也有一些功能按钮,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刚才所讲的工具栏上的按钮一样,要执行一个操作只要单击相应的按钮就可以了。

窗口左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上面是“对象”,下面是“组”。“对象”下分类列出了Acce数据库中的所有对象,比如说用鼠标点一下这里的“表”,窗口右边就会列出本数据库中已经创建的所有表。而“组”则提供了另一种管理对象的方法:我们可以把那些关系比较紧密的对象分为同一组,不同类别的对象也可以归到同一组中。比如说我们上次做的通讯簿数据库,其中的通讯簿表和通讯簿窗体就可以归为

一组。在数据库中的对象很多的时候,用分组的方法可以更方便地管理各种对象。

那具体怎样管理对象呢? 比如说我们想建立一个新的表,就需要将鼠标移动到“对象”下面的“表”这个选项上,单击左键,“表”这个选项就会凹下去,这时再将鼠标移动到“新建”按钮上,单击鼠标左键就可以新建一个表了。

下面我们说一下删除组中的对象时,是不是将这个对象从数据库中删去了?不是的,其实组中的对象只是真实对象的快捷方式。将组中对象删除,只是将对象在组中建立的这个快捷方式删除了,这并不影响这个对象及其里面的内容的完整。它仍然存在于数据库中。

在本课里,我们主要讲解了Acce窗口接口分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区”和“数据库窗口”这五个部分,并且介绍了这几个部分的用途和基本使用方法。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想一显身手,自己来建立一个数据库呢?

下一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在数据库向导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补充一:添加和删除工具栏按钮

在使用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经常使用的菜单命令,在工具栏上却没有相应的功能按钮。所以,为了工作上的方便,需要在工具栏中添加或删改按钮。如何操作呢?

首先我们打开“视图”

菜单,并将鼠标移动到菜单中“工具栏”这一项。

这时在“工具栏”右边会弹出一个子菜单,将鼠标移动到子菜单中的“自定义”项。

单击鼠标左键,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自定义”对话框。比如说我们想添加一个按钮能够实现“帮助”菜单中的“这是什么”功能,只要选择“命令”选项卡,并在左边“类别”窗口中选择“窗口与帮助”项,这时右边的“命令”窗口中就出现了“窗口”菜单与“帮助”菜单中的命令,找到“这是什么”项,按下鼠标左键,拖

动鼠标。

把它拖动到工具栏中。这样工具栏中就增加了一个功能按钮。

此时,工具栏处于编辑状态。如果我们想把某个按钮从工具栏中删掉,只需要在按钮上按下鼠标左键,将它从工具栏中拖走就可以了。完成这些工作后,单击“自定义”对话框中的“关闭”按钮,工具栏就退出了编辑状态。

补充二:有关组的操作

1.新建、删除或重命名组

要想新建一个组,只要将鼠标移动到Acce数据库窗口的左边,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组”这个选项。

这时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求输入新组的名称,输入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就新建了一个组。如果要删除一个已经存在的组,就将鼠标移动到要删除的组上,单击鼠标右键,从菜单上选择“删除组”,这个组就被删除了。如果要修改一个组的名称,就将鼠标移动到组名上,右键单击这个组名,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重命名组”,这时就会弹出一个“重命名组”的对话框,在这个对话框的名字栏中输入新组的名字,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了。

2.在组中添加、删除对象

建立组是为了更方便的管理数据库中的各种对象。向建立好的空组中添加物件,首先要选中对象所属的类别,然后在已有对象的列表中,选中要添加的对象,将它拖动到组中就可以了。

例如,将表1添加到组1中,首先单击“对象”下的“表”,然后将鼠标移动到右边对象列表中的表1上,按下鼠标左键,将表1拖到组1中,然后松开左键。现在单击组1,就会发现组1 的对象列表中已经有表1了。

要想删除组中的一个对象,只要选中这个对象,然后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询问是否要删除这个对象,单击

“是”按钮以后就会发现组中的这个对象已经被删除了

补充三:两种版本的主要差异

1.数据库窗口的差异

曾经用过的Acce97人,初次使用Acce2000时都会感到很不习惯。这是因为Acce的使用接口与Acce97有很大的不同,菜单栏和工具栏的变化还不算大,数据库窗口的外貌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Acce97中,数据库窗口中只有“表”、“查询”、“窗体”、“报表”、“宏”和“模块”这六个部分,并且是横向排列的,而Acce2000在数据库窗口中增加了“页”和“收藏夹”,并且将这些内容分成了“对象”和“组”两个部分。除此之外,在Acce2000中用数据库窗口上的“打开”“设计”“新建”三个按钮代替了原来分布在各个对象窗口上的“打开”目标“设计”“新建”按钮,这使整个窗口变得更加简洁。

2.菜单的差异

Acce2000与Acce97的菜单最大的差异就是:原来在Acce 97中的菜单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全部显示出来,而Acce 2000中的菜单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显示全部的选项,我们常常看见在菜单的最下面还有一个向下符号,单击这个符号才可以看到这个菜单上的全部选项。

这样做是因为对很多用户来说,没有显示出来的那些命令并不常用,甚至根本用不到。为了使接口更加简洁,就只在菜单中显示常用的选项。如果一个命令一开始在菜单中没有被显示出来,而用户又经常使用它,那么在使用几次以后,打开菜单时,这个命令就自动显示出来了。

这就是说,Acce可以记住我们经常使用哪些菜单命令,把它们显示在菜单中,不经常使用的那些命令,就被隐藏起来了。

第12篇:ACCESS选择题复习题

数据库设计基础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B )。

A) 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B) 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C) 一种编译系统D) 一种操作系统

负责数据库中查询操作的数据库语言是( C )。

A) 数据定义语言B) 数据管理语言C) 数据操纵语言D) 数据控制语言

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核心问题是( A )。

A) 数据库设计B) 数据库系统设计C) 数据库维护 D) 数据库管理员培训

在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数据共享最好的是( C )。

A) 人工管理阶段B) 文件系统阶段C) 数据库系统阶段D) 三个阶段相同

数据库设计中反映用户对数据要求的模式是( C )。

A) 内模式 B) 概念模式 C) 外模式 D) 设计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不包括( D )。

A) 概念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数据模式

软件功能可以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下面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 )。

A)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B) C语言编译程序 C) UNIX操作系统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一间宿舍可住多个学生,则实体宿舍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 B )。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一 D) 多对多

一个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而一台计算机可被多个人使用,则实体工作人员与实体计算机之间的联系是( C )。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多 D) 多对一

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个教师讲授。则实体教师和课程间的联系是( D )。

A) 1∶1联系 B) 1∶m联系 C) m∶1联系 D) m∶n联系

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联系的图形是( C )。

A) 椭圆形 B) 矩形 C) 菱形 D) 三角形

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 D )。

A) 记录长度 B) 文件的大小 C) 联系的复杂程度 D) 数据之间的联系方式

在满足实体完整性约束的条件下( A )。

A) 一个关系中应该有一个或多个候选关键字 B) 一个关系中只能有一个候选关键字

C) 一个关系中必须有多个候选关键字 D) 一个关系中可以没有候选关键字

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由关系R和S通过运算得到关系T,则所使用的运算为( D )。

A) 并 B) 自然连接 C) 笛卡尔积 D) 交

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由关系R和S通过运算得到关系T,则所使用的运算为( D )。

A) 笛卡尔积 B) 交 C) 并D) 自然连接

有两个关系R,S如下:

由关系R通过运算得到关系S,则所使用的运算为( B )。

A) 选择 B) 投影 C) 插入 D) 连接

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关系T是由关系R和S通过某种操作得到,该操作为( D )。

A) 选择 B) 投影 C) 交 D) 并

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 B )。

A) 自然连接 B) 差 C) 交D) 并

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 A )。

A) 自然连接B) 交 C) 投影D) 并

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 D )。

A) 自然连接 B) 并 C) 交 D) 差

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 C )。

A) 自然连接B) 交 C) 除 D) 并 下列关于数据库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 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数据字典 B) 在概念设计阶段建立数据字典、

C) 在逻辑设计阶段建立数据字典D) 在物理设计阶段建立数据字典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C )。

A) 需求分析阶段 B) 概念设计阶段 C) 逻辑设计阶段 D) 物理设计阶段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实体和联系都可以表示为( C )。

A) 属性 B) 键 C) 关系 D) 域

设有表示学生选课的三张表,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课程C(课号,课名),选课SC(学号,课号,成绩),则表SC的关键字(键或码)为( C )。

A) 课号,成绩

B) 学号,成绩

C) 学号,课号

D) 学号,姓名,成绩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B )。

A) 数据可以共享,数据冗余大,数据独立性高,统一管理和控制

B) 数据可以共享,数据冗余小,数据独立性高,统一管理和控制

C) 数据可以共享,数据冗余小,数据独立性低,统一管理和控制

D) 数据可以共享,数据冗余大,数据独立性低,统一管理和控制

下列关于数据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 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B) 数据库避免了数据冗余

C) 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 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够管理更多数据

下列关于数据库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 数据库能够减少数据冗余 B)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C) 数据库中的表能够避免一切数据的重复 D) 数据库中的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按数据的组织形式,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可分为三种模型,它们是( C )。

A) 小型、中型和大型 B) 网状、环状和链状

C) 层次、网状和关系D) 独享、共享和实时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所谓的关系指的是( D )。

A) 各元组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B) 各字段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C) 数据库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D) 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

在学生表中要查找所有年龄大于30岁姓王的男同学,应该采用的关系运算是( A )。

A) 选择 B) 投影 C) 联接 D) 自然联接

在Acce中要显示\"教师表\"中姓名和职称的信息,应采用的关系运算是( A )。

A) 选择 B) 投影 C) 连接 D) 关联

在学生表中要查找所有年龄小于20岁且姓王的男生,应采用的关系运算是( A )。

A) 选择 B) 投影 C) 联接 D) 比较

在Acce数据库对象中,体现数据库设计目的的对象是( C )。

A) 报表 B) 模块 C) 查询 D) 表

在Acce中,可用于设计输入界面的对象是( A )。

A) 窗体 B) 报表 C) 查询 D) 表

Acce数据库最基础的对象是( A )。

A) 表 B) 宏 C)报表 D)查询

第2章数据库与表

如果在创建表中建立字段\"性别\",并要求用汉字表示,其数据类型应当是( C )。

A) 是/否 B) 数字 C) 文本 D) 备注

下列关于货币数据类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 货币型字段在数据表中占8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B) 货币型字段可以与数字型数据混合计算,结果为货币型

C) 向货币型字段输入数据时,系统自动将其设置为4位小数

D) 向货币型字段输入数据时,不必输入人民币符号和千位分隔符

下列关于OLE对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用于输入文本数据 B) 用于处理超级链接数据

C) 用于生成自动编号数据 D) 用于链接或内嵌Windows支持的对象 下列关于货币数据类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 货币型字段的长度为8个字节 B) 货币型数据等价于具有单精度属性的数字型数据

C) 向货币型字段输入数据时,不需要输入货币符号 D) 货币型数据与数字型数据混合运算后的结果为货币型

数据类型是( C )。

A)字段的另外一种定义B)一种数据库应用程序C)决定字段能包含哪类数据的设置D)描述表向导提供的可选择的字段

若在数据库表的某个字段中存放演示文稿数据,则该字段的数据类型应是( D )。

A) 文本型 B) 备注型 C) 超链接型 D) OLE对象型

在数据表视图中,不能进行的操作是( B )。

A) 删除一条记录 B) 修改字段的类型 C) 删除一个字段 D) 修改字段的名称

定位到同一字段最后一条记录中的快捷键是( C )。

A) 【End】 B) 【Ctrl】+【End】 C) 【Ctrl】+【↓】 D) 【Ctrl】+【Home】

Acce字段名不能包含的字符是( B )。

A) @ B) ! C) % D) &

下列关于字段属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可对任意类型的字段设置\"默认值\"属性 B) 设置字段默认值就是规定该字段值不允许为空

C) 只有\"文本\"型数据能够使用\"输入掩码向导\" D) \"有效性规则\"属性只允许定义一个条件表达式

下列关于SQL语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INSERT语句可以向数据表中追加新的数据记录 B) UPDATE语句用来修改数据表中已经存在的数据记录

C) DELETE语句用来删除数据表中的记录 D) CREATE语句用来建立表结构并追加新的记录

若要求在文本框中输入文本时达到密码\"*\"的显示效果,则应该设置的属性是( C )。

A) 默认值 B) 有效性文本 C) 输入掩码 D) 密码

能够检查字段中的输入值是否合法的属性是( C )。

A) 格式B) 默认值 C) 有效性规则 D) 有效性文本

在文本型字段的\"格式\"属性中,若使用\"@;男\",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 @代表所有输入的数据 B) 只可以输入字符\"@\"C) 必须在此字段输入数据D) 默认值是\"男\"一个字

定义某一个字段默认值属性的作用是( B )。

A) 不允许字段的值超出指定的范围 B) 在未输入数据前系统自动提供值

C) 在输入数据时系统自动完成大小写转换 D) 当输入数据超出指定范围时显示的信息 输入掩码字符\"&\"的含义是( C )。

A) 必须输入字母或数字 B) 可以选择输入字母或数字

C) 必须输入一个任意的字符或一个空格D) 可以选择输入任意的字符或一个空格 在设计表时,若输入掩码属性设置为\"LLLL\",则能够接收的输入是( A )。

A) abcd B) 1234

C) AB+C D) ABa9

对要求输入相对固定格式的数据,例如电话号码010-83950001,应定义字段的( C )。

A) \"格式\"属性 B) \"默认值\"属性 C) \"输入掩码\"属性 D) \"有效性规则\"属性

如果输入掩码设置为\"L\",则在输入数据的时候,该位置上可以接受的合法输入是( B )。

A) 任意符号 B) 必须输入字母A~Z C) 必须输入字母或数字 D) 可以输入字母、数字或空格

下列关于关系数据库中数据表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数据表相互之间存在联系,但用独立的文件名保存 B)数据表相互之间存在联系,是用表名表示相互间的联系

C) 数据表相互之间不存在联系,完全独立 D) 数据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在Acce中,参照完整性规则不包括( A )。

A) 查询规则 B) 更新规则 C) 删除规则 D) 插入规则

在关系窗口中,双击两个表之间的连接线,会出现( D )。

A) 数据表分析向导 B) 数据关系图窗口 C) 连接线粗细变化 D) 编辑关系对话框

在Acce的数据表中删除一条记录,被删除的记录( A )。

A) 不能恢复 B) 可以恢复到原来位置 C) 被恢复为第一条记录 D) 被恢复为最后一条记录

在Acce中,如果不想显示数据表中的某些字段,可以使用的命令是( A )。

A) 隐藏 B) 删除 C) 冻结 D) 筛选

某数据表中有5条记录,其中\"编号\"为文本型字段,其值分别为:1

29、9

7、7

5、1

31、118,若按该字段对记 录进行降序排序,则排序后的顺序应为( D )。

A) 7

5、9

7、1

18、1

29、131 B) 1

18、1

29、1

31、7

5、97 C) 1

31、1

29、1

18、9

7、75D) 9

7、7

5、1

31、1

29、118 在筛选时,不需要输入筛选规则的方法是( D )。

A) 高级筛选 B) 按窗体筛选 C) 按选定内容筛选 D) 输入筛选目标筛选

第3章查询

在Acce数据库中使用向导创建查询,其数据可以来自( D )。

A) 多个表 B) 一个表 C) 一个表的一部分 D) 表或查询 若查询的设计如下,则查询的功能是( C )。

A) 设计尚未完成,无法进行统计 B) 统计班级信息仅含Null(空)值的记录个数

C) 统计班级信息不包括Null(空)值的记录个数D) 统计班级信息包括Null(空)值全部记录个数

下列SQL查询语句中,与下面查询设计视图所示的查询结果等价的是( B )。

A) SELECT 姓名,性别,所属院系,简历 FROM tStud WHERE 性别=\"女\" AND 所属院系 IN(\"03\",\"04\")

B) SELECT 姓名,简历 FROM tStud WHERE 性别=\"女\" AND 所属院系 IN(\"03\", \"04\")

C) SELECT 姓名,性别,所属院系,简历 FROM tStud WHERE 性别=\"女\" AND 所属院系=\"03\" OR所属院系= \"04\"

D) SELECT 姓名,简历 FROM tStud WHERE 性别=\"女\" AND 所属院系=\"03\" OR所属院系= \"04\" 利用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查询条件,这样的查询属于( B )。

A) 选择查询 B) 参数查询 C) 操作查询 D) SQL查询

下列关于操作查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 在更新查询中可以使用计算功能 B) 删除查询可删除符合条件的记录

C) 生成表查询生成的新表是原表的子集D) 追加查询要求两个表的结构必须一致

将表A的记录添加到表B中,要求保持表B中原有的记录,可以使用的查询是( B )。

A) 选择查询 B) 追加查询 C) 更新查询 D) 生成表查询

下列SQL查询语句中,与下面查询设计视图所示的查询结果等价的是( B )。

A)SELECT 姓名,性别,所属院系,简历 FROM tStud WHERE 性别=\"女\" AND 所属院系 IN(\"03\",\"04\")

B)SELECT 姓名,简历 FROM tStud WHERE 性别=\"女\" AND 所属院系 IN(\"03\", \"04\")

C)SELECT 姓名,性别,所属院系,简历 FROM tStud WHERE 性别=\"女\" AND 所属院系=\"03\" OR所属院系= \"04\"

D)SELECT 姓名,简历 FROM tStud WHERE 性别=\"女\" AND 所属院系=\"03\" OR所属院系= \"04\"

假设\"公司\"表中有编号、名称、法人等字段,查找公司名称中有\"网络\"二字的公司信息,正确的命令是( D )。 A) SELECT * FROM 公司 FOR 名称= \"*网络*\"B) SELECT * FROM 公司 FOR 名称 LIKE \"*网络*\" C) SELECT * FROM 公司 WHERE 名称= \"*网络*\"D) SELECT * FROM 公司 WHERE 名称 LIKE \"*网络*\"

在SQL语言的SELECT语句中,用于指明检索结果排序的子句是( D )。

A) FROM B) WHILE C) GROUP BY D) ORDER BY

有商品表内容如下:执行SQL命令:

执行SQL命令:SELECT部门号,MAX(单价*数量)FROM商品表 GROUP BY部门号;查询结果的记录数是( B )。 A) 1 B) 3 C) 4 D) 10

已知\"借阅\"表中有\"借阅编号\"、\"学号\"和\"借阅图书编号\"等字段,每名学生每借阅一本书生成一条记录,要求按学生学号统计出每名学生的借阅次数,下列SQL语句中,正确的是( B )。

A) SELECT 学号, COUNT(学号) FROM 借阅

B) SELECT 学号, COUNT(学号) FROM 借阅 GROUP BY 学号

C) SELECT 学号, SUM(学号) FROM 借阅

D) SELECT 学号, SUM(学号) FROM 借阅 ORDER BY 学号

\"学生表\"中有\"学号\"、\"姓名\"、\"性别\"和\"入学成绩\"等字段。执行如下SQL命令后的结果是( D )。 Select avg(入学成绩) From 学生表 Group by 性别

A) 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平均入学成绩 B) 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性别和平均入学成绩

C) 按性别顺序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平均入学成绩D) 按性别分组计算并显示不同性别学生的平均入学成绩

在SQL语言的SELECT语句中,用于实现选择运算的子句是( D )

A) FOR B) IF C) WHILE D) WHERE

下列关于SQL命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 DELETE命令不能与GROUP BY关键字一起使用 B) SELECT命令不能与GROUP BY关键字一起使用

C) INSERT命令与GROUP BY关键字一起使用可以按分组将新记录插入到表中

D) UPDATE命令与GROUP BY关键字一起使用可以按分组更新表中原有的记录

数据库中有\"商品\"表如下:执行SQL命令:SELECT*FROM商品WHERE 单价BETWEEN 3000 AND 10000; 查询结果的记录数是( C )。

A) 1 B) 2 C) 3 D) 10 数据库中有\"商品\"表如下:正确的SQL命令是( D )。

A) SELECT * FROM 商品 WHERE 单价>\"0112\"; B) SELECT * FROM 商品 WHERE EXISTS单价=\"0112\";

C) SELECT * FROM 商品 WHERE 单价>(SELECT * FROM 商品 WHERE 商品号=\"0112\");

D) SELECT * FROM 商品 WHERE 单价>(SELECT 单价 FROM 商品 WHERE 商品号=\"0112\");

下列关于SQL命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

A) UPDATE命令中必须有FROM关键字 B) UPDATE命令中必须有INTO关键字

C) UPDATE命令中必须有SET关键字 D) UPDATE命令中必须有WHERE关键字 数据库中有\"商品\"表如下:执行SQL命令:

SELECT*FROM商品WHERE 单价(SELECT单价FROM商品WHERE商品号=\"0112\");

查询结果的记录数是( D )。

A) 1 B) 3 C) 4 D) 10 数据库中有\"商品\"表如下:

,要查找出单价大于等于3000并且小于10000的记录,正确的SQL命令是( C )。

A) SELECT * FROM 商品 WHERE 单价 BETWEEN 3000 AND 10000;

B) SELECT * FROM 商品 WHERE 单价 BETWEEN 3000 TO 10000;

C) SELECT * FROM 商品 WHERE 单价 BETWEEN 3000 AND 9999;

D) SELECT * FROM 商品 WHERE 单价 BETWEEN 3000 TO 9999;

下列关于SQL命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INSERT命令中可以没有VALUES关键字 B) INSERT命令中可以没有INTO关键字

C) INSERT命令中必须有SET关键字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数据库中有\"商品\"表如下:执行SQL命令:

SELECT部门号,MIN(单价*数量)FROM商品GROUP BY部门号; 查询结果的记录数是( B )。

A) 1 B) 3 C) 4 D) 10 数据库中有\"商品\"表如下:要查找出\"40\"号部门单价最高的前两条记录,正确的SQL命令是( A

A) SELECT TOP 2 * FROM 商品 WHERE 部门号=\"40\" GROUP BY 单价;

B) SELECT TOP 2 * FROM 商品 WHERE 部门号=\"40\" GROUP BY 单价 DESC;

C) SELECT TOP 2 * FROM 商品 WHERE 部门号=\"40\" ORDER BY 单价;

D) SELECT TOP 2 * FROM 商品 WHERE 部门号=\"40\" ORDER BY 单价 DESC;

在下列查询语句中,与SELECT TAB1.* FROM TAB1 WHERE InStr([简历],\"篮球\") 0

)。 功能等价的语句是( C )。

A) SELECT TAB1.* FROM TAB1 WHERE TAB1.简历 Like \"篮球\"

B) SELECT TAB1.* FROM TAB1 WHERE TAB1.简历 Like \"*篮球\"

C) SELECT TAB1.* FROM TAB1 WHERE TAB1.简历 Like \"*篮球*\"

D) SELECT TAB1.* FROM TAB1 WHERE TAB1.简历 Like \"篮球*\"

在书写查询准则时,日期型数据应该使用适当的分隔符括起来,正确的分隔符是( D )。

A) B) % C) & D) #

如果在查询条件中使用通配符\"[]\",其含义是( D )。

A)错误的使用方法 B)通配任意长度的字符 C)通配不在括号内的任意字符 D) 通配方括号内任一单个字符

下列关于查询设计视图\"设计网格\"各行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 \"总计\"行是用于对查询的字段进行求和 B) \"表\"行设置字段所在的表或查询的名称

C) \"字段\"行表示可以在此输入或添加字段的名称 D) \"条件\"行用于输入一个条件来限定记录的选择

在学生借书数据库中,已有\"学生\"表和\"借阅\"表,其中\"学生\"表含有\"学号\"、\"姓名\"等信息,\"借阅\"表含有\"借阅编号\"、\"学号\"等信息。若要找出没有借过书的学生记录,并显示其\"学号\"和\"姓名\",则正确的查询设计是( A )。

A) B) C) D)

查询\"书名\"字段中包含\"等级考试\"字样的记录,应该使用的条件是( D )。

A) Like \"等级考试\" B) Like \"*等级考试\" C) Like \"等级考试*\" D) Like \"*等级考试*\" 下列不属于查询设计视图\"设计网格\"中的选项是( D )。

A) 排序 B) 显示 C) 字段 D) 类型

若在查询条件中使用了通配符\"!\",它的含义是(B

)。

A)通配任意长度的字符B)通配不在括号内的任意字符C通配方括号内列出的任一单个字符D) 错误的使用方法 在数据表的\"查找\"操作中,通配符\"[!]\"的使用方法是( C )。 A)通配任意一个数字字符B)通配任意一个文本字符

C)通配不在方括号内的任意一个字符 D) 通配位于方括号内的任意一个字符 在数据表的\"查找\"操作中,通配符\"-\"的含义是(

D)。

A) 通配任意多个减号 B) 通配任意单个字符 C) 通配任意单个运算符 D) 通配指定范围内的任意单个字符 下面显示的是查询设计视图的\"设计网格\"部分:从所显示的内容中可以判断出该查询要查找的是( A )。

A) 性别为\"女\"并且1980年以前参加工作的记录 B) 性别为\"女\"并且1980年以后参加工作的记录

C) 性别为\"女\"或者1980年以前参加工作的记

D) 性别为\"女\"或者1980年以后参加工作的记录

在成绩中要查找成绩≥80且成绩≤90的学生,正确的条件表达式是( A ) A) 成绩 Between 80 And 90 B) 成绩 Between 80 To 90 C) 成绩 Between 79 And 91 D) 成绩 Between 79 To 91 在Acce中已经建立了\"学生\"表,若查找\"学号\"是\"S00001\"或\"S00002\"的记录,应在查询设计视图的\"条件\"行中输入( C )。

A) \"S00001\" and \"S00002\"B) not(\"S00001\" and \"S00002\") C) in(\"S00001\" , \"S00002\") D) not in(\"S00001\" , \"S00002\")

在Acce中已经建立了\"学生\"表,若查找\"学号\"是\"S00001\"或\"S00002\"的记录,应在查询设计视图的\"条件\"行中输入( A )。 A) \"S00001\" or \"S00002\" B) \"S00001\" and \"S00002\" C) in(\"S00001\" or \"S00002\") D) in(\"S00001\" and \"S00002\")

创建参数查询时,在查询设计视图条件行中应将参数提示文本放置在( C )。

A) {}中B) ()中 C) []中 D) 中

如果在数据库中已有同名的表,要通过查询覆盖原来的表,应该使用的查询类型是( C )。

A) 删除 B) 追加 C) 生成表 D) 更新

下列程序段的功能是实现\"学生\"表中\"年龄\"字段值加1: Dim Str As String Str=\"【】\" Docmd.RunSQL Str 括号内应填入的程序代码是( B )。

A) 年龄=年龄+1 B) Update 学生 Set年龄=年龄+

1 C) Set年龄=年龄+1 D) Edit 学生 Set年龄=年龄+1

若要将\"产品\"表中所有供货商是\"ABC\"的产品单价下调50,则正确的SQL语句是( B )。

A) UPDATE 产品 SET 单价=50 WHERE供货商=\"ABC\"

B) UPDATE 产品 SET 单价=单价-50 WHERE供货商=\"ABC\"

C) UPDATE FROM 产品 SET 单价=50 WHERE供货商=\"ABC\"

D) UPDATE FROM 产品 SET 单价=单价-50 WHERE 供货商=\"ABC\"

在SQL查询中\"GROUP BY\"的含义是( D )。

A) 选择行条件 B) 对查询进行排序 C) 选择列字段 D) 对查询进行分组

要从数据库中删除一个表,应该使用的SQL语句是( D )。

A) ALTER TABLE

B) KILL TABLE

C) DELETE TABLE

D) DROP TABLE

已知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生日),以下事件代码功能是将学生表中生日为空值的学生\"性别\"字段值设置为\"男\"。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

Dim str As String

Set db = CurrentDb()

str = \"

\"

DoCmd.RunSQL str End Sub 按照功能要求,在横线上应填写的是( A )。

A) Update 学生表 set 性别=\'男\' where 生日Is Null B) Update 学生表 set 性别=\'男\' where 生日=Null

C) Set 学生表 Values 性别=\'男\' where 生日 Is Null D) Set 学生表 Values 性别=\'男\' where 生日=Null

第4章窗体

主窗体和子窗体通常用于显示多个表或查询中的数据,这些表或查询中的数据一般应该具有的关系是( B )。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多 D) 关联

在教师信息输入窗体中,为职称字段提供\"教授\"、\"副教授\"、\"讲师\"等选项供用户直接选择,最合适的控件是( D )。

A) 标签 B) 复选框 C) 文本框 D) 组合框

在学生表中使用\"照片\"字段存放相片,当使用向导为该表创建窗体时,照片字段使用的默认控件是( C )。

A) 图形 B) 图像 C) 绑定对象框 D) 未绑定对象框

若要使某命令按钮获得控制焦点,可使用的方法是( B )。

A) LostFocus B) SetFocus C) Point

D) Value

窗体设计中,决定了按【Tab】键时焦点在各个控件之间移动顺序的属性是( C )。

A) Index B) TabStop C) TabIndex D) SetFocus

若在窗体设计过程中,命令按钮Command0的事件属性设置如下图所示,则含义是( D )。

A) 只能为\"进入\"事件和\"单击\"事件编写事件过程 B) 不能为\"进入\"事件和\"单击\"事件编写事件过程

C) \"进入\"事件和\"单击\"事件执行的是同一事件过程 D) 已经为\"进入\"事件和\"单击\"事件编写了事件过程

发生在控件接收焦点之前的事件是( A )。

A) Enter B) Exit C) GotFocus D) LostFocus

下列关于对象\"更新前\"事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 在控件或记录的数据变化后发生的事件 B) 在控件或记录的数据变化前发生的事件

C) 当窗体或控件接收到焦点时发生的事件 D) 当窗体或控件失去了焦点时发生的事件

在已建窗体中有一命令按钮(名为Command1),该按钮的单击事件对应的VBA代码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subT.Form.RecordSource = \"select * from 雇员\" End Sub 单击该按钮实现的功能是( D )。

A) 使用select命令查找\"雇员\"表中的所有记录 B) 使用select命令查找并显示\"雇员\"表中的所有记录

C) 将subT窗体的数据来源设置为一个字符串 D) 将subT窗体的数据来源设置为\"雇员\"表

下列属性中,属于窗体的\"数据\"类属性的是( A )。

A) 记录源

B) 自动居中C) 获得焦点 D) 记录选择器

在Acce中为窗体上的控件设置Tab键的顺序,应选择\"属性\"对话框的( D )。

A) \"格式\"选项卡 B) \"数据\"选项卡 C) \"事件\"选项卡 D) \"其他\"选项卡

如果在文本框内输入数据后,按键或按键,输入焦点可立即移至下一指定文本框,应设置( B )。

A) \"制表位\"属性 B) \"Tab键索引\"属性 C) \"自动Tab键\"属性 D) \"Enter键行为\"属性

窗体Caption属性的作用是( A )。

A) 确定窗体的标题 B) 确定窗体的名称 C) 确定窗体的边界类型 D) 确定窗体的字体

窗体中有3个命令按钮,分别命名为Command

1、Command2和Command3。当单击Command1按钮时,Command2按钮变为可用,Command3按钮变为不可见。下列Command1的单击事件过程中,正确的是( C )。

A)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Command2.Visible = True

Command3.Visible = False End Sub

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Command2.Enabled = True

Command3.Enabled = False End Sub

C)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Command2.Enabled = True

Command3.Visible = False End Sub

D)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Command2.Visible = True

Command3.Enabled = False End Sub

在代码中引用一个窗体控件时,应使用的控件属性是( B )。

A) Caption B) Name C) Text D) Index

确定一个窗体大小的属性是( A )。

A) Width和Height B) Width和Top C) Top和Left D) Top和Height

假定窗体的名称为fTest,将窗体的标题设置为\"Sample\"的语句是( B )。

A) Me = \"Sample\" B) Me.Caption = \"Sample\" C)Me.Text = \"Sample\" D) Me.Name = \"Sample\"

下列选项中,所有控件共有的属性是( D )。

A) Caption B) Value C) Text D) Name

要使窗体上的按钮运行时不可见,需要设置的属性是( B )

A) Enable B) Visible C) Default D) Cancel

窗体主体的 BackColor 属性用于设置窗体主体的是( C )。

A) 高度 B) 亮度 C) 背景色 D) 前景色

可以获得文本框当前插入点所在位置的属性是( B )。

A) Position B) SelStart C) SelLength D) Left

如果要在文本框中输入字符时达到密码显示效果,如星号(*) ,应设置文本框的属性是( C )。

A) Text B) Caption C) InputMask

D) PawordChar

文本框(Text1)中有选定的文本,执行Text1.SelText=\"Hello\"的结果是( A )。 A) \"Hello\"将替换原来选定的文本 B) \"Hello\"将插入到原来选定的文本之前 C) Text1.SelLength为5 D) 文本框中只有\"Hello\"信息 决定一个窗体有无\"控制\"菜单的属性是( D )。

A) MinButton B) Caption C) MaxButton D) ControlBox 如果要改变窗体或报表的标题,需要设置的属性是( B )。 A) NameB) Caption C) BackColor D) BorderStyle

命令按钮Command1 的Caption属性为\"退出(x)\",要将命令按钮的快捷键设为Alt+x,应修改Caption属性为( A )。

A) 在x前插入& B) 在x后插入& C) 在x前插入#

D) 在x后插入#

能够接受数值型数据输入的窗体控件是(B

)。

A) 图形 B) 文本框 C) 标签 D) 命令按钮

在窗口中有一个标签Label0和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1,Command1的事件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Label0.Top = Label0.Top + 20 End Sub 打开窗口后,单击命令按钮,结果是( D )。

A) 标签向上加高 B) 标签向下加高 C) 标签向上移动 D) 标签向下移动

若在\"销售总数\"窗体中有\"订货总数\"文本框控件,能够正确引用控件值的是( D )。

A) Forms.[销售总数].[订货总数] B) Forms![销售总数].[订货总数]

C) Forms.[销售总数]![订货总数] D) Forms![销售总数]![订货总数]

将项目添加到List控件中的方法是( D )。

A) List B) ListCount C) Move D) AddItem

一个窗体上有两个文本框,其放置顺序分别是:Text1,Text2 ,要想在Text1中按\"回车\"键后焦点自动转到Text2上,需编写的事件是( A )。

A) Private Sub Text1_KeyPre(KeyAscii As Integer) B) Private Sub Text1_LostFocus()

C) Private Sub Text2_GotFocus() D) Private Sub Text1_Click()

编写如下窗体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Form_MouseDown(Button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X As Single,Y As Single)

If Shift=6 And Button=2 Then

MsgBox \"Hello\"

End If End Sub 程序运行后,为了在窗体上消息框中输出\"Hello\"信息,在窗体上应执行的操作是( D )。

A) 同时按下Shift键和鼠标左键 B) 同时按下Shift键和鼠标右键

C) 同时按下Ctrl、Alt键和鼠标左键 D) 同时按下Ctrl、Alt键和鼠标右键 启动窗体时,系统首先执行的事件过程是( A )。

A) Load B) Click C) Unload D) GotFocus

在打开窗体时,依次发生的事件是( A )。

A) 打开(Open) →加载(Load)→调整大小(Resize)→激活(Activate)

B) 打开(Open)→激活(Activate)→加载(Load)→调整大小(Resize)

C) 打开(Open)→调整大小(Resize)→加载(Load)→激活(Activate)

D) 打开(Open)→激活(Activate)→调整大小(Resize)→加载(Load)

为使窗体每隔5秒钟激发一次计时器事件(timer 事件),应将其Interval属性值设置为( D )。

A) 5 B) 500 C) 300 D) 5000 若窗体Frm1中有一个命令按钮Cmd1,则窗体和命令按钮的Click事件过程名分别为( C )。

A) Form_Click()和Command1_Click() B) Frm1_Click()和Commamd1_Click()

C) Form_Click()和Cmd1_Click() D) Frm1_Click()和Cmd1_Click()

因修改文本框中的数据而触发的事件是( A )。

A) Change B) Edit C) Getfocus D) LostFocus

第5章报表

下列关于报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 报表只能输入数据 B) 报表只能输出数据 C) 报表可以输入和输出数据 D) 报表不能输入和输出数据

报表的作用不包括( D )。

A) 分组数据 B) 汇总数据 C) 格式化数据 D) 输入数据

下图所示的是报表设计视图,由此可判断该报表的分组字段是( D )。

A) 课程名称 B) 学分 C) 成绩 D) 姓名

报表的数据源不包括( D )。

A) 表 B) 查询 C) SQL语句 D) 窗体

在报表中要显示格式为\"共N页,第N页\"的页码,正确的页码格式设置是( D )。 A) = \"共\" + Pages + \"页,第\" + Page + \"页\" B) = \"共\" + [Pages] + \"页,第\" + [Page] + \"页\" C) = \"共\" & Pages & \"页,第\" & Page & \"页\" D) = \"共\" & [Pages] & \"页,第\" & [Page] & \"页\" 要求在页面页脚中显示\"第X页,共Y页\",则页脚中的页码\"控件来源\"应设置为( C )。

A) =\"第\" & [pages] & \"页,共\" & [page] & \"页\" B) =\"共\" & [pages] & \"页,第\" & [page] & \"页\" C) =\"第\" & [page] & \"页,共\" & [pages] & \"页\" D) =\"共\" & [page] & \"页,第\" & [pages] & \"页\" 要实现报表按某字段分组统计输出,需要设置的是( B )。 A) 报表页脚 B) 该字段的组页脚 C) 主体 D) 页面页脚 在报表设计过程中,不适合添加的控件是( D )。

A) 标签控件 B) 图形控件 C) 文本框控件D) 选项组控件

在报表中,要计算\"数学\"字段的最低分,应将控件的\"控件来源\"属性设置为( A )。

A) = Min([数学]) B) = Min(数学) C) = Min[数学] D) Min(数学)

如果要改变窗体或报表的标题,需要设置的属性是( B )。

A) Name B) Caption C) BackColor D) BorderStyle

在设计报表的过程中,如果要进行强制分页,应使用的工具图标是( D )。

A) B) C) D)

第6章宏

在下列关于宏和模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模块是能够被程序调用的函数 B) 通过定义宏可以选择或更新数据

C) 宏或模块都不能是窗体或报表上的事件代码 D) 宏可以是独立的数据库对象,可以提供独立的操作动作

下列操作中,适宜使用宏的是( C )。

A) 修改数据表结构 B) 创建自定义过程 C) 打开或关闭报表对象 D) 处理报表中错误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 宏能够一次完成多个操作 B) 可以将多个宏组成一个宏组

C) 可以用编程的方法来实现宏 D) 宏命令一般由动作名和操作参数组成

在宏的参数中,要引用窗体F1上的Text1文本框的值,应该使用的表达式是( A )。

A) [Forms]![F1]![Text1] B) Text1 C) [F1].[Text1] D) [Forms]_[F1]_[Text1]

在设计条件宏时,对于连续重复的条件,要代替重复条件表达式可以使用符号( A )。

A) … B) : C) ! D) =

在宏表达式中要引用Form1窗体中的txt1控件的值,正确的引用方法是( C )。

A) Form1!txt1 B) txt1 C) Forms!Form1!txt1 D) Forms!txt1

要限制宏命令的操作范围,在创建宏时应定义的是(

)。

A) 宏操作对象 B) 宏操作目标 C) 宏条件表达式 D) 窗体或报表控件属性

对象可以识别和响应的行为称为( D )。

A) 属性 B) 方法 C) 继承 D) 事件

在运行宏的过程中,宏不能修改的是( B )。

A) 窗体 B) 宏本身 C) 表 D) 数据库

下列属于通知或警告用户的命令是(

C)。

A) PrintOut B) OutputTo C) MsgBox D) RunWarnings

为窗体或报表的控件设置属性值的正确宏操作命令是( C )。

A) Set B) SetData

C) SetValue D) SetWarnings

第7章模块

在下列关于宏和模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模块是能够被程序调用的函数 B) 通过定义宏可以选择或更新数据

C) 宏或模块都不能是窗体或报表上的事件代码 D) 宏可以是独立的数据库对象,可以提供独立的操作动作

如果在C盘当前文件夹下已存在名为StuData.dat的顺序文件,那么执行语句Open \"C: StuData.dat\" For Append As #1 之后将( C )。

A) 删除文件中原有内容 B) 保留文件中原有内容,可在文件尾添加新内容

C) 保留文件中原有内容,在文件头开始添加新内容 D) 保留文件中原有内容,在文件中间开始添加新内容

下列只能读不能写的文件打开方式是( A )。

A) Input B) Output

C) Random D) Append

VBA中构成对象的三要素是( A )。

A) 属性、事件、方法 B) 控件、属性、事件 C) 窗体、控件、过程 D) 窗体、控件、模块

用一个对象来表示\"一只白色的足球被踢进球门\",那么\"白色\"、\"足球\"、\"踢\"、\"进球门\"分别对应的是( B )。

A)属性、对象、方法、事件B)属性、对象、事件、方法C)对象、属性、方法、事件 D) 对象、属性、事件、方法

在VBA中要打开名为\"学生信息录入\"的窗体,应使用的语句是( A )。

A) DoCmd.OpenForm \"学生信息录入\" B) OpenForm \"学生信息录入\"

C) DoCmd.OpenWindow \"学生信息录入\" D) OpenWindow \"学生信息录入\"

在VBA中按文件的访问方式不同,可以将文件分为( A )。

A)顺序文件、随机文件和二进制文件B)文本文件和数据文件C)数据文件和可执行文件D) ASCII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下列表达式计算结果为数值类型的是( A )。

A) #5/5/2010# - #5/1/2010# B) \"102\" >\"11\" C) 102 = 98 + 4 D) #5/1/2010# + 5

下列给出的选项中,非法的变量名是( C )。

A) Sum B) Integer_2 C) Rem D) Form1

下列变量名中,合法的是( C )。

A) 4A B) A-1 C) ABC_1 D) private

下列能够交换变量X和Y值的程序段是( C )。

A) Y=X : X=YB) Z=X :Y=Z :X=Y C) Z=X:X=Y :Y=Z D) Z=X :W=Y :Y=Z : X=Y 窗体中有命令按钮Command1,事件过程如下: Public Function f(x As Integer) As Integer

Dim y As Integer

x = 20

y = 2

f = x * y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y As Integer

Static x As Integer

x = 10

y = 5

y = f(x)

Debug.Print x; y End Sub 运行程序,单击命令按钮,则立即窗口中显示的内容是( D )。

A) 10 5 B) 10 40 C) 20 5 D) 20 40

Dim b1,b2 As Boolean语句显式声明变量( C )。

A) b1和b2都为布尔型变量 B) b1是整型,b2是布尔型

C) b1是变体型(可变型),b2是布尔型 D) b1和b2都是变体型(可变型)

在Acce中,如果变量定义在模块的过程内部,当过程代码执行时才可见,则这种变量的作用域为(

A) 程序范围 B) 全局范围 C) 模块范围 D) 局部范围 将一个数转换成相应字符串的函数是( A )。

A) Str B) String

C) Asc D) Chr

将逻辑型数据转换成整型数据,转换规则是( A )。

A) 将True转换为-1 ,将False转换为0 B) 将True转换为1 ,将False转换为-

1 C) 将True转换为0 ,将False转换为-1 D) 将True转换为1 ,将False转换为0 有下列命令按钮控件test的单击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test_click()

Dim I,R

R=0

For I=1 To 5 Step 1

R=R+I

Next I

bResult.Caption=Str(R) End Sub 当运行窗体,单击命令按钮时,在名为bResult的窗体标签内将显示的是( A )。

A) 字符串15 B) 字符串5 C) 整数15 D) 整数5 运行下列程序,显示的结果是( C )。 a=instr(5, \"Hello!Beijing.\", \"e\")

D ) b=sgn(3>2) c=a+b MsgBox c

A) 1 B) 3 C) 7 D) 9

表达式 123 + Mid$(\"123456\",3,2)的结果是( D )。 A) \"12334\" B) 12334 C) 123 D) 157

在模块的声明部分使用\"Option Base 1\"语句,然后定义二维数组A(2 to 5,5),则该数组的元素个数为( A )。 A) 20 B) 24 C) 25 D) 36

VBA语句\"Dim NewArray(10)as Integer\"的含义是( B )。

A) 定义10个整型数构成的数组NewArray B) 定义11个整型数构成的数组NewArray C) 定义1个值为整型数的变量NewArray D) 定义1个值为10的变量NewArray 如有数组声明语句Dim a(2,-3 to 2,4),则数组a包含元素的个数是( D )。

A) 40 B) 75 C) 12 D) 90 语句Dim NewArray(10)As Integer的含义是( C )。

A) 定义了一个整型变量且初值为10 B) 定义了10个整数构成的数组

C) 定义了11个整数构成的数组 D) 将数组的第10元素设置为整型

VBA中定义符号常量使用的关键字是( A )。

A) Const B) Dim C) Public D) Static

如果A为\"Boolean\"型数据,则下列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D )。 A) A=\"true\" B) A=.true C) A=#TURE# D) A=3

A) a=0 or b=0 B) a=0 Xor b=0 C) a=0 And b=0 D) a*b=0 And a+b0 当条件为5

C) if 5

Sub sfun(x As Single,

y As Single )

t = x

x = t / y

y = t Mod y End Sub 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33,对应的事件过程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33_Click()

Dim a As Single

Dim b As Single

a = 5 :

b = 4

sfun a, b

MsgBox a & chr(10)+ chr(13)& b End Sub 打开窗体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消息框中有两行输出,内容分别为( B )。 A) 1和1 B) 1.25和1 C) 1.25和4 D) 5和4 表达式4+5 \\6 * 7 / 8 Mod 9 的值是( B )。

对不同类型的运算符,优先级的规定是( B )。

A) 字符运算符>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B) 算术运算符>字符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C) 算术运算符>字符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关系运算符 D) 字符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算术运算符 表达式X+1>X是( C )。

A) 4 B) 5 C) 6 D) 7

A) 算术表达式 B) 非法表达式 C) 关系表达式 D) 字符串表达式

下列逻辑运算结果为\"true\"的是( B )。

A) false or not true B) true or not true C) false and not true D) true and not true 下列程序段运行结束后,变量c的值是( C )。 a=24 b=328 select case b\\10

case 0

c=a*10+b

case 1 to 9

c=a*100+b

case 10 to 99

c=a*1000+b end select

A) 537 B) 2427 C) 24328 D) 240328

下列程序段运行结束后,消息框中的输出结果是( D )。 Dim c As Boolean a=Sqr(3) b=Sqr(2) c=a>b MsgBox c

A) -1 B) 0 C) False D) True

表达式\"B = INT(A+0.5)\"的功能是( B )。

A) 将变量A保留小数点后1位B)将变量A四舍五入取整 C将变量A保留小数点后5位 D)舍去变量A的小数部分

在窗体上有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1,编写事件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d1 As Date

Dim d2 As Date

d1 = #12/25/2009#

d2 = #1/5/2010#

MsgBox DateDiff(\"ww\", d1, d2) End Sub 打开窗体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消息框中输出的结果是( B )。

A) 1B) 2 C) 10 D) 11 能够实现从指定记录集里检索特定字段值的函数是( D )。

A) Nz B) Find

C) Lookup D) DLookup

下列表达式计算结果为日期类型的是( C )。

A)#2012-1-23# - #2011-2-3# B)year(#2011-2-3#)C)DateValue(\"2011-2-3\") D)Len(\"2011-2-3\")

如果X是一个正的实数,保留两位小数、将千分位四舍五入的表达式是( B )。

A) B)

C)

D)

能够实现从指定记录集里检索特定字段值的函数是( B )。

A) DCount B) DLookup C) DMax D) DSum

要将一个数字字符串转换成对应的数值,应使用的函数是( A )。

A) Val B) Single

C) Asc D) Space

窗体中有命令按钮run34,对应的事件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run34_Enter()

Dim num As Integer,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For i = 1 To 10

num = InputBox(\"请输入数据:\",\"输入\")

If Int(num/2)= num/2 Then

a = a + 1

Else

b = b + 1

End If

Next i

MsgBox(\"运行结果:a=\" & Str(a)& \",b=\" & Str(b)) End Sub 运行以上事件过程,所完成的功能是( C )。

A) 对输入的10个数据求累加和 B) 对输入的10个数据求各自的余数,然后再进行累加

C) 对输入的10个数据分别统计奇数和偶数的个数 D) 对输入的10个数据分别统计整数和非整数的个数 要将\"选课成绩\"表中学生的\"成绩\"取整,可以使用的函数是( B )。 A) Abs([成绩]) B) Int([成绩]) C) Sqr([成绩])

D) Sgn([成绩]) Rnd函数不可能产生的值是( B )。 A) 0 B) 1 C) 0.1234 D) 0.00005

删除字符串前导和尾随空格的函数是( C )。

A) Ltrim()

B) Rtrim() C) Trim()

D) Lcase()

随机产生 [10,50] 之间整数的正确表达式是( D )。

A) Round(Rnd*51) B) Int(Rnd*40+10) C) Round(Rnd*50) D) 10+Int(Rnd*41)

函数InStr(1,\"eFCdEfGh\",\"EF\",1)执行的结果是( B )。

A) 0 B) 1 C) 5 D) 6 能够实现从指定记录集里检索特定字段值的函数是( C )。

A) DAvg

B) DSum C) DLookup D) DCount

表达式Fix(-3.25)和Fix(3.75)的结果分别是( A )。

A) -3,3 B) -4,3

C) -3,4 D) -4,4

在窗体上有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l和一个文本框Textl,编写事件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j,x

For i = l To 20 step 2

x = 0

For j = i To 20 step 3

x = x + 1

Next j

Next i

Text1.Value = Str(x) End Sub 打开窗体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文本框中显示的结果是( A )。

A) 1 B) 7 C) 17 D) 400 在窗体中有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1和一个文本框Text1,编写事件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For i = l To 4

x = 3

For j = 1 To 3

For k = 1 To 2

x = x + 3

Next k

Next j

Next i

Text1.value = Str(x) End Sub 打开窗体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文本框Text1输出的结果是( D )。

A) 6 B) 12 C) 18 D) 21 窗体有命令按钮Commandl和文本框Textl,对应的事件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For i = 1 To 4

x = 3

For j = 1 To 3

For k = 1 To 2

x = x + 3

Next k

Next j

Next i

Text1.Value = Str(x) End Sub 运行以上事件过程,文本框中的输出是( D )。

A) 6 B) 12 C) 18 D) 21 VBA程序流程控制的方式是( D )。

A) 顺序控制和分支控制 B) 顺序控制和循环控制 C) 循环控制和分支控制 D) 在一行上写多条语句时,应使用的分隔符是( C )。

A) 分号 B) 逗号 C) 冒号 D) 空格 以下可以将变量A、B值互换的是( D )。

A) A=B : B=A B) A=C : C=B : B=A

C) A=(A+B)/2 : B=(A - B)/2 D) A=A+B : B=AB 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VBA的条件函数的是( B )。 A) Choose B) If C) IIf D) Switch

在窗体中有一个文本框Text1,编写事件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Form_Click()

X = val(Inputbox(\"输入x的值\"))

Y = 1

If X0 Then Y = 2

Text1.Value = Y End Sub 打开窗体运行后,在输入框中输入整数12,文本框Text1中输出的结果是( B )。 A) 1 B) 2 C) 3 D) 4 窗体中有命令按钮Command1和文本框Text1,事件过程如下: Function result(ByVal x As Integer)As Boolean

If x Mod 2 = 0 Then

result = True

Else

result = False

End If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x = Val(InputBox(\"请输入一个整数\"))

If 【】 Then

Text1 = Str(x)& \"是偶数.\"

Else

顺序、分支和循环控制

Text1 = Str(x)& \"是奇数.\"

End If End Sub 运行程序,单击命令按钮,输入19,在Text1中会显示\"19是奇数\"。那么在程序的括号内应填写( B )。

A) NOT result(x) B) result(x) C) result(x)=\"奇数\" D) result(x)=\"偶数\" 运行下列程序段,结果是( B )。 For m = 10 to 1 step 0

k = k + 3 Next m

A) 形成死循环 B) 循环体不执行即结束循环 C) 出现语法错误 D) 循环体执行一次后结束循环 运行下列程序,结果是( D )。 Private Sub Command32_Click()

f0 = 1 : f1 = 1 : k = 1

Do While k

f = f0 + f1

f0 = f1

f1 = f

k = k + 1

Loop

MsgBox \"f = \" & f End Sub

A) f = 5 B) f = 7

C) f = 8 D) f = 13

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MsgBox f(24,18) End Sub Public Function f(m As Integer,n As Integer)As Integer

Do While mn

Do While m>n

m = m-n

Loop

Do While m

n = n-m

Loop

Loop

f = m End Function 窗体打开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则消息框的输出结果是( C )。

A) 2 B) 4 C) 6 D) 8 由\"For i=1 To 9 Step -3\"决定的循环结构,其循环体将被执行( A )。

A) 0次 B) 1次 C) 4次 D) 5次

第13篇:ACCESS 复习知识点

ACCESS复习知识点

第一部分

数据库管理系统部分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1.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 2.数据库模型的种类及含义 3.关系模型及关系运算 第2章 创建数据库

一、Acce的基本知识

1.Acce的基本对象 2.操作窗口、工作环境

二、表的建立及使用

1.数据库的创建、数据库的使用 2.建立表结构、设置字段属性 3.输入数据

4.表间关系的概念及建立

5.查找数据、替换数据、排序记录、筛选记录

三、表的维护及美化

1.修改表结构(添加字段、修改字段、删除字段、重新设置主关键字) 2.编辑表内容(添加记录、修改记录、删除记录、复制记录) 3.调整表外观(改变字段显示次序、调整行高和列宽、隐藏和显示列、冻结列、设置数据表格式、改变字体显示) 第4章 查询

一、查询的基本概念

查询种类、查询视图、查询条件(运算符、函数、表达式)

二、查询的创建及操作

1.使用向导创建(选择查询、交叉表操作)

2.使用设计器创建(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SQL查询) 3.在查询中进行计算、运行查询、编辑查询中的字段、编辑查询中的数据源、排序查询的结果

三、SQL的查询功能 1.简单查询

2.简单的连接查询 3.嵌套查询

4.特殊运算符、排序

5.简单的计算查询和分组计算查询 6.利用空值查询

四、SQL的其他功能

1.维护功能(插入、更新、删除)

2.定义功能(定义表、修改表、删除表) 第二部分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 第5章 窗体设计

一、窗体的基本概念

1 窗体种类、窗体视图、窗体的带区(节)

二、窗体的创建及应用

1.使用向导和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

2.常用控件的含义及种类、在窗体中添加和修改控件、设置控件的常见属性、设置窗体的常见属性

第6章 宏

一、宏的基本概念

1.宏的定义和特点 2.宏组的概念 3.创建独立宏 4.运行独立宏 5.调试独立宏

二、嵌入宏的概念与基本操作

1.创建

2.IF宏操作、FindRecord、ApplyFilter等常用宏操作

三、数据宏的概念与基本操作 第9章 报表

一、报表的基本概念

报表视图、报表分类、报表的带区(节)

二、报表的创建及打印

1.使用向导创建报表 2.使用设计器编辑报表

3.在报表中进行计算(建立计算字段、报表的排序与分组) 4.设置页面、预览报表、打印报表

第三部分

数据库应用系统高级开发 第7章 VBA程序设计初步

一、VBA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1.程序、高级语言程序的运行方式

2.VBA编程环境(进入VBE、VBE界面)

二、VBA程序设计基础

1.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内置函数) 2.程序流程控制(赋值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 3.数组(数组的定义、数组处理)

4.程序调试中常用的窗口(立即窗口、本地窗口)

三、模块和参数调用

1.标准模块和类模块的概念;2.过程和函数的概念、区别; 3.过程和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4.各种变量的概念;

5.参数传递中传值与传址的区别。

第14篇:学习ACCESS心得体会

学习acce数据库的心得体会

这一学期开设了计算机应用这门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对acce的学习最感兴趣,在此浅谈一下我学习acce数据库的心得体会。

一、对acce的认识

一开始我对acce一窍不通,甚至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后来经过老师的介绍对它略有了解。microsoft office acce是由微软发布的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结合了 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 和 图形用户界面两项特点,是一种关系数据库工具。它在很多地方得到广泛使用,例如小型企业,大公司的部门,和喜爱编程的开发人员专门利用它来制作处理数据的桌面系统。它也常被用来开发简单的web应用程序.

它有优点也有缺点,分列如下: a优点:

(1)存储方式单一 acce管理的对象有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以上对象都存放在后缀为(.mdb)的数据库文件种,便于用户的操作和管理。 (2)面向对象 acce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它将一个应用系统当作是由一系列对象组成的,通过对象的方法、属性完成数据库的操作和管理,极大地简化了开发工作。同时,这种基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式,使得开发应用程序更为简便。

(3)界面友好、易操作 acce是一个可视化工具,用户想要生成对象并应用,只要使用鼠标进行拖放即可,非常直观方便。系统还提供了表生成器、查询生成器、报表设计器以及数据库向导、表向导、查询向导、窗体向导、报表向导等工具,使得操作简便,容易使用和掌握。

(4)acce可以在一个数据表中嵌入位图、声音、excel表格、word文档,还可以建立动态的数据库报表和窗体等。acce还可以将程序应用于网络,并与网络上的动态数据相联接,轻松生成网页。 b缺点: acce是小型数据库,既然是小型就有它根本的局限性:acce数据库不支持并发处理、数据库易被下载存在安全隐患、数据存储量相对较小等。而且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数据库基本上会吃不消:

1.数据库过大,一般acce数据库达到50m左右的时候性能会急剧下降。 2.网站访问频繁,经常达到100人左右的在线。 3.记录数过多,一般记录数达到10万条左右的时候性能就会急剧下降。

二、对一些基本知识的体会 1 字段数据类型

学习了acce的数据类型,发现计算机软件对数据的处理和管理是很严格的。 acce数据表里面的数据字段,是规定好字段类型的,比如说文本型的、数值型的、是否型的或日期型的?一旦设置好了字段的数据类型,那么,在该字段中的所有单元格是不能随便输入内容的,如果输入的内容不符合字段数据类型,是输不进去的。比如,日期型的数据,你输入汉字,是不能输入的,而只能输入诸如:2009-9-29这样格式的数据。

这就是字段的数据类型的约束性,可以说,是一种强制性;显然,约束性带来了数据管理的方便,解决了数据的分类与管理上的方便。 2 数据的查询 acce里面的查询,不会对源数据表的数据造成影响。这是很好的一种分离模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查询,设置或构造简单的或复杂的查询条件,之后运用查询,就可以查询到所需要的数据的,但是,查询到的数据,对源数据表,即原始数据,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这就带来了如下的方便:即能找到所需数据,同时,又保留了原始数据的完整性。

另外,查询对象,还支持sql语言的使用,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数据查询的难度,提高了灵活性和使用性。 3 窗体的使用

原来我对软件界面很好奇,不知道这样的界面,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学习了acce之后,才知道,这种界面,其实就是一种窗体。窗体对象,可以这样简单的来概述:用来显示数据表数据的有别于查询的一种界面。窗体对象中的用来显示数据的控件,我们可以灵活的自行设计,想拖哪个表的哪个字段到窗体里面,窗体就显示哪种数据,非常方便。 4 关系

acce里面的数据表与数据表之间,有着关系这个概念。关系,其实就是两表或多表,相互之间存在的一种关联或依赖。

比如说,学生信息表,有id和姓名字段;而学生成绩表,有id、学科、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成绩;后者保存学生每年每学期不同学科的成绩。这样一来,在学生成绩表里面对应于一个同学的记录,就有多条;而在学生信息表中,仅有一条记录。那么,我们要知道该同学的姓名,同时还要查询与之相对应的成绩,只有通过两表的操作,才能找到数据。若要表明某个id的号码所对应的成绩是属于哪个学生,就要使用到表间关系。通过将学生信息表里面的id和学生成绩表里面的id,建立起关系,或者称为以此来穿针引线,那么两表就存在关联了。这样就可以根据信息表里面的id,以它作为参照对象去寻找学生成绩表里面id号相同的,就为该学生的成绩记录了。

三、具体使用中的一个问题

在学习acce的过程中,我发现使用高级筛选和查询这两个功能,都可以按照所选择的字段,设置条件或准则,查找满足一定条件的数据。但是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后来上网搜索了一下,然后进行实践,得出了答案。

①根本的区别

查询是acce数据库中的一个对象,可以进行保存,永久使用;而高级筛选,仅仅是用来对数据库表数据进行临时的查找,一旦关闭了,筛选就已经不存在了。 ②对数据查找的区别

高级筛选,只存在字段、排序、条件、或这样的选项的设置,无论条件如何

复杂或再怎么简单,查找出来的数据,都包含数据表中的所有字段。而查询对象,除了上述的选项可设置之外,还有表和显示两个选项可以设置;这就说明了查询对象可以对多个表同时进行查询,查询出多个表中满足条件的记录,在这里,可以称为,查询能对多表进行综合的查询,而高级筛选只能对一个表的数据进行查找。此外,查询中还有“显示”这样的选项,当我们选择一个字段之后,可以将该字段设置为显示或不显示,这样,在查询出来的数据的浏览状态,就可以根据需要,显示部分字段而忽略部分字段。

另外,筛选只有在数据表打开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而查询,由于是一个数据库中的对象,需要新建,同时还需要选择数据源,即数据表。

③两者的关联

高级筛选的操作方法,和查询,在使用上类似;但是,由于前者仅有临时功能,而不具备永久保存的功能,因此,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但是,我们也可以将设置好条件的高级筛选,保存成为查询,操作方法就是:“文件”→“另存为查询”;这样,就可以将筛选保存成为查询对象了。

④两者对数据库表的影响

查询对数据表的原始状态没有任何影响;查询的结果及保存,不会对数据表里面的数据字段或记录排序有任何影响。

而高级筛选则会对数据库表原始数据的排序有所影响;如果在筛选中使用了排序,并且,在关闭筛选的时候,选择了“是”,那么,筛选出来的数据的排序,将会改变数据库表原始数据的排序。

四、学习方法

总结一下学习acce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计划要明确,根据自己的实际出发。 2 从应用出发。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应把学到的每一点应用于实际操作。 3要多了解相关信息,多思考,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学以致用。 4利用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篇二:acce的学习心得体会 acce的学习心得体会

我大学学的专业就是软件开发,编程和数据库都是必学课程,其中acce数据库是重点学习,记得刚开始时用acce编制数据库,感觉还比较容易上手。acce数据库对那些不善于写代码的人来说比较适用,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会存在一定的弊端而且难以克服,为此我也伤透脑筋,主要是: ① 数据库在网上运行是整体的(主程序和数据库合在一起),数据库如果大,运行的速度就比较慢。

② 数据库安全得不到保证,别人容易复制。

③ 主程序与数据库如果分离,要打开数据库也很方便。如果后台数据库设置密码,主程序运行又受到影响。

④ 新增,修改,查询,统计,打印,必须内容和窗体一一对应,做到什么程度,别人就只能看到什么,没有选择的余地,内容多主程序就很大。用户如果提出再增加查询或统计内容,必须专门再做。

通过朋友介绍我开始学习acce软件网的acce开发平台,一接触就使我眼睛一亮,心里存在的疑问和疙瘩解开了,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开发平台,为我所用。我认为用acce直接开发软件所有存在的弊端,艾盟威几乎全部解决。我认为用acce编制数据库在acce开发平台上开发,既方便又安全,值得推广学习使用。个人体会(也是开发平台亮点): 一,新增输入窗口,每个数据表都有编号,无外乎自增序号,带符号加自增序号,年月日加自增序号。如果没有开发平台,每个输入窗口都要写编号程序,既费时间又费精力,还不理想。

二,新增输入窗口,除了新增序号外,还有如一般情况有的输入内容是通过下拉点击获得目标值,而开发平台做到自动打开下拉,操作员点击目标值,目标值自动到输入位置而光标自动转移到下一输入位置。我认为开发平台为用户操作想得很周到,简单方便实用。

三,修改窗口,修改完毕,只有一个按钮,关闭。关闭按钮既是保存又是关闭,起到了合二为一的作用。对用户操作帮助很大减少或避免差错。修改后不必担心是否保存过。

四,预览打印,统计的记录不是固定的,是通过查找,得到所需记录,只要事先系统做好统计,系统会自动统计数据.可变性很大,非常实用.不必为设计报表而犯愁. 五,查找功能特别强大,方便。如果单一内容查找在小窗口点击,窗体立即出现需要的内容,非常方便。如果是多条件查找,通过组合条件查找窗体立即出现需要的内容,不需要专门设计查找为查找某内容的查找窗体。如果结合预览打印是不可多得的非常完美产品. 六,开发平台应用了自动更新,如果系统需要修改,只要在服务器上修改完毕,各终端电脑,只要启动程序,系统自动更新,对系统管理非常方便,不必到每台电脑上修改。

七,有的管理系统内为了体现系统完整性,如人事管理系统,个人照片必须放在里面,财产管理系统重要设备图片,消防平面布置图„都必须放在里面。

其实那时候我在学习acce的时候也遇到不少挫折,碰到很多问题都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幸好有上学吧资料分享中心这个平台,让我可以随时去学习解除疑难问题,并且还可以和跟更多的网友们分享互动在学习过程的点点滴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网站还可以上次资料赚钱,我和我的那些网友们都把自己平时学习中认为好的资料上传上去,让更多的人去下载,这样我们就挣钱了。每上传一个资料都会有送相应得学币和积分,当学币累积到50得时候就可以申请提现金。三年下来,我们几个都赚了不少钱哦!篇三:acce2003学习心得体会 acce2003学习心得体会

时 间:2009-10-21 12:20:22 作 者:bluebird 摘 要:我的acce数据库终于设计完毕,从春节算起已经整整2个月了,其间经历了无尽的辛酸和痛苦,请教了太多的人,查阅了很多网页,终于解决了一些粗浅问题,有些体会,也总结了一些技术细节。

正 文: acce不比word那么温柔可爱,虽然也是office家庭里的一个组件,可是其技术细节却要复杂得多,书上说设计好一个数据库非常轻松,但是我看并不轻松。也往往有很多口气特别大的人动不动就看不起acce很弱智的功能,或者说它像玩具一样简单,可真要让他们解决acce技术细节问题时,多半也会与我们一样傻了眼。我认为要用acce设计好一个数据库非常不容易,最初的规划很重要,对数据库要实现的功能进行分析,细化成不同的模块,然后分析每个模块之间的联系,再对每个模块设计表。1个表尽量把相关的数据放在一起,多张表需要用到的数据最好单独存放成1张表。没有重复记录的表一定要设一个数据类型为“自动编号”的字段并设为主键,一般称为“xxid”,这个字段在其他表中需要用到时可作为外键调用。有时需要把好几张表的主键放在一张新表中调用,即全部是“xxid”字段,为避免重复录入数据,可将这几个字段一起选中并设为主键,称为复合主键。

表建立完毕后,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在“工具--关系”中建立各表间的关系,尽量考虑周全一些以免遗漏。关系建立好之后,各表中相关数据就自动链接在一起了,录入相当方便。关于一对多、一对一还是多对一的关系类型问题,我的经验是不用太在意,系统会自己分析好并瞬间设置清楚。 查询可以基于表,也可以基于已有查询。遇到有重复的查询记录时采用select distinct语句去除重复。有时因为加入了对应某几个相同字段而没有不同取值的“必选字段”时,查询结果中会出现重复记录,表现为除了那个必选字段的数据没有重复以外,其他字段被重复,此时进行汇总、分组等操作时会出现错误。解决办法是,另建一个查询,把刚才那个查询结果作为“一张显示表”放进去,在查询时避免选择那个会产生重复的字段即可。

窗体是为了帮助录入的,如果不需要利用窗体协助录入则不必建立录入窗体。但是有一个特殊窗体非常有用--切换面板,这是acce自动生成的,允许用户进行编辑。切换面板可以让程序默认调用,从而让用户打开数据库时就看到需要的菜单、按钮等内容。

报表是在查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以利用向导方便地建好报表,但是一般需要手工编辑方才符合要求(美观、布局等)。报表中有4大对象非常重要:报表页眉、页脚,页面页眉、页脚,分组页眉、页脚和主体,分别各司其职,切莫混淆。建立分组是通过右击页面页眉或者主体对象菜单选择“排序和分组”,然后可以点选需要的字段作为分组字段,并且可以选择是否使用分组页脚。“排序”也是在此操作。需要先排序再分组就把那个排序字段拖到分组字段前即可。重要:有时明明发现报表中已经没有任何东西了可是显示报表时老是提示有一文本框字段找不到,此时可检查“排序和分组”中是否应用了一个报表源中不存在的字段。另外,报表源也是一个重要细节,一定要设好报表源方可看到需要的字段。可以通过复制旧报表生成一个新报表然后根据需要重新指定报表源和编辑报表布局和内容。报表如果出现空白页面时一定是因为报表内的各种对象(文本框、标签、控件等)放得太靠右了,可往左拖曳,然后一定记得在报表编辑背景中的最右缘按鼠标往左拖以缩小报表编辑区域。

切换面板可以集中存放各种报表,操作比较简单。但是主切换面板上只能放8个菜单,子切换面板上同样如此。更多的报表如果需要放在切换面板上,可以采用添加按钮的办法实现。

各种控件的几个重要属性:数据源、名称、标题、控件提示文本、事件、无数据„„

无论多么害怕代码,做数据库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代码,一不小心acce就很不友好,报表代码中有错误,可仔细检查,再对照代码在报表、控件中的对象核实,不懂的话就查网络资料找到答案。过程非常辛苦,因为没有系统学过vba编程。不过,解决问题之后的喜悦是非常难忘的。

遇到技术问题时问别人,这是很好的,勤学好问嘛。可是90%的情况下会失望,因为一则很少有人在用acce,二则你问的问题别人一般也答不上,或者不愿花时间帮你研究。因此,尽管要不停地问别人,可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千年古训永远是铁的真理。

并且,在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难题后,会有令人激动的成就感。另外,网上往往能找到比现实生活中水平更高也更乐于助人的朋友,因此善用多用网络会事半功倍。

还有很多很多体会一时说不完。现在把我总结的一些技术细节放上来:

1、查询中加如下表达式,生成一个新的字段,表达式算出项目启动时间距查询当天的天数: 实施天数: int(datediff(d,[启动时间],now())+int(format(now(),mmdd)

2、报表中计算年数(在文本框中加入):=format((datediff(d,[过去],now())+int(format(now(),mmdd)

3、报表中求切换面板上输入的2个日期之间相差的天数,加上千分位: format(datediff(d,[forms]![切换面板]![txtstartdate],[forms]![切换面板]![txtenddate]),#,###)

4、采用自定义格式让数字变为货币符号: =format(21320.32143,$#,##0.00[green];($#,##0.00)[red]) 输出结果:红色的$21,320.32

5、数字变百分数,乘以100并加上%: =format(0.13980143,%#,##0.00;[red])

6、报表代码里的无数据事件: private sub report_nodata(cancel as integer) msgbox 请点击上方空白框处日历图标输入日期..., vbexclamation, no records cancel = true end sub

7、从切换面板上取日期,且查询日期时往前退5年: >=dateadd(yyyy,-5,[forms]![切换面板]![txtstartdate]) and =[forms]![切换面板]![txtstartdate] and

8、距今年数:

=format([实施天数]/365,standard)

9、从切换面板上取日期,与查询表中的开始、结束日期进行比较,符合条件的显示出来,开始处放面板上的结束日期,结束处放开始日期:

开始:=[forms]![切换面板]![txtstartdate]

10、dateadd()函数如果调用切换面板上的日期时,则不能加双引号

11、可以在报表中加入复杂的运算表达式,其基本格式是: =任何文本&表达式&文本

只要需要计算或者显示字段值的地方就必须写表达式,表达式必须放入2个“&”号之间,表达式多种多样,有字段计数类的,有日期运算类的,有数字运算类的,有数字格式化类的,有算合计值、平均值的„„格式化时如果只想要千分位,可只加入#,###即可,如: format(sum([分配农户数]),#,###) 以下是我用的复杂表达式,实现报表最后把总计字段数值归纳成一小段话,以方便工作中直接复制到文章中去: = 从1985年至 & format(now(),yyyy年mm月dd日) & ,xxxxx项目总共实施了 & count([项目编号]) & 个项目(含已经结束和正在进行的所有项目),这些项目共 & 扶持了 & format((sum([分配农户合计])+sum([传递农户合计])),#, ###) & 户贫困农户,援助动物 & format((sum([分配动物合计])+sum([传递动物合计])),#,###) & 头(只),其中直接分配扶持了 & format((sum([分配农户合计])),#,###) & 户,分配动物 & format((sum([分配动物合计])),#,###) & 头(只);传递礼品畜禽共计 & format((sum([传递动物合计])),#,###) & 头(只),扶持了 & format((sum([传递农户合计])),#,###) & 户。共举办各类培训 & format((sum([培训期数合计])),#,###) & 期,共培训 & format((sum([受训男合计])+sum([受训女合计])),#,###) & 人次,其中妇女 & format((sum([受训女合计])),#,###) & 人,占总人数的 & format((sum([受训女合计])/(sum([受训男合计])+sum([受训女合计]))),percent) = 在 & format([forms]![切换面板]![txtstartdate],yyyy年mm月dd日) & 到 & format([forms]![切换面板]![txtenddate],yyyy年mm月dd日) & 共计 & format(datediff(d,[forms]![切换面板]![txtstartdate],[forms]![切换面板]![txtenddate])/365,standard) & 年( & format(datediff(d,[forms]! [切换面板]![txtstartdate],[forms]![切换面板]![txtenddate]),#,###) & 天)内,xxxxx项目总共实施了 & count([项目编号]) & 个项目(含已经结束和正在进行的所有项目),这些项目共 & 扶持了 & format((sum([分配农户合计])+sum([传递农户合计])),#,###) & 户贫困农户,援助动物 & format((sum([分配动物合计])+sum([传递动物合计])),#,###) & 头(只),其中直接分配扶持了 & format((sum([分配农户合计])),#,###) & 户,分配动物 & format((sum([分配动物合计])),#,###) & 头(只);传递礼品畜禽共计 & format((sum([传递动物合计])),#,###) & 头(只),扶持了 & format((sum([传递农户合计])),#,###) & 户。共举办各类培训 & format((sum([培训期数合计])),#,###) & 期,共培训 & format((sum([受训男合计])+sum([受训女合计])),#,###) & 人次,其中妇女 & format((sum([受训女合计])),#,###) & 人,占总人数的 & format((sum([受训女合计])/(sum([受训男合计])+sum([受训女合计]))),percent) 以上内容,对于不懂acce的人来说也许像天书,但是对于用过acce的人来说不过尔尔。没有什么技术难得我们永远无法掌握,也没有任何技术值得我们炫耀。技术的篇四:学习数据库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数据库心得体会范文

转眼间在从大一踏进学校的校门到现在刚刚好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数据库也如影随形。

在这一年中我主要学习的数据库是sql serverxx,在学习的时候过程中,我们首先是从基础开始,比如数据类型、运算符号、关键字等等,然后上升到一些增删改查,还有触发、存储过程等的使用等等。

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我从起初对数据库的认识模糊到后来清晰,深入,我认为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当然,在学习中,薛立柱会给我们在网上下很多的学习资料,同时他也会建议我们多读读网上的学习资料。除了这个以外,我在学习数据库课程过程中,接触到的软件工程思想,网上学习经验,以及利用网络的学习资源都很好的改善了我的学习。后来,在学习的深入中,虽然学习有时是十分叫人感到枯燥乏味的,但我庆幸的是我坚持了下来,在最后的考试复习中,薛立柱老师虽然劝诫我学习不要因为考试而停止。是啊!要想学好一门功课我们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数据库编程,这个是作为一个程序员的基本功,绝大多数软件开发公司数据库编程都是由程序员自己完成的,因为他的工作量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复杂。所以作为一个综合的程序员,学习数据库编程,像数据库四大操作,增删改查,还有触发、存储过程等的使用,这些都是基础的基础。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数据库没什么作用,学习的时候吊儿郎当,到今年做项目时,还不会连接查询,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必须打好基础,扎实的掌握每个知识点。

只要你从事计算机行业,就需要学习好数据库的基础知识,不论以后选择哪个方向,数据库的学习都不能放松。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学多了不会成为累赘,慢慢的积累,总有用到的时候。给自己明确一个目标,剩下的就是向着这个目标努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克服它就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学习数据库的心得(2):

一:学习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的数据库课程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创建数据库以及对数据库的操作的基础知识。数据库这门课涉及到以前的知识不多,是一门从头学起的课程,即使基础不是很好,只要认真听讲、复习功课,还是一门比较容易掌握的课。

课堂上讲的知识比较理论化,如果不动手就无法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而动手去做能够让我们将学过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找到知识漏洞,并且能学到更多关于实际操作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培养了我们的自学能力。

第一次接触sql语言,虽然陌生,但是可以让我从头开始学,就算没有基础的人也可以学得很好。刚开始练习sql语言的时候,并不是很难,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的步骤来做,还很有成就感。我们通过老师的一些ppt,我们可以巩固课内的知识,还可以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更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二、acce与excel的区别 acce--中小型数据库开发系统,内嵌vba编程语言,面向对象编程 excel--数据表格处理系统,编程能力有限. acce是数据库管理软件,内含的是数据库(基本对象),一个数据库包含多张表 主要用于开发系统 ,日常办公用起来不方便,他主要是做软件的后台的。 而excel只是一般的表格处理软件,主要用于一些日常的办公而已

两都所用到的地方不一样. acce是一个数据库软件,一个acce文件由存储特定结构化数据集的表集合组成。表中包含行(有时称作记录或元组)和列(有时称作特性)的集合。表中的每一列都设计为存储某种类型的信息(例如,日期、名称、美元金额或数字)。表上有几种控制(约束、规则、触发器、默认值和自定义用户数据类型)用于确保数据的有效性。表上可以有索引(与书中的索引非常相似),利用索引可以快速地找到行。可将声明引用完整性 (dri) 约束添加到表上,以确保不同表中相互关联的数据保持一致。篇五:实训心得体会与感悟

实训心得体会与感悟范文 计算机实训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我感觉自己还有好多东西要学,还有好多的东西不懂呢!这是我大学以来第三次实训,每次实训我都感觉学到了好多东西!因为是一天到晚的不间断训练,所以记的会非常牢固。不像平时上课,每上两次的理论课却只有45分钟的实际操作。在课上,有老师在前面演示我们都还能跟着做,可轮到我们独立完成的时候,因为实际操作的少,早就忘光了!我很感谢学校有实训这样的安排,把我们这一学期学的东西系统的集中的进行训练,对我们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要感谢我们的窦老师,窦老师很温柔,也很有耐心,即使老师讲了很多遍的问题,我们不会,老师还是会走进我们给我们耐心的指导,还给我们讲一些学习计算机的方法,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哪方面不足,需要加强,也让我们了解到哪些需要认真的学习,那些是重点,不是没有方向的乱学一通,什么也学不好! 经过这次的实训,我真真确确的感受到了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工作中的运用,这些软件、程序能让我们提高工作的效率,更直观更便捷的切入主题。这次我们学习的是数据路的原理及应用的各方面知识,由老师带着我们不断操作。accexx能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共享数据库信息,能把数据库信息与wep结合在一起,实现数据库信息的共享。同实,acce概念清晰,简单易学、实用是适合企业管理人员、数据库管理员使用的首选。我觉得学习了这个,对我参加工作后制表、创建查询、数据分析和材料演示都有很大的作用,这样,我们能更清楚的了解信息并进行分析。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之中,因为要操作的东西很多,有时错一步,后面的结果就无法显示,而自己的计算机又太差,根本检查不出来是哪里出了错!这时候,老师都会耐心的过来帮助我,我很感谢窦老师也很感谢学校能安排这么优秀的窦老师来教我们!只是,我们太顽皮,有很多东西老师讲了我们也没能记住,我想在此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下学期我们一定认认真真的好好学! 一个星期的实训课很快结束了,我发现我对计算机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只知道玩游戏、娱乐和简单的应用。通过这次的实训,我了解到,要真真正正的掌握计算机程序还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儿,但真正掌握后,它带个我们的将是无穷的便捷与科技,我喜欢高端便捷的生活。我希望我能做计算机这个万能机器

人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我会努力加油的!感谢学校,感谢老师给我的帮助,让我的思想、技能又上了一个台阶!感谢!加油! 实训心得体会与感悟范文之二

首先,我很感谢省政府和微软公司给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给了我这么好的教学资源,让我在这里可以尽情的去学习。

个人认为一个好的总结总能够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在此基础对自己进行改进,然后再进行总结,这样一个迭式的发展就可以使自己不断的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首先我得承认,这次的实训给了自己好大的提升,无论是学习中、还是同学的交流中。每一次的交流和谈话都会使我对某个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当然吵闹是难免的啦,这要正好的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问题。

也谈到了自己的理想问题。这是我在微软这段时间定下来的,当然想了很久,也看了一些书籍。我的目标是一个管理人员,至少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会一直在这方面努力。这样一个话题我找过许多人问过。从而给自己下一个定论。同时我也发现在这方面存在许多缺陷,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善于把不同的人整合

成一个整体,使其各尽其职,各尽其能。而我在交流方面就存在许多的问题。两个月以来,我很少问老师的问题,大部分在与同学的讨论中得到的,如果是生活以外的事情就更是微乎其微了。其实,我想一直改变这种状态,每次想问问题的时候,总感觉有慕名的心理压力。我想这是我人生的一个严重的心理障碍。我分析一下:有畏惧老师的心理,也许这与我小学受过的苦难有关了。其次,问得时候,就在想现在问是不是有点太早了,还是留着以后再问,谁知每次都被自己打败了,这让我相信了一句话“世界上最可怕的人是自己”,所以最近爱上了“零点乐队的《战胜自己》”。三有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宝,中国人不喜欢问问题是一种普通的现象。第四点是我个人的:有时我怕问一个问题,问了以后还没听懂,如果继续问显得自己太笨了呵。不问吧,老师一双友善的眼睛好像在说“你没有听明白?”弄得进入两难的境地。这点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问问题之前,对事情没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导致问的时候还是很模糊,最后的那种结果对我来说就有点正常。以上这些是我这些年来的切身体会。有时我就有一种这样的想法:中国的足球队不是不行吗?就每次让中国的足球队员天天面对媒体的攻击,而不要天天说什么“中国人的体力不行”,我一看到这字眼就为中国足球队悲哀,自己打败了,还要找一个莫须有的借口。可笑之极。每次看到中国男足,就有那样想过。有时,我也不禁的想想自己何尝不是这样,有时我甚至很渴望有人从背后捅我一刀,不管捅得有多深,只要我最后还是站起来了,我想我就没什么可以怕的了。“人死都不怕,还怕啥?”以上是我从微软公司获得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至于学习方面,我不想再多说些什么。

一、上一次谈了,二是这与个人的能力有关。而真正能够运用自如的人,是那些能够将这些人集成一个人,既然变成了一个人,那就是多人的智慧集于一身(不过一定要控制身体各个部分的功能最优化,不要发生手打脚事件)。

以下是我认为此次培训不是很足的地方。上面我谈到了个人感到有些压抑感,就是天天在编程,看看书,有时就会导致心烦意乱。这现象我发现有点普遍。希望能够引起重视。这个班好像还没组织过什么活动。我想来一个狂欢会倒挺好,这样可以让我们把自己的憋的闷气给来一次清理。三是,上午上课,下午上机有点单调,个人意见可不可以在一个星期的星期六或者星期天搞一次讨论会。就是针对某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可以分两方,由老师出题,课后学生可以查资料,

到了辩论的时候,进行讨论。这样一个可以缓和一下学习氛围。二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三可以提交协作能力。四可以转换一下学习的方式,从另外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可以增加对新东西的探索,有学新东西,接受新事物而不怕挑战。

六、就是开拓一下我们的视野,而不是仅仅局限于c#的编程。不管咋说,这里面一定有俺们学的东西。 以上我遇到的那些问题,希望高老师百忙之中的某一天能抽出一点时间帮我解答一个。邮箱地址上面已经有了。听说不久,你就要踏出这片红土地了,不知来时和去时的感受如何?有兴趣的话,就抽个时间写篇文章发表一下,或者可以的话写好后,发到我邮箱。最后的那一点意见,只想和高老师分享一下,我是从学生的角度讲的,希望能对高老师有帮助。很感谢这两个月来对我们的付出,我不知道送什么给你,上面的一点意见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我就把它当成礼物送你了。祝一路顺风。

实训心得体会与感悟范文之三

对于考生,6月是黑色的,它是一个鲜明的转折点,有人欢喜有人忧。

对于劳动人民,6月是喜悦的收获季节,金黄黄的麦子,饱含了汗水和硕果。 对于毕业生,6月是踏入大千世界,寻遇“伯乐”的旅途。

对于我们,6月是实训、总结、考试的三步乐章。 炎炎夏日,热风缕过轻吹脸颊;典型的江南小城,时而小雨朦朦,时而阳光四射;走在箐箐校园里,虽然没有“古道 西风 瘦马”的古典美,也有一点“小桥 流水 人家”的妙感;6月21号我们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实训,任务是网络综合布线,怎么样听着名字就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吧,当然确实是一项工程,只是稍小的那种而已。 简单的描述一下我们的总指挥,他——姓 张,名 海民,字 不祥;此人 正派耿直、朴实无华、一视同仁、严肃又不失随和、貌 若潘安、才 过苏轼、风度与智慧并存。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如此的豪迈实训心得体会范文,让我们洒脱到最帅??!古人以“先生”为尊称,当然我们也不能辜负张先生的期望,很认真的完成了实训项目,易安居士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有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们也要学习这种精神,没有的争取,拥有的珍惜;李白

高呼“天生我才必有用”所以我们要顺应智者,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努力拼搏、积极向上、做那颗坚韧的小草??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们呢,别让我们最亲的家人、最真诚的老师对我们失望。

下学期,我们就要“凄凄 惨惨 戚戚”了,尊敬的张先生,不带我们了,大家心里不免一阵的感伤,两年的师生情,可不是一般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珍惜,亲情、友情、手足情、师生情,在这么多丰富的感情包围中,我们体会到温暖的关怀,我们体会到严厉的批评,我们成长了,我们收获了,我们成熟了,我们感动了,有了感动就懂得了感恩。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我们指路,给我们讲课文、讲考证、讲公务员、讲就业、讲做人??,我被您感染了,我积极向上了,我心里有目标了,我内心的斗志被激发了,我不能一无所获的度日了,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去做的事情,提高个人的素质和学识。 或许老师们都喜欢学习优异的学生,我明白,我的专业课实训心得体会学的不是非常好,不过我会争取能全面的发展,尽量把自己的专业课学的更棒的。我会努力的学生干部学习心得体会做好自己,我始终相信,努力会有收获的,虽然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例。总之,我想说,我会一直微笑着努力。很感激老师这两年来呕心沥血的教导,您是我们学生心里的楷模,你也很努力的为目奋斗着,加油,我们支持您。请原谅我们偶尔的任性和搞怪吧,其实想给您说我们有时是故意调皮的哦。

第15篇:ACCESS 实训(报告)

实训一

(会计与审计(1)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9日) (会计与审计(2)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9日) (会计与审计(3)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8日) (会计与审计(4)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7日)

一、实训名称:基本理论、软件安装、熟悉软件界面与功能、数据库和表文件的创建

二、实训目的:

1.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数据管理、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模型、关系运算概念、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2.掌握软件的安装全过程

3.了解ACCESS软件的应用与特性 4.熟悉ACCESS软件用户界面

5.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六大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模块——逻辑文件) 6.掌握数据库文件(accdb——物理文件)的创建 7.掌握数据类型 8.掌握表文件的创建

三、实训原理与方法:

1.数据库基本理论

2.软硬件的基础理论知识 3.软件的基本原理

4.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原理

5.软件具体功能实现的六大对象的原理 6.文件的基础知识 7.资料佐证法 8.上机实验练习法

四、实训内容与过程(结论):

1.实训内容

(1)绘制基本E-R图、绘制基本关系数据模型 (2)软件的安装与激活

(3)了解ACCESS软件应用(财务、行政、金融、教育)和特性(安全性、智能性) (4)熟悉ACCESS软件主要组件(工作首界面、功能区、导航窗格、选项卡式文档) (5)熟悉六大对象的选项卡式文档界面 (6)数据库文件的创建与管理 (7)掌握数据类型

(8)表文件的创建与管理 2.实训过程(结论)

(1)利用OFFICE VISIO软件绘制E-R图、关系模型 (2)熟悉安装的具体步骤与激活工具

基本关系数据模型

(3)查阅有关教材与网络资料

(4)打开软件全面熟悉ACCESS新版本的GUI界面

(5)打开罗斯文示例数据库全面熟悉数据库的六大对象的界面 (6)数据库的创建、打开、关闭、备份等方法 A、利用模板创建数据库步骤

单击文件选项卡,在中间的“可用模板”区域选择要使用的模板,此处选择“罗斯文”,然后单击右下方的“创建”按钮,即可基于模板创建一个数据库系统。 B、创建空白数据库步骤

单击文件选项卡,在起始页左侧单击“新建”命令,然后在中间窗格中单击“空数据库”选项;在右侧的“文件名”编辑框中输入数据库名称,此处为“图书管理系统”。最后单击下方的“创建”按钮。

C、打开、关闭:文件选项卡

D、备份:文件选项卡,保存并发布

(7)导航窗格,选择对象类型,打开表设计器,了解数据类型。 (8)掌握各种创建表的方法 A、使用表模板创建表步骤

创建选项卡,表格功能区,应用程序部件按钮。 B、使用字段模板创建表步骤

创建选项卡,表格功能区,打开表的数据表视图,表格工具选项卡的字段选项卡,其他字段按钮。

C、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步骤

创建选项卡,表格功能区,表设计器按钮。 D、使用数据表视图直接输入数据创建表步骤 创建选项卡,表格功能区,表按钮。 E、通过获取外部数据创建表

外部数据选项卡,导入并链接功能区,相关按钮。

五、实训小结与讨论:

自己书写,实训的心得体会,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足,不少于200字。

六、仪器与耗材:

(1)支持的操作系统: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 R

2、Windows Server 2008 SP

2、Windows Vista SP

2、Windows 10 (2)32位系统:具有Intel 1GHz(或同等性能的兼容处理器)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建议使用2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的计算机

(3)64位系统:1.4 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 (4)最低1GB RAM(建议使用2GB或更大的RAM) (5)2.2 GB可用硬盘空间

实训二

(会计与审计(1)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24日) (会计与审计(2)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30日) (会计与审计(3)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22日) (会计与审计(4)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25日)

一、实训名称:表文件及其数据的管理、查询

二、实训目的:

1.掌握设置表属性和字段属性的方法

2.掌握对数据表记录的查看、更新、排序、筛选等操作 3.掌握表的关联的有关概念与建立和维护关联的方法 4.掌握数据表的维护与管理 5.掌握查询的功能与类型

6.掌握各种类型查询的创建和使用 7.掌握如何在查询中进行计算 8.掌握查询中准则的应用

三、实训原理与方法:

1.表和字段所具有的特性

2.查看、更新、排序、筛选等相关概念 3.关联的有关概念

4.维护与管理数据表的有关概念

5.查询的概念、功能、类型、注意事项 6.查询准则的概念 7.资料佐证法 8.上机实验练习法

四、实训内容与过程(结论):

1.实训内容

(1)设置相关数据类型字段的属性,表的属性 (2)对数据表记录的查看、更新、排序、筛选 (3)表的关联的建立与维护

(4)数据表的复制、重命名、删除、导出、拆分 (5)创建五种类型的查询 (6)查询中准则的应用 2.实训过程(结论)

(1)在设计视图打开表,选择相应字段,设置属性,使用表属性按钮打开表属性窗口设置表属性。

(2)对数据表记录的查看、更新、排序、筛选的步骤 A、查看记录

数据表视图,使用记录定位器、使用查找按钮

B、更新记录——添加、删除记录,修改、替换数据 数据表视图,表格工具选项卡,相关按钮 C、排序记录

数据表视图,表格工具选项卡,排序按钮 D、筛选记录

数据表视图,表格工具选项卡,筛选按钮 (3)建立与维护关联的步骤 数据库工具选项卡,关系按钮

(4)数据表的复制、重命名、删除、导出、拆分步骤 A、数据表的复制 导航窗格,快捷菜单 B、数据表的重命名 导航窗格,快捷菜单 C、数据表的删除 导航窗格,快捷菜单 D、数据表的导出

外部数据选项卡,导出功能区 E、数据表拆分

数据库工具选项卡,分析表按钮 (5)创建五种类型的查询 A、选择查询的创建步骤

创建选项卡,查询功能区,查询设计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查询工具设计选项卡,选择查询按钮

B、参数查询的创建步骤

创建选项卡,查询功能区,查询设计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查询工具设计选项卡,选择查询按钮,条件区域输入方括号,且在方括号中输入冒号 C、交叉表查询创建步骤

创建选项卡,查询功能区,查询设计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查询工具设计选项卡,选择交叉表按钮

D、操作查询的创建步骤

创建选项卡,查询功能区,查询设计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查询工具设计选项卡,选择生成表、追加、更新、删除按钮 E、SQL查询的创建步骤

创建选项卡,查询功能区,查询设计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查询工具设计选项卡,选择SQL视图按钮或者快捷菜单进入SQL视图 (6)查询中准则的应用 A、预定义计算

创建选项卡,查询功能区,查询设计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查询工具设计选项卡,汇总按钮

B、自定义计算

创建选项卡,查询功能区,查询设计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条件区域

五、实训小结与讨论:

自己书写,实训的心得体会,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足,不少于200字。

六、仪器与耗材:

(1)支持的操作系统: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 R

2、Windows Server 2008 SP

2、Windows Vista SP

2、Windows 10 (2)32位系统:具有Intel 1GHz(或同等性能的兼容处理器)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建议使用2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的计算机

(3)64位系统:1.4 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 (4)最低1GB RAM(建议使用2GB或更大的RAM) (5)2.2 GB可用硬盘空间

实训三

(会计与审计(1)班——实训时间:2016年4月14日) (会计与审计(2)班——实训时间:2016年4月13日) (会计与审计(3)班——实训时间:2016年4月14日) (会计与审计(4)班——实训时间:2016年4月15日)

一、实训名称:窗体、报表

二、实训目的:

1.了解窗体的功能与作用 2.了解窗体的分类及其组成 3.掌握使用向导创建窗体的方法 4.掌握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的方法

5.掌握窗体中常用控件的含义及其使用方法 6.掌握窗体和控件的常用属性的设置 7.能够在窗体中使用表达式 8.能够美化窗体

9.了解报表的功能与作用 10.了解报表的分类及其组成 11.掌握使用向导创建报表的方法 12.掌握使用设计器创建报表的方法 13.掌握在报表中使用计算控件的方法 14.能够美化报表

三、实训原理与方法:

1.窗体的概念、分类 2.窗体的功能、作用 3.窗体控件的概念

4.窗体和控件属性的概念 5.报表的概念、分类 6.报表的功能、作用 7.报表控件的概念

8.报表和控件属性的概念 9.资料佐证法

10.上机实验练习法

四、实训内容与过程(结论):

1.实训内容

(1)使用向导创建窗体 (2)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

(3)窗体中常用控件的含义及其使用方法 (4)窗体和控件的常用属性的设置 (5)在窗体中使用表达式 (6)美化窗体

(7)使用向导创建报表 (8)使用设计器创建报表

(9)报表中常用控件的含义及其使用方法 (10)报表和控件的常用属性的设置 (11)在报表中使用表达式 (12)美化报表

2.实训过程(结论)

(1)使用向导创建窗体的步骤

创建选项卡,窗体功能区,窗体向导按钮,打开窗体向导窗口进行创建 (2)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的步骤

创建选项卡,窗体功能区,窗体设计按钮,打开窗体设计窗口,在窗体的五个节中添加相应的控件,完成创建。窗体的创建包括:纵栏式、表格式、数据表式、主/子窗体、图表窗体、数据透视表窗体、数据透视图窗体。窗体设计器打开以后还可以通过自动窗体创建窗体,但是前提条件要先打开表。 (3)窗体中常用控件的使用

创建选项卡,窗体功能区,窗体设计按钮,打开窗体设计窗口,在窗体的五个节中添加相应的控件,基本控件包括:文本框、标签、按钮、选项卡控件、超链接、WEB浏览器控件、导航控件、选项组、插入分页符、组合框、图表、直线、切换按钮、列表框、矩形、复选框、未绑定对象框、附件、选项按钮、子窗体/子报表、绑定对象框、图像等控件 (4)窗体和控件的常用属性的设置

创建选项卡,窗体功能区,窗体设计按钮,打开窗体设计窗口,在窗体设计工具设计选项卡,属性表按钮。注意:不同对象属性不一样,还有特殊的一些属性。 (5)在窗体中使用表达式

主要使用计算型控件,文本框控件,在控件来源属性或是直接在文本框中输入表达式,注意以等号开头。 (6)美化窗体

窗体设计工具选项卡,设计、排列、格式选项卡的相关按钮。基本操作包括:自动套用格式、添加背景图片、条件格式、插入标题、插入徽标、主题等等 (7)使用向导创建报表的步骤

创建选项卡,报表功能区,报表向导按钮,打开报表向导窗口进行创建 (8)使用设计器创建报表的步骤

创建选项卡,报表功能区,报表设计按钮,打开报表设计窗口,在报表的七个节中添加相应的控件,完成创建。报表的创建包括:纵栏式、表格式、图表报表、标签报表。报表设计器打开以后还可以通过自动报表创建报表,但是前提条件要先打开表。 (9)报表中常用控件的使用

创建选项卡,报表功能区,报表设计按钮,打开报表设计窗口,在报表的七个节中添加相应的控件,基本控件包括:文本框、标签、按钮、选项卡控件、超链接、选项组、插入分页符、组合框、图表、直线、切换按钮、列表框、矩形、复选框、未绑定对象框、附件、选项按钮、子窗体/子报表、绑定对象框、图像等控件 (10)报表和控件的常用属性的设置

创建选项卡,报表功能区,报表设计按钮,打开报表设计窗口,在报表设计工具设计选项卡,属性表按钮。注意:不同对象属性不一样,还有特殊的一些属性。 (11)在报表中使用表达式

主要使用计算型控件,文本框控件,在控件来源属性或是直接在文本框中输入表达式,注意以等号开头、还要注意计算型控件放在不同的位置,报表页脚、页面页脚、组页脚,计算的效果不同。 (12)美化报表

报表设计工具选项卡,设计、排列、格式、页面设置选项卡的相关按钮。基本操作包括:自动套用格式、添加背景图片、分组和排序、插入标题、插入徽标、主题、页码、日期和时间等等

五、实训小结与讨论:

自己书写,实训的心得体会,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足,不少于200字。

六、仪器与耗材:

(1)支持的操作系统: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 R

2、Windows Server 2008 SP

2、Windows Vista SP

2、Windows 10 (2)32位系统:具有Intel 1GHz(或同等性能的兼容处理器)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建议使用2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的计算机

(3)64位系统:1.4 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 (4)最低1GB RAM(建议使用2GB或更大的RAM) (5)2.2 GB可用硬盘空间

实训四

(会计与审计(1)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11日) (会计与审计(2)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9日) (会计与审计(3)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10日) (会计与审计(4)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9日)

一、实训名称:宏、模块

二、实训目的:

1.了解宏的概念、宏的类型 2.掌握宏的创建及参数设置 3.掌握常用的宏操作 4.掌握宏的运行及调试 5.了解宏的应用

6.熟悉VBA编程环境和VBA程序设计基础 7.掌握VBA程序流程控制 8.掌握模块的概念和创建

9.了解参数的传递与变量作用域

10.熟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11.了解VBA程序调试及其运行错误调试 12.了解VBA数据库编程基础

三、实训原理与方法:

1.宏的概念 2.宏的类型 3.宏的参数概念 4.宏的原理 5.宏的应用 6.VBA的概念 7.模块的概念 8.参数传递的概念 9.变量作用域的概念

1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11.资料佐证法

12.上机实验练习法

四、实训内容与过程(结论):

1.实训内容

(1)创建操作系列宏——独立的宏 (2)创建宏组——独立的宏 (3)创建条件宏——独立的宏

(4)创建嵌入式宏,在宏中设置操作参数——嵌入式宏 (5)宏的运行调试 (6)通过事件触发宏

(7)常量、变量、数组、函数、运算符和表达式 (8)VBA程序流程控制 2.实训过程(结论)

(1)创建操作系列宏——独立的宏 创建选项卡,宏与代码功能区,宏按钮,打开宏生成器,并自动创建一个名为“宏1”的空白宏,在添加新操作中选择宏,进行创建。 (2)创建宏组——独立的宏

创建选项卡,宏与代码功能区,宏按钮,打开宏生成器,并自动创建一个名为“宏1”的空白宏,在添加新操作中选择宏,进行创建。 (3)创建条件宏——独立的宏

创建选项卡,宏与代码功能区,宏按钮,打开宏生成器,并自动创建一个名为“宏1”的空白宏,在添加新操作中选择宏,主要选择IF宏,输入具体条件,进行创建。注意:如果引用具体控件值的语法,[Forms]![窗体名]![控件名],[Reports]![报表名]![控件名]。 (4)创建嵌入式宏,在宏中设置操作参数——嵌入式宏

打开窗体或者报表设计器,打开属性窗口,选择具体对象,选择事件选项卡,选择具体事件,点击后面选择生成器按钮,打开宏生成器,进行创建,注意:嵌入式宏不单独存储。 (5)宏的运行调试 A、运行

宏工具设计选项卡,运行按钮,运行宏,或者在导航窗格双击,运行宏。 B、调试

宏工具设计选项卡,首先点击单步按钮,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运行调试宏。 (6)通过事件触发宏

打开窗体或者报表设计器,打开属性窗口,选择具体对象,选择事件选项卡,选择具体事件,点击后面选择生成器按钮,打开宏生成器,进行创建,注意:事件的触发顺序。 (7)常量、变量、数组、函数、运算符和表达式 A、常量

直接常量:直接使用

符号常量:const 常量名 [as 类型]=表达式 固有常量:以VB、AC、AD、XL开头的常量 系统常量:true、false、null B、变量

变量声明:dim 变量名 as 数据类型 C、数组 数组声明:

dim 数组名([下标下限 to] 下标上限) [as 数据类型] dim 数组名(数组第1维下标上限,数组第2维下标上限,„) [as 数据类型] D、函数

函数名(参数1,参数2,„,参数N) E、运算符和表达式

运算符:算术、关系、逻辑、连接

表达式:优先级——算术>连接>比较>逻辑 (8)VBA程序流程控制 A、顺序结构及其基本语句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 Shell \"C:\\windows\\system32\\CMD.EXE\", vbMaximizedFocus Shell \"C:\\windows\\NOTEPAD.EXE\", vbMaximizedFocus Shell \"C:\\windows\\WRITE.EXE\", vbMaximizedFocus Shell \"C:\\windows\\system32\\CALC.EXE\", vbMaximizedFocus End Sub

B、选择结构IF语句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 If MsgBox(\"点击“确定”按钮可以打开CMD程序\", 1 + 64 + 0, \"标题信息\") = 1 Then Shell \"C:\\windows\\system32\\CMD.EXE\", vbMaximizedFocus Else MsgBox \"你已经取消了操作,单击确定\", 0 + vbOKOnly + vbDefaultButton1 + 0, \"标题信息\" End If End Sub

C、选择结构SELECT CASE语句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 Dim i As Integer i = MsgBox(\"请你选择下面的按钮进行操作!\", 3 + 64 + 0, \"标题信息\") Select Case i Case 6 MsgBox \"你刚才点击的按钮是《是》按钮!\", 0 + 64 + 0, \"标题信息\" Case 7 MsgBox \"你刚才点击的按钮是《否》按钮!\", 0 + 64 + 0, \"标题信息\" Case 2 MsgBox \"你刚才点击的按钮是《取消》按钮!\", 0 + 64 + 0, \"标题信息\" End Select End Sub

D、循环结构FOR NEXT语句 ——求1-100的整数和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 Dim s As Integer s = 0 For i = 1 To 100 Step 1 s = s + i Next i MsgBox \"你现在求解的是1——100的整数和\" & \"=\" & s End Sub ——求1-9的乘法口诀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 For i = 1 To 9 For j = 1 To i s = s + CStr(i) + \"*\" + CStr(j) + \"=\" + Right(CStr(100 + i * j), 2) + \" \" Next j s = Replace(s, \"=0\", \"= \") + Chr(13) + Chr(10) Next i Label0.Caption = s End Sub

E、循环结构DO WHILE„„LOOP语句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 Dim i As Integer i = 0 Do While i

F、循环结构DO UNTIL„„LOOP语句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 Dim i As Integer i = 0 Do Until i >= 5 i = i + 1 Loop MsgBox i End Sub

G、循环结构DO„„LOOP WHILE语句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 Dim i As Integer i = 0 Do i = i + 1 Loop While i

H、循环结构DO„„LOOP UNTIL语句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 Dim i As Integer i = 0 Do i = i + 1 Loop Until i >= 5 MsgBox i End Sub

I、循环结构WHILE„„WEND语句

——do while„„loop(退出exit do)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 Dim i As Integer i = 0 Do While i = 3 Then Exit Do End If Loop MsgBox i End Sub ——while„„wend(退出goto)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 Dim i As Integer i = 0 While i = 3 Then GoTo label End If Wend label: MsgBox i End Sub

J、其他语句——标号和GOTO语句

关于GOTO语句,实现简单跳转,比较直接,而且比较简单,但是复杂的跳转,尽量避免使用,这样不利于程序的维护和管理。

五、实训小结与讨论:

自己书写,实训的心得体会,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足,不少于200字。

六、仪器与耗材:

(1)支持的操作系统: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 R

2、Windows Server 2008 SP

2、Windows Vista SP

2、Windows 10 (2)32位系统:具有Intel 1GHz(或同等性能的兼容处理器)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建议使用2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的计算机

(3)64位系统:1.4 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 (4)最低1GB RAM(建议使用2GB或更大的RAM) (5)2.2 GB可用硬盘空间

实训五

(会计与审计(1)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26日) (会计与审计(2)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30日) (会计与审计(3)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26日) (会计与审计(4)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27日)

一、实训名称:Web数据库、数据安全

二、实训目的:

1.认识Web数据库

2.认识Acce Services组件 3.认识SharePoint门户站点

4.认识桌面数据库和Web数据库的设计差异 5.认识Web数据库和对象的创建 6.认识Web数据库的发布和同步

7.了解数据安全:一是系统运行安全、二是数据库应用系统安全 8.了解数据库的加密与解密 9.了解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10.了解数据库的压缩与修复 11.了解受信任位置中的数据库 12.了解打包、签名、分发数据库

三、实训原理与方法:

1.Web数据库的概念与基础知识 2.Web数据库及其对象的概念 3.数据安全的概念

4.数据库加密与解密的概念 5.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概念 6.数据库压缩与修复的概念 7.数据库在受信任位置的概念 8.数据库打包、签名、分发的概念 9.资料佐证法

10.上机实验练习法

四、实训内容与过程(结论):

1.实训内容

(1)Web数据库的创建 (2)Web数据库对象的创建 (3)数据库的加密与解密 (4)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5)数据库的压缩与修复 (6)数据库在受信任位置

(7)数据库的打包、签名、分发 (8)打开数据库时启用禁用的内容 2.实训过程(结论)

(1)Web数据库的创建步骤

文件选项卡,点击新建,在可用模板中选择空白Web数据库,输入名称,点击新建。 (2)Web数据库对象的创建步骤 Web数据库对象的创建步骤与桌面数据库对象创建大体一致。 (3)数据库的加密与解密步骤

A、以独占方式打开数据库,打开对话框的打开按钮右侧的箭头,选择独占方式打开。 B、文件选项卡,信息命令,用密码进行加密按钮,注意解密操作一致。 (4)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步骤

A、备份:文件选项卡,保存并发布命令,数据库另存为命令,备份数据库。 B、恢复:正常打开使用即可,注意有必要时可以更改文件名。 (5)数据库的压缩与修复步骤

A、当前数据库:文件选项卡,信息命令,压缩并修复数据库按钮。 B、未打开数据库:数据库工具选项卡,压缩并修复数据库按钮。 C:自动压缩与修复:文件选项卡,选项命令,进行设置。 (6)数据库在受信任位置的设置步骤

文件选项卡,选项命令,打开对话框,信任中心,信任中心位置按钮,受信任位置,添加新位置按钮。

(7)数据库的打包、签名、分发步骤

A、创建签名包:文件选项卡,保存并发布,数据库另存为,打包并签署。 B、提取并使用签名包:文件选项卡,打开对话框,选择Microsoft Acce签名包(*.accdc)。 C、注意事项:受信任位置和不受信任位置的区别。 (8)打开数据库时启用禁用的内容

数据库处在不受信任位置,打开时会出现消息栏,提示启用内容,应该放在受信任位置。

五、实训小结与讨论:

自己书写,实训的心得体会,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足,不少于200字。

六、仪器与耗材:

(1)支持的操作系统: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 R

2、Windows Server 2008 SP

2、Windows Vista SP

2、Windows 10 (2)32位系统:具有Intel 1GHz(或同等性能的兼容处理器)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建议使用2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的计算机

(3)64位系统:1.4 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 (4)最低1GB RAM(建议使用2GB或更大的RAM) (5)2.2 GB可用硬盘空间

第16篇:关于ACCESS学习日记

一、ACCESS的六种对象

a)表是数据库的基本对象,其它几种对象都基于它而产生.b)查询:可以按照索引查找需要的记录;可以按要求筛选记录;连接若干字段组成新表.

c)窗体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浏览,输入及更改数据的窗口.

d)报表:数据分类汇总,打印.

e)宏:相当于批处理,执行一系列操作

f)模块:功能与宏相似,只是更加精细,编程.

二、六种对象,三种类型

a)表和查询:数据的来源和基础

b)窗体和报表:用于显示和打印

c)宏和模块:主要用于控制.

d)补充:通过数据访问页访问数据(一种网页)

a)表的概念:

i.表的属性;表的记录;表的分量;

ii.对记录的操作:投影和选择;

iii.表与表之间可以建立连接;

b)表的设计原则

i.表的功能要单一;(符合范式)

ii.字段唯一;

iii.记录唯一性(不存在完全一样的记录)

iv.功能相关性(不包含无关属性)

v.字段无关性:对某一字段的修改不应该影响其它字段的数据(解决办法通常是分割表)

c)创建数据库(通过模板;使用向导创建表;用表设计器创建表;)

第17篇:ACCESS关于表达式生成器

ACCESS关于表达式生成器的几个符号的意思.

例如Like,如果在查询设计视图里输入条件为:

Like \"*你*\"

那就可以模糊查询该字段这个关键字:你

如果输入:

Like \"*\" & [请输入关键字] & \"*\"

那就可以弹出一个对话框,可输入模糊搜索的关键字。

我想问的是,[] & \"\'这几个符号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因为如果输错了一点就不行,例如这样运行就没有查询结果:

Like \'*\" & [请输入关键字] & \"*\'

这样却可以:

Like \'*你*\'

&是字符串连接符,用于连接字符串,连接表达式等等..

*表示全部、多个的字符,而 ? 表示任何单一字符

\" \"用于表示字符串,在引号内输入

在acce的sql中单引号和双引号都可用,只要成对出现就可以。

你可以输入以下的:

Like \'*\'&[请输入关键字]&\'*\'

发现用单引号得到的也是同样结果吧!

再举例:Like \'*你*\'

如果改为Like \"*你*\"也可以。

但在SQL中(不是Acce的SQL),

这样是语句错误的: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名=\"你\"

必须: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名=\'你\'

而在Acce的SQL中这两句都可以。

Like \"你?\"则字符串:你好、你们 都满足条件。

Like \"你*\"则字符串:你们、你们好、你们最近怎样这些都满足这个条件。

Like \"*你\"则字符串:是你、只有你、不理你这些都满足这个条件。 Like \"*[你,的]*\"则则只有字符串:你好、的确、好的、是你这些满足条件,注意是只有。

第18篇:“ACCESS”课程的学习心得

“ACCESS2010”课程的学习心得

不知不觉间,已经上了十次计算机课了,我对研究生的计算机课程—ACCESS2010很感兴趣,并且通过老师的讲解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虽然作为一个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是我都努力去克服,多问老师多练习,争取领会老师所讲的内容。

原来我对“ACCESS2010”并不了解,但是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我开始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首先,它的功能非常强大,Microsoft Acce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技术之一,可以组织、储存和管理任何类型和任意数量的信息。它在很多地方得到广泛使用,不仅在医疗部门,还包括学校、公司等等,例如很多企业用数据库来制作处理数据的桌面系统。它也常被用来开发简单的WEB应用程序。

其次,对于一名中医学研究生来说,“ACCESS2010”课程也是非常实用的,因为数据库技术可以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很多方面,如中医文献、中医证候、中药有效成分、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等,这些领域都与我们中医学生密切相关的,所以对以后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总之,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这门课程,虽然有点儿难,但是,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一定能把它学好。最后还要感谢老师平时耐心的讲解让我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第19篇:ACCESS学习笔记(定稿)

Msgbox err.description 显示错误信息

Me![组合框].setfocus 窗体的子对象获取光标

Me![组合框].requery 刷新窗体子对象

Docmd.runsql stemp 查询stemp的值

Docmd.openform “窗体”, acnormal,,,,acwindownormal

Docmd.close 关闭窗体

AHOAHGO:表明语句行,供跳转使用

Dim RS as ADODB.recordset 定义数据集变量

Set RS=New ADODB,recordset 为数据集变量分配空间

Stemp=”Select * From 表格”

打开数据表(P161)

RS.Open Stemp,Currentproject.connection,adopenkeyset,adlockoptimistic RS.Addnew 增加新记录

RS.Update 刷新数据集

SET RS=nothing 清空数据集

RS.Movefirst 指针到第一记录

RS.Delete 删除记录

RS.Movefirst指针移到下一记录

RS.Recordcount 统计记录数

Docmd.Domenuitem

Dolookup(“字段值”, “表”)从表中读取字段值

Forms![窗体]![文本框]=Me![文本框] 把当前窗体值赋给某个窗体 Isnull(Me![文本框])=True 判断是否为空

Docmd.openreport “报表”, acviewpreview, , , acwindownormal 打开报表

第20篇:ACCESS数据库教学工作总结

ACCESS数据库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又到学期末啦,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本人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成才。计算机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优秀教师应有的职责。因此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在这一个学年里,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学科组长、班主任们做好各项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计算机教学工作方面

(一)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比如学期初时,由于数据库书迟迟没到,我担心学生闹情绪,就先从网上查一些关于数据库方面的知识,然后给学生讲授,在备课方面我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在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课分三个方面:一是备教材:钻研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及新科技等前沿信息,对教材系统、重点和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备学生: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自觉性,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我就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来进行教学活动。这样有利于教学活动地开展。三是备教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教学媒体,提倡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同时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通过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二)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课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准备,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学生实际,特别是本学科由于学生刚接触数据库,都不太熟悉,所以上机上要求多练、多问。每一节课我一般是先

1 讲例题,然后让学生去练习。目的是使知识掌握的更牢固,上机课时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条理清楚、难度适宜、密度合理,保证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精讲精练,不出现知识性错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讲思路、讲规律、讲方法、学法,力求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看待和使用网上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注意课堂管理,上课期间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给定的任务进行操作,同时又注意因材施教,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到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差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好课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有阶段性,专业知识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第一次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2

access教案模板下载
《access教案模板下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