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6 06:08:42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化还原反应教氧案

教材分析

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中学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许多化学反应,并能根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但是,没有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更没有形成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由于得氧失氧并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本节课引导学生直接从化合价的层面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认识化学中常用的元素的化合价,有能力分析清楚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也初步了解了电子转移对元素化合价的影响。为课堂上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来自各个初中,讨论问题能力参差不齐,但是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前期培养,分析,讨论的能力有提高。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 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三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总结归纳法、练习反馈法等。 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将刚削好的苹果与久置的苹果比较,有色有何变化?

2、泡好的绿茶静置后有何变化? 【回答】

1、苹果由粉绿色变成黄褐色;

2、绿茶久置后颜色变深。从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

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请大家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反应的分类标准。

【思考、讨论】 氧化反应: 2Mg + O2 = 2MgO 还原反应: CuO+H2== Cu+H2O 分类的标准:得氧失氧 巩固初中所学的知识 【过渡】

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在所举的两个反应中是否只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例如:CuO+H2== Cu+H2O 【讨论、回答】

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氢气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 巩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 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小结】

可见有得必有失,有物质得到氧,必定有另一个物质失去氧。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就把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

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什么特点呢?在课本33页《思考与交流》有3个方程式,请大家分别标出这几个反应中每个元素的化合价,观察一下在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思考与交流】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时氧化反应,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时还原反应。 巩固刚才所

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通过课本的思考与交流探讨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升降情况的关系。 【板书】

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 (判断依据) 【过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那么我们再看下面反应:

Zn + 2HCl == ZnCl2+H2↑。在这个反应中有得氧失氧吗?元素的化合价有发生变化吗? 【回答】

1、没有得氧失氧。

2、锌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0价变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有反应前的+1价变为0价。 【小结】

在反应Zn+ 2HCl == ZnCl2+H2↑中虽然没有发生得氧失氧的情况,但是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升降,这个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以后我们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应该从化合价有没有发生升降来判断,而不要再用得氧失氧来判断。 【随堂练习】

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看大家是否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

1、判断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2、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 【练习】 思考回答。

通过练习巩固以上学习内容,为以后深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打下基础。 【设问】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升降呢?要想揭示这个问题,需要从微观的原子来分析一下。我们以2Na+Cl2====2NaCl为例一起来分析一下。 【思考、讨论】 引起化合价变化的因素

【提问】

观察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因此钠有失去最外层电子的愿望,而氯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有得到1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愿望,两者相见恨晚,钠把最外层一个电子给了氯,

变成钠离子,显+1价,化合价升高了,发生的是什么 反应?而氯得到1个电子,变成氯离子,显-1价,化合价降低,发生的是还原反应。阴阳离子相吸,从而 形成了氯化钠。从氯化钠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到,化合 价升降的本质是因为发生了电子的得失。 认真听讲 【回答】

化合价升高了,发生氧化反应

由于涉及到微观结构,学

生在知识的建构上有一定的难度,采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微观模拟演示NaCl和HCl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从而更易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 【投影】氯和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提问】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反应,就是H2+Cl2=2HCl。对于氢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有想得到1个电子的愿望,对于氯,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也有想得到1个电子的愿望,都想得电子,怎么办呢?采用双赢

【回答】 谁强电子归谁,氯核电荷多,氢的电子会被氯抢去。

的思想,即电子共用。氢将电子移到中间,氯也将自己1个电子移到中间,这样就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不看氢,对于氯而言,最外层有8电子稳定结构,不看氯,对于氢而言,最外层有2电子稳定结构。但是,氯毕竟吸引电子能力强,所以,虽是共用电子对,但电子是偏向氯这一边的。所以氢显示+1价,氯显示-1价。从氯化氢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到,化合价升降的本质是发生电子偏移。

解氧化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得到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提问】 现在明白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什么吗? 【回答】 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讲解】

电子的得失或偏移用“电子转移”来概括。电子转移分成两种情况,如果是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反应,就发生电子得失,如果是非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反应,发生的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讲解】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就是说,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提问】

1、在初中的时候,学过四种重要的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哪几种?

2、请大家判断它们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并用图示把它们表示出来。【回答】

1、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

五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表观认识:得氧失氧 (片面)

2、特征认识:化合价升降 (判断依据)

3、本质认识:电子转移 (本质)

推荐第2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合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教学重点: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从化合价升降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化学反应从形式上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而从本质上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涉及人类的衣、食、住、行,生物有机体的发生、发展和消亡,大多同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据不完全统计,化工生产约50%以上反应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既然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生产、生活、生命有着这么重要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讨论氧化还原反应。

二、授新课

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带着下面两个问题阅读第一段内容)

1)请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什么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高温

2CuO +

C ======2 Cu +

CO2

讲解:在这个反应中,碳得到氧变成二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铜,发生了还原反应。在这个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同时也发生了还原反应,所以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像这样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的反应我们称之为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根据反应物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 分类标准: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2、化合价升降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关系:

讲解:在这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铜元素化合价由+2降低为0,同时氧化铜失去氧是发生了还原反应;氢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到+1,同时氢气得到氧是发生了氧化反应。 【课堂练习】试分析H2O+C === H2+CO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

【板书】

化学价升降情况: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学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学价降低的反应

[设问]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一个反应中没有氧的得失,是否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呢?氧化还原反应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分析举例]从化合价角度分析Fe+CuSO4 === FeSO4 +Cu,铁元素被氧化,化合价升高;铜元素被还原,化合价降低。

【板书】

结论: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阅读]阅读教材P36第二段内容 [讲述] 根据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到产物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可以把反应分成两类:

一类是: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即氧化还原反应。

一类是: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反应。如CaCl2+Na2CO3=CaCO3 + 2NaCl 【巩固练习】

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H2O+CO2↑

B、CaCO3高温CaO+CO2↑ C、Na2O+H2O=2NaOH

D、Mg+2HCl=MgCl2+H2↑

2、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Na+Cl

2=== 2NaCl [过渡]根据化合价变化可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那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呢?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那么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需要从微观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阅读]阅读教材36内容:从电子转移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讲解]

1、钠与氯气的反应(投影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Na: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Cl: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板书】结论:

1、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的反应;

2、氧化反应:表现为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其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反应:表现为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其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的过程。 [随堂练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B、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所有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作业】

1、完成习题

1、

4、

5、6。【板书设计】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根据反应物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两类标准:

1)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2)化合价升降情况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学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学价降低的反应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本质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的反应;

推荐第3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抛锚式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

(1)分析初中化学学过的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 (2)分析下列3个氧化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变化: ①高温条件下,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气体 ②高温条件下,水和碳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③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单质和水

(3)说明如果从反应物变为产物时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来分类,一类是化合价有变化,即氧化还原反应,另一类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如: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

(4)资料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5)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例如,钠与氯气的反应属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属于非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2、确定问题

思考问题:(1)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什么一定同时发生?

(2)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3、自主学习

学习本主题所需要信息资源有:元素化合价的分析,钠原子、氯原子和氢原子的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层的稳定结构等。在教师设疑后,让学生自己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动手对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元素进行化合价的分析,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解决上述的三个问题,从而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知识构建的过程,教师要巡视指导。

4、协作学习

开展小组讨论、协商、通过学生相互交流、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的内容的构建,整个协作学习过程由教师组织引导,

5、效果评价

从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贡献、是否达到意义构建3个方面的要求进行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促使学生矫正偏差,找出差距,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连续性问题情景式教学模式)

13化学 毕婉红 201324101146

1、课的引入

利用PPT展示图片——森林大火、火箭发射、炼钢、钢铁生锈、电池放电、新型燃料电池(放映完后讲诉:其实大家刚看到的图片的化学过程都伴随着氧化还原反应,也是我们今天所学习内容)

2、活动1: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情景】在初中,我们曾经学过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想一想,我们除了这个反应,还学过哪些氧化还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追问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的的知识,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分类标准是什么,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学生讨论】思考交流,回答问题并书写反应方程式 【生生交流】交流所写的方程式,谈论问题答案

【教师强化】取木炭还原氧化铜为例,分析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铜,发生了还原反应,碳得到氧变成了二氧化碳,发生氧化反应,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3、活动2:理解概念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情景】分析书本第35页中思考与交流中的3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学生书写方程式,分析各个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降】

【生生交流】讨论自己所写的内容是否正确,得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的关系。

【教师强化】结合学生得出的结论,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4、活动3: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情景】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转移密切相关。现在请同学们根据钠与氯气的反应属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和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属于非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这两个例子来找出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学生讨论】通过书本36页的图2-

10、2-11来思考问题,得出初步结论后小组交流讨论。

【生生交流】整合小组成员的结论,总结出一个最终结论。 【教师强化】结合学生得出的结论,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3化学 毕婉红 201324101146

1、“应试素质”是不是素质的一种?是不是一项重要的甚至必备的素质?

答:“应试素质”是素质的一种,是一项重要的甚至必备的素质。因为现在中国的教育主要还是应试教育,拥有良好的应试素质,有利于学生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如果“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反对“应试教育”,那么缺乏应试素质的学生,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人才吗?

答:能。考试只是通向成功道路的其中之一条路,要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不一定要接受“应试素质”的培养。

3、如果“素质教育”的内涵实际上和“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差不多,那么有没有必要在“全面发展教育”之外重新提出“素质教育”这个概念?

答:有。虽然“素质教育”的内涵实际上和“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差不多,但是两者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目的也不同。

4、有没有哪种教育不是以发展学生某方面的素质为目的的?

答:有。例如艺术生的教育是专门发展艺术这方面的素质,体育生的教育则是专门发展体能这方面的。

推荐第4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引入]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同学们回忆一下是哪四种呢? [学生]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讨论]以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学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来。

[思考]Fe2O3+3CO==== 2Fe+3CO2,这个反应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小结]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说明此种分类方法不包括所有化学反应,不能反映所有化学反应的本质

[讨论]初中我们还从什么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了分类呢?

[小结]我们从得失氧的角度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讲述]所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讲述]下面我们从得失氧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Fe2O3+3CO==== 2Fe+3CO2这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学生] Fe2O3--- Fe

失氧

还原反应 [讨论] 那在这个反应中有氧化反应的存在吗?

我们再来看

CO----- CO2 得到氧

氧化反应

[小结]所以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不能截然分开。 [板书]

[思考]S+O2====SO

2、2Mg+O2====2MgO、2Na+Cl2====2NaCl这三个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S ====SO2

得氧

Mg ====MgO

得氧

那么这两个反应中有还原反应的存在吗?

我们说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存在,不能截然分开,所以肯定有还原反应的存在,那怎么理解呢?

2Na+Cl2====2NaCl这个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呢?

是 [讲述]所以从得失氧角度定义的氧化还原反应是片面的,那到底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呢?它的反应依据是什么呢?现在我们从化合价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反应 [讲述]Fe2O3+3CO==== 2Fe+3CO2

Fe2O3--- Fe

化合价降低

失氧

还原反应

CO----- CO2

化合价升高

得氧

氧化反应

2CuO+C====2Cu+CO2↑

CuO ====Cu

化合价降低

失氧

还原反应

C====CO2

化合价升高

得氧

氧化反应 [板书]

[思考]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变化呢?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讲述]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而化学反应又与原子结构最外层的电子数有密切的关系。

[讲述]首先我们来看一组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2Na+Cl2=====2NaCl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非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H2+Cl2====2HCl

[板书]

板书设计

总结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还原反应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氧化反应

推荐第5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将刚削好的苹果与久置的苹果比较,颜色有何变化?

(苹果由粉绿色变成黄褐色,因为苹果中的Fe2+被空气氧化成Fe3+)

2、泡好的绿茶静置后有何变化?

( 绿茶久置后颜色变深,因为茶中酚类物质被氧化而发生褐变。)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煤气燃烧、电池放电、有氧运动、金属的冶炼、栏杆的锈蚀等等都是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占生活生产的所有反应的60%,那究竟什么样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呢?

(一)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探究一】回忆初中知识,请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指出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活动一) 学生的第一认知 : 角度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

在氢气还原氧化铜中,对于氢气而言,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对于氧化铜而言,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而这两者又集中在同一个方程式中,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氧有得必有失,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教师:因此,从表观上我们可以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个定义:有氧得失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认识——化合价升降

[探究二] :以下反应中的反应物除了有得失氧之外,还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活动二) 学生:在课本35页《思考与交流》三个方程式分别标出各个元素的化合价。 投影:

第1页

教师:强调标化合价与写离子符号电荷的不同。分析每一个化学方程式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如第一个方程式,氢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化到+1价,化合价升高,铜元素由+2价变化到0价,化合价降低。这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看,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的第二认知:角度2: 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教师:因此,我们可以从特征上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个定义2: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投影:

教师:从得失氧到化合价升降是对氧化还原反应一个概念的推广,初中我们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只是从表关上去认识,现在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学会从表象到特征到本质层层深化认知的深度。 化合价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关系?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过这个反应,H2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而实际上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升高;CuO失去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实际上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降低。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化合价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存在这样一个关系: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一定要有氧的参与? 学生:不是,只要有化合价的升降。

教师:方程式1和2都没有氧的得失,但有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方程式3没有化合价的升降,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化合价的升降。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认识——电子的转移

[探究三]化合价的升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活动三)

(氯化钠形成微观动画)

(氯化氢形成微观动画)

学生的第三条认知线: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认识——电子的转移(得失和偏移)

(四)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探究四】:请同学通过以下题的思考,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活动四)

第2页

投影:

最后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第3页

推荐第6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一知识目标

1、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知识、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识。

2、用化合价变化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概念的理解。二能力目标

通过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巩固初中化学反应分类的知识和主要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加深认识。 教学方法设疑、比较、讨论、讲解、练习教学过程

一、化学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举例 表示式 化合反应 C+O2===CO2 A+B====AB 分解反应``` CaCO3====CaO+CO2↑ AB====A+B 置换反应 C+CuO====Cu+CO↑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gNO3+NaCl====AgCl↓+NaNO3 AB+CD====AD+CB 讨论以上反应类型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小结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来区分。

思考Fe2O3+3CO=== 2Fe+3CO

2、CH4+2O2====CO22H2O两反应属种基本反应类型? 小结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说明此种分类方法不能囊括所有化学反应

不能反映所有化学反应的本质。根据上面二个反应可以知道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不能包括所

有反应且不能反映化学反应本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类也没有反映反应的本质。

练习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1两种单质化合两种化合物化合单质与化合物化合。 2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

3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4复分解反应氧化物与酸、氧化物与碱、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反应。

[讲述]化学反应还有其他分类方法。例如从得失氧的角度去分类我们还学习了氧 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

1、实验分析

实例CuO + H2 = Cu + H2O ↓ ↓ 从得失氧分析失氧 得氧

↓ ↓ 从升降价分析降价 升价 ↓ ↓ 电子转移分析得e 失e

↓ ↓

反应结论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同时发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提示学生全面理解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偏移和电子的得失

2、概念迁移

用价态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没有得失氧的反应。 1电子完全得失2Na + Cl2 === 2NaCl 2电子对偏移H2 + Cl2=== 2HCl 得出氧化还原的本质定义凡是有电子转移得失、偏移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讨论后完成下表

反应类型 反应实例 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与氧化还原反的关系 化合反应3Fe+2O2 ====Fe3O4 是 相关 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非

分解反应2H2O=====2H2↑+O2↑ 是 相关 分解反应 CaCO3 =====CaO+CO2 ↑ 非

置换反应 Fe+CuSO4 ====Cu+FeSO4 是 从属 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2O 非 对立

--

三、氧化剂和还原剂

1、实例分析

CuO + H2  Cu + H2O ↓ ↓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 ↓

被还原 被氧化

↓ ↓

氧化剂 还原剂

↓ ↓

得电子物质 失电子物质

从反应物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还原反应-被还原-氧化剂”和“氧化反应-被氧化- 还原剂”的内联系

2、归纳小结师生共同讨论。

综合得出如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对立统一关系的两根推断线

实质 判断依据 元素变化 反应物称为 反应物性质

失e —→ 升价 —→ 被氧化 —→ 还原剂 —→ 还原性

得e —→ 降价 —→ 被还原 —→ 氧化剂 —→ 氧化性 例 根据下列反应

2H2S+O2 === 2S+2H2O 4NaI + O2 +2H2O === 5NaOH + 2I2 Na2S + I2 === 2NaI + S

判断以上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由大至小的排列顺序。 解析此类试题应首先根据概念判断出各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然后根据“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的规律比较得出结论。 由此可知

反应(1)中氧化性氧化剂O2>氧化产物S 反应(2)中氧化性氧化剂O2>氧化产物I2

反应(3)中氧化性氧化剂I2>氧化产物S 答氧化性O2>I2>S

推荐第7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高一化学组

杨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使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3、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培养学生 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2、通过设计问题情境,由表及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研究,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四、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巩固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课题

1、初中学习过哪些基本化学反应类型?请各举一例。

2、从得失氧的角度还学习过什么反应类型?请举几个实例。

3、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学生回答问题得出结论:得到氧的是氧化反应失去氧的是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揭示目标,掌握重点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

3、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三)问题反馈,学生讨论

通过上节课的预习,学生反馈回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1、2CuO+C=2Cu+CO2以上反应在得氧失氧的同时,元素的化合价有什么变化?找出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与化合价的关系

2、2Na+Cl2=2NaCl的反应中化合价的升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2H2+Cl2=2HCl的反应中化合价的升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4、找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及画出交叉分类示意图

(四)学生展示,得出结论

(五)教师总结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3.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步骤

①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②抓特征——化合价的变化 4.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六)当堂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B、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所有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H2O+CO2↑

B、CaCO3 =CaO+CO2↑

C、Na2O+H2O=2NaOH

D、Mg+2HCl=MgCl2+H2↑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经历了由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转移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要重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要学会从有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七、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3.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步骤

①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②抓特征——化合价的变化 4.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八、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4、

5、6题

九、教学反思

【略】

推荐第8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认识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3、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4、学会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辩证法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化合价的升降。

2、联系归纳总结法,得出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3、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研究,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2、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二、重点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

三、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实验探究—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四、教学思路

1.根据本节教材的安排特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深入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回顾初中知识

3.通过分析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具有的特征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表征。4.得出氧化还原反应判断依据 5.多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6.归纳得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其关系

7.分析化合价升降的原因,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得失/偏移) 8.讲相关概念,电子转移表示方法:单双线条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 复习回顾、引入课题、深化课题、实验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讨论、问题解决应用、拓展知识、总结。

(二)教师活动

问题一:初中学习过哪些基本化学反应类型?请各举一例。 板书:

一、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问题二:从得失氧的角度还学习过什么反应类型?请判断 是哪类反应,有何特点?

板书: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引导:(1)对于此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的氧原子与失去的氧原子有什么关系?

(2)反应后哪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3)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板书:

二、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是否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探究一下。 氯水和饱和NaI溶液、饱和NaBr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是何种反应类型? 问题三:在氯水和溴化钠溶液的反应中,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小结:通过同学的回答,从分析可知: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此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进而将初中阶段学习的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

板书: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

设问: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即化合价的改变与什么有关呢?初中学过在反应中粒子间发生重新组合,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必然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什么?

讲解:在2NaBr+Cl2 == 2NaCl+Br2的反应中,溴离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成为 溴原子,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 原子得到溴离子给出的1个电子成为 而带负电,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

板书: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过渡:为了帮助同学们准确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下面就用双线桥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分析:

失4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02CuO+C+2高温0+42Cu+CO2

结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定义:凡是有电子转移(得失、偏移)的反应。 板书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得2x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2)单线桥法(补充)

讲解(1)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的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要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2)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课堂练习:双线桥表示下列反应方程式

Mg+2HCl=MgCl2+H2↑

评述:将学生的练习讲评,纠正其中的错误。 板书:

4、氧化剂和还原剂

问题四:

1、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什么是氧化剂?什么是还原剂?

2、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本身所发生的反应是什么?所含元素的化合价的情况如何?

3、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分别表现什么性质?起何作用?

讨论并小结: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为氧化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物质)的物质为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了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失去了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即失电子的性质。 板书: (1)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

(2)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

讲: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具有氧化性,起氧化作用,本身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起还原作用,本身被氧化,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板书: (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

(4)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板书:

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投影:

小结: (1)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与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六、总结:我们对氧化还原反应经历了由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转移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要重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要学会从有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七、课后作业: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CO3高温CaO+CO2↑ B.Na2O+H2O=2NaOH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4HNO3(浓)△4NO2↑+O2↑+2H2O 2.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

B.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氧化剂在反应中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中被还原

4.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NaCl→AgCl

B.H2O→O2 C.KClO3→KCl

D.MnO2→MnCl2 5.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

6.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ClO2是氧化剂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7.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指明氧化剂还原剂。(选做)

⑴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⑵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⑶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 ⑷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八、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a) 双线桥法

b) 单线桥法

4.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 (2)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 (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

(4)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推荐第9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海豚个性化教案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2.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掌握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并进行有关计算 基本概念

在无机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即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反应中,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做氧化反应,引入氢或失去氧的作用叫做还原反应。

判断依据

无机反应时,得到了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元素被还原,失去了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元素被氧化。有机物反应时,把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氧化,引入氢或失去氧的作用叫还原。

即应看其是失去了电子(或电子对偏离),还是得到了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或者看其化合价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

在反应物中:

失去了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即为还原剂,其化合价升高。

得到了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即为氧化剂,其化合价降低。

在产物中:

被氧化的元素叫做氧化产物,其化合价在反应的过程中升高了。

被还原的元素叫做还原产物,其化合价在反应的过程中降低了。

一般来说,在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最强,还原剂的还原性最强。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_______________特征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

A.2Na2O2+2H2O=4NaOH+O2↑

B.Na2O2+2HCl=2NaCl+H2O2

C.Cl2+H2O=HCl+HClO

D.ICl+H2O=HCl+HIO

E.CH3CH2OH+CuO→CH3CHO+Cu+H2O

F.3CCl4+K2Cr2O7=2CrO2Cl2+3COCl2+2KCl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辨析:A.有单质参加和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被还原

C.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金属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

还原剂—____电子—化合价_____—被_____—发生_____反应—得到_____产物(升失氧还)

氧化剂—____电子—化合价_____—被_____—发生_____反应—得到_____产物(降得还氧)

(反应物,物质)

(元素)

(元素)

(生成物,物质) 例2.在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反应中,

海豚个性化教案

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_是还原剂;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元素被还原;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_是还原产物;电子转移总数为________。

例3.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X+2Y3+==X2++2Y2+,则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具有还原性;④Y2+是氧化产物;⑤Y2+具有还原性;⑥Y3+的氧化性比X2+要强。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⑥

B.①③④

C.①③⑤⑥

D.②⑤ 辨析:氧化反应,被氧化,氧化产物,氧化剂,抗氧化剂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及电子转移数目

(1)双线桥:__________指向__________,__________指向__________(得失相等)

(2)单线桥:__________指向__________,(不计得失) 例4.用两种方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KClO3+ 6HCl== KCl+3Cl2+3 H2O

例5.(1)某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

2、H2CrO

4、Cr(OH)

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6种物质, 浓HCl、Cl

2、H2O、ClO

2、KClO

3、KCl,

写出该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单质、化合物、离子)

(1)常见氧化剂:

(2)常见还原剂:

例6.下列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l-→Cl2 B.S2-→H2S

C.Cl2→Cl- D.MnO4-→MnO42-

例7.下列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的是

A.HCO3-、AlO2-、Na+、Cl-

B.Fe2+、H+、NO3+、Cl- C.Cu2+、Na+、S2-、SO42-

D.H+、K+、SO32-、S

氧化剂还原剂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物质在不同反应中可以扮演不同角色。

例8.水参加的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反应中水分别起什么作用?

A.2Na+2H2O=2NaOH+H2↑

B.2Na2O2+2H2O=4NaOH+O2↑

C.Na2O+H2O=2NaOH

D.3NO2+H2O=2HNO3+NO E.NaH+H2O=NaOH+H2↑

F.2F2+2H2O=4HF+O2 G.Cl2+H2O=HCl+HClO

H.SO2+H2O=H2SO3 小结:

五.氧化性还原性分析与比较

(1)根据价态分析氧化性还原性

例9.举例说明下列物质分别体现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反应 HCl SO2 FeCl2 (2)氧化性还原性(得失电子能力)强弱比较

举例说明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五种方法(金属非金属活动性、反应条件、氧化还原反

海豚个性化教案

应方程式、与变价元素反应产物的价态、电化学方法) 氧化性比较: 还原性比较:

例10.已知:2Fe3++2I-=2Fe2++I2 2Fe2++Br2=2Fe3++2Br-, (1)比较Fe2+、I-、Br-的还原性。

(2)分别向FeI

2、FeBr2中通入少量Cl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例11.已知反应Cu+Cl2==CuCl2 2Cu+S==Cu2S,回答:

①判断单质的氧化性:Cl2_____S

②完成反应:Cl2+H2S—— ③还有哪些事实可以用来比较Cl2与S的氧化性? 例12.将H2S气体通入四种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 ①3H2S+2HNO3 = 3S +2NO +4H2O

②4H2S+2HNO3 = 4S +NH4NO3 + 3H2O ③H2S+2HNO3 = S +2NO2 + 2H2O ④5H2S+2HNO3 = 5S +N2 + 6H2O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四种硝酸溶液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④②①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理解先强后弱规律、歧化归中规律、得失电子守恒规律等 例13.向HCl、FeCl

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依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例14.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①GQ+NaCl

②Q+H2OX+H2 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A.QGZYX

B.GYQZX

C.GYZQX

D.ZXGYQ 例15.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H2O2→H2OIO3-→I2MnO4-→Mn2+HNO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

A.H2O2

B.IO3-

C.MnO4-

D.HNO2 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相等)

具体配平策略:从左边开始,或从右边开始,或从两边开始; 要点:以分子为单位计算化合价变化值

例16.FeS2+ O2=== Fe2O3+ SO2 S+NaOH=== Na2S+

Na2SO3+

H2O KMnO4+ HCl====KCl+ MnCl2+ Cl2+ H2O KMnO4+ H2C2O4+ H2SO4=== CO2+ MnSO4+ K2SO4+ H2O □KMnO4+□KNO2+□(

)====□MnSO4+□K2SO4+□KNO3+□H2O 有机物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变价元素往往有碳,可采用氢氧标碳标出碳元素化合价。 缺项配平时,根据原子守恒进行判断,缺少的物质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 例17.单质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a Fe+b NO3-+c H+==d Fe2++f Fe3++g NO↑+h N2O↑+k H2O(系数均为自然数) (1)c、g、h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守恒) (2)b、c、d、f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荷守恒)

(3)d、f、g、h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失电子守恒) 八.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得失电子守恒)

海豚个性化教案

计算公式:

n(氧化产物)×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产物)×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例18.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NH

3、SO

2、N

2、H2O,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

3B.2:3

C.1:

1D.4:3 例1

9、24 mL浓度为0.05 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2

B+

3C.+4

D.+5 例20.1.92克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随着铜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慢慢变浅,当铜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标况下的气体1.12 L(不考虑NO2与N2O4的转化),计算(1)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2)生成气体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3)将生成的气体与多少mol O2混合溶于水,才能使气体全部被吸收? 九.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辨析:下列反应中,所述物质或过程全部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A.HClO、H2O

2、O3等具有很好杀菌消毒作用 B.橡胶老化,钢铁生锈,白磷自燃 C.铁、铝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D.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变为乙醛,乙醛变为乙酸

E.苯酚久置在空气中变为粉红色,Fe(OH)2露置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 F.丙烯、油酸等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 G.为防食物变质,常加入VC等食品添加剂。

H.原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电解池阴极发生的反应 I.SO2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品红溶液褪色 J.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K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为人体提供能量。 常见易错题

例1.一定量的KClO3中加入浓盐酸发生如下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其中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和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A.1:6

B.6:1

C.1:5

D.5:1

错解:选B项。错因是未准确理解和区分浓盐酸在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根据题设可判断出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是KClO3中的Cl,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是HCl中的Cl;由“化合价邻位转化”规律可知HCl中有一部分Cl转入到KCl中、还有一部分Cl转入到Cl2中,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知答案为D项。

例2.在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有19.2 g 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为多少? 解析: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可知,题设反应中HNO3有一部分是作酸,转化为Cu(NO3)2,另一部分被还原,转化为NO,则被氧化的Cu与被还原的HNO3的关系式为3Cu~2HNO3, 则。

二、防思维不严:严密思维是正确解题的保证。在解题过程中,对反应变化的不确定性、问题的开放性、隐含条件或知识的挖掘不力等,都会造成解题时思维不严,导致答案出现失误。

例3.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A.KClO3→KCl

B.KCl→AgCl

C.H+→H2

D.C→CO2

海豚个性化教案

错解:选A、C项。错因是对KClO3→KCl的多种变化方式没有把握好。

解析:根据题意,“要加入还原剂实现”此变化,则说明各选项变化为氧化剂的变化,即变化中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情况,判断各项知A、C项符合这一点;但对于A项还要注意,实现KClO3→KCl的变化有多种方式,如KClO3受热分解也能得到KCl,即实现A项转化不一定要加入还原剂。故答案为C项。

例4.向NaBr、NaI和Na2SO3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已知Br2易挥发,I2易升华),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NaCl、Na2SO4

B.NaCl、NaBr、Na2SO4

C.NaCl、Na2SO

4、I2

D.NaCl、NaI、Na2SO4

错解:选A项或A、D项。一是未注意三种阴离子Br-、I-、SO32-与Cl2反应的先后顺序;二是未考虑已知Br

2、I2的特殊性质。

解析:解答本题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三种阴离子Br-、I-、SO3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SO32- >I->Br-;二是Br2受热易挥发、I2具有升华特性。这样再考虑氯气的用量不同时的各种情况,可知答案为A、B项。

三、防审题不细:仔细审题是准确解题的重要前提。在某个氧化还原反应问题分析中,常常同时出现多个限制性条件,概念辨析中常出现“错误”、“正确”、“不一定”等词。 例5.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A.2Na+2H2O==2NaOH+H2↑

B.C+H2O(g)==CO+H2 C.CaO+H2O==Ca(OH)2

D.Cl2+H2O==HCl+HClO

错解:选C、D项。错因是C项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本题有两个限制性条件:一是“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排除A、B项;二是“氧化还原反应”,排除C项。故答案为D项。

例6.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数之比为(

A.2:1

B.1:2

C.3:1

D.1:3

错解:选A项。在答题时将氧化剂与还原剂的量弄反了。

解析:本题涉及的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都是NO2。其中2NO2→2HNO3的变化为还原剂发生的反应,NO2→NO的变化为氧化剂发生的反应。通过其计量数可知答案为B项。

四、防方法不当:“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在氧化还原反应有关问题分析中,用守恒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如电子得失守恒、质量守恒(主要是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适用于有离子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更多的时候要联合应用上述守恒方法。

例7.若锌与稀硝酸反应时,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Zn+10HNO3==aZn(NO3)2+bM+cH2O,则a、b、c、M可能分别为(

A.

4、

1、

5、N2O

B.

4、

2、

4、NO2

C.

4、

1、

3、NH4NO3

D.

4、

3、

5、NO

错解:选A项或A、B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前后氮原子的个数相等,得结论。

解析:本题直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解,但繁琐易错,可将质量守恒与电子得失守恒结合求解。本题分两种情况讨论:

(1)M中N全部被还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a=4(Zn守恒),故被还原的氮的原子数为(个)。设M中N的化合价为+n,由电子得失守恒有:,解得n=1,即M为N2O。

(2)M中N部分被还原(如NH4NO3)。a=4(Zn守恒),此时被还原的氮原子只有1个,且还原后其化合价为-3。反应中Zn失电子情况为,N得电子情况为,二者相等,故

海豚个性化教案

NH4NO3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C项。

例8.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参加反应的Cr3+与PbO2的个数之比为(

A.1:3

B.2:3

C.1:1

D.4:3

错解:选A项。有些学生在解答此题时,出现以下失误情况:一是想写出PbO2与Cr3+反应生成Cr2O72-和Pb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通过判断化学计量数来选择答案,费时而且易错;二是认为Cr2O72-中Cr的原子数为2,算Cr3+的电子变化数时除以2而误选A项。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认识到PbO2与Cr3+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来进行计算,设参加反应的Cr3+的数目为x,PbO2的数目为y,则,解得x:y=2:3。故答案为B项。

点拨:除上述情形外,解题时常常还出现如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判断不全或错误、电子得失数目确定不准等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克服这些缺点,逐步提高知识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相信高考中的你一定会成功。

推荐第10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

2014级1班

陈倩 14100110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思考与交流”、“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教学难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思考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一个反应实例。

1、化合反应: 2Mg+O2===2MgO ;CaO+H2O=Ca(OH)2

2、分解反应: 2H2O===2H2↑+O2↑;Cu(OH)2==CuO+H2O

3、置换反应: Fe+H2SO4=FeSO4+H2;Fe+CuSO4=Cu+FeSO4

4、复分解反应 HCl+NaOH=NaCl+H2O BaCl2+K2SO4=BaSO4↓+2KCl 【思考2】: Fe2O3 + 3CO == 2Fe+3CO2↑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运用初中学习到的知识无法判断

复习初中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通过举例,说明初中的分类方法存在局限,引出新的分类方法的必要性。 【思考与交流】:请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氧化反应:C+O2===CO2 还原反应:H2+CuO=H2O+Cu 【分组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为什么?

【思考分析】对H2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具体分析,H2得到了O发生氧化反应,CuO失去了O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

使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作为矛盾的共同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引出氧化还原反应。 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探究1】: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Na+Cl2=2NaCl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2】

请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2CuO +C == 2Cu + CO2↑ H2O + C == H2 + CO CuO + H2 == Cu + H2O

标化合价,思考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的关系 ,从化合价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规律: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发生还原反应。重新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与思考】

Fe + CuSO4 = FeSO4 + Cu 2Na+Cl2 = 2NaCl H2+Cl2 = 2HCl 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及判断依据,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形成规律性知识的认知能力。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狭义):得到氧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失去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2、定义(广义):有化合价升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3、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第11篇: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设立和教材的变革,更是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它突出了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合法决策权力,摆脱了课程设计上的封闭性。从这一点上看,能否将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困惑、理解、智慧、意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引入教学过程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强有力的挑战。这不仅要求教师深刻地理解知识,理解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彻底地转变思想,将以前“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能够打破“重结论、轻过程”的局面,更注重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唯有如此,“教师和学生才会真实地感受到教学过程是他们的人生过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才有可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才有可能普遍地恢复教学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及化学反应本质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从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升降层面去理解化学反应。但从教材内容安排来看,仅仅从概念上明确了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知道各个概念与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升降的关系,仅处于“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阶段。这和在教师引领下由物质分类到化学反应分类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出的强烈的探究兴趣,显然是不能成正比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并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笔者在认真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和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分成了三个阶段: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感受氧化还原反应;感悟氧化还原反应。前两个阶段安排在高一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教学时同步完成,第三阶段安排在选修课中完成。第一节课以化学反应分类为基础,结合学生在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逐步引申到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上,使学生理清概念,从而达到“认识”的目的。而主要的合作、探究和创新就围绕“感受”展开。通过合作探究可以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应用和分析的一般方法,这不仅符合认识规律,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又为有理科倾向的学生在选修课中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运用其本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即感悟氧化还原反应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在体会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感受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准备

[1]1.对学生进行分组:2~3人为一个小组。

2.实验准备(按每小组设计):具支试管一支,试管二支,乳胶管,导管,止水夹、烧杯、磁铁、胶头滴管;

脱氧保鲜剂、水、84消毒液、FeSO4溶液、稀硫酸溶液。 3.制作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模拟动画。 4.场地:有多媒体放映设备的实验室。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的主要呈现形式

在了解概念的基础上,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进一步认识可以有多种呈现形式。一般的做法是直接呈现规律,突出知识点的训练,这样一下将引燃的兴趣引入了枯燥的记忆和练习中,缺乏由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的过程,容易使一些学生刚刚被激发的兴趣消失殆尽。有教育家说过:兴趣的延伸在于学习和生活的联系。要想将对一个事物的基本认识转化为较为深入的了解,必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创设合理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层递进地深入。

在感受氧化还原反应这节课中,我们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切合主题,合理地解决问题呢?可以考虑如下的解决途径。

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教学时正值中秋,我想到了月饼中的脱氧保鲜剂,并且将它安排在第一个实验,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来研究。实验在课前就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不少学生课前主动地查阅了有关脱氧保鲜剂的资料,为课堂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课堂上教师首先给出月饼变质的原因,引发学生对脱氧保鲜剂作用的思考,然后设计实验证明它具有脱氧作用,再设计实验检测它的成分并思考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看,脱氧剂起到什么作用。这样通过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突出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强化了学生对基本原理的认识。

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这里谈到两种分析方法:1.利用物质所含元素价态的变化,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还原性;2.利用物质中元素所处的价态,推测它可能具有的氧化还原性。

对于第一点,设计的实验是“84消毒剂的氧化性检测”,但因为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对应关系来判断物质的性质,所以教师需要做一个铺垫。本来教师想用酒后驾车检测来铺垫,但考虑到重铬酸钾和酒精的性质学生都不熟悉,切入困难,最后选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高锰酸钾检测学生生活中常见但性质不熟悉的葡萄糖,从而为学生用Fe检测84消毒剂具有氧化性打下基础。

对于第二点,教师则是从学生初三复习中很熟悉的一个知识──汽车尾气的处理入手,通过CO和NOx反应生成CO2和N2的过程中化合价的变化,体会元素所处的价态和它可能具有的氧化还原性的关系。

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由于这节课的定位是“感受”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对电子转移这个反应实质的呈现就很重要。那么在这里如何把握知识的深广度呢?电子转移是肉眼看不到的,原电池外电路中电流的产生是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但在这里如果讲授原电池原理就无谓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超过了“感受”的范畴。教学中首先展现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让学生体验反应分为两个过程:锌失电子成为锌离子,氢离子得电子成为氢气。在明确了电流计指针的偏转与电子流动方向的关系后,再做铜锌原电池实验,使学生“看”到了电子的转移,这就足够了。而原电池的微观示意动画,只是让学生了解这个装置并没有改变反应,而是把电子引到了外电路形成电流。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二)合作探究的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是探究的常见组织形式。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内在需要与他的环境所组成的生活空间就是‘心理场’。行为不是由刺激—反应调节的,而是由‘场’制约的。”小组合作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提供互相切磋、互相启发的机会。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安排邻座的学生组成小组,由学生推荐小组长进行课堂探究活动的组织和汇报。这种安排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活动,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三)合作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安排

这节课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一个是脱氧保鲜剂的脱氧作用探究,一个是84消毒剂的氧化性探究。要知道学生在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时,仅仅依靠教师讲授应用实例是不够的,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脱氧保鲜剂的脱氧作用并检验其成分,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看到脱氧保鲜剂的吸氧过程,理解吸氧反应原理,最终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而84消毒剂的氧化性探究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一个尝试,是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个过程。这两个探究实验的安排使学生整节课的学习由被动地接受转变成主动地体验和研究。而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或失败正是体验和探究过程中必须有的一环。比如不少学生在振荡试管使脱氧保鲜剂和氧气反应后,打开止水夹并未看到水柱的上升,而是过了一段时间才看到明显的上升。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尝试发现原因是振荡时密封性不好,并不是反应速率的问题。这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又深入一步。在84消毒剂的氧化性探究中,学生提出的方案多种多样,有的方案甚至有点可笑,但正是在各种方案的比较中,学生最终发现了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这个过程使学生充分体验了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和方法,达到的效果是演示实验无法比拟的。

六、教学实录 2+【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已经能从化合价和电子转移两个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本节课我们借用一些实例从三个方面来感受氧化还原反应,希望由此引领大家一起分析总结,为以后能感悟氧化还原反应做好准备。

【板书】

一、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教师】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里先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生产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发言)

【教师】中秋刚过,吃月饼时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许多月饼中有一小包脱氧剂,为什么要放这么一包脱氧剂呢?

【板书】脱氧剂

【课件】月饼保鲜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月饼中微生物指标超标。食品包装容器内的大量氧气,会引起好氧性细菌和霉菌的快速生长,导致食品霉变和腐败。

二是油脂酸败。月饼中的植物油脂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从而导致月饼的酸败,产生异味,影响月饼的品质。

【思考】能否设计实验证明脱氧剂具有脱氧作用?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小组并巡视,学生提交方案,简述理由。) (学生实验,得出结论。)

【思考】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看,脱氧剂起到什么作用?推测它可能含有的主要成分?

(学生实验,得出结论。) 【课件展示原理】 4Fe+ 3O2 +6H2O

4Fe(OH)3

(学生分析反应的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师】在刚才的分析中,大家体会了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分析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独特的反应类型。如果能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肯定能得出一些有用的分析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 【板书】

二、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

【教师】方法1:利用物质所含元素价态的变化,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还原性。 【教师】我们在进行化学研究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未知的物质,如何判断它具有的氧化还原性呢?这时我们往往从与它反应的物质入手,利用明显的化学现象所反映的价态变化,分析这个未知物质应具有的性质。(以把葡萄糖加入KMnO4酸性溶液的研究为例,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课件】84消毒液介绍

作用成分:为广谱杀菌类去污力很强的含氯消毒剂,主要含次氯酸钠等。

适用范围:对细菌芽孢、甲乙型肝炎病毒等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适用于饮食器具、瓜果蔬菜、家具、环境等的消毒。

注意事项:本品为外用洗消液,具有强氧化性,高浓度时对皮肤、金属器械和带色物有腐蚀和脱色作用。

【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证明84消毒液具有氧化性?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小组并巡视,学生提交方案,简述理由。) (学生实验,验证结论。)

(学生分析所发生反应的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氧化剂和还原剂。) 【课件】汽车尾气材料是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催化剂。该催化剂是消除汽车尾气中 NOx(如NO)的催化剂,它利用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在不加任何其他物质的情况下,将污染物质氮氧化合物和一氧化碳转化为无毒气体,达到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综合处理的目的。该催化剂对NOx的转化率最高可达55.6%,而且稳定性好、寿命长、有良好的抗中毒特性。

【思考】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它们在转化成无毒气体时,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看分别表现了什么性质。

【板书】(教师强调C、N所处价态和性质关系。) COCO2 NO

N2

Mn〕,说明:葡萄糖中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葡萄糖

2+(还原性)(氧化性)

【教师】方法2:利用物质中元素所处的价态,推测它可能具有的氧化还原性。 【课件】S元素的常见化合价

从硫元素价态的角度,分析下列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 H2S SO2 Na2SO3 S H2SO4

【教师】刚才主要从化合价入手,体验了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我们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它是化合价变化的本质原因。这就是我们要感受的第三个方面。

【板书】

三、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学生分析锌与稀硫酸的反应。) 【课件】反应原理示意图

Zn+2H+Zn+H2↑ 2+【教师】能否通过实验证明反应中存在电子转移? (演示实验)

【课件】展示原电池反应微观过程 【教师】微观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课件】

结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电子转移的过程。 体会: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在外电路形成电流,可以制得各种电池。 【结束语】氧化还原反应的魅力是无穷的,仅靠我们这一堂课,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希望大家多收集、多分析、多研究,最终能认识它、领悟它。 【课后作业】

(1)已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请设计实验证明。 (2)查阅资料,收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 (3)完成相关练习。

(4)有兴趣的学生可尝试制作水果电池,并分析其原理。

七、点评

本案例是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新课。它首先通过自主实验、启发引导、小组合作、讨论分析等方法,使实验成为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积极手段,并在其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它重在探究、重在实践。在探究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知识,更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新的局面。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并意识到合作是学习的有效途径,培养集体意识,实现化学教学的情感目标。

其次,这样的课堂设计在化学原理教学上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不仅抓住了知识要点,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各要点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和认知规律,可以让学生顺利地理清知识结构,萌发对新问题的学习和探究欲望。

另外,新课程的教学使教师深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教师、学生角色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对如何在化学课程标准的引领下用好新教材,适当地自主开发延伸教材内容有了新的认识。这节课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从结果看尝试是成功的,有益的。

第12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2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3 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方程式

在无机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即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反应中,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做氧化反应,引入氢或失去氧的作用叫做还原反应。

氧化与还原的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即是说氧化剂在使被氧化物质氧化时,自身也被还原.而还原剂在使被还原物还原时自身也被氧化.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实质是发生电子转移。

判断依据

无机反应时,得到了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元素被还原,失去了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元素被氧化。有机物反应时,把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氧化,引入氢或失去氧的作用叫还原。

即应看其是失去了电子(或电子对偏离),还是得到了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或者看其化合价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

在反应物中:失去了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即为还原剂,其化合价升高。得到了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即为氧化剂,其化合价降低。

在产物中:被氧化的产物叫做氧化产物,其化合价在反应的过程中升高了。被还原的产物叫做还原产物,其化合价在反应的过程中降低了。

一般来说,在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最强,还原剂的还原性最强。可以用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分歧化反应、归中反应等类型

歧化反应即反应中同一元素从一个价态转化为两个价态。一个高价态,一个低价态,也就是说同一物质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例如NO2和水的反应,或Cl2和水的反应)

归中反应是指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升至或降至同一个价态。但要注意符合化合价不能交叉的原理。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由单质生成的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同素异形体就不是,如石墨(c)在高温高压下化学反应生成金刚石(c),化合价没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记忆口诀

得电子者氧化剂。氧化剂 还原剂,相依相存永不离。前两行也可以是:上失氧,下得还

解释 :化合价上升失电子被氧化,本身作为还原剂;化合价下降得电子被还原,本身作为氧化剂。 升失氧还氧【谐音记忆法:师生还阳】(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氧化反应,还原剂,被氧化)

降得还氧还(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还原反应,氧化剂,被还原)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先标化合价,再看价变化,起止同元素,桥上标变化,上标升失氧,下标降得还,电子转移数,原数乘变价。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性质、特征口诀: 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两相反。

\"氧氧得意\"。“还还失意”(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 氧化数:表示元素氧化态的代数值,反映在一个化合物中电子的偏离情况,即化合物中某元素所带形式电荷的数值,代表了元素价态的高低。

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氧化数降低被还原的物质。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氧化数升高被氧化的物质。

氧化数法配平基本原则是:反应中氧化剂元素氧化数降低值等于还原剂元素氧化数增加值,或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

用此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具体步骤是: 1.先找出反应式中氧化数发生变化的元素。

2.标出反应式中氧化数发生变化的元素(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数。 3.标出反应式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变化值。

4.按最小公倍数即“氧化剂氧化数降低总和等于还原剂氧化数升高总和”原则。在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子式前面乘上恰当的系数。

5.配平方程式中两边的H和O的个数。

根据介质不同,在酸性介质中O多的一边加H+,少的一边加H2O,在碱性介质中,O多的一边加H2O,O少的一边加OH-。在中性介质中,一边加H2O另一边加H+或OH-。

6.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质量平衡,电荷平衡,元素平衡。

一、电子守恒法

1、配平原理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还原剂失去电子、氧化剂得到电子。因为整个过程的本质好比是还原剂把电子给了氧化剂,在这一失一得之间,电子守恒。故根据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和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相等,结合二者化合价的改变情况,可以分别把氧化剂、还原剂的计量数计算出来,这样整个氧化还原反应就顺利配平了。

2、方法和步骤

①标出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并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向。 在配平时,需要确定先写方程式那边物质的计量数。有时先写出方程式左边反应物的计量数,有时先写出方程式右边生成物的计量数。一般遵循这样的原则: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先配平生成物的计量数;

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 先配平生成物的计量数;

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既可先配平生成物的计量数,也可先配平反应物的计量数。

②列出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情况。当升高或降低的元素不止一种时,需要根据不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将化合价变化的数值进行叠加。

基本原则

质量守恒、电子守恒、氧化数升降守恒。 基本步骤

1.标变价: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变价元素的氧化数。2.列升降:列出反应前后元素氧化数的升降变化值。 3.求总数:使氧化数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4.配系数: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5.查守恒: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 在配平时,是先考虑反应物,还是先考虑生成物,一般有如下规律:

1.若氧化剂/ 还原剂中某元素的氧化数全部改变,配平宜从氧化剂、还原剂开始,即先考虑反应物。(正向配平);若氧化剂/ 还原剂中某元素氧化数只有部分改变,配平宜从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开始,即先考虑生成物。(逆向配平) 2.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宜从生成物开始配平。(逆向配平)

3.同一反应物中有多种元素变价,可将该物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即求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变价元素的氧化数升、降值的代数和。4.零价法

5.先令无法用常规方法确定氧化数的物质中各元素均为零价,然后计算出各元素氧化数的升降值,并使元素氧化数升降值相等,最后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6.平均标价法

7.当同一反应物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出现两次且价态不同时,可将它们同等对待,即假定它们的氧化数相同,根据化合物中氧化数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平均标价,若方程式出现双原子分子时,有关原子个数要扩大两倍。8.整体标价法

9.当某一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多见于有机反应配平)在某化合物中有数个时,可将它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氧化数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整体标价。

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判定 编辑

1.物质的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得失电子的数量无关)。 2.从方程式与元素性质的角度,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有无与强弱可用以下几点判定: 3.(1)从元素所处的价态考虑,可初步分析物质所具备的性质(无法分析其强弱)。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H2SO

4、KMnO4中的S、Mn元素;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S、SO2等。

(2)根据氧化还原的方向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4.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时,如氧化产物中元素的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如是否需要加热,是否需要酸性条件,浓度大小等等。

5.需要注意的是,物质的氧化还原性通常与外界环境,其他物质的存在,自身浓度等紧密相关,通过以上比较仅能粗略看出氧化还原性大小。如欲准确定量地比较氧化还原性的大小,需要使用电极电势

第13篇: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教案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类型,从复习初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入手,总结归纳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提出新的化学反应: ,说明初中所学知识不能对它进行分类,从而转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

本节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本节教学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教学建议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建议采用对比法或列表法,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四部分(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

一、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实质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特征

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反应物(还原剂、氧化剂) 此反应物(失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还原剂

此反应物(得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氧化剂生成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性质(还原性、氧化性) 失电子的性质是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电子的性质是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 等。

含有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等。

2.还原剂

金属: 等;

某些非金属: 等;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等。

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是以实际反应为依据的,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在不同条件,不同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也可做氧化剂。

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例如:

2.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需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例如:

四、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教学手段:投影 教学过程:

[引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火对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探索火的奥秘,就必须研究燃烧。而与之相关的燃烧反应的实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的学习有密切的联系。

[板书]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同学们曾学习过燃烧,什么是燃烧呢?(请一位学生回答)

[讲解]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那么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这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呢?(由学生回答)

[追问]还有其他答案吗?(由学生回答)

[评述]两位同学的答案不同,但都正确,说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解]刚才第一位同学的答案为化合反应,这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的角度划分,也就是所谓的“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1.基本反应类型

[提问]基本反应类型分为几种?请各举一例。

[投影]反应类型表达式举例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

第14篇:5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

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通过“思考与交流”、“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

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学习,初步形成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复习引入: 【思考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一个反应实例。 【思考2】: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思考3】: Fe2O3 + 3CO == 2Fe+3CO2↑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独立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动手写方程式

复习初中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通过举例,说明初中的分类方法存在局限,引出新的分类方法的必要性。

【思考与交流1】:请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指出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分组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为什么? 回忆所学知识;动手写方程式

【思考、回顾】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 复习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

使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作为矛盾的共同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引出氧化还原反应。 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探究1】: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思考

标化合价,思考化合价口诀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复习化合价知识,为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打下基础

【思考与交流2】 请分析下列3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2CuO +C == 2Cu + CO2↑ H2O + C == H2 + CO CuO + H2 == Cu + H2O 标化合价,思考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的关系 从化合价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与思考】

Fe + CuSO4 = FeSO4 + Cu 2Na+Cl2 = 2NaCl H2+Cl2 = 2HCl 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

练习、思考、交流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及判断依据,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形成规律性知识的认知能力。 从电子转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探究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阅读教材36页)

教师板书:氧化还原反应

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2、本质: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 以NaCl、HCl为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学生思考、做笔记

从微观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问题探究3】: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练习〗判断下列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 Cu+Cl2 === CuCl2 CaO + H2O === Ca(OH)2 CaCO3===CaO+CO2↑ 2KClO3===2KCl+3O2↑

Fe+CuSO4 == Cu+FeSO4

NaOH+HCl==NaCl+H2O 思考、归纳、整理

以练习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化学反应的不同分类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第15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六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一、本节教材背景

本节教材是化学1(人教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三节,在这一章的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我们已学习了简单的分类法及其应用。在第一节的“思考与交流”教学活动,学生曾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了简单的分类。

二、教学对象现状分析

(一)学生在初三已学习过化学反应从得失氧的角度分类可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可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学生掌握情况参差不齐。

(二)学生在初三已经学习了化合价,初步认识了化合价的变化跟电子的转移有一定的关系。

(三)经过第二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树状分类法,知道了分类依据不同,分类结果不同。

(四)学生素质较好,有学好化学的愿望,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问题能力,但知识迁移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

采用“三维教学目标” ,既重视知识与技能,又重视能力与方法,同时兼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具体如下:

(一)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4、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

(二)技能目标:

通过“活动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理解氧化跟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

五、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新知(学生活动)—归纳总结(教师评价)

六、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以及教材特点,对教学策略作了以下设计:

(一)设计学生活动。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组织学生活动,学生相互讨论,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活动,学生主动探究,不断建构氧化还原反应新概念,最后教师评价,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节内容较多,“跨度”比较大,微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的关系有一定难度,用动画模拟,直观明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突破重难点。

七、教学目标设计及实施方法 初中阶段学生是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形成氧化和还原的初步概念,若将其发展到从电子转移

来分析,是一个深化和扩大知识的过程,这两部分知识之间的“跨度”比较大。因此,学生学习会感到难以理解。鉴于学生对元素化合价比较熟悉,把化合价的升降作为两者之间的过渡,设置“桥梁”,是突破重难点所必须的。因此本节教学中,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侧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来设计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如下的3个活动:

设计“活动1”, 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引导学生提出新的分类标准:从化合价变化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接着高温通过对2CuO+C

2Cu+CO2 的反应作进一步研究,让学生在实例分析中认识得氧或失氧时必然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得出“凡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从而完成从得氧、失氧到元素化合价的升降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过渡。 设计“活动2”,通过分析NaCl和HCl形成过程,把化合价的数值和正负跟原子的电子得失或偏移联系起来,然后把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过渡到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去认识,使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深化提高。从而完成由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到电子转移的过渡。第二个过渡中,由于涉及到微观结构,学生在知识的建构上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微观模拟演示NaCl和HCl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从而更易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理解氧化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得到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设计“活动3”,让自己学生总结“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讨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课堂小结时,用一个“趣味动画”小结 “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 增强学习的兴趣。

八、教学过程

[引入]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学生活动1] 请大家讨论下面这组反应,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哪些类型?

高温(1) 2CuO+C

2Cu+CO2

(2) CaCO3+2HCl CaCl2+H2O+CO2

高温(3) Fe2O3+3CO

2Fe+3CO2 (4) CaO+H2O Ca(OH)2

高温(5) CaCO3 CaO+CO2

[对活动结果分析小结] 对几位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述!不同的分类结果都共同体现了分类依据不同,分类结果将会不同的分类思想,同时按四种基本反应分类和从得氧,失氧角度分类都不够全面,都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进而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对新知识进行展望。

[创设情景]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尝试变换一下角度再给它们分类呢?

[启发引导] 比如我们分析一下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是否有变化?如何变化的?

[学生回答]我们可以依据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变化为分类依据,将化学反应分为两类。一类是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另一类是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的反应。从化合价升降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电脑展示]

化学反应树状分类图

1、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类化学反应(新标准)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

有变化的反应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化学反应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无变化的反应

高温[引导] 下面对2CuO+C

2Cu+CO2 的反应作进一步研究。

[组织讨论](1)对于此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的氧原子与失去的氧原子有什么关系?

(2)反应后哪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3)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电脑展示]

化学反应树状分类图

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

氧化反应 升高的反应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 氧化 还原反应

有变化的反应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 还原反应 降低的反应 化学反应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无变化的反应

[创设情景]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发生元素化合价升降呢? [学生活动2]

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氯化钠,氢气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氯化氢

这两个反应有得氧,失氧吗?是氧化还原反应吗?为什么?

-钠原子和氯原子是经过怎样的变化形成Na+和Cl进而形成NaCl的呢?氯化氢又是如何形成的?

[播放动画] NaCl和 HCl的形成

[对活动结果分析小结]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与降低是元素得失电子的结果。 从而从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电脑展示]

化学反应树状分类图

3、从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原子失电子的反应 氧化反应

(或电子对偏离)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

原子得电子的反应 还原反应

(或电子对偏向)

[学生活动3] 请你总结出“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你是如何理解掌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你是用何种方式理解掌握这三者之间关系的? [播放动画3]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课堂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为化合价的变化。 “失---升----氧” “得--- 降----还”

第16篇: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科学性理解的研究 辛永平

(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中学

034100)

[摘要] 依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氧化还原反应所做的规定要求,本文阐述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原理的科学学习价值,提出了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科学完整性理解的三个阶段。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理解自主探究思维模型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的概念和原理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中学化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原理的科学学习价值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反应原理,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理论价值

1、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不同元素表现出的不同性质是由其原子结构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决定的。在氧化还 原反应中,活泼金属单质表现出较强还原性,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不活泼金属元素的简单离子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不活泼非金属元素的简单离子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并具有一定的递变规律,此规律可在元素周期表中呈现

2、指导学生探究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如从得氧失氧角度探究H

2、C、CO的还原性、CO2的氧化性;从电子得失角度(原子结构角度)探究Na、Cl

2、S、N2的性质;从化合价变化角度探究物质的性质,如H2S、K2Cr2O7等。此原理可贯穿于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研究过程中。

3、指导学生探究设计物质的制备原理。如实验室中Cl2的制备,工业上制备H2SO

4、HNO3的反应原理的设计、工业上制备高纯硅的反应原理的设计等,都以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为指导。有机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在形式上表现为加氢(去氧)和加氧(去氢)(其实质仍为电子转移),可帮助学生理解官能团之间的转化以及设计简单的有机物合成路线。

4、指导推断复杂反应的产物或反应物。如在探究Na和H2O的反应中,可以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指导下从理论上推知产物是H2和NaOH,使学生的学习在科学概念和原理的指导下进行,减少盲目性。在一些定量反应中,可依据电子得失总数相等来确定未知物。

5、指导学生探究设计合理的原电池和电解池。原则上,任意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一个原电池。理解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反应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关系,也可根据需要设计原电池和电解池解决实际问题。如失去标志的蓄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含K2Cr2O7的酸性工业废水的处理,均可引导学生设计一个电解池来解决。

6、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辨证统一的哲学观点。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是同时发生、同时存在的,电子得失数目总是相等的。自然界的这一客观规律对学生形成对立统一和物质不灭的哲学观点,建立两点论的思维模型来说是最好的课程内容之一。

(二)应用价值

1、指导设计物质制备原理。自然界为我们提供的元素绝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至今人们离不开的金属单质及其合金,必须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从矿石中提取。同时,又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时刻与其反过程——金属的腐蚀作斗争,寻求防止金属腐蚀的有效方法。有机物的制备可利用官能团之间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来设计合成路线,如—NH2可由—NO2通过还原反应来制备,—CO—可由—OH或—C=C—通过氧化反应来制备等等。

2、指导滴定分析。许多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而且进行得比较完全,人们可利用这些反应进行物质间的定量分析,如碘量法,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等等。

3、指导分析反应中的未知物质。在许多的科学研究中,需要对未知的生成物或反应物进行推断,人们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同时发生且的规律定性或定量地推断未知物质。

4、指导实验原理的设计。可利用物质具备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设计检验或除去此物质的反应原理,如酒后驾车检测器的制作原理是由乙醇的还原性指导人们去寻找具有强氧化性且反应前后有颜色变化的物质;汽车尾气的无毒排放原理是CO的还原性、NO的氧化性以及相应的热力学理论指导人们去寻找催化剂使二者反应。尽管并不是所有的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都能发生反应,但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可靠的研究方向,使人们少走弯路。

5、指导能量转化研究。所有的燃烧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只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才能得以实现。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指导人们有效地利用化学能,造福人类。 综上所述,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原理是化学学科中的核心知识,具有很强的基础性、辐射性、扩展性和融合性,以此为中心主线组织课程和教学,能帮助学生将头脑中的知识网络化、结构化,加深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从一定意义上讲,氧化还原反应是联系物质结构、性质、制备、含量分析以及能量转化的纽带,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理论依据,是中学化学课程必须重点建构的重要内容。

二、对氧化还原反应应有的科学理解 学生要进行成功的科学探究,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基础、对指导探究的概念和原理有完整的科学理解、依据概念和原理建立相应的科学探究模型。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原理,学生应具备以下完整理解(见下页图)。 辨证统一

电子化合价 失升 得降 还原产物

氧化剂分子热运动热能 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

还原剂电子定向移动电能 原电池

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滴定未知物推断

要能够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科学探究,学生应经历以下阶段性理解:

(一)经验积累阶段

有氧参加的氧化反应、燃烧、缓慢氧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提供了经验基础,帮助学生从得氧失氧角度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得氧是还原剂,如CO、C、H2可得氧,具有还原性;失氧是氧化剂,如O

2、CuO、CO2可供氧,具有氧化性。得氧失氧同时发生,同时存在。

▲初步理解元素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如NaCl、HCl的形成。

(二)深化理解阶段

在得氧失氧基础上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从电子得失角度理解其实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 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这两个过程同时发生,相互依存,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由还原剂传递给氧化剂,生成相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这 一过程是强作用代替弱作用的过程。

物质氧化剂、还原剂性质的强弱与其电子结构有关,其实质是物质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对于单质和简单的单原子离子,其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可由元素周期表来体现:同一主族中,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更易失去电子,单质的还原性增强;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得电子能力减弱,单质的氧化性减弱。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氧化性依次增强。

▲同种元素之间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化合价的变化类似于热传递的规律。 具体来说,即氧化剂不可能把低价的该元素氧化成和氧化剂相同或更高的价态,还原剂也不可能把高价的该元素还原成和还原剂相同或更低的价态,最多是二者相等。

如在KClO3+6HCl=KCl+3Cl2+3H2O中,HCl不能将KClO3还原为KCl,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是Cl2。又如在H2SO4(浓)+H2S=S+SO2+2H2O中,H2SO4是氧化剂,SO2是还原产物(不是S);H2S是还原剂,S是氧化产物(不是SO2)。 ▲重要的氧化剂一般有: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F

2、Cl

2、O2等。元素呈高价态时的氧化物,如MnO2等。

元素呈高价态时的含氧酸,如农H2SO

4、HNO3等。

元素呈高价态时的盐,如KMnO

4、KClO

3、K2Cr2O

7、FeCl3等。过氧化物,如Na2O

2、H2O2等。

元素呈中间价态的物质,如SO

2、Na2SO

3、FeCl2等。重要的还原剂一般有:

活泼的金属单质,如Na、Mg、Al、Zn、Fe等。 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

2、C等。

元素呈中间价态的物质,如CO、SO

2、FeCl

2、Na2SO3等。元素呈低价态物质,如HCl、H2S、HI、HBr、NH3等。

▲借助于原电池和电解池装置,可使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实现电能和化 学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有机物中官能团之间通过加氧、去氢或去氧、加氢实现物质的转化和制备。 ▲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永远守恒,可据此进行定量计算。 总之,学生要能将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反应中电子的微观运动以及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客观事实有机地联系起来,达到完整统一的科学理解。学生对物质氧化性和还 原性理解的标志是:能将物质的微观得失电子能力强弱或化合价态与物质的宏观性质联系起 来,并能运用它解释现象、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三)模型化阶段

在深化理解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具体参与科学探究,可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型。运用氧化 还原反应原理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模型有:

1、物质性质的探究模型:若是单质或简单的单原子离子,则分析其原子结构或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其还原性或氧化性强弱及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如Na、N

2、I-、S2-等性质的探究;若是复杂分子或离子则分析其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状态以推断其性质,如对H2O

2、NH3等性质的探究。

2、物质制备的探究模型:分析要制备物质的化合价,选取相应的反应原料。如实验室中Cl2的制备,首选经济易得的原料NaCl,然后依照其化合价变化选择强氧化剂MnO2或KMnO4。工业制H2SO

4、HNO3的反应原理均利用此模型来设计。

有机物的合成中,先制得容易获得的基团,如—NO

2、—Cl、—OH等,然后再通过去氢或加氧得到所要获得的物质,如—NH

2、—CO—等基团的制备,又如—OH、—CHO(—CO—)、—COOH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

3、物质检测原理设计的探究模型:分析要检测的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然后依 其性质选择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如食盐中KIO3的检测,分析KIO3具有氧化性,应选一种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来检测其是否存在,可选Na2SO

3、NaNO2等。

4、推断未知物的探究模型: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上有升必有降的原理,可首先推断未知物的大致范围。如对新制氯水成分的探究,首先根据氯元素化合价可升可降推测并由实验验证有Cl-,便可推测溶液中一定有另一种含氯的化合物,且化合价呈较高价态。又如Zn与稀HNO3完全反应的还原产物可由参加反应的Zn与HNO3的物质的量来定量确定。

5、设计原电池、电解池的思维模型:将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分成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氧化反应作负极反应,还原反应作正极反应,构成回路即可得原电池。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依此设计金属的防腐方案或电镀方案等。

6、定量浓度分析的思维模型:分析待测物的性质,选取相应的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进行直接或间接滴定,依电子守恒求出浓度。如要求软锰矿中MnO2的含量,首先分析MnO2 有强氧化性,可选择有还原性的H2C2O4与其反应。即取一定量的软锰矿,加入已知且过量的H2C2O4与其反应,剩余H2C2O4可由已知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可间接求得MnO2的含量。

综上所述,不同的探究主题需要不同的探究模型,形成科学思维模型的前提是理解物质性 质与结构的关系,明确氧化还原反应这两个相对立的过程同时发生,反应过程中电子守恒。

第17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设计

一、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设计化学教学背景分析

1、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样的培养目的,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出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本节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进行活动探究,总结得出结论。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2、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分析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然后探讨氧化还原的本质。

3、教材分析

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中学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许多化学反应,并能根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但是,没有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更没有形成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由于得氧失氧并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本节课引导学生直接从化合价的层面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4、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认识化学中常用的元素的化合价,有能力分析清楚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也初步了解了电子转移对元素化合价的影响。为课堂上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来自各个初中,讨论问题能力参差不齐,但是经过第一章的前期培养,分析、讨论的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

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三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总结归纳法、练习反馈法等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提问:我们经常发现没吃完的苹果放置一会儿后就会变成黄褐色,泡着的绿茶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变深。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回答:

1、苹果由粉绿色变成黄褐色;

2、绿茶久置后颜色变深。从而引出氧化还原反应

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叫学生列举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思考、讨论】

氧化反应: 2Mg + O2 = 2MgO

还原反应: CuO+H2== Cu+H2O 分类的标准:得氧失氧

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在所举的两个反应中是否只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例如:CuO+H2== Cu+H2O 【讨论、回答】

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氢气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 【小结】

可见有得必有失,有物质得到氧,必定有另一个物质失去氧。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就把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讲述】

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什么特点呢?在课本35页《思考与交流》有3个方程式,请大家分别标出这几个反应中每个元素的化合价,观察一下在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思考与交流】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时氧化反应,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时还原反应。

【板书】

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 (判断依据) 【讲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那么我们再看下面反应:

Zn + 2HCl == ZnCl2+H2↑。在这个反应中有得氧失氧吗?元素的化合价有发生变化吗? 【回答】

1、没有得氧失氧。

2、锌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0价变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有反应前的+1价变为0价。

2、【小结】

在反应Zn+ 2HCl == ZnCl2+H2↑中虽然没有发生得氧失氧的情况,但是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升降,这个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以后我们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应该从化合价有没有发生升降来判断,而不要再用得氧失氧来判断。 【课堂练习】

1.2Na +Cl2==2NaCl 2.H2 +Cl2===2HCl 3.Zn+CuSO4=ZnSO4 +H2 4.HCl +NaOH =NaCl +H2O 5.CaCO3=CaO +CO2

第二节

【设问】

上节课我们学到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升降呢?要想揭示这个问题,需要从微观的原子来分析一下。我们以2Na+Cl2====2NaCl为例一起来分析一下。

【思考、讨论】 引起化合价变化的因素 【提问】

叫学生观察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因此钠有失去最外层电子的愿望,而氯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有得到1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愿望,两者相见恨晚,钠把最外层一个电子给了氯,变成钠离子,显+1价,化合价升高了,发生的是什么反应?而氯得到1个电子,变成氯离子,显-1价。从氯化钠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到,化合价升降的本质是因为发生了电子的得失。用单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

【回答】

从氯化钠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到,化合价升降的本质是因为发生了电子的得失。化合价升高了,发生氧化反应原。 【讲解】

电子的得失或偏移用“电子转移”来概括。电子转移分成两种情况,如果是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反应,就发生电子得失,如果是非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反应,发生的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移。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就是说,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即化合价的变化在形成离子化合物时是由于元素得失电子引起的。【板书】 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同样,我们再来分析H2 +Cl2===2HCl 。在氢气和氯气反应中,由于生成物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哪一种元素的原子都没有失去或完全得到电子,它们之间只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且共用电子对偏离于氢原子,而偏向于氯原子,因此氢原子由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所以,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也可以使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口诀:升高氧化还原剂,降低还原氧化剂。

即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本节总结]

我们对氧化还原反应经历了由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转移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要重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要学会从有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第18篇:高三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高考命题的意图是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近几年来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来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复习提示]

1.氧化还原反应贯穿整个中学化学教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规律,掌握电子守恒原理的巧妙运用,同时明确基本概念,牢记常见氧化剂、还原剂性质的强弱顺序,即可顺利解题。

2.近年常出现一些陌生而复杂的物质,给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带来了困难,可这样处理:无机物运用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判断,有机物根据结构式判断。

[知识归纳]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网络

1、知识网络

2、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强氧化剂:KMnO4,K2Cr2O7,浓H2SO4,HNO3,Ca(ClO)2,H2O2,Na2O2,Cl2,Br2,O2等。

强还原剂:活泼金属如Na,Mg,Al等,H2S,S2,SO2,SO32,H2SO3,I,HI,Fe2+等。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1.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原则

(1)电子得失守恒: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值)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值)相等。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2.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步骤

一标:标明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前后化合价。

二等: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阶升与降总值相等。

三定: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

方法是:氧化剂(还原剂)化学计量数=

四平: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五查:检查质量与电荷是否分别守恒。

3.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其原理是: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

[例题分析]

一、判断概念

[例1] 已知化学方程式CaCO3十2HCN=CaCN2十CO十H2十CO2,在反应中( )

A.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

B.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CaCN2是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D.CO为氧化产物,H为还原产物

解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解题时要仔细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正确标出化合价,然后根据价升高失电子还原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价降低得电子氧化剂还原反应还原产物确定有关概念。

(注意生成物CO2中碳元素来自CaCO3,它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即氢元素化合价降低,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故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aC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

答案:BC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

[例2] 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十10Z十2XO4=2x2+十5Z2十8H2O

②2A2++B2=2A3+十2B

③2B十Z2=B2十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Z2十2A2+=2A3+十2Z可以进行

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

4、Z

2、B

2、A3+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 解析:

根据规律,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得出:氧化性XO4Z2A3+,还原性A2+X2+。

答案:B

三、配平

[例3] 由硫可制得多硫化钠Na2Sx,x值一般为26,已知Na2Sx与Na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试配平上述方程式,若某多硫化钠在反应中消耗的NaClO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试以求得的x值写出该多硫化钠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解答的关键必须正确标出Na2Sx中硫的氧化数(化合价),由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这一原则得硫的氧化数为 。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硫元素由 升高到十6价,每个硫原子净升高数为 ,x个硫原子共升高6x十2,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十1价降到1价,净降低数为2根据最小公倍数可得Na2Sx前的系数为1,NaClO和NaCl前的系数为3x十1。

其他物质前面的系数使用观察法配平。根据NaClO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有:(3x十1)/(2x2)=2,算出x=5。

答案:

多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5。

四、简单计算

[例4] 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 Pb2+,则与1mol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 )

A.3.0 mol B.1.5mol C.1.0mol D.0.75mol 解析:

Cr3+ ,失3ePbO2Pb2+,得2e,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13=n(PbO2)2 n(PbO2)=1.5mol 答案:B

专项练习

氧化还原专项练习

1.在含有Cu(NO3)

3、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 )

A.Mg B.Cu C.Ag D.H2

2.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 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1 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3.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O.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

C.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D.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5.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5molFeS2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

C.产物中的SO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FeS2只作还原剂

6.若1.8g某金属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L(标准状况)氢气,则该金属是 ( )

A.Al B.Mg C.Fe D.Zn

7.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十H2ONaOH十H2,它也能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下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B.NaH中H半径比Li+小

C.跟液氨反应时,有NaNH2生成

D.跟乙醇反应时,NaH被氧化

8.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二氧化氯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氯是强氧化剂 B.二氧化氯是强还原剂

C.二氧化氯是离子化合物

D.二氧化氯分子中氯为1价

9.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N2十4H2O十Cl2十2O2;△H0,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10.已知X

2、Y

2、Z

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X2Y2,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 A.2W+Z2=2Z+W2 B.2Z+X2=2X+Z2

C.2Y+W2=2W+Y2 D.2X+Z2=2Z+X2

11.M2O7x与S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2 B.+3 C.+4 D.+6

12.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 B.2:1 C.1:2 D.2:3

13.已知A2On2可与B2反应,B2被氧化,产物为B单质,A2On2被还原,产物为A3+;且知100mL、c(A2On2-)=0.3molL1的溶液与150mL、c(B2)=0.6molL1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值为 ( ) A.4 B.5 C.6 D.7

14.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为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15.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3CuS+8HNO3=3Cu(NO3)2+2NO+3S+4H2O

B.3Cl2+6KOH=5KCl+KClO3+3H2O

C.3H2O2+2KCrO2+2KOH=2K2CrO4+4H2O

D.3CCl4+K2Cr2O7=2CrO2Cl2+3COCl2+2KCl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失电子难的物质得电子一定容易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17.将NO3+Zn+OH+H2ONH3+Zn(OH)42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H2O的化学计量数是 ( )

A.2 B.4 C.6 D.8

18.有关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还原剂和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3

B.HBrO3和HF是还原产物

C.生成1molO2,该反应转移6mol电子

D.O2的氧化性比BrF3强

19.阿波罗宇宙飞船以N2H4(联氨)和N2O4为动力源,反应温度达2700℃,反应方程式为:2N2H4+N2O4=3N2+4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属于置换反应 B.联氨是氧化剂

C.联氨是还原剂 D.氮气是氧化剂,不是还原剂

20.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

KMnO4+ KI+ H2SO4 MnSO4 + I2 + KIO3 + K2SO4 + H2O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____________。

(2)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化学计量数都是5

①KMnO4的化学计量数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下面的化学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KMnO4+KI+ H2SO4

(3)如果没有对该方程式中的某些系数作限定,可能的配平系数有许多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已知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3++2I=2Fe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2Br+Cl2=Br2+2Cl

现向含a molFeI2和b molFeBr2的混合液中逐渐通入c molCl2,反应随Cl2通入明显分成几个阶段进行,试分别填写在c值增大过程中,不同c值范围内,被氧化的离子及被氧化离子的物质的量(用含a、b、c代数式表示)。

反应物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此阶段被氧化的离子符号 被氧化离子的物质的量(单位:mol) a

(3a+b)/2

22.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有强氧化性,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为Fe3+离子。

(1)配平制取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中_______元素被氧化,转换电子总数为_______。

(2)铁酸钠之所以能净水,除了能消毒杀菌外,另一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配平以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当KMnO4消耗0.05mol时,产生的CO2的体积为________ L。(标准状况)。

24.已知硫酸锰(MnSO4)和过硫酸钾(K2S2O8)两种盐溶液在银离子催化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

(1)请写出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它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

(3)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硫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硫酸生成外,其他的生成物还有________。

25.PbO2是很强的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它可将Mn2+氧化成MnO4。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PbO2固体和2mL的6molL1H2SO4,然后再加2mL的1molL1MnSO4溶液,试回答:

(1)搅拌后,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能否用盐酸来代替硫酸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

(1)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___________价。

(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_,当有1mol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_______mol。

(3)CuI可由Cu2+与I直接反应制得,请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7.观察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主持人用手枪式喷雾器向一张白纸喷出一种未知溶液,便在白纸上出现学化学三个黑字。这时主持人再向白纸喷出H2O2水雾,结果黑色字迹消失,同时出现为四化三个蓝色字体。请回答:(已知学化学三个字是事先用Pb(NO3)2溶液写好的。)

(1)第一次喷出的溶液一定含有什么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喷出的H2O2使学化学三个字隐去,同时又出现为四化三个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化学三个黑字出现的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据2018年3月5日的《环球时报》报道:意大利警方一举摧毁了四名摩洛哥人针对美国驻意大利大使馆的恐怖事件。警方从摩洛哥人的住宅中搜出了5kg爆竹,2.5kg蜡烛和2kgK4[Fe(CN)6]。据审讯,四名恐怖分子准备将爆竹作炸药,蜡烛作引爆剂,K4[Fe(CN)6]在爆炸中可分解成一种剧毒盐KCN。试根据要求问答下列问题:

(1)已知爆竹爆炸后,K4[Fe(CN)6]会发生分解,除生成剧毒盐KCN外,还生成三种稳定的单质。试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恐怖分子打算将产生的剧毒盐KCN用来污染水源,含CN的污水危害很大。处理该污水时,可在催化剂 TiO2作用下用NaClO将CN氧化成CNO,CNO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生成N2与CO2,某环保部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该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测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

将浓缩后含CN的废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其中CN浓度0.05molL1)200mL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

①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中生成的气体除CO2,N2外还有HCl及副反应生成的Cl2等。上述实验是通过测定CO2的量来确定CN的处理效果。

丙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________(填标号)。

A.饱和NaCl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 C.浓NaOH溶液 D.浓硫酸

丁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戊中盛有足量的石灰水,若实验后戊中共生成0.8g沉淀,则该实验中CN被处理的百分率________80%(填 =或)。

29.为了测量水中有机物等还原性污染物的含量,通常把1L水样与强氧化剂完全作用时消耗氧化剂的量,折算成以氧气为氧化剂时的质量(O2mgL1)来表示。称为该水样的化学耗氧量(COD)。我国明文规定:COD500 mgL1的污水不得直接排放。

为了测定某工业废水的COD,实验如下:量取废水样品20.00mL,加入0.100molL1KMnO4溶液10.00mL和少量稀H2SO4,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再用0.200 molL1的草酸钠(Na2C2O4)溶液滴定过量的KMnO4,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Na2C2O4溶液11.00mL。

(1)写出酸性介质中KMnO4(被还原为Mn2+)与Na2C2O4(被氧化为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计算该水样的COD。

30.(14分)将0.08mol KMnO4固体(质量为12.64g)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a molO2;向反应后残留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又收集到b molCl2,此时Mn元素全部以Mn2+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1)请配平下列方程式:

KMnO4+ HCl - KCl+ MnCl2+ Cl2+ H2O

(2)上式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当还原剂失去1mol电子时,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 。

(3)a +b的最大值为 ,a +b最小值为 。

(4)当 a +b =0.18时,残留固体的质量为 。

高三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参考答案

1.C 解析:

Cu2+、Mg2+、Ag+中Ag+氧化性最强,故加入锌粉(适量)时,首先析出的是银,故选C。

2.AC 解析:

C1O2是还原产物,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1mo1电子转移,B、D两项不正确,故选AC。

3.C 解析:

锌锰原电池中,Zn为负极,失去电子,1mo1Zn失去2mole-,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C项不正确,故选C。

4.C 解析: 若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则核电核数一定相同,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故选C。

5.C 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剂还原剂概念的辨析,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反应中, 降低总数为21,显然还有 ,故反应后有17SO42-(+6价S),而反应前有14SO42-,可见 Cu2S只是还原产物,5mol FeS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1mol ,部分SO42-为氧化产物,FeS2既是作氧化剂,又做还原剂,选项C为正确答案。

此题有一定难度。

6.A 分析: 假设金属显+2价,则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把选项中金属都折合成+2对应的相对原子质量:A 为18,B为24,C为56,D为65,可得答案为A。

7.B

H与Li+核外电子总数相等,但核电荷数LiH。

8.A

从题干ClO2灭菌消毒,结合ClO2中Cl显+4价可选出A。

9.D

NH4ClO4即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0.CD

氧化性强的物质能把氧化性弱的物质从低价氧化到高价。

11.D 由电荷平衡有:14x6=6,所以x=2,由M2O72知M显+6价。

12.B

电子得失守恒 设1mol NaClO3与nmolNa2SO3恰好反应,则1=2n,所以

13.D

电子得失守恒由A2On2,知A的化合价为 ,则2(n13)1000.3=21500.6,所以n=7 14.D

维生素C可被亚硝酸盐氧化而保护了Fe2+ 15.D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化合价发生变化――进行判断

16.D A错,如He难失电子也难得电子

B错,如 中H2做还原剂

C错,如 中Cl由1价到0价被氧化

D对,如2Fe3++Fe=3Fe2+ 17.C 分析:

N:+5381

Zn:0+224

有NO3+4Zn+OH+H2ONH3+4Zn(OH)42

根据电荷平衡各:OH的化学计量数为7;再由H元素守恒知:H2O的化学计量数为6 18.C

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如下:

据此分析:

A错,还原剂包括1mol BrF3和2mol水,共2molBrF3

B错,HF不是还原产物

C对,生成1molO2转化6mole

D错,BrF3的氧化性比O2强

19.C

从方程式知:N2H4是还原剂

20. 答案:

3mol;氧化剂为(1)KMnO4

(2) ① 8 ②

(3)该反应式含两种氧化产物,两者的比例和氧化剂的用量都可发生变化

解析:

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结合电子得失平衡原理加以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基本理论部分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及电子得失平衡原理,侧重应用能力的考查。

21. 答案:

①I ②c mol ③Fe2+ ④2(ca)mol ⑤Br ⑥(2c3ab)mol

提示:

还原性IFe2+Br Cl2先氧化I,再氧化Fe2+,最后氧化Br 22.

(1)2,16,3;2,6,6,8。 Fe(或铁) 6e

(2)还原产物Fe3+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e(OH)3胶体,吸附水中杂质

提示:

Fe:+3+6 32

2Cl:0-1 23

有:2Fe(NO3)3+NaOH+3Cl2 2Na2FeO4+NaNO3+NaCl+H2O,再观察配平就可。

23. 答案: 5.6 提示:

Mn:+7+2 52

2C:+3+4 25

有:2KMnO4+5H2C2O4+H2SO4 CO2+K2SO4+MnSO4+H2O,再观察配平。根据方程式计算生成的CO2的体积。

24.答案:

(1)2MnSO4+5K2S2O8+8H2O 2KMnO4+4K2SO4+8H2SO4

(2)MnSO4 KMnO4

(3)2Mn2++5S2O82-+8H2O 2MnO4-+10SO42-+16H+

(4)Cl2(或HClO、HClO3) 提示:

由于生成物中有H2SO4,所给出的两种反应物中均没有H元素,所以,一定有H2O参加反应。由

Mn:+2+7 52

2S:+7+6 25

有:H2O+2MnSO4+5K2S2O8 2KMnO4+K2SO4+H2SO4

观察配平有:2MnSO4+5K2S2O8+8H2O 2KMnO4+4K2SO4+8H2SO4

或反应中有MnCl2,则 会被氧化生成较高价态含Cl的物质。

25.

(1)由无色变为紫红色

(2)5PbO2+2MnSO4+2H2SO4=Pb(MnO4)2+4PbSO4+2H2O

(3)不能,PbO2+4HCl=PbCl2+Cl2+2H2O 提示:

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如下

Pb:+4+2 25

Mn:+2+7 52

有:5PbO2+2MnSO4+H2SO4 Pb(MnO4)2+PbSO4+H2O,再观察配平。

26. 答案:

(1)+1 (2)CuI 0.5 (3)2 5 2 1 提示:

关于⑶的配平,首先,I3-可看成I2与I-结合在一起的产物,之后,按生成I2配平,最后观察配平。

Cu:+2+1 12

2I:-10 21

有:2Cu2++I- 2CuI+I3-,观察配平得:2Cu2++5I- 2CuI+I3- 27. (1)S2

(2)喷出后,黑色PbS被氧化为白色PbSO4,与纸的颜色一致。同时白纸上事先用淀粉碘化钾溶液书写为四化三个字,因I被氧化为I2,而I2遇淀粉变蓝色,故出现蓝色字体

(3)Pb2++S2=PbS

(4)PbS+4H2O2=PbSO4+H2O KI+H2O2=2KOH+I2 28. 答案: (1)

K4[Fe(CN)6]=4KCN+Fe+2C+N2 (2)

①CN+ClO=CNO+Cl

2CNO+3ClO+2H+=N2+2CO2+H2O+3Cl

②A;除混合气体中Cl2,防止对测定CO2的影响;= 提示:

废水样中含CN-物质的量0.05mol/L0.1L=0.01mol

根据C元素守恒:

CN- ~ CaCO3

1 mol 100g n 0.8g

所以n=810-3mol,所以CN-的分解率为: ,即CN-的分解率为80%。

29. 答案:

(1)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2)240mgL1 提示:

(2)

2MnO4+ 5C2O42+16H+=2Mn2++10CO2+8H2O

2mmol 5mmol n(KMnO4) 11mL0.2mol/L

求得n(KMnO4)=0.88mmol

所以,20mL水样消耗KMnO4为10.00mL0.100mol/L0.88mmol=0.12mmol

由电子得失守恒有

4MnO4 ~ 5O2

4m mol 160mg

0.12mmol m(O2)

求得m(O2)=4.8mg 所以

30.答案:(1)2 16 2 2 5 8 (2)HCl 0.5 (3)0.2 0.16 (4) 12g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计算,利用字母进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较高要求综合应用层次。

(1)配平时注意不要漏掉等号。

(2)依据化合价变化情况,可较容易判断出还原剂是HCl,再弄清氧化产物是对应还原剂,即可得出结果。

(3)经对题目涉及的反应分析可知:a+b的最大值为只产生氯气时,即a=0时;则b=0.2, a+b=0.2 a+b的最小值为产生氧气为最大量时,根据方程式可知产生氧气0.04mol,即a=0.04时;根据电子守恒知产生的二氧化锰还可氧化盐酸产生氯气的量:即b为0.4-0.162 =0.12,a+b=0.16

(4)当a+b=0.18时,4a+2(0.18-a)=0.4,a=0.02,

即:产生氧气:0.02mol32gmol-1=0.64g

由质量守恒可求出残留固体12g。

第19篇:16090306张美玉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

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人体生命活动中的新陈代谢等,都离不开氧化还原反应,而且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在已学的课程中,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铜与氧气反应等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了解化学放映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认识从反应中反应物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学生能够认识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起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能力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能够认识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起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复学习,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去学习化学;通过情景再现,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体会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普遍存在,并能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认识并建立氧化剂、还原剂概念,能根据元素化合价预测物质性质。

难点: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三、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实验探究法

学生活动:1.复习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元素的化合价,回顾“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

2.预习50页资料再线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媒体展示】展示生活生产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图片,如电池放电、铁锈等。

【引入】上述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金属的冶炼、有氧运动这些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氧化还原反应。下面让我们来进入今天的课程学习----第三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

【媒体展示】分析下列反应中Cu、O、Fe、H元素的化合价在相应反应的前后的变化情况。

1.铜与氧气反应

2.氧化铜和氧气的反应 3.碳酸钙高温分解 4.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5.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提问】请同学们从化合价有无变化对上述几个反应进行分类 【设问】如何定义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师生交流回答)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请同学们查阅书本回答问题

以氧化铜和氢气反应举例进行分析

【观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探究

思考:1.在前面的学习中,你已经知道金属钠在氯气中剧烈地燃烧生成氯化钠。这个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吗?为什么?

2.氯气是由氯分子构成的,一个氯分子是两个氯原子构成的。金属钠是由钠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钠原子和氯原子是经过怎样的变化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进而形成氯化钠的呢?

请同学们带着上述两个问题一起来学习一下书本50页的实验。

回答问题:1.写出锌和硫酸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判断它们是否是氧化还原

反应?

2.讨论电流计的指针为什么会偏转?

3.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4.讨论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有何关系?两者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关系是什么?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在初中化学,我们学习了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数、类别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有:基本类型---化合:A+B=AB

---分解:AB=A+B

---置换:A+BC=AC+B

---复分解:AB+CD=AD+CB 【提问】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何关系?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3.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4.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费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

五、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定义:元素化合价升降

二、实质:电子转移

三、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第20篇: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和元素化合价的分析,使学生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并与氧化性、还原性产生联系。 (2)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3)通过实验,初步认识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研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

利用分类常识,进行氧化剂、还原剂的探究。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过程与意义,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氧化还原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感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并建立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概念。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 教学难点: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上节课我们提到,利用氧学生回答 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如何实现从氧化铁到铁的物质转

通过回忆,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化?

【投影】

回忆复习,结合分类的观点,引出本【提问】如何从新的角度对该反应从化合价变化角度将反应节课的内容。 进行类型分类? 分类。 如何从新的角度对反应物进行分从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学生回答。

类?

降低的角度将反应物分类。

【板书】2.3.2氧化剂和还原剂

【提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①氧学生回答。 化剂具有什么性质?还原剂具有什么性质?②氧化剂被 (氧化或还原),

还原剂被 (氧化或还原)。

【提问】怎样分析一种物质是否具学生思考、讨论、记录。有氧化性或还原性呢? 【讲解】分析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提问】怎样分析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呢? 【讲解】

1、了解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一般规律:

【提问】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可以降低,该物质就一定适合做常见的氧化剂吗?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升高,该物质就一定适

结合老师的讲解,以类比的方法,将初中的知识发展到高中阶段。

让学生联系氧化还原的知识,建立分

析物质的新观点。

感受并学习分析方

法。

小结分析方法和常

用规律,让学生能

很好地应用。 提出新的问题,用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合做常见的还原剂吗?

请大家以氯化钠为素材进行讨论。 【讲解】并介绍一些常见元素的较稳定的化合价。

【提问】怎么分析物质中的重点元学生思考、回答。 素,即核心元素? 信息:铜与浓硫酸反应 信息:硝酸能与许多金属反应

【提问】哪些常见的物质能在氧化学生思考回答 还原反应中承担氧化剂或还原剂的角色?

布置任务:阅读课本P37最后一段。

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核心元素。 【小结】∴了解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再分析物质中核心元素的价态,即可预测其可能具有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提问】现有物质H2O2,①预测其学生讨论、回答。 可能具有的性质(从氧化还原角度)

②怎样验证你的预测是否正确?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一:取适量高锰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双氧水。

实验二:取适量碘化钾溶液于试管

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寻找并分析物质中的核心元素,寻求这方面的突破。

利用书上的实例,进一步熟悉寻找并分析物质中的核心元素的方法。

结合实验方案设计,学以致用,体验成功的感觉,体会实践出真知的真理。

中,滴加双氧水。

请分析该同学的设计意图,并预测实验现象。

【小结】分析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一般程序。

【小结】 【作业】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印象。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