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9:17:26 来源: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校六年级共有学生167人,其中女生78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期末考试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有很多学习优异的学生,但后进生的面还是很大,针对这些情况,本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生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

(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百分数

(二)、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能够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尺)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5、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6、经历对“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应用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自身素质提高措施:

1、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丰富自己;

2、认真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虚心向优秀教师请教,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3、认真阅读各类教学杂志,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环节;

2、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

3、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三)转变学困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并进行“一帮一”结队的活动,师生共同帮助他们提高。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一、负数(2课时)

二、百分数

(二)(5课时)

三、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四、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 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五、数学广角——鸽巢问题(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6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图形与几何………………………………………………6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3课时左右 4.数学思考………………………………………………3课时左右 5.综合应用…………………………………………………4课时

七、期末综合复习………………………………………………20课时

推荐第2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及表面积计算;长方体驼教宓奶寤扑恪⑻寤腿莼囊庖寮暗ノ唬惫廴鲜对仓驮沧都霸仓⒃沧兜奶寤扑恪?/SpAN>

2、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表、条形、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3、比和比例: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尺;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解比例应用题(含比例分配)。

4、总复习: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进行比较,概括,整理;第二部分是配合知识的复习。进行多种形式的联系,最后综合,作复习后的检查之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掌握上述几何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认识表面积,学会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掌握统计的简单知识,会填写统计表,在老师的帮助下绘制简单的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3、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学会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4、通过小学知识的系统复习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答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编排特征:

1、加强了操作环节,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特征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实物→模型→标准图形这一认识总过程中会说名称,找出特征,并能用文字描述特征与公式。

2、加强分析统计图表的训练,看懂统计图表回答有关的实际问题,不要求独立绘制统计图表,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

3、突出比和比例教学,加强知识间的有机联系,重在概括教学上,为初中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要用知识联系来弄清概念,但不能相等而言,只能说“相当于”。

4、总复习安排:十分加强数学知识复习和整理,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并且覆盖面大,本册分四部进行(数与计算;常见数量关系和应用题;比和比例;量与计量;简单统计图表;几何图形)每课时复习内容都分成知识整理和练习两部分,而在练习中既注意计算能力的培养,又有综合内容。

四、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比和比例及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解应用题的知识。

五、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内在联系和有关应用题。

六、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措施:

班有学生本42人,其中19名女生。学习态度大多端正,上课专心听讲的有40%,积极举手发言的;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7名学生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学习成绩过硬。有10%学生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75%左右的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每次作业都能自觉完成,有十来个同学要老师监督下才能完成,而且这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不理想,

4、5名学生甚至次次不及格。从期末考试成绩看,大多数学生计算没有过关,粗心大意,往往接近胜利而告失败;概念理解有偏差,对特殊情况不会分析;应用题中,理解不深刻,数据不同平时实际问题不会解答,编题形式发生变化,就目瞪口呆,学得不活。

为此,本学期实施以下措施:

1、提高四十分钟上课的效率,改进教学方法,跟上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上课时多提问,让他们解题思路展现给同学们,大家一起讨论帮助,让他们跟上同学们的学习脚步。上课时,做到精讲精练,面向全体同学。

2、每次的新授内容讲透,即多让新授展开讨论,象几何多动手操作,制作立体图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而理解题意,提高解题能力。

3、数学兴趣课上尽量多给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兴趣题,几种典型的类型的解题方法教给他们,发展他们的思路,提高解题的能力。

4、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中午等时间给他们个别指导,并且随时鼓励他们,上课时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daodoc.com网。

5、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加强知识的迁移,重点突出算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七、单元、重点、难点、关键:

单元 课题 重点 难点 关键

1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及体积计算 长方体、正方体的公式推导及表面积体积应用 突出难点,认识和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每个面的长与宽是什么。

2 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根据统计表各类要求正确填写有关数据并能作简单计算,(百分数、合计数)回答问题 统计图中空间年份的表示 明确复式统计表的格式、用途。

3 比和比例 掌握比、比例及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能运用意义判断正、反比例两个量 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判断方法 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区别比和比例

4 总复习

八、教学进度

推荐第3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六(1)班有优生约占40%,后进生大约占15%。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对学习数学也很有兴趣,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成绩较好。少数学生贪玩,学习不积极,成绩不理想。为了能通过本学期的努力,力争让他们端正态度,改正缺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本班整体水平,让他们齐肩并进,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作如下计划:

二、教学内容

本册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和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

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能从统计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5、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能力。

7、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圆柱和圆锥

重点:应用圆柱、圆锥和圆和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与其有关的知识。

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导出,以及圆柱与等底等高圆锥之间的关系。

关键: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得出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

简单的统计

重点:学会用不同的折线表示不同的数量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难点: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比例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其应用它们的意义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两种量能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难点: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关键:充分引导学生认真理解意义,弄清意义包含的主要内容。

五、教具准备

圆柱、圆锥实物及模型

分数、小数四则口算和简便运算练习卡片。

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江苏地图

投影仪,胶片

六、教学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教材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当、数量关系、数学方法等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要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 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2、要重视口算和笔算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和能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解题和计算时,鼓励学生灵活地选用不同解法和简便算法。

3、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教学中要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己探索的机会,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获得成功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和勇气和毅力。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用生动有意义的数据、史料对学生进行“三热爱”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

5、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承认学生学习数学的个别差异,用正确的方法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通过考查,使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评估的方法与手段多样化,除笔试外,要注意运用口试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数学能力的发展情况。

七、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所以作如下计划: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

圆柱………………………………..6课时左右

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三、比例(14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比例的运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左右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左右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综合运用……………………..…..4课时左右

二0一0年三月一日

推荐第4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数量的变化情况,会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圆柱和圆锥: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答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4、结合圆柱、圆锥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估计.

5、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的能力。

6、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简单的统计: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初步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能完成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的描点、连线等工作。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的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3.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比例: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总复习: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简单变换,能够进行简单的估算或应用。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够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并能够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求得的平均数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四、班级情况简析及措施

全班共53人。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突出。

五、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作者声明: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原创作者,同意莲山课件园将此作品发表,并向其他媒体推荐。未经莲山课件园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推荐第5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数量的变化情况,会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圆柱和圆锥: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答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结合圆柱、圆锥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估计.

5、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的能力。

6、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简单的统计: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初步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能完成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的描点、连线等工作。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的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3.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比例: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总复习: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

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简单变换,能够进行简单的估算或应用。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够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并能够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求得的平均数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

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三、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四、教学课时安排

(一)圆柱和圆锥13课时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14课时

总复习31课时

数与代数20课时

空间与图形8课时

统计与概率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课时

推荐第6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上学期工作回顾及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参加考试人数31人,及格率93.5 %,平均分86分,最高分98分,最低分43,优生率61%.本班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整理和复习等四个部分。

教学要求:

1、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

2、学会绘制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所说明的问题。

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题。

4、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 ,比例的应用,小学阶段主要数学知识的复习。

三、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课堂,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3、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抓好育尖补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

四、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周次安排

比 例

1、意义和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

4、复习

5、活动课

6、单元检测

机 动

17

4

4

2

2

1

2

2

第2--5周

圆柱和圆锥

1、圆柱

2、圆锥

3、复习

4、单元检测

机 动

15

6

4

2

2

1

第7--9周

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1、统计表

2、统计图

3、活动课

4、复习

5、单元检测

机 动

11

2

4

1

1

2

1

第10--11周

总 复习

25

第12周至期末

推荐第7篇:第十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第十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共有学生51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4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生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应用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自身素质提高措施:

1、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丰富自己;

2、认真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虚心向优秀教师请教,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3、认真阅读各类教学杂志,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环节;

2、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

3、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三)转变学困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并进行“一帮一”结队的活动,师生共同帮助他们提高。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六、教学进度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推荐第8篇:小学六年级第十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2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想学、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特别是班内宋体辉、张苗芳、张月、徐康康等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从学生的学习品质来看,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较好,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学生缺少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由于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因此,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总的来说,学生的基本情况有利因素居多,不利因素也不少,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灵活、正确地利用各种因素,变不利为有利。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引导者,是学生行为的指引者。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学习能力的高低、品质的好坏,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教育、正面的诱导、不断的培养。我一定要全面去了解每一位学生。深入细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多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园满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二、本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

(六),比例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其中还安排了“球”和“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

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

(六)、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编写特点:

1、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鼓励学生猜想和估计,加强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十册已经教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本册教学两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都是含有曲面的几何体。教材教学时,同以前各册一样,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种形体时,都引导学生先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教材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内容先猜一猜或估一估,在猜测或估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本册教材在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一方面在教学形体概念加强联系周围的实物,另一方面适当增加了实践活动和先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习题。

2、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有的练习题还专门安排看统计图回答问题。考虑到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教材中一方面注意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另一方面在安排练习时基本上都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的要求过高。

3、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函数关系。修订后的教材中,比例

知识趋于简化,教学的重点是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只保留一些较简单的。本册教材为了突出比例的概念的应用,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比例尺安排到比例的概念教学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比例的概念,又便于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和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 ⑵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对比。⑶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用不同知识解的练习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习,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本册教材对这一单元的编写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七部分,依次分别复习。⑵在复习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⑶选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并整理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⑷在练习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习,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做法与前几册基本相同,另外还结合本册特点加强灵活运用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⑴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⑶培养判断、推理能力。⑷培养迁移类推能力。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

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五、教学进度

2009年2月28日---3月8日 期初复习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

2009年3月11日---3月16日 圆柱的体积、圆锥的认识和体积

2009年3月17日---3月20日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2009年3月21日---3月22日 第二单元复习考试

2009年3月25日---3月30日 比的意义和性质、按比分配2009年3月31日---4月5日 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尺

2009年4月8日---4月11日 正比例、反比例

2009年4月12日---4月16日 反比例、应用题

2009年4月17日---4月19日 复习、第三单元测验

2009年4月22日---4月25日 复习整数和小数、数的整除2009年4月26日---4月30日 数的整除、分数和百分数2009年5月7日---5月20日 分数和百分数、量与计量

2009年5月23日---6月6日 代数的初步知识、几何的初步知识2009年6月10日---6月15日 统计的初步知识、比和比例2009年6月19日---6月底 复习并迎接毕业考试

推荐第9篇: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

各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二、目的要求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和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以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学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方法与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本册各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初步拟订如下表:

要求

内容

单元教学结束

期末

平均错误率

速度

平均错误率

速度

数学概念

25%以内

20%以内

整数、小数、分数的口算

5%以内

85%达到每分4题

四则混合运算

20%以内

5%以内

综合运用知识解答问题

30%以内

25%以内

三、教学措施

1、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①把比例尺移到比例的概念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又便于学生运用解比例的知识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②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相比。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的理解更好的判断实际问题中哪些量成正比例关系,那些量成反比例关系,即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商)或积一定来定义。一种量是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有鲜明的印象。③在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不同知识解的例题和练习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操作,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个形体时,都引导学生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使学生看到一些感性的东西。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不仅对所学的形体特征加深了认识,

对周围一些表面具有各种曲面的形体也提高了认识,此外,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另一方面也应适当加强实际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习题。

3、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每个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表或看图回答,逐步培养学生看懂统计图表和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安排练习时注意多安排半独立完成的,少安排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表要求太高。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得数学知识系统化

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数学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了切实达到上述目的要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应用题、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六个部分,依次分别复习。(2)在复习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复习数的意义时先复习自然数,而后复习整数,在复习分数,最后复习小数。这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的概念的发展,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3)给出个部分知识的要点,以保证学生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完整性,而且没有遗漏,由于是复习整理,而不是新授,根据不同的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基础,采取不同的呈现形式,特别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加以再现,整理和区分,这样既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4)在练习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性和综合地运用知识的练习,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教学圆柱、圆锥等形体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看实物摸型,引导学生分析每一种形体的特点。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以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和分析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例如,教学正比例概念时,通过两个例子,先引导学生分析每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再比较两个例子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在变化时有什么共同点,然后抽象,概括,,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成正比例的关系。(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百分数和分数互化时通过几个不同的例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分数化成百分数和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指出展开的面是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的规律,再加以归纳总结。(5)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在计算方面继续培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自觉地进行合理的计算,尽量使用简便方法。(6)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册时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将要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全部学完,这就要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具体做法

1、同年级同科目的教师应经常研讨数学教学中的教材,开展互相听课的制度,共同探讨最佳的教学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准备根据教材中的所需的教具与学具,为了学生能比较直观的观察,这样极有利于学生的直观认识,有利于教学。想方设法制作教具,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多制一些口算卡片,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又可以反复的使用。

3、狠抓“差生”的转化,对于差生的学习不能放松,首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缺补差,使他们也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水平。也可以让好带差,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五、各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难点: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的理解及判断。

关键:通过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2、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难点:应用本节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直观教具,对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有目的,有步骤、有程序的引导,从而推导出计算公式和有关概念。

3、重点:使学生会看统计图表,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

推荐第10篇: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

各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二、目的要求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和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以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学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方法与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本册各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初步拟订如下表:

要求

内容

单元教学结束

期末

平均错误率

速度

平均错误率

速度

数学概念

25%以内

20%以内

整数、小数、分数的口算

5%以内

85%达到每分4题

四则混合运算

20%以内

5%以内

综合运用知识解答问题

30%以内

25%以内

三、教学措施

1、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①把比例尺移到比例的概念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又便于学生运用解比例的知识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②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相比。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的理解更好的判断实际问题中哪些量成正比例关系,那些量成反比例关系,即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商)或积一定来定义。一种量是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有鲜明的印象。③在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不同知识解的例题和练习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操作,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个形体时,都引导学生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使学生看到一些感性的东西。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不仅对所学的形体特征加深了认识,对周围一些表面具有各种曲面的形体也提高了认识,此外,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另一方面也应适当加强实际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习题。

3、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每个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表或看图回答,逐步培养学生看懂统计图表和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安排练习时注意多安排半独立完成的,少安排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表要求太高。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得数学知识系统化

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数学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了切实达到上述目的要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应用题、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六个部分,依次分别复习。(2)在复习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复习数的意义时先复习自然数,而后复习整数,在复习分数,最后复习小数。这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的概念的发展,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3)给出个部分知识的要点,以保证学生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完整性,而且没有遗漏,由于是复习整理,而不是新授,根据不同的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基础,采取不同的呈现形式,特别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加以再现,整理和区分,这样既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4)在练习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性和综合地运用知识的练习,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教学圆柱、圆锥等形体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看实物摸型,引导学生分析每一种形体的特点。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以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和分析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例如,教学正比例概念时,通过两个例子,先引导学生分析每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再比较两个例子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在变化时有什么共同点,然后抽象,概括,,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成正比例的关系。(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百分数和分数互化时通过几个不同的例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分数化成百分数和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指出展开的面是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的规律,再加以归纳总结。(5)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在计算方面继续培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自觉地进行合理的计算,尽量使用简便方法。(6)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册时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将要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全部学完,这就要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具体做法

1、同年级同科目的教师应经常研讨数学教学中的教材,开展互相听课的制度,共同探讨最佳的教学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准备根据教材中的所需的教具与学具,为了学生能比较直观的观察,这样极有利于学生的直观认识,有利于教学。想方设法制作教具,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多制一些口算卡片,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又可以反复的使用。

3、狠抓“差生”的转化,对于差生的学习不能放松,首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缺补差,使他们也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水平。也可以让好带差,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五、各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难点: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的理解及判断。

关键:通过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2、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难点:应用本节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直观教具,对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有目的,有步骤、有程序的引导,从而推导出计算公式和有关概念。

3、重点:使学生会看统计图表,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

难点:绘制复式统计图。

4、重点: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混合运算。

②复合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几何形体的知识。

③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

②能应用所学知识对各类应用题分析,寻求灵活解答应用题的途径。

③发挥教材的内在智能因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5、关键:

掌握小学阶段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以及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

六、教学进度

单元

课目

起讫日期

周次

课时

节次

备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3月1日—4日

2

4

14

①三月八日放假半天

②五一黄金周放假七天

③六月一日开展活动一天

④第十周期中考试⑤六月三日至十七日期末复习考试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月7—2月11日

3

4

比例的应用

3月14日—15日

4

2

整理和复习

3月16日—17日

4

2

机动

3月18日—3月21日

5

2

圆柱

3月22日—25日

5

4

13

圆锥

3月28日—4月1日

6

3

整理和复习

4月4日—8日

7

4

机动

4月11日—12日

8

2

统计表

4月 13—14日

8

2

10

统计图

4月15日—22日

8 — 9

6

机动

4月25—4月26日

10

2

数和数的运算

4月27日—5月10日

10~11

6

23

代数初步知识

5月11日—13日

12

3

应用题

5月16日—5月20日

13

5

量的计量

5月23日—24日

14

2

几何的初步知识

5月25日—5月31日

14~15

5

简单的统计

6月2日—3日

15

2

总复习

6月3日—6月17日

15~ 17

11

11

第11篇:北师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六年级 二班备课人: 白雪娥

2、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活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1、在圆柱和圆锥中,教材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点动成线”“面动成体”的过程,整体把握“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重视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2、在正比例和反比例中,教材提供了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相互偏巧依赖的量。提供了丰富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正、反比例的过程。还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

3、在一至六年级总复习中,教材重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注重整理与应用相结合、注重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整理。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3)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4)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4、教学难点:

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班情、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43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14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自觉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依赖性太强,有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存在很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辅导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三、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环节。

2、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

3、重视学法指导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4、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5、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6、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并进行“一帮一”结队的活动,师生共同帮助他们提高。

7、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8、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9、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四、周课时安排表

2010至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2、21---

2、25

一、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机动

5课时

2、28—

3、4

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

5课时

3、7----

3、1

1圆锥的体积、练习一

5课时

3、14—

3、18

实践活动机动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变化的量正比例5课时

3、21—

3、25

画一画、反比例

5课时

6

3、28—

4、2

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

6课时

7

4、6---

4、8

练习二单元测试

3课

8

4、11—

4、15

整理与复习

5课时

9

4、18—

4、22

总复习

一、整数 ----整数

、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

5课

10

4、25—

4、29

常见的量、机动、期中考试

5课时

11

5、3---

5、6

二、数的运算 ---运算的意义

3课时

12

5、9—

5、13

估算、计算与运用

5课时

13

5、16—

5、20

运算率、机动

5课时

14

5、23—

5、27

三、代数初步 --用字母表示数、方程5课时

15

5、30—

6、3

正比例、反比例、探索规律4课时

16

6、7—

6、10

四、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线与角5课时

17

6、13—

6、17

五、图形与测量、变换、位置

六、统计与概率

5课时

18

6、20—

6、24

毕业检测

10课时

19

6、27—

7、

120

7、4---

7、8

第12篇:第二学期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2012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2)现有学生56人。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部分学习基础差,学生思维灵活性差。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家长有一种错误的感觉,从而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后进生紧不慢。特殊家庭的影响,我班有好几个学生或是单亲家庭,或是家长从不管教的,这部分学生不但学习马虎,成绩不理想,而且脾气往往都比较另类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突出。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还有一部分学生掌握较差,知识的探究方面多数学生较为主动。一部分学生能够灵活的掌握知识,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口算能力明显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也明显提高了。但还有少数学生认知能力较差,特别是对较复杂的应用题掌握理解欠缺。

认知能力: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还有一部分学生掌握较差,知识的探究方面多数学生较为主动。一部分学生能够灵活的掌握知识,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口算能力明显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也明显提高了。但还有少数学生认知能力较差,特别是对较复杂的应用题掌握理解欠缺。

学习态度及习惯:虽然现在大部分同学对数学有了很高的学习兴趣,也喜欢数学课,能够质疑问难,但还有少数学生课堂上不发言;不能及时与老师交流,个别学生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没有很好的打好基础,虽有进步,但仍要下苦功夫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学懂学透。

二、教材简析

(一)本册教材的内容包括: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各单元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负数。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在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和基础。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本单元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加强了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三单元:比例。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比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绘制地图需要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比例的知识还是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第四单元:统计。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会从统计图表中提取有关信息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会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判断或预测的基础上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正确分析、判断或预测。这册教材主要是结合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体会的。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本单元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使学生在理解“抽屉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教学中用直观的方式,介绍了“抽屉原理”的两种形式。描述的是最简单的“抽屉原理”,把一个物体任意分放进一个空抽屉里,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花钱多办事个物体。“抽屉原理”的变式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对数学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个反复。所以,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记忆。

(三)、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负数

教学重点:认识负数,正确读出写出正数和负数。

教学难点: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与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1、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公式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比例

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建立明晰的概念。

第四单元:统计

教学重点:会从统计图中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教学难点:会从统计图中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重难点:

1、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会使用简便算法,会解学过的过程。

2、掌握几何体形的特征,能够比较熟悉地计算一些几何体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

3、掌握统计的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改措施通过上学期的教学,我发现我班出来一些不太理想的差距,深感压力和紧迫感。都说六年级是“出口班”,为了保证“出口”质量,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思考,确定了如下计划、措施方案。

制定的目标:认真备课、选题、组题、高效率、高质量的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首先,要明确复习课的要求。

一、概括知识。

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单元或专题复习的主要知识与方法。

二、讲清思路。

数学复习离不开例题,对于例题要围绕复习主题而精选。例题重在分析,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索解题思路。

三、注重评价。

学生探索的多种思路,师生要进行评价,挖掘其长,寻找其短,促进学生思维优化。学生探索是思维发散,评价是优质思维向优法聚敛。

四、重视引申。

课堂要把问题开放,或对结论开放,或对条件开放,使知识迁移、引申,变会一个题为会一串题,让学生从模式中释放出来。

其次,了解复习课注意的问题。

⑴准确合理的划分复习内容,确定复习课型。

⑵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必须落实到位,不能把复习课上成单做题或新授课的简单重复。

⑶复习课备课必须发挥集体优势,做到节节集体备课,统一复习进度。

⑷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复习,不能随意拔高复习内容,克服偏难、脱离教学目标现象。

⑸注重学生自我复习,不能以讲代学或以练代学。

⑹小组反馈矫正是复习中的重要形式,小组内的相互检测、交流、展示是必不可少的。做到有反馈有矫正,没有反馈的矫正是盲目的无效矫正,而没有矫正的反馈也是徒劳的反馈。

⑺强调学生的参与度(提出、交流、讨论问题的人次,密度,要人人有份),不能是少数尖子生的课堂,应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缺陷都能得到弥补。

⑻复习课不能没有教师的总结提炼归纳,教师在关键时候要发挥指导提升的作用,克服随意性。

三、后段工作措施——追求复习课的艺术和效率。

(一)兼顾好、中、差的学生,调动每位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1、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我们的复习应使每一类学生都学有所得,包括学习困难的孩子,因此,复习工作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复习的起点定低一些,使学生通过复习能有所进步。

2、在教学中,要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对于困难的学生也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去补,每天解决一些问题,小步快跑,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自己每天都有收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在复习中,要注意及时调整教学过程,针对本班教学实际,改进教学。

(二)全面了解教材、了解学生,采取“分层复习,分层要求”措施。

复习课既要有助于对学习差的学生的帮助和提高,弥补平常学习中的不足,又要兼顾优秀生,让他们通过复习课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能够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入。复习课对于优等生来说,总认为这些知识、这些练习我早就懂了,感觉很没劲,从而影响课堂的实效性与时效性。而学困生则倍感学习的困难,复习与不复习没多大区别。针对这样的情况,中上学生在复习课中选择重要的练习题目进行练习以加强对概念和原理

第13篇: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好,有能讲究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有约30%的学生连基本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不具备,最简单的基础题都无法完成。本学期在代课阶段,要侧重于抓学生的学习习惯,构建良好的学习语文的整体氛围,争取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所进步,语文能力均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阅读课文24篇,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主题分别为: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试问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课文后的作业题除朗读、临写等常规训练外,还有常用词语的训练(比较近义词,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学习分析自然段、逻辑段)。

习作7课,均对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有的习作,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综合练习7个,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与本单元课文有一定联系,但更大程度上带有举例性质,因此,既要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又要防止拔高要求,过度延伸。本册综合性学习“学和做”以“节约用水”为话题,安排了多种活动内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6)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7)培养自主修改习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38个生字

(2)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文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四、习作训练:

课次 内容 要求

1 童年趣事 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有情有趣的小事里选择一件写下来。注意将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2 一件往事 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老师老师不知道的故事,发生过你从没对别人提起过的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题目由自己定。

3 写一篇读书笔记 从你读过的书中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抓住书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一篇习作。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

4 记一次实验 选择一个科学课上的实验,将经过学下来。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边实验、边观观察边做记录。然后将实验经过、结果写下来。

5 成长的烦恼 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篇习作。要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写好后与别人交流交流,让烦恼烟消云散。

6 调查统计谈感受 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中作一些调查,将统计过程与结果写下来,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谈自己的感受。

7 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老写一封信,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关心,写出自己像对老师说的心里话。

五、教改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本学期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着重进行阅读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抓好期末总复习的工作,力争消灭待合格。

第14篇: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

二、教材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二)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曾有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

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习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三)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四)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学习

本册导学系统的安排大致沿袭高年段前三册的思路。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语 提示单元学习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后的“词语盘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四是“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为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认识提供了平台。

(五)“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本册教材的第六组是一个单独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难忘小学生活”。这次综合性学习,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向母校、师友告别。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册课文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科大河壮丽,文化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了解革命领袖的豪迈气概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了解劳动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了人类作出贡献,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启蒙教育。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生字80个,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注意积累词语,把词语归类进行正确的搭配。能在朗读基础上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继续训练学生抓住重点句段,加深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3、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能根据讨论的话题,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表达清楚,有条理。

4、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复习书信、读书笔记、建议书等常用应用文,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复习学过的九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全面完成各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更有真情实感。要恰当安排教学的序。要把握教学重点,在阅读中学习并掌握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

五、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

2.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电教(全学期不少于全册教材的80%),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5.做好月月清工作,及时反馈,补漏查缺,加强培优补差,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平时精心设计各类练习,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教师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第15篇:小学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情况简析: 班级人数60人上学期合格率100%上学期优秀率 本学期合格率指标100%本学期优秀率指标 上 期 差 生 率本 期 转 化 率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识字2277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分辨文章的详略。会读新闻报道,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记一件事能围绕中心写具体。能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能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能抓住特点写景物,能运用过渡句。会写板报稿。听清录音,复述要点。能围绕中心说一段话。能向全班同学说一则新闻,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人民的好干部热爱人民、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培养勇敢诚实、勤奋好学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同层度地受到了教育,有了一定的进步。[1][2][3][4][5]下一页

第16篇:小学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2003学年度<?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第一学期

班级情况简析:

班级人数

60人

上学期合格率

100%

上学期优秀率

本学期合格率指标

100%

本学期优秀率指标

上 期 差 生 率

本 期 转 化 率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识字2277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分辨文章的详略。会读新闻报道,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记一件事能围绕中心写具体。能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能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能抓住特点写景物,能运用过渡句。会写板报稿。听清录音,复述要点。能围绕中心说一段话。能向全班同学说一则新闻,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人民的好干部热爱人民、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培养勇敢诚实、勤奋好学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同层度地受到了教育,有了一定的进步。

本班中还有

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调动学习积极性。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

一、第十二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

阅读训练

习作训练

听说训练

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

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事

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

先概括后举例写一个人

听广播说感想

懂得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把自己的作文改具体

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

确定中心,合理想象,续写文章

听录音,发表自己的看法

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

写文章要注意用词造句

提高默读的速度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根据对象说几句毕业赠言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写感谢信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每单元前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习提示,告诉学生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和学习方法。每单元有围绕这一阅读训练项目选编的必学课文3篇。第

1、

3、

5、7单元各有1篇选学课文,用△标明。每单元有1次习作训练,第2、4、6单元各有1次听说训练。每单元还有1个单元练习,主要是复习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这样,本册课本共有必学课文21篇,选学课文4篇,习作训练7次,听说训练3次,单元练习7个。

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这样几项:一是继续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第11册已安排过两次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一次是理解什么是课文的中心思想,一次是怎样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本册安排了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第一单元)。二是指导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训练。本册教材安排了三次: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第二单元),提高默读的速度(第六单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七单元)。这样安排,显示了对指导读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重视。三是有关句子的训练。本册安排了两个训练点: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第四单元),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第五单元)。四是为加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册安排了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指导(第三单元)。

习作训练,本学期安排了2次记事(第

一、五单元),3次写人(第

二、

四、六单元),1次修改作文(第三单元),1次写感谢信(第七单元)。听说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

本册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来安排单元和课文的,思想品德教育散在无序。综观全册课文,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传统教育。(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3)热爱祖国美丽的风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4)热爱生活、热爱儿童的教育。(5)关心他人,经受意志品格锻炼的教育。(6)憎恨剥削制度,憎恨帝国主义侵略的教育。(7)爱科学,科学启蒙的教育。(8)继承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教育。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146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会读写396个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会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都要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

4、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会修改作文,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会异型合理的想象续写作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会写感谢信。

5、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根据不同对象说说(写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6、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感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感受关心他人、自觉经受锻炼的良好品质;初步培养爱科学的志趣;初步了解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憎恨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第17篇: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全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

一、第十二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

阅读训练

习作训练

听说训练

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

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事

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

先概括后举例写一个人

听广播说感想

懂得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把自己的作文改具体

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

确定中心,合理想象,续写文章

听录音,发表自己的看法

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

写文章要注意用词造句

提高默读的速度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根据对象说几句毕业赠言

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写感谢信

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这样几项:一是继续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第11册已安排过两次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一次是理解什么是课文的中心思想,一次是怎样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本册安排了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第一单元)。二是指导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训练。本册教材安排了三次: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第二单元),提高默读的速度(第六单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七单元)。这样安排,显示了对指导读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重视。三是有关句子的训练。本册安排了两个训练点: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第四单元),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第五单元)。四是为加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册安排了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指导(第三单元)。习作训练,本学期安排了2次记事(第

一、五单元),3次写人(第

二、

四、六单元),1次修改作文(第三单元),1次写感谢信(第七单元)。听说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146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会读写396个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会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都要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

4、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会修改作文,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会异型合理的想象续写作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会写感谢信。

5、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根据不同对象说说(写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6、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感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感受关心他人、自觉经受锻炼的良好品质;初步培养爱科学的志趣;初步了解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憎恨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教学进度安排: 略。。。

第18篇: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全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

一、第十二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单元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听说训练一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事二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先概括后举例写一个人听广播说感想三懂得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把自己的作文改具体四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确定中心,合理想象,续写文章听录音,发表自己的看法五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写文章要注意用词造句[1][2][3]下一页

第19篇:第十二册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班级情况简析:

班级人数: 60人

上学期合格率: 100%

上学期优秀率: 本学期合格率指标: 100%

本学期优秀率指标

上期差生率

本期转化率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识字2277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分辨文章的详略。会读新闻报道,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记一件事能围绕中心写具体。能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能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能抓住特点写景物,能运用过渡句。会写板报稿。听清录音,复述要点。能围绕中心说一段话。能向全班同学说一则新闻,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人民的好干部热爱人民、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培养勇敢诚实、勤奋好学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同层度地受到了教育,有了一定的进步。

本班中还有

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调动学习积极性。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

一、第十二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

阅读训练

习作训练

听说训练

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

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事

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

先概括后举例写一个人

听广播说感想

懂得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把自己的作文改具体

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

确定中心,合理想象,续写文章

听录音,发表自己的看法

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

写文章要注意用词造句

提高默读的速度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根据对象说几句毕业赠言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写感谢信

第20篇:小学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2003学年度

第一学期

班级情况简析:

班级人数

60人

上学期合格率

100%

上学期优秀率

本学期合格率指标

100%

本学期优秀率指标

上 期 差 生 率

本 期 转 化 率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识字2277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分辨文章的详略。会读新闻报道,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记一件事能围绕中心写具体。能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能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能抓住特点写景物,能运用过渡句。会写板报稿。听清录音,复述要点。能围绕中心说一段话。能向全班同学说一则新闻,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人民的好干部热爱人民、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培养勇敢诚实、勤奋好学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同层度地受到了教育,有了一定的进步。

本班中还有

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调动学习积极性。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

一、第十二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

阅读训练

习作训练

听说训练

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

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事

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

先概括后举例写一个人

听广播说感想

懂得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