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世界气候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9:13:00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通案

教学要求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内容点析

1.对于“气候”这一概念,教材处理与第一节对“天气”一致,并通过活动

1、2两题的设计,使学生理解并实际运用“气候”这一术语;会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能区别“气候”和“天气”。

2.图3.22是对不同气候景观的举例,并通过对气候特点的描述,使学生了解怎样去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该图三幅照片分别是:A为热带雨林气候景观;B为热带沙漠气候景观;C为温带季风气候景观。

3.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由于前两节已经学习了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因此,教材讲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以气温和降水的组合为切入点。

4.世界气候分布图(图3.23)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借此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其二是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气候的要素气温和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具备了阅读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并且知道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让学生通过判读各地气温降水曲线柱状图描述各地的气候特征,感受各地的气候差异,以及归纳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学会判读气温降水图曲线柱状图,并能用简单语言描述各地气候特征。

3、具体的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判读不同城市气温降水变化,描述该地气候特征,体会各地气候差异。

2、以旧带新,复习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得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在通过活动,展示情景具体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根据课堂需要,灵活合理运用多种格式积件课件(ppt等),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有效开展课堂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各体会各地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探索精神及辩证唯物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难点; 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界真奇妙,有的地方是葱郁茂密的森林,有的地方是广袤粗犷的草原,有的地方是白雪皑

皑的冰原,有的地方是浩瀚无垠的沙漠。这些不同的自然景观是这些地方不同气候的真实写照,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呢?我们现在开始学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板书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讲授新课]

一、从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入手。通过与学生谈话,使学生认识到气温和降水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很大,因而由这二者组合成的气候特点的地区差异也就很大。各地不同的水热组合,形成了世界上气候的地区差异。 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用的是哪两个要素? 气温和降水。

对,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在第二节,我们学习了有关气温的知识。谁有勇气来谈谈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www.daodoc.com中考资源网海洋气温高。同一纬度带内,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谈的很好,这说明了世界各地的气温差异很大。通过第三节的学习,我们也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也同样差异很大,谁能具体说说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的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说的非常好,气温和降水是描述一个地方气候的两个主要要素。请大家根据两极地区的气温的特点和降水的特点,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描述一下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景观。 学生

两极地区的气温低,降水少,所以这里的气候特征是全年寒冷少雨。冰雪的世界。

对,两极地区形成的是全年寒冷少雨的气候。那么,在赤道地区,根据全球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特点,这里的水热又是怎样的组合呢? 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 是的,请大家看课本,A小朋友的家乡就在赤道地区,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生长着常绿茂密的森林,树林里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又称“雨林”,所以在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这种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请大家再看B小朋友的家乡所在的地区,谁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自然景象,为什么会这样? B小朋友家乡所在地区的自然景象是一片黄沙,上面点缀着一些耐旱的植物(学生能描述出沙漠、植物稀少就行)。原因是这里一年到头很热,却极少下雨。

不错,这里气温和降水的组合是一年到头炎热和少雨,所以B小朋友家乡所在的地区形成了全年炎热干燥的气候。

同学们,再看看C小朋友的家乡所在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和两极地区、赤道地区有什么不同?自然景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两极地区是全年寒冷少雨。赤道地区是全年高温多雨。而C小朋友家乡所在的地区却是夏季热,常下雨,林木郁郁葱葱;冬季冷,很干燥,树木叶黄枯落。

大家说的很好。我国北方的东部地区就是这种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由此可见,世界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出现了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特征的气候,使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板书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二、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一方面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很大;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1.投影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比较表,并让学生画到笔记本上(表见板书设计)

2.多媒体展示课本P58图3.23“世界气候的分布”。教师边鼠标点击,边引导学生观察,并对照课本最后“世界地形图”,在表中填出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1)显示闪动赤道、南、北回归线,让学生指出这是哪一带?(热带)然后依次闪动显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对照、填表。

(2)显示闪动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让学生指出这是哪两带?(北温带和南温带)然后闪动显示温带气候类型,让学生指出温带有哪些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继而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对照、填表。

(3)让学生指出寒带的范围(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然后闪动显示寒带气候,让学生观察、对照、填表。

(4)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青藏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落基山脉、安第斯山。然后闪动显示高原山地气候,使学生知道其主要分布在世界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3.组织学生反馈练习,使学生记住各气候类型的名称,知道各气候类型分布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1)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分别位于北温带亚欧大陆的西岸、内部和东岸,各组说说所在地是什么样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并让学生填在课本P59表中。

(2)还是分成三组学生,把课本P57A、B、C三图每小组分配一幅,根据各自小朋友对当地气候特点中气温和降水的描述,结合学过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知识,对照世界气候分布图,讨论三位小朋友各自家乡所在的地区是什么气候类型,并指出这种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主要分布。(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地区;B为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C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的东岸)

(3)教师指图,让学集体和个人回答相结合,说出所指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

(4)让学生独立完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各有哪些气候类型,名称填在课本P59表中。 (5)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说说当地是什么气候类型。(6)组织学生进行说气候类型名称,指该气候类型的分布接力游戏。教师先说一个气候类型的名称,指定一名学生上来在图上指出其分布地区,该生接着说一气候类型名称,并指定下一名学生上来指图„„谁说不出名称或指不出分布,中断了游戏,表演个节目。 [课堂小结]

评价学生课堂的表现,强调世界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推荐第2篇:《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及其复杂多样。2.学生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学生对图片、地图、图表、阅读材料、搜集的谚语、诗词等地理信息的提取,教师引导学生以描述、对比、实例分析说明、推理、归纳、讨论等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要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地域观念、灾害意识及环境意识。

2.通过阅读景观图片和资料体会自然的创造力,树立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观。学习重点:

1.认识世界气候的复杂多样及地区差异大。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习难点及突破策略: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突破策略 通过阅读教材,多做练习来掌握。 学习流程:

【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情境导入:人们常常用“春斐、夏翠、秋金、冬银”来形象比喻某个地方四季景观的变化。

多媒体展示投影:1组图.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 京郊玉渡山春季 八达岭长城夏季 京郊玉渡山秋季 八达岭长城冬季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同一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差异?(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所致)

多媒体展示投影:2组.不同地区(南北、东西)同一季节景观图片(纬度差异、海陆差异)二月海南风光 大兴安岭冬景 内蒙古温带草原夏季 我国温带沙漠夏季

1.让学生读图对比分析回答:影响我国南北方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气温)?、从东到西的景观差异影响因素又是什么(降水)?

2.你从以上景观图的变化能得到什么信息?

师生归纳总结:中国气候差异很大,那世界的气候差异会更大。由此导入课题

通过阅读自学,看你还有那些不理解的地方,请在旁边画个“?”号,准备和周边的同学互相交流。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板书)

看一看: 请同学们读教材第57页图3.22 A、B、C三幅景观图,根据描述表演图上三个人的不同感受,能告诉大家A、B、C三地景观不同的原因吗?(师生总结:因为A、B、C三地的降水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年四季你在南极和海南都能看到什么?为什么?(因为两地的气温不同);师点明:展示情景导入中第2组景观图中海南与大兴安岭景观的差异也是纬度差异导致气温不同而形成的。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图中三人描述气候时所指时间和要素.试一试:活动1-1引导学生归纳描述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活动1-2让学生判断教材中四句话(‘昆明四季如春“和“极地地区全年严寒”是描述气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和“明天大风降温”描述天气).活动1-3表(1)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

(2)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 【训练检测 目标探究】

让学生对照世界地形图,看看高原山地属于哪种气候? 想一想: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的 ? 教师引导:一个地方的气温和降水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要素包括哪两方面?(气温、降水) 【迁移运用 拓展探究】

1.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能引起哪些危害? 2.针对全球变暖,人类应该如何应对? 学后反思:

天气和气候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纬度、海陆、地形因素和气温、降水、气候之间的因果关系。使学生自主探究生成新知识,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在新的课堂教学中,用直观教学方法突破难点;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但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难免出现个别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在新课程中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还需要在今后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推荐第3篇:世界的气候的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以学完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组成要素基础上,从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解气候有关知识。教材借前两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教材通过对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分析,来说明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在依据教材内容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本章最后一个标题“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开头的“天气及其影响”首尾呼应,从中强化人地关系这一主题。教材在该内容上主要抓住两各方面:以实例分析说明,一是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以培养学生地域观念;另一方面是同一地区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培养灾害意识。教材注重以活动为主、讨论气候变暖为题,使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也能对气候产生负面影响。总之,《世界的气候》一节既作为对全章内容的归纳、综合,又是对全章内容的总结,居本章的核心地位。本节内容的学习,更为今后学习区域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及其复杂多样。 2.学生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学生对图片、地图、图表、阅读材料、搜集的谚语、诗词等地理信息的提取,教师引导学生以描述、对比、实例分析说明、推理、归纳、讨论等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要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学生地域观念、灾害意识及环境意识。3.通过阅读景观图片和资料体会自然的创造力,树立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观。

教学重点:1.认识世界气候的复杂多样及地区差异大。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 综合分析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人们常常用“春斐、夏翠、秋金、冬银”来形象比喻某个地方四季景观的变化。 多媒体展示投影:1组图.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

京郊玉渡山春季 八达岭长城夏季 京郊玉渡山秋季 八达岭长城冬季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同一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差异?(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所致)

2组.不同地区(南北、东西)同一季节景观图片(纬度差异、海陆差异)

二月海南风光 大兴安岭冬景 内蒙古温带草原夏季 我国温带沙漠夏季 1.让学生读图对比分析回答:影响我国南北方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气温)?、从东到西的景观差异影响因素又是什么(降水)? 2.你从以上景观图的变化能得到什么信息?

师生归纳总结:中国气候差异很大,那世界的气候差异会更大。由此导入课题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板书)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板书)

任何一个地区,天气是经常变化的,那么气候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天气与气候。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板书)

看一看: 请同学们读教材第57页图3.22 A、B、C三幅景观图,根据描述表演图上三个人的不同感受,能告诉大家A、B、C三地景观不同的原因吗?(师生总结:因为A、B、C三地的降水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年四季你在南极和海南都能看到什么?为什么?(因为两地的气温不同);师点明:展示情景导入中第2组景观图中海南与大兴安岭景观的差异也是纬度差异导致气温不同而形成的。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图中三人描述气候时所指时间和要素.试一试:活动1-1引导学生归纳描述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活动1-2让学生判断教材中四句话(‘昆明四季如春“和“极地地区全年严寒”是描述气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和“明天大风降温”描述天气).教师可将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天气和气候的谚语和诗词进行展示,学生判断,师生纠正总结 教师提醒:通过对前两节内容的回顾很快得出结论: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2.气候的地区差异大(板书)

过度:世界气候不仅地区差异大,类型多达11种,这里我们主要了解6种气候类型及分布情况。

3.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板书)

做一做, 展示投影3.23《世界气候的分布》图,教师引导学生边读图边完成表格内容。教师要求学生能在气候分布图上指出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随学生回答投影展示各类型气候下的景观图片,增强学生对所介绍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的感性认识。 活动1-3表(1)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 分布地区 气 候 类 型

热 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侯

温 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寒 带 寒带气候

2)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 分布地区 气 候 类 型

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气候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3)除教材第57页图3.22举例描述的A、B、C三种气候特征外,教师可补充介绍以下三种气候的分布及特征,

①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大致在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全年高温,夏雨冬干,干湿季分明;

②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分布最广,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最广, 全年温暖湿润,温差小。

(4)让学生对照世界地形图,看看高原山地属于哪种气候? 想一想: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的 ?

教师引导:一个地方的气温和降水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要素包括哪两方面?(气温、降水)

教师小结:在前两节,我们已经学习过,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板书) 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地形

活动2-1.投影打出图3.24中的A图和B图分别表示赤道地区和南极地区某低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比较两地气候的特点,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A地全年高温多雨,B地全年低温少于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 活动2-2.在世界地形图上,以亚欧大陆温带地区为例,说明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提供各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再将学生分三组,分别代表大陆东岸、西岸、大陆内部,小组成员合作分析,经其它组纠正得出结论:

受海陆位置影响,大陆东岸—是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岸是冬湿夏干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侯;内部是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活动2-3.学生看图3-25回答:教师可提醒学生考虑气温随高度的递变率; A坡降水多,因为它处于迎风坡。

活动2-4.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派一名代表回答: (1)地形; (2)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

过度;气候是自然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生存在这个自然环境中,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玩等活动必然要与环境发生联系,

三、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板书)

先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出发,说一说一年四季着装的变化以及所吃的水果都有什么不同? 然后让学生读教材第60页内容,看看文字内容提供了哪些信息,并加以总结:

第一自然段:气候对人们穿着的影响; 第二自然段: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三自然段:气侯异常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酷热、寒潮、洪水、干旱等举实例说明,教师打出与灾害性天气相关的图片。

想一想: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吗? 趣闻:被海水追赶的岛国—图瓦卢,大家猜猜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请同学们阅读第62页资料分析:找出答案。

教师小结:气候可以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反过来人类的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谈一谈:1.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能引起哪些危害? 2.针对全球变暖,人类应该如何应对?

教师总结:气候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全球变暖警示人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气候的地区差异大 3.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板书) 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地形

三、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后反思】天气和气候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纬度、海陆、地形因素和气温、降水、气候之间的因果关系。使学生自主探究生成新知识,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在新的课堂教学中,用直观教学方法突破难点;课堂教学取得 较好效果。

但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难免出现个别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在新课程中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还需要在今后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推荐第4篇: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推荐)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地区。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教材使用大量小比例尺分布图,有利于学生记忆每一种气候类型的相对位置。

2、教材使用了大量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多于课程标准。3、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有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

4、教材缺少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例子,不利于对气候类型相对位置的记忆。学与教的步骤安排:

第一课时:安排学生自学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完成课程标准一第二课时:应用第三节所学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地理原理,对世界气候分布的某些进行分析和判断(完成课程标准二)。主要是举例进行学习和讨论(联机讨论),注重过程和方法。并引进例子,与其他学科(生物)的知识进行整和。

第 三课时:举上节课讨论的题目(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例子,讲解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引导学生根据气候类型的相对景观图,联想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完 成课程标准三)。复习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引导学生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课本p79)。

注 意:要注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发挥教材的优点,补充教材的不足的地方。根据课程标准安排学与教的步骤,符合课程标准的内容安排较多的时间学习,举例分 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教材没有内容,由于课程标准有因此也安排了学习内容。由于教材安排了影响气候因素在气温和降水进行学习,而气 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学生学习障碍已扫除。因此也较容易学习。

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 中的地图,联机讨论,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讨论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相关性,与生物课进行整合。利用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地理教学,与语文进行整合。要注重学生的学,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教放在第二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学后教,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通过学生的举例和联机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记住四种热带气候的名称;

2、掌握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和表格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思想教育目标: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主要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和表格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教学方法:列表对比法、图示法、分析法

教学用具: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热带气候的景观图、四种热带气候类型代表地区的气温、降水量图或相关的表格。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中的地球上的五带;说明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 板

书:

一、热带地区的四种气候 学生看图:《地图册》的《世界气候类型》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看,从地图中可以看出热带地区的气候有哪几种? 学生回答:(四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教师讲述:同学们都已从图中看出了热带地区的四种气候。下面同学们对照地图,

把课本几段看看。然后由同学们填写下面的表格。

学生边看书边对照表格在书本上划出主要知识点。

教师列表: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气候特点 形成原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地区

非洲、亚洲、南美洲 全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两侧

非洲和南美洲、大洋洲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的东南部和南部(强调:其它地区没有)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受东(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交替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非洲、亚洲、大洋洲) 终年高温、降水稀少。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教学说明:每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最好由学生从地图上找出其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并与课本中的大致位置对比。也可以在表格的旁边作一个副板书。如:

热带雨林气候: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分、马来半岛南部、非洲的几内亚湾和刚果盆地、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和北美洲南部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该气候的特殊性,课本中是直接给出了其主要分布地区。但教学中一定要强调这种气候是亚洲所特有的一种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亚洲的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等地区。

而且教学中要强调:南北回归线的中部和西部,不包括东部地区。 因为后面的各章教学中都要涉及到相关内容。教学中不要讲的太细,先给学生一个大致的印象。主要特点要带着学生联系补充内容中的气压带和风带简单分析。

如果学生素质较好,可以利用相关的气温和降水量图(有投影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教师提问:同学们已经很认真地填写了表格,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四种气候类型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全年气温都很高。)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一、热带地区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

3、热带季风气候;

4、热带沙漠气候’’。

推荐第5篇:气候教学设计

气温的南北差异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可是他这次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

二、讲授新课

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1月和7月气温特征 教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 学生回答预设:气温和降水。

教师: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可是他这次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预设: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教师:同学们可以通过生活实际得出刚才的结论,让我们从地图上验证一下我们刚才的发现。出示“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请同学们依次完成PPT上的提示问题。(问题1)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依次标注各等温线。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每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预设:我国1月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教师:请大家找到一条特殊的等温线──0℃等温线,它有着重要意义:冬季这条线以北,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会结冰,而这条线以南,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会结冰。让我们来看一下它大概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学生回答预设:从图上可以看到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教师:(问题2)1月的最低平均气温是多少?分布在哪?最高平均气温是多少?分布在哪? 学生回答预设:最低气温为-28℃以下,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最高气温大概是16℃以上,分布在海南岛及台湾岛南部。

教师:(问题3)1月南北温差是多少? 学生回答预设:50℃左右

教师:因此可以看出──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我国7月份的平均气温的分布。

问题1:阅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夏季等温线分布明显稀疏了很多,说明什么呢?──气温变化并不剧烈。 问题2:7月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分布在哪?──温度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这时16℃以上的范围,覆盖了我国大部分,最大的低温区在哪呢?──青藏高原。 问题3:请同学概括一下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普遍高温。

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知道我国的温度带划分。

教师:以上我们分析了我国气温的分布,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再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咱们来看一下温度带的含义和划分标准。(介绍温度带的划分指标和积温的概念。出示温度带划分表。) 学生回答预设:根据看到的每个温度带的积温数据,在对应的区域填上相应的温度带名称。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和哪条线很相近呢? 学生回答预设: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教师:既然农业生产是我们划分温度带的依据,让我们来看一下不同温度带的熟制和代表性农产品。 学生:为不同温度带选择适当熟制,识别水果产地。

教师:我们特别容易把温度带和热量带(地球上的五带)混在一起,请大家思考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预设:五带是热量带,按照获得热量的多少以纬度来划分;而温度带是根据积温划分的,更多地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作物品种、作物的熟制相关。

三、课堂小结 南北气温的差异 ,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

2、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 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3、温度带的划分

四、达标检测

1.(1)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______。(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规律(特点)是:越往北去, 气温越______,南北温差______。

(3)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 ______,全国大部分地区______。

(4)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______,这是 由于它的______而造成的。

(5)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______省的______镇,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______(省区)的______。

推荐第6篇:气候教学设计

“三六一”专题研究暨“同课异构”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课题:《第二节

气候》

学科:地理

年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程玉香 时间:9月23日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的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特征是根据气温和降水两大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因此,教材在编排上首先考虑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而后是气温特征的概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学情分析:我执教的班级是七年级三班,大部分地理学基础知识已学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对本节课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本班大多数学生积极活跃,思维敏捷,师生互动顺畅。

3、气候也是较抽象的名词,必须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⑴.阅读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图,通过分析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⑵.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其划分依据。

B.能力目标: ⑴.掌握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技能,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的形成原因。

⑵.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认识;

⑵.通过探究我国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大多数的学生能欣赏

“三六一”专题研究暨“同课异构”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我国气候条件的优越性,建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依据。分 析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冬夏季气温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手段:

1、教学资源:教材内容、教师补充的相关资料、学生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设计表格

2、教学手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设计理念:

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结合学校的“三六一“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教学流程:

㈠情景展现,导入新课: [情景展现一]:

1、今天早晨同学们来上学的路上,气温怎么样?有什么感觉?(气温较低,感觉到冷)中午的时候有什么变化?(气温高了,暖和了)

2、哈尔滨和广州每年冬天的景象是怎样的呢?看图

2、12 (哈尔滨每年都是冰天雪地,广州每年都是鲜花盛开的景象。)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简单介绍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情景展现二]:中国地大物博,气候是复杂多样的,在同一时间,中国各地所呈现的景观,是截然不同,不信,我们一起来看以下的一些景观图片:

“三六一”专题研究暨“同课异构”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课件展示以下四幅图片:

(1)热的可以在石头上烙大饼的图片 (2)冷的可以呵气成冰的景象

(3)干旱的百年享受不到滴雨之恩(沙漠景观) (4)湿润的几乎天天都下雨的图片 (5)一月份黑龙江省冰天雪地的景象 (6)一月份海南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景象

通过以上图片景观的对比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差别,并初步探讨原因:这些景观的差别除了由于地形因素造就之外,还与什么原因有密切关系? ————气候。

教师讲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是由气温和降水两大因素决定的,因此,气候的差异也就体现在气温与降水的差别上。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和了解我国气温的分布有何特点。 ㈡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展示课题] 第二节

气候

一、气温分布特点:

(一)冬季气温分布:

1、课件展示中国一月份平均气温图。

2、引导学生先读图例,图例的颜色主要有冷暖两种色调,知道不同的色调代表不同的气温。

“三六一”专题研究暨“同课异构”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读图思考]:(1)、找到0℃等温线,看它大体经过哪些山脉和河流?(课件上动画演示秦岭—淮河 一线

(2)、此线以北和以南的地区气温如何?此线以北和以南的河流的在冬季会有怎样的现象?为什么?(以北的气温越往北气温越低,以南的气温越往南气温越高,以北的河流在冬季有封冻想象,以南的河流在冬季没有结冰现象。)

(3)、找到漠河镇、海口市两个地方,读出它们1月份的平均气温值?计算两地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动画演示两地相差近50℃)

(4)、我国一月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地方,纬度怎样?和气温有关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5)、由此你能得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吗?(冬季,我国气温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北气寒冷)

3、[探索无极限]:

观察等温线的疏密情况,及其与纬线之间的联系。 (1)引导学生观察0℃等温线以北的等温线的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0℃等温线以南的等温线的特点。

4、教师总结: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不同的是0℃等温线以南的等温线稍向东倾斜。(原因:东部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5、[讨论交流]:

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到我国冬季的气温?(提示:从冬季风影响的角度谈一谈。)

“三六一”专题研究暨“同课异构”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6、[归纳]:

(一)、我国一月份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和原因先由学生自己说出,后教师小结归纳

冬季气温特点: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原因: a、纬度因素:

南方纬度低,气温高,北方纬度高,气温低

b、冬季风影响:寒冷的冬季风南下,北方影响比南方大,因此北方气温比南方低

.冬季,最冷的地方在漠河,最热的地方在吐鲁番。

[过渡]: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那我国夏季的气温又是如何呢?引入夏季气温的学习。

(二)夏季气温的分布

1、展示七月份年平均气温图

2、14 ,引导学生观察图例上呈现的颜色(全是暖色调,说明夏季全国气温很高。)

2、[读图思考]:

(1)、漠河镇和海口市七月的平均气温各约是多少?两者相差多少度?

(2)、找出七月气温值最低的地区?该地区与同纬度的地区气温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夏季,气温的最低值在青藏高原,因为,地势高) (3)、同一月相比,七月南北温差怎么样?为什么?(温差小) (4)、由此你能得出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吗?

3、[你知道吗]:展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观察:中国夏季气温最高值

“三六一”专题研究暨“同课异构”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和最低值在哪里?

(教师讲解并用课件展示夏季的最高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地方:吐鲁番、青藏高原)

4、[归纳]: 板书: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南北,普遍高温,温差小。

原因:⑴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⑵北方昼较南方长

3 夏季,最热在吐鲁番盆地,最冷在青藏高原 [过渡][看图回答问题]:

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别,造就了南北热量差异,因而也对农业生产有深刻影响,为了有利于农业生产,根据各地的热量差异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以下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课件展示图片)葡萄、水稻、小麦、柑橘、苹果、

(以上的植物生长的非常旺盛,是因为它们在中国各自都找到了非常适宜它们生长的土壤和温度,农作物一年中≥10℃的积温又称活动积温,是把≥10℃持续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就叫积温。)

我国的科学家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了我国的温度带。从而引入温度带的学习。

(二)温度带

1、课件展示我国的温度带的分布图。

2、[读图并说出]:根据左下角图例,你了解到我国有哪些温度带吗?(请

“三六一”专题研究暨“同课异构”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学生观察并说出中国有哪些温度带。)

3、教师讲解我国的温度带:五带一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合作讨论】

(1)、请将下列各温度带的地形区对号入座到图上:

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塔里木盆地、海南岛、云贵高原、东北平原。

(2)、学生分析讨论后,学生说答案,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到图上的相应的位置上。

4、【观察讨论:】

请你结合一月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观察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与一月份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5、山东处在什么温度带?(师生共同小结:山东属暖温带)。

6、多样的气候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1)展示多样的气候和动植物图片让学生来理解。

(2)展示多样的气候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三)课堂小结(知识回顾)

1、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因素;同时地形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夏季表现尤为突出。

(四)接受挑战、再创新高

“三六一”专题研究暨“同课异构”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考考你】

1、我国气温分布规律: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就 越,夏季南北。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月份_______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温度带中

_________带和_________带的分界线 【实战演练】

1、一月底,家住哈尔滨的小红想到海南去旅游,妈妈让她多带些厚衣服,请问妈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一月份,家住海南的王明想到北京参观访问,临行前爸爸也让带些厚衣服,请问爸爸的做法合理吗?为什么?

【动手连一连】

2、请讲下列各省区与对应的温度带连线。

湖南省

寒温带

青海省

中温带 河北省

高原气候区 海南省

暖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

亚热带

内蒙古自治区

热带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一、中国的气温

“三六一”专题研究暨“同课异构”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一)冬季的气候分布特点:

1、冬季气温特点: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南北,普遍高温,温差小。

(二)温度带

1、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活动积温

2、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

推荐第7篇:《气候》教学设计

《气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 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候

一、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二、季风气候显著

三、多特殊天气

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板书】

一、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指导读图〕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看书图2-14,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

〔转折过渡〕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35°C,难怪两地景观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全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什么是等温线分布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利用各点的气温值,绘两幅气温图(发给学生气温分布空白图)。 要求:①绘出等温线。 ②观察图

1、图2回答:若两图表示同一区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绘图,然后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图1等温线排列比较密集,说明南北温差大; 图2等温线排列比较稀疏,说明南北温差小。

〔启发引导〕根据上面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指导读图〕首先看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要求观察: ① 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② 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③ 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④ 找出0°C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⑤ 比较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一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C一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2)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板书〕

一、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 〔出示投影片〕“冬至日的光照及昼夜“

再读课本中“冬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 〔组织讨论〕①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哪个半球?

②这时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高还是低?为什么? ③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个昼长?为什么?

④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里获得的太阳光照多?

〔结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低,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除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这两个因素,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录像〕《季风的形成》中节选《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引导学生读课本4.6图,思考以下问题。 〔思考讨论〕

① 冬季风的源地是哪儿?风向如何?

② 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③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

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且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崇山峻岭阻挡,势力渐弱,故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低于北方。综合以上因素,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冬季风南下对北方的影响显著是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的形成原因。 〔启发提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读图〕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读图要求(可要求学生依据1月平均气温图的方法,分组讨论,列出读图提纲):

① 黑龙江最北部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② 海南省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③ 找出我国7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为20°C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C,海南省南部7月平均气温为28°C,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C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板书〕

二、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呢?依据刚才学过的分析冬季气温分布的原因的方法,同学们课下可讨论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可以参照课本上“夏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悬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特点对我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讨论回答〕(1)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原因,了解这些知识便于我们掌握规律,趋利避害,让大自然能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 〔板书〕

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指导读图〕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 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 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3)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4) 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教师对学生读图给予具体的指导,如教师讲解某个温度带分布的读图方法,其它温度带由学生自己读出来。不要求和书上说法完全一致,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比较哪种表述更好。

〔出示复合投影讲解、总结〕“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 温 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度 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x疆北部

带 暖温带: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和x疆南部 亚热带:秦岭-淮海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青藏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

〔指导填图〕请同学们把五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气候区填在填充图上。 学生填图。

〔教师〕不同的温度带适宜栽培和推广的农作物品种不同,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请看表: 〔出示投影〕各种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指标。 农作物

喜凉作物:小麦、马铃薯、大麦(青稞)、甜菜 喜温作物:玉米、谷子、大豆等 喜热作物:甘蔗等 ≥10°C

1000~2000°C >3000°C >5000°C 同学们看书上“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表和投影片回答: (1) 看一看各种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指标。

(2) 五个温度带的积温分别是多少?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 (3) 五个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如何?我们这个地区是一年几熟?主要农作物有哪些?我们钢才提到的小麦要求的积温是多少,主要分布在哪个温度带? 学生讨论、回答。

〔引导思考〕我国五个温度带对农业生产有何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总结〕我国南北跨度很大,近50个纬度,各地积温由1600-8000°C差别很大,故适合喜热、喜凉、喜温的等多种作物生长,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合生存的地点。而且我国水稻、棉花等高产作物的分布北界,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作物熟制从东北的一年一熟到海南岛的一年三熟,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这个地区是什么熟制,请同学们调查一下。

但是,由于我国面积广大,各地的气温日较差和夏季温度等差异很大,同一作物品种在不同地区所需的 10°C积温也不相同。因此,在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或改革熟制试验上,必须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成功。 〔板书〕 降水的特征

1. 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讲授〕我国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分布上呢?

〔出示投影片〕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

〔启发提问〕请注意老师出示城市的顺序,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导读图,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全国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板书〕2.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

〔讲授〕这是一年内降水的分布特点,那么不同的年份间又怎样呢? 〔副板书〕空间 成因 时间

〔指导读图“中国干湿地区〕

〔讲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湿润的地区,根据年降水量的多少,又划分了湿润地区和非湿润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干旱的地区,根据干旱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不同的干湿地区,地表的植被差别很大。东部湿润区,水分充足,可生长高大茂密的乔木。过去这里是郁郁苍苍的森林,后来,人类的足迹来到了这片土地,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只剩东北地区和武夷山区还有大片原始林。 〔挂图〕湿润地区景观。 〔讲授〕半湿润区水分条件较差,植被由高大的乔木向低矮的草本植物过渡,典型的自然植被是森林草原。但事实上,这片地区被开发利用的很难找到原始植被了。这里是历史悠久的农耕区,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

半干旱区气候偏干,地表植被为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挂图〕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景观。

〔讲授〕干旱地区水分严重不足,也制约了植被的生长,有些地区几年不降一滴水,地表景观十分单调、荒凉,是典型的荒漠景观。 〔挂图〕干旱地区景观。

〔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的活动与降水的关系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我们知道,由于季风活动的一些异常,有时会给我国带来一定的自然灾害,使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带来不利之处。尽管这样,它对我们的影响仍然是利大于弊。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把我国东部季风区与同一纬度的其它国家、地区做比较,例如北非。

〔显示北非景观〕

〔讲授〕由于没有季风活动,北非气候十分干旱,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区,比我国的干旱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是著名的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一片广阔的不毛之地。而我国的30°N附近,正是地肥水美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还有美丽的、富饶的四川盆地,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样一对照,我们不禁要感谢季风了。所以我们对待季风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和态度,既看到它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关于这一点,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问题〕青藏高原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化,从山下的常绿阔叶林依次过渡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雪线以上。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种类的生长分布。

秦岭南北一图,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橘树,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北部冬季风的南下。所以秦岭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 〔讲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启发提问〕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板书〕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读表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8页,“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低22.7°C和3.7°C。

(2)7月份,齐齐哈尔的气温 比巴黎 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 高26.3°C (1) 齐齐哈尔 气温年较差, 比巴黎 大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齐齐哈尔比巴黎大26.3°C。

〔提问〕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分析归纳〕冬季,我国比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比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暖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由此得出气温冬冷夏热的特点。大陆性气候显著。

〔归纳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板书〕

二、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板书〕 季风活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

〔讲授〕什么是季风?顾名思义,与什么有关?(季节)联系生活实际冬、夏各刮什么风? 〔板书〕1.季风的概念

〔讲授〕冬天盛行的风叫冬季风,夏天盛行的风叫夏季风。 〔板图演示〕冬、夏季风的动态演示。 〔总结板书〕2.风向 性质 范围

冬季风:偏北干冷 夏季风:偏南暖湿

〔提问〕从刚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中国,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

〔板图演示〕夏季风被一系列山脉阻挡。

〔讲授〕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挡,只好望山兴叹,就此止步了。所以夏季风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我国东部、东南部地区。人们根据夏季风活动的范围,把它能到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无法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唐代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就是夏季风。 〔板书〕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提问〕同学们能否尝试解释降水空间分布的成因?

〔学生回答〕沿海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充足;越往西北内陆,降水越少;非季风区降水最少。

〔讲授〕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特点又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我国东部降水集中于夏季?与季风的活动有关系吗?

同学们讨论一下,最后看看是不是与板图演示的一致。 学生讨论。

下面我们将通过演示雨带的移动和雨季的形成来解释上述问题。 〔板书〕4.雨带移动与雨季 〔讲授〕(结合板图)整个冬季,我国大陆被寒冷的冬季风控制,一般到4月份,夏季风开始形成并逐渐强大,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冬季风抵抗不了,向北退去,在此过程中,冷暖气流交锋,形成降水。

5月,雨带位于沿海一带——华南雨带(东南沿海雨带) 6月,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雨带(江南雨带)

7、8月,雨带北移至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华北、东北雨带 9月,雨带南移。 10月,雨季结束。

因此,我国的雨季出现在每年的5-9月。

〔总结〕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时间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时间短。 〔复习巩固〕选作复习题

(1) 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条)

(2) 我国气候对农作物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三、寒潮、梅雨、台风和水旱灾害

(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

(板书) 第五节 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现在我们来看报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投影片)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别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 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 (教师归纳)(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 (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

(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 (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 (板书)

一、水旱灾害

1、原因和危害

2、措施

(过渡)可见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较多的国家,除了水旱灾害以外,我国还受哪些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呢?

我们来阅读课本第59页,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寒潮警报。思考以下问题:

(1) 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

(2) 观察课本第60页“侵入我国的汉朝路径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

(3) 从图中观察,汉朝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4) 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汉朝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参照中国地形图)

(5) 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

(学生活动)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通过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使各种不同的意见碰撞,使意见趋向一致。

(教师小结)同学们发表了很多的见解,通过小组学习、代表发言的形式使意见统一起来,可以概括为:

寒潮造成范围广大的地区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秋末至初春之间,它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侵入我国以后数日之内就可以从北向南横扫全国.我国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的大部分、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都受其影响,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通常北方的降温幅度大于南方、平原上的风力大于山区.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小。云贵高原对势力减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特别高而寒潮不易侵入。农村地区在寒潮到来前,可用烟熏、灌水、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 (板书)二.寒潮

1.寒潮及其运行路径 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

(过渡)除了上边提到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和旱涝灾害以外,我国东南地区还常受到台风的侵袭。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有关“台风及其对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录象。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0页和第70页“台风”一节课文和“西太平洋台风移动路径示意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 参看课文标记了解什么是台风?它发生在什么时间? (2) 观察课文图象,了解台风能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3) 台风对当地的天气产生哪些影响?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特别是学生对中央电视台有关的预报和有关的录象资料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基本明确了台风及其危害。然后请一名同学到前边向全体同学介绍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影响我国的范围、带来的危害和好处。 (教师归纳) (1) 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海面上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大气涡旋,它在每年的6至10月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区,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地区有时也受其害。

(2) 台风经过的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

(3) 大风回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回引发洪水,形成洪涝灾害等,但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 (板书)

三、台风

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

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我国的寒潮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和旱涝灾害。这些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因此,联合国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灾10年。特别是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最大,我们要研究这些灾害性天气发生的规律,防御和战胜灾害,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强预报灾害的研究,使我们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每年的6月中、下旬-7月上旬,江南地区,出现长时间的连绵细雨,此时正直梅子黄熟季节,因此,人们称之为“梅雨”,形容“梅雨”的古诗很多,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梅雨过后,长江流域地区又出现干旱的季节,我们称之为“伏旱”。

复习巩固:

了解我们周边的地区和社区在过去发生过哪些气象灾害,造成了那些危害和损失,人们是怎样防治的。下节课我们分组来讨论

推荐第8篇: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天气预报吧?哪位同学来学一学中央台的天气预报?

生答:

过渡:引入天气概念,那什么又是气候呢?他们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看图,

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时间在世界不同地方的气候景象?

引入新课:说明世界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过渡:为什么世界的气候具有多样化呢?主要是由于决定气候类型的要素多样化。

复习提问:决定气候类型的主要的两个要素是什么?

讲述:气温高低跟所处的五带位置有关

演示动画:五带的划分

问题:

1、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地球上总共可以划分为哪五带?划分的界限是什么?

归纳:五带划分是根据地表获得太阳热量多少划分的,共分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带,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讲述:由于不同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加上地球表面不同的地形和洋流性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使得世界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演示动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图

分组活动:把学生进行分组,

学习要求:

1、找出你所在组的气候类型

2、用语言描述每种气候的分布范围和位置

演示动画:提供各组探讨学习的结果

出示几中不同气候类型的景观图

问题:为什么他们在景观上具有如此大的差异?主要受什么影响?

资料:给出各位小组的气候类型及气温和降水量图:

分组讨论:

讨论项目:

热带组:

1、各月气温都在多少度以上?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各是多少度?

2、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异?哪种气候类型降水最多,哪中气候类型降水量最少?

3、每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温带组:

1、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各是多少度?哪个季节气温高和气温低?

2、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异?哪种气候类型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3、归纳出每种气候的特点?

寒带组:

1、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各是多少度?哪个季节气温高和气温低?

2、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异?哪种气候类冬季干燥而夏季多雨?哪种气候类型各月降水比较均匀?

3、归纳每种气候的特点?

高原和高山组:

1、哪种气候类型最高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哪种气候类型最高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下?

2、年降水量各约多少?

3、每种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各小组成果展示:每组代表发言阐述讨论成果

教师总结: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以温定带:”1.最冷月在15°C以上的为热带。

2.最冷月在0°C~15°C之间的为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3.最冷月在0°以下,最热月在20°C以上,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气候。

4.最热月在10°C~20°C,为亚寒带。

5.最热月在10°C以下,寒带。

“以水定型:”

1.、热带雨林气候——年雨型

热带季风、草原气候——夏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少雨型

2、.温带海洋气候——年雨型

温带季风气候——夏雨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雨型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型

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极地气候——夏雨型

课件演示:根据各组情况出示相关的图片或资料出示表格和学生共同完成表格

温度带

气候类型

基本特征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寒带

高原和高山地区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小组交流从不同角度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类型及分布位置以及每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请谈谈你对这种组学习方法的体会和感受。

推荐第9篇:《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02

《 世界的气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完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之后的拓展和延伸,着重探究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强化人地关系的基本理念。

教材编写中,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没有作分别分析,而是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已已有的生活体验去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都只举实例,也不展开论述,目的是构建以活动为主的开放式地理课程,让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自己去体会,改变说教的方法,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2) 初步学会从气温降水柱状图中获取气候特点信息.。 (3)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影响的分析能

(2)培养学生阅读地理图表的地理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身边的、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灾害意识等。

教学重点:

1、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2、强化人地关系的基本理念。

教学难点:

1、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2、初步学会从气温降水柱状图中获取气候特点信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路设计:

本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教学中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图片、练习、实例等,让学生结合自已已有的生活体验去分析、体会。加以教学言语及多媒体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学生欣赏《各地气候类型景观图及特点》

情境导入意图:通过对《各地气候类型景观图及特点》的欣赏,复习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感受地域差异,激发学生气候差异原因的求知兴趣.。

二:新知探究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生活动1:学生欣赏《世界的气候异真大》的图片。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气候差异的原因、课堂内交流、评价

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根据气温、降水两个气候基本要素的已学知识,让学生发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由于气温、降水知识学生已学,学生应能很轻松回答上述问题,教学中不需要教师重新解释原因,只需作引导,学生就能发现气温、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学生活动2:多媒体展示课本P60页(活动

3、4),学生完成课本P60页(活动

3、4)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发言、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本知识点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知识解决问题,由于难度相对不大,基本上不需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自主完成、集体回答,更能关注大部份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多媒体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展示气温降水柱状图。 学生活动3:,学生探究气候特点及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课堂内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①学会看气温降水柱状图,从中获取气候特点信息。

②培奍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③进一步感受纬度、海陆位置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本活动中气温降水柱状图的阅读,目的不在于学生了解某地是什么样的气候特点,而在于培奍学生从气温降水柱状图获取气候特点信息的能力,故课件中只列举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柱状图。(2)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学生前面已学过,但气温降水柱状图对于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从中获取气候特点信息,教学时,教师一定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突破难点。(3)由于七年级下册乃至八年级也要学习气温降水柱状图,故课堂中不要作过高要求。

(四)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生活动4:小组合作讨论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②培养学生关注、收集身边的和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的能力,③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中强化人地关系这一主题。

(1)本活动的流程计划分三步: 首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其他及气候异常四方面探讨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然后通过欣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气候图片和资料,与学生的感受形成共鸣,强化人地关系的基本理念。 最后探究课本活动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人地关系理念。 (2)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根据教材的设计意图,本活动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灾害意识。(3)教学中都只举实例,不展开论述,让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自己去体会,目的是改变说教的方法以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4)学生的回答应是开放性的,,虽然学生可能说得不大好,也说得不大全面,但这样学生可能体会的更深,学得更多,也培养了关注身边的和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的习惯,故课堂中应充分让学生发言、交流、评价,教师也应给予积极的鼓励。

三: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5:小组合作总结本节所学内容,课堂内发言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②让学生自已小结本节课的内容,这样学生可能学得更好,也培养了学生自已整理知识的能力。

四:课后作业:

学生思考:你最想到哪里去旅行,那里的气候如何? 作业设计意图:通过旅行与气候的思考,把地理带入生活

该活动也是一个开放性内容,教学中设计成学生课后活动,未打算课堂中完成,这样在生活中思考地理可能效果更好。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因素

四、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推荐第10篇: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课标分析:

气候这部分内容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利用案例学习的方法,重点突出方法的教学。尽管课标有三条要求,但在前面气温与降水的学习中,有一条课标:.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虽然前面已经学过,但原来都是单独出现,本节的两个要素在一幅图中表现出来,依然有一定的难度。尽管标题是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这里还有一项重要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第一课时 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学目标:

1.通过图表,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理解气候的因素──气温和降水。

2.能运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掌握气候的分布。

3. 通过气候分布、气候特点的活动参与,培养对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气候特征

2.教学难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

提问:人们常常用“春斐、夏翠、秋红、冬雪”来形象比喻某个地方四季景观的变化。同一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差异?(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所致)

展示图片:不同地区(南北、东西)同一季节景观图片(纬度差异、海陆差异)

提问:同样是二月,影响海南、大兴安岭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气温)?同样是夏季,造成塔里木盆地和内蒙古景观差异的影响因素又是什么(降水)?气温和降水就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你从以上景观图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导入:中国气候差异很大,那世界的气候差异会更大。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世界的气候的地区差异。

推进新课

世界上不同的地方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而不同的气候类型又有着不同的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活动参与,感知规律

1.活动一:读一读,说一说──学会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

课件呈现:地中海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气候特征。(以地中海气候为例来学会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并交流如何分析一地点的气候特征。

学生交流,教师启发点拨

(1)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需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来描述。

(2)因为呈现的是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因此需要观察分析随时间变化,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如果有季节差异,往往用冬季、夏季来描述;如果差异不大,往往用终年、全年等。

(3)依据不同的温度,气温可以用“寒冷、炎热、高温、温和”等词来描述;降水可以用“多雨、少雨、干燥”等。

(4)仔细阅读数据,依据数据分析气候特征。

2.活动二:贴一贴,说一说──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提问:描述气候特征主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描述,运用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来描述某地气候特征,并说说分析的理由。

课件呈现:多个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让学生自己来微观判断。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活动任务1:老师准备了很多写有下列文字的纸板:“终年高温”、“终年寒冷”、“冬冷夏热”、“冬季温和,夏季炎热”“终年温和”,“终年多雨”“终年少雨”“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冬季多雨,夏季少雨”等。请你根据老师呈现的每种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把这些纸板,贴在相应的气候类型的位置上。

学生活动:小组的代表分别将纸板贴到了拼图相应的位置上。请学生评价,并分析判断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描述一地气候特征的方法。

点拨:通过这些气候特征的描述,联系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的知识,了解到世界各地有冷热、干湿不同的组合,说明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那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都分布在哪里?有没有规律呢?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活动参与,感知规律

1.活动一:比一比,贴一贴──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师提前在黑板上画出世界的轮廓图)

活动要求:参考世界气候分布图,请同学们快速地把写有气候类型的纸板,帖在黑板中世界地图的适当位置上,看看哪个小组用的时间最短,并请介绍一下经验,有什么好方法快速找到相应的位置。

(学生活动,请班长计时,评选最快小组,交流经验,老师给予评价、点拨。)

学生归纳,教师点拨:低纬地区是热带的气候类型,高纬地区是寒带的气候类型,主要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中纬地区是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类型,主要随着海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是根据这些规律来拼贴的。

点评:同学们空间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很强,让我大开眼界。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完成黑板上这幅反映其分布规律的示意图。

2.活动二:想一想,填一填──感悟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教师板书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学生合作探究,形成规律。

3.活动三:合作探究,形成规律──理解判断气候类型的过程

点拨:对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我们也已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有所了解,反过来,我们能不能根据一个地区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呢?

课件呈现:从热带到温带9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寻找规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

温馨提示:A.怎样根据气温判断南北半球?

B.怎样能确定出气候所属的温度带?

C.怎样根据降水来确定气候类型?

学生合作探究,派代表交流,老师启发点拨形成规律。

①根据最高或最低气温所在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

②根据最冷(热)月均温确定温度带(以温定带)。

最冷月气温大于15℃为热带,最冷月气温在0—15℃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0℃为温带气候,最热月气温小于5℃为寒带气候。

③根据降水判断气候类型(以雨定型)。

(1)年雨型(全年多雨):A.热带雨林气候,G.温带海洋性气候。

(2)夏雨型(夏季多雨):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E.亚热带季风气候,H.温带季风气候。

(3)冬雨型(冬季多雨):F地中海气候。

(4)少雨型(终年少雨):D.热带沙漠气候,I.温带大陆性气候,J.寒带气候。

巩固练习:除去气候类型名称,打乱顺序,让学生根据上面的方法判断每种气候类型。并说出判断的方法。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探讨,我们不仅认识了全球的气候类型、了解了气候的分布及其气候特征,而且还学会了如何根据气候特点来判断气候类型。活动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而且每一个同学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努力探究的表现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我们探究地球奥秘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第11篇:世界气候类型的教学反思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在初二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的教学中有哪些需要反思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世界气候类型的教学反思,欢迎借鉴!世界气候类型教学反思1

本节课内容知识难度较大,趣味性差,理论性强,需要记忆和理解分析的比较多,学好这一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能力和运用能力。但我校学生合作意识差,惰性强,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地理作为非中考学科,学生对地理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课堂上参与意识较弱。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真研读了地理课程标准及解读,认真把握教材,结合区里一题统领的原则,认真设计问题,调控教学过程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好地完了本节教学。具体反思如下:

首先,成功点主要表现在:

1.多媒体利用效率高:课件中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地图,比如世界气温分布图、世界降水量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各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直方图及多种景观图片等等,这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各种气候类型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空洞的,利用图片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图片上植被的特点,学生能感受到该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的情况,加深对气候类型的认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兴趣。例如:利用大家熟悉的当天的天气预报回忆天气特点及描述方式,然后利用对比方法引出气候这一概念。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及组成要素,就是利用学生对家乡哈尔滨市的气候描述突破的。

3.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读图,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名称、分布;通过分析气候直方图,学会描述气候特点的方法,突出重点。通过对比地中海气候特点和家乡气候特点,了解哈尔滨气候特点优势,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4.课堂提问科学合理:

(1)问题设计具有针对性:经过认真备课,本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精心设计问题。比如复习旧知(世界的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时,为了降低难度,我将问题设计成填空的形式;为了让学生回忆气候的描述方式及特点,我设计问题:你能描述哈尔滨的气候特点吗?从而引出不同气候的描述方式,总结出气候的特点,这样的衔接处设计的问题非常得体;而本节课的重点是气候的类型及分布,因此在读图活动时为了提高效率,先让学生观察图,试着针对图提出问题让组内成员回答,然后我出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既给学生自主权,又逐步突破了障碍,突出了重点。而对家乡的气候优势分析时,我提出问题:根据气候直方图,判断家乡气候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你喜欢这种气候吗?你知道这种气候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吗?这一系列问题既可以检测学生利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点的能力,又可以通过分析气候优势,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认为这是在关键处设计的问题。

(2)提问的方式较为灵活:比如课前预设好的教师提问,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时的学生自问、互问,学生回答不完整时的追问,分析完问题后的学生针对不明白的地方的提问等等,总之,我尽量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参与学习。

(3)注意了科学的等待时间:在近期的“有效提问”理论学习过程中,我懂得了提问要给学生时间,不是教师提问后学生马上举手,代表学生表现好,能力强,效果佳。因此,提问后我都尽量停留几秒钟时间,稍难的问题就多等一会,只有学生认真思考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回答的不够完整或表达不清时,给予学生“第二等待时”,耐心的听完,耐心地加以引导,而不把学生思维的火花随意地泯灭。

5.学生读图时深入指导: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对地理的学习还不太适应,尤其是地图的使用,因此在小组读图时,我进过巡视,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耐心指导,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在后面的学习中积极参与,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6.注重激励性评价,学生积极性高: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对于不太肯定的答案常常犹犹豫豫地举手,因此我会说“勇敢些,抓住表达的机会!”对于平时学习不积极,本节课表现好的学生我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本节课你表现非常好,老师希望你保持着这种学习热情,以后的学习会收获很大的!”判断天气还是气候的语句时,我提问了坐在最后不打算回答问题的一名同学,我观察他不打算参与课堂学习,提问时我用体态语言和语气进行提示,结果他回答正确了,“好极了,你的答案是正确的!”激发了他学习的信心和热情,结果在课堂上表现的非常积极。

不足之处表现在:

1、备学生不够细致。因为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对读图方法掌握的很好,因此在分析气候类型分布时,指导的少一些,结果在寻找亚欧大陆西部、中部、东部的气候类型时有些乱,分不清大陆西部、大陆东部。

2、时间安排有些前松后紧。为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我在学生读图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时花费时间稍多,稍有些啰嗦,比如学生读图时就应该提醒填表格,结果有些窝工,导致后面利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点这部分教学时间有些紧。本应由学生分析气候特点的,结果集体回答,不能对个别学生进行检测。尤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阅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

3、总结性的内容仍需给学生机会。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常常出现预期的答案就赶紧总结出结果,比如,气候的特征、世界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特点“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等等,学习的主动权没有完全还给学生,对本节教学留下了遗憾。

4、反馈练习涵盖的知识面不全。本节学生除了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还要会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征,而在设计练习时忽略了运用气候直方图判断气候类型,没法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

以后再上这节课时,我会摒弃自己的不足,发扬优点,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已,我要不断的在理论学习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使自己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的老师。

世界气候类型教学反思2

今天执教了《世界的气候》一课,下面谈谈这节课自我感觉存在着以下问题:

首先,整体上说一下自己这一堂课的情况。这堂课整体来说思路比较清晰,但是教学目标与课标有些偏离,究其原因是没有很好的解读课标也没有很好的研究教学参考导致的。在教学基本功上感觉自己还是语言上欠缺很多,语调太平淡,一节课始终是一种语调听不出重点,板书还是不好第一字不好,第二不整洁,第三内容不成体系。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特别是学生上台指图时,只关注了指图的学生,这时忽视了台下的同学,使得出现台上台下学生联系不起来,互动效果不好。

其次,具体来说一下讲课过程中的问题。导入部分,采用景观图片导入较好,但是导入的太陡了,如果在同学们说出是气候不同导致的这些地方景观不同后加上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世界上不同地方气候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下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导进来就比较好。接下来是“自主学习”环节,学习自学课本图3-22完成大屏幕上列出的要求,第一个问题是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学生找出是一年,接下来我让学生比较了天气与气候,然后又返回来讲的气候的两个要素,这个环节顺序安排的不好,感觉把描述气候的时间与两个要素分开了,要先了解了气候之后再对天气与气候作对比比较好。

接下来是回顾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来说的,学生指图说完后都是我对他们进行的评价他们说的不完整时也是我来补充的,这样感觉台上台下有些脱节,如果让台下的同学对台上同学的回答做个补充或评价的话,这样互动效果就会显现出来。由气温和降水差异过渡到气候的差异这个过渡还可以。接下来先让学生读图3。23找出世界气候类型种类,这个地方的指导读图方法比较到位。

接下来先回顾以前知识温度带名称范围也是让学生上台指图来说,让学生指图主要是为了突出地理学科中图的重要性。下面的环节是让学生分别找出位于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首先我来示范如何找,指导他们如何读图,下面就由他们自己找出,然后同学交流,最后再由学生上台分别指图说出。在学生指图时往往指的是点而不是范围,而我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对学生的指图进行纠正。在这一环节中,对分布在每一温度带内的气候类型的具体分布位置没有进行更详细的讲解。

接下来具体介绍了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我先给学生从分布与特征两个方面讲解了热带雨林气候,然后观看这种气候类型的景观图片加深印象。主要是教给学生分析气候类型的方法,便于下面学生自己分析另外三种气候类型。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结合在一起的图,先要介绍如何读这种类型的图。接下来就是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对另外三种气候类型从分布与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再找学生上台指图给大家分析,我在一旁指导纠正,这个环节台上与台下也有些脱节。

还有热带草原气候和季风气候特征这两者处理的不好,如果把两者做个比较,把两者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同时呈现出来让学生观察,效果会比较好。

接下来是对四种气候类型进行的总结,先通过动画观看总体的分布,然后再做练习对四种类型的特征进行巩固,最后对整节课内容回顾总结。由于时间把握的不好,最后的练习用的时间较短。

最后,通过这次授课比赛,我感觉自己收获很大,看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提供了动力。因为又给我继续努力的动力!每次听课后的评课给我收获最多,有些问题自己发现不了,通过各位老师的点评总能给我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总之,我相信只要能发现缺点及时改正,在课堂上勇敢地改变自己,自己进步会更快。

世界气候类型教学反思3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尤其是初中地理学科在整个学习课程中的非中考地位性,使学生对地理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如何更有效地把握教学目标、调控教学过程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完成地理教学的关键。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生理解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特征。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能够直观的感受每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区别。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后,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其结论再加以分析。同学可以自己表述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看法和见解。

但在本节课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改进:

1、出现口误:我们不能直接的说成热带荒漠气候,因为荒漠是景观,如果形容气候应该是热带沙漠气候。

2、高原山地气候它是属于一种特殊的气候类型,不属于寒带气候类型。

3、在比较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时,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出二者的区别,仅仅从夏季降水量上分析是不准确的。

4、在热带气候类型的幻灯片中,应该用比较明显的颜色进行区分几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区别,这样更直观。

5、给学生的时间较少,有些问题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完成,但是有些问题可以再深入一些,比如说到非洲,可以提到非洲的气候具有典型的对称分布的特点。

6、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先看图例,再分析名称,再对应相应的位置,深入分析;注重突破重难点;板书要尽量完善。

7、课堂时间没有把握好。

第12篇:《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反思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尤其是初中地理学科在整个学习课程中的非中考地位性,使学生对地理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如何更有效地把握教学目标、调控教学过程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完成地理教学的关键。由于本课内容的枯燥性和理论性太强,所以本课主要采用小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自主学习目的;教师则通过问题的设计、分组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结合问题进行课件演示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并表达自己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组内和组间交流中学会自评和评价他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育理念,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创新意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地位,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由于本课内容的知识难度较大,趣味性差,理论性强,需要记忆和理解分析的比较多,加上本校学生合作意识差,惰性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在较差的班中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明显。学习的结果是他们只知道五带的名称和典型的气候类型名称,而有关各种气候类型的具体分布状况不是很清楚,而对气候特点这部分知识的分析就更不到位,整体感觉较模糊,表述不清,出现“张冠李带”现象。而对于较好班而言,基本上掌握了各气候类型名称和分布,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表述某地的气候特点的方法。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研究如何调动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让他们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和美感。

第13篇: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认识气候的特点,体会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复杂多样。

2.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认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了解各地气候的差异。

教学难点: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在网络上点击最高的视频。(多媒体播放“一秒钟的世界”)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观点。

师: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这段视频能使人们如此高度的重视呢?

生:气候不断地变暖,给人类带来沉重的压力。

师:气候不断地变暖,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压力,我们能不能离开气候而生活?(不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第四节世界气候

讲授新课

学生带着四个问题进行自主预习。

问题:气候的地区差异

1、气候的两大要素?

2、根据气候差异可将世界气候可分为几大类?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3、读图3.28,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

4、读图3.28,温带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气候的两大要素

(过度:气候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所以有关于气候的网络游戏走进了我们的世界,那就是(王者世界),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走进地理版的“王者世界”,让你们开开心心玩游戏,轻轻松松学知识。)

游戏内容:“王者世界”分成三大板块:“热带世界”“温带世界”“寒带世界”。

口号:玩转王者世界,做金牌气候师。

游戏环节一:开心竞聘

竟聘角色:(热带气候师、温带气候师、寒带气候师。)

要求:必须通过两轮的考核知识,第一轮是必答题,第二轮是抢答题。

1、必答题环节

第一题:(第一组学生回答)

屏幕显示:

问题一: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说的是天气?哪些说的是气候?

A:昆明四季如春——气候,关注的时间是一年。

第二题:(第二组学生回答)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气,关注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第三题:(第三组学生回答)

C:极地地区全年严寒——气候,关注的时间是一年,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教师:天气和气候的差别,天气主要是短时间的,变化大。气候是长时间的,较稳定。

抢答题:(加金币)

第四题:气候要素: 多媒体展示图

图A:黑猩猩:我住的地方全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

关键词: 热 雨 (终年高温,多雨)

图B:骆驼:我们这里一年到头也很热,却极少下雨。

关键词: 热 雨 (终年高温,少雨)

图C:松鼠:我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

关键词: 热 雨 冷 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图D:企鹅:我们住的地方是个白色的世界,全年都很冷,且降雨少。

这四幅图都是说明当地的气候,那从三幅图中我们找出他们分别用哪些关键词来描述当地的气候?

板书:热

—— 气温

气候要素

——降水

干燥

教师: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不管我们是在分析一个地区还是在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我们可以通过气温和降水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那我们也来评我们的印象试着描述海南岛的气候:我们这里很热,夏季还经常下雨。那要用地理言语又是如何描述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用地理言语来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

师:(媒体出现气温曲线图)这是一幅我们学过的气温曲线图,如何描述它的气温呢?

生:冬季温和,夏季高温。

师:(多媒体出现降水柱状图)这也是一幅我们学过的降水柱状图,如何描述它的气温呢?

生: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师:那我们要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要用两幅图啊?那太麻烦了,该怎么办?

生:那就把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叠加起来变成一幅图就行了。

师:这个方法是你发现的,说明你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养成注意观察与发现的好习惯。好,我们按照这个方法叠加起来。这有变成了一幅全新的图,也是一幅了解一个地区气候特征的关键图。在读取气温的时候应该看左侧的数值,读降水的时候应该看右侧的数值。从气温上看,该地最冷的月份(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7月)平均气温在23℃以上。由此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从降水量上来看,该地降水量分析如下,

12、

1、2月在100毫米以上,

6、

7、8月在30毫米以下。由此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综合该地冷热和干湿的状况,归纳该地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所以说我们在读取气候特征的时候也要从气温和降水来综合分析它。这种方法你们学到了吗?(学到了)

小结:(金币)两轮的知识考核都相当的激烈,下面,我正式聘任第一组为热带气候师、第二组为温带气候师、第三组为寒带气候师。此刻你们都当上了气候师,怎么样?想不想了解自己的地盘?(想)在你的地盘上不同地点的气候是不是都一样?(不一样)那就带上你们的金币来参加我们的“开心竞拍”吧!

游戏环节二:开心竞拍

过度:由此可见,世界气温和降水时空上的分布差异,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出现了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特征的气候。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一)小组活动:寻找气候地区差异(多媒体展示部分城市地区图——借助工具:课本后面的世界政区图和世界地形图)

问题一:从图中竞拍出属于本组温度带的城市。

问题二:根据已给的部分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找出同一个温度带内,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

(二)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总

1、热带气候组竞拍:

热带气候代表发言:我们竞拍伊基托斯、巴马科、孟买、阿斯旺四地为我们的地盘,因为这四地都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多媒体闪烁南北回归线)。这四地虽然都是热带,而且四地的气候也存在差异。从气温上看四地的气温都是有终年高温的特征,但从降水上看,伊斯托斯终年多雨,阿斯旺终年少雨,巴马科一年又干湿两季,而孟买一年分旱雨两季。四地的降水存在明显的差异。(加金币)

师:伊基托斯、巴马科、孟买、阿斯旺四地都是你们热带的地盘,气温基本上是相同,但同一个区域,不同的地区他们的降水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同一个热带区域不同的地区所导致的气候存在很大的差异。

2、温带气候组竞拍:

温带气候组代表发言:我们组竞拍上海、罗马、伦敦、北京、莫斯科为我们的地盘,因为这五地在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多媒体闪烁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处于温带地区的城市。他们虽然同一个温带,但是他们的气温和降水都存在很大差异。从气温上来看这五个地方的夏季气温都很高,但冬季气温就有两种:分别是冬季温和型和冬季寒冷型,冬季温和型有上海、罗马、伦敦三处,冬季寒冷型有北京、莫斯科两处。从降水来说各地的差异更大了,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的有上海、北京、两处,而刚好跟他们相反的是罗马,它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型。伦敦是全年湿润型而莫斯科是全年干燥型。所以说都处于温带地区,但所在的地方不同,所体现的气候特征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加金币)

寒带气候组竞拍:

3、寒带气候组代表发言:我们组竞拍摩尔曼斯克,摩尔曼斯克地终年严寒少雨。但是在寒带的不同地方也存在明显差异,就如北极和南极就更冷了。(加金币)

游戏环节三:开心竞收

——气候类型的分布

过度:我们的竞拍到此结束,不管是在寒带、热带还是温带气候的地区差异是很大的。所以人们根据各地的气候差异,将气候分为不同类型。全世界总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现在请打开课本65页,从这幅气候秘籍中(图3.2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找出世界气候总共有多少种类型?屏幕出现(图3.2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这是气候秘籍,那我们要了解气候,首先要读懂这张秘籍中的内容。读图时,一定要先读图名,接着要看图例,这个图是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气候类型的,在我们的地理上叫做(分成设色地图),图中共有几种颜色?(11种)分别代表了哪种气候类型?(11种)现在请你在这张秘籍中找出处于你们地盘所拥有的气候类型,收在你们的魔法框当中,来个“开心竟收”吧。并谈谈你们刚才竞拍的城市的气候特征。

小组活动1:结合课本65页活动1来填写世界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

1、热带气候组归纳小结:位于热带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我们竞拍的伊斯托斯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阿斯旺终年高温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巴马科终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是热带草原气候。孟买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是热带季风气候。——四热”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师:(我们给他们组加一枚金币)下面我们从自然景观上来感受热带气候师的伟大创造-—屏幕出现(欣赏热带景观图)

2、温带气候组归纳小结:位于温带的气候类型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我们竞拍的上海夏季高温多雨,夏季温和少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罗马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地中海气候。伦敦全年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莫斯科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干燥,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五温”。分布在北回归线与北极圈,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师:温度带的气候较为复杂?(温带)那我们再一次探讨活动2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小组活动2:

①小组合作完成图表。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部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师:(我们给他们组加一枚金币)下面我们从自然景观上来感受温带气候师的伟大创造-—屏幕出现(欣赏温带景观图)

3、寒带气候组组归纳小结:位于寒带的气候类型:寒带气候。——一寒。分布在南北极圈内。

师:(我们给他们组加一枚金币)下面我们从自然景观上来感受寒带气候师的伟大创造-—屏幕出现(欣赏寒带景观图)

小结:

师:除了以上的10种景观,我们自然界中还存在一种特殊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它主要分布山地地区。气候特征是夏季凉爽,冬季严寒,全年少雨。

世界上有如此多样的气候,而且他们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可见我们班的气候师真的很厉害,你知道这些气候类型是谁划分出来的吗?(德国气候学家柯笨)

总结:

盘点金币。(略)

盘点知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气温和降水构成了气候的两大要素,根据各地气候的差异,又可分为11种气候类型,热带主要有四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这四热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主要有: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五温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寒带主要有寒带气候,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还有一种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气候区。

学生自己小结本堂课中,所学到的知识。

板书设计: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热 四热:分布在男北回归线之间

气温

冷 五温:分布在北回归线与北极圈、南

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气候

一寒:分布在南北极圈内

降水 一高:分布在高原山地区

第14篇: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课时:共三课时 课程标准: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地区。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教材使用大量小比例尺分布图,有利于学生记忆每一种气候类型的相对位置。2、教材使用了大量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多于课程标准。

3、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有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4、教材缺少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例子,不利于对气候类型相对位置的记忆。 学与教的步骤安排:

第一课时:安排学生自学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完成课程标准一)。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

第二课时:应用第三节所学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地理原理,对世界气候分布的某些进行分析和判断(完成课程标准二)。主要是举例进行学习和讨论(联机讨论),注重过程和方法。并引进例子,与其他学科(生物)的知识进行整和。

第三课时:举上节课讨论的题目(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例子,讲解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引导学生根据气候类型的相对景观图,联想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完成课程标准三)。复习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引导学生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

气候的异同点(课本p79)。

注意:要注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发挥教材的优点,补充教材的不足的地方。根据课程标准安排学与教的步骤,符合课程标准的内容安排较多的时间学习,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教材没有内容,由于课程标准有因此也安排了学习内容。由于教材安排了影响气候因素在气温和降水进行学习,而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学生学习障碍已扫除。因此也较容易学习。

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 中的地图,联机讨论,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讨论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相关性,与生物课进行整合。利用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地理教学,与语文进行整合。

要注重学生的学,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教放在第二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学后教,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通过学生的举例和联机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15篇:世界的气候类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类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七年级上册第四章阐述的是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主要涉及课标“气候”和“地球与地图”的相关内容。本章内容是学生后面学习分区地理知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一方面,教材的呈现方式(先提供素材和信息,再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后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另一方面,用大量的图片将地理信息巧妙地蕴含其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发挥学生潜能。

本节突出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区域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热带气候类型”作为本节的开篇,重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气候类型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归纳气候特征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掌握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景观、特征、分布;2.学会看世界气候分布图,能根据气候资料归纳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教科书呈现的资料以及教师收集补充的资料的阅读、分析、归纳、提炼等思维过程,掌握学习气候类型相关知识的方法,提升读图、析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四种热带气候的景观差异,以及热带雨林的重要环境效益,感悟气候在自然环境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理解区域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景观、特征、分布;2.根据气候资料归纳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老师有个问题要考考大家:(多媒体出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老师对这句古诗进行了改编,这些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又是什么?(多媒体出示) 1.内陆四月芳菲尽,沿海桃花始盛开。 2.低纬四月芳菲尽,高纬桃花始盛开。 3.城市四月芳菲尽,乡村桃花始盛开。

1 4.向阳四月芳菲尽,背阴桃花始盛开。

过渡:从上面的答案可以看出,影响气候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这导致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差别非常大。科学家根据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了不同的气候类型。相对于五带来说,就出现了热带气候类型、温带气候类型、寒带气候类型。其中热带气候主要包括四种,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第一课时《热带气候类型》。

新知探究一:热带气候类型的特征

1.比较景观差异(多媒体出示四幅热带气候景观图)

1)比较一下,这些景观有什么差异?你能否用语言描述一下? 2)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

3)推论一下,哪种景观降水比较多?哪种景观降水比较少?

2.比较异同

1)教师简单介绍坐标图的构成

2)观察四幅坐标图,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指导读图:大家观察气温曲线,这四幅图最低气温都在多少度以上?说明这里终年炎热。 3)这四幅图的不同点是什么?

比较:降水最多的是哪幅?降水最少的是哪幅?

小结:热带雨林气候降水最多,热带沙漠气候降水最少(多媒体出示结论)

2 比较:孟买和巴马科的降水季节分配是否均匀?哪几个月降水较多?哪几个月降水较少?

师小结:我们把降水较多的6~10月称之为雨季,把降水较少的11~次年5月称之为旱季。那么孟买和巴马科的降水特点都可以这样来描述:降水分配不均,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多媒体出示)

3.总结气候特征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这四种气候的共同点是在气温方面,都是终年高温;它们的不同点是在降水方面,其中降水最多的是新加坡,年降水量大约是2200mm,降水最少的是喀土穆,年降水量大约是350mm。我们把气温和降水的特点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如新加坡,我们可以说“终年高温多雨”,具有这种特征的气候我们称之为热带雨林气候。

那喀土穆的特点应该怎么描述?这种气候称为热带沙漠气候。

师:继续观察,孟买和巴马科相比,哪个地方降水较多?虽然降水多少不同,但由于季节分配特点类似,这两个地方的气候特征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终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具有这种特征的气候有可能是热带季风气候,也有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4.比较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异同

3 师:这两幅图最大区别是什么?哪幅降水更多?哪幅降水较少?

小结: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较多,旱雨季更明显;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总量比较少,旱雨季不明显,我们称之为干湿季。那么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应该怎样来总结?

5.阶段小结、方法提升

刚才我们了解了四种热带气候的特征,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过程:

四种气候的相同点在气温方面,最低温都在20C以上。科学家规定,如果一个地区月平0均最低温在15C以上,这个地区就属于热带;它们的区别是在降水方面,根据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出现四种情况(多媒体出示):

全年多雨---雨林气候

分旱雨两季,降水总量大—季风气候 分干湿两季,降水总量少—草原气候 全年少雨---沙漠气候

6.课堂小练习

1)给气候类型找个家

0

2)给气候特征找个家

3)给气候景观找个家

新知探究

二、气候类型的分布

(引入)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四种热带气候的景观、特征各不相同,虽然都是在热带,但它们具体的分布也有很大的差别。下面请大家自主学习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1.阅读课本P88~89图文,完成表格要求,在课本中圈画重点内容。(出示热带气候分布图、表格)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最广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2.学生质疑 3.交流1:

出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图”,思考:

1)这是______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 2)三大分布区是_____、_____、______。

师:关于热带雨林,它除了能给我们提供木材,带来经济效益外,还能给我们提供巨大的环境效益。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小结:热带雨林因为能提供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可以说,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我们的肺,意义重大。 4.交流2:

出示“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

1)A是____气候,只分布在___洲的____、____. 2)B是____气候,以___洲分布最广。

3)C是___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以____洲的__________面积最为广大。

5.阶段小结:

6.课堂小练习:给气候分布找个家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热带气候类型的景观、特征、分布,并根据学习过程总结出一种气候类型判定的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大家根据知识提纲梳理一下本节课内容。

六、达标练习

1.根据下列说法,分析当地所属的气候类型。

1)这里一年有干湿两季,湿季草木旺盛,干季原野枯黄 ( ) 2)杰克的家乡全年高温多雨,高大的乔木长出板状根以稳住身躯,林间白藤缠绕,树木丛生,物种丰富被称为“地球之肺”(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非洲分布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3.拓展延伸:玲玲看到电视直播的非洲大草原的动物迁徙,她被这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所震撼,但是,她却不明白这些动物为什么每年都要进行凶险而艰辛的迁徙呢?

第16篇:当前世界气候问题

当前世界气候问题

摘要: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日常天气和气候变化趋势非常为人们所关注。当前世界气候问题主要表现为全球变暖,而问题的严峻性早已上升到国家问题的高度。维持全球气候正常运行,无疑成为许多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思考及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针对全球变暖问题的起因、影响以及国家的应对政策作主要概述。

关键词:起因影响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国

一、全球气候变暖的起因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土地遭侵蚀、盐碱化、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

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4、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5、全球正在处于温暖期。

6、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正面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

2、负面影响

2.1、两极生物在挨饿:

由于气温变暖,极地的冰雪呈现出迟冻早融的趋势。 在加拿大北部,已有与冰盖变化相关的北极熊饥饿及体重减少的报道.在南极洲,海冰的消失、伴随着气温上升和降水量增加,正在改变着企鹅和海豹的习性以及捕食和繁殖方式.2.

2、冰川融化:

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水库,全球70%的淡水被储存在冰川中。然而,近几十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料表明,全球冰川正在以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速率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区融化着。冰川融化和退缩的速度不断加快,这意味着数以百万的人口将面临着洪水、干旱以及饮用水减少的威胁。

2.3、海平面的升高

海平面的升高直接导致沿海地区受到洪水、海水入侵、海水侵蚀海岸线等威胁。一些太平洋上小岛国, 如汤加,马沙尔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共和国应对海平面的上升时是十分脆弱的,海水的上升和海上风暴的发生都会导致海水大面积入侵, 造成国家领土的丧失海平面上升

2.4、物种将大量死亡。

如果气候变暖继续照此速度发展,那么到2050年将会有百万物种消失,即占各种生物种类的40%。北极熊和北极的其他动物将会像珊瑚礁水域的鱼一样成为主要受害者。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威胁到鱼的生存,因为气候变暖会引起水中氧气减少。

2.5暖冬之后蝗灾泛滥:

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2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草场退化等多种因

素的叠加,将为蝗虫产卵提供合适的产地,而且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虫疾病的一种丝状菌被抑制,故而使其数量大增。因此专家预测,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未来蝗灾发生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将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1、大会简介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2009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会导致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但遗憾的是该会议仅仅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会议在各国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讨价还价和争斗下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2、各方态度

以美国为代表的“伞形集团”极力推脱自身减排的责任,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约束性减排义务,积极在公约之外构筑外部应对机制以掌握气候谈判话语权。这个集团对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有所提高,态度已趋积极,但他们也极力推脱自身减排的责任,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约束性减排义务。在工业化国家中,作为对全球变暖承担最大责任的美国承诺将在2020年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这一减排计划距离国际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的美国,在这次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表现令人大所失望。奥巴马政府在对减排问题仍然持有“吝啬”的态度。

以欧盟为代表的“27国集团”不仅制定了自身的减排目标,而且对发展中国家的立场表示理解。欧盟承诺于2050年减排95%。欧洲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试图重新确立自己的国际领导地位,指出如果哥本哈根峰会能够达成气候变化协议,欧洲将在2050年前削减高达95%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20年前减少30%。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77+1”阵营认为发达国家要为人为的气候变化负上主要责任,它们必须承担强制性的减排义务,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援助。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中国一向致力于推动公约和议定书的实施,认真履行相关义务。

3、大会影响

对于国际政治,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彻底的改

变了国际关系,成为国际关系的一道分水岭。大会上,美国想让中国承担更多责任的意图落空,大会后,所有的美国舆论均一面倒地抨击中国政府。中美关系将会进一步恶化,碳关税将会彻底搅乱中美的贸易关系。欧洲试图在大会上充当主导,但大会的主角是美、中两国,欧洲并没有发挥主导的作用。会后对于中国的指责不绝于耳,欧洲已经对中国实施了惩罚性关税,中英关系则因英国籍毒贩再次闹僵,中欧关系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良好。

虽然会议的结果很多是充满了空洞的愿景和承诺,但《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就此意义上讲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果。

四、中国怎样为全球气候问题尽责

1、共同承担起与人均资本存量相对应的累积碳排放责任。承担起偿还资本累积过程中已经形成的“生态历史债务”和可能对后代形成的“生态未来债务”的责任。尽管欧美等先行工业化国家在累积碳排放方面的历史责任更为重大,但是,中国也应在同一原则下,与所有国家一起共同分担全球气候问题的历史责任。具体分担方式是:按照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而递进提高碳减排责任分担的比例。

2、共同承担起与人均消费水平相对应的碳排放现实责任。消费者是各种经济活动过程以碳排放生产产品的直接享用者,因而消费水平也是碳排放责任的分担依据。尤其是在资本和贸易全球化的今天,这一分担依据比起生产者责任更为公平合理。在这一责任下,远高于全球平均消费水平的发达国家,无疑应承担起与之对应的碳排放责任。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地提高,中国也应在同一分担依据下,越来越多地分担责任。即,按照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递进增加碳减排责任的分担比例。

3、共同承担起在维护生态环境过程中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发展权利的责任。因为,生态环境破坏与贫困人口在某种程度上是同源性问题,容易形成贫困人口为生存需要而破坏生态环境的生态与贫困的恶性循环。所以,在生态治理中,贫困治理也是重要责任之一。

4、共同承担起与享受生态利益相对应的生态补偿责任。因为,全球的生态功能区所形成的生态利益是由全球各国人民共享的,所以保护、修复全球生态功能区也是全球各国共同的责任,并不仅是生态功能区所在地的责任。中国在保护和修复本国生态功能区的基础上,还应分担保护和修复他国生态功能区的责任。具体分担方式是:按照人均GDP水平的提高而递进增加生态补偿资金的责任分担比例。同时,对于那些可能影响全球生态环境的处在本国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应郑重承诺永不开发。

结语:全球气候问题,是一个涉及人类整体利益、地球生态系统完好、人类世代传承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性问题。气候问题对于全球各国来说,必须坚持“共同而有区别责任”原则。各国应以大局为重,携起手来,共同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出自已应尽的一份责任。中国作为一个逐步发展起来的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大国,在注重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应以维护全人类利益为己任,应当在全球气候问题的国际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主动承担起自身责任。我们相信,在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当前全球的气候问题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并得以解决。世界会在我们的共同期望和努力下更加繁荣美好。

参考文献:凤凰网新浪网新华网评

第17篇:世界的气候教案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备课人:田先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天气和气候术语;

2、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

3、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4、明确影响气候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建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2、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丰富多彩,地区差异显著。

二、教学重点

1、气候和天气的差异;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3、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等。

五、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世界真奇妙,有的地方是葱郁茂密的森林,有的地方是广袤粗犷的草原,有的地方是白雪皑皑的冰原,有的地方是浩瀚无垠的沙漠。这些不同的自然景观是这些地方不同气候的真实写照,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呢?我们现在开始学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师 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用的是哪两个要素? 学生 气温和降水。

教师 对,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在第二节,我们学习了有关气温的知识。谁有勇气来谈谈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

学生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同一纬度带内,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教师 谈的很好,这说明了世界各地的气温差异很大。通过第三节的学习,我们也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也同样差异很大,谁能具体说说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学生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的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教师 说的非常好,气温和降水是描述一个地方气候的两个主要要素。请大家根据两极地区的气温的特点和降水的特点,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描述一下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景观。

学生 两极地区的气温低,降水少,所以这里的气候特征是全年寒冷少雨。冰雪的世界。

教师 对,两极地区形成的是全年寒冷少雨的气候。那么,在赤道地区,根据全球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特点,这里的水热又是怎样的组合呢?

学生 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

教师 现在同学们看课本63页活动,我们据图来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多媒体展示图3.25)据图讲解得出此地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由此可见,世界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出现了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特征的气候,使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请同学们看图“世界气候的分布”图,看世界上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

板书: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多媒体展示课本P65图3.28“世界气候的分布”。

学生活动:根据图找出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并填在课本65页表中。

教师总结:通过图我们可以看出(板书)

1、热带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2、温带的气候类型主要有: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温带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寒带气候

(注: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世界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如我国的青藏高原、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等,这些地方的海拔都相对较高,导致其出现了类似于寒带的高原山地气候)

学生活动:根据图找出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并填在课本65页表中。

教师总结:(板书)

1、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3、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过渡:我们知道气候是由气温和降水组成的。通过前面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现在我们想想影响气候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学生:略

板书: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师:影响气候的因素其实和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是一样的。一个地方的气候也受该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下面有几句话,同学们来判断下影响这些气候的主要因素:

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温寒冷。(地形)

2、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纬度)

3、我国西北的新疆地区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海陆)

过渡: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比如,生活在热带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生活在寒带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要穿厚厚的衣服;生活在温带的人们,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也就是我们生活的这里。

板书: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同学们阅读课本67页,看看气候对人类有哪些影响以及人类又对气候产生什么影响。

现在我们全球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气候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同学们想想有哪些人为的原因。教师: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气温也随之升高了

板书设计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1.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产生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四、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形

第18篇:世界的气候教案

课题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课时

需___2__课时,第__1__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回练

完成时间

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

完成时间

10分钟

教学目标

1.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说出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收集有关气候的数据,运用图片、地图、填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

3.认识气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

重点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的类型及分布(从纬度和海陆位置上分别说明) 教学流程 及

时间安排

一、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

二、自主学习(联系生活,研读教材)7'

三、合作探究(教师总结点拨,师生互动)18'

四、知识梳理(学生小结,教师点评总结)6'

五、延伸迁移(经典例题,举一反三)5'

六、当堂训练(适当练习,教师讲评)5'

七、总结反馈2'

课堂提问及板演的题目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复备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昆明四季如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明天大风降温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提问:哪些是说气候(有下划线的)的,哪些是说天气的? PPT展示几幅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提问:

谁能知道气候与天气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小结:天气是经常变化的持续的时间短;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看一看、想一想】课本P57 ABC三幅图,AB图中都有“一年到头”这四个字,同学们想想看这里的一年是指某一特定年份还是一般而言? (原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承接】那这三幅图到底描述的是那一地区的气候呢?(结合p58活动一) (人们关注的时间是一年或更成时间,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 提问:那么根据这两个要素,谁能描述一下我们扬州的气候特点。

【承转】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世界上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很大,同学们想想世界上哪些地区温度高,哪些地区温度低?哪些地区降水量多?哪些地区降水量少?

(赤道及附近地区气温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低纬度温度高,高纬度气温低。) (赤道地区降水多,向两极降水量不断减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量多,西岸降水量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承接】

学生: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3.23)。

设疑:世界上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什么范围,比较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特点?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草原、季风、沙漠

温带

温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海洋、大陆性

寒带 寒带气候

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归纳出注意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左边两个表格,知道学生从纬度、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完成

课题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课时

需___2__课时,第__2__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回练

完成时间

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

完成时间

10分钟

教学目标

1.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说出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收集有关气候的数据,运用图片、地图、填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

3.认识气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

重点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的类型及分布(从纬度和海陆位置上分别说明)

教学流程 及

时间安排

一、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

二、自主学习(联系生活,研读教材)7'

三、合作探究(教师总结点拨,师生互动)18'

四、知识梳理(学生小结,教师点评总结)6'

五、延伸迁移(经典例题,举一反三)5'

六、当堂训练(适当练习,教师讲评)5'

七、总结反馈2'

课堂提问及板演的题目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复备

【承转】知道了这么多气候类型,那么影响气候类型的要素是什么呢? 神奇的北纬30度:

在地球北纬30度附近,有许多神秘而有趣的自然现象。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等,均在北纬30度入海。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也在北纬30度附近。

在这一纬度线上,奇观绝景比比皆是,自然迷团频频发生,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峨眉山、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约旦的“死海”、古埃及的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火神火种”壁画、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岛和远古玛雅文明遗址„„可以说,在北纬30度线附近或在这一纬度线上,奇事怪事,数不胜数。 草船借箭:

周喻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妒忌。 囿一天,周喻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騕跟曹军开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恏?”诸葛亮说:“用弓箭最恏。”周喻说:“薱,先生跟硪的想法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褆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卸。”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喻问:“十天能造恏吗?”诸葛亮说:“既然騕交战,十天造恏,必然误了大事。”周喻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恏?”诸葛亮说:“只騕三天。”周喻问:“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硪愿丅军状,三天造不好,詌受惩罚。”周喻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丅了军状,又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誺不及了。从明天请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嗰军士到江邉誺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薱周喻说:“十万支箭,撒年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得褆假话吧?”周喻说:“褆他自己说得硪可没逼他。硪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延迟,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得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伱詓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硪。”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騕造十万支箭,得请伱帮帮硪得忙。”鲁肃说:“都褆伱自己找得,硪阿怎么幇得了伱得忙?”诸葛亮说:“伱借给硪二十窱船,每窱船上騕三十名军事。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嗰草把子,排在船得两边。硪自囿妙用。第三天保佑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騕褆知道了,硪得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囿什么用,回来报告了周喻,果然不提借船得褆,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喻疑惑了起来。 导入:

PPT展示哈尔冰、广州的冬季风光

提问:为什么两地景观在同一季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教师小结:低纬度地区得到是太阳的直射,获得的太阳的热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得到的是太阳的斜射,获得的太阳太阳的热量少,气温低。

小结: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上升,容易成云致雨;而两极地区气温低,空气下降,不容易成运致雨。

提问:纬度不同,可以看出纬度不同各地气候也不同,那么纬度相同,气候是不是就相同了呢?

PPT投影塔里木风光和大连的海滨风光,为什么同一纬度的两地风光差异如此之大? 【承接】海陆位置怎么样影响气温和降水的?

(海洋冬夏温差小,陆地温差大。因为海洋、陆地物理性质不同,海洋吸热慢,放热慢;陆地放热快,吸热快。近海受海风吹的地区降水多,陆地地区降水少。 【承转】夏天,同学们想去哪些地方避暑呢? 海拔高度影响气温: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承接】地形会不会影响降水呢?

迎风坡一侧,空气上升,气温不断降低,容易成云致雨;被风坡一侧空气下沉,气温上升,不易成云致雨

气温

降水

纬度

温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

冬季陆低海高 夏季陆高海低

近海迎风降水多

远离海降水少近海无海风处降水少

地形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少雨

【巩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山腰百花山上雪,河谷炎热穿单衣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承接】除了自然因素,你认为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哪些影响?

学生观察讨论

P60活动看图3.24比较赤道和两极的降水多少。

第19篇:公开课教案世界气候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郭翠

一、教学要求

1、区别天气与气候的特点。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对气候的影响。3.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4.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难点:分析各类型气候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不同自然景观图):

在图中,大家看到世界不同地方的自然景观差异,尤其是植被景观的差异,实际上就是不同地区的什么差异决定的呢?气候差异。各地不同的气候类型,主要表现为各地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组合特点。而世界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的差异,使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各气候类型的命名也与植被相关。那么,世界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它们分布在什么地区,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又有哪些,而我们又该如何去判断一种气候类型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读图认识——世界的气候。

首先,大家来看下列词语,说说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我们让一位同学起来分类一下。 天气:

阴转多云/风和日丽/早冷午热 /暴风骤雨 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夏热冬凉 /四季如春

联系实际生活,我们不难得出天气和气候的差异: 天气:

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

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用的是哪两个要素呢?——(气温和降水)

对,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那么,我们从气温和降水来考虑,影响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自由回答)

好的,老师听到同学们的回答了,影响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主要有: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

3、海陆分布

4、地形

5、洋流

6、人类活动

气候的各影响因子是相互关联的,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 接下来我们一 一学习: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看图,太阳辐射在地表引起气候差异及气候的季节变化,从低纬地区向两极:五带变化,热带、温带、寒带,太阳光热减少,气温如何变化?(降低)。也就是: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______()降低。

第20篇: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天气与气》候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介绍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别的两个概念。天气预报的学习,指导学生读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教材提供的大气环境监测的阅读材料,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又是具有前瞻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本节教材特色之一就是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地理知识的有用之处。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 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天气预报图。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读图的能力,只有会读,才能感知教材,领会教材,抓住重点; 通过区别“天气”和“气候”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双边活动,学会看天气预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知道地理知识的作用,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让学生记录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的有关数据,使学生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难点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和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运用问题解决法和讨论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

五、教具准备

采用多媒体电脑教学,将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

六、教学过程

世界气候教学设计
《世界气候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