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0

发布时间:2020-03-02 04:45: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曲周县西马连固中学袁晓静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正确理解、表述、传达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前提,这为今后学习本章气候知识打下了基础。实际上,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常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教材接着介绍了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给出了常见的天气符号,电视中常见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本节教材特色之一是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⑵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能力。通过阅读讨论,让学生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收听、收看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全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节目,了解家乡的天气及大气环境,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关键:

从日常生活入手,着重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并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看天气预报。

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地理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在提问学生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此法能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电脑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寒假我要去海南去旅游,可我为带什么衣服犯了愁,哪 位同学能帮我,给我参谋一下?我在去旅游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我?好,我知道了,还需要关注天气预报。天气和气候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些探讨天气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与每个人密切有关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天气与气候 活动一:分辨天气与气候

通过阅读P79页的探索活动,请同学讨论两个概念:天气与气候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区别。

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提问层次较低的学生)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提问层次中或上的学生) 板书:天气:时间短 变化快 气候:长时间 稳定性

请2—3名学生发布天气或气候方面几个成语,请学生判断是指“天气”还是“气候”,加以巩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风和日丽 暴风骤雨 四季如春 阴转多云

讨论:天气对我们很重要(请学生结合实际谈天所与人类息息相关) ①谁能说说,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②晴天对人有什么好处?什么事情必须要在晴天做?(打麦、晒衣、晒被等。)

③下雨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下雨又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或不便?下雨时,人们必须保护什么东西不被雨淋?(露天存放的水泥、粮食、棉花、布、衣服,机器等。)

④下雪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下雪能给人带来什么害处或不便?暴风雪来临前,牧民必须做什么?

⑤孩子们在雪天喜欢做什么?下雪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不要滑倒、摔伤;不要追跑打闹,要注意交通安全。)

⑥大风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大风又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 ⑦大雾、冰雹、雷电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小结: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观察天气,努力探究天气变化的秘密,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国家许多地方以及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气象台、气象站、气象联络网,许多叔叔阿姨日夜不停地监测天气的变化,每天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使人们更好地工作、学习。我们要从小向他们学习,下边老师教给你们简单的观察、记录天气的情况。

(板书)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意义:人们根据天气预报可以适时安排生产和生活,使气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减少气象灾害的损失。

在卫星云图中,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层,绿色表示陆地 问题讨论:有了卫星云图,为什么还要城市天气预报 ?

因为卫星云图只能得出某个地区的大致天气情况,并不能更深了解该地区的具体天气情况,如气温等。

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播报顺序和内容。 (活动一):识别天气符号

请用语言叙述这些符号的特征,可用小组竞赛形式:

学生:晴天符号是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多云符号是一朵云彩;冷空气前锋符号象一个齿轮,小三角的尖端指向冷空气运行的方向,中雨是云朵的下面有两条倾斜雨注---- 教师对个别符号进行讲解。 (活动二):记忆天气符号

各小组的同学可以用彩笔画出部分天气符号,可以做成简易卡片,采取看图抢答的方法进行巩固。教师要及时评价。

提问:还有哪些天气符号在视频中没有出现?同学们可以推荐小组代表画在黑板上。教师大体讲解或补充个别天气资料如:沙尘暴、台风等的相关内容。

(活动三):让学生模仿天气预报主持人。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任意挑选城市,发布天气预报,教师做好巡回指导,让学生在模仿天气主持人的过程中加强对主要天气符号的记忆和理解。

过渡:你了解当地的天气与气候吗?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有关知识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作用?

板书:天气与气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举行一个小小辩论会,学生自由谈论,教师作好指导)

我们当地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夏秋降雨多,冬春降水少。 相关材料:(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说) 农业方面 生活方面 科技方面

通过师生的辩论,让同学们了解当地的天气和气候对身边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教育学生看问题要从事物的两面性去分析。

课堂练习:(课件)

学生反馈:让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和不足,互相交流学习的感受,对不明白的还可以继续提出疑问。对有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的,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板书设计:

一、天气、气候

二、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教学后记:

一、学习身边的、有用的地理知识。

天气和气候,如果按传统的授课方式,讲起来会有些难度,因为气候、卫星云图等专业术语很抽象,而本节课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出发,从同学们的观察、回忆入手,了解天气和气候,教案中列举了既浅显又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说明掌握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使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知识。

二、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地位,请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师生一起探究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出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个性张扬的空间,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三、强化人文素养,肩负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功能。

本节课不仅注重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而且也重视了过程和方法,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标准强调“三维”目标的达成,课堂中通过对身边的天气和气候的了解,以及在生活中的影响的探究,指导学生关注气候、关注生活,提出对气候灾害的合理建议,对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课后作业布置:

1、写一篇“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小论文(教师稍做指导:可综合写,亦可就某一方面写)。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课文《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第三节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天气与气候复习》教学设计

天气与气候 教学设计(定稿)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天气,气候与水

天气与气候教案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0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