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生物学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1:38:44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生物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生物学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

生物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济南育英中学

张嘉伟

济南育英中学 张嘉伟

生物学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

[摘要] 20世纪末,我国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此次课程改革中,生物学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的、课程框架和内容要求都有了很大变化,在重新定位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后,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首次被列入教育部2000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继而在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大大增加了课程中探究活动的内容和对过程技能的要求,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恰恰是我国师范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弱点。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客体性、受体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缺乏。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的状态,把学习转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教学设计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能增进学生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理解。探究性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中十分瞩目的一种方式。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活动。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认为,科学探究指得是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是指学生们用于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BSCS教材中,探究被认为是主动学习的核心,探究学习的原则是:“让学生自己得出概念,而不是把概念灌输给学生。”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被动性、客体性、依赖性的基础上,比较普遍的存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所以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迫在眉睫,探究性学习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一、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1)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对自然事物与现象主动地去研究,经过探求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上的知识。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非常的欠缺,一位知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中国的孩子刚进学校的时

济南育英中学 张嘉伟

生物学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

候是一个个的问号,但走出学校的时候全成了一个个句号。我们的教育模式严谨保守,单一老套。把孩子们教育成了满腹经纶,一个个的背书的机器。而很少在听到他们再问为什么。因为在以前的教育模式下他们已经形成了“就是这样,记住就行”的思维定势。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我国的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经常产生厌学情绪。还有的学生高分低能,中国的留学生在国外考试成绩都特别好,但是创新能力却非常欠缺,这就与我们的教育模式息息相关,现在我们国家讲“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改变以前的教育模式,把探究性学习搬进课堂,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最大目的是要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如果不亲自探究,学生就无法理解科学探究的艰辛,无法体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科学家怎样通过一次一次的尝试来解决这些问题。参与探究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比如探究”生长素的发现“的过程,在科学发展史上,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研究者的努力。让学生体验此过程,既有科学知识的获得,又有科学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的培养训练。

(2)探究性学习开拓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其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示自己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如“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实验设计在教室由教师来指导学生完成,使学生掌握测试的方法,然后把学生分成几组,分别去测试森林、草地、马路、电影院、公交车上等地方的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写出一份测试报告,并得出什么启示,通过这次测量活动,使学生有所做、有所思、有所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使学生领悟到森林和草地净化空气的作用,使学生明白植树种草的重要意义,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3)探究性学习有利于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任何科学成果的发现,都是科学家、科学工作者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从失败中获得成功的。成功的关键是科学家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鲁迅当初在日本学医时为了使解剖图画得好看一些,把一些地方做了修改,他的老师对他说搞科学不同于画美术,事实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你不能自己去修改。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因为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制药者在生产药品时,也许因为一点误差,良药就会变成毒药。医生在给病人动手术时,也许就因为一点点,结束了病人的生命。很多学生就因为一点点就与大学失之交臂。所以我们必须养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好习惯。如“探究算活废电池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由于需要每天定时专人观察作记录;这就要求分工记录的同学要有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提供真实的实验参考数据。

济南育英中学 张嘉伟

生物学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

(4)探究兴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发挥创造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事的机会。

探究性学习活动最直接的载体是教室和课堂。常言道:”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学生遵循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经过反复实践和训练,在观察、试验、测量、考察、调查、查询、搜索、社会实践等活动获得信息,用文字、图表、图片、录像、调查报告等方式对信息加以核对、归纳、处理,学会了收集、处理各种信息,独立的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所获得的信息和经历的探究过程。在行动的独立性和思维的创造性方面得到培养。

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

1、第一步,围绕探究课题提出问题

探究课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1)教材设定课题(2)教师指定课题(3)从情境中发现并形成课题(4)根据现成课题衍生新课题

学生活动(1)围绕教材、教师指定课题认真思考(2)发挥个人和小组成员优势,亲自考查、体验、思考、讨论、确立新课题

需要注意的方面(1)围绕中心,避免课题偏离中心。(2)探究课题要体现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年龄特征相符(3)考虑当前的具体物质条件

2、第二步,提出假设 目的

围绕问题,形成假设

学生活动 学生个体或小组成员依据提出问题,做出相应的假设

需要注意(1)做出的假设要与问题相符(2)假设要与实验的条件和能力相接近

3、第三步,搜集资料制订实验方案并实施计划

目的

明确探究目的、方法步骤、材料用具和探究的程序

学生活动(1)在个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2)小组商议探究性活动的目的与要求;也可在教师指导下确定共同的目的要求(3)小组成员明确实验用具、方法步骤,控制变量,记录设计。详细分工合作,有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注意事项(1)教师要注意各个小组和个人的差异性。(2)注意小组成员习见的学习态度、能力水平情况,及时帮助调整和重新编排。(3)适当提示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并积累个方面成功经验和教训

4、第四步 表达与交流

目的(1)将个人、小组的探究过程或实验方案及实施过程进行简单汇报(2)考虑个人探究学习活动水平的差异性原则,通过交流达到资源共享(3)养成及时评价的民主学风

学生活动

(1)小组指定代表,有序进行简明扼要发言。(2)教师及时点评和调控(3)

济南育英中学 张嘉伟

生物学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

自愿交流,做差异性互补。提倡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注重自我感受体验

注意事项

(1)提倡民主,注意守时(2)教师调控,机会均等(3)重视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突出探究过程中蕴含的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5、第五步

得出结论

目的

对探究性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相应结论

学生活动 各小组或个人实事求是地阐述本人或本小组探究的结论

注意事项

(1)学生可在表达与交流的同时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表达交流与得出结论间没有严格的界限。(2)教师要注意整体把握探究性学习过程与结论;应及时向学生说明对某些已有结论进行探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探究性学习案例与设计-----以《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和氧气》为例进行探究来具体说明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通过探究亲自总结出光合作用的两大产物淀粉和氧气。 2.能力目标

(1) 训练学生尝试设计实验的技能,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 明确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3) 明确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科学方法,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理念。

(2) 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与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化石资源、环境污染等相互关系。从而树立参与社会生活和决策的责任感。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学意识。 (3) 模拟科学家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艰难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以及综合利用各学科的知识、手段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方法设计

探究性试验。指导教师与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方案相结合。

济南育英中学 张嘉伟

生物学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

(三)教学媒体设计

(1) 光合作用相关的多媒体展示图片(幻灯片、挂图、图书)。 (2) 实物(菠菜)

(四)教学教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阅读一则小资料,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兴趣。

师: 玉米、小麦和水稻的种子中富含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每年全球光合作用估计可产生大约16亿吨糖类,产生相应的扬弃。地球上没有任何化学过程能有光合作用的创造力。光合作用是生物圈的原初生产力,它为生物圈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生》命将无法生存。大气中的氧都来自辽阔海洋表层的浮游藻类和森林所进行的光合作用。

生: 阅读《小资料》:20世纪80年代末(1988年),光合作用的一项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得奖的评语中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有人幻想和设想:“有朝一日,科学家将光合作用机理搞清楚,并经植物光合作用的全套基因转移到人的头发中,在头发中模拟光合作用的过程,那么,只要人的头上撒一点水、再晒晒太阳,在头发中便完成了二氧化碳加水合成葡萄糖的过程,葡萄糖从头发中输入到身体的各部分,吃饭的历史使命便可宣告结束了。”

通过这种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关注和人类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拓宽扩展中学时期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学科的视野和思路。

2.进入新课(实验室)

为使实验课顺利进行,教师需在课下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的实验用具有黑纸片、曲别针、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自来水、酒精、碘液、木条或卫生香、试管、玻璃漏斗、大烧杯、剪刀。学生需结合课本上实验设计,设计出实验方案。 学生设计: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

(1)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2)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参考教材对实验方案进行补充或修改 3.实验过程

济南育英中学 张嘉伟

生物学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

教师组织各小组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交流。做到心中有数,用Powerpoint与学生共同明确实验的几个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教师与学生同做。并及时提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或将“暗处理”的某一盆菠菜继续放在暗处。为了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可以让学生选自己的清晰的照相底片作为覆盖物。

学生

(1)暗处理:明确此项任务的目的性和意义。将菠菜放在实验室的实验桌下遮光处理(24)小时。这一过程需要时间长,主要在课下进行。

(2)光照:从暗处取来遮光植物菠菜。观察此时叶片有无变化?下一步遮盖局部,照光处理。用曲别针将已经剪好的各种形状的黑纸片,在叶子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分别遮盖固定。移到光下3-4小时

设计意图:师生同做,选取健康的实验植物,启发学生确立在探究实验中设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科学方法。 4.主要实验步骤 教师:

(1)教师强调用酒精去叶绿素的原理; (2)隔水加热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3)交待视叶片大小所用的大约时间及叶片变化程度 (4)教师题诗用温水漂洗的道理

(5)染色时注意节约碘液。同时运用种子成分实验时知识检验叶片内是否有淀粉 学生 :

(1)以小组为单位,从菠菜叶上取下遮盖物,观察叶片有无变化 (2)祛除叶绿素。 将遮盖过的叶片浸没在小烧杯的酒精中

(3)隔水加热。将盛有叶片和酒精的小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大烧杯内进行水浴与加热

(4)叶片黄白色时用镊子从小烧杯中取出 (5)用温水漂洗。

(6)在培养皿中讲叶片展平,向黄白色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有什么颜色变化

设计意图:小组成员间之间进行分工合作;不断探讨实验过程的每一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体会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观察分析和得出本实验的结论,植物在光下是否产生淀粉。

5.表达与交流

教师组织小组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及时帮助学生不仅认识到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光是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

济南育英中学 张嘉伟

生物学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

学生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蓝,说明叶片在光下产生淀粉 设计意图:在实验中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也增长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事实为依据加深了对光合作用意义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主编王恩山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主编王永胜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当代教育学》

主编袁振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4]《生物学教学》

2007 年(第32卷)第一期

[5]《教育心理学》

主编张春兴

浙江教育出版社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 2001

[7]《国际科技教育进展》

常初芳

科学出版社

[8]王觉非 STS -----英国学校中一门新课,外国教育动态1982.2

[9]美国BSCS著,北京市高级中学试验课本,生物科学教学参考资料

(第一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编译,第一版。北京出版社,199.11

8 济南育英中学 张嘉伟

推荐第2篇:《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教学设计

第三节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2、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内容。

(2)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

2、教师准备:

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以及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袁隆平在2001年颁奖仪式上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在生物方面做出的巨大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探究过程:

(一)出示袁隆平在水稻田中工作的画面,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袁隆平杂交水稻》,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袁隆平的新型杂交水稻为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2)我们应学习袁隆平在科学探索中的什么精神? (3)袁隆平怎样研究出杂交水稻的? 教师提示:

1、阅读短文时,同学们要领悟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险究的基本步骤,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设计、方法等)、验证---得出结论。

2、阅读短文时,浓缩文字叙述,抓住关键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如何概括

1 / 3

出生物学的概念。

学生阅读,做标记,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巡回,与学生一起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并由“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等生命现象及前后几代水稻的生命活动规律”引出概念。

生物学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中关键的知识点:(1)生物学是科学,(2)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就学生所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列举出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这一概念。

(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衣服的原料,食物的来源;住房的材料等等,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真实地体验到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离不开生物。

(三)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出示一些“人口剧增,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癌症和艾滋病”的画面及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来进一步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通过

(二)

(三)部分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人类与生物学密切联系的结论。

师生讨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展视生物学方面的新动态。(1)纳米实验室和纳米照相机。(2)克隆羊。 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及相关资料说明,然后学生10人一组讨论:

1.纳米技术有什么用途?

2.如果克隆人真的出现,会带来什么正在及负面的效应? 教师出示小资料:资料1:生物工程药品。

资料2:生物治疗。

同学间充分讨论, 感受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每组请一名代表发言,对 独到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然后师共同归纳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学必将成为21世纪的领先科学。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一、生物学的概念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二、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的关系 衣、食、住、行、医

2 / 3

三、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发展、世界热点问题的解决都与生物学密切相关

3 / 3

推荐第3篇:生物学教学论

《生物学教学论》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 程 编号:2532050

课程中文名称:生物学教学论

课程英文名称:Biology Teaching Theory

课 程 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6理论学时:36

学分:

2适 用 专业:生物科学

先 修 课程:教育学、心理学

开 课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生物学教学论》是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是生命科学、教育科学、系统学等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结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科学。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学教学论这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中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治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以及热爱教育工作的态度。

三、课程教学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掌握生物学教学论这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把这些理论和知识运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

2.了解国内外中学生物教育教学改革前沿研究的成果,对新的研究成果具有收集信息、分析、判断和应用的能力;

3.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具备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的基本技能;

4.了解知识的认识规律,并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5.了解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尝试进行专题教学研究,形成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

6.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养成对工作认真、敢负责任的态度,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绪论

1.掌握教师劳动的特点,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2.了解现代教育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掌握师生关系的类型,理解并正确把握新课程改革下师生关系的特点。 教学重点: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新课程改革下师生关系的特点。 第一章 生物学教学论概论

1.理解生物学教学论的概念,了解其发展史; 2.了解学习生物学教学论的目的; 3.了解生物学教学论的研究任务; 4.掌握生物学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生物学教学论的概念及其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生物学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中学生物学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科 1.理解中学生物学科的概念;

2.掌握中学生物学科的性质,并能正确把握“五性”的关系; 3.了解中学生生物学科地位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

1.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发展历程;

2.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发展,掌握其概念及特点,并与教学大纲比较异同; 3.了解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现状。

教学重点:生物学课程标准及其课程理念。 教学难点: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异同。 第三章 生物学课程目标

1.掌握生物学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及三个维度; 2.理解确定生物学教学目标的依据;

3.掌握生物学教学目标的概念,学会初步设计生物学教学目标。 *中学生物学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生物学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及三个维度。 教学难点:确定生物学教学目标的依据。

第四章 生物学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 第一节 生物学教学原则

1.掌握教学原则和生物学教学原则的概念; 2.理解生物学教学原则的内容。 第二节 生物学教学过程

1.掌握教学过程的概念,理解生物学教学过程的一般特点; 2.了解生物学教学过程的阶段;

3.理解生物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涵,掌握生物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了解生物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途径。

教学重点:生物学教学原则的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特点。 教学难点: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第五章 生物学教学技能及实践 1.掌握教学技能的概念及其分类;

2.理解十种教学技能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技能; 3.正确薄雾每种教学技能的应用原则。 教学重点:十种教学技能的特点。 教学难点:教学技能的运用。 第六章 生物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1.正确理解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概念;

2.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直观法、实验法复习法、发现法的概念,理解其特点;

3.了解每种教学方法的类型,掌握其具体要求;

4.了解新课程改革下常用的教学策略,掌握每种教学策略的含义; 5.理解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 6.掌握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 教学重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教学难点:现代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 第七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自学)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学

第二节 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八章 生物学教师的计划工作和备课工作

1.充分认识计划工作的重要性,掌握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 2.理解备课工作的实质,掌握备课的内容及要求; 3.学会科学合理地编写教案。 教学重点:备课的内容及教案的编写。 教学难点:备课的实质。

第九章 生物学教师的上课、听课、评课和说课 1.了解生物学教师上课的具体要求; 2.掌握听课、评课和说课的主要内容;

3.充分认识听课、评课和说课的重要性,学会按要求听课、评课和说课。 教学重点:听课、评课和说课的内容。 教学难点:学会听课、评课和说课。 第十章 生物教育评价

1.理解教学评价的目的,掌握教学评价的类型; 2.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3.了解命题的原则,掌握各种题型。 4.了解试卷的评阅原则和试题分析。 教学重点:教学评价的类型。

教学难点:命题原则、试卷评阅原则、试题分析。 第十一章 生物学校外活动与教学中的安全(自学) 第一节 生物学校外活动 第二节 生物学教学中的安全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

1.充分认识到教育科学研究是生物学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的途径之一; 2.掌握每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了解其实施要求;

3.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了解生物学教育研究论文的写作要求。 4.掌握生物学教师的职业素质,理解当代生物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五、有关教学环节的说明

《生物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安排一个学期,课时计划是每周2学时。因本课程的内容涵盖量大,涉及的内容多,有限的课时难以完成。因此,将一些章节分出作为学生自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并与教育见习相结合,把生物学教育教学的有关

思想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引入课堂教学过程。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本课程重视平时的复习与作业,每一章都有作业,大部分由学生自己练习,达到目标即可。另外,教师还统一布置一次综合作业,要求阅读教育类或生物教育类学术杂志后写读书报告并在课外时间安排讨论发言。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方式是闭卷考试,题目类型可以选择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设计性试题以及综合应用题等。本课程考试设计主要在于考查学生理解与掌握生物学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程度;考查学生从事生物学教育工作和进行生物学教育研究的初步能力素质;考查学生应用生物学教学论课程内容分析生物学教育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专业分析技能与创意。考试设计基于教学内容,但又不局限于教学内容。

本课程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和平时学习成绩两部分构成,采用百分制。期末考试成绩占总

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七、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1.刘恩山等编著.《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陈继贞等编著.《生物学教学论》.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执笔人:卜庆梅教研室主任:卜庆梅教学院长(主任):张萍

推荐第4篇:生物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度秋期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合阳中学

陈邦奎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

10、

12、

13、25)班,八年级(20、25)班,共6个班的生物学的教学工作,通过精心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切实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法,把新思想、新理念和生物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成绩显著。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二、教育教学方面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作为一名教师,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认真钻研大纲,仔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认真备课,注意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方法,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在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方法及手段,探索在教育中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途径。

三、教育科研方面

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在备课过程中,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实施。为了赶上时代步伐,我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生物学新成果、新观念。在教学中注意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我抓住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努力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

四、成绩与反思

在教学中,学生上课认真,学习积极,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生物的方法和生物实验技能。但有的同学上课不听课,不思考,不做作业等现象仍然存在,说明还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要把学习搞好的强大内驱力。由此,导致部分同学学习成绩很差。针对这种情况,在下学期的工作中,应增加个别辅导的力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

通过一学期来的努力,通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掌握了学习生物的方法,自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成绩还参差不齐,整体成绩提高得不快,有些甚至不尽人意,还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借鉴与完善。

2017年1月18日

推荐第5篇:生物学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求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一、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

二、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

三、求新——转变观念,创新教育

“求实、求活、求新”三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有机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承,层层递进,求实是基础,求活是关键,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备扎实严谨的基础知识,才能转变成灵活的思维方法,最终表现出独特的创新能力。

最后,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荐第6篇: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

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

作者: 秦晓凤 (初中生物 河南开封杞县初中生物班 ) 评论数/浏览数: 12 / 1542 发表日期: 2011-12-12

17:57:33 教学设计

一:对初中学生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思考 1.1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大量资料显示:初中学生求知欲旺盛,对未知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是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从学生认知发展的角度看,初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结论;能产生、理解和验证命题。 1.2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关于某一实验的类似科学研究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收集相关实验资料,然后使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获取特定的实验结果,并在实验结果的验证过程中提高实验能力的学习形式。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探索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

科学创新源于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始于教学情境。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方法,如语言描述,直观展示,动画模拟等生动再现有关生物现象,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全面、仔细

的观察,从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例如,鸟类这一课主要从“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为主线展开的。首先交流调查收集到的鸟类图片资料,使学生有个整体的感性认识,继而呈现家鸽的活体、骨骼标本及模型让学生观察,满足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思考、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究新知识。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

以现行初一《生物》教材“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教学为例,变验证性实验教学为探究性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教学目标

知道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验设计的基础上了解实验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2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进行“绿色植物制造淀粉”实验教学,通过学习学生不仅知道叶片中含有淀粉,而且还了解了对叶片中的淀粉进行鉴定的方法和操作过程。而这些方法和过程是在研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所必需的。因此实验“绿色植物制造淀粉”是知识和方法上的铺垫和准备。

在学生得出“绿色植物制造淀粉”后立即设疑:光是不是绿色植物制造淀粉必需条件,教师不作任何讲解而引导学生分析作出假设;接着学生分组,

以实验“绿色植物制造淀粉”中所学的方法和知识为基础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教师组织各组讨论交流,并且改进实验方案;在此基础上学生实施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同时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

在此过程中,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并在各组交流讨论过程中,通过学生质疑以及教师提问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本组设计的问题所在并且加以改进。在此过程中渗透进行“对照设置”和“变量控制”等实验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对所提问题大胆假设和猜想、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猜想既是学生在科学创新问题之间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测性的思考。又是制定创新计划、设计创新方案的前提和根据,猜想对青少年来说最宝贵的,猜想过程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过程,它容易突破传统思维的框架,迸发并创造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建立轻松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克服心理障碍,大胆提示自己的想法。 2.3教学流程

(1):设计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方案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

实验结论: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 成 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生物 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三:教学体会: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1立足于教材内容,在七年级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切实可行的。从本次探究性实验教学实际看,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能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各项教学活动,并且能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尤其是在实验设计这一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中,基本上所有小组的组员都能彼此合作、相互启发,各小组都能较好地解决溶解色素、检验淀粉和设置对照等问题,仅仅在控制变量上有所欠缺(许多组提出:取两盆植物,一盆放在光下,一盆放在暗处)。而且经过分析讨论后,学生们也能知道自己的设计存在欠缺的原因,并且知道变量控制在实验设计中的重要性。 3.2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需要相关的知识基础

如前所述,实验方案设计是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难点,涉及到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例如:设计本实验时,需要在明确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对淀粉的鉴定方法、叶片中的色素去除方法、对照设置和变量控制等知识有所了解,否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顺利地完成

实验方案设计。因此,需要教师在让学生开始设计之前,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巩固或知识介绍.作好铺垫.以保证课堂上的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

3.3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材内容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对探究内容进行适当控制。

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宗旨之一,但它在笔者所尝试的基于课堂、基于教材的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在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时,学生会提出温度、光和水等多种因素;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过程中,各小组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提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案。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让每一种方案在课堂上都得以实施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此,笔者采用了“民主讨论”与“重点聚焦”相结合的方法,再选用其中少数实验设计方案进行课堂实施;同时指出各种方案在实验方案上的共性以及可行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其它方案的实施和其它课题的研究。 通过探究试验让学生自己认真分析,得出问题结论。

教师要指导学生会运用纵横比较进行分析,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使学生从平常现象中发现平常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并得出结论。

另外,要正确对待学生试验出现的偏差,在进行多项实验时,由于某种原因,学生实验结果可能与实验设想不一致,这时教师不要一概否认,而应引导学生从实验原理、取材、操作、步骤等方面去分析原因,寻找问题所在,排除干扰因素,从新进行实验,最终得出结论。

以上是我在新课程下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总之,愿更多的教师都能关注这一至关重要的领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使探究性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新课政下的教学锦上添花!

推荐第7篇:苏教版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教学设计

1-3我们身边这的生物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2、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内容。

(2)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

2、教师准备:

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以及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袁隆平在2001年颁奖仪式上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在生物方面做出的巨大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探究过程:

(一) 出示袁隆平在水稻田中工作的画面,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袁隆平杂交水稻》,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袁隆平的新型杂交水稻为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2)我们应学习袁隆平在科学探索中的什么精神? (3)袁隆平怎样研究出杂交水稻的? 教师提示:

1、阅读短文时,同学们要领悟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险究的基本步骤,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设计、方法等)、验证---得出结论。

2、阅读短文时,浓缩文字叙述,抓住关键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如何概括出生物学的概念。

学生阅读,做标记,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巡回,与学生一起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并由“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等生命现象及前后几代水稻的生命活动规律”引出概念。

生物学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中关键的知识点:(1)生物学是科学,(2)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就学生所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列举出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这一概念。

(二)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衣服的原料,食物的来源;住房的材料等等,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真实地体验到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离不开生物。

(三) 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出示一些“人口剧增,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癌症和艾滋病”的画面及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来进一步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通过

(二)

(三)部分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人类与生物学密切联系的结论。

师生讨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展视生物学方面的新动态。(1)纳米实验室和纳米照相机。(2)克隆羊。 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及相关资料说明,然后学生10人一组讨论:

1、纳米技术有什么用途?

2、如果克隆人真的出现,会带来什么正在及负面的效应? 教师出示小资料:资料1:生物工程药品。

资料2:生物治疗。

同学间充分讨论,领司感受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每组请一名代表发言,对司性高的有独到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然后师共同归纳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学必将成为21世纪的领先科学。

推荐第8篇:生物学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几个周以前我重新观看了《侏罗纪公园》,从故事情节到特技效果仍然非常经典。但是自从我观看这部电影以来,其中的一个情节一直都让我无法摆脱烦恼:那就是主角艾伦-格兰特对于雷克斯霸王龙能够看到什么和看不到什么的论断。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格兰特博士对阿里纳说道,如果我们不动的话恐龙就看不到我们在电影中霸王龙逃了出来并且袭击了电影中的一群人,格兰特对阿里纳说道:“不要动,如果我们不动的话它看不到我们。”果然不出所料,在他说完之后恐龙从他们面前跑过而且没有留意到他们。那是什么原因,编剧迈克尔-克莱顿在《侏罗纪公园》剧本中解释称两栖动物的DNA能够帮助它们发现从视野前经过的生命。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电影编剧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带来了恐龙的视觉问题而非答案。在电影中格兰特博士表现出好像他正在叙述一件公认的恐龙事实一样。

科幻与现实

他讲的并非事实。在最近几年里,现实世界的古生物学家已经证明格兰特博士的观点非常错误。在2006年,俄勒冈大学的肯特-史蒂文斯受到这部电影的启发做了一个实验来了解霸王龙可能拥有什么样的双目视野。视野范围越广阔,动物的深度知觉和辨别物体是静止还是伪装的能力就越好。

史蒂文斯建造了霸王龙头部的一个比例模型,然后根据与霸王龙有近亲关系的短吻鳄、鸵鸟和老鹰这三种动物的眼睛放入了一些眼睛标本。正如他在网站上解释的,他借助一项名为“反转视野”的技术来判断一个给定的探测是够可见,这取决于是否存在一个清晰的自由视野。史蒂文斯的模型研究表明霸王龙的双目视野范围大约为55度,比现在的雕和鹰视野范围更广。而且它的视野只会变得更好。古生物学家从化石记录了解到,数千年以来霸王龙的眼睛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它的鼻子变得更低、更狭窄,这就使它比史蒂文斯的模型拥有更清晰的视线。

推荐第9篇:生物学

生物学定义: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学科。人是生物的一种,也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根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根据研究内容,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等。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发展历史

在自然科学还没有发展的古代,人们对生物的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迷惑不解,他们往往把生命和无生命看成是截然不同、没有联系的两个领域,认为生命不服从于无生命物质的运动规律。不少人还将各种生命现象归结为一种非物质的力,即“活力”的作用。这些无根据的臆测,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而逐渐被抛弃,在现代生物学中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20世纪特别是40年代以来,生物学吸收了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的成就,逐渐发展成一门精确的、定量的、深入到分子层次的科学。人们已经认识到生命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态。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它是由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组成的物质系统。生命现象就是这一复杂系统中物质、能和信息三个量综合运动与传递的表现。生命有许多为无生命物质所不具备的特性。例如,生命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复杂的生物大分子;能够以远远超出机器的生产效率来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制造体内的各种物质,而不排放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能以极高的效率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复制能力;以不可逆的方式进行着个体发育和物种的演化等等。揭露生命过程中的机制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现代生物学是一个有众多分支的庞大的知识体系,本文着重说明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分科、方法和意义。关于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学发展的历史,将分别在“生命”、“生物学史”等条目中阐述。

推荐第10篇:生物学

个人简历 基本信息 姓 名:应届毕业生 性 民 身 别:男 族:汉 高:175cm 出生日期:1985-11-10 身 份 证:**** 户口所在:山东省泰安市 毕业院校:山东农业大学 最高学历:大学本科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目前所在:山东省泰安市 政治面貌:团员 所修专业:生物工程 毕业日期:2008-7 应聘职位:策划、市场、客户、助理类等相关职务。 希望地点: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等地。 希望工资: 面议 自我评价 本人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工作勤奋,责任心强,拥有扎实的专业 知识和良好的社交能力。曾加入学生会等社团并担任要职,积极组织参与了 各类活动及社会实践,组织协调能力突出;尤善策划类工作,思维灵活发 散,创新能力强;曾任文秘及网页设计相关工作,文笔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出 众,英语运用能力优秀。本人能以大局为重,秉承团结、合作、共赢的团队 理念,能从企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愿用奋斗和拼搏书写自己无悔的青 春。 教育背景 ◎ 2004 年 9 月至 2008 年 7 月 科 工学学士学位 ◎ 2005 年 10 月至 2005 年 12 月 教育公共关系资格证书 山东农业大学 公共关系学 高等 山东农业大学 生物工程专业 本 实践经历 本人于 2004 年考入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习。 入学初即竞选加入学生会,担任学生会主席秘书一职,负责会议组织、学生 管理、文档撰写及部门协调工作,组织并参与多场校级大型活动和院级活 动。 2005 年竞选加入山东农业大学农大报大学生通讯社,因电脑及网络技术 突出任网络部部长一职,并担任学生记者。 2006 年与同学组建“岳下学子” 网页设计工作室,并应邀加入生命科学学院"飞"动植物艺术协会,负责设计 承建山东农业大学校园植物志网站(网址: http:///life/zhiwu/index.htm)。同年,曾到泰安市生力 源集团和泰安市泰山啤酒有限公司实习,学习了白酒及啤酒的生产工艺及其 流程,并完成了实习报告。 2007 年,负责设计承建山东农业大学地衣研究实 验室的地衣教学信息网等网站(网址: http:///life/sites/diyi/index.htm)。2008 年,开始在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毒理与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展毕业实习,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所获奖励 2005 年 11 月 社团活动先进个人 2006 年 10 月 暑期实践调查报告先进个人 2007 年 12 月 三等奖学金 语言能力 ◎ 英语 ◎ 普通话 熟悉 精通 级别:四级 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计算机能力 对电脑十分精通,实用经验丰富。熟练掌握 windows、DOS 等操作系 统及其维护,长期

使用 Office、WPS 等办公软件且经验丰富,熟悉 html 语言 并能利用 Frontpage、Dreamweaver 等软件设计制作网页,能够利用 Photoshop 软件编辑处理图像文件;熟悉计算机各硬件及其组装和简易维修, 长期熟练应用互联网,了解局域网络和布线等相关知识。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保密 联系地址:保密(邮编:271018) 电子信箱:admin@gdyjs.com 个人网站: http://

第11篇:生物学

生物学

1.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相同的化学成分

3.新陈代谢

4.稳态

5.应激性

6.升值与遗传

7.进化

8.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9.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葡萄糖

10.植物细胞内的贮能物质:淀粉

11.动物细胞内的贮能物质:糖元

12.生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油脂

第12篇:生物学教学论专题

《生物学教学论专题》试题

一、简述题(每小题8分,7小题共56分)

1、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教师是是培养学生的专职人员,也 是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担负着培养人材的任务。因此,生物学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和学生、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和思考。在此基础上,还要具备职业上的许多其他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

(2)了解学生;

(3)有广泛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4)有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知识技能;

(5)有教育事业心和改革精神;

2、评价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学生评价具有多重功能,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有促进学生发展、鉴定水平、选拔淘汰三大功能。

(一)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这是生物新课程学生评价中非常强调的基本功能。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 导向功能。 (2) 诊断功能。 (3) 调节功能。

(4) 激励功能。 (5) 反思功能。

(二)鉴定水平的功能

所谓的鉴定功能是指学生评价可以对学生与评价指标的适应程度作出区分和认定。

(三)选拔淘汰的功能

所谓的选拔淘汰的功能是指学生评价可以为选拔优秀者,淘汰不合格者提供依据。

3、程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

即彻底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把达到智育教学目的的教学内容分成许许多多分离的小题目或称步骤、并且把它们按照逻辑的顺序排列起来,这叫程序化。

(2)减少线索原则

为了使学生容易做出必要的反应,程序开始时,要提供丰富的线索,叫提供线索。

(3)即时确认原则(及时强化原则)

第一步正确后(反应正确后),要向学生告知正确的结果,就是立即给予强化。

(4)自定速度原则

学生用适合自己速度进行学习(反应)。

(5)验证学习原则

教师要记录学生的一系列反应,对不是加以说明或解决。另一面,也可以根据记录,修改程序。

4、发现教学可分为哪几个层面,试简要比较其异同。

答:依据生物知识的层次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发现法教学分为三个层面。

(1) 听课中的发现——第一层面

这一层面是教师在叙述,演示教学中,用语言和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初中生物课的教学多适用于这一层面。例如我用常温实物投影仪演示蚯蚓运动的实验,同时演示蚯蚓体壁挂图,这时再用提示语让学生自己发现出蚯蚓运动原理。

(2) 教师控制下的发现——第二层面

这一层面是教师控制下的发现法教学,即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作业,事前教师不告诉学生将有什么结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但发现的过程严格地置于教师的控制下,分段齐步前进,最后教师给每位学生的结论做出评价。例如发给每名学生一条活蚯蚓、玻璃板、甘油和马粪纸等物品,让学生观察蚯蚓在光滑面和粗糙面上运动的原理。这一层面多适用于初、高中生物的观察、实验课的教学。

(3) 教师指导下的独立发现教学法——第三层面

这一层面的发现法是“高档次”的,探索的内容比较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很少讲述,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发现和获取教师安排的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组组合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认知理论在教学中的集中产物,它比控制下的发现法又高级一步。为了培养具有发明创造的人才,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掌 握科学的基础知识,还要发展学生对待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探索态度,掌握科学地研究方法。这也正是实施素质教育在生物学科中的真正体现。例如,高中生物中有关“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知识的比较教学,把学生组织进实验室。发给学生两种细胞分裂的装片,让他们自己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总结。然后学生书面绘制出两种细胞分裂类型的比较图。这样学生通过独立发现、得出课本上没有给出的结论,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这一层面的发现法教学适用于高中生物教学。

5、举例说明生物学基础知识中,事实、概括、应用三者的关系及对教师教学的指导意义。

答:在生物界几百万种生物和它们表现出来的庞大而复杂的现象面前,人类智慧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能在掌握大量 事实 (现象和对象,变化与发展 ) 的基础上,经过比较、对照、分析、综合,进行集中和 概括 。在概括的基础上,再去掌握更多的事实,修正已有的概括,提高概括的抽象性和容纳量,产生近

期乃至遥远的目标,使知识永远延伸发展下去。生物学的教育也要与此相似:教师向学生传授精选出来的基础知识,其结构必须包括事实、概括和 应用 三部分,形成归纳与演绎的反复循环关系。如果教给学生大量的事实而不概括,表面看,—课接一课,似乎也是一个系统,实际.它是一些现象的罗列,这样的知识是无用的,极易忘掉。“ 就会象杂乱无章地埋着各种东西的仓库、这里连仓库主人也什么找不到 。”同样、缺乏足够事实为依据的概括,就会成为概念的空壳,不能反映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无法去理解它。只得被迫背诵空洞的定义或叙述文。“就象商店一样,它的每个柜子部贴着商品的标签,但是,柜子里却是空的”。但是,有大量事实为根据的概括,如果不能应用,也不会有什么价值,学生知道几十种鸟,井概括出鸟的特征.但不能判断一种他不知道的鸟的心脏、泌尿生殖系统的特点,这就是不会应用的例子。不去应用的后果是,学生的学习被动,心理上产生静上因素,淡漠感,最后把它忘掉。总之,事实、概括和应用是缺一不可的。它们组成了一个“知识系统的三角形”

6、复习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答:(1)加强记忆

(2)加强理解改善知识质量

(3)把知识应用于实际

7、比较生物标本和模型在生物基础知识教学中的作用。

答:(1)标本的制作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标本的制作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

(3)模型的制作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新的学习方法。

二、论述题(共15分)

你对生物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是怎样理解的?你怎样评价我国目前中学生物教育的现状?

答:生物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中学必修的基础课程大约有上百年的历史。近百年来,特别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生物科学与技术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并且,这种影响越来越大。生命科学成为公认的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头科学。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也随之而不断地改革和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生物课程采用学科中心范式,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和完整,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为

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使得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1],生物课程失去了它独特的学科价值。“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生物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强生命关怀。

三、论述题(共15分)

有人认为,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教学,教师就应该主动放弃讲授法。简述你对此有何看法?试对叙述—演示教学法的优点、不足及基本原则进行评述。

答:

所有的课全采用讲授法是不可取的,“一刀切”地运用探究教学也是我们要避免的。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有一个适用空间的局限,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能一统天下。学生对某一个话题一无所知的话,也就不可能做相应的思考,更谈不上探究了。因此,教师要寻找到探究的切入点,与不同的学习方式相整合,精心布置课堂情境,使学生能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教学中并不能说采用了哪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好,采用了哪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不好。方法只是手段,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正确的教学观念。

(一)演示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优点

1.有利于学生系统、高效地掌握知识。它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大量的而且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另外就是老师经过具有启发性的教学,包括创设情境和设计问题,使学生在不仅掌握大量系统化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另外就是讲授演示法对于教学设备的要求比较低,所以就比较经济实用。再有就是可以发展学生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和从教师语言当中获取知识的这种习惯和能力。

2.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发展层次不一样,学习水平、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应用讲授-演示教学法有利于老师调控整个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演示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容易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讲授和演示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一般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这对于优秀学生来说,显然处于“喂不饱”,而对于中下层次的学生则感到吃力。

2.学生单向的接受知识,过于强调知识结构,对于学生思维这种活动就会起到一定的限制的作用。在授课的时候,主要是老师活动为主,学生的自主性比较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应用题(共14分)

生物学新课程提倡生物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有位教师说“厨房就是实验室”。你对此有何看法?请设计一组“利用自家厨房,开展生物学探究”的实验。要求结合新的《生物课程标准》,说明设计思路和大致过程。 答:中学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很紧。多年来笔者在怎样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学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中指导学生“利用自家厨房, 做好生物学实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我觉得这位教师的说法很正确。

在厨房里, 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做很多植物学实验。如在讲有关植物种子的

内容时, 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着自己发绿豆芽、黄豆芽和麦芽等。。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可以认真地观察种子的形态、结构, 了解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有关区别。学生还可以根据教材上的实验步骤或根据教师的要求, 对种子的萌发条件进行探究性实验。豆芽、麦芽生长出来后, 可要求学生留一部分继续生长, 以便观察其根的生长情况, 并作为后来“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的实验材料。又如, 学生平时吃到的往往是切碎、煮熟的海带等, 在讲“藻类植物”时, 可以让学生亲手清洗海带, 以便认真观察认识其形态、结构等。另外, 还要求学生平时多帮家长洗、削、切各种蔬菜、瓜果等, 可以观察认识有关植物的各大器官的形态、结构, 为学好课本知识打下感性认识基础。

第13篇:生物学教学论出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科学素养:

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根本目的是 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2、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 、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3、生物学课程作为科学课程,不仅要传播科学的 事实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 探究 的过程。

4、中学生物学课程常见的设课方式有

分科课程和 综合课程。

5、在我国生物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分为 知识、技能和 态度情感三个领域。

三、单项选择

1、“使学生对生物科学有积极正确的态度,增强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生物学课程哪一方面的目标?

A 知识目标 B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C 能力目标 D 技能目标

2、《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内容不包括

A 教学大纲 B 教学组织

C 学生管理 D 课外活动

3、制定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目的要求的依据是(

A.根据普通中学培养目标的需要 B.根据中学的课程设置 C.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D.以上三点都是

4、初中阶段主要学习的生物学内容是(

A.偏重感性的、比较浅显的,侧重生命现象的基础知识 B.偏重感性的,较多涉及生命本质的基础知识

C.讲述共性的,较多涉及生命本质的基础知识 D.讲述生物共性的,侧重生命现象的基础知识

四、多项选择

1、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为:

A 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B 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 C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D实现生物课程改革的目标 E 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2、下列哪几项属于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A 树立生物学观点和科学的世界观 B 养成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 C 形成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D 具有爱国主义情怀 E 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

3、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

A 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科学情感和科学的价值观 B 熟悉自然现象几规律

C 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D 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E 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

4、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具体目标包括了以下哪些内容?

A 科学探究技能方面的目标 B 能力方面的目标

C 知识方面的目标

D 实验操作方面的目标 E 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五、简答

1、简述中学生物学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深造提供帮助。

六、作为未来的生物老师,你认为生物教学改革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第14篇: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库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一)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

(二)填空题

1、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可分为 课程和 课程。

2、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包括 和 两部分内容,其中前一部分是在初中生物课基础上,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生共同的生物科学素养;后一部分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志向,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以便为学生学习方向和择业提供帮助。

3、生物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大陆地区生物学课程改革进展中的重大事件,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 》,2003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 》。

4、生物课程标准是根据 ,具体确定并描述 在不同阶段生物学课程中应该取得的 。是用行为动词描述学习后 。

5、我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采用了统一的框架结构,这种尝试性的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依次为前言、、和实施建议。

6、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共选取了 个主题,并选择了 作为主线,贯穿在这些主题之中。

7、课程目标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 和 。(出发点、依据)

8、2000年后我国颁布的生物课程文件,将课程目标分为两个层次来表述,一是课程 ,二是课程的 。

9、生物课程标准是根据 ,具体确定并描述 在不同阶段生物学课程中应该取得的 。是用行为动词描述学习后 。

10、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 ,又是学生学习的 。

11、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体现本学科 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还要符合国家的意识形态和 。

12、新的课程理念是、、、

。 (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提倡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

13、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生物评课标准的范围主要是、、等三个方面。 (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基本素质)

14、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生物评课标准强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主要表现在、

、。 (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学习效果。)

15、教材的教学主线是由 和 组成的。(知识结构主线、教学目标主线)

(三)单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中学的一门选修课程;B、它是中学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C、它是科学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D、它是一门非技术课程性质的科学课程。

2、中学生物学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

A、面向全体中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B、面向大多数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C、面向全体初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D、面向部分高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终身学习打基础。

3、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A、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的具体方法;B、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具体学习内容;C、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一的探究和调查活动;D、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

4、下面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B、它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课程的统一的最高要求;C、它是对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学习内容统一的具体详细的规定;D、它是用一系列抽

象的名词术语来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5、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A、初中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B、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C、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D、高中必修部分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

6、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中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标准的制作背景、和制作过程;B、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它指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C、内容标准:详细描述了不同阶段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点;D、实施建议:提出了活动和探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及课时分配。

7、关于生物学课程目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学课程总目标包括了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内容;B、课程的总目标是一种宏观的、较为抽象的表述方式,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解释和具体的要求;C、课程总目标代表了课程设计者对本课程的认识、理念、期望、和要求,指明努力的方向和教师应注意到的不同方面;D、具体目标专指生物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应达到的标准。

8、关于教科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教科书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忠于教材,不能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B、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本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C、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工具;D、教科书是在学科范畴之中系统编写的教学用书。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物学课程从性质上来讲属于学科课程;B、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科学课程;C、中学生物学课程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D、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选修课程;E、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综合课。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物学课程面向全体中学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B、中学生物学课程面向初中学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初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C、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为选修课;D、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有选修和必修两部分;E、中学生物学课程应体现自然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物学课程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B、中学生物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C、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为选修课;D、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有选修和必修两部分;E、中学生物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文科课程。

4、课程标准是( ) A、《课程计划》;B、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C、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课程文件;D、《教学大纲》;E、教学的具体内容的规定。

5、生物课程标准是(

A、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建议;B、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C、每个中学生物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D、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E、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最高要求。

6、生物课程标准(

A、是根据生物学教学大纲制定的详细的课程计划;B、是根据课程计划,具体确定学生在不同阶段生物课程中的学习成果;C、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具体的学习内容;D、包括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E、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7、关于生物课程标准主要内容的说明正确的是(

A、前言:简要阐明了编写者的写作意图,为生物学课程设计定了基调;B、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它指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C、内容标准:共选取了科学探究、人与生物圈、生物的多样性等10个主题;D、内容标准都是用清晰的行为动词描述的行为目标;E、实施建议:主要建议课时的分配。

8、属于我国7~9年级生物学课程总目标的是(

A、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义;B、初步掌握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

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C、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D、掌握基因工程等生物学技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E、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参与社会各种活动的能力。

9、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关于能力方面具体目标包括(

A、思维习惯;B、实验操作技能;C、科学探究技能;D、获取信息的能力;E、思维能力

10、关于生物教科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工具;B、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书籍;C、教学内容的载体,它包括了生物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科知识、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知识的深度、呈现方式以及编写思路等;D、教师不可选择、不可变动的教学内容;E、教科书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受编写人左右。

(五)简答题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论述题

为什么中学阶段要开设生物学课程?

(一)名词解释

1、科学素养;

(二)填空题

1、自然科学包括家们在探索自然奥秘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及科学家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2、自然科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纬度构成: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科学是一套、科学要与

3、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就是假设、

(三)单项选择

1、关于自然科学有关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科学依赖于定量化的工作、精确的测量、观察与实验;科学是指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

2、自然科学主要的四个维度是(A、定量化、观察、实验、科学过程;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系列思维方式、科学是一套探究方法、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提出假设、为检验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3、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们是(A、强烈的好奇心、正确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D、实事求是的态度、大量的参考资料、定量化的分析。

4、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是在(A、20世纪60年代以前;

5、对科学素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的认识在不断变化,不同时代人们对它的解释有所不同,而同一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和专家对它的解释则是相同的;C、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必不可少的要求;或工程技术为职业;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

7、我国将生物科学素养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并将它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A、1980年;B、

8、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A、强烈的好奇心、团队合作、创造力、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章 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3、科学态度;和 两部分,前者是相对稳定的研究结果及由此构成的知识体系,后者是科学 相互作用。

D、科学工作定量化的特点将科学与数学结合在一起。 )

B、精确测量、认真观察、精确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B、20世纪70年代初期; )

D、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

年;C、2000年;D、200

1、创造力

B、自然科学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 )

B、假设、观察、实验;

C、20世纪80B、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一定要以科学

B、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方法与技

。 C、自然

C、科学是一个D、确认和表述问题、C、解释、测量、数据分析;D、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B、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科学素养D、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具有良 )

2、生物科学素养;4

)年代以后;C、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相同的要求;1990年。

能;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C、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的方法、诚实的学习品质;D、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诚实、合作、顽强的学习精神。

9、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B、科学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C、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能够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D、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

10、学生科学探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B、科学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C、科学探究就是要学生掌握科学家们探究的方法,开辟人类新的知识领域;D、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应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

11、下面的叙述中,属于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的是(

A、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B、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基于记忆;C、学生应能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D、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科学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多项选择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要把生物课作为一门自然课程来对待;B、生物教学中要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特征;C、生物教学中需要讲授、演示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科学内容,但不需要学生经历科学的过程;D、生物教学中,应开展探究性学习,逐渐取消其他学习方式;E、生物教学中应重观察实验,以学生亲自观察实验获得知识为主。

2、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靠的是科学家的努力,而不是依赖于定量化的工作、依赖于精确的测量;B、观察与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石;C、科学理论只有当它们被实验反复证实之后,科学家们才会接受;D、自然科学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得到积累;E、科学就是指科学家的科研成果。

3、科学的本质和特征包括(

A、定量化;B、定性化;C、观察与实验;D、科学过程;E、重复实验。

4、关于科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是一个知识体,这个知识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内容的更新但不会增大;B、科学和技术密不可分,它们有着相同的特点和追求;C、科学是一套研究方法;D、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E、科学对社会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的成长和发展根扎于社会之中。

5、学生应掌握的自然科学核心的基础内容包括(

A、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运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B、学生以在校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C、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D、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批判性的思维方式;E、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6、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

A、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B、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C、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D、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E、从不与他人合作,事事坚持独立的能力。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素养是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B、我国最先使用了科学素养的概念;C、生物科学素养概念的确立,使世界范围的生物课程改革走向深入;D、中学生物教师的任务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E、我国在2000年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

8、科学态度包括(

A、好奇心;B、思维力;C、诚实;D、合作;E、创造力。

9、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世界不可以全部被认知;B、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的过程,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C、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D、科学不能为一切提供全部答案;E、科学能够为一切提供全部答案。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将其作为学习科学的方法;B、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导那些“精英”在课余时间内进行探究;C、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在课外活动课中进行;D、学生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E、科学探究不是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1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B、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C、一个学生有没有生物科学素养,可以看他所学生物学知识的多少和年级的高低;D、多维的生物学素养是一个学生永远无法达到的境界和水平;E、为学过生物学知识的人其生物学素养只能为零。

(五)简答题

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简述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和科学过程的一般步骤

(六)论述题

试论科学素养与生物学教学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学习;

2、频因律;

3、近因律;

9、概念转变理论;

10、错误概念

11、建构

(二)填空题

1、在心理学领域,围绕学习过程中知识如何获得、行为如何改变的问题,形成了两大体系的学习理论,即和 的学习理论。

2、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也为后继 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范式。

3、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事物进行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4、华生认为刺激与反应联系的形成遵循

5、律意味着对一些重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6、强化可以分为 和 两种类型,的刺激。

7、斯金纳继承了华生强调的科学、客观和预测等心理学传统,采取以动物实验为依据的刺激习理论的研究取向,参照桑代克的学习原理,创立了

8、斯金纳把机体由于刺激而被动引发的反应称为

9、斯金纳提出了 教学的概念,并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并从教学运动,此运动给教学方法带来了很大影响。

10、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直觉思维的本质是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

11、讲解式教学是由教师将教材详细规划,使之成为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然后条理分明地向学生讲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讲解式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提供

12、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发生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学生表现出一种在新学内容和自己已有知识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倾向,二是有的知识结构实质性联系起来。

13、皮亚杰学说是当代 理论的重要来源。皮亚杰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42

14、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

15、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

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

5、练习律;

6、效果律;

7、操作性反应;

8、应激性反应;

是学习理论的一大超越,

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而 理论则把

律和 律。

律则提示我们如何合理地安排前者可以理解为机体希望增加的刺激,后者则是机体力图避开-反应-联结学 学说和 理论。

,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称为 。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积极倡导

和 性的,所以教师在

和呈现 。

的倾向,即表现出一种 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 的过程,学习者不是

、一种假设。检验科学知识的

4、准备律;首次用实验而不是思辨的方法来研究学习问题,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

标准是看它在 中是否可行、是否起作用。

16、建构主义教学强调,要靠__________建构接受知识,以 的经验、信念为景背去分析知识的 。

17、概念转变理论就是试图理解和解释那些 是如何转变为 的理论。概念转变被认为是科学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也是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

18、概念转变需要满足对 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四个条件。

(三)单项选择

1、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对教育影响最大的三大理论是(

A、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B、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C、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D、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2、根据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得到的启示(

A、新的学习与原有的学习没有太大的联系;B、将概念和图表等联结起来有利于概念的学习、教具的使用有利于教学;C、频因律提示我们要注意重点和难点的合理安排;D、近因律则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

3.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视学习为( )

A、反应后及时强化的结果;B、形成联结; C、剌激替代的过程;D、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

4、桑代克在1913年所做的一个经典行为主义的实验中,用的实验动物是( ) A、狗; B、猫;C、白鼠;D、鸽子

5、桑代克提出的一系列的学习律包括(

A、准备律、近因律、效果律;B、频因律、准备律、效果律;C、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D、近因律、频因律、练习律。

6、桑代克的试误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A、按照准备律,预先告知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心理准备,或者创设让学生感到满意轻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B、按照效果律,惩罚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惩罚比奖赏的效果更有力;C、频因律提示我们要注意重点和难点的合理安排;D、近因律则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

7、下面与斯金纳无关的叙述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B、量力化教学原则和直观教学;C、程序教学;D、小步调教学原则和强化学习。

8、没有反馈的练习是没有效果的,教学中要注意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及心理准备等,是行为学习理论中的哪一种类型对教学的启示(

A.联结主义理论; 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D.意义学习理论;

9、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最为重视的有(

A、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B、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C、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D、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

10、关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描述正确的是(

A、强调学习过程;B、强调外在动机;C、强调信息的储存;D、强调教师指示性的的语言信息。

11、按照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B、学习的目的不是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C、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D、学生的学习,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之间的竞争。

12、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接受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对学生而言,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是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结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B、在发现法学习中,学习的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而是在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因此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C、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D、发现学习不是机械学习。

13、强调学习过程、直觉思维、内在动机、信息提取是哪一种学习理论的学习特征( ) A、发现学习论;B.意义学习论;C.联结主义理论;D.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14、讲解式教学是(

A、渐进分化和整和协调的教学方法;B、是学生机械接受性学习;C、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D、由教师将教材详细规划,使之成为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然后条理分明地向学生讲解。

15、讲解式教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

A、渐进分化、整合协调;B、提供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新材料;C、提供先行组织者、整合协调;D、呈现学习新材料、整合协调。

16、先行组织者是指(

A、教师;B、学生;C、和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引导性材料;D、学习材料。

17、讲解式教学要遵守的原则是(

A、渐进分化、整合协调;B、提供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新材料;C、提供先行组织者、整合协调;D、呈现学习新材料、整合协调

18、讲解式教学是哪一种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

A.经典条件作用理论;B.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C.意义学习论 D.发现学习论。

19、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共同点:以客观主义认识论为基础,认为世界是现实的、外在于学习者的;B、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对知识的本质、组成、来源、发展及应用不具有共同的假定;C、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都试图分析、分解并且简化学习,同时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D、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着冲突,但也有共同之处。

20、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A、科学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B、科学教育对培养人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起着关键作用;C、科学教育改革是本次教育改革的焦点;D、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着眼于培养科学精英。

21、建构主义的理论来源主要来自于(

A、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B、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思想、皮亚杰学说;C、布鲁纳经验性学习、皮亚杰学说、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D、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皮亚杰学说。

22、建构主义认为(

A、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检验科学知识的标准是看它在实践中是否可行,是否起作用;B、科学知识是对客观实在的精确反映,是经过严格的科学方法获得的;C、学习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结果,学习者是被动的吸收者;D、学习者在教学前对所要学习的材料一无所知。

2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的突出特点是(

A、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B、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C、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独立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D、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自己为中心,注重独立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

24、建构主义的教学强调(

A、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B、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教师是知识的提供者、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C、从教师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D、从教师者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独立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25、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四个条件是(

A、对新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B、对新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C、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D、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26、学生和教师的观念要明确地成为课堂话语的一部分是(

A.建构主义知识观; B.建构主义教学观; C.建构主义学习观 D.为转变概念而教的指导原则之一;

(四)多项选择

1、对教育影响最大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

A、巴甫洛夫-华生的强化理论;B、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C、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D、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E、桑代克的强化理论。

2、华生认为刺激与反应联系的形成遵循(

A、效果律;B、练习律;C、近因律;D、准备律;E、频因律。

3、按照华生的观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要学习某种动作,就要经过多次联系,形成连续动作的习惯;B、在反应频繁发生时,最近的反应总是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C、学习者的年龄、练习时间的分配、过度学习等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影响;D、过度学习会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E、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过度学习和集中学习。

4、桑代克总结的学习规律有(

A、效果律;B、练习律;C、近因律;D、准备律;E、频因律。

5、按照桑代克的观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学习方式与动物完全相同,其基本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B、刺激与反应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与练习次数有关;C、学习者对某种刺激的反应与其准备状态有关;D、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强弱与反应后获得的奖惩有关;E、不知道结果的练习,更有助于学习。

6、斯金纳创立了(

A、经典条件作用理论;B、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C、强化理论;D、试误理论;E、发现学习理论。

7、斯金纳认为(

A、机体一定需要接受明显刺激才能形成反应;B、机体不一定需要接受明显刺激才能形成反应;C、机体产生的反应可分为:应激性反应和操作性反应;D、操作性反应可以用来解释基于操作行为的学习,如写字;E、增加正强化或减少负强化都能促进机体行为反应的频率增加。

8、与斯金纳有关的内容是(

A、强化教学原则;B、概念图教学策略;C、程序教学运动;D、及时反馈原则;E、直观教学原则。

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坚持用理论推理的方法对学习行为进行研究;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坚持用实验的方法对学习行为进行研究;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的内因,重视人的外在行为反应;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人和动物的学习等同起来,忽视了人的学习的社会性和主观能动性;E、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作是由“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D、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E、发现学习和意义学习都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1、发现学习强调(

A、学习过程;B、直觉思维;C、内在动机;D、信息提取;E、信息储存。

12、按照布鲁纳的观点,下面的描述错误的是(

A、要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主动发现获得知识,教师必须先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解释的非常清楚;B、教师从事知识教学,要配合学生的经验将教材进行适当组织;C、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要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认知表征方式;D、教材难度安排不需考虑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E、教师从事知识教学,不需配合学生的经验。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学习就是意义学习;B、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不一定是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E、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可能是机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义的。

14、下面内容与奥苏伯尔相关的有(

A、渐进分化;B、整合协调;C、讲解式教学;D、先行组织者;E、实验式教学。

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建构主义理论是一个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是建筑学上的专用术语;C、建构主义理论是一个全新的思想;D、建构主义理论就是皮亚杰学说;E、建构主义理论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16、属于建构主义观点的描述有(

A、科学知识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B、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C、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过程;D、学习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教师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E、学习者的建构过程,主要是同化和顺应。

17、建构主义强调(

A、学习者的经验;B、以学习者为中心;C、学习情境;D、互动的学习方式;E、教师的作用。

18、概念转变理论(

A、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的经验研究之上;B、建立在认知科学关于儿童错误概念的经验研究之上;C、试图理解和解释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D、试图解释和理解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现有概念的;E、试图解释和理解错误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现有概念的。

19、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对错误概念的不满;B、对现有概念的不满;C、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D、现有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E、错误概念的不合理性、不可理解性。

(五)简答题

1、根据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发现学习主要有哪些特征?

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有哪些突出特点?

4、建构主义教学观主要强调哪些方面?

5、建构主义理论给生物教育改革带来了哪些启示?

6、概念转变的条件是什么?

(六)论述题

1、试论建构主义理论与生物学教学。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的概念转变?

第四章 教学基本技能

(一)名词解释

1、导入技能;

2、教学语言;

3、提问技能;

4、变化技能;

5、强化技能;

6、语言强化;

7、标志强化;

8、动作强化;

9、活动强化;

10、演示技能;

11、结束技能;

12、组织技能;

13、板书;

14、

(二)填空题

1、在课堂口语中,对词汇的要求是:规范、、。

2、变化技能是把学生的 注意过渡到 注意的有效方式。

3、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4、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和 的变化。

5、写在黑板正中的板书称 ,写在黑板两侧的板书称 。

6、板书的类型有:提纲式、、图示式、、计算式等。

7、板书的类型有:、、图示式、综合式、计算式等。

8、结束技能的类型有:、、集中小结、领悟主题、巩固练习等。

9、结束技能的类型有:系统归纳、比较异同、领悟主题、、等。

10、课堂讨论的方式主要有:全班讨论、讨论、专题讨论和 讨论。

11、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提问、讲解、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方面的技能。

12、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导入、教学语言、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方面的技能。

13、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导入、教学语言、提问、讲解、变化、强化、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方面的技能。

(三)单项选择

1、与课堂教学导入的主要目的无关的是(

A、获得反馈信息;B、引起学习动机;C、明确学习目的;D、激发学习兴趣。

2、不属于课堂教学导入应用原则的一条为(

A、示范性和鲜明性;B、目的性和针对性;C、趣味性和艺术性;D、关联性和启发性。

3、以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联糸的支点来导入新课的方法是( ) A.经验导入; B.事例导入; C.旧知识导入; D.直接导入;

4、教学基本语言技能不包括的要素是(

A、语音和吐字;B、音色和音域;C、语调和节奏;D、词汇和语法。

5、一个人的能力与哪个因素无关( ) A、知识;B、体力;C、智力;D、财产。

6、从教师工作的职责和特点出发,运用教学语言不需遵循的原则是(

A、科学性和学科性;B、针对性和生动性;C、多样性和强化性;D、简明性和启发性。

7、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错误的表述是(

A、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B、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前提;C、知识可以转化为能力;D、能力的形成比知识的获得要快。

7、课堂提问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A、检查学习,巩固知识;B、激起动机,建立联系;C、传授知识,形成志趣;D、明确目的,形成概念。

8、与课堂提问的要点不符的是(

A、清晰与连贯;B、停顿与语速;C、提示与评价;

9、讲解法的优点在于(

A、学生有直接的感性认识;B、信息传输的密度比较高;

10、下列各项中与讲解法的基本要求无关的是A、科学正确,切合学生实际;B、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11、不属于变化技能的类型为(

A、教学媒体的变化;B、教学环境的变化;C

12、应用变化技能的原则并不强调(

A、针对学生的特点;B、引起学生的注意;C

1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小组讨论,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这种变化技能是(A.师生互动变化; B.教学媒体变化; C.

14、强化技能的类型有(

A、氛围强化;B、服饰强化;C、环境强化;

15、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全班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拍手鼓掌进行鼓励.这种教学技能是(A.变化技能;B.课堂组织技能; C.强化技能;

16、演示技能的十项要点不包括(

A、能动能静;B、现象明显;C、示范准确;

17、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板书中运用了不同色彩的对比,这样的教学技能是(A、变化技能;B、讲解技能; C、演示技能;

18、结合实验操作和变化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和回答。这是运用了演示教学技能的(A、分析法;B、展示法; C、质疑法; D、归纳法;

19、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身体的移动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和信息传递,哪种类型(

.„

A.师生互动; B.教学媒体变化; „20、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全班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拍手鼓掌进行鼓励.这种教学技能是(„ A.变化技能; B.课堂组织技能; C „ „

„„

(四)多项选择

1、课堂教学导入的应用原则为(

„„A、示范性和鲜明性;B、目的性和针对性;C、趣味性和艺术性;„

2、教学基本语言技能包括以下诸要素(

„„A、语音和吐字;B、音色和音域;C、语调和节奏;„

3、从教师工作的职责和特点出发,运用教学语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装A、科学性和学科性;B、教育性和针对性;C、针对性和生动性;„

4、课堂提问起着以下作用(

„„A、渗透思想教育;B、检查学习情况;C、促进思维发展;„

5、课堂提问的要点在于(

„ D、阐明与补充。 C、学生处于主动地位;D、有利于记忆。 C、与其它教学形式相配合;D、善于组织和示范。D、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D、与其他技能的联接。

D.信息传输通道变化。

) D.教学语言技能;

) .强化技能。

这是运用了教学技能中变化技能的 D.信息传输通道变化。

) D.教学语言技能; D、关联性和启发性;E、教育性和强化性。D、词汇和语法;E、音量和语速。

D、多样性和强化性;E、简明性和启发性。D、巩固所学知识;E、运用所学知识。 „„„„„订„„„„„„„„„ „„„„„„装„„„„„„„„„„„„ „„„.

、教态的变化;、注意反馈和调节;教态变化;D、动作强化。D、便于观察。 DC.教态变化;.强化技能;

A、提示与评价;B、阐明与补充;C、停顿与语速;D、清晰与连贯;E、指派与分配

6、讲解技能的类型可分为(

A、问题中心式;B、描述式;C、解释式;D、原理中心式;E、倡导式。

7、讲解技能的要点在于(

A、注意语言技能的运用;B、注意变化技能的运用;C、注意演示技能的运用;D、注意板书技能的运用;E、注意强化技能的运用。

8、变化技能的目的在于(

A、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B、创造引起学习动机的条件;C、丰富学习环境;D、利用多种传输通道传递信息;E、把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

9、在变化技能中,教态的变化包括(

A、思路的变化;B、身体的移动;C、声音的变化;D、目光接触;E、面部表情的变化。

10、变化技能的应用原则为(

A、提倡有意识的变化;B、变化要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C、变化技能的应用要有分寸;D、变化技能与其他技能之间的联接要自然;E、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变化技能。

1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强化技能的类型有(

A、演示强化;B、语言强化;C、动作强化;D、活动强化;E、标志强化。

12、强化技能的应用原则为(

A、强化要有目的性;B、强化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C、强化的方式要单一;D、强化的手段要多样;E、使用强化技能要恰当、可靠。

13、运用演示技能的要点是(

A、安全第一;B、操作迅速;C、示范准确;D、现象明显;E、便于观察。

14、板书设计的目的是(

A、提示重点;B、展现教学内容结构;C、启发学生思考;D、强化记忆;E、检查学习效果。

15、结束技能的类型有(

A、巩固联系;B、领悟主题;C、集中小结;D、比较异同;E、系统归纳。

16、课堂结束技能的应用原则是(

A、要有利于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B、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C、要适当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D、要有利于学生回忆、检索、运用;E、注重深化重要的事实、概念和规律。

17、应用课堂组织技能的目的是(

A、组织维持学生的注意;B、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C、加强学生的进取心;D、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E、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18、课堂管理性组织包括(

A、指导性组织管理;B、个别学生问题的管理;C、诱导性组织管理;D、课堂秩序的管理;E、启发性组织管理。

(五)简答题

1、简述课堂导入技能的主要目的。

2、简述构成教学语言的诸要素。

3、简述运用教学语言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4、简述使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的方法。

5、简述提问技能的要点。

6、简述教态变化的诸方面。

7、简述强化技能的类型。

8、简述运用演示技能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9、简述运用板书技能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10、简述结束技能的类型。

11、简述课堂组织的主要目的。

12、指出教师专业十方面的专业技能。

第五章 教学策略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策略;

2、概念图;

3、合作学习;

4、科学探究;

5、教学模块。

(二)填空题

1、在概念图中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 和连接线上的 表示。

2、概念图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三种工具: 的工具、的工具和评价的工具。

3、学生在学习中的互动有三种基本的模式:一是竞争,二是 ,三是 。

4、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和表达交流

5、科学探究通常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6、可以根据活动情况把探究教学的形式分为: 探究、推理式探究和 探究。

7、探究教学的原则是让学生 概念,而不是把概念 学生。

8、观察是指利用、、味、嗅、触五种感觉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9、观察是指利用视、听、味、、五种感觉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10、科学不仅是 ,也是过程、

11、科学不仅是知识,也是、方法、

(三)单项选择

1、概念图的特征表现在(

A、概念图不包含交叉连接;B、概念图不包含具体事例;

2、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中不包括( )A、教师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帮助者;B

3、在合作学习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学生之间积极主动互相依赖;B、不需要每个成员都负责任;

4.在探究教学的形式中推理式探究主要适用于(A、体现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的教学内容 D

5、在发现式探究教学中(

A、教师用准备的教具进行演示;B、教师注意告诉学生怎样操作或观察什么;D、教师让学生单独进行探究发现。

6、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该(

A、要求学生及时表达;B、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7、以下体现STS教育特点的词汇中,不正确的是(A、概念领域;B、创造力;C、过程技能;

(四)多项选择

1、概念图的特征表现在(

A、概念图包含具体事例;B、概念图讲求递进关系;E、概念图表达的是学习者个人对特定事物的理解。

2、概念图在教学中有多种用途(

A、可以作为竞赛的工具;B、可以作为学的工具;

3、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包括(

A、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B、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D、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帮助者;

4、积极主动相互依赖是合作学习的良好方法,这种依赖表现在(A、同伴之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B、学习资源应该共享;E、小组成员只有互助才能互利。

5、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都负起责来是成功的关键,应采取以下措施(A、小组人数越多成员的责任感越强;B、态度、创造力、应用等的综合体。 、创造力、应用等的综合体。 C、概念图是按递进的形式表现的;D、概念图表达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C、学生要克服依赖别人的心理;D、)

C、十分需要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D、学 )

B、可用实验操作进行导学的教学内容 C、概念较抽象,没有小 C、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是开

C 要求学生进行眼、手、脑并用;D、学生必须独 ) D、模拟描述。 C、概念图包含交叉连接;D、概念图是按分层的形式表

C、可以作为教的工具;D、可以作为选拔的工具;E、可C、学生有责任帮助小组中其他成员学E、小组中成员的竞争显得突出。

C、组内竞争,组间合作;D、大家为一人,一人为 )

C、要求成员互教互学;D、要求成员向小组

12 的是学习者个人对特定事物的理解。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生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型教具可以让学生操作的教学内容、通过概念图进行组织和表征的教学内容放性问题;立地完成观察过程。现的;以作为评价的工具。会;大家;、不必考虑成员的能力;

或全班汇报工作;E、指派一名成员做检查督促者。

6、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A、设计教学活动;B、预计教学可能发生的困难;C、帮助学生分组;D、观察学习活动的进行;E、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7、探究教学的目标主要有(

A、保持学生的好奇心;B、使学生自己努力解决问题;C、形成积极的对待科学的态度;D、让学生参与高水平的科技活动; E、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

8、根据活动情况可将探究活动分为(

A、创新式探究;B、自主式探究;C、发现式探究;D、实验式探究;E、推理性探究。

9、美国基础科学课程计划认为,科学过程技能包括(

A、观察和分类;B、测量和推论;C、预测和交流;D、假设和解释;E、实验和控制。

10、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常用的交流工具和技巧主要有( ) A、图表;B、方程式;C、语言文字;D、符号;E、模型。

(五)简答题

1、简述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

2、简述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3、简述科学探究的六大环节

(六)论述题

1、你认为生物教学改革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2、探究性教学的难点在哪里?

第六章 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一)名词解释

1、直观教学;

2、生物标本;

3、生物模型。

(二)填空题

1、直观即感性认识,是具体、直接、生动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

2、实物,是生物活体,具有、、生命性的特点。

3、直观教学是发展学生 能力、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的过程。

4、生物教具中的替代物指的是无须 的、的物体。

5、教具的组合方式有 和 两种。

6、每种直观教具都有自身的 和 ,不存在一种优于其他教具的教具。

7、简易生物教具是自己动手制作的、的教具。

(三)单项选择

1、以下哪一项不是直观教学的优势表现在(

A、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B、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C有助于学生形成抽象思维。

2、合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的根据是(

A、教学内容和教具价格;B、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C、教学时数和学生年龄特点;价格。

3、简易教具应具备的特点不包括(

A、时效性强;B、设计新颖;C、推广快捷;D、材料易取。

(四)多项选择

1、直观教学的优势表现在(

A、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B、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C、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于学生形成抽象思维;E、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2、实物是生物活体,它的特点在于(

A、真实具体;B、不受生态保护的限制;C、容易控制;D、能反映生物的一些可见形态和功能;性。

3、生物标本的特点是(

A、不易失去真实色泽;B、常带有非真实性的特征;C、不易控制;D、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和表象。

D、D、教学时数和教具D、有助E、有生命E、真实反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映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

4、生物模型的特点是(

A、是进行实验的首选材料;B、立体感强;C、可以拆卸重组;D、细微之处演示效果好;E、可以作为全真替代物。

5、生物挂图的特点是(

A、可将生物复杂结构简约化;B、可将抽象过程形象化;C、可呈现生物内外部联系;D、能准确规范地表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E、容易表现立体的、活动的事物。

6、直观教具在课堂上往往用于(

A、揭示复杂机理;B、突破教学难点;C、引导学生提出问题;D、设置悬念;E、巩固知识。

7、在生物教学中,使用教具时应注意(

A、学生是否注意到教具;B、检查演示的环境条件;C、出示教具的程序;D、出示教具的时机;E、教具的完好程度。

(五)简答题

简述直观教学的优势。

第七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

(一)名词解释

1、现代教育技术;

2、计算机辅助教学;

3、多媒体;

4、互联网;

5、电子邮件。

(二)简答题

1、在生物学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有什么好处?

2、MPC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优势主要有哪些?

3、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资源主要有哪些?

4、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哪些?

第八章 中学生物学实验

(一)名词解释

1、形态学实验;

2、解剖学实验;

3、生理学实验;

4、分类学实验;

5、验证性实验;模仿式实验。

(二)填空题

1、从学科特点上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 学实验、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

2、从学科特点上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学实验和

3、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应包括 目标、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部分。

4、生物实验中的情感目标由低到高可分为、接受、、满意等层次。

5、实验课教学一般是由组织教学、指导性谈话、、教师现场指导、

6、演示实验的主要操作者是 , 只是观察。

(三)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能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生物学科应培养的特殊能力;B、是学习生物学和从事生物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完善;D、只能在实验中得到培养。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实验操作技能目标(

A、学会观察,实验后进行记录、绘图、测算、统计、分析;B、能把所学知识归纳、综合,提出自己的见解;C、会使用常规生物实验仪器、器具进行实验;D、会采集、制作生物标本。

3、教师控制下的探究性实验,学生在实验前(

A、知道实验课题、过程和结论;B、不知道实验过程和结论;C、知道实验课题、结论而不知道过程;道实验课题、过程而不知道结论。

4、在学生独立实验的主要环节中,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组织教学;B、指导性谈话;C、演示实验;D、学生操作。

5、下列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的?(

A、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B、演示技能是学生小组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技能是学生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D、演示技能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

6、探究性实验;

7、学实验。

、在初中阶段已相当D、知C、演示

等环节构成。C

6、下列与演示实验基本要求无关的叙述是(

A、讲清演示实验的步骤和方法;B、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C、指导学生正确操作;D、方法要科学、操作要规范。

7、下列不属于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的是(

A、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B、唤起学生学习动机;C、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D、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多项选择

1、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有(

A、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B、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C、提高多种能力;D、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E、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从学科特点看,生物学实验一般分为(

A、形态学实验;B、探究性实验; ;C、解剖学实验;D、分类学实验;E、生理学实验。

3、生物实验课前应做的准备有(

A、最好选取活的、新鲜的材料;B、检查实验设备用具;预试。

4、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是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A、组织教学;B、指导性谈话;C、学生实验操作;

5、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A、从生活中提出探究课题;B、使学生明确目的方法和步骤;用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6、模仿式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A、教师对每一步骤提出要求;B、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操作;动地做实验;E、要求学生熟练、快速地操作。

(五)简答题

1、简述确定解决实验教学难点的方法。

2、简述实验教学重点确定的方法。

(六)论述题

在你校,生物实验课的开设还存在哪些困难或不足?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学习环境

3、教案。

(二)填空题

1、教学是一种复杂而又细致的创造性工作,目标指向性、师活动的重要特征。

2、由于组成教学活动的诸因素是在不断

3、教学成功的基础建立在教师备课工作的规范化、

4、当代教育设计理论家罗伯特·“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任务不仅蕴涵着学生要学习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方面的变化。

6、教学主线由____________ 的主线和

7、分析教材是一个反复研究、逐步深入领会教材精神实质的过程,要注意走出“按照课程标准和学生的 灵活地处理教材。

8、检测的目的不只是给学生评等级,还包括确定学生的为教学补救提供

9、生物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______________。

10、教案只能反应出对实际教学的___________ 堂实际发生的教学事件灵活调整使用。

(三)单项选择

C、配制出药品;D、预设多种实验方法; )

D、教师现场指导;E、实验小结。 )

C、学生探究得出结论; )

C、教师加强检查和讲评;

生物学教师的备课

_______________性和 着的,所以教学活动是一个________化、________化之上。·加涅大力倡导教学设计的一个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包括学生在

的主线共同组成。

_________ ,以便查明教学的薄弱环节和疏漏之处,教学时间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此在应用中不能_________15

E、进行 D、引导概括规律;E、D、学生主性是生物教系统。

基本的

,既动的过程中发生的”的误区, ,也是重要的第九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M最学习活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教案的程式不变,要根据课

1、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是(

A、有针对性、有鲜明性;B、有随意性、有趣味性;C、有组织性、有计划性;D、有过程性、有完整性。

2、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的备课理念(

A、以学生为中心;B、以书本为中心;C、以课堂为中心;D、以教师为中心。

3、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包括哪方面?(

A、经济的需要;B、情感的需要;C、应用的需要;D、求知的需要。

4、天资过人,不服输,有争先的强烈心理愿望,强烈的自尊心导致心理脆弱,对学习成绩的看重往往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属于下列哪种学习类型(

A、合作型;B、介入型;C、竞争型;D、逃避型。

5、对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对某一单科有偏好,常不满足于常规教学内容,不屑于教师提出的简单问题,有钻研劲头,有较强的创造潜力,学习成绩有波动的学生属于下列哪种学习类型(

A、合作型;B、介入型;C、竞争型;D、逃避型。

6、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代谢、矿质代谢,是植物新陈代谢的几个要素,对它们的分析为( ) A、因果分析;B、要素分析;C、层次分析;D、网络分析。

7、水分代谢—植物水分代谢—植物吸水—渗透吸水,显示了知识的哪个方面的分析( ) A、因果分析;B、要素分析;C、层次分析;D、网络分析。

8、不属于家庭学习资源的是(

A、实验室与图书馆;B、家禽与家畜;C、家长与亲戚;D、花园与宠物。

9、不属于社区学习资源的是(

A、报刊与杂志;B、田间与山丘;C、动物园与植物园;D、良种站与养殖场。

10、态度和交往目标一般采用下列哪项评估手段(

A、选择题;B、填空题;C、问答题;D、观察学生的行为。

11、教师解释探究的程序并阐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概念属于探究训练程序的哪一阶段( )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

12、准备道具,布置舞台是角色扮演程序的第几阶段( )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

13、生物学教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和( ) A、导言;B、教学进程;C、教学板书;D、教学设计。

14、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 ) A、描述;B、识别;C、列出;D、关注。

15、下列哪项不属于技能性目标动词( ) A、体验;B、模仿;C、运用;D、使用。

16、下列哪项不属于情感性目标动词( ) A、参加;B、阐明;C、交流;D、认同。

17、“用所给的材料探究„„”属于表述教学目标时的哪个要素( ) 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

(四)多项选择

1、下列哪几项为备课的意义(

A、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B、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C、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成功;D、教学目标的指向;E.教学经验的借鉴。

2、下列哪几项属于备课的依据(

A、教学的预见性;B、教学的计划性;C、教学对象的需要;D、教材内容的规定;E.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3、备课的内容和程序通常包括下列哪几个方面(

A、备学生;B、备任务;C、备目标;D、备检测;E、备过程。

4、下列哪项属于学习任务的知识领域(

A、内化成个性品质;B、记忆信息,理解概念;C、运用规则与原理;D、掌握策略与方法;E、模仿动作与整合动作。

5、下列哪项属于学习任务的态度领域(

A、记忆信息,理解概念;B、有意接受与主动反应;C、内化个性品质;D、提倡团队精神;E、模仿动作与

整合动作。

6、教学难点是根据学生对知识心理理解的便利与否以及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确定的,确定难点应从下列哪几个方面考虑(

A、知识的深度;B、教学的重点;C、学生的接受能力;D、学生的活动能力;E、关键性知识。

7、下列哪项属于课程资源的有形物质资源(

A、教具;B、家长的态度;C、学生已有的经验;D、仪器设备;E、教材。

8、下列哪项属于课程资源的无形人文资源(

A、教材;B、学生已有的经验;C、家长的态度;D、仪器设备;E、科技馆。

9、常见的教案形式有下列哪几种(

A、文字式;B、表格式;C、程序式;D、图文式;E、综合式。

10、下列哪几项是教学目标包括的主要要素(

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行为客体;

(五)简答题

1、简述备课的依据。

2、学生的学习需要大体有哪几个方面?

3、简述备学生大体包括的内容。

4、简述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教材,具体要做的几个方面。

5、分析教材联系实际的因素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6、生物教师在备目标时的几点要求是什么?

7、对教学时间的设计主要考虑哪几方面?

(六)论述题

谈谈你是如何利用课程资源的168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1、实作评价;

2、诊断性评价;

3、形成性评价;

(二)填空题

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可分为

评价和

(三)多项选择题

1、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

A、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B、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度;D、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E、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2、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A、常模参照评价;B、配置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

3、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A、常模参照评价;B、实作评价;C、纸笔测验;

4、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

A、依据教学目标;B、兼顾多重目标;C、采用多元方法;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评价的目的。

2、简述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3、根据实施评价时所使用的工具和形式列举出教学评价的种类。

4、根据和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列举出教学评价的种类。

第十一章 生物学校外活动与教学中的安全

(一)名词解释

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二)填空题

1、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课程资源,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里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创新的多样化的

E、表现程度。

、效标参照评价;

5、常模参照评价。

评价两种。 C、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

D、形成性评价;E、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E、效标参照评价。 D、重视反应过程;E、善用评价结果

______________”问题为核心,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__________学习方式。

生物教育评价4D17

2、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总目标包括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3、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除了具有教育功能和教学功能以外,还具有本身完善个性、和 的功能。

4、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的程序大致分为、活动启动阶段、和活动结束阶段。

5、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应使学生开拓选题思路,明确选题原则,了解 ,学会 。

6、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基于提高学生“发展性学力”的理念,力图在保证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 ”,因此,其评价是一种___________。

7、实验室要安装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电源插座。

8、实验室中应备有___________ ,并放置在 。其内应随时备有常用的应急药品和器材。

9、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化学药品中,有些药品或试剂具有某种程度的危害,这些有危害性的药品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燃药品等几大类。

10、生物实验中凡使用会与学生口腔或体液接触的器具都应是_____________实验材料。

11、野外活动中最突出的风险有:、摔伤、迷路、溺水以及

(三)单项选择

1、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育功能(A、爱国主义情感的加强;B、社会责任感;C、课业的巩固;

2、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功能(A、社会责任感;B、课业的巩固;C、纪律观念;

3、选定活动主题、明确具体任务、设计活动方案、开题通过评审是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程序的哪个阶段(

A、活动准备阶段;B、活动启动阶段;C、活动实施阶段;

4、下列哪项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选题是从指向上考虑的(A、前瞻性课题;B、实践性课题;C、思辩性课题;

5、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有形成果(A、创新意识;B、探索勇气;C、交往能力;D

6、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具有较鲜明的特性,指的是(A、过程性;B、针对性;C、鲜明性;D、趣味性。

(四)多项选择

1、下列哪几项属于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征(A、学习资源的开放性;B、活动类型的多样性;法的灵活性。

2、下列哪几项属于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本身优越的功能(A、教育功能;B、教学功能;C、完善个性;D

3、下列哪几项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选题是从课题性质方面考虑的(A、综合性课题;B、实践性课题;C、单科性课题;

4、下列哪几项属于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无形成果(A、产品;B、交往能力;C、社会责任感;D、结题文章;

5、生物野外活动中最突出的风险有下列哪几个方面(A、野生动物咬伤;B、摔伤及溺水;C、迷路;

6、生物学实验常用的化学药品中有危害性的药品包括下列哪几大类(A、传染性;B、有毒;C、有腐蚀性;D.易燃药品;

7、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所具有的鲜明特点是(A、过程性;B、全面性;C、动态性;D、诊断性;

8、下列哪几项为预防化学药品危害的措施( A、保持实验室中良好的通风;B、药品的容器使用后要盖好;E、不得在实验室饮食。

_____________ )

D、集体观念。 )

D、劳动观念。

D、活动结束阶段。 ) D、综合性课题。 )

C、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

E、提高科学素养。D、实现性课题; )

E、制作品。 )

D、交通安全;E、触电。E.触电。

E、甄别性。

C、避免直接接触化学药品;18

的产品,否则应使用取自 。

D、活动时空的自由性;E、活动方

、前瞻性课题。

) D、做好灭菌处理;、结题文章。、服务社会;E)

9、在生物学实验中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原因有(

A、化学药品;B、解剖器;C、花粉;D、孢子;E、电器设备。

(五)简答题

1、简述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准备阶段教师的工作。

2、简述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选题应注意的原则。

(六)论述题

请至少提供5项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选题范围并举例说明。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教育科学研究;

2、教学理论;

3、学习理论;

4、课程理论;

5、信息论;

6、教育调查法;

7、测验法;

8、教育实验法;

9、对照实验;

10、析因实验;

11、定性实验;

12、定量实验;

13、预测性实验。

(二)填空题

1、教育科研意识就是教师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 和 。

2、生命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其重要特征是_______、__ ____、自组织性。

3、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独特性还表现在,不能脱离 而孤立地、单纯 地去研究生命的活动反应,这不可能寻找到生命现象的_______________。

4、信息输入、信息加工、、等主要步骤构成有秩序的信息流程。246

5、根据____________的观点,把教育科学研究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和部分,结构和功能,系统和要素的角度来研究它的形成、实施和发展,有人称之____________。

6、教育活动有其强烈的 ,而结果却有________________。

7、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使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 ,产生良好的___________。

8、________是教学科研的理想实验室,_________是教学科研对象,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是教学科研的课题,对教育实践有着深切感受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研究机会。

9、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主要障碍表现在 的障碍、的障碍和经典意识的障碍。

10、生物教育科学研究常见的两种具体方法是 和 。

11、教育调查法一般由研究者通过、、座谈等方式向被研究对象或当事人了解情况。

12、访问是调查者和被调查者 的、的谈话。

13、教育实验法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 性和 性。

14、一个假设起码有两种基本变量: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15、在教育实验工作进行的时候,可能给予施加影响的非实验因子很多,这些因子可归为两类:一是____________因子,二是__________因子。

16、教育科学研究的进程是一种有一定规律的、的、的行动路线。

17、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类型有:、和学术论文。

18、当代生物学教师的角色正在由知识的 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 者。

19、当代生物学教师的角色正在由课程开发的 者转变为教学行动的 者。 20、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要求教师学会、学会、学会反思。

21、知识的存在形式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_______,二是________。

22、生物教师的反思能力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

A 教育的价值是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B.教育的价值是促进人的潜能充分自由地发展;C.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的发展的统一;D.教育的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

2、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探求新知、共同认识成果的全面活动过程,属于下列哪类教育观念(

A、新的教育价值观;B、新的教育过程观;C、新的教师观;D、新的学生观。

3、由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所体现的功能,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要素相互作用中的整体功能,整体功能大于各孤立要素的总和,属于下列的哪项原则(

A、整体性原则;B、动态性原则;C、相关性原则;D、有序性原则。

4、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可以把教学过程分为(

A、信息交流、信息加工、信息贮存、信息输出四阶段;B、信息反馈、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输出四阶段;C、信息输入、信息反馈、信息贮存、信息处理四阶段;D、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反馈四阶段。

5、控制论把研究对象控制信号执行过程的情报回援,称之为( ) A、被控系统;B、控制机构;C、控制信息输入;D、控制信息输出。

6、控制论把对研究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称之为(

A、被控系统;B、控制机构;C、控制信息输入;D、控制信息输出。

7、生物教师在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中创造性地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属于下列哪项定位( ) A、研究的立足点;B、研究的着眼点;C、研究的方式;D、研究的出发点。

8、下列哪项是教师在教学研究中自主意识、进攻品质、科学态度的表现( ) A、从众思维;B、因果思维;C、二值思维;D、批判性思维。

9、由研究者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方式,向熟悉被研究对象的第三者或当事人了解情况,或者通过测试,收集书面材料来了解情况的方法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经验总结法。

10、教育研究方法中的调查法一般是由调查者通过下列手段收集资料,但可以不包括( ) A、座谈;B、问卷;C、访问;D、观察。

11、问卷法的优点是(

A、信度和效度高;B、适于作深度追问;C、省力、省时、省钱;D、不便于进行统计分析。

12、问卷回收率低于多少时,其可信度降低( ) A、50% ;B、60% ;C、70% ;D、80%

13、下列哪项不属于测试法的类型(

A、个性测验;B、智力测验;C、能力倾向测验;D、单元测验。

14、由已知结果和现象去探索产生这种结果或现象的原因的实验属于下列哪种实验( ) A、对照实验;B、析因实验;C、定性实验;D、定量实验。

15、实验总是存在误差,误差原因一般不详而且无法控制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 A、系统误差;B、过失误差;C、随机误差;D、人为误差。

16、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按一定的标志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属于下列中的哪一项(

A、资料质量的核查;B、资料分组;C、资料汇总;D、资料的分析和结论。

17、教学论文的属性不要求(

A、理论的说服力;B、事实的雄辩力;C、委婉的暗示力;D、新异的吸引力。

18、与教学论文的题目要求不符的是( ) A、严格;B、确切;C、鲜明;D、简要。

19、常用的拟定教育研究报告的编写提纲有( ) 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 20、现代师生关系应体现在( )

A、师道尊严;B、惟师是从;C、主从关系;D、共同学习的伙伴。

21、新的教师观认为,新时期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应从(

A、灌输者转向塑造者;B、训导者转向授予者;C、研究者转向实践者;D、传递者转向合作者。

22、下列哪项使得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处于被动地位( ) A、执行者;B、决策者;C、设计者;D、协调者。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几项属于新的教师观(

A、灌输者;B、训导者;C、帮助者;D、促进者;E、研究者。

2、下列哪几项是中学教师从事科研的主要障碍(

A、心理品质的障碍;B、思维定势的障碍;C、经典意识的障碍;D、课程任务繁重没有时间;E、不具备研究的技术。

3、下列哪些表现为教师从事科研常见的思维定势(

A、二值思维模式;B、因果思维模式;C、求异思维;D、从众思维;E、创新思维。

4、下列哪几项属于调查法的特点(

A、经验性特点;B、直接性特点;C、间接性特点;D、非干预性特点;E、干预性特点。

5、按照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工具可将调查法分为下列哪几种

A、个案调查;B、访问调查法;C、问卷调查法;D、测验法;E、普遍调查。

6、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是对教育活动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它主要有哪几个要素组成( ) A、信念与热情;B、知识与经验;C、眼光与智慧;D、个性化与社会化;E、尊贵与拥有。

7、问卷的常见形式有(

A、简答式;B、是非式;C、选择式;D、排列式;E、评判式。

8、教育实验法最显著的特点是(

A、可预见性;B、可干预性;C、非干预性;D、间接性;E、经验性。

9、属于实证性的研究报告是(

A、观察报告;B、文献综述;C、调查报告;D.实验报告;E、经验总结报告。

10、“善学为师”的新命题与教师在下列哪几方面的知识密切相关(

A、教育学知识;B、心理学知识;C、方法论知识;D、生物学知识;E、生理学知识。

11、生物学教师要使自己成为“善学者”应注重在下列哪些方面的摸索(

A、生物学知识;B、学习方法论;C、学习信息技术;D.研究学习策略;E、生物学原理。

12、下列哪几项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角色作的描述(

A、越来越多地传递知识的人;B、帮助发现矛盾论点的人;C、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D、拿出现成真理的人;E、领导者。

13、传统教育的弊端表现在(

A、过分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B、过分强调规定而忽视选择性;C、过分强调划一性而忽视多样性;D、张扬教育的个性化,发现、欣赏、学生的“不同”。

14、下列哪几项属于方法性知识(

A、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结果的知识;B、识别知识价值的方法;C、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D、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E、传播与表达的方法。

15、在创新教育的背景下,我国构成的三级课程为(

A、基础课程;B、国家课程;C、地方课程;D、校本课程;E、综合课程。

16、下列那些项目属于论文正文的撰写内容(

A、研究报告的主体;B、体现不同类型报告的“个性”;C、在报告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D、是高层次的概括和思考;E.研究的背景。

(五)简答题

1、简述现代教育观念所包含的几个方面。

2、简述设计问卷要注意的问题。

3、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六)论述题

1、试论中学生物学教师怎样深入教育科研领域。

2、试论当代生物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3、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对教师提出哪些要求?

第十三章 说 课

(一)名词解释

说课 课时

(二)填空题

1、说课要解说的大致内容是、、。 (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

2、衡量说课质量和效果的标准有、、

、。 (教学设计水平;理论水平;说课效率水平;说课的语言表达水平。)

21

3、说课评价的类型有 和 。 (即时评价、延时评价。)

4、说课主要由 和 两部分组成。其目的是在 和 之间进行 ,其对象主要是 ,以 表达为主,其依据是 和 。

(解说和评说、备课和上课、教研,同行专家,口头、教育理论和教材。)

5、说课的内容大致为、、、

和 。

A.解说技术; B.议论技术; C.言语技术; D.辩明技术;

(说大纲、说教材、说学法、说教法和说教程。)

(三)单项选择题

1、说课的突出特点是(

A.阐发性、教研性;B.演讲性、可操作性;C.理论性、教研性; D.高层次性、理论性。

2、说课的关键在于要说清(

A.上课、备课、说课、听课之间的关系; B. 教材、教法、学法、教程之间的关系; C.演讲语言、专业语言、教学语言、沟通语言之间的关系; D规范性、灵活性、激励性、约束性之间的关系。

3、说明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顺序和时间安排是说课中的( )内容。

A.说大纲 B.说教法 C.说教材 D 说教程

4、说明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主要环节、过渡衔接及时间安排是说课中的( )内容。

A.说教法; B说教材; C.说教程; D说学法;

5、将自己的课程设计向听者加以说明和解释是说课的(

A.解说技术; B.议论技术; C.言语技术; D.辩明技术;

6、说课不受时间地点和教学进度的限制,具有灵活性是说课的( )特点。

A. 可操作性; B.演讲性; C.高层次性; D.理论性;

(四)简答题

1、列表区别上课与说课

2、列表区别备课与说课。

22

第15篇: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以前称为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1、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2.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

3.科学的世界观:即在其自身的体系内是没有逻辑错误或价值矛盾的理论和判断.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按其固有规律永恒运动着,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生物科学所研究的是生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也是客观规律的一部分

4.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

5.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

6.合作学习:是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7.STS教育: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它要求面向公众,面向全体;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时,都要考虑社会效果,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

8.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感性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

9.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10.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11.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材料亲自动手、独立操作的参与性活动,是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一种常见的主动学习方式

12.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

13.教学难点: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分析这个落差,搭建合适的台阶,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

14:纸笔测验:是指以书面形式的测验工具,主要侧重于评定学生在学科知识方面学习成就高低或在认知能力方面发展强弱的一种评价方式。

15.实作评价:指使用多种工具或形式,评定学生在实际情景下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领域学习成就的一种评价方式。

16.生物学教育研究: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用教育科学方法对生物教育领域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意识的探索活动。17.教育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已有教育事实的现实状况和历史状况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从而了解教育现状,发现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认识并探索教育发展规律的方法。

2、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问答题:

1.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

答: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他们能够在生物科学技术占主导地位的21世纪中更加富有成果地更加有效地生活。岗位要求: ①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 ②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③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与特征 ④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⑤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⑥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 ⑦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2.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构成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

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并且能够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为个人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生物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变化和挑战,并使他们有一定的能力去面对日后必须要面对的与生物相关的问题。适当介绍与生物科学技术相关的产业和职业,为学生择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 3.生物学素养分为哪四个水平? (1)初步的生物学素养 (2)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 (3)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 (4)多维化的生物学素养

4.行为学习理论包括哪些不同的理论? 答:对教育影响最大的有三种:

1.以巴甫洛夫,华生为代表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2.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5.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刺激与反应联系的形成应遵循? 答:频因律和近因律

1、频因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这种行为习惯的形成越快。

2、近因律:在反应频繁发生时,最近的反应总是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

6.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对教学中的启示?

1.学习是从原有的刺激-反应关系到建立新的刺激-反应关系,表明新的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

2刺激-反应联结理论说明将概念和图表等连接有利于概念的学习,教具的使用有利于教学。3.频因律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 4.近因律提示我们如何合理安排教学中的重难点

5.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过度学习和集中练习。7.桑代克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8.认知学习论中包括哪几种学习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 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 9.奥苏伯尔根据有意义学习发展出来的教学模式是? (1)讲解式教学模式 (2)陈述式教学模式 讲解式教学分为两个阶段:

①提供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指和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引导材料。

②呈现学习材料:教师呈现新材料的方式,可以以讲解为主,讲解是用语要清楚明确,不要让学生感到难懂或使学生产生误解。同时,讲解要遵守渐进分化分化和整和协调的原则。 渐进分化是从一般概念的说明,逐渐进入详细内容的讲解,即从概括到分化。整和协调是将分化后的知识再前后联结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合性的协调性的知识整体

10.建构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建构主义对生物教育的启示? ①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

②维果斯基的思想:维果斯基强调,个人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③皮亚杰学说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 建构主义理论对生物教育的启示: ① 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 ② 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 ③ 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 ④ 把生物教师的素质提到应有的高度

⑤ 生物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最高目的

11.概念转变理论的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条件?

他们认为,一个人原来的概念要发生顺应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1.对现有概念的不满 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 3.新概念的合理性 4.新概念的有效性

12.概念图的特征和制作? 概念图的特征

1、概念图中的概念是按分层的形式表现的。

2、概念图中包含着交叉连接。

3、概念图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具体事例,这些事例有助于我们澄清所给定的概念

4、针对同一知识领域,不同的人绘制的概念图可能有明显的不同。绘制概念图

1在学习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从一个绘制者熟悉的知识领域开始。绘制第一个概念图,知识领域不要选择太宽。

2选择了知识领域之后,接下来是确定在这个领域中所要用到的概念。

3画出概念图的草图。把草图画在易擦写的纸上或用电脑软件绘制,这样可以随时对概念层级进行调整。

4对草图进行修正。要意识到没有完美的概念图,对概念图进行修正是完全必要的。 5草图完成后,开始寻找交叉连接。交叉连接是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它反映了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绘制概念图不仅要注意以上步骤,同时也要注意绘制规范 1概念图中每个概念是一个专有名词,在一个概念图中只出现一次。

2.一个概念图通常只用来表达一个主概念;主概念之下分出几个相关的支概念,支概念下又可分出几个支概念,依次分下去。 3.概念的词必须能表达一个完整的观点。

4.连接概念的直线可以交错,但向上或向两侧联系时需加箭头。5.概念名词要用方框和圆圈圈起来,而联系词则不同。

13.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学大纲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编教材、教学、评估和命题”的依据 不同点:

1.生物课程标准主要描述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生物教学大纲则强调具体的学习内容。

2.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生物教学大纲则是统一的要求。 3.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生物教学大纲主要侧重知识方面的要求

4.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

5.生物课程标准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落实课程标准,而不是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14.初中生物标准选取了几个主题?主线? 答:主线是人与生物圈,

10个主题: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繁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

15我国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那几个部分?

(1)前言:简要地阐明了生物学的特点和价值生物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价值取向,以及课程的性质、基本原理、设计思路等

(2)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它指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

(3)内容标准:根据前言中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及指导思想,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地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选取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内容。

(4)实施建议: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在每一所学习、每一个人身上落实标准,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些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教材编写的建议。

16.生物课程标准中对于能力目标的要求分为几个方面? (1)实验操作技能 (2)科学探究技能 (3)获取信息的能力 (4)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

17.作为生物学教学目标中行为动词的使用?

知识性目标动词:识别、举出说明;描述、说出、列举、列出、辨认、举例、回忆、描述、再认、复述、收集、处理、阐明、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选出等。 技能性目标动词:尝试、模仿、运用、使用

情感性目标:体验、参见、参与、交流、关注、人同、拒绝、确立、形成、养成。

18.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那六个环节?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19.根据活动情况可将探究活动分为哪些类型?

(一)发现式探究;发现式探究是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现教学法。开放性的问题,封闭性的问题,

(二)推理性探究;推理性探究是“没有动手做”而应用探究方法的探究,它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它的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它的主要特点是: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直接或间接地观察现象,如亲手做、教师示范、看视频和阅读等;学生通过提出疑问和讨论来得出或归纳出概念。推理性探究教学过程往往包括教师讲述、师生共同讨论、学生运用推理方法形成概念等步 骤。

(三)实验式探究;实验式探究是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到最终的解释报告全过程。这种探究学习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

20.导入方法的类型? (1)直接导入(2)经验导入 (3)原有知识导入(4)实验导入 (5)直观导入(6)设疑导入

(7)事例导入(8)悬念导入(9)故事导入

21.教学基本语言技能包括哪些要素? 答:1.语音和吐字 2.音量和语速 3.语调和节奏 4.词汇 5.语法

22.运用教学语言时应注意哪些原则? (1)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 (2)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 (3)简明性、启发性原则

23板书技能的作用?

(1)提示内容,体现内容结构和教学程序。

(2)激发兴趣,启发思考。板书还能从认识过程、论证过程、操作过程(如实验)等方面来设计,因此它能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

(3)强化记忆,减轻负担。好的板书,对学生无疑还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师漂亮的字体,巧妙的构思,不仅会使学生感受到板书的形式之美,而且会从教师的艺术创造中体会到教师的内在的品格之美。板书在激发兴趣,启发思考,强化记忆等方面的作用,也有助于学习效果提高

24.在变化技能中,教态的变化包括? (1)声音的变化;(2)目光接触;

(3)面部表情;(4)头部动作和手势(5)身体的移动。 25.强化教学技能的类型? (1)语言强化 (2)标志强化 (3)动作强化 (4)活动强化

(5)变换方式进行强化。

26.讲解的优点在于?

“省时省力”由于教师的精心组织,讲解时信息传输的密度比较高,就某些知识而言,由于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盲目性,而有较高的信息传输率。

27.讲解技能的应用要点?

(1)注意语言技能的应用,如语速适当,语言清晰,语义准确、精炼和有趣,语调亲切抑扬动听,音量适中并赋有变化等。

(2)注意讲解的阶段性,对于年级较低的学生,一次讲解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以10分钟以下最好,长的讲解可分几段进行。

(3)注意突出主题,在讲解中要对难点和关键加以提示和停顿。 (4)注意变化技能的应用,这样会提高记忆效果。 (5)注意反馈、控制和调节。 (6)注意讲解与其他技能的配合。

28.提问的种类?

(1)回忆提问:要求回答“是”与“否”的提问,或是要求单词、词组或系列句子的回忆提问。

(2)理解提问:一般理解,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进行描述;深度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中心思想,以便了解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对比理解,对事实、事件进行对比,区别其本质的不同,达到更深入的理解。

(3)运用提问:是建立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回忆过去所学过的知识来理解新的问题。

(4)分析提问:分析是要求学生识别条件和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5)综合提问:这类提问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需要在脑海迅速地检索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新的结论,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6)评价提问:评价他人的观点,判断方法的优劣。

29、简述结束技能的类型。(1)系统归纳;(2)比较异同;

(3)集中小结;(4)领悟主题;(5)巩固练习。

30.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1.积极主动相互依赖 2.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3.成员负起责任来 4.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 5.评价和过程监控

31.直观性教学的作用

(1)直观性教学有助于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2)直观性教学有助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直观性教学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欲望 (4)直观性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2.使用教具应注意哪些问题? 1.检查演示的环境条件; 2.出示教具的程序; 3.出示教具的时机; 4.出示教具的高度。 33.选择直观教具应考虑哪些因素?

(1)学习任务:选择直观教具首先要考虑它们是否有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学生特点:学生的年龄、智慧的潜力、学习态度、获取信息的习惯和起点能力等都是选择教具需要考虑的因素。

(3)教具特点:教具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适用范围和它的优势,教师选择教具时要注意哪几种教具适合教学。

(4)教学环境:在选择教具时,班级规模,教室大小,关系明暗、视听范围以及是否嘈杂等环境因素都要考虑。

(5)经济因素:选择教具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采自制、降低成本。

34.多媒体计算机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及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的多样性 2.人机交互智能化学习3.提高学习效果

4.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宽带网的建设,网络技术与多媒体的结合会使生物资源更为可观。

35.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或直接获取生物学基础知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微的学习习惯

(六)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6.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有哪些环节? 答: 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环节: 1 组织教学(基础) 2 指导性谈话 3 学生实验操作 4 检查实验效果 5 实验小结及结束清理

37.从学科特点看,生物学实验一般分为? (1)形态学实验 (2)解剖学实验 (3)生理学实验 (4)分类学实验

38.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变化的趋势?

39.在书写教案时,教案中教学过程一般包括? 陈述式: 1.复习,提问 2.引入新课

3.讲授新课(提问,直观教具,板书) 4.小结要点 5.布置作业 表格式: 1.引入新课 2.巡视讨论情况

3.概括学生讨论结果,提出新的任务和实验要求 4.观察学生实验情况 5.倾听与记录

6.评价学生的动手情况和实验结果 7.小结要点 8.布置作业

40.教案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教案的基本要素包括 1.教学目标

2.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为起点

3.围绕生物学核心概念或主要观点构建知识 4.主动学习

5.唤起学生的学习的热情

41.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 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①活动准备阶段(了解兴趣所在、提出活动要求、了解学习资源、作出整体规划) ②活动启动阶段(选定活动主题、明确具体任务、设计活动方案、开题通过评审) ③活动实施阶段(充分利用资源、认真实施方案、统筹安排时间)

④活动结束阶段(分析处理资料、写出结题文献、成果展示交流、作出公正评价)

42.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价值?

1.完善个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身的兴趣、爱好、习惯、意志、性情、灵感、信念、理智情感和态度等个性心理特征得到充分表现和发展的机会,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完善大有裨益。2.提高科学素养: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科学方法、必备的科学能力和与人合作的团队作风。

3.服务社会: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有相当一部分课题与农业生产中的种植、养殖有关,与环境保护、生态状况、生物资源、生物技术及生活质量有关,因而有一定的社会实用价值。

43.教学评价有哪些种类?

1.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 ①配置性评价;②诊断性评价; ③形成性评价;④终结性评价。

2.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 ①效标参照评价②常模参照评价。

44.教学评价的原则、目的 答: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①依据教学目标;②兼顾多重目标; ③采用多元方法;④进行多次评价; ⑤重视反应过程;⑥善用评价结果。

教学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2)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 (3)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4)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45教育科研的一般步骤? (1)选定研究课题 (2)查阅有关文献 (3)制定研究方案 (4)收集整理资料 (5)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46.观察的类型?

(1)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 (2)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3)公开观察与隐蔽观察 (4)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 (5)自我观察

47。试论当代生物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要点:

(1)由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人文关怀者 (2)由知识的移植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 (3)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者 (4)由教学资源的垄断者转变为学生探求教学资源的引导者 (5)由学生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 (6)由课程开发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行动的研究者

48。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

20.板书分哪 板书的类型:

①提纲式;②表格式;③图示式; ④综合式⑤计算式和方程式

11、指出教师专业十方面的专业技能。

答:(1)导入技能和教学语言技能;(2)提问技能和讲解技能; (3)变化技能和强化技能;(4)演示技能和板书技能; (5)结束技能和课堂组织技能。

1、试论中学生物学教师怎样深入教育科研领域。

答:要点:(1)树立现代教育观念;(2)学习现代教育理论;(3)掌握科研方法; (4)善于利用信息;(5)在做中学(在实践中研究)。

第16篇:初中生物学教学建议

初中生物学教学建议

2005年始,我县八年级地理、生物开始正式成为2006届初中毕业生的中考学科,此举给长期处于弱势的生物学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也就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下面就新形势下生物学教学及复习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日常教学

⒈正确分析现状,思想认识到位

由于以往生物不是中考考试学科,在高考中地位也有所降低,所以很久以来一直不受重视,这包括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我毕业以来一直农村中学工作,这方面深有体会。现在生物被列为中考的等级科目,情况大有改观。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少人不重视生物学的思想根深蒂固,特别是不太了解中考改革的家长,由此而影响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热情。

对于这一现状,作为教师能作的是:首先,生物教师自己不能看不起自己所任教的学科,认真做好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其次,向刚开始接触生物学的七年级新生介绍中考的改革情况,对八年级学生更应加大宣传力度,说清楚生物学科在中考的地位及作用,让学生去告诉家长相关的规定,至少让他们因为考试而认真学习生物学。

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学生的学习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对生物学科重视,则大部分学生也会比较重视;如果教师自己都不重视自己任教的学科,那么会重视生物学的学生也就聊聊无几,有的话也就是几个对生物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所以,教师应注意备课、上课的各个环节,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不让学生感到你对生物课的懈怠。

⒉重视实验教学,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生物学教学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生物课堂不该是“几根粉笔一本书”的模式。学校、教师应创造条件来完成初中阶段几个重要的实验教学,如显微镜操作,一些较易完成的探究实验;一些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完成的实验则尽量用让学生观看实验录像或模拟实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生物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不少生物学知识借助动画、录像就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些是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容易讲清楚的东西,如尿的形成、细胞分裂等。恰当地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优化生物学的课堂结构,降低教与学的难度。

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忽视,基础应当夯实。 新课程教材相对于传统的教材,知识结构被弱化了,基本打破了原有生物知识体系。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教师只盯着考纲,考什么讲什么,考纲不要求的则一带而过甚至直接跳过,可能会导致初中阶段生物学的知识结构体系荡然无存。这样可能会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中考考查的内容,或许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对于上高中的学生的后续学习是极为不利的。 生物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知识,该记的要记,该背的要背,当然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后记忆。如:组织、器官、系统等概念,反射弧组成,关节结构等。一些基本观点,应结合实例给予强化。如: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是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等。

注意培养学生的关注身边、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和事例,关心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学问题,愿意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习惯。学习了相应的内容后,结合社会上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⒋扩大教研、交流范围,发挥集体优势

现在的社会是需要终生学习的社会,知识、科技的更新非常快,不学习很快地你就会发现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也需要不断地更新,但由于每个学校的生物教师都较少,农村规模较小的学校往往只有一名甚至没有专业教师,本校内教学研究活动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教师要走出本校,扩大与其他的教师交流。网络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如通过浏览教育教研网等网站可以获取相关资料,了解一些信息(如漳州教研网);通过博客、在线教研活动可以与他人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教学问题等,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疑惑。

二、考试、讲评

适度的练习、检测是适时检验教与学成效的重要手段,利用从练习、检测中反馈出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检测后讲评应注意一些细节,如常出现的错别字应特别强调,评卷时专业名词、术语写错别字不给分,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减少这几年常见的因写错字而痛失分数的现象。今年评卷过程中填空题就出现了许多写错字而不能得分的例子,影响了总体得分情况。

我想特别说一下探究性试题。科学探究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探究实验题考查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解题中的反映,而不是探究实验本身的模式,否则容易变成“八股”。实验方案中,重要的是如何设臵实验组、对照组(如何控制变量,强调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要求相同),而不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定(尤冬立老师的博客上引用几篇这方面的文章),而且实际上两者的判定也比较复杂,老师尚且不能弄清楚何苦为难学生。建议今后在试题中尽量避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定。

三、中考复习

⒈定向——解读《漳州市生物学复习纲要》,强化目标意识,确定复习的总体思路

在进行复习之前,先对学生进行复习总动员,指导学生解读《漳州市生物学复习纲要》,因为该纲要是依据《生物课程标准》这一指导性文件来进行编写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减轻复习负担,目的性明确,提高效率。如,2006年的《纲要》中指出哪些是考查的知识点,哪些不是,这样师生在复习过程中可省去许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复习与考试无关的知识点。紧扣考纲要求,向学生说明复习的总体思路,指导学生按知识点分阶段进行复习,做到循序渐进,逐步牢固掌握,使学生能够明确怎样展开生物学的复习。

⒉导读——指导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基础知识,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复习课的内容对大多学生来说已失去新鲜感,甚至他们会认为已全部掌握,内容有些干燥、乏味,因而往往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懒得倾听教师的讲解,自以为很不错。针对这一弊端,笔者认为,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每堂课一开始,直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范围,让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对教材这一板块的知识怎样去理解、识记,如果上台的学生有讲解不当之处,其余作为听众的学生,可随时提出疑问和修改补充;然后笔者及时点评学生的优缺点,让学生明确疏漏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胆量,另一方面又可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笔者还抓住一些关键的知识点,结合课后的练习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明白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

⒊集纲——结合学生课堂上发表的知识点摘要,集合成纲要形式,配套相关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为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鼓舞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必须把复习过程中学生整理出来的优秀笔记及时归纳整理成复习纲要,让其他同学分享优秀学生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也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化给周围的同学,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总复习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和总结,进而巩固和提高。因此,笔者也和备课组的同事利用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如何针对每一主题设计好相关的习题,努力做到目的性明确,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避免题海战术。在总复习时,一定要把复习课本知识与恰当的练习结合起来,把引导学生理解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而不能以练代讲、以练代学。

⒋善评——紧扣新课标,合理布局,设计好每份试卷,并做好质量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由于总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这就要求笔者必须认真研究新课标的有关精神,涉及考试时,必须对考查到的每一主题所占比分分配尽量做到与中考试卷比例相似,涉及的知识点尽量少重复,主题要鲜明。往往在命题前,先设计一张表格,将相关的考查知识点列举在表格上,再通过同事间相互协商,设计好每一部分题型。评卷的过程,能让教师非常清楚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解题存在的不足,以便复习的过程中及时\"亡羊补牢\",以便分析普遍存在错误的原因,使学生能掌握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审题时,必须让学生学会抓住题意涉及到哪些信息,哪些是已知或隐含条件,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等等。当然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也可发现自身的缺点,及时纠正过来。

第17篇: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1:简答题:举例说明什么是\"前科学概念”。

参考答案:

许多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思考过一些在生活中所见到的生物学现象,并形成了一些想法来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这就是\"前科学概念”。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有些与科学家的认识接近或相同,但大多数是科学界不能接受的结论,有人也将其称为\"错误概念或迷思概念”。例如人们腐肉生蛆的认识。

2:简答题:请你介绍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的网站,并对其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提供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的网站的网址;主要栏目、特色;简单评价。 3:简述概念图在教学中的用途。 参考答案:

(1)作为教的工具,主要是用于组织课程内容; (2)作为学的工具; (3)作为评价工具。

4:简答题:你是如何理解教学目标与评价之间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教学目标是制定评价标准的基础;评价是围绕着目标展开,否则就是无效的评价。

5:简答题:简要介绍导入的基本结构。

参考答案: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引导;建立联系。 6:简答题:举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某些合理性。 参考答案:

(1)强调学习者的经验(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3)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4)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7:简答题:简述初中生物学新课程倡导的课程理念。

参考答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8:简答题:简述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 参考答案:

(1)从生物学学科特点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等。

(2)从教学活动的特点看,可以将生物学实验分为: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及设计和制作实验等。 9:[多选题]教态的变化包括( )

A:声音的变化B:停顿C:目光接触D:面部表情变化E:身体移动F:头手的动作变化

参考答案:ABCDEF 10:[单选题]讲授\"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 )。

A: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B:光反应的场所C:光合作用的实质D:作物栽培要合理密植

参考答案:C 11:[多选题]下列属于\"模型”的特点的是( )。 A:可用缩时的方式表现复杂的长过程的概貌B:能立体地显示结构特征和各组

1 成部分相互间的联系C:能显示生命活动过程的关键环节及特征D:真实反映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和部分过程性特征

参考答案:BC 12:[多选题]下例属于新课程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变化趋势的是( )。 A:演示实验向学生实验转变B:封闭式实验向开放式实验转变 C:模仿实验向独立实验转变D:验证式实验向探究式实验转变

参考答案:ABD 13:[多选题]生物学教学论与( )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

A:教育学B:心理学C:生物学D:教育技术学

参考答案:ABCD 1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的动词可作为生物学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的是( )。 A:了解B:知道C:说出D:掌握

参考答案:C 15:[单选题]在\"课程”的多种含义中,\"生物课程”的\"课程”指的是( )。 A:学科B:教学进程C:教学内容D:教学计划

参考答案:A 16:[单选题]提出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教育学家是( )。 A:叶圣陶B:杜威C:陶行知D:布鲁纳

参考答案:C 17:[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能力范畴的是( )。 A:记忆B:绘画C:想象D:活泼

参考答案:D 18:[单选题]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为了提醒学生注意听讲,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停顿,最适宜的停顿时间是( )。

A:3秒钟B:5秒钟C:10秒钟D:15秒钟

参考答案:A 19:[多选题]建构主义教学强调( )。

A: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B:角色的调整C: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D: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E: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

参考答案:ABCDE 20:[多选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突出了( )。

A:强调学习者的经验B: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C: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景D: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参考答案:ABCD 21:[多选题]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 )。

A:形式逻辑思维B:辩证逻辑思维C:批判性思维D:发散性思维E:思维习惯

F:形象思维G:抽象思维

参考答案:ABCDE 22:[多选题]初中生物标准选取了以下哪些主题?( ) A:科学探究B:生物体的结构层次C:生物与环境D: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E:生物圈中的人F:动物的运动和行为G: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H:生物的多样性I:生物技术J:健康的生活K:生物技术实践L:遗传与进化 参考答案:ABCDEFGHIJ 23:[多选题]科学的本质具有哪些特征?( ) A:定量化B:观察与实验C:人们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对预期的要求D:在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E:科学过程

参考答案:ABCDE 1:[论述题]运用题:有人认为\"只要学生参与强调动手的学习活动就能保证教与学是探究性的。”你认为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你在探究教学中是如何做的?

参考答案:错误。单纯地动手活动并不是真正的探究,只有进行了积极思考,大脑活跃起来的动手活动才能称为探究,否则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论述题]运用题:在实际教学中,有位老师将\"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①使学生了解植物种子的结构;②掌握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2 ③让学生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④熟悉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方法。你认为该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如果不符,该如何修改? 参考答案:

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应改为:①能准确地认出种子结构的主要部分;②用所给的材料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③能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④亲自栽培一种常见植物,写出详细的观察记录。

3:[论述题]运用题:某广告声称:具权威的科学研究证明,添加了\"左旋C\"物质的护肤品,能使人的肌肤焕发出光泽,如果早晚使用,在四周内见效”。作为生物学的老师,你如何使用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这则广告? 参考答案:

\"权威科学研究”是什么研究? \"左旋C\"是什么物质?

人体新陈代谢的规律是怎样的?怎样合理的调节自己的平衡? 广告中的宣传有哪些作用,你是否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4:[论述题]运用题:在自编测验中,为了考查学生\"理解”的认知水平,你在命题时对题型和试题的编写有什么要求?

参考答案:认知水平的层次与题型是有一定关系的,并不是每个层次可以用任意题型来考查。理解层次的考查用简答、判断、选择题型较合适,用分析、论述等题型不太合适。

5:[多选题]一个理想的概念图应该是(

)。

A:概念间具有明确包容关系的层次结构B: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用适当的词或词组标注出来C:不同层级概念间的纵横联系清楚、明确,并形成一些交叉点;纵向联系说明概念间的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横向联系可以说明处于概念图中同一层级水平的概念间的有意义联系;而交叉关系则说明处于不同层级概念间的联系D:各概念交叉成网络

参考答案:ABC 6:[多选题]下列属于标本的是(

)。

A:蛾的生活史B:蜜蜂的一生C:三叶虫化石D:血涂片参考答案:ABD 7:[单选题]\"鲸”不少地方俗称\"鲸鱼”,在讲课中教师应指出鲸是哺乳类,不能因为生活在水中就叫它鲸鱼。这段内容是根据讲述应注意(

)要求进行说明的。

A:科学性与思想性的B:重点突出的C:尽量不要用习惯性口语的D:启发性与趣味性的

参考答案:A 8:[多选题]关于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学科性质B:是科学课程C: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D:作为必修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参考答案:ABCD 9:[多选题]说客与授课的不同之处有(

)。

A:目的不同B:内容不同C:对象不同D:方法不同

参考答案:ABCD 10:[单选题]根据评价的作用分,期末测验属于(

)。

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定量评价参考答案:A 11:[单选题]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为了提醒学生注意听讲,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停顿,最适宜的停顿时间是(

)。

A:3秒钟B:5秒钟C:10秒钟D:15秒钟

参考答案:A 12:[单选题]需要再现历史情景时,选择哪种直观手段最好(

)。

A:活的生物B:标本C:挂图D:模型

参考答案:B 13:[单选题]《初中课程标准》中构建的课程体系主线是(

3 A:生物与环境B:生物圈中的人C:人与生物圈D:生物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C 14:[多选题] 教育目标的分类研究把教育中应当达到的目标分为(

)领域。

A:认知领域B:知识领域C:技能活动领域D:情感领域

参考答案:ACD 15:[单选题]衡量生物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是(

)。

A:教学过程设计的合理与否B:教学目的要求达到与否C:考试分数高与否D:教学内容丰富与否

参考答案:B 16:[多选题]观察的方式有(

)。

A: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B: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C: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D: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E:解剖观察和对比观察

参考答案:ABCDE 17:[多选题]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A:积极主动相互依赖B: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C:成员都负起责任D: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E:评价和过程监控

参考答案:ABCDE 18:[多选题]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包括(

)。

A: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B: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C: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和帮助者D:学生不仅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中其他成员学会

参考答案:ABCD 19:[多选题]导入的目的是(

)。

A:教师讲出重点B: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C:前后教材的联系D:引出新课的内容,范围和重点

参考答案:AB 20:[单选题]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是(

)。

A:确定研究课题、阅读有关研究成果B:制定研究计划C:收集、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讨论研究结果

参考答案:A 1:[论述题]运用题:请你选择中学生物学教科书中的某一章节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1)找出本章可能涉及到的核心概念,并围绕\"新陈代谢”绘制一个以概念图,构建出本章的知识网络。(要求不少于3个层级和15个概念)

(2)为本章制定一个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及方法、课时安排等。 参考答案:

(1)概念图要求: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概念及其关系准确。

(2)教学计划具有可行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考虑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2:[论述题]运用题:某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认识保护生物圈的意义”系列探究活动:

①利用普通的纸板、凡士林等制作\"空气尘埃测定板”,探究什么地点的尘埃污染严重。

②利用普通花盆、沙子、土壤及生活垃圾设计实验,探究哪些垃圾可能被自然降解,哪些垃圾不能被自然降解。

③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和称量每天垃圾的质量,计算每人每周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估算一个城市或一个乡镇每周生活垃圾的总量。 ……

(1)请你设计出活动①中的\"空气尘埃测定板”的制作方法,并绘出制作草图。

4 (2)活动②中,你将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

(3)请你为活动③设计一个评价量表,对学生在该探究活动中的知识、能力、情感进行一个综合评价。

参考答案:

(1)在两块载玻片之间夹上方格纸(上面画有若干个2毫米×2毫米的方格)两头用橡皮筋捆紧,中间方格朝上的载玻片上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凡士林,然后用培养皿装好,待拿到测定地点后再打开,让\"尘埃测定板”暴露于空气中十分钟后,盖好培养皿,拿回实验室备用。

(2)将废报纸、塑料袋、一块废布、鱼骨头分别埋入盛有等量土壤的花盆中,置于相同的环境下静置数天,然后让学生观察各个花盆中垃圾是否被分解,并提出问题。

(3)要求具备以下几点:①评价由三部分构成:知识、能力、情感,明确三部分所占的权重。②各部分要有具体、可操作的评价要素及分项权重。③有评分栏。 3:[多选题]布卢姆把认知领域中,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次(

)。

A:knowledge(知识)B:comprehension(理解)C:Application(应用)D:Analysis(分析)E:Synthesis(综合)F:Evaluation(评价)G:Understand (理解)H:Study operation by self-help(学会独立操作)参考答案:ABCDEF 4:[多选题]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把学生分为(

)。

A:合作型B:介入型C:竞争型D:逃避型E:心理脆弱型

参考答案:ABCD 5:[多选题]学生学习的需要有(

)。

A:求知的需要B:情感的需要C:表达的需要D:应用的需要E:预期和未来的需要

参考答案:ABCDE 6:[多选题]备目标的要求有(

)。

A:目标全面B:目标明确C:目标难度适中D:目标要有弹性E:目标便于检测

参考答案:ABCDE 7:[多选题]说课与其它教研活动相比,具有突出优点是(

)。

A:机动灵活B:短时高效C:运用很广D:理论性强E:表演性强

参考答案:ABCD 8:[多选题]教学评价从直接目的分为哪些教学评价,各自常见的评价类型是什么?(

A:配置性评价,如教学课堂提问B:诊断性评价,如平时测验C:配置性评价,如综合入学考试D:形成性评价,如期中考试E: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BCDE 9:[多选题]下列关于区分度阐述正确的有(

)。

A:区分度的取值范围在+1.00 至 -1.00,其值越大,区分效果越佳

B:计算区分度的方法是比较测验总分高的一组考生与低的一组在试题的通过率上的差

C:计算区分度的方法是考生在该题的平均分除与该题的满分

D: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考生的知识、能力等的区分能力

参考答案:ABD 10:[多选题]教育目标的分类研究把教育中应当达到的目标分为哪些领域?(

)

A:认知领域B:知识领域C:技能活动领域D:情感领域E:能力领域

参考

5 答案:ACD 11:[多选题]新课程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变化趋势(

)。

A:演示实验向学生实验转变B:封闭式实验向开放式实验转变C:验证式实验向探究式实验转变D:模仿实验向独立实验转变

参考答案:ABC 12:[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观点的是(

)。

A:社会即学校B:生活即教育C:教育即生活D:教、学、做合一

参考答案:ABD 1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陶行知提出的观点的是(

)。

A:社会即学校B:生活即教育C:教育即生活D:教、学、做合一

参考答案:C 14:[多选题]教师在参与教育科研时,从教育教学的角度,主要的障碍表现在(

)。

A:心理品质的障碍B:思维定势的障碍C:经典意识的障碍D:精神因素的障碍

参考答案:ABC 15:[多选题]\"三方协商教学评价”中的\"三方”指的是(

)。

A:学校B:教师C:家长D:学生

参考答案:BCD 16:[多选题]下列属于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有(

)。

A:教学目的B:教学方法C:教学效果D:教师素质

参考答案:ABCD 1:[论述题]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生物学教师?

参考答案: 生物学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结合实际具体展开讨论。

2:论述题:初中生物学内容围绕\"人与生物圈”设计了10个教学一级主题,请谈谈你对该内容设置的看法。 参考答案:

要点:打破了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的弊病;体现出学习是为了\"人”更好地生活;强调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获得;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3:论述题:请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备课时应该怎样体现\"教”与\"学”的关系?

参考答案:

\"教”与\"学”是统一的,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同一种事物,同一种活动。

结合自己的备课工作展开论述,主要强调教学目标上学与教学的统一。

4:论述题:目前档案夹评价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实施情况如何?生物教师该如何做,才能使档案夹评价真正地为生物学教学服务?参考答案: 答题要点:

(1)现状:费时费力,流于形式,没有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结合等。

(2)档案夹评价要体现生物学学科的特点,与生物学独特的知识内容、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相结合。

第18篇: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教学资料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库

第四部分 判断题

1.(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在知识方面应具备的条件是:有较深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及较强的生物学实验能力。

2.(

)一名合格的生物学教师所具备的实验能力指的是具体操作实验的能力。 3.(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必须学习生物学教学法。

4.(

)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的不同,以及生物科学的发展状况,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教材有变,课程设置不变。

5.(

)课的类型决定了教学方法。

6.(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方法配合使用的。 7.(

)注入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8.(

)注入式教学更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9.(

)启发式教学更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10.(

)初中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 11.(

)导言的内容只限于课本范围。

12.(

)在教学过程中引用课外材料时主要考虑选取使学生感兴趣的知识。 13.(

)教师应注意在讲述中“设疑”和“答疑”尤其是“答疑”应由教师来回答。 1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 15.(

)注入式教学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16.(

)谈话中提出的问题要简单、明了,富有趣味性,所以避免较深的问题。 17.(

)在谈话中,尽可能使全班同学都参加到谈话中来。

18.(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在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方面,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

19.(

)活的生物的优点是不受时空限制,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合于实际的感性知识,有利于理解教材和掌握教材。

20.(

)模型的优点,一时不受时空限制,二是不受原物体大小的限制。 21.(

)模型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真实地掌握生物的形态和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理解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和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22.(

)语言直观有两方面涵义:一是利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与直观教具的使用相配合;二是语言的形象化。

23.(

)把几种直观教学手段分配在不同教学环节中为横排法。 24.(

)讲授同一内容时应用几种直观手段所为纵排法。

25.(

)上课前就应把演示物陈列在讲台上,演示结束后仍然放在讲台上。 26.(

)教师在演示标本、实物、模型、挂图、幻灯时应考虑让每一个学生都看清楚。

27.(

)演示实验可以单独成为一种教学方法。

28.(

)讲课中的演示试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巩固知识,从逻辑上讲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

29.(

)讲课后的演示试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巩固知识,从逻辑上讲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过程。

30.(

)生物实验材料受地区和季节限制,必须事先进行考虑,也就是说编制课时计划时就应考虑。

31.(

)学生独立进行实验的前一节课应布置学生预习实验。

32.(

)不论采用哪一种实验方式,在实验基本结束后,教师都应进行小结。 33.(

)课外实验作业与课外生物科技小组是相同的概念。 34.(

)复习的目的和要求是着重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内容在记一遍。

35.(

)课外作业的内容是以巩固新教材为主,适当联系已学过的有关知识,所以作业量要尽量多一些。

36.(

)阅读教材是课外作业的一种形式。

37.(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系列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38.(

)能力是在人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培养,大量吸收他人的智慧和经验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9.(

)智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亦反映在对知识的概括及抽象水平上。

40.(

)智力是先天素质,社会历史遗产和教育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41.(

)学生的智力可以从注意的指向性、观察的精确性,记忆的牢固性,思维的灵活性,想象的丰富性等方面考察。

42.(

)考察一个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考察它掌握知识的数量。 43.(

)知识是能力培养的基础,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必然结果。

44.(

)通常能力水平高的人知识不一定丰富,而知识丰富的人,能力水平一般都很高。

45.(

)教师要在教学中讲清所学生物学知识的意义,了解生物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目的,能促进学生自觉地学习,强化有意记忆。

46.(

)学生亲感知获得的知识记忆不牢固,需要教师辅导。 47.(

)观察实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48.(

)创造能力是指思维活动具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活动的能力。 49.(

)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脱离现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而培养。 50.(

)创造性活动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相关性不大。

51.(

)在教学中是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效果如何,是衡量一切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标志,是教学艺术的实质所在。

52.(

)生物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53.(

)教师要善于针对生物学教材的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的接合点提问,针对学生理解中的错误或不确切处提问。

54.(

)教材分析的顺序是,首先应参照大纲,对一门学科进行分析,然后是对章节进行分析。

55.(

)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是掌握目前使用的教材应该如何分析。 56.(

)生物学知识是教学、考试、教学质量评估和编写教材的主要依据。 57.(

)通读教材的好处是可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的前后联系,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要求。

58.(

)做为一名生物学教师只通读所要讲的一本教材就可以。 59.(

)依据教学大纲分析教材。

6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反应,而且在课后听取学生的意见。

61.(

)对于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应当放慢速度。 62.(

)中学生物教师的备课是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63.(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备课是指教学工作的一般准备工作。 64.(

)课时计划指的就是教案。

65.(

)单元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上课的依据。

66.(

)每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明确具体,简明扼要,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完成。 67.(

)新课教授后的复习巩固内容,应根据课上学生的掌握程度现场制定。 68.(

)教学中每一步骤所需的时间应机械地确定,以便教学时间合理分配。 69.(

)教师对复习和检查旧知识的内容,要提问哪些学生等在课前应预先加以考虑并予以确定。

70.(

)考查和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的两种形式。经常进行的检查考试;分阶段进行的检查是考查。

71.(

)考查的方法常用的有课堂提问、作业、书面测验等。 72.(

)作业是指新课讲完后所布置的课外作业。

73.(

)书面测验属经常性考查。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将分散获得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74.(

)考试是阶段性检查时采用的一种方式。

75.(

)测量就是对于测定对象给出数值,即测值,以资比较。 76.(

)布鲁姆主张识记阶层所强调的能力仅限于忆想、辨认、记忆。

77.(

)布鲁姆主张,理解是把学习材料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比识记低一层次。

78.(

)评价考查考试质量的指标有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

79.(

)标准相关效度是用来了解、考试分数能否有效地预测或评估某种学习表现。 80.(

)考试信度偏低说明考试难度较大。

81.(

)学业成绩的评定就是根据教学计划,对学生学习作出评估的过程。 82.(

)教学中常用的两种计分方法是百分制记分法、常态记分法。 83.(

)常态记分法即用简单文字或数字把学生学习成绩优劣表示出来。 84.(

)鉴别力低的试卷,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得分差别大。 85.(

)信度越高,说明考试结果越可靠。 86.(

)生物学测试要在考试结束后编制标准答案。

87.(

)对某一专题进行调查或总结某一教学经验时,也有大量数据需运用统计表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然后提出看法、建议,写出总结报告。 88.(

)统计表的结构要简单明了。一张表必须而且只能有两个中心,要说明的问题十分明确,一目了然。

89.(

)生物研究课题的选择要有意义,要有理论依据。又要对实践有指导意义,课题不宜太大,要具体明确。

90.(

)实验报告内容一般为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结果四个方面。

91.(

)讲授法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传授大量书本知识,因而是传授知识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

92.(

)发现法的长处在于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探究性思维能力,学会发现探索的方法。

93.(

)完整的生物实验室应包括实验专用教室,教师准备室,标本仪器室三部分。 94.(

)实验专用教室透光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应在1:4——1:6。

95.(

)实验专用教室的窗户最好能悬挂两种窗帘,一种是白窗帘,一种是黑窗帘。 96.(

)实验专用教室对实验桌的要求是:高度为90厘米、宽度为60厘米、长度为200厘米。

97.(

)中学生物学实验常用植物标本有植物干装标本、腊叶标本、玻片标本、浸制标本。

98.(

)中学生物学实验常用动物标本有动物干制标本、玻片标本、浸制标本,骨骼标本。剥制标本等。

第19篇:生物学教学论(优秀)

(一) 名词解释

1生物学教学论:生物学教学论是专门研究生物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2生物课程论:主要是研究生物课程主要研究生物课程编制的理论,即完成生物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 3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性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4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并能够进行个人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去。科学素养不仅包括对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该包括具有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

5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学校、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出生如何,教师都应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在学校都能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以提高科学素养

6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培养的目的

7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总称(李秉德)

8教学方法的优选与组合: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是指根据相应教学阶段的任务、教材内容特点、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可能性来寻找一种或几种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最优组合,配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选择填空简答

1新世纪生物课程改革目标1促进课程功能发生变化2促进课程结构发生变化3促进课程内容变化4促进学习方式发生变化5促进评价方式发生变化6促进课程管理制度发生变化

2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指导下,研制《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都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3课程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3倡导探究性学习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四个领域1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2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3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4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4课程目标:三个层次:1课程的总体目标2学科课程目标3教学目标

5三个维度:1认识目标2技能目标3情感目标

6三个方面:1知识方面2能力方面3思想情感方面

7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科学探究

8初中生物课程围绕“人与生物圈”,精选了“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的生活”

9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1确定行为主体2确定行为内容3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4规定符合要求的行为标准

10探究性实验1边讲边实验2分段实验3先试验后讲解

11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2 讲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清晰、生动、有可接受性3讲授要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启发学生思维

12谈话法:苏格拉底“产婆术”

13谈话教学法注意的几点:1做好谈话设计 2面向全体学生3善于提问,善于诱导启发4做好归纳总结 14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应注意:1充分准备2讨论时对学生启发诱导3及时给予评价

15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2依据教学内容特点 3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4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 5依据教学环境条件6还要考虑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和教学进度及课时的要求

(备方法)

16几大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直观法,实验法,谈话法,导入法,提问法,讲解法,变化法

第三章

名词解释

导入技能:教师在进入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的导言或引言,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

教学课堂演示:教师利用各种教具实物或示范实验,是学生获得有关知识的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教育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育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其他

十大教学技能基本教学技能:基本教学技能1语言技能2提问技能3讲解技能4演示技能5变化技能6板书技能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1导入技能2组织技能3强化技能4结束技能

变化技能的类型 1变化教态变化2信息传输通道及教学媒体变化3师生相互作用方式

变化技能意义:1引起注意2强化信息3激发兴趣

语言技能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原则2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3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4体态与口语相匹配原则

导入的功能: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3让学生明确教育目的4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教学讲授的语言要求:1科学性2启发性3逻辑性4教学性

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1教学板书的直观性表现为图文并茂2教学板书的条理性表现为层次分明脉络清晰3教学板书的简洁性表现为词语精炼,提纲挈领4教学板书的多样性表现为教学板书形式上的多样性5教学板书的启发性表现为打破板书由教师一手包揽的局面

板书的功能1)优化理解教学内容2)强化信息记忆(3)增加教学趣味

强化类型(1)语言强化(2)标志强化(符号强化)(3)动作强化(体态语言强化)(4)活动强化(5)变化方式强化

身体动作的变化:包括走动,手势,姿势

备课→备目标→备学生→备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备内容1 从整体上领会教材的设计思路2 从结构上分析教材的教学主线3 从内容上分析教材的逻辑系统4 从学生的学习需要上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5 分析教材联系实际的因素

备学生1 了解学生接受新学习任务前的准备状态2 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是否有所涉猎3 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4 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的自我监控能力

课程目标三个层次:宏观,中观,具体目标三个维度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水平要求)

1 教学的重点是指最主要、最本质、带有主导作用的关键性知识和学习活动

2 教学难点是根据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便利与否以及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确定的。确定难点一般从知识的深度、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的活动能力三方面考虑。

教学主线:知识结构,教学目标

结课常用方法:认识型结束(系统目的,区别对比,竞赛活动)开放型结束(悬念存疑,拓展延伸,激励式)

第四章

名词解释

1配置性评价:为了了解学生学习背景、心理特征及其他今后学习有关的情况所进行的评价 2形成性评价:了解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形成过程的评价,其关注的是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等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么发展提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

3档案袋评价:在某个过程中为达到某个目的,收集并有组织地呈现相关资料,以展示事情的进展过程或者个人成长经历。它有利于学生学生意识自己的学习与个人发展,激发学生改善自我、不断成长。档案袋包括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课堂型。

填空简答

1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1目标取向评价2过程取向评价3主体取向评价

2教育评价的类型1按评价功能分: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2按评价形式划分:笔试测验和实作评价3按评价目的划分:配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4按侧重点划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5按测量标准划分:标准参照性测验和常模参照性测验(标准参照性以特定标准为参照点,常模参照以参试团体的平均水平为参照点)

3发展性评价的特征1以被评价者地全面发展为目标2发展性评价对被评价者发展特征的描述和发展水平的认定,是为了进一步促进被评价者的后续发展,而且对评价者学习状况的描述是被评价者主动参与并认可的。3注重过程评价4关注个体差异5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4评价法根据评价的主体划分:1自我评价法2管理者评价法3同行评价法4专家评价法5学生评价法

论述

授课质量评价的标准由评价指标体系和各项指标的权重组成

授课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过程4教学方法和技能5教学效果

第五章

从哪些方面可以获取资源

社区,学校,家庭,媒体资源,无形的生物课程资源

第20篇: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

吉林省初中生物教学指导意见

为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我省初中生物教学实际,对当前全省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课程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一)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二)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三)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四)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指导思想

(一)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

(三)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计划

(一)教学计划的内容及要求

学期教学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分析,完成三维教学目标的设想和措施,综合性教学活动、课

外实践活动计划,教学进度表(包括学生实验计划),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策略和措施。教学进度表的编写应按周次编排(包括教学内容、单元小结、总复习和质量检测),并体现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根据当地选用的教材列出课题,指明各个课题属于教材的何章、何节。

(二)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研组(农村学校可采用联片教研或区域教研的形式)集体研讨,结合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2.要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的实际,调整、安排教学顺序和分配课时; 3.在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时,要严格执行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

4.在安排综合性教学活动(如参观、考查、实验等)时,要充分挖掘地方性课程资源,并注意资源利用的可行性与时效性;

5.学期教学计划要在开学前一周内制订好,并附在教案前面,以便学校检查和在平时教学使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变动或调整教学计划,需注明原因。

四、教学实施

(一)教学设计 1.了解学生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为学习新任务已经有了哪些知识、技能、心理等方面的基础;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等。

2.确定教学目标

合理、适当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特点的基础上,对单元(章)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对教学对象再分析的基础上制订的。教师要在钻研《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针对性强,在一节课教学中,不宜制定过多的目标。

3.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时,不仅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难易度,还要考虑当地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

4.选择教学方法

生物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践法、引导-探究法、提纲-自学法、尝试法、角色情感体验法、问题发现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教师的特长和学校条件等因素,采用恰当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最终形成的教学方法。

5.选择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具有展示事实、创设情境、提供示范和呈现生物学实验过程等作用,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使用教学媒体的原则是适时、适度、适量、实用、有效。

6.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确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形成有效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师在选择或制订教学策略时,应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制订的教学策略应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7.教材处理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文本材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媒介之一。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在研读《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条件(如有无电教设备、实验室条件等)、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知识储备等)、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重组,实现对教材的再创造。

8.作业设计

作业的设计要符合《标准》及教材的要求,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当堂完成,不留书写性家庭作业。

9.教案书写

教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课时安排;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设计(包括教学容量,师生互动内容,时间分配,主要教法、学法的设计,提问和课堂训练的设计);课堂检测;板书设计;媒体应用;作业布置;教学小结;板书设计;教后记等。 教师要在钻研《标准》及教材的基础之上完成教案的编写,教案要体现个性化、讲究实效,并在授课前一周完成。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在学习新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主题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创设适宜的情境,引出教学主题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学习新课,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既要有以讲授为主的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也倡导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3)教学小结,升华主题。新课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利用师生互动等形式,结合教学过程和板书对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和中心主题进行总结和升华,帮助学生在认知的融合与冲突中建构生物知识,形成和发展新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4)拓展铺垫,布置预习。对本课教学小结后,教师可根据前后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本课教学内容作适当拓展,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并结合下节课内容提出问题或布置课前预习提纲,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好知识和心理的铺垫。

2.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几点要求

(1)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围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展教学活动;

(2)教学内容要讲究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善于挖掘重要的学科思想方法,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要注意把与生物学有关的工农业生产、生活实际和科技方面的相关信息带进生物课堂,促进学以致用;

(3)教学过程的开展要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出发,注重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建构知识;

(4)课堂提问要注意问题的价值,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精选重点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究活动一旦展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的讨论、实验和研究,切忌走过场;要关注全体学生,不管什么形式的探究,都不能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而要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

(5)教师要创造条件完成《标准》所规定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不仅可以

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生物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对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有益的;

(6)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适时、适度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切实提高生物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7)教师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好计划、提前布置和准备;根据《标准》的要求,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改造与创新教材中的实验,积极选择实验材料与实验用具的替代品,以保证完成教材中所规定实验内容的教学;

(8)上课时,教师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表达做到准确、精炼;教态和蔼、亲切、自然;板书能反映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设计合理,美观;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自然流畅。按时上课,不拖课、不提前下课。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桥梁,同时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方法。教学反思一般以“教后记”的形式体现,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都应及时写好教后记,把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失败的教训、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记载下来,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生物学课程资源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音频、视频、图像、文本等电子资料及科技成果。

1.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教师参考书、教辅材料和配套资源包等教学资源,对教材中的小资料、实验、想一想,议一议、科学技术与社会、试一试、模拟制作、练习等栏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发挥不同栏目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教育价值。

2.广泛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包括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良种站、养殖场等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促进隐性课程资源的生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4.要充分重视信息化课程资源,利用各种生物教学软件、网络上的生物科学教育资源等,提倡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教师教学评价

学校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从教育理念、教学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评价学生的能力、教学研究的能力)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注重全面性和公正性;注重鼓励性评价。

(二)学生学习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应关注学生生物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的和谐统一。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适时评价,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倡导使用档案袋评价,教师应指导学生收集和积累反映学习进步的数据和资料,如平时生物小报纸、生物标本、生物小制作、课内外探究实验报告、社会调查报告、学习体会等,使档案袋成为课堂上的资料袋、学生成长的记录袋、教师评价的材料袋。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对生物学学习水平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终结性评价命题要重点考查核心的、具有良

好结构的知识,而不是枝节的、零散的知识;要重点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要把知识考查与能力考查有机结合起来,在考查知识的同时考查能力与方法。转变学生不求甚解,死记硬背教材内容,不认真观察,不参与实验等不良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以生物学核心知识为重点,以实验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方式。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生物学科能力的考查,如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标本模型制作水平、探究活动及报告、调查报告的质量等项目的评价等。评价时,教师要精心设计评价标准及评价流程,力求评价结果的公正与客观。

生物学教学设计
《生物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