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2:59:31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课前大家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请大家快速看一下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学生浏览课文后概括,教师指导。)

师:刚才同学在说的过程当中都提到了一些主要的情节,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说—说其中的一个情节?

生:课文写了嘎羧重披战甲来到了打洛江畔与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友一起同眠。

师:我们先来看第—个情节,他说嘎羧重披战甲,同意吗?

生:同意。

师:战甲是保护身体的盔甲,而嘎羧披的是什么呢?

生:嘎羧披挂的是象鞍,可以说它是重披象鞍。

师:真好,我们就用他所说的这个词语。(板书:重披象鞍)一个“重”字,就把26年前和26年后的事联系起来了,语言多准确呀。那其他情节呢,刚才他还说了回到打洛江畔,这个情节你能像这样概括一下吗?

生:应该是“再回战场”。

师:你为什么要用“再”字?

生:因为它已经第二次回到战场。

师:多好啊,用词也特别准确。

生:它光荣归去。

师:这位同学特别会概括,他读懂了嘎羧的行为,光荣归去。(板书:光荣归去)我们再来看,这三个情节是嘎羧在临终前所做的事,那它在26年前战斗结束之后幸存下来这个情节,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

生:英雄垂暮。

师: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九死一生。

师:在战斗结束后,嘎羧幸存下来这个情节,我们能不能这样来概括呢?战后——

生:战后幸存。

师:真好,我们就用她所说的“战后幸存”。(板书:战后幸存)你们看,这么长的课文经过我们的思考、概括,就提炼出了这四个主要的情节,值得积累下来吗?

生:值得。

师:我看咱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把这四个词语抄写在笔记本上了,真会学习!同学们,如果你写完了,可以把这四个情节联系起来,用简练的语言再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先自己练一练。(生练习)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一头战象嘎羧,26年后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来到曾经和战友奋战的战场,最后光荣地将自己掩埋的事。

师:这篇文章是长课文,又是小说,我们今后在概括小说主要内容的时候可以抓住主要情节或事件用简练的语言来进行概括。

深入读文,走进嘎羧内心

师:我们再来看这四个情节,这篇课文主要写26年前,还是26年后所做的事呢?

生:26年后的事。

师:你们看,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三个词语,每个词语背后都展现着生动的画面,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到最打动你的情节,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想一想为什么?(学生默读,边画边思考。)

师:谁来说说“重披象鞍”这部分内容哪儿令你感动?

生:“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投影出示该句)我们一起来看,嘎羧和象鞍分别多久了?

生:26年。

师:26年再一次相见,文中用到了一个词语那就是——

生:久别重逢。

师:让嘎羧念念不忘的这位老朋友什么样啊?课文在第几自然段向我们作了介绍?

生:第九自然段。

师:让我们都来默读一下这个段落。让我们和嘎羧一起来看看这位老朋友吧。(生默读)老朋友就在眼前,嘎羧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呢?想象着这样的情景,这段话又该怎样读呢?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读)

师:这个词语念mosuo。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摩挲。

师:同学们,此时的嘎羧,是泪光闪闪啊,它会想——

生:老朋友终于见到你了。

师:它还会想——

生:没想到过了26年,还是这个样子,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战场见到了战友。

师:是啊,它忘不了它的战场,忘不了战友,更忘不了那光辉的战斗岁月啊,带着这样情感,这段话又该怎样读呢?谁再来读。

(指名读)

师:你已经走进了嘎羧的内心。同学们,嘎羧不会说话,它这丰富的情感我们是怎么体会到的呢?

生:我从泪光闪闪中体会到嘎羧的深情,因为人才会泪光闪闪,而嘎羧也泪光闪闪。

师:泪光闪闪是对嘎羧什么的描写?

生:泪光闪闪是对嘎羧神态的描写。

师:是啊,除了神态,还有什么也能让我们体会到这情感呢?

生:从“久久”这个词语也可以看出嘎羧对这个象鞍的情感。

师:除了神态还有什么?

生:还有动作,“吹去上面的灰尘”。

师:真好,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它内心丰富的情感。你看作者的话并不多,寥寥数语便可传情。

师:同学们,再回战场这部分哪儿最让你感动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师:这段话又表达了嘎羧怎样的情感呢?你能读出这种情感吗?自己练习。(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他这样读,让我们望到了这清波荡漾的江面,而嘎羧是凝望着,而且是久久凝望着呀!它都望到了什么呢?

生:我觉得嘎羧可能望到了26年前与战友奋勇杀敌的场景,可能望到了曾经战友洒满鲜血的地方。

生:他还望到了曾经的战友,他们曾经浴血拼搏的战场。

师:是呀,想象着这样的画面,这句话又该怎样读呢?谁来再试一试。

(生充满感情读)

师:同学们,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你看“欧”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破折号。

师:破折号在这里面的作用是——

生:声音的延长。

师: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震耳欲聋的吼叫,许久——

(生齐读第二句)

师:你们读出了声音的震耳欲聋,嘎羧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呢?此时的嘎羧是伫立在昔日的战场,发出了这样的吼叫——(播放吼叫声)。从这吼叫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嘎羧对当时侵占我们土地的日寇的憎恨。

师:它一定忘不了这样的一幕场景。我们一起来读——

生: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师:想象着这样的场景,那第二句话又该怎样读呢? (指名读后齐读)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来的样子,原文中有这样的介绍:“嘎羧脖子歪得厉害,嘴永远闭不拢,整天嘀嘀嗒嗒地淌着唾液„„本来就很稀疏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像脱水的丝瓜。”就是这样一头老象重回战场之后,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生再读)

师: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两天前的样子,文中还这样写道:“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朝你看一眼„„”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读的是一头老象,而你们读出的是——

生:一头年轻的战象。

师:焕发了青春英姿的战象。我读的是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张开眼睛的老象,而你们读的是——

生:是曾经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战象。

师:我读的是精神萎靡、即将辞世的老象,而你们读的是——

生:我读的是英勇豪迈的战象。

生:我读的是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的战象。

师:同学们,就把你们心目中这头英武豪迈、奔赴战场的战象读出来吧。(音乐起)

(学生配乐朗读全段)

点评:在重点段落的教学中,张老师突出教学重点的方法多样、手段灵活。如:层层剥笋地理解“久久凝望”、抓标点符号作用体会嘎羧情感、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师生对比读等,引领着学生逐渐走入嘎羧的内心,感受其情感。

师:我们再来看,这段话和刚才那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谁来说一说?

生:写法上相同之处是它们都抓住了动作和神态。

师:除了动作、神态,回到战场这部分内容,还有什么样的描写?

生:这一段还有关于嘎羧的声音描写。

师:“光荣归去”这部分内容有没有让你感动的语句呢?谁来给大家读你所画的句子。

生:我找的是这句“土坑约有3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这句写嘎羧凝望着天空,它仿佛期盼着和平。

师:你读出了这段话背后的情感,课文中有这样的介绍:大象是—种有灵性的动物,每头象都能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回到祖祖辈辈留下的象冢,但嘎羧没有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嘎羧和其他公象奋勇杀敌,是村民们把嘎羧从鬼门关里拉了出来,嘎羧十分怀念和它浴血搏杀的战友,它要跟它们躺在一起,永远不忘这段历史,记住这些英勇杀敌的战象。

师:和战友们在一起是它最大的心愿。

整体读文,总结写作方法

师: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嘎羧最后的生命历程吧。一日做士兵,终身为战士,嘎羧26年后,忘不了它的象鞍。你来给大家读读。(音乐起)

(生配乐读重点段一)

师:26年了,它也忘不了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谁给大家读读。

(生配乐读重点段二)

师:同学们,最后嘎羧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嘎羧逝去了,它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静静地想,也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生:它留给我们的是它的善良和忠诚。

生:它留给我们的是和平,因为它和它的战友用生命保护了这片土地,捍卫了和平。

师:它在祈祷和平啊!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嘎羧的形象就理解到这里,相信通过下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它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作者表面上是在写动物,其实更是在写他内心的这份情感啊!难怪作者这样说——(投影出示:“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荡涤灵魂。——沈石溪)一起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除了对嘎羧的形象有这样的认识外,在写法上我们又有怎样的收获呢?

生:我们要注重人物的动作、情感和声音,还有神态。

拓展阅读,体会动物情感

师:同学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

生:沈石溪。

师:我们可以阅读他的《斑羚飞渡》《第七条猎狗》《红奶羊》《虎女蒲公英》;一定会更深刻了解刚才读的那句话。

师:我们看作业。第一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必做)。第二项写出主要内容(必做)。第三项,阅读沈石溪的作品(选做)。从他的作品当中我们感受他带给我们的人性的优点和生命的亮点。

推荐第2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修改稿

23、最后一头战象

起点

1、学生基本能读懂文章大意,但对战象和某些场景缺乏具体的感受。

2、学生基本能找出描写嘎羧的片段,但是不能感受到嘎羧内心的丰富情感。

台阶一

落点: 整体了解文章大意。

方法:

1、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学生借助工具,扫除文字障碍。排山倒海,中弹,扑喇喇,浴血等次的读音。革字的第四笔是横,搏的第十笔是点,寇字与冠区分开来。

台阶二 落点: 体会嘎羧的内心世界。 方法: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嘎羧的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

2、学生反馈。①没想到,嘎羧见了.....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②二十六个春秋过去,

......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③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④土坑约......凝望着天空。⑤它死了......躺在了一起。

3、这些句子为什么令你印象深刻?谈谈你的想法。

3、指导带着感情朗读。

台阶三

落点:

通过多波农丁的描

写来衬托嘎羧的高尚情怀。 方法:

1、学生作批注。

出文中写了那些人

呢?

2、交流反馈。①读课文第12自然

段,抓住“泣不成

声”体会村民对嘎羧感情。 ②补充原著对波农丁的介绍。波农丁:

“要是我们在这里捡象牙,只怕是盖了新竹楼要起火,

买了牯子牛也会被老虎咬死的啊!”“对,是要遭报应的。”我说。我和波农丁一起动手把土坑填满夯实。体会波农丁的做法。

3、拓展知识。沈石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

王”。《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

终点

体式:动物小说 目标:

1、体会嘎羧内心丰富的情感。

2、感受嘎羧的高大形象。

推荐第3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刘玉敏

教学目的: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忠诚的高尚情怀。

第一课时

一、链接旧知,导入阅读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战斗的场面吗?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生齐读)。

师:你们觉得战象怎样? 生:很勇敢。 生:很威武。

师:就是这一群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抗击日寇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人们在掩埋他们的时候,救活了一头身负重伤的战象,它就是嘎羧。

(师板书:嘎羧)

师:嘎羧是唯一一头幸存的战象,它就是(师板书:最后一头战象)

1 生:最后一头战象。

师:今天,我们走进最后一头战象,感受嘎羧的形象。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这篇课文比较长,文中有许多的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嘎羧日寇扑喇喇 威风凛凛炯炯有神亢奋 悠哉游哉焦躁不安泪光闪闪 浴血奋战久久凝望摩挲)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我们再来看看二三两组的词语,你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些都是嘎羧在课文中的神情 师:最后一行呢? 生:写嘎羧的动作的。

师:一般这些词语我们都用在谁的身上? 生:用在人的身上。

师:这些词写嘎羧,说明嘎羧和人一样 生:有着自己的情感。

师:难怪,本文的作者,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会这样说—— (课件出示: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是人的情感。 ——沈石溪)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是人的情感。请快速默读课文,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在生命的尽头做了哪几件事?

(生默读课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重披象鞍、告别村民、缅怀战场、自掘墓坑 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看板书,学生齐说:重披象鞍、告别村民、缅怀战场、自掘墓坑) 师:其实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复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指两生看板书说)

2 师:我们学校篇幅比较长的课文时,可以抓住主要事件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受“英雄”

师:那么,重披象鞍、告别村民、缅怀战场和自掘墓坑又表达了嘎羧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来细细地品读课文。请同学们先来看“重披象鞍”这件事。自己读5——9自然段,找最能表现嘎羧丰富情感的句子。开始。

(学生阅读批注)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找到了哪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找到了第七自然段。

(课件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生:嘎羧觉得象鞍是非常宝贵的。

师:它把象鞍当成了宝贝,是那么得珍爱它。(师板书:珍爱) 师:我们再看看,这句话的前两句,再来谈谈象鞍对嘎羧来说是多么珍贵。

生:我从嘎羧一下子安静下来,说明嘎羧对象鞍很怀念,象鞍对嘎羧来说非常重要。

师:对啊,那再联系一下来说说?

生:前两句,先是嘎羧双眼烧得通红,十分亢奋,焦躁不安地想得到象鞍,得到象鞍后嘎羧就很激动,一下子就安静了。

师:它看到什么焦躁不安? 生:它看到了玉米。

师:玉米,平时是它的最爱,此时它对玉米竟然 生:像扔垃圾似的

师:但是它对象鞍是那么的珍爱它,看出它对象鞍是有着丰富的情感的。嘎羧怎么会对象鞍有着如此丰富的情感呢?这到底是一件怎样的象鞍呢?

(课件出示: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四周镶着一圈 3 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学生齐读。)

师:这是一件怎样的象鞍?能用文中的词来概括吗? 生:凝重华贵。 师:怎么说凝重华贵? 学生自由回答。

师:是表彰所有的战象的,那是战象的军功章啊。这凝重华贵的象鞍记载着嘎羧的丰功伟绩啊,记载着嘎羧浴血搏杀的经历。难怪,嘎羧看到象鞍是那样的激动。(师板书:激动)

(生齐读嘎羧见到象鞍的部分。)

师:同学们,作者通过对嘎羧神态、动作的描写,真切地表达了嘎羧内心的丰富情感。

(师板书:神态动作)

师:下面,让我们走进“告别村民”的段落。看看作者又是抓住嘎羧的哪些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达嘎羧的内心世界的?

(生默读划找)

生:嘎羧的内心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当它要离开村子的时候还绕着村子走了三圈和村民告别。

师:嘎羧和村民怎么会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同学们读读课文的2——4自然段,找心中的答案。

(课件出示: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师:它什么也没吃,至喝了一点水,绕了寨子走了三圈。 师:你们能读出那份不舍吗? (齐读——指名读——齐读)

师:嘎羧最难忘的还是打洛江畔的最后一战,让我们走进14自然段缅怀战场的部分,再次关注嘎羧的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嘎羧的情感,自由大声读吧。

(学生自由读14自然段。)

4 师:嘎羧那久久凝望的神态,那亲了又亲的动作,那震耳欲聋的吼声,相信同学们有更深的体会,让我们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抒发嘎羧的心声吧!

(课件出示: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选择一处尽情抒发嘎羧的心声吧! 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一定看到了——

—— 。

然后,它踩着哗哗的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不禁想起了 ——————。

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它在大声呐喊 ————————。)

(学生写话练习)

师: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嘎羧的悲情与豪壮。 (齐读第14自然段)

四、小结升华

师:这样的深情,这样的悲壮,此时你们看到的一头战象,它仅仅还是一头战象吗?它是

生:一位战士。 生:一位勇士。

师:它是一位怎样的战士? 生:英勇的战士。 生:伟大的战士。 生:怀旧的战士。 生:有丰富情感的战士。

师:让我们对感受的理解再融入到课题中读出来吧。 (齐读课题。) 师:再读一遍。(齐读)

师:这节课,我们抓住了“重披象鞍”“告别村民”“缅怀战场”这三个感人的画面,感受到动物和我们人一样也有着丰富的情感。课下,请同学们自己学习课文自掘墓坑的段落,相信同学们除了感动,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收获。动物世界尚且有如此丰富的情感,我们是不是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呢?

推荐第4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官渡中学 谭 娟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2.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

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11个生字词,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漫不经心、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3、练习抓住主要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猜谜,谈谈大象为人类做出了那些贡献?

2、教师导语。

3、齐读课题

二、回顾课文内容,整体感知战象情怀

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告诉我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主要做了哪些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重披象鞍 重回战场 庄严归去

2、快速阅读这三个故事情节的内容,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提醒:不动笔墨,不看书)

三、品读语句,寻找感动

(一)教师示范品句,感受战象情怀

1、出示句子“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全班齐读,教师评价。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战象嘎羧的内心情感。重点从“凝望、亲了又亲、震耳欲聋的吼叫”品读。

①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此时你就是嘎羧,再次回到曾经作战的地方,你凝望的目光中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请生感情朗读“久久凝望”) ②如何理解它对那块礁石亲了又亲?(请生朗读“亲了又亲”)

③嘎羧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叫,它在诉说什么?(请生朗读战象的吼声) ④教师示范读。 ⑤学生齐读。

(二)小组合作探究,模仿品句,感受战象情怀

1、教师出示学习方法。

2、分组品读“重披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故事情节。

3、教师到各小组指导品读。

4、小组展示合作成果。①小组齐读;

②小组长将收集的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③说说本句中最能体现情感的词语。

5、师生评价。

(三)教师小结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文章的表达特点。

2、谈谈你的收获。

3、推荐作品。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推荐第5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执教者:张红梅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教学重点

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略)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1.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2.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提炼主要情节,教师板书。

4.依据主要情节,概括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抓主要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学习重点情节,走进嘎羧内心

1.交代任务:学生默读课文,找到感动的情节,画出感动的语句。

2.学生自学

3.交流汇报

第一部分:学习“重披象鞍”

(1)聚焦语句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2)读出画面

自己读读,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读出你想象到的画面。

(3)指导读出情感

(4)初步体会写法,再次指导朗读

嘎羧不会说话,它在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呢?(动作、神态)

(5)小结:学习这段话,我们知道嘎羧是用动作和神态来表达情感的。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体会写法,体现对读法、学法、写法的指导。】

第二部分:学习“再回战场”

(1)聚焦语句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发现写法,读出情感

第一个画面大象用它的动作和神态来表达它的情感,这段话又是怎么表达的呢?

指导读出情感。

(3)对比朗读,体会情感。

出示两段话:

“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朝你看一眼„„”

“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1.师生合作读。2.配乐朗读。

(4)小结:同学们,26个春秋,9000多个日日夜夜,再次回到战场嘎羧心潮澎湃,读着这样的文字也让我们心潮激荡。

【设计意图:想象画面,营造情境,品味细节,感悟战象形象。】

第三部分:略读“光荣归去”

(1)聚焦语句

“土坑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2)感情朗读。

(三)回顾文章整体,总结写作方法

1.出示三段话

(1)体会精神

嘎羧逝去了,但我相信它在生命弥留之际的壮举会永远印刻在我们的心中,它留下的是什么呢?

(2)发现写作方法

2.小结:动物没有人类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是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羧就像一位战士,深深震撼着我们。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感悟战象精神,发现本篇动物小说的特点。】

(四)拓展课外阅读,体会表达特点

1.教师出示作者的话:“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涤荡灵魂。”

2.像这样的形象他还刻画了很多,如:《红奶羊》中机智的红奶羊茜露儿、《第七只猎狗》中舍身救主的猎狗赤利等等,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来感受动物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怀。

3.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的语句。

(2)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设计意图:在“段落阅读”、“整体回顾”的基础上,课内外结合,层层深入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板书设计

战后幸存

重披象鞍

最后一头战象

再回战场

动作、神态、叫声——情感

(忠诚)

光荣归去

推荐第6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

重临旧地

自掘坟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仔细品读,感悟战象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的诱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战象对战斗对战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顺势再巩固侧面描写)

(3)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

生汇报战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以下内容重点体会: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往下沉。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嘎羧凝望着天空会想些什么?

(4)课文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语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学生练笔,集体交流)

2、这篇课文与我们刚刚学习过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3、引导学生从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和课文都有具体的描写两方面进行比较,再次体验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章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四、推荐作品

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的文章还有很多,孩子们下去可以再看看《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作业设计:

1.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善良 忠诚 英勇 坚强

教学反思:

这课我采用长课文短教的方法来设计教案,文章虽然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但在教学时我采用直奔中心的方法,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在这一重要环节的实施中,我采用谈感悟再朗读,以读代讲的方式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教学一开始,我先引导学生弄清了战象的意思,并针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高段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已养成,本课课文较长,我在教学时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直奔重点语句进行学习,避免了逐字逐句的讲解。并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想象,感受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让学生感悟到具体、生动的描写是本文一个重要的表达特点。

推荐第7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情是辞的载体,在激情洋溢的课堂中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带给自己的冲击,在情感体验中内化对语言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浴血搏杀”等词语。

2、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并能初步理清文章框架,用自己的话阐述大概意思。

3、在语言理解与感悟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启迪,并能付诸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内心的感动。

4、揣摩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得到人文的熏陶。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感悟对嘎羧的细致刻画,并从中读到它的内心世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内心的震撼,得到人文的启迪与熏陶。 2、难点:

通过快速的朗读理清文章框架并加以说明;从语言文字的描写中体会到嘎羧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初步了解了《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知道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战象嘎羧在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取回了自己的象鞍,重披战甲来到了曾经和战友们战斗过的打洛江畔缅怀往事,最后在安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了个坑,把自己庄严掩埋的动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陪嘎羧一起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

二、精读感悟

走近垂暮的战象──嘎羧:

1、体会嘎羧的垂老:

师:嘎羧五十多岁了,它老了!那天,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

出示,请生一起读。

师:它“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你看到了嘎羧怎样的眼睛?

预设:疲惫的眼睛、无力的眼睛、浑浊的眼睛„„

师:带上你的情感再来读。

齐读。

2、体会波农丁的不舍:

师:看着它的眼睛,我们知道嘎羧──

师:可波农丁是怎么说的?指名若干同学读。

出示。

师:你从他的话中体会到什么了?

连起来读这个语段。

走近怀旧的战象──嘎羧:

过渡:曾经的英雄嘎羧要走黄泉路了,波农丁知道,我们知道,嘎羧它自己也知道,真可谓:英雄垂暮近黄泉(板书),于是它要在临死之前取回它的象鞍。

1、师:让我们读读嘎羧取回象鞍的这一部分,找到嘎羧见到象鞍时的神情举止。

指名读,出示,齐读。

2、师: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这是一副怎样的象鞍哪?

指名读,出示,齐读。

3、师:嘎羧的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久久地摩挲着,它闻到了象鞍上有一股混合着皮革、硝烟、战尘和鲜血的奇特的气味,它的思绪随着这气味飘回到了过去,过去的点点滴滴再一次在它的脑海里浮现。它想到了什么?生答。

4、师:看着眼前的象鞍,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嘎羧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他想起了当年的自己,他是一头怎样的战象?生答。

师: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现如今却是──英雄垂暮近黄泉,好不凄凉。

师:这就是自己熟悉的老朋友啊,这就是自己久别的老朋友啊,来让我们走进嘎羧的内心,来读这句话。

5、师:

26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

26个春秋过去,嘎羧已经垂老,可当它披挂上象鞍,却──

怪不得早晨,嘎羧突然──,原来──

6、师:这象鞍就是嘎羧当年的战甲!这战甲勾起了嘎羧多少的回忆呀!

7、师:此时在你面前的嘎羧还是一头普通的大象吗?你觉得它像──怀旧的老战士。

三、走近激情的战象──嘎羧

过渡:披挂上象鞍,它就要离开人们去象冢了。人们泣不成声,在一片唏嘘声中,嘎羧开始上路。它来到了──打洛江畔。

1、师:在打洛江畔,你又看到嘎羧怎样的神情举止?

指名读。

2、师: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久久凝望着,这是它当年和战友誓死拼杀的战场,此时它眼中还是平静的,清波荡漾的江面吗?它分明看到了什么?生答。

3、请生读: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师:这震耳欲聋的吼叫,分明是它的──声声哭泣、声声控诉、声声呼唤!

嘎羧来到战场故地缅怀战友,心中是把把的辛酸泪呀!

4、师: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象眼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师:它身体膨胀起来,似乎觉得──

它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仿佛要──

它一双象眼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好像正面对着──

师:是呀!它现在真的就好像回到了当年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了!

5、师:此时你眼中的嘎羧还是一头普普通通的大象吗?它是一位──激情豪迈的战士!

请生齐读后一句。

四、走近忠诚的战象──嘎羧

过渡:

太阳升到了槟榔树梢,嘎羧离开了打洛江,在一块平缓的向阳的小山坡上,它突然又停了下来。

1、师:它怎么停下来了?

师:面对着“百象冢”,面对着埋葬着八十多位战友的“百象冢”,它在想什么?它想说什么?把它写下来好吗?音乐播放。

请生读自己所写。

2、师:“战友啊战友,我来了!”于是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

请生接下去读。

3、师:嘎羧的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它似乎看到了什么?生答。

4、师:是呀!它在安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掘墓与他们共埋,而它的灵魂已与战友们齐归青天了!

5、师: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师:它几乎忘了祖宗留下的象冢,忘了自己是一头普普通通的大象,它只记得自己是──战象,它永远都属于它所在的团体,即使是死也要──和战友们死在一起。

师:而它在我们心里也不再是一头普普通通的大象,而是──勇敢的战士!深情的战士!忠诚的战士!善良的战士!情深意重的战士„„

6、师:我们不能以什么来表达我们的敬意,就让我们以这首小诗来表达我们对它的深深怀念吧!请生读板书。

推荐第8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江西省九江县港口中心小学

李海燕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4、拓展写话,让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感悟嘎羧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难点:通过朗读感悟,领略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2、(“班班通”出示课件)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说说这些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在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哪几件事?

2、(“班班通”设施出示课件)检查词语。

3、嘎羧临死前主要做了哪些事?用四字词语概括。

三、抓重点句段,品读感悟

(一)披挂象鞍

1、快速浏览课文5-9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情感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体会它的想法。

2、交流汇报,读句子说体会。(“班班通”设施相机出示句子)

3、圈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的词语,体会嘎羧的内心想法。

4、指导朗读。

5、小结学习方法——品细节。

(二)重回战场

学生试着用品细节的读书方法来学习“重回战场”这部分课文的细节描写。(“班班通”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情感的句子。

2、圈出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批注在旁边。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3、交流汇报自己情况——哪一个细节深深地感动了你?(“班班通”相机出示句子)

4、重回战场,缅怀往事,睹物思人,它怎能不激动啊!同学们,拿起书,齐读这一段。

(三)庄严归去

1、齐读最后两段。

2、哪一个细节深深地感动了你?

3、(“班班通”出示课件及音乐)小练笔:我想对嘎羧说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板书设计:

1、小结:这节课,我们抓住了课文中的主要事件,品味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到了嘎羧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

2、(“班班通”出示图片)推荐阅读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

23、最后一头战象

推荐第9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边读边展开合理的想像与说写。

3、揣摩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通过战象嘎羧的细节描写感受它高尚情怀,体会人与战象之间的感情,受到人文的薰陶。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感悟对嘎羧的细致刻画,并从中读到它的内心世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内心的震憾,得到人文的启迪与薰陶。 难点:从嘎羧的动作、神态体会嘎羧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领略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的风采,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师梳理并板书:战后幸存、重披象鞍、再回战场、庄严归去)

2、这是一篇动物小说,作者沈石溪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文中的嘎羧有着怎样的情感,作者又是怎样表现它的情感的呢?

二、品读文中重点语段,体会其中的深情。

(一)学习“重披象鞍”部分。

1、出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的5 -9 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嘎羧对象鞍深厚感情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体会它内心的想法。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重点片段: 出示:第九自然段

生交流汇报。体会出嘎羧见到象鞍时的心情。

1 从“久别重逢”“泪光闪闪” “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等语句体会出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情感。]

3、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嘎羧对象鞍的情感。

4、它如此激动,是因为象鞍上有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第9自然段理解。

5、嘎羧看到象鞍上的弹洞、斑斑血迹会想起什么呢?(生想象)

6、联系前文文理解。出示: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在战场上战斗时的场面)和战斗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战友倒地时的场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感情

7、指导朗读。

8、小结:透过这段文字,我们是怎么感受到嘎羧的内心的?(通过嘎羧的动作,神态体会到的)如果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能抓住这些词句,然后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像,就能读懂嘎羧的情感。这就是我们品细节的读书方法。(师板书)

(二)自学“再回战场”部分

1、下面我们就用刚才这样的方法试着自己学习“再回战场”这部分的细节描写。自学提示:

自由朗读课文的14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嘎羧内心情感的句子,体会它内心的想法。

2、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3、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疑望”、“亲了又亲”、“吼叫”等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它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体会嘎羧的内心。

4、体会嘎羧对过去的怀念,对战友的思念之情,并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深沉的感情。

师:是啊,26年前的那场战斗,让嘎羧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让它成为—— 生:最后一头战象。

师:26年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过去,思念着它的战友。这样的深情,它能向谁诉说吗?

生:不能。

师:因为它是———

生:最后一头战象。

师:所以,重回战场,缅怀往事,睹物思人,它怎能不激动啊!同学们,拿起书,我们齐声读这一段。齐读:“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荡的江面。……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三)品读“庄严归去”部分细节描写。

导语:就这样,嘎羧带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带着对战友的深深的怀念之情,跋山涉水,赶往百象冢,在战友们长眠的地方,它耗尽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

为自己挖掘一个墓坑。请同学们打开书(出示阅读提示)

快速浏览课文20到23自然段,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 师:这两段话中哪个细节深深打动了你?说说你的体会。

生交流体会。预设:最后一段,嘎羧选择和战友葬在一起。师出示前文: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每群象都有一个象冢,除了横遭不幸暴毙荒野的,它们都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临前的半个月左右,会独自走到遥远而又神秘的象冢里去。 体会嘎羧对战友的忠诚,情义。

师:就是带着这样的情义,嘎羧不停的挖着(出示课文)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半夜,嘎羧的脊背从坑沿沉下去不见了,象牙掘土的冬冬声越来越稀,长鼻抛土的节奏也越来越慢。鸡叫头遍时,终于,一切都平静下来,什么声音也没有了。(生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师:嘎羧最终得偿所愿了,可是,你看——(出示)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嘎羧为什么会一只眼睛挣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此时,它会想些什么? 生思考,交流

3 出示小练笔: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 交流。

师:此时此刻,嘎羧在你的眼里,还仅仅是一头战象吗?它更是一位——英雄。所以作者说——(出示)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总结:这节课,我们品味了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了嘎羧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课下,同学们可以读一读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出示)去感受一下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丰富的情感,相信会带给你们更多的震撼。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战后幸存

重披象鞍

动作

再回战场

神态

品细节

庄严归去

推荐第10篇:最后一头战象__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

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

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4.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

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

教育方面:

1、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2、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学习些什

么?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

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小学六年级课文《最后一头战象》。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

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

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本课学习应引导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条理的基础上,练习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

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最后一头战象》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

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

中小学教程网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用百度在网上搜索

下载一段战象的视频,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方法

1.关于大象,学生熟悉的可能只是它的外形和一般的生活习性,而对大象作为兵士参加战

斗的历史可能知之甚少。课前,可以建议学生搜集关于战象的历史资料读一读,对战象的情

况有所了解,以便理解课文,理解战象嘎羧的情怀。

2.课文篇幅较长,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

容。教学时,可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然

后,及时进行反馈交流,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讲述的顺序,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3.课文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嘎羧要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嘎羧为什么要去打洛江畔?”“嘎羧离开村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小组讨论研究一两个问题,再全班进行交流,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感受。

4.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的一个难点。

五、教学过程

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好,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百度视频】战象作战场面http://video.sina.com.cn/v/b/1082305-1239479824.htm

这些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就是这些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寇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全部中弹,人们在埋葬它们的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战象它叫嘎羧,它就是(齐读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结识这头令人尊敬的战象吧。

板书课题:最后一只战象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词:“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

2、强调易错字音,字形

字音方面,如“排山倒海”的“倒”读“dǎo”;“中弹”一词读“zhòng dàn”;“扑喇喇”中的“喇”根据变音规则读“lā”;“浴血”的“血”读“xuè”。

字形方面,如,“革”字第四笔是横,最后一笔是竖;“搏”的第十笔是点;“寇”字的字形比较比较复杂,要提醒学生与“冠”相区别。

3、解释较难理解的词语意思

三、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很长,有2000来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主要做了哪些事?

2.讨论交流,相机板书: 披挂象鞍重回战场挖掘墓坑

3.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的故事连起来说清楚。

4.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尤其是记叙类文章时,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也就是知晓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我们的读书方法之一:抓事件(板书)

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品读重披象鞍

1.噶羧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重披象鞍是其中之一。现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噶羧见到象鞍前后的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噶羧心情的变化。

2、引导学生重点品读: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2)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3、噶羧在见到象鞍前后,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

引导学生抓住“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等词语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板书:焦躁不安--------平静、激动

4、谁愿意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读出来?指名朗读,相机指导,重点词语“一下子安静”“久久摩挲”“泪光闪闪”要重读。

5、那件象鞍上到底有什么,能让噶羧如此激动?它可能会想起了什么?

指名回答

26年过去了,象鞍已经破旧了,不变的是凝重华贵;嘎羧已经年迈,不变的是英武豪迈。象鞍上有它辉煌的过去,有它忠贞不死的经历,所以它才会如此激动。

6、指导朗读,齐读。

7、小结:同学们,文中的嘎羧不会说话,但作者通过描写它的动作神态,让我们体会到它内心的情感。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些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就能读懂它的心,这就是品细节、悟情感的读书方法。(板书:品细节、悟情感)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合作研读

1、上节课我们采用品细节、悟情感的读书方法,一起研读了噶羧重披象鞍的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小组合作来学习战象“重回战场”这一部分。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出示:

(1)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情感句子,用——画下来,

(2)、用“—”标出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写在旁边。

2、学生自读体会,划记词句,做批注。

3.讨论交流,

4.重点品读以下语句:

“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jiāo)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里,嘎羧会看到怎样的景象?他为什么会对那块礁石亲了又亲?“欧──欧──”的吼叫里,嘎羧在呼唤什么?

5、现在老师和同学们合作读课文,老师来读原文,找同学来读读他做的批注。

课件出示: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jiāo)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括号内的文字即为学生的批注)

6、26年前的那场战斗,让嘎羧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让它成为最后一头战象。26年,它无时无刻在怀念过去,思念战友,但是,它的心情却不能向同伴诉说。堵物思友,缅怀往事,它怎么能不激动?

请同学们带着你的体会,一起读读该段。

二、品读“庄严归去”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嘎羧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带着对战友的怀念之情,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战友们安息的的地方,用尽自己全部的生命,为自己挖掘了一个墓坑,让我们一起看看嘎羧最后的华丽谢幕。

2、同学们自读最后几个自然段,想想 嘎羧为什么要在百象冢挖掘墓坑,埋葬自己?

3.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重点品读:

(1)“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 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引导学生感受嘎羧挖坑的艰难。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沉”字的深层含义,体会嘎羧奋力挖掘墓坑的内心,感悟它的英雄形象

4、26年前,它曾经和战友们在这里浴血搏杀,26年后,它仍旧要和战友们长眠在一起。嘎羧 “凝望”天空,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进行写话训练。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

2、学生练笔,集体交流。

3、总结:嘎羧走了。从垂暮时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安葬自己,我们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头战象的善良与忠诚!它虽然只是一头象,却具有高尚的情怀,这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值得我们深深思索啊!

4、本文作者是沈石溪,他擅长写动物小说,写的动物主要是云南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动物。他的动物小说,有助于同学们增长见识,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课余,大家可以看看他的其他作品,如《狼王梦》《再被狐狸骗一次》等等。

百度百科:沈石溪 简介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618.htm

四、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讲课文故事。

2.用抓住神态动作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暮

披挂象鞍

重回战场

庄严归去

重情重义——英雄

六、教学反思

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

《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课文篇幅较长,宜采用长文短教的方式。

我采用直接切入主题的形式导入新课,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同时扫清字词障碍。接下来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同时在学法上予以指导,教给学生抓事件、品细节、悟情感的读书方法,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整体说来,两堂课,我和学生的配合较好,学生能走入文本,理解嘎羧的行为,这点从他们的朗读中可以看出来。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好。但也存在一些遗憾:

1、学生的默读花费时间较多,阅读速度有待提高。

2、一些重点语句在分析以后,应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这点做得不太够。

3、小组合作怎样才能提高效率,这是仍须深思的问题。

第11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穿梭在文字间,徜徉在真情里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安徽省太和县民安路小学 魏彩平

【教材简介】

《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新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沈石溪的一篇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披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学情分析】

《最后一头战象》是沈石溪的动物小说,通过调查访问,得知全班学生都比较喜欢沈石溪的作品,读了沈石溪的作品,都被鲜为人知的动物生活习性与情感所震撼,同时也被沈石溪细腻的描述所折服。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能自主学习生字词把握课文内容,但对战象不够了解,教师可让学生提前收集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大象的习性,了解战象在战争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鼓励 1

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并分组讨论,在全班交流,为理解课文,把握课文情感奠定基础。 【设计理念】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因此,本课教学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将阅读、感悟、想象有机融合,努力构建书声琅琅、言语对接、情思飞扬的课堂。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讨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抓住关键语句品读感悟,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并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描写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战象的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战象的资料,说说对战象的了解。

2、多媒体展示战象作战时的课件,说说战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师:大象是很有灵性的动物,就是这样有灵性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寇、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地,人们在掩埋它们的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身负重伤的战象,它叫嘎羧,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

4、板书课题,(

23、最后一头战象)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者你想知道什么?

6、归纳有价值的问题。预设: A、这是一头怎样的战象?

B、这头战象做了什么? C、课文讲了有关战象的什么事?

【设计意图】学生对战象不够了解,教师可让学生提前收集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大象的习性,了解战象在战争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并分组讨论,在全班交流,激起探究的兴趣,为理解课文,把握课文奠定基础。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

二、速读课文,初知大意

(一)带着刚才的问题自主读课文,试着解决问题。出示自学要求:

1、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和学习对子相互指认,相互交流理解。

2、交流解决刚才的问题。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和学习对子交流看看课文可分几部分。

【设计意图】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学生通过自学才能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二)检测自学效果

1、出示文中生字词,指名认读。

威风凛凛 排山倒海 势不可当 优哉游哉 焦躁不安 漫不经心 久别重逢 恍然大悟 斑斑血迹 英武豪迈 横遭不幸 暴毙荒野 泣不成声 清波漾漾 震耳欲聋 浴血搏杀

劈敌 日寇 香蕉 竹筒 皮革 石碑

2、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还有哪些词不理解。

【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自学生字词的能力,教师通过检测,落实字词教学的实效。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分几部分叙述的。课文可分四部分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披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并为每部分内容列小标题。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主要讲战象嘎羧在一次打击日寇的战争中身负重伤,被人们救活后养了起来,成了最后一头战象。(标题:英雄垂暮)

第二部分(第5-11自然段)嘎羧临死前重新披上战甲。(标题:重披战甲)

第三部分(12-16自然段)嘎羧披着战甲来到曾经作战的地方缅怀往事。(标题:凭吊战场)

第四部分(17-23自然段)嘎羧来到百象冢在掩埋战友遗体地方刨了一个坑将自己埋葬。(标题:庄严归去)

【设计意图】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文章顺序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必备能力。

四、学习第一部分——英雄垂暮

1、自读思考:从这部分内容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嘎羧? (1)出示第一自然段:

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大象用象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引导学生从“劈、踩、扑”以及“排山倒海、势不可当”体会战象的作战勇猛,杀伤力强大的特点。感受战象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指名读,评价。再读。

(2)还能从哪些词句体会到战象杀伤力强大?读出你的心里感受。

(3) 这场战争敌我双方伤亡惨重,所有的战象都中弹倒地。人们在掩埋战象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大象,它叫嘎羧,自此,嘎羧就

成了最后一头战象。大象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嘎羧临死前做了什么感人的事呢?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交流。

【设计意图】课文第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战象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激起学生对战象嘎羧的敬重之情,为后文的学习作好情感铺垫。

五、达标检测

1、我能辨字组词

劈(

) 寇(

) 躁(

) 搏(

) 碑( )弊(

) 冠(

) 燥(

) 博(

) 牌( )

2、通过读课文,我知道《最后一头战象》作者是____,课文以___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____、____、____、_____。把__(谁)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尤其是对嘎羧___ ___的描写细致入微。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在课堂,消化在课堂,保证课堂学习的高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战象嘎羧临死前做了那几件事。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唤起学生的学习回忆,架起新旧知识的有效链接之桥。

二、抓住细节,品读课文

师:《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动物小说,它的作者沈石溪先生说:“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那么,文中的嘎羧到底有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又是怎样表现它的情感的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嘎羧的故事。请大家默读课文,勾画出能表现嘎羧情感的语句,并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供大家探讨交流。

(一)学生按要求自学。

1、快速默读嘎羧临死前所做的几件事,把最能表现嘎羧情感的语句勾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

2、先把你的学习感悟说与你的学习对子听听,然后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在小组内交流。

3、学习过程中标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供大家思考解决。小组长进行归纳。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足时间充分自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学生资源共享,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汇报归纳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嘎羧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

2、嘎羧为什么要到打洛江畔?

3、嘎羧为什么要把自己葬在“百象冢”?

【设计意图】引导归纳有价值的问题可使教学直奔本课教学重点,节时高效。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体会嘎羧的内心情感。可根据学情相机学习有关情节。

1、学习“重披战甲”

(1)谁能把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勾画出来的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深厚感情的句子读给大家听?预设:

A、第二天早晨,嘎羧显得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欧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抓住“十分亢奋、两眼烧得通红”的神态和“欧欧地轻吼着、急促地踏着、指向”的动作体会嘎羧想得到象鞍的急切心情。)

B、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抓住“安静、泪光闪闪”的神态和“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着”的动作以及“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体会嘎羧对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2)指导朗读

师:你看,作者抓住嘎羧的动作和神态进行细细描写,就充分写出了嘎羧对象鞍的一片深情(板书:动作、神态)谁能读出嘎羧的深情呢?

(3)想象:嘎羧为什么见到象鞍会如此激动呢?象鞍上有什么?看到象鞍上的弹洞和斑斑血迹闻着象鞍上血腥和硝烟的气味,嘎羧会想到什么呢?(预设:它会想到和同伴并肩战斗的情景;它会想到自己驮着象兵奋力杀敌的场面;它会想到自己当年的英勇„„)

2、师:26年过去了,嘎羧快要死了,但它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英勇的战象,没有忘记自己辉煌的过去。作者通过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嘎羧的内心情感。我们如果能勾画出这些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像,就能读懂嘎羧的心,这就是抓关键语句品读感悟的读书方法。

解决问题: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知道嘎羧为什么在临死前披挂象鞍了吗?

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品读课文的方法,品读“凭吊战场”“庄严归去”两个情节中的细节描写。勾画出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体会嘎羧的内心想法,在旁边批注。在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像,感受嘎羧的内心情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深化对嘎羧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自然明白作者具体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的神奇之功。

2、学生默读勾画,批注。

3、组织交流

(1) 交流“凭吊战场”情节 先读你勾画的语句,再谈感受。 A、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漾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师:同学们,此时,嘎羧的心里一定很复杂。“久久凝望”里,它一定又看到了26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它会看到什么呢?(学生想象)它为什么对那块龟形礁石亲了又亲呢?(学生想象)“震耳欲聋”的吼叫一定是嘎羧想说什么,它到底在说什么呢?(学生想象交流)

师:26年前的那场战争,它嘎羧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让它成为——(读课题),26年里,它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战友,这26年的深情它向谁诉说呢?因为它是——(读课题)所以,重回战场,缅怀往事,睹物思人,它能不激动吗?同学们,捧起书,让我们齐读这几句话,读出嘎羧的深情。

解决问题:读到这里,你明白嘎羧为什么重回战场了吗? (2)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嘎羧带着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之情,跋山涉水,赶往百象冢,在战友们长眠的地方,耗尽生命的全部力量为自己挖掘一个墓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最后一部分内容,看看读到哪里最让你揪心。预设交流:

出示: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一对象牙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

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嘎羧从早晨挖到下午,终于挖出来一个椭圆形的浅坑。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继续挖,用鼻子卷着土块抛出坑;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下沉。

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半夜,嘎羧的脊背从坑沿沉下去不见了,象牙掘土的冬冬声越来越稀,长鼻抛土的节奏也越来越慢。鸡叫头遍时,终于,一切都平静下来,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师:同学们,读读这两段文字,圈出嘎羧自掘坟墓的动作的词,从这两段描述中,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挖呀!(预设:竭尽全力的挖、不顾一切的挖、忘记自我的挖、永不停息的挖、甚至是满怀期待的挖,因为它想早一点见到自己的战友„„)

师:(多媒体展示课件)嘎羧一刻不停地挖着,它挖呀,挖呀,象牙掘土的冬冬声越来越稀越来越稀,长鼻掘土的节奏也越来越慢越来越慢,最终,一切平静下来,什么声音也没有了。同学们,这意味着什么?——嘎羧死了。嘎羧就这样躺在了自己挖掘的墓坑里。读到这里,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段话。

师:还有哪些语句打动你的心?

出示:土坑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天空。

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师:同学们,有谁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有谁能完美地走完一生?嘎羧静静地为自己挖掘坟墓,静静地躺在那里,看着它睁得老大的眼睛,嘎羧一定有话要说,它想说什么呢?你又想对嘎羧说什么呢?选择一个方面写一两句话。

解决问题:读到这里,你知道嘎羧为什么将自己葬在百象冢了吗? 师:从垂暮时的焦躁不安,到重披象鞍的威武雄壮,从重临旧地的依依深情到安葬自己的坦然自若,我们透过嘎羧的神情与动作,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作战的故友。此时此刻在你的眼里嘎羧还仅仅是一头战象吗?它就是——一位英雄!

4、情感升华:我心中的战象 这是一头_________________的战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的方法,透过嘎羧动作与神态,品味嘎羧的内心,感受嘎羧忠诚、善良的美好品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读、思、悟有机融合。整个过程学生穿梭在文字间,徜徉在真情里。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我们要借助教材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看板书归纳:同学们请看,这是课文《最后一头战象》的知识树,课文主要写了战象嘎羧临死前做的三件事,作者抓住嘎羧的动作和神态进行细致描写,我们阅读的时候抓住这些描写,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就读 13

懂了嘎羧的心,今后我们学习运用这种品读课文的方法,就能读懂更多的文章,就会走进更多角色的心灵世界,体会到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收获,不仅对课堂学习进行了总结,而且给学生以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四、达标检测

1、学习运用作者抓住动作、神态细致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突出某人或某动物的内心情感。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长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 )地摩挲着,眼睛里( ),像是见到( )。作者对嘎羧(

)和(

)的描写中,我感受到了( )。

(2)土坑有三米深,嘎羧( )在坑底( )脸,鼻子( )在腿弯,两只眼睛( )得老大,( )着天空。

嘎羧凝望天空,似乎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是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里它一定又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了又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震耳欲聋”的吼叫里,我听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达标检测”验证自己的学习收获,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五、课外读物推荐

1、《狼王梦》是沈石溪的有代表性的动物小说,请同学们一读为快。

2、展示动物世界的神奇,描写动物的情感世界,是动物小说的迷人之处。擅长动物文学的作家,写了很多著名的作品。除了《狼王梦》,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也很受欢迎。另外,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红脖子》,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白牙》,日本作家椋鳩十的《孤岛野犬》《山大王》都享有盛誉。我们不妨把这些作品找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借助本课的学习,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动物的文学作品,将有限的课堂学习引向无限的课外时空。

第12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重点学会摩挲、凝望、焦躁不安、久别重逢 等词语的含义

2、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中体会战象的内心情感

3、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会赏析动物小说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坐端正、背挺直、手放桌上、眼看前方、面带微笑,我们上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了解了《最后一头战象》我们知道这头战象的名字叫?嘎羧

2、嘎羧老了,要走黄泉路了,在它死之前它做了哪些事呢?板书请你们跟着我一起做笔记。

二、重披象鞍 ——感悟动作、神态描写表达内心情感

1、课文按时间顺序抓住这几个主要事件来写嘎羧走黄泉路的,别看他只有四个字,但每个词语的背后都有一副感人的画面,请快速浏览6-23段,找找哪个画面令你感动,哪个词句令你难忘,请用波浪线划出来,并大声地读一读。谁来读读刚才读地句子,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这段话是嘎羧看到什么时候的表现?在没有看到象鞍时它?焦躁不安

它是怎样焦躁不安的?

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lā)圾(jī)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让我们一起来读,注意读准字音。)

4、从焦躁不安到一下子安静下来,你看出了什么?它用怎样的动作表示

? 吹 摩挲

A、我们一起看到这个词?从字形上看,他们和什么有关?用手轻轻地抚摸叫摩挲? 嘎羧是用什么摩挲

B、摩挲的是?象鞍

这是怎样的一件象鞍呢?„„

C、当看到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时它用鼻尖久久地?摩挲

当闻到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时它久久地摩挲

(板书)此时,象鞍就是它的?

D、这个战友和它分别了多久? 26年后的重逢,朋友也变——老了,所以像是见到——这一见,眼睛里?泪光闪闪 (板书) E、它泪光闪闪的看着这样一个象鞍,可能想说什么呢?

5、嘎羧不会说话,你们是怎么感受到它的内心的?动作、神态描写可以表达内心情感?(板书:动作加神态箭头情感)

三、故地缅怀——品味动作神态描写表达内心情感

1、还有哪些句子描写了嘎羧的动作、神态?

2、久久凝望着什么?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亲了又亲什么?龟形礁石(板书)

3、这样的地方和它有什么关系?我想起来了,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抬上岸的。

4、看来这个江面曾经是一个战场,当时发生了怎样的一场战争?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资料)(配乐)1943年,日寇侵占缅甸,铁蹄跨进了和缅甸一江之隔的西双版纳边陲重镇打洛。象兵在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战斗异常激烈,枪炮声、厮杀声和象吼声惊天动地;鬼子在打洛江里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血把江水都染红了。

5、26年后,它再一次的来到这里,站在江滩的卵石上,凝望着江面,仿佛看到了? 仿佛看到了?

仿佛看到了?

6、它看到了太多太多所以它做了一个让自己无法控制的举动是?亲了又亲

7、哪个字可以看出它的无法控制?“又”说明亲的次数很?多 其他词加上这个字也变多了,这里,嘎羧是?亲了又亲,它亲的是什么?它为什么亲这块礁石不亲别的礁石呢?可能、、很可能、太可能了

7、它越亲越激动,于是它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péng)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jǒng)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出示幻灯片)

这样的吼叫______,这样的吼声_______这样的声音还在哪个标点符号里发出?破折号 它告诉我们声音在?延长

情绪也在延长你听(播放音乐)

8、此时,它还是那个衰老的嘎羧吗?我记得原文中有这么一句话:

羧脖子歪得厉害,嘴永远闭着,整天滴滴嗒嗒地淌着唾液„„本来就很稀疏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像脱水的丝瓜 如今,它却发生这样的变化——(指读)

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两天前的样子:有一天,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师读) 而此时,嘎羧:(生读)我读的是衰老的嘎羧,你读的是?我读的是皮肤皱得像脱水的丝瓜的嘎羧,你读的是?我读的是眼睛都很难睁开的嘎羧,你读的是?嘎羧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这个地方是?(曾经的战场。

9、这样的战象站在江边,看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大吼着,可能想说——

10、它说了吗?它用什么表达着内心情感?神态、动作 (板书)

四、掘墓自葬——领悟动作、神态描写升华嘎羧形象

1、这样的感情还将继续,它一路走,一路寻,它还要去哪?百象冢

2、他来这里干什么?

3、它是如何把自己埋葬的?请你们快速浏览17-23段,想象画面,用上文中的动词来把句子补充完整! 出示:嘎羧来到百象冢, 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 在地上(

)起来。

早晨,嘎羧举起一对象牙用力地(挖

)着, 下午,嘎羧在坑里继续(

),用鼻子卷着土块(

)出坑, 太阳落山了,它还在吃力(

),疲惫地(

)着,

月亮升起来了,它累得气喘吁吁了,它依然用象牙(

), 半夜,象牙

)的声音越来越稀, 鼻子(

)的节奏越来越慢, 直到东方吐白。

4、嘎羧重复得最多的动作是什么?“挖”了又“抛”(板书)它挖了多久?一天一夜

24小时

5、24小时的挖与抛,只为把自己(

),24小时的挖和抛,只想与谁团聚?

6、最终,它横卧坑底,(板书)出示: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躺在了一起。

7、让我们来回顾它最后的生命历程吧:(师补充板书)师生配合朗读

8、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头怎样的战象?重情重义的战象 忠诚

(你们看到了它的品质。它的形象高大了。

9、在你眼里,仅仅是一头战象吗?多么伟大的英雄多么悲壮的战士

10、就让我们为它送上英雄的赞歌吧:

五、拓展延伸课堂——走近作者,赏析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动物小说特点

1、这就是最后一头战象带给我们的感动,它告诉我们:(出示)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荡涤灵魂。他还告诉我们,塑造动物形象,表达情感可以用动作、神态等描写。

2、带着他这个方法,走进他的另外两篇动物小说中的片段,请同学们用上波浪线画出描写动物动作、神态的句子,并在旁边作批注,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情感。

一头活的小象,卖给动物园,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我蹑手蹑脚取下挂在泥墙上的铁链子,刚要去绑它的腿,突然山箐里传来大象高亢嘹亮的吼叫声,银灰鼻耳朵挺灵,立刻就醒了噌,地站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蹿到门口,举起鼻子就,嘭嘭嘭地敲门,还兴奋地呦呜呦呜的叫。——沈石溪《白象家族》

我想,公狐狸又在用同样的方式对我行骗,目的很明显,是要骗我离开树根下的洞,这洞肯定就是狐狸的巢穴,母狐狸十有八九还呆在洞里头。„„过了一会,公狐狸大概明白了它的拙劣的骗术骗不了我,就把那只吊着有腿放了下来,弯曲的腰也挺直了,也不再痛苦的转圈了,蹲在地上,怔怔地望着我,眼光悲哀,“呦----呦---”尖尖的狐嘴里发出凄厉的长啸,显得忧心如焚。——沈石溪《再被狐狸骗一次》

3、想知道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们走进他们,其实写动物也

是在写自己,也请你们

课后阅读这些动物小说,下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作者沈石溪。

4、课堂只是学习的开始,真正的学习在课后,我们不仅要会赏析, 还要会运用。请看作业:

5、检查笔记。黑板上的板书做好笔记的举手。 板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

久久摩挲

久久凝望

挖了又抛 泪光闪闪

亲了又亲

横卧坑底

只为

只因

只想

重披象鞍

故地缅怀

掘墓自葬

第13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1、出示一首小诗:英雄暮年近黄泉 ,重披战甲忆当年 ,凭吊故地念战友 ,庄严归去共长眠。

2、这位英雄就是——齐读课题

3、回顾:在嘎羧生命的最后时刻,给我们留下了哪三个感人的片段?(师板书:重披象鞍、再回战场、光荣归去) 出示本课自学提示:

(1)浏览课文5~23自然段,找出描写嘎羧行为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分钟)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2分钟)

4、学生汇报:找到描写嘎竣的语句,这样什么好处。

5、生:7段:没想到……有感情

师:出示——象鞍文字,读出嘎羧对象鞍的感情

6、师:此时的嘎羧是泪光闪闪,它想到了什么?战场、战友。带着这样的情感齐读这一段话。

7、接着汇报,课文还有哪些描写嘎羧的语句?

8、生:14段:

(1)师:嘎羧久久地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仿佛望见了什么?生:…… (2)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想象一下:它有可能在这块礁石上做过什么?生:……

(3)它亲了又亲礁石,然后又有什么举动?发出了怎样的吼叫?齐读。 (4)从嘎羧的吼叫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5)出示昔日作战的段落:士兵用……(1段:男生读)

(6)师:二十多年过去了,嘎羧依然忘不了共同杀敌的战友,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

嘎羧依然忘不了浴血搏杀的战场,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 嘎羧依然忘不了英勇豪迈的岁月,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 (7)师:嘎羧内心充满了战斗,它的身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PPT 1生读:这时,……)而就在两天前,嘎羧还是这样的:(PPT:有一天,5段,1生读)师:回到战场之后,嘎羧变得?让我们一起把这头英勇的战象读出来吧!(女、男轮流读14段)

9、再来接着汇报,你还找到了哪些描写嘎羧的语句?

10、生:22段。师:读出嘎羧比人类更重情意的感觉。(

22、23段)

11、屏幕出示一幅画,(PPT)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个地方?生:眼睛。师:嘎羧临死之前一只跟睛睁得老大,看着这只眼睛,你会想到什么?嘎羧在期待什么?生:……齐读

12、配乐朗读:

7、

14、

22、23段

13、小结:嘎羧仅仅是一头战象吗?生……带着对英雄的敬仰齐读课题,课文对嘎羧都进行了哪些描写?生:(动作、神态、声音)师: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写作当中。

14、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音乐)

15、出示(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我们阅读动物小说的时候就可以采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方法,建议同学们去读读《狼王梦》

第14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重回历史,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1943年日寇侵略我国的云南边境,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能够破城门、踏敌人,勇猛无敌,被称之为战象,战斗结束后,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倒在血泊中,在人们清理尸体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活着,他就是最后一头战象。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23最后一头战象)

2.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3.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词:“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

3、强调易错字音,字形

字音方面,如“排山倒海”的“倒”读“dǎo”;

“中弹”一词读“zhòng dàn”;

“扑喇喇”中的“喇”根据变音规则读“lā”;

“浴血”的“血”读“xuè”。

字形方面,如,“革”字第四笔是横,最后一笔是竖;“搏”的第十笔是点;“寇”字的字形比较比较复杂,要提醒学生与“冠”相区别。

4、解释较难理解的词语意思

三、快速默读,概括内容

1.这篇课文很长,有2000来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嘎羧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师相机板书:英雄垂暮(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披挂象鞍)

凭吊战场(重回战场)

庄严归去(挖掘墓坑)

3.师:你就在你头脑中想象这四个情节,用简练的语言,再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4.小结:这篇是长课文,我们今后在概括小说主要内容时,可以抓住主要情节或事件,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进行概括。这也是我们的读书方法之一:抓事件(板书)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2.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战象的哪些事呢?谁能抓住主要情节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重点情节,走进嘎羧内心

26年后,围绕战象发生了哪三件事?用词语进行概括。

师: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3个词语,每个词语背后都展现着生动的画面,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到最打动你的情节画出令你感动的语句,并想一想为什么?开始。(过渡)师巡回指导

师:我看有的同学已经画完,画完可以小声地读一读,还可以小组交流交流。 生全班交流

(一)品读“重披战甲”

1.噶羧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重披战甲是其中之一。谁来说一说“重披战甲”这部分内容。

2、引导学生重点品读:

课件出示: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1)我们一起来看,嘎羧和象鞍分别多久了呀!

(2)再一次相见,文中用到了一个词语,那就是?(久别重逢)

让嘎羧恋恋不忘的老朋友是什么样的呢?课文在第几自然段向我们做了介绍(第九自然段) (3)师:让我们都来默读一下这个自然段吧,让我们和嘎羧的一起来看看这个老朋友,看一看它的老朋友吧(课件出示第九自然段) 师:老朋友就在眼前,嘎羧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呢?想象着这样的情景,这段话又该怎样读呢?谁来试一试。屏幕上这段话谁来读。生读

(4)师:好,同学们,此时的嘎羧是那样的泪光闪闪呀?它会想。你说

师:是啊,它忘不了他的战场,忘不了他的战友,更忘不了它那光辉的岁月呀!带着这样的情感,这段话又该怎样读呢?谁再来读。生读。

师:你已经走进了嘎羧的内心,同学们嘎羧此时是泪光闪闪,它这丰富的情感,我们是怎么体会到的呢?嘎羧不会说话呀!你们是怎么体会到的? 生:我从泪光闪闪体会到的

师:泪光闪闪是对嘎羧什么的描写(神态描写) (5)师:除了神态描写还有什么能体会这情感。 生:从“久久地”

师:是的,还有什么,除了神态还有什么? 生:动作

(6)师:真好,就是通过这动作还有这神态、让我们感受到了嘎羧丰富的情感。你看作者这话并不多,寥寥数语便可传情。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些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就能读懂它的心,这就是品细节、悟情感的读书方法。(板书:品细节、悟情感)

(二)品读凭吊战场

1.同学们,那凭吊战场又有哪些让你感动呢? 课件出示:“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jiāo)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同学们,你能把这种感情给大家读出来吗?自己读一读吧 生读

(1)男生读第一句

(2)师:同学们,他这样读让我们望到了清波荡漾的江面,而嘎羧是凝望着,而且是久久凝望着,它都望到了什么啊! 望到了刀光剑影的战场,望到了战友

师:是的,想象到这样的情境,一幕又一幕,这句话又该怎样读呢?(女生读) 师:真好,同学们,你看一句话就是一幅幅画面,蕴含着生动的感情呀,那接下来的语言当中又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又体会到怎样的情感呢?谁接着往后读 (3)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欧”后面是什么号?生回答 破折号的作用是?语音的延长

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震耳欲聋的吼叫。生读

(4)我们读出了这声音的震耳欲聋,那么嘎羧内心的感情是怎样的呢?此时的嘎羧矗立在昔日的战场,发出这震耳欲聋的吼叫。从这吼叫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是愤怒,它一定忘不了,这样的一幕之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幻课件出示(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生读

(5)想象这样的场景,第二句话又该怎样读呢?我再来找一位同学读 女生读(然后、、、、、、、、、、、、吼叫)

此时的嘎羧内心涌动着战斗的激情。就像每次发起冲锋的战士一样,焕发着青春的英姿,我们一起往后读,(这时,、、、、、、、、、、、、、)生读。

(6)此时的嘎羧应经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原文中有这样的介绍。师读“嘎羧脖子歪得厉害,嘴永远闭不拢,整天滴滴嗒嗒地淌着唾液、、、、、、本来就很稀疏的象毛几乎掉光了,皮肤皱得像脱水的丝瓜。——摘自原文(课件出示)

就是这样一头老象重回战场之后区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你来给大家读。 女生读 “它身体、、、、、、、跳出水面”(课件出示)

(7)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前两天的样子,文中还这样写到“有一天,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课件出示)而此时的嘎羧,我们一起来读。生读:“它的身体膨胀起来、、、、、、、“

师:同学们,刚才我读的是一头老象,而你们读的是?

生答

师:我刚才读的是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的睁开眼睛的老象,而你们读的是?生:奋勇杀敌的战象

师:我刚才读的是萎靡不振,即将辞世的老象,而你们读的是?

生:英武豪迈,驰骋疆场的战象

师:同学们,就把你心中的这头英武豪迈、奔赴战场的战象读出来吧 课件出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

(8)师:同学们26个春秋过去了,九千多个日日夜夜,嘎羧再次回到战场依旧心潮澎湃,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的心也心潮激荡。

师:我再来看,这段话,和刚才那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生:写法上抓住了动作和神态,还抓住了侧面描写 师:哪一句是侧面描写。写的是什么 生:吼叫声 师:声音

师: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神态声音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羧内心的情感,也让我们感受重回战场后情感的变化,正是这情感的变化使得我们的情感跌宕。 师:同学们,光荣归去这部分内容有没有让你感动的语句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你所画的语句。生读

(三)品读庄严归去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嘎羧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带着对战友的怀念之情,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战友们安息的的地方,用尽自己全部的生命,为自己挖掘了一个墓坑,让我们一起看看嘎羧最后的华丽谢幕。

2、同学们自读最后几个自然段,想想 嘎羧为什么要在百象冢挖掘墓坑,埋葬自己?

3.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重点品读: (1)“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

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引导学生感受嘎羧挖坑的艰难。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沉”字的深层含义,体会嘎羧奋力挖掘墓坑的内心,感悟它的英雄形象

4、26年前,它曾经和战友们在这里浴血搏杀,26年后,它仍旧要和战友们长眠在一起。

嘎羧 “凝望”天空,会想些什么呢?

三、小结

同学们,最后,嘎羧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嘎羧死去了,它是一头怎样的战象?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静静地想一想,可以和别人说说。

生回答:忠诚善良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讲到嘎羧的品质。让我们感受到了它忠诚于战友的情怀,作者表面上写动物,其实更是在写他内心的这份情感。难怪作者这样说。生读。课件出示:“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沈石溪 师:情感上有这样的收获,在写法上又学到了什么呢?生回答

四、作业

1.课外阅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

2.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用抓住神态动作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23 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暮

重披战甲

抓事件 凭吊战场

抓神态 庄严归去

抓动作 (忠诚善良)

第15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继续快速阅读课文,品读课文“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后三个精彩片段。

2.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

3.感受作者的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感受战象嘎羧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的相关语句,走进战象内心世界,感受嘎羧对战友的忠诚和博大的胸怀。

教学准备:师准备教学课件,生熟读课文。 课时教学设计:

一、诗文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首为一位特殊的英雄而作的小诗,大家齐读。 英雄垂暮近黄泉, 重披战甲忆当年, 凭吊战场念战友, 自掘坟墓共长眠。

读着诗中这一幕幕感人的壮举,一个响亮的名字涌上心头,这位特殊的英雄就是——嘎羧。(齐读课题)

上节课领略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的风采,嘎羧得到人们的救护,起死回生,二十多年过去,嘎羧已成为垂暮英雄。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哪三个感人的片段?

(第一课时的教学,已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引导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四个精彩片段── “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 “庄严归去”,同时学习第一片段。)

二、指导品读“重披战甲”

1.嘎羧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重披战甲”就是其中一个,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嘎羧见到象鞍前、后”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体会嘎羧的心情变化。

2.你是从哪句话体会到嘎羧对象鞍的深深情感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①指名读读这句话。

②同学们再来朗读这一部分(自由读),想想哪些词语打动了你的心? „„还能从哪个词语感觉到嘎羧当时的心情?(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来感受体会。)

象鞍是与嘎羧一道出生入死,并肩作战的老战友,它们已经二十多年没见面了,难怪嘎羧会久久地摩挲着,难怪嘎羧会泪光闪闪,你能读出嘎羧心中的那份伤感,那份珍惜、那份感动吗?

③指名再读课文。

嘎羧看到了象鞍,一下子安静下来,可是它的内心安静吗?此刻它会想到些什么?

④全班齐读体会。

(本文对战象嘎羧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通过细节描写体现其形象特征,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出重点语句,揣摩其义,初步感受嘎羧形象。高年段的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品句、品词,揣摩重点词语的描写,由句而意而词,符合学生阅读心理,利于感悟嘎羧的英武豪气。)

三、合作研读“凭吊战场”

嘎羧披上象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村民,来到打落江畔,伫立江滩,回想起许多的往事。

1.小组合作学习轻声朗读第14自然段。

学习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学习完这部分你们有什么体会?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出来的?

2.全班交流。师生梳理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重点解决:

(1)嘎羧“久久凝望”凝望的是什么?

(2)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3)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从前面教师指导品读“重披战甲”到学生自己合作研读“凭吊战场”,体现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理解。这里,教

师引导学生充分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进行想象补白,利于深刻感受战象形象。)

整整二十六年呀,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呀,当嘎羧遇到委屈时,可以像你们一样找妈妈诉诉苦吗?伤心时可以像你们一样找朋友谈谈心吗?(不能)因为它是——最后一头战象。

它只能把二十六年的思念,伤心,孤独深深地压在心底,可是此时此刻再回战场,水还是那水,石还是那石!可亲人何在?它的情感还压抑的住吗?你的情感还压抑的住吗?来,让我们用心去读,女同学读第一句,男同学读第二句,全班一起读第三句。

3.教师补白描绘,激情引读

你们的朗读深深打动了老师,我也想象了当时那动人的情景,现在我填补想象,你们与我一起合作朗读。(配乐,师生一描一读。)

(这里,教师先引导学生整体上悟意悟情,再由意而句,由句而词,接着抓住关键词引导

学生想象补白,然后在学生补白的基础上进而补充、完善、提升,师生一描绘一朗读,“一唱一和”,撩人心扉,激情涌动,感人肺腑.)

四、诵读“庄严归去”

嘎羧离开了战场,来到百象冢,这是埋葬他战友的地方,这一段文字非常感人,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让你深有感触的句子,多读读,写出体会。

1.这部分内容中出现最多的是哪个字?(挖)出现了几次怎样的挖? 2.据我所知,嘎羧被村民救回来后,虽然治好了伤,却留下了严重的身残:腿瘸了,头歪了,可就这样一头战象,长途跋涉,几天没吃,还坚持不懈的挖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心中到底在想什么?你从这些“挖”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小结:我们想说的太多太多。文中反复出现了一个关键词“挖”,从嘎羧的“一直挖”、“继续挖”、到“埋头挖”,通过一个“挖”字写出了嘎羧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自掘坟墓,庄严地把自己掩埋。这些描写更加体现了这位垂暮的战象对战友的忠诚和重情重义。它没有忘记,他是一头战象,就是死,也要和战友们死在一起!

音乐声起:

就这样,嘎羧不停地挖着,挖着。

学生齐读:“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

(配乐朗读课文片段。本片段的教学以读代讲,学生通过之前两个教学环节的过程,已经深刻感悟到战象的情感,这时候师生深沉吟诵,以声悟情,以读传情,情溢于衷,言于表,收到极好的效果。)

3.教师总结(背景音乐、画面回放)。

嘎羧走了,它选择了百象冢作为它的安息之地,从垂暮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安葬自己,我们渐渐地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位重情重义的英雄!让我们永远铭记着嘎羧,永远铭记这──最后一头战象!

(这部分教师的总结,教师以独特的音乐,配乐朗诵结束教学,课件缓变展示战象生前驰骋沙场的画面,以精练的语言,动情的演讲,来概括嘎羧辉煌的一生,营就一个深沉的基调,一个撩人的氛围,一定会给人深深震撼而余味无穷的深刻感受。)

五、感受形象

故事学完了,嘎羧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用一个词来概括。

五、拓展学习

1.作家沈石溪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只是为了讲一个故事给我们听,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自己说的话。

2.沈石溪还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当你去阅读他的作品是,你会发现动物像我们人类一样有着爱情,亲情,友情。像我们一样竭尽全力地生活着,奋斗着。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今天这堂课希望只是一个引子,引导你们去读更多他的作品,去学习,去思考。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因此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说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深刻的人文思想、精纯的道理、感人的形象、优美的语言,给学生以极大的教育作用和感染力。语文教学是人文思想生成的重要阵地,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学习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思想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注重教育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小处、细事着手尊重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和实践中融入人文思想、审美教育,发挥学生的整体综合性。经过教学实践和尝试,初步确定:强化人文意识,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想内化,学生思想情感受到“道”之熏陶,达到“文”、“情”、“道”和谐发展。

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读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学习些什么?作为教者,我是带着深深的感动与震撼来揣摩体会故事内容的,相信每一个孩子也会有同样的感动。

本节课教学环节设计总体意图是:以抓住“重披战甲”时嘎羧的心情为主要线索,先引导学生找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相关句子,再品句中关键词语,进而揣摩嘎羧丰富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这种心情。教学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由句而词,由词而意,由意而情,层层推进;合作研读“凭吊战场”,重点理解14自然段,抓关键词语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形象感知嘎羧对战友那份深沉的爱,然后通过师生合作配乐朗读,升华情感;接着抓住“挖”字,让学生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自掘坟墓”部分,让嘎羧的内涵在学生心里有所提升,最后再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到嘎羧的忠诚与善良。

第16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平利县大贵镇中心小学

吴远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与同学一起研究解决。

3、感受战象的高尚情怀,学习作者抓住行为、神态具体细致的描写方法。

4、鼓励学生写出自己与动物之间的故事,重温与动物的情谊。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内容,通过重点句研读体会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行为、神态具体细致的描写方法,感受战象的高尚情怀。

法:情感教学法、引导点拨法 学

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师生共书课题。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用四字词语概括。

3、这样一头战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研读感悟,体验情怀。

1、快速读文或者浏览,说说你对战象“嘎羧”的印象。

2、用简洁的词语记录下来。

3、你从哪些描写当中体会到的,找出相关句子朗读,交流探讨你们的感受。

①、组成学习小组,选择一两个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②、集体交流展示。

a、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没想到,一个象鞍竟然使急躁的嘎羧顿时安静下来。作者对嘎羧动作、神情描写,细腻而生动,寥寥数笔却清晰的表达出一头英勇的战象积淀在心中的深沉情感: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

b、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仿佛看到„„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礁石也许是„„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

——

——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久久凝望”里,它一定又看到了26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的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的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着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饮泪歌颂的英雄!)

c、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象鞍破旧却凝重华贵;嘎羧年迈却英武豪迈!战火、血腥不再,但积满灰尘的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嘎羧的英勇;纷乱、年轻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勃勃的雄心仍在!深情的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d、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从垂暮时的焦躁不安道重披战甲的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掩埋自己,我们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头战象的善良与忠诚!)

③、带着自己的情感深情朗读这些句子。

三、拓展运用

1、文章怎样把一个动物的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结:抓住行为、神态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

3、选择完成作文。

四、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怀旧

23、最后一头战象→ 善良(行为、神态)→ 英

英勇

忠诚

第17篇:最后一头战象 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护国中心校 赵元银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2、从课文的相关语句感受战象嘎羧的重情义的情怀;

3、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 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

二、回顾上节课内容,理清文章顺序

嘎羧在临死前做了哪些不同寻常的事情?

二、研读课文,感悟情感

1.引出作者的话,体会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情感。

2.课件出示“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3.指导学生朗读。

4.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

5.总结刚才学习的方法。自学“再回战场”这一部分后交流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6.指导学生朗读。

7.学习“庄严归去”这一部分。以下内容重点体会: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嘎羧凝望着天空会想些什么?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学生练笔,集体交流)

四、推荐作品

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的文章还有很多,孩子们下去可以再看看《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作业设计:

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

重披象鞍 神态 善良 再回战场 动作 忠诚

庄严归去 声音

令人感动的情义世界

——《最后一头战象》说课稿

护国镇中心小学 赵元银

说教学内容

《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在生命终结以前,再次披挂战甲,重回战场凭吊,庄严埋葬自己的故事。文章抓住战象嘠羧的神态和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最后的辉煌和庄严。

说教学理念

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是在高年级阶段提出来的阅读要求,也是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文是一篇很长的文章,因此我这次努力做到的是对长文有所取舍,有所侧重,体现长文短教的尝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以及教材,我确立了这样的目标:

1、继续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2、从课文的相关语句感受战象嘎羧的重情义的情怀;

3、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说教学重点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要求,我安排了这样的教学重点:抓住动作和神态描写的语句,品析文章语言,体会课文的相关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战象的形象,指导感情朗读。

说教学特色 从整节课来看,这节课的设计基本上照顾到了语文基本能力的综合培养,课堂设计的特点最主要体现在两点:

1、在对三个场景学习的时候分别采取了自由读、齐读、引读的不同类型的朗读指导方式,课堂上进行听说读写互相结合、相互渗透的学习。

2、三个场面的学习用一根情感线索作为红线把几个片段联系起来,基本遵循熟读之后把握文本深层含义,进而提炼文章中心、总结写作手法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理性的分析了作者的表达方法,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说教学过程

由于文本较长,我安排了两课时的内容,这次具体来谈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第一课时

做到对课文的熟读以及字词等基础性任务的掌握,找出来自己感动的地方,读一读,概括嘎羧在生命最后时光做了哪三件事。复述课文。

【设计思路】这样来安排,目的是为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熟悉和情节的充分把握,能够整体来了解内容之间的联系,也为下节课进行语言品析打好基础。

第二课时

第一环节:真情导入

老师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回顾文章的背景、脉络,奠定整节课的情感基调。 接着引导学生回顾嘎羧预感到自己生命将尽所做的三件事: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第二环节:品读感悟(出示课件)

首先我由作者的一句话引出学生对探寻嘎羧情感世界的欲望。重点指导学生学习重披象鞍部分。然后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后两部分。老师巡视,相机指导。

3、对三个场景的学习、探讨、交流: 场景一:重披战甲

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战象嘠羧见到象鞍时“一下子安静下来”“吹去灰尘、摩挲”“ 泪光闪闪”(板书:摩挲、泪光)等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来体现对象鞍的重视和珍惜,分析得出这是一头“重情重义”的战象,读出自己的感受。 场景二:凭吊战场

1、在学生谈了自己对这一部分的理解之后,请学生想象嘎羧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学生展开想象,补充空白,进行表达训练。

2、引导学习一个关键的词语,战象嘠羧的叫声“欧——”(板书:吼叫),因为这个叫声中包含的含义可以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进行多角度的体验,充分的感受到嘠羧内心所不能言的那种情怀。(预设:二十六年来,它只能把的思念、伤心、孤独深深地压在心底,可是此时此刻再回战场,终于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叫,这吼叫是在诉说什么?是啊,这叫声表达了对战友的思念,这是在呼唤战友的英灵,在告诉战友我即将陪伴你们了,这更是和乡亲们最后的告别啊!)

3、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老师指导,感悟这是一头“重情重义”的战象。【设计思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应该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的有关语句的内涵,体会表达效果。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自身身份的转变,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理解和感悟,表达自己的感受,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场景三:庄严归去

1、老师引导到最后一段,想象嘎羧在想些什么? 第三环节:情感升华

1、让学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感受战象死去时候的庄严。老师接着进行引导写话练习。

老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嘎羧走了,平静的走了,寨子从此也将恢复平静,可是我们的心却无法平静,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把你最深情的语言写下来吧。

学生写。学生练习展示——

老师总结:浴血卫国得幸存,垂暮不忘生时恩。岁月匆匆如流水,心似卵石沙中沉。这正是:山水依旧,我心依旧。与友长眠,英魂永存。

2、最后由作者的一句话,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和升华,引起我们更多更深层的思考。并推荐阅读沈石溪相关作品。 【设计思路】语文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推荐学生课后阅读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读书习惯。

第18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23 最后一头战象

教学设计

洋县青年路小学

教材分析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第1-5自然段)、“重披战甲”(第6-11自然段)、“凭吊战场”(第12-16自然段)、“庄严归去”(第17-23自然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2、教学重点

(1)训练学生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教学难点

领悟,学习作者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 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 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重点的把握。

重点是训练学生用教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时,可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及时进行反馈交流,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讲述的顺序,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难点的突破。

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是本文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学中让学生领悟采取以下思路:首先,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对嘎羧的印象。其次,研读课文,抓住最能说明自己见解的语段,细细品读,深深感悟。最后,引导学生感悟到,作者这样具体描写,是与他所要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全篇通过品读—感悟—表达—练写来感受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升华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是如此美好动人;动物尚且有如此高尚的情怀,我们人类也应该从中学习到什么。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 学生搜集战象的历史资料读一读,对战象的情况有所了解,以便理解课文,理解嘎羧的情怀。

2. 了解作者沈石溪及写作背景,还有他的相关作品。 3. 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温故导新、简介背景

1.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同学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再读课文,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四、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试着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仔细品读,感悟战象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诗文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首为一位特殊的英雄而作的小诗,大家齐读。 英雄垂暮近黄泉。 重披战甲忆当年。 打洛江边念战友。 自掘坟墓共长眠。

读着诗中这一幕幕感人的壮举,一个响亮的名字涌上心头,这位特殊的英雄就是——嘎羧。(演示齐读)最后一头战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这最后一头战象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谁能说说战象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谁用一个词语来说说这是一头怎样的战象?(课件出示:这是一头──的战象。)师引导到(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师相继写在黑板上。

二、品读语句,体味情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阅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感情朗读,加深感悟。在交流中,可以根据学情,重点抓住几处关于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进行朗读感悟。

(预设)

学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1)“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2)“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3)“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4)“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5)“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6)“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

(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顺势再巩固侧面描写)

(7)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

生汇报“战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以下内容重点体会: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往下沉。”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嘎羧凝望着天空会想些什么?

(4)课文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语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想象,感受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让学生感悟到具体、生动的描写是本文一个重要的表达特点,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选择典型的语句,以课件方式投影在屏幕上,帮助学生理解品味]

三、激发情感,以情促写

嘎羧走了,从垂暮时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安葬自己,我们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就是一头战象的善良与忠诚!

同学们,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最诚挚的赞颂吧。(学生练笔,集体交流)

四、拓展延伸,推荐作品

著名的动物小说大王,也就是我们这篇课文的作者沈石溪,写了很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比如《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斑羚飞渡》等许多优秀作品,都很有趣,适合同学们阅读,希望你们找来读一读,丰富自己的课外阅读。[以课件方式出示]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善良 忠诚 英勇 坚强

第19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经济开发区小学

陈颖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条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总结和归纳、复述课文的能力。

2、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3、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

4、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提问:同学们见过大象吗?喜欢他们吗?那你们看见过能打仗的大象吗?你们知道吗?能够上战场打仗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 师:“在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微风凛凛的象兵„„”(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些战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威风、英勇、神气„„)

2、揭示课题:

同学们,就是这群威风、英勇、神气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冠,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地。人们在埋藏它们的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身负重伤的战象。它叫嘎羧,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板书课题)

(请齐读两遍课题) 二:检查预习

师:这是一篇很长的课文,有两千多个字,同学们课前都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了吗?

生:有。

师:那好,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愿意接受老师考验的请举手。非常好,知识总是青睐勇敢的人。来,你先。你跟大家先说一说,这篇课文前前后后你共读过几遍?

生1:我共读过三遍。

师:三遍,好。对于这么长的课文来说,至少要花三十分钟。老师先请你来读一读课文当中一些比较重要又难读的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日寇、摩挲、唏嘘、镌刻、扑喇喇、威风凛凛、势不可当、悠哉游哉、焦躁不安、浴血搏杀、震耳欲聋、炯炯有神)

生1读了一遍。

师:哪个同学能响亮地读一读这些词语?来,这位男同学。 生2响亮地读了一遍。

师:读得字正腔圆,非常不错。

师:同学们,我们都能读这些词语吗?好,一起朗读这些词语。读词语要讲究节奏,不能拖沓,好吗?日寇、摩挲、象冢,齐——(声音短促)。

生齐读,很有节奏。

师:非常好,声音洪亮整齐

读完这篇文章老师有一个感受:篇幅好长啊!你们感觉呢?

这是一篇长文章,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略读和精读)什么地方该精读?什么地方该略读?

三、寻找“感动”了解大意

课文中有哪些令你感动、让你深思的语段?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来或用小标题概括。

预感死亡

英雄暮年 寻找象鞍

重披战甲 绕寨三圈

告别村民 怀念战友

凭吊战场 自掘象冢

庄严归去

师:其实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场面很多,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场面。现在你能不能结合刚才同学说的几个场面,综合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准备一分钟。

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以借助板书来说。

师:说课文主要内容一定要简洁、扼要。你要利用课堂上的资源,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最令人感动的场面。我们要善于利用学习的发现,课文主要写了嘎羧临死前怎样?

师:对,你说得很好。确实,嘎羧临死前做了许多事,披挂象鞍,和村民们依依告别,重回战场,最后孤独地自挖墓坑,庄严地归去。

四、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如: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

写在黑板上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找、读相应句子: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那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的诱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战象对战斗对战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

(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顺势再巩固侧面描写)

(3)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

生汇报“战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往下沉。”

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嘎羧凝望着天空会想些什么?

五、拓展延伸,促升华

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学生练笔,集体交流(五十个字左右)

(它还牢记着26年前与它浴血奋战的队友和自己战象身份的象征——象鞍、它还牢记着自己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它还牢记着自己的同伴被日寇杀死。

整整26年了,嘎羧始终记得自己浴血搏杀的地方,它记得,什么都记得,它始终记着自己是一头英勇的战象。所有的这些难道还不足以体现嘎羧是一头战象吗?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十六年过去了,嘎羧显得很老迈,可他一直牢记着它身份的象征,牢记着它出生入死经历的那个东西——象鞍。

战场才是归宿,战友才是最亲密的伙伴。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终于和伙伴们躺在了一起。多么令人心酸的画面,它是一位英雄、是一个重情义的朋友、是威武的化身、据有人的品质)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带着依恋,带着憧憬,嘎羧走向了远方,但它忠诚、英武、豪迈的高尚情怀永远值得人们细细品味、深深思索。

六、安家落户

作品是经过改编,但经过我们今天的学习,一定能让文章中删去的部分安家落户。

七、作品欣赏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1975年应征入伍。在云南边疆生活了18年。1984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80年代初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红奶羊》等连续三届获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圣火》获\"90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友谊奖\",《狼王梦》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象母怨》获首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大奖。1991年调成都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同为二级创作员,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作协副主席。

再被狐狸骗一次

沈石溪

八、推荐作品

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的文章还有很多,同学们下去可以再看看《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作业:

1.用自己的话对爸爸妈妈或亲戚讲讲这个故事。

2.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预感死亡

英雄暮年

善良 寻找象鞍

重披战甲

忠诚

绕寨三圈

告别村民

英勇

怀念战友

凭吊战场

坚强 自掘象冢

庄严归去

第20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写作背景。

2、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

(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

同学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四、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暮

重披战甲

凭吊战场

庄严归去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重点语句,感悟课文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注一注。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⑴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⑵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的诱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战象对战斗对战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

(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顺势再巩固侧面描写。)

⑶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

生汇报战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以下内容重点体会: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往下沉。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嘎羧凝望着天空会想些什么?

⑷课文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语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三、拓展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学生练笔,集体交流。)

2、这篇课文与我们刚刚学习过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从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和课文都有具体的描写两方面进行比较,再次体验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章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3、推荐作品:

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的文章还有很多,课下可以再看看《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4、小练笔:

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四、练习复述课文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有详有略的讲述,如,再见象鞍凭吊战场葬在百象冢三处就可以详细点,其他部分可以说得简要些。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善良

忠诚

英勇 坚强

【课后反思】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在教学时我能把握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高段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已养成,本课课文较长,教学易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直奔重点语句进行学习,避免逐字逐句的讲解。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想象,感受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让学生感悟到具体、生动的描写,让学生感悟到具体、生动的描写是本文一个重要的表达特点。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