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中学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14 08:34:41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学教学设计

完整的教学设计步骤:

一、课题(文章标题、数学的课题)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本课程计划用时多久)

四、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名称不可少)

1、知识与技能:(语文——生字词;数学——具体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方法,掌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意识,培养……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课程中心内容)

2、难点:(以学生角度分析难以理解或者易混淆的知识点)

六、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直观导入、图片导入、设疑导入为常用)

(二) 新课讲授(分清步骤,由简到难,标明序号,逻辑清晰,重点注重强调,难点注重引导)

(三) 课堂小结(开放式,由学生回顾本堂课讲授的内容)

(四) 布置作业(灵活、多样、趣味、启发)

七、板书设计(无论是随教随写,还是最后陈列,这一环节都不能省,随教随写就是写两份)

教学过程、新课讲授、教学环节(问法不同,内容一致)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二、新课讲授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所有内容,同上,以下是教学设计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2015年上半年真题】

【案例3材料分析题】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中彩那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城里最大的那家百货商店门前挤满了人。原来,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将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中奖者。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号码分别是05102和05103。中奖的那张号码是05102。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母亲告诉我:‚K字代表库伯,你父亲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问题:

(1)若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分 值 10 分 【正确答案 】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读写几个生字,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理解故事发展过程及其主旨大意,提高分析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养成守信用的好习惯;

(2)为本课设计3组课堂提问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 值 15 分 【正确答案】 课堂提问:

第一组:通过阅读文章的回答,为什么‘我’父亲梦寐以求的就是能够拥有一辆中奖的轿车,在中奖后反而闷闷不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文章的关键信息;

第二组:父亲面对汽车和信用,最终选择了什么?为什么父亲拥有这样的选择?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章的精细阅读,训练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能力;

第三组: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学生的看法,强化他们诚实守信的道德信念;

(3)为本课设计一则板书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 值 15 分 【正确答案】 板书设计:

中彩那天 一中彩那天异常兴奋 二发现不是自己的中彩 三父亲神情严肃 四道德和金钱做斗争

【模拟试题5】 【案例3 教学设计题】

写一个汉语拼音教学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片段。

问题

(1)写一个汉语拼音教学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片段。 分 值 40 分 【正确答案 】

一、课题《aieiui》

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2.过程与方法:认识7个生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声母与aieiui组成的拼读。

2、难点:声母与aieiui组成的拼读。

五、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女孩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读‚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

2.小女孩说话的时候,小白兔也敢来了。你们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谈论小白兔——有从外形上说的,有从习性上说的,有借助童话说的。)

(二)新课讲授——学习儿歌。1.教师教读儿歌。

2.让学生说说儿歌中的小白兔怎么样? 3.认识生字。 (1)指名学生读音节 (2)自主识字,相互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是怎么认识的?(有的说是从广告上学的;有的说是爸爸教的;有的说通过拼读认识的;有的说是同桌告诉的;有的说这个字是某个人的名字……学生回答时,还让学生给生字找个朋友,组成词语) 4.课堂间休。(当学生汇报‚在‛的时候,要学生用‚在‛说一句话。学生说‚春天在哪里?‛教师顺势要学生唱《春天在哪里》。教师和学生边唱边跳。) 5.读儿歌。

(1)教师领读。(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 (2)教师引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3)小组轮读 (4)指名学生读 (5)学生加动作读 (6)学生表演读

(7)教师与学生合作着表演读 (8)师生同唱‚小兔乖乖‛ (三)课堂小结。

1.教师创设问题:‚小白兔和你们比谁最聪明呀?下面你们和小白兔比一比,记一记课文下面的生字吧!‛ 2.开火车游戏。(学生读生字卡片)

(四)板书设计

八、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回家给你们的家长唱儿歌并且在找一找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字母歌?明天我们一起来分享!

推荐第2篇:《中学时代》教学设计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

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

中学序曲

教学目标:

1、理解新起点、大礼包的内容。

2、掌握中学时代对我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中学时代对我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校园生活》视频

1、同学们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高大的教学楼、同学们在打篮球、音乐汇演.............

2、你觉得初中生活怎么样。很棒!丰富多彩。

3、你对你的初中生活有什么打算?

我希望我的初中生活生活能看更多的书,能唱更好听的歌曲,运动会上拿奖.........新的起点:活动一畅所欲言分享“新”

1、踏进中学的大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你发现了那些新鲜事、感人事请大胆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新鲜事:新课本、新老师、新同学、新课程表、新作息时间表,新的板报内容.......感人事:看到一名学生主动将仍在校园里的废纸拾起来放到垃圾箱里,一名学生主动将正在咆哮的水管拧住。

2、与小学相比有那些新变化?

作业多了,时间紧了,阅读量大了,知识面广了,动脑的题和事多了,朋友多了........感觉自己长大了。

3、有人说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最美丽的底色?你怎么认为?(同桌相互提醒)

教师总结:(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1 / 2

(2)、开始深入的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成长的礼物

活动二---礼物接接接

1、新的阶段,新的起点,每个人都对自己有新的期待,你期待中学时代接到什么样的大礼包呢?

2、要想真正把礼物收入囊中就必须付诸于行动:你打算怎么做? 快快说出来吧!

要求:

1、小组为单位,照样子写句子:

例如:(1)希望获得探索更多的知识,希望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希望自己越来越坚强.......( 2)多读书、上课钻心听讲、不懂就问........

2、每组选记录员一名。

3、各组的记录员把记录的结果向全班汇报

教师总结:

1、(1)、给我们提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2)、能激发我们的潜能。日新月新我常新。(3)、不断的完善的自我。

2、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懈努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拉开了中学的序幕探讨到了“新”起点、成长礼物、付诸的行动。

学以致用:

1.进入中学后,你可能遇到的新鲜事是( A ) ①更多新同学,新老师 ②学习更多的科目 ③宽阔美丽的校园

④看到以前从未见过的实验室,图书馆,天文台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

2、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有哪些?

2 / 2

推荐第3篇:中学《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文学语言的塑造功能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教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理解作品对夏天和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文章中抓住典型景物,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从多个角度写景的方法。

理清文章的思路,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资料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体会文学语言

品读文段

扩展练习

朗读感知内容

思考讨论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用多媒体形式出示四季图片,让学生辨认春、夏、秋、冬,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进入课文情境。

提问:

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以描写什么季节的居多?

你对夏天的感觉

推荐第4篇:中学函数教学设计

中学函数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2.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过程,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2.通过网络载体,利用几何画板的直观演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善于发现的创新意识。

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

2.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疑点】

1.重点: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2.难点:准确求得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和导学案为载体,创设问题情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讨论完成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解题步骤,同时辅以导、议、练等。

【教学程序与环节设计】

〖JZ〗〖XCA3.TIF〗

教学环节: 古代故事和题情境

教学过程及内容:故事引入:在战国时期,曾经有一场非常出名的赛马比赛,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就是田忌赛马。田忌赛马的故事说明在已有的条件下,经过筹划、安排,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就会取得最好的效果。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古代的这一思想已发展为现代的运筹学,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今天我们来学习运筹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线性规划问题

1、问题情境:某工厂用A、B两种配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一件甲产品使用4个A配件耗时1h,每生产一件乙产品使用4个B配件耗时2h,该厂每天最多可从配件厂获得16个A配件和12个B配件,按每天8h计算,且甲乙两种产品不能同时生产,那么该厂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是什么?

要求:填写数据分析表、建立数学模型列出不等式组并在坐标纸上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师生互动:

1、教师介绍田忌赛马引入课题,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并进行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环节: 问题升华与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及内容:

2、问题升华: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3万元,你作为厂家的老总,将采用哪种生产安排使获得的利润最大?

要求:继续构建数学模型列出目标函数。

3、合作探究:如何求利润最大值?(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前后四个人为一组来思考讨论三个问题。

探究交流问题:

问题1:把z看作参数,则z=2x+3y表示什么图形?

问题2:在约束条件下,如何找满足函数z=2x+3y最大值的点?

问题3:找到满足条件的点后,如何求函数z=2x+3y的最大值?

分析过程:

问题1:把z=2x+3y=>y=?

推荐第5篇:中学美术教学设计

中学美术教学设计

运用现在信息技术教育改革课 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贵州省施秉县马溪中小学美术教师:江 红

一、教学领域:欣赏——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与评述

二、教学对象:初

二、初三学生(第二学期)

三、时间安排:共68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理论知识目标:以环境电脑设计图片展示直观性为思维探索和扩展的突破口。

2、审美能力培养目标:加强学生对环境电脑美术设计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城市景观设计的审美能力。

3、德育目标:加强学生作为现在公民的环境意识。

五、教学重点:

以环境受现在工业污染为现突破口,以SKETCHUP(草图设计大师)为学习载体,教会学生会运用 SKETCHUP的基本操作工作——做一些简单的环境电脑美术设计的创作。

六、教学难点

学生对SKETCHUP载体中工具的运用和渲染能力。要求学生作品要体现环境保护的创新性。

七、学生的现状分析

经过近一年的基础学习和相关的电脑美术作品展示和灌输,要求学生根据生活中常见到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比较有创新性独立的批评,加上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年龄,学生在学习中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教师——就应该多展直观探索性思维能力。

八、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安装适合学生运用的SKETCHUP8.0电脑软件。

(一)开始阶段: 欣赏导入课题:

1、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付有诗意的音乐渲染下,悠然的进入课堂课题:同时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美的环境电脑美术设计作品。

设计意图:

A、体现轻松愉快的教学原则。

B、切合实际的音乐辅垫和优美环境图片。 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 C、时间限制在十分钟左右。 屏幕展示建议如下:

优美的室外环境设计、优美的室外建筑设计、优美的室内建筑设计、蓝色的海洋或绿色的草原、夕阳西下蔚蓝色的

2 海滩边、绿色的草坪上一栋精美别墅、一些优美花园、巴西亚马逊美丽的植物和动物、中国的黄果树等等。

2、多媒体播放一些忧伤沉重的音乐作为情感铺垫,同时向学生展示一些受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的环境图片。

设计意图:

A、严肃的教学态度。

B、切合实际的图片展示我们的环境所经受的污染程度。 C、时间限制在十分钟左右。 屏幕展示建议如下:

由于石油泄漏——一些海洋生物正挣扎垂死边缘图片、最近几年因海啸所产生的灾难和相关图片、我们的温室气体升高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季节问题及相关图片等等。

(二)进行阶段(音乐解除)

第一部分

A、教师:电脑环境设计是多种载体形式当中的一种(包括电视、影视、报刊、橱窗广告、招贴广告等多种载体)针对适合在课堂里进行,用SKETCHUP软件做环境设计时,应该注意到:

(1)必须以此软件具体功能传达鲜明的主题。 (2)负有感召力创意环境设计的生存点,它能鲜明的主题展示我们的环境文化。

(3)具有快捷、鲜明的展示效果。

3 B、教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好屏幕上的这些图片, 并加以思考,这节课我们将以环境为创作主题,具体的学习SKETCHUP(草图大师)这个美术设计软件。然后要求大家运用这个软件进行独立的环境设计。

1、教师分析

教师要对上述的一些比较直观和主题鲜明的图片要加以详细讲解,其目的就是要以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心里感化,用科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的环境、去创造我们环境,理性的唤起人们从人的良知点出发,去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设计好我们的环境。

2、教师提问:

看了上述的这些图片,你心里有什么感受,特别喜欢其中的哪一幅,特别同情其中的哪一副,什么原因?(屏幕显示)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教师小结:以上的这些图片是教师从电脑中下载的一些相关的图片,只要有利于课堂内容,就多去寻找。这样有利于学生多开拓眼界,当然学生看了以后会有不同的见解,因为人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都是不相同的,在欣赏图片中、在教师讲解中、在学生自己的讨论中,他们就已经确定了自己创新意识,为下一节课他们了解SKETCHUP的运用工具以后,为他们今后的设计好作品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

4 (教师以多媒体详细讲解四十五分钟) 第一课Sketchup草图大师的界面与绘图环境 1-

1、Sketchup的安装及工作界面设置 1-

2、Sketchup简介与小实例应用(1) 1-

3、Sketchup简介与小实例应用(2) 1-

4、Sketchup视图的各操作 1-

5、Sketchup的六种显示方式(1) 1-

6、Sketchup的六种显示方式(2) 1-

7、边线显示设置 1-

8、物体的选择方式(1) 1-

9、物体的选择方式(2) 1-

10、阴影的设置

(教师以多媒体详细讲解四十五分钟) 第二课:Sketchup草图大师的绘图工具 2-

1、矩形工具 2-

2、直线工具(1) 2-

3、直线工具(2) 2-

4、直线工具(3) 2-

5、圆形工具

2—

6、多边形工具、徒手画笔工具 2—

7、圆弧工具

(教师以多媒体详细讲解四十五分钟)

5 第三课:编辑工具 3—

1、移动和复制物体(1) 3—

2、移动和复制物体(2)’ 3—

3、旋转和复制物体(3) 3—

4、缩放工具(1) 3—

5、缩放工具(2) 3—

6、缩放工具(3) 3—

7、偏移复制工具(1) 3—

8、偏移复制工具~(2) 3—

9、小房子实例(1) 3—

10、小房子实例(2)

第三部分

A、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环境设计。 (限制时间二十分钟) B、教师对学生的作品逐个点评。 (限制时间二十五分钟) C、教师课后等待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加以详细解答。教师小结:电脑在美术环境设计中,它只是一种载体,一种工具,它本身没有思想,更谈不上什么创意,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去摸索和开拓自己审美能力,在实践中努力的去研究自然和环境,运用我们所学到的有效手段。才能更有效的实现我们理想的思维空间和精美的设计理念。

九、教学后记:

1、通过这节课的实际学习吼.移学生所学到的程度和各自审美的特点,是完全不会相同的,教师应该对有的学生不应要求他们急于求成,应该认识到这样的多样性的学习方法是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导地位,帮助他们在“提示中”“设立中”“选择中”“学习方法中”“树立人生观中”去寻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答案。

2013年8月23日

推荐第6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与理念】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强调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学习问题应该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本堂教学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背景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实现教学目标。 【教材版本】

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材分析】

本课是针对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进行教学的设计。本节内容体现的课程内容标准条目是: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并形成报告。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育对象是高一新生,学习本节课之前,已学会了电子表格的制作,能够借助简单的函数运算来分析数据。且刚学习过“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会使用工具软件Word加工处理文本信息等,这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标要求确立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①掌握表格的基本修饰方法。

②理解用图表来表现信息的特点与意义。 ③能根据表格数据关系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2.技能目标

①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并能根据需要修改图表。

②能够利用表格、图表的形式分析数据,发现有价值的规律,并以图形化的表格数据直观表示。

③能选择合适的文字处理、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并采用适当的方式组织信息,表达观点。 3.情感目标

①体验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了解表格信息加工的思想和方法。 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观念,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基于以上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重点:

①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②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表达意图。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以

恰当的形式充分表达主题。 【教法和教学策略】

在已学会了电子表格的制作,本节课的教学将经历“收集表格数据→分析表格数据→根据需求制作图表→形成报告”四个步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为阿幼朵歌曲作品人际投票数做统计表,而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的任务,采用自主尝试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完成任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主动地探求知识,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建构。这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课时安排】

1课时,授课+上机实践操作 【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

1.展示阿幼朵个人相片,设疑。

师:图片中的人是谁? 生: 阿幼朵

2.展示阿幼朵演唱歌曲>。

师讲述:今年阿幼朵参加了国际民歌大赛,其中参赛作品有>、>、>、>、>. 请同学们也为阿幼朵投票,加油!!!! 生:为为阿幼朵投票.

3.展示阿幼朵歌曲作品人际投票数统计表(图表) 师:统计学生对各曲作品的人际票数.

4.师提问:"同学们思考:以前学过哪些方法可以实现该评比活动呢? 既要直观准确,又要能反映人际投票数的具体情况!" 5.引入课题<<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6.师讲述: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过程.P(57页图3_22) 二.明确任务需求

1.就上述“幼朵歌曲作品人际投票数”分组进行需求分析的讨论:需要分析的问题有哪些?应怎么做?通过讨论达到共识,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处理“幼朵歌曲作品人际投票数”所产生的数据,用表格的方式把这个数据分析的结果表示出来,并修饰表格. 师:展示表格修饰要求. 生:分组进行处理.

2.请做好的一位学生到讲台演示此表格的制作与修饰方法. 3.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 三.灵机一动

1.我能用更好的方法来表示阿幼朵的人际数.

生: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操作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2.图表分析

图表是一种能非常直观地表示数据分析结果的表现手法,它具有“简单、直观、清晰、明了”的特点。根据任务必须制作三张图表,表达以下三点:

(1)阿幼朵歌曲作品人际投票数对比;

选定数据表格中的待呈现数据区域(各作品的投票数),使用Excel中的“图表向导”,选择“图表类型”为“柱形图”,“子图表类型”为“簇状柱形图”,然后点击“完成”.

先小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自主学习,完成上述任务。教师巡回指导,并注意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对普遍存在的困难,教师可以及时展示学生的成果,以促使学生克服困难,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查阅书中相应内容,或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帮助系统”来学习,也可以给予他们个别具体的辅导。 3.学习评价

学生通过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并产生成果(作品)。教师适时组织学生总结汇报小组或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获得的知识、技能、经验与体会,通过教学网络给学生展示作品。汇报后,对整个学习过程及成果进行评价。教师分别选出学习效果较好和学习效果较差进行讲

解和评述,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势头,帮助学生梳理、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

推荐第7篇:《中学序曲》教学设计

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一框 中学序曲 教学目标:

1、理解新起点、大礼包的内容。

2、掌握中学时代对我们的作用。教学重点:中学时代对我们的作用。 教学难点:中学时代对我们的作用。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伴着新《中学时代》的歌曲,看着校园生活的图片。

1、同学们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高大的教学楼、同学们在打篮球、音乐汇演.............

2、你觉得初中生活怎么样。很棒!丰富多彩。

3、你对你的初中生活有什么打算?

我希望我的初中生活生活能看更多的书,能唱更好听的歌曲,运动会上拿奖.........新的起点:

活动一畅所欲言分享“新”

1、踏进中学的大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你发现了那些新鲜事、感人事请大胆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新鲜事:新课本、新老师、新同学、新课程表、新作息时间表,新的板报内容.......{中学序曲教学设计}.感人事:看到一名学生主动将仍在校园里的废纸拾起来放到垃圾箱里,一名学生主动将正在咆哮的水管拧住。

2、与小学相比有那些新变化?

作业多了,时间紧了,阅读量大了,知识面广了,动脑的题和事多了,朋友多了........感觉自己长大了。

3、有人说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最美丽的底色?你怎么认为?(同桌相互提醒) 教师总结:(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2)、开始深入的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成长的礼物 活动二---礼物接接接

1、新的阶段,新的起点,每个人都对自己有新的期待,你期待中学时代接到什么样的大礼包呢?

2、要想真正把礼物收入囊中就必须付诸于行动:你打算怎么做? 快快说出来吧! 要求:

1、小组为单位,照样子写句子:

例如:(1)希望获得探索更多的知识,希望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希望自己越来越坚强„„

2)多读书、上课钻心听讲、不懂就问........{中学序曲教学设计}.

2、每组选记录员一名。

3、各组的记录员把记录的结果向全班汇报 。 教师总结:

1、(1)给我们提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2)能激发我们的潜能。日新月新我常新。(3)不断的完善的自我。

2、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懈努力。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拉开了中学的序幕探讨到了“新”起点、成长礼物、付诸的行动。 学以致用:

1、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在这个新天地里,我们站在一个新起点上。这里的“新起点”主要指( C ) A.新的学校和班级环境 B.新同学和新老师

C.学生自身成长的新阶段{中学序曲教学设计}.D.新课程和新教材

2.进入中学后,你可能遇到的新鲜事是( A ) ①更多新同学,新老师 ②学习更多的科目

③宽阔美丽的校园 ④看到以前从未见过的实验室,图书馆,天文台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

3、进入初中后,随着和同学们的接触日益增多,小军从一个孤僻内向的学生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学生,这说明( A ) A.小军能积极面对新生活,珍惜新起点 B.小军未能适应初中新生活 C.小军的改变是自然而然完成的 D.小军的改变是独立完成的

4、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有哪些?

(1)、给我们提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2)、能激发我们的潜能。日新月新我常新。(3)、不断的完善的自我。

5、为实现美好的未来,在初中时代你打算怎么做?

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懈努力。、教师寄语 珍惜当下,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1.1中学序曲教学设计 中学序曲教学设计(篇2) 中学序曲

中学序曲教学设计(篇3) 《中学序曲》讲学练 目标导引:

1.对中学时代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2.理解并识记中学时代对人一生的意义。 3.做好适应中学新生活的各种准备。 重点讲解: 【知识梳理】

1.中学时代对人一生有怎样特别的意义。

中学时代对人一生的意义要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要认识到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由少年到青年的发展阶段,是发现人生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性觉醒,求知欲增强……这对我们的人生都是至关重要,这个阶段让我们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其次,中学时代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支点,初步确立了对生活的信念追求,在性格、意志、勇气、智慧等各方面快速发展变化,支撑起了我们的历史和未来。{中学序曲教学设计}.2.做好准备渡过美好的中学时光。

中学阶段承前启后,对我们的人生有重要意义,期待中学时代有更多的惊喜和收获,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其一,要善于从自己过去的经历中学习,过去的经验教训是我们今天成长的宝贵财富。其二,要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这样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对我们的成长是很好的提醒和借鉴。其三,要明确当下的任务,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易混易错知识点】

1.初中生活无非是小学生活的延续。

解析:这种观点将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混为一谈,实际上是没有认识到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区别,忽视了中学阶段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因此要充分认识这个新起点,珍惜这个新起点,认识到这个新起点的重要意义,也要认识到这个新起点让我们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做好充足的准备渡过美好的中学时光。 2.自我意识的觉醒

解析:所谓自我意识是指观察和认识自我时产生的意识活动,比如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理想、情感和道德等意识,是把自发的生存状态变成自觉的体验和认识。如:能意识到自己在感知、思考和体验,也能意识到自己有什么目的、计划和行动,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这样做的后果将是怎样,应如何调节自己的行动等等,这就是人的自我意识。 教材习题答案

1.上了中学就是长大了吗?

中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增强了,在一定程度上能做到自律、自省,自立性、独立性增强,这些都是“长大了”的标志,但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在辨别是非,区分良莠等方面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遭到不法侵害,还需要给予特殊保护。因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

2.你怎么理解钱学森对中学生活的感情?

钱学森对自己的中学生活有着感激和怀念之情,他认为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智慧启发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3.“即使没有辉煌未来,也要有无悔的今天。”“我”是如何践行这句话的?

从每天的功课里,我懂得了努力才会有新的天地;从包罗万象的知识竞赛中,我懂得了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性;从课堂的辩论会上,我懂得了竞争需要智慧和能力——不断地探索、努力、竞争,不断地提高、进步、成熟。

.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当然,也会是。

为自我意识的觉醒,发现了 的存在;因为性的觉醒,发现了一个 的世界; 因为求知欲的觉醒,发现了一个 的世界。

3.中学时代,是生命历程的一个重要的支点:初步确立了,在、、,支撑起了我们的历史和未来。4.要珍惜中学时光,让自己的中学阶段不留有遗憾,我们要做到:⑴ ⑵,让自己少走弯路;⑶,在正确的时间,做 。 课堂训练

知识点1 :新的起点

⒈初中生活把我们带人一个崭新的天地,面对这个全新的环境里,我们要 ( ) A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放任自流。

B珍惜新的开始,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C用大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需别人监督

D确立的奋斗目标要高,否则说明自己的决心不大。 2.下面对中学生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学生活,对我们意味着新的机会、新的可能,新的乐趣和新的规则和要求。 B 我们在成长,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欣然接受初中生活的到来,不逃避不畏缩。 C 中学生活会见证我们从少年到青年的发展变化。 D珍惜中学生活,绝不能犯一点错误,否则,遗憾终生。

3.“中学时代是人生中一个最重要的时期,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性格都在这一时期形成并逐渐定型。”这段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中学时代对我们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B 中学时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除了学习,我们什么都不要做 C中学时代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 D我们要珍惜中学时光

4.进入七年级,同学们已经进入青春期生理变化的重要时期,这段时间大部分学生非常关注自己的周围伙伴的发育变化,心中有很多疑惑等待找到答案,很想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是否正常。所以,常常有意识地通过一些途径来寻求性知识,如翻阅医学书刊,收听专栏广播,暗中与他人比较等。并且,部分学生特别关注自己在异性同学面前的表现,希望得到对自己的夸赞。这些现象,说明( )

①中学生不务正业,过分地关注他人,关注异性{中学序曲教学设计}.②这是进入中学,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的正常现象 ③中学阶段将见证一个人由少年到青年的发展变化

④中学时代是发现人生的过程,因为性的觉醒,让我们发现了一个异性的世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音乐鉴赏》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中学序曲教学设计(篇4) 《音乐鉴赏》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音乐鉴赏 制定时间:20

16、1 课程代码: 所属系部:基础部 制 定 人: 批 准 人:

二、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音乐鉴赏课程 学时: 36 后续课程:无

授课对象:20

14、2015级中职学生

三、课程设计

1、课程总体目标

(1)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发展。 (2)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3)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4)弘扬民族音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中学序曲教学设计}.

2、课程的具体目标

在音乐鉴赏与探究中,发现音乐所表现的丰富内涵,理解音乐艺术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 文价值,在获得审美经验的同时,养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积极上进、团结合作的优良品 质,使之对自己的人生有不断的思考和追求,不断完善自我。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感等的理解,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形成健康向 上的音乐审美观,获得美好的音乐审美情趣,使学生在音乐艺术的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 熏陶。

3、知识素质的目标

通过对各种音乐作品的欣赏,尊重音乐创作者的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并在学习各种不 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感知各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学习、尊重、理解各 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建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将我国优秀的、重要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体会作品中所 表现的对祖国、人民、历史、文化、社会的赞美和歌颂,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4、职业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中外著名音乐作品及音乐家。

5、社会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专业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 力,创新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 应会”的原则,以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专业理论能力和专业思维能力。

(3)把专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 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五、课程的设计思路

以注重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衔接为切入点,注重学生音乐欣赏理论知识和审美能 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分析音乐作品能力的培养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在理论教学内容上, 重视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并适当引入地方音乐文化;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设计了课内实践 与课外实践两个环节。课内实践,我们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通过预设问题(欣 赏音乐之前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组织讨论(分成小组,学生 展开讨论,并把欣赏感受记录下来)、引导启发(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用音乐最基 本手段和要素体验音乐,从音乐外围进入到音乐的核心)鼓励、激励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 鉴赏能力。课外实践通过开展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说课、讲课以及固定实习基地的教育实习,使学生在校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与具体的职业要求对接。

六、课程内容设计

七、考核方式与标准

期末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 的80%,平时的考勤、课堂讨论提问、课后作业占成绩的20%。无故旷课4次以上、累计超

过16个课时的学生,取消其评定成绩资格,并建议其重修。

推荐第8篇:中学音乐教学设计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

教师提前进行好中学音乐教学设计有利于确保中学生音乐课的顺利开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元文化,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在对音乐作品的比较聆听中,引到学生自主探究,认识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器乐作品和这些作品中反映出的一种“曲风文雅、意境高雅”的品质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知识与能力:通过聆听、赏析古琴曲《流水》,使学生初步了解古琴的基础常识,并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和体验古琴曲追求的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看、讨论、体验、探究等活动,体验名曲的意境和古琴曲的风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增进他们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

通过《流水》的欣赏,通过伯牙、钟子期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古琴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瑰宝——古琴的热爱。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古琴曲的深邃意境。

1、用聆听、讲解、感受、思考、讨论、体验、探究等方法组织教学。

2、通过讲故事、拨动皮筋引领学生探古寻音和引发学生产生赏乐臆想

3、古琴知识和乐曲意境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各种不同层次的提问,启发学生自己探索。

一、闭目静神创心境

导入:为更好的进入本堂课的欣赏,现在请同学们闭目静神片刻。

二、古韵声声续心境绵情源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继续闭目静心聆听一段音乐,想想音乐会带给你怎样的心境?(注: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

生:音乐带给我一份优雅恬静的心境;音乐带给我灵动而又深远的心境;音乐带给我一种莫名无语的心境

师:那同学们想过你为何有如此心境呢?(注:问题设坎打下伏笔)

生:(注:此环节因不同的班级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但大多班级的同学会产生茫然无语的境地)

师:(话锋回转,导问渐入课题)那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什么音乐?或者说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

生:古琴音乐;古筝音乐(注:因知识不一,会出现音色辨别的争议) 说明:此环节如学生们出现音色辨别的争议,可适时加入简述古琴与古筝的基本区别。(注:此环节学生传发介绍古琴乐器的相关资料。目的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通过聆听古琴曲引发了很多美妙的心境,与此同时又让我们产生了无语的感觉,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古琴音乐来领悟其深邃的意境。(注:出示课题)

三、故事反倒设悬疑,问题引入思因由

(设计意图:高山流水“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对此故事情节有所了解和耳闻,但故事背后蕴涵的古琴曲大音希声之境界所带来的曲高和寡却让学生耐人寻味,此环节通过悬疑问由引领学生探古寻音)

师:同学们知道一曲《高山流水》激荡出“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那同学们对于故事中俞伯牙遇知音后又失知音做出的摔琴叹息之举是如何理解的呢?

(注:此环节请学科代表分发与古琴相关的故事资料) 问题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 最后学生感悟到:

师:很好!从刚才同学们对“伯牙遇知音”的故事理解以及我们刚才初步接触到的古琴琴韵,古琴曲意境之深远带给我们曲高和寡之感,接下来,我想和同学们一起通过古琴曲《流水》来尝试“演绎”一番新世纪版的“伯牙遇知音”的故事,不知同学们意下如何啊?

生:(同学们会意一笑,满怀期待)

四、皮筋调动心鸣,引发赏乐臆想

(意图说明:古琴曲意韵深邃、曲高和寡,对于现代初中生在欣赏时难免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通过随琴曲拨动牛皮筋的手段来促使学生与古琴音弦达到共振的效果,以此来引发学生产生赏乐臆想)

师:在“演绎”之前请同学们拿出刚才进教室时老师分发给每一位同学的牛皮筋,(此时同学们眼神中略带疑惑)请同学们保持刚才赏乐的心境,继续闭目静心聆听古琴曲《流水》并随琴音的起伏轻轻拨动你手中的“弦”(注:皮筋),把自己置身于鼓琴者的心境,想想你在述说什么?传递什么......?

师:刚才我们静心完整聆听了古琴曲《流水》,请问,你在述说什么?传递什么......?

生:畅所欲言

五、问题拓展深入,赏乐探古寻音

师:刚才同学们对古琴曲《流水》有如此奇妙之感受,想过它通过什么手段或手法来演绎如此神韵的吗?那么接下来,我们结合课本:“拓展与探究”中第

1、2题中所提出的问题来进一步深入探知感寻古琴曲《流水》带给我们的神韵。师: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介绍古琴音色及演奏技法的视频,想想古琴曲《流水》中是如何运用琴音及演奏手法来表现其深远意境的? (注:投影板书:

一、古琴音色之特点

二、古琴常用演奏技法)

师:有了对古琴音色及常用演奏技法的初步了解及之前聆听古琴曲的感悟,我们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中拓展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来谈一谈,古琴曲《流水》所表现的是实景、还是实情?还是虚幻、还是臆想?

生:(注:问题提出,同学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 师:很好!此时同学们都有各自的观点和想法,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古曲音乐风格特点的思考,那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份思考和疑惑再来聆听一遍《流水》,看看同学们在这次聆听中是否能找到你心中确切的答案?

在这次聆听时请同学们带着水的流动和心的灵动继续闭目静心聆听琴曲《流水》,再入佳境探古寻音(注释:此环节老师出示若干装有水的盆或桶,引导学生把手置于水中随琴韵在水中游动)

(意图说明:古琴曲《流水》乃表现流水之形态,意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来抒发对大自然壮丽的赞颂。此环节在前面同学们用皮筋与琴音产生共振带来的神韵中,再通过俱像的水来引发琴音(鼓琴者)与心灵(赏乐者)的碰撞,那岂止是课堂的升华更是古韵的回荡)

师:有了水的流动和心的灵动,你已经有“弦外之音”了吗? 生:畅所欲言

师:很好,同学们对琴曲《流水》进一步的心灵感悟为我们打下了非常好的感情基础,那么同学们想过琴曲《流水》是如何通过古代音乐的语言和结构手法来表现“大音希声”之境界的吗?

推荐第9篇:中学班会教学设计

篇1:中学生主题班会教案设计大全

中学生主题班会教案设计:安全教育

一、班会背景: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学校安全事故又陆续出现,而且重大恶性事故增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治安情况复杂,很多事故是“天灾人祸”所致;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学校甚至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松懈麻痹,班级教育的安全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班会目的: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防患于未然;

2.加强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3.进行基本的逃生技术教育,提高自救水平; 4.加强生命意义的教育,感染学生,热爱生命。

三、班会主题:热爱生命,从安全开始!

四、班会地点:

五、班会时间:

六、班会准备:分小组,按交通、抗灾、防病疫三个方面准备相关资料。

七、主持人:

八、基本流程设计:

(一)第一组:通报近期校园安全危机

现将近期各地一些学校安全事故通报如下:

主持人:这些血的教训,对我们来说刻骨铭心。反映了当前整体社会安全工作严峻,也反映了我们学校班级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学生应对突发治安事件的能力薄弱,暴露出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对于安全方面的工作学习,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漏洞和薄弱环节。这就是我们班会呼吁的主题:热爱生命,从安全开始!

(二)第二组:交通安全宣传与提示: 1.回顾少年时代所得到的教育与收获

幻灯片展示:学过的交通安全儿歌:红绿灯,像妈妈, 小朋友,请注意, 小小卫士本领大, 行人车辆要听话。 交通安全要牢记。 交通规则记得牢, 红灯停,绿灯行, 栏杆叔叔对我说, 放学排队出校门, 车辆行人不打架。 别从我的肩上过, 不吵闹来不奔跑。(略)

主持人:儿歌把学生带回到遵守规则的回忆中,正是儿时良好的规则意识使大家顺利成长到今天,所以,有必要加强规则意识,共唱拍手歌:??走路时,靠右行, 你拍二,我拍二, 红灯亮时切莫行, 人行道,最放心, 绿灯行来红灯停, 绿灯才是保护神, 过马路,要当心, 你拍三,我拍三, 路上骑车不带人, 斑马线,看分明, 车内勿把头外探, 安全隐患要消除, 红灯停,绿灯行, 你拍四,我拍四, 横穿马路祸根生, 黄灯灯,莫着急, 路上 学生别嬉戏, 人命关天岂儿戏,马路上,别玩耍, 你拍五,我拍五, 十字路口情况多, 不能跑,慢慢行。 先左后右过马路, 车辆转弯要慢行, 转弯前,手示意, 你拍六,我拍六, 酒后驾车万不可, 不猛拐,不强行, 酒后驾车必闯祸(略) 2.新的交通规则考察与宣传

新交通规则关于行人与车辆信号的规定抢答竞赛。(以幻灯片展示,示例如下。因题目数量大,其他题目略去)

3.图中标志为分界标志。判断:对()------错( )

(三)第三组:校园活动安全教育 1.运动安全讲解。(幻灯片) 2.施工区域自我安全教育。(小品) 3.实验室操作安全教育(改错题竞赛)

(四)第四组:财产、人身、饮食、疫病安全提示

幻灯片展示:民法关于个人财物失窃责任规定;遇到危险情况报警常识;乙型流脑的防疫知识。

随机检测活动:学生识别(表演者在小品中渗透安全盲点,要求学生迅速找出)

五、班会结束。

从我做起实践公民道德规范主题班会课教案

课题: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目标:1.能够认识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3.明确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对自己对社会产生的效果。

重点:1.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难点:明确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对自己对社会产生的效果。 手段:讨论、辩论等(使用多媒体教室)

课 型:班会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之称,历代的读书人都很注重道德和情操的培养,讲礼貌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更要内化为个人素质,要晓之以“礼”,才能导之以行,诚信是明礼基础上进一步的要求,是对人的道德的要求,是平等交往的基础,人无信而不立。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继承这种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从我做起实践公民道德规范。今天我们就来拾起这个古老的话题,开展一次主题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班会课。希望通过大家的参与,加深对公民道德规范的理解,并能付之行动。

二、从整体感知道德规范

师:作为学校的学生社会的公民,我们必须合格,尤其在“以德治国”的重大举措前,什么应放在首位呢?( 生:公民道德规范。)

师:是的,很好,公民有公民的道德规范,哪位同学说说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生:(回答)(不完全的教师举出相应的例子,引导学生回答。)(伴随学生回答出示幻灯片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师:(出示幻灯片3:明礼,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一条是做人的起点。)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社会带来愉快和谐,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也给自己带来快乐温馨。一个文明人肯定也是一个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人。

师:同学们,今天的班会课,我们将围绕这个“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主题开展活动。

三、活动板块一:孝敬父母 (出示幻灯片4: 孝敬父母)

师:先作一个小小的调查,知道父母生日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作答)再进一步看你为你的父母生日送过祝福吗?(学生回答)

师: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我们从呱呱落地到成长为今天的学生,父母牺牲了多少的时间和心血,花费了多少的精力和财力。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深厚而无私,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起码的道德。

师:还记得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哪天?是什么节日吗?(出示幻灯片5:5月12日,是我们母亲的节日——母亲节。你是如何为你的母亲庆祝这个节日的?)

生:送卡片,或为父母扫地做饭,或给父母打电话写信,或送上一句祝福:节日快乐!)

师:其实,是不是节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平时与父母的融洽相处,用实际行动来孝敬父母。听完大家的发言,接下来我们不妨放松一下,一起来听一首歌。(出示音乐幻灯片5:常回家看看)

师:(出示幻灯片6:听完这首动听的乐曲,是否也会在你的心房有一点触动呢?说说你的感觉。)

生:(学生畅谈应孝父母,尊重父母)可引导学生:这里告诉了我们他是如何去孝敬父母的。

师:(出示幻灯片6:想一想:如果说孝敬父母,我们必须做到哪些方面?)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总结并出示幻灯片7:孝敬父母的方面有很多,但是,有五个方面是我们必须做到的:1.听父母的话,接受劝告。2.对父母有礼貌。3.体贴父母。4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向父母要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东西,不为难父母。5.像孝敬父母那样孝敬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师:说到孝敬父母,同学们肯定会想到尊敬老师的。是的,中学生要在孝敬父母的同时尊敬师长。

活动板块二: 尊敬师长 (出示幻灯片9:尊敬师长)

师: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培育我们成材的辛勤的园丁,为我们付出无私的劳动,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不尊敬老师。(出示幻灯片12: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应当具备的优良品德。)

师:下面,请几位同学给大家讲讲几位伟人尊师的故事。(出示幻灯片10:伟人的故事)

生:(讲故事)(老师适当引导,如鲁迅、毛泽东等尊师的故事以及“程门立雪”的故事。) 师:听完伟人的故事,我们再来看一则小品,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出示幻灯片10:身边的故事)

生:(表演)(内容:一次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个孕妇艰难地上了 车,一位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对她叫了一声“老师好!”却并没有给老师让座,老师站得很累不停地在擦汗,而那位学生依然没有反应,只是胸前的“三好学生”佩章很是刺眼。)

师:从我们听到的故事,看到的表演中,你想到了些什么?(出示幻灯片10:从所闻所见中,你有怎样的感想?)

(生:有关的尊师内容和该学生不尊师。)

师:(出示幻灯片11:你是如何去尊敬老师的?)生:(学生回答:问好、敬礼、好好学习等等)

师:我们大家都说了如何去做,概括而言,有两个方面即行动和语言,对于这两个方面哪一个更重要?

生:(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我们大家都来说说理由开一次小辩论)(分别从两种观点中各选出三人上台展开辩论,其他同学可以加入其中开展争论。)

师:(引导学生展开辩论,语言是行动的向导,行动是语言的实践。引导学生举事例。) 其实,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的。

(简要概括学生的发言。)

(出示幻灯片12:尊敬师长就应该做到: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从语言做起;好好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行动来说明。)

(出示幻灯片13:如果,人人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帮组,互相理解,团结起来,共建我们的祖国;那么,我们的中华民族就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文明、最高尚、最强大、最富强的民族!)

师生:齐读。

师:(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加深了对公民道德规范的理解,我们不仅要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更应该从行动上做到从我做起,实践公民道德规范。《常回家看看》写到自己长大以后还想着回家看看父母,今天就在父母身边的你们想过为父母做些什么吗?

四、课后活动

师:今天回去再安排大家一个活动,给父母洗一次脚,或捶一次背、揉一次肩,并在自己的日记上写下自己的感受。

篇2:25个中学主题班会教案集.doc 主要目录:1.主题班会教案的撰写格式

2.“我爱我的班”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3.主题班会课“创建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活动设计 4.主题班会“我与明天有个约会”串台词 5.主题班会“我是建校人”主持串台词 6.感谢有你——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7.“新学期,我能行”主题班会教案

8.“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主题班会活动设计 9.“展开理想的翅膀”主题班会活动设计 10.高三主题班会《超越梦想》活动设计 11.做个文明人——“文明礼仪”主题班会 12.“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设计 13.《做有责任感的人》主题班会1 14.主题班会《我爱我家》

15.《逆风飞扬——直面挫折》主题班会设计 16.主题班会设计:做时间的主人

17.高二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设计 18.一堂班会课 19.一次特殊的班会

20.“理想”主题班会活动过程 21.“爱你,爱我”主题班会设计 22.主题班会小游戏活动:“六人组”的快乐 2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题班会设计 24.“我们不早恋”主题班会实录

25.“祖国在我心中”——感恩祖国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教案的撰写格式

一、活动背景

二、活动目的

三、活动准备

四、活动过程

(一) 活动基本情况

1、时间

2、地点

3、班主任

4、主持人

5、参与者

(二) 活动程序

(三) 活动纪实

五、活动思考 附样稿: 当国旗升起时,我该怎么做? 12-5班 活动背景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是国家及其民族精神的象征。人们在举行各种活动时,常常举行升旗仪式,以表示对国旗的热爱和尊重。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充溢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面对五星红旗,时代的使命又使每个人心潮澎湃。作为祖国腾飞的后继者,我们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祖国!

一、班会目的

(1)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对升旗礼仪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2) 在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可以真正的做到升旗礼仪。

(3) 开展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心和祖国贴得更紧, 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学生心中,增强我们为祖国的富强而勤奋学习的使命感。

一、班会准备 1.教师准备 查阅国旗有关知识、升旗礼仪读本 2.学生准备 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国旗方面及祖国今昔变化的材料。在教室黑板上,由同学们用五彩笔写下面“面对国旗的思考”并画出国旗的图案。

准备知识竞赛题目

准备国歌及《红旗飘票》歌曲及歌词。

二、班会过程

(一) 活动基本情况

1、时间:2012年9月 日(时间自定)

2、地点:12-5班教室

3、班主任:

4、主持人:

5、参与者:12-5班全体学生( 49 人)

(二)活动程序

1、主持人引言,宣布主题班会开始。宣布全体起立,高唱国歌。唱毕后全体落座。

2、***同学(2-3名)向大家演讲关于国旗的故事(向大家介绍关于祖国、国旗的革命历史)以生动、感人的事例介绍无数革命先烈为维持祖国尊严,为了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东方高高飘扬,用生命和鲜血铸起共和国的大厦的丰功伟绩。(自查资料)

3、接着开展国旗知识竞赛(有关知识见后)

4、同学继续即席发言,各抒己见,畅谈祖国、国旗在心中的感受。

5、讨论“升国旗的意义”、“国旗升起时你曾想到什么?”、“在尊重国旗方面你做的如何”“今后升国旗时,同学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6、班主任讲话

(如)同学们在近几天的班会准备及今天的班会开展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今后我们要把这种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不仅严肃对待升旗仪式和在国旗下讲话的活动,更应努力学习,把专业知识学扎实并熟练掌握好技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她增添色彩。

7、主持人总结

(如)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心情激动。通过知识竞赛大家更加了解国旗,认识国旗。是啊,为了红旗在祖国大地上高高飘扬,有多少中华学子前赴后继,用自己炽热的真情抒发对祖国无尽的爱。同学们,让我们用勤奋和努力开创新世纪的灿烂与辉煌,让我们再一次歌唱祖国,歌唱明天。合唱《红旗飘飘》。

(三)活动纪实(略)(班主任可安排学生对活动作记录)

三、思考总结

通过这次主题队会,大家深刻地体会到。。。。。。。。。。。。。。。。。。。。同学们都立志做。。。。。。。。。。。。。。。。。。

另附资料参考:

一、国旗知识竞赛。

1.我国国旗的颜色是什么色?这种颜色象征了什么? 答:红色。象征革命,象征国旗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 2.国旗上有五颗星,大星代表什么?小五星又代表什么? 答: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小五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3.将五星红旗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决定的? 答:在1949年9月, 在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全会议上决定的。 4.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由谁亲手升起? 答:1949年10月1日,在开安门广场, 由毛泽东同志亲手升起。 5.我国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拉萨升起五星红旗是在哪一年? 答:1951年。

6.什么节日应升挂国旗? 答:国庆节、劳动节、元旦、春节。 7.什么地方应升挂国旗? 8.中小学生多长时间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答:每周一次

9.升挂国旗时,应将国旗置于什么位置? 答:显著位置。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是在什么时间、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答:1990年6月28 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 11.新中国成立后,谁第一个为我国夺得了奥运会金牌,使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奥运会场上? 12.1985年2月20日上午在南极乔治岛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它宣告了什么? 答:宣告了中国南极长城考究站成立。

二、升旗礼仪

在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过程中,要求大家做到的升国旗礼仪是: (1)集队时队伍整齐,安静,有序,安全,不说笑,不打闹; (2)着装整洁,规范; (3)升旗时全体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5)聆听国旗下讲话时,要做到神情专注,适时适度鼓掌. (6)若有特殊原因,未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在国歌声响起时要原地肃立,参加升旗仪式.

三、歌曲《红旗飘飘》的歌词

那是从旭日上采下的虹

没有人不爱你的色彩

一张天下最美脸

没有人不留念你的容颜

你明亮眼睛牵引着我 让我守在梦乡眺望未来 当我离开家的时候 你满怀深情吹响号角

五星红旗 你是我的骄傲

五星红旗 我为你自豪

为你欢呼 我为你祝福

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红旗飘呀飘 红旗飘呀飘 腾空的志愿越飞越高

红旗飘呀飘 红旗飘呀飘

年轻的心 不会衰老

你明亮眼睛牵引着我

让我守在梦乡眺望未来

当我离开家的时候

你满怀深情吹响号角

五星红旗 你是我的骄傲

五星红旗 我为你自豪

为你欢呼 我为你祝福

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我爱我的班”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课 题:我爱我的班

时 间:2007年3月22日

参加人数:48人

教学目的:

1、通过此次主题班会,目的是增强学生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关心集体、建设集体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使学生对良好的学风有了正确的认识,让学生在良好班集体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并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努力为集体添把“柴”——“众人添柴火焰高”。

2、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斗志,争取顺利度过高一阶段的学习生活,为高质量完成中学生活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3、让学生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和锻炼自己的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关心集体、建设集体的积极性和热情

教学难点:

教学仪器: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召开三次班干部会、两次全班同学大会和小组讨论会,对本次主题班会的内容进行动员、讨论和安排。调查了解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确定班会主题内容、班会形式和题目,班会 具体准备工作分工。

二、引入新课

总结上周的各项工作情况

(1)、劳动委对卫生情况进行总结;(2)、学习委员对上周学习情况进行总结;(3)、团支书对上周班上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总结;(4)、班长进行总结

三、讲授新课

1、互相认识的游戏

(1)、规则很简单,一如传统游戏——“击鼓传花”:参与者伴着音乐传一本书,当音乐停下时,书在谁手中,谁就出来游戏,游戏以座位为单位,每个座位两名成员。

两位学生背靠背,双方将答案写在纸上答案个数不限,答题过程中,两位学生不能交换答案,以答案的符合数量给予奖励。

1、最喜欢的食物

2、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3、兴趣爱好。4,最想对同座说的一句话。

(2)、“名人名言”互赠。

2、请几位同学讲一则爱集体的实例或谈谈自己在班上的一段感受。

3、实话实说

对班集体的说上一句自己想说的话;或者说你认为怎么样才能加强班集体力量。

4、班主任总结

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一个故事:我们有一天出去旅行,忽然间暴风雨来了。我们没地方避风躲雨孩子们向前跑,一看前面有个草棚,大家哗地冲了进去,一冲进去 大雨就来。大家好高兴,哇,今天运气不错哟,刚刚找了房子大雨就来。太快乐了!大家也不顾虑房子干不干净,有没有人住过,只要有避雨的地方就很满足 了。但这个房子在风雨中突然间要倒塌,同学们想尽办法扶住它,不能让房子倒塌。一个班就是这样一个生命体,我们就是其中鲜活的血液,她需要我们不断输送营养,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影响着她。我们共同生活在042班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员,一个人表现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班级的形象。我提议大家应该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班级的关系,从自身做起,人人保证自身的“清洁”,人人尽到对班级的责任。

主持人丙:因此,开展法制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今天班会的主题就是:

甲乙丙合:走好青春的每一步!

主持人甲:马加爵,一个令人叹息的名字,一起震惊全国的杀人案,一次不同寻常的审案经历。

主持人乙:因打牌时被怀疑作弊,便将4位同学残忍地杀害了!并将尸体藏在宿舍内的4个衣柜里。

主持人甲:马加爵于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了枪决,这是一个意料之中的死亡结局,但是马加爵不是一个句号。马加爵犹如一根锋利的针,挑破了我们时常不文明的脓疮,刺痛了我们已经日益麻木的神经。

主持人乙:同学们,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法,就在我们身边。马加爵惨案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世界,看看人们对这一案件的反思。

主持人丙:家庭的反思:惨案发生后,马加爵的父母、姐姐和奶奶来到邵瑞杰的家乡,向“云大命案”受害者邵的家属道歉。但邵家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客人”,邵氏双亲将马家人拒之门外,马家4人冒雨下跪1个多小时,终于打动了邵氏家人。

主持人甲:社会的反思:我们要实施一种普遍的文明教化,把有关人和文明的最基本规则,灌输给每个人,使这些戒律能够在激情、罪恶的欲望涌动的时候,有效地起到约束作用。 主持人乙:马加爵的反思:最想对亲人们说声对不起! 篇3:初中主题班会教案汇编(共20个主题) 初中主题班会教案汇编

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杨艳丹

一、指导思想

针对个别同学在言谈举止和学习上不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现象,决定召开一个以“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班会,以进一步规范个别同学的言行。

二、班会形式

对白、小品、个人汇报、唱歌等

三、活动准备

1、组织学生围绕这次班会主题搜集本班同学遵守或者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下反两面材料

2、选取有代表性的材料指导学生编写故事、编排成小品

四、班会纪实 主持人甲:“做一个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战国时期的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大家都知道:规与矩原指标验下方形和圆形的两种工具,后来引申为人们言行上不准则和规范。我们中学生行为的“规”和“矩”指什么呢?它就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主持人乙:《规范》内容向我们全面展示出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不少同学严格遵守《规范》去做,但是,有个别同学未必真正领会它。今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能深入地理解《规范》要求,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甲:同学们,当我们回顾这么多年的学生生涯,大家定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一幕幕感人的情景。

乙: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踊跃发言,把感受最深的动人故事献给大家。 (同学依次讲述)

甲:刚才几位同学讲述原互相帮助,友好团结,文明礼貌的动人故事,令人难忘,我们真为有这样好的同学和班集体而感到自豪。

乙: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些好同学表示无限的祝福和崇初的敬意。 甲:可是,最近发生在我们班的几件事却令人遗憾。现在,我们已经把它编成小品——《碰撞以后》,请大家先观看第一场。

第一场:两位同学,其中a在看风景,赞叹不已。b走过a身旁时,正好a转身, 相互,便互相出言不逊,后撕打起来。此时,q同学扮“政教处老师”上台批评双方,才得以和事。

乙: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种小事而导致事态扩大的的事件时有发生。这1 典明中学 石春晖收集整理 1 既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又损害了集体的名誉。如果他们碰撞以后采取另一种方式,又会如何,请大家再看第二场。

第二场:a碰撞b,a先 地说:“对不起”,b再 地说:“没关系”,礼貌和解。

甲:小品《碰撞以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特别是第二场,双方采用了 的 情和礼貌的语言,从而化干戈为玉帛。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和“礼貌用语”是何等重要。好,下面请听歌曲《歌声与》。

乙:《规范》对我们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作了严格的规范,对学习也作了具体的要求。《规范》要求我们在生活中真诚相待,学习上更应互相帮助。下面请大家再观看小品《帮助》。 cd两位同学进入考场“监考老师”宣布考场纪律,d不听,把用来作弊的书籍纸条藏满全身。开考后,d全身作弊材料被搜出,d无奈写纸条向c求援,c旁白“见难不帮非君子”。c欲作君子,便把答案写在手上让d抄。

甲:确实有个别同学平时不学习,就靠考试作弊来得分,欺骗老师家长更欺骗自己,请问同学们,c在考场上帮助d作弊,这算得上真正的帮助吗?请大家就此展开讨论。

(学生发言)

甲:综合大家的讨论意见,我们认为:帮助别人进步才叫帮助;帮助别人堕落,是坑害。

乙:现在请班主任讲话

班主任:大家都知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主要角色,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所以社会需要对每个人进行纪律法规的约束。就拿中学生来说,颁布和实施《规范》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公德及文明行为教育,使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思想文化等身心素质的提初,做一个文明幸福的人。

同学们,时代需要你们以初尚的道德和优良的行为来规范自己。我相信,这次班会后,我班同学在行为规范方面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甲:最后一个节目,请大家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歌声结束后)

甲、乙:“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2 典明中学 石春晖收集整理 2 寻找榜样 把握人生

李艳

地 点:初一(2)教室

主持人:赵萍萍、钱睿

教育目的: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分清是非,学习优秀榜样,预防犯罪,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活动过程:人人心中有榜样、榜样在身边、避免学习榜样的盲目性

ⅰ.引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问:这段话是谁说的?

答:保尔

主持人甲:2000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中年人重读保尔,唤起他们对人生的回忆,因为保尔曾是一代人的英雄。

ⅱ.主持人乙:历史走过了半个世纪,人们仍记得保尔,保尔的这段话仍让人们时时想起,成为激励许多人奋进的动力。现代美国有一个英雄,因为有了他的贡献,才使我们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问:这个人是谁?

答:比尔·盖茨

主持人甲:盖茨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发展的先机,准确地把握社会生活与科技进步的趋势,通过自身努力,造就了一个微软帝国。他不仅凭智慧和能力证明了知识可以创造财富,并在为个人谋求巨大财富的同时,大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

主持人乙:人人心中都有榜样,保尔和盖茨谁是英雄?谁是你们的榜样? 讨论5分钟后请部分同学发表看法。

成坤:两者都是。一个创造精神文明,一个创造物质文明,他们都对社会作

出了贡献。凌锋:我认为盖茨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保尔是革命时期的英雄,现在已经不入流了。

ⅲ.主持人甲(过渡):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先争到这。其实争论的意义已超出了争论本质,它意味着我们在思考,这是叩问人生的过程。保尔和盖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主持人乙:在我们的周围也不乏榜样,他们可能是你的亲人、朋友或者同学。

1、请几个同学说说他们身边的榜样。3 典明中学 石春晖收集整理 3 丽清:相信自己

南南:崇拜妈

常银:崇拜自己

2、推选班级之星。

德育之星:黄华棣音乐之星:章仙平

文学之星:金 欣学习之星:金 琼

全能之星:林恩华智慧之星:陶乃贵

美术之星:林瀚森勤学之星:徐义珠

ⅳ.主持人甲:每个人都有长处,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主持人乙:古语云:“近朱者示,近墨者黑”。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身边既人优秀人才,也有丑恶分子,时时提醒自己,不要盲目学习榜样。下面请看一则小品。

(两个初中时的同学在上学路上相遇)

甲(垂头丧气):唉,这次半期考没考,回家挨了一顿骂,以后不知该怎么办。 乙(颇为得意):我这次考得挺好的,不仅老师表扬我进步了,爸妈还给我奖励呢。

甲:你怎么进步这么快?能教我一招吗?

乙:教你一条捷径:搬答案

甲(迷茫):怎么个搬法?

乙:就是把别人的答案搬过来

甲:这不是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吗?

乙:孔乙已说过“窃书不算偷”,我这叫“搬”怎能叫“偷”?

甲:看来我也要试试,读书太苦了。

就此展开讨论。

ⅴ.总结:向榜样学习,不能流于形式。我们要学习榜样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学习榜样的信念与价值观,学习榜样的行为策略与智慧。最后让我们以毛姆的话共勉:“在生活中,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东西,那你就能得到最好的东西。” 4 典明中学 石春晖收集整理 4 朋 友

苏艳萍

地 点:初一(3)班

教育目的:让同学们体会朋友的含义,在生活中少一点矛盾,多一份理解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主 持 人:薛非凡 陈 琴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主持人: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有自己对朋友独特的见解。首先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并加以评论。

孔樟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游 其: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唱)

游卫峰:朋友一生一起走,哪些快乐不??(唱)

主持人:这些名言名句,能引起大家共鸣的歌曲,都道出“我们需要朋友”。那么何为“朋友”呢?“朋”字由两个“月”字组成,一月为“肝”,一月为“胆”,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朋友,需要肝胆相照、患难与共的朋友。

第二环节:主持人:每个朋友都是一颗赤热的心,在你的周围总有很多的精灵在无私地帮助我们,这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身边与朋友发生的事,讲述你们之间的快乐与矛盾,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游卫锋:故事1:自己与舍友闹矛盾,决定到操场上单挑,后经老师、同学的劝阻避免了一场打架斗殴事件。事后非常后悔,因为失去了一个朋友。

故事2:小时候学校云福安春游,在归途中,本人中暑,是班上

的女同学把他背回来,至今记忆犹新。

袁 璐:与朋友之间总有谈不完的话,虽然有时也会有矛盾,但这种矛盾,只会是暂时的。

吴灵芝:讲述自己与谢惠明、陈琴之间的友情,那是一种心照不宣,是一种欢乐与满足。

(全班同学对她们三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与深厚友情抱以热烈地掌声) 陈 福:自己以前交的很多朋友都是“麻将友”,现在自己能注意多交一些益友。

第三环节:预先准备好写着同学号数的纸条,让同学们去抽取一纸条,抽号数的同学要向此号数同学说一两句心里话。把心里话说出来,能够增进友谊,加深二者间的了解。

林会超——卓 义:(拥抱)我们永远是朋友

黄 晖——珍 珍:(握手)我从霞浦来能认识你很初兴,相信我们的友谊会地久天长。

推荐第10篇:《秋魂》教学设计 中学教学设计

《秋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文章的内容。

2、挖掘文章的独特美质,学习本文多角度拟人化表现生活哲理的技巧。

3、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

理解内容,品味赏析 教学难点

领会并说出本文的主题 教时

一课时 教具

录音机,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提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2---3人说)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饱含哲理的写景抒情散文---秋 1

魂,作者刘增山。

1、分析题目

“秋魂”的“魂”与“鬼魂、军魂、国魂、民族魂”含义一样吗?(讨论) 明确:“魂”在这里指精神,“秘魂”指秋的精神或说秋的灵魂,文章标题用了拟人手法。

从标题看,作者对自己笔下的秋是一种什么感情?

明确:赞美(歌咏)秋的什么。学习本文,我们就是要体会作者对秋的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2、录音机播放“散文知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独特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作者的主观感悟,是散文的思想。不论是写人生,还是写自然,不论是说“自家事”还是说“人家事”都是从自我感悟出发,这种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是观察、思索、感觉的结果。只有作者的深思妙悟,才有散文深刻隽永的情理、意味。散文形式有独特性。在叙述方式。常常是抒情、记叙、议论熔为一炉,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在艺术表现上,散文有“出奇制胜”的“机 2

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二是侧面暗示。在结构行文中有的比较讲究章法,精心布局;有的只是围绕一个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还有的只是抒写一种心境或情绪……因而散文的美,不仅仅在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文字的精炼和优美,更在于那由作者个性和语言美质所共同融合成的特殊文调。

明确:读散文就是要读作者对事物的独特感悟,分析文章形式上的美质。

3、快速浏览课文,看文章在结构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1)有题记;(2)用小标题形式将文章分成七个章节

4、要求学生读题记内容,看本文要歌咏秋的什么特点?

师解“题记”• ---题记是写在书的正文前或写在文章题目下面的文字,多为扼要说明著作的内容或主旨。

二、理解内容。

1、七人接力读课文,要求:

①圈出自己认为容易读错或容易写错的字词。

②用[ ]标出你欣赏的字、词、句。

③给每个小标题后补2---4个字概括每部分的内容。•比 3

如“秋实××”。

2、学生讨论 概括各部分内容(见板书)•(要求最好说点理由,借机融入朗读相关句子)

三、赏析品味

师:文章中你最欣赏那些句子或文段,读出来。或说出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如果能说点理由更好。•(穿插朗读,公认的美句、自读、齐读、范读等) 可供挖掘的美点参考:(学生能说3条即可) (1)运用题记提挈主旨。

(2)从不同角度歌咏秋,小标题的结构形式使文章精美工整。

(3)全文用拟人的手法写成,赋予秋天各种景物以人的特征,或褒或贬,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4)每部分的末句都蕴含着哲理。

(5)•灵活运用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既给文章增加了浓厚的感情,又使句式优美,读来气势贯通,琅琅上口。如“不是风,我怕……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了。”几个整齐的句子构成排比,充分表现出秋的细致的思索,展示出它那成熟的大脑。

(6)•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进行大胆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展示人生和生命的内涵。如:“低下头”是秋天果实的共有特征,作者把它与低下头的人联系在一起,想象它在想什么,用“不是……也不是……是”这样的句式让它想“我是怎样成熟的”,赋予它谦逊的品质,让秋知道,所有收获并非自己独创,而是自然界共同的结晶。揭示出真正成功的人知道任何成功都离不开通力合作,都要几经磨炼的内涵。 (7)结构语言富有变化。

A段落结构的变化。“秋实”•篇用心理描写,“秋色”、“秋味”篇用对话描写,但秋的回答又有变化。“秋土”篇直抒胸臆,“秋景”篇使用对比手法使行文摇曳生姿。

B、语句的变化。全文多处使用结构整齐的排比句,但注意灵活多样,如“秋风”•篇第3段,作者先用三个反问构成排比,接着又改用三个强调句(肯定句),既显得整齐优美,又避免了句式单一。

C、用词的变化。如“秋味”篇,秋的回答中“不单是……不只是……不光是……不会是……更不尽是……”几个词意思相同,但作者精心锤炼,稍加变化,使行文活泼自然,耐读耐品。

(8)•立意新颖。本文立意上一改以往作家描写秋天的肃杀凄凉,或流于表面的写景咏物,或抒写秋天带给人们的离愁别绪,而是将思维的触角向更深更广开掘,多角度写景,从几个方面来歌咏秋,在歌咏秋的成熟中发现更深的知识,更好的方法。

四、总结收获,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就你喜欢的季节,学习本文的写法,模仿写一两个小章节。

附:板书设计

秋 魂

秋实 果实成熟———————————谦虚不居功 秋色 五彩缤纷————————胸襟博大,容纳万物 秋味 酸甜苦辣————————历经磨练,方有收获 秋风 慈母心肠————————仁慈关爱,保护生命 秋叶 不寻常的开始与结束———————贡献精神 秋土 诚实——————要有好的收获,必须真诚播种 秋景 淡然一笑————————博大宽厚,仁慈善良

第11篇:第七章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第七章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

?

? 导,是对地理教学

提取、加工和

三维目标 基础性目标 拓展性目标 心中有“三维”,不强求“三维” 把握三个维度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 知识性、载体性 “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对地理教学过程的指方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所做出的要求。 过程性和方法性, 信息的应用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是地理课程的最高境界标准“: 统领性 穿透性 ?

教学目标的合理性。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师教学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师应该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这是关系到一堂课成功与失败的很重要的因素。那么,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应考虑哪些因素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在理念上要明白教学目标范围的层次关系。一般来说,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一级目标是由政府制定的教育目的,二级目标是由学科专家制定的课程标准,三级目标是由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发生关系的是三级目标。教师三级目标的制订,既要以一级、二级目标为指南,更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实际经验,这样才能使课时或单元的教学目标具有适切性,即合理性。其次,作为课时教学目标,它既要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更要确定目标的重点,因为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目标,无须一定要按三个维度来陈述。最后,教学目标不应大而空,而应该具体、明确、能评价。例如,小学数学中的“统计”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华东师大教授崔允漷认为,教师从认知目标、智能目标和情感目标来陈述不如以下陈述更好:(1)复习并巩固一年级所学的有关统计的知识;(2)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出含有统计内容的例子;(3)独立或合作将一组数字变成统计图;(4)结合统计图,说明以“1”当“2”的含义及其意义。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便于课后评价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表述中存在的问题

有些教师只管拿着教科书去上课,认为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规定的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自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他们认为,教学是讲课的艺术,只要学生爱听,教学效果自然就好。有的教师忙于钻研地理教材,教学停留在“懂教材、不教错”的最低要求上。“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地理课堂教学目标把握的随意性,直接导致了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许多教学环节远远游离于教学目标,一些教学活动看上去热热闹闹,而学生收获却不大。

而根本不注意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什么,不愿意在这方面多花工夫,有的老师是花了心思去编制教学目标,但是拟定的目标不科学、不规范、不恰当。常见的教学目标表述中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作为教学目标

如“讲述美国的三大地形区”、“讲解时区、区时、日界线的概念”

这样表述的课堂教学目标只是表示了教师的教学活动,而没有表示出学生在教学后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而新课程强调“以学论教”,用学生的学来评价老师的教,因此教学目标应该以“学生能学会什么”来进行表述。

2、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表述缺乏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如获得地图知识、认识水循环过程、掌握工业布局的原则、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这样用类似“获得、认识、掌握、领会”等动词往往只表述了学生笼统、抽象的内部心理活动,而没有提出学生在学习后外显的行为变化,以至于一堂课结束时对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检查难以进行。

3、用空泛、抽象的语句来表述教学目标

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地理学习兴趣”等。这样表述的教学目标既缺乏具体内容、又没有可观察的行为。如果改为“使学生积极参加环保活动”的表述就比较恰当。

“acbd”模式课堂教学目标编写方法是一种以行为观为基础的描述方法,它强调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来描述教学目标。该方法认为明确的行为目标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教学对象(a,即audience),指学生。行为目标描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 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表述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的问题“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填充图册上填出欧洲的主要山脉和河流”,这样的表述——表示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或是教学结果,而没有陈述学生在教学后学习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学习以后达到什么样的一个效果,没有说出来)。,那么正确的描述方法应该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以“学生能————”等行为动词来表示,,虽然书写时可以省略,但是目标必须是针对特定的学生提出来的。应该牢记:合适的教学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学习着的。

行为(b,即behavior),是目标中最基本的一个成分。行为的表述必须具有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什么意思呢?比如“学生能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学生能在填充图上填出欧洲的主要山脉和河流”,学生只要能填出来,就是达到了教学目标,否则就是没有达到,具有可测量性。平时教学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表述缺乏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比如说“理解水循环过程”、“知道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掌握板块构造学说及其运用”,用这样类似“掌握”“理解”“领会”等动词往往只是笼统、抽象的表示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没有提出学生在学习后外线行为的变化,以至于教学结束时很难检查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应该用“能说出----”“能绘制-----”“能举例说明----”“能分析----”等行为动词来表述目标。要使学生明确“学什么”、“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在什么条件下做”。 ——————常用“动宾”结构的短语来陈述行为,其中动词说明学习行为,宾语说明学习内容。如“能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能解释自然资源的概念”

条件(c,即conditions),指产生行为的条件,即评定学习结果时的约束因素(包括人、环境、设备、信息、时间、问题明确性等因素)。例如“在××图上,能独立分析××地理分布规律”“在提供××资料的情况下,能在空白地图上标出××城市的位置等等”。

标准(d,即degree),指评定行为的最低依据,或学生应达到的最低标准。

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北京时间),千年一遇的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长江流域(如图1阴影所示)。读图完成1~2题。

图 1

1.日全食发生当日,下列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昼最长的是 (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成都

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009年7月22日---北半球的夏半年,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之后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成都、武汉、上海基本都在北纬30度附近,北京在北纬40度左右,故北京太阳高度角最低。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之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夜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2.当南京地区的人们观看日全食现象时,纽约时间(西五区)约是 ( )

a.7月22日22时 b.7月21日14时

c.7月22日20时 d.7月21日20时

计算时区:

1、所求地区在已知地区的西面(-),东面(+),“东加西减)北京东八区,纽约(西五区),相差8+5=13个时区,求纽约时间要“减”:9-13=-4

2、计算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

计算结果 大于 24小时,要 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时刻

计算结果 小于 24小时,要 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时刻

本体计算效果小于24,则-4+24=20,日期7月22日则要减1天,

应为7月21日20时。

3、在移动的情况下(如乘海轮或飞机),计算时间和日期,按公式计

算以后,再加上时间消耗(如飞机飞了多少小时)

28.分析位于520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等值线图(图12,图中a、b分

别表示同一地点)回答问题。(11分)

(1)简析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及原因。(4分)

(2)简析该区域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3分)

(3)根据图中资料分析a、b两点气温差异及原因。(4分)

?西侧降水较多,东侧降水较少(1分)

原因:受西风带和地形的影响(1分),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1分)东

?

气温较

?a

天较多(1

侧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1分)。 中间低,四周高(1分) 原因:受地势影响(1分),中间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四周海拔较低,高(1分) 点气温低于b点(1分) 原因:两点纬度相当(1分),海拔相同(1分),但b点降水较少,晴分),故气温相对较高。

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气压降

低。这样在南北纬5度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赤道低

气压带)。

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在赤道上空向

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逐渐向右偏转

成西南风,到北纬30度附近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这样,来自赤

道上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

高气压带。

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

(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风逐渐偏转成东北风,成为东

北信风。

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便在赤

道与北纬30度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出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

力的作用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

北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最少,终年寒

冷,空气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从极低高气压带向南流出的气流(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下偏转成东北风,称为极低东风。它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北纬60度

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低上升气

流,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低上空,从而形成了中

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

由于副极低上升气流到高空即向南北方向流走,致使北纬60度

附近的近地面气压下降,形成副极低低气压带。

掘教学内容的丰富思想内涵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他们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一个人的道德、情感、信念、意志,很大程度上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同其他学科一样,地理学科同样负有思想教育的任务。地理知识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十分丰富,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资源、风光秀丽的名山大川等的讲述,都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浦东的腾飞、京九铁路的建设、三峡大江截流的成功„„一系列的建设成就都会激发爱国热情与创业斗志。

地理教材中的较隐涵的思想性内容,要靠教师去发掘。

例如,关于能源开发的方针,“细水长流”在人们思想中有着广泛而牢固的印象,因为煤炭石油等常规矿物能源日趋枯竭是十分自然的,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强调精打细算,在节能上做文章,这容易造成心理定势。如果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加深对“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理论的认识,向学生介绍开源方面的措施,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正确资源观的树立。

分析重点和难点

重点:陈澄主编《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p39

难点:一是空间性强而难以理解的内容;

如“地球运动”,不仅空间性强,而且伴有空间运动、联系、变化等特点,而且一下子出现很多概念“近日点、远日点、赤道平面、黄道平面、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角、晨昏线、昼弧、夜弧”等十几个新概念,学生很难全盘接受,从而也无法理解有这些概念来说明的地球公转的意义。这就是难点的内容。

又如黄赤交角的存在、三圈环流的形成等高度抽象,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 二是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

这里既有教材内容比较隐蔽的原因,也有教材内容与常识相悖的原因。

如日界线的概念,在时区一节中就是难点。原因在于——东十二区在日界线以西,西十二区在日界线以东,东比西晚一天,西比东早一天,其他时区都是东早西晚,这一类的难点,往往原理并不复杂,但是特别容易混淆。

又如:北半球冬季时处于近日点附近、夏季时处于远日点附近,太阳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为什么离太阳远反而热一些呢?这些与生活经验不相符合的地理知识使学生较难理解。

? 三是离学生现实比较远且比较抽象的内容;

如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等概念,看不见也摸不着,学生没有感性认识,理解起来有一定困

难。

? 四是需要一定背景知识做基础的内容

如“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是建立在太阳短波辐射、大气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散大气反射等背景知识基础上的,如果学生对这些已经学过的知识掌握的不扎实,那么理解大气圈对人类保护作用的相关内容就会有难度。

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

陈澄主编《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p17

? 突出重点:

? (1)指出重点问题的重要意义,引起学生重视。

? 有的教师在教学重点内容之始,就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有的

教师在讲重点内容时,先讲清楚这一地理概念或地理原理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格外关心这一重点内容。比如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先把热力环流原理讲清楚,告诉学生,这一内容是后面学习“气压带风带”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学习。

?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积极思维。

? 比如说教学“时区和日界线”时,结合麦哲伦环球航海中航海日志与当地日期相差

了一天的故事,将故事巧妙地与教材与这一个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统一起来,,通过激发兴趣,开启思维来达到对重点之始的掌握。

? (3)就重点内容提出问题,引起重视。

如讲气候形成因素时:

就纬度位置影响因素提出问题——一月份正值北方白雪皑皑之时,我国的海南岛则是红花绿柳,一片生机。为什么同一时间我国南北方的气候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就地形地势影响提出问题——青藏高原南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基本处于同一纬度,但是两地气温差异很大,原因是什么呢?

? 如教学“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教师可以从气温分布、降水分布、干湿区划

分、河流有无结冰现象等方面突出其地理意义。

从气温看——1月份0度等温线大致沿该线分布,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河水结冰

秦岭-淮河一线——————————————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河水不结冰

从降水看——除山东丘陵南部以外,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大致与秦岭淮河线相当,以北——年降水量都在800以下,以南——年降水量在800以上

从温度带和干湿区状况来看——————

年降水量都在800以下,,,,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

年降水量在800以上,,,,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地区

突破难点:就是要在教材成为学生学习“拦路虎”的地方选择策略,设计方法,让学生正真理解难点内容。陈澄主编《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p17-18

1)分散难点、各个击破

7月份世界最热的地方出现在北纬20-30度的沙漠地区?为什么?

从下列三点来分析:

高温中心为何不在南半球,也不在赤道,而在北半球?

为何出现在北纬20-30度地区?

为何在炎热的地方在沙漠地区?

这样由大步子化为小步子,由浅入深,为学生认识上设置一些台阶,使学生联系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云层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移动规律、不同性质的地面的比热大小等知识思考问题,循序渐进,各个击破,化难为易。

(2)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对教材中的某些难点,从理论上难讲清楚,可以通过举出学生比较熟悉、比较典型的事例来说明。如“讲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可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为例进行讲解。

------由于人类滥伐森林,滥垦草原,植被遭受破坏,导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其他建设事业的进行----这就是人类与环境的对立。

------在低洼易涝的珠江三角洲,人们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发展了独特的基塘农业,不仅改造了不利的自然条件,提高了环境质量,而且满足了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水平的需要----人类与环境的统一。

如此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有助于难点的破解。

(3)加强比较、区分异同

如“天气与气候”的,将这两个常常被初中生混为一谈的概念,从大气状况的时间跨度上进行比较,就容易区分出两者的根本差异。

(4)直观呈现、增强感知

如在讲“黄赤交角及其影响”时,学生总是很难理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这一知识,就可用图来解释,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回归运动的特点了。

北回归线

6.22夏至

春分日 秋分日

南回归线

教案即地理课堂教学方案,是为地理课堂教学而准备的书面计划,也是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 编教案是教师基本功之一。编详案还是列出教学提纲作为备忘录,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经验

新教师以编写详案为宜。在熟悉后,拟定讲课要点,以便灵活运用

一)地理教案的构成

教案内容,一般可列为10项

① 授课学校、班级、主讲教师和日期

② 课题

③课型

④教学目标

⑤教学重点难点

⑥ 教学方法(主导方法)

⑦ 教学用具

⑧ 教学过程(讲授提纲、教学方法运用、学生活动等)

⑨ 教学提纲(板书设计)

⑩ 教学后记

[说明]

第一,地理教案中的“课题”,一般用课本中的章、节或节内标题名称。例如“地球与地球仪”、“气旋”等

第二,“课的类型”根据每节课所要完成的不同教学任务而确定

注明本节课属单一课还是综合课的某种类型(单一课,例如绪言课、练习课、传授新知识课、检查课等;综合课如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练习等)

课型选择,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状况和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第三,教案中教学“重点”。一般指对学生学习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关键。教师不重视这些知识的教学,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不掌握就无法学好其他地理知识

“难点”一般指学生在掌握过程中,在新旧知识衔接方面有困难的内容,即学生不易掌握的教学点。正确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在教学中分清主次,把握关键,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教案中的教学重点、难点,虽字数不多,但真正写好却不容易。新教师易存在表述过于简单的毛病

例如,“海洋的基本特征”的教学重点是“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是“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这样表述不能起教案应有的教学指导作用。

科学的方法是,除了指出重点、难点内容外,还应简要说明理由,以便为设计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安排提供依据,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四,“教学用具”,注明本节课所用的标本、地图、图片及课件等。教学用具包括教具和学具。一节课所用教具、学具不宜过多、过滥

第五,“教学过程”是指地理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它是教案的主体部分 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一般应由若干教学环节组成

例如,综合课一般可按“导入”、“呈现”、“运用”、“总结”四段序列编写。教学过程还应包括讲授提纲。讲授提纲是教师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要领,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讲授提纲的层次一般不要超过三级

第六,地理教案中,板书形式多样。最常见的有提纲式、结构式、表格式。此外,还有线段式、图解式板书等。板书中教学内容要点须系统化,脉络分明

第七, “教学后记” 也叫“课后分析”、“教学小结”。它是教师课后对教案实施情况的回顾和总结,或是教学心得、体会概括,作为对教学实施的自我评估和教学反思,为以后教学提供借鉴。课后分析,有助于教师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和不足,提高教学水平

p139 陈澄主编,《新编地理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说课程标准

2.说教材

3、说教法

4、说学法

5、说教学过程

6、说板书设计

第12篇:中学地理教学设计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 区县姓名 敬爱的老师:

您好!感谢你使用这份问卷。本问卷不用于评估,答案没有“优劣”之分,纯属学术研究需要。您所有的回答都将被严格保密,您的认真作答对我们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请按您本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填写。真诚感谢你的协作! 一.基本信息(请在下面相应处画“:○”) 1.性别

A 男

B 女

2.年龄

A 30岁以下

B 30—40岁

C 41—50岁

D 51岁以上 3.学历

A 专科

B 本科

C 硕士及其以上

D其他 4.教龄

A 5年以下

B 6—10年

C 11—15年

D 16年以上 5.职称

A 初级

B 中级

C 高级

D 特级 6.现教授年级

A 初中

B 高中

C还任教过 7.您所在的学校属于:

A 普通校

B 区属区重点

C 区属市重点

D 市属市重点

E 私立及其他 二.选择题

(一)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1.下列关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概念您最认同的是()

A.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

B.是对学生学习结果或行为结果的预测 C.是中学地理课程的目标要求

D.是对学习过程的描述 E.其他,请列出

2.您认为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请排序:﹥﹥﹥﹥) A.“导教”

B.“导学” C.“导测”

D.激励 E.其他,请列出

3.您对“教学目标”的处理方式经常是(请排序:﹥﹥﹥﹥)

A.根据课标、教学内容、学情自己设计

B.参照优秀教案的教学目标

C.依据课标,使用教参上的教学目标

D.凭借教学经验写课堂教学目标 E.平时教案不写目标,只有检查才写

F.其他,请列出

4.您认为良好地理课课堂教学目标的特征是:(请排序:﹥﹥﹥﹥)

A.完整的目标维度

B.以学生为主体

C.以教学内容主体 D.目标的表述可测

E.目标层次多样

F.其他

5.设计教学目标时,您在分解课标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请排序:﹥﹥﹥﹥)A.不能准确把握核心内容

B.不能很好把握教材是否与课标很好吻合

C.不好把握教学目标书写中可测量的行为动词的使用

D.缺乏对每节课“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剖析的方法指导 E.其他,请列出

6.当前您在设计地理教学目标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请排序:﹥﹥﹥﹥) A、目标表述不规范,难以观测、测量和操作 B、过多地关注了知识目标,层次性和全面性不够

C、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差不多是每节课都用的内容 D、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策略、评价等要素有机联系不够 E、重视的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导致教学目标主体的偏离 F、其他,请列出

7.您认为存在上述问题“6”的原因是(请排序:﹥﹥﹥﹥)

A、只参考优秀教案中的,缺乏针对性

B、自身理论知识的缺乏

C、对课标中的某些内容标准理解不透

D、对课标及教材的分析重视不够 E、没有系统的制定目标的方法

F、其他,请列出 8.你认为改进教学目标设计的方法?(请排序:﹥﹥﹥﹥)

A.学习新的教学目标设计理论知识

B.开设一门专门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方面的课程 C.掌握基于课标设计教学目标的方法

D.把握三维目标设计中各自的要求 E.要多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

F.其他,请写出

(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9.您认为成功的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意义?(请排序:﹥﹥﹥﹥) A.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B.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C.能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

D.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E.其他

10.您在进行地理教学内容设计时感觉困难的方面与程度(请排序:﹥﹥﹥﹥) A.根据课程标准细化教学内容难

B.教材内容的顺序或结构处理难

C.寻找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延伸阅读等素材难

D.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课堂活动难 F.其他

11.您认为下列策略对解决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困难的有效性如何?(请排序:﹥﹥﹥﹥) A.学习有关教学内容设计理论知识

B.掌握课标细化分解的技巧方法

C.掌握教材内容把握及分析策略

D.学会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策略 E.观摩课堂或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

F.其他

12.您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下列因素的程度如何?(请排序:﹥﹥﹥﹥﹥) A.课时紧张,没有时间

B.学生参与的热情度较低

C.学校支持力度不够 D.受活动场地、经费限制

E.自身专业所限

F.安全及可操作性 G.其他

13.您在设计地理教学内容时,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的目的?(请排序:﹥﹥﹥﹥) A.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提高教学质量

C.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D.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E.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F.其他

(三)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14.您在教学中组织地理课堂活动的情况(除公开课外):()

A、几乎每节课都有

B、较经常

C、一般

D、偶尔组织

E、基本不组织 15.地理课堂活动对学生的意义?(请排序:﹥﹥﹥﹥)

A、学习成绩

B、学习能力

C、学习兴趣

D、交流表达能力

E、其他 16.设计地理课堂活动的下列依据的重要性如何?(请排序:﹥﹥﹥﹥﹥﹥)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学生情况

D、教师情况 E、教学条件

F、课时情况

G、其他

17.您认为导致地理课堂活动无效的可能原因?(请排序:﹥﹥﹥﹥﹥)

A、活动没有趣味性

B、知识本身并不适合设计活动

C、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 D、课时不够

E、教师缺乏对活动的归纳总结

F、学生只重娱乐,并没有认真理解知识内容

G、其他

18.为了使课堂活动达到有效,您更关注哪些方面的设计?(请排序:﹥﹥﹥﹥) A、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B、启发学生思考

C、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D、引导性问题的设计注重主动探究,

E、其他

(四)课堂教学媒体设计

19.您在评价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时,评价标准的排序情况:(请排序:﹥﹥﹥﹥) A、学生的参与度

B、课堂气氛的活跃度

C、学生能否从活动中提出问题 D、学生的课堂及课后反馈

E、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F、其他 20.您从教以来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次数()

A、从未参加过

B、参加过1-2次

C、基本每学期参加1次

D、每学期参加2次以上 21.地理课上您经常使用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有(

)(可多选)

A、幻灯投影 B、录像、录音等

C、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

D、很少使用 22.您在教学工作中对于计算机等多媒体的使用,按照由主到次的情况依次排序: (请排序:﹥﹥﹥﹥﹥)

A、开展网络交互式教学互动

B、进行组卷、评卷、计算机改卷、学生评价等

C、备课编写教案

D、制作课件

E、收集网络教学资源

F、很少使用多媒体 23.您对“Google Earth”的了解程度属于?() A、十分了解“Google Earth”,我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会用到该软件 B、比较了解“Google Earth”,但很少使用该软件进行地理教学 C、听说过,但不了解具体内容

D、完全不了解

24.按您的理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内容的整合就是(

) A、是一种时尚,不清楚“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内容整合”是什么

B、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手段,或是更有效地教学地理的一种方式

C、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从而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D、其他

25.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内容整合中,您最关心以下哪方面内容?(请排序:﹥﹥﹥﹥) A、整合的理念,即整合突出“工具化”还是“人文化”特征 B、整合的目标,即“分数第一”还是“学生兴趣、发展第一” C、整合的主体,即主体是“教师”还是“学生”

D、整合的模式,即整合是一种“混合模式”还是“融合模式”

26.您认为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使用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请排序:﹥﹥﹥﹥) A、滥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忽视传统媒体(如黑板、课本)的教学功能 B、过于注重整合的形式,忽视师生情感的交流 C、过度使用信息技术与媒体,造成“机灌”现象 D、信息技术“反客为主”,教学风格失去个性

27.您认为影响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的原因?(请排序:﹥﹥﹥﹥)

A、学校领导意识不够

B、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理论、技术、经验)制约 C、硬件条件配备缺乏

D、没有足够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E、信息化教学

(五)学生地理学习评价设计

28.您认为学习评价主要的目的是(

﹥﹥

) (按照重要程度从重到轻排序)

A.诊断

B.反馈

C.激励

29.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您用过以下哪些评价方法? (

)(选5个重要的) A.提问

B.测试

C.讨论

D.手工制作 E.档案袋

F.辩论赛

G.小论文

H.调查报告

30.新课程标准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您平时教学过程中使用以下评价的程度如何呢? (1) 老师评价 (

) :A.经常

B.比较经常

C.一般

D.很少

E.从不 (2) 学生自评 (

) :A.经常

B.比较经常

C.一般

D.很少

E.从不 (3) 同学互评 (

) :A.经常

B.比较经常

C.一般

D.很少

E.从不 31.实行地理新课程学习评价时,遇到的困难?(请排序:﹥﹥﹥﹥﹥) A.教学压力

B.考试压力

C.对评价理念的理解 D.学校政策

E.评价所花费的时间

F.评价方法的掌握 32.在学期末,您对学生总评时,依次看重的是(请排序:﹥﹥﹥﹥) A.平时上课、作业

B.期末考试成绩

C.学生自评结果 D.家长评价学生

E.学生互评结果

33.您认识新课程评价理念和各种评价概念的途径?(请排序:﹥﹥﹥) A.自己学习

B.参加新课程改革培训

C.通过进修学习

D.其它_____

(六)教师教学反思

34.您了解“教学反思”或“反思性教学”的相关内容吗?()

A.很了解

B.了解

C.一般

D.不太了解

E.不了解

35.您认为实际中地理教师基于什么样的需要进行教学反思?(请排序:﹥﹥﹥)

A.迫于外在的压力,如学校的规定、要求等

B.给自己的教学工作留点资料和记录 C.发自内心的需要,促进自己的教学成长

D.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36.您认为进行教学反思的作用依次是?(请排序:﹥﹥﹥)

A.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B.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C.有利于调整教学策略

D.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37.您认为实践中个别地理老师不重视教学反思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A.因工作繁忙而没有时间反思

B.对教学反思重要性认识不足 C.不清楚反思哪些东西

D.不知道怎样进行有效反思 E.其他(请您注明:)

38.您一直以来的教学反思习惯是?()

A.撰写反思日记细致第反思和总结

B.只是在头脑中想想,很少进行细致分析 C.课后当时有感受、思考,但没记载

D.其他(请您注明:) 39.您撰写地理教学反思的习惯与成果情况属于?()

A.经常写

B.偶尔写

C.为了晋级写过 D.几乎不写

E.从来没写过

40.您经常从哪些方面进行地理教学反思?(请排序:﹥﹥﹥﹥﹥) A.不足或者遗憾的地方

B.比较成功的想法和设计

C.课堂中偶然得到的想法或感悟

D.来自学生课上的反馈及提出的问题、建议 E.其他教师或者专家提出的建议

F.教学再设计时的改进措施 41.下列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请排序:﹥﹥﹥﹥﹥﹥) A.提高教师自觉反思意识

B.加大教学反思培训

C.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D.对教学进行系统、深入和具体的思考 E.接受其他教师及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F.采用合理有效的反思形式 G.通过课堂观摩提高教学反思能力证据 三.主观题

1.您认为提高地理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水平需要的培训内容有哪些?

。 2.您认为要提高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有效性,需要培训的内容或措施有哪些?

3.为了设计出更有效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您认为需要增加哪些培训内容?

4.您是否尝试过运用信息技术与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是□否) 如果尝试过,你在此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5.您认为为了适应新课改,对于中学地理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需要增加哪些内容?

6 请您提出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建议。

7.您认为提高地理教师教学反思技能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

第13篇:中学序曲的教学设计

中学时代

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

中学序曲

教学目标:

1、理解新起点、大礼包的内容。

2、掌握中学时代对我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中学时代对我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校园生活》视频

1、同学们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高大的教学楼、同学们在打篮球、音乐汇演.............2、你觉得初中生活怎么样。很棒!丰富多彩。

3、你对你的初中生活有什么打算?

我希望我的初中生活生活能看更多的书,能唱更好听的歌曲,运动会上拿奖.........新的起点:活动一畅所欲言分享“新”

1、踏进中学的大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你发现了那些新鲜事、感人事请大胆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新鲜事:新课本、新老师、新同学、新课程表、新作息时间表,新的板报内容.......感人事:看到一名学生主动将仍在校园里的废纸拾起来放到垃圾箱里,一名学生主动将正在咆哮的水管拧住。

2、与小学相比有那些新变化?

作业多了,时间紧了,阅读量大了,知识面广了,动脑的题和事多了,朋友多了........感觉自己长大了。

3、有人说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最美丽的底色?你怎么认为?(同桌相互提醒)

教师总结:(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2)、开始深入的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成长的礼物

活动二---礼物接接接

1、新的阶段,新的起点,每个人都对自己有新的期待,你期待中学时代接到什么样的大礼包呢?

2、要想真正把礼物收入囊中就必须付诸于行动:你打算怎么做?

快快说出来吧!

要求:

1、小组为单位,照样子写句子:

例如:(1)希望获得探索更多的知识,希望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希望自己越来越坚强.......( 2)多读书、上课钻心听讲、不懂就问........2、每组选记录员一名。

3、各组的记录员把记录的结果向全班汇报

教师总结:

1、(1)、给我们提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2)、能激发我们的潜能。日新月新我常新。(3)、不断的完善的自我。

2、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懈努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拉开了中学的序幕探讨到了“新”起点、成长礼物、付诸的行动。

学以致用:

1.进入中学后,你可能遇到的新鲜事是(? A )

①更多新同学,新老师? ②学习更多的科目

③宽阔美丽的校园 ④看到以前从未见过的实验室,图书馆,天文台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

2、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有哪些?

板书设计:新的起点

中学序曲

成长的礼物

1

第14篇:中学圆的教学设计

中学圆的教学设计

圆的教学设计【1】

l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其非认知品质的健康发展。

l教学准备:

圆规、三角板、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多媒体教学软件、正方形纸片

l教学程序:

一、导入

师出示一端系着绳子的红色小球,并握住绳子另一端将小球甩动起来。问: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后,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教学圆的特点

1、结合实例,感知特点

师:你能举出周围物体哪里有圆吗?(学生回答后出示乒乓球、硬币)这两类物体有什么区别?

生:硬币表面是平的,乒乓球的表面是弯的。硬币只有正面看才是圆的,乒乓球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

师:说得好!足球、乒乓球这一类物体,我们把它叫做球形物体,硬币是圆形物体,它的正面的圆形是平面图形。

请同学们摸一摸你们手中的书和圆形学具的边缘,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生:长方形的边是直的,圆的边是弯的。

师:对!所以我们把“圆”这样的图形叫做曲线图形。屏幕显示(文字和图形):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2、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师:有同学举例说车轮是圆的,那么车轮不做成圆的会怎么样呢?动画演示:车轮为椭圆的轿车上下颠簸着驶入画面。(生哄笑)

师:车轮做成圆的为什么就会平稳行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圆的奥秘。

3、操作讨论,发现特点

师:现在四人一组,用发下的圆形纸片来研究圆的特点。

屏幕显示:“折一折、量一量、议一议,看有什么发现?”

生操作,讨论。教师巡视。

4、汇报讨论结果

师: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们发现多次对折后,折痕都通过同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在圆的中心。

师:真聪明!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在黑板上贴出圆,画出圆心并标出字母o。)

生2:我通过测量还发现了对折后的折痕长度都相等,每条都是10厘米。

生3:我这个圆的每条折痕都是8厘米,我共测量了4条。

……

师:(板书:都相等)可以折出多少条折痕?(学生回答后板书:有无数条)我们把对折后的折痕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在黑板上的圆中画出直径并标上字母)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圆上画出直径。

屏幕显示图形:下面圆中的线段是直径吗?说出理由。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直径的意义。

生4:通过测量,我还发现直径的一半也相等。

师:很好!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在黑板上的圆中标出半径及字母。)请大家在圆形纸片上画出半径。

屏幕显示图形:下面的线段是半径吗?(回答后引导学生概括半径的意义。)

师:谁能用字母表示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d=2r r=d/2并板书。)口答:如果圆的半径是4厘米,直径是多少?如果直径是12厘米,半径是多少厘米?

师:“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这句话对不对?(学生回答后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

6、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什么知识?

圆的教学设计【2】

一、通过操作初步感受圆的特征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

2、在每个小组的袋子中有许多各种形状的纸片,当然这些图形的纸片也有,其中圆形纸片有四张,每人只能摸一次,你能摸出圆形纸片吗?

你们摸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摸出椭圆形纸片?

为什么不会摸出这些图形的纸片呢?

二、自主探索研究圆的特征

1、椭圆和圆虽然都是曲线围成的图形,但是可以比较容易地加以区分,也就是说,圆和椭圆相比,圆是有特殊之处的。圆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你们想自己研究吗?

2、取出在家剪好的圆纸片,你们在家练习了画圆,说一说画圆有什么诀窍。

结合回答,教学圆心。

3、下面可以研究圆的特征了

活动要求:(投影)

1、自己通过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找出圆的特征,写在记录纸上。

2、在小组中和同学交流。

3、小组总结圆的特征。

汇报:

椭圆从中心到圆上的距离不相等,圆从圆心到圆上的距离相等。(教师要结合教学半径)

椭圆和圆对折后都可以重合,椭圆有两种对折方法,圆有无数种对折方法。

椭圆没有圆圆。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三、运用圆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1、圆的特征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车轴为什么要安放在圆心?

2、圆的特征还能解决一些游戏问题

套圈游戏

课件演示画面:15个小朋友在玩套圈比赛,离杆心有近有远。动画:各人投了一个套圈,小明最后投,只有小明套中。小明高兴的神态说:“还是我投得准”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小明的话,你们有什么想法?

课件演示画面:15人站成一行,仍然距离杆心有远有近。

教师提问:同学们,站成一条直线行吗?到底要怎样才公平呢?

课件演示画面:15人围成圆形,但杆心不在圆心。

教师提问:要站成怎样的圆形才算公平?

在操场上怎样才能画出这样的一个圆形来呢?

课件演示:为什么要一端固定不动?为什么要拉直绳子?

把小明站的位置看作圆上的任意一点,现在15人任意地站在圆上,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

3、利用圆的特征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

已知圆的半径求直径

在正方形中画最大的圆,已知正方形边长。

在长方形中画最大的圆,已知长方形的宽。

四、总结

如果有一位同学病假,你要打电话告诉他今天学的内容,想一想,你要告诉他什么?

第15篇:1.1.1《中学序曲》教学设计

《中学序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分享新入学的感受,体验中小学的不同以及即将迎来的各种变化;通过设置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制定新目标,规划新生活,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新学校和新生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制定目标和规划生活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初中和小学的不同,认识自己成长的变化,学会积极地规划自己的新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积极的规划新生活

教学难点:学会积极的规划新生活

三、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导入】

“第一印象”主题经验分享

金秋九月,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大家一起来分享感受吧!

你最喜欢学校的什么地方?用一个词语描述你上中学的心情。

从现在开始,大家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面对新的学校,新的生活,可能会有几分好奇,几分期待,甚至几分迷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进入初中我们会面临哪些新的变化,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新的变化,更好的度过初中生活。

学生依据问题分享自己的入学感受。

(设计意图:用贴合学生实际的话题,引导学生分享入学来的感受及见闻,从而导入本课课题。)

【讲授新课】

(一)新的起点

1.新的起点,新的开始

活动:找不同

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一起来看看初中和小学有什么不同吧!

有同学说:初中的课程和小学不一样。

有同学说:老师讲课方式不一样。

有同学说:图书馆比小学的大,书也多。

……

提问:你觉得初中和小学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看材料并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同龄人话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初中和小学的区别,从而认识自己的新生活。)

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的同学和老师……进入初中,我们即将拉开新生活的序幕。

2.新的起点,新的变化

出示图片。

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归国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就赶往母校探望。每次路过母校,他都会说:“这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从化学、几何学、矿物学、生物学到国文、哲学概论、伦理学、音乐、美术、从基础科学知识体系到做人的伦理道德,中学教育为钱学森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钱学森在晚年曾写下一段话,称有17个人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深远,12个人求学期间的老师,其中中学老师就占了7位,这足见中学教育在他的人生道路中的重要性。

提问:钱学森的故事带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名人的亲身经历,体会中学生活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活动:找不同

升入中学,我们自己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一起来期待我们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吧!

提问:进入初中,我们可能会迎来哪些变化?

身体方面:

心理方面:

思维方面:

……

新的起点,新的变化。中学时代见证了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我们的身心、思维、品格都会不断发展……这将为我们的青春涂上艳丽的底色。

中学的新生活,自己的新变化,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呢?我们接着来学习和探讨。

(设计意图:学生体会自己的成长变化,尝试初步认识自我。)

(二)成长的礼物

出示图片。

我们要在中学时代做好哪些准备,才能为将来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谈吧!

1.新的机会和平台

集体生活,涵养品格,丰富个性;

新的课程,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社团活动,提供发现兴趣的平台;

社会实践,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活动:“礼物大放送”

第1份礼物:你有一次弥补过去的机会,弥补小学生活的遗憾,你打算如何做呢?

第2份礼物:你有一次穿越时空的机会,完善自己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你打算如何做到完美变身?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对初中生活的认识,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初中生活,培养自主能动性。)

2.新的目标和要求

新的目标和要求会激发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我。改变自己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活动:“礼物大放送”

第3份礼物:送给现在的自己一句话,你最想说什么?

我想对自己说: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我有信心!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自己说:

……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设置,弥补过去遗憾和打造未来形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激发学生对于新生活新机会的规划意识和期待之情。)

3.新的起点和行动

不论弥补过去的遗憾,还是期待未来的完善,都需要从改变现在的自己开始。点滴行动,从当下开始!

(设计意图:在上述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当下行动的重要性,能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规划落实在现在的实际行动中。)

【课堂小结】

同学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明天而努力,加油!

五、板书设计

第16篇:中学教学设计复习重点

第一章

【1】六大理念:

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②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③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 ④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⑤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⑥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2】地理在生活中的作用: ① 初步学会看天气预报,简单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出行等 ② 学会运用地图 ③ 学会在野外确定方向 ④ 初步知道根据各地的农时,安排各地的农业生产 ⑤ 知道主要旅游胜地,初步学会旅游地及线路选择 ⑥ 知道我国各地基本特征,了解其自然、经济、文化等特征 ⑦ 知道自然灾害的类型及预防 ⑧ 了解人类与地理的关系,树立基本的地理观念

【3】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核心是学会生存。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争取生存的权力,二是争取有保障的生存权力、

【4】地理对人终身发展的意义: ① 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能力是人生活的基础 ② 具有迁移价值的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促进作业:如政史地的联系 ③ 地理学研究具有区别与其他科学的思维方法 ④ 地理观念:“三观思想”可持续发展观念 ⑤ 养成良好的人为精神与审美情趣:周游世界

【5】改变学习方式的必要性: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广义:知识经济;中义:民族复兴;狭义:地理知识的有用性

【6】新课程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 ① 学习的主动性:内驱力

学习兴趣

我要学 ② 学习的独立性:主观能动性

我能学 ③ 学习的独特性: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④ 学习的体验性:学习过程中的身心感受

愉悦 ⑤ 学习的问题性:好奇心与探究能力

“问题”伴随学习的始终

【7】自主学习:

1、定义: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教学过程的转变。基本特征: ① 师生关系 ② 教师角色 ③ 学生地位的转变 ④ 媒介作业的转变 ⑤ 教学过程的转变

2、什么是自主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 ①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我要学

需要 ② 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我能学

信心 ③ 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学习,能够学

自我控制

3、基本问题: ① 自学能力特别是其中的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②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动力。 ③ 计划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 ④ 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4、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① 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② 创设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学” ③ 加强学法知道,让学生“会学”(学会确立学习目标、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调控、善于总结) ④ 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使学生“坚持学”(毅力、信心和决心)

5、引导自主学习五戒律: ① 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就不讲 ② 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不教 ③ 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结论的,就不操心 ④ 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就不代劳 ⑤ 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就“免开尊口”

【8】探究学习:

1、定义:指学生以类似或模仿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是指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2、基本模式:

①“创设情境—观察探究—推理证明”模式 ②“遇到问题—收集问题—论证探究”模式 ④ 综合模式

3、探究学习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① 营造开放、民主、融洽的良好探究环境,使学生乐于、敢于探究 ② 善于捕捉产生于学生经验的真实问题,找好探究的切入点 ③ 尽可能展开探究过程,激活学生,使学生充分参与探究过程 ④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顺应学生,推进探究活动向纵深发展

4、基本程序: ① 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② 学生获得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问题的证据和材料 ③ 学生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 ④ 学生自我评价

5、基本特征: ① 参与性 ② 实践性 ③ 开放性 ④ 创造性 ⑤ 过程性

6、意义和作用: ① 探究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② 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③ 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④ 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必然要求

7、注意问题: ① 为探究而探究,探究教学形式化 ② 探究问题无实际意义 ③ 只重视过程,忽视结果

【9】合作学习:

1、定义: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学习基本要素: ① 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② 要有一种合作意识 ③ 尊重与欣赏他人 ④ 宽容的心态与彼此的信任感 ⑤ 积极互赖,相互支持和配合

体现集体智慧

2、几种方法举例: ① 小组分层记分法(STAD) 能力异质4人组 ② 小组促进教学法(TAI) 原有水平4人组

3、意义: ① 为学生提高了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学会学习② 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体验 ③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求异

4、注意问题: ① 抓好合作的时机,避免流于形式 ② 提倡合作与独立并重 ③ 确定适当的合作问题和内容 ④ 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5、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① 合作方式灵活多样:多种形式,小组学习模式;团队调查模式 ② 科学划分小组:异质分组 ③ 明确合作目标:合理分工与合作 ④ 掌握合作技巧:社会交流技能

6、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① 课程目标的开放性(结果性目标,是评价课程效果的标准;表现性目标,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 ② 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新观念、新科研成就、新技术、新研究思路) ③ 课程资源的开放性(人力资源、物质与场地资源、社会资源(博物馆、研究所)信息资源) ④ 课程形态的开放性(选修、必修;国家课程、乡土课程;综合学科或单独学科的形式;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与校内) ⑤ 课程实施的开放性

【10】教学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的主要功能: ① 提供反馈信息,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② 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学习③ 提供反馈相信,提示学校的办学效果

【11】新课程教学评价内容与形式: ① 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② 评价内容的多样化 ③ 过程的评价 ④ 注重个体差异的评价 ⑤ 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⑥ 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

【12】地理学的性质: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时空性、战略性、预见性、实践性等。 【13】地理课程的性质:综合性(真、善的有机结合)、基础性(提高素质)、应用性(有用的地理知识)、科学性(严谨、客观)、时代性(现代气息)、开放性(过程与结果)

【14】地理课程的价值: ① 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 ②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③ 建立健全地理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④ 培养良好的人为精神与审美情趣

【15】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通过课程希望学生发生的预期变化。它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 大目标: ① 教育目标:国家制定 ② 培养目标:教育部制定 ③ 课程目标:课程专家制定 ④ 教学目标:教育工作者制定

小目标: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力(过程和方法)、思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6】地理课程目标的内容:

(一) 总目标

(二) 分目标 ① 知识与能力方面 ② 过程与方法方面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④ 三个维度的关系()

【17】课程标准的分类目标: ① 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适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 ② 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性目标动词、机能性目标动词、情感性目标动词

【18】教学大纲的结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附录

【19】教学大纲的简要评价:

① 在教学内容方面,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② 在教学知识点方面,大纲规定过细,统的过死,缺乏弹性 ③ 不利于教材的特色化和个性化 ④ 规定了教学最高要求(天花板要求),束缚了教学的发展

【20】课程标准的内涵:是对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的特定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非常清晰明确的阐述。

【21】课标的含义: ① 课标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做出规定 ② 课标要求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做出要求,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③ 课标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④ 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目标的陈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⑤ 课标在教学中的地位得到提高

【22】课标的作用: ① 指导教材编写,编写者 ② 指导教学,施教者 ③ 指导课程评价,管理者

【23】大纲改成“课标”的背景: ① 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② 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③ 国家进一步下放课程管理权力,实行“三级课程,三级管理。”(国家课程是课程的最低要求(地板要求);地方课程反映出地域差异;校本课程体现学校特色)

【24】“课标”是对“大纲”的超越: ① 目标要求的出发点与着重点不同 ② 更加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两种类评价方法:过程性、终结性 ③ 从关注教学(教师)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学生) ④ 教学大纲以学科为中心,而课程标准以学生和社会需要为依据来确定教学内容 ⑤ 课程标准提供了多元评价建议 ⑥ 课标的内容更丰富,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25】学习方式: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体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26】学习方法: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所使用的一切可行手段及其运用程式。具有相对灵活性的特点。

【27】为什么要改变学生地理学习方式:

(一) 问题的提出:学生对学习地理有兴趣吗?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① 让学生对地理“一见钟情” ② 让地理课走进学生的生活 ③ 给学生开启地理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做到“三会”(会想问题、会表达问题、会解决问题)

(二) 地理学习方式的现状:被动接受型、主动接受型、模仿再现型。

【28】转变地理学习方式的理论依据: ① 从哲学的观点看,主体与客体; ② 从构建主义观点看:主体的积极建构

【29】地理学习方式的引导与构建: ① 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差异,不要“一刀切” ② 实施匹配策略,构建高效的学习方式:匹配策略,情趣相投型;错位失配策略,优势互补型

【30】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性地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和确定教学措施,实现学生发展的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

【3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32】教学设计的基本类别:

①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连结-认知”理论为基础,研究如何帮助教师备课。优点:有利于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利于组织教学; 缺点:制约或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落实。 ②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基本特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构建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强调学习环境设计。

【33】导入方法:直接导入、经验导入、原有知识导入、实验导入、直观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

【34】教学设计与备课的区别: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性地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和确定教学措施,实现学生发展的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

备课的指钻研大纲,研究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学方案。其教学方案的主要内容有,确立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小节反思、练习和板书设计等。

两者的差别体现于:理论基础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活动方式不同、教学组织形式不同、教学目标的起点不同。

【35】传统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① 确定教学目标 ② 分析学生学习情况 ③ 设计教学内容呈现顺序 ④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确定教学的起点 ⑤ 制定教学策略 ⑥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与优化教学媒体 ⑦ 进行教学评价,并根据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对上述教学设计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作出修改或调整。

特点:传统教学设计具有较为完整、严密的理论方法体系和较强的可操作性,为规范教学,促进教学发展和学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过于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教”轻“学”。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6】构建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步骤: ① 确定教学目标 ② 创设情境 ③ 设计信息资源 ④ 设计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 ⑤ 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问题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⑥ 设计学习效果评价 ⑦ 强化练习设计 【37】写教学目标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① 目标要全面 ② 教学目标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③ 目标的大小要适中

【38】教学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教学环境(物质、文化)被称为第五要素)

【39】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特点是: ①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是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养者 ② 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③ 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④ 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写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40】一般教学过程设计项目: ① 研究课程目标 ② 研究教材 ③ 分析和研究学生 ④ 制定教学目标 ⑤ 确定教学策略 ⑥ 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学方案) ⑦ 准备教学媒介 ⑧ 实施教学方案 ⑨ 教学监测、反馈与矫正

【41】新授课的设计:

1、组织教学(一分钟)

2、导入新课(3~5分钟): ① 问题导入(学生关注的,与问题相关的) ② 复旧引新(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引起质疑) ③ 从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 ④ 情感渲染导入 ⑤ 直接导入法

3、教授新课(30分钟)

①“灌输式”模式的基本程序(讲授式)

明确教学主题;围绕教学主题,教师讲解教学内容;针对教学主题,学生复习巩固教学内容 ②探究模式的基本程序:提供情境材料、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小节与整理知识、应用与发展

③互动模式的基本程序:确定主题、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整理提升方法、运用方法,解决新问题

4、效果检查,提问(2~3分钟)

5、教学小结:突出目标、突出重难点、铺垫下节课

6、布置作业(能力拓展)

7、铺垫下一节新课

【42】常见地理教学事件: ① 教学疑难 ② 自身失误 ③ 学生学习不良行为 ④ 教学媒介失灵

【43】处理教学事件的原则: ① 爱字当头,严中有爱 ② 细心观察,防患于未然 ③ 以强化适当行为为主,惩罚不当行为为辅 ④ 沉着冷静,避免滥罚

【44】处理教学事件的方法: ① 因势利导 ② 随机应变 ③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④ 用幽默的办法处理一些事件 ⑤ 随机调整

【45】地理教学媒介可分为:地理图表、地理标本与模型类型、地理电化设备类。

【46】教学媒介的原则:服务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47】“三板”(板书、板图、板画)的主要功能与作用: ① 增强教学刺激,引发学生注意 ② 体现动态,强化学习,加深了解 ③ 培养观察、读图、绘图、用图能力 ④ 增强想象,活跃气氛 ⑤ 符合学生4知心理活动规律

【48】多媒体的主要功能与作用:

(一) 功能与作用

1、创设逼真情景,提高学习兴趣

2、增加教学内容

3、利于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

(二) 多媒体应用中的误区

1、多媒体仅仅只是教学媒介

2、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3、教师开发与运用的技术水平低

4、作秀现象比较普遍

【49】地理教学方法: ①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读书法) ②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③ 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板图法、示意图法) ④ 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探究法)

【50】谈话法:是凭借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生活、学习经验,通过问答的方式传授地理知识、启迪智力的方法。可分为问答式谈话法,启发式谈话法(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它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参与教学) ① 创设问题情境 ② 提示出矛盾,设置悬念 ③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大胆进行传统教育薄弱的求异、发散创新思维的训练)

【51】“谈话法”要注意哪些技巧: ① 谈话的语言要亲切、简洁、幽默 ② 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③ 问题的设计难易要适当,注意先易后难,层层递进 ④ 问题的设计要有较强的启发性 ⑤ 要注意及时的评价、归纳、总结

【52】讲授法:指教师经过精心准备的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成功的关键是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形象生动的语言能使抽象概念形象化,饱含激情的语言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风趣幽默的语言能克服疲劳,增强记忆,简洁明快的语言利于学生抓住重点,提高概括能力,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帮助学生理解。

(一) 优点 ① 讲授法能将地理信息,简洁、快速地传授给学生 ② 讲授法适应性强,方便、灵活 ③ 好的讲授法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提供思维方法的示范

(二) 不足及改进 ① 过长时间的讲授也不易维持学生的注意 ② 讲授法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③ 要尽可能地采用直观的方法辅助讲解

【53】纲要信号图示法的特点: ① 直观,帮助记忆 ② 系统化,利于掌握知识体系 ③ 逻辑性强,便于知识的顺利传递 ④ 学生逻辑性动手,强化记忆

【54】板图法:获得地理信息、用图来展示成果 【55】示意图法:图教学法、纲要信号图示法

【56】好课的基本特征:

① 教学目标追求知识、能力、道德、情感与价值观和谐发展,并把目标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境之中。 ② 科学使用教材,恰当设计教学内容,恰当体现地理教学内容的发展性、社会性、实践性、开放性与应用性等地理学科特点。 ③ 恰当设计教法,将接受式学习、直观想象学习、体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有机整合,真正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 ④ 学生学得好,学得主动积极。 ⑤ 注意有效学习方式与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 ⑥ 重视课堂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 ⑦ 适时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提出学习困惑,提出教学建议。 ⑧ 建立与学生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 ⑨ 以激励性为原则,恰当评价学生表现。

【57】地理教师素质评价:职业素养、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文化素养、参与和共事能力、反省与计划性、身体素质

【58】教师评价的方式: ① 教师自评 ② 他评

【59】教师的角色: ① 教书育人 ② 教会学生终身学习③ 研究者 ④ 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 ⑤ 集体的领导者和团队的管理者 ⑥ 心理辅导者

【60】初中地理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评价建议(地理课程标准) ① 评价学生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能力 ② 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③ 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④ 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⑤ 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61】评价方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 克服五种不正常的现象 ① 注重书面测试(纸笔测试),也注重其他测试手段 ② 注重容易量化的目标,也注重不易量化的目标 ③ 注重记忆,也注重形成性评价 ④ 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起点和进步 ⑤ 注重分数名次,也注重起点和进步

(二) 注重演绎法,也注重归纳法。注重灌输,也注重问题意识。

(三) 克服三种严重的后果。① 缺乏创新能力——具有创新能力 ② 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实践 ③ 荒废杰出人才——培养杰出人才

第17篇:三十二中学 教学设计(正弦 )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正弦函数 三十二中学

一. 教学内容及内容解析

内容: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之一正弦的意义及应用

内容解析: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性质以及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之后,学生对函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主要学习正弦函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变化与对应的函数思想,通过正弦函数的学习,逐步建立三角函数的概念,对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开端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锐角正弦的意义,并能运用si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的边与角的关系,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主动参与探索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能用正弦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1)、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给定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 2)、正弦概念的理解. (二 )目标解析:

从生活实际入手,结合多媒体直观演示,并通过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作图、猜想论证,配合由浅入深的练习,使学生不但知道对任意给定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而且加以论证并会运用.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对函数意义的理解参差不齐,因此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中,会有 难点出现,这可以通过相似形的性质进行拓展与延伸,理解在直角三角形中,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变化,只要角的大小不变,它们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就不变,只有角的大小变了,它的比值才变。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引入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法学法:

本节采用“探究——推理——发现”模式.教师的教法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的引导.学生的学法突出探究、推理与发现.2.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学具:三角板等作图工具. 3.教学设计

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活动

电脑展示教材引例.问题 为了绿化荒山,市绿化办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提出问题:你能将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吗?

学生活动:熟悉背景,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环节

(二):探求新知,发现规律 1.解决问题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图中的Rt△ABC

(1)你能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这个实际问题吗?与同伴交流.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 学生活动:组织语言与同伴交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意识,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2)出示学生总结并完善后的数学问题:

在Rt△ABC中,∠C=90°,∠A=30°,BC=35m,求AB.(3)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教师活动1:出示问题.2: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表现,适时引导.学生活动:应用旧知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的大小确定后,锐角的对边与斜边之比也随之确定。

(4)归纳: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组织.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得出结论.设计意图:(1)让学生从这一情景中得知我们研究的重点不再是“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把注意力转移到“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2)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为下一环节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类比思考

如图,任意画一个Rt△ABC,使∠C=90°,∠A=45°,计算∠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活动:出示问题;观察学生的反应,师生共同讨论.学生活动:思考、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由特殊到一般的过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确定后,锐角的对边与斜边之比也随之确定。

3.归纳猜想 (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45°,那么不管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2)猜想: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也是一个固定值.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归纳猜想.学生活动:思考、交流、语言表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类比思想思考问题

环节

(三):证明猜想,形成概念 1.证明猜想.教师活动:出示猜想,观察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导学生找到证明猜想的方法.(出示探究)任意画Rt△ABC和Rt△A'B'C',使得∠C=∠C'=90.∠A=∠A'=α,那么有什么关系.你能解释一下吗?

学生活动:思考、寻找方法并验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论证意识,提高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活动的能力;通过证明认识到“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也是一个固定值”的结论,从而引出“正弦”的概念,突出重点.

2.形成概念

正弦的概念及表示

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sine),

记作sinA,即

注意:正弦的三种表示:sinA(省去角的符号)、sin39°、sin∠DEF.

教师活动:课件给出概念,解释并强调正弦的符号、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正弦的表示方法.学生活动:理解正弦的概念以及正弦的表示.

设计意图:概念的引入已是水到渠成,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解决中,经历一个数学概念形成的一般研究过程.

环节

(四):理解概念、应用提升

1、概念辨析

教师活动:出示判断是非题

(1)sinA表示“sin”乘以“A” .(

(2)如图,sinA= (m) (

(3)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和斜边同时扩大100倍,sinA的值也扩大100倍

(4)如图,∠A=30°,则sinA=

. ( )

第(2)题

第( 4)题

学生活动:思考,理解概念.

设计意图:(1)通过判断是非加深学生对正弦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的渗透了函数思想. (2)通过是非判断引导学生注意:

①sinA不是 sin与A的乘积,而是一个整体.②sinA 是线段之间的一个比值, 没有单位.

③一个角的正弦值与边的大小无关,只与角的大小有关,锐角一旦确定,正弦值随之确定.

2、例题讲解

例1 如图,在Rt△ABC中,∠C=90°,求sinA和sinB的值.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相互口述解题方法后,派代表详细叙述,同时出示详细解题过程(板书).

学生活动:分析、思考解题的方法,小组交流讨论,互相评议,组织语言叙述解题的过程.设计意图:

(1)巩固正弦的概念,形成能力.

(2)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为学生完全独立的解决问题尽可能的排除了障碍.

3、巩固新知

(1)在Rt△ABC中,∠C=90°,BC=2,sinA= A. B.3 C. D.

,则AC的长是( )

(2)在Rt△ABC中,∠C=90°,AC=2,sinA=.,求AB、BC的长.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练习学生活动:分析、独立思考, 设计意图:

(1)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相互合作,在交流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2)体现了“实际——理论——实际”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得出结论,再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数学的思路。

环节

(五):自我评价、总结反思 问题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活动:回顾、思考、组织语言回答.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加强反思,提炼以及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2)帮助学生提炼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和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是一个固定值.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

问题2:你还有什么困惑吗? 教师活动:出示问题.

学生活动:思考、组织语言说感受、困惑.设计意图: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六.目标检测设计

1、对于自己还存在的疑惑利用业余时间查阅书籍

2、教材习题(仅求正弦值).

3、已知在Rt△ABC中,∠C=90°,(1)若AC=4,AB=5,求sinA、sinB。(2)若AC=5,AB=12,求sinA、sinB(3)若BC=m,AC= n,求sinB. 设计意图:

(1)学生通过目标检测,进一步理解锐角正弦的意义,并能运用si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自我认同,自我发现、自我反馈的能力。

第18篇:科学“做中学”教学设计

2 根和茎的奥秘

教学内容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观察根的两种不同形态类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 2. 实验时懂得运用一定的方式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有利于观察。

3.

培养学生制定、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能做植物根吸收水和茎运输水的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探究植物奥秘的科学兴趣。

2. 认真的进行实验,学会细致的观察,促进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科学知识

4. 认识直根和须根。 5. 知道植物用根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 6. 知道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用锥形瓶、根系完整的植物幼苗、棉花、植物油组装“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装置。

2.分组:把芹菜或常见植物的嫩枝下部浸在装有红水的容器中。 (以上准备需提前一天,保证课堂上有可供观察的材料。) 实验器材:刀片、放大镜。

3. 一颗盆栽植物——凤仙花,提前1~2小时浇足水。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豆苗、葱等植物的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小朋友,我这里有一截植物,你们猜猜是什么?这是我近段精心培养的芹菜宝宝,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我呀,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粉红女郎,你们知道绿绿的芹菜是如何变成粉红女郎的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秘密,让我们从观察植物的根开始吧! 二.活动

观察植物的根

1.(出示示两种不同植物,豆苗、葱)老师这儿有两种植物,请小朋友看看他的根。

2.学生仔细观察:

3.提问:这些根的形态有什么不同?(认识直根和须根) 三.活动

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

1.我们认识了根的种类,你们知道根有什么作用吗?(学生猜测)

2.提出问题: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

3.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 4.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5.组装实验装置。

6.教师出示预先组装的装置,观察结果,植物的根有吸水的作用。

四.植物怎样运输水

1.引发矛盾:根吸上来的水是不是全存根内,根怎么没胀大,水到哪去了?

2.学生猜测。

3.教师出示提前2个小时浇水的盆栽植物,观察茎的截面有什么现象?

4.设计实验: 5.交流、完善设计方案。 6.回家做实验。

7.教师出示红芹菜,指导学生观察:(学会横切、纵切)认识导管,明白植物茎能运输水。

五.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探究验证了植物的根有吸水,茎有运输水份的作用。

第19篇: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版)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

课题:走进金色大厅——让世界倾听中国

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黄聿芬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中华民族音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各民族的艺术智慧和创造才能,具备了鲜明的民族个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成功组织了第一次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华民族音乐会,成为轰动世界乐坛的盛事,当中央乐团在这个被誉为“世界音乐圣殿”的大厅里,第一次用清新、亲切的民族音乐,第一次由中国人奏响起中国国歌的时候,许多中国演奏家流泪了,许多中国观众流泪了,于是乎,这套丰盛的文化大餐和春节联欢晚会便成为每一个炎黄子孙欢天喜地过大年的中国情结,陪伴我们带着强烈的民族意识,走过历史,走过未来。第六届国民教育的主题是:“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目的就是要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强调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民族音乐的艺术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紧扣音乐课程标准精神,引导学生在感受、体验、探究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并从中汲取营养,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内涵。实践证明,没有各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世界的音乐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反之,没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在世界上也没有立足之地。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应该对中华民族音乐高看一眼,唯如此,中华民族音乐才能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必修模块《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的第一节《音乐的传播与交融》的第二学时,本课是在第一学时《新年音乐会》课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的基础上自然衔接的一堂让学生感兴趣的课,这堂课我将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索和体会: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即使

跨越了国度、语言甚至时代 ,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进行认识和理解,音乐成为了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形式,愈是具有民主性的音乐文化,就愈具有世界文化交流的价值;于是我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删减,首先安排让学生感受最具有中国古韵的三种乐器演奏的《大胡笳》片断,接下来选了广东音乐著名的代表作《娱乐升平》、以及《花好月圆》两首同属于闹场音乐进行欣赏分析,期间穿插课堂学生活动,让同学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分别欣赏民族管弦乐版和西洋管弦乐版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并进行对比分析讨论,能对中华民族音乐的写实性和西方音乐的写意性有初步的理解和感受,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外来文化不断渗入,很多新的价值观和文化元素甚至以一种“强势文化”的态势冲击着现代人群。世界音乐文化和各种学术思想蜂潮拥至,外来文化中的“新潮音乐”和“流行音乐”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时,现实中的中国新一代由于普遍存在着国学功底薄弱,进而崇尚西方文化,轻视民族文化,甚至拒绝学习民族音乐中非常优秀的文化精神的现象十分突出。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已掌握了初步的音乐常识和音乐表达方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但欠缺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系统了解,音乐综合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我以《走进金色大厅——让世界倾听中国》为题。设计教学方案,采取课前演示学生收集的资料,播放背景音乐,感性导入;复习巩固,加深印象;倾听音乐,分辨乐器;聆听作品,深入分析;交流探讨,扩展思维;学生课堂活动,增强感受;课堂总结,点题升华等步骤,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课件,全方位、立体化的讲授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预测与调控

1、为保证教学中学生有充足的探究时间,学生的作业放在课前展示,精选几份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讲评;本课设计中教学容量较大,教师应注意对各个教学环节时间的把握;

2、为使学生对演唱主题音乐时能够比较到位的情感表现,教师本人要对各主题音乐非常熟悉,演唱和伴奏要准确、无误、熟练,并向学生加以示范和提示;

课教师:黄聿芬

教学流程图 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音乐科教案 授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以问卷的形式进行本课教学效果的调查,问题如下:

1、你能把本节课所听过的乐曲的曲名写下来吗?

2、你能举出哪首歌曲是“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3、你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感兴趣吗?你有什么想法?

第20篇: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试题

篇1: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15分) 1.地理教学设计: 2.建构主义: 3.学习科学: 4.翻转课堂: 5.教学机智:

2.下列属于建构主义模式方法的是( ) a.支架式教学 b.抛锚式教学

1.加涅认为教学系统就是促进 ,即“对用以促进学习的资源和步

骤做出安排”。

篇2:高中地理教案题目

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目录

(高一年级上学期) 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目录

(高一年级下学期) 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目录

(高二年级上学期) 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目录

(高二年级下学期)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案目录

(高二下学期)

篇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地理教案

第三章 走进国家

日本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点。 2.了解日本多火山和地震,并分析成因。

过程与方法:

1.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资源对一个国家发展的影响,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培养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教学难点

1.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2.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ppt多媒体课件、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图片《富士山和樱花》及有关日本文化的图片。

总结:日本和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2、讲授新课

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

(1)、展示多媒体课件《日本在世界上的位置》和《日本国》图

3、读图分析讨论:日本的领土构成,日本与英国的差异

(1)、多媒体展示《日本国空白版图》和《英国地形图》

(2)、学生分组活动讨论:

a.说出日本的领土构成,主要城市 b.计算日本的人口密度

c.比较日本与英国的自然环境差异。

4、探究讨论:日本的地形特点及影响

(1)、多媒体展示《日本的地形》,展示日本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

(2)、学生分组活动讨论:

日本的地形特点

总结:

5、师生互动:日本的气候

展示多媒体课件,《日本的气候图》分析讨论:

(1)、日本的气候类型

(2)、日本的气候特点

总结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降水较多

6、合作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1)、展示《富士山》图片,《六大板块示意图》 a.活动探究:

①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②我国也是多震的国家

b.联系“5.12汶川地震”模拟地震中,在四个不同场景中(教室,家里,商场,大街上)如何自救?

总结:

a.日本著名的山峰——富士山,不仅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座火山。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与地震。 b.我国处在两大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7、课堂小结

(1)、提问:本节课都学了哪些内容?

(2)、展示多媒体课件

第一节 日本(第一课时)

(1).地理位置

(2).人稠地狭

(4).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5).多火山和地震

8、随堂巩固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日本 1.地理位置 2.人稠地狭

中学教学设计
《中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