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送别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29 08:35:38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送别 教学 设计

送别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

2、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3、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再加上五年级时期的学习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使学生学习起来确实不容易。总统上来看,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学习风气浓厚,学习歌曲的速度较快。 教学重点:

学会情感歌唱《送别》,理解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

针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以及情绪的表达。 教学准备:

PPT课件、音乐播放机、电钢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课

教师播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静夜思》《梅花三弄》。

师:同学们仔细听三个歌曲,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 生:都是以古诗词为歌词而创编的歌曲,并且旋律都比较抒情优美(重复学生答案,教师展示正确答案)。 师:谁能说说这三个古诗词的经典名句呢? 生:……

二、学唱歌曲

1、小知识。

师:好,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送别》,大家知道这歌曲的作者是谁吗? 生:李叔同

师:(介绍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 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80年9月生于天律,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1906年李叔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 话剧团体 “春柳社”,同年,又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并担任了 《太平洋报》的文艺编辑。

三、播放录音

1、了解本曲音乐要素,例如;节拍、速度、力度、情绪等。

2、学唱歌词,对歌词情绪的表达要有一定的了解。

3、对音乐术语D.C以及fine进行讲解以及它们在曲谱中的实际运用。

四、全班齐唱歌曲,老师加以指导。

五、老师范唱,并对重点语句进行指导,尤其是节奏、感情处理上进行重复教学。对音乐术语D.C以及fine进行讲解以及它们在曲谱中的实际运用。

六、分组学唱。知识拓展:

1、《送别》是《城南旧事》的主题曲。《城南旧事》是1982年根据作家林海音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送别》因在影片中作为主题曲而广为人知。在电影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送别》的旋律随着淡淡哀伤的情节的发展数度响起,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心上,此时歌曲的隐约、哀婉之美更加深入心扉。

2、赏析四大名著的主题音乐。

推荐第2篇:送别 教学设计

送别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送别》,感受歌曲悲伤的情绪,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珍惜彼此间的友谊。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听辨”“模唱”、“感受”、“对比”、“体验”、“表现”等方法,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抒发感情。

3、知识与技能

能用连贯的气息,自然圆润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送别》并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知识。 2学情分析

《送别》是一首叙事题材的学堂乐歌。叙事性的歌词讲述了作者对朋友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歌曲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大调式,4/4拍。歌曲曲调简练,一字两音,具有叙事的特点。 3重点难点

了解学堂乐歌,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送别》。、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送别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童年》,同学们随着音乐进教室,跟着老师一起律动。

师:孩子们,很高兴能和你们度过这节愉快的音乐课。知道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的名字吗? 生:《童年》。

师:对,这首歌曲是老师在上小学的时候在学校很流行的一首歌曲。这种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感受的歌曲被称为“校园歌曲”。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的歌曲叫什么呢?(引入学堂乐歌)

2、简介学堂乐歌。活动2【讲授】送别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

1) 复习升记号“#”,划拍听琴声。学生分组自学旋律,老师指导(引导学生用科尔文手势练习。) 2) 用“Wu”哼唱旋律。注意气息要稳,声音要柔和。

2、出示歌曲,请孩子们听老师唱一遍,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并介绍D.C.反复记号。师:同学们,听了音乐,说说给了你什么感受? 生:伤感。

师:是的,这首歌曲完美的抒写了人生离合的真实体验和世间永存的执意真情,所以听起来有一点伤感。那歌曲中出现的D.C.和Fine,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D.C.反复记号就是从头反复,当出现Fine时至Fine记号处结束。)

3、再听歌曲,学生划拍感受歌曲节拍。(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并跟着音乐划拍。) 活动3【活动】送别

4、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轻唱下面的旋律(出示齐唱部分),注意声音位置和气息要保持稳定。

5、出示二声部旋律,请各组跟着小组长一起唱唱自己的声部,老师分组指导,特别是低声部#2的演唱。

6、学生加入歌词分组练习,老师指导。觚:古代饮酒用的青铜器。

7、跟着老师的伴奏演唱合唱部分。

8、出示完整歌曲,听范唱,注意歌曲的情绪。

9、跟着老师的琴唱这首歌曲,注意在演唱的时候要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注意倾听另一个声部,不要喊叫。

10、跟着伴奏音乐演唱。

11、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担任领唱,有谁愿意吗? 活动4【测试】送别

四、总结

同学们,能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是的,我们了解了学堂乐歌,学唱了李叔同的代表作《送别》。这首歌曲完美地抒写了人生离合的真实体验和世间永存的执意真情,从而使这首歌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将会遇到很多的离别,离别是悲伤的,在这里老师真诚地希望同学们珍惜我们现在的师生情、同学情,在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点宽容与帮助,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们将来的离别不留遗憾。

在《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

推荐第3篇:《送别》教学设计

三年级音乐下册《送别》教案

一、教学内容:歌曲《送别》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李叔同的生平简历与曲调的由来。

2、深刻体会歌曲内涵,并能悠长的气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知识的延伸及拓展,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对本课知识延伸和技能拓展的准确把握。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欣赏歌曲校园歌曲。

2、10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歌呢?

三、介绍“学堂乐歌”

1901年(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起,中国开始开办学校,那时称做“学堂”,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音乐课上唱的歌称为“学堂乐歌”,也就是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曲调大都是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 学堂乐歌充满着对传统势力的反抗精神和饱含的爱国主义激情,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创作的先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作《送别》。

四、歌曲教学

1、初听录音,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内容。

2、出示歌词,介绍词作者李叔同。

3、朗读歌词:

《送别》这首歌是李叔同送别金兰友人时所写,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深刻体现了离别的忧伤与凄凉。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都是离人眼中所看到的景物,景物依旧,人在别时,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情绪。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手势朗读歌词。

4、跟伴奏演唱。

五、小结下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送别》,感受到亲友间离别时忧伤与凄凉的不舍之情,在这里,老师也真诚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够珍惜我们现在的同学情,师生情,在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些宽容与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们将来的离别不留有遗憾,让我们唱着《送别》说再见吧。

推荐第4篇:送别教学设计

《送别》教学设计

连镇镇程庄小学

庄园园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知识,认识词作者李叔同。

2、学唱学堂乐歌《送别》。

3、引导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音乐之美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教学重点:

1、了解李叔同。

2、学会背唱《送别》。教学难点:

1、准确把握歌曲音准节奏。

2、能够在演唱歌曲的同时,体会恋故伤别的感情。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歌名)播放校园歌曲《上学歌》、《童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一首校园歌曲,也可称作“学堂乐歌”。同样这首曲子还是一部老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曲。

1、介绍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是我国20世纪初新式学堂里开设的“乐歌”课和音乐课教唱的原创歌曲。这此歌曲的曲调一般来自于日本、欧洲、美国,由中国人用中文重新填词而成。 李叔同就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之一。

2、认识作者李叔同。

又名弘一法师。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著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等。

二、学唱歌曲,感受旋律。

1、播放歌曲《送别》,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问题:我们在听到曲子时,想想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速度及调号。

四四拍、中速稍慢、C调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弹琴带唱简谱。

4、填入歌词,唱词。

5、小组PK 分小组练习,上台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跟着打拍子。

三、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1、通过学习该歌曲,你知道歌曲表达了什么感情吗?

2、除了歌曲《送别》,我们还学过哪些有关送别的古诗呢?

四、课堂总结

1、《送别》这首歌的歌词采用了古典诗词体,旋律优美、情感真切。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惜别之情。更广泛被作为校园毕业歌曲传颂。学完这首曲子,同学们可要更加懂得珍惜这美好的校园生活啊!珍惜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

2、全班学生深情演唱《送别》。布置作业:

1、课后观看电影《城南旧事》,看后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

2、将《送别》这首歌曲唱给身边的人听。

推荐第5篇:《送别》教学设计

《送别》教学设计 纳夜小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情感目标: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喜羊羊与灰太儿狼》

【设计意图】调动情绪,创设一个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兴奋地开始音乐课。

2、师生问好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电影吗?那谁知道刚刚听到的是哪部动画片的音乐?请告诉老师,有哪些影视剧的音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

(指生回答,并请学生唱唱他们所熟悉的影视歌曲)

(2)聆听影视歌曲片段

片头曲《黑猫警长》:黑猫警长

主题歌《上海滩》:上海滩

背景音乐《还珠格格》:有一个姑娘

插曲《浪漫满屋》:I think

情节音乐《微笑百事达》:北极星的眼泪 片尾曲《神话》:美丽的神话

(3)音乐常识:归纳影视音乐的分类(主题歌、片头曲、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尾曲等。)

同学们真棒!那么请大家根据音乐在影视剧中出现的不同位置,想一想影视音乐有哪些不同类型?

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是一部电影中的插曲。

【设计意图】以流行影视歌曲引情激趣,将学生生活中已有的音乐感受带进课堂,既拉进了师生距离,体现了教学活动与生活相结合的课改新理念,又揭示本节课的主题。

(二)感受体验,学唱歌曲《送别》

1、播放《童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我们听到的歌曲是?

是一首什么歌曲? 什么是校园歌曲?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合作。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呢?

2、学堂乐歌

二十一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认识它们,但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用中国民歌、小调的曲调或欧美歌曲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

3、介绍李叔同——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育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浙江平湖人,1880年9月生于天律,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1906年李叔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 “春柳社”,同年,又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并担任了《太平洋报》的文艺编辑。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一生从事多方面的艺术活动,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均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春景》、《忆儿时》、《春游》、《留别》、《早秋》等。

4、欣赏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段,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师:“同学们,进入初中阶段,由于学习任务加重,大家接触电视电影的时间应该也越来越少了,借今天课堂上的机会,老师要邀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老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段,请认真体会影片中的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5、歌曲分析

师:“这首影视插曲的曲名是什么?(送别)

节拍

四四拍子

速度

中速稍慢 力度

中强

情绪

忧伤

惆怅

深情

6、出示歌谱,学唱歌曲

(1)分句学唱歌谱。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用自然、舒展的发声方式轻声地学唱歌谱,老师唱一句,请同学们跟唱一句。”

(2)学唱歌词。师:“同学们,我唱谱你们唱词,请注意表现出歌曲忧伤怅惘的情绪。”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进一步练唱。

A、注意用自然、舒展的发声方式演唱。 B、注意斛字的读音hu。

C、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

D、歌词第

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 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4)让学生用领唱加齐唱的形式演绎歌曲《送别》。 A 分小组演唱歌曲

B ①句女领唱②句男领唱③句女齐唱④句男齐唱⑤⑥句轮唱;“夕阳”重复;

(三)拓展活动

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的影视音乐,下节课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四)总结下课

1、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影视音乐的分类、了解了学堂乐歌这个特殊的历史产物、学唱了李叔同的代表作《送别》。歌曲完美地抒写了人生离合的真实体验和世间永存的挚意真情,从而使这首歌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

推荐第6篇:《送别》教学设计

《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送别诗的特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2、体会诗的感情,分析诗的技巧。

3、了解有关的诗歌知识,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诗所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有一种感情“失去才知道珍贵”,这就是离别之情。如果说爱情是缠绵悱恻的悲歌,那么友情则是情牵意绕的古曲,而亲情更是感天动地的乐章。离情中有情人晶莹的泪水,有朋友的依依不舍,有母亲鬓边的白发,更有赤子拳拳的情怀。也许相见就意味着离别,离别就意味着伤感,但有谁能否认这离别是美的,这伤感也是美的。浓烈的感情化作语言的珠玑散落在历史的盘中。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二、背诵学过的送别诗

提示:我们先看看我们学过的送别诗一般表达怎样的感情。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情感:茫然、怅然若失。

别董大

情感:宽慰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情感:劝慰中带难分难舍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情感: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

赠汪伦 李白

情感:朋友间的友谊。

小结: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怎样的情感?

对友人的留恋、关怀,对友人的宽慰,对友人的思念,表达自己的志节,依依不舍,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

三、自由朗读,揣摩停顿

1、引导学生回顾划分古代诗歌朗读节奏的一般技巧。

提示:七言古诗,常采用二二三节奏或二二二一节奏。有规律可循,但无定数,视具体情况而定。

2、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四、诵读领悟

1、自由朗读,领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进行交流。

2、《送别》诗可以作不同理解:1)、抒发了送别出征人时的离情别绪。2)、影射、讽刺隋朝统治者,表达了人民对统治者的痛恨、诅咒。

3、学生自由朗读,体味如何通过自己的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五、探究课文

体会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1、《送别》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以杨柳之“杨”谐杨广之“杨”,以写杨柳、杨花之名,影射、讽刺隋炀帝杨广荒淫无道,祸国殃民。

2、比较《送别》和《朝天子·咏喇叭》,它们分别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六、小结

七、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背诵并默写全文。

推荐第7篇:《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诗。

3.品读文、诗,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做到诗文交融。

2.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三.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收集李白孟浩然的资料,搜集一两首送别诗。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到送别,总是一个令人伤感的话题。正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尤其是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古代,今日一别,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了。因此,许多文人墨客在分别之时,往往都情难自已,把满腔离情别绪,都化作了一首首动人的诗篇。(读送别名言佳句)昨天,我们就学习了其中的一首—— 呈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生齐读古诗。

2、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来到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长江边,再一次走进课文《黄鹤楼送别》。(齐读课题)

二、学文悟情

朋友分离,心中不免依恋、伤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形容李白、孟浩然此时心情的词语。

(一) 你觉得文中的哪个词最能形容李白、孟浩然此时的心情?

你理解这个词吗?

依依惜别

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呢?读读课文,找出重点句子、词语,甚至是标点符号,再把你找到的词句细细品一品。

(二)生自读感悟,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名交流,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1)话别前,什么场面打动了你?(出示这一句)为什么打动了你? 抓住“藏”字来理解。他们是怎么“藏”的?

一会儿„„一会儿„„

有意 (2)江边的景色如何呢?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这么美的景色,观赏的人心情该会多么愉快呀!是这样吗?他们真的是在欣赏醉人的春色吗?

(3)哦,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暴露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情感。那他们是在干什么? 他们是借欣赏美景来隐藏伤感。

2 (4)如果是平时,他们会在黄鹤楼上做什么?在这相聚的最后时刻,他们谁也不愿提起分别的话题,都把依依惜别之情深藏心底。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2、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1)过渡:然而,不忍别,终须别!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再也控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出示句子,齐读)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A、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

a.李白的话中用了几个“您”?除此之外,李白对孟浩然还有哪些称呼?

从6个“您”、“夫子”——古时候对学者的尊称、“兄长”、“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b.如果我们对孟浩然的生平有更多的了解的话,一定能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这段话。

孟浩然的资料,孟浩然,唐代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史称“王孟”。他有许多诗歌流传至今,其中《春晓》家喻户晓。他曾经做过官,后来因朝廷日益腐败,他不愿意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所以辞官,归隐田园。

3 引读——孟浩然一生洁身自好,不愿随波逐流、趋炎附势,所以说——您的人品令人敬仰。

孟浩然一共写了260多首诗,有很多还流传至今,比如说《春晓》,所以说——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孟浩然当时40岁左右,已经是名扬天下的大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给了初出茅庐的李白很多悉心的指导,所以李白称他为——兄长和老师。

B、李白的依依惜别。

同学们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还读出了什么?

志同道合的友人即将远行,今后再也不能月下吟诗、花间畅谈,怎不令人伤心难过,谁来读读这句话,要读出心中的不舍。

(3)李白举起的酒杯中难道仅仅是酒吗?杯中还有他对孟浩然的(祝福、友谊、敬仰、依恋),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李白的这段话。

3、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1)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他收下了友谊、收下了祝福,请大家读读孟浩然的话(出示句子)。

(2)孟浩然的话语中引用了王勃的一句诗,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孟浩然引用这句诗是想说明什么呢?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天底下只要有一个知心朋友,即使他远在天边,也像是靠在一起

4 的邻居。

A.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话,世界上有你这样的知己,就算不在一起,远在天涯海角,也像邻居一样的近。友谊不会因为远隔千山万水而受到丝毫的影响。

B.他要李白知道,真正的朋友,人虽然不在一起,但因为友谊,心能靠的很近。

C.孟浩然把他与李白的情谊比作长江水,时间会流逝,但情谊永不变,分别只是暂时的。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D.他要李白乐观起来,因为没有今天的分别就没有明天的重逢,今天的分别是为了明天的再见。 E.他因为年长,在这时候劝慰李白。

(3)孟浩然真不愧是兄长和老师,带着你的理解,用兄长一样的口吻安慰安慰李白,读。

4、一个满怀敬仰,敬上临别之酒,一个宽慰友人,道声情谊深长,从话别中,我们读出了一份浓浓的友情,一份深深的离情。下面,我们同座位分角色来朗读这段对话。

5、指名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6、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1)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终于,孟浩然登上了船。人有情,景也通情,只见岸边——(引读)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5 A、借景抒情。岸边杨柳依依,好像——在与孟浩然挥手告别,江上沙鸥点点,仿佛——也不忍离去,此处是借景来抒发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啊!这真是人有情,景通情啊。

B、理解“伫立”、“凝视”、省略号。

友人登船时,李白依然——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李白依然——白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仍然——只见一江春水流向天边,李白还是——

此时的李白外表是平静,可内心却如这浩荡的长江水一样,心潮澎湃。他会想些什么呢?

(2)让我们站在李白的身边,感受他的心情,谁来读读这段话。(真好,读出了李白无边的惆怅,不尽的思念。)

(3)齐读。配乐

三、学诗解意

满腔离情,万千愁绪,此时的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首千古名作一咏而出——

1、出示古诗,生齐读。

2、这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诗句的意思就蕴含在课文中,请同学们读读诗句,再回过头去读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3、指导读诗。(千言万语,尽在诗中,谁来读读这首诗?配乐)

4、齐读,背诵。(齐背,送给孟浩然,送给你最想送的人。)

四、积累拓展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因为离情别绪而留下千古名篇,课前让

6 大家收集一些关于送别的古诗,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2、老师再送你们几句送别诗。呈现名句,生齐读。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李叔同——人生难得是欢聚, 唯有别离多„„

3、渗透经典诵读教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五、诵读古诗:

滚滚长江东逝水,千年已逝,人去楼空,但黄鹤楼见证了一场千古送别,留下了一段千古绝唱,吸引着无数游人登楼远眺,浮想联翩。同学们,假如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面对着浩荡的江税,飞翔的沙鸥,那一刻,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两个人——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首诗——你一定会再次深情地吟诵道——

六、作业布置

1、搜集描写黄鹤楼的古诗。

2、搜集送别诗,并仿照课文编写故事诗。

3、在生活与学习中多读唐诗宋词。

推荐第8篇:《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文。

3、读通文,初步了解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读通文,初步了解文的内容。

教学媒体:投影片录音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导入新,初读古诗。

1、唐代大诗人李白,大家都很熟悉,谁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几首诗?

指名交流

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他的一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幻灯出示该古诗

3、师范读

4、自由读,读准字音。

、齐读,指名读。

6、揭题2黄鹤楼送别

7、学生针对题质疑

二、初读文

1、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好生字。

(2)读顺文

(3)理解文大概内容,思考上述提出的问题。

2、检查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出示词语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饯行飞檐凌空远眺

敬仰誉满天下伫立脍炙人口凝视

a、指名读,师纠正字音

b、齐读

(3)指名分节朗读文。

(4)评价指出优缺点后齐读。

()读后初步回答上述提出的问题。

三、识记、书写生字

1、投影生字

2、指导识记方法和书写注意点

“孟”字,上下结构,弯钩起笔和出钩处直线对齐。

“饯”字与吃食物有关是“食”字旁。

“酒”字已在生活中认识,书写时区别于“洒”

3、根据学生提到的字进行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字(师巡视纠正写姿)

四、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朗读全文

第二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媒体:

收录机配乐录音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题)2黄鹤楼送别

2、首先我想请同学把时间、人物、和事情放到题目中去,把题目更具体化。

(指名说)

3、在李白为孟浩然送别的过程中诞生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古诗。(出示诗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看看针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问题要问?交流

二、精读文

过渡: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听文录音,听的时候注意力集中,老师相信大家能在文中寻找到答案。

1、听文录音,思考刚才提出的疑问?

2、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遍文,现在拿起手中的笔,把与这些问题有关的文内容圈画出来。(学生动手圈画)

3、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找到的答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师巡回指导)

4、针对第一句诗句,你解决了哪几个问题?

(1)故人“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为“故人”?

(2)“烟花三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板书:景

你从哪里知道的?

(幻灯出示画面及第2段内容)

景色美不美?你能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吗?

(3)“下”是什么意思?

(4)自己把诗意说一下。

、在美丽的春景中,老朋友要分离了,也许以后再也见不着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如何呢?

6、指名回答板书:依依惜别

随机出示第2节

7、自己试着读一读,看看谁能把他们当时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

指名读,学生评价,齐读

8、下面一段是他们的话别。板书:话

老师想请同学起来表演,表演前,请你们先把两个人说的话读通顺,然后,同桌分角色读。开始。

9、学生自由练读,表演。

10、下面我们要招聘小演员了,谁想演李白?

a、你想演李白,那请你读一下李白的话,大家认真听,待会儿我们大家来评评看,是不是合格?(学生读)

b、评价

、好,你为什么用这种语气读?哪里看出?

d、不好,为什么?你能读得比他好吗?(确定小演员)

e、下面要挑选演孟浩然的同学。(出示孟浩然的话)读读孟浩然的话,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f、“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什么意思?

g、谁来把孟浩然的话读好?指名读

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这样,你们先练一遍,我们其他同学站起来,自由结对,你们也来练一练。

表演前,下面的同学有什么宝贵的经验要告诉这两位同学?给他们指点一下。

开始表演。

11、刚才我们主要解决了第一句诗句,下面我们看第二句诗。

12、指名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3、这句话,谁能用书上的话来解释?、

14、指名说出示第4小节

1、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6、看图片,练读,指名读,齐读。

17、这时候李白会在心中对孟浩然说些什么呢?板书:行

18、此时此刻,李白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脍炙人口的名诗。引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回顾全文,总结

1、大家看黑板,这篇从景、情、话、行四个方面体现出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这首送别诗,你们后还找到其它送别诗呢?(交流)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文中的古诗。

3、用“暂时”

、凝视“造句。

推荐第9篇:《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 第二课时)镇江市丹徒区高桥中心小学 孔令权

教学要求:

1、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喜爱中国古典文化。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初步设疑: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齐读题。

课文讲了谁为谁送别呢?(板书:李白——孟浩然)

你能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连起来说一说吗?

2、打开书,齐读第一自然段, 我们看书上怎么写的。

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吟出这样一首诗

3、课件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⑴ 自读古诗。

⑵ 指名交流自己的问题。

谈话激趣:同学们有很多疑问,学贵有疑。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师讲,你就明白了。让我们回到黄鹤楼上。

二、精读课文第

二、三自然段。 ㈠ 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黄鹤楼的句子。

2、课件出示图片。

说说你觉得黄鹤楼怎么样?

3、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读读课文,体会一下。

⒋学生交流,出示句子1: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⑴ 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⑵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们的行为与心情吗?

(因为他俩都不愿意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

⑶ 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齐读这一句话。 ㈡ 第三自然段

过渡: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

1、出示句子2。学生自由读。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⑴ 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⑶ 你通过课外的阅读,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

(相机指导读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

⑷ 马上我们要请同学上台来表演这一段内容,现在我们要招聘演员了,谁想演李白?大家先练一练台词。 a、你想演李白,那请你读一下李白的话,大家认真听,待会儿我们大家来评评看,是不是合格?(学生读) b、评价

好,你为什么用这种语气读?哪里看出?

不好,为什么?你能读得比他好吗?(确定小演员) ⑸ 齐读这一部分。

过渡:其实,孟夫子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却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样宽慰的?

2、出示句子3:

自由读。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⑴ 出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指导理解“知己”在文中指谁?)

(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⑵ 你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

⑶ 下面要挑选演孟浩然的同学。

那请你读一下孟浩然的话,大家认真听,待会儿我们大家来评评看,是不是合格? (学生读)

3、分角色表演话别的情景。

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这样,你们先练一遍,我们其他同学站起来,自由结对,你们也来练一练。 表演前,下面的同学有什么宝贵的经验要告诉这两位同学?给他们指点一下。 开始表演。 (道具:一次性纸杯2只)(一人读提示的话。) 评一评。

还有人愿意上台来表演吗?

三、学习第

四、五自然段。

㈠ 第四自然段。

1、引读第四小节。

此时此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接下去齐读 „„ (生接读)。

2、重点理解句子: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⑴ 这时李白有些什么表现?(依然伫立、凝视远方)

用表演的形式理解“依然伫立”和“凝视远方”这两个词。

⑶ 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他会想些什么呢?(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

⑷ 此时的杨柳、沙鸥似乎也受到了李白的感染,有些什么表现呢?

板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

3、齐读第四节。 ㈡ 第五自然段

过渡:但是友人还是离去了,李白内心很激动,随即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⑴ 什么叫“脍炙人口”?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为什么能脍炙人口。

出示并齐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⑶ 现在,你能大概地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了吗?

(同桌交流一下,再全班交流。)(结合“西辞”,板书图)

板书:

⑷ 你知道为什么这首诗能脍炙人口、流传千年了吗?你觉得这首诗好在哪里?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这首诗没有一个字提到离情别恨,却饱含了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这首诗中景色美:烟花三月,碧空,长江天际流„„) (反衬写法:景色美,却无心欣赏,因为与好朋友分离) (用词好:孤帆远影,写出了李白在江边目送了好久好久„„)

(两次写到黄鹤楼,黄鹤楼有神仙飞天的传说,祝愿孟浩然到扬州能像神仙一样过得逍遥自在) ⑸ 这真是一首好诗,让我们怀着和李白一样的心情,再次朗诵这首诗。

四、扩展阅读

1、课前布置大家收集一些关于送别的古诗,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别董大》《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朱大入秦》《芙蓉楼送辛渐》 《留别王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学生汇报

3、推荐古诗,出示:《送朱大入秦》《别董大》

学生自由诵读。

4、引导开展课外诵读:

的确,一首好诗,就像一位好朋友,好兄长,他能告诉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伟大友谊,他能告诉你什么是见览思齐的人生哲理。古诗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的天地,提供了一个净化心灵的空间。 大家准备一下,我们下周六开个古诗文背诵比赛,看谁在3分钟时间内背诵出来的古诗多,好不好?下课。

推荐第10篇: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评论

(播放歌曲《烟花三月》) 师:离别是诗,离别是歌。这首《烟花三月》是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内容改编创作的,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先感受一下朋友离别的情感。

一、美文激情导入,引出诗歌及其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

1.师:送别,是一首歌,一首值得深情吟唱的歌;送别,是一首诗,一首值得用心品味的诗;送别,是一段情,一段值得用一生回味的情!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份深情再次学习课文——齐读课题。生读。

师:相见时难别亦难。再读。 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再读。

2.师: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一定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注意你的一句话里包含的信息要完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烟花三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板书:李白

孟浩然) 师评:把书读薄是一种本领,是一种概括的能力。 3.出示诗句。齐读诗句。

4.你们认为这首诗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板书:依依惜别) 5.读一读“依依惜别”这个词,它是什么意思呢? 6.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依依惜别之情的?(用景色、人物的对话体现“依依惜别”;用人物的动作体现“依依惜别”。)

活动2【导入】朗读感悟 评论

二、互动探究。

出示:自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批注或感受。 温馨提示: 1.可以从景色的描写、人物的对话、动作几个方面去找。 2.先自己默读思考,然后再小组交流。

3.每个人都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要善于倾听和补充。

三、交流展示。(交流分三模块,根据学情定顺序) (一)用景色的描写体现“依依惜别”(借景抒情) 1.我们先来看一看另外几首送别诗:(出示) 李白《赠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再看看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诗中并没有一个“情”字,你又从哪儿能感受到“依依惜别”之情呢?(读最后两行)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写诗就是这样,把情藏在景中,这就叫“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 2.文中写景的词语还有哪些?你从这些写景的词语中感受到哪些情?(点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二)用人物的对话体现“依依惜别” (以言表情) 1.师:不忍别,终须别。离别之言,情真意切。自由读读李白的话,你能读出哪些情感?(对孟浩然的敬仰) 2.你从哪些词句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读书不仅要善于把书读薄,还要善于把书读厚。 生自由交流、展示。 课件链接:(出示) ▲夫子: “夫子”是古人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李白的一声“孟夫子”,同学们马上就想到了“孔夫子”,怎样的人在诗人的心中有如此重的分量啊!“人品令人敬仰,诗篇誉满天下”的孟夫子啊!谁能读出李白对孟浩然的这种尊重呢?(生个人读“孟夫子”) ▲兄长和老师: 孟浩然年长李白12岁,诗名早已满天下。公元725年,李白带着自己的诗稿特地去湖北襄阳拜访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的诗大加赞赏,并留他住了10多日,两人一起饮酒作诗,游山玩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因此,在李白心中,孟浩然就是他的—— ▲您: 李白一连用了六个“您”,看出他对孟浩然的敬仰。 ▲人品: 李白敬重孟浩然的人品有诗为证,《赠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首。(生齐读补充材料:“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师:朗读古诗,结合注释,想一想李白敬仰孟浩然什么样的人品? ▲诗篇: 孟浩然是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写了很多好诗。其中有一首叫《春晓》,一起背《春晓》。像这样从几岁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几乎人人都会吟诵,这样的诗才称得上是——脍炙人口。 出示资料:杜甫这样评价孟浩然的诗——清诗句唏尽堪传。

师:孟浩然的诗句句优美,每句都值得代代相传。所以李白说,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酒别

过渡:此段除了以话别,还以什么别?酒别。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满饮此杯) 课件出示:举杯话别,情浓意厚。

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每逢喜事,以酒相庆;遭遇烦恼,借酒浇愁;知己重逢,千杯也少;好友分别,酒,也就成了重要的表达情意的东西。所以,此时,李白定然是双手捧着满满的一杯酒,诚挚地说着这样一番话:“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 3.师指导朗读:一切的一切都在这酒中。同学们,你们就是李白,轻轻地站起来,双手举起酒杯,面对你敬仰的兄长、知己、老师,你会深情地说——(生读李白的话) 4.师:满饮此杯!这杯里满满的仅仅是酒吗?里面更有对 “孟夫子”的深厚的友谊、深情的留恋 。

5.相机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师:同学们渐渐走进了诗人的心里。现在,这边的同学是李白,这边是孟浩然,再次走进诗人心灵深处,再次感受这份浓浓的离情别意吧。轻轻地拿起书。配乐分组朗读李白孟浩然的对话。

7.师: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那一天,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这场离别,应该会有更细腻、更深情的场景。让我们重现那一幕,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举杯话别的场面,以言表情。(板书:以言表情) 指名上台表演,分角色朗读对话。 8.师:一个“满”字读出了满满的情啊!你们从此段中读出来一份什么情?(兄弟情——师生情、朋友情、离别情、敬仰情„„) (三)用人物的动作体现“依依惜别” (用行传情) 1.课文中有哪些表示动作的词?(出示:仰望、远眺、藏;伫立、凝视。) 师:找出文中含有动词的句子。看大屏幕,齐读红色的“藏”字,感悟“藏”的含义。 2.师:平日,李白与孟会在黄鹤楼干什么?——饮酒、作诗、聊天、赏景„„

师:饮酒、吟诗、赏景,多么潇洒多么惬意。谁再来读一读,读出这份离别之情。 再指名读。

3.过渡:一杯酒还是留不住孟浩然离去的脚步,他终是登上了远行的小船,(出示第4段)引读。

4.播放孤帆远去的动画。师配乐描述。

白帆渐行渐远,朋友也渐行渐远,李白的目光却未曾稍离,直至白帆早已消失。这目光里面是什么?是想象吧,想象繁华的扬州城里烟花迷蒙,美景醉人;是回忆吧,回忆与孟浩然同游月余的知心与畅快;是祝福吧,祝福自己的朋友一路顺风;是留恋吧,留恋彼此之间结下的深深情谊;是深深的牵挂吧,故人此去,唯愿一切都好„„ 归纳写法:(板书:用行传情) 5.体会动词:“伫立”和“凝视”。 李白伫立着,“凝视”着,他的外表看上去是静止的,可是他的内心时平静的吗?他的心一定就如这滚滚的长江水一样波澜起伏。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想起哪些画面,有哪些话要对好友倾诉呢?拿出笔把你想的写在书上。(注意写几个关键词,便于更好地表达。) 让我们一起听听诗人的心声。岸边杨柳依依,李白目送孟浩然的船越去越远,心里默默地说——(生读写的话) 活动3【活动】品读拓展 评论

四、以悟促读。

1.烟花含情,孤帆载意,滔滔江水载走了孟浩然,也载走了李白满腔的思念。李白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吟出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这首诗。)生齐读。

2.一首诗——传达穿越千年的情思,学到这里,你还觉得这是简简单单的28个字吗?——含着李白一番依依惜别之情,敬仰之情。

3.白帆渐渐消失了,故人渐渐远去了,那友谊呢?也会消失吗?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知道的?

五、矫正反馈。

1.师:课文学到这儿,这首诗的意思大家懂了吗? (1)题目中之是什么意思?——到的意思。 (2)孤帆呢?——孟浩然坐的船

(3)江上是交通要道,为什么只有一只船呢?是啊!过尽千帆皆不见,心中只有孟浩然。一个“孤”字就像这首诗的眼睛,向我们传达了诗人对孟浩然的一片深情。 2.在音乐声中深情诵读。(配乐《送别》) 3.师:滚滚长江东逝水,千年已是人去楼空。但黄见证了一场千古诵读,千古绝唱,登楼远眺,浮想联扁,你如果登上黄,面对滔滔江水,你一定会情不自禁想起两个人,——李白、孟浩然;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一定会再次深情地吟诵到——生齐背。

4.师:“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帆“孤” 影“远”人已“尽”,全诗不着一字“情意”,不见一字“难舍”,却尽得风流。

六、总结全文,适度拓展。

1.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诗人李白的情感世界,感受到朋友间的真情是多么可贵!(课件出示:归纳写话。) 请你回顾全文后说一说: 依依惜别的深情在李白伫立江边的身影中; 依依惜别的深情在

; 依依惜别的深情在

。 2.送别诗拓展: 师:我知道同学们的深情厚谊,离别是诗离别是歌,关于送别的诗句有很多,你还知道有哪些呢?课件出示。

活动4【练习】迁移应用 评论

七、迁移应用。

课后再搜集一些送别诗,并选择其中一首,通过搜集资料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写作背景,并试着通过你的想象使它变得更加具体,运用今天所学的写作方法编一个动人的故事。

第11篇: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训练学生自我感悟的能力。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这篇课文属“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意境。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与提炼。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

教材的训练重点是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诗人情感,进而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材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仔细体会,通过反复的、个性化的朗读,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吟诵诗歌,做好衔接 指名背诵有关“送别”的诗篇。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送别的氛围,将学生带入送别的情境中,为学习新课做好衔接。)

赠汪伦

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

王维

李白乘舟将欲行,

渭城朝雨浥轻尘,

忽闻岸上踏歌声。

客舍青青柳色新。 桃花潭水深千尺,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不及汪伦送我情。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过渡:刚才大家吟诵了不少有关送别的诗歌,“人生自古伤离别。”杨柳依依,长江岸边,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其中夹杂着多少无奈。 下面我们就来看这一首由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谁记住了这首诗?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自读古诗,试说诗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交流。

3、谈话激趣: 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课文,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师讲,同学们自己就明白了。

4、(媒体出示课题)黄鹤楼送别

你知道课文讲了谁为谁送行吗?(板书:李白——孟浩然) 什么时间?(暮春三月)

什么地点?

5、谁能用一句话说出这个故事。(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

(二)精读课文,引导感悟。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什么是饯行?(可见李白对这次送行是多么的重视啊!)

2、一对好朋友就要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板书 :依依惜别)

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你从哪儿感受到的?

出示:①“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引读:因为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所以„„(生接读)。(因为他俩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生接读)

△指导朗读这句话。(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 过渡语:此时无声胜有声。心中有千言万语,但不知从何说起。终于李白端起了酒杯说:生接着说 ①出示句子: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再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交流。(从“孟夫子„„兄长和老师”看出李白敬仰孟浩然。) △

从“今天您就要„„满饮此杯吧”看出李白舍不得孟浩然离去)

指导:你通过课外的阅读,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

赠孟浩然(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 月 频 中圣,迷 花 不 事 君。高 山 安 可 仰,徒 此 揖 清芬。

意思是说:孟浩然太有才能了,但他宁愿在田园里种菜也不愿给皇帝当欺压老百姓的官。这是说孟浩然的人品好,受人敬仰而且他的诗写得也好。

△指导朗读,读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

过渡语:此时,孟浩然有何尝不是呢?他真不愧是“兄长”和“老师”啊!反而来安慰李白说

出示:②“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情谊深厚) △你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

出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指导朗读

③分角色表演话别的情景。

△同桌之间合作练习表演他们话别的情景(指导:注意他们的动作,读熟他们的语言,把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

△指名表演。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孟浩然终于登上了小船,(出示江边送别画面) 生读:(出示句子)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你读出了什么?从哪儿看出来?(读出李白依依不舍的深情) △理解“依然伫立”和“凝视远方”这两个词。 △练习朗读。

△现在你就是李白,正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 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你会想些什么呢?(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

(三)诗文对照,理解诗意。

1、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过渡:尽管不忍离别,但是友人还是离去了,李白这时按捺不住,吟出一首诗来,现在相信同学们准能读出味来。

(2)出示并自由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指名读。理解诗意。评议,再读。(注意读出诗的韵味来)

2、李白把这么多的离情别绪浓缩在这首诗里,后来这首诗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你知道什么叫“脍炙人口”?(好的文章大家都爱读)

3、师生吟诵这首诗。

(四)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1、李白把孟浩然送走了,但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就像那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多么深厚的情谊呀!(板书:情谊深厚)

3、作业:

从你收集的送别的古诗中选一首,发挥你的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写下来。

附板书:

黄鹤楼送别

李白

依依惜别

孟浩然

情谊深厚

第12篇: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一、检查预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

2、检查词语朗读。3.、小结:一组词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5、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二、诗文对照,理解诗意

师:一位是浪漫多情的李白,一位是成熟稳重的孟浩然,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便从这里流传下来。(出示古诗)师:那这首诗的意思,你们明白吗?说说你们的理解。

师:听着,听着,我觉得这些句子的意思隐隐约约地都能在课文中找到,请大家默读课文,找找这几句诗的意思,把这些句子划下来,并 把相对应的诗句写在句子的旁边。 生:读读,并相应地在书上勾画。 师:咱们来交流一下,前两句诗的意思找出来了吗? 生读师:火眼金睛,找得准,读得好。师:找得准,读得更是声情并茂。 师:文写得美,诗也写得美,下面我要请一位同学读读文,一位同学读读诗。读文的同学他得要他的朗读把我们带到那个画面中去,感觉 还是有些压力的。师:果然,不负众望。读得太美了!读文的读出了画面,读诗的读出 了诗人的情味!并且我也很欣赏李政一点,当他读到: “只见一江春 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这句时,他读得很缓,很慢,看来要把这 奔腾不息, 浩浩荡荡的长江水给读出来, 就要给这长江水以流的时间, 同时也要给我们听众一些遐想的时间。师:好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文和这诗吧! (女生读文,男生读诗)

三、品词析句,体会诗情

师:从大家的朗读声里,从文里,从诗里,我们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感情,课文中就有一个词概括了这种感情,你找到了吗?生:依依惜别。师板书,学生读 师:难舍难分,不忍分别,读得要轻些,慢些(生再读) 师:这个词在第几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自然段,去感受这份浓浓的离情别意。

出示: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 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摸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 生 1:读 师:看大屏幕,齐读红字“藏” 同学们,请问他们“藏”的是什么? 生 2:埋在心里的依依惜别之情师:既然是藏,愿意让对方知道吗? 生 3:不愿意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他们不愿意让对方知道的? 生 4:从“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 可以看出。 师:他们似乎在赏景呀!

生 4:不,他们不是在真心赏景,是在掩饰,只为藏在心中的那份依 依惜别之情。 师:是的,情到浓时,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苦,这苦,这情, 只能以赏景为掩饰,为借口,这情藏得苦呀! 还可以从哪里看出他们在藏着这份情? 生 5:从“有意”知道了他们故意不提离别的事。 生 6:从“不去触动”知道了他们不愿意去触摸,不愿意去拨动心底 的那根离别之弦。 师:是的,说的真好。此刻,离别就是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心弦,不能 去触动,不能去触摸,仿佛一旦不经意地去触摸的话,这种情既伤了 自己,又伤了别人。所以这情只能“藏” 板:藏在心中 。 谁能将他们藏在他们心中的这份“依依惜别”给读出来的? 生 8:读 师:这情藏得真苦呀! 生 9:读 师:这情藏得真深呀!师:不忍别,终须别,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指名读)师:离别之言,情真意切。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李白的话,细细品味,从李白的话中你读出了哪些情感?(生自由读)师:很多同学举起了手,别着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再默读这一段话,用心触摸每个字、词,相信这次你会有更深的体会,更多的收获。在你有所体会的词下面点上着重号。(生默读并动笔)师:会读书的同学能够从人物的语言读进人物的心里,不仅读懂李白的话,更读懂李白的心。说说你从哪儿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生:我从李白的话中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师:你从哪儿读出了敬仰?生:从六个“您”知道了李白很尊敬孟浩然。师:是的。一连用了六个“您”,李白对孟浩然是何等的尊敬!生:从“孟夫子”这个词中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因为“夫子”是古代对有声望,有学问的人的尊称。师:你有学问,我能称你“夫子”吗?(该生为女生)生:(会意一笑)不能。“夫子”是古代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生:我从“敬仰”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和仰慕。生:我从“请”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生:我从“兄长、老师”知道了李白敬仰孟浩然。师:是的,孟浩然比李白年长12岁,公元725年,李白乘船来到襄阳,带着自己的诗特地去拜访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的诗大加赞赏,并留他住了10多日,热情款待,两人一起饮酒吟诗,游山玩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因此在李白心中,孟浩然就是他的生:兄长!师:就是他的——生:老师!师:谁来读李白的话,读出李白对“兄长、老师”这份尊敬。读得真切)师:李白如此敬仰孟浩然,敬仰他的什么呢?生:敬仰孟夫子的人品、诗篇。师: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写了不少好诗,其中有一首《春晓》,从几岁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几乎人人都会吟诵,谁来背一背?(生背得急促)师:慢点,吟诗要慢点,才能吟出特有的节奏和韵味。再背,吟出了韵味)师:像这样清新优美的诗还有很多,诗圣杜甫称赞孟浩然的作品——出示引读:清诗句句尽堪传

师:就是说孟浩然的诗清新优美,每一句都可以千古流传。所以李白说,您的诗篇——生:誉满天下!师:李白不仅敬慕他的诗篇,更敬仰他的——生:人品!师:李白还曾经写过一首赞美孟浩然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出示: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师:自由读一读,结合注释,想一想,李白敬仰孟夫子什么样的人品?

生:敬仰孟浩然胸怀磊落,飘逸洒脱的人品。生:敬仰孟浩然抛弃荣华富贵,远离官场,不羡权贵的人品。生:敬仰孟浩然卧于松下云间,远离世俗,淡泊名利的人品。

师:就是这样一位风流潇洒、不羡权贵,有着高洁人品的孟浩然,怎能不让李白敬仰呢?(引读《赠孟浩然》)师:其实,李白又何尝不是一样的风流潇洒,不羡权贵?因此,他们不仅是朋友,用王勃诗里的一个词,他们更是一对志同道合、心灵相通的——

生:知己!师:现在,你就是李白,面对着即将离你而去的兄长、老师、知己,真诚地表白出你的敬仰之情吧。(读李白的话,读得动容)师:你读出了李白的心声,谁还想读?(读得抑扬顿挫,情真意切)师:我们从李白的话中读出了深深的敬仰,还能读出什么?生:我从李白的话中体会到李白不忍孟浩然离去。师:从哪儿体会到的?生:“何日才能再见面”,李白不忍心让孟浩然走,他怕孟浩然这一走,以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师:是啊,在交通便利的现代,今天分别了,也许明天就能再见面,而在交通落后的古代,这一别极有可能——生:数月不能见。生:数年不能相见。生:一辈子再也不能相见!师:是啊。这一别也许就是永别,带着这种感受,你再读一读李白的最后一句话。(读出了离情) 师:我听到了一份淡淡的伤感。(师范读后齐读)今天,您就要顺江……这杯中盛的仅仅是满满的酒吗?生:不,还有深深的情。生:还有他们深厚的友谊。生:还有李白对孟浩然的不舍。生:还有李白深情的留恋。

师:一切的一切,尽在这酒中。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李白的话。(齐读) 师:同学们,你们就是李白,轻轻地站起来,举起你的酒杯。 师对一生:一只手不够尊敬。(生领会)师又对一生:这是捧,再高一点。(生微笑领会)

师:我又听出了不舍中又夹杂着淡淡的惆怅。 其实,孟浩然的内心又何尝不是呢?我们再来读读孟浩然的话, 说说你又读出了孟浩然什么样的情? 生:读孟浩然的话“王勃说得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虽然 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 师:你们读出了孟浩然的情吗? 生 1:我觉得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想 对李白说, 虽然他们分别了, 天各一方了, 可他们的心却永远在一起。 他是想让李白不要太伤心。他是在安慰李白。师:你就是孟浩然,你来宽慰一下你的兄弟。(生读,舒缓恳切)

生 2:从“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 不绝。 ”这句中,我体会到孟浩然和李白的友谊永不灭绝。师:“永世不绝”既是说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更是说——生:他们的友谊天长地久!师:好一个“天长地久”!能读出这份深情厚谊吗?试一试。(生读,声情并茂,“永世不绝”,铿锵有力,字字入心)

生:读 师:我听出了孟浩然对这份友谊的执着与坚守。 师:读着读着,我们渐渐地走进了人物的心里,一切的一切的离情别 意尽在这酒中。现在,你们就是李白和孟浩然,轻轻地站起来,这边 的同学是李白,那边的同学是孟浩然。虽然此时,没有音乐,但你们 的内心就是最好的渲染。李白们举起你们的酒杯,面对你们的兄长、老师、知己,生配乐分角色朗读,全体学生读旁白。师: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这情,这谊,都融进了这两句诗生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点课件中移动的):是呀,孤帆已远,李白你还在江边——,目光始终——, 师:站了很久很久就是(

),目光始终盯着白帆就是(

)。

文字的背后有一双凝视的眼睛,有一份浓浓的离愁!目送孟浩然乘坐的小舟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原来这就是一种含在眼里的依依惜别之情呀!(板书:含在眼里) 回归古诗一读,虽然故人已经远去,李白还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诵出——二读,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思念起好友孟浩然,李白总会到江边去走一走,还总会深情地吟诵——三背,短短的四十分钟马上就要结束了,就让我们把这样送别诗送给我们在坐的各位老师。——

第13篇:《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品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三、突破措施

1.以诗统领全篇课文的解读。(从诗入、在理解诗中读、从诗出、以诗结)

2.以“送别”为文本的结构线,把握住文本的结构脉络。(谁送谁?在何时何地送?怎样送?)

3.以“依依惜别”为文本中蕴含的情感线,紧扣感悟、体会两人的深厚友谊。

四、教具准备 PPT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长亭送别》,导入新课

http://ting.baidu.com/?__methodName=mboxCtrl.playSong&__argsValue=527176#loaded

1.听了这首歌,你体会到了什么?

2.是啊,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别而忧伤,为离别而落泪,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则用诗来释怀。老师这儿有一首送别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3.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李白年轻时潇洒倜傥,挎一把宝剑,带上他最心爱的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在路过湖北襄阳时,认识了当时誉满天下的大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二人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为了亲密的朋友。一天孟浩然要去扬州做事,对于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来说,他们难舍难分依依不舍。

欣赏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

http://www.daodoc.com/

六、布置作业

的确,一首好诗,就像一位好朋友,好兄长,他能告诉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伟大友谊,他能告诉你什么是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古诗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的天地,提供了一个净化心灵的空间。

第14篇: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东昌府区建设路小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古诗大意。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欣赏歌曲《烟花三月》。2.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扫除障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词语,认读词语。

三、强化感知,

1.找三位同学读课文,并考虑问题: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回答问题,师总结: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并赋诗一首。

讲解“饯行” 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的相识相知。 3.师引导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a.生自由读古诗,讲解词语“脍炙人口” b.再读古诗,说说不理解的字词。 c.师生交流,解决问题。 d交流完,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古诗 e.师配音范读,生齐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暮”,讲解字的演变并组词。2.师生观察字帖,并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3.师范写,生临写、仿写。 4.幻灯片出示学生作品并指导讲解。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熟读课文,找出诗文之间的联系。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别

第15篇:《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黄 鹤 楼 送 别

高唐县三十里铺镇中心小学 王莹

一.检查预习,复习导入 1.我会读:

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 远眺 依依惜别 暂时 伫立 凝视 誉满天下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2.指导生字的写法: 暮 饮

3.检查课文的朗读,开火车读课文。

(1)要求: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其余的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让学生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叙事类文章的写作要素。 二.精读课文,感悟依依惜别之情

1.这篇课文除了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之外,还写了作者的心情,请学生朗读课文, 找出能概括人物心情的词语——依依惜别。

2.让学生找一找依依惜别在文章中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悟。3.再读课文,要求:

(1)找到与依依惜别相关的词语或句子,用笔圈画出来。 (2)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思考。 4.学生汇报交流。 (1)先同桌之间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5.学生在汇报交流的同时,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以及景物的描写等方面为突破口,请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教师相机指导“饯行,伫立,凝视”等词语。 三.体会心情,表现诗歌魅力。

此时的李白是怎样的心情?学生思考,引出诗歌,请学生思考“西辞”、“孤帆”、“唯”的理解,读出诗歌的味道。 四.回顾全文,总结

1.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动作,神态以及他们身边的景物来体现他们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课下找到其它的送别诗,看看是怎样体现作者的感情。

第16篇:《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25 黄鹤楼送别

——教学设计

矣得小学 阚红芸

2012年11月14日

25 黄鹤楼送别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课文的诗。

二、教学重点: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纸杯

五、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 复习引入,初步设疑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诗歌除了可以吟诵,还可以唱呢。想听老师唱这首诗吗?(音乐响起,师唱)

这首歌和今天我们要上的课文有什么关系?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黄鹤楼送别》这一篇课文,那么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在黄鹤楼上,谁送谁?谁向谁道别呢?

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吟出这样一首诗。

2、课件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自读古诗,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交流自己的问题。

(二)诗文对照,体会别情。

谈话激趣:同学们有很多疑问,学贵有疑。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师讲,你就明白了。

1、学习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些句子变一变可以解释“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用“ ”把重要的句子划出来,并读一读。

(2) 故人“指的是谁?

(3)“烟花三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从哪里知道的? (4)自己把诗意说一下。

过渡:在美丽的春景中,老朋友要分离了,也许以后再也见不着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如何呢?(依依惜别)

2、自己试着读一读第3自然段,看看谁能把他们当时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

是啊,两人心中都有依依惜别的感情,所以,两人都不愿意开口,但最终李白说话了。

3、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1)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2)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3)练习朗读

(4)谁愿意来读出这种敬仰、不舍呢? 自己先试一试。(相机指导) 过渡:其实,我们的孟夫子心里和李白一样的不舍,但他没有表现出来,而把这种不舍埋藏在心里,反而来安慰李白。让我们一起来把他的话读一读。(出示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4、分角色朗读。

(1)分角色朗读李白和孟浩然说的话。

(2)同桌之间合作练习表演他们话别的情景(指导:注意他们的动作,读熟他们的语言,把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

(3)指名表演。

5、学习第二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用来解释这句诗? (2)“孤帆”是什么意思?

过渡:尽管不忍离别,但是友人还是离去了,李白这时按捺不住,吟出一首诗来,现在你们准能读出味来了。

(三)背诵古诗,升华情感。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2、指名读。评议,再读。(注意读出诗的韵味)

3、练习背诵。(可自加动作)

4、男女生赛背。齐背。

六、当堂检测:

小练笔: 面对浩荡的江水,你的心情一定像江水一样波澜起伏,此时此刻,你有那些话要向你的好朋友倾诉呢?闭上眼睛想一想。请把你想说的话写在课本插图的旁边。

七、家庭作业:

1、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收集送别诗。

八、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前面的是文,后面的是诗,这样的体裁叫文包诗。学习了《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后,我们了解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友情。希望大家能在课后进一步朗读课文,加深印象。

八、板书设计:

25

黄鹤楼送别 (文包诗)

李白

依依惜别

孟浩然

第17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元曲·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曲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王实甫和《西厢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文章主题,把握文章在表现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杰出成就。

3、了解中国戏曲在意境创造的特征。

4、把握主人公崔莺莺的心理情感。教学重难点

1、感受中国戏曲的“美”

2、分析人物,把握人物的心理。课时设计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别离是一曲永恒的歌,离情是话不完的题。古诗文中的离情是丰富的,有如“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亦如“执手相看泪眼”的伤情,亦有“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留恋不舍,亦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是相爱之人的离别《长亭送别》。 (板书 元曲·长亭送别)

二、相关知识

1、元曲

不同于戏曲。元曲分为元杂剧和散曲。元杂剧即是现在我们说的戏曲,而散曲则是更注重抒情的一种文学样式,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2、元杂剧的形式特点 a.四折一楔子 b.一折一宫调一韵到底

c.北曲风格(与南戏及后来兴起的传奇有很大的差异) d.一人主唱

e.以旦角、末角为主的角色系统

3、作者及作品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西厢记》

元代贾仲明在《凌波仙》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清代金圣叹评论“《西厢记》不同小可,乃是天地妙文。”

三、梳理情节

问:如果你是导演,将这一折戏拍出来,可以拍成几个镜头? 3个。以人物划分 镜头一:小姐、红娘 镜头二:多人

镜头三:小姐、张生 4个。以场景 镜头一:去往长亭途中

镜头二:长亭送别(多人、二人)

2 镜头三:伤离别

从人物角度看,我们看到的是个性鲜明、气场不同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时从人物关系中看到的是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从场景角度看,我们领略到的是曲词的优美,意境的感人、传情。

四、练

课后思考:请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赏析,并将思考结果整理出。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把握了文章情节,了解了相关的戏曲知识,现在我们共同来探究文本,进一步感悟戏曲之美。

二、展示、交流

5分钟时间自己阅读文本。

5分钟时间整理补充自己的思考成果。

人物角度 需把握人物个性,找准矛盾冲突。

场景角度 选取典型的场景描写,对所描绘意境进行分析。 崔莺莺 “泪”——怨妇形象

“怨”一方面是埋怨 埋怨母亲让有情人分离,怨人们更多遵循的是封建礼制,追求的是名利,连最爱的张生都是“金榜无名誓不归”。另一方面是担心,担心张生“停妻再娶妻”。 张生 “忠”——忠于爱情

相国夫人 “气场强大”——维护礼制

3 和尚 识时务 红娘 疼惜小姐

补充拓展:练习所学《雷雨》把握剧中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端正好】碧蓝的天空飘着白云,黄色的菊花飘落满地,西风紧,北方的大雁向南飞,谁把经霜的枫叶染得这样红?一定是离人带血的泪。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的诗句。

云、花、西风、雁、霜林用一系列的深秋意象,既说明了时节,又营造了凄凉的离别氛围。

碧、黄、红色彩鲜明的对比,让人们在美丽的秋景中愈发的感受到了离人的伤情。 暮秋时节在这样美丽而伤感的季节和自己心爱的人分别,愈美丽愈悲伤,一种凄楚已经从情境中溢出。

【滚绣球】“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不舍 拟人手法

“迍迍”“快快”叠词运用

“松了金钏” 知道分离后极度的痛苦,让人迅速消瘦 夸张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凉 乱 寒 败 迷乱

心凄凉的,迷乱的,无希望的,无线的惆怅、凄凉 【四边静】“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 道出了离别的场景,更写出了劳燕分飞的痛苦。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4 内心的不快,离别的不舍

无声、有声相互映衬,别离后的凄楚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传递出一种压抑、无奈、凄凉之意。

三、小结

1、人物个性鲜明

2、矛盾冲突设计巧妙

3、意境创造手法绝妙

4、曲词优美,意蕴丰富

运用典故,化用诗句,成语,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排比、叠词)

四、主题

反封建婚姻——爱情之美、离别之苦

第18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王实甫

汕头市新溪第一中学 谢燕玲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过程与方法: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了解戏剧知识、王实甫以及《西厢记》,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剧情 【第二课时】 重点分析崔莺莺心理矛盾复杂的活动及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第二课时

1、导入:跟离别有关的名句,你想到的是什么呢?(提问)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今天我们将重点来体会莺莺离别在即的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文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同时欣赏同学表演的现代诗剧。

2、鉴赏分析

有人说,最动人的文字,最难写的文字都是跟离别。王实甫可谓是抒写秋景的高手,课文一开篇便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作者用几个典型的意象,把读者引向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里。

1、情景交融的意境――意象 炼字

(1)、选取哪些意象?营造什么意境?这些景物衬托了什么心情? 在赴筵席途中,所看到的景物是:碧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阵阵,北雁南飞,霜林染红,营造伤感的意境,衬托出莺莺为离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2)、你认为曲词中哪个字最传神?

“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入了凝重的离愁和浓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凉凄苦的心境化二为一。不晓得是谁把霜林染成红色,像喝醉酒一样红„„这是离别情人的眼泪呀„„哪一个字沟通了景物和情感的联系?――染。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因景而生别离之愁情。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

这里没有呼天喊地,没有抱头痛哭,有的只是令人伤感的意境„„难怪这曲子被誉为剧曲中的“秋思之祖”。我们来品读一番,带着感情。我们来欣赏一段视屏,通过视觉来体味这其中的意境。(播放视屏)

2、思考: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视屏里的一细节跟我们课文不一样―― 莺莺是坐在马车上,而张生是走在后面。课文:张生是骑马走在前面,莺莺在后面紧追着。哪一句看得出?――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古人在离别的折柳相送,王实甫是否也会设置剧中人折柳相送呢?他构思更让人称绝――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恨不得使斜阳一直挂在疏林上,让时光停止。此乃“由情及景”。(时间:傍晚)

3、比较鉴赏――{端正好} {一煞}

同样是写景,在【一煞】中,我们看看有什么区别?你觉得哪一幅画面的意境更凄冷?此时的场景变化了,由原来的途中到长亭――深秋郊外黄昏

和刚才的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哪个关键词?――无人词 听马嘶 (以有声衬无声,以动衬静)

夕阳古道无人语――原来还有惜别的话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突然间一声(马嘶)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清和莺莺的悲凉。这情景本来就够冷清凄凉了,偏偏这时候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莺莺和张生离别相送的情景。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

到最后:人物消失在四围山色中。({收尾}只恐这大小车儿,载不动许多愁。

长亭送别拉下维幕。我们通过刚才的鉴赏可以总结出:戏曲的鉴赏方法可以参照古诗词的鉴赏,通过意象、通过炼字,通过比较,来进行个性化的品读鉴赏。

三、探究分析

一、在此情景下,人物的心理是什么?(揣摩崔莺莺临别时极为矛盾复杂心理活动)从哪些曲词可以看得出她内心的矛盾呢?

1、(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她的心理复杂矛盾?情态、动作、语言) 曲词不同于小说,戏曲处理中,人物的心理往往是通过直抒胸臆来表达。 在临别叮嘱中,莺莺她最担心的是什么? 请看{二煞}(学生讨论)

2、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 封建社会,对男性的要求就是读书、考功名,光宗耀祖,然后全家鸡犬跟着升天。文中崔母看不起张生、即便木已成舟仍然要求张生“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莺莺明白,她和张生的爱情正到了一个危险地带,张生得中与否都是对他们的爱情的巨大考验。张生得中,他将成为高门大族的择婿对象,说不定会被皇帝招为附马,如果落第,老夫人又不承认这个白衣女婿。巨大的阴影笼罩着莺莺。这里,我们窥见了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无形压力,如果剧中张生不是一位忠厚专一的君子的话,莺莺的弃妇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这也正是崔莺莺临别时心里极为矛盾复杂的原因。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是莺莺对张生赴考所持的态度。这就使《西》摆脱了表现才子佳人离愁别绪的老套,升华到否定世俗传统偏见的高度,使艺术形象迸发出闪光的民主思想的火花。

《长》历来为人们所激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思想上有新意,不仅表现了爱情和封建家长的矛盾,而且对读书追求功名利禄那一套世俗观念做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大家想想,在此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比如我们读过的《孔雀东南飞》。 刘兰芝和焦仲卿是以死来捍卫对爱情的忠诚,追求的是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但在剧情中,焦母希望儿子把精力寄托在追求仕途上,刘兰芝有没有表现出你不要考取功名,我们两夫妻有爱情不要面包也行?――没有。

即使是明代的《桃花扇》,丽娘和柳梦梅,他们也只是停留在追求自主选择追求婚姻的表层上。他们还一起去进京考取功名。

但是,莺莺却做出了第一步:

张生科举考试的态度上是如何?张生本人孜孜以求的――“凭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这一去夺了一个状元”、“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他不会和崔莺莺一起象贾宝玉和林黛玉那样一起来否定社会、反对束缚。和那些海誓山盟比较一下,这些可能更是张生的内心话。他要不是普救寺的这段艳遇,早就扎进书堆到了考场拿了状元了。 然而,崔莺莺的思想理念并不一样,在她眼里状元只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在她心中没有功名的烦扰“得官不得官,疾便归来”、只有爱情的执著“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尽管她所追求的只是个人的单纯的爱情、不是自觉的反封建思想,但这位女性形象所否定的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观念让我们为之喝彩!

后来的《红楼梦》,宝黛爱情,上升到更高的境界。《红楼梦》宝黛的形象则更为丰满、深刻。贾宝玉是封建贵族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道德的反抗。我们肯定《红楼梦》,并不是因为书中爱情的缠绵、古文化的丰富,而是对宝黛二人心相通、共同否定社会的价值体系——为什么一定要读书考功名?

四、学生活动参与――《送别》

今天将给大家欣赏由语文课代表谢雪玉和谢彦龙同学为我们表演的现代诗剧《长亭送别》。掌声有请――“黯然消魂者,唯别离而已。”再次用掌声感谢他们的倾情演出。

五、现实意义

讨论1:张生和莺莺就这样分别了。大家猜猜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的?终成眷属。当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道出了“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心声。这也是古往今

于是有了: 关关雎鸠的吟唱,孔雀永远的飞翔, 那哭倒的长城,哭不倒的爱情, 沉没的百宝箱,沉没不了的爱的向往, 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朱英台的千古绝唱,才有了“问世间情是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就算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孙贵族,对于爱情,从古到今,劳动人民对爱情婚姻的追求都带有共性。都希望能够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希望构建一个平等、自由、和谐的社会。这是所有时代共同的呼声。查尔斯终于和他的情人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什么让他们冲破重重阻力,让王子爱上一个离过婚的半老徐娘?爱情。追求自由的爱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讨论2:你如何看待“《非诚勿扰》的女嘉宾马诺‘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价值观?

六、总结 所以呢,对于处在敏感时期的我们,对爱情,请你三思而后行„„

七、作业

试将《长亭送别》中的【一煞】改编成现代诗,要求语言优美,富有诗味。

附:板书设计

意象 意境 烘托

人物(心理) 动作、语言、情态、细节描写 表现

第19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2.通过诵读、品味、赏析,体会主人公在分别时复杂、微妙而丰富的情感,把握人物形象。

3、通过解读文本,欣赏优美曲词,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戏曲的初步鉴赏能力,掌握一定的吟诵技巧。

2、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和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由意象到意境,并由意境挖掘人物内心情感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理解《西厢记》歌颂爱情自主、婚姻自由的反封建主题。2.体验人物际遇和内心世界,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曲词的诵读,解读文本,分析崔莺莺复杂的情感世界,把握、鉴赏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重点赏读四支曲词,通过诵读、比较,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戏曲文学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分析法,讲授法、诵读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

有一部戏曲演了几百年,仍长盛不衰,剧中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至今读来仍让后人柔肠百转,不忍释怀,这就是王实甫的元曲《西厢记》。剧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宰相家的千金小姐。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白衣秀才张生,拥有高贵地位的相国千金,和书剑飘零的布衣书生一见钟情,他们以清风明月为证,私订终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崔莺莺这位不同凡响的女子。一起走进她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二)、整体感知

1.将课文划分为几个小的场面,并给每一个小的场面加上一个小标题。 [明确] 第一部分(1-3)长亭路上。

第二部分(4-11)长亭饯别。

第三部分(12-17)临别叮嘱。

第四部分(18-19)分别之后。 2.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合作:

在同学们预习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合作诵读作品。第一位同学读第一到第三支曲子。第二位同学读第四到第十一支曲词。第三位同学第十二到第十七支曲词。第四位同学读十

八、十九两支曲词。在他们读之前,老师会为大家介绍故事情节。其他同学一边注意听,一边把你认为能够表达莺莺情感的词语或者句子勾画下来,同时也把你认为很精彩很精妙的语句画下来。

[故事情节] 长亭送别,王实甫。暮秋时节,一辆轻车驶向长亭,车上坐的正是相国千金崔莺莺,面对满眼的秋色,想着即将远去的夫君,她不禁悲从中来。 [活动] 生读曲词1—3

[故事情节] 车到长亭,她有多少的话要对张生说,可有母亲和普救寺的长老在场,她只能把情思埋藏在心里,视线却一直被张生所牵。 [活动] 生读曲词4—11 [故事情节] 母亲先行离开了,莺莺终于有了可以和张生单独在一起的短暂时间,她可以一吐衷肠了。

[活动] 生读曲词12—17 [故事情节] 十里相送,终有一别,望着张生远去的背影,莺莺心中的愁苦,有谁能知呢? [活动] 生读曲词18—19 3.整体感知课文情感

在送别张生时,她流露出了一些什么样的情感呢?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在你刚才画出来的表达她情感的词语的基础上互相交流、概括一下,用一些词语来概括她情感,而且建议大家最好能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推选一个同学把你们讨论的结果拿出来交流。

(三)、具体研读课文

从两支曲子里要求同学们来品味。男同学仔细地品读“端正好”,女同学仔细地品读“滚绣球”,我们来读一读这些曲词里,看哪些词语或者句子最具有艺术表现力,最能够表现莺莺的痛苦,或者是她的依依不舍之情。可以自由地先把两支曲词朗读朗读。 [活动] 生自由读曲词“端正好”和“滚绣球”。 [活动] 先请男同学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在品味鉴赏曲词之前,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把端正好再给大家读一读。(抽一生读。)

[提问] 评价读的情况:为什么要这样读?

[提问] 你怎么觉得最后一句最能体现出他的悲伤来?生之间交流观点。

[造境、提问] 满眼的秋色一路走来,秋色里融入了崔莺莺太多的情,一路的伤心泪,一路的离别情,除了这融在秋色里,浓得化不开的离愁,她的心中更有对张生此去的依依不舍。那么我就想问一问咱们女同学刚才我要求你们品读“滚绣球”一曲,哪些词句又能最恰当地、最传神地表现出她的依依不舍呢? [活动] 女生读曲词“滚绣球”。

[拓展] 其实这样的手法,我们在很多的诗词里都可以见到。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最后几句和我们刚才在滚绣球里这位同学所发现的艺术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④ “此恨谁知。”——虽然他没有具体写什么内容,但是它是对整个这一段的总结。是感情渐入到最后的时候,她因为很悲痛,悲痛到最后就迸发出来了,一对新人硬生生地就要被拆散了。这种苦恼谁会知道呢?感情特别浓烈,而且这句话写得很精练,缺一个字都不可以。

他非常希望有人理解,但是她的这种恨又有谁能理解呢?我们对这一曲词大家看到有这么多的地方其实都显出了她的依依不舍。 ⑤“柳丝长玉骢难系。”

[提问]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是想让时间能够留下来,那么“柳丝长玉骢难系”,她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愿望呢?想用柳丝留住,这是暮秋时节,怎么想用柳丝来留住想要远行的人呢?为什么不用别的?比如说榕树的须,为什么要用柳丝?

[明确] 诗词里面出现柳是很常见的。柳,古代人都是折留相送,表示她离别时候的挽留心情。这里的柳丝也是用了这个意象来寄托他相思张生的情感。

[拓展] 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所以在表达思念、送别的诗词里经常出现柳的影子。齐读这几句诗或者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在这里莺莺寄予柳丝,也是想借柳丝能够留住远行的人。 [活动] ①师范读“滚绣球”。②请每个同学读出声音来,自己再读这首曲词。③请一个同学读。 [小结、过渡] 字里行间,我们读到的都是崔莺莺对张生离去的恋恋不舍,但是疏林挂不住斜晖,柳丝也留不住远去的人,他们相处的每一寸光阴都是那么的宝贵。如果说恋恋不舍充满了离愁,对夫妻们来讲是分别时候的一种人之常情。但是崔莺莺在送别张生的时候还有一种情感是一般夫妻在分别的时候不一定有的。刚才咱们同学在概括的时候提到了别恨,那么她恨什么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读曲词“朝天子”。 [活动] 生齐读。

[点评、活动]大家再读一读把情感带进去,你觉得哪些词语上面最能体现出他的情感来。(生自由读)。

[活动] 请同学读。

[提问] 原文里面说“恨塞满愁肠胃”,她恨什么?

[参考] 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他的父母不同意。他恨他的父母拆散鸳鸯。 恨他的父母,那么是不是就只是他的父母希望婚姻是门当户对的?

对他的父母只有无奈,恨的是整个社会。因为那个时候社会是这样,整个社会都是要求门当户对,不是他父母说怎么样。如果是社会不同,他的父母就不会这样。父母毕竟是父母。他只能恨造成这个结果的真正的原因。所以应该是恨阻挠他们的封建思想。 板书:重爱情。

她所看中的这没有世俗的门当户对的观念在里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于功名,崔莺莺持什么样的态度?板书:轻功名。不屑。她轻视功名利禄,鄙视封建的等级观念。这样的人大胆地追求爱情幸福,是这样的一个非常不同凡响的女性。这也正是这个人物的艺术魅力所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存在,所以西厢记也历久弥新,为更多的人所喜爱,我们一起来看文学家郭沫若说过这样一句话:

“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西厢最为完美,最绝世了。西厢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用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

对于这样精美的艺术品,今天我们只是在西厢记的楼台殿宇里走了一小步。西厢记神秘的面纱也刚刚被撩起了一角。如果大家还想知道得更多。我们课后拿来原著读一读,品一品。我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发现。

板书设计:

长亭送别

王实甫

依依不舍 重爱情 相见恨晚 崔莺莺 轻功名 离愁别恨

第20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把握剧情、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

2.赏析本文写景、抒情的手法,欣赏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剧情介绍、朗读课文,把握剧情及人物形象;

2.通过讨论、探究,理解人物形象,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剧中的矛盾冲突和莺莺性格中的叛逆精神。【教学重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

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剧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始免别离愁”,唐代大诗人杜牧千年之前的一声喟叹又在耳边回响。“离别”,一直是古今中外的一个恒久的话题。我们再一同走近王实甫,去体验莺莺和张生的刻骨铭心的别离。

二、简介作家作品

1.作家:王实甫,中国元代杂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他的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的元贞、大德年间。长期混迹于教坊、行院,与伎艺为伍,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编撰杂剧13种,只有代表作《西厢记》与《丽春堂》传世,《贩茶船》、《芙蓉亭》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佚。

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化百家,创造了文采斑斓的元曲语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可以说就是这种风格的一个杰出的代表。

2.作品:《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可是元稹却诬莺莺为“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妖孽”,而把张生对莺莺的始乱终弃说成是“善补过者”。这就未免颠倒黑白,文过饰非。

宋、金对峙时期,北方出现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般称为《董西厢》(又称《西厢弹词》或《弦索西厢》)。它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已经越出了《莺莺传》的窠臼,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董西厢》从根本上改变了元稹《莺莺传》的思想倾向,把莺莺受张生引诱失身的悲剧故事改变为莺莺和张生为争取自愿结合的婚姻、共同向封建家长斗争、终于取得胜利的喜剧。这一改变,赋予崔、张故事以新的主题思想,使它具有明显的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

《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内容梗概:写唐贞元年,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佛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自愿为之,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杜确率兵至,平定了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摇说张生已做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这时恰好张生状元及第,回来迎娶,白马将军同时赉旨前来,为崔、张二入主婚。郑恒自知有罪难赦,触树自尽。云开雾散,有情人终成了眷属,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爱情颂歌。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阅读。

2.通过简单问题,预热课堂。

本折戏中特定的空间?(长亭)特定的时间?(秋天)特定的时刻?(送别) 3.课文演绎一个缠绵悱恻的“秋天的离别”,请围绕话题,品读曲词,理清结构,走近莺莺的内心世界,并探究景物的特征。

4.理清结构。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这在元杂剧中是颇为少见的,《长亭送别》也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接下来便是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并说考不取功名便“休来见我”,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提问:本折戏共几个人物,刻画了几个场面。 (学生浏览剧本,理清结构后回答。) 点拨:人物角色:夫人,长老(即下文的洁),旦,末,红娘 由四个紧密衔接的场面组成:

(一)(科白和【端正好】等三曲),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二)(“做到见夫人科”至“专听春雷第一声”)是长亭饯别的场面,主要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三)(【四边静】至“小生又生此念”),是临别叮嘱的场面,主要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四)(【二煞】至结尾),是分手后的场面,描写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板书: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小结:四个场面,共十九支曲文,将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行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四、布置作业:分析莺莺这个人物形象,并探究景物的特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把握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体悟主题思想;

2.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阅读和分析。从我们对课文的初步探索中,你发现本文表达的是什么感情?(离情别绪)表达离愁别绪的方式有很多,你知道哪些?你觉得本文运用了哪些方法?试举例说明。(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动作暗示、生理感受、对比想象等)下面我们走近莺莺的内心世界,并探究景物的特征。

二、赏析戏剧冲突,把握人物形象,体悟主题思想。问题探究:

1.莺莺送别张生是为了上京取应,获得科举功名。对这件事老夫人和张生是怎样想的呢?莺莺又愿意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

点拨:老夫人执意在“拷红”后第二日就打发张生上京赴考,并告诉张生“如不能得中,便休回来。”表现出一种毫无回旋余地的立场,她不顾女儿的幸福和追求,恪守“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的死教条,是一个只看门第取人的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小人,她是最坚决的。

张珙本就是一个上朝取应的举子,他是为了莺莺才滞留浦东,无意功名的。现在爱情已获得,上京应考自是顺理成章的事,因而才别离长亭。虽然也是深情款款,泪眼盈盈,但求取功名的想法此时已占了上风,所以他说:“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因此,他虽然不忍遽别,也是离愁满怀,但在求取功名这一点上,他和老夫人是一致的。

莺莺反对张生上京赴考,但她却无力留住张生,是本折中最为痛苦的一位。莺莺一上场,就充分流露了她内心的痛苦。她的内心愈痛苦,愈是说明封建家长的冷酷无情。虽然,她无力反抗老夫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的宗旨,但她斩钉截铁地表明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幺篇〕中的那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和〔朝天子〕中“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就是她的回答。“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就是莺莺对张生赴考所持的态度。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历经多少辛酸痛苦,才获取的爱情,刚刚得到老夫人的承认,马上又要分开,莺莺的内心是极端痛苦的,她认为这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两下里”。将莺莺的埋怨、不满表现得尤为强烈。表现了她对功名的蔑视。她在老夫人离去后嘱托张生的第一句话就是:“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再一次表现了她在功名利禄的问题上与老夫人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莺莺渴望自由的爱情,勇于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重别离、轻功名,很好地展现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

2.临别叮嘱,突出了莺莺的什么思想感情?从中找出一个词来描绘莺莺离别之时的心理活动。学生讨论后回答。

点拨:①对张生的关心——[五煞] ②对张生的担心——[二煞]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怕

3.莺莺为什么怕?张生考中状元会怎样?张生考不中状元又会怎样? 点拨:考中:理想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有其他可能,如“铡美案”中始乱终弃的陈世美。他年少多才,金榜题名,自然会成为高门大族的择婿对象。如果落第归来,老夫人这一关势必难过,张生也可能“金榜无名誓不归”。陈世美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是整个社会制度造成的。“中也忧,不中也忧”,真是内心忧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煞〕这是莺莺藏在心底的话,虽然来的突兀,但却分量很重,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这一曲虽

然抒的是莺莺的内心真情,但也向那些只重功名富贵,扼杀人们真情的社会现象发出有力的抗击,这是莺莺真情的流露,更鲜明地展现了她叛逆又无奈,执著又忧虑的矛盾性格。

这是向往自由爱情婚姻幸福与传统礼教压制的矛盾。

4.请同学们结合以上的分析,概括一下本文所揭示的主题。

明确: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张生相爱,这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的否定。不求门当户对,只求真情永远。为了爱,视功名如粪土,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对封建传统道德的反抗。因而,本折的主题可以概括为:通过莺莺送别张生的情景,刻画了莺莺别离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两人之间真挚的爱情,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突出了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

三、探究表现手法。

(一)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王实甫用了多种手法表现离愁别恨,尤其是景物描写成功地表现了莺莺此时的心情,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情景交融的作品中,景色描写往往是抒情或议论的铺垫,起到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感情、揭示主题等作用。

1.文中哪些曲词景物描写比较集中? 明确:开头两个曲词,结尾两个曲词。

2.先做一次感受性朗读,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老师读曲牌,学生读曲词) 3.以鉴赏[端正好]为例,学习鉴赏曲词的一般方法。(师生共同完成) ①选取哪些意象?

点拨:主要意象有碧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阵阵,北雁南飞,霜林染红。 ②景物有什么特征?

点拨:深秋时节,有萧瑟、悲凉、凄苦的特征。 ③这些景物衬托了什么心情?

点拨:衬托出莺莺为离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④你认为曲词中哪个字最传神? 点拨:“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入了凝重的离愁和浓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凉凄苦的心境化二为一。

[端正好]一曲,因景生情,写凄凉的暮秋景象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 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也有人分析说,这段曲词句句是景,只一“泪”字是情。但一个“泪”字,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这是多么精湛的语言技巧!画龙点睛,这个“泪”字就相当于那个“睛”,着墨不多,却倾注了作家全部心血。

《西厢记》以词采典雅见长[端正好]一曲正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1)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空间广阔,色彩斑斓;2)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3)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染”。

是先有这样的情,才有那样的景,还是先有这样的景,才有那样的情,此时达到了难分难辨的境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在离人眼里,霜林之所以醉,是由惜别的血泪染红的。使人很难说清何者是景,何者是情,情与景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了。

清代有人记载了这样一则轶闻:世传王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

归纳:曲词鉴赏一般从意象、意境、人物心境、炼字等几方面进行。

4.提出要求,让同学们从意象、意境、心境、炼字等几方面分组合作鉴赏其他几支曲子,并注意运用的手法及艺术效果,在课堂上交流。

补充:赏析[滚绣球]: (1)选取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莺莺的什么感情?这支曲子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其艺术效果如何。 明确:柳丝 玉骢 疏林 斜晖 马儿 车儿 松了金钏 减了玉肌 借景抒情、夸张,身心交瘁 [滚绣球]一曲,由情及景,用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发离别的怨恨。

这段曲词和前面的[端正好]相比,在情景上的铺设是不相同的。[端正好]主要是采用因景生情的手法,用凄凉的暮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滚绣球]则是比较多的采用了由情及景的手法,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了金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

(2)有人说:“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此句最妙,你怎么认为? 清人金圣叹对其中的“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两句有这样的分析:

若又马儿快快行,车儿慢慢随,则中间乃自隔绝,不得多做相守也。即马儿慢慢行,车儿慢慢随,或马儿快快行,车儿快快随,亦不成其为相守也。必也,马儿则慢慢行,车儿则快快随,马儿仍慢慢行,于是车在马右,马在车左,男左女右,比肩并坐,疏林挂日,更不复夜,千秋万岁,永在长亭。此真小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一片的微细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写出来也。

这段话倒可说是把“情景交融”的境界剖析入微。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是先有这样的情,才有那样的景。

[脱布衫]——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纷飞黄叶,袅袅烟气、凋零野草。

长亭离筵,环境一变,情随境转。酒席间最使她关情的当然是张生。离筵上的张生,不同于西厢之境,内心难受,但又要矜持,作者用细腻传神之笔,从莺莺的眼睛里写出张生的委曲难言之情:“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这种细腻隐微的情绪,正是离筵特定之境与张生之情的合一,也是不可挪移他处的。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点染。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张生远去,独留莺莺,人远山遥,含情凝望。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她极目寻找张生远去的影像,偶然见征马又在残阳里闪现了一下,随即隐没在群山暮霭之中,留下的是一片阒寂。

此又一境,又一情。景随人远,情随恨长,情境关合,丝丝入扣。[一煞][收尾]——古道烟霭图:青山疏林、轻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全是触动离情这景。

提问:《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比较分析。

点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

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完整。

5.小结:这些曲词或由景及情或由情及景,达到了一种极高的“情景交融”的境界。见树木,则生“晓来谁染霜林醉”的感慨,见太阳则“恨不能倩疏林挂住斜晖”。选取的如“柳丝、长亭、北雁、霜林、暮霭”等意象有力地表现了莺莺的离愁别恨。

(二)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叨叨令] [耍孩儿] [五煞]等。 提问:[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点拨:排比、反复、叠词、儿化的运用造成了声韵的回环,“一唱三叹”,是莺莺的尽情倾诉,直抒胸臆。

[叨叨令]一曲,用丰富的情态描写,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 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因此在描写上与前面[端正好]和[滚绣球]委婉含蓄的内心独白不一样,整段曲词无遮无拦,直抒胸臆,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都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是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作品中的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直抒胸臆,如[幺篇] [朝天子] 等。

四、课堂小结:《西厢记》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思想艺术上,都较传统的才子佳人杂剧有所突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深为后人——尤其是青年男女的喜爱。课文所选更是把优美的曲词和特定的环境构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意境美,再加上莺莺那追求爱情、轻视功名的叛逆思想,使它成为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为明清以来的戏剧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中为张生和莺莺的结合不遗余力的角色红娘,成为这起媒介作用的代名词。在课余时间,同学们最好把《西厢记》全本读一读,去体味一下那“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与探究第

1、2题。板书:

主要情节: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崔莺莺:轻功名 重爱情 叛逆 倔强

景: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霜林染醉

交 融(烘托气氛 诗情画意 化用诗词 加深意境 促人想象) 情: 痛(愁苦,怨恨)

送别教学设计
《送别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