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读写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12 08:33:59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读写联动 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描写秋天的景象 课型:读写联动 教者:马彦芳 教学目标:

1、写之前要先向同学介绍自己所选地点的内容。

2、写的时候要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3、写好后和同学交流,对自己描写的一段话进行修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秋天的雨》围绕一句话展开描写的表达方法,并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之中。 教学难点:

围绕一句话口头介绍及写出某一处的秋天景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图片观赏:

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大家觉得秋天美不美?自由发言。 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整体感受是秋雨带来秋天的美妙变化。

二、整体读文:

1、出示问题: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秋天?

2、自读,解决问题。

3、全班反馈。

颜色、气味、小动物的活动。

三、细读课文:

质疑:课文是怎样将自己心中的秋天写生动的?

学生发言交流:写的方法,比喻拟人的运用。引导学生掌握课文每段围绕一句话展开具体描写的方法。在读中去体会比喻拟人的准确、生动,以及运用的好处。

第一段:围绕五彩缤纷写秋天的色彩。重点句进行朗读指导。 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进行体会。看图写比喻句、拟人句等。

第二段:秋天的气味有哪些?齐读。

你还能说说秋天的其他方面吗?引导进行说话。 第三段:体会小动物的活动是怎样写得有趣。 教师学生分角色进行读中体会。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活动。(自由交流)

4、总结叙述方法。

四、习作指导:

1、你喜欢秋天的什么地方?能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一下吗? 指名进行发言,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根据方法进行段的练笔。

3、请同学来读一读,赏一赏。

学生评价,感受写的好的地方,纠正不足。 板书设计:

五彩缤纷的颜色

好闻的气味

围绕一句话展开描写 动物们准备过冬的情景

推荐第2篇:英语读写教学设计

英语读写教学设计

“读写”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首先我们要明白“读写”的作用,要提高写作能力就必须坚持大量的阅读,最好的资料就是学生学习的英语课本,作为最好的范文。从阅读到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一个好的阅读前设计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阅读动机,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读——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现在很多小学的朗读,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些学生的甚至都可以倒背如流了,但是在朗读时漫不经心,出现很严重的问题“滑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假读”现象。有的学生的朗读根本就是机械的应付,没有节奏、和语速,发音不到位,无停顿等。为此教师要对症下药,转变教学方法,一个好的阅读前设计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阅读动机,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阅读前设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教师应该根据阅读文章本身的特点和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

1、显示课文主标题,和部分重要信息,让学生猜想课文内容,增加新鲜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主题,点明作者的教学思路,进一步分析,加深印象。

3、通过内容展示,激励学生的内容猜测,并加以鼓励。

4、朗读过程中、充分让学生理解朗读含义和作用。 同时多设置一些故事性的阅读材料,应该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说名故事讲述了什么,不能拖泥带水,而且最好讲述该故事的启示或道理。总之,“读”不仅仅是倒背如流就是好的,要让学生理解,不要去走“机械流”,只有真正的“读”才能过渡到“写”。

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写”是加深记忆最好的办法,也是“读”的深入,听不如读,读不如写,俗话说“读十篇文章,不如写一篇文章。”充分说明了写的重要性,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改写、缩写、仿写,最好是写体会,让学生不至于写作内容匮乏,是学生有话可写。

1、连词成句、遣词造句。

2、连句成段、默写听写。

3、英汉互译、写摘要。

4、改写、缩写、仿写。

总而言之,按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续写、缩写、扩写和写体会等,不至于习作内容空泛,使学生有话可写,也不如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学生们看到自己也能和作家似的产生灵感,写出心得,便可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

推荐第3篇:读写训练教学设计

《阿长与》读写训练教学设计

山泉镇中心学校

陈伟华

【设计思路】

本文是写真人实事散文的典范之作。篇幅较长,作为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明白下面几个问题:一是文章写的是谁?二是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她)?三是作者是怎样突出这一人物性格的?同时将写作方法应用于作文训练中。因此,教读本课至少需要三课时,熟读课文,感知人物需一课时;探究写法,明确主旨需一课时;片段展示,加工润色需一课时。

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阅读——感知——分析——归纳——探究——实践”的方式,逐层深入,目标检测,让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尽量体现教材在写作训练中的示范作用。

教学目标:

1.掌握快速阅读记人散文的方法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3.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指导阅读,了解阿长其人

一. 直接导入新课 二. 设疑导读

(一) 初读思考 问题设置:

课文题目为《阿长与》,其中阿长是何许人也?(身份,地位,与本人的关系)山海经为何种书籍?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

(此环节,由题目切入,纲举目张,逐层深入,遵循写人记叙文的阅读规律,使阅读过程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徐徐展开。)

(二) 成果汇报

1.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也是家里雇佣的女工, 她是一个粗人,没有文化、粗俗、好事,是一个很不幸的人。

2.《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地理著作,书中保留了一些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

3.《山海经》是儿时鲁迅渴慕已久的绘图宝书,是阿长为他买来的,正因如此,作者鲁迅对保姆阿长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崇敬和怀念这位长妈妈。

(三)感知人物 问题设置:

作者眼中的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依据是什么?

(提示:可以用这样的句式:阿长是一个 的人,因为 。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从外貌、身份、

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示例: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因为她睡觉时经常摆成一个“大”字。)

此环节从写人散文的特点入手,调动学生的阅读初体验围绕人物特点筛选主要信息,能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结果预测:可能有如下一些说法:

阿长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人,因为我的饮食起居都由她来照顾。 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因为作者说她生的黄胖而矮,“长”字也不是什么形容词。

阿长是一个别人不注意姓名的人,因为家里人都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 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因为她总是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阿长是一个不许我走动的人;因为我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要告诉我母亲去。

„„ „„

三. 师生鉴定

通过刚才的阅读分析,你认为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可以发现阿长是一个好人,但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 四.学以致用

说说:我身边的“阿长”

同学们,在你的周围有没有类似阿长的人物,请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他的特点,可以模仿上面的句式。

(此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搜集生活中的真实素材,并能利用老师传授的评价人物的方法给心中的人物定性,可谓学以致用。)

五、方法探究

通过阅读,你觉得要想快速读懂记人散文的关键是什么? 分组合作,讨论探究 师提示:

记人散文,大多以刻画人物为中心。而刻画人物就离不开典型的事例,一般来说,一篇记叙文往往要选取一两个或者几个事例,每个事例都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而要想把事件说的生动形象就要突出细节,抓住了细节,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另外,无论是记人还是记事都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 小组代表发言:

师生归纳:

1.从题目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2.从事件入手,归纳人物性格 3.从细节入手,透视人物形象

4.从抒情语句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

六.课外拓展

运用所学的快速阅读方法,阅读几篇记人散文,写成百字左右的读后感。 如:本单元的《背影》《老王》《台阶》等。

(要想做到学有所得,必须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情感追踪,写法探究(分析作者写此文的动机,即为什么写阿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的思想感情,怎样突出人物性格的?)

一. 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阿长这一人物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大作家鲁迅会对她持什么样的态度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鲁迅,去体会他的感情变化。 二.速读课文,情感追踪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敬意消失——新的敬意。”

四.跳读课文,归纳事例

教师提示: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就是作者“我”感情变化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用简要的话概括出这些事情。

明确:一共写了七件事。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 ②限制我的行动

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

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⑤讲长毛攻城时护城 ⑥谋害我的隐鼠

⑦为我买《山海经》

五.精读课文,写法探究 分小组,合作讨论:

七件事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这些事中哪件写得最细,最精彩。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

七件事中的前四件都表达出作者对长妈妈的厌烦和不满,厌她罗嗦,厌她限制“我”的自由,厌她睡相不好;烦她规矩太多,烦她道理太多。就在读者似乎感到长妈妈一无是处时,作者笔锋一转,详细叙写了两件令他敬重的事。一是长毛攻城时护城事件;一是为我买《山海经》一事。而最详细,最感人的事件就是阿长为我买《山海经》,因为“山海经”事件是彻底改变“我”对长妈妈看法的重要事件,也正因为有了“山海经”事件,“我”才真正由“厌烦”长妈妈变成了“敬重”长妈妈。因此,“山海经”是敬重长妈妈的代表性事件,“山海经”代表的就是文章后半部分所表达的情绪。正是欲扬先抑写作手法中“扬”的部分。也是作者鲁迅写此文的关键触发点。

而这两件事之间又夹杂了谋害我的隐鼠一事,作者在写敬重长妈妈的两个

故事中间,再次穿插这个“隐鼠事件”,一是为使文章顿起波澜,二是与下文写敬重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就叫先抑后扬的写法。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给人以奇峰突起的感觉,人物形象霎时间就高大起来。这也是本文构思的主要特色。

六.纵观全文,浓缩主旨

齐读最后两段体会作者的怀念之情

主旨归纳(先由学生自主回答,后教师明确)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文章通过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七、角色体验 写法再现 问题设置:

假如你是大作家鲁迅,你能毫不吝啬的告诉同学们你是用什么方法把文章写得如此精彩的吗?请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例如: 首先,我选取了几个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因为,要写的事实在太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抓住有代表性的事例,才能说明问题。请同学们接着说。(典型事例显性格)

回答预测:

第二,我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确定所叙事件的详略,因为都详细的写,也就没有重点了,那么要表达的中心也就不明确了。(详略得当突主旨)

第三,为了使文章跌宕起伏更有吸引力,我还欲擒故纵,欲扬先抑,先说人物不好的一面,再说好的一面,然后,突出我要表达的真实情感。(欲扬先抑掀波澜)

第四,最关键的是,我在写作中有意刻画了一些细节,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处处细节,它可是你了解人物的一把金钥匙。(放大细节是关键)

八.手口合一 片段演练

请同学们结合上节课“说说身边的阿长”选取一两个典型事例,突出其性格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片段展示,润色成文

一.导入 二.片段展示

1.学生朗读自己的片段习作

2.师生评价人物性格与事件本身是否相符

三.列出提纲

根据自己所写人物及情感的表达,合理安排事件顺序,列出简略的写作提纲 四.加工润色

1.运用人物描写的各种方法,突出人物特征 2.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合理布局

3.详略得当,加工成文 五.习作心得

1.请写出你认为自己的作品中最得意的片段或用词造句最满意的地方。2.请说出本次习作过程中你感到最头疼的问题或写作中遇到的困难。 六.作业

搜集整理同学们的反馈信息,师生明确归纳学生提出的典型经验或问题,研究探讨解决方案,以备下次写作借鉴。

综上设计依据记人散文的特点:从感知人物性格入手,归纳其相应的典型事例,再到写作手法的探究。

逐层深入,分三课时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一堂,联系现实,为人物定性;第二课时,选取典型事例,突出性格特点;第三课时,列出提纲,布局谋篇。

2010.10.11 星期二 晴 教后记:

本篇文章我本想按照原计划的三课时进行讲授,但总体下来,还是感觉时间很紧张。实际用时将近四课时,当然如果没有课前提问,效果也许会更好,时间也会更充足些。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安排比较合理,既完整又能很好达成目标。尤其是感知人物和学以致用两个环节同学们配合表现都很出色。只是归纳方法时学生感到有些难度,这时我又进一步启发,师生合作明确归纳,最后的环节阅读方法实践,我让同学们把读后感写在了日记本里当作当天的日记,同学们没有感到增添了额外的负担,完成质量相当好。第二天上课,我让几位学生到前面朗读自己的读后感。写《背影》读后感的学生居多。但是其他几篇文章也都写得很到位。我觉得这次阅读实践非常成功,因为同学们真的把方法融入到阅读过程中了,还让学生对本单元的课文做到了细致的预习。可谓一举两得。

相比之下,第二课时的课堂内容就显得有些多,对重点段落研读的不够详细,现在想来,最好的办法还是把第七环节和第八环节下移到第三课时,第三课时就是方法归纳和片段写作及展示,把第四课时安排成片段变成文训练。如果将写片段和成文放在课下来完成自然会减少一课时,但是,没有在课堂上完成的质量好。

总体感觉是学生在方法归纳探究时感觉有难度,即使,我在方法归纳前都给同学们展示范例,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入手,我想这就是平时训练不够,也就是平常的教学很少涉及方法的归纳,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作文水平才停滞不前,因为没有很好的利用教材的示范作用,致使大部分教学时间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悄然流逝。

这是我最新的感悟,我也会以此为鉴,做好后续的教学工作。

(本篇教学设计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请张老师和各位同行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一课时 学生练笔节选

妈妈是一个时尚的人,因为他是一个购物狂; 妈妈是一个爱玩的人,因为她整天泡在麻场里;

妈妈是一个厨艺高超的人,因为她总是为我烹制出美味的菜肴。

《背影》读后感

2011.10.10 801班 顾佳

《背影》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朱老先生年轻之时,一次父亲送她回北京,原本打算不送的,但最后还是因为放心不下,而决定去送朱先生,在朱先生还未乘车离开之时,父亲为朱先生买橘子。

当朱老先生看见父亲胖重的身体翻过月台时,眼泪竟不争气的掉下来,但是并没有让父亲看见,而父亲翻过月台时的背影,成了朱老先生一生无法释怀的记忆。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们真的要赞叹父爱的伟大,人们常说父爱如山,的确,父亲并没有母亲的细腻,所以,人们常常以为父爱不及母爱,但实际上父爱不比母爱逊色。相反,有时父爱比母爱还要更温暖。

但是,父亲的角色,却是一个冰山的形象,所以,那爱的熔浆无法冲破冰层,只好徘徊在出口,等待着有人去发现,但是却很少有人发现它,于是,他越来越寂寞,越来越退缩,但,退缩并不代表它不再存在,其实,它一直都在,从不曾放弃过,只是我们没有勇气冲破冰层去寻找。

请不要让爱寂寞,既然爱就要说出来。

本文部分语言虽然显得不够凝练,但却是小作者的真知灼见,是真实的阅读体验。

第一课时课后练笔节选 读《背影》有感

大多数人都喜欢歌颂母爱,但在朱自清的心中,父爱更为温馨。一般是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但这篇课文却写父亲的背影,这是我感到很特别。(此处谈出阅读的兴奋点和阅读感悟)

写爱的文章,往往淋漓尽致的描写,但这篇文章的语言却很朴素。从朴素中我感觉到了父爱的伟大,如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虽然这

句话是生活中的小细节,而且也显得那么平常,但这却使我感到很贴心。像这样的话还有很多,我想作者也一定很满足,因为他有这么一位慈祥的父亲。在父亲离开作者的时候,作者看着他的背影流出了眼泪,因为父亲为他去买橘子了,他的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路自然很费事,但他宁愿费事也要让自己的儿子吃到橘子,这种精神实在太伟大了。

其实我也有一个像作者这样慈爱的父亲,(此句有歧义,应改为:我也有一个父亲和作者的父亲一样慈爱。)我很感激父亲对我的疼爱,虽然父亲不善表达,但我能感觉到,他是非常爱我的。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能抓住文章的与众不同之处。

建议:

此份设计思路清晰,重点明确,教学目标明确。能够从文题切入文本的阅读,此问题设计的非常好,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问题设置有层次、有梯度,层层推进,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课时安排合理。

但应有几个问题需要与老师交流:

1、既然教学目标中确定的是“掌握快速阅读记人散文的方法”是学习阅读的方法,那么训练中为什么没有进行加强“快速阅读方法”的训练,而进行了写作训练;如果是进行写作训练,为什么在教学中又没有写作方法的归纳?(方法:如,(1)、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性格,(2)、叙事之中有详有略,(3)、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等)

2、在第三课时,课堂教学程序安排的较好,有层次,形式多样。但在写作训练后,为什么又安排了阅读训练?我想这个阅读训练应该在学习了“快速阅读记人散文的方法”之后,进行训练。总体感觉是将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混淆在一起了,两项内容不是不能放在一起学习,但最好是一项一项地解决,这样比较清楚,学生也不能混淆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的区别。

张老师

推荐第4篇: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欧也妮.葛朗台》、《金钱的魔力》《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侧面描写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

2、分享孩子们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活动

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直接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感受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今天我们要带着上机课的收获走进《欧也妮.葛朗台》、《金钱的魔力》《刘姥姥进大观园》。

设计意图:回顾学过对人物描写的方法,加深记忆,为方法的灵活运用做好铺垫。

二、试用学法,理解感悟

1、请同学们读欧也妮.葛朗台》、《金钱的魔力》《刘姥姥进大观园》 边读边画出语言和动作和侧面烘托的有关语句,读给小组的同学们听,并说一说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出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并把你的体会写在语句的旁边。

2、通过探究交流,统一意见后,教师明确出有关语言的语句: (1)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

(这句话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托德起初对“我”的态度。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

抓住“仍旧”“摆着架子”读出托德的“善变”。透过这句话,一个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点拨:托德神情的变化:“笑容是遍布满脸的”──“凝结”、“毫无光彩”;通过感情朗读体会比喻的妙用。)

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下子钻进那一堆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把它来回翻动,同时一直很地说着话,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

(引导学生勾画有关动作的词语,如“钻进”“来回翻动”“兴奋地说着话”,想象人物的连续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2)“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巴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强的过他。’„„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好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刘姥姥是丑角,但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所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通过语言描写和侧面烘托刻画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

(3)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花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反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

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嘴脸。

【设计意图:疏通文路是初读感知中较为关键的一环,而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更帮助孩子理解文章人物的特点,既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又授予概括文本内容的方法,学能得法。】

3、汇报交流:

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解,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及时补充。

(1)先让学生自行画出,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2)再在小组内交流; (3)最后在班内展示交流。

三、诵读品味 回顾三篇文章,相信大家一定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出现在你的脑海里,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动情诵读,同桌再次互读体会。

(教学方法:通过抓人物的动作、语言和侧面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读写结合

1、根据本节课对人物描写的方法,选择一项内容练习。

(1)炒菜片段:这时,油锅腾起油烟子。————————————————————————————————————————————————

就这样,炒鸡蛋做好了。(动作描写) (2)新来的小邻居

前些天,我家隔壁搬来了一户新主人。小主人是5岁左右的小男孩,可淘气啦!

一天,他轻轻地推开我家的门,“嗨”地一声,把我吓了一大跳。我回过头来,他 ——————————————————-————————,随手将门拉上,噔噔噔地溜回了家。我守在门口,决定等他出来是“报复”。没过几分钟,他哼着谁也听不懂的歌出来了。我拉开门,装着生气的样子,————————————————————,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他被我突如其来的“袭击”闷住了,————————————————————————看着他这副样子,我禁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这下可好了,他松开我的手扭转身就逃,边逃边回过头来,————————————————————。以后,他再不怕我了,碰到我就—————————————————————— 。我也喜欢上了他。 (神态描写)

(3)下班回来,妈妈就忙着做家务„„她是多么辛苦啊! 2、同桌互相交流,修改(注意方法的运用)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就是要把‘写’挤进去。”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我在语文课堂阅读中,注重读写结合,做到读中学写,写中促读,相得益彰。有效地突破了课堂练笔的教学难点。】

推荐第5篇:读写教学设计思路

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读写技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动词过去式的构成,掌握一般过去时句式的应用。 2.能力目标:根据情境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谈论过去的事件,得出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规律和一般过去时的句式特点,发展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情境教学,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能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动词变过去式的规则、读法及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用法。2.能在交际中准确地运用表达一般过去时来描述或表达过去的事情。 教学设计:

Step 1:Presentation:

1.展示下列两组句子,让学生对比发现他们的不同点。 I am 13 this year.I was 12 last year.The weather is fine today.The weather was fine yesterday.He plays basketball every weekend. He played basketball last weekend.2.呈现两组句子的不同点:谓语动词和时间状语。第二组句子中的的时间状语和过去时间有关,并且动词加ed,此组句子是一般过去时。 Step 2:Fast reading 1.Read the paage quickly.Underline the verbs in past tense. move moved

have had

look

looked

see saw

fold folded pick picked put put fill filled attach attached say said leave left ring rang run ran hide hid open opened smile smiled become became 2.教师领读这些单词,然后让学生总结动词变成一般过去时的原则。 ①look looked fold folded pick picked fill filled attach attached open opened ②move moved smile smiled ③have had see saw put put say said leave left ring rang run ran hide hid become became 3.补充另外两种动词的变化方式 ④stop stopped plan planned ⑤study studied carry carried 小组讨论,归纳总结问题: 1.总结规则和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规律。 1) 一般加ed ; 2) 以e结尾的加d;

3) 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改y为i加ed;

4) 以辅元辅结尾的重读闭音节,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加ed。

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需要用心去记,但请同学们从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的变化上进行观察比较,找出其一些变化规律: 1) 没有变化,如 : cut -cut 2) 改变元音的,如 : write - wrote 3) 元音和辅音都有改变的,如 : buy – bought 2.一般过去时的含义和构成

1) 定义:表示过去某时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2) 结构:“主语+动词的过去式” Step3: Practice 1.利用多媒体,借助图片提示,每幅图画旁边附上一个生词例句。让学生跟读,反复练习,加深对新词的印象。

lonely The old man is lonely, he is not happy.接着询问学生,Are you lonely when you don’t have any friends?

basket I want to put something in the basket.You can gue.What? 接着询问学生,What can the basket do for us? 对于动词fold, fill, attach,可和学生一起做动作来演示理解单词的意思。学生会很感兴趣,且记忆深刻。

2.图片提示,利用新词,学生自己来造句,注意选择的图片或视频,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进行造句接龙,一人造句后,下一位同学可变换人称或动作来继续接。为学习差的学生,降低难度,敢说并会说,提高了自信。

让学生观察一下自行车的变化,有些学生就会说出 This bike can fold. 每个图片,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只要敢说就要鼓励。 Step4:detailed-reading 阅读文章,体会含义。让学生阅读所给文本内容,讨论文中故事所发生的时间,根据上一步的讨论归纳,在学生初步了解一般过去时态之后,让学生体会一般过去时的运用。让学生阅读篇短文,划出文章中所用的动词过去式的单词,如:moved、folded等。并找出文章中一般过去时的关键判断词,如last weekend等

1. read the paage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When did this story happen? Last weekend.(拓展与一般过去时常用的时间状语:yesterday,last „, „ago, just now 等) 1) What did the neighbor look like? 2)What did the girl do? 3)How did they become friends? 3.针对本节课所学新单词,运用lonely、fill、basket生词造句。 E.g I stayed at home alone,but I didn’t feel lonely。顺便对lone 和lonely进行联想记忆。

通过生词造句,意在提升学生词汇运用的能力,并且对所学词汇进行了分类,有些要求其运用,有些要求理解就行。 Step5.write a story Make up a story, each student adds one or two sentences after” last weekend, a funny story happened to me.„„”

英语语言学科的特点是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语法的学习,也不是单纯的孤零零的语法学习,而是在真实的活动和体验中学会应用,因此课堂拓展练习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对语法知识进行运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句子写出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Step6:summary 1.回顾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用本节课所学的语法,单词,及总结部分提到的内容,描述一下你和你的好朋友之间曾经发生过的有趣事情。

设计反思:本节课重点是学习一般过去时,掌握动词过去式的构成,开始由几个简单的一般现在时的句子来引出一般过去时,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形成时态的对比,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读短文找出面的动词并观察其过去式的形式,这个环节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学习练习动词过去式,情境教学中又引用了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记忆单词,提高学生兴趣。生词造句和编写故事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读写技能。

推荐第6篇:四季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四季.读写结合》片段教学设计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李文霞 教材分析:《四季》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的一篇课文。本文语言优美,富有童心,读来朗朗上口,易诵易记,是孩子们说话写话的好材料。利用图画与语句都能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刚学完拼音,会写的字就几个,所以用积累到的好词去说优美的话并借助拼音进行简单的填空式的写话是孩子们写话训练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感受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词汇“尖尖、圆圆、弯弯”

2、模仿课文第一段进行说话

3、发挥想象完成填空式的写话 重点:

1、模仿课文第一段进行说话

2、发挥想象完成填空式的写话 难点:

发挥想象完成填空式的写话 教学设计

有感情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个人展示读。

你觉得哪个词写出了草芽的可爱? 向同伴介绍自己觉得特别好的词 模仿课文填空式说话

1、柳叶(),她对()说:“我是春天。

2、荷花(),她对()说:“我是夏天。

三、自由发挥想象,进行说话

1、月亮(),她对()说:“我是中秋。

2、星星(),她对()说:“我是()”

3、自己说句子,不给任何提示

四、进行填空式写话 ()圆圆,她对()说:“我是早晨。” ()甜甜,他对()说:“我是(

。)” ()长长,他对()说:“我是(

。)” 反思:本片段教学充分发挥了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创设了激发孩子们想象的语言环境进行语言训练。由于孩子们也是刚刚开始接触说话写话,所以后面举手回答的孩子常常会说得和前面孩子一样的话,这一是因为他们常接触到的就是那些句子,二是因为他们积累的词汇还少,所以说不出各式各样的句子。这时老师不应该总是强调要说个不一样的,而是要让孩子们把他的那句巧合的话好好说完,再给他一个另外的词,让他变一下再说一次。可以说借个词给孩子,那么等孩子说出来后,要肯定这也是他的句子。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和信心就会倍增,他们会想,即使说不好,也不怕,老师会借个词给我呢。其实,借不就是学吗?

推荐第7篇:读写式教学设计 (修改)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式阅读教学设计

[摘要] 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高效阅读教学的模式。从课型上看,它基本上是一种提问式的课型。课堂教学的时间主要由学生支配,教学线条简单,教师讲得很少。从训练的力度看,这是一种很有牵引力的大运动量的训练。学生被“写”这种“动力”驱使着,有目的地进入课文,有方向的钻研课文,在研读中,课文内容得到充分的理解,课文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从活动的综合性来看,写的训练是一种高强度的训练,既要写,又要联系课文,既要构思,又要修改。正是由于读写要结合,所以读、写、思的训练三者合为一体,撷取、综合、表达三者合为一体,教学效率由此而显现。

[关键词] 语文; 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 设计例谈

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P130)告诉我们,做学问要注重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积累,两者缺一不可。做学问如此,写作同样如此。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没有一定的阅读,且不说无从借鉴,无以形成技巧和能力,也根本无法拓展视野,对生活的认识便只局限于自己的狭小的生活圈子,所言也难免有似于井底蛙语。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在此情况下,纵有所写,但往往因没有现实针对性,没有令人信服的材料,也多是一些无关痛痒的“无病呻吟”不能引起广泛的共鸣。相反,如果阅读量大,占有的材料多,写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从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P146)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3]可以看出阅读对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作用。而作文历来是中学生最头痛的问题,其中最难的是写作素材问题。学生每次写作文,大多感叹无事可写,不知从何落笔。教师如能很好的利用语文课本,引导学生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说到阅读,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读课外书才叫阅读,以为自由读书才叫阅读。诚然,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的读课外书是阅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总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些中外文学名著及报刊时文,让他们的各种文学样式都有所涉猎。然而,我们不应忽视当今的教育现状,忽视当前的学生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国家和社会都在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素质教育,另一方面,由于考察学生能力的考试机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考试分数依然是学生的命根子,学生依然面临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极有限的,他们主要的阅读还在课内。

从目前的作息表来看,属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似乎有5个小时,那确实不少。可实际情形怎样呢?同学们每天往返“学校——家里”的时间大约1个半小时,三餐饭1个小时该少不了吧!上厕所、梳洗、洗衣等平均用去1个小时也该少不了吧!如此,“自由”时间只剩下一个半小时了。可是还没有完,还有数理化、语文、外语、历史等作业等着哩!学生每天的课外练习,成绩再好的也得花1个多小时去完成,成绩差的花的时间就更多了。为了赶作业,不求上进者学会了抄,更多的不得不挤压吃饭、洗衣等所需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怎能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呢?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更应注重让学生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读写结合式的教学设计,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读写结合式的教学设计,讲究朴实,也讲究艺术。从教学的套路来讲,主要有如下若干种设计思路。

一、层层推进式思路

“层层推进”,就是在变“读”为“写”(或“说”)的教学之中,设计从易到难的一个又一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充分的反复的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这种设计艺术的特点是,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出发,淡化提问设计,不将提问作为阅读、讲析课文的抓手;注重“问题”的设置,将“问题”作为学生开启课文大门的钥匙。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教学设计往往是一种“无提问式”课堂教学设计。

下面《“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教学设计便是如此。 教师安排了四个教学板块:

(一)(第一层次)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句话人物素描”。(邓稼先,致力在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研究上跋涉的核物理学家。)

(二)(第二层次)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邓稼先墓志铭。(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

(三)(第三层次)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邓稼先纪念词。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不求名利,影响、感召一批人投身到为国争光的事业中,;在科研上,有超凡的创造才能,勇进的胆识、稳健的判断,有着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为“两弹”的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第四层次)从课文中找出事例,并给事例配以能够支撑的论点。(○1为了研制原子弹,从事鲜为人知的工作,并从此在公开场合销声匿迹 ——默默奉献,一心一意,才有成功的希望。○2走在路上还想着原子弹,有一次竟连人带车掉到沟里;在庆祝会上晕倒,一量血压竟是零——滴水能穿石,铁杵能磨针。○3为把一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用四台手摇计算机算了九次,还请物理学家进行估计,结果证明邓稼先等人算得的数据是正确可靠的——严谨细致的工作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层层推进”式的读写结合教学表现在上面这个教例中,有着明显的特点。一个是“迁移”,变读为写,在写中读文,二是“创造”,学生通过自己的“写”创造出新的文字组合。在“迁移创造”之中,一篇课文由平面而立体,由单纯而丰厚;学生的思维由平静而渐趋活跃,及至企求更新更美的发现。

二、多向假设式思路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往往喜欢“宕开一笔”,让学生展开想象,如: 假如你是小犟龟,当看到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时,你会说些什么? 假如人类也有翅膀„„请展开想象,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假如你是《背影》中父亲的儿子,一年后,你和父亲又重逢了,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假如„„

这很多很多的“假如”,都是一种“单向假设”式的提问设计,它们往往被用于课文阅读教学的收束阶段,作为能力的“迁移”、作为活跃教学气氛的一种手段出现。从课堂教学结构的角度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教学环节。

但如果我们放开思路,对“单向”的“假设”进行变角,进行叠加,用多个“假设”来结构阅读的教学过程,那么,这多个“假设”就能组合成为一个“多个假设”的问题群,从而构成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的主体方式和主体环节出现在课堂上。

如《小男孩》,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我给某个小组准备了一个题签,请大家巧用课文材料,根据题签上的题目创编故事。

各组派代表抽签:

假如你是小男孩,请根据课文内容,以“我找爸爸要生活费”为题创编。 假如你是妈妈,请根据课文内容,想一想妈妈如何讲述这个故事。 假如小女孩和妈妈回到了家,小女孩又问妈妈有关小男孩的问题,妈妈会怎样回答。

假如你遇到了这个“小男孩”,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假如你是小男孩的邻居,而你又是律师,当知道了小男孩的遭遇,你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帮助这个“小男孩”?

„„

从教学形式看,“多向假设”式教学融阅写作、思维训练于一体,既是一种“课文作文”的形式,也是一种“创境作文”的形式,不仅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范本,同时也为学生说、写训练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

三、定向检索式思路

所谓定向检索,就是从某一角度。某一目的出发,对课文内容进行有确定的方向的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这种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在于通过“写”的方式,让学生走进课文,学会检索,从纷繁复杂的语言信息之中“检索”出组合好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在检索之中完成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在组合的过程之中完成写作的训练。

我们可以用这种教学设计指导学生进行定向式的改写或缩写。如下面各课的教学设计。

1、“故乡”:中年润土简介。

2、《南州六月荔枝丹》:对家乡的某种特产作简要而生动的说明介绍。

3、《百合花》:通讯员战士素描

4、《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中的雨林毁灭的原因及雨林毁灭的灾难性后果。

四、课文撮要式思路

课文撮要,就是集纳、提取课文的妙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说课堂教学中的“穿插引入”是为了利用教材来“引进外资”、丰厚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的话,那么,课文撮要就是利用教材进行阅读理解的“精兵简政”的训练,培养学生高层次的阅读技能和思考能力。

“课文撮要”的教学设计不大同于阅读及写作教学中的复述、缩写。其内涵主要是:用课文中的词句,浓缩而不是概括课文内容。如: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教例。

教学目的:学法指导。

教学内容:浓缩课文内容的一种方法。 教学步骤:

1、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全文。

2、请同学们初步尝试,从课文中抽取句子,稍加改写,连缀成“课文撮要”。

3、同学们讨论之后选定○1○2○3○4○5○6○7○8共八个句子。

4、教师出示“其次”、“再次”、“最后”、“首先”、“另外”“所以” 八张关联词卡片。请同学们把每个关联词的字块准确地放在每个序号的前面。

5、它们连起来读就是: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3○○其次,还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4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5再次,从进化的观点来考察,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6另外,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7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8所以,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成果。

6、教师点拨:如何让你们能够迅速地把握一篇说明文的内容呢?能否找到一种既能把握整体内容、又能辨析段间关系,还能相应解决层次划分的方法呢?

现在我们知道:原来一篇说明文是可以这样浓缩的——这就是凭语感找出构架全文的句子,然后再用关联词加以连续。同学们,这不也是一把阅读理解的钥匙吗?

五、句段读写式思路

就是以课文为例子,学习课文中的句式,学习课文中段落的结构方式。通过“学与写”,既阅读了课文,理解了课文,又进行了写句构段的基本功的训练。

请看一个课例:《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最美之处是什么?教学中最让学生有收益的是什么?恐怕不是它的象征意义,也不是白杨树的景美、形美、神美,而是它的奥妙无穷的句式——作者以其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娴熟地运用各种句式,尽善尽美地充分地表达了心中的激情。如果我们设计一节“积累课”,那也许就是一节效率很高且很有实用价值的课。

我们可以就下面这一根线条组织教学:《白杨礼赞》中的句式和抒情。

1、抒情线索句贯串全文。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4](P2)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5](P3)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6](P3)

2、长短句交错运用。

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吧?[7](P2)

3、抑扬句结合运用。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8](P3)

4、总分句相互呼应。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9](P2)

5、排比反问句点示题旨。

难道你就„„难道你竟„„难道你又不„„?[10](P5)

6、多角度谓语句不断引出激情。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11](P3)

7、复杂定语句充分地表现情感。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12](P3)

8、正反对比句收束全文。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13](P5) 在这节课中,同学们学习、理解、运用着课文的各种富有特色的句式。这种教学设计的角度是多么的独特,而教学内容又是多么的丰富。

六、品析鉴赏式思路

也就是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赏析、评论。力求在赏析、评论的学习和表达过程中,让学生研读课文,查找资料,写作文章,同时让学生知道、懂得、理解到课文的精,课文的美、课文的妙。

如《白杨礼赞》的教学:

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学习工具有字典、词典,我想也应该有句典。今天咱们预习了《白杨礼赞》,我很希望大家为课文编一部句典。今天大家回家后,每人从文中选出一句话或几句话,然后以自己理解,或查找资料,写出你所选句子的注释。这样的作品汇集在一起,不就成了《白杨礼赞》的句典了吗?现在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14](P2)

——起笔一句,直点礼赞对象,抒发了对白杨的崇敬赞美之情,“实在”一词充满了情感,“不平凡”点明了中心,感叹号表达了情感的丰富。

第二天的课堂上,同学们纷纷发言。

▲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15](P2) ——一个“扑”字,生动地写出了景物迎面急速而来,“黄绿错综”总写黄土高原的粗犷平坦。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16](P2) ——“主宰”写出高原色彩的“单调”,与上文“黄绿错综”相呼应,“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两个短语极写高原的辽阔和平坦。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17](P3) ——“极普通”和“不平凡”构成“白杨树”的性格、身分的两个有代表性的侧面,“然而”和“实在”更加肯定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18](P3) ——这一句总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力争上游”富有动感,它的奋斗结果就是两个“笔直”。

▲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19](P5) ——八个形容词或者说八个褒义词语分三个层次表达,激情好浓崇敬好深,好像在赞美白杨实际上已经在赞美伟大的抗日军民。

„„

[20](P20)总之,“语文课本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本,还是学习作文的样本。”它既有序列的作文训练内容,又有各类题材各种体裁的文章。在目前学生社会生活贫乏、读写分离的情况下,把人人都有的一套课本读活,从新的角度掌握课文的丰富内涵,体会做文章的道理,走出习作的迷宫,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事。当然,学习写作文、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是很多的。很好的利用语文课本,引导学生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用以指导写作,绝不是否认社会生活的源泉作用,也不排斥阅读课本以外的书刊报纸对写作的效应。“只是要同学们认识到课本是落实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最基本的最系统的“本”,不要丢了这个“本”,而要读活它,利用它。” [21](P18)] 参考文献:

[1]路华、北遥、《中华名人名言大观》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6.9 [2] 路华、北遥、《中华名人名言大观》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6.9 [3] 路华、北遥、《中华名人名言大观》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6.9 [4]语文·八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5.6 [5]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6]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7]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8]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9]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0]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1]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2]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13]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4]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5]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6]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7]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8]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9]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20]江水源.读课本与写作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3) [21] 江水源.读课本与写作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3)

推荐第8篇:字词读写课教学设计

字词读写课教学设计

黄家园小学

魏海霞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单元的词语,并能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2、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词语的感受,练习写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并进行整合词语的写话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让天空碧蓝,让河水清澈,让草木茂盛,让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组课文的主题就是保护环境。(板书)学生齐读。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谁能说说这一单元有那几篇课文组成?

(二)读词感悟: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是读写本单元的词语。

1、我能读好(出示投影)

衬衫

鲜艳

透亮

清脆

饲养

逃脱

打消

念头

舒适

特殊

麻烦

骤降

温暖

救护

致谢

湛蓝

甜润

锋利

裸露

黎明

友情

一栋栋

又尖又长

饥寒交迫

郁郁葱葱

各式各样

应有尽有 ①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词语,感悟。

② 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别人理解词语的意思吗? ③ 开火车读。

④ 小组读,每组读一行,如有错音,及时纠正。 ⑤ 学生齐读。

2、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感悟词语并朗读。师: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 (查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3、全班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4、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感悟齐读词语。(学生齐读)

(三)、指导书写易错的字。

1、书写这些词语时,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学生谈,教师随机板书)

2、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几位同学的提醒,把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四)、妙笔连词。

1、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才能把这些词语更牢固地记在你的脑海里吗?今天老师再教给你们一种新的方法——妙笔连词。就是从这些词语中选择你喜欢的词语写成一段话,你用过它们后,这些词语就会在你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了。

教教你:师出示例子,引导学生观察。

下面就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来写一段话,写作时,要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认真。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2、提醒写完的同学认真修改。

3、小组展示→选出代表全班交流。生:“我来读……”、“我来评价……”

(这一过程,重在学生互赏互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引导评价。)

(五)、拓展阅读 出示名句,指名读。 好句我来读:

1、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2、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3、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

4、保持地球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5、鸟语花香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

6、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家园。生读句子,如有错,师纠正并范读,生跟读一遍。

2、学生自读,把自己喜欢的多读几遍,并试背。

3、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也可谈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好歌我来赏:

播放《大家来环保》,请欣赏。 (学生拍手跟唱)

(六)教师引导小结:

同学们,短短的40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吧!

(七)布置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名言写在学习本上。

2、进一步朗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写写简单的感悟。

3、精心设计制作一份以“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呼吁我们身边的人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学生可以自己上网搜索有关环保的资料)

推荐第9篇: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新语文主题阅读之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22.人物描写一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三个片段组成。本组三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特点。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手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心理为主。这三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本次设计是读写联动课,通过感悟课文的写法,进行课堂小练笔。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3.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指导。 【课前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教学过程】 一感悟写法

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人事物描写一组》来学习一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板书)课前我们通过导学案预习课文,初步了解的《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三个人物,谁能概括出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 1:( 活泼可爱 )的小嘎子 ( 吝啬 )的严监生

(活脱的泼辣)的王熙凤

2:通过对大家导学案的检查老师发现大家都特别喜欢描写嘎子的这个片段,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出示

小嘎子在家跟人摔跤————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他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他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小胖墩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他摔了个仰面朝天。

出示自学导航:

出声朗读这个片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嘎子的,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重点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准确写出了小嘎子的特点。(板书生动准确特点???)

其实不仅小嘎子的动作写的精彩在《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也有动作描写非常精彩的地方,我们来看一下。出示 严监生喉咙里痰(tán)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同桌间互助学习:把严监生的动作和小嘎子的动作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同桌间交流一下。 再次强调动作描写,生动准确写出了人物的特点。

出示: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心细如发,周到)

作者也是通过典型的动作描写“携着,细细的打量,仍送至贾母身边”来体现王熙凤这样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形象的。

除了动作描写可以体现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衣着外貌也就是肖像描写来体现这个人的特点,这一点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表现特别明显。大家看到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王熙凤衣着外貌的句子读一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里需要幻灯片展示吗? 读写联动 课堂练笔

师:学以致用出示习作导航:

选一个我们班都熟悉的人物,抓住他(或她)最突出的性格特点,通过典型的外貌、衣着、动作等细节描写表现出来。不要提人物姓名,请大家猜猜你写的是谁。

讲评请一位站起来读其他同学猜猜到的问怎么猜出来的为什么这样猜,抓住人物什么性格特点,是如何具体描写的,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并且要在请一个和他写同一个任务的起来读。比较看看谁写得最好,哪个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哪些地方还不够好,怎么改会更好。

四、结束语: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只有用“心”描写,才能使笔下的人物生辉。

推荐第10篇:Book6Unit5读写课教学设计

赏天池美景,品语言魅力

Book 6 Unit 5 Reading and Writing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张学

科:英职务职称:中学二级单

位: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手

机:地

址: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海宁路邮

编:

注:教学案例 建 珍

15263880228

167号257200 —读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为Reading和Writing两部分。Reading 部分介绍了长白山天池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景观、有关天池的传说,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而且美丽的自然界和前面的自然灾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促使学生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Writing 部分是阅读部分的延伸,让学生写长白山的其他美妙景色。而且关于写作任务,还可让学生写自己家乡的自然景观或自己游览过的名胜古迹。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通过前三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本单元的话题有了充分的认知,对相关话题的词汇已有一定的掌握,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听说能力经过训练以后基本能就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下面就要提升语言的综合运用及输出能力,即第四课时要训练的能力。

The Fourth Period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goals 教学目标

1. Knowledge and Skill

Develop students’ good reading habit and skills.

Enable students know sth about traveling and the sight of Changbaishan 2.Emotion and Attitude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describe a nature reserve using given information.

Develop students’ sense of loving nature reserve and environment.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教学重点

Teach the students how to make use of given information to describe a nature reserve.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教学难点 Learn how to describe a nature reserve.Teaching methods 教学方法

Enable students to write about hot pools at Changbaishan using some notes given.Study individually, practice and discuion.

Teaching procedures & ways 教学过程与方法

Step Ⅰ Lead in

Have you ever enjoyed any natural wonders?

Get th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with cla.

(问题导入,让学生用所学语言来分享自己旅游的经历,快速进入话题。) Step ⅡPre-reading Show some pictures of Shangbaishan for students to appreciate and gue the information of it.(传长白山图片)

The students discu what they know about Shagnbaishan and its famous sightseeing—Tianchi.Gather the information from students and list on the blackboard.(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小组讨论话题——长白山天池,收集学生已有信息,进入文章阅读。)

Step Ⅲ While-reading Task1: Fast Reading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How was Tianchi formed?” in the text.(快速阅读抓大意) Task2: Skimming

Glance through the text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key words of each paragraph.(迅速浏览找关键词) Task 3 Careful Reading 1.Read paragraph1-2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2.Read para.3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some persons or animals to complete the chart.3.Read the fourth paragraph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 (分段阅读找细节,注意篇章的结构。) Step Ⅳ Post-reading Task1 Speaking and discuing

After reading the text, the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way of describing a place of interest.Get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notes first, and then let them discu in which aspects they will introduce hot springs.Hot Springs Pool heated by hot water out of the ground Water heated by boiling rocks in the ground A group of springs in an area of 1000 square meters Some pools very hot (over 60 ºC) but others very pleasant for bathing Bathing supposed to be good for health

(小组讨论所给的信息,或让有此经历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合作学习,为写作做准备。) Task 2 Writing According to what we have discued , write a paage to introduce the hot pools,try to use some appropriat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hot spr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tour guide.(写作练习重在语言输出,因此开始写之前要让学生了解篇章结构及要点,有的放矢。) Task3 Check & Improving Ask Ss to work with a partner and to help each other improve their writing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STANDARDS: 1.Has you partner give all the neceary facts about the hot pools? 2.Has your partner used positive adjectives and expreions to expreions to persuade readers to visit the pool? 3.Is the spelling and grammar correct? 4.Could your partner improve his/her writing in any way? A sample version: Hot Springs in Changbaishan Changbaishan is a famous nature reserve, most of which is covered with thick forest.It’s home to a great diversity of plants and animals.Among the rare animals are cranes, black bears, leopards and Siberian tigers.The most popular attraction in the reserve is Tianchi where you can enjoy the sight of the crystal clear waters and the view of the other sixteen mountain peaks that surround Tianchi.When you have finished your visit to Tianchi, don’t rush away.There are plenty of other things to see and do in Changbaishan.For example, you can relax in the nearby hot springs.There are many pools heated by hot water out of the ground.What’s more, you can find water is heated by boiling rocks in the ground.If you are hungry, put an egg into the water.After a few minutes, you can have a delicious egg.There are so many hot springs, 13 pools in 1,000 square metres area, that you can choose one you like best.Some pools are very hot (over 60℃), but others are very pleasant for bathing.Staying in the pools can not only help you refresh yourself but also be good for health.It’s a great enjoyment to bathe in hot springs and admire the beautiful scenery. (根据一定的标准,小组合作对习作修改,查找问题,共同提高。提供范文参考,进一步为学生习作提供参照。) Step Ⅴ Homework Describe a typhoon, a snowstorm or a hailstorm.Collec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m if you didn’t experience any of them.

第11篇:小数的读写教学设计

小数的读写教学设计

各位老师们,你们是不是在找小数的读写教学设计应该要怎么做呢?别急,让小编为你们排忧解难,请看看下面的小数的读写教学设计吧。

小数的读写教学设计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2~38页。

这部分内容包括小数的读写和意义。它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教材呈现了四种不同的鸟及鸟蛋的质量,通过引导学生提出与鸟蛋质量有关的问题引入对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的学习。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则、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名数改写的方法的基础,因此是本信息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在合作探索中,掌握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计数单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除了整数外,你还知道哪些数?你能举一个我们学过的小数的例子,并说出它表示的意义吗?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这些小数有哪些共同特征?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归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谈话: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作为奖励,老师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习了一位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再带领学生欣赏信息窗1,引入新知,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学习小数的读写。

谈话: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以前的知识,请你从中任选两种蛋的数据试着把它们读或写在练习本上。

(2)全班交流订正。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读、写情况引导学生概括小数读、写的基本方法。

谈话:对于这些小数,你还想了解它们哪些知识?

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 千克中的表示什么意思?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千克中的表示什么,首先要弄清表示什么。

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

谈话: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

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

谈话:我们知道了就是1/100,那么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吗?它表示什么?

板书:

25/100

教师多媒体出示、的方格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板书:

5/100

10/100

小组讨论: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3.学习三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猜想:那么表示什么?表示什么?

教师多媒体出示大正方体塑料块动态平均分产生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就是365个1/1000,也就是365/1000。)

多媒体出示、的阴影方块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概括出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4.总结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

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和这样的小数,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小数吗?

小组讨论:你认为小数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通过对正方形纸片和正方体塑料块的观察、涂色、操作等活动,以及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小数的寻找和理解,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顺利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感受小数应用于生活的广泛性。

三、情境练习,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

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2.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读题,再说一说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练习重点是小数和分数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

兴趣是儿童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执着地探索。因此本课开始,就利用课件出示情景窗一,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小数意义地学习做了准备。

同时,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操作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知识,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互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启迪学生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是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因此,数学课堂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本课中,鼓励学生从一位小数迁移类推得到两位小数;在概括出两位小数的意义的基础,再对三位小数的意义进行猜测和验证,从而有效地渗透数学抽象化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数的读写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八册53页、54页的内容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的读出小数。

2、掌握小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的写出小数。

三、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写数方法。

四、教学难点:

1、小数部分0的读法。

2、小数部分0的写法。

五、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复习数位顺序表:

1、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2、指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教学例2:小数的读法。

1、出示3个小数:

请同学们试读

听录音读一遍,同桌互读

全班齐读

2、研究小数的读法

一位小数:

两位小数:

三位小数:

多位小数:

小结小数的读法。

3、练习:

小结:整数部分是的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

(2)读出下面的小数

7002.004读作:

读作:

小结:整数部分的零按整数中有零的读法读,小数部分有几个零就读几个零。

、教学小数的写法。

1、(广播录音)

2、学生听一段录音,说听到的小数,

师把学生读出的小数,贴在黑板上并板书。

师举例

小结写一位小数的方法

3、小结:写小数时,整数部分仍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如果整数部分是0就写0,当整数部分的数较大时,要先分级再写,小数点就要在个位的右下角,写成小圆点“.”,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小数的读写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P30-32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探究、归纳比较、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位小数的意义

1、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这是一套单人课桌,现在就用这把尺来量一量课桌面的长和宽!课件出示:长多少?如果我们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呢?。

2、还可以用什么表示米?那么米又表示什么呢?。

3、现在宽呢?4分米,像这样用分数怎么表示?

4、米米和米的意义也是一样的,它们都是1米的。

5、出示米尺,9分米用分数和小数怎么表示呢?

6、观察一下这里都是分数,这里都是小数, 表示十分之四

表示……十分之七

表示……十分之九……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呢?0.几表示的都是十分之几

这里的分数和对应的小数意义相同,但表现的形式是不一样。

二、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1、拿出橡皮,看看老师手里的橡皮有多长?我们把它量一量,看不清楚,把它放在大屏幕上,再放大一点,猜猜看有多长?还记得1分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呢?

2、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呢?1米里面就有100个1厘米也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100份

如果用分数怎样表示1厘米的长度呢?你是怎样想的?用小数呢?

3、

很好

谁来说说米表示什么呢?橡皮是几厘米?刚才谁猜的答案最接近如果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橡皮的长度呢?、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4份,也是1米的一百分之四。

4、课件出示12厘米,12厘米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呢?在课件上完成填空。有没有听到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读出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右边的小数部分怎么读的?看来同学们已经会读了,真的会读了吗?读作……小结:小数右边的小数部分是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5、看黑板,这里小数的小数点右边只有一个数字,那么它们就是一位小数,那这里的小数右边有两个数字就叫两位小数。

6、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7、完成作业纸的第1题,展示学生作业。

三、拓展三位小数的意义

1、刚才我们量出橡皮的长度,那么老师手里1元硬币的厚度有多厚呢?。

2、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也就是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就是1毫米。

3、指着米尺,那1米有多少毫米呢?你是怎样得到1000的呢?……1毫米用分数怎么表示呢?用小数呢?米表示什么呢?

4、现在老师有两道问题,找人读一下,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好!想好了吗?下面我们在小组里好好说说。

105毫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呢?

40毫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呢?

5、你是怎样想到的?它又表示什么呢?

6、完成作业纸的第2题。

7、今天我们研究了这么多的数,有分数也有小数,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呢……这组呢……这组……这些分数都可以用什么……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0 10000可以吗?100000呢?说得完吗?这里可以添加一个什么呢?出示……、再来看,这里的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这里的两位小数表示的是……百分之几,这里的三位小数表示的是……千分之几,谁来完整的说一下?课件显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如果是四位小数表示万分之几,五位小数呢?说得完吗?所以这里也可以添加一个……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8、完成作业的第3题

找人把题目读一下,整数“1”在第1幅图里表示什么在第3幅图里又表示什么呢?这是个立体的图形。

9、大家看到每一组的分数和小数表示的是同一幅图,也就是说每一组的分数和小数是相等的,你能把这里的上下两排数字相等分数或小数找出来吗?完成作业纸上的练4,全班反馈……

四、拓展练习、大家看这是我们用的数学书,它的高度是6毫米,我们能不能用不同的小数来表示呢?看谁的方法最多?全班一起解决同一个长度却能用不同数来表示,为什么?。

10、好!看这是一个量身高的尺子,老师的身高比米多,比米少一点,猜猜看老师的身高可能是多少?老师的身高是米,用你的小手指指看,找位同学说说米大概在什么地方?好!现在得到了三个小数,你觉得和是几位小数呢?是几位小数?大家看这里的三个小数和我们今天学的分数又有不一样的地方,其实在生活中含有很多这样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出现了整数,而不是0,这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内容。

五、作业

选自《基础训练》。

第12篇:《穷人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教学重点)

2.创设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由数学题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咱们这堂课是什么课?那我先出一道数学题来考考你们,谁能够非常自信地举手接受老师的挑战呢? 师:请问你是咱们班数学最好的吗?(不是)没关系,你有信心、有胆量就够了。

师:出示5+2=?请你自信地告诉老师答案。

师:采访没举手的同学:你为什么不举手?(看来我们对自己要多一点信心,因为机会总是给那些勇敢、有自信的人。)

过渡:今天我们学的课文《穷人》与这个算式有很大的关系,谁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个算式的含义吗? „„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找出桑娜抱回孩子后心理描写的段落。

二、聚焦重点段,体会桑娜心理和品质 1.初解“忐忑不安”。

齐读,谁能找出最能表现桑娜心情的词语?

忐忑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都是心字底,如果从古人造字法来看,它们应该都是会意字,心的上面一个是“上”,一个是“下”,心一上一下地跳动,表示心情非常紧张、不安。那么,桑娜当时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呢? 2.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些什么事? 小组交流、汇报。

师:是啊,此时此刻,桑娜忐忑不安地想到了丈夫回来以后会说些什么呢?她还想到了过去“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她更想到了现在:为什么要把他们抱过来啊?最后她想到了丈夫回来“会揍我的”。像她这样想过

去,想现在,又想以后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我们把它叫思前想后。

小结写法(思前想后)。 3.感受桑娜内心的“忐忑不安”。 如果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应该是先想什么,再想什么,最后想什么?课文为什么不按这样的顺序来写呢?(思绪混乱,头绪万千,更能表现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

4.走进“贫穷”桑娜。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受的意思是什么?(承受)“他”指谁?从这句话里你能读出什么?(贫穷) 读1—8自然段,从哪些地方可能看出桑娜家境贫穷? (忙碌、穿着、食物)

贫穷的桑娜家又会是什么样子?请看第一自然段。

(温暖、舒适)从这段中你还能感受到桑娜的什么品质?(勤劳)这个贫穷的家是靠桑娜的勤劳和渔夫冒险打鱼维持的,既然这么艰难,那么为什么还要把他们抱过来啊?

5.想一想,说一说,体会桑娜“善良”。如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 如果不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小组交流、汇报。 师:桑娜想都没想就把孩子抱过来,这是出于一种本能,是什么本能?(母爱、善良) 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可桑娜在自己家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还收养这两个孤儿,这就更感人至深了。

学生配乐朗读,师:听了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真是入情入境。 师:这段话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而桑娜高尚的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 感情朗读第九自然段。

小结写法(体现品质、性格)。 6.关注标点。

师:你们还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点吗?

这么多省略号,问号,感叹号交织在一起,让你感受

同学们,把课本合上,眼睛看着老师,老师想请你们把这篇课文背出来。 到了什么?(人物复杂的心理)有时为了表现人物的内心,它们是非常好的表达方法。 小结写法(巧用标点)。

三、创设情境,牛刀小试

1.说一说,你在想什么?把你刚才的心情告诉大家;2.练一练,运用今天所学的心理描写方法,恰当地运用一些省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把刚才的心情写下来;

师:你们看,老师的一个小任务就把你们难倒了,这样吧,老师换一个任务,把你们刚才的心情,利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写下来,好吗?其实写作比背书有趣多了。

3.读一读,展示台展示学生作品;

祝贺这位同学成了我们班的第一个小托尔斯泰。

哪位同学来评一评,看有没有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 4.小结:人物的内心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如果能在习作中恰当运用好心理描写,就一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为你的文章增添无限的色彩。

四、总结全文,延伸课堂

这篇课文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个将善良刻进灵魂的桑娜形象。那么渔夫平安回来之后又会做出什么的决定呢?

五、作业布置

1.小练笔: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西蒙,她在临死之前一定是百感交集,请大家课后用我们今天学到的关于心理描写的方法去描述西蒙临死前的心理活动,注意恰当运用标点符号;

1、推荐阅读:雨果的叙事诗《穷人》

第13篇:My new neighbor 读写教学设计

My new neighbor 读写教学设计

2012年8月2日 13:20

My new neighbor 读写教学设计

经过对今天模块内容的学习,您打算怎样让中下水平的学生去感知不同的学习策略,并指导他们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有效阅读呢?请根据昨天的文本,举例说明您的做法。(可以是完整案例,也可以是案例片段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重点是怎样让中下水平的学生去感知不同的学习策略,并指导他们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有效阅读。

二、教学策略

1.认知策略: 首先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领读与阅读,让中下水平的学生感知整篇文章的大意。

2.情感策略:与人玫瑰,手留余香,学唱 友谊地久天长 尽量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情感,尽量控制消极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连贯流畅的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能够找出文章的主题,理解故事情节。

3、情感目标: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实现感情交流, 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四、教学步骤

Step 1: Warm up

学唱 友谊地久天长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去巩固知识。中下水平的学生是指英语方面,但在唱歌方面,玩游戏方面都应该是有很高天赋的。

Step 2.ppt.展示文章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感知,感受到助人的快乐。学生才不会感到空洞。学生了解了故事情节后,才愿意学。

Step 3.领读My New Neighbor,一句一句的领读,一段一段的检查(开火车式,抛绣球式 各种奖励式 等等)

【设计意图】争取达到人人过关,句句达标。还要让学生感受学到英语的快乐

Step 4 小组展示

每4 人一组,把中下水平的学生分成6个小组,展看朗读竞赛,可以齐读,也可以一人一句,也可以两人一伙,采用不同花样,达到共同过关的目的。

【设计意图】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Step 5.再读My New Neighbor,让学生填空,尽量复述课文。

Last weekend , a new girl ______ in next door.She _______ lonely.I _____ a great idea.First, I _______a piece of paper into the shape of a basket .Next, I _______some gra and put it inside.Then, I____ the rest of the basket with candy and flowers.Finally, I _______ a card.I ______ the baasket on her doorstep, _____- her doorbell,______away and ______ behind a tree.She _______ the door, ________ up the basket and ______.We ________ good friends after that.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提高阅读的能力

【教学反思】针对学困生,尤其是中下水平的学生,能够会读这篇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已经不错了,对他们来说语法学习是下节课的事情。老师要做的应该是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情感。

第14篇:My new neighbor读写教学设计

My new neighbor读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读、写动词短语的过去式,尤其是几个不规则变化的动词过去式。能够对过去时表达的文段进行正确的翻译理解。能够用过去时对过去的事情正确表达。

2、能力目标:学生能读懂在过去某一时间发生的情况或动作并进行表达。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文章,学会与人合作,展示自己良好的个人素养。

二、教学分析

本课在过去式的学习中应该起着加深巩固、增强运用的作用。教学设计上我本着先复习巩固在系统学习的指导思想进行指导。同时因为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语法基础,在教学中我会不断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四、教学步骤 Step 1:复习

任务一:写出下列单词的过去式:

move ________ smile________ fold ________ fill ________ pick ________ attach ________ open ________ see ________ have ________ run ___ _____ leave ________ hide ________ become ________ 任务二:回顾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律:

1、一般在词尾加ed ;

2、以e结尾的加d;

3、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改y为i加ed;

4、以辅元辅结尾的重读闭音节,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加ed。

5、不规则的特殊记 moved, had , looked, was, saw, folded, picked, put, filled, attached, left, rang, ran, hid, opened, became Step 2:泛读

学生自读5分钟并说出文段大意,其他同学给与评价。 Step 3:精读

任务一:自读并提出语法翻译等方面问题,小组解决。(可向老师咨询,老师视情况决定是否小组讲解)

任务二:学生自读并小组内成员相互设计问题,讨论解答。 任务三:小组讨论文段关键词,并做好记录。

任务四: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关键词记录,在短时间准备后复述课文。 Step 4:写作训练

小游戏:每组学生中各成员分别写下过去的一个时间、地点、人物和动作等事项。然后由另外的某个同学收集纸条,讲述故事。(注意要求同学们用以学词汇造句) Step 5:作业

将自己过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写成一个小故事。

第15篇:My New Neighbor读写教学设计

My New Neighbor读写教学设计 1.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一般过去时的构成。

熟练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和交流过去某一时间发生的事。 2.过程与方法:

Pair work 与Group work 相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乐于分享自己的情感,乐于结交新朋友,在生活中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珍惜友情、亲情。 4.教学手段:多媒体 5.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free talk)

展示留守儿童或空巢老人图片,提示学生他们时常感到lonely,如果他们正好在你身边,就你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展开讨论 Step 2 Prediction before reading(读前预测—Pairwork) T:Today we will know 2 new girls and can you gue what happened to her last weekend? (出示图片:有两个小姑娘、篮子、糖果、花和卡片等,同桌根据已给图片进行猜测。)

(设计意图:利用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读前的预测,猜测文章大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3 Reading 1.Fast-reading

Read the paage quickly and tell me:

1. What did the writer think of her new neighbor? 2. Where did she put the flowers and candy in?

3. What did she attach besides gra, flowers and candy in the basket?

4.Was the new girl lonely at last? Why? 2.Careful-reading

Read the paage carefully,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at did the neighbor look like? 2.What did lucy see about her neighbor?

3.What did the new girl do before she knew the writer? 4.What did the writer put into the basket? 5.What can you learn from Lucy? (设计意图:通过快速阅读和精读,让学生迅速熟悉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能力) 3.Find your difficulties

Read the paage again, first try to find the difficulties you can’t understand, and then work in groups to solve them.

If your group can’t do them, at last other groups and I can help you.(设计意图:先自主学习,找出文章中重难点,然后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重难点,最后的遗留问题由其他小组和老师帮忙解决。) Step4 Listening

1.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Last weekend, a new girl______ in next door.She______ long hair and glaes.She ______ like as old as me.I______her do many things, but she ______lonely.I___ a great idea.First, I _______a piece of paper into the shape of a basket.Next, I _______some gra and put it inside.Then, I____ the rest of the basket with candy and flowers.Finally, I _______ a card.I______ the basket on her doorstep, _____ her doorbell ,______away and ______ behind a tree.She _______the door, ________ up the basket and ______.We ______ good friends after that.1短文主要学习一般过去时的用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讲动词的过去式进行练习,并归纳总结,涉及的规则动词有 move ---moved, look—looked, catch—catched, fill—filled, fold—folded, attach—attached, open---opened, smile---smiled, 8个。不规则动词有 become---became have ---had, see--- saw, throw--- threw, leave---left, ring---rang, hide---hid,7个。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改写,即细化文章,做到精读,同时又巩固了语法在实际中的运用,可以说一举两得。) 2.Listen and read follow the tape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整个故事信息有整体把握,既是对文章内容知识的复习掌握,同时贯穿听、说训练,综合的运用) Step5 Retell the story 利用预测时使用的图片和听力中的课文填空,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复述课文,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本节课知识要点,并进行一定的知识积累,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中关于动词运用的灵活程度,体现“以生为本”的课堂理念,锻炼说和写作的能力)

Step6 Writing

My new neighbor If the new girl is your neighbor, can you make friends with her? How do you do that?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写一个小短文,既是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这也是锻炼写作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该文本具体内容处处散发关心他人、与人为善的人性美的光辉。通过学习本课,孩子们在与人如何和谐相处方面形成良好的品格,该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人文性升华)

第16篇:My New Neighbor 读写教学设计

My New Neighbor 读写教学设计

齐河县文玉外国语学校 赵燕 2012年7月31日 18:26

张梅于12-7-31 18:52推荐赵老师学习的精神让我感动,修改的很好。一首《友谊地久天长》直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设计中的反复朗读更是好的方法。专家在视频中讲到:朗读,尤其是有意义的诵读,可以促进记忆。

鲁教授对听、说、读、写教学的解读,让我豁然开朗。对于读写课,教学目标应侧重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读写课教学可分为三步:pre-reading(阅读前), while-reading(阅读中), post-reading(阅读后)。

阅读前:给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利用插图和有关的问题,或文章的标题导入或预测

文章的内容。

阅读中:指导学生分层次阅读 --- 泛读和精读。泛读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而不是word by word),回答一两个简单又覆盖全文的问题。精读要求学生读懂文章的细节,并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再回答细节的问题,让学生获得what, where, when , why , who , how 等方面的知识。 阅读后: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围绕课文展开各种拓展活动。注重语言输出,以读促写,最终落实到写作上。

现以My new neighbor的读写教学为例,说说我的设计思路。

My New Neighbor

读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材料的主题就是“友谊的形成过程”,通过 “make friends”过程呈现词汇neighbor, lonely, fold, basket, fill, attach及主要时态“一般过去式”,同时渗透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情感。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去实现教学目标,感受成功,从而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这对未成年人的交友观,甚至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有指导意义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新单词basketneighbor的含义,掌握新单词lonely fold fill attach的用法。 2.掌握一般过去时态的构成及用法。

能力目标:读懂含有一般过去时态的文章,能够运用一般过去时态的句子谈论自己及他人 做的事情。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三、教学步骤

Step1:Warming- up and lead in

(1) 播放歌曲Auld lang syne(友谊地久天长),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感受友谊的珍贵。

(2) T: Do you like making friends? How do you usually make friends? Lucy has a good idea.How did she make friends with her new neighbor? Let\'s learn the new leon My New Neighbor Step 2:Presentation

T:look at the picture.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happened to the girl last weekend?

引导学生谈论两幅图中他们所看到的场景。 依次呈现讨论中用到的词汇neighbor,lonely, fold, basket, fill, attach.同时板书新单词.

【设计意图】利用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读前的预测,猜测文章大意,

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呈现新单词,扫除阅读障碍。 Step3 Reading 1.Fast-reading

T: Read the paage quickly and tell me: Was the new girl lonely at last? Why?

【设计意图】速读理解文章大意,获取信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

2.Careful-reading

(1)Read paragraph 1-2

What did the new girl do before she knew the writer? How did she feel then?

(2)Read paragraph 3-4 and give the right order. ____I picked some gra and filled the basket with candy and flowers

____I saw the girl listening to music with her head cupped in her hands.

____I folded a piece of paper into the shape of a basket.

____I felt the basket and hid behind a tree.

____I attached a card.

【设计意图】每段不同的细化方式训练学生读懂细节信息的能力,为复述提供方便,

更为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最终目的就是提高语言作为一种工具的交际性。体现了

教学的工具性。 Step4 Retell the story

Read loudly and then try to retell the story with the help of key words.

关键词可标注: First folded basket next picked gra filled finally attached etc.

【设计意图】专家在视频中讲到:朗读,尤其是有意义的诵读,可以促进记忆。

这一环节让学生出声朗读并试着复述以巩固学习成果,达到语言输出的目的,为

写作打好基础。 Step5 Discuion:

Do you think friendship is important for you? Please share the good ways of making friends in groups.

Show the sentence ---- If you want others to be nice, be nice to them.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讨论学到更多的交友方式,丰富了生活经历,体现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在运用语言沟通交流的同时情感目标得以实现,并且进一步为下面写作做好充分的铺垫. Step6 Writing 1.Imagine you are Lucy\'s new neighbor, try to describe what happened when you moved in

Lucy\'s next door.

2.Show their writing in cla.

【设计意图】将阅读教学最终落实到写的训练,学以致用。 Step 7.Summary

What have you learnt in this cla? 对照板书回顾课文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总结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Step8 Homework

Make a survey after cla.Ask your friends and your parents What did they do

yesterday/last weekend? Then write a report about it.

【设计意图】运用采访形式设计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17篇:My new neighbor读写教学设计

通过对模块三的学习使我对语言技能的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确定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语言技能是其中最具分量的五项之一,它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具体技能。新课标倡导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其实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所用,不可分割的。听和读是语言知识的输入,那么说和写就是语言知识的外显,即知识的输出过程。现在侧重于读写方面来设计一个教案。

My new neighbor读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基本了解文章大意,找出主 2.能够用一般过去式叙述一件事 3.学会和他人和睦相处 4.提高学生的读写技巧 教学步骤:

Step1.Warming up 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一个好朋友。教师可以这样问:

Do you have a friend? 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friends?

(设计意图:本话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话题,通过话题的讨论,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Step2.Reading 1.Fast reading 让学生快速阅读了文,了解文章大意,能够回答下列问题: Did Lucy know the new girl at first? Did they become friends at last? (设计意图:在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了解文章大意) 2.Carefully read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and write:

When did this happen? Why was the girl lonely? What did the writer do to be the girl’s friend?

(设计意图: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注意到生词的出现并对其词义进行合理猜测,并能回答这些问题。) 3.Post reading Read again and find out all the past-form words and make sure you have known the meanings. move--moved see—saw fold--folded

look--looked

fill—filled

attach—attached open—opened leave—left

ring—rang …

(设计意图:分小组共同学习,讨论不明白的词义,并注意动词的过去时。) Step3.Groups Retelling 引导学生将文章大致内容复述下来,每人一句。从而将熟悉的教材内容进一步强化和巩固。最后将复述内容写下来。

(设计意图:合作环节,既体现学生的小组集体团结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又能把本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得到充分解决。)

Step4.Writing 让学生以My neighbor 为题写一篇小文章。

(设计意图:这一步设计的topic比较简单,事实上还是对所学知识的变通,希望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内化成自己所需,小练笔。)

感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决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们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但好的教学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与写相结合的训练,我认为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第18篇:读写绘雪花人教学设计

《雪花人》绘本课(简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预测和图文结合的方法阅读绘本。

2、通过阅读绘本,了解雪花人班特利,感受他对雪的热爱,以及为实现梦想而终其一生的坚持和努力。

3、激发学生阅读科普类书籍的兴趣,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观察生活、坚持探索的种子。

教学重点:

1、三度预测,激发阅读期待。

2、图文结合阅读绘本,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进行语言训练。教学难点:

1、在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想象对话、写话等形式丰富文本内涵,身临其境地感受班特利对雪的热爱,以及为实现梦想终其一生的坚持和努力。

2、激发学生阅读科普类书籍的兴趣,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观察生活、坚持探索的种子。教学过程:

一、猜故事。

1、根据题目首次预测

2、根据封面二次预测

3、根据图画三次预测

二、读故事

出示阅读提示: 1)一页一页地看;

2)读读文看看图,图文结合;

3)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联系前后页想一想,或问同桌、问老师。

三、聊故事,

1、一聊:你猜对了吗?你有什么新发现? 二聊:梳理故事内容

三聊: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雪花人威利吗?说来听听:哪些图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2、聚焦四幅图:

画雪:指导学生看图,提醒学生关注细节,展开对话。 拍照成功:齐读句子,想象说话、欣赏雪花照片 暴风雪中拍照:体验情感,拓展写话

“雪花人”威利,为了拍更多的照片,他又走进了暴风雪中,风呼呼地刮着,雪满天飞舞,威利走了六英里路回家。结果他得了肺炎,两个星期后去世了。

此时,你心里是什么滋味?你有什么话要对威利说? 纪念碑:齐读碑文

四、欣赏照片,回味故事

孩子们,让我们记住雪花人威利,记住他的故事,以及他带给我们的这些美妙的雪花照片。

《雪花人》绘本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预测和图文结合的方法阅读绘本。

2、通过阅读绘本,了解雪花人班特利,感受他对雪的热爱,以及为实现梦想而终其一生的坚持和努力。

3、激发学生阅读科普类书籍的兴趣,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观察生活、坚持探索的种子。教学重点:

1、三度预测,激发阅读期待。

2、图文结合阅读绘本,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进行语言训练。教学难点:

1、在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想象对话、写话等形式丰富文本内涵,身临其境地感受班特利对雪的热爱,以及为实现梦想终其一生的坚持和努力。

2、激发学生阅读科普类书籍的兴趣,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观察生活、坚持探索的种子。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故事。(10分钟)

1、根据题目首次预测2-3人;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读一本十分有趣的图画书。题目叫——《雪花人》猜猜看,这是个怎样的故事?板书——猜

(评价语:这样的故事很有意思!你的想法很有趣!有可能哦!)

2、根据封面二次预测3人;

瞧,这就是书的封面。你们发现了什么?

对,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威尔森.艾.班特利,这本书讲的就是他的故事。再来猜猜看,这本书会讲些什么呢?

你的想法与众不同,有意思!你说的很有道理!嗯,很精彩!

3、根据图画三次预测;

这样猜好玩吗,想继续吗?跟我来!看,这些图里面藏了更多的线索,别出声,静静地看,还可以联系前后想一想。——联系前后

图2:看雪:瞧,这个小男孩就是主人公威利,他在干什么呢? 图3接雪:别的小朋友都在打雪仗、堆城堡,小威利在干什么呢? 图4画雪:瞧,小威利长大了 图5照相机:这又是在干什么呢? 图6拍出照片: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图7嘲笑礼物:这幅图不容易看明白,我们要联系前后想一想。 图8封面:关注一下学生,提醒学生认真看。 图9:放幻灯片:看清楚,想一想。我们继续往下看。 图10出书:这是老了的威利,书名叫《雪花》

图片已经看完了,现在,我们来猜一猜这个故事。同桌先来说说! 指名说,你为什么这样猜?我们看图要细,要前后联系起来想。

二、读故事。

想看看书里是怎样写的吗?——请同学们看书时注意 出示阅读提示:指生读 1)一页一页地看;

2)读读文看看图,图文结合;

3)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联系前后想一想,或问问同桌、问问老师。 哪一桌坐得最端正,我就把第一本书讲给他们。你们三人一本,你说书该放在谁那里呢?

三、聊故事。

1、一聊:现在,我们把书合上,放一边,坐端正。说一说:书里讲的跟你猜的一样吗?你有什么新发现?你原来是怎么猜的

二聊:梳理故事内容:现在,根据这些照片谁再来给我讲讲这个故事。

三聊: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雪花人威利吗?哪些画面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2、聚焦四幅图:

*画雪::你们想不想画画雪花?我们也来试试。雪花可是会融化的,我们要抓紧时间,准备好了,开始!说说你刚才的心情。

威利也遇到了和你们同样的难题,瞧,桌上„„ 指导学生看图,提醒学生关注细节,展开对话。

*拍照成功:指

2、3人说,这照片可真是来之不易呀!齐读句子, 想象说话:兴奋的威利会把这好消息告诉谁?

小结:你们真厉害,能够把一副无声的画面读得有声有色。 欣赏雪花照片:想看这些雪花照片吗?冰晶图片7张

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雪花的美丽,威利把这些照片出版成一本书,直到今天,威尔森.艾.班特利的书《雪花》仍是认识雪的入门书。

*风雪图:威利的一生都在和雪花打交道,直至他去世前的两个星期,他还在为雪花忙碌着、奔波着„„

此时,你心里是什么滋味?你有什么话要对威利说? *纪念碑:威利的纪念碑立在小镇的中心。齐读碑文。

四、欣赏照片,回味故事。

孩子们,让我们记住雪花人威利,记住他的故事,以及他带给我们的这些美妙的雪花照片。

绘本《雪花人》思考:

法国著名文学史家保罗·亚哲尔定的适合儿童阅读的好书标准有以下六点:1.忠实于艺术的书。2.可以解放儿童的心,使他们喜悦的书。命、包罗万象的生命。3.能把人类高贵的情感吹进儿童心灵的书,使儿童尊重一切生命——包括动物的生命、植物的生4.承认游戏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活动的书。5.启发儿童知识的书,帮助孩子认识人性——人类心情的书。6.含有高尚道德的书。这种道德是永远不变的真理,能让人变得活泼起来、激奋起来。

教师选择导读绘本应遵循的原则是:以儿童为本位,充分考虑儿童的阅读兴趣;以审美功能为主,娱乐、认知、教育功能并重,关注儿童心灵世界并着眼于儿童精神成长。

《雪花人》虽是绘本,却与我们平时接触的绘本大不相同。首先,它是传记体的,取材于真人真事,这种写实性的题材很容易上纲上线,一不小心就容易上成思想品德课。其次,正因为内容的特殊性,绘本的画面也是比较写实的,没有多大想象的空间。就算不看图单看文字,也不影响阅读。如此一来,与一般的阅读教学没多大区别。我们很担心这么一个绘本能否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来。

经多次的讨论与修改后,最后决定以“猜”为突破口,从猜书名到猜封面再到猜一组图片,力图让学生在猜一猜的过程中激发阅读的兴趣。不过,教学中的话如何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孩子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这堂课的核心目标是什么?直至最后一次定教,我想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孩子的阅读兴奋点在哪里?这是我们一直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一方认为故事中浓厚的人文情怀是引起孩子兴趣的关键,威利为拍出雪花的这种执着与不懈努力应该是教学的核心。一方认为,玩是孩子的天性,应该把玩雪作为本课的核心来展开教学。一方老师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专门叫了两小组的孩子来调查。让他们看完书后,说一说印象最深刻的故事中的哪些画面。大部分孩子都回答都是比较正统的。也就是说,老马的点与学生关注的点是一致的。但话说回来,学生在接受调查的时候,有没有在迎合老师的喜好来选择答案?当老师很正式地把这几个孩子叫进办公室,然后郑重地给孩子每人一本书,然后再煞有其事地问:“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幅图?”这种庄重的气氛下,孩子的心理很自然会受到暗示。我们的孩子很擅长察言观色,难保他的回答就是真正的心里话。

话头拉回来,如果把教学的核心定位在“玩”上,那么教学又该如何进行?我想,故事中的“看雪”、“收雪”、“画雪”、“拍雪”可以围绕“玩”来着手。让学生在饶有趣味的玩中感受雪的可爱,自然而然地与主人公威利感同身受。在“画雪”这个环节中,就可以放手让学生画上几次,感受才会来得更为深刻。

第一次试教 导入图片:满天飞雪,雪花的图片。说话师:我们能看到这样晶莹的雪花,应该感谢一百多年前的„„呈现封面。封底

师:想要认识他吗?环衬。看图说话生:好像看着都往忘了睡觉了。师:是呀,小猫睡了,连窗台上的蜡烛都熄灭了。

图一师读文字。“很久以前„„”师:你们有没过这样的时候,爱一样东西胜过所有的东西?可我们的主人公就曾有这样的感受。生齐读文字。(幻灯看不清楚。)图二

师:他在——生:他在伸出手接雪花。生:叫朋友一起„„我们一起来叫叫他的名字。呈现文字。

“一下雪,他就好快乐。看着雪花一片一片落在手套上„„落在谷仓的门把手上。”指名读。

师:还落在哪里?生:还落在了屋顶上。(师:给屋顶披上了——)披上了毛衣。生:落在了笔直的大树上,铺上了厚厚的棉被。师:雪花扑扑地落下来,像什么?

师:在主人公小威利的眼里呢? 呈现 生:像一只蝴蝶,像一只精灵,“他觉得美丽的雪花像漫天飞舞的蝴蝶,又像苹果树上的盛开的花朵。”指名读。(提示读出雪花的美)师:谁能读得轻盈一点点?再指名读。女生读。

师:在威利的眼里,雪花就是——,他可爱雪了。我们同学中有没有和威利一样喜欢雪花的?你们下雪的时候最想做什么?生:堆雪人,打雪仗。生:滚成雪球,插上萝卜,堆成一个雪人。师:威利是不是也跟你们一样?

生:不是。他很喜欢雪。他想把雪带进房间里去。刚带进去,雪就化了。师:你想的跟威利有相似之处。他爱雪爱到了什么程度。

图3,图4(图配文字。)生读。和大家分享,把雪花保存住。图5(配文字) 图6 生读师读文字:“每篇雪花都有复杂而精致的„„他立志把雪花保存下来„„雪花就融化了。”师:同学们,威利的梦想能实现吗?生:把雪放在冰箱里。

师:威利生活的年代还没有冰箱,靠牛来干活,用油灯来照亮。生:在外面画不就可以吗?师:其他同学有没发现,这个方法也是行不通。生:堆在一起,看不清楚。生:可以用照相机。

师:能把雪花的样子照出来吗?

图7显微照相机文字介绍

生:会。孩子喜欢,就应该支持他。 生:会。

师:有没反对的?

生:家里穷,没有那么多钱。

图8(配文字) 师读

师:想不想看这台显微照相机? 图9(配文字) 生:好大呀。 师:你认为妈妈会同意吗?为什么?师:它现在小巧精致的照相机不一样。

师读文字。(相机比刚出生呃小牛还要高„„)师:有了这台相机,威利的梦想能不能实现?

图10(显示不出)师:第一次威利拍出来就是这样黑黑的。威利该怎么办?生:师:„„冬天就这样过去了,雪融化了。可是威利还没有一张成功的照片,他怎么办?生:改进照相机。 图11想象威利拍出照片后会说些什么、师:威利的梦想终于成功了。他能够把美妙的雪花拍下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可是当时的

图12(配文字) 指名读 人们是怎么看的。师:什么叫“稀罕”?生

师:为什么大家都不稀罕。生:因为这雪随处都有。生:没有人理解威利。师:觉得这样做——生:没有意义。能给家里带来好处吗?„„

师:但是,威利是怎么对待的?面对大家的嘲笑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生:你们现在不理解,以后会理解的。生:那你们也买一台看看能不能拍出来。师:你的意思是说这些照片花了我很多心思,不是随便拍就能拍出来。师:你们都认为威利会坚持自己的梦想。毫不——生:放弃。师:事实上就是如此。

图13(配文字)师读文字:“当别人„„送给世界的礼物。”师:哪怕你们不在意这件礼物,可是他还是愿意把这礼物送给世界。

图14(配文字)师读文字(如果盒子里的雪花都是碎的„„他会拍到上百张。)师:我都想想劝威利放弃,这么难,别人都不理解。如果你是威利,你会怎么办?生:继续做,不在意别人的嘲笑。师:威利,你能坚持下去吗?生:能。能。能。

师:那么坚持下去的结果呢?图15师讲述。指导看图师:他们都被雪花——生:吸引住了。生:太美了。生:被迷住了。师:看得——生:津津有味。师:是的,从大家脸上的神态,从微张的嘴巴看出他们深深地被迷住了,情不自禁地赞美。师读文字。(„„送给„„送给„„)图16(配文字)师读文字。(威利在杂志上发表了许多关于雪的文章。„„他还一直在工作。)

图17(威利在风雪中行走的画面)音乐起动笔写写。交流

生:雪没过了威利的膝盖„„我要拍出世界上最完美的照片。生:威利走进了茫茫大雪中„„\个星期后去世了。你的心情怎样?生:„„师:同学们,这茫茫风雪中踽踽独行的威利„„在风雪里步行了六英里路,回来后得了肺炎,两

图18(纪念碑)生动笔写。交流

生:我想对威利说,你是我们心中最伟大的人。„„呈现文字。生读。师:这就是他送给世界的——礼物。师:他送给我们的仅仅是这些美丽的雪花吗?生:永不言败的心。美好的画面。一种坚持不懈的力量。师:雪花人威利用一辈子告诉我们坚持的故事,也是他送给我们的礼物。这些礼物不仅落在了„„也落在了„„落在了„„这些美丽的画面我们再来看看。欣赏雪花的图片。

第19篇:读写结合《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肖镇小学 张文杰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诗的学习,体会红军长征途中越过千难万险的情景,学习红军战士藐视围难,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诗中\"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暖、寒、开颜\"等主要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全诗。 教学流程:

一、激趣、解题导入(5分钟)

1、对对子,感知何谓“对偶”。

同学们,上新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对对子”的游戏,会吧?比如,我说云,你们对雨;我说雪,你们对风。

预设1):谁愿意先来试试。 我说“春”,我对“夏”。 我说“晨钟”,我对“暮鼓”。 预设2):接着到谁了呢?

我说“两只黄鹂鸣翠柳”,我对“一行白鹭上青天” 我再说“两只黄鹂”,我再对“一行白鹭” 预设3):最后一位,谁来呢?

我说“天上广寒宫”,我对“人间清暑殿”。 我说“大渡桥横铁索寒”,我对“金沙水拍云崖暖”。

语法渗透:同学们,其实像刚才的对子,一般叫对偶。而古诗词中的对偶,又叫对仗。

2、解题,何谓“七律”、“五律”?

这对仗啊,可是我们今天所学的一种文体“七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有哪位同学特别厉害,知道什么叫“七律”?或者“七律”有什么特征的?(每行七句、共有八行,偶数句押韵,中间四句话要对仗。)

学法渗透:你是怎么知道的?

哪位同学能举一反三,来说说“五律”的特征?

3、好,来,一起来读读课题。(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点评:教师有效地引导,特别是恰当而幽默的评价语,让师生的情感达到最为融洽,有效地促进了后面教学环节的展开。同时,以“对对子”的形式,不仅有趣,而且让学生充分感知了一些相关的文体知识,既有趣又有益,的确难能可贵。]

二、讲读结合,初读感知(10分钟)

1、读通读顺。a背景介绍:

同学们,《长征》这首诗是这样写成的。1934年10月,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他们一方面要抵抗几十万的敌军疯狂的围追堵截,一方面又要不断地跋山涉水,在一年的时间里,整整跨越了11个省哪!其间他们历经无数次的生死考验,由开始时的八万多人到长征胜利时,只剩下了六千多人哪!终于,1935年10月,长征即将要胜利了,毛主席回顾踏过的征程,激动地写下了这首一起读出来——“长—征—”! b细读三遍诗:

学法渗透:有一句老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请同学一定要好好地读读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三遍。第一遍注意诗中的生字词,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听明白要求了吗?请认真读。 c指名读诗,正音:

好,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你来。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4个生字,看他有没有念错。

来,谁来给他一些建议。请你举个例子读给他听听,好吗? 请你再综合同学们的建议,能更好地把这首诗再读一次给我们听吗? d齐读

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出来。

2、读出韵味。a课题的味道

真不错!同学们,读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比如《长征》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读法。有的读“长征”(语调平平),有“长”的味道吗?这“长征”有多少里路啊?对!这“长”可是有二万五千里啊!再听老师这样读“长——征——”,有感觉吗?

学法渗透:所以,一定要敢于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味道。谁也来读一读这题目。 b诗的味道 还有读得更好的吗?

对,带着这种感觉请你再读读这首诗。慢一些。 c范读

下面老师也来读读,当然,我读的是自己的感觉和味道。仅供参考! d再次齐读,读出味道。

谢谢同学们。来,我们一起读,相信大家也能读得非常好!坐直了,读慢些,读到诗的字里行间去,读出诗的感觉和味道来。

[点评:从有目的地自读三遍,再到指名读、指导再读、齐读,让全体学生都能把诗读通读顺;从诗题的味道,再到学生读诗的味道,教师范读的味道,学生再齐读的味道,让全体学生都在初读全诗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读诗的机会。而且,学生再次齐读时,也的确有了质的飞跃。]

三、读懂诗的大意(15分钟)

1、默读,静思大意。

读得好!同学们,书读到这儿,老师有个要求了:请同学们联系书上的插图以及查阅过的各种资料,再次默读《长征》,想一想,这首诗每句话大概在讲什么意思。呆会与同学们交流,你读懂了哪些比较难理解的句子?拿起笔,边默读边思考边做一些简单的笔记。(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2、研读,我读懂了什么?

预设重点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丸。 (1)学生汇报、补充

知识点:a “逶迤”与“磅礴”的理解。b“腾细浪”与“走泥丸”的理解。 c“大无畏”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表达。 假如学生未讲明,可通过质疑交流的环节实现。

(2)老师要考验你是否真正理解了这句话。其他同学对这句话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他。 学生质疑,“小老师”作答,教师适时补充。

(理解“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时,相机用简笔画勾勒帮助理解。) a那么该如何读好这两句话呢?也就是哪里要轻读,哪里要重读?谁能来读给大家听听? b能给大家说说理由吗?

c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读这两句话。

预设重点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知识点:“云崖暖”和“铁索寒”不是指气侯变化,而是讲述了两场战役。 (1)“巧渡金沙江”的故事是这样的。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敌人更是戒备森严。我们的红军一面假装攻打这头,吸引敌军的主力部队;而另一面我军主力队悄悄到另一面奇袭,缴获渡船,成功渡江,不费一枪一弹,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离开,敌人只能望江兴叹了。

a所以,每当想起这场战役,就让我们感到?(喜悦等)用文的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暖”。那么应当用什么的语气读?(高兴、欢快)来,请你把这种语气送到句子中读出来!

(2)“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是这样的。(幻灯出示泸定桥照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桥面上只有九根铁索,对岸的敌人早把木板抽掉了,踏在桥上随时都有失足的危险,更不要说还要面对敌人猛烈的攻击了!所以,这场战役不知道牺牲了我们多少的红军战士啊!

b因此,每当想起这场战役,就让我们感到——(悲伤等)用文的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寒),那么应当用什么语气读(深沉)。来,请你把这种语气送到句子中读出来! c让我们一起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读出一喜一悲的味道来!

预设3):讲到其他语句的,点评其中的关键字词,如“只等闲”“尽开颜”等,一笔带过。 [点评: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现有资源,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作用,眼、耳、脑、嘴齐动,让学生在自主交流、质疑中互动、进步,找寻与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同时,充分重视读的作用,一切都是为了读的理解,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读。这个环节中,感觉教师的“放”要是能更加大胆、充分,课堂就一定更加精彩了!]

四、情境体悟练写,感情引读,升华情感。(8分钟)

1、听歌感悟情境

a同学们,其实刚才我们所讲的都是长征之难,(板书)但这“难”用只言片语是道不尽,说不完的。下面让我们在长征之歌中去想象,去感悟。要求是这样的: (出示幻灯片)

听歌曲,展开想象,呈现画面,完成创作。

例:在炎炎的烈日下,大地就像是一个蒸笼,万物都失去了生机,又饥又渴的红军们却依旧在热浪中缓慢地移动着„„ 在磅砣的大雨里, ; 在凛冽的寒风中, ; 在大雪纷飞的雪山上, ; 在„„

b学生汇报、点评。

2、情境引读 同学们,纵有千难万难,纵有万水千山,纵有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毛主席回望万里征途,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眼里,都化为了文中的那句话,“红—军—”一起读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对,只—等—闲——!(板书)

“只等闲”的是“五岭逶迤”一起来——腾细浪 “只等闲”的是“乌蒙磅礴”——走泥丸

“只等闲”中历经过欢欣,“金沙水拍”——云崖暖 “只等闲”中也历经了悲壮,“大渡桥横”——铁索寒 所以,这“只等闲”里体现了哪些精神啊? 学生汇报。

对,这些就是革命大无畏的精神,就是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哪!(板书) 终于,这一切的即将过去了,“更喜”的是一起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点评:“听说读写”始终都是我们语文学习的能力训练点。在这里,教师的设计是“一举多得”:第一,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第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第三,成功实现学生情感的迁移,以读促写,以写再促读!好!]

五、延伸阅读,联系实际(2分钟)

a从此,红军在长征精神的照耀下,踏上了更为艰苦也更为光辉的征程。正如毛主席在《忆秦娥娄山关》中写到的:(幻灯出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长征才完,“雄关漫道真如铁”,前路是漫长的,因为“苍山如海”,前路更是艰辛的,因为“残阳如血”。一起把这两句话读出来!

同学们,“天若有情天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而今,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已成过去,“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同学们能继承长征精神,战胜生活与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发奋学习,为祖国富强尽一分心力!请同学抄写下这些毛主席的名句,背诵下来。 (幻灯出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娄山关》) 天若有情天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到韶山》)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为女民兵题照》)

[点评:当前学生的最大缺陷是阅读面太窄,而教师就充分意识到了这点,引用毛泽东一些著名的诗句作为结束语,进行抄写、背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毛泽东诗词的兴趣,实现了知识的有效拓展。]

五、板书设计

(逶迤与细浪的简笔画)

(磅礴与泥丸的简笔画)

七律 长征 精神

只等闲

第20篇: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1

新语文主题阅读之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22.人物描写一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三个片段组成。本组三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特点。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手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心理为主。这三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本次设计是读写联动课,通过感悟课文的写法,进行课堂小练笔。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3.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指导。 【课前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教学过程】 一感悟动作描写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事物描写一组》板书,说到人物描写,同学们知道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吗?

总结出示幻灯片同学们说的很全面,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方面来对人物进行描写,这一些都是对人物的正面描写,既然说到正面描写那么对人物的描写还有(侧面描写)举例《桥》老汉的描写。

现在我们进入课文,请同学们根据自学导航的要求开始自学(出示自学导航)

现在可以汇报了吗?谁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精彩的地方,在交流时说清楚,是描写哪个人物的第几自然段。

相机指导奥,你说的是描写嘎子的第三段,PPT出示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恃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鹞架似地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抖擞精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在课本132页。大家一起来看到这一段,我想问问你,这一段是对嘎子的什么描写(动作)好,我先把动作写在黑板上,你觉得这一段中哪里最精彩,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还是对小嘎子动作描写的这一段谁还想说?还有谁有补充?(在同学说的过程中可以相机让学生做动作,体会电影一样,身临其境的动作描写的妙处)

总结:是啊在在这一段中作者用一连串不断变化的非常灵巧的动作给我们以电影般的感觉仿佛当时我们就在比赛现场,身临其境,这些动作准确生动描写出嘎子活泼机灵好胜心强的特点。(板书准确生动特点)

其实不仅小嘎子的动作写的精彩在《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也有动作描写非常精彩的地方,我们来看一下。出示 严监生喉咙里痰(tán)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同桌间互助学习:把严监生的动作和小嘎子的动作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同桌间交流一下。

总结:不仅像小嘎子那种连续的动作能体现出人物特点,像严监生这种单一的,固定的几乎不动的动作也能是人物形象鲜明。 再来看王熙凤的动作: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聪明)

作者也是通过典型的动作描写“携着,细细的打量,仍送至贾母身边”来这种不经意的动作体现王熙凤这样一个聪明八面玲珑的人物形象的。 读写联动 引起学生思考

通过厉害了,我的班,说说我们身边的人,在我们同学或老师中一定有你特别了解的,想想他(她)有什么特点。点明活泼,聪明,机灵,慢吞吞,做事谨慎,粗心大意,爱学习,爱看书等都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人的特点。

出示习作导航:根据刚才你想到的人物及其特点,用典型的动作描写将其表现出来。(除了动作也可对人物进行其它方面描写)习作讲评。

四、结束语: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只有用“心”描写,才能使笔下的人物生辉。

读写教学设计
《读写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