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20 08:08:40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黄河是怎样变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土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2、教师准备小黑板,上面写有“资料袋”内容。

3、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1、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

2、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4、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巾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3、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力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人口迅速增长

无限制地开垦放牧 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水土流失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可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小结学法,延伸拓展

1、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行交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

推荐第2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田洪敏

一 教材分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带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大意。

3.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 原因,从中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三 教学重难点:

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以及治理黄河的方案。 四 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3分钟)

谁知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什么河?(黄河)

你所知道的黄河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们谈平时从课外了解到的有关黄河的情况)

那大家想不想看到现在真实的黄河的样子呢?下面请大家观看黄河的图片看完后老师找同学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出示投影仪1,画面所展示的浊浪翻滚、凶猛暴烈的河水就是黄河水。让学生谈一下看了图片后对黄河的感受。

下面老师再为大家展示一组图片,看完后老师请同学来猜一下这是哪一条河流。

出示投影仪2,这条河水质清澈,两岸森林茂密,土地肥沃,风景宜人。同学们能猜出这是什么河吗?

大家看完这两组图片,比较一下,会有什么疑问呢?(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理清结构,概括段意 1.检查预习情况。读生字词,对个别难理解的词语进行讲解。

2.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来朗读课文:一,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二,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一会找同学起来回答。(7分钟)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 第二部分(第

二、三自然段)讲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第三部分(第

四、

五、六自然段)讲黄河变化的原因。第四部分(第七自然段)讲治理黄河的方案。

(三)围绕重点,自读自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课标语),肯定了阅读中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内容。更由于本课的课型特点,突出强调了学生的独立阅读,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活动。

1、展示提纲,引导学生阅读。

给出学生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提纲中的四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并在 朗读课文后找同学起来回答每个问题分别在哪个自然段。

自学提纲:(1)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归纳出两个方面原因)

(4)怎样治理黄河?(总结出三条措施)

2、全班反馈,检测自学情况。(师生评议,比一比谁的自学效果好) 全班同学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交流,老师融入到学生中间进行交流,最后找几个学生代表反馈他们的结果,从而锻炼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注意在回答完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这一个问题后加入一个小环节,就是让学生们谈一谈从变化原因中得到的启示,如: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大自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为子孙后代造福;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等。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对黄河是陌生的,不如对他们赖以生存的家乡的河湖更有感情,所以引导学生在谈受到的启发时,可与学生身边的河湖以及生存环境联系起来,引发生活的体验,激起内心的情感,认识到保护家乡的河湖同保护黄河一样,都是为了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从而把抽象的环保意识转变为实在的环保行为。

3、全班一起朗读,升华情感。 一起朗读第六和第七自然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保护大自然的欲望。

(三)布置作业(1分钟)

1.将黄河变化的原因讲给你的家人听。2.每人写两条有关保护黄河的标语。

推荐第3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执教者:四会市地豆镇中心小学

江林妹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朗读课文,认识8个生字。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搜集黄河资料,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我感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读懂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学习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学习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黄河颂》

一、创设问题

(一)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课前我们听了一首歌,在歌中听到我们中国的一条——黄河。2.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黄河。(课件出示)

教师讲解:同学们,这就是黄河,她蜿蜒曲折、绵延万里;这就是黄河,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这就是黄河,她一泻千里、气势磅礴。唐代诗人曾赞颂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学生读)

3.黄河就是这样的气势磅礴,令无数诗人作家竞折腰。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黄河,了解她的变化与她是怎样产生这种变化的?

4、齐读课题,突出“怎样变化”。

(二)归纳后出示问题

认真读读“导读提示”,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1)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2)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治理黄河?

(4)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二、自主探究

1、认真默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2、借助字典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3、同学之间互相检查生字,提出不理解词语,请同学们帮助检查。

三、讨论解疑(带着你在预习和自主探究中的收获,在小组里交流解疑。

1、各小组分别选一至两个问题进行讨论解疑,小组长检查学习情况。

2、议一议:

(1)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2)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治理黄河?

(4)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展示提升

(一)检查学习生字词情况,了解课文大意。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2、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

3、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分小组交流发言。

探究问题一: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1、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1)找出黄河流域原先的句子。

出示: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2)正因为黄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山林川谷美。因此我们的祖先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理解生息繁衍)

正是黄河流域给我们的祖先如此美好的生活环境,让人类生生不息,成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作者这样说:(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

2、祸河: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出示课件:

句子一: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句子二: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忆吨,其中12忆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

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句子三: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的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句子四:每到洪水季节,肆无忌怛地涌向黄河两岸,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3、说话练习:黄河水决口了,肆无惮忌地涌向黄河两岸,卷走了 ,卷走了 ,卷走了 ,卷走了 。

4、师生读:“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人民叫苦不迭。” 悲壮地读: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探究问题二: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让黄河由民族的摇篮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和小组查找的资料来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原因 : 自然 气温转寒 暴雨集中

人为 人口增多 大量砍伐

探究问题三:如何治理黄河? (要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

为了拯救黄河,科学家们已经为黄河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哪一小组来说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治理:牧林为主 规划土地

修筑水利 防止水土流失

五、总结感悟

1、同学们,身为炎黄子孙,当我们了解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后,说说你从这篇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2、同学们,只要人人都能明白书中的道理,把黄河的泥沙管住,那么黄河一定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六、当堂检测

(1)我们的祖先选择黄河下游一带生息繁衍是因为 。 (2)哪些原因导致黄河发生了变化? 黄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 二是

(3)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措施分别是什么?在课文力找出有关语句并写下来。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治理黄河的措施是:1.

2.

七、布置作业

为保护黄河设计一句广告词。

【板书设计】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原因: 气温转寒 暴雨集中

人口增多 大量砍伐

治理: 牧林为主 规划田地 修筑水利 防止水土流失 4

推荐第4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略读能力;二是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培养环保意识,激发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富绕的长江之滨,对我国的第一大河流长江十分熟悉。那么你们对离我们遥远的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又了解多少呢?课前同学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大量有关黄河方面的资料。今天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个有关黄河的资料片,现有就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资料片。

放CAI课件(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2、看完了资料片,请你们谈一谈对黄河的认识,你认为黄河是一条什么样的河?你们说得对。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那么,黄河又是怎样由“摇篮”变成“祸河”的呢?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课题)

二、读课题,提出问题

同学们请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呢?

(学生畅所欲言提问题,师板书几个重点问题)

1、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为什么说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3、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祸河的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如何治理黄河?

三、确定探究学习目标,协作攻关

1、确定探究学习目标

同学们,刚才你们的问题都提得很好!现在我们就确定这四个问题(已板书的四个问题)为我们这节课探究学习的目标。请你们自由分级任选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作为重点探究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并结合手头上的资料来进行探究学习。

2、学习自由分组讨论,协作攻关。(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辅导)

四、交流学习情况,成果共享

1、刚才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相信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学习情况吧!

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⑴ 我从课文第三自然段的这几句话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⑵ 你们还能不能从手头上的资料中找一找也能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是啊!一系列的材料证明黄河的确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母亲河:

(板书:摇篮)

那么为什么又说她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呢?下面,我们就来交流第二个问题的学习情况。

(为什么说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⑴ 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⑵ 我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的这句话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黄河在近2000年音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⑶ 除了课文中介绍的这些之外,你还能不能从资料中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3、是啊,同学们,我们的黄河变了,无数次的洪涝灾害、旱灾已经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我们的母亲河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板书:祸河)

那么她又是怎样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中华民族的忧患的呢?她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板书:原因)

接下来我们就来交流讨论第三个问题的学习情况。

(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的原因是什么?)

推荐第5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情感目标

(1)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2)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问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很多年以来,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我们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黄河变化的情况。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都会感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何等重要。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画出有难度的字、词、句,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读音容易出现错误,这样的字应反复强调。 “域”字应读“yù”,不能读“huò”; “衍”字应读“yǎn”,不能读“yán”; “构”字应读“ɡòu”,不能读“ɡǒu”; “蚀”字应读“shí”,不能读“shì”; “耕”字应读“ɡēnɡ”,不能读“ɡēn”; “频”字应读“pín”,不能读“pínɡ”; “择”字应读“zé”,不能读“zhái”。

还有一些字形相近,在书写过程中很容易误写。因此,这样的字应该放在一起,按音、形、义区别组词。 祸(祸害)择(选择)衍(繁衍) 锅(锅盖)译(译文)衔(衔接) 沃(沃土)吨(千吨)迭(更迭) 跃(跳跃)顿(顿时)跌(跌倒) 蚀(腐蚀)构(结构)域(地域) 浊(浑浊)钩(鱼钩)或(或者)

2.解释词语,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摇篮:指发源地。 不禁:抑制不住。

高原: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土地。 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 生息繁衍:生活、养育后代。 忧患:困苦患难。

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 河道: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河。

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

植被:覆盖在某一个地区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的许多植物的总和。 水土流失:土地表面的肥沃土壤被水冲走或被风刮走。 关键: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悬河:河床高于地平面,远远看去好像悬挂在空中,故称悬河。

三、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

第二段(第

2、3自然段)主要讲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三段(第4~6自然段)这是课文的重点段,主要讲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是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四、结合思考题,学习课文。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但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课后思考题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课文的内容。因此学生通过自学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也就理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完成了学习任务。

课文一开始讲:“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什么? (“摇篮”指发源地。)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黄河真的使中华民族幸福安宁吗?没有,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记住黄河近两千年间的表现。

齐读课文,激发学生了解黄河的积极性。 过去的“摇篮”是什么样的呢?

(自然条件很好,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板书:摇篮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生息繁衍

因此我们的祖先就选择了这里生息繁衍。“可是,后来黄河变了”。请同学仔细读书,认真地想一想:黄河为什么变了,从两个方面找一找原因,再说一说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

(黄河无数次地给两岸百姓造成苦难,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板书:忧患

(黄河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几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因此,黄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至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关系。) 板书:气候转寒暴雨集中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科学家为此做了很多工作,要解决黄河给人民带来的“忧患”,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呢?请同学继续自学第四段,同桌可以商量一下,然后说一说。

(因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含沙量加大,泥沙沉积在下游的河道中,水流不畅,洪水季,就容易造成下游堤坝决口或改道。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把泥沙管住。科学家针对这一情况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一,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二,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三,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四,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才能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板书: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五、组织学生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黄河变化的教训及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受到的启发。

学生可以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可以从黄河的变化谈人类应接受什么教训。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们对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认识。

(黄河的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一定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绿色的植被,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六、总结全文。

推荐第6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孟亚荣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你对黄河了解多少?

2、看来,孩子们对黄河的了解还真不少呢!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黄河的课文,它对黄河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介绍。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走进阅读链接

1、指名读阅读链接

2、链接语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3小结:同学们,你们很会读书。在学习这一类课文时,一定要先读课文前面的链接语,这对我们学习课文的内容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生字、新词。

2、认读生字、新词

亩 祸河 乃至 侵蚀 开垦 经营 不折不扣 ① 指名读 ② 指名学生评

③ 在这些词中,你认为哪些词容易读错,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多音字:折) ④ 齐读

四、再读课文

1、梳理文章脉络 师: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自然段讲了黄河发生的变化?哪些自然段讲了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哪些自然段写了治理黄河的办法?请大家认真读一读,再标一标。

生:课文的

3、

4、5自然段讲了黄河发生的变化。第6自然段讲了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第7自然段写了治理黄河的办法。 教师板书: (3-5) 变化 ( 6 ) 原因

( 7 ) 办法

师:那课文的第

1、2自然段又讲了什么呢? 生:人们对黄河提出了质疑。 教师板书: (1-2) 质疑

师小结:大家真了不起,通过读书,把课文的脉络梳理得很清楚。

2、归纳主要内容

师:结合板书,谁来归纳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课文首先讲了人们质疑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介绍了黄河发生的变化和引起变化的原因,最后介绍了我国治理黄河的办法。

师:你能用上“首先”、“接着”“最后”这几个连接词将每个意义段的段意串成主要内容,真不错!来,我们看看,这几个部分中,哪些是作者在略写,哪些是在详写?去掉略写部分,留下详写的部分,谁再来归纳主要内容? 师:孩子们,从体裁上来看,这篇课文是? 生:说明文。

师:今后咱们就可以像这样,用串段意的方法来归纳说明文的主要内容。

五、分析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

3、

4、5自然段,想想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笔画出相关的语句

指名说。教师适时板书:摇篮 祸河 含沙量大 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黄河是如何成为悬河的。

2、明确写作方法:

师:看来,大家都很会读书,抓住了三个最主要的变化。那么,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这些变化的呢?

师:课文用了例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写出了黄河发生的变化,写得非常生动、准确。那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3、默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再与同桌交流交流。① 指名说原因

② 强调人类破坏是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指导朗读含有12个“越”字的句子。(师生合作读,齐读) ③ 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引起黄河变化的循环往复的原因

4、默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和课后的资料袋,了解我们治理黄河的办法和社会各界的努力。① 指名学生说 ② 理解“数管齐下”

5、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6、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河流,我们该怎么来保护它们,让它们永远美丽动人呢?

7、课后,孩子们还可以设计一条保护家乡北湖的环保标语,比一比谁的标语更有号召力,最能打动人心?

推荐第7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_

教学设计

古井小学

邓小兰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增强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准备有关黄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两大河流,一条是长江,另一条就是黄河。2.出示(图片2),介绍黄河,就是这一条黄河,在几千年几万年里,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可如今,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板书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读导语,看看给我们这节课提出了哪些要解决什么问题。(用笔勾画) 生交流

二、用课件范读课文, 学生提出问题。

1.听了范读以后,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吗?(出示图3) 2检查字词预习.出示图4.5生词认读 3.词语意思你能知道吗?

三、默读课文,自学课文

1.师:老师这里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了四个问题,大家拿起笔一边默读,一边在文中用括号标出来。

(1)黄河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2)黄河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难?

(3)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祸河的原因是什么? (4)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哪些方案?

2、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攻关。

四、班上交流学习情况,成果共享

(一)1.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理解“摇篮”出示图片7 2.课文里哪个自然段写的是以前的黄河,用哪些词语形容了它当时的样子? 3.课件出示昔日的黄河)这就是以前的黄河,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所以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什么呀?(摇篮)。

4.教师提问:(幻灯出示句子)这句话,我们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生回答:自豪、骄傲、赞美

老师接着说:好,那我们就用自豪、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吧!注意带点词语

教师小结过渡:是啊!一系列的材料证明黄河的确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母亲河。(板书: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二).那么为什么又说她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呢?黄河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1.a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河当作人来写,概括了黄河的变化,你能找到这个句子吗?(屏幕出示“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2.b读句子,理解“叫苦不迭”。(迭:停止。形容连声叫苦)板书:决口)折腾的读音

3句子中哪个词语告诉了我们黄河现在的样子?用——画出来

4我们来看看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吧。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教师小结过渡:是啊,同学们,我们的黄河变了,无数次的洪涝灾害、旱灾已经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我们的母亲河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无比(

)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这句话呢?(心疼、惋惜)

那我们就用心疼、惋惜的语气来读一读这一句话。 出示重点句子,抽人读这个句子

那么到底是谁让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中华民族的忧患的呢?她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生读第五自然段。(板书:含沙量大、大水灾) 作者在介绍黄河泥沙多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列数字) 列举了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有力地说明了黄河泥沙多,有充足的理由说明了黄河泥沙多。)

师:这是黄河自身的原因,还有那些原因呢?快速浏览第6自然段告诉老师 (自然条件变化的原因具体有哪些?

(有气温转寒,暴雨集中。还有黄土本身结构松散。) 人为的破坏又具体有哪些?

(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同学们,我们的母亲河就这样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为的破坏变成了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必须治理她。)

现在我们就来交流讨论最后一个问题:?

1.快速默读第7自然段,思考治理黄河的关键

.学生边读边画,指名回答 2师:科学家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呢?几种办法?

这些方法是一种方法用过了之后停下来,再用另一种方法吗,还是同时一起用上?哦,这些方法应该一起用,书上用

什么词语来表示的呢?(数管齐下)

五、回顾板书,感悟升华。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为的破坏。学了这篇课文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呢?

(学生答略。)

教师小结:是啊,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吧!虽然把黄土高原变得山清水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通过数管齐下的治理和社会各界的努力,黄河一定会越来越好,不再带走我们的粮食,毁坏我们的家园,重新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请大家穿越时空,去看看几十年、上百年以后的黄河吧。(出示昔日黄河图片)学了这篇课文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呢?

(学生答略。)

推荐第8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8个生字。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搜集黄河资料,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1、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原因及治理黄河的办法。

2、懂得黄河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树立环保意识。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2、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分享资料,导入新课。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了有关黄河的资料,谁来分享一下。

2、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黄河的图片。【课件】看,在中国地图上这条像“几”一样的河流就是黄河。黄河是多么的蜿蜒曲折,气势磅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黄河,看看它是怎样变化的。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阅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课文很有帮助。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阅读提示,想一想它向我们提出了哪几个问题,

1、指名汇报。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变化

原因

治理

启示

四、自读自悟 接下来,请孩子们带着阅读提示里提出的这四个问题【课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拿出笔来在书上画一画,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写写自己的体会。开始吧!(小组交流)

五、反馈交流

(一)、感悟黄河的变化过程

1、哪些自然段写黄河的变化过程,黄河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是怎样的?

2、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孩子们看,这就是昔日的黄河【课件】向往吗?谁来试着读读这段话?难怪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板书:摇篮)作者把黄河比喻成摇篮,可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我们的民族就像小孩一样在黄河这个温馨、舒适的摇篮里逐渐壮大起来的。

4、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5、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变得怎样了?

6、你觉得此时的黄河像什么?他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7、“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孩子们,从这些数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8、【课件】你们看,黄河发大水了,洪水冲毁了人们的房屋,使得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想象一下,此时此刻的人们会怎样诉说心中的苦楚?像这样人们不停地诉说心中的苦楚,就叫叫苦不迭。

9、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灾难不仅令我们震惊更令我们心痛。此时的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板书:忧患)。

10、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了?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课件】

师:你读懂了什么?

师: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 (二)、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怎能不让我们心痛。我们不禁要大声问:黄河变成这样,是为什么?谁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有几方面?

1、学生汇报(这两个原因我们可以归纳为什么?)(板书:自然原因

社会原因)

2、对这两个原因,你怎么看?谁是主要原因?【课件】

3、这样不断的恶性循环,就像课文里说的(最后一句)。你的心情如何?

(三)、畅谈体会

【课件】黄河,曾经是摇篮,如今是忧患。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孩子们,你们意识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们也都意识到了,保护黄河迫在眉睫,需要我们行动起来。(板书:保护环境) (四)、知黄河的治理方案

1、请大家看看课本41页的资料袋,还有课文的第七自然段都是写治理黄河的办法。要想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什么?(板书:管住泥沙)

2、小结。

六、拓展延伸

1、小练笔: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我们的学校、小区、木兰溪等。请你选择一处,写写它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两三点建议。

2、小结:这节课,我们读懂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也懂得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作业:

1、继续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

2、搜集描写黄河的诗句,读读背背。

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管理账号:962292410325 变化

摇篮

忧患 密码:12345678 原因

自然

社会

治理

管住泥沙 账号: txm123198910121445 密码:txm123 启示

保护环境

推荐第9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教具准备

幻灯片、投影仪、录像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指名朗读课文,别的同学当“小老师”,指出字音及句子方面的问题。

3、投影出示2000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师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放实景录像,黄河流域的近况

5、体会“摇篮”与祸河的含义,产生“大吃一惊‘的切身体会。

二、学习第二部分

1、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什么关系。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

2、导读第6自然段。

3、学生交流学完第6自然段后理解的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

4、同桌协作,完成下表。

黄河变化的原因

两大原因的关系

严重后果

治理方案

自然原因

人类的破坏

5、流所填表格。

三、品读:揭示中心,试谈体会

1、品读回顾全文,理出文章脉络:变化原因治理。

2、根据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环保小队”上台汇报:西安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4、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应在小组中就西安环保问题提出建议。

5、在班中集体交流自己小组拟订的环保建议。

四、作业。

请同学们将自己调查的西安地区环境问题及建议写下来,寄给省政府有关部门。

板书设计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000年中

决口1500多次

改道26次„„

数据

数千年前

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后来

含沙最大

是长江68倍

查资料

原因

气候变寒

暴雨集中

开垦放牧

森林草原

治理

保护森林资源

规划用地

修筑水渠

推荐第10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阅读课文,它围绕“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灾难、摇篮、原因和治理。是教育人们要保护好大自然环境。在设计中,我运用默读,朗读等读书方法,让他们自主学习,质疑探究,促进其思考和理解。这是培养自学能力,语感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2.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原因及治理黄河的办法.3.通过自主学习,质疑讨论.4.懂得黄河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 1.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原因及治理黄河的办法.2.懂得黄河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树立环保意识.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黄河变化前后的图片资料.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这片黄河流域,可是,很多年来,这条美丽的母亲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吞噬了他们的生命及财产.这又是为什么呢?怎么变成这样呢?今天咱们就来学习黄河变化的情况,相信我们能找到答案的.2.揭题,板书课题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3.齐读课题.4.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黄河变化前后的资料.二.初读课文,自主认读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检查生字的认读.(指名读或”小老师”带读的方式”) 3.指名逐节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产生质疑

1.默读课文.2.产生质疑,师归纳以下几点: (1)为什么以前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如今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发生变化)的原因? (3)如何治理黄河? 四.品读课文,解决质疑.(一)学习1—3自然段

1.划出黄河过去是怎样的句子,并朗读.2.师归纳板书:

过去-----摇篮:自然条件好{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3.找出描写黄河变化的数字

(1)汇报含沙量,大水灾,改道的数字

(2)通过这些数字了解黄河的变化及其危害性;明白用了什么手法? (列数字) 4.指名读,齐读.(指导用”向往,赞美,热爱”的语气朗读) (二)学习4—6自然段

1.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2.通过汇报,师板书:

如今----忧患的原因{自然:气温转寒,暴雨;

人为:人口增多,砍伐}

3.齐读4—6段 (指导读出”忧心”)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指名说说科学家们治理黄河的办法.2.师板书:

治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

修筑水利}

3.齐读最后一段 (指导学生带着期待和信心朗读)

4.齐声朗读整篇课文.五.交流体会:

1.体会黄河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教训,给我们的启示.2.师总结:一定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绿色的植被,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以防水土流失.3.感悟此篇课文的中心

我们要树立环抱意识.4.结合生活实际交流体会环保的措施.六.总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都知道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及科学家治理黄河的办法.那么我相信,黄河变回我们可爱的母亲河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我们一定要记住: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七.板书设计:

黄河(母亲河)

过去----摇篮<自然环境好>

如今----忧患

(变化----含沙量,大水灾,改道)

原因----<自然:气温转寒,暴雨;

保护母亲河

人为:人口增多,砍伐> --------- 保护环境

治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人人有责

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环 保

第11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概述:

本册第三单元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课文反映了大自然的一些不良现象,呼吁人们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并从中受到启示,积极投身环保,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特点和中年级学生边读书边想的读书要求及学习作者表达方法的习作要求,我们力求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深入读懂课文内容后进行语言文字实践,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

这篇课文是一篇以环保为话题的课文,教学中让学生在不同方式的阅读中进行感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快乐、同时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汇集,感知课文内容和领悟课文中所体现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一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略读能力;二是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培养环保意识,激发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加环保意思。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一时期孩子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孩子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开始增强,如果教师在这时好好引导,对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是一篇以环保为话题的课文,内容贴近生活,学生也经常去关注自然,了解到了一些自然现象,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觉得非常可耻也能主动制止,环保意识慢慢增强。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带着感悟进行朗读,读懂了课文内容带给我们的启示,懂得应好好地保护身边环境,保护好母亲河,增强了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2、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资源:与课文相关联的一些网络资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科书,自制课件。

七、教学策略:

1、情境再现法:课堂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对照,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共同感受黄河的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

2、以读促悟法: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理解课文。用声音读出美、用心灵感受情。

3、读、看、讲 写结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加强读写结合。

八、教学过程:

(一)、走近黄河

1、黄河简介引入黄河并板书。

2、课件出示赞美黄河的古诗句,让学生欣赏,感受黄河那雄伟壮观的美丽景象。

3、课件出示昔日的黄河和现在黄河的图片,师:看过后,你最想说什么?引入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并相机板书课题。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课文的情况。

1、检查词语的读音,并相机正音。

2、检查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并会运用。

3、出示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将这些词准确填入括号中,教师相机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并重点引导学生弄懂一些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4、根据问题读内容,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知道了昔日的黄河和现在的黄河分别是什么样子,请用文中相关的词语或语句加以概括。学生读后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三)、学习课文

1、课件出示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段。让学生读后理解黄河是怎样成为祸河的。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用列数字方法来说明的。

2、过渡引入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的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过渡: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黄河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怎样治理? 相机出示自学提示:黄河变坏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把黄河治理好?黄河的变化给人类什么启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最后两个自然段,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在旁总结。

3、检查交流。

(四)、围绕重点,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激发学生自觉地用行动去保护母亲河的积极情感。

(六)、拓展阅读现代诗歌《黄河颂》《月亮与地球的对话》《保护黄河资料袋》

(七)、拓展延伸,进行练笔。(任选一题来完成)

1、联系课后“资料袋”,你觉得如何能治理好黄河?请你为“保护母亲河”出谋划策。写好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语。

2、读了本课后,你想到了什么?写感受。

第12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2、学习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古老的中国有两条大河,一条是长江,一条是黄河。人们都说黄河石中华民族的“摇篮”。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板书: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二、初读课文,提出疑问

(1)、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怎样治理黄河?

三、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在书中圈点勾画,还可写感受。 (3)、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要求、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步骤地、有选择性地自主学习,并质疑问难。

a、黄河以前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b、黄河为什么会变成祸河? c、黄河怎样危害两岸人民?

d、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祸河再变为母亲河? „„

(意图: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阅读课文的教学重点。同时,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又培养了学生明辨是非和解惑的好方法,我在教学中安排这项内容,意在培养学生克服“从众心理”,养成问一问“为什么”的好习惯。)

四、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1)、黄河原来的样子、后来的变化及其原因。

黄河原来的样子: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后来的变化:凶猛暴烈,含沙量大,河床逐年升高,很容易决口,造成大水灾。变化的原因:一是气温转寒,二是人口迅速增长。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或灾难:严重的水灾,使耕地面积剧减。

(2)、本文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章,试讨论有哪些说明方法。 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

五、趣味活动,升华理解

(1)、小记者采访:在学生“说”的互动中理解: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河为什么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2)、资料展示:读读有关环境破坏的资料。

六、治理方案,环保意识

(1)、科学家为黄河设计的治理方案是什么? (2)、你有什么方法?

(3)、讨论:小学生该为环保做些什么?

七、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你知道了那些有关黄河的知识?

(2)、学了本课后,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3)、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但老师更希望你们在今后写说明文的时候也像作者这样能和用做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事物变化的过程和原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有信心吗?那就多找一找有关说明文体裁的文章读一读吧!

八、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

2、练习册。

3、读课文。板书设计:

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第13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很多年以来,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我们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黄河变化的情况。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都会感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何等重要。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画出有难度的字、词、句,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读音容易出现错误,这样的字应反复强调。

“域”字应读“yù”,不能读“huò”;

“衍”字应读“yǎn”,不能读“yán”;

“构”字应读“gòu”,不能读“gǒu”;

“蚀”字应读“shí”,不能读“sh9”;

“耕”字应读“gēng”,不能读“gēn”;

“频”字应读“pín”,不能读“píng”;

“择”字应读“zé”,不能读“zhái”。

还有一些字形相近,在书写过程中很容易误写。因此,这样的字应该放在一起,按音、形、义区别组词。

祸(祸害)

择(选择)

衍(繁衍)

锅(锅盖)

译(译文)

衔(衔接)

沃(沃土)

吨(千吨)

迭(更迭)

跃(跳跃)

顿(顿时)

跌(跌倒)

蚀(腐蚀)

构(结构)

域(地域)

浊(浑浊)

钩(鱼钩)

或(或者)

2.解释词语,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摇篮:指发源地。

不禁:抑制不住。

高原: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土地。

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

生息繁衍:生活、养育后代。

忧患:困苦患难。

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

河道: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河。

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

植被:覆盖在某一个地区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的许多植物的总和。

水土流失:土地表面的肥沃土壤被水冲走或被风刮走。

关键: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悬河:河床高于地平面,远远看去好像悬挂在空中,故称悬河。

(三)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

第二段(第

2、3自然段)主要讲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三段(第4~6自然段)课文的重点段,主要讲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是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四)结合思考题,学习课文。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但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课后思考题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课文的内容。因此学生通过自学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也就理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完成了学习任务。

课文一开始讲:“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什么?

(“摇篮”指发源地。)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黄河真的使中华民族幸福安宁吗?没有,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记住黄河近两千年间的表现。

齐读课文,激发学生了解黄河的积极性。

过去的“摇篮”是什么样的呢?

(自然条件很好,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板书:摇篮 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土地肥沃

生息繁衍

因此我们的祖先就选择了这里生息繁衍。“可是,后来黄河变了”。请同学仔细读书,认真地想一想:黄河为什么变了,从两个方面找一找原因,再说一说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

(黄河无数次地给两岸百姓造成苦难,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板书:忧患

(黄河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几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因此,黄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至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关系。)

板书:气候转寒 暴雨集中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科学家为此做了很多工作,要解决黄河给人民带来的“忧患”,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呢?请同学继续自学第四段,同桌可以商量一下,然后说一说。

因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含沙量加大,泥沙沉积在下游的河道中,水流不畅,洪水季,就容易造成下游堤坝决口或改道。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把泥沙管住。科学家针对这一情况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一,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二,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三,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四,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才能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板书:牧林为主 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 修筑水利

(五)组织学生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黄河变化的教训及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受到的启发。

学生可以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可以从黄河的变化谈人类应接受什么教训。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们对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认识。

(黄河的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一定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绿色的植被,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六)总结全文。

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黄河流域,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因为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人口增长、水土流失,使黄河多次决堤,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忧患。科学家为此设计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利的治理黄河的计划,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板书:治理

教学反思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阅读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教育人们要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处罚。课文围绕“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灾难、摇篮、原因和治理。课文就黄河变化的前因、后果及相关知识点到即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犹未尽。因此,我们抓住学生余兴未了这一时机,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向课外、向校外、向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延伸、拓展,同时为了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时代阅读写作方式的开放、灵活、高效等特点,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制作了一个存有黄河视点、防汛、水文源头、治理黄河和黄河风情等内容的,包括文本、音频、视频、静画等多种形式的电子资料库,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我主要选用“自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从中学会方法、获取信息资料,在与电子资料库的对话过程中,通过快速检索资料,学习面对未来信息社会中大量的信息,能够迅速检索、筛选处理信息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使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

第14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文,把握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体会重点语句。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一、揭示题

1、(板书“河”)生齐读。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板书:“黄河”)请同学们充分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词。

2、老师听出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黄河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向东流过一座黄土高原以后,就变成了一条黄色的泥河。同学们请看(播放链接1)这就是黄河。(出示幻灯片2)面对滔滔千里,滚滚东去的黄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3、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篇写黄河的文,(板书并齐读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你想强调哪一个词?(生答:变化、怎样)同学们再试着读一遍。读了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答,师板书:前、后、原因)

二、速读文概括主要内容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文(播放文朗读),读完后能用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的方法说说文写了什么?

2、谁来说说文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

生答:

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三、再次读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和文,看一看还有哪些问题你不能解决?(学生默读)

师:谁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原来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预设: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也很有价值,能够围绕文的主要内容来提问,还有问题吗?

(预设:引起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师:你也很会学习,能抓住文的重、难点进行提问,还有吗?

(预设:怎样才能治理黄河?)

师: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知道保护环境,希望你能为治理黄河提出一点合理化的建议。

师:(出示幻灯片3)下面我们就以文中这四方面的内容为主题,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来学习研究。大家可以先从你感兴趣的角度确定研究的主题。

(1)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

(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四、全班交流:

1、第几自然段写了变化前的黄河的样子?【板书:前】

A:(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你在文字的背后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温暖适宜的气候,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到了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看到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B:生: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后我觉得文中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发源地。

:生:我感受到原来的黄河就象一位美丽温柔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自己的孩子。

师:说的真好那就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爱,深情的读这一段。齐读。

师:文通过与淮河流域作比较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样子,作者正是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巧妙的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自然状况,你们想看一看今日的江淮流域往日的黄河吗?(想)(播放幻灯片4-10)一边看一边想,今日的江淮流域是什么样的?

(气候温暖,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土地肥沃)

师:美吗?(美)(出示幻灯片11)原来的黄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板书:摇篮)

2、师:原来的黄河是这样的美,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所以我们才称它为母亲河,那么黄河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默读文1—段,想想黄河发生了那些变化?

【板书:后】

A: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黄河泛滥的具体数字(XX年、100多次、26次)列数字是常见的说明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些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看到了他们家破人亡,听到了孩子的哭号)

B:这些数字的背后分明是黄河泛滥地区人民的血泪。

3、师:XX年100多次,改道26次,多么惊人的数字,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深重的灾难,在这里,作者用了“XX年、100次,改道26次”这种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带给人们的灾难,这些可怕的数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出示幻灯片12)再来读这段话“黄河在近XX年……深重的苦难。”

师:不到两千年就泛滥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两年就是一次灾难。人们还没有从第一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又面临新的灾难,人们怎能不叫苦不迭呢?母亲河成了祸河,摇篮成了忧患。(板书:祸河)

4、师: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坏了?

(预设:“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出示幻灯片13)

师:找得很准确,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16亿吨、12亿吨、4亿吨,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

师: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请男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师:黄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预设: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

师:也就是说黄河变成了悬河,那么,什么是悬河呢?(出示幻灯片14)解释: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在地上一样,故称悬河。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怎能不让我们心痛。我们不禁要大声问:黄河变成这样,这是为什么?

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生读出文中两方面的原因。(出示幻灯片1女生齐读、)16男生齐读)(板书:自然社会)。

师:有人认为黄河的变化变化是自然造成的,也有人说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你怎么看这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A:生:我认为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人们“无限制”的开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然气候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使它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人祸是不能饶恕的。

B:这种人为的破坏太严重了,4亿吨泥沙,一辆大卡车装4吨。要一亿辆这样的卡车,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穷。(指名读第六段最后两句)

师:你觉得这些人是些什么样的人?

D:愚昧的人,正是这些人为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天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在的黄河满目创伤已经无力哺育她的儿女。

师: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伤心、愤怒)谁再读读。指名读(

2、3名)

7、师:许多曾经辉煌灿烂的大河文明,由于人为的破坏而今已经衰败,曾经高高屹立的巴比伦城已经荡然无存,我们决不能让黄河也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

8、生齐读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为治理黄河设计了那些方案?(生回答、板书:治理方案出示幻灯片17)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这么多方法,文中用了一个词“数管齐下”其中都围绕着治黄的关键“管住泥沙”。治理黄河的希望和梦想终将实现(出示幻灯片18)。

师:学习了这一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

六:总结:

一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让我们看到了黄河的过去和现在,我们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让我们再静静的看看壮丽的黄河,让我们和母亲河一起跳动。(播放链接3)

七、板书设计;

摇篮

(前)

原因

自然

祸河

(后)

第15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

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

第一段:讲近2000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20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课堂作业。

1.抄写新词。

2.预习课后作业第

1、2题。

第16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三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四、总结全文。

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

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17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1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

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

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

第一段:讲近2000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20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四、总结全文。

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第18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提出探究方向。

1.导入:

2.下面就让我们来走近黄河。课件显示关于黄河的图片

教师配乐讲解:同学们,这就是黄河,她蜿蜒曲折、绵延万里;这就是黄河,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这就是黄河,她一泻千丈、气势磅礴。唐代诗人曾赞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学生齐读)

3.师:黄河是这样的气势雄伟,令无数的诗人、作家为之赞叹。今天,我们将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黄河,了解它的变化和它是怎样产生这种变化的。(师先板书:变化再板书:是怎样的 ) (生齐读课题) 4.提出本节课探究的方向。

同学们,研究课题是学懂课文的方法之一。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觉得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探究哪几个问题呢?(学生交流——教师归纳总结出两个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黄河是怎样发生这种变化的?)(教师在变化和怎样的上面分别打上问号。)

(二)初读课文,探究问题1——黄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理解“摇篮”

(1)这节课就让我们围绕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去大声地朗读课文,并用你的笔在书上划一划,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学生自由读文)

(2)刚才我们已经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与课文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相信大家对这两个问题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哪位同学愿意来向大家交流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曾经的黄河是什么样的?后来的黄河又成了什么?(教师板书:摇篮祸河)

(3)让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原先黄河流域的句子。 (4)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那时侯,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引导体会:看到这句话,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学生说)——能用你的朗读把这美好的画面展现出来吗?(指名学生读)——我们的古人在看到黄河流域这美好的景象时就用自己的笔进行了描述。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笔下的黄河流域。

课件显示配乐的图和文字: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山林川谷美。”

——《孟子·滕文公上》

(学生齐读)

(5)正因为当时的黄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山林川谷美。 课件显示: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

生齐读——板书:生息繁衍并理解 “生息繁衍”(当学生说得不够完善时,师引导学生可以借助于工具书,并告诉学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生息繁衍”这个词,但是有“生息”和“繁衍”这两个词。“生息”的意思是:生活、生存。繁衍的意思为:逐渐增多或增广。)

(6)师:同学们,是黄河流域给了我们的祖先如此美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生息繁衍,才有了无数的炎黄子孙,有了中华民族,因此,作者说,(课件显示并读: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2.理解“祸河”

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口的不断增多,黄河变了,她不再是原先的黄河了,它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学生回答)

(三)探究问题2——黄河是怎样产生这样的变化的? 1.提出探究方向:同学们,黄河为什么会成为忧患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探究黄河成为祸河的原因,也就是黄河是怎么样产生这种变化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5、6自然段,并在书上划一划、写一写。在探究的过程中如果你自己不能解决,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学生默读,教师巡回)

2.学生汇报探究成果。

(1)下面让我们来交流探究的成果。要讲清楚黄河变化的原因,这可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为了能更清楚地表达出你的想法,请同学们先向你的同桌进行讲述,你在讲述的时候可以用书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同桌互说)

(2)学生汇报探究成果。

在第一位同学发言完毕后,教师可根据第一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总结,并进行引导: ①引导一:刚才这位同学告诉我们黄河发生变化,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引起了水土流失,但是,水土流失就水土流失吧,最多也就是耕地少了,土地不肥沃了。为什么说因为水土流失黄河就成了祸河了呢?水土流失以后会造成黄河怎样的结果呢?哪位同学能给刚才这位同学做一个补充?(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清黄河变化的原因与过程:自然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引起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冲入黄河——其中有4吨左右沉积下来——使黄河的河床抬高,形成悬河——洪水来时,引起决口——祸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自然 人为 →水土流失→悬河)

②引导二:刚才这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与过程,但是其中有一点我还想请教大家,那就是“刚才他说到,每年有大量的泥沙进入黄河,到底有多少呢?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吗?”(此时:课件显示: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被沉积在下游河道中。——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写出了泥沙的多?——让我们来读出泥沙的多。(生齐读)——这16亿吨泥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当学生说不出时,教师可以课件呈现资料:如果把这16亿吨的泥沙堆成一个高1米,宽1米的沙堆,它原来可以绕地球(27圈多)。当地人有一种真实而形象的说法,那就是“一碗河水半碗沙。”)(目的在于让学生切实感受泥沙的多,震撼学生的心灵。)

③引导三:什么是“悬河”?有哪位同学在刚才探究的过程中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究,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如学生对于这一点探究得还不够清楚,可以让学生找到课文中介绍悬河的句子再去读一读。——让学生介绍 “悬河”——课件显示悬河的示意图,指名学生借助示意图做一个更清楚的讲解。)(“悬河”是一个科学术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真正理解。)

(四)总结延伸。

1.写感受:同学们,身为炎黄子孙,当我们了解了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后,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赶紧把你最想说的一句或两句话写在你的书上吧。(学生写,教师巡回)——指名学生交流

2.为了拯救黄河,我们的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话。(学生齐读)

3.同学们,只要人人都能明白书中所讲的道理,把黄河的泥沙管住,那么,同学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黄河一定会恢复《孟子.滕文公上》中所描述的那样:

课件显示,学生齐读:“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山林川谷美。”

——《孟子·滕文公上》

4.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黄河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在课堂上学的知识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识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究。关于黄河,同学们也可以继续探究,课件显示: 继续探究黄河:

1、一首关于黄河的古诗词。

2、一个关于黄河的传说。

3、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市和流域面积。„„

师: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你也可以探究你自己感兴趣的关于黄河的其它问题。

【板书设计】

? ?

黄 河 是 怎样 变 化 的

摇篮 生息繁衍 ↓

祸河 自然 人为 →水土流失→悬河

第19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_3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理清文脉络,给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4.有感情地朗读文。

二、教学重点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三、教学时间 一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很多年以来,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我们这篇文记述的就是黄河变化的情况。学习了这篇文,我相信同学们都会感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何等重要。

(二)初读文,了解内容,画出有难度的字、词、句,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读音容易出现错误,这样的字应反复强调。

“域”字应读“ù”,不能读“huò”;

“衍”字应读“ǎn”,不能读“án”;

“构”字应读“gòu”,不能读“gǒu”;

“蚀”字应读“shí”,不能读“sh9”;

“耕”字应读“gēng”,不能读“gēn”;

“频”字应读“pín”,不能读“píng”;

“择”字应读“zé”,不能读“zhái”。

还有一些字形相近,在书写过程中很容易误写。因此,这样的字应该放在一起,按音、形、义区别组词。

祸(祸害)

择(选择)

衍(繁衍)

锅(锅盖)

译(译文)

衔(衔接)

沃(沃土)

吨(千吨)

迭(更迭)

跃(跳跃)

顿(顿时)

跌(跌倒)

蚀(腐蚀)

构(结构)

域(地域)

浊(浑浊)

钩(鱼钩)

或(或者)

2.解释词语,为理解文内容做准备。

摇篮:指发源地。

不禁:抑制不住。

高原: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土地。

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

生息繁衍:生活、养育后代。

忧患:困苦患难。

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

河道: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河。

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

植被:覆盖在某一个地区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的许多植物的总和。

水土流失:土地表面的肥沃土壤被水冲走或被风刮走。

关键: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悬河:河床高于地平面,远远看去好像悬挂在空中,故称悬河。

(三)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

第二段(第

2、3自然段)主要讲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三段(第4~6自然段)这是文的重点段,主要讲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是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四)结合思考题,学习文。

这是一篇阅读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但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后思考题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文的内容。因此学生通过自学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也就理解了本的主要内容,完成了学习任务。

文一开始讲:“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什么?

(“摇篮”指发源地。)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黄河真的使中华民族幸福安宁吗?没有,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记住黄河近两千年间的表现。

齐读文,激发学生了解黄河的积极性。

过去的“摇篮”是什么样的呢?

(自然条很好,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板书:摇篮 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土地肥沃

生息繁衍

因此我们的祖先就选择了这里生息繁衍。“可是,后来黄河变了”。请同学仔细读书,认真地想一想:黄河为什么变了,从两个方面找一找原因,再说一说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

(黄河无数次地给两岸百姓造成苦难,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板书:忧患

(黄河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几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因此,黄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至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关系。)

板书:气候转寒 暴雨集中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科学家为此做了很多工作,要解决黄河给人民带来的“忧患”,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呢?请同学继续自学第四段,同桌可以商量一下,然后说一说。

(因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含沙量加大,泥沙沉积在下游的河道中,水流不畅,洪水季,就容易造成下游堤坝决口或改道。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把泥沙管住。科学家针对这一情况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一,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二,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三,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四,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才能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板书:牧林为主 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 修筑水利

(五)组织学生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黄河变化的教训及自己学习了这篇文受到的启发。

学生可以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可以从黄河的变化谈人类应接受什么教训。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们对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认识。

(黄河的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一定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绿色的植被,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六)总结全文。

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黄河流域,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因为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人口增长、水土流失,使黄河多次决堤,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忧患。科学家为此设计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利的治理黄河的计划,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第20篇: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黄河在咆哮——走近黄河,黄河知识知多少

1、多媒体课件播放黄河录像,让学生猜猜是我国的哪一条河。

2、你能背诵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千里黄河此一弯,寒风激浪射潼关。 ——唐太宗

3、黄河知识知多少?你对黄河还有哪些了解?简单汇报课前惧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4、提示课题。从课题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二、到底是谁惹的祸——自学课文,自读自悟

1、浏览课文,总体感知。(1)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文章大概介绍了什么?

2、默读课文,提出疑问。问题可以围绕题目与课文内容提出来, 教师要关于引导学生疏理问题,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如: (1)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2)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隐患? (3)黄河变坏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把黄河治理好? (5)黄河的变化给人类什么启示?

3、浏览、默读、朗读、自学、自查、自悟。(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查字典理解:摇篮、悬河、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 (3)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两方面原因的关系怎样? (4)科学家设计的治理方案是什么? (5)缓和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什么? (6)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4、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上面的问题,圈点勾画,批注感受, 再在小范围内交流。

三、黄河,想说爱你真的好难——围绕重点,全班交流

1、分节读课文,概括每小节的意思,再把每小节的意思连起来, 就可整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

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 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2、全班交流,读中点拨,解决问题。围绕重点问题组织全班交流 问题、朗读重点句段、点拨理解难点,结合资料袋畅谈阅读感受 和体会。

3、联系周围生活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四、黄河,你牵动着我的心——总结课文,感情朗读

1、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写的时候对黄河是带着一种什么的感情来写的?

2、指导朗读,引导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别说你的眼泪无所谓——拓展延伸,课外探究

1、联系课后“资料袋”,你觉得如何能治理好黄河?请你为“保护母亲河”出谋划策。第二课时

一、爱你没商量——复习检查交流]

1、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你学到了哪些。

3、交流课外对黄河的探究情况。汇报一下,当前我国对治理 黄河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还存在哪些问题。通过研究,你还 有什么好的点子。

二、“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读写结合,习作训练

1、学了课本你有什么启示?

可以让学生畅谈从文中受到的启示,如:我们要保护大自然, 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大自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保护好 生态环境,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发展前景,才能为子孙后代造福; 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等等。

2、学了课本,你有什么样的冲动?

3、布置习作《两道题目供选》 (1)参照范文《别再向我泼脏水——母亲河的自述》, 把课文用第一人称改写一下,题目为《黄河的自述》。

(2)“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是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的号召 结合课后对黄河的研究,作为炎黄子孙,当我们知道母亲河的 如此厄运,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拿起手中的笔,为黄河的明天 绘制一幅蓝图。续写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写黄河是 如何被治理好以及治理好之后又是什么样的景观。

黄河是怎样变化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