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前方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20 07:47:31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前方教学设计

《前方》

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

《前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丰厚,蕴味深刻,写法独特。人在离家远行途中,不断地回望故乡;思念故乡却害怕回家;即使回了家却依旧在无家的感觉之中。作者把这种微妙又非常真实的矛盾的心理表达得极其细腻,每一个有久客还乡的生活体验的人,读到这篇文章,极易产生共鸣,作者对人的精神状态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写法上,作者从常规思维中跳脱出来,而有了全新的诠释。“家”,是人精神的归宿和精神的栖身之所。全文既继承了古典文学淡淡的忧愁的美学意蕴,又具有当代人生创新思维的哲理思考。语言优美,虚实结合,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2.学情分析:

学生以往学习了不少关于思念家乡的诗文,对这种情感并不陌生,高中的学生又大多喜欢冒险,渴望独立,对远方对流浪充满了一种理想的梦幻般的期待;他们大多是寄宿生,为了求学现在终于离开家,由当初的幻想和兴奋到后来的失望以及对家的越来越浓的思念和依恋,这种从离家到思家想归家的情感转变很容易体会和把握。

而上升到哲学层面的人的悲剧性实质上的理解学生还有一定困难,对于摄影散文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的立意上的别具匠心尚需教师点拨。根据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在老师适当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能够积极而独立的思考,克服学习上的依赖性,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教法设计:

基于第三专题的主题内涵和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先跳出来宏观把握,再回过去微观解决的办法。具体做法:

(1).根据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流浪”,在课前播放相关歌曲,创设情景。设置思考题,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来理清文章思路,探清作者写作脉络,从而迅速切入文章主题。

(2).然后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回过头来请学生阅读文本,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品读自己喜欢的文字段落并进行点评,可以从内容上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令自己产生共鸣的地方,也可以从语言上挖掘,还可以从写法等角度,去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点”,对发现的问题也可以质疑。

(3).这篇课文所在专题是“月是故乡明”,属于第二板块“乡关何处”第一篇课文,归在此处的特殊内涵,即人对精神家园的永恒追求,教师需适当点拨,提供精当的资料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感受对课文进行鉴赏,理解“家”、“路”、“眼前和心中”等词语的深层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内涵。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立意上的反弹琵琶和写法上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激发对家园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重点:

(1)弄懂课文中几个核心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对文本进行评点,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3)让学生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

六、难点:(1)人的悲剧性实质的理解。(2)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3)写法上的虚实结合。

七、教学方法:反复阅读,讨论交流,加强自己与文本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八、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九、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橄榄树》,创设情景)

一、导入: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歌吗?(生答)

(师)流浪在我们的眼里总是带着诗意的。三毛这个奇女子走遍千山万水,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她远离故乡,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还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流浪远方,今天我们将跟随曹文轩先生的脚步,走向《前方》,看看他对走向前方去流浪有什么思考。

(投影:课文《前方》的图片) (师)这是一位印度摄影师摄于印度的一帧照片,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提示:注意照片的整体特征和人物的细节,读出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内容。)(师生交流)

师:我把大家的意见汇总一下,这样来写一篇图片说明文字:(投影) 这是一幅照片,摄的是印度汽车上的一幅画面,画面中人物神态各异,有迷茫,有惶惑,有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或迫于生计背井离乡或为了理想打拼天下。画面用破旧的车厢来衬托旅人生活的贫困和在贫困中奋力改变现状的可贵以及摄者对旅人理想实现不了的同情。

(师)这幅照片原来的题目叫做《前方》,我们来看看学者型作家曹文轩先生看到这幅图片是怎么想的?请大家把书打开到63页,集体读第一段,看看能不能用刚才的图片说明文字开头? (齐读,讨论,交流)

教师:这篇文章发表在《少年》上,选入课文时经过了改动。原文第一节是这样的:(投影)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你觉得哪一个好?为什么?

(讨论交流)

达成共识:有限的情感的压力集中在非常细小的点上产生的情感的强度最大,选择“最富有包孕性的顷刻”来展开故事,抓住读者的心。介绍曹文轩。(投影)简单介绍摄影散文。(投影)

二、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1、请学生浏览课文,研读课文。思考:

第三专题的主题叫“月是故乡明”,选入的文章都是抒发思乡之情的,思乡也就是渴望回家;而这篇文章却写的是“离家”,归在“月是故乡明”专题合适吗?筛选信息,寻找根据。(小组讨论交流)

提示:紧扣文本,抓课文的关键段、关键句。(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交流小组意见。) ①“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第九节中关键句“即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②“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 ③“人的悲剧性实质”——人在流浪中念家;人无法还家;即使回了家也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这里的“家”,有的指实实在在可遮蔽风雨的家,有的指精神上的寄托与归宿,有的又兼而有之。“家”的概念一直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跳跃。第九段中的“无家可归”指精神上的流浪。

所以,文章反弹琵琶,从反面落笔,表面是说人“离家”流浪,实质还是在写人的精神在流浪而渴盼“归家”,寻找一块精神的栖息地。“月是故乡明”,为什么身在异乡的人总是魂牵梦绕自己的故乡?因为故乡有养育我们成长的养料,有滋养我们灵魂和精神的甘霖。第二板块“乡关何处”,就是寻找精神的栖息地。所以这篇课文归在这里是合适的。

2.由此,理清文章思路:本文共12段,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这样看文章实际上分三个部分。 第1节:正在离家或曾经离家,引起下文。 第2-9节: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第10-11节:人生是一场苦旅。

第12节:引导进一步思考,人生的实质性悲剧。

文章层层深入,由离家,想到离家流浪的原因,引出前方的召唤,人对理想的追求;这样就由实实在在的流浪深化到人的精神上的流浪;从简陋拥挤的旅行到讨论物质富足的旅途中,精神却不一定愉快和富有,由此得出人生是苦旅,是精神苦旅。最后引发人生思考,人生旅途中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三、赏析课文。围绕三个问题来讨论,评点,交流。 阅读目标:读懂作者

读出自己

读出问题

评点,一般用来记录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有疑异的地方。 1.品读自己喜欢的,产生共鸣的语句,并做出评点。 2.注意抓观点句,从不合常理、常情处入手。(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注意分析有双关语义的词语。

(一)“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评点与交流。

理出文章中人离家有4个原因。然后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产生共鸣的语段,谈谈自己的理解做适当的点评。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打出投影,进行点拨并提供资料,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投影)

1、人类有迁徙的习性。

我们的先民,从人口稠密的河谷地带向人烟稀少的未开化地区迁徙,前路茫茫,但不能停下迁徙的脚步。远古狩猎时代的先民,一路追逐着动物,动区逃窜的行踪,就是他们迁徙的方向。从亚洲北部的高原,一路追赶,一路迁徙。狩猎的人们逐渐分散于新大陆,演变成一新的人种——印地安人。若没迁徙,人类如何从起源地遍布于地球? 2外面的世界的诱惑

齐秦《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席慕容的那首《出塞曲》:

请为我唱一支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想着黄河岸啊阴山旁/英雄骑马啊/骑马归故乡。”

汪国真《我喜欢出发》;潘洗尘《六月,我们看海去》;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苏州中学的高中生,朱墨,写了一本书叫《背起行囊走天下》。

3、被迫而离家

摩西是犹太人的领袖和民族英雄,他曾率领60万犹太人为摆脱埃及法老的残酷统治,从埃及出走,犹太民族“因为不屈服于奴役,所以他们选择了流浪”,他们出走埃及,代表着一种新的自由。

4、理想的召唤

孩儿立志出韶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需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这是毛泽东17岁离家时所作的一首诗,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坚毅豪迈。我们有没有幻想着有一天能怀着少年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豪情去浪迹天涯,爬火车、宿露营、越险峰、过草地,去收集许许多多的痛苦和幸福? (投影)

离家去流浪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内心的需求。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漂泊在异乡的路上。 ①最具典型的当数游侠诗人李白。他一生都在旅行,努力使自己处于“置身异乡”的体验之中,成了一个永不停步的流浪者。 ②老年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其间的苦楚,难与言说。 ③奇女子三毛,走遍千山万水,一生经历的是一条曲曲折折充满神奇色彩的路。 ④冰心,最早也是作为一个远行者的形象受到人们的关注。

⑤艾芜,作家艾芜在不能行走,已接近生命终点时,内心仍在呼喊“妈妈,我还要去远行。”没有比远行更销魂!

总结:流浪是人的天性。离家流浪,有种种的原因:人类迁徙的习性和离家的欲望;外面的世界诱惑着人走出家门;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理想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呼唤他们前往。

第九节中关键句的理解:“即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投影)史铁生《我与地坛》20岁双腿瘫痪,十几年里再也没有离开家门,他的精神却在流浪,自我放逐在地坛的荒芜衰败间,心灵流浪后,他终于找到了灵魂家园的入口。

(二)“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交流感想。 (点拨提示)路途上的苦不堪言体现在哪里? 路

坑洼不平车

拥挤不堪

旅途

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

为了加深旅途辛苦这一印象,另外补充钱钟书先生《围城》的一些片段:

(投影)这辆车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它开动之际,前头咳嗽,后面泄气,于是掀身一跳,跳得乘客东倒西撞,齐声叫唤。

这车厢仿佛沙丁鱼罐,里面的人紧紧的挤得身体都扁了。可是沙丁鱼的骨头,深藏在自己的身体里,这些乘客的肘骨膝骨都向旁人的身体里硬嵌。罐装的沙丁鱼条条挺直,这些乘客都蜷曲波折,腿跟腰弯成几何学上有名目的角度。

鸿渐也在头晕胃泛,闻到这味道,再也忍不住了„„又感觉坐得不舒服,箱子太硬太低,身体嵌在人堆里,脚不能伸,背不能弯,不容易改变坐姿,只有轮流地侧重左右屁股坐着,以资调节,左倾坐了不到一分钟,臀骨酸痛,忙换为右倾,百无是处。一刻难受似一刻,几乎不相信会有到站的时候。

(根据学生的发言和质疑情况引导) 在拥挤的车厢里,颠簸的旅途中,人生真是一场苦旅。这“苦”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身体的辛苦。如果物质上富足,旅途中有舒适的环境,旅人的心情就一定舒畅吗?

人生苦旅,是精神苦旅。人“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生命的过程就是一次次的历险,人生的至美风光就在险峻的巅峰;对于生命终级目标的苦苦思索与追求,注定了我们永远在路上。

精神苦旅。然而真正的人生苦旅经历者,总有一种道义的力量在支撑他们。孔子周游列国,耶苏传道耶路撒冷,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的文化苦旅、生死苦旅、革命苦旅,成为人类进程中的神圣的片段。

(三)“人的悲剧性实质”——人在流浪中念家;人无法还家;即使回了家也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请学生朗读品味自己有感悟的诗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师)崔颢家在开封,离黄鹤楼不远,又不是没有盘缠,为何不回去?看来,他登楼呼唤的是能给他带来精神安慰的栖身之所。无独有偶,孙犁在散文《老家》中也有此感慨。

(投影)孙犁《家》节选:“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 我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孙犁对老家的心理是复杂的,矛盾的。他已明白地认识到,即使回了家,心灵仍旧在漂泊,没有归属感。

(师)如何理解“人无法还家”?

(投影)灵魂,大地上的异乡者。——特拉克尔(二十世纪德语诗坛最杰出的诗人) 诗人对故乡充满眷恋之情,却甘愿离开故土,因为理想总在彼岸,无论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是身处异乡,灵魂都在“永无休止地漫游”。 心的漂泊 从来没有港口

空空的行囊 空空的手 等待你蓦然回首

--刘浪《心的漂泊》

四、总结: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投影)“家”是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息之所; “前方”是理想,是精神的目的地;

“路”是人生的征途,是追求理想的过程。 最美的地方总是对岸。 我身本无

心安是归处--白居易

回家便是回到每个人的自我,回到个人内心生活。“记住回家的路”就是: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记住从世界回到上帝的路。人当然不能总活在社会和世界中,但是,时时记起回家的路,便可以保持清醒,不在社会的纷争和世界的喧闹中沉沦。 ——摘自周国平散文集《记住回家的路》

五、延伸与探究:

“月是故乡明”专题的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相似之处,却又各不相同。比如在内容上“漂泊的旅人”板块中的文章谈的主要是人与故乡的关系,包括故土、家、亲情以及爱国之情等,第二板块进行了拓展,家园不仅指故乡,还指向精神的家园,心灵的皈依和栖息地。在写法上也不尽相同,比如《想北平》极力写故乡的美,家乡的好。而《我心归去》却写了许多故乡的贫瘠、落后甚至脏乱,二者还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方》却从离家落笔,展开联想,层层深入,对人生进行探讨。你注意到了吗?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课后思考)

六、教师总结,师生共勉:

人生苦旅,精神苦旅。一个真正的人永远都在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人在漂泊,精神也在流浪,但真正的人生苦旅经历者,总有一种道义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是永恒的!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

七、课外拓展阅读推荐: 1.《家是地球的中心》

谭延桐 2.《害怕回乡》

刘志坚 3《乡梦不曾休》

黄永玉

八.作业:学完这篇课文后,谈谈你的感想,或谈谈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的理解,还可以写写自己的精神家园。字数400字左右。(播放歌曲谢东的《离家回家》)

教后思考:

这篇文章充满现代人文气息,思想内容深厚,绝大学生都比较喜欢,尤其是第12小节。但在教学上有一定难度,怎样克服难点教出语文味?

1.在教学中我设置了“流浪”这一关键词,并创设情景,设计思考题讨论迅速切入课文主题,于是初步把握了文章主旨。

2.然后我比较重视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尽力以学生为主体,请学生品评自己喜欢的、产生了共鸣的文字段落,使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交流。

3.对于难点,我先请学生谈感想和理解,再适机将学生有价值的思考和问题引向深处,辅以精当的资料来加深理解。

4.最后随即延伸,对“月是故乡明”专题的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进行简单的比较,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比如在内容上“漂泊的旅人”板块中的文章谈的主要是人与故乡的关系,包括故土、家、亲情以及爱国之情等,第二板块进行了拓展,家园不仅指故乡,还指向精神的家园,心灵的皈依和栖息地。在写法上也不尽相同,比如《想北平》极力写故乡的美,家乡的好。而《我心归去》却写了许多故乡的贫瘠、落后甚至脏乱,为什么呢?二者还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方》从离家落笔,展开联想,层层深入,对人生进行探讨。) 5.教师总结,师生共勉,人生旅途中人的精神在流浪,而真正的人生苦旅经历者,总有一种道义的力量在支撑他们,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是永恒的!教师用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语言使教学达到高潮,教会学生思考人生,学会哲理思辨,照亮学生的精神。

流浪与回归

——关于曹文轩的《前方》(苏教版 高一必修一)

曹文轩的《前方》实在是一篇美文。值得细细品味之处颇多。无论是新奇的立意、丰富的想象,抑或是优美、凝练、含蓄的行文,都给人留下极大的审美空间,而其中构成文章最大艺术魅力,最耐人寻味的,还是作者丰富深刻的对人类心灵漂泊和流浪感的关怀与悲悯。

作者从摄影作品入手,若直面描摹画面或想象人们内心渴盼回家,都不足为奇。而作者却运用逆反思维:他们正在路上。他们曾有离家之举。接着非常自然的点出了文章的中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此句一出,立刻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令读者眼前为之一亮。曹文轩先生无论治学还是创作,都很讲究独辟蹊径。这可以是一个体现。

接着作者从人类祖先的迁徙写起,到人类有了家,仍旧还得离家,甚至远行。读者不禁生出疑问:为什么?作者如睿智的长者引领读者去思考,并结合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列出了三条原因:外面世界的诱惑、出于无奈和前方的召唤。语言洗练、洁净,优美、含蓄。如写外面的世界的诱惑,寥寥数语,谈及各个方面,笔笔到位。作者曾说“文集不是收容所”主张语言要精美,经典,此处可以窥见一斑。

离家漂泊是人类内心所具有的普遍的情怀。有一首歌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困守一隅的人们来说,很有魅力,人们凭着想象绘出外界世界的许多精彩的色块,常常羡慕流浪的生活,心中总有“出去”的念头。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自然会生出厌倦的情绪。而前方的不确定性,却令人既紧张又新奇,既刺激又欢喜,既恐惧又渴盼。这种流浪就像一首朦胧诗染上了浓郁的浪漫色彩。正如作者所说“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流浪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内心的需求。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漂泊在异乡的路上。最具典型的当数游侠诗人李白。他一生都在旅行,成了一个永不停步的流浪者。还有奇女子三毛,走遍千山万水。而冰心,最早也是一个远行者。作家艾芜在不能行走,已接近生命终点时,内心仍在呼喊“妈妈,我还要去远行。”没有比远行更销魂!

文章从第九节开始,有了一层更深的含义。曹文轩不愧为“学者型作家”,喜好哲学,使他对人生有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他在许多作品中都坚持或重视“悲悯情怀”,表现了他的人文关怀,读起来有了更多的深沉和厚重。文中写道“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显然,这里的“路”,并非实实在在的路,而是指人生之路。人来到世上,是命运所主使。“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这句话紧承上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转入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关注,人的肉体在家,灵魂却找不到可以停靠和休憩的港湾。心灵就会有浓重的漂泊和孤寂感。

有了第九节作铺垫,第十节的深化就水到渠成,作者先指出“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由这句哲理性的话语立刻又将视线转向摄影的画面,叙述场景,想象车中旅者的内心活动。写法灵活,自如变幻,更富有美感。又联想到钱钟书《围城》中拥挤的汽车,丰子恺散文中的苦旅。通过想象和联想,作者将旅行中的“苦”味含蓄的抒发了出来,使读者结合自身体验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智慧而深刻地指出:人生是一场苦旅,不论生活境遇如何,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苦旅者。上下文有严密的逻辑性,议论既启人心智,又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人类精神境遇深沉的悲悯之情和大关怀。

精神的回归是漂泊的延续和结果。作者对家园之思的内涵有了新的发掘: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质是对自身心灵的关照,是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这种追寻犹如对宗教的皈依,圣洁,虔诚,庄重。《前方》表面在写离家,实质着眼于归家。因此,作者才能揭示人类精神状况的这三重悲剧:

一、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二、人无法回家;

三、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显然,这里的家,家园,并不是指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和栖身之所。它是流浪者的一种沉甸甸的恋旧“回归”情绪。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深刻交糅,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相辅相成,这是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让人品咂不尽。

作者举到崔颢的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崔颢的家乡在河南开封,离黄鹤楼不算太远,他为何不回去?因为“他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而非实实在在的家。这种体验少年离家的游子最为真切。宋之问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诗句,离家多年,思乡情切,一旦得归,理应更喜,然而诗人已意识到,现实中的家恐怕并非心中所构建的温馨的理想家园。孙犁曾在散文《老家》中,有此种情怀的抒发和感慨,他曾有两句旧诗“梦中每逢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他说,自己越来越思念家乡,越来越尊重家乡,却不愿再回去了,回家乡去住,是不可能的了。一是家园已经没有亲人,二是村中和自己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孙犁对老家的心理是复杂的,矛盾的。他已明白的认识到,即使回了家,心灵仍旧在漂泊,没有归属感。

如今,生活的快节奏和瞬息万变,使人们忙于现实,很少关照内心,富足的物质并不能弥补精神上的极度孤独和空虚,从而人的一生始终存在还乡的愿望——寻找精神的家园。许多文人在虚构着自己内心的家园,如李乐薇的“空中楼阁”,琦君的“方寸田园”,他们都在找寻一方恬静的家园:适合心灵散步,眼睛旅行,能安放疲惫的心灵。

总之,《前方》这篇哲理散文,有哲学之光,艺术之灵。曹文轩先生曾说: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也时时激励自己要写经典文章,写美文。此文实为这种说法的有力见证。

推荐第2篇:《前方》教学设计(改)

《前方》教学设计(简)

汉语言文学081 张晓薇

一、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橄榄树》(预计上课铃响2—3分前)

展示摄影图片,讨论:你由这张图片想到了什么?(如正在旅途人的欣悦心情,如离家时的无依无靠)

曹文轩又从这幅图片中看出了什么?阅读文章1~7段,请找出原文回答。 原文1~2段。

作者从这幅图片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欲望。他这么说有什么依据吗?【应阅读哪几段?】

2.离家的四个原因。(自由快速诵读3—7段) ①迁徙的习性

细读:人类的祖先是有怎样迁徙的习性的?(和动物一样) ②外界的诱惑

细读:外面的世界如何?(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如有刺激性。)人对外界有怎样的心理感触?(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

③压迫的无奈 (不得不离家) ④前方的召唤

细读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说明了前方怎样?(文中:不确定性)人对前方的不确定性有怎样的状态?(兴奋,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所在句子用了排比加强了气势,表达对前方追逐的激动程度)

前方:理想【到底是不是“理想”能够涵盖“前方”的内涵?望深思】

【小结】:“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句话统摄了下面这5个段落。离家流浪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内心的需求。如橄榄树的作词者三毛,走遍千山万水,一生经历的是一条曲曲折折充满神奇色彩的路。人们往往不大清楚外面的世界的真情,凭着想象绘出许多精彩的色块,常常羡慕流浪的生活,心中总有一个“出去”的念头。另外对困守一隅的人们来说,前方更是有魅力的。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自然会生出厌倦的情绪。而前方的不确定性,却令人既紧张又新奇,既刺激又欢喜,告别家乡,去寻找理想,这种流浪就像一首朦胧诗带上了浓郁的浪漫色彩。正如作者所说“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

3.连接家和前方的是“路”,如何理解“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 【要点】每个人在内心都有自己追寻的目标,因而,人生旅程就是一路前行的过程。

1 4.对于人生旅程,作者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作者是从哪几个层面来说的呢?【先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果找得不顺利,再读一读。】(齐读第十段)

苦旅:①身体的苦。旅途艰辛和苦不堪言。②精神的苦。

比较: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就是一场苦旅。【两句话建议PPT显示,可以组织讨论,注意听取学生意见】

【明确】苦旅具体的说是境遇之苦和精神之苦。文中说的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的是豪华的游艇,有人坐的是舒适的汽车或飞机,所以具象上说不一定都是苦旅。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理想的目的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苦都是一样的。???【理解有待深入】

5.从精神层面上来说,人生是一场苦旅的悲剧主要有几层含义?

细读:“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家乡”。悲剧②:到处流浪,惦念家乡。悲剧③:无法还家;悲剧④:还家无家。

还家无家,家的另一重含义:人的精神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重点)

6.在作者眼中,人生是一场苦苦寻觅精神家园的旅程,想要到达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悲剧。那么,作家是不是要我们视人生为畏途,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呢?

【明确】:伟大的幸福是战胜巨大的痛苦所产生的生命崇高感,生命力取决于所承受的痛苦的分量,生命力强盛的人会在大痛苦袭来之时感到的格外振奋。

联系“归家”:人总想找到精神的归宿,前方表面上写远行,实际上写的是寻找“能够寄托心灵的地方”,这个精神归宿,在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中。

【扩充】:

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7. 课文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最后又写归家,是否矛盾?

讨论:不矛盾。为了追求理想,我们离家;为了寻觅精神家园,我们又归家;表面上两者是不一样的,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人的精神寄托,一种归属。

小结:

这篇散文从图片开始说起,由“离家”想到了“前方”,由“前方”展开了对人生旅程的本质意义的思考。这种由图片拓展开去的散文,我们称为摄影散文。 这种散文有一个特定名称:摄影散文 介绍摄影散文。

二、板书设计

前方 曹文轩 迁徙的习性

家 外界的诱惑 路 前方(家)

压迫的无奈

前方的召唤

推荐第3篇:《前方》教学反思

《前方》教学反思

曹文轩先生的摄影散文《前方》收在苏教版必修一的“月是故乡明”专题,第二版块“乡关何处”里。该文是无关功利的纯文学,文字清新,意蕴隽永,充满对人生的形而上的思考。作为一片摄影散文,《前方》融合了摄影作品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散文的富于联想性、自由性,为作家留置了很广的艺术空间。

也正因为其创作空间的广瀚,给教者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处,似乎它的内容只可意会未可言传。本文针对笔者在两个班级的课堂教学过程作一些思考。首先再现一下当时的教学过程及教学设想。

在导入的链条上,我从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里剪辑了一个片断,即《前方》第三段中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用意是让学生能对自然界中动物迁徙的习性和欲望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为进一步激发他们思考人的“离家”、“远行”演好前戏。

下面我采用了三步骤教学法。第一部初涉文本世界,采用的具体方法是听与读,于此同时投影仪上放映的内容是“本文作者由摄影作品主要想到了哪些?”听,大概用时6—7分钟,使学生通过对朗诵者感情基调的体味来把握作者对人类悲剧性实质的悲悯情怀。接下来,学生自由阅读,围绕“本文的核心观点读”。读完后,让学生回答该问题。因为作者是首先提出见解然后加以阐述,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比较容易的。作者联想的内容主要归纳为: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板书三个核心观点)。课堂上这个环节比较顺利,学生很快就找到作者的核心观点了。

第二步骤,为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首先由学生找出疑惑不解的问题,然后分组讨论,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找出疑惑,教师在参与讨论中。问题有:

1、在叙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一段,为何说“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2、为什么人“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明确:本文所谓“苦旅”其实是精神追寻的无尽无止而导致的人心灵上的无所凭藉。同样,“家、家园和家乡”也就是行而上的精神寄托;前方则是理想的召唤。令我沮丧的是,学生反应比较迟钝,在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并不热情。对“家、家园、家乡”、“路上”、“流浪”等抽象与具象交相融合的字眼搞不清。提出上述问题的确花费了我不小启发之功。

第三步骤,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手脑并用在文本的对话栏里进行评点。评点作品是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然后将点评和同学进行交换阅读。我随意找了几位同学读了他 1 给的点评,又让全班对他们的评语加以点评。发现学生的点评过于千篇1律,而且基本是对作者原文的再利用,没有自己的“专利品”。

另外,课后我发现走廊里来来往往的学生尽在谈论着刚才课堂上放映的动物大迁徙视频片断,几乎没有多少人在谈论着“人生实质上是一场悲剧”等更深刻的东西。我捉摸着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呢?于是,我在给另外一个班级上课之前细细地研究了自己的教案,作了修改。

上课了,我没有像前一节课那样放映视频,而是直接提供给学生引导性的话语: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流动十分频繁。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了一幅照片,名为《前方》。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展开联想。

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的想象空间很是宽广,想象力十分丰富(尽管有一个学生想的“太歪了”)。由于我在第一个班级上课时认为本课大头戏就是研习作者对人生实质的观点,忽略了文本的文体特点,这节课则在导语之后及时介绍了摄影散文的特点。然后提醒学生注意作者是如何围绕照片展开联想的。经过听、自由读之后学生都能找到作者在第一段由图片切入,展开了一系列的联想(第十段又回到图片“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最后一段是对文章的呼应。

然后,在教学流程的第二个步骤,在教室、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中,我打破了专题内的板块限制。比如在探讨“人又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时,就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它与“漂泊的旅人”板块中的《乡土情结》联系在一起(《乡土情结》中的“乡土”是实指的家、家园、家乡;而本课的“家”则是指人的精神归宿)。结果发现学生几乎都能将《乡土情结》中的原话引用来解释本文的部分观点。由此我深受启发,新教材与旧教材在内容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色是,旧教材是按照题材或体裁来结构全书的,而新教材的一个专题不是简单的包括四篇、五篇文章,而是具有相关性、梯度性的,那么教学上唯有体现出“板块性”才符合教材的编写者们的初衷。而且经过全班的研讨,很有质量的问题也被提出来了,就是,既然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是一场悲剧,那人类为何还有必要“走啊走!,一直向前流浪?(该问题实质上也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我向学生解释:人生的追求确实是一场悲剧,然而是悲壮的,而绝不是悲惨的!是迎风长啸,而不是抢地号呼!并且举了夸父逐日的例子:夸父为了抓住自己的理想,耗尽了心血,尽管如此也没能追到太阳,然而他投出的手杖却化为一片生机盎然的桃林,这不正能说明人类总是以自己悲壮的前行而留下美丽的诗篇,英雄的传奇的吗?还引用了卡特.瓦尔特《我与他》里的一句话:渴望外出和思念归乡是一对孪生姐妹,他表现了人类的矛盾心理,只有真正的人才能彻底消除这种心理。

2 上面研讨步骤的整体性把握果然起到了实效,在第三步骤学生对文本评点的环节,有几位同学把前面文章的话语与自己的思考相结合并且引到了评点内容里。如:即便鹏举鸿飞,鱼游濠水也只是在家的影子里徘徊(人回不了家);无家漂泊的流浪汉啊,什么时候你这颗兰花才能扎下根,什么时候你这秋蓬才能觅得栖息之所?以上都化用了《乡土情结》里的句子。学生参与意识浓厚,踊跃发表自己对同学,对文本的见解。

经过这两节课的实践,确实能够比较出来一些东西。就拿第一节课的导入来说,就很有娱乐的味道,视频放出来后不少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于那生动的画面上,而在下面的研讨中他们就显得打不起精神了。也许上完这节课,然后放映视频作为欣赏课还是可以的。另外就是文本研习本身大概是教师的长处,然而却是学生的短处。因为文中充斥着形而上的思考,巨象和抽象的交相融合,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所以如果一节课的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思考,教师应该唤起学生的知识回忆,以便他们能够自觉地用前面学过的内容来思考当前的内容。这大概也是新教材编写者在每个专题各版块之间设有梯度的原因之一。我在第一个班级上的那堂课,前半段时间活跃,而后半段“冷清”大概是没能做到调集学生的知识积累,因而他们尽管课前预习了但仍然对文本有隔阂,比较陌生。

现在想来,如果按着第一节课的思路上下去,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使他们懒于思考。过早的精彩画面的展示和比较严肃地对人生话题的思考,这两个在感觉上落差极大的阶段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而脱离了板块结合的学习,不仅不利于学生养成整体性思维习惯,而且文本的能够内化于学生的知识含量也不会因为课文数量的增加而有质的提高。那么,第一节课只能将学生引导到这样曲折的前方了,这是怎样的前方啊!

推荐第4篇:《前方》教学实录

师:很高兴和同学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前方》。

课前大家对这篇文章质疑,提了不少问题,我看了一下,主要问题有三个:

一、这篇文章中“家”到底有什么寓意,为什么说人生是一场苦旅;

二、一会说要“离家“,一会说要“归家”,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摄影散文”有什么特点。我们这节课就来合作研讨这些问题。 (投影《前方》照片)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流动人口也非常多。一个印度摄影师拍摄了这幅照片,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见了什么?由这幅照片你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来说一下。 生1:我看到了几双眼睛,几双在凝望着前方的眼睛,就像书上写的一样,他们可能都没有离过家,所以他们的眼神是充满了对前方的期待与希望。旁边那个男的可能是在远方受到了伤害而归来的。

师:看得非常仔细。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说一下。

生2:我看到的是他们迷茫的眼神。我觉得他们可能有的人是在归家,有的人是在离家。离家的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同时又感到很害怕,所以他们的眼神是迷茫的。归家的人也许是在外面受到了伤害,所以带着悲伤的神情。

师:很好,读出照片丰富的内容。曹文轩看到了这幅照片以后也想到了很多,于是他就写了《前方》这篇文章(板书题目、作者)。

这篇文章属于一种新兴的文体,称之为“摄影散文”。所谓“摄影散文”,一摄影二散文,它兼有摄影和散文两大优势。我们知道摄影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视觉上的直观性,具有冲击力,而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可以自由地展开联想。所以摄影散文就把两者的长处有机的结合起来,两者融为一体。《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摄影散文。(板书“摄影散文”)

文章12个小节,它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这样看文章实际上分几个部分? 生:三个部分。 师:第一段就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由这幅画面切入,第二部分是作者展开联想,写他的感想、感触,最后一段,文章又回到了这幅照片上来。现在曹老师的问题是,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即联想的这一部分中,曹文轩提出了哪几个核心的观点?找好的同学同座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生1:我认为有三个观点。第一个就是第2段说的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第二个就是第10段说的人生实际是一场苦旅,第三个最后一个是第11段中说的人时刻都想离家,而在离家的过程中又时刻想着已远去的或久已不见的家。

生2:我认为第一个观点应该是人离家是有各方面的原因的。 师:为什么?

生2:因为第3段写的是历史的原因,第5段写的是外界诱惑的原因,第6段写到离家是出于无奈,所以我认为它前面几段写的都是离家的原因。

师: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为什么这一句是作者的核心观点呢?因为这一句有很大的统摄性。刚才同学做了精辟的分析,它统摄了下面若干个段,比如离家走向前方是人类古老的习性,外面世界广大而且精彩,家对自己身心的压抑,还有前方对人的召唤。所以这是核心观点。 再往下看,大家也提到,眼中和心中有一个前方。接下去第10段,“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刚才同学也提到了,这句话非常关键,作者对这句话作了非常充分的阐发。还有离家归家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矛盾关系,如果用我们课本上的话来讲,就是“人的悲剧性的实质”是什么。我们把这三条拎出来,就是作者由这幅画面所想到的内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板书三个核心观点)作者阐发了这些感想之后,最后回到了这幅画面,但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同时在结构上也呼应文章的开头。(板书)

全班齐读作品第

10、

11、12小节。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对文章比较熟悉,切分、断句也比较合理。看第10节,作者有个核心观点,那就是“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生1:人的一生总是要去追逐理想,在追逐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很多的挫折,所以作者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师:你的意思就是奋斗是艰辛的,道路是坎坷的,所以人生是一场苦旅。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谈谈。

生2:人在家的时候总是受到外界的诱惑想要离开家,而离家在外受到挫折时又想回到家,所以我认为人生是一场苦旅。

师:你的意思就是文中第10段的例子,作者举了《围城》的例子,举了这幅照片的例子,举了丰子恺散文的例子,说:你看,在这拥挤的车厢里,在这样颠簸的路途中,人生正是一场苦旅。大家还有没有看到,作者还说到还有人坐在豪华的游轮上,坐在舒服的飞机和火车上,请大家看原文,作者有没有在原文中对“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提醒大家注意上下文。

生3:我觉得人在家的时候会有一种孤独感,所以就要离家去寻找精神寄托,而在寻找的过程中又始终会想家,所以说人生是一场苦旅。

师:你的回答有自己的思考,但曹老师问的是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假如作者有自己的思考,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先把这个思考找到,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把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带进去,这样我们既把握了原文,又从原文中跳了出来有了自己的感触,这样的阅读质量才比较高。是回到刚才的问题,作者在文中有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觉得是在第11节,他说因为人“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永远在路上流浪,永远处于一种寻觅的过程之中,所以说人生是一场苦旅。 师:讲得很好。大家看这个句子,在段落中起什么作用? 生:小结前文,引出后文。 生:承上启下。

师:很好。哪一句承上,哪一句启下?

生:前一句承上,小结前文;后一句启下,引出下文。 师:好,答案就藏在承上句中,是不是? 生:(点头领悟)

师:作者说人生是想达到目的地而达不到目的地,始终在往前走,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完全达到目的地,苦就苦在这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人始终都是在路上。刚才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在路上”是什么意思?“流浪”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在路上”、“流浪”都并非实指,而是说人处在离家与归家中间的求索、漂泊状态。

我们换个角度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大家看句子中的“实质上”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生1:“实质上”不能删掉。我觉得人在很多时候是很成功的,但这些成功都是建立在一段一段的痛苦之上的,所以说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

生2:我也认为不能删掉。人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表面上看很难用一句话概括,所以必须加上“实质上。” 生3:“实质上”不能去掉,因为它限定,是从本质上说,从生活现象上说,各人在生活中的情况不一样,未必都是“苦旅”。

师:很好。大家看原文,原文中这个问题他讲得很好。他说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的是豪华的游艇,有人坐的是舒适的火车和飞机,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所以“实质上”不能去掉。 师:好的,我们接下去讨论第二个令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人的“悲剧性”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原话回答。

生1: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师:很好,我们可以通过“在于”“更在于”这样的外在的表达形式来把握。还有没有了? 生2:还有“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师:曹老师很赞赏大家的悟性。(板书三个答案)我们全班来齐读这三句话。 (生齐读) 师:这三句话其实是一个递进的关系。那么当中就有一个问题,这个“家”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篇文章中,很多词语都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实的意思,一是虚的意思。比如这里的“家”,既实指那个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与归宿。这三句中“家”的意思,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跳跃。文中还有“路”、“流浪”等也都具有双关含义,既是实指,同时兼有形而上的哲学思考的意味。

师:我们讨论第三个问题。“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古诗词中思念家乡的作品太多了,而曹文轩在这篇文章中强调的却是“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那么离家和归家之见到底是什么关系?大家几个同学商量一下,然后每个小组派个代表来发言。

生1:首先我认为离家和归家都是人内心的一种愿望,离家是为了更好地追逐自己美好的理想,而归家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两者表面看起来是有一定的矛盾,但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人的精神寄托。

生2:我觉得就如作者在文中所说的一样,人在离开家的时候总是想回家,而回到家却又找不到真正想要的家的感觉,所以就又想离家。

师:你这个概括很有意思,人始终是在进进出出,来来往往。还有没有不同意见?我们班读书最多的女生是谁?请她来谈。 (学生小声议论)

生4:前方是外面世界的理想。人对理想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不可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前方又是永远的精神栖息地,人最终还是要有一种归属感,归家是永恒的。 师:我们班最富有思想的男生是谁?请这位同学来谈一下。 (大家笑,七嘴八舌推荐)

生5:我觉得家就像一个圆,人就是这个圆周上的一个点,人骨子里的野性迫使人们总是想摆脱这个点的束缚,但最终属于自己的还是这个点,摆脱这个点的束缚后,有的人走不远就只能客死他乡,有的人坚持的久些最终还是要回到这个属于他自己的点。家还像一个沙漏的下半部分,当沙子处在下面时,看到上面的空间如此的宽广就特别地向往上面的世界,而当把沙漏倒过来时,却又拼命的往下挤。

师:谢谢你精彩的发言。家是我们人生的出发点,时时刻刻都在召唤着我们,我们始终都在围绕着家进进出出。有人说这种进进出出不是悲剧吗?这是一种悲剧,但这个悲剧不是悲惨而是悲壮,是崇高。我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佛斯。上帝罚他把一次次把滚落山下的巨石推上山顶,西西佛斯在这日复一日悲壮的宿命中,获得挑战荒谬战胜庸常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同样,在“离家”与“出家”的进出之中,你有了精神追求。寻觅着精神家园,你的人生与众不同。我想这个问题课后大家还可以进一步的去思考。

师:最后我们针对第

11、12小节中你最欣赏的一点进行评点。请大家把课前写好的点评拿出来。互相交换看看,推荐好的一起来欣赏。

生1:我的评点是文中最经典的那句“总想到达目的地却又总不能到达目的”,评语是:“人生就在不断地探索,总是不能满足于现状。” 生2:我评点的是十一段的第一句话,评语是:“人在家中的时候总想着要离家,在离家后又总想着归家,这也是一种苦吧,选择的同时就必须放弃。” 生3:我评的是文中引用的怀乡诗。评语是:“大量引用怀乡诗,说明归家是古代现代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生4:我喜欢的是“那位崔灏„„”一句。评语是:“用想像的画面形象地告诉人们:人无法还家,即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生5:我喜欢结尾段,越读越觉得有韵味,分析一下,一是用了疑问的语气,二是有具象的味道。所以我的评点:用疑问语气、具象手法点题,给人无穷的联想。

师:大家都动了脑筋,评点有个性、有特色、有水平。比较而言,你们更喜欢哪几则评点? (学生纷纷议论,最后认为后三则更好)

师:我也喜欢后三位同学的评点。对原文理解得透,点评准确、到位。

这节课我们是由画面进入文本,在文本阅读中,首先是抓住作者的核心观点,通过理解核心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我们自己的感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样读文章,我们才受用。

课后作业:总结“摄影散文”的特点,与同学互相推荐阅读一篇你喜爱的“摄影散文。 下课。 教后思考

这是新入选教科书的文章,充满现代人文气息,老师学生都喜欢,但是教学上有难度,怎样教出语文味也很来值得探讨。 在教学上要抓住三个要点:

一、弄懂这篇文章中几个关键的核心语句,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在此基础上把它与本专题其他讲归家的文章比较,获得对思乡情结的现代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这是一篇摄影文章,反映出现代散文的写法上的新趋势:叙议结合,往往由场景生发开来展开议论,又由议论转入具体的画面场景,词语往往都兼有实指意和某种形而上的虚指含义,充满了浓郁的思辨色彩,也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

怎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这些基本问题呢?我采用的办法是:大处着眼、细部入手,也就是依据专题和板块的内涵,从文本的个性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和步骤。具体地说,就是先从摄影散文的特点入手,梳理文章的基本思路,抓住作者的三个核心观点,用多种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来理解这些观点。其中第一个观点相对浅易,可以一带而过;第二个观点学生都懂,但意思往往不大理解,可以依据上下文找出作者自己的回答;第三个句子是分条概括,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阐释,丰富对原文观点的理解。这样设计结构上由总到分到总,方法指导上涉及信息筛选、关键词理解、分条概括、文意阐发等,具有丰富的阅读实践内容和较高的阅读思维含金量。最后再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评点互相展示、评出优劣,老师相机点拨,真正教出语文味来。

本文采用文本研习的教学方式,应该说这种方式是我们老师教学的长项,但是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应该有新的追求。具体到这篇课文里,就是依据专题的内涵选择有丰富内涵的教学素材,重点突破,让点上的知识辐射到面上,照亮全文,照亮学生的精神。我们不孤立地追求人文性,而是抓住听说读写这些语文本质的东西,让人文精神自然而然地去浸润学生,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推荐第5篇:《前方》

《前方》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尝试进行简单评点。

3、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解读自己认为内涵比较深刻的句子,感受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方法,与文本对话,感悟语句表达的深意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评点。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方”是一个抽象而充满诗意的名词,“前方”可以使我们产生无穷的联想,它以独特的魅力引领我们去探索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纯真梦想,而这过程就是艰辛的人生旅途。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的摄影散文。

二、简介作家、文体(出示投影,结合课下注释):

曹文轩,生于1954年,江苏盐城人,中国现代作家、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作品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少儿成长小说三步曲)。

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而写的摄影散文,它由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的名叫《前方》的照片而引发。所谓摄影散文就是对摄影作品作一番解读、鉴赏,进行联想和想象,穿插描写、议论、抒情写成的散文。

三、检查字词

迁徙(xǐ)袭击(xí) 按捺不住(nà)憔悴(qiáo cuì) 颠簸(bǒ)

惶惑(huáng)温馨(xīn) 惦念(diàn)崔颢(hào)

四、文本研读

1.观察图片,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师:我们在早读课上已经很好的阅读这篇课文,对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全文共12节,由摄影图片切入,然后产生联想进行思考,最后又归于画面。首先一起来读一下第一小节,思考一下,作者是怎样切入画面的?作者选择怎样的角度进行观察思考的。明确:图片展现的是一个拥挤的老式公交车车厢,其中有一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外。切入点:猜测画面人物的行动目的,可能是归家或远行。作者其实想归纳这样一个事实,既无论是归家还是远行,他们正在路上。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把握重点

师:摄影散文的重心在作者由画面发生的思考上,课前布置了同学们预习课文,要求找出作者思考见解的语句,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明确:在学生自行阅读的同时加以提示:这样的语句一般会出现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段首或段末)并针对学生的回答和他们的一些见解,适时的补充分析。最后总结归纳,以投影展示:

①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

②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③人的悲剧性实质

3、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师:为什么会引发这些思考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结合课文内容来探讨一下作者提出的这三个观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提出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克制不住”说明?(离家的欲望很强烈,甚至是与身俱来的)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罗列了那些原因说明人的离家。结合课文中的一些语句,并用一些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①迁徙的习性

②外界的诱惑

③出于无奈

④理想的召唤

为了表达出这种强烈的离家欲望,作者用了“克制不住”一词,文中这一方面是如何体现的呢?找出这方面写的好的地方来点评一下。

(1)动物迁徙类比人类迁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

多媒体展示图片(离家是人的本性,是人内心的需要,是一种本能)

(2)外界的诱惑(谁也不愿意做井底之蛙,总想出去走一走,去闯一闯,去见识一下外面的花花世界)

播放《外面的世界》并显示课题,结合对于歌词的理解。

(3)出于无奈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曾经看过的一些影视剧作品,举例,直观感受。(或结合《乡土情结》中离家的几种情况对比分析)

(4)理想的召唤

前方——理想

由于理想的召唤,人们不知疲倦地走着,因此就有了路。这条路是一条追寻梦想的路,是人生之路,是人生的旅途,而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这里由理想的召唤又引申出人类流浪的天性,而这人类流浪天性,也出于命运。

播放《橄榄树》并显示歌词,相互结合理解。

4.重点阅读,难点突破

(1)师:请同学们阅读第十节,因为前方(理想),于是他便开始离家开始流浪,走在路上,踏上旅途,而这个旅途却是一场苦旅,人生的实质也是苦旅。路途上的苦不堪言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有的人坐在豪华的艇上,舒适的飞机中,在作者看来也是一场苦旅?

明确:作家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的具体的生活状况,更是深切关注着人的精神状态,人的身体或许并不在流浪,但人的心灵却是一直都在流浪。作家将现实中的路抽象为人生之路,命运之路,人生实质上一场精神的苦旅。

(苦旅——肉体,精神)

(2)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两小节,并思考:人的悲剧性实质包含怎样的深刻的含义?明确:

①“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

目的地:心灵的归宿、寄托,精神家园

人生总在不断探索,总是不能满足现状,因此永远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人生旅途之所以是一场苦旅,是因为理想难以事项,精神难有归宿。

②“而(其实应当是„还‟)在于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③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还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无法还家:一直在流浪,无法找到一生的归宿

实实在在的家——精神家园

离家-想家(乡愁、乡思)

无法还家

还家-无家

概括起来作者告诉我这样的悲剧实质,人在外流浪,总在惦念家园,可回到家却发现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家,这个悲剧其实是人一直在生命的旅途上追寻理想,追寻精神的家园,但始终找不到,精神无处寄托的悲剧。

(3)朗读并分析作者解读崔灏的诗

明确:崔所念想的那个家并不是遮风挡雨的那个实在的家,而是由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他登楼呼唤的是能给他带来精神安慰的栖身之所。

“家”是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息之所。

“前方”是理想,是精神的目的地;

“路”是人生的征途,是追求理想的过程。

5.朗诵崔诗,小结课文

纵览全文,曹文轩从不可克制的离家欲望出发,指出离家依然要归家,这个家不仅是他的生养之地,更是心中理想的精神家园,不到达它却是一场没有结局的悲剧。作者揭示的正是人类精神与理想无所皈依的生存处境。

五、拓展讨论

作者为什么要向我们揭示人生悲剧性实质?是不是要我们对人生旅途产生畏惧,不要追求精神的家园呢?

明确: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作者揭示的是人生存的真实境遇,目的是发人深省,更好的走好人生之路。这种悲剧本身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因为对外界未知、新奇的渴望,对于理想的追求,离开家园,朝向远方,这是人类进步、发展、、壮大的前提。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有了精神的追求,人生也就充实起来,能够体现生命的价值。所以作者揭示悲剧性意义不是悲惨的,不是悲壮的,而是崇高的!这是一种崇高的悲剧性。为了崇高,屈原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崇高,海伦.凯勒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也要为人们送去祝福”;为了崇高,巴金一生真言,光明磊落,用跨越百年的赤诚,诠释了他一生惟一的心愿:“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结束语:同学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人生的旅途很艰辛,尽管四壁茫茫,八面空空,但我们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用你年轻的生命,年轻的心,痛苦着你的痛苦,幸福着你的幸福,追寻自己最初的梦想,精神的故乡。

五、小结

推荐第6篇:1.3前方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学校:实验高中

学科:语文

编写人:赵德生

审稿人:王爱雷

必修一

月是故乡明

《前方》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了解摄影散文这种新兴传媒手段

2、

自主品读,体会文中的言外之意

3、

理解和探索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观看照片,描述画面,发表联想:

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了这幅照片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由这幅照片你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来说一下。(请生自由发言)

明确: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同学们,前方是一个诗意的名词,它有梦幻般的色彩召唤我们,它有绚丽多姿的世界等候我们;它引领我们离开家园,奋然前行,它鼓舞我们实践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 曹文轩看到这幅画面后也想到了很多,于是他就写了《前方》这篇文章。(投影课题)

二、简介作者

曹文轩,生于1954年,江苏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反对文学过多的贴近生活,力图表现生活纯净的美。他创作的倾向就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有没有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探询呢?

三、关于摄影散文

“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作品和文字构成的。所以,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被摄影作品所束缚,不应该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生发,这样才能使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曹文轩先生在观赏了一组以“远行”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后,由作品《前方》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而写了此文。

四、文本研究

1.文章可分为哪几部分 ?(自由朗诵,整理文章思路:摄影散文一般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 《前方》是否也采用了这个思路,我们一起看。请大家小声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思路。明确:文章第一段由这幅画面切入;第二段开始展开联想,写他的感想、感触;最后一段,文章又回到了这幅照片上来。) A(1)从摄影画面起笔,引出“离家”话题。 B(2-7)对人类的离家进行叙述和分析。 C(8-11)重在分析人类悲剧性的精神状态。 D(12)回点开头,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

2、作者在本文中提出哪几个核心观点? (1)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2)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3)人的悲剧性实质。

3、哪几节围绕“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句话展开?如何展开?

A离家的习性与欲望没有寂灭: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有了家,人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B外面世界的诱惑:外面的世界诱惑着人们走出家门。 C出自无奈: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

D前方的不确定性→理想的呼唤:前方的不确定性助长了人们幻想,使他们远行。

4、第9节的“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路” ——人生之路

“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人的肉体在家

“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灵魂却找不到可以停靠休憩的家园,有浓重的漂泊和孤寂感

5、朗读课文的第10节,思考下列问题: (1)旅途上的苦不堪言体现在哪些地方?

路--坑洼不平

车--拥挤不堪

旅途--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

(2)为什么有的人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中,在作者看来也是一场苦旅?(提示:这是从什么角度观照的?)

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6、第10节中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作者是怎么描写的?人的悲剧性实质分为那几个方面?

(1)在人生旅途中要经历痛苦磨难 (2)“总想达到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始终在往前走 A)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求却始终实现不了,所以只能不断地往前走,永远在路上流浪,永远处于一种寻觅的过程之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人始终都是在路上。这里的“在路上”、“流浪”都并非实指,而是说人处在离家与归家中间的求索、漂泊状态。)

B)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C)“人无法还家。”

D)“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7、你是怎么崔颢理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 明确:诗句选自崔颢《黄鹤楼》

崔颢的家乡在河南开封,离黄鹤楼有点远又不太远,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发问呢?我想任何一个早年离乡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么?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余秋雨《乡关何处》 明确:表明了(1)人总是时时刻刻惦念着自己的家和家乡(2)“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作用:增加了思乡的文学内涵,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感染力。搜集关于“思乡”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悲剧性实质——人在外流浪,总在惦念家园,可回到家,却发现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家。揭示了人精神无处寄托的悲剧。

8、前面强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里却说“归家”,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者所说的故园之恋与一般意义上的回家乡有什么不同?进一步理解作者“归家”的含义。文章读到这,我们是不是忽然发现作品由开始的轰轰烈烈,转入到深沉、厚重的悲悯之中,那么,作家为什么要向我们揭示人生悲剧性实质?是不是要我们视人生为畏途,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呢?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9、“家”与“旷野”分别指什么? 精神归宿/没有精神归宿

最后一句是个选择问句,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的倾向与态度。 希望找到精神归宿

10、前面强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里却说归家,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家是人的出生地是人永远的精神归宿。因为各种原因,人不得不离家,但家却永远是人在现实与精神中经常回归的地方 归家也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离家就是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归宿

表面上两者是不一样的,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人的精神寄托。

11、先写“离家”后写“归家”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反弹琵琶、立意新颖,作者一改前人“恋家” “归家”的思绪呐喊,非常理性地分析了人类远行的原因和出走与乡愁的关系。

12、小结:

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人类精神世界和理想无所皈依的现实状况,一中灵魂的空虚感和焦虑感。

13、与你共勉: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

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白居易

心的漂泊/

从来没有港口/

空空的行囊 /空空的手 / 等待你蓦然回首 ——刘浪《心的漂泊》

推荐第7篇:前方教案

前方教案

曹文轩

主备者:庄雯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摄影散文这种新型的文学体裁,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作者提出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能够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了解人类的“精神家园“

二.教学难重点:

难点:对摄影散文这种文体的把握。 重点:引导学生思考“精神家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问题设置法 四.教学时间:课内教学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首先看书上的那张摄影,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

我们之前接触过这样既有图片又有文字的文章吗?这是我们今天要接触的一类新型的文体:摄影散文。

2导入文体概念

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由摄影和文字构成。它一般包括画面内容描述和引发的联想两部分。它是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一幅或者若干幅的摄影画面表现的、运用文字说明或描述,形象地创造生活世界、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综合艺术形式。

3.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市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等。有人评价他的作品是“追随永恒的力作”。主要学术性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作品大量被译介到国外,《红瓦黑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文学奖30余种。其中有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中国台湾中国时报年度开卷奖、“好书大家评”年度最佳小说奖等奖项。曹文轩于2004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2008年9月到青岛的各个学校进行巡回演讲。2009年在慈溪讲座,文棋小学是5月讲的。后又于11月来到江苏省仪征的仪化几所小学演讲。2009年12月至岳阳市第九中学演讲

六.问题设置,整体感知

1.根据摄影散文的这些特点,同学们用三分钟时间默读全文。思考:哪些是描述摄影画面的,哪些是作者引发的思考?(摄影画面:第一节、第八节、第十节中间、第十二节)————稍加描述

2.在作者引发的思考的文字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观点的语言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欲望;很多人内心深处,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人生实质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的内涵)-------------分别探讨,各个击破 3.人为什么有离家的愿望?默读3-7小结,归纳一下

第三节:迁徙的习性

第五节:外界的诱惑

第六节:处于无奈

第七节:理想的召唤 4.“即使很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镜头的路上”这句话怎么理解?结合自身情况谈谈你的看法。 (路:并非指实实在在的路,而可以延伸到人生之路)

5.默读第十小结,思考:路途上的苦不堪言体现在哪里?在文中找出来。 (拥挤不堪的车里;惶惑和茫然;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

那 “许多人也许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作者认为这些人好受吗?从哪边看出来,用你自己通俗的话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好受?(学生讨论) 6.看第十一小节,思考归纳人的悲剧性实质是什么?

离家——想家、无法还家、还家——无家

7.诗歌补充。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赏析: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篇,采用白描手法,抒写游子春日所见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图。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然而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译文:自从我被朝廷贬斥,一直住在岭南,那里一片荒凉,整天与我作伴的,只有那些光秃秃的山头,心中的郁闷也没有人听我倾诉。甚至连与家中的联系也中断了,来了这么久连一封家书也没有,妻子和儿女们还好吗?老母亲还好吗?每次一想到他们,泪水就会不自觉地掉下来。总是很担心他们的处境,会不会因为我而受到牵连。

就这样,过了好几个春夏秋冬,捱了那么漫长的岁月。现在要渡汉江了,一看到汉江,就不禁想起故乡的水,仿佛故乡就在前面。

哦,故乡,我魂牵梦寄的故乡!为什么离你近了,反而觉得更加害怕和惶恐了呢?种种担心和忧虑,会不会被证实? 想到这里,我简直抬不起腿来,越走越慢,心里害怕碰到熟人,害听到家里的消息。

七.教师总结,归纳全文

教师总结:这篇文章从一幅摄影作品入手,由离家想到了人类的精神境遇,通过摄影画面的描述和文字的结合,揭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独特思考。

八.作业布置

完成《极品作业本》第57页《前方》练习

九.板书设计

摄影散文

画面

思考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欲望;

很多人内心深处,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

家的内涵 人生实质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的内涵

十.教学后记

推荐第8篇:前方 曹文轩

前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

(2)、体会联想在这篇文章中的具体运用

(3)、加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等方式,与文本进行交流对话,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深入体验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不管如何困难都执着向前的精神品质,增强学生艰苦奋斗的意识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展示幻灯片)请同学们看投影上的照片,由这些照片你想到了什么?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有同学想到了“家”、“流浪”、“远方”、“路”等等,是啊,不管我们是流浪还是远行,不管这条路通向哪里,也不管前方会遇到些什么,我们都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地,那就是——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幅名为《前方》的照片,在这张照片上我们又能看到些什么呢?请打开书。

一、解题:

作者简介:

曹文轩,生于1954年,江苏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品有《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被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学术奖。曹文轩反对文学过多的贴近生活,力图表现生活纯净的美。他创作的倾向就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

关于摄影散文:

“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作品和文字构成的。这种新的文体兼备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体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散文可以不受影象的限制,展开联想。

二、分析文本

(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由这张照片,作者想到什么问题?

(幻灯:归家、远行)

(二)人类为何会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呢?

学生速度第三到第七自然段,思考:人类为何要离家?

教师总结(幻灯:迁徙的习性、外界的诱惑、出自无奈、理想的召唤)

(三)第八自然段由“路”引出了“前方”、“船”、“马车”,最后回到了这张照片上的这辆破旧而拥挤的汽车。

学生齐读第

九、十自然段

1、学生思考:在这辆拥挤的汽车里的人们对于这场旅途有什么样的感受?

(苦旅:肉体、精神)

2.第十节中为何说是“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不论贫困还是富有,不论是谁,只要踏上了这人生的旅途就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3.人类可以避免这场苦旅吗?

(第九节中,理解“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 ,突出人类命运的悲剧性。)

(四)学习小组研究讨论:

1、人生的悲剧性实质是什么?(原文回答)

(幻灯:“走向远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人已无法还家”

“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中”)

2、前文作者写了很多,都是为了强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而奇怪的是本文竟然被收入“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中,那么你是如何理解离家与归家的关系的?

总结:离家就是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归宿,归家也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表面上不一样,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人的精神的寄托。人离开家总想回到家,而回到家却又找不到真正想要的家,所以又想离家,人生就是在这样的离家、归家的循环中过来的。人总想找到精神的归宿,归家是永恒的追求。

(五)讨论交流:

最后一节,作者从联想中又回到了照片,“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你认为前方是“家”还是“旷野”呢?为什么?(2)既然人生是悲剧性的,那么我们是不是要视人生为畏途,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呢?

教师总结:人因不知足,才有追求、有理想,才永不满足,要离家向前方,这是人类进步、发展、壮大的前提。人生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作者揭示的悲剧性的意义不是悲惨,不是悲壮,而是崇高!尽管四野茫茫,八面空空,但我们不能停止前行的脚步,只要痛苦着你的痛苦,就会幸福着你的幸福。

(六)作业:出示图片,任选一幅,写出自己的感想。

板书:

离家 人生路 2 精神 苦旅 旷野

推荐第9篇:《前方》教案

《前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简单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学习文章中联想和虚实结合、反弹琵琶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体悟文章立意,并作出点评。

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对人类心灵家园、精神归宿的哲学思考。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2、理解作者对人类心灵家园、精神归宿的哲学思考。

三、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演示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

六、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朴树的《平凡之路》)刚刚给同学们听的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正如歌词中所写的:我曾经拥有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却无法自拔。人生的路无数次让我们欢笑与流泪,让我们失落与忐忑,然而冥冥中这条路也是我们唯一要走的路。人生中有些东西,可能回游离于视线之外,但始终寸步未离你的心间。明天依旧,路途遥远,而我们都在路上,奔向前方。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上的这张照片,从这幅图片中,你看到了些什么?(请学生发言,最后由教师总结。“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有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同学们对这幅画的理解是这样的,曹文轩先生呢也观察了这幅图,并由此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前方》。

(二)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农村。1974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是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代表作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细米》《天瓢》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三)简介摄影散文

介绍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它是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一幅或若干幅的摄影画面的展示,运用散文语言,形象地创造生活世界、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综合艺术形式。这种文体兼具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直观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灵活。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限制,展开联想。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动物世界、舌尖上的中国)

(三)检查预习迁徙(xǐ) 袭(xí)击 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 cuì) 颠簸(bǒ) 惶(huáng)惑 温馨(xīn)抛锚(máo)

(三) 分析课文

1.请同学们朗读全文,并找一找文章中有哪些作者对这张照片的直接描述。

(第

1、

8、

10、12段,并总结:车——破旧、简陋、拥挤不堪,人——惶惑与迷茫) 2.请同学们再迅速浏览一遍文章,看看课文是如何划分段落的?

(第一段(1):由照片引出话题;第二段(2-11):展开联想,抒发感触;第三段(12):回到照片,呼应开头)

3.简单分析第一段:从照片切入(“他们去哪儿”,“他们”指谁?),提出离家(归家或远行)这个主题,说明大家都正在路上,由照片的到最初的体验。4.第二部分分析

(1)请同学再次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找出作者在第二部分提出了哪些核心观点围绕哪几个方面抒发了感悟?

(①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②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③人的悲剧性实质)

(2)作者在第二段中提出了“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个观点,为什么作者会得出这个观点,引起人们产生离家欲望的原因有哪些呢?请同学依据课文分析概括一下。 (原因:第

3、4段:迁徙的习性;第5段:外界的诱惑;第6段:无奈的压迫;第7段:前方的召唤,分别分析补充,如人类第一次大迁徙是为了吃海鲜、毕业生一味向往北上广、家庭的压迫等)

(3)对第七段中的“前方”进行分析理解,请同学回答,文中的“前方”指的是什么,与课题《前方》的含义有何不同? (第七段中的“前方”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概念,它等同于理想,理想在召唤我们前进,奔向我们的精神目的地、精神家园。课题《前方》一方面。以照片为例,既指路和旅途的前方,又虚指人的理想,虚实结合。)

(4)请同学回答第8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作用,把读者思绪从联想感悟中拉回到摄影作品中,再围绕作品展开另一个观点的解读、鉴赏、议论和抒情。)

(5)第9自然段中,“路连接着家和前方。”这里的“路”指的是什么? (不是单纯的道路、大街小巷,是人生之路。)

(6)如何理解“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这句话? (人的肉体在家里,可是灵魂找不到可以停靠和休憩的港湾,心灵就会有浓重的漂泊感与孤寂感。在人生的路上找不到心灵的家园和归宿。如长时间的假期会让人变得百无聊赖。) (7)第10段中写到了作者对去前方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也是作者的第二个核心观点,那么作者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生之旅究竟苦在哪里? (皮肉之苦:拥挤不堪、坑洼不平、颠簸、东倒西歪;

精神之苦:惶惑、茫然、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

(8)为什么作者还要写坐在豪华游艇、舒适飞机、火车上旅行的人,并且发出质疑“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物质条件好、免受身体之苦的人不一定能免于精神之苦,因为大家都需要努力追寻自身的精神家园。)

(9)“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中的“实质”可以删去么?为什么?

(不能删去。苦旅具体的说是境遇之苦和精神之苦,文中说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的是豪华的游艇,有人坐的是舒适的汽车或飞机,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理想上的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所以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 (10)第十一段中,作者提到了人的悲剧性实质,那么作者认为人的悲剧性实质有哪些呢? (三重悲剧:①到处流浪,惦念家乡; ②无法还家(引用大量诗句证明,并借诗句加以佐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③还家无家) (11)如何理解“还家而无家”?

(可以依据崔颢的诗来分析,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零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被谁遗弃?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古人飘然远去不再回来,空留白云千载;在空间上,眼下虽有晴川沙洲、茂树芳草,而我的家乡在哪里呢?崔颢的家乡在河南开封,离黄鹤楼有点远又不太远,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发问呢?我想任何一个早年离乡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么?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由崔颢诗点出家园之思的人文内涵: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一种近似于宗教的皈依感。) (12)文章在第二段中写道“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而在第11段中却又写道“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作者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不矛盾。本文的主题涉及的是对“家”的追寻。“家”已不是普通的生养之地,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精神的栖息之所,人的精神家园。离家是为了寻求理想归宿,归家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心灵安慰。

这种写法是“反弹琵琶”。作者一改前人“恋家”“归家”的思绪和呐喊,非常理性地分析了人类远行的原因和出走与乡愁的关系。阐述了“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这一观点,这样使作品主旨深刻,内蕴更加丰厚。突出强调了人苦苦追寻的“家园”是“精神家园”。

简单介绍“反弹琵琶”的写作手法: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突破思维定势,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角度切入,或从常规的反面入手,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独辟蹊径,熠熠生辉。写出见解新颖独特的文章。) 5.想一想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关系如何?

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

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

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掘。)

(四)总结教学

1.写作特色:1.联想与想象2.虚实结合3.反弹琵琶

2.作者从一幅照片写到了人们的离家,从离家看到了人们在精神受到的折磨(思乡)。虚实结合,这种折磨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乡愁,而更是一种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寻求精神上的依托感、依靠感,这种对家园的眷恋与追求是为了使人不再有精神上的孤独感。“家”实际上已成为离家人们的精神寄托、精神归宿。 3.学习完文章,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全文,体会不一样的内涵。

(五)比较阅读摄影散文《生命的绿色》

(六)教师寄语: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热爱生命》

(七)布置作业:自选一张摄影作品,运用联想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摄影散文。

七.板书设计

前方

曹文轩

前方→理想、未知的人生

路→人生之路

家→心灵家园、精神归宿

推荐第10篇:《前方》教案

【预习提示】

一、走近作者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曹文轩的作品始终坚持“美感”“浪漫气质”“悲悯情怀”,被评论界认定为中国小说的“新古典主义”。

二、文学常识

摄影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

三、整体感知

1、主题归纳

本文由一幅摄影作品《前方》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独特深刻的思考,即人生就是________

2、文脉层次

摄影作品←——思家是前方

↓ ↓

离家 人生旅途

↓ ↓

离家的欲望→离家的路

根据以上提示阅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

⑴第一部分

⑵第二部分

⑶第三部分

⑷第四部分

3、写法鉴赏

⑴写法上______。前面的《乡土情结》《我心归去》讲恋家、归家,本文却讲离家,逆向思维,新颖独特。 。

⑵结构上 ______。

三、问题探讨

1、这是一篇“摄影散文”,请找出文中表现摄影作品的句子,并谈谈你读过后的感受。

2、结合文章主旨谈谈“家”“前方”“路”在文中的含义。

3、“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有何含意?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4、作者为什么说:“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无家的感觉之中”?

【检测巩固】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迁徙(xǐ) 温馨(xīn ) 按捺不住( nài )

B、颠簸(bǒ) 崔灏(hào) 颠三倒( dǎo )四

C、宁(nìng)可 憔悴(qiáo cuì) 倒(dào )背如流

D、告罄(qìng) 害臊(sào) 宁(nìng )死不屈

二、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焦躁 钟磬 噪音

B、干燥 安宁 众口烁金

C、劳顿 宏大 惶惑

D、抛锚 戈壁 盘缠

三、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濡染 九牛一毛 魂牵梦萦 触景生情

B、告罄 良辰美景 音容笑貌 怡然自得

C、粘和 寄人篱下 衣锦还乡 田园寥落

D、焦燥 根深蒂固 方兴未艾 含辛茹苦

四、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

B、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

C、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本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

D、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里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

五、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个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B、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C、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

D、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

六、名句默写

1、( )烟波江上使人愁。

2、( ),不敢问来人。

3、还顾望旧乡,( )。

4、家在梦中何日到,( )。

5、不知何处吹芦管,( )。

6、( ),还乡须断肠。

第11篇:《前方》教案

教学目标:

1.在与文本对话、评点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并比较与前两篇文章立意上的区别;

2.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

教学重点、难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二、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三、文本研读

1.理清文章思路

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作者又是如何围绕它展开叙述的?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特点反弹琵琶)(第二节) 第三节: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 第四节: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第五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外面世界的诱惑。 第六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二: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第七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三:理想的诱惑,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 第八节:回到摄影作品上来。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

②哪几节开始,作者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明确:9-11节。 第九节由“路”着手,着眼于“路”与“家”和“前方”的关系,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第十节:论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第十一节: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中。(“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离乡与思乡似乎是个永恒的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③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如何? 明确: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2.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 第九段中“路连着家与远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方流浪”“是命运把人抛在了路上”“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这些句子中的“路”“家”“前方”等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第10段中的“旅途”也是如此。

板书:

家(乡) 精神家园

(脚下的)路 人生的路

离家……前方……苦旅……精神家园

小结: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第12篇:前方教案

前方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通过反复阅读、评点交流等,理解文中“前方”“家”“在路上”等词的含义,理解作者对人生之旅独特的哲学思考。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人类的“精神家园”,并深入体验其内涵。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前方”“家”“在路上”等词的含义,理解作者对人生之旅独特的哲学思考。 教学难点:

深入体验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交流法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PPT呈现《橄榄树》的歌词并放歌。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人总是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离家流浪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内心的需求。如橄榄树的作词者三毛,走遍千山万水,一生经历的是一条曲曲折折充满神奇色彩的路。人们往往不大清楚外面的世界的真情,凭着想象绘出许多精彩的色块,常常羡慕流浪的生活,心中总有一个“出去”的念头。另外对困守一隅的人们来说,前方更是有魅力的。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自然会生出厌倦的情绪。而前方的不确定性,却令人既紧张又新奇,既刺激又欢喜,告别家乡,去寻找理想,这种流浪就像一首朦胧诗带上了浓郁的浪漫色彩。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曹文轩笔下的《前方》,看一看“前方”的精彩。

二、文本初体验

1、PPT呈现课文中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预设回答:

⑴几双在凝望着前方的眼睛,就像书上写的一样,他们可能都没有离过家,所以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对前方的期待与希望。

⑵男主角的眼神扑朔迷离,可能他是离家,前方是未知的世界。

⑶破旧的车厢,感受到一路的风尘和他们疲惫的灵魂。破旧的车厢就如同他们心灵的创伤。 ⑷前方未知,我们茫然。对前方的迷惘如同蛰伏于内心的彷徨,今日开出了花。

2、师点评,找出文中集中笔墨描述这幅画面的文字。第1自然段“他们去哪儿”

第8自然段“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第10自然段“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那位男子手托着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恐与茫然。” 第12自然段“这坐在车上的人们。”

3、介绍摄影散文 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就是对摄影作品作一番解读和鉴赏,进行联想和想象,穿插描写、议论、抒情写成的散文。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体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不受影像的限制,展开联想。(视觉的冲击力、想象的扩张力) 摄影散文是以摄影画面的内容为凭借,加上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联想,一般用来阐述人生哲理的一种散文。(提醒学生做笔记)

三、文本再体验

1、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核心观点。第2段: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 第10段: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第11段: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2、“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自由快速诵读3—7段) 离家的四个原因。(板书) ①迁徙的习性

细读:人类的祖先是有怎样迁徙的习性的?(和动物一样) [品味]以我们能在电视上看见的动物大迁徙类比,给人直观的感受。“前方在召唤着它们”紧扣文题。“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家的意识”指人类心理上要获取的精神上的安慰,“形式”指人类实实在在的躲避风雨的地方。 [体会]写迁徙的恢弘场面,说明人离家的坚决。 ②外界的诱惑【插入歌曲外面的世界】

细读:外面的世界如何?(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如有刺激性。)人对外界有怎样的心理感触?(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 [品味]“呐喊”呼应“按捺不住”,说明人们“走出家门”的欲望之盛。

[体会]外面的世界之所以诱惑人的原因是“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 ③压迫的无奈【插入歌曲远走高飞】

“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不得不离家,用“必须”强调离家的无奈之甚。 ④前方的召唤【插入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细读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说明了前方怎样?(文中:不确定性)人对前方的不确定性有怎样的状态?(兴奋,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所在句子用了排比加强了气势,表达对前方追逐的激动程度) 前方:既实指路和旅途的前方,又虚指人的理想,理想的召唤,精神的目的地。(虚实相生)

3、怎样去前方?

家——(路、车、船)——前方

第8段,过渡作用。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 第9段,路连接着家与前方。

§8—§9从第八小节开始,由讨论人的具体生活状态转入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关注。路、家、前方和流浪,一语双关,有的纯粹是从哲学层面来使用的。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民借着路,向前流浪。 路,并既是实实在在的路,也是指人生之路。“路”是人生的征途,是人生之路,是追求理想的过程;家,既实指那个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的归宿和精神的栖息之所。前方,既实指路和旅途的前方,又虚指人的理想,理想的召唤,精神的目的地。 流浪,主要是指人处在离家与归家的求索、漂泊状态。“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人的肉体在家,可是灵魂却找不到可以停靠和休憩的港湾。在人生的路上,找不到精神家园。

“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如何理解? 《周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王阳明说:“形而上者隐也,形而下者显也。”在有形体的东西之上的,凭感官不能感知的东西叫做道或隐,是“形而上”;有形体的,凭感官可感知的东西叫器或显,是“形而下”。所以说“在路上”是人的宿命。

4、前方等待人们的怎样的路?——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生苦旅在何处? (1)皮肉之苦:坑洼不平、颠簸、东歪西倒、拥挤不堪 先通过对照片的描述“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的路面上颠簸着,把一车人摇的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继而通过钱钟书的《围城》和丰子恺的散文的例子来写旅途的艰辛和苦不堪言。

材料链接《围城》片段

这辆车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机器是没有脾气癖性的,而这辆车倚老卖老,修炼成桀骜不驯、怪癖难测的性格,有时标劲像大官僚,有时别扭像小女郎,汽车夫那些粗人休想驾驭了解。它开动之际,前头咳嗽,后面泄气,于是掀身一跳,跳得乘客东倒西撞,齐声叫唤。

这车厢仿佛沙丁鱼罐,里面的人紧紧的挤得身体都扁了。可是沙丁鱼的骨头,深藏在自己的身体里,这些乘客的肘骨膝骨都向旁人的身体里硬嵌。罐装的沙丁鱼条条挺直,这些乘客都蜷曲波折,腿跟腰弯成几何学上有名目的角度。

鸿渐也在头晕胃泛,闻到这味道,再也忍不住了„„又感觉坐得不舒服,箱子太硬太低,身体嵌在人堆里,脚不能伸,背不能弯,不容易改变坐姿,只有轮流地侧重左右屁股坐着,以资调节,左倾坐了不到一分钟,臀骨酸痛,忙换为右倾,百无是处。一刻难受似一刻,几乎不相信会有到站的时候。

(2)精神之苦:惶恐与茫然、不安、无奈、焦燥不宁、索然无味

通过描写照片中的男子“眼神中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人所有的惶恐与茫然”和猜测旅途中物质条件好,免受身体之苦的人不一定能免于精神之苦来说明。 (3)句子中的“实质上”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实质上”不能删掉。他说,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的是豪华的游艇,有人坐的是舒适的火车或飞机,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所以“实质上”不能去掉。

4、人的悲剧性实质到底是什么?从而领悟到家的内涵是什么? 四重悲剧:一是人们“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所以人永远在路上,是苦旅者;

二、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了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三、“人无法还家”;

四、“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这里的家、家园,并不是指“那个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息之所。

①作者说“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了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怎么理解这句话? 明确:“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作者说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都有理想和追求,但是不断地追求却始终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所以只能不断地往前走,始终都在向前走,永远在路上流浪,永远处于一种寻觅的过程中,想到达目的地,苦而不能完全到达目的地,就苦在这儿。离家是为了更好地追逐自己美好的理想,而归家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两者表面看起来是有一定的矛盾,但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人的精神寄托。 【插入歌曲异乡人(李建)】 ②“人已无法还家”;“即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怎么理解这句话? 明确:“人无法还家”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是人的主观感受,家中应有温馨和安宁,如果这些都不具备,即使回了家,也不会产生家的感觉,作者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家园”的归宿。人的最大悲剧是找不到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文章深刻揭示了人类精神和理想无所皈依的现实状况,一种灵魂的空虚感和焦虑感。结尾写“他(崔颢)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形象地写出崔颢无法寻找心灵家园的伤感,也是不断在外闯荡的人们的普遍感受。 我们学过鲁迅的《故乡》,鲁迅长大后回到故乡,遇到儿时最要好的玩伴闰土时, 两人还是无话不说的知已吗?不再是了,闰土在鲁迅面前变得拘谨而木讷,似乎快要成为熟悉的陌生人了。你看到的是变了的一切,别的看到的是变了的你。说明精神家园是难觅难归的。

·作者通过分析崔颢诗歌所蕴涵的内心感受来证明精神家园的无处找寻。引用写家园之思的古代诗歌来证明人处于走向前方和惦念家乡的矛盾之中。这一段中,“家”也有不同含义。与“心”有关的是抽象意义上的心灵家园。

·人们离家,迈向前方,是为了寻找精神家园;又频频回首,怀念家乡与故园,因为那里曾是我们的精神的栖居之所,那么渴望外出与思念家乡是不是构成了一组永恒的矛盾?我们踏上通往方前的迷茫之路,是为了寻找精神家园;殊不知,使心灵得以慰藉的精神家园就在生我养我的故园!既如此,人当初何必离家呢?

家园的内涵是丰富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精神需求也是不同的。儿时我们感受亲情和友情的温馨;成人后我们追求事业和爱情;有了一定的阅历、思想成熟后,我们更多地感受到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情怀。我们不断地离开家园,向着前方的旷野进发。我十分欣赏这样的比喻:人是大地上的一株植物,根紧贴着大地,那是我们儿时的精神家园;茎叶朝向天空和阳光,那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终极归宿。

·我们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又赤条条地离开这个世界,好像我们辛苦经营一生又回到了零点,那么人生是不是一场了无意义的虚空的轮回呢?

张洁在《我的四季》中告诉我们,“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我收获了自己的人生”,虽然收获的是干瘪的谷粒,但我也很充实,无怨无悔。

《我心归去》中,作者说,只要我们在那儿挥洒过血、泪、汗水,那儿就是我们的精神的栖居之所,我们就心有所属,不会感到虚空孤独。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何其短暂,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生只是天地间匆匆的过客。人类何其渺小,人只是广阔宇宙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物质斑点。可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然则我们千万不要因此而小觑了自己。生命总在不断的希望与失望、肯定与否定、短暂与永恒中循环前行。就是在这进出之间,觉醒的个体也有了自觉的精神追求,人生也就有了全新的意义。

5、第12段: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这篇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开头猜测他们“归家还是远行”,是浅层次地从生活的经历入笔。结尾反问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是从深层次的人生哲理层面发问,可以理解为实际的“家”和“旷野”,深层次的“家”指心灵家园,不一定与实际的家相符,也可能在远行的前方找到这个“家”。反之,回到实际的家,也可能处在“(心灵的)旷野”之中。这样的结尾,意蕴深厚,雅俗共赏。

四、课文小结

钱钟书在《围城》中说“住在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想进来”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于是有首可歌这样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外流浪的人却这样说“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渴望流浪与思念家乡是一对孪生姐妹,它时刻萦绕在出门远行的游子身上。作者由画面出发联想到人类总有离家的愿望,引出前方的概念,并赋予了它理想的内涵,然后说人追求理想的旅途是一场苦旅,人的最大悲剧是找不到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文章写的是前方仍着眼于回家。文章深刻揭示了人类精神和理想无所皈依的现实状况,一种灵魂的空虚感和焦虑感。

艺术手法:反弹琵琶

反弹琵琶法:即逆向思维。突出思维定式,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角度切入,或从常规的反面切入,往往会别有洞天。本专题是“月是故乡明”,这说的归家,是思乡,而本文讲的是离家,从反面落笔,但归结的仍是对家的追寻,只不过这个家已不是普通的生养之地,而是精神的栖息之所。

同学们,离家是美丽的,人生之路是艰辛的,归家是幸福的,尽管四野茫茫,八面空空,但我们不能停止前行的脚步,只要痛苦着你的痛苦,就会幸福着你的幸福,为了精神的故乡,让我们一起向快乐出发!

五、布置作业

积累一些家园之思的古诗,名句。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

送给同学们的一句话:汪国真“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第13篇:《前方》课堂教学实录

《前方》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同学们,前方是一个诗意的名词,它有梦幻般的色彩召唤我们,它有绚丽多姿的世界等候我们;它引领我们离开家园,奋然前行,它鼓舞我们实践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这节课我们一起研讨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而写的摄影散文,它由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的名叫《前方》的照片而引发。所谓摄影散文就是对摄影作品作一番解读、鉴赏,进行联想和想象,穿插描写、议论、抒情写成的散文。

二、分析课文:

1、师:文本共12节,由摄影切入,然后生发思考,最后回归画面。首先一起读第一节,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切入画面的?

生1:猜测画面人物的行动目的,可能是归家或远行。

生2:作者想归纳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他们正在路上。便于下文由“路”展开议论。

师:同学们说得好,作者用语简洁,生动,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人在路上。这样便于由路生发议论。

2、师:全文重心在作者由画面生发的思考上,课前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要求找出提纲挈领的句子,哪位说说,作者提出了哪些见解? 生1:第二节“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第九节开头“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第十节“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加以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

生2:还有第十一节写到的“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支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师:句子较长,暂归纳为“人的悲剧性实质”吧。

生3:我认为第九节“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不是关键句,因为这是作者的推论,这从上文可以看出,人因为“前方”的呼唤,迫不及待地离家,于是便有了路,那么,路有何作用?第九节的这句话,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它不是核心的观点之一。 师:你说得很好,肯动脑子思考。我们是不是归纳出这样三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

3、为什么会生发这些思考呢?下面我们研讨这三个问题。老师读一下课文2—7节内容,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罗列了哪些原因说明人的离家? 生1:“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 师:不要只读书,要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读的这番话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是„„ 生1:外界的诱惑。 师:还有哪些? 生1:“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被逼无奈而使人们离家。 生2:“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我认为这里的“前方”是“理想”的代名词,人们离家是因为“理想的召唤”。还有第三节说到“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第四节“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这些告诉我们人们离家是出于本能的习性。

师:这两位同学发言很精彩,道出了作者分析的原因,那就是:迁徙的习性;外界的诱惑;出于无奈;理想的召唤。

4、为了表达出这种离家欲望的强烈,作者使用了“克制不住”一词,文中这方面是如何体现的呢?同学们把在这方面写得好的地方找出来点评一下,好吗?

生1:第三节中以人们在电视上看见的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类比人类祖先的迁徙,“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写出了场面是何等之大。

生2:第五节中“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把人为什么会离家的内心世界揭示得生动、形象。 生3:第七节“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使“前方”像水中月,雾中花,产生一种朦胧美,诱惑人去探求。

师:同学们评得很好,作者意在告诉人们:离家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内心需求,有一首歌唱得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困守一隅的人来说,外面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他们凭着想象描绘外部世界的精彩色块,心中总有“出去”的念头,而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前方的不确定性,又令他们紧张,新奇,激动,欢喜,于是有了离家之举,这种离家就像一首朦胧诗一样染上了浓郁的浪漫色彩。

5、因为前方的召唤,于是人们便离家——行在路上,可登上征程,迎接他的是一场苦旅,这是为何呢?请一位同学读文章第十节思考。①路途上的苦不堪言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1:“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受着皮肉之苦”。 生2:“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的所有惶惑与茫然”。

生3:以钱钟书《围城》与丰子恺散文中的例子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写出来。

②师:为什么有的人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中在作者看来也是一场苦旅?是从什么角度观照的?

生:抽象为人生旅途观照的。说他是一场苦旅是从心里疲惫说的。 ③师:作者写到:“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说明什么问题?

生:说明境遇舒适,但心情并不快乐,一样是一场精神苦旅。 师:说得好,抽象为人生之路看,人生实质上一场精神苦旅。

6、师:为什么人生的旅途不分彼此,都是精神苦旅者?作者是怎样思考这一问题的,同学们注意一下上下文,把它找出来。生:“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

师:路升华为人生之路,这里的“目的地”象征什么? 生:理想、归宿。

师: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包含怎样深刻的含义?

生1:人生总是在不断地探索,总是不能满足现状,因而永远到达理想的彼岸。 生2:人生旅途之所以是一场苦旅,是因为理想难以实现,精神难有归宿。

7、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生确是一种悲剧,可作者的发见远比我们深刻得多,让我们齐读11节,人的悲剧性实质还包括哪些?从书中找出来,注意标志性语言。

生1: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生2: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师:三句具体内涵是什么?

生1:人在外流浪又时刻惦记家乡,说明为情所困,这就是所谓乡愁; 生2:无法还家,说明永在外流浪,无法找到一生的归宿; 生3:“还了家”为什么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呢?说明人即使在实实在在的家,心中还有一个理想中的家,这个家就是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

师:连起来告诉我们这样的悲剧性实质:人在外流浪,总在惦念家园,可回到家,却发现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家。揭示了人精神无处寄托的悲剧。

8、为了形象认识这一点,请同学们看作家是如何解读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

生:崔所念想的那个家并不是遮风挡雨的那个实在的家,而是由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

师:是啊,崔颢家在开封,离黄鹤楼不远,又不是没有盘缠,为何不回去?看来,他登楼呼唤的是能给他带来精神安慰的栖身之所。无独有偶,孙犁在散文《老家》中也有此感慨,他说,自己越来越思念家乡,越来越尊重家乡,却不愿再回去了,回家乡去住,是不可能的了。一是家园已经没有亲人,二是村中和自己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孙犁对老家的心理是复杂的,矛盾的。他已明白的认识到,即使回了家,心灵仍旧在漂泊,没有归属感。

9、师:前面强调“人有不可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里却说归家,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1、离家就是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归宿,归家也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表面上两者是不一样的,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人的精神寄托。

2、人离开家总想回到家,而回到家却又找不到真正想要的家,所以又想离家,人生就是在这样的离家、归家的循环中过来的。

3、我认为人最终还要有归属,人们总想找到精神的归宿,归家是永恒的追求。师:同学们谈得很好。《前方》表面上是写离家,实质着眼于归家,不过,作者所说的故园之恋与一般意义上的回家乡有什么不同?

生:人对家园的眷恋与寻求,实质是对自身心灵的关怀,是追寻精神家园!

10、师总结:纵览全文,曹文轩从人不可克制的离家欲望出发,指出人离家,依然要归家,这个家不仅是他的生养之地,更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精神家园,可到达它却是一场没有结局的悲剧。作者揭示的正是人类精神与理想无所皈依的生存处境。

11、师:文章读到这,我们是不是忽然发现作品由开始的轰轰烈烈,转入到深沉、厚重的悲悯之中,那么,作家为什么要向我们揭示人生悲剧性实质?是不是要我们视人生为畏途,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呢?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生1:作者揭示的是人生存的真实境遇,目的是启人深思,更好地走好人生之路;

生2:这种悲剧本身具有积极意义,人因为不知足,才有追求、有理想,才永不满足,要离家向前方,这是人类进步、发展、壮大的前提。 师:大家说得对!有位名人说过:“美丽的心灵是不断痛苦而充满追求的。”人生有痛苦并不可怕,痛苦有时不可避免,是人向上必然的伴随品!这使我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宙斯罚他一次次把滚落山下的巨石推上山顶,西西弗斯在这日复一日的悲壮宿命中获得挑战荒谬、战胜庸常的成就感,同样,人在离家,探求的过程中有了精神追求,你的人生就与众不同!所以,作者揭示的悲剧性意义不是悲惨,不是悲壮,而是崇高!为了崇高,屈原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崇高,海伦.凯勒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也要为人们送去祝福”;为了崇高,巴金一生真言,光明磊落,用跨越百年的赤诚,诠释了他一生惟一的心愿:“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12、师:同学们,离家是美丽的,人生之路是艰辛的,归家是幸福的,尽管四野茫茫,八面空空,但我们不能停止前行的脚步,只要痛苦着你的痛苦,就会幸福着你的幸福,为了精神的故乡,让我们一起向快乐出发!

13、附:板书 前方 曹文轩

前方召唤————行在路上————人生之路————精神苦旅

追寻精神的家园

离家—————————————归家 遥遥无及的悲剧

第14篇:邹前方读后感

沿着英雄的足迹走下去

——读《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有感

国庆节前夕,学校举行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读书漂流活动—红色经典图书漂流。学校下发给我们好多红色经典图书供我们阅读分享。我得到是《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中一本。名叫《邹前方》。它由三个革命英雄故事组成:邹前方,为抢救列车而光荣牺牲,当时只有19岁。地下尖兵,深入虎穴,与国民党反动派艰苦斗争;湖边星火,机智勇敢,在敌后战斗,破坏敌人油库机场、发电厂。翻开画册,一个个故事生动地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是书中的主人公——邹前方。他使我油然而生敬意。

邹前方烈士是贵州人,奉命护守铁路隧道。雨雾弥漫中,一列满载重要物资的列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疾驰而来。突然,他发现前面几十米处,几匹被机车的轰隆声和巨大的汽笛声吓惊的驮马正沿着铁轨狂奔乱跳。惊马不出轨,列车就要翻,高填方的路基下,100多名民工正在紧张施工,生命危在顷刻!邹前方几步奔向马群,使尽全力推出惊马,排除了险情,保住了列车,自己却壮烈牺牲,时年19岁。

当我读到他左臂受伤,司务长心疼地说:“邹前方,你为啥一声不吭?”他却笑着说:“这个小伤算啥,干革命哪能不流点血汗?”我感动的热泪盈眶。难怪当时的人们称他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时代英雄。我读着英雄先烈斗智斗勇,不怕牺牲,也读着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斗争不放弃。我不由联想到现在的生活,真算是先进富有幸福的生活啊。一栋栋高楼大厦,一个个温暖舒适的房间,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科技技术的电脑、手机、智能电器„„还有环境优美的公园、图书馆,饭店。可是在那个年代,一切还都是幻想。那些在战火中的解放军,为了祖国的未来,不顾一切的奋斗着。有多少条年轻的生命,为了胜利而壮烈牺牲;有多少血汗,在祖国的大地上流淌。我知道,这胜利,是多么来之不易!

坐在书桌前,我不由得陷入深思。是他们,把那些侵略者赶出了国外,却没能看到胜利。虽然他们没能活到胜利的那一天,但是,他们的形象已经牢牢地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因为,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生活!“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就应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在学校我们应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孜孜不倦的学好每一科知识,用科技来强国,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永远巨人般屹立于世界强林之列。

第15篇:希望在前方

希望在前方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行业技术学院

亲爱的学哥、学姐们:

今天能作为学生代表来参加学哥学姐们的毕业典礼,我感到不胜的荣幸。四年的岁月, 1460 个日日夜夜,听起来似乎是那么的漫长,可是此时此刻对于学长学姐们而言又是如此的短暂。在你们的双眸中,我能看到你们对大学生活、对老师、对同窗掩不住的留恋与不舍。在你们的眉宇间,我分明又看到了对未来、对人生满怀的激情与渴望。在此,我想对你们说一声,谢谢你们。

依稀记得初来大学,是你们带领还什么都不懂得的我们,一路上悉心照顾,仿佛是我们的家人一般,让初来咋到的我们顿时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如果不是你们,我们这些刚刚离开家人照顾的懵懂少年不会懂得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这让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少走了好多弯路。如果不是你们,没有你们那些昔日积累起来的宝贵复习资料,以及传授丰富的学习经验,我想我们的成绩,也不会如此优秀。如果没有你们,我们看不到什么是以身作则,是你们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学,什么是真正的纪律,什么是真正的优秀。

四年间,你们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凝聚成今日的成果,所有的风霜雨雪必将换来明日的辉煌。今天你们的大学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句号将是你们迈向更高层次的阶梯;这句号也是鼓舞我们这些学弟学妹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不懈动力。奋斗吧!如今你们在学校里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经验,这些是你们迈向成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因素。我们行院的学哥学姐们是如此优秀,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勇敢的走下去,成功就在不远处。曾经,我们以行院为骄傲,届时,我们让行院为我们自豪。

四年的大学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步步地走来,充满欢乐,也有过失意、难过。让曾经的一切化为你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吧!四年前的轻浮急躁,四年后

的成熟稳重,是用岁月和每位老师的心编织而成的。我想这就是学校献给你们最好的礼物吧!

2009届毕业的学长学姐们,你们的理想,你们的激情,你们青春的身影,奋斗的足迹,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铭刻在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史册上。或许,未来的日子会很艰辛,但请记着,在这片校园里,还有一群兄弟姐妹在默默地支持着你们,祝福着你们。

最后,我代表全体同学衷心地祝愿学兄学姐们,在漫漫人生的征途中,每一天都有健康与快乐相随,每个人都能寻找到自己的理想,拥有自己的美满人生。谢谢大家!

第16篇:《看着前方》读后感

《看着前方》读后感

当你忧伤时,请看着前方;当你迷茫时,请看着前方;当你失望时,请看着前方,只有一刻不停地看着前方,你才能领悟到生活哲理,体会到生活价值。

我最近读了《看着前方》,感触颇深。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朋友告诉“我”:忧伤时,一定要看着前方,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于是,“我”一次次地看着前方,一次次地克服困难,最终体会到了人生哲理。

忧伤时,多数人会闭目不瞻,低低垂首,很少会看着前方。也许,当我们看着前方时,会一片茫然,也许,当我们看着前方时,会更加忧伤,但是,我们何尝不看着前方呢?因为:“所有的雨都会停的”,雨后的天空将会更加湛蓝,更加明澈,更加透亮,有时还会奇迹般地出现绚烂的彩虹。也许,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着前方时,会豁然开朗。也许,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着前方时,会重振信心,再一次勇敢地搏击风浪,到达成功的彼岸。作文我不由想起往事:有一次,我研究一道数学题,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始终未解。我愁思闷想,快把笔杆儿咬断了,还是想不出一点儿头绪。刚要放弃,忽然想起了爸爸说过的话:“‘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遇到困难时要冷静,千万不要急躁,无奈,茫然,一定要镇定从容,临危不乱,认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看着眼前的难题,就像看着前方,看着前方的困难与坎坷,我想:我决不能败下阵来!我一定能战胜它!于是,方才的烦躁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沮丧也一扫而光,我逐渐平静下来,冷静思考,这道题也好像变得容易起来,不再那么捉摸不透了。大脑在快速搜寻所学的相关知识,笔在不停地演算,功夫不负有心人,结果令人欣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啊,无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经过无数次的探索和努力,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希望就在眼前,人生终会改变。

当你看着前方,坚持不懈,敢于挑战未来时,你就成功了一半。当你看着前方,拼命努力,成就辉煌的时候,你就一定能像作者一样领悟到生活哲理,体会到生活价值,亦如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喜悦地绽开美丽的笑脸,将笑容慢慢融化在你心里,即使经过了风吹雨打,阳光暴晒,也会一直看着前方,直到最终的胜利。就像冰心说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只有看着前方,我们不时“下雨”的生命才会奇迹般地出现彩虹。抬头望去,路,宽敞;心,宁静。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那么,如何积累雄厚素材呢?我总结了过去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两种途径: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我认为: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作文。以便积累谴词造句,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

3、加强指导,教给写作方法

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谴词造句,怎样结尾的。

第二、认真审题,搞清本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所要学的内容又以人物、事件、环境为主。但人物、事件、环境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和在一起的,又各有侧重吧。所以必须让学生搞清每篇习作的侧重点,离题万里或千篇1律。

第三、要使学生作文时吧有话可说,教师要进行充分备课,明确写作目的、要求,注意猎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乃至周围环境,切记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简单几句要求一说了事。

第四、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的作文的构思过程,因为学生作文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空话连篇,从早上眼睛一睁写到晚上上床熄灯,一笔流水帐。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过程,搞清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这样才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第17篇:《爱在前方》观后感

《爱在前方》观后感

观看了电影《爱在前方》后,我心血澎湃。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带着毫无血缘关系的孙子小杉去寻找亲生母亲的故事。爷孙俩根据小杉父亲提供的一个地址,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放弃,最终在各路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找到了小杉的妈妈。一路上,小杉和爷爷相依为命。

在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爷爷晕倒后,得到了各路爱心人士的援助。那时下着倾盆大雨,爷爷冠心病发作晕倒了,小杉的呼喊声引来了许多爱心人士,他们将小杉爷爷送到了医院,并帮他们寻找小杉的母亲。我没想到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竟然会帮助小杉爷爷,在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会这样做呢?多少人会冷漠地从他们身边走过?想到这儿,我不禁热泪盈眶。

影片的最后,小杉的妈妈拒绝和小杉一起生活,看着爷孙俩的身影在夕阳下消失,我庆幸自己有一个疼我爱我的妈妈。回想过去的点点滴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妈妈陪着我;在我伤心时,是妈妈在安慰我;在我失败时,是妈妈鼓励我重振信心;在我取得成功时,是妈妈为我庆祝欢呼;在我取得好成绩而骄傲时,是妈妈语重心长地教育我;而在我生病时,是妈妈心急如焚地陪我看病、抓药。而小杉却只有爷爷能陪着他。

看完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禁在想,当人贩子拐卖孩子时,他们的良心何在?你把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卖了,是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金钱,但你丢失了一样东西——人性!为什么你们不能改邪归正呢?你有手有脚,为什么要干这个行业?让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支离破碎,妻离子散。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待他们的必定是法律的制裁!

在这部影片中,我也看到了真善美!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不要以为这件善事太小而不做,也不要以为这个坏事太小了而做。做人不就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将心比心吗?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每个人都伸出援助之手,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18篇:《前方》小组讨论提纲

《前方》小组探讨提纲

1、作者,何许人也?什么叫摄影散文?

2、阅读全文,找出重点字词,标注字音。

3、阅读2~7节,思考:为什么“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

4、第9节中有一句话:“路连接着家与前方”,这里的“路”、“家”、“前方”仅仅是指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事物吗?如果不是,还有哪些意义?

5、“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体现,请从文中找出。

6、到了第11节,作者又继续思考,提出了“人的悲剧性实质”,那么,“人的悲剧性实质”是什么呢?

7、总结课文,分析其行文脉络,写出板书。

《前方》小组探讨提纲

1、作者,何许人也?什么叫摄影散文?

2、阅读全文,找出重点字词,标注字音。

3、阅读2~7节,思考:为什么“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

4、第9节中有一句话:“路连接着家与前方”,这里的“路”、“家”、“前方”仅仅是指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事物吗?如果不是,还有哪些意义?

5、“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体现,请从文中找出。

6、到了第11节,作者又继续思考,提出了“人的悲剧性实质”,那么,“人的悲剧性实质”是什么呢?

7、总结课文,分析其行文脉络,写出板书。

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中有这样一句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看来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零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被谁遗弃?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古人飘然远去不再回来,空留白云千载;在空间上,眼下虽有晴川沙洲、茂树芳草,而我的家乡在哪里呢?

崔颢的家乡在河南开封,离黄鹤楼有点远又不太远,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发问呢?我想任何一个早年离乡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又不仅仅如此,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家园与归宿。

选自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之乡关何处》

第19篇:前方课堂教学实录

《前方》课堂教学实录

(投影《前方》照片)

师:这是一位印度摄影师的作品,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见了什

么?由这幅照片你又想到了什么?

A组学生代表:我看到了几双眼睛,几双在凝望着前方的眼睛,就像书上写的一样,他们可

能都没有离过家,所以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对前方的期待与希望。旁边那个男的可能是在远方受到了伤害而归来的。

师:观察得很仔细,抓住了“眼神”这个细节,不过对男主人公的着墨不够。 B组学生代表:男主角的眼神秘而迷离,可能他是离家,前方是未知的世界。 师:或归家,或离家,都有可能。好的摄影作品给人无尽的联想与想像。

C组学生代表:我看到破旧的车厢,感受到一路的风尘和他们疲惫的灵魂。破旧的车厢就如

同他们心灵的创伤。(学生鼓掌) 师:能捕捉到照片的神韵。 D组学生代表:前方未知,我们茫然。对前方的迷惘如同蛰伏于内心的彷徨,今日开出了花。 师:很有诗意啊。(师生鼓掌)

师:摄影散文充分体现了联想的魅力,请找出作者看过图片后联想到的三个结论?

生: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

质„„

师:非常完整!那么“人为什么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生1:因为人类祖先迁徙的习性,还有外界的诱惑,现实的无奈和压迫。 师:这让我想起柯灵的《乡土情结》,文中说一部分人离家是浪漫主义的闯世界,一部分人

离家是现实主义的讨生计。只有这三个原因吗? 生2:因为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师:对,我们概括起来,有四点原因:迁徙的习性、外界的诱惑、现实的无奈、心中的前方。

大家以为这四点原因中哪一点是最关键的原因?为什么?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C组学生代表:第四点原因,因为只有它能充分体现人的主动的精神追求。

师:好,哪个小组的同学自告奋勇来朗读一下这一段,要读出“人的主动的精神追求”的味

道。

F组学生代表1:(朗读第7段)

师:F组成员能点评一下伙伴的朗读吗?

F组学生代表2:读得很入味,读出了新奇和兴奋的语气。 师:那么,

8、9两段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F组学生代表2:应该是迷惘与悲壮吧。 师:呵呵,你能朗读一下吗? F组学生代表2:(朗读

8、9两段)(师生鼓掌)

师:我们在张洁的《我的四季》中,体味着许多词语的象征意味,刚才两位同学朗读的文段

中,有哪些词语有象征意味? 生1:“前方”不完全是空间概念,更多的是象征着“理想”。 生2:“家”象征着“精神栖居之所”。 师:“家”的象征意味,看来被许多人共同认可。那么“路”象征着什么? 生3:人生之路。

师:那“在路上”这个概念象征着„„?

生4:处在离家与归家间的求索、飘泊状态,寻求理想和精神家园。 师:第10节中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苦”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生1:路是坑洼不平的,车厢是拥挤不堪的,旅途中的心情是惶惑、茫然、不安、无奈、焦

躁不宁和索然无味的。

师:看来不但有皮肉这苦,更有精神之苦了。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向大家介绍一个名词“终

级关怀”。(多媒体介绍百科名片::终极关怀)哪个同学能代为介绍? 生:终极关怀正是源于人的存在的有限性而又企盼无限的超越性的本质,它是人类超越有限

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 思考,这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哲学智慧;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 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的超越性的价值追求。

师:涉及到“终级关怀”的名人名言有很多,如少年郁达夫曾经在家乡的富春江畔看船来船

往,年纪小小的他有一天突然发问:它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还有不知大家看过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没有?书的一开始,主人公苏菲就被一封神秘的来信吸引住: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大家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1:苏格拉底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生2:史铁生在地坛里始终思考着三个问题:关于生,关于死,怎样活。 生3: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截取远行途中极富隐喻的一个断面,浓缩体现了青春之

旅的渴慕、期盼和迷惘的复杂心情。

师:大家补充得非常精彩,看来读书确实能够丰富我们的内涵。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最后

一个关键句,大家找找,人的“悲剧性”实质在原文中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生1:总想达到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

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生2:还有一点,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

之中。

师:这个任务我们课前着重自学过,小组成员之间能不能互相交流,品味一下这三句话的内

涵,然后推荐写得好的同学来展示一下。(小组交流)有鉴赏第一句的吗? B组学生代表:“总想达到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这句话说明了希望与理想可望而难

即。

G组学生代表:人生是一场苦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师:人生的确是一场苦旅。我们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仿佛预感到人生的艰辛;活了一辈子

后最后又在亲友的哭声中撒手人圜,有几个人心中是安祥而不带懊悔与愧疚的? 师:“前方”难即,那么退回往昔的“家”吧,哪组代表来品味一下第二句“走向前方、到

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A组学生代表:家园是我们精神永远的依恋和归宿,不过对家园的依恋很奇妙,可能仅仅附

着在对一口甘泉的清甜记忆上。

D组学生代表:我读过一篇文章,我十分赞成作者的观点,作者说,我们与其说自己恋乡,

不如说是自恋,那是在悲悼自己在故乡流逝的青春与韶光。

师:是啊,我们生命最初最美的那部分就是抛洒在家乡的。有人鉴赏第三句吗?“人无法还

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E组学生代表:为讨生计、闯世界而漂泊流浪的人儿无法找到一生的归宿。他心中想念的那

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挡雨的实在 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 师:是啊,我们学过鲁迅的《故乡》,鲁迅长大后回到故乡,遇到儿时最要好的玩伴闰土时,

两人还是无话不说的知已吗? E组学生代表:不再是了,闰土在鲁迅面前变得拘谨而木讷,似乎快要成为熟悉的陌生人了。 师:你看到的是变了的一切,别的看到的是变了的你。说明精神家园是难觅难归的。

(师生呈沉思感悟状„„)

师:好,刚才我们品味了关于人的“悲剧性”实质的三句关键句的内涵,我们有没有发现,

人们离家,迈向前方,是为了寻找精神家园;又频频回首,怀念家乡与故园,因为那里 曾是我们的精神的栖居之所,那么渴望外出与思念家乡是不是构成了一组永恒的矛盾? 我们踏上通往方前的迷茫之路,是为了寻找精神家园;殊不知,使心灵得以慰藉的精神 家园就在生我养我的故园!既如此,人当初何必离家呢?

师:还有,我们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又赤条条地离开这个世界,好像我们辛苦经营一生

后又回到了零点,那么人生是不是一场了无意义的虚空的轮回呢?

生1: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暂时不能回答,但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已有明确的答案,张洁在

《我的四季》中告诉我们,“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我收获了自己的人生”,虽然收获的是干瘪的谷粒,但我也很充实,无怨无悔。

生2:还有《我心归去》中,作者说,只要我们在那儿挥洒过血、泪、汗水,那儿就是我们

的精神的栖居之所,我们就心有所属,不会感到虚空孤独。

师:是啊,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何其短暂,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生只是天地间匆

匆的过客。人类何其渺小,人只是广阔宇宙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物质斑点。可谓“寄蜉蝣 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然则我们千万不要因此而小觑了自己。生命总在不断的希望 与失望、肯定与否定、短暂与永恒中循环前行。就是在这进出之间,觉醒的个体也有了 自觉的精神追求,人生也就有了全新的意义。(师生鼓掌!)

师:那么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家园的内涵是丰富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精神需求

也是不同的。儿时我们感受亲情和友情的温馨;成人后我们追求事业和爱情;有了一定 的阅历、思想成熟后,我们更多地感受到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情怀。我们不断地离开 家园,向着前方的旷野进发。

师:我十分欣赏这样的比喻:人是大地上的一株植物,根紧贴着大地,那是我们儿时的精神

家园;茎叶朝向天空和阳光,那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终极归宿。(学生鼓掌、认可) 师:《必修二》有一篇非常好的散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十分欣赏这篇散文的结尾,

它是这样写的:

„„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

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 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 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

略不计。

(学生有的赞叹,有的迷惑,议论纷纷) 生1:写得太玄妙了!

师:大家有点看不懂,尤其后面几句,是不是?如果大家看过史铁生的《我之舞》会理解得

更好。杨丽萍大家听说过吗?舞者杨丽萍以舞蹈为载体传达了她对生命的个性化理解。 其实天地宇宙也有它自己的歌舞形式:从一滴水的蒸腾循环降生到大地上每一条河的整 体意识,从自然万物从土里来又归土里去,从阴阳交转到四季轮回,还有中国的太阳女 神羲和驾着马车周而复始地西落东升„„所有的歌舞形式都演绎了宇宙生生不息的欲 望。人为万物之灵长,与浩淼永恒的宇宙相比,其个体生命是渺小短暂的,所谓“朝菌 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一个生命整体,繁衍生息至于今, 已有五千年的文明,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更何况天地宇宙间,“变与不变”“短暂与永 恒”都是相对而言,应该辩证看待,“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 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以我们对于生死大可不必过分感慨唏嘘。

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庄子和东坡,中国文学中似乎还没有人像史铁生那样把死亡写得如此平静、如此温暖、如此达观、如此富有诗意。他用终极视点审视自己的生也审视自己的死,既看到自身生命的中断也看到它的延续,在生生不息的生命长河中,“我”在其中生生不息轮回不已。在这里,死由恐怖变为亲切,由暗黑变为明亮,由冷酷变为温暖,死之恶变为生之美。这是一首无比美妙无比温情的关于死亡与生命的颂歌。

看破看穿看淡了世俗的喧嚣扰嚷,回归生存生活生命的本真的智者毕竟太少。自拂无弦琴,守拙归园田的陶渊明式的精神独舞者也只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在今天我们这个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里,我们不但要会跳一个人的探戈,更应该学会——与狼共舞。(学生大笑)

师:呵呵,大家不要笑,真的,如果我们用终极视点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今天肆意修

改自然法则其实是在自毁前程。(学生认可)

师:当然,在此之前,我们先要学会与他人共舞。因为大写的“人”生来就应该互相支撑,

在坎坷的生命旅程中, 我们倾斜的肉身必须借助彼此的支撑才能保持我们高贵的头颅永远正视前方,因为有爱与关怀的存在,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会丰沛而充盈,我们迈向前方的脚步才会执着而坚定!(学生鼓掌,教师出示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捧起课本,大声朗读文章的最后一句“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师生共同大声朗读)

师:对这个问题,现在大家心中想必成竹在胸,已有答案了吧? G组学生代表:苦也好,乐也罢,这都是岁月给予我们的洗礼,挫折和幸福都是人生的财富,

只要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充盈而丰沛的,我们迈向前方的脚步就是坚定的,前方是我们追 求的精神家园!(师生鼓掌)

B组学生代表:生活远比想像要复杂而丰富,停顿和死亡没有任何区别,我们既要承受生命

难以承受之重,又要由此找到生命的意义。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 就是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移山的愚公。(师生鼓掌)

F组学生代表:我倒是希望前方留给我的是无边的旷野,充满了野性的魅力,未知的诱惑。(师生鼓掌,教师播放海风的经典唱词“希望就在前方”)

师:虽然精神的家园如无边的旷野般渺茫,但希望总在前方,希望就在未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中。

附:[板书]

我之舞

与君共舞

人——爱——家园

与自然共舞

第20篇:胜利就在前方

敬爱的党组织:

近年来,社会上不少人对党的领导产生了信任危机,甚至有人会这样想:如果中国不是共产党领导,不是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而是资本主义道路,会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没有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仅凭一些表面现象就觉得资本主义社会好像更富有、更自由、更具有活力,但事实上,资本主义是存在弊端的,从其不定期发生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盲目的、随机的,而是有目的、有纲领的。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党*,现阶段的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产党*是每一位党员共同奋斗的目标,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期待的理想。既然是最高纲领,那么实现它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时间会很长,就我们这一代来说,可能看不见国家进入共产党*,但是我们不会沮丧不会怀疑,因为胜利就在前方!口说无凭,看看我们在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成就吧。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从所有制结构改革到分配制度改革,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到在实践中的深入推进,从经济领域改革到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改革,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推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人心,以神舟飞船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先后涌现,在许多前沿领域实现突破;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显著,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如期实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扬帆起航,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不断增强。

社会保障的\"安全网\"越织越宽,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在逐步解决,更多的百姓解除了后顾之忧。 3亿多人民的生活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中国建国不过短短六十一年,成就却是突出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共产党*呢?

实现一个理想不是只靠嘴巴说说而已,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不仅仅是党员而已,当然,作为党员就意味着肩负更多的责任,我愿意担起更多的责任。我们共同的理想我们共同来实现,相信,胜利就在前方!

汇报人:xiexiebang

前方教学设计
《前方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