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05 07:32:49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

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又富有探究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下是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构成;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背景;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基本史实,总结其经验教训;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解运用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19世纪中期工人阶级生活状况视频,创设情景让学生体会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立场对《共产党宣言》进行解读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和个人经历让学生体会马克思、恩格斯伟大人格和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巴黎公社的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

由《共产党宣言》看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手段:

情景创设、小组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上课之前先问大家,你们最喜欢的课外书是什么?我这里也有两本在中学生中很有市场的书——

出示《三重门》和《梦里花落知多少》,显示其发行量。

我今天向大家介绍是不是这些书,而是一本经历了160年的时间考验,有着更强大的生命力,这本书就是

出示《共产党宣言》,显示其发行量和再版次数。

这本书为什么能经历160年的时间考验,为什么能流传到那么多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走进它的作者,走进这个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出示课题。

今年是这本书的作者之一——马克思诞辰190周年,今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也就是说马克思在他30岁时写出了这本传世之作,那么30岁的马克思到底看到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他穷尽一生之力为之奋斗?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时代。

片断一: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探寻——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出示视频——反映19世纪中期工人生活状况的视频。

19世纪中期的欧洲正在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历史转折,这就是——工业革命,而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业革命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机器的使用。机器给资本家带来了什么?——财富;那给工人带来的又是什么呢?——超负荷的工作却无法满足最起码的生活需求,也无法给孩子带来幸福的童年,面对如此的现实,怎么办?

——反抗。哪些反抗?

——探寻。哪些探寻?

但这些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而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都是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所以迫切地需要科学的理论。

需要科学的理论,理论就会从天而降吗?——还需要有人为之而奋斗和努力。杰出的代表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出示材料。马克思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志向、坚持、牺牲、创新……

片断二: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继承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哪些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时的工人们尊称年仅29岁的马克思为“老爹”,把这一伟大理论称之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而这“阳光“升起的时刻就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这本2万余字的小册子到底有些什么内容让全世界工人如此欣喜和充满希望。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一至材料五,归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一)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二)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三)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四)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

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五)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以上五点内容构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以后的30多年中,马克思共撰写了近2000多部著作继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但《共产党宣言》为其奠定了基础。从发表至今,《共产党宣言》经历了160年的时间考验,流传到70多个国家,在不同的时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穿越时空解读这本《共产党宣言》吧!

片断三:穿越时空看《共产党宣言》

我们来到的第一个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的巴黎。1871年的巴黎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一位历史的亲历者这样描述这件事。……………………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巴黎人民这样激动?——巴黎公社的成立。

巴黎公社做了些什么让人民如此激动?请看86页,归纳巴黎公社的措施。

——新型的工人政权,并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政权,可是好景不长,72天后,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场景。…………

巴黎公社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并且败得如此惨烈。虽然巴黎公社距《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20余年,但参加过巴黎公社的人可能并未真正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久,作为巴黎公社的幸存者,当他真正读到《共产党宣言》后,他又该怎样总结那轰轰烈烈的72天的经验与教训呢?

材料一:

(一)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二)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三)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四)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

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五)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同学们在阅读经典后总结出的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观点居然如此一致,大家很有做思想家的潜质。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共产党宣言》能不能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个时空——20世纪的中国。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最后让我们一起回到21世纪的世界。当今世界,资本主义有没有像《共产党宣言》所预料的那样灭亡?没有,并且还在继续发展。可是有趣是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看《共产党宣言》。、

出示材料。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六至材料十,用21世纪的眼光对《共产党宣言》进行解读。

材料三:

(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二)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

(三)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2.征收高额累进税。

3.废除继承权。

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营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8.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

(四)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当麻烦没有了,这本书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麻烦再次出现,那些忘记它的人们就又想起了它。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

推荐第2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中学

郑宏磊

【说明】

我校目前所用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就是通常所说的旧人教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过及其影响。 三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在对殖民地的争夺与分赃过程中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节课从“一战”的背景、目的、性质、经过和影响等方面说明20世纪的战争发展到新阶段,它是人类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本节内容主要透视19世纪末20世纪初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背后的历史真谛,即为了全球市场和殖民地而大战。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后弥漫于欧洲的狭隘民族主义的一次集中展示。当世界大战的伤痛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我们心中的警钟应不断敲响。通过探究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去理解 “一战”的目的、性质、过程和影响,而且这也是有效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和谐发展、关爱人类等正义感的前提基础。

【学生分析】

本节课位于《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五节,是高二上学期所学内容。此时的学生对历史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初步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有相当的历史文本解读能力。但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不强。所以就课标要求而言,还需教师在课堂上以典型的例题积极引导。同时教师应适当将知识面拓展,力求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使学生始终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感觉。再者,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另外,在学习战争史的时候,学生普遍对战争中的某次战役或某个人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因势利导,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掌握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以及第一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理解大战的性质;整体把握战争过程和结果。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和解读文本,有效利用教科书课程资源,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以及史论结合、论证问题能力;启发诱导学生有效迁移前面学习的内容,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这个广阔的历史视野之下,理解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是全球化的产物;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并积累寻求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可利用相关的文字、图片、表格等资料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也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第一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战争带来灾难,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重点难点】

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矛盾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生自主探究知识。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学方式】 问题教学法: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教师巧妙设置情景与问题,学分析、阅读与图示相结合。 【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图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提问一:你知道画面中的“项庄”和“沛公”指哪两个国家吗?(回答:“项庄”指德国,“沛公”指英国。)提问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反映了当时国际社会的什么问题?(回答: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英国是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的时候就确立了世界霸权,那时德国还四分五裂,长期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敢公开向英国的霸主地位挑战,那统一后不久德国又是基于什么原因和具有了怎样的力量从而敢公然挑衅?挑衅的结果怎样呢?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又会得出什么样的认识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幻灯片打出本节课标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设计说明):本课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导入新课,以一张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接着是连续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化。

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幻灯片展示出教学目标)

教师作简要说明后:“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与这样的目的来学习“一战”。

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同时板书)

师: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指出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并说明这些矛盾产生的具体来由。

1 xxx

记忆和认识。

、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板书) (此时同学们已经回忆预习并准备回答) 师:xxx同学,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 师:回答的非常好,请坐。下面让我们再通过图示来对这个问题深化(幻灯片打出图示)

德国的“三b铁路”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相关内容。如巴尔干半岛复杂的问题和

师:我们知道,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那么,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根源是什么?实质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回忆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史实,分析作答。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板书)

师:再给大家一些资料

英、德、法、美比较

列宁说:“帝国主义的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 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了倒挂现象,为了争夺海外市场,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由此可见,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的根源。这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有什么关系吗?

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对新技术的态度不同,各国发展速度有较大差异,体现了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列强之间力量对比。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这些后起国家对到挂现象不能容忍。从而产生矛盾。

师:很好,那根据列宁的话总结一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实质吧? 生:争夺殖民地和霸权。

师:非常好。

师:我们到此知道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具体缘由以及其根源和实质,下面我们就看一下这些矛盾越来越严重产生的结果吧。

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板书)

师:结合刚才的那个图给出说明。

生:德奥“同盟条约”具有反俄性质,表明欧洲开始出现军事集团;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具有反法性质,表明三国同盟的形成;法俄军事协定具有反德性质,表明欧洲出现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具有反德的性质,表明三国协约的最终形成,欧洲的两大军事集团也最终形成;

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最主要矛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表明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疯狂的扩军备战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师:很好,下面我们再用另一个图示直观地看一下。

(幻灯片显示)

师过渡: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笼罩战争阴云。可以说世界大战爆发如箭在弦,一触即发。那么,点燃战火的火星是什么事件?

生齐答:萨拉热窝事件

师:展示一些图片并创设情境。

南斯拉夫萨拉热窝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刺杀的是( )、文中提到的事件发生在( )、文中“暴虐”是指( )这段话对“他的子弹”事件( )

生: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波斯尼亚的首府、国际侵略和民族压迫、作

出了高度的赞扬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板书)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板书)

师:萨拉热窝事件正好点燃了欧洲的“火药桶”,如果没有这个事件,帝国主义大国还会找到其他借口发动战争,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对战争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战争不可避免。现在,大家来总结一下一战爆发的原因吧?

2、原因:

生:(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师:除此之外,现在一些学者又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一战爆发的一个原因,我们来看一个材料。

(幻灯片显示材料)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1914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问题:概括材料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

师生共同探讨作答:本民族利益至上,排斥敌视其他民族。

背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师:实际上这个题是从狭隘民族主义产生背景角度设问,但我们从材料中明显感觉到狭隘民族主义在战前就已产生,而一战又使狭隘民族主义愈演愈烈。所以确切点说,狭隘民族主义应是一战爆发的一个原因。

还有,大家一定知道一战时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新式武器,如坦克、飞机等,

说明了什么?

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运用于军事领域:新式武器(潜艇、飞机、坦克、远程大炮等)能使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大到海洋和空中;新的交通工具和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又扩大了战争的规模。总之,科技可以给人类世界带来光明,也可以毁灭人类文明。只有科技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使人类世界有个真正美好的明天。

师:看下面一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师:下面几个问题比较容易作答。同学们根据预习自己归纳一下。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板书)

生:??

师:作战双方都是为了殖民地和霸权,因此都是非正义性的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一国丝毫不能改变整个大战的性质。下面大家通过了解一战的经过,思考一下战争后期有利于结束战争的因素?

4、战争的经过(板书)

(幻灯片演示一些图片和战争经过示意图)

生:战争第三阶段美国和中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等因素,加速了一战结束。

师:战争带来灾难,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俄国十月革命一节进一步论述,这里不再展开说明了。那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如何呢?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板书)

生:??

师:从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触和启发?

学生的不同答案:要通过正当的经济手段促成自身的发展;要正确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要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泛滥;??(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更好发挥历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

师:好,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一战的历史,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认识。下面我们做一个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两大军事集团——→一战——→一战影响

【课后作业】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这个问题是新课标课本的一道思考题,在这里引入并作为学生课下思考题有助于学生整体上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以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2.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3.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5.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

导致一战全面爆发。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

4、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成果

5、高考历史试题

【设计思路】

1、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3、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灵活把握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5、体现史论结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新课程观。

推荐第3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篇1: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

课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一)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百家争鸣”局面的

形成

2、教材建议

本专题是“思想史”的第一专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逐句分析教科书正文前面的“导语”,向学生交代两点:第

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第

二、要从四个阶段认识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

三、儒家思想充分吸取众家之长,经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继承发展,西汉发挥。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思想。第

四、对道家、墨家、法家思想简要分析并指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本目教材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第二,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其中重点讲述儒家思想。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 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 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运用“抗震救灾”素材启发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本课难点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

【设计思路】围绕“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各家思想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问题研讨】本节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第一个专题内容,内容丰富,但在备课中对查阅资料不够完整,教学中对诸子百家思想观点的深入讲解度把握不够准,课题之间的过渡还需要流畅,课堂气氛不活跃,问题设计缺乏新颖。但个人认为在教学导入中结合现实生活。课堂总结感染力度强,激起学生爱国热情,弘扬民族文化。争取更大进步。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最大特点为文化异常繁荣,哲学思想流派纷呈,出现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板书: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教师提问::“百家争鸣”中所谓“百家”真是一百家吗?“争鸣”又指什么呢?

学生回答:所谓“百家争鸣”指诸子百家,形容数量很多。“争鸣”为诸子百家之间相互争辩。

教师解释:“百家”指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中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由于小说家没有完整理论系统,故不能称其一家。其他九家被称为“九流”即我们常说“三教九流”中“九流”的来历。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百家争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

学生回答:思考中?? 教师引导: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

“生娃。”

“生了娃,让他干什么?”

“放羊。”„„

说完,放羊娃便赶着羊走了。望着孩子那瘦小的身影,记者沉默了„„

教师提问::?等同学们笑过后?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放牛娃为何如此幼稚甚至可悲的想法呢?

学生回答:他没有读过书。

教师提问::最大的可能是他为什么不去上学读书呢?

学生回答:可能是太穷了,太落后了,或者思想落后。

教师提问::这放牛娃的想法归根到底受什么因素的制约?

学生回答:经济因素

教师分析:他的想法最终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这反映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观点?

学生回答:社会意思决定社会存在??或者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反映。

教师提问::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出现的原因有那些?并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学生甲: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铁器的使 用和推广是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在农业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建成为可能,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数量不断增加,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的生产关系开始发生、发展起来。新兴地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中,不断取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胜利。 学生乙: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纷争不断士大夫崛起且被重用 学生丙: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腐败,私学兴起。又“学在官府”下移到“学在民间” 教师总结: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经济发展为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不断,为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奠定社会环境。思想文化上“士”阶层的活跃,私学兴起。造就一批学识渊博的“学者”,为其提供可能。以上三方面哪一方是最根本的原因呢?

学生回答:生产力的发展

教师分析: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基础的变化是其出现的根本原因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判断下列主张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哪派的思想【出示课件】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仁”民本思想(儒家)

万物虚无、福祸相依——“无为”朴素辩证法思想(道家)

兼爱非攻,节约尚贤——兼爱、非攻、节约、尚贤(墨家)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法治、中央集权、政治变革(法家)

教师引导:分组学习,每组分别代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个学派,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默读课本指出各家主要观点,并且对其简要评价。(出示课件供学生参考,指导学生)

请同学们归纳总结后每组选举代表回答,本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可以在回答结束后进行指正,批判。让我们的课堂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板书:二:各派思想观点

教师讲述: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吸收借鉴其他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成。【出示课件】(展示孔子诞辰2556周年图片、孔庙、)

并提问:如果有外国朋友来中国山东孔庙参观,如果派你去当向导,你怎么介绍孔子呢? 学生回答: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其主要思想核心为“仁”学 板书:孔子生平

教师启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其智慧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学生回答:“仁”

教师提问::我们又如何理解孔子的“仁”的思想含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p20页) 学生回答:“仁者爱人”

教师总结: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篇2: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高中历史)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案例

1、教学对象——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⑴总体定位:

高中历史课程为高中必修科目,面向对象主要是高一全体学生与高二高三文科生。 ⑵起始能力分析: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历来高考的重要考点,具有架构整体中国近代史框架,融合二战前后时代大变化的理解。

②学生初中已经初步接触过“抗日战争”这一课的内容,但是初中内容较高中过于浅显,大多数学生已不具备清晰记忆初中课本的知识点的能力或有学生记得相关内容但是涉及内容较多不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需要将初中与高中知识点合并并且进一步深化知识结构,便于学生从整体上和细节上理解。 ⑶学习者特征分析:

①高中生一般特征分析: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并且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理论性,可以辩证的掌握所学课程。

②特定群体特征:本课程为文科生高考必考科目,因此学生对于学好此门课程渴望较强,只要老师能够抓住考试的重点难点,带着学生从整体脉络和细节上掌握,便于学生的学习记忆,就可能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以取得好的成绩,否则会导致他们的兴趣转移,甚至失去对学好该课程的信心。 ⑷分析方法:

采用教师教学预估,与学生交流,问卷调查的形式。

2、为何而教——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对学生起点水平的分析,制定了认知—情感—能力三级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⑴认知目标:

①了解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日本侵华的内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过程(知道)

②理解日本侵华的原因,抗日战争的结果与对于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理解) 分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原因及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分析) ④评价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抗日行动(评价) ⑵情感目标:

①能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接受)

②通过对抗日战争的分析产生自己对战争正义非正义的认识(价值观) ③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形成) ⑶能力目标:

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判断)

举一反三在脑中链接知识的能力(应用) 客观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应用) 自己查阅历史资料的能力(评价)

3、教什么——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出现在高中历史课本全日制教科书《中国近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本册书的第一个重要知识点,讲授时间为1学时。对教学内容分析安排如下:

历史原因:日本蓄谋已久

原因与条件: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没有统一

日本:大陆政策成熟、经济危机打击

制造惨案,屠杀中国人抗

日日本侵华:经济掠夺(以战养战) 战 争

政治上扶植伪政权、文化上实行同化政策

国民党抗日

共产党抗日

战争评价; 4.如何取——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

本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教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提问法。 教授法要求教师要清晰的教授课本史实,使学生可以理清课本要点,对课本史实进行记忆和理解。

演示法主要是多媒体辅助教学。需要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让学生马上看到老师的提问内容和课本的教学内容。

讨论法由教师线设计讨论议题并引导,使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失败原因进行交流意见,利用总结概括,使学生记忆深刻。

提问法贯穿始终,对重点问题加以引导。 5.教学过程简介: 6.教得如何—教学评价: 1.诊断性评价:通过教师前测,课堂提问等方式掌握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准备情况与掌握程度。

2.形成性评价:通过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教师有意识的设计不同侧面的问题,通过学生作业分析和其对学习内容的应用程度对其做出总结性评价。

3.总结性评价:期末闭卷考试。在设计试题时,要考虑到认知学习目标的考察与情感、能力学习目标考察的兼顾。并且在上提问时多加引导,是学生有更为宽广的知识面与理解力。 11历史梁若愚

篇3: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点”滴实践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点”滴实践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改的启动促使高中教材版本与体例发生变化。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新教材编写从原先的“一纲一本”到现在的“一纲多本”,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表述上不尽相同,下面本人以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中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为例,谈谈对本课教学设计的“点”滴实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它是人民版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的第二课时,这节课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下启《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讲清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能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变迁和历史命运。

一、循序渐进,突出“重点”

本节课时间跨度比较长,涉及内容比较多,在教学中如何用好教材,把握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与表现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知识贮备,最好以小切口、慢步走的方式来实现重点的突破。

推荐第4篇: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

第30课 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本课内容有三个部分:联合自强的西欧、崛起中的日本和独立自主的

不结盟组织。由于这三种力量的冲击,两极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2)第29课所讲述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冷战’”,是本课的背景,第32课“两极格局的瓦解”是本课内容的延伸,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体现。(3)教材的内容学生很感兴趣,课文的图片资料也很丰富,要充分地利用图片资料说明教材所反映的问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知道欧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亚非的独立运动”。在与初中教学内容的衔接和区别上,高中教学重在问题的分析。本课第一目“欧洲共同体的形成”、第二目“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两个部分,除了着重分析原因和影响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在美欧关系、美日关系的演变以及变化的原因上进行延伸。第三目“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其特点上,通过特点得出其历史影响。

学生分析

高中的学生对本课中的相关知识:欧盟、麦克阿瑟、新干线、日本经济的崛

起有一定的了解,对深入分析美欧、美日关系很有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要适当引入一些历史图表、历史材料,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分析国际关系的诸多问题。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了解欧洲共同体形成原因、形成的标志,欧共体的发展和影响;日本崛起

的背景、原因、表现、影响;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倡导人、标志、特点、历史影响。了解美欧关系、美日关系变化的史事。

二、能力与方法

1、归纳欧共体形成的原因、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

因和影响。

2、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史实依据。

3、分析美日关系、美欧关系演变的史实及演变的原因。

4、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教材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较多,通过对欧美关系、美日关系的演变及演变

的原因、日本经济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弱国无外交”、“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导致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只有发展

经济,壮大自己,才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多极化趋

势的关系是重点。欧共体、日本的发展,在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对美国的霸权形成了挑战,冲击了两极格局。不结盟运动的诞生,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划时代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使世界向多极化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欧共体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原则,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呈现多极化,这种关系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它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难点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多极化

趋势的关系。

2、美欧关系、美日关系及其演变是难点。由于共同的利益和意识形态等因

素,也由于利益的冲突,美日、美欧是又依存又斗争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变化的背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学方式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

分析原因时要着重强调“美苏的影响”,在分析影响的时候,要强调“冲击了两极格局”,使学生的知识类化。教材在欧盟的联合自强和日本的崛起两部分中存在相同的知识结构,加上学生对这两个部分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在教材的处理上着重讲一个部分,另外的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用具

制作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课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下列1-2个问题,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发表

自己的看法。

1、欧盟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2、美欧关系和美欧的贸易摩擦

3、欧共体与欧元

4、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5、美日关系的演变及美日的贸易冲突

6、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二)导入设计

课堂设问: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冷战”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的和平

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教学导语

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争霸双方受损;生活在美国的羽翼下的欧洲和日

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始了联合自强和崛起,逐渐走出了美国的阴

影;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国开始振兴,都极大的改变了冷战背景下的

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设计意图

通过设计,达到两个目的:(1)联系旧有的知识。(2)点题:概括两极

格局下多极化的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结构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原因

2、形成(1967年、布鲁塞尔、从经济领域开始)

3、发展(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4、影响:自身实力的增强;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战败国;美国由惩罚占领到扶持

2、原因

3、表现:高速发展,经济大国

4、影响:外交政策改变;冲击了两极格局。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新兴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美苏争霸。

2、倡导者:铁托等

3、成立(1961年、贝尔格莱德)

4、特点:不结盟(不与美苏结盟)

5、历史影响:标志了第三世界的兴起;冲击了两极格局。

(四)师生互动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原因

2、形成(1967年、布鲁塞尔、从经济领域开始)

3、发展(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4、影响:自身势力的增强;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

课堂设问

问题1:二战后初期,西欧国家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依附美国恢复经济;苏联的威胁。

问题2:到20世纪50年代,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当时的国际

形势如何?西欧国家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经济恢复并得到很快发展;

美国和苏联争霸;

任何一国的力量都不足以和美苏抗衡,只有走联合之路。

设计意图 通过演示 “苏联及其控制下的东欧”地图和“一片废墟的德国城市的街

头”两幅图片,利用图片营造气氛,从国际形势(两极格局)和西欧经济状

况(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西欧走向一体化的原因,既强调当时国际关系

的总体、基本特征,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为后面自主学习日本的有关

内容打下基础。

问题3:从欧共体的成立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欧一体化首先是从什么领域开

始的?

从经济领域开始。

问题4:欧共体成立后进行的合作反映了什么问题?

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加强。

问题5:怎样理解蓬皮杜总统所说的美欧关系?这时候的美欧关系和二战后初期相比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关系:战略伙伴;

变化:由不平等的战略伙伴到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

原因:是西欧政治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美

苏争霸造成了美国势力的衰弱。

设计意图

一方面,从美国和西欧两个方面分析美欧关系的变化原因,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明白“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另一方面,为后面学生自主学习美日关系打下基础。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战败国;美国由惩罚占领到扶持

2、原因

3、表现:高速发展,经济大国

4、影响:外交政策改变;冲击了两极格局。

课堂设问

问题1:二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的国内状况和国际环境如何?

国土荒芜,经济衰退,民不聊生;

美国由削弱日本转变为扶持日本的政策。

问题2:日本为什么能够创造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社会改革;集中精力进行经济;高度重视教育;高度重视科技;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

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是日本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

问题3:除了书上归纳的原因外,还有那些原因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日本企业的管理等。

问题4:美日关系变化的轨迹是什么?决定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变化:占领制裁——扶持——战略伙伴的变化。

原因:美国出于其霸权政策的需要;

日本经济的崛起;

美苏争霸中美国的衰弱。

问题5:从日本的崛起中我们有那些认识?

美国的扶持对日本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主要还是日本内因起决定作用。 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壮大自己,才能维护主权。

问题

6、日本崛起后有什么影响?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冲击了两极格局。

设计意图

学生看书后归纳出日本崛起的原因,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和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或课件。由于学生对日本的有关情况感兴趣,通过小组发言,促进生生互助、合作学习。由在前面一目的教学中作好了铺垫,学生在本目的自主学习, 既是学习,也是知识的运用。在学生在讨论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引导。最后,老师就课本中的原因和影响两个方面内容进行归纳。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新兴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美苏争霸。

2、倡导者:铁托等

3、成立(1961年、贝尔格莱德)

4、特点:不结盟(不与美苏结盟)

5、历史影响:标志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冲击了两极格局。

课堂设问

问题

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倡导者是谁?

新兴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美苏争霸。

铁托等。

问题

2、不结盟运动是否真的不结盟?不与谁结盟?请说出你的理由。可以看出不结盟的特点。不与美国和苏联结盟。

理由:(1)从1961年制定的标准;(2)从它确立的原则和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3)从今天的成员国虽然壮大,但是没有结盟的条约、行动出现。

问题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给世界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有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教学总结

1、对教材知识的归纳总结

(合作探究)思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受到了来自那些方面的冲击,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冲击了美苏

两极格局

2、对教学主题的归纳总结

二战后初期,在美苏两极格局的影响下,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的增强,它们逐渐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走出美苏的阴影,世界开始从两极走向多极化,国际关系出现民主化的趋势。

设计意图

通过上述两个设计,达到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对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掌握。

配套练习

1、欧共体成立的时间(

A1951年 B1957年 C1958年 D1967年

2、欧共体成立时的主要出发点是(

A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B争取成员过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

C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3、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A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

B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会议

C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的召开

D 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

4、西欧一体化,首先是在哪个领域里开始的(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文化领域 D经济和政治领域

5、欧共体成立后,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密切的合作(

①建立了关税同盟②实现了共同的农业政策

③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了科技合作④实行了共同的外交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20世纪50——70年代,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有利条件是(

A、扫除了封建落后的因素 B、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C、重视教育 D、在朝鲜战争中得到了美国的大量订单

7、二战后美日关系经历的发展轨迹( ) A、占领制裁——扶持订货——战略伙伴

B、扶持订货——对抗

C、军事制裁——经济援助——合作对抗

D、惩罚——合作

8、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

A、欧共体的形成 B、日本的崛起

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D、中国的振兴

9、第一次不结盟会议认为不结盟的含义是(

①消极中立 ②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③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 ④实现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促使不结盟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A、三个首脑国家都受到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

B、“冷战”格局是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脑国家战后一贯政策

D、民族经济发展是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

11、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因是(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12、材料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一、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请回答:

(1) 依据上述各材料,分析说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什么规律?这种

规律又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带来了什么影响?

(2)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对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3、请简要概述二战后初期到现今美日关系变化的轨迹。分析变化的原因,并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1——5 D A C A A 6——11 D A C D B C 12:(1)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日本和欧洲各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由二战后美国独霸、欧日依附格局演变为美国、欧洲、日本三足鼎立格局,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2) 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削弱了战后美国的霸权地位,对美苏两极格

局起着冲击作用,使世界格局开始从两极走向多极化。

13:变化:占领制裁——扶持——战略伙伴的变化。

原因:占领制裁: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美国出于其霸权政策的需要,独占了日本。 扶持:冷战爆发后,美国出于霸权政策的考虑,开始扶持日本。

战略伙伴:由于日本经济的崛起;美苏争霸中美国的衰弱,美日关系

呈现出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

感受:日本的崛起与美国扶持有很大关系,但是,主要原因是日本抓住了有利的时机;弱国无外交。

教学后记

本课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学生预习、收集整理知识的前提下,对教材

一、二目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处理:对其中一个内容采取讲授法为主,另一个内容则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既有利于落实知识、提高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的主题,制作了幻灯片,提高了兴趣,也展示了学生的成果。使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课后总结中,通过两个设计,从宏观上梳理知识,深化主题。

深圳宝安高级中学历史组 张相猛

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集 荐中

荐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 (500字) 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3000字)

推荐第5篇: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必修3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汉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两种特性,尤其是汉字构成的独具民族风格的书法艺术。 2)、了解著名的画家和画作,掌握中国传统绘画历史发展。

3)、了解中国戏曲产生与发展的大概历程,知道京剧等剧种的艺术成就。 2.过程与方法 1)、要求学生掌握汉字起源和发展演变大体进程的事实,在欣赏异彩纷呈的书法艺术的同时,将书法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2)、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与书法一样重视线条、讲求神似、气韵和意境。

3)、透过中国传统戏剧发展流变的史实,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捕捉古人的生活场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书法、绘画作品,理解其作为艺术的特征、审美的情趣和民族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含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3)、明确传统戏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其对传统戏曲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 2.教学难点:理解“书画同源”。

三、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法、合作教学。

2.教学用具:制作的课件、有关的图片和影视资料。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奥运会开幕式上,以神奇画卷引出独具魅力的中国书画、戏曲艺术,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魅力!观看视频,感受中国书画的神奇魅力! 【学习新课】

(一)探寻魅力——文字

教师讲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传说的仓颉,四目重瞳,非常聪明,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阳虚之山(现在陕西省雒南县),临于玄扈洛邙之水,忽然看见一只大龟,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仓颉看了觉得稀奇,就取来细细研究。他看来看去,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通的。他想花纹既能表示意义,如果定下一个规则,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么?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字\"。 其实,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慢慢丰富发展起来的。传说中的仓颉有可能是文字的整理者或者颁布者。 【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完成文字起源、演变,书法的发展和各种字体的特点。 老师概括总结:

1、文字起源:六千年以前,图画文字

2、演变:脉络:通过观看图片,得出: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趋势:由繁到简

3、

3、书法:两个阶段:自发—自觉 书体:楷书、草书、行书

4、老师概括: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书法。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西方美术中建筑和雕塑统领着其他门类造型艺术一样,书法和绘画则统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而列为中国美术之首。当把书法与绘画并提时,又将书法摆在绘画前面,称之为“书画”,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书画缘”“能书会画”等。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的艺术殿堂,进行鉴宝比赛吧!

(二)现---现学现用,鉴宝比赛

5、准备两道题目,让学生抢答,累计分数,课后总结奖励。

(三)思—提升拓展

6、结合学思之窗,思考1,汉字为何具有如此的生命力?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回答:

7、

1、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通畅无阻

2、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

8、

3、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思考2:唐朝书法步入盛世的原因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总结 ①政治上:国家统一 ②经济上:经济繁荣

9、③文化上:文化繁荣,思想开放

10、老师概括:“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

11、老师引入: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让我们一起探寻笔墨丹青的中国画的魅力吧!

(四)探寻魅力---笔墨丹青水墨画 【合作探究】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完成:

12、中国书画各朝代的特点及地位以及代表作家和作品 远古起源彩陶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战国萌芽—成熟帛画

13、魏晋以形写神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14、隋唐吸收外来风格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壁画 两宋宫廷画、风俗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15、元明清文人画元王冕《墨梅图》、明徐渭《牡丹图礁石图》、清郑板桥《墨兰图》

16、在学生回答的情况下,老师重点讲解两个时期的画:隋唐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中国的绘画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紧密联系的。隋唐时期,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

17、如: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其影响深远。初唐杰出画家阎立本善于描绘重大事件,传世作品有《步辇图》。

18、盛唐时期的吴道子在人物画(含宗教画)和山水画领域里都有重大贡献。他的人物画,尤其是宗教人物,被誉为“六法俱全”,人物衣带如风吹波动,人称“吴带当风”,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成熟,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孔子像》等,后人称他为“画圣”。 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在宋代,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最高的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它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的景象,作品充分展示了画家的写实功力,河流、物舍、舟船、城关、人群、虹桥、楼观、店铺、市街、驼队,等等,一切物象都刻画得入微传神。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画的艺术殿堂,进行鉴宝比赛吧!

(五)现---现学现用,鉴宝比赛 准备三道图片鉴别题目,分别是:阎立本《步辇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郑板桥《竹》

(六) 思—提升拓展

思考3:观察中西名画,寻找中西绘画的差异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总结 1.功能不同

西方画:写实、功利

中国画:魏晋之后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 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主导) 2.技巧不同 西方画:注重定点透视、重视物象、着重刻画、敷色多重、追求色彩的表现力

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以墨代彩、表现手法灵活、以自娱解脱为绘画目的、以自我表现为创作原则。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电影《梅兰芳》在上映以来获得很高的赞誉,黎明把京剧大师梅兰芳演活了!京剧之所以被称谓为国粹,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被梅兰芳等人传播到世界上,并被世界人民所认可和瞩目,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代表。让我们一起探寻戏曲的魅力吧!

(七)探寻魅力---多姿多彩的戏曲

【合作探究】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完成中国戏曲发展和京剧发展

1、戏曲发展情况:起源: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 成熟期:元代(元杂剧)

繁荣期:明清(明代昆曲,清朝京剧)

2、京剧发展情况: 形成---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徽汉合流”---京剧形成 成熟---同光年间(“同光十三绝”) 传播---清末民初全国流行 民国以来:走向世界

3、地方戏种---川剧、黄梅戏、粤剧等。

(八)现---现学现用,鉴宝比赛 准备一道题目,用京剧的面具考察。

(九)思—提升拓展

思考4:繁花似锦,悠扬悦耳的戏曲,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传统戏曲面临许多挑战。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将传统戏曲发扬光大。请问:我们应该如何让传统的戏曲立足于现代?让独特的中国文化鹤立于世界之林? 正确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发展创新 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现状 了解传统戏曲与影视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变革 思考振兴传统戏曲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预测传统戏曲未来的发展趋势

【课堂小结】中国书法、绘画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中国的戏曲(特别是京剧),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被世界人民所认可和瞩目!我们感受到它神奇魅力,也必将把这种魅力传承下去!

推荐第6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四部曲”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四部曲”

〔关键词〕 历史教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构思、规划与安排的过程。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科学的教学设计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高中历史教师若想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深入钻研《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切实理解和把握课程总体目标要求。然后,具体分析某单元某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并运用概括性术语列出不同单元或课时的综合性教学目标。最后,运用能够表明具体行为的术语列出一系列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避免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抛开模块整体目标来设计某一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这会导致课时教学目标出现方向偏差,乃至设计出无效目标或假目标。其二,把模块整体目标直接作为课时教学目标。这会导致课时教学目标“大”而“空”,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实施。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为例,其模块整体目标有两个:1.了解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特点和影响;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实践表明,历史教师直接将本模块整体目标作为教材第17课至第19课的课时教学目标是行不通的。若要把本模块整体目标变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课时教学目标,教师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分解,进而设计出如下课时教学目标: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归纳“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掌握二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内容。这种教学目标“小”而“精”,可操作性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方法的设计

历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特点、功能和适用范围,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历史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及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第5课《开辟新航路》时,教师可选用“问题探究法”,即创设问题情境,用“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新航路是如何开辟的?”和“开辟新航路有何影响?”三个问题统揽本课教学,引领学生进行探究。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工具,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学内容,但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或不加指导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教材

内容予以适度取舍、补充和简化,进而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问题,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其中,对于一些较为简单、易于理解的知识内容,应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知识内容,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并适时加以点拨。这样做,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四、教学流程的设计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对教学流程进行设计,基本上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方式。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历史教师应在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原则的基础上,对教学流程进行精心设计。其一,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安排适宜的自主学习任务,并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其二,设置问题探究环节。教师在每课时可设计3个—4个探究性问题,以问题引领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其三,将课堂教学向课前和课后延伸,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复习、资料收集等。其四,设置课后反思环节。教师通过这种“学—教—练—评(反思)”的教学流程设计,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推荐第7篇: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第四分册第一单元

徐辉

【单元内容分析】

第四分册第一单元主要介绍

15、16世纪西欧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对外交 流方面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第1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和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其中,经济的变化,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发展是本单元的基本线索。资本原始积累是第一单元和第1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只有深刻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特点和典型途径等,才能正确阐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封建生产关系的根本区别,以及

15、16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的演变。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萌芽及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前提。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15世纪末,西欧主要国家先后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暴力手段是其基本特征。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商业者内部的分化加剧推动了手工工场的形成,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在工业革命前始终同时共存,互为补充。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是这一时期西欧社会政治演变的主要表现。相对于古代国家,民族国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君主专制是

15、16世纪西欧社会经济变化的必然结果,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始于15世纪末的开辟新航路运动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而且也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步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正因为如此,西方学界一般将开辟新航路视为中世纪和近代的历史分水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

15、16世纪西欧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标志性事件,是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思想控制的产物,是人类思想觉醒的重大事件,在人类历史上谱写了及其辉煌的篇章。

【单元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对工业时代到来以前的世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形成总体概念。

掌握重要历史人物(如文艺复兴的巨匠、新航路开辟中的探险家)的事迹,重大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君主专制形成)的始末,以及与重要历史现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民族国家形成、近代殖民主义产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等)的由来发展相关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继续进行从各种材料(文献资料、地图、历史画面、艺术品……)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训练

加强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时间或历史概念;学会用不同领域、不同范畴、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学会从多种角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学习用历史的思维分析历史现象;学习甄别历史资料的方法等。

有选择地进行表达历史信息,交流学习成果的方法训练,培养历史交流能力。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从中世纪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转型期的史实中,深刻地认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动力的观点,认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等辨证关系的解释。认同欧美主要国家在这一时期在经济、文化、思想、科技等各领域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先进的,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从这一时期各类杰出人物身上学习追求真理、追求幸福、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敢于斗争、坚强不屈等高尚品格。另一方面,初步体会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谴责殖民主义的罪恶。

【单元每课时教学目标及主要学习活动、作业】 第1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

15、16世纪西欧社会生产力变化的主要表现;知道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理解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解生产力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联系;理解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解读“探索与争鸣”中提供的材料,学习从采集表层信息,到分析归纳发现深层信息从而形成观点的思维方法。通过分析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进程,学习辩证、历史地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形成对历史现象(事物等)理智分析、辩证看待、注重看其主流作用的价值倾向。能对资本主义萌芽等资本原始积累等历史事件(现象)的主导面给予充分肯定。

二、主要活动 阅读教材2到5页,

(1)资本的原始积累:

手段:

途径:内部: 外部: (2)手工工场:

类型:

特征:

探究1:阅读分析“探索与争鸣”,总结概括公共工场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三、作业

(1)选择题

1、在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的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有: ①圈地运动 ②商业战争 ③贩卖奴隶 ④殖民掠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④

2、在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手工工场发展最典型的国家是: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3、马克思指出,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在封建的和行会等的传统关系解体的条件下,劳动者大众被迫同自己的劳动的客观条件相分离。这里的“劳动的客观条件”指的是: A 生产工具 B 政治权利 C 雇佣工资 D 生产资料 (2)材料分析题:

约翰温契康博是英国16世纪初年的一个规模庞大的毛纺织手工工场的主人。这个暴发户发财致富的事迹被当时资产阶级所羡慕。16世纪末,有人为他写了一本传记,发表于1597年。教材的“探索与争鸣”中引用了该传记中的一首赞颂手工工场的诗。

1、仔细阅读这首诗,概括该手工工场中的雇工的具体工作与生活状况。(可从雇工的组成、基本待遇等方面展开)

2、从这首诗中,你能够发现早期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具体生产状况是怎样的?(可从分工情况、生产规模等方面展开论述)

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的基本情况;15世纪末,英法相继成为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理解民族国家的含义及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影响。

解析课文,区分课文中各历史事件(英法百年战争、英法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制形成等)的背景、经过、历史意义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学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比较英法君主专制的不同点,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提炼核心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贞德的事迹,引导学生体验民族意识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二、主要学习活动

(一)、阅读教材6-9页,完成下列问题(知识整理) (1)百年战争的影响◆:

1、时间:

2、目的:

3、起源:

4、结果:

5、影响:

(2)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1、概念: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国家形态。

2、要素:

(3)君主专制★:

思考1:君主专制形成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探究1:结合教材以及第8页恩格斯的话,

如何理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君主专制出现的必然原因”? 如何理解恩格斯话中的“王权是进步的因素”?

思考2:君主专制在当时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探究2:结合“探索与争鸣”部分,思考英法两国形成君主专制有何区别?为什么?

三、作业

第3课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新航路开辟的概况。

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理解西欧早期殖民活动的双重影响。

绘制双向细目表,梳理历史信息;阅读地图,了解地图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时代背景,学习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必要性(主观需要)和可能性(客观条件)等不同层面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的方法。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学习从不同角度,全面辨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历史作情感和理智的价值评判,学会辨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初步形成历史意识和全球观念。

二、主要活动

阅读教材10-13页,完成下列问题(知识整理) (1)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原因◆: 经济根源: 社会根源: 商业危机: 客观条件:

探究1: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何能最先进行新航路开辟活动? (2)新开路开辟简况★:

①迪亚士: ②达﹒伽马: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

(3)新开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积极方面: 消极方面:

(4)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主要国家与其活动:

探究2: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双面性?

三、作业 (1)选择题:

1.由图1到图2反映了欧洲人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导致人们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商品经济发展 B 文化知识提高 C 文艺复兴兴起 D 新航路的开辟 2.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走在最前列的国家是( )

A 葡萄牙与俄罗斯 B 英国和法国 C 西班牙和葡萄牙 D 美国和德国 3.15世纪时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不包括( ) A 为迅速沟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B 《马可 波罗游记》对东方国家财富的夸大

C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他们渴望获得黄金 D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4.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却误以为已经到达“印度”的人物是( )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麦哲伦 D 达伽马

5.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主要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也转移到(

A 红海沿岸 B 地中海沿岸 C 太平洋沿岸 D 大西洋沿岸

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开启全球统一进程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 英国工业革命 D 美国独立战争

(2)简答题

7.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是什么?

8.制作一张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概况的表格。时间

国家

人物

航线

9.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哪些?

(3)材料分析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丰富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周一良、吴于厪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西欧的资本积累很大部分来自于美洲的金银,这与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和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对东方的贸易有关。在对东方的贸易中,西班牙从海外贸易中,西班牙从海外贸易中获得了巨额财富,美洲的金银就通过西班牙到了热那亚、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南部德国,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朱孝远《近代欧洲兴起》 材料三:在哥伦布到达北美的时候,居住在墨西哥北部的印第安人有1000万之多,可是战争的结果,却使得这一数字目前不足100万了。还有许多印第安人死于欧洲人带来的疾病。 ——(美)霍华德 津恩《美国人民的历史》 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4)历史阐释题

11.(高三模拟考)“纪念日之争”

据《环球时报》2005年8月24日报道:1992年正值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打算将这天定为“全球纪念日”,结果墨西哥的印第安人于当天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他们认为早在哥伦布之前,自己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他们指责哥伦布的到来给美洲带来的是痛苦和灾难。鉴于印第安人的强烈反应,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这一天定为“种族日”,意思是说在这一天,美洲人的血统和种族都发生了改变。

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与评价设立“两种纪念日”(“全球纪念日”和“种族日”)的想法?(12分)

第4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文艺复兴”的概念和性质。知道文艺复兴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等。

理解意大利成为西欧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的历史原因。理解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实质。

知道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 源流际会,分析思想、文化领域重大变化、发展的原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热爱美好生活,敢于斗争,勇于改革创新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主要学习活动

阅读教材14-17页,完成下列问题(知识整理) (1)文艺复兴★:

1、时间:

2、开始地区及波及范围:

3、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

文学:

艺术:

社会学:

4、指导思想:

思考1:什么是人文主义?你如何理解的?试想该思想在当时将会起到怎样积极作用?

5、历史影响:

探究1:文艺复兴为何会首先爆发于意大利?

探究2:为什么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不公开亮出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目标? 这反映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2)宗教改革★:

1、爆发原因:

2、时间:

3、地区:

探究3:宗教改革为何从德国首先爆发?

4、领导者(宗教领袖):

5、主要主张:

6、波及范围及影响:

7、历史影响:

思考2:有人说,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有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你如何理解此

话?

探究4:想一想,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将对西欧近代史起到什么重大影响?

请预言一下,继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后,西欧近代历史上将会有什么重大影响

力的历史事件出现?这反映当时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你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三、作业 (1)选择题

1.文艺复兴期间,意大利杰出学者的思想武器是(

A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 理性主义

C 天主教会的神学理论

D 人文主义

2.(2012学业考)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就必须了解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下列符合文艺复兴“时代精神”的艺术品是(

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有(

) ①

但丁

② 达芬奇

③ 伏尔泰

④ 米开朗基罗

⑤ 马基雅弗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4.在一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鉴赏课上,同学们纷纷发言,其中错误的是(

) A 甲说是一种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

B 乙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潮 C 丙说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 丁说是对“古典学术”的再现

5.西欧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以下人物当称德国宗教改革先驱的是(

) A 马丁路德

B 孟德斯鸠

C 达芬奇

D 圣西门 6.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改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恩格斯所指出的这些“巨人”辈出于(

)中。

A 圈地运动

B 宗教改革

C 文艺复兴运动

D 殖民扩张 7.(2012学业考)“重商主义”、“君主专制”“人文主义”这些概念反映了西欧哪一时期的特征?(

A 6-8世纪

B 11-12世纪

C 15-16世纪

D 17-18世纪

8.(2011学年考)表面上它是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生,实际上它是欧洲文化的新生。它是指(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民族国家的形成 (2)简答题

9.文艺复兴发生的时间及其实质是什么? 10. 文艺复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有哪些?

(3)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编制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止!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问题: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什么思潮使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从材料二来看这一思潮的核心是什么?

【教学设计评价】

1、各自然课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在单元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关注本单元15-16世纪时间段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在逻辑联系。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变化的丰富史实反映社会转型期的特点——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西欧逐渐走出中世纪,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英、法等国的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代表了这一时期政治体制演变的基本趋势,,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法规,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上;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冲击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从而使学生能够对15-16世纪的西欧社会有个完整的认知。

2、突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制度在西欧的萌动、发生和发展,强调经济生产活动及其变革对15—19世纪人类社会演进的作用和影响,由此来贯彻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观念。突出重点、特点,用中心问题来安排叙述结构,在课文中适时作一些思辨层次的概括性叙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通观,以区别于初中阶段一般历史知识的介绍。

及时融入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尤其是一些已获得史学界公认的研究新观点、新评介。 引导学生阅读一些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对一些历史问题的经典论述,提高理论素养。

3、单元课时教学设计过程中,须依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三维目标,兼顾学生学习认知水平,以及每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试题按难度系数渐次递进。

推荐第8篇: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

篇1: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套教案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诸子百家及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体会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重视民生的民本精神,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学习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农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主张。

四、知识梳理

(一)“百家争鸣” 的出现

1、出现原因: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崛起; (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派别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商鞅、韩非子

墨家:墨子

3、宗旨:

传播文化、发展学术

4、特点:

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5、百家争鸣的影响:

(1)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与儒家学派

1、孔子的思想

(1)孔子 a、孔子的生平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至圣

b、孔子的思想

①政治思想:“仁”(核心) 与“礼”

仁:a:的含义:爱人b:实现仁的途径:待人宽容;以德为政

礼:a: 主张:以德为政;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b: 本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② 教育思想:主要贡献在于: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此外:在教学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方面,孔子都提出许多对后世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主张

③ 文学贡献:编订整理出《诗经》、《春秋》等六经;其言论载于《论语》 c、孔子思想的影响

开创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强调“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5)儒家思想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2)孟子的思想

a、生平:战国邹国人, 被誉为亚圣

b、思想: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②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③主张“性本善”

(3)荀子的思想

①提出“君舟民水”论断;

②主张性恶论;

(三)道家、法家及墨家

1、道家

(1)老子的思想

①“道”为世界的本原。

②认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③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庄子的思想

①继承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②主张放弃差别观念,放弃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

2、法家学派

(1)代表人物及主张:商鞅、韩非子

韩非子的思想:依法治国 (2)评价: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过分迷信法的作用。

3、墨家学派

(1)代表人物:墨翟

(2)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反对浪费„„ 代表平民百姓愿望。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归纳整理汉初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

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社会贫困。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2)措施: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休养生息政策)

①减轻田租;

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解释:萧规曹随

(3)影响:积极作用:经济恢复和增强

人民生活安定

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消极作用: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

2、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①汉初的休养生息使汉朝经济恢复发展,国力日盛(基础、条件)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 王国问题 诸侯势力膨胀

土地问题 阶级矛盾尖锐

边境问题 匈奴为患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发展的形势 巩固统治

(3)主要措施: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

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军事上——对匈奴采取强硬政策 北击匈奴 卫青 霍去病 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建议

经济上——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者:董仲舒 (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

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2)董仲舒的生平:

生活在文帝、景帝、武帝时代,大学问家,三次应对,得到武帝赏识。

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3)贡献:(也可以说是其思想特点)

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解释:阴阳五行学说 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

起源和变化。

2、思想主张:

(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中央集权需要

(2)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加强君权需要

(3)提出“三纲五常”,——为人处世标准

3、影响:(扭转局势 付诸实行)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思考一 归纳: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特点: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 内容:a.“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b.“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 c.“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影响:为汉武帝所采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思考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

1、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2、董仲舒的新儒学(儒学的自我调节与发展)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根本原因) 思考三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 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①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所以汉武帝要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三、儒学成为正统

篇2: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 ,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2.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自孔子创立儒家至今,儒家经过了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思想与孔孟时代的儒家已是差别很大了。要想了解原始儒家(孔孟荀)的思想的原貌,我们要尽量阅读原始文献资料,所以讲课中涉及很多这方面的史料。学习中我们还要注意孔孟荀思想的异同,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早期儒家思想的一个积极方面是它的民本思想(这一点与后世儒家有较大区别),通过学习民本思想,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教学过程中尽量调动学生已知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

教师: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提问:默读单元引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思想?

学生:儒家思想。

教师: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形成在什么时候?

学生:春秋战国时期。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了一个什么局面?

学生:“百家争鸣”的局面。

教师:对!而儒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家。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围绕“百家争鸣”,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以便学生讨论分析:

1、理解概念? 学生先回答后,教师通过投影解释

(1)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2)所谓“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 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社会原因?

教师:“诸子百家”为什么要争论辩难?有什么深刻的社会原因?提示:政治、经济、阶级关系和文化等方面介绍

学生:讨论。借助于教材

教师:投影归纳以下几点: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日益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 第一,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

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

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 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

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人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 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

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教师小结,要学生明确:一定是思想观念是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3、主要派别代表:(教师投影头像插图,学生列举学生)

教师:春秋战国,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学派很多:三教九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学生:列举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庄子。

墨家:墨子。

法家:商鞅、韩非等。

4、历史影响

教师:这些学派相互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派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展示稷下学宫图片,说明稷下学宫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请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对中国社会有何重大影响?

学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教师:你对孔子知多少?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无人不晓。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幅有关孔子的图片,简要介绍孔子生平,极其孔子的地位和影响。

1、孔子的思想

教师:《论语·为政》中孔子总结自己一生的一段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请学生解释,然后教师再做总结,这段话其实反映了孔子一生精神修养的历程。象这样反映孔子思想和精神的言论我们熟悉的也非常之多? 学生:背诵-----。

教师:《论语》中所有孔子言论反映的孔子的思想

学生:列举

(1)思想核心——“仁”。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仁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学说,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修己爱人的自觉性,强调人与社会的和同;礼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在政治思想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体现了民本思想。从孔子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孔子试图从道德上根本解决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解决人的灵魂问题,这使儒家思想有了一些宗教色彩。

(3)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看司马迁对孔子的评论:“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再看孔庙、孔府、孔林的一些图片,体会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教师: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在适应时代要求的情况下有所创新,为儒学的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孟子的思想

学生:归纳,教师投影明确。

(1)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并提出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2)伦理观上: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虽然人性本善,但也必须通过后天学习存养善端,使其不断扩充完善,否则会丧失善端。

3、荀子的思想

教师: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荀子主要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对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也兼容并包,故能集大成。

学生归纳,教师投影确认。

(1)政治思想: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 “以德服人”。他所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从道不从君。”等观点,都可见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

(2)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

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虽然和孟子观点截然相反,却和孟子一样主张后天学习,通过学习成贤成圣,“涂之人可以为禹”,可谓殊途同归。

讲完荀子的思想,可以列表让学生比较孔孟荀思想上的异同,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教师:提示学生看书,以表格形式归纳总结。不作重点解释。

本课小结:从春秋至战国末年,历史经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课堂巩固:

一、本课测评:

1.“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2.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学思之窗和学习延伸

第2 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教师: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三教九流,各种学派即相互批驳,又相互融合,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而思想说到底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同时又是为政治所服务。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请问:

1、适应春秋战国到秦统治时期:法家“法治”, 秦始皇统一中国“焚书坑儒”

2、汉初:道家“无为而治”(原因、措施、结果)

3、大家想想儒家思想自产生到西汉初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概念解释?

2、为什么?背景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

汉武帝时期已经进入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是仍然存在几点隐患:

① 南北边境不宁

②王国威胁中央

③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激化。

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汉武帝发掘了一批治国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董仲舒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生平及贡献(打出幻灯片,利用教材【历史纵横】所给的材料,简单介绍董仲舒其人,让学生从董仲舒的成长历程悟出“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董仲舒是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期,董仲舒得到了“专精于述古”的声誉,当上了“博士”。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特点

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他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3、董仲舒的思想主张重要内容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

董仲舒应诏上《天人三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认为现在国家统一,但学派纷呈,各执一见,思想无法统一。主张儒家六经之外的各家学术,都应当罢黜,以保证国家统治的安宁一致。 以适合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 讨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哪些是积极可取得?哪些是今天应当扬弃的?

(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③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篇3: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全套)(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 “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 “反正统思想”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闻名,敢于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他们的共同特色是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为主”。 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③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④批判继承宋明理学。

一、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

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

2、如何结合相关史实,以及情感体验、主观认识,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学建议:

本专题是新课标“思想史”的第一专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逐句分析教科书正文前面的“导语”,向学生交代两点:第

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第

二、要从四个阶段认识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

本目教材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第二,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一、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建议教师向学生讲明确: 1.“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科书以四个子目分别讲述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提炼诸子思想主张知识要点,以利于记忆。方法可以选择结构法或表格法。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

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对于同一学派内部,不同思想家的思想也要加以区别分析。从总体与局部两个方面来把握各家学派的思想特点。

记住:法家代表除了上述三人外,还有吴起、申不害等。法家内部形成重“法、”重“术”、重“势”三个不同学派,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二、建议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当时及以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实来理解。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思想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二 儒学的兴起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内容:第一目,汉代以来对“焚书坑儒”的批判。第二目,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第三目,太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第四目,科举制的实行,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可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是秦代“焚书坑儒”后大受限制的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结合相关知识思考: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导入新课。

一、“‘焚书坑儒’的批判”讲两个问题:

1、秦代“焚书坑儒”的时代背景、过程及评价。

讲授时要结合课本p8“学习思考”“为什么秦王朝不禁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来分析理解秦代“焚书坑儒”的目的: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滥。

评价: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2、汉代以来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的批判。

“焚书坑儒”被称之为“灭学之祸”,对思想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种批判基本上是中肯的。

二、“罢黜百家”主要讲述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讲授时,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学习思考”,回答这两个问题: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1)汉武帝时代中国政治“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2)儒学大师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为儒学获得独尊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3)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从而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2、客观评价

一方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 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三、“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建太学,建立郡国学校

2、太学兴立的标志和影响

(1)太学的建立是汉王朝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的表现之一,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

(2)太学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为普通地主阶层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

(3)太学生接受儒学教育,其中的民本思想对他们的观念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东汉形成了太学清议的政治现象。当时太学的议政运动,使黑暗的政治势力被迫有所收敛。

建议教师在讲授时,充分利用课本已有资源如“史学争鸣”、“学习思考”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使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

引导学生回顾新课标历史教科书必修一:

从世管制、察举制,再到隋唐开始的科举制。

2、科举制的实行对儒学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3、科举制对文化影响

让学生联系课本资源如“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等,并用辨证的观点从两方面分析,归纳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五、小结:通过对汉代起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与早期儒学加以比较,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吸纳各派观点的过程,以此来把握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向。

三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推荐第9篇: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 (3000字)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

课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一)

南京晓庄学院 王海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百家争鸣”局面的

形成

2、教材建议

本专题是“思想史”的第一专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逐句分析教科书正文前面的“导语”,向学生交代两点:第

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第

二、要从四个阶段认识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

三、儒家思想充分吸取众家之长,经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继承发展,西汉发挥。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思想。第

四、对道家、墨家、法家思想简要分析并指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本目教材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第二,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其中重点讲述儒家思想。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

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运用“抗震救灾”素材启发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本课难点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

【设计思路】围绕“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各家思想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问题研讨】本节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第一个专题内容,内容丰富,但在备课中对查阅资料不够完整,教学中对诸子百家思想观点的深入讲解度把握不够准,课题之间的过渡还需要流畅,课堂气氛不活跃,问题设计缺乏新颖。但个人认为在教学导入中结合现实生活。课堂总结感染力度强,激起学生爱国热情,弘扬民族文化。争取更大进步。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

“抗震救灾”感人图片,让学生指出从国家领导人,人民子弟兵,社会各界,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全世界人民对灾区帮助的画面,这是什么力量汇聚在四川灾区呢?。这些表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最大特点为文化异常繁荣,哲学思想流派纷呈,出现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板书: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教师提问::“百家争鸣”中所谓“百家”真是一百家吗?“争鸣”又指什么呢?

学生回答:所谓“百家争鸣”指诸子百家,形容数量很多。“争鸣”为诸子百家之间相互争辩。

教师解释:“百家”指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中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由于小说家没有完整理论系统,故不能称其一家。其他九家被称为“九流”即我们常说“三教九流”中“九流”的来历。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百家争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

学生回答:思考中??

教师引导: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

“生娃。”

“生了娃,让他干什么?”

“放羊。”„„

说完,放羊娃便赶着羊走了。望着孩子那瘦小的身影,记者沉默了„„

教师提问::?等同学们笑过后?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放牛娃为何如此幼稚甚至可悲的想法呢?

学生回答:他没有读过书。

教师提问::最大的可能是他为什么不去上学读书呢?

学生回答:可能是太穷了,太落后了,或者思想落后。

教师提问::这放牛娃的想法归根到底受什么因素的制约?

学生回答:经济因素

教师分析:他的想法最终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这反映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观点?

学生回答:社会意思决定社会存在??或者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反映。

教师提问::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出现的原因有那些?并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学生甲: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铁器的使

用和推广是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在农业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建成为可能,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数量不断增加,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的生产关系开始发生、发展起来。新兴地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中,不断取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胜利。 学生乙: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纷争不断士大夫崛起且被重用 学生丙: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腐败,私学兴起。又“学在官府”下移到“学在民间” 教师总结: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经济发展为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不断,为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奠定社会环境。思想文化上“士”阶层的活跃,私学兴起。造就一批学识渊博的“学者”,为其提供可能。以上三方面哪一方是最根本的原因呢?

学生回答:生产力的发展

教师分析: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基础的变化是其出现的根本原因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判断下列主张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哪派的思想【出示课件】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仁”民本思想(儒家)

万物虚无、福祸相依——“无为”朴素辩证法思想(道家)

兼爱非攻,节约尚贤——兼爱、非攻、节约、尚贤(墨家)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法治、中央集权、政治变革(法家)

教师引导:分组学习,每组分别代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个学派,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默读课本指出各家主要观点,并且对其简要评价。(出示课件供学生参考,指导学生)

请同学们归纳总结后每组选举代表回答,本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可以在回答结束后进行指正,批判。让我们的课堂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板书:二:各派思想观点

教师讲述: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吸收借鉴其他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成。【出示课件】(展示孔子诞辰2556周年图片、孔庙、)

并提问:如果有外国朋友来中国山东孔庙参观,如果派你去当向导,你怎么介绍孔子呢? 学生回答: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其主要思想核心为“仁”学 板书:孔子生平

教师启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其智慧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学生回答:“仁”

教师提问::我们又如何理解孔子的“仁”的思想含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p20页) 学生回答:“仁者爱人”

教师总结: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教师引导:怎么样才能做到“仁”呢?

学生回答:“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师提问::什么是“礼“?跟“仁”是什么关系?我们怎么看孔子主张的“礼”? 学生回答: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即周礼

教师补充: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从孔子主张恢复和维护周礼,你能看出什么?

学生回答:孔子思想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教师提问::“仁”跟“礼”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仁”是内在品德,“礼”是外在规范,具备“仁”才能遵守“礼”:遵守“礼”的规范,才能更好践行“仁”的思想品德。

板书:核心思想

教师过渡:【出示课件】“苛政猛于虎”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路过泰山,看见一个妇女在哭,别上面询问才知道,他丈夫,孩子都被老虎吃掉了,孔子劝她离开这个危险地方,但她死活不肯,孔子别问其原因,那妇人答到“这里没有苛政””,孔子于是感慨到“苛政猛于虎也!”

这个故事反映儒家什么政治思想?

学生回答:以德治民。

教师提问::“以德治民”跟“仁”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仁”学思想在政治上的表现形式是“以德治民”

板书:政治思想

教师过渡:【出示课件】“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

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这是孔子的哪方面的思想呢?

学生回答: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个人修养

教师补充:弟子三千,精通六艺都72人,但是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五经”。

板书:历史学家

板书:人性论:性近论

教师过渡:孔子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没有受到重视,但后来经过孟子、荀子发展,在战国时期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出示课件】

那么他们三者的思想有何异同,对孔子的思想有那些发展?

学生回答: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孟子和荀子是对其思想的总结和发展

教师分析:孟子的核心思想“仁政”民本、性恶论。其中“仁政”发展孔子“仁”使其思想开始与政治结合,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指出君民之关系且要求统治者善待人民是有进步意义,荀子是儒家思想集大成者,其君舟民水观点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同学熟知的唐太宗的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孟子,荀子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同学们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儒家思想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学生回答:春秋(产生)—战国(冷落)—秦朝(打击)—西汉(独尊)—维新变法(新意)—新文化运动(抨击、动摇)。

教师过渡: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不仅有主流思想儒家,还包括道家,法家,墨家一起构成,下面我们简单了解: (请第二组同学介绍道家的基本思想)(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

板书:道家思想 老子 庄子

学生归纳:哲学思想:学说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命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学说的思想精华。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教师总结:老子的哲学思想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政治思想“无为而治”“无为”这里应该理解为统治者不要随意屠杀百姓,此外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更是形成道家思想为主要思想的宗教称道家,(修炼成仙、转世轮回、)战国时候庄子继承发展老子学说,但其政治思想比老子更消极。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法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请第三组同学简单介绍)【出示课件】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学生归纳:思想主张:历史向前发展,今必胜古,因此人们应该依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传统,“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以法为本”,法治对象为臣民,除国君外,一律要受法律约束,“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不阿贵”。主张“以法为教,为吏为师,禁止私学。”

板书:法家思想 韩非子

教师总结:法家思想适应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成为战国许多国家改革变法的指导思想,其中我们熟悉的商鞅变法便是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开展进行的。 教师过渡:请最后一组介绍墨家的基本思想【出示课件】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战争使)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墨子

学生归纳:思想主张:代表平民利益。兼爱:爱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万民差别,都要同等地爱。非攻:反对一切战争,反映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的愿望。尚贤:任人唯贤。墨子的军事思想也主要是积极的防御思想。

板书:墨家思想 墨子

【课堂讨论】如果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你会采用哪家思想主张治国?并且简要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辩论方式,让课堂活跃气氛)

教师总结:我们一起感悟着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如果让你总结其特点,你认为那些词语更为恰当?

学生回答:百家争鸣、五彩缤纷、博大精深、璀璨、影响深远??

教师提问::那么“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到底产生怎么深远的影响呢?(学生讨论) 学生甲:“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相互借鉴。从而形成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更是通过吸收各家之长,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所以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学上乙: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国的思想文化不会博大精深,五彩斑斓。奠定中国文化基础。

学生丙:“百家争鸣”中各派的思想共同构成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影响世界各地区。特别是亚洲地区。

板书:

三、“百家争鸣”的重要影响

教师总结: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影响到今天我们的各个领域,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今天的哪些现象跟我们今天讲的思想有着联系?

学生回答: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诚信 以人为本抗震救灾 ?? 教师提问::我们怎么对待传统文化?

学生回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课堂总结: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继承,又要与时俱进,这有这样,我们的人格才会更加健全,我们的品德才会更加高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进步。我们相信:只要人人能献出一点爱,“抗震救灾”定能胜利。

【布置作业】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认为儒家的哪些思想对你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推荐第10篇: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篇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主要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 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并不扎实。由于这一时期的内容离现在并不遥远,课文中许多重要事件,如北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对当今复杂多样的世界形势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很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向,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较多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在网上下载精美图片,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实力决定的,特别是经济实力;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重难突破: 1,苏美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让位于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苏联为尽快恢复战争创伤,捍卫反法西斯战争成果,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经互会”和“华约”。 2,“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方面,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其表现,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互相之间充满敌意和不信任,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

另一方面,美苏两国势力均衡,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使世界在近五十年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议教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为了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二战

后苏联实力增强与政治威望提高、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等历史材料,或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探究2.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议布置预习思考题:(1)找出重要概念。(2)美国的“冷战”政策有哪些?(3)苏联采取了哪些反击措施?(4)“冷战”下的国际关系如何?(预习思考题无须用本子专门写下来,能在课本上找到的,只需画在书上就行;需要归纳的可写简要提纲。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的自学习惯。预习思考题的难度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一般以了解课文知识、突出重点知识为主,跨度不宜太大。)

3.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例如,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的,就让学生自己阅读找到答案。 4.注重创设情景,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 5.围绕主题补充或重新整合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例如引入资料: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战后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和用计算机演示“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地图”等,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冷战”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认识到历史资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进而懂得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始材料和时政资料。 教学用具:教材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注:此教学设计针对的是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学对象基础好,自学能力强,并能自觉做好预习思考题的,可省略讲各教学内容的①)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冷战”的概念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三.美国的“冷战”政策 四.“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五.“冷战”的影响 附预习探究

针对下列一些问题,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到两个问题,在课前完成资料搜集工作,并表述出自己的看法。

1、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军事、经济实力的膨胀

2、什么是铁幕演说?

3、“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4、何谓“冷战”?为什么其成为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5、柏林危机

6、“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和沿革

7、“古巴导弹危机”

8、朝鲜战争

9、越南战争

10、概括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了哪些对抗措施使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篇2: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人教版) 人教政治史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⒉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二、西周的分封制 ⒈主要内容及特点 2.作用及发展演变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 2.特点及基本原则 3.实质及作用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导入新课】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同学们却是耳熟能详的。而中国国家的形成,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有密切的联系。大禹治水需要统一指挥和动员各地人民的力量,加强对人民的组织管理。所以,大禹治水和发展农业的过程就成为打破氏族部落组织,由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王权专制代替氏族民主,国家行政管理逐步成长的过程。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可见,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政治管理制度开始具备雏形,由此导入新课-----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讲述内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设问: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还有一点值得同学们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设问: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这是一种退步呢,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呢?为什么原因何在?

传说中,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也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虽推举伯益为首领,但启凭借实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从而结束了这种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王位世袭制确立,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确立。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从夏朝开始就已经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对于夏商的政治制度,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去搜集有关夏商的官位及其职能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来进一步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教师给学生概括指出: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时国王,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奴隶制的等级关系已初步确立。对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1

二、西周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设问:西周建立后,为什么要建立分封制度呢?

西周政权刚刚建立不久,武王姬发即因病而亡,成王姬诵年幼即位,由其叔父周公姬旦摄政。当时,管叔、蔡叔、霍叔作为宗亲诸侯,被封于殷都周围监视殷商遗民,谓之“三监” 。他们不满周公摄政,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及东夷部族发动叛乱。周公毅然平定内乱、率部出师东征,西周政权才得以稳定。面对周初出现的内外叛乱,周公敏锐地意识到,没有一套完善的典章礼仪制度和宗法等级秩序,单靠武力征服或刑罚镇压是不能实现社会安定和国家大治的。为此,他主持进行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建立起一套典章礼仪制度与宗法等级秩序。 设问:分封制度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⒈主要内容及特点

讲解分封制时,可以先给出学生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周初封建的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设问: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哪?

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习惯。最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提供《西周分封形势图》,得出以下认识:周朝对建国的元老、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大分封。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封建制度。分封的办法是把王畿(首都地区)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属、功臣、元老,建立起诸侯国,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是: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诸侯国像屏障一样拱守在周王室周围,和睦四方,安天下。周初,从武王到成王共分封大小71个诸侯国。其中主要有(教师挂图,并指出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在东方分封了鲁、齐等国;在北方分封了燕等国;在南方分封了吴、楚等国;在中原分封了郑、晋、卫、宋等国。西周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最后通过学习让学生研讨一下分封制的作用。(可让学生课前准备,事先查找资料) 2.作用及发展演变

教师在上课时做一下指导。然后根据教师自己查找的资料和有关文献做以下概述:

首先,分封制大封同姓子弟、功臣及古帝王之后,让他们在自己的诸侯国内享有一定的特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建设,这就避免了类似于管叔及蔡叔的事情的发生,暂时地满足了西周奴隶主贵族的欲望及要求,缓和了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或“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缓和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降低了殷民及其他族人的反抗情绪,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其次,在西周王朝的四周分布着肃慎、山戎、鬼方、羌、濮越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掠夺财富,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派王室贵族等直接管理,一方面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一些少数民族以及一些外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与王畿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加速先进文化及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从而为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提供坚强的物质后盾,起到其应该起的作用。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他们与当地人民结合,不但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而且还加强了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诸侯受分封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西周实行了宗法制度,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

三、西周的宗法制

设问:什么是宗法制? 1.含义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国古代

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

设问:宗法制基本原则及特点是什么呢? 2.特点及基本原则

可先让学生看以下图表,然后让学生回答。 2 利用《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明确大宗、小宗的概念,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

最后教师结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讲解宗法制度是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建立了一套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统治制度。这是一种从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分配制。宗法制的基本规则,是将每个宗族中的嫡长子一支确立为大宗,居于同宗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导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为小宗,处于大宗的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宗主照例由大宗担任,并且世袭继承。因此,宗法制从一产生时起,就是基于确定继承顺序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制度,以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教师讲解图后,讲一步归纳要点如下) ①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

②构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级制度。

③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构成统治阶级,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 3.实质及作用

设问: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宗法制度实质是什么?

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各地诸侯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则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自己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周天子位居金字塔顶端,不仅是所有姬姓宗族的大宗,而且通过“同姓不婚”、“娶于异姓” 的联姻原则,又成为有甥舅关系的异姓宗族的共主。于是,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关于宗法制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可留课下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自己获取和了解。 最后给学生留一个讨论题,供课下研讨及对本课知识的巩固。 【课后研讨】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卫侯,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大思想家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曰仁”, 而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设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习“礼”。由此可见“礼”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性。

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请大家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礼乐文化的资料,了解西周法制对中国封建法制和现代法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如西周法制中“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明德慎罚” 的法律思想、“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统治思想,对中国封建法制和现代法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课小结】

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禹是夏朝的开国之君,并开创了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这是从氏族社会的民主管理向国家行政管理过渡的历史转折。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西周灭商以后,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在吸收商朝灭亡教训的前提下,西周统治者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创建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即分封制度

。宗法等级制度产生于夏商,是维护各级宗主贵族统治地位与世袭特权的政治法律工具。西周是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鼎盛时期,也是这一社会制度的成熟完备阶段。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国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宗法制的基本规则,是将每个宗族中的嫡长子一支确立为大宗,居于同宗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导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为小宗,处于大宗的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宗主照例由大宗担任,并且世袭继承。因此,宗法制从一产生时起,就是基于确定继承顺序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制度。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这样,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至高无上的皇权 1.“始皇帝”的来历

⒉特点:(1)皇帝神圣(2)皇权至上

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度 ⒈三公九卿制的职能 2.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⒈郡县制的职能

2.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

四、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

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多是基本史实,有关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可现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掌握基本史实;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的典故、成语,通过这些典故、成语来回忆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的概况。像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等等。为上课讨论和评价做准备。在课堂手段上可采取投影和情景设置等手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上。 【导入新课】

从西周分封制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中间经过了群雄割据的春秋战国。关于这段历史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典故、成语,如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等等,尤其为我们大家所熟识。战国后期,商鞅入秦,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国力跃居七雄之首。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开始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秦王嬴政“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不到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华民族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正如诗歌记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秦王扫六合》)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秦朝建立后,创制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这一制度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建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二是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是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一、至高无上的皇权 1.“始皇帝”的来历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以后,嬴政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大臣“议帝号”。他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秦王政决定从三皇五帝的称号里摘出皇、帝二字合成一个新词“皇帝”,作为统一大王朝的君主的正式称号,称“始皇帝”。秦始皇帝的名号有两点含义:一是创立皇帝称号;二是其中含有序号,自己为始皇帝,以下顺序为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从此皇帝就成了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开始至清末,延续了二千一百多年。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沿用了“皇帝”的称号。

然后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下皇帝的称谓,拓展学生视野。对于皇帝的称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皇帝自称为朕。我们知道,皇帝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唯我独尊,如果不是具有独一无

二、至高无上的特点,也就无法具有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的意义了。(“孤”则是王的自称。)本来在先秦时期朕是男子的第一人称单数,从秦始皇帝开始不再通用,只有皇帝可以用。一类是第二人称单数,如皇上、圣上、陛下。

皇帝的特殊权力和地位使得皇位继承意义重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政治动荡,导致无序、失控。皇太子继承制是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把父系家族内部的继承秩序稳定下来,并且明确化、法律化。

提问:中国皇帝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 ⒉特点 4 (1)皇帝神圣

皇帝地位至尊。天子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 在讲此问题时,可以找如下资料进行补充,使学生了解皇帝至尊的地位。

①名号制度体现皇帝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包括皇帝以及附属的皇后妃嫔、太上皇、皇太后、皇子、皇太子、皇孙、公主等在内的皇帝宗族名号系列,还有谥号、庙号、尊号等称号系列,突出皇帝制度的神圣、尊严。②有祭祀天地山川的权利,显示其联系上天与人间的特殊身分。③有历法、年号、礼仪、乘舆、宫廷、陵寝等一系列体现正统与等级的规章制度,表现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形象。④有后妃制度、宗室制度、以及有关皇子、公主、外戚等的一系列制度来保护、协调家族利益,其核心是宗法制度。⑤有皇太子继承制体现皇权的延续和稳定,并保障皇权的顺利交接。⑥皇室开支有财政保证。⑦有宦官制度为之服务。 (2)皇权至上

皇帝权力至上。皇帝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皇帝拥有最高权力,比如最高决策权、政务的最高决定权、财政的最高支配权、立法和司法权、官吏任免权、军事指挥权,等等。皇帝是封建社会政治权力金字塔形结构的尖,他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的官僚机构来处理日常事务,实现政治统治。

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是以皇帝制度为中心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度、社会秩序的理论基础。

皇帝制将国家的一切大权,即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手中,并且实行皇位继承制。这都体现出权力的高度集中,而高度集中的权力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另外,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度 ⒈三公九卿制的职能

三公九卿制是在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持军事。三公下面设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延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教师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秦朝的官职及分工) 中央 “三公”

太尉: 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 丞相: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 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辅佐丞相处理事务 “九卿”

卫尉: 皇宫保卫 郎中令: 宫廷警卫 太仆: 宫廷车马 廷尉: 司法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 奉常: 宗庙礼仪 宗正: 皇室内部事务

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通过让学生了解三公九卿的名称、职能,而且要让学生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后,引导学生概括出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上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⒈郡县制的职能

郡县制实行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本课的“学思之窗”中的材料,讨论一下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原因;并结合上节课的知识,分析一下郡县制和分封制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影响。 然后再介绍郡县制。

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他们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实施的分封制被郡县制所代替,削弱了地方的独立性。三公、诸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教师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秦朝的郡县制体系结构) 郡 郡尉 郡守 监察史 县 县尉 县令 乡 游徼 三老

啬夫(小乡) 有秩(大乡) 亭 亭长 5 篇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全套))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

一。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教学课时:

1、5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建议:

(1)、中国早期社会的年代较为久远,对大多数高一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较为模糊。建议在导入中回忆初中时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适当介绍夏商周更替概况,以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如对西周代商的历史更替的交代,可以更好地解释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背景。

(2)、本课讲述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秩序。其中重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应讲清分封制的起止时间、目的、内容、影响和破坏;宗法制要讲清内容、特点和深远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运用以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

(3)、本课主要讲述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同时兼及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如在叙述夏商周政治制度时,提到夏禹、夏启、商汤、纣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召公、微子等历史人物;武王伐纣等重要历史事件。对于这些事件、人物可以有选择地简单介绍,以增强趣味性。但重点应放在叙述和解释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上。

(4)、本课各部分包括课前提示、正文、“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等阅读材料、图、表以及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都是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各部分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可以有效地起到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用商代青铜方鼎的图启发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而且引起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用课文中第一个“学习思考”,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用课文中第二个“资料卡片”,能更清晰的了解西周分封诸侯的情况。在讲授本课时,有些课文的底注也不应忽略。如“封建”的注文实际上注释了一种学术观点:课本是主张战国封建说的,因此指出西周的“封建”只不过是“分封诸侯国”,而并非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本课和本模块其他各课的有机联系,也应该在讲授时注意。如本课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破坏,这就给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作了铺垫。

(5)、可以通过解决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作为小结,总体概括,使本节知识结构完整、系统。

二、走向“大一统”和秦汉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秦统一六国与秦朝疆域,秦汉中央官制的构成和特点,郡县两级制,焚书坑儒和挟书律。

(2)、过程与方法: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建议: (4)、第三目“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讲述秦王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及其职能。教材对于秦朝的中央官制采用了“三公九卿”的说法,要求学生掌握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主要职能,至于九卿及其主要职能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能大概了解即可。朝议制度是秦王朝政治的一大特色,既要指出其可集思广益的好处,也要点明其局限性。

(5)、第四目“挟书律”,主要讲述秦王朝实行思想专制的情况。秦王朝的思想专制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焚书坑儒,二是挟书律。要点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与挟书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达到政治上巩固统治的需要。教学中可结合教材中的“学习思考”: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来分析挟书律的实质,根本目的及其作用。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秦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和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和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教学建议:

(1)、本节教材的课标要求是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关于政治制度涉及面较广,教材讲述的五方面内容主要是体现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与强化。内容丰富,充实因而课时较紧,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2)、第一目“法令出一”,讲述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

一即皇帝制度,要求学生掌握皇帝制度的由来及其特征。可结合课本“学习思考”中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记》中的内容来加深对皇帝制度特征的理解。

(3)、第二目“君权与相权”,通过历代削弱、分散相权来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汉武帝削弱相权主要举措有两种:一是频繁换相,二是用中朝来架空外朝权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以及召集政事堂会议,实际起到了分散相权的作用。到了宋代通过设置中书门下以及增设参知政事等方式进一步分割相权。到明初正式废丞相。

(4)、第三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主要讲述中国历代监察体制的演变,要使学生明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也是服务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监察制度发展走向健全正体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强化。

(5)、第四目“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讲述中国古代三种主要的选官制度即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对于世官制与察举制可作一般了解,重点应放在科举制的讲述上,应讲清科举制最初实行的进步性。到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科举才成为了人们思想发展的桎梏,其消极性日益显现。引导学生辩证地、历史地来分析评价历史事物。

(6)、第五目“行省的设置”,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的演变,要给学生理清从秦汉→唐→宋→元→明→清历代地方行政设置演变情况,关键是突出元朝行省设置的重大影响,同时还需指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和调整变化是服务于中央集权的需要。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以及密折奏事制度;清朝的边疆政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2)、过程与方法:史料研习,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1篇: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教学设计

(六)

浏览量:527 发表日期: 2010-9-23 来自: 赵庆东历史名师工作室

【字体:大 中 小】

第六章 历史教学有效教学行为设计(上)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魏飞 第一节 历史教学有效提问设计

众多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激励学生互动的有效方法是使用提问。课堂教学中,提问促成了沟通与交流的智慧闪亮、心灵共振。无论教师或学生,每一次提问都是一个生命向另一个生命敞开,每一次提问都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语)。新课程实施后,在提倡课堂互动和激励课堂讨论的环境下,提问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使用一直有增无减。但毋庸讳言,课堂提问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其有效性。

一、课堂提问缺失问题研究

1966年,莫尔分析2500个问题后指出,自然科教师所问问题很少能够激发学生批判性思考,属于“What”类的问题占46%,属“Why”与“How”类的问题共占46%,山田认为过于机械式的提问,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慵懒,或作粗浅、不合逻辑的反应;而且教师提问过于频繁,上课时间约有三分之二用于教师问、学生答的语言行为。他认为快速与过多的提问,反而阻遏学生酌情度理、慎思明辨的能力的发展,并剥夺学生应需的辅导。米勒观察分析100名实习教师的提问技巧后指出,在班级教学中,思考性问题在问与答之间转速过快,恐怕只有百分之一的高智学生才能回答,但大部分教师却期望在问后十秒钟内获得满意回答,否则便显出不耐烦——或重述问题,或做无意义的赘语,或另外指名回答,或径由自己代答,殊不知学生需要时间思考并组织其适切的答案,而后才能有效反应。[1]

全莉娟等通过课堂提问的观察分析指出,当前教师的课堂提问没有真正发挥启发诱导的作用,时常流于形式;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多属“低水平”认知的问题,而缺少高水平认知,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50次左右,其中90%属于封闭性问题,而只有大约10%的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课堂提问的环节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注意的中心,则是他所要的答案是否被“启发”出来了。教师在提问之后对学习水平高的学生(高成就的学生)与水平低的学生(低成就学生)是有区别的,学习水平高的学生(高成就学生)参与课堂交流机会多,水平低的学生(低成就学生)参与机会少。频繁、费时而又明显缺乏思维价值的提问,其后果必然是降低学生的思维品质,限制主动性的发展。[2]

另有研究者对课堂提问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师的心理负担是阻碍教师鼓励学生提问的因素。教师的心理负担有三种:一是怕“误事”。有的教师觉得,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太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二是怕“冷场”。教师担心让学生提问题,时间多花在学生读书、思考上,气氛上不来,课堂就显得沉闷。三是怕“难堪”。有的教师课堂上不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怕的是有些来自学生的问题一时回答不上,在学生面前下不来台,显得“难堪”。[3]

二、不当提问的原因分析

(一)问题设计不当 1.问题目的不明

课堂提问的设计是通向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或主问题就是教学目标的“问题化”。在设计问题时如果不考虑教学的目标,而仅在所谓的趣味性、开放性方面下功夫,常常会使问题偏离教学方向。问题不明还表现在课堂的随口问和随口答上。教师不加思考地随意而问,实际上激发了学生信口而答。

2.问题难易失度

问题难易失度表现在:一是与所学内容没有实质性关联,思维跨度太大。课堂上,有时教师冷不丁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不知所云,无从思考,因问题失去思维平台和知识背景而难以进行实质性的应对;二是问题的内涵或太易或太难,太易不能启动思维,学生有回答而无思考,貌似脱口而出,实则“有口无心”;太难则压垮思维,学生即使想积极应答,也不知从何答起,心中没有把握或把握不大,欲语而嗫嚅,欲答亦犹疑。

3.问题聚焦不准

问点散乱或问域过宽,常常会看似问题很多,但杂乱无章,没有逻辑序列,在这种情况下的问答或交流类似漫谈,有时反而越问越乱,越扯越远,导致不可能进行深入探讨。这些杂乱的问题的提出,源自教师提问的过于笼统,没有聚焦,更没有方法。

(二)问答过程失控

从问对过程来考察提问,我们能够较为清晰地观测到两种提问取向:即问答取向和对话取向。问答取向的提问,就是寻求正确答案。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则教师喜不自禁,赞赏有加,一旦学生回答不对路子或不正确,其处理方式也无非是:另请他人代答,提示答案或干脆越俎代庖。这些“十八般武艺”的运用无非是尽快获得答案。对话取向的提问,则是意在激起学生深入的思考和言路的敞开,师生追求的是共识和理解,以及对对方理解的理解,而不是某一方唯一的答案。

在对话取向的提问中,问题是激发对话的起步,回答是对话的一个环节,答案不是对话的终结而是新一轮对话的起点。从对话取向来看课堂提问,学生立即给出一个正确答案,未必就比给出一个错误答案更有教学价值;对答如流也未必比问答龃龉更有思维价值,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则更是如此。

(三)言语方式错位

提问语是对话语的一种,如果运用独白的言语方式无疑是错位。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真理代言人”,长期独白式的言说造就了教师独断、自以为是的言说方式,这种言说方式成为其言说的习惯,同时溶注在教师的思维习惯中。独白式的言说下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只能是对教师的迎合,而教师对“误解”和“误答”的引导也都是努力把学生的思维镶嵌到自己的思维框架中,因而,貌似提问频繁,问答如流,但在本质上仍然是单方主宰,个人独断。

威索尔通过研究注意到,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语言,来分析教师的课堂控制方式。当教师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时,大都会使用以下语言:(1)鼓励、赞许学生或支持学生;(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3)了解学生的疑问。当教师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时,大都会使用以下语言:(1)使学生接受意见或劝告,如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所用的言词或质问;(2)批评学生的过失,否定或讽刺学生的错误;(3)教师为维护自己的立场,贯彻自己的主张所用的语言。威索尔经观察还发现,当教师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并使用相应的语言时,课堂处于防卫的气氛,班级成员消极被动,心神不定,萎靡不振,教学效果较差。[4]

(四)提问对象偏失

由教师提问所构成的互动是教师选择性的互动,这种选择性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对象的差异。从互动对象的职务上看,教师与学生干部的互动明显多于与非学生干部的交往;从互动对象的地位上看,班级中地位较高的学生与教师交往的机会要比地位低的学生多得多;从互动对象的成绩上看,教师显然更愿意与成绩好的学生交往。

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对象的选择上,而且也体现在互动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上。例如,对于不同成就水平的学生,教师往往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在与成就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互动时,教师更倾向于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方式,并且表现出很大的耐心;在与成就水平比较低的学生互动时,教师更倾向于采取专制的、否定的、控制的方式,并且较少给这些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充分表达的机会。

教师的问题分配也有差异,大多把重要的、挑战智慧的问题交由他喜欢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回答,而把那些碎小的、无关紧要的低水平问题交给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回答,甚至把提问作为惩罚学生、为难学生的一种手段。客观地说,这样的问题分配有利于教学进程的顺利展开,但是这样的问题分配方式一旦在学生心目形成对教师提问的基本看法,其提问的教育性和教学性就会变味,由此展开的对话也在精神实质上是反对话的。

三、有效提问的策略 有效提问除尽量避免上面所列的缺失问题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问题的类型——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

思维学家大多把问题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垂钓问题(就像把诱饵放在鱼钩上,并不清楚什么东西会上钩);一类为射击问题(像瞄准一只鸟射击,要么打中,要么没打中)。实际上,这就是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

1.封闭性问题及其在课堂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将回答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确定性答案之内的问题叫封闭性问题。封闭性提问对应的认知目标往往具有表达清晰确定、易于理解和把握的特点,如“能回忆”、“能确认”等。对于封闭性问题的回答,回答者一般能够从已经学过的知识中直接找到答案,常常只需要回忆、复述和再现。

封闭性的问题无论是在传统的课堂上还是在当代的课堂上都被大量地使用,有它特殊且重要的教学价值:

其一,封闭性的问题比较而言思维障碍较小,易于回答,因而有助于形成师生之间的言语交流,有利于调节课堂师生之间的心理环境,进而形成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

其二,封闭性的问题具有明确的答案指向,便于教师对教学的调控。

其三,封闭性的问题大多能够从已学或已知的答案中提取或复现,因而便于教师检测学生对以前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确立教学的起点。

总之,用好封闭性的问题可以发挥提问的检测、鼓励、调节、组织的功能。但是,仅有封闭性的问题远远不够,因为它没有启动学生思维,达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和智慧撞接。质言之,它没有赋予问答双方的思维空间。

2.开放性问题及其在课堂中的作用

与封闭性问题相对而言的是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它难以从已经学过的知识中直接复现,需要经过一定的重组和再创而形成答案。比较而言,封闭性问题要求智力水平较低,因而有时被称之为低水平问题,或简单问题,开放性问题要求有较为复杂的智力过程,因而有时被称之为高水平问题,或复杂问题。

在学科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中,所谓开放性问题有三个特征:一是结论开放性,即不要求并且常常没有唯一的标准的答案;二是认知复杂性,即它的回答不是简单的记忆复现,要经过一定复杂性的思维操作;三是策略多样性,即可以通过多种认知方式和途径来探求答案。

一般来说,开放性问题容易生成对话,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思维的深度广度。但由于开放性问题对思维的不可控性和对评价的不可控性,学生生成的答案也常常会异彩纷呈,五花八门。但就其个体来看,不同的答案之间差异很大,有些回答未必都是有思维质量的答案。应答者有可能对问题进行实质性的转换或者偷换,答案可能异想天开、十分有趣,但实质是答非所问。学生面对一个需要经过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过程才能求得的答案,也有可能信口开河给出一个结论。

绝大多数教师面对学生天花乱坠的回答最喜欢说“你真棒!”但是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天花乱坠的想象并不困难,难的是这些想象有它的内在依据,有思维的内涵,有思考(想象)的质量。在这些开放性的问题中,我们看到答案的链条太短,大多都是萤光一闪,而不是思维火炬的接力与长时燃烧。

加里·D.鲍里奇提醒我们,同一个问题在一种情况下是封闭性的,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又可能是开放性的。例如对于美国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你对裁军是怎么看的”这个问题需要判断能力,而对于十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只需要回忆一些知识点,因为他们刚刚背过《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条款。[5]

(二)注意提问的策略和艺术 1.国外相关研究

美国学者威伦为教师的有效提问提供了九种策略:(1)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2)问题的措词必须清晰、明确;(3)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4)要有逻辑地、连续地提问题;(5)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6)问题要紧追学生的反馈;(7)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8)提出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9)鼓励学生提问。[6]

克拉克等人认为,课堂提问要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良好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用明确和直接的语言表达的、能被学生理解的问题,它必须与课堂教学的目标相一致。含糊而又考虑不周的问题不仅不能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当前的问题,反而容易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模糊的枝节的问题上。提问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促进学习,好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的心智,因此好的问题一定能够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而那种只需要重复一遍书本知识便可以回答的问题是永远不会像思考题那样进行思维的。好的问题一定是探究疑难并发人深思。另外,好的问题必须与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兴趣相适应;好的问题必须与提问的目的相适应。

(2)良好提问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准备关键问题时应考虑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教学的目的;②提问的目的;③哪些类型的问题最适合于实现这些目的;④是否应该提那些属于情感领域的问题;⑤通过提问能在多大范围内实现目的。

(3)良好的提问技术。教师提问不应象宗教法庭庭长那样给不听话的学生出难题,应该把提问看成是了解班级存在着什么问题并试图加以解决,不是对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的检查。平时个别提问时应不拘泥形式。教师应以愉快、友好、从容、谈话式的态度来提问。提问在班级中应比较平均地分配问题,这有利于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7]

20世纪80年代日本教育界曾用两年时间专门开展“什么是好的提问”的讨论。讨论的结果认为,好的提问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表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2)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3)能激发学习的欲望;(4)能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具体目标;(5)富有启发性,并能使学生自省。[8] 加里· 鲍里奇在其《有效教学方法》论著里提醒教师:“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在提问中,最严重的错误也许是,你不能肯定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记住,问题是支持教授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工具。在使用问题时,你要做的第一个决定应该是你这一课要教的是事实、规则、动作序列,还是概念、模式、抽象理论。如果你的目标是前者,那么,你问的应该是识记、理解和应用层次的封闭性问题;如果你的目标是后者,那么,你应该提出分析、综合和评价层次的开放性问题。因此,事先决定你的问题策略是什么以及你的问题目标是什么,进而选择合适的问题和行为的认知复杂性,这是至关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记住你的课堂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然后选择最佳的问题组合来达到你的目标。[9]

2.提问序列的策略和艺术

(1)提问序列按照问题结构的内在逻辑来展开

根据课堂教学的思维特征,我们可以将提问的“问题”分为纵向逻辑结构的问题和横向辐射结构的问题以及纵横交叉结构的问题。

①纵向逻辑结构

在纵向逻辑结构的问题中,提问的问题结构是以链状结构环环相扣的,解决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或前提。问题的链状展开,有的是缘于问题既有的逻辑关系,有时是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而作的精心设计,将问题分解,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疏导性、铺垫性的小问题,为思维搭建阶梯。

纵向展开的逻辑结构的问题设计,有时是先提问一个较为潜隐的深层问题,然后设置一个个小问题如剥笋抽丝般一步步进入问题的内核,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有时,从某一表层的、细小的问题提问,然后穷“问”不舍、步步进逼,直到挖出一般性问题背后的、深层的意蕴,经历、体验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思维旅程。

案例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问题的设计

1、为什么要“罢黜”百家?(设计意图:理解背景)

2、为什么独尊的是“儒术”?(设计意图:理解儒家学说能够被统治者认同的原因)

3、怎么“独尊”?(理解汉武帝提高儒家学说地位的措施) ②横向辐射的问题结构

在横向辐射的问题结构中,有一个中心问题,这个中心问题向四周散射出若干个小问题,理解、解决了若干个小问题也就可以理解、解决中心问题。与纵向逻辑结构不同的是,各小问题之间是并列展开的,它们或起点或终点都直接指向中心问题,仿佛车轮的轴与辐的关系。

问题的“多维度理解”从思维方法和思维向度上说,所展开的问题是横向辐射结构。对学科问题加以多侧面理解,即对某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剖析,以获得对问题的透彻、全面的认识。开辟一种认识视角就会有新颖独特的发现,综合多种视角就会对问题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 案例二:“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问题设计 引导学生分析思想观点产生的影响因素会有如下几个方面:

1、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并逐渐走向反动,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思想(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逐渐丧失活力;理学空谈)

4、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个人经历(明朝灭亡,抗清斗争失败,隐居山林,反思) ③教学中的树状结构问题

所谓“树状结构问题”就是纵向结构问题与横向结构问题的组合。事实上,纵向的链状问题结构和横向的辐射问题结构经常在教学中综合使用。对纵向链状结构问题的某一环节进行拓展、分解,就成为横向辐射结构问题,反之亦然。纵横展开的问题我们可称为“树状结构问题”。即,总体上,问题向纵深延伸,但在某一问题环节分开枝丫、分门别类探究便构成了树状问题结构模型。

(2)提问的序列按照对问题认识的规律来展开

人类认知事物大体遵循从具体到概括、从直观到抽象、从形式到实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路径,这体现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总体特点。所以教学提问序列可以遵照这一逻辑次序来展开,即先设计相对容易、浅显、直观的问题然后推向复杂、深奥、抽象的问题。

(3)提问的序列顺应学习者的情智特点来展开

人类天生具有好奇心和审美性向,教学提问可以充分利用人类这一优良的禀赋来发展情感和思维。这种提问序列充分考虑到学生好奇心、智慧的紧张与节奏和审美愉悦感受。顺应学习者的情智特点的提问设计常常以故事(情境、悬念、激疑、情节)的形式来设计问题,因而它最能体现教学的魅力。

3.对回答问题的有效性、深入性的探查与判别

“我们曾经观察过数以百计的教学对话,涉及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众多教学互动。„„我们观察到的许多课堂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特点:只要学生找到了问题的正确答案,教师通常就忘记了要针对学生的思考过程提出质疑、查明内容是否对学生有意义。而且,教师常常都是在听答案,而不是在关注正在给出这个答案的学生。”[10]

确实如此,而且问题更为严重的是,面对不求唯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只要给出一个回答就很容易博得教师的赞赏甚至带领学生鼓掌。

关注点在哪里?如果是一个不追求唯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就应该把关注点放在思维过程、思维方法、思维质量及其复杂性上,如果任其“大家随便都说说”是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但当前许多课堂热衷于这样的提问和应答,因为它流畅、活跃、热闹、好看。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开放性问题的回答,尽管答案可能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有优劣、层级之分,有难易之别,因此,对于开放性问题的回答的评价,必须引导到思维操作方法的有效性上来,引导到对思维质量(准确性、严密性、充分性、深刻性)追求上来。这是形成课堂深入对话的基石和动力。

通过一个开放性问题而真正调动学生思维深度参与,建议使用以下策略:

(1)重新聚焦问题:为了查明学生对问题所作的思考和理解,教师首先需要关心的是学生是否回答了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回答了所提问题,那么,教师应该继续考虑其清晰性、精确性、确切性、原创性和复杂性等;如果没有,那么,教师就必须特别关注应该如何帮助学生重新聚焦问题的焦点。在对话教学中值得关注的是,如果教师接受甚至赞赏一个答非所问的回答,那么,教学对话将会长时间漫无目的地游荡。当前的问题是,这种漫无目的的散乱的对话常常被作为学生积极参与或思维活跃的表征,作为“教学创生”而津津乐道。事实上,思维有受到规约,就不可能有深度和效果。当学生的回答在内容或过程中偏离了问题的中心,教师要能够富有策略地让学生的思考回到问题的核心部位,通常的做法是,再次叙述学生的回答,告诉(或暗示)学生这个回答的哪些方面不合适,然后再重新陈述原始问题。例如:

◆你是说 吗?而我的问题是(再一次提问你的原始问题)。

◆在你的回答里,你陈述了 ,我还无法确定那是如何的?因此,让我们重新考虑你的答案,注意结合这个问题,(再次提问原始问题的关键处)

◆在你的回答里,你说 。我在 方面还是有点困惑,你的答案是怎么与这个问题建立联系的?

(2)提出解释性问题:解释性问题可以用来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他们对某个事物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如何运用词语阐明个人见解或对搅乱概念内涵的问题保持高度的警觉性。解释性的问题的例子有:

你想用 表达什么意思? 你可以使用其他措辞陈述那一点吗? 你怎么定义 呢?

我们可以用其他什么词语来描述 呢?

(3)提出验证性问题:验证性问题有助于增进学生思考的精确性与原创性。教师提出验证性问题意味着要求学生举例、叙述个人经历、引用证据等。向学生提出验证性问题要求回答,学生就可以把正在学习的与已经知道的联系起来,就能更好地领会主要问题的概念内涵。验证性的提问有:

◆你怎么知道 ?

◆你能举出什么例子证明 ? ◆你在哪儿发现那条信息的?

◆你以前什么时候、在哪儿经历过这件事儿? ◆你知道谁会支持你的观点?用什么来支持你的观点? ◆ 在哪些方面与 相似? (4)提出限定性问题:如果学生谈论的主题信息涉及面过于广泛,或者没有注意到概念的关键特征的特殊含义,那么,教师就有必要启发学生思考特定的概念属性。设计限定性问题,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运用核心问题所指定的、适当的思维操作来思考、理解教学内容的特殊问题。例如:

◆关于(学生回答应该涉及却未涉及的特定内容和关键之处),你(学生的思维行为)? (5)提出支持性问题:支持性问题用来帮助或促进学生为自己的观点找到合适的证据,让学生为他们的判断陈述理由。良好的支持性问题应该给回答问题提供一个问题的框架,简单地问一个“为什么”、“怎么样”并没有为建构一个回答设置对应的边界线。支持性问题框架可以这样体现:

◆关于 ,有什么让你认为 ? ◆你怎么确定 是一个 ? ◆你依据什么判断 ?

◆ 以什么方式暗示 ?

(6)提出探询性问题:探询性问题是为了让学生之间展开更多的互动。它是促进学生生成和引发观点更加多样化的一种方式。为了引出学生更为丰富多彩的对话,探询性问题可以以任何问题的形式出现。问题对话的后期,教师应经常提出探询性问题,从更多的学生身上探寻出多种回答。探询性问题有:

◆还有谁(关于你的问题)持有不同意见或新的见解? ◆还有其他什么(关于你的问题的某一点)?

◆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什么方式考虑(再问一次你的问题)?

◆关于(你的问题某个关键点或困惑处),你还有其他什么资料(根据、想法)供我们分享? (7)变式地追加提问:为了进一步探查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和体验,可以变换地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提问:

(1)描述、猜想提问 (2)假设、联想提问 (3)比较、对比提问 (4)并列、递进提问 (5)具体、概括提问 (6)推理、归纳提问 (7)举例、设例提问 (8)分类、归类提问 (9)反例、特例提问 (10)仿拟、譬喻提问 (11)换位、移位提问 (12)换元、限定提问

分开可以获得24种提问形式,重新组合可以获得万千种提问方式。 案例三:开放性问题中的“追问策略”[11]

高中历史课上,穆尔老师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林肯总统战前犹豫不决,甚至还有些软弱,为了进入当时的情境及这位总统的内心世界,首先朗读了维切尔·林德赛的《亚伯拉罕·林肯午夜徘徊》这首诗的第一节:

国家即将处于灾难之中, 在我家乡的小镇,

午夜有个悲伤的人正在徘徊, 在政府旧楼附近走来走去„„

接着,穆尔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林肯总统在午夜徘徊?他的感觉如何? 下面是穆尔老师与学生的对话---- 穆尔:我想那些都是充分的背景材料。①你认为林肯总统为何会在午夜独自徘徊? 雪莉:他很生气。

穆尔:雪莉,你为何认为他很生气呢?

雪莉:因为林肯总统被他的国务卿和其他亲信欺骗了。在处理这一危机时他们用自己的观点代替了林肯总统的观点,而这些观点会促成他们所想要的行动。

安妮:我想林肯总统应该有一种众叛亲离的感觉。 穆尔:你为何会认为他会有这种感觉呢?

安妮:因为他觉得他不能相信别人了。记得他曾经说过:“如果连你自己的国务卿都不能相信,你还能相信谁?”

本:回到雪莉刚才所说的,我认为他不会感到生气,我觉得他应该是犹豫不决,感到有些无能为力。 穆尔:为何你会觉得他犹豫不决、无能为力而不是生气呢?

本:如果你生气你通常会采取行为;如果你犹豫不决,你才会徘徊。还记得吗?《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曾经称他为“犹豫不决”的代名词。如果他会生气,国务卿和其它人也就会对他多一些害怕,少一些反对。

特德:他们的意思是因为他软弱,所以他才犹豫不决。我想他的犹豫不决并不是由他的软弱造成的。 穆尔:特德,你能解释一下你的意思吗? 特德:再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好好考虑一下吧。

穆尔:没问题。同时你还要考虑这些:林肯总统表面上的犹豫不决是由软弱引起的,还是由军事力量或是其它因素引起的?(沉默) 特德:一个软弱的人或许会与一个直言不讳的人相处得很好,会为福特·森特知道那意味着战争一事辩护。这就需要花费勇气去等待事实的真相。林肯总统的犹豫不决源于他的智慧和感觉,而不是因为他感到害怕。他明白南方已经结成一心,他也明白这个新政权不可能从分离中幸存,他还明白战争的可怕。但他对阻止这些却感到无能为力,也无法让头脑发热的人们冷静下来。

简:是的,他让人送给福特·森特的消息很好地支持了特德所说的话。他努力给南方联盟一个挽回面子的机会。

穆尔:简,你为何这样认为呢?

简:他说过,他只会送粮食给边防要塞,而不是提供枪支弹药。他所做的是维护现状,而不是去侵略。 杰里:我认为林肯总统会有以下感觉:生气、一过、受挫、犹豫不决、无能为力、众叛亲离、恐惧等。他被这些冲突的情感折磨得睡不着觉,于是他只好徘徊不断。

【案例解析】穆尔老师向学生提出的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对于这样的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各有自己的理解,这样问题很容易处理成“你说说、他说说、我说说”的漫谈式的对话,或者变成转转身子、换换位子的讨论讨论。但是,这里的教学不是追求这种貌似对话的形式,对于学生的回答穆尔老师不是轻易地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不断地追问――“你为何„„呢?”是穆尔老师用得最多的语句,而难度较大的问题穆尔老师则给予提醒(“同时你还要考虑这些„„),这是提供一个思考的基点和方向。总之,在开放性问题的问答中,要想富有成效地进入思考,达成对话,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通过追问以探查思维过程,从而厘清思维并引向深入。简言之,就是“追问策略”。通过“追问”可以把高水平思维的回答和低水平思维的回答分辨出来。

案例四:关于设问与发问在对话教学中的运用的两个课例。[12] 例1:“对照”的示范课设计

目的:让学习者有机会对照美国20世纪空间探索与15世纪环球探险的特征。

效果:学生会识别、解释和验证有关区分美国20世纪空间的探索与15世纪环球探险的信息。 依据:区分探索原因和不同时期的开拓技术,或者练习对照性思维操作

:领土扩张的原因;追求产品;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游船和旅行器材的变化;人类的阶段性特殊需求、哲学观和兴趣等。

资源:图书馆数据和15世纪探险家的笔记;图书馆数据和20世纪空间计划的记录;纸、铅笔、投影仪等。 核心问题:

对照——通过阅读,你发现今日的空间探索与15世纪的新世界探险有什么不同? 可能出现的学生回答

我们的技术先进,能够操纵宇宙飞船,而他们只有做工拙劣的工具。 他们(15世纪探险者)不了解自己的目的地。 一种是在太空,一种是在海洋。 处理“对照”核心问题的主线

重新聚焦关于“对照”的核心问题:你刚才说15世纪的探险家不了解自己的目的地。这与今天的探索怎么不同呢?

精细的语言表述:

你说的“做工拙劣的工具”是什么意思?

当你提到“他们不了解自己的目的地”的时候,是想说明什么? 验证细节:

你怎么知道那些工具技术含量低? 你在哪儿发现了 信息?

你怎么知道15世纪的探险家不了解他们的目的地? 限定关键特征:

请多介绍一些美国20世纪空间探索的先进技术,以及这些先进技术与15世纪的技术之间的差异。 让更多学生参与:

还有谁了解人们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数据? 关于两个探险时期的差异,你还发现了其它什么信息?

例2:“比较”的示范课设计

目的:让学生有机会比较美国20世纪空间探索与15世纪环球探险的特征。

:学生发现20世纪空间探索与15世纪环球探险之间的相似性,会解释和验证相似信息的准确性。

依据:充分发挥学生对人类探索新世界的性质、故事和动机的理解。

性:人类的好奇心、领土的扩张、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旅行设备器材的使用、探险动机、哲学观和工具等。 :图书馆数据和15世纪探险家的笔记;图书馆数据和20世纪空间计划的记录;纸、铅笔、投影仪。

核心问题:

比较——通过阅读,你发现美国20世纪的空间探索与15世纪的新世界探险有什么相似之处? 可能出现的学生的回答:

他们都试图发现未知疆土。 都以船为旅行工具。 都勇于冒险。

15世纪的探险家为君主国而航行。 处理“比较”问题的主线

重新限定关于“比较”的核心问题:你刚才说15世纪的探险家为他们的国家而航行。这与美国20世纪的空间探索有什么相似之处?

问题表述的多样化、精致化: 你说的勇于冒险是什么意思?

当你说“未知疆土”时,你想说明什么? 验证细节:

你怎么知道两组探索都很冒险? 你在哪儿发现了 信息?

你怎么知道两组旅行都是以自己的名义组织的? 限定关键特征

请多介绍一些这两个时期的科技及其相似点 让更多学生参与

还有谁了解人们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数据?

关于两个探险时期的相似点,你还发现了其它什么信息?

【案例解析】以上两个课例,核心问题是,通过对照和比较,发现美国20世纪的空间探索与15世纪的新世界探险有什么差异和相似之处。围绕核心问题,教师设想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并由此展开可能的对话,使课堂教学对话成为“课题式对话”――这正是课堂教学对话的突出的本质特性。为使“课题式对话”得以深入,设计者从“重新限定关于比较(或对照)的核心问题”——“问题表述的多样化、精细化”——“验证细节”——“让更多学生参与”四个步骤来“发问”,以加深对核心问题的理解,这四个步骤通常是先后有序的,但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可以重组和调整,关键是如何形成实质性的思维操作,并通过教师的提问来逐步精细化、深入化。

在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和运用“比较”和“对照”这两种思维操作时,一旦学生回答似是而非或答非所问,教师则重新聚焦;一旦回答切中要领,立即进行随机的发问,追问补充性、加工性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自己叙述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这些问题虽说是教师因应学生回答而随机的提问,但都确保了对话的深入性和方向性,探查出并防止了学生对开放性问题的缺乏认真深入思考的泛泛而答。

课堂教学的对话并不是问题越多越好,而是问题越深入越好,越能促进思考越好。上例中后续性的发问很好地保障了学生对设计的主问题的深入理解。

第二节 历史教学有效讨论设计

课堂讨论是中小学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常常同启发式教学或发现学习相联系。在大力提倡新课程的今天,讨论在课堂教学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并非所有的讨论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并非所有的讨论都有助于学生发现学习,在运用讨论法教学时带有盲目性,以至陷入一些误区。

一、当前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

(一)讨论前准备不充分,随意而仓促,讨论时间短暂。

很多教师认为进入讨论才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往往会在没有保证学生对该问题的相关知识或资料了解充分和向学生交代清楚讨论基本程序和规则的情况下,匆忙让学生展开讨论。讨论小组由教师指定,大多由同桌两人或前后位置四人组成,较少考虑到小组成员的学习风格和个性特征等的差异性。这种情况造成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要么只是为了迎合当时的热烈气氛而滥竽充数地参与到讨论中,要么拒绝讨论,使得讨论的有效进行事倍功半。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讨论时间往往是衡量讨论是否真正开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形式化讨论的外在表征之一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留给学生用于讨论的时间非常短促。

(二) 讨论任务和职责的模糊,师生各自角色把握不好

学生不清楚自己在小组讨论中应完成怎样的任务,或者说应完成什么职责。教师往往将讨论的主题或内容布置完后,就让学生自己讨论,但怎样讨论,怎样在讨论中完成自己的学习,以怎样的态度投入到讨论中,个体在小组讨论中应完成的具体学习任务是什么,等等,学生都非常模糊,这样使得讨论成为一种形式。

讨论要达到它的预期目的,最基本的应该是在开放的、民主的氛围中展开的。而在现实的讨论中,部分教师经常低估了自己学生的智慧,在学生的讨论中不免处于权威者的角色,无形地控制着学生的思维历程,使学生变得很被动,往往得出教师预先设想的结论。另外,很多教师注重追求讨论气氛表面的热烈,而对于小组内各成员的细节表现关注不够。小组内的各成员间由于存在知识、经验、性格特征等多方面差异,讨论很多时候被各方面表现活跃的学生所控制,话语权被他们牢牢掌握,而其他学生则插话很少,不自信的、内向的同学则可能保持沉默,造成学生的发言机会失衡。以上这些情况都会阻碍讨论的有效、持续进行,影响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个体发展。

(三)讨论结果的预设性和统一化

在多数运用小组讨论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预设性。也就是说,教师之所以在某一教学时段中安排小组讨论,是想通过小组讨论获得某种结论,而这种结论往往在教材中已出现。

(四)小组汇报交流的个体化

小组间的交流和汇报往往是小组讨论后必须开展的一项活动。而许多讨论后的汇报往往是个别学生的个体观点和看法的陈述,学生往往会说“我认为„„”、“我的想法是„„”,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所发表的意见是小组的讨论结果还是个别学生的个体思维的结果。即使有些学生称“我们认为„„”,但事实上他所说的并不是小组讨论的结果。这样,使得小组讨论后的交流和汇报成为学生个体的学习行为,小组讨论倡导合作、注重发展合作能力和意识的价值也就无法得到实现。

(五)教师对讨论的评价重视不够,内容模糊、形式单一 很多教师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发言时,多数教师喜欢以学生在讨论中的发言多少或好坏来衡量学生的参与热情,对于发言学生的回应,采取的都是表扬、鼓励态度,运用最多的便是“很好”、“不错”等模糊措辞,缺少实际、具体内容,多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二、讨论的形式和一般要求

根据讨论题目的难易和时间的要求,讨论可以分为全班讨论和分组讨论两种基本形式。 1.全班讨论

若时间有限,且只需讨论一个题目,可以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当调节者(而不是领导者),既要使讨论紧紧围绕主题进行,又要防止直接把讨论引导到具体结论上。提问的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平衡学生的发言。对于爱抢话的学生,可以这样调节:“某某已经谈了他的看法,现在我想听听其他人的想法。”对于好胜心强,攻击或轻视他人的学生,可以这样调节:“对自己的观点坚信不移是好的,但是,这只是一次讨论而不是辩论赛,也应该倾听他人的观点。”

2.分组讨论

若题目复杂且时间允许,可采取分组讨论形式。一般认为4~8人左右一组较为适宜,人少达不到交流思想的目的,人多则不能保证每人都能及时发表见解。分组讨论首先要选出小组长和记录员,小组长的任务是使讨论不离题,确保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记录员的作用是记录小组成员一致认为重要的中心观点。其次写出讨论提纲,这是基于认知风格的不同而提出的。因为对于冲动型思维的人,讨论法是很适合的,他们喜欢对问题迅速做出反应。相反,沉思型思维的人却不能,并且会因此感到灰心丧气。写出讨论提纲,既可使沉思型思维的人有时间组织他们的思想,也可以防止冲动型思维的人未经细致思考而发表见解。此法既可用于全班讨论之前,也可用于小组讨论之前。

研究表明,面对面的讨论最可能成功。因此,常规教学分组时要照顾到学生座位的就近原则,当然也可以重组。

对于小组讨论,加里·D.鲍里奇认为教师有三个任务:(1)将能在一起共事的人组成小组,(2)根据不同学习需要在组间分配学生,(3)作为调节者在组间巡视。间隔性地打断学生,或将某组的重要发现通知全班,或者在组间应用调节功能,将有助于各组的紧密合作和保证你的控制和权威。[13]

三、有效讨论的策略

(一)讨论内容的选择

课堂讨论是通过教师命题来引导学生认识、探索和解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发展思维能力的,因此,命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讨论的质量和效果。题目出的好,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反之会劳而无功。

首先要依据历史知识体系、学习能力体系的要求和学生最近发展区来进行。历史知识体系反映了历史教材的核心内容,它构成学生讨论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体系包括认知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它构成学生讨论以历史思维为主的能力系统;而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理论基础、能力基础现状构成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讨论题的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学生即从学生现有的水平出发,实现学生的发展。任何教学方法都离不开学生的客观实际。因此拟定题目时要了解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程度、认识方法、依据的思想观点等,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使学生能够在知识、理论、技能诸方面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简单地说,讨论题应属于学生跳一跳就能摘下的问题,既不太浅,也不太深。

其次,拟定讨论题的切入点。要选择那些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且有一定争议的问题,或者是与此相关的当前形势、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

再次,讨论的题目要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开放性问题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它难以从已经学过的知识中直接复现,需要经过一定的重组和再创而形成答案。所谓启发性即题目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例如,问题包含许多疑点和悬念,值得深思,一经提出就能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学生必须在多章节中联想,并通过搜集、研读补充材料,经过思索才能将结论整理出来,而且会出现几种结论的可能性。

应该注意的是,避免讨论那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避免选择那些只有新奇性,却没有启发价值的问题;当讨论那些背景错综复杂的、有争议的问题时,要提醒学生回归历史现场,同情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防止以偏概全,以现代的价值标准强加于古人。

(二)如何促使每位学生做好积极参与讨论的准备

1.讨论式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进行发言,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如果一节课所有的发言都被几个很健谈或能力强的学生所把持显然也是不成功的。因此在讨论开始前就要求每个讨论小组选好每节课的一位主发言人(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而其他成员在讨论中可做辅助发言,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2.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史料”常识。如什么是一手材料?什么是二手材料?如何分辨材料的有效性、可靠性?什么是事实本身?什么是事实描述?什么是对事实的解释?等等。

3.使每位学生都去认真查找资料为参加讨论做准备,从理论讲是可能的,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不是简单到可以把这件事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可能有更紧要的事情要做,再加上学校条件(如图书馆建设)、家庭条件、个人能力及历史学科的学科地位现状,都制约着学生做准备的热情。如何处理?首先要有相对充裕的准备时间,至少一周以上。其次各讨论小组可采取分工协作的方法共同进行准备。如资料的收集等,然后利用课外时间共同讨论写出发言稿。这样一方面可减轻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增强凝聚力并且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的准备,有利于讨论的开展。其三引导学生根据已经学习过的基本史实和搜集的资料,提炼论点,列举论据,编写发言提纲。使学生对自己所持的观点更加明确;对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更加条理化;并形成比较完整、简明的发言提纲。再次采取一些激励措施使学生认识到参与讨论教学也是评价学业成绩的一个依据。

(二)讨论期间,教师承担的任务

加里·D.鲍里奇认为,在讨论期间,教师是协调者,承担如下任务: 1.使学生集中对主题进行讨论。“我们今天将讨论一下国家决定是否应该战争的情形。具体而言,我们将讨论历史上出现的侵略的概念的含义。在国与国之间战争的内容里,你的任务就是要在讨论的结尾达到一种概括,它能帮助总统判断是否已经出现了侵略行为足以导致战争。”

2.在需要处理提供新的或者更精确的信息。“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珍珠港爆炸是不准确的。此前在欧洲大陆的某些国家发生的事件被认为是侵略行为。”

3.复习、总结,将各种观点和事实结合成一个含义丰富的关系。“鲍比、玛丽和比利,你们似乎认为一个国家强迫进入另一个的领土就构成侵略,然而其他同学似乎认为破坏别国经济也构成侵略。”

4.调整信息和观点点的流向,使之朝向最富成果的方向实现本课目标。“迈克,你似乎已经把我们关于侵略的定义扩展到通过政治手段干涉别国内政,如短波广播,联合国里的发言,等等。但那更适合于有关冷战的思想,而我们现在正试图研究某些可能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侵略事件。”

5.结合各种观点、促进相互妥协,达到恰当的一致意见。“我们似乎有两种关于侵略的定义,一种与以武力侵犯他国领土有关,另一种与破坏他国经济有关。我们能否综合这两种观点,即威胁一国人民的安全或者这个国家的繁荣,或两者都威胁,都可被认为是侵略行为?”[14]

除此以外,讨论式教学的过程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教师要做好应对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心理准备。 1.当讨论出现沉默时

这种情况时常会出现,属正常情况,此时教师先别急于打破这种沉默,因为有可能是学生正在思考。沉默最好由学生打破,如果总是由教师打破,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感,万不得以时才由教师打破。

2.当讨论脱离中心时

此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讨论拉回正题上来,不要让讨论扯到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上来,要把讨论限制在与论题有关的一些重要事实上,如果不限定讨论的范围,谁也不可能期望达到对一个论题的深入探讨。

3.当学生在某一问题细节上争论不休时

尤其是刚开始参与讨论的学生,很容易努力维护自己的观点,把辩论的技巧本身当作讨论的唯一目的。当教师发现学生在某一问题上纠缠不休时,要及时的制止,但制止要讲策略:通常让他们各自保留意见,如果一方观点有明显错误要及时指出。另外在讨论过程中,受主要发言人或课本结论性论断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在某一问题或某一方面上,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变换思考的角度,也可以从知识内在的联系上启发学生全面看待问题。例如在评价辛亥革命时,为证明辛亥革命是否反帝,学生在孙中山的《告各友邦书》做法对错上纠缠不休,教师就应及时制止。

4.多使用一些引导性的语言

教师参与讨论,主要是为引导学生,应使用引导性的语言,如以下几类:第一“你确认的事实是从哪些历史资料中得出的?”“你是否考虑过这些资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你是否看到过不利于自己观点的资料?”“对这些资料你怎么理解和解释?”第二“你不同意的观点在对事实的认定上那些是对的?那些还有问题?或不够全面,或缺乏客观性?你能简要地说明以下吗?”第三,“你的评价标准呢?能不能用比较明确的话向大家介绍?能否解释以下这个标准为何是正确的?你觉的对方的评价标准如何?请说明你的判断?”第四“当我们对事实进行了确认,对评价标准作了统一,为什么还有分歧?想一想各自的推理逻辑是否有问题?如果用发展的观点或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能否合二为一?想一想,我们曾经作过许多这样的评价”第五,“其实,不够正确或不全面的评价也有合理和可理解之处,通过对这些评价的再认识,再评价,会有助于我们认识更正确、更全面,你们说是吗?”

(三)关于小结评价

小结评价是讨论式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主要由教师来完成。它的原则是以肯定、鼓励学生为主。评价的内容包括:

一、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但一般以讨论小组整体表现为主。如发言是否踊跃、观点是否清晰且有新意、表达是否顺畅等。

二、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但并非一定要形成一致的看法。因为许多讨论题一般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没有唯一的结论。

三、指出学生观点、思维方法的优缺点,指导学生掌握或注意一些历史思维方法。如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要求史论统一;要注意到古今的评价标准;要具有辨证、全面的思维习惯等。

四、要求每个讨论小组课后对本节讨论进行总结并作为一项作业来完成。总结的内容包括:自己小组的表现、对论题总看法及对下次讨论教学的建议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从方法上看,我们必须明白“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不在教育学和心理学,而在历史学。以往凡是把历史讲得不熟不透的教师,都是因为学科功底不好的缘故。”[15]而现实中许多中学历史课堂,过多地受教育学心理学的影响,表面上热闹非凡,实际上缺乏历史学科的特点,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寥寥。即使有所收获,也可能是为他人作嫁衣。这样的奉献也未尝不可偶尔为之,只是长此以往,历史的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付之阙如。实际上老师们应该明白“基于历史学科原动力的有效教学,无论是教师教的功夫还是学生学的功夫,一定都不是从历史以外去借的” 。

[1]转引自黄伟:《对话语域下的课堂提问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全莉娟、邾强:《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第10期。

[3]王坤:《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科教育》,1998年第7期。

[4] Withall,J.,Development of the Climate Index,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Vol.45,No.2,pp.19-28, 1951.转引自黄伟:《对话语域下的课堂提问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第180页。

[5]参见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 -212页。

[6] Wilen,W.W.(1987).Effective questions and questioning:Aclaroom application.In w.w.wilen(Ed.,Questions,questioning techniques,and effective teaching.Washington,DC:National Education Aociation.P.11.转引自黄伟:《对话语域下的课堂提问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7] [美]L.H.克拉克和I.S.斯塔尔著:《中学教学法(下)》,赵宝恒,蔡俊年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P58-61。

[8] 朱作仁著:《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9-180页。

[9]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 [美]丹东尼奥等著:《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宋玲译,北京:中国轻工

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11]玛丽·艾丽斯·冈特等著:《教学模式》(第四版),尹艳秋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版,第205-206页。

[12] 课例来源:[美]丹东尼奥等著:《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宋玲译,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108页。

[13]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14]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15]赵亚夫:《找准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3日。

第12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历史新教材为广大教师准备了良好的素材,为设计最佳教学方案提供了可能。为了帮助教师创新教法,精心设计最佳教学方案,在此提出新教材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贯彻落实原则。

新编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依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创新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及世界发展潮流编写的,融于了现代教育理念。因此我们的教学理所当然应该依此指示精神设计。也就是说,更新教学观念,落实四条原则:

1、开放性原则。历史教学必须具有开放的思想,“要改变思想的参照系,扩大思维的空间,从过去那种狭隘的、封闭型中解放出来,变为宽广型”的教学观念(黄济《教育哲学》P119)。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置中国历史于世界环境之中,从更为广阔的领域来认识中国历史和文化,以更为现实的观点来讲解世界历史和文化;适度向教材以外方面拓宽,引入体现时代性的史学新信息,加强与其他学科间交叉渗透结合。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要求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在教学方式上要求打破传统封闭式教学,因教学对象、内容、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变化,并注意由课内校内延伸到课外校外。

2、民主性原则。教学中要求教师教学观念民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学方法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学行为民主,教态和谐、平易近人,多与学生“商量”,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3、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性原则。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自身已具备的思想素质,智力能力,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作用,把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和“学会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点考虑。教师要重视“主导”作用,特别是采取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

4、发展性原则。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尤其是学习心理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在自觉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的发展,尤其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必须减轻学生负担,澄清四个问题

新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其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新教材是从高中学生的实际出发编写的,每个学生都可在其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新教材是以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生产一种内驱力,从而增强自信、自立的能力,并由此获得成功的体验。新教材如何设计,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得以减轻呢?

1、要清除应试教育影响。长期以来,学校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倾向同样存在于高中历史教学之中。新教材的教学设计如果不能改变应试教育的这种定式,仍然坚持单纯的背诵名词,记忆年代,增加作业量的做法,依然采取订正、改错,不断重复知识点的教法,就不可能实现提高素质的要求。从素质教育要求看,记忆只是学习知识的一种行为习惯和技能。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学生由知识障碍、能力障碍和情感障碍所引起的矛盾,并且提供一种消除这些矛盾的捷径。教师应在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才能。所以,历史教师必须从应试的模式影响中解脱出来,才能设计出最佳效果的教学方案,才能减轻学生负担。

2、应正确认识系统性。历史教学的内容是从人类的全部知识中选择的。而历史材料浩如烟海,无所不包,每个系列自成体系。如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外交等,各自内部又可分为一些小的系统。因此,每个时代历史教材的内容都是自成系统的。编写者按照当时的需要选定教材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视野与思路的变化,内容必须有所变化,这就成了新的系统。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按照这种相对系统,科学有序地进行教学,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切不可贪多求全,片面地理解系统性。比如,新教材一方面加强经济史、文化史,尤其是科技史的内容,增加了中国现代史的内容,另一方面简化了事件的过程或历史现象的描述,加强了宏观知识和理性知识,这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就不能把用于开拓学生视野的教学内容自成体系,层层加码,把增加或删去的点,扩大成线,连成面;这种把广阔分散的点变成专深严密的线的做法,势必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一个最佳的教学设计,必须正确认识系统性。

3、需要正确认识重点与难点。重点、难点的确定,对于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教师对教材的组织、内容的调整及资料的选择。分清重点、难点可以帮助学生从复杂纷繁的历史过程中理出头绪,抓住中心环节,从典型的历史事件中看到历史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分清重点、难点是设计最佳教学方案的关键。目前,对于什么是重点的理解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对于作为判断重点的依据则基本上相近的。即认为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体现历史基本线索、主要环节的那部分内容。教学难点就是教材中学生较难理解、较难掌握的那部分内容。由于教学重点不明确而增加学生负担的事情较为普遍。我们认为在使用新教材时,教师必须重新审定教学重点,只有认准教学重点,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减轻学生负担。我认为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教材重点:

第一,从事物的矛盾规律看,应该抓住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即主要矛盾或主要环节。

第二,从事物之间的联系看,要把一事物与他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键点为教学过程中的着眼点。

第三,要围绕当时形势来确定教学重点。

4、如何理解弹性。“弹性”按其本意是想用一本教材能同时调动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水平较高的学生能感到满足,让水平较低的学生,经过努力也可以接受。这种一本多用的设想当然有它的道理。但是,这种“弹性”往往运用得不好,很多教学设计因此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水平标准不好掌握,“高”与“低”的界线不好界定,尤其是它的“亦此亦彼”的特性,使教师不易分辨。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自尊心,一般地说,每个教师都希望以较高水平、较丰富的内容教给自以为较高水平的学生,所以“弹性”中往往是上弹较多,搞得教学设计中繁琐庞杂,无疑加重了学生负担。新教材“弹性”不仅表现在课文、文献资料、图表,而且表现在“阅读与思考”,教师必须切实把握学生水平,改进教法,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实现目的。

第13篇: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 [1000字]

何进行历史学科的合作学习

新城中学 郭燕桦

在104中学任教历史学科以来,深刻地认识到:在新课改的今天,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已势在必行。教师应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教学实践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他们结合课文中表达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征,从不同的角度搜集资料,选择信息加以归纳,我们试验的重点在于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整理历史史料,能将具体史实纳入到具体的有一定史学实践结构中去,形成新的思想认识或结论。

在该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我的思路是:“以活动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为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内在需要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合作学习,在感受历史的过程中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把合作学习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发生变革。

我所倡导的合作学习,依美国学者约翰逊所说“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自己与他人的学习效率”,我国学者王宏宇指出“合作学习是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一种教学策略”。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合作学习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心理移位”,营造了一种让学生发挥自己潜能优势,赶上和超过他人的心理适应机制。从教学心理学情感理论来看,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自然会产生欢乐有趣的情绪气氛,在所创设的历史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尝试.探究等自主活动,从中找问题、觅方法、得结论。这种学习气氛必然能极大地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在探究历史问题中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因而,我们强调课堂教学要侧重于多边活动,提倡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合作,充分调动教学中各动态因素的活动和合作,以活动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交往。

在《清朝政局的变动和洋务运动》一课学习之前,我先调查了学生,了解了原有的知识水平(如知道总理衙门吗?知道洋务运动吗?能读懂简单的古文吗?)对新知识的兴趣点和求知欲(如总理衙门是个什么机构?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对中国有什么影响?)通过这样的调查,我就了解了学生学习的基点、认知的水平和心理需求,据此我就可以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实施于教学之中。通过调查我也知道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是很广泛的,并且对总理衙门的设立及对洋务运动的影响看法分歧很大,他们既想通过历史课堂教学知道更多的新知识,也极想发表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这就是学生学习历史心理需求的反馈,于是我决定让学生积极搜集有关史料,要“论从史出”大胆发表自己对历史现象的看法,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为能自己评价历史而兴奋。每当我站在讲台前面对学生时,就会强烈的感受到他们渴求新知的求知欲和参与活动的表现欲。那种求知的欢乐和自我实现的愿望是推进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美国学者斯特朗说过:“为什么不在课堂里进行实际活动,合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为什么不在课堂进行我们在课外同样需要的活动呢?”我为此得到了深刻的启发。在《清朝政局的变动和洋务运动》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把它设计成既有多边讨论、辩论的过程,又有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其过程大致是:

1.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首先,放映有关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视资料,目的是创设历史环境,再现19世纪中叶清政府内忧外困的时代背景,提出“清政府如何摆脱困境”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心理,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又进一步展示相关历史史料,让学生通过史料得出对总理衙门设立的目的及对中国影响的不同结论,然后展现不同看法:“一是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政府屈服于列强压力,便于列强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政府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一是设立总理衙门是清政府的主动行为,是顺应世界发展适应国际交往的明智之举”。让持相同观点的学生同在一组进行合作交流,选出能代表本组观点的同学作重点发言,学生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加深

了对历史事件的印象,懂得了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2.教师再放映关于鸦片战争及洋务运动的影视资料,再现了19世纪中叶中国血雨腥风翻天覆地大变革的时代,古老的帝国被西方列强的船坚利炮打开了大门,中国人从天朝大国的美梦中惊醒了,开始睁眼看世界了,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毅然决定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虽然目的是维护摇摇欲坠的清政府的统治,虽然这种学习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但毕竟走出了第一步,学习西方需要勇气,而否定自己的不足与落后则需要更大勇气。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洋务运动开始了,师生共同展示有关洋务运动的历史史料,在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的基础上,对照史料,就“洋务运动是积极因素大于消极因素还是消极因素大于积极因素”的论题,同样观点相同的同学一组交流合作提供史料,摆明观点,汇集重点,各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及辩论。通过这场辩论,同学们得到共识:洋务运动具有积极因素的论断不无道理,开设军工企业、交通、防止、近代学校、军事科技和人才、派出留学生,这些都给古老的封建社会的躯体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说明失败的洋务运动包含成功的因素,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大机器生产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提高的过程,观念的改变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通过本课的活动,学生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是锻炼了学生初步阅读、理解、归纳历史材料的能力,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能力。

在《清朝政局的变动和洋务运动》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在共同创设的历史情境中,师生共同走进历史、感受历史、体味历史,师生参与了历史学习的全过程。在师生的多边互动合作中,群体智慧得到互补、交流和撞击,在相互启发补充中相互完善、发展和提高。

从该课的实践中我们得到如下认识:

1.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依据“史论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个人的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既善于选择需要认识的事物和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加工,最终得出自己的新见解。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同他人交流看法和观点,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以补充自己的论据和拓展观察视野,才能使自己的观点更接近于客观。

2.让学生参与,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平等、热烈的教学气氛,变传统的教学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和探究式教学。教师让位于学生,学生才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因为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和精心施教,又使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实现理解、认知、探索和创造,以及体验、交流合作和表现,才实现了教育家杜威所说:“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树立学习的信心。

3.合作学习不仅创造了积极学习的气氛,而且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之中也沟通了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多元文化,师生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建构。此外,学生在求知欲、成功欲和表现欲的驱使下,始终兴奋,不易疲劳,学习效果显著。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充分说明亲身实践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课前的收集史料,到课堂上的交流合作,通过激烈的辩论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向“会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可见,这种全方位的合作,正体现了布鲁纳“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的观点,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了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得出与教材或教师不同结论的广阔空间,从而有助于完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目标。

总之,合作学习是当今课改之必须,也是培养人才的很好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大胆实践,把合作学习进行到底。

第14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应以人为本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应以人为本

历史组

蓝庭锋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应“以学生发展为第一要务”去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变革考试和评价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开始之前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预先筹划,精心构造,创设教学情境,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系统化设计。传统的高中教学设计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本位”,重结果而轻过程,教师以书本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为己任,学生以单纯记忆历史知识点为根本目的。这种重教轻学的做法显然有悖于新课程的理念。因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发展为第一要务”去确立教学方案。

一、以人为本,确立明确的教与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以人为本”的历史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换位”设计。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作为教师除了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已有的状态,去确定适合学生的教与学的目标。因此,要从服务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制定对学生而言是有意义的和感兴趣的目标,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热情。这个目标应该是大多数学生都能实现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同时,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易于学生理解,并与学生发展水平、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相匹配。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在集体授课时,应当将帮助个体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目标。不同的学生学习程度不一样,学习新知识要达到的目标

1 就应该不一样。笔者在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就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在指导高中历史会考,我的做法就是提优补差,对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行制定学习目标。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大,从而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2)变“双基”为“三基”。传统的教学目标以“双基”为主,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没有明确的要求,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例如,我们的教学参考书把思想教育目标一律陈述为“通过„„的讲述,使学生认识„„”,把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定位为“讲述”,忽视了“认识”的主体是学生,其情感、态度与行为方面的自觉行为是由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思考的。以认为本的历史教学目标设计就是要变“双基”为“三基”,即认知目标、应用目标、情感目标,注重三者有机结合,力求达到任知与情感、知识与能力、自动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如,设计《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双基”目标的同时,也应注重思想教育目标。要变“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教学,要求学生说出当时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感受,并能根据当时世界趋势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对策,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以人为本,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和学的交往和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结果,交流彼此的情感。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高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教材并自主进行思考分析的能力。教师应该从明确的教学目标出发,设计出有一定向导性的问题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寻求依据、确定答案,并促使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教育学规律告诉我们,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思维常常是从遇

2 到的问题引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历史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和教学进程,适时提出问题去触及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把教学过程组织成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完全处于师生交流、情意共鸣、相互促进的状态中。如,在《戊戌变法》一课的实际中,在学生获取戊戌政变信息后,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如果没有袁世凯告密,戊戌变法就不会失败。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一基础上,学生还可能提出“英、日为何要掩护康有为、梁启超出逃?”等新的问题。

(2)引入讨论机制,活跃课堂气氛。旧的历史课堂往往是老师“一言堂”,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大胆引入讨论机制,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被发现的真理”,而不是老师奉送的“现成的真理”,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如,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的设计:学生了解辛亥革命过程后,教师提出两种评价观点,按自愿的原则把学生分成相应的两组。一组的论点为辛亥革命成功了,一组的论点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两组同学分别利用材料进行辩论,从中学习到“怎样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和渠道。

(3)鼓励“角色参与”,提高学史兴趣。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而历史教学则要再现历史的生动,叙述人的历史活动,要让学生跟随老师穿越时空,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角色参与”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历史。如,《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一课的设计,从漫画中感受经济危机的冲击所带来的影响这一历史场景,可让学生排演历史话剧:指定几个学生扮演胡佛、罗斯福、希特勒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所作所为和言论。从而让学生通过“情境表演”使自己体验成功,让观看表演的学生在笑声中放松身心、调节情绪,感受历史的真谛。

三、以人为本,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它是教学设计最关键的环节。“以人为本”的教学

3 内容设计,要打破“知识本位”和过于严密的“学科体系”,真正从“学习的需要”来研究和组织教学内容,真正从“学习的规律”出发来安排教学内容。笔者认为要做好“加法”和“减法”去组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加法”。所谓“加法”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研究的新进展适当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如,设计《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课,可以向学生介绍国家九五科研攻关“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最新的考古成就。设计《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可联系当今社会热点,如巴以冲突、印巴矛盾、伊拉克问题,去追溯历史根源。设计《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可以利用福建地方史资源以拉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距离。总之,要把握日新月异的时代脉搏,追逐知识的前沿,用“鼓舞人心”的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前瞻性;要把准学生的思想动态,联系时代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强调内容的实效性。

(2)“减法”。所谓“减法”就是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裁减教材内容,精选教学内容。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庞杂,存在各种“偏、难、繁、旧”的知识点。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教材内容都灌输给学生。我们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实际需要,择其精者进行教学,而与教学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必须删除。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一课,教材涉及了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各方面,有的知识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掌握了。因此,要大胆裁减与初中教材重复的内容,突出重点内容: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时代背景。

四、以人为本,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认识、一个动态的认识发展过程。因为,它有人们一般所具有的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又有情感、意志、能力等各种特殊的因素。这个认识过程存在各种复杂的矛盾。包括教师有目的地指导与学生主动地探索之间的矛盾;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水平之间的矛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的矛盾;还有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矛盾,等等。新的时代、新的教材要求我们教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和矛盾去构想“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4 (1)优化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时间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控制和改变教学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控制和改变教学活动,如:高三历史总复习,我们要制定总体规划,大体定出基础复习、专题复习、综合复习三个阶段,再定出各单元、各章节的计划,各环节的时间安排师生都要心中有数,从而确立学生学习主人翁地位,加快信息反馈,充分调动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我们高中历史课大多安排在下午,是一天中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的一段时间。一节课中高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只能持续三十分钟左右。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优化教学时间设计,发挥主导作用和调控职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使教和学始终处于最佳结合的状态。

(2)优化教学方法设计。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课堂上教师常常是“一讲到底”,倒也能讲到、讲全、讲透,浑然忘却学生的感受。根本谈不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节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绝少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和获得学会的机会,至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是微乎其微。学生将这种课称为“累死课”。当代新的历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讲读法”、“图示法”、“话法”、“讨发现法”、“多媒体教学法”、“史情景创意法”、“历史研究教学法”等等。这些新的教学法开始变“以课本为本”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教学”的实质在于“教学生如何学习”,而不在教多少学识本身。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因学定教,围绕“学法”去设计“教法”。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或学习偏差,再根据这些“学”的因素回头来设计教学方法。如,高中世界历史的内容繁杂,头绪较多,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遗忘和张冠李戴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前后知识、新旧知识的纵横联系,将分散在世界史中错综复杂互相交叉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知识,按照纵向或横向串联起来,把历史知

5 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从而把历史知识学活。

(3)优化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特别是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为教学信息的便捷、高效传递提供了可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要使教学媒体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来考虑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如,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技能,喜欢上网。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就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可以用“人机对话”的方法进行历史教学。

五、以人为本,变革考试和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合理设计教学评价,对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都有着积极作用。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学生的学业评价和教师的教业评价。历史教学和学习是一个过程,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应该更重过程而不是重结果,更重视参与程度和情感体验等。传统的以试题考试为主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也必须得到改变。适当引进开放型的考试方式,如史迹考察、撰写历史小论文或社会调查报告、编制历史小报、文物收集和仿制、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课件和网页等等。

总之,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因此,作为教学蓝图的教学设计应该以人为本,真正做到:目标“明”、气氛“谐”、内容“新”、方法“活”、过程“优”、评价“全”。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雄《现代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操作方法》,《课程、教材、教法》,2003,(2)。

4、金娣《历史新课程与教师教学行为》,《历史教学问题》,2002,(6)

5、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作者个人简介:蓝庭锋, 男,大学本科学历。福建古田五中中学高级教师,教务处主任,高中历史教师。负责本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历史组课题研究组组长。有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分别在CN刊物、省、地、县教育教学论文集发表或汇编。

第15篇:高中历史第2课教学设计

篇1: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 教案

高一历史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 2

二、课后练习。

1、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 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

2、如图描绘了中国古代农民使用四齿钥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

时 ( ) a.铁器开始使用 b.注重精耕细作 c.牛耕尚未推广d.仍旧刀耕火种

3、《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

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

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私田开始出现 ② 农业产量的提高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

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 )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c.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d.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

5、1975年在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的铜器中,有裘卫四器的铭文记载:共王三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的一块玉璋,租得矩伯的十田;共王五年,裘卫用自己的五田与邦君的四田相交换;共王九年,矩伯取裘卫一辆车子和车马的饰件,裘卫另外送给矩妻四卷帛,矩伯便把一片土地和林木送与裘卫。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西周商品经济繁荣 b、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主要史料 c、分封制瓦解d、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被破坏

6、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太湖流域开发较早b.统治者“不抑兼并”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7、《新全球史》写道:“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

8、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发展b.租佃关系盛行c.土地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9、宋代有人说“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一换家”。导致这种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b.市民阶层崛起

c.城市化程度加深 d.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10.秦朝以后,大部分专制王朝都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是因为( ) a.小农经济是专制统治的基础 b.小农与皇帝根本利益相一致 c.历代帝王大多信奉平等思想 d.地主与皇帝的矛盾十分尖锐 11. 1786年毕沅的一件奏折记载:“豫省连岁不登,凡有恒产之家,往往变卖糊口。近更有于青黄不接

之时,将转瞬成熟麦地贱价准卖。山西等处富户,闻风赴豫,举放利债,借此准折地亩。贫民已经失业,虽遇丰稔之年,亦无凭借。”材料所述现象对当时经营方式产生的影响是( ) a.土地买卖频繁 b.租佃关系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 d.庄园经济盛行

12.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 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13.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是①君主土地私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贵族土地所有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4.下列反映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租佃关系的是

a.“为用户阡陌封疆” b.“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 [w中国教育出版~*网 3 c.“田制不立”、“不抑兼并”d.“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

15.史载: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②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

③农副产品投入市场 ④佃农的生产自主权扩大 a.①②b.①③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6.春秋后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其导致的后果是:

①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促进了关系的变化 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7.土地兼并与集中,是我国土地私有制的突出特征。宋代的土地兼并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

a.宋代实行“以军功行田宅”的制度 b.采取田庄式生产经营模

c.实行“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的政策 d.宋代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 1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租佃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租佃方式最早在战国开始出现

b.在宋代租佃的方式下,主要地租形态是货币地租

c.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d.封建社会末期,租佃关系占主要地位,但也出现了雇佣关系

选择答案:

1—

5、6—

10、11—

15、16—

18、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二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三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摘自《国语。晋语九》

材料四季孙欲以田赋(按田收取地租),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吾不识也。”

——摘自《左传·哀公十一年》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特点? (5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5分)

(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一个什么问题?(5分)

(4)材料四表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5分)

(5)这一组记载实质上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是什么? (5分) 4 篇2: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2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熟悉秦朝政权机构和统一措施,记忆主要官职名称和通行文字,理解秦代政治体制的权力格局。

二、能力与方法

1、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掌握史实依据。初步了解如何阅读与归纳历史材料的方法。

2、简要分析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弊,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3、学习小组分别收集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概况,秦灭六国的时间、经过等,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秦代政治制度高度集权、严密、残酷的特征,初步理解秦制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深远影响,渗透文明进步原则与道义原则相悖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难点

秦始皇统治的残酷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先进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

基本原则:

没有疑问——掌握

自主学习: 自行探究解决——掌握

产生问题——研究性学习

或合作探究解决

教师讲授:定义性的概念、规则或学生集体探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各学习小组通过对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等媒体的找寻和浏览,找到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秦灭六国的时间与经过、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以及近期关于秦始皇陵考古勘察的报道等资料。

2、查阅与本课有关的历史史实。

3、思考课后阅读(探究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天下共主与中央集权的区别等)。

(二)导入设计

情境营造

用大屏幕打出秦始皇的画像。

教学导语

设计意图

用这种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结构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宗法制被破坏 2.争霸战争开始 3.各国纷纷变法 4.秦国完成统一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皇帝与三公九卿的关系 3.三公九卿的职权

三、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1.秦朝的地方机构 2.官吏的选拔考察 3.巩固统一的措施 4.制定严苛的法律

(四)师生互动

课堂设问

问题1:周天子分封诸侯,“授土”“授民”,诸侯则向周天子履行各种义务;请思考:周天子需要仗恃什么条件来统治诸侯?

周天子必须有威望和实力,大部分诸侯必须拥戴周天子。

问题2:既如此,为何春秋时期周王室却开始衰微了?原因是什么?

西周后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国人暴动”更直接打击了周王室;平王东迁后,实际管辖面积大大缩小,地位下降;诸侯国各自独立,以分封等级从属关系形成的统治体系废弛。 这样,周王室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力量逐渐强大,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然后导入新课。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宗法制被破坏

2、争霸战争开始

3、各国纷纷变法

4、秦国完成统一

情境营造 由各学习小组代表讲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经过、结果;简要介绍秦灭六国的时间、经过。 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大,最终灭掉六国而完成统一,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建立了强大的、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大帝国。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课堂设问

问题1:秦朝中央政权的高度集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皇权至上;其次是皇位世袭制;三是三公九卿的设置。

问题2:皇帝应该穿黄色的皇袍,为什么教材上的秦始皇穿的却是黑色的袍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秦始皇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认为周代以火德立国,颜色尚红;秦能灭周,应是以水德立国,取水能克火之义。水色为黑,故服饰尚黑。

2、皇帝与三公九卿的关系

3、三公九卿的职权

情境营造

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见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大怒,遂将当时在场之人全部杀掉。

课堂设问

问题1: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始皇告密?

有可能是太仆,因为太仆负责宫廷车马,皇帝出游,他会一直跟在皇帝身边。

问题2: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分享把持了国家的最高权力?九卿中有哪几个是真正掌握政府政务的部门?

没有。因为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九卿中真正掌握政府政务的部门只有奉常、廷尉、典客、治粟内史、少府,而其中奉常、少府也还兼为皇室服务。其余四卿则仅仅是为皇帝、皇室服务的。 篇3:高中历史第二课堂教案

历史第二课堂教案:历史成语比赛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历史备课组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搜集成语历史故事素材,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及写作能力 2.利用所学相关知识正确理解成语典故

3.培养合作精神,认识到交流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二、活动准备:

1.熟悉学过的历史课本内容,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成语词典和相关的历史读物,从中收集与历史课本中提到的人物、事件和历史现象有关的成语故事。包括课文中提到的或者隐含的成语。 2.选出裁判,制定相应的规则。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按历史阶段分小组收集成语历史故事,交给裁判,作为比赛的主要范围。并公布给全体同学。 3.把收集上来的成语汇编成题并编号,按照要求分成笔试部分和抢答部分,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

三、活动步骤:

1.首先由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介绍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主持人宣布参赛规则。比赛选手按照事先划定的位置就坐,每队3名代表。 3.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环节:初战告捷

说明:这一环节主要是考查同学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每组发放一张同样的表格,表格类似普通的填字游戏,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相互交叉。并在最下方注明提示内容。时间5分钟,工具每组一本成语字典。 第二环节:知音难觅

说明:这一环节主要是考查同学的相互之间的配合默契,合作精神。每队出两人,一人面对台下同学,背对主持人,另一人则相反。由主持人出示随机挑选的成语,一人用所学知识或相关的历史故事解释,但不能出现成语本身的字。时间1分钟,以猜多者为胜。如:闻鸡起舞、四面楚歌、三过家门而不入、三顾茅庐、三人行必有吾师

第三环节:你争我夺

本环节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所学成语的熟练程度。由主持人提供与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每个成语提供3个条件,按条件先后分值逐渐减少。

第四环节:针锋相对

本环节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精神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由每组队长从同学上交的成语题库中选取一个成语,本组回答或指定其他组的任何一位同学说出这个成语的出处,历史背景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故事。(本组答对,加20分;其他组答错,减10分) 第五环节:背水一战

考查学生对于历史成语的综合掌握能力。可以本组包括场下队员相互商量,查阅相关的资料。按照分值不等,安排试题。(50分,40分,30分,20分,10分 ) 例:举出带有

一、

三、五字的成语各两个。(50分)

四、活动效果:

本次活动比较精彩,学生表现极佳,但部分同学对有些成语或故事并不是很清楚,说明对历史课本还是不熟练。

第16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湖北来凤一中陈峰) 高中历史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更丰富,充实,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该创新教法,精心设计最佳教学方案。

一、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贯彻落实原则

历史教学必须具有开放的思想,要从过去那种狭隘的、封闭型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变为“宽广型”的教学观念。教学中要求教师教学观念民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学方法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自身已具备的思想基础,智力能力,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他们在自觉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的发展,尤其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研读新课标,总体把握教材内容。

阅读教材时要突出分析以下几大问题,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确定教学目标;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突出重点,详解难点。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很好的利用教材,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有效地利用历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举例法,比较法,归纳法等,这样可以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读写结合、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全面辩证客观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做好了历史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回顾、总结、归纳的一种活动。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长期积累。教学反思虽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处于最后,但却是至关重要的。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培养教师学习、研究的意识,促使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第17篇:高中历史《经济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设计思路】

紧扣课程标准,密切联系时事,大量运用新闻和漫画创设各种具体的问题情境,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通过三幅意味深长的漫画带领学生分别理解本课三个子目:漫画《全球化无题》引发“全球化是什么”的思考,让学生逐步探究全球化趋势的进程、原因和影响;漫画《谁来帮全球化治病》阐明“全球化与WTO”的关系,让学生逐步掌握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原因、概况和作用;漫画《插上WTO飞翼的中国飞机》揭示“全球化与中国”的走向,让学生逐步探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进程和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与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与影响,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透过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

2、过程与方法:漫画情景探究,新闻阅读分析,合作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经济全球化,引导学生树立关注时事面向世界的视野。通过探讨全球化利弊,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屏幕展示)世界玩具市场上畅销时间最长的玩具——芭比娃娃图片 (设计意图)师生一起讨论芭比趣闻,从而引出对芭比娃娃经营、销售和生产等信息的探讨。

(提问)这些信息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什么趋势?(集体回答)经济全球化。 (二)探究指导

(教师陈述)什么是全球化?经济学家们迄今未有一致说法。而小小的芭比娃娃制造,实际上诠释了经济学家们搜肠刮肚得出的定义。在芭比的制造与销售中,既可以看到中、日、美三大国经济的整合,也可以看到中国陆、港、台两岸三地的经济整合,还可以看到跨国公司以全球为视野的生产外源化趋势。(屏幕展示)“探究一:全球化是什么?”

(教师陈述)全球化过程中出现贸易摩擦怎么办?中国每年要从日本、中东等国进口大量芭比原料,同时每年要向美国出口大量组装好的芭比娃娃。美国政府经常声称中国玩具导致本国贸易逆差,要用贸易保护主义惩罚中国企业。 国际社会该如何公平公正地处理各国贸易争端?(屏幕展示)“探究二:全球化与WTO”

(教师陈述)全球化下中国处于什么地位?小小的芭比娃娃,从品牌、设计到全球营销,都掌握在美国的跨国公司手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芭比娃娃的总收益中,中国得到 1 的不足总收益的1/40。面对全球化浪潮,中国应该何去何从?(屏幕展示)“探究三:全球化与中国”

(承转)刚才大家对世界经济中芭比娃娃现象进行了思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一系列的疑惑和追问,开始探究本课的三个学习主题。先请大家来看一幅漫画。 (三)学习探究

探究一:全球化是什么?

(屏幕展示)漫画《无题》

(教师陈述)第九届葡萄牙波尔图世界漫画节的主题是全球化,中国漫画家李润堂获得铜奖,他的作品叫《无题》。半球、隧洞、倾斜的烟囱、齐心合力的人群„„这幅漫画抽象玄虚,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到底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现在让我们共同回顾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提问)如果把全球化比喻为版本不断升级的软件,你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经历了4个版本的演变”?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学生逐步回答,屏幕同步显示。

(承转)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之时,形形色色的时代画面不断呈现人们眼前。下面我们来看观察讨论一些社会场景,这些场景会向我们揭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屏幕展示)场景一:图片荟萃《信息技术在世界各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贸易、技术和金融日益网络化、全球化。 (屏幕展示)场景二:图片《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能飞6000公里的的波音737》《能浏览互联网的手机》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交通和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缩短了世界的距离,经济活动走向全球。

(屏幕展示)场景三:图文资料《世界十大跨国公司》

(设计意图)让学生得到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是世界经济主导的结论。 (屏幕展示)场景四:历史照片《东德柏林墙倒塌》《苏联八一九事变时红场上的坦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结束促使冷战期间两个所谓平行市场界限消失。 (屏幕展示)场景五:新闻图片《市场经济带动中越边境贸易兴盛》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全球范围内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认可推动经济全球化。 (提问)上述场景反映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有哪些?

(回答)①根本动力:科学技术进步②技术手段:交通和通讯发展③有力推动者: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④扫清障碍:两极格局瓦解⑤制度保障: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承转)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那人们面对这一趋势的立场是否一致呢?我们来看两个有趣的新闻。

(屏幕展示) 图片《纽约销售额米老鼠娃娃产自中国》《美国普通人的家庭生活中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畅销书封 2 面》

(教师陈述)萨拉·邦焦尔尼是一位美国家庭主妇,曾经做过记者。一次圣诞节时萨拉突发奇想: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活下去?她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货。结果她4岁的儿子不得不买高价的意大利鞋,厨房抽屉坏了找不到工具修理„„最终,在2006年的元旦,萨拉全家很高兴能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

(提问)一个美国家庭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真实经历,让萨拉感叹:“没有中国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会越来越麻烦,而且代价会越来越大。以后10年我可能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了。”这个故事有何启示?

(回答)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屏幕展示)两幅游行示威图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读图片挖掘有效信息的能力,左图上的横幅标语,字母“O”设计成插上针管的地球,结合英文,理解示威者表达“WTO:全球化是不公平的”之意。右图上把词组“World Terrorist Organization”的每个单词首字母放大,一语双关表达“WTO:世界恐怖组织”之意。

(教师陈述)世界各地的示威游行说明了什么? (回答)说明世界各地反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体现了全球化没有带来利益和资源的合理分配。

(承转)面对经济全球化有人赞同,有人反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 (屏幕展示)三幅图片看全球化中的利益失衡

(设计意图)透过图片一了解富国与穷国在全球化中的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

(设计意图)透过图片二了解广东珠海某村庄的村民以分解从欧美进口的废电子零件为主业,导致该村已经没有一处干净的水、干净的土地,洋垃圾毁掉了一个村子!

(学生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

(设计意图)透过图片三了解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资本运作。 (学生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威胁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 (承转)经济全球化趋势固然是进步的,但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它呈现出“双刃剑”效应。

(提问)分析到现在,大家如何客观全面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分组讨论,最后各组推举一人陈述,屏幕适时展示) 3

(提问)哥伦比亚前总统桑佩尔曾说:经济全球化的“蛋糕”越做越大,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发达国家和富人,其他国家和穷人只得到面包屑。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

(回答)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提问)那么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回答)对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不能逃避,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的对策,抓住机遇,防范风险,兴利除弊,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中谋求发展。

(承转)在经济全球化运行过程中,出现国际经济纷争怎么办? 探究二:全球化与WTO

(屏幕展示)漫画《谁来帮全球化治病》

(教师陈述)经济全球化这个庞然大物也会出现故障,如同机器坏了需要工程师维护修理,全球化进程也需要一个国际性的组织来协调各项事务,世界贸易组织便应运而生。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究全球化与WTO的关系。

(屏幕展示)《贸易保护主义钢圈压坏全球经济》 (教师陈述)漫画反映美国政府经常对从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国进口的钢材征收巨额附加税,以保护本国钢铁工业的利益,造成国际贸易摩擦不断。(提问)可以让二战后建立的关贸总协定继续有效解决贸易纠纷吗?(回答)不可能。

(提问)为什么关贸总协定不能有效解决新时期的贸易纠纷?国际社会为什么要建立世贸组织代替关贸总协定?我们来比较两者的区别。

(教师总结)可见,关贸总协定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需要,所以世界贸易组织应运而生。

(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概况。

(承转)WTO标识由六道向上弯曲的弧线组成,分别为红、蓝、绿三种颜色。标识意味着充满活力的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4 (提问)请问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化发展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

(回答)①制定国际贸易规则: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逐步取消贸易壁垒:促进了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③努力减少成员间不平等: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承转)世界贸易组织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作为全球化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会如何应对呢?

探究三:全球化与中国

(屏幕展示)漫画《插上WTO飞翼的中国飞机》

(教师陈述)中国经济号飞机为什么要插上WTO的飞翼呢?这引发我们对“中国为什么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行思考。

(屏幕展示)图片《我国利用外资情况统计》

(教师陈述)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搞建设不能成功。而大量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发展,2001年我国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而2005年我国已经跃升为第三大经济体。

(提问)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回答)中国需要世界。 (教师总结)插上WTO的飞翼,中国经济不仅可以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还能参加规则制定,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所以中国离不开世界。

(屏幕展示)漫画《中国兄弟够意思》

(教师陈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全球,西方国家期盼中国参与救市。 (提问)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回答)世界需要中国。 (教师总结)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各国在很多经济事务上依赖中国的协助,世贸组织几任总干事都说过,WTO亟需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巨大购买潜力为全球各国提供了一个诱人的市场。所以世界离不开中国。

(承转)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及时把握到全球化的脉搏,积极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并开始了长期的、艰巨的谈判历程。

(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

(承转)2001年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兴奋不已的年份,足球出线了!申奥成功了!终于入世了!„„ 13亿中国人翘首以待的经济梦想瞬间化为现实,那么加入WTO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两个案例。

(屏幕展示)海尔全球化战略示意图和漫画《跨国公司侵占中国市场份额》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正反两面认识中国加入WTO的影响。通过“走向世界的海尔”案例,理解WTO是机遇!通过“外资在华垄断市场”案例,理解WTO是挑战!

(提问)对中国来说,加入WTO是利还是弊? (回答)①利: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弊:市场进一步开放,关税大幅度降低,使国内一些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竞争。

(提问)面对加入WTO后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 (分组讨论,最后各组推举一人陈述,屏幕适时展示)

(结束语)经济全球化浪潮已经汹涌而来,激荡在地球村的每个角落。它要求中国企业抓住机遇,创新发展,也要求我们每个人扩大视野,锐意进取。新时期只要我们永不止步,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步履将会更加坚实。 (四)效果评价

配套选择题5个。 【教学反思】

多媒体辅助教学应重视教学目标与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本教学案例从“全球化是什么”、“全球化与WTO”、“全球化与中国”三个角度逐步展开,由于课文容量不大,而教材可用资源相对较少,于是我较多使用漫画、照片和新闻材料创设场景,拉近学生与全球化的距离,让他们在材料解读的环境中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但我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备课本、备资源的同时,应加大备学情的力度和深度,比如多数学生对全球化中的南北利益失衡问题缺乏基本了解,对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只会单纯套用课本语句缺少开放性思维,这需要教师授课过程中巧妙引导适当延伸,平时多注意与学生的交流。

第18篇:高中历史必修三21课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

吉林磐石一中

郭玉保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人民教育的奠基、*中的教育和教育的复兴,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教育的三个阶段。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 问题:通过观察引言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为什么说新中国成立是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回答后导入新课。

学情分析

特点:作为高二学生已经拥有基本的史学知识和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 不足:学生对于我国的教育政策方针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

对策:教师搜集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教育变革的历史图片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教育变迁来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

设计理念

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2、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包括建国后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和方针;“*”对教育的破坏;恢复高考及“科教兴国”战略。

②理解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③探究新旧教育的过渡改变及教育的初步成就;总结挑战措施,献计献策,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3、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图表: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明确其原因;

②资料回放:新中国教育的初步成效相关图片;“*”教育相关图片;“希望工程”相关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教育发展的轨迹;

③问题探究: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变化实质,让学生明确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4、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建国后新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

②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③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学重点: 重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依据:课标的要求及高考考纲中的考点要求。 教学难点:

难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

依据:学生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变迁一则缺乏了解,许多关于教育的史实今天的高中不了解,立体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尚未形成。 教学过程及评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课题。 展示材料: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指导学生审题,指出材料所示增长模式按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来分其实只有两种,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加大,反映出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展示材料,导入新课。

江泽民同志曾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设问: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指导学生审题,指出材料所示增长模式按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来分其实只有两种,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加大,反映出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展示材料,导入新课。

江泽民同志曾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设计意图

通过史料和问题的创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历史与时政相结合,使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二、问题探究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学什么?

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49年)

(1)接管旧教育,创建人民教育事业

(2)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 制定教育方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 1957年) 成就:

(1)大力发展

学校教育(2)建立

学校教育制度 (3)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

体系

意义: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大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怎么学?

本目内容介绍两个时间段教育的不同发展状况,大家在学习时注意分清。

学会了吗?

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十年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二、*中的教育 学什么?

表现: (1)学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66年,废止高考制度。

(3)70年代初,招收“工农兵学员”。例子:张铁生被称为“白卷英雄”]

影响:

1.破坏中国教育事业,导致人才缺乏 2.民族文化素质下降

3、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怎么学?

文化大革命,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混乱,在经济上、文化教育等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严重冲击,学习本目内容,请同学们回顾必修一与必修二的相关内容,形成一个整体上的文化大革命,政治:造反派夺权,民主法制破坏。经济:停产闹革命,经济秩序混乱。教育:大中小学停课,高考废止。

学会了吗?

1976年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下降,中国与发达置之脑后的差距拉大。其主要原因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大中小学教育废止 C.文化大革命冲击

D.国家的教育投资小。

三、教育的复兴 学什么?

1.邓小平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

2.邓小平提出 思想。确立 战略 3.邓小平提出教育 指导方针 4.制定 推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扩大教育投入。 5.教育改革,启动 6.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力度 怎么学?

学习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教育复兴”子目内容编排上的逻辑关系:首先是纠错1,其次是立正

2、3,最后是举措

4、

5、6。学会了吗?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地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法》 【合作探究】

新时期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四、知识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材料二 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

这一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竟高达1 160万!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考卷。为了解决77级考生的考试用纸问题,中共中央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 1978年的春天来得更早。

1978年3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改革开放20年之科教篇》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和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指出:“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他还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材料四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请回答:(1)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你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指导方针。 (4)材料

三、四表达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

五、课外探究:拓宽知识外延,引入下节课的学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重任。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邓小平

材料2 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材料3 1984年,邓小平又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提高教师的素质, 尊师重教。他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 展的人才,关键在于教师。同时,他还强调,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邓小平尊师重教的呼吁,引起了社会的共鸣。国家正式宣布每年 9月10日为教师节。„„而且邓小平曾不无忧虑地说过:现代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不成比 例,对教育投资太少,今后无论如何要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否则现代化就实现不了。 请回答: (1)“*”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事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9分)

(2)邓小平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的?(6分) (3)你如何理解“三个面向”的辩证关系?(6分)

课后反思

1、在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的时候,不要一味打断、扑灭学生的参与热情,否则没人再举手,没人再想说。思想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师生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解决学生突发问题的办法贵在教师的引导,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加强对相似概念的分析、比较、鉴别,并通过提供材料和途径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自我搜集材料,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在历史课上的积极性。

2、教师一定要在课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的时候不但要备课本,备学生,还要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哪些问题有可能给学生带来困扰,哪些问题有更大的空间进行发挥。在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疑问或者偏见的时候适当的补充相关知识并提出延伸性问题引发深入思考。

3、在布置给学生准备搜集材料的同时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以免认识问题过于单一,另外当学生作好展示后,教师要努力整理成体系的东西,并可就此提出更深入的问题看学生明白了多少,特别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唯有如此,师生才能共同进步。

迷津指点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教育体制的时政紧密相联,针对文综考试的大形势,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进相关的时政知识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19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由高中历史学科性质谈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材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符合与时俱进,科学求

真的原则。远古是现在的历史,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历史纷繁复杂,角度众多,观点纷纭,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有新的发现。教育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初高中的衔接,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功能的发挥,国家的历史教学大纲的制定,编写人员的安排等,都会影响教材的编写。所以作为历史教师,要审慎的研究教材的性质特点,悟透学习目的,以指导教学。

新教材有三大特点:

1、时代感强

2、科学性合理性明显增强

3、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新的观点,新的论断,新的成果融进教材,使教材更科学全面。如老教材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老师在上课时为解释“反帝”往往很费劲,很困难。因为这与教材中“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为了争夺帝国主义的支持,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相矛盾。新教材则采用新观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如下册教材第七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一节全国大*中增加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一目,使*历史更加完善,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新教材增加了活动课,预设了很多研究课题,便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你怎评价辛亥革命?“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辛亥革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等课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下面就我对教材的理解谈高中历史的学科性质。

一、趣味性和形象性

高中历史材料大多可由历史故事,历史事件说开去,很多历史材料本身就是由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构成,他们的所思所想,言行举动贯穿历史长河中,成为理解历史规律的主体。历史教学设计可以抓住历史故事的关键处,悬疑处,精彩处等作为激趣点,引导学生快乐的探究。易中天的历史讲座很吸引国人,特点在于,他能让观众在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历史故事中,认识历史真相,获得人生的启悟。所以历史教学要善于激趣。

二、条理性和层次性

历史一般以时间顺序写成,所以有一定的条理性。历史事件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关联,而这种联系能反映某种规律,所以教师要注意挖掘的条理性和层次性。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的来龙去脉,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内在联系无论教材如何改编,总有一定的思路,只在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可见历史教学要注意梳理教材思路。

三、严谨性和发散性

历史应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经过、影响、意义等都应尊重史实,严谨全面。所以记忆知识要精准。发散性是指历史事件的错综复杂,中外史实的普遍联系,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历史事件的相关资料等,教材的编写本身具有发散性特点。为了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编者配以图片、链接文字充实教材主题内容。教材专题拓展等也体现了发散思维的特点。所以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中及外,由古至今,拓展理解空间,形成知识网络。

四、启发性和探究性

启发性就要谈学习历史的意义。古语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恩格斯说:“历史蕴含着很多规律,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教学中师生可共同探讨历史事实的经验教训意义价值。探究精神是学好历史的必备。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探究把握历史规律。

五、科学性和实践性

历史是一门科学,应有科学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实践性是强调历史对今天的指导意义。新课标强调要充分挖掘教材,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历史教学内涵丰富,含义深刻是很好的育人素材。

教材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学习的方式。教学设计要考虑如何处理教材,如何结合学情,如何安排教学顺序,如何设计教学内容。下面就教学设计的思路略谈几点意见。

一、兴趣是先导,课堂注意激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可采用故事激趣,悬疑激趣,图文并茂激趣,写顺口溜激趣等方法。故事激趣悬疑激趣都是要找到情节的矛盾点或故事高潮或因果探究等,综合要找到教材知识和学生心理的契合点,关键在于精于设计问题。教师在上课时充分利用插图、挂图、实物模型、幻灯、电影、电视、录像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置身其中,如同身临其境,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秦汉时期的文化》时,我们出示了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模型。为了便于总结记忆知识,有时可编顺口溜。

二、梳理信息是必备,课堂注意条理性

“智慧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教师要从总体上把握历史的内在联系。处理教材时能去粗取精、化繁为简、思路清晰。师生共同提炼历史信息点,挖掘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框架图,养成严谨科学全面的历史思维。

三、总结探究是目的,课堂注意层次性

对教学内容要有一个设计孰先孰后、过渡衔接、深入探究等。探究的形式可采用层层设问法或专题研讨等。知识有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普遍等规律,教师可以逐层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

四、专题研究是方向,课堂注意发散性

高中历史新教材一改以前一时间顺序为主的编写方式,更多的侧重于专题研究,所以教学时要研究专题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自己搜集专题相关资料并书面整理,学生总结心得,有效地锻炼发散思维,教师不要越俎代庖。

教学设计可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材的接受理解能力,是否具有客观全面分析内容的意识,及教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把握。让历史课充满情趣理趣,让学生主动学,学会学、有心得。

第20篇:高中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课标》内容标准

高中历史必修一“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象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三、教学准备

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回顾—讨论—探究—反思”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六、重点、难点

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周升国旗仪式必唱的国歌,源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主要是因为什么?(日本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华民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抗日救亡) 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探究历史和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

1、侵华事变: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最惨无人道的野蛮侵略,同学们,你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抗日战争史,请你们回顾:日本帝国主义在三四十年代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侵华事变?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引导回顾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侵华事变,中国大片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思考】:“小”日本为何侵略“大”中国? (1)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 (2)经济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摆脱经济危机。 (3)外部原因:国际社会的绥靖之风和国共内战。 (过渡)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

2、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出示相关图片如累累白骨、杀人比赛(向井和野田在进南京城前谁先杀100人,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突出遇难者300000人。

3、七三一细菌部队:看书中相关图片。

27万——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致死中国民众27万多人(日本学者认为,这是相当保守的数字,他们认为,死于侵华日军细菌战的中国人多于日军于1937年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人数);

3000公斤——侵华日军“731部队”每年可以生产出3000公斤的纯细菌(每135克的纯细菌就可以使400平方公里之内的所有水源遭到污染,每年的生产量足以污染全中国的水源);

3000人——侵华日军“731”部队用活人作试验人数(仅日方承认的);

【讨论】同学们在看了这些图片之后一定深有感触,请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学生回答)。 【学思之窗】是什么使他们从人变成了野兽?

(武士道精神、灭亡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抗战意识)。

我们经常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我要说在中国近代史上,中日两国是一衣带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战败投降,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以最 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最没有人性的手段进行着大破坏、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神州在流血,中华在哭泣。偌大的中国乌云密布,哀鸿遍野。泱泱中华,面临亡种灭国的危机。

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那个时代有血性的中国人,你该怎么做(学生回答)?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阅读材料: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

1、探究一:如何看待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新闻发布会:将班级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国共双方】请分别代表国共双方阐述自己对抗战的贡献。

材料一:正面战场:从1937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先后有70余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 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等32名少将。

材料二: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同时,敌后抗日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部队伤亡60余万人,解放区人民群众伤亡600余万人。

材料三: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生发言后小结:

国民党正面战场:(1)抗战:卢沟桥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播放有关影象资料);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2)评价:积极抗日,粉碎了日军速决战的计划;节节败退(片面抗战路线)。(先在课件上打出证明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抗战的有关数据,让学生总结概括国民政府抗战的评价。最后打出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国民党抗战的评价加深学生印象。)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敌后根据地;重大战役:平型关战役(抗战初期第一次胜利)、百团大战(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回民支队的抗战。(课件展示有关中国共产党军队抗日的有关数据,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两大战场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2、探究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2)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3)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英勇抗战;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和配合(苏联的援助、美国的原子弹); (5)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3、探究四: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材料一: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

材料二: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学生发言后总结:

(1)第一次反帝斗争完全胜利;

(2)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心,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3)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感悟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60多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到底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中日两国的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又如何?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不愿正视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表现之一。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等)

中国:赵薇日本军旗装图片(我不懂这段历史)

【课堂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 我们应该怎么做?

(历史不能忘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好好学习,报效国家)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