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君主立宪制英国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23 07:32:31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教学设计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教案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近半个世纪复杂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在这场夺权斗争中取得胜利。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张。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是资产阶级的国家体制,也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近代英国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近代英国史的了解侧重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及意义,而对《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内阁制的形成等内容了解明显不够。对当今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认识也止于基于时事的感性认识层次。

学生缺乏对近代英国议会制度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进行比较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缺乏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进行系统地分析归纳的能力。 由于历史上英国与中国关系特殊,也由于英国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学生对探究英国议会政治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对英国政治文化的独特性、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认识不足,往往会出现以中国套世界、以西方套中国的现象出现。

(三)重点难点

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古代英国王权受到限制的主要事实;了解代议制度在英国的确立与发展历程;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与责任内阁形成的基本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等历史概念;阐释英国代议制度的基本特点及作用;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以史导论”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史从证出,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原则。通过情景再现,材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意识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育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培育学生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现代公民意识。

三、教学策略

无论从哪个层面讲,本节内容对高中学生来说,是既生疏又新鲜。一方面,学生通过教科书所获得的知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另一方面学生可通过媒体等各种途径了解到当今英国君主立宪制运行的基本情况。基于这两点,笔者认为无法通过讲授激起学生对这块内容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而只能在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历史的和现实的材料,进而采用一种活动式、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材料的研习与运用”、“合作与交流”在本节课主要采用的两种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学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历史资料进行的,在历史学习中引进历史资料,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补充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则使材料的研习与运用提高更具可能,更具效率,更使学生感觉到知识后面的精神力量。基于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则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更有利于其品德的内化,最终使学生得到发展。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思

(1)引导学生回顾雅典时期的民主,教师进一步予以解释: 雅典民主蕴涵着原始民主的遗风,民主政治获得高度发展并臻于极盛的伯里克利时代也是如此。西欧历史步入中世纪后,作为与王权对抗的力量,一些封建贵族与城市势力构成了中世纪政治民主的力量。在英国,议会制度率先得到形成并发展,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民主政治被赋予了近代的含义,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的重要的历史影响。

(2)针对上述引言,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下列相关的问题:

①在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发展脉络如何?同一时期东方政治的走向又如何?

②英国人民是通过怎样的艰难曲折的斗争确立起近代议会制度的?其后又有怎样的发展? ③如何理解英国“民主政治被赋予了近代的含义”的特点与条件? ④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地位如何?

(二)、关于内容的处理(问题的解答)

1.历史溯源: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配以英国早期议会会场、当今英国议会大楼等图片)

教师应当至少在课前一周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材料,回顾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史实,并要求学生单独或合作制作成一张英国中世纪议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简表,并与同一历史时期东方文明(中国)政治民主制的发展走向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提出、整合问题:

①英国近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英国中世纪议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中世纪的东西方文明在政治民主的发展方向有怎样的差别?造成这样的差别的政治原因有哪些?

第①问和第②问的前一小问之材料与思路准备:

有关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这样一条线索:大宪章——“英国自由的奠基石”;议会制度的雏形——“牛津条例”及其“议会”出现;议会制度逐渐成熟——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议会制度向近代转型——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的议会。

在与古代中国政治民主发展的比较中可引导学生基于史实回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兴衰史(战国——提出;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以说明从秦到清的中国政治史就是民权逐渐消退、君权不断扩张的历史。

除此之外教师还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举一些生动的例子说明这一历史进程,如:在唐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坐着的;宋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而到明清大臣只好跪着了。

第②问第后一小问的理论准备:

在近代世界到来之前,不管东西方,文明的基调是农业(牧业包括在内),文明的指向是巩固和发展农业社会。然而1500年之后,东西方发展方向却分道扬镳了,西方出现了近代的曙光,东方却在彷徨中徘徊。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差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中西比较角度进行考察。比如说:在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商业游离于社会主体结构之外,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价值体系,这种文明逐步发育,最终对农业文明造成冲击。反映在英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日益控制了议会,议会成为了资产阶级实现自己意志的工具。而在其他文明结构中,城市和商业也是有的,有的甚至比西欧更发达,但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商业都被包在社会主体结构之内,压在无所不包的国家大屋顶下,不可能独立发展,形成不了对主体农业文明的挑战。

2.历史转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配以查理一世上断头台、克伦威尔像、威廉和玛丽坐上英王王位等历史图片)

教师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可以下发资料,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教师必须对这块内容有所补充,特别是要补充革命进程中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史实),后引导学生提出、整合问题:

①有同学学了本节内容并翻阅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后,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终围绕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形式上是中世纪议会与王权斗争的延续,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一次夺权斗争。你认为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结论。

②你如何理解从“共和”到“光荣革命”这段英国历史,这反映了英国怎样的政治生态?这段历史给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解答问题: 第①问的思路准备:

首先要引导学生基于史实把议会在革命中所采取的政治行动予以归纳并分类成“弹劾政府大臣”、“维护议会的批税权”、“保护议员的言论自由权”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与上面所述英国中世纪议会发展史的内容相对比,以此找出历史依据。 其次要引入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洛克等人有关人权学说、国家学说、法学说等材料摘要,要求学生归纳得出材料所具有的近代特征,并了解其在革命斗争中的体现。 再次要把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与议会王权斗争这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内容与形式这对关系与历史惯性的巨大力量在本次革命斗争中的反映。 第②问的思路准备:

教师要引导学生“神入”历史现场,模拟、感爱英国人民,特别是资产阶级在克伦威尔或旧王朝统治下的生存状态,进而得出既限制王权,又保留君主制度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从“共和”到“光荣革命”这段英国历史,充分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进程的曲折与复杂,反映了英国尊重传统的政治生态。

3.历史新貌:《权利法案》与责任内阁制

(配以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的头像及其相关名言,相关名言应当采用英文原文。) (1)关于《权利法案》

(配以《权利法案》影印件。)

①教师要补充有关《权利法案》这一文献的材料,在学生对文献内容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其条理化和简单化处理。 思路准备:

在引导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过程中,应当从这个方面去归纳: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如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等)?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证了议会所拥有的哪些“自由”和权力?

②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比较《权利法案》与《大宪章》的内容。 要使学生认识到《权利法案》给《大宪章》赋予了近代的涵义,认识到“法律高于权力”是《权利法案》的核心理念,从而为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平台。 思路准备: 《权利法案》的根本意义在于明确国王必须根据国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的基本原则,并且规定英国的国王都必须是新教徒。以国会立法主宰国家,国王只能是依法而治的君主,必须执行资产阶级的意志,这就是

根本区别是封建君主制度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2)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配以当今英国国王伊丽莎白二世像,并注:“天佑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她的其他领土领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护教者伊丽莎白二世。”) ◇关于背景

教师首先应当向学生介绍关于洛克提出的法治原则的政治主张,并进一步说明洛克的思想对当时的英国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其次应当使学生回顾“经历了革命的人们基于对社会现状的认识对君主将抱何种态度”这个问题。这样就进一步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和原因有了初步的说明。 ◇关于特点

教师应当引入《权利法案》等文献资料摘要,并要求学生给予在英王与议会的关系的主题下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教师可因循学生思路布置问题,区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以此联系和比较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作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 ◇关于作用

①教师可以按英国政治体制、民主化建设、国家的地位、对世界的影响分类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在上述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归纳、表述。

如:在“对世界影响上”这一项可以这样提供材料:“迄今为止,除英国外,全世界还有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地实行君主立宪制,如日本、荷兰、卢森堡、丹麦、西班牙、挪威、瑞典等。”如:在“民主化建设”这一项上建议教师提供英的政治平稳与法国政局动荡、革命不断的史实相比较的材料。

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模拟活动加深对英国君主立宪制作用的认识。同时也培育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 如:如以题为“请你以一个新兴棉纺织家的身份,要求分享更多的政治权利,你该怎么办?”展开小辩论,引导学生认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可以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进一步使学生认识使个人都有机会得到发展是英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特点,也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成果。

(3)关于责任内阁内阁制的形成(配以当信英国首相布莱尔像) ①教师要补充有关内阁责任制形成的历史资料。

②教师需要在课前一周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英国政党政治的有关常识,并围绕下列问题请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说明。

☆ 英国两党制的历史起源?

☆ 英国政党如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对时事的认识归纳当前西方世界(特别是英国)内阁责任制的运行情况,使学生明确内阁的组成、内阁政府的权力、首相的权力等方面的内容。 ④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历史与现实,科学评价内阁责任制运行方式: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调节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4.课堂小结

方式:学生合作小结 指导:英国资产阶级通过曲折的历程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度,是近代政治文明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促进了英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它有其自己的历史渊源,反映了其政治文化的独特性和世界文明的差异性。 ⑧【问题研讨】

1.学生很难理解《大宪章》为什么能产生,为什么成了英国近代宪法的组成部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能让学中国史的思维学习英国史。要解决好英国王权并不完全介入人民生活(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认为中国从战国到清代并非马克思原意上的封建社会),大宪章是王权与地方势力的妥协。关键点在于英国有了制约王权的机制,资产阶级强大起来后,就利用了这一点,并赋予《大宪章》以近代的涵义,成为英国当今宪法的起点。而中国不存在与王权相抵抗的地方力量,更不存在强大的资产阶级,与英国没有可比性。

2.在教学“光荣革命”涉及到如何理解从“共和”到“光荣革命”这段英国历史时,有学生会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感兴趣,却又不甚了了,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刘宗绪著《世界近代史》序言之第一部分,或该书第一编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学生对今天与初建立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差别一下子难以分清,教师应当说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议会不断地进行着改革。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分小组合作制成一张英国议会改革流程简表,并与其它小组交流。

五、板书设计 议会制的形成

光荣革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光荣革命(1688年)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权利法案》(内容、作用) 建立

《权利法案》和内阁责任制的形成君主立宪制特点 作用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六、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创设情境,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成败的关键,而联系生活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法宝。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

3、教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做到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讲述。如果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则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七、知识与能力巩固

(一)、选择题

1.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是在()

A.13世纪

B.14世纪

C.15世纪

D.17世纪 2.英国在1640—1689年的政治体制先后为() A.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封建专制、共和制 B.君主专制、封建专制、共和制 C.封建专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D.封建帝制、君主立宪制

3.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指出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 A.《权利法案》

B.《大宪章》

C.《牛津条例》

D.《独立宣言》 4.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 A.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体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D.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名以上的元首 5.对英国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于18世纪初

B内阁首相由下院中多数党领袖出任 C.议会要对内阁负责

D.政府要对议会负责

6.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哪个阶层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

A.大资产阶级

B.工业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新贵族 7.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世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上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议会代表的阶级利益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议会监督国王 C.革命前后议会与国王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之改变形式,本质未变 8.英国议会出现的实质是()

A.王权已经没落

B.资产阶级已经非常强大 C.向中央集权体制过渡的产物

D.贵族跋扈的产物

(二)、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二妃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就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需再与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 请回答:

(1)两则材料的思想是否一致?界和材料具体说明。 (2)两则材料都提到“上帝”,分析其各自的意图。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理论?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政治主张。 (4)结合史实,分析上述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答案:

选择题:ACABCBCB 材料分析:

(1)不一致。材料一人为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无权限制国王的行为,国王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材料二人为统治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体现人民的利益和保护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如果统治者违背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反抗。 (2)材料一引用“上帝”是要说明“君权神授”;材料二应用“上帝”是要说明“天赋人权”。 (3)材料二反映的是启蒙思想中的社会契约论。洛克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4)材料一的思想是力图维护君主专制权力,结果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激化,是引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之一。材料二位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君主专制和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第2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_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7.1.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目标】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光荣革命”

议会制由来;“光荣革命”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发展的基本脉络。

了解君主立宪制度和内阁制度形成过程,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努力做到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概括阐释

问题探究

独立思考

通过学习英国以君主立宪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确立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任何新制度的出现都要经过一个反复的曲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代议制度的确发展;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作用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光荣革命” 1.议会制由来 2.“光荣革命”

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1.君主立宪制 2.责任制内阁 3.代议制度的发展

4.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作用

重点: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 难点: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由于所讲内容概念性较强而且较抽象的特点,主要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既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光荣革命” 1.议会制由来

先讲清英国议会制度的由来。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经过了三个国王。1214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亨利三世(1216—1272年)继位后,贵族继续与之对抗。亨利无奈,制定了“牛津条例”,把国家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后来,反对国王保护宪章派的贵族领袖人物西蒙·孟福特对会议进行改造,这便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统治时,为了筹划军费,曾在1295年召开了一个由各等级共同参加的议会,此后议会经常召开,都以1295年的议会为榜样。这意味着封建国家的统治者在议会的形式下,形成剥削阶层的联合。

再讲清楚英国议会的构成和特点。1297年,议会获得了批准赋税的权力,到了14世纪,又获得了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的权利。由于各个等级的利害不同,议会从1343年起分成两院:上议院叫“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叫众议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骑士和市民之所以同在一院,是因为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已渐趋一致了。议会的形成,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城市代表的参加和下议院的形成,对后来英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与下层贵族逐渐联合,他们利用议会批准赋税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对王权起了限制作用。

结合课本的【历史纵横】进一步说明在中世纪,君主制、议会制已经成为英国这个封建国家的传统,《大宪章》就是以封建法律文件来限制王权的先例。 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他们厉行君主专制,实行宗教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 2.“光荣革命”

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可以由教师向学生讲述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也决定了原本就已经存在的王权和议会的斗争更加激烈。

1640年11月,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当时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革命中,查理一世于1649年以叛国罪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当政时期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于1653年成为“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政权。而后英国经历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在王权和议会的斗争中,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1.君主立宪制

议会为了巩固对专制政体的胜利,趁势通过《权利法案》,巩固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利法案》由威廉三世于1689年签署,威廉三世被宣布为“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前提就是必须接受由议会所提出的这部《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实施的目的及本质是什么?议会都获得了哪些权利?《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它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明确地作了一些限制,使王权有所约束,同时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它最早在英国政治制度上打下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显示了冲击封建专制政治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由此出现。但是,当时英王的权力还相当大,国王有权批准议会法案、任免官吏,国王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对外宣战缔约的权利等。后来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议会权力才超过王权。

《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 2.责任制内阁

在讲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时,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上【历史纵横】提供的有关“内阁”和“责任内阁制”的有关材料,结合教师的补充让学生明确“责任内阁制”的概念。指出内阁制是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然后讲清楚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发展过程。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让学生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借此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阐释的能力。(特点有责任内阁制为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负责组成,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控制下院等)

结合教材【历史纵横】有关提供的材料,让学生了解现代英国宪政特点。让学生明确与历史上相比,下院在权力上有哪些变化?知道英国宪政的演变过程。 3.代议制度的发展

在讲解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时,一个方面指出他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指出政治上不同政党通过议会斗争是此过程中英国政治的主要特点。也由此明确这一特点给英国带来的是议会各党派在代议制下通过协商和妥协来完成,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民主化趋势时,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明确“代议制”的概念:代议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选举制是它的基础。选举人的资格,选区的划分,提出候选人的方法,投票和选票计算的方式等,是衡量代议制是否符合民主原则的重要因素。 代议制下在选举制度方面英国在其历史上不断进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1832年的议会改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资产阶级掀起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的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使富有的农民和城镇工商业者获得选举权;同时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加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区为选区。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4.英国代议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主要特点是什么哪?(君主保留,议会掌权)代议制度下主要的政体形式是什么?(君主立宪制度,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具体的政治运作模式是什么?(政府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虽是国家元首,但只是象征,没有实权)最后问学生:英国国王在英国主要起到什么作用?(对外交往代表英国;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 【课后研讨】

我国当代大家余秋雨XX年在其《扼守秋天》中写道:“前些天在法国经常想起伏尔泰,记得他在《哲学通信》中高度赞扬英国的宽容、自由、和平、轻松,而当时在法国,宗教迫害太多。但是在我看来,伏尔泰在这里遇到了一个深刻的悖论:正是法国的不自由呼唤出了一个自由斗士的他,他赞美英国却很难长住英国,因为正是他所赞美的那些内容,决定了这样的地方不需要像他这样峻厉的思想批判家。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你怎样看待这一评论。 思路:余秋雨对于英国历史该跨的历史门槛他们都跨了,该做的事他们都做了的评价还欠全面。对英国的评价问题不单是个革命彻底不彻底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去看待君主立宪制度的问题。首先要看英国人为什么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行了君主立宪制使英国得到了哪些历史的与现实的效益。 【本课小结】

1688年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逐渐形成了政党政治为基础的议会责任内阁制。议会是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而且必须对议会负责。“内阁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议会君主制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推荐第3篇:初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1.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识记《权利法案》的内容,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3.理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运作。

环节一:导入阅读一则新闻,思考:

首相在英国政治中扮演什么角色?与议会的关系?在英国掌握大权的还是女王吗?

环节二:探究问题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确立起来的?(板书)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问:为什么叫光荣革命,其实质是什么?)

历史传统:英国早期的议会传统。

思想基础: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探究问题二: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确立的?(板书)

1.《权利法案》的颁布:阅读材料,思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哪个权利没有受到限制?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

小组讨论:对比前后两个国王的权力不同。

2.1832年议会改革:上下议院的早期组成? 议会改革的原因?议会改革的结果?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政党制的发展:内阁的由来:

责任内阁的形成:(举手回答;小组讨论:梅姨上台的步骤)

内阁与首相议会的关系:(小组讨论,逐条回答)责任内阁关系图

(补充总结):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资产阶级政党展开激烈竞争,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

阅读历史纵横,总结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板书)(举手回答)

思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及影响(举手回答)

环节三:本课小结(提纲和关系图)

环节四:课堂练习环节五:布置作业

推荐第4篇:君主立宪制教学设计

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张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提高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注重合作、探究学习。横向纵向的比较比较必不可少,有助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英国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过程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2、难点: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等。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搜集丰富的图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方面:提前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情境设置:以‘权利”一词导入

(二)新课讲解:

1、问题一——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形成的? (1)请大家观看幻灯片,注意从幻灯片中抓捕信息。

(2)根据幻灯片,再结合我们课本上的内容,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形成的?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前提(重大事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传统: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开始确立: 1689《权利法案》

2、问题二:为什么把1689《权利法案》的通过说成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1)学生讨论后回答

(2)出示幻灯片补充材料帮助学生理解

3、问题探究三:英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还要保留一个君主呢?而且这个王室每年要花费政府大量钱财,偶尔还闹出点绯闻。• 英王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 英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 英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过渡):英国国王扮演了以上角色,但是她有没有实权呢?真正的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呢?

4、内阁

补充大量的图片和资料引出各个机构的形成过程及权力分配。 设置情境 提出问题:

情境探究一:同学们,假如你高中三年后去英国伦敦大学留学,主修国际政治,并取得了英国的公民权。多年后,你想成为英国首相,你应怎样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情境探究二:真的当上了英国首相的你,正准备带着你的内阁班子大展鸿图时,议会却因政府的财政预算经费过高而对你及你的内阁提出了不信任案,你将面临怎样的选择?

5、根据以上学习的内容小试牛刀------结合时政材料

6、互相讨论: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议会权力至上 ◆国王统而不治

◆内阁首相掌握行政大权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本课总结:

从横向来看,英国的制度创新表现为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内阁制度的形成、议会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

从纵向来看,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由上帝移到君主、由君主移到议会、由议会移到人民。由于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实现了民主和法治,英国从此长期稳定发展,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

推荐第5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及教学设计)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在学习中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探究体验的练习,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在积极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学有所获的自信和学习成就感。 过程与方法:

在追溯英国历史关于议会这一内容的完整性过程中,使学生感知历史的延续与宏大;运用“以史导论”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史从证出,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原则;通过情景再现,材料分析,使学生感知鲜活的赋有生命力的历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任何一项历史成就的获得都会有其复杂性和长期坚持性;通过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解,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在学习中感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同样可以照亮个人生命,鼓励学生学会在渐变中完善自我。 【重点难点】

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难点:对于中外历史学习不同的思维方法的转换及对重点知识的进一步认知和掌握。 【导入新课】: 方案1: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方式,其中英国就是一个典型。它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征,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正是这个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奠定了一块坚实的政治基石。

教师:下面,我们共同学习英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 方案2: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

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呢?

一、“光荣革命” 1.议会制由来

英国议会制度的由来:(结合P36页“历史纵横”)

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经过了三个国王。1214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

亨利三世(1216—1272年)继位后,贵族继续与之对抗。亨利无奈,制定了“牛津条例”,把国家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后来,反对国王保护宪章派的贵族领袖人物西蒙·孟福特对会议进行改造,这便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

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统治时,为了筹划军费,曾在1295年召开了一个由各等级共同参加的议会,此后议会经常召开,都以1295年的议会为榜样。这意味着封建国家的统治者在议会的形式下,形成剥削阶层的联合。 英国议会的构成和特点:

1297年,议会获得了批准赋税的权力,到了14世纪,又获得了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的权利。由于各个等级的利害不同,议会从1343年起分成两院:上议院叫“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叫众议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骑士和市民之所以同在一院,是因为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已渐趋一致了。

议会的形成,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城市代表的参加和下议院的形成,对后来英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与下层贵族逐渐联合,他们利用议会批准赋税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对王权起了限制作用。

(意图:结合课本的【历史纵横】进一步说明在中世纪,君主制、议会制已经成为英国这个封建国家的传统,《大宪章》就是以封建法律文件来限制王权的先例。) 总结:历史条件——长期的议会传统

⑴1215年《大宪章》确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基本原则,是立宪政治的基础,是英国宪政史上永远的里程碑。

⑵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封建性),14世纪上半期,议会分成上、下两院,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

上院: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

下院:平民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 【过渡】:

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他们厉行君主专制,实行宗教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

议会对王权起着限制作用。国王欢迎这一制度吗?国王与议会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终于在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激化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2.“光荣革命” (1)革命的原因:

①英国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经济基础),资产阶级、新贵族形成形成并壮大(阶级基础)。

②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③霍布斯和洛克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思想基础) (2)过程:1640——1688

①爆发:1640年

国王查理一世为讨伐苏格兰人民起义,于1640年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当时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②共和国建立:1649年

③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 ④革命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尽失人心。此时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自由党)和托利党(保守党)。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

威廉和玛丽是通过宫廷政变被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推上英国王位的,这场政变没有发生流血冲突,所以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 (3)、成果:

①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②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③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最重要的成果)

“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过渡】:

革命虽然胜利了,面对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以及国王的专制暴虐历史教训,如何巩固革命成果?成为摆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面临的任务。

二、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

1、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过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曾经发生克伦威尔的执政引起内乱,又将旧王朝请回来执政一幕。在大多数英国人看来,旧王朝绝对不行,民主共和制也行不通。唯一可行的,就是改造君主制度,使它在形式上保留君主制,但在本质上要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行议会民主制,以保障国会下院掌握最高的权力(立法权等)。而这种制度的确立是议会权力日益扩大的直接结果,在“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权,并限制王权,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

在议会的主持下相继通过一系列法案,确立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这就是君主立宪制。 (1)时间、机构:1689年 议会

(2)内容:

①限制国王权力(立法、司法、财政、军事等权力)

②保证议会权力(选举、言论自由、集会、立法、财政、监督权、一定决策权) 《权利法案》实施的目的及本质是什么?议会都获得了哪些权利?体现了怎样的原则?(结合P37页学思之窗) 《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它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明确地作了一些限制,使王权有所约束,同时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它最早在英国政治制度上打下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显示了冲击封建专制政治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由此出现。

①限制国王权力(立法、司法、财政、军事等权力)

②保证议会权力(选举、言论自由、集会、立法、财政、监督权、一定决策权) (3)作用: 《权利法案》使英国的权力中心发生了转移,议会取代国王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这就是资产阶级的代议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逐步形成。

①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具有宪法性质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确立。

过渡:但是,当时英王的权力还相当大,国王有权批准议会法案、任免官吏,国王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对外宣战缔约的权利等。后来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议会权力才超过王权。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发展完善的?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责任内阁制”的概念。

内阁制是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发展过程。

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总结:

(1)时间:18世纪前期 (2)特点:

①选民直选议员组成下院 ②下院内多数党领袖成为首相 ③首相组织内阁

首相:立法权、行政权,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内阁: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和首相负责。 ④国王:名义上代表国家,无实际行政权。

3、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1)1832年议会改革

①原因:工业革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日渐高涨。

②内容: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 ③结果:工商业资产阶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发展。

(2)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三位一体(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①特点:保留君主,议会掌权

君主—国家元首、代表英国、维系英联邦 ②核心: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

【过渡】本节课我们集中学习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迄今为止,仍有不少国家在沿用这一制度,并充满生机与活力。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一制度在国家政治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能谈谈这些作用吗?

三、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对英国: (1)、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有利于政治和社会稳定。 (3)、结束封建专制统治,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

2、对政治制度的发展 (1)、为许多国家提供了一种政治模式。 (2)“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的政治变革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3、对世界历史进程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施,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本课小节】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使得议会的权力空前强大,有效地制约了王权。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民选的议会通过行使立法权,制约王权,是现代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雏形。这种代议制政治体制的建立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推荐第6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社会的发展演变

(一)英吉利王国的形成

1、5世纪,日耳曼人中的安格鲁·萨克逊人建立一些小国

2、9世纪,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二)

11、12世纪------1500年左右

1、经济:城市兴起,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2、政治:形成封建议会(封建等级代表制) (1)原因:经济上城市兴起工商业发展

政治上市民阶层逐渐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展开与封建王权的斗争 直接原因:约翰的暴政引起封建贵族联合教士、小封建主和市民反抗

(2)过程:1215年,英国贵族在市民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一签《大宪章》国王受到封建法律的约束,国王独断专行受到限制(内容:都会选举自由、不征收额外捐税、伦敦享有自由)

1265年,英国贵族骑士和市民召开封建议会;构成:上下两院;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多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入议会;影响:使封建王权受到制约,成为西方控议会制起源

3、思想文化:(1)教育:牛津、剑桥等大学的建立

(2)思想:宗教异端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其思想解放

(三)1500------1640年:资本主义的孕育发展瓦解着传统封建社会结构,新旧矛盾激化

1、资本主义的发展

(1)表现:工业:工厂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起来,形成资产阶级 农业:圈地运动以,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形成新贵族

海外贸易:工农业发展促进商业发展,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外殖民扩张 (3)影响: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新教

反对君权神授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不断发展(人生而自由、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的权力思想)

资产阶级新贵族成为议会一员,以议会下议院为系舞台展开反封建斗争,形成谇中的反对派

2、新旧矛盾激化:(以王权为依的封建主义与以议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

(1)政治斗争的焦点: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核心:税收问题)

(2)议会取得成就:1628年议会通过《权力请愿书》;1634年,国王解散议会;1641年,《大抗议书》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一)原因: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具体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日益壮大,形成反封建联盟;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启蒙思想不断发展,宗教改革,清教运动

3、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有民起义

(二)过程:

1、1640-----1642年议会斗争阶段(目标:和平夺权) 1640年长期被关闭的议会召开;1641年通过《大抗议书》

2、1642------1649年内战阶段:议会军胜利,处死查理一世,共和国建立

3、1649------1653年共和国时期:既无国王又无议会

4、1653-------1660年护国政治时期: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统治

5、1660-------1688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开成辉格党、托利党

6、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双王制”为君主立宪奠基(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宫庭政变,既是政治变革又是政治妥协)

(三)意义:

1、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2、反映了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标志一个新历史时期的开始

三、1688年后,英国建立起以君主立宪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

(一)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前提:通过光荣革命,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二)来源: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

(三)特点:

1、实行间接民主制

2、保留君主,议会掌权,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3、代议制政府掌握实权,国王仅做为国家元首“监朝不理政”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是英联邦首脑。

(四)建立发展完善过程(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内阁;政党政治实行轮流执政)

1、立法权属于议会:国家权力重心由专制国王到议会到内阁 (1)议会权力至上,确立君主立宪创建完成(1689-----1701) 基本过程:A、1689年《权利法案》(内容:征税、立法,常备军、自由选举) 意义:否定了君权神授,限制王权;议会掌握立法和监督政府) B、1691年《三年法案》(三年一次,期限三年) C、1701年《王位继承法》(传英国国教徒) 基本原则:限制王权;议会权力至上

意义:A、从根本上否定了专制主义传统,彻底抛弃君权神授思想,确立主权在民,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开辟道路 B、确立了两大原则

C、保障英国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

D、在本质上实现了现代民主国家转变,其政治体制的创新对欧洲世界作出贡献 (2)议会改革选举权不断扩大,民主的完善 ①、1832年议会改革:

A、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工业争取普选权 B、主要内容:分配议会席位,降底财产限制

C、意义:工业资产阶级取得选举权,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保障,为工业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②、1867年,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工人

③、1884年,农业工人获选举权,基本实现男性民主选举权 ④、20世纪初,妇女获选举权,基本实现了公民普选权

2、最高行政权------内阁(责任制内阁) ①、

推荐第7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 教学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 导入:

“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

--------------摘自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的一次演讲 “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前面,她也不得不签字。”

--------------摘自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的演说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英国这一时期国王或女王的权利并不像中国的国王那么大,它的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那么,这一时期英国的国王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他受到谁的限制?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共同走进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你知道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吗?它与封建君主制有何根本区别? ——

君主立宪制: 也称“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

与封建君主制的区别表现为后者是专制独裁,而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那么,什么是议会?议会是怎么来的?我们首先来看历史纵横: 现代议会起源于中世纪,英国议会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大约在13世纪中期,贵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争(原因是什么)中获胜,成立议会,议会制度形成。13世纪末以后,议会经常召开,议员由贵族、市民和骑士组成,由于各个阶层的利益不同,常常不在一起开会,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又称贵族院;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又称平民院。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即由英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共同构成英国的议会政体。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15世纪末,下院已经有提出财政议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力。后来。英国国王认为议会妨碍了专制统治,经常使议会处于休会状态。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多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入议会特别是下议院。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海外贸易的开拓,手工工场在制呢业中建立,随后扩展到其他工业领域,“圈地运动”:贵族地主圈占农民的土地养羊,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农场和牧场。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新贵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在经济上日益壮大,而且在会议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不断加强,他们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当时,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继承者查理都信奉“君权神授”,认为“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他们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在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时期,经济上,国王可以不通过议会而强行征税,可以实行部分商品的专卖,可以任命亲信控制大部分国内贸易和几乎整个对外贸易。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宗教问题上,严厉对待“非国教徒”,实行宗教专制,特别是残酷迫害那些主张取消国教中天主教旧习的“清教徒”。 这些政策,使资产阶级和王权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最终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638年的苏格兰起义,严重威胁着查理一世的统治。为了筹措军费讨伐苏格兰人,1640年11月,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企图以合法的形式筹集经费。英国议会有赞成或拒绝征收新税和特别税的权力,政府征税须经议会授权成为传统。因此,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结成反对派利用这个权力同国王展开斗争。他们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进行指责,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他们的斗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声势日盛。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断同国王进行斗争和较量。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由克伦威尔组织议会军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内战的结果是议会军打败王军。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查理一世成为议会的阶下囚,经议会审判以叛国罪将国王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被压上断头台。它意味着对“君权神授”思想的否定,是历史的进步。此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开始了克伦威尔的统治时期。克伦威尔为巩固统治采取一些措施,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本人逐渐擅权专断,并先后多次解散议会,统治者争权夺利不断,政局动荡,查理二世乘机复辟。这也说明了共和制在英国是行不通的。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复辟期间,查理二世和他的继任者詹姆士而是反攻倒算,竭力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非常不满。詹姆士二世上台后,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引起了英国国教会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对。1688年6月,詹姆士二世得了一个儿子,这样,他那位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就失去了将来继承王位的希望,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本来曾经寄希望于玛丽继位后能改变现状,詹姆士得子使他们的希望破灭,为了防止天主教徒将来可能继承王位,他们决定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表现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和复杂。 在政治斗争又趋于尖锐的形势下,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这正是英国近代政党的起源。詹姆士二世不仅大力压制反对派,而且企图在英国恢复天主教,这引起了辉格党人的反对,也遭到一部分托利党人反对。从而发生了在英国历史上为英国人所津津乐道的一场政变,即“光荣革命”。 英国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领袖人物出面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伦治亲王威廉(1650—1702)来英国,以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威廉生于尼德兰,信奉新教。22岁任尼德兰执政。5年后娶詹姆士二世(当时为约克公爵)之女玛丽为妻。接到邀请后,威廉在9月30日即发表声明,要求恢复他的妻子玛丽英国王位继承权。1688年11月1日,威廉率领一支1.5万人的军队和600艘舰船在英国西南海港托尔贝登陆,向伦敦挺进。消息传到伦敦,引起一片混乱,英国的资产阶级、新贵族,甚至国王的部分大臣和军队都表示支持威廉。詹姆士二世众叛亲离,仓皇出逃,中途被截。后经威廉同意,逃亡法国。1688年12月18日威廉进入伦敦。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士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管理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光荣革命”(左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最终以光荣革命的形式完成了革命的任务。

从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过程来看,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坚持以新的政权和原则替代旧的一套是必须的,不能有丝毫的含糊;但毕竟发生了克伦威尔的执政曾引起内乱又只能将旧王朝请回来执政的一幕,在大多数英国人看来,旧王朝绝对不行,民主共和制也行不通。唯一可行的,就是改造君主制度,使它在形式上保留君主制,但在本质上要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行议会民主制,以保障国会下院掌握最高的权力(立法权等),这就是君主立宪制。所谓君主立宪,也就是说,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利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其中,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议会也向威廉提出了《权利宣言》,对詹姆士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进行了谴责,指出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国王也不能同天主教徒结婚等等。那么,威廉是否接受了这个宣言呢?这个宣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宣言具有怎样的意义呢?我们共同走进第二目:议会权力的开始威廉接受了这个宣言,当年10月,该宣言经议会批准定为法律,这就是《权利法案》。光荣革命以后,因为国王威廉来自英国以外,又不懂英语,很多事情需要议会的帮助,加上《权利法案》的限制,王权受到制约,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

主权最终来自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是绝对的,但国王们所掌握的权力并非神授。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

洛克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执行权与对外权。三种权力中,立法权最高,其它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为防止同批人既是法律的制订者又是执行者,从而产生腐败,立法权和执行权必须分开。

(王权是封建特权的最高级表现,而现在王权都要受到法权的制约,可见,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已经开始向近代国家过渡了。 ) 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受到限制,并不能干预议会选举。革命前,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信奉“君权神授”理论,认为“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即王权是无限的,不受任何世俗权力的制约。而以下院为代表的英国议会只有提出财政议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力。而《权利法案》的颁布,一方面从立法、司法、税收和军事等方面限制了王权,另一方面,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国王的权力也由法律赋予。这就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将王权置于议会的法权之下。 所以,《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一会的立法权、参政权等权利。这样,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利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限制。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利,还可以监督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出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1701年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提高了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巩固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在光荣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国家体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英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就法律地位而言,国王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等。但实际上,立宪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进一步限制王权。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的实施;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从国王手中夺取了政治、法律、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最高权力,议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从表面上看,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批准,但这只是一种形式。(18世纪以来,英王从来没有否决过议会通过的法案。)

那么,议员是怎样产生的呢?

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种选举方式被称作代议制。我们首先来看《历史纵横》选举权时不断扩大的。(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议会的选举情况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议会选举仍然实行沿袭已久的传统选举制度。当时,选区不是按照各地区人口数量平均划分的,有关选举权的规定在各地区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自由产业所有者年收入在40先令以上者才有选举权。但是也有例外,在包括威斯敏斯特选区在内的12个选区,就实行与成年男子普选权相近的选举制。当时的选举虽然是在公开方式下进行,但普通选民很容易受到有权势人物的影响。由于议会有很大权力,所以许多有权势的人物都想尽办法通过选举进入议会。他们操纵舆论,贿买选民。1689年,哈威斯一位贵族为了当选议员,用了8镑6先令8便士的钱去贿买;1727年,一位伯爵为了在议会获得一个议席,花去了900镑。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时,一个议席标价为1 500镑;到乔治二世(1727~1760年在位)时,涨到2 000镑。这些有权势的富翁为了能进入议会,依仗自己的财势,到处拉选票。有人统计,在18世纪中期,有106名权势人物操纵了192个议席的选举。)

代议制从本质上来说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它是国家权力得以实现的主要形式。公民通过由自己的同意所选举出来的代表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这种间接民主又被称为代议制民主。可以说,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此后,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特别是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他们要求降低关税,放宽《航海条例》的限制,实行自由贸易;还要求建立世俗化的国家,打击教会势力,获得更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他们并且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保持社会的稳定。所有这些要求,只有掌握更多的政治权力才能办到,因此,资产阶级希望更多地参与政治,改革下院选举制度呼声日益高涨。光荣革命以后的一百多年间,英国议会下院没有增加过一个选区,也没有对选举权和选举办法进行过任何修改,可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的地区人口分布和阶级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人口密集的东南城镇选区,已经衰败,其中一个旧选区甚至已经完全淹没在茫茫北海中了,可是却仍然拥有院议员的选举权,每到选举时都有几个贵族划船来选举自己当议员。而在工业革命中崛起的西部和北部新兴工业城市,人口兴旺,经济发达,却没有办法向下院选举自己的议员。同时,旧的选举办法按照土地的多少规定选举资格,使选举长期为贵族地主掌握。据统计,1820年前后,英国下议院超过半数的议员实际上是由近500名大土地贵族选出的,这些大贵族多数又是上议员的成员,于是出现了所谓“上院选举下院”的情况,土地贵族仍然把持着议会。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英国受到很大震撼,工业资产阶级在广大下层人民的支持下,乘机提出了改革议会改革方案。但一度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此事在伦敦及其他地区引发了不同程度的骚乱,一场法国式的革命可能就要出现,1832年4月,英国保守派做出让步,通过了一项关于议会改革的法案。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城镇选区的选民每人每年至少需要支付房租10英镑;在乡村选区,选民每人每年交纳地租不少于10英镑,租约须达60年。如果租种时间短的则要每年支付50英镑的租金才可以获得选举权,自己有土地的,每年的租金收入不少于2英镑。这样,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有选举权的都是有产者,穷人则仍然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尽管如此,英国全国的选民人数还是大大增加了,从50万增加到81.3万人。同时,重新确定了下院席位,对选区设置、选举名额进行了重新调整分配。56个衰败选区被撤销,30个小选区选举名额从2名减至1名。这样,共有143个有效席位空出来让给了新兴城市。虽然1832年议会改革存在着各种局限性,但是它大大提高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促使英国政治格局发生变化。)19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那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具有怎样的作用呢?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以史为鉴,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在亚洲,日本还在被封建幕府制度束缚;而中国,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

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自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保守,议会的作用下降,国家的权力中心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责任制内阁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那么,内阁和首相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发展的?我们共同学习第三目:责任内阁的形成。

英国国王很早就有在宫中召集一些贵族、大臣和高级教士开会、商讨国家大事的传统。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经常召集重要大臣一起开会,以征求他们对一些政治问题的意见。国王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里召开这种会议,因此人们称之为内阁会议。小集团成员即内阁成员。

不过,18世纪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组织,只是由少数大臣参加的一种会议。后来,到了汉诺威王朝时期,国王中很多人不懂英语,往往不参加内阁会议,而且,1714年以后,国王也没否决过内阁的决议。于是有的重要大臣就出来主持内阁会议,并把内阁的意见集中起来向国王汇报,这样,他的位置就日益突出,慢慢成为后来人们所称的首相。内阁制就这样逐渐形成并完善起来。 (自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保守,议会的作用下降,国家的权力中心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当时,英国议会下院的议员在权力斗争中形成两派,获得多数席位的一派成为多数党,实际控制了政权。后来,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右图)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人名为首相。首相的地位非常重要,他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他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英国资产阶级政党间展开了激烈竞争,资产阶级会议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内阁要在下议院中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在大政方针上阁员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内阁所设的首脑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且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首领。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主权最终来自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是绝对的,但国王们所掌握的权力并非神授。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

洛克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执行权与对外权。三种权力中,立法权最高,其它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为防止同批人既是法律的制订者又是执行者,从而产生腐败,立法权和执行权必须分开。 思考:霍布斯和洛克的思想对英国革命起了什么作用? 打击了君权神授的思想,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对革命起 了推动作用。

既然英王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且每年王室还要消耗 大量金钱,时不时还有丑闻发生,请问它还有什么存 在的价值呢?

当今世界各国除英国外,还有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 宪制?(至少举出5个)

日本、西班牙、荷兰、瑞典、丹麦、比利时、卢森堡、泰国、柬埔寨

【解析与探究】 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英国:

①内阁是由国王任命在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组成的,内阁拥有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而非对国王负责;

②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

①内阁是君主专制进一步产生强化的产物,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而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②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他们的主张采纳与否取决于皇帝,不能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⒈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答: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⒉如果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出兵的话,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答: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⒊如果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出兵的话,结果又会如何? 答: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下院,重新选举。

推荐第8篇:第1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基本史实。2.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再现“光荣革命”的情景,体会“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关系。2.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 3.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复杂过程,让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正确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权限、作用。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 标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呢? 【新课讲授】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

1、历史条件:长期的议会传统

⑴1215年《大宪章》确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基本原则,是立宪政治的基础,是英国宪政史上永远的里程碑。

⑵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封建性),14世纪上半期,议会分成上、下两院,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

上院: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

下院:平民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

【教师】议会对王权起着限制作用。国王欢迎这一制度吗?国王与议会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终于在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激化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2、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1)原因

①英国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形成形成并壮大。 ②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2)过程:1640——1688

①爆发:1640年

国王查理一世为讨伐苏格兰人民起义,于1640年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当时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②共和国建立:1649年 ③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 ④革命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尽失人心。此时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自由党)和托利党(保守党)。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

【教师】英国人真够大方的啊,国王都可以让外国人担任。

威廉和玛丽是通过宫廷政变被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推上英国王位的,这场政变没有发生流血冲突,所以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 (3)、成果:

①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②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③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最重要的成果)

3、思想基础:霍布斯和洛克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教师】“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权力扩大了,这些权力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并以法律形式加以肯定,这部法律叫什么?

二、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

1、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曾经发生克伦威尔的执政引起内乱,又将旧王朝请回来执政一幕。在大多数英国人看来,旧王朝绝对不行,民主共和制也行不通。唯一可行的,就是改造君主制度,使它在形式上保留君主制,但在本质上要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行议会民主制,以保障国会下院掌握最高的权力(立法权等)。而这种制度的确立是议会权力日益扩大的直接结果,在“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权,并限制王权,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在议会的主持下相继通过一系列法案,确立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这就是君主立宪制。 (1)时间、机构:1689年

议会

(2)内容

限制王权

保证议会的权力与自由

(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3)作用

①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

【教师】《权利法案》使英国的权力中心发生了转移,议会取代国王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这就是资产阶级的代议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逐步形成。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时间:18世纪前期 (2)特点:

①选民直选议员组成下院 ②下院内多数党领袖成为首相 ③首相组织内阁

首相:立法权、行政权,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内阁: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和首相负责。

【教师】《权力法案》颁布后,议会权力继续扩大,请同学们试举一例加以佐证。

3、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1)1832年议会改革

①原因:工业革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日渐高涨。

②内容: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

③结果:工商业资产阶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发展。

(2)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三位一体(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①特点:保留君主,议会掌权

君主—国家元首、代表英国、维系英联邦 ②核心: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 【教师】本节课我们集中学习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迄今为止,仍有不少国家在沿用这一制度,并充满生机与活力。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一制度在国家政治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能谈谈这些作用吗?

三、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对英国:

(1)、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有利于政治和社会稳定。

(3)、结束封建专制统治,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

2、对政治制度的发展

(1)、为许多国家提供了一种政治模式。

(2)“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的政治变革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3、对世界历史进程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施,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课堂小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使得议会的权力空前强大,有效地制约了王权。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民选的议会通过行使立法权,制约王权,是现代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雏形。这种代议制政治体制的建立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注意问题】

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就是君主立宪制,从1688年“光荣革命”后开始建立直到今天。

2、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核心)是责任内阁制即保留君主,议会掌权。

3、君主立宪制亦称“有限君主制”。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有二元制和议会制两种。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和议会分掌政权,君主任命内阁,内阁对君主负责,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权,而议会则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如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和明治维新后一段时间的日本。在现代,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只有个别国家实行。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则仍为现代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如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瑞典、泰国、日本等。是在君主立宪的基础上随着近代政党的形成和议会作用的加强而逐步确立起来的。在这种制度下,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君主的实际权力减弱,其职责大多是礼仪性的。

课后习题

英国君主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历经数百年,其基本趋势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基本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内阁后来居上成为权力核心。实现方式:通过革命和政变(“光荣革命”)方式夺取政权。通过立法方式确立资产阶级君主宪制。通过改革方式不断完善君主立宪制。

板书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推荐第9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阅读与思考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清•康熙帝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清•乾隆帝

请思考在清朝康乾时期,中国和英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2、“近现代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是古代和中世纪西方政治制度的延伸,是在继承和改革古代和中世纪政治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是封建性的,主旨是保障贵族特权,后演变为近代的代议制。可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改变的并不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构架,而只是变革了中世纪政治制度的阶级内容,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商品经济的特征决定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必须反对君主专制而维护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斯图亚特王朝的厉行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因此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限制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深度,“光荣革命”最终以相互妥协的方式维护了革命成果,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共和国尝试的失败侧面证实了英国政治制度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要求限制王权开始的,因此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发展就围绕如何逐渐限制王权、如何防范专制的可能来展开讲述和讨论。可以联系课本,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由学生设计相应的制度方案进行辩论;也可以联系课本由学生质疑、讨论来明确英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在此过程中,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英国内阁尤其是首相究竟有多大的权力,如何防范首相的专权?事实是在政府决策方面和内阁与国会关系等方面,英国首相权力比美国总统大且灵活得多。建议在这个问题上尽量回避,否则教师会纠缠于英国复杂的制度操作层面的问题而不得解脱。

任何政治制度的建立与成熟是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巩固相因果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健全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准。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多次进行了议会改革,一个重要的改革成果就是普选权的扩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使议会民主制有了越来越宽阔的民众基础,是推动民主制的完善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教师在此适当拓展:近现代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始终伴随着几个基本元素的形成与发展──议会、宪法、政党、普选,通过阐释这四大元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即可明确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

教材中遗留了两个饶有兴趣的话题:当英国国王已经成为一个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时,他(她)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如何理解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英国上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什么作用?这类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

3、在讲英国君主立宪制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政体的常识。所谓政体是指国家的管理形式,它一般分为两大类:君主制、共和制;

共和制(或称“民主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管理形式。它一般分为总统共和制和议会共和制两种形式。

君主制是指以世系(有个别例外的情况)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按照君主所实际享有的权限,君主制又可分为专制君主制、立宪君主制(或称“君主立宪制“)两种:

.专制君主制。在实行此种制度的国家中,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为君主个人独揽,且君主不受任何法律和机关的监督和限制;中国古代从秦到清即是这种政体。

2.立宪君主制。或称君主立宪制,又称有限君主制。在实行此种制度的国家中,君主名义上为国家元首,执掌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政府等机关的限制。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大约在13世纪中期,贵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争中获胜,成立议会。13世纪末以后,议会经常召开,议员由贵族、市民和骑士组成,由于各个阶层的利益不同,常常不在一起开会,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15世纪末,下院已经有提出财政议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力。但是,这一时期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相继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进一步限制王权。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的实施;并规定,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在这种政体下:

.国王(女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国王(女王)必须根据国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国王(女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就法律地位而言,国王(女王)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等。实际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与封建专制制度下拥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相比,立宪君主只能是依法而治的君主。其存在主要作为国家的象征。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英王(女王)是英国国家的人格化,提供了国民效忠的对象,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英王(女王)具有被咨询权、支持权和敬告权;英王(女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的作用。

2.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表面上,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批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形式。18世纪以来,英王从来没有否决过议会通过的法案。

3.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即是新教徒),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

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立宪君主制优于专制君主制,但共和制又优于立宪君主制,英国保留君主制实行君主立宪制是封建残余浓厚的表现——但现在有很多学者对此有不同看法。比如历史学家刘宗绪、刘祚昌、唐德刚等都反对简单地把君主制与封建残余等同,认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君主立宪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可能更大。

比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关于“君主立宪制”的争论:1688年“光荣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建立起现代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关于立宪君主制,学术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它是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让步、与大土地所有者(新贵族)妥协的产物,因而具有保守性。另一种看法认为,它更符合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由它建立统治权是历史的必然,因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君主立宪制就一定比共和制或民主制保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境设置:播放短片《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物及领导人》

2、教师引导:刚刚我们在课前看到的这个短片,向大家介绍了世界上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有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个细节,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的称谓都各不相同,都有哪些呢?(首相、女王、总理、总统……)虽然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民主政治的形式却各不相同,各国政体的差异就是领导人称谓五花八门的主要原因。今天这堂课,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英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二)新课讲解:

、问题探究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什么?

(1)材料展示:新华网伦敦01年6月8日电

根据英国官方8日公布的选举结果,执政党工党在7日举行的全国大选中以绝对优势获胜,工党领袖布莱尔连任英国首相。

8日上午,布莱尔前往白金汉宫拜见女王,并接受女王对他组建新内阁的授权。布莱尔将在8日晚些时候宣布新内阁成员名单。本次大选共有3294名候选人参加英国议会下院659个议席的角逐。在目前已公布的640个选区中,工党获413个议席,保守党获165个议席,自由党获52个议席。保守党领袖黑格承认竞选失败,并宣布将辞去该党领袖职务。

(2)在当今英国的国家政治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权力机构、或者说重要的政治力量?

(女王、内阁、首相、议会、工党)

(3)它们分别在英国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什么位置上呢?

女王——国家元首;内阁——国家政府;内阁首相——政府首脑;议会——国家权力中心;工党——执政党;(自由党、保守党是在野党)

(4)、他们的地位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具体的权力或者说职能呢?

……女王作为国家元首,已经不是封建时代至高无上的专制君主,而是现代民主政治体制下的立宪君主。

(5)、根据板书来归纳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是没有实权。政府和内阁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决策者和领导者。

2、问题探究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什么?

(1)特点①保留君主,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仅仅是象征性地国家元首,对外代表国家,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②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力,它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③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2)例子:DoyoUkNow?(巩固知识)

(3)课后查找资料:同样是女王,两位伊丽莎白女士在权力大小上有多大的差别?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3、问题探究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明明是一个现代民主国家,却还保留着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君主;保留了君主,却把他放在国家元首的位置上,却又不赋予实际权力,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一政治体制的形成有它特殊的历史渊源。

(1)哪部法律的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正式确立呢?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正式确立

(2)为什么说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

?Lawwastobemadeinparliament;oncemade,itcouldnotbesuspendedbythecrown.

——BILLoFRIGHTs

法律由议会制定,一旦制定,国王就无权再终止它。——《权利法案》

(3)(《权利法案》)法律限制了君主的哪些权力?又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证了议会的哪些“自由”和权力?

v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v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v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v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v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v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v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等等)

这样一来,就使英国的王权屈居于法的权威之下。这就正式表明了英国的君主制是有限的君主制,保留的不是专制君主,而是“立宪”君主。

(4)、为什么要通过法律的形式来限制王权呢?《权利法案》颁布以前的英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

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经济基础

5世纪以来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发展(资本主义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逐渐壮大,他们逐渐要求改变在经济上受束缚、在政治上遭排斥的地位。)(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就是专制王权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总爆发以内战的形式表现出来。)

政治前提

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8年辉格党和托利党发动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最重要成果是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历史传统

l

议会起源于中世纪;l

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l

《自由大宪章》提出了“法律至上、有限王权”的原则l

4世纪上半期英国议会分为上院和下院没有限制的王权是可怕的,从中世纪开始,英国贵族就有通过议会与专制王权作斗争的传统,1215年《自由大宪章》的签订确立了“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的基本原则,成为了立宪政治的基础。

理论依据

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的声音则成为了实行君主立宪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洛克、霍布斯等主权在民/否定君权神授/主张分权

但是我们要明确,1689年英国确立的这个君主立宪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君主立宪制,在之后的200年里,它还有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

发展历程

确立

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正式确立

发展

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形成(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调节了立法权与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完善

832年,议会改革,改革法案使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大大增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迫切要求提高政治地位。通过1832年改革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中地位,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从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漫长过程,可以认识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曲折和复杂。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通过革命,英国在政治上步入了现代化,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现代化的国家。

4、问题探究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材料展示:英格兰民族的聪明智慧最大程度地表现为英国的政制。他所说的政制就是英国的宪政。英国人最早发明了这种政治制度,它既可以有效地治理人群,又可以对统治集团加以制约,对政府权利加以限制。英国是世界上最老资格的宪政国家,英国的宪政经验是最具示范意义的。

政治制度是根本性的制度。“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创造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国民性都由之决定。”钱乘旦先生说,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所以,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宪政。

英国法治有两个支柱,一个是依据普通法判案的独立的法院与法官系统,普通百姓的冤屈大多是法院伸张的;一个是以大宪章等宪政文件为依据的限制主权的议会系统,议会在与王权的长期较量中加强了自己的立法地位,甚至成为国王权力合法性的;英国议会保持了历史的延续性,是英国政治程序的稳定性力量,它又能适时而变,灵活地应对英国社会变化的各种需要,并不断完善自身;我以为,这两个系统共同保障了并扩大了英国人民自古就有的权利。

——《英国式道路》钱乘旦

(1)、国内意义: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国际意义: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这种模式的建立与实践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宪政建设来说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3)、综合:政治现代化是历史的进步。

(三)、小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我们这节课主要围绕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讨论了它的含义、特点、形成过程以及作用。1688年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责任内阁制是君主立宪政体的显著特点,议会是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而且必须对议会负责。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巩固练习(选择题)

(五)、课堂延伸

、古代、当代中英两国政治制度比较

材料一:1689年中英两国政治体制的比较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材料二:1949年以来中英两国政治体制的比较

中国

英国

政党制度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国家元首

2、当今英美两国政治制度的比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外一方面,我从不为内阁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英美两国一贯关系密切,文化和传统上更是同根同源,但在政治制度上却有许多相异之处,预习第2课,试以“英美政治制度之比较”为题设计表格。

(六)、知识拓展

你知道吗?——当今世界上除英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教学反思

教者在教授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一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过程中,打破了常规课程内容设计步骤,采用了倒叙手法,将三个标题的内容彻底打乱后重新安排了秩序,目的是使全课内容全部围绕“英国君主立宪制”这一中心来铺开。本课在导入时采用了一段视频,具有良好的先声夺人的效果。

教者精心筛选了一系列图片向师生介绍当代世界上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由国家领导人称呼的差异直接引出各国的政体差异,开门见山地抛出本课的探究主题,比较简洁明了,也为接下来的教学节约了时间。其实在设计本课之前,教者也尝试另外的导入方法,比如从单元引言入手,从宏观上把握这个单元的内容,介绍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内涵与本质,再举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类型。但是这种方法花费的时间较多,影响了后面的教学完整,只适合在常规教学中采用。

在主体内容的教学中,教者始终围绕“君主立宪”这个主题,细分了四个探究问题,目标明确,操作简单而且容易把握。

问题探究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详)

问题探究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略)

问题探究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详)

问题探究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略)

其中第一块内容是采用了分组讨论的形式,第二块内容在前者的基础上稍加提示解决,中间设计的一个环节效果比较好,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设计如下: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因而在国内饱受争议,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比较难把握的两个问题都是讲解分析的重点,其中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方法,学生阅读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把自主还给学生,把民主还给课堂。第三个问题的解决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经过多次的设计与演练,不断变换顺序,力求分析问题的全面与精练。【导入新课】

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光荣革命”

.议会制由来

先讲清英国议会制度的由来。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经过了三个国王。1214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亨利三世(1216—1272年)继位后,贵族继续与之对抗。亨利无奈,制定了“牛津条例”,把国家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后来,反对国王保护宪章派的贵族领袖人物西蒙•孟福特对会议进行改造,这便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统治时,为了筹划军费,曾在1295年召开了一个由各等级共同参加的议会,此后议会经常召开,都以1295年的议会为榜样。这意味着封建国家的统治者在议会的形式下,形成剥削阶层的联合。

再讲清楚英国议会的构成和特点。1297年,议会获得了批准赋税的权力,到了14世纪,又获得了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的权利。由于各个等级的利害不同,议会从1343年起分成两院:上议院叫“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叫众议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骑士和市民之所以同在一院,是因为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已渐趋一致了。议会的形成,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城市代表的参加和下议院的形成,对后来英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与下层贵族逐渐联合,他们利用议会批准赋税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对王权起了限制作用。

结合课本的【历史纵横】进一步说明在中世纪,君主制、议会制已经成为英国这个封建国家的传统,《大宪章》就是以封建法律文件来限制王权的先例。

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他们厉行君主专制,实行宗教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

2.“光荣革命”

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可以由教师向学生讲述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也决定了原本就已经存在的王权和议会的斗争更加激烈。

640年11月,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当时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革命中,查理一世于1649年以叛国罪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当政时期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于1653年成为“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政权。而后英国经历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在王权和议会的斗争中,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君主立宪制

议会为了巩固对专制政体的胜利,趁势通过《权利法案》,巩固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利法案》由威廉三世于1689年签署,威廉三世被宣布为“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前提就是必须接受由议会所提出的这部《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实施的目的及本质是什么?议会都获得了哪些权利?《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它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明确地作了一些限制,使王权有所约束,同时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它最早在英国政治制度上打下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显示了冲击封建专制政治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由此出现。但是,当时英王的权力还相当大,国王有权批准议会法案、任免官吏,国王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对外宣战缔约的权利等。后来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议会权力才超过王权。

《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

2.责任制内阁

在讲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时,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上【历史纵横】提供的有关“内阁”和“责任内阁制”的有关材料,结合教师的补充让学生明确“责任内阁制”的概念。指出内阁制是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然后讲清楚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发展过程。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让学生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借此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阐释的能力。(特点有责任内阁制为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负责组成,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控制下院等)

结合教材【历史纵横】有关提供的材料,让学生了解现代英国宪政特点。让学生明确与历史上相比,下院在权力上有哪些变化?知道英国宪政的演变过程。

3.代议制度的发展

在讲解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时,一个方面指出他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指出政治上不同政党通过议会斗争是此过程中英国政治的主要特点。也由此明确这一特点给英国带来的是议会各党派在代议制下通过协商和妥协来完成,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民主化趋势时,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明确“代议制”的概念:代议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选举制是它的基础。选举人的资格,选区的划分,提出候选人的方法,投票和选票计算的方式等,是衡量代议制是否符合民主原则的重要因素。

代议制下在选举制度方面英国在其历史上不断进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1832年的议会改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资产阶级掀起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的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使富有的农民和城镇工商业者获得选举权;同时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加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区为选区。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4.英国代议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主要特点是什么哪?(君主保留,议会掌权)代议制度下主要的政体形式是什么?(君主立宪制度,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具体的政治运作模式是什么?(政府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虽是国家元首,但只是象征,没有实权)最后问学生:英国国王在英国主要起到什么作用?(对外交往代表英国;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

【课后研讨】

我国当代大家余秋雨XX年在其《扼守秋天》中写道:“前些天在法国经常想起伏尔泰,记得他在《哲学通信》中高度赞扬英国的宽容、自由、和平、轻松,而当时在法国,宗教迫害太多。但是在我看来,伏尔泰在这里遇到了一个深刻的悖论:正是法国的不自由呼唤出了一个自由斗士的他,他赞美英国却很难长住英国,因为正是他所赞美的那些内容,决定了这样的地方不需要像他这样峻厉的思想批判家。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你怎样看待这一评论。

思路:余秋雨对于英国历史该跨的历史门槛他们都跨了,该做的事他们都做了的评价还欠全面。对英国的评价问题不单是个革命彻底不彻底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去看待君主立宪制度的问题。首先要看英国人为什么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行了君主立宪制使英国得到了哪些历史的与现实的效益。

【本课小结】

688年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逐渐形成了政党政治为基础的议会责任内阁制。议会是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而且必须对议会负责。“内阁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议会君主制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推荐第10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案)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3.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余江一中:邓耀吉

一、对学生的分析

高一新生整体学习水平偏低,历史基础几乎为零,政治思维也十分薄弱,学习能力也比较低下,学习兴趣普遍偏低,所以老师的课堂授课面临两大难题:其一,如何让他们乐学;其二,如何让他们善学。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深入浅出!不断创设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历史的热情,启迪学生学习的智慧。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要求和历史认知必须遵循的基本思路,制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根本原因,知道革命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2)分析有关《权利法案》的内容材料,归纳君主与议会势力的消长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及特点

(3)学习英国责任内阁制的产生与内容,归纳英国议会、内阁(首相)与国王三者的相互关系与职能分工

(4)掌握英国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的原因及结果

(5)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探讨中国与英国政治制度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再现,现实追踪,分析材料,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参与讨论,进行问题探究与合作学习,使学生善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2)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全面、客观、历史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三、本课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发展

教学难点: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课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重点解决以下二个难点:

难点一:根据《权利法案》分析什么叫君主立宪制?

难点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议会和内阁(首相)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职能分工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由于所讲内容概念性较强而且较抽象的特点,主要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在课堂上主动

1

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既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五、【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在上课之前呢?我要问大家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幻灯片1

老师问:大家知道现在的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哪种政体?共有几类? 学生回答:英国的君主立宪 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 德国的君主立宪 法国的民主共和 日本的君主立宪等等。2类(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

老师问:知道这两种政体分别首创于哪国吗?什么时间呢?

学生回答:君主立宪首创于英国,标志:1689年的《权利法案》;民主共和首创于美国,标志是《1787年宪法》。

老师回答:是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共分为2类(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4种模式:分别是:英国式的君主立宪(1689权利法案)德国式的君主立宪(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和美国式的民主共和政体(1787年宪法)以及法国式的民主共和政体(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些政体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那么,何为代议制呢?→幻灯片2

幻灯片3:代议制含义: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代议制

特点:集体统治

作用:防止专制独裁避免暴力冲突

幻灯片4:代议制民主政治:现代社会各国的民主政治都属于代议制民主政治,属于间接民主政治,源于古希腊雅典的直接民主政治(公民大会),故当今世界的西方政治文明一定程度上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的代议制民主政治)、西方各国的议会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

六、【讲述内容】

这就是我们即将在第三单元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好的,接下来我们首先学习了解第一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幻灯片5

老师问: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度?我们以前倒是经常听说过君主专制。

2

幻灯片6: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要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就一定要去了解发生在英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那就是发生在17世纪中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幻灯片7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经过、结果)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幻灯片7 老师:为什么英国能在17世纪率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这里面一定有它深层次的与众不同的因素存在。同学们看到书本36页正文的第

一、二段材料。从中你们可以找到答案。

学生回答:

1、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和发展;

3、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鼓吹“君权神授”,实行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幻灯片7

老师: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也决定了原本就已经存在的王权和议会的斗争更加激烈。这也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因素。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幻灯片8 1638年,苏格兰人民爆发起义,反对查理一世的宗教迫害。为了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需要军费,军费当然来源于百姓的税收,但是在英国有个传统,国王征收新税必须要经过议会批准。说到英国的议会制度,大家可以看到书本36页《历史纵横》。

《历史纵横》——议会制由来

(学生阅读):英国议会制度的由来。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经过了三个国王。1214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亨利三世(1216—1272年)继位后,贵族继续与之对抗。亨利无奈,制定了“牛津条例”,把国家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后来,反对国王保护宪章派的贵族领袖人物西蒙·孟福特对会议进行改造,这便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统治时,为了筹划军费,曾在1295年召开了一个由各等级共同参加的议会,此后议会经常召开,都以1295年的议会为榜样。这意味着封建国家的统治者在议会的形式下,形成剥削阶层的联合。

英国议会的构成和特点。1297年,议会获得了批准赋税的权力,到了14世纪,又获得了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的权利。由于各个等级的利害不同,议会从1343年起

3

分成两院:上议院叫“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叫众议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骑士和市民之所以同在一院,是因为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已渐趋一致了。议会的形成,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城市代表的参加和下议院的形成,对后来英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与下层贵族逐渐联合,他们利用议会批准赋税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对王权起了限制作用。

老师:由此可知在中世纪,君主制、议会制已经成为英国这个封建国家的传统,《大宪章》就是以封建法律文件来限制王权的先例。

老师:好的,我们了解了英国议会制传统以后,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查理一世要镇压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为什么要召开议会了。1640年11月,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当时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为什么说1640年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呢?这要说明一点,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从而更好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这次议会的内容,恰恰就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的内容,限制王权实质就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1640年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革命从1640年开始——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革命的道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荆棘密布,坎坷重重。

议会斗争(1640.11—1642.8)——内战时期(1642.8—1648.9)——共和时期(1649.5—1660) ——王朝复辟(1660—1688) ——光荣革命(1688) 革命中,查理一世于1649年以叛国罪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当政时期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于1653年成为“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政权。而后英国经历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在王权和议会的斗争中,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女儿)共同入主英国,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幻灯片9

(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议会为了巩固对专制政体的胜利,趁势通过《权利法案》,巩固了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利法案》由威廉三世于1689年签署,威廉三世被宣布为“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前提就是必须接受由议会所提出的这部《权利法案》。

4

结合课本37页看《权利法案》的内容:→幻灯片10 •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3、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4、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以上这些条款分别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学生回答: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司法权。

《权利法案》的内容:→幻灯片11 •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以上条款又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益? 学生回答:选举、言论自由、集会

老师:从上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及本质是什么?

《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它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明确地作了一些限制,使王权有所约束,同时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它最早在英国政治制度上打下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显示了冲击封建专制政治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由此出现。

但是,当时英王的权力还相当大,国王有权批准议会法案、任免官吏,国王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对外宣战缔约的权利等。后来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议会权力才超过王权。这一点在课本上是有明确表述的,同学们看到课本37页正文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议会的权利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这句话也经常作为考点,所以大家明确一点,不是《权利法案》一颁布,议会的权力就超过国王,《权利法案》颁布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已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利,从而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这是英国历史上一个质的飞跃,标志着英国由封建的“人治”社会向近代“法治”社会的转变,由“臣民”向“公民”的转变。

5

2.责任制内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8页“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

一、二自然段。

“责任内阁制”的概念。内阁制是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

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发展过程。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引导学生阅读38页倒数

一、二自然段,理解记忆“责任内阁——国王——议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阁首相、内阁成员长生的程序。→幻灯片13 学生讨论:→幻灯片

14、15

1、根据英国责任制内阁的相关知识,请问:卡梅伦上台组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首先,保守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

其次,保守党必须单独拥有下院中一半以上的席位或与其他党派联合拥有一半以上的 席位;

再次,他本人必须是保守党领袖; 最后,要由国王任命才行。→幻灯片14

2、若英国首相卡梅伦要出兵利比亚。你认为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答: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3、如果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出兵的话,卡梅伦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6

4、如果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出兵的话,结果又会如何?

答: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首相也有权宣布解散下院,重新选举。

阅读书本39页《历史纵横》分析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幻灯片16 •

1、保留君主,是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

2、由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3、君主是国家元首,但临朝不理政,代表国家,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英联邦的首脑。无权废除任何法律。 【本课小结】→幻灯片17 本课从制度进程来看,英国的制度创新表现为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内阁制度的形成、议会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从实质来看,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由上帝移到君主、由君主转移到议会、由议会转移到人民。

由于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实现了民主和法治,英国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同时,首创君主立宪制,树立了一种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7

第11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难点

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准备幻灯片 学生预习【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大。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制,已经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马克思得出结论:“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师:在上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欧洲古代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实践。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了解这些重要的原则在近代社会中的发展和普及。而这些近代政治原则的确立和普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开端始于英国,源于一场革命的发生、一部法案的颁布和一种制度的确立。 当今资本主义各国国情各异,政体亦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国家权力都掌握在经选举产生的议会手中,议会是由选举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这一制度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程,至今仍显示出

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其两大主要表现形式一是民主共和制,一是君主立宪制,他们是当代社会政治文明的标志,而英国便是君主立宪制的典型代表。

君主立宪制:用议会控制下的法律限制王权,又称为有限君主制!它又两层含义,第一层,它仍然是以世袭的君主做为国王,另一个方面,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和宪法的制约。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学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相关知识。

1、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资产阶级革命

2、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议会权利的确立(《权利法案》)

3、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4、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影响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资产阶级革命

过渡:要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我们先要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历史事实,它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背景。我们先了解革命的背景,大家先阅读教材第

一、二段,然后从经济、政治三方面来归纳背景。等一下我请个同学来归纳!

1、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第一点在经济上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经济基础),出现了两个新兴的阶级,就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阶级基础)。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两个阶级。特别是新贵族实质保留了贵族头衔但是从事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一群人。

第二点就是政治上斯图亚特王朝的厉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根本原因)。请同学们在书上做上记号!

第三点背景就是英国早期议会的形成,为革命提供了一个可能(革命可能)!因为在以后,议会成了反对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关于英国早期议会,同学们可以看到书本36页的历史纵横。上面有简单的介绍。英国议会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它起源于中世纪,大约在13世纪中期,贵族、骑士和市民等召开会议,商讨国家大事。这可以说是英国议会的开端!之后英国议会逐渐演化为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因此被称为贵族院;而下议院有乡绅和平民组成,因此被称为平民院。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许多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入了议会特别是下议院,而这时候国王还是厉行专制统治,触犯了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利益!于是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议会与国王的矛盾日益加深!而1638年爆发的苏格兰人民起义,则使二者的矛盾加剧,最终引发了这场革命。

(2)、苏格兰起义是这场革命的一个导火索!(板书) 其实苏格兰起义并不可能直接触动英国的封建统治,但是却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国王要镇压起义,就要增加军费于是要增加税收!但是在英国有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教材36页历史纵横中最后一句话:英国议会有赞成或拒绝征收新

税的权力,国王要征收新税必须获得议会的同意!所以国王不得不在1640年召开议会!但是当时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双方相持不下,矛盾激化,引发了革命! (3)、经过

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同学们在初中时学过,我们就简单的回顾一下。首先是1640年革命的爆发(板书),到了164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取得了初步胜利,因为这一下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并且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国(板书)。这就使得革命发展到了高峰!但是共和国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到1660年使得查理二世乘机复辟(板书),所以这第三阶段就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复辟之后,查理二世和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继续厉行专制,企图恢复昔日的王权。这当然引起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不满,于是代表这两个阶级利益的英国议会就在1688年发动了一场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这次政变,英国议会不损一兵一卒,不流一血一汗,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平政变,故此,被称为“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过渡:光荣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议会的权力日益增大,国王的权力日益受到限制,但是议会想要以法律的形式把这一成果巩固下来,于是有了1869年的《权利法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个内容:

二、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议会权利的确立

师: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制定了一系列法案,旨在限制王权。其中最为著名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下面,我们通过材料来分析这部法案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补充材料)

1.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师:这条内容规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废除法律。请大家注意:在原文中,使用了“僭越”一词。有人知道这个词的含义吗? 生:略

师:“僭越”的意思是超越本分,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物品。例如,春秋时期鲁国贵族季孙氏在祭祖时竟用了周天子的礼仪──八佾之舞,极其重视“礼”的孔子怒不可遏,说:“八佾之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因为按照周礼,大夫祭祖只能用四佾之舞。冒用周天子的八佾之舞,在孔子看来就是“僭越”。可见,僭越一词,有以下犯上之意。请同学们注意:这个词在《权利法案》中被用来形容什么行为? 生:国王不经议会同意废除法律就是僭越。

师:可见,法权是高于王权的。在本课学习之初,我们就明确了近代国家的一个重要政治原则,还记得吗? 生:法治取代人治。

师:正确。王权是封建特权的最高级表现,而现在王权都要受到法权的制约,议会的权利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利,(一位宪法权威人士曾经这样说过“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我英国王室的没落和议会权力的强大。)可见,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已经开始向近代国家过渡了。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这两条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生:军事权和财政税收权。

师:正确。在革命前,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们就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侵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而且在议会斗争失败后,查理一世利用手中的兵权悍然挑起内战。为防止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权利法案》做了以上规定。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这两条规定的用意何在? 生:略

师:在英国革命中,曾经发生国王带领军队闯入议会搜捕议员的情况。为防止这种情况再度发生,根据这两条规定,议员在议会中有活动的自由,国王不得干涉。

13.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这条规定又是为了什么? 生:略

师:国王不能实行无议会统治,也就是说,要处于议会的监督和限制之下。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的用意(作用)何在? 生:略

师: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证,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的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而所谓“君权神授”的原则被否定。这标志着一种区别于专制君主制的崭新的制度---主立宪制度,开始在英国确立起来。

过渡我们中国有句俗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即使同为资产阶级,他们内部也也有不同集团的利益之争,如何化解这些矛盾与纷争呢?他们最终选择了和平方式,不断进行议会改革,这些改革,有效地避免了暴力冲突,不断的完善着君主立宪制。时至今日,依然为后世人所称道,下面,就让我列举一二吧!

三、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历史渊源:

光荣革命之后国王会召集一些贵族、大臣和高级教士在一个小房子里开会,这种会议称为内阁会议,这种内阁会议可以说是责任制内阁的雏形,不过到18世纪,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组织,只是少数大臣参加的会议。后来到汉诺威王朝时,国王中许多人不懂英语,往往不参加内阁会议,并且也不否决内阁的决议。但是这时候国王不参加会议,并不表示他对国事不闻不问,所以内阁的重要的大臣就出来主持内阁会议,并把内阁的意见集中起来向国王汇报。于是主持会议的内阁大臣的位置日益突出,渐渐就成了我们熟悉的首相!而教材中的那幅图上的就是:英国的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首相沃尔波尔。从1721开始,沃尔波尔就主持内阁会议,但当时的国王乔治一世不问政务,沃尔波尔实际上控制了议会和内阁,而他在1734年正式出任首相!英国责任制内阁就这样逐渐形成并完善起来了!大家记住沃尔波尔这个人,同时要注意沃尔波尔的身份是下院多数党领袖,在以后的英国政治中,下院多数党领袖成为首相也成为传统!这一传统沿用至今。 (2)内阁的组成:

内阁由首相以及内阁成员组成!关于首相、内阁、议会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一起来完成这个关系图就清楚了!

首先,看一下议会和首相的关系,首相是由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的,这也是前面说的那个传统!而名义上首相还是要经过国王任命的,所以首相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却是对议会负责的!而首相产生之后,他就有权提名各部大臣,组阁之后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的,所以内阁对议会集体负责,而议会可以监督内阁。当议会通过对内阁不信任案时,内阁就要垮台。当然首相也能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总结

特点:①责任内阁制为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负责组成

第12篇: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人教版】(教学设计1)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标准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课标解读】根据课程标准,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光荣革命:(1)知道什么是光荣革命,了解光荣革命的过程。(2)从光荣革命的历史渊源、经济基础、政治因素、三个方面来阐述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3)掌握光荣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

2.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识记什么是责任制内阁;掌握《权利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从首相的权力、地位,内阁的组成、权力、性质来理解责任制内阁的主要特点;

3.了解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掌握在这种制度下其国王的重要地位。要充分认识到在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与首相的差异之处以及他们在国家的不同的作用。从横向上认识到英国国王与中国的封建君主的差异,从而认识到在当时的条件下两个国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差异。 4.掌握君主立宪制度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

难点: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由于所讲内容概念性较强而且较抽象的特点,主要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既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一.英国光荣革命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

(1)英国走上君主立宪政体的背景什么?(目的是了解英国光荣革命的概况,议会斗争的核心就是政权问题)

(2)为什么英国的1688年的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二.议会权力的确立:

1.议会权力的确立:议会为了巩固对专制政体的胜利,趁势通过《权利法案》,巩固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利法案》由威廉三世于1689年签署,威廉三世被宣布为“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前提就是必须接受由议会所提出的这部《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实施的目的及本质是什么?议会都获得了哪些权利?

《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它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明确地作了一些限制,使王权有所约束,同时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它最早在英国政治制度上打下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显示了冲击封建专制政治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由此出现。但是,当时英王的权力还相当大,国王有权批准议会法案、任免官吏,国王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对外宣战缔约的权利等。后来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议会权力才超过王权。

《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 【动手练练】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 ) A.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D.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合作探究】有人说:“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请问这句话说明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革命前议会为国王服务,因为国王的权力大于议会。革命后国王为议会服务,因为议会的权力大于国王。 例:.阅读下列材料: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请回答:

(1)这段材料表明英王在国家政权中处于什么地位?

(2)结合17世纪的有关事实扼要说明英王地位的变化过程。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2、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

同学们,你们班的班委是怎样产生的? (生:直接投票民主选举)

那么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和学生会各部部长呢,也是全校同学直接参加投票民主选举吗?(生:不是,而是班上派代表参加选举),

那么,大到校长、市长、省长的选举及国家大事的讨论,同学们也可以直接参与投票民主选举、讨论吗?

(生:不,也是派代表参加)

这种间接民主即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即“代议制”。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代议制的一种。

3.英国的议会改革:1832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是如何解决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的?

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设问】首相是如何当选的?有哪些权力? 产生:多数党的领袖被任命为首相 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首相有权提名内阁大臣,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首相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实际上掌握国家大权

【典型试题】1997 年 5月布莱尔首任英国首相,到 2005年5 月5日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在英国大选中再次获得胜利,布莱尔也成为工党历史上第一位三次蝉联首相职务的领导人。在布莱尔执政的 2003 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兵伊拉克,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国,英国也派兵参加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请回答:

(1)英国派兵参加对伊拉克的战争,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内阁对国家事务集体负责,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假设英国议会中的大多数议员极力反对,结果又会怎样?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就政治体制而言, 布莱尔(工党)能够上台组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合作探究】通过本课的学习,请你具体分析英国国王的权力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光荣革命”之前,英国实行君主专制,英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光荣革命”之后,议会的权力超过王权。责任内阁形成之后,国王的行政权转交给内阁首相。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

怎样理解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主要特点是什么?

(君主保留,议会掌权)

代议制度下主要的政体形式是什么? (君主立宪制度,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具体的政治运作模式是什么?

(政府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虽是国家元首,但只是象征,没有实权) 最后问学生:英国国王在英国主要起到什么作用?

(对外交往代表英国;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 【随堂巩固练习】

材料1: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摘自〔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2:国会两院经依法集会于西敏寺宫,为确保英国人民传统之权利与自由而制定本法律。„„第二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四条: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3:英国为君主立宪制政体。根据英国宪法性文件,英王是国家元首。首相是政府首脑,负责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由议会中的下议院的多数党组成,首相是多数党的代表,由英王任命。──摘自中国人权网 各国人权立法 根据材料回答:

(1)三个材料集中阐述了一个什么问题? (集中阐述了英国国王的权力问题)

(2)材料1与材料2的思想倾向有何不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l的思想是力图维护君主的专制权力,结果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激化,是引起革命的原因之一。材料2为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对君主专制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3)从材料三中,英国首相的在议会机构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首相是政府首脑,负责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由议会中的下议院的多数党组成,首相是多数党的代表。是最高的决策者、领导者,是国家实际的控权者。) 【本课小结】

可以让学生来归纳本课内容的重点,并当堂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由师生共同解答。本课主要内容是:1688年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逐渐形成了政党政治为基础的议会责任内阁制。议会是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而且必须对议会负责。“内阁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议会君主制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13篇: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

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2.“‘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这表明光荣革命( )

A.开启了英国主权在于议会的政治格局 B.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 C.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 D.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率先形成

3.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

A.进行光荣革命,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全部被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度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4.伏尔泰在评论某国的政治时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 )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B.大革命后的法国 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 D.统一后的德意志

5.英国法律规定国王是世袭的国家元首,是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其职权有:任免首相和大臣、高级法官,召开、终止议会会议,批准和公布法律等。但法律同时规定了“国王不能犯错误”的原则,使英王须根据他的大臣的建议执行职务。这些规定实际上( )

A.加强了国王的权力 B.使国王处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 C.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D.反映了英国法律的不完善

6. “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找到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制度创新(使国家)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国家是( )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7.在电影《女王》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女王的私人秘书在通知女王于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布莱尔首相要来拜见时,女王对他的用词进行了纠正:“是准首相,罗宾。我还没有任命呢!”这一情景表明( ) A.英王没有实权 B.首相就职前必须得到英王的任命 C.英王有较大权力,可以直接任命首相 D.《女王》情节有历史性错误

8.有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事件的发动时说:“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该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

A.使国王权力的 从神变成了议会 B.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C.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 D.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9.英国学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点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这说明( ) A.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其存在基础 B.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 C.出现了行政权逐渐扩张的走势 D.英国人厌倦了资产阶级民主闹剧

10. 1701年英国嗣位法规定“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是属于议会;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赦免”。这反映了( )

A.议会进一步抑制了王权 B.国王与议会相互制约 C.国王权力得到了加强 D.责任内阁制形成 11.从1832——1884年,英国议会先后通过三次选举改革法案( )

①显示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②反映了工人阶级斗争的影响 ③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变迁 ④标志着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

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 B.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 C.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 D.议会对内阁起到了限制作用

13.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其在位的16世纪后期约50年被认为是英国的黄金时代。下列历史活动不能为“光荣女王”赢得荣誉的是( ) A.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B.开展圈地运动 C.参与殖民掠夺 D.发动“光荣革命”

14. “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

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的权威 B.“不流血”一定程度是与落后势力妥协 C.至此国王已经是虚位国家象征 D.这次事件总体推动了英国历史发展进程

15.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

A.君主立宪制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责任内阁制 D.1832年议会改革

16.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17. “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里的“办法”具体是指( )

A.发动宫廷政变 B.确立“法律至上”原则 C.实行民主共和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18.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段话主要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哪一方面( )

A.君主立宪制 B.责任内阁制 C.两党制 D.联邦制

19.《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一文中写道:“„„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谋取参政权积极斗争„在1832年的改革中,取消“衰败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降低财产和身份要求„„”材料中英国进行议会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改革派的改革呼声日益高涨

B.工业革命的日益深入和经济的发展 C.英国国王权力较大 D.议会内部斗争激烈

20. 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 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 A.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2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英国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英国( )

A.实行责任内阁制 B.确立君主立宪制 C.颁布《权利法案》 D.进行圈地运动

23. 1689—1696年威廉三世曾五次行使否决权,此后的安妮女王仅在1708年行使过一次否决权,再以后,“国王的否决权变成一项有名无实的虚权”。这反映了英国( )

A.君主的权力日益减小 B.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 C.政治权利的不断下移 D.惯例成为法律的来漂

24.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说明作者( )

A.为人民获得广泛的政治权力而欣慰 B.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 C.肯定了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议会权利的进步意义 D.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5.假如英国议会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

A.要么下台,要么解除首相职务 B.要么下台,要么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C.要么解散议会,要么让英王下台 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英王调解

26.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发行的《苏格兰人》报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英王)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恼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成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乔治三世便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议员资格。乔治三世的行为反映出( ) A.乔治三世得依法行事 B.英国政府受英王操纵 C.议会权力有限,保护不了议员 D.英国缺乏言论自由的民主 27.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1644年)一书中说:“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振脱着它幼时的健翮,„„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却正在一片鼓噪,„„而众鸟的这种恶毒的叽叽喳喳将预示着未来一年的派派系系。”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英国( )

A.大贵族官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 C.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D.自由党与保守党夺社会权力斗争激烈

28.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任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依序应该是( )

①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29. “把新的内容装迸传统的外壳,使古老的形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该国国民性中最大的特点。”近代以来该国政治体制的确立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该国是( )

A.美国 B.法国 C.中国 D.英国

30. 1701年英国制定《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这一法律( )

A.实质是英国近代第一部宪法 B.规定了英国王位继承必须世袭 C.实质上反映了议会至上的规则 D.是英国国王必须遵循法律的开始

31.有学者研究表明。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比如建立英国在盂加拉霸权的克莱武和创办怡和洋行的马地臣,回国后都变成了地主,但他们还是被传统贵族所排斥;这一现象后来得到改变的背景应该是( )

A.责任制内阁确立 B.宪章运动展开 C.1832年议会改革 D.两党政治确立

32. 19世纪30年代爆发的英国宪章运动标明英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次运动提出了“争取普选权”、“普选权问题就是饭碗问题”的口号。以上史实说明( ) A.工人阶级的斗争已经触及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B.科学社会主义已成为英国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 C.工人阶级要求通过政治变革改善自身的经济地位 D.建立工人阶级政权成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33.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伏尔泰赞扬英国政体的这句话表明英国( )

A.国王拥有无限的权力 B.国王擅长经商又很开明 C.王权受到议会的限制 D.国王与臣民关系非常和谐

34.英国人普遍认为沃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 )

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 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做上了枢密大臣 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35.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36.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这位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37.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材料不能说明( )

A.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英国女王不再拥有政治权利 C.所有的提案都必须由两院同时通过才能生效 D.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38.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拥有选举权的人有( ) ①工业资产阶级 ②中小资产阶级 ③工人、贫民 ④妇女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1.C 【解析】英国国家权力中心自国王转至议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且自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开始,故排除A;B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D是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与题意不符。1688年的光荣革命结束了斯图亚特复辟王朝的统治,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英国实现了从传统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2 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光荣革命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和所学史实说明光荣革命改变的是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国家权力中心发生转移。B和 C项是到19世纪中期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完善故应排除;D项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也应排除。 3 A 【解析】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通过材料中的时间及改变规则来看可判断为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君权受到限制,而不是其权力被议会执掌,B错误;责任内阁制1721年才形成,C错误;D不符合史实。

4 A 【解析】从材料的‚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即可判断为A项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5 C【解析】材料规定了国王的职权,但又规定‚国王不能犯错误‛这明显是在限制国王的权力。

6.D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代议制。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以制度创新‛,结合材料可知在改造专制制度方面上创新。英国首先建立君主立宪制,有效控制‘控制者’。

7 B 【解析】主要是考查英国的政体制度。首相是由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但必须得到英王的任命,只是个形式,英王没有实权。 8 A 【解析】本题稍难,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相关知识点。材料大意是说,此举若成功,王权可以被限制,获得民主自由不再需要克伦威尔式的革命,克伦威尔并没有给国家带来真正的进步和发展。(英国人选择了光荣革命的方式来实现目的)。这一历史事件指光荣革命。据此本题选A项。B、C两项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意义;D项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9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材料意在表达英国议会作用在缩小,与之相关的就是内阁即行政权的扩张,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阁已经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10.A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后‛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掌握了实权,材料中嗣位法是由议会制定的,其中的规定认为法官任免由议会决定,定罪等也是由法官决定,说明议会权利大于王权。

11A 【解析】考查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从材料中可知,1832年重分配选区名额与降低了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1867年议会改革降低财产限制;1884年城市与农村差别减小,但妇女依然不具有选举权,结合时间信息与所学知识,④项不能体现。

12 A 【解析】从关键词‚84.5%‛‚微弱‛可以看出本题主要讲述议会权力的弱化。故选A。B不符合史实。政治制度本身没变,只是权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排除C。内阁不能限制议会,是议会限制内阁,只是限制的权力弱化,排除D。

13 D【解析】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距伊丽莎白女王在位已100多年。ABC三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历史活动。

14 C【解析】本题考查了光荣革命的意义。1688年‚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的 已不再是神而是议会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分析各选项,ABD三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完善,国王‚统而不治‛,仅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15 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理解。根据所学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战胜贵族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工业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真正实现控制了议会的权力,促进英国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君主立宪制是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责任内阁制是剥夺的过往的行政权力。切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不符合,故此题应该选择D。 16 C 【解析】考查英国代议制的确立。把握‚光荣革命‛的含义是和平的不流血的革命,即可判断选择C项。 17 B 【解析】考查对英国政治体制的理解。关键信息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也就是能够制约君主的权力,结合英国革命史实,英国最终通过《权利法案》是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故选B。 18 B 【解析】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从材料信息‚丘吉尔事事都得与内阁商量并取得内阁支持‛,反映了英国责任内阁制下内阁成员在政治上集体负责、共进退,故只能选B。 19 B 【解析】考查英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据材料信息来看它强调的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谋取参政权积极斗争。故正确选项为B。

20 B 【解析】本题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从题干中‚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说明当时贵族地位没落;‚但贵族在哪里呢‛,说明当时的议会没有贵族的席位,故‚贵族地位开始没落‛错误,是已经没落,没了社会地位,A错误;本题时间是1649年1月,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说明议会的权力大,但还没有拥有绝对权力的地步,因为1660年出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议会拥有绝对权力是出现在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后,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C错误;题干中始终没有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来,故D错误。传统的英国议会是国王控制的议会,是有贵族参加的议会,而1649年的议会国王没有了权威,也没有贵族参加的议会,说明当时的传统议会制度已经瓦解。故正确答案为B。

21.C 【解析】主要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运行特点。当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所以关键是看议会的态度。 22 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汤恩比把英国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比喻为新酒,而保留英王比喻为是旧瓶子,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治具有一定的保守和妥协性。 23 A 【解析】考查英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关键信息:再以后,‚国王的否决权变成一项有名无实的虚权‛。说明君主的权力不断地被限制,日益减小。BCD无法从题干中体现出来。

24 C 【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以及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谋取参政权所进行的积极斗争,都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议会选举制的改革。通过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本题选C项,BD两项与材料无关,A项说法错误。

25 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内阁和议会的关系体现了权利的制约: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者通过国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选,由选民决定内阁是否继续执政。

26 A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故应该排除D和C项;1721年英国产生了责任内阁制,内阁政府的权力来自议会而不是国王,故应排除B;国王的行为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故应选择A。

27 B 【解析】从材料的时间信息1644年即可判断选择B项。 28 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根据规定,英国首相,首先应该是多数党的领袖,之后在国会竞选中获得多数席位,然后由英王任命。

29.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产阶级代议制的相关内容,同时考查学生对于‚古老的形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理解。近代美国、法国、中国最终建立的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没有与古老形式(君主制)相结合,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保留了世袭的君主,把追求民主的时代精神与君主世袭的古老形式相结合。故本题应选D项。

30 C【解析】D是表面的意思,进入近代,英国资本主义政体最本质的意义是议会限制国王的权力。

31 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资产阶级没有获得议会席位,传统贵族占据更多议会席位。1832年议会改革使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 32 C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普选权问题就是饭碗问题‛和所学史实说明工人阶级不仅仅为了经济利益,而且已经开始为了政治利益而斗争,反映了工人阶级认识到自身经济受剥削是因为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33 C 【解析】从材料‚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说明国王权力受到制约;材料‚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反映的是议会,‚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说明王权受到议会的限制。 34 D 【解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沃波尔作为英国内阁首相是因为英国是近代政党之母,只有议会中多数政党领袖才能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此题应该选择D。

35 C【解析】根据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相关知识对各错误选项进行排除,A项说法错误,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议会;B项说法错误,内阁由议会中多数党来组成,内阁对议会负责;D项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加强出现在工业革命后,但与本题无关。本题选C项,材料反映了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36 B 【解析】政权的更替只是表面现象,国力对比变化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两种社会形态质的悬殊。所以本题最佳答案为B项。中国明清政权更迭,封建社会在延续。英国则是通过封建专制被资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37 B 【解析】君主立宪制建立后,英国女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成为最高权力中心,但是女王仍然拥有基本的政治权利,选择B项。

38 B 【解析】考查对英国议会改革的理解。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的分享政权,但是广大工人,雇农,妇女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所以选B。

第14篇:第74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第74课 英国群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

(2)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基本史实;

(3)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4)通过收集相关资料,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再现“光荣革命”的情景,体会“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关系; (2)情境再现分析材料,并对其进行比较、归纳、概括; (3)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复杂性和曲折性; (2)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她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3)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4)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方法】

1. 采用概要讲述法,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系统的了解; 2. 利用问题探究方式,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

3. 培养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议会和国王的斗争:

(1)提交《大抗议书》:

①背景:查理一世的反动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长期议会的召开,成为反对封建专制的领导中心。

②内容:反对专制,要求自由和议会权利。明确表达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他们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愿望。

③意义:表明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①开始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②两次内战,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 (3)共和国时期: ①1649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国; ②1653年,克伦威尔掌权。 (4)“光荣革命”:

在王权和议会的斗争中,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1)君主立宪制。

议会为了巩固对专制政体的胜利,趁势通过《权利法案》,巩固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利法案》由威廉三世于1689年签署,威廉三世被宣布为“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前提就是必须接受由议会所提出的这部《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它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明确地作了一些限制,使王权有所约束,同时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它最早在英国政治制度上打下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显示了冲击封建专制政治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由此出现。但是,当时英王的权力还相当大,国王有权批准议会法案、任免官吏,国王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对外宣战缔约的权利等。后来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议会权力才超过王权。

《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

(2)责任制内阁。

内阁制是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责任内阁制为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负责组成,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控制下院等。

(3)代议制度的发展。

代议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选举制是它的基础。选举人的资格,选区的划分,提出候选人的方法,投票和选票计算的方式等,是衡量代议制是否符合民主原则的重要因素。

代议制下在选举制度方面英国在其历史上不断进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1832年的议会改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资产阶级掀起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的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使富有的农民和城镇工商业者获得选举权;同时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加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区为选区。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4)英国代议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以两党制、常任文官制为主要特点。国王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

【教学重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

2.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作用。

【热点试题】

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有何历史意义? 2.《大宪章》和《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什么异同。

3.

17、18世纪英国在推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采取了那些重大举措?而同时期的中国又是如何?这种不同说明什么历史发展趋势?

4.中国古代哪个朝代开始设立内阁制?当时在位的最高统治者是谁?中国古代的内阁制和英国内阁制有何根本区别?

5.为什么社会主义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政治制度?

【课堂小结】

1688年,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逐渐形成了政党政治为基础的议会责任内阁制。议会是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而且必须对议会负责。“内阁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议会君主制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15篇: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陈文娟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光荣革命” 1.议会制由来 2.“光荣革命”

(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1.君主立宪制 2.责任制内阁

3.代议制度的发展

4.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作用

(三)重点: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

(四)难点: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由于所讲内容概念性较强而且较抽象的特点,主要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既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四、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法)

同学们知道,图片上这位笑颜如花的幸福的新娘是谁么? 学生:(有的可能知道,有的可能不知道) 教师:她就是英国王室的第二继承人威廉王子的妻子凯特王妃,如果你们注意新闻动态的话,在今年的四月份英国王室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这场婚礼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一时间各大新闻报纸、娱乐周刊都大幅度的报道这场婚礼的各种细节,是自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30年前结婚以来最盛大的“世纪婚礼”。英国威廉王子和准王妃凯特·米德尔顿举行婚礼,老牌王室将迎来第一位“80后”王妃,而且,这位凯特王妃日后极有可能成为凯特王后。这场婚礼吸引数以千万计的英国民众和全球20亿观众观看直播。英国王室邀请了40多位外国王室成员参加威廉王子的婚礼,来自54个英联邦成员国的总理或总督受邀参加婚礼。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这场婚礼特别的风光啊? 学生:是的,。。。

教师:可是这还不是最风光的,早在17世纪初,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宣称“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他们掌握了世俗大权,宣扬君权神授。现在的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只是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真正掌权的是英国首相卡梅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呢?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与一个制度有关,那就是君主立宪制度。(由此导入新课,此处可放映一段视频)

五、推进新课

(一)光荣革命

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经历了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英国人在争取民主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那么英国是怎么样建立君主立项制度的呢?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我们还得要从中世纪的那段历史开始说起(带他们回顾下中世纪的那段历史),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数百年后起,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中世纪的英国也是如此,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可是到了13世纪,新兴的市民阶级崛起,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发动起义,迫使英国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这个大宪章里面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贵族的权力。后来贵族孟福尔召集了议会,这就是英国议会的开端,经过斗争,早期的议会获得了征税权,国王征收新税必须获得议会的同意。在都铎王朝时期,总的来说国王与议会的关系还算融洽。但是到了斯图亚特王朝,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由于都铎王朝最后一个统治者伊利莎白一世无子嗣,她远房的亲戚詹姆士一世继承英国王位,这小子是个愣头青,政治手腕不行,信奉“君权神授”,和议会中的那些人关系处理的不好,还经常收取新税,为了方便自己做事,他干脆解散了议会书上提到的是他们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生产经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这里我想说,那些都是浮云,最重要的是国王干涉他们宗教信仰,那些个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们大多数都是做生意起家的,脑子比较活,不喜欢繁文缛节的英国国教,而选择仪式简单,勤俭节约的新教。但是詹姆士一世一上台就推行残酷的宗教迫害政策,不允许人们信奉新教。你收取重税压榨我,没关系,我可以忍。现在你干涉我宗教信仰自由,那可不干!他们大批的逃往海外,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为了筹措军费,不得已的查理一世在1640年召开了新一届的议会,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还要求限制王权,他们的斗争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声势日盛,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最终议会军打败王党分子,查理一世也成为阶下囚,经议会审判以叛国罪将其处死。克伦威尔成立共和国,成为护国主。(简单梳理下这一阶段的历史),简单的概括这段历史的话:“杀了一个王、逐了一个王、请了一个王,”最终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从这段时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革命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因,适时的妥协同样是一种政治智慧。”

过渡: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制定了一系列的法案。旨在限制,其中最为著名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下面我们通过材料来分析下这部法案的作用。

(二)议会权力的确立

展示《权利法案》的相关内容

问题:以上三条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学生:

教师: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

过渡:在限制了王权的同时,议会也通过法案来保障自身的权利。具体来看一下 问题:上述条文保障了议会的哪些权利? 学生:

教师:选举自由、言论自由、定时集会

总结:通过以上的措施英国初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了议会主权,法律至上,以法权代替人权,在传承中实现创新,这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完善民主,此后英国的权力中心由国王逐步的转移到议会,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简单的说下两者的区别),由选民选出代表产生的代议机构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此后议会选举权力不断扩大,给大家看下这一过程。(展示ppt),伴随而来的还有政党制度的演变,(展示ppt),这些政党都为争取议会下院的多数席位而努力,因为控制了议会就控制了国家大权。

过渡: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我还要补充最后一点,就是责任内阁的形成。

(三)责任内阁的形成 展示材料:

提问:不懂英语的国王逐渐丧失了什么权力? 学生: 教师:

责任内阁的形成时间,相关原则,“和平中渐进”同样是独特的政治智慧。通过以上的措施,最终权力完成了转移,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实权也由国王转移到首相,最终英国建立了现代我们看到的这种君主立宪制。

活动:加深同学们对本节课提到的国王、议会、内阁、首相之间的关系的印象,展示ppt

六、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按照我的理解,这节课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争取民主、建立民主、完善民主),民主来之不易。前前后后经历了好几百年的斗争。

第16篇:第18课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注意情境再现,分析材料。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难点

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准备幻灯片 学生预习【教材教法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大。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制,已经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马克思得出结论:“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什么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代议制从本质上讲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它是国家权力得以实现的主要形式。公民通过由自己的同意所选举出来的代表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这种间接民主又被称为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最初是中世纪欧洲君主和贵族的发明,到现在才实现了民主制度的结合。 创设情境:幻灯片打出英国首相布莱尔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交谈的照片。问学生:谁的权力更大?这种国王无实权而首相是最高决策者的制度是什么制度?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

一、光荣革命

(一)学生自学思考,总体把握: (1)英国早期的议会是怎样形成的?

(2)议会对王权起到什么作用?由此可知,英国议会自产生之日起,与国王之间就存在什么矛盾?

(3)英国资产阶级为什么要革命?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议会的形成

(2)引导学生从第106页【历史纵横】中得出:议会是在王权的衰落中产生的,对王权起着限制作用。所以从一开始,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就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斗争主要体现在大贵族与国王的矛盾上。 2.“光荣革命”

(1)教师讲述: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海外活动更加便利。英国积极开拓海外贸易,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起来。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实力不断加强,他们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2)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具体回答有关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的问题,用幻灯片打出问题:①议会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②国王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③国王与议会斗争的焦点是什么?④通过“光荣革命”上台的威廉和玛丽与革命期间的查理一世相比,其权力是变大还是变小了?为什么?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议会与王权之间的权力斗争越来越激烈,终于引发了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爆发了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威廉和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称为“光荣革命”。它最重要的成果是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二、《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 1.《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

幻灯片打出《权利法案》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证了议会所拥有的哪些“自由”和权力?他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权利法案》内容: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立法权、税收权、司法权、军权、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权利。

《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君主立宪制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教师向学生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一个从萌芽到巩固的过程,然后由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概括:①13世纪中期,君主立宪制的萌芽;②1688年“光荣革命”事实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③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 教师补充:④1701年议会通过了《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提高了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巩固了君主立宪制;⑤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工商业资产阶级地位不断增强,是君主立宪制的发展时期;⑥19世纪中期以来逐渐保守、定型。 (2)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内容,特别是《权利法案》的内容归纳,然后补充整理: a.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体的产物。 b.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3)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引导、归纳: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避免暴力和内战,维护社会的稳定;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联系现实)当今世界除英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日本、西班牙、荷兰、瑞典、丹麦、比利时、卢森堡、泰国、柬埔寨等。) 3.责任制内阁

①根据课本第108页【历史纵横】由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责任制内阁的由来,以增强趣味性。

②创设情镜:根据第108页的相关内容讨论:布莱尔要想上台组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教师整理学生的结论(工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工党必须单独拥有下院中一半以上的席位或与其他党派联合拥有一半以上是席位。布莱尔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要由国王任命)

从而理解责任制内阁:内阁要在下议院中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在大政方针上阁员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内阁所设的首脑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且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首领。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知识结构] 议会制的形成

光荣革命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光荣革命(1688年)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权利法案》(内容、作用)

建立

《权利法案》和内阁责任制的形成 君主立宪制 特点 作用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相关知识链接、拓展延伸的知识点或与本课相关的背景资料】

1.什么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俄也要遵循法律。

中世纪,在英王与贵族的斗争中产生了议会。由于它是在王权衰落中产生的,因而对王权起着限制作用。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形成并壮大起来。17世纪开始统治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利益,这是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国王斗争的工具。随着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曲折斗争,1688年“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同志最终得以确立下来;1689年议会颁布《权力法案》,它已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已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灵俗两界贵族与众议员等„„宣告: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3.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彼等〔即灵俗两界贵族与众议员等〕并主张、要求与坚持上开各条为彼等无可置疑之权利与自由;凡上开各条中有损人民之任何宣告、判决、行为或诉讼程序,今后断不应据之以为结论或先例。

3.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

(一)立法权力;

(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

(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4.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1832年6月7日)

(1832年改革法案,标志着土地贵族、金融贵族与工业资产阶级的妥协。改革法对工业资产阶级有利;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受财产资格限制得不到选举权。)

2.兹再颁令:凡列入本法案附表(乙)之各城镇选区自本届国会终结之后,只能产生一名国会代表,不得超过此数。

3.兹再颁令:凡列入本法案附表(丙)之各地区此后即遵循本法案的意图,各自成为一城镇选区,上述各选区应包括划入其境界之某地或某些地区,其界线如何划分将由本届国会专为此事制定法案规定之。该项法案一经通过,即成为本法案之一部分,充分有效,犹如本法案之附件。凡列入附表(丙)之上述各选区在本届国会终结之后,得产生两名国会代表。 4.兹再颁令:凡列入本法案附表(丁)之各地区此后即遵循本法案的意图,各自成为一城镇选区,上述各选区应包括划入其境界之某地或某些地区,其界线如何划分将由本届国会专为此事制定法案规定之,当该项法案一经通过,即成为本法案之一部分,充分有效,犹如本法案之附件。凡列入附表(丁)之上述各选区,在本届国会终结之后,得产生一名国会代表。 19.兹再颁令:凡成年男性未被褫夺法律行为能力,并根据普通法或衡平法(衡平法是从过去英国御前法庭所执行的非常法发展而来的一些条例,以补充普通法和成交律。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衡平法更能主持公道。──译者)执有任何依租簿而获得的土地或产业之产权,或依除自由产权外的任何其他租佃方式而获得,不论享用该项权利限于其本人终身,或另一人终身,或任何其他诸人终身,或为任一较大的产业代管;其净年值除缴纳该项土地之一切租税及费用外,不少于十镑者,即有权参加选举其本区代表,代表该项土地或租地所在的州郡,或隶该州郡之某一区某部分,或某一范围,参加下届国会。 20.兹再颁令:凡成年男性未被褫夺法律行为能力,而系任何土地或产业──不论由于自由产权或任何其他租佃方式──之租赁人或代理人,其原定租期在六十年以上(不论享用该项土地是否限于一人或多人终身),不论有效年限之多寡,其净收入,除缴纳该项土地之租税及费用外,年在十镑以上者;或其原定租期在二十年以上(不论享用该项土地者是否限于一人或多人终身),不论有效期限之多寡,其净收入除缴纳该项土地之租税及费用外,年在五十镑以上者;或任何土地或租地之佃户,凡真诚按时缴租每年在五十镑以上者,得有权参加选举其本区代表,代表该项土地或租地所在的州郡,或隶属该州郡之某一区、某部分、某一范围,参加下届国会;唯任何转租人或转租契约之代理人不得参加该项选举,不论其原定租期为六十年或二十年,除非他在实际上占有该项产业。 27.兹再颁令:凡在能产生一名或数名国会代表之各城或城市选区居留之成年男性,未被褫夺法律行为能力,而在其居留地──即在上述城市或城镇选区,或在参加该城市或选区选举之地区内──拥有或租有任何住宅、仓库、账房、商店或其他房屋,不论系单独拥有房屋,或除房屋外并拥有与上述之城市、城镇、选区或地区相毗连之土地,不论系本人所有,抑或租自同一房主,年值在十镑以上,并依照下文条款合法登记者, 得有权选举该城市或城镇选区一名或数名国会代表„„ 36.兹再颁令:任何人不得在任何一年登记作为选民,选举该城市或城镇选区之一名或数名国会代表,假如他在当年七月底之前十二个月中曾接受教区赈款或其他救济金,依照目前议会法之规定,他丧失了选举国会代表的资格。 ──录自《世界史资料丛刊》初集,《1815—1870年的英国》 5.英国议会的选举情况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议会选举仍然实行沿袭已久的传统选举制度。当时,选区不是按照各地区人口数量平均划分的,有关选举权的规定在各地区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自由产业所有者年收入在40先令以上者才有选举权。但是也有例外,在包括威斯敏斯特选区在内的12个选区,就实行与成年男子普选权相近的选举制。当时的选举虽然是在公开方式下进行,但普通选民很容易受到有权势人物的影响。由于议会有很大权力,所以许多有权势的人物都想尽办法通过选举进入议会。他们操纵舆论,贿买选民。1689年,哈威斯一位贵族为了当选议员,用了8镑6先令8便士的钱去贿买;1727年,一位伯爵为了在议会获得一个议席,花去了900镑。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时,一个议席标价为1 500镑;到乔治二世(1727~1760年在位)时,涨到2 000镑。这些有权势的富翁为了能进入议会,依仗自己的财势,到处拉选票。有人统计,在18世纪中期,有106名权势人物操纵了192个议席的选举。 6.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形成与演变

7.英国首相布莱尔与伊丽莎白二世交谈

8.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1837—1901年),一生模范地履行历险君主的职责,深受国民的爱戴。

她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首相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教会她不凭感情用事,心平气和与民选的首相共事,哪怕她从心底里厌恶这个首相。维多利亚女王变得成熟以后,尽量克制自己,尽管他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他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温斯顿•丘吉尔夸他“君主制的新典范,以后一只隔代国王的行动准则”。 【本课教材与前后内容的衔接】 本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一课,在学新课之前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整个单元,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当今资本主义各国国情各异,政体亦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国家权力都掌握在经选举产生的议会手中,此即代议制。这一制度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程,至今仍显示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土崩瓦解,英、法、美、德等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诞生,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为铲除专制注意,实现政治民主化,同旧势力进行了艰苦复杂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君主立宪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如何让学生掌握本课重难点知识的做法】

①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②对于重点知识可以教给学生巧记忆、巧理解的方法。比如:对于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下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图是加深理解、记忆

组织 任命

【如何处理好时间紧和内容多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注意紧扣课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可以放心地让学生自己解决。对于无法照顾到的知识点,可以用习题的形式来解决。 【教学启发、反思或后记】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创设情境,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成败的关键,而联系生活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法宝。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

3、教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做到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讲述。如果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则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知识与能力巩固】

一、选择题

1.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是在 ( )

2.英国在1640—1689年的政治体制先后为 ( ) a.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封建专制、共和制 b.君主专制、封建专制、共和制 d.封建帝制、君主立宪制

3.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指出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 ( ) 4.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 ( ) a.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体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d.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名以上的元首 5.对英国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形成于18世纪初 b内阁首相由下院中多数党领袖出任 6.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哪个阶层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 ( ) 7.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世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上表明 ( )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议会代表的阶级利益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议会监督国王 d.革命之改变形式,本质未变 8.英国议会出现的实质是 ( )

a.王权已经没落 b.资产阶级已经非常强大

二、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二妃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就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需再与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 请回答:

(1)两则材料的思想是否一致?界和材料具体说明。 (2)两则材料都提到“上帝”,分析其各自的意图。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理论?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政治主张。 (4)结合史实,分析上述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答案: 材料分析:

(1)不一致。材料一人为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无权限制国王的行为,国王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材料二人为统治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体现人民的利益和保护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如果统治者违背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反抗。 (2)材料一引用“上帝”是要说明“君权神授”;材料二应用“上帝”是要说明“天赋人权”。 (3)材料二反映的是启蒙思想中的社会契约论。洛克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4)材料一的思想是力图维护君主专制权力,结果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激化,是引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之一。材料二位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君主专制和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17篇:杨静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滁州市全椒中学 杨静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设计思路 ] 由于高二文科生对本课基础知识都已有认识, 为了避免简单的重复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对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 创设了新的教学情境即在威斯特敏斯特宫后来被称为议会大厦的大厦内,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使得权力在不断发生着转移,权力转移的过程就是君主立宪制形成发展的过程,建立教师点拨、诱思,学生合作、探究的模式,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围绕《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两大重点内容,注意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同时注意注重“论从史出” ,通过材料或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得出结论。

现在的教学改革,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教学改革的一大促动。运用网络进行历史教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传统师生关系的转变,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素养的提高。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是以英、法、美、德四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展示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本节是本单元开篇第一课,是对第二单元古希腊罗马民主法制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第三单元后面两课美法德代议制民主的建立奠定基础。本课从光荣革命和议会权力的确立、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三个方面来阐述,实际也就是讲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到发展的过程。

[技术分析] 本课应用的网络技术主要包括:1.网上搜索。结合教学内容和重点,选定关键词,利用网络技术强大的搜索功能,进行和历史教学有关的内容搜索。2.网上参观。向学生提供有关的网站或网页,引导学生进行网上浏览,近距离观察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了解真实的历史原貌。3.网上阅读。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利用互联网的功能,找到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在线阅读。4.网上讨论。这是把网络的交流功能引入学习讨论的方式。利用班班通的聊天室组织学生围绕有关的学习主题,以发贴和跟贴的方式开展网上讨论。5.网上答疑。教师利用班班通平台对学生进行答疑,或者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6.网上展示。利用网络实现课堂教学。

[学情分析] 优点:高二文科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 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而且通过高一的学习,对本课基础知识都已有认识。班级已有班班通平台,学生可在手机、ipad或微机上及时与老师互动。

不足;高一时学生对本课内容学习不够深入,对其认识较为表面和肤浅。英国君主立宪制内容比较抽象,距离学生生活较为遥远,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 设计理念:创建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注意情境再现,分析材料。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

教学难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特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由英国的议会大厦今夕图片对比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一座大厦变迁说起。大厦的变迁的过程就是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而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就是王权与议会斗争的过程,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大厦里。 ★讲授新课

一.国王的大厦

【场景一】: 多媒体展示 1215年国王在大厦里签署>的场景——全班分组讨论,由一二组分析后向全班通过班班通平台展示材料的主旨。

材料一:13世纪初,约翰王用恐吓和暴力的手段向贵族征税、征兵,愤怒的英国贵族和市民在1215年联合起兵,迫使约翰王签署了一个限制王权的政治文件《大宪章》。一个看似寻常的事件,竟然在英国就形成了一个不可践踏的历史传统、不可摒弃的政治遗产、不可逾越的政治原则。

——蒋孟引主编《英国史·诺曼征服和封建制度的发展》

(设计目的:以信息技术展示材料,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1215年国王在大厦里签署>使得王权开始受到限制。) 【场景二】: 多媒体展示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国王于1640年在国王的大厦里召开议会的场景以及查理一世在大厦前的广场上被杀的场景。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知道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艰难曲折),以及认识到在英国民主政治建立的过程中,新旧势力不断妥协,不断推动变革。培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思维。)

【场景三】: 多媒体展示光荣革命后双王在大厦里登基的场景 1.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要推翻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为什么杀了一个王之后,又迎立两个王?

平台上集体总结归纳:这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的实力决定的,工场手工业早期,资产阶级实力有限,不得不与封建势力妥协。

2.问:为什么这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

要求:每位同学分析后在平台展示自己的结论,选出代表性的意见,进行展示。全班同学在平台反馈对这些意见的看法。

二、议会的大厦

【场景四】在大厦里议会通过了旨在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 小组探究——第三四小组回答问题:《权利法案》的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又保障了议会的哪些权利?

在全班讨论基础上用PPT图示总结:《权利法案》通过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王权,确立了法在君上,否定了君权神授,另一方面确保和扩大了议会的权力,议会具有立法权以及监督政府、财政等权力,议会的权力开始日益超过了国王权力。王的大厦开始变为议会的大厦。

(设计目的:以信息技术展示材料,设疑诱思,教师点拨,深化认识。) 【场景五】:责任内阁制

平台展示1721年沃波尔在大厦里召开内阁会议的图片和相关资料: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18世纪早期英国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

材料四: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小组探究问题:“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说明国王事实上有没有这个权利?

材料五:内阁(cabinet)的起源

13世纪--------咨询机构(国王主持,控制)

1689-1721----非法定机构(国王召集,提出政见) 1721----法定机构(首相召集,议会下院多数支持) 集体讨论分析:内阁会议由国王召开到由首相召集。即有国王领导内阁到由首相领导内阁,反映了大厦内行政权的转移,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这意味着大厦的主人也发生了变更。

(设计目的:以信息技术创设趣味情景,设疑诱思,教师点拨,深化认识。)

三、历史的大厦

【场景六】大厦里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展示今夕大厦的对比 以前的大厦,维多利亚塔是其主要的标志,现在的大厦,大本钟是它的主要标志。伴随着大厦外观的变化,大厦里的权力也不断发生着转移。大厦变迁的过程就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过程,英国民主政治的大厦不断完善。

(设计目的:以信息技术创设趣味情景,设疑诱思,教师点拨,深化认识。) 过渡:英国民主政治的大厦,这座历史的大厦到底是什么,它又有何特点呢? 全班分析

1、君主立宪制度的概念:

2.分析特点:展示材料六:“英国议会改革

18

32、1867年、1884年、1918年、1928年共五次议会改革,21岁以上不分种族、性别、社会地位、职业,所有成年公民普选权实现。小组合作探究: 1.议会改革使得选民的范围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2.英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呈现出什么特点?

【价值观提升】英国民主政治的意义以及对别国构建民主大厦的启示

(1)方式:逐步完善

(2)态度:坚持变革

(3)基础:社会进步

(4)动力:人民斗争

【本课小结】

本课以一座大厦的变迁为主线,通过大厦内的权力不断转移的过程来了解君主立宪制确立发展的过程。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板书设计】

一、国王的大厦 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光荣革命

二、议会大厦 1.《权利法案》 2.责任内阁制

3.1832年议会改革

三、历史的大厦

1.概念:君主立宪政体 2.特点:

(1)渐进的民主 (2)三制合一

【作业布置】:班班通平台即时测试第1(7)部分。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以信息技术创设新的情境,即用英国议会大厦内发生了一系列历史事件,导致了大厦里权力的变迁,来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教学中重视分析,归纳,概括,以提高学生从描述历史到阐释历史的能力。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但是因为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也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第18篇:君主立宪制 教学设计(小编推荐)

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的内容。本课是世界古代史与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分水岭。英国开创了民主政体的先河,它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树立了一面旗帜,成为各国学习效仿的对象;其在代议制基础上产生的议会制、内阁制、分权制、政党制、君主立宪制对英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2、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的规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盘州市第一中学高一15班,该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本节课中的内战、处死国王、旧王朝复辟、光荣革命等事件仍有一定的印象,这为本节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高一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不足、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有限,所以对英国为什么会制定《权利法案》、形成责任内阁无法深入了解,对“君主立宪制”、“代议制”等概念理解不到位。针对此问题,我将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配合学生的自主讨论探究方式进行教学,在讲授过程中贴近社会生活,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进行提问,利用表格、线性图,化难为易、及时总结、合理过渡。 【教学目标】 1.史料实证

提供文字和图片等各种史料,引导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分析《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相关内容,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多角度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2.历史解释

理解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等概念;

了解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

掌握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3、家国情怀

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复杂性与曲折性;体会在英国代议制确立过程中妥协、渐进、制衡、创新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形成。

难点:掌握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理解君主、议会、内首相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采用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时政,引发学生思考:对比中国的王室,为什么英国的王室能够有这么大的国内支持率和国外关注度?它的这种政治制度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样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时政新闻导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境。并且通过提问,烘托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板书】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板书】

一、争取民主的进程 【板书】

(一)13世纪的斗争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下面的表格,向学生提问:英国有哪些权力机关?国王的地位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大宪章》的文本资料,提出问题:大宪章签署的目的是什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从《大宪章》的片段内容,你可以看出它表达了什么思想?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思考,归纳回答。

【教师活动】学生回答后,我进行小结:签署《大宪章》主要是为了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大宪章》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发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之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历史资料,使学生了解中世纪君主制、议会制已经成为英国这个封建国家的传统,并且通过对《大宪章》文本资料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英国有着“王权有限”的政治传统。

【板书】

(二)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曲线图,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过程。并回答ppt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讲述,让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复杂性与曲折性(落实情态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和体会国王对于英国人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对比,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光荣革命“光荣” 的意义(非革命的手段改变了君权来源)。

【板书】

二、确立民主——《权利法案》

【教师活动】学生了解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之后,我会用多媒体展示《权利法案》的内容并提问:材料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保障了议会的哪些权利?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和理念呢?

【学生活动】跟随老师的思路,一起来分析。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司法权,保障了议会的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法律之上的基本原则,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制,英国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

【教师活动】教师会让学生勾画课本中关于《权利法案》的影响: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教师还要带领学生总结君主立宪制的概念: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权利法案》继承了《大宪章》“限制王权”的传统,又赋予其近代的意义。论从史出,突破重点。

【教师活动】向学生讲授,在《权利法案》之后,英国又颁布了《王位继承法》,限制了国王的继承权,并且实现了司法的独立。

【设计意图】通过《王位继承法》的补充,使学生了解其限制了英王的继承权,并且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教师活动】请学生阅读材料,得出认识:虽然《权利法案》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是它没有解决国家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这是它的一个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从而引出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板书】

三、完善民主 【板书】

(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教师活动】请学生先阅读课本38页的内容,归纳概括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与议会的关系。学生回答后,我结合答案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困惑点进行讲解。在议会中,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有权组织内阁,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内阁的成员与首相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实行集体负责制。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故事,使学生认识先行步入民主化之路的英国人是靠一系列的事件形成的习俗、惯例或“先例”,艰难而渐进地走上宪政之路的,史论结合,突破重点。 【板书】

(二)议会选举权的不断扩大

【教师活动】请学生结合多媒体出示的图片和课本37页的历史纵横,思考:议会是英国的权力中心,那么最初谁能够当选议员呢?之后又经历了怎样的改革?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阅读图片和课本内容,不难回答出英国的并不是很完善,“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基本上掌握在资产阶级化的大贵族手中,这存在局限性。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的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这就要求议会不得不进行改革。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资料,使学生认识英国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的趋势,真正体会到主权在民是英国代议制的核心;了解民主制度的构建是漫长的、渐进的、逐步完善的。

【板书】

四、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 【板书】

(一)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师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君主立宪制的运转,探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对代议制进行概念讲解:代议制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议会),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民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

【学生活动】跟随老师的示意图,一起来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各个权力机关的运转。自主归纳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图示使学生清楚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议会及内阁的关系并结合图示总结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出示关键词,让学生抢答各个权力机关对应的地位。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于君主立宪制特点的掌握情况。 【板书】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

【教师活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根据提示的史料一起来探究一下。

【学生活动】材料一反映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能够调节国内政治矛盾,有利于英国社会稳定;材料二: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材料三:成为其他国家纷纷效仿的对象。 【设计意图】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论从史出的能力;另一方面突破本课的重点。 【教师活动】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一条主线、两个趋势、三个转移。并且通过《大宪章》、《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议会改革,体会英国民主政治的渐进性、连续性、创新性,加深学生的认识,升华主题。

【课后作业】简要写几句话,多角度谈谈英国民主政体的确立过程给了你哪些启示。 【教学反思】

本人在向高一学生设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中,打破了常规课程内容的设计步骤,采用倒叙手法,将三个标题的内容彻底打乱后重新安排了秩序,目的是使全课内容全部围绕“英国君主立宪制”这一中心来铺开;并且整个教学环节体现了学生的高度参与,能关注到所有学生,在一些重要环节和重要概念的落实上,均来自于学生的主动探讨和质疑,课堂民主气氛浓厚;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该节诸多内容得以在一课时中得到有效解决。但是仍有不足之处,由于教学经验的欠缺,对于如何处理材料,如何提问,如何过渡上处理不够细腻,对于英国君主立宪制背后所折射的“传承中完善”、“和平中渐进”的政治智慧没有很圆满地向学生传达。

第19篇: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设计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

《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反复性、革命不彻底性,但是革命始终是向上的,《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的内容、意义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问题探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女王、议会、首相、三者关系怎样?议会处于核心地位,但这一政治格局是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取得的,本课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2、议会与国王的关系:

詹姆斯一世(1603—1625) 詹姆士·斯图亚特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ewart)与第二任丈夫达恩利伯爵亨利·斯图亚特(Henry Stuart)所生的唯一儿子。他母亲的祖先从十四世纪开始一直统治苏格兰,出生后5个月,其父死亡,其母遭苏格兰贵族驱逐,流亡英格兰,詹姆士一世被苏格兰国内贵族加冕为王,称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1603年3月24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称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与英国法律政治传统严重不符,议会与王权之间斗争不断

《大宪章》 二、革命的发生

1、背景: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162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162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解散议会,以后的11年里没有召开议会,从而加剧了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2、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开始标志:1640年英国议会的召开

1640,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议会上,资产阶级及其联盟新贵族,推出提高议会权力、限制王权的政治要求,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夺取政权的政治要求和历史使命,查理一世派军队闯入议会,挑起内战。所以议会的重新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然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三、《权利法案》

1、光荣革命:

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英国恢复君主制。但是君主权利受到很大限制。他的弟弟 詹姆斯二世,推行专制制度,激起人民的反抗。

查理二世 詹姆斯二世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权利法案__》,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2、《权利法案》的目的、内容、意义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

内容:议会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等。

意义: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1689年,英国议会向威廉三世、玛丽二世宣读“权利法案”

3、君主立宪制定义:

也称“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 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

与封建君主制的区别表现为后者是专制独裁,而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显著的特点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艰难曲折。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三)本课小结:

从1640年革命开始,到1689年的《权利法案》,结果近半个世纪的斗争,英国才最终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这个过程说明,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也是历经艰难曲折,才成功的。

(四)课堂练习: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A.1640年

B.1646年 C.1660年

D.1689年

2、英国的《权利法案》实质是(

A.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B.使议会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C.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3、确定1640年召开的议会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A.议员们拒绝通过征税法案B.议员们提出限制国王的要求C.英国发生了反对王室的人民起义 D.国王宣布讨伐议会

(五)板书设计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20篇: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授课人:湘潭市湘乡二中沈志明

本课概述:

本课主要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来讲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及意义。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成功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历史传统的产物,更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政治前提。《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议会改革、责任内阁制和议会政党制度的形成使英国居住立宪制不断完善。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过程中形成了它的特点,即君主“统而不治”是虚位君主,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政治模式,具有深远影响。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特点

难点:对君主立宪制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及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作用。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

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的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特点及作用,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情境、图片情境、材料情境、角色扮演、答记者问等,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光荣革命”,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发展与完善,认识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教学方法:

1 合作探究、问题情境、角色扮演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

播放视频《大国崛起·英国》,营造情境。

提问:

17、18世纪的英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历史的领头羊,改变自己,也影响世界?

教师:主要是由于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尤其是制度上的创新,即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为

17、18世纪英国的强大和先进创造了条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展示本课探究的四个问题:探究一:英国为何会走上君主立宪制道路?探究二: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的?探究三: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完善的?探究四: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及意义?

讲授新课:

探究一:英国为何会走上君主立宪制道路?

设问:英国为何会走上君主立宪制道路? 展示三则资料:

资料一:视频《大国崛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使学生得出英国走上君主立宪道路的条件之一是英国的历史传统即王在议会,忘在法下。

资料二: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文字资料,使学生得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扩大政治权力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经济基础。

资料三:图片资料:1649年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及玛丽和威廉加冕典礼的场面,使学生得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的胜利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政治前提。

归纳、展示:

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的胜利。

历史传统:早期议会的存在及其对王权的制约。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政治权力。 2

过渡: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又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君主立宪制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探究二: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的?

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1689年 问题情景 为什么《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阅读材料,想一想:为什么《权法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1条: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之为非法行为。

第4条: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第8条: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

——1689年《权法法案》

教师: 因为1689年《权法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同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过渡: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又是怎样发展完善的呢?

探究三: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完善的?

问题情景一 议会改革——完善代议制

展示材料,创设问题情境: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材料一: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情景图片

材料二:中国社科院教授程西梅谈1832年英国改革议会文字资料

学生得出:

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力。

3 意义:① 使工业主持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 为以后以议会改革的和平方式完善代议制开辟了通道。问题情景二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的演变

展示材料,引道学生根据材料和教材归纳出内阁的演变 材料:英国实际上的第一位首相沃尔波尔像 引导:由 法定 组织发展到 法定 最高国家行政机构 由 国王 主持发展到由 首相 主持

归纳:国家行政权力由国王向内阁首相转移,国王进一步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1.内阁的产生及权利与义务 展示材料:想一想2010年5月卡梅伦就任英国首相,他能够上台组阁必须先具备哪些件? 英国新首相卡梅伦头像 引导学生探究出内阁的产生 首先,工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

其次,工党必须单独拥有下院中一半以上的席位

或与其他党派联合拥有一半以上的席位;

再次,他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

最后,他要得到国王(女王)的任命。

活学活用

2011年3月1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英国“旋风”式与“台风”式战机已在部署,准备参加美英法三国主导的打击利比亚卡扎菲政权联合行动。20日英军出动战机,对利比亚展开空袭行动。英国军方发言人约翰·洛里默准将在伦敦宣布,“英国皇家空军出动了一批 ‘旋风’战斗轰炸机,并发射了一批‘风暴阴影’导弹”。 思考: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朗首相会不会为此改变策略,为什么?

3.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⒈赞同。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内阁成员与首相共同进退⒉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

⒊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过渡:展示英国现任首相布朗丘吉尔,撒切尔夫人头像,设问英国政治生活中还有一种重要的现象是什么?是怎样演变的? 问题情景三 议会政党制度的形成

学生根据教材找出英国政党制度的演变

4

托利党 自由党 工党

演变过程: → →

辉格党 保守党 保守党

过渡:英国资产阶级掌握的议会在颁布《权利法案》后,又通过议会改革、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议会政党制三个方面使英国君主立宪制朝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方向不断完善。这种制度有何特点及影响呢?

探究四: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及影响?

【开展探究活动】

课堂活动:我来当首相①活动目的:通过主动探究,让学生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②活动步骤

步骤一:选举

1、指定国王和上议院人选,其余同学组成下议院。

2、下议院自由选举。

3、产生首相和责任内阁。步骤二:新闻发布会 1.请问尊敬的女王陛下:您是怎样当上国王的?您有哪些权力?

2.请问议长先生:您领导的下议院是怎样产生的?议会人员构成和权限如何? 3.请问首相先生:您是如何当选的? 您有哪些权力?4.请问部长先生,您是如何当选的?您主要对谁负责?

… … 步骤:小结

展示资料:英国国家权力机构间关系

③活动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⒈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⒉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⒊国王临朝不理政,代表国家,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过渡:英国君主立宪制其实质是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内阁制统治国家的民主制度,那么,它的建立有何影响呢? 展示资料,创设问题情境: 材料一:英国的政治制度可能是能够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和平等权利的最好的最理想的政治制度。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

材料二: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

—— 当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

材料三: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

——英国史学家柯麦芝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1.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 2.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3.为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树立了榜样。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了解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在建立中经历了争取民主、建立民主、完善民主的艰难历程。这种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为主要特征资产阶级民主的确立和完善,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先进政治制度的模式,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课堂检测:1-4个练习题

课外延伸:

展示材料:⒈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的图片资料

⒉“ 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我们愿意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走中国民主的道路。”

——温家宝总理

十七大以来中共是如何“走中国民主的道路”的?请调查本地基层民主建设情况,以《从家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看新中国民主》为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板书设计:

6 探究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

政治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的胜利。 经济基础: 英国资本主义的较大发展,资产阶与新贵族要求政治权力。

历史传统: 早期英国议会的存在及其对王权的制约

探究二: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确立的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⒈时间:1689年 ⒉制定机构:英国议会⒊主要内容: ⒋意义

探究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一、议会改革,完善代议制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三、议会政党制度的形成

探究四: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及意义?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教学后记】

7

君主立宪制英国教学设计
《君主立宪制英国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