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读《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参与》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5:39:28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幼儿教学中家长参与性应用

** 师 范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毕 业 论 文(设 计)

题 目: 学 院:专 业: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 届)

**师范大学 制 幼儿教学中家长参与性应用

摘要

幼儿教学的开展需要各种资源的有效配合,尤其是在当前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形成一种持续有效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的开展。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家长资源的重要性,并且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调动家长参与幼儿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幼儿教学的发展。文章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实践教学需求,在幼儿教学中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和长处,为幼儿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实现教学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学;家长参与性;实施应用 家长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识,是孩子终身教育的指导者,家长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发展方向,在幼儿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孩子的身心发展也会积极向上。幼儿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教学中要认识到家长的特殊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性才能创造一个更为优异的教学环境,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幼儿教学中家长资源

教学理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当前人们已经开始关注家长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但在这种关系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家长对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参与。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一方面与家长教育意识的加强有关,另一方面,与家长对幼儿园投入的增加而获得的话语权的加强有关。在我国,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我国的教育法规提出幼儿园、家庭及社区教育应有机结合1。作为教师不是要家长做些什么,而是希望家长与自己合作做些什么,要让家长看到家长的努力与教师的努力的关系,看到家长的努力与幼儿成长的关系。家长与教师之间命令式的、不知所以然的关系,不利于家长真正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程建设过程之中,甚至会使家长有人格扭曲之感。家长在所有早期儿童教育领域的积极参与是任何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为家长长期提供各种为课程提供建议的机会,也应当为学校提供与家长更好沟通的机会。

在当前的幼儿教学中很多幼儿园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寻求家长的参与,在参与中使家长们意识到,每个孩子的教育和未来都基于家长和学校共同的努力,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2。学前教育学校用很多方式使家长参与到课程活动中来,作为专家到班级里展示一项技能,自愿参与到教学中来,参与家长委员会,在家长会上与教师交流孩子们的兴趣和他们的期望,应用家长意见等都是促进家长参与的方式。儿童世界学习中心制作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家长的宣传册。

二、幼儿教学中家长重要性

家长在当前的幼儿教学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教学管理日益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可以在实际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韩云云.校外美术亲子活动中家长的角色意识及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2.2 程洁.上海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体系中的家长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5.1.树立良好形象

幼儿的模仿性非常强,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家长的示范作用给幼儿的健康成长影响重大,家长要明确教育孩子的责任,明确家庭教育是终身的,幼儿园教育是暂时性的,更要明确幼儿时期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通过家长的积极引导,参与到教学环境中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不断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3。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而父母的正确引导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只关心孩子所学知识的多少,成绩如何,却从不过问行为表现,甚至对教师反应的孩子的不足处,从不究其原因,只喜欢教师报喜不报忧,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不良行为习惯,这样也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使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价值。家长要合理的引导教育孩子,学习成绩不能代表孩子的一切,学会正确的评价孩子,给他们自信心,让孩子能全面发展。

2.激发幼儿积极性

家长参加与幼儿的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等等,都能从不同程度上给幼儿以信心,让他们知道父母是怎么地爱他们,也能慢慢地理解父母的辛苦,从小事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让他们长大后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父母参与活动,能给幼儿无限的快乐与满足感,让幼儿的身心发展能够健康、积极、稳定。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举办的各种家长开放日活动,注意及时与老师联系,这不仅可了解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和各方面的发展,还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当孩子看见别的家长都到了,却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家长的身影时很受打击,也会影响他们幼小的心灵4,而有家长陪伴的孩子脸上则挂满了开心的笑容。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家长的重要性。家长在参与孩子的游戏中,也能体会到自己与孩子之间的那份互相关爱。当家长看见孩子在幼儿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也就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幼儿园,他也更能体会老师付出的辛勤劳动,从而使家长和老师之间达到很好在沟通。

3 汪晓军.私立亲子教育机构中家长参与的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4 刘丹.家长角色观对亲子互动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

三、家长参与幼儿教学的有效方式

当前幼儿教学中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实现这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推动幼儿教学的健康发展。

1.参与课程的制定

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提供经验的过程,是幼儿活动和学习的内容及过程。当家长接近和参与幼儿园的课程时,同时也开始了一个自己的课程,这个课程没有文本,没有特定的教师,但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提升家长参与课程的意识和水平,加深对幼儿园课程的了解和理解。这个过程不是对特定书本学习的过程,而是需要家长广泛的学习;这个课程没有特定的教师,但需要家长虚心向很多人学习,包括自己的孩子5。这个课程与幼儿园的课程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家长就是在参与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的。没有真正进入幼儿园课程的家长是很难真正感受他自己的特殊课程的,正是这个围绕、盘缠在幼儿园课程上的隐在的课程,促进了家长的发展和成长。

幼儿的父母是幼儿发展状况和行为特点的一种反应在实际教学中家长对幼儿的特点有着明确的感知,针对这种教学需求,在实际中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课程从而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6。幼儿大量的时间是与父母及其他长辈一起度过的,因此,家庭成员——父母及祖辈是幼儿行为信息的直接来源。父母比其他任何人更全面、深入了解他们的孩子,他们能经常向教师提供孩子发生在家中的事件的信息,这些事件可能影响幼儿在教室里的行为,可以有效规范当前教学发展。教师布置的幼儿作业或活动要求,需要在成人的督促下加以完成,幼儿带到幼儿园的作品,既是幼儿的工作成果,也是家长的工作成果。家长由此以任务为中介甚至是目的参与到幼儿园课程中来了。家长在具体的课程制定中难免存在着一些困难,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失误,要根据幼儿园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这样就可以为幼儿园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2.家长要学会积极处理各种问题

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类型的问题,教师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为幼儿营造 5 徐若燕.0-3岁私立早教机构家长参与教育的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6 曾莉.幼儿园多元文化启蒙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4.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应对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家长的发展也是在应对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家长所面临的实践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幼儿的问题,一类是参与的问题。所谓幼儿的问题是指幼儿的行为和语言所呈现的问题。有一个父亲,有一阶段不堪重压,因为孩子一回家就跟他讨论关于植物种子的问题,每天都有很多问题。孩子讲的某些知识他自己还没有听说过。他也知道幼儿园不要求教那么深,但孩子充满兴趣和求知欲。这个父亲就不得不到处去借关于植物种子的书,不停地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自己也对种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是孩子现实的问题带来的家长的发展,孩子现实的问题还包括行为的问题。只有成长中的家长,才能应对孩子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所谓参与中的问题是指家长在承担其参与者的角色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7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学习和思考,发展自己的沟通能力,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得到了发展,同时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日常中家长尽可能为幼儿园的课程提供资源是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形式,一种是普遍的提供相同的材料,这些材料往往是为自己的子女服务的。另一种形式是特定的家长为全班提供特殊的材料。前者较多的是幼儿园要求的,后者既可能是要求的,也有主动提供的。当一个家长主动提供具有特殊性的材料并且这些材料被幼儿园实际利用时,这个家长正在对幼儿园课程产生积极、主动的影响。

3.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

家长作为幼儿园活动的参与者,在实际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教学目标的不断调整,如何在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中形成一种持续性的教学管理活动,不仅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学发展,而且对幼儿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家长较多的成为幼儿园活动的参与者,这种参与有两种情况。一是常规的参与,就是家长要求或者受幼儿园的邀请参与幼儿园的开放日、半日活动、节庆活动、远足活动等。这类活动往往家长普遍参加,从事的活动内容相同。另一种情况是个别家长作为特邀的人员参与到课程活动之中,家长直接作为幼儿园活动室里活动的参加者甚至是组织者、重要信息和能力的提供者和展示者。如一个刚从非洲回来的家长给幼儿讲述非洲见闻,一个京剧票友家长给幼儿 7 王淑勤.家长参与:瑞吉欧学前教育的重要经验及其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3.展现京剧的魅力,一个善于编织的家长给幼儿欣赏编织的美妙。

家长根据幼儿园课程的需要,在日常的带幼儿外出游玩、参观的过程中,关注相关的课程内容,幼儿园给家长一份课程计划书,不只是起一个简单的告知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引发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在当前的情况下,对家长提出适当的配合要求,可能效果会更好些。家长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审议者是课程民主的表现,幼儿园的课程审议吸纳部分家长参与,对于延伸教师的课程智慧、发现更丰富的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参与课程审议,也有助于提高家长的合作意识,有助于家长与教师在观念上的沟通,形成更多的教育共识,也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发现自己对幼儿认识上、教学策略上的问题和不足。

4.积极引导幼儿学习

家长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参与者,要在实际中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只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构建一种持续性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不断推动当前教学的发展,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要履行这个义务和权利是建立在家长承担以上角色的基础之上的。家长对幼儿园课程活动参与得越深入,越有利于其对课程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家长对幼儿园课程活动参与得越深入,也越有评价课程成效的愿望。对幼儿园课程来说,家长不是旁观者,家长是当事人之一,但对教师来说,家长不是完全的卷入者,如果家长是真正客观的话,家长的评价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课程实施的真正成效。实事求是地说,家长要充分承担以上角色,履行以上职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从意识上,还是行动上。这里,我们强调家长参与课程的重要,主要是从这样一个意义上讲的:只有当家长真正成为课程的参与者,家长才能从中获益,即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幼儿园的课程不只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不只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也是促进家长发展的。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发展。如果家长把参与课程仅仅看作是对教师的义务,不看作是自己对孩子的责任,那么这个家长是不可能真正进入课程的,更不可能充分的感受他自己的课程。只有当家长真正把参与课程当作是履行作为家长对孩子的责任,才可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去充分感受孩子的需要及教师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才能真正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尽可能的服务。其实,对家长来说,拥有并履行责任就是使自己真正成为孩子基本的教育者,就是使自己成为幼儿园课程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因此,责任的拥有和履行就是发展。 结语

教学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当前的幼儿教学中,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发展。家长资源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在各种教学理念的支撑下,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可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不断提升学习兴趣。本文对家长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在实际中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后期的研究中会进一步的深化,不断提高实际教学质量,实现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参考文献

[1]韩云云.校外美术亲子活动中家长的角色意识及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2.[2]程洁.上海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体系中的家长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5.[3]汪晓军.私立亲子教育机构中家长参与的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4]刘丹.家长角色观对亲子互动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5]徐若燕.0-3岁私立早教机构家长参与教育的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6]曾莉.幼儿园多元文化启蒙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4.[7]王淑勤.家长参与:瑞吉欧学前教育的重要经验及其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3.

推荐第2篇:参与幼儿园活动感受

【参与活动感受】感谢幼儿园安排的课堂现场教学和半日活动,为我们家长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提供了直观体验和实践机会。通过参加活动,我们感到:一是活动主题鲜明。从学有所得的教育目的出发,突出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在身心放松、欢快游戏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效果。二是活动内容丰富。既有中文识字、又有英语练习,既有静态学习、又有动态活动,既有教学回顾、又有新知传授。教学内容契合幼儿智识理解能力和身心发育现状,有利于让孩子最大限度地汲取相应知识,丰富和提升运用已学知识,观映现实生活的能力与素养。三是活动组织周密。老师和孩子、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之间互动良好,各个活动环节转换自然顺畅,节奏张弛有度,能够较好地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有针对性地安排好教学顺序和课堂秩序。整体气氛热烈活跃。 【活动建议】对注意力较难集中、时常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还望采取更为有效的方式,关照、引导和鼓励其更多地关注和参与到全班的集体学习、活动之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玩有所乐。

推荐第3篇:关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个体差异

关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个体差异

【摘 要】 幼儿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个体差异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这一理念,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尽最大可能满足不同差异层次幼儿的需要和发展,促进全体幼儿同步发展,确保每一位幼儿受益。

【关键词】 幼儿园体育教学 关注 幼儿 个体差异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一直以来是我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了更为有效的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让幼儿积极、愉快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我园针对园内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开展了幼儿园体育课题的研究。我在参与开展中班体育活动《快乐跳跳跳》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幼儿在技能的掌握、体能的训练以及其他各项体育训练中,一部分幼儿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幼儿在某些方面的技能掌握得较好,轻而易举就能完成规定的目标,而有的幼儿相对而言就比较困难,感到力不从心,怎么努力也难以达到预设的目标……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引发了我对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个体差异的几点思考:在开展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如何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采取有效地方法,因材施教呢?

1 针对个体差异,设计形式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可能存在两个能力完全相同的的孩子。”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所面对的孩子相互间是有一定差异的。所谓幼儿间的差异指的是幼儿由于受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教育影响所反映出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首先在教学设计上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位幼儿都受益。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幼儿。因为一个班的幼儿虽然年龄层次、智力发展水平相当,但除了这些共性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他们所具备的一些个人的身体特征、体能或体育技等方面的能力是大不相同的,教师一定要正视幼儿身体上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位幼儿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如我在首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青蛙捉害虫》这一活动时,由于忽略了幼儿在身高和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投放的“害虫”在悬挂时所设高度一致,从而导致了“小青蛙”们一进入庄稼地去捉害虫,个子较高和能力相对较强的幼儿很轻易就把害虫捉到了,但他们依然意犹未尽,还觉得捉得不过瘾;而个子较小和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却一只害虫都没有捉到,面对“满载而归”的同伴有种很强的失落感,感到很沮丧,丧失信心。经过课后的反思,发现问题所在就是教师在布置体育游戏的环境时,没有考虑到幼儿个体间的身高的差异以及能力掌握程度的差异,导致一部分个高或能力稍强的幼儿能够轻而易举的完成任务,而个子较矮、能力稍弱的幼儿却没有收获。《纲要》第三部分中提出“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健康教育的内容既要兼顾群体,又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教师要依据幼儿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使不同水平幼儿都有收获,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差异发展。考虑幼儿差异不是消极被动的适应幼儿差异,是要力求幼儿通过努力来完成,使每个幼儿的学习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曾强学习自信心。

因此作为教师,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时,更应注意从幼儿的个体差异方面的因素来考虑,既要注意幼儿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幼儿的特殊性,并根据这些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形式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另外在投放活动材料时应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能力水平来考虑,可以悬挂高度不一的害虫,让个高或个矮的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选择捉“飞”得高或者“飞”得低的害虫,这样既能很好的照顾到不同身高、不同能力幼儿纵跳触物技能的发挥,又能让敢于挑战更高高度的幼儿大胆的去尝试,孩子们在捉害虫的游戏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纵跳触物的技能,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2 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幼儿个体差异,选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的教育应关注个体差异,要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在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必须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虽然在教学设计上已经充分预想了幼儿的差异,但是,由于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的动态生成的特点,必然会有一些情况在预想之外,例如由于受先天、生长发育、营养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虽然同一年级同一个班的幼儿,身体条件却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法,必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机智,根据幼儿差异的客观现实来组织教学,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比如女孩和男孩的身体条件不同,男孩比较活泼好动,不用老师特意去发动,给他们一些体育器械就可以玩得满头大汗、兴致勃勃。而女孩由于生理、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她们的运动特点,通常比较被动,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参与他们的练习,发挥活跃幼儿的带头作用与影响力,和她们一起游戏、一起比赛,在玩的过程当中,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发起她们的动力、热情与兴趣,使幼儿忘却彼此的技能差异,在不知不觉中也提高了她们的运动技能,增进了幼儿间的相互了解、友谊与合作精神,缩短了教师与幼儿的距离,也加深了师幼间的感情,学习效果会非常明显。

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般要求低起点多层次。在体育活动一开始,就尽量使活动达到公平、统一的状态,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活动过程中应很好利用时间和空间,对能力强的幼儿要尽量使他们有充分发展和提高的机会;对身体和运动能力稍差的幼儿要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和提高;要特别关心和照顾有心理障碍、体弱或有生理缺陷的幼儿。可通过观察老师示范、重温技能、练习体会,逐步通过试探练习过渡并迁移到新的教学内容,在练习中发现新知识和新技能,达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目的。

“教无定法,教要讲法,贵在得法。”只有根据体育活动的实际,选择灵活恰当的方法,才能激发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获得最佳健体效果,增强幼儿体魄。

3 关注幼儿兴趣爱好的差异,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的学习保证。幼儿有兴趣的参与活动,教师一定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反之,任何活动都会让他们觉得乏味。因此,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要多的观察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及时捕捉到幼儿的闪光点,捕捉到幼儿的信息,让他生成下去。因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他一定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孩子的潜能就能得到发展、得到发挥。我认为,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对幼儿的观察,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从幼儿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能力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果对所有的幼儿提出相同的要求,能力强的幼儿感到“吃”不饱,提不起兴趣,能力较弱的幼儿则不敢“吃”,丧失了信心,这都将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观察后在对幼儿的要求上要因人而异。以“小小跳水运动员”活动为列,为了发展幼儿从高处往下跳的能力,活动中我提供了好几种不同的高度,让幼儿自主选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练习,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增加高度。作为教师,我只是起到引导、保护的作用和用微笑鼓励他们。通过活动,大多数的孩子能从最高的高度上跳下,只有少数几个孩子不敢完成,但我没有强求他去完成。因为对所有的孩子来说,他们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所以,活动中对孩子的要求,就是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幼儿园的体育教学应以游戏为基本方式,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征,避免枯燥重复的技能训练。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善于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和丰富的游戏情境,将知识技能融于愉快的气氛之中,使幼儿主动地去学习,并根据具体情况,在教学中采用自由组合群体、按技能分组、尝试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难易不同的内容,让不同体质的幼儿都有活动的机会,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在创新的认识上,要重在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如“双脚连续向前跳”的活动,第一层次的探索可以是自由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比赛谁跳得远;第二层次的探索是找出别人跳得快、跳得远的方法;第三层次可为幼儿提供布袋、呼啦圈、画格子等辅助材料,使幼儿与器械积极交流,创造出“袋鼠跳”“过荷叶”“跳房子”等各种饶有趣味的新花样、新玩法。让幼儿在教师层层递进、循循善诱的指导中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和成功乐趣,培养了幼儿自尊、自信、团体合作和相互竞争的意识,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4 教学中关注幼儿运动技能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个体不同,运动技能也就千差万别,在体育学习中,运动技能的好坏一下子就可分辨出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他们的这种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并为不同个体的幼儿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有弹性的学习内容,采用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方法,使不同的运动技能水平的幼儿都能很好地学习,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从而感受到成功。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幼儿在跳过“障碍物”时,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缩短跳的距离或改变“障碍物”的宽度等等,这样既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可完成教学目标,更能使不同人体享受到在自己获取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适度的要求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行。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幼儿普遍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较感兴趣。如在“小小跳水运动员”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自由选择从不同高度的椅子上往下跳,大部分的孩子在较高的椅子后面;当我在另一边将几张椅子叠放成最高时,所有的孩子都不约而同的排在了我的后面,都跃跃欲试。由此可见,孩子们喜欢冒险,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较感兴趣。作为教师,要了解自己班级孩子的特点,能力发展的不同程度,提供给幼儿的运动的材料要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水平,不同的层次面,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对体育活动感兴趣,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活动的器械与材料,才能让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更应关注儿童的发展潜能。

总之,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体育教学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生理发育、心理状态等,针对他们间的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选择有弹性的教学内容,使幼儿能够主动、愉快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确保每一位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10

2 张向葵主编.现代教育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12

3王景英主编.教育评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7

4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7

推荐第4篇:参与活动心得体会(材料)

参与活动心得体会

我很高兴,一直以来,青协能给我一个位置,让我陪同大家去探访敬老院,去助教。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大学里,我才有了时间和精力,能跟大家一起去献爱心,关爱老人、引导小朋友,这些都是我的第一次的经历。大学里参与的许多活动,让我觉得生活和学习别有一番感动。在青协的活动中,我见识了许多的乐施者,大家同仁同志,都希望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能给他人带来快乐,他们都是可爱的人!

是的,我希望,我们身边的亲人、同学、朋友、老师,以及所有关爱我们的人们都能快乐地生活着,这需要我们的努力付出,才能换取到幸福的成果。一个人,容易迷失方向,也会颓废,被自己打败,我个人也不乐意选择孤独,所以,我想,跟大家一起,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园地。

“奉献爱心,服务社会”是青协的宗旨,也是大家应该做到的。我所见到的志愿者也只是爱心团体中的一小部分力量而已,我们需要宣传我们的宗旨,准则和目标,让更多的人们进入到我们的志愿活动中,参与这些有意义的实践。因为知道自己需要被关爱,所以愿意先去尝试关爱他人,来得到他人对我的关怀。生活可以很美好,是因为我们都期盼、向往美好的日子,希望以一种美好的姿态来度过生活,愿意以一种和谐的方式去解决身边的问题。生活本身也是很无助的,也许一个人支撑不起精神的支柱,所以需要社会群体成员们聚在一起,手牵着手,向前走,共同努力、拼搏,才有美好的、舒适的前景。

虽然,人生不如意事总会发生,人们也总是习惯于抱怨生活,但我知道,那都是无济于事的,并不能因此改变什么。生活本身是美好的,它以一种神奇的姿态存在于大自然,却被人性所遮掩。人类企图征服自然,最后也必将看清,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是这个世界不够好,而是人们缺少关爱,缺少沟通!尊老爱幼,本就是人性之美德,也是作为一个人本该履行的义务!所以,莫让老人遗憾地、孤独地走了,也不要让孩子们成为没有能力的和不懂真、善、美的学生。

爱心需要传递,也可以感染他人,情感需要呵护,也可以表达人们的思想。力量,团结起来以后,才会是最为强大的。大家要伸出双手,交织在一起,团结地相处,相依,生活才有意义。把美好的品质传承,让更多的人们体验到真情的温馨。须知,无数个“我”的真心付出才能收获“我们”的美好明天。就让这一切在奉献中更加灿烂花开吧。

推荐第5篇:参与式教学心得体会

浅谈“参与式”教学心得体会 ----参与,让学生主动走向成长

鹿寨县鹿寨镇第四小学

李益萍

通过4年多“参与式”教学的实践告诉我:参与,能让学生主动走向成长。学生如果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气氛中大胆参与学习,勇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会逐渐成为具有大胆创新﹑个性丰富的人。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

一、让每个学生都懂得“参与式”教学的内含

首先告诉学生“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

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给学生进行一些学习方式的训练。

1.规则—约定的训练;2.发言—倾听的训练3.小组合作的训练 让学生懂得这些学习方式训练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三、课堂上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参与”环境。

学生学习本来就应当是个能动的过程,可是很长时间以来,旧的观念传统看法以及某些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都使得学生学习很被动。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顺利的获取新知识。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有效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的确,自己发现的东西印象最深刻,也最易弄懂其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如果教师不厌其烦地讲或用重复的办法绝对是难以培养出创造性人才的。

(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保证从容参与。

在课堂40分钟内,要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那么就要切切实实的把教师的活动时间压下来,最大限度的安排学生参与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谈、思、议、说、写。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重效果。一般的说,一堂课上每个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应当占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保证学生能从容参与。

(三)营造和谐的氛围,促使主动参与。

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有了一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学生就会去思考,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参与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不但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新观点、新想法,创设出乐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乐于参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参与式教学的优点 首先,

自主探究是实施“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既是教学的基础,又是主体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结合学生实际,使学生亲自动脑﹑思维,亲自动手实践,动口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结束语)参与式教学的整个过程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发展为中心展开的,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习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参与者的自由行为、自主精神与合作态度等因素是发散的,多元的,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创造价值。

推荐第6篇:参与式教学心得体会

主动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创建与探索

——参与式教学心得体会 梁原学区杜家沟小学

杜秀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而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首要的问题是大力开展创新性教育。学校开展创新性教育,无论从时间或空间来说,课堂教学是占据绝对重要地位的。教学中我实践了“学前诊断补偿—问题情景导入—自学讨论指导—精讲释疑归纳—知识迁移应用—小结作业反馈—实践创新”的课堂教学特色,改变了过去课堂气氛沉闷的局面,教师善教,学生乐学,使课堂教学呈现勃勃生机。

一、课堂教学模式各环节阐释

1、学前诊断补偿

此环节关键是设计好诊断性试题。诊断性试题的设计要与学习的新知识密切相关,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反馈诊断中发现缺漏和错误,并及时补救补偿,因而建立新的认知前提,为导入新课铺路搭桥。学前诊断补偿时,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提问、讨论、讲演、诊断性试题测试等。

2、问题情景导入

创新人才的一个最突出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观点的出现,往往是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思维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结果,而最佳心态的形成是诱发创造力的基础。作为教师要使学生在学

1习中有一种宽松感、新奇感和成就感,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形成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机制。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而教学中,要精心地设计和创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景,诱导学生产生猜想,提出问题,充分活跃学生的良性思维,培养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

3、自学讨论指导

经过上一步的猜想,学生在“疑”而“不解”的情况下,迫切的希望知道问题的答案。此时,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课本内容,同时要求学生明确三个要点:⑴按什么顺序看?一般按由总到分,或总分总。⑵看哪些内容?既要看课本上内容,也要看分析问题的过程。⑶怎么看?经常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要求学生理出课文结构、找出重点,鼓励学生多提疑点。鼓励学生多联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这样学生不仅钻研了教材,主动获得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读书这一受用终生的自学能力及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自学完成后,再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疑点,教师适时地巡视指导。进一步做到自己领悟知识。其中分组讨论,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变成了多向、互动、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不但可以自主地获得有关信息,而且思维能够受到启发,学会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学习过过程也变成了主动探索的过程,从而较以往的教学模式更加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学生从不同的日常实际例子中使理论知识得到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4、精讲释疑归纳

2 自学讨论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而对学生困惑、存在争议的问题,教师适当点拨,然后再由学生讨论解决。教师在点拨时,不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设置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对学生循循善诱,使学生逐步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这一步,即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可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智能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5、知识迁移应用

学习知识的关键的于应用。传统的教学不太注意知识规律的发现过程。在这里采用精心设计题组,并列举事例,依照层层加码的构思,采用讲练结合,案例分析的方法,使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自觉而有效地去解决问题,既应用了知识又从中总结了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使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得到了更有效的统一。

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因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多设计一些开放题及创新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课本知识分析实际事例,使学生在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例的过程中既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又从中体会到使用知识的乐趣。从而形成对知识“学—用—学”的良性循环。

6、小结作业反馈

最后紧扣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节知识点,并将所学的知识纳入整个教材建立的知识体系中,以便于存储、

3 提取和应用。同时教师要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题,及时反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奠定基础,也是下一教学模式的开始,周而复始,良性循环。并有计划的安排课外社会调查作业,形式应灵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索的主动性为原则。

二、此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特色

此教学中始终把启发诱导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学生自醒自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实际上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具体表现在:

1、教学内容安排的最优化

原苏联教育科学博士尤〃康〃巴班斯基指出:“能使学生的注意和思维集中到所学专题的最关键的观点和观念上,或者是教学进行的结果同时能激发和提高认识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和认为是最有成效的。”以上教学结构在使学生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再自学讨论,提出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教师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和理解,从而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这样既能将学生最感兴趣、亟待解决的问题进明白,又能使教学结构最优化。

2、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现代教学的鲜明特点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教师在上述授课过程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可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单就授课内容而言,教师就是视不同的内容采用了不同的授课方法。容易的内容由学生自学掌握;中等难度的内容主要由学生讨论解决;对于重点和关键,教师启发诱导并重点讲解。此种教学设计,既可使不同层次的学

4 生得到适应,又可满足一些优秀学生加深拓广所学知识,发展能力的需要。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视具体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的而定。只有适合各方面的因素,才是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3、学生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此种教学设计中,除包含教师的活动,还包含学生的活动,并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真正做到了教与学的统一。学生在上课的一开始,就通过教学目标明确了学习任务,然后集中一切精力探求所学内容,同时采用自学、讨论、提问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自我控制是学习过程最优化的最有力的保证。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各环节必须步步落实,承上启下,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改革的大方向,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向课堂要效益,必定会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找到一条新途径。

推荐第7篇:参与式教学心得体会

《参与式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金平二小 赵桂红

参与式教学走进我的课堂已有两年余,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感到很困惑,对参与式课堂教学操控不好,幸好我又一次参加了我县举办的“参与式教学”培训,对参与式教学才有了更深的理解。

参与式教学是课堂教学中,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主体能动性,积极地开展交往和互动,通过合作达到认识上的共振。它的出发点是让所有的参与者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目的是使每个有着不同背景、不同个性、不同知识经验和不同智能类型的参与者都能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自己理论知识的缺乏是多么不利于教师本人和学生个性的发展。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让老师教得更轻松,学生觉得更扎实。

这次培训我们是以教师和学生双重身份参加培训,作为学生,我们积极参与活动,既学到了很多知识,又获得了很多快乐。作为教师,我们用心感悟、体验参与式教学,为我们能更好工作打下基础。现将自己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VAK(视角、听角、触觉)。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在不同程度的让学生运用视觉、听觉、触角学习,可是各种感官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是远远不到位的。通过培训教师的讲解,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二、可视性教具的制作及运用在教学中的意义重大。可视性教具的制作、收集、使用能让枯燥的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得多。

三、课堂情景表演不但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极积性,还对突破教学重难点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明确的指令在课堂教学中重要性。一节高效的课堂,除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学习,明确的指令必不可少。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突然感到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成为一位好教师,就要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开拓创新,把“参与式教学”结合我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013-11-25 2

推荐第8篇:参与式教学心得体会

参与式互动教学心得体会

中心完小

黄德慧

经过近几年我对 “参与式”教学的学习和尝试,使我懂得了许多有关“参与式”教学一些新的认识,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收获吧!

在尝试“参与式”教学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参与式互动”教学,互动教学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投入教学活动中,同时发挥个体思维的作用,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不再独占讲台,让学生“参与互动”,成为学习舞台上的主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思维,热烈地参与讨论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时的心情是愉快的,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在“参与式”教学互动的不断学习和尝试中,我在教学《晏子使楚》着篇课文时,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三个精彩片段的方法来互动学习。活动开始前,同学们就个个跃跃欲试,挣着扮演。活动要求每组自主找好一个“演员”,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定好扮演角色。我宣布活动开始,只见同学们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演起来,特别罗婉蓉同学,只见她一会儿吹鼻子瞪眼,一会儿骄横无礼地坐在椅子上,一个栩栩如生的秦王展现在我们眼前。通过同学们的扮演,大家仿佛穿越时空隧道,看到那个机智、勇敢、爱国的晏子和秦王三次反驳的精彩场景历历在目,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他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精神饱满,学得有趣,学得快乐,掌握得牢固。

再如,吴燕老师的数学课“计算三角形面积”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而是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两个三角形可拼成什么图形﹖”这个活动来互动学习。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发给各小组,刚宣布活动内容和要求后,学生就兴奋了,积极动手拼起来,同学们一边拼,一边讨论,并把操作情况向记录员汇报,个个洋溢着快乐的神情,活动进行到一半,剩下的三角形同学们就不拼来了,我正纳闷着,吴老师也和我同样疑惑起来并问:“你们怎么不拼了﹖”同学们急切地说:“我们找到规律了”原来,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已有平行四边形面积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思考,积极合作,很快就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每一位同学都由动手参与走向动脑参与,使整个课堂“活”起来,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然后根据讨论结果,让学生汇报收获,感受成功的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由于学生的参与,既可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归纳、整理,充当了“导演”的角色。这样,课堂教学出现了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参与式互动教学让我转变了教师手拿指挥棒,学生在指挥棒的作用下一步步向知识迈进的教学模式,让我体会了“参与式”的互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成功运用。

2011-10-3

推荐第9篇:小班幼儿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教学活动的策略

小班幼儿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教学活动的策略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一定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面对全班幼儿实施教学过程的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并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过程。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发展,是每位幼儿教师一直在探究的课题。

一、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让幼儿有兴趣参与

1、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

2、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

二、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能大胆参与

1、恰当运用情感艺术

2、尊重信任每个幼儿

三、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幼儿乐于参与

1、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四、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人人参与

1、色彩艳丽的教具

2、丰富充足的学具

五、共同参与适时指导,让幼儿学会参与

六、体验成功延续快乐,让幼儿期待参与

小班幼儿只有从情感上喜欢这个活动,才能主动、积极地去参与活动;只有激发了幼儿参与的兴趣才能积极地参与探究、主动学习。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孩子创设能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更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鼓励幼儿主动探索,点燃他们学习关注的火花,提升他们的情趣和信心。让小班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自由地玩、勇敢地说、积极地学、快乐地体验,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推荐第10篇:参与幼儿园环保活动感想

参加幼儿园环保活动感想

大二班﹡﹡妈妈

昨天上午在万达广场参加了山语实验幼儿园组织的环保宣传活动,活动虽然只有2个小时的时间,我和孩子内心却收获了很多。

一个礼拜之前,我和孩子在家一起制作了环保标识,并设计了关于环保的小海报。昨天的活动中大二班印刷有三幅作品,在向陌生人宣传作品的过程中,孩子从一开始的不好意思、退却、说不清楚到后来的主动、热情打招呼、流利表达意思,我看到了他性格上的很大改变,他自己也从愿意参与他们活动的叔叔阿姨那找到了认同感。同时也影响了我们和他人,改变小习惯,关注大环保。

这也正是我作为家长愿意看到的,不仅要学认字算数,更要关注孩子性格的养成,要健康,要快乐,要责任感。感谢幼儿园的这个活动,我想对周老师、杨老师说:谢谢,辛苦了。

第11篇:参与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参与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努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愿学、乐学能轻松接受,顺利掌握教师传授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就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浅见:

一、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精讲,就是配合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为学生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针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学生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教学过程中,只要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通过精讲多练,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 性和自觉性,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如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质疑,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把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吸收。做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题,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重视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化学是九年级的学生新接触的一门自然学科,大多数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他们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就应利用学生这一认知特征,重视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然而由于学校条件的特殊性,要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有一定的困难。但可以引用贴近于生活的一些化学实例和化学现象来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将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容易理解的知识。其次是指导提醒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从而这样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化学素养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有许多措施。这要求我们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作出不同的选择和运用。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恰当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一定事半功倍。

第12篇:读《读懂幼儿思维》心得体会

读《读懂幼儿思维》心得体会三篇

心得体会一:

今天拿起这本书翻开一看,就被《译者的话》中的一段文字吸引,是这样写的:幼儿自有幼儿的思维,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思维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读懂他们的思维,我们才能扩展他们的思维。但是,去读懂幼儿的思维这往往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是我们看见了孩子的行为。但是却看不懂孩子行为的意义。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断的重复做同一件事情,这些重复的行为在我们的眼里也许是“无聊的”毫无意义的。但当我们的视线追随他们的行为。我们也许会在他们看起来杂乱无章的行为中发现某些规律,这种规律就是“图式”。即一种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通过这种行为模式,经验被同化并逐渐获得协调。图式是幼儿自爱各种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它们反映幼儿的认知兴趣,体现着幼儿理解周围世界的努力。

教育幼儿的成人必须时刻注意,幼儿能够发展成为一名非常有耐心的观察者,尤其是当成人给予他们足够的活动空间和时间的时候。如果我们总是以人为划分的“学科”为基础对幼儿进行分科教学的话,那么这种教学是很难奏效的,幼儿期幼儿如果能够玩弄水、沙、土等材料。他们就能通过这些中介物更好的形式有关这些自然材料的概念。现在,对幼儿完全的顾虑和城市生活已经限制了幼儿探索世界的自由,对幼儿安全幸福的担忧不仅包括对遭受污染的河流和海滩所导致的疾病的恐惧,而且也包括对绑架和虐待的恐惧。希望支持幼儿歇息的成人如分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设定一个安全的,精致的。然而是错误的界限。成人把广阔的海滩缩小为才盛在特别设计的容器里的少量的沙和水。幼儿往往被要求穿上围裙,以免把衣服弄湿。在保护幼儿的学习机会和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思考、探索方面,保护的环境中自由学习的机会。这个环境,必须尽可能减少对儿童安全的担忧而且做出的种种限制,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也正是我们现在工作时所做和所一直担心的,是我们现下正走错误进行的模式。

心得体会二:

今天继续翻阅本书,看到这一章,我觉得启示良多,该章节是作者在一个幼儿园班级里进行研究,并阐述了幼儿对特定图式的探索是怎样引导他们探索和理解特定概念的。通过40名3-5岁的幼儿为期一年的观察后理解确定了幼儿所探究的一些概念,并列举了大量以数字和科学为基础的幼儿追随自己兴趣的例子,许多幼儿对物体是如何起作用以及他们怎样才能让物体的作用发挥兴趣。

幼儿通过使用不同材料去包容物体或封闭空间(通过覆盖或围绕)来探索与容积、体积概念有关的活动。幼儿通过探索自然材料、建构工具,通过区角游戏和想象游戏发展有关容积和容纳的概念。

(一)幼儿探索动态垂直图式时产生的特殊经验。

(二)产生于动态旋转图式的特殊经验。

(三)产生于覆盖和容纳图式的特殊经验。认为幼儿的学习确实主要源于幼儿的游戏活动,在此基础上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幼儿园,教师们所提供的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经验能够对幼儿的思维提出挑战。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根据每个幼不同的能力和兴趣为其提供适宜的挑战机会。

如何让幼儿通过获得直接经验来促进幼儿图式的发展,并借此发展幼儿对于数学和科学概念的理解的方式方法,说明了幼儿的动作、思维和言语是如何必然的与其概念和理解的发生、发展过程相联系的。处于动态探索发现活动中的幼儿的学习,他们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有经验的专业教育工作者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能够根据幼儿的学习模式来促进他们的学习,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这些探讨的内容有助于我们去思考应当为幼儿提供什么样的课程。首先要确保课程的广泛性、平衡性和相关性,其次用有价值的,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丰富幼儿的思维形式,我觉得都非常有通道,值得我们深思。

心得体会三:

当我们的提问只是为了弄清楚学生不知道什么,这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而真正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其目的在于发现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能够知道什么。

学习评价之所以能够扩展幼儿的学习,原因在于它首先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问。教师总是希望了解所有幼儿的某些发展方面,但如何让他们用开放的眼光看待幼儿,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幼儿——因为在评估过程中,人们往往只关注或重视幼儿能力的某些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那么最终他们会发现,大部分幼儿是独立的,动态的学习者。

评价必须成为教学的组成部分,它是幼儿完整的、连续的受教育进程中的一部分。因此有效地评价应当是所有成功的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学习纷繁复杂、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时常让人惊讶不已,同时又如此充满热情。因此,如果早期教育工作者能够独具慧眼,捕捉到日日都发生的儿童学习。那么无论是谁,这对他而言都是一种莫大的荣幸。从某种意义上讲,观察和评价儿童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自我证明的过程。观察儿童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发现儿童身上具有的令人惊讶不已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儿童出生头几年对儿童整个生活的重大意义。而评价儿童的学习,就更能让我们发现更多的巨大的思考、思维、交流以及创造力。但是,观察的目的不仅局限在让我们惊讶于儿童的能力,对于早期教育工作者而言,更重要的是理解并且要真正理解他们到底看到了什么。

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观察技能,观察不仅是确定幼儿学习效果的手段,而且也是确定幼儿学习模式与途径的手段。密切而系统的观察可以确定幼儿思维的脉络,确定他们的发展图式和兴趣。只有当教育将幼儿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时,才会对幼儿有更完整的了解。

当成人与幼儿一起时,保持开放的心境去观察了解幼儿的行为意义和重要性。思考他们在做什么,听听说社会么,从中获得幼儿言行所表达的意义。以上这些正是我们现在教育过程非常重视的,同时也与我们目前所研究的课题同一思路,因此我感慨,受益良多。为我们的日常教学反思活动提供了借鉴,犹如一盏指路明灯,让我们看的更清楚、更细致、更透彻。

第13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

-----因教师有效提问与应答而精彩

重庆市北碚区七彩滨江幼儿园

【摘要】目前提问和应答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的有效提问与应答是成就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精彩与否的关键。本文将结合我园在5月15日开展的园本教研比赛活动“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与应答策略”研究,浅谈我园在集体活动中如何开展教师有效提问与应答之路,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 集体教学 教师 有效提问

应答策略

一、序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合理、有效的提问以及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要以人为本。”但在活动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的安排,精心预设,环环相扣,那么教师在课上对于幼儿提问和回应是否有效,就成了活动中精彩与否的关键。本文就将结合我园近期开展的园本教研比赛活动“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与应答策略”研究,谈谈我园是如何开展教师有效提问与应答之路,以达到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二、问题生成

在2015年5月15日的园本教研活动中,对大班老师执教的《猜猜我有多爱你》提问与回应策略进行了现场观察,从中发现了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现状,主要表现为

1、封闭性问题多,开放性问题少

2、反复提问多,及时追问少

3、经验不足,回应不够丰富,不能及时抓住孩子有价值的话语。

4、老师有时会急着把答案告诉孩子。

5、临场发挥中的许多小失误影响了对孩子的倾听,阻碍了对孩子有价值话语的回应,没有及时“接住孩子抛来的球”。

6、老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针对出现的种种问题,在教研活动时我们多次带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问题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有哪些?运用了哪些策略?问题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答有哪些?教师采用了哪些回应策略?教师们通过对现场课例的剖析、小组成员头脑风暴,经验分享、最后在激烈的讨论、集体思维的碰撞下,梳理总结出了以下关于教师有效提问方法与应答策略:

三、策略呈现

(一)教师有效提问策略

提问是教学活动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师幼互动交流方式。在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提问仍然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也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提问的设计对幼儿理解活动要求和内容、有效参与活动过程均有重要的作用。但什么样的提问能够激发幼儿的联想能力?怎样的提问能够让幼儿根据现有的经验推理出符合逻辑的情节? 策略

1、恰当好处搭平台

提问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兴趣特点,提适合幼儿的能力水平,经验水平的问题。问题应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即问题要高于或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其难易应处在学生潜在发展区之内,由旧导新、从易到难,在教学过程中,幼儿会出现我们预料外的问题,所以教师应把一些重要的问题预设出来,从而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案例: 在《猜猜我有多爱你》活动中,老师请小朋友把看到的物品用语言表示出对妈妈的爱,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山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河有多长,我就有多爱你等等,这些都是因为提问适宜,有了生活经验作支撑,这样的提问才让孩子有话可以说,有话想说。

策略

2、把握关键扣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是关键问题,有的不是。关键问题往往起着使教学活动达到高潮,使幼儿的学习探究活动得到最大限度拓展的作用,并能解决问题,使幼儿的认识过程有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因此,教师要思考并努力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问题。为此,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幼儿的发展最具价值的内容,设计好重点问题。 案例:《猜猜我有多爱你》 师:孩子们,这个故事爱多吗?在家里,你最爱谁呢?”小朋友:妈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师:哦,你的爱最多,全说完了,你在家里最爱谁?小朋友:我在家里最爱姐姐。师:哦,你的爱已经到姐姐了,家里都有我们最爱的,好,这个男孩子,你说说,你最爱谁?小朋友:爷爷奶奶。师:哦,也爱爷爷奶奶,除了家里最爱的,在幼儿园里,小伙伴里有你最爱的吗?爱不爱?好的,你爱哪个老师呢?小朋友:赵老师。

策略

3、有的放矢勿漫谈

这样的提问过程实则是为幼儿搭建了一个阶梯,让幼儿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在循序渐进中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案例:教师:仔细观察图画,猜猜看他们在干什么?。幼儿1:他们在旅游。教师:在旅游。还有谁来说说? 幼儿2:他们在玩。教师:在玩。除了旅游、玩,还有吗? 幼儿3:他们在散步。  教师:散步。旅游、玩、散步都是很轻松悠闲的活动。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幼儿4:他们在跑。 教师:在跑,猜猜看为什么要跑呢? 幼儿5:我觉得他们是跑到树下躲雨。教师:哦,原来是因为下雨了,他们要跑到树下去躲雨。

策略

4、给予等待供思考

《优质提问教学法》一书中,有一段话,让我得到了启示,“有一种方式很可能是我们所能做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做。”这个时刻叫做“等待时间”。具体方式为帮助幼儿提出问题后到叫幼儿回答之前的停顿称为等待时间1,而在一个学生回答之后,老师做出评论之前叫等待时间2。斯威夫特还分析了第三个种类,等待时间3--一个学生回答结束后,另一个幼儿补充、反应或者提问之前。等待时间1和2侧重的是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停顿,等待时间3主要应用于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在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之前等待足够时间,可保证幼儿对问题的充分理解。

策略

5、开放提问激探索

所谓开放性提问策略就是问题的设计,要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的回答和交谈内容,应该是多角度的选择和设计问题,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以启迪、发展思维。 教师要想使提问有效,就必须清晰、简洁地陈述问题。然而很多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的问题常常无法让幼儿明了教师究竟想要幼儿知道什么?回答什么?怎么回答?所以教师要想使自己的问题清晰,要使用简洁自然的问,要用与幼儿认知水平相符合的语言;包括幼儿在回答该问题所需的词汇和等待幼儿处理的信息,设计的问题要具体贴近主题,而不是“天女散花”随心所欲。

策略

6、启发提问促发展

启发性,是指教师的问题得有效,首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启发功能,调动幼儿“探求”或思考的欲望。这意味着教师要避免问一些只有唯一答案或修饰性的(花哨的)问题。为了让幼儿有更进一步的积极的反应与应答,我们教师可用一些词语“试一试、自己动手摆一摆”,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与随后的问题,以期使其具有启发价值。

(二)教师有效应答策略

什么是教师的应答?课堂中的教师的应答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幼儿言行表现所做出的回应和反应行为。应答行为作为课堂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主要互动行为,其智慧性直接影响了课堂的质量,影响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关系着幼儿的发展和需要。

只有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把握回应时机、提供适宜的回应方法,才能提高集体教学中回应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只有科学运用这些有效应答的策略,才能不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策略

1、精心预设做准备

每个幼儿都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前要全方位考虑幼儿在教师抛出问题后将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可能反应,并据此思考面对幼儿的各种反应,自己应该如何回应才会更积极有效。

策略

2、追根问底引学习

追问是教师参与孩子学习活动的一种方式。适当的追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还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 如在观察封面时,师问;“猜猜这书上讲的是谁与谁之间爱的故事?”幼1答:是小兔之间爱的故事“。追问:“这两只免子一样大吗?”幼2答:“是小免和妈妈之间的故事”。可见答话完整了。接着说:这是你从图上看出来的,封面上还有字,谁认识这些字?幼儿认读下面一排字后追问:“这儿还有两个字,谁认识,另一小朋友举手了,响亮认读:“猜猜”,于是,让全体幼儿连起来认读,使封面的内容完全由幼儿自主认识完成。所以追问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找准切入点,找到幼儿回答问题的突破口,这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老师要善于倾听孩子们的回答,适时抓住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追问。积极有效的追问是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幼儿再回答的良性循环,在其过程中老师与幼儿的思维进行相互碰撞,不断深入地挖掘幼儿潜在的经验,从而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策略

3、尊重欣赏多鼓励

《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幼儿的发展快慢能力强弱,老师要了解幼儿,及时地作出肯定鼓励的应答,尤其是对于相对能力弱的幼儿鼓励,肯定和尊重赏识的回应就好比是燃起自信的导火索。

策略

4、修正补充重提炼

教师可以用幼儿的经验来作为修补式回应的途径,如在活动结束部分,让幼儿说说你爱谁,有多爱的话时,有一个小朋友说:“妈妈,小草有多小,我对你的感情有多少”,显然,此语不太确切,于是,师问:“小草最美的地方是什么/?”很自然转入“小草有多绿,我有多爱你!” 这样,师的补充既可使回答者的知识更加清晰完整,句子也更加完整。这样,教师的补充既可使回答者的知识更加清晰完整,句子更加规范,又提高了孩子的自尊,同时也传达给其他孩子一个正确的信息。

策略

5、迁移回应行点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不能进入周转。”教师还要学会对幼儿的问题进行迁移,判断幼儿的问题是否有潜在价值,并进行点拨,引向显性价值方向。

本月中1班老师上一节美术活动课“有趣的报纸”,让幼儿自己想办法怎么使报纸变成有用的东西。孩子们像是受故事中“老奶奶把报纸剪下来做成剪报”的影响,都只想到了做剪贴本,走不出这一圈子。教师适时的介入:“听说报纸它好想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呀,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变成玩具和我们一起玩呢?”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迁移,马上想到“用报纸做成小棍”、“我用报纸做成报纸球,和它一起玩踢球”、“我用报纸做件衣服,和它一起在时装发布会上玩”„„就这样把孩子们从剪贴报纸的思维中拓展出来,知道报纸还可以做成玩具等一些有用的东西,丰富了他们的经验。

四、结语

教师的提问和回应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更是一门技能,而“有效提问”则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手段之一,是反映教师教育能力与艺术能力的一个方面,更是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提高精彩课堂的重要体现,同样,教师的有效回应也显得尤为重要,回应能力的高低则是促进生生互动、师幼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的基础。教师只有真正了解幼儿,以欣赏的眼光从幼儿的视角看待世界;教师只有明确新形势下自身的角色定位,成为活动中的倾听者、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在实践、反思中成长;教师只有将有效提问和回应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关注包括集体学习活动在内的所有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引导着幼儿渐行渐进地通过“条条大路”到达教育者心中的理想彼岸,在无形中提升教育价值。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身有效提问和回应的能力,成为一名智慧的教师,成就一堂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幼儿与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朱慕菊主编 2.《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升教师回应智慧的实践研究》金胤 3.《幼儿园教师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提问与应答》周霞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李君

署名要求:李君 联系电话:15213246815 联系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河嘉村297号泰吉滨江小区内七彩滨江幼儿园 邮编:400700 电子邮箱:454587218@qq.com\\m15213246815@163.com

第14篇:如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如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我的活动我做主”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

大班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一个转折期,也是孩子从游戏阶段向学习阶段转折的一个时期,如何帮助孩子能够更好地渡过这样的一个转型,首先就要了解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例如;大班儿童在评价自己时会说:“我会唱歌跳舞,但画画不行。”

2、合作意识逐渐增强: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3、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例如,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上课发言要举手等等。对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儿童常常会“群起而攻之”。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规则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儿童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自我中心。

4、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例如,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造型等,还能正确地使用画笔、铅笔进行简单的美工活动。5能根据周围事物的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有的儿童只能把家畜、家禽概括为动物,而把昆虫排斥在动物之外。

在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后,我又针对本班的区域活动情况作出以下总结:1活动区划分不合理:安静的活动和活跃的活动安排比较近,活动之间会相互打扰。2活动区的目标不明确。3活动区材料不丰富。当看到问题的存在时,我们决定将活动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兴趣点和幼儿的发展需要,从新划分排和安排区域活动帮助幼儿更好的自我选择活动区成为区域活动真正的主人。

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利用,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想参加的活动。

大班后期的儿童特别喜欢有规则的游戏,像体育游戏、棋类游戏等。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性高,能积极动脑、大胆创作。这是因为,幼儿刚刚脱离婴儿期,他们最接近于人的自然本性,没有生存和学习的压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探索欲望在心中萌芽并发展,促使他们去游戏、去追求、去探索。另一方面,他们借助于游戏这样一种类同于社会氛围来解决需要与现实矛盾,以达到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消除紧张,满足好奇心。通过观察,我发现,区角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孩子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

一、区角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区角活动的设置是自由的,开放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区角进行活动,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了探索、求知、交往、合作的机会,使孩子的欲望得到满足。在娃娃家这个区角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商讨和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满足,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没有任何约束的和负担的情况下孩子们自由交往,还可以进行自我调节需求,他们一会儿做妈妈哄娃娃睡觉,一会儿带娃娃去理发店剪头发,高兴时还可以和娃娃一起去看表演,孩子在自由、温馨的环境中尽情活动,游戏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就越投入。我们班的洋洋一直比较孤僻,平时不爱与人交往,话也很少,开展区角活动后,他非常喜欢当菜场服务员,每次都会选择在菜场里当服务员,当有顾客来买菜时,他总是积极地介绍,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性格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家长反映在家也愿意和周围的小伙伴交流了,变得开朗了。

二、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协商、合作的机会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在家里说一不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对孩子进行协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但针对性不强,而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如在理发店游戏中,有三个孩子都想当理发师,可是理发师只能有两个,怎么办呢?孩子们只好自己商量,或者改变角色,当理发师的小助手等;或者采用轮流的方法解决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相互协调。

三、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广泛的范围

“小菜场”等等区域是孩子们自己的天地,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感受、发现和创新,自由自在地交往。孩子们一会儿是娃娃的妈妈,带着娃娃去买菜,一会儿又变成了菜场服务员,为大家称菜,一会儿又变成了顾客去光临理发店,孩子们你来我往,十分忙碌,孩子的双手和头脑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孩子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探索、操作,获得了更宽广的交往天地,精神得到了愉悦。

四、区域活动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培养,为孩子适应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孩子们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学习不同角色的交往方式,想象表现并体会不同的情感,在照顾娃娃时想象表现并体验父母对孩子的呵护;做医生时细心照顾病人,做服务员时耐心热情地接待顾客,做爸爸时礼貌接待客人,学习做菜打扫卫生等等,这些区角活动中角色扮演无形中使孩子增强了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我们班的毛毛小朋友是奶奶的心肝宝贝,家里的小皇帝,自理能力相当差,老师有意识地引导他去做娃娃家的爸爸,在娃娃家给娃娃穿衣服,穿鞋子,喂娃娃喝水、吃饭,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毛毛变得能干了,自己的事情自己抢着做,奶奶笑得乐开了花,这不能不说这是区域活动的功劳。所以说,区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喂孩子将来参与社会独立活动奠定了基础。

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新世纪的人才,良好的个性发展是孩子成才的基础,许多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区域活动是培养孩子良好个性的有效途径,它对孩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做为老师要利用挖掘区域活动的教育途径,让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摇篮

大班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一个转折期,也是孩子从游戏阶段向学习阶段转折的一个时期,如何帮助孩子能够更好地渡过这样的一个转型,首先就要了解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

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向独立性评价发展,他们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当成人的评价与儿童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时,他们会提出申辩。同时,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从个别性评价向多面性评价发展,例如;大班儿童在评价自己时会说:“我会唱歌跳舞,但画画不行。”

2、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

5、6岁儿童的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例如,摔痛了能忍着不哭。此时,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例如当自己的表现或作品被忽视时会感到不安。而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会表现得很尽职。

3、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

这一阶段的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较前更独立了,他们能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饭、夹菜,也能不影响别人安静地入睡。

学前后期的儿童已能将劳动与游戏分开,对劳动持认真态度,关心劳动结果,也能初步理解一些劳动的社会意义:他们喜欢参与成人的劳动,在家里会扫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幼儿园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喂养、值日生劳动等:在劳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

4、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5、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例如,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上课发言要举手等等。大班后期的儿童特别喜欢有规则的游戏,像体育游戏、棋类游戏等。对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儿童常常会“群起而攻之”。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规则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儿童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自我中心

6、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5岁儿童的走路速度基本与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并且还能伴随音乐进行律动与舞蹈。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运用手指活动,例如,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造型等,还能正确地使用画笔、铅笔进行简单的美工活动。

7、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

学前后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什么做的?”儿童还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走?鱼儿为什么能在水里游?”“电视机里的人怎么会走路、说话?”有的儿童喜欢把玩具拆开探索其中的奥秘。儿童开始对自然现象的起源和机械运动的原理等产生兴趣,渴望得到科学的答案。

8、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

5、6岁的儿童开始能从内在的隐蔽的原因来理解各种现象的产生。例如,在解释乒乓球从倾斜的积木上滚落时说:“乒乓球是圆的。积木是斜的,球放上去就会滚。”说明儿童已能从客体的形状与客体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即“圆”与斜”的关系中寻找乒乓球滚落的原因。但由于周围现象中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即使到了

5、6岁,儿童对不同现象中因果关系的理解水平也不可能一致,而且对日常生活中所不熟悉的复杂的因果关系也还很难理解。

9、能根据周围事物的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

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5、6岁儿童开始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初步的概括分类,如把人们饲养的身上有皮毛、四条腿的猫、兔、猪归为家畜类。然而,由于受知识、语言、抽象概括水平的制约,这一阶段的儿童对类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初级的、简单的,还不能掌握概念全部的精确含义,缺乏进行高一级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儿童在概括归类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概念外延上的错误,例如,有的儿童只能把家畜、家禽概括为动物,而把昆虫排斥在动物之外。

10、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

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谈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逐步减少,能依据别人的言语调整谈话内容。看图讲述能力也明显提高,儿童在讲述时根据图片内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语言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方面还存在个体差异。

11、阅读兴趣显著提高

大班儿童不但对图书的阅读兴趣浓厚,能较长时阔专心地看书,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强。而且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当他们在书中或广告招牌中看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时会非常兴奋,还常常缠着成人教他们认字,识字的积极性很高,记忆力也很强。他们还常常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写上歪歪扭扭的汉字?到了大班下学期儿童会聚在—起边看图书边连猜带懵地念书中的文字;阅读成了他们很大的乐趣。

12、创造欲望比较强烈

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双手的灵巧,使儿童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他们越来越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刨造欲望的各种多变性的玩具。他们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的多种操作可能。还会几个人合作搭建熟悉的标志性建筑物,如“幼儿园”、“奥运场馆”等等。

5、6岁儿童还对创编儿歌感兴趣,他们会为自己的画、自己的手工制品配上儿歌。在体育活动中他们也常常会别出心裁,想出独特的玩法。

13、象征性游戏趋于成熟

5、6岁儿童玩角色游戏时,对角色的兴趣比对物的兴趣浓厚,出现了一个主要角色和几个有关的社会角色的关系。由于儿童的思维正在进一步向抽象化发展,因此在游戏中较多出现用语言和动作来替代物体的行为。幼儿之间对替代物的一致认同程度提高,游戏中发生争执的情况减少。游戏的主题除了来自于儿童的生活外,还来自于影视作品。在角色游戏中能综合自己所经历过的各种生活内容,概括和创造性地再现一般的生活情景。

14、表现与表达方式多样化

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美工活动中会用多种工具进行绘画创作。在音乐活动中会通过歌舞、乐器、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外出参观后,儿童会用绘画、建构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他们还热衷于戏剧表演。

大班区角环境创设——益智棋系列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就成了幼儿园整个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区角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我们选用各类废旧瓶盖创设了“益智棋类系列”,本系列由七个完全独立的棋类游戏组成,其内容涵盖了幼儿数学、语言、常识等各知识领域。在教学中,既可以作为区角环境布置的一部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又可以配合幼儿园教学大纲,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练习巩固。在指导思想上以孩子为出发点,迎合孩子兴趣,适合孩子特点,渗透环保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区角活动的特色。该棋类系列自投放区角活动以来,深受孩子喜爱.

制作方法

1、在有色卡纸上打格或划线,做成棋盘。

2、选同类废旧瓶盖做棋子。

3、根据各种棋的内容要求,在废旧图书上选取画面剪下来,贴在瓶盖或棋盘上。

具体玩法

一、计算棋

制作目的:复习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作品玩法:每人四道没有答案的加减法运算题目,掷骰子决定谁先摸棋,摸到棋后不准被别人看到,数出棋内图形的数目,看该数目是否是自己题目中的答案,是则放在对应的题后,不是则放回原处,记住下次不能再摸该棋子。按顺序轮流进行,先找完正确答案者为赢。

层次变化:幼儿先玩10以内数的加减,熟练后再增加至20以内数的加减;为充分照顾幼儿之间的差异,可先玩小棍表示数量的题,后玩数字题。

二、五子棋

制作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作品玩法:二人各执一色棋子,每人都要尽快把自己的棋子摆成五子相连的一排(横、竖、斜排均可),同时阻断对方的五子连接,最后五子相连排数多者为赢。

层次变化:能力差的幼儿可与同伴协商自行制定玩法及规则,玩排序接龙、摆图形等游戏。能力强的幼儿可玩五子棋。

三、识字棋

制作目的:复习识字,培养

幼儿组词造句能力。

作品玩法:字朝下摆放,猜拳决定谁先翻棋。由一名识字能力强的幼儿做裁判。翻棋者随意翻一棋子并大声读出字的读音。读音正确,该棋子拿出,小标志移动一个数;错误,该棋子放回原处,小标志不动。小标志先到终点者为赢。

层次变化:先玩识字游戏,再玩选字组词、造句游戏。

四、故事棋

制作目的: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作品玩法:棋子画面内容为时间、地点、人物等故事要素。幼儿猜拳决定谁先开始,轮流选棋,每次一个,逐个置于1——4的数字上,选够4个停止,根据自己所选画面轮流编故事,故事中有所选四个画面内容的可以得一面小红旗。得红旗多者为赢。

层次变化:初玩时画面全部朝上摆放,幼儿看着画面选棋编故事。过一段时间后,画面朝下摆放,幼儿不看画面选棋编故事。

五、分类棋

制作目的: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作品玩法:棋子画面分四类:动物类、花卉类、人物类、水果类,每类五个画面,幼儿协商分配所找类别,猜拳决定谁先开始,摸到棋后,不能让别人看到画面,是属于自己所找类别的,画面朝上摆放在自己一边,反之放回原处,记住下次不再摸该棋。大家按顺时针方向轮流摸棋,先集齐同类别五个画面者为赢。

层次变化:先玩四个一级概念:动物、人物、花卉、水果;再玩四个二级概念,如爬行动物、兽类动物、鸟类动物、鱼类动物,依次类推,难度逐渐加深。

六、单数、双数棋

制作目的:促进幼儿对10以内或20以内单数、双数的认识。

作品玩法:幼儿两人从起点出发,投骰子决定谁先出棋。出棋的幼儿要数好所到棋上图形数目,并说出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翻棋看答案,判断正误。正确,行至此棋,错误,后退一步。先到小红旗处者为赢。

层次变化:幼儿先玩10以内的单、双数,再玩20以内的单、双数。熟练掌握后,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可改变棋子画面内容,用此形式复习相邻数、数的组成等。

七、趣味安全棋

制作目的:认识“1—60”数的顺序,练习手口一致点数;开展幼儿安全教育。

作品玩法:从起点出发,猜拳决定谁先掷骰子,骰子面朝上的数目为所走棋的步数,走到正确做法的图片处,按提示前进;走到错误做法的图片处,按提示后退。先到终点为赢。

层次变化:先玩根据图意进退,熟练后去掉图片,用箭头、文字等符号进行提示,加强幼儿

识字及看符号进行判断能力。

主要特点:

1、体现美感要求。棋面、棋子色彩鲜艳、形式多样,视觉上有美感享受,个别棋盘配有骰子和赢小红旗设计,能够吸引幼儿,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2、体现游戏的自主性。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主选择棋类内容和游戏伙伴,有很大的自主权。

3、能兼顾个别差异。每种棋类游戏的难度都有层次设计,各种能力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层次的玩法,都有机会参与。

4、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幼儿在手、眼、脑并用的操作过程中,能提高自己的数学运算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锻炼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并帮助幼儿复习识字、丰富数学知识,从而起到全面促进幼儿心智功能发展的目的。同时,除传统棋类外,大部分棋类游戏能够配合教学大纲,成为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的好方法。

5、能促进非智力因素的提高。通过自由结伴游戏,促进了幼儿的人际交往和团结协作能力;通过观战、当裁判,可以增强幼儿规则、纪律意识;平时的互帮互学,使幼儿真切感受到友谊带来的快乐。从多方面促进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提高。

6、投入少,价值大。全部棋子皆为废旧瓶盖,在引导幼儿搜集废旧物品、制作游戏器具的过程中由班内幼儿搜集,体现了废物利用,渗透了环保教育。

相关内容: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幼儿园一日活动|

幼儿园活动区创设

第15篇:浅谈参与式教学中的“活动”(推荐)

浅谈参与式教学中的“活动”

参与式教学走进我校仅一年有余,但是却使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年多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对参与式教学也有了些浅显的认识,下面我就对参与式教学中的“活动”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使每个有着不同基础、不同背景、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参与式教学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方法调动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平等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参与式教学具有主体参与性、互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开放性、激励性、发展性和反思性等特点,它颠覆了传统教学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模式,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导”的作用,所谓“导”就是导教、导学、导检测。在教学中设置适合学生参与的、有目的的、可检测的活动是每个教师实践“参与式教学”的目的和基本方式。我认为,如何设置教学中的活动,是参与式教学的关键,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方法。

一、活动要注重教师的“导”

虽说参与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将学习主动权交予学生,但是,教学活动还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督促、激励和评价下才能完成的。教师不能再一手“操控”教学活动,而是要在提出活动要求和程序之后,从旁辅导,以达到活动目的,这就是教师在活动中“导”的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观察者和设计者,要在课前策划活动方案、课中布置活动要求,控制活动节奏、对活动结果予以评价、课后还需要及时反思总结等等,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完全放手,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摆正自身位置,不断进行调试,才能发挥出教师应有的作用。

二、活动要关注学生

既然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为了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在日常学习中观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及学习能力,以便于能设置更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其次要和善、公平地对待学生,学生如果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气氛中学习就能勇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会逐渐成为具有大胆创新﹑个性丰富的人。因而,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各小组巡视和参与,多用自己的神态、语调等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在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中参与教学。

三、活动应注意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既是对教学内容的准备更是对教学活动的准备,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穿插活动,什么时候进行活动、活动要有何目的、要怎样进行活动、活动需要哪些教具、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哪些情况等,都是教师在课前就应该准备好的。但是平时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只注重内容的准备,而忽视了对活动的课前准备,随性地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活动,造成了活动没有目的,或者遇到突发事件时因为没有充分准备而措手不及等情况。我认为没有活动准备就不能称之为参与式教学,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注意对课堂活动的准备。

四、活动要注意设计环节

为了发挥小组的学习优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学活动时要灵活分组,注意“互补互助”的原则,把学生编为若干小组后,还要明确分工,发挥小组每个成员的优势,分工合作进行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也就是活动目的,有了目的的活动才有意义,接下来学生就可以根据: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反思这个路线进行活动,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参与式教学,所以说问题的设计是活动环节的重要部分。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活动目的不明确,比如让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活动前并没有说明读课文时要考虑什么问题,解决什么疑问,该怎样去讨论这些问题,或者问题交代不清楚,这样的活动就没有目的,等学生读完后才突然问一些问题,这时学生又反过来花费时间去课文里找答案,这样的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同时也浪费了时间。

五、活动要及时反馈总结

活动要可检测,让小组同学反馈活动结果是参与式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就像种庄稼要收获一样,学生进行了活动之后要有结果,在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过程是开放的,学习思维是创造性的,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个小组的活动结果并及时给以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也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但是我们有的教师在学生反馈时没有及时评价或者给予否定的评价和批评,这样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很多小组不敢将自己的结果反馈出来,导致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而课后的反思总结更是参与式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教学方法适不适合本班学生、活动设置完成情况怎样、活动目的有没有达到、各个同学在课上的表现如何等都需要课后及时总结,以便寻找更适合学生的方法,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随着参与式教学在我们教学中的深入,我对参与式教学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体会和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大胆创新,积极反思和总结。

第16篇: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心得体会

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心得体会

家长参与班级活动有利于更了解孩子在班集体的情况,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内容。

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心得体会

1月14日,我有幸亲密接触夷陵,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我们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了充分的了解,也让我们近距离的接触到了一个优秀的夷陵团队,经过这一天的活动,我最想说的是:感动、感谢、放心。

早自习,书声琅琅,而接下来的五节课,尽管有四节试卷评奖课,切在此让我体验到了一个学生的快乐、充实。

第一节数学课,杜老师在讲述了一般的常规方法后,激发学生思索其他方法,多名学生讲了不同的方法后,杜老师肯定了其中两种简单的方法,并在此在黑板上板书了关键步骤。异常枯燥的评讲课让杜老师上的灵活而扎实,让我们见到了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

第二节自习课,学生自主地有计划的学习,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翻书声。

第三节英语课,徐老师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和形象的动作,让一堂试卷评讲课上的生动有趣,学生也很轻松的把握了卷内卷外的知识点,也让我这位完全不懂英语的门外汉在下午第二节毫不犹豫地再次走进徐老师的课堂。

第四节化学课,陈老师在评讲试卷时,面对学生的提问,脱口而出:“这道题的答案的理论依据在书本的107页倒数第二段第几行”,然后又教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理解记忆才不出错,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再次让我折服。

第五节物理课,杨老师在评讲试卷时,遇到学生有疑难问题时会边画边讲,让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并在巡视时不忘时时点拨。

课堂内外的学生同样让我一次次感动,课堂上积极主动发言、课间十分钟低沉激烈的师生探讨声、走廊间快而有序的身影、操场上斗志昂扬、喊声震天,点点滴滴,孩子们脸上自信灿烂的笑容无不彰显着夷陵中学的良好学风,我想着就是“夷陵之魂”。

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学会做人,作为家长,感动之余,还特别感谢所有为孩子们默默付出的学校领导、全体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这次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夷陵中学的坦诚与自信,这会让夷陵中学站的更高、走的更远。作为家长,把孩子放在这样的学校我们放心、舒心!

预祝夷陵中学高考再创辉煌! 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心得体会

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奔波于各地,好长时间没有带上家人一起出去旅游了,虽然经常在心中承诺,但也总是和自己失约。终于在20XX年3月,有幸接到孩子班主任的邀请,一起参加了孩子班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也许是长时间没有和家长一起互动的缘故,孩子对这次活动也是十分的看重,活动前一个晚上就积极的和家长一起亲手包装准备在第二天送给同学的小礼物,第二天一大早就早早起床,生怕错过了集合的时间。

来到了活动场地—中央电视台南海影视基地,虽然有老师的严密组织,孩子和家长们顿时就像一群放飞的麻雀,那种融入到大自然的兴奋的心情,确是怎样也无法掩盖,孩子们三五成群,各自交着对某一景点的感受,而家长们在享受春色之余,也乘机相互交流着教育和培养孩子的经验和感受,一路欢声笑语,乐事不断,自己真的有一种已经从所有的事务当中抽身、置身于世外的感觉;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消防演习和植树活动的进行,这次实践活动也宣告结束。看着孩子意犹未尽的笑脸,看着同行家长们一张张快乐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我不由的感慨万千,曾几何时,作为家长的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的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能否自问一下,自己有多久没有开心大笑了,又有多长时间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放声歌唱了?其实,幸福与快乐来的真的很简单。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进自然、体验生活,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既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又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也有助于提高孩子动手动脑、独立生活的能力,更是家长与学校班级交流的一个平台,从而增加了家长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的沟通,衷心的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类似活动能够参与。

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心得体会

秋高气爽,树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好似在为一场有意义的活动和同学们的表现鼓掌加油。10月17日,一年级八班组织的亲子学习活动拉开了序幕。作为学生家长,我对本次活动感触颇深:

感触一:校领导对孩子安全的重视下午2:00,虽然已经批准在校门口操场举行活动,等孩子们在校门口准备出来时,校领导及保安员还是对活动进行了安全认知和叮嘱,等一系列安全问题着陆后,才开校门让师生们出来。在活动进行中,学校一直进行巡视和嘱托。感谢学校为孩子考虑的一切,也让我们更加感动。

感触二:八班老师对孩子的爱终于,王老师和杨老师如期带着穿统一校服、带红领巾的整齐小队伍映入家长期待的眼帘中。随着语文拼音和数学加法的深入,老师们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所有活动也围绕这一知识点展开。首先是数学加法计算题,孩子们又快又准又认真地在小凳子上完成了杰作,杨老师认真地批阅。接下来是语文拼音的认知,王老师非常巧妙适宜地利用当时的天气、周围环境、建筑物等让学生们进行拼读,整个现场欢快有序。老师们满眼都是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老师的爱,难以用文字诠释。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们要感谢为爱付出的王磊老师和杨鑫磊老师。

感触三:八班孩子们活泼而上进八班的每位孩子目光炯炯有神、活泼努力,他们像参赛小选手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蹲在地上旁若无人地计算写字,他们相互鼓励着,认真听老师和家长们的问题,反应迅速而准确。

感触四:八班家长们的热心细心地我们从活动中都看出老师和家委会成员对孩子的关爱。他们提前准备组织部署本次活动,准备活动流程,每个活动环节的小问题注意事项,活动道具、小礼物都准备的很充分。另外,其他家长们到现场后为活动未尽事宜热心帮忙,挂横幅、小道具的整理等工作都义不容辞,作为孩子家长,感谢家委会成员的精心准备和全体家长的参与。

在欢快、热烈的氛围中时间像插了翅膀似的过得飞快,本次亲子学习活动成功地画上了句号,但留给我们的记忆远未结束。它为老师、学生和家长搭建了一个交流和别样学习的舞台。孩子从快乐中获得了知识,让他们更喜欢学习,快乐的八班永远是最棒的。

第17篇:幼儿园幼儿的教学活动观摩记录

教学活动观察记录

班别:中一班 记录人: 记录时间:20

11、

9、12 活动名称:练习做操 观察时间:20

11、

9、8 观察对象:

观察目的: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观察实录:

睿睿在室内练习做操的时候,非常认镇,眼睛总是看着老师做动作,跟着音乐反复的练习。有时方向不对,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就改正过来了。孩子是在非常正常的情况下学习,情绪稳定。 集体出操时,我做了动员,强调我们是中班哥哥姐姐,动作一定要横平竖直,要到位,耳朵听着音乐,方向要正确,并强调,如果谁表现的不好,回来后老师让他自己在班里表演。音乐响起时,我发现家朗脸色泛白,眼睛不住的四下里观看,表现得非常紧张。在班里时能挺胸抬头,到了外面反而腰也塌了,胳膊也太不起来了,动作稀松了很多。

观察分析:

睿睿是一个非常内秀的孩子,平时说话都细声细气的,胆子比较小。家朗在以前没有得到在公众表现的训练,也许孩子出外活动的机会少或是与别人主动交流的机会少。造成了幼儿胆小内向的性格。 教育措施:

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我们及时地和家长通过家园联系册进行了沟通。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也注意对他的提问,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实施者:

教学活动观察记录

班别:中一班 记录人: 记录时间:20

11、

12、6 活动名称:学习活动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

11、

12、3 观察对象:

观察目的:幼儿记录时的方法记录: 观察实录:

玩赛车时,邱灏伦、林浩天、陈宏铭 一组,他们来到惯性车区,玩起了赛车,伦玩了一辆紫色车,他把车放在铺有地毯的车道上看车的速度,然后又把车放在什么也没铺的车道上看车速,接着他拿起了纸记了起来。在交流分享活动时,伦把自己的记录纸给伙伴们看,伙伴们一看,都说看懂了,黄伟把车子画在绿色颜色笔画的车道上的,伙伴们一看就知道是地毯了,伙伴们还猜画有五角星的那辆车是速度快的那辆,伦听了直点头。 观察分析:

图形,符号的表达记录是孩子的表达表现形式之一。因为不认字和不会写字,孩子需要用图形和符号来表现自己心中的愿望和想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天生就具备符号表达能力。在图形符号记录的表达形式中老师应该以孩子为本,充分相信每个孩子表现的独特和成功,承认每个孩子的特点。 教育措施:

这种表征手段将伴随孩子学前期的学习。在记录方式上,就需要老师及时捕捉到孩子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并创设一定的环境为这闪光点的发展做铺垫和推动作用,这样孩子的记录能力就会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实施者:

教学活动观察记录

班别:中一班 记录人: 记录时间:2011.10.3 活动名称:玩沙 观察时间:2011.10.2 观察对象: 观察目的:观察自然角时孩子们的表现。 观察实录:

今天我带领孩子们进行玩沙活动,张雯琪和李昕其分为一个组。琪对昕其说:“我们来搭个公园?”琪琪不语,用铲子不停地往盆里装沙,好一会才回答:“今天我来做坦克。”昕其则用双手将水和沙搅拌在一起。水倒完了,林又开始帮莉莉往盆里加沙,还不断地问:“沙还要吗?沙够了吗?”琪琪终于说话了:“不要了,够了。你再去装点水吧!” “现在,我可以做坦克了。”几分钟后,莉莉起身满意的看看自己做的“坦克”,自顾自的洗手去了,昕其紧跟再后。等他们再次回到“坦克”边时,发现“坦克”坏了,琪琪伤心的哭了起来,在我的安慰下俩人开始进行修补,并用同样的方法作了好几辆“坦克”。 琪琪请来了我,自豪地说:“我们的坦克做好了。”昕其也很高兴,她把我拉的更近,为了让我看得更清楚.观察分析:

在本活动中可以看出琪琪已经有了用湿沙进行简单造型的经验,他们在造型游戏中运用了大小概念、数的概念,并掌握了水与沙之间的关系。同时,用手捏出沙团,对损坏的坦克进行修补,可见其动作的灵巧。 教育措施:

在两个幼儿的合作建构中,可见琪琪是主动一方,构思主题,示范领导着建构过程;林也很善于配合,两个孩子协调建构主题,很自然地形成了主配角分工,在合作中共同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实施者:

第18篇:幼儿园活动《猴子》教学反思:关注幼儿

幼儿园活动《猴子》教学反思:关注幼儿

幼儿园活动《猴子》教学反思:关注幼儿

在《猴子》的活动中,我没有收集到相关的资料,也没有配套的挂图,而且我们的孩子玩橡皮泥已经比较长时间了,对于条状泥和块状泥的组合已经掌握得比较好了,所以我将原来的活动目标――“学习用泥工作出猴子的造型,掌握条状泥和块状泥的组合结构”进行了调整。 在这个主题开展的这个星期中,我发现孩子对孙悟空这个形象比较感兴趣,言谈闲聊之间,总会扯到“孙悟空”:孙悟空是谁?孙悟空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小猴子、老猴子都要听孙悟空……其实“孙悟空”的形象虽然是撰写出来的,但还是有他的现实基础:猴子是一种群居动物,猴群中的猴子经过比拼产生一个猴王,这个猴王领导着这个群体,抵御外来的侵害,公平分配食物等,所以大大小小的猴子都非常尊敬他。 怎样让孩子的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并学会一些技能?我尝试将孩子关于猴子的问题罗列好,让小朋友自己去找资料,在找资料的过程中,也许我们的孩子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在困难中才能前进。在活动中,我和孩子一起讨论了关于猴子的一些知识,然后在交流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将继续寻找答案。

其实,有时候变一下目标,孩子所能学到的知识也是差不多的,甚至更胜一筹。开展教学活动还是应该从孩子出发,无论是兴趣特点,还是已有能力,孩子是课堂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这也是《纲要》所提倡的:“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第19篇:幼儿美工活动心得体会

对于幼儿来说,美工活动是一项重要的课程,可以帮助幼儿园学生陶冶情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美工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幼儿美工活动心得体会

1在手工《纸杯花》这个活动中,我让每个孩子都从家中带来了一次性纸杯。活动一开始,我让孩子来讲述:用纸杯可以干什么?孩子的回答是:可以用纸杯来喝水,纸杯可以种东西。接下来我出示了剪刀,让孩子来想一想,用剪刀可以将纸杯变成什么?孩子的想象非常丰富,有的说可以变成碗,有的说可以变成花,有的说可以变成小狗等。我顺着孩子的话说,你们讲的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将纸杯变一变,看老师是怎样变的。我进行了示范,边剪边向孩子讲解,要求他们沿直线进行,剪好后再涂上漂亮的色彩。

在涂色的过程中我对幼儿讲解了如何运用对比色和渐进色进行涂色。在孩子的操作中,他们非常的认真、仔细,特别是一些平时比较懒散的孩子也十分乐意的在进行着自己的创作。但从幼儿制作完成的纸杯花来看,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幼儿没有运用对比色和渐进色进行涂色,而且幼儿在分割纸杯时涂色的方法都是一样的,所以制作出来的纸杯花都是差不多的。

有的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兴趣很高,制作好一个后还要求做一个,于是我就引导孩子要制作一个不一样的,效果还可以。在以后的活动中还需要不断培养幼儿对渐进色和对比色的进一步了解。

幼儿美工活动心得体会

2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美术活动示范和范画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示范和范画又往往会束缚幼儿的思想,影响他们创造性的发挥,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装饰小树叶》是让幼儿用各种线条和各种图案对小树叶进行装饰。活动开始时我给幼儿展示了不同的范例,并给每个范例所用到的线条、图案进行了介绍。在我示范后,我问幼儿老师设计的小树叶漂亮吗?他们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接下来要请你们自己做设计师,老师相信你们设计的小树叶比老师漂亮。

我还要求幼儿,用不一样的线条图案进行装饰,作品不和老师一样,只要漂亮就可以。孩子们听了我的话都很有兴趣,在幼儿作画过程中发现这两点给了幼儿很大的创作空间,他们画出来的树叶五彩斑斓,各有千秋。作品中既有我示范时的元素,如花、圆点、曲线、折线、直线,又有他们不同与我的独特构思,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

通过这一活动我发现创造性的绘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兴趣是幼儿的学习动力,是求知和成材的起点,一般来说,幼儿对画画都有兴趣,但并不会持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激发、培养和保持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在《装饰小树叶》这个活动中我就是让幼儿来当小小设计师引起他们作画的兴趣。

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在活动的开始欣赏范画环节,就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了小树叶上用到了哪些线条和图案,为接下来的作画奠定了基础。

三、正确评价幼儿作品,激发幼儿再创作的信心。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和创作热情,使幼儿体验成功。因此我在巡回指导时,对于幼儿的作品我总给予肯定的评价,幼儿在我的鼓励下更加有信心把他的作品画下去,直到完成。

第20篇:参与式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20xx年7月,我很荣幸参加了融水县教育局举办的“参与式”教学培训。通过“参与式”教学培训我们得知:学生如果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气氛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会逐渐成为具有大胆创新﹑个性丰富的人。因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学校要提倡“微笑教育”,教师要用自己的神韵、语调等表达对学生的爱,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如何设计参与式活动过程呢?一般来说有三个环节: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反思。

一、提出问题,是参与式学习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提出问题与创设情境相结合是参与式学习中设计活动环节的首选方式。第一个环节设计成功了,后面的学习就顺利多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二、探究问题,是参与式学习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探究问题与讨论活动相结合,是设计参与式教学活动环节、提升学习境界的常用方法。

三、总结反思,是参与式学习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总结反思与开放性活动相结合,是设计参与式教学活动、强化创造性动机的极好方式。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过程是开放的,学习思维是创造性的。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不断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反思,就会不断的强化学习动机,不断的发现新的知识,教师和学生共同获得发展。从课堂上,我发现,总结反思和开放性活动相结合,是设计参与式学习活动、强化创造性动机的好方式。

读《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参与》心得体会
《读《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参与》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