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0:29:43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

怎样贯彻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精神,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有一个新的高度呢?在学习领会新课标精神的过程中,教学改革要想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标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用新课程理念引领思想品德课教学。

思想品德课,从其学科内容看,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使它在学校教育上有重要的地位。毕竟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一直以来,我们也都可以看到其重要性一再被强调。然而,在应试教育和知识本位的环境和背景下,政治科在实际上却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表面的重视和实际的忽视使它不断地被边缘化。其教育的内涵、蕴义更得不到真正的贯彻,更谈不上效果、目的。从其教学的特点看,所谓知识的“理论性”、课堂的“枯燥性”、学习的“记忆(背诵)性”及学后的“无用性”等几乎成了人们对这一学科的刻板印象。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科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也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障碍。

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手段,来自于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也来自于人发展的需要,因为只有重视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也才是

真正地重视国家、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往前推进,在政府更为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背景下,课程改革如一江春水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一股活力,其教学理念的转变给原本所谓“空洞乏味”的初中思想政治科指明了一条新路。而实践也开始证明,新课程带给我们的变化是明显的,效果也逐渐地显现出来。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必然将不断完善、发展,也会不断地暴露问题。在新课程的浪潮中,初中思想政治科的教学出现了新的良好的风貌。同时,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和误解。

总体来讲,初中思想品德课,基于其本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这也就对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要使其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课程改革,进行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从而防止走回到老路上,这样,我们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才会既有生机、活力,而又能获得实质效果,我们的教育目标也才能实现。

摘 要: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实施新课程,必须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淡化倡导合作交流、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教学方法。积极构建思想品德学科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主题词:新课程理念 引领 教学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实施,是初中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新课标、新教材,既为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本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高的要求。

怎样贯彻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精神,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有一个高起点呢?在学习领会新课标精神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学改革要想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首先必须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标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用新课程理念引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以就教于广大同仁。新课程的“综合评价”观,要使教学不局限于认知的目的,它还关注学生态度的发展、情感的滋养、信念的形成、人格的完整,关注学生整体生命的健康成长;教师不只是严谨地执行写得详细、系统而完整的教案,而且根据教学实况随时改变原来的计划、调整教学活动和进程;教科书不被当做金科玉律,教师不只是“吃透”教科书、准确无误地宣讲教科书,而是把教科书当做与学生进行交往、对话的部分材料,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来改变教科书中的次序或在内容上有所补充和舍弃;教学过程不只是准确、计划周密、环环相扣、层次清晰,而是有着一些松散、一些随意、甚至一些杂乱以及在这种松散、随意、杂乱的情景中师生智慧、情感的真切流露;教学气氛不是刻意营造、而是在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共同合作的活动中自然形成;教师的活动范围不只是在讲台,而是经常走到学生中间,以朋友的身份给予学生关怀和帮助;教师不只是精心设问、接连发问,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有时间自由提问;教学不把学生的活动安排得又多又密以显示教学的形式多、容量大,而是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多留些空白让学生有自主活动的时间;教学不一定每堂课都很完整、都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但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临时遇到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不是为了活跃一下气氛或是鼓励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进展,而是出自内心的热望与欣赏;教师把眼光放在每个学生身上,对每个学生都充满着期待,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欢喜;教学更多显示的不只是教师自己的能力而是学生尽情施展的才华;师生双方都沉浸于教学活动中忘掉了各自的角色,共同感受到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质量的提升…..这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从这样的角度来评价教和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发展性评价。

总之,素质教育观念下的思想品德教学,是一种完整的育人的教育。它的真正意义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真知,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这

就是我们广大思品课教师的新理念;而一马当先、与时俱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则应是我们广大思品课教师的新作为。

推荐第2篇:初中思想品德课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1.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是基于对当今课堂教学的反思、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基于贯彻和落实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理念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2.研究意义

(1)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方向,可以赋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以新的内涵,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体系。

(2)通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新模式,在理论上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模式。

(3)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真正联系起来,将知识放在真实生活背景中学习,使思想品德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对社会,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同时将思想品德的学习融入到有关生活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生活问题中去,能真正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乐于参与教学活动。

二、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1.“生活化”教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如,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等内容。

2.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研究。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动态开放的知识观、对话交流的教学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等基本理念。

3.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本课题主要研究“生活化”教学的四大策略:“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策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策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策略、“生活化”的教学过程策略、“生活化”的教学评价策略。

4.“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方法。

5.“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对象:

课题研究的范围是:“生活化”教学提出的背景、主要理论依据、常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

课题研究的对象是:邵刚中学的中学思想品德教师、初一至初三的全体学生以及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资料,借鉴各种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访问、测查、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本课题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行动研究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师生主动参与研究活动,探索化学实验分层教学的策略。

4、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的研究经验,不断验证,修正提高,形成成果。

5、个案研究法:通过从实验教师中抽取部分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相关问题。

6、对比分析法:通过对不同的案例进行相关的对比分析,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相关问题。

六、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准备阶段(2010.10—2011.4)。

主要任务:

(1)、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2)、撰写立项申请书,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

(3)、撰写开题报告。

(二)、理论研究和实践完善阶段(2011.4—2012.12)。

主要任务:

(1)、召开开题报告会。

(2)、讨论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开始课题的研究工作。

(3)、调查学校“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4)、研究“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通过观摩教学与经验交流等活动展示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

1、构建“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模式。(论文)

2、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途径。(论文)

3、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策略。(论文)

4、“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5、优秀教学设计;课件、交流材料等。经验材料等。

(三)、形成成果阶段(2012.12—2013.12)。

主要任务:

(1)、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2)、形成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

中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研究成果报告)

七、预设的研究结果

1、构建“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模式。(论文)

2、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途径。(论文)

3、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策略。(论文)

4、“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5、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研究报告)

八、本课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1、本课题与课堂教学和教科研活动有机结合,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确保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2、课题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研究的每一项成果,都将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

3、本课题系统性较强,涉及“生活化”教学的各个方面,对“生活化”教学顺利进行具有指导价值。

4、能促使教师转变角色,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而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九、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政策依据。

2、市教研室高度重视,进行必要的指导,为本课题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

3、课题组成员由市教研员,学校教师组成,他(她)们来自于教学一线,使研究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4、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5.学校重视

支持教科研工作,科研经费有所保证,为课题研究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十、研究小组人员情况及任务分配情况

1、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课题负责人:韩勇

课题组成员:李涛、施学武、朱海蓉、耿芙蓉、陆占恒、徐建福、陈文军。

2、人员任务分配情况

2、课题组成员分工:

(1)、韩勇:全面负责课题的管理与实施,承担对参与研究和实验的课题组成员及教师进行培训,管理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等。

(2)、李涛、施学武:负责经费保障及把好评估关。

(3)、徐建福、陆占恒:负责“生活化”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方面的资料的搜集整理。

(4)、韩勇、施学武:负责对学校“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及研究对策。(5)、耿芙蓉、陈文军:负责“生活化”教学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小组

负责人:韩勇

2011年1月6日

推荐第3篇: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

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

从了解到深入,让我对思想与品德课程的看法发生了重要的改变。

新课改以来,我们出众的思想政治改为了思想品德,一词之差,改变了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之前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缺乏动脑的机会,他们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这样的课学生听多了,时间长了,就感到厌烦,要么上课睡觉,要么做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甚至讨厌上课。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就要改变观念,不断思索和探究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虽然只上了一周思想与品德课但我尽量做到:

一、用心爱学生

作为老师,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的看作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想达到的效果就越差。所以老师要想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要做到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用心去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老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以商量的口气和学生说话,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二、贴近学生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道理、案例、必须在保持原汁原味的情况下进行丰富、取舍、转换、替代,把知识原理用最新流行歌词、最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带有新鲜和乡土气息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而常见却视而不见的生活事例、让人在笑声中感悟的诙谐、幽默、恰当的比喻„„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同一个新鲜的美味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得亲切、真实并且具有丰富的内涵让人欲罢不能。这种教学资源能够在一瞬间打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震撼的效果,能够一下子让学生进入我愿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达到教育优化的效果。例如我在讲为什么要讲礼仪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个小品,小品讲的就是学生中发生的一件小事,A同学进班时碰掉了B同学的书,该同学没事似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B同学生气,A就和他吵了起来。而后来,不巧这个同学的书又被碰掉,但立即被捡起来放回去并得到了道歉。我让学生分析这两

个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学生从事例中结合生活实际肯定会得出要讲礼仪,然后去分析不可取的理由,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会诊生活中的片断,在课上充分让学生参与,并且让学生对情绪控制有自己的感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充分地挖掘就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说,让学生评,让学生想,这节课的价值才真正的体现出来,学生调动起来了,没有哪节课是不吸引人的。

三、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提出问题,先让学生思考,谈谈自己是怎样理解的,然后用例子来说明。对于有些学生也许不能很快的想出答案,老师可以慢慢的引导,启发学生。学生所讲的是他的亲身体验,此时就体现出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是教材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凡是想讲的同学都让他们讲,学生讲完了教师补充、总结。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记得牢。

为了鼓励他们多动脑筋想问题,多收集例子,要求学生“你们在书上看到的、电视里看到的、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都可以拿来讲。要善于动脑筋想问题,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如美国哈弗大学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科学家、专家、高级人才,就是因为那所大学的老师善于培养学得的想象力,那所大学的学生也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样学生更有兴趣。更爱动脑筋,更爱回答问题了。由于整节课学生都要动脑思考问题,都有事情做,他们体会到了自己所学得的知识得到应用,自己的口才、胆量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锻炼,他们就会感到这样上课很有意思,很有意义,就会喜欢上思想品德课。

四、变换教法,采用不同的形式上课

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最讨厌、最反感,觉得没意思。只有经常变换教法,采用不同的形式上课,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觉得每堂课都有它的味道,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

为此,要经常采用讲故事、学生提出问题等形式进行教学。

五、精言趣语

在课堂,精彩的语言也是吸引学生的一大法宝。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了课堂语言的魅力。

政治课教师若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就不可能建立自己风格的教学之路。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把课堂形成对学生具有强大引力的磁场,就必须精心追求别具一格的教学语言。

其中,语言幽默尤为重要。现在的中学生可谓见多识广,对精神生活要求较高,他们讨厌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渴望倾听联系实际、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课。从平淡中揭示崇高,从荒诞中揭示理智,从随意的描述中揭示事物的实质,从可笑的事物中揭示悲哀的幽默寓言能引起注意,激发兴趣,调节情绪,愉悦精神,开启心智,活跃思维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如果没有爱憎分明,哪有义正辞严;没有渊博见闻,哪能谈古论今;没有真才实学,哪会出口成章;没有对社会实际的深刻洞察,哪来的风趣幽默。蕴含深厚文化,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人入胜,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

为了让学生更加喜欢思想品德课,我正在不断的努力着、探索着。

推荐第4篇: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1

这学期,本人继续担任九年级和六年级两个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学过程中本人能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人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本学期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开通本地教学资源,利用这一优势,本有精心组织和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下载和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课件,使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使学生乐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本人尽量讲解做到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三、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因此本人针对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特点,经常通过谈心、主题探究等方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与他们谈心;从赞美着手,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学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这样让学生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那么他就能很好的去接受你的观点,从而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总之,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总体来看,这学期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本人的刻苦努力下,在全体同仁的帮助下,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开拓前进,使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2

我担任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任务。一学期来,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为教好每一节课,我在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下大功夫和力度,尽量让每一节课都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不千篇一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导入时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如讲生命宝贵这一课时,引用汪国真的诗,使学生一开始对生命就有一种感性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自我保护这一课时,我采用了图片导入的形式,给学生出示了几幅火灾场景的图片,引发了学生的共鸣,使学生都能深深地认真思考假设自己身处火灾现场时该怎么办这一问题;在讲违法犯罪这一课时,我采用了案例导入的方法,让学生触目惊心,激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在课堂小结上同样用尽心思,才用多种方法,力求有余音未了的效果。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1、及时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我十分清楚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都是半大小孩,课堂上坐不住,多动这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对于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我从不在课堂上轻易发脾气当众批评他们,而是及时指正提醒,课后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因此,我深受同学的喜欢。我从不怕突发事故,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能很好地把课堂突发事故当做一种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变被动为主动,使违反纪律的同学自己感到不好意思,主动承认错误,使其他同学又能得到一次思想教育。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思想品德知识的掌握重在运用,因此,我多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经常布置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多观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为使自己的教学义务水平不断的提高,教学方法更丰富,我不但经常听同科组老师讲课,和同科组老师交流教学经验,而且还经常听其他科组的老师讲课,了解其他科组老师的教学方法,吸取他们先进的东西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去。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网络书店中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为让自己知识水平不断的提高,我不满足于自己现在的知识水平,利用时间自学,不断地更新和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3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够上好这门课程,使师生都能够在教与学中得到快乐,使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中。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是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安排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初中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摇篮。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意识,给学生创造一个表达思想、锻炼语言能力的平台。实践证明,“说”与“想”是分不开的,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有直接联系的,发言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每节课前设置5分钟语言实践活动,可有效地使学生放松情绪,同时,可培养学生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胆量和信心,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语言实践环节中,学生要站在讲台上,面对其他同学,讲故事,讲自己身边的事情,或者针对网络、电视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发表观点,总之,就是要“说”。经过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的训练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了,同时对周遭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认识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思辨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所讲述的内容包罗万象,其语言丰富多彩且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思维活动异常活跃。活动还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课程以这样的形式开始,可以让学生尽快放松心情,避免产生倦怠和抗拒心理,顺利进入后面课程的学习。

二、重视案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政治课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政治、经济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对案例的分析。案例的作用在于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例如,在讲授《感受责任》时,笔者运用了毒奶粉的案例,展示了很多受害婴儿和受害家长的图片,学生受到很大的震撼。然后,笔者引出责任问题:责任包括哪些有的学生说:等我们长大了,我们有责任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有的说: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有责任保护祖国。有的说:当在街上遇到有困难的人们时,我们有责任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有的说:当好朋友犯了错误时,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和宽容他们。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更容易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了解什么是责任。对话式的交流方式,让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对话地位,使学生愿意主动地认识和接受事情的本质。同时,使用案例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社会生活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初中政治课是德育的园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和影响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德育中,如果单纯地用道理向学生灌输,学生可能会排斥;而案例比理论更直观和明确,易于被学生接受。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要配合教学任务,开展适当的课外实践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同时增强其社会活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教授《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时,笔者要求学生分成若干组,回家问父母和亲戚在以往的消费过程中是否有过买到假货、被商场强制消费、在消费中没有得到尊重的经历;然后,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商场是否张贴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相关制度。每一组都要汇报本组的调查情况,并通过ppt向全班同学展示。

这样的活动设计,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环境及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为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就会自觉地思考身边的事情和问题,就会把政治课学习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途径,政治课学习就会成为自发和主动的行为。假期里,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课题,让学生自由分组、自主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课题。例如,笔者为初一的学生设计了“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初中生人际关系对生活学习的影响”、“网络游戏对初中生学习的影响”等课题。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提高了学生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调查的设计、分析和总结,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等综合能力。

四、联系各学科的知识。

政治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政治,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政治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政治也是息息相关。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与政治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学生的有意注意,活泼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政治信息。可以激励他们多渠道的获取新知识,可以巩固旧知识;甚至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不然有时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控制不了局面。作为老师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时代信息。不过不要过多的引用课外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可能短的时间回答出要点。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总之,政治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政治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政治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5篇: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

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

思想品德课无论在课程设置的目的还是在课程呈现的形式和内容上,它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层面出发构建学习内容,通过课程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也为他们以后走出校门能适应社会生活并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打下基础,作为一名品德课程的教师,如何开展具有实效的教学活动,真正发挥学科的作用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这是新课程教学背景下所面临的、需要认真去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我认为新课程的开设,只为教师引领学生走向生活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外部条件,但要真正取得实效,还要靠教师的不懈努力。就课堂教学而言,任课教师首先必须把握课程特点,并根据特点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四个\"体现\",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体现生活

品德培养要回归生活,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作为。这不仅是因为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需要在生活中养成,在生活中体现,是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而且还因为学生最终是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各生活,培养这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也还是为他的生活服务。因此,新的品德课程不是从德育知识体系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层面构建学习内容,来培养学生爱生活、会生活的情感与能力,成为课程的显著特点。鉴于这一课程特点,我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必须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再现学生生活的情景,把教室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把教学内容作为学生生活内容的某一个部分,甚至直接把学生带入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直接融入于学生的具体生活中来认识、来学习,就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也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

二、体现活动

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的课程性质定位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形式,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实践来实现的,强调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体现开放

1、方法的开放。简而言之,方法的开放就是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谓用教材\"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教材内容来教育学生,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课文教学的顺序,但不能随意删减课文的内容,每一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都必须按要求对学生施行教学;不是\"教\"教材,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中,不死扣课文的呈现内容和形式来教育学生,更不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每幅插图进行\"看图说话\",对每一段文字进行\"学文明理\",只有选用学生喜欢的各种活动方式来施行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内容的开放。当确定了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要把课题当作师生对话的\"话题\",教学要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几幅插图,几段文字,也不能循规蹈矩地按照教学参考资料中提供的材料进行教学。教师要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运用那些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的材料,充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四、体现综合

根据课程的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有\"综合\"的思想,经常要想到自己执教的这门学科,不是原来的思想品德课,不能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教学内容,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生活、科学、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法律等常识教学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爱生活、会生活的情感和能力,达到教学的\"综合\"目的。

总之,如何提高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大家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面对的一个问题,我提出的上述观点,有望能引起大家进一步的探讨。

推荐第6篇: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

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改以来,我们出众的思想政治改为了思想品德,一词之差,改变了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之前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缺乏动脑的机会,他们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这样的课学生听多了,时间长了,就感到厌烦,要么上课睡觉,要么做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甚至讨厌上课。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就要改变观念,不断思索和探究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用心爱学生

作为老师,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的看作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想达到的效果就越差。所以老师要想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要做到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用心去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老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以商量的口气和学生说话,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二、

贴近学生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道理、案例、必须在保持原汁原味的情况下进行丰富、取舍、转换、替代,把知识原理用最新流行歌词、最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带有新鲜和乡土气息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而常见却视而不见的生活事例、让人在笑声中感悟的诙谐、幽默、恰当的比喻„„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同一个新鲜的美味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得亲切、真实并且具有丰富的内涵让人欲罢不能。这种教学资源能够在一瞬间打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震撼的效果,能够一下子让学生进入我愿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达到教育优化的效果。例如我在讲为什么要讲礼仪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个小品,小品讲的就是学生中发生的一件小事,A同学进班时碰掉了B同学的书,该同学没事似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B同学生气,A就和他吵了起来。而后来,不巧这个同学的书又被碰掉,但立即被捡起来放回去并得到了道歉。我让学生分析这两个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学生从事例中结合生活实际肯定会得出要讲礼仪,然后去分析不可取的理由,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会诊生活中的片断,在课上充分让学生参与,并且让学生对情绪控制有自己的感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充分地挖掘就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说,让学生评,让学生想,这节课的价值才真正的体现出来,学生调动起来了,没有哪节课是不吸引人的。

三、

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提出问题,先让学生思考,谈谈自己是怎样理解的,然后用例子来说明。对于有些学生也许不能很快的想出答案,老师可以慢慢的引导,启发学生。学生所讲的是他的亲身体验,此时就体现出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是教材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凡是想讲的同学都让他们讲,学生讲完了教师补充、总结。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记得牢。

为了鼓励他们多动脑筋想问题,多收集例子,要求学生“你们在书上看到的、电视里看到的、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都可以拿来讲。要善于动脑筋想问题,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如美国哈弗大学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科学家、专家、高级人才,就是因为那所大学的老师善于培养学得的想象力,那所大学的学生也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样学生更有兴趣。更爱动脑筋,更爱回答问题了。由于整节课学生都要动脑思考问题,都有事情做,他们体会到了自己所学得的知识得到应用,自己的口才、胆量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锻炼,他们就会感到这样上课很有意思,很有意义,就会喜欢上思想品德课。

四、经常变换教法,采用不同的形式上课

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最讨厌、最反感,觉得没意思。只有经常变换教法,采用不同的形式上课,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觉得每堂课都有它的味道,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

为此,要经常采用演讲、讲故事、辩论、情景剧表演、趣味小测试、学生提出问题等形式进行教学。比如,学习“宝贵的生命”这一框内容之前,先布置学生以框为题目写一片讲稿。上课时由学生来演讲,比一比,看谁讲得最好。最后由教师和同学们共同点评,表扬讲得好的同学,鼓励讲得差一点的同学下次努力。

五、精言趣语

在课堂,精彩的语言也是吸引学生的一大法宝。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了课堂语言的魅力。政治课教师若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就不可能建立自己风格的教学之路。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把课堂形成对学生具有强大引力的磁场,就必须精心追求别具一格的教学语言。

1、语言要“精”、“准”

语言 “精”指语言要少而精。表达基本原理、主要观点、重点、难点时对学生已知的或不重要的要少说或不说,点到为止;学生不了解的或重要的,要恰到好处地说,一语中的,详略得体。多一句则嫌多,少一句则嫌弱,方能腾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和练习,从而有利于学生发展智力,减轻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语言要“准”是指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思想品德课堂语言必须准确无误,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使课堂语言苍白无力;语言逻辑准确,能够准确地体现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在本章本节的位置,只是之间的层次之分,让学生能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吸引学生层层深入理解。

2、语言幽默

现在的中学生可谓见多识广,对精神生活要求较高,他们讨厌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渴望倾听联系实际、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课。从平淡中揭示崇高,从荒诞中揭示理智,从随意的描述中揭示事物的实质,从可笑的事物中揭示悲哀的幽默寓言能引起注意,激发兴趣,调节情绪,愉悦精神,开启心智,活跃思维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如果没有爱憎分明,哪有义正辞严;没有渊博见闻,哪能谈古论今;没有真才实学,哪会出口成章;没有对社会实际的深刻洞察,哪来的风趣幽默。蕴含深厚文化,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人入胜,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

为了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我们还要不断的探索,研究。

推荐第7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思源实验学校)

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如何提高政治老师自身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自身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 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经历丰富,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方法。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这是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

3.老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常常因此忽略学生的权利,认为自己为学生好,而学生的权利微不足道。于是,上课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的自习课挪用,久而久之难免学生厌倦、反感。有一次上课时,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觉得听这课没兴趣,便抄写英语笔记,当时我特生气,将她的笔记本当着同学的面批评,顿时,教室很安静,因为我一般情况是不会生气的。继续将内容上完,课后与学生谈话了解她的想法,我给她道歉,“我不应该批评她,毕竟你花了那么多心血”。学生也承认了她的错,后来我上课时,当着全班的面给学生道歉,有学生不理解,我解释教师也有犯错误时。就这样我迎得了学生的信任,于是学生有什么心理话都与我说。请我为她们出主意。我尊重了学生,学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课的学生,还是没上课的学生对我都很亲近。

二.如何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

基础。老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老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老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老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测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期中考试后,让学生结合学习实际总结经验与教训。学生在晚自习时我有意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环节。在后半期学生的进步很大。每学完一节内容,只要是与学生活学习有关的,作业是让学生反省自己的得与失,例如,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很多不适应,自从上“学习新天地后”,我时时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她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成为她们的良师益友。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总而言之,教学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 “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尽管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推荐第8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李丽余庆实验中学

笔者从教十年来,主要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

一.政治老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 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曾听学生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我喜欢你上课,我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常与学

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经历丰富,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才有如此效果。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记得那天,我上倮时学生悄悄地说了一句:“老师,不能再这样了”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是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到。特别注意学生的言行,说话较为恢谐,学生不反感,有时就是一个眼神,学生都很在意。几乎每上一节课,只要有不如意时,会多写一点,如果觉得这节课有兴奋点也记下。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记得有一次,社会实践时,要求学生走路,我一直与学生在一起。学校要求师生说普通话,我一直坚持说,有学生当第一次听我说地方话时都觉得别扭.当我有错别字时,学生能立即帮助我改正.当我说普通话发音不准时,学生能及时指出.这些都是我这几年的收获.我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提建议,凡是学生提意见的我评作业时,写一句“谢谢你给我提出这么好的建议。”学生有什么意见才会直接说。正因为我能正确对待我所范的错,学生也深受影响。一次学生在课堂上违犯纪律了,当时我也不能准确知道是谁,但我说了一句,犯错误没关系,只要承认错误并改正,我们大家都会原谅他的,说完,有同学站起来了。当时我真的很高兴,不用我去一个个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尴尬

推荐第9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理论水平,不断改进教法,勇于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更新知识 勇于创新 培养学生能力

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品德课的积极性,反思以往浅谈点滴体会。

一.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 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 “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到。特别注意学生的言行,说话较为恢谐,学生不反感,有时就是一个眼神,学生都很在意。几乎每上一节课,只要有不如意时,会多写一点,如果觉得这节课有兴奋点也记下。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作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

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 4.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常常因此忽略学生的权利,认为自己为学生好,而学生的权利微不足道。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的副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厌倦、反感。我尊重了学生,学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课的学生,还是没上课的学生对我都很亲近。我在学校哪怕在累,只要与学生相处,烦恼就没有了,学生只要看我脸色不好,都会说,教师别太累着了,多休息,保重身体。

5.保持快乐心态。只有老师的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操。当然,老师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的烦恼和不如意,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好难。但只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的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就可以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感到满足,感到快乐。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老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老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老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老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测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乡下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 素质教育效果。

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尽管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推荐第10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随笔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随笔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来说,就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爱学生

爱学生,用心爱他们,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平等的人。不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和老师的心灵差距很大,这样教学的效果就不好。所以作为老师来讲,就应该真正的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观察他们的言行,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老师也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以商量的口气和学生说话,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

二、贴近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学设计,应该把那些枯燥的语言变化为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带有新鲜和乡土气息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常见的生活事例„„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更形象,让学生感到很亲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入课堂。例如我在讲为什么要讲礼仪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个小品,小品讲的就是学生中发生的一件小事,A同学进班时碰掉了B同学的书,该同学没事似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B同学生气,A就和他吵了起来。而后来,不巧这个同学的书又被碰掉,但立即被捡起来放回去并得到了道歉。我让学生分析这两个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学生从事例中结合生活实际肯定会得出要讲礼仪,然后去分析不可取的理由,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会诊生活中的片断,在课上充分让学生参与,并且让学生对情绪控制有自己的感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充分地挖掘就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说,让学生评,让学生想,这节课的价值才真正的体现出来。

三、经常变换教法

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最讨厌、最反感,觉得没意思。只有经常变换教法,采用不同的形式上课,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觉得每堂课都有它的味道,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

为此,要经常采用演讲、讲故事、辩论、情景剧表演、趣味小测试、学生提出问题等形式进行教学。比如,学习“珍爱生命”这一内容之前,先布置学生以框为题目写一片讲稿。上课时由学生来演讲,比一比,看谁讲得最好。最后由教师和同学们共同点评,表扬讲得好的同学,鼓励其他的同学下次努力。

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形象的展示以便吸引学生是注意力。

以上就是我这几年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我知道,要真正的教好这门课程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去探索更多的方式。

思想品德课教学随笔

王通中学 胡国斌

思想品德课是教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品德课就是教育、启发、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老师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灵活的教育技巧。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与素质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教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查漏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

总之,在课堂上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的统一。

第11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活动课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的几点反思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的开展,旨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拓宽教学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成效,从而帮助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由于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因而其开展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具体而言,从其组织形式看,可以划分为集体性活动(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从活动范围看,可以划分为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运用活动课教学,确实值得人们去关注、反思。

案例描述:游戏机的诱惑

背景介绍:本学期,我在选择鲁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学会拒绝》中的“游戏机的诱惑”作为教学内容开展了一堂教学。在本课教学设计时,“怎样设计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怎样引导学生认识玩电子游戏的利弊,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抵制游戏机的诱惑”,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开展充分运用了活动课教学形式,围绕“游戏机的诱惑”这一主题,通过小品表演、课外调查、小组讨论、小辩论、新闻链接、主题探究等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生活,达到了较好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新课

学生表演小品《今晚我回家》。小品内容:某寄宿制学校学生小徐利用周六下午放学回家之际,欺骗老师和家长,擅自到网吧玩游戏,到周日晚上仍在网吧滞留,教师、家长焦急万分,最终在网吧找到了仍在玩游戏的小徐,但小徐仍不愿回校。教师适时提问:小徐把网吧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不愿回到真正属于自己家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出课题――“游戏机的诱惑”。

步骤一:走进生活――课外调查(观看学生课外调查录像片段) 社会调查小组同学(由班内五位同学组成)讲述课外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式、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我校初中生玩游戏的状况,特别是班内同学对游戏的态度。(具体数据略)

步骤二:小组讨论――像小徐那样沉迷于游戏,最终可能导致什么结果?

学生五人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回答:如影响身体健康,荒废学业,诱发寻衅滋事、勒索财物、打架斗殴、参与赌博等违纪违法甚至犯罪行为,严重的会危及个人生命安全。讨论中适时穿插播放焦点访谈《要命的网吧》的片段,加深学生对沉迷游戏危害的认识。

《要命的网吧》内容简介:重庆两个初中生因为在网吧玩游戏数个通宵而异常困倦,卧在火车铁轨上睡着,导致两人被火车撞死。

步骤三:小辩论――中学生该不该玩电子游戏

学生分成正方、反方,各三位同学,在学生主持下,就这一辩题展开激烈辩论。辩论过程(略),最后让学生当评委,评比出获胜方和最佳辩手,教师适当总结。

步骤四:新闻链接――焦点访谈《变了味的电子阅览》录像片段 播放视频《变了味的电子阅览室》。内容简介:辽宁省建平县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借电子阅览之名行网吧之实,电子阅览室基本上都是稚气未脱的孩子,除了打游戏就是上网聊天,甚至还包夜上网。

看完后,教师提问,这变了味的电子阅览室我们这里有没有?然后还是由社会调查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调查结果:我校的电子阅览室在周六下午开放过程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出示相关调查的照片、对电子阅览室管理老师的调查、相关的数据资料等)。最后调查小组同学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学生课堂朗读《给校长的一封信》,反映学校电子阅览室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征求同学意见。

步骤五:主题探究――怎样抵制游戏的诱惑

为使探究更具针对性,将这一探究主题又细分为四个子课题,进行提示:

(1)你认为小徐沉迷游戏的原因是什么? (2)假如你是小徐,你该怎么办?

(3)假如你是小徐的同学,你该怎样去帮助他? (4)对于接纳小徐的网吧,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从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多个角度回答该怎样抵制游戏机的诱惑。中间穿插相关链接:介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第二十一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第二十二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每日营业时间限于8时至24时),使学生对网吧管理有正确的了解。

步骤六:倡议书《自觉远离网吧,安全健康上网》 若课堂教学时间允许的话,就以小组形式,课堂撰写倡议书,并各组派代表在课堂上朗读。若时间不够的话,就作为课外实践作业,以班级名义,在班级讨论基础上,向全校发出倡议书。

教学反思:

1.活动课教学的开展应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思政课堂中,“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结论唯一”,课堂当作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场所,教科书当作了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观众的角色,成为教师灌输的对象,“教师讲,学生背”成为常见的教学现象,最终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丧失,学生沦为了学习的奴隶。而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直接经验创设教学活动,通过“课外调查”、“小辩论”、“主题探究”“写倡议书”等系列活动,创设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调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认识沉迷游戏的危害,懂得了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抵制游戏机的诱惑,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做人,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切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主题探究――“怎样抵制游戏的诱惑”这一活动中,学生以五人小组为单位,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多个角度回答了怎样抵制游戏机的诱惑,在讨论发言中,学生相互合作,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能突破教师事先的提示,更为可贵的是调查小组的一位女同学,还结合自己课外对网吧的调查,介绍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对待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黑网吧的整治措施。这一切,确实使人感受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单

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一改以往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视为接受“美德”的容器,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活动课教学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教师必须注重个体生活和生命,发掘生活本身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的特殊价值,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生活世界回归,向实际回归。在本课教学中,导课时学生表演的小品《今晚我回家》,就是取材于我校一真实的事例,对于这样的小品,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具有说服力,以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讨论,合情合理,过渡自然,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极为高涨。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也避免了强制性的灌输,空洞说教。另外教师还积极创设条件,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大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调查,对我校初中生沉迷游戏的现状、社会上网吧经营情况作了一番调查,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当调查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上展示调查结果时个个充满自信,因为他们经过社会调查,有了更深的生活体验,也就拥有了发言权,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社会适应力。

3.活动课教学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并不是仅停留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上,而是“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生活,扩展和提升他们的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平时的思品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节,提供背景资料,适时地提出一些目标比较明确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从而提出具有独创的见解,可见活动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另外在思品活动课教学中,通过讨论、调查、辩论、探究等活动形式,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这些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社会调查小组的同学在对学校电子阅览室的调查中,发现电子阅览室管理中存在学生上网游戏这一严重问题,学生在细致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小组讨论,针对这“变了味的电子阅览室”,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在课堂教学中,调查小组的同学汇报了调查经过并朗读了《给校长的一封信》,征求同学的意见。这一活动的开展,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学生面对存在的问题,敢于提出独创见解,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得到了培养。

4.活动课教学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关注社会现实

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远影响。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网络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丰富的信息来源,也成为了思品教学的新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扩展了教学的空间,拓宽了教学资源的范围,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可利用性,同时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促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在本课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沉迷游戏的危害性认识,教师在课堂上适时播放了焦点访谈《要命的网吧》片段;为反映社会不良现象,播放了焦点访谈《变了味的电子阅览室》片段,这两段视频材料的播放,给学生以强大的视觉冲击,也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根据课堂观察,学生观看时神情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完后反响强烈,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教师再适当点拨总结,从而深化了主题教育。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社会生活,唤起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了机会,也开阔了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树立起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5.活动课教学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是活动的主角,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将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活动的成败与学生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会到知识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为此活动的设计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向导,也是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组织好课堂小辩论――“中学生该不该玩电子游戏”,学生自觉利用课外时间查阅相关的资料,课堂辩论在学生自己主持下又是一番唇枪舌战,精彩的辩论不时赢得了台下同学阵阵掌声,有时偶有一方招架不住,下面有同学恨不得自己上去理论几句,那着急的样子着实让人感到好笑,但也不禁为学生的那份真情所感染,最后学生还兴致勃勃评选出本次辩论的获胜方和最佳辩手,这一辩论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而这一切都缘于这一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其实辩论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而通过辩论,学生对中学生玩电子游戏的利弊有了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生活中自觉抵制游戏机的诱惑,这才是开展这一活动的真正目的。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怎样通过活动开展,更好地体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思想性;如何巧妙设计活动、挖掘活动的深度,使活动不至于流于形式,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如何在课外实践中培养学生社会调查能力……这些问题仍有待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政治《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意在通过有关的名人故事来加深对挫折的认识和感悟,谈谈自己的感想和认识,然后说出自己知道的有关挫折的名言警句、以及讲联系实际,讲出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并从中得到怎样的经验和教训,最后说说以后在实际生活中该怎样面对挫折,齐唱《真心英雄》使气氛活跃,情绪高涨,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道理。在这堂课思路应该是很清楚的,学生的积极性基本上调动起来了,也基本上使学生了解到挫折在人生的路上是不可避免的,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时候, 要克服焦躁不安、情绪低落、抱怨家长和老师、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等不良心理因素,要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掌握一些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

这节课也留给我一些反思:

(1)对主题教育的认识不足:上课的形式比较单调,以讨论和说为主。其实,我应该课前多请教,多琢磨,多思考,在选材和形式上动一些脑筋,这样会让学生更加感兴趣,达到更好的效果。 (2)对学生的认识不足:

如:在交流名言警句和讲故事以后,我叫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印象深刻的挫折经历,并从中得到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结果能讲的学生不多,最多只能讲同学之间的矛盾呀,有的讲测验或比赛失败呀,有位同学甚至讲他小时侯学走路的时候老是摔跤,爸爸妈妈却不扶他起来,他就委屈地哭了起来,最后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和摔跤,终于学会了走路。对于初二学生一般来说, 很少会遇到挫折, 当然很难说得精彩, 我在备课时忽略了这一点, 其实我应该提醒一下学生, 生活中象父母离异, 生老病死, 各方面的愿望包括身材外貌的愿望没能实现, 或受到嘲笑、批评和误解呀等等都应该算是挫折,扩散学生的思维和视角,就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了。

又如:在谈到如何面对挫折的时候,学生讲得也不够透彻,泛泛而谈,其实我应该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自己就是贝多芬、张海迪,碰到类似的挫折以后该如何面对,这样既可以回应到课开始时候的情景,又可以学会换位思考。也可以给出一些具体的挫折情景或案例让学生思考,通过实际具体的挫折来谈的话,应该更加有内容,更加有深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 针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存在的心理特点,即由一名小学生成为一名中学生角色转变所带来的心理不适应,七年级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健康人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这种新生教育不是单纯地解决适应和不适应的问题,而是为了使初中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生活更加活泼、健康。因此新教材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大面积文字材料以及形式单一的缺陷,融科学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教育性为一体,更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何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道德情感,提高心理素质,以便将来更好地走进社会,达到教学的目标,是我一直思索和探索的问题。教学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的。好的教学内容赋予好的教学模式,对于完成授课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可以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现代教育提倡“寓教于乐”,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能力得到锻炼,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一)注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这门功课感兴趣,他自然就会去学,去研究。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绝对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第一,把握好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的学生,一时难以走出小学生的那份活泼、积极、主动的情绪,上课时很容易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他们有个性,也想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对于身边的人或事似懂非懂,因此,他们对新知识有着强烈的欲望;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步入青春期,随着“成人”意识的增加,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要多下功夫:

(1)注意启发性设问。一个较好的启发性问题,应该具备下列的条件: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是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比如:在学习《挫折面前也从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①你们在学习或生活中有过挫折吗?②当你受到挫折时,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③你认为挫折对你而言,是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为什么?④你认为挫折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好事,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坏事?这说明了什么?⑤那么,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该怎么做呢?这6个问题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自身实际和教材本身,学生很赶兴趣,想想也都能答,也愿意答,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2)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课堂小辩论。在讲《享受学习》这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辩题:正方——学习是快乐的;反方——学习是苦的。学生们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自己的看法,而且讲得有理有据,气氛非常热烈。如:分组竞赛。在讲民族自尊和自信时,设计了祖国在我心中的知识竞赛,学生们争先恐后,组与组之间竞争的非常激烈,在这样一种比赛中学生加深了对祖国的了解,从而油然而生一种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心。如:小品表演。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又能从小品中很容易悟出其中的道理。

第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我每天注意看新闻和报纸,只要是能为教学所用的我都会进行收集。上半年中国最为关注的是“山西黑砖窑事件”,学生自然也感兴趣,于是在上课的时候把这一事件与所学的内容加以联系。在讲“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保护”时,我问:“山西黑砖窑事件”中有许多是未成年人,为什么?学生的第一反应便是“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弱,容易受到外来侵害。”;“你认为这些窑主的行为是什么行为?”学生:“是犯罪。”“为什么?”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了“犯罪的三个特征”;“自己遇到非法侵犯时该怎么做?”从黑砖窑成功出逃的“小黑”给同学们上了一课,也就是要斗智斗勇。

(二)营造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精神相一致的课堂教学氛围。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学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就要民主化。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如何营造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创设平等的民主氛围,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

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

2、学会聆听,倡导平等参与课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

课堂上的讲授过程由明到隐,特别是在感受新知识后的问题探究阶段,更应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主动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如:在讲学习的乐趣时,一个学生的比喻用得让我记忆犹新。他说:“只要你在学语文时把它当成吃巧克力;在学数学时把它当成吃草莓;在学英语时把它当成吃哈密瓜,你就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了。”又如:在讲自信者能走向成功所具备的心理品质时,教材上给出了“原一平成功的事例”,学生一般联系教材的内容来分析他所具备的心理品质,但其中有一位同学他从材料中找到原一平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这匹“千里马”得到了“伯乐”即大老板的赏识。那么,对于他这个回答我首先加以肯定,说明他看材料非常仔细。然后,又接着问:这个大老板为什么会赏识他呢?是由于他的专注、他的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这些是内在因素;老板的赏识是外在因素。他得到了我的尊重,脸上的笑容证明了他是快乐的。

总之,我认为新课改下思想品德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课堂上要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深处,更好的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意识,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将不断充实自已,在课堂教学中多下功夫,完成“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从而感受到生命再生的喜悦。

第12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对策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改教学对策

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目前教改看,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不是大家不愿改革,而是不知如何因校而宜、联系教学、结合学生、围绕学科、根据实际来进行探索改革。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提高素质,钻研教学,成功扮演好自己作为先进教育理论的实践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改科研的开拓者,学生学习的领导者的四种角色。为此,笔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总结出六大对策。

一、先入为主,激发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首先应当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其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建议,巧妙利用课内课外两种教学资源,先入为主,先声夺人,一炮打响,争取“开门红”。对思想品德课而言,教师必须主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大胆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建构。第

一、故事导入,激起学生兴趣;第

二、时事导入,唤起学生爱国热情;第

三、问题导入,启发学生生成疑问,自主解决问题;第

四、名言警句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二、目标明晰,展示具体

我们选用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丰富、故事精彩、案例典型,以及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教师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的三位一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教师应首先从形象生动的课文中提炼其精要和实质,确定每节课的三位一体目标;二是教师应把抽象、概括的教学目标描述语言具体化、明确化、清晰化,简洁、具体、最好概括为“„„是„„”、“为什么„„”、“我们学习„„,将会„„”;三是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具体为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习,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围绕问题进行训练,围绕问题进行复习作业,如此,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由表层了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应用,问题解决了,目标也就随之水到渠成,顺利实现了。

三、自觉主动,事半功倍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为了培 1

养这种新型人才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和探索。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在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对中学生而言,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一要在上课前,学生应预习课文,划出所谓的知识点,找出自己的不理解的、不懂的,这一过程十分关键,因为教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学生又是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解决疑难问题;二是要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中遇到的问题,要自觉主动提出,将问题当堂解决,不留死角;三要在上课后,教师要学生明确本节教学目标基础上,留置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四要在解决所有疑难后,为增加理解,提高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有必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思考,找出自己认识上、知识上、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纠偏补错,及时复习,融会贯通。

四、教后反思,完善纠偏

常言道,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得再周详,教案写得再完善,课堂教学中往往也会遇到这样那样各种意料不到的问题,导致我们不能完整地实现教学计划,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深入进行反思,思考其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服务。

问题的产生和出现主要表现在教和学两个方面。第

一、教学理念是否先进。不能一味进行“填鸭式”教学,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持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

二、教学目标是否合理,要考虑教材、学生、教师、课标等因素,制定出具体、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并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让教有目标,学有方向;第

三、教学方法是否科学。要结合传统的教授法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教师轻松地教,学生快乐地学,教学相得益彰;第

四、教学内容是否适当。俗话说: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剪裁得当,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共长,能力与情感同进;第

五、教学效果是否体现。知识性内容,学生不但能够理解,还能掌握,举一反三;能力性问题,学生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在实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能够自主分析、自己解决。

五、课堂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千差万别。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

一、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第

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让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第

三、教学要因教学的

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第13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扁都九年制学校曹登玉

教学反思是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它对于教师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和升华教学经验,增强自己的理性自主,促进其隐性教学经验的显性化,形成和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己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反思”之所以引起理论界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主要在于它带来了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新理念,体现出教师自主进行思考和批判分析的态度和方法。从认识心理学的角度说,反思是一种复杂的内部认知过程。从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教学行为的改进,它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要反思些什么呢?

一、要反思自己的职业道德状况

一名教师是否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决定他是否能尽职尽责地教书育人,是否能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是否能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科学施教,这些都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水平的发展与提高。为此,教师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对祖国的命运和前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教师工作的本质.责任和特点有深刻的理解,有“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和“爱事业”“爱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具有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二、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应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基本观念,思维技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应用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人总是具有反思自己及自身实践的可能性。我们与自身实践保持一段距离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熟知它。我认为,教师为实现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思考自身的具体教学活动时,努力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四、要反思自己的知识系统

尽管教师在上大学的时候获得了一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大量必需的知识仍然是来自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为了保证拥有知识的合理性和实践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知识系统,清除自己知识上的误解和偏见,增进对教育实践及其复杂情境的洞察和见识。

五、要反思自己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教师要具有突出的教改实验能力,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敢于对新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勇于通过不断的实践,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方面的能力状况,努力做专家型教师。

六、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常规

每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习惯,有必要经常进行深入反思,以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促进自身教学技能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因此,在教学常规中反思,择取精华而创新,是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的一种稳妥而有效的方法。

七、要反思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育专家,学者编写的,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但是,教材也会存在不足。因此,教师要把教材当成扔需加工的重新改造的对象,根据本地的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科学地调整教材的内容和数据,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及时作好记录,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八、要反思德育功能是否实现

就思想教育学学科的特殊性而言,德育功能不能缺失。思想政治课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针对学生的不良情绪,内心的矛盾以及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进行疏导和教育。教师要适时抓住教育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落实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而不能错失良机。

九、要反思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

身心健康是教师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难以保证完成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任务。健康的人格更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它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等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助行动研究,批判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所依据的经验、理念、背景,总结成败得失,不断优化教学问题解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的自觉活动和过程,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起到良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第14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

政治教学历来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在课堂上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读、背。这样课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到厌烦,要么上课睡觉,要么就做一些和教学无关的事情,甚至有的同学还会厌烦上这门课程。所以,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来说,就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通过接近些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一下几点:

一、爱学生

爱学生,用心爱他们,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平等的人。不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和老师的心灵差距很大,这样教学的效果就不好。所以作为老师来讲,就应该真正的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观察他们的言行,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老师也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以商量的口气和学生说话,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

二、贴近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学设计,应该把那些枯燥的语言变化为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带有新鲜和乡土气息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常见的生活事例„„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更形象,让学生感到很亲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入课堂。例如我在讲为什么要讲礼仪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个小品,小品讲的就是学生中发生的一件小事,A同学进班时碰掉了B同学的书,该同学没事似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B同学生气,A就和他吵了起来。而后来,不巧这个同学的书又被碰掉,但立即被捡起来放回去并得到了道歉。我让学生分析这两个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学生从事例中结合生活实际肯定会得出要讲礼仪,然后去分析不可取的理由,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会诊生活中的片断,在课上充分让学生参与,并且让学生对情绪控制有自己的感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充分地挖掘就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说,让学生评,让学生想,这节课的价值才真正的体现出来。

三、经常变换教法

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最讨厌、最反感,觉得没意思。只有经常变换教法,采用不同的形式上课,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觉得每堂课都有它的味道,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

为此,要经常采用演讲、讲故事、辩论、情景剧表演、趣味小测试、学生提出问题等形式进行教学。比如,学习“珍爱生命”这一内容之前,先布置学生以框为题目写一片讲稿。上课时由学生来演讲,比一比,看谁讲得最好。最后由教师和同学们共同点评,表扬讲得好的同学,鼓励其他的同学下次努力。

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形象的展示以便吸引学生是注意力。

以上就是我这几年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我知道,要真正的教好这门课程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去探索更多的方式。

第15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我担任初一思想政治课教学,感触颇深。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情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诸如多媒体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过,我认为这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问题,要真正培养起学生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还得从课堂教学内容本身去着手.

1、启发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的经验之一.在实施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坚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使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桃子\",使学生在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信。

2、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举例或以古喻今,或借物言志,或抛砖引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3、加强记忆,降低难度。因为恰当、典型的实例大都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不仅便于学生深化对事物的认识,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它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减轻学习的压力,降低学习的难度。也正是由于恰当、典型的实例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精力集中,因此也容易强化学生的记忆,利于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活跃课堂的气氛。为此,我认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同时,要正确选择好教学辅助事例,并灵活运用,巧妙置疑,使理论变形象,使抽象变具体,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把教材内容与所选事例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理,以理明人,以情感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具有深度和力度,真正使教学达到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效果。

第16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共同的愿望》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作者姓名:黄 秋 雅

单 位:江西省上高县田心中学 联系电话:18779526830 邮箱:huangqiuya2009@163.com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懂得“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理解“一国两制”构想对成功实现港澳回归、解决台湾问题、乃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观点正确分析和看待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能力,从而增强国家主人翁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知道:“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方式,从而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涵,“一国两制”构想是成功实现港澳回归的重要保证

2、难点:“一国两制”构想对解决台湾问题、乃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课本,通过讨论,归纳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 2,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搜集的材料及相互间的讨论,让学生理解“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港澳回归的过程及意义。

3,通过讨论发言等方式,让学生对台湾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并能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景作出较为客观、科学的分析。

四、课前准备

1、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一国两制”、港澳回归、两岸交流方面的资料,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整理,

2、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课外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搜集有关“一国两制”内涵、港澳回归及台湾问题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再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现给大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航: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容及其关系是怎样的?

3、港澳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构想对实现港澳回归具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4、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

5、我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和观点是什么?

6、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态度是什么?

(二)讲解新课

(板书)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探索用和平方式,提出了一些有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考虑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一国两制”构想得以逐步形成和完善。

2.“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容及其关系:

(1)“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容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构想的相互关系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实现祖国统一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 B、实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国家内,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与香港、澳门、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但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C、“一国两制”构想不是一项临时性的政策,而是长期的基本国策。

3.港澳问题的由来,实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1)香港问题的由来: 英国在1842年通过《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的香港岛;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的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99年。至此,香港完全进入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时期。

(2)澳门问题的由来:

A、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B、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C、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3)港澳问题的成功解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4)实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A、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

B、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途径和范例,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也是对世界和平事业的重要贡献。

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血汗和智慧。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台湾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都与这段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与祖国大陆尚处于分离的状态。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5.我国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和观点:

(1)原则和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2)基本方针:“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

(3)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4)我们要遵循“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的主流,积极推动两岸的沟通与交流。(5)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分裂活动。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

5.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应有的态度: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台独”言行作斗争;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堂总结

配以萨克斯曲子《回家》,展示本课学习线索。

七、课外作业

简答题:

1,材料:配以《思乡曲》,由电脑屏幕徐徐演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提问:

(1)从这首诗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结?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诗人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吗?

(2)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青少年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来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第17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它对于教师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和升华教学经验,增强自己的理性自主,促进其隐性教学经验的显性化,形成和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己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反思”之所以引起理论界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主要在于它带来了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新理念,体现出教师自主进行思考和批判分析的态度和方法。从认识心理学的角度说,反思是一种复杂的内部认知过程。从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教学行为的改进,它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要反思些什么呢?

一、反思学生的智慧火花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同样,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在闪烁,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充分肯定和表扬学生这些独特的见解,激励学生的这种求异思维。同时在课后反思学生的这些“智慧的火花”,就能够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起到互补的作用。

二、反思教学中的遗憾

课堂教学总是遗憾的教学,课前精心的设计,周密的考虑,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由于学生认知、性格个性的差异,社会经历的不同,总会留下许许多多的遗憾。如在教学中,一些同学抢着发言,意犹未尽,而另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表达的机会,而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这种矛盾使得我课后经常遗憾。因此,反思这种遗憾,怎样给内向的同学多一些机会,给胆怯的学生多一点心理准备的空间呢?“课前五分钟”就这样诞生了,在上课的头五分钟里,每次以两位学生为一组,以每天时政热点为话题,组织活动。这样的课前活动,让性格内向的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来表现自己,不仅使这些学生得到了发展,也带动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益。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有创新,就会有遗憾,不重复自我,更会有遗憾,但如果抓住遗憾,并反思遗憾,一个新的教学灵感也许就在此时诞生。

三、反思教学上失败的事例

撰写教学案例,并以教学病历为主,这是教师超越自我,取得进步的关键所在。出现失误后教师如果不进行反思,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且贻误学生,给学生以思想上、思维上的误导。因而教师在课后一定要反思自己的失误所在,以及产生失误的原因,反思应该对失误采取的补救措施。比如说:教学过程是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过程是否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否由于高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设计的教学内容难度偏大或者创设的情境学生不理解;由于上课时随意性太强,以致主次不分;喜欢出怪题,或者对学生的评价不恰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等。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对这些事例进行认真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从中吸取教训,以避免类似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再出现。

四、反思教学过程并对课堂教案再设计

一节课下来,坐下来静心沉思,把所上过的课,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方面是否有新颖的突破,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做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是否到位等,及时记录下来,进行归纳和取舍,并反思原因及改进方法,对所讲过的教案进行重新设计。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更高的一个层次。

教学反思有利于对经验的归纳、总结。教师随手记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思想火花,记录自己的教学轨迹、教学感言、教学感悟、教学经验,以补充今后教学之养分。我们要经常反思,形成“反思--教学--再反思--再教学”这样的一个教学链条,唯有如此,才能扬长避短,

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第18篇: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索

中学政治: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称之为\"体验\"。与此相联系,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领悟、移情,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内化过程。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这样一句格言:\"I hear,I forget;I see,I remember;I do,I understand.\"(听到的,我忘记了;看到的,我记住了;做过的,我理解了)。这句格言深刻揭示了体验之于学习的重要,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人文性的必修课,它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学生只有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才会真正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没有体验,就没有内化,这是心理学家反复强调的观点。那么,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呢?

一、活动教学和情境教学是体验式教学的二种基本方式

(一)活动教学

活动是产生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活动尤其是主体性的活动中,学生主体会对活动产生丰富的体验。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中应首先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体验),然后再去提升直接经验,这是学生形成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前提。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主要由教师将间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传授往往脱离学生的直接经验,因而教学实效性不高。采用活动教学,则可以通过情境的设置、学生的互动、师生的互动、学生与认识客体的互动产生各种信息,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体验),在此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上升为抽象的知识。因此,活动教学能极大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课堂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大体可以分为:

1.思辨类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是针对某一问题或观点组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辩论,从而澄清错误认识,增强是非善恶观念。思辨类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严谨缜密的学风,达到\"思想的交流、经验的分享\"。例如,教《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时,可以设计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1)让学生\"实话实说\":你上过网吗?在哪里上网?每周上网时间有多长?上网一般干什么?是否有网友?最近网上流行什么游戏?让学生回归生活,感性体验。(2)组织学生\"网络辩论\":\"中学生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让学生思想碰撞,理性感悟。(3)组织学生开展\"推荐好网站\"活动:交流心得,总结体验。(4)引导学生向同龄人发出\"快乐学习,健康上网\"的倡议书,在体验中践行。显然,经过辩论这一环节,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I生认识。

2.分享类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是在教学中让学生讲一段故事、经历或谈某种感受,渲染气氛。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回应,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和感悟,从而加深理解与升华情感。例如,在讲\"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内容后,我布置了课后作业:\"请你的父亲母亲或爷爷奶奶谈谈他们的经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把你感受最深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在全班开一次交流会,让作者在班上宣读,与同学们分享。在20多年社会的巨变中,尽管一个个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只是小事情,但是,在这种普遍的体验中,有谁会否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呢!

3.表演类活动(角色扮演) 表演类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根据生活体会和观察,扮演剧情角色,在剧情中培养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例如,在讲\"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时,我让学生扮演《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的故事情节:一个留法学生第一天上课遭到法国教授的刁难问题:

教授:我可以知道你来自哪个中国吗? 留学生:先生,我没听清你的问题。

教授:那么,我是想知道,你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留学生:只有一个中国,先生,这是常识。

教授: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呢?在邓先生的桌面上? 留学生: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尽早富强起来,是他最迫切需要考虑的。

教授: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

留学生: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天要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我丝毫没有刁难你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国家的问题。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在这场精彩的对话中,留法学生不卑不亢,处处维护着祖国和个人的尊严,令人肃然起敬。通过模仿表演,倾听对话,学生们深受感染,一种维护祖国尊严和个人尊严的情感油然而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创设一个个活动的平台,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体验学习的机会。在活动形式的选择上,一个主题可以选用一种形式,也可以选用多种形式。

(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教师利用自然、社会现象或人为创设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一种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最有效的方法是:

1.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思想上的焦点,设计一些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境\"。例如,在讲\"积极适应新生活\"时,先讲述《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故事,然后设置以下四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1)你愿意做小老鼠还是小矮人?为什么?(2)小老鼠为什么会有如此遭遇?假如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做? (3)请你说说这个故事对刚迈入初中的新生有何启示? (4)作为一名新生,你将如何寻找自己的奶酪?这样的问题设置,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应当指出,新教材基本上每课都设置了情境性事例,教参\"活动建议\"栏中也对每课的情境材料和相关链接提供了\"设计意图\"、\"活动过程\"、\"注意事项\"。因此,教师在教学前需要看看\"活动建议\"。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丰富的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生动、形象、直观、容量大,还可以利用音乐、录像、图片等形式来设置教学情境,全面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提高教学实效。例如,在讲\"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时,我借助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了四个教学情境:(1)音乐诉情。观看MTV《一个真实的故事》(画外音)有一个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这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低声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飞过......(2)图片展示。大量遭到屠杀的藏羚羊的尸骨及失去父母的小藏羚羊的图片和大量已灭绝的如恐鸟、渡渡鸟、亚州狮、巴厘虎等的图片。(3)故事思考。讲述《藏羚羊的跪拜》的故事--藏北高原的一个老猎人的一次经历:一头怀孕的藏羚羊为了保护儿子的生命,用跪拜的方式,乞求老猎人放生,但仍然被枪杀,之后老猎人面对自己亲手杀死的藏羚羊母子陷入深深的忏悔,从此在藏北高原消失。引导思考:为什么说老猎人是\"杀生与慈善共存\"?藏羚羊跪拜,使老猎人明白什么道理?(4)启发感悟。动物是自然的一员,也有生存的权利。任何人都应对生灵保留一些同情,养成善良、博大、宽容和慈善的心灵。因为保护生灵,其实也是保护自己的心灵。这个情境设计,由于综合运用音乐、图片、故事等资料,学生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刺激,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视听情境,是保持思想品德课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体验式教学在课外实践的运用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课程,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其中,社会调查的具体方式尤其丰富,如实地调查、收集资料、问卷调查、座谈、访问、走访等,都是有效的活动形式。通过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同时,鼓励学生体验社会、体验自然,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最终融入社会作好准备。

此外,在新课程理念下,应改变以往课后作业基本上是理论性作业的习惯,适当增加实践性作业。例如,讲完\"勇于认错,知错就改\"时,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搭建彩虹桥--给你想要道歉或承认错误的人写一封信;开辟勇者之路--选择自己最主要的过失或错误,制定并实施改正计划;真情传递--请你以\"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为主题设计一句名言送给朋友等等。这种实践性作业,既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又吸引并锁定了学生的注意力,真正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第19篇: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街亭镇中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去实施,才能做到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本人结合自己近年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学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以科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缤纷情感》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常回家看看》、《我的中国心》,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亲子之情,爱国之情,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讲述自己与他人、社会等之间发生的情感故事,并画出自己的“亲情数”。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样以《缤纷情感》一课为例,当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师生之间就开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围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培养高尚情感,如何去培养高尚情感”这一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各自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在做的,从中体会培养高尚情感的重要意义。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我也从中穿插讲述邓稼先、见义勇为青年故事,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验到自己和他人对祖国的各种感受和情感。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因此,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礼貌的力量》教学中,设置了两个直观的生活情景,一是在公共汽车上,一位中学生坐在“老弱残疾专座”上,旁边站着一位老人。二是一学生拿着一份调查问卷表向一位老人做调查:老头,填个调查表好吗?老人头也不回地走了。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感受,得出了礼貌待人就能得到他人的接纳,对人不礼貌,就会得到他人的厌恶,就会伤害他人,礼貌能帮助我们成功,使学生体验到了礼仪的重要性。这样,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教学活动生活化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在《 校园风景线》教学中,为了帮助新生全面了解学校,可以组织参观校园活动,课前准备好学校简介,课上让课代表做导游,教师当顾问,带领全班同学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学校。通过参观活动使思想品德课堂变得宽松、愉快,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激发了热爱学校之情。在《跨越陌生》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自制名片活动,让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稍硬、漂亮的纸张,在规定时间内设计自己的名片,名片设计完后,每位同学当面双手送给自己最想相识的同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渲染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通过自己活动获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是自己总结出来的认识,特别可信。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为例,可以,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让学生去调查社会上或身边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上网,上网的后果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我们如何正确上网》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更清醒地认识了上网的利与弊,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去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自己所用。 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现实生活是动态的,复杂多变的,往往不能简单套用书上的事例来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只停留在分析别人的水平上是不够的,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思想品德课上的认识。

第20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初探

从2006年9月秋学期始,初中思想品德课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思想品德》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选取了许多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作为主要素材,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同时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同步发展。然而,我们也发现,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课程中仍延续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突出表现在:在教学方法上,重教师单向的知识灌输,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在教学内容上,重课本知识,轻生活实践;在学习评价上,重学生的卷面成绩,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 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此作些初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供同仁参考。

一、研读课程标准,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目前全国各地主要使用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有人教版、鲁人版、湘教版、粤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南师大版、陕教版等多种版本。各地区的教师若比较研读《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以下简称“原‘课程标准’”)与新‘课程标准’、原思想政治教材与现行思想品德教材后,不难发现原《思想政治》教材全国也有多种版本,但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没有大的差异,都是在同一体例的基础上对原“课程标准”的解释。教材内容均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各年级进行的教学内容在标准中也均有作出相同的规定,即初一为心理健康教育,初二为法律常识教育,初三为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国策教育。据此,教材必然可以成为教学与考试的依据,教师只要将教材吃透,就没有必要再去研究课程标准。而新“课程标准”首次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和对具体年级的教学内容要求,以学生为本,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关系”有机地整合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相关教学内容,为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材的体例和内容的呈现形式多姿多彩,而教材已转变为仅仅是一种学习课程标准的参考资料和一种课程资源。为此,教师备课必须先备课程标准,才能了解并把握课程的总体要求,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简言之,教师只有通过研读熟悉课程标准才能胜任教学。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伟大的教育家陶知行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事实如此,人的思想品德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完善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该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走出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误区,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学会运用这些要求和规范来观察个人、他人与社会现象,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讲解 “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一课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我市近年来社会发生的变化。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历数市区的巨大变化:平房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外资企业逐渐增多、城市绿化明显改善、私家车进入普通家庭,等等。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相关知识,思考、分析我市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深化学生的认识,实现了知行的和谐统一,教学效果很好。

三、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外界的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更需要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真正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而不要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死记硬背。通过自主学习,使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自觉过程,以利于学生不断地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形成持久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条件,达成课堂教学呈现更开放、更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局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究与尝试了以下几种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效果很好。 1.课前搜索 讲授新课之前,可以先布置学生围绕即将学习的课本知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报刊、图书、互联网等方式,搜索、掌握一定的相关事例、数据、图文等材料,为学生在课堂上熟悉、理解教学内容做好准备。如教学“有朋自远方来”前,我拟定了在课堂上举行一次“民族知识大比拼”活动的计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各少数民族的相关知识。学生通过浏览互联网等方式搜集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少数民族风俗和风情,竞相在课堂上展示,整个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游戏娱乐 游戏是人的天性爱好,通过游戏,可以在愉快的体验中培养学生的一定参与意识和道德实践能力。如在讲授“法律护我健康成长”时,我组织了一场擂台赛。将全班学生四小组分成红、黄、蓝、绿四个方阵:红色──家庭保护队,黄色──学校保护队,蓝色──社会保护队,绿色──司法保护队。让各队学生阐述各种保护的重要性,并列举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加以证实。整个过程井井有条,学生的思维也异常活跃。 3.音乐感动 前苏联著名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影响青少年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如在讲完“相亲相爱一家人”一课后,我在小结中说道:“为了感谢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提议将时下一首流行的网络歌曲──《天下父母心》送给我们的父母。”很多学生是带着感情欣赏完这首歌的,真正达到了让学生心灵上有那么一点触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感染、情感上有那么一点体验的效果。 4.设疑导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和动力。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对学生起到启其心扉、促其思维的作用。如在“走创新之路”一课新课导入时,我首先投影了以下一段材料:近年来,我国电子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同时还存在高产值低附加值的经济现象,如一些企业生产的DVD产品,出厂价格35美元,但外国知识产权就占去了13美元,生产成本21美元,企业得到的利润仅为1美元;一只价格75美元的MP3,外国知识产权就占去了21.5美元,生产成本52美元,企业得到利润仅为1.5美元,这一现象被人称为“一美元经济现象”。 学生阅读完材料后,我让他们思考材料提供的“一美元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探求新知。 5.实践活动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做中思考,在做中体验,形成和发展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在讲授“搭起创新的桥梁”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进行创新必须培养求异思维,打破思维定势”的认识,我便请学生自告奋勇地到讲台前尝试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比如用6根火柴,搭出4个三角形,等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体验、感悟到打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意义。

总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努力实践,勇于探索,使《思想品德》新课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