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10:02: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摘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生分层、对教学目标分解、分层设计思考题、分层释疑、分层训练、进行分层教学,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品课教学;差异;分层教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遗传、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不同学生的某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上,而且同一学生在不同方面也存在着差别。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个性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从不同学生的差异中寻求教学的最佳切合点,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校开展了以分层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实验活动。分层教学就是在承认学生间学习基础、学习方法、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基础上,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对学生进行层次分割。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促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得到发展、都能达标、都能获得成功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间的差异,要进行因材施教。

一、学生分层

在进行分层教学时,首先应将学生区分出层次,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并将认知风格、性格特点等非智力因素作为参考。这种做法将有助于教学以多个角度贴近学生的本质特征。

当然对学生的分层是教师的内部行为,对学生所处的层次是不可公开的,这样既可避免学生一些潜在心理因素的作用,又保证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其次,学生的层次不是永远不变的,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变化,定期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小规模调整,以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分层设计思考题,分类指导学生自学

教师将学习内容转化成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题,而且这些思考题的层次与教学目标的层次应形成对应关系,使学生在解决学习思考题的过程中就完成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并要求学生在达到最低目标的前提下,自行选择不同层次的内容进行自学。例如:我们在讲述《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一节时,设置的教学目标是:①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几部法律名称;②知道消费者依法应享有的几项权利的具体内容;③列举实例说明消费者受到侵权时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对应地,我们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考题是:①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有哪些?最重要的法律是什么?②作为消费者应享有的合法权益有哪些?③作为消费者要维护合法权益,其基本要求是什么?④组织讨论:回顾生活中的实例,说一说你在购买商品或需要服务时,有没有遇到过侵权行为?如果有,那侵犯了你的哪些权利?你是怎样解决的?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保证学生对目标层次的正确选择,对于目标选择偏低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选择更高的目标层次,并帮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同时,由于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身的价值,也必然会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而对于目标选择偏高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强行阻止的态度,在他们尝试到学习的失败后,要积极引导他们认识到失败的原因,从而正确看待自己,或把成就动机适当地降低到正常的状态。

针对学生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到各个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避免讨论偏离主题,并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从朋友的角度给出建设性的建议,启发、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个别性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对于低层次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找出他们问题的初始点,重点讲解题思路;而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则主要通过点拨,启发的方法,鼓励他们自己思考。

三、分层释疑,分层训练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教师要以分层释疑的方式要求学生作答,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分层释疑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根据长期教学实践,总结为如下方式:①示范性回答:教师首先展示一题较高难度的问题让低层次学生思考,这时,教师提问的对象却是高层次学生,目的是要他们为低层次学生作出示范,并使低层次学生也能够解答。②补充性回答:适用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问题,选择低层→中等层→高层→中等层→低层学生,依次回答的答题顺序,在层层补充,层层递进中,使问题得到完满的解决。③激发性回答:适合较难的问题,提问中低层次的学生,目的指向高层学生。教师先要求较低层次学生做出尝试,利用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为高层次学生提供智力刺激,激发他们思考。

教师针对学生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分层教学的课堂训练与传统课堂的练习不同,它是根据各层教学目标的标准,被区分成不同等级。训练的等级同样要与目标的层次形成对应关系。一般可分为基础题、中档题和综合训练题。如我们在教授《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一课时,根据要求设置的课后训练有:①填空题、选择题;②简答题、概括题;③辨析题和分析说明题。教师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基础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层次情况归类到不同的训练层次中去,这是分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和进步的直接体现。

近年来,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第一,转化了学困生,促进了优生,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根据跟班调查显示:实施分层教学的班级学困生面积在缩小,优生面在扩大,班级的成绩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比班。第二,融洽了师生感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一年来实验班的教师和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与教师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困生同样受到了教师的关爱,找回了自信,同时,教师为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营养,使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第三,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课题的研究及实施,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受到了社会的好评,这些都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分层教学实践的决心和信心。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分层复习的思考_2524

思想品德课分层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思想品德课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随笔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对策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分层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