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音乐教学研修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09 08:34:4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中音乐研修心得体会

高中音乐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铜川市第一中学张亚东

时间总是在匆匆中不知不觉的度过,十天时间转眼之间就到了末尾,学习期间本人能依据个人研修计划,以校为本,加强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反思的习惯。

听了卢康娥教授“音乐教学评价与反思”,学会了如何关爱自己的学生,如何关爱自己的孩子。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教育过程第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当学生体验较多的是成功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概念、自我约束就比较强,他的自信力也比较强,并由此化为一种积极、健康的人格,他们的各种潜力就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培养健全的素质。评选优秀,树立榜样,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励他们再上一层楼,又为其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典范。可通过各种“活动”的持续开展,达到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预防、自我矫治的目的。

一、通过音乐校本研修,我的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

有机会来参加这次培训,有机会来充实和完善自己,我自豪,我荣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回首这次的培训,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培训中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一线教师的专题讲座,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各种行动学习。这次的培训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次培训,也是促进 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次培训。

二、通过音乐研修,我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音乐研修课上,杨和平教授讲的内容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专家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也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通过音乐研修,我增长了见识。

音乐研修的老师都在努力地学习,观点独特新颖、方法行之有效、行文优雅俊秀。在和这些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浅薄,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所以音乐研修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向其他老师学习的态度参与的,多学习他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来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

四、通过音乐研修,激励自身成长,展望未来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反思,以便今后上课进一步提高。并积极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论文参与投稿或评比活动。

我的未来目标是通过自己的不断磨砺成为一名骨干教师,我有信心在未来的道路上通过学习让自己走得更远,要想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骨干教师。为了理想中的教育事业,我将自强不息,努力向前!

推荐第2篇:高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一:高中音乐教学心得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音乐课程划分为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这种以模块形式出现的课程,在高中尚属首次,为了体现课程标准,落实选修内容,上好每一节音乐课,以下几点是我高中音乐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严谨性

1、严谨的备课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整堂课起一个导向性的作用。教案之中各个环节、内容的安排是否有理、有序、有趣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课堂的质量。

比如教学目标,现行存在着主要有两种设计模式。一种是理论型的,一种是实际型的,两者各有其特点。理论型的模式注重深层次的、意义广泛的要求,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及能力、课堂效果等等,比较贴近素质教育的宗旨,但缺乏实际评价的可测量性;实际型的模式则注重评价的可测性,比如:学生领悟了多少知识、认清了多少道理、学会了多少方法和技巧等等,比较易于评价和测量,但似乎又不那么贴近新课标的要求。如何将二者的优点有机结合,正确应用到备课中,真的需要我们下一番功夫。

备课的严谨不仅仅是体现在文字上,它还应考虑到是否切和实际的可操作性。一份教案是否适用与所教授对象的知识层面及心理特点;是否能应用与自身的客观条件;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等等。

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设计的这份教案能否发表和公开,并很难被别人挑出毛病来呢?

2、规范的教态

教室是一个“大舞台”,在45分钟的“演出”时间里,出场人员又不仅限于教师一人,虽然你是“第一主角”这无可非议,但课堂不是演“独角戏”,整台戏的成功还取决于你能否调动起“群众演员”及“配角”的情绪,来共同完成这场“演出”。

规范的教态是课堂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音乐教师的形体语言是教学的无声语汇,它借助表情、眼神、举止、仪表、手势等手段,来传达感情,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的沟通工具,自然得体的教态不仅可以缓和、松弛教室里的紧张气氛,同时不经意中你的一个肯定的眼神或一个鼓励性的动作也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和力。

有时候不用多讲什么,你的形体语言已经感染学生了。

3、精炼的教学语言

“讲课”不是“说课”,“讲”和“说”的意义不同。“说”是很随意的,“讲”就不能。“讲”这个字本身就带有“教授、传授”的意思。所以“讲”不可随意,要精炼。一堂课下来,和教学中无关的甚至是个人的习惯用语要少说,或者是尽量杜绝,以免误导或扰乱学生的正常思维。

精炼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便于更好的按照教师所设计的思路深入下去,以期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位好的教师,讲解应该是生动的、风趣幽默的;讲授的内容条理要清晰,自身思维要敏捷;同时还要善于捕捉从学生身上反馈回来的有益信息,并稍加整理就能变成课堂上的一个闪光点。优秀的教学语言会给人莫大的愉悦感和美的享受。

4、严谨且不失幽默

一堂课的时间是45分钟,单凭一昧认真的讲解是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位成人对陌生事物的专注时间每15分钟为一个生理周期,超过这个限度,疲劳感马上袭来,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等现象。幽默诙谐的语言、不伤大雅的小调侃即缓解了学生的疲劳感觉,又重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课堂效果。

然而,难就难在一边即能保持严谨的教学,一边还能不失水准的幽默调侃。事实上,如果你的知识结构不全、教学经验不足、教态不规范,很可能一严谨你什么都不会了。我本人对这一点体会颇深。一规范严谨起来就变得缩手缩脚,枯燥的讲解是不可避免的了,更不要谈什么幽默诙谐,自身的优势特长一点也发挥不出来,有的时候,自身已经明明意识到了什么可就是做不到位。其实,这不是“生疏不生疏”的问题,而是一个习惯性的原因。常规教学中不良习惯的养成肯定会影响到你的竞赛课发挥,要想做到即不失严谨又能幽默诙谐,只能认真地从平时常态课教学中一点一点积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二、科学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同时还是一门感知艺术。它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欣赏者的听觉器官接收,通过他的心灵体会、感受,从而使他得到美感的一门艺术。

高中学段学生有着他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如同他们的生理结构一样,自身的知识结构已近雏形;一方面知识结构亦如同他们的心理层面一样,虽自我感觉成熟,其实往内里挖掘还是稚嫩的很。这个时期为他们安排的课程内容浅了不行,不愿意听(学生语:小儿科了);深了也不行,听不懂(学生语:又讲些老古董)。所以在制定教学措施和教学计划时应当遵循音乐这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和自身规律,同时还应考虑到所教授对象(高中生)的知识层面及心理特点。

1、教学中,应侧重于在聆听基础上的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来实现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过程。

2、音乐艺术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体现了音乐课程独有的魅力特色,音乐也是一种直接的体验和经验,必须通过直觉的方式去获得。教学中,教师应尽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好学生的“感觉——体验——学习”这一学习过程。

3、围绕学习主线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课程,挑选一些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音乐素材来增大课堂信息量。

三、创新性

同样的教材有不同的教师;同样的教案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教法有不同的变化。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实教学中许多创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出来。

提倡创新性的教学是在符合自身学科知识特点,切和学生心理、能力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如:长沙的孙衫老师在《音乐与影视》这堂课中,加入了“我为电影片断来配乐”这一章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青岛开发区一中的刘磊老师在《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课中,尝试着将“知识导引”这一章节加入到了教学中,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成功地进行了过渡和铺垫。

许多成功的创新教学事例不胜枚举,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需要强调的是:创新是提倡“个性化”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创新不是随意的改变;“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样创新,还是要符合学科的知识特点及规律、切和教学的实际。

最后,我想说的是:所有的成就来自于平时一朝一夕的积累,规范严谨且认真的常态教学是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

>高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二:高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2237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新学校工作了一个学期了,忙碌、充实并快乐着。新的学年又开始了,回顾工作以来的酸甜苦辣,有收获,有启迪,也有困惑,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音乐欣赏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为了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我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以下是我对上一学期音乐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备课注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音乐欣赏教学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我们的音乐前辈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么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在欣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映过程。在课前备课的时候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先了解单元知识内容,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相通性;搜集、整理资料,先试听课本所配套的音像资料,再从网上下载相关知识内容作为补充音像资料,音乐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需要大量的音像资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写教案分三步,先是透彻教参上的简单教案,再从网上找一些优秀的公开课教案,最后再针对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自己完善教案,完成好每节课的详案。

二、欣赏教学时多听多感知

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所以在我的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去作一些繁琐冗长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什么样的音乐都离不开“听”,“听”一部音乐作品,我们既要在听的进程中让感官得到愉悦,又要使精神得到升华,感性和理性进行完美的结合才是我们“听”的根本意义所在。因此,要达到欣赏音乐的真正目的,我没有把对音乐的欣赏停留在表面上、感官上进行,而是深入到乐曲的音响结构及各种形式因素上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真正地听懂音乐。多听是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反复地听,会给学生的听觉制造接触音乐的机会,学生的音乐听觉就会得到发展,大脑中的记忆就会把听觉中的印象慢慢综合起来,欣赏音乐的能力就有了较大的进步。

三、抓好课堂教学,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觉得如何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这是重中之重。在上课时,我尽可能的采用适应学生特点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新授歌曲时,咱的学生灵性较好,音乐水平不错,一首新歌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学会。为了更好的让他们理解歌词,感受歌曲情绪,我便通过表演、比赛、配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巩固歌曲。这样不仅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而且兴趣倍增,课堂气氛灵活多样,学的非常轻松,同时在让学生动脑筋,编动作、编节奏的过程中,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极大的激发了创新思维的火花。在歌曲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介绍乐理小常识。常会遇到一些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们的作用对于表现音乐作品来说比较深刻。我常用漂亮的小卡片写上符号与学生交朋友,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起来就不会如食鸡肋一般索然无味。我在教学中也融入了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我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例如“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学,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兴趣更浓厚了,既要通过音乐达到教人的目的,又要通过教人来更好地学习音乐。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在我的音乐课堂上我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的限制,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往往会与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那么我的精心指导就对学生们有了很大的帮助。

五、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努力做学生信任的艺术指导

我不会忘记上学期那激动人心的首届学生艺术特长展示的活动,那是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配合学校团委搞好这项活动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选节目、验收节目、编排节目、打印节目单、布置场地、组织演出,看着学生们一脸的喜悦,再苦再累对我来说也无所谓。只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给学生们的高中生活留下一段难得的美好回忆。我是一个对集体充满热情的人,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是我的工作作风,助人为乐是我的快乐之本,只要是对学校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我一定会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把它完成好。走过的上一学期是幸福的,因为在这当中我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进步着,新的学年刚刚开始,我同样会用心去面对,用我的全部热情来浇灌我深爱着的事业。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豪言壮语,我只有默默地为音乐教育事业奉献着,因为这是我毕生的追求。

>高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三: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心得体会>>(1711字)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我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以下几点是我高中音乐教学的一点体会。第

一、欣赏教学时多听多感知

首先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都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观众(听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对作品的感受都回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作繁琐冗长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什么样的音乐都离不开“听”。“听”是一种音乐作品,我们既要在听的进程中让感官得到愉悦,又要使精神得到升华,感性和理性进行完美的结合才是我们“听”的根本意义所在。因此,要达到欣赏音乐的真正目的,就不能把对音乐的欣赏停留在表面上、感官上进行。而应该深入到乐曲的音响结构及各种形式因素上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真正地听懂音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对一部音乐作品反复地听。多听是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我们的双耳不仅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而且还要具很强的审美感受能力,这一能力与生俱来,反复地听,会给我们的听觉制造接触音乐的机会,我们的音乐听觉就会得到发展。同时,音乐具有很强的时间性,构成音乐作品的那些音响瞬间即逝,这些声音以单音或多音组合的方式,先后展现给我们的听觉。多听,大脑中的记忆就会把听觉中的印象慢慢综合起来。听的次数越多,印象越深,印象越深我们对音乐作品的感性体验也就越深。所以,提高了音乐的记忆力,欣赏音乐的能力就有了较大的进步。

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我们的音乐前辈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么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欣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映过程,引导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方面发展。这样既符合心理反映过程,也有利于欣赏教学。

三、音乐欣赏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导,而且还要有较充裕的时间。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又应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的限制,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往往会与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而,倾听自然是欣赏音乐的主要方式。“在沉默中听伟大的音乐作品而不加以评论也有巨大的价值。”欣赏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初听、有目的地分段听、有分析评论地听、复听等,都是以听为本。音乐艺术及欣赏教学的本质规律决定了欣赏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倾听。

音乐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学音乐教育处于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其教学中,如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在“新课程、新理念”教学模式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推荐第3篇:高中音乐研修总结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与本教研组的同事在网上学习研修,深入了解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及学习音乐思想方法。这次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作为一位参与培训的音乐教师,我觉得收获颇丰,现就这次参加培训的情况做一个总结。

一、思想认识的提高:学习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手段,以前的培训,都是采用传统的方式,集中一个时段,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集中学习。这种方式学习时间较短,然后费用也比较大。本次的网络培训方式,不但节约我们受训老师的成本,而且学习时间更充裕了,通过此次培训,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网络研修,好处多多。可以说远程研修的即时性,有利于我自主安排学习,减少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可以说远程研修的快捷性,有助于我提高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效率。可以说远程研修的互动性,有助于我和众多教师及时学习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现代教育技能的提高:学习到了先进的教育模式和不同的教学手段:我们学习的培训课程,都是精选的优秀的专家学者的课程,内容详实,例证生动,通过一些新颖的模式和讲解方法,让传授知识变得简单和容易。

这次培训活动,我认真聆听每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并结合自身的教育实际进行反思,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培训视频中的一些专家、学者或有经验的教师,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在这些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平常我在教学学中,考虑的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全面发展考虑得并不周全。专家的讲座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三、知识的增长:通过网络平台海量的知识点和例证,结合生动灵活的学习方式,通过和参加培训的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方法,相互学习和探讨,让自己长期以来的固有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升华。

四、观念的转变:本人从教十多年来,且一直认为只要下了足够的功夫,学生就一定能学习到知识,在一定层面上来看,也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通过这次学习,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结合其他优秀教师的成功例证,使我不禁对自我的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反思,开始考虑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学习是辛苦紧张的,但是让我享受了收获的快乐。通过培训,我的理论和专业教学水平同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让感受到远程培训给我带来阳光、空气、雨露,拓展了我的教育视野,提升了我的教研能力,让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了真真切切的转变。

推荐第4篇: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研修(一)

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研修(一)

第一讲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经。普通高中歌唱教学应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歌唱教学在高中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一、歌唱教学在高中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

(1)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歌唱是进行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伟大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通过歌唱最容易接近音乐,也最容易表达思想感情。”有了歌唱最容易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够得以发展。人人都有一幅嗓子,人人都能用歌唱表达感情。器乐毕竟是少数人接近的,只有人声——人们生而有之的、最优美的乐器,才使音乐属于每个人。歌唱给予人的艺术感受是最直接、最深入人心的。歌唱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最自然的音乐学习形式,可以使学生获得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

(2)歌唱教学是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欣赏或演唱优秀的声乐作品便是接受一次美的洗礼。教学生演唱文化内涵丰富、艺术价值较高的艺术歌曲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使学生能逐步变得知美、爱美而情趣高雅;教学生演唱通俗易懂、轻松活泼、贴近生活、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时,可以教会学生自由地宣泄情感、大胆地与人沟通、交往并分享快乐;教学生演唱数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民歌时,将会带领学生进入民间音乐文化的大殿和民族精神的乐园,使学生悠然升起对自己民族的热爱与自豪感以及对其他民族的尊重与理解,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人。总之,歌唱教学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最好手段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歌唱教学提到的“兴趣爱好”、“自信心”、“创造潜能”、“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等,都已超过了歌唱学习的本身,而这一切又都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能力”,即促成一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快的“情商”。歌唱是走进音乐艺术的最便捷之道。音乐做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对调整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夯实知识基础,有着重大的作用。同时,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可以将音乐内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塑造人的灵魂、健全良好的人格及智力因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歌唱模块的课程设计思路 (1)歌唱模块的设置

“歌唱”模块:学生通过对音乐表演活动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2)歌唱模块的学分

依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方案》规定,学生每完成18学时的学习任务,通过考试或考查评价,可获得1学分。每个高中学生必需在音乐课中获得的必修学分为3学分。“歌唱”模块为1学分。

对于具有较强音乐能力并愿意在音乐方面继续发展的学生,在获得必修学分后,鼓励选修其他模块,或继续深化歌唱模块的学习,每修满18学时,通过考试或考查评价,可获得1学分。

(3)学生选课及不同模块的实施

为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并强调了以下四点:第一,在学生选课前,应将音乐课程的不同模块的内容、性质和开课计划及时向学生祥加介绍;第二,在学生选课时,音乐教师应和班主任共同对学生选课给予具体指导,以免学生选课时带有盲目性;第三,学校有能力开出的模块,均应面向全体学生;第四,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并通过教师的指导,选择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学习内容。

课程标准根据本国国情,实事求是地指出:“从目前是自己教学设备等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地区和学校都具备同时开设六个模块的条件。”因此,“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模块分步实施。”课程标准为此提出了课程实施的总原则:

“优先开设”的原则,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模块——“音乐鉴赏”,以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修养。

“逐步开设”的原则,在以上基础上,大力开发课程资源,逐步开设其他模块,积极为普通高中生学习音乐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三、歌唱模块的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 (1)内容标准

欣赏优秀的声乐作品,感受人声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积极参与合唱、重唱、独唱等实践活动。

学习并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声音、圆润的音色以及清晰的咬字吐字,进行富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 在合唱中,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做出敏锐的反应。

重视合唱曲目的积累,本模块一般应排练合唱曲3-5首。

在重唱中,能够独立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唱任务,并能做到与其他声部默契、和谐。 在独唱中,能够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并能依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地、有表现地歌唱。

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乐谱学唱歌曲。

利用民间音乐资源,组织学生进行采风活动,采集并学唱优秀的民间歌曲。 (2)活动建议

欣赏优秀的声乐作品,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与愿望。 歌唱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应尽可能地融于歌唱实践活动中。

歌唱曲目的选择要注意难度适中,应与学生的歌唱水平相适应,注意循序渐进。 排练合唱曲时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感受与体验。分声部排练要为合排、精排打基础,合排时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举办各种类型的演唱会、音乐会,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音乐表演才能的机会。 在民间音乐丰富的地区,可安排较多的学时组织学生进行采风和学唱民歌。

四、歌唱模块的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教师应坚持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充分聆听及参与艺术表演实践,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深入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教师要精心创设艺术化的教学氛围,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学生共同探索音乐美的内涵;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并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歌声、语言、动作,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教师对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提供进一步发展才能的机会,鼓励和引导他们在集体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城乡、学校之间都存在着差别。各学校及教师应结合本地区、本民族、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实施教学。 (2)评价建议

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如: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及合作能力;音乐的感受体验能力、表现能力、评价能力、探究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等。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如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合作精神、探究性学习能力等,是定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评价;对学生在演唱方面的艺术表现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曲目的难易程度和数量等进行评价,属定量评价。

(3)教科书编写建议

教科书要依据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要求进行编写,确保教科书设计的总体思路与《音乐课程标准》相吻合。

教科书中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要有机地渗透在各个模块之中,注意每—模块内容设置的合理与均衡。

“歌唱”模块,可以单独或合并编写教科书。 (4)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各级课程管理。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有一定比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

教师是实施音乐课程的关键因素,学校应聘任专职音乐教师任课。由于音乐教师的专业特长不同,提倡校际间的师资交流及跨校兼课。为了弥补专职音乐教师的不足,可以聘请校内具有音乐艺术专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兼课。如条件允许,也可聘请符合教师任职资格的音乐工作者到校兼课。

学校的礼堂、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室内体育馆等也应视为音乐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可以利用这些设施,举办歌咏比赛、文艺汇演、师生音乐会或音乐讲座等。

学校课外艺术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外各种音乐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可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开发课程资源,如:组织学生听音乐会、采访民间艺人,或请专业音乐家到校表演、举办音乐讲座等。

第二讲 歌唱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于歌唱模块的教学,《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是这样界定的:“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亦即说,在歌唱模块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要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为目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制定教学课案,在教学过程中把三维目标加以整合,并实施教学。

1.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首先,在欣赏过程中,感受、体验人声丰富的表现力和美感。

歌唱模块的欣赏内容多为优秀的声乐作品。在欣赏过程中,要注意模块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人声丰富的表现力和美感,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例如,人音版第二单元“赞美祖国”里的《祖国颂》,A段“太阳跳出了东海„„”采用4/4拍子,旋律缓慢而开阔,展示了壮美山河的意境;再现的A段变为6/8拍,意境更为壮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前者重在描绘意境,后者则强调抒发民族自豪感。其节奏由前者的平稳起伏变成了后者的富于动感。结合欣赏过程,让学生歌唱这两段旋律,让学生亲身体验人声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缓慢、平稳、开阔——描绘意境;激动、富于动感——抒发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用歌唱的形式表达意境、抒发感情;通过实践,掌握一定的歌唱技能,运用歌唱的形式描绘意境、表达个人感情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同时在实践中享受到美的愉悦,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其次,在歌唱实践中,进行富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

歌唱活动包含歌唱技能的学习、训练和作品的歌唱实践活动。对于歌唱模块的教学来说,过程和方法对学生学习歌唱技巧非常重要。学唱乐谱,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上,可让视谱能力好的同学带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既提高学生视谱能力,又融洽了同学间的感情。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等歌唱基本技能的学习,都要结合歌唱实践活动来展开。教师要亲自示范,让学生判断、模仿和学习正确的歌唱技巧:从歌唱的口形到呼吸、发声、到咬字吐字,乃至利用各种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达诸多情绪。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结合学生的原有经验,指导学生进行歌唱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要尽可能安排大约五分钟的声音训练。训练的曲目要尽可能选择各单元中实践部分的曲目或由该曲目派生出来的旋律。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根据作品的需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准确地、有感染力地表达作品的意境、情绪和主题,即,引导学生有艺术表现力地歌唱。二声部的歌曲,可采取由能力强的同学来教和老师帮忙的办法学习。在学唱《故乡的亲人》一曲时,练声曲即为歌曲本身。歌唱该作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感知和分析歌曲的主题(怀念故乡,怀念故乡的亲人)和情绪(怀念地,伤感地);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情境。如“我的故乡在斯瓦尼河畔,多么遥远”这句歌词,“遥远”一词的情绪是伤感地、惆怅地,要用缓慢的速度,较弱的力度和暗淡的音色来歌唱。

2.以合唱教学为主,重视学习的过程及方法

以合唱教学为主,培养自觉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集体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歌唱课天然地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情感交流的特征,它有益于人际间的情感沟通及合作交流,而合唱在这方面尤为突出。音乐教育通常体现为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其教学目标往往蕴涵在教学过程中,即,过程亦即目的。由于普通高中音乐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学生不管是否具有天赋与特长,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形成热爱音乐的情感意向,具备基本的音乐技能和审美能力。因此,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的音乐素养、歌唱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在教学实践中,以合唱教学为主,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标准》里,“过程与方法”被细化为四个具体目标,即体验、比较、探究和合作。以人音版第二单元“赞美祖国”中的歌曲《同一首歌》为例:首先,让学生聆听歌曲《同一首歌》,这样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歌唱;其次,进行《同一首歌》的演唱学习,在进行合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让学生自身去经历、去感悟,进而比较、探究及合作,使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

3.在欣赏及歌唱实践中融入知识与技能

高中《歌唱》教材里每个单元由欣赏、知识、实践、拓展与探究四部分内容组成。容量大,内容多,课时有限。教材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可分两个部分完成教学任务,即欣赏和实践。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融入欣赏和歌唱实践中,在欣赏和实践中掌握、巩固和提高知识与技能。例如,人音版第三单元“芳菲田野”,欣赏曲目为《渔歌》、《春之声圆舞曲》,知识和技能为“合唱艺术的种类”、“歌唱的共鸣与咬字、吐字”,实践曲目为《踏雪寻梅》。根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目标,在欣赏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部作品的风格特征、文化背景及艺术表现力。聆听《渔歌》,判断其演唱形式,并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原有经验,或课外自主学习,了解合唱艺术的种类。值得一提的是,配套光盘中的《渔歌》非教材中的《渔歌》,演唱形式也不同。光盘中的《渔歌》为男高音领唱与男声合唱,而非教材中的男高音领唱与混声合唱。歌唱的“共鸣与咬字、吐字”则在《踏雪寻梅》的歌唱实践中学习、体验并掌握。(摘自福建王海红)

推荐第5篇:音乐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音乐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远程网络新课标培训,真是受益匪浅。聆听专家和名师的报告,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

研修学习使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和新课改的精神,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也让我明白了教学责任的重大和教育意义的深远。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关爱自己的学生,如何关爱自己的孩子,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研修学习也使我明白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备精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广博得文化基础知识,更要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因此,树立新的师生观念是非常必要的。新课程已经走进课堂,作为教师,我们应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历史的要求,那就要迅速转型,由“知识仓库型”升级为“创新型”教师,以创新教育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正深入人心。教师要勤于学习,自我完善,经常充电,提升自己的文化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水平。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所以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教育信息化使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局势,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层次决定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学用结合是深入推进信息化的法宝。所以做好信息化推进中的对全体教师培训指导工作,能及时利用数据对课堂教学及质量进行分析,化解难点和教师的困惑,让广大教师切实体会信息技术的魅力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又一个艰巨的使命。另外,学校要从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方面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使用提供便利,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学校专业信息技术人员的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培训必须符合教师的实际需求,确保优质资源能为教师正常教学所用,能为学生平等地共享。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还应该广泛利用信息化,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学校要着眼教师的专业发展,拓展学科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研究,促进教师开展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激发教师的成就感,为教师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且,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逐步完善的工程,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在行动上积极地践行,才能使信息化发挥最大的效用。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瞬息万变,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更新陈旧的知识才能教书育人,更好的去教育人。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充电,好好钻研教学业务,让自己理论水平更高、实践能力更强,发展进步更快。我也相信在倾听、反思、实践中,我的教学之路会愈趋成熟,相信会做得更好。

推荐第6篇:专题讲座 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研修(二)

专题讲座

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研修

(二)

第一讲:高中音乐新课程鉴赏模块整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由于课程名称有了改变,把原来的“欣赏”变为现在的“鉴赏”。因此,在教材建设上与以往有所不同。这次音乐鉴赏教材编订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调音乐作品的典型性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经常有一个想法,即“以好听不好听为惟一标准”。诚然,老师们打开教材,都愿意选好听的作品,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但是从教育价值的角度来讲,以“好听不好听”作为评判入选教材的音乐作品优劣的标准,显然有失偏颇。很多时候,所谓的“好听不好听”,通常仅仅是因为听多了,熟悉了,就容易产生感情,就认为是好作品。所以评价一个作品是否经典时,就不能以教师觉得“好听不好听”为判断标准。再者,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民族,一个政体审美取向的反映。因此,不管是哪一个出版社编,不管是哪一个专家编,最后都必须通过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并通过审定,才能使用。从这个层面上说,入选教材的音乐作品,就不能简单地以个人的好恶为评价标准。

音乐鉴赏对于提高一个人的全面素质有巨大帮助,其教材必须精选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最经典、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鉴赏内容;而且鉴赏是对理性和知识性有更高要求的审美过程,其教材中的理性成分、知识体系、经典意义等方面就必须大于、优于原来的欣赏教材。因此,就有了现在的三个版本的教材,就有了很多不是特别熟悉的作品。例如巴赫,这个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许多作品过去大家都很熟悉,如《小步舞曲》,但是这并不是他最经典的代表作。巴赫对人类的主要贡献及其主要音乐创作风格,首先体现在他的宗教音乐,其次体现在他的复调音乐。所以作为音乐鉴赏课,从提高学生音乐修养的角度看,对巴赫的认识,不能以“好听不好听”来认识;要从宗教音乐和复调音乐来认识,要从《马太受难曲》这样的,代表西洋宗教音乐巅峰的复调音乐作品来认识。这对于认识巴赫,才是必须的、经典的。如此才能真正把握其创作成就与风格,才真正在关键点上认识了巴赫。

2.强调学习内容的典型性

音乐的内容极其丰富,中外音乐、传统音乐、现代音乐等等,知识体系庞大,作品浩如烟海,然而高中音乐的课时却非常有限。因此,教材和课时都不可能全面地囊括我们认为的,所要学习或应该学习的音乐内容,能涵盖我们认为必须学习的音乐内容,就已“实属不易”。“在最有限的课时里,最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最经典、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学习内容。”就成为我们编订教材的一个基本思路。如此一来,教材就必须是另外一种编写方式,亦即“以点代面”的方式。

十二年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育,就完成了作为一个中国普通公民应接受的正规教育。大众化的音乐教育也就在这十二年当中完成。这就意味着,除了少数人升入大学接受专业音乐教育之外,绝大部分的人离开高中以后,不会再有机会接受更加系统的音乐学习。所以,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和标准,那就是:提供给学生终身学习音乐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这一阶段的音乐教育,一方面仍属于大众教育,另一方面又带有总结的性质,因而教材“以点代面”的编写方式,是非常合理的。

比如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让学生深深地记住,有一个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将来作为中国的一名普通公民,还了解贝多芬的某个作品,了解他的丰功伟绩,了解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从大众教育的角度来说,足矣。对于世界各国的大众来说,知道中国有个民间艺人阿炳,有个音乐家刘天华,已经很不容易;若还知道聂耳、冼星海,当属难能可贵了。对于中国所有老百姓而言,知道戏曲中有京剧,把京剧搞清楚,也很不简单了。要求广大平民百姓,除了京剧以外还知道很多剧种,似乎不太现实,其实也没有必要。

有些教材的编写者,其愿望非常好,但却过于理想主义——“那么多的音乐家,为什么不向学生们多推荐一些呢?”老师们也经常提出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巴洛克时期很多作曲家都不写?古典主义时期的很多作曲家也都不编?——其实,针对这么有限的课时,那样编写教材既显得很累赘、缺乏重点,又不能体现大众教育的价值观念。就大众教育而言,能够对一个时期,对国外的某些作曲家有一定的认识,而且这个认识是绝对有代表意义的,这个作曲家绝对是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人,就很不容易。从学习内容的典型性来看,这次教材的编订是突破了过去教材编写中“面面俱到”的那种做法的,这也是本次教材编写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3.强调用比较法学习音乐。

从学习方法上看,鉴赏和欣赏有很大差异。欣赏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感官的认识,是对听觉器官的一种刺激,一种品味。感官愉悦是其最为重要的一个标准。鉴赏则要求比较,要求对照,要求通过对照来学习。所以,我们就确立了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音乐理念,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个比较有内容上的比较,有不同时期音乐的比较,有不同民族音乐的比较,甚至有同样的作品不同的人来演唱(演奏)的比较等等。比如分别听戴玉强和刘欢演唱的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就是演唱风格和演唱技法上的比较,就是一种比较学习法。通过比较进行鉴别;没有比较无法鉴别——运用比较法学习音乐,理解作品,是音乐鉴赏极为重要的学习方法。

音乐作品的典型性、学习内容的典型性以及运用比较法学习音乐,是编订本次音乐鉴赏教材最为提倡的基本理念;音乐鉴赏对于知识性的理解,对于理性的认识,对于比较学习法的运用,其要求高于过去的音乐欣赏。对此教师要有充分认识,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编订的基本思路,才更清楚音乐鉴赏课应该重点教哪些内容。

音乐鉴赏,它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教学场地、设备等资源,让学生从多个层面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从各个角度体验音乐、感受音乐。

(1)民间音乐

本次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无论国内也好、国外也罢,最大的变化,是大胆地采用了较多的传统民间音乐作品。开始几节课,学生觉得教师播放的音乐作品非常“土”,有的都“土”得掉渣,学习兴趣不是很浓,还有个别同学直接说,他们不喜欢这样的音乐。针对这种情况,在每节课中都设计很多问题,举各种例子,让学生进行讨论,参与到音乐中来。听赏时,多让学生体验、感受音乐,脑海中呈现与音乐有关的画面或片段,再让大家用语言复述出来。很多民间音乐作品,大都用地方方言演唱,学生不易听懂,就用曲中方言(虽然不很准确,但意思到了)带领学生朗读歌词,大家觉得好玩,很有意思,激动不已,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练习时非常认真,很短时间就听懂了歌词,学会了唱腔。听赏“王大娘钉缸”时,学生看着歌词都听不清楚,因为这段唱腔不是在录音棚里录制的,而是在演唱现场录制的。就此告诉学生此段音乐纯朴,自然。聆听第二遍时,比较旋律和哪首流行歌曲相似?大家聚精会神,生怕漏掉一个音符,听罢,再一起唱旋律,学生马上听出和《好汉歌》相似。原来流行歌曲也是来自民间!

“呼麦”和“和声”教学相结合。先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唱出do、mi、so、do四个音,然后再同时唱出,告诉大家这就是“和声”。接着提问:一个人能唱出和声吗?全班答:不能!这时播放从网上下载的一段“呼麦”,暗示大家,这是一个人在演唱。同学们惊讶!低沉、浑厚的低声部持续音上荡漾着优美的高声部旋律。古老、神奇的“呼麦”演唱,使同学们永远记在脑海里:一个人也能唱出和声来。

通过聆听、欣赏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使学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民间的,才是一切的源泉!

以往教材中的欧洲声乐作品,介绍的大都是美声唱法,且大段的咏叹调都是用原文演唱,学生没兴趣,新教材中,不仅有美声唱法,还有其他几种唱法。教学时,用比较法,把“欧亚”唱法和我国现流行的原生态歌手阿宝进行比较;“约德尔”唱法选用“孤独的牧羊人”和美声唱法“月亮颂”相比,学生通过聆听,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很快掌握了以上几种唱法。包括我自己,也是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欧亚”和“约德尔”唱法,感受到新教材知识面广,量大,不仅可以提高、丰富老师本身艺术修养,同时也让学生从不同层面、角度,了解到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对提高他们鉴赏音乐水平,有很好的帮助。

(2)古韵传奇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聆听又是音乐鉴赏最直接的体验。新课程中,接触到好多以前没有听到过的乐器所演奏的器乐曲。如“拉美音乐”一课中,盖那笛、恰郎戈等古老的传统乐器,音色柔美、独特,在拉美音乐中使用广泛;老教材中“欧洲音乐”介绍的都是西洋乐器,而新教材中加入了“风笛”,还介绍了苏格兰和爱尔兰的风笛特征;我们不仅听到了安第斯高原的排萧,还欣赏到了罗马尼亚的排萧;印度的萨郎吉、西塔尔、阿塞拜疆的卡曼贾等等,它们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同学们通过各种不同乐器的欣赏,了解到了各国、各地的音乐、文化、历史、风土人情,这些优美的音色,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3)图片精美

打开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彩印图片:有交响乐队、民族乐队的编制、中西乐器的形制、少数民族歌舞、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陕北的黄土高坡、黄河壶口瀑布、广袤的平原、江南民居、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印度竹竿舞、印尼风光、非洲自然景观、毛利人的舞蹈、布隆迪圣鼓表演、风笛、排萧表演、拉丁美洲自然风光、圣彼得教堂及管风琴演奏;美术作品: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保罗•塞尚的静物、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雷诺阿的康威尔斯小姐像;还有一大批国内外音乐大师的肖像,等等等等,这些图片精美、形象、有代表性。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把音乐和图片相结合。聆听《森吉德玛》和《辽阔的草原》时,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那优美、悠长的旋律,把他们带进了美丽、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犹如身临其境,享受着音乐带来的美;图片排萧,使同学们了解到罗马尼亚和秘鲁排萧的形制相差之大(秘鲁传统排萧有一米多长,罗马尼亚排萧只有三十公分左右),所以发出的音响有所不同……

音乐是流动的,图片是静止的,这种“动”和“静”的结合,对学生了解音乐背景、理解音乐内涵有着直观的感觉,效果特好。

(4)制作课件

新教材中,虽然文、图、曲谱并茂,但它们还是静止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体验音乐,提高鉴赏音乐能力,开拓音乐视野,我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调动大家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钢琴音乐奇葩”一课,只选用了两首钢琴曲(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肖邦和李斯特都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作曲家。先用课件打出文字,介绍浪漫主义音乐,强调浪漫主义音乐在音乐史中的重要意义。让同学们记住:在浪漫主义音乐里,反映了当时的作曲家们爱国的、民主的思想,反抗民族压迫和社会压迫,反对压制人类的个性,他们关心人民的生活、民族文化和历史,热爱民族民间的文学艺术,他们更热爱大自然。介绍肖邦时,用多媒体播放《一曲难忘》片段,在他十一岁时,看到波兰囚犯被俄国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气愤地拍打着钢琴,哭了,同学们被深深地打动着、震撼着;他还拒绝在沙皇屠夫面前演奏;与李斯特第一次见面,同学们永远不会忘记:肖邦来到巴黎,李斯特正弹着他的作品《波罗乃兹》,这时,肖邦马上坐到钢琴旁,弹着旋律,李斯特弹伴奏,每人腾出一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初步了解肖邦和李斯特,再欣赏他们的作品《c小练习曲》和《爱之梦》,通过聆听、比较,同学们对作品理解更加深入。

听赏印度音乐《欢迎》时,先用多媒体播放此段音乐,屏幕上打出: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或用一种动物、或用一个动作来形容。)同学们非常认真,很多人用手在模仿蛇的动作,这说明同学们已经听出了它的特点:波浪形和曲线式的旋律。再播放印度传统歌舞和现代歌舞,以了解印度音乐的伴奏、舞蹈动作、服饰等特征。通过课件的观赏,同学们看到了印度传统歌舞和现代歌舞中的服饰有很大差别;传统歌舞中动作以胯部为主,现代歌舞中加入了街舞和踢踏舞等动作,使其更加活泼、潇洒。同学们也听到了印度的歌声中带有鼻音。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经常让学生利用网络,去查阅有关资料,这对学生理解音乐有很大帮助。老师也应掌握必要的多媒体技术,这对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设计

音乐教学设计从整体来看,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明确,操作性强;过程的设计应新颖独特,能够体现教材的特点和教师的创意;教学手段的设计简洁有效、符合学生情趣;教学方法的设计能体现时代的特征和鲜明的音乐文化特色;教学媒体的设计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总之,音乐教学设计要成为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目标,并通过教学设计落实课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所以,音乐课堂教学当以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1.教学环境的设计

为了保证音乐教学的有效进行,应创造一个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使学生一走进音乐教室就感受到强烈的音乐气氛,诱发起学习音乐的热情与愿望。

音乐教师在创新设计教学环境时,应注重音乐教学环境的布置,创设音乐情境,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多媒体等手段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以激起学习情趣。音乐教室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室内环境设计,对学生心理影响很大。室内设计对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室的设计要有浓厚的音乐气氛,教具安放有条不紊、各得其所,墙面、黑板等要布置与音乐教学有关的谱表、乐器图、乐理知识等等。另外,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需要还要注意课桌椅的摆法,可以是一排一排安放,也可以是圆圈式、半圆式或其他形式,总之课桌椅的摆放,必须服从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的需要,不求固定的样式。

2.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现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确定要适度,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水平的提高,体现提高层次的程度,操作性要强,能体现目标的达成度。

3.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过程的设计在理想的状态下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独特的魅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笔者经过几年的摸索,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感受愉悦??兴趣引路??融合艺术??想象激情??艺术审美??自我发展??即兴创造??创新创造。从实践来看,这个过程还是可行的,能体现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4.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音乐教学结构,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在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时,我认为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①新与旧的结合

联系已知,学习未知,新是旧的扩大,新是旧的深化。以旧内容作为学习新内容的准备,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这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的。

②动与静的结合

音乐是动态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有动有静、动静交替结合,这是音乐学习的特点所决定的,也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③表现与吸收结合

歌唱、器乐演奏是音乐的表现行为;而音乐欣赏、乐理知识学习则是吸收活动。以歌唱或器乐学习为主的课,应该结合歌曲或乐曲及有关乐理知识;以欣赏为主的课也应该结合演唱所欣赏作品的主题或主旋律。

④模仿与创造结合

一般地说,学习往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技艺性、表现性比较强的音乐学习,模仿是十分必要的。在模仿中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5.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

课堂教学内容是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是教材编写的准则和依据,也是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达到什么水平”的规范。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

①教学内容的新异度 新异的教学内容往往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只有将新异度定在学生似曾相识又不识的尺度上,才能使学生处于学习的兴奋点上。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安排旧中出新或有新鲜感的新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②教学内容的深难度

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来源于音乐学习的成功经验。不经过努力就能掌握的知识技能,与需经过努力而掌握的知识技能相比较,后者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太难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挫伤学习积极性。只有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才能激励学生进取,使学生在努力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享受学习成功的欢乐。

③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音乐教学需要学生的参与,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学习为主的方法。学生自主的学习,可以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学习方法,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使他们永保音乐学习兴趣。

④重视教学的情感性

音乐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性,注意创造愉快、和谐、融洽、振奋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有激情,要以饱满的情绪感染人,做到以情激情、以情育人,使学生在充满情感的气氛中学习音乐。

课堂音乐教学成功的前面体和关键因素,是建立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学生也就会信赖老师,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情感的交融中,愉快地完成音乐任务。

第二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应重视家庭和社会音乐环境对学生音乐爱好、审美情趣的影响,并予以积极的引导;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可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开发课程资源,如:组织学生听音乐会、采访民间艺人,或请专业音乐家到校表演、举办音乐讲座等。

此外,在音乐方面有专长的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实施新课程中应充分发挥音乐特长生的示范效应和联动效应,把特长生当作一个支点,带动音乐素质教育面的发展,从而使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跨上一个新台阶。

一、几个版本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分析

(一)《音乐鉴赏》全一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1.曲目选择:曲目涉及面广,作品有中国的与外国的、民间的与创作的、历史的和当代的;每一单元的作品选择一些既是经典的审美性强的,又注意与小学初中音乐欣赏作品的衔接。

2.知识技能:重视音乐知识,特别是与欣赏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音乐知识分布与每个单元之中,而且与每个单元的作品欣赏紧密地联系起来,做到音乐知识获得的同时音乐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步发展。

3.编排设计:以音乐文化为编写主线来划分单元。共十八个单元,三十二节。其文化内涵有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创作音乐、亚非拉美欧民间音乐和西方专业创作音乐四个板块构成。

(二)《音乐鉴赏》全一册花城出版社

1.曲目选择:曲目涉及面广,在中外结合、古今结合的同时,选择了一些现代气息较强的曲目。另外,还有意识地加强了广东地方音乐的曲目以突出地方性教学。

2.知识技能:音乐知识技能融为一体,把知识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做到提高音乐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

3.编排设计:以音乐文化为编写主线来划分单元。共四个单元(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民族、音乐与时代、音乐与社会),十一节,每一节由3—5个组块构成。

(三)《音乐鉴赏》上下册湖南文艺出版社

1.曲目选择:曲目涉及面广,作品有中国的与外国的、民间的与创作的、历史的和当代的。

2.知识技能:音乐知识技能融为一体,特别比较重视相关音乐文化和相关学科知识的介绍,做到音乐与文化、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

3.编排设计:以音乐美学和音乐文化和音乐的表现来进行单元划分。共五个单元(音乐的欣赏、音乐的美、音乐与民族、音乐与时代、音乐的体裁),十九节,每一节由若干个组块构成。

(四)《艺术》全一册陕西人民出版社

1.曲目选择:将音乐、美术、戏剧、影视、舞蹈等不同艺术综合在一起,相关音乐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

2.知识技能:注重将各种艺术与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密切地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认识环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编排体系:以音乐的人文性为编写主线来划分单元。共九个单元。

二、几个版本教科书编写的个案介绍

例1: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

第十一节 非洲歌舞音乐

板块构成

音乐格言如果音乐和科学能得到保护和滋养,它们就会像金刚钻那样发出耀眼的光芒,否则它就会成为毫无价值的碎石子。

导语

欣赏:《非洲赞歌》(加纳民歌),介绍加纳的音乐文化。 《鼓舞》(布隆迪圣鼓),介绍圣鼓及布隆迪的音乐文化。

《门库尔雅》(坦桑尼亚民间音乐),介绍乐器马林巴及坦桑尼亚的音乐文化。 《男孩之舞》(塞内加尔民间音乐)介绍乐舞蹈及塞内加尔的音乐文化。 知识:非洲音乐综述。

拓展与探究:非洲音乐节奏练习、网上查找非洲乐器资料、谈谈非洲音乐的特点和社会功能、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此外,还有12幅有关插图。 特点:

1.内容音乐性强,容量大,审美价值教高。 2.贯穿着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3.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4.体现了多元文化价值。 (人民音乐出版社)

例2: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

第一节 音乐的传播与交融

新年音乐会

板块构成 音乐名言 相关链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约翰施特劳斯介绍。

聆听与鉴赏:《春之声圆舞曲》、《拨弦波尔卡》、《拉德斯基进行曲》 收集与整理:有关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资料。

思考与探究:新年音乐会的特点、主要作品;听新年音乐的感受。

活动与创编:欣赏听辨《春之声圆舞曲》;人声模仿拨弦;唱《拉德斯基进行曲》主题。

小词典:圆舞曲回旋曲波尔卡 走进音乐大厅 板块构成 音乐名言

相关链接:维也纳音乐厅介绍。

聆听与鉴赏:《娱乐升平》、《花好月圆》、《大胡笳》(03年维也纳中华民族音乐会曲目)

思考与探究:为什么中国春节音乐会要在金色大厅举行;你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认识;比较中国与西洋乐队演奏风格与特征。

活动与创编:中国节奏练习;欣赏听辨《春之声圆舞曲》;编写音乐会节目单;唱《花好月圆》主题。

小词典:广东音乐鱼咬尾 此外,相关图片若干。 特点

1.内容音乐性强,曲目经典,有时代性,审美价值教高。 2.与学生生活贴近。

3.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实际操作性强。 4.体现了多元文化价值。 5.重视挖掘地方音乐文化。 (花城出版社)

例3:第二单元音乐的美

一、优美与壮美

(一)优美 板块构成

听赏与体验:《牧歌》

鉴赏提示:作品分析、作曲家介绍 活动地带:哼唱《牧歌》主题。 听赏与体验:《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鉴赏提示:作品分析、作曲家介绍 阅读材料:优美 听赏与体验:《夜曲》

鉴赏提示:作品分析、作曲家介绍 听赏与体验:《彩云追月》 鉴赏提示:作品分析、作曲家介绍 此外,相关图片若干。 特点

1.作品欣赏对教学主题的针对性强。 2.背景介绍较完整。 3.中外作品兼顾。 4.注重音乐美学的渗透。 (湖南文艺出版社)

例4:第五单元生活之音

一、原始岩画——远古的声音 板块构成 我的学习目标

知识引导:原始岩画介绍。 创造性体验(模仿原始人类的声音和动作,表现原始人类的生活场景;创设某一场景,用最原始的符号和手法完成画作。)

艺术名言

活动扩展:课前采集各种自然声音;我们怎样知道古时人和自然界的声音。 此外,有大量珍贵的艺术图片。 特点

1.艺术学科综合性强。 2.内容涉及范围广。 3.活动内容比例大。 4.有助于学生自学。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三、教学建议采纳尺度的把握

教学建议,蕴涵着新的教学观念,这些内容既是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也是许多老师宝贵的实践经验,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但它是不完整的、不可以直接用与教案。面对的学校实际,老师实际和学生实际,要创造性的用与教学实践之中。总之,适用者则用,不适用者则不用。

四、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高中的音乐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内容的基础上的拓展和扩大,增加了中国音乐、西方音乐简史、中外通俗音乐、计算机音乐以及标题音乐、非标题音乐和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在音乐鉴赏的学习中要以聆听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要更侧重在聆听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

高中音乐课堂信息量大,教师要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进行音乐资料的搜集与交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联想与想象,用口头描述等形式表达音乐鉴赏的心得与体验等。此外还应鼓励学生主动收集文字、乐谱、图片、音响、音像等资料进行交流,还可以采用办音乐墙报或召开专题音乐班会等形式,交流鉴赏体验。

《课程标准》指出共有8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归列为音乐课程资源,分别是《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教科书;具有地方、民族或学校特色的课程;教师;各种教学设备;学校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图书馆、演播厅等;学校课外艺术活动;家庭、社会等校外音乐课程资源;各种形式的音乐交流活动。据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校及任课教师都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课程资源的建设工作。

(一)分类调整配备标准,改善教学设施

“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课程标准要求很具体:学校应配备音乐专用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备,除学校常用乐器(如键盘乐器、部分管弦乐器、民族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外,还应配置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音频、音响设备和多媒体电脑。

学校图书馆和音乐教研组应购置足够数量的音乐书籍、乐谱、杂志和视听资料以及音乐软件,供教师备课、进修和研究使用;学校的学生阅览室也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音乐书籍和视听资料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用。

(二)搞好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音乐课程的关键因素,学校应聘任专职音乐教师任课。由于音乐教师的专业特长不同,提倡校际间的师资交流及跨校兼课。为了弥补专职音乐教师的不足,可以聘请校内具有音乐艺术专长的其他学科教帅兼课。如条件允许,也可聘请符合教师任职资格的音乐工作者到校兼课。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与信息技术教师合作实施教学。

高中音乐欣赏课是通过高雅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导语是通向学习新课的桥梁,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新授课前五分钟,是学生兴致高昂,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期,音乐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好“开场白”。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做好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那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我这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①用语言创设情境导入

语言,可以说是导入新课最直接的方式。教师通过语言的描绘、创设意境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把学生很快带到作品的意境中去。如欣赏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我先声情并茂的朗诵唐朝诗人张若虚写《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四句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接着我说:在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中同样也有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乐曲把春天静静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的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听者眼前,给人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接着,我再富有感情的朗诵每个段落的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通过生动语言的描绘、创设意境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很快把学生带进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无限美妙的作品优美的意境中,教学新课也就比较顺利。 ②运用多媒体音像画面导入

如欣赏中国民歌,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民歌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所体现的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教学开始,我先让学生欣赏他们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然后我说:在我国除了江苏还有很多地方有民歌《茉莉花》,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但是因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等不同,从而造成音乐风格上的不同。这样一来,学生想要欣赏其他地区《茉莉花》的欲望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最终,通过欣赏河北等其他地方的《茉莉花》,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同一首民歌能体现不同的风格,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再如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现在的中学生大多喜欢流行音乐,而对芭蕾舞知之甚少,因此不喜欢欣赏芭蕾舞剧。新课前,我先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的舞蹈片段。当学生听到这熟悉的音乐,看到芭蕾舞演员优美、形象的舞姿,他们能感觉到四只活泼可爱的小天鹅仿佛就在眼前翩翩起舞。然后我再进行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教学,通过先欣赏熟悉片段的音像来导入新课,能使后面的教学衔接的比较自然,而且,学生对芭蕾舞的兴趣和原来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③用范唱、范奏导入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可以把作品所表达的音乐形象生动、直观的再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加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能准确的把握音乐形象,全面了解作品。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我先用小提琴熟练的弹奏这部作品的优美、缠绵的爱情主题;或者我先随伴奏音乐深情的唱出歌曲《化蝶》,那熟悉、优美而缠绵的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全体学生。于是我顺势指出:“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内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学生顿时情绪高涨,兴趣大增,一节课的导入就这样巧妙地完成了。又如学习《京剧》,我先范唱现代京剧《红灯记》的片段《都有一颗洪亮的心》,我唱完请学生说出剧种,从而自然地导入课题。

④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

引起注意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而讲故事是吸引学生的最好方式之一。如欣赏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我先向学生介绍贝多芬在耳朵完全失聪后仍然顽强的与命运抗争,还继续写出大型交响乐的故事。如欣赏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第一乐章,我先向学生讲述莫扎特小时侯被誉为“神童”,成年后怎样备受上流社会的冷落,但是生活的艰辛、贫困,上流社会的冷落都没有使他消沉和悲观的故事。再如欣赏歌剧《茶花女》中的经典唱段《饮酒歌》,我先向学生讲述歌剧《茶花女》中女主人公薇奥丽塔和贵族青年阿尔弗雷得的爱情悲剧故事。通过生动故事的讲述,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激发他们欣赏的欲望。但,要注意是故事不宜太长,应当恰到好处,不能因故事冲击了教学,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

⑤通过图画导入 图画具有直观的视觉效果,可以丰富学生想象,启发思维。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我先出示19世纪俄罗斯画家列宾的创作的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我设计好问题进行启发:图中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的情绪怎样?欣赏后你的感觉怎样?先让学生谈体会,我再进一步描绘画面的意境。然后顺利的过渡到歌曲的欣赏。最后让学生一边看油画一边欣赏《伏尔加船夫曲》,通过视觉、听觉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加理解音乐形象,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另外,与音乐欣赏内容有关的自然风景、人物场景画,也能提高学生极大的兴趣。如欣赏民歌,我课前准备了很多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的精美图片,并把这些图片做成课件。课前先展示这些图片来导入新课,能直观而形象的让学生了解该地区、该民族的历史、地理等常识,更有利于学生了解该地区、该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理解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⑥以形体语言导入

通过教师适当的手势、形体动作来刻画音乐形象,帮助学生理解乐曲。如欣赏《二泉映月》,我介绍乐曲的意境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辛酸,我顺手拿起自己的二胡拉了起来,然后我闭起眼睛,脸上表现出痛苦不堪的表情,同时嘴里哼唱作品的主旋律,由此引出作品的欣赏。

再如,欣赏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我先随该民族的音乐做几个有这个民族特点的舞蹈动作,并让学生说出这些舞蹈动作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然后再引出这个民族民歌的欣赏。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通过教师直观、形象的舞蹈动作,能把学生提前带入到这个民族的音乐意境中去。

⑦用实物导入

实物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欣赏京剧音乐,课前我就听说学生对京剧不感兴趣。我想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去教学,肯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很好。针对这种情况,课前我做了大量工作,搜集各种相关图片和京剧音像资料。上课开始,我先出示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京剧脸谱,如红脸、黑脸、白脸、蓝脸等;再请出几个事先穿上京剧中不同角色的服饰的学生,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然后,我再根据各个脸谱的色彩,不同的服装、头饰分别介绍京剧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唱腔、演唱的音色等,此时再欣赏京剧,学生的热情有了明显提高。

当然,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导入艺术不胜枚举,如竞赛、设问、猜谜语、做游戏等。有时也可将几种形式组合起来,穿插进行。但是不管用哪一种,导入新课要根据教学实际,紧扣教学目的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容灵活运用。当然,这就需要音乐教师花费心血,精心设计。只有做好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地走进课堂的第一步。重视这一环节吧,它能使你的教学增色,生辉!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过去的音乐欣赏活动,语言几乎成了表达、交流音乐感受的唯一工具。这种欣赏教学方式,仅能满足一部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要,却往往让另一部分更善于运用其他表达方式的学生明显地处于“技不如人”的窘境。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将对参与音乐体验的表达活动缺少兴趣,丧失信心。在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表达途径,如:表演、绘画、歌唱、朗诵、编讲故事等方式,这其中也包括语文表达。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鼓励他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推荐第7篇: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心得体会

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心得体会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我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以下几点是我高中音乐教学的一点体会。

第一、欣赏教学时多听多感知

首先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都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观众(听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对作品的感受都回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作繁琐冗长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什么样的音乐都离不开

“听”。“听”是一种音乐作品,我们既要在听的进程中让感官得到愉悦,又要使精神得到升华,感性和理性进行完美的结合才是我们“听”的根本意义所在。因此,要达到欣赏音乐的真正目的,就不能把对音乐的欣赏停留在表面上、感官上进行。而应该深入到乐曲的音响结构及各种形式因素上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真正地听懂音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对一部音乐作品反复地听。多听是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我们的双耳不仅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而且还要具很强的审美感受能力,这一能力与生俱来,反复地听,会给我们的听觉制造接触音乐的机会,我们的音乐听觉就会得到发展。同时,音乐具有很强的时间性,构成音乐作品的那些音响瞬间即逝,这些声音以单音或多音组合的方式,先后展现给我们的听觉。多听,大脑中的记忆就会把听觉中的印象慢慢综合起来。听的次数越多,印象越深,印象越深我们对音乐作品的感性体验也就越深。所以,提高了音乐的记忆力,欣赏音乐的能力就有了较大的进步。

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我们的音乐前辈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么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欣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映过程,引导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方面发展。这样既符合心理反映过程,也有利于欣赏教学。

三、音乐欣赏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导,而且还要有较充裕的时间。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又应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的限制,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往往会与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而,倾听自然是欣赏音乐的主要方式。“在沉默中听伟大的音乐作品而不加以评论也有巨大的价值。”欣赏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初听、有目的地分段听、有分析评论地听、复听等,都是以听为本。音乐艺术及欣赏教学的本质规律决定了欣赏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倾听。

音乐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学音乐教育处于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其教学中,如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在“新课程、新理念”教学模式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推荐第8篇:高中教师远程研修心得体会

高中教师远程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进行网上研修学习,能够分享到专家们的成果、心得和经验。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观点和想法,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路,同仁们之间的研讨以及老师们所提供的视频和各种信息,这些都开拓了我的视野,充实了我的思想,同时也给我提供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得到同仁们的指点,真的是获益匪浅! 下面我就谈谈这段时间的学习感受。

一、“学,然后知不足”,研修学习切实提高了我们的业务素质。研修学习让我的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以往闲暇时上网先想到的是听听歌,打打游戏,消磨时间,可是现在我一上网先想到的是登陆学习网站,听听讲座,看看视频,上论坛读读文章,这已经成了我每天生活中的一部分。学习也许不能让我的教学一下就有个质的飞跃,但是我已经懂得了一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可贵的是我已经深深感受到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树立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培训学习与教学同步,解决了教学中的许多难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每天网上学习,从必修一开始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专题中提到的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惑都是我们在平时教学就存在的,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

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语文教学与教研工作不得不重新审视和重新思考。我反思自己的教学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很多精彩的案例我都粘贴到自己的日志中留作教学时的参考。 研修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它使我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提高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课后反思进步的基石,经验积累的过程。教师的反省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反省何来进步。每一节教案,每一节课都要反思,总结优缺点,站在课堂外看自己的课,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我们课堂,更重要的是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对于每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方法讲解,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我们在课堂中的每句话都是我们反思的内容,因为反思的过程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通过反思我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思考、探索,思考、提高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总之,培训学习让我感触颇深,也让我收获颇丰,学习的路还很漫长,我将一如既往,相信研修学习生活会越来越丰富。

推荐第9篇:高中教师远程研修心得体会

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进行网上研修学习,能够分享到专家们的成果、心得和经验。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观点和想法,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路,同仁们之间的研讨以及老师们所提供的视频和各种信息,这些都开拓了我的视野,充实了我的思想,同时也给我提供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得到同仁们的指点,真的是获益匪浅! 下面我就谈谈这段时间的学习感受。

一、“学,然后知不足”,研修学习切实提高了我们的业务素质。

研修学习让我的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以往闲暇时上网先想到的是听听歌,打打游戏,消磨时间,可是现在我一上网先想到的是登陆学习网站,听听讲座,看看视频,上论坛读读文章,这已经成了我每天生活中的一部分。学习也许不能让我的教学一下就有个质的飞跃,但是我已经懂得了一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可贵的是我已经深深感受到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树立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培训学习与教学同步,解决了教学中的许多难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每天网上学习,从必修一开始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专题中提到的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惑都是我们在平时教学就存在的,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

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语文教学与教研工作不得不重新审视和重新思考。我反思自己的教学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很多精彩的案例我都粘贴到自己的日志中留作教学时的参考。 研修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它使我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提高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课后反思进步的基石,经验积累的过程。教师的反省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反省何来进步。每一节教案,每一节课都要反思,总结优缺点,站在课堂外看自己的课,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我们课堂,更重要的是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对于每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方法讲解,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我们在课堂中的每句话都是我们反思的内容,因为反思的过程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通过反思我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思考、探索,思考、提高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总之,培训学习让我感触颇深,也让我收获颇丰,学习的路还很漫长,我将一如既往,相信研修学习生活会越来越丰富。

推荐第10篇:高中音乐教学案例

高中音乐教学案例—《新中国的歌》

设计理念:

1、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意识

本节音乐课将以我国近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歌曲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鉴赏和教唱我国大量的优秀歌曲作品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学生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

3、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能力,重视音乐实践

本着“普遍参与与发展个性”的教学原则,重视音乐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意识,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基本方法。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来发展个性化的特点,增强学生音乐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让学生熟悉并演唱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些优秀歌曲,从而受益终生。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教材,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设计思路如下:

一、确立主题

本人以“心中有歌”为主题来展开这一节课(《心中有歌》是李忠翔先生的云南版画名称,版画的内容是一个小姑娘坐在钢琴边正在弹琴,虽然听不到她的歌声,但我们仿佛依昔可以听到她那清脆的歌声和流畅的钢琴旋律,正如‘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

由于这一节课歌曲涉及作品众多,除了选教材规定欣赏的曲目外,还应选择一些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时代特点的歌曲,因此我选择了歌曲毛泽东作词的《忆秦娥·娄山关》和《谁不说俺家乡好》作为新中国建立前后期歌曲风格的特点的比较;又选择《祝酒歌》作为典型的作品分析;也选择了最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歌曲《我爱你中国》等。

三、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采用讨论的方式,拓展探究中外音乐文化存在的差异

四、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动员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表演体现个性化的特点。

依据各班不同特长学生的特点,教师需提前制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综合表演的计划,让全班同学一起合作并进行音创作

的初步尝试,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凝聚力,热爱音乐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演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歌曲作品为主线,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歌曲创作的主题和风格不同点,比较中外作品风格异同,拓展思维训练。并根据本班学生自身特点的开展综合的音乐实践活动(可将音乐、舞蹈、演唱、表演、创作、绘画、文学、电脑音画制作等各种不同方法互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创造并表现音乐作品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增进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要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新中国的建立为我国音乐历史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这一时期的歌曲题材广泛,题材多样,民族文化多元化,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时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掌握群众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2、通过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尝试创作和表演的综合活动。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学唱有关新中国时期的歌曲,布置的演唱和表演任务,让有特长专业的学生课前积极和本组内成员配合演练,以便在课上表演时能够作到游刃有余。

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影象等有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

3、以小组为单位就坐,随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开国大典”时的影象资料,引出课题:《新中国的歌》

2、让同学们对比欣赏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和《谁不说俺家乡好》这两段乐曲的异同点?(说明:以‘开国大典’为历史时期分界线,对比欣赏新中国建立前期和后期歌曲的创作的风格、主题、内容、形式等特点。

3、学生谈谈他们的对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歌曲风格理解,并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说明:比较两首歌曲特点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歌曲的创作特点、风格特点、演唱特点等。)

中的《祝酒歌》。

a点是怎样的? (1)、聆听施光南作曲、李光羲演唱的《祝酒歌》和歌剧《茶花女》(2)、师生共同讨论,由学生总结并发言、介绍由施光南作曲、李光羲演唱的《祝酒歌》歌曲的情绪、风格特

老师介绍:①这首歌作于1977年,此曲原唱是吴雁泽,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举国欢庆十月胜利的喜悦之情,歌曲欢快、热情。有人给予很高的评价:“《祝酒歌》是能唱醉亿万人民的心的岁月,此时历史正向新时期转折,新生活的帷幕正向每个中国人拉开”。这支歌在1980年被评为优秀的群众歌曲,可见此曲正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歌曲的总体特色和时代精神。

②、介绍施光南:作曲家,浙江金华人(1940-1990),他的作品音乐形象鲜明、感情炽热、旋律优美动听、别具一格,作有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周总理,你在哪里》和歌剧《伤逝》,小提琴独奏《瑞丽江边》,舞蹈音乐《鸿雁高飞》等。

③师生共同分析歌曲结构、旋律、节奏、风格等特点:歌曲为再现的复二部曲式结构。第一段在中音区回绕进行,含蓄婉转,表现内心的情感;第二段节奏紧缩,旋律向上,音调活跃与第一段形成反比,更好地表达了欢欣、喜悦的情绪;第三段“今天啊畅饮胜利酒···”是第一段曲调的变奏发展,基本保持原有的节奏型,但音区提高了,因此曲调显得挺拔、刚强,形成歌曲的

高潮。歌曲结束时,是与引子为素材的再现部分,音调提高了八度,使歌曲情绪显得更为激动、热烈。最后以渐慢的速度、上行的旋律,推出了高潮,圆满地结束全曲。

此曲糅合了多种民歌风格的素材,既有新疆、西藏民歌调,又有江南民歌的风味,既有抒情歌曲、舞蹈歌曲的风格,又有进行曲的特点。词曲中还运用了戏曲、曲艺的手法。

b、从体裁、题材、形式、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等方面对比①中外两首《祝酒歌》音乐差异及两首歌曲的社会功能是怎样的?②与刀郎演唱的通俗版《祝酒歌》风格对比。

c、展拓思维能力的培养

①了解蒙族人在接待客人时的一项重要礼仪----唱敬酒歌。 ②中外酒文化透析。开展有关酒的发明、历史、作用、中外酒文化的差异、酒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等课题的讨论。

(说明:此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也应尊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把“要他学”变成了“他要学”。)

三、创作和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由一位同学代表负责介绍本组的表演歌曲、表演形式、表演者及有关此歌曲描写的背景、内容等。

2、分小组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在演唱群众歌曲、抒情歌曲、通俗歌曲等同时,大胆融合并运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造表演。

(说明:这一环节可以完全的使学生在和谐友好愉快的氛围中学到许多知识,加强与他人的的和作交流,增强了协作能力,也使这节课达到了高潮。)

四、归纳总结

(1)、师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以及这一时期的歌曲在我国的音乐历史长河中的作用,甚至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价值和贡献。

(2)、师:夏里亚宾说:“你知道什么是歌唱吗?你脑子里是怎样想,心理怎么感觉,你用感情唱出来,这才是歌唱”,那么,“情从何而来?”,情从人心来,将眼中的所见之人、事物、情景等转化为心中所想,再转化为口中所唱,歌唱者一定将自己的全身心,自己的灵魂投入到歌唱之中,歌声才能打动人们的心。正所谓“心中有歌,人皆自醉”。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涉及的歌曲基本上都是早于学生出生时创作的,他们所学唱一些经典唱段也只是通过现如今的电视广播媒体或长辈们的口传心授而学会的,因此他们不可能完全体会到当时作曲家、歌唱家等人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背景;再就是考虑学生偏爱流行歌曲的程度远远超过这些经典的老歌,基于这两点考虑,我用从选材、设计课堂步骤、提前下达预习、表演任务和教法(采用

聆听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拓展思维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等,使得这节课能够顺利地完成,并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从课堂反馈的结果看,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也都基本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双边配合十分默契;同时课堂教学调动了不同特性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在总结歌曲分类环节、分析《祝酒歌》的旋律、结构等特点环节,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这节课的亮点也集中在学生自编自演的环节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顺利地完成作品后是多么地兴奋和骄傲,这些也同时地打动和激励着我。但这节课也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有待于提高和改正:

1、教学设计和时间安排不够得当,由于各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表现实践活动没有固定模式,因此本人感到驾驭整节课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2、由于新中国成立后音乐优秀作品浩如烟海,而将这些作品压缩到一节课当中,需要音乐教师精确的提炼出其中的精华,这就对音乐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在文学上下工夫,掌握较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新课改的理念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想结合的高中音乐课程,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在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有所欠缺。电脑和网络的运用可以极大的丰富音乐教育的资源,电脑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音乐教育的方法和观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也要经常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电脑网络资源,更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本人通过继续学习和参加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促使音乐教学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同时也及时总结一些的优秀的音乐教学经验和方法,更好地指导今后的音乐教学

本案例由历城一中苗春老师提供

第11篇:高中音乐教学总结

艺体组

教学总结

走出大学校园转而又迈进了高中校园,却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年青新教师我明白在教学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

高一音乐课的内容是《音乐鉴赏》,但是由于这一届的学生大部分初中音乐课都没有认真上完,很多基本的乐理知识都还没有掌握,因此教授《音乐鉴赏》是有很大难度的,学生会很难接受,所以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一学期并没有教授《音乐鉴赏》,而是教授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曲的演唱,为以后教授《音乐鉴赏》做下铺垫。

高一音乐课每两个星期一节,学生们也很期待,为了不让学生们失望,我们努力的使音乐课的课堂气氛变的轻松愉快,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下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在课堂上多采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因为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夸奖和鼓励,心里会有安全感认为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付出有了收获就会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为了能更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时也涉及了一些小游戏,和学生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喜欢老师从而喜欢上老师的课,学生之间互动争强他们的集体意识,使每个学生在上课时都处于积极的状态,而不至于出现上课睡觉与交头接耳的现象。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相对来说自尊心较强,比较在意自己的形象和别人的看法,在批评时尽量的避免点名批评,可以给一个他一个眼神提醒他一下老师已经发现你了,同时还要注意语气与用词,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照成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做好差生的帮扶工作,从各方面创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思想、纪律上的督促,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从而保持学生队伍的稳定性。

在新课传授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给学生讲解今天所学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创作背景是什么,作曲家运用什么样的旋律、速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努力地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以上是我这学期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方法,有些还是需要不断改进。 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对于一些学生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认为学生不是恶意,只不过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是不成熟不自信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不知收敛。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同时我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音乐素

1

艺体组

质的训练,多听老教师上课,直接的学习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市里的音乐教研活动,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由于刚刚进入教育事业,对于自己的专业有所忽视,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上时间花的少,今后我将努力训练自己的专业,在将来的日子里能不断的成长。

总之,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坚持不懈的工作,积极地向老教师学习,取长补短。有这样一句话“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老师这句话应改为“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我会铭记这句话,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确保自己拥有“长流水”。在学习与实践中使自己在教学上成熟起来,做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

2

第12篇:浅谈高中音乐教学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要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学会唱歌、听赏、演奏、表演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等。但是高中学音乐课程对于师生来说就像“鸡肋”。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它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手段、教学模式以及师生关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客观上,它与我国教育的现状、教材的内容等有密切关系。要改变音乐教学的现状,教师主观方面应多努力,多尝试,改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以实现有效教学。

一、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1.我国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 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2.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单纯的灌输音乐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愉悦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3.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评价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多“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的学校评价等等。

二、音乐教学的作用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通过演唱歌曲、演奏乐器、随歌随舞等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全身各种器官都能活跃起来, 在提高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 也促进了学生记忆力的提高。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现代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左大脑半球是理性与计算之脑,有人称之为数学脑, 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推理等等; 右大脑半球是感情与艺术之脑, 也是潜意识脑, 侧重于音乐、美术与形象、空间知觉、直觉有关的内容。传统的教育主要是“左脑教育”培养学生的理性发展成为主要目的甚至是全部目的, 导致的后果是使学生的左大脑半球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和超负荷运转, 使学生大脑功能低下, 学习成绩下降, 严重的还导致大脑功能的损害, 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参加音乐活动, 可以使学生两个大脑半球得以平衡发展, 开发个体的潜能, 发展个体知觉、想像以及情感体验, 表达和交流能力, 激发和培养创造力, 净化和升华精神境界, 为人的全面学习、工作和生活注入活力和激情。

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大量地、广泛地音乐作品,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 以歌唱、器乐、欣赏等方式,增进了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理解、鉴赏、创造的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内容, 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感知觉, 从而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情感升华、心灵净化, 这样获得的音乐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自然与真实。在审美教育的同时又融入了思想品德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对中学生的人格、情操、思想品德的重要培养手段, 应用其独特的优势即很强的社会性、合作性和交际性, 通过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仅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还发展了个性与特长, 增强了集体合作的意识, 有利于学生开朗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为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 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

三、如何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层次化

我国传统教学中也有“跳一跳、摘果子”的优秀经验,学生也只有明确了适合自己的具体的、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才能认定目标,集中注意力,进行有的放矢的、切实有效的学习,才能避免学习陷入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2、教学内容的精选化、整合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孔子也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学生能否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是否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是保证课堂教学有 效的前提,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实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

因此我们要树立音乐课程兴趣化,不完全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要科学的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对教材精选和整合,根据学生的爱好、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开发和利用好当地课程资源,开设学生喜闻乐见和感兴趣的教材。切实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过程的灵活化、最优化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即精心进行“预设”,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动态生成具有复杂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来指导我们理智的处理预设,教学不应该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完全执行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它应该基于预设,又要突破预设的樊笼,不拘于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有教师精心的“预设”,又有智慧的“生成”。

如果我们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灵感,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才能真正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激励化

通过评定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它提倡注重质性取向、有利于促进发展的评价方式,不仅注意结果而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不仅注意定量评价,而且重视定性评价;不仅注意绝对性评价,而且重视相对性评价。

第13篇:高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_教学工作总结

学习从分享开始

高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_教学工作总结

平山中学 叶爱彬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十四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二年级以歌唱教学为主,为了让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在练声与歌唱的中间穿插一些音高与节奏的训练,这些训练以游戏式的集体参与方式出现,如可先听音高

1、

5、

3、6,然后就这些音以一小节编出不同类型的节奏型,例如:2/4 11 11 ︱ 5 5 5︱3 33︱6 6 ‖先让学生打出来每一小节的节奏型,等对准拍点后再连贯,然后加入音高全部唱出来。这既缓解了练声与歌唱之间紧张的情绪,也使学生能学会学以致用,贯穿到音乐的其他领域。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基本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一面。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三、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综合音乐会,展示个人特长。,同时也分享了艺术的愉悦。

本学期还组织两名学生参加晋江市的校园歌手赛,在经过短暂的训练之后,虽然没取得优秀的名次,但是也赛出了她们的良好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她们对音乐更深入的认识。

微果网 人人都是好老师

学习从分享开始

本学期加强对艺术高考生的指导,利用晚自习时间对其进行专人辅导。 不足:没能实现在高二年组建合唱队的计划,使学生失去了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学习、锻炼的计会。

四、考试:

为了使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采用了歌唱表演、合唱指挥、乐理知识考核三个方面,效果良好。

五、其他: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

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参加市里的音乐教研活动;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参加晋江市合唱团,和团员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微果网 人人都是好老师

第14篇:高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教师:刘子林

本学期我主要人高一年与高二年级音乐,同事负责高中音乐高考培训,但很快一个学期过去了,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 课堂教学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 启迪智慧 激发学生对没的爱好与追求,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火线红花中主动地去发现 、去探究 、去感受音乐 、理解音乐 、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 表达自己艺术简介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以锻炼、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 、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初三 高一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

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 、理解音乐。 四 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又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 特别是对于坐在没有桌子、讲台的教室中的一群群倍有优越感的中学生,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五、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本学期开展了高考音乐培训兴趣小组活动,钢琴兴趣小组活动。

六、高考生的培训

今年还是如往年一样 带了高三音乐高考生,一共25人,每个人的特点和音质不同,用的方法也不同,上课的时间安排也很满,学生省统考的成绩也很理想,24个同学术科已过关。统考成绩也很理想,12人二本线,4人上三本线。今年的升学率应该可以完成,为学校恭喜一份力量。为了教学不老套, 我采用多媒体教学, 上课前15分钟唱两首流行的励志歌曲 感恩之类歌曲,调动学生的学期热情,随后我会重点讲解教材的内容,剩下10分钟的时间我会给学生看 、欣赏电视 、网络上最流行的音乐、娱乐节目,比如今年收视率最高、影响比较大的浙江台举办的“中国好声音”的比赛节目,给他们分析每位歌手的声音特点 , 甚至是歌手表现的水准,也让学生自己去评价。

同时我也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 多看 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

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重自身的学习。参加各种文艺活动。

第15篇:高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2015年高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平山中学 叶爱彬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十四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基本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一面。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三、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综合音乐会,展示个人特长。,同时也分享了艺术的愉悦。

本学期还组织两名学生参加晋江市的校园歌手赛,在经过短暂的训练之后,虽然没取得优秀的名次,但是也赛出了她们的良好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她们对音乐更深入的认识。本学期加强对艺术高考生的指导,利用晚自习时间对其进行专人辅导。

不足:没能实现在高二年组建合唱队的计划,使学生失去了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学习、锻炼的计会。

四、考试:

为了使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采用了歌唱表演、合唱指挥、乐理知识考核三个方面,效果良好。

五、其他: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

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参加市里的音乐教研活动;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参加晋江市合唱团,和团员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篇二:高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张艳凤

很快一个学期过去了,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 课堂教学: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 启迪智慧 激发学生对没的爱好与追求,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汤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火线红花中主动地去发现 、去探究 、去感受音乐 、理解音乐 、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 表达自己艺术简介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以锻炼、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 、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初三 高一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 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 、理解音乐。 二 课堂管理: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又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 特别是对于坐在没有桌子、讲台的教室中的一群群倍有优越感的中学生,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三 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道德 情操,本学期开展了兴趣小组活动,其中音乐我选用了大合唱和吉他。大合唱共有50人左右,训练了合唱曲《爱我中华》采用多声部练习,使学生更真实地体会到什么是大合唱,以往都是书本教条式教学,这次真刀真枪的演练。学生刻骨铭心。另外在外校请来了吉他老师开办了吉他兴趣班,高中生正是花样年华,青春搏击向上的年龄,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他们渴望对校园吉他的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在吉他社学习期间学生学会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吉他曲例如《爱的罗曼史》《有没有告诉你》《姑娘》《老男孩》等等,真正的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对于音乐课少 学习紧张的高中生来说 兴趣班可以减轻他们的压力

四 高考生的培训:今年还是如往年一样 带了高三音乐高考生,一共8人,每个人的特点和音质不同,用的方法也不同,上课的时间安排也很满,学生省统考的成绩也很理想,今年的升学率应该可以完成,为学校恭喜一份力量。 五 为了教学不老套, 我采用多媒体教学, 上课前15分钟唱两首流行的励志歌曲 感恩之类歌曲,调动学生的学期热情,随后我会重点讲解教材的内容,剩下10分钟的时间我会给学生看 、欣赏电视 、网络上最流行的音乐、娱乐节目,比如今年收视率最高、影响比较大的浙江台举办的“中国好声音”的比赛节目,给他们分析每位歌手的声音特点 , 甚至是歌手表现的水准,也让学生自己去评价。

同时我也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 多看 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 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重自身的学习。如参加市里的教研活动,带学生到市里参加声乐大赛,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拓展他们的视野,也由此获得很好的成绩和殊荣,其中有2名学生获得市一等奖 ,我本人也因此获得教师辅导一等奖。总之这个学期工作是较为圆满的,较为有有获得~篇三: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总结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总结 (2012-2013第一学期)

锡林浩特六中艺术教研室音乐组 王一石 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对高中音乐的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通过教学,使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高中音乐教学的新理念和教学特点,我将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大胆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对乐曲及相关新知识的主动获得和检验,进行音乐的情感体验,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通过学习和实践,有了很多感受与反思,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总是想教给学生很多内容,觉得必须用很多语言才能将作者生平、作品风格等等讲述清楚,结果我说了很多,学生听进去的却很少,最后根本总结不出学习重点。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这主要是我的教育理念还处于教师是以教为主的旧理念、旧思想。通过对新教学改革理念的学习,我将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从以教师授课为主,转为学生本位,按照学生所喜欢的手段方式进行教育。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有了兴趣,就迈出了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如何把学生的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时更大程度地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呢?

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将改变上来就介绍作者、作品、创作背景的传统流程,换位教学,让学生通过视频,通过阅读书本自主学习、归纳总结视频与书本的知识,即减少了枯燥的讲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总结知识的能力。转换老师讲,学生听的旧教学模式,老师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总结知识,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实践证明,转变师生教学模式后,学生更爱主动参与教学中,课堂气氛不再沉闷,教师也不用死记硬背生硬的概念,学生反而记得更多,学的更深。

二、改变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会学生欣赏书本里的音乐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音乐鉴赏方法的学习,学生学会欣赏、学会鉴赏音乐。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提升个人艺术审美品位,为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拥有良好的音乐鉴赏素质打下基础。

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着重强调对音乐欣赏方法的培养,从音乐要素出发,每节课都将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运用到音乐鉴赏过程中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赏析作品先从分析形式要素开始的音乐鉴赏习惯。在本课中,对和声、织体、曲式等比较复杂的形式要素知识进行新授。采用了分声部演奏主题的对比聆听和比较形象的线条动画来展示音乐声部扩展、发展的步骤与过程,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这些复杂、枯燥的音乐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枯燥绕口的概念。学生掌握赏析音乐的步骤和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更广阔的音乐鉴赏空间。

三、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克服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重点、难点等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放慢、有重点、有感情的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并且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真正做到师生互动,让学生用心倾听,积极参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课堂文化。

以上三点是我在本次学习后的一些反思。经过这次学习,意识到要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首先,要深入学习教学新理念。掌握各项文件、精神和最新理念。还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音乐教师。

第16篇:论高中音乐教学

论高中音乐教学

众所周知,高中音乐是以欣赏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引导,一步一步带领学生遨游音乐的海洋,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达到理想的目标。

接下来,我从自己所教的高一年级展开论述。高一音乐课本为音乐鉴赏,音乐鉴赏的本意为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或者是认真地欣赏与回味音乐作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环境与音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课本上呈现的内容可能很多学生都无法理解。为了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如何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17篇:高中音乐教学心得

《高中音乐教学心得》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提高个人艺术修养,树立正确审美观的重要手段。黑格尔就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明确地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的第一位,这就为我们上高中音乐欣赏指明了方向,高中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是“别的学科不能代替的”审美教育。下面我就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除了对本专业的歌唱、演奏、指挥、音乐相关理论等掌握之外,还必须对文学、历史、美学、地理、社会学等诸方面的边缘学科知识也要有所了解,博学多才可以使教师个人魅力得以提升,还会获得学生的“崇拜”,课堂教学则显得自如而流畅,更富有张力,和迂腐陈旧、形式呆滞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它更能赢得学生的欢迎。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胜任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工作。

二、了解自己的学生: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逐步趋向成熟.凡事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看法,但这些见解、看法不一定完全是正确的。比如他们对一个人是否具有音乐才能往往喜欢这样说:“我没有音乐细胞”、“我不懂音乐”。他们把是否能掌握与表演音乐

作品的能力作为一个人是否具有音乐才能的标准,而不知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悟解的能力也是音乐才能的重要体现。另外高中音乐欣赏课内容繁多,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他们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的乐曲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就抱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不喜欢的,就表现出厌烦情绪,以消极的态度去应付,不认真听,不动脑想。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作为范本加以分析、解释、评价,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让学生在“操千曲”的审美实践中,由浅入深地知晓音乐艺术特有的审美性质、手段和方法,提高审美敏感性,从而达到培养音乐审美力的教育目的。

三、精心传授音乐作品欣赏方法。

音乐欣赏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这就是欣赏音乐的三个阶段:直觉(感官)欣赏----感觉(情感)欣赏----理智的欣赏。不同体裁的音乐欣赏的要求、方法也不同:

对于歌曲的欣赏:一般可以借助歌词较直观地理解歌曲内容,结合速度、力度、音色、旋律等音乐要素,体会歌曲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对一些歌词内涵较深或者寓意较朦胧的作品进行欣赏,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学及文化素养。而对于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国的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作品的欣赏,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之外,还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民族

习俗、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

对于器乐曲的欣赏:对一些近代的、单一形象的轻音乐乐曲,可以根据标题的启示,通过自己的联想,去体会乐曲的内容和情绪。如: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对于大型的器乐曲的理解,一般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尤其是一些无标题音乐;对于一些大型的标题音乐作品,除了了解其时代背景之外,还可以根据乐曲的说明去理解、欣赏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是我国民间传说梁祝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借鉴民间器乐的表现手法,并以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根据情节的发展顺序加以概括而创作成的。在欣赏时,要求学生按照揭示的情节顺序:“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长亭惜别----逼婚----楼台会----抗婚----纵身投坟----化蝶”灵活去理解欣赏乐曲内容。

四、欣赏、分析音乐作品时,学会取舍,有关组成音乐语言的要素讲解不要面面俱到,一次讲

一、二个就可以了。也就是突破口要小,面容量要大。比如讲进行曲,音乐要素重点突出两个:速度、力度。举例两首进行曲《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在欣赏时,我请同学们注意乐曲的速度力度及基本情绪,作比较得结论,两首都是进行曲,前者因为情绪热烈欢挟,所以速度快,力度强;后者因为场面庄严、隆重,所以速度中等,力度中强。在欣赏《二泉映月》时,让同学们欣赏由二胡和小提琴不同乐器演奏的曲子,来体会音乐要素——音色对表达音乐作品历起的作用,二胡的音色侧重表达旧社会艺人的悲掺

情景、凄凉心情,而小提琴的音色则表达了江南水乡旖旎风光。这样分析、比较,提高了同学们鉴赏音乐美的能力。经过多年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实践,同学们对音乐艺术的鉴赏力相应提高,同学们的注意力更集中,欣赏更投入,问题的答案也不难得出。

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不可鼓励学生一味地“自由想象”。现在的课堂鼓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过多的干预会限制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于是有不少老师认为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就让学生“自由想象,任意发挥”吧,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人类只是对音响的感觉存在共有本能,而对音乐美 的感悟因人而易,取决于审美力的高下,依托于人的感觉力、知觉力、想象力、理解力、情感能力等心理功能的综合,因此音乐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不能将学生领入艺术殿堂后就放任他们自行审美体验了事,应该总结成熟的审美经验,引导学生来理解音乐的直观性的符号对艺术信息的传递,有意识地聆听旋律、节奏、和声及音色。让学生能融入、感悟音乐,从而达到享受音乐的效果 。比如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往往是通过我们的听觉器官,将得到的音响效果(什么音响),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即音乐作品分析),产生对人的影响,甚至还会产生时空的超越,使欣赏者远离此时此景,身临音乐中所表现出的那个环境与时代,能够与表现的内容共呼吸,共命运,共同体验。用自已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结论(自已认为满意的结果)。因此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使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和培养!同样的教材有不同的教

师;同样的教案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教法有不同的变化。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实教学中许多创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出来。

提倡创新性的教学是在符合自身学科知识特点,切合学生心理、能力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如:长沙的孙衫老师在《音乐与影视》这堂课中,加入了“我为电影片断来配乐”这一章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青岛开发区一中的刘磊老师在《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课中,尝试着将“知识导引”这一章节加入到了教学中,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成功地进行了过渡和铺垫。

许多成功的创新教学事例不胜枚举。要强调的是,创新是提倡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创新不是随意的改变;“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样创新,还是要符合学科的知识特点及规律、切合教学的实际。总之,音乐新课标改革提出了更好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标,这要求我们更善于总结,经常回顾,以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我们将会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结合实际情况去更好地开展我们的音乐教学工作!

最后,我想说的是:所有的成就来自于平时一朝一夕的积累,规范严谨的常态教学是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

2011年9月20日团陂高中:熊霞

第18篇:高中音乐教学心得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提高个人艺术修养,树立正确审美观的重要手段。黑格尔就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明确地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的第一位,这就为我们上高中音乐欣赏指明了方向,高中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是“别的学科不能代替的”审美教育。下面我就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除了对本专业的歌唱、演奏、指挥、音乐相关理论等掌握之外,还必须对文学、历史、美学、地理、社会学等诸方面的边缘学科知识也要有所了解,博学多才可以使教师个人魅力得以提升,还会获得学生的“崇拜”,课堂教学则显得自如而流畅,更富有张力,和迂腐陈旧、形式呆滞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它更能赢得学生的欢迎。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胜任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工作。

二、了解自己的学生: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逐步趋向成熟.凡事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看法,但这些见解、看法不一定完全是正确的。比如他们对一个人是否具有音乐才能往往喜欢这样说:“我没有音乐细胞”、“我不懂音乐”。他们把是否能掌握与表演音乐作品的能力作为一个人是否具有音乐才能的标准,而不知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悟解的能力也是音乐才能的重要体现。另外高中音乐欣赏课内容繁多,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他们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的乐曲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就抱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不喜欢的,就表现出厌烦情绪,以消极的态度去应付,不认真听,不动脑想。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作为范本加以分析、解释、评价,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让学生在“操千曲”的审美实践中,由浅入深地知晓音乐艺术特有的审美性质、手段和方法,提高审美敏感性,从而达到培养音乐审美力的教育目的。

三、精心传授音乐作品欣赏方法。

音乐欣赏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这就是欣赏音乐的三个阶段:直觉(感官)欣赏----感觉(情感)欣赏----理智的欣赏。不同体裁的音乐欣赏的要求、方法也不同:

对于歌曲的欣赏:一般可以借助歌词较直观地理解歌曲内容,结合速度、力度、音色、旋律等音乐要素,体会歌曲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对一些歌词内涵较深或者寓意较朦胧的作品进行欣赏,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学及文化素养。而对于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国的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作品的欣赏,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之外,还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民族习俗、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

第19篇:高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二年级以歌唱教学为主,为了让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在练声与歌唱的中间穿插一些音高与节奏的训练,这些训练以游戏式的集体参与方式出现,如可先听音高

1、

5、

3、6,然后就这些音以一小节编出不同类型的节奏型,例如:2/41111︱555︱333︱66‖先让学生打出来每一小节的节奏型,等对准拍点后再连贯,然后加入音高全部唱出来。这既缓解了练声与歌唱之间紧张的情绪,也使学生能学会学以致用,贯穿到音乐的其他领域。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转载自百分网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第20篇: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曾一度称为“唱歌”课,且现在“唱歌”教学的份量在音乐课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突出了“唱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正如日本音乐教育家高萩保治先生所指出的“歌唱是人类的本能,歌唱是人类最自然的行为之一。歌喉是人人随身携带、最方便的‘乐器’,歌唱是表现人们喜怒哀乐的最恰当的手段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小学学音乐课程中会如此强调“唱歌”教学的原因所在。在义务教育阶段“唱歌”是音乐学习内容的一部分,而高中阶段《歌唱》属音乐课程中单独开设的教学模块,那两者之间的学习有何区别与联系呢?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歌唱》模块教学的准确定位。首先,从名称来看,“唱歌”和“歌唱”的主体学习内容是歌曲的演唱,但“唱歌”重在演唱歌曲,而“歌唱”的内涵更广,应该包括与“歌”和“唱”相关的诸多内容,如,歌曲的学习,演唱技巧的提高以及歌唱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等等。其次,高中阶段的《歌唱》教学目标定位更专业,指向性更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安排“唱歌”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高中阶段的《歌唱》模块学习旨在提高学生演唱技巧并使学生对“歌唱”的相关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歌曲演唱、表现、排练、赏析等的综合能力。再次,高中阶段《歌唱》教学的内容更具专业性,学习的时间也更集中。义务教育阶段基本上以齐唱、合唱歌曲的学习为主,

并将歌曲学习与音乐教学其他领域相结合。

高中《歌唱》模块涉及到各 种演唱形式的学习与实践,并且是歌曲演唱与歌曲赏析相结合进行学习,学习时间集中于一到两个学期。最后,高中阶段《歌唱》模块的学习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义务教育阶段基本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歌唱学习,是全员参与的唱歌学习;高中阶段是选修课程,是一部分对“唱歌”有兴趣,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参与学习。学习的方式也更主动,以互动或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与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某种教学目标展开的,任何教学措施都是为着实现某种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支配、调节、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学目标的定位关系到整个教学的开展。如果将《课标》中对《唱歌》模块的教学目标定位具体化,笔者认为,其最终目标是通过该模块的学习让学生获得如下几种与“歌唱”相关的能力。一是歌曲鉴赏能力,能对歌曲创作的艺术品位和歌曲表演者演唱水平进行正肯的评价;了解歌曲表现的各种形和各种演唱方法及其表现特点;熟悉一些经典的各种演唱形式的声乐作品;能够感受人声丰富的表现力。二是歌曲表现能力,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在独唱中,能够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并能依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歌唱。在合唱中,能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作出敏锐的反应。三是歌曲排练能力,具备一定的歌曲表现的自主排练的能力,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乐谱学唱歌。了解排练的一些基本常识和要求;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 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能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唱作简单的评价。教学目标又决定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如何在较短的18课时内最大限度地达成上述三方面教学目标,如何针对模块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需要认真思考和精心安排。笔者认为,首要问题是要摆正教材的使用观:不主张教教材,而是充分利用好教材内容进行“歌唱”教学。具体来说不是要老师们在18课时内将教材内容全部教给学生,充分利用好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听、唱、排”的能力。理解到这一点,对于在18课时内如何开展“歌唱”教学非常重要。为了能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教学时建议师从以下三面着手,创造性地进行《歌唱》教材。一可取舍教材内容,即可选取教材中最有利于教学的部分材料进行教学。二可重组教材内容。即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次序,甚至可以几方面内容同时进行教学。三可拓展教材内容,即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师拥有的资源情况,适当补充一些与学生现实音乐生活息息相关的鲜活的“歌唱”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课标》中明确指出: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强调“让学生多欣赏优秀的声乐作品,感受人声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歌唱》模块中“欣赏歌曲”主要听什么及如何听,才能有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呢?合唱是具有十分丰富艺术表现力的音乐艺术形式,其音域宽广、音色丰富、体裁多种多样,是实施音乐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合唱歌曲的欣赏与表现也是《歌唱》模块的重要内容之一。《歌唱》教学合唱欣赏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合唱艺术丰富的表现力,学生不仅要一般性地感受、体验合唱,更要深入理解合唱作品的艺术特征及其深刻内 涵。欣赏时关注作品的创作风格及表现特点,聆听声部音色的和谐、均衡、协调、统一;了解合唱艺术的基础知识,如,合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合唱艺术的种类(无伴奏合唱、混声合唱、童声合唱),合唱队的编制等;熟悉一些经典合唱曲目等等。对除合唱外的各种演唱形式的欣赏,也是《歌 唱》模 块 中 学习内 容 之 一。欣 赏 表演 唱、对 唱、组 合 演 唱、小组唱等演唱形式曲目,突出了解其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及艺术表现特点;欣赏独唱曲目,应强调对几种演唱方法、各类人声特点以及对著名独唱表演艺术家演唱风格的了解。让学生充分体验声乐演唱的艺术魅力,了解音乐演唱艺术中的各具特色的演唱形式,提高学生在声乐欣赏方面的艺术素养,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声乐演唱兴趣。《歌唱》模块教学中的“欣赏”教学开展,可采取“集中欣赏”和“结合欣赏”两种形式。“集中欣赏”即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就“歌唱”中某一内容以“主题”的方式集中组材欣赏。如,“感受合唱经典”、“无伴奏合唱作品赏析”、“童声合唱的艺术”、“五彩缤纷的演唱形式”、“独唱的魅力”等等。“结合欣赏”即在进行演唱实践时结合排练曲目进行赏析。《课标》中对《歌唱》模块的教学建议中强调:排练合唱曲时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感受与体验。结合学生的排练曲目赏析,让学生熟悉了解作品的表现特点,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感受音乐作品的美,体会和谐统一的合唱音色,即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又能为更好 地表现歌曲打下基础。同时,表演又是强化音乐理解力和音乐体验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中将两者有机的融合,能发挥教学的最大效益,促进 学生审美能力与表现能力共同的提高。

演唱技能的学习与提高也是这一模块的教学目标与要求。高中《歌唱》模块中的演唱技巧的学习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如,学生之间嗓音条件、学习基础、对演唱方式兴趣偏好存在较大的差异;学习的周期较短(

18课时);“一对多”的学习方式等等。在《歌唱》模块的演唱技能学习中,确实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在这样一种受诸多条件限制的演唱技能学习中,应以最基础的演唱技能学习为主,基本做到: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在演唱技能的学习中应尽量做到三个“结合”。其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中小学的演唱技能训练中,更多是教学生如何“唱”;而在高中的“技能训练中”,要强调让学生掌握一些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呼吸、发声、共鸣、语言的基本原理与规律,感情表现的基本原则与手段等。通过短期学习获得一种声乐学习的方式,为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其二是集体训练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声乐技能训练具有明显的个性特点,声乐技能教学也一般采用“一 对一”的方式上课。但在高中“歌唱”教学中受师资和时空的限制,普遍只能采取“一对多”的声音训练方式。因此,要充分利用“合唱”这种声乐艺术表现形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机率,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同时,在教学中也要创造条件,或以不同唱法分组、或以男女同学分组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小范围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 演唱方面问题,提高其演唱水平。其三是学习与表演相结合。《课标》解读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一定要融在歌唱艺术的实践活 动过程中,将歌唱技能训练与歌唱艺术表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那种技能训练与歌唱实践两层皮的教学方法应该予以摒弃。演唱技能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表现音乐,演唱技能的学习一定与表演相结合,如,将表现歌曲的情感作为教学的主要关注,激发演唱情感,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将咬字吐字的知识技能和发声方法等知识技能融合在音乐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加以解决,等等。技能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相结合,摆脱了单纯讲授知识、机械地训练技能的桎梏,也更适合普通高中学生声乐技能学习的需求。

此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改变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高中《歌唱》模块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学生自主排练歌曲,培养学生的歌曲的排练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表现能力,也是模块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歌唱》模块的教材中,湖南文艺出版社和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教材关注了学生“自主排练能力”的培养,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曲目,让学生自主排练表现。如,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歌唱》模块教材中,按排了互动排练和自主排练混声合唱、组合演唱、表演唱等内容,让学生基本懂得从不会到会再到较成熟的表演曲目所经历的完整排练过程,并能基本自主操作。如,发声训练;分声部排练、合排;指挥演唱;艺术处理歌曲,包括声音的处理和表演形式的处理,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综合能力。高中音乐课程中《歌唱》模块的教学对于老师们来说虽然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却蕴涵着诸多新的教学理念,对老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正确认识模块的目标定位、把握教学重点、采用适合于模块教学的有效方式开展教学,是顺利实施《歌唱》模块教学的关键。仅以此文提出本人对该模块教学开展的一些粗浅看法,更重要的教学经验的获得,还需老师 们在教学实践中求得。在此,就当抛砖引玉了。

高中音乐教学研修心得体会
《高中音乐教学研修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