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专题讲座 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研修(二)

发布时间:2020-03-01 23:15: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专题讲座

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研修

(二)

第一讲:高中音乐新课程鉴赏模块整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由于课程名称有了改变,把原来的“欣赏”变为现在的“鉴赏”。因此,在教材建设上与以往有所不同。这次音乐鉴赏教材编订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调音乐作品的典型性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经常有一个想法,即“以好听不好听为惟一标准”。诚然,老师们打开教材,都愿意选好听的作品,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但是从教育价值的角度来讲,以“好听不好听”作为评判入选教材的音乐作品优劣的标准,显然有失偏颇。很多时候,所谓的“好听不好听”,通常仅仅是因为听多了,熟悉了,就容易产生感情,就认为是好作品。所以评价一个作品是否经典时,就不能以教师觉得“好听不好听”为判断标准。再者,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民族,一个政体审美取向的反映。因此,不管是哪一个出版社编,不管是哪一个专家编,最后都必须通过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并通过审定,才能使用。从这个层面上说,入选教材的音乐作品,就不能简单地以个人的好恶为评价标准。

音乐鉴赏对于提高一个人的全面素质有巨大帮助,其教材必须精选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最经典、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鉴赏内容;而且鉴赏是对理性和知识性有更高要求的审美过程,其教材中的理性成分、知识体系、经典意义等方面就必须大于、优于原来的欣赏教材。因此,就有了现在的三个版本的教材,就有了很多不是特别熟悉的作品。例如巴赫,这个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许多作品过去大家都很熟悉,如《小步舞曲》,但是这并不是他最经典的代表作。巴赫对人类的主要贡献及其主要音乐创作风格,首先体现在他的宗教音乐,其次体现在他的复调音乐。所以作为音乐鉴赏课,从提高学生音乐修养的角度看,对巴赫的认识,不能以“好听不好听”来认识;要从宗教音乐和复调音乐来认识,要从《马太受难曲》这样的,代表西洋宗教音乐巅峰的复调音乐作品来认识。这对于认识巴赫,才是必须的、经典的。如此才能真正把握其创作成就与风格,才真正在关键点上认识了巴赫。

2.强调学习内容的典型性

音乐的内容极其丰富,中外音乐、传统音乐、现代音乐等等,知识体系庞大,作品浩如烟海,然而高中音乐的课时却非常有限。因此,教材和课时都不可能全面地囊括我们认为的,所要学习或应该学习的音乐内容,能涵盖我们认为必须学习的音乐内容,就已“实属不易”。“在最有限的课时里,最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最经典、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学习内容。”就成为我们编订教材的一个基本思路。如此一来,教材就必须是另外一种编写方式,亦即“以点代面”的方式。

十二年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育,就完成了作为一个中国普通公民应接受的正规教育。大众化的音乐教育也就在这十二年当中完成。这就意味着,除了少数人升入大学接受专业音乐教育之外,绝大部分的人离开高中以后,不会再有机会接受更加系统的音乐学习。所以,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和标准,那就是:提供给学生终身学习音乐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这一阶段的音乐教育,一方面仍属于大众教育,另一方面又带有总结的性质,因而教材“以点代面”的编写方式,是非常合理的。

比如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让学生深深地记住,有一个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将来作为中国的一名普通公民,还了解贝多芬的某个作品,了解他的丰功伟绩,了解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从大众教育的角度来说,足矣。对于世界各国的大众来说,知道中国有个民间艺人阿炳,有个音乐家刘天华,已经很不容易;若还知道聂耳、冼星海,当属难能可贵了。对于中国所有老百姓而言,知道戏曲中有京剧,把京剧搞清楚,也很不简单了。要求广大平民百姓,除了京剧以外还知道很多剧种,似乎不太现实,其实也没有必要。

有些教材的编写者,其愿望非常好,但却过于理想主义——“那么多的音乐家,为什么不向学生们多推荐一些呢?”老师们也经常提出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巴洛克时期很多作曲家都不写?古典主义时期的很多作曲家也都不编?——其实,针对这么有限的课时,那样编写教材既显得很累赘、缺乏重点,又不能体现大众教育的价值观念。就大众教育而言,能够对一个时期,对国外的某些作曲家有一定的认识,而且这个认识是绝对有代表意义的,这个作曲家绝对是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人,就很不容易。从学习内容的典型性来看,这次教材的编订是突破了过去教材编写中“面面俱到”的那种做法的,这也是本次教材编写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3.强调用比较法学习音乐。

从学习方法上看,鉴赏和欣赏有很大差异。欣赏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感官的认识,是对听觉器官的一种刺激,一种品味。感官愉悦是其最为重要的一个标准。鉴赏则要求比较,要求对照,要求通过对照来学习。所以,我们就确立了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音乐理念,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个比较有内容上的比较,有不同时期音乐的比较,有不同民族音乐的比较,甚至有同样的作品不同的人来演唱(演奏)的比较等等。比如分别听戴玉强和刘欢演唱的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就是演唱风格和演唱技法上的比较,就是一种比较学习法。通过比较进行鉴别;没有比较无法鉴别——运用比较法学习音乐,理解作品,是音乐鉴赏极为重要的学习方法。

音乐作品的典型性、学习内容的典型性以及运用比较法学习音乐,是编订本次音乐鉴赏教材最为提倡的基本理念;音乐鉴赏对于知识性的理解,对于理性的认识,对于比较学习法的运用,其要求高于过去的音乐欣赏。对此教师要有充分认识,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编订的基本思路,才更清楚音乐鉴赏课应该重点教哪些内容。

音乐鉴赏,它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教学场地、设备等资源,让学生从多个层面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从各个角度体验音乐、感受音乐。

(1)民间音乐

本次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无论国内也好、国外也罢,最大的变化,是大胆地采用了较多的传统民间音乐作品。开始几节课,学生觉得教师播放的音乐作品非常“土”,有的都“土”得掉渣,学习兴趣不是很浓,还有个别同学直接说,他们不喜欢这样的音乐。针对这种情况,在每节课中都设计很多问题,举各种例子,让学生进行讨论,参与到音乐中来。听赏时,多让学生体验、感受音乐,脑海中呈现与音乐有关的画面或片段,再让大家用语言复述出来。很多民间音乐作品,大都用地方方言演唱,学生不易听懂,就用曲中方言(虽然不很准确,但意思到了)带领学生朗读歌词,大家觉得好玩,很有意思,激动不已,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练习时非常认真,很短时间就听懂了歌词,学会了唱腔。听赏“王大娘钉缸”时,学生看着歌词都听不清楚,因为这段唱腔不是在录音棚里录制的,而是在演唱现场录制的。就此告诉学生此段音乐纯朴,自然。聆听第二遍时,比较旋律和哪首流行歌曲相似?大家聚精会神,生怕漏掉一个音符,听罢,再一起唱旋律,学生马上听出和《好汉歌》相似。原来流行歌曲也是来自民间!

“呼麦”和“和声”教学相结合。先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唱出do、mi、so、do四个音,然后再同时唱出,告诉大家这就是“和声”。接着提问:一个人能唱出和声吗?全班答:不能!这时播放从网上下载的一段“呼麦”,暗示大家,这是一个人在演唱。同学们惊讶!低沉、浑厚的低声部持续音上荡漾着优美的高声部旋律。古老、神奇的“呼麦”演唱,使同学们永远记在脑海里:一个人也能唱出和声来。

通过聆听、欣赏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使学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民间的,才是一切的源泉!

以往教材中的欧洲声乐作品,介绍的大都是美声唱法,且大段的咏叹调都是用原文演唱,学生没兴趣,新教材中,不仅有美声唱法,还有其他几种唱法。教学时,用比较法,把“欧亚”唱法和我国现流行的原生态歌手阿宝进行比较;“约德尔”唱法选用“孤独的牧羊人”和美声唱法“月亮颂”相比,学生通过聆听,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很快掌握了以上几种唱法。包括我自己,也是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欧亚”和“约德尔”唱法,感受到新教材知识面广,量大,不仅可以提高、丰富老师本身艺术修养,同时也让学生从不同层面、角度,了解到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对提高他们鉴赏音乐水平,有很好的帮助。

(2)古韵传奇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聆听又是音乐鉴赏最直接的体验。新课程中,接触到好多以前没有听到过的乐器所演奏的器乐曲。如“拉美音乐”一课中,盖那笛、恰郎戈等古老的传统乐器,音色柔美、独特,在拉美音乐中使用广泛;老教材中“欧洲音乐”介绍的都是西洋乐器,而新教材中加入了“风笛”,还介绍了苏格兰和爱尔兰的风笛特征;我们不仅听到了安第斯高原的排萧,还欣赏到了罗马尼亚的排萧;印度的萨郎吉、西塔尔、阿塞拜疆的卡曼贾等等,它们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同学们通过各种不同乐器的欣赏,了解到了各国、各地的音乐、文化、历史、风土人情,这些优美的音色,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3)图片精美

打开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彩印图片:有交响乐队、民族乐队的编制、中西乐器的形制、少数民族歌舞、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陕北的黄土高坡、黄河壶口瀑布、广袤的平原、江南民居、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印度竹竿舞、印尼风光、非洲自然景观、毛利人的舞蹈、布隆迪圣鼓表演、风笛、排萧表演、拉丁美洲自然风光、圣彼得教堂及管风琴演奏;美术作品: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保罗•塞尚的静物、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雷诺阿的康威尔斯小姐像;还有一大批国内外音乐大师的肖像,等等等等,这些图片精美、形象、有代表性。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把音乐和图片相结合。聆听《森吉德玛》和《辽阔的草原》时,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那优美、悠长的旋律,把他们带进了美丽、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犹如身临其境,享受着音乐带来的美;图片排萧,使同学们了解到罗马尼亚和秘鲁排萧的形制相差之大(秘鲁传统排萧有一米多长,罗马尼亚排萧只有三十公分左右),所以发出的音响有所不同……

音乐是流动的,图片是静止的,这种“动”和“静”的结合,对学生了解音乐背景、理解音乐内涵有着直观的感觉,效果特好。

(4)制作课件

新教材中,虽然文、图、曲谱并茂,但它们还是静止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体验音乐,提高鉴赏音乐能力,开拓音乐视野,我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调动大家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钢琴音乐奇葩”一课,只选用了两首钢琴曲(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肖邦和李斯特都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作曲家。先用课件打出文字,介绍浪漫主义音乐,强调浪漫主义音乐在音乐史中的重要意义。让同学们记住:在浪漫主义音乐里,反映了当时的作曲家们爱国的、民主的思想,反抗民族压迫和社会压迫,反对压制人类的个性,他们关心人民的生活、民族文化和历史,热爱民族民间的文学艺术,他们更热爱大自然。介绍肖邦时,用多媒体播放《一曲难忘》片段,在他十一岁时,看到波兰囚犯被俄国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气愤地拍打着钢琴,哭了,同学们被深深地打动着、震撼着;他还拒绝在沙皇屠夫面前演奏;与李斯特第一次见面,同学们永远不会忘记:肖邦来到巴黎,李斯特正弹着他的作品《波罗乃兹》,这时,肖邦马上坐到钢琴旁,弹着旋律,李斯特弹伴奏,每人腾出一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初步了解肖邦和李斯特,再欣赏他们的作品《c小练习曲》和《爱之梦》,通过聆听、比较,同学们对作品理解更加深入。

听赏印度音乐《欢迎》时,先用多媒体播放此段音乐,屏幕上打出: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或用一种动物、或用一个动作来形容。)同学们非常认真,很多人用手在模仿蛇的动作,这说明同学们已经听出了它的特点:波浪形和曲线式的旋律。再播放印度传统歌舞和现代歌舞,以了解印度音乐的伴奏、舞蹈动作、服饰等特征。通过课件的观赏,同学们看到了印度传统歌舞和现代歌舞中的服饰有很大差别;传统歌舞中动作以胯部为主,现代歌舞中加入了街舞和踢踏舞等动作,使其更加活泼、潇洒。同学们也听到了印度的歌声中带有鼻音。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经常让学生利用网络,去查阅有关资料,这对学生理解音乐有很大帮助。老师也应掌握必要的多媒体技术,这对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设计

音乐教学设计从整体来看,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明确,操作性强;过程的设计应新颖独特,能够体现教材的特点和教师的创意;教学手段的设计简洁有效、符合学生情趣;教学方法的设计能体现时代的特征和鲜明的音乐文化特色;教学媒体的设计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总之,音乐教学设计要成为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目标,并通过教学设计落实课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所以,音乐课堂教学当以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1.教学环境的设计

为了保证音乐教学的有效进行,应创造一个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使学生一走进音乐教室就感受到强烈的音乐气氛,诱发起学习音乐的热情与愿望。

音乐教师在创新设计教学环境时,应注重音乐教学环境的布置,创设音乐情境,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多媒体等手段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以激起学习情趣。音乐教室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室内环境设计,对学生心理影响很大。室内设计对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室的设计要有浓厚的音乐气氛,教具安放有条不紊、各得其所,墙面、黑板等要布置与音乐教学有关的谱表、乐器图、乐理知识等等。另外,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需要还要注意课桌椅的摆法,可以是一排一排安放,也可以是圆圈式、半圆式或其他形式,总之课桌椅的摆放,必须服从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的需要,不求固定的样式。

2.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现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确定要适度,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水平的提高,体现提高层次的程度,操作性要强,能体现目标的达成度。

3.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过程的设计在理想的状态下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独特的魅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笔者经过几年的摸索,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感受愉悦??兴趣引路??融合艺术??想象激情??艺术审美??自我发展??即兴创造??创新创造。从实践来看,这个过程还是可行的,能体现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4.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音乐教学结构,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在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时,我认为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①新与旧的结合

联系已知,学习未知,新是旧的扩大,新是旧的深化。以旧内容作为学习新内容的准备,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这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的。

②动与静的结合

音乐是动态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有动有静、动静交替结合,这是音乐学习的特点所决定的,也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③表现与吸收结合

歌唱、器乐演奏是音乐的表现行为;而音乐欣赏、乐理知识学习则是吸收活动。以歌唱或器乐学习为主的课,应该结合歌曲或乐曲及有关乐理知识;以欣赏为主的课也应该结合演唱所欣赏作品的主题或主旋律。

④模仿与创造结合

一般地说,学习往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技艺性、表现性比较强的音乐学习,模仿是十分必要的。在模仿中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5.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

课堂教学内容是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是教材编写的准则和依据,也是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达到什么水平”的规范。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

①教学内容的新异度 新异的教学内容往往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只有将新异度定在学生似曾相识又不识的尺度上,才能使学生处于学习的兴奋点上。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安排旧中出新或有新鲜感的新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②教学内容的深难度

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来源于音乐学习的成功经验。不经过努力就能掌握的知识技能,与需经过努力而掌握的知识技能相比较,后者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太难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挫伤学习积极性。只有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才能激励学生进取,使学生在努力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享受学习成功的欢乐。

③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音乐教学需要学生的参与,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学习为主的方法。学生自主的学习,可以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学习方法,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使他们永保音乐学习兴趣。

④重视教学的情感性

音乐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性,注意创造愉快、和谐、融洽、振奋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有激情,要以饱满的情绪感染人,做到以情激情、以情育人,使学生在充满情感的气氛中学习音乐。

课堂音乐教学成功的前面体和关键因素,是建立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学生也就会信赖老师,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情感的交融中,愉快地完成音乐任务。

第二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应重视家庭和社会音乐环境对学生音乐爱好、审美情趣的影响,并予以积极的引导;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可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开发课程资源,如:组织学生听音乐会、采访民间艺人,或请专业音乐家到校表演、举办音乐讲座等。

此外,在音乐方面有专长的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实施新课程中应充分发挥音乐特长生的示范效应和联动效应,把特长生当作一个支点,带动音乐素质教育面的发展,从而使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跨上一个新台阶。

一、几个版本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分析

(一)《音乐鉴赏》全一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1.曲目选择:曲目涉及面广,作品有中国的与外国的、民间的与创作的、历史的和当代的;每一单元的作品选择一些既是经典的审美性强的,又注意与小学初中音乐欣赏作品的衔接。

2.知识技能:重视音乐知识,特别是与欣赏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音乐知识分布与每个单元之中,而且与每个单元的作品欣赏紧密地联系起来,做到音乐知识获得的同时音乐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步发展。

3.编排设计:以音乐文化为编写主线来划分单元。共十八个单元,三十二节。其文化内涵有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创作音乐、亚非拉美欧民间音乐和西方专业创作音乐四个板块构成。

(二)《音乐鉴赏》全一册花城出版社

1.曲目选择:曲目涉及面广,在中外结合、古今结合的同时,选择了一些现代气息较强的曲目。另外,还有意识地加强了广东地方音乐的曲目以突出地方性教学。

2.知识技能:音乐知识技能融为一体,把知识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做到提高音乐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

3.编排设计:以音乐文化为编写主线来划分单元。共四个单元(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民族、音乐与时代、音乐与社会),十一节,每一节由3—5个组块构成。

(三)《音乐鉴赏》上下册湖南文艺出版社

1.曲目选择:曲目涉及面广,作品有中国的与外国的、民间的与创作的、历史的和当代的。

2.知识技能:音乐知识技能融为一体,特别比较重视相关音乐文化和相关学科知识的介绍,做到音乐与文化、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

3.编排设计:以音乐美学和音乐文化和音乐的表现来进行单元划分。共五个单元(音乐的欣赏、音乐的美、音乐与民族、音乐与时代、音乐的体裁),十九节,每一节由若干个组块构成。

(四)《艺术》全一册陕西人民出版社

1.曲目选择:将音乐、美术、戏剧、影视、舞蹈等不同艺术综合在一起,相关音乐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

2.知识技能:注重将各种艺术与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密切地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认识环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编排体系:以音乐的人文性为编写主线来划分单元。共九个单元。

二、几个版本教科书编写的个案介绍

例1: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

第十一节 非洲歌舞音乐

板块构成

音乐格言如果音乐和科学能得到保护和滋养,它们就会像金刚钻那样发出耀眼的光芒,否则它就会成为毫无价值的碎石子。

导语

欣赏:《非洲赞歌》(加纳民歌),介绍加纳的音乐文化。 《鼓舞》(布隆迪圣鼓),介绍圣鼓及布隆迪的音乐文化。

《门库尔雅》(坦桑尼亚民间音乐),介绍乐器马林巴及坦桑尼亚的音乐文化。 《男孩之舞》(塞内加尔民间音乐)介绍乐舞蹈及塞内加尔的音乐文化。 知识:非洲音乐综述。

拓展与探究:非洲音乐节奏练习、网上查找非洲乐器资料、谈谈非洲音乐的特点和社会功能、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此外,还有12幅有关插图。 特点:

1.内容音乐性强,容量大,审美价值教高。 2.贯穿着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3.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4.体现了多元文化价值。 (人民音乐出版社)

例2: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

第一节 音乐的传播与交融

新年音乐会

板块构成 音乐名言 相关链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约翰施特劳斯介绍。

聆听与鉴赏:《春之声圆舞曲》、《拨弦波尔卡》、《拉德斯基进行曲》 收集与整理:有关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资料。

思考与探究:新年音乐会的特点、主要作品;听新年音乐的感受。

活动与创编:欣赏听辨《春之声圆舞曲》;人声模仿拨弦;唱《拉德斯基进行曲》主题。

小词典:圆舞曲回旋曲波尔卡 走进音乐大厅 板块构成 音乐名言

相关链接:维也纳音乐厅介绍。

聆听与鉴赏:《娱乐升平》、《花好月圆》、《大胡笳》(03年维也纳中华民族音乐会曲目)

思考与探究:为什么中国春节音乐会要在金色大厅举行;你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认识;比较中国与西洋乐队演奏风格与特征。

活动与创编:中国节奏练习;欣赏听辨《春之声圆舞曲》;编写音乐会节目单;唱《花好月圆》主题。

小词典:广东音乐鱼咬尾 此外,相关图片若干。 特点

1.内容音乐性强,曲目经典,有时代性,审美价值教高。 2.与学生生活贴近。

3.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实际操作性强。 4.体现了多元文化价值。 5.重视挖掘地方音乐文化。 (花城出版社)

例3:第二单元音乐的美

一、优美与壮美

(一)优美 板块构成

听赏与体验:《牧歌》

鉴赏提示:作品分析、作曲家介绍 活动地带:哼唱《牧歌》主题。 听赏与体验:《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鉴赏提示:作品分析、作曲家介绍 阅读材料:优美 听赏与体验:《夜曲》

鉴赏提示:作品分析、作曲家介绍 听赏与体验:《彩云追月》 鉴赏提示:作品分析、作曲家介绍 此外,相关图片若干。 特点

1.作品欣赏对教学主题的针对性强。 2.背景介绍较完整。 3.中外作品兼顾。 4.注重音乐美学的渗透。 (湖南文艺出版社)

例4:第五单元生活之音

一、原始岩画——远古的声音 板块构成 我的学习目标

知识引导:原始岩画介绍。 创造性体验(模仿原始人类的声音和动作,表现原始人类的生活场景;创设某一场景,用最原始的符号和手法完成画作。)

艺术名言

活动扩展:课前采集各种自然声音;我们怎样知道古时人和自然界的声音。 此外,有大量珍贵的艺术图片。 特点

1.艺术学科综合性强。 2.内容涉及范围广。 3.活动内容比例大。 4.有助于学生自学。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三、教学建议采纳尺度的把握

教学建议,蕴涵着新的教学观念,这些内容既是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也是许多老师宝贵的实践经验,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但它是不完整的、不可以直接用与教案。面对的学校实际,老师实际和学生实际,要创造性的用与教学实践之中。总之,适用者则用,不适用者则不用。

四、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高中的音乐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内容的基础上的拓展和扩大,增加了中国音乐、西方音乐简史、中外通俗音乐、计算机音乐以及标题音乐、非标题音乐和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在音乐鉴赏的学习中要以聆听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要更侧重在聆听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

高中音乐课堂信息量大,教师要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进行音乐资料的搜集与交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联想与想象,用口头描述等形式表达音乐鉴赏的心得与体验等。此外还应鼓励学生主动收集文字、乐谱、图片、音响、音像等资料进行交流,还可以采用办音乐墙报或召开专题音乐班会等形式,交流鉴赏体验。

《课程标准》指出共有8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归列为音乐课程资源,分别是《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教科书;具有地方、民族或学校特色的课程;教师;各种教学设备;学校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图书馆、演播厅等;学校课外艺术活动;家庭、社会等校外音乐课程资源;各种形式的音乐交流活动。据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校及任课教师都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课程资源的建设工作。

(一)分类调整配备标准,改善教学设施

“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课程标准要求很具体:学校应配备音乐专用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备,除学校常用乐器(如键盘乐器、部分管弦乐器、民族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外,还应配置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音频、音响设备和多媒体电脑。

学校图书馆和音乐教研组应购置足够数量的音乐书籍、乐谱、杂志和视听资料以及音乐软件,供教师备课、进修和研究使用;学校的学生阅览室也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音乐书籍和视听资料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用。

(二)搞好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音乐课程的关键因素,学校应聘任专职音乐教师任课。由于音乐教师的专业特长不同,提倡校际间的师资交流及跨校兼课。为了弥补专职音乐教师的不足,可以聘请校内具有音乐艺术专长的其他学科教帅兼课。如条件允许,也可聘请符合教师任职资格的音乐工作者到校兼课。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与信息技术教师合作实施教学。

高中音乐欣赏课是通过高雅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导语是通向学习新课的桥梁,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新授课前五分钟,是学生兴致高昂,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期,音乐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好“开场白”。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做好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那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我这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①用语言创设情境导入

语言,可以说是导入新课最直接的方式。教师通过语言的描绘、创设意境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把学生很快带到作品的意境中去。如欣赏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我先声情并茂的朗诵唐朝诗人张若虚写《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四句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接着我说:在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中同样也有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乐曲把春天静静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的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听者眼前,给人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接着,我再富有感情的朗诵每个段落的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通过生动语言的描绘、创设意境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很快把学生带进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无限美妙的作品优美的意境中,教学新课也就比较顺利。 ②运用多媒体音像画面导入

如欣赏中国民歌,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民歌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所体现的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教学开始,我先让学生欣赏他们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然后我说:在我国除了江苏还有很多地方有民歌《茉莉花》,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但是因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等不同,从而造成音乐风格上的不同。这样一来,学生想要欣赏其他地区《茉莉花》的欲望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最终,通过欣赏河北等其他地方的《茉莉花》,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同一首民歌能体现不同的风格,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再如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现在的中学生大多喜欢流行音乐,而对芭蕾舞知之甚少,因此不喜欢欣赏芭蕾舞剧。新课前,我先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的舞蹈片段。当学生听到这熟悉的音乐,看到芭蕾舞演员优美、形象的舞姿,他们能感觉到四只活泼可爱的小天鹅仿佛就在眼前翩翩起舞。然后我再进行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教学,通过先欣赏熟悉片段的音像来导入新课,能使后面的教学衔接的比较自然,而且,学生对芭蕾舞的兴趣和原来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③用范唱、范奏导入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可以把作品所表达的音乐形象生动、直观的再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加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能准确的把握音乐形象,全面了解作品。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我先用小提琴熟练的弹奏这部作品的优美、缠绵的爱情主题;或者我先随伴奏音乐深情的唱出歌曲《化蝶》,那熟悉、优美而缠绵的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全体学生。于是我顺势指出:“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内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学生顿时情绪高涨,兴趣大增,一节课的导入就这样巧妙地完成了。又如学习《京剧》,我先范唱现代京剧《红灯记》的片段《都有一颗洪亮的心》,我唱完请学生说出剧种,从而自然地导入课题。

④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

引起注意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而讲故事是吸引学生的最好方式之一。如欣赏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我先向学生介绍贝多芬在耳朵完全失聪后仍然顽强的与命运抗争,还继续写出大型交响乐的故事。如欣赏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第一乐章,我先向学生讲述莫扎特小时侯被誉为“神童”,成年后怎样备受上流社会的冷落,但是生活的艰辛、贫困,上流社会的冷落都没有使他消沉和悲观的故事。再如欣赏歌剧《茶花女》中的经典唱段《饮酒歌》,我先向学生讲述歌剧《茶花女》中女主人公薇奥丽塔和贵族青年阿尔弗雷得的爱情悲剧故事。通过生动故事的讲述,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激发他们欣赏的欲望。但,要注意是故事不宜太长,应当恰到好处,不能因故事冲击了教学,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

⑤通过图画导入 图画具有直观的视觉效果,可以丰富学生想象,启发思维。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我先出示19世纪俄罗斯画家列宾的创作的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我设计好问题进行启发:图中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的情绪怎样?欣赏后你的感觉怎样?先让学生谈体会,我再进一步描绘画面的意境。然后顺利的过渡到歌曲的欣赏。最后让学生一边看油画一边欣赏《伏尔加船夫曲》,通过视觉、听觉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加理解音乐形象,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另外,与音乐欣赏内容有关的自然风景、人物场景画,也能提高学生极大的兴趣。如欣赏民歌,我课前准备了很多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的精美图片,并把这些图片做成课件。课前先展示这些图片来导入新课,能直观而形象的让学生了解该地区、该民族的历史、地理等常识,更有利于学生了解该地区、该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理解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⑥以形体语言导入

通过教师适当的手势、形体动作来刻画音乐形象,帮助学生理解乐曲。如欣赏《二泉映月》,我介绍乐曲的意境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辛酸,我顺手拿起自己的二胡拉了起来,然后我闭起眼睛,脸上表现出痛苦不堪的表情,同时嘴里哼唱作品的主旋律,由此引出作品的欣赏。

再如,欣赏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我先随该民族的音乐做几个有这个民族特点的舞蹈动作,并让学生说出这些舞蹈动作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然后再引出这个民族民歌的欣赏。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通过教师直观、形象的舞蹈动作,能把学生提前带入到这个民族的音乐意境中去。

⑦用实物导入

实物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欣赏京剧音乐,课前我就听说学生对京剧不感兴趣。我想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去教学,肯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很好。针对这种情况,课前我做了大量工作,搜集各种相关图片和京剧音像资料。上课开始,我先出示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京剧脸谱,如红脸、黑脸、白脸、蓝脸等;再请出几个事先穿上京剧中不同角色的服饰的学生,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然后,我再根据各个脸谱的色彩,不同的服装、头饰分别介绍京剧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唱腔、演唱的音色等,此时再欣赏京剧,学生的热情有了明显提高。

当然,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导入艺术不胜枚举,如竞赛、设问、猜谜语、做游戏等。有时也可将几种形式组合起来,穿插进行。但是不管用哪一种,导入新课要根据教学实际,紧扣教学目的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容灵活运用。当然,这就需要音乐教师花费心血,精心设计。只有做好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地走进课堂的第一步。重视这一环节吧,它能使你的教学增色,生辉!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过去的音乐欣赏活动,语言几乎成了表达、交流音乐感受的唯一工具。这种欣赏教学方式,仅能满足一部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要,却往往让另一部分更善于运用其他表达方式的学生明显地处于“技不如人”的窘境。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将对参与音乐体验的表达活动缺少兴趣,丧失信心。在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表达途径,如:表演、绘画、歌唱、朗诵、编讲故事等方式,这其中也包括语文表达。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鼓励他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高中音乐鉴赏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总结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总结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音乐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工作计划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总结

高中音乐鉴赏测试题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计划

高中音乐鉴赏试卷

专题讲座 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研修(二)
《专题讲座 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研修(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