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幼儿美术故事教学法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09 08:33:39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幼儿美术教学法

幼儿美术教学法 第一章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第一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3-6岁的幼儿常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来思维的,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器官能接触到的物质材料充满了好奇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美术具有丰富多姿的色彩,形状,结构和材料。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可一随心所欲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材料来充分表现他们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认识,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理想活动。

一. 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从小培养起来的。在成人的正确引导下,感受和理解存在于自然,社会中的美,无论是幼儿园环境的美化,成人的衣着打扮,还是家人的生活起居,社会上人们的言行举止,还有大自然五光十色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变化都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审美情感,受到美的熏陶。有计划地引发幼儿参加美术实施活动,可以更有效的促进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发展。幼儿在不断变化着的美术实施活动中,不断地追求美,探究美,理解美和表现美,因而受到良好的美育。

二. 美术教育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一) 美术教育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通过视觉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如:形象,结构,色彩,比例,空间位置等,使之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后在凭着记忆,想象去动手进行表现的。

人的大脑信息80%来源于视觉,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幼儿的观察能力决定着他们的知识水平。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幼儿画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靠表象作画,表象取决于感知,感知又离不开观察,记忆和想象。因此,幼儿经常坚持画画,将有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智力和创造才能。

(二) 美术教育有利于增强幼儿双手的灵巧性

幼儿在画画或做手工的过程中,总是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双手去参加活动的。为了使幼儿掌握造型活动中必须的各种技能,要训练他们一些专门的动作,并使这些动作尽可能做的准确,有一定的方向,有一定的速度和力度,逐步稳健和协调。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手的活动,关系到脑的发育,手指动作的训练对脑细胞可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手的动作对发展思维起着积极的参与作用。苏联教育家列 符 赞科夫认为:现在社会需要“手脑并用”的人,学校培养的人,既要善于动脑也要善于动手;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 美术教育能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个性心理品质,是指幼儿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兴趣,爱好,能力,气质和性格的总和。它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术教育活动,就具有形成和发展幼儿个性心理品质的特殊作用。

美术教育对幼儿来说,主要是强调感受美和审美情绪的体验。无论教幼儿绘画,还是教幼儿手工,都离不开激发幼儿审美的情绪需要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正确地实施幼儿美术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幼儿

1 在社会情感的发展,有益于他们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益于改善他们整个学习的性质,使其积累到一些愉快学习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于学习能力的形成。良好的美术教育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特征。

四.美术教育能提高幼儿学习其他学科的效果

从脑胜利功能来讲,左右脑之间功能差异较大,这表现在二者神经活动的不同方式大脑左半球是记忆,语言,计算,书写,逻辑推理和求同思维等智力活动的控制中枢;而大脑右半球则是视知觉,空间关系,音乐,舞蹈,身体协调,直觉和求异思维等神经心理功能的控制中枢。将有助于大脑右半球功能的发展。幼儿美术教育和幼儿园其他学科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彼此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例如,常识,语言等教学为美术教学提供了认识,理解事物的基础,而美术活动所反映出的内容又反过来对其他学科教学起着复习,巩固和提高的作用。这样就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总之,从小培养幼儿对画画的兴趣,让他们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大益处。 第二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任务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任务,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已明确提出:“在幼儿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等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行业手工(泥土,纸工,自制玩具等)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以及材料的技能。” 一.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事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没的美术作品,逐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是美术教育的一项首要任务。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教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有趣味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注意游戏性。 2. 教材难度要适中,教学要求要注意针对性。

3. 教师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要浓厚,辅导的态度要密切,辅导要注意启发性。 4. 教师要同家长密切联系,不断沟通情况,注意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 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

幼儿美术教育,不仅仅要教给幼儿美术方面的简单的技能,培养幼儿的艺术才能,而且还要通过知识教育,艺术教育去发展幼儿智力和创造才能,这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任务。

观察力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也是感知事物的一种高级形式。观察可使幼儿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取得直接经验。

四. 教会幼儿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教会幼儿掌握粗浅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任务之一。粗浅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基础,很有掌握的必要。 思考与练习:

2 1. 幼儿园对美术教育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2.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应注意拿几点? 3.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应注意哪几点? 4.

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个部分。

一. 绘画

从题材和内容上看,绘画主要可分为命题画,意愿画和装饰画三种。

1.命题画 在幼儿感知周围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基础上,有教师出题目,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表现一定的主题,带有一定情节的绘画,成为命题画,也称主题画。 命题画对于丰富幼儿的知识,掌握绘画的技能有着一定作用。

2.意愿画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由自己确定主题,自由地把所想到的或所经历过的事物,用笔,墨,颜料等工具材料在纸上自由的表达出来的画,称为意愿画,也称为自由画。

意愿画是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较好的绘画形式。在具体形式中,寄托着幼儿的意愿,反映着他们的认识,抒发着他们的情感。

3.装饰画 幼儿运用简单的点,线,几何图形和动,植物等图案花纹有目的地在教师已经剪好或画好的各种生活用品的纸型上,和谐地,有规划地进行美化和装饰,这样的画称为装饰画,也称为图案画。

装饰画对于幼儿养成耐心,细致,整洁和按顺序工作的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上看,绘画又可分 为多种:

(1) 折纸添画 (2)棉签画 (3)印章画 (4)指点画 (5)按物体的轮廓描画涂色 (6)蜡笔水彩画

(7)水墨画

二. 手工

1. 泥土

泥土就是以粘土(黄泥,白泥,橡皮泥,面团等)为主要原料,用手和一鞋简单的工具捏塑成各种物体,动物,人物形象等。泥土主要包括:命题泥土,意愿泥土和彩塑等。泥土有较大的可塑性,泥土对于训练和培养幼儿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之间的配合,发展手部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2. 纸工

纸工就是利用蜡光纸,彩色纸或吸水性较强的纸,用手和简单的工具,过程和要求,折,撕,剪染出各种图样和形象。纸工包括:折纸,粘贴,剪粘和染纸等。纸工对于幼儿发展手的动作,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形成立体观念有着重要作用。 3. 自制玩具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美术课的类型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3 自制玩具就是以各种薄纸,厚纸,纸浆,泥,布,针线,自然材料和各种废旧材料,幼儿按照教师设计的图样制作成简单的玩具,也可以由教师做成半成品由幼儿粘贴组合玩具,还可以自己设计制作玩具。自制玩具对于丰富幼儿知识,增加游戏内容,活跃幼儿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 美术欣赏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欣赏的内容包括:欣赏一些幼儿能够理解的美术作品(绘画,民间工艺美术品),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环境布置以及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等。美术欣赏对于幼儿获得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教育,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实数与内容安排,必须合乎规律,做到有理有序,小班,中班每学期每周二节,大班每学期每周三节,教材可按一年四十周进行安排:在安排教学时,要注意各种教材的比例,小中班的绘画约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大班的绘画占总时数的三分之二,手工占三分之一,意愿画和装饰画每月可安排一两次,泥土和纸工每周隔一次进行。

第二节 幼儿园美术课的类型

幼儿园美术课主要命题课和意愿课两大类型。

第三章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美术教学的原则,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 兴趣性原则

教学的兴趣性原则,是指为了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感到饶有趣味,带着喜好的情趣积极热心地参加,教学要注意引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各种美好的追求和积极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就能巩固与发展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巩固与发展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核心的要求是引导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产生较高层次的美术活动的志趣。 二,直观性原则

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是指在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时,要使幼儿直接感知客观事物,形成鲜明的表象的基础上,在进行绘制活动。直观性原则,就是要求美术教学活动能使幼儿在充分而直接的感知,观察物象的基础上形成鲜明的形象,并使幼儿积极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得到练习和巩固。 三.系统性原则

教学的系统性原则,指的是在本学科内容的安排上由浅入深的连贯性,与其他各科教材内容纵横联系的逻辑性。幼儿认识客观事物,掌握知识技能的顺序性。

总之,幼儿美术教学的系统性的原则,要求美术教学活动要在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向他们提出新的要求,逐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一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 审美性原则

教学的审美性原则,是根据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提出的重要的原则。 二. 发展性原则

教学的发展性原则,是指在美术教学中,更加有效地使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发展水平上,教师提供与他们年龄和发展阶段相称的刺激,使其幼儿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和发展。

4 三. 灵活性原则

教学的灵活性原则,是指在美术教学中,由于教育诸因素的种种差异,教师施教时要灵活而富与创造性。使美术教学更有的放失,对每次美术活动,尽量要有多种设想,多种方法且因材施教。 第三节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途径和工作程序,是达到一定目的,完成一定任务的手段。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幼儿学的方法。幼儿园美术教学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六种:

一. 观察分析法

观察分析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视觉器官感知事物,用脑思考并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

一般性观察,是平日引导幼儿进行的观察,幼儿对周围生活获得的印象,主要靠平日在各种活动中观察,积累,这些印象为幼儿的美术作业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内容。

专题性观察,指的是在描绘某一物象之前,为了加深对这一物象的认识,教师在课前或课内专门组织观察某一物象的特征。

二. 讲解演示法

讲解演示法,是实际示范操作与语言解释相配合,把事物的发展变化显示出来。使幼儿了解与掌握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特征以及绘制步骤的一种方法。主要有三种情况:

(1)结合事物讲解 实物讲解多在教画具体形象时采用。为了丰富幼儿的感知,教师运用实物进行讲解,使之更加直观地让幼儿明确其形状,颜色,大小,基本特征。

(2)结合范例讲解 范例是教学中所需要的直观焦距,是幼儿学习描绘,制作各种物象的参照物。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形象美观,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大小适当,能够反映物象的基本特征。二是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富于美感,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和兴趣。三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内容易于幼儿理解,表现的难易程度必须是为多数的幼儿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应注意以下问题: 1. 运用范例要恰到好处;

2. 运用范例与进行讲解要有机结合。

3. 运用范例与进行演示要有机配合。①归类法 归类法是引导幼儿观察所要表达的物象是由那些基本形状构成的,并加以归类。这样使幼儿易与掌握物象的基本特征。②分解法 分解法就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将所要表现的形象分解成几个基本部分,分别显示其各自的基本特征与基本画法,使幼儿从局部到整体地逐步掌握。③添加法 添加法就是教师课前画出形象上一些较难画的部分,让幼儿在此基础上短缺的部分使之完成,或者给幼儿提供众多的几何图形,让他们经过想象添加画成各种物象。这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使其思维活跃,反映敏捷。

(3)启发性讲解 启发性讲解多在意愿画的教学中使用,幼儿在意愿中所描绘的内容,大都是不容的物象和不同的情节,往往需要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启发和引导,使之进行积极的思维,展开想象,酝酿形象,进而确定自己所描绘 的内容。

三. 游戏练习法

5 游戏练习法,就是使美术教学活动以娱乐或玩耍的方式进行,使幼儿饶有兴致地反复学习和操作的方法。

(一)添画游戏 添画游戏就是教师画出一副画中的主要形象,然后和幼儿一起添画几只小鸡。

(二)添色游戏 涂色游戏就是教师先画好形象的轮廓,然后引导幼儿在轮廓内涂色,激发幼儿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

(三)构图游戏 构图游戏就是教师给幼儿提供有关的形象,如人,栅栏,太阳,房子,树等,让他们将这些形象画在纸上,组成一个画画,画画安排要合理,最好能反映一定的主题,画好后,再由幼儿讲一讲画画所反映的情节。

(四)智力游戏 这里指的是通过视觉观察找出物象中的异同,从而提高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四. 形象比喻法

形象比喻法,是在教幼儿画比较复杂的物体时,借用幼儿熟知的简单事物形象来做比喻的方法。

五. 情境激励法

情境激励法,是在教学中教师为幼儿精心选择和设计一定的充满感情色彩的情景、环境,以激励幼儿表现物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方法。

六、丰富联想法

丰富联想法,就是指教师在幼儿的美术构思、构图过程中,引导他们以感知事物为基础,通过回忆一件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启发引导幼儿去联想,对幼儿的美术构思、构图,不断丰富其作品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思考和练习一. 名词解释

1.观察分析法 2。形象比喻法

3、情境激励法。

4、丰富联想法。

二. 问答题

1. 根据幼儿美术教学的规律应遵循哪些教学原则?举其中一例加以说明。

第四章

第一节 小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幼儿园各年龄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一、小班幼儿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

(一)、对外界的各种物体和图形都感到新奇,观察时,往往碰到什么就看什么,顺序紊乱,并只能观察事物的粗略轮廓,很难做到全面细致,但能够识别面积大的单个的形状和突出的部分;喜欢用笔在纸上随意涂画,能画出单个物体的基本形状和主要部分。

(二)、能辨别红、绿、黄、蓝等基本颜色,但不能区别色度(如蓝与天蓝,红与粉红等),不能把颜色和颜色的名称正确的联系起来。

(三)能分辨上、下空间方位,但还难于在画面上表示出上下空间关系。

(四)、手指和手腕的小肌肉尚没有充分发育,手的动作很不准确,但对动手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兴趣,使用工具、材料很不熟练,还不能运用自如。

(五)、随着语言的发展,想象开始形成和发展,这时,无意想象占据重要地位,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思维,情感具有易变性、冲动性。

二、小班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一) 绘画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1、认识和逐步学会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笔、蜡笔、油画棒),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手眼保持一定距离,握笔自然。

2、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认识并学会使用3—6种颜色:红、绿、蓝、黄、黑、褐色。

3、从游戏的形式逐步过渡到用点、竖线、横线、斜线、圆形、方形和涂染等方法画出所熟悉的物体、树木、花草、人、动物等,培养幼儿大胆画画。

(二) 手工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1、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称(粘土、橡皮泥或面团),知道它们的性质是柔软的、可以塑造的。

2、学会用搓、团圆、压扁、粘合等方法,简单的塑造一些物体,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

3、认识纸工的材料和工具名称,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如对边折、二边向中心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

4、把现成的简单图形,粘贴在纸上。

三、小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

(一) 绘画教学

1、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① 运用看看、做做、玩玩的方法,激发幼儿学画的兴趣。 ② 运用多种多样的工具材料,提高幼儿的学画兴趣。

2、训练幼儿画出基本线条和简单形体的技能。

① 线、形、体的训练。 ② 色彩的训练。

3、进行必要的常规教育

(1) 教会幼儿正确的画画姿势

(2) 教会幼儿认识和使用绘画工具、材料,培养幼儿绘画时的良好习惯。

(二) 泥工教学

1、教会幼儿认识工具、材料,懂得其名称和使用方法。

2、教会幼儿简单的泥工技能(幼儿学习泥工的技能,主要是搓条、团圆、压扁、粘合等。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二节 中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一、中班幼儿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

7 (1) 在观察物象和图形时,能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也比较准确;能画出物象和图形的大小关系。 (2) 黄、蓝、绿、橙、紫、黑、白等色,区别颜色的明度和纯度的能力逐步发展;对色的爱好开始形成一定的倾向性:有的喜欢强烈的颜色,有的喜欢浅淡的色彩。

(3) 开始认识自身与外界之间的空间位置,能较准确的画出物象的上下空间关系,能辨别前后方位,但还不能画出物象之间的前后空间关系。

(4) 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小肌肉和手的细小动作很快的发展起来,能够使用笔和剪刀等工具;涂颜色时,能够做到不涂在形象轮廓之外。

(5) 发展,再造想象开始发展,常常喜欢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作品带有幻想性;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但是幼儿的构思不稳定,幻想与现实分辨不清。他们并不注意作品的结果,只求在活动过程中得到满足和快乐。情感的有意性和稳定性逐步增长起来(如,能够画自己的父母、小伙伴、善良的小动物等)。

二、中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一) 绘画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1、教幼儿学习用圆形、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和涂染等方法画出自己生活中观察过的物体、简单的风景、动物(侧面)、人物(正面),能画出其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学习在画面上简单的布局,画一些辅助物,表现简单的情节,能大胆的按意愿画画。

3、能选择与实物相似的颜色画画,逐步做到涂色均匀。

4、会在长方形、正方形纸上用点、线、小圆圈、花朵、叶子等花纹画出简单的图案,做到色彩鲜明。

(二) 手工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1、泥工:学习捏的技能,能塑造出物象的主要特征,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表现简单的情节,能大胆的按意愿塑造。

2、纸工: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较平整的折叠简单的玩具。

(三) 欣赏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欣赏一些幼儿能理解的美术作品(绘画、民间工艺美术品等)、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环境布置等,培养幼儿初步的美感与审美能力。

三、中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

(一) 绘画教学

1、开阔幼儿的眼界,提出较为广泛的主题和内容。

2、培养幼儿在观察实物和图片的基础上进行独立做画的能力

3、发展幼儿连贯的表现情节的技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4、教幼儿选择与实物相似的颜色画画,逐步做到涂色均匀

5、教给幼儿装饰画的初步技能

6、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材料做画的能力

不同形式的绘画有以下几种:水墨画、纸版漏印、喷洒印画

(二) 手工教学的组织领导

1、泥工教学

2、纸工教学

① 粘贴(几何形状粘贴、图形粘贴、自然物粘贴) ② 撕贴 ③ 剪贴 ④ 折纸 ⑤ 染纸

(三)中班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领导

1、美术欣赏的内容与要求

幼儿美术欣赏教学,一般是从中班开始的。中班美术欣赏的内容,主要包括美术作品、图片、儿童画册、工艺美术品、玩具、节日装饰及环境布置等 为幼儿选择美术欣赏作品要注意的问题。

(1) 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 思维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3) 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

2、中班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领导。

在组织领导美术欣赏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选择适量的欣赏作品,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2) 组织形式要多种多样,欣赏过程要有顺序。

(3) 积极启发引导,欣赏要循序渐进,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到理解,从理解到产生回忆、联想和想象,进而产生新的追求的复杂的审美活动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幼儿积极性,启发引导他们的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首先,教师要激发幼儿对欣赏对象的兴趣,使幼儿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作品。 其次,教师要引导和启发幼儿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发表见解感受,以构成其完整而明晰的表象。 最后,在感知与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启发引导幼儿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等加以概括,使之对作品形成由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认识,从而学习抓住事物本质的方法,掌握作品的主题和艺术上的特点。

二、大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一、大班幼儿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

1 观察物象和图形时,较为细致,能注意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可识记物体的许多细节和特征。在感知物象和图形的能力逐步提高的基础上,目测能力加强了,能画出物象的基本形状和主要特征,画的比较具体,但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

9 2 颜色辨认能力发展很快,不仅能认识颜色,而且能正确的说出各种颜色的名称,混合颜色产生兴趣。画画时还能运用各色颜料调出需要的颜色。在色彩分辨能力和使用色彩上已有较显著的感情倾向性,比较喜欢鲜艳的对比性强的颜色。

3 能懂得物象的前后位置和远近距离关系,但在画面上还不能把实物的前后位置和远近重叠关系表现出来。

4 能自如的使用工具、材料,能用手做技巧性和使用力量的动作,能涂出深浅不同的颜色。 5 想象从贫乏、零碎,逐步向丰富和完整的方面发展,想象从脱离实际的幻想、空想,逐步向切合实际的方向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抽象性开始萌芽。审美能力和表现美的能力有所提高,能表现出爱憎情感,也能反映社会的责任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

二、大班幼儿 美术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一) 绘画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1 用各种几何图形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和某些细节,并能简单描绘出人物和动物的不同姿态(侧面、背面、有简单动作的四肢)。

2 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印象和故事、诗歌的内容,画简单情节画,初步学会恰当地安排画面。 3 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菱形的中心、边缘、角上,用学过的花纹和简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3—5种花纹,有规律地 画装饰画 ;会在生活用品的纸形上用花纹或物象进行装饰。 4 根据图画的内容,会使用各种颜色。做到色彩鲜艳。

(二) 手工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1.泥工 学习在整块泥中捏出物体的各部分,并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辅助材料塑造某些细节部分,学会塑造人、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动作,表现出简单的情节。 纸工

2.中班折纸的技能,学习用两张以上的纸折 成简单的组合玩具。

能按轮廓或用目测的方法剪出或撕出简单的物体的外形。会用对称折叠的方法剪出或撕出简单的图形和窗花。

3.自制玩具 用纸、布、线或自然材料,无毒的费旧材料制作简单的玩具。

(三) 欣赏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在中班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幼儿进行欣赏活动;欣赏幼儿可以理解的绘画、工艺美术作品,并在课内、外引导幼儿学习和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三、大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

(一) 绘画教学

1.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扩大绘画的题材范围

扩大幼儿的眼界,加深幼儿对生活现象的认识,是巩固和扩大其绘画表现领域的重要手段。大班幼儿已经能够把自己在生活中所熟悉的家禽、野兽、鸟类、花卉、风景、建筑、交通工具、人物等描绘再现出来,同时,也能描绘出一些童话、故事、诗歌中所表现的内容、画出简单的情节画,以及富有创造性的

2、提高幼儿表现物象的形状和结构的技能。

3、发展幼儿连贯地表现事物的技能,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4、训练幼儿使用各种颜色表现物体色彩的技能。

5、传授给幼儿图案装饰的技能。

6、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手段,充分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二)手工教学

1、泥工教学。

2、纸工教学(1)折纸(2)剪贴(自制玩具)

(三) 大班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领导 练习题

1.在组织领导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怎样组织幼儿的自制玩具教学?各年龄班之间有何差别? 3.怎样组织幼儿的自制玩具教学?举例加以说明。 作业练习题

1. 用表格形式将各年龄班幼儿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教学内容与要求填写出来,加以比较。 2. 见习各年龄班的美术教学,并组织分析讨论,写出书面评价。

3. 选择某年龄班的一个美术教材,练习绘制范例,并能讲解演示其画法步骤。 1 幼儿园日常美术活

1.日常美术活动的特点、内容与要求

一.日常美术活动的特点

幼儿的日常美术活动,是课堂美术教学活动的补充与继续,它需要在课堂美术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各种美术知识与技能,因此,日常美术活动同面向全体幼儿进行同一内容的教学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 具有浓厚的游戏性

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这是幼儿教育的一大特征。

(二) 时间安排灵活,内容多种多样

(三) 内容自己选定,编组自由组合

二.日常美术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一) 欣赏自然景物

大自然是幼儿课外学习美术的最好课堂,欣赏自然景物的活动是引导幼儿开启美的门扉,发现美,创造美的钥匙。

(二) 环境美化和节日装饰

环境是建设社会注意精神文明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让幼儿从小就在优美的环境里受到熏陶,对身心发展着重大的影响。 1. 鼓励幼儿大胆地设想 2. 启发幼儿尽情地表现美 3. 引导幼儿精心地照管美

(三) 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讲评美术作品

(四) 进行课外的绘画和手工活动

2.日常美术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制定计划,加强领导 二.创设条件,改善设备 三.认真负责,全面指导 四.启发诱导,培养创造性

① 同一作品,多种感觉②同一对象,多种角度③同一命题,多种表现④同一内容,多种手段。

五.注意纵横联系,考虑教育效果

总之,幼儿教师对日常美术活动的开展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具体规划,并从实际出发,就地取材,千方百计创设条件,作好各种组织安排工作,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将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

1. 综合美术活动2,创造性美术活动。 二.问答题

1. 幼儿的日常美术活动具有哪些方面的特点? 2. 日常美术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3. 组织领导日常的美术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2 幼儿园美术活动计划的制定与效果分析

1.美术教学计划的制定

教学计划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奋斗目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教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以及课时计划。 一.学期美术教学计划的制定

(一)认真学习《纲要》规定的美术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必须深入地学习《纲要》.《纲要》很重要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所提出的内容与要求是面向全体幼儿,使全体幼儿都能得到全面发展。除全面学习和掌握各年龄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外,教师特别洋深入的研究本年龄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同时,还要求对相邻年龄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做一般性的了解,以便安排计划时前后连贯衔接,保证知识,技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做到承上启下,循序渐进。

(二) 深入钻研幼儿园美术教材

美术教材是幼儿获取知识技能的主要来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全面统编幼儿园《美术》教材,具有我们民族的特色,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教材量大,因此,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和安排教材。在钻研和编选教材时应遵循教学原则,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教材的目的性 2. 注意教材的趣味性

12 3. 注意教材的可接受性 4. 注意教材的季节性

(三) 全面了解本班幼儿的情况

(四) 学期美术教学计划制定的方法

1. 本班幼儿的基本情况 2. 学习美术教学的目的要求。

3. 教学准备(按教学内容,提出观察活动以及幼儿学习的工具材料等准备)。 4. 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5. 教学进度安排(可按月份,周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等项目编写)。

(五) 学期美术教学计划举例 小班上学期美术教学进度计划 1.教学要求

绘画①认识并逐步学会使用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握笔自然。②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认识并学会使用红,黄,绿,黑四种颜色。③观察简单的物体,让幼儿以游戏的形式逐步学会运用点,竖线,横线,斜线,圆形,方形和涂染的方法大胆画画。

泥土①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称,知道它们的性质是柔软的,可以塑造的。②学习用搓,团圆,压扁的方法,塑造简单的物体。 2. 进度安排 二,课时计划的制定

(一) 钻研教材,确定目的,设计教学过程。

(二) 课前教具,材料物质的准备。

(三) 编写课时计划。1. 班别 2. 人数 3. 日期和时间 4. 教学内容。 5. 教学要求 6. 教学重点和难点。 7. 教学准备。

8. 教学过程①提出课题②讲解演示③布置作业 ④巡回指导⑤讲评小结

讲评作业,除将画画表现的情况进行小结外,还应把幼儿在作画时 的兴趣状况,努力程度,创作途径等因素加以总结。

一个好的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把一个好的教案转变为一节好课,教师还要在事先多用一些时间熟悉教案,掌握好各个环节的层次,估计好时间的分配。教师还要讲究并善于运用教学艺术,要有应变能力,发挥创造性,不要为教案所束缚。

(四) 各年龄班美术教案举例

13 第二节 美术作业处理与教学效果分析

一, 美术作业的处理

1.平面作业存放在每个人的一份作业袋中。 2. 立体作业可作为幼儿游戏中的玩具。

3. 教师每次上完课后,可抽出部分较好的,一般的,较差的作业,作为研究资料,或将较好的作业放在作业拦中,定期展览。也可将其他作业将送给家长保存。 4. 装饰性的作业,可用来布置活动室,或放在作业柜和玩具柜中。

5. 泥土作业如不需要保存,可以同幼儿商量,在取得幼儿的同意后,重新合成泥待用。 二.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效果分析是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方法。

1.观察法 根据观察目的和内容的不同,观察可氛围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全面观察和专题观察。

2.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就是通过幼儿的美术作品对他们所表现事物的认识,理解程度以及形,色,构图等技能掌握的水平情况的具体分析;以此检查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两种情况:一种是分析作品时,观察美术活动的过程二是将搜集到的幼儿美术组品,仅仅根据画面表现的情况分析。

(1) 教学目的要求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

(2) 一堂课的结构是否自然连贯,课堂组织是否严密,年龄班的特点是否突出,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3)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水平,是否注意到发展性。

(4) 运用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唤起幼儿的兴趣,是否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4) 教师是否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语言举止是否亲切自然,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课堂秩序。

三. 问答题

1. 制订学期美术教学计划要抓住哪几点?

2. 根据幼儿美术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哪些环节? 3. 教学效果分析的主要方面有哪几种?评价一堂幼儿美术课的标准是哪几点?

四. 作业练习题: 1. 设计,编写一个年龄班的美术课教案,并组织试教活动。 2. 结合实际,制定一份某一年龄班的美术教学的月计划。

推荐第2篇:幼儿美术教学法

幼儿美术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12009-04-27 23:17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幼儿美术教学法”是广播电视中专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理论知识,具备美术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正确的教育观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运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的能力;制定美术教学计划和编写教学的能力;组织领导幼儿上好美术课的能力;组织领导幼儿开展课外美术活动的能力;分析和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能力。

3、教学要求:

幼儿美术教学法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教学中要注意随时总结当前教育实践中的经验,重视吸取现代美术教育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按照幼师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宜在学完中专《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后开设。以幼儿园各年龄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为基础,与绘画、手工、泥工等课程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教案的分析进行讲解,注意安排案例教学和幼儿园各年龄班美术教学的模拟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编写教案,到幼儿园观察各年龄班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形式:

为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实际工作,教学形式以教师集体讲解为基础,辅以分组讨论、小组模拟教学等与之配合。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熟悉美术教学的组织过程,有条件的要参与具体的教学实践。部分边远地区如不具备条件,应组织学生认真观看教学录像带中的案例,结合案例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特殊说明:

1、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要求中,基本概念和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具体的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教案撰写、活动组织等内容按“了解、会、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2、本大纲适用范围:

①本大纲是广播电视中专幼师专业的专业课教学大纲,教科书可以与大纲采取完全一致的做法,也可以以本大纲为原则指导,设置不同的教材体系,但不得离开本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

学习指导书必须同教科书一致。录像教材应按照教科书的内容体系、逻辑结构、突出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突出感性材料,突出实践环节,体现录像教材的特点。

②本大纲的知识要点由本课程的基本知识、辅助知识和相关知识构成。所谓基本知识,就是幼儿美术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所谓辅助知识,就是帮助理解幼儿美术教学的一般性知识。所谓相关知识,就是与幼儿美术教学紧密相联的有关知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当然具有界限性、但又是互相渗透的。教学和考试应以幼儿美术教学的基本知识为主体,但又不能不兼顾属于衔接幼儿美术教学密切相关的其它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培养目标。

③本大纲同时又是考试指南。考试的内容应以本大纲为依据,不得超出本大纲的范围。应用本大纲出试题,应注意划分知识结构层次和能力层次,注意难易适度,做到有识记、理解、应用,互相搭配。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规范性和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案例,实例,善于借助录像课,运用学习指导书,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本课程的内容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教师在组织本课程教学时,要经常关心这些变化,注意适时地吸收新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新规定,以丰富教学内容,修正某些旧的说法,补充必要的新知识,更好地教好、教活本课程。

③我国幅员广大,各个地方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从学生知识实际出发,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使教学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进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增强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能力。

④由于幼儿师范专业各学科内容联系密切,在讲授本课程时,既要注意本课程的知识体系的构成,又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衔接。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计划的进度,合理地调整同其他学科的联系。

第一章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明确美术教育的任务。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

1、可以发展幼儿园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

2、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能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能提高幼儿学习其他学科的效果。

第二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任务

(一)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有趣味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注意游戏性。

2、教材难度要适中,教学要求要注意针对性。

3、教师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要浓厚,辅导的态度要亲切,辅导要注意启发性。

4、教师要同家长密切联系,不断沟通情况,注意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

(四)教会幼儿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教会幼儿掌握粗浅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任务之一。这些粗浅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主要是:1)认识和学会使用绘画、手工的工具材料;2)通过观察、正确识别物体的形状和颜色;3)表现出物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4)掌握较合理的绘画程序和步骤方法,较完整地安排画面。

Ⅲ、教学建议:

本章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第二节。讲授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宜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第二章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美术课的类型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幼儿园美术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理解美术课的类型。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个部分

(一)、绘画

1、命题画

2、意愿画

3、装饰画

从工具和材料,表现技法上看,绘画又分为:

1)折纸添画

2)棉签画

3)印章画

4)指点画

5)按物体的轮廓描画涂色

6)蜡笔水彩画

7)水墨画

(二)手工

1、泥工。包括:命题泥工、意愿泥工、彩塑等

2、纸工。包括:折纸、粘贴、撕贴、剪贴、染纸等。

3、自制玩具。包括:纸制、泥制、其他材料制做玩具。

(三)美术欣赏

美术欣赏的内容有:欣赏一些幼儿能够理解的美术作品,绘画、民间工艺美术品、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环境布置以及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等。

第二节 幼儿园美术课的类型

(一)、命题课

(二)、意愿课

Ⅲ教学建议:

本章的教学重点在第一节。对美术教学的内容为配合相应的图片,照片进行讲解。在教学中,为适当介绍一些材料的运用,如玻璃球滚画,麦杆吹画等。丰富学生的知识。

幼儿美术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22009-04-27 23:28第三章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六大原则,掌握美术教学的六种方法。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学原则

(一)兴趣原则

(二)直观性原则

(三)审美性原则

(四)系统原则

(五)发展性原则

(六)灵活性原则

第二节 教学方法

(一)观察分析法

(二)讲解演示法。包括:结合实物讲解和结合范例讲解。

运用范例时要注意:

1)运用范例要恰到好处。 2)运用范例与进行讲解要有机结合。 3)运用范例与进行演示要有机配合。

演示画法有如下三种:

1)归类法 2)分解法 3)添加法

(三)游戏练习法

1、添画游戏

2、涂色游戏

3、构图游戏

4、智力游戏

(四)形象比喻法

(五)情境激励法

(六)丰富联想法

Ⅲ、教学建议:

本章的教学重点一是教学原则,二是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又是重中之重。它是学生毕业后每次教学工作必用的知识点之一。为帮助学生掌握,为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见习2至3节美术课,进行分析讨论,写出见习报告。

第四章 幼儿园各年龄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的幼儿园各年龄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掌握各年龄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小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一)小班幼儿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

(二)小班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1、绘画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2、手工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三)小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

1、绘画教学

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

1)运用看看、做做玩的方法,激发幼儿学画的兴趣。2)运用多种多样的工具材料,提高幼儿的学画兴趣。训练幼儿画出基本线条和简单形体技能。

1)线、形、体的训练 2)色彩训练

进行必要的常规教育:

1)教会幼儿正确的画画姿势 2)教会幼儿认识利用绘画工具、材料,培养幼儿绘画时的良好习惯。

2、泥工教学

1)教会幼儿认识工具、材料,懂得其名称和使用方法

2)教会幼儿简单的泥工技能、搓条、团圆、压扁、粘合等。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节 中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一)中班幼儿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

(二)中班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1、绘画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2、手工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1)泥工 2)纸工

3、欣赏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三)中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

1、绘画教学

1)开扩幼儿的眼界,提出较为广泛的主题和内容。

2)培养幼儿在观察实物和图片的基础上进行独立作画的能力。

3)发展幼儿连贯地表现情节的技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4)教幼儿选择与实物相似的颜色画画,逐步做到涂色均匀。

5)教给幼儿装饰画的初步技能。

6)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材料作画的能力:水墨画、纸版漏印、喷洒印画

2、手工教学

1)泥工教学

2)纸工教学

a、粘帖:几何形粘贴;图形粘贴;自然物粘贴

b、撕贴

c、剪贴

d、折纸

e、染纸 工具材料:纸、色、碟和浆糊。制做方法:折叠→染色→打开→粘贴欣赏的内容与要求

内容:美术作品、图片、儿童画册、工艺美术品、玩具、节日装饰及环境布置等。

要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

2)中班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领导:

选择适量的欣赏作品,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欣赏过程有顺序→积极启发引导、欣赏秩序渐进。

第三节 大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一)大班幼儿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

(二)大班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1、绘画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2、手工方面的内容与要求:泥工、纸工、自制玩具

3、欣赏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三)大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

1、绘画教学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扩大绘画和题材范围

2)提高幼儿表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的技能

3)发展幼儿连贯的表现事物的技能,鼓励幼儿大胆制做

4)训练幼儿使用各种颜色表现物体色彩的技能

5)传授给幼儿图案装饰的技能

6)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手段,充分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2、手工教学

1)泥工教学

2)纸工教学:折纸、剪贴、自制玩具

3、美术欣赏

Ⅲ、教学建议:

本章的内容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应结合优秀的录像教学案例进行讲解。有条件的为组织学生到幼儿观察各年龄班不同内容的美术课,帮助学生明确各种教学内容的组织领导方法。在教学中,还要特别强调幼儿的年龄特征。

第五章 幼儿园日常美术活动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幼儿园日常美术活动的特点,了解日常美术活动的内容,掌握日常美术活动的组织领导方法。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日常美术活动的特点、内容与要求

(一)、日常美术活动的特点:

1、具有浓厚的游戏性。

2、时间安排灵活、内容多种多样。3内容自己选定,编组自由组合。

(二)日常美术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1、欣赏自然景物

2、环境美化和节日装饰:鼓励幼儿大胆地设想美;启发幼儿尽情地表现美;引导幼儿精心地照管美

3、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讲评美术作品

4、进行课外的绘画和手工活动

第二节 日常美术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制订计划、加强领导

(二)创设条件、改善设备

(三)认真负责、全面指导

(四)启发诱导、培养创造性:同一作品、多种感觉;同一对象、多种角度;同一命题、多种表现;同一内容、多种手段。

(五)注意纵横联系、考虑教育效果

Ⅲ、教学建议:

本章的教学重点为日常美术活动的组织领导。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幼儿园日常美术活动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学中,应注意吸收“美工区的创设”等相关的新信息,有条件的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幼儿美术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32009-04-27 23:30第六章 幼儿园美术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效果分析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的制定,明确美术作业的处理方法和教学效果分析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美术教学计划的制定

(一)、学期计划的制定

1、认真学习《纲要》规定的美术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2、深入钻研幼儿园美术教材:注意教材的目的性、趣味性、可接受性和季节性。

3、全面了解本班幼儿的情况

4、学期美术教学计划制定的方法:本班幼儿的基本情况;学期美术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准备;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安排。

(二)课时计划的制定

1、钻研教材、确定目的、设计教学过程

2、课前教具、材料物质准备

3、编写课时计划:班级、人数、日期和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为:提出课题→讲解演示→布置作业→巡回指导→讲评小结

第三节 美术作业处理与教学效果分析

(一)、美术作业的处理:

1、平面作业存放在每个人一份的作业袋中。

2、立体作业可作为幼儿游戏中的玩具,或在放学回家时由家长带回,以便使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3、教师每次上完课后,可抽出部分较好的、一般的、较差的作业,做为研究资料,或将较

好的作业放在作业栏中,定期展览。

4、装饰性的作业,可用来布置活动室,或放在作业柜和玩具柜中。

5、泥工作业如不需要保存,可以同幼儿商量。

在取得幼儿的同意后,重新合成泥待用。

(二)教学效果分析

1、观察法

2、作品分析

评价一堂幼儿美术课的标准:

1)教学目的要求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出。2)一堂课的结构是否自然连贯,课堂组织是否严密,年龄班的特点是否突出,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恰当。3)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水平,是否注意到发展性。4)运用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唤起幼儿的兴趣,是否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5)教师是否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语言举止是否亲切自然,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课堂秩序。

Ⅲ、教学建议:

在学期、课时计划的制定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同时,注意吸收《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介绍制订计划的注意事项,如与主题活动的衔接、配合等。对美术作业的处理,可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三部分 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

一、课程教学总时数与媒体的总体分配表

章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合计

机动

教学内容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与美术课的类型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幼儿园各年龄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幼儿园日常美术活动

幼儿园美术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效果分析

面授

3 3 6

12 3 3 30 1 录像

1 2

2 实习

1 1

3 1 1 8 1

二、教学媒体的使用说明

1、教学媒体的界定:

本课程有三种媒体,即:文字教科书、录像教材、学习指导书。

2、各教学媒体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三种媒体中,必须以文字教科书为主,力求内容科学,重点突出,知识准确,叙述繁简得当,便于自学和教师教学。

录像教材要突出重点、难点、疑点和实践环节,以及不易用文字、口头说明的知识点和问题,力求配合文字教材和学习指导书。

学习指导书要突出指导性,引导学生自学。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

三者相补相辅,缺一不可。

幼儿美术教学法教学大纲

一、教学对象和目的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幼教专业的学生。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 在认识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像力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的基础上,掌握幼 儿心理,研究美术课教学规律,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以熟练掌握幼儿园美 术教学的方法。

二、教材、课时和学分

本课程以庞丽娟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法》一书 为文字教材,学习时间一学期,共72学时,4学分。

三、教学内容

教材共分两编八章,重点学习和内容为: 第一章 美术和幼儿美术 第二章 幼儿绘画的特点 第三章 幼儿手工的特点

第四章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任务、原则和方法

1、幼儿园美术教学的任务:①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对美术的兴趣;② 发展幼儿手的动作,教给幼儿简单的美术技能;③发展幼儿的智力;④培养幼儿 良好的品德。

2、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①积极性原则;②直观性原则;③顺序性原则;④因材施教原则。 方法:①观察,②示范,③运用范例,④游戏法,⑤练习法。 第五章 幼儿园绘画教学

l、幼儿园绘画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①教幼儿认识和使用绘画的工具材料,培养幼儿正确的绘画姿势。 ②绘画的内容、造型和构图。 ③颜色的运用。 ④装饰画

2、幼儿园绘画教学的种类和指导

物体画教学、情节画教学、意愿画教学、装饰画教学 第六章 幼儿园手工教学

1、幼儿园泥工教学

2、幼儿园纸工教学

3、幼儿园自制玩具教学 第七章 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

1、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2、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与领导 第八章 幼儿园美术教育计划与美术课组织

1、幼儿园美术课教学计划

①学期计划要求:课程类型、课题名称、各课的教学要求、各课的教学方法。 ②课时计划(即教案)要求:课程名称、教学钢要、教学准备、教学方法。

2、幼儿园美术课的组织

课前的准备部分、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②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本课程的内容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教师在组织本课程教学时,要经常关心这些变化,注意适时地吸收新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新规定,以丰富教学内容,修正某些旧的说法,补充必要的新知识,更好地教好、教活本课程。

③我国幅员广大,各个地方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从学生知识实际出发,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使教学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进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能力。

第一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

1、可以发展幼儿园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

2、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能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能提高幼儿学习其他学科的效果。第二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任务 (一)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有趣味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注意游戏性。

2、教材难度要适中,教学要求要注意针对性。

3、教师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要浓厚,辅导的态度要亲切,辅导要注意启发性。

4、教师要同家长密切联系,不断沟通情况,注意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三)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

(四)教会幼儿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教会幼儿掌握粗浅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任务之一。这些粗浅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主要是:1)认识和学会使用绘画、手工的工具材料;2)通过观察、正确识别物体的形状和颜色;3)表现出物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4)掌握较合理的绘画程序和步骤方法,较完整地安排画面。

第一节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个部分 (一)、绘画

1、命题画

2、意愿画

3、装饰画

从工具和材料,表现技法上看,绘画又分为:

1)折纸添画 2)棉签画 3)印章画 4)指点画 5)按物体的轮廓描画涂色

6)蜡笔水彩画 7)水墨画 (二)手工

1、泥工。包括:命题泥工、意愿泥工、彩塑等

2、纸工。包括:折纸、粘贴、撕贴、剪贴、染纸等。

3、自制玩具。包括:纸制、泥制、其他材料制做玩具。 (三)美术欣赏

美术欣赏的内容有:欣赏一些幼儿能够理解的美术作品,绘画、民间工艺美术品、

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环境布置以及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等。 第二节 幼儿园美术课的类型 (一)、命题课 (二)、意愿课 第一节 教学原则

(一)兴趣原则 (二)直观性原则 (三)审美性原则 (四)系统原则 (五)发展性原则 (六)灵活性原则 第二节 教学方法 (一)观察分析法

(二)讲解演示法。包括:结合实物讲解和结合范例讲解。 运用范例时要注意:

1)运用范例要恰到好处。 2)运用范例与进行讲解要有机结合。 3)运用范例与进行演示要有机配合。 演示画法有如下三种:

1)归类法 2)分解法 3)添加法 (三)游戏练习法

1、添画游戏

2、涂色游戏

3、构图游戏

4、智力游戏 (四)形象比喻法 (五)情境激励法 (六)丰富联想法

第四章 幼儿园各年龄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的幼儿园各年龄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掌握各年龄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小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一)小班幼儿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 (二)小班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1、绘画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2、手工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三)小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

1、绘画教学

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 1)运用看看、做做玩的方法,激发幼儿学画的兴趣。2)运用多种多样的工具材料,提高幼儿的学画兴趣。训练幼儿画出基本线条和简单形体技能。 1)线、形、体的训练 2)色彩训练 进行必要的常规教育:

1)教会幼儿正确的画画姿势 2)教会幼儿认识利用绘画工具、材料,培养幼儿绘画时的良好习惯。

2、泥工教学

1)教会幼儿认识工具、材料,懂得其名称和使用方法

2)教会幼儿简单的泥工技能、搓条、团圆、压扁、粘合等。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节 中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一)中班幼儿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 (二)中班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1、绘画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2、手工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1)泥工 2)纸工

3、欣赏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三)中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

1、绘画教学

1)开扩幼儿的眼界,提出较为广泛的主题和内容。

2)培养幼儿在观察实物和图片的基础上进行独立作画的能力。 3)发展幼儿连贯地表现情节的技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4)教幼儿选择与实物相似的颜色画画,逐步做到涂色均匀。 5)教给幼儿装饰画的初步技能。

6)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材料作画的能力:水墨画、纸版漏印、喷洒印画

2、手工教学 1)泥工教学 2)纸工教学

a、粘帖:几何形粘贴;图形粘贴;自然物粘贴 b、撕贴 c、剪贴 d、折纸

e、染纸 工具材料:纸、色、碟和浆糊。制做方法:折叠→染色→打开→粘贴欣赏的内容与要求

内容:美术作品、图片、儿童画册、工艺美术品、玩具、节日装饰及环境布置等。 要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 2)中班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领导: 选择适量的欣赏作品,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欣赏过程有顺序→积极启发引导、欣赏秩序渐进。

第三节 大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一)大班幼儿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 (二)大班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1、绘画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2、手工方面的内容与要求:泥工、纸工、自制玩具

3、欣赏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三)大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

1、绘画教学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扩大绘画和题材范围 2)提高幼儿表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的技能

3)发展幼儿连贯的表现事物的技能,鼓励幼儿大胆制做 4)训练幼儿使用各种颜色表现物体色彩的技能 5)传授给幼儿图案装饰的技能

6)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手段,充分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2、手工教学

1)泥工教学

2)纸工教学:折纸、剪贴、自制玩具

3、美术欣赏

第一节 日常美术活动的特点、内容与要求

(一)、日常美术活动的特点:

1、具有浓厚的游戏性。

2、时间安排灵活、内容多种多样。3内容自己选定,编组自由组合。 (二)日常美术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1、欣赏自然景物

2、环境美化和节日装饰:鼓励幼儿大胆地设想美;启发幼儿尽情地表现美;引导幼儿精心地照管美

3、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讲评美术作品

4、进行课外的绘画和手工活动 第二节 日常美术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制订计划、加强领导 (二)创设条件、改善设备 (三)认真负责、全面指导

(四)启发诱导、培养创造性:同一作品、多种感觉;同一对象、多种角度;同一命题、多种表现;同一内容、多种手段。 (五)注意纵横联系、考虑教育效果

第一节 美术教学计划的制定 (一)、学期计划的制定

1、认真学习《纲要》规定的美术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2、深入钻研幼儿园美术教材:注意教材的目的性、趣味性、可接受性和季节性。

3、全面了解本班幼儿的情况

4、学期美术教学计划制定的方法:本班幼儿的基本情况;学期美术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准备;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安排。 (二)课时计划的制定

1、钻研教材、确定目的、设计教学过程

2、课前教具、材料物质准备

3、编写课时计划:班级、人数、日期和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为:提出课题→讲解演示→布置作业→巡回指导→讲评小结 第三节 美术作业处理与教学效果分析 (一)、美术作业的处理:

1、平面作业存放在每个人一份的作业袋中。

2、立体作业可作为幼儿游戏中的玩具,或在放学回家时由家长带回,以便使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3、教师每次上完课后,可抽出部分较好的、一般的、较差的作业,做为研究资料,或将较好的作业放在作业栏中,定期展览。

4、装饰性的作业,可用来布置活动室,或放在作业柜和玩具柜中。

5、泥工作业如不需要保存,可以同幼儿商量。在取得幼儿的同意后,重新合成泥待用。

(二)教学效果分析

1、观察法

2、作品分析

评价一堂幼儿美术课的标准:

1)教学目的要求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出。2)一堂课的结构是否自然连贯,课堂组织是否严密,年龄班的特点是否突出,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恰当。3)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水平,是否注意到发展性。4)运用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唤起幼儿的兴趣,是否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5)教师是否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语言举止是否亲切自然,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课堂秩序。

推荐第3篇:幼儿美术教学法

《幼儿美术教学法》复习提要

《幼儿美术教学法》是中专幼师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该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除平时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外,期末复习时,在掌握必要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幼儿美术教学实践,如教案的写作和实施教学。

考试题型是: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教案写作。现将各章节复习要点提示如下:

第一章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一、重点掌握

1.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

2.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具体任务。

3,教幼儿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技能所包括的内容。

4.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应注意的事项。

第二章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美术课的类型

一、名词解释

命题画、意愿画、装饰画、命题画、意愿课

二、重点掌握

1.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包括的三个部分及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

2.从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上,绘画分成的形式。

3.幼儿园美术课的类型及关系。

第三章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一、名词解释

观察分析法、讲解演示法、游戏练习法、形象比喻法。情境激励法、丰富联想法。

二、重点掌握

1.幼儿园美术教学遵循的教学原侧。

2.幼儿园美术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3.讲解演示法的三种形式。

4.选择范例作品具备的条件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5.演示画法的类型。

6.游戏练习法的四种方法。

第四章幼儿园各年龄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一、重点掌握

1.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的方法。

2.小班泥工教学的内容及幼儿学习的主要泥工技能。

3:中班绘画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4.教幼儿装饰画的步骤与方法。

5.中班纸工教学的内容及粘贴的几种形式。

6.中班美术欣赏的内容。

7.组织领导中班美术欣赏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8.大班纸工教学的内容。

9.组织大班幼儿自制玩具教学的方法。

第五章幼儿园日常美术活动

一、名词解释

1.综合美术活动

2.创造性美术活动

二、重点掌握

1.幼儿团日常美术活动的特点和内容。

2.开展创造性美术活动的形式和方法。

3、组织日常美术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幼儿园美术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效果分析

一、名词解释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要求

二、重点掌握

l.如何制定学期美术教学计划。

2.如何备课的三个步骤。

3.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

4.处理幼儿美术作业的五种方法。

5.教学效果分析的方法。

6.评价一堂幼儿美术课的五点标准。

7.设计、编写一个年龄班的美术课教案。

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l.装饰画

2.讲解演示法

3.创造性美术活动

4.教学重点

二、填空(20分)

l.从题材和内容上看,绘画主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

2.纸工包括:_______、粘贴、________、剪粘和_______等。

3.游戏练习法一般可用四种方法:添画游戏、________、_________构图游戏和______。

4.正确的画画姿势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画画的姿势。

5.小班幼儿学习记工的技能主要是________、团圆、_________、_______粘合等。

6.粘贴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染纸手工的制作方法。主要可以合成___、______、打开、________四个步骤。

8.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环节:提出课题、_______、布置作业、______和讲评小结。

三、简答题(36分)

1.选择和绘制范例时,有哪些要求?运用范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中班小班绘画教学应进行哪几方面的训练?

3组织领导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处理幼儿美术作业的方法有哪几种?

四、教案写作(24分)。

设计、编写小班绘画教案一份。内容:

按照绘画教学中教师新授课的要求编写一份教案。

附:内容。春天的花(手指点画、小班)

推荐第4篇:幼儿教学法心得体会

幼儿教学法心得体会

作为老师,就是如何教好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以下是小编带来幼儿教学法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教学法心得体会 第一篇

幼儿绘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浓厚兴趣,从而达到启迪儿童智力,挖掘人的潜能,促进儿童能力和智力的超前发展;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建立在孩子的经历之上,要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使孩子成为活动的中心、真正的参与者;用合理的语言启发孩子,让孩子自己说出要表达的主题,以达到训练儿童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的目的。以上这些基本理论已经在脑子里装着,可真正实践操作时为什么还是不能使孩子成为参与者?每节课都讲了很多东西,孩子们的画有了很大进步,可我还是不满意,为什么比我想象的差很多?

直到杨老师说到,那是因为我站到了孩子的前面,是孩子跟着我的思路走,我给他们的是封闭的天空,而没有成功地做到成为孩子的服务者,没有理解孩子,没有针对不同水平的孩子用恰当的启迪方式促进孩子在无限、开阔的天空中自由地发展。她简单、透彻地一席话突然把我从迷惘中拉了出来,我静下来回忆自己上过的每节美术教学活动,走的基本上都是观念上的弯路,孩子们之所以能够进步是因为我给他们讲的技能技巧相对以前多了一些,还有我的范画也激发了他们不少的兴趣。但如果按这种教学方法继续走路,当孩子们技能技巧上升到一定阶段而创造性,思维没能得到很好训练的话,那么他们的画有可能会停滞不前,因为那毕竟是一片封闭了的天空。唯有象杨老师说的那样,站到孩子身后,利用杨景芝那套教学软件,充分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使孩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训练,我相信孩子们的绘画水平会持续不断地向着广阔无垠地天空上升,会创作出出人意料地精品。 我要转变观念,真正理解杨景芝老师的教材的深层涵义,能够更深地理解孩子。

幼儿教学法心得体会 第二篇

我们班的家铭小朋友非常地可爱,是从拖班升上来的,可能是因为年龄偏小的原因吧,每天上幼儿园都要哭上一顿,因此妈妈也非常头痛,总是跟老师说:“我家宝宝怎么总是要哭,小班也是一样。”其实家铭只是养成了一个习惯,当他知道妈妈要送他来幼儿园时,他就知道会很长时间看不见妈妈,就会以哭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当我和他说:“家铭别哭了,呆会我打电话给妈妈,叫妈妈早点来宝宝,妈妈就会很早来接宝宝的。”这时他又会停止哭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刚刚升入大班的宝宝自理能力稍弱,总是希望身边有大人,要是你一但离开,宝宝又会哭起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应急措施,家长们也不需为此事担心宝宝身体之类的,因为宝宝哭其实也是个锻炼的过程、宣泄的过程,也是幼儿表达情绪的一种,家长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与儿女之间的关系,把这种溺爱,宠爱转化成理智的爱,客观的爱,爱的太狭小,不但使家长身心交瘁,也剥夺了孩子自身发展的空间,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如果孩子的需要是正确的,我们一定要给予满足,但如果是无理的,就要制止。面对一些胆小、爱哭幼儿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1、冷处理:面对幼儿一些无原则的要求,家长要坚持不同意或不理会,让幼儿放任的哭,待幼儿冷静下来之后。再与她分析为什么没有满足她的原因,并要求她下次不许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

2、条件对换法:如果孩子哭闹不止的话,可以先答应她的条件,但同时也要求他答应你一个条件并告诉他如果她的事没做到就会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当然我们成人所要求的一定要是孩子能够办到的,比如下次你见到某某小朋友要打招呼等,以次来进行交换,另外我们答应她的事也一定要做到,这样才有信服力,以此来改善孩子任性脾气大的特点。

3、分散注意法:这点很重要也很有用,在孩子哭闹时,家长可用分散法来引导孩子,例如她平时爱听故事爱做的一些事,都可以现在用上来打消她刚才不合理的想法以及做法。

4、鼓励法:鼓励和表扬永远是培养一株小苗最优质的沃土,在鼓励和赏识的气氛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信,与您会越来越贴心,当你们的心近了,孩子则更愿意与你交流,你的想法,她会更愿意采纳,孩子也会变得更温和,当她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时,当她不再随便哭闹时,当她很勇敢的和别人打招呼时,你都可以说“孩子,你真棒,妈妈很喜欢你现在的样子”相信孩子们会高兴的重复做这些事情,知道行为定型为止。

相信有了以上几个方法,我们一定能改变一些孩子爱哭爱闹的问题,主要还需通过老师和家长,我们大人的一颗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爱是关键。

幼儿教学法心得体会 第三篇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需要爱心,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更需要爱心,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为幼教老师,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

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他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对于刚刚脱离父母怀抱的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他们希望得到认可、赞赏、同情、关心和爱护,希望得到老师的爱。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作为幼教老师,最大的过失莫过于对孩子没有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了对孩子的爱。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爱心的体现无所不在。帮忙孩子系好带子、穿好衣服、盖好被子是爱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是爱心……爱心是重要的,有了爱心,我们就会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这种博大而宽宏的爱心不断地转换成日常保教活动的耐心,责任心。从有利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断加强自身幼教专业素质的提高,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活动计划,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孩子”。给孩子爱心,他就会认可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亲近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喜欢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感到幼儿园如家一般温暖;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关爱别人。请不要吝惜我们的爱心,让我们在幼教岗位上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让孩子在爱的海洋里不断茁壮成长。

幼儿教学法心得体会 第四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这个学期已结束了。看小朋友们一天天的懂事,一天天地在长大,心里总是乐滋滋的,和他们在一起真的很开心,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一般,和他们在一起尽情的玩耍,任何烦恼都被这爽朗的笑声冲到云外去。这或许就是孩子那颗天真无暇的童心所具有的魔力!这让我感触最深,有时甚至想:我不仅是在教育他们,其实我也在受他们的影响。真正的生活在他们当中,才使我深刻的体会到成为他们老师的那份自豪感。

人的一生中,短短几十年,而幼儿时期的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是最大的,可以说,关系到人的一生。\"师者之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工作的\"园丁\",必须处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事事率先垂范,才不会失其本来之意义。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学生的健康成长。幼儿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主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责任是极其重大的。

选择幼师,是我的梦想,站在教育的讲台,是我的追求,短短两年的教育生涯中,让我明白了很多很多,在教育工作中,让我学习到了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虽然,站在教育的讲台上,感到工作压力之大,工作之累,讲好每一堂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课前的备课,课前的设想深思等等。但每当想到孩子们那天真的笑容以及未来的希望,一切都是值得。

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很多只是看到了表面,对工作者都加以了误解,大多数人都认为,幼儿园的工作是最好做的,每一个人都会做,一般的人都能做得到,做幼儿老师并非难事,只不过是带一下小朋友,没有什么的。但是,我要在这里告诉各位,你们只答对了一半,幼儿的健康成长,背后有老师付出的心血,又谁知呢?人生就像一盘棋,如何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下棋第一步,最为关键。

\"三岁定八十\"可想而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虽然自古以来,也有\"万事开头难\"的说法,但是作为一名幼儿,在这一个时期中,模仿能力是非常的强,让人望之惊叹,学什么都很容易上手,作为这一个阶段的幼儿来说,天真无忧无虑,在对任意事物之中,都是充满了好奇感,充满了奇思妙想,所以接受能力当然是最强的时期,而身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对幼儿的今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必须先做好自身的模范作用,在与幼儿接触时,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使幼儿有一个好榜样。

如何去带好幼儿一直是我们作为幼儿老师研究与讨论的话题,俗话说:\"世界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需要全方位的发展,作为教师必须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设计适合幼儿需要的各类科学游戏活动。

推荐第5篇:幼儿英语故事和儿歌教学法

◇ 幼儿英语课堂中的故事教学

(一)准备活动

认真分析故事内容,研究所要教学的内容(单词或对话),有针对性地创设比较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

(二)情景创设或背景铺路

幼儿英语故事活动需要精心创设环境、恰当使用教具,否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1.在创设故事活动环境时,教师可根据内容的具体要求布置教室。2.在进行故事活动前,教师可采用唱英文歌,或用游戏复习单词或句子,或是问一些与故事内容有关的简单问题,以导入故事情节。3.故事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幼儿了解故事,减少学习障碍。

(三)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可以采用录音、录像或口述等方式,通过语言、音乐、图画等视觉与听觉的多方位输入,使孩子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大致的、生动的了解。在感知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孩子思考,并激发孩子去想象。

(四)扫除语言障碍

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法帮助孩子解决故事中出现的新单词、新句子。

1.教师可利用先前准备的各种实物、图片,借助手势、眼神、表情等帮助孩子再次感知整个故事,同时也要调动孩子动用各种感官来体验故事。

2.可让孩子表演故事中角色的动作或模仿声音。

3.可在故事情节关键地方,让孩子预测故事下一步的发展。

4.可在关键词句出现的地方,停下来让孩子猜测词义或句意。

(五)设计各类帮助幼儿理解英语故事的活动

1.听和做:让孩子们扮演故事中的某个角色。

2.听和表演:让孩子们表演故事。

3.听和辨认:让孩子们边听故事边指出故事中对应的图画。

4.听和反应:孩子们听老师讲故事,听到老师讲错时让他们拍手。

5.听和着色:让孩子们听从老师的指令给故事海报图颜色。

6.听和画画:让孩子们画出小红帽篮子里的三件东西来。

7.听和制作:可以让孩子们描慕并动手制作某个角色的面具。

(六)设计表达英语故事的活动

1.念小诗和唱歌。

2.词汇游戏。

3.练习新的发音。

4.尝试自如地说。

5.回答问题。

6.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说。

(七)学习故事后的延伸活动阶段(演故事、编故事)

教师可预设一些提问,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放飞他们的想象和思维,为他们提供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创造。

儿歌,是最单纯的歌,是最自由的歌,是快乐的游戏,是游戏的诗歌。它们大多是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以简明的音韵写成。

英语儿歌是有益有趣的,短小精悍,琅琅上口,易于吟诵,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程度,可以说,英语儿歌是活在孩子们口头上的英语文学。在幼儿园进行英语儿歌的教学,能让幼儿通过聆听,唱诵等形式开开心心学习英语。5年多的教学实践使我对幼儿园英语儿歌教学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在这里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为什么要教幼儿学英语儿歌?

因为英语儿歌的韵律和音乐一样给人以智慧,是一种由听觉感知的听觉艺术,并结合了词的韵律流动感,节奏明快,让幼儿易于接受。英语儿歌的教学符合幼儿记忆规律,能增强幼儿的记忆,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有助于突破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难点。另外,英语儿歌还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辅助教语音、字母、词汇和句型等,而且可以巩固所学的内容。

二、英语儿歌的特点

英语儿歌具有语言所特有的共同特征,浅显,具体形象,而且音乐韵律自然和谐,富于动感。英语儿歌的语句简单,适合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能被幼儿理解和接受,主要用一些动物、植物、食物、交通工具、走、跑、跳、颜色等简单词汇,使儿歌更加具体,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英语儿歌和音乐湿密切联系着的,儿歌中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并形成有规律的反复,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英语儿歌中,大部分都具有动感性,因为动作比较具体形象,也容易被幼儿理解。

三、如何选择英语儿歌

首先,要选择符合幼儿特点及发展水平的歌词。教学的内容源自生活,幼儿自己的生活,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高等多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儿歌的理解,演示,幼儿的模仿,操练,吟诵,进而灵活自如地运用。家是幼儿最熟悉和最喜爱的地方,是他们的第一生活环境,因此,可以选择与家联系的儿歌,包括家庭成员,打电话等,幼儿生活经验已略有积累,源于此,他们很乐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同时,还要选择音域、节拍、节奏、旋律等适合幼儿的儿歌,这些儿歌不同于一般儿歌,因为它的词是英语,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所选儿歌的音域、节拍、节奏、旋律等更加应该是简单的,幼儿所能接受的。

四、英语儿歌的教学方法

1、直接感觉法:直接感觉法是幼儿直接用视觉、听觉参与活动,获得经验、体验的方法。通过直接听磁带或教师示范唱、念、结合图片、实物、动画、多媒体、影像等让幼儿直接感受。

2、肢体律动法:肢体律动法是指用手势律动和体态律动表现歌词的内容,以帮助幼儿理解的教学方法,它包括手势律动及体态动作。

3、听辩操作法:听辩操作法是指在欣赏中引导幼儿仔细听,辩歌词的内容,根据听到的熟悉的内容,进而操作摆弄玩具的方法。

4、节奏法:节奏法是指利用歌曲节奏,按节奏学习歌词,进而学会唱歌的方法。如:

× × × × × × × × × × × ×

One two three four five,once I caught a fish alive!

5、创作表现法:创作表现法是幼儿根据已掌握的曲调、节奏、练习新的单词、句子,成为新的歌曲的方法。

6、情景表演法:情景表演法是指创设情景,让幼儿扮演儿歌中的角色,并通过动作,表情大胆表现出来的方法。

五、英语儿歌教学活动中的一般模式

模式一: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

1、教师用容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2、教师用容易让幼儿清楚感知的方法反复范唱新歌。

3、教师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和记忆歌词。

4、教师用全曲带唱的方法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新歌。

5、在必要时教师可用分句教唱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歌中的难点。

6、教师采用种种不同的演唱组织形式,不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在反复练唱的过程中逐步达到熟悉和完善地掌握新歌。

模式二:先熟悉后加工的模式

1、在日常生活情景中,让幼儿有机会反复听到新歌的演唱,可以放录音,也可以由教师或其他幼儿歌唱,利用幼儿的无意注意,使幼儿对新歌产生初步的印象。

2、采用类似模式一的方法教幼儿学唱,重点在帮助幼儿整理和加工已有经验。

模式三:先分解后累加的模式

1、教师将儿歌中的节奏、歌词、曲调分解出来,使用节奏活动。材料分别加以命名用,使幼儿分别掌握之。

2、采用类似模式一的方法教幼儿学唱,或者采用按节奏朗诵歌词并同时倾听曲调的过渡方法,最终由幼儿自己将歌词填入曲调唱出。

模式四:边创造边熟悉的模式

1、用模式一的方法让幼儿学唱一段歌词。

2、让幼儿用不断填唱自己创编的新歌词内容形象的要求或其它教育目标,让幼儿将儿歌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以及演唱音色,演唱形式等,创造性地加以变化。

模式五:在游戏中逐渐熟悉的模式

1、在特别设计的游戏情景中,教师用自己的歌声指挥和配合幼儿游戏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要求或鼓励幼儿参加演唱歌曲中的个别词句。

2、停止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比较稳定状态下用跟唱法进一步随教师学唱。

3、在加上1和2的基础上,重复1和2的程序,使幼儿对新儿歌的掌握逐步达到熟悉和完善。

推荐第6篇:幼儿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体会一:幼儿园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因此,活动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习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1、兴趣激发法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幼儿创造性的基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激发幼儿的兴趣呢?教师要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并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可以使幼儿毫无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候要大胆创新,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喜欢的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绘画是幼儿的游戏,但也有的孩子对画画没有兴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是否吸引幼儿、选材合不合适?是否是幼儿能够独立操作的?那怕是同伴一句不经意的评价也会影响幼儿的绘画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考虑选材是否合适。

2、观察与认知脱离“示范—模仿”的传统绘画教学方式,要求幼儿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完成创作。但也有的孩子画不出形来,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很好的观察事物。如,幼儿画树时常常把树干画成一个长方形,老师可以带幼儿观察一颗真的大树,摸一摸树干、看一看树枝的样子。

3、构思、绘画法鼓励幼儿先想后画来学习构思,使绘画活动不仅是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更是动脑思考的活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学会了在生活中学习构思,在游戏中学习构思,在想象中学习构思,在观察中学构思,幼儿美术活动的全过程都强调以游戏引发孩子的兴趣和表达表现的欲望,探讨怎样把自己一系列想法中的重点内容表现在画面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

4、在评价中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对于自己的作品,幼儿很在意老师与同伴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可以保护孩子的创作热情,期待下一个活动的到来。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体会二:幼儿美术教学心得体会>>(1838字)

幼儿美术教育最富有意义的,就是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引导幼儿发现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图像,表达自己的认识,是创造性美术的活动的重要特征。期间,教师的积极有效的引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从幼儿己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出发,遵循幼儿在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帮助幼儿不断克服障碍。

幼儿知识技能水平与其生理特点有着密切关系,例如,3岁幼儿一般画头手人,是由于观察力较笼统;4岁幼儿常画正面直立两手平举的人物,又是由于对空间的判别还停留在上下、左右两个度上;6岁幼儿开始画侧面人的简单动态,反映了幼儿对倾斜、透视和前后关系的初步认识。幼儿从一种认识水平发展到另一种认识水平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的教学过程即在两种认识水平之间为幼儿搭建一个个距离不太大的阶梯。幼儿每前进一步,既是上一步的发展,又是下一步的准备,为此,我们必须观察和研究幼儿在两个阶段之间面临哪些问题、困难,按难易程度进行安排。

2、改变传统的运用范例、示范和讲解等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运用范例统一图像,这用教师单向的示范与讲解来阻止矛盾冲突,要求幼儿按自己的步骤与方法,这种看来既省时又简捷的方法,似乎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抑制了幼儿的创造,会使幼儿产生没有自己的想法,盲目服从权威的心态,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

幼儿时期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帮助幼儿积累各种经验,比形成概念更切合幼儿的需要与可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必须认真地设计提问,组织讨论,变教师单向地传授知识技能为师生创造性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讨论中培养幼儿将过去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养成他们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认识,乐于表现不一般的认识的习惯。

二、幼儿美术教学活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选材应适度新颖

幼儿的学习是非常情绪化的,与兴趣有极大的关系,要使幼儿对学习保持稳定的兴趣,教材必须新颖,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十分注意把握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适度,要力求既与幼儿己有的经验有关,又有足够的新鲜感,使幼儿感到既不陌生又很新奇,愿意主动去获取新的经验。例如,3岁幼儿尚未具备有目的地选色意识,教师可从鼓励幼儿大胆地调换颜色入手,使幼儿逐步体会五颜六色真好看,从而使幼儿对颜色产生兴趣,进而有目的地选择颜色。有些小班教师担心幼儿选错颜色,就给幼儿规定用某种颜色画某种东西,甚至为了怕幼儿涂错颜色,把其它颜色都拿走,结果幼儿对并没有对颜色产生兴趣。到了中班,在己具备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的能力时,却对颜色刺激的敏感性明显下降,仍机械地按小班时老师规定的颜色去选色。由此可见,超越了幼儿的认识,过早地教给他们一些今后自主发现的东西,就会使幼儿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

3、引导幼儿思考

我们常看到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总希望幼儿作出正确的回答,如果答错了,教师就采取不置可否的态度,再请其他幼儿回答,直到答对为止,并把少数幼儿,有时甚至把

一、二个幼儿的正确答复当作全班幼儿已经掌握的知识,这种提问的方式,对答对的幼儿来说,只不过是重复己有的经验,对答错的幼儿来说,仍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对没有机会回答的幼儿来说,更没有参与到讨论中来,却毫无收获。因此,老师应明确提出问题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幼儿回答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要调动幼儿的思维、引导大家来参与讨论,积极思考,在比较中,建立新的知识。就美术来说,同样老师不要怕幼儿画错或做错,应鼓励幼儿大胆地画,即使画错,也可在判别中逐步纠正。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一幅没有想象的作品,不会是幼儿的作品,更不会是好的儿童画,幼儿总会冒出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他们常把自己想象成最喜爱或最崇敬的大人,如爸爸、妈妈、警察、机器人、边画事物,幻想着上天入地、变大、变小。这种幻想反映了幼儿急于快快长大,更多地认识世界的需要。幼儿之所以喜爱美术正因为它是一种最直接、最简单地表现幼儿丰富想象的活动。幼儿的丰富想象又与成人的态度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老师经常用“像”或“不像”去评价幼儿作品,或用标准图像去要求幼儿,那么幼儿的想象就会受到抑制。

幼儿美术活动,不仅能激发美感、陶冶性情,而且涉及到幼儿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智能、知识及身体发育诸方面,所以任何一个美术活动都应从培养学习兴趣出发,重视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力求使对幼儿终生有益的多种因素得到发展,使整个活动过程成为幼儿不断探索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使他们逐步地成长为一个有能力、有信心、有意志的人。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体会三:幼儿园美术教学心得>>(762字)

转眼间我们幼儿园开展米罗美术课程一个学期了,所有的培训、教学、成果都历历在目。通过一个学期的培训学习和教研,我们的美术教学也在不断的成熟中。

记得今年夏天外出学习,我第一次接触到米罗可儿,当时是听的一节拓印想象的课,从开始对这节课的迷茫,到后来的不信任,到最后的惊讶、赞叹,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米罗可儿。

绘画是一种儿童十分喜爱的活动,能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快乐。而米罗可儿美术的智慧美术课程体系是以借形想象为核心,以相关、相似、相对想象为基础的系列儿童创意想象美术活动体系。所谓借形想象,是将人类最普通、最原始的想象,运用到儿童教育中来的一种形式。本着这种理念,我开始了本学期的美术教学。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节课是小班的《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在排出课程表知道那周要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就开始精心的准备。先是我在同事那借了几面小镜子,然后准备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终于开始上课了,我先和小朋友们做了个脸部表情的游戏,然后每一组发了两面小镜子,让小朋友们观察自己丰富的表情,此时孩子已经非常感兴趣了,我赶紧进入正题,问问小朋友上幼儿园快不快乐,是不是像镜子里的自己一样笑得那么开心,为什么喜欢上幼儿园呢„„开始画了,怎样摆脱孩子画的像小拳头一样小呢?嗯,这个早就想好了。我告诉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小手打开放在画纸上,画的时候一定要画出的比自己的小手还要大。还要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一眼画一笔,一定要画出自己的特征。这时孩子就开始认真的画了,我对个别不敢画的孩子进行着重引导,并来回的观察孩子画的情况,当我看到文文画的画时我开心极了,她把自己独特的小眼镜也画上了,还有她那两个可爱的麻花辫。她很认真的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一眼,画一笔。当她觉得很满意的时候,我及时的表扬她,然后告诉她如果再加一些什么会更漂亮。一节完美的美术课结束。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体会四:幼儿园美术教育心得体会>>(774字)

美术,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之一,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生启蒙教育的重要一环。孩子们不仅能够从美术活动中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发展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模仿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满足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的创造思维、求异思维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什么是幼儿美术教育?其实,幼儿美术教育应与成人的专业美术教育相区别。具体来说,幼儿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幼儿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幼儿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美术有一种天然的嗜好,他们对美术感性地把握世界,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为幼儿提供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二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每个幼儿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到既可笑又可爱的形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这些都是幼儿从自身经验出发,经过大胆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鼓励和指导幼儿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象,并通过大胆想象艺术地表现自己的体验。三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没的过程,幼儿需要手、眼、脑的协调活动,他们需要用脑去想象、理解和加工审美意念,用语言表达感受,用手操作材料等。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为幼儿提供充分操作的机会。幼儿园美术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并且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分。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事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我们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操作的机会。

>幼儿美术教学心得体会五:幼儿园美术教学心得体会>>(1676字)

美术,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之一,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生启蒙教育的重要一环。孩子们不仅能够从美术活动中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发展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模仿力、观察力、想象力等.下面谈一点体会:

一、师生互动,培养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幼儿学习的好形式。直接经验所引起的兴趣是刺激学习的最好形式,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很容易对美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兴趣和热情,但是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表层的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波动,易转移。如何使幼儿自发的表层兴趣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转化为一种内驱动力?

1、根据幼儿身心特点,精心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采用蜡笔水粉画、吹画、线描画、剪贴画等不同美术表现形式让幼儿欣赏并了解到:原来美术不仅可以用水彩笔来表现形象,还有那么多有趣的表现手法,从而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幼儿喜欢在玩中学,所以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美术活动也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如画人物动态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幼儿画不好就不会感兴趣,在画人物动态之前,可以设计一个环节,让幼儿玩游戏——“会动的影子”,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人的手臂和腿的动态变化,觉得非常有趣,然后再配以“活动小人”的学具,让幼儿在操作游戏中不知不觉对画人物动态产生了兴趣。

2、培养幼儿学习兴趣需要贯穿于美术活动的全过程。

幼儿美术教学开始部分可以用游戏、故事、音乐等形式导入,直接引起幼儿的兴趣。如画蝴蝶时,教师可以先讲了一个“蝴蝶谷”的故事,用形象的语言向幼儿描绘了一群美丽的蝴蝶仙子,使幼儿产生了想画的欲望。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花仙子的口吻帮助幼儿激活思路,乐意表现。最后,再用鼓励、欣赏的语言评价幼儿的作品,使幼儿获得满足,从而把兴趣延伸到对新的美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

3、积极发挥教师对培养幼儿美术兴趣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种现象:一些在美术工作者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通常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其实是环境对他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教孩子美术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对美术活动有兴趣和热情,这样可以创造一个容易引起幼儿兴趣、轻松和谐的美术活动的环境。

二、丰富感性,让幼儿充分体验审美愉悦

新《纲要》中的艺术观强调感受与创造并重,把艺术教育定位在审美教育范畴内,强调对幼儿审美感受的培养。所谓审美感受,就是能以自己的方式感受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情感表现性,强调体验性而不是认识性。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注意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可以满足其审美情感的需要,体验审美愉悦。幼儿的审美愉悦包括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美。

1、多渠道,让幼儿感受美。

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的主张。带孩子走进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领略大自然赋予的美,接受大社会赠予的礼物,可以使幼儿在审美的体验中产生情绪上的兴奋,大自然中的声音、形态、色彩等形式的美给幼儿的眼、耳等感官以愉悦,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幼儿的感性趣味。

2、多引导,让幼儿发现美。

在引导幼儿发现美的过程中,教师语言的运用也很讲究,启发、引导性的语言可以开阔幼儿的思路,启迪幼儿去发现。如“你感觉怎么样?”“为什么?”等,尽量不要问幼儿“好不好?”“是不是”等封闭性的问题,以免造成幼儿的惰性。另外,艺术性的语言也可以很好地调动儿的审美情感,发现事物的美。

3、多体验,让幼儿表现美。

要让幼儿获得审美愉悦,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的美术活动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是幼儿所需要并喜欢、感兴趣的,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关的,是他们熟悉的。其次,要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美术活动,让幼儿乐在其中。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在大胆的尝试与操作中得到审美愉悦。

通过以上方法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愉悦情绪对孩子在绘画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幼儿觉得绘画是件快乐的事,他们在绘画活动中自由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和五彩缤纷的世界。

推荐第7篇:美术教学法

美术教学法

填空:1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内容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个部分 2从题材和内容上看,绘画主要分为:命题画、意愿画和装饰画三种 3意愿画的教学原则是让幼儿自己画、自己想

4幼儿绘画在造型方面表现为夸张变形性、求全性、动态性、拟人性、平面性 名解:

1.幼儿园美术教学法:是幼儿教育教学理论中的一种,是专门研究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和美术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专业课之一

2.命题画:在幼儿感知周围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基础上,由教师出题目,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表现一定的主题,带有一定情节的绘画,称之为命题画

3.意愿画: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确定主题,自由的把所想到的或经历的事物,用笔、墨、颜料等工具材料在纸上表达出来的画,称为意愿画

4.装饰画:幼儿运用简单的点、线、几何图形和动、植物等图案花纹有目的的在教师已经剪好或画好的各种生活用品的纸形上,有规则的进行美化和装饰,这样的画称为装饰画,也称图案画

5.创造性的美术活动:是指启发幼儿运用发散的方式进行思维,以训练和诱发幼儿的创造力为主要目的的美术活动

6.泥工:就是黏土(黄泥、白泥、橡皮泥、面团等)为主要原料,泥工主要包括命题泥工、意愿泥工和彩塑等

7.命题活动:是教材内容统一,教学要求一致,也就是说它是幼儿按照教师所规定的课题和提出的要求,经过教师和幼儿共同努力来完成任务的一种活动类型。这种活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命题的范围具体,一类是命题的范围概括、

8.意愿活动:是在教师组织下,由幼儿确定题材内容,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到的物象或情节,用绘画或手工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美术活动

9.讲解演示法:是实际示范操作与语言解释相配合,把事物的发展变化显示出来,使幼儿了解与掌握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特征以及绘制步骤的一种方法

10.观察分析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有意识、有目的的通过视觉qiguan 感知事物,用脑思考并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 简答:

1.运用观察法教学时注意事项?

答:教师首先要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幼儿,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说明观察的目的。然后帮助他们按顺序观察物象的轮廓、颜色、结构特点等 2.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

答: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激发审美情感

二。美术教育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一)美术教育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

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 如形态、结构、色彩、比例、空间位置等,使之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幼儿画“马路上的汽车”教师首先就应该引导幼儿去观察马路上的汽车并提示幼儿:“你看汽车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汽车分几部分?”车头、车身、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等这样就能促使他们在观察,经过观察又将汽车的形象牢牢记在脑子里

(二)美术教育有利于增强幼儿双手的灵活性

如执笔、画线、涂色、捏泥、折纸、剪贴等苏联教育家列*符*赞可夫认为:现在社会需要“手脑并用”的人,学校培养的人既要善于动脑也要善于动手,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今天的幼儿来说,也当然毫无例外

三、美术教育能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个性心理品质是指幼儿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兴趣爱好能力、气质和性格的总和

四、美术教育能提高幼儿学习其他学科的效果 3.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任务? 答:1.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2.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培养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有趣味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注意游戏性

(二)教材难度要适中,教学要求要注意针对性

(三)教师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要浓厚,辅导的态度要亲切,辅导要注意启发性

(四)教师要同家长密切联系,不断沟通情况,注意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

四、教会幼儿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粗浅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主要是:1.认识和学会使用绘画和手工的工具材料2.通过观察正确识别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3.表现出物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 4.掌握较合理的绘制程序和步骤方法,较完整的安排画面

有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技能技巧的做法,要求幼儿按老师的规定,反映一些刻板的、毫无趣味的内容,一味的按照老师的范画临摹,这样就束缚和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的绘画活动枯燥乏味,其结果必然是偏离美术教育培养创造能力的目标,另一种是不主张叫幼儿任何技能,任其胡画乱抹、顺其自然,这都是不妥当的,应当既教给幼儿一些表现技能,又要给他们留有充分发挥想象的余地, 4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原则?

答:兴趣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5.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方法》?

答:

一、观察分析法

二、讲解演示法

运用范例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运用范例要恰到好处 2.运用范例与进行讲解要有机配合 3.运用范例与进行演示要有机配合

演示画法大致有三种:1.归类法 2.分解法 3.启发性讲解

三、游戏练习法

游戏练习法就是使美术教学活动以娱乐或玩耍的方式进行,使幼儿饶有兴致的反复学习和操作的方法,这种方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使幼儿毫无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而愉快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一般有四种方法:1.添画游戏 2.涂色游戏 3.构图游戏4.智力游戏

四、形象比喻法

形象比喻法,是指在教幼儿话比较复杂的物体时,借用幼儿熟知的简单事物形象来做比喻的方法

五、情景激励法 情景激励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为幼儿精心选择和设计一定的充满感情色彩的情景、环境,以激励幼儿表现物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方法

六、丰富联想法

丰富联想法,就是指教师在幼儿的美术构思、构图过程中,引导他们以感知事物为基础,通过回忆一件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方法 6.例举意愿画教学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答:特点:1.幼儿都比较喜欢意愿画

2.幼儿意愿画以无意识的创造表现为主

3.多从熟悉的现实生活中选取

表现内容:形式:1。记忆画包括记忆画和故事画2。想象画包括现实性想象画和虚构性想象画

7.组织意愿画教学时英注意哪些问题? 答:1。教学开始时,教师应用富有情感和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幼儿作画愿望 2。在撒谎女顾客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气氛,教师应采用因人而异,个别对待的原则

3.从时间上讲,不应用下课时间来打断幼儿创作思路,应把美术课安排在上午第二节 4。在评议幼儿美术作品时,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5。应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论述: 1. 幼儿绘画的特点? 答:造型方面: 幼儿绘画在造型方面表现为夸张变形性、求全性、动态性、拟人性、平面性

构图方面①从前后左右距离关系上说,各物体形象之间互不遮挡,②非水平线的物体,表现为仰构图③从大小关系上看,幼儿不注意的形象间的相对大小比例④从构图形式上讲,幼儿构图,有凌乱式构图到基线式构图 2观察分析法(一般 专题) 答: 观察分析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有意识、有目的的通过视觉qiguan 感知事物,用脑思考并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

设计题: 意愿画中班 设计思想:

树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开展的主题活动《未来的大树》中,让孩子们对千奇百怪的树有了很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能按自己的意愿画出各种各样神奇的大树形象,并且能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设计的未来的大树,所以设计了此活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来设计未来世界的大树,最后用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把未来世界的大树进行展示,让幼儿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神奇的大树,能按自己的意愿画出各种未来树的形象。 2.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所画树的神奇之处。 3.能用不同的颜色和不一样的思维表现未来大树的样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神奇的大树,能按自己的意愿画出各种未来树的形象。

难点: 能用不同的颜色和不一样的思维表现未来大树的样子,并用语言表述出大树的神奇之处

活动准备:

1.绘画前让幼儿了解有关“千奇百怪的树”的知识。 2.范画一张、展示墙。3.幼儿作画用的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范画,激发幼儿兴趣。

(1)这是一棵未来世界的大树,它有神奇的功能。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棵未来世界的大树,大树上长了些什么呀?(星星)长了许多的星星,这是一棵神奇的大树,你们猜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向幼儿介绍范画中的神奇之处。

这些星星白天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到了晚上,它们就会闪闪发光,同时还会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呢!这时人们就会来到大树下,随着音乐唱歌、跳舞非常的快乐。 2.谈话:未来的世界。

在未来的世界中,有许多神奇的大树,假如你来到未来世界,你觉得未来世界的大树会是怎么样的呢?并且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呀!(组织幼儿讨论)。 3.请幼儿绘画自己设计的大树,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把树画地大大的、高高的,主要是把它最神奇的地方画出来。 4.引导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互相介绍画面的内容。

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所设计的大树,并讲述神奇的地方,把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墙上,大家相互欣赏,交流。 2《制作垂柳》中班

答:设计思想: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和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集体观念。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幼儿有爱心,有责任心。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用绿色皱纹纸和绿色彩纸制作柳树。

2、发展幼儿手指动作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和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集体观念。教学准备:

1、活动之前带领幼儿观察、认识柳树的基本特征。

2、每组1张教师已经画好树干的教大作业纸,并准备长短不一的长条绿色皱纹纸,小长方形的绿色蜡光纸、胶水、剪刀若干。

3、投影仪一台,投影片一张。4。枯树枝若干 教学过程:

导入语:孩子们,北风爷爷把我们可爱的小柳树吹成了这个样子了,(出示枯树枝)小柳树再也不漂亮了,所以它很伤心,真的好可怜啊!我们看到他这样,要不要帮助他?好,那接下来我就用这些绿色皱纹纸和绿色彩纸帮它打扮打扮吧!

一、激发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

1、请幼儿猜谜语:有个姑娘志气大,江南塞北都安家,湖水替她照镜子,春风帮她梳头发。(柳树)

2、放幻灯(美丽春天景象)让幼儿观察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小草也长出来了,花也开了,燕子也回来了。丰富幼儿对春天特征的认识,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3、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制作了一棵垂柳,并把它布置在活动室的墙面上,你们喜欢吗?

4、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这棵垂柳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5、教师小结:这棵垂柳是用绿色皱纹纸和绿色彩纸制作的。

推荐第8篇:幼儿口才课上故事教学法的运用

幼儿口才课上故事教学法的运用

幼儿园的故事教学往往存在着这样一套模式:首先是教师有表情地讲述一遍故事,要求幼儿认真倾听。讲完后,提问: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有哪些人物或动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接着是边出示图片边分段讲故事,提问:这一段里有谁和谁?都说了些什么?这中间还要让幼儿学说新词和短句。最后是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故事录音,并要提一个总结性的问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剖析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不难发现,它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第

一、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影响了故事内容的传授,教师无论讲什么故事,都把它套进这个模式里,势必会影响幼儿听故事的新鲜感和敏锐感。

二、失去了故事教学的愉悦性和趣味性,这是故事本身所蕴含的魅力,一则好的故事,往往能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春雨润物般的情感来打动幼儿的心灵,使他(她)产生情感上的呼应和共鸣。

三、幼儿是带着回答问题的压力来听故事的,他们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从何谈起?如果故事教学只满足于使幼儿获取知识、接受教育这样一种表层功能,那么故事教学的深层功能——开启幼儿热爱文学的心灵之门,引导幼儿踏进文学殿堂的启蒙功能又体现在哪里呢?因此,我认为要改善幼儿园故事教学的模式,不拘一格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故事教学的功能,尤其是深层功能,使幼儿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满足他们各方面的精神需要。

不同的故事具有不同的内容、情节和结构,我觉得要激发幼儿听讲故事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情节,使之产生心灵上的呼应和共鸣,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必须反复钻研作品,分析故事的主题,掌握故事的情节、结构,找准其中的重点、难点,设计出适合幼儿和作品的教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此, 我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活动参与法

幼儿生性好动,年龄越小,这个特点就越明显。因而故事教学不应仅仅是静态的,还必须与幼儿的身体活动、操作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有关词汇和句子,也可以使他们进一步熟悉作品,体验思想情感和巩固记忆。故事《小老鼠和落叶》里鼠妈妈和小老鼠打扫落叶这一段,写得非常精彩有趣,是全文的重点、难点所在,这里不仅有“顶、扛、扫、耙、扛”这些表示打扫的动词,还用上了“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就准备了一些小老鼠的头饰和简单的道具,让幼儿进行故事表演,他们兴致极高,演得怡然自得,在表演过程中,他们会自然地运用作品中的对话、动作、表情来再现作品,活动参与法真不愧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难点前置法

学前期幼儿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状态,对于一些需要经过多层次分析推理的事情,他们还是力所不能及的。如果在故事教学前.仅仅是按常规设计教案,那么有些故事内容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活经验还不太丰富的幼儿来说,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这时,就不妨采取难点前置法,将难点放在教学之前,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比如故事《包公审石头》,我考虑到幼儿很难理解“包公为什么会罚观看热闹的人每人一枚铜钱,并让他们把所罚的铜钱扔入水中,由此来判断偷卖油条小孩钱的小偷是谁?”课前,我就准备几盆清水和一些沾了油及没有沾油的硬币,在讲述故事前,让幼儿分组做个小实验,将两种硬币分批投入清水中,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中的现象,使幼儿明白故事中的道理,达到启发幼儿思维,开发智力的目的,同时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三、扩充讲述法

有些故事短小精悍,非常适合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进行扩充性的讲述,在听听讲讲的过程中,一则师幼合编的新故事就诞生了。象故事《小蜗牛》,篇幅不长,字里行间蕴含着四季的典型特征和季节轮换的顺序。课前我精选春、夏、秋、冬四幅图片,并把它们布置在活动室的四周。上课时,我边操纵指偶边讲述故事的第一段,提问: “这是哪个季节发生的事?”幼儿异口同声地说:“春天。”“春天就象蜗牛妈妈说的只是树叶儿发芽了吗?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我们快帮小蜗牛找找吧!”幼儿很快地来到春意图前,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他们仿佛置身在万物复苏的美好春光里,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许多春天的景色,比如:小草变绿了,桃花红了,迎春花吹起小喇叭,“嘀嘀哒!嘀嘀哒!”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朋友手拉着手去春游„„凡是在春天里发生的事全让他们说到了,同样的,在以后的夏、秋、冬三季的扩充性讲述中,幼儿表现得非常出色。通过这个活动,不但加深了幼儿对四季特征和轮换顺序的认识,而且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最值得欣慰的是诞生了一则师幼合编的新故事《小蜗牛》,实现了师幼互动。

四、情景激励法

故事教学活动往往需要参与者有极大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感情色彩、能引起幼儿情绪激动的情境和环境.使之亲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想象、去大胆表述自己的意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分析故事《最奇妙的西瓜》,我认为最重要的要让幼儿感受到参赛西瓜的奇妙之处,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精心制作一些新颖有趣的西瓜模型:手提包形的西瓜、外面是瓜瓤里面是瓜皮的方形西瓜和状如水塔、装着水龙头的大西瓜。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头戴王冠,以瓜瓜国国王的身份,笑容可掬地迎接每一位小贵宾(由幼儿扮演),幼儿饶有兴趣地参观西瓜展示会,初步感受到这些西瓜的奇妙之处,愉快地和小伙伴交流自己的参观所得,同时他们也非常想知道这些西瓜是谁发明的?这时候,“国王”就安排他们观看情景表演,让他们知道故事的内容,同时也解开了他们心中的疑团。接着,“国王”征求小贵宾的意见,让他们说说:“最喜欢谁发明的西瓜?奇妙在哪里?”最后,“国王”让小贵宾谈谈:“我想发明怎样的西瓜来参加明年的西瓜节?”纵观这个活动,幼儿始终置身在宽松、自由的游戏情景中,他们想说、爱说、敢说,在与老师、同伴的交流中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愉快的情绪得到了体验,这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倡导的精神相一致的。

五、师幼对讲法

有些故事,上下句或者是上下段之间有某种程度上的逻辑推理关系,这时,你大可不必把整则故事一古脑儿地全部讲出来,而可巧妙地采取留下一半给孩子的方法,启发、鼓励幼儿积极思维,讲述出故事的另一半,通过师幼对讲的方式,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述故事《小兔逃跑》前,我简要地向幼儿介绍师幼对讲的方法——要求幼儿听清我的上句,编出下句。我示范讲完第一组对句后,问了两个问题:“小兔想变成什么逃跑?兔妈妈变成什么去追?”幼儿不假思索地说出:“小兔想变成小鱼逃跑,兔妈妈就变成钓鱼人把小兔钓上来。”我马上予以肯定,接下来,我要求幼儿围绕“如果你是小兔,你会变成什么逃跑?”“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变成什么去追?两个问题,引导幼儿分别站在小兔和兔妈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参照第一组对句的句式进行回答。由于这种“你逃我追”的游戏方式深受幼儿喜爱,幼儿也不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因此幼儿非常投人,他们完全沉浸在角色之中,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回答接连不断,尤其是后面的仿编部分,幼儿表现得更为积极,有的说:“要是你变成荷塘里的荷叶,我就变成青蛙把你找到。”有的说:“要是你变成青蛙找到我,我就变成蜻蜒飞走。”在这环环相扣的问答中,既使幼儿较为准确地理解了故事内容,体味了其中的母子亲情,又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模仿续编法

幼儿可以学习仿编故事,仿编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迁移作品经验的过程。课前教师可准备(或与幼儿一起准备)一些实物、图片并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这些实物、图片或相关经验应能围绕故事主题诱发幼儿联想。如在讲完故事《七色花》后先请幼儿想想“你认为哪片花瓣用得最好?为什么?”幼儿一致认为是最后一片花瓣用得最好,因为它使残疾的威嘉变成健康活泼的孩子。为了深化故事主题,为幼儿提供迁移情感、运用情感的机会,我出示一朵能撕下花瓣的七色花,开展“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的故事仿编活动,幼儿围绕话题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诉说着心中的美好愿望,广涵说:“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用红色的花瓣让失踪的王伟叔叔快点回来,这样他们一家人就能团圆了。”陆雅萱说:“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要全世界的人民友好起来,不要发生战争。”周泽斌则说:“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要让一座座高山变成平地,这样汽车就不用走盘山公路了,人们坐在里面又快又安全。”„„孩子们心中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他们已进入了作品中所描绘的美的境界,自然而然地被作品的情感所打动而产生相应的情感,这是对孩子们心灵的一次洗礼。

俗话说得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要想充分发挥故事教学的双重功能,培养幼儿热爱文学的情感,需要教师仔细琢磨、认真钻研每一则故事,从故事和幼儿的认识特点出发,最大程度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语言表达的需要,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做到相互补充、综合运用,才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推荐第9篇:幼儿英语教学法

感恩.和谐.互助.共赢

长春恩和国际教育

幼儿英语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发挥各种感官的综合作用的原则。

语言是事物的符号,具有概括和抽象的特性。幼儿是通过各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综合作用来认识事物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把观察实物与发展语言教育联系起来,既能帮助幼儿理解语言,又有助于幼儿认识事物。如:在认识颜色时,每种颜色的都是鲜艳的、幼儿感兴趣的,而且每种颜色可准备颜色相近的实物若干:红色,可准备红苹果、红汽车等,黄色,可准备香蕉、黄色的手套、帽子等;并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听一听声音;老师一边讲解一边说:\"It\'s, red, red (yellow…)\"这样单词便和那些鲜艳物品的颜色、味道等联系起来了。待幼儿熟悉后,可给他们每人发一张画有几个漂亮物品的纸,老师发出什么颜色的口令,幼儿就给那些物品涂上什么颜色,以帮助幼儿巩固颜色的名称。当一个个鲜艳可爱的形象出现在幼儿眼前时,这些颜色的名称也就伴随着快乐的情绪深深地印入脑海之中了。正如心理学家认为的:快乐的情绪常常与新颖别致的结构形象、绚丽协调的色彩等事物的感性特征联系在一起,在快乐的情绪下兴趣必然浓厚。

(二)在游戏中学习的原则。

学英语的关键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阶段,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而我们学英语的关键正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进行教学,可以满足幼儿活动的愿望,激发他们愉快的情绪,丰富他们的生活和经验;在发展幼儿智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原则。

语言与思维是同步的,而在非母语学习中,往往不少人语言与思维是脱节的,他们不是直接使用英语思维,而是要把思维变成母语再翻译成英语。为了从小让孩子学得流畅,我们英语教学应该注重\"No Chinese.\"就是让孩子在认识事物的同时直接接触英语,教师不去用语言明示中文意思,而是用形象的动作、各种可视化手段(图片、玩具、光盘、课件等),让孩子懂其意直接掌握其英文。这样的学习,思维的理解活动是第一步,英语听音是第二步,开口诵读是第三步。

(四)注重英语学习情景的创设的原则。

心理学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环境对语言会有促进、刺激及影响的作用。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幼儿在情景中学英语容易理解其义,便于记忆和积极使用。在集体的情景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歌曲、游戏,让孩子学得轻松、愉快。此外,可以拓宽原来集体教学中模拟的语言情景,丰富在现实情景中直接学习,力求教无痕迹。孩子的学习、运用会相互影响、互相模仿,因此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这样,从单一的集体教学形式向多样化教学形式的转变,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向个体需求的差异性转变,允许孩子接受、使用英语的差异性发展,领悟和接受力慢的孩子没有任何压力,老师的教学也能进行个别辅导。

(五)注重交流的原则

语言离不开交流,尤其是口语更是人们用来直接交流的工具。幼儿英语口语的教与学都要重视其交流习惯。英语交流的习惯是孩子们最陌生的,因此,不时地穿插一些小故事,让孩子了解他们的交流习惯与风土人情非常重要,了解交往的背景后,孩子们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也就提高。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一义的多种表达,让孩子口语交流时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如,\"再见\"Bye-bye、See you later、网址:www.daodoc.com

电话:0431—85835188

85960914

传真:0431—85960914

感恩.和谐.互助.共赢

长春恩和国际教育

See you tomorrow.等多种表达形式。另外,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凡是能用英语与孩子交流的,就尽可能地运用,让孩子有开口交流的实践。

二、几种幼儿英语教学方法:

(一)三维重现式教学法:

这种学习理论的原则是将学习和复习自然融进一个三维立体的学习过程中去。

(1)第一维:在每课的内部会出现句子的反复重现。每课都有一个很鲜明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同句根的句子会在课文中反复重现,这是第一维;

(2)第二维:每6-8课又组成了一个课程循环(leon cycle),在每个课程循环中,课与课之间又形成了第二维,在课与课之间同句根的句子也会反复重现,这是第二维;

(3)第三维:在不同课程循环之间也经常会出现同句根句子的反复重现,这又构成了第三维重现。这样,整个学习形成了一个三维立体的过程,知识反复重现,以达到印象深刻的目的。

(二)难度分解法:

原则是将有难度的句子进行分解学习,然后组合应用,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如:There be句型的讲解。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本句难点有2个,一个是there be表示“有……”,另一个就是on the table介词短语)放在一起学,有些学生掌握起来会有些困难。但在教学法中,这两个难点就是分开学习的,即进行难度分解。如:在提前几课就把on the table、in the bag、under the chair等介词短语先学习和复习巩固扎实;当其不再成为一个难点时再引入there be结构,这样一组合就简单了许多,只要记住there be句型就可以了。

(三)直观形象教学法: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一切直观形象的手段:光盘、图片、实物、玩具等,给孩子以充分的形象、声音的刺激,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学习、理解、记忆。

(四)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幼儿期的主要活动,也是最符合幼儿天性的学习方式。应该将教学内容穿插在一个一个游戏之中,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练习听英语、说英语。

(五)交际、表演法:

教师应该有意识的为幼儿尽可能多量的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并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孩子置身于这些情境中,主动的进行表演和交流,达到真正的使用英语的目的。

(六)TPR教学法:

即全身的肢体动作反应法,针对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教师把书本上生硬的知识变换成生动的,孩子易理解,易接受的肢体语言,孩子边做动作边说英语,借助动作帮助记忆。这样做不仅看似复杂深奥的英语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而且师生间的互动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孩子在一个和谐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我们提倡在唱唱跳跳、玩玩画画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习英语,这是符合幼儿天性的学习方式。

(七)自然拼音法:

这种方法不学音标,会认读字母之后掌握每个字母的固定发音,锻炼孩子对单词的拼读能力,使孩子从小就能说纯正地道的英语。

网址:www.daodoc.com

电话:0431—85835188

85960914

传真:0431—85960914

感恩.和谐.互助.共赢

长春恩和国际教育

三、英语教学技能技巧

(一)课堂中应保持神秘感、新奇感:

特别是在出示教学主题时,可以设置悬念,出示神秘的盒子或有意将物品盖好藏好,请幼儿猜一猜,以引起幼儿的兴致。还可以出示要教学的主题时,快速闪示卡片,有意让幼儿看不到,反复几次,引起兴趣。

(二)教师要以自身的激情来影响、带动孩子:

教师要体位下降,保持孩子对老师的视线平视或俯视;语音语调语速要有变化,要抑扬顿挫,如突然变大变小变快变慢;表情、动作也要丰富、夸张、到位。因为幼儿期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所谓无意注意就是指没有目的、不需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孩子不可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端端正正的坐在位子上,呆呆的听老师一直用像念经一样的很平的语调讲课。

(三)教学速度要慢,教学过程中要有重复:

对于重点、难点处应以各种形式反复重复,予以突出,以帮助幼儿很好掌握。如某一内容为难点,可以采取多种不同游戏、对话、表演、个别提问等形式反复的给幼儿以这些内容的刺激,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巩固。

(四)以各种方式帮助幼儿掌握单词:

一些单词若教师只是带领幼儿一遍一遍的读,时间长了幼儿会不感兴趣,若加上有韵律的节奏来读,幼儿会觉得很新鲜,愿意一起来做。(举例如“pencil”);再如老师吹一声口哨,孩子们就要重复一次;拍一次手就要重复一次;边单脚跳边重复,看谁跳的次数多;围坐一圈扔球,谁接住球谁就要重复;围坐一圈滚球,滚到谁身边谁就要重复等等。

(五)在提问时应注意的问题:

1.问“W”的问题,即开放式的问题,如“what”“when”“why”“who”,让孩子积极思考,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可以用“yes”或“no”回答的问题。

2.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提问。对于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幼儿,老师在提问时应问他一些较难的问题,甚至可以让他有

一、二次回答不出来,教师给予适当的暗示或帮助,这样能使幼儿不至产生骄傲情绪;而对于水平较低、自信心不足的幼儿,教师可以有意识的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鼓励他大胆回答,并及时进行表扬、鼓励。除了物质奖励外,还可以运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摸摸他的头、脸,拍拍他的肩,对他竖一下大拇指或微笑,并请全班小朋友对他进行鼓励,以树立起他的自信心与学英语的兴趣。那么他就自然而然的能愿意学、主动学。

3.给每个孩子以说英语的机会,不要老师自己心里有数,认为这个孩子已经学的很好了,就剥夺了他在课堂上说英语的机会,这样会挫伤他的学习积极性,认为老师总不叫我,上课没有意思,甚至会认为老师不喜欢他,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反感。也不要认为那个孩子英语不好,叫他肯定也不会,不要浪费时间了,这样那个孩子的练习机会会越来越少,产生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在一节课中应该保证每个孩子有同等的被提问的机会。

4.用积极的方法纠正幼儿的错误。大多数的孩子们会以极大的热情进行学习,为了保持他们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有成就感,应在纠正幼儿错误的时候采取积极的方式,不能打击幼儿。若幼儿答错,教师不要马上说“NO”,而可以说一遍正确的答案,请幼儿重复,并予以鼓励。

(六)注意教室安全:

在活动前应检查活动场地有无异物,及时清除。在组织跑、跳等活动时,应分组进行,以免拥挤,网址:www.daodoc.com

电话:0431—85835188

85960914

传真:0431—85960914

感恩.和谐.互助.共赢

长春恩和国际教育

产生问题。同时将所有孩子控制在视线之内,时刻注意每个幼儿的行为,以保证安全。

(七)突发事件的处理:

1.课堂纪律太乱:教师切不可以一起大声喊。产生“你乱我也乱”的局面,可以进行冷处理,暂时停止讲课,用眼睛扫视几个较乱的孩子,使孩子产生疑问情绪“这是怎么回事?老师为什么不说话了?” 待安静后继续开始讲课,这个过程千万不可以超过二分钟。下课后当众表扬今天学习、纪律都很好的孩子,并给予奖励。

2.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孩子们打不起精神,教师可以带他们做

一、二个他们喜欢的游戏,讲个小笑话,或采取榜样法“_____小朋友今天上课真精神,给她一个sticker。老师看看谁比她还精神,回答问题的声音还大。” 还可以变换节奏的拍拍手、跺跺脚,这是一个较好的调动情绪的方法,教师与孩子一句话不说,只是变化节奏的拍手,直至最后快得孩子跟不上为止即可,然后开始上课。

3.孩子的提问与授课无关。如:“老师,你看我这条裙子上有两只小蝴蝶。”老师不应批评幼儿,而应找到其中与英语相关的内容,引开话题。可以说:“那你知道蝴蝶的英语怎么说吗?不知道?那请你和老师一起说„butterfly‟„butterfly‟„Very good‟”。

4.有幼儿总是抢老师或其他小朋友的教具。老师可以请他当小老师,帮助老师管理教具,要求是看好,谁也不准动。之后下课找到他谈话,讲明道理。

5.不张口说英语:课下多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特点,课前、课间与课后增加与其的交流,课上多为其创造机会。教师可以把耳朵放到他嘴边,让他在老师耳边轻轻说,或摸他的头,拉着他的手,和他一起说,可以开始声音轻一些,慢慢引导他大声说,及时给予鼓励表扬。

6.课上不要喝水、去厕所:建常规,明确课上不准的要求,并不断提醒,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八)与幼儿沟通的技巧:

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的作出回答。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看法。

3.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4.不要空洞和不真诚的表扬孩子。

5.和孩子一起玩他感兴趣的游戏。

6.如何对待小捣蛋:可以课前与他商量暗号,由该幼儿决定,课上出现问题则用该暗号进行提醒,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关爱。

四、英语故事的教学

教学步骤:

1.教故事中的新词与重点句子。

2.出示故事卡片,提问:看到了什么?人物名字?有什么东西等。幼儿可以用单词或句型进行回答

3.出示图片、实物或手偶,教师边表演边讲故事。(2——3遍)

4.请幼儿充当故事中的角色表演故事。(3遍左右)

5.讲完故事后就故事中的内容提问。

6.在老师的帮助下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

网址:www.daodoc.com

电话:0431—85835188

85960914

传真:0431—85960914

感恩.和谐.互助.共赢

长春恩和国际教育

五、英语儿歌的教学

(一)儿歌的类型:

对对类(Two little funny birds等)两人一组进行表演。 小组类(What Can You See等),几人一小组进行表演。

集体类(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Teddy Bear等)集体进行表演或游戏。

(二)教学儿歌的方法:TPR方法,在活动中学习和练习唱儿歌。

(三)基本原则:多样化的重复

1.改变方位:如分四个方向,每唱一句就换一个方向。

2.对唱:分两组对唱(Two little funny birds);分2人一组,对着边表演边唱歌。

3.轮唱:围城一个圈,一人一句或大家一起唱,选择个别孩子轮流做动作(Ten little Indian boys或I like coffee I like tea等) 孩子们也可以围成一圈走,边做动作边唱歌边走圈。

4.滚雪球式唱法:唱一首歌曲时,孩子人数一个一个增加或一个一个减少。(10 Red Balloons)

5.节奏教法:教儿歌时可以用拍手或类似沙锤的东西(瓶子里装一些豆子或米等),来作为伴奏,让孩子建立起节奏感。(任意一首歌曲举例。)还可以齐唱几遍,每遍拍手节奏或次数不一样(如Bingo)。

六、教具:

幼儿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若光凭嘴说就属于抽象逻辑思维,如讲桌子、椅子光说不行,得运用直观教具)应运用大量直观形象的教具,如图片、实物、玩具、多媒体手段等等。

1.教具要新颖、有吸引力、有趣味性。(最好有声音、立体、可活动)(孩子喜欢新奇的东西)

2.活动的插图色彩鲜艳、明亮。

3.要大一些,让所有的孩子都能看清楚。一张图片最小不能小于32开纸。但是用于孩子操作的可以小一些,并做到人手一份。

4.玩教具最好有动作或可活动,可以发出声响,便于吸引孩子注意力。

5.清洁、没有尖角、毛刺,不易摔碎。(安全第一,如不能用玻璃的教具,孩子摔碎危险)

6.坚固耐用,操作简便。如用一张薄纸做教具,没有几分钟就撕坏了或折坏了,这就不适合(孩子有破坏性强的特点,喜欢咬、撕)

7.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如药瓶做小动物;信封做小动物;磁贴当讲颜色的鼻子、眼睛等;手指上画上五官,用喷壶浇讲下雨;泡沫塑料做蛋糕;纸卷圈套圈;鞋讲你的我的;用小纸条讲P、B字母的发音等。

网址:www.daodoc.com

电话:0431—85835188

85960914

传真:0431—85960914

推荐第10篇:幼儿英语教学法

1、直接教学法(Direct Method)

教师于授课时不使用学习者本身之母语(中文)教授第二外国语言,在教学中,不做翻译,纯粹凭借外语直接进行教学。

2、互动式教学法(Interactive Learning)

语言的认知和学习最佳方式为透过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历此,学习成效端看其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否达到一定程度。

3、情境式教学法(Situated Language Teaching)

透过真实的情境教学将教学内容表达给学习者,感受到所学的语言能够实际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而培养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在面对真实情境下较易呈现出口语能力。

4、听说教学法(Audio-Lingual Method)

强调让学习者反复练习,并由反复的句型演练中达到有效学习,不重视读写与认知的理化,迎合了普遍学习语言者的偏好。

5、肢体反应式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语音的传达用动作表示,可以凭借学习者的肢体动作来反应来其学习的成效,同时透过右脑足够的肢体反应的刺激,能有助于学习者左脑的发展和语言学习的效果。

6、沟通式教学法(Communicative)

长颈鹿美语特色教学法,强调沟通技巧的训练,因为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是表达意见,或具备语法能力,还要具备语言的多样的功能:运用信息互补、自由选择、反馈等方式,达到真正沟通的目的。

7、自然教学法(Natural Approach)

提供语言学习环境,包括:视觉、听觉、练习机会等,同时需要使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教学,活动设计要有趣、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着重有意义的输入,而非机械式的练习。

8、字母拼读法(Phonics)

字母拼读法是一切教学法的起源,如同英文字母是英语的起源一般,因此学生可能凭借此来培养读与写的能力。

9、歌谣韵文教学法(Songs And Rhymes Teaching)

凭着与主题相关的歌曲或韵文,复习学过的单字或句型,更能熟悉语调、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学习兴趣和引起学习动机。

10、自然拼音法(Natural alphabet)

通过自然拼音的学习,可以让孩子建立起字母与发音之间的直觉音感,看到单词可以立即直觉反映出发音,同样,听到发音亦可直觉反映出单词拼写。

11、三文治故事教学法(Sandwich Story Methodology)

厦门大学纪玉华教授研发的一种以母语夹着外语的方式通过讲故事教外语的方法。推荐案例《三只小猪》

第11篇:幼儿美术基本功培训心得体会

幼儿美术基本功培训心得体会

11月19日,胡老师在美术室里跟我们进行了幼儿美术基本功培训。

在没有进入幼儿园工作前,我一直肤浅地认为,美术就是简单的画画,只要学生能画出像样的图案并涂上好看的色彩就算是美术了。进入幼儿园工作后,看到幼儿园课室内外都贴满或画满了栩栩如生的画时,我才意识到美术这一门课程不是我想的那样简单,反而是最考验我们这些新任教幼儿园教师的其中一门课程。所以,胡老师主讲的这次美术基本功培训,我还是很用心的去学。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因此,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启发幼儿自愿接受学习;其次,鼓励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创造;再次,教学内容、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最后,客观、公平,合理评价幼儿作品。

可别小看幼儿园美术教育,它的意义重要得很。幼儿园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能提高幼儿学习其他学科的效果。

由此看来,我要掌握这门幼儿美术课程,非得下苦功夫不可。

第12篇:第七章现代幼儿美术教学论与教学法.

第七章 现代幼儿美术教学论与教学法

1、探讨一下幼儿美术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理念

2、幼儿美术教育应遵循哪些儿童心智成长的规律?

3、谈谈幼儿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4、儿童美术有哪些特点?

5、简述幼儿美术教学具体实施应注意那些方面?

6、游戏教学的优点和方式有哪些? 观活动?

第13篇:幼儿美术

children\'s art Art activities and materials for young children.Art is very important to young children.It gives them a way to let out their feelings and ideas.Children can learn a lot through art.As children draw, paint, and make collages, they are learning about their world (colors, shapes, and sizes of objects).When they use paints, glue, and markers, children are planning, trying out new things, and solving problems.As children mix paints, they learn to understand one thing can make changes in another.Art lets children make choices.Children don’t need to make a finished product to learn from art.This is sometimes hard for adults to understand.For young children, what they are doing is most important, not what they make.Art as a proce Art should be a time to allow the children to expre their ideas and experiment with materials.Focus on helping children develop their creativity and enjoy the proce of expreing thoughts and feelings through art.Guide, model, and show skills and techniques that can be used to create without teaching.Give children time and places to be creative, explore, expre themselves, and experiment.Provide safe and interesting materials for children to use on their own.Communicate with young children about the proce of art.Use insightful open-ended comments that will encourage each child to explore.Avoid general comments that sound as if you are evaluating the children’s artwork, such as “That’s pretty!” or “I like your bright picture!” Instead encourage children to reflect on their creations (“Tell me about your art work”), talk about what they did (“I see you mixed many colors”), or comment on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ir artwork (“Look at the bright orange circle you drew”).

Art should be a time to allow the child’s ideas to come out.Crafts tend to limit a child’s creative ideas.The activities listed below do not allow a child to be creative.

Try to avoid using these: Coloring books or printed pages to color.Creating a craft project for the children to see and make the same thing.Patterns to follow or lines to cut on.Telling a child what to draw, paint, or make.Finishing a child’s work or telling a child to finish it to make it better.Drawing things for children.The best art for children The best art for children is to present the art materials and let them explore them in their own ways.Let the children choose how they want to use the materials.They will learn more and enjoy art more when they can make their own artwork.No two art projects will be alike.To an adult, great children’s artwork often looks a lot like scribbles, lines, and even a me on paper! Children learn by making these lines, scribbles, and mees.It’s what they are doing that’s most important.Children show their feelings and ideas through art.Lots of ideas for painting What children do with ar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is made.You can spend a whole year letting children explore with paint.Change the activities by letting children work with different papers, painting tools, and paints.Try different papers            poster papers of different colors, sizes, and shapes tiue papers of different colors, sizes, and shapes cardboard of different colors, sizes, and shapes newsprint

Sunday newspaper comics (try painting them with water) wet and dry papers

bubble wrap (great for finger painting) paper bags paper plates pizza boxes wall paper      wax paper wrapping paper aluminum foil freezer paper junk mail

Try changing the paint Add these to make different textures

       • Add liquid soap to make paint slimy Add salt or sugar to make paint sparkle Add corn syrup to make paint shiny and sticky Add flour to make paint lumpy Add sand to make paint bumpy

Add sawdust or coffee grinds to make paint clumpy

Add a scent to the paint – a few drops of perfume or cooking extracts

Try different painting tools • sponges

• twigs, sticks, or leaves • dandelions

• pine tree branches • gra

• eyedroppers • cotton balls

• clean fly swatters • tooth brushes

• paint brushes (thin, thick, narrow, wide) • popsicle sticks

• dish cleaners • wire egg beaters

• vegetable and pastry brushes • rolling pins • combs

• rubber balls • squeeze bottles • ice cubes • feathers • plastic forks • cotton swabs • hair rollers

• coffee stir sticks • corks

• toy cars and trucks • kitchen tools

• body parts (elbows, fingers, noses, feet, knees, etc.) • rocks • yarn

Resources  Don’t Move the Muffin Tins: A Hands-off Guide to Art for the Young Child by Bev Bos Make Your Own Playdough, Paint, and Other Craft Materials: Easy Recipes to Use with Young Children by Patricia Caskey Art: Basic for Young Children by Lila Lasky and Rose Mukerji-Bergeson The Story in the Picture: Inquiry and Artmaking with Young Children by Christine Mulcahey Exploring Art: Create It – Display It by Liz and Dick Wilmes Paint Without Brushes by Liz and Dick Wilmes 

 

 

对少年儿童艺术活动和材料。艺术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它给了他们一个让他们的感情和思想。 孩子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通过艺术。Aschildren画、油漆,使拼贴画,他们正在学习他们的世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对象)。当他们使用油漆、胶水和标记,孩子们规划,尝试新事物,解决问题。随着孩子混合颜料,他们学会理解一件事可以改变另一个。艺术可以让孩子做出选择。 孩子不需要成品学习艺术。这是成年人有时难以理解。对孩子来说,他们在做什么是最重要的,不是他们的。 艺术作为一个过程

艺术应该是一个时间,让孩子表达他们的想法和实验材料。专注于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享受的过程,通过艺术来表达想法和感受。指导、模型和展示技能和技术,可用于创建没有教学。给孩子们时间和地方创新,探索,表达自己,实验。提供安全的和有趣的儿童使用自己的材料。

与孩子沟通关于艺术的过程。用深刻的评论,鼓励每个孩子去探索。避免一般评论听起来好像你正在评估孩子们的作品,如“太漂亮了!”或“我喜欢你的明亮的照片!”而不是鼓励孩子们反思他们的作品(“告诉我关于yourartwork”),谈论他们所做的(“我看到你混合很多颜色”),或对特定的作品(“看看明亮的橙色圈你了”)。

艺术应该是一个时间让孩子的想法出来。工艺品往往会限制孩子的创意。下面列出的活动不允许孩子有创造力。 尽量避免使用这些: 着色书籍或打印页面的颜色。

创建一个工艺项目为孩子们看,让同样的事情。 模式遵循或行削减。

告诉一个孩子画什么,油漆,或使。

完成孩子的工作或者告诉孩子完成它以使它更好。 绘画对孩子的事情。 最好的儿童艺术

儿童最好的艺术是艺术的材料,让他们探索他们自己的方式。让孩子们选择他们想要如何使用材料。他们会学到更多,更享受艺术当他们能让自己的作品。没有两个艺术项目将是一样的。

一个成年人的时候,大孩子的作品经常看起来很像涂鸦,线,甚至在纸上一片混乱!孩子学习通过这些线、涂鸦和混乱。他们在做什么,最重要的。孩子们通过艺术展示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绘画方面的很多想法 孩子做什么艺术更重要。

你可以花一整年让孩子探索与油漆。变化的活动,让孩子与不同的论文工作,绘画工具和颜料。

尝试不同的论文

海报论文的不同颜色、大小和形状 组织论文的不同颜色、大小和形状 纸板的不同颜色、大小和形状 新闻纸

周日报纸漫画(尝试绘画与水) 湿和干燥的论文 指画汽泡纸(大) 纸袋 纸盘子 披萨盒子 墙纸 蜡纸 包装纸 铝箔 冰箱纸 垃圾邮件 试着改变油漆 把这些不同的纹理 添加油漆黏滑的液体肥皂 加盐或糖,使油漆闪闪发光 添加玉米糖浆,使油漆光亮和粘性 添加面粉做油漆的 添加砂油漆颠簸

添加锯末或咖啡磨漆成块的

香味添加到油漆,几滴香水或烹饪提取 尝试不同的绘画工具 •海绵

•树枝,树枝或树叶 •蒲公英 •松树枝 •草 •订购滴药液 •棉花球 •清洁苍蝇拍 •牙刷

•画笔(薄,厚,窄,宽) •塑料棍 •盘子清洁剂 •丝蛋搅拌器 •蔬菜和糕点刷子 •滚针 •库姆斯 •橡皮球 •挤压瓶 •冰块 •羽毛 •塑料叉子 •棉签 •头发辊 •咖啡搅拌棒 •软木塞 •玩具汽车和卡车 •厨房工具 •身体部位(肘部、手指、鼻子、脚、膝盖,等等)。 •岩石 •纱 资源

别动松饼罐:不干涉艺术指导贝芙Bos的孩子

自制橡皮泥、油漆、和其他工艺材料:简单食谱使用由帕特丽夏:年幼的孩子 艺术:基本莱拉•拉斯和玫瑰Mukerji-Bergeson年幼的孩子

照片中的故事:调查和Artmaking由克里斯汀Mulcahey年幼的孩子 探索艺术:创建——利兹和迪克Wilmes显示它 利兹和迪克Wilmes没有刷油漆 建议1 - 8 下载发布

孩子们的艺术(PDF) 出版的细节 标题 孩子们的艺术 系列 窜-提示- 108

第14篇:幼儿园美术教学法

幼儿园美术教学法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l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

1、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对艺术的兴趣。

2、通过美术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4、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幼儿的个性 l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任务

1、在观察的基础上,以充分表现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2、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及美的欣赏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及一般教学方法 l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

1、绘画

2、手工

3、欣赏 l 幼儿园美术教学法的一般方法

1、观察法

2、范例和演示

3、游戏练习

4、语言指导

三、幼儿园的绘画教学

(一)幼儿绘画发展特点

1、涂鸦阶段(从一岁半至三岁)

2、基本形状阶段(约三岁至四岁)

4、初步图式阶段(约四岁至六岁) l 命题画教学法

小班:

1、引起幼儿画画的兴趣

2、用游戏的方式命题

3、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和过程

4、教会幼儿正确作画姿势和习惯 中班:

1、提出较为广泛的主题

2、提供多种多样的实物、玩具、图片等让幼儿观察,培养幼儿直接观察实物作画的能力

3、丰富幼儿的色彩感,培养幼儿正确使用颜色的能力

4、提供幼儿多种绘画工具,提高幼儿作画的兴趣 大班:

1、扩大幼儿绘画的题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充分表达他们的想象和情感

3、综合运用各种造型手段,画画、做做、玩玩,结合发展幼儿艺术兴趣和艺术才能 l 自由画教学法

1、结合幼儿生活体验,启发诱导他们确立作画题材

2、了解幼儿作画意图,按幼儿不同能力加以帮助

3、评价作品时要肯定幼儿的创造性 l 图案画教学法

1、引导幼儿在观察大自然美的基础上观察欣赏日常用品的装饰图案。培养幼儿对装饰图案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教会幼儿简单的装饰技能

3、丰富幼儿的色彩情感,进一步培养幼儿使用色彩的能力

4、充分运用自然材料,在游戏活动中巩固技能

四、幼儿园的手工教学 l 泥工

1、泥工的特点、材料和工具

2、泥工的基本技能(搓泥、团圆、压扁、粘合、捏、拽拉)

3、小班泥工教学的要求和内容

4、中班泥工教学的要求和内容

5、大班泥工教学的要求和内容

6、幼儿园泥工教学的领导方法 l 纸工

1、折纸

2、剪贴

3、撕纸 l 自制玩具

1、自制玩具的内容、要求和选材

2、自制玩具的领导

五、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活动 l 幼儿园可进行欣赏的内容

1、玩具

2、图片和儿童读物

3、美术作品和美术展览

4、工艺品和民间艺术

5、自然景色欣赏

6、节日布置

l 幼儿园欣赏活动的组织与领导

1、有明确的目的性

2、选择合适的欣赏对象

3、启发引导幼儿观察作品

4、分析、讲解和评价欣赏对象 l 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的艺术修养

六、幼儿园美术课和美术活动的组织领导 l 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

1、学期及每个月美术教育的要求

2、教材进度的具体安排 ①课题设计 ②教学要求 ③教学方法

l 幼儿园美术课的组织领导

1、课前的准备工作 ①课题的选择

②教师在物质上和教学技巧上的准备 ③幼儿的知识和心理准备

2、开始部分

3、进行过程

4、结束工作

l 课外美术活动的组织领导 课外美术活动的内容

1、泥工

2、布工

3、纸浆工

4、利用自然材料的玩具

5、利用废旧物做玩具

第15篇:中学美术教学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时限分析,中学美术教学目的是一个( ) A.无极系列 B.单极系列 C.两极系列 D.多极系列

2.美术教学原则与一般教学原则的关系,上升到哲学层面的辩证关系,正确的是( ) A.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 B.表象与具象、目的与手段 C.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 D.感性与理性、实践与理论

3.欣赏教学的主要材料是( ) A.美术作品 B.美术常识 C.图文注释 D.自学内容

4.目前我国中学美术教科书的结构主要由三大板块内容所构成:欣赏、绘画和( ) A.基础图案 B.平面构成 C.立体构成 D.艺术设计

5.美术欣赏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讲 B.看 C.谈 D.写

6.民间剪纸中“三面脸”、“多头马”、“四肢完整的人物侧身”等造型的思维方法是( ) A.求大 B.求活 C.求全 D.求美

7.美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分为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和( ) A.实践阶段 B.深化阶段 C.升华阶段 D.运用阶段

8.《美育书简》的作者席勒是德国的( ) A.作家 B.美学家 C.教育家 D.哲学家 9.美术活动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小组美术活动教学、个人美术活动教学和( ) A.整体性的美术活动教学 B.评比性的美术活动教学 C.群众性的美术活动教学 D.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教学

10.目前我国多用于口试与美术能力的实践考核的成绩评定计分法是( ) A.等级评定法 B.百分制评定法 C.积分制评定法 D.平均分评定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绘画教学内容之一的绘画常识与常规。2.中学艺术设计教学的要求着重体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美术教学过程的四条基本规律及关系。 4.简述对美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评价。 5.简析美术教师备课时确定教法的要求。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中学美术教科书如何重视学生审美文化素质的培养。

2.试析教师应着重指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掌握的最基本的美术学习方法。3.谈谈你对美术教师的社会职能的认识。

四、教案设计题(本大题20分) 根据所提供线索设计一份教案,字数300左右,附板书设计。 课题:中国写意画——竹子 年级:初中二年级 教科书:初中美术课本 教学时间:1课时

第16篇:中学美术教学法

浅谈中学美术教学法

美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美术教学原则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当然,教学方法本身又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谓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教的方法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这进一步说明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完成预定之教学任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和正确选择美术教学方法。

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很多,但根据《中学美术教学大纲》精神的要求和笔者长期从事美术教学的经验体会,最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讲授法。

这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鉴于这种情况,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时,应该注意下述情况:

( 1)对所表述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以给学生一个合符逻辑的完整的概念。如中国人把描绘大自然为主的作品称之为“山水画”而不叫“风景画”,学生肯定会问一个“为什么?”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讲:一是从中国人的情感习惯去讲,在通常情况下,“山水”、“山河”、“江山”、“河山”是“祖国”的同意词或同义语,因此山水画也可以说是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艺术中的反映;二是山水画的画家经过拟人化加工处理了的作品,它是画家艺术修养的表现。而风景画属西画的称谓,它是写实性作品,是自然的客观表现。经过分析和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山水画”不能叫作“风景画”。

( 2)语言的形式要符合语法,要清晰、准确、精炼,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动,要富有感染力。

( 3)要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

( 4)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

运用这种方法,应该做到:

( 1)演示的内容必须与课堂讲述的内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讲”是“练”的前提和基础;“练”是“讲”的深化,是所学知识的表现、运用和实践。

( 2)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要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 3)为节省时间,有些示范可以在课前先制成毛坯、半成品,在课堂上选择关键的过程适时演示。

(三)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是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按新编教材的要求,它在整个初中的教学活动中要占80%以上份量。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要求特别讲究:

( 1)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并且目的要求恰当,引起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共鸣;还要注意组织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忌盲目性和单纯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作法。

( 2)应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步骤的情况;要科学合理地分配作业练习的时间。

( 3)教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应予及时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可以个别问题单独讲,普遍问题集中统一讲。

(四)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同学生互相交谈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包括启发式谈话法、提问式谈话法和指导式谈话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信息的积极反锁。但谈话法的缺点是意见容易分散,不易控制,运用不好还容易使所传授知识支离破碎。因此,运用谈话法应做到:

( 1)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提问的目的要明确,要带有启发性,并且难易得当,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还要注意对学生回答问题可能出现的麻烦情况要有充足的预计,并为此还要准备好正确的答案。

( 2)对此法的运用要带有启发性,所提问题要构成前后连贯,层层深入、逐步引向结论的问题系列,还应讲究谈话技巧,要面向全体学生。

( 3)提问要注意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应搞突然袭击,而且谈话的形式要活泼多样。

( 4)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均应有明确的表示,要鼓励他们敞开思路,大胆发言,错了也不宜过多批评。

(五)参观法。

参观法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视野,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从中受到实际教育的一种方法。其内容有参观书画摄影展览、作业观摩展览、还有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筑物体、自然风景、动物花卉等。这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热爱生活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 1)教师对参观的内容要有足够的了解,对其参观活动要有充分的准备,并有明确的目的。

( 2)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规定,切不可放任自流。

( 3)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认真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认真总结。

上述教学方法具体怎么选择,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目的、任务,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灵活选择运用;还可依据课型,有时仅用一种方法即可,而有时两种甚至三种联用。

总之,中学美术教学的特点决定了美术教学的原则,其特点和原则又确立了符合美术教学规律的方法,作为中学美术教师,只有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实事求是,遵循中学美术教学的原则,灵活机动地选择最佳之教学方法,切实上好每一堂课,方能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第17篇:美术教学法练习题

美术教材与教法研究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肌理:

2、美术鉴赏:

3、彩陶:

4、石窟艺术:

5、黄金率:

6、《泉》:

7、蒙克:

8、美术课程计划

9、美术教学大纲

10、美术教材

11、美术教学原则

12、美术教学方法

二、简答题

1、美术是怎样分类的。

2、20世纪以来,现代艺术在观念上,与西方传统艺术相比较,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中国绘画与西方绘面的特点。

4、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有哪几个重要特征。

5、从绘画的题材内容来分,绘画一般可分为几种画。

6、请简要指导《匡庐图》与《暴雨过后的悬崖》进行比较鉴赏。

7、鉴赏者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更好的鉴赏美术作品。

论述题

1、论述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2、美术教学中班级授课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肌理:是指美术作品表面的质感,具体地讲,就是美术作品表面的纹理,经触觉和视觉所感受到的起伏、平展、光滑、粗糙、精细的程表。

2、美术鉴赏:是鉴赏者运用自己的感知能力、情感、审美经验和知识修养,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

3、彩陶:是指用黑、红、白等色在陶底上绘制出花纹图案,经过烧制以后,底子变为红色,花纹图案呈现出黑色、深红色或紫黑色的陶器。

4、石窟艺术:指佛教为宣扬教义及让僧人信徒坐禅修行,在开凿的石窟内把崇拜的偶像、佛陀的故事等雕塑成像或绘制成壁画,这些雕塑壁画通称为石窟艺术。

5、亦称:“黄金分割率”“黄金比”“中外比”是古希腊时研究归纳出来的一种数学比例,适用于整体的各部门之间的大小与长短的比例分配。

6、《泉》:是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古典主义杰作,为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所画。画中描绘了一位手举水罐的裸体少女,她姿态优雅的站在泉水畔,重心落在一条腿上,这是一种古典式的站立姿态。

7、蒙克:表现绘画的先驱者,他的艺术带有强烈的悲剧性。他刻意表现死亡、忧郁和孤独,表现现代人在充满痛苦的世界中敏感的心灵所产生的怀疑和焦虑,表现人类心灵的特征。作品有《呐喊》、《青春期》。

8、美术课程计划:是根据国家总的教育方针、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美术教育任务,由国家统一制定颁布的关于学校美术教学和教育工作具体安排的指导性文件。

9、美术教学大纲:是国家根据美术课程计划而制定并颁布的美术教学的指令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从整体上规定美术学科的性质及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教学目的和任务、内容范围、选择内容的主要依据,编排课程内容的顺序等。

10、美术教材:这里的美术教材主要指中学美术学科的教科书,或称中学美术课本。它是根据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编写的系统地表现美术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师传授和学生获得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材料,是考核美术教学成绩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课外扩大美术知识领域的重要基础。

11、美术教学原则:是美术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是指导教学的基本原理。它是根据美术教育学的理论,美术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过程及教学活动规律而提出的,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12、美术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是一种为了达到美术教育目的而调整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活动的方法。

二、简答题

1、答:从大的方面讲,它包括绘画、雕塑、设计艺术、建筑与园林艺术、书艺与摄影艺术6大类。

2、答:①从模仿再现走向主观精神表现;②放弃统一的绝对的美的标准;③艺术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创造;④艺术走向过程、走向社会。

3、答:中国和绘画艺术特点:

①写意性艺术与中国艺术精神;②线条与水墨为基本造型手段;③自由的空间观念;④诗书画印相结合。 西方绘画艺术特点:

①写实性艺术与理性精神;②块面、色彩和明暗为基本造型手段;③科学的空间观念;④从工匠到艺术家。

4、答:①必须有指明礼拜方向的标记;②都没有召唤穆斯林的一个或几个尖塔;③内设有水池或泉水供穆斯林祈祷前沐浴净身。

5、答: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风景画、静物画。中国画则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6、答:①两幅作品同是描写山和水的风景画,却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线条、水墨与色彩、光影、块面。

②《匡庐图》的自由空间感与《暴雨后的悬崖》的焦点透视。

③两幅作品给人的总体感觉的差异,前者给人以一种空旷悠远的深远意境,后者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7、答:①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②培养审美感受能力;③具备审美态度;④积累审美经验。 三

论述题

1、答案要点:

①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要注意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科学性、系统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并富有艺术性,要善于没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②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和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托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引导学生有目的参观考察,并做好总结。

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通过练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 基本要求:对活动要进行设计和指导。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实际绘制能力。重视结果的反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④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利用教材规定的欣赏内容,使学生通过观赏美术作品及其他艺术形式,体验其艺术表现力,借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基本要求:激发欣赏兴趣,引起情感反应,指导实践活动,培养正确的欣赏态度。

⑤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要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努力创设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2、答案要点:

优越性:一是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人才;二是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三是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局限性:一是教学活动多以教师为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限制;二是教学面向全班学生,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个性多样化的要求。

第18篇:美术教学法论文

美术教学里也有“器之美”,即美术中的造型表现领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学法论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

(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

(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

(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

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投入情况,才能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其外在表现,可以是语言表达下的创新思维、可以是技能表现下的绘画技术革新、可以是创造性的品评,当然创新性的绘画表现是最为直接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创新精神是在整体激发下的一种情绪表现。教学中,如果着力关注交流语言的运用,想必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一定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小组合作是创新精神培养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美术教学中创作的个体行为与小组合作的团体行为似乎存在着较大差异与矛盾。其实不然,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的,美术创作的个体行为是对个性认识与想象的体现,而小组合作可以有许多好处:认知共享、感受交流、方法创造等。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不仅会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更能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的创造,再结合自身的创造性认识,无疑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小组合作的空间里孩子的交流还是相对畅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小组合作中对创新的保护。因此,小组合作的运行规则非常重要。

主要有几个方面:观察素材,各抒己见,聆听尊重;探讨方法,共通有无,优选劣汰;表述见解,独立共享,采纳有效;美术创作,尊重他人,表达自我;交流品评,人人平等,共享所获。只有这样在美术教学小组活动中贯彻下去,才能使个性得到表现、优秀得到彰显、创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创新的工程。教师必须明确站在时代教学前沿的责任与使命,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创新精神培养的内部机制,更好地为孩子服务。美术创作的个体独创行为决定了美术创作的“创新性”存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个体参与才能呈现出个体的创新能力,孩子求新、求异的思想在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必然升华为美术创作的不竭动力,那时孩子会回到画中的。

第19篇:美术教学法试题

中学美术教学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美育目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感受力、培养审美鉴赏力、培养(

)。 A.审美创造力

B.审美理解力 C.审美表现力

D.审美想象力 2.中学美术教学任务的主要内容,其实质就是其目的在教学中的(

)。A.特殊化

B.具体化 C.形式化

D.序列化 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4.制定美术教学原则必须具备相容性条件、完备性条件、独立性条件和(

A.创造性条件

B.实践性条件 C.简练性条件

D.适应性条件 5.我国中学美术教科书的传统类型是(

)。

A.分科型

B.课业型 C.门类型

D.合成型 6.美术欣赏教学的一般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第三阶段是(

)。

A.体验

B.叙述 C.认识

D.理解 7.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特点中错误的是(

)。

A.直观性

B.创造性 C.美育性

D.精神愉悦性 8.从目的功能看,素描可分为(

)。 A.创作素描与习作素描

B.静物素描与人物素描 C.长期素描与短期素描

D.再现性素描与表现性素描 9.艺术设计教学要求之一:要力求做到“精要”,这主要是指(

)。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效果

D.教学过程

10.下列属民间工艺美术立体造型类的是(

)。 A.民间剪纸

B.民间竹刻

)。

C.民间年画

D.地方戏剧脸谱 11.在美术教学中,认识的客体是(

)。

A.教师

B.学生 C.教科书

D.教具 12.美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分为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和(

)。 A.实践阶段

B.深化阶段 C.综合阶段

D.运用阶段 13.美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A.讨论法

B.参观法 C.辅导练习法

D.发现法 14.中学生美术自学能力的发展,首先是非稳定状态阶段,其自学方式主要是(

A.感知

B.习惯 C.理解

D.模仿

15.美术课堂教学结构主要可分为(

)。 A.赏析式、练习式

B.欣赏式、练习式 C.欣赏式、辅导式

D.评介式、实践式 16.美术活动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小组美术活动教学、个人美术活动教学和( A.单元性的美术活动教学

B.大众化的美术活动教学 C.群众性的美术活动教学

D.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教学 17.目前我国流行的美术成绩评定计分法主要为两种:一是百分制计分法;二是( A.等级评定法

B.一次性评定法 C.积分制评定法

D.平均分评定法

18.下述美育与美术教育的观点,对应正确的是(

)。 A.席勒:“美的环境论”

B.丰子恺:“印象即观察” C.达·芬奇:“审美教育”

D.孔子:“以美育代宗教说” 19.美术教学备课的主要内容是(

)。 A.明确意义与把握原则

B.熟悉大纲与了解学生 C.钻研教科书与确定教法

D.编写教案与设计板书 20.下列属于美术教学研究常用方法的是(

)。

A.反面求索法

B.集体启发法 C.比较研究法

D.逆向思考法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确定中学美术教学目的的步骤有哪些?

)。

)。 )。

22.美术欣赏教学有哪些基本形式? 23.中学绘画教学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4.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目的主要是什么? 25.美术教改实验的客观条件指什么?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谈谈我国中学美术教科书的现状。

27.谈谈你对美术教学中的现代教学媒体功能的认识。 28.试述美术教师教育劳动显著特点之一:示范性。

四、教案设计题(本题20分) 29.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设计一份简明教案,字数200左右,含板书设计。

课 题:

传递友情的使者——贺卡 年级班次:初中一年级(3)班 教 科 书:初中美术课本 教学时间:1课时

第20篇:美术教学法试卷

美术教学法试卷

1.有关学校美术教育说法正确的有(ABC

A、学校美术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B、学校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C、学校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D、学校美术教育只限于学校美术课堂教学。

2.关于美术课外活动说法恰当的有:(ABC

A、美术课外活动是美术课堂以外的教育、教学活动。

B、美术课外活动是学校组织的;

C、美术课外活动也可以是校外教育机关(如少年宫、群艺馆等)组织的;

D、而校内外共同组织的就不是课外活动了。

3.我们常说的泥塑教学,其种类有( ABC)

A、彩泥造型;B、黏土造型、面塑造型;C、陶泥造型;D、树叶拼贴。

4.有关教学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B、它必须服务于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教育目的;

C、它必须反映教学的客观规律;

D、教学原则对教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都起着指导作用。

5.我们应该具备的美术教学理念是(ABCD)

A、以学生的发展为本;B、科学与人文整合;C、回归生活;D、创新、发展和民主化。

6.关于绘画教学,说法恰当的有(ABCD)

A、绘画教学形式有临摹教学、写生教学和创作教学;

B、小学美术的临摹教学在中国画教学中运用较多;

C、添画、记忆画、想像画和命题画等是小学绘画创作的基本教学形式;

D、实物联想、故事想像、音乐想像、幻想、梦想等又是想像画教学常用的方法。

7.常用的教学方法有:(ABCD)

A、讲授法、谈话法;B、演示法、观察比较法;

C、辅导练习法、参观法;D、发现法、多媒体教学法。

8.开展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意义有:(ABCD)

A、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B、有利于小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表现技能;

C、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美术创造的兴趣和能力;

D、有利于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

9.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有:(ABCD)

A、要注重学生对美术形式之因素的理解;B、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感受与体验;

C、要积极创造条件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D、欣赏和评述相结合。

10、一堂课中好的教学方法一般体现在:(ABCD)

A、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于保证学生正确地领会和系统地掌握教材而不致造成混乱和歪曲;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D、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11.教师课堂总结形式一般有:(ABCD)

A、自然式、总结式;B、悬念式、激励式;C、延伸式;D、游戏式。

12.我们常说的教学方法要素是指:(ABCD)

A、教师;B、学生;C、知识;D、知识载体。

13.课外活动程序顺序是:(ABCD)

A、制定计划;B、召集学员;C、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D、活动实施”。

14.课外活动应注意的问题有:(ABC

A、自愿参加;B、灵活多样,因地制宜;C、以学生为主,因材施教;D、不交费者拒。

15.建国以来,我国美术教育低落时期是:(D

A、20世纪;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50-70年代。

二、判断题(在正确说法括号内打“V”;不正确打“X”)(每题1.5分,共30分)

1.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以学论教,教与学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 X )

2.课程的改革主要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至于教学过程、方法改革很少提及。( X )

3.创新精神是人们敢于抛弃旧的、大胆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发现、新设计的心理状态,对于实践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是创新精神问题。( X )

4.美术教育可分为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比如,我们02美术大专班的美术教育,就是美术取向的而不是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 X )

5.拓印是训练学生用眼睛观察纹理的极好方法。一般用薄而韧的纸覆盖在纹理或形状的表面,用蜡笔、铅笔在纸上反复摩擦,得到深色的、清晰的肌理。( V )

6.视觉元素指形状、大小、方向、位置、色彩、肌理等。( V )

7.美术备课一般分为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和制定课时计划。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是依据课标、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和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的学期美术教学整体规划。( V )

8.教案就是课时计划,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它主要反映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及实施的步骤与方法等问题。( V )

9.儿童美术的学习不同于成人,讲解、分析、演示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引导儿童亲身体验和尝试,在体验和尝试中了解美术、感受美术、学习美术。( V )

10.小学美术课的类型有单一课和综合课,小学美术课多属综合课。( V )

11.美术教育是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其智力和创造性,获取一般教育学意义之功效。( V )

12.工艺欣赏是通过欣赏感受工艺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材料美、艺术美,从而体验生活美,使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V )

13.教学内容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随着教育制度、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等的变革而变化、发展的。( V )

14.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V )

15.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零点计划》的重要成果之一,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 V )

16.造型艺术就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绘画用颜料、绢、布、纸等;雕塑用木、石、泥、铜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具体事物的一种艺术。( V )

17.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单一课的比例较少,只有高年级的色彩训练课、专题欣赏课等偶尔用之。( V )

18.综合课指在一节课内完成几项任务的课,如在一节课中包括传播新的知识技能、巩固知识技能、检查知识技能等项任务。小学美术课多属综合课。 ( V )

19.在运用某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不考虑实际出发,而模仿教学模式方案,以求最佳的效果。( X )

20.学校美术教学的环境,有光色空间;工具设施;班级规模;人际关系;教学气氛; 而视觉因素或班风校风等方面,都不是美术教学的环境。( X )

三、简答题:任选其中二题(每题9分,共18分)

1.请你谈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提示:可以从讲授、讨论、比较、游戏、观摩等教学方法来谈。)

参考答案:(略)

2.怎样理解“美术综合课程体系”?

(提示:它是以美术教育为主体,综合多学科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综合性质的体美术综合课程体系。可以从知识、能力、学科、教法、学法、多媒体等方面各自综合来理解)

参考答案:美术综合课程体系包括六个方面:①知识的综合(历史与美术史、文学与美学、传统与现代、欣赏与批语学等);②能力的综合(观察与思维、想像与创造、理论与操作等);③学科的综合(美术与语文、与劳技、与数学、与地理、与英语、与音乐等);④教法的综合(讲授与演示、练习与交流等);⑤学法的综合(课上与课外的自学、分组与个别研究);⑥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与开发)。

3、从那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良好习惯?

参考答案:学生学习美术,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

(1)保持正确的作画姿势,如写生画、图画等。

(2)合理使用绘画工具。

(3)学会观察、分析与比较:①对象的整体与局部比例;②物体的结构特征或相似形体; ③画面物象的透视状况;④画面的基本色调。

(4)注意画面的形式美感。

四、分析题:请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分析一下这个

问题: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12分)

(提示:从信息时代影响,教材不是圣经、法典,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用教材最终目的是关注学生的需要等方面分析)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今年见习期间,某小学美术组李老师和我谈起关于教学问题时说,“我教美术20多年了,以前教材很简单,年年都提前教完课本内容,然后就没事干了,怪不得人家都说美术课好上;课改后新的美术教材要求很复杂,真难教,所以我都不想教了,因为我很难完成课本内容,学生也不怎么喜欢课本的东西,配合不好。”我很诧异,劝慰他:你不要强求学生,我们的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1)“用教材教”是一种与“教教材”相对立的教材观和教学观,是突破传统的全新理念。课程改革倡导“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是因为在信息时代已经没有任何教材能够对本学科知识完全覆盖,教科书也不是唯一的教材,教材只是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中介和“话题”的作用。

(2)教材不是圣经、不是法典,它是教学的凭借、教学的资源,理应为“我”所用。教科书也不一定绝对正确,但它却可以连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引领师生围绕某个问题共同探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

(3)“用”教材教,要求我们:用好教材,精心组织读者与文本作者展开互动式对话;用活教材,

巧妙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加深体悟;活用教材,相机点拨,通过重组、增删、活化、延伸等促使资源生成。

(4)“用”教材教的最终目的就是关注学生的需要,利用教材诱发学生潜能,使教学成为基于学生经验之上的探究与生成的过程,教者应该以此为取向对教材进行筛选、重组、增删和延伸。在处理每一个课题时,以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为根本,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保证新课程的目标体系在美术教学中得到落实。

五、论述题:任选一题(12分)

1.小学美术教学常规是什么?

小学美术教学常规有:备课和上课。

小学美术教学备课常规:备课有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和制定课时计划。

(1)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要体现新大纲新教材精神;安排进度;制定措施;教学准备。其教学进度计划内容有:周次、日期、课题、教时、教学内容、作业要求、教具准备、备注。

(2)制定课时计划(教案):分析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编写教案;教具准备。

教案栏目顺序是:课题、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课后小结和备注。教案的具体内容有:1)课本名称、课题、课的类型、教时、执教者、授课日期;2)班级、学生人数、学生情况分析;3)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学具准备;4)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解新课、作业辅、课堂小结、课后小结备注)

小学美术上课常规:上课过程是(1)组织教学;(2)导入新课;(3)讲解新课;(4)布置作业;(5)巡视辅导(6)评价小结。

2.儿童绘画教学有哪一些的种类,请列举说明各自方法。

儿童绘画教学经常有

1)线描画: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单纯用线画成的画即线描画,成为最基本、最富有兴趣、最便捷的绘画形式之一。用线画物体不受光线、色彩的限制,更易于表现形体、结构,使儿童更自如地认知世界。

2)油画棒画:油画棒是一种儿童常用的绘画材料。它可以像彩色水笔那样勾线,线条粗而有力,色彩鲜艳而细腻,还可以像水粉、水彩那样大面积涂色,可单色涂、多层涂、混合涂、并置涂、渐变涂。油画棒画的一般作画步骤是先用油画棒直接勾线构图。勾线要大胆、细致,构图以画面饱满、生动、有层次为好,然后在上色,涂色时平涂,叠加,多种色混合、并置或渐变均可。可利用油画棒涂出来的颜色有一定厚度和黏性,在它上面覆盖上纸,再画出图形,这样,纸的反面就出现了一幅拓印画。油画棒还可与水彩、水粉颜料结合使用。叠加涂

3)水粉画:用笔技巧十分丰富,不同的感受可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常见的笔触有 “点彩” “线条” “色块”,根据作画时笔中含水分量的多少,水粉画技法有湿画法和干画法之分。

4)中国画:工具有笔、墨、纸和绢、砚、色等。一般小学生学习中国画用的笔是羊毫笔,最好准备大小各一支。墨用书画用的墨汁。中国画用纸应用宣纸,有生宣、熟宣等种类,写意画通常用生宣,工笔画用熟宣或绢等。颜料有专用的中国画颜料,也可用水彩画颜料代替。另外,还要准备洗笔桶、调色碟等。

5)纸版画:一般步骤:先设计画稿,如在纸上画出同学的肖像;然后剪出脸型、发型和五官等细小部分;再用乳胶粘贴,先粘大的面积,再粘贴五官等小的部分;最后,滚上油墨,并放在报纸上,覆盖上纸,用钢勺磨印完成。值得注意的地方是: ①底版可用揉纸法处理,产生一定的肌理纹样;②涂色可平涂、渐变等;③有汉字的地方,制版时要写反字,这样印出来才是正字;④印过一次画后,可用清水洗去版上颜色,再继续印粉印吹塑纸版画,也可采用油印方法。制作

油印吹塑纸版画时应注意的地方:①油墨要滚得均匀;②也可滚上其他颜色;③可以用其他的技法;④要注意清洗版画工具,打扫好卫生。

6)电脑画:电脑有包含多种色彩的颜料盒,还有可以调色的调色盒,可从色相、明度和纯度三方面进行调配。电脑有各种类型的笔,有钢笔、铅笔、粉笔、蜡笔、毛笔、记号笔、喷笔、墨水笔等,主要是模拟它们的绘画效果。此外,电脑还有放大、缩小的功能,有各种纹理、负像、运动、柔和等图像处理功能。

幼儿美术故事教学法心得体会
《幼儿美术故事教学法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